學習空性,解決對生命的誤會 今天是一個佛教節日,稱為「盂蘭盆節」,也俗稱「鬼節」,相傳目犍蓮尊者在這一天,將母親從地獄中救度出來,因此我們今天在這樣節日,相會在一起,並能夠講解及聽聞般若波羅蜜多,這是一個很殊勝難得的機會,因此我們要將此功德,迴向給一切與我們有緣的眾生,包括我們的師長、父母親人及一切有緣者,將功德迴向給他們,希望他們能從善道趨近於究竟之善。 今天下午要講的內容真的非常多,預計是《心經》一半的內容,不知道是否講得完。我們馬上進入「空性四門」的講解,也就是分別透過唯識宗、中觀見及如來藏(他空見)思想來解釋四門,早上時間只講到中觀宗,但中觀的講解部分很多,如果再多講唯識及他空見,可能大家會越聽越混淆。但是我是有準備的,等等看情況是否來得及講解。 ■解釋空性,為什麼要從「五蘊」說起 接下來我們再探討一下早上講過的內容: 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早上我們說過了五蘊,可能還有很多人不是太理解,為什麼觀自在菩薩在解釋空性的時候,會從「五蘊」開始說呢?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用現代話來說,這五蘊可以被歸類在兩個分類裡面,其中,「色」,指的是物質,後面四蘊呢,則指的是「心理」。因此,五蘊,也就是「物質」和「心理」兩種。 上一堂課我們說過,所有的「有為法」,也就是有生有滅的事物,都是在五蘊的範疇之內、都是五蘊的對境。但是呢,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關注的,還是我們自己的身體跟心理狀態,所以這邊的「五蘊」,是鎖定在我們自己的身體跟心理這兩方面,來做解釋的。 修行空性的目的,是為了消除我們的無明,簡單來說,就是解決我們的「誤會」。既然我們的「誤會」是建立在自己的身體和心理之上,因此觀自在菩薩告訴舍利子,也就是告訴我們,修行者應當從觀察自己的身體與心理,並觀察到「這兩者是空性的」來下手。換句話說,就是在告訴我們:修行不是外求,而是向內的觀修;不是老看著外面,而是向內觀察。 我們早上也提到過,舍利子尊者問的「應如何修學」,是問了五個問題:問五道的菩薩各自該怎麼修學,而觀自在菩薩的整篇回答,也各自回答了這五個問題:
一,資糧道與加行道:「善男子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的這段經文裡面,表示了初學菩薩的狀態,也就是「資糧道」與「加行道」菩薩的狀態。
二,見道:從「五蘊體性皆空」到「無智無得亦無不得」這段的經文,是在強調「見道」的菩薩會看到一切法的空性,沒有任何法性,是他無法證悟的,因此稱為「見道」。
三,修道:而從「是故舍利子!以無所得故」到「究竟涅槃」之間,是指「修道」的菩薩,以他們的根本智慧,一步一步地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同時逐漸步向涅槃。
四,無學道:最後是「三世一切諸佛亦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這是在解釋無學道。 ■先說「空性」表面的樣子 現在回到經文上:
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 這個句子,是在彰顯空性表面的樣子。 一,整體性介紹:五蘊與空性四門 我們早上談到了「空性四門」,是觀自在菩薩先概要性地向舍利子解釋到,修行的過程中,要以五蘊為基礎,先認識到它們的本質,因此,先宣說了五蘊和空性四門的關係,這樣的講解,是對空性的一種整體性的介紹。 二,如何在五蘊之上,認識空性 接下來是說要如何去認識空性呢?或如何在五蘊之上,去認識空性,而去培養、修習出這種般若智慧呢?以及佛陀為何宣說空性? 色蘊:身體
受想行識蘊:心靈 五蘊指的是身體與心靈兩種事物。因此早上提到任何有為法,凡是有生有滅的都是五蘊的對境、範圍,我們生活中最常關切的還是我們的身體與心靈。 修行不是外求而是向內觀察,我們早上講到過,應如何修學?包含了五個問題,也就是五道菩薩應當如何修學?觀自在菩薩也就是各自給予了共十一個回答。 ■知道病灶在哪裡,就能對症下藥 接下來會出現一個問題:這樣的空性要怎麼去認識呢?如何去瞭解,或是說,我們如何能夠在五蘊之上,去認識這樣的空性,並且要如何修行、培養出這樣的般若智慧呢? 我們要知道,佛陀為何宣說空性?佛陀宣說空性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消除我們的執著,所以我們得先知道,平常我們到底是如何執著事物的,先瞭解到自己的執著方式,才能對症下藥,一一消除,一旦執著消除了,就是見到空性。 早上談到「見到空性」,「看到空性」這樣的說法,可能會讓人產生一種誤解,就是把空性當成實物,以為見到空性好像是看到某個實有的東西,比如說,好像是看到上師或看到一尊佛像一樣。 其實,所謂的見到空性,是指當我們不再被錯誤的顯相所束縛時,這就是所謂的「見到空性」。你看到空性時,不會是看到一個實在、硬梆梆的事物,而是你不再被錯誤的顯相所誤導,這就是所謂「見到空性」。 ■不見,就是最好的見 因此,《般若經》中非常明確地談到:「須菩提!若不見色、受、想、行、識,即不見世間,若如是不見世間,是名真見世間。云何真見世間耶?所謂世間空故。」這就是說,所謂「不見」就是最好之見。 因此,我們早上談到「空性」時,曾一再強調「空性」不代表是「完全沒有」,而是指他並不是以我們所認為的那種樣子存在。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沒有一種我們認為的樣子,但也不是完全不存在。 意思是,我們現在的「認知」或「經驗」,基本上都是錯誤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現在都受到了強烈一種染污,這種執著的染污就是「誤以為事物是真實存在的」。 既然我們的執著是錯誤的,那我們因此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幻象。所謂的「空」,就是在告訴我們,這些幻象根本並非事實,是假的,因此佛陀稱其為「空」。 一般來說,「空」這個字,很多人會理解成「完全沒有」,或者「完全不存在」這樣的意思,但實際上「空」是指我們所認知的幻象是錯誤的,所以不存在,而不是指事物本身世俗上不存在,這點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 所以,就像是噶舉派祖師帝洛巴,曾經對他的弟子那洛巴尊者說:
兒呀!事物無法綑縛住你,而是你的執著,捆縛了你自己。
他的意思就是說,事物本身不會障礙到你,是你對事物的執著,障礙到你。 ■世間的痛苦,都來自於「想太多」或「看錯了」 這裡有一個重點,就是所謂的「空性」,並非建立在「無」、「空」之上,而是建立在「存在」上。換句話說,就是因為事物顯相上存在,所以才說本質實際是「空的」,然而由於我們的執著和誤解,以至於根本不知道事物實際的樣子。如果外在的事物根本就不存在,那也就沒有什麼「空」好講了。什麼都不存在,就沒有必要再談論什麼「空」了。總之,是因為「有而空」,不是因為「無而空」。 月稱菩薩的《入中論》中說:「癡障性故名世俗」、「所見虛妄名俗諦」,主張只要是凡夫的認知,基本上都是錯誤的,為什麼我們的認知是錯誤的呢?或者說,要怎麼得知我們的認知是錯誤的呢?月稱菩薩說,如果我們看到事物實際的顯現,知道實際的狀況,那我們就不再是凡夫,而成為聖者。但情況並非如此,我們看到的顯像是錯誤的,我們的認知是錯誤的,聖者的認知才是正確的。 在人生中,我們往往會遭遇到許多挫折和壓力,佛教跟心理學都主張說,人們的心理壓力,大部分的起因都是「對事情的錯誤認知」所造成的,簡單來說,就是「看錯了」,有時候可能是「想太多了」,就是因為我們帶有許多的誤解,才會有這麼多的痛苦。 這樣我們就能知道,其實我們的認知,基本上都是主觀的,既然主觀,那就不符合真實,而是錯誤的,這就是會說,我們的認知都是被染污的,如同垃圾一般的已被染污。 ■你的念頭,就是飄蕩輪迴之因 之前我們談到很多執著,到底「執著」有幾種? 修行空性的目的,就是為了要瓦解我們根本上的執著:「無明」、或稱「誤認」。談到「無明」時,大家好像覺得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遺傳」之類的東西。 關於無明,有個故事。岡波巴大師有四大繼承衣缽的弟子,其中帕莫竹巴大師在還未見到岡波巴大師之前,見過許多大師,他都問他們一個問題:「請問生死輪迴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我們一直遊蕩在生死輪迴中?」許多大師給予不同的回答,普遍的答案都是說,是無明導致輪迴,但他一直沒有受到啟發或感觸,直到他見到岡波巴大師。 他第一次見到岡波巴大師時,聽說大師當時正在吃糝粑,就是那種青稞粉和成的糝粑,因為故事的後面提到一句話說,岡波巴大師當時正在吃糝粑,他就把糝粑堆成一個糰說,現在你的證悟不值錢,我的糝粑糰,可能比你現在的證悟還值錢。 相傳帕莫竹巴遇到岡波巴大師,還是問了那個老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流蕩在輪迴?」岡波巴大師回答說:「你的念頭,就是飄蕩在輪迴之因。」當下讓他受到很大啟發,之前其他大師說的無明、執著什麼,好像和自己的念頭、和自己的這顆心或現狀,連結不上,因此帕莫竹巴就沒有什麼感觸。 ■為除三種執著,佛陀教導「三解脫門」 首先,我們也應該知道,「執著」大概有哪幾種。我們執著事物的方式雖然很多,但可歸類為「執著事物本身」、「執著事物的起因」以及「執著事物的結果」這三種方式。 我們都是因為對於某件事物「本身」、它的「起因」和它的「結果」生起執著,也因此進一步產生了「好/壞」,「生/滅」或「親/疏」等等更多的煩惱產生,所以,這裡的重點就是,要瓦解這根本性的三種執著:事物起因、事物本身、事物結果,先證明這些執著都是錯誤的,一旦根本執著瓦解了,煩惱也就會隨之徹底消失。聽起來很有希望喔。 所以,佛陀為了幫助我們消除三種根本執著,而開示出「三解脫門」:是「無相解脫門」、「空解脫門」和「無願解脫門」:
一,無相解脫門:用以消除我們對於事物起因的執著。
二,空解脫門:用以消除我們對於事物本身的執著。
三,無願解脫門:用以消除我們對於事物結果的執著。 無願解脫門:稱為「無願解脫門」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往往會對未來有所種計畫,或抱持某種期待,以佛教術語來說,稱為「願」、「期盼」、或「願望」的意思,而「無願」,就是要消除我們這種對於未來結果的執著,所以稱之為「無願解脫門」。 空解脫門:《心經》中「一切法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這段經文,就是在解釋這三解脫門:這裡所說的「一切法」是說,所有的事物,都是「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的。其中「空性」,是指我們對「本體」的執著是錯誤的,這就是「空解脫門」。 無相解脫門:「無生無滅,無垢離垢」是為消除我們對於事物「起因」的執著,也就是「無相解脫門」。 總之,在早上的課程中,我們講的是「空性」和「五蘊」的關係,此處則是更仔細地指出,我們要講解空性的原因,其實是為了瓦解我們的執著。而我們的執著,都可以被歸類到這三類當中,因此,只要瓦解了這三種執著,就能見到空性。所以說,這邊是在解釋「如何見到空性」。 ■甚深八義,一一破除誤會所生執著 這邊的「甚深八義」,分別是「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這邊的離垢,是與「無垢」相對應的,也就是「無垢」也「無淨」的意思。 這八義之中,「空性」是說,事物本身,其實並非我們所認為的那個樣子。 「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是說,我們對於事物起因的執著,也是錯誤的。其中,「無生」、「無滅」、「無垢」、「離垢」是在講原因。「無相」則是結論。 所有的事物,自然是無生、無滅的,這是對所有事物的分析,因為我們往往對所有的事物,產生一個「真實地在生與滅」的主觀執著,或是誤解,所以此處說「無生無滅」,是要瓦解這樣的誤會。 而我們會再進一步將這一切的事物,分成「清淨」與「煩惱」兩大類,我們一般人都有很強烈的「染」與「淨」的執著,認為好就是好,壞就是壞,染就是染,淨就是淨,因此為了消除這樣的誤會,因此說「無垢」、「離垢」,或者說「無垢」、「無淨」。 而「無減」、「無增」則是針對事物的「結果」,因為我們往往對事物抱持過多的期待,這稱為「增」;或是對它不抱有任何期待,這稱為「減」,這種強烈的主觀也是錯誤的,所以要說「無減」、「無增」。 從這樣來看,甚深八義,就是在一一地破除我們對事物的種種執著:由於我們的執著都是誤會、誤解,因此要向凡夫闡述空性道理時,只能從反面著手,也就是告訴我們說,哪樣的執著是錯誤的,這樣會比較易於理解。因此這邊的甚深八義,也都是用反面「何者為錯」的解釋方式。 總之,這樣的甚深八義,就是在解釋「如何認識空性」。 ■菩提心比空性還難 這裡附帶提到一個問題, 我們的課程已經進行超過一半了,已經都快四點半,只剩下半小時,但我不怕,我可以講很多。以前主辦單位可能對我很有慈悲,因此把時間排的很長,(眾笑),因此,有時候到了中間時,實在不知道要說什麼,我實在沒辦法時,就看著前面人的臉,有沒有找到任何訊息,想說他在想什麼,或我應該講什麼,東看西看。 現在課程現在講到超過一半了,大家可能會覺得空性聽起來很難、很深奧,但其實相較之下,「了解空性」比「生起菩提心」簡單多了。這樣說的話,感覺比較有希望喔。菩提心之所以比空性還難,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一,空性道理不變,但菩提心要對複雜眾生 首先,「空性」雖然聽起來很難,很深奧,但是它的道理是一致的,只不過因為我們現在的思維和空性方式都不一樣,因此比較難以理解而已,需要改變觀念及想法。因此,經論當中,會用很多不同的方式,解釋和分析「何謂空性」,讓我們更易於瞭解。 然而,我們一旦認識到空性的道理之後,就會非常穩定了,因為空性本來就是一個永恆不變的真理。 相對於「認識空性」,「菩提心」可就難多了!因為「菩提心」針對的是一切的眾生,我們所要關注的每一位眾生,本身都有各自的特色、差異,跟我們之間也有著複雜的因緣關係,例如有人對我好,有人對我不好等種種狀況。 你們在家人可能比較瞭解這種種情形,其實現在出家人也瞭解很多耶。一部律典中提到「出家」,此處的「家」有兩種,一種是「小家」,一種是「大家」,當你出了小小的俗家,這是「小出家」,若你能出離整個世間的貪執或名聞利養,對此生起一種厭煩之心的話,才是出了「大家」、出了大大的家,因此現在「出家」,也不太算是「出家」了。 因此,自身和眾生之間,也存在著非常多的變數,因此,「要對眾生生起平等的慈悲」這件事,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我們往往以為,只要有一絲想要幫助他人的善念,就是具備了菩提心,也常常將那些善良、想要幫助他人的人,稱做為「菩薩」,但這其實是錯誤的,菩提心並不是那麼好修的!這是第一個關鍵原因。 二,空性是理智修行,菩提心是情感修行: 第二個關鍵原因,是因為「理解空性」屬於「理智」上的修行,而「菩提心」則是「情感」上的修行,理智上的分析往往能夠很果斷地進行,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但情感上的關心,則會受到太多事情的影響,很難一直維持著,很難說何謂對錯,很複雜。 因此,我們往往覺得,修菩提心比較容易,趕快去受菩薩戒,而理解空性比較難,只能等上師的加持。但其實真的不是這樣的。要發起真正的菩提心,需要很多的訓練、累積很多的資糧。 當然瞭解空性也需要大量資糧,但「發起菩提心」所需要的資糧,可能是理解空性的十倍百倍之多,這不容易,為能生起菩提心,需要很多的磨練,要像是特種部隊一樣,不斷訓練自己,可以說是特、特、特種部隊,打的不是一般的仗、向一個國家打仗,而是對著宇宙打,這一仗不好打。 因此,必須關注大量的眾生,並且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這樣說起來就難了。所以,相對來說,「認識空性」是要深入地去瞭解事物的真相,所以古代大師們也說「理解空性是甚深道,發菩提心是廣大道」,就是這個意思。 ■認識修行一般基礎 舍利子!是故爾時空性之中, 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現在回到經文,在整體地解釋了「理解空性」的方式後,接下來是第二個段落,也就是從「舍利子!」到「無智無得亦無不得。」的經文。 此處解釋了我們要如何理解空性,也就是,先解釋如何消除我們的錯誤認知之後,接下來,觀自在菩薩告訴我們,哪些東西是空性的,也就是說,我們會對哪些東西產生錯誤的認知。 儘管我們在早上跟剛剛都有談到,觀自在菩薩以「五蘊」,也就是跟我們最有密切關係的、我們自己的身體與心理兩種存在作為基礎,來告訴我們他們是空性的,但是我們所執著的東西,其實分類更多,不只是這一些而已。 因此,在《心經》中,將這些歸類為六種:「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修行功德。」而這六種,又可以歸類為「一般的基礎」和「特別的基礎」,前三種,也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是「一般的基礎」;而「十二因緣、四諦、修行功德」則是「特別的基礎」: 一般基礎: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特別基礎:十二因緣、四諦、修行功德 舍利子!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漢地很多大乘修行者也都會背《心經》,以前幾乎所有藏地僧眾也都會背《心經》,以前是背長版的,不容易背,剛開始佛教傳到西藏時,僧眾吃午餐時,會為這些功德主清淨信財,為他們祈福而念誦《般若八千頌》,西藏有些念誦法有點拚命吧,中午吃完午飯之後,就為施主們念誦《般若八千頌》,是每天念喔,可能好幾位僧人分工念。 後來來了一位印度大師,他看到這樣情形說,太辛苦了,傳來傳去貝葉經本也會弄髒,你們還是念《心經》吧!《心經》就是般若經的精髓,不用唸八千頌。 其實我們以前藏地有這樣的習俗,就是將《般若十萬頌》、《兩萬五千頌》、《一萬頌》等,都背誦起來,有這樣習俗,我們大家都在念「無眼耳鼻舌聲意」等等,後來有一個人聽到就說,「你們這樣念,多辛苦,不如說乾脆說,沒有頭!」(眾笑)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是什麼? 一,五蘊,就是我們早上跟剛剛說到的五蘊,是構成我們自身存在的五個關鍵、因素。 二,十二處,就是指六種經驗和六種外境:
我們凡夫會透過自己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來追求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因此,六識對六境,是在解釋說,五蘊構成的我們,如何與外在環境接觸,並產生執著的關鍵。同時也將物質世界,和心理世界做了一個區分和分類:將物質世界分類成六種外境,心理世界則分類成六識。六種經驗。 三,十八界:六識、六境及六根
十八界則是在剛剛談到的六種經驗和六種外境之上,加上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心靈等等六種感官,也就是六根,我們的心理世界在經驗物質世界的時候,就是透過這六種感官來進行的。這樣的六識,六境加上六根,就成為了十八界。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剛剛談到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其實都是把我們剛剛談到的身體與心理狀況,做各式各樣的分析和分類。會有這麼繁雜的內容,這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不同智慧程度的眾生,有著深淺不同的理解程度。 例如,有些人聽到佛講五蘊,就能通曉心理和物質的關係,以及認知和經驗的產生方式。但是,有些人這樣還不夠,還需要多做一些解釋才能了解,所以就必須講得更細一些,才能讓他們瞭解。例如分析什麼是十八界等等,才能有一個較為粗略的了解。這是出自世親菩薩在《俱舍論》中的說法。 為什麼講這麼多,就是讓不同程度的眾生,都可以瞭解物質世界與心理狀況如何產生。因此,這三種分類,也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跟我們凡夫有著密切的關係,無論有沒有修行,都會對這些事物有強烈的執著,所以被歸類在我們所執著的「一般基礎」,或屬於輪迴的事物。接下來講到十二因緣及所謂「特殊基礎」。 關於第二部分「特殊基礎」明天再講。明天是最後一堂課,下午是茶會,不是講課,謝謝,我常常不知道我的行程,還要問別人,但今天下午的茶會我是知道的。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特別的基礎」則是指「十二因緣、四諦、修行功德」這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