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08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卍续藏第78册No.1549净土圣贤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5-31 18:37: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卍续藏第 78 册 No. 1549 净土圣贤录




  净土圣贤录卷七

  往生人王第五

  乌苌国王

  乌苌国王。雅好佛法。尝谓侍臣曰。我为国王。虽享福乐。不免无常。闻西方净土。可以栖神。我当发愿求生彼国。于是六时行道念佛。每供佛饭僧。王及夫人。躬自行膳。三十年不废。临终容色愉悦。现诸瑞应(往生集)论曰。自佛教东来。有国之君深心宏护者。代不乏人。而往生瑞应。纪载罕闻。不可得而详也。昔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窅然丧其天下焉。夫诚能以净土为归者。其于天下。亦若是而已矣。

  往生王臣第六

  七万释种

  佛在迦毗罗国尼居陀林。敕弟子迦卢陀夷。往化父王。迦卢陀夷至迦毗城。以神通力。于虚空中跏趺而来。为净饭王赞叹如来希有功德。王起敬信心。率诸释种。往诣佛所。佛既为天龙八部各授记已。因为王广说三解脱门。复言。一切诸法。皆是佛法。王言。若一切法是佛法者。一切众生。亦应是佛。佛言。若不颠倒见众生者。即是其佛。所言佛者。如实见众生也。如实见众生者。即是见实际。实际者。即是法界。一切法无生。此是陀罗尼门。可于此法中而安其心。勿信于他。尔时净饭王等七万释种。闻法解悟。得无生法忍。佛现微笑而说偈曰。释种决定智。是故于佛法。决定心安住。人中命终已。得生安乐国。面奉无量寿。无畏成菩提(宝积经○按净饭王涅槃经别记王生净居天故不载此录)。

  刘程之

  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人。少孤。事母孝。善老庄言。不委蛇于时俗。初为府参军。公卿先后引荐。皆力辞。时慧远法师止于庐山东林寺。修念佛三昧。程之往依之。远曰。官禄巍巍。云何不为。程之曰。晋室无磐石之固。物情有累卵之危。吾何为哉。刘裕以其不屈。号曰遗民以旌之。同时清信士宗悫雷次宗周续之张野张诠毕颖之等。咸来庐山。乃于西方三圣像前。建斋立社。同修净业。程之镵石为誓。其辞曰。夫缘化之理既明。则去来之兆显矣。迁感之数既符。前善恶之报必矣。推交臂之潜沦。悟无常之期切。审三报之相催。知险趣之难拔。此其同志诸贤。所以夕惕朝勤。仰思攸济者也。盖神者可以感涉。而不可以迹来。必感之有物。则幽路咫尺。苟求之无主。则渺茫何津。今幸以不谋而感。佥心西境。叩篇开信。亮情天发。乃机象通于寝梦。欣欢百于子来。于是云图表晖。影侔神造。功由理谐。事非人运。兹寔天启其诚。冥运来萃者矣。然其景绩参差。功德不一。虽晨祈云同。夕归攸隔。即我师友之眷。良可悲矣。是以慨焉胥命。整襟法堂。等施一心。亭怀幽极。誓兹同人。俱游绝域。其惊出绝伦。首登神界。则无独善于云峤。忘兼全于幽谷。然后妙觐天仪。启心贞照。识以悟心。形由化革。藉芙蓉于中流。荫琼柯以咏言。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忘年。临三涂而缅谢。傲天宫而长辞。绍众灵以继轨。指大觉以为期。究兹道也。岂不宏哉。程之度西林涧北。别立禅坊精研元理。兼持禁戒。着念佛三昧诗。居半载。即于定中见佛光照地。皆作金色。更十五年。于正念佛时。见阿弥陀佛。玉毫光照。垂手慰接。程之曰。安得如来为我摩顶。覆我以衣。俄而佛为摩顶。引袈裟以被之。他日又梦入七宝池。见莲华青白色。其水湛湛。有人项有圆光。胸出卍字。指池水曰。八功德水。汝可饮之。程之饮水甘美。及寤。异香发于毛孔。乃语人曰。吾净土之缘至矣。请僧转妙法莲华经。近数百周。程之对像焚香。再拜祝曰。我以释迦遗教。知有阿弥陀佛。此香当先供养释迦如来。次供养阿弥陀佛。复次供养妙法莲华经。所以得生净土。由此经功德。愿与一切有情俱生净土。即与众别。卧床上。面西合掌。泊然化去。时晋义熙六年。年五十九(东林传出三藏记集)。

  于昶

  于昶。不详其里居。唐天后朝。任并州录事。昼决曹务。夜判冥司。每知灾咎。阴为之备。凡六年。丁母忧。持金刚经为日课。更不复为冥吏矣。年八十四。将终。忽闻奇香。遽谓左右曰。西方圣人来迎我也。即向西连称佛名而逝(报应记)。

  马子云

  马子云。不详其里居。举孝廉。任泾县尉。充本郡租纲。督运入京。舟溺。沈米万斛。系狱中。子云专心念佛。阅五年。遇赦得出。隐南陵山寺中。持一食斋。天宝十年。卒于泾。先谓人曰。吾因数奇。遂精持内教。今西方业成。当往生安乐世界尔。明日。沐浴。衣新衣。端坐合掌。俄而异香满室。子云云。佛来矣。遂逝(纪闻)。

  韦文晋

  韦文晋。不详其所出。仕于唐。位至观察使。建西方道场。笃志净业。求生西方。一日正持佛名。跏趺而化。异香满室(佛祖统纪)。

  张抗

  张抗。不详其所出。石晋朝。官翰林学士。课大悲咒十万遍。求生西方。一日寝疾。唯持佛名。忽谓家人曰。西方净土。祇在堂屋边。阿弥陀佛坐莲华上。翁儿在莲华池金沙地上。礼拜嬉戏。良久。佛声甫寂而化。翁儿者。抗之孙。时已先逝矣(佛祖统纪)。

  文彦博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也。历仕宋仁英神哲四朝。出入将相。五十余年。官至太师。尝兼译经润文使封潞国公。素皈信佛法。晚向道益力。专念阿弥陀佛。晨夕行坐。未尝少懈。发愿云。愿我常精进。勤修一切善。愿我了心宗。广度诸含识。居京师。与净严法师集十万人为净土会。一时士大夫多从而化焉。年九十二卒(东都事略佛祖统纪佛法金汤)。

  杨杰

  杨杰。字次公。无为人。自号无为子。元丰中。官太常。初好禅宗。从天衣禅师游。参庞公机语。及奉祠太山。睹日出如盘涌。忽大悟。熙宁末。以母忧归。闲居阅藏经。遂归心净土。绘丈六阿弥陀佛。随身观念。平生著述。多指归净土。其天台净土十疑论序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之寿则无量矣。娑婆备诸苦。彼土则安养无苦矣。娑婆随业。轮转生死。彼土一往。则永证无生法忍。若愿度生。则任意自在。不为诸业转矣。其净秽寿量苦乐生死。如是差别。而众生冥然不知。可不哀哉。阿弥陀佛。净土摄受之主也。释迦如来。指导净土之师也。观音势至。助佛扬化者也。是以如来一代教典。处处丁宁劝往生也。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不着此岸。不留彼岸。不止中流。唯以济度为佛事。是故。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又无量寿经云。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忆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所以祇洹精舍无常院。令病者面西作往生净土想。盖弥陀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圣凡一体。机感相应。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极乐。众生心中净土。念念弥陀。吾以是观之。智慧者易生。能断疑故。禅定者易生。不散乱故。持戒者易生。远诸染故。布施者易生。不我有故。忍辱者易生。不瞋恚故。精进者易生。不退转故。不造善不作恶者易生。念纯一故。诸恶已作业报已现者易生。实惭惧故。虽有众善。若无诚信心无回向发愿心者。则不得生矣。噫弥陀甚易持。净土甚易往。众生不能持。不能往。佛如众生何。夫造恶业。入苦趣。念弥陀生极乐。二者皆佛言也。世人忧堕地狱而疑往生者。不亦惑哉。元祐中。官两浙提点刑狱。卒。临终说偈曰。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先是有司士参军王仲回者。与杰同乡里。尝从杰受念佛法门。问如何得不间断。曰。一信之后。更不再疑。即是大间断也。仲回跃然。明年。杰守丹阳。一夕梦见仲回云。向蒙以净土为导。今得往生。特来致谢。再拜而出。已而得其子讣书。言仲回预知化期。遍别亲友。逝矣。杰既卒。其后有荆王夫人。梦游西方。见一人坐莲华上。其衣飘扬。宝冠璎珞。庄严其身。问何人。云杨杰也(东都事略乐邦文类)。

  王古

  王古。字敏仲。东都人。文正公旦之曾孙也。其先七世持不杀戒。古更发心放生命一百万。游江西。与晦堂杨岐诸老师。究宗门中事。既而作直指净土决疑集。宏西方之教。闲居数珠不去手。行住坐卧修行净观无有间歇。又尝着净土宝珠集序云。众生心净则佛土净。法性无生而无不生。有佛世尊。今现说法。在极乐国。号阿弥陀。缘胜劫长。悲深愿大。无边际光明摄受。不思议净妙庄严。珠网丽空。瑶林矗地。净含八德。华发四光。韵天乐于六时。散裓华于亿刹。诸佛共赞。十方来归。弥陀心内众生。新新摄化。众生心中净土。念念往生。质托宝莲。不离当处。神游多刹。岂出自心。如镜含万象而无有去来。似月印千江而本非升降。被圆顿机。则皆一生补处。明方便门。则有九品阶差。念本性之无量光。本来无念。生唯心之安养国。真实无生。解脱苦轮。十念亦超于宝地。会归实际。二乘终证于菩提。如大舟载石而遂免沉沦。若顺风扬帆而终无留难。悟之则非远非近。迷之则即近而遥。嗟夫学寡障多。疑深观浅。斥为权小。阒若存亡。则以马鸣龙树为未然。天台智者为不达。不信当受菩提记。不肯顿生如来家。笼鸟鼎鱼。翻然游戏。隙驹风烛。妄计久长。虚受一报身。枉投诸苦趣。岂知大雄赞劝。金口丁宁。侣圣贤于刹那。具相好于俄顷。乐受则永抛五浊。悲增则回救三涂。于此不知。是为可悯。徽宗朝。官户部侍郎。以党祸落职。寻化去。

  有僧神游净土。见古与葛繁在焉。繁。澄江人。官至朝散大夫。公第私居。必营净室。设佛像。一日方礼诵时。舍利从空而下。后无疾。面西端坐而逝(宋史。乐邦文类。法喜志)。

  钟离瑾

  钟离瑾。会稽人。母任夫人。精修净土。临终。勉瑾修净业。瑾自是感奋。日行利益二十事。后官浙西。与慈云式公论往生指要。清修弥笃。任夫人故有栴檀佛像。常顶戴行道。及是瑾瞻礼间。眉间忽迸出舍利数粒。未几。知开封府。方夜半。忽起。谓家人曰。夫人报我往生期至矣。即跏趺而逝。前一日。举家梦瑾乘青莲华。天乐围绕。乘空西去。

  子景融。官朝请大夫。常诵观无量寿佛经。修念佛三昧。弃官。结茅仪真东园侧。尝曰。识得弥陀。弥陀弥陀。不识弥陀。奈何奈何。不识弥陀。弥陀更在西方外。识得弥陀。弥陀只在自己家。一夕。请僧妙应诵普贤行愿品。炷香听毕。两手作印而化。曾孙松。寓居苏州。与宝积寔公等。结社念佛。无疾忽端坐西向合掌而化(佛祖统纪)。

  马圩

  马圩。字仲玉。庐州合肥人。父忠肃公亮守杭州日。慈云式公授以净土法门。遂全家奉佛。元丰中。圩遇僧广初。得天台十疑论。喜曰。吾今得所归矣。遂依慈云十念回向法。行之二十余年。后更与王古往还。益精进念佛。常以放生为佛事。历守淄川新定。以慈惠为政。课诵经咒。观想西方。日有常法。时荆王夫人梦游莲池。见有朝服而坐华上者。曰。此马圩杨杰也。时杰已化去。而圩尚无恙。崇宁元年。得疾。盥沐易衣。端坐念佛而逝。有气如青盖。腾空而上。已而家人十数。同梦见圩曰。吾已得生净土上品矣。其秋。有婢卧疾。亦念佛而逝。子永逸。亦行十念法。习十六观。阅三十余年。已而得疾。见阿弥陀佛及二菩萨来接引。结印示寂。香气满室中。既殓。柩上产五色华。其光烂然(乐邦文类)。

  江公望

  江公望。字民表。严州人也。登进士第。建中靖国元年。拜左司谏。寻出知淮阳军。蔡京为政。嫉诸言事者。编管安南。居常与妻俞氏。蔬食清斋。修念佛三昧。着念佛方便文曰。世出世间之法。欲得成办省力。莫若系心一缘。即如称念阿弥陀佛。有巧方便。无用动口。不出音声。微以舌根。敲击前齿。心念随应。音声历然。声不越窍。闻性内融。心印舌机。机抽念根。从闻入流。反闻自性。是三融会。念念圆通。久久遂成。唯心识观。若是利根之人。念念不生。心心无所。六根杳寂。诸识消除。法法全真。门门绝待。瞥尔遂成真如实观。初机后学。一心摄念如来。乃至营办家事。种种作务。亦自不相妨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过旬月。便成三昧。所谓自心作佛。自心是佛。自心见佛。有子早亡。见梦于其舅。乞公望就天宁寺转宝积经。祈生善处。且言见冥中金字碑云。江公望身居言责。志慕苦空。躬事焚修。心无爱染。动静不违佛法。语默时契宗风。名预脱乎幽关。身必归乎净土。后遇赦得归。无疾而化(宋史乐邦文类佛法金汤)。

  陈瓘

  陈瓘。字莹中。南剑州沙县人。徽宗朝为左司谏。以直道不容。寻出补外。既而还为右司员外郎。权给事中。忤宰相曾布。出知泰州。崇宁中。编管袁州。已而移通州。复谪台州。初瓘好华严经。自号华严居士。及遇明智法师。叩天台宗旨。明智示以上根止观不思议境。以性夺修。成无作行。深有契入。自入台州。捐书不复为文。专修念佛三昧。作天台十疑论后序云。人心无常。法亦无定。心法万差。其本在此。信此则遍信。华严所以说十信。疑此则遍疑。智者所以说十疑。出疑入信。一入永入。不离于此。得究竟处。净土者。究竟处也。此处有说法之主。名无量寿。此佛说法。未尝间断。疑障其耳。则聋而不闻。疑障其心。则昧而不觉。不闻不觉。安住恶习。赞叹不念。随喜粗心。妄指莲胞以为虚诞。终不自念此分段身。从何而得。自何而来。胎狱秽浊真实安在。信凭业识。自隔真际。于一幻境。非彼执此。生生不灵。永绝圣路。以如是故。释迦如来起大慈悯。于秽浊中。发大音声。赞彼净土上妙之乐。于生死中。为大船师。载以法船。令趋彼岸。昼夜度生。无有休息。然而弥陀之岸。本无彼此。释迦之船。实非往来。譬如一灯。分照八镜。镜有东西。光影无二。弥陀说法。遍光影中。而释迦方便。独指西镜。故已到彼岸者。乃可以忘彼此。未入法界者。何自而泯东西。于此法中。若未究竟。勿滞方隅。勿分彼此。但当正念谛信而已。此二圣之意。而智者之所以信也。信者万善之母。疑者众恶之根。能顺其母。能锄其根。则向之所谓障缘众生。聋可复闻。昧可复觉。未出生死。得出生死。未生净土。得生净土。顺释迦之诲。往面弥陀。随弥陀之愿。来助释迦。在此而遍历十方。即西而普入诸镜。自二圣建立以来。如是之人。如河沙数。云何不信。云何而疑。能自信已。又作方便。令诸未信。无不信者。此则智者之所以为悲也。居五年。复承事郎。移楚州居住。过庐山家焉。尝语所亲曰。吾往年遭患难。所惧惟一死。今则死生皆置度外矣。寻卒。年六十五(东都事略佛祖统纪李忠定集)。

  王衷

  王衷。嘉禾人。居钱塘之孤山。政和间。举隐逸。不起。后官至朝散大夫。尝参小本禅师。未有所入。偶闻僧诵弥陀经。有感。遂专心净业。日诵阿弥陀经七过。佛号万声。十九年未尝间断。即所居为莲社。无问道俗贵贱。咸得与会。一日无疾。沐浴面西。跏趺而化(佛祖统纪乐邦文类)。

  张迪

  张迪。钱塘人。官助教。从圆净律师受菩萨戒。专修净业。佛前然臂香为誓。每称佛名。其声奋厉。至失音犹不已。尝于静室见白色频伽飞舞于前。又有绿发童子。合掌问讯。后三年。西向念佛名而化(佛祖统纪)。

  胡闉

  胡闉。字达夫。钱塘人。官宣义郎。晚年致仕。与清照律师游。一日感疾。其子请清照过之谓曰。达夫平生与慧亨相善。岂可不知末后大事乎。闉曰。将谓心净则土净也。清照曰。一切时中。无杂念染污否。曰。未能也清照曰。如此安能心净土净邪。闉曰。经言一称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何也。清照曰。阿弥陀佛。有大誓愿。有大威德。光明神力。不可思议。具如经说。以是一称洪名。罪垢自消。如赫日正中。霜雪何有。闉大感悟。遂一心称佛名。请僧为之助。累月。最后清照至。闉曰。此来何晚。已烦观音势至降临甚久。清照与众僧同举佛名。闉安然而化(乐邦文类)。

  冯楫

  冯楫。字济川。蜀遂宁人也。由太学登第。初参佛眼远禅师。有省。复参大慧杲禅师。入山结夏。深有悟入。已而兼修净业。作弥陀忏仪。绍兴中。出帅泸南。率道俗作系念会。以西方为归。时经建炎兵乱后。名刹藏经多残毁。乃涓俸钱。造大藏经四十八所。小藏四大部者亦如其数。分贮诸刹。着发愿文云。予之施经。一事而其二施。以赀造经。是谓财施。以经传法。是谓法施。财施当得天上人间福德之报。法施当得世智辩聪盖世之报。当知二报皆轮回之因。苦报之本。我今发愿。愿回此二报。临命终时。庄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为胎。托质其中。见佛闻法。悟无生忍。登不退阶。入菩萨位。还来十方界内。五浊世中。普见其身而作佛事。以今财法二施之因。如观世音菩萨。具大慈悲。游历五道。随类化形。说诵妙法。开发未悟。永离苦道。令得智慧。普与众生悉得成佛。乃予施经之愿也。后知邛州。二十三年秋。乞休。顶报亲知。期以十月三日告终。至期。令后厅置高座。见客如平时。日将午。具衣冠。望阙肃拜。请漕使摄州事。着僧衣。据高座。属诸官吏道俗。各宜向道。建立法幢。遂拈拄杖按膝。泊然坐化。漕使曰。安抚去住。如此自由。何不留一偈以表异迹。楫复张目。索笔书曰。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尽。龟哥眼赤。有语录颂古行世(五灯会元莲宗宝鉴)。

  吴秉信

  吴秉信。字子才。明州人。绍兴中。官于朝。与秦桧忤。斥为党人。归而筑庵城南。日夕宴坐。制一棺。夜卧其中。至五更。令童子叩棺而歌曰。吴信叟。归去来。三界无安不可住。西方净土有莲胎。归去来。闻唱。即起习禅诵。久之桧死。以礼部侍郎召。寻出知常州。二十六年。复被召。至萧山驿舍。坐顷之。令家人静听。咸闻天乐之音。即曰。清净界中。失念至此。金台既至。吾当有行。言讫而逝(佛祖统纪)。

  张抡

  张抡。不详其所出。官浙西副都总管。?修净土。尝请高宗书莲社二字颜其居。为之记曰。臣尝读天竺书。知出世间有极乐国者。国有佛号阿弥陀。始享国履位。捐去弗居。超然独觉。悟心证圣。以大愿力。普度一切。其国悉以上妙众宝庄严。地皆黄金。无山川邱谷之险。气序常春。无阴阳寒暑之变。无饥寒老病生死之苦。无五趣杂居之浊。用是种种神通。方便善导。众生忻乐起信。于日用中能发一念念彼佛号。即此一念。清净纯熟。圆满具足。融会真如。同一法性。幻身尽时。此性不灭。一刹那顷。佛土现前。如持左契以取寓物。臣敬闻其说。刻厉精进。无有间断。唯佛唯念。亦既有年。阖门少长。靡不从化。乃辟敝庐之东偏。凿池种莲。仿慧远结社之遗意。日率妻子课佛万遍。而又岁以春秋之季月。涓良日。即普静精舍。与信道者共之。于是见闻随喜。云集川至。唱佛之声。如潮汐之腾江也。天慧远创为兹社。距今阅数百祀。其间缁素。景慕余风。祖述其高致者。代不乏人。然率闇汶不章。与木石同寂。臣独何幸。乃蒙太上。光尧寿圣皇帝。亲洒宸毫。书莲社二大字为赐。云章奎画。得未曾有。万目共瞻。欢喜踊跃。不独传示云林。侈千载之盛遇。寔愿天下后世。凡历见闻。普得念佛三昧。究竟成就无上菩提。其为饶益。讵可量已。谨刊之金石。用对扬丕显休命焉(乐邦文类)。

  李秉

  李秉。不详其所出。绍兴末。为内廷官。历三朝。爵武功大夫。管御药院。乞宫祠以去。秉壮岁慕禅宗。参净慈自得禅师。有省。已而归心净土。刻龙舒净土文以劝世。持诵谨笃。逾三十年。子元长。偕诸同好。结净业会于传法寺。秉与焉。嘉泰四年秋。有疾。减食却剂。神色逾警。及冬。梦中忽见弥陀现相。越七日。凌晨。见金华满室中。呼二子掖起。别亲友。索笔书曰。六十一年尽乱道。些儿见处却也好。而今蓦直往西方。万劫长离生死老。置笔。整手结印而逝(乐邦文类○秉盖武臣直内廷者往生集误以为中官考宋制中官无乞祠之例且又安得有二子邪)。

  陆沅

  陆沅。字子元。会稽山阴人。累官至太府寺丞。寻外转历提举福建市舶。已而得罪闲居。家明州横溪之上。居常持法华经。晨起。即澡浴焚香。首唱偈曰。盥手清晨贝叶开。不求诸佛不禳灾。世缘断处从他断。劫火光中舞一回。然后开卷而读。不缓不急。声中贯珠。日周一部。如是三十年。年登八十。增至三部。复诵弥陀佛号。一意西驰。年八十五。沐浴易服而化。口鼻间出莲华香郁然。弥日方息。事在绍熙五年(渭南文集法喜志法华持验记)。

  钱象祖

  钱象祖。字同伯。台州人。起家太常丞。开禧中。官参知政事。与史弥远谋。共诛韩??胄。天下赖之。嘉定二年。拜左丞相。寻罢归。初象祖问道于此庵元公。参究大事。有省。既而归心净土。守金陵日。于乡州建接待寺十所。皆以净土极乐名之。创止庵。与高僧谈处其中。自致政后。修持益力。嘉定四年。偶得微疾。书偈曰。菡萏香从佛国来。琉璃地上绝尘埃。我心清净超于彼。今日遥知一朵开。僧有问起居者。答曰。不贪生。不怕死。不生天上。不生人中。唯当往生净土耳。言讫。趺坐而化。时天鼓震响异香芬郁。郡人同闻空中声云。钱丞相当生西方净土。为慈济菩萨(佛祖统纪续纲目往生传台州志)。

  昝定国

  昝定国。号省斋。明州人。为州学谕。常修净业。结西归社。嘉泰初。于小江慧光建净土院。结石塔于池。为乡民藏骨之所。月二八日。集缁白诵观经及佛号。为壁窠图。劝人念佛。

  有铁工计公者。年将七十。丧明。因从受念佛图。诵至四图。两目了然。如是三载。满十七图。一日方念佛次。忽瞑。半日复苏。谓其子曰。我已见西方佛菩萨矣。昝学谕是劝导之首。当分六图与之。并为致谢也。西向坐逝。嘉定四年。定国梦青童告曰。佛今告君。三日当往生彼国。至日。沐浴更衣。连称佛号端坐而化(佛祖统纪)。

  梅汝能

  梅汝能。常熟人。官县令。有志净业。一夕梦僧授以纸。有二八字。以问东灵照师。照曰。二八。十六也。岂十六观经之谓乎。适一僧以经与之。忽不见。自是诵经念佛。取名往生以见志。破山僧道生。倡造丈六弥陀像。汝能施财百万。设斋礼忏。殿前池中生双头白莲。一华百叶。是年冬无疾而卒(佛祖统纪)。

  朱纲

  朱纲。不详其所出。明顺天贡士。官终府同知。专修净业。日诵佛名三万声。积十五年。一日坐榻上。方提珠诵佛名。忽异香满室。曰。佛来也。遂逝(往生集)。

  陈瓒

  陈瓒。字廷裸。江南常熟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官刑科给事中。直言被斥。家居一意净业。有客过之。呵曰。尔不闻大鉴之论唯心者乎。何厌垢而欣净为。答曰。唯心净土。发之大鉴。而非自大鉴始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固先言之矣。盖惧人以不净之心。求净土也。非曰土无垢净也。且乐邦之可乐也。不独华池珠阁鸟音风树云尔也。吾幸而与群圣人游。被无量光。经无数劫。证无生忍。成无上道。济无边众。诚乐矣。客以客之禅乐垢土。而我以我之禅乐净土。禅无客无我。乐无垢无净也。客无庸呵我矣。隆庆初。复起吏科。万历中。累官刑部侍郎。十六年七月。卧疾。诵佛名益虔。故事京师大臣三品以上。暑月赐冰。既置冰于榻前。众见冰中涌出七级浮屠栏楯钩缀。窗格玲珑。移时冰渐消。塔影渐瘦。顷之气绝。而影没矣。一时都人皆传异之(明史乐邦文类序谈荟)。

  严澂

  严澂。字道彻。常熟人。文靖公讷之子也。少有清节。以父荫为中书舍人。官至邵武知府。晚而家居。奉云栖之教。子朴。淳谨乐善。年二十五。得疾。将卒。澂谓曰。毋杂思。但一心念佛。朴曰。诺。澂又曰。从今以往。吾亦一心念佛。朴喜曰。审如是。儿无虑矣。正容合掌而逝。澂乃取朴所刻龙舒净土文印之。广遗亲故。系以书曰。澂一病几殆。不意复生。虽则苟延。焉知来日。回首营生旧计。有同嚼蜡。一具皮囊。终须败坏。六尘缘影。何处坚牢。不如换却凡心。求生净土。诵弥陀一句。消罪业无边。聊奉劝文。用表诚意。卒年七十八(常熟志云栖法汇净土文跋)。

  蔡承植

  蔡承植。字槐庭。湖广攸县人。性孤迥。淡于声利。年二十余。长斋奉佛。尝诵三千佛名。日记一名。至三年乃卒业。遂终身不忘。登万历十一年进士第。官嘉兴太守。在官日诵金刚经。室无长物。炉香经案而已。重兴古楞严寺。禁民间杀牲祀神。尝问法于云栖宏公。遂专修念佛三昧。已而官太常寺卿。乞休归。晚岁结草庵为念佛会。导诸卖菜佣。同回向净土。作偈谢客曰。安养思归客。湘江一腐儒。不愁明日事。但觅往生符。斗室随缘住。稀羹信口糊。胸中绝憎爱。一任马牛呼。将逝之岁。自号为不久道人。及疾。舁诣佛寺。请僧祝发。归至卧室。见银台接引。连称观世音菩萨。遂逝。有净土诗及因果书行世(金刚新异录)。

  虞淳熙

  虞淳熙。字长孺。钱塘人。生而长卧不瞑。三岁。唱佛号不绝口。莲华宝树。现于室中。以告祖母。祖母曰。此西方瑞相也。因教之习定。遂时时垂目端坐。弟淳贞。字僧孺。少而相得。居母丧。共习天台止观。长而为里中师。教群儿习鼻观。以是忤主人。弗恤也。已中乡举。寻授徒毗山。与同社友诵梁皇忏。至次日。云光入楹。甘露沾壁。天雨金粟元黍沉水香。方冬。万华尽吐。淳熙感其灵异。习定益坚。遂能前知。云栖宏公闻而呵之曰。虞生堕魔网矣。万历十一年成进士。以父丧归。庐墓三年。受戒于宏公。居山日以羹饭施诸獐兔。虎来辄叱去。服除。起职方司主事。顷之复告归。上天目。坐高峰死关前。昼夜?厉。至三七日。倦甚。欲就枕。忽见高峰禅师。斩其左臂。豁然有省。驰证云栖。宏公曰。凡寐而觉者。不巾栉而复依衾枕。必复寐矣。迷而悟者。不庄严而复亲秽浊。必复迷矣。火莲易萎。新篁易折。子自为计。毋以一隙之光。自阻进修之路。因劝令回向净土以续前因。淳熙遂终身行之。或有不信念佛者。告之曰。自觉觉他。觉满曰佛。念佛者。念觉也。念念不常觉。而念念常迷。可乎。民止邦畿。鸟止邱隅。不止至善之地。而止不善之地。可乎。或问如何念佛。曰。提醒正念。相续不断而已。百千方便。只一知字。念念无量光。何不可入佛知见。学人修道。专求出离生死。念念无量寿。有何生死可出离。已而还官。迁主客司员外郎。改司勋。复乞归。与淳贞日游湖上。时宏公方坐南屏。演圆觉经。募钱赎万工池。立放生社。缁白数万伽陀之音。震动川谷。一时清节之士。多与其会。寔淳熙倡率之。遂复三潭放生池。筑堤架阁。纵诸鱼鸟。顷之。入南屏山不出。淳贞亦隐灵鹫老焉(德园集附录)。

  唐时

  唐时。字宜之。湖州人也。以诸生贡太学。出判寿阳。继傅襄国。流贼破襄阳。时投端礼门左井中。家人掖之出。绝而复苏。上书自讼。诏付三司究问。得白。放还家。时初参莲池。授以念佛法门。遂勤修净业。诸眷属皆能覆诵金刚经。及普门品。昼则各习所业。夜则共集佛前回向以为常。尝言修净土者。以观门为要。须穿衣吃饭。常在观中。或神游莲海。华中礼佛。或坐瞻宝刹。佛光照身。净想既成。往生何待。遂专修佛观。过南京长干寺。礼塔念佛次。见塔顶放白光。佛为现相。如黄金色。一日坐禅堂。推窗忽见大海中涌一山。佛坐其上。光明四彻。墙壁林木尽空不见。其精诚所感如此。时工文章。既皈心佛乘。每顺世语言。说诸法要。著有莲华世界书。如来香。频迦音等书。刻行于世。尝自营生圹。旋舍之栖霞寺中。遗言死后必用茶毗法。临终。现诸瑞相。正念而逝(金刚持验记净土晨钟)。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头居士。湖北公安人也。兄宗道。字伯修。弟中道。字小修。三人先后举进士。皆好禅宗。万历中。宏道为吴江知县。后为礼部主事。谢病归。初学禅于李卓吾。信解通利。喜辩论。已而自验曰。此空谈非实际也。遂回向净土。晨夕礼诵。兼持禁戒。因博辨经教。作西方合论。圆融性相。入不二门。其论五种行门。尤为切要。略云。一信心行者。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一切诸行。信为正因。乃至菩提果满。亦只完此信根。如谷子堕地。迨于成实。不异初种。如稚笋参天。本是原竿。初心菩萨。无不依信力成就者。莲宗尤仗信为根本。一者信阿弥陀佛。不动智。根本智。与己无异。如太虚空。日映则明。云来则翳。虚空本无是故。又云日即虚空故。二者信阿弥陀佛那由他劫难行难忍种种修习之事。我亦能行。何以故。无始漂溺三涂生苦死苦。披毛戴角。铁床铜柱。一切无益之苦。皆能受之。况今菩萨万行济众生事。岂不能为。三者信阿弥陀佛无量智慧。无量神通。及成就无量愿力等事。我亦当得。如来自性方便具有如是不思议事。我与如来。同一自体清净性故。四者信阿弥陀佛不去不来。我亦不去不来。西方此土。不隔毫端。欲见即见。何以故。一切诸佛。皆以法性为身土故。五者信阿弥陀佛修行历劫。直至证果。不移刹那。我亦不移刹那。位齐诸佛。何以故。时分者是业收。法界海中。业不可得故。如是信解。是入道初心。信一切诸佛净土之行。二止观行者。台宗三观。示一心之筌蹄。摄诸法之要领。西方十六观。一一具此三义。妙宗钞云。性中三德体是诸佛三身。即此三德三身。是我一心三观。若不然者。则观外有佛。境不即心。何名圆宗绝待之观。亦可弥陀三身以为法身。我之三观以为般若。观成见佛即是解脱。举一具三。如新??字。观佛既尔。观诸依正。理非异涂。广如疏钞。不能具述。知此则知念佛。一声具足三观。了能念之心非肉团。非缘影。是空观。了所念之佛。若依若正。各各主伴圆融。竖穷横遍。是假观。了能所绝待。双亡双照。是中观。又能念即一心三观。所念即一心三谛。能所不二。即谛观不二。三谛即法身。三观即般若。谛观不二。念佛相应。即解脱。举一即三。如新??字。是则念佛一声。能净四土。如拈一微尘。变大地作黄金。是谓法界圆融不可思议观门。三六度行者。起信论菩萨深解现前。所修离相。知法性体离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戒波罗蜜。法性无苦。离瞋恼故。随顺修行忍波罗蜜。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精进波罗蜜。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蜜。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故修净土者。不越一行。具此六义。念念离行于施。念念净行于戒。念念寂行于忍。念念续行于进。念念一行于定。念念佛行于智。当知离净寂续一。必有事相随缘而起。而皆从念佛流出。正助不二。事理不二。是故。念佛一行。能该诸行。以念佛是一心法门。心外无诸行故。若废诸行。即是废心。四悲愿行者。诸佛菩萨性海无尽。供养无尽。戒施无尽。乃至饶益无尽。故天亲菩萨净土五念门。以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四种。为成就入功德门。回向一切烦恼众生。?世间苦。为成就出功德门。菩萨修五念门。速得阿耨菩提。难曰。净名经言。菩萨观于众生。如呼声响。如水聚沫等。是则众生本空。发愿利生。将无眼见空华邪。答曰。智度论引佛云无佛者。破着佛想。不言取无佛相。当知无众生者。破众生想。不言取无众生相。故净名谓菩萨作是观已。自言我当为众生说无众生法。是名真实慈也。故知菩萨种种度生。是深达无众生义。若见有众生。即有我。慈悲心劣。岂能行如是饶益之行。五称法行者。法界海无量无边。行海亦无量无边。故菩萨一切行。皆称自性非有非无。非行非不行。称法自性。非初心得。非后心得。今当略出其相。一者菩萨度一切众生究竟无余涅槃。而生界不减。如登场傀儡悲笑宛然。唯一土泥。空无所有。二者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至于地狱。无诸罪垢。至于畜生。无无明憍慢等过。如女子离魂。乃至生子。而身常在母前。三者菩萨自身入定他身起。一身入定多身起。有情身入定无情身起。如猛虎起尸跪拜作舞。唯虎所欲而尸无知。四者菩萨于小众生身中。转大法轮。然大法炬。震大法雷。魔宫摧毁。大地震动。度无量无边众生。而此小众生不觉不知。如天帝乐人。逃入小女子鼻孔而女不知觉。五者菩萨欲久住世。即以念顷衍无量无数百千亿那由它劫。欲少住世。即以无量无数百千亿那由它劫缩为念顷。如小儿看灯中走马。计其多寡首尾。了不可得。若证如是不思议行者。一念中三世诸佛净土。摄入无余。是谓菩萨庄严净土之行。以无思智照之可见。非情量所能猜度。何以故。自性超一切量故。书成。宗道中道。同时发心回向净土。已而宏道起故官。再迁至稽勋司郎中。复移病归。抵家不数日。入荆州城。宿于僧寺。无疾而卒。中道官南礼部郎中。乞休老于家。居常勤于礼诵。万历四十二年望夕。课毕趺坐。形神静爽。忽入定。神出屋上飘然乘云。有二童子导之西行。俄而下至地。童子曰。住。中道随下。见地平如掌。光耀滑润。旁为渠。广十余丈。中有五色莲芳香异常。金桥界渠。栏楯交罗。楼阁极整丽。揖问童子。此何地。卿何人。曰。予灵和先生侍者也。问先生为谁。曰。君兄中郎也。今方伫君。有所语。可疾往。复取道至一处。树十余株。池水汩汩。池上有白玉扉。一童子先入。一童子导。过楼阁二十余重。至一楼下。一人下迎。其颜如玉。衣如云霞。长丈余。见中道喜曰。弟至矣。谛视之。则宏道也。上楼交拜。有四五人来共坐。宏道曰。此西方边地也。信解未成。戒宝未全者。多生此。亦名懈慢国。上方有化佛楼台。前有大池。可百由旬。中有妙莲。众生生处。既生则散处楼台。与有缘净友相聚。以无淫声美色胜解易成。不久进为净土中人。中道问兄生何处。宏道曰。我净愿虽深。情染未除。初生此少时。今居净土矣。终以戒缓。仅地居。不得与大士升虚空宝阁。尚需进修耳。幸宿生智慧猛利。又曾作西方论。赞叹如来不可思议度生之力。感得飞行自在。游诸刹土。诸佛说法。皆得往听。此实为胜。遂??中道上升。倏忽千万里。至一处。光耀无障蔽。琉璃为地。界以七宝树。皆栴檀吉祥。出众妙华。作异宝色。下为宝池波扬无量。自然妙声。池中众宝莲。叶五色光。池上隐隐危楼迥带。阁道旁出。皆有无量乐器。演诸法音。宏道曰。汝所见者。净土地行众生依报也。过此为法身大士住处。甚美妙。千万倍于此。神通亦千万倍于此。吾以慧力游其间。不得住也。过此为十地等觉所居。吾不得而知。过此为妙觉所居。唯佛与佛乃能知之。语罢。复至一处。无墙垣。有栏楯。光耀逾前。坐顷之。宏道曰。吾不图乐之至此极也。使吾生时。严持戒律。尚不止此。大都乘戒俱急。生品最高。次戒急。生最稳。若有乘无戒。多为业力所牵。流入八部鬼神众去。予所亲见者多矣。弟般若气分颇深。戒定力甚少。夫悟理不能生戒定。狂慧也。归五浊。趁强健。实悟实修。兼持净愿。勤行。方便。怜悯一切。不久当相晤。一入他途。可怖可畏。如不能持戒。有龙树六斋法见存。遵而行之。杀戒尤急。寄语同学。未有日启鸾刀。口贪滋味。而能生此土者也。虽说法如云如雨。何益于事。我与汝空王劫时。世为兄弟。乃至六道。莫不皆然。幸我得善地。恐汝堕落。方便神力。摄汝至此。净秽相隔。不得久留。时宗道已卒。因问其生处。宏道曰。生处亦佳。汝后自知。忽凌空而逝。中道起步池上。忽若坠水。跃然而醒。自为记如此。初。宗道有子曰登。年十三。病痞。将终。语宏道曰。死矣。叔父何以救我。宏道曰。汝但念佛。即得往生佛国。此五浊世。不足恋也。遂合掌称阿弥陀佛。诸眷属同声助之。顷之。微笑云。见一莲华色微红。俄而云。华渐大。色鲜明无与比者。俄而云佛至。相好光明充满一室。顷之气促。宗道曰。汝但称佛字可也。登称佛。数声。合掌而逝(明史西方合论白苏斋集。珂雪斋外集狯园)。

  丁明登

  丁明登。字剑虹。江浦人。万历中。受三皈于云栖。自号曰莲侣。四十四年。登进士第。官泉州推官。迁知衢州。所至辄以佛法劝人。法应杖者。听纳米以赎。赡诸狱囚。遇夏月。修狱舍。给诸囚香薷饮。葵扇。冬月与之椒姜。择医视病者。人与念珠一串。教令念佛。云栖宏公。尝称其邻翁居常念佛临终。与其友一请而逝。因绘一请图悬斋中以自勖。崇祯中。受菩萨戒。我 朝顺治二年冬。病剧。十一月朔。具疏白佛。求生净土。日焚一疏。至第十日。饮粥如常时。面有光赩然。遍劝戚友。俾修净业。则身就枕而逝(净土晨钟)。

  黄翼圣

  黄翼圣。字子羽。太仓人。素服云栖之教。精修净业。崇祯中。以荐起为四川新都知县。治民以慈惠。尝饭僧县堂。躬行匕箸。布?施。继以膜拜。张献忠寇四川。过新都。新都千僧。感翼圣之德。相率登城称佛号。夜中声震天。贼相戒勿扰。寂然而去。以城守功。迁知吉州。明亡。弃官归。修净业益坚。所居楼曰莲蕊楼。自号莲蕊居士。营斋奉佛。日持佛号数万。已而卧疾浃月。四壁张弥陀像。请晦山显公授菩萨戒。显公为极谈唯心净观。翼圣曰。吾神明愈健。誓愿愈坚。自信生西方必矣。明晨。显公将别去。克八日必行。已而果然(现果随录)。

  金光前

  金光前。我 朝正黄旗人。起身戎伍。见善必为。戒诸兵士。毋得妄杀。不淫一妇。不掳一物。不烧一舍。妻龚氏。能识字诵经。顺治十年。随征福建。道出杭州。闻具德和尚说法灵隐。光前同妻往参问。亲承开示。自此念佛有得。十二年夏。北还。驻钱唐江干。光前忽示疾。龚为延医。光前止之曰。我昔与尔亲叩灵隐。今正欲作转身之计。求和尚证明耳。何以药为。龚大笑曰。不意公亦得到此地位。命造二棺。曰。妾与公偕行矣。稍迟。为公毕后事耳。光前闻之。即合掌而逝。龚遣使灵隐。求为两人秉炬。并嘱饭僧修忏。至七日毕。屏绝饮食。昼夜不卧。一心念佛。又七日晡时。视日早暮。倚棺而睡。少顷觉曰时至矣。端坐念佛而化(果报闻见录)论曰。王臣入道。视居士较难。急功名者。以进取为先。耽逸乐者。以静修为苦。非夫夙植善因。坚持正愿者。其有不自崖而反乎。若此诸公。不舍尘劳。同皈净域。斯可谓现宰官身而说法者矣。至如柳子厚白乐天苏子瞻赵子昂诸公。赞叹皈依。净因有在。而临当舍识。瑞应罕闻。良由智惑于多岐。病生于有爱文人结习。自古固然。生死到来。决难侥幸。后之君子。当知鉴戒焉。

  净土圣贤录卷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釋法平法師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1-15 20:03 , Processed in 0.18809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