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57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玛欣德尊者]业的开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5-26 20:03: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工作,
由众多贤友共同努力完成,但尽管这样,
也不能保证里面完全没有错漏,未经尊者最后校对,
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宜公开。

第六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业》第一天的开示

玛欣德尊者讲于江西佛学院
                                                     
大家一起合掌,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遍)

各位àvuso、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大德:
晚上好!
我们在前两期禅修营的晚间开示里面,一起学习了业的分类、业的运作。
业以一种来分:思即是业。
两种业来说:善业跟不善业。
三种业是:身业,语业跟意业。
四种业来分就分为四类:如果是依照作用来分,可以分为令生业,支助业,阻碍业跟毁坏业;依照成熟的先后顺序来分,可以分为极重业,临死业,惯行业跟已作业;依照成熟的先后来分,可以分为现法受业——就是今生受业,次生受业,后后受业——也就是无尽业,以及无效业;又依照成熟之地来可分,又可分为不善业,欲界的善业,色界的善业和无色的界善业。
这些业都有自己的运作规律,但是,无论哪一种,其实都是在叫做“kamma niyāma”这种规律当中运作。“kamma niyāma”就是“业果法则”,业果法则有自己的运作规律。也就是说,假如造作的是善业,在因缘成熟的情况下带来善的果报;造的是不善业(恶业),在因缘成熟的情况下,带来不善的果报,这是它们的运作。我们所谓的生死、生命的相续流,就是由因和果所构成的。因缘成熟,这时候我们过去所造的业不断地成熟,我们所感受的就是我们平时所碰到的外在的环境跟自己的身心。而我们在体验到内外的果报成熟的同时,我们又不断地造业、不断地造业。
当然,我们掌握了业果法则后,还要强调的是:所谓的生命、命运,并不完全是由果报所陪伴的,我们可以有改变的力量。还有另外一种是,当我们在体验果报的时候,果报已经成熟,我们没办法改变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可以通过加行去改善它。如果一个人生病了,这很可能是果报,或者说只要有这果报身就会有病,但是,假如在生病后说“我就不吃药了,啥也不管了,因为这是果报,我应该体验”。如果你是这么样想的话,有可能还有其它的支持业,你没有经过努力,那么病就越来越重。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该去看病、去吃药,这样就会把我们的那些支持业发挥出来。即使果报成熟了,我们还要努力,就象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很多的那些弟子们,他们的巴拉密已经成熟了,已经就是等佛陀出世他们证悟。然而,并不是说佛陀出世他们一见到佛陀,不用经过任何的加行,不用经过任何的用功,果自然会成熟,并不是这么样,当然要经过努力。
例如:Sariputta尊者(舍利弗)修行了15天,半个月才完全断除了烦恼。Mahamoggallana(目犍连)尊者修行了七天。这些例子告诉我们的是:即便果报开始成熟了,我们也必须努力,就如现在种了个果园,果子已经长成熟了,你还必须得去采,不是说让果子自己掉下来,掉下来都已经烂掉了,或者成熟过度了。这就是我们掌握好业果法则之后,就不会因为不善的果报成熟而感到痛苦,不会因为善的果报成熟而得意忘形。这些都是我们过去所造的业,我们必然要承受的,当我们在承受与体验果报的同时,我们又有一种主动的能力去再造作业,我们有权力而且完全能够选择造作什么样的业。就象在十字路口一样,我们来到这里,已经到达了这个点,但是该往这边走还该往那边走,我们开车时可以把握方向盘。如果我们明白了业果法则之后,我们就明白,其实这个世间都是在因果网中。然而,是不是我们只是顺随着这个因果网就可以了?并不是。佛陀教导的独特之处并不在于只是揭示了生命的真相以及导致生命之因,佛陀教导的优越之处还在于指出生命的轮回是可以息灭的,轮回可以终止,苦也有灭尽的一天,而且还有道路去导致苦的息灭。
因此,在这一期我们仍然是讲业karma。不过,我们在这一期将不是只讨论业的运作、业的分类运作,而是要讨论如何超越业。在我们讨论超越业果法则的同时,我们先来看一看跟业果法则有关的其它宗派、宗教的说法。
我们可以说,业karma和轮回saüsàra是印度各种宗教的共同信仰,印度人自古以来就有业和轮回的思想。他们认为业是造作的意思,有了造作而导致了轮回。但是呢,在印度各类思想学派中,除了Lokayata(顺世论)不相信业、不相信轮回外,其它各派都是相信的。佛陀在世的时候,顺世论有个很有名的导师叫做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 Kesakambalin)。顺世论者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只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的,人死了之后呢,四大就离散,离散了就没有轮回了,再没有下一世。他们不承认有过去生,不承认有下一世。他们认为生命体是纯粹的四大物质组合,人死了,把尸体抬到坟场去一烧,完全就没有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们不相信业,不相信因果法则。一个人无论造了多少善业,不会带来善的果报;一个人无论杀了多少个人、造了多少的恶,也不会有未来的果报。所以,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享受,因此他们主张纵欲、享乐种种行为。他们认为人死了就完全解脱了,称之为现法涅槃论。这就是顺世论,也就是古代的唯物主义。   
除了顺世论这种唯物主义之外,其它的各种宗教,包括正统的婆罗门教,包括非正统的沙门思潮,都相信业,都相信轮回。由于正统的婆罗门和跟非正统的各种沙门思潮都相信有业,因为有了业,自然就会有致力于消业的修道论,就是修行的方法;有了轮回,就有致力于超出轮回,解脱轮回的解脱论。因此在印度,自古以来修行的风气很浓厚、很盛行。
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古印度人是如何来理解业,如何致力于消除业,如何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超越轮回。
首先,印度的思想可以分为两大系统:
第一是称为印度正统的思想。大概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由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游牧部落带来的古代信仰逐渐演变,产生了吠陀教;大概在佛陀在世的时候,也就是2500多年前,吠陀教已经发展成为婆罗门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婆罗门教发展成印度教,从吠陀教到婆罗门教再到印度教,这是一脉相承的。
印度教后来分为六大正统的哲学,这六大正统的哲学包括胜论派、数论派、吠檀多派、瑜伽派、弥曼差派和正理派,这六派是属于正统的,而其它包括佛教、耆那教等,当时在印度的思想中是属于非正统的。
在婆罗门教里,轮回思想最早见于《梵书》,在《奥义书》里有比较系统的阐述。婆罗门教最早的经典称为《吠陀》,吠陀法集veda,veda是知识的意思。后来婆罗门教又产生了《森林书》、《梵书》和《奥义书》,这些都是婆罗门教的正统的经典。但是最根本的本集,是四部吠陀经典。在《梵书》里就已经提及到轮回的思想了。
婆罗门教认为,宇宙的本体梵——Brahman (梵),与个体——个人的本体之我或者称为个我——叫做atman (梵),是不二的——advaita (梵)的。依宇宙的本体,一切万法随本体而生,人类乃至一切生物的灵魂依其业力而有各种形式的轮回。
由于无明,梵语叫做avidyà,灵魂(就是个我)迷于物欲,导致轮回。人死了之后呢,灵魂可以在另外一个躯壳中转生。转生的方式有“二道”,梵语叫做dviyàna,祖道pit?yàna(梵)跟天道devayàna(梵)。
也就是说,婆罗门教认为宇宙的本体,有个最高存在,或者说根本的原理,这种原理叫做Brahman,或者叫婆罗门。Brahman有两种,一种是超人格的,一种是人格的。超人格的就是宇宙一切的最高存在,它是一切处的,不可以言状,而人格就是简化成为叫做梵天、大梵天。一切的万物万法都是由Brahman——就是最高的梵我或者称为真我,或者称大我——所来的,一切都是大我、梵我的显现,每一个人都是大我的一种体现,乃至到山河大地,乃至一切的万事万物,无不都是由梵而生的。所以,祂是属于最高的生命、真理,是最根本的宇宙的原理。然而,根据Vedanta吠檀多的学说,他们认为最高的梵和个人的我是不二的,就象宇宙的虚空跟瓶子里面的虚空其实根本是不二的。
然而人之所以会轮回、会受苦,是由于他执着于物欲,会追求物质,他产生欲乐,由于有了欲乐就会造业,因此就会有轮回。
婆罗门教认为人的灵魂是永恒的,它有时候可以称为心,也可以称为我,它是不灭的。人死了之后,它依照自己的业又在另外一个躯壳里面轮回。然后,这个躯壳里死了后,它又在另一个躯壳里面轮回。因此,婆罗门教认为灵魂或者称为个我是永恒的,就像人一样,人穿破了衣服,可以换衣服。或者说像人一样住了这个屋子,这个屋子破了,可以再搬到另一个屋子里面去住。这里的人就可以比喻为灵魂,屋子、破屋子就比喻为躯壳,比喻这一个身体。正是因为人是由本体的梵我、大我所显现的,因此才有可能解脱。但是要解脱必须得依照一定的方法去实行,如果一个人没有经过这种方法实行的话,他就继续随着他造的业去轮回,这称为祖道,就是pit?yàna,他死了之后将会继续投生为人。如果造了恶业,他会投生为猪啊,狗啊,动物啊等等。假如他通过修行的话,他死了将会投生到天界,成为devayāna——就是天道。
婆罗门教认为,通过读诵吠陀,完成祭祀能够消除诸业,死后上升到天界。也就是说,如果要达到天道,我们要实行天道,要走天道的那条路。deva是上升到天道,yāna就是车辇或者称为天乘。应当通过学习各种各样符合吠陀所教导的知识,也就是所谓符合婆罗门教里所教导的知识,学习、掌握吠陀。因为他们认为吠陀是天的启示,叫吠陀天启。因为他们认为祭祀是万能的,所以还要经常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通过祭祀慢慢消除各种各样的业,死了之后才能够投生为梵天界。
读诵吠陀完成祭祀,这也是属于婆罗门教徒一生必须致力的义务。一个正统的婆罗门教徒,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应当学习,学习吠陀经典,这是他的学习期。第二个阶段,可以成家立业。第三个阶段,一定要出家。第四个阶段,属于遁形,他们在森林里面度过余生。这就是婆罗门教徒人生四期的学说,婆罗门教徒通过这些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灵魂,死后他们认为能够投生到梵天界去,和最高的生主,最高的梵我和而为一,这叫做梵我合一。
由于必须得要进行一定的祭祀和修行,所以在种种的祭祀中,火供,梵语叫做Homa(梵),古代翻译成护摩,是祭祀的主要方式。婆罗门教相信通过火,就是Agni(梵),能够将祭品上贡给诸神,从而达到消业灭罪、祈求福祉的目的。印度教,特别是正统的印度教徒,一般在家里,都会生有火盆,称为圣火。这圣火是不能够息灭的,他们每天都要加很多的食物去祭祀。他们的祭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家庭祭,第二种是供养祭,第三种是苏摩祭,这些祭的主要仪式就是供火。他们把各种各样的供品投到火里去烧,他们的祈求与希望就是通过火供去达成,也包括灭罪。
根据婆罗门教,祭祀有各种各样的方式,火供是最主要的一种。这些形式中最主要的方式,往往是(指)人跟神之间沟通。婆罗门教把神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天界的神。天界的神有很多种,例如有Dyaus,这是最早的神。或者说有叫做Varuna,是在吠陀神界中最有力的神,是司法的神,也是天神。还有代表太阳智慧的Indra神,代表太阳所展现示相的女神叫做Sūrya——就是太阳神Sūrya,代表太阳活动的Savitri,有代表太阳养育的叫做Pusan等很多,这些都是属于天界的神。第二类是空界的神。空界的神最著名的就是叫做Indra——因陀罗,这是吠陀界中最强大、最威猛的神,也可以称为雷霆之神。因为他手持金刚杵,所以也可以称为金刚手,就是叫做Vajrapani。还有叫做Rudra,是山神,山峦之神或者山川之神。还有Muruts,是牛的神,或者说也可称为云的神。还有叫做Vayu,就是风神。还有Parjanya,是雨神。这些是属于天空的神。第三类是地界的神,著名的还有Agni,就是火神。有称为Brhaspati,这个是祭祀的神。有称为Soma,这个是酒神。有Sarasvatī,这个是河川的女神,后来这一个女神就变成了梵天的妻子跟吉祥天女,或者又变成了吉祥天、辩才天等等。
除了天界、空界跟地界的神之外呢,婆罗门教还有各种各样的神,例如马神,羊神,猪神,鸟神,蛇神。而植物呢,也有很多神,例如森林之神等等。还有在魔界的神,叫做Asura——阿修罗,或者叫做Rakkhasa,就是罗刹,或Yakkha,就是夜叉,或者说也叫做Pisaca——毗舍遮。
做为祖界的神,又可分为生的跟死的两界的神。祖界就是pit?yàna。生界就是我们称为Manu——摩奴,比如说梵语“人” 叫做Manusya,Manusya就是由Manu而生,叫Manusya。死界的神称为Yama,就是阎罗、阎王,Yamarāja就是阎魔罗阇,简称阎罗,这是死界的神。这些都是属于婆罗门教在古代的时候已形成的诸神。
婆罗门教最根本的圣典称为吠陀。吠陀有四种本集:第一种是《梨俱吠陀》,第二是《耶柔吠陀》,第三是《娑摩吠陀》,第四是《阿闼婆吠陀》。这四种吠陀称为吠陀的本集,是婆罗门教最根本的经典。吠陀经典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认为祭祀万能的倾向。吠陀经典的《梨俱吠陀》?igveda,主要是讲古代那些神,它是那些神的颂书,主要是那些对神的赞颂,或者我们可以说叫做颂书,或者赞神的一个集。而到了《耶柔吠陀》跟《娑摩吠陀》,里面就有很多讲一些咒语,这些咒语基本上以请神、赞颂神为主。而到了Atharvaveda——《阿闼婆吠陀》,基本上都是一些使唤鬼神、驱使鬼神的咒语。因此,吠陀经典有三部是咒语集,特别是最后一部,有一些诛杀法和驱使鬼神的法,而根本就是前面的三部,是以赞颂神,是祭祀所用的。
而吠陀的经典之所以那么重要,由于它是属于天的启示、诸神的启示。通过读诵吠陀能够跟诸神进行沟通,而沟通的最主要方式就是祭祀。也就是说,人的意志可以通过祭祀来请神达成。婆罗门教的祭祀涉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家庭祭、供养祭跟苏摩祭。家庭祭包括一个人受胎、出生、命名,在年青的时候结发,或剃头,入法去请老师,归家——就是学成归家,结婚,死后的超度,做丧葬、火化等等,一个人的一生都有各种各样的祭祀的方法。而供养祭呢,包括新月祭,就是相当于每个月第一天的祭法,满月祭,就是月圆日相当于十五,也就是初一跟十五的祭法。火祭,祖先祭,初穗祭就是准备耕种时的祭,四月祭,供兽祭等等。而苏摩祭,是属于一般比较大的祭祀,包括国王即位的灌顶祭,火盆祭等等。最大的祭祀是当一个国家准备出兵去征伐其它国家的时候,要举行的马祭。在马祭中,他们都杀很多的畜牲,甚至古代还有杀人来祭祀的。除了家庭祭,一般由家长来主持之外,供养祭和苏摩祭往往是由国王来进行的。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婆罗门教有三大纲要,第一就是吠陀天启,第二婆罗门至上,第三祭祀万能。由于婆罗门主宰、主持祭祀,而且对于吠陀,有学习的权利、读诵的权利和解释的权力,因此,婆罗门阶层自认为在当时的社会当中,是属于最高等的。
他们认为可以通过祭祀、读诵经典、乞求诸神而达到最终的解脱。因为,他们认为灵魂由于远离了梵、远离了梵我、脱离了梵我,会执着于物质,会执着于这个世界,会执着于家人,因此灵魂就受到了污染。灵魂受到污染,就会去造各种各样的业,那就背离了梵,背离根本的大我。
如何才能够重新回归梵呢?要通过祭祀,通过读诵,通过念咒,通过祈祷,这样就能够净化灵魂,消灭罪业,最终能够上升梵界而解脱轮回。(图例)这个是印度教的诸神,以及他们乞求、祈祷的一些活动。这些都是因为印度教有种种的神灵,因此有相应种种神灵的祭祀和鬼神的祭祀活动。
还有另外一种呢就是沐浴洗罪论。婆罗门教乃至印度教将恒河视为圣河Ganga,认为在恒河中沐浴能够洗脱一切罪业,因此,做为一个印度教徒、一个婆罗门教徒,古代称为印度教徒,他们的一生都致力于能够去到恒河里洗一次澡,他们希望能够喝上恒河的水,最后能够死在恒河边。他们认为说这样,才可以使他们得到净化。他们认为恒河是属于圣河,而恒河的水是很圣洁的,可以洗掉很多很多罪。而如果一个人死了,在恒河边烧,然后把骨灰或者把尸体丢到、撒在恒河里面,最后可以随着恒河而漂走,他的灵魂将能够上升到天界。这是在印度的圣城瓦拉纳西(Varà?as?)——就是古代的波罗奈斯——的地方的恒河沐浴的一组图(幻灯片)。印度人基本上都是相信印度教的,他们相信能通过在恒河里洗澡,通过喝恒河的水,能够净化自己的灵魂,消除自己的罪业。这是婆罗门教、印度教徒认为的,能够净化灵魂、消除罪业,而最终解脱轮回的一些修行的方法。
我们现在再来讲另外一种、一大类的修行方法,是耆那教(Jaina)。耆那教的基本教义为业报轮回说、灵魂解脱说以及苦行主义。耆那教(Jaina)的意思是胜者、胜利者。耆那教的创立起源也很古老,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公元前六世纪,那个时候有一个耆那教的教主,他们说应该是第二十四位教主,叫做Niga??ho Nà?aputto,古代翻译成尼乾陀若提子,这是耆那教的教主,他的弟子称他为Mahāvīra——大雄。耆那教主张极端苦行,他们也相信业报轮回,也相信灵魂,而且灵魂能够解脱。那灵魂如何得到解脱呢?耆那教认为,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具有重的下降性,而灵魂含有上升性。灵魂其实不受污染的,它本来就自由的。但是由于有了物质的形成,乃至由于有了业,因此灵魂受到束缚,这也就是轮回的因,是导致轮回的原因。也就是说本来灵魂是自由的,具有一切知。然而由于它追求了物欲,执着于身体,于是会造各种各样的业,那么灵魂就受到了污染。受到污染的同时又造了业,它就被业所束缚,从此就有了生死轮回。如果人想要脱离轮回,就必须得严守不伤害、不妄语、不偷盗、不淫和无所得这五戒,称五大誓,这样的苦行生活,通过苦行,能够制欲。接着是叫防护(samvara),防护善业以及恶业,并且能消除旧业,发现灵魂本来的清净自性,达到止息一切的业,获得解脱,这就是他们认为的“涅磐”。“涅磐”呢就是说把一切的旧业消除,发挥到灵魂本来具足的清净的本性,这样的话就能够从生死当中解脱出来。耆那教又认为人所造作的业,都必须得承受着由这种业带来的果报。为了让恶业尽早消除,通过极端的苦行,让苦报早日结束,从而达到解脱。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你造了善业就必定会得到善的果报,你造了不善业必定要得到恶的果报。然而,在轮回当中,由于人、由于众生一直都是在造作恶业,造作不善业,因此,他的轮回是很漫长的,他必须得要受这些苦。也就是说,造了业你就必须得要承受。那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怎么解脱呢?因为未来的那些果报还没有受,所以现在就应当通过苦行,通过身体的苦、折磨苦,而让这些果报尽快受,这也就叫消业,让这些由于过去所造的恶业带来的果报,通过现在折磨自己,自我摧残、自我折磨,来让这些业尽快消除。等业消除了,灵魂就可以得到解脱。
苦行的方式五花八门,苦行在古印度乃至到现在都很流行,我们从经典里看,在佛陀在世的时候,苦行已经是非常流行的了。苦行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自我折磨,制造肉体的苦。例如,有些耆那教的苦行僧,他们认为有了这个身体,这个身体是充满体液的,因此身体会有很多物质的障碍。为了要达到灵魂从身体中得到解脱,得到自由的目的,他就必须要折磨自己。怎么样折磨自己呢?通过减食,通过极端的禁欲,通过各种各样的苦行来磨练自己,让自己的身体遭到残害,或者说遭到折磨。通过这种方式,让灵魂尽快地摆脱对肉体的执着,对物质那种执取,这样才能够得到解脱。他们认为一切的执着都是会产生贪欲的,因此认为连穿衣服都是种执着。一个修行人应当要致力于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就叫做(anupalabhya),就是刚才所说的五戒的最后一个,什么东西都没有。他们吃东西不用锅,不用碗,只是用手;平时不穿衣服,光着身体,认为这是很荣耀的。在现在印度,有时候在一些大街小巷,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裸体的苦行僧在行走。苦行的方式各种各样,只要能够达到折磨自己,折磨这个肉体就可以。因此,有的人从食物方面去折磨自己,例如,吃一些很粗糙的东西,吃一些别人丢弃的东西,吃树叶,吃草根,吃一些水果,吃腐烂的东西;有些人不吃,有些人吃生的东西,如生的菜、生的米;有些人通过减食,通过绝食、断食来达到;有的专门吃一类的,不吃一类的,例如有的不吃孕妇所供养的,有的不吃女人所供养的,有的不吃肉,吃素;有的就用芭蕉叶,或用一些其它叶子来装食物,有的用骷髅——就是用死人的头骨来装食物,有的用手来盛食物,有的用木锅来装食物,有的用耶子壳来装食物;而有的呢就不吃一切人给的,而是吃地上拣来的东西;有的就只吃粪便,他们认为食物要经过煮,所以要杀生,而且也不吃生的粪便,因为怕粪便里有虫,他们吃干粪。有的怕杀生,走路时用扫把先扫一下,怕有虫子;有的用布把自己的鼻子和嘴巴封了,怕呼吸时有虫子吸到自己的鼻子里面,这样会造成杀生。有的经常举着一只手,有的经常举着一只脚;有的经常倒立,有的把自己的身体埋在沙里面,有的经常在土里面,有的经常趴在水里面;有的经常光着身子,在很冷的白天他就躲在树林里面,晚上跑到旷野里去受冻;有的白天跑到旷野里去晒太阳,晚上回到树林里。他们使用着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方式,而他们认为苦行的最高的方式是饿死,就是绝食而死。
还有各种各样的学其它动物的,例如有的专门学狗,结果吃粪便,他们认为“现在我学狗,持狗戒。我现在我行狗戒,以后我再投生的时候,就可以避免投生为狗”。有的学牛,持牛戒,他们就去吃草。有的是学鸡,他们就持鸡戒。
当我们的菩萨在成佛之前,也经过了六年的苦行。当时也是由于他有这种邪见,认为通过苦行,可以使灵魂得到解脱,于是就在(乌卢枚拉)的苦行林里,跟其他那些苦行僧一起,进行了六年的苦行。最后,他才发现到苦行是毫无意义的。在经典里面记载,当时我们的菩萨在行苦行的时候,(用)很多种方式。他首先通过闭气的方法、屏气的方法,刚开始,他很强烈的呼吸,之后呢就把鼻子闭住,把嘴巴也闭住,这样的话会发现到他身体的毛孔由于闭气而受了很大的冲击。后来他又把所有身体的毛孔都闭住,之后他发现气往(耳)门冲,这是闭气的方式。还有他也用过断食的方式,一天只吃一粒米、一粒粟,然后又减到几天一直到半个月,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摧残自己的身体,认为这样可以解脱。最后,他发现苦行是野蛮的、低劣的,苦行只是造成身体的痛苦、意志的消磨,而没有带来任何的益处。于是当时菩萨就放弃了苦行,接受了牧女苏加达的乳饭、乳粥,吃了之后恢复了体力,就在尼蓝加河边洗了个澡,然后就坐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禅修、打坐,就在那天晚上他证悟了sammàsambuddha——正自觉者。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在他讲的第一部经《转*轮经》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里边,一开章第一句就说到:“纵欲,放纵欲乐是一个极端,而苦行也是另外一个极端。这两个极端都不能够导向解脱、导向正觉。惟有中道,才是导向解脱的方式方法。”
我们再总结基于业的轮回,就是(kamma saüsàra)。印度各个宗派开展出五花八门的修道解脱论,他们的共同主张或基本的主张是通过消除业障,消除恶业,净化灵魂,来达到解脱。包括印度的正统的宗教——婆罗门教跟印度教,也包括非正式的耆那教。在印度还有另外一个叫做瑜珈派,他们认为通过一定的禅定境界,最后通过证得了禅那,死了就可以跟梵我合而为一,认为这是最上、最大的解脱。
然而,佛陀将这些修道解脱论称为戒禁取(sīlabbataparāmāsa),戒sīla就是一定的行为,一定的修行方式,bbata就是他们一定要例行一定的方式,parāmāsa就是取著、认为这样。也就是说他们执取非生天之因、计著这是生天之因,他们把这些非解脱之道认为是解脱之道。这就是戒禁取,也就是我们说到的错误的修行方法。
我们再从经典里面,看看佛陀是怎么样来看待我们上面所说到的那些修行解脱论。
首先,我们再看一下婆罗门教,他们认为通过读诵经典,通过念咒,通过祭祀,通过祈祷,认为这样来取悦诸神,然后能够消除自己的罪业,能够净化灵魂,最终达到解脱。
佛陀是怎么样看待的呢?有一次佛陀举个例子,他说:“如果有一个村里的村里的人,这些人把一块大石头丟到大河里面,然后,这一个村的村人一起在河边祈祷:‘石头啊石头,你浮上来吧,浮上来吧’,那这个大石头会不会因为这些人的祈祷而浮上来呢?”会不会?不会。为什么?因为石头是往下沉的。所以佛陀说:“同样的,假如一个人造作了身的恶业,语的恶业,意的恶业,如果他想通过祭祀、通过念经、念咒、通过祈祷诸神,而让他的恶业消除,就好象这几个愚蠢的村民一样,把大石头丢到水里,然后乞求它能够浮上来。”同样的佛陀也认为说,如果一个人想要洗脱自己的罪,无论他泡到哪条河里面,即便是他们认为的圣河里,他的罪也不能够洗掉。唯有通过正确的方法,才能够洗掉罪。因此,佛陀说:自己造的罪业,不是通过恒河,不是通过亚路那河,不是通过马提河,不是通过萨拉多河,这些河水可以洗掉自己的罪业的。
对于苦行,佛陀又是怎么看待的呢?在《中部》收录了一部经典,第五十七经,叫《狗行经》。《狗行经》就是学狗的行为,这部经讲到当时佛陀住在koliya村的时候,村里有一个持牛戒者,他叫做pu??a。他和裸体的狗行者seniya,这两位苦行僧来到世尊之处。来到了之后,那koliya人牛行者pu??a就礼敬了佛陀,坐在一面,而那个裸体的狗行者seniya向世尊互相问候,然后坐在一边。坐在一面的koliya人持牛行者——就是他学牛的牛行者,他问世尊说:“世尊啊,这个裸体的狗行者seniya,他行难行之行,忍难忍之忍。他只吃丢在地上的、放在地上的食物,从来都不接受人的食物,他是专门吃丢在地上的食物。而且他修行这种狗戒、这种狗行已经很久了。那我想问当他死了之后呢,他将会投生到哪里?他的命运将会是怎么样的呢?”那当时世尊就说:“你不要问这个问题,你不要再问这个问题,pu??a。”他又第二次再问:“这个狗行者他行难行之行已经很长久了,他死了会投生到哪里?他的未来的命运是怎么样?”然后世尊第二次的止住了他。然后他第三次又再问,于是,当时佛陀就说:“其实你真的不应该问问这些问题,既然你一再问,那我就老实地跟你说,pu??a,这个人因为他修持了完全充分的狗行,修持了完全充分的狗戒,修持了完全充分的狗心,修持完全充分的狗的行仪——也就是说他学狗他像狗,他的心也像狗,因此他就已经养成了狗的性格。由于他修持完全充分的狗行,修持完全充分的狗戒,修习完全充分的狗心,修习完全充分的狗行仪,当他死了之后,他就会投生在狗群当中,成为一条狗。而如果他执着地认为说‘我通过这种戒,这种苦行,我将可以生到天上,或者投生到某一类天,或者投生到梵天’,这是邪见。我说拥有邪见者只会去两个地方:第一是地狱,第二是畜生。所以pu??a,如果一个具足的狗行者,他将会投生到狗群那里去。如果因此而失败的话,他将堕落到地狱。”
佛陀这样说了之后,那个狗行者就在哭。然后,他又问说:“那这样的话,那个牛行者他又怎么样?他既然持牛戒,他又怎么样?”然后佛陀也说:“你不要问这个问题。”然后他(狗行者)又问:“牛行者又怎么样”?第三次的时候,佛陀终于说到:“牛行者因为他经常学着牛的行为,过牛的生活,他的心也像牛,他的性格也像牛,死了自然而然他就投生为牛嘛。”这个就是佛陀对苦行的忠告。
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说佛陀说:“苦行是毫无意义的,是没有必要的。惟有通过中道,才是修行的根本的态度,根本的方式。”
那我们今天就讲了古印度乃至到现在种种的修道解脱论,这些修道解脱论其实都是围绕着业,跟如何去除这些业,如何解脱轮回而开展出来的。我们在简单讨论了这些外道的修行方法之后,在后天晚上将来讨论佛陀是如何教导我们出离轮回,如何教导我们去通过了解这些业,业果法则,然后如何去超越业的这张网。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涅槃助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從慈法師 | 禪修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2-22 10:13 , Processed in 0.1764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