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78|回復: 0
|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仪规入门
[複製鏈接]
|
|
选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佛教仪规入门
目录
佛门基本常识(一)为人礼仪
佛门基本常识(二)佛子威仪
佛门基本常识(三)寺院起源
佛门基本常识(四)丛林组织
入寺院(一)三门殿
入寺院(二)四天王殿
入寺院(三)大雄宝殿
入寺院(四)入寺须知
敬佛(一)礼佛十种
敬佛(二)从事显理
敬佛(三)礼佛十种功德
敬佛(四)拜佛单,双用引磬
敬法(一)听闻正法
敬法(二)学习经典
敬僧(一)僧的意义
敬僧(二)僧的任务
敬僧(三)僧的种类
敬僧(四)恭敬供养
敬僧(五)依止侍奉
亲近善知识(一)明辨善知识
亲近善知识(二)善知识为三
随师行(一)内行与外行
随师行(二)十个字奉行
袍衣意义(一)袍衣起源及不表法
袍衣意义(二)衣的种类及作用
袍衣意义(三)衣的任务及殊胜
入众(一)容
入众(二)礼
入众(三)助
执事(一)勤
执事(二)惜
执事(三)诚
随众过堂(一)好处有八
随众过堂(二)食存“五观”
随众过堂(三)施食原因
随众过堂(四)随众规矩
随众过堂(五)发愿回向
随众过堂(六)示范过堂
居家、外出(一)居家
居家、外出(二)外出
睡卧、法器(一)睡卧
睡卧、法器(二)法器
佛门基本常识(一)为人礼仪
仪规是什么?
仪是律义,规是规矩。
律----止持,制止情欲,要求自己。
仪----作持,崇高品德,恭敬他人。
规----以律仪所产生的节度气质。
矩----是表现出来的内涵及美德。
希望大家都能学习律仪和规矩,那么社会就会得到净化,佛法就自然兴盛了。学佛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包括大小乘法,都不能离开处律仪,这是学佛的根本。
再讲“止”的意思,是要求诸恶莫作;“作”的意思,也就是众善奉行。
“止”要停止“身”不合规矩的举目动静“口”所讲的是是非非,亦即是不让身与口放逸去做不如法的事情。除了可以看到和听得到的身与口外,还有我们的心情。除了可以看得到和听得到的身与口外,还有我们的心“意”,也要收摄,将看不到的内心动态,思虑、情欲等都要制止,令妄念不生。
“作”是待人处事的一切行为,要有崇高情操,符合规律礼节,表现一种良好品德。若身、口、意三业清净的话,内心会自然流露在外表上,反映出安祥的仪表,使人产生仰慕及恭敬的心。
古人有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夫以足”。因不懂待人处事,在社会上往往吃亏立不住足,岂能成大事。俗语有云:“不学规矩,不成方圆”。佛门也说:“佛弟子不学威仪(规矩),不成法器(佛门龙象)”所谓玉不琢不成品,人不学不知理。行为若要合乎规矩,合乎节度,就一定要在学律仪的基础上产生。律是理体,仪是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若能够在身、口、意上有所改造,止恶向善,则有规有矩的仪态与道德行为,体用达到一致。所谓生于内,形诸外,这种规矩是内心修养所表露出来的气质及内涵。别人看到便会生起一种欢喜心,所以仪规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介绍几种佛门基本的常识:
“常”是时常、经常,“识”是认识、知识、很多时有机会碰到的。有了认识,才有正确的方向与目标,朝着这个方向与目标去做,方能显出一个真正佛弟子的行为。
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意思是说,佛法不是很神秘、很高超的,只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能够做好平直心便是。
待人----就是人与人接触时,建立的一种友谊与感情,所以做人的礼仪非常重要。无论你是甚么人,是否系紧弟子,都应遵守礼节。同时,礼节是不受时空的限制,不论中外古今,都讲求礼节。做人要有一定的人格,若做人也做不好,怎样学佛呢?太虚大师曾说:“仰止于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是名真现实”。佛法不是空谈理论,是要实践去做的。若待人接物离开了现实,就很难行得通,想在社会上有成就亦不那么容易。
怎样才合乎做人的礼节?引用六祖大师所说:“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功德是建立于“内心”“外行”两方面,内心谦下、平衡、在外表自然流露出来,待人的礼节便存在了,所谓身心一如。
待物----应时人与事物之间,如何处理得恰当,做得圆满。做任何事情,必须有好的思维所讲三思而行,此外,做事的方法及说话的证据都很重要。赋样的一件事,休憩得好与坏,关键在于人的思想和处事的方法。另外从细微的事情处理上,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条理、有计划及规律、例如看看一个抽屉内所放的东西,也可反映出那人的思路。
宏观方面来说、人与社会之间,本着爱国爱教,维持社会秩序,同时要明因果、尽本份、守法纪。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大家才能安心用功办道。
儒家说“五常”,倾家说持“五戒”,名虽有异,意义有相同。
社会上犯错的人,皆因违背了五戒或五常。若遵守五戒或五常的法则,便符合佛法,又符合社会之法律。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是做到便为人有礼节,合乎人格,而学佛的仪规就是建立于做人礼节之上。
佛门基本常识(二)佛子威仪
佛弟子有七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优婆塞、优婆夷。前五众是出家众,后二众是在家众。
佛,是慈父,子是要学父亲的为人,佛子更要学习佛陀的觉悟,待人接物,威仪动态。所讲有三千威仪、八万四千细行,那是从比丘250条戒计起。由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每一项都有250威仪,所以250×4=1.000(威仪)。再乘以菩萨的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1.000(威仪)×3(聚净戒)=3.000(威仪)。
以上所谓的三千威仪是“粗”的,详“细”分起来还有八万车千细行,计算如下:
七支“即身三(杀生、偷盗、邪淫)与口四(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有贪、嗔、痴,加上等分(即贪行、嗔行、疾行等烦恼),合共有四。7(支)×4=28。
最后将3.000(威仪)再乘以28(3000×28=84.000),便产生八万四千细行。
无论是“粗”的三千或“细”的八万四千,都是从我们身、口、意三业产生出来的,如何收摄身、口、意三业,首先要学威仪。所谓:有威可敬,有仪可学。从“威仪”这个方面做起,我们举目动静便有分寸。
在这末法时期,众生的心特别容易散乱,身则时常放逸,古德举止有范。佛陀制戒律,祖师立仪轨,以律仪来束缚我们的身体、收摄我们的内心。有了内心修善,外表自然便显出威仪。律已要严格,待人要恭敬,这才合符我们作为佛子的要求,那便可为人的模范。威仪不但是自利,而且可感化他人。
佛门基本常识(三)寺院起源
“寺”在印度叫僧伽蓝,华译为众园,是大众、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同修佛学的地方,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佛在世时,印度已有“僧伽蓝”,亦有“精舍”,佛法是在汉朝传入中国,永平七年汉明帝梦见“金人”,身有白光,飞在殿前。翌日他便向文武百官查问梦境的意义,是否好预兆?有大臣傅毅答道:“据《周书异记》记载,周昭五时代,西方印度有佛出世时,王亦见金人冲入宫殿。佛入灭后一千年,佛法便会传到东土来”。明帝大喜,遂派遣蔡揞等共十八人,到天竺(印度)求佛。经过三年时间,终于在永平十年请得佛经和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梵僧回洛阳,由汉明帝恭敬地迎请入鸿胪寺以示尊重。
“寺”原来是当时皇帝以下,政府办公的机构。鸿胪寺相当于现今的外交部。两位梵僧但便在鸿胪寺开始翻译佛经,首先翻译了《四十二章经》。后来帝令新建洛阳白马寺,白马寺寺名的来由是因为用白马从印度驮来经典,故名“白马”,而鸿胪寺的“寺”字亦保留下来以示对僧人的尊敬,白马寺,乃中国第一所佛教寺院。
以往僧人的居所只有“寺”与“兰若”两种,“寺”必须由皇帝赐名,不能随便自称。“兰若”就是现在所谓的茅蓬。
随着时代的变迁,寺院的名称也渐渐改变,寺院的数量也逐渐多起来。魏武帝时,寺院亦有称伽蓝,到了隋炀帝时,寺院又称为道场。唐代马祖道一大师再把寺院称为丛林,丛林意味许多志同道合,仿佛许多大树似的,大家同住一处,齐来办道。后来许多寺院的称呼亦有所添改,例如寺是比丘住的;规模小的就叫“庵”,是比丘尼住的;“观”是道教的道十住的;“院”是道教的修女住的,当然这种称谓并非绝对。又由于许多寺以墙围成一个院子,因此“寺”与“院”合称做“寺院”,还有“宝刹”、“精舍”(佛在世时已有精舍)、“兰若”等等。再讲马祖禅师创建“丛林”,他的弟子百丈怀海禅师设立“清规”,名为“百丈清规”。丛林规矩内详。
佛门基本常识(三)寺院起源
“寺”在印度叫僧伽蓝,华译为众园,是大众、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同修佛学的地方,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佛在世时,印度已有“僧伽蓝”,亦有“精舍”,佛法是在汉朝传入中国,永平七年汉明帝梦见“金人”,身有白光,飞在殿前。翌日他便向文武百官查问梦境的意义,是否好预兆?有大臣傅毅答道:“据《周书异记》记载,周昭五时代,西方印度有佛出世时,王亦见金人冲入宫殿。佛入灭后一千年,佛法便会传到东土来”。明帝大喜,遂派遣蔡揞等共十八人,到天竺(印度)求佛。经过三年时间,终于在永平十年请得佛经和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梵僧回洛阳,由汉明帝恭敬地迎请入鸿胪寺以示尊重。
“寺”原来是当时皇帝以下,政府办公的机构。鸿胪寺相当于现今的外交部。两位梵僧但便在鸿胪寺开始翻译佛经,首先翻译了《四十二章经》。后来帝令新建洛阳白马寺,白马寺寺名的来由是因为用白马从印度驮来经典,故名“白马”,而鸿胪寺的“寺”字亦保留下来以示对僧人的尊敬,白马寺,乃中国第一所佛教寺院。
以往僧人的居所只有“寺”与“兰若”两种,“寺”必须由皇帝赐名,不能随便自称。“兰若”就是现在所谓的茅蓬。
随着时代的变迁,寺院的名称也渐渐改变,寺院的数量也逐渐多起来。魏武帝时,寺院亦有称伽蓝,到了隋炀帝时,寺院又称为道场。唐代马祖道一大师再把寺院称为丛林,丛林意味许多志同道合,仿佛许多大树似的,大家同住一处,齐来办道。后来许多寺院的称呼亦有所添改,例如寺是比丘住的;规模小的就叫“庵”,是比丘尼住的;“观”是道教的道十住的;“院”是道教的修女住的,当然这种称谓并非绝对。又由于许多寺以墙围成一个院子,因此“寺”与“院”合称做“寺院”,还有“宝刹”、“精舍”(佛在世时已有精舍)、“兰若”等等。再讲马祖禅师创建“丛林”,他的弟子百丈怀海禅师设立“清规”,名为“百丈清规”。丛林规矩内详。
佛门基本常识(四)丛林组织
寺院有严密的组织,处理日常的运作。住持以下设四大寮、四大班首、八执事,分工负责寺院内的各项事务。
四大寮(如四大科室)包括下列:
一、库房寮----管理物资,如僧人衣、食、住、行等等;人事方面有监院(即当家师)、副寺(即副当家)库头(掌握财政及物资)、书记(管文书)、典座(大众饮食)等。”
二、客堂寮----管理客人的来往(挂单、止单、迁单等)、信徒的法事(红、白二事、水陆、拜忏法会等等);从事有知客师、照客师、僧值师等。
三、维那寮----管理五堂功课(上早晚殿、上供等等佛事),又照顾大众的作息;人事方面有维那师、悦众师等人。
四、衣钵寮----包括住持和尚的衣钵侍者,奉待大和尚的起居饮食汤药,书信传递,并打理方丈的香、花、灯、水、果等等。
四大班首的重要有如一栋房屋的大柱,分裂如下:
一、首座----居僧众这上,由德高望重的和尚担任,可代理大和尚任务如过堂、上殿等事。
二、西堂----退居大和尚,或他山退隐之长老,负责开示及教育大众。
三、后堂----亦是诸山长老或退居和尚,管寺院里的清规。
四、班首----又名堂主,以掌理其本堂如念佛堂、禅堂等等之事,为一堂之主,亦须才德兼备。
八大执事包括首座、都监、监院、副寺、维那、衣钵、知客、典座。
若再进一步细分,丛林有四十八执事(职位),分东西两序,如封建朝廷制度有文武两班。东序基本上都是如事(执事),管理寺院一切事务。西序是诸山长老,有德之士。
寺院里僧侣虽多,只有住持一人被称“和尚”或住持大和尚,他是全寺具有学德之主僧,又称“方丈”。
方丈这称谓的由来,缘自唐朝的五玄策,他用尺来量度维摩居士室,四方形,每边一丈长。唐朝百丈禅师把方丈二字用来德称大和尚。若想知道谁是大和尚,只要看看僧侣挂在颈上的念珠便可知晓。大和尚的念珠头是放在背后正中,有些老法师亦会把念珠头放在两旁,居士最好勿挂念珠在颈项上。
丛林又分子孙丛林及十方丛林。子孙丛林由传法(有法嗣关系)及继承两种方法选出住持,十方丛林亦分传法及选贤两种,一般住持,三年一任或再任。如何分辨子孙丛林和十方丛林呢?大家不妨注意寺内所悬挂的一条木鱼,据说,鱼头向寺内的是子孙丛林,鱼头向外的是十方丛林。
职事任免分春冬期,正月十六至七月十五为春期、七月十六至正月十五为冬期。最少亦要当半年,若半年未足,不满一期便跑掉者是“逃单”;若做得不好被撤职叫“迁单”。逃单或是迁单两者都是十分不无彩的事。
入寺院(一)三门殿
上一讲介绍了寺院的起源、架构、以及僧人的一些职位。其实寺院有很多的“殿”或“堂”。
从三门,即山门进入寺院后,有四天王殿,又名金刚殿,再内进便是大雄宝殿,还有观音殿、三圣殿、地藏殿、祖师殿等等。“堂”有五观堂、客堂、讲堂、涅槃堂、法堂、禅堂、念佛堂、藏经阁等等。这些殿及堂合起来,便成一所寺院或丛林。
现在扼要地介绍几个主要殿堂和圣像。
山门:僧人有山上修行,故此寺院都是建筑在高山上,成为名胜古刹,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三门意味:中间的空门、右边的无作门及左边的无相门。
一、空门----表诸法(所有的事物)缘起性空的道理,无一是究竟,真实永固的。从物质方面来说,山河大地、日月星球都是因缘各合,有成、住、坏、空。从身命来说,由物质和精神构成,身体有生老病死,缘尽便灭,至于精神方面,我们的起心动念,有生住异灭。无一物是常存的,所以叫做空。
空门又名“解脱门”,因为进入寺院,内心清净,便没有任何罣碍所以叫做解脱。社会人士不认识空门的意思,误以为要出家当和尚、当尼姑是入空门,是消极的,连人也不想做了。
其实,佛门说“空”这个字,是要我们提高认识的层次,明白诸法皆是空相。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世间的一切事物,及自己的身体,人际关系等,都不要去执着和追求。因执着与追求产生很多烦恼,不断地造业,难脱生死。所以说性空。
二、无作门----既明白性空的道理,人我之间处之泰然。而不造作生死之业(诸恶莫作)永脱果报之苦,专心以佛法为目标,努力作佛事(众善奉行)。无作者,无受果报,生死轮回自得解脱。
三、无相门----即是无作,即无四相存在,所谓无四相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及无寿者相,这是金刚经上所说的,表示摆脱世俗的有为法,了知四大五蕴皆空,再无我他相的分别,悟人涅槃寂静。得无相的自在。
一般大丛林通常只打开旁边的小门,很少打开中间的大门,只有诸山长老、大和尚或是大护法莅临,才打开中门迎接。
入寺院(二)四天王殿
四天王殿(又名金刚殿)里,朝向山门的,正是弥勒菩萨,他的背后,面朝大雄宝殿的,是韦驮菩萨。两旁是四大天王。
一、弥勒菩萨----肚皮大,满脸笑容,此是弥勒菩萨的两个特征。他身旁的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喜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菩萨的大肚是表示包容一切的意思。喜笑是内心修养的透露。众生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不懂众生意义,天天造业,颠倒因果,烦烦恼恼在六道中轮回不息,所以弥勒菩萨就以慈悲喜笑,令凡夫愚蠢之人回光返照。
弥勒菩萨示现正月初一诞生,有这样的表法,依中国的传统,正月初一开心的日子,大家讲好话做好事。新年第一天开心,整年皆大欢喜吉祥如意。如果有弥勒菩萨的忍让精神,便天天欢喜,所讲日日是正月初一了。
弥勒菩萨有很多应化事迹,有偈云:“弥勒真弥勒,化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他能做到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总之别人做不到的,他都能做。例如舍(布施)。有一次,帝释化成一个乞丐,要试探弥勒菩萨舍的精神,是不是真的。当时弥萨菩萨所有一切都舍掉了,只剩下一件衣服,帝释要化他的衣服,弥勒菩萨立刻便答应了,衣服胶了一半。帝释表明身分,说是要试探他是否真心罢了,所以金刚殿里弥勒菩萨的衣服是半脱下的。
在五代时,浙江奉化雪窦寺,有弥勒菩萨应化布袋和尚的事迹,他经常背着一个布袋,到处赶斋。农夫们见他没事很空闲,都要他帮忙插秧。他便成很多个布袋和尚云帮忙,他有一首偈:
手拿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此偈有两种意义,世间与出世间法都离不开如是因如是果,说明万物事要忍一时,退一步,便可成就。所讲谦虚方使人进步。
当知佛法真实不虚,要学以致用才能得益。弥勒菩萨另一首偈十六句,若将其中一句去奉实行,终身受用。
弥勒菩萨说:
老拙穿纳袄 淡饭腹中饱
补破好遮寒 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 老拙只说好
有人打老拙 老拙自睡倒
涕唾吐脸上 随它自干了
我也省力气 他亦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 便是妙中宝
若知此消息 何愁道不了
弥勒菩萨的大肚包容和整天欢喜,是给大家很好的示范,所以一入寺院三门,看到弥勒菩萨,即提醒我们,学习忍辱波罗蜜是最开心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法门,只要跟着忍辱教法去做,何愁烦恼断不了?又何愁还能成佛?
二、四天王----又名四大金刚,分立在弥勒菩萨的两旁,他们都是护法神,护持东南西北大部洲(四大天下)。
东面的一尊守护东胜神洲,身白,梵文音译(多罗吒),手执琵琶,是持国天王,护持国泰民安。
南方的一尊叫增长天王,梵文音译“毗琉璃”,身青,是令大家增长智慧,手持宝剑,割断所有烦恼,他守护着我们居住的南瞻部洲。
西方的一尊名广目天王,梵文“毗留博义”,守护西牛贺洲,他以天眼观世间善恶,护持善者,又为民除害,又名怒目金刚,他手缠着非龙非蛇的动物。
北方的一尊守北俱卢洲,称多闻天王,身绿,该洲人民平等安乐,但听不到佛法,所以该洲天王要多闻佛法,教化众生,他手中拿着的是一把伞子。
总的来说,四大天王保护人民,使世界风调雨顺,而且寺院内护持三宝,希望能长住于世。
三、韦驮菩萨----弥勒菩萨的背后是韦驮菩萨,他有特异功能,面向大殿是表示护持三宝,他整天忙忙碌碌保护修行者,要使常住兴隆,*轮常转。韦驮菩萨像有几种姿势,一种是左手叉腰,右手拿着一根宝杵(金刚杵),宝杵到地,这个姿势表示(止单),意思是所有土方客人,包括出家人及在家人,来寺院参礼欢迎,但暗示本佛寺不接待外来客人住宿,敬请另觅住处,另一种姿势是合掌,掌上横放着宝杵,面颜慈祥,这尊菩萨表示欢迎大家来挂单。
由于韦驮菩萨十分忙碌护法,所以他的塑像都是站着的。所说中国寺院里,却有两尊韦驮是坐像,这两尊像都在四川,一尊在重庆华岩寺,住持是马龙和尚。他很有道心,建大殿时需资甚巨,韦驮菩萨示比丘相,于忙碌中替他化缘,远赴福建、浙江等地,及至他将化钱的缘簿带回四川,大和尚方知其事。大殿建成后,大和尚感念韦驮菩萨,所以便塑一尊韦驮之坐像,意思是让他坐下来休息。在另一寺的住持和尚,鉴于物质资金十方供养,来得不易,需要惜福,所以十分悭俭。来寺雕塑的工匠师傅,恨他伙食不好,便幽他一默,调皮地塑个坐下来的韦驮像,意思是要韦驮菩萨不用为和尚建寺一事去奔波忙碌。
四、伽蓝菩萨----据说关公(关羽)也是位护法神(伽蓝菩萨)。关公在三国时代,已是一位仁德忠义的人物。他本来是信道教的,死后明神宗皇帝封他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伏魔君。关公经常在天上及人间显灵,到了隋朝时,智者大师在定中见关公前来打扰,大师的定力很好,为关公说法,关公遂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发愿在寺院内当护法神,即伽蓝菩萨是也。
入寺院(三)大雄宝殿
经过四天王殿,再往内进便是大雄宝殿。大雄表征智、仁勇三字。智是自利、自觉(自己觉悟);仁是利他;勇是大无畏的精神。佛陀把自己觉悟乃至成佛的道理去普渡众生,释迦牟尼是“能仁寂灭”,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智仁勇的表现。
进入大雄宝殿,一般看到的是东方三圣、西方三圣、娑婆三圣、三方三圣及华严三圣、一佛二弟子、五方佛等等。
一、东方三圣(东方药师琉璃世界三圣)
右边:月光遍照菩萨“手持月轮”
中间:药师佛“左手执持药器,右手结三界印”
左边:日光遍照菩萨“左掌安日轮,右手执蔓朱赤花”
二、西方三圣(西方极乐世界三圣)
右边:大势至菩萨“手势如意”
中间:阿弥陀佛“右垂金臂手示接引众生个”
左边:观世音菩萨“手持甘露瓶”
三、娑婆三圣
右边:地藏王菩萨
中间:释迦牟尼佛
左边:观世音菩萨
地藏王菩萨有“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大悲观世音菩萨在这娑婆世界,救苦寻声磁吸铁,用千百亿化身来老化众生。
四、三方三圣:又称三方佛(东方、西方、娑婆世界三圣)
右边: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手执金台。
中间: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教主”各有不同姿式,左手置右手上是三昧印,右手直垂为触地印还有说法印等。
左边:药师佛“东方净琉璃国教主”手托药师塔。
五、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骑的是大象;文殊菩萨,骑的是狮子。为甚么菩萨要骑在大象或狮子身上?是一种表法,行之审慎,重莫若象,大象身体很重,走路时先用前肢试试路面是否可以承担自己的重量,另一只脚才伸出去。普贤菩萨骑象是代表大力,脚踏实地的意思。狮子是兽中之王,狮子一吼,考虑也噤声,代表文殊菩萨的在智慧,他一开声,就能说服众生,断一切烦恼。
六、一佛二弟子
右边:阿难尊者“多闻第一”
中间:释迦牟尼佛
右手:苦行第一
七、五方佛(如来)
阿閦如来“东”宝生如来(南)弥陀如来“西”不空成就如来“北”大日如来“中”大日如来,身呈白色,住智拳印。阿閦如来,身呈黄金色,左手握拳,右手下垂触地。宝生如来,身呈金色,左手握拳,右手向外结施愿印。阿弥陀佛,身呈金色,住三摩地印。不空成就如来,身金色,左手拳当脐,右手舒五指当胸。
五佛身上所显示相及手印各有不同。
八、海岛观音
位于大殿佛像的背后有观音救苦八难像,名海岛观音,赤脚站在鳌鱼头上,此鱼有掀风作浪,使海水翻腾,大地震动及沉没船之险,故观音显神力,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意。
九、十八罗汉
再讲大殿左右所供奉的十八罗汉,实际上是十六位尊者,他们是释迦牟尼佛优秀大弟子,各有一个“第一”的称号,如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等等。他们受佛陀的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于世,受人天供养,为众生种福田。在《阿弥陀经》里便有提及这些尊者的名号。五代之后,却演变成十八罗汉,多加的两尊罗汉。据说雕塑家把宾头卢尊者重复塑一尊,二是把玄奘大师加上,也有说是庆友尊者,至于三尊中是那两尊,则众说不一。
宾头卢尊者,神力很大,佛在世时,不容许弟子显神通,但他为了跟外道斗法而现了神通。被佛陀呵责,有神通也不可随便使出来,命他长住于世,不准他入灭。(随之说另一位未入灭的迦叶尊者,他接释尊的法,现在鸡足山,等弥勒菩萨降生娑婆世界作教主时,将衣砵传给弥勒菩萨才入涅槃)
此外,圆通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两旁有龙女及童子。
地藏殿是供奉大愿地藏王菩萨,他右手持锡杖,表爱护众生,左手持如意珠,表满众生愿。旁边有闵公和道明尊者护持。
寺院里还有很多堂,如五观堂(饭堂)、客堂(客人来往登记处)、念佛堂(净土宗)、禅堂(禅宗)、讲堂(法师讲经的地方)、法堂(传戒用)、涅槃盘(又称如意堂,是老法师圆寂往生的地方)等。恕不一一介绍。
入寺院(四)入寺须知
入寺礼佛知多少?
进入寺院,每个殿堂,都各有三宝,是大家用功办道的地方,要注意威仪动态,有规有矩,所谓“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倘若有人喧哗,便会骚扰用功办道,如打坐、念佛或拜佛的人,所以一举一动都要静。此外,衣履要端正,不得衣缠颈或腰及置肩、手不叉腰,不得谈家庭世务,即使讲佛法亦不宜高声,坐不交足不倚壁,不靠桌,不可随便涕唾等,总之,入寺院一定要恭敬心,例如,我们南传佛教的寺院一定先脱鞋,把鞋放在架上才内进,这也是一种佛弟子一定受过佛门教育,学习威仪。
中国有两个著名的戒坛,一个是宝华山,另一个是鼎湖山。据说以前此两个戒坛很严格,在那里受具足戒的戒子,都要受严格的训练。从戒入手,收摄身心。要吃过苦头,受过磨炼及考验的人方成大器,所谓“要从千人头上过,先从万人足下行”,可惜现今的戒坛已简单得多了。
再说入三门时,不要随便由中门或中央直入,用边六时,若由左门入则以左脚先入,由右六入则以右脚先入,任何殿堂都一样,除佛像、经籍或供佛物品外,余物不得随便携入。在殿内,眼睛不得左顾右盼,心中要专一诚敬。一举手,一投足,一拈都可以看得出你有没有受过佛门教育、有没有师承。
在大殿礼佛,要注意在甚么地方拜才恰当。大殿正中有主垫,那是专供住持大和尚拜佛用的,大家千万不能在这个拜垫拜。主垫后通常有三个拜垫,是做法事时,供斋主用的。通常可以在东单或西单拜。拜佛只要心诚,在哪里拜也一样,不这一定要行到最前或正中央拜。若非集体法会,最好随地而拜(所谓五体投地,以后会讲到)。此外,若有人在拜佛时,切勿在他前面横过,既打扰他人礼佛,也是对佛不恭敬。
你可懂得上香?
上香注意事项
1、香炉内若已有点着香便不需再插。若然带了香上殿,则事放下,让僧侣做早晚课时代为插上,功德较大。不要把香东插西插,插满一大炉,搞得乌烟瘴气,而且东拜西求,求的都是世间俗事,那真的失去供佛、供菩萨的意义了。
2、插香要诚心。香代表自己的“心香”,表敬意,插一枝表示一心一意供佛,没胡妄念,没有分别心,没有染污。插三枝香亦有表法,例如供养佛、法、僧三宝。或勤修戒、定、慧三学。亦可发愿,愿断一切恶、愿作一切善、愿渡一切众生。(插一枝香发一个心愿)。”
3、敬香的正确方法:
(1)先拿起一枝或三枝香点火,点着后,马上把香头竖向上。
(2)用另一手把火轻轻扇熄,不要用口吹或把香挥动使火熄灭。
(3)用左右手食指及中指(第二、三指)把香杆夹着,用左右手的大拇指承托着(顶着)香脚。把香头平对佛像举起齐眉供一供。
(4)若是一枝香,便用左手在香炉中央。
(5)若是三枝香,先插中央一枝,然后用左手插左边的一枝,右手插右边的一枝,三枝香中间约距一寸二左右,若香炉大,香亦粗大话,香与香的间距可稍宽;相反,若香炉细,香与香之间距离亦可缩短,总之要看情形而定。插每枝香时,默念供养佛、法、僧而发愿等。
插香时注意,香头到香脚要垂直,不要东歪西倒。
三枝香插好后,便是问一个讯。
供佛,除了用香之外,还可以用灯、花、水、果……等等。
灯:表示光明及智慧。
花:表示相好庄严
水:表示心水、净水;水净月现,心净佛现。
果:表示菩提之果----现在供果是种下菩提之因,将来便结菩提之果。
以上的香、灯、花、水、果合称为五供养,加上茶、食、宝、珠、衣称十供养等等。并以身心恭敬礼拜供养佛。
4、拜佛礼仪
(1)先合掌;直立合掌当胸如棒水,脚要前八后二,就是左右两脚的距离,前面(脚指部分)距离约八寸,后面(脚跟部分)距离约二寸,列成“八”字形。
(2)先慢慢弯腰,屈膝靠近拜垫边,头亦开始向下叩。
(3)手“两掌半”右掌按在拜垫中央为第一掌。
(4)次将左掌按拜垫左前方(较右掌前一掌)为第二掌。
(5)再将右手移至右前方使两掌相齐为半掌。合为两掌半。
(6)当头贴着拜垫时,两掌同时翻起,掌心抽上意思是用手心接佛的足以示极度的尊敬。
(7)起立时,两掌掌心翻回向下。
(8)右手退半掌回到拜垫中央“第一掌”的位置,把左手提起来合掌戒回胸前,右掌按向拜垫,两膝起立,右掌与左掌合。若“五体投地”是不拜垫,额头、双手、双膝、人体五个要点,直接拜在地上,无论拜多少次,脚都不移动位置。
5、问讯
(1)先合掌,当腰弯至最低但不过膝盖时,双手作弥陀印。
(2)起立时,挺腰举手,做毗卢遮那佛手印(即以两手中指,无名指,小指互抱,食指及大拇指的各竖起相对)。注意手印与眉齐高,不要点到额头,眼望向手印,不用垂头,最后放下双手合掌。
敬佛(一)礼佛十种
上一课谈到入寺院,及拜佛的身体姿势。今课要讲的,是拜佛的心态。身体端正,心恭敬专注。身心统一的话,拜佛功德无量,经上说:“礼佛一拜,罪灭河沙,福增无量”。也许有人会说,拜佛这么多年而未有感应,可能性有二:有无始业障未能消除;或在拜佛时马马虎虎。心不诚,所以感应便不灵了。
根据《法苑珠林》一书上记载,北魏宝意三藏法师说,拜佛有七种。五台山清凉国师说十种礼佛,现简列如下:
一、我慢礼----有种人明白甚么是佛,对佛一点恭敬心也没有,见人家磕头他亦磕头。或者心存贡高我慢,如《六祖坛经》里之法达便是一例,他七岁出家,诵《法华经》三千多部,往拜谒六祖时,礼拜头不着地,那便是“我慢心”了。六祖知道他心中必有一物,经教化后才悟道,所说“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二、唱各礼----身体不端,思想不一,人在拜时意不在乎,想东想西攀缘心,为名闻利养面拜。
三、恭敬礼----恭敬就是精进,精是不杂、进是不退,五体投地,心存殷重,观想佛在目前,很专一地恭敬虔诚礼拜,两手接佛足、这样才有功德。
四、无相礼----以智慧观想佛境,破我法二执,我与佛打成一片,经中云:
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释迦如来影现中
我身影现释迦前
头面接足皈命礼
如是观想方能深入法性,感应道交,而获真实利益。
五、起用礼----从体超用,能礼之人、所礼的佛,能所双亡得悟诸法实相空之理,真空不空,普遍一切,达到妙有境界,身心运用自在。
六、内观礼----回光返照,观想自性本具法身佛,亦即观自心是佛,所讲“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自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的道理。
七、实相礼----指观实相平等,真如理体无自他之形相,表示我们的心性与佛无二无别,只因凡夫“迷”,而佛是“觉”,凡圣本是一体,以此理观,不住于法,即自性佛显。
八、大悲礼----就是每一拜都是为众生而礼拜,以同体大悲,以四无量心,要救拔一切众生,令离苦得乐,念念中普愿法界众生皆共成佛道。
九、总摄礼----由三到八是谓六门总合作观想或次第作观,以事显理,谓之总摄礼。
十、无尽礼----要观想所礼佛陀和菩萨就在我面前,相好庄严,尽虚空遍法界这么大,或观想现前有许多佛身体化为无尽大或无尽多,身礼无尽佛,功德亦无尽
上述十种礼佛诺方法,首二种我慢礼及虽和礼是不如法的,不但得不到感应,反增过失。
拜佛既是佛陀觉悟的精神。又是去慢心、破我执。
早上拜佛,是提醒自己要学习佛陀的觉悟精神,待人处事,谦虚放下,尊重他人,严厉自己,要知五蕴皆空,世事无常,以一切名闻利养要看得淡泊,明白世间五欲(财、色、名、食、睡)是地狱的五条根,不要追求,不要计较执着。
晚上拜佛,是一种回顾,将整日所作的行为及起心动念静思,有没有违背早上所定下的任务,能做做到多少。吾人一日三省吾身,帮要反省,忏悔,发愿,回身。
敬佛(二)从事显理
能真实地去改造自己,反省自己,自然感应道交与佛相应。有一偈八句话,教我们如何把佛像当作真佛来拜,藉以显现自性的心中佛:
泥塑木雕纸画成
现前真佛尽分明
皈依不是他家事
福德远从自己生
万树花开因地暖
千江月现为波清
朝参暮礼常如是
在此直通极乐城
前两句说明礼佛不是拜偶像,要将面前泥塑木雕或约画成的佛像,当作真佛恭敬。所以说皈依不是他家事,福德还从自己生……。说明佛从心中得,心净即佛土净,“唯心净土,
自性弥陀”。礼佛是一咱提高觉悟,要知自心有佛,我与佛本体是同,假若不认识自己心中有佛,若不提起觉悟,日常行事不守防非止恶,这只是把佛像当作偶像来拜,那么泥塑木雕便真的是泥塑木雕了,这是迷信,岂能感应道交?大错物错。开花结果,因果丝毫不爽。水清月现心净佛显感应不昧。此外,拜佛还要有恒心,不要一曝十寒,西方就在目前。
我们这个身体是异熟果,是由前生种下的因,今生所受的果报。所以每个人的业报有差别:如有人相貌好,有人相貌丑:有人身高,有人身矮;有人健康,有人多病;有愚痴的、
有聪明的等等。还有每人的环境情况,各有不同。这是前因后果有异关系。
敬佛(三)礼佛十种功德
现把礼佛的十种功德,归纳如下:
一、得妙色音----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变为好(可参阅《玉琳国师传》,声音各身体都会庄严起来。
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威德,说话自然会是到别人的信服和尊敬。
三、处众无畏----拜佛精进、身体不倦,心不散乱,何处何地,无有畏惧,仪态安祥。
四、众生亲近----拜佛用功的人,无论身在何处,总有许多人亲近、恭敬、供养。
五、天人护持----拜佛之人,天龙八部常在左右拥护,不让邪魔外道及一切不好的人与事接近他、事事如意。
六、诸佛护念----拜佛诚心,诸佛菩萨都会护念,加持其人,智慧如海。
七、具足威势----礼佛具大威德庄严。(势是有地位的意思)人格尊贵,必受人仰敬。
八、有大福德----拜佛的人,福德因缘自然而来,不求而得,诸事如意吉祥。
九、临终往生----拜佛之人,不单偏重安乐受用,临命终时,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十、速证涅槃----往生极乐国土,花开见佛,速证无生法忍。
各位既知拜佛的功德是这么大,便要恭敬拜佛,今生不但可得无量功德利益,临终之时亦得往生安乐国。至于如何能起感应,主要是从恭敬中生。印光大师说:“一分恭敬一分福,有十分恭敬便有十分福”。拜佛灵不灵是要看你心中诚不诚,心诚则佛灵。人在拜佛,心亦要拜,不要胡思乱想,要精进不懈,从事显理,自然便达到佛我一加实相之理。
敬佛(四)拜佛单,双用引磬
由于丛林的佛事,或早晚功课,共修法会中,参加拜佛的人数多,为了大家动作一致,故用引磬指挥。大家听闻引磬的声音,便知道要进行哪一步动作。
使用引磬有两种方法
一、单用引磬----只用引磬
二、又用引磬----引磬与鼓齐用
三拜一问讯时,大家若懂得引磬的佛令,就可分辨是第一拜、第二拜、和第三拜,知道何时下跪、何时起立。
敬法(一)听闻正法
法:是佛法,阐明人生的真理,能够解脱烦恼,转迷成圣,离苦得乐。亦就是法门、方法、办法等意思。只要跟随佛法的道理去做,就能多劳多获得究竟涅槃的快乐。佛法是成佛作祖的一个途径,所以我们必须敬法。
唐朝武则天有四句敬法的说话,后人用作开经偈,沿用至今,偈日: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是说我们得人身难,闻佛法更难,今正得闻佛法,应生庆幸之心。在现今的社会,香港人的福报是很大,经常有机会听闻佛法,我们既然有这么好的因缘,对佛法便要加以珍惜。在其他地方,就算以中国来说,虽然寺院多,丛林大,但想听到佛法却真不容易。
以下把敬法分两点来说,即是听闻正法、学习经典。
从古至今,讲经方式可胪列如下:
计有开大座、偏座、复座、演座、小座等仪式。
开大座:仪式十分隆重,有数位侍者,先请师、维那师唱钟声偈等,在如是庄严的气氛下,见闻者自然内心安静,法喜充满。更要礼座,就是根据大家的身份,有次第轮流顶礼法师,表示重法、敬法,否/则是盗法,但此开大座仪式现在较少举行。
偏座:又名“方便座”,讲经前没有举行仪式,比较简单一点,又不一定在大殿作升座仪式,总之简单方便。
复座:法师先讲一次,后由学生实习,把老师所说的教理重新复述一次,有轮讲或抽签复讲,主要是为培养弘法者。
演座:是以一种演讲形式进行,现在比较通行,有动作,亦可在白板上书写。近代大醒法师等大德都 提倡演讲方法,令学者容易听懂吸收。上面所讲的是讲座仪式。再讲甚么是正法。
当前在香港坊间,斋铺、甚至路旁“都有很多所谓善书派送,但其中有些并非正法的书籍,在有些地方或国家,亦有非正法的外道,邪师在说法,如何去辨别正与邪?便得用三法印去衡量,正法一定符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道理,即世上一切事物,起灭无常,在一切有为法中,没有一个我的实体,只有涅槃寂静才是究竟。
既遇正法,听者便要有正确态度,具有恭敬心,归纳而言有四句话:
整衣早到、守护三业、如理作观、依教奉行
一、整衣早到:
无论是哪一种讲座,我们都要穿上整齐端的衣服,以表尊敬,不要穿背心、汗衫、拖鞋、短裤、甚至奇装异服。走路时脚步要轻,亦要提早到达、随众礼佛或问讯入座。入座后不宜高声向熟人打招呼,不得坐立不定或频频咳嗽谈话等打扰。
二、守护三业:
三业包括身、口、意三方面。听经闻法、要保持三业清净。
身体方面,坐时要端正、不靠背、不交足、不放逸。
口方面,传统有说:“居士到佛堂三部曲(指口业不净):来到佛堂讲新抱,归家路上讲师父,回到家是寺院今日斋菜好不好”。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为很多居士也很发心,恭敬三宝、守护三业。怎样去守护口业?就是不要把是非杂语带到佛堂来、不说无价值、无根据、无意义的事,更不可讲三宝过失。佛堂是清净地,来到佛堂是求福修慧,可以扬人之善,说利于团结的话,不可以道人之恶,把是非传来传去是没有好处的,处他俱损,所以要注意口业。
意业方面,不但是要守护身与口,连起心动念,也要清净,不掉举,不昏沈。听经通常会有三种人:第一种虽有心来听经,但思想不专一,似懂非懂,左耳入,右耳出,有如“漏器”,这就是用“妄心”去听经;第二种,是带着“慢心”而来,不尊敬讲经者,自己将心封闭起来,有如“覆器”,盛不下佛法;第三种,是思想不正确,以“邪心”来听法,
听到的正法也变了邪法,有如“污器”,心中充满了污浊,清净之法反而不能接受。
“漏器”、“覆器”与“污器”都是比喻人的意业没有好好守护,如怀着上列“三心”来听法,那讲经的法师便变成“徒气”了。(大家一笑)
三、如理作观: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是以“闻、思、修人三摩地”,成正等正觉。若是到处去听经如风过耳,没有把佛法消化理解,有如知道有宝山而不肯去。另一方面,有闻有思而不肯修,
台入宝山空手回。人身难得,佛法难求,得闻佛法,便要珍惜。佛法重于修心养性,要依着佛所教的法门如理作观,修改习气,改造三业,把不如法的身、口、意行为修改为清净。
四、依教奉行:
以普贤菩萨的精神,脚踏实地,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众生乐。知佛道 长远,不生退却:众生难度,不会疲倦,如是奉持闻、思、修三慧,方成菩提。
敬法(二)学习经典
经,印度文字叫“修多罗”,翻译华言,即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有此情况是,只有契机不契理,或契理不契机。
契理不契机,是指所讲的佛法,合乎佛理,是正确的,可惜讲得太深或讲的方法不为听众听接受,如晋朝的道生法师说阐提(即断诸善根的人)都有佛性,不为时人所接受,与听众无缘,后在苏州虎丘山向岩石说法,结果顽石点头,证明他说的法是正确的,这就是契理不契机的一个例子。
另一种情形是契机不契理,讲的时候,听众很多,很喜欢听,但他所说的根本不是佛法,一盲领众盲,令人走上不正确的路,所以说契机契理非常重要。
”经有五种人说的,有佛说、有菩萨说、有佛弟子说、有天人说、也有化人说,不过一定要合符佛的意旨,并能接引大众。
经的含义很多,归纳有十:
一、涌泉----义昧无尽
二、出生----诸义无量
三、显示----事理分明
四、绳墨----圆成中道
五、贯穿----教理行果
六、摄持----攀缘妄心
七、常义----永恒不变
八、法义----千叶同轨
九、典义----不偏不倚
十、径义----涅槃途径
经含此无量功德,令人转凡成圣。
看经必须恭敬,故此:
1、看经前先要净手,用洁净的双手去捧经书。
2、经书要放平在案上,不可以放在膝上,床上及不净处。
3、翻开经书前后都要合掌。
4、若捧着经书念诵,至合掌处时,双手怎么办好?该捧经书还是合掌?不可单手捧经,又不能单手“合掌”。以双手捧经便可。
5、又有时捧着经书时,看到出家僧人又要行礼,单手捧经,单手合掌,这样双手对经书不恭敬,对僧人又不尊敬。正确的做是双手捧经、高举齐眉行礼,那就如法了。
现在香港的道场,结缘书多得很,取阅太容易,所以大家对经书一定要珍惜,经书不可握作一卷、不要随便放在手袋或裤袋里。(经书所在之处,即如佛所在,有护法神)。经书最好用经盖(净毛巾)遮住,若有尘,不要用口去吹,要用净布抹,拜读完毕,要辗转流通。
印经功德很大,所印经书,不但要契理契机还要看读者需求,该经本已有大量流通,便应将金钱转印其他需要之经典,如是功德,更能发挥布施的功用。
古人经书难得,求法之心特别坚固。且看唐三藏玄奘法师的出家因缘,他十三岁时很想出家,当时整个中国度僧只有二十七人,要考核方录取。因他年纪尚轻未够条件,只好徘徊在考试场外。试官好奇,问他为何要出家?他答:“远绍如来,近扬光大”。试官见见他年小志大,便马上取录他。到了十九岁,他把所有经书都阅毕了,所以便从东土出国往天竺取经,经过种种艰难,“宁云西土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九死一生才成功请回经书。(详见玄奘大师传)
宋朝义净法师有偈日: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者成百归无十后人安知前人难
路远壁天唯岭结沙漠遮日力疲殚
后贤未有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可见古人求经书之不易,往往为法亡驱。
正如《楞严经》当时在印度是国宝,不准带出国外,有位梵僧敕密谛把经文写得很细,藏在手臂皮肤下,待伤口复原便乘船到中国,当时丞相房融在广州码头迎请法师到法性寺(即光孝寺),再割开手臂交经取出、但经书被血液封着,不能看见经文,丞相房融坐立不安,后其女儿想了个办法把血溶解,《楞严经》才能被翻译出来。
宋朝有一位法珍比丘尼,以愿印一部“碛砂藏”,当时她年经太轻,只有二十多岁,化缘不容易,便割断左臂,以示决心,到九十多岁往生时,还未能满愿,便交给最小徒弟去完成,徒弟也效法自断左臂,立誓要继承师愿,可惜亦未能成功,最后要再交给徒弟,祖孙三代经过千辛万苦印成“碛砂藏”所以经书是要好好拜读,把佛法的精神发挥作用。自利则得他,经书是修行及经法的一个好工具。
十方诸佛在因地修行,自古至今,大德求法,往往不惜舍却身命,如释迦佛在雪山禅坐,帝释要试试他的修持,便化成老虎,但他奶想知道下一句是甚么,不惜把身体供养老虎交换,老虎便说:“生灭灭记,寂灭为乐”,说毕,佛即献出生命,老虎亦现帝释身,称赞释迦为法忘躯,精神可嘉。
禅宗二祖慧可亦斩臂求法,古人舍身求法的例子,多不胜数。他们用崇高的情操去求法敬法,实在是我们的好典范。
敬僧(一)僧的意义
前两讲已介绍过恭敬三宝中的敬佛与敬法,今讲介绍僧。僧是三宝之一,是僧伽的简称,意译“和合众”,必须四人以上生活在一起,并具以下两个条件,即“理和合”与“事各合”。
一、理和合者,大众同聚会,个个学无为,以如来涅槃解脱为目标。
二、事和合者,愿为佛教事业,奉献终身而出家,身为佛子,当行佛事,护持合一,精进修学,断承佛教优良传统,利乐众生,证菩提果,登涅槃城。
所谓六和合的精神是:1、身和同住;2、口和无诤;3、意和同悦;4、戒和同修;5、见和同解;6、利和同均。
实际而言,无论是僧是俗,处于只要能做到以上六种精神,便即是清净僧了。
敬僧(二)僧的任务
僧人的任务是荷担如来的家业,即是挑起弘扬佛法的担子,代佛宣扬,推动*轮,为人天师表,给众生种福田,续佛慧命,绍隆佛种,令正法久住为已任。
敬僧(三)僧的种类
僧是清净意思,然而自古至今寺院的僧人,可谓龙蛇混杂、凡圣参差。
太虚大师说:“僧教不振,学义空疏,近代佛门,有养无教,直正学佛而出家弥得上焉者的,真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中焉者的读几部梁皇忏等佛事,算是顶瓜瓜了。至下焉者
的,全不知出家为何事,经典具可义。今日出家。明日受戒,到处挂单吃饭,属有养地无教”。(扎太虚大师全集)。所讲也就是真正发菩提心,动机纯正,出家摆脱世俗,投身
佛门为出三界及无明之家,又能勤修戒定慧三学,善于说法,具有慈悲喜舍心者,实如晨星硕果,少之又少。一般普通的出家人虽然能安守本份,但未必善于说法,若懂得做法事领众,所谓以俗勾牵,令种福田,如是者忆算是难得了。
有此出家人专门以赶经忏为营业,国称之《经忏鬼》,又名“卖唱僧”。此外有此出家人既不识讲经,亦不懂做经忏法事,只能做此如煮斋等的工作,用斋菜去招徕信众,现在吃斋的人多,拜佛的人少,此都是属于佛法衰落的现象。上述所讲的是僧人类别。
僧人类别虽有不同,作为一个佛弟子,不论是对哪类出家人,只要他是剃除须发、身穿方袍圆顶,现比丘(尼)相的,都不能起分别心,这才合乎自性清净平等。是名真佛弟子。
敬僧(四)恭敬供养
要如何去敬僧?可分恭敬供养和依止侍奉两方面来说:
一、对出家僧侣要有恭敬心
1、台遇到僧人时要合掌,若迎面碰上,要让路侧立。
2、乘车时要让座。
3、请教僧侣时要有称呼,一般都能称“师父”或“法师”。
4、若要问师父法号,应该说“请问师父上下”。佛门内对各宗德高望重者都有德称:律师(律宗)、禅师(禅宗)、上师(密宗)、法师(讲经说法师)、大师(对各宗都通达)。长老、大德、上人、某公(戒腊老,道行高)等等。出家人的戒腊是由受戒贤的时间计算,夏腊是结夏安居为岁数。在家居士切勿直呼僧人名号,至少要加上“某某师”,或“某师父”,通常就称“师父”。
5、若问出家人的居所,该问“师父的定刹在哪?”
二、自称:
1、在家信众应通称弟子、不肖或末学等。
2、若有人问你皈依师父是信,该答是“上某下某师父”。
三、顶礼:
父或法师礼拜也要看时间、地点、场合和环境,有些情况是不适宜礼拜的:如师父在用功、念经、经行、打坐等等便不要拜;师父在用膳、剃头、刷牙、入厕、休息、有病时都不宜拜。拜时要说“顶礼师父三拜”,若师父说“一拜”,则顶礼拜。师父说“问讯”或“免礼,则只问讯或免礼不用拜,同时答“阿弥陀佛”便可。这是所谓“恭敬不如从命”。
四、供养:
有四事:包括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都要有恭敬心。举一例,供养师父或法师红包时,该说“请法师接受弟子果仪(供养)”,或“供养法师”,双手拿着红包供上齐眉。
五、告假、消假、接驾、送驾:
1、离开师父时要说“弟子向师父告假”。
2、外出返回要说“消假”。
3、若有大德法师来,要顶礼接驾,要说“弟子某某向法师接驾,顶礼三拜”,若人多可由其中一人代表说。(法师可能说“一拜”或“问讯”)都要从命。
4、法师临走时,要说“弟子某某众等向法师顶礼送驾”,如上。
对僧侣都要普同恭敬供养,是培植福德。若要依止师父时,当择明师,为长养慧命故。
敬僧(五)依止侍奉
要依止师父必须选择。师父的身、口、意三业清净,又善于说法,并具大慈悲心,开我智慧,长我善根,师父给我慧命,成就道业,是法身父母。同样,师父亦会考验弟子,是否能成才之法器。要有成就,更加要磨炼,常随师学者要把身心全部交给师父安排。这样师徒才能相长。
有了依止师父,喻是登堂入室,要好好侍奉师长,起居饮食等。
1、要入师室,扣门三弹指,不得闯入。师命进方可入内。
2、侍奉师父起居,如折被、抹桌、扫地、拿不净器等等,要有条理。
3、持师饮食,用双手,待师食毕,记得收具。
4、问法时,要发恭敬心,侧立合掌、请教、谛听,师父若命坐才可坐下(身略斜向而坐,身微弯)。
5、师有事或疲倦,要你出去,不得不欢喜,一定依师父的意思。
6、师父对自己若有批评,要虚心接受,不可辩驳;做错事不隐瞒,即向师忏悔。
7、师你吩咐的事要及时去做不要马虎。
8、若有事外出或奉师父命到别的道场,有问必答,对不必要的问题,以善巧方法辞之。
总之,依止师父要奉献自己,做任何事对师父都要有恭敬心,求法是要从恭敬中央,这才能得法益。
亲近善知识(一)明辨善知识
前一课讲敬僧,所讲对出家僧人都要恭敬心;但对依止师,必须要选择。
今日讲题是说亲近善知识。“亲近”也是依止的意思,将我们的慧命交给(依止)善知识。
善知识以甘露法水灌注我们,令法身慧命增长,现世为万福之基,将来成成佛作祖,这皆从亲近善知识中得。以下详细阐明之:
现先介绍“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是“恶”的反而。但自古至今,僧团内往往是龙蛇混杂,圣凡交差,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认识明辨何谓是善知识。今日引用省庵大师所说的八个字邪、正、真、伪、大、小、偏、圆。
一、邪----有人一世修行,不究自心。心归纳有三:肉团心、妄心、真心。肉团心是物质,不究竟的,妄心指分别心,不实在的,唯有真心是永恒不变的。只要我们妄念不起,不生灭的真心自然显现,所以说真正修行要在自心作,就是要究自心,所谓返妄归真是也。若说修行,而心只会向外求,不明因果,不知缘起,为名为利,纵贪今生的安乐与享受,或求来世的福报。如此修行者,无论修多长时间,都是邪道。
二、正----心既不向外攀缘,不为名闻利养,不贪图现世五欲,又不求未来果报,念念返照圆光,做自心的工夫,以无上正等正觉的思想为标准。如是发心,方名为正。
三、真----为了上求佛道,勤修戒定慧,下化众生,发勇猛精进的菩提心,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以大慈大悲度众生,为众生服务,又用无有疲倦的精神。知佛道难行,众生难度,总不退失菩提心,这个才是真实心。
四、伪----外清而内浊,始勤终退。或外表装的很清净,心内充满贪瞋痴,妄想纷飞执着计较,虽做点善事或修些善法,但都为了出风头贪图名闻或为利益出发,非是真心去做。
而且。而且虚伪的人,有罪不会忏,有过不会去改,只作隐瞒,覆藏,这都是内浊。
五、大----心量大,愿力大。如地藏菩萨的大愿,久住在地狱里,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观音菩萨的慈悲心量,念念为了众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