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24|回復: 0
|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四十五
[複製鏈接]
|
|
选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五 (6)
巳十三、所修正愿 (分四科) 午一、征
云何菩萨所修正愿?
这是「菩提分法」,这一大科里边一共分十五科,十五科里边,现在是第十三科:所修正愿。又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菩萨所修正愿」?怎么叫做菩萨所修行的正愿?「正」这个字,当「良好」讲,良好的誓愿。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没得圣道的菩萨,在资粮位的时候,他发了很多的大愿。一种情形是得了圣道以后,他发了很大的誓愿。这里应该通于这两种情形的。
午二、标
当知此愿,略有五种。
菩萨所发的愿、所建立的意愿,简略地说,有五种愿。
午三、列
一者、发心愿。二者、受生愿。三者、所行愿。四者、正愿。五者、大愿。
「略有五种」,这是标出来的数目。「发心愿」以下是列出来愿的名称,这是列出来五种愿。
午四、释 (分五科) 未一、发心愿
若诸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最初发心,是名发心愿。
这下边第四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分五科,第一科解释发心愿。
假设诸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最初发心」,对于菩萨自己所想要成就的无上菩提,最初开始的时候,他建立这样的愿,希望能得无上菩提,这就叫做发心愿。
这个愿,我们一般平常的人也都有愿。你想要做医生、你想要做会计师,这都是愿;但是,那是世间活上的事情。现在这里是想要成佛的愿,这是非常高尚的愿,所以名之为正愿。这个发心愿是总说的,就是得无上菩提,无量无边的功德都圆满了,所以是总说的愿。
未二、受生愿
若诸菩萨,愿于当来,往生随顺饶益有情诸善趣中;是名受生愿。
这第二个愿,在总愿里边,别指某一种功德,想要成就,那就是别愿了。
「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他希望将来,不是现在。「往生随顺饶益有情」,将来的时候,往生到另一个地方去,因为这个生命体不能常在,一定要结束的。结束了以后,你生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愿。
我们凡夫随业流转,你心里面想要生到天上去,那不一定能去;愿意再来人间,也可能成就,也可能不成就。就是随你的业力到那个地方去,不一定能随愿。菩萨他的大悲心很坚强,他所做的功德也非常的广大,他没有做罪过的事情,所以,他能够随他的希望、随他内心的欢喜,到什么地方都能满愿的。现在这位菩萨他想要到什么地方去呢?「往生随顺饶益有情诸善趣中」,他希望到利益众生的地方去。到那个地方去,能随顺他的菩提心、随顺他的慈悲愿,能广大地利益有情,到那个地方能做好这件事。那地方是什么地方呢?「诸善趣中」,就是非常令你满意的地方,或者是在人间、或者是在天上,在这个地方能广大地利益众生的,所以叫做「随顺诸善趣中」。
我们一般人没能够修无我观,或者修无我观没成功的人,都有私心,为了自己的利益,我到那个地方去。现在菩萨不是!菩萨是为了众生的利益:我到那个地方去,是利益众生去,不是我自己有什么享受。所以,这是菩萨伟大的地方。
「是名受生愿」,这个第二愿是受生愿。这个「受」,是领受,也就是得到了、获得一个新的生命。但是,菩萨也能到恶趣中,到畜生的世界、到鬼的世界去利益众生的,那就是恶趣。现在这里说「诸善趣中」,表示不是恶趣。这里边的意思:菩萨若到善趣中,能够利益无量众生;若到恶趣中,利益的众生比较少。因为什么呢?因为恶趣的众生不容易教化;善趣的众生可能性高一点,能接受菩萨的教化。接受教化这件事,若是从两方面说,也能够表示出来到善趣中的意义。我们善趣中的众生,他的身体的苦恼性不太多,他叫我们修学善法,我们这个身体,只要你内心的思想接受了这个善法的教导,就有可能会做得到;叫我们不要杀害生命,修学戒定慧,我们有可能会做得到。但是若到恶趣中,就算是他同意接受菩萨的教导,但是他的身体很困难。他修学善法很难,也还有这么一回事情的。所以,「菩萨愿于当来往生随顺饶益有情诸善趣中,是名受生愿。」
未三、所行愿
若诸菩萨,愿能无倒思择诸法,愿于境界修无量等殊胜善法;是名所行愿。
这是第三个愿。若诸菩萨,他还有一个不同于一般凡夫的思想活动。是什么呢?「愿能无倒思择诸法」,他希望他能够没有错误地思惟、观察一切因缘生法。没有错误地观察,这当然指智慧的境界,也就是希望有智慧,观察一切事物没有错误。
「不颠倒」;颠倒,是错误的意思。譬如那件事是白的,你看成是黑的,那就是错误了。世间上的一切事情都是虚妄不真实的、是毕竟空的;但是你认为是真实的、不是空的,那就是错误了。现在,菩萨有这样的愿,希望能够「我不要那么愚痴迷惑,我要开大智慧,能够正确地观察一切法的道理。」这是一种希望。
「愿于境界修无量等殊胜善法」,前边「无倒思惟思择诸法」,有「解」的意思;这一句有「行」的意思。解、行的差别。「愿于境界」,希望我能够在一切因缘所生法的境界上,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法,这都是境界。「修无量等殊胜善法」,能够修行无量无边地、特别殊胜地、有功德的事情。前边是解,这个是行,在《披寻记》里面有很好的解释。
「是名所行愿」,这是第三个愿,叫做所行愿。这个「所行」,能行的是心,心在所行的境界上活动,叫做所行愿。你观察一切法,也是所行;修学无量功德也是所行。
《披寻记》一五一六页:
「愿能无倒思择诸法等者:于一切法信解离言法性真如,起无分别无相心住,是名无倒思择诸法。」这个解释很好。「于一切法信解离言法性」,这位菩萨他发这样的愿,希望在一切法上,一切法就是因缘所生法,「信解离言法性」,我能相信、我能通达。信解什么呢?离言法性。没有名言的真理,在真理上是没有名言的,我能相信这样的道理。相信,是因为通达的关系。
「起无分别无相心住」,前面的信解离言法性真如,是经过了学习,心里面通达这件事,对这件事也生欢喜心。然后又做什么呢?「起无分别无相心住」,这就是修止观了,由前面的信解而后修止观。「起无分别无相心住」,在内心里面发起无分别、无相的心住。这无分别,姑且可以说是止,无相就是观了。一切因缘生法都有相,都有它的相貌,有它的体相、作用。有不同的体相作用,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就是有分别。若是观察一切法无相的时候,心里面就无分别了。这样的无分别,是在法性上无分别,法性是无相的;这里面有止、也有观了,在这里面安住不动。前一句「信解离言法性真如」,这是解;「起无分别无相心住」这是行了,就是修止观了。
「是名无倒思择诸法」,这就叫做无倒,没有颠倒的观察。
「普于一切蠢动有情修习慈悲喜舍俱心」,这下边解释「愿于境界修无量等殊胜善法」这句话。「普于一切蠢动有情」,这个「蠢」字,就是那个虫子在蠕动的相貌,就是(普遍地对于一切众生)微细的众生、乃至广大的众生,「修习慈悲喜舍俱心」。这个菩萨愿意对这一切的众生修习慈悲喜舍相应的心。这个心和慈悲喜舍在一起活动,所以叫做「俱心」。
前面修慈悲喜舍心是四无量三昧,「于一切行修无常想」,也应该是在三摩地里边作如是观,观察一切因缘生法都是有变动的,所以叫无常想。「无常苦想」,又观察思惟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它无常的变动,就会令你心里边苦恼。这个无常苦想,无常为什么会苦呢?什么叫做无常?就是由无而有、由有而无,这就叫做无常,就是变动。我原来没有苦恼的事情,现在有了,由无而有,所以心里苦恼;原来我很安乐的,那安乐的事情没有了,由有而无,所以这是苦恼。因为由无常,所以是苦恼的,这是修苦想。
「苦无我想」,因为若苦恼的时候,你不能够改变它,叫它不苦,那就表示你没有自在的力量,你不能主宰这件事。不能主宰就表示是无我的意思,苦无我想。
「于其涅槃修胜利想」,涅槃,翻个不生不灭。就是惑业苦的生灭变化完全消除了,就是不生不灭了,那就是涅槃。于涅槃修胜利想,它有殊胜的功德,没有生死流转的苦恼,得大自在,所以叫胜利想。
「于佛法僧、波罗密多修习随念,是名修无量等殊胜善法」。这个随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随念,这个「随」字,就是随顺佛陀的法语去念佛、念法、念僧,叫做随念。如果你不学习佛法、你不学习经论,你也就不知道怎么样念佛、念法、念僧;你不会。所以,随念这个「随」字,表示你学习佛法了。「波罗蜜多」就是六波罗蜜多:布施、持戒、忍辱,乃至静虑、般若波罗蜜。念如是法,修习随念。
我们平常人、没得圣道的人,我们的心不能和第一义相应。不和第一义相应,与什么相应呢?就和色色声香味触法相应。就在那里不是贪、就是瞋,再不然就是愚痴。我们凡夫的心就是这样子。现在我们改变一下,我们念佛、念法、念僧、念波罗蜜多,他心就清净。这样子,我们慢慢地就可以转凡成圣了。所以,应该修这个随念。
「是名修无量等殊胜善法」,论上说:「愿于境界修无量等殊胜善法」,它的含意是这样的。现在这里是说菩萨发这样的愿:「我愿这样子,我希望我能够无倒思择诸法,我希望我能够修学无量等殊胜善法。」有这样的愿,这叫做所行愿。
未四、正愿
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摄受一切菩萨善法,摄受一切所有功德,若总、若别所有正愿,是名正愿。
这是第四个愿,叫做正愿。
「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摄受一切菩萨善法」,若是这位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希望将来能够摄受,「摄受」就是成就的意思。经过学习、修行,而后成就了,成就什么呢?一切大菩萨他们的无量功德,菩萨他发这样的愿,成就无量菩萨的功德。
「摄受一切所有功德」,成就很多很多的功德。前面是说「菩萨善法」,第二句:「所有功德」,这两句还是有差别的,在《披寻记》有解释。
「若总、若别所有正愿」。「若总、若别」,这个总,就是包含一切的功德,叫做总。别,就是其中个别的功德。所有的这些殊胜的大愿,是名正愿。
《披寻记》一五一六页:
「摄受一切菩萨善法等者:菩萨为欲熟自佛法,是故摄受一切菩萨善法」,菩萨为了他想要成熟自己无量无边的功德,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叫做熟自佛法。「是故摄受一切菩萨善法」,一切菩萨善法,总而言之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位菩萨也愿意成就,所以叫做「摄受一切菩萨善法」。
「为欲熟他有情,是故摄受一切所有功德」,这是第二句。第二句这个「摄受一切所有功德」是什么呢?「为欲熟他」,菩萨有慈悲心,无论什么时候,他不忘记一切众生,他想要成熟一切众生的功德,度化一切众生,愿意他们也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是故摄受一切所有功德」,这样讲。那么第一句是自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第二句是能令一切众生得三乘道果。这就是一个自利、一个利他来解释这两句话。
「〈戒品〉中说」,在前边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戒品〉里面说:「摄受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正好是这两句的意思。「如彼广释应知」。
未五、大愿 (分二科) 申一、标
菩萨大愿当知即从正愿所出。此复十种。
这里一共是五种愿,现在说第五个大愿。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菩萨所具足的大愿,应当知道即从正愿开发出来的。
「此复十种」,这又有十种的不同。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十科,第一科是供养诸佛。
申二、释 (分十科) 酉一、供养诸佛
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养无量无边如来;当知是名第一大愿。
若诸菩萨他想要在将来「以一切种上妙供具」││特别高尚、特别微妙的供养具。供养谁呢?供养无量无边的佛陀。
「当知是名第一大愿」,这个第一个大愿是供养诸佛。因为菩萨亲近诸佛,听佛说法,开大智慧,特别地感念佛的恩德。
酉二、护持正法
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摄受防护诸佛世尊所有正法,传持法眼,令无断坏;当知是名第二大愿。
这第二个大愿就是护持正法。若诸菩萨想要在将来「摄受防护诸佛世尊」,摄受是自己成就,学习佛说的正法,希望自己成就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三明、六通、八解脱、乃至四无碍辩,无量无边的功德;自己成就,这叫做摄受。「防护诸佛世尊所有正法」,这样子就是名句的佛法,在世间上流行普利众生的时候,菩萨发心来保护佛陀的正法,使令它不要中断,所以叫「防护诸佛世尊所有正法」。若是自己成就:「愿于当来摄受诸佛世尊所有正法」,那是证,信解行证的证法;「防护诸佛世尊所有正法」,那就是教法了。
「传持法眼,令无断坏」,怎么叫做「摄受防护」呢?「传持法眼」,菩萨发大悲心,有大智慧,弘传、受持佛的正法。佛的正法是大智慧境界,所以就是眼。因为有眼的人,眼睛没有毛病的人有明,有光明的眼睛,知道这是一个危险的道路,这是安全的道路。能使令自己不要走到危险的道路,能够走平安的道路,这是眼的作用。佛法也是能令众生开大智慧,远离一切恶法,修学一切善法,所以叫做法眼。
「令无断坏」,使令佛陀的法眼在世间上流行,能够相续不断地教化众生、饶益众生,不要中间灭亡了。由于有这样的教法,若能去学习、修行,也就有证法了。
「当知是名第二大愿」。
酉三、示现出世
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从睹史多天宫降下,如前乃至入大涅槃,当知是名第三大愿。
这是第三科:示现出世。
「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从睹史多天宫下降,如前乃至入大涅槃」,这应该是法身菩萨所能办到的事情。法身以上的菩萨,也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萨,他希望将来从睹史多天宫降下到人间来,前面说过。降下来,就是要入母胎、住胎、出胎,乃至出家、降伏魔王,然后成道、转*轮这些事情,乃至到最后入大涅槃。
「当知是名第三大愿」,这是一个广大微妙的方便,度化众生的。
《披寻记》一五一六页:
「从睹史多天宫」,就是兜率天。「降下等者:此显诸佛菩萨俱生威力」,菩萨有法力、有神通力。现在不是说法力,是说他的俱生威力,就是与生俱来的,就是他这个化身的力量。
「故作是说」,所以从睹史多天降下。不是无而忽有的那个化身,要有个父亲、有个母亲,要住胎多久,出胎以后,由幼童乃至到长成了以后,怎么怎么地。这就是他的俱生威力。
〈威力品〉中广释其相应知。(陵本三十七卷十六页)。
酉四、摄受善法
苦诸菩萨,愿于当来行一切种菩萨正行;当知是名第四大愿。
第四,摄受善法。「若诸菩萨愿于当来行一切种菩萨正行」,不是行某一种,是很广大无边际的一切种的菩萨正行,一切的六波罗蜜广度众生的正行,当知是名第四大愿。
《披寻记》一五一七页:
「行一切种菩萨正行者:〈行品〉中说:菩萨始从胜解行地,乃至最后到究竟地」,这中间,胜解行地就是资粮位、加行位,然后就十地菩萨到佛的境界,那叫到究竟地。
「于此一切菩萨地中」,就是菩萨的位次里面,「当知略有四菩萨行。何等为四?一者、波罗密多行」,就是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二者、菩提分法行」,就是三十七道品的修行。「三者、神通行」,有广大的神通度化众生。「四者、成熟有情行」,就是所利益的一切有情,怎么样的善巧方便度化众生。「陵本四十九卷四页」里面有说,「此应准知」。
酉五、成熟有情
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普能成熟一切有情;当知是名第五大愿。
前边是约菩萨的德行说,这一段约所度化众生说的。
「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普」遍地「能」够「成熟一切有情」,这个成熟一切有情,成熟之前,就是菩萨为众生栽培善根,善根虽然是栽培了,但是还没有成熟,菩萨还要继续地行菩萨道,度化众生,使令他的善根得成熟。得成熟的意思,就是有得圣道的堪能性了,叫成熟一切有情。「当知是名第五大愿」。
《披寻记》一五一七页:
「普能成熟一切有情者:〈成熟品〉说:所成熟补特伽罗略有四种」不同:「一者、住声闻种性」的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就是这个众生怎么叫做住声闻种性呢?就是你用声闻的解脱法门去度化他,他的善根就成熟了。这是一种成熟、一种教化众生。
「二者、住独觉种性,于独觉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有一种众生,他不是声闻种性,他是独觉的种性。什么叫做独觉种性呢?「于独觉乘应可成熟」,为他说独觉的解脱法门,他听闻了这样法门,他能够善根得成熟的人,那就叫做住独觉种性。
「三者、住佛种性,于无上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第四种众生,这个虽然是众生,但是他有佛性,他对于无上、最高的,没有再比它更高的,用这样的佛法来度化他,他能得成熟。
「四者、住无种性,于往善趣应可成熟补特伽罗」,第四种人,他没有种性,就是没有声闻种性、也没有独觉种性、也没有佛种性;这样出世间的善根他都没有,叫无种性。这样的众生「于往善趣应可成熟」,就是要他修学善法,不要到三恶道去,来到人天的世界,这件事他应该可以做到,这样的人。这样加起来就是有这四种菩萨道;那么这就是「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普能成熟一切有情」,就是这四种不同。
酉六、遍作佛事
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一切世界皆能示现;当知是名第六大愿。
这是第六,遍作佛事。若诸菩萨他希望在将来的时候,希望将来怎么呢?在一切世界,虚空是无量无边的,这个虚空里面有无量无边的世界,菩萨发这样的心,在一切的世界里面,都能示现作佛事,广度众生。是名第六大愿。
《披寻记》一五一七页:
「一切世界皆能示现者:诸佛世尊有四种化遍十方界功能无碍」,菩萨的大悲心,有四种教化众生,普遍在十方世界,菩萨这个大悲心的功能没有障碍,在十方世界都能够教化众生。「是名一切世界皆能示现。」
前面说「诸佛世尊有四种化」,四种化是什么呢?「一、未成熟有情令成熟故,作菩萨行化」,这个众生是栽培善根了,但是善根还没成熟,不能得解脱。为令未成熟有情善根能得成熟故,菩萨现作菩萨形来教化他。
「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脱故」已经善根成熟了,这样的人。菩萨希望他能够得圣道的解脱,「于三千大千世界百拘胝瞻部洲中」,这么广大的世界里边,「同于一时方便摄受如来之化」,并不是前后的,就同在一个时间内,菩萨能现出善巧方便,「摄受如来之化」,就是示现了成就佛身来教化众生的。
「三、即为彼所化有情作声闻化」,或者是现声闻身来教化他。
「四、即为彼所化有情作独觉化」,现独觉身来教化这个众生。「如〈决择分〉说应知。(陵本七十四卷十一页)。」这是四种教化。下面第七科:净修佛土。
酉七、净修佛土
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普能净修一切佛土;当知是名第七大愿。
若诸菩萨又发一种愿,希望将来能够普遍地、能清净庄严一切佛世界,「当知是名第七大愿」。
《披寻记》一五一七页:
「普能净修一切佛土者」,这句话怎么讲呢?「佛有三身」,佛有三种身体,我们人只有一种。那三种呢?「谓自性身」,就是清净法身,第一义谛,这是自性身。「受用身」,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后,佛能受用广大法乐,能有这种作用。第三种是「变化身」,变化身应该说三种不同:一种是他受用身,就是法身菩萨见佛闻法得大受用,法身菩萨所见的佛,那就是他受用身,也可以名为圆满报身。这是一种。第二种是胜应身,他受用身也可以说是胜应身,但这个地方有一点差别,就是法身菩萨所见的受用身,不是肉身菩萨所见的。法身,就是到第八地的菩萨,弃舍了肉身,得法身;那无漏的法身所见的佛,那个就是他受用身,这也是化身。第二种,佛来到人间教化众生的时候,这叫做化身。而这个化身,这个菩萨看见的就是胜应身,就是特别殊胜的化身,不是那个老比丘相。我们读《维摩经》的时候,看见释迦牟尼佛他的身像如须弥山那么高大,那就是胜应身。但这是在佛的老比丘相上看出来这么高大的身体,这也是化身。如果你只是看见老比丘相,那就叫劣应身。所以这样子说起来,是三种化身。另外说,佛也可能现出来一个菩萨身、现一个比丘身,佛在世的时候,常化现一个比丘去教化众生,那也叫做化身。这样加起来就是四种化身了。
「由是佛土亦有三别」,由于佛身有三种不同,所以佛居住的世界也有不同。那三种不同呢?「谓法性土」,也就是第一义谛。「受用土」,就是唯佛与佛才能究竟圆满的那个世界,才能受用那个世界,菩萨所不能知的。「变化土」,那就是佛的广大神通所变化的世界,那叫做变化土。那就是佛来到人间的时候,凡夫肉眼看见就是这么个世界,但是有特殊的因缘,这个世界就是佛世界,而不是五浊恶世,那就是佛的变化身所居住的变化土。天台智者大师多说出来一个土、一个世界,说出来一个「方便有余土」。这个方便有余土就不是人间的这个世界,就是得了阿罗汉的人,或者菩萨你没得到法身的时候,但是有相同于阿罗汉的道力的时候,也能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不是法身菩萨所见的那个受用土,就是凡夫的世界和法身菩萨的世界,中间有一个世界,叫做方便有余土。若加上方便有余土,那就四个世界。如果不加上这个,那就是三个世界。三个世界,方便有余土就是摄在受用土里面了。「是名一切佛土」。菩萨愿意庄严这么多的佛世界,广度众生的。这是第七大愿。
酉八、同趣大乘
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一切菩萨,皆同一种意乐加行,趣入大乘;当知是名第八大愿。
这第八大愿:若诸菩萨愿于将来的时候,「一切菩萨皆同一种意乐加行」。菩萨有凡位菩萨、有圣位菩萨。凡位菩萨有资粮位、加行位的不同;圣位也有十地菩萨的不同。现在这位菩萨发愿,「愿于当来一切菩萨皆同一种意乐加行」。意乐,就是意愿,就是大悲心。加行,由大悲心发出来的神通作用,广度众生,那叫做加行。此菩萨有此菩萨的意乐加行、彼菩萨有彼菩萨意乐加行。现在这位菩萨发愿,一切菩萨都同一种意乐加行,那就要到第八地菩萨以上,才能有这个境界。
「趣入大乘」,就是趣入第一义谛了,圆满无上菩提的境界。「当知是名第八大愿」。下边是第九:功不唐捐。
酉九、功不唐捐
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所有一切无倒加行,皆不唐捐;当知是名第九大愿。
这位菩萨又发这样的愿,希望将来所有一切的「无倒加行」││能如理作意、修学戒、定、慧的这些修行的功德。「皆不唐捐」,都不会白辛苦的,都能有成就的。这是什么意思呢?或者可以这么解释:如果你心里有所得,做的功德就不能得无上菩提,若是学习般若波罗蜜,通达无相,能修学无相的止观,它能趣入圣道,就不白辛苦了,「皆不唐捐」。「当知是名第九大愿」。
酉十、速证菩提
若诸菩萨,愿于当来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当知是名第十大愿。
这也就是总说:希望将来能很迅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迅速」,这句话怎么讲呢?一剎那间和无量劫是不二相,是名为「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是名第十大愿。
巳十四、三三摩地 (分二科) 午一、别辨相 (分三科) 未一、空三摩地 (分三科)
前面是第十三科所修正愿。现在是第十四科三三摩地,三个三摩地,分二科,第一科别辨相,别别地说明「三三摩地」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空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征。怎么叫作菩萨的空三摩地?「三摩地」,旧的翻译叫作「三昧」。玄奘法师翻译叫作「三摩地」。
「三摩地」,有三种,第一种叫作「空三摩地」。空三摩地是什么意思呢?
申一、征
云何菩萨空三摩地?
菩萨的空三摩地是什么样子呢?什么样叫作空三摩地?
申二、释
谓诸菩萨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唯有诸法离言自性,心正安住。
「谓诸菩萨观一切事」,就是很多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若是真实地发无上菩提心,他决定会修三三摩地。如果发了无上菩提心,而菩提心又退了。或者不是真实发无上菩提心,那未必是修三三摩地。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发了无上菩提心就是有愿。
愿,「我不想得三摩地嘛!我何必坐禅呢?」就是没有愿的关系。「我不想要发财。」那就不用作生意嘛,就是这样的意思。我想要赚钱,那得要作生意,不然怎么赚钱呢?我想要得禅定,那就得要常常坐禅。不坐禅就是没有愿,不想得三摩地嘛,就是这么回事!不想得三摩地,别人也去坐禅,我也随着去坐禅,很难有成绩,因为你没有心,没有这个意思嘛!为什么他愿意坐禅?他很诚心坐禅,想要得三摩地,就是有愿的关系。他有愿就会努力,说这个地方有问题,我一定要小参,把这个问题要解决。说我不要小参,那就是表示你不愿意坐禅,不愿意坐禅就不可能得三摩地。
为什么不愿意坐禅、不愿意修止观呢,就是感觉到我的散乱心在色声香味触法上、在是是非非上、烦烦恼恼上活动,感觉到很有意思。感觉到老病死也是好事情,不感觉到苦恼,所以不愿意坐禅。我说的对不对?说是到点了,应该到禅堂去坐禅,我看一看,说有人没去,那我也不去。那很明白就知道,你没有心修学圣道嘛!
你自己要有诚心:我想要得无生法忍,我想要得空三摩地。别人去不去坐禅与我无关,我要去!因为别人去坐禅,别人有可能得三摩地。我若不去,我不得三摩地,我若去,我能得三摩地。别人不去,别人不得三摩地。各人修行各人自己会得果报。不因为别人去,我没去,我能得果报,不是的。就是自己要努力才能有成就。
但是我对各位同学的看法:我生恭敬心,因为什么有恭敬心?飞这个太平洋就表示有诚意想要得圣道,所以我有恭敬心。偶然有可能会有点懈怠,不计较这件事,我还是有恭敬心。
「云何菩萨空三摩地?」,菩萨的空三摩地是什么样子呢?怎么样叫作空三摩地?「谓诸菩萨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就是这么多的菩萨,他应该己经修成功了奢摩他,以前长时期地静坐、修止观成就奢摩他,在奢摩他里边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应该是这样的。看那《俱舍论》说到四念处那个地方,就是说:奢摩他修成功了,然后在奢摩他里面修四念处。」也是这样子。如果说是我修奢摩他还没有成功的时候,那是另一回事,只是如理作意而己。所谓定内修观、定外修观就是这个意思。奢摩他没成功,不可能在定里面修观嘛,那就是定外修观,在散乱心有如理作意,那就叫作「定外修观」。
若是奢摩他成功了,什么叫作奢摩他成功?达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是奢摩他成功?我以前是讲过的,不知道你们记住没有啊?就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说了:「最低限度成就未到地定,就可以名之为奢摩他成功了。」当然继续进步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就是奢摩他成功了,更好的奢摩他了,在奢摩他里面观一切事。当然有人说:「是定外修观,怎么能在奢摩他里面修观呢?」,那这还是个问题,但我可是讲过,你们记住没有?在我们学过的〈声闻地〉里面,已经表示出来是定内修观,而不是说定外修观。在《大智度论》里面也是说:「定内修观」。当然这个地方有个问题,在定里面没有寻伺,怎么能修观呢?这是个问题,我也是讲过了。
「谓诸菩萨观一切事」,就是在奢摩他里面观察一切事。「观察一切事」,「事」是什么?就是依他起、就是因缘所生的一切法。「远离一切言说自性」,这一切事本来是没有言说的,没有言说啊?这个事人与人的思想没有办法沟通,所以非要假立名言不可,世间的智者假立种种名言,人与人之间才可以谈话、可以做事情。而佛陀来到这个世间教化我们,也是在佛法里面安立各式各样的名言。安立名言呢,我们要学习这个名言,学习这个名言,就根据名言来思惟、分别、臆想,就是这样的意思。
现在这个菩萨呢?谓诸菩萨观这一切因缘所生法,远离一切言说自性。「言说自性」,就是因为言说,而内心里面有思惟分别,因内心里面思惟分别,就现出来种种的相貌。譬如心里面有贪心的时候,心里面有个贪的相貌出来;而瞋心的时候,心里面愤怒,心里面有个愤怒的相貌;心里面有高慢心、有疑惑心、有各式各样的烦恼,心里面就现出这个烦恼的相貌。
现在是在佛法里面说,我修慈悲喜舍、修种种的观,那也是言说自性。或者我现在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心里这么思惟,思惟无我就有个无我的相貌出来。执着有我也有个相貌,那些都叫作「言说自性」。言说所诠显的相貌叫作「言说自性」,就是「远离一切言说自性」,言说所诠显的相貌,是无相、是没有体性的、是毕竟空寂所以叫作「远离」。
但是我们没有修空观,这叫作唯识的空观。在你没修空观的时候,或者修的不成功的时候,不能说「言说自性是毕竟空寂的」,(而会认为)言说都是真实的。你赞叹我了不起,我就感觉很欢喜;你毁辱我立刻就愤怒,就认为是真实的嘛!若是知道这都是假的,都是毕竟空寂,就「远离一切言说自性」。若能这样呢,你心就清净了,就没有贪瞋痴烦恼。
「唯有诸法离言自性,心正安住」,能在奢摩他里面啊,在未到地定里面,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里边作如是观的时候。观言说自性也就是内心里面虚妄分别的境界,都是无所有的,这个时候是什么境界?就是离言的自性,就是离一切名相、离一切分别的境界。这个时候在无分别的境界上,「心正安住」,心在那安住不动。有两种:一个是依他起、一个是圆成实。这个时候是名菩萨空三摩地。我们若没学到这个道理,那我们不知道。我们在〈真实义品〉学过,后来又有几个地方说到这个问题,到这里恐怕至少三次、四次了讲这个道理。要特别注意,多思惟,一方面对自己修空三摩地有用,第二个为人解讲,也可以讲解。假设听完了以后、或者是温习一下过去了就算了,很容易就忘掉了。忘掉了有什么问题呢?那就不可能修空三摩地;第二也不能为人讲。第三呢,有可能有人会问你:「你学《瑜伽师地论》是唯识中的根本论,小乘佛法也讲空三摩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讲空三摩地,《瑜伽师地论》、唯识的经论也讲空三摩地,你讲给我听一听,它有什么差别?讲一讲什么叫作菩萨唯识学派的空三摩地?你讲给我听一听,说我们考试的时候,预先告诉你,你还可以预备。遇见其他佛学院的同学、讲师问你,那不是事先预备的,就是临时说话就问你,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若是静坐时候不要只修奢摩他,你要修空三摩地。就是思惟嘛!就容易记住而且还能记得很清楚。如果只修奢摩他的止,不修空三摩地的观,不作如是观,你记不住,只是翻一翻本子看一看我记住,过几天就忘了,记忆力特别好的人不是很多。修奢摩他观的时候,同时也修空三摩地的观,还有一个好处是什么呢?因为你作如是观,就会熟悉。熟悉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于日常生活里边,随时和谁谈话的时候,你空三摩地的智慧能出现。出现呢,就能调伏自己贪瞋痴的烦恼,如理作意能化解自己内心的烦恼。说我不愿意修观,我就愿意修止、修奢摩他。这样修,你出定不修的时候,在日常生活里面遇见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烦恼起来你不能化解。这贪心来了还是随着烦恼去,说我这个正念会提起来,提起来是用止调伏它,不能化解。若用空三摩地远离一切言说自性,这一下子烦恼就没有了,它不同、不一样的。
申三、结
是名菩萨空三摩地。
这是结束这一段。
未二、无愿三摩地 (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菩萨无愿三摩地?
怎么叫作无愿三摩地呢?这是征,下面解释。
申二、释
谓诸菩萨,即等随观离言自性所有诸事,由邪分别所起烦恼,及以众苦所摄受故,皆为无量过失所污;于当来世不愿为先,心正安住。
「谓诸菩萨,即等随观离言自性所有诸事」,「等」,这个字怎么讲?「等」可以当作平等讲,所有一切都包括在内。「等」是差别的意思,是不平等,有等级的、有多的、有少的、有上中下,各式各样的也还是一切的意思。就是在一切法上,都能够「随观离言自性」,随顺佛陀的法语、随顺佛陀的教导,也就是随顺闻思修的智慧,观察这个离言自性,离言自性就是依他起。「所有诸事」,是什么呢?就是惑业苦,就是内心的烦恼再加上烦恼的业力,由业力所得的果报,就是这一切法,而这一切法明白地说是什么?就是内心的分别,以阿赖耶识为种子所生诸识。就是一切分别心、就是惑业苦:惑是也你的心、业也是你的心、苦也是你的心,都是你心的分别。观察这一切法是「离言自性所有诸事」,因为这一切事本身是没有名字。没有名字!就不能说,所以叫作「离言」。
这离言自性所有惑业苦的这些事情,「由邪分别所起烦恼,及以众苦所摄受故」,这些诸事是怎么来的呢?就是由于贪瞋痴分别的邪分别:由爱分别、非爱分别、爱非爱分别就生起贪瞋痴的烦恼。由这个烦恼再生出来种种的行动,由行动然后得种种果报。就是所起的烦恼再加上业力也在烦恼之内。
「及以众苦」,就是众多的果报。「所摄受故」,所有诸事是什么?就是惑业苦所组成的这些东西。「摄受」,在这里可以当作「组成」讲,组织成的,就是惑业苦所组织成的这些东西。
「皆为无量过失所污」,惑业苦、烦恼也是有过失啊,烦恼所造出来的所有业力也都有过失,所得的果报也都有过失。很明显的就是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所有很多很多的过失。为这些过失所污染,这东西都是令我们苦恼的:烦恼起来也是苦恼、造罪的时候也是苦恼、得的果报还是苦恼。谁欢喜这些东西啊!
「于当来世不愿为先,心正安住」,过去生不是佛教徒,没有学习佛法,不知道这些事情。现在学习佛法了,再不欢喜这些惑业苦的东西了。「于当来世」,现在惑业苦己经造成事实了,老病死的身体就在这里,弃不掉的、不能把它丢掉了,没这个能力,除非得圣道就可以。禅师说:「不与为万法为伴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弃掉惑业苦了。我们没有这个本事啊,你不能修空三昧,不能弃舍这些东西。但是我现在发愿「于当来世不愿为先」,我将来再也不欢喜这些东西了。「心正安住」,在奢摩他里边作如是观,然后住在这里不要动,这是心正安住是名菩萨无愿三摩地。
申三、结
是名菩萨无愿三摩地。
我想「无愿三摩地」,三摩地是要经过修行、成就了,最低限度要有未到地定可以称为「三摩地」。我们没有成就的时候,但是「无愿」这二个字应该具足,谁欢喜这些东西呢?应该有不欢喜的意思。
《披寻记》一五一八页:
「由邪分别所起烦恼等者:〈真实义品〉中说」,〈真实义品〉说什么?「又诸愚夫,由于如是所显真如不了知故」,又诸愚夫,就是诸糊涂人啊!没有智慧、没有戒定慧都是愚夫。由于如是所显真如,因为你对于这个所显的真如,就是菩萨得到了根本智把真如显现出来了,但是我们没有得根本智,所以对菩萨所显现的真如,不明白、不了知、不知道什么叫作「真如」。
「从是因缘八分别转」,由于我们不知道、不明白什么是真如,因此而有八种分别的现起。「能生三事」,八种分别,它能生出来三种事情。「能起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这三种事出现以后,就是明白地说呢,就是能现起有情世间及器世间。「有情世间」,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及器世间」,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山河大地这些器世间,现出这个果报。这样子这段文也就是惑业苦。
「乃至广说。(陵本三十六卷二十页)随应当知此所说义。」我们学过了「八种分别」是什么?「三种事」,是什么?八种分别能生三事。第一个是自性分、第二个差别分别、第三个总执分别、第四种是我分别、第五个我所分别、第六个爱分别、第七个非爱分别、第八个俱相违分别,加起来是八种分别。自性分别、差别分别、总执分别能生什么事情?分别戏论所依、分别戏论所缘的事情。我分别、我所分别能生什么事情呢?能生我见及我慢的事情。爱分别、非爱分别、俱相违分别能生贪瞋痴的事情。有了分别戏论所依,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分别戏论所缘的事情,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能生我见、我慢也就能生出来贪瞋痴的烦恼。这些惑业苦的事情都是我们所不欢喜的。
未三、无相三摩地 (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菩萨无相三摩地?
这是第三个科无相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征,什么叫作菩萨的无相三摩地?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申二、释
谓诸菩萨,即正思惟离言自性所有诸事,一切分别戏论众相永灭寂静,如实了知,心正安住。
「谓诸菩萨,即正思惟」,也就是在三摩地里面这样思惟观察「离言自性所有诸事」,「所有诸事」,就是依他起,就是一切分别戏论的众相,就是一个能分别的识:有能分别、有所分别的众相。所分别的众相,本身是没有自性,它是依内心的分别为自性、为体性的。现在在奢摩他里面观察一切分别戏论是毕竟空寂,灭了分别戏论。由分别戏论而现的诸相也都不可得,就是能分别不可得、所分别也不可得,就是「永灭寂静」,是已得圣道了,才能有这个境界。这个时候没有生、也没有灭所以叫作「寂静」。这个时候众相永灭,所以叫作「无相」。而众相的不现前是分别心不分别了,众相才寂灭。「如实了知,心正安住」,如实了知,表示得无分别智了。这无分别智安住在离一切相这里,所以心正安住是名「无相三摩地」。
「无相三摩地」,「相」是什么?就是心所分别的一切相。有所分别的心,就有能分别的。有所分别的境界,就有能分别的虚妄分别。能分别的就是虚妄分别心,有能、有所这就是「相」。现在你能够在奢摩他里边观察所分别的相是无自性、是空无所有的。就没有所分别,也就没有能分别。所分别无,能分别也没有了。这就叫作「一切分别戏论众相永灭寂静」,是经过观察而后没有这些分别戏论,众相永灭了。经过观察,就是观察到第一义谛了,这时候无能、无所,寂灭了,这个时候叫作「无相三昧」,是名菩萨无相三摩地。
申三、结
是名菩萨无相三摩地。
下面是第二科总料简,前面是别辨相,别别地说明三三摩地的相貌。下面再料简,再重新地观察思惟。分二科,第一科是明建立,就是安立这个三三摩地。分二科,第一科问。
午二、总料简 (分二科) 未一、明建立 (分二科) 申一、问
问:何故唯立三三摩地,无过无增?
什么理由只是唯独地建立三个三摩地,没有多、也没有增加,也没建立两个、也没建立四个,是建立三个。「无过无增」是什么意思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法。
申二、答 (分二科) 酉一、总标法
答:法有二种。谓有、非有;有为、无为,名之为有;我及我所,名为非有。
这个法有二种不同。是我们分别心所对面的就叫作「法」。有二种不同:一个是「有」、一个是「非有」。什么叫作「有」呢?「有为、无为名之为有」,有为法和无为法叫作「有」。「我及我所,名为非有」,就是我们在有为法、无为法上执着有我、我所,这只是虚妄分别,是没有体性的叫作「非有」,这说得非常清楚。这是第一科总标法。
酉二、别配依 (分三科) 戌一、无愿三摩地
于有为中,有无愿故;可厌逆故;当知依此建立无愿三摩地。
现在第二科别配依,就是用这个有、非有、有为、无为来配三三摩地,以法为依建立三三摩地,所以叫作「别配依」。分三科,第一科无愿三摩地。
在有为法中,那就指惑业苦说。「有无愿故」,这里面有个无愿,有我们不欢喜惑业苦的流转、生死的苦恼。「可厌逆故」,有惑业苦是可厌恶的,是我们应该拒绝,不接受这件事,是「可厌逆故」。「当知依此建立无愿三摩地」,就是依照这个建立无愿三摩地,从有为法来建立无愿三摩地。当然这是要在修学三昧才成立三摩地。
戌二、无相三摩地
于无为中,愿涅槃故;正乐摄故;当知依此建立无相三摩地。
前面是有为法。这是第二科建立无相三摩地,在无为法里面就是涅槃。我们欢喜成就涅槃、不欢喜惑业苦。「正乐摄故」,这个涅槃正是我们所欢喜的这一类法里面。「当知依此建立无相三摩地」,就是依无为法来建立无相三摩地,这样说呢,有为法是我们所厌逆的,无为是我们所欢喜的。所欢喜的是建立无相三摩地,不欢喜建立无愿三摩地。这是第二科,下面是第三科空三摩地。
戌三、空三摩地
于非有事,菩萨不愿;亦无无愿。然于非有,菩萨如实见为非有。依此见故,当知建立空三摩地。
「于非有事,菩萨不愿」,我及我所这件事,菩萨对此事没有欢喜心「不愿」。「亦无无愿」,也没有一个无愿的意思,也没有愿,也没有无愿。「然于非有,菩萨如实见为非有」,然而我们于非有,我及我所这个地方,菩萨如实见为非有,它是非有就见它是非有,这叫作「如实」,如果是有见它是非有,那就是错了,就不叫作如实。
「依此见故,当知建立空三摩地」,就是依据你见我、我所是无所有的,就建立空三摩地。这个地方呢,在前面小乘佛法的三三摩地,空三摩地指什么说呢?空三摩地就指无我、无我所说,叫作「空三摩地」。现在大乘唯识里边说:「言说法性自性空,这叫作空三摩地」,这边说法有点不同。远离一切言说自性,唯有诸法离言自性是名空三摩地。
末二、辨了知 (分二科) 申一、于自乘
如是菩萨于此三种三摩地中,精勤修学,于是建立如实了知。
这是第二科辨了知,前面第一科明建立,建立三三摩地,就是依据有、非有建立三三摩地。下面第二科辨了知,了知这个三摩地,那就是用功修行才能了知三三摩地。分二科,第一科于自乘,于你自己大乘佛法里边建立三三摩地的了知。
「如是菩萨于此三种三摩地中,精勤修学」,不懈怠,能够精进地修学。「于是建立如实了知」,对于大乘佛法里面建立三三摩地,经过长时的修学,真实地证悟了、如实了知了,这是「自乘」。下面是于余乘。
申二、于余乘
于余行相三三摩地,如实悟入;安立理趣,如实悟入;修习理趣,如实了知。谓于其中,诸声闻众,精勤修学及圆满证。
「于余行相三三摩地,如实悟入」,于余行相,就是大乘佛法之外,还有小乘佛法所说的三三摩地的行相。另外有不同于大乘说的行相的三三摩地,这我们也应该知道的。「如实悟入」,应该知道那三三摩地的道理,应如实地悟入。「安立理趣,如实悟入;修习理趣,如实了知。」,于余行相的三三摩地应该如实悟入,怎么样悟入呢?分两部份:一个是安立理趣,如实悟入,就是用名言安立三三摩地的道理应该明白。从名言上要通达什么叫作空三摩地?什么叫作无愿三摩地?什么叫作无相三摩地?「修习理趣,如实了知」,前面安立理趣是名言上安立,就是教法要明白。「修习理趣」呢?是由安立理趣的通达,然后修学止观叫作「修习理趣」。「如实了知」,也是真实地悟入,就是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到三三摩地。
「谓于其中,诸声闻众,精勤修学及圆满证。」这里面说余行相的,如实悟入;安立理趣,如实悟入;修习理趣,如实了知。究竟指什么说呢?「谓于其中,诸声闻众」,就是没有发无上菩提心,只有出离心的声闻这些佛教徒。他们精进用功修学的三摩地,最后「及圆满证」,达到了圆满地证入三三摩地,就指声闻的三三摩地说。
《披寻记》一五一九页:
「于余行相三三摩地等者:诸声闻众所修所证三三摩地与菩萨别。名余行相三三摩地。彼之行相。安立理趣,修习理趣」,彼声闻所学习的那个行相安立理趣的三三摩地、修习理趣的三三摩地。「如〈三摩 多地〉中广释其相,随应当知。(陵本十二卷八页)」,在那里已经说过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