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41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通方广懺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下终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5-7-16 20:46: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摘自《大通方广懺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大通方广懺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卷下 终





上卷备註

大正藏原题,上卷以鬆本文三郎氏藏敦煌本為底本。注释中除注明出处的外,其餘皆依於胡老师根据拉卜楞寺版藏文经文的校注。

[一]「与大比丘八万人俱。言诸菩萨三万六千人」:原文為「□□□□□俱诸菩萨三万六千人」。

[二]「於一生中。远离一切盖障。具足成德自在」:原文為「一生补□□□□□威德日在」。

[三]「於如来前。劝请宣说。方便密意」:原文為「显说如来方便蜜□」。

[四]「能使佛地。悉皆清凈。如来事业。任运成就」:原文為「□□□□□□作佛事皆悉成就」。

[五]藏文為:以诸佛加被而為建立。

[六]原文為:□□藏。

[七]藏文為:作。

[八]藏文為:彼功德位。

[九]原文為:犹大海。為对仗故。依藏文义,持者可随自己的意乐择一而诵。以下类似情况同此。

[一O]藏文為:今心清凈。

[一一]藏文為:安住平等。

[一二]藏文為:念定悉持。

[一三]藏文為:「具足智慧。宣说教法」。

[一四]藏文為.四摄六度。依丁保福《佛学大辞典》(以下简称丁氏辞典),四等為慈悲喜捨四无量之义,四摄為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一五]藏文為:具足知道有无的智慧,依丁氏辞典,有无為术语指有法和无法。

[一六]藏文為:住正知定中。

[一七]藏文為:无量威德。

[一八]藏文為:使。

[一九]藏文為:而。

[二○]「相好严身。眾相第一」。藏文為「端严相好。具足最胜」。

[二一]色好:藏文為身色。

[二二]藏文為:依住平等。依丁氏辞典,平等亦指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之法,汉文中无等等指佛道及佛之尊号。

[二三]藏文為:长久生起善根。

[二四]此段藏文為:「得佛自在。具足智慧。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二五]「通达善趣门。关闭诸恶道」:藏文為「开善趣门。关闭恶道」。

[二六]藏文為:為。

[二七]无量功德:藏文為大功德位。

[二八]藏文有往昔之义。

[二九]藏文為:并知如来恆常安住。

[三○]「常说眾生等。尽有佛性」:藏文為「於眾生中。皆有佛性。於寻常中。如是说云」。

[三一]以上讲菩萨名后.藏文均有摩訶產之谓。

[三二]桓:音环。

[三三]指大梵天。

[三四]娑罗:指娑罗树。

[三五]藏文為:四月十五日,此处日期的差异可能来自汉藏歷法的不同。

[三六]安隐:指心的安乐。

[三七]安乐:指身的安乐。

[三八]藏文特指道的左右两边。

[三九]藏文此处仅有如来之谓。

[四○]维摩:亦名无垢称,藏文此处為无垢称。

[四一]邪:原文為耶。

[四二]座:原文為坐。

[四三]此处「与华平等。名為八功德。香水弥满」藏文无此数字之义。

[四四]原文此处有「波头华」三字,藏文此处无此数字之义,大正藏亦校作删。

[四五]一阐提:依丁氏辞典,阐提為之略称,不成佛之义也。此有两种.一断善阐提,起大邪见而断善根者;二大悲阐提,菩萨有大悲心欲度尽一切眾生而成佛,眾生无边,故已毕竟无成佛之期者。此处含义為前者。

[四六]藏文此处有「语句亦善 」。

四七]藏文此处有诸善男子,原文无。

[四八]原文此处有诸善男子。藏文无。

[四九]原文為:理无二极。此处采用现惯用译法 边,指断常二边。

[五O]此句藏文义為在智慧的观察下最终是一体。

[五一]邑:音义.都市县;塚:音肿,坟墓。

[五二]原文為:若诵经一句。藏文特指本经,為显此经殊胜,故依藏文,持者可依自己的意乐择一而诵。

[五三]原文為:九。

[五四]礼:原文為体。

[五五]空处:指寺庙。

[五六]抃:音变。

[五七]罹:原文為:罗。藏文為遭遇之义,故校為罹,音利。手抄本亦校如此。

[五八]扫:原文為持。

[五九]忉:音刀。

[六○]「见了佛性。以是因缘」。原文為「见了佛以。是性因缘」。疑排版之误。

[六一]原文自此以上至敬礼宾王佛,敬礼前均有当字,藏文无,为格式规整故,依藏本删去。

[六二]原文為:合十指抓掌。

[六三]敬礼:原文為敬信,為与后文格式一致,故依藏文。

[六四]燃:原文為然。

[六五]通:藏文為无碍之义。

[六六]此处汉文為南无分身诸佛.藏文為南无无量化身佛,义為此佛名為无量化身。由于本经译出的年代久远、可能所依的梵文版本不尽相同以及在辗转流通和整理中產生的讹误等,在佛教术语用法方面与现在有一些差异,另外行文格式也不太严格,虽与藏文内容非常吻合,但在佛菩萨名号处略有差异。特遵师嘱,為不失加持故,凡汉、藏本中佛名有差异者,汉文佛名不减.藏文佛名於后补充,并列刊出;汉、藏佛名位置不同者,按藏文原序列出;汉、藏佛名意义相当者,藏义佛名于后注出;少数汉、藏文佛名含义相当而汉文文字与当今习惯用法差异较大音.為便于当今持诵者念诵时缘想,特依藏文佛名修正,原佛名于后注出,供念诵者参考选择。以下类似情况同此处理,不再说明。

[六七]宿:藏文為星宿之义。

[六八]宿:同上。

[六九]上:藏文為无上之义。

[七O]藏文此处有此佛名而汉文无。

[七一]在藏文中此佛名位置见后。

[七二]在藏文中此佛名位置见后。

[七三]藏文此处有此佛名而汉文无。

[七四]藏文此处无此佛名而汉文有。

[七五]宿:藏文指宿命通。

[七六]藏文此处有此佛名,汉文位置见前。

[七七]藏文此处有此佛名,汉文位置见前。

[七八]汉文此处為南无人王佛,藏文為南无金刚王佛.并列刊出。

[七九]汉文此处為南无师子依王佛,藏文為南无师子威光王佛,并列刊出。

[八O]此佛名在藏文中位置见后。

[八一]藏文此处有此佛名,汉文位置见前。

[八二]藏文為南无实积欢喜藏佛。

[八三]藏文此处有此佛名.汉文见后。

[八四]藏文此处无此佛名

[八五]在藏文中此佛名位置见前。

[八六]牢强:藏文為坚固之义。

[八七]大强:藏文為坚固之义。

[八八]藏文中光指智光。

[八九]汉文此处為南无常光幢佛,藏文為南无常光幡佛,并列刊出。

[九○]灯:原文為登。

[九一]灯:原文為登。

[九二]优鉢罗华:夜间开放的莲花。

[九三]閦:音杵。

[九四]藏文為中才指智

[九五]汉文此处為南无大通光佛,藏文為南无大解脱光佛,并列刊出。

[九六]衹:音其。

[九七]原文為:具足大乘□,属大正藏排版漏字,依藏文补上。

[九八]清凈:原文為凈清,依藏文改正。

[九九]无间:原文為间无,依藏文改正。

[一OO]戒:原文為式,依藏文改正。

[一O一]汉文此处為南无十亿王明诸佛。

[一O二]汉文此处為南无日转光明王佛。

[一O三]灯:原文為登。

[一O四]严:藏文為庄严之义,以下佛菩萨名号中严义同此.不再一一列出。

[一O五]汉文此处為南无难胜师子响佛。

[一O六]依丁氏辞典,楼至佛,又谓卢至、楼由、卢遮等,译曰爱乐、啼哭之义,贤劫千佛之最后佛也,今之执金刚神或名密跡金刚是也。

[一O七]汉文此处汉文诸佛名「南无维卫佛.南无式王佛。南无随叶佛。南无拘楼秦佛。南无拘那含牟尼佛」,藏文為「南无威光佛。南无尊胜佛。南无救一切佛。南无除邪性佛。南无金力佛」。依丁氏辞典.维卫佛,又谓毘婆沙、弗沙等名,七佛之首,译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随叶佛,又谓毘舍浮等名,一切胜之义;拘楼秦佛,又谓拘留秦、拘留孙、迦罗鳩村大等名,七佛之四,译曰所应断已断、灭累、成就美妙等;拘那含牟尼佛,又谓迦那伽牟尼等名,译曰金寂、金仙人,贤劫第二佛,七佛之五。式王佛,未见注释。

[一O八]迦叶佛,藏文义為饮光佛,迦叶.音加设。

[一O九]祇法藏佛,藏文為大法藏佛。祗:音其,有大之义。[一一O]皷:鼓之异体。

[一一一]汉文此处為南无善见定自在王佛,藏文為南无勇行定力王佛,并列刊出。

[一一二]声:原文為散。

[一一三]汉文此处為南无相觉自在佛.藏文為南无宝相王佛,并列刊出。

[一一四]汉文此处诸佛名為「南无尸弃佛。南无毘舍浮佛。南无迦罗鳩村大佛。南无迦那含牟尼佛」,藏文為『南无具尊胜佛。南无救一切佛。南无除邪性佛。南无金能佛」。依丁氏辞典,尸弃佛,尸弃又谓式,胜及最上义亦有持髻和火等义。毘舍浮佛、迦罗鳩村大佛,见前注。迦那含牟尼佛,未见注释。

[一一五]同[一O八]。

[一一六]汉文此处為南无常灭佛,藏文為南无常寂佛,并列刊出。寂:寂静之义。

[一一七]藏文此处无此佛名

[一一八]藏文此处為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一 一九]三恶道:原文為四恶道。

[一二O]常:藏文为恆常安住。

[一二一]藏文此处有南无华足佛。足即圆满之义。原文见后。

[一二二]此佛名在藏文中位置见前。

[一二三]原文為南无目在通王佛.目:疑為自。

[一二四]原文此处為南无目在通王佛,藏文為南无神变自在王佛,并列刊出。

[一二五]藏文為南无上士佛。弗沙佛,见前注。

[一二六]灯:原文為登。

[一二七]藏文為南无四万八千不动定光佛。

[一二八]藏文為南无破一切障碍佛。

[一二九]四十:原文為十四。

[一三O]十二部经名释:依丁氏辞典,据智度论三十三之说:一修多罗,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尤言契於理契於机之经典。二祗夜,译作应颂,又作重颁,应於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為颁。三伽陀,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顿。不依长行、宜作偈颂之句者。如法句经是也。四尼陀那,此译因缘。经中说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因缘之处。如诸经之序品即因缘经也。五伊帝目多,此译本事。佛说弟子过去因缘之经文。如法华经中药王菩萨本事品是也。六闍多伽,此译本生。佛说自身过去世因缘之经文也。七阿浮达摩,新云阿毘达磨,此译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之经文也。八阿波陀那.此译譬喻。经中譬喻之处也。九优婆提捨,此译论义。以法理论义问答之经文也。+优陀那,此译自说。无问者佛自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是也。十一毗佛略,此译方广,说方正广大之真理之经文也。十二和伽罗,此译授记。於菩萨授成佛之记之经文也。此十二部中,修多罗与祗夜及伽陀三者,為经文之体裁 餘九部从其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

一三一]原文為:伊帝曰多伽,黄懺华的《佛学概论》中,音译為伊帝目多伽,与本经译音类似,故而釆用此种译音。

[一三二]原文為南无得大势菩萨,依丁氏辞典.得大势菩萨即大势至菩萨。

[一三三]藏文此处无此菩萨名。

[一三四]藏文此处有南无勇精进菩萨。

[一三五]藏文此处无此菩萨名。

[一三六]宿:藏文為昔之义。

[一三七]原文此处為南无无尽意菩萨,藏文此处為南无无尽慧菩萨,并列刊出。

[一三八]原文此处為南无光英菩萨,藏文為南无光明菩萨,并列刊出。

[一三九]原文此处為南无慧上菩萨。藏文此处為南无慧光明菩萨,并列刊出。

[一四○]原文此处為南无实英菩萨,藏文為南无宝明菩萨,并列刊出。

[一四一]製行:戒律之义。

[一四二]辩:藏文為智慧辩才之义。

[一四三]原文此处為南无常惨菩萨,藏文為南无常慈善萨,并列刊出。

[一四四]原文此处為南无照明菩萨,藏文為南无上功德菩萨,并列刊出。

[一四五]藏文此处无此菩萨名。萨陀波论菩萨,依丁氏辞典,即常啼菩萨。

[一四六]眴:音瞬,眨眼之义。

[一四七]原文此处為南无善眼菩萨,藏文為南无善根菩萨,并列刊出。

[一四八]同[一二五]。

[一四九]原文此处為南无乐实菩萨,藏文為南无乐諦菩萨,并列刊出。諦,諦实之义。

[一五○]藏文為南无得王位菩萨.

[一五一]原文此处為南无奢提菩萨,藏文為南无无畏菩萨,并刊刊出。

[一五二]睒:音闪,眨眼之义。

[一五三]原文此处为南无衣王自在菩萨,依藏文将衣改為医。

[一五四]原文此处為南无持一切菩萨,藏文為南无救一切菩萨,并列刊出。

[一五五]藏文此处无此菩萨名,

[一五六]藏文此处无此菩萨名。

[一五七]原文為南无拘楼菩萨,依此处藏文為南无除邪见菩萨之义,拘楼应為拘楼秦。

[一五八]释摩男:释迦族之义。

[一五九]南无登王菩萨:藏文此处无此菩萨名。

[一六O]藏文為南无宝炽燃菩萨。登:依藏文之义,同灯。

[一六一]原文此处為南无宝造菩萨,藏文為南无宝作菩萨,并列刊出。作,造作之义。

[一六二]原文此处為南无原嶮菩萨,藏文為南无清凈菩萨,并列刊出。嶮:音演,高峻之义。

[一六三]原文此处為南无照味菩萨,藏文為南无智慧菩萨,并列刊出。

[一六四]濡:音软,柔软之义。

[一六五]原文此处為南无须那菩萨,藏文為南无布施菩萨,并列刊出。布施,梵音為檀那。

中卷备註

中卷以大谷大学藏敦煌本為底本,经题為大正藏后加,首缺三千多字。二○○○年三月该三千多字於北京法源寺房山石经编委会所藏之拓本中发现。注释中除注明出处的外,其餘皆依於胡老师根据拉卜楞寺版藏文经文的校注。

[一]原文為:惚,依藏文义应為恼。以下文中恼.原文皆作惚,不再一一注出。

[二]原文為:受.依藏文义改為寿。

[三]藏文為:无上菩提,依丁氏辞典,二者意义基本一致。

[四]原文為:勉,依藏文义应為免。以下文中免,原文皆作勉,不再一一注出。

[五]此处房山石经原文為「开演三宝□真依处」,留有一字空缺未刻,依藏文,特补「為」。

[六]橙:椅前放脚之凳。

[七]原文為:二。

[八]二应法身:依丁氏辞典,小乘谓王宫所生之身為生身,戒定慧等之功德為法身。大乘谓理智冥合之真身为法身,随粮现生之应化身為生身,即合法报应三身中法报二身為法身,应身為生身。藏文為佛於王宫。示现化身。

[九]藏文為:菩提树下。

[一O]原文為:始。

[一一]原文為:亦名僧。

[一二]以:依靠之义。

[一三]惑:原文為或。

[一四]证结尽无:藏文為漏尽已灭。

[一五]崇:藏文為增。

[一六]难别:原文為取别。

[一七]轨用:藏文為行道之义。

[一八]法用:藏文為法宝。

[一九]法体:藏文為法宝。

[二○]麁:同粗。

[二一]八倒:原文為八到。

[二二]动求之苦:藏文為皆為缘起。

[二三]取证:藏文為究竟之义。

[二四]入:原文為八。

[二五]杀:原文為煞。

[二六]邪:原文為耶。

[二七]见世所乐:藏文為安立到乐处之义。

[二八]三恶:指三恶趣名字。

[二九]想:原文為相,依藏文义应通想。以下文中想原文皆作相,不再一一注出。

[三○]「菩萨如是。具足十法。断除愚痴 」:為依藏文经义后补,原文為「菩萨□□□□□□□□□□□」。

[三一]原文為:无能為□。

[三二]閒:间之异体。

[三三]「行慈及大悲。身语意罪障。悉皆获清凈」:為依藏文经义后补,原文為「行慈□□□□□□□□□□□□」。

[三四]前人:他人对方之义。

[三五]原文為:□佛所。

[三六]障:藏文為灭。以下同。

[三七]得先因力:藏文為依靠前世因缘之力之义。

[三八]财:原文為则.藏文為财利之义。

[三九]四忆念:即四念住。

[四○]障诸根:即令惯用守护根门之义。

[四一]独处远离:藏文為独处静处远离喧闹。

[四二]此处至中卷首文字為本次发掘整理过程中在房山石经拓本中所发现,大正藏经文原缺,且与大正藏衔接部為「□无憍慢。三□□□法利□自显现」,现依房山石经补上。

[四三]原文為:四者不示人垢凈青白。藏文义為不示人分别垢净之法,一律平等。

[四四]原文為:诸因缘,房山石经拓本此处為:诸法因缘。

[四五]摄法:指四摄法。

[四六]依此段文义取藏文义,指菩萨慈悲不捨眾生,為救拔一切有情出离苦难而现受六道轮回生死之中毫无怨言之义。原文為:一者离受无量生死。

[四七]受信施行:藏文义指受持信奉布施之道。

[四八]法界忍:藏文此处為忍波罗蜜。

[四九]入:原文為人。

[五○]「当与八万久达佛慧法身大士。流通此经」:此处依房山石经校正,原文為「当与八万久远慧法身大士流通此经」。

[五一]藏文此处特指此经,原文為:大乘方广经典。

[五二]藏文指无量国土的珍宝,原文為:无量国珍宝。

[五三]原文為:「能续三乘智慧。常命善男子」。疑断句有误。

[五四]度人:藏文指度别人的人。

[五五]此处依房山石经校正,原文為:此义虽明。

[五六]忘误:此处依房山石经校正,原文為忘悟。

[五七]此处依房山石经校正,原文為:以不知灭。藏文亦為信之不灭之义。

[五八]原文為:人,藏文為:入;房山石经為:而,此处依房山石经。

[五九]此处依房山石经校正,原文為:百千亿。

[六○]除:藏文為消受之义。

[六一]消:藏文為消受之义。

[六二]檀:藏文指檀波罗蜜。

[六三]「不观好恶。福田成就」:藏文為不分别有情善恶的布施,则布施的福田圆满之义。

[六四]藏文為:四十。

[六五]藏文為:得闻此经名字。

[六六]原文為:一切供善之具。

[六七]原文為:若我以一劫若灭一劫。

[六八]原文為:彼佛所,语义不详,故依藏文。

[六九]依仪:藏文為讚颂.指法宝。

[七O]牛:原文為中。

[七一]打失星:打铁时的火星。

[七二]原文為:如是大乘者□□□□乘。

[七三]「小乘有限量。不能度一切」,藏文此处无此数字义。

[七四]原文為:亦,為对仗整齐易于读诵,故依藏文。

[七五]原文為:得,為对仗整齐易于读诵,故依藏文。

[七六]藏文此处有善男子。

[七七]修种种惠施:藏文详指供养寺庙塔及法;手足千辐轮相:原文為千辐轮相。

[七八][月*庸]:康熙字典亦无此字,疑为臃之异体。

[七九]绸縵:原文為同縵。

[八O]炒衣服:原文為妙眼。

[八一]缺骨:即锁骨。

[八二]造三宝业:藏文详指建造大殿与塔。

[八一]清凈身相:藏文详指身材宏直。

[八四]味:原文為鸣。

[八五]原文為:常发庄严修善法。

[八六]二牙白:藏文為牙白。

[八七]□过:藏文指语过。

[八八]藏文无此句义。

[八九]细长目相:藏文為目中无翳视物黑白分明相。

[九O]牛王[目*妾]相:眼睫毛象牛王的那样修长美丽,保护眼睛不进尘埃。[目*妾]:依康熙字典,音洁,睫毛之义。

[九一]和上阿闍梨师:藏文為上师堪布阿闍梨等;和上:即和尚;肉髻:原文為内髻。

[九二]原文為:喜敷具。

[九三]原文為:得一一毛孔生相。

[九四]原文為:得身毛上靡相。

[九五]藏文无此句义。

[九六]指主、无相、无愿。

[九七]原文為:多乘白鸟。

[九八]非:原文為无。

[九九]原文為:非眼色非色相行。

[一OO]原文為:非耳非声非声相行。

[一O一]原文為:非舌非味相行。

[一O二]原文為:非身非触相行。

[一O三]愿:藏文為我所;阴:指蕴界。

[一O四]实如所说:原文為实如説。

[一O五]此处依藏文之义重新断句,原文為:欲度眾生示现老人。為坏贪身示现病苦。為坏贪寿示现死相。為坏欲及我我所示现沙门。为令眾生不求梵天帝释之身懃求出世无上之法。踰出宫城示现出离三界繫缚。及示非果前后故。示现无嗔爱。是故三十二相庄严其身。為示眾生良祐福田。剃除周罗弃捨瓔珞。遣马令还放阐陀罗。示现远离一切烦恼。现剃鬚髮。示现贪著於一切法。受持袈裟。示调眾生从欎陀伽阿罗边諮问受法。示现破坏自高之心。六年苦行為外道现受饮食。随世俗法现受藁草。示於知足坐草辱上。示懐憍慢诸天龙神讚嘆恭敬。示现功德庄严果耜报。阐陀罗:世尊的马名。

[一O六]知去来现佛;藏文指了知三世诸佛如何成佛之义。

[一O七]萨婆若:指一切智。

[一O八]双树不灭:藏文指佛不於双树林入涅槃.

[一O九]藏文此处有:「超越实相胜果。桓住法界。是故名為实相法身」,手抄本校:「超越实相胜果。恆住自性。是故名為实相法身」。原文此处无数句,疑為遗漏,依藏文增补。

[一一O]藏文為:為利眾生入涅槃。

[一一一]境:原文為竟,依藏文经义,指境界,以下同。

[一一二]兴:藏文為兴盛之义。

[一一三]论义大乘:原文為论义大耳。

[一一四]无生:藏文作无生法忍。

[一一五]中卷后有:开皇十年(公元五九○年,隋煬帝时。校勘者注。)十一月二十日清信女董仙妃稽和南十方一切三宝令谨亡夫曾雅造此经一部流通供养愿亡夫泳此善因游魂凈土面覩诸佛永虽(疑為离)三途(亦多写為涂)长超八难耳飡法音心悟智忍普共六道同向菩提。

下卷备注

卷下大正藏以知恩院藏写本為底本,以大英博物馆藏敦煌本S.1847互校之。注释中注明出处的外,其餘皆依於胡老师根据拉卜楞寺版藏文经文的校注。

[一]原文為:□□。

[二]原文為:□说眾生尽有佛□。

[三]「诸魔佈畏。外道归伏故。是名师于吼。如是显说已」。原文為「□魔怖畏外道归伏故□□□□□□□□□□□ 」。

[四]藏文為东高西低之义。

[五]原文為:是名六□□□□□□。

[六]原文為:□□。

[七]释迦分身诸佛:即释迦佛无量化身之义。

[八]从空化下:即从天而降之义。

[九]「说诸眾生。尽有佛性。并云诸法。皆归於空」。原文為「说诸眾生皆有□□□□□法皆归於空」。

[一O]座:原文為:坐。

[一一]原文為:万。

[一二]座:原文為:坐。

[一三]正理衣服:原文為正衣服。

[一四]藏文此处有善男子。汉文原无。

[一五]原文「為初中后善。一切眾生分别说三。是故名為一相三宝」,此数字义,藏文中无。

[一六]「救护散失心。断除三恶道」。原文為「救护失□□三恶道」。

[一七]进:藏文為回转之义。

[一八]尽善提性:藏文為一直到成佛之义。

[一九]原文无断句,依藏文断句。

[二O]戏论:原文為论戏。

[二一]原文為:「善见王子与三千人 俱忽然之顷来至佛所」,疑断句有误。

[二二]藏文此处有善男子,汉文原无。

[二三]藏文為:宝生佛。

[二四]藏文為:不空成就佛。

[二五]藏文為:妙色身如来。

[二六]虚空藏:原文為虚空。

[二七]坚德大士:原文為坚德。

[二八]藏文為无垢称大士。

[二九]迦叶:音加设,飮光之义。

[三O]现在诸佛:原文為现有佛事。

[三一]藏文此处无地下二字义。

[三二]原文為:有大神足。

[三三]「於比丘比丘尼边作非法事」:原文為「於比丘边作非法。比丘尼边作非法」。

[三四]「於父母边作非法事」:原文為「於父母边作非法」。

[三五]僧鬘物:依丁氏辞典,此為梵语,译為对面施之物。

[三六]方等:依丁氏辞典,為周徧之义,藏文為遍一切虚空之义。

[三七]原文為:愿又更莫造。

[三八]同上。

[三九]招提僧:依丁氏辞典,為四方僧之义。招提乃梵语!,四方之义。

[四O]突吉罗:五无间罪。

[四一]现在分身诸佛释迦:原文為现在分身诸来释迦。

[四二]「五欲因缘。心生忿恚。不知厌足」:藏文為:「五欲因缘。不知厌足。心生忿恚」。

[四三]师长:藏文中明确指出為堪布、阿闍黎。

[四四]汝:原文為以。

[四五]三世尊:原文為二世尊。

[四六]偈教:藏文為偈颂。

[四七]想:原文為相,依藏文义应通想。以下文中想原文皆作相,不再一一注出。

[四八]原文為欲。

[四九]「谤禪坏乱眾。其罪亦如是」:藏文此处无此二句义。

[五O]自此上溯至「我等令者。稽首过去」,藏文此处无以上数句义。

[五一]阿罗汉:原文為阿罗呵。

[五二]苦尽:依上下文义,当属四諦的灭諦。尽:藏文為寂。

[五三]苦尽道:依上下文义.当属四諦的道諦。

[五四]伽陀:即偈颂。

[五五]尽:藏文為边际。

[五六]戒定慧:原文為禪戒智;眼:藏文為观察之义。

[五七]提婆魔[少/兔]舍:藏文為指天及人的导师。

[五八]尽:藏文為边际。

[五九]灭度:依丁氏辞典,為般涅槃之义,而藏文此处无此义。

[六O]十佛:原文為七佛。

[六一]原文為:直。

[六二]二生法界:藏文义為於第二生得法界空性。

[六三]法界忍:原文為法界

[六四]原文為:反。

[六五]十二部经诸大菩萨:藏文特指十二部经诸大菩萨名号。

[六六]原文為:「心生欢喜无量。信敬书写受持读诵。通利空凈之处凈治一室」。疑断句有误。

[六七]香埿:特指雪山牛粪加六香等。

[六八]座:原文為坐。

[六九]原文為:无我见人。疑文字有误,故依藏文。

[七O]「请命令上。分别称扬」。藏文為初者应当分别明白宣说。

[七一]原文為:「十二部经。诸大菩萨」,藏文特指十二部经诸大菩萨名号。

[七二]此段中「心心」,藏文為「至心」。

[七三]「如是七日。定得灭罪。凈除罪业。决定无疑」:原文為「如是七日。定得灭」。

[七四]一逆:即一个无间。

[七五]得正门已:藏文為已经入门之义。

[七六]还得果报:藏文為现得功德果报。

[七七]失心错乱:藏文指信心失坏。

[七八]除不至心懺悔者外:原文為除不至心。

[七九]得住:指定。

[八O]白:原文為自。

[八一]多少:原文為多小。

[八二]无间:原文為无闻

[八三]鬲:音格。层之义。

[八四]皆是:原文為是皆。

[八五]幢:原文為憧。以下文中幢原文皆作憧。

[八六]原文為:「復有十八铜釜沸铁。涌出四门漫流满阿鼻城」。疑断句有误。

[八七]原文為:「其蛇哮吼如天大雷雨。大铁丸满阿鼻城中」。疑断句有霰。

[八八]原文為:脑,依藏文义应作恼。以下文中恼原文皆作脑,不再一一注出。

[八九]原文為:「周匝铁墻铁网弥覆其地。亦铁上火彻下。下火彻上」。疑断句有误。

[九O]师:藏文详指堪布阿闍黎。

[九一]吒:藏文音耷,罗:藏文音拉。

[九二]「从师子奋迅三昧起入师子振动三昧。从师子振动三昧起入海意三味」:原文為从师子奋迅三昧起入海意三昧。

[九二]智:原文為知。

[九四]灭诸魔相三昧:藏文此处為法王三昧。

[九五]同上。

[九六]智:原文為知。

[九七]解脱、解脱知见:属五分法身后二种。五分法身,即戒定慧从因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从果受名,由慧断惑断惑惑无之处名解脱,出缠破障反观照心名解脱知见。

[九八]无量无边诸三昧海:藏文此处為喻方便海。

[九九]寂意灭意三昧:藏文此处為灭及寂三昧。

[一OO]金刚辟定:藏文此处為金刚喻定。辟疑為譬。

[一O一]今:原文為念。

[一O二]与:藏文為布施之义,原文為誉。

[一O三]时:原文為昧。

[一O四]是人:指五百婆罗门。

[一O五]甘露鼓:佛土名。

[一O六]寿:原文為:受。

[一O七]婆罗门:原文為波罗门。

[一O八]得:藏文此处為作。

[一O九]一时:藏文指一剎那。

[一一O]得心:藏文此处為身心。

[一一一]使得闻佛名:原文為使得佛名。

[一一二]本因缘:指释迦佛过去世本生因缘。

[一一三]令覩现在:藏文此处為於今普照。

[一一四]金刚色身:藏文此处為金刚不壊身。

[一一五]上人:藏文指上师。

[一一六]藏文此处為我及三千人等。

[一一七]楼至:藏文此处為金刚身。

[一一八]导:原文為道。

[一一九]藏文為整理之义。

[一二O]藏文此段為:是经名為重罪得福。如是受持。亦名金刚宝心。如是受持。无量藏门。如是受持。普摄一切。如是受持。广大无比。如是受持。三千人悉皆成佛。如是受持。懺悔还凈得福。如是受持。大解脱遍一切方。如是受持。

[一二一]藏文為:「行我行处。坐我座处」

[一二二]下卷尾有「知识数二十七人下寸主水通势部座麿造奉。

天平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奉」

《大通方广懺悔灭罪庄严成佛经》——藏传佛教《圣大解脱经》汉文本寻找、发掘和整理略记

《圣大解脱经》的汉文本是今年二月在本人的至尊恩师雍和宫的拉西仁勤喇嘛啟发和指导下开始寻找的。这部经文是藏传佛教三大解脱经之一,在蒙藏地区持诵得十分普遍,并且有為亡故的眷属持续念诵此经四十九天的习俗。為激励弟子们的善法意乐,上师多次强调这部经文对当今眾生懺悔业障十分重要,具有很大加持力,并答应儘快按藏传佛教仪轨给弟子们传这部经。几年前,赛仓活佛也曾敦促北京居士寻觅过此经的汉文本,虽然没有找到,但从《藏汉大辞典》中查知《圣大解脱经》有对应的汉文本,经名為《佛说大方广解脱懺悔梵行净罪成佛庄严经》。这个线索非常重要,依据这个经名提供的关键词,终於在北京法源寺中国佛学院图书馆首先查到了一部线装手抄本的经文(藏书编号no.2871),它的经名為《大通方广懺悔灭罪庄严成佛经》,与《藏汉大辞典》中的经名极為类似,经上师核查,它的内容完全符合藏文《圣大解脱经》的内容,因此可以断定,它就是《圣大解脱经》的汉文本。这部手抄本实际是一部与藏文《圣大解脱经》对照的校译本,校译者姓氏不详,从纸张和字跡上推断,成文至少已五六十年。在佛学院性慈法师的指导下,最终在《大正藏》中找到了《大通方广懺悔灭罪庄严成佛经》——也就是手抄本的出处。

《大通方广懺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又名《大通方广经》,分上中下三卷。近代日本学者在编纂《大正藏》时,分别从四处(日本松本文三郎氏藏敦煌本、大谷大学藏敦煌本、知恩院藏写本以及大英博物馆藏敦煌本s.1847)搜集到了经文的绝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来源於敦煌藏本,经整理校勘后,连缀成文,收录在《大正藏》第八十五卷(倒数第二卷),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

周叔迦居士的《法苑丛谈》一书曾援引《广弘明集》上的记载:此经在梁朝前后,是与《金光明经懺》併列的、非常盛行的懺法之一,当时还有依此经製定的《大通方广懺》,然而后来由於种种原因,不幸佚失。在《大正藏》中收录的此经,没有译经的朝代和译师的姓氏,只是中卷的结尾有如下一段文字:「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隋煬帝时。校勘者注。)十一月二十日清信女董仙妃稽和南十方一切三宝今谨亡夫曾雅造此经一部流通供养愿亡夫泳(疑為沐)此善因游魂净土面覩诸佛永虽(疑為离)三途长超八难耳飡法音心悟智忍普共六道同向菩提。」这段记录向我们披露了这部敦煌藏经底本的造经原因及年代,真可谓年代久远。如果没有二十世纪初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这部经文不知还要隐没到何时。

由於收录的经文原件年代久远的缘故,文中有许多缺字的地方,急待校勘。因為《大正藏》收录的这部经文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的汉文版本,所以,校勘工作衹能借助於藏文的《圣大解脱经》,因此,在这方面,这部手抄本的校勘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他们首先发现并确立了《圣大解脱经》与《大通方广经》之间的联係,為校勘《大通方广经》找到了依据。然而,手抄本虽然通过藏文《圣大解脱经》补译了一些缺字之处,但是中卷卷首仍缺三千五百多字没有补译。

由於当时精通汉藏经文的善知识们的利他工作都十分繁忙,很难抽出时间在近期完成这项补译工作,因此让《圣大解脱经》汉文本——佚失千年之久的《大通方广懺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儘快面见世人,将成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焦急踌躇中,本人偶然於北京法源寺房山石经编委会,在法映法师的帮助下查找到了《大通方广经》的拓本(编号 8 洞 0682)。不可思议的是拓本的内容仅為中卷卷首的前三页,多餘更无,除二十多字因石碑年久风化无法辨认外,其餘恰好将《大正藏》中所缺的三千多字基本补齐,就好像為了这一天这部分经文专门等候在那裡似的。这个进展不仅使全文的补译总工作量减少至少至八十餘字,而且保持了原译风貌,令人惊喜异常。

房山石经洞歷史上曾多次打开,最近的一次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比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晚五十多年。从事几十年房山石经整理工作的法映法师十分高兴,对此项工作的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据老法师讲,在房山石经拓本中,这是一部「无头」经,很特殊,仅有中卷前三面碑文,更奇怪的是中卷的起始并没有承接上卷的结束,而是衔接在《阿弥陀经》之后,多年来并没注意到这麼一小部分片段竟恰好是《大正藏》中一部年代久远的经文所缺的部分。这一切确实应验了当年高僧大德和帝王们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漫长的时间营建藏经洞的初衷,那就是当世上经文不存在的时候,藏经洞中还有。古代先贤大德们不可思议的宏深愿力和殊胜功德所辐射出的光芒,超越了时空以及一切的障碍,至今依然泽被著我们后人……。

从房山石经中寻找到的这部分经文的内容主要包括為命终之人三称三宝名字荐拔超度的方便、一相三宝的开示以及针对菩萨的大量的教诫——菩萨大慈大悲之喻、菩萨所应受持的十善法和十法、於恶世中行菩萨道的殊胜、对菩萨的勉励和菩萨成就菩提所应修行的四法。这些内容对恶世末法眾生意义极其重要。

获此进展后,本人随即向另一位至尊恩师胡继欧居士请求帮助补译此经,胡老师虽已年近八十,仍然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请求,与藏文本对照通校了全部的《大通方广经》。前后歷时三个多月,共校译十三次。当时正值北京酷暑,其间胡老师带病仍坚持校译工作,使人深受教育(至尊的胡继欧老师於本经校勘结束四个月后圆寂)。《大通方广经》终於以最快的速度、完整地与世人见面了。

这部经文的缘起本身就极具殊胜加持力,感人泪下。它是我们的本师释迦世尊去娑罗树涅槃途中宣讲的经文。释迦世尊临欲涅槃的时候,心中仍充满了对我们罪苦眾生的极大悲悯,再赐净除罪障的方便,教令称念十方三世佛和菩萨名号以及十二部经名。另外,本经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宣讲了懺悔净罪的殊胜法门,包括参加修持的人数、天数和占梦的验相等,还宣讲了三乘是一乘、别相三宝、一相三宝、荐拔眾生的方便、无上空义、成就菩萨道的方便、佛的本生故事、对虚空藏菩萨的授记等等。经中讲,此经比佛更难值遇。我们的本师释迦佛曾经歷劫修行,供养无数诸佛,但仅仅得闻一次此经的名字,并未亲眼得见此经。而后又经多劫修行,终於定光佛时得闻得见此经,并得授记。经中还讲,得见此经的人,就等於见到了本师释迦佛,并且会得到释迦佛的授记;若人受持此经,就能灭除一切烦恼重罪,饶益一切眾生,功德无量,十方佛土,随意往生……。

这部歷史上曾仅存名字的经典,一百年前终於振落掉了敦煌藏经洞千年的尘封,它先辗转飘零於异国他乡,而后又在它的故土上与房山石经洞的藏经完整地会聚一处,最终在大悲上师三宝的覆护之下,汉地眾生从藏传佛教系统又重新接续上了《大通方广懺悔灭罪庄严成佛经》殊胜的无间断的传承加持,使《大通方广懺悔灭罪庄严成佛经》的法门得到了再次的弘扬,无量的眾生将因此而证得解脱……。每当想起所有的这一切,心中就涌起了对大悲上师三宝无限的感恩与思念……。

在寻找、发掘和整理这部经文过程中,始终贯穿著本人至尊恩师拉西仁勤师父的耐心细緻的指教和关怀,使得一个个的困难最终得以克服。另外,在整理和助印方面,很多善信居士们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最热情的支持,感人至深。

此次校勘还仅是一个初级性的工作。在校勘过程中,本人遵从上师的要求,作了一些文字整理工作,由於水平和时间有限,可能会有许多讹误疏漏之处,敬请批评赐教,祈请上师三宝容恕。

虽愿承办尽赤诚,然由恶业过失多,今对师佛善信前,至心懺悔祈加持。

佛说真实解脱经,师赐不共解脱经,虔诚精进求解脱,解脱一切父母眾。

二000年九月 承办者谨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從慈法師 | 禪修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1-22 23:25 , Processed in 0.18264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