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082|回復: 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法法性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9-25 08:08: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辨法法性論
彌勒菩薩造
  
頂禮怙主慈氏!
由知何永斷,有餘所應證,欲辨彼等相,故我造此論。
當知此一切,略攝為二種,由法與法性,盡攝一切故。
其中法所立,即是說生死,法性所安立,即三乘涅槃。
此中法相者,謂虛妄分別,現二及名言。實無而現故,以是為虛妄;彼一切無義,惟計故分別。
複此法性相,無能取所取,能詮所詮別,即是真如性。
無而現故亂,即是雜染因,如現幻象等,有不現亦爾。
若無及現中,任隨一非有,則亂與不亂,染淨皆非理。
此二非即一,亦複非別異,以彼有無事,有別無別故。
由六相悟入,諸法為無上,謂相與成立,及非一非異,所依共不共,悟入能所取,現似而非有。
其中相成立,及非一非異,如略標中說。
諸于何流轉,說彼為所依?謂情界器界。器界即為共,如共同所了;有情界有共,複有諸不共。
托胎生名言,攝受與治罰,饒益及違害,功德並過失,由更互增上,互為因故共。
依及諸了別,苦樂業死生,系縛與解脫,彼九不共故,名不共所依。
共現外所取,實即能取識,以離其內識,外境義非有,是共同性故。
于餘不共識,為所取等義,謂他心等法,諸能取識前,更互非境故。于非等引時,自分別現故;于諸等引前,三摩地行境,現彼影像故。
以所取若無,亦無似能取,由此亦成立,無似能所取。
然由無始來,等起而成立,二取悉非有,亦善成立故。
由六相悟入,法性為無上,謂相與依處,抉擇及觸證,隨念並悟入,到達彼自性。
相如略標說;處謂一切法,及一切經等;其中抉擇者,謂依大乘經,如理作意攝,一切加行道;觸為得正見,故以真見道,現前得真如,所以親領受;隨念謂修道,為除諸垢故,於前所見義,菩提分所攝;悟達彼自性,謂真如無垢,一切唯真如,顯現彼即是,轉依圓滿成。
由十相悟入,轉依為無上:入性物數取,別所為依住,作意及加行,過患並功德。
其悟入自性,謂客塵諸垢,及與真如性,不現及現義,即無垢真如。
悟入物體者,謂共器界識,真如性轉依;及契經法界,真如性轉依;並諸非所共,有情界內識,真如性轉依,悟入數取趣,初二謂諸佛,及諸菩薩眾,真如性轉依;後亦通聲聞,及諸獨覺者。
悟入差別者,謂諸佛菩薩,嚴淨土差別,及得智法身,報身並化身,能普見教授,自在成差別。
悟入所為者,謂宿願差別,宣說大乘法,即所緣差別,十地加行別。
悟入所依住,謂由六種相,入無分別智,即悟入所緣,離相正加行,性相與勝利,及悟入遍知。
當知有四相,初悟入所緣,謂於大乘法,說勝解決定,及圓滿資糧。
第二能悟入,離相亦四種,謂由離所治,能治及真如,並能證智相。此四如次第,即所永遠離,粗中與微細,及常隨逐相。
悟入正加行,亦有四種相,謂有得加行,及無得加行,有得無得行,無得有得行。
悟入於性相,當知由三種,謂由住法性,依住無二取,離言法性故;第二由無現,二取及言說,根境識器世,悉皆不見故,此是此即明,無所觀無表,無住無所現,無了無依處,無分別智相,如經所宣說;由現一切法,見如虛空故,及一切諸行,見如幻等故。
悟入勝利四:得圓滿法身,得無上安樂,得知見自在,得說法自在。
悟入遍知者,當知有四相,謂對治遍知,及自相遍知,諸差別遍知,五作業遍知。
其對治遍知,謂無分別智,對治五妄執,即妄執有法,數取趣變壞,異及損減性。
自相遍知者,遠離不作意,超尋伺寂靜,自性執息念,五種為自相。
差別遍知者,謂不分別性,及非少分性,無住與畢竟,並其無上相,是五種差別。
最後業遍知,謂離諸分別;給無上安樂;令遠離煩惱,無所知二障;其後所得智,而能正悟入,一切所知相;嚴淨諸佛土,成熟諸有情,並能令生起,一切相智性。五種業差別。
悟入作意者,謂若諸菩薩,發心欲悟入,無分別智者,當作如是意:由不知真如,起虛妄分別,名曰一切種,為現二取因,依此起異識,故彼因及果,雖現而實無,彼現法性隱,彼沒法性現,若如是作意,菩薩即能入,無分別正智。從緣知唯識,觀識不得境;由境無得故,亦不得唯識;由此無得故,入二取無別;二別無所得,即無分別智,無境無所得,以是一切相,無得所顯故。
加行悟入地,於四相當知:由勝解加行,于勝解行地,是順抉擇位;各別證加行,即于初地中,是觸真實位;由修習加行,於未淨六地,及三清淨地,是為隨念位;由究竟加行,任運佛事業,相續不斷故,此即是達到,彼智體性位。
悟入過患者,謂若無轉依,有四種過患:無斷惑依過,無修道依過,無諸涅槃者,施設依處過,三菩提差別,施設無依過。
當知彼相違,四相入功德。于無而現有,喻如夢幻等,轉依則喻如,虛空金水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樓主| 發表於 2014-9-26 07:58:07 | 只看該作者
辨法法性論講記-印順導師

這部『辨法法性論』,是法尊法師依據藏文翻譯為漢文的。
辨,是分別、辨別的意思。本論所要分別的,是法與法性,所以名『辨法法性論』。
  
佛法雖深廣無邊,但概括起來,不外乎現實的生死流轉,理想的涅槃寂滅;學佛,只是怎樣的從了解到實行,超越生死而證入涅槃。本論說:其中法所顯,即是說生死;其法性所顯,即三乘涅槃。所以本論的分別法與法性,就是生死與涅槃的分別。
  
法,梵文的含義很多,如轉法輪的法,歸依佛法僧的法,不是生死,反而是近於法性、涅槃的。但現在依一般習用的,一切法(蘊、處、界所攝)的法,是虛妄生死法。法性,是法的本性、實性,法性是真如、法界等異名,是如實的涅槃。

本論所說的法相與法性相,是:虛妄分別所現,也就是唯識現的,似有實無,是法;虛妄分別所現的,能取所取不可得,是真如性、法性。這一體系,與『辨中邊論』相近。『辨中邊論』以九相顯虛妄分別,五相明空性(真如的異名);本論以六相顯法相,六相明法性:這都是立生死與涅槃,虛妄分別與真如二大綱,然後分別說明怎樣轉虛妄而顯真實的。

本論又以客塵諸垢及真如性──二性,廣明轉依,在思想上,這是更近於心性本淨說,如來藏說,但本論立『契經法界』,就是『攝大乘論』的法界等流聞熏習,與『究竟一乘寶性論』說,不完全一致。
後代的唯識宗,如『成唯識論』,著重唯識變現義,詳於境相,可說是重於虛妄的;如來藏說,依如來藏說生死、說涅槃,是重於真實的。
  
然從彌勒本論及『辨中邊論』來看,立虛妄分別與真如而說轉依,是重於行果的。
傳說的彌勒偈頌論,與『瑜伽師地論』,有其重點的不同,所以本論為唯識學系,而立論有其獨到處,這是講說、研究本論所不可不知的!
  
  以下,順著論頌而次第解說。   序論 由知何永斷,有餘所應證;欲辨彼等相,故我造此論。  印度造論,或用長行,或偈頌,此論用偈頌。   論有論的體裁,經有經的體裁。經典一般分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論典也有一般體裁,當然也有例外的,大概來說,一般論典以『歸依三寶』及『造論所為』為序起的。為什麼歸依三寶?以佛說法,而法為僧寶所修所傳的。造論先歸依三寶,使人看後,知此是佛法的論。另一方面,有請三寶加被的意思,恐此論有一字之錯,貽誤後學。造論所為,是說明造論的目的,是為了什麼?造論之主要目的,先要說明。本論簡略,所以歸依三寶也略去了。     依太虛大師的科題,此論分成二部分:一、序論,二、正論。序論好像經典中的序文一樣,序說為何造此論,即上面二句:由知何永斷,有餘所應證。     「由知何永斷」的意思是:由於知道什麼,是應該要永久斷除的,永斷是  不會再生起來了。有餘所應證」,是除了永斷以外,還有其他,是我們學佛者所應該證悟的。欲辨彼等相」,就是要分別彼等相,彼等相即指『永斷』與『應證』的種種義相。由於為了辨明應證與永斷的義相,「故我造此論」。我,是彌勒菩薩自稱;換言之,彌勒菩薩造此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說明什麼是應該永斷的,什麼是應該證得的。此即是本論的主要意義,也就是造論的二大目的。     永斷,斷是什麼意義?斷是前後不相續,前面的過去了,以後不再生起來,此即是斷了。在佛法,從煩惱的斷,到生死的永斷,都是斷。如我們所有的貪心、瞋恨心、驕慢、貢高心,種種煩惱,斷了而不再起來,就稱之為斷『斷』和『不起』,有些是不完全一致的,因為有的斷了,卻還要起來;有的雖然不起來,可是還沒有斷。以比喻來說:如楊柳樹等,若把樹根鋸斷了,放在地上,牠還會發青,發芽生葉子,牠還在生,實在已連根都鋸斷了。我們的煩惱,有的也是如此。另有一種,雖不再生起,可是還沒有斷。如地面上的草類 ,把牠除得乾乾淨淨,可是一下雨又生起來了。因為牠的根種,深深的埋在土裏,沒有拔去。所以,佛法說斷,有的斷了而還再起來,有的不起來而還沒有斷。斷了而還起來,當然是暫時的,在修行過程中的。煩惱與生死,徹底斷了,決定不再生起,才名為永斷。佛法中,斷煩惱,了生死,都是要求永斷。否則,暫時沒有煩惱,過了若干時又來了,還是沒有解決。佛法所說的永斷,是徹底究竟的斷了。     應證:證是證明、證實。如古代文物的考證,或訴訟的物證、人證,世間的證明、證實,都是外證,即從外面去求得證明。現在所說的證,是內證── 『內自所證』,是我們經修持以後,內心親切的證實。佛法所說的內證、自證,正如佛法中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經自己的親切證驗,才證知真如、法性──絕對真理。所以,經修行而到達,親親切切,直接體驗到的,名為證。     以這二種結合起來說,佛法依我們現實人生而開示,啟發了我們一種正確 認識:我們的現實人生,是不理想的,是苦難很多,不自在(即不自由),變動大,沒有永久性,不可靠,不徹底的。在世間所有現實人生中去觀察,從自己身心事,一直到國家事、國際事,再說到太空星球,一切一切都可以證實了這一論題。中國人大都以為:我們做了人,就是做人,做好人就是了;世間,只好讓他永久的苦惱下去。如此說來,似乎太悲觀了。佛法以為不理想,不自在,不徹底,不清淨,不永久的,可從因果的理解中,找出不理想、不徹底的原因,而給以徹底的解決。消除不正確的心理(煩惱),不正當的行為,就能親切體驗到真理,達成圓滿的理想。佛法對人生,充滿光明的理想,所以不是悲觀的。以國家大事來作比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果永久如此下去,那實在太惱人了,所以有『大同』思想而求其實現。我們也如此,如人人生死無邊的流轉下去,不能永斷,那如何是好?佛法的修學,就是不讓它永久無限止的延續下去,而求其永斷。如生死永斷,即開展出無邊光明,永遠自在,永久清淨,徹底究竟,證得真理圓滿實現的涅槃。生死永斷而實現的究竟涅槃  ,佛法中或稱之謂『常、樂、我、淨』,也就是永遠安樂,永久自由,永久清淨的境地。      佛說法,不外乎開示我們這樣的一回事。這可以說是,從聲聞乘法到大乘法都是一樣的。所以佛在初轉法輪時說四諦法門,說『知、斷、證、修』,就是知道是苦;應斷其原因;斷了能證入涅槃;這要從修行的方法去實踐。
  現在綜合起來說,學佛人都說要了生死,即是『永斷』的意思。可是如何斷法?都不知道,所以說『由知何永斷』。先要知道什麼是要永遠斷的,找到應斷的根本,給予徹底的斷除。斷以外,還有其餘是所應證的。永斷與應證,包含了種種義相,應加以分辨,所以彌勒菩薩說:故我造此論──『辨法法性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於 2014-9-26 08:27:02 | 只看該作者
正論一 辨法法性通明三乘義
  
甲 略標
1 總攝二事 當知此一切,略攝為二種:由法與法性,盡攝一切故。其中法所顯,即是說生死;其法性所顯,即三乘涅槃。
  從此以下是正論,即對所永斷的、所應證的,作詳細的分別。依太虛大師,分為兩大科:第一、『辨法法性通明三乘義』;第二、『特詳轉依別彰大乘義』。就是先以法與法性的分別,通明三乘的法義。然後專論轉依──轉生死為涅槃,特別發揮大乘的勝義。      『辨法法性』中,分略標與廣釋;略標中又分為二目:一是總攝二事;二為別說三門。   一、總攝二事:就是將現在所要討論的一切,用法與法性──二事來統攝,一切依法與法性而顯示出來。   「當知此一切」:應當知道,所永斷的事,所應證的事。好像只是二事,  其實永斷裏面包括了很多問題;應證裏面也包括了種種的修行,種種的過程,證得的境界。這二者,包括了一切的一切。可以說永斷是世間法,應證是出世法;永斷是生死法,應證是涅槃法。永斷和應證,實包括了一切。      「略攝為二種」:現在,把一切法統攝在二種中,「由法與法性、盡攝一切故」。一是『法』,一是『法性』。彌勒菩薩以法與法性來統攝一切,因為法與法性,可以將所應斷、所應證的一切問題全部統攝在裏面。      法與法性,是佛法中的名詞。名詞的含義,是隨時代,隨區域,而有多少不同的。如中國古代的『仁』,孔子和孟子以及後代的學者,對仁的意義,解說上多少就有些不同。佛法也是這樣,不但法義深奧,名詞的定義,也是不完全一致的。不要以為某名詞,從辭典上找到了意義,就以為一切都可應用。因為有一派即有一派的定義,佛法中,小乘與大乘,宗派與宗派間,同一名詞,定義每多少有些不同。正如現在世界上的哲學家,使用的術語,也是各有各的意義,不會完全一致的。法與法性,此二詞的意義,不一定要照本論的意思講  ;不過彌勒菩薩本論所說的法與法性,有著獨到的解說。       法,凡是有一種特性,能使我們了解是什麼的,叫做法。如成唯識論說:『能持自性,軌生他解』。就是有他的特性,使我們依之而有特殊的認識,不會與其他混亂。世間現象界的一切都如此,所以一般生死界中所有的一切,都名為法。法性是法的本性、真性、實性。彌勒菩薩就把此法與法性二者,總攝一切,該括一切。    攝,古代有自性攝與他性攝的解說不同。現在本論所說的攝,如領袖那樣,是領導中心,統攝一切,這是約他性攝說的。如說『布施』不只是布施的行為,也可包括了布施的動機與結果。進一步說,布施同時相關連的持戒、忍辱等……也可統攝在布施中。現在約這種意義,說一切的一切,都總攝在法與法性二詞內。      法與法性,究竟講的什麼事?「其中法所顯,即是說生死」。法所表顯的,就是說生死方面的事。其法性所顯,即三乘涅槃」。佛法中,因修行人的 發心不同,修行不同,智慧不同,向來分為三乘:聲聞乘、緣覺乘、佛菩薩乘。三乘都可以證得涅槃,三乘的涅槃,都是依法性而顯示的。這可見,『辨法法性論』,就是『辨生死涅槃論』。法顯示生死,法性顯示三乘涅槃,以法與法性,統攝了生死涅槃中的一切。      現在再把生死與涅槃二詞略說一下:什麼叫生死?中國人以自母胎出生時為生。斷了氣為死。依佛法說,在父母交合,男精女血結成一個新生命的開始,此是佛法所說的生。母生兒女的生,只是通俗的生育。人如此,動物也如此,升天,落地獄,都取新生命開始為生。死,說斷氣還不夠,有人斷了氣,還能活過來,可見實在還沒有死。佛法以為,以人來說,呼吸斷了,身上全冷了,一切精神活動都停止了,這才是死。           學佛的人,常常說『了生死』,好像是只說生與死,其實並非此義。生死是一個新生命開始到這個生命的結束。一個生命,從新生到結束,中間一切都包括在生死之內。佛法詳細說到生、老、病、死;在這生死過程中所有的一切 事,都包括在內,所以經中每說:『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甚大苦聚集』。在從生到死中,各式各樣不如意,不自在事,一切境界,一切遭遇等等,都包括在裏面。       這樣說,不過說這一生中,從生到死的一切事情。佛法說生死,還要進一步說:由生而死,又由死而生,生生死死,生生不已,『生死』包括了一切生死輪迴;生死太廣大了,所以比喻為生死大海。如果不這樣說,我們活在世間,死了就完了,一切解決了,那就用不著佛法。只因為死了還要生,生了還要死,生生死死,永久不斷,所以需要佛法,佛法才能徹底解脫。無限生死的一切,都用這法來統攝,說明生死。       什麼是涅槃?涅槃,是印度話。涅槃的字義,有二種意義:一、含有消散的意思,一切苦難、障礙取消了;二、由消散而表顯出來的,自由、清淨、安寧的,這就是涅槃。                  佛法常說生死是無常的,苦的,無我的。生死是生滅變化的,沒有常住的  ;變化而不安定的無常,當然是苦的;苦迫而不得自在的,所以是無我。無常、苦都消散而不存在了,所以說涅槃是常(不生不滅),樂,清淨的,這就是學佛的究竟歸宿,究竟的理想。  假使我們要設想涅槃是什麼樣的,那一定不對的,因為我們現實經驗到的,盡是些不理想,不自由的;憑我們有漏的思惟分別,是不能正確理解的。所以只有從一切苦痛消散中,以烘雲托月的方式,反顯出涅槃。但這不是不可體驗的,所以與不可知論不同。               在本論,涅槃依法性而顯出,法性是一切法的本性。佛在阿含經中,說涅槃為『最上法』,也就是最究竟的法。或稱『無為法』,無為是不生不滅,永恒不變的,不從煩惱業所造作(為)的。三乘學人修學,有一共同的目的,如『金剛經』說:『皆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無餘涅槃是最究竟的,最圓滿的涅槃。『楞伽經』也說:涅槃是一切聖者的歸趣。平常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法就是歸向於離欲清淨的涅槃。                   以眾生的根性不同,所以有三乘:聲聞;緣覺;大乘即佛、菩薩乘。聲聞  乘,聽了佛的教法,依照佛說的去修行,到達究竟而證得涅槃。根據佛所說之法,才能依法修行,不能自發自覺的。舉比喻說,佛如發明家,發明了電燈,教以如何的方法裝置開關,一按可亮;聲聞如一般人依此而行,電燈也能放亮一樣。  緣覺的特性是獨覺,不適宜於團體生活,近於中國隱逸獨居之士。緣覺人喜獨住茅室,什麼事都厭煩,吵吵鬧鬧的事,當然更討厭。從經、律看起來,緣覺人對說法也沒有興趣,乞食也會嫌麻煩。但這種人的根性,比聲聞為利,能由自己的智慧而覺悟。佛也是無師自悟,用自己的智慧,慢慢地磨練成。到自己大徹大悟,發明了這究竟的真理,實現究竟的涅槃。 佛與獨覺之不同,在於佛的福報大,智慧大。佛成就大悲大願,可以廣度眾生,獨覺無悲願,所以只能自度,什麼都怕麻煩。智慧不及佛,自然其他一切都不及佛了。  佛法分三乘,要成佛的,應學菩薩,發菩提心,修菩薩行,這就是大乘行。雖然學佛的有根性的不同,所證的涅槃,原則的說,是不能說不同的。如說:『三獸渡河,渡分深淺』。象、馬、兔,共渡一條河,象的力量大,牠是直流而過,而  且踏到河底的。換言之,他是徹底的。馬、兔也渡河,但是浮在水面中過去的;也在水中過去,可是他是浮在淺水面的。一是,徹底的,一是浮面的,但在渡水來說,都在水裏,也都渡過去了。所以三乘所同證的涅槃,在涅槃來說,很難說不同的。但修行者的智慧,悲願的有大小,所以能力有種種不同,表現出大小乘涅槃的深淺。其實涅槃無二無別,不能說有差別的。      本論以法性來表顯涅槃,或以無為法來表顯,如金剛經說:『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三乘同證得無為法,都證得涅槃,但是聲聞是聲聞,緣覺是緣覺,佛菩薩是佛菩薩,顯出各各的不同。      
  
2 別說三門
(一)相門
  二、別說三門:由三方面來解說法與法性,先作一簡明扼要的了解,到下面廣釋中,再詳細的來講。三門的第一是相門,相是什麼意思?相的意義很多:或是體相,體相就是體性的相;或是義相,法法的意義如何,是義理的相; 或是相貌的相,就是形態相有種種不同。現在所說的相門的相,是義相,就是說明法的義相,及法性的義相。  
  
此中法相者,謂虛妄分別,現二及名言。實無而現故,以是為虛妄;彼一切無義,惟計故分別。
   
  先說「法相」,以唯識的意義來說明,唯識變現的主要意義,都包括在這七句中。現在簡要的來說,法的義相就是「虛妄分別」。什麼是虛妄分別?不實在的是虛;不真的是妄,分別就是心識的作用。在中國佛教界,有一個很熟悉的名詞──『妄識』,虛妄分別就是妄識,虛妄即妄,分別即是識;也名為『妄心』。       「現二及名言」,就是虛妄分別的定義。什麼叫現二?二是能取與所取,『現二』是現起能取、所取──兩方面。  如以手拿東西,叫取。佛法中,眼見、耳聽也名取;但這裏所說的取,專指我們的心識取境界相叫取。取,一定有二方面,一能取,一所取。我們的心識,能認識境相,有能取作用,叫能取。 取得什麼?如我見到一朵花,那是眼識的所取,就是所認識的對象。有認識,就有能取與所取。在常識中,我們感覺到、認識到的,不外乎色、聲、香、味、觸、法;種種複合體而為我們所認識的,如房屋、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無論是常識的認識,或研究所得的;不管是哲學、生理學、物理學、原子、電子,都好像是在外的,我們的心去分別它、了解它、研究它。我們的心識呢?是在內的。心內的,和心識以外的存在,好似兩種不同的對立物。心與物,能取與所取的各別對立,是我們一般人的感覺。妄識的境界,就是如此。         大乘唯識學的見解,與常識的意見不同,認為我們的心識生起時,就現起兩方面。不認識就算了,什麼都不知道。一起認識作用,就一定現起兩方面。即使你不認識,不知道什麼,但心上終有一認識的意象,也就有所取與能取。能取與所取,或名心與境,或名能分別與所分別。這是說,所認識的對象,不是外在的,而是從內心所現起的。       只是這個識,但此識不起則已,一起就自然而然的顯現為兩方面,有主觀  和客觀對立的傾向,這所以被稱為虛妄。      『名言』:什麼是名言?我們的心識活動,不過是名言而已。如我們說話,或一個名詞,或是一句話,是名言;而我們內心的認識什麼,也好像講話一樣。所以有人說:我們的思想,是沒有聲音的語言,語言是有聲音的思想。所以,佛法稱世俗心識為名言識。   現在我們認識到的,圓的,紅的,雖沒有說出來,卻與我們口說的一樣。我們不要以為我的心,心能認識到了紅的、圓的……,紅的、圓的……是真實認識到了那個客觀的東西,真實認到了外面的那個東西。其實,我們所認識的什麼,只是我們心識的名言作用。     我們心識的認識活動,純粹是一種名言作用。但在人們的感覺中,並不是這樣,以為紅的實在是紅的,物質實在是物質,聲音也以為實有聲音,樣樣都以為是實在的。其實,呈現在認識中的對象,一切都不外乎名言作用。以『現二』及『名言』──二義,說明了我們的心識,實在是虛妄分別。佛法所說生 死法,中心即是虛妄分別──妄識。為什麼是虛妄分別?因為一方面顯現二取 ──能取、所取,一方面不外乎名言。                  名言有二類,明確的與不明確的。以眾生來分別,狗、貓與人就差多了。人有認識,貓、狗有認識麼?當然有,如認識到主人回家了。又如貓嗅到了魚味即走近來,要吃。不過他們的認識,名言的活動非常暗昧,簡單而不大清楚,所以他們雖有這認識的名言作用,卻不能清楚的表達出來。我們人就不同了,我們的認識非常清楚,名言作用很強,也能用語言表顯出來。人類的語言多複雜,什麼都能講給別人聽,使人聽了可以理解。不但是口說,也能以手勢,或面部的表情代語言。試看啞吧,不是用手勢來表顯嗎?這也是名言。名言是能表詮的,表示一種意義。凡能表示一種意義的,都是名言,不管口中所說,或是心中所想的,或是身體的一種表示。人類在進步中,中國有方塊字,外國人用拼音字。直寫橫寫,各式各樣不同,文字都與語言一樣,能表示內心認識的內容。我們的方塊字,一橫一豎的,拆開來,什麼意義都沒有,可是結合起 來,能表示出具體或抽象的一切。  名言──內心的、聲音的、形色的,就是這麼個東西。人類的名言作用強,所以思想、語言、文字,也特別發達;而名言的根源,是心識所有的作用。貓、狗等動物,不能說完全沒有,如在吃飯時,貓會走到身旁叫著要吃,這也是一種表示。狗見主人回家,搖尾表示歡迎。叫的聲音也有分別,有經驗的動物學家,聽得出喜歡叫聲,及忿怒的叫聲,不過沒有人類那樣的微細、複雜、清楚而已。動物中,高高低低的名言活動不同,人類也是這樣。剛生下來的小孩,什麼不懂,不會做,也知哭,吃母親餵的奶;漸漸的認識母親,及其他的人;以後會講話了,先叫爸爸、媽媽,漸漸什麼都會講了,他的心上的名言,就一天一天發達複雜起來。所以,心識的名言作用,是一切眾生所都有的,不過程度的不同而已。     要了解,我們的心識活動,是有表示作用的,稱為名言,使我們知道是什麼,其實是個符號。我們用方塊字,拼音字,各式各樣都可用以表示一切。或用聲音表示,雖隨地區、隨時代而不同,語音不同,而表示什麼,卻是一樣的  。我們憑心識、語言、文字,以為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以為確實是這樣,不知這是符號的世界,名言的世界。不是真實是那樣,而只是我們心識表現的法相。現二與名言,說明了虛妄分別的意義。     進一步說:「實無而現故,以是為虛妄;彼一切無義,惟計故分別」。為什麼是虛妄?『實無而現故』。實在沒有這樣的實在性,而卻有能取與所取的現起我們的心不起則已,一起即表現為主觀與客觀,也就是內心與外境的對立。 直覺到有客觀外在的東西,為內心所認識,但此能取與所取,推究起來,實際是沒有這二種對立的真實性。好像有主觀、客觀,心、境,內、外的對立,其實並不如此。如現起此二種是真實的,那就不是虛妄了。因為沒有能取、所取,對立的真實性,只是心識的表現,所以稱之為是虛妄的。                     一般人的想法:客觀實在的境界,是存在於心外的,是實在。依唯識說,沒有心外獨存的實在物,只是心識的似現。那末,能取的心識總是實在的了!不是的,如有實在的境界,也許可說實有內心,而實際並不如此,心與境是不 相離的,離所取是沒有能取的。  我們覺得心與境實在各別不同,所以認識到的客觀境界不離錯誤,覺得那個主觀實在的心,也不離錯誤。境不離我們的心,心也不離境,所以呈現在我們心識中的什麼客觀主觀,心境對立的,都是虛妄、顛倒、錯亂的。因為實無別體的能取、所取的對立可得,所以說:『彼一切無義』。『無義』,是說沒有這能取與所取的實在的體性,或者沒有實在的外境。      然而,我們不是覺得有實在的體性嗎?這不過是我們心識的名言活動,種種的推度而已,所以說『惟計故分別』。佛法說『遍計所執性』,遍計,即以我們的分別心去作各式各樣的推度執著,覺得這是這樣,那是那樣。也就是我們不知道是虛妄現的,取著能取所取而作種種的計執,以為是實在的。 如除去了我們內心的計度以外,就沒有我們所想像的一切實性了。所以一切都是無義的,惟是計度而已,所以只是『分別』。總結的說,如果這個現象界的種種,確是實在有能取、所取相對立,有客觀那個東西實在的話,就不能說一切都是  虛妄分別了。  現在推究起來,沒有實義,惟是我們自心,因心識表現為能取與所取,不知道這是虛妄的,所以起種種認識推度作用,以我們分別推度顯現出一切,以為是如此如此的。所以除了分別,一切不可得。換句話說,這是一意言、名言的活動,就稱之謂分別。     眾生所以有生死,由於無明,這是佛法所公認的。什麼是無明?無明是蒙昧錯誤的認識。我們對宇宙人生沒有體悟得到真理,所了解到的,都是虛妄錯誤,不實在的。由於這樣,我們常在錯亂,顛倒中,起煩惱,造業,受生死,一生一生的生死不了。所說虛妄、顛倒、錯誤的根本,究竟是什麼?唯識宗給我們指示出來:我們的無明──最根本的錯誤,就是覺到心物對立,好像心外有客觀實在的世界,離外界而有內心。錯誤由於虛妄分別,成了生死的根本。我們每個人都覺得心在內,境在外,山水在外;外物是與心無關,自己就是這樣的。大家都為無明所蔽,都有根本錯誤,所以誰也解決不了生死,誰也不得究竟解脫。            所以唯識宗要說:一切都是唯識所(表)現,惟是虛妄分別,從虛妄分別所顯現的一切。依著這樣的理解,去觀察一切唯識所現,便能斷除無明,證悟真理,解脫生死。就是大乘空宗,也還不是這樣:我們在生死輪迴中,顛倒錯亂,生死不得解脫,由於無明。什麼是無明根本?不知一切是空,而遍計執著實性的有。如能觀一切法無自性,無自性故空,就能解脫生死,啟悟真理而得涅槃。  這就是說,真正的佛法,不管講空,講唯識,都是為了這個問題,都是為了要了解這生死,袪除無明而得到涅槃,成佛。佛法,有深廣的理論,但為理論而理論,真正佛法中是沒有的。現在彌勒菩薩所開示的論,是唯識大乘,所以首先說:法──生死,主要的就是虛妄分別,一般叫做妄識。妄心不起則已,起即能取所取相現,所以說: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知道惟是自心所顯,惟計故分別,所以破除遍計執,體悟法性得解脫,是唯識學的根本意趣。       
復此法性相,無能取所取,能詮所詮別,即是真如性。
  上來已略說法的相,以下明法性的相。法性是要依法而說明的,所以對所說法相,再簡單敘述一下:法就是生死法;生死法是輪迴不已。生死一切法,以虛妄分別為性,所以一切唯識。  本論以現二及名言──二義,說明生死以虛妄分別為性,這是法相。 現在依法相而遮顯法性相,所以說:「復此法性相,無能取所取,能詮所詮別,即是真如性」。一般說,法性無相,法性有什麼相可說!這話是對的,因為說到的相,不外乎名言分別。 法性那裏可以分別?心思所不及,語言所不到,所以說法性無相。可是,沒有相就不可說,不說如何能使人趣向法性?所以佛菩薩從不可說中作方便說,用不、非、無這些話來表示。或如維摩詰經中,維摩詰以默然不說來表示。這種方式,在我們佛法中,有人覺得是消極的,因為這也不是,那也不是,不是也不是;這是空,那也是空;這不可得,那也不可得,卻不說是這樣,是那樣。 因為肯定的說,就著相了,就與法性不相應,所以用一種遮遣的方法,用否定的字句來表示,這叫烘雲托月法。畫師要畫一月亮,如!5一圓圈,人家見了都說這月亮畫得不太像。  如在旁畫了許多烏雲,中間留有一圓圓的地方,在這烏雲中顯出了月亮。  其實他沒有畫月亮,不過是用襯托的方法表達出來,卻非常神似。佛法說真如,法性,涅槃,都是用此法的。現在所說的『此法性相』,是沒有能取、所取,沒有能詮、所詮的差別,這就是沒有『現二』──能取、所取,也沒有『名言』 ──能詮、所詮。上面說,生死法是虛妄分別所現起的能取、所取,似乎心境對立,這是世間法。現在法性是能取、所取不可得。  上面所說虛妄分別是名言,口中說的是名言,心中思想的也是名言。名言是能表示某種意義的,所以名言必有能詮表與所詮表,但法性是超脫能詮所詮的。法性是能取、所取不可得;能詮、所詮不可得;所以說:『無能取所取,能詮所詮別』。『別』字連到上面解,沒有能取、所取的差別;『無』字又連著下面解,沒有能詮、所詮的差別。能取、所取,能詮、所詮都不可得,這是法性相。     這許多名詞,大家聽了似乎很生疏,如改用我們向來慣用的話就熟悉了。如說不可思議,沒有能取、所取,所以不可思;沒有能詮、所詮,所以不可議  。法性超過了能取、所取,能詮、所詮,即是真如性。         什麼是真如?真是表示它不是虛妄的,有現二就是虛妄,有能取、所取,能詮、所詮,就是虛妄。現在無能取、所取,能詮、所詮,這就是不虛妄,名為真。什麼是如!如乃如如不二,一模一樣,平等平等,沒有變異,沒有差別,名為如。如有心,有境的差別,是不如;有能詮、所詮的差別,是不如;有此、有彼,有多、有少,有這、有那,就是不如。總之,有二(落入相對界),就是不如。如真正的平等,超越相對的差別界,就是真真的如。法性沒有能取、所取,能詮、所詮的差別,所以就是真如性。真如性是法性的別名。            
(二) 成立門
  如上面所說的,為什麼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能成立生死的雜染,涅槃的清淨,也可說佛法全部的重要意義,都要依這樣的意義而成立。   
  
無而現故亂,即是雜染因,如現幻象等,非有而現故。
若無及現中,任隨一非有,則亂與不亂,染淨皆非理。
  此二頌,先成立生死是雜染,是錯亂的;次成立有染有淨,有錯亂與不錯亂。我想提起一個問題:我們所了解的一切,是否正確?我們知道的一切,連高深的哲學、科學知識在內,真能恰恰如此,與真理相契合嗎?我們自以為這樣、那樣,其實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如真能通達真理,那所作所為,都應合於真理的活動,合於真理的生活。如世間文明,真能漸進而接近真理,那世間也就不會如此:混亂,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厲害,什麼比原子彈更兇的還要出來,使大家過著苦惱、緊張、不得平安的生活。  佛法以為,世間是苦惱不理想的,充滿矛盾鬥爭的,沒有真自由的。為什麼這樣?因為我們的認識上有錯誤,所以發而為思想,見之於行動,世間會愈搞愈糟,不能實現永久的和平。我們個人,在生死中,不得永久安樂,不自在、不得解脫;家庭、國家、國際,一切都在這樣的不理想之中。人,一切眾生,都在迷惑與錯亂之中,這就是苦迫不自在的根源。     西方有一位大哲學家說:他好像在大海邊上拾到了一小小蚌殼,他所知道  的不過一點點。這位大哲學家,比別人強一些,因為他知道自己無知,知道自己懂不了多少。   人生問題的不得解決,問題在無知,在佛法名為無明。無明就是不明,沒有智慧,不能正見宇宙人生的真理。到底錯誤在什麼地方?本論說:「無而現故亂,即是雜染因」。根本沒有心物的各別實性,而在我們的心識中,有二取現起,這是錯亂,就是生死雜染的因緣。雜染與惡不同,雜染是有漏的,不清淨法。善的,惡的,非善非惡的,如沒有離去顛倒錯亂,沒有斷除煩惱,不是無漏的,就是雜染。       雜染有三:1.惑雜染,2.業雜染,3.生雜染。惑雜染──惑是煩惱:是雜染、不乾淨,如布在染缸中染上了各種顏色,不再清淨潔白了。 業雜染──由煩惱而起的造作──行為名為業,善業、惡業,一切有漏的業,都叫業雜染,業是要感生死果報的。 生雜染──由業感到生死果報,或是人,或入地獄,或升天,種種業報,是生雜染。  此煩惱,業,果報,種種不清淨的雜染法,從何  根源而來?『無而現故亂』,是生起這種種雜染的原因。我們常說了生死,生死是什麼事?就是煩惱,業,果報。從那裏了起?先得知道這雜染的根源在那裏。把此錯亂的根本消除了,煩惱、業、生雜染才可以解決。                 我們起貪、瞋、憍慢、貢高、嫉妒、鬥爭、障礙、殘酷心,都是雜染的;我們即是做好事,存好心,如愛心,悲憫心,或無貪心,這些善心也還是不清淨的雜染因。一般的惡心與善心,都還是雜染的。依善惡心所造出來的善業、惡業,也還是雜染。由善業、惡業所感到的果報,即使升天,也還是不清淨的有漏之法。根本原因是無而現為雜染因。行為依於思想,思想依於一般的知識。當一念心起時,現起能取與所取,有對立的傾向。這一錯亂的呈現,影響我們的認識與思想,也影響了我們的行為與成果。此乃無明,根本無明,就是我們的不明。現起的二取相,不是真實的,好像是心外有境,境外有心,心境對立,其實是不真實的錯亂。不要以為我不執著就可以,如不經正確的觀察,勘破這迷亂所在,心隨境轉,不執著也不成的。因為心起時,好像有一對立性的 真實存在,有一種力量,會使你迷而更迷。非經過修持,引發真智慧,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能取、所取是無而現起的,無而似乎是有,所以叫『亂』,論文舉一比喻「如現幻象等,非有而現故」來說明。佛法常說如幻如化,現在舉如幻的比喻。 幻,就是魔術。魔術師變現起一隻象,根本沒有這隻象(印度時常見象,故以象做比喻),但幻現出來的,卻是一隻活生生的象。並沒有此象,可是現起的象,叫你看了活像是真象。  此比喻本無能取、所取,但心識現起的二取,在我們覺得的確有能取、所取對立存在。幻象,大家也許沒有見過。但我們常見的魔術,拿一條毛巾紮成一小鼠,一跳一叫的,看的人就好像見到了真的老鼠。幻術的『非有而現』似實有,雖沒有這會事,卻有強大迷惑、欺誑的力量。虛妄分別的現起二取,實無其事,而嚴重的影響到思想上、行動上,使眾生永久流轉於雜染、苦惱中。     以下,說明非如此不可。「若無及現中,任隨一非有,則亂與不亂,染淨 皆非理」。 現,是明白的呈現擺在我們的面前;無,是不是實有這會事。此二 ──現與無,平常是合不起來的;一般以為,沒有就是沒有此事,明明白白現起,那便是有此事。 假使如一般的想法,現有就是有,無就什麼都沒有,那是不對的,不能成立真妄、染淨的。虛妄分別性,說他無,不是什麼都沒有;說他現有,只是現象如此,並不說他就是真實。所以說無而是現有,現有而又是無;從現這方面講是有,從無這方面講是空。佛法中每用如幻、如化,如鏡中影,如空花等比喻,只是說明好像這樣,其實並不這樣;雖並不這樣,卻又好像是這樣。      佛法用幻、夢、化等比喻,說明無而現,現而無,無與現的統一法── 生死世間法,非如此不可。 若無及現中,任隨一非有』,就不能成立真妄與染淨。現與無,在這二義中,隨便那一方面沒有的話,那末亂與不亂,雜染及清淨,一切都不能成立。假使說是無,無就是沒有,而不是似現,那與方廣道人一樣,也無所謂雜染了;確實是沒有,也就說不上是亂了。如果說現,現起 就是這樣的實在,不是沒有的,那怎麼能說是亂?不錯亂,即符合真理,那就也不是雜染了。所以,亂與雜染,是以無而現,現而無,才能成立的。                沒有亂,就沒有不亂;沒有雜染,也就沒有清淨。依一般人的想法,似乎這是雜染,另外還有一清淨的;這是錯亂,另外有個不錯亂的,又不對了。在現實的人生世界中,佛依現實的觀察,這是雜染與錯亂的。清淨與不亂,在虛妄分別中,是不可得的。要知道清淨依雜染而能成立,有了這不清淨的雜染,如遣除雜染法,才能有清淨法。所以如沒有雜染,清淨也不能成立。錯亂與不錯亂,也是一樣,勘破這虛妄錯亂,不再錯亂了,才是不亂,才是真如、涅槃。  所以先要成立雜染法,轉去雜染而有清淨;先要成立亂,離去惑亂而顯出不亂。所以,唯識宗以虛妄分別為所依。現而無,所以是惑亂的;是惑亂,所以成為雜染的。知道是惑亂的,就能離亂而達不亂。是雜染不清淨的,才能離雜染而得清淨的。如不是無而似現,現而實無,那末雜染與錯亂不成立,清淨與不錯亂也不能成立了。 所以說:『則亂與不亂,染淨皆非理』。如雜染、清  淨、錯亂、不錯亂都不成立,那一切世出世法都被破壞了。但我們是人,知道是雜染的,因而尋求清淨;知道惑亂,所以趣向不亂;知道虛妄,所以追求真理。這樣,非承認有錯亂,有雜染不可了。錯亂、雜染從何而來?就是無而現,現而無。釋迦牟尼佛開示佛法的方法論是這樣的,後代佛法的方法論,不一定這樣。有的說:眾生本有清淨的,不惑亂的,然後倒轉來說,為什麼成為雜染與惑亂,修行是返本還源,復歸於淨的。釋迦牟尼佛說法,從生死說到涅槃;從雜染說到清淨。雜染與生死惑亂,是世間現實的,這是現實人生所接觸到的。肯定了惑亂與雜染,然後從雜染到清淨,從生死到涅槃,從錯亂到不錯亂。不亂依錯亂而成立,清淨依雜染而成立;雜染與錯亂,依無而現,現而無,才能成立。所以在我們心起時,現起能取、所取,雖無而現有,似乎各立存在,是錯誤的根源,而是非如此不可的。     
(三) 不一不異門 此二非即一,亦復非別異;以彼有無事,有別無別故。
  虛妄分別是現而無,無而現的。 無與現──二者,是一還是異呢?一般人的想法,不是一,就是二;不是二,就是一,怎麼虛妄分別是現而又無,無而又現呢!現在說,這是不一不異的。現起能取、所取,是這個樣子,這是現有;但能取、所取,不是真實有,這就是實無。這兩者是非一非異的,所以說:「此二非即一,亦復非別異」。 無與現這二義,並不等於一,不能說完全同一的;但也不能說是各別的。一就一,二就二為什麼要說不一不異?以彼有無事,有別無別故」。因為有是現,無即不可得,有與無二義中,有有別與無別的緣故。 有與無所有不同的含義在那裏?有事──現起,有能取、所取的差別相;能詮所詮的差別,宇宙人生一切差別相,都從有顯出來的。是不可得,是無性,無性是平等一如的,無二無別的。是有差別,無是無差別,別與無別不同,就不能說是一了。然而,凡是現有的,就是無自性的;無,並非離有以外,別有一無性。這樣,有與無,是有差別而又無差別的。無差別,所以不能說是異。說一也不可,說異也不可,所以成立這現有與無性,是非一非異  的。 一般所說的性相,不一不異,也就是這樣的。不過,有的人著重於不異,有的人也著重於不一。如專重不一,那就事相與理性對立了!如專重不異── 無二,那以理性說事相,又不免事理儱侗了。總之,事與理,現相與無性(無性即實性),是不一不異的。以上是法與法性的略標。               彌勒菩薩另外有一部論,名『辨中邊論』,或譯作『中邊分別論』。中道與二邊,『辨中邊論』也是從虛妄分別說起,如說:『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惟有空,於彼亦有此,故知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此即為中道』。 辨中邊論的頌文與本論的意思相合。依中邊論說:虛妄分別是有的,就是現二及名言的識。在這虛妄分別性中,現起的二──能取、所取,實在是都無自性,不可得的。在虛妄分別中,都無能取所取,所以虛妄分別性中惟有空性(無性)。空無是不礙現有的,所以彼空性中也可有虛妄分別。此虛妄分別是能現的,空性是無。現起的有,與無性的空,不一不異,所以說『故此一切法,非空非不空』,這就是中道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板
 樓主| 發表於 2014-9-29 08:14: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至欽 於 2014-9-29 08:39 編輯

二 廣釋
1 辨生死

(一) 標列
 
 從此以下,對法與生死,法性與涅槃──兩方面,作詳細的解說。
先辨生死,也就是法的分別。標列,是把要說的內容,總括的標列出來。
  
由六相悟入,諸法為無上:謂相與成立,及非一非異,所依共不共,悟入能所取,現似而非有。
  
有六種相,或可說從六方面,對於一切生死法,為悟入的無上方便。
說到悟入,中國學佛的人,開口是開悟,閉口也是開悟,悟是悟入真如的意義。
這裏也說悟入,意義稍有不同。從理解法開始;理解以後,深深的思惟法;進一步從修持中通達究竟。所以「悟入」不單是開悟,是經聞、思、修而到達證見的。
    
 本論以「六」種「相」說明此法,是通達法的「無上」方便。六種相:
1. 「相」;2.「成立」;3.「非一非異」;4.「所依共」;5.所依「不共」;6. 「悟入能所取,現似而非有」。
簡略的說:
1.,是法相,如上頌說:『此中法相者,謂虛妄分別,現二及名言,實無而現故。以是為虛妄,彼一切無義,惟計故分別』。
2.成立,如上頌說:『無而現故亂,即是雜染因;如現幻象等,非有而現故。若無及現中,任隨一非有,則亂與不亂,染淨皆非理』。
3.非一非異,如上頌說:『此二非即一,亦復非別異,以彼有無事,有別無別故』。
4.所依共;5.所依不共
所依,指生死流轉,虛妄分別法所依。所依法中有共的,是眾生彼此間所共同的,如所住的世界(地球),是人與人,人與畜生等所共同的。不共,如一個人,一個螞蟻,都有個體,維持各自的生存。所依,有此共與不共二種。
6.悟入相──『悟入能所取,現似而非有』。對識現起的能取、所取,不執著為實有,不執為心、物別體,悟入是現似而其實非有的。悟入一切法唯識所現,是修觀悟入的必要勝解,這是六相中最重要的部分。
    
(二) 別釋
  
(1)略指前三 其中相成立,及非一非異,如略標中說。
 
 分別的解釋六相中,第一相;第二成立;第三非一非異,這三相都已在略標中說過了。   
(2)所依共與不共 諸於何流轉,說彼為所依?
謂情界器界。器界即為共,如共同所了。  
 現在從所依說起。什麼是所依?「諸於何流轉,說彼為所依?謂情界器界」。
這是所依的解說。諸,與『凡』字差不多。凡是於什麼流轉的,在什麼處流轉的,依什麼法而流轉的,就說他是所依。流轉,或譯作輪迴。
我們可以水的流動為比喻,如水流入了漩渦中,轉來轉去,轉不出去,一直在這圈子裏面轉動,這就是流轉。
眾生在生死中,也是這樣,升到天上,由天上又入人間,人間再入地獄,地獄出來到畜生,畜生又到地獄,地獄又到人間,儘管轉來轉去,卻一直在生死中,因此稱生死輪迴為流轉。
眾生無始以來,死了又生,生 了又死,生死不已的是流轉,到底依什麼而流轉?流轉的所依法,是『情界、器界』,情界與器界,是流轉的所依。   
什麼是情界、器界?界是界別,有界限的,彼此差別的。佛法總說二種界:一、有情界,二、器界。
有情是有情愛的,有情識的,如人、畜生、天、地獄、餓鬼這五類都是有情界,都是有生命的,有心識作用的。古譯眾生;新譯為有情,是有心識作用,情愛活動的生命體。有情分五類,名為五趣,或分六趣(六道),在天、人、地獄、畜生、餓鬼外,更立阿修羅為一趣。   
什麼是器界,器是器皿,是能容受物品的。現在所說的器界,如地球、星球等,是人類等所住的,所以地球等屬於器界。
佛法中所說的器界,有無量的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一小千世界,有四大部洲,八中洲;我們所住的,是南閻浮洲,屬於器界。
簡單說,人類是有情界,動物等也是有情界。山、河、大地、草、木、叢林,這都是器界。器界中,例如我們所住的世界,在地上名五趣雜居地──地獄、畜生、餓鬼、人、天,都是的。向上還有空居 的天;人天都有淫欲,所以名為欲界。
欲界以上有色界,無色界,都是天趣。欲界、色界、無色界,總名為三界。
    
論有情,不出於五趣;論器界,不出於三界(九地)。生死流轉的所依,以人類來說,身心是所依;我們住在這地球、山上、海裏,也是我們的所依。  
 現在先說器界所依:「器界即為共」,器世界是共的所依。這地球是誰的?不能說是個人的,是全人類(及畜生等)所共的。或者說,如空氣,如大水,這都是共的。
共是共同的,佛法說共業所感,就是大家的業共同所感到的。以唯識來講,是唯心所現的。在我們心識中,現起來的時候,就現有內而身心,外有器界的相,各自各的顯現出來,所以說唯識所現。以人類來說,每人都從自心識中現起這器界相,所現的器界相,在我、你、他間,都有一個共同性:我現起這樣的相,人人都現起這樣的相,器界相現似共同性,不以個人的心識而有所改變,所以被想像為有一客觀實在的物質世界。
  
成唯識論舉燈光的比喻:在這房子裏點一盞燈,光由此燈放出,一燈放一光;如房內又有一盞燈,  就又有一光;或有幾十盞燈,幾百盞燈,就放射幾十幾百光明。
這幾十、幾百盞的燈光,綜合融和,現出一片光明,這一光明,誰能分出此光彼光呢!
而事實上,各各燈放各各燈的光明,雖綜合如一大光明,而仍是屬於各各燈的。
如這盞燈熄了,這盞燈的光明就不見了,但大家所見的,還是一片光明,並不因一燈光明的熄滅而不見。
這比喻說明了,我們所依住的器世界,器界的存在也是這樣的。心識所現起的器界相,是各人心識所各別顯現的。
由於心識所現的器界相,彼此間有共同性,大家都見到同一的器界。見到的是同樣的,好像與我們的心識是沒有關係,其實是我們各各所變現的。是各人各各變現的,那末這個人死了,他所現起的器世界,應該就不見了,可是大家還覺得是同樣的世界。
一人死了,多人死了(又有人生了),這地球還是地球,這正如一燈息了,幾盞燈息了,還是見到一大光明一樣。器世界的共,是「如共同所了」。大家所了解的器界,一模一樣,因此這一種所依,稱之謂共。
     
如以五趣生死來說,五趣有情所見的器世界,不是一致的。你、我、他, 都是人,人類所見的世界,是一樣的。
假使有人所見不同的話,那是病態,器官有病,神經失常,心理變態了。但人以外,還有畜生、餓鬼、天。人類所見的人世界,雖然都是一模一樣,但這個器世界,在餓鬼、天、畜生來看,就與我們有點不一樣了。
如我們常見紅花、黃花,多采多姿的花,有些動物,如牛,所見只是灰色的。
如牛與牛能互相交換意見,那末,一定以為這世界是灰色一片了。
又如人世界所見到的水,水是人類器界所共的,可是餓鬼所見的,是火焰,膿血。餓鬼不見清水,在人來說是錯了,但餓鬼與餓鬼間,有他們的共同了解,都說是膿血、火焰,怎能說他是顛倒?
 
 魚類所見又不同,魚游在水裏,正像人在空氣中一樣,若無其事。如人在空氣中,魚游在水中,也是這樣。魚類住在水中,有對水的不同感覺,這是魚的器界。如果是天的話,所見的是七寶莊嚴,這就大不同了。所以器界被稱為共,是共業所感,共同所了。但約眾生的類別不同來說,是隨類而所見不同的。
  
有情界有共,復有諸不共:

  現在來說有情界所依。「有情界」,「有」是「共」的,也「有」種種「不共」的;共有種種,不共也有種種。例如每個人,都保持個體生命的延續,各各的不同活動,各各的不同思想,都獨立的存在與發展,這是不共的。
可是有情與有情,彼此間也有種種關係。如人與人,人與畜生,畜生與畜生,彼此間都有相互關係。這種共同關係,就是共。
所以器界──山、河、大地、草、木、叢林,都是共的。以有情界來說,就有共與不共的。成唯識論也說到共與不共,但所說的意義,有些不同。總之,有情所有的個體活動,是不共的;而有情與有情,彼此間結成共同關係,就是共。『有情界有共,復有諸不共』,這二句是總標,下面分別的說明。先說所依有情界的八種共。   
托胎生、名言,攝受與治罰,饒益及違害,功德并過失:由更互增上,互為因故共。

  
  頌中先舉八事,次說共的意義,就是末二句:『由更互增上,互為因故共  』。
這是通於八事的,所以先解說後二句。共的意義,是更互增上,及互為因。什麼是更互增上?
增上,是有力的。這個對於那個,能給與一種影響,給與一種力量,這就叫增上。更互是展轉的意義,如你對我,我對你,彼此間能互相給與一種力量,這就是更互增上。什麼是互為因?增上也可說是因,但約疏遠的說,因是比較親近的。
佛法說因果,如甲給予乙以一種力量,能使乙生起,甲就是乙的因;因力,也有相互的關係。由於增上及因的展轉相關,所以形成有情界的共同關係。
例如我罵你一句,這句話就是一種力量,刺激了你,使你聽了,立刻臉色變青,有的兩腳亂跳;再不忍,拳一伸,就打起來了。你打我,也許我也打你,結成了彼此間的嚴重關係,可能一直影響下去。不但是人,人與畜生,畜生與畜生,眾生與眾生間,都有一種相互的影響力,所以互相為因,也互相為果,這就是共的意義。
  
  八種共中,一、「托胎生」:新生命的開始,叫生。以人來說,是父母和合,父精母血,結合而開始一新生命的活動,名為生。
佛法說眾生有四種生: 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化生,新生命的開始,全依業力而生起,沒有與其他有情的共同關係。但人及猴、牛等高等動物,都是胎生的;雞鴨等鳥類,是卵生的;其他先生一卵子,經一次、二次的變化,才成為成蟲,這一類,稱為濕生。胎、卵、濕生,就依賴其他的有情而生起。   
佛法雖說四生,主要為人類說法,所以以人的胎生來說。一個人要出生,要具備三方面的事情:要有父親;要有母親;在父母和合,父精母血結合時,另有有情自己的業力引發,識來入胎。這是說,在父精母血正結合的時候,一念識依托而起,成為一新的生命開始。這樣,胎生要有父、母,要依賴父母間的增上力。所以這樣的生命開始──『托胎生』是有情所依的共事。
   
  二、「名言」,這裏的名言,指我們的語言、文字而說。
不管造的文字,怎樣合理,寫的怎樣好看,如只是自己了解,別人都不識,這失去了名言的作用,不能有所表示。如語言的音聲流變,彼此間完全不能了解,也不能成為語言。要知道,語言也好,文字也好,都成立於人與人間,由於彼此互相了解, 漸成為共同承認,共同應用的名言。
如語言,一地區有一地區的語言,一時代有一時代的語言,在這同一地區,同一時間中,人與人間所說的,大家習俗相傳,共同承認、了解這句話;你說我也懂,我說你也懂,成為一種表示意義的語言。
語言──名言,是表達我心裏所了解的,覺到什麼,就說出來使你了解。
這句話表示的意義,彼此間有共同感,所以能互相溝通感情,傳達種種知識,可見語言──名言是共的。
文字也是如此,不是聖人造好一批字,讓大家去使用。文字是漸漸傳出,孳生而日漸增多起來。文字的意義,大家公認了,在人類界應用起來。
文字是不斷演變的,字形與意義都在演變中。有時誤寫或誤解了,習俗以訛傳訛,被大家誤認了,還是一樣用。錯就錯了,只要大家公認就得。
所以文字──名言,是有情界所共依的。古代文字,都出於人的偶然應用,漸被大眾所接受。近代文明,或新發現一種元素,成立一種事實,都給以一個名詞,後人照著使用,這名詞就為大家所通用了。
總之,名言要彼此間共同了解,承認,這不管中國、外國、古代、現在,都是一樣。名言是成立於有  情間的,所以是共的。
  
  三、「攝受」:這是組織,也是領導。
如老師教學,許多學生來跟他學,老師攝受學生,形成師生關係,這就是攝受。在佛法中,老師攝受弟子,是攝受的一種。如家庭,有家長領導,成為一個家庭。
不論人少人多,在社會中,每一社團,都有領導者在攝受。
國家,佛教的僧團,都是一樣。這是多數人能集合起來,中間有一種向心力──攝受的力量,使大家能聯結於同一範圍之內。徹底的說起來,畜生間也有攝受的。我在四川看到,老猴子在前來了,母猴、小猴子就跟著來。凡是群居的有情,都有攝受力,建立起彼此間的集體關係。這當然是有情界的共。
    
 四、「治罰」:是攝受,那就不是個人,而是彼此間的組合了。不管這組合是寬鬆的,或嚴密的,既是組織,為了維持此團體的健全,發展,不論大小,都會有成規。
所以有句話說:家有家法,校有校規,國有國法。如組織內的成員,所作所為而可能障礙破壞此組織,那就要受到組織的制裁──治罰。
以  國家說,即是法律,以法律來處罰。在佛教內,出家以後,加入僧團,成為僧團的一員。在僧團內,受到佛制戒律──學處的約束。如違犯了,就要受到僧團的治罰。有了攝受,就有治罰。家有家法,學校中有校規,宗教有教規,國家有法律;現在成立的世界性組織,國與國之間的聯合組織,也就有國際的制裁。這是有情界的共同。
  
  五、「饒益」、六、「違害」:
這二事,是相反的。什麼是饒益?能給他一種利益,使他得到好處,是饒益。
什麼是違害?能夠給他一種損害,使他感到苦惱,是違害。
舉例說:別人經濟有困難的時候,能夠幫助他,或救濟他,就是饒益。如賴了他的錢,或想盡不正當辦法以取得別人的財物,這就是違害。
饒益與違害,都建立在有情的共同關係上。凡是對他有利的,或是物質上的,或是精神上的,或是知識上的,或使他的身心健康,人格進步,只要是能使他得到利益的,這一切都是饒益。相反的,凡是使他困難的,引他墮落的,或殺他,打他,騙他,謗他,只要是使他受到損害的,一切都是違害。

  七、「功德」、八、「過失」:這又是相反的。過失,不好的事情,錯了就有罪過。反之,有了好的事情,有功可得,就名為功德。功德與過失,都是依有情與有情間的共同關係而成立的。什麼是功德?如布施,或供養三寶,或救濟貧窮,或辦理社會文化事業,這都是功德。或說在家裏孝養父母,受持淨戒,這些好事,都是功德。相反的就是過失,如不孝父母,刻薄剝削貧人等。
    
 那末,這饒益與違害,功德與過失,有什麼不同?
饒益與違害,是約對他的意義上說的。使他得到好處,使他得到損害,是饒益與違害。如約自己說:做了好的事情,自己可得到功德;做了不好的,自己就有了過失。功德與過失,能使自己得到幸福與苦難的結果。
饒益與違害,功德與過失,雖有約對他說,約自己說的不同,總之都是建立在有情與有情的共同關係上的。如果離開了其他有情,專講個人的話,這功德與過失很難講。一個人關起門來做,沒有共同關係,沒有共的意義,這功德與過失亦建立不起來。所以在佛法之中,說的好事,如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等,那都是與有情有關係的。說不好的:  如殺、盜、淫、妄語,種種都是與有情有關係的。
  
  上說八事,在有情彼此之間,都有「互」相「增上」,「互」相「為因」的力量,造成有情與有情的「共」同關係。如托胎生,在人類,構成了宗族生命的延續。名言,促成人類的感情與知識,相互交流。以此而攝受成為群體,有家庭、社會、國家等。為了維持團體,所以有法制治罰。彼此間有利有害;也就有功德與過失。這一切,成立於有情與有情的共同關係上,所以說是所依共。
     
依及諸了別,苦、樂、業、死、生,繫縛與解脫,彼九不共故,名不共所依。
  有情界的不共所依,有九種,多數是佛教的術語。
  
  一、「依」,依是依止。
有情自體的依止,是業力所感的果報識,也是持有一切種子的種子識,形成有情的生命主體。依唯識學說,阿賴耶識就是依。攝大乘論中,第八阿賴耶識,名為所知依,是一切法的所依止性。
  
本論沒有明白說到七識、八識,但也提到一切種。
關於心識,現在簡單的說一下。大乘唯 識學說,就我們的心識作用分別起來,是前六識及第七、第八識。前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大家所容易了解的。如我的眼看到了什麼色──形色、顯色,引起的認識作用,就是眼識。
耳根聽到聲音,引起的了別作用,能了解這聲音的,就是耳識。
鼻識了別香臭;舌識了別滋味。身識是身體接觸到物體,感覺到硬、軟、熱、冷等,能夠了別到這是什麼,這就是身識。
意識是憶念過去,想像未來,或了別現在;不只了別具體事相,還能推究法與法間的關係,法則義理等,都是意識的作用。這六種識,從小乘到大乘,是佛法所共說的。
  
  大乘唯識學,更說到二類很微細的識,依現在的知識來說,是屬於下意識,或潛意識的。在自己能感覺得到的心理活動──六識以外,還有微細潛在而不易覺察的。二種細識中,第七識名末那識,是深細的自我執著,直覺得有自己存在。最深細的自我覺了,就是第七識。第八識名阿賴耶識,一切種子依阿賴耶識而存在,依阿賴耶識而顯現。
  
從阿賴耶識所有種子而顯現的,是器界及 一切識,所以成為一切法的依住。阿賴耶的意義是藏,如庫藏一樣,有東西就放進去,要用就向裏面拿。所有一切的認識,都留下潛能,藏在裏面,有緣再顯發出來。藏入又發現出來,成為一切意識一切法的根源,所以名為阿賴耶識。
     
依唯識學說,依是阿賴耶識,是業力所感的果報識,現起一切的種子識,所知一切法的依住處,所以名所知依。不過照中國一般所了解的,唯識學一定說七識、八識;其實不一定如此。
在印度,唯識有二大派:一派名隨教行派,就是依經文怎麼說,就怎麼說;這依經說的一派,都是立第七識與第八識的。
另一派名隨理行派:以為經文所說,每有隨機方便,不了義說。隨理行派以理為宗,如世親菩薩門下的陳那菩薩,是『因明』──佛教論理學的權威;陳那的弟子名法稱。這一派說唯識,不立七識、八識,也還是一樣的唯識學。
不過在中國,這一派沒有傳來。如立第七識、第八識,依一切種、果報阿賴耶識為「依」;如不立第七識、第八識,那就依異熟──果報意識為依。
在部派中,  如說一切有部,立「命根」為有情依。
    
 二、「諸了別」:了是明了,別是區別,了別是我們有認識作用的那個識的作用。為何名諸了別?了別識不止一種,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識就是六種了別。
立八識,七識與八識也是有了別作用的,不過阿賴耶識重在「依」,前六識的了別作用強,所以了別屬前六識。心識的了別作用,都是不共的。
我的意識不是你的意識,你的意識不是我的意識,眼識等也如此,彼此間各各不同,所以六識了別,是有情界各各不共的。
   
 三、「苦」,四、「樂」:苦與樂,是情緒上的一種感受,受蘊所攝,是內心的情緒作用。我感覺到苦痛,別人不一定感到苦痛;我感到快樂,別人也不一定在快樂。
如到了八月中秋,明月圓滿的時候,大家去賞月,有人看到月亮,歡喜極了,又亮、又圓,心裏說不出的歡喜。但有的卻對著月亮,在淌眼淚,心裏難過得很。觸對境界,各人的感受不同,情緒不同。
看到月亮時,內  心引生的苦樂,是有情彼此所不共的。又如上山,自己不想上山去,父母或師長的命令,「去!非去不可」!
不去不成,祇好上山去,一面走,一面心裏不歡喜,滿心不快活。如自己要去上山,越走越有興趣,即使腿酸,心裏還是歡喜的。
同樣的環境,同樣的了解,但所得的苦與樂,彼此間是不相同的。從業感得苦果,或得福樂的果報,在有情間也是不共的。
     
五、「業」:業是什麼意思?業就是事業,作事。
不過佛法裏所說的作業,範圍比較大:身體所作的是身業,口說的是語業(寫出文章來,也是業),內心的動作是意業。總之,身心的一切動作,都是業。
通泛的說,業與其他有情相關,但這裏所說的是:自己怎麼做了,引起一種力量,能影響自己──現在或未來,受苦或受樂;這種造作的力量,就是業。如布施、持戒、忍辱等,凡作善事,當下留下善的力量,潛藏在自己身心內,這就是善業。
殺生等不善業,也是這樣。身語意三業,是各人自己造作的;留下的業力,也是你是你的,我是我的,各各不同。有情所造的業,是彼此不共的。
   
  六、「死」,七、「生」:各人生,各人死,生死是各人自己的事情。向  來說,真正無常到了,到了要死的時候,什麼人都代替不了你。自生自死,是各人自己的事,與別人無關,所以是不共的。
    
 八、「繫縛」,九、「解脫」:什麼是繫縛?繫縛如被繩索捆縛住了;繫縛是解脫的反面,解脫如把繩結解開脫下一樣。   
如人生不自在,受束縛而不得自由,有一種力量把我束縛住了。在種種束縛之中,要生出來,就不能不生;生了以後,就受制約,受支配,終於又不得不死。如生在人中,就是一個人;當然人的能力有大小,知識有強弱,境遇有順逆,可是總有個限度,怎麼也超不過這人的限度。
人生出來以後,就有一期的延續,經過老、病階段,最後還是不能不死。
死了以後還要生,永久是個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局面,這就是繫縛。被什麼束縛住了?還是自己束縛自己,自己的迷妄,自己的煩惱,自己的錯誤行為,自己繫縛自己而不得解脫。
     
解脫也是自己的事,誰也不能使你得到解脫。所以楞嚴經中說:佛的堂弟阿難說:我是佛的堂弟,佛很喜歡我,總想佛能幫助我解脫,可是事實上卻不 可能。
所以學佛的人,向來有兩句話:『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繫縛生死是自己的事,解脫涅槃也是自己的事,都屬於有情的不共。
 
 依與了別,是有情自己的心識問題。苦、樂,是情感的。造了業,所以有死,有生,或繫縛而生死不了,或解脫而證得涅槃。這「九」事是「不共」的,所以「名不共所依」。
      
悟入二取似現非有 共現外所取,實即能取識。以離其內識,外境義非有,是共同性故。
  六相中第六,悟入二取似現非有,為說明生死法為唯識所現的重要部分,共有六頌,次第的加以解說。
先明所依共的不離內識:『共現外所取,實即能取識』等,是約共所依說。
共是山、河、大地,草、木、叢林,星球,一般人所認定的客觀物質世界;還有有情不共中的共,如胎生等八類,那主要是人類社會文明的事情。
  以唯識學來說:『共現外所取,實即能取識』。山、河、大地,草、木、 叢林,種種星球,宇宙間的無邊世界,這一切所依共的器世界,是有情內識共同所現起的。
依小乘說,是共業所起的;依唯識說,是心識中業力所現起的。
有情與有情間,「現」起「共」同相,「外」在相,成為心識「所取」的外境,覺得有一心外存在的世界。
一般人都覺得這是在我們心以外的,所以說唯識不容易理解;如說這是在外的物質世界,大家都覺得是對的,因為每個人都是感覺到這樣的。
可是,依唯識說,這是「實即能取識」。一般所感覺到的外在境界,實在是我能取心識上所現的境界。換言之,所取的外境,實際是我們能取心識所表現的,就是我們的心識。
   
  明明有所取的外境,為什麼說就是內識呢?
因為「以離其內識,外境義非有」。我們所見到的,聽到的,我們所了解的所謂器世界,好像是在心外的,其實如離開了我們的內識,沒有內識的活動作用,那外面所取的境界,就不可能成立。
換言之,我們所以知道有這客觀存在的器界,因為有心識作用而發現出來,如沒有心識,根本不知道有什麼外界的存在,所以說,離去了內識,外 在境義是沒有的。
   
 彌勒的唯識學,是建立在『認識論』上的。
譬如說:我們所認識的什麼,不是直接得到那東西,是心識上現起的所取影像,這影像並沒有離開了自己的心識。
例如顏色,紅的是紅的,黃的是黃的,以為確有紅、黃等色彩在外面。其實紅的、黃的,都是我們的眼根,引起眼識所現的
。由於人類眼根的共同性,引起眼識所現,也有共同性;我們就以為事物的本身,就是這樣紅的、黃的。關於外境不離內識的唯識論,彌勒、無著、世親等菩薩,都有嚴密的論證。本論下文也有很好的說明。但不要誤會,現起所有的外境,唯識學並沒有否定他,只是說這是不離心識而存在的。
   
 器界等外境,是不離內識而存在的,這是唯識的定義。一般人總覺得:既如此,為什麼你看到紅的,我也看到紅的?不能由個人主觀、片面的來決定,所以是客觀存在的。即使你不知道,沒有見到,大家也還見到是紅的。
為了解釋這一疑問,所以說:「是共同性故」。共同,是我的心識現起來的印象如此  ,你的心識所現起來的印象也如此,大家現起來的印象都是這樣,有一致的共同性,所以覺到不因個人的心識而改變,這才誤解為客觀實在的外界。
    
 因為你是個人,我也是個人,中國與外國人都差不多,看起來樣子不同一點,其實是差不多的。我們的眼睛有共同性,也不是一切有情共同的。人與人之間有共同性,畜生中一類一類都有其共同性,鬼與鬼,天與天,都有其同一類的共同性。
所以同類共見的,似乎確實如此的器界,在不同類的有情中,因不同的識類而器界相有所變化了。共同性的隨類而不同,也可以說明外所取非實的意義。   
於餘不共識,為所取等義,謂他心等法。

   
 上文說:所依共的,是山、河、大地,草、木、叢林,星球等器界;所依不共的,是有情界。有情界中,有共義的,是托胎生等八類;不共的是依,諸了別,繫縛,解脫等九類。器界及有情界的共義,能為其他的有情所了別,是唯識所現,已如上說。「餘」如有情「不共」的心「識」,也能「為」其他有  情所取,成為他有情的「所取」「義」──境。他人的心,被別人知道如何如何,他心就成為所取的境界──義就是境界義。
不共而成為所取的,不只是「他心」,如他有情的生與死,煩惱的繫縛,煩惱的解脫,苦與樂等,都可以為他有情所取。為所取的內容不少,所以說『為所取等義,謂他心等法』。
謂他心,是別人的心。有情的心,是各各不共的。我知道你的心,或你知道我的心,難道我的心,成為你心識上的境界嗎?又如意識能知道眼識,耳識,鼻識,六識是不同的心識作用,也不能說眼識,耳識,鼻識等,就是意識所取的內容。
  
以心知心──甲有情知乙有情心,或意識知眼識,這能說唯是內識所現嗎?這一問題,依大乘唯識學說:每一有情,都有他的心識活動。說唯是有情各各有識,而在各人內心有所了別時,都是自識所見的,所以是唯識的。進一步說,他有情心,不是直知他心,而是在自己心中,現起他心的活動情形。所以知他心,是在自己的心識上,現起他人的心象,自心所能取的,就是自心所現的,所以知他心等是唯識的。   
諸能取識前,更互非境故;於非等引時,自分別現故;於諸等引前,三摩地行境,現彼影像故。

     
上面說明了所依共與所依不共的,不離內識,都是識所現的,所以生死一切法唯識。但所說唯識,不是唯一識所現,而是種種心識的種種現起,所以又說此二頌。現在先說明二個名詞:『等引』,『非等引』。
一、等引,印度梵語是三摩呬多,譯義為等引。等是平等,引是前後的引續,引發功德,等引是殊勝的定。說到定,梵語名三摩地,簡譯為三昧,意義是等持。
什麼叫平等?原來,一般的心是不平等的,不平衡的。
心是散亂的,妄想紛飛,修定是精神集中,繫念一境以息除妄念。但心是不平等的,平常是散亂,要他不散而歸於一,又易於昏沈,什麼都不解了,進一步就是睡眠。
如將心提起,心又向上飛揚──掉舉。不是掉舉,就是昏沈;不是偏於這邊,就是偏於那邊。不能保持心的平等安和,就不能得定。
學佛而要修定的,要修習到內心平等,不散亂,也不昏沈;不起種種分別,卻又明明白白,這就是平等持心的等持。由於心的  定──等持,引起平等的前後延續,引發定中的種種功德,所以名為等引。  
靜慮(四禪),等至(八定),等持(三三摩地),解脫(八解脫),這些勝定,都名為三摩呬多──等引。
  
二、非等引,即一般的心,或是昏昧睡眠,或是散亂、掉舉,凡沒有達到等引境地的,都名非等引。唯識,不是一識所現的,不但自心與他心不同,眼識等與意識不同;在意識中,定心也與散心不同,不同心識上各現所取,所以一切是唯識。
   
  現在來銷釋頌文。『諸能取識前,更互非境故』。能取心如上說,自心與他心,眼識等與意識,等引心與非等引心,是各各不同的。如等引的能取識現起的境界,在定心中,定心所取的境界,與非等引能取的境界──散心分別所取的境界,是彼此不同的。在定心不取散心的境界,散心也不取定心的境界。
所以說等引境,非等引境,在不同的能取識前,彼此間是互不為境的。換言之,散境是散心的境,定境是定心的境,彼此不同的。
例如我們的臂上,用針刺一下,一般人會覺得很痛,那是散心分別所取的境。如這人受了催眠,或是入 了定,那針刺下去就不覺得痛,那是催眠狀態的心境,這可見各各取境不同了。  
 再分別來說,等引的境,與非等引的境,是怎樣的唯心所現?「於非等引時」,也就是散心分別的時候,所取境是「自分別現」的。自己分別心所現起的,是分別心所知道的境界。分別心所取的,離了分別心所現的境界,那就沒有了。換言之,一切分別心所取的,不離分別心所現,這是說非等引境是唯識所現的。
   
 上面說到,四禪是等引,八等至、三三摩地、八解脫也是等引。等引有種種,所以說「諸等引」。通俗的說,種種等引,就是種種定。定境與散心境是不同的,在諸等引心前,所取的是「三摩地行境」。
三摩地──等持所行境,就是定心所行的境界。定心所行的境界,與散心境不同,是從定心所現的,現起彼定心的影像。定心所現起的影像,如明鏡當前,現起種種影像;影像,專指定心所現境說。
現在舉一個例子來說:有大乘經,名『般舟三昧經』,這是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的法門。念,是心繫一境;念佛,這裏是專念阿彌陀佛,不是稱名。專心繫念阿彌陀佛相,念到般舟三昧成就時,十方一切佛現在前(所以名般舟三昧,般舟是在前立的意義),明白的見到,如夜晚見天空中的繁星一樣。
這不是開眼所見,而是定心所現的境界。依經中說,不但見佛,也與佛問答,他說:應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後來,得般舟三昧的,就於定中觀察自己並沒有到西方去,阿彌陀佛也並沒有來,自己所見所聞的,只是唯心所現。
我舉這個例子,最容易明白。修定的,或修般舟三昧,念阿彌陀佛的,初修習時,繫念的相現起,起初相是不分明的,動搖的,那是因為心不定;等到你心定了,眼睛也不再動的時候,相也明顯、不動了。
如阿彌陀佛,『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這境界太廣大了,初學不易成就,可觀阿彌陀佛像。如佛像──紫金色,白毫相等,一一分明,能放光,會說話,那是已到達定境。
   
 佛法中有不淨觀,靜觀死屍的相,慢慢變色,青瘀,腐化,流膿血,末後 僅存白骨。像這種不淨相,如修習到不淨相現前,清清楚楚的見到相,甚至於見到處處是不淨相。這就是依不淨觀而得定。  
 凡定心成就,都會現起定境(隨定的差別而不同),名為影像。佛在解深密經中,給彌勒菩薩說的極清楚:『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如是此心生時,相似有異三摩地所行影像顯現』。所以諸等引前所現的,都是三摩地行境,「現彼影像故」。
           
定心所現境,是確實有作用的,如修得火光三昧,望去會有一片火光。修水三昧成就的,別人到他住處,會見到一房子的水。這種境界,都是三摩地行境,是從定心所現的影像。   
散心分別的人,要使他知道唯心所現,好像很難,要用種種推理去了解。如修禪定而有成就的,觀什麼能在觀心上現前。如修青一切處,見一切都是青的;黃一切處,見一切都是黃的。成就禪定的,容易悟入一切境界唯心所現,  以一切是隨心而轉的。如禪定力深,心力強,更容易悟解此義。
唯識學成立唯心所現的理證中,就有以瑜伽師修行境界隨心而轉,來證明唯心所現的。唯識學,不是為了學理,而是佛弟子的修習定、慧,從經驗中發現來說明的。一切所取境,唯是心識所現,為了說明此理,所以特別以等引、非等引境界,來說明都是唯識所現。上來所說生死依止的共與不共,說明所取的境,唯識所現,所以所取境義,是非有,不可得的。現在要進一步說,能取也不可得,如頌所說:
以所取若無,亦無似能取。由此亦成立,無似能所取。

  
  一切境界都是唯心所現的,一切境界離心不可得;一切境界不可得,那就唯是心識了,這個心總是實有的了!然依唯識說,『以所取若無,亦無似能取』。「所取」的境如不可得,「能取」識也就不可得了。一切境界,唯識所現,為什麼沒有所取境,能取心也不可得呢?其實,心與境,從來是不能分離而有的。要知道心識起來時,心裏決定現起那境像,心識是不可能沒有認識對象  的。
所以平常說我們什麼都不想,這話是不通的。因為有心必有境像,覺得什麼都不想,這什麼都沒有,就是心的境像了。否則,就是昏睡,分別心也不起了。換言之,有能取,一定有所取;如沒有所取,那一定沒有能取。所以說,心境從來是不能分離而有的。佛法中,小乘也是這樣說的。當境界生起,一定有心緣於境界的;心生起時,境界是心的緣──所緣緣。所以,心與境,要起就一起起,不起就都不起。若依中觀家說:心境是因緣所生的,也是『離心無境,離境無心』的。
唯識學在方法上,有他的不同處。先說以虛妄分別有,有能取識,所取依能取而現,所以所取境不可得。進一步說,如沒有所取的境,能取心也不可得。
所以說:「由此亦成立,無似能所取」。如沒有似所取,也就沒有似能取,能取、所取,都只是虛妄顯現。
    
空宗與唯識宗,有一根本不同處。唯識學一定要這麼說:所取的境界不可得,因為一切都是內識所現的;有識無境(塵),正是唯識學的特色。然進一步說,如境界非實有,能取也不可得,這就進入能取、所取都不可得,顯示無 二、無別的真如法性。  
這一層次,真諦三藏解說為方便唯識與真實唯識。
  
空宗依因緣所生法顯平等空性:心是因緣所生,境也是因緣所生;如說空,心也空,境也空;如說有,心也有,境也有,保持心境同等的立場。
可以說,這是菩薩們說法的方式不同,雖在勝義中,心境並冥,都不可得,而在世俗安立中,或出發於境依心立,或出發於心境更互緣起而有,引出宗派的各別。
唯識學出發於依識有境的立場,所以說境空心有。到了能取所取都不可得時,也是說識寂、識不起、識不現,卻不說心是空的。如說境空故心也空,就覺得這是惡取空,因為不能成立一切法了。
    
 唯識宗成立唯識的層次,也就是修唯識觀的次第,達到無二無別的,平等真如法性。彌勒菩薩在辨中邊論中,說得還要清楚,如說:『以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那是說,由於虛妄分別識有,所以知道境是不可得的。
『依境無所得,識無所得生』:那是說,由於境不可得,所以識也不可得了。
『由識有得性,亦成無所得,故知二有得,無得性平等』:心不可得,境不可得,似有 能取所取──心境二者,在無得平等性中,是無二無別的。上面所說的,就是悟入虛妄分別無相的方便。楞伽經立四種禪,也是這一意義。
  
四種禪中,第一名愚夫所行禪;這是外道、小乘的禪觀。第二名觀察義禪,就是觀一切境相(義)不可得。如觀境不可得,心也不可得,現起平等空性相,是第三緣真如禪。因緣真如空無性相,有空相在,還不是真知真如,等到空相也不起了,超越能所一切相,才是真實悟入真如,就是第四如來禪。凡是說唯心(識)的,從初修到悟入,都有這樣層次的。     
然由無始來,等起而成立,二取悉非有,亦善成立故。

  
  這裏引起一問題,既然所取不可得,故能取也不可得,心境都非實有,為什麼眾生生出來就有心識作用,而且有心同時就有境,永久是心境相對而起呢?依佛法說:「然由無始來,等起而成立」。先後引起,名為等起。
先如此,後如此,如生死不得解脫,以後還是如此,這名為等起。我們前念起時,有心也有境,後念起時,還是有心、有境;死了以後再生時,還是有心、有境。永 久是有心、有境。所以說,從無始以來,一向如此。心生時,自然而然的,似現能所二取,是由無始以來就這樣的。佛說無始以來,始是開始,佛不是說最初如此。生活在虛妄分別之中,生活在一個時間觀念中。我現在這樣,前生還是這樣,前前生還是這樣。起初為什麼會這樣?佛不說最初是怎樣的,因為在時間觀念中,求開始是不可得的。所以論到最初,釋迦牟尼佛是『無記』,不加答覆的。
無始以來,一向如此。現在應把握現實,去解決生死問題。如說最初如何如何,那是神教而不是佛法了。
為什麼我們現起能取所取?簡單說:無始以來一向如此,一向是不起則已,起則有心、有境,前後等起相續,所以現在也是如此。
   
  我們心起時,有能取、所取,有心、有境,一向如此,怎麼知道「二取悉非有」呢?心起時,就有所取相現,由於不知境依心生,不知唯識所現,在能取所取關涉時,認為是心外有境的,起種種執著──遍計所執性。分別執著時,留下一種力量,就是能取、所取的潛能──遍計所執種子。這是從執著心外  有境而來的,所以能取、所取種子,依緣而現起時,能取心中就有所取相現。
這樣的依現起而執著,依執著而薰習,引起後後的現行,從無始來一直到現在,生死輪迴,永久如此如此。既是如此,解悟二取的非實有的道理,也能「善(巧)成立」了。因為我們心起時覺得這能取、所取是各別的實有性,所以會薰習為種子。雖然虛妄現起,卻好像心、境都實在是有;如知道非實有的,就不起執著,不會薰成遍計所執種子。
薰習的力量,愈來愈微薄,終於到達二取都不現的實證。舉例說,如知道自己在走路、坐下,或說話的態度不太好,能知道就會注意改正,過了一個時候,更正了,不再會有不好的態度了。所以,不知道,會一切一切的一直下去;如知道了所取、能取非實有的話,就可以達到解脫。能達到能取、所取不可得,就因為能取、所取是虛妄分別,實義是沒有的。依唯識現,成立生死流轉,也就依唯識現,所取非有,能取也非有,觀二取都非有,而通達法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4-9-29 08:41: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至欽 於 2014-9-29 09:07 編輯

上來依生死法,明六相,了達虛妄分別,悟入法性。法性的意義,如下所  說。
  
2 辨涅槃
(一) 標列 由六相悟入,法性為無上:謂相、與依處,抉擇、及觸證,隨念、并悟入,到達彼自性。

  已說生死、法事,以下說涅槃、法性。通達悟解法性,是依於正方便的,本論也以「六」種「相」,為「悟入法性」的「無上」方便。六相為:一、相,二、依處,三、抉擇,四、觸證,五、隨念,六、悟入到達彼自性。  
 一、「相」──是義相,法性的義相。
  二、「依處」──依什麼而能夠漸漸的悟入法性?如生死的流轉不息,要有所依止,所依共,所依不共,就是這有情界、器世界,是生死流轉的依處;悟入法性、得涅槃,也同樣的要有依處。   
三、「抉擇」──抉擇是智慧的作用;般若悟入法性,般若──慧以抉擇  為性。
擇是選擇、簡擇,如選擇物品,這是好的、要的,那是不好的、不要的,這就是擇。抉是抉發,將正確的事理,抉發出來,顯示出來,這是抉。抉擇是般若──慧的觀察作用。如七菩提分中有『擇法』,也就是抉擇法。  
 四、「觸證」──觸是直接的接觸到,證是證實。
法性不是名言,不是聽到,理解,而是般若的直接的觸證。例如一杯蜜,要真的嘗到了杯中的蜜味,才是觸證了。
這裏說觸證法性,觸證的觸,與色、聲、香、味、觸、法的觸不同,這觸是法性──真理的親切體驗,中國學者每稱之為開悟,或證悟。
  五、「隨念」──隨念,依過去所得到的,隨順繫念不忘。隨念,是修行的方法。   六、「到達彼自性」──經修行而達到究竟。
自性,就是法性,也就是涅槃。法性是勝義的自性,就是體驗到這自性,究竟圓滿的實性,唯識學名之為圓成實自性。
     
(二) 別釋
  
(1)相相如略標說。
 
 以下別說六相。法性的「相」,在「略標」中已「說」過了。
法性相是:沒有能取、所取,沒有能詮、所詮;不是語言可說明,不是思想可分別理解的。超越一切相對的名言,相對的能取所取,是絕對的,無二無別的真如性。   
(2)依處 處謂一切法,及一切經等。
 
 「處」,是依處。依於什麼,才能悟入法性?
論說有二:一、依「一切法」;二、依「一切經等」。
什麼是依一切法?法是形形色色的一切事。如山、河、大地,草、木、叢林,國家,社會,家庭,個人等,只是複合的假有。
如分析一切法,凡有一一特性的,如色法有青、黃、赤、白等色,心有眼等識,貪、瞋等心所,這都名一切法。現在而外,過去、未來的也是法。
阿含經曾說:如於一法不通達,就不會證悟的。
這是說,要證悟,須證知一切法性。但一 切法如此多,怎能一一都通達呢?
一切法雖多,但法性是通相,是遍通一切的,能通達一法性,就通達一切法性。
一法如此,法法如此,凡是證悟的,沒有悟此法而不悟彼法的。
悟一法,即悟一切法,約悟入法的實性說,並不如某些人所誤解的,以為悟了什麼都知道。現象界無限差別,怎能一切都知道呢?一切法的法性,平等法性,是無二、無別的,是依一切法而觸證的。
     
小乘──聲聞學者,急於解脫三界生死,如說:『三界如火宅,生死如怨家』。佛給以簡單扼要的方法。身心以外事不問,專從自己身心去觀察自己。觀自己身心為無常、苦、空、無我(這是生死法的通相),體驗而得解脫。
所以小乘學容易,簡單而扼要,但身心也是一切法(身外法也不外於此),還是依一切法的。大乘廣觀一切法空,不生不滅。如大般若經說:色、受、想、行、識──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凡夫事,二乘事,菩薩事,成佛的事,一切一切都為般若慧所依。大乘唯識學,所以說悟入法性,平等法性,要依於一切法。
  
  第二是依一切經等。
無論是身心以內的,以外的,一切法一直呈現在我們的心識之前,我們不知道法的真相,所以不能得到解脫。唯有依佛的開示,菩薩等聖者的開示,才能得到應遵循的正道。所以說依一切經等,不但是經,還有菩薩的論,經與論都是悟入法性所依止的。
經是非常多的,如持一部經,能解脫生死,成佛,還簡要容易,依一切經,那問題可大了!
小乘法雖可以簡持而入,大乘卻不能如此。菩薩發心,無量法門誓願學,一切法門都是菩薩所要學的。因為佛所說的法,是適應眾生根機的:或是人、天世間法;或是為聲聞、緣覺說的;或是為大乘菩薩說的。
所說的法,或是通途大道,或是說迂曲的路,或是便道小徑。
佛說無量,有方便,有真實;有權教,有實教;有了義,有不了義。適應眾生無邊根性,說無邊法門,菩薩要利益一切眾生,眾生根性不一,怎能專學一經,一佛,一咒?如賣帽子的,如拿一頂帽子,要人人都適合戴上,那是不成的;如為大眾著想,大小都得備有。學大乘法要依一切經典,理由就是這樣。所以西藏黃教──達賴、班禪一派,依一切經論從五乘共法 到三乘共法,再到大乘不共法。統貫一切教法,次第深入,正是依一切經等的好榜樣!
    
 依一切教典,一切法門,願學無量法門,就是菩薩通達法性所依的方便。部分中國佛教的觀念,有些不同。
以為證悟,證悟可說麼?不可說。可思惟麼?不可思惟。修學經論,是要分別的,那不是愈分別愈不對嗎!
所以譏為『以水洗水』。如不可說,所以非文字相;非能取、所取,所以非心緣相,於是有直下不作分別去參證的方便,這是中國禪者的見解。
唯識是印度佛學,不是這樣說的。要悟入法性,須依一切法、一切經去聞思修學。這不是分別麼?不是分別更多嗎?依印度所傳佛法,小乘、大乘,唯識與中觀,都重視聞、思,依分別入無分別,依名言入離名言,依世俗入勝義。
  
如一切不加分別,無知無見,怎能方便證悟法性呢?例如要去總統府,先要分別:向東或是向南,向中正路呢,還是南京東路?左轉或是右轉。要知道路線,才能到達總統府。到了總統府,總統府自身,沒有東南西北可說,可是如沒有東南西北的指示,怎麼也  不能到達的。
總統府自身無所謂東南西北,卻要依東南西北的指示才能到達,這就是方便。
佛能化度眾生,就有賴方便。法性是無能取、所取,無能詮、所詮,卻說種種法門,從了解分別中,引導趣入,這就是佛的偉大,不可思議的方便!
      
(3)抉擇 其中抉擇者,謂依大乘經,如理作意攝,一切加行道。

  有人說:我會讀經,我藏經看過一遍,看過幾遍的也有,但不一定有用。
要知道經是佛說的,是應機說法的,經義有著多樣的應機性。
如自己去閱讀,或從師長那裏去聽,這都是聞。無論是讀是聽,經上這麼說就以為這麼說,這問題可大了!
佛經中,佛說這部經是經中之王;那部經也說是經中之王,到底有多少王呢!
有的經上說:這樣理解,這樣觀察,才是正觀,不作此觀,就是邪觀;可是其他經中,所說的邪觀、正觀,又不相同,那又怎麼理解呢?
有的經說:一切聖人都從此來,非依此法門,不能解脫生死、不能成佛;同樣的話  ,又在別的經中說。所以經上這麼說,我就這麼了解,那是不夠的。

學佛的,初學一部經,非常歡喜,肯定佛法就是這樣。學了二部、三部……更多部以後,卻反而弄不清楚了。所以佛說:修學一切經法,要進一步去思惟;思惟了還要修。思惟與修習,就是抉擇。  
 說到「抉擇」,就是「依大乘經,如理作意攝,一切加行道」。
悟入法性的抉擇方便,含有『如理作意』與『加行』二義,這都是依大乘經的。
經論所說作意,略有三類意義:
一是注意,如作意心所。
二、作意是修定時,內心的觀想繫念。
三、這裏的作意,是思惟,思考抉擇的意思。

平常說,學佛法有四條件:
一、親近善友(善知識);二、多聞正法(多多的聽法);三、如理思惟(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就是依法修行大乘經法,經如理思惟,然後依著作止觀的修行,就是一切加行道。
  
  如理作意是什麼?經典有深、有淺;有究竟說,不究竟說;有盡理說,不盡理說;了義說,不了義說。究竟說是徹底的,不究竟說是不徹底的。
盡理是 說得很徹底圓滿的,不盡理是這麼說,其實是不完全如此的。
例如說,吃飯能滋養身體,這是對的,但是不徹底、不盡理的。如吃飯過飽,可能反而吃壞了。可見這句話,是有相對的意義,卻不是徹底的。
又如有人頭上生有一塊黑疤,就名之為黑人,其實別處都是雪白的。
世俗語言,大抵是不盡理的,經典隨俗說法,有些也是如此。所以,對佛法要如理作意,要依徹底的義理來思惟,如依不徹底的義理來思惟,那就錯了。不要以為經文如此說,就可以以此為標準!
    
 佛的經典分二類:一是了義經,一是不了義經
了義經是究竟徹底的。如所說的,還要再解說,再補充,這就是不了義的。
所以如理作意,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以了義經義去如理作意,才能得到大乘法的究竟意義,也能解說不了義經。
如理作意是思慧的作用,分別,觀察,以獲得佛法如理的正見。
經法雖多,如依了義經為準繩,可得佛法深義與方便。攝持一切佛法,化繁為簡,漸漸的脫略文句,而繫念法義,然後可以實行,可以從觀察中顯現法義。
  
抉 擇的如理作意,能成就思所成慧。
思惟還是散心分別的,如能在定心中思惟,依定心分別觀察,這就是修所成慧;依修所成慧,能得般若的現證法性。

佛法從阿含、中觀、瑜伽以來,都說止觀,都說分別、抉擇,從聞到思,到修,然後到證入。
不過,不是什麼分別都可引入證悟的。世俗的分別,止與觀,即使有助於佛法的修持,也不能證悟法性。
  
佛法有特殊的觀察──勝義觀,能遮遣我們的虛妄分別,這才能依分別而契入無分別。依唯識學說,這就是要觀察所取無性,能取非有,所取、能取都不可得。如理作意,要從虛妄分別,現有能所取而實不可得去理解,了解決定,堅信不疑,成就深刻的信解,才依之而起修。
    
 加行是什麼意思?廣義的說,加行就是一種功用,努力去做。依這一意義來說修行,修福、修慧都是加行
但加行有一特別意義,就是從凡入聖,所用思惟,觀察;修止,修(勝義)觀,在沒有悟入以前的一切,就是加行道。
從凡夫到成佛,唯識宗分成五道:
一、資糧道:廣集無邊福德、智慧資糧,菩薩 要自利利他,備一切功德,所以凡是福德、智慧,應儘量去修集。依唯識說,這要修行一大阿僧祇劫。
二、加行道:分四位,煖、頂、忍、世第一法。四位時間不太長,就在一大阿僧祇劫的後期。
三、見道:經加行道的修習,現證法性,如實的體見了真理,名為見道位。
四、見道以後,隨順所悟而修習,名修道位,要經二大阿僧祇劫。
修到究竟圓滿了,究竟成佛,就是第五、究竟道。

這裏說的,是加行道,要依大乘經如理作意,再經煖、頂、忍、世第一法,漸觀二取都無所得,所修的加行,就是唯識觀。一般說,先觀所取性空;再觀能取也不可得;達到了能取、所取都無所得,但還有無所得的空相現前;等到空相也泯寂不現,那就證悟了。
  
  依處與抉擇,包括了聞、思、修;抉擇是思、修二位。聞、思、修三階段,古人譬喻為:如人學習游泳,起初要抱木棒習游,如聞慧要依文句。
漸漸游了一時期,木棒可以有時放下,有時抱著,如思慧的依於文句,或可不依文句。最後不要木棒,也會游泳了,如修慧的依義而不依文句。

這三階段,第一階  段是聞,一定要依佛所說的教典,或是菩薩所說的。第二階段是思惟,依照經文,卻慢慢地把經義原則化,簡要化,把經文的要義,漸漸提綱挈領,了然明白,當然還不能完全不依經論。到最後,依義而不依經論的文句,如法修習。加行道,到了從思入修的階段。
      
法性現證,是要從聞、思、修而入的。
說到這裏,想到如理作意的不容易。因佛要適應眾生根性,說種種法門,有時似乎有點矛盾。這裏這樣說,那裏那樣說,可是我們很少能依自己的能力,深入經藏,而得實義的。把經藏多讀幾遍,不一定就能深入,那麼我們要用什麼方法呢?可依古代大菩薩所開創的宗派。
如走入深林,到處沒有路的,要自己去摸索出一條路出來,不是不可以,不過不容易,也太危險了。
如過去有人,已走出了一條路,如依著這條路漸漸走去,即使迂曲些,到底是事半功倍。所以印度大乘的唯識宗、中觀宗,都有這種見解:我們自己去讀大乘經,不容易把握佛法的真實意義,可依古代聖者所開闢的大路,或依龍樹所創開的中觀;或依彌勒的唯識。
  
印度大菩薩的論 義,直接繼承於印度,對印度的文字,也較少望文生義,比中國學者依據譯典,更為親切!
印度論師所傳也是有異義的,不過依此思惟觀察,總是容易得多。
這一觀念,在印度,在西藏,都是這樣的,所以在印度與西藏,對於論部,特別的重視。以論通經,容易了解,容易把握經裏的深義。
還有論師們互相論辨,總是把握對方的要義而論辯的,每可以從不同的宗派中,了解自宗的要義。所以依唯識宗的,最好讀讀空宗,查查龍樹菩薩的論典;學空宗的,也要了解唯識家的不同。
從前唯識學者歐陽竟無說:他讀了清辨菩薩的大乘掌珍論,對唯識宗的主要思想,才正確的把握了。印度菩薩造論,辯論是不隨便的,知道對方是這樣說的,才扼要的加以批評。所以依某宗論為如理作意的準繩,對不同宗派的大乘論,也是可以參考的。
     
(4)觸證 觸為得正見,故以真見道,現前得真如,所以親領受。
 
 觸證相的觸是接觸,證是證實。親切的經驗到法性,名為觸證。中國的禪  者,歡喜說開悟,或說大徹大悟了,然證有一定的標準,悟的意義,可淺可深。
親親切切經驗到了,真正的體驗到了真如法性,才可叫證。
而悟,無論以聽聞所得來的智慧,以思惟所得的智慧,從修習所得的智慧,雖不是真正的般若現前,但也有一番領會。例如天臺宗所說名字即佛,稱為大開圓解,於佛法中豁然貫通,有一番體會。這不是證,不過是聞所成慧。悟是淺淺深深的,或在讀經時,或在靜坐時,內心都可能現起一種體驗。聞慧、思慧、修慧,都有內心體驗的,但都不是證。
修行者在證得法性以前,必有一層一層的經過,假使不了解,就以為證了,成為增上慢人。

所以證是實證,特別名為「觸證」,觸是觸到,而不是想到了。經上譬喻說:好像井中有水,望見了,可是沒有觸到;若把水拿起嘗到了,才真的知道了水,觸證就是那樣。
論文說:「觸」是「得」到了「正見」。正見即是般若,在八正道中稱為正見。
正見,不是一般所說的正確了解,而是正確的智見。
那八正道的正見,是現證法性的般若。為何名為見?如以眼睛見物,看得很清楚。我們的智慧,直對真理,體驗得明明白 白,這樣的智慧,所以又名為見──叫正見。
  在修行的五位中,經資糧位到加行位,修到世第一法,下一剎那,真正的智慧現前了,正見現前,名為見道。
見道有二:一為真見道;二為相見道。
正見是真見道,如般若經說:『慧眼於一切法都無所見』。真正的般若現前,一切的法都不現前。這就是畢竟空性,或名真如,或名法性。無能取、所取,無能詮、所詮,平等平等。
禪宗有一句話:『說似一物即不中』,說他是什麼,就不是的,因為所認識的一切,所說的一切,都是名言,與法性不合的。真見道體驗到法性是怎樣的?那實在是不能說的。

中國人說啞子吃黃蓮,有苦說不出;佛法的譬喻是,般若真見道,如啞子食蜜,甜得很,就是說不出。這不但常人不能說,菩薩不能說,佛也不能說。菩薩在定中真見道,一切法都不可得,從真見道出定後,從般若起方便,或名後得智。
如在總統府,不能說總統府在南在北,等到離開總統府,那又可以說了。
通達空性是什麼樣的,在後得智中,以世間語言、思想表達出來。法性是這樣那樣,其實這已不是真實的,因 為有相可得,所以名相見道,真見道時,般若是無相的,沒有一切相,空相也沒有。
當時是一切相不可得,唯識家如此說,中觀家也如此說。
真見道證得真如,真如就是法性。沒有虛妄的,名真;這虛妄的有能取、所取的對立,能詮、所詮的差別,觸證得無二無別的,所以名為如。
   
 「現前得真如」,現前的意義是:就是覿面相呈,當前的,直接的經驗,不是間接的,霧裏看花那樣。
智慧現前,或名為現觀。現是直下的,當前的,不加思惟,不加分別,離能取所取而明明白白的現前,這就是觸證的正見。此正見能體驗到真如,「所以」是「親領受」的。親領受是親切的體驗到,這是一切文字、語言所不能安立的。
心識起時,一定有能取、所取,而這是超越能所的。所以真見道是一切法相不現前的。般若經說:『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就是這個意義。
     
5)隨念 隨念謂修道,為除諸垢故,於前所見義,菩提分所攝。

  進一步,是『隨念』的修道位。
有的說:證到了,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事了。然依楞伽經,或中觀與唯識論,都不是如此。
證是頓證,通達無二法性,是沒有次第可說的,但證了以後,還要進修。
菩薩在定中,通達真如,親切體驗到法性,但從定出來,能取、所取,能詮、所詮,一切又都起來了。
雖現起一切,但與沒有體證的人是不同的。證悟了的,是真能知道這一切相是虛妄如幻的。證悟,斷了見道所斷的煩惱,但還有修道所斷的煩惱;有的煩惱雖斷,還留有習氣,所以證悟以後,正好修行。證悟以後的,名為真修,這就是隨念。什麼叫隨念?隨是隨順,念是繫念,隨念是隨順那體驗過的,見到證到的境界,繫念觀察,以此觀察當前的身心世界,不斷的隨念觀察。
禪宗說悟了以後,隨時照顧這一悟境,不時的提起來,不斷的進步,意義有點相近。所以「隨念」是證後起修,是「修道」位,是初地真見道以後,從初地、二地,到十地菩薩後心,共經二大阿僧祇劫。
    
 隨念是修道,所以證後要起修,「為除諸垢故」。生死眾生是雜染的,無 論是煩惱雜染,業雜染,或報得身心的生雜染,都是不清淨的垢染。其中主要的是煩惱,除去煩惱,要在認識的心境上,除去執著為實有性的計執相,才能漸除煩惱而到達清淨。
  
  「於前所見義」:前是真見道,前所見到的義,是見道的證境,不斷的隨順見道的證境去修。
眾生的煩惱,有二大類:一為見解的,思想的錯誤,如我我所見等,名見所斷煩惱。這些煩惱,是見解的、思想的錯誤,所以一旦見道 ──體證真如,這些煩惱就解決了。
另一類是在生活行為中,屬於情意的,如愛、慢等。眾生無始來這種種的煩惱,不是一悟所可解決的,不過有了正見,屬於情意的,有關生活行為的煩惱,可以正見去觀察而漸漸消除的。見道以後,應時時將體見的境地,在一切事上去體驗。
一方面,深修定慧,定中證到真見道的境界,一切相又不現了。等到從定起來,一切相又現了,把那個體驗到的境界,了解一切如幻如化,隨時在平常日用中去體會,一切修道所斷的煩惱,漸漸的消除。
  這裏舉一譬喻:如天上月,有時見月跑得很快,這是錯亂、虛妄、顛倒的。經慢慢的觀察,集中眼光去看,久而久之了解了,原來是烏雲在動而月沒動,這是見解的正確。雖知道了雲動而月不動的真相,但如果不經意的以眼望去,月亮還是在動的。要經過不斷的訓練,久而久之,才能一望而知,月並沒有動。
這可以譬說,能取、所取,能詮、所詮,虛妄分別相現,真見道時一切不現前了。雖體證了,但一出真見道,一切相又現,雖能知一切如幻如化,與從前的認識不完全相同,但到底還要現起妄相。這如心裏明知月沒有動,可是眼見月在動一樣。這必須把那證悟到的,畢竟空的境地,在平常日用中去,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種種境界上去歷練,到了念念常證真理,幻空不二,斷盡一切煩惱,那就成佛了。

從前達摩所開示的,『一、理入;二、行入』,理入是證入法性;證悟後,要在一切行為中去修,就是行入。西藏所傳的大手印,我見到的,也是先發悟,悟入了法性後,說明遇到苦怎麼樣?遇到樂,又怎樣?病時怎麼樣?甚至死時怎麼樣?得意和失意時怎麼樣?總之,在人生一切經  驗中,處處以此悟入的境地去歷練。
所以見道以後的修行是隨念前所行境,就是修道。修道位的修,要數數修,不斷的修習,以到達究竟。
   
 修道位所修的,「菩提分所攝」。菩提分,是三十七菩提分。菩提譯義為覺,分是條件,就是因素。要成就大覺,就要具備這些支分。
菩提分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分,這都是完成大覺所要修的事。
三十七菩提分是通於小乘的,大乘法也有三十七菩提分,主要是六或十波羅蜜多,種種三摩地,陀羅尼,一切修行法門;為了圓滿究竟的大菩提,所以這所修的,都是菩提分所攝的。十地經等說『十地菩薩修十波羅蜜多』,就是此義。在還沒證悟以前,也是修菩提分的。
依大乘經說:證悟以後,才是真正的波羅蜜多;證悟以前,叫遠波羅蜜多,相似波羅蜜多,因為都是有漏的,還不能與法性相應的。
證悟以後,無漏的,與法性相應的行,才是真正的菩提分所攝。依上來所說,可說依處是資糧位,抉擇是加行位,觸證是見道位,隨念是修道位。
     
(6)到達自性 悟達彼自性,謂真如無垢,一切唯真如;顯現彼即是,轉依圓成實。
  這五句,最後「悟」入到「達彼自性」,就是成佛的究竟位。悟是或淺或深的,這裏所說的悟,是成佛時的徹悟通達。自性,與平常所說無自性不同,這是勝義自性,是智慧所體悟的究竟真實。自性,或譯本性,是本來如是的體性。眾生、凡夫所見到的一切法,直覺到是這樣的,以為這是一切法的真相,不知這是虛妄分別所現,如執為真實如此,那是顛倒的,錯誤的自性。
這種妄執自性,是畢竟不可得的;遍計所執自性,非徹底破除不可的。一切虛妄執著所顯的一切法本性,禪宗稱之為本來面目的,是一切法的如實相,也名為自性,就是勝義自性。
    
 證悟通達一切法的自性,就是「真如無垢」,就是離染的真如。世俗學者,有些學佛者,對於真如自性,每想像為萬有以外的,或萬有之內的本體,意解為一實體。佛法所說的自性,是從一一法的自性,推究到、體悟到一一法的本體,  這就是勝義自性。所以勝義自性,不是在一切法以外的,也不是在一切法內部或底裏,另有一微妙不可思議的自性,而是一一法的真相。
如眼識有眼識自性,耳識有耳識自性,……,依世俗所見的不同特性而立。現象界的一一自性,都是唯心所現的,觀一切法虛妄,通達一一法無所得,體悟一切法(勝義);從一一法上推究到究竟處,超越了能取、所取,能詮、所詮,到達的勝義,是一一法的本性,勝義法性的體悟,名為『自內所證』,就是內證的一切法性,而不是在一一法外的什麼。觀一一法不可得,一切法相都不見了,稱此自內所證的為『真如』(法性),因為虛妄相沒有了,一切法無二無別,平等平等,所以名為真如。這不能想為萬法以外或萬法以內有個實體,再從這個生起一切;佛法是不說從自性生起一切的。無論唯識或中觀,但說一切法真如、法性,無二無別,卻不能想像為一,因多與一,都是相對的,沒有差別的多,一也不可說。佛法中常說不二、無二,怕眾生聽了會誤解,所以很少是一的。
  
  真如是一一法本性,眾生為什麼不得悟入?眾生在生死中,虛妄分別,煩惱 、業、苦,流轉不息。真如沒有離一切法,因無始以來為無明所蒙蔽,如明鏡面有灰塵在;或如虛空本來明淨,而現有烏雲一樣,所見的雖還是虛空,但不見明淨的,而是那麼陰沉沉地晦暗,所以經說『客塵所染』,這就是有垢。
其實,真如不會有垢的,可是眾生有垢,為客塵所障,妄相現而真相不現罷了!為無明所障,名世俗諦。在梵文裏,世俗有覆蔽的意義,所以說:『無明覆真故世俗』。
   
  當真見道時,一切虛妄相不現前,體證到一切法清淨真如,但雜染沒有消盡,出觀時種種虛妄相又現。
經修道位修習,虛妄漸漸消融,漸漸轉化,到二障永盡,雜染徹底消失,名為最清淨法界,也就是真如顯現了最極清淨,這才是真如無垢,唯識學或稱為『出障圓明』,離雜染障礙,顯出真如的究竟清淨,也就是圓顯一切法的本性──勝義自性。究竟到達佛位,也就是悟達彼自性。
在佛的境界中,一切法都是真如現前,所以說「一切唯真如」,再沒有虛妄分別相了。虛妄分別盡淨了,圓滿「顯現彼」真如,這就是「轉依圓成實」。
  
  轉依與圓成實,在唯識學中,是重要的術語。
一、轉依,向來說有二種依:
一、持種依:阿賴耶識為雜染清淨種子依,為染淨法所依。無始以來有虛妄雜染種子,顯現虛妄生死,生死不已,又由清淨種子,引起聖道,捨染得淨。轉無始來的虛妄雜染為真實清淨,都以阿賴耶識為依,這是約持種依說。
二、迷悟依,迷是迷了這個,悟是悟了這個,這就是真如、法性,真如有垢而成為迷妄,真如無垢而成為清淨,真如為迷悟依。約本論說,轉依圓成實,是約迷悟依說的。
   
  轉依所顯的,是圓成實性。圓成實的意義是:圓是圓滿,圓滿是無欠無餘,不增不減。成是成就,與一般造作所成的成不同,與中國所說『成者自成也』的意義一樣。
實是真實,離虛妄名實。在唯識學的三性中,第三名圓成實性。
圓成實性在唯識學中,略有二種解說:
一、圓成實是畢竟空性,法性,真如,約理性說,而佛果所有的無邊功德等,不屬圓成實性,它名為清淨依他起性。唐玄奘所譯唯識,多取此義。
二、如阿毘達摩大乘經、攝大乘論等,圓成實有四種,即四種清淨。依四清淨說,佛果的一切清淨功德,屬於圓成實性。也就是佛的果德,一切是真如,圓成實所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4-9-30 07:57:3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至欽 於 2014-9-30 09:21 編輯

二 特詳轉依別彰大乘義
甲 法說
 
 將轉依特別提出來詳細說明。這是著重於大乘的,從證悟真如,初地菩薩以上,到成佛的轉依。法性的意義,雖是重於大乘的,如但約證悟法性來說,也通於二乘的果證。
     
1 總標 由十相悟入,轉依為無上:入性、物、數取,別、所為、依住,作意及加行,過患并功德。
  
先總標,轉依的悟入,有十種相,為悟入轉依無上方便。
十相中,第一相「入性」,入是悟入,入自性就是悟入自性。
第二相入「物」,悟入的對象。
第三相入「數取」,梵語補特伽羅,譯義為數取趣,是眾生的別名。
眾生為什麼又叫數取趣呢?因為每一眾生,都是無始生死以來,在人、天等五趣中,不 斷的生了又生。數是數數,是一次又一次的意思;不斷的受取五趣,所以名數取趣。通俗的說,不但是五趣凡夫,聲聞、緣覺、菩薩、佛聖者,也名數取趣。所以入數取,說明這轉依是屬於誰的。
第四相入「別」,別是差別,殊勝的意義。
第五相入「所為」,明為什麼要悟入轉依。
第六相入「依住」,明轉依依住,這一科最重要,是說般若無分別智。
第七相入「作意」,是悟入的作意修習。
第八相入「加行」,悟入的加行。
第九相入「過患」,如不立轉依,有什麼過失。
第十相入「功德」,安立轉依,有什麼利益。
總標十相,以下再一相一相的詳說。
    
2 別釋
(一) 悟入自性 其悟入自性:
謂客塵諸垢,及與真如性;不現及現義,即無垢真如。
    
 悟入,如上說『悟達彼自性』,悟入的自性究竟是怎麼樣的?
上文說過,自性是真如、法性,但是要說明法性、真如的轉依,先從二方面來說,「謂客 塵諸垢,及與真如性」,一方面為客塵,一方面是真如性。
不虛妄為真,如如無別為如。法性是法的本性,是本來如此的。
本來如此,所以真如、法性,是超越了時間觀念的,但一般說起來,總是從時間觀念去想,本性被看作從過去以來,一向如此,於是問題叢生了!  
真如,法性,是超脫一切名言、時空,沒有雜染與非雜染的,對生死雜染說,名為清淨。
     
 另一方面是諸垢,種種雜染不淨的諸垢,也名客塵。塵是染污的,無始以來所有的染污。
約心說,是虛妄分別心,是妄識相應的種種煩惱。如約心所現所取來說,是似現的錯亂相,執著種種實有性。
為什麼叫客?真如法性是清淨的,一向清淨的;雜染、諸垢、無明,也是無始以來就有的。
一向有真如,一向有無明,簡直不能說誰前誰後,誰主誰客。可是虛妄雜染,可以因修行而滅去,消融而不再存在,所以染污的,如煩惱、戲論相等,稱之為客。
如客人在此住幾天就走了,他終於要離開的,主人卻一直住在此地。所以客塵,不過形容可以取消的;對真如本淨,而名諸垢為客塵。
  
  可是,如從時間上去說,還是先有真如?先有無明?還是同時而有?如同時而有,為什麼有主客之分?假使說先有無明,後有真如,那真如不成其為真如,起初沒有而後來才有,這是不符真如定義的。
如先有真如,後有無明,這過失就大了,這是不能成立的!既然先有真如本淨,為什麼後來又起無明呢?
有的說,真如本淨,由於一念不覺,一動念而有無明。試問:有了無明才一念不覺呢?一念不覺才有無明呢?沒有無明,為什麼會一念不覺呢?假使真如本來清淨,後來會忽然而有無明,那大家不用修行,因為修行是沒有用的。你就是修到了成佛,完全清淨了,說不定忽然一念,垢染又起來了。  
所以說先有真如,後有無明,這都是從時間觀念去說本性,說客塵,這才陷入理窟,無法自拔。
  
佛是從現實身心出發的,只說無明是無始以來如此的;由於無明等垢染可以除滅,不是永久如此的,所以稱之為客。諸垢名為客塵,依唯識說,客塵是虛妄分別心,妄心所現能取、所取自性,種種執著所起種種煩惱。
    
 「不現及現義」:在凡夫的眾生位上,客塵顯現,真如不顯現;沒有證悟  以前,真如是從來不顯現的。
真如性不現,所以客塵現虛妄分別,能取、所取,修行就是要使客塵不現,真如性現前,把它倒轉過來,向來顯現的不現,向來不現的現在顯現。
不過,在修道的過程中,是進進退退的,最後才到達究竟的清淨的。
  
真見道時,一切相不現,真如法性現前了,但客塵沒有盡,執障與習氣都還在,所以一出見道,虛妄分別,能取、所取雜染,又起來了。
這樣的不斷修習,真如法性時時現前;到八地菩薩,自利方面,無相無功用,純清淨心,但還沒有純淨,究竟清淨真如顯現,要到佛位,一切客塵永不現了,這才是「無垢真如」──離垢真如。
真如是如是如是,沒有變異,本來清淨的,在眾生位上也不受垢染,如真如受垢,也不成其為真如了。
真如本淨,但因眾生虛妄顯現,沒有顯出清淨法性,不顯並沒有失卻;到成佛,一切雜染銷融,法性究竟現前,名離垢真如。
古代禪師這樣說:『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真如性是不會污染的,但要經修證而顯出,所以要有修有證(約真如本如是說,也可說無修無證)。
悟入自性是無垢真如,是轉依的勝義自性;或約唯識說 ,名為無垢識。
     
(二) 悟入物體 謂共器界識,真如性轉依;及契經法界,真如性轉依;并諸非所共,有情界內識,真如性轉依。
 
 轉依,依什麼而轉化?如上文說,生死法為所依,是共所依,不共所依。涅槃法性為依處,是一切法、一切經等。轉依,是依這種種的物體,轉顯真如清淨。
  
  平常說:唯識宗『轉八識成四智』。眾生有八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都是有漏的。
等到究竟成佛,八識都轉成四種智:轉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轉末那識成平等性智,轉意識成妙觀察智,轉前五識成成所作智。
轉有漏識,成無漏智,就是轉依。然唯識宗所說轉依,不一定依八識說,如莊嚴大乘經論,從種種方面說轉依:眾生有種種方面的虛妄雜染,都可依之而說轉依,如我們有貪欲,轉依了成什麼;有煩惱, 有五根,有器界,轉依了成什麼。總之眾生所有一切,都轉化為究竟清淨。
   
 本論所說轉依,是依上文所說而立的。上面說:『諸於何流轉,說彼為所依』,所依是器世界與有情界。器界是共的,就是山、河、大地等。有情界有共與不共:托胎生、名言、攝受、治罰、饒益、違害、功德、過失──八事,眾生與眾生間是有彼此展轉相互關係的是共。有情界的依、了別、苦、樂、業、死、生、繫縛、解脫──九事,是不共。
器世界與有情界,是生死流轉所依,現在就依此來說轉依。
   
  「謂共器界識,真如性轉依」:器世界是共的,虛妄雜染共相識所現。
依此說轉依,就是轉雜染世界為清淨世界,就是淨土。世親菩薩的淨土論,是無量壽佛的優波提舍,說到佛的清淨土,是第一義境界,勝義的境界,也就是這裏所說的真如性。眾生器世界,是虛妄分別所現,到轉依時,就是真如性顯現。清淨佛土的無邊清淨莊嚴,一一以真如性為體;虛妄不現而真如性顯現,名真如性轉依。
  
  本論所說轉依,分為三類:一是共器世界識;有情界有共,有不共,總為三類。有情界的共,是托胎生等八事,其中名言是極重要的。因為人與人間,以名言──語言文字來表達思想、感情,彼此間心意相通,主要是以語言為媒介的。
如來救度眾生,主要依於說法。佛與眾生發生關係,雖也有現神通的,但主要是說法。佛所說的法,把他結集下來,就是經(律的根本,也是名為經的),所以說:「及契經法界,真如性轉依」。
梵語修多羅,譯義為契經,因為佛所說法,一方面契合真理,一方面契合眾生的根性,契機、契理,所以譯為契經。
現在要問:契經是妄還是真呢?眾生聽聞、了解、憶持、思考,只是名言,名言是虛妄所現,那末佛怎麼能以虛妄分別所現的語言文字,化我們趣向真如呢?
眾生的名言,是虛妄分別所現的,能取、所取,能詮、所詮,聽聞佛所說的,雖還是能詮、所詮,但有一不同,佛所說的契經,是屬於法界等流的。
法界的意義很多,這裏是聖法之因。一切聖法、聖道,因此,依此而生起,所以名為法界,界就是因義。法界是真如異名,與真如相應,才有無漏聖法  ,所以又名為法界。
佛說的一切經法,是法界等流。這是說,佛證悟了清淨真如──法界,悲願薰心,起方便善巧,將自己所修,所證得的說出來。佛為眾生方便開示,演說,是從證悟法界而來的,稱法界性,平等流出,所以叫法界等流。
我們從佛聞法,所以能夠發心,修行,解脫生死,成佛,轉虛妄而顯真如,都因為佛說是法界等流而有可能的。佛的言教,在我們聽起來,不外乎語言文字,能詮、所詮,也不外乎虛妄分別,但從佛說的內容說,有眾生生死虛妄所沒有的成分,這是證悟了真如,以善巧方便宣說,有著導迷啟悟,轉妄成真的作用。
  譬如說:日月潭怎樣好,我們不知道,所以我們也不想去觀賞。有人去了日月潭,照了好多風景片,拿來給我們看,這當然不是真實的日月潭。可是從所攝的照片,使我們了解日月潭是如何的,而引起去日月潭旅行的動機,我們依那人告訴我們的路線,就可以發心前往,到達日月潭。
這樣,佛證悟了平等法界,真如法界是離言不可說的,但佛有慈悲方便,從自證法界流出言教。在 佛來說,這是真如性顯現,不過到眾生心中,成為一般的語言文字。
佛經與世界所有的各種學術,有什麼不同?佛是從證悟真理而宣揚出來,有引導眾生,轉迷向悟的功能。聽到了法界等流的契經,就在眾生虛妄識中,薰習成一種出世的種子,名為聞薰習,成為出世心的種子。
聞而思,思而修,出世種子力愈來愈強,終於引發現行的無漏智慧現前。契經是語言文字,不離虛妄分別,卻可以破名言,使這虛妄分別轉化。
依法界等流的契經而聞思修習,等到究竟成佛,這是『契經法界,真如性轉依』。
佛的言教,在圓成實性四種清淨中,名生此境清淨。經典的法義,能生起無二智慧等,為智慧的境,雖是名言,而屬於清淨法──圓成實性。
   
  「并諸非所共,有情界內識,真如性轉依」。
有情界的不共,是依、了別、苦、樂、業、死、生,等等九事。不共的有情界,以有情的內識為主,如依、了別等。依或是五根,或是阿賴耶識;了別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末那識、阿賴耶識,與眼、耳等六識,這種種能取的識轉,轉顯  真如性,都是圓成實性。
      
(三) 悟入數取趣 初二謂諸佛,及諸菩薩眾,真如性轉依;後亦通聲聞,及諸獨覺者。
  第三相悟入數取趣,是說轉依的是些什麼人。通俗的說,約修行得轉依的有情來分別:初二是上面三類轉依中,共器界識,及契經法界的轉依;這是「諸佛」與諸大「菩薩眾」的真如性轉依。
上面說過,證得涅槃的,有三乘差別。聲聞與緣覺聖者,是沒有淨土的;淨土是佛菩薩乘的特法。
二乘人的修行,著重在斷煩惱,得解脫,專於自己身心的義利,不大注意外界,也沒有要使外界清淨的動機,所以不發願,功德少,到了證得聲聞、緣覺的聖果,是沒有淨土的。釋迦佛在世的時候,諸大阿羅漢所見的世界,是雜染的穢土,如維摩詰經裏,舍利弗尊者說:他所見到的,釋迦牟尼佛的國土,穢惡充滿,種種荊棘土石,是不清淨的;與凡夫所見到的一樣,所以二乘是沒有淨土的。但諸佛與菩薩,有器世界轉依,就有淨土。
佛有究竟淨土,這是不用說的。菩薩到了初 地以上,也有一分淨土,因為到了初地菩薩,是已經證悟真如法性了,無分別智現前;斷除一分不淨,能見到佛的他受用淨土。在佛方面,是他受用淨土;在菩薩方面,是菩薩自身的莊嚴清淨土。
所以共器界識,轉雜染世界為淨土的,是佛與菩薩(那樣的數取趣)。
『契經法界』的真如性轉依,也是佛菩薩的。佛與菩薩,都證悟了法界,方便流布的語言文字,在佛菩薩的覺悟境界,是法界等流,圓成實為性,所以也是真如性轉依。在聲聞、獨覺乘,這些語言文字,終究是虛妄世俗法;所以契經的真如性轉依,也是屬於佛與菩薩的。
    
 「後亦通聲聞,及諸獨覺者」。在三類轉依的後一種,就是『有情界內識,真如性轉依』。這是說,可通於聲聞、獨覺,當然佛菩薩也在其內。聲聞、獨覺,可以說內識得到了轉依的。
聲聞與獨覺,能解脫生死,有這真正的般若現前,依唯識宗說:聲聞與獨覺,有生空智,通達我空真如,生空無漏智現前,有漏識不起,悟入法性。
我們的心識,圓滿轉依,真如性顯現,聲聞、緣覺,是達不到的,但聲聞與緣覺,未入涅槃以前,有清淨無漏智慧現前,悟入法 性,有轉依的意義。
等到入般涅槃,有漏身心永滅,所以生死究竟解脫,證涅槃是(生空)真如性顯現,所以有情界內識的真如性轉依,聲聞、獨覺,也是能得到的。
如聲聞與獨覺,不能得到內識界的真如轉依,那怎麼能了生死?解脫成涅槃?聲聞、獨覺,是通於這一分涅槃的,所以華嚴經十地品說:八地菩薩時,依無分別智,證得無分別法性,也是聲聞、獨覺所能契入的。
  
(四) 悟入差別 悟入差別者:謂諸佛菩薩,嚴淨土差別,及得智法身,報身并化身,能普見、教授,自在成差別。
  「悟入差別」,是轉依的差別。聲聞有轉依,獨覺也有轉依,佛菩薩也有轉依;菩薩是分證,佛是圓證,佛菩薩所證的轉依,比二乘有什麼差別?差別,是佛菩薩與二乘不同;差別可譯為殊勝,有特殊超勝的意思。
悟入差別,是說佛菩薩的轉依,與二乘不同,比二乘的轉依殊勝得多。佛菩薩轉依,有那些不共二乘呢?
一、「謂諸佛菩薩,嚴淨土差別」:佛菩薩淨土的莊嚴,勝過了 小乘,這已在上面說過了。
二、「及得智法身,報身并化身」:究竟轉依的佛果,有法身、報身、化身三身(菩薩分得),這是與二乘完全不同的。依此三身而起妙用:能普見,教授,自在,顯出大乘轉依勝過了二乘。  
 平常說佛具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唯識宗更嚴密的分別,分報身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所以成四身,不過三身是一般大乘經的通義。
本論稱法身為智法身,經說法身的意義不一,如但約法性為法身,那是一切眾生本來如此的,也可說人人成就法身的。法身是無彼無此,無差別性,不但佛與佛可共證,一切眾生都可說有這法身。
佛(菩薩)圓證的法身,是以無分別智證悟顯現了法性。清淨法性圓滿顯現,是智慧圓證所能得的,就是無垢真如,所以稱為智法身。經說:『如如,如如智,名為法身』,就是這樣的法身。約法身無差別,與一切眾生不二,這是如如義;但佛法身是以智而圓滿體現的,非眾生所有,所以佛法身名為智法身。
   
  報身,約佛來說:菩薩初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積集廣大資糧,六波羅蜜 多,四攝,三昧門,陀羅尼門,修習到究竟圓滿,名為佛。
佛是無邊清淨功德所莊嚴的,是菩薩發心修行所成就的。約這一意義說,名為報身,報是修所成的,是修得的果報。報身約功德圓滿成就說,所以名圓滿報身。佛的圓滿報身,約佛說,是修行圓滿,佛自受用甚深法樂,名自受用身。但在初地到十地菩薩所見到的佛身,教授甚深法,菩薩從佛而受用法樂,所以又名他受用身。
   
  化身,是適應眾生而起的種種變化身。出現於娑婆穢土的釋迦牟尼佛,在大乘法中,屬於化身。不過化身不一定這樣,名為隨類化身。應以什麼身化度,佛就化現什麼身。所以所化的身相,不一定是比丘相,不一定是佛相;救度你,化導你,現起各樣的身相出來,受化者也不一定知道是佛。
如人在種種危險急難時,在黑暗中因遇到光明而脫險,這光明可能也是佛所化的。有佛化丈六身,如釋迦佛那樣,是凡夫,或小乘根性成熟所見的化身。如十住,十行,十迴向菩薩,雖還沒有證悟,不見佛報身,但功德廣大,所見的化身,現天人相,身體高大,或如須彌山。所以化身中,是種種不同的。
  
  佛的三身,與心識的轉依有關。阿賴耶識轉依,就是法身。意識轉依,妙觀察智成身,是報身。化身起種種利他事業,是轉前五識,名成所作事智所現。
古代唯識學,也多少有不同的分別。以內識界轉依成智,名智法身、報身、化身。三身的差別殊勝,是二乘所沒有的。
     
 依三身而起妙用來說:
一、「能普見」,是智法身的作用。普見的意義是:遍一切處,遍一切事,遍一切法,剎那剎那間,無所不知,無所不見。普見也可說普現,念念頓現一切,這是智法身的妙用。約轉識成智說,這就是大圓鏡智,如大圓鏡內,一切一切都影現出來。
  二、「教授」,是報身的妙用。佛成報身,在清淨淨土中,教化十地菩薩,所以八識規矩頌說:『十地菩薩所被機』。十地菩薩能見報身佛,報身佛為十地菩薩說法,教授十地菩薩。佛教授菩薩甚深法,所以菩薩能領受甚深法樂。  
 三、「得自在」,化身妙用。現種種身,說種種法,應現什麼身就現什麼 身,應說什麼法就說什麼法,一切自在,作種種利濟事業,是化身的妙用。
   
  這樣,得智法身,能普見一切;得報身,能教授十地大菩薩;得化身,能起種種自在事業。佛(菩薩得一分)與二乘的轉依,是完全不同,顯出佛菩薩轉依的殊勝。
      
(五) 悟入所為 悟入所為者:
謂宿願差別;宣說大乘法,即所緣差別;十地加行別。  
 「所為」,是菩薩修行,到能得究竟轉依,在進修過程中的所作所為。這是與二乘所為不同的,主要有三種差別:一、宿願差別;二、所緣差別;三、地加行差別。
   
  「宿願差別」:菩薩最初發心時所立的菩提大願,與二乘不同。宿願,經中或稱本願。初發心所發的大願,簡單的說,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具體的說,菩薩發願,要求得究竟圓滿的佛道,要度盡一切眾生。或說:要莊嚴一切國土,見一切佛,聽一切佛說法,修學一切法門,利益一切眾生,圓滿佛所有 的一切功德:一切都是遍法界的一切一切。這樣的宿願,與二乘完全不同。
二乘專為己利,急求解脫生死,不為眾生著想,從沒有成就一切功德的希望。二乘的發心,但求己利,與菩薩初願不同,是宿願差別。
   
  「所緣差別」:二乘聽佛說法,少聞為足,不求佛說的無量法門。聞法少,思惟、修習也少,聞、思、修慧的所緣法義,都是狹少的。菩薩遍學一切法,遍觀一切法,所謂無量法門誓願學。聽聞,思惟,修習,依一切法為所緣境,這是菩薩的所緣差別。
  
   「加行差別」:上面說到的加行道,是真見道以前的,煖、頂、忍、世第一法,名為四加行,這是狹義的加行;約廣義說,從菩薩發心起,所有一切修行,都可名為加行。
不過,這裏所說加行,專約十地菩薩所修的加行。聲聞、獨覺所修的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這戒、定、慧學,也不是圓滿的。菩薩的加行廣大,自初地到十地菩薩,修十波羅蜜多:初地修布施波羅蜜多圓滿,二地修持戒波羅蜜多圓滿,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從方便 智別出的,是方便、願、力、智波羅蜜多。
菩薩在十地所修的加行,一切都究竟圓滿,顯出大乘加行的特勝。悟入所為的三差別,也可說是願大、境大、加行大。
    
(六) 悟入所依住
(1)標列 悟入所依住,謂由六種相,入無分別智:即悟入所緣,離相、正加行,性相、與勝利,及悟入遍知。
  
  第六相,「悟入所依住」,正說無漏般若,也名無分別智,是能得轉依的樞紐所在。
平常學佛者說,不要分別,一念不起,無分別,但無分別是什麼意義?怎麼樣才可得到無分別?修得無分別智所包含的一切意義,這裏來廣為說明。
真如法性的圓滿開顯,是依無分別智而成就的。依無分別智而真如法性轉依,所以無分別智為所依住。
  
本論以「六種」義「相」,明悟「入無分別智」:
甲、「悟入所緣」,無分別智以什麼為所緣?
乙、悟入「離相」,無分別智  離什麼相?
丙、悟入「正加行」,無分別智以什麼加行而得?
丁、悟入「性相」,無分別智的性相。
戊、「勝利」,得到無分別智的殊勝義利;勝利與功德的意義差不多。
己、「悟入遍知」,無分別智的遍通達一切。
遍知,在佛法中,是一特殊術語,遍知不只是一一法的了解,而是由於真理的通達,能斷除煩惱。證真與離惑,是相關的,遍知諦理就能夠斷煩惱。這六相,是標列悟入所依住的,下面再分別來解說。
    
(2) 別釋
(甲) 悟入無分別智所緣 當知有四相,初悟入所緣:謂於大乘法,說、勝解、決定,及圓滿資糧。
 
 初相是悟入所緣。「悟入」無分別智的「所緣」,有「四」種「相」,無分別智以此四相為所緣而成就。
四種是:聽聞所說,勝解,決定,圓滿資糧,這四種都是依大乘法而起的。
在上面『悟入所為』中,曾說過:『宣說大乘法,即所緣差別』,大乘法為所緣,是菩薩智慧的特性。依大乘法為所緣,依次 第深入說,就有此四相。
  
  「說」,是佛菩薩所說的大乘法。佛世多用言教,多用耳聞,所以名為說。菩薩無分別,不是什麼都不去分別,先要聽聞大乘法教。
如從人聽說大乘法,或閱讀文字記錄的大乘經,都稱為聞法,所聞的就是說。如不聽聞大乘教說,不閱讀大乘經典,想得菩薩無分別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有人說:我什麼都不分別,以為這樣修學就能得無分別,那是誤解了!所以要得無分別智,先要聽法。
本來,趣入佛法的初步,就是要親近善友,從善知識那裏,多多去聽聞大乘教說。說,起聞慧,依聽聞教說為所緣,能成聞所成慧。
  
  「勝解」:從聽聞大乘法,經如理思惟,漸漸地得到了殊勝的見解。
這是很堅定,很明確的見解,名為勝解。得了勝解,不再是人怎麼說,自己也怎麼說,毫無定見了。
如理思惟大乘法義,所得堅強不變的見解,是勝解,這是堅固不動搖的。如達到勝解的階段,不管旁人怎麼說,都不能改變;即使他能現神通,也不會變動自己的見解。勝解不是從聽聞而來的,要經過如理思惟,確 定為非此不可,所以勝解是思所成慧。
  
  「決定」:勝解也是決定的,但這裏的決定有抉擇的意思。
依思惟所得,進而起觀察慧,觀慧以簡擇為相。這不是散心分別,而是定中觀察,大乘法義,能於定心中安住不動,這是決定,所以決定是修所成慧。要得到無分別智,必定以大乘法義為所緣,從聞而思,從思而修,才有引起無分別智的可能。
   
  「圓滿資糧」:在佛法中,無分別智當然是智慧,但菩薩無分別智的引發,不是二乘智慧那樣,專修智慧就可以了。
菩薩的無分別智,一定要有福德莊嚴,福德助成智慧。福德要從大慈大悲,利益眾生中來,所以菩薩無分別智,一定與慈悲相應。有慈悲心,能利益眾生,悲行福業的修集,是福德資糧;聞、思、修慧的修集,是智慧資糧。二種資糧圓滿,名為圓滿資糧,資糧是成佛所應具備的條件。
如要去什麼地方,要預備路費,及途中應用的東西,名為資糧;要得無分別智,也有應該具備的條件,具備了就是資糧圓滿。所以,經中說無分別智,一定與慈悲相應,而且要定慧均等,這才能生起菩薩無分別智。
有的學佛者,以為什麼都不需要,只要修得無分別智就可以了,那是誤解的。
龍樹菩薩說:般若,不是凡夫的智慧,不是外道的智慧,不是二乘的智慧。與二乘智慧的差別,就因為菩薩的般若,與慈悲相應。所以圓滿(福德)資糧,才能得無分別智。
   
  四相的前三種,約修智慧說:聽聞佛說,於大乘法義得勝解,得決定;這都是屬於智慧資糧的。
第四圓滿資糧,要與慈悲相應,定慧均等,是福德資糧。般若無分別智,要這樣的修學,才能現起。
      
(乙) 悟入無分別智離相 第二能悟入,離相亦四種:謂由離所治,能治、及真如,並能證智相。此四如次第,即所永遠離,粗、中、與微細,及常隨逐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相都是要離的,能離一切相,才能得無分別智;因為有了相,即有分別,所以要離一切相。  
泛說離一切相,而在修行的過程中,次第「離相」,也以「四種」相來說:
第一、所治相;二、能治相;三、  真如相;四、能證智相。
   
  一、「所治」相:
智慧所對治的,是煩惱,煩惱是所對治相。然以唯識觀來說,虛妄分別現能取、所取二相,是錯亂雜染的因,這是要離去的。修唯識觀時,觀唯識所現的所取境,是離識無所得的;所取相為智慧所對治,修習到所取了不可得,是為第一離所治相。
   
  二、「能治」相:有所治,就有能對治的。通泛的說,修三十七菩提分,六波羅蜜多等,都是能對治煩惱,都可說是能治的。然約唯識觀行說,上觀所取相不可得,離心以外的所取相是所治相。這是觀為唯心所現,能除心外所有的執著。觀唯心所現,不離能取,就是以有識為能治。然所治的所取相不可得,能治的能取相也就不能成立,所以要進一步離去能治的能取相。
   
  三、「真如」相:真如是無相可得的,然從唯識觀行的過程來說,修到所取相不可得,能取相也不可得時,有二取都不可得相現前。無二無差別,是真如相;一切法不可得是空性相。有此空相、真如相,還不能證入真如,這種似 現的真如相,也是要遠離的,這是離真如相。
    
 四、「能證智相」:修觀時,總有一能觀相;到觀心現起二取不可得── 真如相時,就有一能證真如智相,也就是自覺得能證真如。這也是相,是無分別智所遠離的。
    
 將四相綜合起來:所治,能治,真如,能證智,是修唯識觀行,到達無分別智現前所應遠離的。
先要離所治相,觀唯識所現,識外所有一切相不可得,對治所取相──心外所有一切相。一切不離能取心識,是能對治所取相的;如離去了所取相,這能治的能取心相也不可得,名為離能治相。  
所取相、能取相都不現前時,有真如相現前,空相現前,這真如相也是要離去的,因為真如是沒有一切相的。
所證的真如相既不可得,那能證的智慧相也不可得,所以說:『無智亦無得』。
修唯識觀,對於這四種相,要一層一層的次第遠離,四相都遠離了,那才是真正的無分別智。
   
 頌文承上說:「此四如次第」這四相──所治,能治,真如,能證智,如  四相的次第,就是「所永遠離」的「粗、中、與微細,及常隨逐相」。這四種相,是修行者所應該永遠遠離的。
其中,所治相是粗的,識外的一切所取相,是最先遠離的。能治相,是能取相,比較上要細一點,也就是次一層遠離的,所以是中。
能取、所取相不可得,真如相是最微細的,也是最後遠離的。所治相是粗,能治相是中,真如相是微細,而能證智相是常隨逐相,因為只要修唯識觀,無論是離所治相,離能治相,離真如相,總有一離相觀智的自覺。
離相觀智的自覺,是與觀行不相離的,所以說是常隨逐;這也還是相,直到有證有得的證智相也離了,才是無分別智現前。四相徹底永離,是無分別智離相的全部意義。
     
(丙) 悟入無分別智加行 悟入正加行,亦有四種相:謂有得加行,及無得加行,有得無得行,無得有得行。
   
 「正加行」,不是廣泛的加行,而是資糧圓滿,正修唯識觀行,在真正證 悟以前,所修的四加行位。煖、頂、忍、世第一法,名四加行位,是正修唯識觀的。
要得到無分別智,真正的般若現前,證悟法性,非要經過正加行的修習不可,如不修加行,無分別智是決不會現起的。佛法中一向說:『沒有天生的彌勒,也沒有自然的釋迦』。
彌勒佛,釋迦佛,無論那一位佛,都是經修持得來的。
唯識大乘所說的正加行有四:一、有得加行;二、無得加行;三、有得無得加行;四、無得有得加行。
四加行的意義,是這樣的:
  「有得加行」:究極的目的是無所得,但修行方便,第一要先修有得加行。
什麼有得?虛妄分別性可得,依虛妄分別性是有,作唯識觀。
如說:能取、所取,能詮、所詮一切都不可得,種種執著都不可得,一切一切既都不可得,那又從何起修?
所以儘管說能取、所取種種妄執,可以是沒有的,而虛妄分別,卻不能說沒有的,這就是唯識宗與空宗差別的地方。
先要確信虛妄分別心是有的,這才滅除這虛妄分別,能得解脫。如辨中邊論說:『非實有全無,許滅解脫故』。
依他起性的虛妄分別,當然不是實有的,可不能說是無,因為不是 完全沒有,所以要以修行來滅除他。
許,是許可,承認,滅除虛妄分別而得解脫,是佛法所公認的;如虛妄分別什麼也沒有,等於無,那也不用修行了!
一般人不太理解,有宗、空宗所論諍的重點所在,所論諍的,重在虛妄分別── 依他起性。空宗以為,這是畢竟空的;唯識宗說:這不能說是空的,虛妄分別是有的。
  
  為什麼一定要觀虛妄分別為有,修有得加行?因為依虛妄分別有得,才能觀察起「無得加行」。
依唯識說:虛妄分別是有的,但從虛妄分別心(心所法)生起時,我們不能了解虛妄分別性是唯識的,現有能取、所取相,而能取、所取似乎心境對立,主觀與客觀對立,這是錯誤的,根本沒有的。
能取、所取 ──二取相,是不可得,是空的;這樣的觀察,名無得加行。
把初二加行綜合起來,就是有心無境:虛妄分別心是有的,心識現起的心境各別對立的──二取是無的。
如辨中邊論說:『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修唯識觀,是依虛妄心識,而顯二取是無的,這也如辨中邊論說:『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  ,唯識學是特重虛妄分別有的。
  
一切法中,心為一切法的主導,為一切法的中心,無始以來有這虛妄分別心,所以在生死輪迴之中,不得解脫。在生死流轉中,起煩惱,造業,受果,都是依妄識──虛妄分別心而有的。
虛妄分別心是不能沒有的,沒有就無所謂解脫;但也不是實有,實有是不可滅、不可破的,這是唯識宗所說的幻有。
唯識學立虛妄分別心是有,依虛妄分別識,明能取、所取二相現前,心境對立是沒有的。依虛妄分別有,觀能取、所取相無,就是有得加行、無得加行的意義。
   
  「有得無得行」的意義是:虛妄分別是有得,所以心外所取不可得,所取境不可得時,能取心也不可得了。這樣,虛妄分別有得,也就成為無得了。
  
  「無得有得行」:無得,就是上面的二取都無所得。
二取都不可得,不是什麼也沒有了,因二取不可得,顯出的二取空性是有的,這是有得。在唯識觀行過程中,以二取不可得,而有空性在。
這是加行,還沒有證悟,但要肯定空性是有的。唯識學立虛妄分別是有(得),這才能安立生死與解脫,才能依妄 識有而明二取無。唯識學又立空性是有(得),這才能明有所證得。
所以,以唯識宗來看,一切空者是不對的!這也沒有,那也沒有,什麼都是空的,那怎麼安立生死與解脫,何必起修求證!
生死與涅槃都不能安立,那就落在斷見。在正修觀行時,觀空性是有的;無所得空是有的,所以名無得有得加行。
    
 唯識說虛妄分別是有,能取、所取的空性是有,所以或稱有宗。這如彌勒菩薩辨中邊論頌說:『虛妄分別有』,先肯定虛妄分別是有的;『於此二都無』,於虛妄分別所現的二取,是不可得的;『此中唯有空』,此虛妄分別心中,唯有空性;『於彼亦有此』,於彼空性中,眾生位上,是有虛妄分別的。
虛妄分別及空性是有,是唯識宗的根本見解。說空性是有,就是說真如是有,法性是有,涅槃是可證得的。
說虛妄分別心是有,所以生死是有,滅除以後,可以得到解脫。
這樣,『故知一切法,非空非不空』。一切法不只是空的,也不只是不空的,這就是中道。
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虛妄分別是有;能取、所取是無;及有故是:虛妄分別心中有空性,空性中有虛妄分別。這樣,  才契合於佛說的中道。
   
  上來所說的,是悟入無分別智的加行,要得到般若無分別智,要依此修行:有得加行;無得加行;進而有得無得加行;再進而無得有得加行。  
依這樣的現觀次第,可以證悟真理,無分別智現前。中國的唯識學者,成立五重唯識觀,在唯識經論中,可說從來沒有此說。一切唯識經論,從彌勒,到無著,世親,說到唯識觀,都如本論所說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4-10-1 07:55: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至欽 於 2014-10-1 09:00 編輯

(丁) 悟入無分別智性相 悟入於性相,當知由三種:謂由住法性,依住無二取,離言法性故。第二由無現,二取及言說,根、境、識、器世,悉皆不見故。以是此即明:無所觀、無對,無住、無所現,無了、無依處。無分別智相。如經所宣說:由現一切法,見如虛空故;及一切諸行,見如幻等故。
  性是自體,相是相狀或義相。任何存在的,不能有言無實,一定要以相知性,有這樣的相,可知有這樣的法,如說『了別為性相』,『思量為性相』, 就從了別與思量的相,知有了別性、思量性的存在。
  
那末,怎樣理解無分別智的性相呢?約三種說,因為無分別智,根本雖是現證的無分別智,但從加行到現證,現證以後,都有無分別的意義,所以無分別智有三種:加行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
   
  第一種,「由住法性」:
無分別智所證悟的,是法性,真如。在說明上,智慧與法性,好像是相對的,智慧是能證的,法性、真如是所證的。這是方便說,為眾生是不能不這麼說的。眾生界是相對界,語言,思惟,沒有不是相對的;為眾生說法,也不能不說相對的智與法性。
在說明中,好像智慧是智慧,法性是法性,智慧能證真如,然與證悟的意義,這是不親切的。要知道,無分別智不是一般的智慧,一般的智慧是虛妄分別的,是有能見、所見,能知、所知的。  
無分別智是無分別的,是沒有能所的,換言之,沒有主觀、客觀,能知、所知的對立意義。
  
本論說是『由住法性』,無分別智安住在法性中。
住,是安住,有深深契合法性,融然如一的意義。法性是無相的,無能取、所取,無 能詮、所詮,真如法性是這樣的;真正的無分別智現前,就安住法性中,也就是這樣的。
         
依住無二取,離言法性故」,這兩句,應讀為依住無二取法性,依住離言法性。
依住,是依住於法性;無二取是離能取、所取的法性;離言是離能詮、所詮的法性。
所以真正無分別智現前,安住在法性中,法性是無二取,離名言,無分別智也是無二取,離名言;法性是這樣,無分別智也是這樣,無二無別。依安住法性,顯示無分別智的性相,這是第一種。
  
  第二、「由無現」:
無分別智相,由六種相不現來說明。真正的無分別智現前,有六種相不現,總括了一切法不現,無現就是不現的意思。
二取,及言說,根、境、識、器世,悉皆不見」。這六相不現了,即一切法相不現。二取不現,言說不現,如上依住法性所說,法性離能取、所取──二取,離能詮、所詮,所以無分別智現前,這二種相是不現起的。
下面四種是:無根、無境、無識、無器世界相。
一般的心識活動,一定有三方面:有根、有境、有識。例如以眼見來說,一定有眼根,眼根不壞。依佛法說,在眼睛瞳人內,有一種  很微細,很精妙的物質,名為淨色根,近於現代所說的視神經;依此而能見的,名為眼根。眼根見色,一定有青、黃、赤、白、長的、短的、圓的、方的色境,為眼根所取(境相影現在眼瞳人中)。
如沒有境界,眼根無所取,也就不會見了。眼根是生理作用,色境似乎是在外面的對象,依眼見色而引起眼識的了別,是心理的作用。根、境、識這三種互相交涉,才能成為認識,所以說:(根、境)二和生識,(根、境、識)三和合觸,這是一般人的認識。
  
無分別智是不是心?上說:說他是心,與一般的心理活動不同;說不是,又好像是心,從修習觀行所引起的,有點近於心。一般的心,是不離根、境、識的作用;但無分別智現前時,根、境、識,都不起作用,不現起根、境、識相。
  
所以,真正的般若現前,決不是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像到什麼,一切相、一切法不現,唯是安住法性的自證。器世,是我們的依住處,也就是所處的自然環境。我們住在地球上;縮小說,我們住在臺灣;再縮小些,現在住在講堂內。無論如何,總有個依住的器界。但無分別智現前,器界相也不現前,所以說:虛 空粉碎,大陸平沈。
無分別智現前,真正的證悟,是一切不現,一切法不可得的。
    
 本論所說的無現,六種相不現,是依大乘經所說的,所以頌說:「以是此即明,無所觀、無對,無住、無所現,無了、無依處」。
依上面所說的六種無現,即解明了經裏所說的無所觀……無依處。無所觀等六種無,般若經、寶積經等,都有說到。但經說不一定是六無,這可能是經說的詳略不同,或是翻譯者的簡略。本論所說的六種無,配合經說的六種無,這是說:無所觀是二取不現前。
沒有所取相,沒有能取相,沒有能觀、所觀,叫無所觀。無對是無言說,一切語言文字,都是相對而立的,如離相對,一切語言文字是不可得的,所以無對是無言說。
  
無住是無根,根不現的意思。心識是依根而起的,似乎依根而住,依根而發生一樣;所以根不現起,經內稱為無住。無所現是無境,沒有所現的境相。無了是無識,識的定義是了別。無依處是無器世界,器世界是眾生所依住的,所以器世界不現,經中名為無依處。
本論約六種不現:二取、言 說、根、境、識、器世不現,解說經中的:無所觀、無對,無住、無所現,無了、無依處。以六種無現,說明無分別智性相。
        
 無分別智的第三相,是引經說的,如以說:「無分別智相,如經所宣說」。
無分別智,主要是證悟法性的證智,但依經立論,有三種無分別智:
一、加行無分別智;二、根本無分別智;三、後得無分別智。
什麼是加行無分別智?這是在沒有證悟,得根本無分別智以前,修唯識觀行。
如有得加行,無得加行,有得無得加行,無得有得加行,其中所取相不可得,能取相不可得,真如相不可得,那種觀察慧,是無分別的觀察,名無分別觀。
沒有得到證悟的無分別智,但依無分別的觀慧為加行,能引起這真正的無分別智,所以這種智慧,名為加行無分別智。
   
眾生一向是虛妄分別,處處分別,所以流轉生死。
要離分別,卻不可能一下無分別,佛法的方便善巧,就是用分別來破除分別。
無分別觀察,觀察能取、所取,能詮、所詮不可得,這種觀察慧,也是一種分別,但不是隨順世俗的分別,雖還是分別,而是隨順勝義,向於勝義的分別,有破壞分 別,破壞種種妄識的功能。
  
所以修唯識無分別觀,無分別觀也是分別抉擇;依無分別的分別,漸次深入,達到虛妄分別的徹底除遣,證入無分別法性,以分別觀智,遣除虛妄分別,譬喻很多,例如以小橛出大橛。如竹管裏本來是空的,但有木橛塞在裏面,有什麼辦法恢復竹管的中空呢?可以另取一根小木橛,對準大的木橛,用力推擊他,等到大木橛出來了,小木橛也跟著出來了,恢復了竹管中空的本相。
分別抉擇的無分別觀慧,是分別而遣除分別,所以名為加行無分別智。本論沒有談到,因為已在正加行中說過了。
   
 根本無分別智,是證悟法性的無分別智,於一切法都無所見。
以中國佛學來說,這是但空(偏空),或是但中了。其實,菩薩現證法性是超越了一切相對界,體證真如,是超越的絕對,而不是擬議的圓融。菩薩在定中證悟了,出定以後,起二種心:一是一般的有漏世俗心,一是無漏的分別心。
無漏的分別心,依無分別智證悟而起的,所以名為後得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也有二類:
一,離二取相,離名言相的真如,但不是親證真如的。後得無分別智的體悟  真如空性,如從夢中醒來時,覺到方才夢境是這樣的,其實那時的心境,知道夢境而與夢裏的境界不一樣。根本無分別智是離相的,後得無分別智是有相的,所以是帶相觀空的。
二,後得無分別智,能了解一切法如幻如化。我們口說如幻如化,認識到的一切法,都是計執為實有的,那裏能知道如幻如化?證悟真如以後,起後得無分別智,才能了解世間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
     
  現在說第三無分別智性相,是依經所說的。經上這樣說:
一、「由現一切法,見如虛空故」。
這,可以解說根本無分別智,而主要是後得無分別智。現前的一切法,見一切法猶如虛空。雲氣不是虛空,光明不是虛空,日、月和星都不是虛空,蔚藍色也不是虛空;只可說虛空是畢竟清淨無著無礙,無二無別。唯識學以虛空譬喻圓成實性,所以這可能是根本無分別智,但這是依現起的一切法,見如虛空,不是一切不現,所以是後得智的帶相觀空。
   
二、「及一切諸行,見如幻等故」,這是後得無分別智的達有。
諸行的行,是遷流造作的意義。遷流所以是有生有滅的,變化不息的世間一切法,那一樣不是行?後得智 見一切諸行都是如幻的;如幻法雖非實有,卻確有如幻相現起,所以後得無分別智,見一切法如幻,雖見一切法,與凡夫、二乘所見到的不同。
    
 中國天臺宗,華嚴宗,稱為圓教。在最初證悟時,以為就能證悟事理無礙,事事無礙,即空即假即中。如說菩薩先以根本智通達空性,次以後得智通達一切有如幻,就認為不圓滿,不究竟。
可是印度的大乘,無論是龍樹菩薩的中觀,彌勒、無著、世親菩薩的唯識,都與中國的圓教不同。當然,究竟成佛時,是空有一如,理事無礙,法法更互涉入,但菩薩修行悟入,是有次第的。
先要證悟一切法不現前,通達空性。然後起如幻智,通達一切有。起初是彼此出沒,有前後的,久久才能二諦圓融無礙。唯識宗對於無分別智,分別為根本智,後得智,就表示先後的意義。密嚴經說:『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
這可見沒有通過真如的證悟,是不能通達諸行如幻的。

龍樹菩薩也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化生』。
般若就是根本無分別智,使我們證入畢竟空,那時是沒有一切戲論相的。
從般若起方便,就是後得無分別智。起方便智,才能達有──莊嚴淨土,利益眾生,起種種如幻如化的事業。所以印度大乘經論,對於修行證悟的歷程,都是先證得一切法性;再起後得無分別智,了一切法如幻如化。
   
 無分別智的性相有三種:一、是住法性,二、是無現,是依根本無分別智說的,三、依經說,明後得無分別智,觀一切相如虛空,了一切是幻有。
從這樣的智相,顯出無分別智的自性。
                  
(戊) 悟入無分別智勝利 悟入勝利四:得圓滿法身,得無上安樂,得知見自在,得說法自在。

  無分別智,有什麼「勝利」、功德?有「四」種功德勝利,都是依無分別智的證悟而得到的。
   
初地菩薩最初得無分別智,證得真如空性;起後得智,通達諸行如幻。初地菩薩的智慧甚深,有廣大神通。可是初地的智慧是有出入的:證空的根本無分別智時,不能了達一切如幻如化;等到後得智了達一切法如幻,又不能親證法性,所以二種智慧是有出沒的,不同時的。修行到第五地, 才能二智並觀,一念中通達一切法空,同時能了達一切法如幻。
   
一是無相的,一是有相的,要從同一無相中並觀理事,這是極不容易到達的,所以第五地名難勝地。
五地菩薩的二智一念並觀,不能常常如此。有時又起根本智,不起後得智;或後得智,又不起根本智,一直要到八地菩薩,才能任運並觀,這二種智慧,會自然而然的並觀,打成一片似的。八地菩薩的任運並觀,還只是自利方面如此,如起利他事業,還不能自然而然的,不能完全沒有功用。證悟空性與了達諸行,直到成佛,才能究竟,所以或說見中道成佛。
菩薩初證時,得無分別智,又起後得無分別智,到成佛才是究竟圓滿的無分別智。無分別智這一名詞,淺一些,四加行位修唯識觀,名加行無分別智;切實的說,初地菩薩才是無分別智;以後一直到成佛,究竟圓滿。
這一切智慧,所以名無分別智,因為無分別法性相契應。現在說無分別智慧的勝利,約一分說,可通於初地菩薩以上;約究竟圓滿說,就是佛地,佛果位的智慧,佛的菩提所有的功德。
  
  一、「得圓滿法身」:法身,如約法性本來清淨說,一切眾生都是如此。
但要經累劫修行,從無分別智現前,到究竟最清淨法界,無邊白法所成,一切功德所成身,才是圓滿法身。
功德圓滿的法身,依無分別智而成就,所以是無分別智所得的勝利,法身也名為智法身。菩薩修行成佛,是依無分別智為根本,為主導的,所以大般若經說:五度等一切功德,如瞎子一樣,只有般若才是有眼目的;般若攝導六度等一切功德,趣向薩婆若(一切智),直到佛位。
    
 二、「得無上安樂」:無上安樂是究竟的涅槃。
涅槃的意義,一方面是種種障礙苦惱的消散,一方面是離苦所得的安樂。
不過,安樂是各式各樣的,世間也有世間的安樂,但這是有繫縛的安樂,安樂會引起以後的苦痛;有時候,快樂和苦痛,簡直分辨不出,到底是快樂,還是苦痛。
出世的安樂,是離妄執的安樂,在佛法中名為離繫樂。沒有執著的,沒有繫縛的樂,是無漏的安樂,與世間的安樂不同。
二乘也能得離繫樂,如證得阿羅漢的,究竟涅槃,樂是消極的,只是從沒有苦痛來說。但大乘菩薩,修行到成佛,具足了永恒的安樂,究竟的安樂。所以在涅槃中,安立常、樂、我、淨,樂是四德之一。這是常樂  ,永恒的樂,也就是無上的安樂。
    
 三、「得知見自在」:無分別智修行到成佛,一切功德圓滿而得法身,法身是不離開知見的。
知與見,都是智慧,智慧的功用。本來眼也是見,不是知,知乃心識的作用。知不一定是見,如或是聽來的,或是推論出來的,假想得來的,這樣的知,都不是見,因為不是直接的,明確的。
現在綜合知見為一詞,這是知得非常深刻,明了,如見到一樣。
所以佛法中,都以眼來代表智慧,如五眼中,除肉眼、天眼外,慧眼、法眼、佛眼,都是智慧的別名。
佛果所有的一切智慧,都是最親切的,直接的現量智,如眼見一樣。佛的一切知見,無論是證空、達有,自利、利他,都是無障礙的自在,念念遍知一切,任運自然,所以說一切知見自在。
    
四、「得說法自在」:一般說法師,那是不要說了,就是大菩薩說法,也不能自在。
經說九地菩薩,得四無礙辯,說法無礙,但這話是有限的。九地菩薩為九地菩薩說,能一切自在嗎?如對方是十地菩薩,能無礙嗎?當然不會的 。
所以真能說法自在無礙的,唯有佛。說法,與說話,作文一樣,一般都是要思考的。
如出席會議,請你說幾句話,得心裏想一想,今天講些什麼。即使沒有定腹稿的,到了那地方,也得看看情形,或聽別人講些什麼。
如什麼都不想,一下子跑上去,怕說不上來,說也說得不合理想。
作文也是這樣,總是要考慮一下的。但是佛的究竟無分別智,是不加功用的,不用思慮,自然能任運自在,應什麼機說什麼,說得恰到好處,名為說法自在。
     
(己) 悟入無分別智遍知
Ⅰ 標列 悟入遍知者,當知有四相:謂對治遍知,及自相遍知,諸差別遍知,五作業遍知。

   
 對於轉依,本論以十種相來說明。第六相──悟入所依住,也以六相悟入,現在是第六相,悟入無分別智「遍知」。
遍知是於一切法而莫不通達的,無分別智是遍知。
證悟真理的智,斷種種的障,去種種妄執,起種種妙用,這都 是遍知相。遍知的含義很廣,所以又標列「四相」,然後分別解釋。標列四相是:
一、「對治遍知」,約對治妄執以顯示遍知;二、「自相遍知」,顯無分別智的自相;三、「諸差別遍知」,對小乘以顯無分別的殊勝──差別;四、「五作業遍知」,無分別智所起妙用,能作種種自利、利他的一切事業。
    
Ⅱ 別釋
(Ⅰ)對治遍知 其對治遍知,謂無分別智,對治五妄執:即妄執有法、數取趣、變壞,異、及損減性。
 
 「對治遍知」,明對治種種妄執的遍知相。
「無分別」智遍破一切妄執,不是暫時的「對治」,而是徹底的克服,消解一切妄執。換言之,只有真正的般若,才能斷一切妄執。
所以譬喻說:『般若如大火聚,四邊不可觸』。這是說般若──無分別智,如大火聚,各式各樣的執著,一觸到般若,都不能存在。般若能夠遍破一切妄執,斷息一切戲論,本論扼要的舉出「五」種「妄執」 ,為無分別遍智所對治。
    
 一、對治「妄執有法」,這是法執。
法字的意義,如『辨法法性論』,法是生死的一切。但這裏,法與數取趣相對。數取趣──補特伽羅我執,是於自己或其他有情身心上,看作一獨立自體,有一實在的生命主體,就是實有補特伽羅,名補特伽羅(我)執。
如眼所見的青、黃、赤、白等,耳所聽到種種聲音等,六根、六境、六識,都是法。有情界的血、肉、筋、脈等,器世界的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等,以及年、月、星宿等,六識所得到的一切,都名為法。
眾生是沒有不執取法為實有的,如唯心所現的能取、所取,能取是心,所取是境,我們終覺得心和境都是實有的。地球、太陽,無邊星宿,是想為實有的;如說極微,即是小到不是眼耳所能經驗的,如原子、電子等,聽到了也覺得他是實有的。
這六識的境界,了別到什麼,都好像實有性的;就是能了別的識,也覺得是實有的。這種妄執有法,是無分別智所能對治遣除的,所以第一種就是叫妄執有法。
  
  二、對治妄執「數取趣」:上面已說過,梵語補特伽羅,是不斷的受生死(趣)者,一生又一生的不斷受生。於生死輪迴中,執有生命自體,從今生到來生,從人間到天上,來來去去,就是這補特伽羅的來去。
佛教徒信輪迴── 流轉嗎?確信作善業的死了生於人間、天上了;作了惡,要墮落到地獄去。但一般人,聽說生來死去,總好像有個生命自體,生到天上,墮入地獄。
於是說惡人下生到畜生趣去,就說變畜生,好像人變了豬、羊一樣,這都是由於妄執實有補特伽羅我執所引起的妄執。
自我的妄執,是普遍的,凡夫是沒有人能遠離的。依唯識宗說:我執,小乘學者,以無常、苦、空、無我的正觀,觀身心中我不可得,得無我正見,就能斷我見得解脫了。通達我空的智慧,名為我空(或作生空)智。
大乘菩薩修行斷執,與小乘不一樣。菩薩要正觀一切唯心所現,離能取、所取,一切法不現,體悟清淨法性。那時,能斷我執,也能斷法執;從初地菩薩,到成佛才究竟斷盡。
所以平常說:小乘斷我執,大乘斷我法二執。雖然中觀宗不一定這樣說,但唯識宗確是這樣說的。
上面所斷二種妄執 ,小乘智慧能破實有數取趣我執,能破我見;大乘菩薩以無分別智,通達我法二空,斷我法實有性的妄執。法執與數取趣我執,實包括了一切的妄執,我執、法執外,還有什麼執呢!  
 下面約另一意義,又別出三種妄執。
   
  三、對治「變壞」妄執:平常說,一切是無常的,無常所以都是要壞的。
這種通俗的話,佛弟子也是在這樣說的。但進一步推求,變壞是怎樣的變壞?如執著有實法,慢慢地變化,到最後壞盡,那是妄執。
佛法說變壞,推論到剎那剎那,即生即滅,不承認有暫住而漸漸變壞的。
進一步說,我們所見到的一切,似乎生滅變化,其實一切法本性不生不滅。
所以如執有實在法,漸漸的變壞,那是一種妄執。如幻如化,即生即滅的壞相,看作實在了,而想像為漸漸的變壞,是與真實事理不相應的。
以變壞為妄執,無論中觀宗,唯識宗,都是一樣的。
  
一切法性本不生滅,無分別智現證法性,能對治對於生滅變壞的妄執。
楞伽經上說,有好多外道,說種種意義的變壞,依大乘唯識,都屬於妄執。 就是小乘部派中,如執實有生滅,也是妄執。當然,佛說無常,也說變壞,但佛說的意義,是與世俗的變壞見不同的。
    
 四、對治「異」妄執:異即差別。
在這生死世界裏,相對界是無限的差別,可說都是差別相。這種差別觀念,習以成性,覺得一切都是差別的。
即使聽到說法與法性,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有為與無為,也覺得是各各差別的。無往而不差別的妄執,無分別智現前,就能對治,因為無分別智也名無差別智,現證法性、真如,是無二無別、平等平等的。
所以一切差別相,都是虛妄所現,而眾生隨而妄執,唯有現證這無分別智,能對治這別異相。
   
  五、對治「損減性」妄執:什麼是損減性妄執?這在唯識學中,是有重要意義的。
沒有的東西,我們以為他是有的;不是這樣的,而我們覺得它是這樣的,這叫增益妄執。它本不是這樣,我們給他附加了什麼上去,如執有法,執有我,執有差別,執有變異,都是增益的妄執。
另有損減妄執,那是應該有的,的確有的,而我們以為沒有,是有而執為沒有,就是損減性妄執。例如不承 認有輪迴,以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這是損減性妄執。
唯識宗所說的損減性妄執,最要緊的是:如以為一切法都是空的,就是損減性的妄執。
因為,虛妄分別有,雖不是真實有的,卻不能說沒有,如說沒有,那一切能取、所取等,一切從那裏來呢?所以唯識宗與中觀宗──空宗的重要諍論,就是說一切皆空(經所說)是不了義,應該依三性來解說,依他起性──虛妄分別是有的,不能說是空的;圓成實空性是空所顯性,也不是空的。
無分別智,能對治損減性的妄執。至於空宗怎樣的答覆,這裏且不加討論。
中觀以如幻如夢等喻,說一切法空。唯識宗說:夢境是沒有的,但夢境也可發生作用。
有人夢醒時,覺得好辛苦;有人在夢中,身體上會起一種變化。所以如幻如化,也不能說是空的,什麼都沒有的。
所以世間法,唯識宗分為二類:一、雖妄執為有,其實是沒有的;二、雖在法性中不可得,但在世俗諦中不可說沒有的。
應該有而以為沒有,就是損減性妄執。   無分別智能對治,除遣這五種妄執,就是對治遍知。
     
(Ⅱ) 自相遍知
自相遍知者:遠離不作意,超尋伺、寂靜,自性、執息念,五種為自相。  
 「遍知」──無分別智的「自相」,不容易正面說明,所以從遠離世俗的五種無分別,來表示這證悟法性的無分別智自性。
因為,多少人聽到無分別,都誤會以為這就是無分別,佛法所說的無分別智,其實可能錯了。
楞伽經說:『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禪宗也常說這二句話。
彌勒菩薩所開示的,真能證悟法性的無分別智,與一般所說,這樣那樣的無分別,是不同的。不相干的、錯誤的無分別,應把他清理出去,所以說到這遍知自相,就是說五種的無分別都不是的。
佛弟子應該多想一想,怕自以為然的無分別,正是五種中的一種!
  一、「遠離不作意」的無分別
遠離二字,是通貫下文的,遠離不作意的無分別;遠離超尋伺的無分別;遠離寂靜的無分別;遠離自性的無分別;遠離執息念的無分別。遠離這五種無分別,才是真正的無分別智。
所以,無分別智 是離這五種不正確的無分別。
  
不作意,與不注意的意義相近。在根、境相關涉而起識時,一定有作意,作意有引發識趣境的作用,如沒有作意,那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眼前的境界過去,卻不知道是什麼;耳中似有聲音,但也沒有聽進去,這就是不作意。
如不起作意,就視而不見,嗅而不聞,似乎觸對境界而心無分別。
如禪宗的神會,勸人不作意修,以為是無分別(燉煌本壇經,六祖慧能是徹底否定不作意修的)。
菩薩的無分別智,在修加行無分別智時,到任運現前,也是不作意的,但與直下就不作意,不作意而覺得什麼都無分別,是大大不同的。
不要以為是修行時,什麼都不觀察,什麼都不分別,以為就是無分別。靜坐中一切不作意,也能引發一些類似的定境,不知道這不是無分別智,而是心識萎縮,精神呆住,引起恍恍惚惚的幻境。
    
 二、遠離「超尋伺」的無分別,比上一類要深一些。
什麼是超尋伺?尋與伺,是兩種心所作用。以尋伺二字的世間解釋:尋是東找西找的尋求,伺是伺察。伺也是在尋找,但方法不同。如貓找老鼠,跑東跑西的找,是尋;如發現  鼠洞,貓就等在洞口,靜靜的等著老鼠出來,這就是伺。
  
現在尋與伺的心所作用,都有推求分別的意義,但有粗有細:粗的分別名為尋,細的分別就是伺。
人的說話,是依於尋伺的,如沒有尋伺,就不會引發語言。在眾生來講,我們所處的是欲界,欲界眾生一定是有尋、有伺的。
修定而得初禪定的,定心中還是有尋有伺,所以初禪名有尋有伺三摩地。向上進修,在初禪與二禪間,名中間禪,中間禪名無尋有伺三摩地;那時,粗的分別沒有了,細的分別還是有的。等到修得二禪,名無尋無伺三摩地,那時尋與伺都沒有了,所以二禪以上,是超過尋伺的。
如沒有尋伺,就是無分別智,那末得二禪定,生二禪天的,都是得無分別智了!
然二禪是定而不是慧,二禪天人還是凡夫,所以超尋伺的無分別,不是無分別智。
在禪定心境中,到了二禪以上,像鏡子照東西一樣,來個什麼,就現個什麼,分別明了,可是沒有尋伺的分別。在安靜的定心中,了了分明,而沒有尋伺的分別,也是很好的定了!但這樣的無分別,不是無分別智。
   
  三、遠離「寂靜」的無分別:二禪已經是無尋無伺了,經三禪到四禪,或四禪以上,那時的定心,最寂靜,最安靜,沒有些微激動,所以四禪以上名為不動。
人都是會激動的,為什麼會激動?喜、樂、憂、苦,這是會引起激動的。到了四禪,憂與苦,早已沒有了;喜與樂也不再現起,唯是捨受。
憂、苦、喜、樂──情緒的激動都沒有了,所以四禪以上,是最寂靜的。上面所說二禪的無尋伺,雖好像無分別,還有衝動的心情,到此時,一些激動的心情也沒有了,佛法中名為寂靜,如中夜無聲一樣。
大家不要誤會!這不是佛法所說的涅槃寂靜,只是定境的寂靜。
  
表示證悟境界的術語,有些也應用於定境,如不動,寂靜,無分別等。如誤以定境的寂靜為無分別智,那末四禪以上,都是大菩薩了!其實,四禪以上,還是共世間的禪定,所以這樣的寂靜,也不是無分別智。
    
 四、遠離「自性」的無分別:什麼是自性無分別?自體本來就是沒有分別的。
如桌子、板凳,從來就是沒有分別的。這樣,土、石、樹木、花草等物,  都是自性無分別,不是經修行而達到的無分別。
這種自性無分別,不是無分別智,否則,石頭、泥土等,都成了聖智了。
所以成佛,是凡夫修行所得的;無分別智,是分別心經修行而得無分別的。中國佛學所說『無情有性』,『無情成佛』,實是違反佛法的戲論!
   
 五、遠離「執息念」的無分別:這是外道定。
生死輪迴不已,病根在什麼地方?因有分別心,剎那剎那的念念不息。
那有什麼辦法呢?如生滅心不起,意念不起,就可以得涅槃了。
外道不知妄念的因緣,不知離妄念分別的正道,以為只要沒有念就好了。所以執著息念,以息念法門而修行。不知這樣的修行,即使修到了無念,還是外道禪。

外道中有二:一為無想天,是屬於四禪天的。外道以為,我們的妄念,依想而起,所以用滅想為方便。想是心所法,與一切心識相應,有心識就一定有想。
外道修無想為方便,得定時,想沒有了,六識也不起了,是無心定之一。依唯識學,得無想定的,沒有六識,第七、第八識還是有的。
外道如修成無想定,死後上升無想天,受五百劫無心的果報。修  得了定,有些是會失掉的,可是得了無想定的,因為沒有(六識)心,所以不會退失,一定要受長期無心的果報。
二、是非想非非想定,是屬於世間最高的禪定。有的外道以為:心念的生起時,一定有受與想相應。想,所以多起分別;受,所以有苦樂等情緒的不穩定,所以以止息受想為方便,將受與想止息下去,使它不起;受與想不起時,一切心心所都不起了。
佛法名之為非想非非想定,是心識微細到似有似無的境地。無想定與非想非非想定,外道修得了,就以為是涅槃,無有分別。
佛法認為這只是息念為先的定境,不是涅槃,當然也不是無分別智。我們知道,無分別智是要以分別力,修觀行而成就的,不是不分別就是了,更不是把念壓下而無心就是了。  
不作意,離尋伺,寂靜不動,一切心識不起的定境,不離虛妄分別所攝,離不了唯心所現。所以說到無分別智,不要誤會了,以為沒有分別就是了。
   
  學佛的道友們,每為佛法的名詞所誤解。聽說空,以為空是什麼都沒有了。聽說無分別的,以為不作意,不尋伺,兀兀騰騰的什麼都不問,以為能達到 最高的無分別;也有以為少分別,少煩惱,如以為離想受可以得涅槃。
佛法所說現證法性的無分別智,是要修加行的。要親近善知識,聽聞大乘法,如理作意,勤修止觀。
依唯識學,要理解唯心所現,修有得加行,無得加行,有得無得加行,無得有得加行,才能實現無分別智,體悟法性,真如。
印度的大乘佛法,唯識與中觀,都是聞、思、修;要修習止觀,依止觀得定慧。
佛法是以慧為先導,以戒為基礎,以定為方便,才能悟入。
  
從前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起初跟二人修學,所修的就是定──無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釋迦不滿意,才到菩提樹下,深觀緣起法,通達法性而成佛的。
這就是佛法與外道的不同處。佛法的證悟,從觀慧而來,不是但依深定的。有的以觀慧為分別,而專從禪定去達無分別,可說是根本顛倒了!
     
(Ⅲ) 差別遍知 差別遍知者,謂不分別性,及非少分性,無住與畢竟,並其無上相,是五種差別。

  「差別」,是不同的意思。菩薩「遍知」──無分別智,與二乘不同,勝於二乘的,也有五種。
  
一、「不分別性」:菩薩根本無分別智現前,是不分別性的,也就是不是分別性的。
眾生的心識有能分別,有所分別,沒有不分別的。二乘聖者的無漏智,由於執法有實性,所以是有分別性的。不分別性,顯出了菩薩遍知的差別。
  
二、「非少分性」:二乘能通達少分法性,於有情身心,通達無我空性;菩薩遍於一切法無分別證悟法性。菩薩智盡虛空、遍法界,於一切法無分別,不是二乘那樣的少分性,所以說:二乘空如毛孔空,菩薩空如太虛空。
 
 三、「無住」:菩薩的無分別智,是無住的,無所住著。
住是安住,有定住而不動的意思。
眾生是有所住的,住於生死,住在生死中,安定的,牢靠的,住在生死中,不能出離生死。凡夫住生死,二乘住涅槃。住涅槃,就落在涅槃中。
  
凡夫住生死,聲聞、緣覺住涅槃,住是住著,住著就局限定了。住涅槃有什麼不好?如住涅槃,就遠離生死,不能化度眾生。
如自己的生活好了,沈  醉在舒服享受中,就忽略了別人的苦難一樣。
  
聲聞、緣覺住在涅槃,依大乘法說,想發願迴心向大,也是很不容易的。但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生死與涅槃,無二無分別,所以都無所住(或稱為無住涅槃)。
菩薩無分別智,離生死而證涅槃;雖契入涅槃,而悲願熏心,不離生死,歷劫化度眾生。小乘與大乘無分別智,是這樣的不同。
  
四、「畢竟」:眾生,二乘聖者,什麼都是有局限性的。
大乘無分別智,體悟一切法空性,這是超越時空性,超越數量的。
所以,時間,空間,功德,化度眾生等,一切是一切的一切,無窮無盡的。
菩薩一直到成佛,成佛以後,是盡未來際度眾生,這是無分別智的畢竟相,非凡夫、二乘所有。
    
五、「無上相」:最究竟、最圓滿的無分別智,是佛智。
佛的無分別智,唯佛與佛,乃得究竟。佛佛平等,無上無等,再沒有比這再高再上的,是無分別智的無上相。
   
 大乘的無分別智,從不分別性,非少分性,無住,畢竟,無上相──「五 」相中,顯出了無分別智的超越於二乘的「差別」相。
    
(Ⅳ)作業遍知 最後業遍知:謂離諸分別;給無上安樂;令遠離煩惱,無所知二障。其後所得智,而能正悟入,一切所知相,嚴淨諸佛土,成熟諸有情;並能令生起,一切相智性。五種業差別。

  菩薩遍知中,「最後」是「遍知」「業」,是無分別智的業用。
作業是(事)業用,也就是無分別智所起的大用。事業有五種,根本無分別智有三;後得無分別智有二,以下分別的解說。
    
 先以根本無分別智來說,一、「離諸分別」:離諸分別,一切分別不起,是無分別智的妙用,是無分別智中最主要的。
  二、「給無上安樂」:離一切分別,證得涅槃,涅槃是無上安樂。不是灰身泯智的二乘涅槃,是備有常、樂、我、淨四德的大般涅槃。無上安樂,依無分別智離一切分別繫縛而得。  
 三、能離障:「遠離煩惱」、「所知二障」。離煩惱障,沒有所知障,是無分別智的作用。
無分別智,上面已說能對治種種的妄執。能對治一切妄執,所以能離二障。障是障礙,煩惱障能礙涅槃,所知障能障大菩提,非離障是不能證涅槃,得大菩提佛果的。

  什麼叫煩惱?煩惱本是種種不良心所法的通稱。生起來的時候,使心識煩動惱亂,情緒不安定了,是非不明白了。
煩惱很多,或是屬於情感方面的,或是屬於知識方面的,或是屬於意志方面的。
凡一切不如理的,不正常的不良的心理因素,都是煩惱。
唯識宗分煩惱為二大類:
一、煩惱障:根本煩惱有十種;隨煩惱,又有大隨、中隨、小隨等煩惱。一切煩惱,是以薩迦耶見──我見為主的。薩迦耶見是自我見,使我們以自我為中心而營為一切,起善、作惡,將來能得人天等樂報,地獄等苦報,在生死中流轉。
煩惱障能使我們感生死果,不能得涅槃,障礙涅槃。這種煩惱障,是二乘所共斷的,斷了煩惱障,才能 了生死,得涅槃。煩惱障中,有見道所斷的煩惱,修道所斷的煩惱,古譯或稱為見、思煩惱。
  二、所知障:也還是種種煩惱,以薩迦耶見為中心的,但比煩惱障更微細。
其重心是什麼?所知障於一切所知法中,由於不悟法空性,對一切事理有所著,有所礙。如一切實有性等法執,就是所知障。
我們不能了解如幻如化,就是有所知障在那裏。所知是我們所知的一切法,我們不能恰恰好的去如實悟解,執著一切,而起錯誤的認識。
那末,所知障是由於內心有微細煩惱,所以不能如實了解一切。有了這樣的所知障,就不能成佛了,所以說所知障障大菩提。
  
唯識宗有一句話說:『所知本非障,被障障所知』。
所知的境界自身,不能說是障,由於自己心理的執障,才障蔽了所知的真相。如戴了紅色的眼鏡,看來什麼都是紅色的;戴了凹凸眼鏡,看出來都是彎彎曲曲,歪歪斜斜的。
其實,所見的並沒有變了樣,只要除去紅色或凹凸的眼鏡,就見到真相了。
如一切是唯心所現的,現起能取、所取,由於不知唯心所現,以為心是心,境是境,心境各有自性,這就是所知障所起。遠離這所知障、煩惱障,是根本無分別智  的妙用。能徹底的離障,才能得大菩提、大涅槃,圓滿佛果。
   
  以下,是後得智的業用。根本智證真以後所生起來的智慧,是後得無分別智。
後得,就是證真以後所得的。後得智的業用,有二:
一、「能正悟入,一切所知相」:
通達一切所知相,是通達一切法的如幻如化,種種無盡的,一切一切的所知法相。所以說:根本無分別智是平等智,後得智是差別智。佛菩薩不但通達平等真性,也依後得智,善巧一切,於一切無所不知。
  有了這悟入一切所知相,所以能完成二大工作:「嚴淨諸佛土,成熟諸有情」。
龍樹菩薩也說:菩薩得了無生法忍(般若證悟法性)以後,就沒有別的事了,專於方便利他,嚴淨佛土,成熟眾生
嚴淨佛土,是菩薩遍到十方佛土,種種供養莊嚴,見佛,聞法;廣修種種功德,莊嚴佛土。等到修行圓滿成佛,就實現了最清淨最圓滿的佛土,不但莊嚴法身佛淨土,還能引攝菩薩,於諸佛法會中,受用法樂:這就是嚴淨諸佛土。
成熟有情,只是應一切根機,現身、說法。有人天善根的,以人天法而成熟之;有聲聞、緣覺善根的,以聲聞、 緣覺法門而成熟之;有大乘善根的,以大乘法門成熟他──使他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廣度眾生,究竟成佛。成熟,或譯成就,就是使他成法器,善根成熟而能解脫。菩薩後得無分別智的利他,不外乎救度眾生與莊嚴佛土;在利他中,完成佛果。小乘與大乘,這就是根本不同處:小乘以『自利』為主,以解脫自身的生死,為唯一大事。
對於眾生,只是隨緣攝化。有時往來出入,見到了人,多少說幾句佛法,要他歸依三寶,或勸他布施,持戒;有智慧善根的人,為說四諦法門,不能說不救度眾生。
但聲聞的化度眾生,是隨緣的,缺少主動的大願,所以不能為人作『不請之友』。

菩薩就不同了,菩薩以悲願方便,利他為先,從根本無分別智起後得智,起無方妙用的時候,能與眾生以不同程度的救度,盡未來際為眾生。
而且,聲聞但重視有情的淨化,菩薩更重視環境,也要淨化國土。如阿彌陀佛完成了莊嚴清淨的極樂世界,能攝受無數人到那邊去,淨土中容易修學,容易成就,容易不退轉。大乘法一定會說到淨土的,這就是菩薩後得智所起業用的特勝。

  後得智的第二業用,是「能令生起一切相智性」。
佛智的名稱很多,如一切智,一切智智,一切種智,一切相智。一切種智是一切法門通達一切法的佛智;一切相智,是通達一切法的一切相。所以一切相智與一切種智,意義相近,都是通達無盡一切法的佛智。這是菩薩的後得智,到了究極圓滿,就成為佛的一切相智,所以是後得智所起的。
  
  菩薩遍知──無分別智的「業」用「差別」,共有「五種」:前三種屬於根本無分別智的業用,後二種屬後得無分別智的業用。
無分別智的遍知,以對治、自相、諸差別、五作業,來說明,已說完了。以六相悟入所依住,廣明無分別智,也到此為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4-10-2 07:58:0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至欽 於 2014-10-2 08:32 編輯

(七) 悟入作意悟入作意者,謂若諸菩薩,發心欲悟入,無分別智者,當作如是意:由不知真如,起虛妄分別,名曰一切種,為現二取因,依此起異識;故彼因及果,雖現而實無,彼現法性隱,彼沒法性現。若如是作意,菩薩即能入,無分別正智。  
  「悟入作意」,是說要悟入轉依,得無上大般涅槃,應該如何作意。這裏,作意是意解,是觀想。
  
可以分為二段:一、作唯識理解;二、修唯識觀行。
假使菩薩「發心」,想「悟入無分別智」而得轉依,那就應該起這樣的意解,也就是這樣的理解、思惟。這就是要知道:眾生無始以來,「由不知真如,起虛妄分別,名曰一切種,為現二取因」。
眾生從來不曾知道真如、法性,因沒有能通達法性,所以就起虛妄分別心。
虛妄分別,是一切妄識的別名。虛妄分別的心心所法中,根本識名為一切種,一切種子識就是阿賴耶識的異名。
阿賴耶識攝藏一切種子,從種子起現行,所以虛妄分別種子識,能變現而起能取、所取,為現起二取的因緣。
  
到底為什麼有虛妄分別呢?虛妄分別的所以生起,就因為不通達平等法性、真如,不通達真如,就起虛妄分別。這樣說,有人要解說為迷真起妄了,好像真如本來清淨,由於不了,以後才生起虛妄分別。
其實,這是論理的前後,並不是時間的先後。什麼是論理的前後?在理論上,平等法性是本來如此的,因為不通達法性,所以就有虛妄分別,所以說虛妄分別 因不知真如而起,虛妄分別可滅而真如常住,可說虛妄分別是後起的。

但這不是時間上的先後,決不能想像先有個真如,後來因為不悟真如,才生起虛妄分別。真如常住,是超越時間性,所以想像有時間的先後,是顛倒見。應該說,從無始以來,就是這樣的,不悟真如而起虛妄分別。
一切種,在唯識學上,是阿賴耶識,一切種子為生起一切的根源。一切種是虛妄分別的生死根源,一切種起虛妄分別,虛妄分別能攝持一切種,虛妄分別與一切種,是不一不異的。
無始以來為惡習所熏成的虛妄分別,就是一切種阿賴耶識,為現起二取的因。「依」於能取、所取的變現,「起」種種別「異識」。
什麼是別異識?能取、所取──二取,就是別異。在能取中,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一一都是別異,在所取中,色、聲、香、味、觸等,山河、大地、草木、叢林,一切是唯識所現的差別相,一切唯識為性,可以稱為識的。
  
  這樣,一切種是因,虛妄分別是果;虛妄分別是因,能取所取是果。
故彼因及果,雖現而實無」。依因有果,因果的種種差別,其實都是不可得的,  只是虛妄分別所現──唯識現而已。
虛妄分別如烏雲一樣,真如如虛空一樣。「彼現法性隱,彼沒法性現」,這就是虛妄分別種子現起時,就不知法性、真如,如烏雲聚集,明淨的虛空就隱而不見了。
如虛妄分別的一切種子沒有的話,法性就顯現清淨,如烏雲消散而顯出明淨的虛空一樣。迷悟、染淨的轉依,應這樣的理解!
   
 「若如是作意,菩薩即能入,無分別正智」。這是結說。菩薩發心要悟入無分別智,證入法性而得轉依,要有上面所說那樣的作意。
眾生無始以來,不悟真如,起虛妄分別,有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有了一切種子識,自然的現起能取所取,因果展轉,起種種異識,在生死流轉中,不能解脫。
這唯有了解虛妄分別所現,雖現而無實去求解決。這樣的作意,菩薩就要入唯識法門,讀大乘經論,理解唯心所現的道理,起唯識的決定勝解。有了這樣的唯識正理的聞、思,進一步可以修觀了。
     
從緣知唯識,觀識不得境;由境無得故,亦不得唯識。由此無得故,入二取無別 ,二別無所得,即無分別智。無境無所得,以是一切相,無得所顯故。

  上來理解到,生死到涅槃──轉依的正理,就是依唯識所現,而明迷悟、染淨的正理。
有了這樣的理解,就要進一步修唯識觀,觀也就是作意。被稱為方便唯識觀的,是「從緣知唯識,觀識不得境」
緣是所緣,了解到心識所緣的,一切唯識。根本是虛妄分別──妄識。依虛妄分別而顯起一切,這一切當然以妄識為自性。在虛妄分別心所緣境界,似乎是存在於心外的,知道了一切都是唯識所現,所以觀一切唯識而不得外境的實性。離了識以外,所取的境不可得,就是所取空。唯是識所現前,離心的所取境不可得,是唯識無境的正觀。
 
 「由境無得故,亦不得唯識」,被稱為真實唯識觀。識與境是相對的,有境就有識,有識就有境,有漏的心識活動,確是如此的。
現在,既觀所取的境不可得,與境相對的識,也不可得,所以說亦不得唯識。依空宗說,這妄識也是空的;但唯識宗說,因外境空無,能取的內識也不能現起了,所以說不得唯  識。
   
 「由此無得故,入二取無別」,由於觀所取無所得,能取也無所得;境不可得,唯識也不可得,所以能悟入二取無別。能取不可得,所取不可得,同樣的無得,無二無別。
「二別」──能取所取的差別都「無所得」,能從觀而悟入無得,「即無分別智」現前。妄識與分別智,有這樣的根本不同:妄識一定有所取、所緣境相,如沒有境,妄識是不能生起的。
有心一定有境,所以密嚴經說:『眾生心二性,內外一切分』,眾生心有二性,就是現有內外,內是能取,外是所取。有能取、所取,相互關涉,所以種種貪愛,種種執著,種種分別,都起來了。
無分別智,決不是我不分別,不想就是了。一定要破除所取,因所取空而能取也不起,無分別智才能現前。無分別智與妄識不同,是沒有所緣相的。
無分別智證悟真如,真如無相,所以無分別智不是妄識那樣,有真如相可得。一般心識的緣了境界,心內一定有所緣的影像;沒有影像相,就不可能知道。無分別智是沒有影像相的,所以叫無所取,無能取,能所雙忘,也就  是無分別智,是超越主觀客觀的自證。
   
  總結的說:「無境無所得」,境是沒有的,由無境而能取、所取都無所得。
這樣,「以是一切相,無得所顯故」。
在無分別智證中,一切相都是以無所得而顯出真如。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以無所得故』。
一切法都無所得,就是般若,也就是無分別智。在無分別智證悟中,一切相不可得。所以,如以為證悟是這樣那樣的,是不可信的。
從前,香港有一位禪師:勸人參禪,他的方法特別快,幾天就可以開悟。他對他的弟子說:你看,你看,你找啊!有弟子問他:『師父!你到底找到了什麼東西』?他說:『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頭頸後面亮亮的』。那是笑話!真正的證悟,那裏是這樣的相?證悟無分別智現前,一切法都無所得,佛也不能說是什麼的。   
  依悟入作意說,要這樣的理解唯識所現,除二取而滅虛妄分別,才是唯識法門的主題。
     
(八) 悟入地 加行悟入地,於四相當知:由勝解加行,於勝解行地,是順抉擇位。

各別證加行,即於初地中,是觸真實位。由修習加行,於未淨六地,及三清淨地,是為隨念位。由究竟加行,任運佛事業,相續不斷故,此即是達到,彼智體性位。
  『加行』一詞,上面說過,含義是有寬有狹的。現在所說加行位,是廣義的。在修行歷程中,一切的功用,努力,都叫加行。
  
進一步說,佛的無方妙用,從十地菩薩進修到成佛,成佛的利生大用,也還是加行。
所以這裏所說的「加行」,是廣義的。修行到成佛,一步步的前進,用「四相」來說,也就是四種不同的階段。唯識宗立五位: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從菩薩發心到成佛,分成五個階段。現在所說加行的四位,沒有說第一資糧位。資糧位雖修福德、智慧資糧,還沒有修唯識正觀,對於悟證轉依,差得太遠,所以不說。從加行位說起,就只有四位了。

  一、「勝解加行」:勝解是深刻的理解,達到堅定不拔的階段。
勝解不是真實的體驗,不過也不是一般平常的了解。依唯識說,這是深解一切唯識,而 修唯識觀的。
  
勝解行地」,就是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位;地是經歷的地位,修勝解行的地位,名勝解行地。這是初地菩薩以前的,修唯識而到初地證悟的階段,那一不長的時期,名勝解行地。
勝解行地,「是順抉擇位」;那時候的智慧,又名順抉擇分善根。什麼叫順抉擇?真正能抉擇真理,那是證悟了。
修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觀所取空,觀能取不可得,觀所取、能取──二取都無所得,這種觀察慧,是順於抉擇的。
換言之,是傾向抉擇,引到真正的抉擇、證悟的,所以叫順抉擇位。
煖、頂、忍、世第一法,修順於抉擇、證悟的觀慧,就是上面所說的:有得加行,無得加行,有得無得加行,無得有得加行;修這四種加行的階段,是勝解行地。  
勝解行地,一般說,可通於初地以前的十住,十行,十迴向,不過本論專指十迴向末了,起四加行時,名勝解行地。
   
  二、「各別證加行」:菩薩初證真如──見道位,初地菩薩所起加行,名各別證加行。證悟真如、法性的加行,為什麼名為各別證加行?各別證是各別 自證,證得一一法的本性──自性。
真如法性是一切法的通相,但不是抽象的普遍的理性,而是一一法的法性;一一法的法性,無二無別,所以或說為通相 ──共相。是一一法的本性,所以說各別證,但又不是一法一法去體認,而是一證一切證的。
前面曾說到自內證,正就是這各別證。中國人歡喜說一,如說一真法界,其實真如、法性無二無別,無二而又是不著一的。
各別證加行在「初地」菩薩見道位,就「是觸真實位」。
觸是直接體驗到的,真如的親切證悟,名觸真實位。各別證加行,與勝解行的加行不同,勝解行是加行無分別智,各別證是根本無分別智。
    
 三、「修習加行」:由修習加行,「於未淨六地,及三清淨地,是為隨念位」。隨念,是隨順根本無分別智,依證悟的法性清淨,於一一法不斷的體驗、修習,趣向圓滿
隨念位是修道位,名『修習加行』。

依菩薩十地說:初地歸入觸真實位;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名為未清淨六地;八地、九地、十地,是三清淨地。也可以說:從初地到六地,是未淨六地;七地 、八地、九地,是清淨三地。
未淨與清淨的差別在那裏?菩薩地中,從初地到六地,名有相有功用地;七地名無相有功用地;八地到十地,名無相無功用地。
前有相,所以初地到六地菩薩,無分別智悟入真如,一切相都不現。當然清淨了;但後得無分別智起,相又現起,有相與無相間雜,一下子有相,一下子無相,所以名未淨六地。八地菩薩以上,無相無功用,二諦並觀,真俗無礙。
七地菩薩以上,才是純無相觀,八地、九地、十地,名三清淨地。第七地無相而有功用,在清淨與未淨之間,如在兩國中間一樣。可說清淨;約有功用,也可說未淨。修道位菩薩的地地加行,是修習加行。
  
  四、「究竟加行」:從十地菩薩後心到成佛,所起的名究竟加行。十地菩薩的時間很長,到了十地菩薩的最後心,一念圓證中道,也可說真俗無礙,事事無礙,到了最究竟,最徹底的階位
虛妄分別習氣一些也沒有了,所以說煩惱、所知二障的粗重習氣,全部斷除之時。十地圓滿的最後一念,進入佛位的加行,名究竟加行。由究竟加行,圓成佛道,能「任運」──自然而然的施為 一切「佛事業」。
佛的身業、語業、意業,都有自利、利他的一切妙用,都是自然而然的,名為任運。
任運的佛事業,「相續不斷」的盡未來際,所以名為常。
以究竟加行,到達成佛,才是真正到達了,「彼智體性位」。
  
佛以無分別智證真如,真如最清淨,無分別智最究竟為體性。如如、如如智無二無別,名為法身;法身是智法身,是以無分別智圓滿顯發清淨法性為體。經中或名為法界體性智,法界體性智就是佛的體性智。  
上來所說四加行,各各不同,一步一步的深入,也一步一步的圓滿。究竟圓滿成佛,是究竟轉依,大菩提與大般涅槃,圓滿成就。
  
  下面說轉依有二種相:一為過患相,一為功德相,這是一正一反的。
什麼是過患相,功德相?意思說,如沒有轉依,有一切的過失,佛法的一切功德,都不能成立;反之,有了轉依,一切功德能成立,一切都沒有過失,這說明了,為什麼要說轉依,轉依是後期大乘──唯識與如來藏學所說的。
轉依的自性,是無垢真如。迷真如法性,有虛妄分別,現二取相;悟真如法性,能斷惑, 修道,得涅槃,菩提,成就智法身。轉迷啟悟的佛法,都不離真如法性而成立。
     
(九) 悟入過患悟入過患者,謂若無轉依,有四種過患:無斷惑依過;無修道依過;無諸涅槃者,施設依處過;三菩提差別,施設無依過。

  如沒有轉依,「有四種過患」:
一、「無斷惑依過」,就是斷惑沒有著落,斷煩惱就沒有依止。
二、「無修道依過」,修道──以悟入真如,沒有依處,沒有著落。
三、「無諸涅槃者,施設依處過」。什麼是涅槃?涅槃依什麼而說?如沒有轉依,也沒有施設涅槃的依處了。
四、「三菩提差別,施設無依過」。三菩提是聲聞、緣覺、佛的菩提,這三種菩提,如沒有轉依,那三種菩提也亦無從施設了。

所以,修行斷煩惱,要轉依;修道證真,也要轉依;涅槃要轉依;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都要轉依。如沒有轉依,斷惑,證真,涅槃,菩提,都無從安立,這就是後期大乘,特明轉依的理由所在。

  一、無斷惑依過:斷惑(煩惱障、所知障)與證真是相應的,證悟的一念無分別智現前,就斷除了見道所斷的惑障;證真如光明的顯現,斷惑如黑暗的消散。
本論上文說到轉依的自性,是:『謂客塵諸垢,及與真如性,不現及現義,即無垢真如』。
真如是轉依自性,無始以來為客塵諸垢──惑障所蒙蔽,不得顯現無垢清淨;轉依就是轉滅客塵諸垢,轉顯真如清淨。客塵諸垢等虛妄法,是依附真如的,但真如不受惑染,而終究可以轉去的。
在斷惑中,如斷惑證真時,眼、耳、鼻、舌、身、意等識沒有了,煩惱也沒有了,一切相都不現前。
但惑障並沒有斷盡,見道證真以後,從真出俗,二取相又現前了,還有煩惱障習氣,所知障現行、習氣,所以並沒有成佛。
真見道時,一切相不現,畢竟清淨,怎麼還有未斷的惑障,惑障保留在什麼處呢?當然不在無分別智中。因為無始以來,法性本來清淨,而為這虛妄習氣所熏染。虛妄分別習氣與真如,雖真妄不一,而虛妄卻依於真如。所以無分別智現證,雖一切不可得,而虛妄分別的二取習氣還在──依於真如。所以要經長期修行,二取習氣徹底斷了  ,虛妄分別徹底不起才是純無相行,圓成佛道。
中國佛教有一句話:『一念清淨一念佛』,那是不知道惑障次第盡的實際情形了!
虛妄分別的習氣依於真如法性,如烏雲依於虛空。烏雲依於虛空,但不能說是從虛空生的,虛空不生烏雲,烏雲卻依虛空而有。所以說斷惑而得轉依,是以真如法性為依而說轉的。
經中說到:如來藏為依、為住,為建立故,有生死,有涅槃。虛妄雜染法,依附如來藏,而不是如來藏,是離、是異,真如法性在虛妄隱覆中,名為如來藏。惑障依於真如,真如離惑障,無垢真如是轉依自性,所以說,假使沒有轉依,就沒有斷惑的依止,斷惑障就不能成立了。
    
 二、無修道依過:修道也是以清淨真如為依。
修道,從聽聞佛法,知有佛法開始。修布施、供養、持戒,修定,修觀察慧。
這樣的修行,都是虛妄分別,都是有漏,這有什麼用?以真如法性為依,所以修道是有用的。
聽聞佛法,所聽聞的是法界等流,是從佛證悟法性所流出的聖教。從佛或佛弟子聽法,能熏習成出世心種子。這是虛妄分別的,是世間有漏的,卻發生向於真如法性的 作用。
能破壞虛妄分別,達到證悟真如,成為無漏聖道。那時,戒、定、慧一切功德,都與法性相應,與真如不離、不異。這樣,修道才有了意義。
  
無漏聖道,一得永得,菩薩的展轉進修,功德也愈修愈大,修到究竟圓滿而成佛。所以說修道,必有轉依,自性──真如為依止,否則,沒有清淨真如為依止,修道也不能成立了。
    
 三、無諸涅槃者,施設依處過:涅槃,為三乘聖者所歸趣,究竟依什麼施設──安立?沒有苦惱,沒有憂愁,種種虛妄顛倒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就是涅槃嗎?不是的!
不能說什麼都沒有就是涅槃。涅槃是依轉依而施設的;一切虛妄雜染都沒有了,清淨法性就顯現,也就依清淨法性而安立為涅槃。
如不說轉依,無有無垢真如的轉依自性,那涅槃是施設無依了。
  
  四、三菩提差別施設無依過:聲聞菩提,獨覺菩提,成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提的意義是覺,覺是以清淨法性轉依而建立的。
如以生空智慧,通達生空無分別性;通達生空真如的,是聲聞菩提、獨覺菩提。如以圓滿的無分  別智,通達我、法空性、真如,修到圓顯最清淨法界;圓滿無分別智性,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這樣,聲聞、獨覺、佛的菩提,都是依真如、法性而建立的,所以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如沒有轉依自性──無垢真如,那三乘菩提,都有無依的過失,三乘菩提也成為不可能了。沒有轉依,斷惑、修道,涅槃、菩提,都不能成立,也就沒有佛法,過患可太大了!
         
(十) 悟入功德當知彼相違,四相入功德。

  知道了沒有轉依的四種過患,就知道與上面「相違」反的,也有「四相」悟「入」有轉依的「功德」。
有了轉依,斷惑到究竟清淨,一切都能成立了。
有轉依自性,從有漏修行,到無漏修行,經十地菩薩聖道而達究竟圓滿,也可以成立了。三乘的涅槃,三乘的菩提,有轉依自性而可以施設了。
佛法修證成聖的事,一切都依之成立,這就是功德。這就是唯識學特別重視轉依的理由。
     
乙 喻說 廣說轉依,有法說,有喻說,上以十種相,法說轉依。以下以譬喻來說明。
  於無而現有,喻如夢、幻等。轉依則喻如:虛空、金、水等
  在本論的最後,舉二種譬喻,來總結本論的論義。
   
 一、虛妄分別喻
從虛妄分別現起能取、所取,各各差別境界,是「於無而現有」的。實在是沒有自體的,但現起而在我們的認識中,好像是真實有的。
於無而現有所舉的譬喻,是「如夢、幻」。夢境,好像是有的,見到這樣,那樣,或喜笑,或啼哭;有時夢境非常明白,但夢不是真實的。
幻,上面已說過,如以手巾結成兔子,會跳,會叫,可是只是手巾,那裏有兔子!
於無而現有的譬喻,譬虛妄分別,一切有為法。經中所舉的很多,或說如夢、幻、泡、影等六喻,或說九喻,或說十喻,本論略舉夢、幻二喻,以等其他的譬喻,譬說於無而現有的有為諸行。

  二、轉依喻
轉依自性,無垢真如,從虛妄分別所染,轉化到顯現究竟清淨「轉依」的譬「喻」,本論舉「虛空、金、水」三喻。
可以譬喻轉依的,是不止此三喻的,所以末有等字。經中,論中,說到這三種譬喻的,極為普遍。

虛空本來明清,或為烏雲所遮,或是大霧,或是風沙大作,天昏地黑,虛空清淨相就不顯現了。如烏雲散了,霧散了,風沙停止了,虛空明淨就顯出來了。
這轉依自性,有二種清淨:一、本性清淨,二、離垢清淨。
本性清淨,如烏雲遮著虛空時,看起來不清淨,其實虛空還是那樣的,本來是清淨的。等到沒有烏雲時,那時的虛空清淨,譬如真如的離垢清淨。
轉依自性是真如,轉依是從客塵諸垢所染,轉為離垢的畢竟清淨。

  金喻,如開採金礦,金與礦內的沙、石、土等,混在一起,當然是不清淨了,也沒有見到黃金。將金礦加以冶鍊,成為純金,那時最清淨的金子顯出來了,可用金來作成莊嚴具。當虛妄分別現前時,如礦中的金砂一樣,見它不清淨,有的還不知道是金呢!經過冶鍊,煉成十足真金,可以做種種器具,種種 莊嚴具。
正如我們經修行,消融虛空分別,無垢真如就轉依而成佛了。大用無方,法身、報身、化身,起自利、利他一切功德業。

  水喻,如下大雨時,流水,污濁得很。
水為什麼不清淨?因為塵土和水混在一起,所以成為渾水。如水澄靜一下,塵土下沈,把塵土抽去,就成清水了。
如加熱使水成為水蒸氣,冷後成為蒸餾水,那是最清淨了。其實,水質本來是清的。
真如法性轉依,也是這樣。虛妄分別時,不見真如清淨,一切是煩惱、業、生死雜染。經修行而顯現真如清淨,就像渾水的轉為清水一樣。
水的功用極大,一切生物都依水而滋長;如佛德廣大,一切眾生都蒙佛的恩德。
   
  學大乘人,應觀虛妄分別,似有無實,是如夢如幻的。應觀轉依自性── 清淨真如,如虛空、金、水那樣。似有而實無的,可以消解滅去,所以能出生死。
真如本性清淨,依之而可以斷惑,可以修道;涅槃與菩提果德,也依之而成立。本論辨法法性:法──生死法,可以從前面二譬喻來了解;法性──涅槃,可以從後三譬喻去了解。這二類譬喻,作為全部論義的總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從慈法師 | 禪修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1-22 08:12 , Processed in 0.29620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