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世間人皆是「有所求」的,以有所求故,難免披星戴月、操勞賣命。
而禪法常言「當無所求」。然既無所求,則何必再聽聞佛法、禪坐用功呢?
我們知道,世間人都是有所求的。於是為求達成目標,就得披星戴月、操勞賣命,這個大家都很熟悉。
相對的,學禪者常云「當無所求」。然既無所求,則我們為何還得認真地聽聞佛法、禪坐用功呢?所以,從「有所求」到「無所求」中間,當還有一些歷程。
所以雖以「無所求」為目標,卻非以「無所為」為手段,而能證得「無所求」也。
這也就說,最後的目標雖是「無所求」,卻不能以「無所為」為手段,而證得「無所求」也。故不會因最後的目標是「無所求」,現在就一切沒事矣!
於是這當中,就得經歷「求無所求」的階段,才能證得「無所求」的目標。
因為不是在意會「唯無所求」的當下,就能證得「無所求」。其中還得經過精進、努力,通過「求無所求」的階段,最後才能證得「無所求」的目標。
或問:聽經聞法、禪坐用功,似也是「有所求」?
答云:但這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內求」,且以能證得「無所求」為最後的目標。
第一部份:以「無所求」為最終目標
我們先講:佛法為何要以「無所求」為最後的目標?
云何當「無所求」呢?
相信各位聞法以來,最根本、最熟悉的就是四聖諦。四聖諦首先講到苦諦。
苦諦: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苦。
事實上,歸納到最後,乃只有一苦–「求不得苦」。
有些人很有學問,不只講八苦,還謂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事實上,講得太多,很多人反而抓不到重點。重點是:歸納到最後,就只有一苦–「求不得苦」而已!何以故?
比如愛別離苦:因為愛而不想別離,但種種因緣卻偏造成別離的後果,所以為求「愛不別離」而不可得,故苦也。
再如怨憎會:因為怨憎故希望不要再會,但種種因緣卻偏造成再會的後果;故以求「怨憎不會」不可得,所以苦也。
甚至說老、病、死苦,也是因求不老、不病、不死而不可得,故苦也。如果有的人,活到很老了,卻覺得活得很辛苦,故希望早點走。於是死對他而言,即非苦也。但是,一般人都不是這麼想,都希望能再多活一些時間,一年甚至一個月,都不願意立刻死。所以,因為不願死而不得不死,那當就是「求不得苦」了。
病跟老也是一樣,一般人都希望能不老、不病;但年紀大了,不得不老,不得不病。所以也為「求不得」,才有老、病之苦。
最後的「五陰熾盛」,如只是講我們的色、受、想、行、識,這五陰的變化速度非常快。事實上,變化速度的快或慢,跟苦不苦沒有必然的關係。因為若變化的結果,是順乎我們期待的,那正稱心如意,何苦之有?但如變化的結果,跟期待的剛好相反,便會因「求不得」而苦也。
因此分析到最後,苦只有一種,即「求不得」也。我們再講集諦,集諦是分析原因。
集諦:苦以何為因?1.有所求,2.所求不順遂。
苦有什麼原因呢?既以求不得而有苦。則苦不外乎兩個原因:第一、是心有所求;第二、是所求不順遂。
關於所求不順遂,因為牽涉到的緣太複雜了,所以就解脫道而言,並不加以處理。因如執意去處理,就變成世間法了。像科技的發展,便是向外去處理,讓我們的所求能順遂;但這也得付出非常大的代價。因此就解脫道而言,主要在處理、對治「心有所求」這部份。
道諦:即是如何處理、對治苦因也!
「道」者,就是要用方法,去對治苦的因。既苦的因,乃有所求。故云何對治?不外乎求「無所求」而已。
滅諦:既無所求,即滅「求不得」之苦矣!
若通過「求無所求」的階段,而使我們的心能相應於「無所求」。即能「滅」一切「求不得」之苦矣!
因此,四聖諦的軸心其實很簡單。就是從「有所求」的苦果、苦因,到「求無所求」的「道因」和「滅果」而已!
如何修求「無所求」之行?
其次,我們要講:當如何去修證「求無所求」?
首先從理論上去肯定:
1.以求不得而苦:剛才已講到為求不得,故苦也。
2.就算求得了,就能不苦嗎?以世間是無常的,故雖得難免又患失,這還是苦也。
3.事實上,不管求得、求不得,在動心求之際,即已苦矣!
4.若以求不得苦,而不敢求,而不肯求;事實上,還不免有「壓抑」的成分。
因為我們無始以來,「有所求」的習氣是非常地重。現如只是用「求不得苦」去剋制它,其實心結還未真消除,故還不免有「壓抑」的嫌疑。
5.於是得更進一步去分析、觀察:為何求不得呢?因為能求者、所求者,皆空花水月、幻化迷離也。
從佛法上去分析,我們所求的不管是什麼境相,都是無常變化的。所以,就算一時求得了,終究還必失去。更何況要求得,須統合非常多的緣;故對很多人來講,求不得的可能性永遠比求得的可能性大太多了。
如進一步再去分析,能求者又是誰呢?一般人認為是我。然這個我經過分析後,也不過是五陰和合的假相,於緣起萬端中更似空花水月般地變化莫測。所以,不管是能求者,還是所求者,都似空花水月、幻化迷離。
這樣把能求、所求的本質都看透了,才能真消除「壓抑」的情結。
以上從理論上去分析,不管求得、求不得,終究還是苦的。那我們就能慢慢減緩有所求的心。
其次,再於現象中觀察、確認:有求即苦,無求安樂。
其次,更在現象上去觀察、確認。很多人理論上雖知道,有求皆苦。但面臨境界時,可能又忘掉了。所以,必更進一步在現象中觀察、確認、歷練,這過程其實是包括世俗上種種的知識學問。故看得愈多,應該會更清楚;尤其是透過佛法的知見再去觀察事相,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甚至是用個人生命的經驗來體驗:有求即苦,無求安樂。
所以,愈看就愈能肯定「有求即苦,無求安樂」。有些人看別人的事相,還不夠深刻,還得自己去經歷。像今年度全世界的經濟動盪,對很多人來講就是最切身的經驗。
於是由上三者,終能確認:有求即苦,無求安樂。
這樣先在理論上確認了,又在現象上也觀察了,最後,又通過個人生命的切身經驗。終能刻骨銘心地確認「有求即苦,無求安樂」。
最後,才能以「內消」和「迴向」,而證得「無所求」。
云何「內消」?眾生即使於觀念中,已確認:有求即苦,無求安樂。然其「有所求」的業障、習氣,還是根深蒂固,如瀑流相續,不是想停就能停。故得從動心起念中,不斷去返照,不斷去剪除;最後才能漸漸「內消」。
這就像我們於禪坐時覺照妄念一般,妄念出現了,當能察覺;察覺了就要消除它。不斷地去覺照、不斷地去消除。最後,才能夠把有所求的習氣慢慢內消,而證得無所求。
云何「迴向」?迴有所求,向無所求。眾生一向是往「有所求」的方向去努力,現在得改變方向,而變成向「無所求」也。
於是,經過不斷地「內消」、不斷地「迴向」,最後我們的心才能跟「無所求」相應。
以上這一部份,是從比較廣泛的事相來講「無所求」,其次,我們再論「禪修與求無所求」的關係。
禪修與求無所求:
1.於禪修用功時,也當以「求無所求」為目標而努力用功。
2.於專心用方法時,「有所求」的業習,即能漸萎弱矣!
剛才講到一般眾生,其「有所求」的習氣、業障,其實是非常深厚的。但是,當我們正專心用方法時(這方法可能是念佛、數息、或隨息),能夠使我們有所求的習氣慢慢變得較微弱、淡薄。所以,在專心用方法時,就能得到某種程度的輕安跟解脫。
3.當「有所求」的業習現行時,能靈敏地去察覺。
其次,在正用功時,若「有所求」的習氣現行了,我們也能比平常更敏銳地去察照。平常一現行,就跟著它跑了。現在因為禪修,所以能很快地察覺它又現行了。既察覺到,即應立刻「迴向」。
4.當察覺後,能很快地迴向到「無所求」也。
還有於禪修時,能夠「迴向」的力道也比較強。沒有禪修的人,就算知道應放下,但它還是黏搭搭的咬著我們不放。但是,如於修定方法能用得上功夫者,只要一察覺到習氣又現行了,就能立刻迴向到「無所求」。
5.以安於「無所求」故,心即定也。
最後,我們的心以能安於「無所求」,故能定也。
然很多人卻以「制心一處」,心才能定。於是為求「制心一處」故,心反而更不能定─太在意妄想的出現也。
覺得心不太乖,它愈跑你就愈氣;愈氣心即愈不能定。人很奇怪,平常打妄想時,與妄想打成一片,都不覺得有何罣礙。但等到要打坐時,就跟妄想為敵,恨它恨得咬牙切齒。事實上,如只是打散漫而無主題的妄想,心雖不是很定,但也沒有什麼大煩惱。反而是為求無妄想,才招惹更多的煩惱。
反過來說,若「無所求」,故妄想出現也無所謂,管它去的,都跟我沒有關係。這樣,雖有些細妄想出現了,但心不會亂。不亂才是定,而怎樣才能不亂呢?心無所求,就能不亂。
也有很多人以「專心用方法」故,心才能「放鬆」。於是以求「專心用方法」故,心反而不能「放鬆」。
也有很多人以為:要專心用方法,心才能放鬆。於是,在求「專心用方法」的當下,心又不能「放鬆」矣!事實上,要「放鬆」很容易,心無所求就能放鬆也。
所以,我覺得很奇怪,有些人還得到處拜師,去學「放鬆」。於是為了學「放鬆」,心更不能「放鬆」矣!其實,什麼都不學、什麼都無所求,不就馬上「放鬆」了嗎?
這也就說,能「無所求」,心即能安定,心即能放鬆。定非定在一處,而是「不亂」也。故以「修定」求「放鬆」,何如以「無所求」即「放鬆」來得有效呢?
三解脫門:
故在原始佛教中,有謂「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
空者:能求、所求,皆緣起幻化、自性空也。
無相:既能求、所求都是空花水月,則一切境界出現時,心當寂然而不為相轉。
無願:乃一切無所求爾!
一切無所求,當然必無願。但「心無所求」其實比無願,還更廣泛,也更細緻。所以,能做到一切無所求,心就能安定,就能免苦。
小結:
所以,從原始佛教的「四聖諦」與「三解脫門」,來看「無所求」、來看「求無所求」,這是非常明確的。
第二部份:發願的法門
然而在大乘佛法中,卻強調要「發願」─或「發願」成佛,或「發願」往生淨土,或「發願」廣度眾生。這種種的「發願」,是有所求?還是無所求呢?甚至是「向內求」?還是「向外求」呢?
如果沒有原始佛教的基礎,則一發願,便容易落入「有所求」,哪可能無所求呢?不只有所求,而且是向外求。於是既屬「向外求」,即有負擔和煩惱矣!事實上,大部份人所認知的「大乘佛法」,多屬此類。這便頂多是「方便道」而已!
為什麼呢?在我們有所求的習氣尚未斷盡之前,還是會把這習氣合理化,而變成發願法門。但是,要修到把一切有所求的習氣完全斷盡,談何容易。所以,很多人乃更相應於換裝的發願法門。
從有所求的習氣而改裝的發願法門,因跟大部份的眾生較相應,故修習者眾,而成為「大乘」也。云何為大?能容乃大,人多勢大,所以稱為「大乘」也。
尤其在這「市場導向」的商業時代,更是人多勢大,就變成第一品牌。但是,我也講過,雖能一呼百應,且不要得意忘形;因一呼百應往往為與眾生的共業相應爾!故第一品牌不見得品質就是最好的,很多時候乃為譁眾取寵而已!
請法與度眾生:
事實上,在原始佛教中,並非不弘法、不度眾生;否則,佛法何以流傳至今呢?
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再回顧到原始佛教,原始佛教被大乘訶為「不發菩提心,不度眾生」。其實不是這個樣子。
如果在原始佛教,就不弘法、不度眾生,則佛法哪可能流傳到今天呢?故在原始佛教中,絕不是不弘法、也不是不度眾生。
但是,在原始佛教卻也是不「發願」弘法,不「發願」度眾生的。何以故?不刻意、不主動也。
於是乎,何時說法?或將對哪些眾生說法呢?「請法」者,才說法。「尊法」者,才說法。未請即說,卻是「犯戒」也。所以,在戒律上有此規定:如果一個人坐姿不正,即不應該為他說法。
我記得剛出家不久,即有人迎請曰:「法師,你是否準備到素食餐廳演講?」我問:「為什麼?」「一面吃,一面聽,兩全其美啊!」我說:「聽法是很莊重的事,哪可能邊吃邊聽呢?」事實上,這是對法的不尊重。
隨緣與隨願:
因此,在原始佛教中,既不是不說法,也不是發願弘法度眾;而是隨緣應化。隨什麼緣呢?隨「眾生有請,眾生有願」的緣。請者,請法。願者,願修學。
所以,在佛教中有一句話:「佛法不度無緣人」,誰是無緣人呢?不請、不願者,就是無緣人。或者聽了不相應,也是無緣的。
於是乎,我們也可說是:其乃隨「願」度眾生─不是「發願」,而是「隨願」;且隨的是眾生的願,而非自己的願。眾生有修學佛法的願,菩薩去幫助他、成就他,這稱為「隨願度眾生」也。反之,如隨的是自己的願,也不過是將「有所求」的業習「合理化」而已!
這也就說,從解脫道來看,就是要努力於求「無所求」;慢慢把「有所求」的習氣斷盡了,才能跟隨緣及隨願–隨眾生的願相應。故如「有所求」的業習「內消未盡」,即鼓勵「發願」,便很容易南轅北轍,而與解脫道愈離愈遠。
關於這點,如對照「普賢十大願」中,有所謂「恆順眾生」的願。非順眾生的貪瞋無明也,而是順其「學佛、修行」的願心,而去成就他。
關於這一點,如對照「普賢十大願」中,也有「恆順眾生」的願。記得好幾年前,也講過「普賢十大願」。
結果,快講到「恆順眾生」時,師父剛好從美國回來,大家就更好奇:果煜法師會怎麼講「恆順眾生」。因為他顯然不是「恆順眾生」的典型。
然而我的講法,卻出人意料:「恆順眾生」不是順著眾生貪瞋的業習,而去隨順他、去與之同事。若順著他、與之同事,就被他度了,哪可能度他呢?故「恆順眾生」者,是順眾生修學佛法的願,而去開導他、成就他也。
其實「恆順眾生」,也有另一種解釋:所謂「眾生」者,即是眾因緣生法;既眾因緣生法,當然必自性空。故要恆順的是空性也。簡單講,「恆順眾生」有兩種順法:一是順著空性,而導向解脫。一是順著佛性,而福慧圓滿。
在通俗的說法中,常將「隨業」與「隨願」,當作兩端:眾生者,隨業;菩薩者,隨願。而我的說法,卻是:因為有某種的業,才發對等的願。譬如有人從小常被欺負;故發願將來出人頭地也。用現代心理學來說,即是「補償心理」也。
過去,我曾參加一次張老師的活動,就看到裡面有一個人似非常熱情、主動;就佛法而言,是非常發心的典型。但事實上,我們一眼就看出,可能因為曾患小兒痲痺的關係,所以他的腳走起來不太順。所以他這麼發心、熱情,可能是為彌補他的缺陷。而這種彌補有沒有用呢?如果真正的心結未開,不見得有用。
所以,如更精準地去觀察,很多的願乃跟業是息息相關的。故如已把願合理化,且標榜為大乘菩薩道。哪還有可能去消除它呢?
這也就說:真正的菩薩,不是為我有願,而要眾生來護持我,來幫助我完成心願;而是為眾生有願,我去成就它。眾生有什麼願呢?有「學佛、修行」的願!云何確認其有?為眾生尊法、請法故。
以「無所求」為心要:
問:為眾生有願,故我來成就他;這是否會增加我的負擔呢?
答:既以「無所求」為前提,而抱著「隨緣」的態度,即不會也。
這就像我於「諮商」的過程中,能安心自在也。
我想各位也知道,我有一段時間對外作諮商,且來諮商者因是在網路上報名,只要登錄,就確認了;所以根本沒有篩選。有人問:「你不怕有人來踢館、找碴嗎?」我說:「不怕!」為什麼呢?因為作諮商只是能幫多少,算多少。我從不認定自己是全知萬能的神,所以你們有什麼疑難,我都有辦法解決。故如幫不上忙,就對不起、讓你白走一趟,下次另請高明吧!如被考倒了,我還得感謝他,從此才能更往這方面去努力。
因此,雖作諮商,當然要花點時間;卻不會增加我的負擔。因為我的心態是:幫得上忙,是你的福報;幫不上忙,也跟我沒關係。這是因為能掌握一個大前提:無所求。否則,如為幫助別人,反增加自己的負擔,即變成「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也。
總結:
不管是個人的修學佛法,或道場的弘法利生,皆應秉持著「求無所求」的心要,而「內攝外延」也。
這也就說,不管是個人的修學佛法,還是道場的弘法利生,都應秉持著「求無所求」的心要,而努力於「內攝外延」。這樣,才能慢慢地把一切煩惱斷盡,而成就於隨緣、隨眾生願的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