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20|回復: 1
|
慧律法師楞嚴經(第七十九講79)眾生別業妄見電子書.pdf
[複製鏈接]
|
|
慧律法師楞嚴經(第七十九講79)眾生別業妄見電子書.pdf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楞嚴經(79)
《楞嚴經講義》317頁,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317頁,
中間,
[巳二 各擧易例(分二)]
[午初 別業妄見二 同分妄見(午初分五)]
[未初 徵陳所見二 審難即離]
[三 詳示妄因四 喻明所以]
[五 以法合喻 今初]
昨天我們講:云何二見?
一者眾生別業妄見,
也就是純屬於個人的問題,
含帶有惑所現的依報,
還有正報,加上業感。
那麼,二者同分妄見,
眾生同分妄見,
也就是共同所顯現的這個外在的環境,
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等等,
有共同的一分。
底下,各舉易例;
今天這個課程有點難,
初學佛法的人會非常難,
要全神貫注,
才有辦法理解跟領會。
云何名為別業妄見?
阿難!
如世間人,
目有赤眚,
夜見燈光,
別有圓影,
五色重叠。
諸位把筆放下來,
先告訴大家他在講什麼。
今天這個講的,
譬如說我們一個眼睛好的人,
正常的人的眼睛,
前面點一盞燈;
印度當時候點的都是油燈,
我們台灣點的話,
也有油燈,也有蠟燭,
就以油燈來講吧!
前面點了一盞油燈,
這個油燈,
眼睛,
當正常人的眼睛看的時候,
這個油燈上面的燈的火焰,
它就是很正常,
很明顯的這個燈的火焰,
這是第一個。
就是正常人眼睛看這一盞燈的時候,
這一盞燈沒有任何的影子,
就是火焰而已,
這是第一個。
現在要比喻作別業妄見,
就是赤眚,
就是眼睛有紅、腫的毛病,
眼睛又紅又腫,
換眼睛又紅又腫的眼病,來看這一盞燈是什麼?
好!我們現在來講,
眼睛又紅又腫的赤眚,就是眼病,
來看這一盞燈,
這一盞燈。
來看這一盞燈,
你看到什麼?
看到這個火焰,
火焰是這樣,
正常人看是火焰,
他不是,他是看到五重的圓影,
就是一層多出來的圓影,
二層、三層‥‥‥
就是除了這個燈以外,
有那個影子,
有那個影子,
光影,多出來的。
它這個比喻什麼?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佛菩薩的正知正見、正覺,
真正的智慧來看的時候,
沒有我、人、眾生、壽者、山河大地、
花、樹,
全部都是空,
會歸到一真法界,
絕對平等的心性。
也就是諸佛菩薩來看這個世間,
是沒有任何東西,
因為相,透視它,
是緣起性,就是空性。
所以,諸佛證悟到無生的時候,
這個世間完全就是絕對的心靈,
這個就是諸佛菩薩用正常的眼睛;
正常眼睛就是諸佛菩薩的智慧。
諸佛菩薩的智慧,
看到凡所有相都是無生,
因為它是緣起,
緣起就是空。
所以,用真智照著無生的理,
沒有一法不空,
所以,沒有能(能緣的意識心),
沒有所緣的六塵境界,
也沒有六根身,
也沒有所緣的外在的境界。
所以,佛陀進入一真法界,
用正智見到無生的真理的時候,
世界完全沒有是、沒有非;
沒有對、沒有錯;
沒有善、沒有惡;
沒有能、沒有所;
沒有根身、沒有器界、沒有種子;
沒有花、沒有樹;
沒有山、沒有日月星辰;
但是,當你見性的時候,
就是顆粒微塵、
就是這一朵花,正是這一朵花,
就是見性時候;
正是這一棵樹、正是這一座山、
正是日月星辰,
就在這個時候,不離當處,即得菩提。
所以,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
就是這個道理。
好!
這個是佛菩薩的比喻。
現在再來用凡夫的比喻,
我們眼睛有毛病了,
又紅又腫的眼病,看了這一個燈,
除了這個正常的火焰以外,
外面呢,有五重;
為什麼叫五色重疊?
就表示五蘊身,
五陰身所產生的錯覺、妄覺,
五蘊身所產生的妄覺。
這比喻什麼?
眼睛有毛病是比喻什麼?
就是比喻所有的眾生,真心被遮住了,
現在用的是妄覺、妄心看這個事情。
所以,每一個人的這個心性,
因為沒有正覺,
因為都是妄覺,
所以,看這個根身、器界,
好像是真的,有那麼一回事情,
產生了種種的妄覺,
這個五色重疊,
就是五蘊身、五根塵。
我們一直認為,五蘊身是實在存在的,
或者是外在的五欲六塵是實在的、
山河大地是實在的、
日月星辰是實在的,
所有的相,都認為它是實體;
都是實體。
所以,第一個,你先知道這個,
慢慢慢慢來解釋。
底下,
我先解釋一遍:
說:云何名為別業妄見呢?
什麼叫做別業妄見?
說:阿難!
就像世間人,他的眼睛有赤眚,
念眚ㄕㄥˇ
眼睛生翳,
致使視覺模糊不清的一種病,
就是又紅又腫的眼病,
表示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卡一層厚厚的無明,
這是比喻。
夜見燈光,
夜見燈光,
別有圓影,
五色重疊。
[首句徵問,]
[阿難下陳其所見。]
[如字擧例之辭;]
[世間人]
是指凡夫、外道、權乘菩薩、小乘人,
([指凡、外、權、小;])
[目有赤眚(眼生紅翳),]
眼睛又紅又腫的一種眼病。
[例無明見病;]
就是我們見東西,它就產生心靈的毛病,
而且有粗的、有細的,
例如無明見病。
[夜指迷位;]的眾生,
凡夫、外道、權乘、小乘人。
[燈指藏性;]
燈是指藏性。
正常人看這個藏性的時候,
如如不動,
了無一物;
凡夫看,問題就很多!
[五色圓影,例眾生五蘊幻軀,]
為什麼講幻?
因為它是因緣生的東西,
它是敗壞之相,
我們一定會化作一堆骨灰,
所有的爭執,會隨著時間而消失,
聰明的人,現在就穩住自己。
[世界五塵幻境。]
[因眾生有能見之妄見,]
[故有所見之身、心、世界,]
為什麼有能見之妄見?
這個妄見就是加了強烈的執著跟分別,
這個含義就是這樣,
認同它是實在的,
所以,妄,它就一直起來;
而且這個起來,
它不是真覺、不是正見,
是妄見。
故有所見到的身、心、世界,
不知道身是空、心是空、
世界也是空,
不知道這個道理。
[見妄若除,身界叵得;]
如果我們帶妄之見能夠除掉,
就是歇即是菩提,
身界不得,
身心跟器界都不可得。
[赤眚不起,圓影何來?]
意思就是:無明破除了,
山河大地、一切日月星辰,本不可得,
圓影何來?
哪有所謂的五蘊身、五根塵?
沒有了,
五塵境統統沒有。
[好眼例真智,燈例真理;]
這個「真理」還要加二個字:
叫做「無生」的真理。
什麼叫做真理?
佛菩薩的真理是什麼?
就是一切法無生;
而我們就認為一切法是生,
所以就是爭執不休,
貪愛、瞋恨、愚癡,什麼統統來,
不知道一切法無生。
所以,燈是比喻作無生的真理,
以真智見到了無生的真理,([以真智見真理,])
既然無生就無滅,
[惟是一真法界,]
這「一真法界」上面加二個字:
叫做「平等」,
惟是平等一真法界,
那麼,這樣就更清楚了!
把不平等的世界,
回歸到平等的一真法界,
這個就是真修行人。
所以,修行人心愈清、愈平等、
愈無所住,
就是真正進入佛的本懷,
把大事化成小事,
小事化成無事,
這個是真修行人;
如果把無事搞成小事,
小事搞成大事,
那麼,這個違佛的心意教誡。
所以,修行人應當懂得平息自我。
[本無所有。]
[此處眚影,與下災象,皆不是喻,]
[此擧別業中之別業,]
這個是指別業中之別業,
因為別業中還有共業。
翻過來,318頁,
[易知之法,例彼別業難知之法,]
[令難知者,]也容易了解,
[亦易知也。]
[有以目眚、災象,二皆為喻,]
「有以」就是有的人認為,
《楞嚴經》的這一段,
眼睛有紅熱病,或者講到災象,
把它誤認為這是一種比喻。
[以喻後之一處多處,]
來比喻後面所說的一處還有多處。
[則與後文,文理相背。]
[後文明言:]
[「例汝今日,]就像你今天,
來比例擴大範圍,
[例閻浮提」等文,]
閻浮提的範圍就比較大,
後面會講到。
等等的文章,[皆是以易知例難知也。]
所以,非是比喻。
是以易知之例,來喻難知之理。
[良以親近之身境,雖為別業,]
[實則與眾同住共見,]
[誠難覺其為別為虛也。]
良以:實在是,
以親近之身境,
自己這麼接近的身境,
色身還有外境,
雖然是別業,
實在則跟大眾同住又共見,
同樣住在一起,
又大家看得清清楚楚,
這個是毋庸置疑,實實在在的。
所以,一般眾生誠難覺其為別為虛,
一般人是沒有辦法了悟這個是別業所現,
或者是虛妄不實在的根身和器界。
[故擧眚見燈影,]
這「眚見燈影」中間加二個字,
就更清楚:
所以,舉這個眚見,
「而現」,
「而現」,
而現出燈影,
因為眼睛有毛病,
所以,現出了燈影,
就是這個。
我們因為心有毛病,
所以,現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好像真的一樣,
讓你去執著,
事實上沒有,
若把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碎為微塵,
我們就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眚目別見,]
只有眼睛有毛病的人就看得到,
意思就是:
只有心中有無明的、妄惑的人才看得到。
[別中之別,虛上之虛。]
[最易知其為別為虛者,以例之。]
[故下文云:「例汝今日,以目觀見,]
你用眼睛看出去,
[山、河、大地,]本來是空,
[及諸眾生,]還是空,
但是,你卻把它認為那是有實在的山、
實在的河、實在是大地,
統統有,
以及一切我相、人相、眾生相,
統統有,
山相、河相、大地相、眾生相,
沒有一樣你不認為它是有,
這個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就在[皆是無始見妄所成。」]
統統是無始來
帶有一種嚴重、強烈的執著,
而成為這些山河大地、一切眾生,
因為你認同它,
沒有辦法透視它是空性的、
是緣起性的,
你還以為真的有一座山、
真的有河、真的有大地、
真的有一切眾生;
事實都是空,無所有。
[一人如是,彼彼皆然,]
[即以一人例多人,同是別業妄見,]
[所有親近之依、正,]
外在的依報,
內在的六根身。
[雖然彼此同住共見,]
[與群翳觀燈,]
「群翳」就是大家一群眼睛有毛病的人,
在看這一盞燈。
我們也是一樣,
所有的眾生都帶著無明病,
來看這個山河大地,以及一切眾生,
叫做群翳觀燈,
群翳就是表示一切眾生眼睛都有毛病,
一切眾生心靈都有毛病,
帶著無明病來看這個世間。
[所現圓影,]
還真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雖然是同,其實各病。]
你看到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以及一切眾生相,
看起來好像感覺都一樣,
是同;
但是,問題是出在每一個人的見病,
其實是各病,各個眼睛的病,
意思就是各個心靈的病;
而我們沒有人指出我們心靈有病,
所以,從來沒有一個人有覺醒的功夫,
只有佛!
[又以疏遠之境,雖為同分,]
[與己懸隔,受用不一,]
[誠難覺其為同為妄也。]
疏遠之境,譬如說外太空,
日月星辰、外太空,
或者是火星,
離我們很遙遠;
或者是銀河系;
或者種種的星系,
離我們非常的遙遠,
好像跟我們沒有什麼關係。
所以,又以疏遠之境,
雖然是同分,
與己懸隔,受用不一,
有的人‥‥‥我們很受用,
有的東西很受用,
譬如說我們的阿里山、日月潭,
在台灣的人很受用,
因為它很近嘛;
那麼,歐洲人來一趟,
就比較遠一點了,
所以,受用不一。
如果我們要去阿爾卑斯山,
對歐洲人就比較近;
可是,對台灣人就比較遠了。
所以,雖然是與己懸遠,
但是,對別人來講,
我們這裡是懸遠,
那邊就比較親近。
所以,每一個人生出來的業感不一樣,
受用也不一樣,
誠難覺其為同為妄,
很難覺察到
說這些共業所感的日月星辰、眾生相
是同分妄見。
[故擧瘴惡、]
瘴惡,
這個瘴惡叫做瘴氣,
這個叫做瘴氣,
這個瘴氣,
是一種山林間濕熱,蒸發出來的毒氣,
人接觸以後會得重病,
如果嚴重,他就會死亡,
這個叫做瘴惡。
[災象,]
天文的種種的災難、災象。
[擧國同見,]就是全國同見。
[同中之別,]
同中之別,
雖然是種種的災象、災難;
但是,別,
好!在旁邊註解:他國不見,
別的國家卻看不到,
雖然同一塊土地、同一個虛空,
分成二國,
可是,這一國卻看得到,
另外一個國家卻沒有,
也就是國也有共業所感,
那個國家也有共業所感,
每一個國家災難也都不一樣。
這個就是共業中的別業。
同中之別,[妄中之妄,]
[尚可知其為同為妄者,]
還可以了解說那是同、那是妄。
[以例之。]
[故下文云:「例閻浮提,三千洲中,]
把這個同分妄見的閻浮提,三千洲中再擴大,
再往前進,把範圍再擴大,
[並洎十方,]
十方的依報、正報,仍然是同分妄見,
因為仍然是十方眾生的業感所顯現的世界。
所以,用閻浮提,三千洲中再擴大,
變成十方的話,
[諸有漏國,及諸眾生,]
[同是覺明,無漏妙心,]
[見聞覺知,虛妄病緣。」]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
「洲」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島、陸地,
大的陸地叫做洲;
當然那個時候,佛陀當時在世的分法,
跟我們現在不太一樣,
我們現在是亞洲、南美洲、北美洲,
或者是歐洲等等,
以前那個洲就是大的島嶼、陸地,
那麼,這個是屬於講地理方位,
當時候跟我們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並洎十方,諸有漏國,
把它擴大,
一切有漏、有煩惱的國土,
夾帶無明的眾生,及諸眾生,
統統是本覺本明的無漏妙心,
但是;這中間,
中間加幾個字,
「見聞覺知」的上面再加幾個字,
「無漏妙心」的底下,「見聞覺知」的中間,
要加幾個字,
加:因一念無明,
見精映於六根,而成見聞覺知的妄見。
因一念無明,
見精映於六根的見聞覺知,
而成為妄見。
加字,
你才看得懂這是什麼意思。
的種種虛妄的病緣,
因一念無明,
見精映於六根見聞覺知
的一種妄見、的一種虛妄的病緣。
再解釋一遍,
說:例如閻浮提的三千洲中,
並擴大來講的十方,
進而講到諸有漏國,以及一切眾生,
其實本來都是本覺本明無漏的妙心;
但是,因為一念的無明,
見精映於六根,
變成見聞覺知的妄見、的種種虛妄的病緣。
[一處如是,處處皆然,]
一個地方是因為虛妄之病,
那麼,處處其實都是虛妄的病緣,
處處皆然。
[即以一處而例多處矣。]
所以,我們共住持的這個世間,
共同住持的這個地球,
其實是六十億人的見病所組成的,
沒有一個人看清楚這個世間,
唯佛能見。
所以,不見一物,名為見道,
因為緣起就是性空,
為什麼不見一物,名為見道呢?
因為了解所有的悟就是緣起性,
緣起性就是無自性、就是空性。
[見性本來清淨,從來無病,]
[為無明所熏,黏湛發見,]
[轉本有智光,為能見之妄見,]
「湛」就是光明,
光明的本體,
黏住了我們如如的光明的本體,
本來本覺本明的妙智卻被黏住了。
發見,發出我法二執之見,
只要看東西,他就一定執著;
只要聽音聲,就沒有一樣不執著,
變成轉本有的智光,為能見之妄見。
所以,世間人也有覺啊,
學佛的人也有覺;
這世間人也有覺,
世間人所用的,
統統是搞了一層嚴重無明的妄覺,
看東西,什麼都著、
什麼都爭、什麼都鬥、
什麼都貪,
因為他妄見,
以為有真實的東西,
所以,那個虛妄的執著一直發出來。
所以,學佛的人發大菩提心,
不學佛的人就發大脾氣,
發的都不一樣。
所以,因為能見之妄見,
[此屬根本見病;]
為什麼講根本?
如樹之根,
根本見病就是微細的知見的執著,
而從來不覺知。
包括你晚上在作夢的時候;
包括我們現在的新陳代謝,
這一念的執著,
那麼微細的生滅,體內的新陳代謝,
仍然是微細的生滅,
我們從來不覺察,
此屬於根本見病。
[見精映色,結色成根,]
什麼叫做見精?
帶有少分的妄見,叫做見精。
映色,
結色成根,
結四大之色成為六根,叫做結色成根。
結地、水、火、風,
這個四大緣起的假的色,成為六根,
我們現在的根,
六根其實分析起來,都是地、水、火、風,
跟大地是沒有什麼兩樣的;
但是,我們卻妄覺、妄執,
以為有六根身──有內四大、
以為有外四大,
事實上,內、外其實是平等,
沒有能見,沒有所見;
沒有能執,也沒有所執;
沒有能覺,也沒有所覺,
能所盡息,
完成了純一、平等的法界真性。
[遂有勝義根、浮塵根,]
[赤眚依浮塵根而起,]
眼睛有毛病,
當然是依肉眼而產生的。
[屬枝末見病;]
微細的執著在裡邊,
浮在外面肉眼的病,是屬於枝末的見病,
枝末的見病。
一棵樹,它有根、它有樹枝,
所以,根本見病跟枝末見病,
是用樹來比喻,
樹幹就粗,
樹枝就細,
樹幹粗就很難拔,
很難拔,
樹枝就比較細,
一下就可以砍斷。
意思就是:
無明由根本見病才演變成枝末見病;
但是,如果要斷惑,
就必需從枝末慢慢的斷,
往裡面更深的根本見病來斷。
眾生,[眾生聚見於眼,]
大家全世界都知道,眼睛是看東西的,
叫做聚見於眼。
[浮塵眼根,]這個肉眼的浮塵眼根。
[為見精所託之處,]
見精,諸位!括弧,
寫:帶有少分妄的見性,
註解一下。
什麼叫見精?
帶有少分妄見的見性,
就叫做見精。
就是既然有帶妄,那就麻煩大了,
不是純一的見性。
所以,為見精所託,
為見精所託,又帶有妄,
所以,你看什麼都是執、
看什麼都分別、看什麼都起顛倒。
為見精所託之處。
[眚雖浮根之病,]
這個眼睛的紅熱病,
雖然是所謂的浮塵根之病,
[亦即見精之病,]
圓影產生的那個光影,
[圓影為枝末見病之影;]
[身界]
諸位!要寫一下,
內根身、外器界,叫做身界,
這個分內、外,
「身」的旁邊寫:內;「界」的旁邊寫:外,
內根身、外器界,[為根本見病之影。]
因為此身是無明妄見所現的,
所以,這個身界就是指根身還有器界。
但是,
根身、器界是根本見病之影;
而我們眼睛的紅熱病,
那個只是肉眼的病,
是屬於枝末的病。
底下,
[又眚見,雙帶本、末二病,]
本,就是根本見病;
末,就是枝末的見病,
叫做本末二病。
本,是指根本見病;
末,是指枝末見病,
這根本見病就是微細的惑;
枝末的見病就是比較粗糙的惑。
[見精惟屬根本見病,]
見精就是來自‥‥‥
所以,「見精」的旁邊寫:來自一念無明,
因為一念無明,把真見變成妄見,
所以,見精惟屬於根本見病,
它是微細的。
[單複雖殊,其妄一也。]
雖然有單、有複,
雖然是不同;
但是它妄,
它就是一念不覺、一念無明。
[下文云:「即彼目睛,瞪發勞者,]
[兼目與勞,]
[同是菩提心中,瞪發勞相。」]
這解釋一下:
即彼目睛,
現在談到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呢?
談到這個眼睛,
瞪發勞者,
就是兼眼睛,還有眼睛所產生的勞,
「勞」就是勞相,
因為直視久了疲勞。
同是菩提心中,瞪發‥‥‥
這個「瞪」本來是直視,
直視久了疲勞,
叫瞪發勞相,
這後面還是會講到。
[亦此意也。]
[此以眚影為例者,]
眼睛有毛病,
產生的光影來作為例子。
[有兩重易知:]
[一、易知其為別業,]
[以燈上圓影,為自己病眼獨見故;]
讓我們很容易了解別業,
以燈上的圓影,為自己病眼獨見故,
意思就是:
當我們帶著無明,
看這個根身、器界、山河大地,
就以為是實在的,
就是燈上的圓影,
為自己的病眼獨見。
[二、易知其為妄見,]
[以五色圓影,雖然似境,]
[畢竟非實故。]
五色的圓影,並不是燈本身之色,
你是因為病眼,才看到這個五色的圓影,
就是多出來的,
正常人的眼睛只看到那個燈;
而眼睛有毛病的人卻看出來,
除了燈以外,還看到五重的圓影,
重疊的圓影,
畢竟非實。
底下,
[初徵陳所見竟。]
底下,
[未二 審難即離]
319頁中間的經文,
於意云何?
此夜燈明,
所現圓光,
為是燈色?
為當見色?
這先解釋一遍,
說:阿難!
在你的意思是怎麼樣呢?
這個晚上所看到那個燈的燈明,
那個亮光,
五重的那個燈光,
此夜燈明,
晚上那一盞燈,
所顯現多出來的那個圓光,
不是本來的光,
是多出來的。
五重圓光到底從哪裡來?
為是燈色?為當見色?
是,這個「是」就是因為,
到底是因為燈;
中間加三個字:
到底是因為燈「所有之」色?
為當見色?
還是‥‥‥
這個「見」就是眚見,
還是因為眼睛出了毛病,那個眚見所見之色。
再講一遍:
阿難!在你的意思如何?
要開始追查,
這個所現的圓光到底從哪裡來?
是燈來還是見來?
阿難!在你的意思如何?
這個晚上的燈明所現出來的圓光,
到底是因為那一盞燈所有所現出來的顏色,
還是因為眼睛有毛病,
那個眼睛的病所現出來的顏色呢?
[此雙標審問。問曰:]
[在汝之意,以為云何?]
[此夜燈明,所現圓光,]
[即上文燈光所現圓影。]
[下二句雙審,即燈即見,]
是燈?
是因為燈而看到那個圓光?
還是見?
因為見的關係才看到那個圓光?
[試審察看,]
[此夜燈光,所現五色圓影,]
[為是即燈所有;為當即見所有?]
分開來討論,
到底是因為燈所產生那個圓光?
還是見所產生那個圓光?
[見約眚見,]
那個見,
當然是指有紅熱病的眚見。
[例眾生迷位中,]
[於真理上,所變現身、心、世界,]
[為是真理實有之色法耶?]
其實一切法本身,
真理當中,無生就是真理,
一切法無生,
因為是性空,
性空就是無生。
一切法本自無生,
是十方三世諸佛所宣的真理;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宣說的真理是什麼?
就是一切法無生,
也就是空性的道理,
身空、心空、世界也空。
於無生的真理上,
卻變成了好像有生滅的身、
生滅的意識心、
生滅的世界。
為是真理實有?
這到底是真理本身所謂的色法產生的?
[為當妄見所成之色法耶?]
就是分開二個角度來討論。
底下,
阿難!
此若燈色,
則非眚人,
何不同見?
而此圓影唯眚之觀?
若是見色,
見已成色,
則彼眚人,
見圓影者,
名為何等?
我先解釋一遍:
阿難!
此圓光如果來自於燈色,
是燈的問題,
這個圓光,
是因為燈才見到圓光的;
燈本身怎麼會有圓光呢?
則非眚人,
但是,眼睛沒有毛病的人,
何不同見?
為什麼沒有看到這個圓影?
為什麼?
可見不是燈的問題。
而此圓影唯眚之觀,
而晚上這個燈明,
只有眼睛有紅熱病的人,
才看得到多出來的那些光影,
五層的光影是多出來的,
正常人的眼睛卻沒有,
而有毛病的眼睛卻看得到。
若是見色,見已成色,
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好!注意聽,
這一段稍微有點難,
若是見色,
諸位!
這個「見」的上面,加一個字叫做「眚」,
就是一個生,再一個目,
就是這個「眚」字。
若是眚見所成之色,
中間加三個字,
否則這個經文看不懂。
若是見色就是:若是眚見「所成之」色,
如果是眼睛的紅熱病所見到的顏色,
如果說這個圓影,五層的圓影,
是眼睛有紅熱病所成之顏色,
諸位!見已成色,
就是本來能見的有情物,
無形的能見性,
變成無情物的色,
見已成色,就是見性變成色法,
叫做見已成色,
就是見性變成有顏色的色見,
那就糟糕了!
則彼眚人,見圓影者,
那麼,眼睛有紅熱病的人,
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為什麼?
因為他的見性已經變成色法了,
有情物的見性,變成無情物的色法,
因為叫做色見,
見已成色了嘛!
再講一遍:
如果說這個圓影,
是從有紅熱病的眼睛跑出來的,
所成之色,
那麼,他的見已成色,
就是他的見性變成了無情物的色見,
變成無情物的色了,
見性變成無情物的色了。
那麼,則彼眚人,
就是眼睛有毛病的人,
見到這個圓影者,名為何等?
因為那個無情物怎麼能見?
大家都明明知道,
要有情物的能見色才能見,
雖是妄見,他是有情物,
總不能說色能見啊!
所以,把有情變成無情的色見,
又去看那個圓影,
那這個叫做什麼?
大家全世界公認的,
能見的是有情物的見性,
所見的色法是無情物,
這才構成一種能見跟所見。
現在不是,
把這個見性,
因為他說:這個圓影是來自於見性,
那見已經成色了,已經成為光影了,
如何來看出去呢?
看到那個圓影,當名為何等?
就是無情物看無情物了。
是不是?
有情物,
有情的見性才能看無情的色;
現在不是,
見已成色,就變成無情物。
好!翻過來,
[此破雙即。]
[謂此圓影,]
說這個圓影,[若即燈實有之色,]
燈實有就是本來就有的,
如果說燈本來有的色,
那麼,我請問你:
[則好眼人,]
為什麼看不到這個圓影呢?([何不同見?)]
為什麼一定要眼睛有紅熱病的眚人,
才看得到這個圓影呢?
[而此圓影,唯獨眚人之觀見?]
為什麼這個多出來的五層的圓影,
只有眼睛有紅熱病的人才看得到呢?
[此約非眚不見,]
眼睛沒有毛病的人是看不到的,
叫做非眚不見,
就是眼睛沒有毛病的人,是看不到這個圓影的,
正常人就是指佛菩薩。
[破即燈也。]
意思就是問題不在燈,
不是燈,
燈,
有病眼的人看,才有五重圓影,
那個不是燈的問題了。
是不是?
破即燈,意思就是:
燈本身並沒有問題。
[若是眚見所成之色,]
好!
如果說你把那個圓影是因為眚見所成之色,
[見已成圓影之色,]
意思就是:
還沒有看出去,已經成為色見了,
見已成色,圓影之色。
[不能以見見見,]
意思就是:不能用有問題之見,
因為變成色見了,
變成無情物。
不能以見‥‥‥
第一個這個「見」就是色見,
變成色見,
變成無情物了,
而去見到自己所成之見,
這個是不對的。
能見、所見是有情物看無情物,
現在是無情物看無情物,
不能以無情物的色見,
而去見自己所成之見。
[則彼目眚之人,]
那麼,眼睛有毛病、紅熱病的人,
[見圓影之見,當名為何等物耶?]
意思就是:不能成立的意思,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能見的見性是有情物,
有情,
被所見的物是無情,
這個全世界都公認的;
你現在見性變成了色見,
變成無情物,
這個見是不存在的,
能見、所見是不存在的。
[此約見體不失,破即見也。]
意思就是:見也沒有問題,
見本身並沒有問題,
破即見就是:是見本身並沒有問題。
[此以例合法。]
[五色圓影,例五蘊根身,]
這個「蘊」就是眾多的意思、
集合的意思,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
有的人翻譯成「五陰」;
不過,這個「五蘊」才是真正的翻譯,
才符合佛意。
翻:五陰身遮蓋了我們圓滿的清淨自性,
這個翻譯並不恰當;
真正符合佛的意思,
是五種元素湊合起來,變成我們這個根身。
所以,正確的譯本,
應該用「五蘊」,照見五蘊皆空才對,
不是照見五陰皆空,
這個翻譯並不符合佛意。
五色圓影,例如五蘊的根身,
[五塵境界;]
那麼,燈就像無生的真理,([燈例真理;])
[非眚人例諸佛並大菩薩;]
[眚人例迷位之眾生;]
眚見就是例如一念無明而產生妄見,
([眚見例妄見。])
例如妄見,
就是一念無明而產生的妄見。
[謂此五蘊五塵之身界,]
非即無生真理所有,([非即真理所有,])
為什麼?
一切法本自無生,
哪來的五蘊、五塵之身界?
根身、器界,哪裡有一樣是實在的?
因為都是緣起,都是性空。
[亦非即眚見之色。]
也絕對不是眼睛有毛病的人看出去的色。
[按文例云:]
來說明:
[此之身界,]內根身、外器界,
若是無生的真理所擁有,([若是真理所有,])
[則諸佛諸大菩薩,何以不見?]
因為諸大菩薩見的唯是空,
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
色即是空,受即是空,
想即是空,行即是空,
識即是空,
地空、水空、火空、風空,
地、水、火、風空。
[於其自住三摩地中,]
[不見有少法可得,]
為什麼?
萬法都是如夢如幻。
[惟是一真法界。]
[而此身界,]
[惟有無明未破,妄見之眾生所見,]
[此約佛聖不見,破即真理所有也;]
破即真理所擁有,
其實真理本身是無生。
[若此身界,謂是妄見之色,]
意思就是:
如果這個五蘊身、外在的器世界,
謂是妄見所產生的色法,
[見已成身界之色,]
變成、成為有色之法,
我們都知道,
妄見雖是見、
妄見雖是妄;
但是,它不是色法,
它是能見,
能見雖是妄,仍然不是色法。
所以,謂是妄見之色法,
那麼,見已經成為身界之色了,
無情物了。
[則迷位眾生,見身界之見,]
那麼,我請問你:
無情,
也就是說無明的眾生、迷位的眾生,
見身界之見,
因為見本身是無形,
本不可說,非色法。
是不是?
那麼,你用這個色見,
變成無情物的色見,
去見到有情物的能見、無形物的能見,
那這個叫做什麼?
[當名為何等物耶?]
意思就是:並不符合能所,
能所一定有一個規範,
能所,
能見是無形的見性,而見到有形的色、色法,
這個才構成能所;
你現在不是,
現在是用色見去見這個無形的見,
當名為何等?
佛陀說:絕對沒有這個道理!
[此約見體不失,]這個見的體性本來不失,
意思就是:雖然,
這裡強調:雖是妄見,
仍然不是色法。
[破即見之色也。]
破,
不可以把這個見性當作就是色,
叫做即見之色,
也就是不是見性所產生的圓影,
不是見性所產生的圓影,
這個圓影絕對不是見性所產生的;
但是,見性也不離色法,
後面會講到。
這個圓影,不是燈、不是見,
不離燈、不離見,
這一段統統在講這個。
這個五層的圓影,
不是燈、不是見;
但是,不離燈、不離見。
底下,
復次,阿難!
若此圓影,
離燈別有,
則合傍觀,
屏、帳、几、筵有圓影出?
離見別有,
應非眼矚,
云何眚人,
目見圓影?
佛反過來問他,
[此破雙離。]
離開燈、離開見,也不會有圓影出現。
前面是破即:
是燈嗎?
不對!
是見嗎?
不對!
現在是破:
離燈,也沒有那個圓影;
離見,也沒有這個圓影。
師父先解釋一遍:
復次,阿難!
如果這個圓影離燈別有,
意思就是:不必假借著燈來照,
不必假借燈來照亮,
自然就有產生這個圓影,
那麼,佛陀說:那我請問你,
則合,那麼應該‥‥‥
因為自己不需要借重燈就有影子,
那麼,則合,
那麼,應該連旁邊的來看看,
旁邊的這些圍屏、帳幔、几案,
還有筵席之間,
也都應該自己跑出圓影啊,
你是說不必借重燈嘛,
不必借重燈,怎麼可能有影子呢?
意思就是:一定要借重燈。
對不對?
沒有燈,你哪裡有影子呢?
不能離燈而有。
好!
再來,也不能離見而有,
這個圓影也不能離見而有,
離見別有,應非眼矚,
如果離開;「見」就是見性,
諸位!中間加二個字,
那個「離」上面加二個字:如果;
如果離見,「見」底下加二個字:
見「性而」別有圓影;
「別有」底下加二個字,就更清楚了:
如果離開見性而別有「圓影」,
那麼,意思就是:不需要見性了,
不需要見性,可以看到這個圓影,
那麼,就跟眼睛沒關係了,
應非眼矚,就不屬於眼的見性,
意思就是:無關於眼,
跟眼睛沒關係了;
事實不然,
事實不然,
跟眼睛絕對有關係,
不可以離開眼睛。
云何眚人,目見圓影?
為何只有病眼人眼睛才看到這個圓影,
多出來的圓影呢?
意思就是:
根本沒有辦法離開這個眼睛,
離開這個見性,你也看不到那個圓影;
離開這個燈,也沒有圓影;
離開這個見性,也看不到圓影。
所以,這一段:此破雙離,
[謂若此圓影,離燈別有,]
不需要假借燈,
就會產生影像、影子。
[則合(當也)傍觀圍屏、帳幔之上,]
[几案、筵席之間,皆有圓影出,]
都應當有影子了。
[今則傍觀不見,]
可是,我們看到旁邊沒有影子啊!
[豈離燈耶?]
影子一定要借重燈的意思,
怎麼能夠離開燈,而有產生圓影呢?
[若云離眚見別有者,]
如果說:
離開這個眼睛有毛病而別有見著,
見眚者,
[眚見依眼根,]
[離眚見,併離眼根,]
[則此圓影,應非眼矚,]
這一段再解釋一遍:
若說離開眼睛有毛病的眚見,
另外而有的話,
意思就是說:
離開這個見性,
而能夠顯現出圓影的話,
假設不需要借重見性了,
那麼,眚見「必定」依於眼根;
所以,眚見,
你底下加二個字更清楚。
你這個眼睛有毛病、紅熱病,
你一定要依著眼根,眼睛才有毛病啊!
離開了這個眼睛有毛病的見,
併離眼根,
則此圓影,當然就不屬於眼睛的範圍了,
那麼,為什麼只有紅熱病的眼睛的人,
([云何眚病之人,])
[必假目見圓影?]
一定要假借眼睛,才看得到這個圓影?
意思是說:
根本就沒有辦法離開眼睛。
[今則非眼莫矚,豈離見耶?]
沒有眼睛,你就沒有辦法看到圓影。
所以,這個圓影問題就很大了,
既不是燈,也不是見;
既是燈,就是見;
離也不對,即也不對;
離也對,即也對,
這個佛法真是不可思議!
今則非眼莫矚,豈離見性耶?
意思就是:看到這個五層的圓影,
絕對跟眼睛有關係,
沒有辦法離開這個見性的。
[例彼五蘊、五塵之身界,]
如果離開了無生的真理另外而有,
([若離真理別有,])
[不合前云:「當處發生」,]
「當處」就是指真心。
所以,我們輪迴從哪裡來?
輪迴從真心來;
真心本身並沒有輪迴,
而是從真起妄,
問題出在這個地方。
而妄識沒有實性,
空無自性,
而我們不了解妄空無自性,
卻在妄上加妄,
所以,就一直討論‥‥‥
譬如說:
你去討論那個人好人還是壞人,
這個人的是非、恩怨,一直去討論這樣子,
請問你:有這個人嗎?
有這個人讓你一直討論嗎?
譬如說你恨那個人,
這個世間人;
或者是你愛得執著到難割難捨,
大悟的人就會問你說:
有那個人嗎?
有那個人讓你這樣一直恨嗎?
你難道真的不曉得
那個色身是由一堆骨頭做成的嗎?
你為什麼不好好的冷靜,透視他的構造?
心臟啊、腸啊、胃啊,
你會很清楚的看得到,
他就是一堆骨頭的結構,
你到底恨他什麼?
死了以後化作一堆骨灰,
你到底恨他什麼?
所以,大悟的人就會告訴你:
沒有,沒有那個人讓你恨啊!
喔!原來沒有這個人,
因為一切法本身是無生,
這個人還沒出生以前,根本就沒有;
緣起的時候,他就是顯現這個色身,
顯現這個色身,四大又本空,
那你到底是痛恨他什麼?
所以,我們就是因為無知。
或者說你一直愛,愛到死去活來,
佛陀又問你:
有那個人真的讓你愛到發狂嗎?
有嗎?
所以,因為我們真心沒有顯現,
就一直用妄,
妄就開始一直輪迴,
看到的時候死執不放,
回來的時候,一直思惟、一直想,
一直想念、一直懷念、一直單戀,
就構成心靈的一種負擔,
變成輪迴的根本。
所以,修學佛道本身很困難,
我們要生存,
要面對現實的社會,要拼,
你很難說沒有貪;
說實在話,
我今天沒有學佛,
我仍然不敢說我不會貪。
為什麼?
因為我要生存,
如果我今天沒有學佛,
大學研究所畢業以後,我要上班,
上班,他就是要吃飯啊,
要面對現實就要競爭,
競爭就一定要鬥爭啊,沒辦法!
是不是?
環境逼上我,
除非我福報很大,
爸爸、媽媽留了一堆財產給我,
於一切法無諍。
對不對?
所以,就算我沒有學佛,
師父也做不到無諍。
對不對?
再來,你長大了,
他有自然的繁衍後代的本能,
就是欲望啊,
那你要不要追求男女朋友?
你不可控制的!
全世界都知道,
飲食、男女,它叫做非理性的東西,
譬如說你這個胃,
從一出生,不需要人家教,
這個胃就是收縮,
一出生以後,他就一定要吃奶,
不吃奶,他就生病。
我們長大了,荷爾蒙具足的時候,
我們有能力繁衍後代,
這個也是非理性的東西。
所以,佛告訴你:
這個是不能控制的,
只有避開來而已,沒有任何的辦法,
欲來須避,如避火坑。
所以跟你說,
在佛的比喻:
你可以帶領千軍萬馬、百萬大軍,
你就是破不了女色,
因為它是本能啊,
飲食跟男女它是本能啊,
無量劫來的生死,
它像滔滔江河、大海一樣的,
你要堵,你怎麼堵得住?
所以,要用疏導的,
疏導的,
譬如說男女,
晚餐不吃,
吃少一點,讓它不要這麼體力,
多服務人群、多為常住,
然後多付出一點愛心,
多做一點慈善事業,
把我們的愛心一直發揮,
把我們男女的欲望,
一直把它為常住,把它體力發揮出來,
把它昇華,
能夠幫助無量無邊的眾生,
我們有這個動能,這是很正常的;
這個是推動人類的能力,
因為他有這個能力;
但是,問題是你會不會轉化它?
所以,談到這個男女,
它不是說很害臊的事情,
你就是本能,天生的,
你胃不吃東西,它一定會死,
這個就是本能;
長大了,他自然就會繁衍後代,
這個就是本能,沒有辦法控制的!
所以,你必需用理性來舒緩,
飲食,我們控制飲食,
早餐要飽,
午餐要少,
晚餐不吃也很好,
控制一下飲食。對不對?
早餐要飽,午餐要少,
晚餐不吃也很好。
好!
那麼,我們如果有男女強烈的欲望,
對不對?
那你想想看,
如果我們沒有繁衍後代的本能,
那你看,為什麼要舉辦一個結婚?
為什麼?
他就是沒辦法破。
好!
講這個不是害臊、羞恥的事情,
好!我們要懂得轉化,
沒關係,
轉化的意思就是:
譬如說我保持單身,
單身,我就遠離男女;
或者是:我飲食吃少一點,
欲望它就會少,
體力夠用就行。
是不是?
好!
如果我有體力,
我為常住做事情、我為一切眾生做事情,
我送法寶,
乃至於我服務社會,
我照顧弱勢團體,
或者親自做公共來福利人間,
他把這個體力一直昇華,
久了,他就會忘記了,
就慢慢慢慢的下降。
是不是?
這個就對了!
所以,你問一個人說:
你有沒有男女的念頭?
除了證阿羅漢果才證到無生,
無生,阿羅漢果才證到無生,
要是凡夫,
他就一定在緣起法裡面會有貪、瞋、癡,
一定的道理。
所以,這個叫做非理性,
飲食、男女,它不是理性的東西,
意思就是:你完全沒有辦法控制它。
所以,有方法讓它慢慢的轉化,
這個就對!
諸位!
當處發生,
就是真心被拿來妄用,
因為起妄而發生。
[則合外道所計,]
則合,就變成了外道,
「所計」就是所主張的看法。
[時生、]就是因為時間而生。
[方生、]「方」就是空間,
因為空間而生。
[梵天生、]
梵天生,大梵天而生。
[神我生,]認為有一個神我而生的,
這個我們前面都講過。
[究竟實非時、方、梵天、神我而生。]
絕對不是!
[前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
諸位!這八個字,
三藏十二部經典,統統在這八個字,
你注意聽!
諸法就是緣起,
只要是緣起法所生的一切法,
都是生滅、都是敗壞、
都是性空,
所以,會歸到最後,
其實是心所顯現出來的,
緣起法顯現在你的心性當中,
心性但莫住著,即得;
著,就變成妄。
所以,三藏十二部經典的修行,
就是那五個字:
《金剛經》裡面講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諸位!
應當無所執著,而生清淨心,
為什麼無所執著?
因為萬法都是緣起;
萬法都是生滅;
萬法都是剎那生剎那滅;
萬法都是無常;
萬法都是不可得;
萬法都是短暫的;
萬法都是敗壞之相;
萬法都是必死相;
萬法都是一切──¬¬
生滅、滅生,生滅‥‥‥
剎那回歸到最終究點,就是生滅,
生滅就是幻,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所以,諸法所生,
就是一切有為法,
所生的其實都不可得,
都是緣起、都是空性,
唯心所現。
所以,
若人欲了知,十方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
注重你的心性的獨立性,
破掉能所,
不要引起意識心,
不要隨著外境所轉,
這個就是真正修行人。
[心外本來無法,豈離真理耶?]
[例彼身界,]
例彼身界。
[若離妄見別有,]
[則此身界,應非妄見所見,]
譬如說那個根身還有器界,
若離妄見別有,
則此身界,應非妄見所見,
[云何必有妄見之眾生,方見根身器界耶?]
這一段解釋一下,
譬如說根身還有器界,
如果離開了妄見而有嗎?
那麼,這個身界應當就不是妄見所見的了?
為什麼一定要有妄見‥‥‥
為什麼叫做妄?
加一層強烈的執著認同,
死執不放,
一切眾生相是真,
一切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真,
不知道那是緣起、假。
云何必有妄見之眾生,才見到根身、器界呢?
所以,這個世間,
是一大幻妄的緣起,
這個世間;
所以,禪宗講:無一法非幻,
這禪宗一句就解決了!
人生、宇宙,無一法非幻,
在這人生、宇宙當中,沒有一法不是幻,
一個顆粒微塵是幻;
一朵花是幻;
一棵樹是幻;
一座山是幻;
日月星辰無所不幻,
幻無實性;
幻無實性就是真性,
幻無實性,不著,就是真性。
[《起信論》云:]
[「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
因為依能見,境界就妄現。
[若離能見,則無境界。」]
諸位!這一句特別的重要,
如果你能夠放下那個妄見,
就沒有一切境界,
境界本空。
所以,問題還是出在自己的問題,
你如果找到了根源,
喔!
原來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心性的問題,
那麼,調整自己的心就是修行。
所以,聰明的人,
絕對不會為愚癡的眾生而苦惱、而瞋恨。
以前早上來的時候,
像我們今天,
這個書,
101室外面排了很多結緣的書,
以前都沒有控制,
書全部被搬光光!
有一個婦人,
我下來的時候,
搬了一堆,從這裡要搬,
那個婦人差不多五十歲,
反應不是很快,
我問她:你搬這個要去哪裡?
因為她講台灣話,
我問她說:你這個要搬去哪裡?
她說:我要替你去發,
去跟人家結緣!
我說:不用了,拿一本就好,
拿一本就好。
拿一堆啊!
所以,這個書放在這兒,
不一定真的度眾生,
會不會給你拿去賣呢?
讓眾生造業呢?
這不需要錢?
這是眾生的血汗錢啊,
十方眾生的血汗錢,
如果你拿那個結緣品真的去看,
沒有話講;
她來,拿了一堆!
對不對?
還有的,
佛弟子也沒什麼良心,
那個破舊的、老舊的、他不要的,
來,一堆就給你擺著,
擱在那兒,
他沒辦法處理,
佛像、爛了的經典,
他不要,還外道的,
統統來就給你放著!
所以,我們開這個結緣櫃,
本身是一種慈悲心;
可是,他就不會體諒我們,
他就利用這個結緣櫃造業!
要看,請一本回去,
我們的目的是這樣,度眾生;
可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情,
我叫她放下,
她馬上就要變臉,要生氣了,
好像要跟我吵架一樣,
我就這樣一直看她,
看她好像要生氣,
我就沒有反應,
好!放下來,
菩薩!放下來,
放下來,
放下來,
要生氣,
後來也是氣憤得要走了:
我幫你發還不好?
我說:不用了!
要的人請他來請,
菩薩!
我還很慈悲,笑嘻嘻的跟她講:
要的人,你就請他來請就好,
我們這個多少錢印的,你一次搬光光!
我看了好幾次,
難過!對不對?
所以,慈悲心就會被人家利用,
真的!
看了很難過。
所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
若離能見,則無境界,
所以,我們知道這是心的問題。
[是則身界,豈離見耶?]
[二審難即離竟]
所以,我們這個身界,
怎麼有辦法離開這個見性呢?
[未三 詳示妄因]
是故當知:
色實在燈,
見病為影;
影、見俱眚,
見眚非病,
終不應言:
是燈是見;
於是中有非燈非見。
是故‥‥‥
現在開示了,
詳示這個妄因,
是故你應當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圓影之五色,
這個色實在是燈,
就是燈,
見病為影,
是因為眼睛有紅熱病的見性之病,
才看到了影,
才看到了這個光影,
這個光影、圓影,跟能見俱眚,
「俱」就是皆因,
用二個字:「皆因」眚,
就是眼病。
問題出在哪裡?
再解釋一遍:
所以,我們應當知道,
圓影的五色問題是出在哪裡?
出在燈,
色其實是在燈。
而這個燈,
是因為有了見病,才看到這個影子;
而這個五色的圓影,
還有能見的見性,
問題統統是出在有毛病的眼睛,
俱眚。
好!底下,
見眚非病,
如果真正的見到了問題,
如果真見見到了眚病,
見眚就是真見,
見到了眚病,
好了,眼睛好了,
見到了眚的問題了,
非病,見眚就非病了。
見眚就是說問題解決了,
你見到了病眼,
找到了病因,
眼睛就沒毛病了,就是非病了,
就不是病眼了。
終不應言,
不要一直再講說:
到底是燈產生那個五重圓影?
還是見性產生了五重圓影?
因為那個圓影本身是幻、
是不實在、
是緣起幻化出來的。
我們五根身、五塵境、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它就是妄,
它就是緣起的妄,
在緣起的空性裡面一直討論,
就變成妄上加妄。
所以,沒有學佛,
生命完全失去意義,就是這個道理,
叫做頭上安頭,妄上加妄,
就一直要找到那個快樂;
事實上沒有快樂,
這個世間哪有真正的快樂?
所以,我們因為妄執、妄求、
妄上加妄,
一直想要追求那個快樂,
結果就更糟糕,
一直造惡,
一直想要解決我們內在裡面的苦惱。
譬如說:
想簽大家樂、
中這個六合彩,
就愈簽愈多,一直都沒中,
本來想要得到一點財產,
愈糟糕!
好!
交一個男朋友、女朋友,
本來是想要說得到一個依靠;
這個有時候啦,
有的人當然是有;
有時候就更糟糕,
變成他依靠你!
對不對?
一輩子你都要養他,
他也沒有志氣,
本來要找一個依靠,
結果他全部靠你,
這個很難講的,
本來是要找快樂,結果更痛苦!
這個世間就是兩面體的,
就是妄上一直加妄,
想要解決痛苦,
卻找不到解決痛苦的那個原因是什麼?
痛苦的原因就是妄,
妄就是要放下。
所以,你要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就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少欲無為的人,他會慢慢的快樂?
學佛的人,如果沒有愈學愈快樂,
而愈學愈苦惱,
那麼,你走錯路了,
你就走錯路了!
所以,見眚非病,
終不應言:是燈是見,
我們真正見到了眼睛的毛病,
那麼,離於眼睛的眼病,
那麼,正常的眼睛就非病了,
終不應該言,不要一直講說,
這個五色的圓光、五色的圓影,
是燈所出現的?
還是見性所出現的?
於是中,
又轉另外的,
於是中,意思是:
在這個是燈是見,又轉另外一種角度說:
另外又有非燈非見,
「非」就是離,
或者是離燈而有、離見而有。
再講一遍:
五色的圓影,本身就是妄,
不應當說這個妄是燈來的、
是見、見性而來的;
更不應該轉向另外一個,
說:離燈而有,
或者是離見而有;
「是」就是即,「非」就是離,
講即燈即見是錯;
講離燈離見也是錯,
因為沒有可以討論的,
那是眼睛有毛病所現出來的幻相。
意思就是說:
一切眾生卡住一念的無明,
山河大地、根身、器界、日月星辰,
無一法不是妄,
不需要去討論,不需要去追求,
放下就是;
如果你一直在追求問題出在哪裡,
這個問題還是問題,
問題就是出在妄,
妄本無因,放下就是,
放下就是。
底下,
[此正示妄因。]
[見病二字即妄因。]
問題出在哪裡?
就是你見性有毛病,
見性有毛病就是知見立知,
見病就是知見立知,
見病就是頭上安頭,
頭上安頭。
[是故者,]
[承上非即燈即見,非離燈離見之故。]
也不能說:即燈或者是即見;
也不能說;
那個「非」就是不能說,
也不可以說:離燈離見之故。
這個意思就是說:
我們不能說:
那個五重的圓影,
就是燈所引起的、就是見所引起的;
也不能說:
離燈、離見而有五重圓影。
[當知者:應當起智觀察,]
[若以淨眼觀燈,只有光明,並無圓影,]
所以,圓影
就是增加不必要的圓影,
只有光明,光明是正常的,
燈只有光明,
而圓影就是多出來的,
是幻化出來的,並無圓影。
[今此圓影,究從何來?]
[觀察之後,]
[乃知因目有赤眚之故。]
眼睛出問題了。
[則能見之見成病,]
[致所見之光有影,]
[色(即五色)實在於燈,]
這個五色光、光影,實在在燈。
[非燈不現故;]
[見因病為影,非病無影故。]
[上句色實在燈,合上非離燈非即見;]
不能離開燈,那當然就是燈了;
非即見,不可以說就是見性。
[下句見病為影,]
[合上非離見]非離見就是見。
[非即燈。]也不能說是燈。
[究之此影雖不離燈,原非即燈之影,]
[皆由見病所成;]
[縱不離見,亦非即見之影,]
也不是見性的影子,
都緣‥‥‥
見性本來就沒有影,
正常的見性哪裡有影?
[都緣]「緣」就是因為。
都因為[眚翳為咎。]
諸位!問題就是在這個地方,
我們的本性沒有問題,
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出在一念無明,
就是這個道理。
[影見俱眚者:]
[燈影與見病]
都是因為眼睛出了毛病之故,([俱因目眚之故,])
[非但所見燈影,是赤眚所生,]
[即能見見病,亦赤眚所成,]
這個「眚」是指顛倒、分別、執著、無明。
[以見非眚而不病,]
這見性,
沒有眼睛赤紅熱病,它就不會生病。
[燈非眚而無影,]
燈,
如果不是眼睛有毛病,就不會現出圓影。
[故合影與見,同是眚為過咎,]
就是眼,
統統出在紅熱病的眼睛的問題。
[故曰:「影、見俱眚」。]
影子和這個見性出問題,
都是因為眼睛產生了紅熱病。
[見眚非病者:]
[此見是真見,不墮在眚妄之中,]
[故能見於眚。]
[既能見眚,即已離眚,]
[如人既已覺夢,即已離夢,]
[所以非病,]
所以,這個就不是病。
[正由有此無病見體,]
[故前云:「見見非見」。]
當真見見到了妄見,
真見就不是妄見,
叫見見非見,
這個已經解釋過好幾次了。
[終不應(平聲)言下,]總是不能一直講說。
[誡止之辭,]
告誡你,你應當要停止。
[誡人妄情計度。]
諸位!
這「妄情」二個字,
就是一切生死的根本,
虛妄的一種情執,
莫名其妙的起情執,
計度就是到處執著,
處處執著;
其實處處都是真心。
所以,
佛陀為了破除眾生的執著,
告訴你: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但是,當我們開發出了真心以後,
佛陀還有祖師大德就告訴你:
塵塵真,塵塵真,
每一個塵都是真實的,
塵塵真,塵塵真,
塵塵盡是本來人,
這個時候就變成真實,
他沒有妄情計度了。
相相佛,相相佛,
相相皆是法身佛,
為什麼?
法身無相,畢竟空。
[既惟病影,全體無實,]
所以,
我們在不實在的緣起法裡面,
你只要不迷失就好、
不要跟著轉就好,
真心就顯現,
不要一直去討論它。
[不應執此圓影。]
[即燈見生,離燈見有,]
就是燈而見生,
或者是離燈而見有。
[說即說離,皆不中理。]
[是、非二字,即即、離二字,]
[合例真智照真理,]
[惟是一真法界,本無所有,]
[如好眼觀燈,本無圓影也。]
佛菩薩來看這個世間,本來無一物。
[因一念不覺妄動,]
[遂轉本有之智光,而為能見之見分。]
[以有見分,遂有相分,]
[乃成根身、器界耳。]
[故《起信論》云:]
[「以依動故能見,]
[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
[所謂見病為影也。]
諸位!
見病就是意識心,
直接了當就是這樣,
意識執著、分別心,
我們看到的只是影像而已,
卻把這個影像當作是真實的,
意識心;
意識心是妄動,卻不離真心,
意識心就是我們本性的影子,
見病為影。
好!現在,來,
諸位!把筆放下來,
見病為影,
看這邊,
現在要單刀直入,
讓你契入一切真實的,
用比喻,
看看你能不能體會到佛在講什麼?
譬如說我左手,
左手這個地方表示清淨的自性,
清淨的自性,
這個比喻。
好!我們卡住了一層無明,
這個本性的光透不出去,
本性的光透不出去,
這個比喻,後面是清淨自性,
這一層無明,
透不出去,是用無明在看事情。
那麼,這個比喻並不正確,
因為它是變成二種東西來比喻。
好!我現在用比喻,
用這個,
真如夾雜著無明,
它是一體的來比喻,
一體的來比喻,
夾雜著來比喻,
夾雜的比喻。
好!
那麼,夾雜著來比喻的話,
真中有妄,妄中有真來比喻,
就是說:
這個見性是純一的見性;
妄──見精,帶有少分的妄叫做見精,
好!
那麼,見精跟本性和合,
就變成這個比喻,
這個是本性,
這個是意識心(見精),
合。
來看,
煩惱多的時候,見精跑出來;
煩惱少的時候,純一的時候,
本性顯現出來。
好!這個比喻也不對,
為什麼?
純一的見性,是沒有夾雜任何妄念,
妄本空,不可以卡在本性裡面,
本性是真,妄是虛妄,
怎麼可以夾雜在本性?
為了讓你了解是這樣子。
好!那就應當是這樣子了,
絕對的清淨自性,
在底下用另外一個比喻,
絕對的清淨自性,
這一隻手表示絕對的清淨自性,
好!
如水跟波的比喻,
如水跟波的比喻,
如果是清淨自性的時候,
心靜如水是這樣,本性;
如果這一隻手晃動,
表示業識在晃動,
業識停的時候變成本性;
本性晃動的時候變成業識,
像波浪一樣的,
像波浪一樣的。
這一隻手也代表本性,
如如不動的時候,就是這一隻手(本性);
如果妄動的時候,是意識心,
其實是同一隻手,
用這樣來比喻就更接近了;
這樣也不對!
何以故?
本性從來不生,哪裡有妄動?
本性從來不滅,哪裡有妄動?
這個比喻也不對,
這個比喻也不對。
好!
我們再用電影來比喻,
再用電影來比喻,
我們電影,
在電影放映的時候,
放映的時候,
有生、老、病、死,
有的看了哈哈大笑;
放電影的時候,
有的看了哭成一團;
等到電影演結束的時候,
發現只有一塊白幕,
那個白幕就比喻作本性,
意識心一投射的時候,
好像現出種種的苦樂憂喜、
種種的戲劇,
其實沒有,只是一塊白幕而已。
當我們意識染心的時候,
變成了真實性的時候,
好像這個世間有生、老、病、死,
好像彼此之間有真正的人際關係,
事實上是沒有,
完全是空性,
完全是空性。
那麼,這個比喻也不對,
因為銀幕還夾雜著影像,
這個比喻也不對。
所以,我們看到的,
這個比喻就是方便說,
其實是一塊銀幕,
其實變來變去都是你的本性,
你只要不隨著情緒化的東西,
就是如如不動的本性;
這個比喻還是不對,
用電影來比喻還是不對。
那用什麼來比喻呢?
用虛空,
體非群相,而不拒群相之發揮,
這個比喻就一百分!
虛空從來不增,從來不減;
但是,不妨害你發揮,
你怎麼發揮,不能離開虛空,
虛空就像真如不動的本性,
這個比喻就完全一百分!
虛空無相,
就像我們的真覺是無相,
真覺無相,
本覺本明是無相;
但是,絕對不妨害你的發揮,
依體起用,攝用歸體,
這個比喻就完全正確!
你好好的體悟,
真空法性如虛空。
所以,我們一定要領悟,
涅槃是整個佛教的中心思想,
離開了涅槃,就變為生滅的因果相,
生滅的因果相。
諸位!
這個比喻就非常的符合佛意,
符合佛意。
我這樣一層一層‥‥‥一直讓你去理解,
清淨自性,本自其然,
無有生,無有滅;
無有增,無有減;
不是一,也不是異;
從來不增,也從來不減,
沒有任何的東西讓你增減、生滅、來去,
統統沒有,
唯一真如,
猶如虛空。
好!
這個比喻就是完全正確。
好!你慢慢的從比喻當中;
我已經告訴你:佛法本來就很難,
你心裡總是要有心理準備。
是不是?
我也告訴你:
要成就一個大法師也很難,
要精通三藏十二部經典,
一定要悟明心性,才有辦法講經說法。
我再念一遍:
終不應言下,誡止之辭,
誡人妄情計度。
既惟病影,全體無實,
不應執此圓影。
即燈見生,離燈見有,
說即說離,皆不中理。
是、非二字,即即、離二字,
合例真智照真理,
惟是一真法界,本無所有,
就像好眼觀燈,本無圓影。
因一念不覺妄動,
遂轉本有之智光,為能見之見分。
以有見分,遂有相分,
所以,你意識妄動,它就會顯相,
以有見分,見分就是意識,
意識心動,它就會顯示相分,
你不相信嗎?
你晚上統統把眼睛閉起來,
睡覺的時候,
諸位!
沒有作過夢的請舉手,
作過夢!對不對?
你作過夢,
晚上作夢的時候,你眼睛有沒有看?
沒有!
耳朵有沒有聽?
沒有!
鼻子有沒有嗅?
統統沒有,
統統成靜止狀態;
可是,你為什麼會作夢,
在夢境誤認為它是真實?
就是能動妄動,見分妄動,
微細的見分妄動,它就會顯相,
所以,你在夢境就誤認為它是真實的。
所以,注意!
妄動就會顯相,
就會著為那是真實的,
問題就出在執著。
其實你晚上作夢的時候,
要等你醒過來的時候,
你才知道:哇!那是晚上在作夢。
可是,我們現在,
你醒著的時候,
就知道現在就在作夢!
所以,很多人要一直問師父說:
師父!我晚上夢見什麼‥‥‥
那代表什麼?
我都跟他回答:
白天已經是在作夢了,
白天已經是在作夢了,
何況是晚上的夢中之夢?
知道嗎?
更不必去解讀。
以有見分,遂有相分,乃成根身、器界,
所以,根身、器界,
就是由妄執認同而來的。
所以,《起信論》云:
以依動故能見,
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
所以,境界的妄現,
就是堅固的執著。
所以,我們從來沒有一分一秒放下執著,
沒有!
所謂見病為影,
問題就是出在見病。
[是則,]
[不惟所見之根身、器界,是無明之影,]
[即能見見精,亦無明所起,]
能見的見精,
就是有能所的帶妄之見精,
帶妄的見性叫做見精,
也是無明所起的。
[所謂影、見俱眚也。]
[若能照破相、見二分,]
[皆是無明之所熏起,]
[即是真智,]
真智就是沒有能所。
[亦即真見;]
[離能、離所、]
離能見的意識心,
離所見的五欲六塵。
[脫根、]脫根就是放下。
[脫塵,]就是不著,
你一定要放下根對外境的執著,
脫塵就是迥脫根塵,
這二個,禪宗裡面叫做迥脫根塵,
意思就是見性獨立,
不受根塵的影響。
[本來無病,]
本來無病就是: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
[所謂見眚非病也。]
[末四句,]
[既知真見,離妄獨立,無有身、界可緣,]
這兩個禪宗裏面叫做迥脫根塵,意思就是見性獨立,不受根塵的影響。[本來無病]就是: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所謂見眚非
病也。末四句,既知真見,離妄獨立,無有身、界可緣,說誰為即,說誰為離耶?]說什麼即?不對!說什麼離?不對!因為沒有
相,絕對的清淨自性,空無一物,哪有什麼離跟即?這些都是多餘的語言。
禪宗裏面講:說似一物即不中,說即不對,說離,還是不對,沒有東西可說,絕對的虛空,有什麼東西讓你即?有什麼東西讓你
離?色受想行識不離虛空,虛空等同色受想行識,平等不二。如果你體悟了五蘊身跟法界身其實是平等的,沒有內四大,沒有外
四大,內四大的四大就是外四大;外四大的四大就是我們內四大,所以,你就不會殘害眾生,因為外面的眾生跟你平等,開發了
平等心性,就是真正修行人。在佛的心性當中,動物、植物、礦物平等;男人、女人平等;皇帝跟乞丐平等;有錢跟沒有錢平等
;漂亮跟醜陋的人平等,完全平等!為什麼?看到色的究竟處,色的究竟處就是不可得。佛菩薩的偉大就是看到色的究竟處完全
不可得,心如如不動,不起分別,那一種日子就是極樂世界。就像那個比丘問的:請問慧律法師!西方在哪裡?我說:西方就在
放下的那一念當中就到,而且是必須放得很徹底,西方就到![三詳示妄因竟。]
[未四 喻明所以]
經文[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
師父先解釋一遍:如第二月,這個意思就是說:真正的月亮,本來只有一個叫做真月;就是我們的真心也只是絕對,一個絕對的
真心。因捏目而成第二月,有的人莫明其妙,閑來沒事,就把眼睛這樣捏一下,看到這個月亮,真月的旁邊,跑出第二個月亮出
來!月亮本來是一個,跑出兩個,第二個月亮跑出來了!現在就是這個,第二個月亮。第二個月亮是真的月嗎?是因捏才產生第
二月。那第二個月亮是不是月影?是不是水中的月亮的影子?不是,它接近真月,可是,是不是真的月亮?又不是。第二個月亮
是從哪裡來?從第一個月亮來。但是,它怎麼來?就是因為捏了這個眼睛。這個比喻是什麼?清淨自性是好好的,莫名其妙去起
無明,起無明就變成意識心,意識心就是第二月,意識心雖然不是真智;可是,意識心不離真智。真智也不是意識心,但是,也
不離意識心,這微妙就微妙在這個地方。
就像因為月亮本來只有一個真月,因為捏目而成第二個月。非月之真體,又非如水中之月影。它也不是月亮的真體,月亮的真體
只有一個啊,你是因為捏目而跑出第二個月亮出來。又非水中之月影,它也不是水中的月影這樣虛妄的。第二月靠近真月,它不
是水中影射出來的月亮,你水中撈月,根本只是影子而已,它不是,這個第二月不是真;可是,它離真很近,如第二月,非月之
真體,又非如水中之月影是虛妄的,何以故?為什麼?第二之觀,是捏所成故。為什麼看到第二個月亮呢?是因為捏目,把眼睛
莫名其妙的捏一下,跑出了第二個月亮。諸有智者,真的有智慧的人,不應當在虛妄的第二月一直討論。此捏根元,這個捏目的
根本原因,意思就是:所見的第二月。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目所產生的見到的第二個月,是形就是:是真月之形呢?非形
:非真月之形,因為它本身是妄,不可討論,講真、講非,統統錯,因為它本身就不是,是捏目而成的。
我們今天一念無明所產生的種種的煩惱,你說這煩惱從哪裡來?煩惱從無明的妄動而來。妄本來就無因,無明本來就找不到著落
處、起源,就是因為妄而有無明,妄本無因嘛!所以說:是形非形,離見、離於非見。離見,離開了見性;離於非見,見也不對
,非見也不對,因為那個就是妄的東西。離於見,就是我們剛剛講的非燈非見;離於非見,非見就是見,叫做即燈即見。再解釋
一遍:就像第二月,非月之真體,又非如水中之月,因為月亮本來只有一個,因為捏目而成第二個月。說:為什麼呢?第二月之
所以產生,能讓你看到;[觀]就是看到,是因為你莫名其妙的把眼睛捏一下,而變成第二月。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應當這樣講說:
這個捏目的根本原因所產生的第二月,這個第二月是真月之形狀呢?還是非真月之形狀呢?是離見、離於非見的,也不能說是見
,也不能說是非見,就是這個意思。
這一段,[此方是]比[喻,]足以證明前面的眚影,[足證前眚影,後]面的[災象,皆非喻也。二月,]第二月[合上燈光圓影。非體者:
此二月]就是第二月,不是兩個月,[固非見體所有之色,]不是見體,見體本身無色。[合上非見]之[色;]不是見性的顏色,[非影者
:此二月亦非真月本有之影,]因為它不是虛妄的,影當然是虛妄的,亦非真月本有之影,就像月亮投射在這個江河大海,你在大
海江河裏面去撈月,撈到的是影像,這個第二月不是。[合上非燈色。何以故下,征釋妄因。捏所成故:捏即妄因,]這個[捏]真正
有含義就是:莫名其妙的動無明的念頭,這個就是痛苦、輪迴的開始,而且沒有覺悟過。
捏即妄因,[捏之則有,不捏元無,]所以,放下就是恢復本來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動執著念、不分別念,就是這樣,離一切相
,即名諸佛,諸法本來就如如。[合見病為影,此影乃眚病以為其咎,]所以,這個配合上面的見病為影,這個影乃是眚病以為其咎
。[目病則有,不病本無也。]你眼睛有出問題了,就產生了五重圓影;不病,那就沒有。[諸有智者,]有智慧的人。[不應說言,此
捏目之根本元因,所見第二月,謂是真月之形,非真月之形。]在妄上一直討論的意思,真月之形?非真月之形?第二個月已經不
是真實的了,那是捏目所成,你硬是要在這裏討論!本性如如不動,產生了妄動的意識心,已經不是實在的了,你硬要在意識心
裏面爭是非、善惡、對錯,那就一定沒有了脫之時。
禪宗裏面為什麼講:直下無心便是道?為什麼?沒有言說,沒有討論,一切法無諍。[離見非離見,離字雙用。離見即非見,]離見
就是跟見性無關,[即]就是非見,就是不與見有關係。[非離見]非離當然就是即,[即是見,]非離見就是見。[捏目之根本元因,惟
是一妄,]就是一個妄。[若在妄上,更說是非,則妄上加妄,豈智者之所為耶?]在這裏你就可以看到,當兩個人爭論是非、對錯
、善惡,一直爭論到面紅耳赤的時候,聰明的人趕快放下,最快放下的人,愈來就無諍,當下就解脫!所以,真正悟道的人,不
與自己爭,因為沒煩惱,不與人爭、不與社會爭、不與國家爭、不與世界任何人爭,為什麼?他是真正的無諍。你爭,爭來的東
西你也不可能擁有它,因為是生滅的東西。所以,真正會活的人,不會妄上加妄,聰明的人用真心就過活一輩子。懂嗎?快快樂
樂的過活一輩子。
報紙登的,說一對男女朋友,死了兩個月,變成一堆白骨,家人還不知道!有的人去拍這個鬼片,去拍那個荒郊野外的空屋,陰
森森的鬼片,製造恐怖的氣氛,找那個環境,就發現什麼?發現兩具屍骨,已經變成白骨了!再追溯這個原因,問題出在哪裡呢
?原來這對情侶燒炭自殺,為什麼?因為父母親反對!他們倆個不能相愛結合,乾脆就死在一起,在地願為連理枝,在天願做比
翼鳥,就去死掉!所以,做父母親的人,在這個時候就冷靜聽清楚,如果你的女兒或者兒子就是硬愛,你千萬不要反對他!
如果說我女兒的話,要結婚:你就好好的去結,這不關我的事情!你說你愛上乞丐那也是你的因緣,這也不關我的事情!你活到
了會結婚,成熟了,沒有這個爸爸的存在,你就結吧!結婚以後,有很多東西,它要間接教育的,你一直講沒有用的,她要去結
婚,又生了幾個兒子,她先生拋棄啊、打啊、罵啊、沒有錢啊,整個債務全部都弄到她身上,她慢慢的覺悟,爸爸的話是對的!
你現在講什麼都沒有用,用牛來拉,拉不回來;用象來拖,拖不回來。我就是要嫁給他,我要跟他結婚生子,你能拿我怎麼樣?
我也不能把你怎麼樣啊!是不是?就是這個力道之大,拖不回來,這個就是眾生的業力。
所以說:做父母親的人,有佛法的,這個就很好辦事情,你只能儘量的輔導他;但是,沒辦法改變他。說:兒子,交女朋友要注
意;女兒啊!不要交到壞人喔,一輩子的幸福在你眼光!她如果到了很真愛的時候,如果你反對他,就像這兩個跑去死!你的女
兒,你要讓她死,還是要反對她?兩個是一樣,當然要順從她,反對她,兩個人跑去死,你就沒有這個女兒了!所以,這個事情
就很難講。有學佛的父母親,要很冷靜的看兒女的婚姻大事,你一直反對她,你希望她幸福,她現在這一念頭就非常執著他,你
要讓她幸福,她就覺得你這樣是破壞她,你要改變她的觀念,就是需要一點時間了,要一點時間。
若在妄上,更說是非,就妄上加妄,豈智者之所為?[此合上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又加上妄說,[有非燈非見。四喻明
所以竟。]即燈即見也不對,哪又跑出一個離燈離見的呢?意思就是:這個都是多餘的討論,即也不對,離也不對。
[未五 以法合顯]
經文[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現在道理也是這樣子的,用法來合這個比喻,這個情形也是這樣,此亦如是。眼睛的紅熱病,所造成的這個圓影,到底今欲名誰
?這圓影到底是燈是見所產生的圓影呢?這不對啊!離燈離見也不對,何況還來一個非燈非見?即燈即見都不對了,何況又轉計
,轉滯著於有一個非燈非見,這個都是妄上加妄。意思就是:真心沒有言說,一就是絕對,絕對就不能說,講即就不對;講離還
是不對,真心絕對。
[此以法合顯。二月非實,]這個第二月本來就不是實在的。[惟捏所成;圓影非實,惟眚所成;同一虛妄,無本可據,]妄本無因,
虛妄本來就是無因,[憑誰說即說離耶?總合眚與無明,皆如捏也;]總合起來,這個眼睛的紅熱病跟無明,都是因為捏而產生的,
[捏]就是動念,動到無明的念頭。[圓影與身界,皆如第二月也。此與前,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月影就是水
中不實在的月亮,水中所現出來的月影;它不是月影,它是第二月。第二月雖然不是真月,可是,離真月不遠,沒有真月,沒有
第二月,第二月雖然不是真月,可是,它接近真月。
[前後照應。二月從捏目生,見精因動心有,]見精就是帶有少分妄的見性。[足知所有身界,無非妄影。]所以,我們看到這個世界
,只是看到影像而已,沒有實體。[若不了身界是妄,當觀燈影;不了燈影,當觀二月。即二月之非有,了燈影之無實;即燈影之
無實,悟身界之虛妄。]所以,三界都是虛妄,身心、世界、宇宙純一幻化,大幻事,我們在幻化當中迷失了。所以,科學家、哲
學家、藝術學家、音樂學家,都對人類有所貢獻;可是,他們的貢獻是有限性的,因為沒辦法解決生命的究竟義和煩惱,只有佛
,佛悟道了,而這些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學家都沒有辦法,唯佛悟到究竟。我們不是否定這些專家:物理學家、化學家、音樂
學家、藝術學家、語言學家,我們不是否定他,而是說他對人類有所貢獻,但問題不能解決究竟的問題;解決究竟的問題還是要
佛法。悟身即是虛妄,[境既是妄,見亦非真,]境界當然是妄了,是見所影現出來的,真心所影現出來的,見當然也不是真了。
[識此見精非真,是名見見;]第一個[見]就是真見,真見就真正的見到了妄見,就放下了妄,是名見見就是:真見見到了妄見了,
那當然妄就消失了。這個時候,[能見見者,]能見到妄見的。真見[自非是妄,]真見非是妄見,自非是妄就是:真見自然非是妄見
。再講一遍:識此見精非真,瞭解這個帶少分妄的見性,這見精不是真正的純一真心,這個時候,你就用真見見到了妄見;能見
到妄見,那麼,真見當然就不墮於妄見。[故前云:見非是見,]真見非是妄見,第一個[見]是真見,真見非是妄見,[後云:]真[覺
非眚中。]真覺非眚,就是無明見病,真覺非無明見病之中,就是絕對不會墮入無明,真覺之心就絕非墮入無明。[初別業妄見竟。
]
好!再加歸一下,恢復一下,剛剛這一段在講什麼?好!諸位!現在點一盞印度的油燈,正常人的眼睛看,這個燈就是光明,就
是燈明。另外一個病眼,眼睛有毛病的,叫做紅眼病的,看這個燈,看到這盞燈的燈光以外,光明以外,還出現五重光影、圓影
,現在就在討論這個圓影到底是從燈來嗎?還是見來?統統不是,不是燈來,也不是見來;但是,也不能離燈而有,也不能離見
而有,而這個五重圓影從哪裡來?從緣起幻化出來的。
好!再來,恢復到正常的眼睛,正常的眼睛看了這盞燈,只有光明,佛菩薩悟道,他用真智,看到緣起性空的道理,一切法本自
無生,所以,菩薩見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沒有花、沒有樹、沒有山河大地、沒有日月星辰,唯一真心,用
真智見到一切法,本身緣起就是性空,只有清淨自性在作用。所以,唯是一心,更無別物,佛菩薩看這個。煩惱的眾生看,用有
毛病的眼睛看這一盞燈,除了看到這盞燈,旁邊還有光圈,這個光圈就表示五蘊身,以為五蘊身是真的;以為五塵是真的;以為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真的。真的燈,其實就是無生的理;可是我們對無生的理不知道,因為一念無明,眼睛有毛病得紅熱病
,看到這個無生理,看不清楚它是無生,卻看到有;真理看不到,卻看到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花草樹木、山河大地。
現在問題就是這樣。
悟道以後,看到了花,它就非花,所以,佛說花,即非花,是名花。悟道了以後,站在破相的角度,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站
在真心的角度,凡所有相,都是真心的影現,只要你如如不動,真心就顯現,說相,方便說;說無相,是透視它不實在性。所以
,就變成怎麼樣?離一切相,即一切相,真心離一切相。什麼是真心?離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花相、樹相、山河大
地相、日月星辰相,統統離,離一切宇宙之相;
真心是什麼?真心就是我相當下,就是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離當下,就是花相、樹相、山河大地相、日月星辰相,有無量
無邊的相,它統統是真心。簡單講:你只要透視它的不實在性,但莫住著,隨緣度日,如如不動過日子,你一切都無礙,不必離
開現實的社會,另外去追求什麼叫做快樂跟幸福,就在當下。如果你能夠找到清淨心,所有的法統統是本性,沒有例外。不必刻
意的說:我要放下,我要放下!真心是完全破除執著,心的原態,恢復,叫做性相一如,恢復心的原態就是佛。我們因為太容易
受影響,內在的欲望、執著受影響,再加上外在的同分妄見;內在的別業妄見已經影響我們很大了,再別業妄見所顯現出來的同
分妄見,所以,整個迷失了人生觀,別業妄見迷失了人生觀,同分妄見迷失了宇宙觀,也不曉得人生觀是妄、宇宙觀是妄,沒有
能觀,沒有所觀。
所以,你只要進入佛法,哪怕你心中有所創傷,把過去以前的告訴自己:此是妄!記得原諒眾生,寬恕眾生,用大慈大悲、平等
的心,對待每一個眾生,永遠不必去談論眾生的缺點。為什麼?很簡單,因為眾生都有別業妄見、同分妄見,不管他走到哪裡,
他沒有執著,他不是人,他是佛!只有佛走到哪裡統統解脫;而眾生不管你走到哪裡,包括你睡覺、包括你的同事,他一定會起
爭執。所以,你用這個佛的角度來看眾生,你同情他、憐湣他、寬恕他,這個就是真正走入佛道的人。如果你跟眾生斤斤計較、
爭吵不休,那你跟他沒什麼兩樣,你不是一個解脫的聖人,也不是邁向於佛道。
好!我們今天講到324頁,明天還要補課,要帶這本《講義》來,還有《表解》要帶來,如果要帶《義貫》的話,我會告訴大家的
。好!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
請合掌,願以此功德,
消災在座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大德,
回向本講堂消災點燈以及亡靈牌位拔度者,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3-4-2 20:44:35
|
只看該作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