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12|回復: 1
|
慧律法師楞嚴經(第七十一講71)如來慈音宣示電子書.pdf
[複製鏈接]
|
|
慧律法師楞嚴經(第七十一講71)如來慈音宣示電子書.pdf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楞嚴經(71)
《楞嚴經義貫》翻開339頁,
339頁,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339頁,
2.顯示見性不動
這一段是告訴我們:
每一個人都有如如不動的本性。
經文: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
[與諸大眾口已默然,]
[心未開悟,]
[猶冀如來慈音宣示。]
[合掌清心,]
[佇佛悲誨。]
這個「冀」:就是希望。
還是希望如來的慈音宣示。
那麼,這個「佇」:就是等待。
這一段經文很容易。
翻過來,340頁,
這時候阿難「口已默然」,
表示不再辯駁,
也就是不再執著凡情己見。
然而心仍未開悟,
所以「合掌清心」,
表示恭敬地以清淨之心,等待開示,
而不是如前之滿心狐疑、執著。
經文:
[爾時世尊舒兜羅緜網相光手,]
[開五輪指,]
[誨勅阿難及諸大眾:]
[「我初成道,]
[於鹿園中,]
[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
[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
[皆由客塵煩惱所誤。]
[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所以,開悟有什麼好處呢?
開悟就是開佛的知見;
悟入佛的知見;
證悟佛的知見。
佛法要解決什麼問題?
就是解決煩惱、無明。
我們這個無明像一陣風,
來無影,去無蹤,
無明就像一陣風,
來無影,去無蹤,
意思就是:很難去覺察到無明,
很難去破除,
困難就是困難在這個地方!
那麼,我們‥‥‥
諸位!
把差別相的東西會歸到平等相,
就是佛法。
諸位!
什麼叫做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我們了解,
色、受、想、行、識是五陰,
把這個複雜的變成單純的,
是什麼意思?
色,它有一個共同性,
色、受、想、行、識,它有一個共同性,
色法是生滅,是緣起,
所以,它就是空。
因此色就是空的意思就是:
即生滅當體即空,就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受,
所有的覺受、所有的感覺都是錯覺,
無論是苦受、樂受,喜、憂、捨受,
全部都是妄,
也就是在這個世間,所有的感受都是虛妄的。
所以,我們不能跟著感覺走,
我們要跟著正覺走,
所有的感覺都是錯覺。
所以,苦、樂、憂、喜,
會歸到一個單純的層面,
就是生滅,就是無常。
所以,受即是空,
受就是佛性。
色即是空,
色就是佛性的展現,
佛性可以在色法展現。
受即是空,
所有的感受,都可以顯示佛性,
你只要如如不動,
妙用就會現前。
想即是空,
想就是佛性,
想就是心對境產生的意識型態,
而這個意識型態當體即空。
所以,想即是空,
想就是我們的佛性,
這個時候的法的想,
所有的都是覺性的展現。
行是生滅,
生滅當體即空,就是不生不滅,
不生不滅就是如來藏性的展現。
所以,一切身口意生滅,
其實就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識即是空,
識就是執著,就是分別,
執著跟分別,它有什麼特質?
就是生滅,就是無常,
生滅當體即空;
緣起當體即空,
所以,生滅無常,當體即空,
就是如來藏性,
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就是這個道理,
也就是色、受、想、行、識,
會歸到我們的本性。
所以,萬法生滅當體即空,
就是不生不滅;
不能學外道,
佛法就是這樣,
即於生滅,就是不生不滅,
要如是體悟。
所以,見一切相,總不可得,
所以叫做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
因為我們不了解如來藏性,
由客塵煩惱所誤,
這個客塵煩惱,
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當體即空的道理,
所以,我們會認為有外在的世界,
是實實在在的世界,
我們無量的煩惱就會因此而產生。
底下,「網相光手」:
佛的全身都是福德智慧所成,
所以全身都有光,
其手亦然。
「開五輪指」:
開拳成掌,表示接引之義。
「我初成道」:
這個是指釋尊在六年苦行之後,
坐金剛座,降伏魔軍,
成就無上菩提。
然此只是釋尊的「迹門」而非「本門」,
迹門跟本門,這個是出自《法華經》。
釋尊之本門為《法華經》中所說:
釋尊成佛已來,塵點劫數。
至於釋尊之迹門,
則如《梵網經》所說的:
「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
也就是來這個娑婆世界示現,
已經八千次示現成佛。
所以,從這個久遠劫來講,
跟示現在人間的角度來講。
所以,
因此這個迹門跟本門是在《法華經》,
所以,「本」就是久遠劫,
無量億劫以來;
那麼,「迹」就是示現,
有跡可尋,
就是示現,
來娑婆世界示現八千次了,
成佛了!
底下,
「鹿園」:也就是鹿野苑,
在波羅奈國境,
為古時帝王之苑囿,
也是帝王養鹿之園,
所以稱為鹿園。
台灣以前也是很多鹿,
所以,我們台灣這裡也很多名詞,
鹿港,
是不是?
鹿港、鹿耳門。
以前台灣很多梅花鹿,
現在也是差不多不見了,
剩下很少了!
「阿若多五比丘」:
為佛初出家時,
淨飯王所派遣的五位大臣,
去勸太子回宮,
其名為:
一、阿鞞(也就是馬勝),
二、跋提,
三、拘利,
四、阿若多(義為解本際),
第五、十力迦葉。
太子對他們說:「不成佛道,不回本國。」
這五個人因為太子不回去,
他們也無法回去覆命,
所以就陪著太子遊方,
而且同修苦行六年。
之後五人皆至鹿野苑。
「不成菩提及阿羅漢」:
菩提為大乘之極果(就是最高的果位),
阿羅漢則為小乘之極果。
「客塵煩惱」:
「客塵」,
一切塵勞煩惱有如訪客和過客,
諸位!
你如果能夠體會這一句話,
你也能開悟!
表示你現在所有的煩惱,
其實是來你心性作客的,
它不是你的主人啊,
它要離開的。
所以,煩惱生生滅滅,
而我們的心性本不生滅,
這客塵就像訪客、就像過客一樣。
此蓋含三義:
一、客人來來去去、川流不息;
煩惱亦如是,永不止息。
我們的煩惱也是這樣子,
諸位!你看看,冷靜一下,
你今天聽佛法聽了那麼多,
當你在生氣的時候,
你的主人會跑掉──你的心性會跑掉,
你只顧生氣而已,
你會只顧發飆,
你會知見一直立知,
一直落入無明的坑、漩渦裡面,
你自己轉不出來,
你很想把它擺脫這個痛苦煩惱;
可是,你擺脫不出來。
因為無明它是一種強大煩惱的網,
每一個眾生,動念,他就掉進去,
每一個眾生,他動念,他就掉進去,
要保持這個如如不動,
才不會被煩惱的網捕住,
是很困難的!
你慢慢的體會。
你道理懂的時候,
當你面對一切境界,起貪瞋癡的時候,
你控制不住的!
所以,三昧它是需要培養的,
它是需要一點一滴來培養的,
沒辦法一蹴即成的。
因此如果我們能夠覺察,
我們的無明、微細的煩惱,
無所來,也無所去,
只是逗留在我們心性當中剎那之間的執著,
剎那之間的分別,
我們能破無明,
能懂得歇即是菩提的道理,
當下就會見性,
就不會受到客塵煩惱的困擾。
客塵煩惱還是外在的喔,
我們上個禮拜講的,
那個離見第一義諦才真的困難!
離緣第一義諦,
不假借緣起,而體悟第一義諦,
這個還容易喔,
離緣第一義諦;
離見第一義諦,
那個動念即乖,那就更難!
所以,佛的心就是入於大寂滅涅槃海,
佛所見的天地萬物,
沒有一法不是如來藏性,
凡所有相,都是如來藏性,
也就是佛看出去的世界,
完全是極樂;
完全是清涼;
完全沒有惱火;
沒有熱惱;沒有鬥爭,
佛的那一剎那,直到永恆,
都是恢復每一個人本來的面目,
他的存在,同時就是包括超越,
他在這個娑婆世界,
就等同處在極樂世界。
所以,寂滅法就是佛法,
能令心寂滅,不為煩惱所動,
就是佛法。
所以,煩惱亦如是,
永不止息,
就是因為沒智慧。
二、猶如過客,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煩惱亦如是,
有百千種,無數無量。
沒有一件事情;
眾生是沒有一件事情不去執著、
不去煩惱、不去痛苦,
沒有的!
簡單講:什麼是眾生?
看什麼著什麼,
看什麼執著什麼,就是眾生。
什麼是聖?
看什麼都知道那個如幻,
不實在的世間,
是緣起的,一定會敗壞的!
第三、亦如過客,來去匆匆,
曾不久留;
煩惱亦如是,
生滅無常。
不能作主,
不能作主的。
我們現在被煩惱、無明作主了,
輪轉六道,
不是本性在作主。
義貫
「爾時世尊舒」伸出
其細輭如「兜羅緜」具千幅縵「網相」
且發出金「光」之「手」
並張「開五輪指」變拳為掌,
然後「誨勅阿難及諸大眾」道:
「我初成道」時,
「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
及汝」等在家、出家「四眾」弟子
開示「言:
一切眾生」雖發心修行,
然而之所以「不」能「成」就
無上「菩提及阿羅漢」的原因,
「皆」是「由」於
受如過「客」之「塵」勞「煩惱所誤。」
這一句話你掌握到重點,
就是說:
外在的世界,你統統要放下,
因為它就像過客一樣的來去、生滅、增減,
不是我們如來藏性;
放下的當下,就是本來的面目。
你們試說看,
「汝等當時」是「因何」而得「開悟」
故「今成聖果?」
詮論
這一段是「十番顯見」的第二番
「顯見性不動」的開頭。
此段經文以深義釋之,
則為:
一切眾生
由於不了三界身心如客、如塵,
諸位!
那個「心」是指妄想意識心,
是指第六意識心,
不是指心性,
如如不動的心性。
這一句話,如果更詳細解釋,
是說:一切眾生,
由於不了三界妄身、妄心(就是妄識),
如同過客,
「客」就是不是主人;
「塵」就是外在,不是虛空不動。
意思就是:客會生滅、會變動,
塵也會動搖,
「客」是對主人講的,
客人就是對主人講的;
「塵」是對虛空講的,
比較而出來的。
意思是說:
心性當中,煩惱是客人,
如來藏性才是我們的主人,
心性當中‥‥‥
如果這個塵就像外在的煩惱,
虛空就像如如不動的心性。
無有少法可得,
意思就是:諸法畢竟空,
眾生不懂它是緣起的;
眾生不了解是生滅的,
看什麼執著什麼,
所以就是妄起見思煩惱,
所以不得成阿羅漢。
三乘行者以不達九界如客如塵,
無有少法可得,
而不斷塵沙無明,
所以不能成無上菩提。
經文: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
[「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
[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
[或宿、或食,]
[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
[若實主人,自無攸往。]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
[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又如新霽,清暘升天,]
[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
[塵質搖動,虛空寂然。]
[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
[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佛言:「如是!」]
這一段也很簡單。
「憍陳那」:又翻譯成憍陳如,
也就是阿若多之姓。
「我今長老」:
佛在鹿苑說法,阿若多最初得解,
成阿羅漢,為法性長老。
法性長老是什麼意思呢?
法性是什麼意思呢?
諸法本自空無自性,
叫做法性,
諸法空無自性,
諸法的本性是什麼?
就是空,
不是佛讓它空,
是佛發現諸法本空,
佛陀是真理的發現者,
佛陀不是真理的創造者,
所以,法性就是諸法空無自性。
「獨得解名」:
阿若多之義為解本際,
此為憍陳那之名,
故說獨得解名,
又三乘聖人多以宿世所修因緣,
而得其名,
實非偶然。
如阿若多以解而得悟,
所以得「阿若多」之名;
又須菩提為空生,
而須菩提後來為佛十大弟子之中,
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
須菩提就是《金剛經》的當機者。
「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由解而悟此二字,因而致果,
是其次第。
所以,會悟,二個字就悟了,
來作客的就不是主人,
外塵會染污的,不像虛空如如不動,
體會這幾句話,
佛道就成就!
「行客」:旅行之客人。
「旅亭」:就是旅店、就是客棧。
「或宿、或食」:
這個是比喻六識所攀緣之妄塵,
停留在心中之時間有長有短,
其長者不過如一宿,
短者如一飯之頃。
「俶裝」:就是整裝。
「不遑」:就是無暇。
「自無攸往」:「攸」,就是所。
自然無所往。
「不住名客,住名主人」:
意思是說:
不長住下來的,就稱為過客;
若是住下來的,便成為主人。
意思是說:
修行,你要認識那個主人;
關於過客,
生滅無常的客,你要放下。
又,「不住」即是無常,
「住」即是常。
無常變滅來去的,就是來客,
曾不久住,
用來比喻六塵以及六識妄心。
常住不動不變異的,就是主人,
用來比喻真心本性:
不管經歷多少過客來來往往,
但主人還是在那裏。
「新霽」:
「霽」,就是久雨初晴,
下雨下太久了,
天氣剛剛恢復晴朗。
比喻初入道或者是初見道。
「清暘升天」:
「清暘」,早晨之日。
比喻依教起修,
由觀行力而心光顯耀,
諸位!為什麼要有觀行力呢?
因為智慧要作用,
用智慧觀照,
發現能緣的識心是生滅無常,
是空無自性,
是發現外在的財色名食睡、
色聲香味觸法,
也是生生滅滅,滅滅生生,
也是緣起緣滅,空無自性,
內心完全擺脫那個痛苦的執著,
心光就顯耀。
如日之初升,
照見思惑之微細妄想,
生滅晃躍不住。
「光入隙中」:「隙」,就是縫。
好像早晨太陽出來時,人在室內,
把門打開一條縫,
陽光從這條隙縫中照進來。
「隙」,比喻心扉,
因此時心未完全開悟,
然已經見道,
所以有如開一小縫,
讓智慧之光射進來。
所以,諸位!
一定要給自己一個開悟的機會,
生命其實可以不必過得這麼痛苦;
但是,我們這個時代,
要讓智慧之光射進來,
很難!
台語講的:光是求三餐溫飽就很難了,
就為了拼三餐、吃飯,
就搞得暈頭轉向;
要當一個小小的官,
都要靠種種的考試、
種種的關係,
只求一個溫飽而已啊,
遑論什麼佛教、佛法講的什麼首楞嚴大法,
那個就是更難!
這個世間,我們要活下來都不簡單,
經濟不困難都很不容易,
談不上什麼修行。
所以,一切的眾生,
都是迷迷糊糊的來,
也迷迷糊糊的死,
然後迷迷糊糊的繼續去六道輪迴。
再來,修行又很辛苦,
要改掉習氣,
要斷掉煩惱,
我們無量億劫來的無明煩惱又這麼重!
所以,大部分的人,
發心的人無量無邊,
到最後,成就佛道的寥寥無幾!
發菩提心無量無邊,
真正開花結果的沒有幾個,
不要講成佛啦,
講有一點點的智慧,
證初果都不得了!
所以,大家就是說集中火力念佛,
既方便又究竟!
是不是?
所以,讚歎大家!
底下,「發明空中,諸有塵相」:
「空」,就是比喻真心本性之體,
不動而能容,
所以知道空。
這時陽光射進來,
便看到空中有很多微細的塵相,
這些塵相,
平常若無陽光照進來,
是根本看不到的。
比喻自心塵沙無明之惑,
為什麼叫做塵沙?
如塵如沙,
就是微細煩惱,
無量的微細煩惱,
叫做塵沙無明。
無明分三種:
一、叫做見思無明,
二、叫做塵沙無明,
三、叫做根本無明,
根本無明叫做生相無明,
所以,這裡比喻我們的心塵沙無明之惑。
若無如來慧日之光來照,
以凡夫之眼,就是不可見;
若開道眼,
以如來智光,便了了見。
前幾天電視報導的,
二個人為了什麼?
為了一個停車位,
左邊這一棟跟右邊這一棟,
中間有一個停車位,
二個人為了那個停車格而已喔,
先來的那個說:
這個停車位本來就是我停的,
我好幾年前我就搬來這裡了!
後來搬來的那個人說:
這是你的?
你有什麼權力講是你的呢?
你有什麼權力講是你的呢?
你有什麼證件嗎?
有什麼授權嗎?
都沒有!
他說:就是囉!
誰先佔,誰先用囉!
是不是?
後來有一次為了停車,二個起衝突,
這個住久一點的,把對方殺掉,
死了!
就是為一個停車位而已喔,
就為了一個停車的那個格子,
這樣命喪黃泉!
有時候你講起來還很可笑了:
啊?為這麼一點小事?
是囉!
眾生的無明煩惱就是為這個了,
你聽起來很好笑;
可是,在那一剎那就不會退讓啊,
二個人都覺得自己很有理啊,
先來住的說:這個停車位我停多久了!
後來搬來‥‥‥
二棟嘛,中間有一個停車格,
後來搬來的那個人就說:
你有什麼可以證明是你的停車位?
你怎麼樣來證明啊?
你有什麼所有權沒有?
沒有啊!
因為是路邊嘛!
二個都對,二個都不肯退讓,
就這樣子,死一個人!
你想想看!
生命,
這一個人好好的來學佛,不是很好嗎?
沒那麼簡單的,
為了一點小事,就會犧牲掉這條命了。
這一條命本來可以好好的學佛,
稍微退讓一下,
退讓可以圓滿;
退讓可以成就忍辱菩提;
可是,眾生他就是一定不會退,
衝突,
死了!
我看到這一則新聞,
感觸良多!
所以,學吃虧,你就學會了一切;
學吃虧,你就懂得了佛法。
但是,這個世間是不是說:
你一直吃虧,對方就會原諒你?
對方就會放過你嗎?
不會!
真的!
你一直慈悲,能不能解決問題?
對那一些講道理的人,有辦法;
你一直退讓,是不是問題就可以解決?
答案:不一定!
所以,要怎麼做呢?
要怎麼做就是說:
我們慈悲、退讓都做到了,
碰到一個不講道理,
台語講的:得寸進尺的人,
有時候,你一定要給他反應一下,
你不給他反應,
他不知道你的慈悲跟退讓;
不過,你要掌握時空喔,
法無定法。
所以,因此,
有智慧的人看這個世間,
跟沒有智慧的人看這個世間,
一個是透過無明,
什麼都爭、
什麼都佔有、什麼都要贏,
在修行人看起來,好累喔,
好累喔!
是不是?
底下,「塵質搖動,虛空寂然」:
陽光照進室內之後,
不但可以看到空中很多很多的微塵,
而且這些微塵沒有一個是止息的,
每一個都是不斷地搖動不定的;
但是反觀這些微塵所在的虛空,
卻絲毫不受這些微塵的動盪不安影響,
還是一直保持寂靜不動的。
在《華嚴經》用這個虛空來比喻真如,
講得最多就是《華嚴》,
就是《華嚴經》。
這比喻本性如空,
容受無量六識客塵煩惱動盪不安,
但真心本性之體,
一點也不受這些煩惱所動搖,
還是一直寂然不動;
因此:客塵煩惱徒自擾擾攘攘,
真心本性本自不動。
是故六祖大師說:「何期自性,本不動搖。」
諸位!
這個本不動搖是打破無明,
體會到本來面目,
不是說安慰自己一種方式。
眾生的安慰自己就是說:
我不要動搖,
我要如如不動!
諸位!不是這樣子的,
我要如如不動;
我不可以動搖;
我不可以產生執著!
那個是安慰自己啊;
如如不動是來自於妙性天然,
體悟到諸法本來是空的,
那一念,剎那即是永恆,
存在的本來面目。
剛開始我們用克制的、
用期許的、用等待的;
到最後的時候會發現說:
咦?
就在現前當下本自具足這一念啊,
本來就不動搖啊,
並不是說一直安慰自己:
我不要動搖,
我不要起無明!
你不要動搖、你不要起無明,
沒有見性,會繼續跑出來啊,
你控制不住的!
因此要到相當的心性的體悟,
他才了解歇即是菩提的道理是什麼。
底下說:「搖動名塵」:
「搖動」,就是生滅來去之義。
義貫
此「時憍陳那」即「起立」而「白佛」言:
「我」如「今」之所以得成「長老」,
且「於大眾中獨得解」本際之「名」,
是「因」為我「悟」了「客、塵二字」
而「成」聖「果」之故。
(所以現在我來報告一下
我是如何悟了這兩個字而證聖果的經驗。)
首先說我如何觀「客」這個字。
「世尊,譬如行」旅之「客」,
於其途中「投寄旅亭」,
於此旅亭中「或」住「宿、或」飲「食」,
而於住「宿」或飲「食」之「事」
完「畢」之後,
便再「俶」理行「裝」而奔向「前途」,
因而「不遑安」心居「住」下來;
「若實」是旅店的「主人,
自」然「無攸往」(就是無所往)。
於是我就「如是思惟:
不」能長「住」的即「名」為過「客」,
若是常「住」不動的方得「名」為「主人,」
所以,諸位!你找到主人了嗎?
是故便「以」念念「不住」遷流不息「者
名為客」之「義」。
以上就是我如何參悟「客」字的經驗。
其次談我如何參究「塵」字:
「又如」久雨之後「新霽」,
於早晨「清暘升」上「天」空,
此時人在室內,
見一束陽「光」射「入」門「隙」之「中」,
因而室內之人得以「發」現「明」了
在「空中」有無數「諸有」微細之「塵相。」
且見這些微「塵」之「質」(就是體)
雖然「搖動」不住,
但這些微塵所處的「虛空」
卻總是「寂然」不動,
絲毫不受影響,
不為所動,亦不受染。
所以,禪宗有一句話:
但莫污染,別無聖解,
你只要心性不被污染,
另外並沒有聖人的見解啊;
別無聖解,聖人的聖。
意思就是:心性只要不被污染,
就沒有所謂其他聖人的見地,
不污染就是如如佛。
我便再「如是思惟:
澄」然「寂」靜不動之體「名」為「空」,
而「搖動」來去不定者「名」為「塵」,
是故即「以」有「搖動」生滅「者
名為塵」之「義」。
以上是我如何參悟「塵」字的經驗。
「佛」即證之而「言」:
「如是!」,
就是正如你(憍陳那)所說的。
詮論
本段不但可作靜坐時禪觀的法門
(就是觀法、觀心),
而且也是絕佳的「發明心地」的法門。
經云:「塵質搖動,虛空寂然」,
正可觀自心妄想紛飛之時,
即有不動之佛性在焉。
諸位!我敢在這裡講一句話:
沒有悟道的人,
怎麼樣都體會不出來,
不了解意識型態空無自性,
因境而生的生滅意識型態,
沒有品嚐到涅槃妙心的人,
打死,這一句話體會不出來,
他總會想找到:我要如如不動!
是不是?
我要如如不動!
諸位!你要體悟這一句話,
你一定要了解,
好!諸位把筆放下來,
我現在用手來比喻,
這個是心性,
這個是意識,
你一定要有這樣很清楚的正知正見,
這個就是心性,
這個就是意識型態,
我們一切眾生,統統停留在這個,
因為無明、煩惱他沒有脫落,
知道嗎?
無明、執著、煩惱卡在本性上,
他這一層沒有脫落的時候,
他根本體會不出
這個如如不動的心性是什麼,
他沒有辦法體會的!
這個心性夾雜著意識型態,
這個意識是由境界而起的,
它是空無自性的,
打破無明以後,桶底脫落,
本性才能顯現出來。
好!
你用生滅意識心:我要找如如不動!
還是生滅意識心;
我要找一個不分別,
就這一念,還是分別,
還是卡在如如不動的心性上面。
所以,我們就是心性上卡住一層很牢固的知見,
連想要去體悟那個如如不動的,
都把它觀想。
有一個居士來,
帶著一個法師,
說:我們上人想要來參學!
我說:是住下來嗎?
說:不是!
想要來請示幾個問題。
我說:那你問吧!
那法師就說:
佛法常常講:心性如虛空,
那我就把它觀想一個虛空,
我說:你這一念就不是虛空。
那慧律法師!
我什麼都不執著,
我什麼都不分別,
這一念是不是本性?
我說:不是!
那就繼續問了。
那法師:
就像虛空一樣,
沒有東、南、西、北,
我如是觀想,
也不作意,
是不是?
我說:這樣叫做無明!
他說:喔!那好難喔!
我說:這裡面沒有易跟難。
他說:那要怎麼樣去體會呢?
我說:沒有辦法,
悟道的人跟你講什麼,
你都會進去一種意識型態,
轉換成生滅意識心,
意思就是:
把如來不生不滅的藏性,統統化作意識型態,
統統用觀念在學佛,
就是你用生滅意識心聽經聞法,
沒有輪轉的涅槃妙心,
也會被你轉掉,變成生滅意識心。
意思就是說:
用生滅意識心聽經聞法的人,
是永遠沒有辦法進入佛的領域的,
是永遠沒有辦法的!
他說:喔!慧律法師!這麼難嗎?
是的!悟了就簡單。
所以,什麼是塵自生滅,自性不動?
還不是用講的!
因此我們動個念頭:
本性是什麼?
就是這個念頭,
就開始一直自己衍生種種的觀念,
想盡辦法,
諸位!
那想盡辦法的那一念就是無明,
因為落入語言、文字、次第的,
因為那個用由A點推論到B,
想盡辦法,
因為前面都是辦法嘛,
到最後就會沒有辦法!知道嗎?
因為你想盡辦法嘛!
那個就是一直用推論的意識型態,
由A推論到B,
我有辦法想到沒有辦法!
諸位!
最後那個沒辦法的,還是沒有辦法!
大悟的不是邏輯的東西,
不是意識型態的,
不是語言的,不是觀念的,
它不是生滅的東西;
它不離生滅。
是不是?
說:師父!您講的這樣很玄喔!
我還是回去念佛比較好!
我說:這樣對啦,
這樣對啦!
你學師媽就對了!
所以,要普遍利益眾生,
還是要勸修念佛法門,
才是正途。
師父!那我們就這樣放棄了嗎?
不!
要看你的福德因緣,
你這樣子有因緣提升自己的正念,
給自己一個開悟的機會,
給自己一個開悟的機會,
為什麼不給自己一個開悟的機會呢?
還是要繼續啊!
他說:好難喔!
是的!
你答對了,
很難!
不然我就不用搞三十年了!
你講什麼都不對!
底下,
經云:「塵質搖動,虛空寂然」,
正可以觀自心妄想紛飛之同時,
即有不動之佛性在焉。
其次將本段經文之大旨,列表如下:
塵:就是動搖
是對虛空來講的,
這個「空」就是虛空。
虛空:是不動的
客:是不住
主:是常住
349頁,
如經文及上表所示:
「客」的屬性,主要是不住;
不住的意思就是安住不下來;
不住的意思就是作不了主,
來了就一定要去,
去去來來,來來去去。
「塵」的屬性主要是動搖。
諸位!
「客」是比喻見惑;
「塵」是比喻思惑,
更微細,更難覺察!
懂得這個字面的意思是這一回事,
但因此而觀事相,
因而悟了其中道理,
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憍陳那在此的觀察,
用的是「對比法」,
也就是反襯法。
他先深入觀察「客」的行相,
依他所觀就是:
「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
宿、食事畢,
俶裝前途,不遑安住。」
這是他所觀察的行相。
但這種觀察很平板;
接著,從「客」,
又引發他對「主人」的行相的觀察,
這便令他的觀察,
由「平面」變成「立體」式的觀察,
而且由對「主人」的觀察、對比,
而更加凸顯出「客」的意義:
由於主人的「住」,
更反襯出客的來去匆匆,
其形相更加顯著,
也因此令其悟境更進一步提昇。
然而憍陳如這一段「心路歷程」,
對我們現代讀者來說,
最大的困難是:它是個「隱喻」,
是隱藏的比喻,
也就是它並沒有把所要比喻的事明講出來;
以因明學的話來說,就是:
經文只有「比喻」,而沒有「法合」。
法合就是用法來合於比喻。
因此這一段「法合」,
也就是比喻的真正目的,
就得我們自己去把它補起來;
若講得粗鬆或玄一點,
就是「要靠我們自己去體會」。
但我們寧可具體一點。
這段比喻的經文:
「譬如行客投寄旅亭‥‥‥不遑安住」,
接下來應是甚麼呢?
大概類似說:
眾生之塵勞煩惱,
「眾生之塵勞煩惱亦復如是,
有如行客,
投寄旅亭(生起之後,於心中暫住),
或宿或食
(煩惱住於心中的時間有長有短,並不一定),
宿食事畢,俶裝前途(在心中暫住後,即滅去),
就是生生滅滅了。
不遑安住(不會永遠留下來的──
是故煩惱心,念念無常,
生後暫住,住後即滅)。」
譬如說:
你以前為了考試那幾分在計較,
現在感覺沒有意義,
生滅心。
你以前生氣,
生氣以後,現在又平息了,
現在很理性的在聽經聞法了;
隔了幾天跟人家吵架,
煩惱心又起來了,
又生了,
又住了,
後來又平淡了、又滅了,
又原諒對方了,
就是這樣子,
生生滅滅,滅滅生生。
然而經文沒有把「法合」明講出來,
也有好處;
其好處有二:
一、由行者自己去體會,
則所解、所悟更深,
所謂「自得之則資之深」。
這「資」就是幫助的意思,
自己得到的,幫助得比較深,
也就是自己體悟的比較受用!
所以,師父一直強調說:
你要用心體會,
就是這個道理。
二、不明講出來,
則法合便很活潑,
不會僵化固定,
而可以隨行者的智力
而有不同層次的體悟──
不過對末世鈍根之人,
可能就是一頭霧水了;
不知所指為何,
因為真正的目的沒講出來。
諸位啊!
我剛出家的時候,
也看《楞嚴經》,
就是這裡講的:一頭霧水,
剛出家就看了。
後來看了《六祖壇經》,
喔!才體悟到涅槃的妙心,
再看《楞嚴經》,
就完全看得懂了!
隨著年齡層增長;
隨著佛法的滋潤;
隨著對心性的體悟,
就更深一層,
入木三分。
因此這個體悟需要時間,
只要你不怕吃苦,
不怕重複,
不怕無聊。
有的人還沒有進入《楞嚴經》的研究,
他一下就掃過來說:
哎呀!那個太難了,
研讀那一本來不及了,
了生死重要啊!
怎麼了生死?
要念佛啊!
是的!念佛,
他就《楞嚴經》放棄了,
他要用自己認為最快的方式,
不看、不聽、不聞,也不親近善知識,
就是用這種方法,
這《楞嚴經》就擱著了,
這個就是不給自己機會。
底下說:
不知所指為何,
因為真正的目的沒講出來。
接著經云:
「若實主人,自無攸往」。
「自無攸往」用白話講的就是:
不會跑掉。
這個「實主人」,
是實在的主人,不是假主人,
也不是喧賓奪主的主人。
這個「實主人」當然是隱喻真心本性了,
表示「本性不壞、不滅」。
這個主人也更進一步隱喻宗門所說的「主人公」,
或者是「當家作主」之義,
也是得自主、自在之義;
以此佛性成佛之後,堪為三界主,
乃至為法界的主人公,
佛出世時所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於法得自在,故稱為「主人」──
不只是這小小的旅店(此五蘊身心)之主人,
而且是整個「法界的大飯店」
(三千大千世界)的主人。
接著,下面這一段經文,
我們也照樣把法合試著給加進去:
「又如新霽(久雨初晴:
累劫生死,不逢佛法,
今方聞正法,故如久雨後之初晴),
清暘升天(依教起修後,得初見道,
自心慧日升於佛性之天),
光入隙中
(這個智慧光射入心門之隙縫當中),
縫隙之中,
就是縫隙中。
發明空中諸有塵相
(才發現照明自己本性之空中,
居然有這麼多的微細思惑之塵),
而眾生都不覺察。
所以塵質搖動
(且照見這些惑塵之體一直搖動個不停),
也就是意思就是:我們受外境的影響
沒有一時一刻不煩惱。
所以,我們對生命不了解,
生命對我們來講,就是一種懲罰;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我們對生命不了解,
生命對我們來講,是一種懲罰,
無時無刻不在痛苦自己,
好言相勸聽不進去的,
佛的真理也聽不進去的。
虛空寂然
(然而相對的,
卻顯出容受這一些塵質的本性之虛空,
卻一點也不受其動盪所影響,
而永遠保持著其寂然不動之體性。)」
這兩段觀照各有一個結論,
對於這兩個結論,
有一個地方值得特別留意的,
那就是:在「如是思惟」下,
憍陳那說:「不住名客,住名主人」,
這是總結上面的觀照思惟,
而且採用「主」和「客」對比的方法來顯示;
然而接著他又說:
「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用這一句話來作為總結,
但是這一句話
便又令整個思惟回到「客」的主題上去了。
現在先再看下面一段的結論,
然後我們再合起來談談其重要性。
下面一段的結論,
也是從「如是思惟」開始:
「澄寂名空,搖動名塵」,
仍然是以「空」與「塵」的對比法來顯示主題;
接著又是一個總結:
「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塵義,
還是回到「塵」去。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
憍陳那本來由觀照「客」,
而明了到「主人」;
又本來由觀照「塵」而照見「空」:
由「客」到「主」,
其思惟與理解可說推進了一步;
由「塵」到「空」,也是一樣,
是推進了一步。
如果在總結的時候,
憍陳那不退回去「客」與「塵」,
而是以「主」與「空」作結論,
那麼憍陳那所證的可能就不是阿羅漢,
而是無上菩提,
或者是大菩薩的果位。
因為照了「客」與「塵」,故不為客塵所動,
而能斷煩惱、證解脫,
得阿羅漢果;
但是,「客」與「塵」是末,
不是本,
而「主」與「空」才是本,
「本」就是最重要的。
若一心趨進,
而進修本性之「主」與「空」,
則必定克得大果。
然而二乘之人可謂捨本而逐末,
捨內而求外
(外就是「客塵」為外,
本性之「主空」為內),
不在主人邊用功,
反在客人邊求,
冀得小果,實是可惜!
最後再提示幾句話,以為本段之總結:
一切眾生之本性常住,有如「主人」,
無有來去,亦不消失;
本性如「空」,
今雖容受無量煩惱,
然其體本不動搖,
本不生滅。
眾生自心現之粗煩惱如「客」,
來來去去、熙熙攘攘,
生滅來去之相粗顯,
喧囂煩雜,
如旅店之行客;
眾生自心觀之細煩惱如「塵」,
如空中之「游絲」,
動搖不定。
然眾生心中之粗煩惱之來來去去,
卻不妨主人之不來去;
眾生心中之細煩惱之動搖晃盪,
卻不礙本性之空體不動不搖。
眾生界之根塵識十八界如客,
不住;
真性如主,常住,不生不滅。
俱生、分別二惑,
俱生跟分別,
俱生就是先天性的,
也就是無量劫來的;
分別就是後天性的。
與生俱來的惑,
還有後天增加的、強化的一種分別的惑,
二惑如塵,搖動;
心性之體如空,澄寂。
是故此段經文,
不但可以發明心地,
亦且可以明心見性。
經文: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
[屈已復開,開已又屈,]
[謂阿難言:「汝今何見?」]
[阿難言:]
[「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
[佛告阿難:]
[「汝見我手眾中開合,]
[為是我手有開有合?]
[為復汝見有開有合?」]
[阿難言:]
[「世尊寶手眾中開合,]
[我見如來手自開合,]
[非我見性有開有合。」]
[佛言:「誰動?誰靜?」]
[阿難言:「佛手不住,]
[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
[佛言:「如是。」]
這一段很簡單。
說:屈已又開,開了又屈,
就是這樣子,
這個比喻外境,
要阿難檢視自己的見性,
外境開合‥‥‥
是不是?
就是表示外境生滅,
自性,自性沒有開跟合,
自性就是不動的,
由客塵煩惱找到你的主人。
所以,一切境界現在你的前面,
記得!不要迷失你的主人,
不要迷失你的主人,
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就見到你的主人。
註釋
「屈已復開,開已又屈」:
這個用來啟示阿難外境不住之意。
「誰動?誰靜?」「誰」,是哪一個。
何者是動,何者是靜?
「佛手不住」:佛的手開合不住,
如客。
「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
我的能見之性尚沒有靜相可得,
何者有動而無住呢?
也就是說:
能見之性不但離於動相,
而且也離於靜相。
「如是」:這是佛印可阿難的回答。
阿難終於在這裡有所體悟,
外面的客塵煩惱,無關於我們的清淨自性。
所以,禪宗講:
但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就是這個道理。
見性無關於外境,
它是迥脫根塵,
靈光獨耀。
義貫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
彎「屈」其「五」千輻「輪」之「指,
諸位啊!你不要讀成五千喔,
這個不是五千喔;
加一個「個」的話,
五個千輻輪之指,
那更清楚了!
屈已復開,開已又屈」
(屈指成拳後,又開指為掌),
然後「謂阿難言:
汝今」有「何」所「見?
阿難言:
我見」到「如來」的「百寶輪掌,」
於大「眾中開合。
佛告阿難:
汝見我手」於大「眾中開合,
為是我」的「手有開有合?」
抑「為復汝」之能「見」之性
「有開有合」呢?
「阿難」答「言:
世尊」之「寶手」於大「眾中開合」,
而「我」則是「見」到「如來手自開合」
(開合的是如來的手),
而「非我」的能「見」之「性有開有合。
所以,再講一遍:
外在的塵自生滅,
自性是不動的。
佛」又問「言:」
此二者中,「誰動?誰靜?
阿難」答「言:
佛手」之開合「不住,
而我」的能「見」之「性尚無有靜」
連靜相都沒有!
尚無有靜相可得,
「誰為」動而「無住」者?
連靜相都沒有,
何況有動相呢?
「佛」印許而「言:如是。」
你講對了!
詮論
這裏顯示阿難
顯然受了憍陳那自陳悟境的啟示,
因此也能對於客與塵、主與空,
漸能領略判別了。
又,佛在問阿難手與見性的開合問題後,
馬上又問「誰動?誰靜?」
為甚麼?
因為「開合」的相比較粗顯易見,
開合‥‥‥
這個容易看到,
只有透過語言;
誰動?誰靜?
那就更細了!
而「動靜」之相比較細,
比較抽象,
也比較根本──
因為開合只是色塵的兩相,
而動靜則可以攝一切六塵的生住異滅,
生住異滅。
乃至六根、六識、六塵
以及十八界的生滅之總相。
如來為了令阿難速達一切法之根本相,
所以特再此一問。
這一段問答參究中顯示:
佛手乃為外塵,
而此外塵之開合來去,
皆能為見性之所覺知了別;
見性雖能覺知了別外塵之開合,
但它本身於彼覺知之中,
也不受其開合的影響,
更不會因覺知它的開合,而跟著開合。
這就是:外塵不住而無知,
見性常住不動而有知
(雖復有知,然也不動,
不必隨塵而動),
若了知此,
則知一切萬緣雖起滅紛飛,
而實無礙於見性。
單刀直入,具體而言:
佛手之開合,既然不妨見性之不動,
正如諸塵搖動而空不動一樣,
也是塵自生滅,自性不動。
若能體入此理,
則能照見一切法之起滅,
乃本性中之事。
沒有什麼稀特事,
悟道的人沒有奇特事,
平常心就是道。
你看到那邊一堆人在熱鬧、
在開音樂會、
在看搖滾,
你就知道那是生滅無常,
一定會敗壞的,
平常心是道,
你就不會再羨慕那一些名人、歌星、影星,
或者政治人物,
你從此以後不再羨慕這一些。
為什麼?
那一些都是起滅紛飛,
緣起緣滅的,
跟見性無關。
是不是?
果能如是者,則不為萬境所惑動。
諸位!
你動到執著的念,就被萬境所惑;
但莫於相上住著,
即不為萬境所惑,
關鍵就是這個: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當無所執著,而生清淨心,
三藏十二部經典,修行的關鍵就是找到了,
就是你進入了黑暗的這個暗室裡面,
找到了開關,
找到了開關。
好!我們休息一下。
*******中間休息*******
356頁,
經文: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
[即時阿難迴首右盼;]
[又放一光在阿難左,]
[阿難又則迴首左盼。]
[佛告阿難:]
[「汝頭今日何因搖動?」]
[阿難言:]
[「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
[故左右觀,頭自搖動。」]
[「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
[為汝頭動?為復見動?」]
[「世尊,我頭自動,]
[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佛言:「如是。」]
註釋
「汝頭今日何因搖動」:
這個「搖動」
正與前面的「塵質搖動」之「搖動」相呼應,
意欲阿難以「塵」來比喻作「頭」,
以「空」比喻作「見性」。
如下圖所示:
空→就是不動
見性→也是不動
塵→是搖動
空→是不動的
而頭→搖動
但是,見性→卻是不動,
這個很容易了解。
358頁,
「頭自搖動」:
因為要左右觀佛光,
以此因緣和合,
頭自然就左右擺動了。
義貫
「如來於是從」其千輻「輪掌中
飛」出「一」束「寶光在阿難右」邊,
「即時阿難」便「迴首右盼」;
如來「又放一」束「光在阿難左」邊,
「阿難又則迴首左盼。」
這時候「佛告阿難:
汝頭今日」為了「何因」而「搖動?
阿難」回答「言:
我」因「見如來」
從掌中「出妙寶光來」到「我左右,
故」我便向「左右觀」看佛光,
以此因緣我的「頭自」然隨之而「搖動」。
佛又問:「阿難,」
當「汝盼佛光,」而向「左右動頭」之際,
「為」是「汝頭」在「動?
為復」你的「見」性在「動?」
阿難答言:「世尊」,
只是「我」的「頭自」己在「動,
而我」的能「見」之「性,
尚無有」靜「止」之相,
「誰為搖動」者?
「佛」印許「言:如是。」
所以,我們的見性,
不屬動、不屬靜,
它是無相的智慧,
妙性天然就是不動,
超越一切根、塵、識,
而是自然的超越,
它一直存在的,
即一切相,離一切相,
它本來就是存在的,
只是我們一直沒有辦法體悟,
隨著根、塵、識團團轉,
轉無量劫來一直到今天,還是在轉!
詮論
這一段問答,
又進一步逼近問題的核心了:
由上面的外塵(佛手)之開合,
到自身(頭)的動搖,
也就是一步一步往內推求:
由「塵」而「根」,步步深究。
經文: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
[「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
[以不住者名之為客。]
[汝觀阿難,頭自搖動,見無所動;]
[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
「若復眾生」:
這是指還沒有悟到客、塵之義的凡夫人。
「見無舒卷」:
能見之性
實無跟著手舒張或者是卷曲。
義貫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
若復」有「眾生」,
仍未悟解客與塵的道理之義理,
即當「以」一切有「搖動」來去、生滅之相「者,
名之為塵;」
諸位!
這一句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你應當離之,
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因為凡所有相,
這個「相」包括生滅意識心,
根、塵、識,統統搖動、生滅之相,
名之為塵,
只要生滅,你就把它放下;
那麼,在這個宇宙當中,
哪一樣不是生滅?
哪一樣你可以不放下的嗎?
統統要放下!
且應「以」一切變遷「不住者名之為客。
你看看,
山河大地、我們的根身、器界,
哪一種不是在變遷?
萬法皆是敗壞之相,不是嗎?
汝」等但「觀阿難」剛才以根塵和合
而「頭」雖「自」有「搖動,」
然其能「見」之性並「無所動」,
不受頭之搖動之影響。
「又汝」等再「觀我」,
我的「手」只是「自」有「開合」之相,
而阿難的能「見」之性
並「無」隨之而「舒」張或者是收「卷」。
收卷。是不是?
詮論
這一段為總結對「客塵」的開示。
須知如來之所以開示客塵之義,
主要還是為了開示「主、空」之義。
因為「主空」的屬性:
是常住、是不動比較深隱難解,
故以「客塵」來作對比,
而烘托出它的精義。
又,為了加強教學的效果,
如來首先教憍陳那起來報告,
以作為示範。
憍陳那的報告,
除了將他的經驗跟與會大眾分享外,
主要還在於因他也是弟子之一,
這一來對阿難等人有親切感,
對於悟道不生畏怯;
二來也令他們實際看到悟道並非不可能,
不是只有如來才能悟道,
他們的同修師兄也有實際悟道的,
如此示範等於也是一種很大的激勵。
其次如來又舉手、開合、放光等,
阿難也因此而動頭等,
這些都是如來慈悲,
嘗試把很幽隱難知、難解的理與事
具象化、具體化,
為什麼叫具象化?
為什麼要具體化?
因為幽隱的,眾生難以觀察、難以理解;
用你易懂的、看得到的,
看得到的就是具象化、就是具體化,
來讓你對襯那個幽隱的、難見的,
種種的啟示。
充分顯示如來教學方法是活潑的,
所以,禪是活的,
它不是死的。
它是一種動態的教學,
而如來的教具,
則皆是就地取材。
又,客與塵之義,
如來最後顯示:「以搖動者名之為塵」,
並非只有頭之搖動才是塵,
而是舉凡一切搖動、來去、生滅之相的任何法,
統統叫做「塵」,
所以,注意!
這一句話就是說:萬法皆是塵;
但是悟了,萬法皆是性,
叫做性相本一如,
透得過相的假相,
透得過相的假相,
你就直達性真,
就這麼快!
相假性真。
這是最廣義的塵
(更不是只有六塵才是「塵」──
那是狹義的塵)。
又「客」之義,
如來說,
應「以不住者名之為客」,
不只是佛手之開合不住才叫做「客」,
而是舉凡一切生滅不住的法,
統統叫做「客」。
不住就是停不下來,
我們這裡,萬法沒有一樣停得下來,
我們從出生就走向死亡,
這個就是人類的宿命,
沒有辯解的餘地;
沒有通融的餘地,
生就是必需面對死亡,
而是每一個人都一定要面對的,
沒有例外!
復次,
在此「頭」代表了整個根身全部
或身上任何一部位,
而搖動就是代表一切變化之相:
生、住、異、滅。
生、住、異、滅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緣生;
「住」就是緣起的短暫性,
叫做住;
「異」就是緣起的變化性,
叫做異;
「滅」就是緣起的幻滅,
也就是滅相。
這個生、住、異、滅,
其實方便說,我們叫做生住滅,
平常就是生住滅,
把那個「異」除掉,
生住滅;
那麼,更簡單的叫做生滅。
所以,這個生滅的名詞,
是生住異滅的簡化,
我們如果一直講:生住異滅‥‥‥
就比較繁瑣;
我們如果講:生滅,
就比較直接。
所以,生滅就是生住異滅的簡化,
講二個字,大家比較容易理解,
也比較不會繁瑣。
所以此地「頭」的搖動,
就代表乃至
眼、耳、鼻、舌、身等一切搖動之相,
乃至連身來、身往、捨生、趣生等等
身命之大搖動的情況底下,
能見之性都是不動的,
因為搖動不住者為「塵」、為「客」;
不動常住者為「主」、為「空」。
但是,諸位!在這裡要特別注意的,
這個本性要到做人的時候,
才有機會去領悟到。
換句話說:你不能失去人身;
你失去了人身,
你就不可能成就佛道!
換句話說:
你想要見性,先必需擁有人身。
所以,在因果的法則上,你不能為惡;
你為惡,這個人身你就失去了,
你墮三途──地獄、餓鬼、畜生道,
雖有佛性,你不認識;
你生天,太享受了,
什麼是佛性不知道,
每天就是唱歌、跳舞了,
天界就是作樂而已啊,
沒辦法修行!
在這裡你要特別注意,
見性的先決條件就是得人身,
你想要得人身,你必需守住因果的法則,
也就是要持五戒、要行善,
要有一顆仁慈的心。
所以,我們常常講:
哎呀!那個人奸猾狡詐,人面獸心!
人的臉,是不是?
但是,是禽獸的心,
諸位!
禽獸的心,就會感得禽獸的果報。
所以,你發的心一定要正、
一定要善,而且是純善,
你一定要深信因果的可怕性,
這人身一失去,你變成一隻獅子!
譬如說:我們那一條狗小黑,
那狗,
常常跑來講堂那一隻小黑,
要不然,你請小黑進來,
我跟牠講經說法看看,
小黑!你本來有你本來的面目,
你可以明心見性的!
汪!
你真的可以!
汪汪!
牠頂多只能叫二聲。
這個明心見性,
雖然你有本性,可是,你變成一條狗,
你怎麼能顯示出這個本性出來呢?
所以,它這個得人身,
它有一個最可貴的地方,
就是走向佛道,
得人身最可貴的,就是這個人走向佛道;
得人身最悲哀的,
就是一輩子都沒聽過一句佛法,
這個是生命當中最悲哀的!
生命當中最悲哀的,
就是一句佛法都沒聽過,
不知道什麼是生,
不知道什麼是老、什麼是病、什麼是死,
拼了老命就是要追求欲望、金錢、男女、
跳舞、唱歌、名利,
要不然,要追求什麼?
所以,雖然說:
這個常住不動的心性為主、為空,
是那麼的重要;
諸位!
你沒有這個色身,免談!
所以,我常常看有些修行人,
把自己餓到不行,
餓到胃出血,
說這樣叫做修行,
我說:這樣子快變成外道了,
叫做自餓外道啊!
餓的空肚子,認為這樣叫做修行,
這個叫做自餓外道啊!
聽了佛法以後,
還得碰到真正的悟道的大善知識;
碰到了悟道的大善知識,
還得要有一個很好的環境;
很好的環境以後,
還必需自己要很有骨氣!
條件:
一、你要碰到大徹大悟的大善知識來點醒你;
二、你要有很好的環境;
這個環境很紛紛擾擾,
這個環境你沒辦法見性的。
第三、
見性屬於那個很勇敢的人、
直下肯承擔的人、
很有勇氣的人,
這個就是屬於他的,
種種條件。
所以,要悟到主、要悟到空,
找到那個真如本性,還真難!
故知「客塵」二字法門所要表顯的,
主要還是「常住、不動」
所以,萬法回歸心性,叫做正法;
離開心性說法,名為外道。
如果這個人講經說法,
不能進入如來第一義諦,究竟實相,
那個叫做結善緣,
不能說他叫做錯啦,
結結善緣。
所以,主要還是常住不動的主人公,
真如本性,
所以「客塵」二字實在是「指月之指」,
指月之指,
非真月也。
所以,你看,
如來說法與憍陳那比較就是不同,
最後還是指向究竟之處:
「頭自搖動,見無所動」,
以及「手自開合,見性無舒卷」,
你看!
佛陀的說法,都是回歸自性,
諸位看前面八個字:
頭自搖動,見性無所動,
你看!回歸到見性第一義諦。
以及手自開合,比喻外面的塵境,
見性無舒卷,
「舒」就是展開來;
「卷」就是縮回來。
你看!
佛陀說法,
從來不可以離開見性第一義諦的。
最後仍以「能見之性」為歸趨。
所以,開發每一個人的如來藏性,
就顯得特別的重要!
經云:
[「云何汝今以動為身?]
[以動為境?]
[從始洎終念念生滅?]
[遺失真性,]
[顛倒行事,]
[性心失真,]
[認物為己,]
[輪迴是中,]
[自取流轉。」]
佛陀就替眾生感歎了,
感歎眾生自取流轉,
沒有人讓你流轉,
是我們因為無明、沒智慧,
所以,變成生滅的流轉相,
執著這個生滅的假相,
苦的還是自己。
註釋
「以動為身」:
以搖動者為實身,
不知是身無常幻化,
執以為實,
妄計為我、為我所、我為彼所,
此即「身見」或者是我執之根本。
「以動為境」:
以搖動者為實境,
執心外實有,
諸位!
所有一切眾生,
沒有一個
不是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誤認為在心外的,
人生,整個地球的人類,
只要不學佛,
沒有一個會把日月星辰、山河大地
納歸到自己的心性的,
不懂的!
所以,執心外實有,
不了唯心,
此即屬於法執。
「從始洎終,念念生滅」:
「洎」,就是到。
在一生之中,
從頭到尾
都於念念中隨著此我執、法執而生滅。
法執而生滅。
「性心失真」:
本性以及真心既然遺失其真。
此遺失實乃迷而不自覺知,
因而非失而失,
失而不失;
一旦蒙善知識指示,直下體取,
其真復現,絲毫不減。
「認物為己」:
這一句話特別的重要,
你只要錯認為
這個地水火風構成的四大,
這個物相,把它誤認為是自己,
一切問題就來了,
你的痛苦就不會停止。
有了這個錯認,
我執、我所見、我所擁有的,
所有的鬥爭、爭執、攻擊、傷害、毀謗,
就避免不了,
絕對避免不了的!
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是非,
因為每一個眾生都是我執、我見,
有團體的地方,他就一定會搞對立,
他就分黨、就分派,
思想一樣的在一起,
就像水銀灑在地上,
水銀一灑下去,一塊一塊,
它就自己去凝聚,
物以類聚。
所以,一個大團體裡面,
一定有小團體;
小團體裡面,又有小團體,
三、四個就搞成一個團體;
四、五個就會搞成一個團體,
這四、五個就會欺負這二、三個,
後來又碰到三、四個,四、五個聯合起來;
就會欺負那其他的五、六個,
他就會這樣,
凝聚起來又散,散了以後又凝聚起來,
就是這樣子,
人類會為了自己的利害關係,
凝聚自己所需要的,
有我執就會變成照顧家庭,
所以,雄性他就會有攻擊性,
攻擊性。
他會為了保護這個家庭,
誰欺負他的兒子,
誰欺負他的兒女,
他那個雄性就類似毒蛇的毒液,
不准任何人傷害他的這個家庭,
而且在這個法律的層面來講,
他是合法的,
保護自己的妻子、兒女是合法的,
這先天性的。
}}他會為了保護這個家庭,誰欺負他的兒女,他那個雄性就類似毒蛇的毒液,不准任何人傷害到他的這個家庭,而且在這個法律的
層面來講,他
是合法的,保護自己的妻子、兒女是合法的,這先天性的。十法界都存在我們這個色身,一下子慈悲得像佛菩薩;一下嗔恨心,
像餓鬼道;一下子慳貪,像餓鬼道;一下子又好像懂得一點人間的道理,還講一點道理,就那一天生日快樂的時候!
人的心,它是一直變的,一下佛界,一下菩薩界、聲聞、緣覺、天、人、地獄、餓鬼、畜生,從DNA的角度來講,它什麼狀況都
會發生,啪!重新排列再重新組合,它什麼情況都會發生,不是像佛陀純陽。所以,男性裏面,擁有女性的特質;女性裏面,也
擁有男人的特質,有時候我們的角色會混亂的。在母胎裏面,剛開始的時候,男孩、女孩是沒有分的,知道嗎?是到最後,才開
始有男跟女發展開來。諸位!母親要生孩子不是母親的意思,母親要生孩子,是孩子產生一種化學作用,釋放出類似酵素,類似
一種訊息。知道嗎?是孩子說:我要出生的!不是母親。要不然,母親你去生生看,閑著沒事,肚子這麼大,你為什麼不趕快把
他生出來?不是母親啊,是兒子還沒有發出訊息,母親生不出來的!所以,孩子的出世,是孩子給母親訊息,才生出來的,不是
母親本身的。不是母親想要生就生得出來的!
底下,「認物為己」:「己」,就是我與我所。內誤認內四大妄身為實我,於外誤認外四大妄境為實我所,而貪著不舍。在這裏
講佛一個重要的觀念,佛在《楞伽經》裏面講:見一切相,觀照碎為微塵,眾相本空,無相可得,看到毛巾,觀想一下,碎為微
塵,顆粒微塵,諸相非相;看到牆壁,打開來,水泥打開來就是磚塊,磚塊磨成粉末狀,這是《楞伽經》,世尊教我們如是觀察
。看到一個人,觀想他死,死了以後風乾,風乾以後磨成粉末狀,丟在海邊,就是一堆沙!修學佛道有困難的地方,困難在哪里
?就是明明一個人,你說他沒有;也不能說沒有喔,緣起有;也不能說他有,因為他是生滅無常,所以,他是無。說無不對,說
有不對,就講透視相的虛妄性、不實在性,透視它,用這個名詞,最為關鍵、最為中道。用透視的功夫,透視緣起性的不實在性
、透視內四大的不實在性、透視山河大地的妄境的不實在性,你就瞭解,一切法不可貪著,貪著你吃的東西,你拿出來;貪嗔癡
一切的境界,你帶不走!世尊說:要擁有佛陀的智慧,需要有一顆冷靜分析的心,什麼事情冷靜一下、剖析一下,叫做析空觀,
分析萬法,你會發現,哇!身心世界本不可得,萬法都是妄,放下那一念就是真,原來修行這麼簡單!
底下,「自取流轉」:這一句是佛陀感歎,再輪回是中,自取流轉,意思就是說:不應當流轉,卻六道輪回一直轉。所以,這個
生死流轉皆由自取,都是自己!為什麼自取呢?你只要能所不斷,就沒有不生死的。非由他人之咎。完全由自己的起心動念。換
句話說:一件事情,你可以把它看得很嚴重;也可以把它看得很平淡。一件事情,你可以把它看說:別人在傷害我;但是,你也
可以把它轉換成:是別人在成就我,看你怎麼轉換這個念頭?看你怎麼轉化這個心境?既然唯心所造,就任我轉了。所以,見性
的人,轉都是正念、善念、都是放下,他就會轉!凡夫意識心,他怎麼轉就在陷阱裏面,他的思想受到這個毒害,知見受到誤導
,因此他怎麼轉都是煩惱。
一個弘法的法師,不可以把徒弟教化成:除了我以外,其他的統統不對!沒有權力去攻擊、傷害別人。諸位!一個弘法的法師,
這種思想是非常可怕的,他會使徒弟錯了,還認為自己是對。真正的弘法的法師,要把徒弟教育成大我:跟我意見相同的,我們
好好的研究,共同走向佛道;跟我們意見不同的,我們要合掌令歡喜,普天地萬物,無一處不是如來藏性。所以,一個弘法的法
師,必須把徒弟教育成大我,可以容納著異己的存在;不可以把徒弟教育成:跟我看法不同的,就是我的敵人!這樣佛教會完蛋
!跟我看法不同的,我尊重、我包容、我隨喜、我讚歎;跟我意見、看法相同的,我們隨喜、認同,共同朝向佛道,互相勉勵,
要有如此的胸襟,這個教育才成功。所以,弘法的法師,負有很重要下一代的教育的,我們必須把佛的心教育給下一代,佛的心
就是不能分內跟外、不能分彼跟此、不能分哪一個宗、哪一個派、哪一個道場,佛的心沒有這個。要把大我的心、佛菩薩的心,
來理解對方、來寬恕對方,而不可以把徒弟教育成處於敵對的狀態,這個是佛陀不允許的。教育你就是要讓你成佛,為什麼變成
一個敵對的心呢?敵對的心是魔的心啊;容忍、慈悲、納受的心,才是佛的心。同時也教育我們底下的法師,將來你們會成就,
各據一方,弘法利生,你要把你的徒弟教育成佛的心,記住師父的話!自取者,即自願如此。
義貫:佛言:「云何汝」等至「今,」仍然內「以」搖「動」者「為」實「身?」而外「以」搖「動」不住者「為」實「境?」
因而於每一期報身之中「從始洎終」,皆於「念念」中隨著這個我、法二執而「生」生「滅」滅?汝等既已認妄為真,故即「遺
失」本具之「真性」,因而更起種種「顛倒」惑而「行」無量顛倒「事」:既令本「性」真「心失」其本「真」,又妄「認」內
外「物為己」,於是便「輪回」於「是」妄身妄境之「中」,諸位!萬法無有真,就是妄,「自取」生死「流轉」,不得解脫。
詮論:這一段為總結「客塵」、「主空」的開示,而結束了十番顯見的第二番:「顯示見性不動」。如來在此指出這一番道理的
重要性:由於眾生妄取內外之搖動者為實,而不能體取不動、常住的心性,因而才會落入生死流轉。(然而那不動者,對凡夫來
講,實在是因為看不到、又摸不到,很難體會。因為般若是無形無相的,師父!什麼是道?般若心就是道、智慧心就是道。是故
「見相」容易,「見性」難——六祖講:離性說法,名為相說。這講經說法,他是不可能離開本性而說法的;離開本性而說法,
名為相說,那麼,講相就一定會有爭執。講這個相,就一定有種種的看法;講這個性就沒有爭執,佛佛道同啊,每一尊佛的道都
是相同,因為究竟悟,就是同一個如來藏性,沒有兩樣,所以,佛佛道同。只有凡夫爭得面紅耳赤,聖人看起來很好笑!
有一個人,在家居士懂了一點皮毛,佛法懂一點皮毛,老是透過一個居士就說:我要找慧律法師辯論!他要找我辯論啦!我就跟
那居士講,說:你傳話給他,就說他一定贏,我就讓你贏嘛,我讓你贏,我也沒有輸,我悟了本性不增不減,哪有贏跟輸這個觀
念?他要來跟我辯,就是他想贏嘛,我就讓你贏啊,不是很快樂嗎?我就告訴他:你就說:他來跟我辯論,他一定會贏!他一講
了以後,很高興,說:慧律法師不敢跟我辯論!三個字:好好笑!就是這樣子啊!眾生就是這樣子。最後一個,除非得大善知識
的接引。以下就是開始十番顯見的第三番。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等一下誦楞嚴咒,因為再講下去,它太長,講不完,我們希望每一堂課都講得精彩,入木三分,有味道!
就像我們炒這個素菜,很入味,吃起來很香;講經說法也是這樣子,佛法,文字上是死的,那個講經說法的人,心性是活的。所
以,每一堂課,我都儘量把它講得很精彩;就像一個掌廚的人,你們要享用我煮的菜,一個掌廚的人很會煮菜,煮出來,大家吃
了歡喜!師父每一堂課都盡心盡力的,把它講得很精彩,讓你受益匪淺,覺得說不虛此行,今生今世聽聞了佛法,死也甘願!為
什麼?就是一定要死啊!你好好的學佛,也是要死;說:哎呀!我不要學佛!你還是要死啊!所以,這種解脫的死,絕對遠比那
個無明的死好得太多,那一定的道理,一樣要死嘛,那我們就有智慧的死。諸位!這個就是四個字,叫做:法身慧命,你們今天
坐在底下,在做什麼工作呢?叫做長養聖胎,增長智慧,在養活你們的法身慧命,你們現在在養一個人,知道嗎?那個人就是你
的主人。你們現在在養你們的主人,你們不知道嗎?
你們在養什麼?養那個般若智慧,養你們的主人,讓它強壯,就是你們的智慧啊!不過,講歸講,回去之後,還是很快就跟人家
吵架,很快就又大小聲了,那個主人又跑掉了,客人又跑出來了。然後又發現:啊!這個是客人,不重要,我的主人跑到哪兒去
了?主人再提起來,喔!這是主人!(師父笑)通常一天裏面,二十四小時,主人只有來報到三分鐘,提起正念;三分鐘以後,
二十三鐘頭再五十七分,統統主人跑掉了!所以,要提起,那個主人要常常持續著。正在爭執的時候,主人正是要現前。知道嗎
?正在逆境的時候、最痛苦的時候,般若智慧正要用出來,不可以讓他迷惑;所有一切病苦的時候,正是我們用功的時候。
有一次我去住院,以前在南普陀,身體不好去看醫生,看醫生的時候,我就在那邊等,腸子痙攣,然後就叫:釋慧律!有的護士
叫錯了,叫:釋慧津!我就進來,師父!您怎麼樣啊?我說:腸子痙攣。然後他檢查,他說:我壓下去會不會痛?我說:不會痛
,壓下去不會痛。手一放,痛!他說:你這個是嚴重的痙攣,腸子整個塞到右邊來了,痛,就是這樣(師父強壓住肚子以示按捺
痛苦貌)。做法師不能哭呢!然後那一些婦人就在那邊:哎呀!醫生啊!快一點啦,我快死掉了!眾生一碰到病苦的時候就受不
了;我們稍微得佛的一點訊息,就是坐在那邊,痛,知道很痛,沒有錯,很痛,那個痙攣痛到快昏倒了,還是這樣勇敢的撐下來
。所以,有佛法,他的心的念力就非常強,就是抗壓性就很強。不過,記得!太痛不要一直忍,忍久了會出毛病的!你不知道嗎
?有一個女眾,忍那個尿,她就憋尿,後來膀胱爆掉,不騙你的,真的!這個病苦還不能一直忍的,忍到最後還是不行的,所以
,看不對勁還是要看醫生,忍還是要有一個程度的。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3-1-8 20:26:49
|
只看該作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