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15|回復: 1
|
楞嚴經講解55(第五十五講)阿難遭遇邪咒電子書.pdf
[複製鏈接]
|
|
楞嚴經講解55(第五十五講)阿難遭遇邪咒電子書.pdf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 楞嚴經(55)
好!把《義貫》請出來,
255頁,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楞嚴經義貫》,
第255頁,
第六節 阿難再度請法
為什麼我們不厭其煩的,
要把《楞嚴經》用一次文言文講過,
接著還要再講一次白話文的《義貫》註解呢?
最主要的就是要利益更多的眾生。
因為《楞嚴經》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
希望初學佛法的人,
或者是剛接觸正法的人,
都能夠受益;
如果一下子講得太深,
他領悟不來,
不受益。
所以,師父覺得說,
這本《義貫》寫得挺好,
又是白話文,
為了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
所以,我們不厭其煩的再一次的講;
雖然是重複,
但是,內容不太一樣。
也就是說:
《義貫》有《義貫》的資料;
《講義》有《講義》的註解的可取的資料,
因此結合起來,
就會變成很完美的一部經典,
只是講的人會比較辛苦,
因為花的時間相當的長。
底下,
第六節 阿難再度請法
經文: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我是如來最小之弟,]
[蒙佛慈愛,]
[雖今出家,猶恃憍憐,]
[所以多聞,未得無漏,]
[不能折伏娑毘羅咒,]
[為彼所轉,溺於淫舍。]
[當由不知真際所詣。]
[惟願世尊大慈哀愍,]
[開示我等奢摩他路;]
[令諸闡提隳彌戾車。」]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
[及諸大眾,傾渴翹佇,]
[欽聞示誨。]
註釋,
「偏袒右肩」:
在印度,出家眾平常著袈裟
是蓋著兩肩的,
為覆雙肩,
禮佛的時候,
為了表示敬意,
所以露出右肩,
以右方為大,
所以裸露右肩表示極其赤誠恭敬。
跟我們中國的這個儀式不太一樣,
我們中國認為裸露是不敬的;
在印度是恭敬的,
就是這邊全部都是露出來。
「右膝著地」:印度之敬禮法。
據《釋門歸敬儀》卷下載,
此禮又稱為互跪,或胡跪,
為有所啟請,或悔過授受之儀,
且云:
「僧是丈夫,
剛幹事立,
故制互跪。
「僧」就是比丘了。
尼是女弱,
是指比丘尼、女眾。
翹苦易勞,
故令長跪。」
就是因為體力的關係。
故在西域請法時或懺悔的時候
為男眾胡跪,女眾長跪。
但是在中土,就是中國,
除了真言宗;
真言宗就是密宗,
就是專門持咒的,
叫做真言宗。
某些儀軌以外,
一般全是長跪為多。
現在福報比較大一點了,
以前的出家人就很苦了,
受戒的時候跪下來,沒有蒲團的,
哪來的蒲團?
現在我們還坐得舒舒服服的,
拜的時候,有的人還腰痠背痛呢!
現在的人吃的苦,
比以前的修行人差太多了,
以前的人是很能吃苦的。
「如來最小之弟」:
佛父有四個兄弟,
四王共有八子,
阿難是八個堂兄弟當中年齡最小的。
「蒙佛慈愛」:指佛攝受他出家。
「猶恃憍憐」:
「恃」,就是倚靠,倚。
「憍」,同驕,恣的意思,
「恣」就是任意,
矜也,
就是有一點驕傲的意思。
在此為寵之義。
太寵愛了、太溺愛了。
「憐」,就是愛也。
此言,靠著佛對我的寵愛。
(所以就是有恃無恐了。)
這一點就是告訴你:
如果你一直讚歎佛;
譬如說:
我們一個學生,每天都讚歎老師;
可是,自己不用功,
假設說:
平常我們對老師拍馬屁,
也許老師平常這個作業給你分數高一點;
可是,有一關碰到的時候,
你就過不了,
哪一關呢?
就是聯考,
大學聯考要靠實力的。
這個聯考比喻什麼?
聯考比喻你臨命終,
臨命終的時候,就是真槍實彈的,
不是靠讚歎佛有辦法解決的。
讚歎佛、讚歎法、讚歎僧,
是佛弟子最基本的一個禮貌而已,
修行是真槍實彈的東西,
他要面對的是生老病死,
一切順逆二境、是非、恩怨都能夠放得下,
平常他就要這樣訓練的,
不是到臨命終的。
你可以常常任何一個道場,
聽任何一個法師或居士常常作如是說:
我要往生極樂世界‥‥‥
每一個都是這樣講。
有一次我到一個道場,
二個居士吵起來,
他看到我過去很不好意思,
我就叫他們二個過來,
我就說:
你們不是常常嘴巴講要往生極樂世界嗎?
你們為了這一點小事就吵起來,
平常都沒有辦法作得了主,
臨命終再加上病苦,
活著的時候,你都控制不了這種情緒,
只是為了這一丁點小事,
就爭得面紅耳赤,
又跟生死沒有關係,
智慧不撿,撿一堆垃圾回來,
嘴巴每次都講:我要往生極樂世界!
你想想看,
活著健康的時候,都控制不了這個念頭,
哪來臨命終可以生死自在呢?
所以,我們一般修行都是交差,
不是真槍實彈的在打,
交差就是:
我早課有參加、我晚課有參加,
那平常行住坐臥的煩惱呢?
那不關我的事,
吵架還是繼續吵架;
煩惱還是繼續煩惱,
反正修行就像打卡一樣,
佛陀!我有來,你有看到啊!
交差了,
不知道修行是二十四個小時的。
因此,記得!
你今天做一個學生,
重要的他就是要依教奉行,
這個才是被佛所讚歎的好學生,
依教奉行;
不是每天只有讚歎佛、讚歎法、讚歎僧,
而自己碰到煩惱,一點辦法都沒有。
因此,
修行不是靠著拍馬屁而可以成就的,
就是所有的人都不認識你,
可是,你面對一切順逆二境,
都可以寬恕、都可以原諒、
都可以作得了主,
你臨命終就有辦法。
所以,放下就接近佛道,
放下,再放下,就接近阿羅漢;
放下,再放下,徹底放下,
就接近菩薩;
最後,沒有東西可以放下,
就成佛,
體悟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那就沒有東西可以放下,
心境本一如,何來住無住?
那個時候就是成佛,
沒有東西可以放下,
放什麼呢?
自性本來就空,什麼東西要放下呢?
喔!
成佛。
修行,說困難非常困難;
說簡單也很簡單,
問題是肯不肯?
你一定要找到一個修行的中心點,
抓到一個重點,
這個重點就是放下,
你就真正的找到了佛、佛的這一條路線了。
底下,
「所以多聞,未得無漏」:
三聖學(就是三無漏學)
為聞、思、修。
三無漏學不是聞、思、修,
是戒、定、慧。
諸位!
三聖學、三無漏學,統統叫做戒、定、慧;
底下這個聞、思、修是三慧,
法師寫得太快了。
三聖學、三無漏學,都是指戒、定、慧;
而聞、思、修,底下都要加一個「慧」,
叫做聞慧、思慧、修慧,
這是三慧,不是三學。
為什麼「聞」底下加一個:慧?
就是聽經聞法可以開智慧;
「思」,
有正確的思惟,可以開智慧的;
「修」底下為什麼要加一個:慧?
就是你肯除掉那個頑強的習氣,
你的智慧就開展。
所以,你能保持心靜如水,
告訴你:
你就慢慢可以體會什麼是涅槃,
真正的幸福就到來了。
當你看一切相完全不貪著,
諸位!
幸福就降臨了,
幸福就降臨了;
解脫就接近了;
自在的日子就在我們的前面了,
離我們不遠了,
對境寂然,常不離佛。
阿難在修行上,只止於多聞,
未能再進一步,
而求得無漏道果。
「為彼所轉」:
「轉」,就是動也,影響、左右。
因阿難未得無漏道果,
為什麼叫「漏」呢?
「漏」就是煩惱的別名,
一個碗底下挖一個洞,這個水就會漏掉;
修善執著,就是有漏善,
修善的時候到處宣揚,
就是著一個我相在修善。
因為阿難未得無漏道果,
故道共戒未成,定力不足,
道共戒,我們已經解釋過了,
定共戒、道共戒,已經解釋過了。
故能為邪咒之力所轉動。
「溺於淫舍」:
「溺」,就是沈溺、汩沒。
因為邪咒的咒力所攝,
所以昏昏忱忱,
全身與心皆無力,
猶如人溺於水中,
無力抵擋流水之力。
阿難於淫舍中,無力自持,
故稱之為「溺」。
所以,很多人到海邊去就溺水而死。
又,溺水者將死,
而僧人溺於淫舍,法身慧命將盡,
故亦稱為「溺」。
其實不是溺水而死而已,
只要一不小心,他就會死,
今天新聞報導的,
有一團去到北海道,
北海道剛好下七十公分的雪,
這一團硬要爬山,
硬要爬山,
滿山都是雪,
硬要爬山,結果就爬,
整團都上去。
上到半山腰的時候,冰層斷裂,
這個山冰層,
這個山是這樣子,
斷裂就是這樣子整個,
一半的雪,
一半的雪整個斷裂,
上面整座山的雪全部都蓋下來,
十一個人全部活埋!
我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
阿彌陀佛!
還好這一團不是我帶的。
所以,我帶的地方,
出國第一個考慮的就是安全問題,
你看!都是年輕人。
很多事情不能硬幹的,
不行就是不行的!
修行也是這樣子的,
自己一個人要去修行,住茅蓬,
你沒有那種能力,
沒有辦法就是沒有辦法的。
就像這些登山隊,
下了七十公分;
七十公分等於到我的腰部,
這麼厚厚的一層,下雪,
下雪的時候,
那個重量還沒有說完全穩定,
蓬鬆蓬鬆,鬆鬆的,
雪是很容易崩的。
昨天發生的事情,北海道,
看了就是怵目驚心,
很難過!
為了玩,就不顧一切安全的問題。
底下,
「當由不知真際所詣」:
「真際」,就是真如實際之理地,
也就是真心。
「詣」,就是往,至。
此言,
定當是由於不知真心何往
(不知真心到哪裏去了,
以迷失真心故不知其所至之處)
才會如此。
阿難之意為,
若知道真心到那裏去,
(知道真心在那裏),
便知道怎麼修,
也才能把握住。
所以,諸位!
只有明心見性人、開悟的人,
才知道怎麼修行;
如果不開悟,
有一種情形就是要學老太婆,
老太婆,你跟她講:
有極樂世界、有南無阿彌陀佛,
統統不懷疑,
從此以後拿著念珠,
年歲也大了,
經教也不是很通達,
就完全信任佛陀、
信任善知識,
就一直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個是開悟,
大徹大悟可以了生死;
一個要學習老太婆的精神,
統統放下,
反正年歲也大了,就這樣念佛,
一心念佛,
也可以了生死的。
當然,有智慧更好了;
但是,有的人年歲實在是太大了,
聽到佛法,已經八十五了!
對不對?
說:老鄉!你今年多少?
俺八十五了!
我八十五了。
八十五,
再來聽《楞嚴經》還來得及嗎?
來不及了!
所以,能坐在這裡的人,
福報是很大的!
「奢摩他路」:
「奢摩他」,止也,定也。
也就是阿難在前面
所請的三種定名當中的第一個。
「路」,就是道,就是法門。
「闡提」:梵文叫做「一闡提」,
信不具,就是信心不具足,
叫做信不具。
也就是沒有信根之人,
佛在《涅槃經》中
稱一闡提人為斷善根種性:
以此類人不信三寶、
不信正理,
所以不能修行善法,
因此一切善根皆斷,
如此種性之人,
名為斷善根種性。
那麼,在座諸位是什麼種性呢?
就是多善根、多福德,
諸佛讚歎。
在座諸位啊!
你不要太小看坐在文殊講堂這裡,
在底下聽《楞嚴經》這樣的因緣,
這樣的因緣坐在底下,是諸佛歡喜啊、
諸佛讚歎。
「隳彌戾車」:
「隳」,就是壞,破壞,摧壞。
「彌戾車」,
翻譯為中文叫做垢濁種,下賤種,惡知見,
諸位!這個惡知見就是彌戾車,
所以,不必看那麼多,
彌戾車就是惡知見的意思。
以此類人在印度生於邊地
(也就是北方或者是西方),
全不信佛法。
阿難之意為,
如果佛速開示我等奢摩他大定之路,
不但我等得成定力,
甚至可以制伏魔外,
而令不信三寶之人,
摧毀其惡知見,
建立其正知見。
「五體投地」:
又稱為五輪投地
或者是五輪著地,
此為敬禮中之最上者。
《阿含經》云:
「二肘、二膝、頂名輪也。」
「傾渴翹佇」:
「傾」,就是傾心,全心全意。
「渴」,就是渴望,渴仰,
非常希望,非常期待之義。
「翹」,就是舉也,
也就是翹企,
也就是舉踵企望,
就是直立、腳根抬起來,
然後顛著腳尖,
向前方、遠方企盼地望著。
「佇」,就是等待。
此言,與會大眾都傾心渴望、
翹企地等待如來開示。
「欽聞示誨」:
「欽」,就是敬。
很恭敬地要聽如來的開示教誨。
所以,來這裡聽經聞法的人,
哪一種人會最受益?
就是用恭敬心來聽法的人,
那一種人最受用,
那一種人最受用!
如果抱著一個玩一玩的、熱鬧一下的,
那也不錯,
叫做結緣,
能跨進文殊講堂,
這樣坐在底下的,
聽得懂、聽不懂,這個善根都種下去了,
金剛種子都種下去了。
是不是?
這個也不得了,
不要說全部都貫通了。
底下,
詮論
阿難於七處全都被破之後,
現在已經無計可施,
於是再度請法。
因為是要請法,所以必須如法如儀、
起立頂禮,長跪承聽,
這不但表示尊重如來,
最主要還是表示尊重法,
及為莊嚴法故。
(近世由於電話方便,
許多人不懂事,
請教法師佛法的時候,
不但不親自去,頂禮如儀、長跪承聽──
還用打電話問哩!
實在太過「方便」了,
也太隨便了一些。
如此不尊重法,
如何能增長智慧呢?!)
講是這樣講,很好;
但是,如果大家都跑到文殊講堂來,
也麻煩很大!
所以,我們講堂設了一個方法,
就是說有問題就是寫信來,
寫信來。
底下就說:
阿難此次請法,一開始的時候說:
「我是如來最小之弟,
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
這段用意是啥?
是甚麼呢?
也就是西方辯論術所說的:
訴諸感情,
訴諸感情。
中國的文章學中論說文之作法也是說:
論辯之法有兩種:
一者說之以理、
二者動之以情。
因為阿難在這之前,已經詞窮理盡,
因此在說理這一條路上已經行不通了,
於是轉而欲動之以情;
不但訴諸情感,而且還訴諸憐憫,
而且還訴諸憐憫呢!
諸位如果問說:
出家人怎麼可以在論辯當中訴諸感情呢?
諸位須知,阿難在此時仍未得道,
所以還是凡夫之身,
所以凡夫的習氣還在,
即如前面論辯當中,
也是一直使用世俗的邏輯推論之法,
來談論佛法,
也是這個凡夫習氣的原因。
如果您問:
因為阿難仍未證道,是凡夫身,
所以論辯之中使用「訴諸感情」的方式,
但佛是無上正等正覺,
凡夫習氣已斷,
為何佛在七處徵心一開始
也是用類似的方法?
世尊說:
「汝我同氣,情均天倫‥‥‥。」
這又是為甚麼?
答:
這不是因為世尊愛訴諸感情的關係,
而是因為對象的關係:
由於當機的阿難仍未證道,
猶有凡夫的習氣,
而凡夫人最重的還是感情,
尤其是親情;
(所以凡夫眾生稱為有情)。
有一個居士問,
說:師父!
您的修行過程當中,
您認為凡夫、在凡夫的角度,
哪一種事情最難斷?
二種:
一個是感情;
一個是男女的欲望,
凡夫俗子這二種最難!
為什麼?
它是與生俱來的,
與生俱來的,
稱為本能。
是不是?
一出生,
家庭就是這樣,爸爸、媽媽,
誰不執著自己的親情?
長大了以後,
他有本能啊,他要結婚啊,
他很自然的要繁衍後代。
凡夫就是這二種,
有生物的本能,就是繁衍後代。
所以,一切的生物,如果不是人類,
一切的動物,差不多只有二種功能:
一、就是吃,
覓食,就是尋找食物;
二、就是繁衍後代,
一切眾生來到這個世間,
差不多為這二種事情在忙,
沒有像人類說
有高超的智慧來學佛、超越跟解脫,
沒有的!
一切的生物,幾乎都是為了這二種事情,
老鼠也好、貓也好、狗也好,
都是為了食物,
差不多!
非洲賽倫蓋園,
牛羚也是為了食物跑,
大象、河馬、鱷魚,
不管什麼生物,
出生就是為了吃,
要活下去啊!
長大了,本能發揮,
他就是要結婚。
凡夫俗子,二種力道最難:
就是感情上的執著、
欲望上的需求,
最難斷!
到了一個相當功夫的時候,
什麼就會最難斷呢?
就是微細的我慢,
他對感情上也沒有什麼執著,
對欲望上也無所要求;
可是,那種強烈的自我意識非常強,
包括學佛的都是一樣,
跟自己意見不同的,
馬上就把對方列為敵人,
學佛也是這樣子。
一個人也不情執,
也沒什麼欲望;
但是,他那個我慢,
那個微細的我慢,
那很難斷的,
一碰到就是我對,
你就一定不對的,
最難斷的!
底下,
所以是因為對象的關係,
由於阿難當機仍未證道,
猶有凡夫的習氣,
而凡夫最重的還是感情,
尤其是親情,
所以凡夫眾生稱為有情。
因為凡夫情重、智昏,
所以不容易曉之以理,
若動之以情,
則比較容易引他說出真話
(那時為說出真正出家的動機),
所以那不是如來貪愛,
而是一時權便誘導,
令發直心之言,
以便知病源所在,
應病與藥。
經文: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
[其光晃耀,如百千日,]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
[佛之威神,]
[令諸世界合成一界。]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
[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註釋
「從其面門放種種光」:
佛在開示大法之前,常先放光。
佛光代表佛的智慧光明,
佛的智慧光明可照破世間眾生的無明,
令得開悟。
所以,我高中的時候就在想:
我們活著到底是為什麼?
人生的價值意義是什麼?
我們為什麼要活下來?
生從哪裡來?死往哪裡去?
所以,從高中他就有這種疑惑了,
而看了種種的、接觸了種種,
譬如說:接觸了天主教,
我也去天主教堂唱唱聖歌,
禱告、唱聖歌,
還是不能相應,
我認為這個還不夠深。
再來,
初中的時候參加過聖經函授班,
也是基督教堂,
還是不相應。
再來,接觸一貫道道親,
對師父也很好。
後來長大一點,
自己看《孔子》、《孟子》,
《莊子》、
《老子》、《莊子》、《列子》、《韓非子》、
《中庸》、《大學》,
涉獵,
當然裡面也有很深的: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講得也是很好;
儒家講仁、義、禮、智、信。
為了這個佛法,
也找了很久很久的時間,
結果就在大學碰到佛法,
喔!
這下哪可能放它走呢?
這個就是我一輩子要找的,
這個講的才是究竟義嘛,
諸法皆空,緣起緣滅,
諸法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
哎呀!講得真是好啊!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講得太好了,
這個就是我要找的。
因此你們今天福報大,
有師父講解,
以前師父也是要自己找的。
底下,
所以佛放光,代表將破眾生的無明。
這是佛第二次放光。
第一次是在本經一開始,
佛在祇桓精舍當中,
從無見頂相(佛頂)上放光。
佛頂放光,
表示其法至高無上,最有威力,
為破邪外,
並開示如來最為無上秘密法門,
故從佛頂放光。
現在從面門放光,
面門代表生佛共見,
不像佛頂,
任何人,
乃至十地大菩薩也不得見佛頂,
所以稱為無見頂;
以面門為生佛共見,
所以代表佛將開示
心、佛、眾生三平等之法門,
也就是一切眾生共具之清淨本明之體。
所以在開示什麼?
佛在開示什麼?
在開示
每一個人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清淨心。
所以,
在《賢首五教儀》那一段話,
我們還是要重複再講,
舍利弗問世尊,
說:世尊!
令眾生界減,佛界增加,名為度眾生否?
世尊回答舍利弗:
作此見者,名為大邪見人。
何以故?
眾生界者就是佛界;
佛界者就是法界;
法界就是眾生界。
為什麼呢?
眾生界者畢竟空;
佛界者畢竟空;
法界者畢竟空。
舍利弗!
是故眾生界者就是佛界;
佛界就是法界;
法界就是眾生界。
舍利弗!
眾生界不增不減;
佛界不增不減;
法界不增不減,
作此見者,是名佛見。
喔!
原來萬法根本就是沒有增跟沒有減,
增就是妄想增,
減就是妄想減,
增、減是生滅意識心。
因此我們在這裡可以很清楚的來理解佛,
雖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可度,
因為自性本空,哪來眾生?
所以,有一次,
佛講經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停止,
手,佛的手就伸向虛空,
伸向虛空,
伸向虛空的時候,
然後,大動作的,
由右邊到左邊一抓,
問底下的弟子:覺否?
眾弟子默然,
沒有人知道佛的含義是什麼。
佛再舉第二次,
大動作的,舉得高高的,
再往下一抓:覺否?
了解這個道理嗎?
沒有一個人能夠回答。
好!佛就說:
諸法,色就是空,
這個手舉起來,就表示心的意思,
心要像虛空一樣,
如果你說執著,
其實這個世間沒有東西可以讓你執著,
緣起的東西,它都會敗壞,
也就是說:你一定要面對死亡,
你所擁有的東西,其實都是虛妄的東西,
短暫的讓你用。
喔!
所以,佛告訴你:
手一舉起來就表示說,
這個動作,
表示世間沒有任何一種東西
值得讓你執著、讓你痛苦,
家財萬貫也好,
孝子賢孫也好,
它都是無常的原則之下在推進的。
為什麼《金剛經》裡面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一句話就告訴你:
佛就是把精神領域昇華到萬法如如不動。
佛也一樣是活著啊,
佛陀的精神領域裡面,
沒有任何的我執,
沒有任何的法執,
也就是放無量的智慧光。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障礙,
也就是沒有一法可以執著。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
應當無所執著,而生清淨心,
生清淨心,每一個人都有的清淨心。
我們為什麼會執著?
因為不能理解色就是空的道理、
緣起性空的道理,
所以,我們才會認為有東西可以執著,
認為有東西可以快樂、依靠;
佛陀說:錯了!
萬法都是無常,
在這個世間,
是沒有一種東西可以依靠的;
只有依靠你的如來藏性,
這個東西才可以依靠,
叫做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也就是完全要靠自己放下的功夫,
朋友啊、親戚啊,只能安慰安慰我們。
所以,還是再一次的勸導佛弟子:
千萬不要把不愉快的事情──
哪一個人對不起你;
哪一個人傷害過你;
或者是你們彼此之間不愉快,
一定要記得師父的話,
從現在起,昨天發生的事情;
不管前年‥‥‥
前年,就更不應該了;
那十年前,就更不應該了;
就是昨天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今天就要統統放到東流,
江水東流,一去不復返,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諸位!
一個人活在過去,是沒有未來的,
一個人一直活在痛苦的陰影、
不愉快的陰影,
他根本就沒有快樂、沒有幸福的,
我們一定要懂得這層道理:
過去心不可得。
所以,朋友之間有誤會,
趕快修好;
兄弟之間有誤會,趕快和好;
姊妹、父母親、師徒之間有誤會,
趕快化解,
融入絕對,
沒有執著、沒有分別,
法法本來就是平等的。
諸位!
這樣才叫做過日子啊!
不懂得生命,
生命對我們來講是一種懲罰;
可是,懂得生命的人,
每一分、每一秒他都在享受了,
他都在享受了。
所以,有人問,
說:師父!什麼是極樂世界?
我說:現在就是了,
你這一顆涅槃的妙心,
不是極樂世界是什麼呢?
是不是?
所以,活在過去,是沒有未來的。
底下,
「晃耀」:
「晃」,就是光明貌。
「耀」,就是照耀。
「如百千日」:
據看過佛光的人
(如佛之舍利放光)說,
佛光雖亮(能照黑夜猶如白天),
但並不刺眼。
(筆者昔在閉關時也有幸見過一次,)
師父也見過,所以我能講,
我大學的‥‥‥
大一;
我想想看,不是大一,
大二‥‥‥我算一下,
大二,
大二的時候;
還是大三,我也記不清楚了。
有一次,
我跟二個同學住在一起,
我睡在上鋪,
然後,
那個周圍,
有的人常常睡覺睡得不舒服,
那一天睡覺的時候,
有人‥‥‥
還沒有睡著喔,
還沒有睡著喔,
就往我這裡的脖子壓下去,
往心臟、脖子壓下去,完全不能呼吸,
還沒有睡著,人還是清醒的呢,
就不能動了!
不能動的時候,一緊張,
因為那時候學佛也不是很深,
是不是?
要不然,結個什麼手印來治他,
沒有啊,
那時候只有知道阿彌陀佛,
只認識阿彌陀佛。
那時候,一緊張起來,
因為壓,
哇!不能喘、呼吸了,
就一直念南無阿彌陀佛‥‥‥
救我啊!
南無阿彌陀佛‥‥‥
很虔誠,
南無阿彌陀佛,
一直念‥‥‥念到幾分鐘,
還沒睡覺,
那時候很急很急,
念南無阿彌陀佛‥‥‥
很急,很大聲,
二個同學都聽到我念得很大聲,
結果那個佛光,
阿彌陀佛的光,
這一下子光掃過來,
哇!怎麼這麼亮啊?
又不刺眼,
就像這裡書上寫的一樣,
猶如白天,真的不刺眼,
師父見過。
不過,是拜那一次餓鬼把我掐脖子之賜,
才念到這麼虔誠,
平常好像沒有念得這麼虔誠;
碰到困難的時候,
這一句阿彌陀佛還真好用!
底下,
佛光如百千日,
表示自性光明無量,
佛智亦復無量。
「普佛世界」:
「普」,就是普徧。
普徧的十方佛世界,
非局限於某一方之佛世界,
表佛力無量。
262頁,
「六種震動」:動、起、涌、震、吼、擊。
《大般若經》卷一:
「爾時世尊在師子座,
入師子遊戲三昧,
以神通力,
感動三千大千世界國土六種震動:
東涌西沒,西涌東沒,
南涌北沒,北涌南沒,
邊涌中沒,中涌邊沒,
地皆柔軟,
令眾生和悅。」
為什麼極樂世界的地是柔軟的呢?
為什麼?
因為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都是柔軟心,
柔軟心感得柔軟地。
我們娑婆世界的地,為什麼都是硬的呢?
啊?
因為眾生的剛強,
感得的國土就是剛強,
你看,路都是硬的。
極樂世界不是這樣子的,
極樂世界,腳一踩上去的時候,
都像是海棉一樣的,有墊底的,
軟硬剛好適中,
那是柔軟心感得了極樂世界的果報。
所以,哪裡都不用去,
記得!
全力以赴的求生極樂世界就對了,
那個世界太好了,
清涼;
這個世界太苦了,
沒有一樣東西值得我們留戀的,
活得再有錢、
幹到總統,二屆八年還是要下來啊!
對不對?
碰到台灣的首富,
得到癌症,也沒辦法,
家人得到癌症,也是沒辦法,
還是要死啊!
這個世間真相認清楚了,
你就很能知足快樂,
好像也沒有什麼好計較的。
「普佛世界」代表眾生自身當體;
「六種震動」代表六識妄心將破。
「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
「微塵國土」,
「國土」與佛土或佛世界同。
微塵國土就是無邊之佛土。
此於事相上說,
就是十方無量的如微塵之佛土,
皆一時開顯出來,
令眾生皆得見。
於性上言,
也就是「十方微塵國土」乃自心自性,
以自心自性含藏無量妙寶,
也就是十方佛土也含藏在此本性之中,
所以稱之為「如來藏」。
「一時」,頓也。
一時開現,
表示由於佛之開示
以及威神加持,
眾生佛性得以頓時開現,
此表本經之無上頓法,
所以說:
「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
是故能令未悟者「不歷僧祇獲法身」。
不歷僧祇獲法身是什麼意思?
就是頓悟,
就是頓悟,
不必經過阿僧祇劫,
就可以見到、獲到平等法身。
怎麼樣能夠得到平等法身呢?
它就是諸法畢竟空。
所以說:諸位!
有平等心的人就擁有法身。
因此記得!
沒有分別心,平等心就是佛的心。
底下,
「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
於相上言,
真的是佛以威神之力,
令諸佛世界都合成一世界,
表十方法界為「一真法界」。
在性上言,
「佛之威神」指眾生本有的智光。
「諸世界」,指眾生由自心妄想,
將自本心種種分別區隔,
因而化一精明為六和合,
於是內外隔礙不通;
我們現在眾生就是這樣子,
眼睛只能見,耳朵只能聞,
六根不互通的。
今以佛開示,
悟自性本有威神,
而將自心區隔之世界,全部打通,
故至圓通,而還成一真。
所以,諸位!
修行的關鍵在破我執、在破法執,
我執怎麼破?
二六時中都告訴自己:
這個是地水火風構成的,
實在是不淨身,生滅無常。
如果我們今天肯面對自己,
我們就有覺悟的機會,
假設說:我們把刀子一劃,
把這內臟擺出來,
然後就這樣走路,
用透明的玻璃把它裝起來,
看到自己的內臟,
我看到你的內臟,
也看到自己的內臟,
諸位!
所有的美統統消失,
統統消失!
你不管是再穿什麼樣的衣服、
戴什麼樣的鑽戒,
如果心臟、肺臟、肝臟、
大腸、小腸全部挖出來;
這個人如果還活著的話,
就把五臟六腑擺在前面,
攤開來,
就這樣走路,
然後用一個玻璃罩罩起來,
一樣活著,
然後我看:
哇!
原來你身上、身中就是這一堆!
你也是囉;
那麼,就不會再舉行世界選美大會,
台灣美眉小姐選拔比賽,
因為都是一堆腸子啊,
看要選哪一副比較大嗎?
還是什麼?
所以,我們的眾生他就是愚癡,
也就是只能看到這一層表皮,
再裡面他看不進去,
也不去討論,
也不去理解,也不去觀照,
所以,他寧願迷迷糊糊的,
不認識自己一輩子,
寧願過這種迷糊的日子,
寧願過這種不透視的日子。
聖人不一樣,
他一眼就貫穿世間的真相;
一眼就透視全世界的真相,
全世界的真相就是假相。
所以,有人問說:
師父!您修行三十年了,
有什麼心得?
有!
萬法皆如幻,無有一法真,
放下即見真,
見真即如如,
萬法無有真,
放下就見真,
就是這樣子。
底下,
「其世界中,
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此義有三:
一、從相上言,
即如經文所述,
十方世界諸大菩薩,不離本國,不起於座,
合掌聽釋尊說法。
二、從性上言,
「其世界」,即自心本性,
「諸大菩薩」,即諸識,
「皆住本國」,表諸識不動不起,
而「合掌承聽」,
即以清淨本心,恭持如來妙法。
三、從密教言,(此深密義也),
「其世界」,
是指(自心當中)大曼荼羅。
「諸大菩薩」是即此曼荼羅中之諸聖。
曼荼羅就是我們所講的壇場。
「皆住本國」,即住於本尊三昧。
所以,密教裡面,
有以觀世音菩薩為本尊、
文殊師利菩薩為本尊、
彌陀佛為本尊,
都有的,
修過密法的人都知道。
「合掌承聽」,無言受教護持也。
264頁,
第七節世出世間二種根本
經文:
[佛告阿難:]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
[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
[乃至別成聲聞、緣覺,]
[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
[皆由不知二種根本,]
[錯亂修習;]
[猶如煮沙欲成嘉饌,]
[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註釋
「無始來」:無量世、無量劫以來。
以其劫數無量,時間邈遠,
「邈遠」就是久遠。
非凡夫俗智所能理解、理會,
亦非菩薩、聲緣、緣覺所能完全了知,
這聲緣就是聲聞、緣覺,
如果把那個聲聞‥‥‥
亦非菩薩、聲聞、緣覺所能完全了知,
所以,聲緣就是把它改成聲聞。
亦非菩薩、聲聞、緣覺所能完全了知,
唯佛與佛乃能究竟。
以其初始如是幽隱難了,
故方便謂之無始。
所以,要見本性,
因為它很微細,太難了!
因此一般人大部分都是放棄,
大部分都是念念佛,
就是執著、執持這一句佛號;
也不能說不對,
但是,修行起來會很費力,
因為強迫壓住自己。
是不是?
所以,本性修行叫做真金修行;
意識心修行叫做鍍金。
譬如說:這一塊純金,
那就無論你怎麼刮它,都是純金;
如果是鍍金的話,鍍金的話,
稍微一刮,哇!
前面表皮這一層鍍金一劃開來,
金就消失了,
結果裡面是鐵的。
意識心修行,
縱然讓你暫時得到一點定,
或者是一點安穩,
但是,因為根本無明沒有斷、
沒有破,
所以,他就一直重複‥‥‥
一直想盡辦法要壓下去。
所以,在座諸位!要講一句良心話:
不見性的人,
硬要把這一句佛號壓下一切煩惱,
諸位!是很難的。
所以,聽到了正法以後,
不解經教,不悟心性,
說:我不聽經、不聞法、
不開悟、不親近善知識,
我就這樣念佛!
也不能說不好,
會很辛苦的,
因為心法不懂,無從下手,
煩惱來了硬壓‥‥‥
到最後有一天就會爆,
到最後有一天他就會爆!
我們人的心靈是很可怕的,
日本七三一部隊佔據中國,
做慘不人道的實驗,
這個都有記載,台灣的影片也有。
他日本要測試,測試,
一個人的心裡恐懼以後,
會恐懼到什麼狀況?
他就把中國人抓起來綁著,
綁著,
男眾抓起來綁著;
綁著的時候,把眼睛矇起來,
兩腳、兩手都綁起來,矇起來,
日本人要測試什麼?
測試心裡的恐懼感,會造成什麼嚴重的後遺症?
綁起來,
綁起來的時候,他就用那個冰塊,
冰塊,
冰塊,
把這個腕部,
這個腕部把它割一道,
割一道,
割一道,流一點點血,痛,
然後,就告訴這個病人,
就告訴這個實驗的人,
因為眼睛被矇起來,他沒看到,
他就告訴他(病人):
你的血在滴了,
我們已經把你割了,割這個腕了。
就聽到底下這個臉盆,
ㄉㄡ‥‥‥
就一直滴,
他這個人就開始慌了,
因為他眼睛沒有看到,
他就認為:
我的血一直在消失、在流失了‥‥‥
事實上沒有,
事實上沒有,
他是用冰塊,
讓它滴‥‥‥
他聽到那個聲音,
就像自己的血一直在滴,
內心極大的恐懼,
極大的恐懼就是說:
我快死了,
我沒有辦法,我快死了!
然後,就滴一個鐘頭、
二個鐘頭、三個鐘頭,
然後,每隔一點時間就告訴他:
說:你的血已經流500CC了;
說:你的血已經流到1000CC了!
這個人愈來就愈緊張‥‥‥
結果幾個鐘頭以後,
死了,
死掉了!
但是,事實上沒有,
只有畫一橫讓他痛,
讓他痛,
讓他感覺到說很痛,
然後,以為是在滴血;
但事實上,血並沒有滴下來,
只有少許而已。
人類的心靈受到這樣子騙、
欺誑你,
你看,
人類的這種恐懼感,可以置人於死,
可以讓一個正常的人死亡,
可見佛陀所講的:
萬法唯心所造。
因此我們更了解,
心靈是更重要的治療,
你今天身上吃到砒霜,
或者是毒藥,
趕快找西醫,有救!
如果你速度快一點,
趕快洗腸,打那個解毒針,
你有救,
身體的毒;
心靈的毒沒辦法,
這個世間,
哪有一種藥可以解決心靈上的毒?
心靈上的毒就是貪、瞋、癡。
因此我們每一個人心靈都有毒,
我們無量億劫來,
我們的心靈都充滿著毒,
憤怒就是毒啊!
醫學上發現,
當我們憤怒的時候,
血液就含有毒素;
當我們憤怒的時候,
心臟會跳得更快;
憤怒的時候,有時候會腦充血。
心靈,在全世界裡面都找不到藥,
說:心靈無藥醫、心病無藥醫,
那是因為他沒有碰到佛法。
所以,一個真正健康的人,
除了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以外,
諸位!一個健康的心靈;
如果這個人割的人是擁有正念的人,
一心一意求生極樂世界的人,
割了以後,是不是?
他也沒有辦法掙扎,
日本人槍、刀拿在旁邊,
起來也是死啊;
躺著流血到最後也是死啊!
對不對?
割下去的時候,他每一滴就念;
反正統統要死,念南無阿彌陀佛:
ㄉ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來接我吧,來吧!
那日本人會發現,
好久好久他都不會死!
為什麼?
他不恐懼啊,
他不會恐懼。
美國最近發表,
美國最近發表一篇文章,
說:宗教信仰
比用藥物治療心靈的病更快。
也就是說:
他把得到憂鬱症的人,
或者得到心靈創傷的人,
創傷的人,
統統送進去醫院做實驗,
身體、心靈受到重創的,
統統用房間‥‥‥
這一半隔開來,給他藥物,
沒有任何的宗教信仰;
另外一半給他藥物,
然後,怎麼樣?
他信宗教,唱唱聖歌啊;
因為他們美國對佛教也不認識,
信仰耶穌基督、聖母瑪利亞,
他就祈禱,
很快樂的在唱聖歌。
結果美國實驗,
這一半唱聖歌的、每天都在禱告的,
知道他臨命終可以往生天堂的,
他懷著一個希望,
這邊的人病都好了;
這一邊只有用藥物,沒有宗教信仰的人,
病都沒有好,
就用藥物控制。
你看看,
一個藥物加心靈;
一個信仰跟寄託。
所以,醫生說:
祈禱會產生奇蹟。
這基督教醫生講的,
祈禱真的會有奇蹟,
也就是他們是向上帝;
我們力道更大,
他上帝,我們是佛啊,
九界之尊,
十法界唯我獨尊,就是佛啊!
是不是?
我們的心的念力就更大了!
因此我們就了解說,
我們今生今世能聽到正法,
我們的心靈它就會健康。
心靈,
諸位!心靈健康有什麼好處?
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我們的靈魂;
因為靈魂是清淨的,
他對佛有信心、
對淨土有信心,
他臨命終的時候,再加上助念,
各個都能往生極樂世界淨土,
力道之大,毋庸置疑。
因此,
佛法是世間的一盞明燈,
我在台大演講,也講過這一句話:
人的一輩子,沒有聽到一句正法,
是生命當中的大不幸,
一句佛法都沒聽過!
師父用了這一點時間來告訴你,
心靈正念有多麼的重要,
有多麼的重要!
底下,
「種種顛倒」:
所言「顛倒」,一般有兩種:
一、凡夫四倒──
凡夫有四種顛倒:
於世間不堅法中,
無常計常、無樂計樂、
無我計我、不淨計淨,
所以成為四種顛倒。
為什麼?
這世間大家都享受囉,
不知道它是無常,
我們把它當作:死亡離我們太遙遠了!
這個世間明明沒有快樂,
咦?我們認為有快樂,
錢多一點、
老婆多幾個、
房地產多幾棟,
最好是幹到總統,
或者是國家主席,
或者是競選什麼立委。
是不是?
他們認為這世間,
財、色、名,就認為這是最快樂的;
但事實上,這是生滅無常法的,
很快就消失的。
無我計我,
這個色身實在是沒有我,
佛陀說:既然沒有我,
我們所有的執著不是多餘的嗎?
所有的痛苦不是多餘的嗎?
所以,無我,快樂就到;
無我就沒有私心,
沒有私心就不會畫地自限,
也不會剛愎自用。
所以,師父一再強調:
學歷無關於解脫,
書讀得多,跟解脫是無關的。
不淨計淨,
所以稱為四種顛倒,
此四倒為意業,
也就是妄惑,
為凡夫生死流轉(分段生死),
長劫不能得脫之本因。
第二、二乘四種顛倒──
二乘對於真如所現的
一切究竟不生滅之堅法當中,
常計無常,
諸位!這個「常」,注意!
這個「常」是常樂我淨、涅槃的常,
跟前面那個是完全意義不同的,
前面無常計常,
那個「常」是眾生妄計,
虛妄的執著,
無常法,把它當作是永恆的;
這裡的常計無常可完全不一樣,
完全不同的思想領域的。
這裡的常計無常就是:
我們的涅槃妙心是究竟真常,
二乘人認為那是無常;
究竟涅槃的真樂,他把它計作無樂;
究竟涅槃的真我,他把它計作無我,
所以,這個「我」是指真心;
涅槃的妙淨明心是真淨,
他把它妄計作是不淨。
所以成為二乘的四種顛倒,
以是四倒,
令其妄起欣厭,
欣就是欣向涅槃;
厭,厭就是厭惡生死,
欣就是向著涅槃;
厭就是厭離生死,
還是有取捨。
欣涅槃寂靜之樂,而厭生死,
所以不起大願度眾生、度脫眾生,
二乘人修行:
我解脫最重要了,哪什麼講經說法呢?
哪什麼弘法呢?
利益眾生?
他會講:
我自己生死都沒了了,
講經說法利益什麼眾生呢?
大乘菩薩不一樣:
我成就,
也希望一切眾生成就,
所以,做起佛教的事業,
也就是弘法利生,轉大法輪。
二乘人不起大願度脫眾生,
但自度脫,以求自了,
以是顛倒,
令其不得究竟,不樂求無上菩提,
是故雖入於有餘依涅槃,
有餘依涅槃有二種解釋:
法執未斷,稱為有餘依;
果報尚存,稱為有餘依涅槃。
所以,這個有餘依涅槃有二種解釋:
因已經斷了,子縛已斷就是因,
果報尚存,
這個就是一種有餘依涅槃;
我執斷了,法執還沒有斷,
那麼就是叫做有餘依,
剩下法執還沒有斷。
所以,這個有餘依涅槃二種解釋。
然其阿賴耶仍受微細的生死
(叫做變易生死)。
因為一個分段生死,
一個是變易生死。
在本經此文中的顛倒,
則指九界眾生不了真心,
迷真逐妄,
所以成顛倒妄惑。
好!我們休息十五分。
*******中間休息*******
好!
265頁,
中間,
「業種自然」:
「業」,就是造業。
「種」,就是熏成種子。
「自然」,
為自然而遭受果報,
也就是你造業就是一定要遭受果報。
所以,世間沒有冤枉的事情,
有因必定有果。
有「法爾如是」之義。
前面的「顛倒」是屬於起惑,
這裏的「業種」屬於造業,
「自然」為受果報:
起惑、造業、受果報(惑、業、苦三者)
就是一切眾生輪迴的根本型態。
「如惡叉聚」:
惡叉,義為綖貫珠,金剛子。
為印度一種樹名,
亦其果實之名。
此種樹所結果實,皆三粒同一個蒂,
所以稱為惡叉聚,
佛法中用以譬喻惑、業、苦,
「惑」就是無知、
就是無明。
所以,一個人沒有錢還是其次;
一個人這一輩子沒有智慧,
那就是不管男人女人、有錢沒有錢,
他就是一定要苦一輩子,
而且是生生世世都要受苦!
沒有錢很苦,
是一輩子;
沒有智慧的苦是無量億劫!
我們命有二種:
一種是身體的身命;
一種是法身的慧命,
法身的慧命是會延續的。
所以,今天諸位種下了這個因,
結下了這個智慧之門,
這個金剛種子,百千萬劫都不會消失。
所以,這個惑、業、苦,
是不修行人妄造,
妄惑造這個妄業,
受這個虛妄的痛苦,
三者之間互相關連。
如《成唯識論》卷二:
「一切有情無始以來有種種界,
如惡叉聚,法爾而有。」
惡叉聚之果實呈紫色,
印度人多用來染色或者是榨油,
其果核可作念珠之用。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
前面是指一般凡夫的顛倒。
凡夫起惑、造業,而受種種苦報,
因果不斷,固然可憐,
而諸修行人,縱使有心修行,
如果不了本心,
而以生滅為本修因,
而欲求佛乘之不生不滅無上菩提,
是不可得的,
這便是修行人的顛倒。
以如是顛倒而修行,
不得所願,
也是十分可愍
「乃至別成聲聞、緣覺」:
「乃至」,就是甚至。
「別」者,就是即非通途,
而有岔道之義。
此謂,有些修行人,
雖有心求無上菩提,
但是以不了常住真心,
以致錯亂修習,
因此不但不能成就無上菩提,
甚至還走出佛乘之坦途,入於岔道,
而成為二乘(聲聞、緣覺)。
《大般若經》的魔事品中所說的:
退墮二乘,是菩薩魔事。
菩薩最重要的是要成就無上菩提的,
現在變成自了漢了。
何以故?
因為菩薩墮為二乘,不能成就佛道,
諸魔歡喜。
「及成外道」:
修行人志求無上菩提,
而以本修因虛妄故,
不能成就菩提。
反而墮為二乘,已經夠慘的;
但還有更糟糕的:
不但迷失本性,
而且於心外見法,
而修行外道法。
什麼叫做心外見法呢?
也就是說:
你要淨土,往生淨土,
其實淨土就是我們這一顆心,
你一直提升這個正念,
令心清淨,
淨土自然就顯現。
我們要了解,
在事相來講,
的的確確有極樂世界;
在理上來講,
這一念現前清淨,就是極樂世界。
因此心外沒有淨土的,
你往生極樂世界去,
也是因為清淨的念頭,
所感得的一個淨土啊,
所以,也是必需你現在的這顆心,
所以,心外是沒有法的。
心外沒有法,這在告訴我們什麼?
告訴我們念念覺觀,
念念覺醒,
念念自覺,
念念正知,念念正觀,
念念正見,
統統從自性中發出來的,
依靠外面的東西是不可靠的。
所以,怎麼樣的師父,就會教出怎麼樣的徒弟。
所以,因此,
佛法如果只在事相上來追求,
就會變成外道;
佛法是心法,
如果懂得佛的心,
才是真正的走入佛門的正道,
否則跟外道也沒什麼差別,
而外道是心外求法。
這就是《楞伽經》中所說的
「學佛法成外道」
以及「佛法中外道」,
這種魔事末法時期特別多,
近日尤盛,
許多人競相與外道打交道,
互相交流、互學所長,
邪正不分,越迷越遠矣。
越迷越遠。
現在有很多就這樣子了,
把什麼基督教、天主教、什麼宗教
統統聚在一起,
互相交流,
讓人家分不清楚:
都是一樣啊!
人家問:基督教、佛教一樣?
一樣,一樣!
天主教跟佛教?
也一樣!
那為什麼要信佛?
我們佛教不是否定其他的宗教,
是尊重其他的宗教,
我們佛教所講的只是告訴修行人:
其他的宗教我們應當尊重,
但是,我們應當理解,
它是不究竟,
不能出三界,
不能斷煩惱,不能究竟菩提,
不是說他們不好,
我們一定要很清楚這樣子的理念。
修學佛道的人,
對其他的宗教一概尊重,
某一種宗教,在某一個時間跟空間,
一定會產生一種
對人類多少有一點去惡從善的作用。
是不是?
至少有個宗教的依靠信仰嘛,
因為他如果沒有機會聽到佛法的話,
那其他的宗教就是唯一的依靠。
所以,佛教不是否定其他的宗教,
而是更尊重其他的宗教;
只是說:
其他的宗教因為是生滅法,
而且是依靠某一種權威的上帝,
而佛陀說:這樣是不究竟的,
是不能超三界的。
只有這樣講。
因此我們佛弟子更有那個雅量,
看到外道,我們一樣合掌,
彼此之間互相歡喜。
是不是?
你要讓他了解這麼甚深的無上的法,
實在是很困難!
尤其在這麼短的時間接觸,
師父!您開示幾句佛法給他聽?
要從哪裡開示呢?
我跟我們的同學;
一個人入於外道,
我告訴你:就沒辦法出來!
我跟我們一個同學,大學一個同學,
在討論基督教、佛教的教義、教理,
一直在討論,
他對我也很尊重;
我對他也非常尊重,
我們用佛的心在交談。
交談當中,
他發現佛法講的最究竟,
他沒有辦法跟師父反駁,
他也講不過師父,
就是說:哎呀!這佛法講得真是好!
最後他講一句話,你就會沒轍,
說:林同學!
我知道佛法真的很好;
可是,我還是要去信基督教。
然後,我就雙手一攤,
二個字:沒轍!
真的沒有辦法的,
他明明就知道佛教講的最究竟。
是不是?
他就是不信佛啊!
所以,那個要信佛教的,
要有善根、佛根、慧根、
菜根;
就是用不到海尼根(酒名),
真的!
所以,坐在底下的人,
這可不是那種一般的根啊!
是不是?
因此我們就知道說,
進入佛門的每一個眾生,
都是有相當的善根,
這一步他才會跨進來的。
是不是?
像我們跟我們同學,
讀大學的時候,
跟同學講:
同學,同學!
今天我們學校
有請外面的學者、教授來演講,
你要不要去聽聽看?
來演講佛法,很棒呢!
他說:你們去吧!
你們要去極樂世界的去聽,
我這個人是要下地獄的,
我不去!
怎麼拉、怎麼勉強、怎麼鼓勵,
沒有用的,
真的!
所以,碰到了,就是六祖講的:
有緣的,就是要好好的跟他傳法;
沒有緣就合掌令歡喜,
諍與道相違,
不需要諍論的。
底下,
「諸天」:也就是欲界六天、
色界諸禪天、
無色界諸空天。
此諸天,除了淨居天以外,
皆是凡夫所住;
眾生之不發菩提心者,
修福布施,
命終承其所修福,得生六欲天;
又,
若不發菩提心而修凡夫禪,
得四禪定,
命終即生於色界四禪天;
若不發菩提心而修四空定,
命終即生無色界四空天。
這些去處,對凡夫來講是很好的,
因為皆是善道;
但對於原本志求佛道的修行人來講,
那就很糟糕了,
因為天福彌久,
一來耽誤了進趨無上菩提之路,
二來天福受盡了,便會墮落受苦。
是不是?
我看經典,我嚇一跳,
你猜猜看,
玉皇大帝有幾個老婆?
你猜猜看,
我看到經典,我都嚇一跳!
玉皇大帝,我們所拜的天公,
娶多少個老婆?
來!猜猜看,
我現在講出來的數目,你會嚇一跳!
我們現在的人討了三個、五個老婆,
那個不算什麼,
玉皇大帝有多少個老婆?
這樣子,
二萬!
twenty thousand二萬個老婆,
二萬,
玉皇大帝!
比陽間的人娶的老婆更多,
陽間的人就算娶十個,
也才他的二千分之一而已!
我看到這一段,我都嚇一跳,
不曉得會不會記載錯誤?
天公看到之後,不知道會不會生氣:
我哪有娶這麼多個?
底下,
天福彌久,
一來耽誤了進趨無上菩提之路,
二來天福受盡,便會墮落受苦。
尤其是第一種,
雖然發心學佛,
若只知修福,
而墮至三乘之外,
成為凡夫之人天乘,
尤為可憐。
猶如五祖大師對門人說:
「汝等終日只求福田,
不求出離生死苦海,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諸位!
這八個字你要好好的參: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意思就是說:
你一直做善事、一直布施,
卻不懂得佛法、不懂得心法;
記得!
佛教是解脫法,不是慈善事業,
你一定要弄得很清楚,
這個是關鍵啊!
什麼是佛法?什麼是正法?
就是讓你解脫的叫做正法、叫做佛法,
不是要你來做善事的,
要弄得很清楚!
如果我們有了正念,
隨緣能力我們去做善;
但是,把佛法、佛教當作做善,
卻忘記了聽經聞法,
不懂得心法是什麼,
那佛是什麼,你根本不認識。
是不是?
佛教是解脫法,不是慈善機構,
要弄得很清楚!
好!
我們佛教做慈善,
如果更進一步的,把他引進來佛法,
那就更好了!
所以,很多的基金會、慈善機構,
就是佛門開的,
那很好,
在行善的過程當中,
要引入正知正見,
讓人家認識了正法,
這不愧是一種善巧方便。
但佛門中這類人,近來愈來愈普遍了,
乃至已經蔚為風氣,
竟然成為當今佛教的主流;
那你就知道,
福,變成造福行善了,
對於清淨自性的法門,一竅不通。
佛子其觳觫乎?
「觳觫」就是害怕發抖的樣子,
意思就是:
難道我們佛弟子不戒慎恐懼乎?
要戒慎恐懼。
底下,翻過來,
268頁,
「魔王、以及魔眷屬」:
「魔」的梵文叫做「魔羅」,
意思就是奪命、障礙、擾亂、破壞、殺者。
有四種魘:
煩惱魔、五陰魔、天魔、死魔。
此中,死魔為能奪眾生身命者,
故為奪命以及殺者。
其他三者,皆能破壞修行,
奪眾生之慧命,
所以也是奪命者。
又,「魔王」有兩種,
一是欲界天的大自在天王,
一個是色界天的摩醯首羅天王。
若修行人,修習禪定以及福業,
然以其心惡,
或不由正道,
命終即墮為魔王;
所以,要看你發的是什麼心?
若其福業小者,不能成為魔王,
便成為魔之眷屬。
又,如果在世時,
聽從或護持修行邪道魔業者,
身壞命終,
也依其本業而墮為魔眷屬。
諸位!
這一段要畫雙紅線,
就是在家居士
連護持的師父跟道場,都要用智慧選擇。
為什麼?
就一直拿出來布施啊,
也不管這個人是正知正見、邪知邪見,
就一直拿出來布施‥‥‥
結果護持到最後,
身壞命終,依其本業墮為魔的眷屬。
為什麼?
護持錯了!
這一段可是很重要的。
這一段的意思是告訴你:
連護持都要選擇,
都要用智慧選擇是不是正法;
是不是如理如法如律、正法的道場,
連護持都要這樣選擇。
底下,
「二種根本」:
為世間眾生輪迴之根本,
以及出世間一切眾生本具之成佛根本
(也就是如來藏性)。
「錯亂修習」:錯修、亂修。
由於自不能知二種根本,
又不能親近善知識,
或為惡知識所誤,
因此錯修二乘,
乃至亂修外道、人天道、魔道,
種種盲修瞎煉,
皆以無知故。
「猶如煮沙欲成嘉饌」:
比喻不可能之事,
以「因」不對,
則「果」必不能成。
佛經中這麼妙的譬喻,
吾人徧覽世界各國一切文學、哲學,
皆無出其右者;
乃知佛智之不可思議。
「塵劫」:如塵沙一般多的劫數,
無量劫之意思。
我們碰到了佛法,
如果再不解脫,
就會繼續無量劫的輪迴,
想起來是很悲哀
我們碰到了佛法,如果再不解脫,就會繼續無量劫的輪回,想起來是很悲哀的!
義貫:[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劫以[來],迷真心執妄心,於自心中生[種種顛倒]妄想,如是起惑、造[業],於八識中熏成[種]
子,因此法爾[自然]而感生死之果報,此惑業苦三者[如惡叉聚]之果實一蒂三果,互不相離。不僅凡夫由於自心顛倒而流轉生死,
甚至[諸修行人],雖本欲求佛道,由於不會本心,而以生滅心為本修因,故[不能得成無上菩提],有的[乃至]偏離佛乘,修行[別]乘
墮[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乃至有樂行世法,墮於人天乘,成為[諸天],或更有修行邪道成就而成[魔王,及魔]之[眷屬]。凡此
,[皆由]於[不知二種根本],而[錯亂修習],如是修行,不論再怎麼努力,仍[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如[塵]沙[劫]數的時間,[終不
能得]成菩提。
詮論:發心修行當然很好,但發心要正;以[因]正,[果]才能正。但如果不會本心,而只依生滅心去修,縱經塵劫也是徒勞;不但
徒勞,還會走入小路(二乘)、邪路(外道)、岔路(諸天)、惡路(魔王及魔眷屬),都不自知,都還以為自己是在佛道、菩
薩道上!因為沒有正知啊、沒有正見。所以,佛陀八正道裏面,第一個叫做正知正見,你看,這個有多重要!就是修學佛道的指
南針,現在叫做衛星定位,修學佛道第一個重要的是什麼?正知正見。正知正見從哪里來?要從大善知識來。
底下《義貫》,這是法師的感慨,說:際此末法,佛在此之開示,不正說中了現在的世象?現在整個世界及佛教界越來越亂,百
家爭鳴,各出新招,很少願意堅持如來所說的[原版]的佛教。講得真是好,不用[原版]的!多有所創作或[修正],或增或損,以[符
合時代的要求](然卻可放棄菩提的要求),因此,學佛法成二乘道、成外道、成人天道、成魔道,比比皆是。尤其是成二乘道及
人天道者,特別多,儼然已成為當今佛教之[顯學]:此中修佛法成二乘道者,例如不宣揚大乘,卻大倡阿含及四念處等小乘法,且
視為[根本],乃至貶抑大乘修法,如是之人,若是出家眾,則罪過大矣,何則?一者背負佛恩,二者背負眾生恩。背負佛恩者,如
來種種苦口,無非是要眾生發無上菩提心,入一佛乘,企求佛道;而彼等乃違背佛之大悲深心,自背大乘,教人背舍大乘,求於
自了,斷滅佛種,豈非大過?又,若出家人,在此大乘的國度,為大乘僧吃大乘信徒的飯(受大乘信徒的信施),卻提倡小乘,
豈非有負眾生?講得真是好!
其次,近來佛教界提倡及力行人天乘的更多,幾乎舉目皆是,寺院道場大多受到波及,也都或多或少跟進(隨喜)——因為大家
都這樣作嘛!不這麼作就落伍了,就會被淘汰了!照這樣下去,也許不久,佛教界將有一片[新氣象],那個“新氣象”,就是不好的
氣象。那時,只講經律論、求戒定慧的大乘八宗[老貨色],將被日新月異的[新產品]所全盤取代了。現在就看了很多了,和尚不作
怪,信徒不來拜,就是搞這些!我慧律法師不行,我只是一個普通、平凡的出家人,我還是如理、如法、如佛所說,佛怎麼講、
祖師大德怎麼講,我就照本宣科這樣宣揚,我述而不作,不敢創新,我沒有這個能耐,也沒有這種功夫。為什麼?因為我怕下地
獄啊,好好的佛種,到我這一代斷掉了,沒有罪過嗎?我們要負起承前啟後的責任,弘揚正法有多麼重要!
現在很多了,現在差不多都固定的模式,就是法會、念佛、拜佛、誦經、吃素、放生,差不多整個佛教大部分都定位在這樣,就
是吃素、念佛、誦經、放生,定位為:這樣叫做修行。我們不能說這樣叫做不對,這樣也對。念佛、誦經都對啊;放生、吃素,
統統對,這個時代問題出在哪里?問題出在對究竟義不瞭解;對佛陀的究竟解脫的根本教義、教理不瞭解,大家總要走那個最快
的路,看看有沒有那個現成的?現成的就是說:看看有沒有不要修的,然後,找一個上師,幫我加持、灌頂一下。生死就了了,
這樣叫做快!又輕鬆,但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了生死,必需要按部就班來。
說:法師!您弘揚了佛法三十幾年,不覺得很辛苦嗎?是啊!是很辛苦啊,那到我這一代不弘揚,那誰來做呢?孟子講:大丈夫
舍我其誰?你沒有這個能力,沒話講;有這個能力不做,有罪的!你有這個般若智慧、你有這個能力、有這個魄力,閱讀了三藏
,開了大般若智慧,明心見性,不利益眾生,你做什麼?整天睡覺喔?雖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可度,這個就是我們的責任
。雖然佛教講超越;可是,不能忘記現實的責任是什麼,你一定要完成現在的責任,才能講超越的。沒有盡人力,不能講聽天命
的,沒有盡人力,不夠資格講後面這一句話:聽天命的。你一定要盡人力:我已經盡力了!再來就是聽天命。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2-11-26 18:54:20
|
只看該作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