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672|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六妙門講記--妙境長老講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9-7 15:52: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六妙門講記

妙境長老講述

於西元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靜坐前開示:



  這裏的觀音禅寺主人慈悲,大家發心在這裏學習禅,這件事是非常吉祥。我們日常生活裏面,我們的身口意,是一個動亂的情況,非佛教徒當然不感覺啥麽,但是,我們相信佛法的人,我們閱讀佛經(我們閱讀經律論),我們才知道,這是一個凡夫的境界,是一個不合道理的境界,所以,我們佛教徒願意改善我們現在這種不合道理的情況。如何改善呢?就是從受戒開始。我們剛才先受八關齋戒,是非常好,以戒爲基礎,然後我們就學習禅,禅就是止觀,止觀就是定慧,就是學習戒定慧,這是非常很好。學習禅,禅就是定慧,定慧就是止觀,就是從我們這一念心來開始改善我們的行爲。行爲是由思想發動的,所以,改善行爲就應該改善我們的思想。思想裏面,大概的說,有二個問題(就是二種過失),一個是動亂的過失,一個是愚癡(沒有智慧)。動亂的過失,必須以止的方法改善它,我們内心裏面的愚癡,就要以慧(觀)的方法改善它。改善成功以後,就是聖人,就不是凡夫。如果我們參加過禅七的人,就應該對修止觀的事情,能有多少認識。


  這裏的主人邀會我來這裏,與大家一起學習六妙門,這六個方法也就是止觀。簡單說,「數、随、止」就是止,「觀、還、淨」裏面有止也有觀。用這樣的方法來改善我們的内心。但是,現在先不說那麽多,我先說其中簡單的一件事。我們修止之時,内心裏面亂,要叫它不要亂,這件事,如何叫它不要亂呢?就是把我們這一念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要動,就是這樣的方法。安住在所緣境上不要動,這句話說得很容易(不是難),但是,做起來可能不是那麽理想。例如,這裏有你的一個位置,你坐在那裏不要動,這是指身體而言,現在不是指身體,而是指你的這一念心,這一念心,你選擇一個所緣境,你在那裏不要動,你要這樣去思惟,如何才能不動呢?就是你選擇你的所緣境之時,把所緣境明明白白的顯現在你的心裏面,我再重複一句,你選好你的所緣境以後,你将你的心安住在所緣境上,如何叫做安住在所緣境上?就是将所緣境明明白白的(一點也不含糊的)顯現在你的心裏面,這就叫做安住在所緣境上。這樣的意思,似乎是所緣境安住在你的心上,也可以這樣說,但是,事實上,就是心安住在所緣境上。譬喻說,這個地方有一個大蓮花,我睜眼一看這個蓮花,是什麽顔色,是什麽形相,然後把眼睛閉上,把這個蓮花的形相顯現在心裏面,這就是心安住在蓮花上面。如此,這裏面的要點,就是要把所緣境明明白白的顯現在心裏面,你要這樣注意,這是第一個注意點。第二點,必須一次又一次不斷重複的憶念所緣境(憶念這個所緣境),如此,你的心就不斷的相續安住在所緣境,它就不散亂。譬喻說,我想念我的母親,我母親的相貌就在我的心裏面現出來,這時候,我一直憶念我的母親,我母親的面貌就一直在我的心裏面顯現出來,也就是我的心一直安住在所緣境。這個道理是一樣的,若你不憶念所緣境,所緣境就沒有了,那麽,你的心就是妄想了,所以,我們歡喜靜坐的人,感覺心老是亂,心老是跑,心安住不下來。現在你要知道,爲什麽你的心亂了、跑了呢?就是你沒有憶念所緣境,所以你的心就跑了。如果你憶念所緣境,你的心就沒有跑,心就在所緣境住下來。很簡單,我們通常說「要訣」,這就是要訣。就是你不斷的憶念所緣境,那麽,你的心就不會亂,就不會有妄想,一直明靜的安住在所緣境上面,就是這樣子。我先講到這裏。


  現在我們經行一刻鍾,大家自由選擇你經行的地方,你自由選擇你的經行地方,你願意慢步經行就慢步經行,你願意快步經行就快步經行。但是,經行有一個條件,你不要東張西望,也不要看任何人,不要四個眼睛相對看,就看自己這一念心,雖然是在經行走路,但是,你自己要注意這一念心,叫它不要亂,叫它不要動,這是一個方法。第二個方法,你注意你的腳的一起一落,我們走路有三個步驟,起、進、落,你就注意你的腳,起、進、落,你的心就不會亂,心就一直安住在這裏不會亂,而這個方法是能治病的,能治療我們身體上的病痛。我們現在經行十五分鍾,其實,如果你有需要,你經行一個鍾頭都可以。


六妙門:


  我們佛教徒,想要在佛法裏面有成就,一定要先學習,而對於坐禅這件事,是更要學習,如果你小小知道一些,那是不夠用的,不夠用而你也願意學,你的志願是很可贊歎的,但是你容易有問題,所以非要學不可。對於學,這件事,在今日我們北傳佛教的情形來看,是最好的時期,是最适合我們學習的一個時代,因爲我們要學習關於禅方面的書多了,而且比以前更完備,所以是最好的。假設是五十年前,恐怕是不行的,因爲參考書不夠。&&題目:


  我們現在想要學習的,就是經論裏面說的「六妙門」,很多的經論裏面都有提到,「數、随、止、觀、還、淨」,一共這六個方法。六個方法稱之爲妙門,是什麽意思?妙,就是好、良好的意思。什麽是最好的?涅槃是最好的。世間的事情,都是令你苦惱的,隻有涅槃能令你快樂,所以,涅槃稱爲妙。這六個方法是涅槃的門。你學習這六個方法,你按這六個方法去修行,你就可以得涅槃。就像一個大寶樓閣,有一個門,你可以從這個門進到大寶樓閣裏面來。這六個方法是涅槃的門,所以,稱之爲妙門。以上是說六妙門的題目。


  「數随止觀還淨」,這六個方法,的确有淺深的不同。前三個,是屬於止;後三個方法,有止也有觀,有觀也有止。我前面已提過方法,釋迦牟尼佛爲我們說的方法,就像醫生開的藥方,它是來對治我們身口意上面的毛病(我們身口意上面的過失)。你有這樣的過失,就用這樣的方法來對治,如果能消除過失,那麽,這件事就是成功了。


  我前面已說過,我們第一個錯誤的地方,就是心裏面動亂(浮動)、不寂靜;第二個錯誤,就是我們沒有智慧,沒有智慧就不能見到真理,不能見到真理,所以心裏動亂。動亂是一切的煩惱活動,若把煩惱的活動消除了,愚癡的糊塗颠倒也就消除了,那麽,我們就有戒定慧。得到戒定慧,就與真理相應,那就是涅槃。現在我們就一個一個的解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樓主| 發表於 2012-9-7 15:53:50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息:


  數,随,這二個方法是以息爲所緣境。息,就是我們的出入息,這口氣,呼出去又吸回來,吸進來以後又呼出去,這就叫做息。這個息,我曾經說過,它有四個息,呼出去是由臍至鼻,叫做「出息」,出息是氣自然的向外出,不是你叫它出。它出的時候,出、出,它就不出了,但是,它又沒有立刻吸進來,在這個地方,也不出也不入,有一個息(休息的息),這個名字叫做「内出息」。由臍至鼻,叫做「出息」,這個出息以後,也沒有入息也沒有出息,這個時候叫做「内出息」,時間當然很短。然後就開始入息,入息是由鼻至臍,這叫做「入息」,入的時候,入、入,它就不入了,不入以後也沒有出,中間有一個休息,不入也不出,叫做「内入息」。這樣總加起來,出息、内出息、入息、内入息。有四個息。這四個息,我們不靜坐的人也不感覺有這回事,頂多說有出息、入息,其他二個息是不感覺的。但是,你若長時期靜坐,這四個息就出來了,就是有四個不同,而且逐漸的會長。逐漸的,内入息、内出息,會長,它會有變化。若年紀大且沒有修行的人,他的内出息的時間較長,其他的較短。若小孩子,他的内入息較長。後來,我問中醫生,他說是對的。中醫說:年紀老的人,腎虛,内入息是入到腎裏面,腎不受,所以内入息就是短;小孩的腎是特别強,所以他的内入息就是長,這是中醫生說的話。但是,用功修行的人,雖然年紀老了,他的出入息長短是不一定,他有時會逐漸進步,他的内入息會很長很長,較小孩更長,就是他的出息、内出息、入息、内入息都會很長很長的。所以,你若用功修行,就會有進步有變化的。你用功修行而沒有進步,就會停留在那裏。


&&數:


  如何用「數」之方法?有四個息,你就是注意這四個息,注意時,本來就可以了,但是,會有問題,也就是妄想會進來。你以息爲所緣境,你明了性的心就注意這個息,本來其他雜念應該不會進來,你的心應該明靜而住,有可能是這樣,但是,可能時間不長,妄想就來了,心就散亂,忘掉息的所緣。我也明知道,但是做不到,應該怎麽辦呢?就以數的辦法,數這個出入息,就是計數。數的時候,随你的歡喜,你願意記出息、内出息、入息、内入息,都可以。如果出息、入息,你都計數,也可以,但是會忙一點,因爲它的時間短,你就一直在數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就會很忙。如果你隻計數其中一部分,你就會有一點閑暇時間,例如,你隻計數其中的出息,其他三個息都不計,那麽,計一至二的中間就有閑暇的時間,不會太忙。随你的意,你願意計入息就計入息,你願意計出息就計出息。計數時,精神好或精神疲倦,會有不同,你可以自己試驗就知道。精神旺盛時,你能很自在的計出入息,可以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也可以一直計十一、十二、十三,一直到幾千、幾百、幾萬。但是,你願意數一到十,然後回來繼續數一至十,也可以。如果你的精神很旺盛,就可以計得很久,心都不會亂。如果疲倦時,就不行了,計一會兒,你就不計,而有一大堆的妄想。


  用功修行,有二個時間,你會較順,一個是精神旺盛時,另一個是休息以後的時間。這二個時間對於用功修行是相順。佛法說一個道理,我們的心有「等流性」。何謂等流性?例如,現在我的憤怒心來了,我要罵人,本來這件事已經過去了,這個憤怒心應該停下來了,但是,我不能停下來而繼續憤怒,爲何會繼續憤怒呢,就是因爲等流性,它一定要相續下去一個時期,其他的心理活動亦如此。如果我休息睡覺,休息得很正常,沒有做夢也沒有人來打擾我,我很滿意的休息三至四小時,它亦有等流性,你休息而未做夢,所以心裏就是「寂靜住」,但是沒有「明」,睡覺是有寂靜而沒有明,它隻有靜的等流性。你假藉這個等流性去靜坐,就容易寂靜住,容易明靜而住。如果你與人打電話說話,然後你再靜坐時,有可能你仍在打電話,又再說一遍,有此等流性。所以,我們用功修行的人,你利用這個等流性去用功,容易有好消息。所以,利用這個等流性,再加上精神旺盛的時侯。精神旺盛時,就是飯後,食物由胃至十二指腸,營養分布到全身細胞,身體的腦神經就會有力量,你願意止就止,你願意觀就觀,它會強一點,所以,你要利用這個時間去數。我們未修行的人,從久遠以來,我們的内心思想已習慣東想西想,自由的無拘無束的,願意想什麽就想什麽,這是一個習慣。現在你突然違背你的習慣,控制它不要動,就是很困難的。因爲困難,所以,你應該利用精神旺盛及等流性時,做這件事,它就會好一點。以上是說用功的時間。


  數的方法,我剛才說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周而複始的數。數久了,你的心裏會有變化,熟能生巧。你也可以變化一下,數的時候,你連續數一二三(你是心裏默念,不是說出來),然後,你靜下來注意息的三次出入(三次的入出息),然後你再數四五六,再注意三次入出息,然後再數七八九十,再注意四次的入出息。如此有何不同?因爲你如此連續數一二三(三個數字),經過三次入出息的時侯,你不要數,你就有那麽長的時間,心裏面寂靜住。你每一次數一二三,數一數二數三,閑暇的時間會較長,有此好處。但是,初開始學習的人,也等於是數二遍的一二三,你先數一二三,然後你又注意一二三。但是,久了以後,你隻是數一二三,以後就不數,但是你也是知道一二三。另外一個數法,你隻數一,不數二三,又數四,不數五六,再數七,不數八九十。你精神旺盛時,也是清清楚楚,沒有一切雜念,心裏面寂靜住,不昏沈而有明,就是有明有靜,有靜而明,明靜而住。這個數的方法,可以一直用到三禅,就是由欲界定、未到地定,至初禅、二禅、三禅。三禅以前,都有息的出入,但是都是慢的,你到達未到地時,息就開始慢了。初禅、二禅、三禅,息更是慢了。由臍至鼻,很久很久才能到鼻,由鼻至臍,很久很久才能由鼻到臍,它不僅是到臍,它還會有變化。你用這個數的方法,把我們的妄想浮動心,叫它寂靜住。這是很有力量,能叫我們的心寂靜住,能排除一切雜念。


&&随:


  随的方法,如何用呢?一開始時,你先默念四句話,「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這四句話。這樣說了,你心裏面就注意息的出入,就是剛才說的,由臍至鼻,由鼻至臍,你的心就随住不舍,與這個息的一出一入不相舍離,一直随住不舍,息至那裏去,你的心就随息到那裏去,随住不舍。


  「随」,這個方法,它的定力高過「數」。因爲,如果你的定力(你内心寂靜住的力量)不夠,你就不能用「随」的方法,你會很快有妄想,它不能相續的明靜而住,非用「數」不可,因爲「數」的方法,它有數目之連貫性,心也就随之相續明靜而住。所以,按道理說,如果以随的方法,你能相應,就表示你的定力已經有一點了。


  但是,随的方法,若用久了,會有何情形呢?它與數的方法不同,這個息不僅到達臍,更能到達你的腳趾頭,你會感覺全身都有出入息。你坐久了,會感覺這個身體一冷一熱、一冷一熱。它的出息是暖,入息是涼,全身入息是涼,出息是暖,你若不知道這件事,會誤以爲自己有病。其實,這不是有病。你的全身感覺有出入息,就表示你已經有點境界了。所以,「随」,是不記數目的,表示你内心的明靜定力是強一點。所以,你可以這樣用。


  有些人開始用「數」的方法時,會很緊張,氣會喘起來,很辛苦,這樣就不能用數的方法,只好用随的方法,因爲你用數的方法,會感覺很辛苦。我想,如果你用數的方法,感覺很辛苦,那麽,你可以不要數,你可以改變另一個辦法,就是注意腹部的起落,一呼一吸,肚子就一起一落。所以,一起一落就是一呼一吸,一呼一吸就是肚子的一起一落。所以,你注意腹部的起落。你也可以數,肚子膨脹起來就是入息,肚子降落就是出息。所以,肚子落的時候就數一,再落的時候就數二,再落的時候數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與前面一樣。但是,與前面的數出入息方法是不一樣:數出入息,息是由鼻至臍,由臍至鼻,一直來去的動;現在,以随的方法,你的心裏是不動,就隻是注意腹部的起落,心安住在那裏不動。這樣的情形是有轉變。如此,有何好處呢?①你的心不是那樣的上下動。②數息時,你是常常注意鼻端,息是從鼻吸進來,然後由鼻呼出去,若靜坐時間不長,尚不要緊,但若你特别精進用功長時間的靜坐,你的頭就會脹、痛。如果你注意腹部的起落,頭部就會輕松、清涼、舒服。所以,數息不妨改變爲腹部的起落。在腹部的起落上,計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樣做,你可以避免注意力在鼻端引起的過失。


  以上是說,數的方法,可以改變爲注意腹部的起落。如果這個方法合适,你不妨繼續這樣做。你若不高興數,就以随,注意腹部的起落而不計數,就是随息。數、随,這二個方法,都是以息爲所緣境,但是,有計數、不計數的不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於 2012-9-7 15:56:23 | 只看該作者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止: 


  止,有幾種解釋:一、止在所緣境:


  随息時,由鼻至臍,但是,這個息有可能到達腳趾頭,如果你修止,就止在腳趾頭上面,就是注意腳趾頭(大姆指),不動。如果你初開始就願意這樣修,也可以。也有說注意腳心,或有說是注意湧泉穴。如果注意大腳趾頭或湧泉穴,你尚不容易寂靜住,你也可以數數目。你就注意腳趾頭,那裏現出一個數字「1」,過一會兒,出現「2」,再過一會兒,是「3」,再過一會兒,是「4」,再過一會兒,是「5」。你願意注意多久,都可以,你願意注意很久,再現出「2」,再注意很久,再現出「3」,也可以。也是可以計數,這樣可以幫助你容易寂靜住。


  止,就是止在某一處。但是,最好是止在肚臍就可以,或止在丹田、或腳闆,都可以,不要止在上面。如果你有昏沈,爲破除昏沈,你也可以用止,止在頭頂,你心裏面就想這個頭頂,一開始時,不妨用手按在頭頂處,心就注意頭頂,然後再把手拿下來。如此,輕微的昏沈就可以破除出去。注意發際,也可以,頭發與沒有頭發的邊際。或注意後腦的部位,也可以。如此,可以破除昏沈。止,有如此多的用法。如果爲破除昏沈,止的所緣境就注意頭部,如果沒有昏沈時,就不要注意身體的上部,應該注意身體的下部,可以止在肚臍。


  如果女人修止,可以止在兩乳之間,心注意那裏,如果時間久了,你修成功了,那麽,生理就會發生變化,就沒有月經了。我現在想說閑話,我小時侯,尚未出家,在私塾念書,回家時,我們那個鄉村有一個女孩出家,她回來時與我嫂嫂說話,她說她已經沒有月經,我是小孩,頭腦很笨,聽到她們說話,不知什麽是月經,也不知爲何她沒有月經,但是,出家讀書以後,才知道爲什麽。你也可以止在兩乳之間。止,有這麽多的作用。二、制心止:


  第二個解釋,是天臺智者大師所說的「制心止」。不以息爲所緣境,也不以色爲所緣境。如果你止在大姆趾,這是一個色(地水火風),或止在頭部,也是地水火風的色,息,實在說也是一個色。制心止,是以心爲所緣境。能緣者,是誰呢?能緣者,也是心。所緣者,也是心。心反緣自己。這是一個修行的方法。


  這個方法,最好你先用「數」、「随」的方法,先修行一個時期,如此,你對於「明了性的心」,能認識得比以前多。如果一個人完全不接觸修行的事情,我們說有眼根、眼識、耳根、耳識,這件事,他要思惟老半天,才能知道什麽是眼根、眼識。因爲他認爲眼根就是能見一切色相,耳根就是能聽聞一切聲音,至於另外有一個眼識、耳識,另外有一個明了性的心,可能不是那麽明白。如果你常常靜坐修止觀,你對於明了性的心,你會有深刻的印象。明了性的心,這個東西不是青黃赤白,也不是地水火風,但是,它有很有作用。孔夫子是有智慧的,我小孩時讀私塾時,讀到「心不在焉,識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那時是小孩,感覺到有意思,孔夫子知道,物質的身體以外,有一個明了性的心,可見,孔夫子不是唯物主義者,但是,孔夫子是唯心主義者嗎?這個問題,我不講。所以,我們經過「數」、「随」的長時期用功,對於「明了性的心」能有更深刻的認識,然後你再修制心止,你會感覺很微妙。


  能緣者是心,所緣者也是心,此時,心反緣自己。這個境界,我感覺,如果你沒有修過「數」、「随」,你是很難明白這件事。這件事的微妙在何處?如果你的心一注意,你心裏的一切妄想都沒有了。它有這個作用。如果我們用「數」、「随」的方法,忽然間,貪心來了,瞠心來了,你想要把這個貪心、瞠心除掉,你會發現很不容易。但是,你如果以制心止,會發現所有的一切雜念忽然間都沒有了。制心止有這麽大的微妙。但是,我剛才說過,你必須先用「數」、「随」這二個方法訓練自己。你才能感覺這個微妙。所以,「止」的情形,較「數」、「随」更多。


&&觀:


  止的目的,是把所有的雜念都停下來,安住在所緣境上面,明靜而住,心裏明了不昏沈,沒有雜亂的妄想,不動亂,明靜而住。如果修得好,雖尚無輕安樂,但是,你會感覺很快樂,與一般的快樂不同,很舒服,猶如有瘾似的,我坐了一柱香,我還想再坐一柱香,如果坐得相應,就似有瘾。但是,這種方法,可以得到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定。數息,可以數到三禅。四禅,已沒有息,你數不到息了,那就隻能用止的方法,不能再用數、随的方法。這種止的方法,可以達到無色界天的非非想定,那麽高。


  若成就止,就有靈感(不是神通),例如,他早上靜坐時,就知道今晚會下雨,不需要天文臺的報告,或明天有何事情出現,有靈感,不是神通。神通,必須另外修。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的人,是沒有神通,但是,有時能有靈感。靈感,有時是靈,有時不靈。例如,早上靜坐時,他知道今日某居士會來。達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就可以修神通了。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修成功以後,那是真實有神通,不是假的,不是拍照片騙人。修得的神通,較報得的神通,是大得多。人間的人,有些是有報得的小小神通,就是身體有某些特殊的異能,是超過一般人,也可以說是神通,但是靠不住。若是修得的神通,那是不得了,他一入定,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以後的事情,他都知道,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以前的事情,他也都知道,就是他在定中看見這件事了,他不用算也不用翻看曆史。但是,有時候也有錯誤,不能完全說是對的。


  雖有如此大的定力神通,但是,他仍是個生死凡夫,不是聖人,但仍比一般凡夫高明。因爲得到色界定、無色界定,就沒有欲,品德自然高。我們有欲,故容易有很多問題。如果沒有欲,看上去就感覺了不起,但是,按佛法來看,他仍是個生死凡夫,不是聖人。一旦時侯到了,他的定力會結束,沒有定以後,他就與我們凡夫一樣,他就從色界天、無色界天來到我們欲界,還是有欲,但是,他的欲較輕,因爲他幾千萬年、或多少大劫都沒有欲,忽然來到欲界,雖然有欲,但是他的欲輕。以上是說修止成功以後,有這麽多的境界,是了不起。但是,因爲無常,他的定破壞後,他仍要流轉生死,仍是生死凡夫。


  所以,我們佛教徒,修止以後,還要修觀。因爲觀,才能使我們成爲聖人,若不修觀,還是不能成爲聖人。觀,有二個作用,①斷煩惱,②見真理。爲何修觀能成爲聖人?因爲修觀可以斷惑證真。如果你不修觀,你不能斷煩惱,也不能見真理。得禅定的人,若不能見真理,他也會胡說八道,但是,我們有欲的人,不知道。所以,我們佛教徒,由於佛菩薩的大智慧光明告訴我們,修止仍不能成爲聖人,我們才能知道,若佛菩薩沒有開示我們,我們是不知道。所以,我們佛教徒要修止,也要修觀。


  觀,就是觀察思惟。就是你修止一段時間以後,你就修觀(心裏思惟觀察),但是,它與一般妄想不同。妄想,不是貪就是瞠,或者東想西想(不是善也不是惡)。觀,是要根據佛說的法語去思惟觀察,不是虛妄分别,是根據真理去思惟觀察,那就是智慧。金剛經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就是金剛經告訴我們要修「無我觀」。金剛經又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這就是「法空觀」,觀一切法空。金剛經就是勸我們要修我空觀、法空觀。這樣,我們就能得到聖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禅,不是說另外有禅,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禅,也就是四念處。如果你願意得到聖道,你願意得無生法忍,你願意行菩薩道,你願意爲一切衆生服務,你願意弘揚佛法,那麽,你應該修我空觀、法空觀。


  觀,你要學習一段時期,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道理,學習一段時期。無我觀,這句話說得容易,但是,何謂我空觀,你不容易懂。何謂一切法空,法空觀,你也要學習一段時期。你學習明白以後,然後你再修止。止的印度話叫做奢摩他,觀的印度話叫做毗婆舍那。
  毗婆舍那(觀),剛才說過,你根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去修我空觀、法空觀。修止,如果你修得合适,那麽,止三十分鍾以後,你就修我空觀、法空觀。如果你修止很相應,能止一個鍾頭,一下子,一念不生,明靜而住,然後再修我空觀、法空觀,也可以。如果你修止很相應,止二十個鍾頭,一下子,一念不生,明靜而住,然後再修我空觀、法空觀,也可以。修我空觀法空觀以後,再修止。止而後觀,觀而後止。你這樣的修止修觀,有一天早上,你盤腿而坐,一下子,一念相應,你就得到無生法忍,你就是聖人了,不是凡夫。但是,這件事,你不能夠隻是聽人家說一說,就可以修我空觀,你一定要拿出時間精神去學習。@@依金剛經修觀:


  金剛經,本來是能得到聖道的,是得無生法忍的一個法門,但是,我們漢人思想自由,我心裏如何想就如何解釋,結果,金剛的注解多得很,這個人如此講,那個人那樣講,初來佛法的人如何知道誰講得對呢?所以,弄得把思想混亂了,本來是得聖道的法門,結果弄得思想混亂,就使我們有障礙,因此我們要得聖道就困難了。怎麽辦呢?還是有辦法的,就是鸠摩羅什法師翻譯的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三十卷。這三十卷的摩诃般若波羅蜜經,我感覺,如果你讀金剛經,再去讀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你一定會生歡喜心,會感覺快樂,你會願意受持讀誦。但是,這裏面的道理,你隻是歡喜,你不容易入。怎麽辦呢?就是鸠摩羅什法師翻譯的大智度論,一百卷。這一百卷,摩诃般若波羅蜜經的三十卷就在裏面,而大智度論就是七十卷,二者彙合在一起,共有一百卷。大智度論,是由龍樹菩薩解釋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但是,你不必著急,不懂的地方,先放在那裏,繼續讀,然後讀一遍再讀一遍,讀一遍再讀一遍,若有人能解釋,你就去請問,你就把這部書貫通了,你就會知道如何修我空觀,如何修法空觀。懂了以後,你就可以修奢摩他(止)、 婆舍那(觀),你就可以得聖道了。如此依般若經去修我空觀法空觀,是利根人,是大智慧人。@@依四念處修觀:


  如果我們鈍根人,是差點,鈍根人如果拿出時間學習,有可能可以掌握到何謂我空觀何謂法空觀,但是,鈍根人雖知道卻仍不能修,修不來。因爲一坐下來,就有很多的雜念妄想去不掉。釋迦牟尼佛大慈悲,知道這件事。我們初來到佛教的人,一下子讀這部經,一下子讀那部經,有時侯感覺有些矛盾,就煩了。其實,釋迦牟尼佛早就知道這件事,如果你深入經論,你就會知道,佛菩薩早就爲你解答了。但是,初開始學習的人,讀的經論少,所以你就不知道這件事。何謂鈍根人?就是煩惱較多的人,貪煩惱很多,瞠煩惱也很多,貪煩惱裏面就是有愛煩惱、欲煩惱,這個人想要修止觀,但是一直爲愛、欲煩惱所困擾,修不來,怎麽辦呢?釋迦牟尼佛慈悲,就重新爲我們說一個方法,也叫做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是給鈍根人開的藥方。


  叫我們「觀身不淨」就能對治我們的欲心、愛心、貪欲。如果我們的貪欲煩惱很重,障礙我們修行,我們可以不淨觀的方法(觀身不淨)破除,此時,修止修觀就容易成功。


  「觀受是苦」,也就是「觀身不淨」,何謂受?受就是享受,有苦惱的享受,有快樂的享受,有不苦不樂的享受,佛菩薩的大智慧看得遠,告訴我們,苦惱的享受是苦受,樂受也是苦受。我姑且說一句話,看你們同意不同意,父母希望有一個可愛的小孩,感覺快樂,果然有一個小孩,但是這個小孩卻令你苦惱,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你仍要愛護照顧他,很不容易,你說苦不苦。報紙有一個消息,新加坡李光耀的兒子媳婦,特别明白優生學,結果,他們生出的小孩是個白癡,結果就自殺死了,世間的事情苦不苦啊!但是,有的人果然生出一個白胖的兒女很乖,很會讀書,拿到很高的學位,在社會努力很有成就,令父母快樂,這種情形也有,但是,按佛法的理論來看,也是苦。所以,「觀身不淨」、「觀受是苦」,這二個方法,使令我們對世間的事情能放下,不要找苦頭。若已經找到苦頭,你是沒有辦法的,若沒有的時候,你要想一想。


  然後,「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就是破除我們的見煩惱。至於「觀身不淨」、「觀受是苦」,是破除我們的愛煩惱。我們在凡夫時期,就是二類煩惱,一類是愛煩惱,一類是見煩惱。愛煩惱,就是感情方面的事情,見,是智慧方面的問題。如此,我們先以「觀身不淨」、「觀受是苦」,破除我們的愛煩惱,實在說,并沒有破除,隻是降伏、調伏一下,愛煩惱的動力仍隐藏在那裏,破不掉愛煩惱,但是能控制它不動。你還必須以「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才能把愛煩惱的潛在力量消滅,另外把我們智慧上的問題消滅,使令我們得到聖人的智慧,就成功了。但是,小乘佛法裏面,「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主要是破除「我」(破除我見)。@@無我論:
  我簡單的說一下,何謂「我」?我們中國的哲學,并未明白說出何謂「我」。但是,印度的外道哲學是明白說出何謂「我」,就是在我們的生命體裏面,有一個永久存在的體性東西。也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都是物質組織成的,這個物質,我們可以感覺有變化,有時胖了,有時瘦了,外面的營養品也是物質,吃到身體裏面,在身體裏面發揮能量,就排洩渣質,就是這樣變化,都是無常的。所以,身體的物質是有變化的。至於精神思想方面,是苦受、或樂受、或不苦不樂受,或者這個人有各式各樣的知識,這個人是醫師、或建築師、或律師,有各式各樣的知識,因爲你學什麽就成就什麽知識,你的思想是不斷變化,也是無常的。我們的身體,主要就是這二個部分,物質的(生理性)與精神的(了别性)。不論是物質或精神方面,都是有生滅變化。但是,印度的外道說,在這個有生滅、有變化、有老病死的生命體裏面,有一個不生滅、不變化、不老病死、永久存在的一種體性,這個東西叫做「我」,印度的哲學家說出這樣的理論。這種理論,我們接受或不接受?如果我們不深入學習佛法,我們可能會接受這個理論,我們可能感覺這個理論很好,因爲我的身體老病死以後,我的體性還會存在,我還會再得到一個身體,或者得到人間的,或者天上的,或者地獄、惡鬼、畜生,雖然身體是有變化,但是,我的體性是沒有變化、永久存在,印度外道是如此主張。但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覺悟成道以後,否認有我論。釋迦牟尼佛說:沒有我,這個身體就是老病死,裏面沒有我。


  我們漢文佛教,在南北朝時代的思想,有的人歡喜般若經(摩诃般若波羅蜜經),有的人歡喜華嚴經,有的人歡喜法華經,當然有很多的高僧弘揚佛法。但是,唐朝以後,也就是唐宋元明清時代,我們中國佛教逐漸形成思想統一,也就是統一成爲楞嚴經、起信論的思想。但是,形成思想統一以後,佛所闡揚的「無我論」(否認有我的思想)就不明顯了。雖然經上是說「無我」,但是,我們的祖師隻是簡單的說:「色沒有我,受想行識沒有我」,就算解釋完了,就不再多說,究竟什麽是「我」,祖師不再解釋。我們讀金剛經,從開始至最後,一直是在說「無我」,但是,我們的大德不告訴我們,究竟什麽是「我」。


  我剛出家後,我很笨,我看祖師解釋的「無我」,我老是看不懂,我也不明白,後來,我讀大智度論,又繼續學瑜伽師地論,又讀阿毗達磨論,才了解「我」是這麽回事,「無我」又是這麽回事,而佛是主張「無我論」。明白的說,我們有些祖師是歡喜「有我論」,我們中國佛教,自宋元明清以來,就是說「沒有妄我,而有真我」。因爲這樣說,所以,我們中國佛教成爲什麽情形?就是不修四念處觀!因爲四念處就是明白的要修「無我觀」(觀法無我),既然歡喜「有我」,那就不修四念處。中國佛教不修四念處,那麽,是如何修呢?就是念阿彌陀佛,到阿彌陀佛國去,我們中國佛教就是這麽回事。但是,現代的佛教,情形有些變化,不同於以前,各式各樣的佛法,大家都可以自由弘揚學習,你歡喜有我論,你也可以講,你歡喜無我論,你也可以講,你歡喜唯識,你就學習唯識,你歡喜中觀,你就學習中觀,你歡喜南傳佛教,你就是修四念處。其實,這并沒有秘密。我們如果歡喜學習大智度論、摩诃般若波羅蜜經、瑜伽師地論、阿含經,這一部分就是「無我論」;你若學習楞嚴經、起信論,就是「有我論」。


  我是很笨的人,我現在的心情,我是願意學習「無我論」。我的想法在何處呢?這個「我」,又名爲「私」,日語念「哇打苦喜」,日文使用的漢字是「馭」,因爲「我」又名爲「私」,所以,「無我」就是「無私」的意思,也可以這樣解釋。但是,經論上,佛不用「私」字,而是用「我」這個字,我認爲,較「私」字更深一些,所以,若能「無我」,就能「無私」。因爲你觀察這個生命體,并沒有實體的「我」,在生滅變化老病死裏面,并沒有那一個不生滅不變化不老病死的「我」,另外,這個生滅變化老病死的身體也不是「我」,沒有我。如此,「我」也空了,這些有生滅變化的色受想行識,也都空了,令你心無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裏就解脫了,所以,「無我論」可以到達這種程度。如果你主張「有我論」,你就認爲:「我」不可空,在色受想行識裏面,隻有生滅變化老病死的東西可以空掉,但是,「我」的體性是真實有,不可以空掉。如此,你對於「我」的執著就不可以破,私心亦不能破。如果你有私心,那麽,人與人之間就不能和,你不侵犯我的利益時,我可以和,但是,你侵犯我時,我就要對付你,人與人之間就不能解決問題。若是「無我」,色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色受想行識不可得,我不可得,心裏無執著,所以,心裏無所執著,沒有「我」可保護可愛著,可以犧牲自己愛護他人,所以人與人間容易和。


  如果我們佛教徒能和,我們佛教就會興盛,佛法就能廣大普及一切處,一切衆生都能熏習佛法,都能無我無我所。佛法是沒有種族膚色的差别,能與任何人和平共處,按佛法的态度,人與畜生之間亦是和的,縱使一隻蚊子來了,你會受不了,但你也不會打死他,佛法能訓練我們人達到此程度,即使是一隻小螞蟻,你也不敢碰,能訓練我們沒有差别心,這樣的佛教徒能不和平嗎?能和的。所以,我認爲修「無我觀」是很好的。很明白的,觀察我們的生命體是一個臭皮囊,裏面沒有「我」可得,色受想行識也不可得。心經提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令心無所住,這也就是無我論,道理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應該學習不淨觀(觀身不淨),或者修苦觀(觀受是苦),或者修「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或者,你根據金剛經修我空觀、法空觀。但是,修不淨觀,你要根據瑜伽師地論裏面的一段文,文不是很多,你把它背下來,一方面背,一方面想,如此修不淨觀。大智度論裏面也有九想觀、五種不淨觀,也是這樣修,也是要背下來,若不背就修不來的。或者修苦觀、四念處,也都有現成的經論文句,也都是要背下來。例如,做醫生,你在學校學習,你不是隻看一遍就可以做醫生,那是要經過多少年的學習,還要經過實習,然後考試及格,才能做挂牌做醫生。現在是要辦生死大事,你想要走個捷徑,你想要一下子就成功了,這個合道理嗎?沒有這個道理。我們久遠以來,貪瞠癡煩惱的熏習力量是非常強大,豈能如此輕易消滅?不是容易的。從這裏看出來,若某位居士歡喜出家,他出家以後,煩惱仍很大,你不要譏笑他,因爲煩惱不容易斷,真的,你要原諒他。雖然他看起來是沒有成功,但是,他在佛法裏面用功,還是栽培了善根,這個善根終究有一天會發生作用,他就又會栽培善根。所以,隻要他肯修學聖道,終究有一天他會成功,所以,你不要笑他,你應該恭敬他。


  随你自己的意,你願意依金剛經修我空觀、法空觀,也好,你願意修四念處觀,也好。止而後觀,觀而後止。我剛才說過,修止能達到非想非非想定,是很高的禅定,但仍是生死凡夫,而修觀,能夠斷煩惱、見真理,能得聖道。那麽,是否能隻修觀而不修止呢?不可以。若我們不修止而隻修觀,觀是沒有力量。若你願意修觀,且觀是有力量,就能斷煩惱,你觀察這個貪心是因緣有的、是畢竟空的,如此一思惟,就能把貪煩惱、貪種子消滅。如果沒有止,雖然如此思惟,貪煩惱仍舊是貪,瞠煩惱仍舊是瞠煩惱,不能斷,所以,非要修止不可。修止,有二個情形,一個是止仍未成功,一個是止已成功,這二個時期都可以修觀。


&&還:


  先修止,然後修觀。但是,你不能一直的修觀,仍要「還」,回來再修止。觀的地方,觀一切法不可得,這一念心也是在法之内,心也不可得,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這樣觀。所以,「還」,就是修觀以後,再回來再修止,你修止一段時期,再回來修觀,觀又回到止,止又回到觀,一直的如此修,叫做「還」。
&&淨:
  何謂淨?就是某一天早晨,你起來一盤腿修觀,你得到無生法忍了。淨,是清淨,就是斷煩惱,斷掉貪瞠癡煩惱,得到聖道。但是,不是斷掉全部煩惱,隻是斷掉一少分。但是,你繼續修,剩餘的煩惱也逐漸斷除,由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由初歡喜地無生法忍、二地、三地、乃直十地、成佛。


  數、随、止,是屬於止;觀、還、淨,這裏面有止也有觀。到達「淨」的時候,就入聖道了。入聖道以後,止就是定,觀就是慧。聖人,有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就是聖人,成功了。

****結語


  再簡單說一次。數、随、止,這個較容易明白。觀,你願意修不淨觀、修無常觀、修無我觀、修空觀,就是這樣修法。修的時候,你也可以隻修其中一種,修一個時期,淳熟了,你不妨再修第二種、第三種、第四種,都可以修,修完了,再回頭重修。因爲這些法門是互相通的,不是互相隔礙。不淨觀裏面有白骨觀,白骨觀就是先觀察自己的腳趾頭(是觀察自己的),膨脹了,青瘀了,散壞了,膿爛了,露出白骨了,然後逐漸的,五個腳趾都是如此,逐漸的,全身都是如此,最後就是白骨,髑髅骨,二個眼睛是二個窟窿洞,牙骨,胫骨、肩骨、脅骨、肋骨、脊骨、乃至腳趾骨,這是不淨觀的一部分。你修不淨觀成功以後,再轉修無我觀,一下子,你就是阿羅漢。如果你不高興修不淨觀,隻願意修無我觀,也可以。但是,修不淨觀可以幫助修無我觀,二者互相有關系。修的時候,一定要先聞,把經律論裏面關於不淨觀、無我觀、無常觀、空觀,背下來,然後依文思惟。


  修止,有禅定,也可以有神通。修觀,有智慧,也可以斷煩惱。最後,就能成爲聖人。成爲聖人以後,發廣大慈悲心,弘揚佛法,廣度衆生,如此,我感覺是好一些。凡夫時,是不太理想。除非是到「内凡」,暖頂忍世第一,到「忍位」時,内凡到忍位時,弘揚佛法,廣度衆生,也好一些。在外凡位時就弘揚佛法,是不太好的,這是有何問題呢?外凡時,我們不能調伏煩惱,煩惱仍要活動,心裏有貪煩惱、瞠煩惱、有各式各樣的煩惱,煩惱要活動,你對於佛法的弘揚,不僅弘揚得不理想,反而是污染佛法,這是很明白的事情。如果你到達忍位時,你的四念處觀就能修得很好,煩惱不能動,你的不淨觀、無我觀、空觀,能把你的貪瞠癡調伏,就像有土匪而被你捉住,不能動,如此,你弘揚佛法才能比較清淨,而且,你與其他弘揚佛法的人能和。如果你認爲自己現在就能弘揚佛法,但是,你的煩惱一動,大家就不容易和,結果,反而是很醜陋。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929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釋法平法師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1-5 20:28 , Processed in 0.19862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