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196|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楞嚴經48-(第四十八講)契入楞嚴大法電子書.pdf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6-9 19:16: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楞嚴經(第四十八講)契入楞嚴大法電子書.pdf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楞嚴經(48)
第四十四講: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研究(27)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楞嚴經義貫》151頁,
我們為了利益更多的眾生,
不厭其煩的,
再一次的用白話文來解釋,
也就是希望上、中、下的根器,
都能契入楞嚴大法,
得首楞嚴大定,
得究竟解脫。
151頁,
2.破計心在身外
經文: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
[「我聞如來如是法音,]
[悟知我心實居身外。]
[所以者何?]
[譬如燈光然於室中,]
[是燈必能先照室內,]
[從其室門,後及庭際;]
[一切眾生不見身中,]
[獨見身外,]
[亦如燈光居在室外,]
[不能照室。]
[是義必明,將無所惑,]
[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註釋
「稽首」:是九拜中的至敬之禮,
為頭至地之禮,
略同於佛教的頂禮,
所以借用以為頂禮之義。
但是,事實上,
在佛陀當時在世的時候,
只有蹲一腳;
我們佛教來到中國,
都像大臣向皇上的禮拜,以表恭敬。
因此,我們中國的頂禮,
已經不同於佛陀在世的頂禮,
因為佛陀在世只有跪一腳;
我們中國跪兩腳,
所以,不一樣。
九拜出於《周禮》,茲條釋於后:
一、稽首──為九拜中最敬之拜;
拜的時候頭至地,多時方起,
多時就是要停留一點時間。
所以,頂禮上人,
或者是自己的恩師,
拜下去,稍微停一下下,
然後再起來,
這個就是一個禮貌;
有的人不曉得在趕什麼,
趴下去馬上又站起來,
這個就是不懂得頂禮的禮節。
(稽就是稽留之義)。
要稍微一點點時間;
但是,也不要說像小朋友拜下去,
咦?睡著了!
小朋友,
媽媽:來!小朋友來,
拜一下師父!
拜下去,睡著了!
此為臣拜君之禮。
二、叫做頓首──
為九拜中次重之禮。
拜時也是頭至地,
但是頭一觸地就起來,
所以稱為「頓」
(頓就是頓時),
俗稱為叩頭者就是這個禮貌、禮節。
第三、叫做空首──
空首就是跪而拜,
頭只有到手,
頭不觸到地。
第四、叫做振動──
也就是鞠躬加拱手,
也就是所謂「打躬作揖」。
中國人最多的禮節就是這個,
稍微彎個腰,
手作個揖,拱手:
你好,你好,大家好!
就是這樣子。
第五、吉拜──
喪禮中,
服齊ㄗ 衰ㄘㄨㄟ 者(孝服的一種),
向賓客禮拜的時候,拜而後稽顙ㄙㄤˇ
稽顙就是(額頭到地面),
以其拜與頓首相近,所以稱為吉拜。
第六、叫做凶拜──
就是喪禮當中,稽顙而後拜,
是服三年喪服者之禮。
我們現在沒有人在實施這個凶拜了,
很少了。
第七、叫做奇拜──
單腿跪拜。
只有一隻腳。
第八、叫做襃拜──
「襃」ㄅㄠ也就是「褒」的其俗宇,
襃是正字。
襃者就是報也,
襃拜也就是報拜,
向某人報告,
報拜就是報告的拜,
也就是說再拜,
亦是持節而拜。
這個「節」就是使臣所持的信物,
你看這個電視劇,
都是手中持著那個信物:
臣啟稟大王!
所以,看這個連續劇也有好處,
才知道古時候人的生活、
皇宮或者是禮節,
有時候,這個也有好處;
要不然,我們真的沒看過,
皇宮裡面到底禮節是什麼。
所以,也是持節而拜。
第九、叫做肅拜──
跪而身直立不動,
只是舉手或者是下手。
把手舉起來,放下,
身體都一直跪在那邊。
「然於室中」:
這個「然」,跟燃料的燃一樣。
燃就是點燃,
以前當然沒有電燈啦!
「是義必明,將無所惑」:
「義」,就是道理。
「明」,就是明白,明確,或者是明顯。
「將」,就是當。
此言,這個道理是很明確的,
應當沒有甚麼可疑惑的了。
「同佛了義」:
「了」,就是通達、究竟。
「了義」,就是通達究竟的道理。
承上句,
阿難言:我這個看法,
是與佛的了義之說相同的。
「得無妄耶」:
「得」,就是能。
「妄」,就是錯誤。
能沒有錯嗎?
語氣就緩和一點。
意思就是說:
我這樣的說法,是不是不錯呢?
154頁,
義貫
於是「阿難稽首而白佛言:
我」一「聞如來如是」微妙「法音」,
即「悟知我」的「心
實」在是「居」住在「身外」的。
「所以者何?
譬如」一盞「燈光」
若其燈為「然於室中,」
則「是燈必」定「能先照」亮「室內,」
這個就是有燈則亮。
次「從其室」之「門,」
然「後及」於外面的「庭際」──
這就是為什麼「一切眾生」之所以
「不」能「見」自「身中」的腑臟,
而「獨」能「見身外」事物的原因:
因為他們的心在身外呀!
這正「亦如」同「燈光」若「居在室外」,
那麼光一定「不能照」到「室」內,
是一樣的道理。
「是義」理「必」然是很「明」確的,
「將無所」疑「惑」
(沒有甚麼可以疑惑的了。)
我這樣的見解,
應是「同」於「佛」之「了義」之說的──
這樣說沒有錯吧?
叫做(「得無妄耶?」)
詮論
在此,
阿難首先說他「悟知我心實居身外」。
這裏他所說的「悟」,
當然不是見性的悟,
見性的悟是內證,
而在這裡的悟呢?
而只當作「瞭解」的意思用。
這個也是初發心學佛的人,
常常容易犯的毛病:
「以解作悟」,
只是了解了說我悟了,
悟了。
所以說:我們要了解,
這個悟是叫做悟到了諸法本空,
契入了無諍的本體,
無諍的本體。
所以,我們應當要小心行事,
為什麼呢?
一個真正悟道的,
從他的行為舉止就可以看出,
他從來不攻擊任何人,
也不排擠任何人;
不過,知見錯誤是例外,
這個知見錯誤,會誤導無量無邊的眾生,
傷害眾生的法身慧命,
這個是例外的!
當他說:
「我悟了××經的那一句話」的時候,
事實上他只是「看懂了」那句話文字上的意義。
所以此處阿難真正的意思是說:
「哦!我瞭解了!
我知道了。」
但他這知道,
事實上也只是一種「推測」,
佛法上稱為虛妄分別;
為什麼叫做虛妄分別?
因為不知道凡所有相,當體即空,
看到了相,以為是真實的、
以為是永恆的,
問題就是出在這個地方,
一切問題,統統出在一個執著。
你到路上隨便問,
說:你叫做什麼名字?
你是誰?
他一定說:我是某某人、
我是男眾、我是女眾!
他這個「我」的觀念,
從小‥‥‥
應該講:
是從無量劫就建立的觀念;
而佛法能透視這個色身,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是生滅無常;
是緣起緣滅,
它一定會敗壞的!
所以,這個叫做虛妄分別。
因為這是又一次的虛妄分別,
所以稱為「轉計」。
前面是計(虛妄分別)「心在身內」不成,
被佛所破。
這次便轉計「心在身外」。
讀者看經文以及註解的書、
或者是科判,
看到這裏說阿難「轉計」,
便以為阿難見風轉舵,
見風駛舵。
看到此路不通,便走他路。
不是這樣的,
阿難不是這麼差勁的。
在此傳統的科文雖說「阿難轉計」,
而其實阿難是「重新推斷」,
「重新推理」。
阿難在此所犯的,只不過是:
他依世俗或者是凡夫的思考與推理
來看待這件事;
因為是依於世俗的思考與推理,
來處理這個甚深的問題,
為什麼講甚深?
因為是超越層次的、
超越次第的、
超越意識型態的、
超越觀念的,
要見性,
統統必須放下語言、文字、觀念,
放下對立相;
沒有放下這一些能所,
沒有辦法契入甚深的如來藏性的。
於是就變成了「妄想分別」,
或者是「分別計著」。
凡夫或者是世俗的思考,
通常是二分法的:
不是對,就是錯;
不是「是」,就是「非」;
尤其是西洋形式邏輯,
邏輯學。
硬梆梆的,
絲毫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阿難在此所用的,
就是這樣的「邏輯推理」:
既然不在內,那一定是在外──
錯不了的!
經文裡面「將無疑惑」,
將無所惑,是不是?
就是這個語氣。
就是運用這個邏輯推理的方式,
怪不得阿難
一聽到佛破斥他的「心在身內說」,
馬上就說:
我一聽如來這樣的法音,
就「悟」到了
我的心其實是在我的身外──
原來如此!
喔!我懂了。
這就是世俗二分法思惟之過。
不是內就是外,
叫做二分法,
在佛法中稱為「二法」,
這個二法也就是依於自心妄想分別,
而勉強將世間一切法
都弄成是「對立」之法,
為什麼會弄成對立呢?
不能體會空無自性;
要體達了諸法體性畢竟不可得,
那麼,就叫做絕對。
所謂對立就是敵對,
進入了敵對的狀態,
很難體會絕對的心靈。
世人將世間法判為一組一組的敵對之法,
譬如說陰陽、水火、
是非、黑白、男女,
其實都是一樣的,
天地,
都是一對一對的,
等等,
並想像他們互相在爭鬥,
乃至唯物辨證的「正反合」等等,
都是類似的相生相剋、
互相鬥爭、
互相併吞的理論。
這些種種二法的理論,
都是源於眾生自心中的「有諍」,
有諍就是‥‥‥
為什麼有諍?
就是定位,
定位有一個內,
就我;
定位有一個外的你、他,
那麼,一切是非就起來。
如果也體會了一切法無我,
因為無自性,
連我都沒有了,諍什麼呢?
所以,佛陀要我們回歸當下,
體會自性本空;
要不然,就是眼光放遠一點,
眼光要放遠一點。
為什麼諸佛菩薩都勸我們要結善緣呢?
為什麼?
因為一切的成功者,
都必須要有善的因緣具足,
才能夠成就世間或出世間任何的事情。
所以,這個結善緣,
就顯得特別特別的重要!
今天結了善緣,
明天又結了善緣;
這個人結善緣,
後天又結了善緣,
所到之處都能讚歎你、
支持你、安慰你,
你的成功的條件統統具足!
因此,我們要了解,
叢林無諍就是福,
學佛的一定要了解,
什麼叫做恆順眾生?
什麼叫做隨喜功德?
恆順眾生,
這個「眾生」就是煩惱,
從理上來講就是:
內心裡面的眾生──煩惱一直生,
不要跟它抗拒,叫做恆順眾生,
這個從理上來講的。
因為我們起心動念都會跟本性抗拒,
我們起貪瞋癡,
本性叫我們不要啊;
我們恆順眾生,本性就發展出來。
所以,他也不會跟命運爭吵;
也不會跟內心裡面敵對,
擺平了所有內心世界,
全世界都無諍,
全世界就無諍。
所以,這個叫做恆順眾生。
為什麼叫做隨喜功德?
一切的功德,
都在我們喜悅的心裡面才能夠完成。
換句話說:你布施要有喜悅的心;
你供養三寶要有喜悅的心;
你今天聽經聞法,也要有喜悅的心。
所以,一切功德,要從喜悅的心來完成,
這個喜悅的心是怎麼來的呢?
也是恆順眾生來的,
不跟自己內心世界抗拒。
是不是?
清淨心起作用,
這個就是恆順眾生,
也就是隨喜功德,
這是從理上來說。
從事相來講的話,
恆順眾生就是不跟一切眾生敵對,
其實,擺平內心就是擺平外面,
我內心本身無諍,那跟眾生諍什麼呢?
是不是?
你要贏就讓你贏,我也沒有輸啊,
輸贏是一種觀念、是一種錯覺。
所以,真正悟道的人,
他才不會跟你爭什麼、
一較長短、辨別是非,
或者是爭,一較高下,
他就沒有鬥爭心了。
底下說:
故與諍法相應,
因為都源自於眾生自心中有諍,
所以,跟諍法相應。
所以,佛弟子
這裡要千萬不可以發生底下這四種情形,
故一好爭、二好鬥、三好辯,
與其能辯,不如能忍。
是不是?
第四、在一切處爭強鬥勝,
這個都是凡夫自心相的顯現:
而且在佛門裡面,處處都可以看得到,
沒有體悟如來藏性的眾生,
他就會好爭、好鬥、好辯,
而且在一切處爭強鬥勝,
這個都是凡夫自心相的顯現,
以自心中有「爭」,
所以見外的一切皆有爭。
阿難此時雖已經達到初果,
然未證聖果,
所以其所思所見,
仍依凡夫的思惟方式而來。
在第一處徵心的時候,
阿難之所以計「心在身內」,
主要所犯的,是只見表相。
在此「第二計」中所犯的,
主要就是「二分法推理」之過。
在此段論說的末了時,
阿難加上了一句「得無妄耶?」
就表示已經不敢那麼確定,
不像第一計中所說的:
「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祇』在我面;
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你看:
「祇在我面」的「祇」字;
「實居身內」的「實」字:
語氣多麼的堅定、
多麼的自信!
也可能因為前面太自信,
卻吃了滑鐵盧,
滑鐵盧是比利時的一個小村莊,
1815年,法國皇帝叫做拿破崙,
他們叫做Napoleon,
1815年,
在比利時的小村莊,
因為拿破崙很有自信打敗聯軍;
這個聯軍就是英國、德國還有荷蘭,
英、德、荷蘭三國聯軍,
跟法國的皇帝拿破崙戰爭,
結果拿破崙被打敗了!
所以,從此以後,
只要說:吃了、遭了滑鐵盧,
就表示太自信而失敗,
叫做滑鐵盧。
於是現在就學謙虛一點了,
謙虛一點,對大家有好處的。
是不是?
有一個居士來,
說:哎呀!
我們很感謝慧律法師您這樣講《楞嚴經》!
我說:你這樣講是讚歎我了;
我現在也要讚歎大家了:
也因為講《楞嚴經》,
所以,給師父再一次的複習一遍,
還沒有利益大家之前,
就先利益到我自己。
所以,在這裡,
我也要感謝諸位法師、
諸位護法居士大德,
坐在那邊很辛苦的聽《楞嚴經》,
感謝大家!
所以,與其說我成就大家;
不如說大家來成就我!
為什麼?
學謙虛一點了!是不是?
日子比較好過一點。
而附加一句「得無妄耶?」
就有請示以及探探口氣的味道,
也是給自己預留一個台階。
所以,記得!
話不能說得太絕;
事不能做得太盡,
也有的人說:
話不能說得太盡;
事不能做得太絕,
其實,表達的都是一樣。
意思就是說:
我們講話
不能把它講到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
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
有一個台大的,
小時候,看他爸爸娶二個老婆,
非常的不滿,
常常跟他媽媽‥‥‥
跟他媽媽痛批他的爸爸娶二個老婆;
後來,這個台大畢業了,
很有成就了,
結果娶多少?
娶四個,
他爸爸的二倍!
爸爸的二倍。
底下是經文:
[佛告阿難:]
[「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
[循乞摶食,]
[歸祇陀林,我已宿齋。]
[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
[阿難答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
[是諸比丘雖阿羅漢,]
[軀命不同,]
[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佛告阿難:]
[「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
[身心相外,]
身心相外,
這「相外」就是相離的意思。
[自不相干,]
[則心所知,身不能覺;]
因為已經分開來了。
[覺在身際,心不能知。」]
158頁,
「是諸比丘」:這些比丘。
「適來」:就是方才。
就是剛剛。
「循乞摶食」:
「循」,就是順。
「循乞」,順著所行道路之次第而乞,
不作揀擇。
「摶」,也就是團,
西域就是印度,
以手團食而食,
現在也是,
現在也是,
用抓的,
我是看了影片的,
看影片的,
印度我沒去過。
又稱段食。
經云,一切眾生依食而住,
而食有四種:
一、段食──
此為欲界眾生食,
這個欲界的定義,
就是男女還有飲食。
換句話說:
你的男女的欲望很強;
或者是飲食;或者睡眠過重,
你連欲界都脫離不了,
脫離不了喔!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不要講到超三界那麼遙遠的,
連這個男女的欲望都沒有辦法看淡;
連這個飲食都沒有辦法看淡,
一天到晚只想享受山珍海味;
或者是說到處拈花惹草,
我告訴你:
修行的第一關,
飲食、男女,沒有辦法看淡泊,
就很難超越!
不要講到後面說超三界。
為什麼?
因為這個色界;
欲界、色界,它全部都禪定的功夫,
禪定的功夫,
因為沒有佛般若的智慧,
所以,沒有辦法超三界。
你看,連外道都要斷欲,
男女的欲、飲食都看得很淡。
所以,你看印度的那些yoga,
瑜珈的修行人,
他們幾乎都沒有欲望,
而且吃得很少;
但是,不是不吃就叫做修行。
好!我現在告訴你:
為什麼不是不吃就叫做修行?
我現在問你:
你曉不曉得阿拉斯加有一種鮭魚,
鮭魚,你們聽過嗎?
牠從小的時候放出去,
到了長大的時候,牠會回流回來,
知道嗎?
產卵的時候,在原產地吃什麼?
吃牠父母親的屍體,
鮭魚喔!
鮭魚是吃牠父母親的屍體長大的,
養分。
出去以後,
隨著海流漂流出去以後,
到成長變成成魚,完成這條魚,
牠要游回原產地去產卵的時候,
你知不知道,鮭魚幾個月沒有吃東西?
猜猜看,
鮭魚幾個月沒有吃東西?
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四個月?
猜猜看,
以上皆非,
錯!
五個月、六個月、七個月、八個月,
沒有吃東西?
八個月,錯!
以上皆非,
標準答案:
九個月沒有吃東西,
九個月沒有吃東西。
鮭魚為了游回去原產地產卵,
九個月沒有吃東西,
一心一意想繁殖後代。
這個還不是全世界最能夠挨餓受凍的;
全世界最能挨餓受凍的是什麼呢?
叫做蜱,蜱,
左邊一個虫,
右邊一個自卑的卑,
這個念作蜱 ㄆㄧˊ,
這種昆蟲,
這種昆蟲,
第一餐吃飽了,
牠是吸眾生溫熱的血長大的,
牠一吃的時候,
把身體膨脹到六百倍,
六百倍喔!
牠這一餐吃完了,
第一餐吃完了,
隔第二餐,最久的,
諸位!猜猜看經過多久?
猜一下,
半年?
一年?
二年?三年?
錯!
四、五、六?
五、六、七、八?
錯!
九、十、十一、十二年?
錯!
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年?
錯!
標準答案:十八年!
前面一餐吃完,
接下去第二餐,
牠可以維持十八年不必吃東西!
所以,不是不吃東西就可以成佛,
若是如此,蜱早就作佛祖了!
十八年,你有沒有想像到?
incredible,
不可思議!
一隻昆蟲吃前一餐跟後一餐,
可以相隔十八年!
對不對?
等一下我們聽經聽完了,
咕嚕咕嚕‥‥‥
嗯!去吃個宵夜!
這樣就想成佛?
差這一隻蜱差太多了!
所以,下一餐,
你們是十八年以後才吃的,
喔!十八年,
不敢想像!
全世界最能挨餓的就是蜱,
蜱有多大呢?
蜱像我們一般的小指頭的指甲;
還不是小指頭喔,
像我們小指頭的指甲,還要小,
蜱,
在森林裡面,
在泥土當中,
蟄伏在泥土當中,
慢慢等‥‥‥
等人、牛、羊溫血動物,
牠一下子靠近你,
就吸,開始吸你的血,
牠的身體膨脹六百倍!
所以,多看Discovery增長知識,
不錯!
好!諸位看底下,
此為欲界眾生食,
欲界眾生將食物分段
(用刀切以及用牙齒嚼)而飲噉,
所以稱為段食。
一段一段的食。
第二、觸食──
此為鬼神食,
諸鬼神觸取食物精華之氣味,
而得飽滿,
稱為觸食。
接觸而飽。
第三、叫做思食──
色界天人,依「禪思」為食,
諸位!
這個就是給我們修行人很重要的一個警惕,
就是你一個修行人,
連基本上的三界的禪的修行,
他都要離欲。
所以,以禪定,
以禪思食而依於第六識者。
第四更高,
識食──
無色界天人入於空定,
其壽命依於第八識而住,
得以維持不斷,
所以猶以第八識為食,稱為識食;
又地獄眾生之命,
也依其本識(第八識)而得延續不斷,
所以也是識食。
《成唯識論》說:
「此四食能持有情身命,令不斷壞,
故名為食。」
所以,人類有飲食才能活。
又,《楞嚴經正脈》云,
如來此次入城乞食,
為提獎歸來的次日之事。
「宿齋」:「宿」,就是止。
宿齋就是齋畢。
「若汝覺了知見之心」:
你能覺了、能知見之心。
「身心相外」:「外」,就是分離。
身體跟心分開來。
「覺在身際,心不能知」:
「覺」,就是感覺。
「身際」,就是身上。
如果感覺發生在身體上,
心也不能知,
因為身心互相分離故。
義貫
「佛告阿難:
是諸」大「比丘」眾,
「適來」隨「從我」入「室羅筏城」
去「循」次第「乞摶食」,
然後回「歸祇陀林」來用齋,
如今「我已宿齋」(齋訖)。
「汝」今且「觀」這些「比丘,」
其中若「一人食時,」
其他「諸人」能覺得「飽不?
阿難答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
是諸」大「比丘」僧,
「雖」皆是已證法性,
法性就是畢竟空,
諸法的共同性就是空,
叫做法性。
證法性的「阿羅漢」聖人,
然每個人的身「軀」與性「命」
還是各個「不同,
雖然諸法畢竟空,
但是,業感緣起,
每一個人都有這個軀殼。
云何一人」吃飯,
而「能令」其他「眾」人皆「飽?
佛告阿難:
若汝」能「覺了」能「知見之心」
確「實」是「在」你的「身外」,
如是則變成你的「身」與「心相外」
就(相離)了;
若身心分離,「自」然互「不相干」;
如果你身心互相不相干,
「則心所」覺「知」者,
「身」便「不能」感「覺」到;
反之,
若感「覺」是發生「在身際」,
則「心」也同樣「不能」有所了「知」。
「身際」就是身上。
詮論
若說「心在外」,
便有一個不可避免的嚴重結果,
那就是:身心就分離了!
如果身心是分離的,
便有很多混亂的狀況發生,
例如:
(1)心既離開了身體,
中間並沒有一個連繫的媒介,
那麼身體如果發生甚麼狀況,
心如何能知?
(2)若大家的心都在身體外,
豈不是分不清彼此了?
──到底哪一個是你的心,
哪一個是我的呢?
因為自他的分際;
「分際」就是界限、範圍,
已經沒有一個範圍。
第(3)若心在外,身體在吃飯,
心怎能覺得自己有吃沒吃,
或者是吃飽了沒有?
第(4)若心在外,
由於自他已經沒有分際,
因此別人吃飯,我也可能覺得飽了;
我吃飯,別人也可能覺得飽──
但事實並非如是。
由於以上的推論、推理,
以及「心在身外」這個命題
造成與事實相違的種種混亂現象,
是故可以知道
「心在身外」這個命題是不能成立的。
經文:
[「我今示汝兜羅棉手,]
[汝眼見時,心分別不?」]
阿難言:
[阿難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
[「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是故應知:]
[汝言]
[『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
[無有是處。」]
佛手一舉起來,
阿難眼見,心就分別了,
表示身心是不二,
不可以分開,
馬上驗證了,
心、身是沒有分離的,
心絕對沒有在身外的。
註釋
「兜羅棉手」:佛三十二相之一。
「兜羅棉」,義為細香棉。
西域有這種棉,非常的柔軟,
色白如霜。
佛的手柔軟有如兜羅棉。
柔軟心就感得柔軟手,
所以,我們要慈悲、平等的
對待每一個眾生,
柔軟心一定感得柔軟的果報。
諸位!
往生極樂世界也是,
在經典這樣寫的,
說極樂世界腳一踏下去的時候,
雨天曼陀羅華,
這個花掉下來,
我們的腳一踩下去的時候,
下陷四寸,
比我們的地毯更柔軟;
看來是黃金,腳踩下去都是柔軟的。
極樂世界怎麼樣能夠感得呢?
就是柔軟心,
就是對人一定要慈悲,
這個不是對方要求我們,
而是我們一定要要求自己,
嚴格的慈悲心對待眾生。
慈悲是諸佛之母;
般若是諸佛之母,
慈悲跟智慧是諸佛之母。
因此,真正修行人,
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因此,我們要念佛,
要修正自己的身口意,
柔軟語、慈悲心、平等心。
底下,
「汝眼見時,心分別不」:
「分別」,在此當了別、了知之義。
此言,
當你用眼睛看我的手的時候,
你的心能了知嗎?
「如是,世尊」:是這樣沒有錯的;
也就是說,
我用眼睛看世尊的手的時候,
心中就能了知那是世尊的手。
「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如果心與眼相知,
怎麼還能說心是在身體外邊?
義貫
「我今示汝」我的「兜羅棉手」,
此時,
「汝」以「眼見」我的手「時」,
你的「心」能「分別」了知
這是如來的手「不?
阿難答言:如是,」不錯,
「世尊,」
當我以眼見世尊的手時,
心即能了知那是世尊的手。
「佛告阿難:
若」心與眼
互「相」能「知」覺對方的活動
或者是狀況「者,
云何」尚能說心是「在」身之「外?
是故應知,
汝」所「言」能「覺了」
且「能知之心」是「住在身外」,
這個立論「無有是處」,不得成立。
詮論
世尊破除阿難的大前提「心在身外」,
主要的論點為:
心在身外就是「身心分離」,
再由「身心分離」這個小前提推出兩個分論:
一、身心互不相知(身心互不相干);
二、自他混亂。
在前面一段,
世尊先破「自他混亂」這個分論,
用的舉證是「一人食,不令眾飽」,
由此可知自他的分際並無混亂,
因此可以證明:心並非在身外。
在次一段中,
世尊才破第一個分論「身心互不相知」,
所用的舉證為
「眼見手時,心即能了知」,
故知「身心互不相知」是錯的,
因此,
「心在身外」的立論也是錯的。
第3.破計心潛在根裏
經文:
[阿難白佛言:]
[「世尊,如佛所言,]
[不見內故,不居身內;]
[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
[我今思惟,知在一處。」]
[佛言:「處今何在?」]
[阿難言:]
[「此了知心,]
[既不知內,而能見外,]
[如我思忖,潛伏根裏。]
[猶如有人取瑠璃椀合其兩眼,]
[雖有物合而不留礙:]
[彼根隨見,隨即分別。]
[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
[為在根故;]
[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註釋
「我今思惟,知在一處」:
「思惟」,
就是如來常說的「善思念之」,
或者是正思惟,
為依正理而思惟,
非依自心、
或者是凡情凡見之妄想分別。
然阿難在此所說的思惟,
其實都是依照凡俗的邏輯推理,
也就是第六意識的妄想分別,
轉第六意識,就會變成妙觀察智。
所以,智跟識雖是不二;
但是,迷了,
就是第六意識的妄想分別;
悟了,就是妙觀察智。
所以,空就是轉化心靈的妙藥,
體悟了絕對的空性,
就是徹底的解脫的聖者,
就不再有妄想,
不再有顛倒,不再有執著,
也不再攀緣附會,
並非真正離於六識心的正思惟。
佛在經中說,
以依正思惟,方有正念正智。
是故若依不正思惟,
則知見就不正。
「知在一處」,知心在某一處。
阿難此知即非正知,
「不正知」在唯識百法中,
是二十隨煩惱的一種。
又,
阿難在此還用了一個小技巧:
懸疑──
如來問他,
再說出他所推論的新的心之所在。
「思忖」:忖度,
「忖」,就是忖度,推測的意思。
「猶如有人取瑠璃椀合其兩眼」:
「瑠璃椀」,
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眼鏡。
「合」,就是覆合,
也就是戴在兩眼上的眼鏡。
「彼根隨見,隨即分別」:
「隨」,就是馬上。
「根」,就是眼根。
也就是說,雖戴了眼鏡,
但是眼根還是照樣,馬上看到東西,
馬上就能分別了知其為某物。
「不見內者,為在根故」:
「內」,就是內臟。
謂我的心之所以不能見到我的內臟,
那是因為它並不是在內臟當中,
而是藏在比較外邊的眼根裏。
所以,因為眼根跟內臟還有一點距離,
所以,看不到內臟,
他是這個意思。
因為是在比較外邊一點,
當然就看不到裏邊的五臟六腑了。
「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而我的心之所以
又能很清楚地看到外邊的景象,
沒有任何的障礙,
那是因為它是潛藏在眼根裏邊;
阿難之意也就是說,
此心有如在眼根門口邊,
背內面向外,
所以只能見外不能見內。
義貫
「阿難白佛言:世尊,」
正「如佛」先前「所言:」
以心「不」能自「見」身「內」五臟「故」,
故知心「不居」在「身內」;
又由於「身」與「心」確實是「相知」
而且「不相」分「離故」,
而證心「不在身外;」
這麼說來,「我今思惟」推斷,
「知」道心確實「在」某「一處。
佛言:」
那個「處」所現「今何在?
阿難言:
此」能「了」能「知」之「心,
既」然「不」能「知」見「內」身五臟六腑,
「而」卻「能見外」境,
「如我思忖」推論所得,
一定是「潛伏」在眼「根裏。」邊,
這正「猶如有人取瑠璃椀」
就是(眼鏡),
覆「合」在「其兩眼」上一樣,
「雖」然「有」一「物合」在眼上,
「而」卻「不」會於視覺有所「留礙:」
也就是說,
「彼」眼「根」照樣「隨」時看「見」
任何一件東西,
「隨即」(馬上)
能「分別」了知那是甚麼東西。
「然」而「我」能「覺了能知」見「之心」,
之所以「不」能「見內者,
為」藏「在」眼「根」裡邊,
而非在身體內部「故」;
反之,
我之所以能「分明矚」視「外」境,
而「無障礙者,」
也是由於
心「潛」在「根內」之「故」。
詮論
此第三計心潛藏在眼根裏邊,
其實就是「心在兩間」(或者是中間)的變體。
因為前面
第一處計「心在身內」被破,
於是推論:
非在內,應是在外,
而成了第二計。
接著第二計又被破,又再推論:
既不在內、又不在外,
那應該是在中間了。
而阿難很聰明;
我看世界上
很難找到像阿難這麼聰明的,
那麼會辯的,只有他,
找七個地方;
我們找二個,大概就說不下去了,
他可以找到七個,
也就是全世界眾生要找的,
阿難都找到、找過了,
就是找不到!
你怎麼找,不可能超過阿難,
沒辦法的!
這個世界級的聰明人,就是阿難!
而阿難很聰明,
他還把這個中間給「定位」下來了,
還挺聰明的!
給它一個確定的位置:
潛在根裏,
否則如來如果問說:
你所說的中間到底在哪裏?
如果答不出來,或說不一定,
那佛一定會說:
「既然沒有一個確定的處所,
等於沒有,
因此你所說的心在兩間不能成立。」
為了避免此後果,
因此非找個確定可以指陳的處所不可,
因此非找個確定可指陳的處所不可,
否則這個立論馬上就會遭到被破的命運。
在此,阿難說「如帶眼鏡」,
以比喻心潛藏在眼根裏面,
就好像眼睛躲在眼鏡後邊一樣:
雖然躲在後邊,
但是對外物照樣看得清清楚楚。
這個比喻為以眼比喻作心,
而以眼鏡比喻作眼。
其論證方法仍是以比「喻」為基礎。
經文: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
[潛根內者,猶如瑠璃,]
[彼人當以瑠璃籠眼,]
[當見山河,見瑠璃否?」]
[「如是,世尊,]
[是人當以瑠璃籠眼,實見瑠璃。」]
[佛告阿難:]
[「汝心若同瑠璃合者,]
[當見山河,何不見眼?]
[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
[若不能見,]
[云何說言]
[『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瑠璃合』?」]
註釋
「猶如瑠璃」:就是猶如人帶瑠璃椀,
就像有人戴(眼鏡)。
「彼人當以瑠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瑠璃否?」:
「籠」,就是罩。
此言,
當那個人把眼鏡罩在他的眼睛上,
然後當他向遠處看見山河的時候,
在近處能看到他這一副眼鏡嗎?
遠能看山河,
近是不是也能看到眼鏡呢?
所以,佛陀就他的比喻來破。
「汝心若同瑠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
「合」,就是合眼。
照你的譬喻,
你的心如果好像有人以瑠璃合眼
(汝心即藏在眼根後──
如那個人的眼藏在眼鏡後邊一樣;
你說:雖然眼睛藏在鏡片後邊,
但還是看得清清楚楚。)
當此人於遠處見山河時,
近處何不能自見他自己的眼?
「若見眼者,眼即同境,
「境」就是外的意思。
不能成隨」:
如果你的心看到你自己的眼,
眼就變成跟外境一樣了。
「若見眼者」,也就是退一步說,
姑且承認那個人真能自見其眼。
「境」,就是外境。
「成隨」,
「成」是成就;
「隨」
也就是上邊所說的「隨見隨即分別」之事。
此言,
如果那個人真的能自見其眼,
則他的眼睛便變成了外境,
因為外境是「被看到的東西」
(「所見」),
眼睛變成被看到了。
所見的外物、外境應當是無情物,
而人的眼睛應是「能見者」,
而非「所見物」,
然而「能見者」應是有情,
非無情物。
如果眼睛變成了「被看到的」所見之物,
則成了無情之外境,
眼睛既成為外境,便不應再有能見之功,
因此便不再能成就
「隨見隨即能分別」了知的功能。
義貫
「佛告阿難:
這個文字都很簡單,
我們在文言文,這《講義》裡面都講過了,
所以,瀏覽一下就行。
義貫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
你的心「潛」藏在「根內」
所根據的道理「者,」
為「猶如」有人戴「瑠璃」椀一般。
那麼我問你,
「彼人當以瑠璃」椀「籠」罩在他的「眼」上,
次「當」他遠「見山河」之時,
近者能「見」
他眼睛前面的「瑠璃」眼鏡「否?」
阿難回答:「如是,世尊,
是人當以瑠璃籠」其「眼」之時,
確「實」近者
能「見」其眼睛前邊的「瑠璃」眼鏡。
「佛告阿難:
汝心若」如「同瑠璃合」眼「者,
當」你遠「見山河」之時,
於近處
「何不」能自「見」你自己的「眼?」
退一步說,
姑且承認你真能自見己眼
(這當然是與事實不符的),
如果「若」你真能自「見」己「眼者,」
你的「眼」根
「即同」外「境」之無情物,
由能見者變成所見者,
而失去能見的功能,
因此也就是「不得成」就
「隨」見隨即能分別了知之事
(──然而事實上,
你的眼睛
確實一直都能隨見隨即分別了知一切外境,
因此逆而言之,
你的眼睛並沒有變成『所見』的;
因你的眼睛沒有變成所見的,
所以它並沒有被看到;)
因此你「若不能」自「見」己眼,
「云何」能「說言
此」覺「了」能「知」之「心」
為「潛」藏「在」眼「根內,」
猶「如」有人
以「瑠璃」眼鏡「合」眼一般?
詮論
戴眼鏡的人確實能看到自己的眼鏡,
所以世尊破斥的方法,圖示如下:
這成觀法師還很可愛,還畫了一個圖,
第一個用比喻的,
由左邊看到右邊來,
眼睛戴眼鏡,會看到外邊的山河大地,
對不對?
這個是一般都能接受的。
佛就破斥他,
你的眼睛戴著眼鏡,看了山河大地,
阿難說:如同心潛藏在眼根裡面;
諸位看底下,
然後,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
佛陀就問了,
是不是?
心潛藏在眼根後面,
心這樣看過去,
一定會同時看到眼睛,還有看到山河大地嘛!
上面那個比喻,
眼睛看出去,
就一定會看到眼鏡,還有山河大地,
二個都看到;
用法來比喻,
心如果潛藏在眼根裡面,
那麼,心看出去,
一定會同時看到眼睛,還有看到山河大地。
所以,這個成觀法師還很可愛,
還畫一個圖,
就更好解釋了!
既然眼睛躲在眼鏡後面,
既然眼躲在眼鏡後,
能見眼鏡與山河;
同樣的,
心若躲在眼根裏邊,
也應當能見山河並見自己的眼睛──
但事實不然,
人不能自見其眼,
故所用的譬喻不能支持、證明所立之前提;
也就是,
「如人戴眼鏡」的譬喻,
不能用來證明「心潛在根裏」,
因為比喻本身的推論,
與立論(所立之宗)不一致,
這稱為「法喻不齊」
(「不齊」就是不一致),
以不齊,所以喻不能與「法合」。
好!我們休息十五分鐘,

*******中間休息*******

172頁,
第二行,
又,
因明的論證之學中,
有一點與西洋的形式邏輯極不相同,
習因明者,
習因明就是學習因明。
必須注意,
此即:西洋的邏輯
將事情的推理分為兩種「可能性」:
一、事實上的可能性(Possibility),
也就是經驗上,
這個推論在現在、過去、未來,
都有存在的可能,
這個推論稱為Possibility。
可能的。
第二、純理論的可能性,
這種可能性,
純粹是在公式上的推演中達成,
完全可以不必顧及經驗
或事實上能否實現的問題,
只要在公式上或形式上的推演過程無誤,
不管所推論出來的結果是甚麼,
即使再怎麼荒謬可笑,
只要推演無誤,
便被認為是可以成立的。
近代西洋學術中的邏輯推論,
多屬於第二種。
純粹論的可能性。
反之,佛法的因明學,
不僅在理論的形式十分嚴謹,
若於論辯稍有違犯,便會落敗;
除了形式上的推論外,
佛法因明學還兼顧事實
或者是經驗上的可能性,
乃至價值哲學
(倫理哲學、道德哲學、
美學哲學、知識哲學等等)
就是倫理、道德、美學、知識等,
這些價值哲學上的正與誤,
都必須考慮到,
如果有違背世間、社會、倫理、風俗的言論,
便不能成為立論之佐證就是(因),
或者是譬喻,
否則即成落敗,
其所立之宗即不得成立。
「宗」就是宗旨,
所謂「因」就是證據,
依靠什麼而立出來的,
叫做因。
「宗」就是宗旨,
你這一次的重點要談論什麼?
談論心在內;
或者心在外;
或者心潛藏在眼根,
這個宗是什麼。
底下,
(拙意以為,
佛法的因明學,
較之西洋的論理學就是(邏輯),
似乎較「人性化」,
較能涵容人類的全體經驗。
而西洋的論理學,
則似乎頗為生硬、偏狹:
因為西洋的論理學,
可以理論上是一回事,
而事實上又是另外一回事。
而佛法因明學
則理論與各種事實必須兼顧,
此似乎比較圓滿。)
世尊在第二部分的駁斥當中,
用了一個技巧:就是「讓步」,
也就是退一步說,
也就是姑且承認對方所作某種論證成立,
中文稱為「縱」。
話雖說是讓步,
其實剛好相反,
這正好是「以退為進」、
「欲擒故縱」的策略。
表面上看像是讓步,
其實是在讓步當中
將對方可能反駁或者是改口
(所謂「轉計」)的機會,
全部先提出來加以駁斥,
所以是將對方所有逃生的路全部封死,
所以是「很絕」、很徹底、
一網打盡、「先發制人」的一招。
世尊在往後的論證當中,
這個策略用得很多,
所以很精采。
也就是說:
世尊先把所有的狡辯的通路全部封死,
讓你沒有辦法狡辯。
這裡所說的「讓步」,
是指世尊說:
如果我們姑且承認說你能自見己眼
(乃至以防止你強辯說:
我是能看到自己的眼睛!)
這一節而說的。
於是世尊在退此一步以後,
馬上就進十步說:
那麼你的眼睛就會變成跟無情物一樣,
而失卻了「能見之功」。
在此,世尊所用以破斥的,
是指斥對方的譬喻
會因此而「令有情、無情雜亂」
(分不清),
亦「令能見、所見雜亂」,
能所不分。
以有此「雜亂之過」故,
原宗不得成立。
宗就是:他立什麼宗呢?
意思就是:
立心潛藏在眼根裡面為宗,
這個叫做宗,
「宗」就是主要的立論是什麼。
這一段主要的討論是:心潛藏在眼根,
那麼,後邊說:能見所見,混淆不清,
所以,你這個宗不能成立,
站不住腳!
經文:
[「是故應知:]
[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裏,]
[如瑠璃合』,]
[無有是處。」]
義貫
「是故應」該了「知:
汝」所「言」
你的能「覺了、能知之心」
是「潛伏」在「根裏,」
猶「如」有人
以「瑠璃」眼鏡「合」於其眼,
這個立論,「無有是處」,
是不能成立的。
意思就是說:
心潛藏在眼根裡邊,是不可能的,
是不對的!
詮論
至此,第三處徵心,
計「心潛伏根裏」,破斥完畢。
第4.破計心以內、外對而見明、暗
對內就見暗,對外就見明。
經文:
[阿難白佛言:]
[「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
[是眾生身,腑臟在中,竅穴居外;]
[有藏則暗,有竅則明。]
[我今對佛,]
[開眼見明,名為見外;]
[閉眼見暗,名為見內,]
[是義云何?」]
註釋
「腑臟在中」:「腑臟」為五臟六腑。
五臟為心、肝、脾、肺、腎;
六腑為五臟之宮府:
胃為脾府,
膀胱為腎府,
三焦為命府,
大小腸為心府、肺府。
「中」,就是身體內。
「竅穴居外」:
七竅之孔穴。
七竅為二眼孔、二耳孔、
二鼻孔、以及口。
「外」,就是身體表面。
「有藏則暗」:
這個「藏」跟五臟六腑的臟是一樣的。
意思是說:
眾生身中因為有腑臟充滿當中,
所以身體內是暗的。
「有竅則明」:
眾生身上因為有七竅,
就是七孔,
在七竅之處就見到光明。
叫做有竅則明。
「開眼見明,名為見外」:
我若把眼睛打開,而見到了光明,
就稱為見到了外境。
開眼見明,名為見外。
「閉眼見暗,名為見內」:
我若把眼睛閉起來,
而見到眼前一片黑暗的時候,
就稱為見到內身。
「是義云何」:
您看這個道理怎麼樣?可以成立嗎?
漸漸漸漸,就失去阿難的主體了,
作不了主了,
被佛逼迫得沒有辦法了,
只好很謙虛的問佛了:
您看這個道理怎麼樣呢?
可以成立嗎?
跟前面那個語氣差太多了!
所以,這個故事很精彩,
他不只是描寫佛陀跟阿難的對話,
還情緒的變化,
執著慢慢變成‥‥‥
本來是主,後來就變成被佛所主導,
到最後,七處徵心;方便說啦!
七處咸非,
叫做山窮水盡,
阿難講到最後,七個地方都找不到心,
再來就換佛十番顯見,
十個地方顯出真心。
所以,七處咸非,
再來就是佛顯示什麼是真心,
十個,
十段落統統在講見性、真心的問題。
底下,義貫
「阿難白佛言:
世尊,
我今又作如是」之「思惟:
是眾生」之「身,」
有六「腑」以及五「臟在」身體當「中」,
亦有五官的七個「竅穴居」於「外」;
以身中「有」腑「藏」充塞
「則」身內變成一片黑「暗,」
以身外「有」孔「竅則」現有光「明。」
因此,「我今對」著「佛」,
我「開眼」時能「見」到光「明」,
即「名為見」到「外」境;
我若「閉眼」時,
便「見」一片黑「暗」,
則「名為見」到「內」身,
「是義云何?」可以成立嗎?
詮論
阿難在此第四計當中,
表面上是「計心有開合且能內外對」,
或者說「雙計內外」,
事實上,
還是以計「心在身內」為主,
或者說,
是「計心在內」的「變體」,
或者是講「修正版」(「改良版」)。
其潛意識之動機,
恐怕仍是不甘心
第一計(計心在身內)被破,
所以此再想要「救」其墮負處,
此其一。
又,此亦表明了,
眾生對於「心在身內」的觀念,
是根深蒂固的,
一切眾生
實不易忘情心在身內的觀念,
這是根深蒂固,難以頓捨,
更難以頓捨,
是故阿難將其論證修改之後,
再度提出。
阿難在此如何修改其論證呢?
心如果在內,為何不能見腑臟,
因為「有臟則暗」;
還自己解釋呢,
好厲害!
還自己解釋給佛陀聽,
我們還沒辦法這麼解釋,
阿難會說:為什麼看到暗呢?
是不是?
因為有臟,
有五臟六腑,所以它是暗,
很厲害的!
又閉眼時,看到黑暗,
即因為腑臟是暗的,
所以其所看到的暗境,
其實就是心往內看到所看到的腑臟之暗──
因此,心不是不能見內身,
不是佛陀前面所指斥的,
不是的。
只是因為內身是黑洞洞的,
只不過內身是黑洞洞的──
閉眼即見!
(我們一閉眼,自然就向內看,
於是就看到身內一片黑黝黝的!)
我還特別去查字典,
這個念朋友的ㄧㄡˇ,
黝黝就是青黑色叫做黝黝,
台語叫做〝嚕嚕〞,〝黑嚕嚕〞,
所以,這個「內對見暗」
就用來反駁、補救如來前面所說的:
「不能自見內身」之謬。
如是,心既能「內對見暗」,
再加上「開眼向外見明」,
便成就了
「心既能見內也能見外」的「雙見內外」之立論,
如此一來,便差不多天衣無縫了吧!
又,
阿難最後加了一句「是義云何」,
顯得心相當虛了,
變得像在辯駁,
好像又是在請示佛陀。
作不了主了,
現在阿難作不了主了,
講到哪裡都被佛所破,
所以,只好放軟一點。
又,阿難此時的語氣,
跟前面第一番的
「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
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祇在我面;
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以及第二者:
「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
那個時候的自信和氣勢,都不見了。
(此番論戰,還相當富戲劇性的!
──也就是說,
字裏行間可見到「主人公」
阿難的性格在轉變了!
難怪有人說佛經的「文學性」很高──
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經文:
[佛告阿難:]
[「汝當閉眼見暗之時,]
[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眼對?]
[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
[若成內者,]
[居暗室中無日、月、燈,]
[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這一句師父要先提前解釋,
初學佛法,這一段很難理解!
佛對阿難這麼說:
你當閉眼的時候,見暗的時候,
你這個暗境,暗的境界,
為與眼對就是:要不要跟眼睛配合來講?
如果要跟眼睛配合來講,
是不是?
眼睛見明、見暗,都在眼前,
不可以說閉眼見暗;
開眼見明、見暗,統統叫做在眼睛前面,
暗、明這是境,
眼根是能緣,是根。
所以說:
你當閉上眼睛見暗的時候,
這個暗的境界,
要不要配合你的眼根來說明呢?
為不眼對?
或者是不必配合你的眼根來說明呢?
要不要配對呢?
因為根、境,
大家所公認的,根境生識嘛,
對不對?
為與眼對?為不眼對呢?
如果與眼對,如果跟眼睛配合來講,
暗是在你眼睛前面,
為什麼說閉眼見內呢?
閉上眼睛,也是看到前面是黑的啊,
怎麼可以說是閉眼,云何成內?
暗在眼前,
暗是在你的眼睛前面呢,
不能說看到暗,就是看到你的裡面。
好!
如果你講這樣也說得通,
若成內者,
好!暗就是內,
這個立論如果是成功,若成內者,
那麼,好!
沒有光線就是內了,
當一個人居住在暗室當中,
沒有日光、沒有月光、沒有燈光,
也是很暗啊,
那麼,這個室內統統沒有光線的時候,
這個是不是你黑暗暗的五臟六腑呢?
這樣講得通嗎?
暗處就是內,
那麼,沒有燈,日、月、燈光統統沒有,
這些統統是你的五臟六腑囉?
若不對者,如果不跟眼睛配對,
云何成見?怎麼能說眼睛看到呢?
眼睛看到,
對不對?
見明、見暗,一定要跟眼睛配,
若不對者,
如果不跟眼根配對,怎麼叫做看呢?
怎麼叫做見到東西呢?
云何成見呢?
不管是見暗,或者是見明。
對不對?
所以,這個就是一定要跟眼睛配對。
好!註釋
「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
「與眼對」,與眼相對,
也就是「在眼前」。
依唯識學,「根塵相對」而生識,
根塵若不相對,
則識不能生。
所謂「相對」,
為面對面直接接觸。
因此,若說眼睛看到甚麼東西,
那件東西一定正在眼前,
稱為此色塵與眼根相對,
因此而能生出眼識,
而了別此物。
這個色塵若不在眼前與眼根相對,
則不能發識、成「見」。
此句之義是說:
當你閉眼而見到一片黑暗的時候,
這一片黑暗的境界,
是與你眼根相對嗎?
要不要配合你的眼睛來說明呢?
或者是「為不眼對?」:
還是不與你的眼根正面相對?
也就是不必跟眼睛配對呢?
大家都知道,一定要跟眼睛配對了。
好!
「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
如果用眼根來說明,
明、暗都是在眼睛前面,
怎麼會變成你的內部呢?
「內」,就是身內,
也就是你體內的臟腑。
此言:
如果你說此暗境界是在你的眼前,
與你的眼正面相對,
那麼就會變成那片暗境是在你眼前,
既然在你的眼前,就是在你身外,
怎麼會說這片暗境反而成為在你的身內呢?
豈不互相抵觸呢?
「若成內者,
居暗室中無日、月、燈,
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若成內者」,也就是一個「讓步」,
退一步說,
姑且承認那片暗境是你所見到的自身的內臟。
「焦腑」,「焦」為三焦
(上焦在胃,
中焦在胃與肚臍之間,
下焦在肚臍底下);
三焦為「命府」,命府為六府之一,
所以稱之為「焦腑」。
在此,
焦腑也只代表內臟之義。
此言,退一步說,
如果你閉眼所見的暗境
是你的內身的話,
那麼,如果你在一間暗室裏面,
其中沒有日光、月光、或者是燈光,
在此暗室之中,
(不管你睜眼還是閉眼),
你所見的一定只是一片黑暗;
既然你說「見暗就是見內身」,
那麼此時這個房間黑暗的空間,
不就成了你的三焦六腑了嗎?
暗就是你見內,
那麼,所有暗處沒有光線,
就是你的內臟了?
這樣講得通嗎?
當然講不通了!
「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如果不跟眼睛配對,怎麼能講作見呢?
「不對」,指此暗境不對目前,
也就是並非「在眼前」。
此言,你若聽了上面的話,
而在這個時候否認說:
這片暗境並非在我的眼前,
而與我的眼根相對就是(「不對」)了,
如果暗境不在眼前,不與眼相對,
如是即「根塵不相對」,
如果根塵不相對,如何能生眼識呢?
而成就「看見某物」之事?
義貫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
而「見」到一片「暗」境「之時,
此」片黑「暗」的「境界
為」是「與」你的「眼」根正面相「對?
為不」與你的「眼」根正面相「對?
若」你說此暗境
是「與」你的「眼」根正面相「對」,
那麼這個「暗」境
應該是「在」你的「眼前」才對了,
如果暗境在你的眼前,
則應是在你身外才對了,
「云何」又說這個暗境
反「成」為你的「內」身呢?
(因此,你的推論中
說此暗境是在你的內身,
這是不能成立的;
也因此你的立論之「閉眼見暗是內對」,
以及說是內對看自內身,
也都是錯的。)
退一步說,
「若」此暗境
真的「成」為你的「內」身「者」,
則設當你「居」在一間「暗室」之「中,」
於此暗室當中,
既「無日、月」之光,亦無「燈」光,
所以只是一片黑暗,
如此一來,
因室中本來就一片黑暗,
所以不論你是睜眼還是閉眼,
你在此室中所見的,
一定是一片漆黑,
這麼說來,
「此室」在一片黑「暗中」的空間,
難道「皆」變成
「汝」內身之三「焦」六「腑」了嗎?
(顯然不是這樣,
這個暗室的空間
絕對不會變成你的內身的三焦六腑,
因此可以證明你眼前所見的一片黑暗
並不是你的內身,
也因此你閉眼見暗並非是你所說的「內對」,
所以說:
「閉眼見暗的時候為內對見自內身」
這個立論是錯的。)
再者,
你此時「若」辯論說:
暗境並「不對」目前「者」
(暗境與眼非正面相對,)
也就是說,暗境並不須要在目前,
所以暗境不是在身外;
如果說暗境並不在目前,
也就是眼根與色塵不相對了,
根塵既不相對,如何能生眼識呢?
「云何」能「成」就眼睛「見」物之事呢?
若不能成就見物之事,
也就是無所見,
既是無所見,
又怎能說你看到了你的內身?
因此可以證明:
說「閉眼見到你的內身」這個立論是錯的。
詮論
阿難在此第四計
(計心有開合以及能內外對),
他所運用的推理,
如果以現代的邏輯式子來表示,
則比較能清楚阿難的意思,
以及他所犯的錯誤在哪兒:
設A為開眼,B為見明
-A為閉眼,-B為見暗
C為外對,-C為內對。
1.若A則B(若開眼則見明)
合稱為AB就是(開眼見明)
2.若-A則-B(若閉眼則見暗)
合稱為-AB(閉眼見暗)
3.若AB=C(若開眼見明為外對)
則-AB=-C
(也就是閉眼見暗為內對)
就是邏輯就是這樣子。
很簡單,一看就懂。
若依以上的橫式推演來看,
好像是可以成立的。
這也就是上面詮論當中
所說的西洋邏輯推論的缺陷:
只顧一些沒有生命的符號之推演排列,
全不顧經驗上的可能性之有無。
如是一來,所作的推論,
不論在形式上看來多麼的天衣無縫,
但在經驗界上來驗證,
那只是一種毫不可能的妄想,
或者是忽發奇想,
雖然此奇想也能所謂「持之有據」
或者是「言之成理」,
乃至驚世駭俗,
但因為是妄想故,
到底是於修行無益乃至有害。
(雖然於世俗間
也許可能因此奇想或者是狂論,
而名振一時,
乃至所謂「成一家之言」,
或者揚名立萬──
但是那一些是世俗人所求的,
到底不是修行人之目的。)
修行人的目的就是開大般若智慧,
大解脫、大自在,
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是不是?
這才是我們修行人的目的啊!






要不然,大家都要追求快樂,那麼,為什麼到最後都是變成痛苦呢?


今天的報導,說有一個貓空纜車的保全人員,怎麼樣?在網路上認識一個女朋友,而這個女朋友本身有男朋友,這個女朋友不告

訴他,結果就花了他四十萬,四十萬喔!男的一見鍾情,就一直付出,結果這個女孩子就花了他四十萬,結果後來人家離開了,

要離開他了,這個男朋友去偷看她的日記,她寫日記,去看她日記,哇!這個女孩子早就有男人了!後來,怎麼樣?她要離開他

,他就沒有辦法控制,因為花了四十萬,連手都沒有牽到,他受不了,就怎麼樣?拿刀子就砍了,結果死掉了!所以說:這個看

來好像是在追求快樂,不幸的事情就會跟在後面來。是不是?世間人認為這個是快樂嘛,不幸的事情,就是跟著後邊一直來。


因此,我們要瞭解,佛弟子以法為樂,也就是說:以解脫為目的,追求這些虛幻不實在的東西也許讓我們暫時得一點安慰、依靠

;但是,終究是生滅無常,它會變化的。所以,女人如果對男人沒有興趣,最好不要花人家的錢,不然很快你就會死在嘉陵街跟

民權路的交叉口,真的!我看那個新聞,喔!花了四十萬,聯手都沒有牽到,恨,就砍人了,去偷看她的日記。他這個涵養也是

不好,像我這個人修養得最好了,真的!要出國的時候,人家寄東西給我:師父!這個東西放在您這裏。我告訴你:擺著,出去

的時候回來,我不可能會去碰到、去打開,絕對不會的!這個我對我的良心負責,這是人家的隱私,我管你裏面是什麼金條、項

鏈,這跟我沒有什麼關係的。對不對?我從來沒有好奇過說,把它打開看看,你看,我們這種修養多好!他去偷看人家的日記!

所以,我告訴你:很多事情,不知道比知道還好。因此,女孩子你要穩住自己,不要說要花人家很多錢,手也不跟人家碰一下,

你小心,很快你就人頭落地了,真的!男人也是這樣子。所以說:我們要瞭解,佛法還是最究竟、最解脫的心法。


世間追求快樂,其實,他的苦一定是在後面,所有的夢想,都有黑暗的一面,就像戴安娜,戴安娜跟查理斯王子那時候,二、三

十年前那個結婚,叫做世紀婚姻啊,就像童話故事裏面的王子還有公主,你看,那個花多少錢,英國的王室,全世界的焦點矚目

啊!而今安在哉?《赤壁賦》裏面:而今安在哉?你看,二個孩子都長大了,戴安娜不見了!只有她蠟像館裏面的蠟像。被記者

這樣追,那個司機開得很快,據說開到一百五、一百六,速度開得很快。因為記者,那個狗仔在後面一直追,結果就擦撞,車禍

!去急救的時候,那個醫生還不知道她是戴安娜,那個醫生還不知道她的身分呢!好!這麼樣一個漂亮的王妃,又嫁給英國的王

子,這羨煞世界多少人!我告訴你:從佛法的角度來想,一點都不需要羡慕這個,因為它是生滅法的,一定會敗壞的,不管你多

老,你總是要提早覺悟。


有一個女孩子,她年歲漸漸大了,像我這樣一個年歲,五十多了,她覺得她的皺紋慢慢慢慢增加了,她去打什麼?打玻尿酸,打

一針喔,只有一針喔,玻尿酸一針打下去,回去死掉,Out!死掉!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新聞報導都一直在推論:是巧合嗎?還

是命中註定的?人家都在打玻尿酸,連那個酸痛的也在打玻尿酸,我還想:這個玻尿酸,對我這個酸痛是不是有效?打那個美容

的,一針就斃命了!世間人希望保持更長久的青春、不老,但是,她朝著一個根本不可能的方向;老了,內心接受就好嘛!你要

抗拒這個老化,你怎麼可能呢?沒有辦法的,它一定會來到,一定會無常,它是緣起法,是生滅無常法的。所以,人之所以痛苦

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因為我們依靠的東西,是生滅無常法,這一定會敗壞的,所以,我們一直想要把它留住青春,青春不留白

;沒辦法!我們還是要告訴大家:修行還是比較重要、大悟還是比較重要,沒有錢很辛苦,我告訴諸位:沒有智慧是一輩子苦,

生生世世都要受苦,沒有法身慧命嘛!


底下,其次,阿難在此第四計中所犯之過,主要在於上邊所說的妄想(或者是忽發奇想),以英文而言,也就是說:[我有一個好

主意](I've got a good idea.),那就是,他說:心之[見]能[內外對],此見解在世間人看來,可能很有[原創性]。但此原創性對修行

乃至見道、證道來講,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所以,世間,他沒有開悟,講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因為那是自心妄想分別,不

依實相,不依正思惟、正知、正見故,故是與道相違,反成障道。所以世人常由於種種妄想分別,而沾沾自喜,甚至自以為是[高

見],然而對修行而言,不但不足以喜,反堪為憂。以此[內對]與[外對]的妄想為害太大,所以佛在此先破此見。而佛所用的立論、

為根據于佛常開示的唯識根本道理:[根塵相對而生識],其詳茲如上[注釋]以及[義貫]當中所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2 08:58: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小紅書 | 禪修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1-18 08:29 , Processed in 0.20228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