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33|回復: 2
|
楞嚴經41-參禪開悟起修電子書(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複製鏈接]
|
|
楞嚴經(第四十一講)參禪開悟起修電子書.pdf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 楞嚴經(41)
第四十一講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研究 (2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楞嚴經講義》76頁,[第四卷:阿難請示華屋之門,即是悟後請修。] 所以,這兒就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悟就是見性,開悟是很重要的,開悟就是慧眼開,也就是說:門路才會走對,就不會盲修瞎練。悟什麼呢?悟了法法畢竟空;法法都是如來藏性;法法都是不生不滅,那麼,這樣子慢慢的來磨掉這個習氣,就開始起修;如果不悟,就會頭上安頭。所以,這個就是悟後請修。[以此證知,前三卷半,乃說性,不說修,] 所以,性要靠悟,參禪是為了悟,所以,不說修。[故獨屬奢摩他,開解照了,如來藏性,本具之定體。此四卷後半以去,佛答妙三摩,佛云:「阿難,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一、決定以因同果,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這個非常明顯的,[此捨識也明矣!] 這個「識」包括三層:一、執著心;二、分別心;三、顛倒見,統統稱為識,是我們生死的根本,而一般眾生很難去覺察到。
[二、決定從根解結。教以悟後起修,須於六根,選擇一根下手,] 意思是說:六根同歸於一心,你只要從一根見性,根根都是不生不滅。所以,選擇一根下手,[但從一門深入。此用根也,] 這個就是用不生滅的根性,[又明矣!] 已經很清楚了![行起解絕,自可入一無妄,] 諸位!這一句的意思就是: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也就是說:語言、文字,這個解是讓我們懂得放下的,如果我們還卡在觀念和知解上,修學佛道還卡在一個知見、卡在一個意識或者是觀念,那麼,就不算是真修行人。所以,行起解絕,這個意思就是說:真的起動真如修行的人,是要萬緣放下;解絕就是所有的知見,包括聖見、凡見;迷、悟,統統要放!如果你講自己是正,別人是邪,這個也是邪,大悟的境界裡面,沒有邪正、迷悟、聖凡,統統沒有,因為本來無一物,無一物就是絕對嘛!所以,真如行是不立任何的知見的。所以,自可入一無妄,一無妄就是絕對的心性了。[一根返源,] 只要你從一根,回到不生滅的心性,那麼,所有的[六根解脫。] 因為六根統統同一個心。
[然後文殊特選耳根,從聞、思、修,即為妙三摩,依正因佛性,略兼緣因佛性,從根修證,乃性具即慧之定。] 這個性具,也就是每一個人本來的面目。換句話說:本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很富有,都擁有大般若的智慧;但是,很可惜,不會用![佛要阿難,多聞之人,仍向耳門,就路還家。文有三卷餘,即題中修證了義是也。]
[第七卷末,佛答妙禪那,] 所以,這個名詞,就是我們「禪」的這個字的來源。所以,「禪」具云應該是「禪那」二個字;但是,中國人好簡,就稱為一個「禪」。這個「禪」已經普遍生活到我們每一個佛弟子的心中的觀念了。譬如說:喝茶也是禪;生活也是禪;禪堂是禪;參禪還是禪;禪修是禪;禪坐還是禪,統統加一個「禪」字。所以,禪在我們中國和台灣、日本、韓國修行人,幾乎奠定不可動搖的地位,大家都知道這個字是禪;但是,又有幾個人,他到底深入了體悟禪是佛心的道理是什麼?除非你大悟!是不是?所以,大家都會講:行住坐臥都是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大家都會講;但是,這個「禪」字,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因阿難白佛言:「我輩愚鈍,好為多聞,於諸漏心,未求出離,] 「諸漏」就是種種的煩惱心,未求出離。[蒙佛慈誨(指奢摩他顯圓理之文),] 奢摩他。[得正熏修(指三摩教圓修之文),] 所以,注意看!奢摩他就是妙悟;三摩就是妙修;禪那就是妙證,一步一步來,悟、修、證。[身心快然,獲大饒益。」再請禪那修位,] 為什麼講「位」呢?「位」就是有證才有位,前面的悟跟修,他沒有位;有證量,他才能講有位。是不是?
[佛為說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迷、悟、凡、聖之分,] 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無一物,哪裡有迷?哪裡有悟?哪裡有凡?哪裡有聖?是不是?[因眾生一念妄動,] 這個就是無明的因:一念妄動,所以,禪宗裡面講:動念即乖,動念即乖。諸位!如果要論修行輸跟贏,用賭博的觀念就最清楚!賭博,不是輸就是贏;修行,不是輸就是贏,用這種觀念來解釋,更有力道!哪一種修行是輸呢?動念就輸;如如不動就贏,現在就看誰的功夫厲害了?如果你每天起貪、瞋、癡,那麼,表示你這一場修行就每天都輸,動到執著的念頭;動到分別心的念頭;起顛倒見,時時刻刻統統輸,嫉妒別人,就輸了!如果你長得很醜,對不對?又嫉妒別人、排斥別人,就輸二次!醜已經很慘了,就輸一次了,醜已經很慘了,就輸一次了;再起嫉妒心,輸二次!
所以,長得醜的人,要有彌補的工作:好!我長得醜;但是,我很溫柔!剛好平反,剛好平反!是不是?長得美麗的、漂亮的,起驕傲的念頭,說:我比別人行!就剛好又輸!本來漂亮就贏,還動這個念頭,狂妄的念頭,看不起別人,又變成輸!修行就這樣子。如果你時時刻刻保持平常心,馬祖道一禪師講的:平常心是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這樣堅固如如不動,達磨大師講的:心如銅牆鐵壁,可以入道。銅牆鐵壁就是如如不動了,你怎麼來,我就是如如不動。諸位!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所有任何的時間、空間修行,統統贏!動念即乖,也就是:動到執著的念頭,微細的念頭,嫉妒、瞋恨、貪愛,或者是著相、我慢,不管你動什麼念頭,就統統輸!為什麼?清淨自性沒有這種東西,沒有這種東西。
因眾生一念妄動,[故佛先對示染、淨緣起。] 染、淨就是環境,你碰到了惡知識,或者不好的環境,就是染,就幹這個殺盜淫妄的事情,就墮落了!淨緣起就是碰到善知識,你本身有善根了,就能行十善,持五戒、行十善,生天;那麼,多念佛,又可以往生淨土了。所以,這個要看你有沒有福報碰到大善知識?看你有沒有這個好的環境,給我們增上緣?因此,你第一個選擇,可是非常重要!第一個要選擇大善知識,這個是很重要的,英文講的叫做very important,而且是最重要的!因為大善知識他像指南針,不會迷茫,在最短的時間,你就可以悟到最究竟的,大善知識很重要!第二個,要有很好的環境,也就是好的道場。有了大善知識,我們又有好的道場,再加上你自己的發心,這淨緣統統具足!換句話說:為佛的弟子,不好的地方統統不要去;惡的朋友也不要交,不要交,那麼,你要解脫的機會就99%,因為大善知識也碰到了;好的環境也碰到了;惡的朋友統統遠離了,你的心完全都是清淨的,再來,你只要稍微自己用功一下,提起正念,發菩提心,很快了,也許今生就能夠成就!因此,善知識、善的環境、發善的菩提心,很重要!
[示染緣起,從真起妄,則成十二類生;示淨緣起,返妄歸真,則成五十五位;] 就是有相當的證的功夫了。[由前三摩,證圓通體,] 圓滿,通,無所不通,遍十方。[則安住圓定,] 圓定就是說:不必刻意的說:我要忍耐,我要求定,我現在要把心定下來!譬如說:人家侮辱你,你就:我要定,我要定!這個是用克制的定。人家侮辱你,你發現說:沒有侮辱你的這個對象,都沒有;也沒有能夠忍辱的這個心,能所雙亡,圓定就現前,自自然然的,萬法本來就是幻,五蘊本來就是空。他來侮辱我們,我們如果會觀照,就:你自己負因果了!我們心安住在無生法忍,這個就是圓定,不必刻意的要忍耐;不必刻意的‥‥‥能夠觀空,自然能忍,那個忍辱,很自然的契入不生不滅的體性,叫做安住圓定。
[稱體起用,萬行繁興。] 稱體起用,依不生不滅大般若智慧,起種種的救度眾生的用,這個用就是包括行住坐臥,無所不用,所有的用都是體,叫做體用一如。所以,萬行繁興就是無妨,「繁興」就是六塵;也可以講:所有的種種的度生的事業了。萬行繁興,你所有的,只要依體起這個妙用,那麼,所有的萬行,再怎麼樣都可以建立,再多都無妨,因為已經是大悟了!雙躡前面的‥‥‥「躡」就是依據,雙雙根據前面的定跟慧,([雙躡前之定慧,] )[中中流入薩婆若海,] 什麼叫做中中?就是不著二邊,著空、著有,就不叫做中。中中流入薩婆若海,用一句更直接了當的,叫做念念見性,叫做中中,念念見性就流入了薩婆若海,就是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你可以知道,明心見性有多麼的重要!第一個步驟,沒有大悟、沒有明心見性,你根本就沒有辦法成佛!明本心;什麼叫明心見性?就是明本心,見不生不滅的清淨自性,沒有開發這個,修行,門兒都沒有,你不可能成就的!
[乃如來一切種智之海。文云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住持本定,歷位增進,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文云:文章裡面說:從這個時候,漸修,就是一步一步來。隨所發行,只要你隨時動這個修行的念頭,發行就是由這個信進入解,由解入行,動用到信、解、行的第三個步驟──「行」了。那麼,有了行就有證,所以,就安立聖位──五十五位。所以,住持本定,「本定」就是本體之定,就是如來藏性的定。歷位增進,雖然是圓定,但是,不妨害次第性的增進,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諸位!大悟,悟到什麼?大徹大悟的人悟到什麼?悟到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就是空;這個空,其實本來就現前在每一個人‥‥‥時時刻刻在大家的眼前,只是眾生沒看到,見不著。看,不是用眼睛那個看,是體悟到眼見就是性,見就是性,見一切物,所有的心性時時刻刻都顯現智慧。這樣有什麼好處呢?這樣就是黏不著啊,但無妄念,別無聖解,每一個念頭出來,都是般若智慧;每一個念頭,都不會被境界染污,也就是所有的境界都黏不到你,那麼,你的心性就有免疫系統了!萬法既然無所得,貪什麼?起什麼瞋恨心?驕傲什麼?又狂妄什麼?有什麼好留戀的?有什麼好嫉妒的?有什麼好攻擊的?說好、說壞;善、惡,統統空,歸無所得。
[即為妙禪那,依正因佛性,雙兼緣、了二因,乃性具圓融之定慧。阿難自云:「頓悟禪那,修進聖位。」文祇半卷,即題中諸菩薩萬行是也。此是自他兩利,上求下化之行。] 一切佛弟子也應當這樣子,要自利、要利他;要上求、要下化。[合此三定別名,成一首楞嚴總號,即阿難所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之定,請答相應,] 「請」就是阿難;「答」就是佛陀回答,相應了!是不是?所以,請答相應,[啐啄無違也。]
這個啐啄,我在這兒解釋一下,這個啐啄,是比喻禪林師家與學人二者之機宜相應投合。也就是說:學人請求禪師啟發,譬如叫做啐,啐就是小雞在裡邊,因緣成長,小雞成形;可是,還沒有破殼,這個殼就是表示無明,最後一層無明;禪師就比喻作母雞,這母雞聽到小雞在裡面叫,小雞的聲音,這個母雞在殼的外邊,叫做啄。小雞在裡邊往外叫做啐;母雞由外往內叫做啄,也就是一定要打破那一層無明的意思。就是禪師啟發學人叫做啄。據《禪林寶訓音義》記載,啐啄,就像母雞抱卵,小雞欲出,小雞的嘴有這個叫聲,名字叫做啐,一點點,碰到這個蛋殼,ㄉㄡ‥‥‥有這個聲音了,母雞想要讓小雞出來,就用這個嘴啄這個殼,名叫做啄。所以,小雞在蛋殼裡邊成長,快孵出來的最後一剎那,由內,小雞由內往外,叫做啐;母雞由外往內,聽到了小雞的聲音,叫做啄。意思就是要把那個蛋打破,這小雞才跑得出來,才能成長嘛!是不是?
我們也是啊,師父講經說法,就是要打破在座諸位的無明,你們譬如說小雞;我譬如說是母雞了,中間橫隔了什麼?就是一層無明,這無明是指你們喔!是不是?你們就是啐,師父叫做啄。是不是?這個比喻就聽得懂了!好了!所以說:所以,禪林師徒之間機緣相投,都是以「啐啄」一詞比喻來稱之。若修行者、師家機鋒相應投合,毫無間隙,稱為「啐啄同時」;而與禪者機鋒相應之機法,則稱為「啐啄機」;機就是根機的機。
《碧巖錄》第十六則說:大凡行腳人,須具啐啄同時眼,意思就是說:你真的要去參學,行!你必須要碰到大善知識,同時,你要參的人,要有相當的功夫,相當的功夫!不是像現在說:我要出去參!你自己本身,要到無明快破未破的那個時間,你來參;差一點點嘛,碰到了大善知識,一下就可以把你打破!現在不是,要參什麼呢?我們的無明煩惱一大堆,說要去參,其實是遊山玩水,到處遊山,到處玩水,回來,回來還沒見到本來面目呢!所以,大凡行腳人,就是有心行腳,要參學的人,須具啐啄同時眼,你必須要有同時的‥‥‥眼睛的眼,有啐啄同時的用,作用的用,方稱衲僧。意思是說:才夠資格成為一個準備參禪的人,「衲」就是我們講的出家人,叫做衲僧,破衣叫做衲。是不是?如母欲啄,而子不得不啐。是不是?子欲啐,而母不得不啄。所以啐啄之機,皆是古佛家風。所以,一定要同時,無違。
好!諸位打開《表解》第一九頁,好,一九頁,看底下,正宗分──一、經中具示妙定始終,也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個正宗分在講什麼呢?一、阿難請定,二、如來答定,看下來,如來答定──一、正說經,底下,說總定──就是(首楞嚴經)令得圓證,妙莊嚴果。二、說別定──一、說妙奢摩,令悟妙心,本具圓定。二、說妙三摩,令依妙心,一門深入。三、說妙禪那,令住圓定,歷位修證。好!阿難證悟,第三、阿難證悟。二、叫做經後別詳初心緊要──一、叫做精研七趣,就是你不要墮入六道輪迴,七趣就是六道輪迴,警告你:這個會淹沒你的!第二、詳辨五魔,也就是五十種陰魔,護墮就是保護你,千萬不要墮落五十種陰魔裡面的假相。好!看左邊,楞嚴大定總別名義(與經題會合表)──總定──叫做首楞嚴──證圓果,也就是佛所說的「大佛頂首楞嚴王」,總三定成一定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依此一門超出妙莊嚴路,為諸佛成菩提之「果」法也。別定──一、妙奢摩他;二、妙三摩;三、妙禪那。什麼叫做妙奢摩他呢?諸位!把筆拿起來,悟圓理,這三個字畫起來,你只要記住這個觀念:妙三摩──起圓修,這三個字要畫一線;妙禪那──得圓證,畫一線,那這樣子,整個正宗分就有正確的觀念了:喔!就是悟;就是修;有圓理,悟圓理,起圓修,得圓證,先有一個正確的觀念。看底下,也就是佛說「如來密因」藏性「理」法,而能「微密觀照,開解照了」,是名奢摩他,依正因佛性(如來藏性)略兼了因佛性(大開圓解),乃即定之慧,定就是圓理;慧就是圓悟。悟徹法流源底,為菩提之最初方便,注意那個最初方便一個「最」字。妙三摩──起圓修,也就是佛所說的「修證了義」大乘「教」法,而能「依解起行,從根解結」,是名妙三摩。依正因佛性(六根中性)略兼緣因佛性(稱性起修),乃即慧(圓悟)之定(圓修),俱依一門深入,為菩提之初方便。前面是「最初方便」,這裡少一個字,剩下「初方便」,要注意看的,前面是「最初方便」;這裡叫做「初方便」;後面只剩下二個字:叫做「方便」,注意看這個!妙禪那──得圓證,也就是佛說「諸菩薩萬行」中道「行」法,而能「帶果行因,歷位修證」,是名妙禪那。依正因佛性(證圓通體)雙兼緣了二因(起智運悲,上求下化),乃是性具圓妙定慧中中流入果海,為菩提道之方便。
好!翻回來,77頁,中間,[最初方便者:即奢摩他,為首楞嚴定之最初方便也。以奢摩他中,破識非心,顯見是心,令悟根性,] 這什麼意思呢?破識非心,就是破除意識心,如果加一個字更清楚:破識心非「真」心,這樣你才看得懂,叫做破識非心,破除意識心不是真心。顯見是心,「見」底下加一個字:性,顯見性才是我們的真心。意思就是:你要見到我們每一個人的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那才是我們永恆的般若心,識是剎那生滅的執著,這個在《楞伽經》講得很清楚了,識毫無逗留之處,你要找,找不到,覓心了不可得嘛,就是識;歇即是菩提,就是真。所以,轉識成智怎麼轉呢?就是識,看到的,你繼續看,記得!無所住,性就顯現,不離本處,轉識成智是這樣轉的。你一樣起精神作用,見聞覺知,一樣行住坐臥,但莫於相上住著,性就顯現,歇就是菩提,就是這樣子的。
不要一直想說;我們一個同學,妄念起來,妄念起來的時候,我說:那你怎麼處理呢?他說:煩惱、妄念一起來,我就觀想一把關刀,把它殺‥‥‥我說:那一把關刀也是妄想,多一支,多一支關刀出來,關公拿的那一把大刀。是不是?他起煩惱,克制不了了,他就是想盡辦法要把它滅掉,煩惱一直起來‥‥‥想盡辦法,硬壓,但是,沒有辦法,他說:唉!更多!所以,這方法錯誤!因此,在你眼見的時候,起分別心的同時,沒關係,同時見到不分別的心性,雖分別不作分別想,雖聞一切塵,無有能聞所聞,本性就顯露。你運用百千萬種種的方法,想要克制你的煩惱,到最後就是沒有辦法!
所以,用克制的方法,只能暫時,或者是初學,習氣克制一下,這個講是對的;到最後那一念的時候,用克制的是絕對沒辦法見性。克制的就是有所造作,叫做有為法,永遠沒有辦法進入無為法;無為法一定要跟空相應。就像廣欽老和尚在比喻的最了不起,人家說:老和尚啊!您這個廟建到一半了!老和尚笑一笑,廣欽老和尚已經證入無為了,廟蓋到一半,那也是空啊,就放著,看你的因緣,他也不會刻意的說:我廟建一半!說:老和尚!您這個道場建好了,好莊嚴啊!老和尚也不執著,老和尚的觀念就是:廟建一半跟建好,在一個大悟人的心是一樣的,是一樣的!知道嗎?因為它只是過程,可是,大悟的人已經結果了,因是結果、緣是結果、果也是結果,為什麼?因是真如、緣是真如、果還是真如啊!所以,你動土建,他也是大悟啊;廟建到一半,他也是大悟,也是不增不減啊;廟蓋完了,搞得很莊嚴,廣欽老和尚也是如如不動啊!對一個大悟的人,沒有起點;沒有中,中間的中,沒有中間的點;也沒有最終的點啊!對不對?
大悟的人,沒有始,也沒有終,這個就是真如自性,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開始就是結束;起點就是終點。對不對?有量就是無量啊!為什麼?有量就是相,見一切有量,心就是無量。是不是?「絕對」,就是任何一個事相它都是絕對,「絕對」不能比較,「絕對」沒有任何言語;「絕對」離一切文字相;「絕對」離一切心緣相;「絕對」就是空;空就是絕對;「絕對」就是無諍;「絕對」就是平等;「絕對」就是無為;「絕對」就是絕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討論,歇就是菩提,如實悟了。慢慢學習放下。譬如說一個人講說:我講話很客觀!這個就是主觀。是不是?你就是主觀嘛,因為你還卡在一個我嘛:我認為我這樣講很客觀!是不是?他這樣講,他認為他很客觀啊!是不是?你說他:你很執著!他說:你不執著,怎麼會說我執著?那這樣要吵到什麼時候呢?所以,你一動念,就會患有無窮的過患。所以,真正有功夫的人就是:你要來跟他吵,他不會跟你吵的。
有一個人懂了一點佛法,男眾,對這個佛法很有心得;但是,很驕傲,有一天,他跟一個居士講,說;跟周羅漢講說:周羅漢!有因緣,我要去跟慧律法師辯論!周羅漢就跟他講說:你去一定贏!說:啊?他很高興喔!他說:你怎麼知道我一定會贏!因為師父根本不會理你,你當然一定贏囉!你去了,師父連理都不會理你,他連理都不理你,你就一定贏了,你去了,師父根本不會理你,你就一定贏了!他說:說得也是!所以,我們要了解,大悟的人,他不會跟你辯這個東西的,他就是叫做真實境,真實境就是:歇就是菩提,你要跟他辯,要辯什麼呢?沒有語言、沒有文字,人家已經進入絕對的真空的心靈狀態,他已經在享受所有的生命了,他時時刻刻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從此,公主跟王子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所以,大悟的心,沒有所謂的順境,也沒有所謂的逆境;沒有所謂的聖,沒有所謂的凡;沒有所謂的生,也無所謂的滅;無所謂增,也無所謂的減;也沒有來,也沒有所謂的去,因為都是如幻的東西,如幻就是不實在的。意思就是說:父母還沒有生我們的時候,你怎麼知道有聖凡、善惡、迷悟、是非、對錯?這是生出來以後,後天的感受,產生了強烈的挫折、錯覺。生命是一種錯覺;悟了,不離開錯覺,放下錯覺就是正覺,記得!不離本處。
所以,我們現在就是戴了一支黑色的太陽眼鏡,在看這個人生跟宇宙,什麼都是黑的,為什麼?什麼都是執著啊,什麼都是執著啊!我們現在就是戴了一支太陽眼鏡,在看這個世間,二六時中都著一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父母沒有生我們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這個。所以,為什麼要體悟父母未生前本來的面目?就是照見五蘊皆空,觀念空、善惡空、聖凡空,就是絕對空;連絕對的觀念也沒有,這一句也是多餘的,這樣就永遠享受你永恆的生命了。
所以,佛陀當時在世的時候,有馴馬師,訓練馬匹的,訓練馬匹的,這訓練馬匹的來,頂禮佛陀,世尊就問他了:你訓練馬匹,用哪一些方法,讓你的馬匹聽你的話?他就說:我用三種方法,說:哪三種方法呢?第一個就用硬的囉!我用硬的,這馬不聽話,就用硬的,皮鞭就打了、抽了,第一個方法,牠就服我!那第二個呢?第二個我就用軟的囉,軟的就常常跟馬洗洗澡、拍拍馬屁,馬的這個屁屁,喜歡人家拍,拍拍馬屁,還拍得很響,拍得ㄣ~~~還很響,還有聲音!是不是?用軟的安慰一下,調伏牠,那還有沒有其他的啊?他說:第三種方法叫做軟硬兼施,訓練這一匹馬一定要聽我們的,用硬的,要不然就用軟的,第三種方法就是軟硬兼施!佛陀就說:硬的無效、軟的無效、軟硬兼施也無效,那你怎麼訓練這一匹馬?他說:那就把牠殺掉了!他說:世尊!那您是用什麼方法,來訓練、教導您的徒弟呢?佛陀說:我也是用三種方法。馴馬師就問:世尊!哪三種?第一個,用硬的,硬的就是僧團白四羯磨,開僧團會議,做最後的默擯、驅離,這個就是用硬的。那第二種呢?第二種就是用軟的,軟的就是說:哎呀!你有善根,有佛陀的般若智慧,人難免會有缺點,提起正念,發一下菩提心。佛就用軟語安慰他,所以說:我是用軟的來訓練我的徒弟,感化他!那第三種呢?佛陀說:第三種叫做軟硬兼施,軟的跟硬的同時用!那馴馬師就說:世尊!那如果硬的、軟的、軟硬兼施都沒有效,世尊!您怎麼辦?世尊說:我也是把他殺掉啊!那個訓練師說:啊?沙門瞿曇也殺人喔!佛說:不不!我是殺掉煩惱。殺掉煩惱,就是把我們內在的煩惱徹底殺掉!這是一種比喻,就在《阿含經》裡面有這一段。所以說:殺掉煩惱,就不需要硬的、軟的、軟硬兼施,所以,訓練徒弟就是用這三種。
好!底下,說:以奢摩他中,破識非心,顯見是心,令悟根性,[不動搖,不生滅,即是天然本定,如來藏性。依此根性,不生不滅,為本修因,即為得成菩提之因地心,故為最初方便。]
[三摩為初方便,以三摩中,如來問諸聖文云:] 問諸聖文章裡面說:[「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以此而觀,悟理為最初方便(奢摩他悟圓理),修行為初方便(三摩修圓行),獨選耳根,反聞入流,得證圓通,而登初住,而為初發心住之方便,故為初方便。]
[禪那為方便,以禪那中,已得圓證,定慧均等,中中流入之行,為入薩婆若海之方便。論云:「十地菩薩,滿足方便,得成菩提。」故以圓定行位為方便,正由如來巧答,乃見阿難之巧問也。佛教以方便為門,今奢摩他最初方便,是悟門;三摩初方便,是修門;悟修超出生死之門,禪那方便,是證門,經歷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證入涅槃之門也。]
[又三種別定,] 就是奢摩他、三摩、禪那。[各有最初方便、初方便、方便。] 所以,最初方便、初方便、方便,就是三種次第。[妙奢摩他,以破識顯根,為最初方便;會四科全事即理,說七大全相即性,為初方便;究三種生續之因,明五大圓融之故,為方便;是圓悟三如來藏理性之方便。] 看第二段,前面妙奢摩他,就是第一大段甲,再來看乙,[妙三摩,] 標號乙:妙三摩。妙三摩,[以建立道場,加持神咒,為最初方便;佛囑以不生滅之根性,為因地心,為初方便;文殊為選耳根,反聞自性,一門深入,為方便;乃圓修證入初住之方便。] 底下,丙,標號丙:[妙禪那,] 妙禪那,[以三漸次為最初方便(由戒生定);乾慧地,是合十信為乾慧,] 這是他們的解釋,有的人解釋不是這樣子,認為十信是初住前的準備工作,所以,把十信統統列為住,十信為乾慧,[為初方便;五十五位為方便;是證入妙覺之方便。] 所以,這個統統是講階位,三漸次、乾慧,還有合十信為乾慧,為最初方便;五十五位是方便,證悟愈來愈深,就是證入妙覺的方便。[從始至終,如分九品,行布昭然,] 「昭然」就是明顯的樣子。[方得圓滿無上菩提。]
本經‥‥‥諸位先看《表解》二O頁。這《表解》二O頁,把它歸納起來就更清楚!諸位看,楞嚴三定的方便──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各有最初方便、初方便、方便。
妙奢摩他︰一、破識顯根為最初方便;二、會四科融七大為初方便;三、究三續窮五大為方便。這個妙奢摩他──是為圓悟藏性之方便。
妙三摩︰一、道場誦咒為最初方便;二、從根解結為初方便;三、一門深入為方便──這是為證圓通體之方便。
妙禪那︰一、三漸次為最初方便;二、乾慧地為初方便;三、五十五位為方便,為成菩提果‥‥‥菩提果就是佛、佛果,為成菩提果之方便。
你由這個可以知道,要成為一尊佛有多難,有多困難!哪裡是我們現在簡單念一念、搞幾個文字遊戲就可以解決的?你看要成佛有多困難!要多少劫才碰到一尊佛?佛有多麼的了不起、有多麼的偉大,成佛有多麼的不簡單,值得我們這樣的讚歎、推崇!
底下,[本經三定別名,仍存梵語者,即尊重不翻之例。] 也就是尊重,尊重它們,所以不翻,尊重印度的梵文,所以不翻譯,叫做尊重不翻,「不翻」就是不翻譯。就是:奢摩他、三摩、禪那是梵文,我們為了尊重它,所以,我們不翻譯,是這個意思,叫做尊重不翻。[此三名最重要,又最難解。余前云,此三名不可用止觀釋之,] 不是說‥‥‥[非謂天台止觀之不善,] 也不是說:天台宗的止觀不好。[余] 也就是圓瑛法師,一開始[先習天台教觀,十分敬佩,後見台宗,宏法人多,賢宗] 就是華嚴宗,[少人提倡,故復學賢首,] 所以,就學這個華嚴。[二宗並重,] 天台跟華嚴並重。[絕無門戶之見。] 這個是任何一個修行人應該有的涵養,絕對不能有門戶之見,八大宗派都不能離開佛的心,所以,不能有山頭主義、門戶之見。
[實因研究本經正文,如來以捨識用根,為修楞嚴要旨,所以三番破識,全破其妄;] 意思就是說:你安立任何的空、假、中,這個統統叫做意識心;你修止,也是意識心;修觀,還是意識心,因為本來無所止、本來無所觀。所以,師父剛剛前面講的:什麼叫做楞嚴大定?就是絕對,絕對的定。所以,止,你還有一個東西可以止了;觀,你就變成能觀所觀了,那這樣要搞到什麼時候呢?有能止所止,有能觀所觀,能所患無窮的過患,它是「絕對」,「絕對」就沒有東西可以止啊,「絕對」,「絕對」就是沒有東西可以觀。知道嗎?這個就是止觀沒有辦法解釋如來藏性,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它是絕對,知道吧!因為止有能止跟所止;觀有能觀所觀;有能跟所,就不是絕對,知道嗎?所以,我們應當了解。所以,用天台來解釋《楞嚴經》是不適合的。
底下,所以,三番破識,全破其妄;[十番顯見,極顯其真;] 十番,「見」就是見性,十番顯到這個‥‥‥眼睛見,本性就顯現了,叫做十番顯見性,極顯其真,這個就是真心。[二決定義,一決定以因同果,不可以生滅識心,為因地心;] 在座諸位!凡所有一切眾生,沒有開悟都是用這個心,叫做生滅意識心;叫做認賊為父,我現在可以推測的,就是我的心;我現在可以看的執著心,這個就是我的心啊;我現在用分別的,這個就是我的心啊!這個剛好是生死的根本!
生滅意識心就是什麼?第一個,就是我們所講的情緒;二、就是習氣,意識心也是習氣,見性也有習氣,可是,因為他見的不究竟,不是究竟覺。是不是?是停留在解悟的角度,明心見性,明心見性還是要繼續修囉,修到修無所修,無所修,如是修。因此,生滅意識心,就是我們所有的全世界的眾生,都認為認識為心,認識心為自我,也就是認賊為父了!不可以生滅識心為因地心。
[二決定從根解結,必宜取真常根性,] 真常就是不生不滅。這個真常是取什麼呢?取《大般涅槃經》的名詞,《大般涅槃經》講常樂我淨,常樂我淨就是真常根性。[入涅槃門。此皆如來金口所宣,] 學者未可抗違佛意。([學者未可抗違。] )這是佛所宣講的,就是你要捨掉生滅的意識心。所以,你立一個空、一個假、一個中,能怎麼樣?還是意識心。為什麼?空,你講到一個字:空,還是能空所空,空是絕對的心性,體悟的現量,要講出來,就變成能空所空;有,變成能有跟所有。知道嗎?中,有空跟有,就變成一個中,立一個中。所以,立一個空、立一個假、立一個中,叫做用生滅意識心在修行,後來你怎麼樣解釋‥‥‥譬如說:即空即假即中,這還是意識心,不立一法,不立任何的知見;立任何的法,統統是頭上安頭,「絕對」就是絕對。
六祖才是大悟,六祖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一句是大徹大悟的!佛陀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果你看到了緣起,直下就是絕對的空,沒有任何討論,不能安一個空、假、中,若見諸相非相,就是絕對空,即見如來,就看到了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所以,用真如自性修行,就是:見一切相,知道它是如幻的東西。所以,三藏十二部經典,統歸重點,就是緣起如幻,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統三藏十二部經典、八大宗派,任何一個法師講經說法,都不能離開這幾個字:「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緣起如幻,就是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統三藏十二部經典,不能離開這十個字,任何一個法師講經說法,離開這十個字,就是外道,就不是正法!底下,[天台止觀固善,] 當然很好,[但以經旨不合,] 但因為跟《楞嚴經》的如來藏性的經旨不合,因為五陰本來就如來藏,為什麼?絕對囉![故不可以止觀,解釋三定別名。]
[台宗先哲,解釋本經,以如來藏為體,不生滅因果為宗,] 這個解釋就解釋得很好。([此解極好。] )如果以止觀來解釋定之名,[若以止觀釋定名] 就是如果以止觀來解釋楞嚴大定之名。[不特] 不只是,[與經旨有違,] 就是與《楞嚴經》的宗旨有所違背,也跟《楞嚴經》之體宗;[與此體宗,] 《楞嚴經》之體或者是宗,[亦復相背矣!] 也就是與《楞嚴》的體跟宗互相違背。所以,天台宗有天台宗的思想;華嚴宗有華嚴宗的思想;那麼,《楞嚴經》有《楞嚴經》的思想,所以,不可以拿天台來解釋《楞嚴》。所以說:如果以止觀釋定名,不特與經,與經就是本經,就是《楞嚴經》之旨、宗旨有所違背,與此體宗,亦復相違背矣!意思就是說:天台用天台的角度;《楞嚴》有《楞嚴》的說法,不要混為一談。[初悔聞請定竟。]
底下,[戊二、會眾願聞。] 「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於時,即阿難請求佛定之時。而成佛之法,三乘共仰,故云復有恆沙菩薩、羅漢、辟支,以及天龍八部、王臣等。俱願樂(去聲)聞者:常隨雲集之眾,於此無上妙法,同願樂聞。如《華嚴》云:「如病思良藥,如飢思美食,如渴思冷水,如眾蜂依蜜;] 蜂當然就依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 就像病人想要這個良藥;就像肚子餓了想要美食;就像口渴了需要水;或者是一切蜂,都會依著這個蜜,造這個蜜,蜂蜜,蜂蜜嘛!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
[退坐默然,承受聖旨者:請法必具禮儀,] 所以,事相不可避免,怎麼可以說:喂!佛陀!怎麼可以這樣子?請法要按部就班來,你看看這個經典就知道,什麼統統必須不壞事相的,不是可以隨隨便便的,佛教按部就班來的,師父就是師父,徒弟就是要向師父頂禮,請法就是要像這樣子的。所以,請法必具禮儀,[啟請已畢,退歸本位而坐,] 表示對法的一種恭敬。所以,看一個佛弟子對三寶的恭敬,就知道這個人將來有沒有成就?有沒有成就?[息慮虛心,] 因為虛其心乃能容,自古以來就這樣子了,虛其心乃能容,有容乃大。[默然靜聽:] 底下這四句話是非常重要,求正法的人是重要的心態![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歡喜,如是之人可為說。] 這二十八個字,就是聽經聞法重要的心態。所以,講經說法的人,他不恭敬三寶,我們不能說,也不可說!是不是?
所以,講經說法有一定的規矩,佛在比丘戒裡面制定的:講經說法的人要在高座,高座;聽經聞法的人,一定要在下座,這是佛制的戒律。可是,現在呢?我們到各大學,它那個視聽教室,它是這樣子的,講桌是底下的,為了讓學生看得更清楚,它往上一層一層的,現在大學的視聽教室都是這樣子的。逢甲大學也是這樣子啊,一直往上,教授在下邊。那麼,這樣子是不是跟佛的戒律有衝突呢?沒有!為什麼?因為恭敬心是一樣的。重要的是這個,大環境不一樣,恭敬心是一樣的。是不是?
所以,我們要了解時空的不同性,做佛弟子,也應當懂得禮貌,譬如說:有一次我在雷音寺,正在刷牙,然後,那徒弟來就很恭敬,刷到一半,說:頂禮師父!我跟他講:&#@*一拜就好啦!他還是一直拜,我就說:%#%#好了,好了!這不可以,師父在刷牙,不可以頂禮的!還有一次,在剃頭,剛好在ㄌㄨ‥‥‥這樣子,兩邊還沒有剃完,像三船敏郎這樣子,徒弟剛好來,說:頂禮師父!我就站起來:我這樣像師父嗎?這樣像三船敏郎囉!剃頭剃一半,ㄌㄨ‥‥‥是不是?所以,做徒弟的應當要懂得禮貌。是不是?所以,師父在看經典的時候、在大殿誦經,不可以頂禮師父;師父在吃飯的時候,也不頂禮,用問訊的;師父剃頭,也不頂禮;師父有重要事情在處理,也不頂禮,要找個時間、空間,恰到好處的頂禮,虔誠就好,我們都知道大家都很虔誠,除非師父把飯放下來。對不對?你要頂禮就給你頂禮,把飯放下來,正在吃:&#@*一拜就好!這個太虔誠了,有時候還挺麻煩的!是不是?要看時間、空間。
因此,我們要了解,做佛弟子應當懂得禮節。有一次,我到寺院裡面,一個在家居士叫一個比丘尼,叫什麼呢?說:喂!師兄,師兄!我說:來來來!你叫她什麼?我叫她師兄啊!她是比丘尼呢,你怎麼叫她是師兄?他說:我以前師父就這樣教啊,我師父已經死了!他師父已經死了。說:法法平等,凡是出家、在家,都可以互相稱為師兄弟!我說:這是佛不允許的,怎麼可以稱出家眾師父為師兄呢?這個不可以的!有的人還標會標到道場來,在家居士找師父:喂!師父,師父!您要不要標個會?也真的有法師參加呢!阿彌陀佛!我講這個沒什麼用意啦!真的!英文講的,English:incredible!不可思議!問法師說:法師,法師!你為什麼要標會?我們現在佛像沒有錢啊,要先標會起來啊,然後再慢慢的還!我說:喔!法師,法師!這樣是很好,發心做佛像很好;不過,這樣不行,這樣違背佛教的教義跟戒律的,這樣不行的!他說:不行喔?我說:不可以的!哪有出家人在標會的?他說:有啊,有啊!我說:好!知道就好了,不要一直強調,好像很多一樣!真的!這個很糟糕,就沒有人講,大家也不敢講,也不知道怎麼辦?
所以說:我們出家眾,還是要過出家眾的生活,淡泊名利。我們現在沒錢,要做佛像,等嘛,等,慢慢等因緣,慢慢儲存‥‥‥是不是?不能像世間人這樣子,這樣不好!我沒有批評的意思,請各位比丘尼多多包涵,我沒有批評的意思,是說我們出家人,跟世俗人要有所差別,所作所為代表三寶,我們的行為舉止,會影響整個佛教,我們還是要淡泊名利,不同於世俗人。諸位!我打個比喻,我今天慧律法師;假設說啦,in case,假設說:我也去玩股票,而且玩得很大,鴻海買多少、中鋼買多少、中華買多少,假設說啦,請問大家:我也玩了好大,不知道你們敢不敢供養我?你會不會害怕?萬一師父把錢拿去玩股票‥‥‥你也是會怕啊!對不對?你也是會怕!所以,我告訴你:我沒玩,絕對不去碰這種東西!
所以,有的在家居士說:師父!居士玩股票有沒有犯戒?沒有!國家合法的就沒有,沒有犯戒的。好好的玩,不要輸太多;師父沒有鼓勵你玩喔,是你自己要玩的喔,千萬不要輸太多,看不對勁就要馬上出脫了!對不對?用電話一通就解決了!是不是?所以,出家、在家還是不一樣,我們還是要謹慎!底下說:[承受聖旨:即欽承領受,法王聖教之旨意。初阿難請定竟。] 好!底下,我們下一堂課就接著《楞嚴經義貫》102頁。
(中間休息)
《楞嚴經義貫》,102頁,因為成觀法師的這個《楞嚴經義貫》寫得很好,同時也增加了很多的資料,所以,我們多看一遍,能夠有更多的見聞。同時文言文看完以後,接著來複習一下,用白話強化大家的印象,對《楞嚴經》有更進一層的認識。但是,我們儘量不在這個白話文裡面多費時間。為什麼?因為文言文已經看過了,白話就念一遍,那麼,有增加的資料,須要解釋的再解釋,就這樣子。所以,《楞嚴經義貫》白話文,等於是消文釋義,這樣子的話,就加強我們對《楞嚴經》的認識,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102頁,《義貫》,中間,經文:[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饈,無上妙味,兼復親廷諸大菩薩。]{註釋}「波斯匿王」:「波斯匿」,義為月光,波斯匿王在過去龍光佛的時候,與釋迦菩薩同為地上菩薩;那時釋迦位居第八地,而波斯匿王為四地菩薩。今釋尊成佛,他就大權示現,內秘菩薩行,外現國王身,以助佛法化。
「諱日」:即忌日,即去逝之週年紀念日。此日之所以稱為忌日的原因,是因為在這一天有許多避忌或者是忌諱之事,也就是不可作或不該作之事,尤其是歌舞、飲酒、歡樂之事。因為此日既然是先亡的紀念日,理應哀悼,以示敬意及孝順之義,何況還在這天大肆暢飲、笑談、歡樂。
「營齋」:營,就是辦。「齋」,素食飯菜。在父親的忌日那天供佛及僧,是為了增進亡父的冥福。又,眾僧自恣之日,亦即佛歡喜日;在《盂蘭盆經》中,佛告目犍連,可於是日齋僧,可救拔其母,故波斯匿王遵教於此日設供,而修孝順。
「宮掖」:宮殿中的旁舍,稱為掖庭。
「親延」:「延」,就是請。「親」,就是親自。國王親自延請諸大菩薩,而非派人去請,表示十分尊重菩薩。
{義貫} 那「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的忌日(「諱日」)而「營」辦素「齋」,敦「請佛」到他的「宮」中之「掖」庭裡受供;波斯匿王親「自」到祇桓精舍「迎」請「如來,廣設珍饈」皆為「無上」之「妙味」;國王並(「兼復」)的意思「親」身去「延」請「諸大菩薩」。
104頁,經文:[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 {註釋}「長者」:在佛法中稱長者,不只是說年紀高,而是應具有十德,方才配稱長者:一、姓貴;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耆;七、行淨;八、禮備;九、上歎;十、下歸。這前邊師父都解釋過了。
「居士」:居家修道之士,也就是優婆塞、優婆夷。佛法中,須正式於僧中受三皈、五戒,方得稱為優婆塞、優婆夷。
「飯僧」:設齋飯供僧。「飯」,在此作為動詞。就是供養的意思。
「佇佛來應」:「佇」,就是等待。「應」,就是應供。「佇佛來應」在此之義為:城中長者及諸居士,知國王親自供佛,則各地一定有很多僧眾及菩薩來應供,他們在門口等待,希望佛慈悲,分派一些弟子以及菩薩聖眾讓他們供養,以修無上之福。因為國王如不請佛,平常便不可能有這麼多聖僧齊集一地,接受供養,所以這是一個很稀有難得的修福機會。
105頁,經文:[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註釋} 「敕」:就是誡、教、令的意思。「分領」:就是分配、領導。因為文殊為諸菩薩之上首,所以佛命文殊菩薩作分派之工作,諸菩薩及阿羅漢皆能信服。「齋主」:是供齋之主。這個字打錯了,它打成齊,這是齋,供齋之主人。
第三節、阿難示墮。經文:[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 106頁,{註釋}「阿難」:全名為阿難陀,義為慶喜,為佛之堂弟,白飯王之子。諸位!白飯王有二個兒子,第二個兒子就是阿難;你們猜一猜,他的哥哥是誰呢?阿難的哥哥呢?很有名的,在佛經裡面是很有名的!阿難的哥哥是誰呢?不會,猜不出來嗎?這佛經常常看到的啊!叫做提婆達多,提婆達多就是阿難的哥哥,弟弟是當佛的侍者,哥哥是專門跟佛作對,要霸佔僧團。底下,阿難為在佛成道之日出生,佛的父王淨飯王聽到太子成道,又聽到皇弟得子,實為一門雙喜,故賜小王子名為慶喜。
「別請」:「別」,就是特別、個別。這是對僧次講的,大眾僧次第請,叫做次第請,個別請,當然就有別於僧次請了,所以,這個叫做別請。所以,別請就是針對僧次請,就是不同,僧次請就是按部就班來;別請就是個別,有特殊的因緣。「別」,就是特別、個別。指在家居士於僧眾中,特別指定某僧接受供養,稱為「別請」。又,由僧眾中別請四人以上,稱為「別請眾食」。出家人接受在家人的齋食供養,必須依照僧臘,次第赴請所以(相對於「別請」而言,這稱為「僧次請」),所以,阿難是有特殊的原因別請,這樣才如法。
應知於平時受別請是戒律上所禁止的,犯者得波逸提罪。波逸提翻譯成中文叫做墮地獄罪,墮罪。因為施食之利養是屬於十方僧的,若受別請,即是取十方僧物,故大小乘律皆禁之。然而受「別請」亦有開緣(也就是在某些特別的情況下,受而不犯),譬如說生病的時候、行時、或者是作衣時;這作衣,諸位不知道,這個叫作功德衣,七月十五的時候。施衣就是施功德衣,這個講到律學上,又是很麻煩!所以,作衣時、施衣時等時,無犯。現在因為是自恣時,也就是施衣之時,所以阿難可受別請而無犯。
「不遑僧次」:「遑」,就是趕上。「次」,就是列。阿難因受遠地之人別請,而趕不及參與眾僧之列。「上座」:《毘尼母經》說:出家戒臘從二十夏到四十九夏,為什麼要稱「夏」?解夏安居叫做一夏。知道吧!每一年有一個夏天,叫做一夏。所以,如果嚴格來講,嚴格來講:不結夏,就沒有這個臘,這個幾夏幾夏的問題。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出家人,他出家都不結夏安居,就不能算是二十夏、四十九夏,因為他沒有結夏安居啊!所以,這個還是‥‥‥如果要依佛的嚴格律學來講,出家人還得每年都必須結夏,才算夏。出家戒臘從二十夏,也就是每年有一個夏天,也叫做二十年的意思。到四十九年,稱為「上座」;(零夏到九夏稱為「下座」;十夏到十九夏稱為「中座」;戒臘五十夏以上,為一切沙門、國王所尊敬,稱為「長老」)。
所以,師父現在還不夠資格稱為長老,長老。但是,我也是長老;但是,這個「長老」,跟這個定義不一樣,我這個「長老」算是愈長愈老,就是叫做長老,長了很多的歲數,又老化了,我是這個「長老」。要五十年啊,這個不簡單!又,依《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有三種上座:一、生年上座──這個可別弄錯了,這個生年上座不是出生年月日喔;這個是戒臘二十夏以上者。此「生年」不是指世間的年紀,而是指「出世間」的年紀,蓋佛說出家受具足戒,才是真生,以於法中出生,所以出家受具足名為「生年」,非關世俗的年齡。有一個伯伯,八十四歲,這個伯伯;稱為伯伯ㄅㄟ ㄅㄟ。是不是?這個有時候叫伯伯 ㄅㄟ ㄅㄟ、伯伯 ㄅㄛˊ ㄅㄛˊ,都是這樣稱呼,嬸嬸、婆婆,所以,這個伯伯 ㄅㄛˊ ㄅㄛˊ、伯伯 ㄅㄟ ㄅㄟ,八十四歲,人家問他,就說:伯伯!你幾歲?他說:我四歲!四歲?他說:從出生到八十歲,統統沒有聽到佛法,不算數!我四年前,八十一歲才聽到佛法,所以,我只有四歲!我的生命活,只有四年才活得有意義!所以,人家問他,他每次回答:我只有四歲!那麼,你們幾歲呢?
二、法性上座──是為已經證得涅槃法性,法性就是空性,涅槃法性就是不生不滅的絕對的心性、空性。之阿羅漢,不問其老少、戒臘,皆得為上座。
三、世俗上座──也就是大族大姓出身,有大眷屬、大徒眾、眾所推尊者。
「阿闍黎」:梵文(Acarya) ,又譯為阿闍黎耶,義為軌範師;這個字打錯了,不是執範師,軌道的軌,左邊一個車,右邊一個九。義為軌範師,為能矯正弟子行為,並為其軌則、師範的高僧的敬稱。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記載:阿闍黎有五種:一、出家阿闍黎:為出家時授與沙彌十戒之師。二、羯磨阿闍黎:為受具足戒時之羯磨師,又稱「受戒阿闍黎」。三、教授阿闍黎:於受具足戒時,屏處問遮難,教令乞戒,以及教授威儀之師。叫做教授阿闍黎。第四、叫做授經阿闍黎:學人從其教授經典、法義,乃至四句偈者。108頁,第五、依止阿闍黎:比丘依之而住,乃至一宿。這個念為宿ㄒㄧㄡˇ。以上為顯教的阿闍黎,此外尚有密教的「真言阿闍黎」,真言阿闍黎又稱為金剛阿闍黎。《大日經疏》卷三這麼說:顯教叫做毘盧遮那佛;密教叫做大日如來,所以,這個《大日經疏》卷三,如果對曼荼羅之種種支分;曼荼羅就是壇場。
乃至一切諸尊,就是本尊,其真言,就是咒語;手印、觀行,就是觀行,以及悉地,「悉地」就是成就,或者叫做吉祥。悉地就是我們所講的梵字的字母,一個學密的,他都會通達梵文,所以,稱為悉地,悉地叫做成就;或者翻譯成為吉祥;或者叫做梵字的字母。皆悉通達,得傳法灌頂者,是名為阿闍黎。
「途中獨歸」:律制比丘五夏未滿,不得暫離依止。諸位!現在這個末法時期,可以說:你要找到完全依佛的戒律,已經沒有了!這個五夏未滿是說:一個比丘必須在如法如律,而且律師的旁邊,結五年的結夏,這個叫做五夏。五夏未滿就是五年,五年,親近律師還沒有滿五年,不可以離開依止師。現在沒有了,現在剃度的沙彌,有的沒有一年、二年就溜掉了!所以,為什麼我們講堂每一個剃度的沙彌,剃度前,都要跪在師父面前發願,要在文殊講堂住五年,我才跟你剃度;不住五年,我們不剃度,因為律制比丘五夏未滿,不得暫離依止。
所以,我們這樣嚴格規定,是對法師好。有很多男眾來這裏要等著剃度,住一住,住一住,住沒幾天,一個月、二個月,就急著要剃度,我跟他講說:你急著要剃度做什麼?他說:我要做比丘啊,我以後誦經就不必排後面啊。我以後出家沒多久,就可以披紅色祖師衣了。我說:你這樣發心不合佛制。他就住不下來,完全住不下來。所以,來這裏急著要剃度的,馬上要離開的,我們不會跟他剃度,不可能這樣做的。
所以,我這裏就是:寧可人少,少到剩下少數幾個,也沒關係。他們要剃度前,要先念一張,這裏所有的比丘都知道,要跪在師父面前,要讀我寫的那一張發願文,沒有在這裏住五年,對不起!好!說:那我剃度以後,不到五年,我自己離開。因果你自己負責,犯大妄語戒,欺騙師父。你明明在我這裏發願,剃度以後,依止講堂師父五年;剃度以後,因為某種原因,不舒服、不高興、鬧情緒、搞分裂,走了,因果自己負責。叫做什麼?叫做欺誑上師、欺誑上人,犯大妄語罪,因果自己負責。
所以,這裏每一個剃度前都要很穩,我們才要剃度。我們這裏不是酒樓、不是旅社,也不是給你過客方便,來一下,一下子,像流水一樣,不要這樣子。滾動的石頭不長青苔,一個比丘沒辦法住僧團,心穩不住,這個人要成就,是五個字:根本不可能!連一個團體最基本上的,團體生活都受不了,他出去,他就不讓人家管了。所以,大家都喜歡住什麼?茅蓬囉,沒人管啊,大家都喜歡住山上,比較不喜歡住這個僧團,在僧團就是三、四點就要起來早課、要晚課、要午供、要過堂、要聽課,在山上多好。
有一個比丘跟我講,說:師父,我在這裏,住了超過了五年,我覺得這裏很好;但是做課的時間,午供、誦戒占了大半的時間,我自己想看書都沒辦法。我說:喔!那你打算怎麼辦呢?他說:我現在要去住茅蓬,我要專攻大藏經。我跟他比這一隻的(師父豎起大拇指),我說:很好!你已經住五年了,師父也就隨緣,也就沒話講。結果就搬出去了,搬出去以後就怎麼樣?買了大部的大藏經,統統買了,也運上山了,也運到茅蓬裏面了,這問題來了,沒人煮飯,開始自己下山去買菜,買菜回來,自己搞一點飯菜吃,要看大藏經,結果發現看不懂,艱澀,糟糕了!沒有他想像得這麼簡單,離開了善知識,自己沒辦法,台語說:搞不定它。
好!走一走,就去草皮上、外面樹林這樣走一走,再來看,坐著看,還是看不懂!再來,明天又肚子餓,還要繼續去買菜啊,就買菜、煮飯,再來就是看不懂,這大藏經整部都搬上去了,住了三年,我就問他說:你住了幾年啊?他說:我住了三年。住了三年,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是什麼意思呢?聽不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是講: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嗎?是什麼意思?不知道!他說:本來就空啊。我說:這一句我會啦,不用你教我。沒辦法!他原本好意就是說:這樣比較專,要去用功,更糟糕!三年,大藏經一本都沒看完,第一本都看不完,少騙人了,想騙我這個內行人?看大藏經,那麼簡單喔?
我們有一個比丘,在南普陀,開玩笑,我說:比丘!你看完了嗎?大藏經?我每天都看一遍。我說:為什麼?我進去就看那三個字啊:「大藏經」,我每天都看一遍「大藏經」,我說:那三個字誰不懂啊?內容沒看,就是看那「大藏經」三個字。所以,我們很清楚的了解說:有時候,我們用自己的觀念,想要更用功,剛好相反;過著僧團的生活,有規律,看起來好像很慢,卻是很快,反而更快,善知識開導,一日一夜,勝過你讀十年書,你相信嗎?你搞十年,有辦法這樣子嗎?沒辦法的!
因此,我們要瞭解,大藏經要看誰在看,要看你的程度,我們想要愈快的,有時候反而更慢!所以,後來他又來講堂,我就說:那你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他說:我現在到處都勸人家,千萬不要住茅蓬!他以前的觀念,是拚了老命要住茅蓬;現在觀念改變了,勸人家:不要,不要!自己一個、二個,千萬不要!現在徹底改變觀念了。我說:廣化律師早就講了,不行的。
好!底下,悉地皆悉通達,得傳法灌頂,是名阿闍黎。「途中獨歸」:律制比丘五夏未滿,不得暫離依止。今阿難出家已經十二年,所以得無上座和阿闍黎,這個「無」要停一下,可以的意思。不要念成:無上座,那就完蛋了!故得無上座和阿闍黎,所以,這個「無」停一下,上座和阿闍黎相伴而獨行。
好!九點四十了,我們下個禮拜從108頁,把這一本《義貫》帶來。
回向: 願以此功德,消災在座諸位法師,護法居士大德,消災在講堂點燈者,回向在講堂設立亡靈拔度者,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2-5-29 19:42:06
|
只看該作者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12-11-22 08:54:34
|
只看該作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