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7|回復: 1
|
儒释道学说讲座—十善业道经(第二集)
[複製鏈接]
|
|
敬摘自《净公上人儒释道学说讲座—十善业道经四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儒释道学说讲座—十善业道经 (第二集) 2007/12/22 马来西亚金马皇宫酒店 档名:19-020-0002
主持人:大众请起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尊敬的老法师,在贵宾们的陪同下入席,大众请就座。尊敬的老法师,丹斯里李金友伉俪,马来西亚佛教南传首座达摩拉达纳长老,马来西亚佛教副总会副主席明吉长老,马来西亚道教总会长陈文成道长,锺博士、蔡老师、诸位法师,各位嘉宾以及同修大德们,大家晚上好。刚才我们听了锺博士和蔡老师精彩的讲演,老师们都苦口婆心的劝诫我们,要遵从老法师的教诲,依教奉行。现在让我们以最恭敬、至诚的心,恭请老法师为我们启讲《十善业道经》。有请老法师。
净公上人:尊敬的丹斯里伉俪,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嘉宾,诸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昨天我们学到经文当中所说的「如是一切」,这是指世间所有的一切,没有一样不是「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这就说明在佛法里面讲,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些现相,佛在此地都告诉我们。正是大乘经里面常常讲的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就是法性,能现;能变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就是这个地方所讲的心造善不善。今天接着要讲的:
【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
这几句话很难懂,心现,心在哪里?心像什么样子?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心不是色法,也就是说它不是物质,不但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所以精神跟物质都是心变现出来的,心在什么地方?世尊在《楞严经》上,一开端他就问阿难尊者,问他发心出家是什么样的原因?为什么你要发心出家?阿难很老实,他说他发心出家没有别的,是看到佛的相好,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太美了。他说这个相绝对不是父母生的,一定是你学习修成功的,你能够修得这样的相好,我也希望得这个相好,是这样出家的,心里面羡慕佛的相好而出家。佛就问他,你心想,他说你心在哪里?佛问得很有技巧,也不问你是真心、也不问你是妄心,真心也好、妄心也好,心在哪里?他首先答复,跟我们大家是一样的,心在身体里面。佛把他驳倒了,否定了,他就想不在里面,在外面;里外都没有也在中间。他有办法想了七个地方,我们一般人想不出来,七处都被释迦牟尼佛否定了。
否定之后他心就慌了,他说这样我就变成没有心了。然后佛就问他,你以什么以为是心?所以他就讲我以能够想象的为心。能够想象的不是心,这就是说明,心实在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大乘教里头常讲的两句话,我们一问都把它忘掉了,佛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太虚是讲虚空,实在讲空间、时间、宇宙之间一切万法,是心变现出来,心变的。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精神、物质都是从它那里变现出来的。所以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心不是色法,就是不是物质。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这桩事情可以体会,不能言传,说不出来。宗门大德明心见性之后,请老和尚印证,老和尚说你道一句来,心是什么样子?你说出来,「道一句来」。你看见性的学生他说了句话,「说似一物即不中」,这句话就是说不出来,「唯证乃知」,说不出来。
可是昨天我们给诸位报告,惠能大师说出来了,那只是形容心的德用,那什么是自性还是说不出来。他说自性清净的、不生不灭、一切具足,没有一样欠缺,我们讲智慧圆满、德能是圆满的、相好也是圆满的,自性本来具足!真心从来没有动摇过,确实没有动摇过;能生万法。这他把自性的德用跟我们说出来了,我们从这几句话里面细心去体会,可是体会能不能体会得到?体会不到。为什么?你体会还是用的妄心,妄心永远见不到真心,妄心没有了,真心就现前了。那妄心是什么?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妄想、分别、执着。我们也用了个小的道具,这是三张透明的塑料纸,黄色的代表妄想,蓝色的代表分别,蓝色分别,红色的代表执着,我们用三原色红黄蓝。这三样东西都有,我们把眼睛比作心,比作真心,比作自性;外面境界这是法相,法性、法相,这个东西遮盖了,我们见不到外面的境界相。
那试问问,这个妄想分别执着有没有障碍眼睛?没有,所以叫本来清净,没有障碍。有没有障碍外面法相?也没有。所以见性之人,他说得很好,他说见性之后「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无有一法不是的。为什么?性变现出来的相,它的体还是自性。就如同「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这古人的比喻,把黄金比喻自性,做出许多的器皿,每样器皿它的本体都是黄金。所以性在哪里?性在相当中,性相永远不能分离,离了相找不到性,离了性没有相。虚空,虚空还是自性变现的,所以佛告诉我们,妄想分别执着是什么?你记住佛经用的语,妄想,妄就不是真的!妄想就不是真的。想是什么?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虚妄的,不是真的。从妄想就生分别,头一个是黄色的,这个东西有了,立刻跟着分别起来了,再跟着执着起来了,红色代表执着,所以这三样东西。有这三样东西这叫凡夫,这叫世间法,叫迷了;这三样东西放下,这就叫佛。
所以佛在《华严》上跟我们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每个众生都是佛,为什么这形形色色不一样?众生,生是生起,就是现象的生起,众是众缘和合,它不是单独一法生起的,无量生起的。所以在底下讲『但是虚妄,诸法集起』,「诸法集起」就是因缘生法,这佛经上常讲的缘生法,无量的条件,不是单纯生起来的。我们把无量因缘,把它归纳妄想分别执着,归纳为这三大类。无明怎么起来的?没有原因,你要去找原因,你要去问无明怎么起来的?这就无明上加了无明,它本来是虚妄的,虚妄的你要去再找它,那叫妄中再加妄,你的麻烦就大了,所以这东西找不得。但是我们一般人的习气非要追根究柢,追根究柢就是坚固执着,坚固执着分别你永远不能见到事实真相,所以见的时候放下就是。谁放下?昨天跟诸位报告,释迦牟尼佛放下了,菩提树下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本来是佛,他就现前了。
六祖惠能大师,他在五祖会下也是彻底放下了,这一放下他成佛了,五祖是佛,他也是佛。五祖的一个大弟子神秀,这是跟五祖多年没放下,所以他成不了。这桩事情是要靠自己,谁都帮不上忙,所谓是解铃还是系铃人,这个道理要懂,佛有没有办法帮助我们?帮不上忙。五祖又何尝不想帮助神秀?帮不上!妄想分别执着是你自己起的,还是要你自己放下才行,道理就是如此。怎么知道神秀没有放下?神秀的一首偈子,大家念念就知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就没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没有放下。六祖帮助他,把它修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真的是在这偈子里头就是这句话重要,本来无一物,妄想分别执着本来没有,你念头一起,这个东西统统就起来了,速度之快没法子计算。世尊在《仁王经》上讲的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还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所以物质的现相,它现相立刻就没有了,非常快,它存在的时间太短。我们今天看到的物质现相是相续相,我们讲经常常提到相似相续相,相似相续它不是真的相续。真的相续它前后两个相是相同的,前后两个相绝对没有相同的,你看一秒钟当中亿万次的生灭,没有两个生灭是相同的,只是相似相续,这我们一定要晓得。
学佛没有别的,我学佛,是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他给我讲哲学概论。我非常感激方老师,方老师成全了我,保护了我,虽然我们是萍水相逢,根本就不认识。我们希望是到学校里面去旁听他的课程,他不让我去,五十六年前他告诉我,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到学校去听课,一定是大失所望。我听了老师拒绝,我心里就很难过,坐在他的小客厅里,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显得很沮丧,老师也看出来了。沉默了几分钟之后,他很慈悲,他说「这样好了,每个星期天,你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个钟点课。」所以我们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在老师家里,一个星期两个小时,这样上的。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讲到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我们才知道佛教里头有哲学。他给我讲这个单元开头我很讶异,我说佛教是宗教、是迷信。我们以前的观念佛教是低级宗教,是多神教,它什么都拜,什么都是神;不像基督教、天主教只有一个真神,高级宗教。这是低级宗教,怎么会去学它?它怎么会有哲学?
老师告诉我,他说你不懂,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是全世界哲学里面最高峰,他是这样子告诉我的。以后我没有用这个话说,我说佛经是高等哲学,我不敢讲说最高峰。他告诉我是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被他这几句话吸引住了,我对老师尊敬。学到二、三十年之后,想想老师当年的教学,这才从内心里面感激老师。他为什么不让我到学校去听?我那个时候想学哲学,没有读过哲学的书,没有跟学哲学的人往来过;换句话是一张白纸,所以他很爱惜。到学校一定认识很多老师、认识很多同学,就被污染了。这个苦心,不知道的时候不晓得,晓得之后一生感激,他不让我去污染,学一家之言,听一个老师,听一个人的话。所以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师承,他用这个办法来教我。
接触佛法之后,这是接触佛经哲学之后,知道佛教里面有高深的学问。在这个时候有位蒙古的亲王,满清时代的一位亲王,敏亲王,他给我介绍认识章嘉大师。章嘉大师也是非常爱护我,第一天他陪我见大师,我见面跟大师提一个问题请教他,我说现在我知道佛法殊胜,佛法好,我很想契入佛法境界,有什么方法?提出这个问题向他老人家请教。章嘉大师看着我,我也看着他,等他回答,这一等等了半个小时,他都不讲话,半个小时之后他说了一个字,有,我的耳朵都竖起来了,有,要用心听了,这一个字说他又不说话了,再等这时间大概等了五分钟,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们没有他那个定功,我听了这六个字之后,接着我就向他老人家请教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从「布施」。他说话很缓慢,答复一个问题总是要停顿一个时间,这到以后都是二、三十年以后才明白的,才真正觉悟到是什么?你提出问题,他一定等你整个情绪稳定下来,你妄念没有了,他才告诉你。
现在我讲心浮气躁,你心浮动的,他不跟你讲话,为什么?讲了没用处,你听不进去。所以这个教学法,是在定中传授给你;你心不能够完全静下来的时候,不跟你说话。我跟章嘉大师三年,也是每个星期两个小时,两个小时说话顶多十几句话,都在定中,那个气氛是非常之好。所以我们今天要用章嘉大师的方法来讲经,会把听众都讲跑掉,为什么?他没有这个定力,没有这种定功。可是真有受用,言语非常简单、简洁,叫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所以从这些经验当中,我们就想到古人传法,不是跟现在一样,哪有说那么多废话,听的人确实心是清净的,心是真诚的,才真正能够得受用。尤其是讲到最重要的问题,我问的是真的是很重要的,怎么样能够契入佛的境界。他答复得好!「看破放下」,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又帮助你放下,就是这两样相辅相成,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如果你是上上根人,你彻底放下了,妄想分别一次放下了,这叫上上根人。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是这样的,能大师示现的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才体会到,学与不学没关系,重要是放下,不学也行。
为什么?智慧、德能、相好,是你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只要你障碍没有了,它就现前了。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统统现前,不要学的,学不到。我们所学的这些东西,如果没有放下,佛给我们讲,佛家有个名词叫所知障,你的那些知见,障碍你自性的智慧,障碍你自性的德能、相好,变成障碍了。所以障有两大类,一个是烦恼障,烦恼是什么?自私自利、贪瞋痴慢、五欲六尘,这些念头是烦恼障。所知障是你所学的东西,你没有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叫所知障,这两大类的障碍。烦恼障又有个名词叫见思烦恼,所知障也有个名词叫尘沙烦恼,尘沙是形容多,你的妄想多、你的知见多。如果你要是放下,放下就见性了,放下是性德!烦恼障放下了,放下之后,就是《华严》上讲的执着,这个放下之后清净心现前,真诚、清净现前,六道没有!那就在哪里?在四圣法界的声闻、缘觉、菩萨,在这三个阶层。如果把所知障也放下了,那你就提高了,所知障要放下的话,层次是在菩萨,不在声闻、缘觉;最后把妄想放下,你的自性完全现前,就叫成佛了。
所以佛教给我们,我们没有能力一次把它都放下的,那我们就一样一样的来,先放烦恼,烦恼是最粗的、最严重的,因为它的相就是六道,放下它六道就没有了。红色代表执着、代表见思烦恼,这个放下变成这样清楚多了,好像我们戴太阳眼镜,就看清楚多了,这是什么?这是阿罗汉。这是六道凡夫,所以阿罗汉比六道凡夫聪明,因为他三重障碍放下一层了,他还有两层。他见到的东西比我们真实,我们看到的东西是虚妄的,他能看到一些真的东西了。再把分别也放下,这就是菩萨,菩萨还有妄想,没有分别执着,那就更清楚了。最后把妄想也放下就没了,就本来成佛了,就这么回事情。所以要晓得,妄想分别执着不是真的,但是你念念心里有它,这个麻烦。它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完全虚妄,在佛法里面称为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抽象概念,它是个抽象概念。所以佛劝我们,只要把它放下就没事了,你才能够见到真心,真心多大?真心比虚空大。
佛在《楞严经》上说的一个比喻,把真心比作虚空,真心像虚空一样。虚空像天上一片云彩,你看云彩大,还是虚空大?这就说明虚空是心变现的。看你烦恼习气轻重,虚空大小每个人见的不一样,六道里面的虚空就没有四圣法界的大,四圣法界虚空比我们大多了。我们的能见量,即使现在用科学仪器来观察太空,还是有个范围,就是空间维次不能突破。无论怎么看,你只能看到三维空间的范围,四维以上的你就看不到了。所以晓得佛家讲的心,心决定是平等的,心是一个!佛在大乘教里常常用大海来比喻作心,来说明心既然一个,我们这么多人,每个人心都不一样,每个人心想都不一样,这一个心怎么去体会它?所以佛讲心像大海一样。
我们每个众生像大海的一个水泡,起了水泡各个都不一样;水泡破了都一样,水泡破了就平等了。水泡没有破的时候,每个水泡就好像它有个自性,破了之后是完全相等。水泡怎么形成的?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形成的。所以妄想分别执着破掉空间就大了,你才能够真正见到真心,见到你心的现象。心怎么会迷的?这个问题当年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向释迦牟尼佛请教,这都是我们的问题,而且是根本的大问。他问佛陀,自性既然是本无生灭,为什么会起念头?这个一念就是迷,为什么会迷?这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迷。第二个几时迷的?第三个问题迷了之后就变成凡夫,修行多少劫数这就恢复了,又觉悟了,成佛了。成佛之后,什么时候还会再迷?你看这不都是我们想要问的问题吗?
世尊在《楞严经》,这个经文在第四卷,详细给他解答,如果你们要知道这个答案,去读《楞严经》。《楞严经》读不懂,看批注,《楞严》的批注将近一百种。我过去跟李老师学《楞严经》,所以我看过十几种批注,最浅显的、容易看的,是现代人圆瑛法师的《楞严经讲义》。圆瑛法师有没有开悟?黄念祖老居士告诉他的学生们,他说圆瑛法师的境界在开悟的边缘上,还没有真正开悟。但是他很用功,他一生专攻《楞严》,他参考的《楞严经》批注很丰富,写成这部《楞严经讲义》,晚年写的,七十岁以后写的。《楞严经讲义》写完之后,他又写了一部《圆觉经讲义》,他老人家就往生了。最后的两部著作是他成熟的著作,跟他年轻的东西,看看比较,不一样,那相当成熟。所以对我们学《楞严》、学《圆觉经》很有帮助,学它之后再可以学看古人的东西。他虽然也看交光的东西,交光是真正悟入的。这是给我们做为修学大乘,初机接触的很好的教材。
《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佛讲得很简单,迷悟,「迷唯一念,悟止一心」,就讲八个字,为什么会迷?一念,念头一起一念,一念就迷了。这一念迷了之后,念头起来,马上把念头息灭掉不再起第二念,那就觉悟。我们的念头麻烦在第一念迷,第二念起来又迷,它是念头接着不断起来,它不停,停了之后这问题就解决了。然后你再想想,净土宗修学的方法,你就不能不佩服,净土宗就用持名念佛,就用六个字,叫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念这个名号什么意思?把你的念头念掉,让你二十四小时念念都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第二个念头。到这个程度叫成片,功夫成一片,念头还在,妄念还有,妄念并没有断根,只是阿弥陀佛念熟了,把妄念控制住,所谓伏断,不是真的断了。有这样的功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自在了,真的,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多住几年也不碍事,我们讲生死自在。
如果这个功夫再提升,提升到一心不乱,那就行了。一心不乱功夫有浅深,浅的叫事一心,也就是执着没有了,他还有妄想分别,这要往生极乐世界品位就高,不在同居土,在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四圣法界,我这个比喻大家就好懂,极乐世界的四圣法界,这方便有余土。如果把妄想也放下了,叫实报庄严土,那才真正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实报土,诸佛如来自己居住的净土叫实报土,你妄想放下之后,你跟他的境界平等,你也生实报庄严土。由此可知,佛家的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在内,没有例外的,都要放下,不放下不行!所以要认真学习。
当年章嘉大师告诉我,还特别嘱咐我,要我好好的做六年,六年做什么?布施。那个时候只知道布施身外之物,对这个认识不深刻。现在我们晓得了,叫我们放下,放下什么?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着。放下执着你就是阿罗汉,你就得正觉了;放下分别,你就得正等正觉了;放下妄想,你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佛的三个学位,正觉称为阿罗汉,正等正觉称为菩萨,无上正等正觉称佛陀,所以是三个学位的名称。虽然有名称,你可不要去执着它,你一执着你一个都得不到,你又回到六道轮回里面来了,所以不能执着。不但不能执着,也不能分别,可不能放在心上,言谈上要学释迦牟尼佛,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会听的人,听而无听,无听而听,是真听,真说、真听。所以说跟无说不二,闻与无闻不二,入不二法门,那真的回归到自性了。
所以此地教给我们,这个心它不是色法,『不可见取』,这个见是心法,前面讲不是色法,「不可见取」,不可见那不是色法、不是心法,你不能取。『但是虚妄』,这个虚妄是形容词,就是说它是有,但是不可得。六根接触不到,眼看不见,耳也听不到,手也摸不到,连想都想不到。所以古人有两句话来形容它,叫「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乖是错误,你一开口、一动念全错了!所以我们看到禅宗语录里面,看到古时候老师教学生,老师讲到心性,问学生「道一句来」,叫大家说一句。真有人开口想说,这一开口想说,老师拿手把你嘴巴摀住,他用这个方法来教你,这一摀住他一下就悟了,就开悟了。道不得,道不出来,道家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不出!所以他这一个动作,他能叫那个人开悟,所以叫钳锤、香板供养,那真的打得开悟。可是不是那种功夫,可不能学那个样子,古大德那个板子、钳锤打下去之后,人开悟了,这应该要打的。现在参禅,打死都不开悟,那就冤枉,那个不可以,所以这是学不得的。那种老师他观察学生的根机,就是说将悟未悟的边缘上,到那个程度他才用这种手段,让他猛然回头,他就省悟过来。没有这种手段、你也没有这个机缘,这个时候就不可以用。
那用什么?像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虽然是禅宗大德,你看他对一般人都劝人念佛,这真善知识。我们看到老和尚最后的一本书,《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录》,我看了一看,里面十分之九都是劝人念佛,讲参禅方法的很少的篇幅。这就老和尚真的是方便度众生,知道你不是这种根性,老实念佛肯定会有成就。可是念佛念了几十年连消息都没有,什么原因?没放下,所以放下比什么都重要。这么多年来,我们常常提醒同学,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五欲六尘、要放下贪瞋痴慢。为什么?这个东西是第一道关卡、障碍,这个东西不放下,你就入不进去。我学佛遇到这些老师,真的是真善知识,简单明了教我从哪里下手,教我看经,你看章嘉大师第一本教我看《释迦谱》、看《释迦方志》,告诉我学佛学释迦牟尼佛,你对释迦牟尼佛要认识、要了解,要向他学习,这是对的。确实善知识难遇,可遇不可求!他教我们的句句真实,只要我们能信、能解、能行,决定得利益。
底下说『诸法集起,毕竟无主』,这是讲我们现前的环境,佛法里面讲境界。境界无量无边,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诸法集起」的,集起就是缘生的,因缘生法。《华严》上讲无量因缘生起万法,无量因缘生起万法你要是归纳起来,总不外妄想、分别、执着,这三大类。凡是因缘生法都没有自体,所以说「毕竟无主」,主就是主宰。所以《般若经》我们读了之后,我总结了十二个字,「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真的,连身体都不可得。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活在这个世间为什么?活在这个世间,你自然的会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灵性,这是对自己;对所有一切大众,你会全心全力要帮助他们。帮助他们这里面最重要的一桩事情,是帮助他开悟,帮助他转凡成圣。他成不了圣,他烦恼习气重,就帮他转迷为悟,他要悟不了那标准再降低,帮助他转恶为善。能转恶为善,六道里面苦他就离开了,乐他就得到了。所以帮助人看对方的根性,你看用哪个标准,哪个等级的标准来帮助他,这就对了,这是完全叫称性。
自己需不需要人家的回报?没有了,如果还要求回报,你的妄想分别执着全在。决定没有回报的,为什么没有回报?『无我我所』,这就是无施无报,施而无施,报而无报。无我,下面我所是无我所,这个无是贯下来的,我们都把自己身体当作我,这个衣服是我所有的叫我所。我尚且没有,哪来的我所?所以释迦牟尼佛不但说,教我们,他自己做出来。我们在这个世间要的是什么?用现在的话说,我们要使用权,不要所有权。要所有权,妄想分别执着全都有;要使用权,随缘,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你才真正肯放下,放下没有一样不自在,住大房子很自在,住小茅蓬也很自在,决定没有两样,都是不二法门。没有小茅蓬,像释迦牟尼佛当年树下一宿,他得大自在,树下一宿跟他在皇宫里面没有两样,所以他快乐无比。皇宫里面的饮食,跟每天出去托钵,人家供养的那个,我们看起来不能比,他心里平等,没两样,入不二法门。这叫得大自在!怎样才能入不二法门?那你必须要放下,你要不放下,不二法门你决定见不到,不但你没有入处,你看都看不见。
所以佛法的修学从初发心到如来地,给你讲总的纲领、总的原则,就是看破放下。看破是明了,对于事实真相明白了,放下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是事放下,也不是理放下,事理是要我们亲证的,怎么个证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证得了。如果没有放下,你可以得到解悟,悟有两种,你能够体会、能够理解,但是你没有见到,你不得受用;你要真正得受用,一定要放下。我们看破放下是天天在干,中下根性的人,连上中下三根都要走这个路子,只有上上根人例外,上中下都要走这个路子。所以要知道一切法「无我我所」,也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说真话。佛在这个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跟此地讲的一个意思。偈颂里头说得更清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什么叫有为法?有为就是有生有灭,有生有灭的法不是真的,是梦幻泡影、是虚幻的。我们看看哪一法没有生灭,连妄想都有生灭,妄想是一切法的根源,都从妄想生的,所以一切法从心想生。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要知道,我们的心想有了妄想,有妄想必定就生出染净,它的速度太快,一下就现前,你简直没有法子辨别。净是四圣法界,染是六道,在染里面又现出善恶,净里头没有善恶,染里头有善恶。善感三善道,恶则感三恶道,六道里头有三善道、三恶道,这么来的,这里头有因、有果。《太上感应篇》上所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都是一个道理。我们心想善,幸福美满的人生就现前了;心想不善,烦恼、痛苦的境界也现前了。所以,你的受用、你的果报都从你自己心想生,你为什么不想善,你去想不善?有人说现在这个世界,你六根所接触的,全都是不善,魔控制了这个世界。这个话不是我说的,南北朝时代昙鸾法师说的,昙鸾法师专修净土的,是净宗的大德,但是他没有被选上祖师,我们觉得很冤枉。
他注《往生论》,在《往生论》里面告诉我们末法时期,现在是末法了,这就他的预言,他说在那个时代罗剎为君,这个君就是各个行业的领导人,不是阿修罗,就是罗剎。他教的什么?他教人搞贪瞋痴慢,教人搞竞争,教人把名闻利养摆在第一。人生在世界上干什么?是追求名闻利养的,拿这个当作目标。我们明白自己要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不受外面境界的干扰,你要懂得没有妨碍。罗剎为君,阿修罗为王,都没有关系,我们还是过着幸福美满的人生,不是过不到。他这些东西多,让你六根接触的都会有副作用,我六根不接触就是了,我可以不接触。电视这个东西好不好?现在几乎是人生必须要的东西了,家家都有!我们方老师说那是魔王,李老师也告诉我们,这个东西不是好东西。你家里摆上这个大魔王在里头,你要叫你家里得平安、得幸福,可难!那怎么防范?不要就好了,你不要你就不受它干扰。
所以我学佛听到老师的教诲,我至少有四十多年没看过电视,这些娱乐场所都没有去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一概都舍弃,都放下了。我跟马哈迪长老谈这个问题,马哈迪长老问我,那有许多讯息你怎么知道?你不是完全不知道了吗?我说有来源。他说从哪儿来的?我说有很多同学,他们看到报纸上重要的讯息,会把它剪一小段给我看,我就看这一点点。大概一个星期有一次,了解这些重要的讯息,其它的都不知道。都不知道怎么样?每天天天天下太平,这天下就没有事情,你过得多么自在,你多么幸福!所以古人讲得好,「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你认识那么多人,交游那么广,是非就太多,你天天看,你的妄想太多了,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愈清净愈好。许多事情我们不知道,可是你看我们每个星期有两个小时解答问题,那些提问的,事先我都不知道,等我上台了问题拿上来,我都能解答。所以不需要预先知道,有些人预先拿来给我,我都不看,丢到旁边,为什么?预先知道答的时候还答不出来,不知道的才答得出来,这妙!确实是如此。
诸位晓得,有学校送荣誉博士学位给我,头一个是我们澳洲格里菲斯大学。他怎么会想起送我这个东西?有一天校长请我吃饭,他谈到一个问题,他说净公上人,你讲经四十三年,今年是四十九年,几年前的事情。他说你有没有遇到过,有人提问题你答不出来?我想了一想告诉他好像没有。他当时就跟我说,你真正是个好校长。所以过了大概一两个月他就通知我,他说他们学校送学位给我。我那时候告诉他,我说我要这个没有用,你们送教授、送博士学位,我都没用。我说我要这个干什么?到最后昆士兰大学的校长,两个人都劝我,他说你一定要收。我说为什么?他说希望你能代表我们学校参加国际的和平会议,你这个理念、方法确实很有效,都赞成。他说联合国搞这些会议,他不请法师、不请宗教人士,他所请的都是有博士教授头衔的。
我觉得这个事情我们应该做的,现在世界这么乱,我们应该要帮助他,所以我就接受。参加这些会议都是学校的代表,学校还派一两个教授我们一起参加,除了这个之外,真的是没有用处。所以这么多次的会议,我们对于世间一些状况,就了解得更深刻。有些主张用镇压、用报复、武力的方法,来解决冲突问题,这个事情九一一事件之后,可以说是失败了。联合国是用会议,从七0年代开到现在,每年不知道开多少次会议,投下去的人力、物力、财力真的是不计其数,收不到效果。纵然会议有很好的决议,很好的提案,我们会想到,哪个国家领导人会听你的?客气一点送档案室永久保存,不客气的就丢到字纸篓里面去了,所谓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收不到效果。去年我在联合国也劝他不要再开会了,开会没有用处,劳民伤财,用什么方法?用办班教学。
我前年在巴黎,我们《弟子规》办三天的班,在巴黎。因为临时到那边去的,没有通知,但是也还不错,大概有六、七百人来听课,晚上我讲演的时候,大概差不多有一千人的样子。所以要用办班教学的方法,我们办班教学三天,联合国也有几个人去听、去看,好像有四、五个。一直到去年,我们跟联合国主办这个活动,才正式上了联合国的大会堂,把我们汤池办班的经验介绍给大家,没有想到有非常好的回响。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打电话告诉我,他说办得很成功,非常的难得。我们办这个活动为两桩事情,两句话,第一个就是宗教是可以团结的。所以我把新加坡十个宗教,带到大会堂里面做个世界和平祈祷,要想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一定要从团结宗教下手才能做得到。第二个,告诉大家,人民是教得好的,我们在汤池做这个实验,你要教他会教得好的。就是我们深信不疑,我们的老祖宗告诉我们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不管是东方人、西方人,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不管是哪个族群的人,只要是人,人性本善,这个我们一定要肯定。
所以你用善教他,把他本性的善都唤醒了;你不教他,他就迷了,他就被诱惑了,他就学坏了。人变得不善,不是他的本性,习性,没人教他,所以教育重要!现在要特别讲求的是宗教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跟宗教教育是同一样的教育,两个不同的名词。我昨天特别强调,中国「宗教」两个字的意思要认识它,它不是迷信。宗的意思是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就是教学、就是教育。那什么是宗教?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是人天所尊重的教育这叫宗教。怎么会现在搞成迷信?搞成迷信,凡事我们回头想自己,不要想别人,祖宗教给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什么人家产生那么大的误会?我们回过头来想想,我们做得不好,我们学得不好。是我们做得不好、学得不好,让社会大众看到了说我们是迷信,这是实话,所以不可以怪别人。
你想想看我们学佛,学佛基础的教育是孝亲尊师,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如果这个我们都做到了,社会大众没有一个不尊重你,怎么会说你迷信!不可能。我们想想,我们真的这三个根,这么重要的基础我们都疏忽了,我们没有做到。我们起心动念、言行举止,跟这个教诲完全是相背的,那人家说我们迷信、说我们消极,没说错!他没有说错,我们做错了。回头,从哪里回头?从我们自己本身回头,我们回头赶紧补课。所以我学佛是很幸运,我不迷信,老师要不讲一番大道理,让我心服口服,我不会跟他走,真的是好!可是我们社会上这个宗教的形象,并不能叫人满意,那我们明白了,那个形象是有问题,但是宗教的本质好,本质在哪里?在它经典里面。
我们认真学它的经典,把经典里面的教诲落实,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变成我们的见解、变成我们的言行,这就好了。谚语常说「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我自己修我就得到了,他不修那是他的事情,他不得,我得到!所以扭转社会风气,扭转整个世界的误会,要从自己做起,不能靠别人,靠别人你永远会失望,要从自己做起。所以我们讲启请,首先启请自己不要请别人,从我做起,从我家做起。出家人从我道场做起,我道场怎么做?从我自己做起,感化这一个道场。在家同学从家庭做起,从你公司行号做起,都要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标准。我的家庭是所有家庭的模范,我的公司是所有公司的模范,我的寺庙是所有寺庙的模范,你成功了,你真正是佛菩萨。所以此地讲:
【虽各随业。所现不同。】
我们要随着我们自己的行业,认真努力去学习,不干涉别人的行业,自己做,不干涉别人。不但不干涉,不批评别人,为什么?现在这个社会风气,就是随便批评人,随便批评人就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矛盾、误会、冲突。化解冲突怎么做?他错了也不批评,他做得对的赞叹,他做错了不批评。久而久之他会受良心责备,他会省悟过来,所以必须要有耐心等待,他一年不觉悟,两年;两年不觉悟,三年;这一辈子不觉悟,下一辈子他会觉悟,要有耐心等待。人人都能够隐恶扬善,这个世界多么美好!所以别人指责我们的过失,我们接受,欢喜接受,我们可不能指责别人的过失,这是圣贤人教导我们的。我们见人家批评我们、毁谤我们,我们听到之后要认真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用感恩的心对他。
批评我们的,我们要没有怨恨,感恩的心,他提醒我,我可以有改过的机会。要是冤枉,我没有这个过失,他替我消业障,我这一生没有,可能前世有,他替我消业障,还是要感恩。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你说你多快乐,你的心情多快乐。这个快乐带给你的好处说不尽,头一个你不容易衰老,第二个你身体健康,必定增长寿命,你不求长寿,寿命就会延长,身心愉快!中国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天到晚都生活在欢喜当中,没有怨天尤人。所以怨天尤人的念头是错误,对自己的损害很大,有这种心情,你的身心不健康,你容易衰老、你多病,甚至于你的寿命缩短,所以这是不健康的念头,凡是不健康的念头要舍弃,不健康的行为要放下。佛在此地,真的还是佛说得好,古人讲的「世间好话佛说尽」。他接着讲:
【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
这个几句话很重要。各人思想不一样,造业不相同,受的果报不一样,但是要晓得,『于中无有作者』,这个作者是什么?创作的人没有,也就是主宰的人。我们一生的际遇,不是佛菩萨主宰的,你上天堂、上极乐世界,不是阿弥陀佛主宰的;你造恶业堕阿鼻地狱,不是阎罗王主宰的。这个一定要知道「无有作者」,天堂、地狱是自己业力变现的,就如同作梦一样,所以佛在比喻里头用梦用得最多,梦幻泡影。你想你作梦谁主宰的?你做了恶梦,那个恶梦谁主宰的?念佛人梦到佛了,你的梦中也不是佛主宰的,一切法从心想,自己做主宰,是自己念头在变。法性反映出来的就是法相,总的来说,佛经的术语叫业感,现相都是业感。
虽是业感,『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这是给你讲真话,为什么「不思议」?就是你不能想、你不能说,议是说,议论。这是讲到很高的境界了,法身菩萨的境界,为什么?它不存在。现的天堂也好、地狱也好,告诉你,天堂跟地狱不二。怎么不二?天堂不可得,地狱也不可得;娑婆不可得,极乐世界也不可得,这要知道。我们现在讲不可得,好像我得到了,我在这里受到了,那是你的幻觉,那不是真的。所以一定要懂得缘起性空,《般若经》上讲的,缘起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也不可得。
『自性如幻』,我讲到这些地方,我就用万花筒来做比喻,现在有很多人找到万花筒,找了好几个送给我。我现在想找摄影师把万花筒里变现的拍下来,打在银幕上给大家看,千变万化都不可思议,都没有主宰。只要你动它就现相,你不动它就不现相,不动就是一心,一心才是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在哪里?你得一心的时候,现前的法界是一真法界。你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是华藏世界、极乐世界,也跟这个世界没有两样。所以一切法确实是从心想生,心想不可得,「自性如幻」,这是用比喻来说,真的像梦幻泡影一样。
『智者知已』,真有智慧的,明白这个事实真相的。当然证悟很难,证悟要真放下,我们今天是解悟,解悟也搞了半个世纪,没有这么长的时间,达不到这个境界。这么长的时间,天天在读诵,天天在学习,也天天在放下,放得不多,一点点一点点的放,总是放了五十六年。对于佛经上讲的东西懂了,体会到,相信、不怀疑,那应当要听佛的话,『应修善业』,善业要怎么修?修善业不要着相,修善业要把分别执着放下。善事做了,做了不要放在心上,不要老是念着我做了多少好事,你念念不忘,那就麻烦大了,那就结业,三善道受报那就错了。做完之后念头都没有,这叫真的修善,这是佛教我们修善要这个修法,你修这种善业,果报非常殊胜。
【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蕴』是五蕴,『处』是十二处,『界』是十八界,这三个字合起来,就是我们的依报跟正报,也就是说我们所得的身体,以及我们的生活环境。只要你是善业所感你的身体好,这正报庄严,你身体不会有病。病从哪里来?病从妄想生的,这要知道。人为什么会生病?现在生病的很多,可是我们中国古老的祖宗告诉我们,人可以一生不生病。中国的医学三个目标,第一个是长生,延年益寿,长生,不生病,这第一个目标,中国医学讲这个。第二预防疾病,讲求这个道理,饮食起居跟大自然合而为一,这就懂得预防。第三种才是医病,你有病了给你医疗。所以中国医学它的作用,医病是第三种。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是个很好的中医,他给我们讲这个道理,他说中国医学第三才是医病。
医病又有三等,第一等医病,大夫看你是望,就是看你的气色,看你的动作,听你说话的声音,可以预测到多少年后你会得什么病,这很神奇,会讲得一点不错。所以他就知道你应该怎么预防,你要肯相信的话,你要想办法改正。否则的话,多少年之后,肯定他说你哪个地方有病,毛病出来了,叫预防。所以治病头一个,是用这种方法来对治病,这个治法多半在饮食起居让你调整,你就不会生病。第二等的医生,还要问一下,你哪个地方要问问、要看看,这第二等。第三等是把脉,所以把脉我们叫三等三的医生。中国医学!还有你害的病,病痛的地方,就是现在讲的癌症,肿瘤在里面,这确实有这个例子。李老师告诉我们,清朝时候的名医,这个人生的肿瘤,药达不到。他看了之后就告诉这个病人,他说没有关系,你放心,你这个事情不碍事。另外指定一个部位,你小心这个地方,如果这个地方疼痛的时候麻烦就大。所以他就不在乎,天天想医生指定的部位,过了几个月真的肿到这个地方,这下要命了。
别人就问他,那个老医生指定的,你还是请教他!问问他看怎么办?他到老医生那儿去:恭喜你,你以前的肿瘤在那里,我药物达不到,到这里来好治了。他能够把病转移到好治的地方来治病,这什么?不是从心想生吗?你天天想那个病想到外面来,不要在里面,把它从里面移到外面来,就好治了!所以这些道理说实在话,懂得佛法的人他晓得,一讲他相信,他不会怀疑;真正不懂的时候,他说这神奇,不可思议。你天天想就想出毛病出来了,所以你心地清净怎么会生病?佛告诉我们,贪瞋痴是三毒,毒就是病毒,你里头有贪瞋痴,有严重的病毒,外面有细菌感染,你怎么会不生病?如果你身心清净,自私自利放下了,名闻利养放下了,五欲六尘放下了,贪瞋痴慢也减轻了,你一生保险不生病。
另外你再做一点增上缘,用外面的力量来帮助你不生病,用什么方法?布施医药。这都是以前章嘉大师教我的,教我布施里头一定要布施医药,不管钱多少,送给医院,有很多贫苦的病人,请医院买医药送给他。我这个事情一生都没有断过,送医药,送医药什么?我不能生病,我说我没有医药费,医药费都布施掉了。我在澳洲,澳洲住在图文巴小城,有个公立的医院,我每个月送一万块钱做医药费,月月都给,这一年给一次,一年十二万。另外还有一个,是个基督教办的,就是临终关怀中心,他办得很好。临终的人,他不分宗教,虽然是基督教办的,你说佛教徒,如果临终你去念佛,他也同意,他也答应你。我去参观一次,他说他们经费缺乏,我说行,我每个月送一万,都是属于布施医药。他们很欢喜,确实临终关怀非常重要,我们在图文巴在医药方面就做这两桩事情。临时有什么需要的,政府找我们,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帮助他们,特别是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我们才能够相处成一家人。所以帮助别人是真正帮助自己,而且布施真的愈施愈多,钱从哪里来的?不知道,到时候它真有,不用操一点心。
所以要记住这句话,「应修善业」,尽量多做好事,自己的生活愈简单愈好。尤其现在,现在吃东西真是,《无量寿经》上所讲的「饮苦食毒」。你看这些饮料,我们不敢喝饮料,里面都掺着有化学东西在里面,都不干净。吃的东西,连米,我在台湾听说,都掺杂化学的东西在里头,让米看起好看,滑石粉好像是,很亮、很漂亮,有副作用。农民种的稻米,他自己吃的他是种在另外一区,他那是不卖的,他自己吃的。他加上一些化肥的东西,他是卖给别人的,这都是谋财害命,蔬菜也是如此。现在我们在澳洲蔬菜自己种,我们没有农药、没有化肥。虫来吃,我们供养牠,我们把菜园划个地区,这地区专门供养小虫的,很听话,很合作,牠就吃那一块,其它的牠不吃。我们的果木也很多,果木园,跟鸟也签了约,有几棵树专门给鸟吃的,其它的不可以动,合作!你看连小虫、小鸟跟我们都能合作,人哪有不能合作的道理?只要用真诚心。
你只要好好修善业,你的正报,身体健康、快乐,你生活的环境非常美好,纵然周边有些灾难,你居住的地区没灾难。有几个实验点都成就了,我们图文巴是个实验区,做成功了,做得很好。我们丹斯里在古晋那个地方一个大菜园,古晋山上有个大菜园,我第一次去参观。他种的菜园规模很大,百分之九十都被虫吃了,剩下不多,第二年好一些。我去的时候是第六年,第六年就不错了,这个虫很客气,大概留了百分之八、九十给他,虫吃的只占十分之一的样子。我想丹斯里没有跟牠签合同,如果有签合同就不会有这个现象了。所以牠有感应,你不要去害牠,不要去杀牠,你帮助牠,牠也会帮助你。确实人讲义气,这小虫、小鸟也很有义气,我们发现的,很难得。
所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是真的,我们这么多年来,屡次实验都效果卓著,可见得它不是假的。它的原理,法性是一个,这才叫真理,就本性本善,小虫本性也本善。不但这些有情众生,无情的众生花草树木、山河大地,无不是随我们念头在改变。所以风水家说了句真话,这个风水好不好,他说风水随着人心转,「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风水好的地方,你的心不善,你到那边去住,住个一两年它就变坏了,它随着你的意念它改变。那个地方不好,风水不好,你这个人是个善人,大善人,你到那里去住,住个两三年风水就变好了,连山河大地都随着人意念在转变,都是真的。所以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蕴处界」没有一样不好。
『皆悉端正,见者无厌』,厌就是讨厌,跟你往来的,没有一个会讨厌你;换句话说,人人都欢喜你。我们要叫一切有情众生欢喜我们,无情众生也欢喜我们,没有别的,好好修十善业道,这个果报统统都能现前,决定是有效的。这些事情,最近我们看到一片光盘,他们翻译过来叫「大秘密」,听说这个光盘是澳洲出来的。一些研究科学的人发现了一个秘密,秘密是什么?境界会随人心转变。这佛经上三千年前就说得很清楚了,他们现在才发现。所以我们对他的发现,非常欢迎,为什么?佛在三千年前说的,现在人发现的居然完全相同,这真正可以相信。由此可知,人生在世为什么不做好人?这是第一步,你要做善人,善人的标准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的落实,给诸位说,就是《弟子规》跟《感应篇》,《弟子规》是十善业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感应篇》是因果教育,告诉你善因有善果,恶业有恶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感恩老法师为我们慈悲开示。大众请起立,恭送老法师在丹斯里李金友伉俪,马来西亚佛教南传首座达摩拉达纳长老,马来西亚佛总雪隆分会主席明吉长老,马来西亚道教总会长陈文成道长,蔡老师、锺博士及贵宾们的陪同下离席。恭送法师及嘉宾们离席。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4-2-14 20:19:21
|
只看該作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