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81|回復: 1
|
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疏节录讲记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疏节录讲记
普贤行愿品疏节录 (第一集) 1993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10-0001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本经的经题跟品题合起来有二十个字,这个本子是民国初年徐文霨老居士,从大经清凉《疏》当中节录下来的。
现在社会已经进入到高科技时代,我们无论在哪个地区,都看到大众生活的压力普遍都相当沉重,工作繁忙,分秒必争。于是这些大经大论,确实心里面想读、想研究、想深入,而环境、时间却不容许,于是像这样的节录、精华在近代就出现不少。我们仔细观察底下一个世纪,这个世纪很快就要到来了,必定比今天更要繁忙、紧张。佛法的传播如果不力求简化就很难普及,很难令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
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佛告诉我们,一定要求专精才能够得到利益。专精是原则,我们究竟要在哪个法门、哪部经论上专修专弘?当然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佛菩萨只跟我们讲原则,并没有为我们指定。虽然没有跟大家指定,在《弥陀经》上再三的劝勉我们,应当发愿求生彼国,这样的话在小小的一部《弥陀经》当中就曾经见到三次。尤其是净宗法门,《大经》就是《无量寿经》,是世尊在世多次宣讲,这个我们不必细说,在讲《大经》的时候都跟诸位详细的介绍过。多次宣讲,在四十九年说法当中只见到这一个本子,其它经论都没有见到佛曾经讲过两遍的,没有,都是一生只说一遍,唯独《无量寿经》讲过很多遍。
我们现在从五种不同的译本仔细比较来看,古大德比我们现在人要细心,他们的看法,原本(就是梵文本)至少有三种不相同。这三种不相同就证明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无量寿经》至少讲过三次。但是中文的译本还有七种失传了,失传我们就见不到了,假如那七种要是都能够发现的话,可能与这个五种还有很大的出入。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就不只三次宣讲,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体会到佛对于这个法门的重视。换句话说,这个法门深契这个世界众生的根性,依照这个法门修学必定得度。所以佛是大慈大悲极力的宣扬,把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我们都知道经中所说的都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这个法门是以果为因,而且是圆教佛果,作为我们因地的行持,这是真正不可思议。
佛在《观无量寿佛经》这一会里面,教导我们往生净土的方法,往生净土要具备哪些条件,说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如果想这一生要脱离轮回,要求生净土,这理论、方法、因果,也就是说要具备哪些条件,那是不能不知道的;不但要清楚的明了,还要认真的去修学。第三部所讲的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大主义是极力劝勉我们求生净土,不厌其烦,一而再,再而三,真正显示他老人家苦口婆心。
在清朝乾隆年间,彭际清居士告诉大家,《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这个话是彭际清讲的;换句话说,他发现了净宗法门跟华严境界完全相同。《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详细介绍如来果地的境界,《无量寿经》文字少,是略说,内容并无二义,没有差别。《无量寿经》是中本,当然还有小本,小本就是《阿弥陀经》。他把《大方广佛华严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看成是一部经,只是讲的详略不同,里面的义理、境界没有两样,这是彭际清居士发现的。其实比他老人家更早的,是明朝末年莲池大师,我们看莲池大师的《弥陀经疏钞》,里面引用《华严经》来解释《阿弥陀经》,这样的文字非常之多,几乎每个段落都能看到。只是莲池大师没有明白说明《弥陀经》就是小本《华严》,他没有这么说,但是你看他的注子引用《华严经》来解释,那已经就肯定了净宗经典跟《华严经》的密切关系。
到了清朝晚年,咸丰年间,魏源居士就将这卷经,我们现在手上拿的这卷经,附在净土三经之后,称为「净土四经」,这是比彭际清又进了一步。彭际清说相同,但是还没有能合起来,魏源居士就干脆把它合成一起,「净土四经」。这是很有见地、很有智慧的做法,对于后世修学净宗的人增加了很大的信心,使我们对净宗认识得更清楚、更明白,信心更深,愿力更切。到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将《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又附在四经后面,称为「净土五经」,净宗经论到这个地方才真正圆满了。以后有没有再加进去?没有了,确实没有了。到印光法师,净宗的经论有五部经,「净土五经」,圆满了。这五种东西我们都曾经详细讲过,其中不乏讲过很多遍的。
《华严经》,我们在《无量寿经》看到,《无量寿经》一开端,在序品里面,就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也就是十方世界往生到西方世界那些大众,「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个话什么意思?都是照《华严经》这本经里面的教诲去修行。「普贤大士之德」归纳起来就是「十大愿王」,可见彭际清说的不错,魏源居士把这本经收在三经后面也不错,都非常正确。印祖将大势至菩萨这一章附在四经之后,作为净宗经论的归结,实在是太完美了。归结到哪里?归结到「一门深入」。大势至菩萨提倡念佛法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方法太好了,非常适合现代人的根性。现代人喜欢简单,不喜欢麻烦,喜欢省时省力,又要最高的成就。你看这么多条件,这个法门统统能满你的意,这是诸佛菩萨彻底的悲心。那么我们依据的经论有了。
有了理论的依据、修学的方法,要怎样去做我们才能成就?这是关键当中的关键。跟彭际清同时代有一位大法师,慈云灌顶法师,他的著作很丰富,日本《卍字续藏经》里面收的有十几种。他有《楞严经》的批注,就是《楞严灌顶疏》,是他老人家一部大著作。灌顶法师教给我们「十念法」,对于工作繁忙之人,实在没有时间修行,他传下来的十念法。这个十念法是以一口气为一念,念十口气,这一口气当中所念的佛号不拘多少。每个人体力不相同,气的长短也不一样,以一口气为一念,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传了很久,后人很多人提倡这个方法。这种方法一天早晚修两次,一生当中一次都不缺,也符合《无量寿经》上所讲的「一向专念」。
这十念法,十口气,现在还有人嫌它太长,没有时间,那怎么办?我这一次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也传了一个修行的方法,比他那个还要简单容易。大家听了我这个方法之后,依这个方法修学,过了两个星期来告诉我,方法真好,真有效果。我这个也叫「十念法」,十念十句,不是一口气叫一句,就是十句,所以这一堂课一分钟,这总有吧!早晨起来,洗了脸、漱了口,再面向西方,不向西方也没关系,合掌念「阿弥陀佛」十声,我这堂课就做完了。这堂课确实符合「净念相继」,因为这十声佛号里头,的确可以保持到一个杂念都没有。一个杂念没有,这是净念,一念相应一念佛,我十念,十念相应十念佛。
但是我这个方法一天要修九次,缺一次都不行,所以它的效果就大了。九次怎么个修法?早晨起来修一次,这第一堂课。吃早饭的时候,第二堂课。我们现在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念供养咒,「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实在讲有口无心,没效果。不如合起掌来把一切念头放下,念十句阿弥陀佛,这第二堂课。第三堂课是你工作上班的时候。你在上班,坐在办公桌前,还没有开始办公的时候,先合掌做一堂课,好啊!心也定了,气也平了,智慧也开了,处理事情一定处理得非常恰当,所以上班的时候修一堂,第三堂。下班收拾好的时候再修一堂,第四堂;中午吃饭修一堂,第五堂;下午上班修一堂,第六堂;下班的时候,第七堂;晚上吃晚饭的时候,第八堂;睡觉以前,第九堂。一天九堂课一堂不可以缺,每一堂课只要一分钟。时间短就是告诉你,隔很近的时间马上把一切放下,一心一意就专念阿弥陀佛,专想阿弥陀佛,一天九次比我们早晚课效果大得多。
早晚课再长,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念完了。何况在做早晚课的时候还有妄念,早晚课不是净念,效果就不大。早课做完之后,这一天就胡思乱想,所以功夫很难得力。我这个「十念法」时间短,但是隔很短的时间就又有一次,一天九次,效果很显著。有不少同修照我这个方法做,做了一、两个星期就来跟我说很有效。这是我传给大家这个方法,你们不妨试试看,试得果然有效,再教给别人,传授给别人,这才能够把这个法门真正在日常生活当中收到修学的效果。
我们从古德这些作为之中,肯定了净宗就是华严,只是修行的方法不一样;用最殊胜、最简易、最稳当、最快速的方法,在一生当中成就了华严的殊胜境界。彭际清另外还有一个著作,《华严念佛三昧论》,现在这个本子我们印得很多,黄念祖居士有个讲记,可以帮助诸位理解《华严》是念佛法门。虽然讲了许多法门,最主要的是念佛法门,归结到本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看这多么明显,多么清楚。
我们肯定这个法门,所以这次我在南洋传授皈依,在原则上皈依三宝,三宝是「自性三宝」;自性三宝是觉、正、净,觉正净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但是「住持三宝」也很重要,住持三宝落实在净宗,净宗三经都教给我们要「一心」,《无量寿经》教我们「一向专念」,一!《观无量寿佛经》教我们「一心系念」,一心,《弥陀经》上教我们「一心不乱」,这个重要。若不是一心修就没有感应,若不是一心修就不能成就三昧,净宗称为念佛三昧,可见得一心、一向非常重要。
而三宝是我们修行的大方向,总纲领,像我们航海一样,那是指南,我们不至于迷失。佛宝就落实在阿弥陀佛,我们皈依就是皈依阿弥陀佛。经典就落实在净土五经,我们的法宝就是净土五经,其它的统统要放下,这样专才能往生。我们不是小看其它法门,那就错了,我们对于其它法门尊重、礼敬,我们暂时不学。为什么?没有时间,没有这个精神,我们要把时间、精力集中修一门,一门深入。皈依僧,僧宝也要落实在我们净宗的大德,所以我跟大家介绍三位菩萨,圣贤僧,第一位是观世音菩萨,跟他学大慈大悲;第二位是大势至菩萨,跟他学专精,一门深入;第三位是普贤菩萨,我们跟他学习拓开心量,经上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就是普贤菩萨。这三位是我们修行的好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
我们的道场成立以来,最初成立,我们道场名称是「华藏讲堂」,取华藏的意思就是专弘《大方广佛华严经》。实在经太大,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宣讲,我过去讲《华严经》,至少讲了三千个小时,《华严经》才讲了一半。这些年来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断断续续,这部经的进度就非常困难。所以这部大经我们就中止了,改讲《行愿品别行疏钞》,《别行疏钞》确实是大经的精华,清凉大师注得好。《疏》是清凉大师注的,《钞》也非常之好,是清凉的学生宗密法师作的,这都是华严宗的祖师。我们读《别行疏钞》实在感到经义的博大精深,连《疏》带《钞》一齐讲,我们也讲了很长的时间才讲到经文。
这一次我在海外,这边同修打电话给我,希望能有个短的时间,十几二十次就能把《行愿品》跟大家做个介绍。我说那好了,又得从头讲起了。我们把《别行疏钞》暂时放下,为什么取这个本子?《华严经》找批注,他们找了七种本子来问我,传真给我,我选这个本子。这个本子是《别行疏钞》的节录,所以特别用这个本子,还是讲《别行疏钞》。节录的本子,刚才跟诸位说过,在底下一个世纪会很流行,就是大家工作愈来愈繁忙,愈来愈紧张,愈来愈需要精简。
我今年在加州将《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弥陀经要解》、《大势至圆通章疏钞》,都做了节录,只有《普贤菩萨行愿品》我还没有作。这位徐居士做了,他做了我还嫌它太长;换句话说,还要再精简,才能契合这个时代大众的根基,也就是大众的需要。再从这个节录里面节录,但是实在讲他只节录《疏》,《钞》里面还有很多好的教诲,应当从《疏钞》里细心的来为现代人做个节本,这是很有必要的。我这个节录本编成之后,在旧金山讲过《无量寿经》我的节录的本子,在新加坡讲《观经》的节录本,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讲《大势至疏钞》的节本,确实受到了听众的欢迎。
今年我们做了这个试验,大家听得非常欢喜,欢喜的原因不难而知。因为任何一部经论,里面总有许多与我们实际的生活不相关的,但是讲的时候又不能不讲,听的人又不能不听,听这没用处。所以往往听经有高潮、有低潮,这段经文我们听了很有受用,在日常生活当中非常需要,就高潮,用不着就低潮。我们节录的是字字句句都用得着,换句话说,永远是高潮,没有低潮。凡是用不着的我们都舍弃了,取的标准就是与我们的修行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最重要的教诲、教训。用这种方法来讲,听众人数是一天比一天多,没有冷场的时候,往后弘经必定要走向这个趋势,这是节录本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我在五年前就想到节录本的重要,世尊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宝藏,《大藏经》,如果我们不能把《大藏经》详细的读一遍,你说多可惜!读了一遍,读了前面,不知道后头,读到后面,前面忘光了,那还是没有用处。所以我就想到,如何能把《大藏经》节录,这一百册变成一册,那我们每个人对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教训统统都受用到了,这很有必要。《大藏经》要节录,要编成一本。现在其它的宗教都说佛教的经太多了,我们看看也都害怕,不敢、不肯去摸它,不敢动它。请《大藏经》的人很多,都摆在家里书架上好看,哪个人去念?有没有一个人念了一本?恐怕都找不到,你看这多可惜!假如我们把《大藏经》节录成一册,我相信读的人就非常多,为什么?每个字、每一段、每一句都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这个我们念起来才有兴趣。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世间的学术,现在世界上每个国家民族对中国人的看法改观了,不像从前瞧不起中国人,总认为中国是个劣等民族,他们是优秀民族。现在外国人看中国人不一样了,肯定了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这是外国人跟我讲的,西方人现在肯定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一个一个比,中国人第一;两个两个比,他们告诉我,犹太人第一;三个三个比,他们讲日本人第一。这个意思就是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很可惜不团结。我在纽约讲经,外国人拿这个话来问我,最后问我一句话,为什么你们中国人不团结?先夸奖你,后来贬你,说的语气带着讽刺、讥笑的语气。我的答复也出乎他意料之外。他问我了,因为他们都是基督教徒,我就告诉他:这是上帝的安排。他听了就愣住了:怎么是上帝的安排?我就告诉他,中国人要团结起来,你还有饭吃吗?他的气就下去了。中国人团结起来,他们都没饭吃了,上帝的安排还让他有碗饭吃,他也没想到我这样答复他。
中国的典籍太多、太丰富了,中国的历史是全世界最完整的,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中国这么完整的历史。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乾隆对于中国文化有很大的贡献,编了一套《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翻印出来,像《大藏经》一样,精装一千五百册。多少部《大藏经》?十五部,我们这部《大藏经》一套一百册,分量是十五套的《大藏经》。这是我们列祖列宗宝贵的智慧经验,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藏,我们要不能接受来应用,你说多可惜,怎么能对得起祖宗!
这部大书什么人能看?我也买了一套,放在达拉斯佛教会,这里简居士代我去买的,我委托他去买的。他去见到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总经理就告诉他,他说这部书,假设一个小孩生下来就会看,他寿命也很长,活到一百岁,他也看不完。这是真的,是事实,确实一百年都看不完,那多可惜!所以我就想,把它编成精华录,一千五百册编成一册,那我们每个人都享受到了。那一套书里面的内容就太丰富了,什么都有。
我们今天需要的是什么?那就看我们最缺乏的是什么。我们今天的社会缺乏伦理,缺乏道德,我们就以伦理、道德为纲领,在《四库》里去搜集古圣先贤这一类的教训,编成一册。这些天天搞政治的,《四库全书》里面有专门讲政治的,也可以把有关政治的节录,编成一本。每个行业都可以在古籍里头去节录一册,当然最需要的、最普遍的是伦理道德的修养。所以我想找些人来发发心,把这个里面宝贵的句子、教训节录出来写成一本。我们全书都读到了,这几千年的文化遗产,我们真的继承了,真的拿到了,这都是这个时代非常需要的工作,也是社会整体的教材。
我们在海内外提倡佛教教育,我们有方向、有目标,我们的方向目标是「四好」的教学,四好就是「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做好人」。我们以这个方向、这个目标,及我们净宗五科作为节录的纲领,这就是我们在《大藏经》里面要节录哪些东西。我们以「五科」为纲领,以「四好」为原则,五科就是净宗学会所提倡的,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以这个为纲领、纲目,把《大藏经》编个节要,把这一百册编成一个小册,这才能真正得到受用。
这一卷经的经题概略跟诸位介绍一下。『大方广』这三个字是表法,表什么?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大」代表本体,宇宙森罗万象、一切众生从哪里来的?根源是什么?现代哲学家讲这个根源叫做本体,哲学里头有「本体论」,就是专门探讨宇宙万有的本体,宇宙万有的根源。在本经用一个「大」来代表,因为这个东西实在说不出,也无法形容。所以,这个「大」不是大小之大,大小之大那就错了,实在不得已用这么一个字来赞叹、来显示,它代表宇宙万有的本体。本体在佛经里面用的名词很多,譬如经上讲的「真如」、「本性」、「真心」,《楞严经》上讲的「第一义谛」都是讲这个,都是说的本体,也就是一般人讲的真心本性。『方』是讲现相,现相非常复杂,这个相是从本体里面变现出来的,现相,所谓森罗万象。在佛法里面讲「十法界依正庄严」,用这个字来代表,它讲的是相。『广』是说它的作用,它现的相一定有作用,作用广大无边。
清凉大师在《疏钞》里面解释这三个字是体、相、用,这三个字如果我们还没有法子体会,我们可以用个比喻,诸位从比喻里面细心去体会。譬如作梦,我们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中的境界就是「相」。梦从哪里来的?来源就是「体」,没有来源怎么会有梦?梦中的境界,一切活动就是「用」,就是「广」,我们从这里头细细去领会。整个的梦境都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心是能变,梦境是所变,有能有所。十法界依正庄严也是如此,能变的是真性,是真如,所变的是万象,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从这个地方去领略。所以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自己心性所变现的,佛在《楞严经》里面把这个事跟理说得很透彻。所以,古人说开智慧的《楞严》,也就是说《楞严》里面特别讲得详细,宇宙人生的真相,说得详细。
『佛』是人,什么人?觉悟的人,觉悟什么?觉悟「大方广」,换句话说,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了、彻底觉悟的这个人就叫做「佛」。『华严』是比喻,「严」是庄严。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真善美,真善美就是佛经里头讲的庄严。「华」跟开花的花是一个意思,古时候通用的,就是比喻像一个大花园一样,一切品种统统齐全,一样也不缺,这个花园就太美、太壮观了。把花比作森罗万象,比作十法界依正,全都是从自性变现出来,那就庄严了,离开自性别无一物,这是「华严」比喻的意思。从这个题里面我们就很清楚明白的体会到,这部经的内容就是讲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
『经』这个字就不要多说了,我们道场里面讲得很多了。就是说明「大方广佛华严」这部经,这个课本。如果用现代的话,「经」就是佛家教科书,就是佛门的课本,这个就更好懂了。
我们现在读的这部分并不是全经,是全经当中的一品。「品」就好像我们中国古书分做篇、章,一篇、二篇,篇章的意思。品是品类,凡是讲哪一类的,把它归纳在一起,称之为品。这个品题在八十卷经里面叫「入法界品」,这个品题简单,可是意思跟我们这个地方的意思相同。我们这个意思明显,因为用的文字多,那个用的文字简略,意思是一样的。「入法界」,我们看这个题也就晓得,什么叫法界,这个题里面叫『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原来法界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这就是法界,关键在你能不能「入」,关键在这个字。入这个境界就叫佛,没入就叫凡夫,凡夫跟佛的差别就在此地。入了你就得解脱,「解脱」用现在的话来说,你就得大自在,清凉大师在经上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得大自在;没入就一切都不自在,这两个境界完全不一样。
我们再从这个题里面细细去看,入了就不思议了,所以他才自在。我们现在没有入,没有入怎么样?一天到晚「思、议」,思是胡思乱想,议是胡说八道,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胡说八道,你怎么会自在?你当然不自在。我给你解释题意你听了好懂,你看古注不好懂,确实如此。不思议,你真的能够不思不议,就是佛经里面常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行处灭,不思;言语道断,就不议。不思议就是这个意思,心真的定了,真的清净了。
我们的心为什么定不下来?念佛不能得一心不乱?参禅不能得定?学教不能开悟?你要去追究,什么原因?心是动的,不是静的,不是定的,心是乱的,不是清净的,毛病就出在这里。心不清净,知见就不正,就是迷而不觉,因为觉正净这三个,得到一个,那两个都得到了。心清净了,清净心起作用当然是觉,当然是正知正见;心不清净,当然是迷,当然是邪知邪见,这一定的道理。所以我们讲修行,修的什么?把我们错误的行持修正过来,我们心不清净,把它修正过来,让心清净;我们的知见不正,把它修正过来;我们迷惑颠倒,把它修成觉而不迷,这叫真修。
如果我们一年比一年觉悟,也就是一年比一年智慧增长(觉就是智慧增长),一年比一年身心清净,你的修学有进步,你的修学功夫得力,有成就,有成绩。假如我们的修学,用的时间很长,修得很辛苦,可是一年比一年烦恼,一年比一年妄想多,那你就完全错误了。你修的是什么?你修的不是觉、正、净,而是迷、邪、染,那就叫颠倒,那就是经上讲的可怜悯者,修错了,叫盲修瞎练。
所以真正修行功夫得力,修得不错的话,身心愉快,心地清净,烦恼少,智慧长。你的身体一定非常健康,为什么?法喜充满!我们世间人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我们身体什么营养最好?欢喜,人常常欢喜就不会生病,不会衰老。所以你看看哪一位佛菩萨长了胡须的?哪一位佛菩萨白头发的?没有,为什么?欢喜,法喜充满,我们真正得到修学的利益,这不可以不知道。怎么修?你就记住经题这个原则,不思不议,你就得解脱,这个法子妙极了,你就入了;你还要思,还要议,保证你没入。
下面『普贤行愿』。如果我们遵照「普贤行愿」,就入这个境界,「普贤行愿」是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可是此地关键的地方我们必须要知道,有能有所还没有入,还在门外;虽然很靠近,走近大门边了,没进去。必须能所双忘就进去了,这一步就进得去,所以要记住,能所不二才真正叫不思议。有能有所还是思,还是议,为什么?能所是二法,二就不能进去,进不去。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告诉我们,佛法是不二法,起心动念就是二法,你就入不进去。刚才讲了,你有思、有议,这二法,你入不进去;一定是一法、一心,法界是一真。净土经里面讲一心,《华严经》上讲一真,一心就是一真,一真就是一心,一心是能入,一真是所入,能所是一不是二。
我们可不可以去想?不能想,想了就是思。可不可以提出来讨论?不行,讨论就是议了。可是诸位要知道,在不可思议里面也能思也能议,那是什么?过来了,先要到不可思议,然后从那里出来就是可思可议,佛才讲这些经。所以这些经讲给谁听的?讲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听的。那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已经入不思议境界,所以佛在那里讲经说法,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说跟无说是一不是二;这些菩萨们在听,听而无听,无听而听,无听跟听也是一不是二,所以他都入了。这个境界不能思惟,不能想象,一思惟想象就错了,唯一用清净心。
这个法门的正行就是「信愿持名」,普贤菩萨是教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在「往生经」里面把方法都说尽了,「信愿持名」。我们除了正行之外,我们的身体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人群,我们在这个社会、人群当中,怎样和他们共处?怎样度过岁月?普贤菩萨十愿就是个原则,十愿叫普贤行。我们一看,这很普通!「礼敬诸佛」,我天天看到佛像都拜三拜,我很礼敬了。算不算普贤行?不算,为什么不算?你有思有议,如果你的礼敬里面不思议,那就是普贤行。为什么?有思有议就有界限、有等差、有分别、有执着;没有思议,心是平静的、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没有分别、执着,这个心跟虚空法界一样大。所以你在这里礼拜,尽虚空遍法界的佛你统统都拜到了,没有界限,那叫普贤行。一有界限,我拜这尊佛,那尊佛就没有拜到,那不叫普贤行。所以这个题的意思其深无底,其广无边,真正不可思议。
『品』是品类。这一品经总共有四十卷经文,在第四十卷经文当中,这是最后一卷,也就是这一品的总结。这一品是《华严经》的总结,这一卷是这一品的总结,可见得它是全经的总结论,也是全经的精华,修行的纲领都在这一卷经之中。所以清凉大师参加翻译工作,翻译完成之后,因为这部大经经文太多,不容易受持,特别将这一卷提出来别行流通。劝人读这一卷,等于读全部的《华严经》;依这一卷经修行,等于全经修行的要领你统统都掌握到了。所以这称之为「不可思议」。
『疏』是批注经的,就是经的批注,疏是疏通的意思。怕我们遇到这个经文艰难,太深了,自己不能够通达,他以批注帮助我们,使我们对于经的义理能够通达没有阻碍,就是现代人讲的批注,这是「疏」。有的时候我们看到「钞」,我们看到《别行疏钞》的钞,钞是什么?钞是解释疏的。清凉大师虽然批注这部经,注还很深,那个注我们现在人往往也有困难,看不懂,所以宗密大师再用钞,钞就是解释疏,就是批注的批注叫钞。
时间相隔一千多年了,大概有一千三百年,这部经翻译的年代是唐朝德宗贞元十二年。贞元十二年是公元七百九十六年,现在是一千九百九十三年,差不多有一千三百年。一千三百年前,宗密大师解释这个批注,这批注的批注,我们今天看起来还是非常困难,还需要细细的讲解,我们才能够了解经中的大义。所以批注、批注再批注,我们才有办法能够体会。真正能体会,那得的受用是不可思议,最怕的是曲解经义。
你看一开经,我们都念个「开经偈」,「愿解如来真实义」,万万不要曲解如来真实义,误解如来真实义,那就大错特错了。可是曲解、误解的人真的大有人在。我发现很多听我讲经,听我的录音带,听了好多,跑到这儿来问我,都把意思听错了。所以我很感叹,愿解如来真实义不容易,多么难得!为什么听了还不解?我自己感觉到我已经讲得很清楚明白了,为什么把意思听错?听误会了?他有胡思乱想。真的,他如果用清净心听,不要打妄想,他就有悟处。一面听一面想,那就是胡思乱想,所以万万不可以把菩萨「三妙慧」错解了。
菩萨三妙慧是闻、思、修,闻慧、思慧、修慧。很多人搞错了,把道听涂说当作闻慧,把胡思乱想当作思慧,把盲修瞎练当作修慧,你看看完全颠倒。佛菩萨听了,看到这个现象,怎能不叹气!怎能不流泪!三妙慧是什么意思?三妙慧在一心当中求,就是不思不议。譬如眼根接触,看经,眼接触,用一个字做代表,叫闻;我们听讲经,耳听,这个叫闻,接触叫闻。一接触就明了,为什么?没有妄念,心是清净的,清净心像一面镜子一样,它照得很清楚,所以一接触就明了,明了叫思慧,明了当然就不迷。所以,从不迷叫它作修慧,从明了叫它作思慧,从接触叫它作闻慧。可见得闻思修三慧是一念当中完成的,没有阶段,不是先闻再思再修。我们现在把三妙慧变成三个阶段,就是我刚才讲的道听涂说、胡思乱想、盲修瞎练,菩萨搞这个还能成为菩萨吗?
三学戒定慧是有次第的,三慧没有次第,三慧是建立在戒定慧那个慧的基础上。由此可知,没有戒、定,哪来的慧?慧都没有,哪来的三妙慧?妙慧是慧起作用。你就晓得戒定慧的慧是根本智,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三妙慧是「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你没有这个无知,无知就是此地不思议,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平等的;这个起作用才无所不知,所以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出三妙慧。我们今天只把经题介绍到此地,下次我们就入批注,批注不是完全的,是节录的。
普贤行愿品疏节录 (第二集) 1993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10-0002
请掀开经本看第一页,我们从节录的文看起:
疏【此即贞元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十卷也。此华严经。自流东夏。大有三译。】
这是首先将这部大经翻译的经过做个简单的介绍。『贞元』是唐朝德宗皇帝的年号,下面会讲到。《华严》在中国总共有三次的翻译,这是第三次,也是《华严经》最后的一次翻译,所以称为『新译』,对晋译跟武则天时代的译本,称之为新译。这次所译的经只是《华严经》最后的一品,但这一品是完整而没有欠缺的本子。经文总共有四十卷,我们现在读的本子就是第四十卷,是最后的一卷。文里面称的『东夏』,「夏」就是中国,中国古时候称为「大夏」,夏是大的意思。「东」是在印度的东方,我们称印度叫西方,我们在东方,东夏就是中国。经传到中国来,总共有三次翻译。
疏【第一东晋沙门支法领至遮拘盘国。请得华严梵本三万六千偈。请北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成晋经六十卷。】
这是第一次翻译,最早的翻译。这个时代是在东晋义熙四年,公元四百零八年,说公元我们的概念比较清楚一点。今年是一九九三年,再过几天就一九九四年了,这部经第一次翻译是在四百零八年,就是东晋时代。『支法领』把这部经请到中国来,到达中国。『佛驮跋陀罗』是译经的法师,实际上这部经翻译完成是在公元四百二十年。诸位想想,八年到二十年,十二年间,这个经典才顺利的流传到中国,翻成中国的经文。总共有六十卷,我们称作《晋经》,也叫做《六十华严》,诸位听到这些名词就晓得了。
疏【第二大唐证圣元年于阗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这底下有个小注,「武周」,武是武则天,武则天作皇帝把国号改成「周」,所以在历史上称作武周。是武则天作皇帝这个时代,证圣元年,公元六百九十五年。『实叉难陀』在译经史里面也相当有名,我们中国人喜欢念的《地藏经》就是实叉难陀翻译的。
疏【再译旧文。兼补诸阙。】
把《华严经》重新做一次翻译。实叉难陀到中国来的时候,带着有《华严经》的梵文本,这个本子比《晋经》的分量多,所以此地说『兼补诸阙』。上一次跟诸位说过,龙树菩萨从龙宫里面传出来的《华严经》是十万颂。《晋经》只有三万六千颂,不到一半,所以来到中国是个残缺不完整的经本。因此这个经文往往我们念到一个段落,就突然之间断了,后面就没有下文了,这种情形常常可以看到,这就是原文散失了。前面跟诸位报告过,这样的大经在古代保存非常不容易。实叉难陀的译本就比旧本多了九千颂,换句话说,有许多重要的地方他都补出来了,这是原文。
疏【通旧总四万五千颂。合成唐本八十卷。】
这就是现在流通最广的八十卷的经本,这是唐朝武则天时代所翻译的。这部经译成,武则天在经本上题了首「开经偈」,我们现在念的「开经偈」就是这么来的。这部经译成之后,她在经本上题的「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武则天题的。题得很好,以后有很多法师、文人学者想再做一首开经偈,没有她的好,所以统统都用武则天这首偈。这是唐本,现在流通最广的。
疏【第三贞元十二年。诏罽宾三藏般若译成四十卷。即旧经入法界一品。】
唐德宗,这是公元七百九十六年,距离我们现在比较近了。『罽宾』国就在我们现在的新疆,从前是外国,现在已经入了我们的版图。『般若』是法师的名号,罽宾国的三藏般若。『旧经』就是指的《八十华严》跟《六十华严》。就是这部经最后的一品,晋译跟唐译阙文阙得很多。《晋经》的「入法界品」只有十六卷,唐译的《八十华严》只有二十卷,从这个地方看,全文四十卷几乎阙了一半。所以,这部分是非常完整。
疏【今此一卷。即彼四十卷中第四十也。】
我们现在念的这个,要知道这是四十卷里头最后的一卷。现在有不少学佛的人,提到《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就知道这一卷,认为这一卷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其实错了。《普贤菩萨行愿品》总共有四十卷,这是四十卷里头最后的一卷,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不要闹笑话。
四十卷实在讲还是太大,分量太多,不是一般人都能够受持。现代印刷术发达,我们印经跟读诵、受持,说实在话不难,经本不难得到。在从前人很不容易得到,因为那个时候的经本要手抄。诸位想想,手抄这四十卷经文的确是很大的分量,通常一个人一年都写不完,那么本子流通就很不容易了。现在虽然经本容易得到,但是大家都忙于生活。从前人生活悠闲,为什么悠闲?地广人稀,人少。不要说久,我们大陆上这批人,三十八年到台湾来,那个时候台湾总人口(包括军队)是六百万,现在有两千多万了。抗战期间,中国大陆是四万万五千万人,现在中国大陆有十二亿人,增加两倍!在下一个世纪恐怕又要翻个一两翻,你说那人口有多少?我们的地就这么大,出产就这么多,所以生活竞争愈来愈激烈,压力愈来愈重。虽然经典很容易得到,没有时间去读,不像从前假期很长。
我小时候在家乡,就是抗战以前跟抗战期间那一段期间,在乡下种田的这些农夫,过年假期多长?从腊月初八就放假(腊八),要过年过到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以后才开始工作,你看看假期多长!现在过年,三、五天假期就不得了,现在人生活可怜;不要看到好像愈来愈进步,人愈来愈可怜,远不如从前人悠闲自在。即使在今天,我们把中国大陆跟海外人的生活做个比较,诸位到中国大陆去看,中国大陆虽然好像是很落后,但是他们的人过得很幸福。为什么幸福?悠闲的时间长。我们到大陆去观光旅游,随时可以看到有几个人摆一张小桌子在聊天,泡壶酒或者是一壶茶,消遥自在。在外面已经看不到这个现象了,可见得他们的生活还相当悠闲。悠闲是真正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紧张不是人过的,这个我们要懂得。
这就说明往后阅读大经的时间是愈来愈少,像这样大的经典,有真实殊胜的利益,要是不能普及,大家没有机会读到,你说多可惜!所以清凉大师将这卷经(这一卷分量就少了)提出来单独流通,也流通了一千多年了。所以现在大家提到《行愿品》,就晓得这本经,而不知道有《四十华严》。《四十华严》也是近十年来才提倡的,我们讲堂十年前成立的时候,我们讲《四十华严》、印《四十华严》,才提倡的,过去在台湾知道《四十华严》的人很少。清凉大师为了普遍利益大众,把这个本子抽出来「别行流通」。
大师特别为我们介绍,《华严经》品数那么多,为什么要流通这一卷?这卷是《华严》的总结论,《华严》的精华都在这卷里,这卷就是整个《华严》的纲要,所以它的价值就特别高。下面是他老人家的介绍。
疏【而为华严关键。】
『华严』是指《大方广佛华严经》,『关键』是全经最重要的一部分,称之为关键。
疏【修行枢机。】
佛法最大的特色是着重于实行,如果学了不能把它做到,那是得不到结果的;有解无行不能证果,必须要有实行。这部经是修行的枢机,也就是修行最重要的纲领。
疏【可赞可传。】
『赞』是赞叹,用现在的话来说,值得赞叹。在一切经里面这部经第一殊胜,最值得赞叹。『可传』,值得大力的来弘扬推广,普遍的介绍。
疏【可行可宝。】
这是大菩萨修行的纲领,在一切行门当中最为宝贵。大师用四句来赞叹。
疏【文约义丰。】
『约』是简单,这一卷文不多,意思圆满,《华严经》全部的精义都在这一卷当中。
疏【功高益广。】
『益』是利益,功德之高、利益之广也是一切经都不能够相比的。
疏【能简能易。唯远唯深。】
大经那就繁多了,这一卷就简单容易了,所以『唯远唯深』。
疏【故西域相传云。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
『普贤行愿赞』,就是这卷里面的偈颂,除了长行,它有五十多首偈颂,那就更简单了。这个偈颂多半是属于重颂,就是把长行重复再说一遍,叫重颂,称之为『略华严经』。
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
《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十万首偈的大经,为『广普贤行愿赞』。由此可知,这一卷经里面的偈颂展开来,就是全部的《华严》,全部的《华严》浓缩就在这一卷偈颂之中。可见得这一卷经确实是非常重要,没有时间读全经,受持这一卷就等于受持全经一样。在近代,我也跟大家提过,弘一大师就是以这卷经作为自己的早晚课,他的早晚课诵是念《行愿品》,他念得很熟,能够背诵。
疏【以今观之。理实然矣。】
我们仔细来观察,古人这个说法有道理。
疏【一经之主。即是普贤。】
这是必须要知道的,这部经之主就是普贤。
疏【初会即是普贤所说。】
本经一共分两会,就是《四十华严》分为本会跟末会,初会是普贤所说。
疏【穷终亦是普贤所说。】
到最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末会里面最后的一会,也是普贤菩萨所说的,所以普贤为会主。
疏【五周之因。皆普贤行。五周之果。即普贤行之所成。】
这一句非常重要,世出世间法都不出因果,因果是定律,因果是事实真相,谁也不能推翻,谁也不能改变。佛法也离不开因果,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当然亦不例外。本经有五周因果,第一是「所信因果」。这是本经前面的十一卷,十一卷是所信的因果,也就是清凉大师判教判的四分的第一分,第一个大段。第一个大段是「信」,清凉把全经分做「信解行证」四大段,所信的因果,毘卢遮那佛依正庄严。第二是「解」,这一段经很长,总共有三十一品。这里面有两重因果,第一个是「差别因果」,前一半所说的,讲十法界依正庄严差别的相。到最后讲「平等因果」,相上有差别,性上没差别,所以性是平等的。这部经里面跟我们讲相讲得多,性讲得少,性是平等因果。第三大段是讲「行」,讲修行,「成行因果」,成就修行的方法。最后是「证入因果」。这里面也是信行证,解里面有差别、有平等,这是全经。
『五周之因』,就是因果的因,都是属于『普贤行』,而『五周之果』,果就是菩萨所证的果位。菩萨的地位有四十一个阶级,最后成佛是妙觉,总共四十二个位子。它是从初住讲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些果位都是普贤行所成就的。换句话说,如果不修普贤行,不但不能成佛,初住菩萨也没有办法证得。这段开示里头就是这个说法,都是普贤行的成就。由此可知,普贤行在菩萨行门当中非常重要。
西方世界的殊胜,没有别的,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西方世界的大众,不管是哪个地方,凡是去往生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修普贤大士之德;换句话说,统统都修普贤行,所以西方世界是普贤菩萨的世界。魏源居士将这卷经附在三经之后,号称「净土四经」,有见地,有道理,确实有眼光,他做得非常正确,没有做错。清朝末年杨仁山居士,这位老人对中国近代的佛教影响最大,佛教能够延续到今天是杨仁山的功劳。他在南京办金陵刻经处,第一部刻的经就是「净土四经」,就是魏源编的本子,第一部刻的,净土四经。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想到,杨仁山居士提倡净土,他老人家也是修净土往生西方的。底下说:
疏【亦是得果不舍因门之果用尔。】
菩萨证到这个果位,是不是就算圆满了,毕业了?不是的。证得果位之后,我们佛门常说,又倒驾慈航广度众生。证得果还从因地上修,那个修当然不是为自己,自己已经因圆果满了,还要修什么?修给别人看。好比你大学已经毕业了,毕业之后再去考大学,从一年级念起,干什么?帮助同学,做个样子给他们看。我们世间人没有这个傻瓜,诸佛菩萨都是这么傻,都要做给我们看;不但要讲,还得做给我们看。所以倒驾慈航,真是慈悲到了极处。
疏【复是四十卷之穷终。遍收玄妙。】
这卷经又是这四十卷的最后总结,『穷终』就是总结,《华严经》的总结。『遍收』是总括,《华严经》玄妙的义趣,这卷里头统统都包括了。
疏【经题七字。】
经题上次跟诸位介绍过,这一遍我们念念就行了。
疏【即为七义。】
七个字七个意思。
疏【大。体也。方。相也。广。用也。佛。果也。华。因也。严。总相也。经。能诠也。】
『体』是本体,就是自性。『相』是现相,就是十法界森罗万象。『广』是『用』,用是作用,作用非常之广,无量无边。『佛』是『果』,佛是修因证果,证到究竟圆满之果,我们称之为佛,佛在佛教里面是最高的学位。『华』代表『因』,先开花,后结果。『严』是庄严。我们现代人常说的真善美慧,实在讲现代人口里说,心里向往,实际上没有这个事实,真善美慧只是理想而已。在佛法里面有这个事实,华藏世界、极乐世界确实是真善美慧的世界。『经』是『能诠』,上面六个字是「所诠」。
疏【人法双题。法喻齐举。体用无碍。因果周圆。故无尽法门。不离此摄。】
前面这两句我们把它省掉,因为每次讲经都讲到。经题就是七立选题,本经是「具足选题」,人法喻统统都有。『体用无碍』,清凉大师讲《华严》玄妙之义趣,给我们说成四无碍法界,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体用无碍」,这才是真正究竟圆满。『因果周圆』,刚才说了,五周因果,所以『无尽法门,不离此摄』。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门,就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所讲的无量法门,都不出这个范围。所以,这卷经正是清凉大师所说的「可赞可传,可行可宝」。
疏【品名十二字。分为三节。】
这是品题,上面是经题。
疏【不思议解脱境界。即所入也。普贤行愿。为能入也。】
这到底是什么境界?《华严经》上称为一真法界,净土经里面称作极乐世界,就是说的『不思议解脱境界』,要用现代科学家的讲法,就是无限量次元的世界。科学家说我们这个世界是三次元的世界,三度空间的世界。爱因斯坦发现了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六度空间,一直到无限度;「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无限度的空间,那你就得大自在了。这是佛经里面讲的名词,跟科学家讲的名词不一样,事实是相同的境界。科学家非常羡慕,如何从我们这个三次元的空间进入到多次元的空间?现在有理论,没有技术。所以有人说飞碟是另一个次元空间的人,他有这个技术,所以他的东西能够突然之间出现在我们面前,突然之间消失掉了,用这个来解释是解释得通的。就是他从另一个空间到我们这个空间,我们在官感当中,他突然来的,他有这个技巧。他虽然有这个技巧,他还不是无限次的,恐怕他还是有限的。
如果从科学家这个观点来推想,佛跟我们说,我们娑婆世界有六道,六道里面,天道有二十八层天,修罗就不谈了,因为他在哪一道就属哪一道,底下的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很可能都是居住的空间不相同。我们在三度空间,四王天恐怕就是四度空间,忉利天就是五度空间,夜摩天就是六度空间。这样说起来,在我们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居住的空间至少有三十三个不同的差别。高层次次元空间的人到我们这里来容易,我们想到他那里去相当不容易。这还没有超越三界,要超越三界,那个空间就更广大、更不可思议。所以佛与大菩萨(法身大士),他们进入的是现在人讲科学的世界。我们的科学非常幼稚,比起他们差太远了,他们的科技达到究竟圆满。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解脱就是自由自在,没有一丝毫障碍,这个叫自由自在。
不思议境界是所入,普贤行愿为能入。科学家天天在动脑筋,要用什么样的原理,制造什么样的机械,才能够进入另一个次元的世界,这很费事,而且成就很有限。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只要修普贤行愿,普贤行愿修成功,你就能够进入无限次元的世界。这的确是所有科学家心目当中所期望的,很可惜他没有看到《华严经》,没有念到这个本子,非常可惜。普贤行愿是能入。
疏【入之一字。通能通所。】
入有能入、有所入,底下给我们分开来解释,解释很简单,非常重要。
疏【心智契合。悟解得证。总名为入。】
『心』是理,『智』就是觉,理跟智相应,相结合,这叫做开悟。这句话跟禅家所讲明心见性是一个意思,说法不一样,用的文字不一样,意思、境界完全相同。「心智契合」就是「明心见性」,跟净土宗里面讲的「一心不乱」也是一个意思。一心不乱就是心智契合,如果不契合就不是一心,也不能说是不乱。他有妄念,有妄念就是乱,有妄念就不一;必须妄念没有,才叫一心,才叫不乱,这就是『悟解得证』。随着相契的程度不同,一分相应就是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心智一分相应;两分相应就是二住菩萨。《华严》将菩萨的位次分为四十一个阶级,到佛是四十二个,四十二就是圆满了,四十二分相应就圆满了。从这个地方我们明了,只要一分相应就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是真正不可思议。
疏【心言罔及。为不思议。】
『心』是思惟、是想象,『言』是言语,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境界不但我们言语说不出来,我们的想象也达不到,没有方法想象得出这个境界。前面我曾经跟诸位说过,要想入这个境界,就不能够打妄想,不能够研究讨论,不可以的。『议』就是议论,就是言语说不出来的。你要问为什么?因为思惟、想象,心智就不合了。佛在大经里面告诉我们,真心是一,一心是真心,二心就是妄。一没有办法说,也没有办法思,二就可以说,也可以思。二是妄心,可思可议,是属于第二义,不是第一义。经中常讲「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没有办法说,也没有办法想象的。所以要离言说、要离名相(离名字)、要离心缘(心缘就是思,就是想象),《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教给我们,学佛要遵守这个原则。
远离言说,我们现在在这里讲,大家在那里听,怎么离法?说而无说,听而无闻,这就离了,这才能入得进去。说,绝不执着说的相,不执着,听,绝不执着音声相,这叫离,离言说相。离名字相,佛经里面很多名词术语,它是表达意义的,让我们领会,不要执着这些名字;执着这些名字又落在第二义里头,名字相不能执着。离心缘相,心缘是想象,听了,想什么意思,那又错了,又落在第二义里头,想不得的。一听就明了,这就是开悟。一听不明了,没悟;没悟,不能想,愈想就愈不会开悟。没有悟的时候,不想,算了,下一次还会听到,这才是开悟的秘诀!
所以现在人开不了悟,无论是听讲也好,读经也好,统统在动脑筋,在想里头是什么意思,所想的都把意思想歪曲了,都不是如来所说的真实义。如来所说的真实义是什么?是什么意思都没有,那就是如来所说的真实义。你要想有个什么意思,那是你自己打妄想,绝对不是如来真实义。这个听起来好像很玄,实际上是事实真相,你们不懂这个事实真相,所以学佛好难,不能开悟,就天天在打妄想,天天在胡说八道,这个很重要。禅,离心意识就是离这三个,教也要离心意识,落在心意识里面,禅跟教统统都没有了。所以这是不思议。
疏【作用离障。称为解脱。】
『作用』没有障碍,像《华严经》里面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就解脱了。我们现在理跟事有障碍,事与事上那障碍就更多。这些障碍从哪里来的?心跟智不能结合,两个分了家,就产生无量无边的障碍。
疏【智造分域。名为境界。】
『境界』太多了,一切众生,每个众生都有他自己的境界,佛、菩萨、阿罗汉也有他们自己的境界。境界从哪里来的?从『智』变现出来的,『造』就是变现。诸佛菩萨是从智变现出来的境界,像佛的报身,报身就是智慧之身,智慧变现的报身。菩萨也有报身,菩萨的报身没有佛的报身那样圆满,这是菩萨的智慧不圆满。我们凡夫有没有境界?有境界,境界从哪里来?是智变成了识,从识里头再变现出境界。我们现在世间人常说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好不好?智变成识,凡夫。学佛要转识成智,转识成智那就是佛菩萨,至少也是罗汉、辟支佛。智变成识,识是迷,智是悟,迷悟不同。所以知识分子就是智变成识的分子,搞六道轮回了。佛教给我们把它反过来,把识再转变成智,那就是佛菩萨。凡夫八识做主,变现出来的境界,诸佛菩萨四智做主。转八识成四智,现的是清净境界,我们这是污染的境界,这不一样,境界是从这么来的。
疏【德周善顺。称曰普贤。】
底下这两句重要,因为普贤行愿是能入,普贤行愿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修普贤行愿?这个重要,不修普贤行愿就不能入无限次元的世界。我们用这个名词大家好懂,给你讲一真法界,听了叫莫名其妙。换个现代名词,无限次元的空间,无限次元的世界,你就好懂了。就是佛经上讲的一真法界,就是净土经里面讲的极乐世界。入无限次元,那真快乐,没有障碍了,所以这两句要紧。
『德周善顺』这就是普贤。周是周遍法界,我们的德能不能周遍法界?现在不讲周遍法界,先问问我们有什么德?然后这个德能把它周遍法界,那就行了,那你修的就是普贤行,你就有机会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德当然无量无边,在这卷经里面把它归纳成十大类,就是「十大愿王」,那就是德。每一愿,普贤菩萨都说「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才能周遍法界。「虚空界尽,我愿乃尽」,虚空界不可尽,我愿也就不可尽,这是周遍法界。所以,先要问我们有没有德,然后才问我们这个德能不能周遍法界,周遍法界你就是修普贤行。
「善顺」这两个字尤其叫妙极了,普贤十愿里面有两愿,一个是「恒顺众生」,一个是「随喜功德」,这都是善顺。我们今天有的时候不得已也要随顺别人,顺得心里很难过,那不叫善顺。顺得自己心里头起烦恼,起七情五欲,那不叫善顺。善顺是什么?恒顺众生而不起七情五欲,喜怒哀乐爱恶欲统统不起,这个顺才叫善顺,佛菩萨是这样恒顺众生。我们把这四个字都看错了,以为佛菩萨也很勉强,也很不得已,哪里叫善顺?这不叫善顺,这要知道,然后你才晓得如何去学普贤行。
实实在在这经上说这么多,《行愿品》说这么多,很啰嗦!还有更高明、更简单的方法,一句「阿弥陀佛」,十大愿王都在其中,全都在里头,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4-2-3 18:43:30
|
只看該作者
念到一心不乱就善顺了。一心就入法界,一心是能入,不思议境界是所入,你才晓得,普贤行愿就是一心当中成就的。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真实心中作」。一心就是真实心,「真实心中作」就是「德周善顺」,要不是真实心中作就不是了,可见得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圆修普贤行。
你把这里参透,都搞明白了,你才真正发现,才真正觉察到,名号功德真的不可思议。纵然对它完全不了解,只要一心老实念,决定不分心,他实际上已经在修普贤行了,但是他不知道。你问他普贤行是什么,他不晓得,他自己在真修,修而不知道。就好像走路一样,他向某个目标走去,他走的路确实方向很正确。你问他走到哪里,不晓得,但是不久他走到了,走到了他才恍然大悟,功德圆满了。净宗妙就妙在此地,所以古德讲这个法门「暗合道妙」,暗合就是不知道,不知不觉走到,走到那里才完全明了。跟那个已经晓得的,走到的时候没有两样;知道走到的跟不知道走到的,到了都一样,叫暗合道妙,这个法门不可思议。
疏【造修希求。目为行愿。】
『行愿』好懂,行就是修行,愿就是愿望,我的修行希望将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叫行愿。我在这里解释是很简单,意味很长,诸位细心领略,然后用一句阿弥陀佛来完成。你才知道念佛真妙,真正不可思议,念佛的好处你才能真说得出来。
疏【行之与愿。如车二轮。如鸟二翼。翔空致远。罔不由之。】
这是讲『行』跟『愿』的重要,愿是希望,行是修持。我们今天希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为什么不到华藏世界去?华藏世界难,《华严经》上毘卢遮那佛没有说临终接引,没有说带业往生;换句话说,依照《华严经》的理论方法来修学,一定要自己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还要破一品无明,你才有能力入华藏世界。这就难了,不是一般人都能去得了的,这个我们要知道。西方世界阿弥陀佛跟我们谈的条件不一样,只要具足信愿行,只要净念相继就决定得生,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不必断惑,带业往生。我们看看自己的能力、程度,行,我们能够符合这个标准,这叫听佛的话,这叫依教奉行。
《华严》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夏莲居老居士在《净修捷要》里面说得很好,他给我们讲的,净宗初祖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法界初祖。尽虚空遍法界第一个提倡专修净土法门,专念阿弥陀佛,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不改第二个方法,就这一个方法,一句名号念到底;还用这个方法普度法界众生,那是大势至菩萨,这是法界净宗初祖。普贤菩萨是我们娑婆世界初祖。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第一次讲的经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在这一会里面提倡念佛求生净土,他是娑婆世界净宗初祖。在中国东晋时代,慧远大师在庐山建念佛堂,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个人,专依《无量寿经》。因为那时候《弥陀经》跟《观无量寿佛经》都还没有翻译出来,《无量寿经》翻得最早。那时候只是依《无量寿经》,念佛求生净土,一百二十三个人统统往生,不可思议。远公是中国的初祖。所以在此地奉劝诸位,一定要专修,一定要求生净土。
普贤行愿不可以不知道,普贤行愿完全摄入在一句佛号之中。普贤行愿知道了,好处在哪里?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自然就不相同了,佛号念得功夫容易得力。我们现在念佛号功夫不得力,普贤行愿能够帮助我们功夫得力,帮助我们成就念佛三昧,所以你了解有很大的好处。
疏【何者是普贤行。】
这底下就问了,什么是普贤行?这很重要。
疏【谓总该万行。行布圆融。】
普贤行包含一切行门,这一切行门是菩萨所修的,这一切『万行』就是我们自己日常生活行为,包括起心动念,这叫万行。菩萨跟凡夫差别在哪里?菩萨觉悟,凡夫迷惑。行都一样的,我们要穿衣吃饭,菩萨也要穿衣吃饭;我们日常有很多应酬,菩萨应酬比我们还多。不一样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不叫菩萨行?因为我们在迷,觉了就叫菩萨行,菩萨是觉,我们是迷,差别就在这里。
菩萨虽然觉,他的德不能周遍法界,所以菩萨行不叫做普贤行。普贤行跟菩萨行的差别,就是他的德周法界,不同的就在这个地方。再说得明白一点,菩萨行还没有真正到一心,普贤行是一心。在净土经里面讲,一心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是一般的菩萨行,理一心是普贤行;因为理一心里面没有界限、没有分别,的确这个心是心周法界。能够周遍法界的这个心,穿衣吃饭都周遍法界,都没有障碍,所以事事无碍、理事无碍,那就叫普贤行。所以里面有行布、有圆融,行布是有次第,圆融是没有次第。在日常生活当中,行布圆融都合在一起,所以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
疏【何名普贤行。略有二义。】
疏【一以人取法。普贤菩萨之所行故。】
这一部《华严经》里面所说种种行门,都是普贤菩萨行。前面说过五周因果,五周之因就是普贤行,五周之果就是普贤行的成就,这个跟净土经里面讲的理一心不乱完全相应,由此可知,理一心就是『普贤菩萨之所行』。
疏【二直就法说。随一一行。皆称法界。遍调善故。】
这叫善顺,无论哪个行都称法性,都与性德相应。性德是圆满大觉,觉而不迷,是圆满的大觉,与这个相应,这是从法上说的。所以,后面将『一一行』、将万行归纳为十大类,就是后面讲的十愿。诸位要知道,每一愿里面有无量无边的行门,这你才把普贤行看清楚,看明白了。决定不是普贤行就这十条,就那么简单,那你就看错了。它是归纳的,归纳成十条,每一条里面无量无边的行门,到后面我再详细跟诸位报告。
然后才知道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日常的礼节,第一个是「礼敬诸佛」,这就是日常生活礼节。如何叫我们的礼节能称法界,与性德相应?我们学这部经要在这些地方学,学了之后立刻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称赞」是说话,从早到晚我们讲了些什么?说话有没有条理?有没有层次?称赞是言语,礼敬是身体的造作,统统讲的是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你看圆满觉悟的人,他们的行为是怎样的,用这个标准来观察自己、来修正自己,那叫真正修行。所以这一句佛号,信愿持名,是正行;这个十愿你要明了了,叫助行,正助双修。前面比喻像鸟两只翅膀一样,车两个轮一样,正助双修,这一生当中没有不成就,没有不圆满的。
这一次选的这部经,这个本子很薄,要像我这样讲法也要很长的时间,但是这个讲法大家很得受用,非常得受用。好,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普贤行愿品疏节录 (第三集) 1993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10-0003
经本第四面第三行,从当中看起:
疏【此一品经。当本经第九会第四分。而一教终极。文富义博。更开二会。】
这一品经是指「普贤菩萨行愿品」,全部经文有四十卷,在大经九会里面它是第九会,最后一会。清凉大师将全经分为四分,这一品经属于第四分。清凉大师所分的,第一分叫「举果劝乐生信分」。《华严经》一开端有六品十一卷经文,内容都是说明毘卢遮那佛果地上的依正庄严,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如来成佛之后的生活环境。庄严到了极处,让我们看到佛在果地上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生起向往之心。
古人有说,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世人追求富贵,而富贵之极是如来。佛告诉我们,佛的富贵是自性自然流露出来的,不像我们世间人要经营、要造修才能得到,他是自然的,性德之流露。换句话说,佛的富贵是我们每个众生统统都具足的,我们决没有一样比佛少一些,也不会比佛多一些,因为他所展示出来的是真实究竟圆满。看到他们的生活环境,再想想我们现前生活环境,那就惭愧极了!我们本来有,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我们本有,究竟为什么不能够现前?就是迷失了自性,迷了。怎么迷的?大乘经里面讲得非常透彻,佛能够帮助我们的,佛家术语常说「普度众生」,「度」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帮助我们、协助我们,无非是恢复自性而已。自性恢复了,如来果地上生活这些美好的状况统统都是现成的,不是从外面得来的。所以《华严》一开端,就把这个现实的状况展示给我们看,让我们从这个地方生起信心,一定要恢复自性。这总共有六品十一卷经文,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叫「修因契果生解分」,我们简单讲,信、解、行、证,第二部分就是要求解。修行好比走路,走路之前要认识路,所以理论不透彻、不明了,方法不晓得,你的修行纵然很精进、很用功、很辛苦,也是属于盲修瞎练,得不到结果的,所以认识事实真相就非常重要。这一分占的经文非常多,总共有三十一品,有四十一卷,占全经的二分之一。这也就是说明,似乎佛法非常重视解门,解门说得这么多,说得这么详细。其实佛法最重的是行门,解了做不到还是没用处,等于未解,所以解是给修行做预备功夫的。
我们今天学佛,功夫不得力,道心时时退转,原因在什么地方?就是对事实真相没有认识清楚,换句话就是不解。真的认识清楚了,行就不难,解难。佛法确实像孙中山先生所说的「知难行易」,行不难,知难。当然,完全知道、明白了,修行是死心塌地,成就是非常快速的,这是彻底了解了。但是还有一种人完全不了解,他不要了解他就认真去干,这种人也了不起。他的成就跟完全透彻了解的人,是一样的,这一点往往我们疏忽了。像许多乡下老太太,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的,教她一句阿弥陀佛,她就老实念,她的成就跟文殊、普贤没有两样。你问她解,她不解,她不懂得,她就是能行;文殊、普贤是解后才行,这一类人不解也行,到达的目的地完全相同。所以,佛门确实是知难行易,而不是知易行难。当年章嘉大师在的时候,我就跟他老人家讨论这个问题,到底是知难,还是行难?是行易知难。所以行不能够精进,常常退转,不知!
又不肯舍弃这一门,舍弃求智,专门修行,这非常可贵。这桩事情佛在《无量寿经》上跟我们说明白了,原来我们也想不通这个道理,也不知道他成就有那么高,想不到。读了《无量寿经》才明白,原来这一类的众生过去生中修积的善根福德太厚了。无量劫来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他有这样深厚的善根福德,一听到他就生欢喜心,他不需要求解就能老实修行,他的成就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这是第二分。
修因,因与果要相应,才有成就,因与果不能相应,修行就得不到结果,所以因果一定要相应。我们念佛是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果,念佛人心心向往极乐世界,这就相应。口里念佛,还要贪染这个世界的五欲六尘,那你的因跟果就不相应。所以,功夫能不能得力,修行有没有成绩,关键在此地。参禅是为了得定,是为了明心见性,达到明心见性他成就了;如果只得定而没有见性的话,他的路只走到一半,只停滞在中途,中途的果报在四禅天。生到四禅天,如果遇不到善缘,不能继续修行,天福享尽了还要堕落,这个不可以不知道。所以,修因一定要跟果相应。清凉大师把这一大段判作第二个部分。
第三部分,「托法进修成行分」。这部分完全教给我们修学的方法,只有一品经,第二部分有三十一品,修行只有一品,就是「离世间品」。这品经长,一共有七卷,里面给我们说了两千多个法门,当然两千多个法门还是用归纳的方法。佛家常说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要说就太啰嗦了、太复杂了,所以用归纳方法。这是说出修行的方法。修行要托法,法是什么?法就是讲的法界,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生活环境,要在生活环境里面去修行。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我们搞错了,要在生活里面修正我们的思想行为。
最后一个部分是「依人证入成德分」,这是第四个部分。第四部分也是一品经,在《八十华严》里面有二十一卷,它的分量也相当大,在《四十华严》里面总共是四十卷,一品四十卷。我们现在采取的本子是四十卷的《普贤行愿品》,因为这品经在八十卷经里面没有,在《六十华严》里面也没有,这就说明前两次来到中国的《华严经》经本欠缺很多。这个四十卷是完整的,所以我们看到《华严》的结论。
依人是依文殊菩萨、依普贤菩萨,这两个最重要的人。普贤菩萨结归到大愿,把行门变成了普贤行,因果圆满的相结合。文殊菩萨说出了菩萨修行详细的纲领。佛在一般大乘经里面,把修学纲领归纳成六大类,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六度」,六个纲领。而文殊菩萨在华严会上将第六类,就是「般若波罗蜜」,展开为根本智、后得智;也就是从般若里面又开出四类,合起来就十大类,所以《华严》讲的是「十波罗蜜」。虽然讲十波罗蜜,跟平常讲的六波罗蜜只是有简繁不同,六说的简单,十说的繁杂,内容没有两样,完全相同,文殊菩萨说得详细一点而已。十度里面,「般若」是根本智,后面有「方便、愿、力、智」,这四种叫后得智,也就是般若经上所说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般若波罗蜜本身是无知,「方便、愿、力、智」是无所不知,那是般若起用。所以它有体、有用,作用是无所不知。这是以这两个人为主。
善友,我们一般讲善知识,善财童子依五十三位善友成就圆满的后得智。在文殊菩萨会下成就根本智,根本智成就了才有资格去参学,所以参学成就了后得智,就是无所不知。从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到的,就是参学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往往听到现在有不少人到处去参学,他是不是真的去参学?要真的去参学,那就像善财童子一样,他不是凡人,最低限度他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才有资格参学。没有这种能力怎么能参学?也就是说根本智没有成就。根本智没有得到之前,在古人是决定不能离开老师。就像小孩一样,没有独立的能力,一定要依靠母亲,离开母亲他就不能生存。所以母亲照顾小孩要照顾三年,满三岁之后他才能够自己走,三岁之内,时时刻刻都要照顾。修行人没有得根本智,就像儿童一样,不能离开父母,不能离开老师,一离开老师就出错误。这个道理现在人知道的已经不多了,所以现在人修行很难成就。
参学就是离开老师,要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讲,像学校毕业了,毕业就踏进社会,参学是离开老师踏进社会。这五十三位善知识是代表大社会里面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代表这个大社会。你踏进这个社会,眼所见、耳所闻,统统开智慧,决定不生烦恼,决定不受污染;换句话说,你还会受污染,还会被外面境界所扰乱,你就没有资格去参学。你没有定力,没有定功,你没有能力辨别真妄,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你怎么能参学?所以参学是大菩萨的事业。
这一卷讲到证入的时候,这部经就分做两会,我们看经文。『而一教终极,文富义博』,文很长,有四十卷,意思非常的广博。『更开二会』,就是本会跟末会。
疏【第一本会。】
『第一本会』,这里注得很清楚,「唐译」就是八十卷《华严》,「卷六十至六十一上半」,一卷半,一卷半的经文是「本会」。「贞元译卷一至三」,就是我们现在读的这个本子,《四十华严》,《四十华严》前面三卷是本会。这就是在文殊菩萨会下成就根本智。所以求学先跟一个老师,这叫师承,跟一个老师学,不能跟两个老师学。跟两个老师学,那两个老师的见解一定有差别,修行也必定有不同,你到底跟哪个人学好?跟三个人学就有三种意见,跟四个人学,你就走到十字街头,无所适从。所以你们今天修行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听得太多、看得太多,无所适从,不晓得跟哪个人好。这个人说这个好,那个人说那个好,佛法样样都好,到最后不好的就是自己,自己没法子学了。这在修学过程当中是很大的不幸,没有遇到真正的好老师。不过遇到好老师,你也未定肯跟他学,遇到一个老师说这个老师专制跋扈,只可以听他的,不能听别人的,算了,我跟别人学。现在人是这样的。
真正跟一个老师,百分之百的服从、听话,现在这样的学生找不到了。我们中国自古以来讲的师承,大概在这个时代断绝了,再也没有了。我在台湾还沾了一点边缘,大概从我以后就没有了,再也找不到。完全相信老师,完全听老师的话,遵守老师的教诫。我们头脑简单,现代人讲洗脑,佛法讲洗心,你看《无量寿经》上讲的「洒心易行」,这位老师,我们在他会下成就的就是这个。到心真正清净,身心清净一尘不染,然后再出去参学。那时候老师开放了,不管什么人讲经说法你都可以听,不管什么书你都可以看。为什么?有能力辨别邪正,有能力辨别是非,那就是只得其利不受其害,自己有主宰,有慧眼。
疏【第二末会。末会五十五人。摄为五相。】
『末会』是善财童子得清净心,成就根本智,老师放他出去,出去参学,这是末会。唐译是卷六十一,贞元译本是卷四,从「尔时文殊师利从善住楼阁出」这段经文以下,一直到经文的终了,都是属于末会。末会就是著名的五十三参,五十三参里面一共遇到的善知识有五十五个人;因为有的一会两个人,所以五十三参里面一共有五十五个人。『摄为五相』,「相」就是我们现在术语里面讲的样板、榜样,他做个样子给我们看,可以分为五类。
疏【初有四十一人。名寄位修行相。】
『初』,就是第一类,有四十一个人。『寄位修行相』,寄是寄托,位是菩萨果位。譬如德云比丘,我们讲德云比丘是《八十华严》翻译的,《四十华严》不是翻德云,是翻的吉祥云,翻的不同,意思一样。他代表圆教初住,善财童子去参访他,就代表善财现前的地位是初住菩萨,不是同等阶级是不能碰面的。所以这四十一个人表「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表这四十个位子,四十一个人代表这四十个位子。
疏【第二摩耶夫人下。有十一人。名会缘入实相。】
第二类是『摩耶夫人』,有十一个人,十一位善知识,『名会缘入实相』。这在八十卷里面是第七十六卷到七十七卷上半,在《四十华严》里面是三十一卷到三十四卷上半。这是代表等觉菩萨,所以善财童子见「摩耶夫人」,地位已经到等觉了。
疏【第三弥勒菩萨。名摄德成因相。】
第三类,『弥勒菩萨』一个人,弥勒在《华严》里面地位非常重要,『摄德成因相』。弥勒是当来下生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候补佛。善财童子见「弥勒菩萨」,入弥勒楼阁,弥勒楼阁大概就是像我们现在所讲的博物馆。一入这个博物馆,十方一切诸佛世界依正庄严之相在里面统统看到了,尽虚空遍法界都看到了。他那个博物馆,我们这世间一切博物馆都不能跟它相比的,十方三世依正庄严尽在眼底,这是「摄德成因」。
疏【第四后文殊菩萨。名智照无二相。】
第四是再遇到老师,就是『文殊菩萨』。文殊是善财启蒙的老师,到功夫接近圆满的时候又遇到了本师,这代表『智照无二』,也就是说因果相应,这个地方果差不多圆满了。「唐译卷八十首页」,就是最后的一卷,贞元本是第三十八卷。
疏【第五普贤菩萨。名显因广大相。】
最后就是『普贤菩萨』,这是第五十三位,参访第五十三参,最后一参遇到「普贤菩萨」,普贤菩萨表『显因广大相』。弥勒菩萨展现出诸佛如来果地上无尽的庄严,我们怎样得到?诸位必须要晓得,如来果地上的庄严就是自性的庄严,性德庄严。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换句话说,这种依正庄严是每位众生自己本来有的。如何能够恢复?那就要研究到修因,修因才能证果。实际上修的什么因?就是把自己种种的错误修正过来,绝对没有一样新东西你得到。如果新的东西被你发现,被你证得了,那是骗人的,没这回事情,全是自家本有的,所得到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去一重障碍就透一分德能,去两分障碍就得两分的德能,统统去尽了,就圆满都恢复,就这么一回事情。所以到最后这一卷「显因广大」,菩萨修的因大,大到不可思议。我们今天跟诸位研究的就是最后这一段,这段里面还不是很完全的,是这段里面的最后一段。我们看底下,第五。
疏【第五显因广大相。文中分五。】
这五个段落,几乎五十三参每一参里面都是分五个段落,只是经文有长短不相同。
疏【第一依教趣求。】
『教』是老师,老师给你介绍,依照老师的推荐介绍去拜访善知识。
疏【第二闻睹前相。】
这是说见面,见面当然先看到他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这是你去拜访首先让你见到的。
疏【第三见闻亲证。】
这是见了面,见了面,有谈话、有请教,善知识有开导,有给你说法。
疏【第四闻佛胜德。】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普贤菩萨告诉善财,毘卢遮那佛的智慧德能,由普贤菩萨做总说明。这一段经文很长,不在我们这个本子里面,我们这个本子是最后。
疏【第五重示普因。】
最后就是『重示普因』,「普因」前面已经说过。前面说得多,前面说得散,这个地方重复再说一次,把前面所讲的归纳,使你容易记住、容易做到。所以把种种修学的方法归纳成十大愿,「重示普因」就是十愿。此一卷经,就是重示普因这最后的一卷。所以诸位要晓得,「显因广大」的第五段就是这一卷。
疏【前经两译皆所未有。】
就是这卷经是《华严》的总结论,《六十华严》里面没有,《八十华严》里头也没有。
疏【古德判云经来未尽。】
古人读了《华严》曾经说过,《华严》没有结论,没有归结。这一定是传到中国来的是个残缺的本子,不是完整的本子,所以后面没有结论。
疏【故无流通。斯言验矣。】
我们读到《四十华严》之后,感到古人讲的话很正确,没有说错,确实是经没有完全传到中国来。那么这个本子是《华严经》的归结,《华严经》的结论。
疏【晋代译主。】
这是《六十华严》的翻译人。
疏【先朝辨正三藏。】
这是清凉大师以前辨正三藏法师,普贤偈颂有翻译。
疏【皆译出偈。而阙长行。】
换句话说,虽然偈颂译出来,没有长行文,意思也是不圆满。什么缘故?下面说了。
疏【良以西天频遭毁灭。致令大部或断或连。】
『连』就是相续,或断或续的意思。古印度始终没有统一过,都是部落的小国家,战乱频繁,所以像这么大的经典确实很容易散失。是这么个原因,大部经损失了不少。
疏【今梵本昭彰。文势连续。】
我们看这一品,这一品确实很难得,这品经完整没有欠缺。这一卷以前的八十卷经,唐译的八十卷,几乎缺了一半,《唐经》才四万五千颂,全经是十万颂,一半还不到。所以《华严》不是个圆满的本子,不是全本。我们中文翻译的本子,是个里面阙文很多的残本。但是《四十华严》末后这一卷是完整的本子,这一品是完整的。所以我们读《华严》,常常念的时候句子突然断掉,文气接不上,这就是当中一定有阙失的,有漏掉的。这个本子能传到中国实在是我们中国人的福报,能够得到《华严经》最重要的这一部分。
疏【文中三。第一结前所说。第二正示普因。第三结说欣庆。】
经文里面也有三段,这一卷分为这三大段落。我们先看第一段,第一段就是总结前面所说的,前面就是「闻佛胜德」。我们看经文:
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这段是总结,而结的文非常重要。前面普贤菩萨的称赞,有长行、有偈颂,偈颂也是非常长的偈子,占的篇幅很大,内容非常周圆。这是称赞之后在这里做个总结。告诉『诸菩萨』,「诸菩萨」就是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诸菩萨是指这些人,『善财』特别来参访,这也提到「善财」。善财,有没有这个人?《四十华严》里面所说的这些善知识,是不是真有其人?他们居住的这些道场,是不是真有这个地方?如果我们现在用考证的方法考据来说,那完全没有,这是佛陀给大乘学人做个比喻,做个样子。善财是什么人?你要肯学,你就是善财。善是善根,财是福德,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佛法是因缘,缘现在有了,看我们自己是不是善财,是不是有善根,是不是有福德。善根就是能信、能解,我相信,我听懂了,听明白了,这是善根;我肯照做,那就是福德,福德是发心真的去做。
所以能信、能愿、能行,这样念佛是决定得生净土,他的善根、因缘、福德同时具足,同时具足没有一个不成就。但是要知道,这一世当中这三个条件同时具足的,少有,很少很少。我记得很多年前,好像是在东山中学办的佛学讲座,蓝吉富居士在那里也带了一课,我在那里碰到他,他就跟我提过这个问题,「往生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就在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同时具足,这个人决定往生。蓝居士也很有智慧,听我说了之后,他说「难,难,真难」,确实是难,这个东西不能勉强。
善知识真正帮助我们,帮助哪些人?真的帮助了。你的善根福德还没完全成熟,将要成熟,这个帮助你一下。让你听到佛法,看到这个现象,信心生起来,一下就提升,就具足了,这样的人行。一般如果他的善根福德差得很多的,那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决定不能勉强。已经成熟的人那就快了,一接触他就相信,他就肯念,就发愿,决定没有疑惑,决定没有退转,那是完全成熟了。那样的人往生多半都是预知时至,我们常讲,看到站着往生、坐着往生,那一类的,那是完全成熟,一点障碍都没有,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佛这样一赞叹,把那个根差一点的统统都成熟了,这是佛菩萨能帮得上忙;差太远了帮不上忙,没法子。所以对善财说,善财就是具足善根福德的人,这个人就是善财。经上的表法一定要晓得,他代表的是什么。
『善男子』,修行,关键就在这个「善」字,不善就不行了。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虽然具足信愿行念佛求生,如果自己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能往生,虽然有信愿行也不能往生。原因在哪里?不善!不善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不同类,自然没有感应。人以类聚,哪一类哪一类他在一起,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善人,所以最低的标准要具足五戒十善才能往生。五戒十善不是口头说说的,不是到哪个法师道场上受个五戒、菩萨戒就是善人,不是的;要真正做到,形式上的戒受不受没有关系。我们看到许多站着往生、坐着往生的,他没受过戒,五戒都没受过,甚至三皈都没受过,他能往生,他是真的做到了,真受了。我们一般人是拿个戒牒,是假的,不是真的,只是装个样子,没有做到,所以不算;要真正做到。戒律做到一条就真正受了一条,就接受了一条,一定要真正做到,这是非常要紧。所以经上这个字决定不能疏忽,这是关键的一个字眼。
『如来功德』,经上没有说诸佛功德,说的是「如来功德」,这个大有差别,入了十愿你就晓得了。礼敬,对象是诸佛;称赞,对象就不是诸佛,是如来。如来跟诸佛不同,诸佛是从相上说的,从事上说的;如来是从性上说的,从德上说的。这就是说明,如来功德就是自性功德,不是从相上讲的,是真心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功德,六祖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这个。如来功德就是六祖大师所见到的,自性本来具足,没有一样欠缺。这个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他没有写十方一切如来。诸佛有身、有相,相有穷尽的时候,性没有穷尽;事有止境,理没有止境。所以相佛要是说理,哪里能说得完?当然说不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说是「十方一切诸佛」,不是一尊佛、两尊佛,说多长的时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是数字的单位。
《华严经.根自在主童子》这一章,就是善财童子去参访根自在主童子。这个童子要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数学家,是个科学家,跟善财童子讲这个数字。他一共说了一百五十多个数字的单位,像我们讲个、拾、佰、仟这样的单位,他说了一百五十多个。而一百五十多个单位不像中国的数字是十进法,十个拾就一佰,十个一佰就一仟。我们是十进法,他的数字是倍倍相乘的,不可说不可说是最后那个大数。我们常常讲「阿僧祇」,阿僧祇是最后十个大数里头第一个,第二个是「无量」,第三个是「无边」。阿僧祇个阿僧祇叫一个无量,无量个无量叫一个无边,这样倍倍相乘到第十个数字就是不可说不可说,所以它是数目字的单位。这个数字太大了,我们今天只好用天文数字来形容它,很大的数字。
再一看它底下的单位,就不得了,它的单位是「劫」。此地说的劫不是小劫,不是中劫,是以大劫为单位。多少个劫?『极微尘数劫』。极微是物质里面最小的,我们今天讲到原子、电子、粒子,将来科学再进一步,恐怕粒子又发现还有基本的,比这个更小的。佛法的极微就是最小的,不能再分,以这个做单位。一个世界有多少极微尘?不是一个世界,是「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这个时间长得没有法子说!这样的数字只有佛能说得出来,我们要不读佛经,你说说看,你怎么说法,说不出来,所以佛这个说法巧妙。他跟我们说,这么长的时间『相续演说』,不断的在那里赞叹,不断的在说明,说不尽,『不可穷尽』。性德广大无边,确实是无有穷尽,这是性德。觉悟的人是菩萨,菩萨所追求的就是性德。
这一段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诸佛菩萨说不尽的、赞不尽的性德,就是自己的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诸佛已经成就了,成就什么?成就的是真心自性圆满证得,就是这么一回事情。我们今天做凡夫,是把真心自性完全迷失,迷失了就变六道轮回,在这个里头自作自受,苦不堪言。明了、恢复了,这就是诸佛菩萨,得真正究竟圆满的自由自在,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佛教导我们的只是除障碍,恢复自性而已,千经万论就是这么一个宗旨,这就是佛教育。所以这个总结非常重要。
下面一段,这是第二个大段开始,第二大段经文长,就是「正示普因」,正式指示出我们修学的纲领。
经【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此功德门』就是前面所说如来果地上的功德。十方诸佛赞叹不尽的功德,你要想成就,你要想恢复,要想得到,要用什么方法?普贤菩萨在此地教给我们,你应当修学下面所讲的十种广大的行愿。行愿前面有解释,修就是行,把我们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希求就是愿。我们今天不希求别的,只希求恢复性德,用普贤修学的纲领达到恢复自性的目的,这就是普贤行愿。一个人果然有行愿,不管行愿那个愿是大、是小、是浅、是深、是近、是远,暂且都不谈,能够有行愿,这个人一生一定非常幸福美满。为什么?他在这一生当中,有他的目标,有他的方向;换句话说,一生努力,他想达到什么,他能做到什么,这种人就是幸福的人。佛经里面常说「可怜悯者」,就是人生这一生当中没有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这个很苦,完全受环境左右,自己一点主都做不了,这是佛讲的可怜悯者。
学佛实在说也不容易,你学佛了,你有方向吗?你有目标吗?目标要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这个目标太笼统、太含糊了,怎么做不知道,盲修瞎练就能达到目标吗?修来修去到最后都堕三恶道去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大陆上有句俗话说,「地狱门前僧道多」,什么人下地狱?学佛的人、修道的人最容易堕地狱,为什么?搞错了。搞错了,犯的过失就太大了,犯了大过失自己不知道,还以为做得很正确,所以极容易堕三途。说实在话,今天学佛的人,对佛法认识清楚的,人数就不多。什么是佛法?几个人能说得出来?佛法都不知道是什么,那你学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我学的不知道是什么,不就这回事情吗?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现在一提到佛法,佛法是宗教,我信仰佛教,你有这么一个观念,这是错误的观念,大错特错。如果你念佛求生净土,在错里面被你误撞,撞对了;你要搞其它的法门,那就撞错了。实在讲念佛求生净土,这不是宗教,你把它当作宗教也行,那也撞对了。佛教究竟是什么?我们也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佛教是教育,是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所以它能普度众生,它超越种族、超越国家、超越宗教,什么宗教徒它都度。如果是宗教,问题就严重了,其它宗教徒你决定度不了他,哪能够叫普度?正因为它不是宗教,所以一切宗教徒都可以学佛,接受教育!哪个宗教徒都很重视要受好的教育,释迦牟尼佛这个教育是最好的,至善圆满的教育,这是真的,要把它认识清楚。
所以民国十二年,欧阳竟无先生在中山大学发表一次讲演,说的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这个讲演稿是王恩洋居士笔记,王居士是欧阳先生的学生,是支那内学院的学生,这个内学院是欧阳先生办的。就讲得很明白、很清楚,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是这个世界所必需的,他是这么一个讲题。
那么佛所说的这一切经,《大藏经》,一切经里讲的是什么?我们也要把它搞清楚,不搞清楚就迷信了。佛说一切经的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诸法就是宇宙人生统统包括了,实相就是真相。西方极乐世界、毘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都是事实真相,都不是假的,确实有这个世界存在。世界太大太广了,我们知道的非常有限。佛的智慧完全没有障碍,所以尽虚空遍法界,他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他不是在那里理想,不是在那里推测,不是的,完全是现量境界;现量境界是亲眼所见的,哪能错得了?经典内容所说的是这么一回事情。我们要想成就,一定先要做个好学生,一定要亲近善知识,要相信、要决定遵守善知识的教导,我们这条路才能走得通,这条路是破迷开悟。
我给我们家里人常常谈,我们这个团体很小,道场很小,我们有目标、有方向,我们的目标是自己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净土。我们报答佛恩,就是把净宗法门介绍给这个世界的一切众生,全心全力就做这一桩事情。其它宗派经论有别的人去介绍,我们只做这一样事情,专修专弘。所以我们的方向、目标确定,修学不杂不乱,愈修愈欢喜,愈修愈快乐,真正得到受用。我们依靠的老师,四个人,这四位老师的好处,在理论、在修学方法、在境界,完全相同。第一位老师是善导大师,《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这是我们真实的依靠;第二位老师是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第三位老师是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第四位老师是印光大师,这是近代的。他老人家提倡《大势至菩萨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一生就跟定这四个人学,决定没有错误。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普贤行愿品疏节录 (第四集) 1993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10-0004
看经文:
经【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珐輪。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这是正宗分里面「正示普因」的第二个段落,普贤菩萨到这个时候将修学的纲领为我们报出来,十大纲领。诸位必须要记住的,怎样修学才叫做普贤行?前面都已经说过了,「总在用心不同」。普贤菩萨用的是真诚心,真诚到了极处,修一切法都叫做普贤行。拣别跟大乘以前的这些位次,虽然也发了大心,心不圆满、不究竟,所以不叫做普贤行。其实他列的这十个纲目,我相信每一位初发心的同修都已经在修学了,但是不叫普贤行,这是必须要知道的。我们看清凉大师下面的批注。
疏【第二征列名数。】
把名目、数目为我们说出来了。
疏【然此即是常行礼忏。诸经论中开合不同。】
所以普贤菩萨说的十愿,就是佛门当中通常的忏悔法,通常的礼忏将这十条全都包括了。像在台湾最常见的拜「大悲忏」、「水忏」、「梁皇忏」,更大的就是水陆法会,那是规模最大的。无论哪一种忏悔法,就是修行的仪轨、修行的方式都包括这十大纲领,但是都不叫修普贤行。那么我们就要特别注意,到底什么叫普贤行愿?我们再看底下。
疏【若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总有八重。一供养。二赞德。三礼佛。四忏悔。五劝请。六随喜。七回向。八发愿。】
这是随便举一部经。《华严.普贤菩萨行愿品》是列这十条,《离垢慧菩萨所问经》里面讲了八条,第一个是『供养』,第二『赞德』,第三『礼佛』,第四『忏悔』,第五『劝请』,第六『随喜』,第七『回向』,第八『发愿』,跟这个十条大同小异。
疏【或但为七。合礼赞故。】
这八条,有的时候说七条,七条就是把赞德、礼佛合在一起,叫礼赞。由此可知,数目虽然有多寡不同,内容还是一样的。
疏【或但有六。略供养故。】
六就是把供养这条省略掉。
疏【或但为五。以发愿回向。但总别异故。】
把发愿、回向两个合成一个,这就变成五条。
疏【或但有四,除礼拜故。】
礼拜也省略掉。
疏【或但为三。故智论云。】
『智论』是《大智度论》,《大智度论》里面说:
疏【菩萨昼夜三时。各行三事。谓忏悔。劝请。随喜。行此三事。功德无尽。转得近佛。】
把它略成三条,就是忏悔、劝请、随喜。
疏【若善戒经。但有二事。谓忏悔回向。皆随时广略。今文具十。以表无尽。】
再归纳,就变成了忏悔、回向。『皆随时广略,今文具十,以表无尽』,这就说出一切经论里面所讲修行的仪则(仪式规则)条目有多少不同,虽然多少不同,但是它的意思统统具足。这个地方讲:
疏【六七二事。俱是劝请。】
第六「请转珐輪」,第七「请佛住世」,这两个可以合为一个。
疏【八九二事。回向开出。】
「常随佛学、恒顺众生」都是回向,所以后面八、九、十可以合成一个。这就说明,一个是展开,那就很多门;一个是归纳,那条目就简单,就少了。这样展开跟归纳,从这个里面我们就了解,一切行法当中什么最重要?归纳到最后就是两条,一个是忏悔,一个是回向,这就显示出佛教修行重点在忏悔。忏悔才能够尽除业障,回向才能圆成佛道,如果不忏除业障,就成不了佛;业障虽然忏除了,若不回向,来生得人天福报。享福当中很少不造业,福享尽了,恶业成熟了,又要堕落,可见得回向非常重要。回向到哪里?普贤菩萨在此地教给我们,回向求生净土。所以《华严经》的结论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劝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个十条,顺序不能颠倒的,它有一定的程序,后面一条可以包括前面,前面一条不能包括后面。譬如礼敬不能包括称赞,回向则把前面九条全部都包括了。所以,后面可以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后面。从这十条我们也就晓得,它的重点在忏悔,十条统统都是忏悔。第一条「礼敬诸佛」,就是忏悔我们无始劫以来贡高我慢、重己轻人,就是忏悔这个,所以这十条的重点确实是在忏悔法。但是十条里面任一条也都包括其余的九条,可见得佛法非常的圆融,大经上常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任何一门都包括其它九门。我们看底下分段的解释,第一个就是「礼敬诸佛」。
经【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普贤菩萨把这修行十大纲领说出来之后,善财童子就提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要问清楚这十条怎么修法?怎样礼敬?乃至第十回向,怎样回向?下面普贤菩萨教给善财,前面跟诸位说过,善财是我们大家的代表人。善是指有善根的人,财是指福德,《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财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善根的人能信、能解,多福德的人能愿、能行,善根福德都具足了;有缘遇到这个经典,遇到这个法门,这叫因缘,遇到大经就是多因缘。
一切经里面,第一殊胜的是《无量寿经》,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前清彭际清居士,这是乾隆时代的人,用现代的话,他是位大佛学家。他对于佛教宗门、教下都能够精通,不是普通的通,精通,他的著作也很丰富。他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跟《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内容完全相同,只是一个讲得详细,一个讲得简单。可以说《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略说,而《弥陀经》的确是《华严经》的纲要,这三部经是同一部、同一个体。这是许多人虽然一生研究、修学佛法而没有能够看出来的,这非常重要。
善财实在讲就是修学念佛求生净土的这个人,这个人才叫地道的善财。假如不求生净土,他的善与财都少,少了才不能往生,多了才能往生。经上讲得很明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可见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善根福德要非常的多才能去。这个多从什么地方看?从他有坚定的信心,决定不改变,这就是善根多;愿力非常之强,念念希望往生净土,希望见阿弥陀佛,这是福德多。这是当生成就,一生成佛,所以要不是大善根、大福德怎能做到?大善根、大福德的人,他在行持当中必定具足普贤菩萨十愿,他一定具足。你要问他,可能他自己不知道,他不晓得,实际上他条条都做到了;做到自己还不晓得,这种人很多,这是我们要细心去观察的。我们看这一段。
经【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
说『礼敬诸佛』要怎么个修学法。这一句里面,关键的字眼就是『善』字,大乘经上常讲「善男子、善女人」,就在那个善字。「善」的标准是什么?我们不能不知道。这是大乘经,是大乘之大乘,过去祖师大德判摄如来一代时教,把《华严经》判作一乘圆教;一乘比大乘还要高,大乘是教菩萨的,一乘是成佛的。这部经是成佛的经,是不是真的成佛?真的成佛。我们看善财童子在本经里的表演,从凡夫地一生证得圆满的佛果,他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佛了,成的是圆教佛。他参访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等觉菩萨,他也是等觉菩萨,如果地位不相同,这两个人见不到面的。他去参访哪位菩萨,就代表他的境界已经提升到哪一个阶级了。普贤菩萨是菩萨最高的阶位,再提升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成佛了。所以,这个善的标准就非常之高。
《华严经》上的善跟所有大乘经里面讲的善男子、善女人,标准不相同,这个标准最高。那么问问我们在座的这些同学,你们有没有这个标准?不能摇头,有,就是这个标准。怎么有?你一心向往西方极乐世界,天天念阿弥陀佛,为的就是求生极乐世界,那你的标准就是这个标准。我们在其它方面,在德、在学方面,比不上这些菩萨们,但是我们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没有输给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也是信愿持名,我们今天也是信愿持名,我们跟普贤菩萨单就这一点来说没有两样。所以最高的善的标准我们具足,下一层的善我们没有,我们跟菩萨比,比不上,跟阿罗汉、辟支佛比也比不上,唯独跟普贤、跟文殊比,恰到好处。这个不可思议,一定要晓得。你不在这个地方建立信心,往生就不可靠,就没有把握。所以经上讲的「善」正好讲的是我们自己,这部经对我们就非常亲切了,普贤菩萨这是叫着我们自己来说的。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普贤菩萨把礼敬在这一段文字里面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也显示普贤行跟其它的大乘绝对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就是心量大,心量跟虚空法界一样大,修的礼敬就叫普贤行,心量小不行。经论上常常形容诸佛如来他们的心量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要学!没有这么大的心量,我们修礼敬就是礼敬,不叫普贤行愿;有这样大的心量,你礼敬统统叫普贤行愿,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
十愿为什么把礼敬摆在第一?这个不能不知道。换句话说,修行,或者本经前面所讲的忏悔,我们忏悔从哪里忏起?从哪里下手?就从礼敬,佛这样教给我们,过去儒家也是这样教给我们。释迦牟尼佛跟孔老夫子确实没有见过面,而《礼记》,根据历代学者的考据,也确实是在佛法传到中国以前完成的,中国古圣先贤所见跟释迦牟尼佛完全相同。你看《礼记》第一句,我们翻开《礼记》,「曲礼」是第一篇,第一句就是「曲礼曰,毋不敬」,毋不敬就是此地讲的礼敬诸佛,都从「敬」下手。
我们今天的大毛病是没有恭敬心,对父母、对老师、对佛菩萨也没有恭敬心,对一切众生就更不必说了。没有恭敬心就决定不能入道,佛法的道就是觉,佛这个字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智慧、觉悟的意思。没有敬就决定没有智慧,决定是迷惑颠倒。觉悟的人恭敬,对人对事都恭敬,只有迷惑颠倒的人才贡高我慢。所以「修行」这两个字的定义要搞清楚,就是把我们错误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行。修行从哪里修起?从礼敬修起,把我们一向不敬的心修正过来,要一切恭敬,这才行。
「敬」是性德,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来的,本来有的,所以叫性德。本来有的,现在没有了,失掉了,这个失掉佛告诉我们,不是真的失掉,是迷失了。我过去在讲席当中常说,哪个人没有敬心?实在是这个诚敬没有发现出来。我在没有出家之前,早年在实践学社服务,那个时候我的办公室跟老总统隔壁。无论什么人走进那个房子,脚都很轻很轻的,唯恐有声音惊动了老总统。我一看,没有一个不恭敬,也没有人教他,也没有人提醒他。如果我们以那样的心进佛堂来学佛,大概各个不成佛也成大菩萨。佛像供在这里,好像没看见一样,满不在乎,这种心怎么行?怎么能学到东西?可见得我们心目当中没有真正的尊敬他,这个敬意、态度就没有法子显露出来。从前老总统福报大,大家对他尊敬,那表现得很自然,绝对不是装模作样装的,很自然就流露出来,那就是礼敬。所以,礼敬不是说见了面三鞠躬这个礼敬,一切身语意无一不敬,这就是此地所说的意思,跟「曲礼」里面的意思相同,所以礼敬放在第一。
敬必有所尊,所以佛道是师道,师道一定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能孝亲就会尊师,不孝亲,尊师就谈不上,父母都不敬,他怎么会去敬老师?父母是亲人,老师是外人。一个人假如说「亲者疏」,对自己亲人疏远,对外人很亲近,这个人一定是图谋不轨,别有企图,反常!不正常。我们今天读普贤行愿,普贤菩萨为什么第一个不说孝敬父母,而教我们礼敬诸佛?因为普贤菩萨所教的,是善根福德因缘成熟的人,他要不孝父母,他的善根怎么会成熟?所以那个不要提了,他已经做到了。
大乘佛法修学的过程,在中国是四大菩萨做代表,代表修学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地藏菩萨,就是教你孝道,《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所以佛门一开始就教孝道。第二个阶段,是观世音菩萨代表的,慈悯一切众生、大慈大悲。就是把孝道推广,孝顺一切众生,将一切众生看作自己的父母没有两样,这是观世音菩萨。天天念观音菩萨的人很多,学观音菩萨的人很少,那念了有用吗?没用的。孙中山先生创造「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救中国,我们天天念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中国就救了?救不了中国,要去做到才行,你不做到怎么行?所以念观音菩萨,要学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真正能慈悯一切众生,那跟观音菩萨就相应了,就能感应道交。单单念名字没有用,跟唱歌一样,有口无心,那没用处的。第三个层次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代表圆满的智慧,孝亲尊师都是最高、最圆满的智慧。第四个就是最高的层次,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所代表的是把孝亲、尊师、慈悲、智能统统集合起来,成为自己身心的享受;换句话说,把它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这是普贤。所以普贤是讲实践,这才真正究竟圆满了。
所以在圆满大行里面提出的纲领,第一个是礼敬,敬就是从孝敬里面生出来的,把它推广、扩大,扩大到尽虚空遍法界。不止我们这个地球,不止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所有尽法界虚空界』,你看这个心量多广,这是把孝敬心推到这么广。『十方三世』,这个要记住,「十方」是讲空间,空间无尽;「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这是时间。说一个空间,说一个时间,那就没有一样不包括在其中,全部都包括,一个都没漏掉。
下面说出对象,『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这是讲数量,这个数量就太大了。以「微尘」为单位,微尘是佛经上所说物质,最小的物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佛在经上有比喻来形容,从牛毛做比喻,牛毛很粗,竖的切,切成七份,七分之一那就像羊毛,这就说明羊毛比牛毛要细很多。羊毛再竖着切,切成七分之一,我们叫「羊毛尘」,竖切而不是横切。拿一分羊毛尘再分成七份,七分之一,佛经里面叫它做「兔毛尘」。兔毛尘再分七分之一叫「水尘」,水虽然密度很大,它里面也有空隙,这个尘能够在水分子里面自由往来没有障碍。水尘再分七分之一叫「金尘」,金属的密度比水大,里面还是有空隙,这个现在科学分析得很清楚,在里头也是自由往来没有障碍。大概金尘就像我们现在所发现的原子,在金属里面它可以自由往来没有障碍,这我们肉眼已经看不到了。佛说金尘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叫「微尘」,换句话说,可能比今天的电子还要小。还能不能分?还能分,再分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然后就再不能分了,再分就没有了。
现在科学家所观察到最小的物质,是不是佛经上讲的微尘,或者是极微之微,很难断定。也许科技再进一步,现在认为不能分的又可以分了。这样小的东西做单位,这是基本的物质,所有一切物质都是它组合的,所以《金刚经》上讲「一合相」。世界是一种物质组合的现象,你要把它分析到最后,统统就是一种物质,所以叫一合相。由这些东西组合成为分子,由分子再组成这些元素,化学元素再组成这个世界森罗万象,动物、植物、矿物全是它组成的。
那么微尘实在说数量太多了,算不尽,到底有多少微尘?一个佛剎。我们如果说这个地球,整个地球有多少个原子?有多少个电子?大概没有人能答得出来。现在讲佛剎,佛剎就不是一个地球,而是一个大千世界,大千世界究竟有多大?现在天文家发现的,宇宙之间有星系,像我们这个地球是在银河系。银河系是不是最大的?不是的,在佛经里面讲是最小的一个世界,小世界。黄念祖老居士在《无量寿经》后面有一篇文章,他的看法说经上讲的一个单位世界,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银河系。要这样说起来,娑婆世界就大了。娑婆世界有多少个银河系?一百亿个银河系。一百亿个银河系是一个佛剎,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范围多大?一百亿个银河系,这么大的范围,像这样的组织在虚空当中是无量无边。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十万亿个这么大的佛剎,一百亿个银河系算是一个单位,十万亿个,那一边才是阿弥陀佛的教区。阿弥陀佛距离我们很近,你才晓得虚空多大,星球有多少!星球再把它分析成微尘,那个微尘无法想象。
「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这不是一个佛剎,所有一切诸佛剎土一个不漏,这么多的诸佛世尊,是我们礼敬的对象。所以《礼记》里面讲「毋不敬」,一句话也包括了这个意思。但是「毋不敬」如果我们粗心大意,的确没有想到它的境界是如此的广大。
三世佛,在《佛名经》上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了一些过去佛。过年快到了,很多寺庙在过年时拜万佛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