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4|回復: 0
|
净公上人景美华藏图书馆阿弥陀经要解讲记60集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景美华藏图书馆阿弥陀经要解讲记60集
阿弥陀经要解 (第一集) 1984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1-004-0001
请掀开经本,《弥陀经要解讲义》第一页。我们的讲堂是一个长期讲经的道场,今天我们开始启讲《弥陀经要解》,我们使用的本子是圆瑛法师的《讲义》。照理说,采取蕅益大师《要解》这个本子是最为理想,在去年我们印了三千本,很短的时间就送完了,这一次只好用老法师《讲义》的本子。这个本子也有一个好处,有许多地方它注得很清楚,在我们讲解时就省了不少事情。不过我们讲堂里面所讲的,也不见得与老法师的批注完全相同,诸位要用心来听讲,这个《讲义》是自己可以来做参考的。
诸位看到第一面,有一个题目,我们从前面看起。总题目是: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卷一。】
这个题目是圆瑛老法师订的。人题里面是:
【上海圆明讲堂沙门韬光圆瑛讲。】
圆瑛大师,我想我们同修对他都相当的熟悉,他与我们的渊源也非常的深,像在台湾有许多的老法师都是圆瑛法师的学生。
【弟子芬陀利子明旸日新录。】
明旸法师这个人现在还在,在大陆上没有出来,这是圆老的徒弟记录的。向下,就是讲到《要解》的部分,它的题目是: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这个题目是蕅益大师订的。向下这个注子,我们就不必去看了。
既然有题,我们先把这个题简单的介绍一下。诸位翻开第二面,第二面第七行起,这是解释经题,它这里说:
讲【再将经题六字分讲。】
第一个字是「佛」,佛这一个字的本义,我想每一位同修都很熟悉,在此地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不过我们在此地又可以温习一遍。老法师在此地把这个佛的意思,也是平常所讲的,佛是觉悟的意思。他依《起信论》上说,「觉有本觉、有始觉、有究竟觉」,又依一般经论里面常说的,「有自觉、觉他、觉满」。释迦牟尼佛是属于究竟觉,是属于觉行圆满的人。我们今天在此地特别提出这两种解释,主要是希望我们自己要建立信心,那就是说我们自己有「本觉」。
虽有本觉(本觉就是本来有的),与十方诸佛菩萨没有两样,现在所不一样的就是我们迷了,我们常说众生迷了,你迷的什么?就是迷了本觉;我们说悟了,悟什么?也是悟了本觉。因此佛在经论上才跟我们说,迷的时候没有减少,悟的时候也没有增加,是不增不减,不增不减是从我们本觉理体上说的。由此可知,佛与众生的差别只是在迷悟不同而已,除了迷悟之外,没有一样不相同,这是我们首先要信得过。既然知道自己有本觉了,换句话说,只要我们自己觉悟了,不迷了,成佛之道,确实是可以克期取证的,能在这上面建立坚固的信心,那就是佛法常说「无量功德」。
「自觉」,法师在这个地方的批注上说,都是依据经论来讲的,在第三面倒数第五行,你看他第一句说:
讲【何谓自觉。】
这一条非常重要,特别是对我们现前。
讲【本觉内熏为因。善知识与经教。外熏为缘。发起始觉之智。了知吾人本具佛性。生灭身中。自有不生灭性。称性起修。必得无上菩提涅盘。成佛有分。此为自觉。】
在这一段批注当中是以这两行半最重要。『本觉』就是你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功德,「本觉」就是我们的清净心,也就是我们的觉心。觉心,我们一般讲觉性,或者叫悟性。你看从前学校里的教学,老师常常讲某个学生有悟性,这个悟性就是「本觉内熏」。一切众生各个都有悟性,但是有些人烦恼习气重,「本觉内熏」的力量薄弱,就显得有烦恼、有障了。有一些人,他的烦恼比较轻、比较薄,本觉内熏的力量就强,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到。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内熏的力量强大,可是这个事情实在讲也是勉强不得的,因为烦恼习气。
是什么东西障碍了我们「本觉内熏」?这是要晓得,妄想、分别、执着,所以妄想分别执着愈少,他内熏的力量就愈大。所以我们要想自己的本觉真正能起殊胜的内熏作用,一定要放下万缘,同时还要接受善知识的教导,善知识与经教,这是外缘,佛的经典、善知识的开导是我们的外缘,外缘也非常重要。如果单有内熏,缺乏外缘,内熏的力量没有办法引发,必须要外缘来引发,这样智慧才现前。在一般讲是「根本智」与「后得智」。
根本智的培养,完全是一心不乱,完全是清净心。现代学佛,无论在家、出家,确确实实,我们在智慧这一层来说,不如古大德,不但不如古大德,就是民国初年这些大德也比不上。像民国初年圆瑛法师、谛闲法师、印光法师、虚云和尚,这是讲我们近代的,距离我们最近的,我们这一代都比不上上一代,原因是什么?我们缺乏了根本智的训练,所以我们没有成就。佛门里面根本智的训练,所谓是「五年学戒」,我们缺乏了这一点。
第二层,就是我们在学习的态度上没有古人那么样的恭敬,诚敬之心比不上古人,无论是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参道友,乃至对一切事,我们诚敬心确实不如古人。印祖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所以我们要修诚敬,能够修诚敬,我们自己就得一半的因缘了。另一半,那就是今天制度上的问题了,换句话说,我们没有这个福分。今日之下,哪一个寺院、哪一个庵堂里面还提倡「五年学戒」?这个没有了,这就是我们没有福分,可是你自己能够修诚敬,总算还能弥补一些。另外一个就是真正要参访善知识,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要认真的去参学,就是要去拜老师,要去求学,要向别人请教,这一点很重要。古德常讲,「只闻来学,未闻往教」,所以自己真正要想学,一定要去参访,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要到善知识那个地方去亲近他,向他求教,我们的智慧才能够成就,道业才能成就。
讲堂里面听讲,这是宣传。固然我们的讲堂用意不在宣传(因为宣传的讲法,跟我们的讲法不一样,是不相同的),我们是着重在帮助大家进修,断疑生信,破迷开悟,我们目的在此地。修学功夫是在日用平常,也就是说在我们实际生活上下功夫。
底下这一句话就非常重要了,就是建立我们自己的信心,了知自己本具的佛性,就在我们现在的身中。我们现在的身是『生灭身』,诸位读过《楞严》,生灭身中有不生灭的性,不生灭的性就是本觉、就是真如、就是佛性,就是禅家所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才是我们的本人,我们要相信。现前六根所起的作用,就是它的作用,所以禅家常说「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就是它的本能,我们要相信。如果真正信得过,明白了,这个修行叫『称性起修』,哪有不成就的?
称性与不称性,这个地方必须要把它分别清楚。性中无一物,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是称性。由此可知,分别、执着、起心动念,就不称性了。分别、执着、起心动念的去修行,是修世间有漏的福报,为什么?它与性不相称,与性不相应,这一点我们总得要搞清楚,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落到心意识里面去了。当然这话说得容易,真正要做到却不容易,虽然不容易,并不是做不到。莲池大师在《疏钞》里面教给我们,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也教给我们,如何「称性起修」,理论与方法都在这一本书里面。我们向下详细的来研究讨论,只要我们能够信受奉行,必得利益。
诸位再翻开第五页,第一行里面「说」,「佛说」。「说」是什么意思?
讲【古德云悦所怀也。】
『怀』是心里面的愿望,『悦』是非常的快乐。这一个法门,诸位一定要记住,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所说的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个法门是第一,一点都不假。如果能有一个人接受第一法门,你想想看这个老师欢不欢喜?这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讲,法门没说出来,时节因缘没有到,众生不能够信受奉行,佛只好不说了,尤其这个法门是无问自说,这更特别了。你看看我们读的《楞严经》,是阿难尊者发起的;《金刚经》是须菩提尊者提出问题发起的;这部经没人发起,是佛自己说的,这个因缘殊胜。佛自己说这个法门,看众生机缘成熟了,能够接受了,佛才把自己心愿里面真正要说的话全给我们说出来,那就看哪一个众生能够信受奉行,他一生就得利益了。
佛门里面有所谓的当生成就的佛法,这个法门是千真万确当生成就的佛法。密宗里面号称「即身成佛」,这也是一生成就。我们在莲池大师《疏钞》里面读过,密宗要修「三密相应」,要修多久才能成就?这个法门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成就了。试问问密法能不能一天成就?能不能在七天成就?如果是七天不能成就,那就比不上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在七天之内成就的,诸位去看《往生传》、去看《净土圣贤录》,是真有,不假。现在我们没有看到一天成就的,七天之内成就的,那是我们现在的人没有真正去干,真真实实去干,决定成就。就是一个破戒之人,你看像宋朝的莹珂,《往生传》里有,念佛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就跟他往生了。那是一个破戒不守清规的人,他的长处就是他自觉,他怕生死轮回,他怕堕地狱,所以勇猛精进,三天成就,这的确不是普通人,不是一般的法门能够相比拟的。所以佛说这个法门比说任何一个法门都欢喜,真正是「悦所怀也」。
「阿弥陀」,这是梵语,「阿」是「无」,「弥陀」是「量」,「阿弥陀」翻作「无量」。「无量」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凡夫样样都要讲个踏实,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够满足,所以古德就用二桩事情来满众生的愿,一个就是「无量寿」,一个就是「无量光」。哪一个人不愿意长寿?人人都希望健康长寿,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哪一个人不希望自己聪明智慧?「光」就是聪明智慧,所以称之为「无量光」。「寿」是代表时间,竖穷三际。「光」是代表空间,横遍十方。用光、寿就是代表现代所谓的时间与空间。时空之内一切法,无有一法不包括在其中,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意思。所以在这一页倒数第三行,讲到「自性弥陀」也具「光、寿」二义。「自性竖穷三际」是「无量寿」的意思,「自性横遍十方」是「无量光」的意思,说到这两句,意思才圆满。底下给我们解释:
讲【弥陀法身真理。常住不变。即无量寿义。根本实智。遍照法界。即无量光义。】
这个意思很圆满。向下这个批注,诸位自己可以参考。
「经」是契经的意思,到经文里面再讲。
讲【要是重要。纲要。蕅公老人。智慧宏深。不事广释。但着要解者。欲将弥陀一经。重要之纲宗。提挈以示人也。略讲本经要义。一直诠无上心要。】
在第六面倒数第四行有一个「疏题」,就是批注的题目,叫「要解」。这个我们把它念一念,『要是重要、纲要』。『蕅公老人』就是蕅益大师。『智慧宏深,不事广释』,他没有详细的解释。『但着要解者,欲将弥陀一经,重要之纲宗,提挈以示人也』,这是说明他老人家做《要解》的用意。『略讲本经要义』,这里头有两段,两个意思。第一个,『直诠无上心要』,「诠」是诠释,直截了当给我们说明佛法里面至高无上的心要,那就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第二点意思在第七面第四行:
讲【直示法门要。】
这个「心要」,是个「理」。『法门要』是方法,理是至高无上,方法也最为殊胜,那就是专修持名念佛。假如这个方法不是一切法门里面最重要的,《华严经》五十三参里面,善财童子最初参访吉祥云比丘,善知识为什么教他念佛法门?教他念佛法门,可见得念佛法门在《华严经》里面是最主要的一个法门。一开端学这个法门,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看一个开始,一个终结,都不离开这个法门,换句话说,华严会上,佛已经表示出来,这个法门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是第一殊胜。
五十三参里面有密有禅,有戒律的,有研究教的,都在当中,都不像念佛法门,一个开头,一个结束,自始至终是以念佛为主,其它的法门为帮助。念佛法门里面常说「正助双修」,持名念佛是正,其它法门是助,助是帮助,帮助就看我们需不需要,需要的时候才帮助,不需要的时候就不需要它帮助。譬如我们念佛,用持名念佛,心太散乱了,没有办法摄心,我们加一点禅定帮助你摄心,可以的。心要是定下来了,那还是一心念佛,那个禅就可以不必要了,所以要懂得这个道理。如果我们这一句佛号念得很好,念得很如法,念得很得受用,那就不必要再拿别的方法来帮助。好比我们一个人的身体非常健康强壮,不必要再以药物帮助。有了病再去找药物来治疗帮助,帮助你身体恢复健康。身体恢复健康了,试问还要不要药物帮助?不要了。大家晓得病好了,药就不要再吃了,修学法门亦复如是,这个道理诸位总得要懂得。
在本经里面,全经分为三大部分,就是三个大段落。这个地方第二行里面所讲的:
讲【故经中先详陈依正庄严以起信。】
这是第一个大段,讲的『信』。次,这是第二个大段:
讲【次特劝应求往生以发愿。】
这是第二个大段,劝我们要发愿求生净土。第三个段落:
讲【正示执持名号以立行。】
这几句话很重要,这是《阿弥陀经》的内容,《阿弥陀经》全经就讲这三桩事情。『执持名号』就是修行的方法,是:
讲【以一念消除种种妄念。而得一心不乱。】
这句话诸位要特别记住,你才晓得你为什么要念佛,念佛有什么好处,就在这一句话。你心里面妄念太多,妄念是生死轮回的种子。一个妄念,将来起现行,就是一次的生死轮回,所以你想想我们妄念有多少。这个法门是用一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消除种种妄念』。「种种妄念」统统都消除了,这一念不要了,这一念也不要了,那就叫究竟觉,还有这一念存在,没有到究竟觉。但是现在这一念决定不能丢掉,一丢掉,一天到晚要胡思乱想了。所以要晓得学佛目的就是在求一心不乱,自己求一心不乱,希望别人也得一心不乱。只要你得一心不乱了,甚至于像本经所说的「信愿行」三个条件统统具足,你决定往生,一往生是决定成佛,为什么?极乐世界不退转。换句话说,阿弥陀佛有种种方便的办法帮助你精进,不会叫你退转。不像我们这个世间,学佛难,进进退退,进得少,退得多,所以很难成就。假如我们能够保持不退,这一生当中必定成就。第二段是译经的法师: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这一段我们也把它省略,不必讲它了。
再翻开第十面,第十面就是解经的大师。我们这一次研究的是《要解》,以《要解》为主。解经的大师:
【清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
『清』是清朝。蕅益大师是生在明朝,圆寂的时候,明朝已经亡了,清朝入主中国的时候,所以我们在很多经本注子里面,或者传记里面,有看到的是明朝蕅益大师,有的地方是清朝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到底是清朝人还是明朝人?他是明朝人也是清朝人。最常见到的,所谓是明末四大师,就是明朝末年佛教的四位了不起大师,真正是续佛慧命。这四个人当中,是紫柏、莲池、憨山、蕅益,就是他们四位。四位里面,蕅益大师年岁最轻,在明朝的时候,他年岁最小,他的成就,弘法利生都是在清朝入主中国以后。这一段里面等于说是一段小传。
大师实在说也是再来人,不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从这个简单的传记里面,诸位就能够看得出来,聪明绝顶。他所注的各种经论,四十八种,三百多卷,在本省有蕅益大师的全集流通。他圆寂的时候只有五十七岁,所以世寿不算很高,可是他老人家的成就已经不是后人能够追随的。
「西有」是他的别号,这个意思就是说明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有,实实在在有,他自己本人一心一意求生净土,所以他成为净土宗的祖师。莲池大师是净土宗第八代的祖师,他老人家是第九代的祖师。「沙门」是出家人的通称,也是一个很谦虚的称号。「沙门」的意思,它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叫沙门,说得简单一点是断恶修善,在印度就称为沙门。既然称沙门了,就得要认真的去断恶修善。
「蕅益」(诸位翻开在十二面)是大师的别号,特别是他专修净土的别号。「蕅」是莲藕,净宗又称之为「莲宗」,因为经里面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生在七宝池中,花开见佛。所以你可以想象而知,他对于净土宗的信心是多么的坚固、多么的向往,取一个别号叫「蕅益」,「益」就是真实的利益。圆老法师在此地给他解释的也讲得很好,我们把这一段念一念,就不必讲了,一念就明了了。
讲【蕅益。乃是大师精修净业之号。蕅为莲之因。由蕅而生荷。开华。结莲。莲即藕之果。意以种蕅。有得莲之益。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自有往生九品莲华。横超三界。直趣菩提之益】
『蕅益,乃是大师精修净业之号。蕅为莲之因,由蕅而生荷』,就生荷叶,开花结莲子,莲就是蕅之果实。『意以种蕅,有得莲之益』,这是蕅益两个字在字面上的意思。可是它的表法呢?是『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自有往生九品莲华,横超三界,直趣菩提之益』,这个意思非常的明白清楚。
讲【智旭。是大师法讳。旭为清晨东升之日。其师以其智慧。譬如东升之日。能破大夜之昏。光明遍照也。】
『智旭』是他老人家的法名,是他出家,他的师父给他取的法名。「旭」为清晨,就是早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旭日东升」,这是代表智慧。『其师以其智慧,譬如东升之日,能破大夜之昏,光明遍照也』。蕅益大师的剃度师,他出家看到他很聪明,有智慧、有善根,给他取这个名号。所以诸位要晓得古人取名字跟我们现在人取名字用意不相同,古人取名字,他有个希望,他对这个人有希望,希望他将来能做到名副其实。所以名是父母给你取的,一生不能改名字,改名字是大不孝,改名字是违背父母对你的期望,这是不可以的。这个字号,那是你以后自己取的,多少不相干,你想想看看佛门里面弘一大师的别号,差不多有九十多种,九十多个,大概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所以古人用这别号,多少是随心所欲,但是名决定不能改。
那么出家呢?师父给你取这个名也不能改,如果改了,是背师叛道,现在社会无所谓,在从前不行。在从前你要是改了师父给你取的法名,你到哪个寺庙去挂单,人家都不收你,为什么?叛徒,背师叛道,谁还敢接待你?不敢接待你。所以这个名很重要,是老师对他的期望,就跟父母给儿女取名,他对他的期望一样,所以名不可以改。
现在人取名字是为了要求福,听说还有姓名学,哪一个字吉祥,哪个字不吉祥,还要算笔划,真是啰嗦。这么一来的话,大概好名、好字都被你取掉了,试问你这一生是不是比别人富贵、吉祥?看看哪一种名字,什么样的字样,什么样的笔划,将来可以作总统,可以作国王,好了,你取了这个,你将来能不能作总统、作国王?你也看中了,他也看中了,你取个名,他也看这个名字,好了,还没有作国王就先要打天下了,没有这个道理,真正叫迷信,真的叫迷信。这一点,学佛的人是破迷开悟,觉而不迷,不迷信这些。名是表法的,所以有很多人曾经跟我说过,说我「净公上人」这个名字不好,字也不好,笔划也不好,要我改名字,改个名字,法师的法缘更殊胜,这在胡闹。我师父给我剃度的时候,给我取这个名字,用意就是要我要净、要空,表这个意思。
诸佛菩萨的名字统统是表法的,不是求世间名闻利养、功名富贵,不求这些。名以表法,顾名思义。我们自己在一生当中的行持要做到名副其实,才不辜负老师、不辜负父母,是这么一个意思,所以诸位一定要懂得。现在还有很多的中国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把儿女取成外国名字,他的愿望就是希望将来我这个儿子,将来长大了就变成外国人,大概觉得做中国人很不光荣、很耻辱,要去做外国人,这个实在是违背了祖宗的文化。我们哪一个家里的人希望自己的儿女去变成外国人,我想没有一个人情愿。可是取个外国洋名字,意思就是说他将来长大了,满我的心愿去做外国人去了,这个是错误的。
向下,这就是序文了,我们算是《要解》里头入了正文。这个科是第四:
【着解序文。】
在第十二面倒数第五行,它这前面括号加了一个序,这是原文上没有的,它是特别拣别这一行是蕅益大师的原序。将来在经文里面会加上「经」、会加上「解」,拣别哪些是经文,哪些是蕅益大师的《要解》。
序【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
这几句是讲法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是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这两句话到以后我们还要做深入的研究。佛对于一切众生是无条件的,怜悯我们大家迷了,前面说过,迷了本觉,迷了一心。一心就是本觉,一心就是本性,一心就是真心。我们迷了,把一心变作三心二意,这一迷了之后,就变成八识了,真如本性一迷就变成八识了,三心二意就是讲的八识,三心二意才制造生死轮回,制造无边的烦恼。一心里头没有,一心里头就跟六祖所讲的「本来无一物」,那是一心。他看众生迷了,迷失了一心。
『随机施化』,「机」就是众生的根性,他迷悟的程度不一样,善根、福德不一样,种种的机缘不一样,一定要随顺众生,方便教化。「施」就是设施,教学的设施。「化」是讲教学的成就、成果。化迷为悟,化凡为圣,这个教学效果就得到了。所以学佛绝对不是迷信,绝对不是愈迷愈深,那就错了,那就颠倒了,它是要破迷开悟。
下面两句说了,『虽归元无二』,「归元」,「元」就是一心,无量无边的法门,『方便多门』,无量无边的法门无非就是求一心不乱而已,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就是求一个一心不乱。虽然大经里面说种种名词,名词不一样,意思是一样的。《华严》讲「一真法界」,我们这里讲「一心不乱」,《法华》讲「一乘佛法」,般若经里面讲「实相般若,第一义谛」,《维摩》说「不二法门」,统统是一桩事情。只要得一心不乱,就全都得到了,这正是所谓佛法里面讲的「一经通一切经通」。再看底下一段,在十四面,十四面的序,倒数第五行:
序【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这几句希望诸位要把它背熟,为什么?太重要了,一定要相信,决定不可以怀疑,你要是怀疑,吃亏的是你自己。蕅益大师不吃亏,圆瑛法师也不吃亏,你自己吃亏,你把这么一个殊胜的法门当面错过,真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你当面错过,太可惜了。『一切方便之中』,就是我们常讲的八万四千法门,再像四弘誓愿里面讲的无量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这个法门里面你要讲『至直捷』,「至」是达到了极处,直截了当,至圆至顿,没有比这个更圆,没有比这个更顿了,圆顿大法。
所以诸位看经,千万不要以为天台、贤首判教都把《阿弥陀经》判作方等。方等虽然是圆,不是最圆。最圆的大家晓得,《华严经》、《法华经》,这是贤首、天台判教判为圆教,一乘圆教,连《梵网经》还判成一乘别教,比那二个还要差一点,一乘教只有三部经。你看蕅益大师在这里说至圆至顿,「其至直捷」,换句话说,它比《华严》、比《法华》还要来得高。这个话可不可以采信?跟诸位说,可以采信。
古德判一乘教,判《华严》跟《法华》有没有判错?跟诸位说,没有判错。既没有判错就应该不一样。如果说《阿弥陀经》超乎一乘经,一乘经典在理论上有什么依据。诸位要晓得《华严》、《法华》的对象是法身大士,对象不是我们,我们拿到《华严》、《法华》没用处。你看古人读《华严》、读《法华》的,他要不回向求生净土,他就没办法了生死、出三界。只有念《法华经》求生净土、回向净土,还是念佛法门,拿着经文来代替阿弥陀佛,还是修念佛法门,他才能有成就,这是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
另外一种大经,圆顿的大经,在末法时期众生的根性不及正法、像法,所以不容易开悟,很难得到利益。末法时期,佛说过了,「净」成就。在这一个阶段,这部经最有利益的,正是永明大师所讲的「万修万人去」。《华严》、《法华》能不能说万修万人去,没有一个人敢讲,诸佛菩萨也没说万修万人去,唯独净土法门在末法时期是万修万人去,确实直捷圆顿。所以莲池大师、蕅益大师专修持名念佛,他所教诫的弟子,他所教化的信徒,也各个专修持名念佛,只要依教奉行,没有不成就的,这些事实摆在我们面前。
如果从理上讲,讲得通。《华严》、《法华》、《梵网》,这一乘大经,都是修一心不乱的,所用的方法很多,哪有念佛这么直截了当?何况在一乘圆教《华严经》里面五十三参还是从念佛开始,到念佛结束,结束还偏偏「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们想想这个意思,那岂不是圆教里头的圆教,顿教里头的顿教,如果不是说至直捷、至圆顿,那还有什么法门能够说得上至直捷、至圆顿?从这面面看来,我们一点怀疑都没有了。所以我们得到这一个法门,不简单、不容易。
虽然这个法门传得很广,「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但信心不坚固,不晓得这个法门是至直捷、至圆顿的法门,所以虽然念佛还要去学参禅,还要去学打坐,还要去学咒子,学这样、学那样。他为什么会学那么多?就是对净土法门没有彻底的了解,不晓得这个法门是最圆顿、最直捷的法门,还要搞许多的拦路石,搞许多的障碍,障碍自己一心不乱,你不搞这些障碍,你早就成就了。我们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下一次从十五页这个地方继续讲。明天我们图书馆办一个放生郊游,明天八点钟到这里来集合。
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集) 1984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1-004-0002
诸位同学,翻开经本第十五页第六行,我们看这个序文:
序【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这一段是大师告诉我们,在念佛法门里面这个法门显得特别的殊胜。前面说过在一切法门当中,最直捷、最圆顿的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里面最简易、最稳当的是「持名念佛」。圆瑛大师在《讲义》里面跟我们开示,这是净土法门里面,通常将修行的方法归纳为四大类:第一种「实相念佛」,第二种「观想念佛」,第三种叫「观像念佛」,第四种叫「持名念佛」,这四种我们在《疏钞》里面也常常讲到。
「实相念佛」那是相当不容易,如果我们没有证得实相,那就谈不上实相念佛了。其实实相念佛是证得理一心之后,那个念佛就是实相念佛,所以这种方法不是初发心的人能够做得到。向下三类,初学的人都可以做,但是这个里面有难有易。像观想要依据《十六观经》的理论方法来修行,在念佛法门里面可以说相当之难,即使观成了,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还要把这个相去掉,为什么要去掉?《金刚经》里头说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虚妄相可以帮助你生净土,但是向上一着要「即相离相」,才能够让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
观像念佛要有时间,不是平常人能够做得到的。那要供养一尊佛像,佛像一定要庄严,而且只能供养一尊,为什么?你求这个法门,目的是修一心不乱。两尊佛像就不容易得一心,所以一定要一尊佛像,心才能够专一。观成之后,到我们报身了的时候,寿命到的时候,临命终时佛来接引,那个佛就跟你供养这个像一样,所以你很熟悉。你要是念观音菩萨,供养观音菩萨,也供一尊像,一生都不能改变,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供的像太多了,到临命终时,到底哪一个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就成了问题了。这个时候稍稍有一点疑惑就去不成了,这个一心就被破坏了。由此可知,供一尊是决定正确的。
所以古来大德专修净土的,不说别人,你看看净土宗历代祖师的修行,他们就是一尊像、一个香炉、一本《阿弥陀经》,其它的什么都不要。所以说观像要有时间,你自己或者是寺院里面,或者是你自己家里面设一个小佛堂,你一天到晚不能离开这个佛堂,离开佛堂,像就看不到了。所以我们过去打观音七,我们把观音菩萨的像,墙壁四周都挂了,这个意思是叫你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菩萨都在你的眼前,而且所悬挂的佛菩萨形像只有一尊。这个要有时间,没有时间的人很难做到。
第四种,持名就方便了,持名就是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念念不忘。执持名号,它的方便是行住坐卧都没有障碍,不像观想那么难,观像就不能去做日常的工作,它就有障碍,所以四种念佛法门当中,这是最容易的。有人说了,我们持名里面要不要观想?有一些法师大德们主张念佛的时候,或者观佛的三十二相,或者观莲花开合,那就是心里面想,一面念佛一面心里面想这个像。这个情形要看我们个人,如果这一句名号能够摄心就不必要加观想,佛号虽然念,念的时候还是起妄念,佛号止不住妄念,可以加观想先试试看,加上观想能不能帮助你止息妄念,如果有止息妄念的作用就可以加,如果没有就不必要,最好是一句佛号念到底,决定有受用。
还有在四种里面,持名念佛可以说一教就会,非常的简单容易。念佛讲到稳当,最稳当了,这句话实在的,大师在此地讲的四句:直捷、圆顿、简易、稳当,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确实没有能跟持名念佛相比。
第一,念佛的人真正念佛,一心一意求生净土,他没有第二个念头。在东晋的时候,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在庐山启建莲社,中国第一个莲社就是慧远大师的。当时有一个很有名的居士叫刘遗民,他在晋朝作官做得很大,听说远公大师在庐山结莲社提倡念佛法门,他把官辞掉,就到庐山跟远大师念佛。远公跟他见了面之后,他说「你不错,你怎么把官也不做了,俸禄也不要了,你到这儿来打算做什么?」他就跟远公说,说话的意思就跟《仁王经.护国品》里面偈颂的意思相彷佛,「国土危脆」。那个时候东晋正是乱的时候,五胡乱华,时局不稳定,寿命短促,所以他自己把人生确实看破了,人生是无常、无我、苦、空,所以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到庐山来念佛。他老人家到庐山,五年往生的,是在远祖道场里面第一个往生的。念了两、三年,他就见佛了,所以境界就现前了,五年往生,所以我们今天讲到念佛往生总是以他作为第一个榜样。
远公当年庐山莲社一共是一百二十三个人,各个往生,没有一个漏掉的,正是后来永明大师所说「万修万人去」。要晓得这个世界真正的是苦,空手而来,还是空手而走,古人所讲「万般将不去」,「将不去」就是带不去,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真正觉悟的人,为什么不念佛?念佛往生的人,古时候多,现在也时有所闻。念得不感应是我们把这世界没有看破,还有所留恋,还放不下,还舍不得,这就没有感应了。如果真正放下,决定有感应。
我们一般人最不容易放下的是家亲眷属,殊不知你怎么样挂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各人有各人的业报,生死没有法子代替。如果你真正往生了,乘愿再来,他们各个都有得度的机会,这是我们要觉悟的,这才叫真正的关心、真正的爱护。
讲到超度,有人问过我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给各位说是真的,一点都不假。说到超度的效果,主法的人修行要有功夫,这个最重要了。诸位读过《影尘回忆录》,过去我们印了三千本都送完了,你看看倓虚大师在没出家作居士的时候,「八载寒窗读《楞严》」,《影尘回忆录》有这么一个题目。你看那一段,他那时候有三十多岁了,将近四十岁,跟一些朋友们在一起开中药铺。他是中年出家的,四十几岁才出家的,九十多岁圆寂,是一代祖师,那也叫专攻。一部经读了八年。
他们有几个同志(大家都学佛的,但是没有人指导),常常在一块互相的研究,找一些批注来看,没有法师讲经。有一天,他的传记里面写的(《回忆录》里头写的),他中午打瞌睡,就在桌子上闭闭眼睛,打个瞌睡休息一下。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人来做生意,店里面有三个人。中午,他彷佛觉得有两个人来了,来找他,一看这两个人是他的冤家。这两个人他都很熟悉,过去跟他有财物上的纠纷打官司,打官司他打赢了,那两个人打输了,输了以后,这两个人上吊了、自杀了。他对这个事情心里头非常歉疚,虽然不是他杀的,但是总是为了这个官司,为了这个事情,人家才死的,所以很歉疚。
看这两个人来了,他心里想,这个不好,恐怕是来报复的,就看到这两个人。这两个当然是鬼,看着两个鬼来了,这个鬼面貌不恶,不像很凶的样子,走到他面前就向他跪下。他就问了:你们两个来干什么?他们说:我们两个来求超度的。他听了这个话,心里放心了,不是来报复,来求超度的。他说:好,行!我一定替你超度,但是怎么个超度法?他说:只要你答应就可以了。他说:好,我答应你。说到答应,就看到那两个鬼,脚就站在他膝盖上,再踩到他肩膀上,往上面去了,就生天了。这两个鬼魂就这么走了。
又一会儿,看到他从前,前面一个太太,也是过世,还有两个小孩也都死了。这前面的,看到他太太带着两个小孩来了,来的时候跪到面前也求超度,也是这个样子,他答应了一下,也就这么走了。他醒过来之后,就问他旁边两个人:刚才的事情,你们有没有看到?旁边的人说:没有看到。这个境界非常的清晰,不能当作一个梦境来看。由此可知,超度是要你自己真正有了功夫了。倓老在那个时候,在《楞严经》上没有功夫,这些鬼魂不会来找他的,找他没用处。当他有这个能力了,来找他求他帮助,真帮上忙。由此可知,超度不需要具备什么仪式,真正功夫成就了,以自己的诚心诵经念佛,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就超度了,他就得利益了。
由此可知,这桩事情最重要就是自己修,如果我们修到功夫成片,就有这个能力了,不必要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片就有这个能力。功夫成片决定往生,何况一心不乱?真心修行,古德所说的「自始至终,不遭魔事」。这句话我们能够信得过,为什么?魔事现前,自己就可以舍报忘身。在大陆上,文化大革命期间当中,我们看到许多的例子,有许多我们都闻名的,这些法师居士们能够舍报,能够忘身,所以他不遭魔事。
第二,「念佛之人,一生精进」,这一句话很重要。如果不能做到一生精进,不叫念佛之人,念佛人一定佛号不离口,念珠不离手,才能有成就。所以二六时中决定不要把佛号忘掉,「临命终时必定蒙佛接引往生净土」,这是其它法门所比不上的。
第三条,念佛的人一定要相信,你的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具备就够了,不必求开悟,也不必求禅定,什么都不要求。我真信,相信自己这一生决定可以往生,相信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要有决定的信心,千万不能怀疑。要愿,一心一意只求西方极乐世界,对于这个世间一切的一切决定没有留恋,不但在世缘上没有留恋,就是在弘法利生上也不留恋。弘法利生也是个缘分,我们常讲法缘,有缘我们尽心尽力的去做,去帮助别人,没有缘分,一丝毫都勉强不得,所以一定要发愿。行,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绝不三心二意,绝不见异思迁,八万四千法门,我只守定这个法门。所以诸位能够具备这三个条件,信愿行就够了。如何去断烦恼,如何去开智慧,都把它放在一边,永明大师讲的「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回向偈里面说「华开见佛悟无生」,一见到阿弥陀佛自然就开悟了,所以这是一定要把它守定。
诸位再翻开第十六页,我们看序文:
序【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古人研究推重。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
这二行半特别强调持名这个方法。净土的根本经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以及《阿弥陀经》,这三种。三经虽然『并行于世』,可是自古以来,不但在教下,连宗门都不例外(宗门是讲禅宗),我们看看《禅门日诵》,《禅门日诵》是禅宗的课诵本,晚课也念《阿弥陀经》,也念佛回向求生净土,那其余的就不必说了。这是讲『古人研究推重』,特别推重《阿弥陀经》,把它『列为日课』。
蕅益大师说,『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大家体会到,这不是一个人,历代这些菩萨祖师大德们,共同认为这个法门的确是『普被三根』,上智下愚都蒙利益。经文虽然不长,把一切事理全都包括了。就以佛门里面来说,宗门教下的这些道理也不能超过持名这个法门,这是真正不可思议。
圆瑛法师在《讲义》里面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上根的,譬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是华严会上辅助毘卢遮那如来的两大菩萨。这两位菩萨在《华严经》里面有明文告诉我们,他们都是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的。在十六页最后的这一行,你看第二句,这都是《华严经》上的。文殊菩萨发愿偈云:「愿我临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剎」。普贤偈意全同,每一句加了两个字「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这个偈子都是《华严经》的经文。这两位菩萨都是古佛再来,他们尚且发愿求生净土,希望见佛,见到阿弥陀佛,我们如果再不发心这一生当中往生西方,见佛开悟,那就太愚痴了。
说到下愚,他也举了一个例子,举了一个衡州王打铁,衡州是湖南衡阳。衡阳一带,念佛的人很多,受王铁匠的影响。他也不认识字,家里面非常之清苦,一天不做工,一天就没有饭吃。他是有一天偶然的遇到一位出家人,从他的店铺面前过,他就请这位出家人教他修行的法门。请他坐,供养他一杯水。诸位想想,他那么清苦,他哪来的茶?没有茶点招待人,只供养人家一杯水,请人家开示。「我太苦了,有没有什么方法教给我离苦得乐?」这位法师就教给他念佛法门。念佛不耽误他的工作,也不要花钱,也不要浪费一些精神,一心一意念去。一面打铁,一面念佛,念了三年,他念成功了,而且他往生是站着走的,预知时至。三年,这是讲一个下愚。他为什么能做到?给诸位说,他具足了信愿行,所以他三年成功了。
我们今天口口声声讲念佛,我们的信愿行比不上王铁匠。人家是太苦了,日子太苦了,一心求去,求去心切。临终的时候还说了一首偈子,这首偈子在十七页倒数第二行,偈子说的是「钉钉铛铛。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举锤念佛一声,敲下即立亡」。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铁锤往下一放,站在那里往生了,这样好的瑞相。一个不认识字的粗人,一生过着穷苦的日子,这么样自在往生,瑞相还多了,你们诸位看看就晓得。这个经里面讲的,有异香、有天乐,大家共见共闻的。
底下老法师又举了一个恶人的例子,第十八页。这是唐朝的事情,张善和,这是我们净土宗也是非常有名气的一位往生的人。照理说这个人是不应该往生的,为什么他能往生?所以我们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他的恶业太重的话,都举张善和这个例子。
这是个屠夫,杀牛为业的,诸位要晓得在古代杀生当中,杀牛的罪最重了,牛是一生为农夫辛苦耕作,所以杀牛最重。这个人就是杀牛为业的,当然他不学佛,他要学佛决定不会干这个事情。他也不信佛,甚至于也不相信因果报应。到他临命终的时候,这个人总算是前生修的福报很大,这一生是造了很多恶业,前生的福报很大,他临命终的时候得了一个好处,是心不颠倒,这个很难得。临命终时清清楚楚,头脑清楚,这个难得。如果临命终时一下胡涂了,那就完了,什么人都救不了他。他临终清楚,看到许多牛头人来向他讨命,都是他一生当中所杀的。牛头人来要命,这个时候他相信,他晓得这些人来要命,要偿命。
正在这个时候,他就叫了,叫救命了。他太太听到的时候,请了一位法师来给他开示。那位法师来了之后,告诉他,你的杀业太重了,在现在这个时候,除了念佛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他是为了自己,救自己的命,所以叫他念阿弥陀佛,他这个时候也是什么念头都放下了,一心一意就求阿弥陀佛来救命,念了几声,牛头人不见了,他就说牛头人没有了,这位法师就说,再念,拼命念,再念的时候,佛念来了,跟佛去了。这是一个带业往生,我们通常讲十念,临终十念带业往生的一个例子。
诸位要晓得,前面几声念的,把那些牛头人念走了,这个业障消掉了,所以「至心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个时候念佛是至心,我们平常念佛是散乱心念,不是至心念,所以没有这个力量。人家那个至心一念的时候,念几声罪障就消除了,再念几声阿弥陀佛就念来了,这是个好榜样,说明不怕自己罪业深重,罪业深重的人一生当中也能往生。但是这句话,诸位一定要记住,你看到张善和,「那不要紧,现在多造一点罪业没关系,等到临命终时再念还来得及」,你要是这么想法就错了,怕的是到你临命终时胡里胡涂,连家亲眷属都不认得了,那个时候就是千万人帮你助念,你也听不进去,这业障重。
我们当年在临济寺,也许有老同修都还记得,临济寺念佛会的副会长林道棨居士,那个样子我们看到也害怕了。念佛会的副会长,平常是领众念佛的人,他自己临命终时,人家帮他助念,听到佛号就讨厌,他就生气,就骂人,不愿意听阿弥陀佛,这怎么得了?这是业障。张善和这个人前世有善根,这一世迷惑颠倒造这个罪业,所以他临命终时神识那么清楚,心不颠倒,他凭心不颠倒才能带业往生。
你看林道棨居士,他临命终时颠倒了,不听佛号,这样的人不少,我们自己临命终时会不会像这个样子?所以要有很高的警觉心,现在就干,这个世间无可留恋,真正念佛成功了,什么时候往生都可以,要多住几天也没关系,不妨碍,是自己功夫成了。没有成的时候,一心一意要把它修成,修成之后,那就是乘愿再来,游戏人间,目标是多带几个往生去。我自己没问题,随时可以去了,多带几个去,这是好事情,能够带人愈多愈好。所以举出这三个例子,说明这个法门的成就实在是简单容易,而且非常稳当。
可是这四句话,「直捷、圆顿、简易、稳当」,这八个字叫难信之法,太难太难了,不容易相信。真正相信了,你一定什么都放下,三、五年的时间,你的功夫一定成功,你对这八个字真正相信了。你自己念佛一成功,你就度无量无边众生,这是我们一定要相信的。信了之后,刚才讲,不但世缘放下了,佛法里头的千经万论,八万四千法门也统统放下了。真相信,死心塌地就是这一门。这是我们应当要警惕,应当要细心去想一想,去度量这当中的利害得失,真正想通了,下定决心一门深入,像莲祖所讲的,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去,八万四千门也让给别人去行去。我专门守定这一句阿弥陀佛决定不改,这叫念佛人。
说『摄事理以无遗』,这个法门里面有事念、有理念。这到后面经文里面,我们讲到什么叫做事一心,什么叫做理一心,诸位就明了了。但是理念也离不开事念,所以二六时中这一句佛号决定不能间断。你出声念可以,默念也行,都很自在,喜欢怎么念就怎么念。念到自己内心烦恼不生,外面不为境界所转,这就叫事一心不乱。当然在得一心之前是功夫成片,然后再努力、再精进念到事一心不乱。理念,理念是要加上,就是对这个道理要通达,念到人空、法空,像《心经》里面讲的「照见五蕴皆空」。我们念佛法门不是用的观照,就是用念佛的功夫念到五蕴皆空,得理一心不乱。所以说「摄事理以无遗」,这个法门把宗门教下全部都包括在里面,真正不可思议。这个意思,圆瑛法师在《讲义》里面说得很清楚,诸位自己去看。
再看下面一段序注疏,十九面倒数第四行:
序【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着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首先叙述自古以来《阿弥陀经》的批注,代代都有人批注这部经,在从前流通是相当不容易。因为本经着重在信愿行,具备这三个条件就行了,就决定成就了。所以这个注疏不像其余教下的大经大论的注疏,人家把它看得很宝贵,都把它珍藏起来一代一代的流通,流传了下来。修《阿弥陀经》的人,刚才说了,他把什么都放下,抓住这一句佛号,他这一生就决定成就,他不需要这些拉拉杂杂,甚至于连这个批注都觉得是累赘,都用不着,这些批注是对于不信的人讲的、半信半疑的人讲的、信心不具足的人讲的。如果他得清净信,还要这个《疏钞》干什么?《要解》都不要了。有一句经文就够了,我要这么多干什么?就不必要了。所以《阿弥陀经》是代代有人注,但是流传下来的不多。
『云栖和尚』就是莲池大师,莲池大师的《疏钞演义》,我们刚刚讲完。我们这个道场也就是这两种批注,周而复始的与诸位研究,无非是建立我们圆满的信愿行。我想在这几天把这个序文跟诸位研究完。我十六号到美国去,预定在阳历的八月五号回来,正好赶到我们的中元法会,我们中元祭祀的法会,我会来参加,七月半的中元法会,我回来。这次到美国大概去五十天,也是劝人念佛,不念佛不行,搞那个密、搞那个禅,没有用处。
我想在我出国的期间当中,我们这边同修,上次讲了,我们播放《阿弥陀经》的录音带。同时我希望能够打两个佛七,打一个观音七,打一个弥陀七,打观音七的时候就放这个《阿弥陀经》的录音带。打弥陀七的时候,打观音七的时候,我们过去讲的《普门品》的录音带,都可以在此地播放,我们利用这个机会来认真的在一起共修,人数多寡没有关系。古德结七念佛不超过十个人,他能够真精进,所以像我们这个地方以二、三十人最理想,能够身心清净在这个地方来念佛。我想我今年在冬天的时候可以跟大家在一起打一个佛七,来考验我们念佛的功夫。平常讲经念佛,佛七就是考试,考我们功夫到了什么境界,是这个用意的,我们行解相应,大家好好的来努力。
「云栖」,这是对他特别尊敬的称呼,因为他老人家住的寺院叫云栖寺,是就这个寺来称他。蕅益大师对于莲池大师是最敬佩的,这个批注里头说过,他老人家受戒是在莲池大师骨灰塔的前面受戒,可见得他对他是非常的敬重,所以称他为「和尚」。「和尚」是亲教师。蕅益大师是莲池大师的私淑弟子,没有见过面,但是他是以他做模范、以他做榜样,一生都学莲池大师。莲池大师是净土宗第八代的祖师,他确实学得很像,他成为净土宗第九代的祖师,是我们莲宗九祖。
《疏钞》真正是博大精微,你看我们讲一遍,都还不是细讲,都不是细讲,讲了三百三十五次,我们这一部经,我想大概三个月可以圆满,实际上在讲席当中,三个月可以圆满。我八月回来,大概今年年底是一定会圆满,到明年我们这个《疏钞》,第三遍才开始,希望我们的境界也是遍遍提高。
『幽溪』也是一个地名,底下批注里头说明,是天台山幽溪高明寺,是传灯法师的道场。传灯是法师的法名,他的辈分比蕅益大师长一辈,所以称他作师伯。传灯大师有《圆中钞》流传于后世,这个批注的本子分量不多,过去台中也印过,现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得到,我们图书馆也还有几本。这是对他的赞叹,他解释《阿弥陀经》当中的意思是「圆融中道之理,真俗中三谛,圆融无碍」,故称之为「圆中」,这是赞叹它『高深洪博』。
今天我们要是讲到《阿弥陀经》的批注,都是以这三种为代表。莲池大师的《疏钞》,它因为文字多,说得详细,就跟《华严经疏钞》一样,有利于初学。《圆中钞》是发明净土这个经教里面圆融无碍的道理,比较不适于初机,因为它自始至终都有相当的深度,不像这个《疏钞》,《疏钞》里头是由浅而深。你看每一段先从事上讲,后从理上讲,每一句经文都是由浅入深,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是《疏钞》的好处。第三部就是蕅益大师的《要解》。而现在流通最流行的就是《要解》与《疏钞》,《圆中钞》不大流行,有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实际上读了《要解》再去看《圆中钞》,它里面的意思都差不多,所以我们在三种批注里面取两种就够了。《圆中钞》诸位要有兴趣,自己去看看,不必要讲解就能够明了,因为它的意思与《疏钞》与《要解》都能够旁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像『日月中天』,太阳、月亮在天的正当中,每个人都能够看得见,这是大家共同赞叹的。
序【特以文富义繁。】
二十一面倒数第五行的序,『特以文富义繁』,这是指《疏钞》文字太多了,说得详细,详细就免不了繁琐,这是一定的。像清凉大师解释《华严经》一样,当然《华严经》本身就多,再加以解释当然就更繁琐,这是一定的道理,可是有它的好处,就是能真正帮助我们起信。
序【边涯莫测。】
这两句是赞叹《疏钞》。后面两句是赞叹《圆中钞》:
序【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
刚才讲了,《圆中钞》自始至终有它的深度,所以不适合初机,不适合初学。初学的人以《圆中钞》起信发愿的确是比较难。因为理要是不明,信心就生不起来,愿也发不起来,必须把这个道理统统都贯通了,信心才建立,所以建立信心真正不简单。
我在前面跟诸位说过,我不说别人,说自己,自己学佛三十多年,我学佛七年出家,一出家就上台讲经,也讲了二十五年了。没出家之前读《印光大师文钞》起信的,才相信净土法门,是不是真信了?没真信。如果真信,我想想王打铁要三年,我大概还不要三年,没有真信。出家之后,这二十五年当中大概讲了有几十种的经论,对净土法门没信,如果要信了,专讲《阿弥陀经》了,怎么还会讲其它的经论,没有相信。
我们净土宗的祖师,是哪一位我不太清楚,我要去查一查,一生专讲《阿弥陀经》,讲了三百多遍,从来不讲第二种经的,那是第几位祖师?在莲池大师之前的,不搞别的。你要是说《阿弥陀经》简单,你看《疏钞》讲起来简单不简单?《疏钞》讲一遍差不多等于讲两部《楞严经》。往年李老师讲《楞严经》,一部《楞严经》讲下来,一共享了一百三十多个小时。我过去在念佛堂讲《楞严经》,邬居士家里还有全套的录音带,一共讲了二百七十多个小时。你看我们现在这一部《弥陀经疏钞》,三百三十五次,一次一个半小时,是不是两部《楞严经》,不容易。所以这一部《阿弥陀经》值得讲,遍遍境界不相同。
如果我当年就相信了,一出家就讲《阿弥陀经》,讲到今天,那我今天就是天下闻名,哪个见到我不合掌称我阿弥陀佛?我就是阿弥陀佛再来了。不信,到现在才觉悟,才相信。现在信还不迟,有三、五年时间决定成就,为什么?不怀疑了,死心塌地了。我在此地也勉励诸位同修,我们要认真的在一起共同的修学。
好,再看底下一段「序今解」。下面叙说他自己做《要解》的因由,什么原因?什么理由?
序【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
这是说明他的《要解》了。你看,一个是莲池大师的,太繁了、太多了。你譬如说,这个也是的,工作要繁忙的人,他看到《疏钞》那么多,他读的兴趣没有了,「它的分量太多了,我看不完」。你要是听讲经,「这部经讲要讲一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