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老师的讲记敬摘点滴
...立,道场是不是弘扬真正佛家的经教,如果他讲的不是佛家的经教,或者是错解了佛教的经教,这个道场就不如法。我们要以《大藏经》为标准,有许多经典是《大藏经》没有的,就是伪造的,不能采取。
第二“依义不依语”。佛经最早是梵文所写,传到中国来经过翻译,而翻译文字不一样,言语不一样,能否相信?佛讲只要翻的意思正确,就可以相信,语言多一句少一句没有关系。譬如《金刚经》在《大藏经》里有六种译本,现在流通最广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和玄奘大师的译本。这样我们对于不同的译本,不同的翻译文字,就不会怀疑、不会毁谤,同样尊重。这六个本子,你喜欢念哪一个都很好,我们都尊敬、赞叹。
第三“依智不依识”。“智”是理智,“识”是感情,学佛不能感情用事,感情常常会产生错误,一定要有理性去判断、观察。
第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何谓“了义”、“不了义”?简单而言,对我有好处、有利益的,就是了义;我学了对我没有好处,就是不了义。譬如你在学校念书,将来想在社会从事于哪一个行业,你去学某一门知识、技术。如果你所学的跟你所做的完全不一样,你学了没用处,就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这是不了义。而了义有一个中心原则,就是一定帮助我们在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才是了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能证无上道,《金刚经》云:“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是从理上讲,法门虽然平等,我们根性不平等,有许多法门我们学起来非常困难,很难做到。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根性,确实能帮助自己在这一生达到了生死出三界的目的,这个法门对我来讲就是了义。
佛说这么多经典、法门,我们对经教一无所知,《大藏经》又无法从头到尾看一遍,我们如何选择?选择要有赖于善知识,我们要去找信得过的善知识,他学的时间比我们久,经验比我们丰富,我们请他帮助选几个做参考,我们就省事多了。实在讲,世尊很慈悲唯恐我们不会选择,所以他在《大集经》里给我们指了一个大方向:“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现在生在末法时代,我们就选择净土法门,遵循释迦牟尼佛的指示。净土法门也非常广泛,我们在这个法门里如何修学?要依靠善知识。善知识有现前的善知识,也有以往的祖师大德,他们有很多注疏,都能帮助我们选择一个正确的法门。
正法道场决定是有道风、有学风,道风是修行,有修行的方法;学风是研究探讨教理,讲经教学。道风、学风都不违背经教,就是正法道场;如果道场有教没有修,只有天天讲经说法没有修行,算是半个正法道场;有修行没有讲经说法,也是半个正法道场,不是圆满的;圆满的一定是道风、学风并重。
可是净土宗又有个特别,像印光大师在灵岩山的道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念佛,没有讲经,这是纯正法道场,唯有净宗可以如此行之。对于净宗的道理、修行方法、境界都了解一个大概,进入道场念佛专修,讲经就打闲岔了。为什么我们现在一定要解行并重?现在进入念佛堂的人,信心不坚定,还有怀疑,见异思迁,所以不能不讲经,不能不在教下奠定信心、愿心的坚实基础,是这个原因。
邪正一定要从这个地方去观察,更进一步的观察:他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教派,也不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他要是真正如理如法的修行,这是真的;不能如理如法修学,那是假的。像《了凡四训》所说的原则,有真有假,有正有邪,有圆有偏,有满有半,你仔细观察就清楚了,就有能力辨别正法、正教。修行的根本基础就是十善业道,如果他的思想言行与十善业不相应,与十恶业相应,就是假的。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对他?恭敬不赞叹,这是善财童子教导我们的,对他恭敬有礼貌,但不赞叹。这些道场我们不去亲近,不跟它学习。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95178971_0_1.html
●[净土社区]净公上人谈艺人拍色情片的来生果报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29201.html
净公上人谈艺人拍色情片的来生果报
主持人:我们看现在很多的娱乐界,很多明星他们拍了很多的电影,那些电影完全是色情的。我想问按照佛法来讲,演这些片子的这些演员,过世之后他们去哪里?
净公上人:都在阿鼻地狱。
主持人:阿鼻地狱?
净公上人:对,最严重的地狱,因为他把人带坏,他把人教坏,这些演艺人员是社会的老师,你对社会要负责任。我过去在台湾讲经,我住在景美,附近是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以后改成学院。那个时候学电影、戏剧的这些学生,到我这听听经之后,听了都害怕,他说那我们怎么办?改行!真的,他们就不念那个学校,换学校去念。
主持人:真能听话,真能觉悟。
净公上人:不错,真能觉悟。
主持人:无间地狱,那他们什么时候能出来?
净公上人:那就难了,太难了。凡是被你害的人,你都要负责任,要去还债,还不清!
主持人:这一部电影全世界的人看。
净公上人:没错,还不清的债,所以不是开玩笑的,这个钱不是好赚的。
主持人:凡是涉及到色情的、暴力的、凶杀的,这些内容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不管你是导演也好,还是参与者也好。文字作品、影视作品,哪怕是一张很小的图片,全是这样的果报。
净公上人:对,所以我曾经跟刘长乐讲过这个,我跟他第一次见面是在他办公室,我就告诉他,两种人可以毁灭世界,也可以救世界。他说哪两种?我说第一种是国家领导人,第二种就是干你这行的人,他就很惊讶。你所演播出来的,是暴力色情、是杀盗淫妄,你毁灭了世界。
主持人:有的人他就自欺欺人,有的人他就要问这样的问题,他说这是电影,这又不是我真的去做。
净公上人:不是说电影,你影响人心,你影响整个社会。
主持人:大家会跟著去学。
净公上人:对,你把整个社会的风气往那边倒,你要负这个责任。
主持人:全世界很多电视台的台长,这些编导人员他们要好好反省。
净公上人:不错,都是有问题。
主持人:在他所管辖的电视台,如果出去这些内容,这个台长要负责任。
净公上人:对,他如果一念转过来,去演一些仁义道德、忠孝节义,他就是菩萨,他就救了世间人,一念之间。
主持人:这些全世界电视台的负责人们,都要好好想这个问题。
净公上人:对,不错。就是说你将来想到哪里去,现在你很得意,你知道你将来到哪里去?
主持人: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个事情,也是一个女明星、女演员,她也是相信佛法的。在有一次机会送给我们一张名片,这张名片上有她的照片,我们拿到这个照片之后就还给她。她说为什么?她也是信佛的,我就讲“你的照片拍得很暴露、很性感,这要还给你。”她说“这有什么问题?”我说“你自己是信佛的,这违背了你的信仰。”她说为什么?我说“按照佛法来讲是邪淫。”她说我没有!我说“你看这个照片这么的暴露,你这个女孩子把名片发出去,人家看到就会起心动念。”她听到起心动念,动男女淫欲之心,她听到之后她很害怕,回去之后把所有的名片全部烧毁。现在就出来这么一个问题,有很多的导演,还有参与过这些有色情情节的、有色情内容的这些演员们,他们过去演过很多这样的电影,影视作品,这都流通了很多年。他们想要忏悔,不想将来死后去恶道?
净公上人:行,要想忏悔,重新去演仁义道德那叫真忏悔,会起很大作用。
主持人:他将来去世之后能得救吗?
净公上人:能得救,为什么?他知道从前做错了,等于向全世界人宣布,我过去演的是罪恶,现在演的是救自己、也救众生,好事情。
主持人:如果他能够在一些公益纪录片里面,出来宣布一下,忏悔一下就更好。
净公上人:对,不错,更好,那个罪就忏掉,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心忏悔,改过自新,依旧用文艺表演的方式来端正人心、来改造社会,那功德大!
主持人:将来他的苦报、恶报就没有了。
净公上人:就没有了,那功德大了。
主持人:您的主意,您今天这个教导,真是能救天下很多的人。
净公上人:对,过去在古印度,天亲菩萨他们三兄弟,天亲、无著,无著菩萨他的弟弟天亲学小乘,不相信大乘,造了五百部论,写了五百篇文章毁谤大乘。以后他哥哥告诉他、教他,把大乘道理讲给他听,他明白了,他知道自己犯的严重罪过。他跟他哥哥说我用这舌头,我把舌头割掉供养佛,我忏悔行不行?他哥哥说不必割舌头,你以前用舌头毁谤大乘,你现在用舌头再赞叹大乘,你罪就没了,他一下就觉悟了。所以晚年又造五百部论赞叹大乘,称为千部论师,这是佛门的佳话。
主持人:这个罪就忏除掉了,恶报就没了。
净公上人:对,是的。
主持人:您知道还有很多名人,包括一些女明星们,她们穿的衣服是比赛性感,比赛能够吸引异性。其中也有些人,她能够觉悟,能够对佛法信受奉行,就把那些衣服烧掉,再也不在服装上去引起别人这些方面坏的念头,...(●[净土社区]净公上人:印光大师就是我们的老师)
...(十)亲近在家人。(十一)亲近出家人。(十二)乐于众闹。(十三)未得利养作方便求。(十四)于他利养心生悕望。(十五)自于利养心不知足。(十六)于他利养中心生嫉妒。(十七)常求他过。(十八)不见己过。(十九)于解脱戒而不坚持。(廿)不知惭愧。(廿一)无恭恪意,心慢掉动,无有羞耻。(廿二)起诸结使。(廿三)逆十二因缘。(廿四)摄取边见。(廿五)不寂灭,不离欲。 (廿六)乐于生死,不乐涅槃。(廿七)好乐外典。(廿八)五盖覆心,起诸烦恼。(廿九)不信业报。(卅)畏三脱门。(卅一)谤深妙法,不寂灭行。(卅二)于三宝中心不尊敬。八法覆沙门行者:(一)不敬顺师长。(二)不尊敬法。(三)不善思惟。(四)于所未闻法,闻已诽谤。(五)闻无众生、无我、无命、无人法后,心生惊畏。(六)闻一切行本来无生后,解有为法,不解无为法。(七)闻说次第法后,堕于大深处。(八)闻一切法无生、无性、无出后,而心迷没。
又沙门有四果之别,称四沙门果,即须陀洹果(三结断)、斯陀含果(三结断,贪恚痴薄)、阿那含果(五下分结尽)、阿罗汉果(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八正道】
八种求趣涅槃之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八道行、八直行、八正、八道、八支、八法、八路。乃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实践法门,即八种通向涅槃解脱之正确方法或途径。释尊转珐輪时,所说离乐欲及苦行之二边,趋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
八者即:(一)正见,又作谛见。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觉自证成就。
(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别、正觉或谛念。即谓无欲觉、恚觉及害觉。
(三)正语,又作正言、谛语。即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
(四)正业,又作正行、谛行。即离杀生、不与取等。
(五)正命,又作谛受。即舍咒术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
(六)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满具。即谓能求方便精勤。
(七)正念,又作谛意。即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等四者。
(八)正定,又作谛定。即离欲恶不善之法,成就初禅乃至四禅。
八圣道乃众生从迷界之此岸渡到悟界之彼岸所持之力,故以船、筏为譬,有八道船、八筏之称;又如车轮之辐、毂、辋相互助车转动,故亦譬称八轮。又此为圣者游行之所,故又作八游行、八由行。反之,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称为八邪、八邪行。[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四谛论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
【涅槃】
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
【八风】
又作八法、八世风。谓此八法,为世间所爱所憎,能煽动人心,故以风为喻,称为八风。苟心所有主,安住正法,不为爱憎所惑乱,则不为八风所能动。
八风,即:
(一)利,利乃利益,谓凡有益于我,皆称为利。
(二)衰,衰即衰灭,谓凡有减损于我,皆称为衰。
(三)毁,毁即毁谤,谓因恶其人,构合异语,而讪谤之。
(四)誉,誉即赞誉,谓因喜其人,虽不对面,亦必以善言赞誉。
(五)称,称即称道,谓因推重其人,凡于众中必称道其善。
(六)讥,讥即讥诽,谓因恶其人,本无其事,妄为实有,对众明说。
(七)苦,苦即逼迫之意。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
(八)乐,乐即欢悦之意。谓或遇好缘好境,身心皆得欢悦。
●[净土社区](转贴)“修行是件快乐的事情,若不快乐,一定是修错了”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29168.html
(原创)“修行是件快乐的事情,若不快乐,一定是修错了” 记得回家人老师曾经这样说过,好像不止一次,当时听时,有些触动,好像一扇门被轻轻推开。
但逢事遇境,还是顺着习气,渐行渐远,终归忘了:
身体不舒适了,心情急躁了,看到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情了,持八关斋戒肚子咕噜噜造反了,持菩萨戒看到乞者没有施与了......
打坐腿子疼了,打坐遇到一善境界了,被业障压着抬不起头了,消了块业障得意了.....
家人和睦了,有嫌隙了,工作顺心了,不如意了,被表扬了,被冷落了......
当有一天,真正去返视内心的时候,才悚然发现,自己的心,在绝大多数时候,是被牢牢束缚着的,是不快乐的
这种不快乐,指的是那种不受任何束缚的自在,大自在和大快乐
才猛然想起师父说的那句话:“修行是件快乐的事情,若不快乐,一定是修错了”
那一定是修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千般理由,终归还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四相,我人众生寿者
这里可能太空奥,其实就是因为,心执着于外相而心动
当心生分别执着的时候,当心开始执着那个“小我'的一切分别得失的时候,不论过程如何,心一定是不快乐的如何实现真正的快乐?
首先,一切时,均深信,深深地相信,一切均是自己圆满无碍清净自性的化现。一切的一切,好坏善恶,均是其化现。如果我们真正明白,自己原本就是大海,就不会为了一个波浪的高矮起伏而忧而喜。
一切的一切,都是了四相,证菩提的工具,这是个虚幻的游戏,Game一定会Over,那就让参与这个Game的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答案
这样干什么,都能逐渐慢慢轻柔随顺。用力了,松松弦;紧了,告诉自己放下假。
这样了,才明白,什么都不是为了自己,都是为了自己无数幻化的因缘众生,为了真正慈悲那些因自己而沉沦反复,同时又执着自己的那些因缘众生。
自己和一切众生,本来无分无别
原来,我们快乐的源泉,是一种责任,是无我地付出,是无私的爱
让快乐,开始从我们的每一个微笑开始洋溢,让自己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开始感受,让这个世界,因为你,一个真正的佛子,而光明返视你的内心:你快乐吗?
●[净土社区]昌臻法师:折服现行烦恼是修心要务(转贴)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29167.html
昌臻法师:折服现行烦恼是修心要务 “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是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清初的彻悟禅师提出来的,对我们的修行很有帮助,现分四个问题来讲。
第一,修行为什么重在修心。
修行,也可以说修正我们的三业,关键就是修心,就是要消除妄想执著,所以我们说修行应该修到起心动念头。这也是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所以,佛说种种法,都是为了对付妄想执著,一切法门都是解决这个问题。净土法门也很重视这个问题,直截了当地说念佛就是念心,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们念佛就是是心作佛。
《四十二章经》佛陀告戒说,修行是一个人与一万个敌人作战。哪来那么多敌人?八万四千烦恼,就是八万四千个敌人。说一万个敌人还没有说够。何况这些敌人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所以说这些敌人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修行的关键就是修心,消除妄想执著。当代的净宗大德净公上人也说:“学佛是修心。修正行为容易,修心难啦!我们无始以来烦恼习气太重了,妄念从来没有间断过。心一动就是造业。《地藏经》上说:“阎浮众生,起心起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以,赶快要把这起心动念转成阿弥陀佛,把我们的染业转变为净业。你会转,这就是修行,这是真正的修行。他还说:“修行不是一天到晚念经、念佛、磕头,不是在形式上,哪是做的表面工夫,在起心动念处下工夫。念头才起就转成佛号,这叫做从根本修。”这说明了修行的下手出在这里。我们平常注意了身业就是行为,注意了语业就是语言,一般都没有注意意业,所以我们往往满足与每天功课完成了,认为这个就是修行了。当然,不是说这样做不对,而是说只做这些就不够。因为没有抓住关键,没有修心,没有在起心动念处痛下工夫,这样就不能改掉我们多生累劫的烦恼习气,就不能消除贪嗔痴。
我们不要轻视这些种种的念头,这个东西很细微,看不见、摸不着。有的同修认为,我只是想一下,这个不要紧,我没有做出来嘛!或者认为我心头想...(●[净土社区]净公上人:印光大师就是我们的老师)
...莫作,”行为上当然就不会去做杀、盗、淫、妄那些事了。这说明意业伏住了,身业、口业自然就不会继续做恶了。“久久成自然,往生可带业。”经常用佛号来压烦恼,久而久之就成自然了,随时提正念,恶念就生不起来了。这样,临命终时就可以带业往生。“是名伏惑法,”这个就叫做降伏惑业的方法。“真实秘密诀,”这是很真实的秘诀。
第四,用佛号怎么伏住烦恼。
净公上人说了一个念佛的秘诀,他说:“不怕念头起,只怕觉悟迟。阿弥陀佛就是觉悟。我们不管是起的善念、恶念,只要念头一起来,立刻换成阿弥陀佛,这要换得快。念头一起,很快,第二个念头就换成阿弥陀佛,不要让第二个念头仍然是妄想杂念。这是念佛的秘诀,能这样念法,这样用功,你用上一个月,自己就晓得,你的心清净了,你烦恼少了。用上三个月就上轨道了,功夫得力了;用上两、三年,纵然不能得一心不乱,功夫成片决定能够得到,这时,虽然烦恼的根还在,还没有拔掉,烦恼决定不起作用,不起现行。有了这样的功夫,决定往生。”净公上人讲的这个秘诀很好,我们大家都应该照着这样做,这对于减少妄念,伏住烦恼,可以得到很大的受益。
圆瑛法师说:“一句佛号能治一切烦恼心病。”他谈他自己的体会,他说,遇到逆境来了,心理生起,马上就经行念佛,走四步念一声六字洪名,这样转上几圈,慢慢心境就清凉了,烦恼就消除了,这是一种方法。第二种,他说,有些时候事情很紧,心头焦躁,甚至于深夜都睡不着,也是采取一心称念佛号,经过一段时间,身心就安定了,这样就容易入睡,而且没有梦魂颠倒的现象。还有在写经的时候,写一笔,一句佛号,使我们的精神始终凝聚起的,妄念起不来了,写得很长的时间也不觉得辛苦。他说了这三种情况,用念佛的方法都能够伏住烦恼,使我们念佛得到受用。这些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
净公上人还提倡念佛要活念活用,不要死念,我觉得很有受用。他说,我们念佛就是要用阿弥陀佛佛号把我们无量觉心念出来。我们的本性就是无量觉嘛,无量觉就是真心,我们用一心来办事待人接物,就是念佛嘛。这样做,我们念佛在生活上就排上用场了,这就是活念活用,不要死念。如果你死念,这样就得不到受用。能够活念活用,我们就生活在觉而不迷的境界里,那当然就能往生嘛。我们终日念佛,终日在念心,念佛就是念这个觉而不迷的心,念正而不邪的心,念净而不染的心,把我们内心本来的觉、正、净都念出来了,然后又把这个觉、正、净用在生活当中,这就得到了念佛的受用了,就把这一句佛号念活了。我们的心就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觉、正、净心心相印了。这样,你念佛往生就是活着往生的。往生是我们的心,这个躯壳是去不了的,所以说,身在娑婆,神归极乐,这就是活着往生嘛,并不要等断气以后。他这一段话,使我们心开朗乐,很有受用。懂得这个道理,就对于二六时中佛号不间断,才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二六时就是二十四小时,佛号不间断。如果理解错了,把它理解为不休息不睡觉,一切事情不做,这样把身体搞坏了,这是我们理解上的错误。现在有工作的,一天到晚拼命念佛,又要想到做工作;或者一面做事,一面念佛,结果是佛没有念好,工作也没有做好,这也是理解上的错误。净公上人说:“当你工作来的时候,就把佛号放下,专心去办事;事情做完了,佛号提起来,这样叫不间断。”
对于什么叫一心不乱,净公上人有一个很明确具体的开示,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这个问题,他说:“所谓一心不乱,不能错解了。一心不乱,就是处事、待人、接物,作什么事情都是一心。我们在念佛上得到一心不乱了,要把它应用在社会上,应用在日常生活上,这才管用呀!做什么事情专心去做,那就叫一心不乱。吃饭、穿衣、接待客人,你都一心不乱去做,世出世间法样样圆满,这个是念佛,对于整个社会才有贡献!念佛,念念相续,无有间断。那个念,是什么念?觉念、正念、清净念,样样都觉而不迷,就是阿弥陀佛呀!我不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也是念佛,我觉而不迷嘛。我处事、待人、接物统统不迷、不邪、不染,一句佛号不念,这叫真念佛。你把佛号放下,去办事的时候,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你办事还是念佛。我在办事,没念佛呀。你一心不乱地办事,一心不乱,就是佛嘛!所以你二六时中,真的没有间断。念佛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专心,都是一心,自己能成就,也能感到别人。有些人很执着,念经时有人来了,理都不理,不打招呼,不接待,这是小乘人。大乘则不同,有人来了,马上把经卷起来,接待客人,等客人走了,继续再念。李炳南老师说:‘行菩萨道,利益众生第一。’不要使人觉得学佛人架子很大,给人反感。”他这番话教导我们念佛要应用道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达到一心不乱。大家也不要理解错了,这不是叫我们不念佛。修行当然不能满足于每天念了多少声佛号,必须看我们对治烦恼习气收到什么效果。如果我们一边念佛,一边脾气一点也不改,这个没有用处呀!念佛就是要改烦恼习气、改毛病,把清净心念出来,才能了生死脱死呀。如果做不到这点,就说明我们没有放下,就是障碍。什么叫修行?放下就是修行,放下就是功夫,放下,首先就是放下烦恼习气。这从那里下手呢?从知过改过下手,这就是修行。
大家见过《了凡四训》,第一部就谈知过改过,这就是下手处。净公上人说,一个真正修行的人,天天能够发现自己的过失,发现了才能够改,改过就是修行修行啦。如果你一天没有发现自己的过失,你这一天就没有修行。所以古人提出记“功过格”自己的言行、心念都把它记录下来。我们想错了,看错了,做错了的事,能够及时地修正过来,这就是功夫。修行是一人与万人作战,当然是很艰巨。王阳明有句话,他说:“治山中之贼易,治心中之贼难。”心中之贼就是贪嗔痴,杀睡淫妄酒,财色名食睡,这些烦恼的习气,正是我们心中的强盗,要治心中的强盗的确很难。虽然三毒五欲人人都有,但各人的重点不同,每个人的主要敌人是什么,要靠自己把它找准,“擒贼先擒王,”这是要我们抓住主攻对象,找准主要敌人,集中火力,痛下功夫,消灭主要敌人。这样我们这一生了生死出轮回的愿力就会大大增强,愿力就会大大增强,愿力就会超过业力,烦恼习气自然就伏住了。这样念佛功夫就会得力,功夫当然也就容易成片了。
就当前来讲,影响我们修行,影响我们功夫成片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1)贪嗔痴慢疑中的贡高我慢的现象比较突出。
有的同修,习惯于用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或者把别人的缺点看得多、看得重,又不能真诚地去帮助他。有的同修接受意见不够虚心,对过头意见不能正确对待,甚至觉得冤枉了自己,心里放不下。有的同修只喜欢听人家赞赏的话。这都反映出对自身的烦恼习气、缺乏严格要求,对自己知过改过还没有认真下功夫,或者,对自己的主要敌人是什么还缺乏了解;更未认识到这正是严重影响念佛功夫成片的主要障碍。
(2)分别心较重。
有的同修看问题、看人,总是习惯于用分别心来看待,使自己经常陷入人我是非,造成种种烦恼,身心部清净。比如分彼此,分界限、分亲疏,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受点委屈惑听了过火的意见,就想不通,受不了,甚至背上思想包袱,造成内心长时间不能清净。有的同修喜欢对自己合得来的人就关心照顾,对于合不来的就疏远讨厌,这些人我是非的观念,经常在脑子里头,而在待人接物上,无意中就反映出来了。
(3)喜欢背后议论别人的过失。
背后议论别人过失,就当今影响佛教界内部合同修之间团结的一种普遍现象。局外人看到也很惊异,认为你们都在学佛了,为啥子还是经常的不团结?给佛教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严格地说,这就是以身谤佛,我们的身业作出来的事,让人家诽谤佛法,这当然也直接影响自己的修行。有的同修喜欢用佛法、用戒律去衡量别人,去指责别人,这很不号。印光大师说:“我们应该把别人看成是菩萨,只有我一个人是凡夫。”他是这样教导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宣化上人这样开示我们:“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我们应该真诚地检查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看到别人犯错误,自己要感到痛心,这才是菩萨心肠,菩萨的同体大悲在这上面就体现出来了。而我们不是这样,而是喜欢背后议论别人的过失,看到别人做错事了不但没有悲悯心,反而觉得我不错。这是遭罪业呀!净公上人说得好,他指出,佛法是教训我们自己一个人的,跟别人不相干,戒律也是教诫我们自己一个人的,跟别人不相干,戒律也是教诫我一个人,要我一个人遵守的,也与别人不相干,你这样想你的心就清净了。他还教导我们要学会“历事炼心,”我们在一切事务当中,办事情当中,日常生活中炼心,炼什么心?就是要把经纶上说的,戒律上说的统统用来约束自己,而不是用来指责别人。他说,佛法会用就成就自己,不会用就毁掉自己。还有,在居士菩萨戒中,把不说四众过失列为一条重戒,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当然,这也不能误解,如看到别人有过失,或看到出家人有严重问题,不劝戒也不反映,认为怕犯戒,这也是错误的。
总起来讲,学...(●[净土社区]净公上人:印光大师就是我们的老师)
...受一点委屈。
◎了解一个人需要的不是时间,而是彼此撤去心防。
◎言语中只有原谅,只有希望,只有喜悦。
◎没有爱,生命将不可能存在;没有爱,生命将会是痛苦,生命将会是一种惩罚。我们必须学会爱的技术。我们也需要互相支援,以建立一个有爱的家庭、单位、社区。世界是好是坏,全视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以及我们爱的方式。
◎爱,会渗入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我们的身心都变得和谐、快乐、轻松,能安全渡过一切伤害,了脱忿怒、烦恼、恐惧、焦躁。
◎慈悲自然就会创造一种正面的气氛,结果会觉得平和与满足。只要是一个慈悲的人所在之处,那里就会有一种快乐的气氛,甚至连狗和小鸟都很容易亲近那个人。
◎悲心的人,言语中只有原谅、只有希望、只有喜悦。
◎以爱来奋斗,有爱,就要行动!我们是为爱和宽恕而生而死。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口袋装得满满,永远比不上脑袋装得满满。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像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昂著头出征,夹著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每一个重复的脾气都是习惯的养成,脾气愈久,动作就愈成熟,直到你无法控制。
◎脾气若不加以抑制,不久之后它就会成为你生活的必需品。
◎使我毁灭的是朋友的激情,而不是敌人的憎恶。
◎外在美可以赢得赞美,但必须有内在美支撑。
◎同是一件事、一句话,如果用和气谦虚的态度说,往往会帮助我们达到目的;反之,费了很大力气,不但无法达到目的,甚至可能引起大家误会,造成反弹。
◎拒绝借钱给朋友,不会因此而失去朋友;反而是借钱给朋友比较可能会失去朋友。
◎容易发怒的人,情绪智商也不怎么高,是小人利用的对象。
◎假使你想避免看到愚人,你必须先打破自己的镜子。
◎有些人学习了一生,而且也学会了一切,但却没有学会怎样思想。
◎黑暗笼罩著整个世界,但理想却光芒四射,无比灿烂。
◎有所成是因为用心。如果有很多机会,但不用心,就不会成长。
◎生命不要求我们成为最好的,只要求我们做最大努力。
◎我不识何谓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者便是;我不识何谓小人,但看每事好占便宜者便是。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
◎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
◎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著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
◎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固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当有我们在责备别人时,岂不是也在间接宽容自己。
◎坏事情一学就会,早年沾染的恶习,从此以后就会在所有的行为和举动中显现出来,不论是说话或行动上的毛病,三岁至老,六十不改。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对人要和气,但不要狎昵。
◎凡事只要看得淡些,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只要不因愤怒而夸大事态,就没有什么事情值得生气的了。
◎思而后行,以免做出蠢事。因为草率的动作和言语,均是卑劣的特征。
◎'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
◎谦虚的学生珍视真理,不关心对自己个人的颂扬;不谦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个人得到的赞誉,对真理漠不关心。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生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成反比。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
◎友谊之光像烛火,四周黑暗的时侯最为耀眼。
◎关怀别人的人在两个月中交到的朋友,比那些要求别人关怀自己的人,在两年中所交到的朋友还要多。。
转载
请心怀善念,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注音:nā mó ā mí tuó fó) ,
一切重罪皆解脱……
●[净土社区]紧急通知!!!赶快传播让他们无所遁形!!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29154.html
紧急通知!!!赶快传播让他们无所遁形!!
热
紧急通知; 若是有人在路上接近你,向你推销福建安溪铁观音,又建议你闻一下试一下味一定要注意不要上当,"这不是铁关音;那是关音土;'一种迷魂药的东西,当你闻到它你就会昏倒,然后他们就会拿走你身上所有值钱的物品,或者带到某处挖掉器官,现在广东,河北,天津,武汉,南昌,黑龙江等几个城郊市开始亮相了,大家要小心,请发给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大家有群的就发!
●[净土社区]本性法师讲的几个趣味故事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29153.html
本性法师讲的几个趣味故事
特别提示:本文摘自本性法师 博客的多篇博文
性如灰
一位修行的人,一直以“性如灰”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一天,他路过一座拱桥,对面一位农夫推着一车的粪便走了过来,迎面撞到了他身上,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自己擦了擦身上的污物,便走开了。这时,农夫在他背后说道:“这人真是个傻子,被人弄得这样什么都没说,还自己走开了…”他听了,不悦的转身,对那个人说:“你好没有道理,你撞了我,我没有说什么,自己走开,你反而在背后说我是傻子。” 正说着,推车的人变成了观世音菩萨,菩萨说:“你不是性如灰吗?看来还是做不到啊…”
天天看美女跳舞和演奏如何?
浅薄的乐,往往是苦因。
一位乡下财主,一天,在一高官家中作客,饭局之中,有美女跳舞和演奏,他想,我如果天天有这生活就好了。
那高官就对他说,好啊,那就让她们为你免费演奏舞蹈三个月吧,但要说清楚,你每天都得听看,否则,你要赔出100头牛,财主同意了。
这老财主,第一天,看、听,好开心,眉开眼笑;第三天,还算高兴;第五天,就有点烦了;到了一个月,他简直受不了了;第二个月时,他发疯似地对着跳舞演奏的美女们喊叫:带上100头牛,都给我滚。
为什么,再好的东西,天天给你来,你也受不了
临终调查
有人在医院做过调查:临死者,少有人遗言“要能多赚1万元,或再升一级官,老婆再美点就好了”之类,而多是“给我再多一些时间,让我再活一次,好好照顾母亲、儿子”之类。可见,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
痴人三部曲:奋斗、成功、自杀
杰克伦敦写出《马丁·伊登》后,名利双收,有了别墅、游艇,但成功后却无聊厌倦,空虚,随之而来,最后,走向疯狂,并服毒自杀于别墅里,有意思的是,小说主人公——马丁·伊登的命运也是如此,那就是:奋斗、成功、自杀三部曲。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佛陀是很善用方便法门的,当年,佛陀的母国——迦毗罗卫国,王弟难陀,沉迷女色,王孙罗睺罗,年纪又轻,佛陀怕王弟或王孙接班后,国家会有更多的灾难,就想办法度他们两人出家,以便能让贤明之人接班治国。为了度难陀出家,佛陀用了方便法门。佛陀知道,难陀喜好女色,有次,佛陀带难陀到一森林去散步,见到一猴子,佛就问他:你的妻子与猴子相比,如何?难陀说:佛陀,你真是开玩笑,我妻如仙女,母猴怎可与之相比。听了这话,佛陀应用神通力,带难陀到天宫,天宫中尽是绝色的天女。佛陀问难陀:天女与你妻比,如何?难陀感叹地说,其妻与天女比就如母猴一样。于是,佛陀告诉他,你如出家,以后生于天上,长生不老,终日与这些仙女在一起。难陀点头称是,因为仙女的吸引力迷住了他,他同意出家了。后来通过修行, 难陀的心,慢慢地安静了下来,也不再迷恋他妻子和什么仙女了,成了佛陀的好弟子。
同类的故事,还如,摩登伽女的出家。有次,阿难到井边向一打水的女孩要点水喝,这女孩一见阿难的年轻、帅气、和蔼,就迷上了他,天天追着他,使得阿难到...(●[净土社区]净公上人:印光大师就是我们的老师)
...的光明,青、白、玄黄朱紫,明曜日月,每朵宝花中,能出三十六百千亿光,每一光中,又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美妙无比;每尊佛,又放出百千光明,为十方众生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都让无量众生安立在佛的正道上。
回来吧,孩子!
不要再漂泊了,你的包袱越来越重,道路也越来越泥泞。看看你满身的伤痕泪水,你本不该是这样的,我的孩子!
回来吧,我和故乡诸善上之亲人时时刻刻都在想念你、盼望你啊。
回来吧,孩子!
父亲永远期待着你,迎接你!回来吧,快回来吧!不要在外面漂泊了……
孩子!看看父亲写给你的家书,此时此刻你的心灵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你还有理由不回家吗?你还有理由在五浊恶世你争我斗、尔虞我诈吗?,你还愿意拖着疲惫的业报身躯游荡三界吗?你还愿意过着背井离乡、漂流不定的日子吗?
回来吧!我可怜的孩子!记住,父亲随时都愿接引你归来!
故乡一别久经秋,切切归心不暂留。
我念弥陀佛念我,天真父子两相投。
说着莲邦两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
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南无阿弥陀佛
功德回向一切家亲眷属,六道众生,业障消除,离苦得乐,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早日成佛!
请心怀善念,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注音:nā mó ā mí tuó fó) ,
一切重罪皆解脱……
●[净土社区]家庭伦常道(王凤仪老善人与仁焕法师开示综合版)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29151.html
家庭伦常道(王凤仪老善人与仁焕法师开示综合版)
老 人 道
1. 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以德为根。“德”是担当一家的过,和平一家的过。
2. 老人性如灰,温和无火气,少说话,不唠叨,不说家人长短,带头缘起一家互相看好处,还得要兜满家。
3. 福德具足温和厚重叫做性如灰。
4. 知足常乐,在家颐养天命。宣扬家风,赞叹祖德,教育子孙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5. 不要管闲事,不要过多牵挂子孙,“儿孙自有儿孙福”。
6. 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让位给后辈来当家,不摆老资格。
7. 家里有问题,首先是老人行为有漏洞了。一是不守本分,二是过分。
8. 家里有问题,老人应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把家人教育好。
9. 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丑。
10. 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要担当是非,不怕是非。调和一家不生是非,不然老人就是缺德。
11. 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12. 老人如何使一家兴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一方面可修德免罪,一方面为子孙培德扎根,庇荫子孙。
13. 老人托起一家的福报,创造一家的福德。福德是一代比一代强,福报是一代比一代兴旺发达,子孙比你强,说明你有德,否则就是无德。
14. 老人如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怀宽大,家庭福报就大。
15. 老人爱人爱物,家庭子孙就兴旺。如果老人贪了,就将家庭的全部福报吃完了。
16. 老人有德是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
父母道(中年道)
1. 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2. 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3. 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4. 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常劝他们多休息。
5. 父母是人伦之始,阴阳之道,阴为母,阳为父。阴阳和,才能万物生长。阴阳不合,精神痛苦,情不投意不合,生育的子女,性质一定不好,或者缺儿少女。
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7. 小孩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8. 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有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9. 孩子不明理等于果子酸了。果子酸了要在树根上下功夫。
10. 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成才与否首先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行有关,第二要考虑到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11. 教育孩子五步曲:养、育、教、领、导。不许管,重点要培德,把道德教育好。
12. “管”是父母任着自己的性子,找儿女的错处,拂逆他的性子,所以往往越管越管不好。因为用脾气管儿女,不但管不好,反把儿女的脾气激起来,碰起性来,甚至父子成仇,都是父母不明白道的缘故。
13. 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化。明白他的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 常肯定 少批评,不用物质利诱。
14. 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禀性,涵养天性。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儿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15. 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育好,责任重大。
夫 妻 道
1. 夫妻是一家的天吉星,以爱为根。
2. 整个家庭的建立都是以爱为根,没有爱无法建立美满的家庭,爱是成家的第一条件。
3. 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份。成全对方完善本份,启蒙对方发挥本份。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该给予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
4. 爱的标准:真爱无私,觉爱无架(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真爱无私:尊重对方,不给对方添麻烦。觉爱无架(价):不抬高身价,不把爱当作买卖。明白对方好处,赞叹对方好处;理解对方的难处,原谅对方的过。如对方有过,能启蒙指导对方改过。博爱无条件:不管人,不束缚对方,给对方自由权。实爱无成见:真信不疑,不要怀疑对方。能做到这些,就会家和万事兴。
5. 爱是和谐的缘起,也是和谐的总纲,没有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家庭。
6. 夫妻结合有三因缘:第一,是为了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第二,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为世界留下一个好的人根;第三,是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双方的父母,让老人放心、欢喜。
7. 夫妻之间要做到相互补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8. 本来是丈夫的事情,但是丈夫忘记做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认真把事情做好;反过来,丈夫也要这样做。对方做不到的自己补上去。这就是互相补漏。
9. 成家后,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领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中悌兄弟姐妹,下慈儿女,就是自己十分尽孝,老人也不放心。女子婚后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
10. 丈夫多照顾岳父岳母,妻子多孝敬公公婆婆。譬如给老人买东西,应该是女婿亲自送给岳父岳母,媳妇亲自送给家公家婆。
11. 男女平等是指权力上平等,享受上平等。在本份上、礼节上绝对不能平等。
12. 男有男的本份,女有女的本份,阴阳各有其位。男子以刚正为本;女子以柔和为本。“刚”是不动性(不发脾气),“正”是合乎正理。“柔”要性如水,“和”就要合乎理。所以刚正就是柔和,柔和就是刚正,名词虽然不一样,精神却是一样。
13. 夫妻闹矛盾,一是违背天地赋予的恩;二是违背父母赋予的情;三是违背自己生命,多生多劫本份的因缘。违背生命本份的因缘,生命就失去正报的依靠。夫妻分裂,就是生命的分裂。
14. 夫妻道,也就是阴阳道,夫义妇顺,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不但不生病,不夭亡,而且家齐,子孙昌旺。所以,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人要明男人的道,家庭才能合乐。
15. ...(●[净土社区]净公上人:印光大师就是我们的老师)
...了踢满家了,把全家人心都踢散了。
12. 在家能当好姑娘,出阁一定能当好媳妇,能助夫成道,恭敬丈夫,和睦妯娌,孝敬公婆,全家和乐,真正是喜星临门。
13. 后来有了儿女,自然会教子成名,能为良母。
14. 老了一定会当老太太,也能兜满家,为一家的福星。
15. 姑娘道明白了,会做了,则本正源清。
16. 做姑娘时,预先把做媳妇的道理练习明白,才能把握将来婚姻的幸福美满。
17. 父母对于女儿,是至亲骨肉,大多十分融洽,所以女儿的言语行为,十分自由,而不受拘束,加上女子的天性,弱于自制,在自己父母面前,不免恃爱撒娇,做父母的不忍拂逆其意,遇到事情总是顺从她,免不了养成娇惰的习性,有所要求,一不从意,便负气使性,不达目的不止。若成家后,仍执娇惰习性,必然导致家庭矛盾产生,自己也痛苦万分。因而女儿在父母跟前时,先要学会侍奉翁姑的道。
18. 姑娘在娘家,对于经济方面,不负责任,若崇拜享受,养成奢侈的习惯,到自己组建家庭,对于家庭经济,是负绝对或相对的责任。但由于自己奢侈浪费的习性不改,必定引起家庭矛盾,自己也受苦。所以在姑娘时期,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培养勤俭的美德,是构建未来幸福美满家庭的基石。
19. 当姑娘时,就应练习家政。如经济的支配,家务的操持,子女的教育指导等等,都是将来成家后必须面对和承担的,也是自己本分内的责任。若自己一味娇惰回避,父母也放任偏袒,将来吃苦受罪的还是自己(姑娘)本身。朋 友 道
1. 同道者为朋,同义者为友。
2. 君子交朋友在道义,小人交朋友为权利。
3. 能劝善规过,是为道义之交,君子之交;交友若注重在势利上,酒肉上,有利可求就相交,一旦失利,朋友算完,是小人之交。
4. 利是害义的,势利之交,断乎不能长久。
5. 常言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因此我们要亲近有仁义道德的益友,远离只知花天酒地的损友。
6. 与朋友相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便能得朋友之益,而不受其害。
7. 如果一味滥交,不分善恶是非,随波逐流,就会受损友之累。
8. 有道的人,不受朋友之累,还能明善改过,不但能改正自己,还能用道义把朋友度化过来,尽了做朋友的道。
9. 责善乃朋友之道,但责善朋友要适可而止,否则友不欢己不乐。朋友数,斯疏矣。
10. 欲先正人先得正己,自己品行端正,令人信服,说话才会发生效力。
11.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12. 朋友相处抱道而行,彼此要留有适当的空间很重要。
13. 朋友之道,首在彼此相信,才能合志同方,营道同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四海之内皆兄弟。
●[净土社区]家庭教育要点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29150.html
家庭教育要点
家庭教育之一——明白治家之本
现在社会上的道德教育,大部分都提倡以教育年轻人孝顺来治家,这个叫做治标不治本。孝顺重要不重要呢?重要,但是我认为家庭应该以德治家。
德,是针对老人来说。因为生命在家庭来讲是相连的,老年人是生命的树根,中年人是生命的树干,后代是生命的树果。如果单方面要小孩孝顺,我认为这个道理讲不通。我认为关键在于老人,不是在于小孩。老人有德,后代就孝顺;老人无德,后代就不伦不类;老人有德,后代就一代超一代;老人缺德,后代就一代不如一代。
所以家庭有问题,老人首先要想想自己是否有德,以及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对路。古人有一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后代不孝顺,完全和父母、老祖宗缺少道德有关。如果老人没有道德,小孩怎么懂得道德呢?所以,应该以爱心立家庭,以道德规范家庭,以感恩和谐家庭,以孝顺兴旺家庭。
家庭教育之二——建立良好家风
家庭以人为本,人在家庭要有教育,有家庭教育才有好家风,有好家风才能兴旺发达。
现在很多家庭都在依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没想到家庭教育才是根。所以我曾经培训有一批老师,专门推广普及家庭教育。
一个人受过教育和没有受过教育是完全不一样的。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什么事情都会乱来,受过教育的人基本能懂得规矩。不懂规矩的人就会有不懂规矩的家庭,没有规矩的家庭就是遭殃的家庭。
家庭教育要比社会教育重要,因为家庭是做人的基础。一些家庭,由于老人首先缺少了教育的资粮,所以对后代不懂得教育,最后只好专门用管人的方法。管人和教育完全是两码事。管人永远是管不了的,唯有教育才能把人教好。
生命是在家庭建立,家庭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首先是规矩教育。人有了规矩,人就有了礼仪。礼仪也是规矩,规矩也是礼仪。没有礼仪就不成规矩,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所以家庭的教育,重点是讲伦常教育和生命教育。
人得到生命的教育,才明白光宗耀祖的作用。如果人没有得到生命的教育,自然就缺少知恩、感恩、报恩,就是不孝顺的人。很多人对我说:“我的小孩不听话,我还没有说话,他就发脾气,如果再说他就打人。”我回答:“那就应该打。”为什么呢?他不是打人,他是打无德,打缺德。因为先辈无德、缺德,后代自然无德、缺德。那是无德打无德,缺德打缺德。如果老人有德了,后代自然有德。所以一个人得到家庭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家庭教育是做人的基础。
那生命教育是什么呢?生命教育是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完善生命、发挥生命和圆满生命。
认识生命,重点教育后代懂得伦常的道理,懂得如何尊重老祖宗,如何孝顺父母。老祖宗要教育后代孝顺父母,父母要教育后代尊重老祖宗。后代是生命的树果,父母是后代的树干,老祖宗是后代的树根。所有的营养都来自树根,所以老祖宗要承担家庭教育。如果老祖宗不懂得教育了,叫做无德;如果老祖宗埋怨后代,讨厌后代,整天骂后代,都讲后代的是非,这样的老祖宗是缺德。
以德治家,老祖宗要有爱心,重在关心后代,教育后代。后代不听话,老祖宗要生惭愧心,应该跪在老祖宗前面,说:“我是后代的老祖宗,你们上面是我的老祖宗,现在我无德无能,没有方法教育好后代,我现在把后代交给老祖宗,愿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要让后代明白做人,成为光宗耀祖的后代。”
无德的老祖宗就后代一代不如一代,缺德的老祖宗就容易没有后代,即使有后代,也会后代先走,留你们在世间孤苦伶仃。老祖宗无德,后代越聪明越走得快;老祖宗缺德,后代是败家仔反过来长命,因为他要把你一家败到底了才走。
我2006 年开始讲家庭教育,就是重在认识生命。在这个方面,如果你们认为是一般问题,那你们的命也是一般的命;你们认为无所谓,你们的命也是无所谓;如果你们认为很重要,那么你们的命就非常重要。
认识生命,后代是父母的全部分,而且后代既是外家的一部分,又是祖父这一家的一部分。如果后代相貌像母亲,那么他容易有外家的很多素质。如果后代的相貌像父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