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2|回復: 0
|
净公上人讲解真愿集锦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解真愿集锦
1 01-003-0041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四十一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41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五十一页:
疏【未能自利,先能利人者,菩萨发心。故不忍独善其身,心怀兼利也。兼利之道,弘法为先。而此经注疏,今多泯没,稽古无繇,虽一二仅存,略举大端,未畅厥旨。宏功者,即不可思议功德也,不知此经具有如是功德,则疑而不信,信亦不真,疏钞之作,不容已也。】
这一段是叙说,莲池大师自己再详细说明他作《疏钞》的因缘。这段话我们必须加以研究,为什么?怕误会。『未能自利』,自利就是自度,怎样才叫自利?一定要能往生才是自利。没有往生西方世界,都不能说自利已经做到了。『先能利人』,这是舍己为人,这叫『菩萨发心』。我们现在没能自利,也发心去利人,试问我们是不是菩萨?我们要研究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诸位要晓得,莲池大师句句都是谦虚客气的话,我们不要把客气话当真了。他是再来人,他说未能自利,那个自利是成佛,他还没成佛。没成佛,他是大菩萨再来的,这可以!西方世界,他老人家是来去自如,我们行不行呢?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所以,要这样才叫菩萨发心,他已经是菩萨了。
菩萨发心,最低限度是权教菩萨,最 ……
2 01-003-011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信心清净。
钞【精进表愿行,精者不杂。】
就是不夹杂。
钞【进者不退。】
就是不间断,此地讲的『不退』,不退转。
钞【不杂者,经云一心不乱。不退者,经云不退转菩提是也。】
干陀诃提菩萨他就是代表这个意思。信了以后,这才真正的发愿。信心不坚定,愿力不强,所以他修行不努力,容易懈怠。凡是我们看到修净土并不是很认真,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事情,我们知道他那个病根都是信心不坚固。信心果然坚固,愿力自然强大,他一定把念佛当作这一生中第一桩大事,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佛不能不念!我们晓得,他真信了,他真愿往生,真是在拼命去做,这样的人决定有成就。深入经论,第二个好处就是帮助我们接引众生的能力。我们自己得这个利益,这个利益是无比殊胜的利益。古德所说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利益,我们今天得到了,得到之后,当然自己成就。
可是我们要想想,这个恩德佛给我们的,祖师一代一代传递给我们的。如果我们今天没有佛说,没有祖师代代相传,我们怎么能得到?这个恩德怎么报?没有法子报!我们替佛盖个庙,佛不要住我们这破庙。我们拿什么东西供养佛,不要说佛吃了,佛闻都不会闻一下。唯一能报佛恩就是弘扬这个法门,遍法界弘扬,希望一切众生都能 ……
3 01-003-0121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像力量就太大了,想什么就变现什么。我们要有这样的智慧,这样的信心,才算得上是『正信』。如果没有智慧,实在讲,正信就不能够生起来,纵然有信心不是正信,不是正信,他会退转,他会改变。我们曾经看到不少念佛的人,念了几十年,到晚年他改变了,他学别的法门去了,这是非常的可惜。这个都是信心里面没有智慧,是一种感情的信,说得不好听,迷信,他才会改变,真正有智慧的人决定不会改变。
『以智发愿』,这是『弘愿』,这个愿也不是建立在感情、迷信的基础上,它是从般若智慧里面,就是理智里面发的愿,绝对不是一时感情冲动,所以这个愿是真愿。他对於十法界依正庄严的事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什么要选择西方,他清楚。这些事情,在大经里头很明显。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韦提希夫人她遭难,儿子不孝,把她幽禁起来,她感觉到痛苦,她在皇宫里面遥望灵山。佛那个时候住在灵鹫山,灵鹫山在王舍城城外,就在皇宫里面念佛,求佛来救她。她觉得这个世界太苦,儿子不孝,叛变了,要不是当时几个大臣劝阻,他儿子要杀母亲。她感觉到这个世界没有意思,求佛,这十方诸佛国土哪个地方好,她愿意去,她不愿在这个世间再住下去了。
她这一念,佛就晓得,所以她带这些宫女向灵鹫山这个方向礼拜, ……
4 01-003-0175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这个,他会怀疑,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怎么会有这么多鸟?他就会怀疑。对於这些初学的人,那就有解释的必要,解释是对这些人说的。如果对於老同修们,换句话说,对於西方极乐世界并不能真正生起信心,这样的人有没有?有,我们相信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有。现在念佛的人,念了多少年,临终时他不念了,他怀疑了,这种情形都有。《无量寿经》里面,本师跟阿弥陀佛发大慈悲心以神力加持,叫与会的大众都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三转珐輪里给我们做证明,作证转。
我们在末法看到念佛往生的人,他们念佛功夫浅深不一样,所以往生的瑞相不相同。大凡是真信真愿,瑞相都非常殊胜奇特。新加坡最近有三个往生的,就见到有佛光,听到天乐,闻到异香,这是真正往生。像美国D.C.周广大临命终时才闻佛法,只念了三天三夜,见到西方三圣从云端下降来接引他往生。这些瑞相足以给我们证明西方极乐世界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相信,这是有福!不信,这是没福分。
近年来,中国大陆、台湾,念佛往生的人很多。大陆宽律法师写了一本《往生录》,台湾林看治老居士写了一本《近代往生见闻录》。由此可见,这个法门真实不虚,能信能愿这是真正有福之人。所以这个法门,念佛的秘诀就是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心行都能依 ……
5 01-003-020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这个念头不相舍离。这个愿、这个念头就引导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此地大师是引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一段经文来说明往生是愿力,只给我们说明这桩事情。
由此可知,我们对於求生西方净土这个愿心一时一刻不能失掉,为什么?没有这个愿心就不能往生。如果时时刻刻愿生净土,你对这个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还会认真去计较?你认真去计较,换句话说,你求生西方那个愿没有!念念都想生西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好计较的?不计较!心真正清净了,清净心就是佛心。清净心里面的愿,那是真愿,那不是胡思乱想。心不清净,发的那些愿也都是胡思乱想,不是真的,刹那刹那在变化,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想那样,那都不真实!所以要晓得这个道理。
钞【三界因果者。】
『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讲我们娑婆世界的六道。
钞【愿受天乐,则贫母上生。】
『愿受天乐』,享受天上的快乐,『则贫母上生』,这有一段故事,这故事在《演义》里面。这就是《迦叶度贫母经》,《大藏经》里有这么一部经,这部经的分量不多,就是记载这个故事的。
演【昔有贫女处於粪聚,以人民所弃残汁为食,迦叶从乞,以汁供养。尊者问其所愿,云 ……
6 01-003-0251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门都不能度,决定堕恶道,堕恶道的众生还能往生,其他的人往生还成什么问题?纵然造五逆十恶,这一生当中决定要堕阿鼻地狱这样的人,能够真正忏悔,真正回头,念佛也能往生,这是净土超胜,一切法门都不能为比的,道理在此地。所以我们要记住善导大师的话,然后读这个文就没有问题了。
大本里面讲,上辈往生的人,『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菩提心就是指的大心,心量广大,我们佛门一般讲的大乘根性的众生。发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实觉悟的心,彻底觉悟的心。什么叫觉悟?真正明了人生苦、六道苦,这是真正觉悟了。听到西方极乐世界,真的相信,真愿意去,这就叫彻底觉悟了。无论男女老少,也不论你学术教育程度高下,统统不问,只要你知道三界六道苦,西方极乐好,我真的想去,这就行了。所以发菩提心里头包括深信切愿,底下就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那就行了!『修诸功德』,就是讲的信愿持名。过去我们不晓得,从来没有这样做过,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罪业,就像地藏菩萨在《本愿经》所说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都在造罪业。我们现在把造罪业转过来,念阿弥陀佛,起心动念统统念阿弥陀佛,这就是把我们的心修正过来,我们的言语行持全部都转过来,念念相续,像普贤菩萨讲的 ……
7 01-003-0265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难在哪里?不是难在法门,佛说得很好,「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所以不是在法门,而是在众生的根性。古人的根性跟今人不一样,东方人的根性跟西方人不一样,甚至台湾同胞的根性跟大陆同胞的根性都不一样。所以在法门当中就不能不选择,这叫法门有难易,难易不是法门本身,是我们众生根性不相同,根性有优劣,於是修学就有难易这个现象。如何能以一个法门保证一切众生都能成佛道?这是殊胜当中的殊胜,就是最胜音。这样一来,我们就明了,原来最胜音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这句名号是最胜音,上能度等觉菩萨,下能度地狱众生,只要你真信、真愿、真念,就真的往生,真的见佛、真的不退成佛。结归起来,最胜音者,「南无阿弥陀佛」,这个要知道。注子里面,解释佛有「八音」,诸位自己去看。我们只说大意,经注疏没有的,跟诸位说明。再看底下一尊:
疏【难沮者,佛德坚密,不可坏故。】
这尊佛代表弘护正法,是相当不简单的。俗话常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学佛能一帆风顺没有魔障,查遍《大藏经》,找不到。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生示现的,内有僧团里面的六群比丘,天天顽皮捣蛋,给僧团出丑、找麻烦,外面有九十六种外道,可见得释迦牟尼佛在那个时候建立佛法相当不容易 ……
8 01-003-0269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人,他有大福报,他有诸佛护念,不会遭遇一切灾难。『今出其繇』,「繇」就是原因、原由,在这一段经文,佛把这个原因说出来了。
钞【谓持经及佛名者。】
持经、持名。『持经』不是读诵,每天早晚把《弥陀经》念一遍,我就受持《弥陀经》了,那是你自己错会了意思。我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天十万声佛号,我是持名,你也错了!口上有不行,心上有叫持。你有口无心,那个没用处,得不到诸佛护念。持,心上真正有。我常举例说,世间常讲「心上人」,你把阿弥陀佛变成你的心上人,你就成功,那就真正叫持名。口里念不念不要紧,心里真有,真愿意到西方世界,真愿意早一天见阿弥陀佛,要有真心,口念不念无所谓。口念佛,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怕心里忘掉,心口要相应,口念提起心忆,心里忆佛念佛,忆念都是心,都不是口;第二,口念佛念出声音是度众生,让众生有这个缘分听到一句阿弥陀佛的佛号,这一句佛号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是化他。我们念出声音是自行化他,用意在个地方,帮助别人的,不用拉著人劝人,阿弥陀佛他听到自然进去了,是这么一个方法。所以受持非常重要。持经,接受经典里面所说的事实,西方十万亿佛国土那边真的「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我们真的相信,真 ……
9 01-003-0271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啬,真放得下。「信能欢喜入佛法」,法喜充满,清净信心则能入佛法。这一句就是一般所讲的修行证果,证入。证什么样的果位?最低的果位圆教初住,别教初地,就是《金刚经》上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就是见到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实相,就是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真性,这叫入佛法,这个入是证入、契入,这就是法身大士。大乘修学,快速!大乘法里面,净宗持名念佛尤其不可思议,只要你专信,说实在话,你现在虽然还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这讲我们现在,我们对净宗法门,对於净土五经,真正深信,一丝毫不疑惑,真愿、真能念佛了,你现前这个地位等於圆教初住菩萨、等於别教初地菩萨,现前不退!往生以后,就从这个基础上不断向上提升,提升多少个等级那看你用功的程度。「信能增长智功德」,他不断的往上提升。「信能必到如来地」,如来地就是究竟圆满成佛。都在这个「信」字。诸位要晓得,还有这个牵挂,还有那个想法,还有这个放不下,都叫不信。这几句,希望诸位能把它写在小本子上常常念,检查我们信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的信到什么程度?这个法门,真的叫妙极!
疏【信者,不疑之谓。】
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完全肯定,这叫信。
疏【受者,信已 ……
10 01-003-027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是受心理在主宰、支配。如果你能观察到这个地方,你就有相当深度了。然后你必定会想到,我们一个善念,身体会健康;一个恶念,身体会有毛病;如果是清净念,这身体可以长命百岁,可以青春永驻,都是从这个道理上体会来的。事实确确实实是这个样子的。胡思乱想,一天到晚生烦恼,搞贪瞋痴慢,就是跟你自己身体过不去。最健康的想法就是念阿弥陀佛,为什么?阿弥陀佛无量寿,你念阿弥陀佛,你就无量寿。阿弥陀佛无量光,学气功的人说身上有气,佛法叫光,你念阿弥陀佛就无量光。阿弥陀佛,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你念阿弥陀佛,你的相就庄严。真信、真愿、一心持名,你就能够得到究竟圆满。不能相信的人,不能接受的人,没福报,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由此可知,能信、能愿、肯念的人,都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
钞【连持者。】
『持』是保持,『连』就是相续。
钞【依业所引第八识种。】
『第八识』,世间人称为灵魂。其实称灵魂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它不灵。它要灵,它怎么会肯到三恶道去投胎?它会到三恶道去投胎,可见得它不灵!佛家讲它迷惑颠倒,迷魂是对的,灵魂是错误的。孔老夫子称它「游魂」,这个说得很正确,因为它的速度非常之大, ……
11 01-004-0038 阿弥陀经要解
……不反对、不怀疑了,还不行,一定要深深的相信,一定要依教修行。修行里面有个秘诀,古人所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虽然佛祖一再给我们开导,「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持名的浅深」,这个话没错。可是有些人误会了,他认为我信,我真肯去,大概我这个没有问题,将来一定去得成,我不念佛没有关系,顶多品位低一点。所以他就放逸、懒惰懈怠,这是误会!没有把佛祖这个意思搞清楚。你虽然有信有愿,你究竟信到什么程度?如果你不用功,如果你还不能放下,我可以说你那个信是没有根的、是动摇的,你那个愿是假的,不是真愿,真信切愿没有不发愤努力的,这个实在是自欺欺人。
当临命终的时候,你有一桩事情放不下,就去不了,那就是麻烦、就是个累赘,为什么?有一桩事情没放下,你的念就不一,所以你的功夫就不得力。这个法门要想在一生当中真正成就,必须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你念头自然就归一了。所以古德修行,他自己住的房间一尊佛像,不供第二尊,供第二尊怎么样?念就不一了。看了阿弥陀佛,旁边还有观音菩萨,念著阿弥陀佛想著观音菩萨,二念了,这就叫打闲岔。经书只有一本《阿弥陀经》,决不放第二本书,看了第二本书,这个书我还没念完,妄念又起来了 ……
12 01-004-0045 阿弥陀经要解
阿弥陀经要解 (第四十五集) 1984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4-0045
请掀开经本二百二十五页,倒数第三行。
解【不为二边乱故。感受用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生死涅盘二见颠倒。往生实报寂光二种极乐世界。】
前面注解里面所讲的「不为见思所乱」,那是讲的事一心,此地所讲『不为二边所乱』是说的理一心。事一心我们一般说是证得念佛三昧,理一心是分破无明,智慧开了。「二边」,拿我们现代的术语来说,就是相对的,凡是相对的都是两边,凡是相对的都不是真实。可是离开了相对呢?那一句也说不出来,所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印宗法师请教六祖的时候曾经说过,他问六祖在黄梅得法的时候,五祖有没有说关於禅定、解脱这些重要的道理。六祖当时一口就否定,他说禅定、解脱不是佛法,这句话说得可以说是令人相当的吃惊,现在的术语说那是引起很大的震撼。禅定、解脱怎么不是佛法?所以连印宗都不懂。而六祖跟他怎么说?禅定、解脱是二法。诸位懂了吗?二法就不是佛法。
这个境界是往上提升,二法就是二边,禅定是一边,散乱是一边;解脱是一边,系缚是一边。换句话说,你起心动念都是落在两边。落在两边,怎么就不是 ……
13 01-004-0047 阿弥陀经要解
……成为一代祖师。
所以我们修学要认真,晓得海印三昧里面,大圆镜智里面,就如同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了一物统统是障碍。所以修行无非是把心性洗得干干净净,然后你的心海才能印、才能印现,你的圆镜才能够显现。好比镜子一样,干干净净一点灰尘都没有,才起照的作用,一有染污,它的作用就失掉了。所以佛语、祖师的言语,都是从自己心性当中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不能把它当作世间的文章来看,那就错了。
解【问。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
这是帮助我们破除正行跟助行的疑惑,这个法门所提倡的正助双修。持名要把它判属於行行,前面所讲的信愿是慧行,持名是行行。当然慧行是正行,行行岂不是落到助行?所以才有这个疑问。执持名号既然是助行,什么叫『正行』?诸位要晓得,正与助都是一句佛号,并不是在持名念佛上另外还有一种方法来做助行。那当然是未尝不可,以六度为助行、以三十七道品为助行、以八万四千法门做助行,我们在大经大论也常常看到,可是那不是本经的意思。本经的意思正助都是持 ……
14 01-008-0008 阿弥陀经要解研习报告
阿弥陀经要解研习报告 (第八集) 1991 新加坡 档名:01-008-0008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三面,从第五小段看起。「然据教道,若是凡夫,则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则非菩萨,若是异生,则非同生性等,躐等则大妄」,我们看这一段。蕅益大师依据天台的教义,让我们观察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他说如果是凡夫就不是初果,因为初果以上是圣人,就是前面所讲证得位不退,不会再退堕到三恶道,退堕到凡夫位。如果是二乘人,他当然就不是菩萨,菩萨是大乘,决定不是小乘。如果是异生,异生在菩萨里面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生性,一类叫异生性。什么叫同生性?同生性跟佛用的是同一个心,就是用真心;异生性跟佛用的心不一样,用的是八识心,也就是分别、执著的心,所以菩萨里面有这两大种。
同生性的,《华严经》上称为法身大士,也就是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圆教初住以上,别教初地以上,也就是证得念不退的菩萨。前面我们讲过三不退,这是念不退以上的菩萨是同生性,还没有证得法身的菩萨属於异生性。躐等则大妄,如果说是躐等,这是妄语,不是普通妄语,是大妄语,大妄语的过失决定堕地狱,这个罪很重很重。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说实实在在话,你说他是凡夫,他的果报、德 ……
15 01-009-0013 阿弥陀经要解大意
阿弥陀经要解大意 (第十三集) 1991 台湾电台 档名:01-009-0013
【经云:『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谓观音、势至,把手共行,文殊、普贤亲为胜友。则薰陶有自,成佛无难,此生有幸,获见获闻,可不愿生欤。】
蕅益大师《要解》里面这一段的开示确实是非常的恳切。经上说得好,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即使是带著重罪生到同居土下下品,他也能够与『诸上善人』每天都俱会在一处,「诸上善人」就像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普贤、弥勒菩萨等等,像这样的等觉菩萨。这里面许多都是十方诸佛世界里面的后补佛,就如同我们这个世界的后补佛(弥勒菩萨)一样,弥勒菩萨也是天天都在极乐世界。我们想到兜率天去见弥勒菩萨不容易,在西方极乐世界见弥勒菩萨就非常容易。
而且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清净世界,所以见到菩萨可以与他把手同行,『把手』是手牵著手,这是形容地位平等,关系亲密。『文殊、普贤亲为胜友』,「胜」是最殊胜的,真实的益友,这些诸上善人是我们最亲密、殊胜的同参道友,跟这些人在一起,那当然是『薰陶有自,成佛无难』了。受他们之感化,受他们的指教,怎么可能退步?只有天天进步,决定没有退转,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你生到 ……
16 01-009-0014 阿弥陀经要解大意
……水,精神体力当然就不够,这样就昏倒了。正在这个时候,阿弥陀佛就出现了,莹珂法师就向阿弥陀佛要求,他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佛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你只好好的念下去,到你临命终时,我来接引你」。法师想一想,他说「我的习气很重,实在禁不起诱惑,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被诱惑又要造很多的罪业」,他说「我十年的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走」,佛就同意了,他说「好,三天以后,我来接引你」。三天之后,他真的就往生了,没有一丝毫的病苦,自在往生。这就给我们证明若一日到若七日是决定能成就,问题就是我们是不是有真心,有没有真信真愿,真正念佛求生净土。
所以现在一些同修念佛,说得不好听,都是虚情假意,都不是真的,佛看得清清楚楚,你既然不是真心,佛当然也不来找你。像莹珂是真心求生,三天就得到这样好的感应,这是说明只要真正发心求愿往生,一心专念一定得感应,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净土。这叫「修慧」。
所以净宗的闻思修三慧,初学的人都可以具足,不像其他法门,其他法门的三慧一定是建立在戒定慧三学的基础上,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戒定慧三学的完成已经是小乘阿罗汉,所以大乘菩萨在小乘罗汉之上。净宗的学人一下手,这一句名号就圆满包括了三学三慧,这是 ……
17 01-009-0020 阿弥陀经要解大意
……不是凡夫。不是凡夫,他是什么?他就是极乐的菩萨,转业报之身成愿力之身,也就是佛门常说的「乘愿再来」,不必等到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到我们这个世间来,不必等到那个时候,就在现前你能够将你的愿力超过你的业力,你现在就转变了。一般世间凡夫看不出来,诸佛菩萨已经看出来,已经认识你了,你原来是极乐菩萨,现在在娑婆修行,在娑婆接引众生往生极乐,所以立刻就转变。你看这个转变确实就在刹那之间,问题就是你这个「一念」相应不相应?蕅益大师在此地也说的这个意思,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不必等「娑婆报尽」往生极乐,实在讲就是现前,我们真信真愿一心执持名号,西方世界七宝池中的莲华就生出来了。
「金台」,莲华当中有金台,隐隐约约就现前了,这个人当然不是娑婆界内之人,换句话说,他已经在西方极乐世界报名注册,不久他就要去报到了,他怎么是娑婆世界的凡夫?已经即是极乐菩萨,这是我们要知道。所以这个法门、这个经典是『极圆』,「圆」是圆满,圆满到了极处;『极顿』,「顿」是快速,一生就圆满成就。所有一切法门,没有比这个更快的,没有比这个更简单、更容易、更稳当的,所以它真的是『难思难议』。夏莲居老居士在会集《大经》之后所说的「佛言难信真难信,亿万人中一二知」, ……
18 01-011-0006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次,第二大段劝我们发愿。在经里面,经文当中有三次很明确的劝勉我们「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最后一段是教给我们方法,我们相信了,我们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非常之向往,但是怎样才能去?佛教给我们的修学方法,也就是经里面所说的,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就把方法教给我们了。但是经文前面这句话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那就是「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字,这是能不能念佛往生关键的一个字。所以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并不多,原因就在那个「善」字。什么才叫做善?依照本宗的讲法非常简单,真信、真愿,信、愿没有一丝毫是虚假的,这就叫善。可见得这个善跟大小乘经里面的条件不一样,它的条件确实非常的简单。所以执持名号就一定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能够依这个方法来念佛,是决定得生。所以,善的条件是这么说法的。
真正用功夫,实在说不需要很长,经上告诉我们,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能成功。所以净土宗里面结期念佛,我们俗称为「打佛七」,打佛七的意思完全根据《弥陀经》,以七天为一个期限,我们要得到一个结果,一定要有成就,七天当中一定要有成就。七天念佛,诸位要记住,它是日夜不断的。我们现在打佛七几乎收不到这 ……
19 01-011-0012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众,来影响我们。使我们见到他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产生对佛的恭敬心,对道业的信心、愿心。更难得他们替我们做了一个修学的榜样,正是以身作则,是我们学习的好样子。这是十六位尊者在此地表的意义。
「今闻净土摄受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增道损生,自净佛土,复名当机众矣。」这个几句话说得非常之好!什么叫做增道损生?这句话特别是赞叹净土法门。由此可知,这些人跟著释迦牟尼佛一生,实际上这些人都是专修净土的。在其他法会里面,佛说一切大小乘经论,他们都参加的,他们是影响众,在净宗法门他们是当机众。信愿行,这些人才是真信、真愿、真正的在奉行。因为法身大士他的知见纯正,不像我们听了半信半疑,他们对於理论、事实、方法、境界都彻底明白了,所以悟唯心净土、见自性弥陀,哪里还有怀疑?所以说自净佛土,这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法身逐渐在增长,这叫增道。损生,生是六道轮回里面的生死逐渐没有了,我们常讲的了生死,了断了六道的生死轮回,更进一步也了断了三界之外的变易生死。如果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阿罗汉到菩萨、到成佛,还有变易生死;没有分段生死,还有变易生死之苦。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可以说两种生死都没有了,真正得到无量寿。所以他们是自净佛土,是 ……
20 01-011-0017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足信愿行,老实念佛,就很容易、很从容的超越三界。「横超而度越」,横超是不必经历四禅八定,不用经历这个,就从人间就跑出去了,这叫横超。古来祖师给我们说,这个法门叫万修万人去,说明它容易。我们在《无量寿经》、在《疏钞》、《要解》里面,看出古人所说的这桩事实,真实不虚。即使在这一生当中造作重大的恶业,五逆十恶,果报在地狱。现在地狱果报还没有现前,这个时候念佛求往生依然来得及,一样可以成就,这就是「优入从容」的意思。两个世界仔细做个比较、做个较量,我们信心现前了,愿心可以建立。只要深深相信极乐世界的殊胜,以真信、真愿求生,一心一意的念佛,经论里面所说的一切境界,我们自自然然都得到受用。这是蕅益大师为我们说出,佛苦口婆心说明两个世界苦乐状况的用意。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又舍利弗。】
这又叫著舍利弗的名号,前面说过,凡是叫著名字,下面经文都特别重要。
【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这一段经文是说明西方世界地利之乐,我们中国人喜欢讲天时、地利、人和,在西方世界这三个真的都具足。这是地利,也是说明离苦得乐之益。这段是讲居住的环境,这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到那里去 ……
91 02-037-0123 净土大经科注
……天都这么多。除了这些小孩之外,每天被杀、被吃掉的这些畜生有多少?我们每天都要做施食,都要做皈依,不能中断。我们也劝这些小婴灵不要结怨恨,不要怨恨父母,要念佛求生净土;不要报仇,冤冤相报彼此都痛苦,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化解怨恨,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到我这里来听经。所以,才起心动念,遍法界就收到信息,哪有人不知道的事情!
这下面说,「因有此殊胜方便」,这个殊胜方便,你看能不能往生就三个条件,第一个相信,你信不信,第二个你愿不愿意去,第三个你肯不肯念这个阿弥陀佛,就这么三个条件,这么简单。真相信,真愿意去,真念,要多长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年。这个数据从哪里得来的?从《往生传》得来的,从《净土圣贤录》得来的。你看看里面念佛往生的人,它写的差不多将近一半都不到三年。那是不是,有人问我,是不是他们的寿命三年就到了?我说如果是少数,可能,这么多,这讲不通,哪有那么巧,寿命都是三年?不可能。为什么三年去?人家功夫成片就能自在往生。我有寿命不要了,我提前走了,佛真接引,莹珂这个事情不就说明白了吗?他还有十年寿命,他自己不要了。我相信这样的人占多数,有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去。只要念到功夫成片,你跟阿弥陀佛的信息就 ……
92 02-037-0124 净土大经科注
……的大愿,我已发无上正觉之心,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佛号,国土的名号就是极乐世界,佛的名号阿弥陀佛,要悉闻十方。为什么?因为他建立这个刹土,在这里示现成佛,目的何在?是要帮助十方一切苦难众生快速的成佛,跟他一样的,这个愿了不起。如果国土跟佛名不能传闻十方,大家都不知道,那他的愿行就落空了。这个意思就是说明,十方诸佛如来要替他宣传,要把他的信息告诉大家,你们断烦恼、消业障太难,真正断不了、消不掉就到极乐世界去。为什么?极乐世界不要消业障、不要断烦恼,叫带业往生,这就方便。到那里去就这么三个条件,第一个真信,第二个真愿意去,第三个真念阿弥陀佛。只要用真诚心信愿持名,这就行了,你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他的愿是真的,佛给他做证明。十方世界,特别是六道众生听到这个法门,到极乐世界去往生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每天都有。极乐世界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让阿弥陀佛满了度众生的大愿。极乐世界开张到现在才十劫,在无尽的时空当中,十劫是很短暂的时间,开张不久,我们的机会就碰到了。要感激本师释迦牟尼佛,不是他老人家的介绍,我们怎么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
介绍这些经文,传到中国来翻成中文,我们看到了无量的欢喜。这个经本能靠得住吗?佛教经典怎么来的?释迦 ……
93 02-037-0126 净土大经科注
……望这些人早一天离苦得乐,因此建立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个学校。我们看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经》多次宣讲。佛在世一部经只讲一遍,没有讲重复的,唯独《无量寿经》多次重复,这就是度众生的心切。发愿里面说,他的国土,就是极乐世界,名号,就是阿弥陀佛,一定要普闻十方。谁替他宣传?就是十方诸佛。像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替我们宣传,告诉我们这桩事情,否则的话我们不知道。一切诸佛都会为众生介绍极乐世界、介绍阿弥陀佛,大家都知道。
到极乐世界去条件非常简单,问题就是你信不信。第一个是真信,第二个是真想去、真愿意去,第三个真正肯念阿弥陀佛,肯念这个佛号,就这么个条件,你就决定往生。烦恼不要断、业障不要消,妙了。八万四千法门都要断烦恼、消业障你才能成就,唯独这个法门,不要断烦恼,不要消业障。那怎么能成就?能,那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念一声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念上三年五载,你无始劫的业障全消掉了,不消自然没有了。佛号功德不可思议,真的一点都不假,全是阿弥陀佛自己修成的,用这个功德来加持念佛人。只要是念佛都得阿弥陀佛加持,问题要真信、真想去,你这一生就成功。这个法门无比殊胜在此地,难信也是在此地。
细说这部经, ……
94 02-037-0135 净土大经科注
……愿有几种说法,黄念老都把这些说法集在这个注解里头。一般大德们都认为是四十八愿不是一时发的,是随著考察、观察,在五劫这么长的时间是有阶段性的启发,发这个大愿。看到诸佛刹土里面有好的,发愿我这个世界要有,诸佛刹土里面不善的我们就不要,取人之长,舍人之短,一面参观,一面结成大愿。所以四十八愿是五劫修行,终於法藏比丘的愿圆满了,极乐世界出现了。
今天这个经文,说「既摄受已」,这个佛国土就是极乐世界,广摄十方世界一切有缘众生。有缘怎么说法?只要能信,能相信极乐世界是真实的,是集一切诸佛国土精华之大成,要相信这个,真愿意往生,真肯执持名号,这个人就是跟极乐世界有缘,阿弥陀佛一定会接引他往生。既摄受已,极乐世界圆满成就了,再到老师那边去,世间自在王如来是他的老师。见到老师,『稽首礼足』,这是礼节。我们看注解,「既摄受已,乃承先启后之文。於是法藏菩萨复至世间自在王佛处,稽首」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顶礼,五体投地,「礼足」是顶礼里头最恭敬的礼节,以自己的头接佛足。「随即绕佛」,绕佛也是敬礼,感念佛的德行,感念佛的智慧,感念佛依依不舍。所以这都属於敬礼。『三匝』是「绕佛三周,表作礼之殷重」,我们中国人讲敬重。行礼完毕,这就陈说,我们 ……
95 02-037-0137 净土大经科注
……不要执著这个身是我,你才能入门。你看小乘须陀洹,须陀洹怎么证得的?五种见惑断掉了,就证须陀洹果。不是你在佛法知道多少,知道多少没用处,那是解悟,不是证悟,证悟得放下。解悟是看破,看破之后你要放下,你才能够证得,契入,入这个境界,你要不放下你不入境界。学佛,很多都懂得,晓得这个事情,做不到,那就是说他停留在解悟,他没有办法证入。信、解、行、证,他只有解,他没做到,入不了境界。
这就是我们现在讲搞佛学,不是真学佛,搞佛学出不了六道轮回,真学佛就能超越六道轮回。我们超越方法就是求生净土,求生净土的方法,真信、真愿意往生、我真念佛。我要把念佛这桩事情,当作我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为什么?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切都圆满了。不念佛不行,不念佛就继续搞六道轮回。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都要断烦恼,你看须陀洹都要断见惑。身见断了,不再执著身是我,这个身体不再造贪瞋痴慢的事情。第二个断边见,边见就是对立,边见断了,不跟人对立、不跟事对立,所有一切众生对立的念头没有了。没有对立就没有矛盾、就没有冲突,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和睦相处。这个须陀洹就没有了。再成见没有了,中国人讲成见,佛经上讲见取见、戒取见,这两种都是中国人讲的成见。成见为什 ……
96 02-037-0140 净土大经科注
……中只造善业没有造恶业,大概一个都找不到;同样一个道理,一个恶人,说他一生造作罪业,没有做一桩好事,那也找不到。人生在世善恶混杂,因缘聚会的时候各有各的果报,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谓的「总在遇缘不同」。如果临终最后这一念遇到的缘殊胜,他就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即使是地狱众生,可不可以一到极乐世界就成佛?有,在理论上讲得通。理上讲,一念觉,凡夫就成佛。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间,就是这一念能不能觉悟,能不能回头,一念迷就堕落下去了,关键在迷悟。所以学佛的人最殊胜、最方便的无过於信愿持名,念佛法门。这个法门如果是真学,真信、真愿意去、真念佛,这三个条件具足,决定得生。往生的品位自己可以决定,不必求人;凡事求人难,求人不可靠。
今天有台湾南部同修在这听经。四十多年前将军乡有一个老太太,念佛三年往生了。这个老太太看起来很平常、很普通的一个人,一生心地善良,与人和睦相处,拜神、拜佛,因为她没有知识,什么都拜。她儿子长大娶了个媳妇,媳妇懂得佛法,劝婆婆一心专念阿弥陀佛,鬼神都不要拜了。家里这些神像都送到庙里面去,送到这些神庙,只供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这西方三圣,专门拜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她这个婆婆很听话,这个就是善根,了不起!真的 ……
97 02-037-0145 净土大经科注
……教化众生,众生受已,心生欢喜,常乐称扬他人功德,得四十齿」,跟前面讲的一样,「白净相、齐密相」,这三种相。都讲到十善法,自行化他。
末后一个解释,「喜和合诤讼得齿密相,以珍宝施得齿齐相」,牙齿整齐相。珍宝布施,什么是珍宝布施?给诸位说,法布施才是真正珍宝布施。大乘经教里头佛说得很多,大千世界七宝布施,都比不上四句偈布施的功德大。所以佛门里头,经典上讲的珍宝,我们要体会,我们哪来那些珍宝?珍宝有什么用处?佛法有用处,佛法当中最珍贵的、无比稀有的,给诸位说就是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你如何能叫人相信?他真相信,他真愿意往生,他决定往生,这个大千世界七宝比不上,真的,不是假的。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你的果报也不过是天上人间而已,你出不了三界。净土法门布施,让一个人一生成佛,没有能相比,这个重要。那就是说,我们自己要相信,自己要把净宗搞清楚、搞明白,你才能跟别人讲清楚,让他听到之后深信不疑,帮助一个人成佛,这是真正珍宝布施。你看其他的什么金银珠宝布施,与牙齿有什么相干?这个与人说法的布施与牙齿有关系,你得说出来。所以他得这三种牙齿的好相,一种是四十齿,一个是齐密,一个是白净,说法才行。
下面第二十四「四牙白净相」。你看这三 ……
98 02-037-0148 净土大经科注
……。我们认真将佛法里头五戒十善落实,真正做到,这是生欲界天之因。我们修五戒十善,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是修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的真因,功夫完全相同。我们的方向目标不一样,只对著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真的你证得究竟圆满,你在极乐世界必定成佛。而且在极乐世界的受用、学习,是三乘圣人望尘莫及,何况天人没有能跟你比,所以极乐的殊胜我们一定要能够体会到。我们喜欢任何一个法门,都应当到极乐世界之后再学,现在我们暂时都放下,一心一意就取极乐世界,不难成就。经里面讲得很容易,信愿持名就四个字,真信一点怀疑都没有,真愿意去,我真念阿弥陀佛。口里面会断,心里头不断。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是往生之前,当来是往生之后,必定见佛!
《智度论》第五卷说,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这刚才我们念过,这里头六道众生诸物,六道众生是有情众生,诸物是植物,动物包括在前面,山河大地,这统统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叫照见。「又天眼通者,《会疏》曰: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等相,及见一切障内障外、世出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也」。凡夫有障,距离远了看不清楚,隔一堵墙、隔一张纸也看不见 ……
99 02-037-0150 净土大经科注
……引他。拼命念一定把阿弥陀佛念来,他的病也没有了,他的死也没有了,他往生极乐世界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去的。去极乐世界身体不要、丢掉,这个臭皮囊在极乐世界用不上,到极乐世界换了个身体,金刚不坏身,身相跟阿弥陀佛一样。
《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说的,阿弥陀佛的身相,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你无法想像,你怎么会得这么好的身相!这要感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的,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的愿愿愿都是真的,没有一愿是虚愿。他为谁发愿?为谁修行?为我们这些苦难众生,遍法界虚空界十方一切刹土里面的六道众生。这前面讲得很清楚,是以度六道众生为主,其他的声闻、缘觉、菩萨是附带的,主要是帮助六道众生。烦恼重、业障重,没有能力断烦恼,没有能力消业障,阿弥陀佛帮助这些人。用的方法简单,就这一句名号,这一句名号可以帮助你破无量劫来的烦恼,帮助你消无量劫来的业障。那你不相信就没办法,你要相信真灵,不相信就不灵,你怎么念也没用处,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个缘。真相信,真愿意去,我真念佛,念佛的时候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成功了。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不可思议,我们要相信;不相信,这一生就空过了,可惜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100 02-037-0157 净土大经科注
……说的,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深重誓愿,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里面有以光明,就是这一愿「触光安乐」,有名号,第十八愿,用这个方法来摄受、教化十方众生。「又如《观经》云」,《观经》所说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念佛的人愈念愈欢喜,这欢喜心从哪来的?我们一般讲阿弥陀佛在加持你,你已经感受到了,法喜充满。读经的时候欢喜,讲经的时候欢喜,都说明触光安乐。「光明摄取,正指今愿,遇此光者,皆得往生,故云来生我国。」遇到这个光,佛光,能不能往生,那就跟蕅益大师所说的,你有信、你有愿,你就决定得生。我真相信、我真愿意去,强烈的感应,让你有十足的信心,那是什么?你能放下这个世界,念佛堂堂主常说的「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正念就是阿弥陀佛。那个感应非常显著,不可思议。
我们早年在台中,星期三李老师讲经。有一个老信徒,我们也很熟,他是每个星期三都来听经,没有缺课的。这一天正在听经的时候,家里有人来报告,家里面失火了。他听了之后若无其事,如如不动,经听完再回家去。这不容易,听经事大,家里失火房子烧掉小事。哪个重要?法身慧命重要,身命不重要。李老师看这种情形,往后讲经常常提出这桩事情来,赞叹,这是真修行,真把佛法看得重要 ……
101 02-037-0161 净土大经科注
……投胎?不可能。三恶道是怎么去的?是迷惑颠倒,糊里糊涂去了,去的时候不知道,一入进去之后才晓得,后悔来不及了,出不去了,是这么个情形。
第二,临终要遇到善友,遇不到一个念佛的人,对念佛道理很清楚、很明白。他劝你念佛讲不清楚,你有疑惑,不能够接受,这都是困难地方。所以这样往生,实在说经上讲得很好,多半都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善根底子厚。这一生来到人间,没有缘分,遇不到佛法,在最后紧要关头的时候,朋友当中有学佛的人来告诉他、提醒他。这个时候一提醒,他阿赖耶里面的种子就起现行、就起作用,这个作用是真相信,真愿意往生,你劝他念他真念,哪怕念一声都能往生。他具足信愿行,信愿持名,符合第十八愿的精神,符合第十八愿的原则。所以,十八愿称为阿弥陀佛真实的本愿。临终这一念往生的人,他的品位有多高?不一定,与他过去生中修的因有关系,与现前遇到的缘有关系。如果这个善友是他一生当中最仰慕、最尊敬的,那个力量就大了,那什么?他信得过他。所以一点怀疑都没有,这个加持的力量大了。如果是个陌生的人,平常没有接触,临时劝他念佛,他也能信、也愿、也念佛往生,这个品位就不高。所以这个人的关系非常之大。
临终,家亲眷属要合作,如果有不同信仰 ……
102 02-037-0164 净土大经科注
……说分为五种,第一个佛智,佛智是总说。第二不思议智,这个智慧不可思议,你无法想像的,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它起作用。不可称智,称是称赞,称赞不出来,它太大了,它太深了,所以你无法称它。大乘广智,这第四个,广智,无所不知。最后一个,无等,没有跟它平等的,无伦,没有跟它相同的,最上殊胜的智慧相应故。相应这两个字,从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统统相应,菩提心一发,肯定相应。
我们今天修学净宗,这是无比殊胜的方便法门,一切诸佛度众生第一方便道,就是深信,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一点都不怀疑,深信真愿,我真想到极乐世界去,我真想见阿弥陀佛,亲近阿弥陀佛。你要真想,这个世间东西就要放下。这个放下不是叫你远离,远离,心里还牵挂著,一点用都没有。放下是心放下,东西再多,心里头干干净净,没有放在心上,这叫放下。什么事情都不要放在心上,只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这就是真正发菩提心。为什么?菩提心一发你就成佛了,你的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你成佛了。不但成佛,你成的佛是阿弥陀佛,这还得了!把心安住在阿弥陀佛名号上,阿弥陀佛名号就是我心,我心就是阿弥陀佛名号,好!要是安住在阿弥陀佛形相上,那就是观想念佛,那个难。实在讲相太 ……
103 02-037-0167 净土大经科注
……积的几十年的经验,我选择这部《无量寿经》,选择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就在这一门求精进。一年讲一部,这一部大概需要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个小时,一天讲四个小时,大概要三百多天。一门深入就是精进,精就是不杂、不乱,我就学一样,一切法门我就学一样,这叫精;进是天天进步,绝无退转。大家能看见,我讲这个,一遍跟一遍不一样。这个经去年讲了一遍,一千二百个小时,《净土大经解演义》,是我们第一遍讲的。这是第二遍,第二遍我们把科判加进去,称为《大经科注》,注解还是黄念祖的注解。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真信、真愿,念佛求生净土,决定得生。我们这一生没有白来,值得,没浪费时间,没浪费精力,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这条路决定走成功。求化精进。精进是度懈怠的,懈怠就是懒惰。我们天天在一起分享,天天要读经,而且要很细去读,字字句句去推敲。不用心意识,字字句句里头都有新的悟处,都有新的解释。所以它是活的,经是活的,注解也是活的。
第五叫禅定,这个地方写得很简单,身口意,「身定、口定、意定」,也不能说它错,三业都定下来了,都定在一处。禅定实在讲,就是大乘里面讲的止观。禅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静虑,静是安静的静,虑, ……
104 02-037-0171 净土大经科注
……么?坚定我们的信心、愿心。没有经教,怕我们不善的习气太严重了,今天信了,明天又怀疑。只有在经教天天不间断薰习之下,把我们这个根薰习成坚定不拔,不再动摇,我们就决定得生,信心十足。
所以二十一愿好,专指具有宿恶的众生,过去生中造的恶业,包括现前所造的恶业。我常说,只要你一口气没断,你都有机会往生,这一口气断了,来不及了。在这一口气没断之前真正悔过,承认自己的过错,真正悔改,求愿往生。弥陀慈悲,没有分别心,不会嫌弃你,你还是蒙弥陀本愿摄受,接引你往生。所以这里头几句经文要记住,若能悔过,发菩提心,就是真信、真愿意到极乐世界,去跟随阿弥陀佛,要一心专念,亦皆得生,不更恶道。不更恶道是什么?你那个恶业消掉了,完全从念佛功德里头消掉的。「第二十三愿,则专指妇女,闻名净信,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则命终转男,往生极乐」。
上面这几愿,统统是「闻名发心,得生净土,是为得益中之上者」,这个闻名得的利益,是上等的利益。这一章这是显闻名得的是少许的利益,「下者」,这下者怎么?他往生不了,我们看这一愿里头没有说往生。得到什么好处?『诸天世人,莫不致敬』,大家对你恭敬,得这个利益,这不是得往生。我们接著看下面文,「今章」,这一章,「 ……
105 02-037-0172 净土大经科注
……念。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里头说,他劝别人念佛念六个字,他自己念四个字。人家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这一生唯求决定得生净土,所以南无可以不要念,我执持名号,别人未必想生净土,加上皈依阿弥陀佛、皈命阿弥陀佛、恭敬阿弥陀佛好,加这个意思就好,差别在此地。名号功德真的不可思议,无论你有意或者是无意,听到这一声佛号,你看,尽这一身,它就不更复受,这是讲小动物,它就能脱离畜生道,这个功德多大!我们帮助这些众生,二十四小时帮助我们做不到,现在用念佛机可以做到。我们用一种虔诚恭敬心去供养它,帮助它们,希望它们跟我们一样真信、真愿,一同念佛求生净土。知不知道?知道。不但小动物知道,植物也知道,山河大地,这一块土地上每一粒微尘都知道。有经典所在之处,有佛号所在之处,这个地方就是净土。
我们看末后这个结语,「一经於耳,尚具上述功德」,上面所讲的好处。「何况经耳之后,兼能信受」,能信、能受,能接受,能接受就是真的发愿求生净土,「其功更胜」,这个功德就更殊胜了。「一般经中闻字」,「如是我闻」,每部经开头都有这一句,有这个闻字,「不是但闻,义兼信受」,所以一部经最后一句,「信受奉行」,这是一头一尾,意思里头包含著有信、有受。「是故闻名之人 ……
106 02-037-0173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个真想去,极乐世界好,真想去。我们必须要很清楚、很明白,到极乐世界去是上学去的,到那里去留学、去读书去的。极乐世界是个学校,这个世界里头只有两种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除这两种人之外,其他的都没有。这个世界里头,没有政治、没有政府、没有国王大臣、也没有士农工商,如果有,佛一定给我们介绍,统统没有介绍到,只介绍了菩萨跟佛。我们就晓得它是学校,我们到那里去留学,毕业了就成佛。所以,那个地方是名符其实的佛学院,阿弥陀佛的佛学院。去干什么的?去作佛的。真正发心想作佛,我们就一心一意掌握这三个条件,真信、真愿、真念佛。
念佛是关键,能不能往生的关键。怎么念法?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摄是收摄,都摄六根是把六根,就是六识收回来。眼喜欢看,耳喜欢听,六识都往外头跑,往外面境界上跑。现在把它收回来,眼不看外面的,专看阿弥陀佛,耳不听这些杂乱的音,专听阿弥陀佛,这叫收摄。也就是说,从我们种种嗜好收回来,把所有的嗜好放下,一心专注,这叫专念,一心专注,住在弥陀名号之中。换句话说,心里头只有这句佛号,除这句佛号什么也没有,这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净的意思,就是没有怀疑、没有夹杂,这叫净念相继,一 ……
107 02-037-0174 净土大经科注
……可以证得。
「又善导大师依愿言及《唐译》经文」,解释这个正定聚的意思。「谓此愿亦具现生不退之密义」,这个意思就深了,这个密义是密宗里头所说的甚深义理,意思是什么?你现在就得到了,你自己并不知道。只要你一发心,这个东西我们要是理解念力的秘密就能够豁然大悟,知道密宗所说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才发心就入正定聚。可是问题在哪里?遇到缘就退了,就变成不定聚。或者遇缘自己不能把持,遇到禅,看到禅不错,遇到密,看到密也很好,都想修,那就变成邪定聚。为什么?都想修,一样都不能成就,不成就就叫邪定,成就就叫正定。所以真信真愿,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那都叫正定聚,都在当人自己要能把持得定,这才管用。把持不定,这一生会空过;把持定,这一生一定成就。特别是这个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没有一个不能修,没有一个修不成的。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门不能保证你成就,只有这一门它保证你成就,阿弥陀佛来担保,这个机缘太难得!善导这个意思说得好,「文中若当生则指求生之人,亦入正定聚。是为不共之说」。不共就是这个经上独说的,其他经上没有。这个意思很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