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73|回復: 7
|
[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下)
[複製鏈接]
|
|
敬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酉三、执取相(分二)
戌初、标三者执取相。戌二、释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
「酉三、执取相」,这三个相叫执取相,分二科。「戌初、标」,「三者执取相。」「戌二、释」,解释。「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粗心一个比一个加粗,并不是有六个粗心,是按烦恼的浅深,讲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并不是像切西瓜,切了三块,三块不一样,还是一个妄想心。第三个执取相,「执」是执着,「取」是取着,是第二个相续相加深了。「依于相续」,依着相续心,念念分别,分别心外的境界。「缘念境界」,「缘」是攀缘,「念」是思念,攀缘思念心外的境界。「住持苦乐」,「住」是坚固,「持」是执持。执取相坚固执持,苦,他认为真苦;乐,他认为真乐。「心起着故」,由相续心再起执着,就变成第三个粗心,叫执取相。第二个相相续心,还容易接受劝导,还容易悔过自新。比如外面遇到师教之缘,刚才说外面的境界本来是空的,是由我们心现的,没有什么爱,没有什么不爱,你自己觉得苦、觉得乐,是在那儿打妄想,他很容易接受。到了第三个相,起「执取相」,善知识讲开示,他不容易接受,他认为乐是真乐,苦是真苦,所以妄心越变越粗,变到执取相,更执着得厉害了。
酉四、计名字相(分二)
戌初、标四者计名字相。戌二、释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酉四、计名字相」,第四个相叫计名字相,分二科。「戌初、标」,「四者计名字相。」「计」,就是分别了还要执着。「戌二、释」,「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第三个执取相,根本不应该执着,是妄想上加妄想,是个妄执。可是你就不觉悟,你依着妄执,再去分别假名言相。就是外面的境界你观不空,把虚妄的境界,再立个假名字。比如有一个信徒,供养你一个红包,打开一看是美金二百元,你心里就动念头:「唉呀!这个信徒太好了,今天送了我大红包,感觉到快乐!」这就是境界现前,你看见美金二百元。又有一个人给你带讯息说:「某一个信徒要来看你,准备供养你美金二百元。」你一听见心里就感到欢喜,你看见美金的境界了吗?没有。你听见假名字就起执着,这个心越变越粗,这是讲贪财。比如明天是双十节,有个你喜欢的外国人要来,听说他要来台湾,你心里就感觉快乐。听说他要来住几天,你就马上收拾房间,赶快去买菜,欢喜得不得了!你见到人了吗?没有,只听说个名字。不巧,听说要来一个你不喜欢的人,你一听见就动气,你见他了吗?没有,就听见个名字,这就是执着心越来越粗,到了计名字相,境界不现前,只听见假名字,你就起爱、起不爱。
到第四个计名字相为止,都是粗妄想心,还是意业,叫做惑,也叫烦恼。贪、瞋、痴都叫烦恼,是在内心,由外面虚妄的境界,引发里面的妄想心,还没有发动耳口,还没造业。「三细」都在内心里,我们凡夫感觉不出来。六粗,前面四个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叫惑,身、口、意三业,属于意业。意业就是惑,就是烦恼。
酉五、起业相(分二)
戌初、标五者起业相。戌二、释依于名字,寻名取着,造种种业故。
「酉五、起业相」,第五个相叫起业相。「起」是生起、造作,就是发动身口,分二科。「戌初、标」,「五者起业相。」「戌二、释」,解释。「依于名字,寻名取着,造种种业故。」「寻」是寻思、思虑。依着计名字相分别思虑,你起执着心,就发动身口,造种种身业、口业。按现在社会上说,要争取,你不发动身口怎么争取?这就要造业了。
酉六、业系苦相(分二)
戌初、标六者业系苦相。戌二、释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上来末相竟
「酉六、业系苦相」,第六个相叫业系苦相,分二科。「戌初、标」,「六者业系苦相。」「戌二、释」,解释什么叫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依着第五个起业相,发动身口,造了业,业是动义、因义。你发动身口,动的是身业、口业,你造苦的因,非得受苦果不行,依着所造的业,而受果报。受果报有什么不好呢?「不自在」。「系」就是用绳子把你绑起来,叫你不自在。这个业,也叫业绳子,无形无相的绳子把你绑住。
第六个粗相,我们更容易观察到,但是你得学佛法,社会上不学佛法的人,他没有智慧不知道苦,除了不懂得这些名相,更不容易回光返照。他受了苦就怨天尤人,他没有回光返照,自己是否造好的业?没有造好的业,怎么能得好的果报?实际三界以内都是苦海,三界以内的业有三种:善业、恶业、不动业。你造了善业,转生三善道;造了恶业,转生三恶道。三善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指着欲界六层天,上面还有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空天。上二界:色界、无色界,造的是不动业。「不动」就是禅定的意思,不动业,不是真不动,它是有漏的不动,所以他出不了三界,暂时定在禅定里,他离苦了。实际禅定有散的时候,不出轮回。所以《法华经》讲:「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像一个大房子失火一样,小孩子无知,还在里面玩耍,还觉得很快乐,他为什么不出火宅?他出不去,业系着。要是想出去,声闻、缘觉有这个本事,把业绳子断掉。什么业绳子?见思二惑,三界以内这两条大绳子系着你。这是依着佛法观察,三界以内都是苦海,六道轮回苦,叫你转生到哪里,你就转生到哪里。谁叫你转生?你造的业叫你转生,自己一点作不了主,叫做不自在。你说天上不究竟,你想生天还生不去呢!要想生天,得造十善业,造上二界的不动业,才能生去。你说我来生还要转人,不是你嘴里说这么容易,你得持五戒才能转人,你天天造恶业,一定转到三恶道里,实实在在六道轮回生死苦,统统是不能自在。
「业系苦相」,是六个粗相最后一个相,最粗最粗,不学佛法不知道,学佛法一听到「业系苦」,就容易观察到。我们在人说人,赤道正对着太阳光,那里非常热,居然有人居住,因为离开赤道他们不能活,他们非在那儿受热不可。南极、北极冰天雪地,不但有众生,还有畜生,他们为什么不朝温暖的地方搬家呢?因为他们离开那里不能活!非在那儿不能活,是什么道理呢?你懂得佛法,知道业系苦。我们台湾处在亚热带,不冷,也不太热,应该很容易生活,你去观察贫民区,一进入贫民区,空气污浊得厉害!他们怎么不嫌臭呢?他们怎么住在贫民区呢?因为住在贫民区他们才能活着,离开那里就不能活了,所以你就知道业系苦,真是厉害!被系到,你就出不来。业是天然的法律,你造了这个业,得受这个果报,非受不行。这样你就容易观察人生的痛苦、生死轮回的痛苦,这样你才能发了生死的心。「业系苦相」是最粗的相,你都观察不出来,你永远不发心了生死,你还觉得活得不错呢!等于北冰洋的人,他今天捉了鱼,吃得很饱,不是很好吗?这就是众生的愚痴苦。贫民区的众生,他们觉得住在那儿像天堂一样,所以业系苦真厉害!这是劝诸位发道心了生死,再观察到众生都有业系苦,要发菩提心度众生。
我三十一岁闭关,不到三个月就吐血,差一点死了。当时我看见上海一份佛教杂志,记载谛闲老法师到一个佛堂讲开示,讲妄想心有三细六粗,他讲得很清楚,有位居士记录得很好,我忽然想:谛闲老法师到佛堂里讲开示,一定没有带着《大乘起信论》去,三细六粗,他背得那么熟,人家说天台宗背注解,这是真正用功夫啊!我想试看看我能不能背?我闭关的关房后面有个院子,这一晚出了大月亮,本来应该睡觉,因为要背三细六粗,我就在院子转来转去:「无明为因生三细,第一无明业相,第二能见相,第三境界相。境界为缘生六粗:第一、智相,第二、相续相,第三、执取相,第四、计名字相,第五、起业相,第六、业系苦相。」就在那儿背,背好了,要去上床睡觉,突然要吐痰,吐了一口又一口,后门没有关,月光照进来,对着月光一看,痰应该是白色,怎么是黑色?哎啊!吐血了,想到吐血,睡不着觉,半夜起来吐,早上起来也吐,吐了半痰罐,差一点把命送掉,就是背三细六粗引起来的。那么我这样一说,你们不要背了,背了要吐血,不是这样说,那是我的身体不健康。我跟你们说过,我二十七岁时差一点死了,我现在肺部有一个疤,当时没有找医生看,没照X光,也没有吃治肺结核的药,怎么会结疤呢!完全是三宝加被。活到三十岁没有死,所以我才去闭关。闭关吐血要死了,人家叫我出关去住医院,我想死在关房里,还落个老修行的称号,死在医院作什么?当时佛教没有医院,只有基督教办的医院,我没有钱,一看是个穷和尚,哪里会给我好药吃,所以我不去。可能有坚固道心,又承三宝加被,我没有死。从我闭了关以后,我的身体变好了,一直至现在活到八十岁,还跟你们结法缘,你们不要害怕,只要用功去背就对了!讲到这里,把凡夫一个妄想心三细六粗,整个给你绘个图出来。
午三、结末归本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上来总释不觉义,即约染法辨心生灭竟。
前面讲根本无明,接着讲三细六粗,都叫枝末无明、枝末不觉,不觉就是无明。现在讲「午三、结末归本」,再看正文。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把它总结起来,结到根本无明上。你应当知道无明能生一切染法,因为一切染法都是不觉之相。一切染法都是不觉,就是无明,也就是无明之相,把它「结末归本」作什么呢?你要是想断无明,从根本无明上断,不要从枝末无明断。好比一棵树不好,要把这棵树除掉,找树的根本,把树根截断,整棵树都拔掉。你不要今天去一枝树枝,明天去一片树叶,那什么时候才能把这棵树去除?而且你把树枝树叶去掉,它又生新枝、新叶,因为树根没有除掉。所以你想断无明,不要断枝末无明,找根本无明,把根本无明一断,一切枝末无明都断了。佛教不是有顿超法门吗?不是有圆教的法门吗?一断一切断,不假次第,我一念不生,根本无明断掉了,这就是顿超法门,这就是结末归本。
「上来总释不觉义,即约染法辨心生灭竟。」以上解释不觉的义理,心生灭门分三段,先辨心生灭,再辨心生灭的因缘,再辨心生灭因缘相,讲到这里,把心生灭讲完了。
巳三、双辨同异(分三)
午初、总标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
「巳三、双辨同异」,觉与不觉叫做双,辨明觉与不觉相同之点、不同之点,分三小科。「午初、总标」,「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
午二、列名
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午二、列名」,先列名出来。「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哪二种相?一是同相,二是异相。觉与不觉其体相违,觉不是不觉,不觉不是觉,是异相。但是不觉没有本体,它的本体就是觉,这样就会归真如,整个是一个真如理体,它就同了。
午三、广辨(分二)未初、同相(分三)
申初、喻
言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
「午三、广辨」,广为辨明,分二科。「未初、同相」,先辨明同相,再分三科。「申初、喻」,「言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先说个比喻,你就了解觉与不觉有个同相,譬如种种瓦器,皆以微尘为性,瓦器是微尘的相。微尘,我们现在叫土,微尘合成泥,再烧成瓦器。我们用的饭碗、茶杯,是清净的瓦器;小便桶、大便桶,是不清净的瓦器,但是无论净与不净,有个同相,都是以微尘为体性。它是瓦器,不是铜器、铁器,那就是微尘的相,所以瓦器以微尘为性,微尘以瓦器为相。瓦器的相,也就是微尘的相,叫做「皆同微尘性相」。
申二、合
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
「申二、合」,用法来合。「如是无漏无明」,「无漏」就是觉,始觉、本觉,都是无漏法。始觉智、本觉理,都是无漏法。「无明」,包括根本无明、枝末无明。「种种业幻」,「业」是染业,「幻」是幻化。随着众生的染业,起种种幻化。无明有三细六粗,还有根本无明、枝末无明种种不同,皆如幻如化,它是随着众生的染业起的幻化。始觉、本觉是无漏法,没有差别之相。有了差别,始觉有四个位,本觉分随染本觉、性净本觉,都是随着众生的染业分别出来,其实都是如幻如化。那么把它会归真如,「皆同真如性相」,枝末无明由根本无明生出来,根本无明是依着本觉生出来,可是根本无明没有本体自性,它的性就是本觉。本觉从哪里生出来?本觉是在众生份上,在阿黎耶识这个位上叫觉,再分始觉、本觉,合起来叫觉义。觉跟不觉相对待,因为阿黎耶识有觉与不觉义。阿黎耶识从哪里生出来?是生灭与不生灭二种法和合起来。生灭与不生灭二种法,从哪里生出来?依着如来藏生出来。如来藏从哪里生出来?真如在缠,名如来藏,在众生份上叫如来藏,在它的本位就是真如。真如有二种义,一种不变,二种随缘。因为它不变,真如老是真如,可是它能随缘,随着净缘,就起觉义;随着染缘,就起不觉义。由此可知,觉与不觉,无漏法、无明法,统统是真如「性」、真如「相」。等于以微尘为体,烧出来净的瓦器、不净的瓦器,统统以微尘为性,以微尘为相。无明、无漏二种法,统统依着真如缘起,所以「皆同真如性相」。
再讲到前文,一切法皆真,一切法皆如,真如在哪里呢?就在一切法上,一切法皆以真如为性。那么真如的相呢?就是一切法的相。所以无漏法、无明法统统会到真如,「皆同真如性相」,这叫法法皆真、法法皆如,也就是《金刚经》讲的:「一切法皆是佛法。」懂得这些道理,你就随处可以开悟,随处可以证圆通。十八界、二十五圆通,都是三界以内的有漏法,也就是无明法,你能会到真如,就能证得圆通。
申三、引证(分二)
酉初、正引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真如义故,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酉二、释疑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
「申三、引证」,引经证明,分二科。「酉初、正引」,「是故修多罗中」,「修多罗」就是佛的经典,所以佛经中,「依于此真如义故」,依着一切法皆是真如,同相之义。「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说一切众生本来不生不灭。「入于涅槃」,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
「菩提之法」,你要证得涅槃,涅槃是个理果,得有菩提智才能证得成,菩提智是本来具有的,不是可以修出来的,「非可修相」,不是可修之相。「非可作相」,不是可造作之相,是你造作的,绝不是真正的菩提智。因为本来有,不应该说「得」。本来没有,现在有才叫「得」。「毕竟无得」,菩提果本来具足,无欠无缺,说什么得呢?众生本来就入于涅槃,本来就有菩提果,这是经上说的,下面要辨明这个道理。
「酉二、释疑」,解释疑惑。怀疑:你说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他的菩提果也是现现成成,那么众生都是佛了,佛有报化二身,报身,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好有无量庄严;化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些众生怎么都苦苦恼恼,现不出来如来报化二身的色相呢?这里辨明这个道理。「亦无色相可见」,因为色相是虚幻之法,没有色相可见。既然没有色相可见,为什么诸佛有报化二身的色相呢?下面再辨明,「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不是真实的。凡夫、二乘见到化身佛,大乘菩萨见到报身佛,是随着众生染业幻化出来,并不是真实佛有色相可以见到。
「非是智色」,前文觉义里面有如实空、如实不空,这里讲如实不空的道理,「智色」是智慧之色,就是本觉里面具足的无漏功德,它是不空的。「不空之性」,不是相,言性是有的,但是它不是凡夫看见的色相。为什么呢?「以智相无可见故」,因为智相是本觉理体无漏功德的不空之性,没有可见之相,智相是见不到的。所以真正佛的法身是无相的,报化二身,是随众生的根机,也就是随众生的染业现出来的相。
同相讲完了,一切无漏法、无明法,都是真如性相,就依着同相真如之义,经上说:众生就是佛,入于涅槃,得菩提果,这样辨明了。
未二、异相(分二)
申初、喻
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
「未二、异相」,再讲异相,分二科。「申初、喻」,先说个比喻。「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都是微尘做的瓦器,但是已经做成瓦器,按瓦器的相讲,各各不同。你要是造佛像、菩萨像,一定把它供在供桌上;你要是造饭碗、菜盘,一定摆在饭桌上;你要是造大便器、小便器,一定把它放在床底下,因为有种种不同的异相。
申二、合
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故。
「申二、合」,用法来合。「如是无漏无明」,这是异相,要用下面两句解释差别不同,句型应是:「如是无漏,随染幻差别;如是无明,性染幻差别故。」这是中国的文法,因此有人怀疑《大乘起信论》是中国人造的,因为这种句子梵文上没有。我跟同学分辨过,翻译的时候有负责润文的人,他通中国文法,所以润出好的句子 。「如是无漏」,就是觉,始觉、本觉是随染幻之法起的差别,本性没有差别,始觉同于本觉,本觉理体只有一个,哪有差别呢?那么怎么现出来始觉、本觉各有差别相呢?随着染幻起的差别。「如是无明」,无明以差别为性,众生以差别为性,诸佛以平等为性,诸佛本性就是平等的,众生的本性就是差别。你懂得这个道理,拿事实证明:人道当然不同于畜生道,同样是人道,却一个人一个样子,就是同一个母亲,生出来的小孩也不一样,纵然是双胞胎也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众生以差别为性,决定不同。我们讲堂四十几个学生,面孔大致相同,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两个耳朵,但是各各不一样,要是一样,就不能认识清楚了。怎么不同呢?众生以差别为性,是由无明转生的,无明之性就是差别的,这样才是异相。有异相,有不同,你先把它分清楚,再会归同相。不然你讲同相,不讲异相,就是笼统真如,颟顸本性。把这个分别清楚了,无漏是无漏,无明是无明。无明无性,是依着真如随缘起的业识,会归真如,一切法皆真如。
卯二、释上生灭因缘(分二)辰初、明生灭因缘义(分二)
巳初、总标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
「卯二、释上生灭因缘」,「上」是上文,指着立义分。立义分有一句:「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解释分,完全是解释立义分。立义分,解释心生灭门,「是心生灭因缘相」,这一句的解释分,分三大科,「卯初、释上心生灭」,解释心怎么生灭?由根本无明生出来枝末无明,于是三细六粗,都属于心的生灭。已经解释完了,下面解释「卯二、释上生灭因缘」,怎么会生起生灭心呢?有因、有缘,解释生灭的因缘。「卯三、释上生灭相」,解释生灭因缘的相。
心为什么会生灭?因缘有二重:第一重,阿黎耶识不守自性,就是真如不守自性,真如有不变、随缘二种义,随着染法生染法,随着净法生净法。依着真如缘随之义,也就是阿黎耶识不守自性,是生灭因。根本无明熏动心体,是生灭缘,生出来三细的因缘。第二重,根本无明是生灭因,妄境界是生灭缘,生起六粗的因缘。下面生灭因缘的义理,「辰初、明生灭因缘义」,说明生灭因缘的义理,分二科。「巳初、总标」。
「复次生灭因缘者」,重复次第讲到生灭因缘,「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众生就是我们这些凡夫。《会阅》上解释,依着诸识生灭,相集而生,叫做众生。「依」,《大乘起信论》在生灭门中,用「依」字。依着这个,才生起来那个。依着心、意、意识转生。先讲普通的解释,再讲《大乘起信论》的解释。普通的解释,就是法相宗,也是讲心、意、意识。心就是第八识,意就是第七识,意识就是第六识。第六识是依着第七识生起来,叫做意识,白话叫做意的识。心、意、意识包括八个妄想心,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都包括到意识里面,法相宗这样解释,法性宗也依着这个解释。禅宗不咬文嚼字,不用这些法相。禅宗叫你参话头,开示你要离开心意识参,离开你第八识的心、第七识的意、前六识的意识,就是这八个心王统统离开,你再参话头。我们凡夫离开八个识,还有什么参话头的心呢?就是不好懂才叫你参,你离开心意识,结果你能参明白,明心见性,你就知道离开心意识,另外有一个心。
《大乘起信论》不是讲法相宗,讲的心、意、意识,不是指着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造的,他不是杜撰,不是臆说。杜撰,是凭空想出来,臆说,是依着妄想心说出来。有大乘经作根据,《楞伽经》讲得最清楚,就是心、意、意识,所以不一定扣到法相宗里面讲,这个道理要明白。
巳二、别释(分二)
午初、问
此义云何?
「巳二、别释」,分二科,「午初、问」,「此义云何?」众生怎么有生灭的因缘?就是依着心、意、意识转,这怎么解释呢?这个不是问难的问,是完全不懂,请开示的问。
午二、别显示(分三)
未初、释所依的心
以依阿黎耶识,说有无明。
「午二、别显示」,分别显示,分三科。「未初、释所依心」,依心、意、意识,先解释所依的心。「以依阿黎耶识,说有无明。」它所依的心,就是阿黎耶识这个心,就是如来藏。如来藏是真如变的名字,因为真如在缠,叫如来藏,在众生份上,缠就是烦恼,在众生烦恼之中,给它取个名字,不能叫真如,就叫如来藏。如来藏,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再给它变个名字,叫阿黎耶识,就是变了一个根本的妄想心。依着阿黎耶识才说有个无明,因为阿黎耶识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有个生灭法在里面,那个生灭法就是无明,所以依着阿黎耶识这个道理,可以说有个无明。无明熏动阿黎耶识,就生起来生灭。
未二、释意转(分三)
申初、略明
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
「未二、释意转」,转者,生起之义,解释意转,有五种名字,分三科。「申初、略明」,简略说明。《大乘起信论》上讲意,有五种意、五种名、五种义理。「不觉而起」,这就是无明业相。先说三个细相、三个细妄想心,「能见」,再动,就起能见相。「能现」,就是境界相,一动,再动,三动,能现境界。现出来境界怎样呢?「能取境界」,这就是智相。「起念相续」,妄念生出来,念念生灭相续不断,这就是相续相。这是五种意先说出来,名字下面再说。
申二、广辨(分二)
酉初、标
此意复有五种名。
「申二、广辨」,广为辨明意转,分二科。「酉初、标」,「此意复有五种名。」《大乘起信论》上讲的意,一共有五种名。
酉二、释(分五)戌初、业识(分二)
云何为五?亥初、标一者名为业识。亥二、释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酉二、释」,解释五种意,分五科。「戌初、业识」,再分二科,「云何为五?」哪五种名呢?「亥初、标」,把它标举出来。
「一者名为业识」,第一个业识,就是前面讲的三细六粗,三种细相的第一种无明业相。前面是按相讲,都叫做相,这里是按识讲,识者,了别为意。它能了解外境,了别一切法。所以按识讲,无明业相,这里叫业识。
「亥二、释」,「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这就是前面「申初、略明」的「不觉而起」,「不觉而起」,没有说出名来,就是「无明业相」,这里叫业识。怎么会动起业识呢?由根本无明之力,就是阿黎耶识具有的生灭法,叫根本无明。由根本无明熏动阿黎耶识的心体,于是不觉心动,这是第一个动相,叫业识,业就是动意。
戌二、转识(分二)
亥初、标二者名为转识。亥二、释依于动心,能见相故。
「戌二、转识」,第二个名字叫转识,分二科。「亥初、标」,「二者名为转识。」「亥二、释」,解释。「依于动心,能见相故。」一动,动出来第一个细心,叫业识。再动,起一个能见的功能。你因为「不觉而起」,「起」就是动了。你觉了就不动,就没有业识,哪有能见的识,哪有转识呢?转者,生起之意。一动、再动,叫转识,生起「能见相」出来,就是前面第二个细心。
戌三、现识(分二)
亥初、标三者名为现识。亥二、释(分三)角初、法所谓能现一切境界。角二、喻犹如明镜,现于色像。角三、合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
「戌三、现识」,分二科,「亥初、标」,「三者名为现识。」「亥二、释」,解释,再分三科。「角初、法」,先讲现识的法义。「所谓能现一切境界」,怎么叫现识呢?现识有一个功能,一切境界都能现出来。「角二、喻」,说个比喻。「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等于光明的镜子,有现像的功能,一切色相都能现出来。「角三、合」,用法来合比喻。「现识亦尔」,现识也跟镜子现相一样,「随其五尘」,「五尘」,就是色、声、香、味、触。「对至即现」,只要五尘的境界,对着现识,就能现出相来。「无有前后」,先现色尘,或先现声尘,没有前后的次第。「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因为现识任运自然,常在五尘之前,它不落在后面,就如镜子摆在那儿,什么境界来就现什么,先照先现。
戌四、智识(分二)
亥初、标四者名为智识。亥二、释谓分别染净法故。
「戌四、智识」,分二科,「亥初、标」,「四者名为智识。」就是六粗的第一个智相。「亥二、释」,解释。「谓分别染净法故」,智识是个分别心,染法、净法,分别得很清楚。《大乘起信论》讲这五种意,也就是讲到三细六粗的妄想心,讲到第四个,跟前面一样,三个细心不缘外境,到了第四个智相,这里叫智识,缘外境的功能特别强。前面第三个现识,「随其五尘,对至即现」,五尘,就是心外的境界,不过它力量不强。第四个智识,就是分别心,缘外境的力量特别强,它分别染净诸法,分别得很清楚。
戌五、相续识(分二)
亥初、标五者名为相续识。亥二、释以念相应不断故。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
第五个叫相续识,意分成五种名,三个细妄想心,二个粗妄想心,相续识,再分二科。「亥初、标」,「五者名为相续识。」「亥二、释」,解释。「以念相应不断故」,因为生灭心的妄念,与外面的境界相应。心与境相应,念念不断,外面的境界不断,妄念也不断。不断的相应,叫相续。相续识能住持过去、现在、未来之业。我们学佛法要通三世,今生的果报,一定由前生的业因来的。果报为什么差别不同?一个人的果报,为什么有时候好,有时候坏?因为前生种的业因复杂得很,还不是一生、二生,推到前生前世、多生多劫,谁给它住持呢?就是这个意,有相续识的功能,叫它相续不断。「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你前生前世造了善业、恶业,业无形无相,怎么带到今生今世来遭果报呢?就是相续不断的意住持着。你来转生,相续识把前生前世的业带来了。「令不失故」,不失,就是不会错误。不是住持到今生叫你遭果报,把前生的善恶业报掉就算了,它还有一种功能,「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在人说人,我们现在遭了人的果报,前生前世造的善恶业,由相续给带来,它又把今生新造的业,成熟到未来,未来你受苦受乐,还是相续识的功能。这是讲它相续不断,能连续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不断。
怎么证明有相续识呢?「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现在」,是今生今世,「已经」指过去。今生今世忽然想起过去的事,都是相续识的功能。「未来之事,不觉妄虑。」未来的事情还没有来,要思虑,现在叫计划。谁在计划?就是相续识,未来的事,要打妄想在那儿思虑。
申三、结归一心(分二)
酉初、正结属心
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申三、结归一心」,上面五种意,就是一个意。是由阿黎耶识过来的,结归一心,分二科。「酉初、正结属心」,这就结归「三界唯心」。「是故三界虚伪」,三界一切诸法,统统是一个阿黎耶识心,三界都是虚伪之法,都是些不实的因缘生起的法。三界一切诸法,染法、净法都是因缘所起,没有本体就是虚,还把虚的相隐藏起来,看起来像真实的。「唯心所作」,统统是由阿黎耶识心作出来的。前面讲过:无明熏动阿黎耶识,才起五种意。
「离心」,离开阿黎耶识心。「则无六尘境界」,就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境界。这一句话跟法相宗相通,法相宗是大乘始教初门,讲「唯识无境」,空境不空心,就是这种道理。外面的境界不出六尘境界,统统是虚伪不实的,完全是阿黎耶识心随缘变成的。
酉二、释疑广辨(分三)
戌初、问
此义云何?
「酉二、释疑广辨」,解释这个疑难,再广为辨明,分三科。「戌初、问」,「此义云何?」一切三界诸法,在生灭法中,有染法、净法,怎么都是阿黎耶识心生出来的?阿黎耶识心只有一个妄心,怎么生出来三界一切诸法呢?
戌二、答
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
「戌二、答」,答复。「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因为一切诸法,包括三界以内一切染法、净法,皆从阿黎耶识心生起。由阿黎耶识心再动出个妄念,这个妄念一动再动,动出来三界一切诸法。就是一切境界,依着「妄念而生」,再推本寻源,寻到阿黎耶识心,从心而起。由心里起妄念,再生出来一切诸法。「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众生不了解,以为心外有一切诸法、一切境界,天天打妄想、起分别,分别心外的境界,不晓得心外的境界,就是自己的心。分别过来、分别过去,还是「分别自心」。
下面再加个问难,我分别的境界,我都看见、听见、感觉到,你说我分别我自己的心,我怎么没有看见我的心呢?「心不见心」,要有二个心,一个能见的心,一个所见的心,你才能看到。只有一个妄想心,心不能见心,我的心什么样子?一个心看不到,「无相可得」,心是无相之法,没有相可见。没有相可见怎么知道有个心呢?它能生一切法,能生一切染法、净法,那是它的用。它有用,一定有体,没有体怎么起用呢?比如电没有形相,但是你不能说没有电,没有电怎么发光呢?发光是它的功用,用从体生,一定有电的体。由电的功用,就证明有电的本体,那么由能生一切诸法的功用上,证明一定有一个妄心。但是心是无相之法,你不能看见,将来你用功修行,返妄归真,你才知道它有粗细之相,叫做「唯证相应」。用功的时候,发现妄心,也发现真心无形无相,发现你就证得了。妄心分四个相:生、住、异、灭,你觉到灭相,灭相没有了;你觉到异相,异相没有了;你觉到住相,住相没有了;你觉到初相(生相无明),初相没有了。但是你得要用功返妄归真,才能觉照它,因为妄心是无相的。怎么知道有妄心?因为它有生一切法的功能。《会阅笔记》解释不是二个法,叫做「刀不自割,指不自触。」刀是能割的,不会自己割。指头是能触的,不能自己触自己,就如「心不见心」,心只有能见,没有所见。分别出所见,还是妄想分别出来的,实际妄心只有一个。
戌三、结(分四)
亥初、结相属心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亥二、举喻以况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亥三、释外伏疑唯心虚妄。亥四、反验唯心,显境成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戌三、结」,总结,分四小科。「亥初、结相属心」,结这个相属于心。三界以内一切诸法,包括染法、净法,统统是由无明生起。就是三界以内一切法都是不觉之相,不觉就是无明,完全是无明之相,从无明生出来。把三界一切的法相,结归属于妄心。「当知世间一切境界」,包括六尘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妄心能住持一切六尘境界。
「亥二、举喻以况」,举譬喻说明。「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所以一切法,等于明镜能现一切色相。「无体可得」,只能现出相,没有体可得。就是一切法都有相,没有体,它的体是无明妄心。再推上去,无明妄心没有体,它的体是真如。这里只推到妄心,叫三界唯心。
「亥三、释外伏疑」,解释以外伏除疑难。「唯心虚妄」,三界以内一切诸法,等于镜中像没有体,只是唯心所生,所以三界诸法都是虚妄的。唯心,没有六尘境界。唯心无境,只是一个妄心,就证明外面的境界都是虚妄之法。这里还没有推论到「妄心虚妄,唯是真如。」这里唯心不说真心,就是阿黎耶识心。
「亥四、反验唯心,显境成妄。」拿现在的境界,反过来验明它是唯心,显这个境界成一个妄境。「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我们回光返照自己的心,一切法都是由心里生的,不是无始以来就有一切法。我(道源)拿这两句文降伏自己的烦恼,很得利益。我当了几十年法师,大家都说道源讲经讲得好,这样害了我,就招来嫉妒障碍。这嫉妒障碍惹我生气,但是我不能报复,要怎么观想呢?他欺负我,是我前生前世欺负他,嫉妒障碍他,我没有宿命通,我前生前世是否嫉妒障碍他,我不知道。但是他现在嫉妒我、障碍我,真叫我生气,我是净土宗,我念阿弥陀佛,拿佛珠念,不得力。一方面念佛,一方面生气,气那个嫉妒我的人,没有念到阿弥陀佛上,还是念到那个人上。打坐,根本没有功夫,坐下来更气,简直没有办法!后来我想起《大乘起信论》这两句文,念这两句文,比念佛有力量,比念《大悲咒》有力量。你为什么要气他?都是你心里生了心,起了分别,「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念佛不得力,就换念这两句,为什么不把心灭下来呢?念着念着,气就消一点,再念……气消了,很得力量。诸位同学试试看!要是你念《大悲咒》很有力,你不要念这两句;你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很有力,也不要念这两句。要是试验了都没有力量,你的烦恼贪心、瞋心、愚痴心起来,你对治不了,念这两句看看!你贪,有所贪的境界,贪的境界是虚妄的,是你的心生出来的。你瞋,有所瞋的境界,所瞋的境界,是你的心里生起来的。你心不生,哪有贪的境界?哪有瞋的境界?你把心灭下来,可贪的境界空了,可瞋的境界也空了。那么你就证明,一切法唯心,都是一些虚妄不实的法。
未三、释意识转(分二)
申初、标复次言意识者。申二、释(分五)酉初、约人辨粗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酉二、出其惑体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酉三、明执所依缘随事攀缘,分别六尘。酉四、制立其名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酉五、明识起所依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上来广明生灭因缘义竟
「未三、释意识转」,解释意识转,分二科。「申初、标」,「复次言意识者」,说了意,再重复次第讲意识。「申二、释」,解释,分五小科。「酉初、约人辨粗」,先就凡夫位辨明意识,是很粗的一个妄心。「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取着」,是执取、执着。意识从哪里来?还是妄想心。由阿黎耶识的妄想心生出来意,由意分成五种名,心法无形无相,按义理上分五种,这个意识,是前面第五种相续识,在凡夫位上,越执着越厉害,叫做「意识」。
「酉二、出其惑体」,惑是烦恼,把意识的烦恼体举出来。「计我我所」,这就是我执,在凡夫份上还谈不到法执。里面执一个我,外面是我所,外面所有的一切法,完全归我所有。「种种妄执」,妄执的不是真实的,虚妄之法他要执,里面执着我,外面执着我所,这就是凡夫取着转深,我、我所,合起来就是我执,是个惑体。
「酉三,明执所依缘」,他执着所依的是什么缘呢?「随事攀缘,分别六尘。」他所依的缘,就是六尘境界,都是事相,随着事相就攀缘。「缘」就是缘虑,把心思缘虑到外面的境界,叫攀缘。等于猴子攀树一样,它一定要攀树枝。我们的心执着外面的境界,一定要攀缘外面的境界,眼睛看见色尘,就攀缘;耳朵听见声尘,就攀缘,分别六尘境界。
「酉四、制立其名」,制定安立一个名字。「名为意识」,就是由前面相续识,取着转深,叫意识。「亦名分离识」,既然攀缘六尘,一定有六个识,但是《大乘起信论》不说其名,叫做分离识。本来一个意识,分出六种作用,但是没有说出六个识的名。《楞严经》说:「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推本推到阿黎耶识,是依着真如起的,不是一个精明之心吗?分成六个识,分开来有六个,还是个和合。以前我听老法师讲开示说:本来一个识,分成六个识。等于一间房子里面关了一只猴子,这一间房子有六个窗户,这只猴子从第一个窗户探出头来,就说是第一个窗户的猴子。从第二个窗户探出头来,就说是第二个窗户的猴子,实际这间房子里面只有一只猴子。这就是分离识的意思,还是那一个意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它是分别事相的识,分别六尘境界,六尘境界都属于事相,叫做分别事识。
「酉五、明识起所依」,辨明分别事识怎么生起来?所依的是什么?「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分别事识怎么生起来?依着三界以内的烦恼,三界以内的烦恼有见烦恼、爱烦恼。这二种烦恼在凡夫位上是增长之义,增长,就是增益生长。凡夫是被烦恼所转,他根本不知道是烦恼,烦恼越来越多,叫做增长,就是增加、生长,越长越大,就成了一个分别事识。「见爱烦恼」,就是见思二惑,三界以内的烦恼,就是见思二惑。小乘人用功单断见爱二种烦恼,也就是见思二惑断尽了,就证阿罗汉果,就是所作皆办。大乘是连三界以外的尘沙惑、无明惑都要断掉。小乘人不知道三界以外还有惑,他只断三界以内的见思二惑,就超出三界。但是你要记着:大乘不是不断三界以内的烦恼,他先断见思二惑,再断三界以外的尘沙惑、无明惑。三界以内的见思二惑,属于我执;三界以外的尘沙惑、无明惑,属于法执,想断法执,必须先断我执。虽然大乘菩萨用功,是我法二执一起断,但是任运自然先断我执,所以三贤位的菩萨法执未破,我执先破,就是三界以内的见惑、思惑都断了。见惑也叫迷理之惑,苦集灭道之理,他原来不懂,现在四谛法的道理,他统统明白了,这一明白,一切明白。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惑,一下子断掉,他就证初果,这就是见道位的惑,叫做见惑。见道,就是亲自悟到四谛之理,我们现在懂得苦、集、灭、道四种,是依文解义在分别,没有悟到真正的理。要是悟到你至少是个初果圣人,见惑破掉了。
思惑,是由思虑而成。思惑,就是「爱」分三界来断:欲爱、色爱、有爱。欲界的众生,以男女淫欲之爱为根本,其他的都爱,但是欲爱最重,叫做欲爱。欲爱不断,你超不出欲界,所以小乘人用功,断了见惑,要断思惑。断思惑分三界,先断欲界,欲界分九品,断了前六品,证二果;断了后三品,证三果,欲界的惑很难断!上二界,色界有色爱,他不贪淫欲之爱,五欲之爱都没有了,但是他爱禅定,爱他的清净色身,叫做色爱。到了无色界,色身空掉了,可是生死没有了脱,叫做有爱。「有」者,有生有死,三界还是出不去,生死轮回还是没有完全解脱,所以叫做有爱。见烦恼和爱烦恼所分成的欲爱、色爱、有爱,叫枝末无明,合起来有四个住地:见一处住地,就是三界以内的见惑,一处把它断掉,不分三界,一断一切断。思惑分成三个爱,叫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住地」二字怎么讲?本为末依,叫「住」,本能生末叫「地」。等于地上生万物一样,所以叫做「住地」。根本无明,叫无明住地,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枝末无明依着根本无明,叫做住;根本无明能生枝末无明,叫做地,无明住地和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合起来叫五住地烦恼。
经论上说成了佛:「五住究竟,二死永亡。」「五住究竟」,就是五住烦恼统统断灭。「二死永亡」,生死有二种: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五住既然断灭,生死之因断掉,生死之果也就亡了。三界以内分段生死,亡;三界以外变易生死,亡,二死永亡。五住究竟,二死永亡,就成了佛。
前面那五种意,合起来一个意,还观想不清楚,根本无明更观想不到。这里说凡夫是依着意识打妄想,这个意识叫分别事识,一天到晚分别六尘境界,而且越分别越厉害,它是增长之义,叫「取着转深」。我们学了佛法就要用功,先要空外面的六尘境界。六尘境界爱与不爱,都是自己心里分别出来,分别过来、分别过去,还是分别自己的心。分别它作什么呢?一切皆是虚伪,一切皆是空华,那么就回到心里来,把细的妄想断掉,返妄归真,就成了佛。「上来广明生灭因缘义竟」,上来广为辨明生灭因缘的义理讲完了。
辰二、显所依因缘体相(分二)巳初、略明缘起甚深(分二)午初、标叹甚深(分二)
未初、牒上所说,依根本无明,起彼静心,成业等识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未二、正叹甚深(分三)申初、凡小非分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申二、菩萨分知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申三、唯佛穷了唯佛穷了。
生灭因缘分二科,「辰初、明生灭因缘义」,解释生灭因缘的义理。「辰二、显所依因缘体相」,显示生灭因缘所依的体、相,这个相是即体之相,再分二科。「巳初、略明缘起甚深」,佛教讲一切法怎么生起?缘起。小乘教叫业感缘起,一切众生从哪儿来的?造了众生业,才生为众生。怎样能了生脱死,超出三界呢?得修无漏业,还是业感缘起。大乘初门,叫阿黎耶识缘起,阿黎耶识里面有染法、净法,有觉义、不觉义。染法从哪儿来的?从阿黎耶识来的。净法从哪儿来的?从阿黎耶识来的,就是阿黎耶识缘起。再高一步,大乘终教,叫如来藏缘起、真如缘起。《大乘起信论》属于终教,如来藏缘起就是真如缘起。那么再高,高到圆教,叫法界缘起。「缘起」二字,诸位同学要特别注意!将来研究学理,这二字要好好研究,小、始、终、顿、圆,一切佛教的义理,都包括在这二字里面。《大乘起信论》讲终教的道理,说到生灭因缘怎么缘起?「缘起甚深」,这个道理不是浅显的道理,不是可以随便明白的,分二科。「午初、标叹甚深」,先标举出来,赞叹缘起之理很深,再分二小科。「未初、牒上所说,依根本无明,起彼静心,成业等识。」上面讲过,根本无明把不动的静心给动了,才变成业识。由业识而转识而现识,才变出来三细六粗、五意六染,才变出众生。那么根本无明怎么动了静心,成了业识,这个道理甚深甚深!下面再讲正文。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五种意加上意识,又名分别事识,一共六个识。这六个识,不是平常讲眼、耳、鼻、舌、身、意那六个识。就是根本无明熏习不动的静心,这一动,就起了业识,由业识越转越多,转成五种意,转成意识。下面就说这个道理,不是凡夫、二乘位内的事情,在凡夫、二乘的本位以内不会了知的。
「未二、正叹甚深」,分三小科,「申初、凡小非分」,「非凡夫能知」,凡夫根本迷而不知,天天在受苦还以苦为乐,他迷了再起颠倒,当然不知道缘起甚深的道理。「亦非二乘智慧所觉」,二乘能证得我空,超出三界,了脱生死,但是他的智慧不够。「觉」就是知,二乘人比凡夫有智慧,比大乘,他还是愚痴、颠倒。怎样愚痴呢?他只知道六个粗相,不知道三个细相,就是愚痴。颠倒呢?他把三个细相,当成证得涅槃的清净境界。所以凡夫的愚痴颠倒,大家容易了解;二乘人的愚痴颠倒,不学大乘佛法不知道;菩萨知道吗?也不容易知道。
「申二、菩萨分知」,菩萨可以分知,他知道一部分、二部分。菩萨五十一个因位,这里不开等觉,等觉合到十地菩萨里面。「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初正信」,就是十信位,十信位是大乘根性,还是教外凡夫,但是他依着圣言量,佛说什么,就相信什么,他在大乘经上学道理,起了正信之心。「发心观察」,由正信到初住。初住,叫发心住,包括下面九个住,再包括十行、十回向。十信三贤,这四十个位子的菩萨都得观察。最初十信位菩萨,依着圣言量,像我们算是初发信心的人,佛怎么说,我们怎么信。说根本无明熏动静心起业识,我们就相信,怎么熏动静心起业识?我们还是不能详细知道,只是依文解义。到信心成就,入了初住以后,十住、十行、十回向,「发心观察」,观察,就是修观想,他在观察修行,要想证得。三贤位没有亲证法身,到登地以后的菩萨,就是十地位的菩萨,才亲证到法身。
「若证法身」,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得少分知」,从初地算起,初地知道一分,二地知道二分,如是地地高,地地证,证到第十地,不开等觉,等觉合到十地菩萨里面。「乃至菩萨究竟地」,就是第十地。「不能尽知」,还有一分生相无明,就是根本无明最初一念妄动不知道。生、住、异、灭这四个无明的相,灭相、异相、住相,他都能远离、都能知道,生相无明还是不知道。
「申三、唯佛穷了」,唯独佛能穷尽明了。佛在菩提树下打坐的时候,就是用这个功夫,叫金刚喻定,一念相应慧起来的时候,把生相无明断掉,他才知道初心,最初一念妄动。根本无明熏成动心,是什么样子?他知道了,没有初相,已经把它照空了。根本无明熏动静心,起业相,这道理甚深!凡夫不知,小乘不晓,菩萨随分知,不能究竟知,唯独佛完全穷尽明了,这就是讲缘起甚深。
午二、释深所以(分二)
未初、问何以故?未二、答(分三)申初、即净常染(分三)酉初、缘起体(即因)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酉二、发缘起之由(即缘)而有无明,酉三、显缘起之相(即不染而染)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申二、即染常净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申三、结成难测是故此义,唯佛能知。
「午二、释深所以」,解释这个道理怎么这么深,十地菩萨还不能完全知道,唯独佛穷尽明了,分二科。
「未初、问」,「何以故?」根本无明熏习动了静心,成了业识,道理怎么这么深呢?「未二、答」,回答,分三科。「申初、即净常染」,道理就深在这里,本来是个清净心,可是常常变成染心,不是一下染,一下不染,在众生份上常常染,再分三小科。「酉初、缘起体(即因)」,讲缘起的体,就是因。前面讲生灭的因缘分二重,第一重,自性清净心为因,根本无明是缘,所以先说生灭之因,找到它所依的心体。「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是心」就是生灭心,生灭心从根本以来,就是自性清净心。
「酉二、发缘起之由(即缘)」,它怎样缘起生灭法呢?「缘起」,有缘才能生起。「而有无明」,无明为缘,自性清净心是因,这是第一重因缘。自性清净心,就是阿黎耶识心,也就是如来藏心,分为生灭、不生灭,这是指着不生灭那一部分,叫做自性清静心。「而有无明」,先有自性清净心为因,后才有无明为缘。实际没有前后,有自性清净心,就有无明,这二个都是无始的。没有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同时有的。为什么?在众生份上就是这样。那么自性清净心怎么被无明所染呢?前面讲过,它不守自性,就是真如随缘的意思。真如有二种义理:一种不变,二种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它随缘随生灭之缘,随无明之缘,这就缘起了。这是《大乘起信论》上所讲的真如缘起,也叫如来藏缘起,就是讲到真如随缘之义,可是跟唯识法相讲的不一样,各有界说,唯识法相,真如不受熏,坚如金石,所以生灭只讲到阿黎耶识,这就是讲终教要通到真如上,通到自性清净心上,它不守自性,能随无明之缘,这样就即净而染了。前面一再举譬喻,比喻大海的水不守自性,能随风的缘,本来是静水变成动水,起了波浪。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大海的水是这个样子,它虽然起了波浪,它湿性不变。还有一个譬喻,譬喻黄金,黄金就跟真如一样,它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黄金是世间的宝物,它怎么成宝呢?你把它随着你的因缘造成种种器具,黄金一点都不变更,它随缘而不变,因为它不变才能随缘。比方面粉它不是宝物,它的本体会变,本体会变它随缘,随了一部分,随你做馒头、包子、面条、饺子都可以,但是面粉造不出来庄严器具,它的本体变了。黄金则不是,黄金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你把黄金造成佛像、菩萨像、罗汉像,随十圣之缘,变成十圣宝。你把它造成上帝、天公、金人,或者金狗、金鬼,它就随六道众生变成凡夫相,但是它本体不动。这是在生灭门中讲染法,它即净而常染,都是随着无明之缘,被无明熏动了。
「酉三、显缘起之相(即不染而染)」,再讲自性清净心的缘起之相,就是不染而染。「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前面自性清净心被无明所染,生起业识、转识、现识三个细的染污心,再分成下面六个粗的染心。细的染心、粗的染心,都是染污的心,自性清净心变成染污相了。
「申二、即染常净」,「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道理之深就在这里,本来是自性清净心,不应该染污而被染污了,染污了该随着染,它还常恒不变。《会阅》上引证《胜鬘经》不染而染,染而不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难可了知。」本来是个清净心,被无明所染,这个道理很难了知;不染而染了它本体不变,染而不染,这个道理很难了知。
「申三、结成难测」,结成道理甚深难测。「是故此义,唯佛能知。」以是之故,清净心变成染污心,又恒常不变,这个道理甚深,只有佛能知。
巳二、广显缘起差别相(分二)午初、显前缘起体相(分三)
未初、释上不变之义
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
「巳二、广显缘起差别相」,分二科,「午初、显前缘起体相」,跟着上面的体相说下来,再分三科。「未初、释上不变之义」,清净心已经变成染心,为什么又恒常不变呢?「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心的体性,变成染心之相,在那儿生、住、异、灭有变化。它的心性、本性没有念,有妄念才叫妄心,它根本没有妄念,所以叫「不变」。
未二、显上无明缘起之由
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未二、显上无明缘起之由」,显上面所说心性不变的心体,被无明缘起的缘由。
「以不达」,无明从哪儿来的?还是自性清净心,它里面含了一个不觉的义理,不能了达,就是不能明白了知,不能通达。「一法界故」,「界」作「性」字讲,法性平等一相的义理,无差别的义理,他不懂。因为不能通达平等唯一无二的法性之故,「心不相应」,跟真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忽然间念起,取个名字叫无明。无明就是动了念,才叫「无明」,《大乘起信论》前文有一句:「离念相者,等虚空界。」那就证得法身。真心本来无念,因为里面有一个不觉的义理,他不了达一法界平等之相,忽然间动了个念头。《会阅》说这个「忽然」是「无前」的忽然,不是「有始」的忽然。无明无始,没有哪一法在无明之前,一切染法的本源,都从无明生出来,所以这个忽然不能解释为「有始」、「有前」的忽然。这个忽然是无始,所以无明叫无始的无明。诸位要记得:它跟真如一样,跟自性清净心一样,无始。真如是无始无终,无明是无始有终,你只要修行,就可把它断掉。讲它无始,就是「忽然念起,名为无明。」研究这个忽然,只能够依着《会阅》讲,无前的忽然,无始的忽然,因为在众生位上,只能推论到这里。你成了佛才完全知道,现在只能依文解义解到这里。
我们拿事实证明忽然,等于迷了方向,前面有这譬喻:「犹如迷人,依方故迷。」本来是东方,你忽然间一迷,迷成西方。什么时候迷的?忽然迷的。是哪一天、哪一点钟,就算你记得,也不能作为标准。因为你说我哪一天、哪一点钟忽然迷了,那么别人那一天、那一点钟怎么没有迷呢?那个时间不能作为时间性,就叫忽然。譬如海会寺大殿的门朝西,你忽然间想到门是朝东,这就叫忽然,这就是一念不觉。等你正过来,发觉海会寺门朝西,什么时候正过来?等到太阳落到西方,你才正过来。因为太阳落的时候正对着大殿的门,那一定是西方,你就正过来。所以忽然没有时间性,忽然一迷,它就迷了。说个因,依着自性清净心;说个缘,根本没有。迷了方向,前面说「依方故迷」,因为有正确的方向,你才迷。根本没有东南西北,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2-10-26 19:27:18
|
只看該作者
你迷什么?
未三、显上缘起相(分三)
申初、标
染心者有六种。
「未三、显上缘起相」,分三小科。「申初、标」,标举出来。「染心者有六种」,染心有六种。
申二、问
云何为六?
「申二、问」,「云何为六?」哪六种染心呢?
申三、别解(分六)酉初、执相应染(分二)
戌初、障一者执相应染。戌二、治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申三、别解」,分别解释,分六小科。「酉初、执相应染」,六个粗相的执取相、计名字相,合起来叫执相应染。「相应」,内心与外境相应。讲最初的染心,再分二科。「戌初、障」,把名字标出来,先说它的障碍。「一者执相应染」,起这一个染心,能障碍你不能证得法身。
「戌二、治」,对治它。「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执取相、计名字相合起来,叫执相应染。这六个染心,最初的染心什么时候能远离、对治呢?二乘人都有办法,二乘的解脱,就把最初的染心断掉,也就是我执断掉。「信相应地」,就是三贤位的菩萨,能远离执相应染。三贤位的菩萨虽然我、法二执一起断,还是先断我执,先破我执,所以就与信心相应。十信位的菩萨,信心没有成就,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信心不相应。
酉二、不断相应染(分二)
戌初、障二者不断相应染。戌二、治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酉二、不断相应染」,「不断」就是相续心,相续不断。「二者不断相应染」,它还是个粗染心,有内心与外境相应。「戌二、治」,对治它。「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不断的相应染心,就是前面的相续相、相续识,三贤位菩萨知道修方便道,渐渐能舍弃它,可是不能究竟远离。到净心地的菩萨,才能究竟远离。「净心地」,是初地菩萨,初地菩萨豁破一分无明,亲证一分法身。自性清净心,他确实证得一分,叫净心地,能把不断相应染心断掉。
酉三、分别智相应染
戌初、障三者分别智相应染。戌二、治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酉三、分别智相应染」,「戌初、障」,「三者分别智相应染」,就是六个粗相的第一个粗相:智相、智识,也叫分别心、分别智,还是有内心与外境相应,叫分别智相应染。「戌二、治」,对治它。「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这个分别心,是六个粗相中第一个粗相,是粗中之细,初地菩萨不能远离它。二地菩萨叫「具戒地」,具足清净戒法,大乘戒法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我们受了菩萨戒都要学。要三聚净戒完全具足清净,到了二地菩萨绝对不会犯戒,渐渐地离,三地菩萨、四地菩萨、五地菩萨、六地菩萨,分分离。「无相方便地」,是七地菩萨,修无相观,无相观不是正观,是方便观。就是正当的无相观,他还没有得到,他修的是方便道,心里发愿要证得无相,修的是无相方便道,可是他能把分别智相应染心究竟离开。
上面三个染心都是粗的,有内心与外境相应,下面三个染心是细的染心。
酉四、现色不相应染(分二)
戌初、障四者现色不相应染。戌二、治依色自在地能离故。
「酉四、现色不相应染」,分二科。「戌初、障」,「四者现色不相应染」,「色」指外面的境界,这个境界还没有出到心外。把境界出到心外面,那是分别智分别的。这是境界相,内心里面的境界,还没有到心外面,只有内心,没有外境,没有现出心外的境界,所以叫做不相应,只有一个染心,没有外面的妄境。下面三个心都是这样,叫不相应染。
「戌二、治」,现色不相应染,什么时候对治掉?「依色自在地能离故。」色自在地,是八地菩萨,八地菩萨对于色法得自在,外面的山河大地是色法,里面的五根身也是色法。内而根身,外而世界,都属于色法。到八地菩萨得自在,他不生障碍。《会阅》上有解释,他对于色法得自在,「毛容剎海,芥纳须弥。」色法最细最小的是毫毛,最大的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剎,无量无边的剎,叫剎海,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都能容纳在一个毫毛上,这就是色法自在。「芥纳须弥」,芥子是最小的色法,须弥山是最大的色法,芥子能容纳须弥山,这是八地菩萨。再讲到他身体的色法,色心不相妨碍,外面的身体跟里面的心法,不相妨碍。他得自在,自他不分隔,自己的身体跟一切众生不分隔。你看《华严经》,普贤菩萨入色身三昧的时候,在讲堂里面坐着无量数大菩萨,都感觉到普贤菩萨的身体大起来,徧到各个菩萨的身体上。各个菩萨感觉自己的身体,坐在普贤菩萨的身体里面,但是普贤菩萨的身体没有大,自己的身体也没有缩小。这就是普贤菩萨的色身三昧,不可思议的境界,自他不分隔。自己的身体,就是一切众生的身体;一切众生的身体,就是自己的身体,这就是八地菩萨能把现色不相应染心断掉。
酉五、能见心不相应染(分二)
戌初、障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戌二、治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酉五、能见心不相应染」,再讲第五个染心,染心有三个细的染心,第一个是现色不相应染,这是第二个能见心不相应染,分二科。「戌初、障」,「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只有内心没有外境,叫不相应染。「能见心」,就是起能见之心,没有所见,没有外面的境界相应,只有一个能见之心,也就是前面的能见相、转识。
「戌二、治」,能见心不相应染,什么时候可以对治掉呢?「依心自在地能离故。」心自在地,就是九地菩萨。前面八地菩萨是色身得自在,九地菩萨内心也得自在,因为他把能见心远离了。九地菩萨他能知道一切众生的心念,《金刚经》说:「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无量世界、无边众生、无量的心念,如来悉知悉见。九地菩萨也有这功夫,一切众生的心念,他统统知道,他不假功用,任运自然的知道,就是他把能见心远离了。有能见,一定有不能见;有能见,即有所不见。你越起分别,心的功力越小,等你不起分别,能见之心去掉了,功用不可思议,一切众生的心念都能知道。
酉六、根本业不相应染(分二)
戌初、障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戌二、治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酉六、根本业不相应染」,分二科,「戌初、障」,「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这是最细的一个染心,「根本业」,就是妄心的根本,就是第一个业识,叫做无明业相。「戌二、治」,怎样对治掉呢?「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菩萨尽地,是十地菩萨,十地菩萨要离还没有完全离开。为什么要说菩萨尽地呢?没有菩萨尽地,你入不了如来地。由十地菩萨,菩萨地尽了,方便道修完了,才接着修无间道入如来地,才能究竟远离。
染心,本来是从细到粗,要把它对治掉,由粗到细,这个道理很难了解!下面再重新料拣一下。
午二、更重料拣(分三)未初、辨上无明,约治断料拣(分二)
申初、标不了一法界义者。申二、释(分二)酉初、初粗者至初地离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酉二、后细者至佛地尽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午二、更重料拣」,料拣,就是料理、拣择,就像我们在厨房里,把菜料理料理、拣择拣择。分三科,「未初、辨上无明,约治断料拣」,辨明上面说的无明,由对治断灭来料拣无明,分二小科。
「申初、标」,「不了一法界义者」,哪来的无明呢?根本无明,是不了一法界义。「申二、释」,解释,再分二科。「酉初、初粗者至初地离」,「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凡夫位不了解法性平等一相之义,三贤位菩萨学着断,一直断到初地,才能离开粗的染心。
「酉二、后细者至佛地尽」,「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细的染心,要到如来地才能究竟远离。粗的染心、细的染心,就是粗的无明、细的无明,不了解一法界的义理,三贤位菩萨随分学着观察,到初地能知道一分,能离开粗的无明。细的无明,就是根本无明,一直到成佛才能断掉。
未二、释上相应、不相应义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未二、释上相应、不相应义。」前面六个染心,粗的三个染心叫相应染,细的三个染心叫不相应染,是怎样的道理呢?「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心」就是染心,「异」是差别不同,他能念之心与所念之法,差别不同。就是有内心、有外境,有能念、有所念。「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生灭门不但讲染污法,也讲清净法,染法、净法差别不同。知相、缘相是相同的,叫相应。「知相」,是能知的心相,就是你心里想的。「缘相」,是所缘的法相,就是外面的境界。内心能知之相,与外境所缘之相相同。你想到染法,外面的境界就是染法;你想到净法,外面的境界就是净法,能知之相与所缘之相相同。
怎么叫做不相应染呢?「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就是不觉的心,没有外面的境界,所以没有能知、所知。「不同知相缘相故」,不同于前面相应染,有能知之相、所缘之相,只有能知,没有所缘。就是只有里面的妄想心在打妄想,很细,还没有分出外境来,所以叫心与境不相应。怎么叫做相应?有内心、有外境,心境相应。怎么叫不相应?只有一个妄心,没有外面妄境,所以心与境不相应,这样解释就清楚了。
未三、举上染心及无明,约境成二碍义(分二)申初、标立(分二)
酉初、惑障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酉二、智障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未三、举上染心及无明,约境成二碍义。」分二科,「申初、标立」,再分二科,「酉初、惑障」,惑障,就是烦恼障。「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前文说过有二个碍,一个烦恼碍,一个智碍。新翻译叫做烦恼障、所知障。这就是烦恼碍,也就是烦恼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它能障碍你,使你证不得真如的根本智。就是你想证得涅槃,证不得,烦恼碍给你碍到。
「酉二、智障」,前面是讲染心义,染心是枝末无明,再讲根本无明。「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智碍」,就是所知障,能障碍后得智起不来。后得智,是证得根本智以后,自然而然起的业用,叫「自然业智」。自然业智,知道世间一切法不假功用,自然知道,但是被智碍障碍了,你不能知道。
申二、重释(分二)
酉初、问此义云何?酉二、答(分二)戌初、释烦恼碍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戌二、释智碍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上来释生灭因缘竟
「申二、重释」,重新解释。分二科。「酉初、问」,「此义云何?」烦恼碍粗,应该障碍着世间自然业智,怎么障碍真如根本智呢?智碍很细,应该障碍真如根本智,怎么障碍世间自然业智呢?问这个道理。
「酉、二答」,答复,再分二科。「戌初、释烦恼碍」,先解释烦恼碍。「以依染心」,这是枝末无明,因为依着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起了能见的心,再起能现境界的心。现的境界,不了解是自心现的,于是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真如根本智,是无分别智。真如之性平等,无分别智也是平等的,被烦恼碍障碍到,根本智生不出来,真如不能证得,所以违平等性。本来真如是平等无差别的,因为染心,起能见能现,要妄取境界,违背了平等性,所以不能证得真如根本智。
「戌二、释智碍」,「智碍」,也就是所知障,怎么能障碍后得智?解释这个道理。「以一切法常静」,因为世间一切法常静不动,世间法有生、住、异、灭,怎么常静不动?这是按世间法的本体讲,它都是依着真如起的,真如静而不动,一切法都常静不动。所以《法华经》说:「诸法住法为世间相常住,法法皆真,法法皆如。」「无有起相」,没有起动之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但是根本无明不知道,在那儿起知见打妄想,就动出来业相,再动出来能见相,再动出来境界相,与静而不动的法相违背。法法皆真,法法皆如,现在不真不如了,它能障碍后得智起不来。「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后得智有自然的业用,随着世间的一切境界,任运自然,不假分别,统统了知。后得智被障碍住了,就不能了知。智慧有二种:一种根本智,一种后得智。根本智,叫做无分别智。后得智,叫有分别智,它有分别是从无分别起的,分别即无分别,它是自然而知。
「上来释生灭因缘竟」,讲到这里,把生灭因缘这一科讲完。
卯三、释上生灭相(分三)
辰初、标数起问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
「卯初、释上心生灭」,「卯二、释上生灭因缘」,这二大科讲完了。下面讲「卯三、释上生灭相」,我一再解释「释上生灭相」的「上」字,指立义分「是心生灭因缘相」那一句,第一科解释「心生灭」,第二科解释「生灭因缘」,还有「相」字没有解释,这里再解释生灭相,分三小科。「辰初、标数起问」,标数就起问。「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重复次第分别解释生灭相有二种,这是标数。「云何为二?」哪二种呢?这是起问。
辰二、列名略显
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
「辰二、列名略显」,把名字列举出来,简略的显明一下。生灭心一共有二种相,一种粗相,二种细相。「一者麤,与心相应故。」就是与心相应的粗妄心,就是前面说的六染中的三种相应染(执相应染、不断相应染、分别智相应染)。里面有妄心,外面有妄境,妄心与妄境相应,心外有境就粗了。「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就是三种不相应染,就是三种细染心,只有一个妄心,还没有执着心外有境界的时候,所以细。
辰三、广释其相(分二)
巳初、约人对显
又麤中之麤,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辰三、广释其相」,广为解释生灭相,有粗的相应心,与细的不相应心,分二科。「巳初、约人对显」,就人地位、浅深不同,对显出来生灭之相,有粗有细。
「又麤中之麤,凡夫境界。」就是执相应染,内心与外境相应的第一个染心,执相应染最粗,叫粗中之粗。「凡夫境界」是凡夫境界。这凡夫不是没有闻到佛法的凡夫,不是十信位的凡夫,是三贤位的凡夫,叫内凡,教内的凡夫。十信位也是凡夫,是教外凡夫,叫外凡。这是指着内凡,三贤位的菩萨能把执相应染断掉,他的境界是知断的境界。
「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就是六个染心中间四个染心,「粗中之细」,就是「不断相应染、分别智相应染」,这二个比起执相应染,是粗中之细。「细中之粗」,就是「现所见色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也就是能见相、境界相。这二种细的不相应染心,只有内心没有外境,叫细中之粗,这是菩萨的境界,就是菩萨由初地一直到十地。「细中之细」,就是「根本业不相应染」,也就是「无明业相」,也就是「业识」。「是佛境界」,这是佛的境界,也就是生相无明,佛要对治它,把它断掉。这就是解释妄心有二种,有粗有细。
巳二、辨相所依(分二)午初、顺辨生缘(分二)
未初、明通缘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未二、显别因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
「巳二、辨相所依」,粗的染心、细的染心,粗相、细相依着什么呢?分二科。「午初、顺辨生缘」,顺着辨明生灭相生起之缘,再分二科。
「未初、明通缘」,「通缘」,就是普通生起之缘。「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这二种生灭相,就是粗的生灭、细的生灭,都属于枝末无明,统统依着根本无明有的。「未二、显别因」,显它的别因,依着无明为缘,也依着无明为因。怎么解释?前面二种生灭因缘,阿黎耶识是因,根本无明算缘。等到要生起来三个细心,根本无明算因,无明为因生三细。这样因也可以,缘也可以,要看在什么地方解释。「所谓依因依缘」,这二种生灭,依因依缘才能生起来。一切法从因缘生,没有因缘为它所依,生不起来法。「依因者,不觉义故」,在生灭门中有觉义、不觉义,这就是不觉义。「不觉义」,就是根本无明,根本无明有三个名字,又叫不觉,又叫愚痴,怎么愚痴?因为不觉。怎么不觉?因为无明。无明、不觉、愚痴都是染法的根本。「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因为他自己心里现出来的境界,再去分别,分别到心外去,「境界为缘生六粗」。
午二、逆显灭义(分二)未初、正辨(分二)
申初、明通灭若因灭,则缘灭。申二、别显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
「午初、顺辨生缘」,是顺显,顺着说它的生缘,由根本无明生起来三个细的染心、六个粗的染心。「午二、逆显灭义」,返妄归真,反过来显示灭的义理,分二科。
「未初、正辨」,正辨灭的义理,再分二科。「申初、明通灭」,显明普通灭的义理。「若因灭,则缘灭。」这不是顺着说,先灭缘,后灭因,先把外面境界灭了,再灭三个细心的因。这是逆着说,就是反过来说,假若你把因灭掉,缘自然灭。也就是用功,有顿超的根机,他处处要断根,一棵大树,他断掉树根,枝枝叶叶统统没有了,没有因,哪来的缘呢?因为有因才有缘,无明为因,才生三细。以三细为因,才生出来六粗。你把三个细心灭掉,六个粗心就灭了。你把根本无明灭掉,连那三种细心也灭掉。
「申二、别显灭」,分别显明灭的义理。「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生灭为什么只说「灭」呢?因为生灭二字分成二科讲,前面一科是讲它的「生缘」,这里讲它的「灭义」,你把因灭掉,就是根本无明灭掉,不相应心灭。不相应三种细心,都是不相应染,统统断掉。「缘灭故,相应心灭。」你把外面的境界灭掉,也就是空掉,三种相应的染心统统灭掉。
未二、释疑(分二)
申初、问
问曰: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灭?
「未二、释疑」,解释怀疑,分二科。「申初、问」,「问曰」,假设有人问,「若心灭者,云何相续?」外面的缘(境界)灭时,三个相应心就灭,心体灭掉没有心了,里面还有三个不相应细的染心,怎么能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灭?」若是还有一个心体在,就有无明来染污它,那就永远相续才对,怎么说成佛就究竟灭呢?问这二个问题,下面就答复他。
申二、答( 分三)
酉初、法
答曰: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
「申二、答」,答复,分三科。「酉初、法」,先说法。「答曰: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所说的灭,灭的是心相。粗的心相、细的心相,连根本无明也是个心相。由根本无明的心相,才有三个不相应染细的相,再有三个相应染粗的相。六个染心,连根本无明共七种,都是心相。灭是灭心相,根本无明灭了,不相应心灭了,相应心灭了,都是心相灭,不是心体灭。「心体」,是指着本觉,也就是真如,心体是不灭的。
酉二、喻
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若水灭者,则风相断绝,无所依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
「酉二、喻」,下面再说比喻。「如风依水而有动相」,如风依着水才生出来波浪的动相。「若水灭者,则风相断绝」,假若水断灭,风相不能继续下去,风相也断灭。「无所依止」,因为风是依着水而生动相,没有所依的水,风相自然断绝。「以水不灭,风相相续。」因为水不灭,风相才能相续不断。「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风灭了,水的动相随着灭了,动的水,变成静的水,不是水灭,水是本体还在。
酉三、合
无明亦尔,依心体而动。若心体灭,则众生断绝,无所依止。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上来释染净生灭因缘相竟
「酉三、合」,依着法来合比喻。「无明亦尔」,无明也是这样。「依心体而动」,依着真心之体,就是生灭门中的本觉而动,要是没有真心之体给它依止,显不出无明的动相。「若心体灭,则众生断绝」,假若心体灭了,众生不能相续不断,众生断绝,「无所依止」,无明风没有心体作依止,它动不起来。「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因为心体没有灭,心相得以相续不断。
「唯痴灭故,心相随灭」,刚才讲过无明有三个名字,也叫不觉,也叫愚痴。愚痴的无明灭了,心相随着灭了。无论是粗相、细相,都是由无明风动起来的,愚痴的无明灭了,粗相灭,细相也灭。「非心智灭」,不是心智灭。前面叫心体,这里叫心智,因为心体是大乘的心体,不是小乘人的偏空,这个心体不灭。小乘人入到偏空涅槃,起不来智慧。大乘的心体是智慧体,前面讲过,本觉叫做理体,又叫本觉理;始觉叫做智慧,又叫始觉智。但是始觉智与本觉理合一的时候,始觉即同本觉,没有二个名字。这个心体,就是始觉智与本觉理合起来的,这个心体里面有始觉智,这个时候不能叫始觉,它合到本觉上,叫心智,这个心智不灭。大乘的心体证得的时候,叫根本智,去度众生起的妙用叫后得智。
前面讲一个心,开出二个门,一个心真如门,一个心生灭门。心真如门里面讲离言真如、依言真如。生灭门,先讲心生灭,有三细六粗九个相,再讲心怎么会生灭?因为「因缘」,依着阿耶黎识,转生五种意,再转成意识,这样生起来「心生灭」。再讲到怎样把它断掉,分成六个染污心,三个粗、三个细,慢慢地断,断到断完。「上来释染净生灭因缘相竟」,讲到这里,把心生灭门的「生灭因缘相」这一科讲完了。
丑二、辨染净相资(分四)
寅初、举数总标
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
「丑二、辨染净相资」,「资」字,一种是激发的意思,二种是助益、帮忙的意思,一共有四种法,互相熏习、互相激发,互相助益、互相帮忙,才生起来染法、净法不断绝。
寅二、列染净法名
云何为四?一者净法,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
「寅二、列染净法名」,列出来染法、净法的名称。「云何为四?」哪四种呢?「一者净法,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一切染法的本因,叫做无明。「三者妄心」,由无明熏起来妄心,「名为业识」,记住!业识里面包括三种细相:业识、转识、现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第一个智相,是分别心,分别六尘,就是心外的境界。第二个相续相,相续不断的分别,还是分别六尘。第三个执取相,还是执取六尘。第四个计名字相,还是计度六尘,统统叫做妄境。
我们要记住,净法只有一种,染法有三种,由这四个法互相熏习,所以众生起惑造业很容易,要返妄归真,转凡成圣很难。因为染法有三个:根本无明、妄心、妄境界,而真如净法只有一个。染法的势力强,你不得不起惑,起了惑,不得不造业,造了业一定受苦。这就是众生往下流很容易,要返妄归,转凡成圣很难,,那么怎么能把凡夫转成佛呢?下面详细说明。
寅三、广释染净熏习之义(分二)卯初、总释(分二)
辰初、喻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辰二、合(分二)巳初、染熏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巳二、净熏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
「寅三、广释染净熏习之义」,「习」,屡次也。习字的本义,是雀鸟在空中振动翅膀,学习飞翔,比喻学习不断。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学」就是熏,「时习之」,就是熏习,学了一下就不学,怎么能得到学问?常常学,屡次习,叫熏习,分二科。「卯初、总释」,再分二科。
「辰初、喻」,「熏习义者」,怎么叫做熏习?「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像世间的衣服,其实没有香气。「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假若有人拿香气来熏习衣服,「则有香气」,这件衣服变成有香气的衣服。但是熏一次还不香,要屡次熏习,香气才会浓,你懂得香气熏衣服的道理,你就会用功。古人给我们开示,怎么用功?要发长久心,也叫长远心。有一句话:「勇猛心好发,长远心难持。」忽然间发了道心:我要用功,我要修行,我要了生死,这个勇猛心好发。或者顺境,可以激发你的道心;或者逆境,受了打击,也可以激发道心。但是你天天发勇猛心,变成长远,这个很难住持。这是过去祖师的开示,你要记住:用功要发长远心,要常常熏习。
「辰二、合」,拿法来合譬喻,再分二科。「巳初、染熏」,先讲染熏,再讲净熏。「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染法净法互相熏习,跟香气熏衣服一样的道理,真如净法,根本没有染相,但以无明来熏习真如,真如起了一种染相,等于衣服上生出香气。
「巳二、净熏」,「无明染法」,无明根本是个染法。「实无净业」,其实没有清净的业用。「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但是因为真如的熏习,就有清净的业用。懂得这两个道理,就知道众生怎么变成众生?无明熏真如,变成众生。众生怎样成佛?真如熏无明,就成佛。就是一个染熏,一个净熏。
卯二、别释(分二)辰初、染(分二)
巳初、问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
「卯二、别释」,分别解释,分二科。「辰初、染」,先讲染,再分二小科。「巳初、问」,「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染法相续不断,是熏习出来的,怎样熏习呢?
巳二、答(分二)
午初、略释
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着,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
「巳二、答」,再分二科,「午初、略释」,先简略的解释,怎样熏习令染法不断?先讲熏习有二种,一种叫本熏,本来的熏习,也就是根本的熏习,又叫习熏。二种叫新熏,新的熏习,又叫资熏。染法怎么不断?一种是本熏,就是根本无明熏真如。前面解释过这个道理,无真不起妄,「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因为无明没有本体、没有自性,得依着有本体自性的真如,才能生起无明。一再跟诸位说:要注意《大乘起信论》上的「依」字,在生灭门中,都得说「依」,依着真才生出妄,因为依着真如法,才有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因为有无明染法为因,就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真如被无明熏习,动成了妄心,动成业识,再动成转识,再动成现识,三个细妄想心都生出来,这属于本熏。
二种叫新熏,「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有这三个细妄想心,反过来熏习根本无明,越熏越愚痴,越不觉。「不了真如法故」,真如法本来是平等无二之一,不了解真如法义。「不觉念起」,就是三个细妄想心生起来。「现妄境界」,就是现到心外去了。第三个境界相,现妄境界,到第四个智相,就分别到心外去了。这是总说六个粗心,到计名字相,那四个粗心,现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前面无明是染法之因,妄境界是染法之缘。「即熏习妄心」,妄境界反过来熏习妄心。「令其念着」,令妄心念念执着。「造种种业」,就是计名字相之后的起业相,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这就是业系苦相。怎么叫苦?苦者逼迫为义,逼迫着身体,逼迫着心,叫「身心等苦」。
这就是一个净法,三个染法,这三个染法熏习着。怎么能令染法不断?根本无明熏真如,起了细的妄心,妄心反过来熏习根本无明,就现出妄境界。妄境界再反过来熏习妄心,越熏越执着,就起惑造业。无明熏真如,起惑;妄心熏根本无明,也是起惑;妄境界熏妄心,还是起惑。把惑起得念念执着,就要发动身口,要造业。造了业,除了受苦,就是受苦。这是依着佛理,依着圣言量解释。众生不懂得这个道理,起惑造业受苦,愚痴颠倒,还以苦为乐,所以众生叫可怜愍者。
怎样熏习染法不断?有这三重熏习,一、根本无明熏真如,动了妄念,起了妄心。二、妄心再熏根本无明,起妄境界。三、妄境界再反过来熏习妄心,于是造业受报受苦。这等于根本无明是一个坏父亲。熏真如,起了妄心,等于生了一个坏儿子。这个坏儿子(妄心),反过来帮坏父亲(根本无明)的忙,父亲(根本无明)原本坏得不明显,由于坏儿子(妄心)的帮忙,父亲坏得更厉害,于是造出来坏的环境(妄境界),再帮坏儿子(妄心)的忙。因为环境恶劣(妄境界),永远不会做好事,等于妄境界熏了妄心,就造业受苦。我们众生受苦怎么受的?造业。为什么造业?起惑。怎样起惑?由那三重的熏习,无明熏真如,妄心熏无明,妄境再熏妄心,越做越坏,怎么会不受苦呢?
午二、广释(分三)
未初、境界熏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二者增长取熏习。
「午二、广释」,分三小科,「未初、境界熏」,前面是由细到粗,最细是根本无明熏真如,其次是妄心熏根本无明,最粗是妄境界熏妄心,下面再从妄境界熏妄心,说到前面去。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妄境界熏妄心,妄境界一共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二者增长取熏习。」妄境界反过来熏妄心,你不念,它叫你念,就是增长念熏习,叫你妄念上加妄念。第二种是增长取熏习,非要取为己有,就一定要造业,发动身口。譬如:妄心里面有一个贪心,妄境界现前,看见有很多钞票而没有人,使你起贪钞票的心。妄境界使你念念增长,怎么这么多钞票?怎么没有人?这就是增长念不能停止,非得取为己有。既然没有人,我把它拿过来,这就造业了。所以增长念熏习,增长智相、相续相,法执之分别念。增长取熏习,增长执取相、计名字相,我执烦恼之取着。这是由妄境界说到妄心,妄境界熏妄心,增长它的妄念,增长它的取着。
未二、妄心熏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
「未二、妄心熏」,再说到妄心熏习。「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是哪二种?「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生灭」,就是生死。生死有二种:第一种,三界以内的生死,叫分段生死。第二种,三界以外的生死,叫变易生死。妄心熏习,就是业识的熏习,他没有了生死,还有一个业识根本的熏习,叫变易生死苦。二乘人阿罗汉、辟支佛,还有菩萨,他们都是受变易生死苦,也叫生灭苦。就是因为业识还没有断,还在那儿熏习,这是最细的妄心熏习。
「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第九个最粗的相,是凡夫的业系苦相,就是五种意以后第六个意识。意识也叫分别事识,这分别事识能念念叫你增长,还是属于妄心熏习。分别事识妄心熏习,你就要起惑造业受苦,常系于分段生死之苦。这就是凡夫的业系苦,系到三界以内分段生死。妄心有这二种,一种细的妄心||业识。二种粗的妄心||分别事识。
未三、无明熏
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
「未三、无明熏」,「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根本熏习。」所以叫本熏,「以能成就业识义故」,这个无明是根本无明,根本无明熏习真如,能成就最细的一个妄心就是业识。能见相、境界相那二个细心,都包括在业识里面。「二者所起见爱熏习」,就是枝末无明。前面讲过,无明分五住地无明,根本无明再生出来枝末无明。枝末无明就是三界以内的见思二惑,见是见惑,见一处住地。爱是思惑,有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见爱的熏习,就是枝末无明的熏习,它能成就分别事识。分别事识,就是由枝末无明生出来的,这都属于无明熏习。
这是讲染熏习,令染法不断。妄境界熏妄心,妄心再熏无明。前面一段顺着说,由无明熏真如起妄心,妄心反过来熏无明再生妄境,妄境反过来熏妄心再造业。顺着说,反过来说,说二次,妄法不断,都是无明熏出来的。
辰二、净(分二)
巳初、问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
「辰二、净」,净法怎么熏?再分二科。「巳初、问」,「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他怎么成佛?因为净法熏习不断才成佛,怎么熏习呢?
巳二、答(分二)午初、略释(分二)(分二)未初、正明熏习(分二)
申初、明真如内熏无明,令成净业(本熏)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申二、即此净用反熏真如增其势力(新熏)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
「巳二、答」,答复,分二科。「午初、略释」,简略解释,再分二科。「未初、正明熏习」,正面说明净法的熏习,再分二科。「申初、明真如内熏无明,令成净业(本熏)。」真如是在心内熏习,不是在外境熏习,叫内熏。真如熏无明,把被无明熏习的坏人,转变成好人,能令他成就净业,能帮助真如清净业用,叫本熏。
「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真如是本有的,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因为有真如熏无明这个因缘之力,能把妄心转变过来。妄心要取着外境,真如熏动了根本无明,把妄心转好了,能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之乐,生起厌欣二心。厌,是厌离生死。欣,是好乐涅槃。没有妄心还起不来这个分别,前面讲过,要是没有不觉的心,他还不会起分别,你跟他讲真如法,他还听不懂呢?所以我们学了佛法,就会利用我们的妄想心,妄想心是分别心。你要分别,你不要起贪、瞋、痴的分别,你去分别正法、佛法。你要厌生死苦,你不分别,怎么知道生死苦呢?利用分别心,知道生死是个大苦,要厌离它。你不分别,怎么知道涅槃是清净之乐呢?你分别出涅槃,才能心起好乐,欣求涅槃,这个妄心变成好的。
「申二、即此净用反熏真如增其势力(新熏)」,前面讲真如熏无明叫做「本熏」,这里讲妄心反过来熏真如,起一种净用,叫做「新熏」。「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这个妄心知道生死苦,厌离生死;知道涅槃乐,欣求涅槃之乐。有厌求之因缘的缘故,反过来再熏真如。
未二、辨其功能(分二)
申初、因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申二、果(分二)酉初、灭惑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酉二、证理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
「未二、辨其功能」,辨明妄心的功能,再分二科。「申初、因」,妄心熏真如,有什么功能呢?转凡成圣,乃至成究竟圣||成佛,都是妄心的功能。「自信己性」,妄心是个分别心,分别了佛法,懂得自己有真如妙性,起了信心。这就是十信位的菩萨,自信自己有真如妙性、自己的本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他再进一步的信,了解外面的境界,都是自己的心妄动出来的。「前」就是外,依外境讲,心外没有境界,心外的境界都是自心妄动出来的。「修远离法」,这是属于三贤位菩萨。「自信己性」,是十信位,单靠信仰的力量来修行。「知心妄动」的「知」配到三贤位上,他真正了知「无前境界」,就要「修远离法」,要远离妄境。你知归知,信归信,境界还是境界,你要怎样远离境界?你得修远离法。
「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这是地上菩萨。地上菩萨要如实修行,他依着真如实相来修,来远离,才如实知没有前境界。前面还是比较的知,依着圣言量而起的信心,依着圣言量了解没有心外的境界。登地以后,他真实知道没有前境界。「种种方便,起随顺行」,前面修远离法,三贤位修的是方便行,与真如妙性不相随顺,初地以上,还是修的方便行,但是与真如实相相顺不违逆。就是十信位的菩萨,如逆水行舟,水不顺,风不顺,所以进进退退。到了三贤位的菩萨,修远离法,但进不退,他修的方便行,还是与境界不相随顺。就是风顺了,还没有走到顺水那里,还是逆水行舟,还要努力精进。到登地以后,水顺了,风也顺了,修的方便行,即是如实修行,都跟真如实相随顺。「不取不念」,不取心外之境,不起心内之念。他如实修行,亲证法身,知道心外无境,取它作什么?心里妄念是自己虚妄之念,念它作什么?所以他就与真如相随顺。「乃至久远熏习力故」,久远,就是要三大阿僧祇劫,时间很长,一直到成佛,都是久远熏习之力。这就是净法熏习的力量,真如熏动了无明,再熏动了妄心,妄心厌生死苦,欣乐涅槃乐,这样就起了信心,起了了解的智慧。于是登了地才如实修行,与真如随顺,久远三大阿僧祇劫修行,这是「因」位。
「申二、果」,再分二科,「酉初、灭惑」,这里科文把文截断,正文是连着的,「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因为久远熏习之力,无明才灭了。「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因为无明灭了,心里不动不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因为心没有起动,外面境界根本不现,境界也灭了。灭,顺着灭:境界灭,灭妄心;妄心灭,灭无明。这里是从根本下手,无明一灭,妄心不起,妄心不起,境界随灭。
下面讲到灭惑法,惑法就是染法,有三种:第一种根本无明,第二种妄心,第三种妄境,统统是惑法要灭掉,才证出理。「酉二、证理」,「以因缘俱灭故」,染法的因缘,以无明为因,生出三种细心。以境界为缘,由三种细心,再生出六个粗相。这个时候,染法的因,无明灭了,妄心灭了;染法的缘,境界也灭了,统统灭了。「心相皆尽」,心相不起了,心相,有六个染心,三个粗染心,三个细染心,统统灭尽了。「名得涅槃」,这时候就证到涅槃。涅槃是真如的理体,涅槃者寂灭,不生不灭。证得的涅槃是大乘涅槃,不是小乘的偏空涅槃。「成自然业」,证得大乘涅槃要起妙用,成了自然的业用。这业用不假功能,不起分别,任运自然的一种业用,等于「洪钟在架,有叩即鸣;明镜当台,有影斯鉴。」钟没有分别,镜子也没有分别,任运自然有这个业用。这就是讲到涅槃理体,也就是得到根本智,起自然业用就是后得智。
午二、广释(分二)未初、明妄心熏习(分二)
申初、标妄心熏习义有二种。申二、释云何为二?一者分别事识熏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午二、广释」,广为解释,分二科。「未初、明妄心熏习」,说明妄心的熏习,再分二科。「申初、标」,标举出来。「妄心熏习义有二种」,记着!妄心熏习,都是熏习净法,不在染法科内。怎么熏习净法不断?先讲妄法怎样熏习净法。「申二、释」,解释。「云何为二?一者分别事识熏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妄心分二种:第一种是「分别事识」,这是第六意识最粗的妄心,能起净的熏习,就是分别事识在事相上起分别,分别生死苦的事相,分别涅槃乐的事相,他就厌生死苦,欣求涅槃乐。这就是我们凡夫用功最粗妄心的熏习,熏的净法,就是用「分别事识」。二乘人也是用分别事识,于是能知道生死苦,乐求涅槃,渐渐能趣向无上道,就是佛道。
「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这是五种意合起来的「意熏习」。大乘善根菩萨知道他修的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唯心所现,没有外面境界,所以发心勇猛,不是渐渐的,很快就证得大涅槃。
未二、显真如熏习(分三)
申初、标数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
「未二、显真如熏习」,讲真如的熏习,也就是净法熏习,分三科。「申初、标数」,「真如熏习义有二种」,标数出来。
申二、列名
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
「申二、列名」,列举出来二种名字。「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就是体、相、用三大,在真如门中只讲:「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就是真如门上的相,是即体之相,叫自体相。第一、自体相熏习,就是自体熏习,相合到体里面,叫做内熏。第二、用熏习,就是外缘的熏习,叫做外熏。
申三、辨相(分二)酉初、别释(分二)戌初、体相(分二)亥初、正显(分二)
角初、辨熏习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角二、显熏功能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申三、辨相」,辨明二种相貌,分二科。「酉初、别释」,分别解释,再分二科。「戌初、体相」,讲体相,就是自体相,再分二科。「亥初、正显」,正显体相,再分二科。
「角初、辨熏习」,辨明熏习,先说明它怎么会熏习。「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真如之法,自从无始世以来,「无始」者,没有个原始,推不出个头,有众生就有它。「具无漏法」,具足无漏功德之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有不可思议的业用,能作境界之性,能随缘生起来一切境界。境界是随缘生起的,它没有本体,本体就是真如法。
「角二、显熏功能」,显出熏习的功能。真如在众生内心里面作熏习叫内熏,「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一种真如是无漏法,它有自体。二种真如能起不思议的业用,这就熏习众生。因为真如恒常不断熏习,有一种力量起来。「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这就是真如在众生内心之中熏习的力量,没有真如熏习,众生不会厌离生死之苦,不会欣求涅槃之乐。「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己身」就是「己性」。因为在众生份上,执着身体是我,这时候初发信心,我执没断,但是他相信自己身体之内有真如法,于是就发心修行,这都是真如熏习的力量。
亥二、除疑(分二)
角初、问
问曰: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云何有信无信,无量前后差别?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亥二、除疑」,伏除疑惑,分二科。「角初、问」,这一段怀疑问得太好!因为说真如内熏,学大乘法的人学到这里,起疑惑的人恐怕很多,马鸣菩萨替我们提问。「问曰:若如是义者」,前面你讲真如内熏,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假若是这个义理的话,「一切众生悉有真如」,那么一切众生统统有真如。「等皆熏习」,应该都平等的熏习,不会这个众生的真如熏习他,那个众生的真如不起熏习的功能。「云何有信无信」,为何眼前看见的众生,有信佛法的,有不信佛法的?有信真如的,有不信真如的?「无量前后差别?」有的在前信,有的在后信,有无量差别呢?「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一切众生皆有真如,真如统统起熏习功能,那都应同一个时间,一切众生统统知道自己有真如法。「勤修方便」,于是大家都勤修方便之道。「等入涅槃」,平等入涅槃,就是一起入于涅槃,应该是这样,而事实上不是这样,还是无量前后差别,这是什么道理呢?
角二、答(分二)
亢初、通体明内熏不无
答曰:真如本一。
「角二、答」,答复,分二科。「亢初、通体明内熏不无」,各个众生都有真如,先证明真如内熏不是没有。
「答曰:真如本一。」真如本来是平等无二,没有差别,一切众生统统有真如,而且是平等的熏习。那么为什么有信、有不信呢?下面再答复。
亢二、明染净赖缘,显成前后(分二)
氐初、约染惑对缘起有厚薄
而有无量无边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别,厚薄不同故。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我见爱染烦恼,依无明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无量差别,唯如来能知故。
「亢二、明染净赖缘,显成前后。」染法净法统统等待外缘,不是光有真如内熏就成功,一定要假藉外缘的熏习,因此显出来前后差别,分二科。「氐初、约染惑对缘起有厚薄」,毛病就出在染法有厚有薄,染法就是无明,无明有厚有薄,所以众生有信有不信,有前有后。
「而有无量无边无明」,无明一起,熏动了净心,起徧法界、无量无边的无明。「从本已来」,从根本以来,从无始以来,有众生就有无明,无明无始。「自性差别」,无明本来就自性差别。「厚薄不同故」,有的无明很厚,有的无明很薄。第一个总义答复完了,下面再分别答复。
「过恒沙等上烦恼」,过恒河沙数等而上之的烦恼,那么多的烦恼,「依无明起差别」,都依根本无明起差别。「我见爱染烦恼,依根本无明起差别。」这个见爱烦恼,就是五住地烦恼,枝末无明的四住无明。三界以内的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统统依着我执起的,叫我见我爱。我见我爱这个染污法,统统是烦恼,也是依无明起差别。「我见爱染烦恼」,配到三界以内的四住地无明很好了解,就是烦恼障。「过恒沙等上烦恼」,配到所知障的粗分,叫尘沙惑。所知障还有一个细分,叫无明惑。天台宗分烦恼,三界以内叫见惑、思惑,三界以外叫尘沙惑、无明惑。尘沙惑怎么解释呢?如尘似沙的法门,统统不能了知,被所知障障住了。所知不是障,它能障所知,应该无量法门一时通达,通达不了,被所知障障住了。「过恒沙等上烦恼」,就是尘沙惑,从哪里起这些差别尘沙惑呢?也是依着根本无明起的差别。
再说到烦恼障,三界以内的见惑、思惑。思惑分成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我见爱染烦恼」,也是依着根本无明起的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一切烦恼,包括我见爱染烦恼、过恒沙等上烦恼,统统依于无明所起,于是就有「前后无量差别」。怎么众生有前有后,有不信有信,统统归无明的分别?这个道理很不容易了解,「唯如来能知故」,唯佛穷知。穷者,穷尽,唯佛尽知。我们现在是依文解义,三贤位的菩萨还未亲证,地上菩萨亲证,也是分证,只有佛统统了解,完全尽知这个道理。马鸣菩萨怎么统统知道呢?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是依着一百部大乘经造的,一百部大乘经都是佛说的,不是马鸣菩萨说的。
氐二、约净法赖缘,前后差异(分三)
房初、法
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
「氐二、约净法赖缘,前后差异。」就净法的本身说,有内熏外熏,要等着外缘,外缘也有前后的差异,分三小科。「房初、法」,讲法。
「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这是总说,佛法讲因缘生法,染法得因缘具足,才能生起染法,单有染因,有无明,缺缘不生。外面境界是个缘,没有境界,生不出来染法。净法,真如是净法之因,外面没有净法之缘,缘不具足,净法也生不出来。学佛法这是最要紧的道理,因缘生法,染法、净法都要因缘具足才行。
房二、喻
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
「房二、喻」,说个譬喻。「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比如木中有火性,这是火的正因,这个因有了,第一、得有人知道木中有火性。第二、你得「假方便」,比方古时候钻木取火。用钻子来钻,热度越来越高,快冒烟的时候,再用引火之物,古时候都是用艾绒,将艾叶揉成绒毛,最容易着火,把艾绒一引,火就引出来了。「若无人知」,要是没有人知道,「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木柴里面虽然有火,它能自己烧起来吗?「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你们谁看见木材自己发火烧的,没有。那么你能说木材里面没有火性吗?木材都有火性,但是不能自己烧木。
房三、合(分二)
心初、明因缘互阙之失
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
「房三、合」,用法来合,分二科。「心初、明因缘互阙之失」,缺了因不行,缺了缘也不行,有大的损失。
「众生亦尔」,众生跟木中有火一样,「虽有正因熏习之力」,各个众生都有真如,这是净法的正因,统统有内熏的力量。「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光有内因无外缘也不行,「善知识」,这是凡夫善知识,他正知正见,知因识果,知解识行,是明白因果、解行并重的善知识,他讲佛法给你听,这就有了外缘之力。假若没有遇到诸佛菩萨善知识外缘之力给你说法,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个真如,等于木中有火没有人知道一样。你不假外缘修行,能自己断烦恼,自己证入涅槃,哪有这个道理?这就是缺缘不生。
缺因也不生,「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那么只要有诸佛菩萨善知识的外缘,教给我们佛法就可以了,这个你又解错了。你要相信自己有个真如,假如内里面没有真如的力量作内熏,单单有外缘,你也不能厌生死苦,乐求涅槃。
木中假若没有火性,你去钻,你假方便去引火,怎样钻怎样引,也引不出火来。又譬如榨油,得有油性的东西,才能榨出油来。芝麻、黄豆、花生,都含有油性。有油性会自己出油吗?不会,你没有假藉榨油的方便,它不会出油,这就需要外缘。单有外缘,你拿沙子榨榨看,能榨出油来吗?你拿石头榨榨看,能榨出油来吗?它里面没有油性,你怎么榨,也榨不出油来,所以一定要有内里面的熏习之力。你绝对要相信我们自己有个真如,现在诸位同学听我说佛法,我算是善知识,是个外缘,你内里面没有真如内熏之力,你怎么听也听不懂,你怎么听也不会发道心!你听懂了,了解了,发了道心,起了修行,统统是内熏之力,我不过给你帮帮忙。外缘,土话叫帮忙,你内里面得要有真如内熏之力,你没有真如自性,我怎么讲你也听不懂,听懂了你也发不起道心来,这就证明一定要有内熏、外熏,才能厌生死苦,乐求涅槃。
心二、明性用相应之得(分二)
尾初、辨具缘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尾二、明熏益(分二)箕初、明自分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箕二、明胜进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心二、明性用相应之得」,「性」就是自性、内性,「用」是外缘,辨明内性外缘相应有所得,分二科。
「尾初、辨具缘」,辨明因缘具足了。「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等」,等于前面说的善知识,这是外缘,诸佛菩萨连善知识统统有慈悲心,统统发过大愿要护持众生,叫慈悲愿护之力。
「尾二、明熏益」,明受熏习的利益,分二科。「箕初、明自分」,自己能得利益。「能起厌苦之心」,能生起厌离生死苦的心。释迦牟尼佛度五比丘说四谛法门:第一、知苦,第二、断集。知道苦他才厌苦,众生不闻佛法,叫愚痴颠倒。怎么愚痴?不知道苦,也不知道乐。你看《地藏经》的经文翻译得很浅显,文义很深,释迦佛在忉利天宫开忉利法会,就是教众生知苦乐法,众生不知道,不知道就叫愚痴。他还颠倒,以苦为乐,他天天在那儿受苦,还以苦为乐,所以才叫众生是可怜愍者。内熏外熏,因缘具足,遇见诸佛菩萨善知识等讲佛法给他听,他知道苦了,才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相信有涅槃之乐,起了信心。「修习善根」,发心修行,先要成就他的善根,就是信根。
「箕二、明胜进」,明诸佛菩萨给他胜进。「以修善根成熟故」,善根修习成熟了。「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前面是初发信心,修行就是修行信心,信心叫做善根,善根成熟,叫做胜进的功夫。善根成熟,十个信心修圆满,进入三贤位,三贤位也修圆满,这个时候遇到真正的诸佛菩萨。「示教」,是在佛那一方面;「利喜」,是在众生这一方面。「示」是开示义理,叫他了解佛的义理。「教」是教导修行,叫他解行并重,一方面了解义理,一方面依法修行,这是佛那一方面护愿之力。「利」是利益,众生在佛法上得到真实的利益。「喜」是法喜,因为他在佛法上得到真实的利益,就大生法喜。这是三贤满位要登地的菩萨,真正的诸佛菩萨来给他讲开示,教导他了解义理,教导他修行,他得了真实的利益,得到法喜。
有人可能怀疑:看大乘经论,好像满世界都是佛、都是菩萨,我们怎么没有看见一个呢?难道都是骗我们的?你要晓得,诸佛菩萨从本以来就发过大愿,他要把众生度尽,他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时间不现身,那么我们怎么没有看见呢?是我们的烦恼障、所知障障住了,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22-10-26 19:28:27
|
只看該作者
才看不见。我们是凡夫,看见的也是凡夫,可能我们看到的凡夫善知识,是诸佛菩萨示现化身。你发心修行,等你的信心成熟,入三贤位圆满,这个时候,你遇到的善知识,不是佛就是菩萨。所以不怪诸佛菩萨不来接引我们,只怪我们自生障碍,给障碍住了。所以听到佛法,你要好好修行,修到善根成熟,就是十信三贤圆满,诸佛菩萨自然会现相,自然会给你「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示教利喜,还在三贤位,你还没有证得涅槃,可是你善根成熟,到了三贤位,真正遇见佛菩萨给你讲开示,叫你修行,你自然能趣向于涅槃道。
戌二、用大(分二)
亥初、指事总标
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
前面讲真如自体相的熏习,自体相,就是体跟相合成一体,叫即体之相,也就是体相熏习。现在讲「戌二、用大」,体、相、用三大,体大、相大合成一科,再讲用大,分二科。「亥初、指事总标」,指着事相,先总标出来。「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讲外缘,就是讲事相,所以指着事相来总标。
亥二、约缘别显(分三)
角初、标
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
「亥二、约缘别显」,就外缘分别显明,分三科。「角初、标」,「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众生的外缘无量差别,有无量义,简略的说,有二种外缘。
角二、列
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
「角二、列」,列举出来,「云何为二?」哪二种外缘?「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
角三、释(分二)亢初、差别缘(分二)氐初、总(分二)
房初、明感用因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房二、正明用相(分二)心初、正明差别之用(分二)尾初、开总成别(分五)箕初、慈爱以摄生或为眷属父母诸亲,箕二、居卑以引物或为给使。箕三、同类以劝发或为知友,箕四、怖之以入道或为怨家,箕五、直以四法摄令修益或起四摄,尾二、摄别成总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心二、辨用之益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
「角三、释」,解释什么叫做差别缘,什么叫做平等缘,分二科。「亢初、差别缘」,先解释差别缘,再分二科。「氐初、总」,先总说差别缘,再分二科。
「房初、明感用因」,正明众生能感外缘的因。「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学佛法修行的这个人,依于诸佛菩萨,诸佛菩萨是他的外缘。诸佛菩萨没有差别,他怎么成了差别缘呢?因为众生本性是差别的。「初发意」,意就是心。从他初发心开始求佛道的时候起,乃至于到他成佛的时候。「于中」,在这中间,「若见若念」,或者见佛菩萨的相好,或者念佛菩萨的功德,各有不同。
「房二、正明用相」,正明缘的外用之相,分二科。「心初、正明差别之用」,正明差别的外缘之用,再分二科。「尾初、开总成别」,把前面总说开成差别,「于中若见若念」,都是什么差别,开成五小科。「箕初、慈爱以摄生」,众生见的相各有不同,各有差别。诸佛菩萨是平等的,应该是平等缘,但是诸佛菩萨现身不同,就是诸佛菩萨也有差别缘。再进一步研究,差别不在诸佛菩萨,还是在众生这一边,因为众生以差别为性,现平等相,众生不能得利益,一定要现差别相,这就是应机现相,也就是应机说法。「或为眷属父母诸亲」,你要是现佛菩萨相去度这个众生,不容易度,一定要转到他家里去,给他当眷属,甚至于作他的父亲、母亲,或者是给他作亲戚,这样才能度他。《会阅》拿释迦牟尼佛作例证,释迦牟尼佛怎么能度罗睺罗出家呢?因为释迦牟尼佛是他的父亲,要不是他父亲成了佛,你度九岁小孩子出家,他肯出家吗?这就是父母之力外缘之用。释迦牟尼佛度他母亲出家,度他太太出家,还度了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艳难陀出家,都是眷属之力。要不是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了佛,是摩诃波阇婆提夫人的儿子,老太后怎么肯出家?要不是丈夫出家成了佛,耶输陀罗怎么肯出家?艳难陀,要不是他哥哥出家,他怎么肯出家?这都是眷属的力量。还有「诸亲」,四王八子,除了他弟弟,还有六个兄弟都出了家,这都是诸亲的力量。
「箕二、居卑以引物」,「物」指众生,甘心居于卑下之位,来引导众生。「或为给使」,「给使」就是仆役,给他作佣人,给他当使唤的人,结果你把他感化信了佛,这就是给使之力。
「箕三、同类以劝发」,同类朋友劝他发心。「或为知友」,像目犍连跟舍利弗是最好的朋友,舍利弗见了佛先出家,再回去劝目犍连出家,目犍连听他的话也跟着出家。
「箕四、怖之以入道」,「或为怨家」,跟你结冤仇,像提婆达多害释迦佛一样,结果他是逆境的善知识,是助佛修道。
「箕五、直以四法摄令修益」,「或起四摄」,大乘法门怎么修行,怎么利益众生呢?用六度四摄,六度是法门,四摄是方便。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第一、用布施来摄受众生,你想接引众生,叫众生先跟你亲近,你想令众生亲近,最好拿财来布施,就把他引进来。第二、爱语,讲佛法要讲他爱听的话,这叫应机说法。大乘佛法,你说得再好,不应他的机,他听不懂,怎么能得利益呢?第三、利行,你跟众生同时做事,让众生得利益,你吃亏,让众生占一点便宜,他就感念你了不得,你就摄受了他。第四、同事,你跟众生同事做事。他作恶,你也跟他作恶,但是你能断他的恶。他修善,你跟着他修善,能增进其善。我们见了众生作善,跟他同事,这样子接近他。他要作恶我跟他作恶,不是跟他一样罪过吗?「欲断其恶」,你要度恶人,你不跟他同事作恶,度不了他,所以要同事摄。
「尾二、摄别成总」,把前面五科的差别,这里合成总说。「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你所做利益众生的无量行门,都是给众生作外缘熏习,我们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就是应以何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就是总说差别缘,你不应他的机现身,他根本不要见你;你不应他的机说法,他根本不听你的,一定要应众生之机。众生以差别为性,诸佛菩萨本来平等缘,变成差别缘。
「心二、辨用之益」,辨明外用熏习的利益。「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刚才讲诸佛菩萨随机现身,应机说法,都是差别身、差别法、差别缘。但是差别在众生,诸佛菩萨是平等的,诸佛菩萨都有以大悲来熏习众生。这就是外用的熏习、外缘的熏习,能令众生增长善根。他本来没有善根,我们给他种善根,再使他增长善根,于是他若见其相,若闻其法,都能得到利益。这才显见真如外用之缘,诸佛菩萨的大悲心,就是真如起的妙用。
氐二、别开(分二)
房初、就根熟不熟,开远近二缘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近缘,速得度故。二者远缘,久远得度故。房二、就前远近,复各开为二是近远二缘,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行缘,二者受道缘。
「氐二、别开」,分二科。「房初、就根熟不熟,开远近二缘。」就众生的善根有成熟、不成熟,开出远缘、近缘二种。
「此缘有二种」,诸佛菩萨外用之缘,也就是真如外熏之缘,有二种。「云何为二?」哪二种呢?「一者近缘,速得度故。」一种是近缘,他的善根成熟,很快就得度。要是三贤位满,他登地就得度。要是十信满心,他入了住位就得度,都是很快得度。「二者远缘,久远得度故。」二种是远缘,他的善根不成熟,久远得度。十信位叫外凡位,不讲劫数,因为进进退退,那就久远得度。入到住位,但进不退,还要三大阿僧祇劫,也是久远。
「房二、就前远近,复各开为二」,就前文说的远近二缘,又各开为二,近缘开二种,远缘也开二种。
「是近远二缘」,近的缘、远的缘。「分别复有二种」,或者你很快得利益,或者你久远才能得利益,这里面各有二种。「云何为二?」哪二种呢?「一者增长行缘」,就是遇见善知识给你说法,前面说过,或者是你的家亲眷属,或者是你的朋友,跟你说佛法,你能接受他所说的法门,你能发道心修行,那就是你的善知识。因为这位善知识常常作外熏,可以增长你的行门这种缘,叫增长行缘,这是指着十信、三贤位的菩萨。三贤位的菩萨还是方便修行,无明一分没破,法身一分没证,所修的皆是方便中的方便。「二者受道缘。」指登地以上的菩萨,分分破无明,分分证法身,亲受佛道之缘。
亢二、平等缘(分二)
氐初、明能作缘者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恒常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氐二、明对机显平等义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上来别明体用竟
「亢二、平等缘」,分二科。「氐初、明能作缘者」,谁能作平等缘?「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平等缘指着诸佛菩萨,没有差别缘的「等」字,不说凡夫善知识,因为凡夫善知识没有平等的智力,诸佛菩萨都有平等的智力。「皆愿度脱一切众生」,统统发愿度脱一切众生,要把众生度尽。「自然熏习,恒常不舍。以同体智力故」,诸佛菩萨从不舍弃一个众生,他怎样平等呢?他都证得同体智。「同体智」,就是根本智,证得真如的理体,也就是本觉的理体起的智慧,真如、本觉一切众生皆相同,不但诸佛菩萨同体,一切众生也同体。同体智的力用,就是根本智的力用,它本来是平等的,没有分别,分别是在众生这一边。「随应见闻而现作业」,这就是后得智,他随着众生的根机,你应该见什么相,他给你现什么相。你应该闻什么法,他给你说什么法。他是自然现的业用,后得智还是差别在众生,不在诸佛,诸佛还是平等的。
「氐二、明对机显平等义」,对着众生根机,显平等义理。「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诸佛平等,常常熏习众生,不舍弃众生,我们怎么没有见到呢?还是有这个疑惑!你依着佛法开导的去修定。梵语三昧,华言叫正定,你得了正定的时候,你就平等见到诸佛。正定也叫正受,正受者不受一切诸受,就是一切差别境界都不领受,只领受三昧的境界,它是平等境界。那么你与佛相通了,诸佛自然会见到你,平等见诸佛。我们前面解释过了,说我们有烦恼障、所知障,有我执、法执障到了不能见佛。这里说你要是精进用功,求证三昧,你也可以见到诸佛。佛经上说的种种三昧,我们修净土法门念佛三昧,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西方极乐世界现到你面前,西方三圣现到你面前,乃至于清净大海众菩萨,都现到你面前。
「上来别明体用竟」,上面分别说明真如的体(包括相)熏习、用熏习,已经讲完了。
酉二、合明(分二)
戌初、标
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
「酉二、合明」,再合起来说明一下。「戌初、标」,先标举出来。「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把体用的熏习合起来说,又有二种义理。
戌二、释(分二)亥初、未相应(分三)
云何为二?角初、约位举人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角二、辨行劣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修行。角三、明未相应(分二)亢初、明无正体智故,未与法身体相应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亢二、以无证真后得智故,未与应化身用相应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
「戌二、释」,解释,分二科。「亥初、未相应」,再分三小科。「云何为二?」哪两种?
「角初、约位举人」,就地位不同,标举出人来。「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一种是不相应,凡夫、二乘人、初发意菩萨等,这些地位的人。「初发意菩萨」,就是十住位的初住位,叫发心住。「等」就是三贤位的人。
「角二、辨行劣」,辨明他们的行门是卑劣的,就是不殊胜、不超胜。「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修行。」凡夫、二乘以及三贤位菩萨,他们的行门不高,因为依着意、意识,来作熏习的力量,也就是内熏。意,包括五种意。意识,第六意识。完全靠信心的力量,所以前面说善根成熟,也叫信力成熟。就是佛经上怎么讲,我们怎么相信,相信自己有一个真如,相信自己有烦恼,要断除烦恼、求证涅槃,这样来修行,完全靠信力。
「角三、明未相应」,再分二科。「亢初、明无正体智故,未与法身体相应。」辨明依信力修行的凡夫、二乘、三贤位菩萨,没有得到正体智,跟法身不相应。「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依着信力修行的凡夫、二乘、三贤位菩萨,没有得到无分别心,有心内、心外,于是有分别,有分别就与真如之体不能相应。
「亢二、以无证真后得智故,未与应化身用相应。」亢初、说凡夫、二乘、三贤位菩萨,没有得到正体智,没有得到无分别心,也就是没有得到无分别智。无分别智,也叫根本智。亢二、说他没有起后得智。根本智、后得智是成佛才完全得到。登地以上菩萨是分分证、分分得。分分证根本智,也叫无分别智;分分起后得智的妙用,也叫有分别智。「根本智」跟「后得智」有很多名词,《会阅笔记》上有,你们要记熟!讲解要一对一对讲,不要差错。根本智、后得智一对,你讲根本智,就要讲后得智。无分别智、有分别智一对,还是那两个智,名字换了。如理智、如量智一对,你讲如理智,一定要讲如量智,不要拆开了,人家会见笑!没有得到后得智,他跟应法身, 也不相应。
「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前面亢初、辨明没有得到正体智,不能跟法身相应,这是不能跟应化身相应,因为他没有登地,后得智不能起来,不能得自在业用的修行,所以跟诸佛的外用,应化身也不相应。
亥二、已相应(分三)
角初、显人位二者已相应。谓法身菩萨,角二、正辨相应得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角三、明其行胜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明净法熏竟。上来初别明,次合释,总明第三染净熏义竟。
「亥二、已相应」,分三科。「角初、显人位」,显这个人的地位。「二者已相应。谓法身菩萨」,二种是已相应。这个人就是登地以上的菩萨,叫法身菩萨。「角二、正辨相应」,辨明他怎么会相应?「得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初地以上的菩萨得无分别心,也叫无分别智,就与诸佛的法身智用相应,与诸佛的「智」,与诸佛的「用」相应,他们不但见到法身,也见到报身。「角三、明其行胜」,登地以上的修行,才叫如实修行,他的行门殊胜。「唯依法力自然修行」,「法力」,就是法身之力,他亲证一分法身,起一分法身的力用;亲证二分法身,起二分法身力用,统统依着法力自然修行。就是地上菩萨自然会修行用功,进步很快。「熏习真如灭无明故」,地上菩萨修行用功,亲证真如,真如有内熏习、外熏习的力量,力量很强,就把无明灭掉。
「明净法熏竟。上来初别明,次合释,总明第三染净熏义竟。」这是科文,前面染净相熏,怎么熏染法不断?怎么熏净法不断?都把它解释完了。
寅四、明染净尽不尽义(分二)
卯初、明染法违真,无始有终
复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
「寅四、明染净尽不尽义」,明染法断尽,净法不断尽的义理,分二科。「卯初、明染法违真,无始有终。」明染法违于真理,无始以来就有无明,但是它有终尽。
「复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染法有熏习的力量,无明熏真如起妄心,再熏出妄境界来。妄境界再反熏妄心,妄心反熏无明,所以染法熏习不断,众生就流转生死,永远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到了成佛,把最后一分生相无明断尽,无明就没有了。
卯二、明净法顺理,有始无终(分二)
辰初、正显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辰二、释成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上来释生灭门中能显义之法竟
「卯二、明净法顺理,有始无终。」明净法顺于真理,有始无终。净法是无始无终,科文为什么说「有始」呢?《会阅笔记》上有料拣,「始」字作「显」字讲。净法过去隐覆起来看不见,现在始觉智起来,叫始觉,不是有始吗?就是显明的意思,再分二科。「辰初、正显」,「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净法熏习是无终的,永远不断,尽于未来际。「辰二、释成」,「此义云何?」为什么无明有尽,净法不尽呢?「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因为真如法恒常熏习,把妄心熏灭了。妄心熏灭,也就是无明灭了,这时候法身才显现出来。「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显现法身给众生作外用的熏习。「故无有断」,因为法身不断,所以净法永远不断。
「上来释生灭门中能显义之法竟」,生灭门能显染净诸法,这句科文把它总结起来。「能显」,能显的是法,所显的是义。能显的法是什么呢?所显的义是什么呢?就是立义分:「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那一句文,解释分是解释立义分,「是心生灭因缘相」,前面讲了三大科,「卯初、释上心生灭」,「卯二、释上生灭因缘」,「卯三、释心生灭因缘相」,都是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是它所示的。「摩诃衍」是大乘,大乘自体相用,就是体大、相大、用大,是它所显示的义理,叫义大。
子二、释生灭门中所显之义大(分二)丑初、释体相二大(分二)
寅初、总标二大名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
「子二、释生灭门中所显之义大」,所显的就是体大、相大、用大三大之义,这是生灭门中所显的义大,分二科。「丑初、释体相二大」,先解释体大、相大,再分二科。「寅初、总标二大名」,先标出来体大、相大这二个大的名。「复次真如体相者」,真如有自体,有自相,这个相就是即体之相,叫做自体相。
寅二、别释二大义(分二)
卯初、明体大义
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
「寅二、别释二大义」,分别解释体大、相大的义理,分二科。「卯初、明体大义」,先说明真如体大的义理。「一切凡夫」,包括天、人、阿修罗、地狱、恶鬼、畜生六道凡夫,就是一切凡夫都包括到六道里面。「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声闻、缘觉是小乘二种圣人,菩萨、诸佛是大乘二种圣人。「无有增减」,这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证得圣人之果,真如之体没有增加一部分;凡夫在六道流转生死,真如之体也没有减少一部分。在圣人位上没有增加,在凡夫位上没有减少。「非前际生」,「际」是时间,真如不是生灭之法,不是以前什么时间生起来一个真如,就是无始,过去还有过去,没有个最先,真如没有先前之际,不是哪个时间,什么时候生。「非后际灭」,无明有灭,成佛就灭了。真如什么时候灭?真如没有灭,也不是后际灭,所以在凡夫份上一点也没有减少。在圣人位上也没有增加,圣人证得真如,才称圣人,真如没有增加,真如不是前际生出来的,也不是后际生出来的。那么既然不生,也永远不灭。「毕竟常恒」,毕竟就是究竟,长远恒在,长远恒住。这就是讲真如的体大,你看任何大乘经,讲真如之体,不出这几句,尤其「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在其他大乘经上很多,要记住!
卯二、释相大义(分二)辰初、正明性德(分二)
巳初、明德相(分三)午初、总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午二、别(分六)未初、本觉智明义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未二、本觉显照诸法义徧照法界义故,未三、显照之时无倒义真实识知义故,未四、性离惑染义自性清净心义故,未五、性德圆备义常乐我净义故,未六、性德无迁义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午三、结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巳二、显立名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卯二、释相大义」,解释相大的义理。真如没有相,即体之相怎么说个相呢?按义理上讲,能讲义理出来就有个相,叫义相。真如含有无漏的功德,无量无边的功德,那就有相,叫做德相。义相、德相皆是无相之相,分二科。「辰初、正明性德」,真如本性的功德,叫性德。性德是跟修德对着讲的,我们现在发心要修行,念一句佛,有念一句佛的功德;拜一拜佛,有拜一拜佛的功德,这叫修德。修德是你现在修出来的功德,性德是本性具有的功德。这里是讲性德,不是讲修德,再分二科。
「巳初、明德相」,真如没有相,有性德,叫做德相,再分三小科。「午初、总」,总说真如的德相。「从本已来」,从根本以来,也就是从无始以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它的本性就圆满具足,恒常具有一切功德法,这就是它的德相。
「午二、别」,别说真如的性德之相,分六小科。「未初、本觉智明义」,真如在众生份上叫本觉,本觉是个理体。在众生份上有本觉、有不觉,有不觉才有始觉,等到始觉觉到究竟,与本觉合一,没有始觉这个名词,就叫做本觉,这个本觉理体具有智慧光明。始觉智从哪里来?还是依着本觉理体生出来的。现在不是始觉、本觉对着讲,是讲真如的本体上,有智慧光明之义。科文依着众生份上讲,叫本觉的智慧光明。「所谓自体」,真如的自体,也就是本性、本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有大智慧光明的义理,前面讲功德叫德相,这里讲义理叫义相。
「未二、本觉显照诸法义」,再看正文,「徧照法界义故」,「法界」,按界限上讲,就是诸法之界。本觉的智慧,就是光明之相,光明有照之义,它能徧照诸法之界,就是无法不照。
「未三、显照之时无倒义」,再看正文,「真实识知义故」,因为真如有大智慧光明,能真实了知一切诸法,绝对没有颠倒、没有错误。
「未四、性离惑染义」,真如的本性,远离一切惑染之法。再看正文,「自性清净心义故」,真如的本体虽然在众生份上,被惑染之法盖覆,但是真如的心自性清净,这叫在染不染,不被惑染。前面讲真如在缠,名如来藏,也有个名字叫自性清净心,就是指真如在染不染的意思。
「未五、性德圆备义」,无欠无缺,叫做圆备。再看正文,「常乐我净义故」,常乐我净是大乘涅槃四德,凡夫有四种颠倒,二乘有四种颠倒,合起来叫八倒,八种颠倒。一切法无常,凡夫执着是常;一切法是苦,他执着是乐;一切法无我,他执着有一个我;一切法不净,他执着是净,这是凡夫四种颠倒。大乘涅槃具足常乐我净四德,二乘人不了解,他证得偏空涅槃,认为涅槃理体之中,没有常乐我净四德,大乘涅槃有常,他以为无常;大乘涅槃有乐,他以为无乐;大乘涅槃有真我,他以为无我;大乘涅槃有清净之德,他认为无净。有一天,我走到一个大殿,大殿外面挂了一个匾额,上面写着:「常乐我净。」我心想:怎么挂这个匾额呢?这不是四种颠倒吗?后来向人请开示,才知道这是大乘涅槃四德。大乘涅槃四德:常乐我净,有体有用。在体上讲,它是常乐我净;在它起的妙用上讲,是常乐我净。
一、常德,按体上讲,依《会阅笔记》的解释,「涅槃之体,永恒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涅槃的本体,永远恒常不会变化,没有生灭,所以命名为常。它是个不生不灭之体,有生有灭才起变化,它不生不灭,这样在体上讲常。它有体要起用,在用上讲,「又随缘教化,用常不绝,名之为常。」你要是证得大乘涅槃之后,就任运自然,随众生之缘,来教化众生,这个妙用恒常不绝,所以命名为常。前面讲过,成了佛无明灭了,真如永远常住,永远利益众生,这是按妙用上讲它常,常不断绝。
二、乐德,这是大乘涅槃的真乐,先讲它的体。「涅槃之体,寂灭永安,名之为乐。」梵语涅槃,翻成中国话叫寂灭。寂灭者,不生不灭,永远安稳,所以命名为乐。前面讲业相,一动就有业,动则有苦,苦从哪里来?苦是你动出来的,一念妄动,开始一个苦因,越动越苦。涅槃之法是寂灭,寂灭之法不动,永远安稳,所以叫做乐。在它本体上讲乐,叫不动之乐。在它的用上讲,你证得涅槃以后,「又运用自在,所为适心,名之为乐。」你去度众生,应用你的法门接引众生,你可以得到自在无障碍的乐,你所作所为都能适合你的心。我们现在发菩提心要弘法利生,运用不自在,所作所为都不能称心满意,这都是没有证得大涅槃之故。证得大涅槃起了妙用,就得了真乐,你去度众生,就能不生障碍,自在无碍,称心满意,这就是妙用上的乐。
三、我德,大乘的我叫真我,先讲它的体。「涅槃之体,真实有主,名之为我。」在它的妙用上讲,「就用自在,名之为我。」我字是主宰之义。我们凡夫妄执有我,凡夫本来是五蕴和合的一个假相,妄执为一个我,一点作不了主,一点不自在,所以这个我叫假我。我们天天在生活,总以为我要这样,我要那样,实际都是被业所转动,自己一点也作不了主,一点不得自在。你证得大涅槃的本体,真正有主宰就叫我。在它妙用上,能得自在,所以叫我德。
四、净德,「涅槃之体,解脱垢染,名之为净。」你证得大乘涅槃,一切垢染之法,统统解脱了。三界以内的见思二惑,三界以外的尘沙惑、无明惑,都是染垢之法,你统统解脱了,所以涅槃之体最清净。就它妙用上讲,「就用则随缘处染而不污,名之为净。」「处染而不污」,就是处染不染。你去度众生,众生的境界是染污的境界,但是这些诸佛菩萨,在众生的境界中不被染污,所以叫真净,在用上讲叫真净。
讲到这里,附带说一句:老太婆的执着,外道的执着,说女人生小孩的时候,不能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大家记着:按他现在的位,观世音菩萨是等觉菩萨,当然在染不染。过去他的本位是正法明如来,已经成了佛,更是在染不染。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女人生小孩是最危险的时候,我们生日,不敢说过生日,叫母亲遭难之日。生得好,母子平安;生得不好,母子双亡,或者救了小孩的命,母亲死了,所以女人生小孩是最大灾难!观世音菩萨怎么能不去救苦救难呢?这些老太婆认为生小孩时,要流很多血水最不干净,会染污了菩萨,所以不能念观世音菩萨。外道更是执着得厉害,也认为不能念观世音菩萨。女人怀孕不让她进大殿,说大肚子进大殿真罪过,大殿是供佛菩萨的地方,怀孕的女人怎么能把大殿染污呢?再进一步,女人有月经的时候,不能进大殿,越来越严重!你们用佛菩萨处染不染这个道理,给他们解释,不要被老太婆和外道害人。染污莫过于地狱的染污,那佛菩萨不到地狱救苦吗?常乐我净,是真如的性德,这是第五个性德。
「未六、性德无迁义」,讲真如的性德无迁。「清凉不变自在义故」,众生热恼,真如清凉;众生有生灭的变化,真如不变;众生有障碍不得自在,真如自在。讲真如的性德,清凉不变自在的义理。
分别解释有这六科,实际是无量无边。「午三、结」,「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总结真如的性德,不只有上面六科的性德,比前面六科的性德,还多得多,多多少呢?「过于恒沙」,超过恒河沙数那么多,是无量无边的性德。这样好像是离了真如之体,为什么真如只有一个,有恒河沙数这么多的性德呢?下面接着解释。「不离」,性德是超过恒河沙数那么多,实际不离真如之体。「不断」,真如的性德永远具足,不会有时候间断。「不异」,与真如之体不相差别。「不思议佛法」,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议的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无所缺少这个义理,都在真如相大之中。
「巳二、显立名」,显真如的立名,「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真如在本体上讲,它有功德叫德相,有义理叫义相,在众生份上它叫如来藏,将来修行成了佛,名字就叫如来法身。「藏」者含藏之意,在隐覆、看不见的时候叫如来藏,含藏如来,但是看不见。等到真如出了缠,名为如来法身。
辰二、问答重辨(分二)
巳初、执体疑相难
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
「辰二、问答重辨」,以问答方式重新辨明,分二科。「巳初、执体疑相难」,就真如本体上怀疑功德之相来问难。
「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你在前文上讲,真如是平等没有差别,远离一切相。现在怎么又讲真如之体有种种的功德,不是有差别吗?这不是和你自己说的语言相违背,前文不对后文吗?
巳二、相不违体答(分二)午初、明虽差别而不二(分二)
未初、明实德虽多,同一如味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未二、释成不二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
「巳二、相不违体答」,真如的德相和本体并不违背,分二科。「午初、明虽差别而不二」,再分二科,「未初、明实德虽多,同一如味。」明真如真实的功德虽然多,同真如一味。「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虽然真如真实不虚有种种功德的义理。「而无差别之相」,并没有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是平等没有差别的一味,是唯一一个真如。前面说过这个比喻,等于水有八种功德,还是一种水,并不是有八种水。
「未二、释成不二」,解是不二的道理。「此义云何?」你既然说真如有这么多的功德,怎么还是一个真如呢?「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因为在真如体上讲真如的德相,是远离分别之相,不是众生分别出来的。既然远离分别之相,所以没有二个。有分别之相,才有二、才有三,远离分别之相,还是平等无二。
午二、明虽不二而差别(分二)
未初、略复以何义得说差别?以依业识生灭相示。未二、广(分二)申初、问对染表示之相此云何示?申二、举彼染法一一对显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徧照法界义故。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
「午二、明虽不二而差别」,分二科。「未初、略」,先略明。「复以何义得说差别?」你说虽然有多种功德相,还是没有差别,那么以何种义理,你说真如有多种功德?「以依业识生灭相示」,因为是依着业识生灭相显示出来,还是对着生灭法显的,不对着生灭法显的不说差别。说多种功德,说差别之相,还是对着业识生灭之相说的。
「未二、广」,广说,分二科。「申初、问对染表示之相」,对着染法表示之相。「此云何示?」你说依着业识生灭相显示出来,怎样显示呢?「申二、举彼染法一一对显」,因为染法有差别,显示真如的功德有差别,对着染法一一对显。「以一切法,本来唯心」,一切诸法本来只有一个心,就是真心。「实无于念」,真心没有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依着真心起个妄想心,妄想心就是不觉,起了一个念头起来。动个念就是业识,再动个念就是转识,再动个念就是现识,就现出境界来。于是有能见,就有所见,有能见之念,就「见诸境界」出来,「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这是对着染法的差别,显真如有差别的功德之义,妄心不觉心起,妄心就是无明,无明一动,就起种种境界。无明心性要是不起、不动的时候,就是大智慧光明义。真如本性具足有大智慧光明义,对着妄心起念,见有种种境界,有能见则有所不见,就没有大智慧,没有光明了。等你心性不起、不动的时候,就是大智慧光明之义了。「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徧照法界义故。」我们众生本来有个真如,本来有大智慧光明,本来有徧照法界之义,怎么不能照徧法界呢?因为你起了能见之心,有能见之相,即有不见之相,这叫有所见,即有所不见。你的心性要是离见,就是远离能见,远离所见,就是徧照法界义。
拿我们现在的境界讲,你要是着到一个境界相,你只见到这一个执着的境界,其他的境界就见不到。比如你要到讲堂找一个同学,换句话说,你着那个同学的相,那么你看到满讲堂的人,你就注意看你要找的那个人。你看的时候是全讲堂都看,全讲堂都找,但是除了你要找的那个人,还有什么人在里面,你统统没有看清楚!为什么没有看清楚?你有所见,则有所不见。那么就可以证明,我们的眼睛本来是徧一个讲堂,本来徧到诸位同学身上,但是你一着相,着了一个境界,其他的境界你都看不见,不能徧照。那么你要是远离能见、远离所见,就是徧照法界义。
「若心有动,非真识知」,假若心一动,就动出妄心来,那不是真识真知。因为你一动、再动,动到三个细妄心,再动到第四个粗妄心「智相」,叫做分别心。你那个分别心,分别的不是真识真知。反过来说,心不动,才是真识真知。「无有自性」,你的妄心没有本体、没有自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是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众生在热恼之中,有生、老、病、死这些衰变就不自在。你把它反过来对着前文显,「热恼」对着显「清凉」,「衰变」对着显「不变」,「不自在」就显「自在」。「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无明妄心,有超过恒河沙数等而上之的妄染之义,你对着显,真如就有超过恒河沙数的功德。「对此义故」,对着上文所说妄心之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你心性不动的时候,就显现出来超过恒河沙数等而上之的清净功德。
「若心有起」,假若心有起动,「更见前法可念着,则有所少。」「《会阅笔记》「前法」作三种解释:第一种叫「外前」,是心外之前,你假若执着心外有法,你更见前法,你的功德就有所欠,有所少。第二种叫「先前」,就是指着前面那些生灭诸法。生灭诸法说明白了,都没有自体自性,你不要执着它,你还去念生灭法,就是执着生灭法,你一念先前的生灭法,你本性具有的功德就有欠有少。第三种叫「近前」,就是最近前文所讲的性德,你也不可执着。你一执着真如具有无量的称性功德,就有「前法可念」,你本来具有的功德,又有所欠少了。性德有,不许你执着,执着就有欠有少。
「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前面说净法有无量的功德,因为对着染法无量,才显净法有无量的功德,实际还是一个真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净法本来满足,但是你不可以生心动念。有所念则有所少,你不动念的时候,功德就圆满具足,这就叫做「法身如来之藏」。出缠叫法身,叫法身如来。本来叫「如来之藏」,又加上「法身」,叫「法身如来之藏」。
丑初这一大科,讲真如的体相,就是体大、相大,这二个大讲完。
丑二、别解用大(分二)寅初、总明(分二)卯初、对果举因(分三)
辰初、举本正行复次真如用者,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修诸波罗蜜,摄化众生。辰二、举本大愿(分二)巳初、广大心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巳二、长时心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辰三、举悲智大方便(不颠倒心)(分四)巳初、显悲深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巳二、明智深而亦不取众生相。巳三、征前悲智深所以此以何义?巳四、依真如门答显深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丑二、别解用大」,分别解释用大的意思,分二科。「寅初、总明」,分二科。「卯初、对果举因」,对着果法举出真如因位的妙用,再分三科。
「辰初、举本正行」,举出根本正当的行门。「复次真如用者」,重复次第讲到真如的妙用。「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这是举他本来的正行。诸佛是怎么成佛?他在因位上修正当的行门才成佛。外道也有修行,怎样修也不能成佛,《楞严经》上有一个譬喻,等于蒸沙作饭,你不拿米来蒸饭,拿沙子来蒸饭,蒸到无量劫,还是沙子,所以外道永远不能成佛,叫狂花无果。如来修什么正当行门呢?佛教里面大乘法是公开说的,众生还不发心修,以为还有什么秘密,像外道说「法不传六耳」,只对你一人说,都是骗人的把戏。如来修什么法呢?发大慈悲心,与一切众生乐,叫大慈;拔一切众生苦,叫大悲。你发了大慈大悲心,发心就是发愿,发了大愿,就修大行。「修诸波罗蜜」,就是六度波罗蜜: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你把六度修圆满,就到了彼岸。「波罗蜜」叫到彼岸,「诸波罗蜜」就是六度,到《华严经》就开十度,十度还是六度开出来的,只是开合不同,在终教里讲六度就可以。我们现在学着修就是修这六度,没有其他秘密法门可以告诉你,你就依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去修,这就是发大愿,立大行。「摄化众生」,你发大愿立大行是教化众生,上面加一个「摄」字,「摄」就是「四摄法」,你去教化的都是苦恼众生,你不假方便,众生不听你的,你得用方便法门摄受他,方便法门有四种: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你就这样发心,就这样修行,永远不会走错路。怎样发心呢?发大慈大悲心。佛法以慈悲为本,发了大慈大悲心,与一切众生乐,拔一切众生苦。怎么与乐?怎么拔苦?修六度。你跟众生接触,他不听你的,你假方便,用什么方便?用四摄法。要摄化众生,用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就把他摄进佛门里来。
「辰二、举本大愿」,举出本来的大愿,分二科。「巳初、广大心」,先发广大心,「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愿」是一种希望,「誓」是不达目的不停止。「誓愿」是一定要满我的愿,非这样做不可。发大誓愿,尽欲度脱一切众生,凡是有众生的地方,统统要把他度尽,就是度一切众生全部成佛。地藏菩萨不是给我们作榜样吗?地藏菩萨,怎么叫做大愿地藏王菩萨?因为他发广大心,就是广大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巳二、长时心」,就是发长时心。「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广大心是横着说,按空间说,徧法界的众生我都要度。长远心是竖着说,按时间说,不要限定劫数,不要限定我要度多少时间。我们现在发愿要度众生,得弘法才能利生,一个讲经的法师,能弘多少法?能度多少众生?要有无量的法师,弘无量的法门,才能度无量的众生。所以法师越多越好,《维摩诘经》上叫做:无尽灯的法门,一个法师等于一盏灯,点了无尽盏灯。怎么能培养出来这么多法师?办佛学院,你最先发心办三年,因为在我们众生份上不得自在,你发了愿,想依着佛法做振兴佛教的事情,不容易!尤其我们是末法时代的众生福报不够,那么你先办三年,只要因缘许可,永远办下去,尽未来际去办。智者大师发愿,命终生西方极乐世界,再回来娑婆世界,果然乘愿再来,现高僧相,还当大法师,这就是尽未来际度众生,这就叫做长远心、长时心。
「辰三、举悲智大方便」,也就是不颠倒心,分四小科。「巳初、显悲深」,「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发同体大悲,我为什么要度众生?因为众生在受苦!《梵网经菩萨戒本》说:「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众生与我同体,同一佛性,在理体上相同,同一个地水火风叫四大种,大者普徧之义,徧到一切众生身上。众生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我的身体也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怎么不同体呢?众生受苦,你想到是自己在受苦。这样你就发心发得恳切、发得深,有众生就得度。你不度众生,你不度你自己吗?所以你要观想众生就是自己的身体。还有一种解释,你不把众生度尽,你不能成佛。这个众生是我心内的众生,不但同体,还同一个心。你度众生,就是断你心内的烦恼,你把心内的众生度尽,就把烦恼断尽。你不度众生怎么成佛呢?《普贤行愿品》讲:「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菩提根本就在众生身上,你不度众生,你的菩提道根本不能成就。这是显悲深,因为众生同我一个身体。
「巳二、明智深」,「而亦不取众生相」,你度众生不取众生相。这就是弥勒菩萨作的偈颂:「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来解释《金刚经》:「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所谓四种心:一、广大心,广度一切众生。二、第一心,度一切众生都成佛。三、长远心,尽未来际度众生。四、不颠倒心,不着众生相,把众生都度入无余涅槃,而实无众生可度。你要是着了众生相,长远心发不起来,因为众生不是好惹的,你一着众生相,就要生烦恼,一生烦恼,就要退道心。所以你任运去度,度众生要弘法,弘法才能利生,「利生为事业,弘法是家务。」这是我应该做的事,众生对不对得起我,我不起分别。你要是对众生起分别,你的道心非退转不行。比方我刚才说,你要振兴佛教度众生,要成就法师,非办佛学院不行。办佛学院你着了众生相,这个学生惹你生气,那个学生惹你烦恼,不办了,道心退掉了。我根本不着学生的相,我供养学生吃饭,这是我的责任,我尽我的力量供养。我讲佛法给学生听,这是我的责任,我尽我的力量讲。至于学生将来是否报答我,我根本不动这个念头,一存报答之心,着相起了分别之心,他要是不报答你,就不要办了吗?所以你不要着众生相,这叫不颠倒心,这都是真如妙用。
「巳三、征前悲智深所以」,征验前面悲深智深所以然的道理。「此以何义?」以什么义理说发悲心要发得深,要观想众生同己身?要智深,不取众生相呢?
「巳四、依真如门答显深」,依真如门答复,显悲深智深的道理。「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我刚才的解释,都是浅显的道理,观众生地、水、火、风同一身。依《普贤行愿品》,菩提根本在众生,那个道理还浅呢!依《大乘起信论》,讲到真如平等没有别异之相,哪里有众生呢?同一个真如,同等无差别,没有别异,这样你就任运自然,悲心会深,智慧会深。
卯二、牒因显果(分三)
辰初、牒前因以有如是大方便智,辰二、自利果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辰三、正显用相(利他果)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徧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卯二、牒因显果」,分三科。「辰初、牒前因」,「以有如是大方便智」,起后得智度众生,度众生不着众生相,就是方便智。
「辰二、自利果」,显自利的果。「除灭无明,见本法身。」你因为有大方便智,天天去度众生,把自己的无明灭掉,见到自己本来的法身,得到自利的果。
「辰三、正显用相(利他果)」,显真如妙用之相,也就是利他的果。「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徧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你依着前面所讲的道理去度众生,也就是依着真如体起妙用,你不要着相,任运的度下去。最初当然很勉强,但是越度你的烦恼越轻,真如的妙用越来越大,自然而然就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妙用。这不可思议的妙用,跟真如相等徧一切处,也没有用相可得。你了解一切法皆空的道理,不执着度众生的相,也不执着有用可得。「何以故?」去度众生起种种不可思议的妙用,怎么说没有用相可得呢?
「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诸佛起妙用,对着地上菩萨现报身,对着凡夫二乘现应化身。他现的报身、应化身都是属于用,但是报身、应化身都是他的法身智慧之相。「第一义谛」,属于第一义谛,就是真谛。「无有世谛境界」,没有世俗之谛的境界。有世俗之谛,才有相可得;没有世俗之谛的境界,所以无相可得。「离于施作」,他是任运自然现报身、应化身,诸佛本性之中不动念,他是任运现相,任运说法,没有施作。没有施作怎么见到报身佛、应化身佛呢?「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地上菩萨见到报身佛说法,得到利益;凡夫二乘见到应化身佛说法,得到利益,这就是诸佛的妙用。众生见相闻法得利益,所以说他有用,实际在诸佛的本分上讲,没有用相可得。
寅二、别释(分二)
卯初、标
此用有二种。
「寅二、别释」,分别解释,分二科。「卯初、标」,「此用有二种。」真如之用有二种。
卯二、释(分二)辰初、正显用相(分二)巳初、直显其用(分二)
午初、明应身
云何为二?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
「卯二、释」,解释。「辰初、正显用相」,正面显明用相,分二科。「巳初、直显其用」,再分二科。「午初、明应身」,诸佛的妙用,有报身之用、应身之用,先说应身之用。
「云何为二?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应身之用是凡夫二乘,依着他的心分别的。凡夫二乘什么心呢?分别事识的心,就是最粗的分别心。他不懂得细心的作用,有业识、转识、现识,应身是外面的境界,他不晓得外面的境界相是由转识现的,看见应身佛以为是心外来的佛,他就有了分际,所以不能尽知。他看见的最高最大的佛,只有一丈六尺高,看见的相好,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实际佛的身不能尽知。
午二、明报身(分三)
未初、约识举人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
「午二、明报身」,再分三小科。「未初、约识举人」,标举出来这个人,是什么位子的人?用的是什么识?佛成了佛,证得果报身体,叫做报身,《贤首五教仪开蒙增注》讲佛分三个身、四个身、五个身,乃至十个身,都讲得很详细。普通都是讲三小身,就是法身、报身、应身,这里也是分这三个身,证得法身就成了佛,成了佛就现报身,报身是依着三贤十地的菩萨现的。怎么叫做报身呢?报是报答的意思,报答他因位上的修行,他在初发心修行,修了无量波罗蜜,成就无量功德,他应该享受法乐,这叫自受用报身。他自己应该得这个受用,这是果报,报是报酬、报答,酬答他因位上的功德,因位上的行门。三贤十地菩萨见的佛都是报身,叫做他受用报身,因为三贤十地菩萨见了报身佛给他说法,得了受用。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分开来二个,合起来还是一个报身。
「二者依于业识」,是依着什么识见报身佛呢?见应身是依着「分别事识」,见报身佛是依着「业识」,就是最细的妄心,也包括转识、现识,含三个细妄想心在里面。什么人能依业识见到报身?「谓诸菩萨」,其地位不一叫「诸」,诸菩萨包括三贤十地。「从初发意」,初发意就是十住位第一个位,叫做发心住,从十住位起,十行、十回向,「乃至菩萨究竟地」,就是到了第十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就是从初发意菩萨的心,乃至于到第十地菩萨的心,他们所见的都是报身佛。
未二、明所见报相(分二)
申初、正报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申二、依报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
「未二、明所见报相」,明所见报身佛的相,分二科。果报有二种:一种叫正报,二种叫依报。「正报」是正当受报,你造什么因,正当受报的就是你的身体,凡夫有凡夫的身体,二乘有二乘的身体,菩萨、佛,有菩萨、佛的身体,都叫正报。「依报」是国土、世界,是依止受报,有个依止的地方,在那里受报。六道凡夫,三善道众生各有五阴身,那是他的正报,他住在三善道的国土,比如人道住的国土,是苦乐夹杂的果报;天道是修十善的因,他得到乐的果报。三恶道造的恶因,就是受苦的正报,依止受报的地方,是受苦的国土。诸佛菩萨各有他的正报身,有他的依报国土。
「申初、正报」,「身有无量色」,这是讲报身佛,他的正报很庄严,应身佛的身上只有一种黄金色,报身佛的身上,不是单纯的黄金色,或是单纯的紫金色,叫做紫摩金身,发紫的金,说不来有多少色在里面含着,这就是他的总相,有无量的色。「色有无量相」,应身佛只有三十二种大人相,报身佛,每一种色里都具有大人相,说不来有多少数量。「相有无量好」,好是相的随形好,随着大人相而有这个好,应身佛只有八十种随形好,报身佛的相无量,好也无量。
「申二、依报」,「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报身佛住的国土,也有种种无量的庄严,为什么都用无量呢?因为没有个数目字。「随所示现」,这是对着三贤十地菩萨说的,凡夫二乘见不到报身佛,三贤十地菩萨见到报身佛的相,是应机示见。三贤菩萨见的报身,跟地上菩萨见的不一样;初地菩萨跟二地菩萨,见的也不一样,随着这些菩萨的根机示现。「即无有边」,统统没有边际。「不可穷尽」,虽然现的庄严相各有不同,但是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依报无量种种庄严,统统不可穷尽。为什么要用无量无边的数目字来形容不可穷尽呢?「离分齐相」,因为报身佛是依着法身显现,没有分际,也就是没有尺寸、没有数目。应身佛一丈六尺高,有尺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数目。报身佛多高?没有尺寸。多少相好?没有数目,离了分际相。报身佛的依报,报身佛住的庄严世界,「随其所应」,不单指报身佛本身,诸大菩萨都跟着报身佛在一起修行,诸大菩萨见到报身正报,也见到依报的庄严,随着他们所应见的,「常能住持」,统统能安住,能任持。「不毁不失」,依报世界的庄严,不会毁坏,不会损失。因为我们凡夫住的世界,有水、火、风三灾,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到了空的时候,完全毁坏。到坏劫的时候,被水火风三灾毁坏损失,但是报身佛的依报庄严,能安住,能任持,三灾毁坏不了它,也损失不了它。
未三、结果由因,释显报名
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
「未三、结果由因,释显报名。」果位的功德是由因位的修行成就的。解释为什么取报身佛这个名字?「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佛教讲四圣六凡都有因果,离开因果不能讲佛法,离开因果讲佛法,变成外道。佛也有他的因、他的果,报身佛哪来好的报身、好的依报呢?因为在他因位之中,修诸波罗蜜的无漏行门,他不只修六度波罗蜜,而是修无量无边的波罗蜜,都是无漏的因行。他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二乘小果,所以他的功德都是无漏的功德,集无漏的功德成就报身,报身无量。还有不可思议的熏习,是由真如不可思、不可议的熏习所成就的。内因是真如不可思议的熏习,外缘是修诸波罗蜜,合起来就是一个因行,因行无量,他得的果报也无量。「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报身佛,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好有无量庄严,统统都是受乐的相,叫做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也是享受法乐,报身佛的相,是受乐的相,所以取名叫报身佛。应身佛也叫化身佛,叫做三类化身:大化、小化、随类化。大化身佛,一千丈高。小化身佛,一丈六尺高,还是受乐的相。随类化身,不是受乐的相,人道中现人相,畜牲道现畜牲相,地狱道现地狱相,饿鬼道现饿鬼相,比如我们放焰口供的面然大士,是观音菩萨现的,你看那个相难看死了!难道是受乐的相吗?这就是六道所见的都是粗色,不是受乐的相。菩萨见的报身是受乐的相,受乐的相什么样子?我们没有福报看见,我们在人间看见有福报相的人,一看这个人就是享福的相,有的人薄福,生的相就苦苦恼恼的。
巳二、重牒分别(分二)
午初、应身(简凡异小)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
「巳二、重牒分别」,把前面讲过的再重新标牒出来,分别一下,分二科。「午初、应身(简凡异小)」应身佛,拣别是六道凡夫见的,异于小乘人见的丈六金身,叫随类化身,也叫随类应身。「又为凡夫所见者」,「凡夫」指的不是大心凡夫,是初发心学大乘法的凡夫,是六道凡夫,他们所见的也是六道凡夫。「是其粗色」,丈六金身是个细色,报身佛更是细中之细,这时候见的是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随着六道看见的相各有不同,他要去度鹿, |
|
|
|
|
|
|
|
地板
樓主 |
發表於 2022-10-26 19:29:48
|
只看該作者
现的是鹿的相;要去度羊,现的是羊的相;要去度恶鬼,现的是恶鬼的相;要去度地狱的众生,现的是地狱众生的相。应身佛在人间,不是示现丈六金身,异于小乘所见,释迦佛在世时,现的是比丘相,而且是个老相。「种种异类」,这叫异类化身,也叫随类化身。「非受乐相」,不是受乐的相,「故说为应身」,所以说应身,完全指着六道,应众生之机而示现。
午二、报身(简比异证)(分二)
未初、明地前所见
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
「午二、报身」,「简比异证」,拣别报身是三贤位菩萨比观所见,异于地上菩萨是亲证所见。量境有三种:现量、比量、非量,你们学过唯识知道,修观想也是,有的修比观,有的修正观。三贤位的菩萨没有亲证法身,修的是比观,如见烟就知道彼处有火,是比出来的,真正的火还没见到,分二科。
「未初、明地前所见」,辨明登地以前三贤位菩萨所见的报身。「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初发意菩萨」不包括十信位,就是从初住位以后三贤位所见。「以深信真如法故」,「深信」二字,拣别十信位菩萨是浅信真如,不是十住位以后的深信,所以不包括十信位。「少分而见」,三贤位菩萨见到的报身佛,只见到少分。「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三贤位菩萨依着深信不疑的信心,知道报身佛色相庄严,没有来去之相。「离于分齐」,没有尺寸、没有数目。「唯依心现」,报身佛相完全依着自己的业识心现出来,虽然细但还是个妄心。「不离真如」,不离我自己的真如,三贤位菩萨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
「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三贤位菩萨信尽管信,心里还起分别,因为还没有登地,还没有亲证法身。他们见的报身佛色相庄严,都是无量,离于分际,但是都不太显明,等于隔云望月一样。
未二、显地上所见
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未二、显地上所见」,显现地上菩萨所见的报身。「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假若得到净心,就是证得初地,所见的报身佛就微妙不可思议,跟三贤位菩萨见的报身佛大不相同。三贤位菩萨见了报身能得受用,不太殊胜。地上菩萨见的报身体相微妙,其用也转加殊胜。三贤位菩萨见的佛说法不微妙,得的用就不微妙。地上菩萨见的佛体相微妙,用也特别殊胜,佛跟他说的法微妙,得的利益很大。佛怎么偏心呢?佛没有偏心,差别还是在众生之机,因为没有登地,说微妙的法,听了也不太微妙,所以得的利益少。地上菩萨亲证法身,见到的佛体相微妙,跟他说的法也甚深微妙。「乃至菩萨地尽」,乃至于十地菩萨地穷尽,把等觉合到十地里面,再往上没有菩萨地。「见之究竟」,到十地菩萨才能见到究竟的报身佛相。「若离业识」,你见到报身佛微妙之相,从初地到菩萨地尽,见到究竟,还是用的业识。要是离开业识,「则无见相」,有能见、有所见,都是妄想分别,不过粗细不同。凡夫二乘用的分别事识,分别得粗,见的相也粗。菩萨用的是业识,分别得细,见的相也微细,假若离开业识,就没有相可见了。
「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迭」作「互」字讲,彼此相见,叫做「迭相见」。《华严经》:「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要是有二个法身,这个佛跟那个佛可以见面,但是十方诸佛共一个法身,没有彼此二个相,怎么迭相见?所以诸佛跟诸佛没有相可见。你看《地藏经》,释迦世尊在忉利天开法会,十方如来到法会里来,各遣侍者问讯世尊,为什么十方如来已经到了忉利天宫,不跟释迦如来见面,而派遣侍者问讯世尊?你懂得这一句就好了解了。你看《大般若经》,东方有无量数世界,无量数如来到般若法会来,各遣侍者问讯释迦世尊,少病少恼否?众生易度否?乃至于九方如来都是这样,为什么不跟释迦世尊见面呢?因为佛与佛没有彼此色相迭相见。那么谁看见释迦世尊、十方如来呢?菩萨看到的,菩萨用业识心看见的,离开业识没有分别,没有彼此,哪有二个佛见面呢?不过还有一个疑问:「同共一法身」,法身只有一个,为什么有十方如来呢?这是现报身。报身谁看见呢?菩萨。经上叫你知道,佛与佛不见面,叫发大乘心的菩萨悟法身,叫你回光返照,你怎么看见这么多的佛,还是你的业识看见的。你离开业识,根本没有二个相,到这里把报身佛讲完。
辰二、问答除疑(分二)
巳初、问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
「辰二、问答除疑」,藉问答解除疑惑,分二科。「巳初、先问」,「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假若诸佛法身没有色相可见,诸菩萨怎么能见到报身佛的色相呢?
巳二、答(分二)
午初、释法身能现(分二)未初、总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未二、别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徧一切处。午二、释所现之色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上来释生灭门中法义二章竟○初释真如门,次释生灭门,总是大段,第一别释二门,显动静不一义竟。
「巳二、答」,答复疑问,分二科。「午初、释法身能现」,解释法身能现相,再分二科。「未初、总」,总答复。「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因为法身是理体,是一切法的本体,当然也是色法之体,离于色相,它本身没有色相,才能现出来色相。它要不是色法的本体,你叫它现色相,它很难现,因为它本身有一个色相,生了障碍,现不出来第二个色相。比方镜子的本体没有色相,什么色相都现得很清楚。要是木板,本身是个色相,现不出来第二个色相,因为它本身的色相生了障碍。
「未二、别」,分别答复,解释色心不二的道理。「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从根本以来,色法与心法没有二个。「以色性即智故」,因为色法的本性就是智慧。「色体无形,说名智身。」色法有形相,色法的本体没有形相,法身现出来报身叫智慧身。「以智性即色故」,因为智慧之性就是色法的本体本性。前面说「色性即智」,色就是智,这里说「智性即色」,智就是色,说来说去「智」就是「心」,叫做「色心不二」,就是智与色不二,色与智不二,因为智性就是色法。「说名法身徧一切处」,法身徧一切色法之处,以一切法为身,叫做法身;以一切智为身,叫智身,色法与心法没有二个,叫色心不二。
「午二、释所现之色」,「所现之色无有分齐」,报身佛的色相都是无量,没有分际。「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随心能示现十方世界,随谁的心呢?有二种解释,第一种随诸佛的心,他有自在妙用,他要观十方世界就能观。第二种随菩萨的心,因为十方世界有无量的菩萨,见到无量的报身,都见到无量的庄严,各各差别不同。依着前文解,三贤位的菩萨见的少分,证了净心,登了初地以后,跟二地见的各各不同。「皆无分齐」,三贤位的菩萨虽然少分见,他见的还是离分际的相,初地、二地见的不同,都各有差别,虽然有差别还是离分际相,这个道理很玄奥,不可思议。这就是我们的心识太粗,不是我们心识可以分别了知,他根本离了分别心,才能见到报身相,因为报身佛是真如的自在妙用。
「上来释生灭门中法义二章竟」,上面解释生灭门中法义二章,所言法者,谓众生心,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众生心是什么样子?是心生灭,怎样生灭呢?是心生灭因缘,怎样的因缘?是心生灭因缘相,是什么相?是心生灭、是心生灭因缘、是心生灭因缘相,三科讲的都是生灭门中的法。接着讲体大、相大、用大三大的义理。一者法,二者义,这二章都讲完了。「初释真如门,次释生灭门,总是大段,第一别释二门,显动静不一义竟。」应该有「动静」二字,显动的跟静的二法,不是一个法。先讲真如门,后讲生灭门,壬初、别释二门,显动静不一义,这一科讲完了。
壬二、明会相入实,显动静不异(分三)
癸初、标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
「壬二、明会相入实」,会真如门、生灭门的相,入于实相之中。「显动静不异」,显现动,生灭门的相:静,真如门的相,并没有差别。把二个门合起来,序文,由一心生二个门,第一心真如门,第二心生灭门,再合起来二门不二,分三科。「癸初、标」,标举出来,「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即入」,当下就入,你只要会悟了这个道理,生灭门即是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连「癸二」念下去再解释,怎么生灭门就是真如门呢?你推求五阴法,色与心都不可得。
癸二、释(分二)
子初、观色法
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
「癸二、释」,解释,分二科。「子初、观色法」,先观色法,科文虽然割断,论文要连着念下去,「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生灭门的法差别相很多,但是总不出五阴法。三界以内的生灭法分三大科: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十八界合起来就是十二处,十二处合起来就是五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我们在人说人,我们人的身体就是五阴法,外面的身就是色阴,里面的心就是受、想、行、识四个阴,叫五阴身。色法是内而根身,外而世界,五根身:眼、耳、鼻、舌、身都是色法。外而世界,山河大地都是色法,合起来就是一个色阴,再加上心法四个阴就是五阴。你去推求五阴色法里面,没有一个我,也没有一个法,统统是空的,你把五阴法合起来,就是色与心二个法,山河大地跟五根身合起来就是一个色,把受、想、行、识合起来就是一个心,色法没有一个我,心法也没有一个我。
「六尘境界,毕竟无念。」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没有个念,观色法没有可念的六尘,六尘境界皆是空的。有念的就是妄心,真心是没有念的。「以心无形相」,因为心没有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推求六尘,六尘不可得,回过头来再推心,心没有形相,十方求之也不可得。可是科文上不说这是观心,而是观色,因为能分别色的是心,心没有分别的念头。没有能分别的心,哪有所分别的六尘呢?但是依着论文,分科把它分到观色法,我不大满意。论文上很显明,前面是推求六尘,六尘空,是所念的六尘空。连能念的心也是空的,求六尘不可得,求妄心也不可得。拿禅宗二祖慧可断臂求法的公案,证明他怎么用功,他自己把手臂斩断,痛得要命,心里不安,求达摩初祖给他安心,达摩初祖说:「将心来,与汝安。」你叫我给你安心,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慧可回答:「觅心了不可得。」心没有形相,找心找不到。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我把心给你安好了,慧可就大彻大悟,悟到不可得的心,悟到无形的心了。
子二、观心法(分二)
丑初、喻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丑二、合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
「子二、观心法」,分二科。「丑初、喻」,说个比喻,「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如迷了方向的人,硬说东方是西方,但是东方那个正确方向没有随着他转,尽管他迷,东方还是东方。「丑二、合」,依法来合。「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这才观心法,教我们用功,先观色法空,再观妄心空,我们心怎么会有念呢?因为无明在那儿动,无明迷了,我们以为心有念,实际我们的心没有动,所以用功要回光返照,要照自己无念的真心。众生可怜,一天到晚随着妄心转,没有个我,硬认为有个我,我要这样,我要那样,不晓得都是无明妄心在作怪,我们一点作不了主。我们学佛法要学到修行用功,你学佛法进步没有?你要是顿超的根机,贪瞋痴当下不起。渐次的根机,渐次的来,看看今年的烦恼是不是比去年轻一点?是不是比去年的贪心轻一点?是不是比去年脾气发得少一点?这样去问自己,你就进步了。
癸三、总结
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上来显示正义竟
「癸三、总结」,总结起来。「若能观察知心无念」,修行从哪里下手呢?就从这里下手,你观察知道我的心无念,真心无念,有念就是妄心。「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随顺」,是方便观。「入」,证入,是正观,你观察到我的心是个无念的心,有念我就把它制止下去,不要随着念转,这就跟真如随顺,会生灭门入真如门。不是依文解义就算了,要真正从我们心里用功,把生灭心转成真如心,先要叫它随顺,不要与真如相违背。就是你观心无念,一生心动念,你就要觉照,所以古人说:「不怕妄念起,但怕觉照迟!」随时觉照我心里不该动念,我的心本来无念。我们凡夫哪能无念呢?妄念起来不要怕,怕你觉照迟,觉照迟你随着妄念转,妄念驱使你,叫你到哪里,你就到哪里,那就迟了。一觉照,能知前念起恶,我控制住令它后念不起,那你功夫进步,就与真如相随顺,结果就能证入真如门。
「上来显示正义竟」,解释分分三大科,第一显示正义,第二对治邪执,第三分别发趣道相,讲到这里,显示正义这一大科讲完。《会阅》上生灭门会入真如门,有一个作梦的比喻最恰当:真如等于一个醒着的人,睡觉忽然间作梦,梦到种种境界,就成了生灭门,于是起分别知见,梦到顺境,合乎妄心,就起贪心;梦到逆境,不顺妄心,就动瞋恨。对方顺乎你的妄想心,你就要怎样给他恩惠、怎样对他好;对方使你动瞋恨,要怎样欺侮他、怎样凌辱他、怎样损害他。那么再继续梦下去,你待他好,他报答你,你感觉很快乐;你待他不好,他报复你,你感觉很苦恼。结果一梦醒来,会生灭入真如,什么都没有,完全一场大梦。你把作梦的比喻,比喻生灭门、真如门,再比喻生灭门会入真如门,没有二个心,还是一个心,你就会用功,会作观想,一切境界都等于作梦,何必认真呢?本来就是执着境界,你一认真,把妄境当成真的,执着转深,起惑造业,非受报不行。所以你作梦观,夜里睡觉是个小梦,白天是睁着眼作大梦,为什么要认真?哪有个真的,你想想看。学了佛法要受用,娑婆世界哪有个真的?你把它当成真的,不是执着转深吗?那你一定要造业,造业要受苦报,惑业苦,没有乐可得,决定吃苦头,害了自己,害了众生,所以学了佛法要一切作梦观。
庚二、对治邪执(分二)
辛初、就本总标
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
解释分上有三大科,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对治邪执,第三、分别发趣道相。「庚初、显示正义」讲完,接着讲「庚二、对治邪执」,分二科,「辛初、就本总标」,就根本义理总标出来。「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对治邪执」就是对治烦恼,邪执烦恼从我见起,要是离了我见,根本不会起邪执,这是总义,总标根本的义理,下面再别明。
辛二、别明障治(分二)壬初、对治离(分三)
癸初、标数
是我见有二种。
「辛二、别明障治」,分别说明邪执的障碍以及对治的方法,分二科。「壬初、对治离」,你有什么病,给你吃什么药,你执着空,就跟你说有;你执着有,就跟你说空,把你的执着对治掉,再分三科。「癸初、标数」,「是我见有二种。」我见有二种。
癸二、列名
云何为二?一者人我见,二者法我见。
「癸二、列名」,「云何为二?一者人我见,二者法我见。」哪二种呢?一切知见都是从我生起,执着我,叫人我见;执着法,叫法我见。人我见,是在凡夫位说的,凡夫位根本没有破到我执。法我见,是二乘人破了我执,法执没有究竟离,法执还是我见,不过比凡夫的我见细。
人我见《会阅笔记》上有料拣,不是普通凡夫外道起的我执我见,是初学大乘法的人解释大乘经起一种错解,他认为他懂了大乘道理,结果错了,这叫做邪执。这种邪执当然要比凡夫外道不了解佛法的人要高明,实际并不高明。凡夫外道还好教化,他不了解佛法,假若有一点善根,你跟他一讲就听。初学大乘法的人,学了大乘经,起了错误的见解,你跟他纠正还纠正不过来,他就是有所见,认为他的对。所以初学大乘法的人谈起道理,两个人要抬杠,谈得脸红脖子粗,为什么?就是人我见,解大乘经没有解释清楚,你说你的是,我说我的是,于是各是其是,各非其非。我的全是,你的全非,两个人才抬杠。他学了佛法没有起正见,起了偏见,叫做邪执,这一偏就邪了,难以教化,所以学《大乘起信论》,可以把你错误的知见纠正过来。
癸三、辨相(分二)子初、人我见(分二)
丑初、总标
人我见者,依诸凡夫说有五种。
「癸三、辨相」,辨人我见、法我见的相,分二科。「子初、人我见」,再分二科。「丑初、总标」,总标人我见有几种。「人我见者」,依着人的位起的我见,叫人我见。「依诸凡夫说有五种」,「凡夫」是初学大乘法的凡夫,有五种我见,前二种偏执「空」理,后三种偏执「有」理。
丑二、别解(分五)寅初、妄执事空以为法体(分三)
卯初、起执缘
云何为五?一者闻修多罗说,如来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
「丑二、别解」,分别解释,分五小科。「寅初、妄执事空以为法体」,他起一种妄执,执着事相的虚空,就是一切法的本体。「卯初、起执缘」,起执的缘,一切法从因缘生,他的邪知依着什么缘生出来呢?依着大乘经论。「云何为五?」哪五种人我见呢?「一者闻修多罗说」,「修多罗」就是契经,就是佛经、大乘经。「闻」,包括自己看经,或听善知识讲经。经上讲:「如来法身,毕竟寂寞」,如来的法身是寂寞无形无相。「犹如虚空」,等于虚空无形无相。法身徧一切处,等于虚空徧一切处。是拿虚空作比喻,虚空不是法身,他把虚空当成法身,这样错了。
卯二、正明执相
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虚空是如来性。
「卯二、正明执相」,正面说明执着相。「以不知为破着故」,因为他不知道经上说法身寂寞,犹如虚空,是为破众生执着有才说的。「即谓虚空是如来性」,他以为虚空就是如来的本性,就是如来法身,就是一切法的本体。
卯三、辨对治相(分二)
云何对治?辰初、明此虚空是妄非真(分三)巳初、立(分二)午初、立情有明虚空相是其妄法。午二、立理无体无,不实。巳二、释(分二)午初、明情有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午二、释理无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外色者,则无虚空之相。巳三、结(分二)午初、结情有所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午二、结理无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辰二、明彼法身是真非妄(分二)巳初、辨法同喻唯一真心,无所不徧。巳二简法异喻此谓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非如虚空相故。
「卯三、辨对治相」,怎样对治他的执着,分二科。「云何对治?」如何对着他的执着加以修治,就是对症下药,治他的病。「辰初、明此虚空是妄非真」,先说明虚空是虚妄之法,不是真实的佛性,再分三科。「巳初、立」,先建立起来正当的义理,再分二科。「午初、立情有」,先建立起来虚空是妄法的义理,怎么是妄法呢?情有理无,「情」是众生的情执,众生叫有情,众生有情就有执着,在众生的情执上虚空是有的,在真理方面它是无的,先把这个道理建立起来。「明虚空相是其妄法」,说明虚空之相是妄法,不说虚空之性,虚妄之法没有性,虚空可以见到一个相,所以在众生的情执上虚空是有的。「午二、立理无」,在真理上虚空是没有的。「体无,不实」,因为虚空没有本体,所以不是真实之法。
「巳二、释」,解释,分二科。「午初、明情有」,「以对色故有」,虚空怎么不是真实之法,是虚妄之法,在众生情执上才有呢?因为它是对待之法,对着色法才说是虚空,没有色法就不叫虚空。比方内而根身,我们身体存在的地方不叫虚空,身体以外的地方,才叫虚空;外而大地,有山河大地的地方不叫虚空,没有山河大地的地方,才叫虚空;乃至于房廊屋宇、桌子凳子都是色法,有房廊屋宇、桌子凳子的地方不叫虚空,它是对着色法才取名叫虚空,对着色才叫有。「是可见相」,凡夫的眼睛都可以见到虚空,这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你去念真如,念到妄念不起,叫你的心不起生灭,那就是真如理体。你去念虚空,你见到虚空,它能令你的心起生灭心。生灭心怎么起呢?比方你看见房子、桌子、凳子、人,这些色法,除了色法以外叫虚空,心里起了一个生虚空的心。在有色法的地方就没有虚空,又起个灭虚空的心,所以它能令你的心生灭,那决定是个妄法。虚空是可见之相,对着色法它不是色法,叫空法,叫虚空法。
「午二、释理无」,解释在真理上它是无的。「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因为一切色法,统统是由自己心里起的,本来是我自己的心。前面讲三细六粗已讲过,虚空是可见之相,是境界相,境界从哪里来?由我心里起的,第一是无明业相,第二是能见相,第三是境界相。境界相现一切境界出来,色法的境界是我的心现的,虚空的境界也是我的心现的。「实无外色」,实实在在根本心外没有色法,是我们凡夫执着心外有法,才执着虚空在心外。实际你明白大乘的道理,一切法唯心所现,叫「三界唯心」,离开了心,根本没有心外之色。「若无外色者」,假若心外没有色法对待,「则无虚空之相」,你怎么见到虚空呢?对着色法才显出虚空,把对待的色法取消,没有可对待的色法,显不出来虚空,所以根本没有虚空之相。这就是按真理上它是无的,但是按情执上它是有的,更证明虚空是虚妄之法。既然是虚妄之法,怎么是如来本性,怎么是诸法的本体呢?那么你不是错误了吗?这样对治它。
「巳三、结」,总结起来,再分二科。「午初、结情有」,总结妄情执着是有的。「所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一切境界是心所对的,统统由心妄起,心里起了妄念,才生出来外面的妄境界。妄境界是由心妄起的,那就证明境界是虚妄之法,一切色法是虚妄不实的境界,对着色法显出的虚空,还是虚妄境界。「午二、结理无」,总结在真理上没有虚空。「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心里面起了妄想、妄动,那么一动、再动、三动,动出境界出来。假若心不动,里面妄心之念根本没有了,外面的境界自然灭了。
「辰二、明彼法身是真非妄」,前面说虚空是妄非真,这再解释如来的法身是真不是妄,分二科。「巳初、辨法同喻」,先辨明真心之法与虚空的比喻相同。「唯一真心,无所不徧。」真心为什么犹如虚空?因为真心无所不徧,等于虚空无所不徧。「巳二、简法异喻」,拣别真心之法,跟虚空的比喻不一样。「此谓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这是说明如来本性的智慧是广大的、究竟的,才无所不徧。「非如虚空相故」,不是像虚空之相,虚空之相无所不徧,这一部分道理相同,但虚空并没有具足如来广大本性的智慧,所以只有一部份相同,还有不同的地方。这是五种人我见的第一种,他执着虚空是如来的法身,这里给他对治说明,叫他不要执着,如来的法身具足广大智慧,虚空哪里能具足广大智慧呢?
寅二、妄执法体唯是空无(分三)
卯初、起执缘
二者闻修多罗说,世间诸法毕竟体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毕竟空,从本已来自空,离一切相。
「寅二、妄执法体唯是空无」,第一种执着,执着空,第二种执着,还是执着空,他起个妄念,执着诸法的本体是空无的,分三小科。「卯初、起执缘」,他为什么起这个执着,也是看经错误了。「二者闻修多罗说」,听见经上这么说:「世间诸法毕竟体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毕竟空,从本已来自空,离一切相。」他听佛经说,世间诸法究竟空,三界以内的诸法都是空的;三界以外,乃至于涅槃真如之法也是空的。从根本以来自空,不是有个法把它空掉,离一切相,对于这一段大乘经他解错了。这个空空什么呢?「空一切相」,真如叫如实空,是空无妄染,一切妄法染法都没有。要是执着涅槃真如的本体不空,起了个相,那个相还是不空。说空,是空一切相,虚妄之法那个相空掉了,你执着涅槃真如有个相,还是成了虚妄之相,还是要空掉,因为它本来自空,离一切相,这个道理他没有了解。
卯二、正明执相
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
「卯二、正明执相」,正面说明执着相。「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离一切相,不是离一切本性,他把空解错,认为连本性也空了,真如涅槃统统没有。《会阅》上引证《圆觉经》:「生死涅槃,犹如昨梦。」二乘人畏惧生死,好乐涅槃,他当作真的有生死法、涅槃法,他不懂得大乘的深义,生死涅槃等于昨天夜里作的梦,这是《圆觉经》上讲的,空涅槃之相。《楞严经》:「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对着妄法,才能显真法,《大乘起信论》上也有这种义理,因为有不觉的心,你才起分别,才知道什么叫做妄法,什么叫做真法?你再进一步了解,「妄真同二妄」,妄法是妄,真法也成了妄,二个妄,为什么?「言妄显诸真」,不是绝待的真,绝待的真什么样子呢?《大乘起信论》上讲离言真如,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证相应。不是你说出来的真如,也不是你心里想出来的真如,叫「开口即错,动念即乖。」那怎么能得到真如?「唯证相应」,你会悟无念,就是随顺,由随顺而证入,你才知道有个真如,真如不是你说的,不是你想的,叫不可思不可议!
论上讲「为破着」,怕你起法执,二乘人就犯这个病,就是起法执。你不可以执着生死之法,生死之法毕竟空;你也不可以执着涅槃之法、真如之法,涅槃真如之法也是毕竟空。空什么呢?空那些相,真如涅槃的自体不空。但是他不了解,就说一切法都是空的,涅槃真如也是空的,这就起了执着。
卯三、辨对治相
云何对治?明真如法身自体不空,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卯三、辨对治相」,「云何对治?明真如法身自体不空」,空是空它的相,不空体,真如自体不空。「具足无量性功德故」,前文解释过,无漏性功德,无欠无缺,统统具足,怎么是空呢?比方一个花瓶,里面没有插花,也没有装水,这个空瓶子,叫做瓶空,不是连花瓶也空掉。真如空,离一切相,不是连真如之体也没有。我们学大乘法,最容易犯这个病,不执着有,就执着空。一说有个涅槃,有个真如,我就好乐去求,要求证涅槃、求证真如;一听说涅槃真如空了,就认为一切都没有,这都是学大乘法最容易起的执着。
寅三、执性德同色心(分三)
卯初、起执缘
三者闻修多罗说,如来之藏无有增减,体备一切功德之法。
「寅三、执性德同色心」,执著称性的功德,同于色心虚妄之法,分三小科。「卯初、起执缘」,起这个执着的缘,前面二个执,执着「空」,下面三个执,执着「有」。「三者闻修多罗说」,听见经上这么讲:「如来之藏无有增减,体备一切功德之法。」真如在众生份上,叫做如来藏,但是它的本体,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虽然流转生死,如来藏的本体一点没有减少;你现在修行用功,如来藏的本体也没有增加,乃至你成佛,它也没有增加,如来藏的本体,具备一切功德之法,这叫性德。
卯二、正明执相
以不解故,即谓如来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别。
「卯二、正明执相」,正面说明执着相。「以不解故」,因为他不了解经上的正理,「即谓如来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别。」经上说如来藏的本体,具备一切功德之法,一切功德,就是无量的功德。他认为无量的功德一定有差别相,它是称性的功德相,在义理上说差别,对着染法才说功德之相有差别,实际它没有差别,等于水有八种功德,还是一种水。但是他不了解大乘的正当义理,认为经上说具备一切功德,一定有差别相,等于色法心法的自相差别一样,这样解错了,色法心法都是妄心妄境,怎么是如来藏的称性功德呢?
卯三、辨对治相
云何对治?以唯依真如义说故,因生灭染义示现说差别故。
「卯三、辨对治相」,辨明对治相。「云何对治?」怎样对治他的错解呢?「以唯依真如义说故」,经上说如来藏里面具足一切功德,是依着真如无增无减的义理说的。虽然说有一切功德,实实在在还是一个功德相,还是一个真如,没有差别之相,等于水有八种功德,还是一种水。「因生灭染义示现说差别故。」因为对着生灭的染法有差别,才说真如里面所含的功德有差别。前面说称性功德有六种,实际还有超过恒河沙数的无量功德,都是对着生灭染法的义理说的,你了解真如称性的功德,它的差别即是无差别,不同于妄心妄境,这就对治掉。
寅四、执法性本有染(分三)
卯初、起执缘
四者闻说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一切诸法不离真如。
「寅四、执法性本有染」,他认为真如法性里面本来有染法,分三科。「卯初、起执缘」,说明他起这个执着的缘。「四者闻说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一切诸法不离真如。」他听到大乘经这样说,一切生死法、染污法,统统依着如来藏才有,一切诸法都不离真如的本体,但是他解释错误了。
卯二、正明执相
以不解故,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
「卯二、正明执相」,正面说明他的执着相。「以不解故」,因为他不了解经上的正理,「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他认为既然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那么如来藏里面具足有一切世间生死染法,他没有了解「依」字的道理,因为一切生死染法没有自体,一定要依着真如的理体,才能生出来一切染法,这是依着真如生起来,并不是真如本体上具有这些染法。他执着生死染法是如来藏里面有的,这个执着错了。《大乘起信论》中依真起妄的层次要记清楚:真如在缠名字叫如来藏,如来藏就是自性清净心,里面自性清净没有染污法。可是在众生位上讲,有真如就有无明,无明是生死染法的本因,无明跟真如和合起来,这个时候不叫如来藏,叫阿黎耶识。阿黎耶识里面有觉义,有不觉义。不觉就是无明生死染法,如来藏里面没有,阿黎耶识里面有。阿黎耶识里面有,它还是有其相没有其体,因为妄法本来没有体。所以你依着阿黎耶识,明白这些染法净法,你要修行,净法永远不断,妄法会断灭,因为妄法没有本体自性,是依着如来藏本体自性起的。妄法等于水上起的波浪,不依着水,起不来波浪,就是依着如来藏才有生死染法。被无明吹动,才起波浪,你把无明风灭了,波浪也灭了,就是生死染法灭了。水以湿性为体,不以动为性,所以水体不灭。
卯三、辨对治相(分二)
云何对治?辰初、夺破(分三)巳初、明净德妙有以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真如义故。巳二、明妄染理无以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巳三、明妄不入真从无始世来,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辰二、纵破若如来藏体有妄法,而使证会永息妄者,则无是处故。
「卯三、辨对治相」,分二科。「云何对治?」「辰初、夺破」,「夺」就是不许可,不许可你这样说,破除它,再分三科。「巳初、明净德妙有」,说明清净功德是妙有之法。「以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真如义故。」「唯」者独也,真如在众生份上,换个名字叫做如来藏,它的自体之中,从本以来,独有超过恒河沙数的清净功德,不离于真如,恒常不断,跟真如不相差别。不离、不断、不异是从真如的义理说的,在如来藏里面也依着真如有这三种义理。
「巳二、明妄染理无」,说明在真理上没有妄染之法。「以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因为超过恒河沙数这么多的烦恼,这么多的染污法,统统是依着众生的妄心而有,在如来藏的本性上,在真如里面本来没有这些染污法、烦恼法。
「巳三、明妄不入真」,说明妄法与真如法不相应。「从无始世来,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自从无始以来,妄法从来不与如来藏相应,大乘经最难了解的就是这种道理,就是依着如来藏起的妄法,不是如来藏内生出来的妄法,真如法从来与妄法不相应。
「辰二、纵破」,「纵」是许可,许可它还是要破除它。「若如来藏体有妄法」,假若如来藏本体里面有妄法,「而使证会永息妄者」,要是我们修行用功,证得如来藏,会悟到如来藏,永远能把妄法息灭。「则无是处故」,那就没有这个道理了。如果妄法有本体自性,你怎么能把它息灭呢?因为妄法没有本体自性,是虚妄之法,所以等你证得会悟的时候,永远就把妄法息灭了。
寅五、执染净有始终(分三)
卯初、起执缘
五者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
「寅五、执染净有始终」,执着染法净法都有始、有终,分三科。「卯初、起执缘」,先说他起执着的缘。「五者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他听到大乘经说,依着如来藏,所以有生死虚妄的染法,依着如来藏,所以能得涅槃。因为众生份上的真如,叫做如来藏,依着如来藏有虚妄之相,可以把它灭掉。你没有依着如来藏,怎么能证得涅槃呢?他没有了解「依」字的要义,认为染法净法都是如来藏里具有的,都是有始有终。
卯二、正明执相
以不解故,谓众生有始。以见始故,复谓如来所得涅槃,有其终尽,还作众生。
「卯二、正明执相」,正面说明他的执着相。「以不解故」,因为他不了解经上的正理,「谓众生有始」,认为众生有个开始,「以见始故」,「见」就是执着,因为执着众生有个开始。「复谓如来所得涅槃,有其终尽,还作众生。」又认为如来证得涅槃,将来也有完了的一天,完了还当众生,这个执着大错特错!
卯三、辨对治相(分二)
云何对治?辰初、明法体离始,则显生死无初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辰二、明法体离终,则显涅槃无尽又如来藏无有后际,诸佛所得涅槃,与之相应,则无后际故。
「卯三、辨对治相」,辨明对治的相。「云何对治?」「辰初、明法体离始,则显生死无初。」说明如来藏的法体没有开始,那么众生也没有开始。「以如来藏无前际故」,因为如来藏没有什么时候开始有,在众生份上讲,有如来藏就有无明。「无明之相,亦无有始。」无明之相,也没有个开始,叫无始无明。「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假若说三界以内的众生,是从三界以外来的,有个开始起头,第一个众生到三界以内,才生出来很多众生,这种话都是外道经说的,如:印度婆罗门教,执着一切人都是大梵天生的,最初先生出来一个人,再生出来很多人。耶稣教执着上帝耶和华,捏泥巴捏个亚当,再做一个夏娃,人就从那儿开始。佛经上讲的是无明无始,众生也没有个始,哪来的众生呢?哪来的人呢?你推到前生前世,推到多生多劫,推不出来,无始。凡夫是依着无明生出来的,无明无始,那么凡夫也是无始。
「辰二、明法体离终,则显涅槃无尽」,「又如来藏无有后际,诸佛所得涅槃,与之相应,则无后际故。」如来藏没有后际,就是永远没完没了,成了佛不会将来再当众生。如来藏无前际,跟无明相应,无明也没有前际,无始。如来藏无后际,因为修行用功去对治的时候,把无明灭了,真如不能灭,真如有自体灭不了。无明没有自体,无明灭了,所以无明无始有终,涅槃也叫真如,无始也无终,因为它有自体的缘故。
子二、法我见(分三)
丑初、起执之由
法我见者,依二乘钝根故,如来但为说人无我。
「子二、法我见」,前面五小科属于人我见,下面第二科讲法我见,法我见只有一种。「丑初、起执之由」,「由」就是缘由,与前面起执缘的「缘」意思一样。「法我见者,依二乘钝根故,如来但为说人无我。」了生死,要他人我执、法我执一起破,二乘人根机迟钝,所以如来只跟他说人无我,把人无我破掉,就出三界,了轮回的生死,没有说究竟。就像教小学生算术,只教很浅的加减乘除,小学毕业,他以为把算术都学完了,不晓得高深的加减乘除还没有教他,何况三角、几何他根本没有听到,为什么没有听到?因为他的根机不够,讲给他听,也不能了解。为什么佛不跟二乘人说大乘法?不说法我执呢?因为他根机不够,他是钝根人,所以只跟他说人无我,不说法无我。
丑二、显其执相
以说不究竟,见有五阴生灭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
「丑二、显其执相」,「以说不究竟」,因为如来跟他说法说得不究竟,也就是没有说圆满。「见有五阴生灭之法,怖畏生死」,如来只跟他说你要破我执,我是五阴法和合起来的一个假相,五阴也叫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五个法合起来,就叫做我。你把五个法分开来,我相没有了,你应该观空,你要晓得生死可以怖畏,生死是个大苦。他听到这个道理,就认真修行,破五蕴和合起来的假我,破掉就了生死。「妄取涅槃」,「妄取」是虚妄的执着,涅槃本来没有,他硬执着有个涅槃之相,要取证涅槃,这是二乘人的法执,执着有生死之法、涅槃之法。《大乘起信论》前面讲过,叫我们厌离生死、乐求涅槃,《大乘起信论》是大乘,怎么一再说要厌离生死苦,乐求涅槃之乐呢?这是对于初发大乘心的人,叫他起厌欣二心,厌是厌离,要厌离生死之苦;欣是欢喜,要欢喜求得涅槃。进一步解释,生死本空,涅槃也本空,一切法皆空,但是二乘人没有听见如来说过法空之义,他不了解,就怖畏生死,妄取涅槃。
丑三、显其对治
云何对治?以五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故。
「丑三、显其对治」,「云何对治?以五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五蕴和合起来的假我之相,当体就空,但是五阴法的本法,也是众生妄执出来的,它本来没有生。有生才有灭,本来没有生,哪有灭呢?把灭配合到死,有生才有死,没有生,哪有死呢?所以五阴法本来不生,就没有灭。因为它本来不生,本来不灭,众生本来就涅槃。前面也分辨过这个道理,众生起我执、起法执,才有生死,对着生死才说有涅槃。讲到究竟的道理,五阴本来不生,本来不灭,不生不灭本来就涅槃,有什么涅槃可以妄取呢?
前面二种执着,人我见有五种,法我见只有一种,是二乘人执着出来的法执,都是对治离,有对治的方法叫他离开人我见、法我见。
壬二、究竟离(分二)癸初、约法明治(分二)
子初、约法总显复次究竟离妄执者,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子二、举类广求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相。
「壬二、究竟离」,下面第二科讲究竟离,分二科。「癸初、约法明治」,就法体上明对治之相,再分二科。「子初、约法总显」,就法体上总为显明。「复次究竟离妄执者」,「妄执」就是人我见、法我见。究竟远离开这些人我见、法我见,「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应当知道染法净法都是对待之法,《大乘起信论》生灭门讲染法、净法都是对待之相,不是绝待的。因为众生不了解,才依言讲真如,你要知道依言遣言,连真如的名字也要遣除掉。「无有自相可说」,「自相」者自体之相,染法没有自体,净法是依着染法对待起来,也是个假相。所以真如的本体,不可说、不可议,你想出来、说出来的,都不是真如,染法、净法根本没有自体之相可以说。
「子二、举类广求」,举出种类来广求说明。「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所以一切法从根本以来,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色法、心法是相待而起的。也不是智慧之法,也不是妄识之法,真的智慧,虚妄的识,还是对待显的。初发心用功,你用智慧,不要用识,识是虚妄的,智慧是真的。实际真智还是相待的,妄识才能显出来,真正的法体,既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也不是智慧,也不是识。「非有非无」,不是有,也不是无,那究竟怎么样?「毕竟不可说相」,这叫开口即错,那么不可以说,怎么能随顺得入呢?你能念到无念就随顺,彻底离念就得入。有念就是分别妄想,有了分别妄想,才有「有」有「无」,是「色」是「心」,是「智」是「识」,实际都是分别妄想。
癸二、会释伏疑(分三)
子初、正会伏疑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子二、辨定圣意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子三、反以释成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
「癸二、会释伏疑」,总会解释,伏除疑惑,分三科。「子初、正会伏疑」,正当融会真理伏除疑惑。有人怀疑毕竟不可说相,释迦如来成佛,说法四十九年,一代一代的祖师善知识弘法利生,还是要说法,怎么没有说呢?「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有言说,你应该知道言说,统统是如来的善巧方便,假藉言说之相来引导众生,你不说,众生不知道什么叫生死?什么叫真如?什么叫涅槃?为令众生了解,实实在在都是权巧方便,就本体上不可说相,就是《金刚经》上说的:「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说法天天说,如来没有着法相,你着了法相,你错;二乘人着法相,二乘人错,如来本身没有着法相,他不过是善巧方便而已。
「子二、辨定圣意」,辨明确定圣人之意,「圣」是指佛。「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最重要的要旨,统统要令众生离念。「有念是众生,无念即如来。」你离念,就归于真如,跟真如相合。随顺真如、得入真如,必须得用离念的功夫,离念你就不起执。
「子三、反以释成」,反过来再解释成就。「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你要是念一切法,学大乘法的人当然不念凡夫法,你念大乘法也令你的心生灭,讲到生死,生死的心生起来,涅槃真如的心灭下去。讲到涅槃真如,生死的心灭了,可是涅槃真如的心生了,那不是很好吗?好是好,不究竟,因为你生出来一个涅槃真如的念,还是个念,还起障碍,不能证入真实的智慧。
解释分第一大科显示正义,一心二门三大,都是大乘的正义。第二大科对治邪执,人我见有五种,法我见有一种,把邪执对治掉,下面再讲第三大科,分别发趣道相。
庚三、分别发趣道相(分二)
辛初、总标大意,以显其名
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趣向义故。
「庚三、分别发趣道相」,「发」是发心,「趣」是趣向,「道」是佛道,分别说明发心趣向佛道之相,分二科。「辛初、总标大意,以显其名」,把发心趣向佛道之相的大意总标出来,显出来发心趣向佛道的名。「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分别说明发心趣向佛道之相,「道」,是诸佛所证的道,也就是涅槃道、菩提道。「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趣向义故」,菩萨发大乘心修行要趣向佛道,发心各有不同,这里再加分别,把义理解释明白。
辛二、别开分别(分三)
壬初、标数
略说发心有三种。
「辛二、别开分别」,分三科。「壬初、标数」,「略说发心有三种」,简略说明菩萨位的发心有三种。
壬二、列名
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
「壬二、列名」,「云何为三?」哪三种呢?「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把大乘菩萨的发心,由浅至深,分三种,第一、信成就发心,就是十信修圆满,入了十住初位的发心。第二、解行发心,「解」是解悟,十住位也叫「十解位」,解悟了真如之理。「行」就是十行位的菩萨修六度万行。即十住、十行修圆满,入于十回向位菩萨的发心,叫做「解行发心」。第三、证发心,就是亲证法身登地以上菩萨的发心。这三种发心就是把等觉位含到十地里面,把五十个位的菩萨分成三类。
壬三、辨相(分三)癸初、信成就发心(分三)子初、明信心成就之行(分二)
丑初、问
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
「壬三、辨相」,辨义相,分三科。「癸初、信成就发心」,再分三科。「子初、明信心成就之行」,怎样能信心成就?修什么行门?分二科。「丑初、问」,信成就发心是菩萨最浅的发心,我们对于大乘法都发了信心,但是信心还没有成就,这正是应我们的机说法,所以要特别注意研究,好下手用功。
「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假设有一个人问:是什么地位的菩萨呢?修何等行门?「得信成就,堪能发心?」「堪」就是能,才能得到信心成就,才能发这个心?
丑二、答(分二)寅初、正答前问(分二)卯初、答三问(分三)
辰初、答初问所谓依不定聚众生,辰二、答第二问(分二)巳初、辨行因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巳二、明修行缘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辰三、答第三问(分二)巳初、明时满行成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巳二、约胜缘明其发心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
「丑二、答」,下面就答复他,正是对我们讲的,要注意,分二科。「寅初、正答前问」,这是总科,正答前面所问的,再分二科。「卯初、答三问」,答复前面三个问题: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发什么心?再分三科。「辰初、答初问」,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人?一切众生分成三大聚:邪定聚、不定聚、正定聚。邪定聚的众生,定于邪,定于邪魔外道,你劝他可不好劝,凡夫不信因果,你想度化他也很困难。不定聚的众生,对于佛、法、僧三宝,对于因果之法有了信仰心,但是他的信心没有成就,进进退退。正定聚的众生,信心圆满成就入十住位,安住不退,只有进没有退。第一个发心,叫做信成就发心,是什么人呢?「所谓依不定聚众生」,就是对大乘法初发信心,而十个信心没有圆满的众生。
「辰二、答第二问」,回答第二个问题,修何等行门?「巳初、辨行因」,辨他行门之因,菩萨发心修行,有最基本的行门,叫做行门之因。「有熏习善根力故」,熏习,有外熏、内熏,外熏就是今生今世的外缘,师教之缘的熏习。内熏就是本觉内熏的力量,并依前生前世种的善根,有内因熏习之力。前生前世怎么会种了善根呢?也是遇到师教之缘,受了熏习,才种善根,所以熏习二字,可以解到今生,也可以解到前生。总而言之,他有净法的内因、净法的外缘。
「信业果报」,「业」是业因,他一听就相信业因果报。释迦如来所说的全部佛法,不出因果二字,要是不相信因果二字,根本不会学到佛法,这种人叫做一阐提,根本没有善根,所以一定要相信因果报应。《大乘起信论》不是空宗的论文,学大乘空宗,一直破相、扫相,我们的根机不够,会落到豁达空拨因果。《大乘起信论》把大乘终教的道理,都给你说完全,但要从最基本做起,就是要相信因果报应,因果二字是因果律,是天然的法律,你造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全部的佛法,四圣六凡,不出因果二字,释迦佛都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怎么成为四圣?修了四圣之因。怎么转为六凡?造了六凡的因。四圣六凡是个果法,有因才有果,无因生果是外道论,佛教讲因果,你学大乘法不讲因果,那还是佛法吗?
「能起十善」,「起」是起修,你就起十种善法,叫止善、行善,《会阅笔记》上有,第一叫止善,止恶行善,不叫止恶,叫止善,止善就是止恶,止恶之善就是止善,止善是消极的善,就是身口意三业分成十种,身业:不杀、不盗、不淫,是身体的三种止善。口业: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是口业的四种止善。意业:不贪、不瞋、不痴,是意业的三种止善。光止恶不行,你还要去行善,因为你要利益众生。身业:不杀生,还要行放生。不偷盗,还要行布施。不邪淫,还要修梵行,就是出家人不淫的行门。口业:不妄言,还要说诚实语。不绮语,还要说质直语,质者本也,就是本质语,也是说老实话,应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不两舌,还要说和诤语,两舌就是挑拨斗争,不但不挑拨斗争,人家有了斗争,还给他和解,叫和诤。不恶口,还要说柔软语,四摄法叫爱语摄,要摄化众生。意业:不贪,还要修不净观。不瞋,还要修慈悲观。不愚痴,还要修因缘观。
这十种善法顺真如,从哪里下手修行呢?清净三业,先止恶,再行善,就顺真如。不是尽说大乘理,说得很高,把脚踏实地用功的功夫忽略掉,永远都是空中楼阁的大乘。修大乘法,一、要相信因果报应,二、要止恶修善,以此为基础,再修六度万行。
「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是从「信业果报」来的。你造了生死的业,才受生死之苦。生死之苦是果报法,起惑造业是因,你不造生死之因,就不会受生死之苦,你要厌离生死之苦,光厌离不行,它是个果报,你得不要造生死的业因,这是恶因恶果。善因善果呢?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二乘小果,要求无上菩提,那是个善果,得修无上菩提之因。无上菩提是什么因?六度万行,再加上四摄法,六度四摄,就是求无上菩提的因,结果你证得无上菩提。前面一再讲要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这里怎么换成「欲求无上菩提」呢?因为恐怕你偏到一边去,成佛有二个果,一个涅槃果,一个菩提果。涅槃果是理果,证得不生不灭的理体,就证得涅槃。菩提果是智果,证得无上的智慧,就叫菩提果。两个果,理智不二,前面讲过,始觉是始觉智,本觉是本觉理,证到究竟觉的时候,始觉智与本觉理契合,没有二个觉,只有一个觉。成佛有二个果,其实还是一个果,就是佛果。由业因果报,证到涅槃果,了生死是因,证得涅槃是果;证到菩提果,断了烦恼是因,证得菩提是果。「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或「欲求无余涅槃」,说涅槃的因,说菩提的果,叫我们断尽烦恼,欲求无上菩提;了脱生死,证得无余涅槃,所以厌离生死苦,证得涅槃,也就是证得无上菩提。
「巳二、明修行缘」,内因有熏习善根之力,相信因果,能起十善,厌生死苦,都是自己内熏的力量。内熏是因,外面得有缘,因缘具足才能成就净法,修行的缘是怎样呢?十信还没有圆满的菩萨,「得值诸佛」,「值」者遇也,遇见诸佛,什么佛呢?就是随类化身、随类应身,前面说:「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这些佛,再者就是佛像。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你有善根,遇到的是小化身佛,丈六金身,没有善根,跟佛同时出世的人也遇不到。佛经上说,舍卫国一共有九亿人,印度十万为亿,九亿人就是九十万人,是个大都市。释迦佛要度众生,每天要去舍卫国托钵化饭,有三亿人能见到佛、闻到法;有三亿人只见到佛,没有闻到法;还有三亿人没有见到佛,也没有闻到法,那是正法时代的末法众生,跟佛同时出世算是正法,但是没有看见佛,没有闻到法,不就是末法吗?释迦佛涅槃以后,以佛像为住持佛宝,能遇到佛像,能生起信心,这是前生前世有善根。遇见诸佛,不是真正遇见佛,佛出世是随类现身,或是父母、眷属、知友,他能劝你学佛法,劝你出家,那就是你的佛,他跟你说的话,就是法。乃至于你遇见佛像,能生起信心,那佛像就是你的诸佛,遇到诸佛怎么样?「亲承供养,修行信心。」亲承供养是修行信心的方法。「亲」是亲近,「承」是承事,「供」是供给,「养」是敬养。实际只分成三件事:一、亲近佛,二、承事佛,给佛做事。三、供养佛。大乘讲起理来非常玄奥高深,做起功夫来必要脚踏实地,从事相上下手,你见佛像有了信心,你得多亲近佛,承事佛,给佛做事。你自己有佛堂,要把佛堂打扫得干干净净,要烧香、供水、献花,这都是承事。承事诸佛,是修行信心的功夫,叫你的信心一天一天增加。供养,随分供养,一朵花、一支香,必须要恭敬供养,只要你发恭敬心,就培了福,就可修行你的信心。修行在哪里用功呢?就在亲承供养诸佛,你的信心一天天的增加,信心必须从事相入手,才能长养、成就。
「辰三、答第三问」,回答第三个问题,分二科。「巳初、明时满行成」,「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信心成就要经过一万劫, |
|
|
|
|
|
|
|
5#
樓主 |
發表於 2022-10-26 19:31:03
|
只看該作者
这一万劫不在三大阿僧祇劫以内,你先修一万劫,信心成就入到住位。从你入到住位那一天起,才开始算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信心成就是行门的根本修行,先修一万劫培行因,成就你的信心。经过一万劫,信心成就,是你在这一万劫对于诸佛亲承供养,但进不退。十信位的菩萨不能讲劫数,因为他进进退退,退到三恶道,不晓得要经过多少万劫才能出来,怎么能按时间算劫数呢?但进不退,亲承供养诸佛,修行你的信心,修行一万劫,信心自然成就。
讲三大阿僧祇劫时间更长,就是一万劫,也长得很。有人感叹:这大乘佛法难修,我还是不要修了!这样你就退堕了。你要晓得,你不懂得佛法,不了解佛法,你任运的去流轮生死,去吃些糊涂生、糊涂死的苦头,那还可以原谅。你懂得佛法却不精进,你要是退堕,不能原谅你。为什么?只有拼命往前修习,无论多少劫都不怕,这样你成佛才有份。三大阿僧祇劫不怕长,何况一万劫呢?你要晓得,我们自从无始以来当众生,受生死之苦,不晓得受了多少阿僧祇劫,你往后退,还是退到生死道,退到凡夫地,除了流转生死,没有第二条路好走,所以只有进不许退,这样一万劫很快就过去,很快就信心成就。怎样很快呢?以前我们讲到圆教是:「一念摄多劫,多劫摄一念。」你一念就摄多劫,不只摄一万劫,这道理一点都不玄奥,我们讲堂里的同学,年纪最轻的二十岁以上,再者三十岁、四十岁以上,像院长我已经八十岁了,这八十年怎么过的?不是转眼之际就过来了吗?所以不要怕时间长,你只要一直往前做去就对了。
「巳二、约胜缘明其发心」,遇见殊胜的外缘,引他发心。「诸佛菩萨教令发心」,经过一万劫,信心成就,十信圆满,入了住位,这时候不是遇见随类化身,也不是遇见佛像,有资格可以真正见到诸佛菩萨,给你讲开示,叫你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者你看见众生苦,发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由大悲心再引起菩提心,这是自己能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或者你看见佛教的正法要灭了,你因为护持佛法的因缘,能自己发心。这三种发心,都是最殊胜、最正确的发心。
卯二、结成位
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卯二、结成位」,信成就发心,得什么利益呢?「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这位菩萨信心成就就能发心。「入正定聚」,就是入到初住位,初住位叫发心住,跟十信位菩萨大不相同。「毕竟不退」,十信位菩萨进进退退,入了住位后,安住不动,但进不退。
「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十信圆满,就是十信成就入了初住位,就住到如来种中。「种」者能生之义,你种了成佛的种子,将来一定能生佛果出来。十住位中除了发心住,还有生贵住、童真住、灌顶住,都是生于如来种中。贵人莫过于佛,生到佛的家里,叫生贵住。童真入道,成了佛家里的小孩子,叫童真住。能绍隆佛种,能接佛的位子,小孩子受了灌顶礼,将来决定能当国王,叫灌顶住。住于如来种中,决定将来可以生出佛来,这叫做「正因相应」,如是因而得如是果。他天天不修十善法,为非作歹,怎样能成佛呢?跟成佛的因不相应。一定要十信满心以后,入了住位,才是成佛的正因,将来一定能够证果。
寅二、举劣显胜(分二)卯初、明劣相(分二)辰初、内因力微(分二)
巳初、惑重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巳二、德薄(分三)午初、倒求人天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午二、异求小果或起二乘种子。午三、犹豫大乘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
「寅二、举劣显胜」,举出卑劣的发心,显出殊胜的发心,分二科。「卯初、明劣相」,明卑劣之相,再分二科。「辰初、内因力微」,内心善根之力很微弱,再分二科。
「巳初、惑重」,第一科讲他的烦恼深厚。「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假若有闻到大乘法,发了信心的众生,但是他的善根微少,不能精进修行。为什么善根微少?因为久远以来烦恼深厚,这里不说无明惑,尘沙惑,就说三界以内见思二惑深厚,就是他的烦恼深厚。
「巳二、德薄」,第二科讲他的福德浅薄,再分三小科。「午初、倒求人天」,佛教叫他成佛,他要颠倒求人天的果报。「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虽然他遇到佛像,也供养佛像,然而不发大乘心,不发成佛的心,他起人天种子,想来生来世转个人,来生来世要生天,这叫做内因力微,善根微少。想到众生的苦恼,要发大悲心,正法欲灭,要发护法的心,看到此文要起观照,现在的佛教徒不算少,在台湾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信佛,有几个发大乘心呢?一到法会,寺院里都是人,信徒都要来拜拜,都要来供养。尤其是台湾的信徒,进寺庙都带着供养品,他培了福,培了人天福报。再进一步观察,他要求来生来世转人,来生来世生天,这是种人天的种子,这已经是倒求了,然而这种信徒还是少的,统统求现在要发财,家庭要平安,都只是来求现在,根本没有想到来生来世。所以应该起大悲心,去教化众生,他们怎么只顾眼前不讲来生?因为他们不懂,这样的信徒怎么肯发心出家呢?纵使出家也不会发菩提心,对佛教不能帮忙,这样正法要灭,他应该护法,应该弘法利生。
「午二、异求小果」,「异求」,不同的求。与求大乘不同,求小乘果报。「或起二乘种子」,二乘人修行要自己了生死,众生他不管。观察在家信徒,到佛寺来拜佛祖献供养,求什么?最高明还是人天种子,没有想到了生死出三界。再观察出家人,不是凡夫,就是二乘。凡夫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争名夺利,嫉妒障碍。二乘人发道心要自己了生死,离开寺院,跑到没有人的地方,搭一间小茅蓬修行,众生死活他不管。
「午三、犹豫大乘」,「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这种人遇见善知识,讲大乘经论,他听见觉得很好,应该发心,但是犹豫不定,不能下定决心为度众生而成佛道,于是精进几天,又懈怠下来。他知道大乘法好,但是不能如法修行。
辰二、外缘力劣(分二)
巳初、明行时未满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巳二、遇缘不胜(分四)午初、观佛色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午二、供大众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午三、劣友劝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午四、学他发或学他发心。
「辰二、外缘力劣」,外缘之力微劣,分二科。「巳初、明行时未满」,他修行的时间还没有圆满。「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这是最高明的佛弟子,他发了大乘心,见了佛就供养,但是还没有经过一万劫,十信还没有圆满。「巳二、遇缘不胜」,遇到的因缘不殊胜,再分四小科。「午初、观佛色」,看见佛的色相发心。「于中遇缘,亦有发心」,遇着外缘也能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看见寺院里装的佛像色相庄严,他发了心,这个发心难得,但是他因为着了色相而发心,并不是殊胜的发心。「午二、供大众」,「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遇见人家打斋供众,看见出家人应供的时候威仪庄严,忽然间发了心,还是着相发心。前面是着佛相,这是着僧相。「午三、劣友劝」,遇到不高明的道友劝他。「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者遇见二乘人教令他发心,给他讲的开示,都是叫他了生死,不叫他弘法利生,这是遇见卑劣的善友。「午四、学他发」,「或学他发心」,随人起倒,像拜佛,人家拜下去,他也拜下去;人家站起来,他也站起来,根本没有发拜佛的心。就是人家发心,他也发心;人家出家,他也出家,没有发真正的菩提心,就是随着他人发心,以上四种外缘都不高明。
卯二、结成退失
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
「卯二、结成退失」,「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上面这些发心是着相发心,统统不会安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着佛相发心,着僧相发心,或者学人家发心,发心不坚固,遇见外面障碍的因缘,就把发心退下来。原本发心要去度众生,这时候不度了,堕二乘地,要自己修行了。这样的出家人还不在少数,他要去度信徒,要去修寺院,要去装佛像,天天忙得不可开交,他不晓得这是亲承供养,栽培自己的善根。他天天忙得团团转,忙得头昏脑胀,忽然间觉得出家一天到晚忙,自己没有用到功,寺院不能住,得上山住茅蓬修行,就退失大菩提心,堕二乘地。这种人发心的因缘卑劣,心发得不高明、不坚定,他不晓得大乘佛法就是利益众生,天天忙忙碌碌,都忙凡夫的事,忙争名夺利,对于他人嫉妒障碍,大乘心、大菩提心退失。论文上「或便退失堕二乘地」,实际是「或便退失堕凡夫地」,你要度众生,怎么能离开众生?你不起佛殿,不起讲堂,不装佛像,怎么接引众生?接引众生是修行用功,培养自己的信心,这个道理不知道,就堕凡夫地。堕凡夫地,起凡夫的分别心,一定要争名夺利,不要没有钱的信徒,有钱的想办法拉过来,这不是凡夫心,是什么心?这样就嫉妒障碍,把信徒拉过来,要信徒相信我,就得赞叹自己的功德,自赞一定毁他,结果退失大菩提心,堕凡夫地。
子二、显发心之相(分二)丑初、正明三心(分二)
寅初、问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寅二、答(分二)卯初、标数略说有三种。卯二、别释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子二、显发心之相」,发心之相是什么样子?分二科。「丑初、正明三心」,正明要发三心,分二科。「寅初、问」,「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在世的佛,你没有遇到,遇到的都是佛像,天天亲承供养,修行一万劫,信心成就,叫信成就发心。以前都是学发心,这时候才是真正发心,真正发心发何等心呢?「寅二、答」,答复。「卯初、标数」,「略说有三种」,信成就发心有三种,您不要以为发这三种心是一万劫以后的事,是现在就发这三种心,这叫学发心,到十信圆满是真正发心。等于大乘佛法必须先了解人我执、法我执,断起来当然先断人我执,后断法我执,但是大乘菩萨必须二种执都先知道。
「卯二、别释」,分别解释。「云何为三?」哪三种?「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第一先发直心,我们凡夫心里不能无念。有念,要念到真如上,这叫真心、正念。你不要念到凡夫上,不要念到二乘上,你要念到大乘上,人人本具真如,要念到真如上。念到真如上不是邪念,不是偏念,是正念,叫做直心。直者不曲不扰,不弯曲不扰乱,正念真如,心就直了。我们凡夫的心弯弯曲曲,你要是念到真如法上,心自然直。你不念凡夫,不念二乘,不会邪、不会偏,不是直了吗?佛经上有个比喻:「蛇形本曲,入筒则直。」蛇没有脚,走路身子要弯弯曲曲才能往前走,可是你把蛇装到竹筒里面,竹筒是直的,它想出来非直的走不行。我们的凡夫心是弯弯曲曲的,你把它装到真如境界里面,叫它正念真如,你的心非直不行,所以古人说:「直心是道场。」道场在哪里?道场在你心里,你那弯弯曲曲的心,不是道场,直心是道场,所以你发心修行,心里不可以弯弯曲曲,一定要发直心,正念真如法。
「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第二发深心,「乐」是欢喜好乐,欢喜好乐聚集一切善行。你得发心去做一切善行,做成习惯,越做越欢喜,不做心里觉得苦恼,这就与深心相应。可是一切诸善行都去做,是广大心,怎么叫做深心呢?因为依着第一个正念真如的心,去「乐集一切诸善行」,做每一种善行都要回向到真如实际,不回向人天福报、二乘小果,这个心就深了。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你一定要观众生苦,要拔除众生苦,就要发大悲心,众生在苦不知苦,愚痴;以苦为乐,颠倒,真正可怜愍!他为什么愚痴?因为他不了解佛法,我们了解佛法,眼看着众生愚痴颠倒,要发大悲心救他。
这三种心,前面二种是自利,一方面是求大乘的解,要解到真如法上,一方面要修大乘的行,「乐集一切诸善行」,回向真如实际,这是大乘的行门。由大乘的解,起大乘行,解行相资,成就自己菩提道,是自利。「拔一切众生苦恼」,是利他,《会阅笔记》上我抄了很多,你可再配上三德、三聚净戒。三德,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直心,正念真如法」,一定能证到法身,得到法身德。「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就是智慧,就是般若德。「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是令一切众生得解脱,是解脱德。还可以配大乘菩萨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直心,正念真如法」,决定不会犯斋破戒,你的心为什么犯斋破戒呢?心里弯弯曲曲才犯斋破戒。你发了直心,正念真如法,你不守威仪,自然合乎威仪;不持戒,自然持戒,这就是摄律仪戒。「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就是摄善法戒。「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就是摄众生戒,也叫饶益有情戒。我们受戒登比丘坛,得戒和尚讲开示:你要发上品心,求上品戒。戒分上中下三品,不是传戒的师父偏心,给他传上品戒,给你传中品戒,给第三个人传下品戒,传戒师父一样,但是戒子发心不同,所以得戒和尚在你登比丘坛的时候,要劝你发上品心,求上品戒,作法是得戒和尚在上面念,戒子跪在下面观想。我当得戒和尚时改变作风,末法时代的苦恼众生能登比丘坛不容易,平常他如果没有了解上品心,到了登比丘坛的时候,威仪庄严把他摄住,他由于害怕,听不懂得戒和堂讲的开示,发不起上品心来,所以我当得戒和尚的时候,先教三聚净戒给戒子念,第一个誓愿,「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没有哪一个恶不断,大的恶要断,小的恶也要断。第二个誓愿,「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小善事我要做,大善事我更要做,我发誓愿修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做。第三个誓愿,「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我发心要度众生,我登了比丘坛成了比丘、比丘尼,我就要弘法利生,众生我要度尽,无一众生不度。你登比丘坛,假若得戒和尚这样念,你学着他念。他要是自己念,不叫你念,你也要随着他念的文发心,就是三聚净戒的心,也就是《大乘起信论》上的直心、深心、大悲心。
丑二、问答除疑(分二)
寅初、问
问曰:上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
「丑二、问答除疑」,藉问答伏除怀疑,分二科。「寅初、问」,「问曰:上说法界一相」,问说:上文所说,法界是唯一无二之相,是平等、没有差别的相。「佛体无二」,佛的本体没有二个,就是法界一相那个真如。「何故不唯念真如」,为何不只念真如,发直心正念真如就够了。「复假求学诸善之行」,为什么还要发「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呢?那不是有了差别吗?有二吗?
寅二、答(分二)卯初、正答前问(分二)
辰初、喻
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
「寅初、答」,答复他,解释这个道理,分二科。「卯初、正答前问」,正面回答前面的问题,再分二科。先说个比喻。「辰初、喻」,「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摩尼」中国话叫如意,「大摩尼宝」,叫做大如意宝,是宝珠的名字,体性是光明清净的。「而有矿秽之垢」,「矿秽」就是矿石,「垢」是染垢。在矿石里面,不清净有染垢。「若人虽念宝性」,假若有人知道矿石里面有颗大如意珠,体性光明清净,「不以方便种种磨治」,不用种种方法把染垢磨掉。「终无得净」,它还是个矿石,终究不能成为大摩尼宝。
辰二、合(分三)
巳初、正合前文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巳二、释众修行所以以垢无量徧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巳三、明善行顺真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
「辰二、合」,用法来合比喻,分三科。「巳初、正合前文」,「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众生人人都有真如,真如之法的本体空无妄染、清净无秽。「而有无量烦恼染垢」,但是众生被无量的烦恼染垢了。「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你学了大乘法,知道并且相信不疑,自己有光明清净的真如,你还得去修行。因为真如在无量无边烦恼里面,不用种种方便法门熏修,真如不会清净。
「巳二、释众修行所以」,解释众多修行的所以然。「以垢无量徧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因为真如之体徧于一切法,垢染之法无量,也徧于一切法,你必须修一切善行,对治无量的烦恼,不然烦恼不能断尽,真如不会清净显现。
「巳三、明善行顺真」,「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这就是随顺真如法性修行,善恶都是对待的,不是真如的本体。真如是绝待的,修善法怎么能证得绝待的真如呢?因为善法与真如法性相顺,你只要修一切善法,回向到真如实际,任运自然你会证得真如法。恶法违逆真如法性,你做恶法一定做到凡夫的生死道上,甚至最苦恼的做到地狱里去,因为恶法跟真如不随顺。你要修一切善法,一方面是对治无量无边的烦恼,一方面能随顺真如。
卯二、重显方便(分二)
辰初、标数
略说方便有四种。
「卯二、重显方便」,分二科。「辰初、标数」,「略说方便有四种」,地上菩萨是如实修行,三贤位菩萨修的是方便行,实际一直到成佛以前,都是方便行,到了坐在菩提树下,打坐修金刚喻定,才是成佛的行门。这里讲十信满心刚入初住位要修行,修四种方便行。
辰二、别释(分三)巳初、无住行(分三)
云何为四?午初、列名一者行根本方便。午二、释相(分二)未初、智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未二、悲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午三、明修意以随顺法性无住故。
「辰二、别释」,分别解释,分三科。「巳初、无住行」,再分三科。「云何为四?」哪四种?「午初、列名」,列名回答。「一者行根本方便」,「行」是大乘行门,第一种是大乘行门的根本方便。「午二、释相」,解释大乘行门的根本方便是什么样子?再分二科。「未初、智」,要修大智。这个科叫做「无住行」,无住,就是不住,就是不执着,不执着于生死,不执着于涅槃,这就是大乘行门的根本。凡夫住于生死,执着生死;二乘住于涅槃,执着涅槃。这个行门超过凡夫、二乘,才叫做大乘行门。明明有生死之苦,怎么不住呢?这要修大乘的智慧,用智慧来观察。「谓观察一切法自性无生」,「观」是能观的智慧,你观一切法的自性、一切法的本体,从来没有生。有生才有死,根本没有生,哪有死呢?所以不学佛法的凡夫怕死,学了佛法的人要怕生,不生怎么会死呢?那就超过不学佛法的人的智慧。但是你执着生死可了,要了生死,还是二乘知见,不是大乘的智慧。大乘人观一切法的自性、本体根本没有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眼前事实证明有生有死,你怎么硬说没有生,也没有死?眼见有生有死,是你的妄见见的,以大乘智慧观察,要离于妄见。「妄见」者虚妄之见,没有生,你妄见有生;没有死,你妄见有死。比如病眼见空花,你眼睛有病,看见虚空的花,虚空的花根本没有生,怎么谢呢?再举个比喻,如梦心见梦境,你见有生有灭,有生有死,是作梦。等你梦醒的时候,根本没有生,哪有灭呢?这就是用智慧观察一切法,离于虚妄知见,就不住生死,你不要害怕生死,生死本空,这是大乘行的根本方便。二乘人「见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他把三界观成一个大牢狱,急急忙忙要出牢狱,看见生死如冤家对头,要急忙逃开,逃避生死。大乘人观生死本空,才能在生死之道度众生,这是用智慧观察出来的,一切法自性本空,本来不生。
「未二、悲」,大乘行门的根本方便,第一要有智慧,第二要有悲心,没有悲心,不会观察众生苦,发不起菩提心,怎样观察众生苦呢?「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一切法自性不生,是它本体自性上没有生,因缘和合,就生一个假相出来,这个假相用大乘智慧观察,「业果不失」,「业」是业因,「果」是果报,「失」是错误,业因果报,决不错误,如是因得如是果。一切法本自不生,都是妄见生出来的,你不要落到豁达空上,连二乘人还不如,怎么学大乘智慧呢?你以为你是大乘智慧,其实是个莽撞汉,瞎碰瞎撞,把自己撞到三恶道里。「起于大悲」,众生不了解因缘和合的道理,更不了解因果不失的道理,睁着眼睛去造恶业,得受果报。谁造三恶道呢?是他自己造出三恶道,他为什么不去成佛,要造三恶道受苦呢?这样就起大悲心。「修诸福德」,「福德」是对着前面「智慧」说的,你要度众生,光有智慧不行,必须得有福德。怎么不说功德呢?功德是自己修行用功,叫功用之德。这是专讲培福,在六度里面,前五度都属于福德,第六度般若度才属于智慧。前五度里面,最重要的是布施、持戒,这二度培福最大,所以你要修福德,要多行布施。我们出家人没有那么多钱财,你行法布施,你学了佛法就布施,永远布施不完,这就是培大福。有智慧没有福报,不能摄化众生,初学大乘法,第一种人学错了,学到豁达空拨因果。第二种是偏于智慧的空,不去修福,偏于空,把福德略掉了,变成穷秀才,一肚子佛法,没有人相信。为什么会这样呢?福德不够,不能摄化众生。佛度众生要现相,现应化身,先是丈六金身,是总相。再别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报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些庄严之相都属于福德之相,摄化众生离不开相,因为众生是着相的,他一看你这个人没有福德,你说法他不相信你,所以你要注意多培福!「摄化众生,不住涅槃。」你要摄化众生,不要学二乘人住于偏空涅槃,二乘人了脱生死超出三界,得了自在,住在偏空涅槃不回来了,众生在三界火宅里受煎熬之苦他不管,他没有悲心。学大乘的你有智慧,还得有悲心,你不要住于涅槃,来来往往在苦海里度众生,大乘行门的根本方便,就是悲智双运。乘是车子,大乘是要度一切众生的大车,有两个轮,一个智轮,一个悲轮,只有一个轮子非翻车不行,怎么度众生呢?两个轮缺一不可,一个智轮,我不着相;一个悲轮,在不着相中我要度众生,在度众生之中又不着相,这样就不落于凡夫,不落于二乘。二乘只有智轮,凡夫只有悲轮。你要是单用悲心,看见众生苦,一天到晚想度众生,你没有智慧不能观空,着了相来度众生,你变成凡夫,不是大乘菩萨。你单有智慧,一切观空,没有悲心,不去观众生苦,不去度众生,你变成二乘。一切大乘行门,都是以悲智双运为根本。
「午三、明修意」,为什么要修智修悲,其意何在?「以随顺法性无住故」,「法性」就是真如,真如是一切法的本性,也称法性。真如的本性不住,真如不变而随缘,随缘就是不住。现在我要修真如妙行,要随顺真如的法性来修,真如的法性无住,我也不住。「不住生死」,生死了脱,我才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我有本事可以证涅槃,不学二乘人住于偏空涅槃,这样才能称大菩萨。
巳二、自利行(分二)午初、断德(分三)
未初、列名二者能止方便。未二、释相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未三、明修意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
「巳二、自利行」,分二科,自利行里面有二个方便,一个是断德,一个是智德。「午初、断德」,先讲断德,断除恶法就是功德,分三科。「未初、列名」,「二者能止方便」,四种方便的第二种,能止一切恶法的方便修行,叫能止方便。前面用智慧观察一切法本来不生,一切法皆是妄见有生有灭,落到豁达空上,认为一切皆空,不修能止方便,结果犯斋破戒,叫他吃斋,他说这是空的;叫他持戒,他说这也是空的,结果变成无恶不作的一阐提,因果报应,他都给拨掉了。前面的「业果不失」,他根本不懂,只讲一切皆空,这样害了自己、害了众生。前面行根本方便里面有个智慧,还有个悲心,悲心不属于空,「业果不失」,怎么空?你要修福德,怎么空?你起悲心摄化众生,怎么空?这都属于有。自利行里面,「能止方便」,更是脚踏实地,下手用功。你不住生死,得先了脱生死,有了脱生死的本领,你才敢说不住于生死。不然,你不住生死也得住,因为业果不失,生死是个果报法,你怎么能了脱生死呢?你得先不要作恶。
「未二、释相」,「谓惭愧悔过」,知道自己的错误,知过必改。惭愧,分开来解,「惭」是耻己,自己做了不对的事,做了以后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觉得心里很不安,想起来感到羞耻。「愧」是羞人,做了错误的事,人家不知道,但是感觉被人家知道,见了人脸发热发红,叫愧心现前。在我们佛弟子来说,或者犯戒,生了惭愧心。你要悔过,梵语忏摩,中国话叫悔过,错了要改。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现在还没入住位正定聚,所以有过错要赶快改。
「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前面讲过:始觉智有四种,第一种是名字觉,初下手的功夫,「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要这样用功才能把恶法止住。你不要随着恶法转,先不要叫恶法增长,再把它止住,叫它根本不起,那就有了真正初步的功夫。其实名字觉,名字叫觉,还是不觉,可是下手还是得从名字觉下手。起先用功,动了一个坏的念头,叫它不增长,名字觉「觉知前念」,完全是心里的功夫。这里不是光指心里,包括外面的境界,贪境界现前,你不要再贪;瞋境界现前,你不要再瞋,再观到「前念起恶」,观到心里来。《大乘起信论》的文字是一层一层,由浅入深,叫我们要脚踏实地用功。为什么要止恶法呢?恶法不是空的吗,你现在是凡夫,你成佛了再说空。
「未三、明修意」,「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恶法都是过失、过错,法性里面没有这些过失、过错,你要修真如妙性,真如妙性里面没有这些罪过法,你要随顺法性离诸过,才能止方便。
午二、智德(分三)
未初、列名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未二、释相(分二)申初、约缘修行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申二、辨修行成益(分二)酉初、生智益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酉二、明灭障益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未三、明修意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
「午二、智德」,有智慧修一切善根,就是功德,叫智德,分三科。「未初、列名」,「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第三个方便就是令善根增长的方便。「未二、释相」,再分二科。「申初、约缘修行」,就外缘明修的行门。「谓勤供养礼拜三宝」,在哪里种善根呢?在三宝面前种,我们要种树,先种根下去,再浇水、施肥,它生苗出来,越长越大。你在三宝面前种善根,增长善根,还是在三宝面前增,三宝就是佛、法、僧,是全部佛法的纲要。在三宝面前怎么种呢?以礼拜为主,要礼拜三宝。还要供养三宝,供养,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都属于供养,随力随分去供养,心里要虔诚。还要注意「勤」字,不是今天礼拜一次,供养一回就好了,要天天如此,要勤供养三宝,勤礼拜三宝。
「赞叹」,要赞叹三宝,我们唱佛赞,都是赞叹佛菩萨的功德,比如我们念阿弥陀佛,先念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都属于赞叹。你看《华严经》,每一位菩萨出来请法,先说赞佛偈,菩萨有大智慧,开口就是赞叹偈,我们没有智慧作不出来,古人有作好的拿来念,我们要诚恳,要随文作观。「随喜」,随喜一切功德,我礼拜三宝,我要随喜佛法僧的功德,别人礼拜三宝,我也随喜他的功德。
「劝请诸佛」,请佛住世,请佛转*轮。这里的行门,一、供养,二、礼拜,三、赞叹,四、随喜第五、劝请,包括请佛住世、请佛转*轮,加上前面的「惭愧悔过」,总共七种行门。十大愿王,前面七个愿,一者礼敬诸佛,就是礼拜。二者称赞如来,就是赞叹。三者广修供养,就是供养。四者忏悔业障,就是惭愧悔过。五者随喜功德,就是随喜。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是劝请。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都属于回向。我民国四十八年在海会寺主持佛七,曾讲十大愿王,你们可以看《佛堂讲话》,统统依着《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用白话讲出来,解释得很清楚,而且很详细。这就是告诉你福德怎么修?就在三宝面前这样修。
「申二、辨修行成益」,辨明修行成就利益,分二科。「酉初、生智益」,能生智慧的利益。「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你要去恭敬三宝,一定要亦爱亦, 敬,爱而不敬不行,敬而不爱也不行。不杂曰淳,郑重曰厚,你要在三宝面前修行培福,一、不要杂其他的妄念。二、要发郑重心,要去恭敬、供养、礼拜、赞叹,这样你就培养大福德,当下就得到利益,信心就增长起来。「乃能志求无上之道」,佛道是无上之道,你的信根增长,才能立志追求无上佛道。
「酉二、明灭障益」,明消灭业障的利益。「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我们虽然出了家,还是个凡夫,业障不重,不生在末法时代,业障是前生造的,佛法僧的力量不可思议,你礼拜、供养、赞叹、随喜,就能消除你的业障。《金刚经》第十六分,能净业障分:「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念《金刚经》就能消除你的业障,你念《金刚经》,人家毁谤你,你业障消得更快,他来毁谤你,就是给你消业的。我们要消除我们的业障,不要生退悔心,认为我的业障深重,怎么能学法师呢?这就是自暴自弃,成佛无上道,我还是要成,当个凡夫法师有什么难呢?你发心就可以做到。业障深重,你去恭敬礼拜三宝,就能消除你的业障。这是告诉我们消业障的方法,你的业障消了,善根就不会退,就善根增长。
「未三、明修意」,说明修智德,礼拜恭敬三宝,能消除业障的意义。「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有佛法僧三宝,这不可思议的境界,你不在三宝面前种善根,增长善根,是你的愚痴。你不知道求三宝加护你消除业障,也是你的愚痴,因为法性里面根本没有愚痴,你随顺法性修行,就离愚痴之障。
巳三、利他行(分三)
午初、列名四者大愿平等方便。午二、释相(分三)未初、长时心所谓发愿尽于未来,未二、广大心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未三、第一心皆令究竟无余涅槃。午三、明修意(分二)未初、显顺性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未二、明起大愿意法性广大,徧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
「巳三、利他行」,讲利他的行门,分三小科。「午初、列名」,「四者大愿平等方便」,这是第四个方便。「午二、释相」,再分三科。「未初、长时心」,「所谓发愿尽于未来」,你要度众生,要利他多长的时间呢?尽未来际,所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尽于未来,叫长时的心。「未二、广大心」,「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余」是余留,不余留一个,你要度众生,要把所有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未三、第一心」,「皆令究竟无余涅槃」,你把众生度到哪儿呢?度到来生转人是度众生,度到生天也是度众生,度到成阿罗汉也是度众生,要把众生都度到成佛,都度到无余涅槃,无余涅槃叫究竟涅槃,是大乘涅槃。诸位听过《金刚经》,小乘涅槃叫偏空涅槃,他了生死,只了分段生死,没有了变易生死,生死有余。他断烦恼,只断枝末无明,没有断根本无明,烦恼有余,所以叫有余涅槃。大乘是五住究竟,二死永亡,叫无余涅槃。换句话说,度一切众生都成佛,叫第一心。前面讲过,弥勒菩萨作的偈颂来解释《金刚经》:「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广大心,把众生度尽。第一心,把众生都度到无余涅槃。长时心,尽未来际度。不颠倒心,度众生不着众生相。
「午三、明修意」,说明修利他行门的意义在哪里,分二科。「未初、显顺性」,显明顺法性。「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合到长时心上,为什么要尽于未来度众生?因为法性没有断绝,我随顺法性要发长远心不断绝。
「未二、明起大愿意」,「法性广大,徧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为什么要发广大心呢?因为法性是广大的,徧一切众生,我就随顺法性,度一切众生。我发平等心,不起差别心,这叫冤亲平等,我要度亲爱的人,也要度冤家对头,不分这个众生该度,那个众生不该度,我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因为法性是究竟寂灭,就是根本不生,我要度这些众生令他究竟寂灭。
子三、显发心利益(分四)丑初、显胜德(分二)
寅初、自利功德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寅二、明八相益生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轮、入于涅槃。
「子三、显发心利益」,信成就发心,发直心、深心、大悲心有什么利益?分四科。「丑初、显胜德」,显殊胜的功德,再分二科。「寅初、自利功德」,「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十信满心初入住位的菩萨,发这三种心,修这四种行门,就能少分见到法身。「寅二、明八相益生」,虽然少分见,能现八相成道利益众生。「以见法身故」,真如出缠,名为法身,你能少分见到法身,见到真如。「随其愿力」,随着你的大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能现八种成佛的相,利益众生。哪八种呢?「所谓从兜率天退」,补处菩萨都住在兜率天,梵语兜率,中国话叫知足,欲界第四层天,叫兜率天,有外院、内院,外院是天人住的,内院是补处菩萨住的。现在弥勒菩萨还住在那里,等着由天上下生人间,叫「退」,再「入」母亲的「胎」,再「住」母亲的「胎」,再「出」母亲的「胎」,再现「出家」相,再「成」佛「道」。怎么叫八相成道呢?以成道为主,八个相都是为了成道,成了道作什么呢?「转*轮」度众生,把有缘的众生度尽,「入于涅槃」,一共八个相,这就是十信满心,刚入于住位,就能现这样的利益。哪个世界众生善根成熟,应当见佛得度,这时候没有佛来,你就现成佛之相去度他们,见了少分法身,就能现八相成道。
丑二、明微过(分二)
寅初、异地上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寅二、异凡愚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
「丑二、明微过」,分二科。「寅初、异地上」,跟地上菩萨不同。「然是菩萨未名法身」,地上菩萨亲自见到法身,十信满心初入住位,信成就发心的菩萨,少分见法身,只是相似见到法身,并不是亲自见到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他有大愿之力,能少分见到法身,能示现八相成道,不是成佛了示现,实际他还是初住位的菩萨,因为他过去无量劫来有漏业不能决定断除。「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他虽然现八相成道,还有小小的苦跟他相应。
「寅二、异凡愚」,跟凡夫愚痴人不同。「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他不跟凡夫一样业系苦,他能自在,要现成佛的相就现成佛的相,要现涅槃相就现涅槃相,完全是大愿之力,所以我们修行,先发大愿最要紧。
这是实教上讲的道理,《大乘起信论》属于终教,是真实的大乘。实教,十信满心入了住位就能现八相成道,但是权教则不可,就是始教的菩萨则不可,下面就通权教了。
丑三、通权教(分二)
寅初、举教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寅二、释通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丑三、通权教」,分二科,「寅初、举教」,「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其他经典上说,十信满心的菩萨,还能退堕到三恶道里。「寅二、释通」,解释通难。「非其实退」,不是真实的退,十信满心入于住位,就是正定聚,他怎么会退呢?不会退。那么经上为什么这么说呢?「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这是对初发心的菩萨,就是十信没有圆满,还没有入于住位的菩萨,告诉他们:你不能懈怠,一定要勇猛精进,你要晓得,入住位,还会退到三恶道里!十住位的名称,《会阅笔记》上有,第七住叫不退住,初住、二住都不保险,要修到第七住才不退。这是警策初发心的菩萨,恐怕他懈怠的权巧说法,实际入了住位都不退。
丑四、叹实行(分二)
寅初、于下不恋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寅二、于上不怯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勤苦难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
「丑四、叹实行」,赞叹实教大乘的行门,分二科。「寅初、于下不恋」,于在下的凡夫二乘位,不去留恋。「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信成就菩萨发心勇猛,一发心远离怯弱之念,不害怕、不恐怖,无量阿僧祇劫成佛难行苦行,他不害怕,决定不退堕于二乘。
「寅二、于上不怯」,对于在上的佛道不会怯弱。「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阿僧祇」叫「无央数」,「劫」是长时间,是个大数目名词,叫无量长时。假若听到要经过无量长的时间,「勤苦难行」,修勤劳艰难的苦行,「乃得涅槃」,才能证得大乘涅槃。「亦不怯弱」,也不恐怖、害怕,为什么呢?「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因为他相信知道一切法,从根本以来不生不灭,时间性都是如幻如化,害怕什么?我们要信得实实在在,时间性都是虚妄不实的,我们都活了几十年,一转眼就过了,如此类推,无量阿僧祇劫一转眼就过去,害怕什么?「癸初、信成就发心」讲完了。
癸二、解行发心(分二)
子初、总标叹胜
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
「癸二、解行发心」,「解」指十住位菩萨,「行」指十行位菩萨,「发心」指十回向位菩萨,三贤位的三十个位,已经修到十住十行二十个位圆满,十回向位菩萨发心什么样子?发的什么心?「子初、总标叹胜」,总标赞叹他的发心殊胜。「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解行发心比前面信成就发心,转加殊胜。
子二、显其胜相(分二)
丑初、举时显胜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故。丑二、明其行胜(分二)寅初、总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寅二、别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梨耶波罗蜜。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梨耶波罗蜜。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蜜。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
「子二、显其胜相」,显他的殊胜相,怎样殊胜呢?分二科。「丑初、举时显胜」,举出修行时间长,显殊胜。「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故。」因为这位解行发心的菩萨,从最初正信以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快满了。三大阿僧祇劫配三贤十地,从初住起,到十回向圆满,三贤位是第一阿僧祇劫。初地到第七地,是第二阿僧祇劫。第八地到成佛,是第三阿僧祇劫。这里注意「正信」二字,他的信心但进不退入住位,才叫「正信」。入于正定聚的信心,从初住算起,《大乘起信论》上说得很明白,要修行信心,还要一万劫,那一万劫是在三大阿僧祇劫以外。
「丑二、明其行胜」,明修的行门殊胜,分二科。「寅初、总」,总说时间超胜,行门也超胜。「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甚深的解悟,就是《金刚经》第十四分离相寂灭分:「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泣泪悲涕,而白佛言」,须菩提在前面没有完全解悟,到第十四分深解现前,感动得痛哭流涕。「所修离相」,我们现在依文解义,一切相都要离,结果相离不开,没有解悟,更谈不上深解。十住位以后的菩萨,十住圆满,十行也圆满,所修的都离相,甚深的解悟现前,所以行门殊胜。
「寅二、别」,别说。「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解行发心,修的大乘行门是六度,他所修离相,随顺法性修行,所以修的行门殊胜。前面信成就发心,随顺法性修四种行,但是没有深解现前,明知道要离相还离不开。解行发心的菩萨真实离相,他修六度怎么修呢?随顺法性修行,真如法性里面没有悭贪,随顺法性修檀波罗蜜。「檀」,梵语「檀那」,翻成中国话叫「布施」。「波罗蜜」就是「到彼岸」,檀那波罗蜜,简说檀波罗蜜,就是修布施度到彼岸。「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蜜。」「尸」,梵语「尸罗」,翻成中国话叫「持戒」。因为知道法性之中没有染污法,远离色、声、香、味、触五欲之过,随顺法性持戒,能到彼岸。「以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蜜。」因为知道法性之中没有苦恼之法,苦恼就是瞋烦恼,离瞋烦恼,就随顺修行羼提波罗蜜。「羼提」就是忍辱,修忍辱不是叫我们勉强忍,叫做众生忍。解行发心菩萨,随顺法性离相,法性里面根本没有瞋恨的苦恼,所以随顺法性应该忍辱。「以知法性无有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翻成中国语叫「精进」,你为什么不精进要懈怠呢?不是执着身相,认为身体太累;就是执着心相,认为心里不舒服。因为知道法性里面根本没有身心之相,没有懈怠之相,所以随顺法性修行精进。「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蜜。」「禅」,梵语「禅那」,翻成中国话叫「静虑」,也叫做禅定,禅定波罗蜜,就是度散乱心。因为知道法性是常定的,自体随缘而不变,从来没有散乱,所以随顺法性修禅定。「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般若」翻成中国语叫智慧,智慧大光明。因为知道法性自体是光明的,根本没有无明,从来与无明不相应,所以有大智慧光明义,随顺法性修般若智慧。解行发心这一大科讲完了。
癸三、证发心(分三)子初、通明发心体(分三)
丑初、标地位
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证何境界?所谓真如。
「癸三、证发心」,亲证法身的菩萨叫「证」,初地以上的菩萨,他们发心是什么样子?分三科。「子初、通明发心体」,再分三科。「丑初、标地位」,是什么地位的菩萨?「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净心地」,是初地菩萨。「乃至菩萨究竟地」,是十地菩萨。证发心是从初地菩萨,一直到十地菩萨。「证何境界?所谓真如。」登地的菩萨证得什么境界?证得真如的境界。
丑二、明行体(即根本智)
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名为法身。
「丑二、明行体(即根本智)」明他的行体,他修什么行门,行体就是「根本智」。根本智、后得智是成佛的二个智慧,登地的菩萨分分证根本智,分分起后得智。登地的菩萨证得真如的境界,真如哪有境界?「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名为法身。」地上菩萨还有三个细妄想心:业识、转识、现识。他的根本妄心就是业识,境界就是从「转识」起,转识有能见之心,才有所见的境界,有转识一定有现识,就是有境界,因为依着转识说他有境界,实际真实证得的菩萨,没有境界,因为他依着智慧证得的真如叫法身,法身就是理体,依真如智证得真如理,法身就是个理,智慧与理体合在一起,始觉即是本觉,哪有能证的智慧、所证的境界呢?不过他的转识还在,才说有境界。
丑三、明胜用(即后得智)(分四)寅初、请法上首德(分二)
卯初、正明请法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轮。卯二、显其请意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
「丑三、明胜用(即后得智)」,他分分证得根本智,分分起后得智的妙用,分四科。「寅初、请法上首德」,有佛出世,他就替众生请法,为请法的上首,上首就是首领,也就是首座,再分二科。「卯初、正明请法」,「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轮。」这位菩萨一念之间,能徧至十方所有的世界,只要有佛他都供养。供养佛作什么?请佛转*轮,请佛说法。「卯二、显其请意」,显明他请转*轮的心意。「唯为开导利益众生」,请佛转*轮,是为开示教导利益一切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为利益众生请的。「不依文字」,不是依着文字相,请佛说法。请佛说法,不着文字相,不是爱听佛说法的言辞微妙,完全为利益众生而请法。我们没有登地,现在就得学,有能讲经的法师,你就去请他讲经说法,因为众生不认识法师,认识法师也不敢请他讲经。你认识法师,就替众生请,是为众生得利益而请,就合这个意思。
寅二、随根延促德(分二)
卯初、促(分二)辰初、举用或示超地,速成正觉,辰二、明意以为怯弱众生故。卯二、延(分二)辰初、举用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辰二、明意以为懈慢众生故。卯三、总结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
「寅二、随根延促德」,随着众生的根机,时间应该延长的延长,应该缩短的缩短,有这个功德,分三科。「卯、初促」,把它缩短,再分二科。「辰初、举用」,举出妙用。「或示超地速成正觉」,「速成」,顿超示现,时间很短促。或者对众生示现马上成佛,不用三大阿僧祇劫,更不用无量阿僧祇劫,用不着一地、二地按部就班去成佛。「辰二、明意」,说明缩短的意思。「以为怯弱众生故」,有的众生胆子小,听说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无量阿僧祇劫,根本不敢发心。我们早课念楞严咒,十地顿超无难事。我们讲《贤首五教仪开蒙增注》,讲到顿教,一念不生就是佛,哪需什么时间?为胆小的众生说明成佛很快。
「卯二、延」,把它延长,再分二科。「辰初、举用」,举出妙用。「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或者跟众生说,成佛不简单,我是经过无量阿僧祇劫才成佛。「辰二、明意」,说明延长的意思。「以为懈慢众生故」,这是为我慢懈怠的众生,他听说成佛很容易,十地顿超无难事,一念不生就是佛,他起了我慢,认为成佛简单,马上就成,结果懈怠下去,所以为懈怠的众生说成佛时间很长。
「卯三、总结」,「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前面只说一个缩短,一个延长,实际中间还有无量数的方便,都是不可思议的。
寅三、实行不殊德(分四)
卯初、因等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卯二、行等发心则等,卯三、证真等所证亦等,卯四、时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
「寅三、实行不殊德」,前面都是应众生根机的权巧说法,真实行门的功德都是相等的,分四小科。「卯初、因等」,因相等。「而实」,真实讲,「菩萨种性根等」,实教菩萨都是大乘根性,也就是一乘根性,不是三乘教菩萨,他们的种性、根机、因相等。「卯二、行等」,修的行门也相等。「发心则等」,发心都相等。「卯三、证真等」,「所证亦等」,所证得的也相等。「卯四、时等」,时间相等。「无有超过之法」,没有一念就成佛的,没有超速的法,也没有无量阿僧祇劫成佛的。「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一切菩萨实实在在种性相等、发心相等、修的行门相等、证得的果位相等、时间相等,时间有延长、缩短,都是权巧对众生说法,实实在在都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
寅四、应机殊行德
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
「寅四、应机殊行德」,「殊」可作「差别」讲,应众生根机不同而有差别的行门。可作「殊胜」讲,有殊胜行门之德。「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因为菩萨要在无量世界示现成佛,世界不同,众生的根机之性、欲望之性不同,「异」就是不同,于是示现的行门就有差别,有的时间缩短,有的延长。
子二、明发心相(分二)
丑初、叹细标数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微细之相,云何为三?丑二、列名释相(分三)寅初、根本无分别智一者真心,无分别故。寅二、后得智二者方便心,自然徧行利益众生故。寅三、二智所依阿黎耶识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
「子二、明发心相」,分二科。「丑初、叹细标数」,「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微细之相,云何为三?」地上菩萨的发心相很微细,有三种差别,哪三种呢?「丑二、列名释相」,再分三科。「寅初、根本无分别智」,「一者真心」,地上菩萨发的心是真心,前面信成就发心,第一要发直心,那是勉强的,因为众生的心弯弯曲曲,所以叫众生发直心,这时候地上菩萨发心不是勉强的,真实的真心现前。「无分别故」,以无分别智发的心,叫做真心。「寅二、后得智」,起后得智。「二者方便心,自然徧行利益众生故。」任运自然不起分别,但自然有分别,徧行利益一切众生。「寅三、二智所依阿黎耶识」,「三者业识心」,证发心还是地上菩萨,微细的妄心还没断,最细的妄心就是业识,实际里面有转识、现识。「微细起灭故」,怎么微细?二乘人阿罗汉不知道,辟支佛也不知道,很微细。
子三、明成满德(分二)丑初、正显胜德(分二)
寅初、总辨德满位显(分二)卯初、因位穷又是菩萨功德成满,卯二、果位彰于色究竟处示现一切世间最高大身。寅二、别明德满(分二)卯初、明自利行满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卯二、解利他德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子三、明成满德」,分二科。「丑初、正显德胜」,再分二科。「寅初、总辨德满位显」,再分二科。「卯初、因位穷」,因位穷尽。「又是菩萨功德成满」,由初地到十地,菩萨的因位成就了,再进一步就是佛果之位。「卯二、果位彰」,果位彰明。「于色究竟处示现一切世间最高大身」,他成佛在三界以内,色界天顶,叫做色究竟天,也叫做大自在天,在大自在天示现成佛之相,示现的身相是三界以内最高大身。《会阅笔记》写得很清楚,色究竟天,天众高一万六千由旬,天王高三万二千由旬,加一倍。要是十地菩萨示现为大自在天王,身量增加一倍,高六万四千由旬,是三界以内最高最大身。怎么不到无色界呢?无色界没有色相,这是示现的,实际菩萨要是成了佛,他的报身没有分际,不能讲最高最大,只能讲他「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好有无量庄严。」用无量形容。这里最高大身,六万四千由旬,还是有分际,有数目字,是示现的,要注意「示」字。
「寅二、别明德满」,分二科。「卯初、明自利行满」,「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十地菩萨要成佛的时候,拿释迦佛作一个例证,他在菩提树下打坐,坐了七天,到了第八天半夜时分,看见东方出现一颗明星,忽然间成正觉,叫「夜睹明星成正觉」。这就是一念相应慧现前,就是最初一念相应,相应得有二个法,就是始觉智与本觉理,中间有生相无明隔着,最初一念相合。「无明顿尽」,前面早把灭相无明、异相无明、住相无明断尽,这个时候只剩生相无明,把生相无明也统统断尽。「名一切种智」,叫证得一切种智,成佛叫一切种智,按天台宗分,一切智是二乘的智,道种智是菩萨的智,一切种智是佛的智,成佛的智慧。怎么叫一切种智?一切种种诸法无不了知,叫一切种智。
「卯二、解利他德」,「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成了佛,不是成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成佛要利益众生,任运自然,有不可思议的业用,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丑二、问答除疑(分二)寅初、问上种智(分二)卯初、问(分二)
辰初、陈疑问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齐,难知难解。辰二、正设难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
「丑二、问答除疑」,分二科,「寅初、问上种智」,再分二科,「卯初、问」,再分二科。
「辰初、陈疑」,陈述怀疑。「问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虚空以内,虚空无边的缘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的缘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的缘故,众生的心行差别也无边。「心行」就是众生的心念,念念迁流不停叫做行,就像人走来走去。「差别」就是念念分别。「如是境界」,这样差别广多的境界,「不可分齐, |
|
|
|
|
|
|
|
6#
樓主 |
發表於 2022-10-26 19:32:26
|
只看該作者
难知难解。」究竟有多少时间?多少众生?多少众生的心行?根本不可能说个数目出来。
「辰二、正设难」,说出怀疑,正设问难。「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因为无明是个分别心,才能分别有多少世界,多少众生,多少众生的心行差别,现在把无明断尽,没有分别心,怎么能了达无量无边众生的心行,叫做一切种智呢?
卯二、答(分三)
辰初、立正理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辰二、举非显失(分二)巳初、妄见有限之境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巳二、释成无见所由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了。辰三、举是彰得诸佛如来离于见想,无所不徧。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卯二、答」,答复,分三科。「辰初、立正理」,先建立正理。「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你根本不了解境界之性,境界之性就是一个心。「离于见想」,这个心没有妄想之念。「辰二、举非显失」,你说有无明才能起分别,才能了知,那是错误的,再分二科。「巳初、妄见有限之境」,「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众生起了无明,是个妄见,本来没有境界,他妄见境界,他有所见就有所不见,所以心里有了分际。
「巳二、释成无见所由」,「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了。」因为他妄起一个想念,不与法性相称合,才有所见,有所不见,所以不能决断明了。「辰三、举是彰得」,举出对的彰显得,得对着失讲。「诸佛如来离于见想」,诸佛如来离于妄见、离于想念。「无所不徧」,法性徧一切处,诸佛的智慧徧一切法。「心真实故」,无明的妄心断尽,真实的心显现。「即是诸法之性」,这个真心就是诸法的本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真实心是诸法的本体自性,诸佛证得真实心,任运自然,不假作意,不起分别。诸佛有大智慧妙用,有无量方便,随着众生的根机所应当了解的,都能开示种种法义,所以叫做一切种智。
寅二、问上自然业用(分二)卯初、问(分二)
辰初、陈疑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覩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辰二、设难云何世间,多不能见?
「寅二、问上自然业用」,分二科。「卯初、问」,再分二科。「辰初、陈疑」,「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覩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你前面说的我听懂了,但我还有疑惑:假若一切佛有自然的业用,能示现一切处,叫众生得利益。一切众生,或者见了佛的身相,或者见了佛的神通变化,或者听了佛的说法,都能得利益,是这个样子,是不是呢?那底下我有个疑难。
「辰二、设难」,有个疑难。「云何世间,多不能见?」为何世间的众生没有见到佛的身相,没有见到佛的神通变化,没有听到佛的说法呢?
卯二、答(分三)
辰初、法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徧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而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辰二、喻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辰三、合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解释分竟
「卯二、答」,分三科。「辰初、法」,「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徧一切处」,诸佛如来法身是平等的,决不会说让你看见,让他看不见,一切处都有诸佛的法身在。「无有作意故,而说自然」,「作意」是生心动念,诸佛不生心动念,自然而然有这个业用。「但依众生心现」,但依着众生的心现出来佛相。
「辰二、喻」说个比喻。「众生心者,犹如于镜」,众生的心,像大光明的镜子。「镜若有垢,色像不现。」镜子如果有染垢,显现不出来色像。「辰三、合」,「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镜子有垢,不能现色像,你想要照见色像,必须把镜子上的染垢擦净。众生不见佛,不能怪佛不给你现像,怪你心里有染垢,你把心清净下来就见到佛。《会阅笔记》引证《华严经》四句偈:「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萨影现中。」佛菩萨像天上的月亮,在虚空游历,下面有水就能现,但是水要净,浑水不现,无水更不现,你的心净了就能见到佛。
讲到这里把解释分讲完了,《大乘起信论》五分,讲了三分,下面还有二分:修行信心分、劝修利益分。
丁四、修行信心分(分三)
戊初、就人标意
已说解释分,次说修行信心分。是中依未入正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
「丁四、修行信心分」,分三科。「戊初、就人标意」,随修行信心那个人,把意思标举出来。「已说解释分,次说修行信心分。」解释分已经讲完了,现在依着次第说修行信心分。「是中依未入正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一切众生分三大聚:一、邪定聚,定于邪,他根本不跟佛教结缘。二、不定聚,就是初发信心到十信位的菩萨。三、正定聚,三贤位以上,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都是正定聚。「未入正定」,就是还在十信位没入初住,为什么不入初住呢?信心没有修圆满,那怎样修呢?这就是为不定聚的众生,未入初住位的众生,给他说修行信心。
《大乘起信论》信成就发心、解行发心、证发心,都是讲给我们听,实际我们都还够不上。信成就发心,是十信圆满,入了住位以后发的心。解行发心,是十住十行修圆满,到了十回向发的心。证发心,是初地以上发的心,我们现在听听,看看前面的路程,等于看地理图。实际《大乘起信论》应我们的机说法,是从第四分起,「大乘起信」,就是起第四分的信,那么前面不要说了吗?等你十个信心修圆满,马鸣菩萨已不在世了,上哪里找他给你说呢?所以把全部佛法的路程都先说给你听。前面讲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那些功德,听了可以引发你的大乘信心。解释分是解释全部佛法,全部佛法的道理明白了,依解起行,脚踏实地的修行,我们的实地在哪里?我们还是踏在初发信心上,下面告诉我们怎么修,由解起行,单解不行发狂慧,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你解得天花乱坠,也抵不住阎罗王派来的一个小鬼,他不懂真空妙有,你讲了半天,他还是要抓你去见阎罗王。所以你得了生脱死,你得脚踏实地的修行,单解不修行,这是学佛的大病,什么都懂了,说得很好听,结果不修行,自己得不到利益,这是劝诸位要用心听这一分开示。
戊二、约法广辨(分二)
己初、兴二问
何等信心?云何修行?
「戊二、约法广辨」,就修行信心的法门广为辨明,分二科。「己初、兴二问」,兴起来二个问题。「何等信心?云何修行?」什么样的信心?怎样修行?
己二、还两答(分二)庚初、答信心(分二)
辛初、标数略说信心有四种,云何为四?辛二、列释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己二、还两答」,你兴起来两个问题,就还给你两个回答,分二科。「庚初、答信心」,你问:「何等信心?」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再分二科。「辛初、标数」,「略说信心有四种」,简略的说有四种信心。「云何为四?」哪四种信心?「辛二、列释」,列举解释。四种信心,第一信真如,第二信佛,第三信法,第四信僧。我常常对受三归依的人讲:你今天初入佛门,第一步规矩,先受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但是你不要认为这是最浅的佛法,其实三归依贯彻全部佛法。你在这一段文里就了解,全部佛法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大乘起信论》属于小、始、终、顿、圆中的终教,大乘终教是究极之谈,还是谈归依三宝。但是这里你要注意:这是四归依,先要归依真如,你要是没有归依真如,你信佛、法、僧,可能信到人天乘,可能信到二乘。大乘终教归依三宝,你得先相信真如,真如是佛、法、僧的根本,所以你要信根本。前面解释分就是讲真如,叫你要相信自己有真如,一切众生有真如,这样才能不自轻、不轻他。你有真如,是成佛的本钱,为什么不成佛?你为什么自轻自贱呢?反过来就自尊自重。同时你也不敢轻视一切众生,因为一切众生个个都有真如,个个都能成佛,你怎能轻视一切众生呢?所以对于他人也起尊重心。《大乘起信论》的根本教义,就是要信真如。圆教的《法华经》讲实相,实相就是真如,变名不变义。圆教的《华严经》一真法界,就是真如,变名不变义,真如是全部佛法的根本,是佛法僧的根本。信真如怎么信?下面解释。
「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所谓」是指释之词,指着上文加以解释。「乐」是欢喜好乐。「念」是心里怀念,念念不忘,常常在心。欢喜好乐,你才能常常怀念;你不欢喜好乐,怎么念它?比如一个有缘的人,你喜欢他,才常常念他;你不喜欢他,讨厌他,还会念他吗?先要生起欢喜好乐心,才能怀念。先乐后念,先对真如发起欢喜好乐的心,才能怀念真如,因为你信仰了它。你不信仰,怎么欢喜好乐?怎么念念不忘?所以信真如,先信再去好乐。反过来解释,有了欢喜好乐之心,信心就坚固,信心就增长。
再讲真如怎么是三宝的根本?你信真如,就要依着真如来修行、证得,证到穷极之处,全部真如的理体,你完全证得。这时候你一念相应成了佛,你成了佛,真如不是佛宝的根本吗?没有一念相应慧生起,你不能成佛,可见佛是在真如法上生出来的,所以真如是佛宝的根本。真如也是法宝的根本,六度波罗蜜都是从真如里面生出来,你只要信了真如,六度统统有了。六度波罗蜜,广开万种行门,再广开一切诸法,所以真如是法宝的根本。再讲僧宝,僧宝是归依大乘菩萨僧,哪来的菩萨呢?你发了信真如的修行信心,入了正定聚,叫三贤菩萨;登了初地,叫十圣菩萨,你信得、证得真如,这个真如不就是大乘菩萨僧的根本吗?所以第一你要信根本,就是信佛、法、僧三宝的根本,听到这里,你要发起信心,大乘起信,不发起来对不起你自己,信心从哪儿来?从你内心发出来。教师只是助缘,师教之缘是外熏。不熏,你内心发不动,实际还是你的真如内熏。你把信心发起来,一定要成佛,要度众生,那就对了!
「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你要相信佛真实有无量功德,丝毫不怀疑,疑和信是相对的,疑则不信,信则不疑。我们学佛就是先求功德,在哪儿求?在佛宝那里求,你亲近佛,天天到大殿里做早晚课,这是大家共修,是亲近求佛宝的机会。你不常常亲近,佛的功德怎么能得到?佛的功德是佛的,与我们有何相干呢?你得常常亲近,要供养,烧香、献花,乃至于灯、涂、果、茶、食、宝、珠、衣,随力随分的供养。有些出家众,以为烧香、献花、供水果,是在家信徒的事,叫他插花,他不高兴插;叫他买花,他舍不得钱;叫他烧香,他懒得动手,这都是错误。不要说你不懂大乘的空理,你懂大乘空理,你还要依事相着手,烧香、献花是事相,离开事相你怎么供养?「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你要是听过《普贤行愿品》,就听过这一句,你把烧香献花解释到佛法以外,那你根本不懂什么叫佛法?你要晓得:你要常常亲近,常常供养,还要恭敬,天天烧香、天天换花,做习惯了好像家常便饭,恭敬心没有发起来,那你供养的功德太少了,一定要表示恭敬。孔子弟子很多人问孝的,有一天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你供养父母,要恭敬父母,要是不恭敬光供养,与养犬马有何差别?所以供养,献一杯水,要恭恭敬敬;烧一支香,要恭恭敬敬,恭敬是表示意业恭敬,那么你就求得大福报、大功德。三个次第:第一、亲近,第二、供养,第三、恭敬,这样就能发起善根。我们没有善根,根本不能亲近恭敬供养佛宝。没有善根,连佛门都不能进来,你要是勉强拉一个没有善根的人进来,不但不能求福,还造罪。他看见佛像要说几句坏话,看见出家人也说坏话,你们常走寺院道场,信徒各色各样的都有,有的信徒到寺院里来,不是亲近三宝,他是来找毛病,说大殿的佛像不庄严,香炉不好看,拜垫也不合适,又专找出家人的毛病。他本来就想毁谤佛,毁谤出家人,苦于没有材料,到寺院找到材料,他回到家讲个没完没了,造口业,为什么?他没有善根。我们为什么能在三宝门中?前生前世培了善根,你要把善根启发起来、长养起来。启发善根为什么呢?「愿求一切智故」,既不求人天福报,也不求二乘小果,亲近佛宝,要求一切智。
「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诸波罗蜜」就是六度波罗蜜,你要信法,对我们自己有大利益,对一切众生也有大利益,这个法就是六度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学大乘法要自利利他。怎么自利呢?你得修行六度才能得到大利益。怎么利他呢?叫众生修行六度,他才能得到大利益。佛法太多、太高、太深,要弘法利生,记得这六度就对了,你天天讲六度给人家听,利他。你讲给人家听,自己不修吗?一定会修的,自利。六度法门对一切众生,包括自己在内一定有大利益。对于自己要生起信心,你不起信心,怎么修行呢?你得信仰了才修它,所以要对法宝起信心,你才能「常念修行诸波罗蜜」,常念,不是暂时修行,是长远修行。
「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要信大乘僧,就是诸大菩萨,要相信僧宝,他是自利利他的人。单自利,是二乘僧宝;既能自利又能利他,是大乘僧宝。「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我要常欢喜好乐亲近大乘僧宝。「求学如实行故」,「如实行」,真如实行,你修人天行、二乘行,都不是真如实行,要修大乘真如实行,要跟菩萨僧学。这里有个疑问:菩萨僧都是圣人僧,我们善根不够见不到,怎么亲近呢?你要晓得:佛菩萨要常常在世间利益一切众生,否则违背他自己的菩提大愿,我们没有善根见不到佛,见不到真正的圣人菩萨,但是随类示现的佛菩萨,我们还是能亲近到。我们是凡夫业障深重、善根浅薄,见不到佛,想亲近菩萨,也见不到。谁能教你大乘佛法,就是你的活佛、佛菩萨。能给你讲真如实行的善知识,就是你的佛菩萨,要常常亲近。你们将来阅读高僧传,古时候亲近大德高僧,一亲近就是几十年,最后还是善知识赶他走,说你不要继续在这里住了,你的因缘不在这里了,你应该到别处弘法,他才走,那才能学到真如实行。最有名的是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亲近道安大师二十五年,道安大师有神通却不说,他住在襄阳,现在的湖北,他知道那里要遭大乱,赶慧远大师走,慧远大师才往东走,走到庐山东林寺开净土法门。所以你要常常欢喜好乐亲近诸菩萨众,要学真如实行。你发信心,什么样的信心?第一、信真如,第二、信佛,第三、信法,第四、信僧,大乘起信,你应把这四种信心启发出来。
庚二、答修行(分三)
辛初、举数标意
修行有五门,能成此信。
「庚二、答修行」,再答复怎样修行?分三科。「辛初、举数标意」,先举出数目,标示意思出来。「修行有五门,能成此信。」修行有五种法门,能成就上面所说的四种信心。
辛二、问数列名
云何为五?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者止观门。
「辛二、问数列名」,先问数目,再列出名来。「云何为五?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者止观门。」这五门就是六度,六度第五是禅定,没有得禅定之前先要修止。第六度是般若,没有得到般若之前,先要修观,怕你修偏了。《大乘起信论》作者马鸣菩萨是八地菩萨,他是过来人,知道众生的根性不一,有的欢喜修定,天天修定,修了一辈子,来生来世还修定。有人欢喜修慧,禅定不修,所以要定慧双修,也就是止观并运。因为怕我们修偏了,把第五禅定度、第六般若度合成一个门,叫止观门。为什么叫门呢?通出入叫门,这是个比方,你入这五种行门,就得到自利;出这五种行门,就能利益众生,所以这五种法,叫五种门。
辛三、依门别解(分二)壬初、四行略明(分二)癸初、显四行相(分四)子初、施门(分三)
云何修行施门?丑初、财施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丑二、无畏施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丑三、法施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辛三、依门别解」,依着五种行门分别解释,分二科。「壬初、四行略明」,先就四种行门简略说明,留一个行门广说,分二科。「癸初、显四行相」,显明四种行门的相貌,分四科。「子初、施门」,先说布施门,再分三科。
「云何修行施门?」如何修行施门?再分三科,「丑初、财施」,布施有三种:一、财施,二、无畏施,三法施。先讲财施,「若见一切来求索者」,你布施财还得有求财的外缘,你没有遇见求财的众生,你的财布施还没有地方去行呢!「所有财物随力施与」,注意「随力」二字,对方来求索,比方要你给他十万,你是个穷和尚,哪有十万元给他呢?随你的财物之力,随你的心力,看你能够施给他多少,但是不能让他空手而回,那犯菩萨戒。「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学佛法得断除烦恼,第一个烦恼就是悭贪,悭贪合起来是一个名词,分开来是两个,悭吝、贪图,自己的钱财不舍叫悭吝,希望得到别人的钱财叫贪图,学大乘法要自舍悭贪,把财物布施出去,舍我的烦恼。大乘佛法就妙在这里,好像我是利益对方,他来要钱我利益他,实际是我自舍悭贪。自舍悭贪是自利,令他生欢喜是利他,你看妙不妙!
我们学大乘佛法出了家,认为信徒布施我们是应该的,我是出家人怎么能布施呢?这样没有学到佛法,尽受人家供养,自己一毛不拔。我们要给信徒作标榜,要领着信徒布施,叫信徒布施,我怎么能不布施呢?信徒是培福,我要断除悭贪烦恼,更要布施。马鸣菩萨是开导初发信心的人,要随力随分布施,实际出家人比在家信徒更能皆尽施,因为信徒要照顾家庭,没人供养他。比如今天有一件大事要做,需要很多钱,我一共有三千元,全部拿出来不要紧,因为我的生活靠海会寺,明天不会没有饭吃,可以皆尽施。出家人的生活依靠常住,不必害怕生活的问题,有多有少全部布施,叫皆尽施,信徒则不可能,所以要发布施心,要舍悭贪。
「丑二、无畏施」,再讲无畏施,众生有畏惧的境界现前,救他远离怖畏的境界,叫无畏布施。「若见厄难恐怖」,假若见到有人遭遇灾难,比方台风、地震。有人遭遇恐怖,或者遭贼偷了,强盗抢了,生了恐怖。「危逼」,有危险逼迫他,或者生了大病,没有医药费,或者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随己堪任」,「堪」是堪能,「任」是任持。随你自己能担任起来,就担任起来。「施与无畏」,比如遭遇台风,很多人房子被吹倒,无家可归,你就救他。随你的力量,你堪能做到的去做,不能不做。像台北上次遭遇大水灾,佛教徒都去救济是对的,属于无畏布施。比方我在汉口武昌闭关的时候,汉口遭遇大水灾,淹到二层楼,佛教会也淹到二层楼,但是大家还是筹组救灾团,坐着小船,到处去送馒头、药物,那都是无畏布施。
「丑三、法施」,「若有众生来求法者」,学了佛法布施给众生,出家人财力皆尽布施,也没有几个钱,因为释迦佛给出家人定的规矩,不许耕田种地,也不许做生意买卖,哪来的钱呢?信徒布施寥寥无几,全部拿出来也没几个钱。你学法布施,永远布施不完,布施不尽,你只要学佛法,天天讲说,越说越多,越说越流利,越说众生越爱听,你看妙不妙,布施不完。可是你得学,学多少说多少,「随己能解」,随自己能了解的,说给人家听,不了解的你不要乱说,乱说佛法有罪过,乱答他问也有罪过,人家把你当成圣人来请问佛法,你不懂佛法胡说一通,结果害了众生。「方便为说」,你说的他不听,那是你不会说,你要想个方便方法叫他爱听,使他接受,就是应机说法,要应他的机,说给他听。
「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当法师有三个难关,你得透过去,你透不过去,你的佛法行不开,而且行不长。一、求名,你要请我当法师,得给我一个大名,先给信徒尽量发通知,通知上把我的名字用大字排出来,请道源老法师讲经说法,你们都来听。再者登报,报纸上登大一点,你不要怕花钱,这是宣传佛法,功德无量,实际上是你自己要求名,不应该这样。名是实之宾,真实的佛法是主,名是主的宾客,不求名自然有名。释迦佛名闻十方,不是求来的,是他利益十方众生,自然有大名。你学会讲经说法,有真实的功夫,自然而然就会有名。你不要名,不可能,人家都知道你鼎鼎大名,你发求名的心就错误。二、求利,你请我讲经说法得给我供养,你的红包要大一点,我讲经说法你不供养,那不尊重法,名义上是尊重法,实际上是贪红包,这就是求利。讲了一座经,红包不满意,再来请我就不去,认为他不尊重佛法,实际是红包太少了,有求利的心则不行。三、求恭敬,你对我要磕头礼拜,我不是要你尊重,你要尊重法,处处把法抬到前面,实际是自己求恭敬。这是当法师的三个难关,这三个难关你透不过去,你学弘法,弘不开且弘不长,处处生障碍。求名得不到名,求利得不到利,求恭敬也求不到,最后你退心了。现在弘扬佛法,要与众生作不请之友,只要能讲,你不请我也要去,我们初当法师时,老法师有一句开示:「你要当法师,得做倒贴钱的生意。」这是土话,我记得很清楚,意思是:你要当法师不要贪利,还要布施给他们,做倒贴钱的生意,这样你生意才做得开。所以我在北平讲经,人家供养我钱,我舍不得用,等讲经圆满,来听经的人,每个人我供养他一个红包。他们问:你当法师,怎么供养我们呢?我说:这是法师跟你们结法缘,你们买点心、糖果、饼干吃,就开大智慧。我开导叫他们欢喜接受,我自己要培福,就要透过这三关。现在弘法,要发菩萨心才能弘得开,要做倒贴钱的生意才行。「唯念自利利他」,只要自己有利,利益他人,就去行布施,为什么呢?「回向菩提故」,我布施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二乘小果,我要回向大菩提。这是第一、布施门,教我们修行,诸位同学要脚踏实地修啊!
子二、戒门(分三)
云何修行戒门?丑初、摄律仪戒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离贪嫉、欺诈、谄曲、瞋恚、邪见。丑二、摄善法戒若出家者,为折伏烦恼故,亦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少欲知足头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丑三、摄众生戒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
「子二、戒门」,分三科。「云何修行戒门?「丑初、摄律仪戒」,大乘戒法三聚净戒,聚者类也,就是三大类。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离贪嫉、欺诈谄曲、瞋恚邪见。」这都是摄律仪戒,不犯戒律,不犯威仪。律是戒律,所有的戒条都是戒律。戒条以外还有行住坐卧的规矩,那就是威仪。不犯戒律威仪,因为要清净我们的三业,怎样清净三业?先把恶业戒掉,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淫欲是对出家弟子讲的,在家人是不邪淫。口业:一、不要犯两舌,斗构两头,离间恩义,翻来翻去尽是非。二、不要恶口,不要出口骂人、伤人。三、不妄言,不见言见,见言不见。四、绮语,不说不正当的话,一天到晚随便乱说,言不及义,说了一天的话,没有说到道理上。
意业:「远离贪嫉」,贪是贪瞋痴的贪,嫉妒属于贪的一部分,哪一个同学考了第一名,处处给他麻烦,为什么?不耐他荣。「欺诈」,欺瞒诈骗,都是属于贪。「谄曲」,看见有财有势的人巴结、谄媚,忘记出家人的身分,也属于贪。见了有钱的信徒,把他当祖宗捧,你对家里的父母有那么孝顺吗?没有,为什么?他是个大施主有钱。看见信徒有金戒指、金项链,就要特别招待,都是谄曲。慈舟大师在兴福寺办佛学院时,有一位打水陆的施主要来,先来报讯,到兴福寺经过山路,要坐竹轿子,一位老太太坐竹轿子到了山门口,她不下轿,因为到大殿还有一段远路,轿夫把她抬到大殿门口,比丘扶她下来,一只手扶着她,另一只手为她摇扇子,慈舟大师看见了说:「唉!真丢出家人的身份,你这叫比丘吗?你妈妈来,有这样款待她吗?」这是谄曲的毛病,出在贪欲。你要是有这毛病要改,但是你不要做过了,信徒来了不招待,你不要招待过分就对了。「瞋恚」,就是瞋烦恼,由瞋恨而发恚怒,欢喜发脾气,你有这个毛病要赶快改。「邪见」,就是愚痴,不起正见,明明大乘佛法,他非要解释到外道去。
大乘法讲得最高最妙,也得清净三业,你不清净三业,怎么成佛呢?你说得再妙,说到真空妙有,说到二而不二,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说得天花乱坠,你三业不净,能挡住阎罗王派来的小鬼吗?他不听你的真空妙有,所以你得清净你的三业。讲到戒,你得脚踏实地修行,身:不杀、不盗、不淫。口: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不贪、不瞋、不痴。大乘菩萨的地位有三贤十地,完全清净才成佛。刚发信心,你得把三业清净,不然四种信心怎么成就呢?
「丑二、摄善法戒」,「若出家者,为折伏烦恼故」,马鸣菩萨为初发信心的出家人应机说法,你是居士,不能远离愦闹,离开社会,你家庭的生活怎么解决?你要是出了家,没有家庭的系累,当下就得解脱。所以,你要折伏烦恼,你要摄善法。修善法,是为求大菩提,你不要修到人乘天乘那里去。我们中国佛教虽然名为大乘,实际谁也不做摄善法戒的事,不做社会上的慈善事业,现在政府竭力提倡佛教寺庙做社会慈善事业,我们不做就犯大乘戒。要是为名为利去做,不回向大菩提,就做错了,做到人乘那里去,大乘还够不上。所以你为折伏烦恼,「亦应远离愦闹」,也应该远离闹市。「常处寂静」,「寂静」梵语叫阿兰若,你刚发信心,刚出家,应该远离闹市,到山林之中去修行。「修习少欲知足」,你初发信心烦恼都在,贪求五欲是我们多生多劫的习气,见到五欲境界现前,你自然而然动心。大陆上有一句话:「老修行功夫好,但是就怕冬菇。」这是什么道理呢?他这也修行,那也修行,今天吃斋冬菇一来,他忘记修行了,这就是对治少欲的功夫不够,欲境一现前就被它转。离开都市的愦闹,五欲境界不现前,「少欲知足」,看文字是一个名词,你看《佛遗教经》,其实是两门功夫,第一、少欲,第二、知足。少欲者,不起多的欲,欲境不现前。知足的功夫更加深,欲境现前了,我也不贪,我知足。
「头陀等行」,你们刚去受戒,登比丘坛受得什么呢?比丘:四根本,四依法。比丘尼:八根本,四依法。四依法是什么呢?一、你要能穿粪扫衣,二、你要能依树下坐,三、要常乞食,四、要能吃陈腐药,陈腐药是人家吃剩下的药,不是腐烂的药。四依法里面,前面衣食住三项就是头陀行,我们不能修头陀行,「取法乎上,适得乎中。」你得知道四依法是什么?下面依《会阅笔记》讲十二头陀行。
《会阅笔记》
十二头陀行
梵语「头陀」,此云抖擞,抖擞三界烦恼也。谓烦恼如尘,抖擞振奋以除之也。头陀苦行,有十二种,所谓衣三、食三、住处六也。
住处六者:一、住空闲处。远离众闹,居阿练若(亦译阿兰若,此云寂静处。)身远离故,心离欲盖,益诸善法也。二、端坐不卧。若行若立,心动难摄,不能持久,应受常坐。若欲睡时,胁不着席。三、树下坐。顺佛法故,如佛成道,转*轮,入涅槃,皆在树下,能治房舍贪,易入道故。四、冢间坐。冢间常有悲哭声,死尸狼藉,无常不净,观道易成。五、露地坐。树如半屋,爱着犹生。又雨湿鸟喧,污秽不净。若露地坐,光明徧照,令心明利,空观易成。六、随有草坐。随心所得,而坐其上。离所爱着,不恼他故。
食三者:一、常乞食。当制六根,不着六尘,亦不分别男女等相,得与不得,若好若恶,不生憎爱。若请食者,得与不得,贪瞋易生。二、节量食。念身中八万户虫,虫得此食,皆悉安稳。我今以食,摄此诸虫。后得道时,以法摄彼。又虽一食,恣贪极啖,腹胀气塞,妨废行道。随所得食,三分食二,身则轻安。三、一坐食。若再食者,费时失功。不为养身,故断数数食,即不作「余食法」也。
衣三者:一、唯畜三衣。白衣好蓄种种衣,外道则裸形,佛弟子应舍二边,故但三衣。二、粪扫衣。拾粪扫物,缝纳作衣。以此覆寒、障露、离贪、远贼,无夺命难故。三、毳衣(毳音翠,兽毛),三衣但用毳毛而作,以除贪好之心也。
此十二种乃是知足之行。《涅槃经》、《智度论》、《瑜伽论》,俱明其意。故知多贪多欲,乃出家者所不宜,应深诫之。又《梵网经》指明行头陀行之次数、时间,及应用物品,每年应有二次,一次从正月十五至三月十五日,一次从八月十五至十月十五日。应带之物品,有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也。
十二头陀行,就是你们受戒登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坛,四依法的前三依。「梵语『头陀』,此云抖擞,抖擞三界烦恼也。」梵语头陀,翻成中国话叫抖擞,就是抖擞三界以内烦恼的意思。「谓烦恼如尘」,烦恼像尘土一样,「抖擞振奋以除之也」,你没有听惯抖擞二字,解释了还是不懂,我当场表演一下,就是抖擞衣服,衣服上有尘土,你抓住衣服领子用力甩几下,这叫抖擞振奋,衣服上有多少尘土,一下子抖下去。三业的烦恼,我打起精神来一下子抖擞掉,就像振奋衣服,把尘土振掉一样。烦恼缠人,不是今生才缠,是无始劫来就缠上的。你不打起精神把它抖擞掉,它会粘在你心里,永远除不掉,怎样把它除掉?「头陀苦行,有十二种」,用十二头陀行,头陀叫苦行。「所谓衣三、食三、住处六也」,衣,有三种,食,有三种,住,有六种。衣、食、住是生活的必须品,烦恼都是从衣食住生出来的。社会为什么不安定?为什么你争我夺?为生活。生活需要什么东西?衣、食、住。世界为什么不能太平?为争夺。争夺什么?为全国人的衣食住,这是个大问题、大烦恼。人间不能太平,就是衣食住的问题不能解决,我们出家了,不要被它转动,所以你要对治烦恼,就是对治衣食住的烦恼。先讲住处有六种:
「一、住空闲处」,空,没有人。闲,没有声音。「远离众闹」,大众很热闹,要远离它。「居阿练若(亦译阿兰若,此云寂静处。)」有一个界说,怎样才叫做远离众闹、远离人间社会呢?牛鸣不闻处。乡村里有牛,你离开乡村,人的声音听不见了,牛鸣的声音可以传得很远。你住的地方,牛叫的声音听不到,那就是寂静处。现在最好是汽车声、火车声听不见。听见了叫做禅刺,你参禅打坐坐不住,好像在你心里扎了刺进去。还有空中飞机的声音,飞机降落就像要跌下来,吓死人了!怎么能参禅打坐呢?所以要离开飞机的航道。什么叫寂静处?什么叫阿兰若?闻不到声音的地方。要找这种地方练定功,修禅定,要寂而无声,才能安静下来,才叫寂静处。「身远离故,心离欲盖,益诸善法也。」《大乘起信论》叫摄善法戒,你要修善法,要远离五欲,这里叫欲盖。「盖」是专有名词,心里要不动欲念,得不处于闹市,身体先寂静下来,心才能寂静下来,心寂静下来,少欲知足,就能修习善法。
「二、端坐不卧」,就是正坐,不要睡倒下去。「若行若立,心动难摄,不能持久」,你要是常常走动,常常站立,那就心动,心动就难摄持,不能久坐。「应受常坐」,所以要多坐。「若欲睡时,胁不着席。」现在佛教叫不倒单,夜间打坐,想睡觉时床靠一下,腿还是盘着。最有名的祖师,是讲《沙弥律仪》的迦叶尊者,他三年胁不着席,诸位注意这功夫,这常坐不卧的功夫,是慢慢练出来的,不是一下手就常住不卧,否则会变成坐着睡的习惯,你一坐瞌睡就来,根本就没有坐,还是睡,这不是办法。是坐在那里打坐,坐得支持不住的时候,靠着床睡一觉,醒了,打起精神来还是端坐,还用功。我在苏州灵岩山,跟慈舟大师开念佛堂的时候,提倡戒律,要结夏安居,精进用功,小乘要证阿罗汉果,大乘要证菩萨果。老法师讲得很动心,有很多同座常坐不卧,都是在打坐不睡床,但都坐在那里摇摇晃晃,那怎么能用功呢?这样摇了一夜没有睡觉,第二天昏沈,念佛一止静,他就瞌睡,还是照摇不误。念佛堂不打香板,拿幡子拂他脸拂不醒。我想这不是办法,我在那里结夏安居三个月,实行初夜分、后夜分不睡,中夜分睡四个小时。我晚上十点钟,睡到凌晨两点钟起来,中间不睡午觉,睡四个小时就够了。不倒单你得练,最初减少睡眠多打坐,打出功夫来,才能常坐不卧,不是一坐就瞌睡。一坐就瞌睡,睡习惯你不能打坐,一打坐瞌睡就来。
「三、树下坐」,你们登具足戒坛,无漏比丘、比丘尼受四依法,叫你树下坐。「顺佛法故,如佛成道」,佛在树底下成道。「转*轮」,在树底下转*轮。「入涅槃,皆在树下」,在树底下涅槃。「能治房舍贪」,能对治掉房舍的贪心。「易入道故」,登比丘戒坛为什么问你能不能树下坐?是问你:没有房屋睡觉,你还出不出家?在树底下打坐,你能持吗?答曰:我能持,才能出家,是对治房舍的贪心。你房间不好就坐不安、睡不着,为什么?贪心,你要睡好房间何必出家呢?释迦牟尼佛允许比丘住房间,是因为善根浅薄的比丘,在树下打坐受不了尽生病,实际佛的本意还是不赞成睡房间,他成佛在树底下成的,他转*轮度五比丘,哪里有房间?讲经说法都在树底下。后来有一位大施主,提供祇树给孤独园,黄金铺地,盖了房子,释迦牟尼佛给他们种福,才去讲堂里讲经,实际释迦佛没有讲堂,他是在树底下讲的。怎么知道释迦佛始终不赞成住房间?他涅槃的时候,不是有祇树给孤独园吗?他怎么不到祇树给孤独园涅槃?怎么到双林树底下涅槃呢?不要被房子系累到,就是顺佛法,因为你被房子系缚住,没有房子你不能够办道,那你没办法出家,所以登比丘坛时,问你树下坐你能受持吗?
「四、冢间坐」,「冢」就是坟墓。「冢间常有悲哭声,死尸狼藉,无常不净,观道易成。」你常常坟场打坐,那里送殡的人哭,你一听见,就晓得人生是无常的。在乱葬的地方,坟墓做不好,死尸狼藉不堪,很容易修成无常不净观。
「五、露地坐。树如半屋,爱着犹生。」你在树下坐,树等于半个房屋,你爱树的心,很容易生起来,没有树你不要打坐了吗?所以要练功夫,进一步在露地坐。「又雨湿鸟喧,污秽不净。」下雨树湿潮气重,尤其雀鸟打岔,它晚上回来树上睡觉不作声,天刚刚亮,它就吱吱喳喳,那你就坐不往。「若露地坐,光明徧照」,如果在露地坐,光明徧照大地。「令心明利,空观易成。」所以修空观最好在露地坐。
「六、随有草坐。随心所得,而坐其上。离所爱着,不恼他故。」有人送你一把草,你就可以打坐,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打坐,有个长者送来吉祥草,那种草很柔软就坐下来。没有草垫着,你坐不久,所以只要有草就可以坐。不是地下有生草,生草不能坐,妨碍草的生机。
前面六种都是对治房舍的烦恼,我前天讲《沙弥律仪》,讲到现在的出家人不懂戒律,随自己的烦恼心走,把房间装璜得像新娘的房间。新娘睡的被褥才用红色,才用大花纹,出家人怎么用这种被褥?我亲眼看见用粉红色大牡丹花,真是颠倒错乱。这六种都不要房间,你们受具足戒,问你树下坐能持吗?你答应能持。你没有房间、被褥,不要说打坐,连睡觉都睡不着,看看这你就生惭愧心。
饮食有三种:
「一、常乞食。当制六根,不着六尘,亦不分别男女等相,得与不得,若好若恶,不生憎爱。」《佛遗教经》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坏色香。」你到都市去托钵化饭,要管制六根,不要贪图六尘,不管社会上的男男女女,不管得到或得不到,得到好的饮食、不好的饮食,不生憎爱。烦恼的根本有三个:贪、瞋、痴,无贪不生瞋,无贪不生痴,贪心就是爱心,爱不到就生憎,憎爱是烦恼的根本,你断烦恼从哪儿断?把憎爱二心管制住。你看刚出生的小孩为什么哭?憎。为什么笑?爱。一出生就有这二个烦恼,你就知道这是烦恼中根本的根本。修行从哪儿修?管制这二个,顺境现前,不动爱心;逆境现前,不动憎恶。「憎」是憎恨、憎恶,讨厌也叫憎。得到好的,不起贪爱心;得到不好的,不起憎恨心。「若请食者,得与不得,贪瞋易生。」为什么行头陀行要常乞食?戒律上开许受请者,我不受请。有斋主请我到他家应供,我不去,为什么?因为你到受请的斋主家,好吃的自然多吃,贪心生起来。不合你的胃口,就动瞋恨,心想:你请我来,为什么煮得不好吃?所以贪瞋易生,不如常乞食,可以对治憎爱烦恼。
「二、节量食。念身中八万户虫」,我们的身体叫虫聚,整个身体是一个大虫窝,里面有八万户虫。「虫得此食,皆悉安稳。」虫得到食物都不动了。「我今以食,摄此诸虫。」我现在饮食要摄受这些虫,叫它们都吃饱安稳。「后得道时」,我发愿我得道时,「以法摄彼」,身上的虫都转成我的弟子,都来闻我的法,以法为食。「又虽一食」,这讲到节量上,你虽然一天只吃一顿饭,「恣食极啖」,大吃特吃,「腹胀气塞」,把肚子吃得膨胀起来,气都透不出来。「妨废行道」,这样吃多了,不能行道,因为一打坐就瞌睡,气都调不过来。「随所得食,三分食二,身则轻安。」我们佛学院为什么不提倡持午呢?因为佛学院不是禅堂,也不是念佛堂,我们是学堂,怕你们天天研究佛学,身体受不了。那么现在都受了戒,有的发道心要持午,持午的功夫怎么练?我教你们怎么练功夫:先控制着中餐不加饭,按你的饭量吃,比方中餐吃两碗,决定吃两碗不多加。晚上我们都是吃面,晚上减少,你要是晚上吃三碗面,减少半碗,吃两碗半,吃两个礼拜,可以了,再减少半碗,吃两碗。如此类推,两个礼拜减半碗,直到晚餐完全减掉,这功夫就练成功了。这样你持午,中餐不加饭,晚上不会饿肚子,身体还健康。肚子为什么饿呢?是虫翻身要吃东西,肚子内的虫是下等动物,你吃饭它就不饿,就不翻身不动。你不吃东西虫都翻动起来,你以为是自己饿,不晓得是虫在翻身,你给它个信用,照时间还是吃晚饭,吃了它就安稳,过一段时间减少,到时候练成功夫,不吃了,它到晚上也不翻身,也不扰乱,以后晚上再也不饿了。我持午的功夫好得很,传戒,你叫我当戒师父,我一进戒堂,中餐还是吃一碗饭,晚上不吃不会饿。你听我的话,我是过来人,你得练功夫,练成了功夫,就不会饿。
「三、一坐食。若再食者」,假若吃了一顿,再吃一顿,「费时失功」,费时间又失功用。「不为养身」,不是为了养身体。「故断数数食」,所以不要吃了再吃。「即不作『余食法』也」,就是不作余食法,有人请我,我吃饱了,离开座位,不要再坐下来吃。作余食法就是你已吃了正餐,有斋主请你,你推不掉,只好找一个比丘,把你的饭,挑一口吃,你再吃,不犯作余食的戒。
这三种饮食是对治食烦恼,你们作四依法,问你常乞食可以吗?我们中国没有常乞食,你在寺院吃的都是施主布施的,等于常乞食,但是不要动贪心。练习持午,沙弥、沙弥尼戒有这一条,比丘、比丘尼戒也有这一条,你躲避不开,要练功夫晚上不要吃。不练不行吗?现在是末法时代,没有人管你,你爱吃就吃,你要是出了头,将来为居士授八关斋戒,居士不能出家,他要当一天一夜的出家人,晚上不吃饭,八关斋要持斋,饭厅叫斋堂,你顾名思义不生惭愧吗?出家人过午不食,你要练这功夫。。
穿衣服有三种:
「一、唯畜三衣」,你只要三件衣:五衣,七衣,大衣。「白衣好畜种种衣」,「白衣」指在家人,「畜」是蓄藏,在家人喜欢收藏种种衣服。「外道则裸形」,外道认为穿衣服生烦恼,根本不穿,裸露形体。「佛弟子应舍二边」,佛弟子不学在家人收藏种种衣服,也不学外道不穿衣服。「故但三衣」,我们有三件衣刚好。
「二、粪扫衣」,你们受四依法,受的是这一条,不是但三衣那一条。「拾粪扫物,缝纳作衣。」粪扫衣是捡人家丢掉不要的破衣,缝补做成衣服。「以此御寒」,以此覆身、御寒。出家人往往写信谦称自己纳僧,穿纳衣的僧人。我们现在的长衫、海青,往往贴上一块旧布,破新色,表示是纳衣,现在都是作样子,实际是粪扫衣。你在戒坛上答应,能持粪扫衣,粪扫衣,捡起来破布不骯脏吗?戒律上有明文,捡回来用清水洗,洗七遍就干净,补补纳纳叫纳衣,夏天覆身,冬天御寒。「障露」,障蔽赤身露体,不要学外道裸露形体。「离贪」,不要学在家人贪衣。「远贼」,远离盗贼,贼不偷你的粪扫衣,你送他,他也不要。你招了贼,是你的好衣服太多,他怎不偷你的?「无夺命难故」,没有夺命的灾难。偷贼,你不给他偷,他捅你一刀,把你捅死了,你看冤枉不冤枉?
「三、毳衣」,毳音翠,是兽毛。「三衣但用毳毛而作,以除贪好之心也。」佛在世的时候,印度没有棉花,没有棉线,织布用毳毛织,是粗的兽毛,就是我们现在买的粗布,不要考究细,考究细动贪心。譬如有一个同学上街买一块细布料回来,跟大家炫耀:我买这块布你们看看,价钱很便宜,布料很好!大家一看都动了贪心,纷纷问:哪里买的?多少钱,带我去,我也去买一件。好衣服染污人染污得厉害,所以不要穿好的衣服,以免招贼偷去。
「此十二种乃是知足之行」,总结起来,住,有棵树就可以树下打坐。食,日中一食,还要节量不多吃,常乞食。衣,粪扫衣,破布捡起来补补纳纳。「《涅槃经》、《智度论》、《瑜伽论》,俱明其意。」《大涅槃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这些大乘经,都说明十二头陀行非常重要。「故知多贪多欲,乃出家者所不宜」,所以知道多贪多欲是出家人所不应该的。「应深诫之」,应该深切戒衣食住。不是叫你们实行树下坐、常乞食、穿粪扫衣,取法乎上,适得乎中,不要贪衣食住就够了。「又《梵网经》指明行头陀行之次数、时间,及应用物品」,《梵网经菩萨戒本》上有明文,「每年应有二次」,每年应行二次头陀行,「一次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一共二个月,期满要回来结夏安居。「一次从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到十月十五日要结冬。「应带之物品,有杨枝」,杨枝就如现在的牙刷,不是单用杨柳枝,什么树枝都可以,但是要没有毒,感觉苦的。有毒没毒怎么知道呢?一挨舌头,舌头发麻,这棵树有毒不能嚼。为什么要苦的?因为苦能降心火,去口的湿度。杨柳枝最好,你拿起来嚼了以后,拿点水漱口,满嘴清凉。你嚼惯了,不嚼还不行呢?吃了东西就得嚼,跟刷牙比,刷牙是刷清洁,没有嚼杨柳枝的清凉味,你们可以嚼嚼看。什么树枝都可以,要像指头那么粗,不要太粗,要能嚼得碎,嚼得毛绒绒的,把它放在嘴里刷,像刷牙那样刷,刷了就不要了。「澡豆」,是树上结的果实,如现在洗澡的肥皂,可是比肥皂好。印光老法师知道肥皂是用牛油做的,就不用肥皂,后来有一个制肥皂的老板归依他,印光老法师跟他说:「你们为什么要用牛油?」他说:「食用油成本太贵。」印光老法师又跟他说:「你既然归依了,你发心跟出家人结个缘,做树油的肥皂。」后来上海有卖,就是那个老板情愿赔钱做的。「三衣」,再带着三衣。「瓶钵」,瓶是装水的,钵是吃饭的碗。要有二个瓶子,一个叫净水瓶,用来喝水。一个叫臭水瓶,用来洗手。「坐具」,要带个坐垫,还有「锡杖」、「香炉」、「漉水囊」,恐怕水里有虫,要带个漉水囊过滤虫。还有「手巾、刀子、火燧」,火燧,是引火的火种,就是现在的火柴。「镊子」,释迦佛订的规矩,不准比丘穿鞋子走路,赤脚扎到刺,要用镊子把它拔出来。「绳床」,是绳子做成的,释迦佛发明的,可以折起来,可以撑开,坐上去很软,睡觉也很软。还有「经、律、佛像、菩萨像」,「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也。」你要去行头陀行,这十八样东西,不带不够用。
《大涅槃经》提倡头陀行,《大智度论》也提倡头陀行,《梵网经》规定十年以内要行二次头陀行,规定应带的东西。比丘戒没有说这么清楚,可见大乘菩萨修头陀行,你不行不要紧,切不可以随便毁谤,讲到这儿,把十二头陀行讲完。
再看《大乘起信论》正文,摄善法戒,「修习少欲知足头陀等行」,你不少欲知足,你行善法行不来,就是你要把自己的生活的欲望尽量减低,你才能利益众生行善法。「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戒律比丘的四根本、十三僧残;比丘尼的八根本、十七僧残,叫粗重罪。男众的九十波逸提,女众的一百七十八波逸提,还有众学,一百应当学,属于轻诃戒,你不能轻视如来所制戒律。「宁破戒,不破见。」譬如我刚才跟你们说我现在没有持午,我还是要赞叹持午的功德,你不叫我当戒师则已,叫我当,我决定提倡持午,不提倡怎能对得起受戒的新戒子?我每次讲《沙弥律仪》,为什么要讲二个礼拜,才讲到第九条过午不食?因为讲得早,你们听了过午不食,戒期里的功课很重,我怕你们身体受不了。明天要受沙弥戒,我就讲持午的功德,你就发心。你要受沙弥律十戒,你不持这一条,你戒不清净,所以一定要持午。今年在新竹翠壁岩传戒,没有讲戒,七十多个男戒子,有二十多个不吃晚饭,你不提倡持午,怎么对得起这二十多个人?其他的新戒子根本不知道持午,你不提倡怎么对得起这些新戒子?我勉励他发道心,他持午持了二个月才开,他总知道有这一条戒,总知道自己不对,他好反省生惭愧心。我听说有一位戒师父当得戒和尚,他传戒不念「第九、非食时戒,汝等能持否?」直接念第十条,别的羯摩和尚以为他漏掉了,问他:「得戒和尚你怎么记不清楚?」他说:「我根本不要传那一条,我就不能持午,我传他作什么?」你不能持午,你怎么去当得戒和尚?你是不是贪名贪利?这叫破见,引导新戒破戒,你传九条戒,你根本不懂戒。制戒不许别人制,释迦牟尼佛制的戒,居士戒五条,你可以持一条、二条、三条,可以持的持,方便受。出家戒没有方便,沙弥、沙弥尼戒十条,要受一起受,受九条,你不要受,当戒师父不传其中一条,怎么能当戒师父呢?这不是非法传戒吗?戒律上不许可你传九条。传戒,登比丘坛只传根本戒,比丘传四根本,比丘尼传八根本,底下一条不能少,比丘二百五十条戒,给他受二百四十九条,不行;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给他受三百四十七条,不行。这是戒律规定的,要不然你去学外道另外订戒,另外创宗教。你既然当释迦佛的弟子,为什么不守持释迦佛的戒律呢?不能守,生惭愧心,你不能破坏佛的戒律啊!犯一个小戒,要心生怖畏,小戒要堕地狱,堕地狱的时间多长?都有规定的数目,你应该生惭愧心,应当改过自新,还复清净,你不能随便轻视如来的戒律,好像你比如来的智慧还大。
「丑三、摄众生戒」,「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比丘、比丘尼戒有很多条都是护讥嫌的戒。讥是讥谤,嫌是嫌疑,他怀疑你犯戒,他要讥谤你。这个事你不能做,并不是犯根本戒,但是不让居士造口业,不要引在家的白衣,令他生罪过,这就叫摄众生戒。我们去摄化众生、教化众生,叫他改过迁善,你为什么不护讥嫌,却引着众生造口业毁谤僧宝、毁谤三宝呢?讲到这里三聚戒讲完。
上面讲了「一者施门」、「二者戒门」,接着讲「三者忍门」。
子三、忍门(分二)
云何修行忍门?丑初、他不饶益忍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丑二、安受忍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故。
「子三、忍门」,「忍」是忍辱,「辱」是侮辱,你侮辱我,非报复你不行,这是世间的人。我们修行人则不能报复,我们要忍,你侮辱我,我忍,这叫忍辱。「云何修行忍门?」,「丑初、他不饶益忍」,「他」指一切人,一切人对我不饶益,要侮辱我、侵袭我、谋害我,就是逆境现前,我要忍。
「所谓应忍他人之恼」,有人来恼我,叫我生烦恼,叫我生气,我不恼他。《比丘戒本》最后有个偈颂:「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我出了家要度众生,怎么能恼众生呢?众生坏,他来恼我,我不能跟他一样见识。「心不怀报」,你用功要修四种信心,你要怀报就动瞋恨烦恼,那四种心怎么修呢?所以决定不怀报复。你们看《会阅笔记》,为什么不怀报?作种种观想,作还债想:我欠他的,前生我恼了他,他现在恼我。作父母观想:他是我前生的父母,我怎能报复他呢?作未来佛想:他未来要成佛,我怎能报复他?
「丑二、安受忍」,除了他人恼我,我不报复他,还要对一切法都能忍。「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故。」安受苦,也叫法忍,法指一切法,这里只说八种,叫八种风,就是境界风,四种逆境,四种顺境,你能不能忍呢?
「利」是利养、利益,对你有好处的事情现前,不单指着钱财的利益,其他对你有利益的事都算上。「衰」和「利」相反的,指逆境现前,钱财受了损失,其他的一切受了损失。「毁、誉」二字相对,「毁」是毁谤,我有一点点小的错处,他说我有大的错处,比方我犯了轻戒,他说我犯了重戒,这叫毁谤。譬如我跟女人说话,只是犯波逸提,他说我犯了根本戒,这就叫毁。「誉」是本来有一点好处、功德,他赞叹过了头。譬如我道源讲经,讲得很清楚,你说道源老法师讲经讲得好,就过誉了,他就说道源老法师真是无碍辩才!这就赞叹过头了。
「称」是称扬,你有真实的功德,他没有说过头,他称扬得对,你动心不动心?你一动心,就被称扬的风转动了。「讥」是你有多少罪过,他说多少,并没有过份,你动不动烦恼呢?他说你的坏话,说得对,你不动烦恼。说得不对,你也不动烦恼,有过当改。「称、讥」,跟「毁、誉」,一个轻一个重,「称」是照着你的功德,没有过份赞誉你。「讥」是照着你的过失,没有过份毁谤你。
「苦、乐」二字相对,逼迫身心叫「苦」,有人毁谤你是苦,你的物品受了损失是苦,一切不顺的境界现前,逼迫你的身也是苦,比方你穷的没有饭吃,冬天冷了没有衣服穿,你的苦是你自己没有福报,一切苦境现前都要忍。再举个例子:你在家时很好过,父母亲都很疼爱你,家里很有钱,是天之骄子。等到你出家,过着出家人的生活,觉得很苦,后悔不该出家,这不是把道心统统退光了吗?苦要不在乎,我们从大陆来的几位法师,都做过常住的职务,都吃过苦。倓虚老法师的《影尘回忆录》,描述他四十三岁才出家,他本来是个中医,开了一间小药铺,家里五个孩子,虽然不是很有钱,生活还过得去。他出了家就到宁波观宗寺,跟着大众吃臭菜,宁波人非吃臭的不可,但是外地来的人,怎么吃得下去呢?他在那里吃了三年,真是苦得不得了啊!说起南方人吃的饭菜,他马上眼泪流出来说:「寺庙不是没有钱,就是不叫人吃啊!」这是我亲自听他老人家说的。
「乐」是快乐,顺境现前,你动心不动心?在大陆我们上佛学院都苦,茶饭苦不说,还没有钱用。尤其是上武昌佛学院,别的佛学院每月都发一块银元,可以零用,武昌佛学院没有发钱,穷得连剃头的钱也没有,衣服破了,找一个补钉都困难,大家都能忍苦。能不能忍乐呢?有一个同学,后来做了常住大和尚,我们给他道喜,他当时说:「今天客人多,我不能好好招待同学,改天我一定另外请。」二、三个月后,叫我们参观他的方丈庙,这个门、那个窗户,他怎么改,尤其是眠床,床上有四床棉被,四种颜色,我当时就想:这位同学完了!你忍得苦,不能忍乐,顺境一现前,你被境界转了,你一做大和尚,完全把求学的苦忘记了。这是我的经验说给诸位听,你们将来回寺院当住持,手里钱多了,是不是还像现在求学这样守本份,是个大问题。顺境转人,比逆境转得厉害。
孟子曾说:「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
|
|
|
|
|
|
|
7#
樓主 |
發表於 2022-10-26 19:33:58
|
只看該作者
此之谓大丈夫。」「贫贱不能移」,贫穷低贱不能迁移我的志愿,我要做圣人,我要平天下,这是儒家的发愿。「富贵不能淫」,「淫」是淫乱,当我有朝一日做了大官,发了大财,不能扰乱我治国平天下的志愿。「威武不能屈」,碰见昏君压迫你,叫你做坏事,官可以不做,但是不能做坏事。我常说:「你要穷得起,你要富得起。」穷得起,什么苦都不怕,我要求学,我要研究佛法,我要弘法利生。富得起,有朝一日你当法师、大方丈,都是磕头、礼拜、送供养,发财了,决不被钱财转动,还要弘法利生。刚才讲那位同学当学生时,穷得衣服破了,他还是要求学,穷得起。一旦做了方丈和尚,变了,富不起,不能做大事。还有句话:「骨头要硬,心肠要软,此之为大菩萨。」你得要有二根硬骨头,穷不起,你的骨头发软;富不起,还是骨头发软,没有二根硬骨头撑着,你怎么能做大菩萨?「心肠要软」,对于一切众生要慈悲。我今年活到八十岁,我敢跟诸位同学说:我有二根硬骨头,从来不被境界转动。诸位跟我住了三年可以证明,我不怕穷,不怕发财,决不被钱财转动,弘法利生是我的志业。说这话是传授你们法门,要跟马鸣菩萨学,要忍八风。
讲到这里讲个公案轻松一下,将来别人请你讲开示,你就讲这个公案:苏东坡学问高深,学佛法也高深,有一天,突然间好像开了悟,顺境现前,不动心;逆境现前,也不动心。于是他作了一首赞佛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越看越觉得这首偈子作得好!他跟佛印禅师是参禅的好朋友,佛印住在江那一边的金山寺,苏东坡住在江这一边的定慧寺,于是他派人过江,把偈子送请佛印禅师印证,实际是要炫耀他作得很好。佛印禅师看了心里想:禅宗是讲求自己用功,佛有无量功德,那是佛的,与你有何相干?你自己有没有这功德呢?佛印禅师就在原信上批了「放屁」二字,把信封起来,叫来人带回去。苏东坡看到他批的字大为光火,心想:你是什么禅师?我作的赞佛偈,你骂我放屁!就赶快过江。佛印禅师知道他要来理论,等侍者一报告苏东坡来了,就赶快出去欢迎,一见面不等苏东坡开口,佛印禅师就说:「哈!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这一说,苏东坡赶快跪下来磕头求忏悔。佛是八风吹不动,还要你讲吗?你八风吹不吹得动呢?我答个放屁,你马上就一屁打过江。这个公案是个笑话,佛的功德能赞叹得了吗?你有没有这份功德呢?要回光返照,照自己的心,八风吹不动,才能端坐紫金莲。有一位同学遇到小小的境界,就不来读佛学院,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小小一点不如意就忍不了,你来学佛法,是个大计划,为什么不能忍呢?
子四、进门(分三)
云何修行进门?丑初、勤勇精进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丑二、难坏精进立志坚强,远离怯弱。丑三、无足精进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
「子四、进门」,就是精进门,精进度懈怠。「云何修行进门?」「丑初、勤勇精进」,要精勤勇猛,才能精进。「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懈」是懈怠,「退」是退堕。前面几门,是从对治恶法下手,进门完全讲善法,恶法对治了,你要精进修行善法,善事有小的善事、大的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认为善事小就不做,遇见大的善事又太难为,结果起了懈怠心。比如你发愿要起个大殿,谈何容易!现在随便起个大殿就是新台币几百万,就算有一个大信徒跟你说,要帮忙出一百万,但是一动工,一百万不够,化缘很难化,你精进心勇猛不来,就要懈怠,懈怠了就退堕,把修大殿的心退下来,大殿就这样搁下来。一切善事都是这样,第一、你不要懈怠,第二、你不要退堕,要精勤,要勇猛,说做就做,吃苦不在乎,一定要把它做成功。做善事佛教叫功德,我有一个格言用了几十年:「做功德,你要当功德做。」功德要圆满,不管怎样艰难、痛苦,一定要把它完成,这是对治懈怠退堕的心,不要夹杂名利恭敬进去。一夹杂名利恭敬,等于掺了毒素进去,功德变了质,变成罪过!
要勇猛精进做善事,贪名贪利是恶法,顺境转人转得厉害,名利现前的时候,往往把你转了。你们要记住:大功德要做,小功德也要做,第一、先发愿,无论大功德、小功德都要完成,任何困难不退心。你认为自己福报不够,恐怕不能完成?你求三宝加被,三宝加被的力量不可思议!不贡高不我慢,求三宝加被,要做功德,决不动丝毫名利之心。你不动丝毫名利心,有名有利可得,决定不会叫你吃亏,释迦佛可能叫我们吃亏吗?释迦佛名闻十方世界,谁有他的名望大呢?谁有他的利养多?佛弟子修道场,最好的房间给他住,最高的位子给他坐,最好的供养先给他献上,那不是释迦佛求的,因为他有这份功德。所以你不要先存求名求利的心,功德当功德做,你不要掺杂毒素进去,否则功德变成罪过。
「丑二、难坏精进」,「难坏」,就是发愿坚固,绝不为环境所破坏。「立志坚强」,你想行菩萨道做善事,利益众生,遇到不好度的众生,就把你逼退,心想:「众生不好度,我还是自己了生死吧!」一下子退堕到二乘位,你发的大菩提心、大菩提愿,叫他破坏了。「远离怯弱」,不管怎样艰难、困苦,立志坚强,不被八风所动,有了困难绝不怯弱,一定要做下去,利生为事业,弘法是家务,除了利生弘法是我的责任,其他不是我的责任。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无论怎样苦,不能退心,这样你才能当佛教的菩萨。
「丑三、无足精进」,你做好事做功德,不要得少为足,没有餍足之心。「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这是马鸣菩萨简单明了的开示,《大乘起信论》你把它读熟读入心,会得大受用!你要去做功德,自利利他是目的,叫一切众生远离众苦,就是令一切众生成佛得究竟乐,这样才叫功德。这功德不好做,要代众生受苦。这个苦苦不来,你就观想:过去久远劫来,你的身心不是常常受苦吗?久远劫来就是个凡夫,哪有不受身心诸苦?那个苦受得冤枉,叫「虚受」,没有一点利益。现在闻到大乘佛法想学菩萨道,要自利利他,你受点苦是有代价的,将来自己也能成佛,你怎么好生退心呢?这样一想,你就坚强起来,你做功德就不会得少为足,越多越好,就做下去了。
癸二、别就进门明除障方便(分二)
子初、障(分二)丑初、业障复次若人虽修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丑二、报障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障碍。子二、治是故应当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废。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
「癸二、别就进门明除障方便」,初发信心的菩萨,发心发愿要自利利他,魔障来了怎么办呢?「子初、障」,分二科,「丑初、业障」,「复次若人虽修行信心」,初发信心的人修行信心,相信马鸣菩萨的开示,信真如、信佛、信法、信僧,修五种行门,他发了真正大乘信心,业障现前。哪来的业障?「以从先世来」,因为从先世以来,推到无始劫以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你造的重罪太多,今生业障就给你障碍住。
「丑二、报障」「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你不发菩提道心,还没有这些扰乱的事情,「邪」是外道,能说会道,把你转动。「魔」指着天魔,他来扰乱你,不让你成佛,不让你出三界。「诸鬼」包括神,鬼神来给你扰乱,叫你不能用功。这是外道魔、诸天魔,最厉害的就是鬼神魔王。「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你不发心学佛法,闲着没有事做。你一发心学佛法,事情多了,比如最近有一位同学退学,因为他的寺庙要起地藏殿,他师父来信,叫他赶快回去帮忙,这不是魔吗?早不起地藏殿,晚不起地藏殿,怎么他来求学时起地藏殿?这就是魔。
拿我个人来说,我闭关三年苦得厉害!后来顺境现前,当时河南省铁塔寺有二位法师写信给我,告诉我河北省潞县观音寺,有二千五百亩旱地,可以住三十个学生,不要化缘有饭吃。叫我出关接观音寺做大和尚,办佛学院。我回信说:「三年闭关,我闭了一年半,还有一年半,我闭关圆满再去,你们叫我做什么事我都做,不要说做大和尚,做小和尚我也干,现在不能出关。」后来他们来找我说:「你要为河南佛法设想,办佛学院为了成就人材,你闭关也是为了弘法。」二位法师能说会道,我不听,他们要把我关房的锁打开,我说:「你们拉开关房的锁,我也不出去。」他们说:「我们二个架着你走!」我说:「你们架着我走要过江,过江我就跳江。」他们说:「我们一个人拉着你一只手,你怎么跳江?」我说:「不错,过江的时间很短,不能跳。坐火车要两天两夜,我要跳火车,你们不能拉我的手两天两夜不动啊!你不叫我闭关圆满,我非死不行,我死是你们两个害死的!」二位法师没办法,只好回去。
另一件事,太虚大师接了雪窦寺,他的学生没有人会当家,我在佛学院就会打算盘算帐,他写了一封信给我:「我们接了雪窦寺作为教育的根据地,办佛学院,你出关吧!你去雪窦寺帮忙当家。」我回信说:「我三年关已经闭了两年多,还剩大半年,我圆满了再去。」过了几天派两位同学送来一封信,无论如何叫我出关去帮忙。我给他写了回信,向两位同学顶礼磕头,请他们帮我说好话,还有半年为什么不让我闭关圆满呢?我不能去。又过了几天,太虚大师亲自上山,我见了太虚太师不敢推辞,怎么办呢?忽然间想到办法,我跟白圣法师同时闭关,白圣法师就在我隔壁。我说:「白老,你帮我招待,你就说我不见客。」于是叫护关的摆一张茶儿、一张大椅子,把茶泡好,等太虚大师来,请他到白圣法师的关房。白圣法师向太虚大师说:「现在能信(道源)法师闭关禁语,不讲话也不会客,叫我代表来给老法师顶礼。」太虚法师没有办法,只得回去。这都是遇到顺境,你正在闭关,就不能叫你闭圆满。这就是八风,逆境的风好对治,顺境的风很难对治。等我出了关,观音寺不叫我做大和尚,已有大和尚了;雪窦寺也不叫我当家,已请了当家,这都是魔境现前。现在有同学想到台北赶经忏赚钱,不要求学,你想赶经忏赚钱,你发心来上佛学院作什么?这都是自己魔自己,种种事务牵缠着,叫你不能求学,叫你不能行菩萨道,达到魔的目的。
「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障碍。」还有一个最厉害||生病,你早不生病,晚不生病,等你来学佛法,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内症外科全来了,叫你不能求学,这都是前生前世造的恶业障,才得报障。
「子二、治」,怎么对治呢?「是故应当勇猛精勤」,马鸣菩萨告诉我们要勇猛精进。「昼夜六时」,印度时间分昼三时、夜三时,就是白天精进,夜晚也精进。怎么用功呢?「礼拜诸佛,诚心忏悔」,拜佛求忏悔,精诚拜佛,什么恶业障都能忏悔掉。「劝请」,劝请诸佛住世,劝请诸佛转*轮。「随喜」,要随喜一切功德。「回向菩提,常不修废。」不回向人天福报,不回向二乘小果,专为回向大菩提。这就是我们天天念的十大愿王,「礼拜诸佛」,包括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诚心忏悔」,就是四者忏悔业障。「随喜」,就是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包括在「劝请」里面。八者常随佛学,九者随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包括在「回向」里面。十大愿,简单一点,就是你要:一、拜佛,二、忏悔,三、劝请,劝请诸佛住世、转*轮,四、随喜功德,五、回向菩提,把十个大愿减成五个。「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我们天天做晚课的《大忏悔文》,全中国丛林都服从,因为编得最完善。有人问:我怎么天天念《大忏悔文》,还有业障现前呢?怎么还在生病呢?因为你没有精诚,五十三佛出自《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三十五佛出自《大宝积经》,合起来八十八佛,念八十八佛的名号,礼拜八十八佛,五逆重罪都能消灭。五逆重罪都能消灭,四根本罪不能消灭吗?其他的轻罪不能消灭吗?念阿弥陀佛的功德,你看《十六观经》,念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犯了什么戒,还不给你消灭吗?释迦牟尼度弟子有二个法门,一个遮护门,一个摄受门。按戒律讲,不能方便,犯了四根本戒,不通忏悔,驱除佛法海外。犯波罗夷,等于人断了头一样,怎么能活?那是遮护门,怕你犯戒。但是你真正犯了,能不要你这个众生吗?经上说摄受你,你只要至诚悔改,五逆重罪都能消灭,你犯四根本戒不能消吗?但是你要精诚,你要知道诸佛的功德,你天天念佛,不能像小孩唱山歌一样。你不知道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等于你在地上捡了一颗钻石,你不晓得它的价值,把它当成琉璃珠,那钻石就没有价值。你晓得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还不能念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吗?你要知道佛菩萨的功德,再拜《三千佛名经》,普通叫拜千佛,再拜《万佛名经》、《万佛忏》,还有《慈悲三眛水忏》、《梁皇忏》、《地藏忏》、《净土忏》。都是诸大祖师依着经编的,叫我们求忏悔,不是叫我们换几个钱,我们现在天天为信徒拜忏,忙得不可开交,今天拜《大悲忏》,明天拜《梁皇忏》,拜了七天赚了不少钞票,自己根本没有求忏悔的心,那不是冤枉费力吗?你出家就是为了几张钞票,那叫贩卖如来,你贩卖如来不是罪过吗?你为什么不修行了生死?你为什么不发菩提心度众生?这样出家出得冤枉,你去拜《三千佛名经》,拜《万佛名经》,要诚心,什么罪都能消。《万佛名经》,是迦叶尊者为末法时代犯根本戒的人问的,末法时代弟子犯四根本戒,不通忏悔,怎么办?佛说念二十五佛名,拜二十五佛名,根本戒就能消灭。我看到这一段马上泪如泉涌,一下子两行眼泪流下来,佛真是大慈大悲,不舍弃众生啊!末法时代众生受了戒,不知道什么叫做戒,糊里糊涂犯了戒,被驱除到佛法海外,不是等着堕地狱吗?好好的拜佛,没有罪不能忏悔,但是你要至心诚恳。拜佛,能消除恶业障;忏悔,能消除恶业障;劝请,消除谤大乘法的罪过;随喜功德,消除嫉妒障碍的罪过;回向,能消除贪念三界的罪过。你只要诚心礼拜诸佛,相信《水忏》去拜《水忏》,相信《大悲忏》去拜《大悲忏》,都有功效。你就依着我们的晚课去拜,拜八十八佛,加上阿弥陀佛八十九佛,什么罪都能消灭,但你要诚心忏悔。
壬二、一行广说(分二)
癸初、寄问
云何修行止观门?
「壬二、一行广说」,分二科。「癸初、寄问」,前面四门,第一布施门、第二持戒门、第三忍辱门、第四精进门,都是略说。禅定门、般若门合成止观门,要广说。「云何修行止观门?」如何修行止观门?
癸二、释相(分二)子初、略明(分三)
丑初、止
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
「癸二、释相」,分二科。「子初、略明」,再分三科。「丑初、止」,先说止,再说观,再合起来说。
「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你要修止,顺境、逆境,一切境界你都把它观空,都把它停止下来。境界不出六尘,你去攀缘六尘,六尘才变成魔。你不去攀缘六尘,把攀缘的心停止下来,六尘是六尘,我的心是我的心,我的心清净了。前面讲心真如门、心生灭门,解释了很多,你得把它用上,那一切境界相怎么止呢?你看真如门,一切法都是真如不守自性生出来,变成阿黎耶识,由阿黎耶识生出一切法,一切法都是唯识变现,除了识没有境界,这是法相宗说的唯识无境,除了我的心,哪有境呢?你再看生灭门,一切境界不出九个相。最初一念妄动生业相,由业相而能见相、境界相,到智相才变到心外成境界。除了我的心,哪有境界呢?动,才起业相;不动,天下太平,什么境界当体就空。前面解释分心真如门、心生灭门的道理,你要注意去研究,就能把一切境界观空。你修华严观,最初也是空一切境界,华严三观,第一个真空绝相门,也是用这个功夫。「随顺奢摩他观义故」,「他」字念「ㄊㄨㄛ」,梵语「奢摩他」,翻成中国语叫「止」。「奢摩他观」,就是止观。「随顺」是一种下手的方便,你停止一切境界相,把一切境界观空,就是随顺止观,不是正观,这是方便观。
丑二、观
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
「丑二、观」,第二科讲观。「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前面生灭门,讲到什么叫生灭?什么叫生灭因缘?什么叫生灭因缘相?现在你都把它用上。「分别」,就是观想,分别一切法皆从因缘生,一切法当体都是空的,这个分别就叫观。「毗钵舍那」的「那」是梵音,念「ㄋㄨㄛˊ」,维那「ㄋㄨㄛˊ」师,不能念维那「ㄋㄚˋ」师。「毗钵舍那」,中国话翻作「观」。这个观想,是观的观想,观想一切法生灭因缘相,一切法怎么生灭?净法生灭、染法生灭,互相熏习生灭,用始觉智来观,就是把前面生灭门的道理都用上来观。
丑三、双顺
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
「丑三、双顺」,「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你先修习止,能把一切境界相止住,不去攀缘外境。再去修观,观一切法从因缘生灭,生生灭灭,皆有因缘的生灭。这二个观,叫随顺奢摩他、随顺毗钵舍那,怎么随顺呢?这二个观就是一个观,你停止一切境界,什么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境界本来是因缘所生,没有真实的境界,你就能止了。你怎么观?观因缘生灭不就止了吗?所以止和观是一个道理,渐渐修习合一。「不相舍离,双现前故。」修习三步功夫,最初先修止,再修观,止不是观,观不是止。第二步,止中带观,观中带止。第三步,止即是观,观即是止,二个观合一,这是略明止观门。
子二、广说(分三)丑初、修止(分五)寅初、修止方法(分二)卯初、胜人能入(分二)辰初、托静息心修止方便(分二)
巳初、约外缘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
「子二、广说」,广说止观门,分三科,「丑初、修止」,先说修止,再分五小科。「寅初、修止方法」,分二科。「卯初、胜人能入」,「胜人」,不是指证圣果的圣人,是发大心要修真如三昧的人,是在一般凡夫之中发心大,能入止。你不发大心,根本不会修行,怎么能入止呢?「能入」是入止,再分二科。「辰初、托静息心修止方便」,再分二科,地方喧闹,止修不来,「托」是依托,你必须先依托一个静的地方,境界静了,环境好了,再息你的妄想心,叫它不动,这就是修止的方便,由方便再证入。先修方便,再分二科。「巳初、约外缘」,就外缘说修止的方便。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这就是外缘,你先找一个静=的地方,一、深山绝人之处,古人修道入山唯恐不深。人迹不到,游山玩景的人不到的地方,才算静处。二、阿兰若,就是离开村庄、城市,听不见牛叫的地方。三、虽然在城镇、聚落里,在寺院里有一个静室。比方海会寺在基隆市郊,现在附近居民越来越多,然而比较起来,海会寺里面还是比外面安静,那么你有个静室就可以修止了。你在深山,或在阿兰若处,要先找一个静处,就是听不到声音的地方。「端坐正意」,先要端身而坐修止,行住坐卧都要止,用功下手先打坐。因为坐下来容易止,先从坐的威仪下手,坐的威仪要端,就是正坐,有跏趺坐,半跏趺坐。怎么叫跏趺坐呢?趺是脚背,跏字是后人添上足字旁,古早就是「加」字,把二个脚背交加起来,叫跏趺,现在我们说盘双盘。年老腿硬或是腿盘不起来,只盘一条腿,叫半跏趺坐。跏趺,先把左腿盘起来,再把右腿加上去,你去详细看注解,连同天台智者大师的《小止观》对着看。《小止观》第四段讲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端坐」就是调身,「正意」就是调心,这里没有说调息。「正意」,就是直心正念真如,空一切境界相,你念到真如上,妄念、杂念不起,一切境界相空了,这是就外缘说修止的方便。
巳二、内自安心明修止次第(分二)午初、约坐修止(分二)
未初、离倒境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未二、除依前倒境所生妄想之心亦遣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
「巳二、内自安心明修止次第」,前面是就外缘说修止的方便,这再就你自己安心,明白修止的次第,分二科。「午初、约坐修止」,先坐下来修止,再分二科。
「未初、离倒境」,你这样用功、那样用功,离不开事相,都是颠倒境界,要远离颠倒境界。「不依气息」,「不依」的都是倒境,倒境是一种事相禅定。天台大师有六妙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静,不以修数息观为究竟,是修止观的方便,《大乘起信论》根本不要数息。「不依形色」,你修白骨观,修不净观,能观到一身白骨,白骨上放光,叫骨锁观,这时候你就把淫欲心彻底断掉。形色里面有青、黄、赤、白四种颜色,统统不要。「不依于空」,前面说空一切境界相,是用来修真如三昧的止,不以空为究竟,不要单修空观,止中带观,叫做奢摩他。「不依地水火风」,也不要修地观、水观、火观、风观。「乃至不依见闻觉知」,见闻觉知属于识。数息、青、黄、赤、白、空、地、水、火、风、加上「见闻觉知」,叫做十一切处,这十一个法,你去修哪一个法,都是世间禅,以事相入手。现在要修真如三味,你不要修以事相入手的禅,下面会解释为什么不要依它。
「未二、除依前倒境所生妄想之心亦遣」,倒境是心外之境,我不依它,先把它远离了。里面还有一个妄想心,也把它除掉。先除外境,再除内心。前面是遣外境,里面还有一个能遣的心,你不要保留它。妄境把它遣除掉,能遣的妄想心也把它遣除掉。就是先起一个能遣境界的心,来遣除外境,遣除了外境以后,这能遣的心也把它废掉,就是病好了,药不需要存在。
「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你打坐坐下来,越不叫它妄想,它越要想,这时候你不要害怕,你刚坐下来妄想多,坐几天之后,妄想自然减少;再坐几天之后,你的妄想就越来越少,一直到妄念不起。要练功夫,不是你一坐下来,定境就现前,止就修成。普通的凡夫初打坐,妄想翻腾得厉害!为什么呢?心散乱惯了,妄想打惯了,你越不叫它打,它越打,所以等你坐了一段时间以后,一切妄念不起。若是妄念还起,「不怕妄念起,但怕觉照迟!」这两句话是古代祖师的开导,你把它记住,妄念起你不要害怕,就怕你觉照慢,那不得了,你随妄想转了。妄想是一连串的,起了一个妄念,跟着来,越来越多。比如你打个妄想,要去香港观光。接着想:我去香港,应该买什么东西回来?别人从香港回来,带什么东西?越来妄想越多。听见人家到日本观光,我也要到日本一趟。再想到某人到过美国,我也应该去,都是从要去香港一念引起来的。你定了时间,要坐一支香,你的妄想还没有打够,时间到了。你为什么打这么多妄想,时间到了还没有打完呢?觉照太迟,第一个念头一动,马上就觉照它:「唉!打什么妄想?」你不要恨它,为什么要打妄想?自己苛责自己,那坏了!你又生起一个恨妄想的瞋恨心,更引起来一连串瞋恨的妄想。怎么遣除呢?「不理它」三个字,是息妄念的口诀,是古时候祖师发明的。妄念起,觉照不要理它,就是把它放下来,这样妄念就遣除了。
「亦遣除想」,《圆觉经》分遣境、遣心、遣智、遣觉,遣到最后,就是叫它一念不生。前面是遣除止倒境的心,这是连遣除妄想的心,也把它除掉。「以一切法本来无相」,空一切境界,一切境界相都是我的妄心生出来的,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有生有灭,是你的妄想,是你的妄心。在我们的真心上,念念不生,念念不灭。生灭就是生死,此道来彼道去,这是分段生死之相。你心里面有生灭的心,念念生,念念灭。你把心念观空,心念本来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你把妄想观空,不随它去打妄想,你不动心它哪里生?根本不生,哪里有灭呢?所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心里妄念也是个相,把那个相都空尽了。
「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不会用功的人,先起个念头,攀缘外面的境界,然后再下手空这个境界,再空这个心,这是没有事找事,你一坐下来,不想外面的境界就好了,何必先去攀缘外境,然后再除境,再除心,绕大圈子作什么?
「心若驰散,即当摄来」,心里打妄想,不是今生今世几十年的妄想,有生以来当凡夫,无始以来就在打妄想,你坐下来叫它不散乱,它要散乱。「驰散」,想到心外头,想到台北、想到台南、想到香港、想到美国,驰散了。「摄」是收回,赶快把心收回来,不要想了,这就是用功方便的下手之处。「住于正念」,前面说离倒境、离妄想、离遣妄想之心,都遣干净了就是正念,正念就是无念,直心正念真如,真如无相,能念之心也无相,无念之念叫正念,这都是初下手的方便。
「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解释什么才叫正念?正念者,你要知道只有一个心,没有外面的境界。先把外面的境界都空掉,心就不去攀缘外境,心不驰散,就是空外境。「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再空内心,外面的境界无相,只有我的心,心也没有相,心的相就是生灭的念头,念念不生,念念不灭,心空了,内心也没有自相可得。「念念不可得」,心在这儿思虑,在这儿念,你没有用功回光返照它。你照境界,境界空了,自己心里还在念念生灭,你回光返照单照自己的心,去找妄想心的本源,怎么会动念头呢?从哪儿动起来呢?你一去追求,没有了。初下手用功用到这儿,你就会观心了。到最后成佛还是这一套功夫,就是断除生相无明,你知道初心妄动是什么样子?初心没有了,最初一念妄动那个心没有了。这就是你追究那个心,妄念从哪儿起?观想它,这一观想,外面的境界都空了,你不想外境,只想内心,我这个妄想从哪儿起?找它的本源,你一追究,妄念也空了。本来没有自性、没有自相,你追究没有个妄心可得,叫「念念不可得」。
「午初、约坐修止」,论文很短,你要看注解,注解解得很多,叫你用功,我为什么要这么啰唆呢?因为末法时代没有用功的道场,没有善知识领导,我们实在可怜!出了家,最守规矩的持戒就是吃素,其他什么也不会,你看现在真正有几个会打坐?打坐盲修瞎练,走到外道路途上都不知道,所以拍电影的不懂佛教,找不到材料,拍目连救母的片子,拍目连有大善根,三生吃菜(台湾话吃菜,即吃素之意)吃得很清,就这个功夫!吃菜就是修行,所以出家人,台湾人取名叫「吃菜人」,出家为什么呢?吃菜。修行好,吃菜清,一点荤都没有吃,这怎么成佛呢?怕被错解,我在四众弟子面前不敢讲,诸位同学没有一位居士,我给你们讲一讲,畜生道有吃菜的畜生,羊不吃荤,大象也不吃荤,它们能成佛吗?道源不是说吃菜不好,劝你们吃荤,吃菜是修道的助缘,不是究竟的功夫,要是吃菜能成佛,那羊、大象也能成佛。先不要贪吃众生肉,那是最粗的妄想,吃众生肉的妄想不能停止,你怎么能成佛呢?所以先下手就要吃菜,这是我们中国大乘佛教的美德,但它是个方便,你不要以它为究竟。吃菜好,还要用功,出了家寺院里清净,但是光住到寺院,你就能成佛吗?你还得修行,所以说吃菜,住到寺院里,是个方便,是个助缘。助缘好了,你还要用功修止、修观,不要以吃菜为究竟。
午二、约余威仪修止
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
「午二、约余威仪修止」,「余威仪」,除了打坐以外,行、住、卧,三种威仪都要修止。「若从坐起」,你打坐修止,下了坐,心不叫它散乱;做事,心不叫它散乱。这可难了,当然难!难才要修,但是你修到止的功夫成就的时候,很自然,不难。你把《金刚经》第一分释迦牟尼佛的日常生活,拿来作注解。释迦牟尼佛到吃饭的时候,大衣披起来,钵拿起来,到舍卫国城里去化饭,化了饭回到祇树给孤独园,吃饭,吃了饭洗钵,洗了钵把大衣收起来,洗脚,洗了脚打坐。有去有来,有吃饭、有穿衣,任运自然,释迦牟尼佛动了妄念吗?他成佛是他修来的!我们现在是佛的弟子,学成佛你得修,先修止。除了打坐以外,「去来进止,有所施作。」没有去来进止之相,《金刚经》第二十九分:「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来无来相,去无去相,才叫做如来。如来,如就是相似,好像是来了,他实际没有动,所以叫如来。佛有十种德号,有一种叫善逝,就是善去,他去无去相,才叫善逝。「于一切时,常念方便」,做一切事,在一切时,都观想止的功夫。「随顺观察」,观察外面一切境界都是空的,这是就余威仪修止。
辰二、止成得定,除障不退(分三)
巳初、止成久习淳熟,其心得住。巳二、明止力附心,猛利得定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巳三、明伏惑入位(即信满入住)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
「辰二、止成得定,除障不退。」分三科,止是定的前方便,等你止修成功,才得定。我们修止要是有了障碍,得有除障的方便,把一切障碍都除掉,自然不退。不退是什么位子呢?入了十住位的初住。十信位的众生,进进退退,你把止修成得了定,你的十个信心圆满,入了住位就不退了。
「巳初、止成」,止修成。你最初修打坐,坐下来,越不想打妄想,妄想越多。「久习淳熟」,你坐得久,淳一熟习,坐下来就不打妄想。「其心得住」,心安住在无念的正念之中,这是修止修成功了。
「巳二、明止力附心,猛利得定。」明止修成了以后,生出来一种力用,这个心非常猛力,你就得了定。「以心住故」,心最初止不住,妄念纷飞,坐得久妄念少了。再坐得久,一点妄念都没有,这个心完全止了。「渐渐猛利」,止修成功妄念不起,生出来一种力量,就是真如的力用,心里面非常的猛利,就是智慧发生、定力发生了。「随顺得入真如三昧」,先随顺再得入,随顺还是个方便,随顺真如不生一点妄念,再得入真如三昧,三昧翻成中国话叫「正定」,有各种三昧,《大乘起信论》叫我们修真如三昧。
「巳三、明伏惑入位(即信满入住)」,伏惑,就是见、思二惑没有断,先伏住,十信满心,入了初住位就不退。烦恼是先伏后断,先把它降伏住,再把它断掉,譬如乱草,先用石头把草压住,草不能再生出来,这是个方便功夫。你把石头拿开,草还是会生出来,因为你只伏住,没有除草的根,拔草除根,才永远不生草。三界以内的见、思二惑,分开来四住地无明。三界以外还有根本无明,叫无明住地。「深伏烦恼」,三界以内的四住地无明能伏住不起,连三界以外的根本无明,也能伏住不起,就是烦恼统统不起。「信心增长,速成不退。」要修成功十信满心,得一万劫,长时间叫劫,时间相都是假相,长时间、短时间,都是妄心分别出来的,你只要用功精进修行,很快就入到住位不退转。不要等到一万劫,要不是这样,释迦牟尼佛会下的大弟子,怎么都是阿罗汉呢?
卯二、障者不能
唯除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卯二、障者不能」,有障碍的人,不能速成不退,而且修止也难以修成。「唯除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这是给我们照照镜子,看看我们是不是这几种人?「疑惑」,说了再说,讲了再讲,他不信,「唉!修真如三昧,止一切境界,这一切境界怎么止呢?明明有一切境界,硬说是空的,怎么能空得了呢?」这就是疑惑,半信半不信。「不信」,完全不信,「嗯!那说说而已,我才不相信!」不信就变成一阐提,梵语一阐提,翻成中国话叫信不具,就是没有信心,一阐提怎么能成佛呢?「诽谤」,还有一种人,他不信还反过来毁谤,说:「这些佛菩萨都在骗人!」他自己不修行、不用功,不相信大乘佛法,还要毁谤。不信没有造罪,只是没有求到功德,他毁谤造了谤法的重罪。「重罪业障」,他毁谤大乘正法,断众生成佛的善根,说邪知邪见的话,他自己不信,叫大家都不信,所以他毁谤正法罪业深重,被重罪业障障碍住,更不容易相信。「我慢、懈怠」,他不但自己不信,反过来还要毁谤,以为自己了不得,起我慢的烦恼。贪、瞋、痴、慢、疑五个根本烦恼,疑是一个根本烦恼,由疑而不信,由不信而毁谤,由毁谤而生我慢,认为他比释迦牟尼佛还要高,我慢还能精进用功吗?完全落到懈怠放逸的境界。「如是等人,所不能入。」以上这些人不能入真如三昧。
寅二、显止胜能(分二)
卯初、能生一行三昧(分三)辰初、立复次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辰二、释显其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辰三、显其名即名一行三昧。卯二、能生无量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
「寅二、显止胜能」,显明修止有殊胜的功能,分二科。「卯初、能生一行三昧」,再分三小科。「辰初、立」,先建立正义。「复次依是三昧故」,你要是能得到真如三昧,「则知法界一相」,前面讲我们不知道法界一相,才生妄念,一念妄动以后,三细六粗,才变成业系苦相,根本毛病就在不知法界一相,到这时候你知道了。
「辰二、释显其相」,解释法界一相是什么样子?「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法界一相是无二之一,平等、无差别之相。「一」就是平等、无差别之义,也是无二之义。谁跟谁无差别?谁跟谁没有二呢?诸佛的法身,跟众生的身,没有差别,没有二个。你依文解义,尽在那里解,我们的心还是我们的心,诸佛菩萨还是诸佛菩萨,到你修止修成功,得到真如三昧,你才真正知道,我们的身跟诸佛的法身,无二无别,因为法身徧一切处,也徧到众生身上。
「辰三、显其名」,「即名一行三昧」,真如三昧,也叫一行三昧。
「卯二、能生无量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真如是一切法的根本,也是一切三昧的根本,为什么马鸣菩萨不叫我们修其他行门,要我们修真如三昧?因为这是一切三昧的根本,你证得真如三昧,渐渐由真如三昧,能生出来无量三昧。《楞严经》叫我们修楞严三昧,净土法门叫我们修念佛三昧,《大乘起信论》叫我们修真如三昧。你得了真如三昧,楞严三昧会生出来,念佛三昧也会生出来,这是一切三昧的根本。马鸣菩萨是八地菩萨,他是过来人,指导我们不会错误。
寅三、辨其魔事(分二)卯初、略明魔事(分二)
辰初、障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辰二、治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上来略明竟
「寅三、辨其魔事」,下面分辨什么叫做魔事?分二科。「卯初、略明魔事」,简略的说明魔事,再分二科。「辰初、障」,先说魔事之障。「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善根是前生前世修的,有的众生前生前世少修行,没有善根之力。前面有一句「邪魔诸鬼」,邪是外道,魔是天魔,鬼里面包含有神,这里解释得更清楚。「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他怎么惑乱你呢?「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你在打坐,看见一个大鬼,青面红发、巨齿獠牙,那个形状会把你吓死,他来恐怖你,你打坐有功夫,不为恐怖所动。他换个方法,你要是比丘,在那儿打坐,他现个美丽的女相来魔你;你要是比丘尼,在那儿打坐,他现个英俊的美男子来魔你,因为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无始劫来的习气,你见了美女自然动心,一动心上他的当!为什么比丘、比丘尼第一条戒叫全断淫欲,因为那是生死的根本。你持戒清净,有持戒清净的道力,还有护戒神护持你,魔不来扰乱。魔是趁隙而入,你持戒不清净,平常胆小怕鬼,魔就现个鬼来吓你。持戒的心不坚固,没有事就打妄想,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魔看得很清楚,你心里在打妄想,他就趁隙而入。魔是境界风,你的心门没有关好,他就钻到你心里。一切魔事千奇百怪,不出逆境、顺境二个境界,所以要修止,先要空一切境界相,鬼也好、神也好,你怎样吓我,我知道境界是空的,就不害怕。英俊男子、美丽女子都是空的,就不起贪心,所以你要先空一切境界相。用功就是用这个功,你境界相不空,境界生起障碍,境界现前,你自然就要生恐怖,自然起贪心。
我在常熟县,最初亲近慈舟大师,有个河南同乡的居士得了肺病,那时候得肺结核,没有特效药,不是很快死,是慢慢的死,就像把油耗干灯才灭。慈舟大师是持戒念佛的大师,我们都跟他持戒念佛,人要死了,必须为他助念,这是最大的功德。那时候有三十几个同学,三个人一班,一班二小时为他助念,半夜十二点,我带了二个同学去换班念佛,忽然他的魔境现前,他本来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突然大叫:「唉啊!你看,进来一个黑大个子,身量很高,漆黑亮光,坐在我的床上,床快要压垮了!」不断唉唉叫!半夜只有我们三个人,吓得我们打木鱼引磬都掉了板,嘴念阿弥陀佛,想加紧念,一直念不上板,牙齿一直发抖!当时我二十八岁年纪最大,我装着胆大,就跟他讲开示:「居士啊!你生肺病这么久,你要往生西方了,慈舟大师叫我们同学轮流换班为你助念,这是兴福寺的玻璃厅,我们为你助念,念佛你生西方,这里哪里有黑大个子呢?谁坐在你床上呢?你这不是见了魔吗?」他听佛法听了很多,懂得这个道理,勉强把双手合起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跟着我们念,念了不久,他又叫起来:「呀!你看,来了个大姑娘,长得真好看!」大姑娘我们不害怕,但是他说的魔话,我们还是害怕,还得跟他讲开示:「居士啊!你这是魔境现前,那个黑大个子是恐怖魔,美丽大姑娘是顺境魔,恐怖魔魔不来,来个顺境魔,还是魔你,要叫你堕落。」他说:「是的,是的,你可不要魔我,我要念佛生西方回来度你,南无阿弥陀佛。」念了不久安详走了。魔境现前不出这二个境界,逆境,恐怖你;顺境,叫你起贪爱,这是我的亲身经验。这一位居士临命终时,我们虽然不是善知识,当时就是他的善知识,我们给他讲几句开示,不然他随着魔转,就堕落下去,所以你要用功,得知道这些道理。
「辰二、治」,对治的方法。「当念唯心,境界则灭」,前面讲那些道理,教你修止的方法,一切外境都是我的唯心变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除了我的心,哪有外境呢?你这么一观想,恐怖的境界、英俊美丽的相,统统没有了。「终不为恼」,恼就是恐怖你,叫你动贪爱心,你不要被它恼乱。「上来略明竟」,上面略明魔事讲完了。
卯二、广辨魔事(分二)
辰初、先显魔事(分五)巳初、现形说法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或说陁罗尼,或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巳二、得通起辨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能令众生贪着世间名利之事。巳三、起惑造业又令使人数瞋数喜,性无常准。或多慈爱,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进,后便休废。生于不信,多疑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着世事种种牵缠。巳四、授定得禅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着。巳五、食差颜变或亦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辰二、明其对治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当勤正念,不取不着,则能远离是诸业障。
「卯二、广辨魔事」,魔分开来很多样子,下面要广明魔事,分二科。「辰初、先显魔事」,再分五小科。「巳初、现形说法」,魔可厉害,顺境的魔,你想见佛、菩萨,要听佛法,他现形说法。「或现天像」,你相信天公,他给你现天公像。「菩萨像」,你相信菩萨,他给你现菩萨像。「亦作如来像」,你相信佛,他给你现如来像。「相好具足」,你一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还放光明。「或说陁罗尼」,梵语陁罗尼,中国话叫总持,就是持咒。你相信密宗,欢喜持咒,他教你一个好咒。「或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你相信大乘六度法门,他说大乘六度法门给你听,讲得天花乱坠。「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跟你说平等法,跟你说空门、无相门、无愿门,这叫三解脱门,也叫三三昧。「无怨无亲」,跟你说怨亲平等,你要发心,你的冤家对头,和你亲近的人都是平等的,跟你说的都是无上的佛法。那么最后他怎么魔你呢?「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他跟你说断灭空,没有因没有果,才是真正涅槃的境界。大乘佛法讲到平等的境界,叫做超因超果,《梵网经》:「非因果法,是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他说是拨无因果,根本没有因果,因果是个假相。所以他教你,先顺着你的根机,说佛法给你听,最后说个魔魔到你。
「巳二、得通起辨」,还加被你得神通起辩才,那你非相信不可。「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他叫你得宿命通,过去多少代的事都知道,还有天眼通,来生来世怎么样,你都知道。「得他心智」,得他心通,人家心里动念,你都知道。「辩才无碍」,还得了无碍的辩才。「能令众生贪着世间名利之事」,他叫你开智慧,叫你起神通,叫你得辩才,最后魔你,叫你贪图世间名利。你有了神通,有了辩才,会讲经说法,很多信徒相信你,名望大起来,红包很多,你动贪心,结果你上了魔的当。前面是给你讲经说法,叫你拨无因果,这里他来魔你,叫你贪图名利。
「巳三、起惑造业」,惑就是烦恼,他魔你叫你起烦恼,再叫你造业。「又令使人数瞋数喜」,又使人变了性,一天发好多次脾气,欢喜好多次。「性无常准」,精神失常。「或多慈爱」,或者慈悲心变成爱见,见了什么人都爱,乃至于见了狗、猫,都爱得不得了。「多睡」,得了瞌睡魔,从早到晚昏沈。「多病」,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根本不能研究教理,根本不能修行用功。「其心懈怠」,多睡多病,他自然就懈怠了。「或卒起精进,后便休废。」或是突然间发了勇猛心,要修行用功,修行不到三天,又退下来。「生于不信」,觉得用功没有效力,他不相信了。前面讲由疑而不信,这时候由不信而多疑。「多疑多虑」,多疑就多思虑,多打妄想。「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本来参禅,他说不要参禅,要修唯识观;本来修念佛,现在不要修,要修密宗。本来修真如,他不修了,认为真如三昧没有什么可证得的,舍弃根本殊胜的行门,修其他的杂业,用佛法来破佛法。「若着世事种种牵缠」,修其他杂业还是佛法,还是行门,他怎么魔你?叫你贪图世间法,牵缠不舍,杂业不能修,其他的行门也不能修。
「巳四、授定得禅」,他还能传授给你定功,还能叫你得禅定。「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他是鬼神,根本没有得到真如三昧,他叫你少分相似得了定。「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他叫你得的都是着事相的定,外道的定,不是真正佛教的三昧,更不是真如三昧。「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叫你得定,一坐七天在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在定中有天人给你送供养,得到很甘美的饮食。「身心适悦」,吃了身心很舒适、很愉悦。「不饥不渴」,七天不喝不吃,不会饥饿,也不会口渴。「使人爱着」,出了定,还想入定,入了定就有好吃的,使人爱着不舍。
「巳五、食差颜变」,吃饭没有标准,连脸孔的颜色,也变化无常。「或亦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这鬼神加被你,你修定得定,有了本事,吃一点点饭,一天都不饿。还有一个本事,一个人能吃几个人的饭,本来吃两碗饭,变成吃八碗饭。脸孔的颜色突然间变红,突然间变白,颜色时常起变化。
「辰二、明其对治」,有魔事现前,怎么对治呢?「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邪魔太多纵横交织,好像网一样,把你网住,你要常常用智慧观察,不要堕落到邪网里。「当勤正念,不取不着」,你应当精勤保持正念,不要取着于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自然会消灭。「则能远离是诸业障」,这些业障自然会远离。
寅四、简伪异真(分二)卯初、举外内二定,以别邪正(分二)
辰初、明邪定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贪着世间名利恭敬故。辰二、明正定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渐渐微薄。
「寅四、简伪异真」,料拣魔境是假的境界,跟真的境界不同,分二科。「卯初、举外内二定,以别邪正。」邪魔外道修的是心外之定,真如三昧是心内之定,分别邪定、正定,再分二科。「辰初、明邪定」,「应知」,你怎么知道用智慧观察?你学的教义教你用智慧来观察。「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贪着世间名利恭敬故。」外道的定,是世间定,得了外道定,根本不能超出三界。他下手就不能空外面境界,着相修行,得了外道的定功,就贪名贪利贪恭敬。所以我们学《大乘起信论》,没有修行之前,就先防护贪名贪利贪恭敬的心,你将来不会上魔的当。魔要引诱你,叫你贪世间的名,贪世间的利,最初一下手就不贪,心里没有空档,魔不能趁隙而入。所以学讲经说法,乃至于学传戒,当了戒师父,要把这三个难关防护好,贪名贪利贪恭敬,你不是上了魔的当吗?你以为你是一个善知识,其实是魔指使你。外道定贪着事相,他的心,你看《八识规矩颂》,就是七识的心,就是我执,与四个烦恼:我见、我慢、我爱、我痴相应。这里没有说我痴,有了我见、我爱、我慢,就是愚痴,合起来变个名字叫我执。所以你要先空外境,还要空内心,把我见、我爱、我慢、我痴的烦恼都空掉,没有我,谁来贪名贪利贪恭敬呢?你为什么要贪名贪利贪恭敬?就是我执起的作用。
「辰二、明正定」,讲正定。「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住」就是执着,真如三昧,不执着能见之心。「不住得相」,也不执着所得的境界,空能所。这是入定以后,不起能所,能得所得都不起。「乃至出定」,出了定。「亦无懈慢」,不起懈怠、我慢。「所有烦恼,渐渐微薄。」马鸣菩萨不说顿超,他度初发信心的人,修真如三昧相应,入了定, ,不起能见之心,不起所得的境界,能所降伏住,出了定不懈怠、我慢,烦恼渐渐的微薄。
我常常跟诸位讲:你用功了一年,回头看看,今年是不是比去年烦恼轻了一点?轻了一点你就进步了。比方我贪爱心很重,是不是今年比去年贪爱心轻了一点?我的瞋恨心很重,动不动就发脾气,是不是比去年发脾气少了一点?少一点就是你进步了,就是烦恼微薄了。
卯二、对理事二定,以明真伪(分二)
辰初、明理定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无有是处。辰二、明事定以修世间诸禅三昧,多起味着,依于我见,系属三界,与外道共,若离善知识所护,则起外道见故。
「卯二、对理事二定,以明真伪。」外道定着事相,叫做伪定。真如三昧讲理性,叫做真定,分二科。「辰初、明理定」,先说明理定。「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这是对凡夫说法,初发信心的人还是凡夫,要是不修习真如三昧法,想入于如来种性,入到十住位,叫做如来种性位,「无有是处」,决定没有这个道理。你对真如三昧的理性都不懂,不修真如三昧,怎么能入到十住位,所以十住位根本就不会证得。
「辰二、明事定」,「以修世间诸禅三昧」,色界天修四禅定,无色界天修的四空定,合起来叫四禅八定,还有修数息观、不净观,统统是世间三昧。「多起味着」,世间三昧有一种禅乐,就是一种滋味,等于我们吃了好东西,得了很好的享受,吃了一回还想再吃,修世间禅定着事相,也是这样。你不得定还不要紧,得了定你就执着不舍,所以世间禅总名叫做味禅,它有一种禅乐的滋味。「依于我见」,你修世间禅,一定有能见之心,才有所得之禅,依于我见你得了禅定。「系属三界」,你就算得到非想非非想定,在无色界天顶,还超不出三界。「与外道共」,修外道定也能得禅定,但是都是着相得到的。我们佛弟子若修世间禅定,那就与外道相共。「若离善知识所护,则起外道见故。」佛弟子不能修世间禅,为什么佛经上还要开导我们,散乱心多的众生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众生就修不净观,为什么叫我们修世间禅?因为有善知识护持你,善知识是过来人,他知道你散乱心多,修真如三昧修不来,叫你先修数息观;你贪欲心重,修真如三昧修不来,叫你先修不净观。如此类推,修小乘的灭尽定,也是从色界四禅过来,先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不从四空定,直接入灭尽定。小乘家的定,也是从世间禅过来,那都是前方便,有善知识护持。你得了世间禅,善知识再引你进一步,把这个禅舍掉,像《天台小止观》,叫我们修小止观,但是后面附带天台智者大师说的《六妙门》,第一个妙门修数息观,因为众生散乱心多,修止观修不来,所以先叫你修数息观。第二个妙门修随息观,第三个妙门再修止观,有善知识护持引导你。你要是离开善知识去修定,一定起外道见。因为你得了定,你就执着它有一种禅乐,叫你舍,你决定不肯舍。你本来是佛弟子,起了外道的知见,就永远出不了三界,不但菩萨的三贤十地证不得,连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也证不得。
寅五、示益劝修(分二)
卯初、总标
复次精勤专心修学此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
「寅五、示益劝修」,开示修真如三昧的利益,劝我们修真如三昧,分二科。「卯初、总标」,「复次精勤」,重复次第不懈怠,「专心修学」,不二念,一心的修,「此三昧」,就是真如三昧。「现世当得十种利益」,开示我们现世就能得到十种利益,劝我们修真如三昧。
卯二、别解(分三)
辰初、善友摄护益
云何为十?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
「卯二、别解」,分别解释十种利益,分三科。「辰初、善友摄护益」,你修真如三昧,就有善知识、善道友来保护你。「云何为十?」现世能得到哪十种利益呢?「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你修真如三昧,就入于如来种性,是真正的佛弟子,十方诸佛、诸菩萨都来护念你。前面说修不好会着魔,你修真如三昧,十方诸佛、诸菩萨都来护念你,你还会走错路吗?还会着魔吗?决定不会。
辰二、离障益(分二)
巳初、离外恶缘障(分二)午初、离天魔现形二者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午二、离外道邪惑三者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巳二、离内惑业障(分二)午初、离恶业四者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午二、灭惑障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
「辰二、离障益」,不会生障碍,分二科。「巳初、离外恶缘障」,你修真如三昧,自然能离开心外恶缘的障碍,再分二科。「午初、离天魔现形」,能远离天魔现形的障碍。「二者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你修世间的禅定,时常有天魔、鬼神来扰乱你。前面讲过,鬼里面包括神,善神、善鬼不会扰乱你,会扰乱你的是恶鬼,恶鬼现形叫你恐怖。你修真如三昧,天魔不能现形恐怖你,恶鬼恶神也不能恐怖你,因为你一下手就空一切境界相,「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以内诸法不出我自心变现,不出我的唯识变现,连天魔、恶鬼、恶神也是。我一念不生,哪里有天魔,哪里有恶鬼?你懂得这个道理,再修真如三昧,天魔、恶鬼不现形恐怖你,有这个利益。你修定时,见恐怖境界,都是你心里不清净,你自己着了相,他才现形恐怖你。你修真如三昧,一下手就不着相,不会有恶神、恶鬼来扰乱你。
「午二、离外道邪惑」,「三者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其他经论说九十六种,这里怎么说九十五种?印度修道的种类,一共九十六种,其中一种是佛道,除了佛道以外,其他的道派有九十五种。在佛教说,那九十五都是外道,外道崇拜的有他相信的神、鬼,不为他所惑乱, |
|
|
|
|
|
|
|
8#
樓主 |
發表於 2022-10-26 19:35:29
|
只看該作者
他迷惑不了我。外道讲的道理不出三界,我修真如三昧,我的道理比他们高,他怎么能惑乱我呢?
现在没有人讲佛法,连《大乘起信论》也没有人讲,发心出家,什么佛法也没有听到,一点道理也不懂,除了吃素,除了过去祖师编的《朝暮课诵》外,什么功也不会用。做早晚两堂功课也是修行用功,他不懂,他说早晚课诵是常住的公事,我在常住这儿吃饭,我应该替常住做这公事,他不认为那是他的修行,这叫做可怜愍者。他没有用功,遇见外道来讲道,七说八说,他就相信了,尤其一贯道,秘密传道,出家人就有信一贯道的,你说可怜不可怜!那是因为他出家没有听过佛法,你要是听到《大乘起信论》,你修真如三昧,外道的鬼、外道的神,惑乱不了你,何况是外道的人呢?这是第三种利益。
「巳二、离内惑业障」,天魔、饿鬼、外道的鬼神,是心外恶缘,现在心外的魔不能魔你了,心内还有惑,惑就是烦恼,你只要修真如三昧,心内的烦恼不能扰乱你,分二科。「午初、离恶业」,你所有的恶业都能远离。「四者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你修真如三昧,是佛法中最高深的法,你就不会开口乱说,毁谤甚深的佛法。你不造谤法之罪,以前造过的重罪业障就渐渐消灭。你修真如三昧等于太阳光,你的重罪业障等于一大块冰,冰结得很久,不容易融化,但是见到太阳慢慢就会融化。你只要修真如三昧,你那重罪恶业障不起障碍,慢慢就消灭了。
「午二、灭惑障」,惑从哪里来?由烦恼来。「惑」就是贪、瞋、痴等烦恼。「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觉观」是旧翻译,新翻译翻成「寻伺」,寻求伺察的心,这个「觉观」不是正当的觉观,是恶觉观,就是由疑心起的。你修真如三昧,你疑惑正法的烦恼不起,恶觉观不生,就能灭除疑惑正法而起的恶觉观。
辰三、行成坚固益(分五)
巳初、于理信增六者于如来境界,信得增长。巳二、处染不怯七者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巳三、不为缘坏八者其心柔和,舍于憍慢,不为他人所恼。巳四、无世滋味九者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不乐世间。巳五、得深禅定十者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别修止门竟
「辰三、行成坚固益」,你要是修成真如三昧,永远不会破坏,分五小科。「巳初、于理信增」,对于真如妙理的信心,逐渐增加。「六者于如来境界,信得增长。」大乘经、大乘论说如来、诸佛的境界,都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你起疑:唉呀!我什么时候能得到这个?那是诸佛得到的,我一个薄地凡夫,怎能得到?那你就退了。你要是修真如三昧,没有得到真如三昧,如来的境界你也不会怀疑。你要是真正得到真如三昧,一个凡夫也可以得到不可思议境界,何况成佛呢?你对于如来、诸佛不可思议的境界,信心就渐渐增长起来。
「巳二、处染不怯」,你要度众生,必须到众生的境界里面去度他,众生的境界都是染污境界,在众生的染污境界中弘法利生,你不怯弱、不害怕、不恐怖。「七者远离忧悔」,你修真如三昧,假若得到真如三昧,你去度众生不会起忧恼后悔之心,认为当初不该发菩提心度众生,结果为度众生引生很多烦恼,还是自己了生死去了,这就退堕二乘。为什么退堕二乘?起了忧悔之念。你要是真如三昧修成了,永远远离忧悔之念,不会再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自己的生死没了,要去度众生的生死,勇猛不怯弱,因为晓得生死本来是空的,我得了真如三昧了,我更有把握,在生死之中去弘法度众生,不会再生怯弱之心。二乘人怎么到三界外不回来呢?他「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他看见生死之法像冤家对头,害怕得不得了!你真如三昧修成了,你发菩提心,去行菩萨道,在生死道中不害怕。
「巳三、不为缘坏」,不被外缘扰乱毁坏。你要弘法利生,众生不是好度的,千差万别的众生,不出二种境界,一种顺境,一种逆境,你去度众生,遇见财、色、名、食、睡五欲境界,顺境现前,你被它转了,为顺境所恼乱。不顺的境界,众生不听你的开示,你不生烦恼,他叫你生烦恼;你不动瞋恨,他叫你动瞋恨。逆境现前,我也不为逆境所恼,为什么呢?我修真如三昧,我空一切境界相,我知道众生的境界本来空,但是众生不知道空,我才来度他,我怎么能跟众生一般见识呢?「八者其心柔和」,修真如三昧的人,心是柔和的。「舍于憍慢」,外面恼乱的境界都是你自心招来的,你骄傲、我慢,外面生出来逆境,招出来魔,就有比你还骄慢的众生来跟你结冤家,你就被他所恼乱。「不为他人所恼」,我心里很柔和,不骄傲,也不我慢,度众生是我的本份,我随力随分弘法利生,你对我不起,我晓得境界本空,我不被你所恼乱,你叫我动瞋恨,我不动瞋恨。
「巳四、无世滋味」,第八种是不起憍慢,不为逆境所恼乱,第九种是不为顺境所恼乱,你要去度众生,众生对你恭敬、礼拜、供养,财、色、名、食、睡的境界现前,你不会被它所转动。「九者虽未得定」,你只要精勤专心的修真如三昧,虽然还没有得到真如三昧的大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时」是时间,「处」是空间,在一切时间、空间,都能减损烦恼。「不乐世间」,你不会好乐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世间的五欲之乐,你都看得很淡、很空,没有滋味。
「巳五、得深禅定」,「十者」,第十种利益。「若得三昧」,假若你得到真如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一切音声叫做「禅刺」,等于在你身上扎了刺,虽然刺很小,它扎上你就受不了。「刺」就是刺激,音声能刺激你的心,你要修定,听见声音,打你的岔,叫你惊心动念坐不住。所以前面讲,你初下手得找寂静处:一、深山里。二、离开人间三里到五里的阿兰若。三、寺院的静室,就是避免音声的刺激。可是你真正得到真如三昧,外面声音空了,不为声音惊动,无论汽车声、火车声、飞机声,就是天上打大雷,你也不害怕,不为它所动。修止,有十种利益,第十种才是得到真如三昧以后的利益,第九种「虽未得定」,你只要精勤、专心的修,虽然没有得到定,前九种利益都可以得到,不会叫你空过光阴。「别修止门竟」,讲到这里把修止这一门讲完了。
丑二、修观(分三)
寅初、明修观意
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沈没。或起懈惑,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
「丑二、修观」,分三科。「寅初、明修观意」,修止就好了,为什么还要修观呢?把大意先说一说。「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沈没。」「若人」就是修止用功的人,单单修止不修观出了毛病,止,是止外境,止心里面的妄念,天天止,心就沈没下去。「或起懈惑」,或者生懈怠心,外面的境界都是假的、空的,还去贪图什么呢?他起懈怠,不像以前那么精进用功。禅宗讲落到无事家,他功夫用不起来,恶事不做,善事也不做,一懈怠,你叫他行菩萨道,他不行了。「不乐众善」,他不欢喜好乐做一切功德,大善事不做,小善事也不做。「远离大悲」,大悲心是菩萨道的根本,你叫他度众生,他不去度,远离了大悲心。「是故修观」,所以应当修观。禅宗是大乘,不是小乘,落到无事家的很多,住禅堂一辈子,你叫他出来弘法利生,他什么事都不做,怎么这样呢?他在禅堂住久了,两条腿不疼了,用功提不起来,懈怠,好事他不做,坏事他也不做,成了这样的大乘弟子,禅宗喝斥得很厉害,叫懈怠鬼,简直拿他没有办法。
我湖北汉阳归元寺在受戒的时候,叫新戒参加打禅七,我们两条腿酸得厉害,在小庙出家打坐,早晚坐一会儿就下来,腿一疼就放开。打禅七最长的香,坐到一点三刻钟,腿疼得几乎要断了,坐了几天,大师父问我,大师父就是维那师,他跟我很有缘,我是大沙弥头,所以常跟我说话:「你坐了二、三天,怎么样?」我说:「参禅当然好,就是腿疼得厉害!」大师父说两句话,我记一辈子,他说:「腿子疼不算病,腿子不疼才要命。」那是经验之谈,你腿子疼,能放开腿子吗?不许你放,你放开腿就得挨香板。痛得不得了,你忍不住,就得参话头:「父母未生我以前,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你本来看不上话头,因为腿疼没有办法,只好念,这腿子疼不算病,还能提起话头来念。「腿子不疼才要命」,我们新戒都坐在止单位子下面,止单位子上面的老修行,一止静他就点头,香板一过来他就醒,他能躲香板,他的腿一点都不疼,功夫可用不上,这不是要了法身慧命吗?就是因为他单修止不修观的毛病。没有禅堂好住,他一个人要去住山、住洞、住茅蓬,他没有学过《大乘起信论》,单去修定,就是去修止,他只要有饭吃,你叫他离开茅蓬,到大庙当住持,他也不干,为什么他有茅蓬住就满意了,这就是心沈没了,落到懈怠境界自己不知道,这样什么善事他都不愿意去做,所以要修观。
寅二、辨观相(分四)卯初、法相观(分四)
辰初、明无常观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辰二、明苦观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辰三、明无我观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忽尔而起。辰四、明不净观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寅二、辨观相」,修观是什么相状、什么样子?分四科。「卯初、法相观」,先修法相观,再分四科。「辰初、明无常观」,要说明无常观。「修习观者」,你先修止再修观,「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你要先修无常观,小乘要了生死,大乘也要了生死,你为什么去住禅堂?为什么住山、住洞、住茅蓬?大乘不是要了生死,还要度众生吗?那么你在茅蓬里腿不疼了,天天坐,你住一辈子,时间不等你,生命也不会等你,一切世间法都是无常的,不会长久停留。「须臾变坏」,很短的时间就变坏,你以为几十年的生命很长,转眼之间就过去了,你观到这儿要起警策心。
「辰二、明苦观」,说明苦观。「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三苦、五苦、八苦,逼迫身心,《大乘起信论》讲的都是苦的根本,念念生灭是个大苦,你证得真如三昧了吗?你证得真心了吗?没有证得,你天天在那儿打坐是个妄心,妄心是念念生灭,你观想到念念生灭是一种大苦。身外的苦,都是你念念生灭的心引出来的,所以《起信论》讲苦观,观这念念生灭的心才是大苦。
「辰三、明无我观」,说明无我观。「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无我,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三世间找不到个我,三世间根本就没实在的法,哪里有个我呢?因为有个我才有三世,三世间的法都是如幻如化的。由此你观到,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不要说观前生前世,在座诸位想想:你过去几十年怎么过来的?不是像作场梦一样,哪里有个真我呢?「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现在所念诸法转眼就过去,就像天上打雷掣闪电一样,亮一下就过去了。「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忽尔而起。」你再念到未来诸法更是打妄想,未来所念诸法,好像天上云彩忽然起来,哪有实在的东西?三世间的法都不真实,你怎么会真实呢?所以要作无我观。
「辰四、明不净观」,说明不净观。「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作不净观,你观到我们的身体不净,推而广之,一切人,乃至于一切畜生,统统不净。正报不净,依报也不净,娑婆世界是个尘世,山河大地没有一个清净的地方。你们去看《会阅》注解得很详细,第一、种子不净,父精母血都是污秽的东西,父精母血结胎,把我们生出来,所以种子都不净。第二、住处不净,你在母亲肚子里住了十个月,母亲肚子是最污秽的地方。第三、自体不净,你刚出胎,身体三十六样东西,经上说没有一样干净的。第四、自相不净,身体之内统统不干净,外相九窍常流不净,脸上有七个窍,窍就是洞,常常流不清净的东西,大便道、小便道流出来的,更是臭不可闻,不光是九窍,浑身汗毛洞眼,统统排泄着臭东西。你不洗澡,别人闻不得,你自己也闻不得,统统是臭的,究竟不净。等你死了,更是臭不可闻,死了烧成灰,还是不干净,所以你观察自己就不起执着了。你再观察一切正报,一切众生不净;观察一切依报,山河大地都是尘土,统统不净。「无一可乐」,没有一样可以令人生欢乐之心。
卯二、大悲观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分齐。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
「卯二、大悲观」,「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你观察一切众生,不是今生几十年,不是前生前世,自从无始世以来,都因为受无明所熏习起了妄心,一念妄动生起业识,由三个细妄想,再变六个粗妄想,九相念念生灭,外身、内心,令这个心念念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自从无始以来生生世世都受一切身心大苦,苦者逼迫为义,逼迫到我的身、我的心,身心受了苦,身心无始以来就受生灭之苦,是个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现在受无量数逼迫,人在这儿受果报,除了受苦就是受苦。「未来所苦,亦无分齐。」未来所受的苦,也没有边际,永远苦下去。「难舍难离」,一切众生还不知道苦,还爱着身体,等知道了,想舍开苦还不容易。「而不觉知」,他为什么难舍难离?他不知道是苦,叫愚痴,他还以苦为乐,叫颠倒,愚痴颠倒。「众生如是」,你观察一切众生都是这个样子。「甚为可愍」,平常讲:「观众生苦,发菩提心。」《普贤行愿品》中间还有一个大悲心,观众生苦,发大悲心,由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要度众生。众生可怜愍,明明在受苦,他不觉知,还以苦为乐,所以难舍难离,永远苦下去,众生愚痴颠倒,甚为可怜,甚可怜愍!
卯三、大愿观
作此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徧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卯三、大愿观」,「作此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徧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众生太可怜了,他不知道苦,还以苦为乐,永远苦下去,苦到未来际,没完没了,思惟到这里,你就应该发起勇猛心,立下大誓愿:「众生无边,我誓愿度脱!」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众生也无量无边,我怎么度得完?先令我的心离分别,我要证真如三昧,我的心离开分别心,分别心就是妄想心,离开分别妄想,我的身任运自然,十方世界都可以去示现,去度众生,修行一切诸善功德。这就是修观的好处,光修止,像死水一样沈没下去,要修观,要发大誓愿。「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声闻戒都是尽形寿,你受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时,得戒和尚问你:「尽形寿能持否?」尽你的身形,一生一世不犯戒就够了。菩萨戒则不是,菩萨戒要尽未来际,一定要发长远心,你今生发菩提心度众生,众生没有度完,要永远度下去。度众生教他修真如三昧,真如三昧他不懂,懂了他也修不来,你得用无数方便,救拔一切苦恼的众生。众生的根性不一,才有八万四千法门,所以你要:一、众生无边誓愿度,勇猛大精进。二、烦恼无尽誓愿断,要离分别心。三、法门无量誓愿学,要用种种方便。四、佛道无上誓愿成,度一切众生都成佛。
「令得涅槃第一义乐」,要度众生到哪里呢?把众生度成佛,令众生证得涅槃,涅槃是第一义的真乐,这就是我们的第四个大愿: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个大愿叫四宏誓愿,合起来就是一个菩提心,再推到根本,就是一个大悲心。发了四宏誓愿,依着你的大愿来修行用功,叫行菩萨道。声闻律通大乘,大乘叫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我们登比丘坛的时候,叫你发上品心,得上品戒,如何是上品心?就是三聚净戒的心,这是登比丘坛声闻律仪,声闻律引你发菩萨心,得戒和尚开示:你们应该发上品心,求上品戒,什么是上品心?新戒跟着念下去,登坛的新戒能否听懂是个问题?而且登坛时心里很紧张,没有听清楚,上品心他没有发,怎么能得到上品戒?所以我变更方式,登坛时候我教他发上品心,接着新戒回答:「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这样新戒的上品心不是发了吗?今年我们传戒,白圣老法师当得戒和尚,净心法师当开堂和尚,还是这样教,我心里很欢喜。发上品心,不就是菩萨的三聚净戒吗?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不就是摄律仪戒?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不就是摄善法戒?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不就是摄众生戒?所以四宏誓愿,也就是三聚净戒,为什么要成佛?成佛为度众生,四宏誓愿,以众生无边誓愿度为目的,其他三个大愿都是方法。
断烦恼,为度众生而断烦恼:学法门,为度众生而学法门;成佛道,为度众生而成佛道;成佛道不是成阿罗汉道,成了阿罗汉,他不度众生,他到三界以外入偏空涅槃,他自己生死了脱,他不管众生的苦恼。发菩提心是观众生苦,起大悲心,由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要度众生,你自己的烦恼不断,怎么度众生呢?这里就要断分别心了。你不学无量法门,怎么度无量众生呢?这里就说以无量的方便来度众生,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这里没有说佛道无上誓愿成,「令得涅槃第一义乐」,不是令众生成佛?你自己不成佛,怎么能令众生成佛?你不成佛,你的福报不具足、智慧不具足,你度众生决不能满愿,所以成佛道是度众生的究竟方便。成佛福报具足、智慧具足,才能普度一切众生。你没有成佛,智慧不具足,自己还有生相无明,你度众生就有一分无明的障碍。度众生光有智慧不行,你得有福报摄受众生。你讲经说法,讲得天花乱坠,你没有福报,众生不听你的,摄化众生全得靠福报,所以成了佛,叫福慧两足尊,正好去度众生。这四宏誓愿把它记得,第一个大愿是目的,后面三个大愿是方法。
卯四、精进观
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己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
「卯四、精进观」,「以起如是愿故」,前面五种行门里面有精进门,你要修精进观,「于一切时」,无论在什么时间,我今年弘法利生,明年还是弘法利生。「一切处」,我在台湾弘法利生,到了美国还是弘法利生,所有的众生我都度他。「所有众善,随己堪能」,你没有成佛,甚至十信之心还没有修圆满,你能讲多少,就讲多少,度众生,你度一个算一个,度两个算两个。「不舍修学,心无懈怠。」要常常精进,常常度众生,你度众生,自己的行门就增进,你天天度众生,处处度众生,你烦恼不断行吗?你在度众生之中,任运自然你的烦恼越来越薄。你不学法门,怎么度众生?为度众生要学法门,比如你要跟众生讲《大乘起信论》,你不学《大乘起信论》怎么讲?你本来不看《大乘起信论》,这时候不得不看。众生还没有听到《大乘起信论》,你先得到《大乘起信论》的利益,因为你要先研究,大乘法的妙就妙在这里,以利他为自利,你要不舍修学,不起懈怠,这叫精进观。
寅三、结观分齐
唯除坐时专念于止,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上来别修止观竟
「寅三、结观分齐」,总结前面所修的种种观想,有个分际。「唯除坐时专念于止,若余一切」,你在打坐的时候专门修止,止一切境界相,你下了坐就要修观。「悉当观察」,你走路的时候要观察,站着的时候也要观察,睡觉卧着的时候要观察,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除了坐的时候专门修止,其余的时间都要修观,随时随处都要观察。观察什么呢?「应作不应作」,这就是持戒的止作二持,应止则止,应作则作。应止则止,你不止就犯。应作则作,这是件功德、善事,你不作就犯戒。声闻律也讲止作二持,何况是菩萨戒呢?所以你出了家,只管利益自己,不管众生,你天天都犯戒,为什么?应止你止了,你没有作恶,应作的你没有作。功德善法,无论大的功德、小的功德、大的善法、小的善法,你统统要去作,也就是应作就去作。「上来别修止观竟」,讲到这里分别把修止修观讲完了。
丑三、明双运(分三)
寅初、总标
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
「丑三、明双运」,分三科。「寅初、总标」,「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要止观双运,不要单方面修止或修观,初下手是单方面修,前面告诉我们,坐修止,下了坐修观。但是你要晓得,梵语「奢摩那」、「毗钵舍那」,是「即止之观,即观之止」,无论行住坐卧都要俱行,都要双运,就是进一步,止中带观,观中带止。再进一步,止即是观,观即是止,把它们合成一个。
寅二、别辨(分二)卯初、约法明俱(分二)
辰初、即止之观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辰二、即观之止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寅二、别辨」,分别辨明,分二科。「卯初、约法明俱」,就法相上说明止观并俱,不是各别的,再分二科。「辰初、即止之观」,这是止中带观。「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我们学大乘法,先要空一切境界相,一切诸法,本来不生,不来不灭。大乘经的空理,很不容易了解,你了解了,落到空这一方面,单止不作,还没有大害。就怕落到豁达空那一方面,以为什么都是空的,什么都是假的,「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遭殃祸。」那学大乘法把自己学到地狱里去。所以你要止观双运,你虽然观察到一切法自性不生,你也晓得一切法因缘和合就生出来,这叫空不碍假。一切法是假相,由因缘生灭,因缘和合起来就生,散了就灭,你怎么能把因缘和合这一方面丢掉呢?「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要相信因果,做了善事,一定得乐的果报;做了恶事,一定得苦的果报,不会错误,因果不会空掉、坏掉。
「辰二、即观之止」,下面二句是观中带止。「虽念因缘善恶业报」,你虽然念因缘和合就生出来善法恶法,善恶法是因,由善恶之业因,而得苦乐之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你光念善恶果报,变成凡夫法、世间法,你同时还要用止,观它的自性不可得,这样你就不会偏到善恶因果着相那一方面。不然,做了一点功德,你就着相,一起执着,就变成凡夫。你要观自性不可得,因果善恶不会错误,你去修善止恶就对了!
卯二、对障明俱
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
「卯二、对障明俱」,说明对治障碍,应该止观俱行。「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凡夫执着世间法,贪图五欲之乐,要修止,止一切境界相,就对治凡夫执着世间法的烦恼。「能舍二乘怯弱之见」,修止还有一个好处,二乘人不度众生,看见生死就怯弱害怕。你晓得一切法自性不可得,生死没有真实的自性,就在因缘生灭的假相上,去度众生,你害怕什么呢?这就对治二乘人不度众生的怯弱之心。
「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二乘人不发大悲心,他的心量狭窄,修观想,把这个心过对治掉,要发大悲心,要发广大心。「远离凡夫不修善根」,凡夫贪着世间尽做恶,功德善法不做,一点善根不做。你晓得因果善恶不失,你修观,你做善法、做功德,你就种大善根。
寅三、总结
以是义故,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
「寅三、总结」,把别修止观、俱修止观,总结起来。「以是义故」,因为止观双运这个义理,「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助是帮助,止能帮助你修观,观能帮助你修止,帮助你互相成就。「不相舍离」,单修止、单修观都不行,要止观双运。「若止观不具」,单修止不修观,或单修观不修止。「则无能入菩提之道」,你永远不能证得菩提道,也就是你永远不会成佛,你不落于凡夫,就落于二乘。
戊三、防退方法(分二)己初、明可退之人(分二)
庚初、标行劣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庚二、举处释成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着。
「戊三、防退之法」,前面叫我们修行信心,有四种信心要修成功,一、信根本,就是信真如,二、信佛,三、信法,四、信僧。怎么修?用六度法门,合成五种行门,一、布施门,二、持戒门,三、忍辱门,四、精进门,五、止观门。止观门,先修止后修观;再进一步,止中带观,观中带止;更进一步,止观双运,止即是观,观即是止。我们要相信《大乘起信论》,它是依着释迦世尊说的一百部大乘经作的,你看了这部论,等于看了一百部大乘经,而且你看了一百部大乘经,不见得能提纲挈领抓住纲要,这部论告诉我们纲要,你这样修就不会错误。到此都讲完了,马鸣菩萨大慈大悲,恐怕娑婆世界的众生,听了《大乘起信论》,修不成功,退了道心,「戊三、防退方法」,说明防退的方法,分二科。「己初、明可退之人」,说明什么人会退心?再分二科。
「庚初、标行劣」,先标举他行门的力量劣弱。「复次众生初学是法」,众生初发心学真如法门,修真如三昧,「欲求正信」,想要成就自己正信之心,「其心怯弱」,但是他的心怯弱,不能坚强,要退道心。
「庚二、举处释成」,举出处所解释。「以住于此娑婆世界」,什么地方的人,心里怯弱要退道心?娑婆世界的人。梵语「娑婆」,翻成中国话叫堪忍,就是堪能忍苦的世界。住在这个环境恶劣的娑婆世界,不能帮助你修道,还尽是破坏你道法的因缘。「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畏」是畏惧,「畏惧」二字分开来,先说畏,再说惧。娑婆世界一尊佛出世很难,释迦牟尼佛出世,三十岁成道,八十岁入涅槃,说法四十九年,很短的时间,将来等到弥勒佛出世,要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么长的时间。等到弥勒佛出世,龙华三会,开了三个法会,他就涅槃了,真是昙花一现。自己畏惧在娑婆世界很难常常遇到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要成就信心,入了住位,才能由不定聚入于正定聚,才可以精进不退。要常常遇到佛,亲承供养,就不会退道心,信心就可以成就。在娑婆世界遇不到佛,没有方法亲承供养,畏惧信心难以成就。「意欲退者」,遇到想要退道心的人怎么办呢?
己二、明防退之法(分二)庚初、通举圣意(分二)
辛初、标圣善巧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辛二、释显巧相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
「己二、明防退之法」,说明防护退心的方法,分二科。「庚初、通举圣意」,总通的标举出来佛的心意,再分二科。「辛初、标圣善巧」,先标举出来佛有善巧方便。「当知如来有胜方便」,你不要退心,你怕真如三昧修不成功,遇不到佛,信心不能成就。你应当知道我们的本师释迦如来,有最胜的善巧方便。「摄护信心」,摄持护持你的信心,叫你信心不会退。
「辛二、释显巧相」,解释显明善巧之相,怎样善巧法?「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本师释迦如来开导我们防护退心,最胜方便的念佛法门,不就过去,不就未来,单就现在说,十方世界的佛无量无边,你专心忆念哪一尊佛,以这个忆佛念佛的因缘,你就随愿得生他方佛土,你愿意生哪个世界,就生哪个世界;愿意亲近哪尊佛,就亲近哪尊佛。「常见于佛」,你生到佛的国土,你就常常见到佛。「永离恶道」,你为什么在娑婆世界畏惧呢?娑婆世界有三恶道,连阿修罗算上叫四恶道,你堕落三恶道、四恶道,再想修行,时间很长很长,所以害怕。十方诸佛的清净国土没有三恶道、四恶道,所以你不要害怕。
庚二、别引经证(分二)
辛初、引经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辛二、释经文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庚二、别引经证」,另外引经来证明,分二科。「辛初、引经」,先引经,「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这里引《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净土三经来证明,净土三经说西方有一个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一个阿弥陀佛,你专心一意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你所修的善根,也就是你所作的功德,你不要求人天福报,不要求二乘小果,你回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等到你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来接你,你就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我们平常念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辛二、释经文」,解释经文。「常见佛故,终无有退。」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常常见到佛,佛会摄护你信心,永远不退转。你在娑婆世界,为什么起畏惧,要退道心呢?因为在娑婆世界遇见佛很难,释迦佛出世,我们不晓得在哪里堕地狱去了,等我们从地狱好不容易出来,释迦佛已经涅槃二、三千年,等到弥勒佛出世,还要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到那时候我们不晓得又堕到哪一道去了?等我们出来,弥勒佛龙华三会已经完了。「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你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你所修的善根回向发愿,你还要修观想,观想阿弥陀佛的真如法身,这个权巧,就跟你所修的真如三昧相合。你所修的真如,就是阿弥陀佛的法身;阿弥陀佛的法身,就是我们的真如。你观想阿弥陀佛的真如法身,你决定得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退转,就入于正定聚,净土三经上都是这样说的。
讲到这里,你们要看看《会阅》,有一大段文劝我们生西方,最好多看几遍,你要是还没有发心生西方,可以引发你的道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已经发心,会坚固你的道心,决定会生到西方,这就是所谓:「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无论哪一部经、哪一部论,只要是大乘经、大乘论都指引生西方极乐世界。十方世界都有佛,怎么不叫我们生十方世界呢?你要看净土三经,因为阿弥陀佛的大愿力,生西方很容易。每一尊佛都有大愿,但是比较起来,愿有多有少,有大有小。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愿愿摄引众生,尤其第十八大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十念」,有人解释为念十口气,用这十口气来摄持自己的散乱心,十气就是念十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愿力这么大,我们生西方很容易,你念十念就可以生西方。所以过去净土宗的祖师作《归命文》:「一心归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们天天作晚课要念,把第十八愿引到《归命文》里面,叫我们坚固信心,生西方一点都不难,你念十念就可以往生了。
我在这里再劝诸位:你要是不想了生死,不想度众生,跟你说不着话,你虽然坐在讲堂里天天听佛法,你不发心生西方,也拿你没有办法。你要是发心生西方,还有点怀疑,我再劝你两句:跟佛同时出世,满世界都是阿罗汉,为什么那么多阿罗汉?因为善根深厚,业障浅薄,与佛同时出世,有一点烦恼,释迦牟尼佛能观众生机,好像名医诊断你的病,诊断得很清楚,一帖药就把你的病治好了,当时人善根深厚,一下子就成了阿罗汉。我们生在末法时代,不要贡高我慢,要生惭愧心,我们为什么不跟佛同时出世?因为业障深重,善根浅薄,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必须有佛在世,或者有真正的善知识,给你观机逗教,他知道你的根机,知道你用哪一个法门,可以了生死,就教给你哪一个法门,一下子就成道。末法时代去佛遥远,找不到能观机逗教的善知识,所以修什么法门都修不成功,除了一肚子贡高我慢,打自己的闲岔,一直打到一口气不来,想念佛已经来不及了。去世了随业流转,来生转个人,还得打闲岔,何况来生转到三恶道,古人劝我们:「地狱时长,岂等闲!」堕到地狱里面,一堕就是几大劫,岂是随便好玩的事?我们可以说是善根浅薄,不能说没有善根,如果没有善根,怎么能闻到佛法?闻到佛法要好好修行,所以古人再劝我们:「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今生闻到佛法,我不向今生把自己度了,我要等到哪一生来度呢?自己要度自己,你度了自己,才能度众生,度自己怎么度?八万四千法门,今天你统统用不来,只有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信愿行三资粮具足,就往生西方,只有这一个法门还在。《大集经》佛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到了末法时代,佛的弟子一万人修行,没有一个得道,只有修净土法门的人,才可以了生死成佛道。所以你不要研究大乘经典,就以为自己了不得,结果到了临命终时,生死没有了脱。你个人生死没有了脱不要紧,一切众生都等着你度,你怎么对得起众生?禅宗喝斥叫打自绕,就是绕大圈子,马鸣菩萨劝我们:生到西方不必绕大圈子,你自己本来真如具足,亲证真如就好了。《无量寿经》说十念就往生。《十六观经》说,一念就往生,这十念、一念都是就临命终时候说的,到你临命终时十念就往生西方,乃至于最后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往生西方,因为最后一念是流转生死与往生西方的大关键,你一念念到西方,就脱离六道轮回,一念就往生。《十六观经》说:「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好像壮士手臂一伸,这么短的时间,就生到西方。你看《十六观经》九品往生,上三品是出家弟子,中三品是在家弟子,下三品是作恶的人。你是出家弟子决定上三品,你只要发菩提心度众生念佛,决定上品上生。上品上生生到西方,花开见佛,莲花一开,见到阿弥陀佛,一听阿弥陀佛说法,就证到无生法忍,智慧、辩才、神通,一切具足,乘愿再来。弹指之顷生到西方,弹指之顷证到无生法忍,弹指之顷就回到娑婆世界来度众生。不学佛法,吃苦不冤枉,学了佛法没有了生死,自己对不起自己,一切众生等着你度,你不去度众生,对得起众生吗?这几句是劝诸位修行。你看我的《佛堂讲话》、《观无量寿佛经讲记》,都是这一类劝修的话,你不要以为我这个法师不高明,我的书不重要,送给你,你连看都没有看,你对不起我,也对不起你自己。
丁五、劝修利益分(分三)
戊初、总结前说
已说修行信心分,次说劝修利益分。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总说。
「丁五、劝修利益分」,劝修行得大利益,分三科。「戊初、总结前说」,「已说修行信心分,次说劝修利益分。」《大乘起信论》一共五大分,第四分修行信心分已经说完,现在依次第说劝修利益分,劝我们修行能得大利益。「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第二分、立义分,建立纲要义理。第三分、解释分,详细解释义理,第四分,劝我们修行。所解释的义理、修行的方法,都是诸佛的秘密藏,一百部大乘经里面都是说这些道理,因为众生不了解,所以叫秘密,佛教无所谓秘密。「我已总说」,我马鸣已经把诸佛的秘密藏都总说了。
戊二、举信谤损益(分二)己初、信受福胜(分二)
庚初、约三慧总举其益
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道。
「戊二、举信谤损益」,你要是信我所说的,就得到大利益。你要是毁谤这部《大乘起信论》,要受大损失,分二科。「己初、信受福胜」,你能信仰、受持,得的福报最胜,再分二科。「庚初、约三慧总举其益」,总标出来闻思修三慧,并标举能得到三慧的利益。「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假若有众生想要对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之心。「远离诽谤」,毁谤正法的罪过很重,永远不再说毁谤的话。「入大乘道」,先发正信之心,不要毁谤而入于大乘之道,第一、悟入,第二、证入。「当持此论」,你要受持《大乘起信论》,我们现在是闻到了,还要受持。《大乘起信论》并不长,最好你把它读熟,读得会背,「持」是忆念不忘,背熟了义理,把它永远记到心里。「思量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道」,「受持」此论,是闻慧;「思量」此论,是思慧,「修习」此论,是修慧,依着道理,修了再修叫习。你得到闻思修三慧,就能启发你本具的般若智慧,究竟能至于无上之道,就是佛道。劝我们闻,闻而思,思而修,单闻到耳朵里不行,要把它记到心里,不要忘记才叫持。
庚二、别显三慧益相(分三)
辛初、闻时益
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
「庚二、别显三慧益相」,分别显明闻思修三慧利益的相貌,分三科。「辛初、闻时益」,闻时得的利益。「若人闻是法已」,假若你闻到《大乘起信论》这个法门以后,「不生怯弱」,意志坚强,不生怯弱之念。「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就应当知道你一定绍继佛种,「绍」是继续的意思。换句话说,你决定成佛,佛种就从你身上不会断绝。「必为诸佛之所授记」,诸佛一定给你授成佛之记,你遇见释迦如来,释迦如来给你授记;你遇见弥勒佛,弥勒佛给你授记;你遇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给你授记;你遇见十方诸佛,都给你授成佛之记。授成佛之记,要八地菩萨才有资格,三大阿僧祇劫修了两大阿僧祇劫,才能遇佛授记。但是劫是时间性,没有定体,完全是自己的妄想分别。所以前面说你想把信心修成就,得一万大劫;后面说你修到真如三昧,马上信心就得到了,两大阿僧祇劫的时间,长得很,但是你听到《大乘起信论》以后,得了闻慧,不生怯弱之心,意志坚强,就发心修真如三昧,你决定绍继佛种,诸佛一定给你授成佛之记,一下子就超过两大阿僧祇劫。
辛二、思时益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
「辛二、思时益」,思时得的利益。「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假使有一个人能教化众生,把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教化修十善法,这个人的功德很大。「不如有人于一食顷」,但是不如另外一个人,能在吃一顿饭的时间,「正思此法」,正念思量此真如法,「过前功德」,超过前者的功德。「不可为喻」,超过太多,不能比喻!前者的功德那么大,怎么吃一顿饭的时间思量真如法,就超过他?因为前者教化众生行十善,十善是天乘法,教化的众生结果生天,没有一个能超出三界,连二乘法的功德也赶不上,何况成佛呢?后者一食顷正念真如,种了成佛的种子,马鸣菩萨比较功德的利益,劝我们正念思量真如。你们想一下:吃一顿饭十五分钟,吃得慢一点,二十分钟,你去思量真如,你思量真如二十分钟,功德就不可思议,你就种了成佛的种子,这是思时得的利益。
辛三、修行时益(分三)
壬初、时少德多复次若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壬二、校量多相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壬三、释多所以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
「辛三、修行时益」,修行时得的利益,分三科。「壬初、时少德多」,修行的时间少,得的功德多。「复次若人受持此论」,领纳一心曰受,忆念不忘曰持。假若有人把这部《大乘起信论》背熟,把道理领纳到心里,忆念不忘。「观察修行」,依着《大乘起信论》的义理来观察、来修行。「若一日一夜」,修行一天一夜,就是二十四小时。「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说不完。
「壬二、校量多相」,比较多的相。「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阿僧祇叫做「无央数」,十方诸佛有无碍的辩才,假设十方一切诸佛,各个于无量无边无央数劫,赞叹他的功德,也赞叹不完。
「壬三、释多所以」,解释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功德?「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他为何有这么多功德?因为他修的真如是一切法的本性,法性功德没有穷尽。「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他的功德也是如此,没有边际。「无有尽」,是按时间上说,从现在说到未来说不尽。「无有边际」,是按空间上说,十方世界也没有它的功德大,没有边际。就是说法性功德,竖穷三际,横徧十方,没有边际。
己二、谤毁罪重(分四)
庚初、谤成罪重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庚二、诫劝止谤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诽谤。庚三、释罪重意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庚四、转释断三宝之义(分二)辛初、约果人依之得涅槃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辛二、约因人依之得菩提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己二、谤毁罪重」,要是毁谤,你的罪过很重,分四科。「庚初、谤成罪重」,你一毁谤造成的罪非常重。「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你要是不相信《大乘起信论》,毁谤这部论,会堕到阿鼻地狱里,经过无量劫,在那里受大苦恼,警策我们切不可毁谤。
「庚二、诫劝止谤」,教诫、劝导我们,切不可以毁谤。「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毁谤。」所以众生应该景仰相信《大乘起信论》的道理,不应该毁谤。《大乘起信论》的道理,或者有时自觉还有怀疑的地方,要仰信佛经,孔子的弟子曾赞叹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的弟子看孔子的德行,还看不到真实的相貌,何况佛的境界? 我们信仰那是诸佛的境界,马鸣菩萨不会骗我们的,仰信诸佛,仰信马鸣菩萨就对了。
「庚三、释罪重意」,解释罪过怎么这么重呢?「以深自害」,你害自己害得厉害。「亦害他人」,你说的毁谤《大乘起信论》的话,有人相信了,跟着你堕地狱,也害了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你堕到阿鼻地狱无量劫受大苦恼,地狱里出来,跟三宝也结不上缘,因为你八识田里没有三宝的种子。你不信真如,把佛法僧三宝的种子都断绝了,所以罪过深重。
「庚四、转释断三宝之义」,再解释为何毁谤就把三宝种子断绝呢?分二科。「辛初、约果人依之得涅槃」,先「约」就是「就」,佛叫「果人」,佛依着真如三昧的道理修行成佛,证得涅槃。「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因为一切如来,都是依着真如三昧之法证得涅槃。「辛二、约因人依之得菩提」,「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入佛智故。」「因」字就是「依」字,没有成佛叫因位,一切因位上的菩萨,依着真如三昧之法修行,证得佛的智慧,就是证得菩提智慧。成佛有两个果,一个理果,一个智果,理果是涅槃,智果是菩提,合起来就是一个佛果。这里分开来说,佛成了佛,证得涅槃果,菩萨依着法性得了菩提智,也依着菩提智证得涅槃理体,分开来说是两个,合起来是一个。《大乘起信论》前面开头说:「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这里呼应前文,解释诸佛依着真如三昧之法证得涅槃,菩萨依着真如三昧之法修行,证得菩提智。你一毁谤不能成佛,断了佛宝、法宝、大乘僧宝之种,你为什么不信此法?
戊三、结劝修学
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正宗竟
「戊三、结劝修学」,总结起来,劝导我们要修行学习。「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净信」就是十信圆满入住位的清净信心。应当知道过去诸菩萨,都依着修真如三昧,由不定聚,十信圆满入了住位,得到正定聚。「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的菩萨,也依着修真如三昧,得到正定聚。「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的菩萨,当然也要依着修真如三昧,得到正定聚。「是故众生应勤修学。」所以众生应该精勤修学真如三昧。
这就是说三世菩萨,都要修真如三昧,得到正定聚。你要知道,马鸣菩萨不敢乱说,他是依着一百部大乘经说的,完全说的是佛的法门。「正宗竟」,正宗分讲到这里讲完。
甲三、流通分
乙初、结上所说(分二)丙初、结义诸佛甚深广大义,丙二、结文我今随分总持说。乙二、回向利益(分二)丙初、明德广回此功德如法性,丙二、辨遐沾普利一切众生界。
「甲三、流通分」,下面讲流通分,就是最后再说一首偈颂,分二科。「乙初、结上所说」,总结上面所说,再分二科。「丙初、结义」,总结所说的义理。「诸佛甚深广大义」,诸佛所说甚深广大的义理。「丙二、结文」,总结上文。「我今随分总持说」,我今随我的分总持说这部《大乘起信论》。「随分」是自谦之词,意思是:我马鸣是八地菩萨,还没有成佛,我随我的分,能说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乙二、回向利益」,再分二科。「丙初、明德广」,辨明所证的功德广大。「回此功德如法性」,我把我说《大乘起信论》的功德,回向到法性上,也就是回向到真如实际。「丙二、辨遐沾」,「遐」是很远,「沾」是沾法恩,沾菩萨的光明。「普利一切众生界」,我的功德回向法性,法性无边,我的功德亦无边。我不自己求这个功德,我要回向给一切众生。你看!最后这首回向偈,分科分得这么细,我们学佛法要细心研究,才能分得这么细,才能得到利益。
讲到这里,《大乘起信论》讲完了,希望诸位能读熟,我一再赞叹《会阅》,这部注解不容易得到,好不容易印出来,你要多看,把它研究透彻。将来你要跟众生讲《大乘起信论》,讲一遍比你看三遍,得的利益多。因为你看的时候,这个地方你打妄想,就忽略过去,这个地方你不懂,就马虎过去。讲的时候,你得负责任,这个地方不通,你怎么讲?非得认真研究不行。所以要发愿给众生讲佛法,以利他为自利,自己脚踏实地研究,你先得到利益,你讲一遍,得一遍的利益;讲两遍,得两遍的利益。我可以说受持这部《大乘起信论》,全部义理都在我心里,怎么这么熟呢?我讲的次数多了,从大陆到台湾,光是在台湾,不知讲了多少遍?你们都要发愿讲,要转*轮!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org/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儒釋道網路電視台 http://tv.amtb.tw/ http://www.amtb.tw/tvchannel/play-1-revised.asp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华藏弘化电台-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play/153-0-0.html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http://www.amtbcollege.org/amtbcollege/index.asp
净宗学院 http://www.jingzong.org/
今現在說法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http://www.amtbhk.com/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淨空法師影音圖文檢索中心 http://ft.amtb.tw/index.php
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教学为先网 http://www.jxwx.org/index.html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pJmcIyZ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jIl1APS
藏经阁1.11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UzfSwqVDm6PXoJH-nVrg 提取码:vbhm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无量香光的tudou播单 http://playlists.youku.com/?spm=a2h3j.8428770.3336676.3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儒释道文字资料」,点击链接即可保存。链接:https://pan.quark.cn/s/99366735bdc5
大藏经及高僧大德讲经说法文字资料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1RE47lujteCj-W2DnYNPQ?pwd=i35p 提取码:i35p
圣贤教育音频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JiTm4DpCSI9iED-YgGxdw?pwd=2m4k 提取码:2m4k
高僧大德讲经说法音频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AtE6sRBPKRSkg5Nm-FJbQ?pwd=0963 提取码:0963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