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960|回復: 2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炳南教授论语讲记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28: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炳南教授论语讲记

《论语讲记》 卷上 第一册
目录
  前言        一
  学而第一        一一
  为政第二        一〇〇
  八佾第三        一七二
  里仁第四        二四五
  公冶长第五        三二〇
  雍也第六        四二七
  述而第七        五二四
  泰伯第八        六四七
  子罕第九        七一九
  乡党第十        八一一

论语讲记卷上

前言声明
  自民国69年10月到72年12月,雪庐老人在「台中论语讲习班」讲授《论语》,共计讲完︱︱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章止)等近17篇。
  雪公往生后,为了长期得以熏习雪公教范,不忘训诲,谨依数字师长的《论语》笔记,相互比对,略事整理,暂名“论语讲记”。
开学典礼讲话
  论语班酝酿了一、两个月,今天(六十九年十月三日)正式开学,借着这个机缘,把这门功课的重要性,跟诸位谈谈。
  我们这里,这几年来,一直是弘扬佛法,并且帮助社会教育的,现在为什么突然加上论语呢?因为近年来,佛法表面上好像是发展了,事实上却日渐凋零,学佛在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是真正的内容,若是三藏经典还在,人心坏了,佛法便也没个成就。佛法是五乘说法,先人天小果,然后再声闻、缘觉、菩萨,人是根本,人坏了,佛法还有什么希望呢?这是佛法。
  再说国家,支持着国家的是政治,不是宗教,宗教只是增长国家繁荣的一部分,就像行政、司法、军事、财政等,只不过是里头的一科罢了。尤其是佛教,注重的是出世法了生死;而政治就得有教育、有惩罚,社会不论多么文明,还是有死刑;而佛法第一条件,不杀生,不但不杀人,一切动物都不杀,那么佛法治国杀不杀人呢?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句就讲得了的,这是世间法。
  宗教只是帮助政治,而不能干涉,不论办什么事,得弄清楚。那么我们就来谈政治,一些人误认为政治不好,不愿意学,这话错了。凡是国民,不办政治,也得受政治支配。然而凭良心说,那一个人受政治的支配?要真受支配,警察就很安闲了,现在他们忙得很,都在国民不守国法上,所以政治也很难讲了。
  佛法衰,政治困难,根本原因都在教育上,佛教徒要是都守戒律,佛法就兴隆了,国民要是都遵守政治,国家就整齐了,都是因为不遵守的缘故,不肯遵守就是教育不好。有人说,学校不是教育吗?现在跟从前不一样,从前是学孔子,孔子我们尊称他是圣人,万世师表,但他老人家却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和极了。中国文化从尧舜开始,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一根线接下来,孔子把上头这些圣人的学问,整个融会起来,一以贯之,叫他有一个条理。所以我们跟孔子学,就是学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就是学了全部圣人的学问,也就是人的学问。
  怎么是人的学问呢?中国讲天、地、人三才,天有它的道理,「天道敏时」,不能乱了四时;地有它的道理,「地道敏树」,生长植物,长养万物;人呢?也有他的道理,「人道敏政」,重要在政治上,人要学政治。「政者,正也」,也就是公公正正替大家办事,使得大家得到公安。现在却是「天下无道久矣」,人人学邪道,处处往自私自利上走,天下如何能不乱?
  天地之德好生,注重生养,人是天地的中心,就得办政治,让大家得安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学说,就是教人政治的学问,论语就是政治学。并不是学了论语,叫大家去做官,而是你懂得了论语,做官做好官,当老百姓守法。但是这门功课早已脱节了,现在国家正提倡复兴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可靠吗?从汉一直到清朝,连入主中国的元、清等,也都抛弃了他本国的文化,而念中国书,穿中国衣服,说中国话,一律都是中国政治。就是附近的韩国、日本等,也都学中国文化,所以日本注解论语的著作很多。「人道敏政」,我们学了论语,第一要使自己成人。第二要遵守法律,当个好国民。第三若从政当选,要做个好公务员,把孔子的政治理想施展出来。
  班上的人虽然不多,只有二百人左右,可是都是自动来的,有心学好,周家八百年的天下,能人才十个而已,现在有二百人成了孔子的弟子,还不行吗?但是,希望诸位开了学,别一时高兴,后来渐渐冷下去、退下去,事实上,退下去并没有退了别人,只是退了自己。
  我们上论语,学了圣人,再学佛,就没有不成就的,因为佛法奠基在人天二道,圣人就是天道,学了中国文化,把人格站住,才算得了人天小果,这是第一步。然后第二步再入佛法,底子已打好,成就便非常地快。
  以上略谈这门功课的重要性,最后,希望同学们振奋起精神来,有进无退。

论语讲前介言(庚申之秋讲于论语讲习班)
  这件事必须看得特别,往后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吾年岁大,无法重复讲第二次,而且后来也没有能像吾一般有这些好事。再者,要有像这么适中的地点不容易找。还有诸多难处,不方便再说。而且这个班经过政府备案,在今日之下很不容易,我们是因为在这里从事文教工作三十多年了。
  讲论语很难,现在中国文化是脱节的时候,有人说要打倒孔家店,其实孔家不开店,汉代以后二千余年各朝都有孔学,是国家开设的店,如何打倒?没学过论语,不知道个中的难处,讲的与学的都难,难在什么地方?
  十五年前讲论语,或许听得懂,今天讲论语,很多人便听不懂。从前中国文化还有余根,现今也连根也刨掉了。因为讲论语的当中,所听的言语,在各各经典中都具备的原故。譬如看佛经,看阿弥陀经本经似乎懂,若看《要解》与《讲义》却反而不懂,实在说是本经根本就看不懂,论语也是如此。汉朝以前,秦火一把烧尽,当时的论语没有注解,反而好,不受邪知邪见,只是看得吃力而已。到了东汉末年才有郑康成注,其次到三国的魏才有何晏的集解。汉儒本着训诂字句来讲解,其中的义理是何晏的意思,汉人不讲义理。有人以为汉人学问不够,这是胡说。到了唐代,大概都是依着汉儒的原则。但是论语当中,圣人讲的是什么意思,到宋朝才有人讲。南宋的朱子,他的老师程颐开头讲圣人之意。他注解圣人之意,以为汉儒只是训诂,他注解的才是孔子的微言大义,其实这是门户之见、恭维的话。
  孔门亲自授业的弟子曾子等人,尚且不懂圣人的意思,为什么隔几千年到了南宋,他们都懂了?这点吾不信。但是这不是说宋注不好,汉宋的注子各有好坏。圣人开始说的没有错,贤人说的还都有错。宋儒他们能懂圣人之意,吾不信。譬如达摩祖师不懂马鸣、龙树菩萨,迦叶不懂佛的境界。佛法分正、像、末,吾每每常说看注要依古注,不要依今人的注解,因为今人的注解自认以为高于古人,其实都是胡说。
  汉注只是训诂似乎是胡涂,却没有大毛病;宋人说的多,不能说没有和圣人之意符合说对的,却一定不能全对。论语注解,吾见过的有百多家,或倾向汉注、或倾向宋注,乱打一套,究竟要相信谁的说法?宋朝以后读四书的人,只相信注解,不相信本文,不信孔子,这是舍本务末,如此可以吗?宋代以后多信注解,不信本文孔子之道,这是「未之知也」,孔家店是真正倒了。参加科举考进士的人,以为圣人是风流名士,应当知道能担当国家重责大任的,绝不是白面书生、风流潇洒的人。
  到清代,有刘宝楠的正义,可以参考,倾向汉注。还有徐英的论语会笺,倾向宋注。看这两本注解必须选择,各有好坏,却都是简单不啰嗦。吾无门户之见,确信那一种说法与圣人之言接近,孔子在书中也有说过的,便采取这种注解。
  汉儒与宋儒相互比较,汉儒虽然囫囵吞枣讲的不好,也没有大过错;宋儒纵使讲的好,却有大过错。什么大过错?因为宋儒开启骂人之端。例如:宋儒以为孔子骂学生,骂子路说是「野哉由也」,若以为宋儒可以骂人,我们也学他骂圣贤,这样可以吗?又如孔子说:「小人哉,樊须也。」樊迟为小人,宋儒也称樊迟为小人,这样可以吗?战国盛行杨墨的学问,孟子辟驳;宋儒以为自己是继承孟子,也骂杨墨。应当知道在孟子以前、孔子那时候,并没有杨墨,孟子以后也没有杨墨,宋儒却大骂杨墨,而且骂到佛学,以为佛学更接近道理而不可学。程朱都学过佛学,只是学佛学的外表,没有学到内里,却骂佛学。刘宝楠与徐英将骂人的部分,都去除了。
  我们要学孔子的「谁毁谁誉」,若他人好,我们能守本位,就可以学他;他人若不好,能劝导他改过就好了,若劝不听,如何可以骂呢?不可在背后非议。若此端一开,大力尊崇宋注,便一路骂,骂佛学、骂老师,门户之见就深了,而真正的孔子之道也会因此失去。你们学论语,不是学注子。佛家讲「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佛家对于恶性比丘也只是默摈而已,如此才是胸襟远大。
  宋儒讲「攻乎异端」,要辟佛辟杨墨,但是孔子问礼于老聃,孔子那时候也没有佛法,如何可以骂佛老?若学宋儒的注解,最后就没有人学孔子之道了。像学佛的人,三藏十二部不看,却看小册子,可以吗?
  吾讲论语,采取接近孔子之言的部分,不偏汉,也不偏宋,举例或许会用佛学,如此而已。
  其次,学论语是为了保人格,懂得人情事故。不懂人情便是大奸恶,而且必须懂得事故,事情该如何办。再者,必须懂天命,君子人必须如此,天命就是天理,天然的道理。中国人讲三才,天道敏时,四时阴晴一点都不能错,在礼记月令可以知道,天时反常就要坏了。地道敏树,生长万物。人道敏政,人为天地之心,人要成三才之一,必得学「仁」。韩愈说仁是博爱,成了基督的信徒。宋儒又开改书的大过错,遇到讲不通的地方,就改经。
  弟子问孔子有关仁的地方,就有五十余处。今日为了讲论语,依汉儒说。中庸云:「仁者,人也。」世界必有两个人,而后有人生。所以仁当「亲」讲,彼此很亲密。又「竺」竹子,一层竹子很薄,加一层竹子就很厚了,所以仁有亲密加厚的意思。又说:「亲亲,仁也。」仁先从亲厚自己的父母开始。论语书中,都不离仁字,先给你们说出来。
  同学们,在外不要骂人,自己好就自己做好,别自赞毁他。这是佛家的戒,儒家也是如此,自赞毁他是浇薄小人的行为。
  学论语,要正义、会笺合观,不必再看其它的注解。又应当知道各家互相攻诘,以及元朝以后只尊崇注解,只学注,不学本文,儒家更加衰微了。
  我们学论语,不求功名,只求个人的人格,而且处在这个乱世,不可同流合污,也不必骂他人。人格站立以后,就容易学佛。只要大家能各自保住人格,就能改变风气。
  今日先让你们认路,以下再讲书。孔子的年谱履历,你们自己去参考。

学而第一
  此篇以首章开始为「学而时习之」,所以用「学而」为篇名,如诗经首篇为「关关雎鸠」,所以以关雎为篇名,论语篇名也是同例。
  这章先依训诂讲法,(尔后不如此讲),因为论语讲习班是成人之学,不是小学,从前讲论语,都是大学时讲。从前吾是六周岁上学,开始时只读诵不开讲,为什么呢?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这两句,状元也讲不清楚。人之初,什么是初?坐胎吗?出胎吗?讲不清楚,所以不讲,只先叫人死记。会三字经、千家诗,诗文并行,三(三字经)百(百家姓)千(千字文)千(千家诗)之后,再来要会《龙文鞭影》,到了十四、五岁学会论语,若是大学、中庸,讲了也没有人懂。聪明人过了十四、五岁,就要下科举试场,会论语之后,才开讲。

【一.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子曰:」
  子,为男子的尊称。有人说:「朱子」、「程子」,为什么论语不说:「孔子曰」?这必须关系极密切的人才不称姓,如亲族同姓,例如我们为一家人,不必称姓,像讣文,孤哀子不加姓。再者对老师,也不称姓,故论语不称「孔子曰」,因为编论语的人,是孔子徒弟,所以省了姓。
  「曰」,说文曰,口中之舌动,说话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
  「学」,觉也。事先不知,一见一闻,听别人一讲觉悟了。不学能觉悟吗?
  「而」,连上下,是介系词。
  「习」,如鸟数飞,母鸟教小鸟,不是仅仅一次,必须多次练习。「时习」,时时刻刻练习,才能学得会。
  学,又作「效」。效法,才能觉悟。有人说学为实字,学,学人也,学君子。又有人说,不是学君子人,而是学圣人。又说:乃学六艺。或者说:学读书,因为子路曾说:「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也。」(见先进篇)以上讲法都对。佛经中说:大开圆解,须讲七方面。
  虽然以上「学」的解释皆对,却只说一面。孔子云:举一隅,须三隅反。教一件只知一件就是书呆子,须圆解圆听。再者,圣人教人学习有五层级,起首为「博学之」,这还不行,还要会说「审问之」必开口问,对方有答,懂得问答就是闻,会问答比看三遍好。再来是「慎思之」须研究思惟,这也不够,研究的心得对与否,必须实验才知。实验前须「明辨之」分析明白,没有失误了。再「笃行之」,实际去办,否则仍是书呆子。所以学必须举一反三,具备这五层才可以。
  「时」有人指年龄,或指春夏,或指一日之时,这都对,但须融和,否则也是书呆子。
  「学」是两方面,学生求学,老师教学,所求、所教为了什么?有师有徒,教或学都真心,才会有用。「时习」学了之后永远不能放下,「活到老,学到老」孔子指坟墓告诉弟子说,像这些人死后,才可以不学。还没死就必须上学、练习,一放下就即完了。「学了须天天温习」温习才能熟,才能出新意思。今人肚子空空如也,一肚子草包,有什么新发明?「温故而知新」,温旧自有新发明,熟能生巧,像公输子能教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只要自己学熟了,自己就能生巧来。
  吾已九十多岁,为道卖命。下堂课教大家须把经文念熟,吾一本圣人之学教大家,念诵时,教大家一个办法,大家要「以道修身」。
「不亦说乎?」
  「说」音悦,「亦」也的意思。这章经文有三段,故云「亦」。学后一遍遍温习,自然有新意思,学习有心得,佛家叫法悦。喜悦在心里,不在表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二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同门曰朋。研究成功后,同门从远方来跟你研究,道行得出去了,不仅一人得好处,故乐,同乐也。有人说:「友」来而不乐吗?「学生」不教吗?有志一同的「友」想来学也行,好人、坏人想学都行。如互乡难与言,互乡的人很难讲话,都是怪脾气,有一位互乡童子来和孔子学讲道理,孔子也跟他说,其它弟子不高兴,孔子云「与其进也」,今日他能真心来求我,我就教他,「不保其往也」后来如何我不管。「不与其退也」以后变坏,那我也不赞同。以此可以证明孔子有教无类,不仅教同门而已。快乐在于道能弘扬出去,君子志在让大家得利益,有人来学就是乐事,孟子也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三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知道你有学问,道弘扬不出去,能不怨天,不尤人,那是天命如此,道该当弘不出去。愠,内怨的意思。不愠,心中不发牢骚,不怨恨。另一说法:老师教不会学生,不发脾气。书经说:「朴作教刑」,板子响,学问长,学生不会,老师生气,那是好事,所以吾不赞成此种说法。
  从前家有三声,很可贵:机声、哭声、书声。妇女织布声,男人读书声,又有婴儿哭声有后代了,所以可贵。
  以前吾读书首先必须钞写,为什么呢?因为读书有三到,口到、眼到、心到,若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学不好。口到可助熟记,所以诵念有三到,但是诵宜低声,不扰四邻。诵后手再钞一遍是手到,后来就不会写错字。

【一.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
【雪公讲义】
  (一)(按)愚于此段经文,惑于群言,数十年不解,近汇所研,妄有所采,以孙陈二氏之说,深得于心,再依各经之文,以作训言,略述拙见。
  此章似承学而所来,学者何,内明德格致诚正,外新民修齐治平,内为体而外为用,内体本仁,外用行仁,夫子之学既是仁学,故处内心行外事,无不是仁,礼大学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此章教人孝弟,修身也。中庸云:「修身以道,修道以仁。」鲜犯上,家齐也,不好作乱国治也。大学云:「一家仁,一国兴仁」,此言修齐治平之学,皆依仁而兴起。
  其下四句,乃有子引孔子之言以实之。考证列后,君子务本,指修身也,本立道生,中庸篇云:「修身则道立」言其所学而有立,兼内与外见而知行也。孝弟为仁之本,说文:仁,为人与人加厚之义。中庸篇,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是行仁以孝弟为本,以孝弟为大也。此章分明文承首章之学,而统论孔子之崇仁,故次列之。全章文从字顺,原始要终,非专言孝弟,更不独专尊有子也。
  (二)(按)此段经文,列于学而之次者,据史记及唐宋诸儒之说,均谓有若之言似夫子,曾立而师之,故成书者尊之。此以人而言也。又有云,古之明王,教民以孝弟为先,故次列之。此以事而言也。
  因上二说,引起诸多异议,有谓起句「其为人也孝弟」,结句谓「孝弟为仁之本」,终属未通。遂有多人各本考据,谓仁、人古通,仁当人解,于义为长。简举各说如后,而主仁者仍守不变。
  (三)(考证)陈善扪虱新语,王恕石渠意见,焦氏笔乘:「何比部语予…」,朱彬经传考证,刘氏正义,宋氏翔凤郑注辑本等,余难备举,皆引据以此处之「仁」当作人,宋儒本好更张,独此处仁字照旧未改,但程叔子谓性中有仁,何尝有孝弟来。谢显道谓孝弟非仁,陆子静直斥有子之言为支离。王伯安谓仁祇求于心,不必求诸父兄事物等说。未免门户纷争,几不似注经,而似辟经矣。
  (四)(按)仁人古同,典籍确有,然与此段经文,仍难圆融,何以不「其为人也孝弟」句,亦用仁字?一段文理,而用古今两字,例不多见。
  (五)(考证)邢疏,此章言孝弟之行也。揅经室集云:孔子道在孝经,有子此章实通澈本源之论,其列于首篇次章宜也。又孙诒仲曰:仁之发见,其切近而精切实在者,莫先于孝弟。陈天祥四书辨疑云:孟子言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与此章义同,盖皆示人以治国平天下之要端也。
  (六)(考证)揅经室集论仁篇:此四句乃孔子语。而本立道生一句,又古逸诗也。虽汉人引论语往往皆以为孔子之言。但刘向明以此上二句为孔子之言。
  看书不简单,古来注解论语有百余家,我只看二十余种,四分之一,极困难。你们以前若从来没有听过,此次听我讲也没什么趣味,必得以前听过、看过,心中有疑问,再来听才觉得好在那儿。汉唐以来的大儒对这一段注解不甚清楚,我以前也不清楚。宋明以后科举考试只采朱注,并不是朱注不好,孔子三千弟子尚且不是全好,三千弟子亲闻孔子之教尚且如此,何况二千年以后的注解,有那一人是亲炙孔子的,怎能注的全对?元明清科举限用朱注,若答其它注子便不录取。清朝阮芸台科考时也得用朱注,但是后来的十三经注便不采一句朱注。颜渊尚且不敢说自己全对,除圣人以外,其余的人不敢说完全好。
  吾所选论语会笺、正义,刘宝楠正义也不是一家之言,但全取汉注。徐英会笺也不是一家之言,汉宋皆采,但偏宋。可以参看这二书所采的注解。录成讲义,心中较同意者写于前,其次的放在后头。他们所采取的,也不是全同意。今日学论语不为科举,不必定采那一家注子。
  以前若曾研究就知此段困难,否则也觉得平常。清代王夫之骂尽汉、宋诸儒,对周公也有微辞,其实孔子是以周公为师。
  吾此讲义若没被打倒也必挨骂。吾不能遍采考据,愈讲可能愈胡涂,吾所采的注或所讲者,是针对今日社会时局所犯的病,所讲是做人的道理。注重(一)事故、(二)人情、(三)天理。在社会上不懂人情事故,在家庭、社会、国家办事都办不通。现今社会好事多还是坏事多?纵使懂得事故人情,但对方不懂,就会怨天尤人,所以必须懂天理,所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例如今人兴盛当小偷,我们饿死也不当小偷,学圣人还当小偷吗?若学小偷,就不必读书。若学佛、学圣人便须跟着佛、圣人走。
  论语二十篇,为什么首章先说上学?因为人「生而知之」者为圣人,我们都有隔阴之迷,胡涂,所以都必须上学。孔子的学问为政治学,其余农工商法医等都必须学,放下不学就不会。不仅要会道德仁义的心理学,一般人轻视的理发、优伶也得学,学理发三年还不定能出师,优伶也没有说在前台忘唱辞的,都要把唱本唱辞熟记在心。民国以来受教育者打倒孔家店,农工商法医等没有被打倒,仍是照老规矩,不这样学不出来。
  首章为孔子说的话,虽章章不同,也有分类,如报纸也有分类分栏。第二章在说完孔子圣人之言后,第二章为什么不用颜、曾的话,而采有子之言?这个问题古来就纷纷扰扰。除孔子之言为「子曰」,意思是吾师之外,其余都不能与师并称,而要称他的字,如「颜渊曰」等,渊是颜回的字。这一章说:「有子曰」,有人说,这是有子的弟子记载的,故称「有子」。再者,有子在时,言说举动与孔子相似,所以师兄弟尊他如孔子,以他为代表,所以第二段列「有子」的话。但经过几回之后,大家也不满意。
  吾所采取的注子,都是古人的话,只是引述而已,不敢妄改,这样不会被挨骂。例如讲经用祖师注解,可以不负其责,但是不采取骂人的话。自汉以来,朱子吾也不如,故吾也不敢骂朱子。若曹操等奸人因书上有人骂,你骂曹操那不是你的过失。
  这一段句法,自汉就有争执,我们从多数人的说法。
  章首为「其为人也孝弟」,章末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为什么「人」与「仁」不符合?文理似乎不通。若是今人便不管这些,今人连文也不通。今日的风气,是不懂中国文,只念英文、日文。从前红楼梦等书,都看作是闲散的书,不许看,现今的人却认为懂红楼梦才是高手,所谓「攻乎异端,斯害也矣!」为什么今天社会上有杀人放火、杀警察、学生打老师、犯上作乱、兄弟小也互打、兄杀妹的事情?吾没有到台湾时,不仅不见,也从没听闻过,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以前这些书都禁止,凡是坏人心术者都被禁止,不采文学小说。如今竟连写字由右或由左也议论纷纷,自古以来未之有也。自古以来,地球运转,以北为上,所以中国文字由右从左念,这种碑帖还在,从来没有从左向右倒写的,如英文也不能倒着写。中国字纵使不认识,也可念半边,如喝的水,凡是与水有关的字,都有「水」字边。
  讲义的「按」,是吾所案,「考据」是略采古人之说。
  陈善扪虱新语、刘氏正义等,皆引据以此处之「仁」当作人,汉唐石经确实是「仁」作「人」,虽然「仁」可以作「人」,但是在这一段不能如此解。
  「仁」「人」古字相同,典籍上确实有,但是与此段经文仍难圆融。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但是「学说」何以不说「学悦」?既然二字相同,为什么首句的「人」不作「仁」,或首句做「人」,结语为何以不也作「人」?一段文理而用古今两字,古书中的例子不多见,所以后人以「仁」作「人」,合乎起承转合似乎好讲。若用「仁」讲不下去,就怨古人,斥责有子之言为支离。
  汉邢昺疏云,此章言孝弟之行也。揅经室集云(揅经室为阮芸台书斋名):孔子道在孝经,有子此章实通澈本源之论,其列于首篇次章宜也。以本章皆主孝弟。
  又孙诒仲曰:仁之发见,其切近而精实者,莫先于孝弟。陈天祥四书辨疑云:孟子言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与此章义同,盖皆示人以治国、平天下之要端也。
  以上二说都主张治国平天下,但是以上二说不仅这四人而已。一种说法举二人,表示不是偶然而已。
  吾采孙、陈的说法,吾于此段经文,惑于群言,数十年不解,近汇所研,妄有所采。然百余家注解,吾也未能全部会通,吾会集近三十家之说,但今人之说则不采。以孙陈二氏之说,深得于心,再依各经之文,以经解经,以孔、孟及其弟子所言,以作训解,略述拙见。
  吾主意采孙、陈,讲解采圣人之注。
  此章似乎是承着「学而」来的,似乎是接孔子「学而」章而来,「学而时习之」,所学的是什么?古人对「学」字也众说纷纭,有人说,学,效也,效法什么?有人说,效人,效六艺,各说不同。吾以为孔子之学有内有外。唐李翱是大家,讲内行话,程朱学佛说外行话,大学之道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孔学之外,以修身为本。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在内,是孔学之内。明明德有四条,新民有四条,二纲而已,朱子说三纲。大学之道有二纲有八目,止于至善是指内外合一,不论内外都要止于至善。
  大学原文只有五证,不是像朱注中说的有八证。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为什么不以格、致为本?因为内的难讲,所以先讲外,外好懂。如佛说四谛法,先讲果后讲因,使人易懂。大学经中,修、齐、治有说,平天下则没有讲,朱子却把治国、平天下合为一条。大学经中,内只说诚意、正心二条,首为诚意,无自欺也,其次说正心。为什么大学经文内的只讲二,外的只讲三?都有道理。为什么平天下在大学没有讲?因为平天下无法讲,以修、齐、治都在自身的范围,平天下是外国自然来学的,不能强求,如唐太宗人称「天可汗」,这是外国西域人的赞誉。格,来了事物事情,大学中也没有解释。格物是动了妄念,致知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物来,一下觉悟了,这无法说。所谓「向上一着,千圣不传」,只可自己去悟,佛家的三细六粗,三细也难以说明白,所以大学只在诚意上讲。朱子在大学中补了二篇,害王阳明格竹子吐了血。
  内在要明德,格致诚正;外要新民,修、齐、治平。内为体(本体)而外为用(作用),内外都是仁。仁者的二,如竺的二,二片竹子,厚也。仁,「二人」,生下一个人就有对象,必须待人与待己平等一样,才是仁。二人须亲,这不是爱,亲近密切是仁,如「泛爱众,而亲仁」,「爱」与「仁」不同。内体本仁,外用行仁。夫子之学,既然是仁学,所以存心行事无不是仁。一动就是仁,入手处便要学内,但是人们不懂这内在之学,所以孔子讲在「修身」开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总统、老百姓一律平等都必须修身。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这一章教人孝弟修身。人就是身,孝弟是修身。今日电视多教人犯上,能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就是齐家。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不好作乱则国治。以上是修身、齐家、治国。
  孔子之学就是要人修、齐、治,若教仁义道德仍旧犯上作乱,何必学?以上为一段。有子的话说完了。这是接前「学而」章而来,学「修、齐、治」。
  中庸云:修身以道。如何修身?必须学大道之道。道如何修?中庸「修道以仁」,学仁。如何学仁?学仁以孝弟为根本。到此为止,下一段再释「仁」。
  鲜犯上,家齐也。不好作乱,国治也。大学云:一家仁,一国兴仁。
这是说修齐治平之学,都是依仁而兴起。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圣人都引古人的话证明,如「诗云」、「于传有云」等,从没有说「值得骄傲」,外国只会造原子弹,中国讲天地人,天有好生之德,学生命之学。今日风气已经坏的太过了,中国是有道之邦,与外国的「小人喻于利」不同,他们为了经济而有外交,选举则是相互竞争,自赞毁他,这是小人走的路,中国主张「君子无所争」。如此,跟洋人学,怎会有好处?中国自是中国,与洋人不同。
  有子也是如此,经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就是引孔子之言以证明。「君子务本」,本是修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本立而道生,一立住本,道自然就有。修身则道立,只要修身,道就暗暗立住了。道生,乃大学之道生,修齐治平等皆能办到。修道以仁,仁者人也,注解误会说:「仁」作「人」。仁者,人也,乃指仁之全角为「二人」。
  自那一个人身上起头学仁呢?亲亲为大,先从父母身上行仁,先有父母,然后有兄弟,中国九族服制依此而来。孝弟为仁的基本,打好建屋的基础,然后再盖房子。

【一?三】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8)
【雪公讲义】
  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君子有九思。今举四端,以其为言与色,可为取法者,曰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
  子张第十九,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曲礼曰:俨若思,安定辞。又曰,礼不妄悦人,不辞费。
  (按)此四端皆言色之诚中形外,于人信而不欺,仁者人也,故不害仁,自无巧言令色之弊,再此章提出鲜仁之人,正与前章崇仁互映,或编者类聚有意。
  必须先交待,上次双十节,本来应该放假,因为有远地同学来求上课,所以仍然上课,但是也有没有来的同学,而所说的特别重要,不是三言五句所能说明的。因为自从汉以来注解有很多纷争,吾也是费了大力气,参考多种注解,吾据经解释,并不是吾虚妄说说。宋以后儒者有汉宋之争,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意思,吾不敢,依经讲说而已,所以纵使有研究者来攻击,吾不接受,与吾无关,他是骂孔子。
  今天也有讲义,凡吾印的讲义,都是前人有争执。你们来听,要你们自备论语会笺、正义。因自汉注到清末,开启汉宋两派争端,开始的汉代并无诤端,到南宋用理学讲四书,理学由佛学而来,四书中有「攻乎异端」,宋儒解释端叫端正。异端与端正不同,是邪教,必得骂佛教为异端。清末吾上学时,学佛未深入的人,也自己承认是异端。到明代陆王这一派研究佛学,知道理学由佛学而来,便骂宋儒,到清代骂得更厉害,二百多家打来打去。从自元朝之后,科举考试用四书,诸说纷纭,而以朱注为主,所以后学多学朱注。清朝儒者只要是得了功名,就不再听宋儒的话了,如清朝阮芸台最反对宋儒,十三经注疏一字不提宋儒,编四库全书的纪晓岚也一字不取。民国打倒孔家店,所以不骂朱注了。你们纵使看注也梳不清头绪。后来学论语者不信孔子,都信注解,与孔子不相干,所以书中讲不通处不知多少。后人信的不是孔子,而是信批注,这是走上大歧路。会笺也不是采一家之言,但是偏重宋儒,宋儒骂人,这本书不骂人。另有正义偏重汉儒,一偏汉,一偏宋,都不骂人。虽不骂,也有他们不同之处,可以相互对照,以后就不至于有偏见,能会通了。
  还有清末民初程树德的论语集释,会通各注而加以注释,也是反对骂人,是前二部的折衷,大家可以参考。书不可随意买随意看,以免看出邪知邪见。吾讲时凡是骂人的一律不采取,中国在清末以前连小说也有道,外国是无道之邦,对我们好,因为我们经济繁荣。今日兴选举,从前早有揖让之政,而且是选贤与能。
  宋朝之后的程朱才大胆敢改经,朱子念不通,以为大学篇章错简,就为它改易前后经文的次序。现今的十三经原文还依旧本不改。大学、中庸难懂,必得研究佛学方懂,但儒者不能讲佛学,否则死后不能入孔庙陪祀。传入日本的大学篇仍照古本,认为没有错误。程朱等宋儒喜好改经,但是此段仍旧没有改,虽然没有改经,但是讲解就出了毛病。吾学佛才敢在此讲,若近代没有人提倡打倒孔家店,我也不敢如此说,有人必定会认为吾以佛解儒为异端。
  二程子学佛却谤佛,他说「性中有仁」此言不错,但是下一句「何尝有孝弟来」,这句便出毛病。佛法说万法唯心,为何心性之中没有孝弟?谢显道谓:「孝弟非仁」,陆子静直斥有子之言为支离,王伯安谓:「仁祇求于心,不必求诸父兄事物」等说。理学家不免有门户纷争,几乎不像注经,而似辟经了。
  这一章自古以来都不弄明白,吾今天讲此经,并非吾胜古人,而是以孔子之言证孔子之言,若错了可以去找孔子,吾不负责。
  人非生而知之,所以必皆须上学,纵使是圣人,如孔子、释尊下生也都要上学,所以论语首篇注重上学。中国有胎教,出胎就要上学,死而后已。所以论语把「学而」列为首章,次章才说孝弟,所以一般人就误以为是讲孝弟,他们不知是由学而来。学修、齐、治、平等学问,全在「仁」上,孔子学说注重「仁」,第三、四章仍是「学」与「仁」,这是编书者分类归纳,不是孔子一时说的。
「子曰:巧言令色,」
  论语简要详明,所以必须领会,领略其中的意思。这一章何必要有讲义?因为前一章说「仁」,这说「鲜仁」,仁德成分少。这句很难讲,吾看了多年的注解还不明白。「巧言」,说话巧妙,很会说。「令色」,脸色很善变,很令人爱见。「鲜矣仁」这种人仁德少。
  论语书中教人有礼貌,这是巧言令色吗?这是心理学,诚于中则形于外,中庸「肫肫其仁」,论语中五十余人问仁,有人问孔子那位弟子为仁,孔子都不承认,后学妄加注解,你是仁人了吗?「肫肫」心诚到极笃纯,一丝假也没有,没一点假,心诚就是信,八地以上的境界,「诚者天之道也」,天是真诚,我们学诚叫「诚之者,人之道也」,学诚至七、八分,算是好人,肫肫是形容诚到极处了。非仁,做恶到极处也是肫肫,肫肫是形容词,仁者是人与人加厚。
  据一般注解巧言令色,那好人见人和蔼、谦和,也是巧言令色吗?吾能领略,但说不出来,言语道断。吾在各注中举出数条,能依着实行,巧言令色也不要紧。
  君子有九思,一言一动先思虑,研究。今举四端,因着他为言与色,可为取法者。曰:「色思温」,脸的颜色要温和,温,脸不冷酷,「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今日提倡礼貌运动,教人学笑,这笑为真为假?强笑是谄笑,谄者见人巴结人,对有钱有地位者谄媚,教人笑是教人巧言令色。从前晚辈见长者没有笑的,要有「肃静」的肃字。「貌思恭」,恭须学礼,恭而无礼则劳。这是脸上的颜色。「言思忠」,忠,心置于正中,正直无私,说实话就是忠。「事思敬」,办出事来,不论大小事,都不许草率,要办的彻底,如上课必须按时上正课,没有摇铃上课就不是敬,做事不苟且,草率就不是敬,丝毫不苟且便是敬。「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很庄重。「即之也温」,一见面,庄重变为温和。「听其言也厉」,听他说话,所说的话都公正规矩;邀他上风化区等,不仅不随顺去反而劝人不去。
  「曲礼曰:毋不敬」先在心里起恭敬。「俨若思」如何庄重法?像是在心里想东西时,聚精会神。「安定辞」,安,不乱;定,稳当,非礼毋言。佛经中善巧方便是巧言吗?「礼不妄悦人」妄悦人是有所为(若有人想寻死,说善巧的话来宽慰人可以),你们必须慎思,学佛主张「闻思修」也重视「思」,到无分别智成就了才不用思。
  做到以上四条,就是不巧言令色。
「鲜矣仁。」
  「鲜矣仁」,仁少并不是绝无仁德。曹操、秦桧也有点仁,曹操的朋友蔡邕死于狱中,女儿蔡文姬被嫁到国,曹操感念老友,把他的女儿赎回来。北国有一次要屠杀,秦桧也加以阻止。佛家说「众生皆有佛性」,孟子说「性善」,若全无仁,如何可以说得通?所以并非绝无仁。
  色、言、貌、事,这四端都是言色的诚中形外,对于人信而不欺。仁者人也,故不害仁,自无巧言令色的弊端。再者,这章提出鲜仁的人,正与前章崇仁互映,或编者类聚,有其用意。
  这章书有何用意?圣人说话一体万用,我们以适合今日能用的说说。大家必须学仁,才能办事,才懂世故人情,懂天理。首先要求学,在「习」字上。次章凡人都要修齐治平,修道以仁,学仁字。学佛,释迦译作「能仁」。第三章,仁重要,嬉皮笑脸者仁的成分少,与他办事靠不住,不能就信。孔子也要先「听其言而信其行」,后来「听其言,观其行而后信其言」,大小机关必须认识人,「知人善用」,选举看面子选,就是不忠,害百姓。大家要咬住牙根,不干坏事。

【一.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0)
「曾子曰:」
  孔庙陪祀为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可见曾子的重要性。这一章讲法亦也很多,先讲「忠信」,这是此章的要点。「传不习乎」也是由学而来。忠信有什么要紧?五伦十义都提忠信,这一章书主要点为忠信。
  「考证」,礼记大学篇,大学与「传不习乎」有关系,所谓:「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想求道,求学,忠信为增上缘。中庸说:「天下有九经,行之者一也」,诚字推动如车轮,有机器零件,但是要行走时,汽油最重要,忠信便是推动者。本篇后面有说:「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述而篇也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另外单说忠、信的也有许多处。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说,他自己这一天,不是偶然的,而是每天,「三省吾身」。省,反省,察察本身,对下面三条办到了吗?不办不行。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人家所托的事,或自己的事,办时有苟且吗?尽到自己的本分吗?忠是不偏不倚。你们必须学,如吃饭也须忠,不可过与不及,读书对得起父母吗?范文正公到了夜间,便思考所做对得起所得的俸禄吗?曾国藩作大官,省察自己为国家干了多少事,多受辛苦就很高兴。上对于国家,下对于邻里乡党父母兄妹子女,都应忠。其它人坏,你不必跟他学,只要省察自己忠了吗?人委托你事情,接受了就必须办。有忠必有信,与人办事,应办就必须办。你们视「忠」不值一文,吾以为比天还大,关老爷是「忠臣」。事不论大小都要忠,但是忠必须有「义」为基础,以「礼义」秤一秤,否则都会出毛病。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人有交际,就有朋友,但是在五伦之中,可有可无。父子、兄弟、夫妇是天伦,保住家庭的是国家,主其事的是领袖、君臣。朋友可有可无,有朋友能办大事,朋是志同道合。台中佛教莲社所办的事比较多,禁止开佛店,而是志同道合多数人所办,有人以为这是吾的功劳,吾不承认,朋友办就等于你办,是大家共同的力量。若吾因着这个而取博士,那等于是戴上「薄屎」。「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玩假的不行,朋友有难,必须帮助他,有无相通,为朋友而死那是应该的,礼记说:「亲在不为友死」(父母存不许友以死),反过来说,「父母不在,即可为朋友死」,赵氏的搜孤救孤八义图,就是忠义。
「传不习乎?」
  「传不习乎」,老师必须「时习之」,再教人时必须先预习,纵使讲过了也必须再预备,因为一句书是圆的,有多方面的意思,你圆解了吗?吾讲经、讲书都要先预备,你们要温习再教,也能出新意,对自己有好处。
  道德仁义礼乐,以及修齐治平诸端,都必须以忠信为主来施行,否则都是假的,具此笃纯,始得其成。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得用忠信省察,自己忠信吗?学习也是如此,与「崇仁、求学」相互照映。至于「日」字、「三」字,各注纷然,要紧在省身,其余不拘泥以求异。
  「日」,吾采「每天」,省察一次,三、五次也行。
  「三」音,也念「撒」,多次的意思。吾以下三条省察自己,大家注重在省察自身,三条是否办到了。

【一.五】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1)
  凡吾有印讲义的经文,都是前人有许多争执,若无争执,则吾不多事。吾注重在大家的行为,但是经文的文理也略加解释,因吾不是讲国文,注重行为,故不太注重文。吾此次讲法与平素不同,这都是中国的文言,吾依古注而说,但在「按」语略加介绍,也是文言,是浅文言,因古注都是文言,故吾不能用白话。中国文与外国文绝不一样,中国不论那一种书,连小说戏曲在内,都含有「道」,所谓「文以载道」,文如车,其中所载的为道,所以文就有道。纵使最下讲贼的小说,与西洋不同,男盗女娼是最坏,下贼之极,小说书里也有写此,但也含道。庄子说:「盗亦有道」,当盗尚且须有道,出去抢东西,首领在前,有危险,首领先承当,回来大家公平分,剩下的才是首领所有。娼妓也有道,若从良后,丈夫为一品、二品官,她也是一品夫人、二品夫人。男盗女娼还有道,今人说的纯文学无道,他若是无意的,那是图利,若是有意的无道,则是来破坏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坏民族。
  吾讲书护着民族,使代代延续下去,中国数次亡国,但是没有亡了民族。孔子开始学尧舜,再学周公,孔子上学「见尧于羹」,可见心中时刻有尧,「见舜于墙」,在屋内见舜于墙,数次梦周公,与周公谈话,所谈为何,何必说?所以孔子后来叹说:「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矣」,周公思念禹汤文王三王,心时刻在三王。
  你们想想,他们上学就是如此,你们自问学佛如何?学习须举一反三,你若开发悟性,则儒、佛,世间一切就都懂了。你们不可学注书者的骂人,他们都不证道,从来没有骂人之道,注书者还有骂孔子弟子的,你看注解,吾有点担心惧怕,恐怕坏了你的知见。古注有流弊,注中骂孔子弟子甚至骂周公,几乎是把孔子的学说视为邪说了。你们多读书,略有道气,便知他们的荒唐。文以载道,离文道无以显,有学问的人才能在无字句处读书,但这是炉火纯青的境界,不是初学所能办到的。注解论语者为什么骂人?因他未看清楚其它人的注解,也看不清楚孔子弟子言下之意的缘故。
「子曰:道千乘之国,」
  「道千乘之国」,这章也有很多争执,我们略去。
  道,治理也。自己领导先做,再去治理国家。「千乘之国」,乘,兵车,从前是车战,出千辆车是大国。「千乘之国」,这争执很多,故吾不说,只用个比喻,如台湾的台中、台南、台北都不一样,台中的南区、北区也不一样,国家土地也是如此,也会变动。诸侯千辆,大夫百辆。千乘之国指最大的诸侯国,比起小国难治。台湾不如大陆的一省,但是治台湾易,治大陆难。你们看历史,中国统一的时候有多久,如三国合起来还不到九十年,还不如吾的年纪,吾不是在看电影吗!今日大陆为何能撑三十余年不变化?因为他们有原子弹,百姓没有,但是人心不服时,就出变化,不可当书呆子。治大国必须临深履薄,否则就出乱子。
「敬事而信,」
  所以首先必须恭敬,「敬事」,必须真心,若虚情假意,只可欺一次,百姓就心生怀疑,欺他三次便不上当。若真心办事,纵有不周到的地方,人也能原谅,因为人心都是雪亮的。大陆自吾见到今日已经更换七代了。「敬」的说法很多,心有敬不欺,不苟且了事,拿出真心来办就是敬了。「信」,国家是百姓的集合,对百姓必须有信,不可表面说得好听,暗地欺百姓。
「节用而爱人,」
  「节用」,国家花的多则百姓的钱就少,节用不是吝啬,而是不必办的可不办。吾举例,只可说古不说今,书经中说,男女、饮酒、盖宫殿、田猎,只要有一条,没有不亡国的,如此虚妄浪费,加重百姓的赋税,若不亡国,实在无天理。看历史便知。今日国家办观光事业种种的作法,如东施效颦,钱是百姓所有,花费便减少百姓的力量。
  「爱人」的爱,你会吗?一见面就假笑、假握手、拥抱、接吻,一片虚伪,这是爱人吗?爱人如养花,少水加水,多水不加,使它能开花结果。爱从心,不是装出来,一切爱惜百姓,百姓眼睛是雪亮,人心有感情,紧急时,他就来帮助(举楚庄王宴会人失缨的故事)。
「使民以时。」
  「时」,旧历的九月,农田告一段落,种植物有一定节气,十月还工作,到了十一月冬至时就不干,干国家的工作。如筑城,上等丰年只用三日,便换班,为了爱人民。中等丰年或用二日,年收成不好只用一日,不能耽误人民的事。
  治国如此,开商店对待职员同一道理。心存敬、信、节省、待人如己,爱惜大家,不要违背他工作的时间便可以了。

【一?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2)
【雪公讲义】
  「考证」
  程子曰: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
  张南轩曰:非谓行此数事有余力而后学文也;言当以是数者为本,以其余力学文也。
  (按)张语较程语义达,可遵也。陆陇其松阳讲义,载于「论语集释」,可参改之,则知今之教育与今之学风矣。
  (陆陇其松阳讲义:大抵人之气禀虽有不同,然亦差不多,只是从小便习坏了。气禀不好的,固愈习愈坏,即气禀好的,亦同归于坏。童蒙之时,根脚既不曾正得,到得长大时,便如性成一般,即能回头改悔,发愤自新,也费尽气力,况改悔发愤者甚少,此人才所以日衰,皆由蒙养之道失也,后世为父兄者,有弟子而不教,固无论矣,即有能教者,又都从利禄起见,束发受书,即便以利禄诱之,不期其为大圣大贤,而但愿其享高官厚禄,这个念头横于胸中,念头既差,工夫必不能精实,只求掩饰于外,可悦人而已。教学如此,人才安得而不坏哉!为人父兄者,胡不一思,而甘使子弟为俗人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弟子,晚辈都可以称弟子。入是在家,家中父母最高,孝字最重要。孝的道理不是一两句言语可以说尽。总之,父母的事,要劳力去做;生活的事,要供养。外在如此,内在对父母孝顺,必须有敬。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孝敬父母为仁的第一步,所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进入家里必须孝。「出则弟」,礼记: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年长十岁则兄事之,对兄弟必须弟。弟是友爱,当成自己的手足,待自己手足如何,对兄弟也要如此,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对人也必须如此,孝弟要紧,孝就包括弟。
「谨而信,」
  「谨而信」,一切事必须谨慎,都必须信。推动仁德,修齐治平的事业,为忠信,如车能行,有汽油才能推动。
「泛爱众,而亲仁,」
  「泛爱众」,泛,宽也。众,众人。爱众如爱花,干了要加水,太湿则少加水,有虫去虫,保护它,广泛重视一切。
  这与墨子的「兼爱」与「博爱」,三者是一样还是不一样?
  「泛爱众,而亲人」,有亲有疏,坏人也不损害,爱惜他,但是要亲近善知识。「泛爱众」就是佛家的怨亲平等。「亲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亲君子远小人」。
  这是不论任何人都必须站住这五条,基督教骂我们,佛教也自相攻击,吾不骂,平等恭敬,但是吾不信他们的教,你们信佛,不可骂其它宗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骂人,没有恕道。学论语不可到处骂人,就儒家而言,骂人无道德,就佛法而言,造口业。
  这五条为做人要紧的条件,不做就不是人。做这五条之外还有余时,如遇父母有事,当子女的要先帮父母办完,再做自己的事。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行有余力」并不是闲着才干,而是前五条为基本条件,非干不可,干了有余时才必须学文。
  「文」,有人说是六艺,汉代只有礼乐,今日都没有了,所以不可呆板。凡是国家所须要的学问都必须学,如造原子弹也是文,但今人会原子弹却没有孝弟等基本条件。
  并非孝弟等干完了才学艺术,而是以这五条为根本,其余一切学问都必须干。如果入孝出弟都会了,会做做菜吗?若父母要吃,怎么办?
  若不学这五条,学问长,人格反而堕落,得博士、硕士却犯上作乱。

【一?七】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6)
【雪公讲义】
  「考证」
  集解:孔曰,易色,言以好色之心好贤,则善也。皇疏:凡人之情,莫不好色,而不好贤;今若有人,能改易好色之心以好于贤,则此人便是贤于贤者。
  阳湖刘申受言:是关雎之义也,此贤贤易色,指夫妇之切证。
  论语述何曰:(节)六经之道,造端乎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故首举之。
  吴氏曰:子夏之言,其意善矣,然辞气之间,抑扬太过,其流之弊,或将至于废学。
  (附)翁方纲论语附记,亦载吴氏此条,疑系陆陇其门人吴元音者,曾协编四书大全,或以为同时之人,姑隐其名。
  刘正叟曰:其人既能此等之事,而自言未学,吾必谓之已学,盖此等非学不能也。
  「按」此章之旨,愚采阳湖刘氏及论语述何等说,盖于首次等章,皆一脉络,
而于有子一章,尤足证其义旨。虽曰未学二句,只采刘正叟氏之说,不致后学谤经。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这一段与前几章差不多,孔子教人由「时习」来,由做人来。
  「贤贤易色」,上一贤字,作动词,尊敬也。下一个贤字,当贤人。易色,改了爱色的心去爱贤人,这样的注解与下文不连贯(集解、皇疏作此主张)
  阳湖刘申受言:「是关雎之义也」,文王结婚时,思想后妃,关雎比喻淑女好逑。六经以诗经为首,五伦以夫妇为始,有夫妇然后有儿女,有父子、兄弟,夫妇伦定了才有家,家定了才有国。如今有人主张一杯水主义,这家如何齐、国如何能不乱?易经开首也主张夫妇,所谓「乾坤定一」,八卦就是八口之家。
  论语述何曰:六经之道,造端乎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故首举之。
  「贤贤易色」,易不当「改换」的意思,因为当「改换」讲不通。食色,性也,人人不好色办不到,讲不通。子夏文学第一,能这样讲吗?这里应当「轻」解释,「贤贤」一般人很轻,好色很重,这是要使人贤贤加重,好色减轻一点。家中娶女子,先要调查她的品性,万不可只看面貌,家有美妻则倒霉,国有美人必亡国,要「爱其德,非好其色」。周的天下得后妃协助,胎教就是从周朝开始,周家有八百年,因为合乎天道。「宜其家人」,然后才能教国人、平天下。讲信修睦,修齐治平到此都能做到。
  中国文学,你们不知其妙,诗为文学的始祖,子夏会诗,子贡、子游比较起来略逊一些。自古以来读书人都会诗,不论懂不懂,到时便开智慧。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虽曰未学」,能贤贤易色等的人,自己说没有学问,这是自谦的言辞。「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他一定是有学的人。
  另外有人说,这是第三者说,这人虽能办这些,但没读书。子夏云,不可如此说,不学如何能办到这些事?
  第三说,是子夏自己说,从前诸侯封建世袭,世袭子弟大少爷,虽然已经没有学习的心,没有正式学过书,仍使他世袭官位,但是耳目熏染,于无字句处学,偶然也能办出贤贤等事。这也讲得下去。
  三百篇关雎开头第一章是鸟,其次一章荇菜是草,允许草木鸟兽为三百篇之言,不许翠竹黄花为般若吗?

【一?八】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9)
  讲前必先谈话,因为一次讲不完,问题很多,每次说若干事。注解的问题很多,我们学论语志在有所得,每逢讲德育的书,例如从前讲礼记,吾都声明,不重视讲文字,大家学会尔雅、说文也没有用,吾注重你们的依教奉行。今讲论语有二义:
  (一)者学后必须实行,人人都必须如此,这是做人的道理,学「人情事故」。不懂事故人情,事情办不成功。事故人情不懂,便不合天理。中国学问主张天地人三才,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之言,都是圣贤之言,依着实行就懂事故人情。再进而言之,不懂人情事故,学佛也不成功,例如学佛依通途必须先修世间禅,再修出世间禅。儒家的诚意,问自己,不必自欺,自问一天所做够人格了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天天以三事省察自己,对了就安隐,不对眼下也不安。大家希圣希贤就可以了。
  (二)者对象,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30:03 | 只看該作者
参加论语班正式的同学必须学文学。文以载道,圣贤之学都在文理,你们若不会经书的文字,只是在学注解,那要以什么为凭据?孔子的意思,他们注解的人知道吗?有亲炙吗?连孔门弟子也不明白孔子的境界,千余年后的注解者如何知道呢?二百多家注解互相争论,况且你若只看朱注,那是学朱子,不是学孔圣人。朱子并非不好,他所说的我们也办不到,但是今日经书有脱节,大学里头教论语的教授若能研究刘宝楠正义、朱注及阮元十三经注疏就不错了。
  吾愈教愈发愁,因为学习首先要教人求学,再者孔子之学为仁,必须修、齐、治、平,要以忠信推动。到了今日,论语还是没说完,经文简要,除汉儒注解外,宋儒已极噜苏,听不出头绪,难处是在所引都有根据,可惜重心点找不出来。从前人读书为功名,你们必须学文字,虽然困难但必须学。正义、会笺、集释都必须看,集释自汉代到清朝广泛采取,吾希望你们结业后尽义务讲讲,使今人与孔子之学不脱节,或许后来有发心而想学习者。但是若不实行,只学文理,有学问则便看不起人,反而害己害人。学论语有本有末,不可不知。
  吾讲经讲书,志在教对方得利益,书中不合现代实用的名物、训诂,吾不多说,为了能利益你们。今日发生的事也不免说说,但是今日的时代应「危行言孙」,这是吾多事,现在讲便要现在了结,不可录音。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不重」,重,庄重。君子,凡求学者都称君子,如凡上学都称上学。君子求学要求到道者,首先条件必须庄重,稳重,吾就受过这种教育。外表、心理不庄重,办事就浮躁,必须稳重。今人教人要笑,一点也不稳重,巧言令色,托他事情,他一定不会真心替你办,心中忘了。
  君子自己不庄重,「则不威」,威,外表威仪。「肃立」,肃,恭敬到极处,不重便没有一点威仪。你们慢慢学,凡事人家看不起你都是你自找,不是别人看不起你。从前武人称老粗,今日的文人却不如武人。
「学则不固。」
  「学则不固」,固,汉儒郑注「蔽也」,皇疏「坚固」。都有道理,也有根据,后人骂他讲不通。皇疏的坚固,朱注主张这个,并不是朱子自己讲的,这个说法较容易。看他不庄重无威仪,他的学问必不坚固。
  郑注「学问即不遮蔽住」,固当「蔽也」,这说法不错。不重、不威则蔽塞而不能入,一求学就不会蔽塞而能入了。
  这二种说法不同,但意思相同,取容易懂的,可采皇疏。所学都不坚固。
  至此为一段。又有人说,连下面的经文是同一回事。吾采古人的注解,但安排法不同。以上都是毛病。下一段是药,圣人病药并举,吃药就是治病。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主忠信」依皇疏,以此为主宰,朱注也主张「主宰」。郑注「亲」,亲近忠信者,以他为友;不亲近忠信者,不跟他为友。吾的说法也与他们不同,吾交朋友,孔子的学问以忠信为主,求学不论修齐治平,以忠信推动,吾主张忠信,一切人都不整齐,只要有忠信,忠心不邪不偏,便可与他为友。郑注,亲近有忠信者。如,指你本人,你主忠信,他也主忠信,与你一样,就可以与他为友。有师有友,如此学问坚固,自然有威仪。
  求学必要有老师,无师之徒不成功,还必须有友。友与朋有何差异?为何不说「无朋不如己者」?说文,友字,两只手,如左右手,互相帮助,所以称兄弟为手足,只要念中国书,良心自然发现。朋友如兄弟,社会上的人为了交际,君子要泛爱众,对众人都必须爱护,因为「仁」的缘故。仁者,二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泛爱的大众不是朋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志者所学都相同,「志不同不相为谋」,信仰的宗教不同,便是志不同,不相为谋,但须一视同仁,所以吾不谤其它宗教。学自己信的宗教,恭敬他人。礼记说,凡人都必须平等恭教,孔子却说「无友不如己者」,宋儒也反对,宋儒说要亲近有德,不与无德的人来往,如此说那道德学问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无友了吗?彼此互相挡住,不以为友,甚至讲学也不愿有朋来了。如此说讲不通。
「过则勿惮改。」
  「过则勿惮改」,师友都好,自己有过错,怕人知道。凡是怕人知者,都不是好事,事无不可对人言,怕人知道,就怕改。知道有过错不要怕改,过是私欲,人有私欲,学问如何能好?求学在去除私欲,做功德。佛家的忏悔,要发露忏悔,知羞耻,下次就不能再干了。
  今日的监狱与以前不同,从前主张惩罚,今日是「自由刑」,就是剥夺他的自由,连报纸也不许看,为什么?因为报纸所登载的多是杀盗淫妄的事情,犯者在狱中已深入研究为恶的方法,再看报纸反而增加他为恶的信息,将来出去更造大恶业。若重犯三次,非死刑必是无期徒刑,今日还可以重犯七、八次者。所以佛家的出家戒不让白衣居士看,一则恐怕白衣居士不知戒而轻视出家人,再者戒中有许多事我们不知,看了反而增知恶事。一切事佛都知道,一事不知,便是尘沙惑啊!

  学「主忠信」
  (一)不重(四重)言、行、貌、好。
  (二)固 郑注(蔽)
       皇注(坚固)
      学 求 两方
      所
  (三)主郑(亲)
       皇(主宰)朱注
  勿「友」,说文同志。
  不「如」己,如,同也。指忠信。
           「孔」蔽也
      蔽    「郑」(蔽塞)
  固        「皇」(包括)(当)
      坚    「皇」专采。皇侃疏原主二说,然专采取「坚」义以释文。

  吾的解释法,至今为止,因吾所采取的两种解释,骂人的少,吾若是每次都释疑,那全部论语讲完了都要这样。再者集释所采取的内容比较广,可以参考,集释比较折衷,不偏汉,也不偏宋,你们对于二百余注看不了,纵使看了也会采取。宋儒开启骂人的风气,但宋儒注的比较容易懂,又能得功名,所以明清人士多看宋代注解。你们学论语,注重学行为,只要能言行一致就好,进一步可以在日后弘扬,多少让人懂圣人的意思。其实吾不懂圣人的境界,只是求千分之一,求不走错路而已。不是圣人说错了,而是注解注错了,可是大家尊注不尊经。你们不可狂妄,不可以为已经会论语了。
  集释,列在前面的为考据,多半为汉学。汉宋的优劣,吾不知,但是汉学有师承,所以毛病少。宋儒多半无师承,自己的新发明,并非不好,只是隔了孔子千余年,未曾亲炙,能都不错吗?
  论语是圣人与弟子的问答,比较纯粹的圣言量,能懂一句,就受用不尽。
  「君子不重则不威」段,有很多字有争执,而且句读也有争论。
  固,有二义,一者蔽也,孔安国、郑康成、皇侃都主张这说法。但是说「蔽」,不可挟带其它字,因一字有多意,孔安国只注蔽。郑康成当「蔽塞」,阻碍住了。礼记云,蔽塞而不知礼,一窍不通,不够通达,所以不懂礼。
  皇侃的主张有两个意义,蔽也,坚也。因为作「坚」解释,比较好讲,所以他后来主张这个。他又主张「蔽」之意为「当」,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蔽,全当也。其它注子作「包括」,一切都包括起来,三百篇一句话都包括起来。但解释这章全文就难讲,所以专采取「坚」的说法。
  宋代朱子采皇侃说,当「坚固」说,后人议论皇侃不该去「蔽」而取「坚」。
  主忠信,汉学「主,亲也」,宋学「主宰也」。汉人讲解分成三段,宋人分为二段。先说汉代人的注解。「君子不重则不威」为一段,一不庄重,就无威仪,没有威仪由不庄重而来,这是一事不是二事。必须给与治病,「学则不固」这句是一段,后三句为一段。有注子云「学固即挡不住」,这种讲法难懂。郑注的意思,君子不重即无威仪,为什么呢?礼记云:「蔽塞不能达礼」,蔽塞因为不通达,「学,则不固」,蔽塞是因为未学的原故,一求学蔽塞就打通,不蔽塞了。
  学什么?「主忠信」等三句。忠信是推动修齐治平的动力,不学这个,学任何东西都不成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学习先要亲近老师,曾子三省,就是忠信,先求师,有师必有友。说文解释,志同道合为友,社会应酬的人不是朋友,只是交际礼貌而已。同门曰朋,朋友在五伦,不能天下人都在五伦之中,所以要泛爱众,众人要普遍爱护。「而亲仁」,仁是朋友,交友必须志同道合,想学那一种事必得立志,结交与你同志的友才能成功。若志不同,纵使他所办的事好,也不成功。例如现今国家承认的宗教,儒、释、道、耶、回,但是你学佛,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学佛者,那就不是朋友。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可以离开他,近朱则赤,近墨者则墨,与他常来往,必得学坏。其它教宗纵使好,道不同不相为谋,如道教也好,不问来源如何,但是他也崇奉老庄,道藏中有的四库全书都有,大宗旨是清净无为,因牺牲性少,一般人评论他近于杨朱。佛家近于墨子,佛家牺牲自己,为别人,若清净无为,则不慈悲,有失佛家的宗旨,因佛家慈悲为怀,方便为门的原故。他若学慈悲,也失道教清净无为的宗旨。或许都是佛教,因修法不当,也不会成功。(举白骨观,数息观故事为例)
  交朋友要交与你同道的,一样的道才好,志向不一样不与他为友,但可以与他交际。
  「过则勿惮改」,有人说,过是交错友,不能作这种解释。因为虽有师友,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师友说你的过错,你能改过吗?怕人知道,便不能改,有过则痛快改便成干净人。不重则不威,学问则不坚固,如何办?以忠信为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过则勿惮改。
  研究这一章经文要学什么事?
  (一)须学重。重有二层,其实有四重,言、行、貌、好(个人嗜好)。言守信,貌思恭,行必须有忠信。人都有嗜好,必须改,嗜好有坏、有不好不坏、有风雅的嗜好,如嫖赌为下贱的嗜好,如琴棋诗画是风雅的嗜好,如吸烟是不好不坏嗜好。若说到庄重,宪兵、警察,开会主席若吸烟便不庄重。圣人庄重,不愧衾影,要慎独,日久天长练习,自然庄重了。能够如此,做了外在的坏事就难过,但千万别试。
  (二)者主忠信,是圣人所主张,必须学必须行。
  (三)者有过速改,有过则三业不清净,不能生净土,但是必须自己改,因为别人不好意思说。

【一?九】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1)
  这一章简单,但是能作到,就是善了。
  这一章是对在上位、国家领袖说。上学,是自天子以至庶人都必须如此,领导人自己必须做个样子,才能领导人。在上者领导时,不可敷衍了事,受领导的人才愿意领受。领导者做错了,受领者可以敷衍,不使他失面子。如中国节日端午等节日及现今的双十节可以随顺,若爸爸节等开会,可以去敷衍,至于情人节、愚人节不合国情,中国主张民无信不立,怎可愚人欺人,这个节日可以不用。
  孝道为首,当领袖要百姓好,上一章说的「重、威」都是厚。外在威仪稳重,内在也能厚重。一切庄重威仪,自己都是厚,学问、道德、待人都必须厚,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每逢红白事,「先来薄,后去重」,虽不是加倍还礼,也必须较原来多。婚礼丧礼都有礼簿,也有签名簿,签名簿有什么用?因为有人「礼到人不到」,若人家曾来参加或送礼,他有事时再忙也必须去,但九十岁的人例外。
「曾子曰:慎终追远,」
  孝道十分要紧,孟子所谓的大事,就是父母之丧。若一不小心,后悔晚了,纵使后来知道了也无法挽救,所以必得「慎」之,这是大事。从前的巡抚出访,平时走大路中间,人们都必须「肃静」、「回避」,若遇到有出殡,巡抚也要回避,因为他是为人父母之丧的原故,如此可以收到上行下效。子路早年穷困,后来作官,见鼎则哭,因为再也不能让父母吃了。
  「终」是指父母死后殓殡时,慎终并不是装上珠宝玉器,怕「慢藏诲盗」,这是害父母;自古以来皇帝的陵墓,没有不被掘坟。丧礼都做到了,便不须要太多的珠宝玉器等物品,这叫做慎终。慎终之后不是就算了,还要「追远」,有子孙永远必须上坟,这是厚道的表现。事死如事生,今人「吊者大悦,孝子亦然」,由此可知这个人家的未来了,后代必不能久享。至诚之道,可以先知,读书多了自然可以先知,并不是神通。
「民德归厚矣。」
  领袖如此慎终追远,上行下效,百姓便渐渐学慎终追远。从前的法律也分民法、刑法,人事、财产都属于民法,都是依圣人的规矩而定。如杀人,在街上杀,误伤可不判死罪,但是对父母没有「误伤」二字,就算误伤,也必须死罪,因为父母教养他,还杀父母,这是无人性的人,处以凌迟之罪,后来改为大削八块。县官必须撤职,因为他为民之父母,如何教的?今则杀父母如宰牛。民情对家庭浇薄,如何能爱国?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中国能存在五千多年,不是有钱、或武力,而是文化的心理作用。你们必须往「厚」处学,外国人对我们有恩,我们也可以厚待他,若对我们不好,我们只要报之以直。
  你们必得学「厚」,学「主忠信」。美国高华德议员来台湾,吾预备送他几件中国古董,并不是巴结他,而是他彼对中国好,吾是为国。

【一?十】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23)
「子禽问于子贡曰:」
  子禽,有注解说是子贡的学生,有说是子贡的同学,也是孔子的学生。从前男子二十岁,师长或朋友会给他冠字,师长应叫他的名,朋友都称他的字号。今人称「你我」,如路人一般。若这里是师生并列,子禽是子贡的学生,就必须写陈亢的名。由此可知二位都是孔子的学生。这无关学问的宏旨,但是要学称呼人的礼貌。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夫子,称孔子。老师一到那个邦家,那国的政治风俗都知道。孔子周游列国,为救世救民的好心,那时的人只求功名利禄,对于这个话听不进去,这必须有毅力,因为事情不是一办就成。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但是中国文化二千余年,是孔子的功劳。人们的称誉,我们当不起;人来毁谤,有则改之,若没有那就不是毁谤我,可以不管。
「求之与,抑与之与。」
  孔夫子到那一邦国,必须契机,必须知道该国的风俗,所谓「入国问俗」,所以要「必闻其政」。子禽奇怪而问,是夫子到处采访求人告诉他,或者是本地人或者国君,见孔子来而自动说给孔夫子听的?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子贡答复他,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子贡不答是求来的,也不答是人来告诉他的,孔夫子因为有这五条,到那个地方,该国的政治风俗就都得到了。这句像是诗,意在言外。
  汉注,或以尔雅、说文,有师承,宋注则多新发明。有可从有不可从。
  温,温和。见面不严厉,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这不是装的,而是久修涵养诚于中而形于外的。温带点厚,刻薄人是一团狡猾的气息,无温厚的气氛。
  良,善良。儒家以善为第一好字,如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的善,如佛家的「妙」字,善是对一切动物都不妨碍,善是静态消极,仁是动态积极。
  恭,恭敬。外敬内恭。
  俭,俭约,不奢侈。所做一切,到相当度数就止住了,如学校摇铃上下班,摇铃就须上班,没有摇铃就下班不行,过度为奢,不及为吝。
  让,谦恭。一切尊重他人。
  现今的人反对这五个字,办事自以为值得骄傲,虽有周公之才之美也不行,同学可学这五字。圣人是吾师,我们学他,孔子以此五字得闻一国的政治风俗。
  宋儒把良解释「易直」,与善不同,比较难讲。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贡恐怕子禽不悟,下面再说,仍是用幽默的语气,如此才有趣味。夫子的求是以这五字求,夫子的求,「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诸,之于也,在的意思。如「在明明德」,重要是「在」某某之上。夫子能得到政情,在于这五个字之上。与,同与,活口气的问话。
  真正中国文化,在十三经,大文章皆自六经来,左(传)、国(语)、班(固)、(司)马(迁)都不如。
  研究这一章,你们可以学夫子这五字。

【一?十一】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4)
  有注解说,「其父在,观其父之志,父殁,观其父之行。」
  有说,「父在,观其子之志,父殁,观其子之行。」
  以下二句,有注解说,父亲好固然可以三年不改,父亲所行若不好,比如其父为贼,能够三年也做贼而不改吗?又有人说,上二句为古时成语,下二句为孔子语。说法不一。又有人说是指国君,其父死,依例三年不问国政,国政暂时交给宰相。殷高宗居丧就是如此,宰相很好,就可以;若宰相如王莽之流,如何可以?我们观书可同也不可同,无可无不可,唯义是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殁观其行;」
  吾幼年时是大家庭,年年死人,所以丧事吾知,八九岁吾就会念经,家中老规矩,丧服未满,不许改老规矩,行之自然。
  父在观其子之志与父同否,真孝顺要继承老人的志向,如禹王,他父亲治水,结果很糟,禹出来治水,立刻改变父亲的方法,但是仍然是治水,结果成功了,这就是继父之志。
  父殁观其行为,不好的行为可以改,好行为而且不妨碍人,虽对家庭不便,也可以不改。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年无改者是「父之道」,并非不改其恶。若父作的业为恶可以改,善业可以改得更善,所谓「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能改父的恶过,增加父的善行都可改,不违背父母的善道,就是孝。今日主张家庭革命,革命是要顺天应人,吊民伐罪,今犯上作乱,如何可说是革命?如此说来,那父母成了桀纣吗?

【一?十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25)
  礼是定住规矩,在家庭、儿童、胎教时期都有规矩,日久天长如此。吾十岁前后,乡间人虽没有多少读书,却都有礼貌。如:外客到庄上,懂得下车的,则人人恭敬他,问他:客人要上何处?到家喝水吧!若不肯下车的,庄上的人会说:今天不知那里来了失腿跛足的病人路过,不然为什么不下车?或者有人骑马,也要下马,若不下马,庄上人便说:屋子会震动,受不了。总之,庄上的人会找麻烦,甚至挡住去路。当时的人都懂,因为幼时有教。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礼虽有礼节,但是用的时候,以和为要紧,和是出于自然温和。有注解说,和指乐,学礼难,再学乐更难。说到和上,要恭敬、温和。礼必须注重温和,礼是从前圣人帝王所立,代代增减变化而来,总是以和为最美,不问任何事,大小都一样。吾上学时,出门必须向父母禀告,回来也必须说,小事也是如此。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若和重于礼,就喧宾夺主了。一见面就笑,那是巧言令色,鲜矣仁。有人说「熟不拘礼」,但是京剧中,夫妇还彼此互让,仍有礼节。或有人说:颠沛时,也不可离了礼吗?子路是直爽人,固然不迂,但是临死仍结缨。又如曾子临终危急时,仍坚持易箦。这都是有道的人。
  知和,但是和是为了帮助礼,不能超出礼的范围,若不能以礼节之,和也行不通,礼也行不通。五礼以祭礼为首,祭孔、祭天(郊祭)吾幼时都见过。有一回,天下着雨,当地巡抚也必须穿着盛服亲自去祭孔,主祭者为一县的首长,年纪都在五十以外,侍者为他撑伞盖,司仪说:「去盖」,纵使下雨也不许有伞盖,不许人扶持。巡抚转眼瞪司仪,司仪说:「失仪」,因此降级,祭祀时不许左顾右盼。
  讲前也必须先讲话,你们必得准备会笺、正义,一是偏宋儒,一是偏汉儒,再者必须准备集释,前二者都主张一种道理,所以还容易,若看集释,则说法复杂了。但是还是必得看,看了才知道不可仅信一家之言。从前国家主张一种注解,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佛经注解还没有这么多,比较容易。所以古人甚至主张不看注,因为书读千遍,其义自现,可自圆其说就可以了。吾酌量选择某个注解,也有吾的意见。

【一?十三】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27)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这一章经文虽不是孔子之言,但是有子是亲炙孔子,有说到孔子之言,本着老师的意义而说的。学而篇不离忠信等,吾多本着古人的说法,但是方法不同。先解释字义。
  近,意思是与某件事差不多,差几分。比如桌上的毛巾,由门旁来就差不多,若由对岸来,就不是差不多了。信要与义融合,如何用法?言是体,信、义是用。
    信
  言
    义
  信由什么而来?由言而来,说如何办就如何办,不欺骗人。言为体,信为用,虽然是信实还必须合于义,合乎道理。义者,谊也,对了的事,办得正确。说出的言语正确就照办,言而有信。若不合义,办不办呢?信中有义有不义,义中有信不信,但是都由言来。吾依汉学,唐代为中心点,前后不同,唐代以后起大变化,为什么呢?因为汉儒所讲都必须有师承,必须依尔雅等书,有根据。若宋儒只会其理,连字也自己改,查书上没有这个说法。自宋以后都是如此,若为了求学,那修孔子之道就远了。文以载道,字有错简,道如何寄托?只为好说好听,这怎么成?
  复,反复也。既然是信为何反复无常?反复为来往的意义,如你们来听书,下课往返回家,过来过去。宋儒解释为力行,尔雅、说文没有这样的说法,「复」当来往讲。
  中庸云:「舜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可解释「攻乎异端」章,也可以解释这一章。
  取信不必义,取义不必信,二者相合就好办。「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是从」,讲信而无义,硁硁然小人哉!如借刀给人杀人,虽守信而无义,就是异端。
  「信近于义」,信的本体作用与义差不多,离不开。所以没有办事前,必须谨言慎行。儒家也戒人多说话,所以金人三缄其口,今人兴讲演,开会那有那么多话,言多必失,为政者不必多言。今选举前先发表政见,选上不兑现,有什么希望?礼记说:「安定辞」,有人与你说话,当时或许一时想不开,可以考虑之后再答应。答应错而不害人,可以实行,若害人则不可,孔子说:「可以适道,未可以权」,行权,唯有圣人可以,例如孔子遇阳货的事情,孔子行权,孔子趁阳货不在家前往拜阳货,是欺;又说「吾将仕矣」,也是欺,但是这就是义之所在。
  复,来往也。话说错了,可斟酌,也可守信,也可守义,就是执其两端而用中。说错话,可来回想想,来回想想就是「言可复也」,想好了再采取行动,便不害事。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礼是恭敬人,仍依例如上解释。「恭近于礼」,恭敬人是礼貌,礼貌是恭敬人。恭和礼也相近,不能离,恭必须礼,不能过与不及,如今人行鞠躬,实在是鞠项而已。虽不能九十度,也须六十度,恰到好处。恭与礼须配合,若不如此,恭而无礼则劳,如七十度鞠躬,到九十度便劳苦了。若不及则太草率。恭敬不到,人以为骄慢,若恭得太过,人以为谄媚。千夫所指,无病而死。恭能适中合礼,则能「远耻辱」,远离耻辱,不受羞辱了。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吾说有二义,你们随意采都不会害事。唐以前的注解,因同姻。亲戚与朋友不同,因为男女婚姻为人伦根本,故诗经首篇,易经乾坤二卦都说夫妇为人伦的开始,今人三言两句便结婚,三天两天就离婚。九族,普通都说是从本身算起及上下各四代,另有其它说法。父族、母族,恭敬父亲的父母,还必须恭敬母亲的父母。所以台湾母舅最大,家中有事,舅舅主持,见舅如见母。唐以前注解,因指亲戚,由结婚而来,中国人结婚六礼初成,十分繁杂,因为婚姻是大事的原故,今人却有人主张一杯水主义。若六礼中有茶叶,茶必不许移植,表示夫妇不可移。今日不管这样,若门楣相当,并不是错,如念书人不与杀猪者结婚,不是为了对方有钱,而是为了志同道合,所以须不失可以为亲戚的条件。
  「亦可宗也」,宗,指历代宗亲,如此订婚,虽是外亲,与内亲差不多,都是九族。台湾有连宗,有同宗会,同姓连宗,另外古来有关系的宗族,都可连宗。刘关张桃园结义,关张赵马黄为一家,以民族主义的观点,说到极处,中国人都是黄帝子孙,大家都是同胞。
  姻亲如此重要,母族、妻族都有关系。同学若未婚者须慎重,女子不必说,若男子休妻,人们都耻笑他,在因果故事上,常见该男子因为休妻该中举的而不能中举。
  宋儒的说法,因,依靠。宗,恭敬。若所依靠的人,不是仅指亲戚,若依靠不错人,则也可恭敬,跟他交际来往。

【一?十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0)
「子曰:君子」
  君子,不是普通人,有二说,一者没有褒贬,在位者称君子,不在位者称小人。二者有学问道德,一求学就是君子,不求学者为小人,因求学求有道德的原故。人生观,人生的观念不外二类:二十年前的读书人不同于今日,若学问通达,不论是科学等等,一切都贯通,如佛学与科学,以今日科学来讲佛学,不相妨碍,若还讲天圆地方,便是呆板。孔子云「吾道一以贯之」大小事都能贯通。人到社会,有分利、生利的差别,礼尚往来,彼此都必须有贡献,如吾在此喝一杯茶,是万人的功劳,吾须报万人的恩,这就是佛法的报众生恩。人到社会,货恶其弃于地也,不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所以在社会不能当分利者。有人不懂,只是志在温饱,这是小人。另一类为社会做点事,如范仲淹一天所作看是否与薪俸相等,否则心不安,这是君子,对得起大家。志在温饱就是没学问,社会的害虫,扫街也能不虚度此日,干工友也须尽力,做得比别人响亮,敦伦尽分。有人说生为享受,谁应该享受?为何单单你享受。吾来此讲书,求得心安,吾过世了也对得起台湾,儒佛都如此,这就是道。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并非叫你吃不饱,穿不安,而是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周公令他的儿子伯禽到封地,教训他一切人都必须见,周公说:我的父亲是文王,兄为武王,成王为我的侄子,上中下都是皇帝,你比起我来如何啊?我尚且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你必须这样学。这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有比吃饭居住还重要的事必须去办,而且还有比死更要紧的。
「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于事而慎于言」,慎言才会守信义。敏事,敏,速也。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孔子教他「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诸?」闻斯行之就是敏。唐代以前注审是迅,审,考虑,考虑考虑又要快。考虑慢是学问、经历都不够的原故。
「就有道而正焉,」
  如此还不行,「就有道而正焉」,就,到那个人的住处去求学。有道,什么事有什么事的道理,都必须找懂局的人,如问建筑师有关烹饪的事不行,问错人那要怨自己找错人。正,是为你定是非,定标准。
「可谓好学也已。」
  以上都办到了,「可谓好学也已」。你们求学必须如此,学而时习之,就有道而正焉,如有人请你去当教授,若有名无实,就是误人子弟。

【一?十五】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31)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贡问,贫穷人遇有钱人而谄媚,有钱人骄傲,若能无谄无骄,何如?子曰:可也。圣人教人,不到这个程度不如此教,因为子贡还能进步的原故。若是吾如此问,孔子不会如此说,孔子会说「你怕是办不到。」例如另一回,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孔子说,你办不到。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曰,不如贫而能乐道,如颜渊的安贫乐道,因为朝闻道,夕死可矣,未证道,死不得。富若再懂得礼貌,虽然是对肩挑负贩,也必须恭敬。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治骨曰切,治象曰磋,治玉曰琢,治石曰磨,好上加好,没有止境。例如以木头做桌子,已成形了,上头还须刨过,加漆,加花饰,要求好上加好。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赐也,这才可以教你作诗。若上学就必须念诗,学诗开窍快,会作诗便会作文,就知道人的心理,也知事情的兴衰存亡。告诉你以前有人如此办,你就可以预先知道未来。因为你能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个当比喻。

【一?十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33)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人情多半是知人容易,责备自己差。你有能力而人不知,你以为大忧患,这还算是小事。这一篇一开首便说:「人不知而不愠」,你有大学问人家不知,不必生气、发牢骚,不能行得出去也是天命,如姜太公渭水遇文王,为帝王师,开周家八百年天下,孔子周游列国,人不知用,但是为木铎,开后代的文化。
「患不知人也。」
  可要忧患的是不认识人,你自己的事,家庭的事都办不了。今人娶妻娶色,要男人的财产,都是不知人。开店用好店员就会发达,否则便完了。明崇祯自杀前说:「吾非亡国之君,惜所用为亡国之臣。」但是那些亡国之臣不是你举用的吗!学会做诗就能知人了。

学而篇提要
  吾有学而篇提要,为什么原故呢?恐怕你们听不清楚,因为只从一家之言,便没有其它说法,但是汉、宋都有长短。集释参考二百余家中采若干家,自汉魏到清代都有,程树德先生有按语,所采取的也很多,所以吾都看,有采取的办法,采数家的长处,若还有不妥当的,吾若不解就阙疑,若可解吾便补充。吾学佛采佛学中的方法,但仍就儒学而说之,讲什么说什么。
  第一篇吾已经说完了,恐怕你们仍不懂,所以作提要。这篇中争论很大,吾以提要来说明,古来争论都是断章取义而起争论,每一章都有他的格局,依文法说就可以了。

学而章三段为知行总说
  第一段受业始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是求学者接受教育。习是温习所学的事业。悦是学习成功以后,心中得的愉快。
  学习的甚么事业?这里指的是中华圣贤文化。大体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这些事。也是人人离不开的事,必须学纔会办。怎么个学法?说来很不简单,在开始必先有个印象,使心专一。只可将孔子走的路线举出来,作个标准。人类都有无声无臭的天性,纯真纯洁,却是一切理想思路的主体。只要不失纯真面目,就叫做「道」。礼记中庸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是道字的正解。其中有自然知觉,称曰良知,就是性「德」。又有自然能力,称曰良能,就是性的「仁」善。这三种事是内在的本体。
  本体具备,自然发起作用。「艺」术百工,一切事物,有形无形,都是以他为原动力。艺术这一句,凡儒家的六艺四教,典章文物等,都包括其中。不过因时增减而已。这是外在的大用。
  孔子的学行准则,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中华历代圣贤文化,经孔子一番整理,才有系统,所以称曰集大成。孔子自己学行准则,就是中华文化的中心。以上说的本体,必须深研,说的大用,必须精学,纔能发扬日新,能够真得。这一段「学」字,虽然为读书士人说的,但是各界各业都可以采用。所学有了真得,纔能愉快。这却不分彼此,一样的心理。
  第二段 名显道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有成就,名已远扬。倘有志同道合的,远来求学,或来访问,就能把自己所得,广益人群社会,岂不是很欢乐的事。
  第三段 时机不合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假若时机不合,不逢知音,空怀大才,无处去用;既是学有所得,自然知命,不可牢骚不平,自伤中和。应该养气持志,不怨不尤,完成宏量君子,天爵更为尊贵。

其为章二段孝悌为修齐治平基础
  第一段 孝悌为行仁开源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前章举的六艺。第一件就是礼。礼记的第一句话是「毋不敬」,这是礼的总纲。除了禽兽,凡是人类都有礼敬,不过精粗的分别而已。人有礼敬必吉,家有礼敬能昌,国有礼敬自强,若无礼敬必乱。所以政府要先端正礼俗,继续又提倡「庄敬自强」,在世界恶劣环境中,我们反而日渐繁荣,更得国际多助。可知礼敬的重要。
  礼记说:「毋不敬」,但也有先后轻重的区别。至亲者、位尊者、有德者,自然居先。父母亲又是尊贵中的尊贵,更要先之又先,必须孝敬。兄长同胞,又先我生,必得尽到悌道。这是天经地义丝毫不许懈怠。然后推及一切都要加礼敬。凡侵犯侮慢等事,一概不能作。尊敬父母兄长称作「孝弟」。礼敬一切称为行「仁」。这是修身至平天下一贯的路线,从始至终,有先有后。
  人知礼敬,纔行孝悌,人都有父母,彼此一礼,自然礼敬一切,普遍行仁。既然行孝悌,便是知礼敬的道理,那有侵犯长上的事,所以无礼不敬的动作,孝悌的人是深以为耻的,所以少有这样事了。再者凡是不守家庭规矩,破坏社会秩序,违犯国家法律,都不是礼敬行仁,称为作乱。因为这些事都有层级主管,深耻侵犯长上的人,再去为非作乱,是不可能的,这是治安的根本办法。
  第二段 行仁为达道之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上一段孝悌定乱,事虽易知,理却深密难明,因为这是圣贤的大道。所以有两段解释,举出内在的本体,人用孝悌去求,自然能够容易进入,否则多言悟少。
  办事彻底,必须通理达道,若一知半解,不能成什么大事。这里忽然提出「务本」来,就是事情应该追求根本,只要立住根本,大道自然会发生,要来说他还得绕个弯子,必须先说出孝悌的根本,更说明孝悌是仁的根本。要知行仁,便是修道的路程,道已在近前,既明且达,事就一贯成功了。所以孔子志道依仁。在礼记中庸篇有解释|「修道以仁。」
  每篇讲完后,做个「提要」,对于难解的,才做提要。做了提要之后,吾又有新发现,那些注解互相争论,是撇开全文,只讲其中的一句半句,所以不可如此。

有子曰其为人也章
  「有子曰其为至未之有也。是一段。君子务本四句,乃引孔子之言。」
  有子曰:其为……至未之有也。古来的疑难,首句以「为人」末句「为仁」。上段为有子的话,下段引孔子的话。所以不同。孔子曾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所以有关。
  「子曰:弟子入则孝至而亲仁。是一段。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张南轩曰:『言当以是数者为本,以其余力学文也。』其义可从。」
  子曰:弟子入则孝至则以学文。分两段,上段说事实,下段有难,若待上面的行有余力,才学文,那一辈子也行不了,文就不必学了。张南轩「言当以是数者为本,以其余力学文也」不行孝弟等事时,就是不做其它事了。行孝弟时,都有余力,不是整日离不开父母,也不食不饮。譬如当公教人员上班时,公文批完了,余力还多。上头这数条以外,都有余闲。而且孝弟等「行」,学文是「学」求学。到老来,家有父母则「入则孝」,出到社会上,只要有人,则「出则弟」。有人兼日求学,学到老。学也是为了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子夏曰贤贤易色章
  「子夏曰贤贤易色至有信。是一段。陈祖范经咫、以及论语述何、刘氏正义等,皆云此四皆明人伦。刘申受谓贤贤是关雎之义。可从。虽曰两句,四书辨疑、谓是子夏假设之言。刘正叟谓其人既能此等之事,而自言未学。皆可从。」
  子夏:贤贤易色章。也分二段,下段发议论,上段说事实。有两个难处,首句「贤贤易色」,好贤不好美色,无头无脑。又「虽曰未学」不是子夏说的。上一段的宗旨在于「此四皆明人伦」在家夫妇、父母、兄弟,在外君臣、朋友。五伦中,经文只说明四伦,其实也包括五伦了。刘申受谓:「贤贤是关雎之义」,关雎是文王未结婚时,为将来的治国齐家,思想找一后妃。古来国家乱,都是先内乱,例如褒姒,妹喜,乃至武则天,杨贵妃等。文王思想找贤妻后妃,因为夫妇是家庭根本。如此解说,这一章的章法就具足了。
  接下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上句是能行这等事者说的,下句「吾必谓之学矣」才是子夏说的。四书辨疑说:「子夏伪设之言」。刘正叟云:「其人既能此等之事,而自言未学」,这些说法都可以接受。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章
  「子曰君子不重至主忠信。是一段。上二句是病,下一句是治。次段是环境防范。上句防染,下句自省去非。凡能去非,皆可曰如己者。」
  君子不重则不威章。这必须作一章书解释,不可分开句句解释。可以分二段,子曰至主忠信,为上段,后二句为下段。求学的君子,既然求学,重要在学问道德,这二者的有无,完全是诚于中形于外,都可以看出来。为什么呢?主忠信的人稳重,沉得住气,不稳重就不威仪,那他所学的,断定是不坚固,漂漂浮浮。那要怎么办呢?「主忠信」孔子的主张,全在忠信二字。忠是诚。这是服药。只要有忠信这二字,就必能稳重。但是只有这仍不行,「无友不如己者」以下是环境防范,不如己者的恶环境,不与他来往,就要挡住。为什么来恶环境?万法都是自招,所以下一句是「自省去非」,「过则勿惮改」。能如此,那任何人都可以结交,孔子是有教无类。凡是能够去「非者」,都可以说「如己者」。能改过的人,都与我一样,或许比我好。从前子路为太保,段干木为强盗,晋朝的周处,后来都为贤人。能改过,善莫大焉。
  这一章一气读下,念他五十遍,就可以讲了。

子曰父在观其志章
「父在观其章,(按)旨有论孝观人两说,余可论孝。观志观行,有争,余从观子之说。其父之道,只言善与常者,不及其恶。经有继志与几谏之训,知孝者决不顺恶继恶。但善与常者,亦自万殊,如父子大小不同,无妨三年后变通。」
  父在观其章。有人问难:父有善行,可以不改了,父的恶行,要改吗?这一章章旨有论孝与观人两种说法,依本文来看,决不是观人的说法,所以吾认为单论孝就可以了。
  观志观行,也有争论,有观父与观子两种说法,吾从观子的说法。「其」指子。「父之道」,只说父的善与一般常行(平常而不善不恶的行为),不必论到父的恶行。经典有云:「善继父之志」、「事父母,几谏」可知孝顺决不是顺恶继恶。就善行与家常不善不恶的事,这二桩也有千万种不同。例如父亲喜好饮冻顶,儿子也喜好喝茶,若是喜好铁观音,难道就是不孝了吗?善行也有若干种,或者喜好放生,或者喜好音乐。这些善事或家常事,何妨三年后、服丧以后才改换?
  父在时,观其子的志向与父相同与否,这当中没有恶事。父放鸟,子放鱼,父在时,父作主,那就放鸟,虽所好不同,也顺从父亲,也用不着劝谏。父殁以后,观儿子的行为,是放鸟或是放鱼,若还放鸟,那是善继父之志。因为服丧期间,志在孝。从前服三年丧时,不吃鱼肉,不行乐,要斋戒。斋中必有戒,心中时时刻刻想着父母如在眼前;三年后,慎终追远,祭祀时「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就像父在眼前,这是观想。在外祭神也是如此。佛家说这能感应,儒家说,如此祭祀,神才能来格。万法唯心,凡事诚则灵。
  所以三年以内,终日思想父办的事情,父亲既然喜欢放鸟,若是自己喜好放鱼而放鱼,那就是将想父亲的心拆散了。又例如:父亲吃月饼、棕子等平常的事,或者不善不恶的风俗,等待三年丧期结束后,改变就可以了。
  父丧三年后,子夏还不肯为乐,但是孔子为他解释说,如此礼必坏,乐必崩。虽然子夏也弹琴,但是八音中,奏的不成音,必有余哀。当时的人心厚道,所以灾难少。

为政第二
  注解必须参考,若只读会笺不可以。会笺虽然不骂人,却偏宋儒。宋儒不是没有好东西,但是毛病太大。一者改经文,二者注解不依从说文、尔雅。宋朝以前,已经有十三经,都是依说文等注解,比较难懂。宋儒所说,虽然容易讲容易懂,却不是论语一经原本的事,这样如何可以?所以要真正研究论语这一门学问,那问题太多了。你们在听讲之前,先看注解,然后对照听讲的,就能知道很不容易,不讲,不觉得他的难,一讲才知道论语的难。
  这一篇为政篇,不是专讲为政,只是归类而已。其余各篇也是如此,一章就是一条事情。

【二?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43)
「子曰: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为政,指领袖而言,现代人说民主,我们都是民,能做主吗?虽有民意代表,能代表吗?当选后所做能与竞选时的政见相同吗?不是只有这个地方,全球都是如此。美国总统选举,前一日冻死多少人,这是什么征兆?领袖的政治以德为原则,德政与暴政相反,处处为百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利国富民,如此办政治就好。如何好呢?
「譬如北辰,」
  「譬如北辰」,北辰,指天体。北,北方,北边的天空。辰,我们平日说大星叫星,小星叫辰,这有各种说法。有人说,北辰是北极星;有人说北斗七星,柄转其余四星不动,北辰指这四星;有人说北辰指紫微星,吾不认识这个星。廿八宿星,四方各七个星,一个星一个名,吾没有学天文学,今人说天文台,其实周朝就已经有观星了,例如说「夜观天象」等等。要懂得分野的星也必得所认的星不错才行。有人说北辰不是指星,而是北方的「空(控)天」(如空地)。诸说纷纭,必得是专学天文,如张衡等才知道,但天文学家各种说法也有不同,吾只说是比喻的意思,因为吾不是教天文,你们也不是来学天文。孔子则没有一事而不知,孔子知道,但是注解者不知。自古以来某种学问要精,必得尽其一生的心力。从前注疏的人不是专门研究天文,吾也不知,但是大都主「北方空天」。今人说八大行星,不说八大星,因为都在动的原故。太阳为恒星,今人有主张太阳也在动而不是恒星。可以就说是没有星星的空天。吾也不是主张这种说法,只是可以免得争执而已。北方天空不动,其余的星都动,领袖如北辰,而诸侯等都绕着他动,因为他有德的原故,大家替他工作。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居,安住不动,他在那个地处不动。共,拱也,如围绕而拱抱着他。
  当国家领袖固然是领袖,大小机关,商业、家庭也都有领袖,临时举代表也是领袖。他所属的部属出了事,都是你的罪过。如带人去旅行,必须其它人都吃了,你才可以食,带兵必须与军士同甘共苦。
  有人说:「无为即为政以德」,但是领袖无德,虽然无为,国家仍是乱。有人说,所用的人好,你便可无为,但是纣王大臣如比干、文王等都是圣贤,为什么会亡国?所以必须本身自体好,坏人用好人,好人也行得通,好人用坏人,坏人也能渐渐改好。若是自身主体不好,人们必定离去。

【二?二】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44)
  这一部经有归类,如何为政,第二章也是讨论政治。这一章说的诗,不是今日的新诗,也不是今日诗社的诗,不是仅有风花雪月而已。政治是替百姓办事,必须知道百姓的景况,民之所好好之,所以首先必须知道。例如知县、知府,他的能力能知道一县,才能为一县之主而为知县,才能为一县的人办事。人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等情感可以唱出歌来。从前的诗歌是百姓喜怒哀乐的情趣,从前有采诗官,采诗而知百姓心理,时间久了而成为风气,而且可以配上乐。祭祀用乐,歌功颂德,阐述祖先开国之德。所以立国首先要制礼作乐,赞颂他的祖先之德,例如祭孔歌「大哉孔子」。诗在各国互相流通,人们都知道,办政治者可以引用,便知道百姓的意思,两国办外交时,以诗为证,便以可出分胜负,所谓「听诗知国政,观易见天心」。吴季札观乐,连诗也要闻。
「子曰:诗三百,」
  「诗三百」,诗原有千余首,今日有三百零五篇,风雅颂的内容包含很广,什么都有,有男女等。诗都是在说各地民情,可以知道一国的兴衰存亡。
「一言以蔽之,」
  「一言以蔽之」,「蔽」有很多种说法,或说是盖,或说是蔽塞,很难讲,只采其中一种「概括」意,概括的意思。一句话就全包概括。会笺说,如今所称「总而言之」。
「曰:思无邪。」
  「曰『思无邪』」,「思无邪」是鲁颂駉篇的诗,这是鲁僖公使人牧马,牧马有方,在荒郊放牧,不践民田,不伤害人民的庄稼,百姓歌颂功德。比如曹操割发代斩首的典故,便可以知道这首诗的意思。鲁颂駉篇末句说「思无邪」,音为「思无『徐』」,邪即徐,徐,缓的意思。唐以前「思」不是指思想,而是语辞,如中庸「神之格思」的思,「思无邪」的思是引起的语辞。诗中虽有男女、战争的事情,都没有不正的。若思当「思想」解释,则「邪」不能当「邪恶」解。
  你们可以查集释、诗经,思无邪是「思想诚心诚意,没有一点虚假」。诗三百都是作诗者的真性流露,不是假装,全是人间真情。(依此解释,邪音徐)。
  政治与诗有什么关系?有人说某人办此事,「可歌可泣」,歌泣都是本性内的事,真性的流露,如礼记:「歌于斯,哭于斯。」歌与哭,都是人的性情流露。李太白〈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琬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是一首诗可歌可泣,不在酒上,好在下二句,说主人不是普通的主人,凡是做主人,能待客如此,那我李白何处是家乡,你就是我的家乡。主人听了,真是可泣可歌。

【二?三】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46)
  这一章分二段,一反一正。
「子曰:道之以政,」
  道同导,政治是治理百姓,若以政治治理百姓,订出章程来领导,能听从便罢了,不听应当如何?须令他看齐,都须听从,若不看齐如何?如今日太保自是太保,警察自是警察,仍我行我素,怎么辨?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齐之以刑」,以刑法治他。从前的刑法重,今日的刑法轻,与古人不同。从前刑法严,百姓怕受刑法,政治他不怕,还能和平,如秦始皇令人民干什么便干什么。百姓可先受刑罚,但不是心理服,百姓不知服从政治为义务,受刑罚是羞耻,人若没有羞耻,刑法松懈便会再犯。其实若有警察来取缔,就是我们的羞耻,因为不守国家规则,才来取缔。礼与羞耻大有关系,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无耻则国覆,人民便不能治理,家不知耻家不能兴,无耻之国,可断定未来的命运。以上是貌恭而心不服。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之以德」,导之以仁义礼智。不听也使他看齐,用礼貌来整齐,名誉也是礼貌,知羞耻。眼前遭白眼,后头遭指头,如此便活不下去,这种罚就太重了,所以须「以礼齐之」,没有礼貌,是太可耻的事。今日的学生,不懂礼貌,这是谁之过?「教不严,师之过也」,教成无礼无耻,那罪过大了。
  说文,格,至也,来也。有耻且格,羞耻之心渐渐来,已有礼,有礼便有道德。
  又注,格,正也,纠正、端正。一纠正就端正。

【二?四】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47)
  这是孔子自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以前原来是六周岁上小学,十五上大学,更早以前是廿岁才上大学,所以有争执。神童如唐初四杰王杨卢骆,又如何说呢?事情没有呆板的。孔子不到十五岁就上学了,十五岁就专心致志于学问上,心无旁骛。孔子年少幼时,以俎豆为游戏,可知孔子早上学了。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立,学有根柢,立住不摇动,如佛学的五根五力。你们有有三十岁的,扎住什么根啊?
「四十而不惑,」
  「四十而不惑」,四十不疑惑。有人说,立而后不惑,应该是不惑才能立?如孔子另一章说:「可与共学,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权者可以变化通融,权便是不惑,来了好事还可以办,若来了坏事敷衍可以,这便是行权,如孔子观察阳货不在时而回拜。立,仅仅是可以办就可以办,不可办就不可以办;不惑的权,则是无可无不可。
「五十而知命,」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天的命令,进退都是由天的使然命令,不是由自己。这点一般人信,读书人不信,天是什么东西?宋儒说,自然的道理,孔子说的天不是如此,王孙贾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若天是自然的道理,如何祷告?宋儒口里逞强不信鬼神,说是阴阳二气的良能。「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诗书易讲天命的地处很多,我们闻天命,「乐天知命」,这是闻而不知,佛家讲天就太多了,多数人也是闻而不知。佛说圣言量,信这个人所讲的可靠,儒家也说:「群言扰乱,折中于夫子」,俗话说:「万般皆有命,半点不由人」。左传历史记载观天象,就知道将要换朝代了,天象的星辰变化就是人事的异动,心变,星也随着变,周敦颐、邵康节就是讲究这一套。孔子读易,周易全讲天道。
「六十而耳顺,」
  「六十而耳顺」,有人说,「耳」原作「而」,以为是韩愈改的,其实不是他改的,韩愈笔解这本书不可靠。天地间的事情很复杂,话听懂,本义却不懂,如一般人不懂诗。从前是亡诗旨,今日是亡诗文、诗法。孔子到六十岁,不论听到什么,好事、坏事,微义都听得明白。佛家的戒,有杀盗淫的方法,没有根柢的人,一看便学坏了。耳顺则是一听用意就都明白了。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从,有人说是「纵也」,并不是如此,而是「顺从也」,顺从你的心。圣人必须慎独,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孔子心起念头,随顺这个念头而办,因为心念所起的没有不好的,都不违规矩。这一章书,在于令人求学不可错过年龄,过了年龄就来不及。但是也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老来求学如秉烛夜游,也有好处,可以不堕入坑洞、坠到涧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求学应当抢着学,过了年龄就不可以了。学很重要,岳武穆「满江红」说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就是这个意思,要大家好好干。
  清儒将这章经文分三段,如同佛学。「四十不惑」以前,是求学的因,求学的阶段。「五十而知天命」是开悟,「耳顺、从心所欲」是证。顾宪成四书讲义:「曰志、曰立、曰不惑,修境也;曰知天命,悟境也。曰耳顺、曰从心,证境也。」

【二?五】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任何学问没有学前都以为容易,或许以为学过了,但是学问原本是四面八方的,只学一方面也不能自圆其说,呆板,所以必须圆观。最大的学问为儒、佛,孔子是世间圣人,佛是出世间圣人,这很难学。我们只学语言文字,本应学其中的义理,但是我们知的少,若知的多就成就不退了。如果还会退转便是还没有入到里头,未得其味,所以必须做得圆满。
  吾教论语的目标,不是仅仅教你学了能自己实行,也须要你们将来再去教人。儒学你们所学尚浅,吾若只选择一种而说,其余的你们就不懂了,所以必须变化方式解说。
「孟懿子问孝,」
  孟懿子,鲁君有三大支,孟仲季三家,与鲁君原是一家人。公私必须分明,国政本应由鲁君作主,若政出多门则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31:15 | 只看該作者
一人作主尚且乱,有朝令夕改的事情,所以办事必须分科负责。鲁君不能做主,由三家掌权,其实古今同一道理,如今也是如此。鲁君祭祀以君礼,三家也以君礼,他们以为自己也是周公的后代。当初武王驾崩,成王立位,周公摄政,有流言说周公想篡位,管叔、蔡叔造反,平定后,成王为报答周公的恩德,封于鲁,周公未去封地,派他的儿子去。周公死后,成王以天子礼祭祀,而且永远以天子礼祭周公。这是错误,这不是吾的臆测,而是孔子说的话。鲁为诸侯,如何能以天子礼祭太庙?三家祭祖也用天子礼,不象话。
  开国第一代都吃苦,创立天下,第二代多为大少爷,不知创业之苦,三家也是如此,所以鲁家政治办不动。孟懿子的父亲孟僖子,孟懿子为孟家的长子,孟僖子临死觉悟,自己不懂礼,要孟懿子跟孔子学礼。
  孟懿子、孺悲,在后来的弟子传都没有被列入,原因后来再说。
  孟懿子问孝,孔子弟子问孝、问仁的不只一人,孔子因病与药,答复也不一样。孔子答「无违」。你读孔子书、佛经,只要依所知道的说,不懂的存疑。「无违」父母的教训不可违背,父亲让你来学礼,如此便是无违。宋儒注的意义很多,孟懿子尚且不知,宋儒如何知?多是造谣言。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御」,樊迟为老师赶车。「子告之曰」,樊迟没有问,孔子主动告诉樊迟说:「孟孙问孝于我」,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文以载道,得鱼忘荃,得意忘言,「我对曰无违」,我对他说「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樊迟曰:何谓也」,我不懂是什么意思?孔子不直接与孟懿子说,而为樊迟说,有用意的。
  「子曰,生事之以礼」,父母活着,事奉父母别错了礼节。从前什么身分,着什么衣冠,饮食几盘几碗也有定数,自己减少可以,若多加则不可,都有一定。今日武胜于文,今日的军队反而服装整齐。住屋几间、颜色、瓦门等也有一定。今日是乱,以为是平等,其实是另一种不平等。生,事父母衣食住行都有一定的礼节,葬时棺的长短厚薄都有一定,祭也都有一定的礼节,必须依礼。有注解说,他的母亲还健在,因为三家处处不尽礼。
  如今国家没有订定礼节,因为来台湾三十余年,是巡狩之时,必须收复大陆,再制礼。今无礼,礼从俗,丧事在台湾还保存古礼,但也不及从前了,丧事若不如古礼,要如何对父表示哀伤的情感呢?所以此时不能到酒馆,或去不好地方。「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首先必须对父母厚,而后对兄弟、朋友能厚,这种风俗很要紧。婚礼并不是胡闹,原本是喜事,新娘如何能穿白衣呢?公婆死后,媳妇不许擦胭脂。

【二?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54)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武伯」是懿子的儿子,孟家三代:僖子,懿子,武伯。
  会笺说:「武伯盖多病而不谨身之人。」这是没有根据的话,犯了宋儒的毛病。讲演可以,注书不可以。注疏是注经,必须有根据。
  「其」指父母忧子女,是代表词。若代表父母自己,很难讲通。孟武伯是大少爷,是想当然尔。他问孝,孔子以孝答复。一种人犯一种人的毛病,要说出来叫他改可。
  有一说,指子女忧父母。可忧愁的地方很多,不合礼就要忧,父母犯过要几谏,父母不听也当忧愁。吾采用的注解很多。重要是文理不可离开汉儒,马融、郑玄尽是依着尔雅、说文,都有根据。若所说的是微言大义,揣测圣人的心意,不离谱的还可以采取,若是离谱的就不可信。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只有一句而已,重要的字在那里?「唯其疾」是也。「疾」的意义,包涵很多。子女所衣、所食等等,凡是在子女身上的,父母都以为不满意,像文王视民如伤,没当过父母的不知道。不教父母忧愁,这便是孝。父母有什么忧愁?父母独独忧愁你长病,因为人要不生病,谁办得到?除了长病无法避免,让父母忧愁之外,其余一切事不让父母忧愁。太保不懂这个道理,所做不好的事,父母必定耽心。多说便是赘语。
  不论父母在不在,无处不是行孝的地方,父母与你的关系很大,也与国家有关系。
  这一章再与学而篇第二章对照看,就可以知道。

【二?七】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55)
  音声与意义有大关系。吾讲华严讲到佛的六十四种梵音,很有感触。吾以为从前是大作文章,那是错了。吾从前七、八岁便学诗,诗为文章之祖,不学诗无以言。诗之吟诵,我们不能。佛家的梵音,听闻后能让人落泪,虽然不知其中意义,但一听梵音的高低,就能感动人。
  诗有诗眼,文章也有。这章经文的诗眼在「能」字上。意义可以省略,何必这么多争吵?
  讲义:
  犬马之喻:
  喻子(唐前皇疏)
  喻父母(朱采)
  喻父子并(包咸)
  喻父母所畜者(礼内则)
  喻大夫有疾称(公羊传)
  此章两个「能」字很重要。
  「喻父母所畜者」(礼内则),「爱屋及乌」,「打狗尚须看主人」。
  「喻大夫有疾称」(公羊传),一般人耕读传家,耕连带必须采薪,所以人子生病了称「采薪之忧」。伐冰之家、畜马乘,不问鸡豚,否则是国家待官员太薄了,若一般人做官就称「犬马之忧」,所以为人办事叫做尽犬马之劳的原故。
  朱子采「喻父母」,这个说法太不恭敬,不恭敬得像待父母如犬马,话太粗野。唐以前皇侃疏采「喻子」,吾采取皇疏。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子游问孝,孔子答复,现今行孝的人,不是指不行孝的人。能行孝的人说,指为人子者说,我能孝养我的父母。以上是说现在行孝的人,以为能养就是行孝了。以下为议论,佛家说体相用,宋儒却斥为异端。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你能养父母,犬马也能养他的主人。犬有义,看屋照顾主人,马拉车,犬马的主人死了,也有人以马殉葬的,说到犬马上,它也是「皆」能养主人。
「不敬,何以别乎!」
  人能养父母,犬马也能养主人,但是犬马不懂得敬。礼记云,唯有人能学礼,「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鹦鹉、猩猩能言,不离飞禽走兽,禽兽与人不同,在于牠们不懂得「敬」,没有礼节。若不学敬,不懂礼,则与犬马有什么分别?
  出家人接受供养,若没有财物,只要敬礼也是供养,这是敬养。所以必须具有为对方种福田的资格。

【二?八】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57)
  中国的学问,隔行如隔山,一知半解没有用。从前吾上法律学堂,考时出考试程度的题目,学生最低程度为秀才,高等小学堂毕业就是秀才,人们讥笑是洋秀才,轻视他。一班有七、八十人,半年上下来,戏称「天书」,没有一个人能学起来。当时的教师都是司法界的高等职员,那时候的职员当地本省人要回避,讲话的口音听不懂,法理的发挥很难明白,到了考试时,限定范围出题目,往往还是牛唇不对马嘴,受教一年之后,开一个假法庭,方才似乎明白一点。经过这一套,看卷约略明白,吾是吃过大苦头。
  你们所学的论语,也是一偏之见,只知朱子注解,其实清朝初年的阮芸台、纪文达公(晓岚)就提倡汉学了,在阅微草堂笔记就有骂朱子,十三经注疏更是一字不提,所以才有后人的研究汉学。
  昔日吾讲论语只让你们实行,今日则不同,为你们选择正义、会笺,会笺没有党派,但是稍偏于宋儒注解,至于汉儒的优点、宋儒的劣处都没有采取,但是他不骂人。你们如同是法官要判案,但是没有判断的学问,所以再要你们看集释。集释也有长有短,但是曾经吃过大苦,二百余注都看过了。吾只看廿种,而且没有全记,一种吾也没有全记。吾无学问,所学得杂乱,但是吾有学佛的原故。把梵文佛经翻译成汉文的佛经,都是高僧,精通儒学,而高僧教人也不允许人看注子。因为佛家以心为主,愚人信佛不信心,智人信心不信佛,一般儒者不说心为主,孔子就不如此。天下的事情,不容易,若只看注子,却没有自己,那如何可以?
  佛家志在证道,证了道自然懂文学。讲经不了生死,引导别人得利益,讲经是牺牲自己。阿难多闻第一,佛涅盘时,还没有证果,就像儒家只能读书,会作文章便可以了,但是孔子不如此。若说孔子证道,有人会以为异端,学儒懂道、证道的人,没有几个。他们也不知道孔子证的什么道。若有证道的人,都是学佛以后,证了佛家的道,一般儒家证道者少,所以能证道的也都是外儒而内佛。
  论语这本书说人天二道,除了集释,其它的注解家不敢注,纵使注解也不对。孔子懂人天道,子贡云:「夫子之文章(文化)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言外之意,就是孔子懂,今日要让你们懂得人道。
  帮助吾的学问,一是诗学,一字三年安不上,字字珠玉,懂字、文、方法、音韵,诗是文学之祖。再则是学佛,佛经有科判,八十华严,一体到底。再者是法律的严苛,也有帮助吾。这三种学问帮助吾,所以讲论语有所不同,就集释之中,采取之后才说,吾吃的苦也很大。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实行孝的方法,要「色难」,色,脸上的颜色,今日叫动态。对父母,首先必须能养,这是普通情形,养不仅是养身,还要养心,让父母终日高兴,孝以顺为贵,到此是一段,下文是另一段比喻。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馔宜作「馂」,馂,都食尽了,没有剩余,可见所准备的饮食很合父母的心意,如曾子养他父母。
  为何说「弟子、先生」?这一章是问孝,说到「弟子、父母」,这是比喻举例子。生我者父母,与我慧命者老师,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和我没有血统,但是对老师的情形,道理和孝事父母相同,只是事情有变化,例如为老师心丧,为什么不服五服?因为老师是在九族以外,既然与孝事父母道理相同,所以孔子举例。
「曾是以为孝乎?」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对父母也要服劳务,有酒食也馔而有余,但是这是对先生恭敬,这样还可以,对父母就要加上「色难」。
  乌鸦会反哺,都能养他们的父母,唯独鹗鸟不养父母,但是动物后来都会离开父母。人因为知礼,所以不会离开父母,即使作官,也要游必有方,人离而心不离,过年要返乡团聚,每逢佳节倍思亲,像狐死必正首丘,天性如此,不忘根本。所以中国人死于外地,骨灰必定要返回家乡,这是民族精神,不必宣传。礼记说,姜太公虽然封于山东,三代却都埋于陕西,就是全为公,人有公有私,姜尚是公而忘私。
  汉儒依尔雅、说文而注解,不错,只解释其中的文字,没有解释书中的道理。不是《说文》就可以遵循,而是因为《说文》聚集了古代六书而作成的。

【二?九】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60)
  吾的讲法将改,不再解释疑义,择要说而已,所取的注解比较稳当可靠的,至于笔墨官司,你们自己去看集释。吾每章都有结束语,旁听同学采取吾的结束语去实行,就可以了。
  这一段的句法有不同的句读,应该是「吾与回言」一读。
  这段的意思是同门都知颜回好,但是不知所以然。学到「如愚」,愚,愚痴如愚就不是真愚,所谓「大智若愚」、「大奸似忠」。
「子曰:吾与回言,」
  「吾与回言」,孔子对其他弟子说,吾与颜回谈话。
「终日不违如愚,」
  「终日」,这一天。事情如果是偶然那不行,只谈二、三分钟的话也不行,孔子是与颜回谈一天。读圣人书,学圣人事,孔子如太阳,我们像香头,学孔子也不够资格,还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十哲也还不懂,我们能吗?所以懂得这一点,可以减少贡高我慢。
  「不违」,有疑问才会提问题,提问就是违。无违,是不生阻隔。这样讲就可以了,至于为什么不违,下文自有解释,不必多事。颜回听完呆头呆脑,没有答没有发问,有如愚痴人。这是孔子对颜回的同学说,颜回当时不在场。音声和意义有关系,声音高下,意思便有不同,如今文化虽然凌夷衰败,但是否极泰来,到了冬至交九,冬至阳生春又来。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退而省其私」,孔子与颜渊两人谈完话,退下去后,「而」转折词,隔一段时间。「私」,不是和孔子谈,而是颜回与同学谈的时候,老师与朋友都很重要。孔子暗地省察颜回与其它同学谈的道理。我和他说时,他只是一言不发,私下与同学谈,「也足以发」,能发挥我所说的话。哦!「回也不愚」。
  这一段书的意思,不是孔子赞叹自己的学生,也不是对后人夸奖,而是对其他同学夸奖。因为同学中程度不齐,或许有人对颜回不了解,以为颜回如愚,所以孔子赞叹他。
  你们必须学稳重,学佛学儒,甚至学一切学问必先静下心,吾幼时读书,三两行书坐一天,这是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用功方法,仍须要入定,定后才能静、才能安、才能思虑,才能思想得到。颜回少说话,易经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有些人见面说了,送到门外还谈,断定他所学无成,君子不重则不威,求道者东看西看,不稳重,没有希望,断不会有成就。

【二?十】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61)
  先前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必须知天命,学有成就而人不知我,于我有什么害处?知我,我也学成;不知,我也要学成。要真通达,必得专精其一,通一经则通全经。学问真有成就,则无人理你。一知半解,门门不通时,反而人都懂得你。学问真有成就,便无人理会。想要真通达,必得专精一经,通一经就通全经。例如会了弥陀经必通三藏,圆融无碍,华严是大弥陀,弥陀是小华严。
  「患不知人也」,不知人才是大麻烦,寸步难行。与一人交往,不知尚且不行,家庭也是如此,夫妇不了解,必定是整天吵嘴。一个商店领导三人,若不知人,也领导不了。既使你待人厚,是你自己好,但是用了坏人就糟,佛也有感化不了的众生,所以必得「慎其初」。从前介绍人要「品学兼优,老成谙练」,若没有「品」字,那是故意支支吾吾,介绍者可以不负责任,交友也是如此。看人有方法。
「子曰:视其所以,」
  「视其所以」,平素看「其所以」,看不重要平常的事情,看近处的事,好坏都不足为凭,只是一方面而已。
「观其所由,」
  再「观其所由」,遇到非常的事情,或看远处的事情。观之中、视之中都有察的意思,不是漫不经心,佛经就有「妙观察智」,观要加上察。吾讲论语引佛经比喻,采取佛家的方法,为了帮助你们明白而已。遇到特别事情看他为什么如此办?根据什么如此办,如曹操想篡汉时,司马懿还劝,为什么后来自己也篡位了?这不容易知道。
「察其所安,」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都要「察其所安」,一动就观察他的用心,做完事再观察他的心情:干好事,若觉得不满意,或是感觉很得意。干坏事后,观察他的心是忧还是喜。经过这三个步骤就够了。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重复说,是绝对如此,加重语气。除了是大奸若愚、大智若愚的人,其它人都藏不住,不是偶然藏不住,而是绝对藏不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可因人有一、二事不好就摒弃,这样会失去很多人。举事实容易懂,却会伤道德。例如美国卡特落选后,还说早就想不干了,这是无耻到极处的人。一杜鲁门,二尼克松,三卡特,这是美国的「三竖」。

【二?十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64)
「子曰:温故而知新,」
  温,温习的意思。所有学过的都叫故,没有学过的都叫新。学过不温习,久了就忘;若是未学过的不学,那学问就止于此了。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不死就要天天都必须上学。
  另一种解释:今人讲新发明,肚子没有学问,发明什么?孟子离娄篇说:「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左右都是源头,源源不断,所以温习旧的,才能发生新的,这是教我们求学必须如此。
「可以为师矣。」
  「可以为师矣」,能温故知新,有新发现,只是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须举一反三,才可以为师。曾子三省:「传不习乎!」就是温故。当教授教学生前先给自己先上课,为什么说这个呢?因为儒道必须代代相传,孔子在时,子贡等也有学生,所以将来必当人师,必须如此才不会误人,孔子的用意很深。
  另种一解释也可采取:能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就是你的老师,孟子说:「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你们当老师必须先预备,然后再去上课,半年后同一段讲就不同,又可以生出新意。
  吾希望你们学会,出去再讲,造福桑梓。吾老了,希望有后人,今日台湾只须要有二、三位通儒,台湾的风气必变。你们弘法,浅讲不要紧,若邪讲就是误人,近恶知识就是跳火坑。你们求往生,也必须先有公据。

【二?十二】
子曰:君子不器。(64)
「子曰:君子不器。」
  君子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在位者,如今日的称某公。一是指有德有学者,因为求学第一,学问之中以求道德为第一。所以必须求学求道德学问才算是君子,才能为社会谋求幸福,这一章指求学的人。
  器,器具,一种器具有一种作用。扇子扇风,毛巾擦脸,一器有一用。你们不必提「一体万用」来质疑,这里指一器一用。
  君子不器,大小事都能干,大事由小事而成,干小事也必须尽责任。有了学问,凡是利益大家的都可以干。既然要做,就应当尽心尽力做好,不必问薪水。
  吾学佛,为什么讲论语?

【二.十三】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65)
「子贡问君子,」
  「子贡问君子」,子贡问的心意是什么?孔子必定了解,不必你担心,也不必你来代答。
「子曰:先行,」
  孔子答「先行」,孔子圣之时者,春秋那时候必定有「言而行」的人,也有「言而不行」的人,所以答应人的事要先去做。
「其言而后从之。」
  「其言而后从之」,行了之后再说。所说与所办的相同,办十分说五、六分,说多便是矜夸自己。
  这一点你们可以学,好事先办,办后再说,不必说也行,因为事实都做成了人自然知道。又如其它国家的竞选,选上后食言而肥,说而不办,这是小人。吾学硁硁然小人哉,吾一诺必定办到底,谁叫我说错?答应错了而不害人的事,吾必办到底。「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不须要宣传,不言最好。你不宣传,有阴德,比阳德更大。
  自元代到今日,上学者都是顺从宋儒朱注,因为考举的原故。但是宋儒朱注有长有短,汉儒的注子也是如此。从前只是注解经文,后来因争执,意见便杂乱了,学者茫茫然无所适从。程树德集释,采汉魏六朝以来各种说法,「按语」是程树德先生的主张。今日你若要依集释一段一段讲,必须讲三次才讲得完,所以吾从集释撮取择要。吾在这本集释还有采取的方法,或者各采其半,甚至吾有吾的讲法,方法就另外采取了。除了儒家之外,有其它讲法,吾虽然学佛,却是内佛外儒,人们不知道我学佛。

【二.十四】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66)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小人,指有没有道德,有褒贬的意思,意思在于使人学君子。周与比的讲法,有很多说法,有公与私,义与利,有普与偏,有同与异。
  汉儒注书都有根据,根据尔雅、说文,宋儒依着自己的意思说,连字也改了。例如周、比,依今日的言语容易懂,但是若没有根据,那自己就成圣人了,我们连君子也够不上。
  出世的佛是圣人,世间法的孔子是圣人,孔子自己说述而不作,他的学问都是前人开创的,他只是述说而已,所说的道理都没有自己的创作。孔子到了老年还上学,他以谁为师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差不多都是他的老师,所以孔子能成就。而且孔子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人五十为艾,发就白,也就是衰老了。人身有阴阳二气,头为诸阳聚会之处,所以能抵御寒冷,发是「血之余」,所以年轻时头发黑,阳气上不去时头发变白就是衰老。
  求学然后再做事,万不可一知半解便去做,或做了再说,讲究少说话,说了一句不对的话,便驷马难追。孔子「五十而知天命」那就是老的时候,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多活几年,使我学易,难道孔子没有学过周易吗?他学易经曾韦编三绝,孔子学易经多少年了,愈学愈难,所求能再多活几年,学后可以无大过矣,但是还有小过。我们满身是罪,若有形象,连虚空都不能容受。不学佛,如行尸走肉。你们若知道自己不行,才能进步。
  净土是易行难信,你们实行了吗?诸位要学伏惑,今后要学直心平等,一切不知道的不说也不做,好人可以亲近,坏人敬而远之,孔子也说「吾谁毁谁誉」。依这实行,境界就会不同,等到你们真正真心平等了,吾才教你供养十万亿佛,因为直心是道场,才可以听得懂供佛的方法。
  广告牌书:
  (一)周:公,比:私。
  (二)周:义,比:利。
  (三)周:普,比:偏。
  (四)周:同,比:异。
  这四种说法大同小异,大不同的说法,该如何抉择?这四说有好讲的,有不好讲的,你们可以在「公私」上着眼,遇事必须怨亲平等按公办事。公就是周,纵使亲兄弟无理而怨家有理,也不可说自家兄弟好。小人办事则是私心,比也。直心无曲,心曲折不但人格不立,念佛也不灵。
  这一章吾摘要说说,你得其中的要点就可以了。你们听论语必须当佛经听,吾学佛沾了中国文化的光,再来研中国文化又沾佛学的光,佛学中体用事理等的分析法,帮助很大,所以中国文化有吾的断定法。

【二.十五】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8)
  这一章纷争很多。朱注以前没有如此复杂。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罔,包咸注,罔然无所得。你们没有学,因为没有经过三到。学很重要,所以论语首篇为「学而」。学必须用心,否则罔然无所得。
  皇侃作诬罔,无此事诬告也。不正确而诬罔圣人之道。你们讲孔圣人的书,若孔子没有这个意思,你却如此说,不是诬妄圣人吗?
  (按):包、皇所说虽然不同,都对。学而不思,就自己而言是罔然无所得,对方则是诬罔圣人,两方都有关系,都合理。
「思而不学则殆。」
  「思而不学则殆」,今人注重新发明,今人所做的错误,在论语之中都有。殆,何晏曰疲怠,只思而不学,如王阳明的「即物而穷其理也」格竹子吐血,就是疲殆。
  朱注,危而不安,但是也有不危的时候,作疲怠解释就可以了,危则谈不上。
  王念孙引公羊传何休注,史记仓公等传都当「疑」说,依这个说法比较合理。
  闻思修是佛家的学思,儒家的学思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只学不思,不研究就不能明辨,自己枉费工夫而且诬罔圣人。若思而不学,不免于疑惑,孔子四十而不惑。只思不学,一辈子疑惑,你们求学,必须思学才能有新发明。你们必须举一反三,必须具备真知灼见,必须明辨,才能笃行。你们要能辨明,讲经可以依照祖注,不可以随便谈。今日佛家的毛病,没有学禅而妄谈禅,吾学八年,才一知半解,知道他们是妄谈,诬罔圣人。没有学净土,如何讲解弥陀经?禅净没有学,你们顽空还不会,何况第一义空?没有学般若,千万别讲空。佛讲金刚经,须菩提尚且落泪,以为没有听闻过,这些人能超过须菩提吗?

【二.十六】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矣。(70)
  这一章争论纷纷,诬罔圣人,从元末到今日,所说异端都是指佛教,吾从前学佛,也是以异端自居。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矣。」
  攻,汉代何晏、梁朝皇侃都注释为治。学叫治学、攻书。攻,治理也。范氏也是采这个说法,而且说是专治,专治一条。这个说法也通。治木、治玉、治石的工匠都叫攻,如做出桌子后,还必须平稳、上漆等等,雕之琢之,一层加一层,愈进歩愈精致。攻,集说当攻击说,如「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这二种解释在这一章必须活看,要看这章文字如何说而采取那一种解释。好事当「治」解释,坏事当「攻击」解释,好事有反对的,可当攻击讲,坏事有人反对也可当「治」讲,如弯曲的木头应该治理使它平直。
  异端,集解:「善道有统绪,故殊途同归」,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而异端是不同归趣的。
  以上是发议论。下文皇侃就事上解释。异端指杂书,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暂且先别看,先读六经。诸子的五子是读经有余暇必读的书,古人用典,出自庄子中有一半,庄子出自老子,老子为异端,那庄子不就是异端吗?
  公羊传注,他技奇巧为异端也。今日的声光化电是真异端,奇技淫巧,对民生没有大好处,而且会出大麻烦。礼记大学注(宋儒取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在礼记中就缺这二篇文,而且大学、中庸经文前后颠倒,如此改经,这是误人。)异端也指其它技术。论语后余说,异端,他技也,即小道也。荀子中有非相、相面、看阴阳、算卦等都是小道,无关大体。
  戴东原集,端当「头」解释,开端就是开头。凡事有两头叫做异端,学任何事,按着一头学,要专门别乱杂,若同时学两样,就为害了。现今学校便是学两头,学若干科目,科科都不精,从前人读书不会同时看两种,必得温故而知新,下午以后温熟书。若不如此,那八月十五到冬至要上灯书,过二月二到五月端午也要上灯书。(上幼儿园的年纪晚上读这个,就叫『上灯书』,咱家塾里『上灯书』就是『背正书』,一字一字、一句一句背。)以前的读书法,都是通本读;再诵读生书时,务必温习熟书,第二天背书时先背生书,再背熟书,因为从前的书都是木刻版,赶考能带多少书?所以必皆都背起来,知之深,左右逢其源,下笔千言否则李白如何能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知之深则左右逢其源的原故。朱子集注继承他的老师程子的说法,认为「佛氏之言,比之杨墨尤为近理,学者当如淫声美色以远之。」佛法既然有理又为何批评?这是宋儒偏见,认为学者应当把佛法看作淫声美色一般离得远远的。
  自范氏说异端不是圣人之道,如杨墨等,程朱却以佛为异端,而改论语以前的解释,以后便有很多纷争,学者应该详读集释后段的「发明」及「按语」及「论语足征记」,可得到简要的结论。
  明白以上各种解释,依着前人的注解来说:
  攻乎异端有两种解释,攻是学习;异端是杂技小道。正功课耽误,心不能归一,不能学得精细。再一种解释,端是两头,事有两头,先考究一边,明白后再考究另一头。虽然两头相反,也要先一头再另一头。例如先看六经,再读五子。只知己还不可以,必须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孔子不但是学一端,而且学多端,所谓「有周公之才之美」有才可多学,若无才,按着一头学就可以了。
  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孔子会农、会稼、会打战,我祭则得福;不会阵战,如何堕三都?夹谷会,如何我战则克?不会稼,樊迟如何问稼于孔子?必定是老师会,才跟他求学,我们没有这些才能。孔子,天文也行,否则如何说「譬如北辰」?
  学两端,「舜执其两端,用其中」,采取中道,非色非空。程子随邵康节学佛,望文生义,没有内功,他一定不懂三细六粗。格物,来了东西,动了初相;再有能所,能是知,所是境界相。韩李随笔是宋人所假托的,没有听说韩愈注解四书。唉!宋儒讲究主敬存诚,如此这诚在那里啊?
  再一说:攻击异端,自己受害,所以不许攻击异端。
  每次因为时间的原故,还有未尽之意。所以第二次再补充说明。
  上次说「攻乎异端,斯害也矣」很重要,一般人只依宋儒程朱的说法,不是孔子的意思。并不是因为吾为佛教徒所以偏向佛家,如此则为小人,比而不同,偏私了。
  异端的讲法,程朱开了头,才改变汉以来的说法,应该以旧说才对。异端不是只有论语说。异是不一样;端是头,所谓异端者指两头。自汉到宋有二说:攻,治也;求;治理;学。按一头学,学任何功课,都要依一头来学,学会再学另一头,如学一本书,学到底才换本,若同时看两种,就是攻乎异端,受了害,都不专精。
  另一解释(其实是同一个意思),「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两头都听,采用中道。这可以佛法比喻明白,孔子也用比喻,如「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又说:「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现今却颠倒了。五四运动,党国元老都不赞成。佛学不讲空,不讲有,用中道,若仅执一端,斯害也矣。不执两端,也害,因为有偏见。
  再者,异端本为两头,程朱才说是异,不同;端解作端正。程朱以为异端指的是邪教,但是尔雅、说文没有这种说法,这是造谣言,这是诬罔圣人之道。他们说孟子辟杨墨,孔子时没有杨墨,孟子如何辟?因为他们拥护礼乐,杨墨反对礼节,丧重节约,不必三年之丧,而且政治思想与墨子有冲突,不能不辟,但是孔子是「君子无所争」。
  攻,原来是治的意思,没有说是攻击。既然是异端、邪教,那就必须攻伐。但是孟子没有说杨墨是异端,而是说杨墨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宋儒根据孟子辟杨墨,称为异端。若说孟子所骂的异端,也不是孟子的意思,反而减轻杨墨的罪过。因为异端指小道,并不是禽兽,只是小道而已,这不是减轻杨墨的罪了吗?
  子贡说:「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程朱学佛而骂佛,以为佛比杨墨更近理,所以为害更大,有理反而不行,有这个道理吗?孔子没有见过杨墨,也没有见过佛,这种解释是诬罔圣人。
【雪公讲义】
  「攻」义。何晏、皇侃皆曰治也,谓学为治。范曰:攻、专治也,故治木玉金石之工曰攻。集说攻击也。
  (按):治与击大异,须视解文而采。
  「异端」义。集解:善道有统,殊途同归,异端不同归者。皇侃注,异端、杂书也,杂谓诸子百家。公羊传注:他技、奇巧异端也。礼记大学注:他技、异端之技也。论语后录:异端即他技,谓小道也。戴东原集:端、头也,凡事有两头谓之异端。言业精于专,兼攻两头,则为害耳。
  朱子集注,宋程子曰:佛氏之言比之杨、墨尤为近理,学者当如淫声美色以远之。
  (按):自范氏谓异端非圣人之道,如杨、墨是也。程、朱遂以佛为异端,而改论语以前之解。以后纷争甚繁矣。学者宜详读集释后段「发明」及「按语」,可得以简要结论。

【二.十七】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72)
「子曰:由,」
  由,子路的名。我们不知道孔夫子为什么对子路说这章经文,但是宋儒懂,说出其中的微言大义。阿难不知迦叶境界,更不知佛,我们怎么知道!数千年后的宋儒怎能知道孔子?宋儒说,因为子路好勇,强不知以为知,所以孔夫子告诉他,对他有好处。这种见解,我们不可学。孔子说性与天道,性与天道,是分出两条说,宋儒讲性与天道,程朱往往合起来说,叫「性天」,一路模糊下来。宋儒首先开这个端倪。将来或许以佛学讲论语,以论语讲佛学。
「诲女知之乎,」
  「诲女知之乎」,孔子说,我教你的道理,知道了吗?知,有读音作「智」与「志」,在这章可就读如「知」这个字。知这一字不简单,若简单,为什么孟子、王阳明讲良知良能?我们不要轻易的说「知」。知是吾人本性的灵知,佛家说是众妙之门,佛法有「离念灵知」,一念不起,不看就知道。如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知,为众妙之门。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为知之」,怎样才是真正知道?听闻以后,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佛法称为闻思修。其中的味道都知道了才能说「知」,否则是说食数宝。纵使吃了,也是像「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笃行才算知道。博学等五层工夫没做到,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是有智慧,才是真知道。
  同学们可以学这点,否则让人看笑话,你们必须举一反三。吾不注解佛经,也不翻译佛经。今人都是小偷,东抄西抄,强不知以为知。你们要学真知灼见,不学真知灼见,便不能往生。不真知,三藏看破也是枉然。

【二.十八】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74)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干禄,求禄位。孔子答复子张,必得广学多闻,天下事很多应尽量学,不明白者不说,你们必须学这点。亲眼见了才说,有疑惑可以从阙不谈,知道十成只说七、八成,谨慎别全说,胡说便是诬告人,造口业。只要说得恰到好处便停止不说,多说会惹出枝叶,能如此者,过错自然少。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多见阙殆」,殆在此勉强可当「危」,不安的意思。所见虽然不少,但还有不安、有疑虑之处,则从阙,不但不说,也不要去做。就所知道的只行个十之六七,不过与不及,「过犹不及」,孔子讲中道,所知道的行之六七,自然会减少后悔的事,办错事就会后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若能说话少过错,行为不后悔,如此去当公务员,便是当到恰到好处。
  中国古来讲究禅让,决不像今日的选举。

【二.十九】
鲁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75)
「鲁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哀公不得意,从这一章便可知道。鲁哀公问,如何做才能使百姓信服政府?你们虽不当国君,但是你的家人信服你吗?你尚且不能服自己家人,何况别人!早上你的心理与下午都不同。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举,派使他在职位。举用人第一必须直心,直者,有便说有,无便说无,不欺骗人,要举正直的人。
  枉,不正直。「错」是另加安排,枉人不必就换掉,不是去除枉者。若将枉者去除,如崇祯末年就是因为过于急切,换人很多次,所以人们离心离德。只要举正直的人,权位在枉者之上,枉者无作怪,给枉者好名誉就可以了,如此则民服。否则民不服。
  你们必须谨慎交友,「毋友不如己者」,否则别人以为你是属于某一党,就受影响了。

【二.二十】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77)
【雪公讲义】
  ★孝慈则忠句,各解纷纭。黄氏后案曰:「孝慈则忠」。诸家说甚费解,式三谓「孝」当作「(音教)」,谓引导之使人可仿效也。
  ★按:黄氏所云,本句可通,但与全文不贯,且他本罕见,姑备一说。孝经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细审季康子之三问,皆在使民;而使者在君,从乃在民。君能庄临,而民自敬。教民以孝,民始孝亲;中则忠君,如子孝父矣。然君必以慈临之,如亲慈子,故曰:「孝慈则忠」;否则犬马路人,草芥寇雠矣。举彼善者,教他不善者,民自相观而善;是不劝之劝。此章三答,有直接,有双用,有旁通,言与文,婉转入微。
  ★(犬马草芥二句,引自孟子离娄篇:「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引文略为变更,以便解说而已。)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季康子问孔子,「使民」,使用老百姓,因为大夫有土地,当宰官领导人民。如何能使百姓恭敬、尽忠?若不能做到,如何能使百姓学这二条?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
  临,在上对在下,或少数对多数叫临,如临山、临水。对多数百姓与他们见面时,必须庄重,非礼勿言等,临之以庄,对方自然对你恭敬。
「孝慈则忠;」
  「孝慈则忠」,有人说,你上孝父母,下慈儿女,则百姓忠,此说勉强可以通而已。各种注解纷纷纭纭,黄氏后案说,孝慈则忠,诸家所注讲不上来,他以为「孝」当作「」(音教),引导人民使人可以仿效,如引导人慈,人民自然忠。本句可以说得通,但与全文不贯通,而且其它本子罕见,姑且聊备一说。
  「孝慈则忠」,不必改字,懂文法便懂了,学文法最好学唐诗。孝经云:「夫孝,始于孝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一到社会,一做事就可以说是「中」,孝经为孔所说(以经证经也),孝子应当终于立身,立不是立志,而是立行,身有所成立。向上引导国君成尧舜,向下化导百姓,上致君,下泽民,以显父母。
  仔细审查季康子的三个问题,都在使民,教百姓如何敬,如何忠,如何鼓励劝奖百姓,都在使民。使用百姓是谁来使民?是国君,使民在君,顺从国君的是人民,顺从在民,君能临民庄重,而人民自然恭敬。这一处的文法,单说国君而已,国君只要庄重便可以了。今日教人学笑,胁肩谄笑是阿谀的小人。
  人民自然恭敬,一方面,以孝教导人民,始于孝父母,中于孝君。教百姓孝亲,首先是教孝养父母,到社会办事自然忠君,忠君就是孝君,好比儿子孝顺他自己的父亲一样。在上者是人民的父母,所以说子民,视民如子。县官是父母官,只有七品,官不大,抚台是大官,但是称县官要称「老父台」。若平时,县官到抚台衙门,见抚台必须跪拜。国君必得以慈面临人民,视民如子,必须拿出当母亲的态度来对百姓,文王视民如伤,那是真心。你们学直心,别弯曲。国君如父母亲慈护孩子,故曰「孝慈则忠」,否则是犬马路人,孟子说,君视民如犬马,民视君如路人,毫不关心;君视民如草芥,不爱惜,民视君就如寇雠,当仇人。
  这一处的文法有两方面,孝慈是一上一下,上位者教你行孝,乃至忠君,上位者就必须慈,视民如子。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第三句如何劝?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指第三者,举用那些善者,那一人好就举他出来,让百姓看了效法。「教不善者」,也不说不善者不好,只要去教导他,一边举用善人一边教人民,都是第三者。这一处的文法又变了,举好人又去教不好的人,人民自然相视而劝,这是不劝而劝。这三句三答,有直接,有双用,有第三旁通,孔子的说法及文法,婉转微妙,懂文法,就能讲下来。

【二.二十一】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79)
  你们学一章,若能讲,能领略其中味道,又能改变心理,才不白学。吾懂中国文化,才真懂佛学,懂佛学才懂中国文化。
  宋儒满嘴说理,攻击宋儒的人以为四书五经都没有说理,这也太过了。凡有事,就有理,有理就有事,二者不可分。说十三经中无理,就是不对。吾因为读过中国文化,才能以此来读佛学,后来研究佛学,回头再读中国文化的书,才能懂得。宋儒对于经文还不能解,道更是不能了了分明。儒家很昌盛,道反而隐晦,佛家不如儒家昌盛,反而有懂得道的人,不可思议。
  「神乎其神」,「微乎其微」,「亲者不失其为亲,故者不失其为故」,「尔为尔,我为我」,「君君,臣臣」,这都是同一种笔法。
  这几段说理的地方少,汉儒小心不敢说,宋儒也说不出所然,所以只说考据。考据吾不说,因为其中有些是臆测的,如诗经中的草木鸟兽,日本有图,但是所画的多不相同。中国人造的谣,多是虚拟假设;西洋的造谣,却是以今日的动物模拟,例如麒麟西洋人以为是长颈鹿。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这段的句读,古来有所不同,宋儒程子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朱子继承,他们以为这时孔子没有作官,而且有理由。书中没有的,我们不说,可以说孔子不出来作官,至于什么理由?不知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居住在鲁而不出来作官?如阳货所说:「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孔子敷衍应付,这一章则答的很恳切。你们读一章,必须学一章,否则吾何必受此辛苦,吾老了,你们现在学虽也晚了,所谓「幼而学,壮而行」,但是如今学还可以,将来薪尽火传要靠你们。
  「书云」,这一段经文已经佚失,经过秦火到汉代,山东的老伏生,将书经读诵出来,后来又在孔子屋壁中发现古代的书经,用蝌蚪文写的,但是这一节在那一段,已经找不出来了。
  「孝乎,惟孝」,这是赞叹语。「孝乎!孝乎!」,就如「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居家首先必须孝,百行孝为先,这句话语出自孝经的意思。孝顺以外,便是「友于兄弟」,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八德,例如一棵树,孝为树根,其余为干、枝、叶、花,这些都是由孝生发出来。「孝就是孝」,没法说,天然如此,如佛学「性就是性」。儒家最好的字为「善」,佛家是「妙」字,你们必须知道。这二句就是孝友。政治有两种:一者为文化,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这二句「孝乎惟孝,友于兄弟」的意思。第二种是法治,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今人只知这个,结果是「民免而无耻」。
「施于有政,」
  「施于有政」,在家对长上孝顺,对平辈友于兄弟,就是办政事,出去也不过如此。「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你们必须温习,必须能用。书应当温习多少遍后,知道了,自己遇事才能变化。
「是亦为政,」
  「是亦为政」,我这样就是办政治,这是政治的根本。
「奚其为为政?」
  「奚其为为政」,还有什么算政治呢?孔子的意思就是说,我出去也是行这一套。为什么不出去?有障碍,没有重用。
  这一章讲孝弟乃为政之本,自行如此,化他也是如此。

【二.二十二】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81)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考据很多,所考据的不对就不论了,纵使对了也无关宏旨,所以吾只约略说说。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信在八德的中间,特别重要。前一篇说「主忠信」,曾子三省有「与朋友交信乎」,信如何重要啊!人们轻视这个「信」字,差不多都患了这个「不信」的病。学佛受菩萨戒,最难实行的是「不妄语」戒,但是「不妄语」极为重要,一般人都没有看重,孔子以为这个「信」字不可看轻。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不知他除信以外还有那一条不错?注意孔子的口气。言下之意,是说其余的都无可取了。这必须在社会上办多少事,碰多少钉子,有经验阅历的人才能领略。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大车,指牛车。輗,是连接牛与车的木头。小车,指马车。軏,钩住马和车的钩子。
「其何以行之哉!」
  「其何以行之哉!」没有这些輗軏,如何能使车子走动?今日之下,就要说车子没有汽油,怎么能使车子行走呢?「何」字,「可」字,用这些字可体会其中的不同意味。
  你们要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可以了。但是「信」容易失信,容易妄语,心则不直。你们要谨慎守住信,好好学,便是希圣希贤。
  程朱理学也不是没有好话,所谓:「满街皆圣贤」,但是这还是由佛家「众生皆有佛性」而来的。

【二.二十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82)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十世」,三十年为一世,或者说一朝代为一世,有多种说法。「子张问十世」,问十世的什么事情?看孔子的答复,自然知道子张所问为何,不必重复。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殷因于夏礼」,殷是商代,因为商遭洪水而迁于殷,所以又称殷,叫殷纣王,不说商纣王。因,搜求原因。殷朝立国搜求制礼的原因,原因就是夏朝,在夏朝的礼制中。子张问十世,孔子答夏礼,可以知道子张所问为何。殷的礼乐制度,就是指政治,殷的政治还没开创时,将夏礼拿来参考,殷用不到的去除,没有的则增加,因此定出殷礼来。孔子为周人,为什么知道殷礼?下文还有「夏礼吾能言之,文献不足故也」。
  念诵的力量很大,书读千遍,其义自现,神奇极了。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公定礼制,也是因于殷礼,加以损损益益,而制成周家的礼制,他制礼的来源,孔子也知道。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其后继周者」,这章书是讲三世,自古以来国家必亡,人也必死,佛家说:成、住、坏、空,正、象、末、灭。后来再接继周家的朝代,也必得要参考周家而定。
  今日没有礼乐,刑法用的是外国法,将来国家稳定,一统国家,还得参考制礼作乐。今日提倡三民主义,与四书五经有关系,只是改变名辞而已,若全不要,就是不要民族了。如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不就是四维八德吗?这些不就是「其或继清者」也可知道吗?

【二.二十四】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84)
  有人说,这一章应分为二章,吾依一章来解释。
  普通人的大毛病,多是见利忘义,见有利的事人人争;见义,牺牲的事就不肯去做。礼记说:「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祭而得福所以愿祭,见义,没有利益便不愿为。因为能得好报,才愿去做。
  这关系到君子小人的差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这章的意义。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鬼与神,合起来说也可以,若分开说,鬼指家里的祖先,神指外头天地山川的神只。「祭如在」就是祭祀祖先,指鬼;「祭神如神在」指山川等神。
  为什么中国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讲五伦,上有父母,下有儿女,你孝父母,父母对你慈爱,你也必须慈爱儿女,推展出去为九族,九族以外称「无服」,九族以内为「五服」范围。由本身上推五服,下推五服,老师不在五服以内,所以对老师之丧不穿服制,而是心丧三年,因为没有血统关系,中国重视这个。所以同姓不婚,否则为乱伦。天伦,天然如此,不是人造,但是君臣、朋友是人造的,夫妇一半人造的。若不要五伦,那与禽兽相同。所以接续香烟,大有关系,这与家庭与国家都有关系,以「血统」关系来说,「非其族类,其心必异」,没有家庭,国家便不能坚固。夫妇居屋,有孙子就是家,三、二家便是乡党,再组合起来就是国家。
  别人的祖先,不可以祭,他自己有子孙,人死后而到丧家吊丧,吊是吊生,祭是与死者有交情,灵前祭拜就可以了。他有子孙,我们可不过问,若没有后人,「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身为朋友就必须负责。若不如此便是谄媚别人家的鬼,希望求得鬼赐福。实在说,在街上也不要捡拾别人的物品,不义之财的原故,不必乱祭希望得福。
「见义不为,无勇也。」
  但是这不是叫人做自了汉,「见义不为无勇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平时各有他们的监护人,若有须要帮助的必得帮助,甚至为朋友报仇,为朋友死都可以,这是民族主义,要义务去做。这一句就是「临难毋苟免」,牺牲自己而去做。
  勇为三达德的一端,智仁勇,有勇就不要利,只要合义的事就去干,「知耻近乎勇」有耻的人才有勇气。

八佾第三
【三.一】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87)
  后面的乡党篇,不能说,是孔子饮食起居的事情,纵使会了,也用不出来,所以不说。
  书中所说,不是单指在上位的人或在下位的人,而是一体万用,可对上也可对下,必须能举一反三。
  你们必须记住,这些话现今的人不在乎,若不在乎,那就可预知未来的结果了。凡事有因、缘、果,「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这是真正中国文化,讲民族主义。西洋人说的话有他的内容,今人用他的名词,但是不了解他的真义,用中国语,说西洋物,望文生义,社会必将混乱。学哲学必须学中国哲学,学庄子也可以,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学这些只会增多怪脾气而已。白马非马,这是分别观。若说「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就是圆融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凡事不要悲观也不要乐观,我们是人,一切可以尽其在我,干什么像什么,我们都是在梦中,在戏中。我们学佛多年,仍看不出好现相来,因为人格还不足的原故。我们在五乘之中,人格尚且不够,天尚且不能升,其实人身也保不住,若能保住人,来修净土,求往生就可以了,一定要专精执持这一法门,不要脚踏两只船。
  你们学论语,对你们学佛帮助很大。做人的根本,凡是初皈依印祖,印祖都开示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敦伦尽分,自行化他」,再来就是「诚心念佛,求生西方」。敦伦尽分是中国文化,真学问自五伦始,五伦有十义。敦是敦厚、加厚、笃诚,很简单却做不到;尽分,尽自己的职分,范文正公每天反省,一天所做的事若不及所领的俸禄,必须第二天补足,这一点你们好好想。
  周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全国都以为周公不怀好心,欺负小孩,等到成王长大,周公将大位还给成王。周公死后,成王感念周公的大德无法报答,周公既为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成王就以天子的礼祭祀他。其实不可以如此,但是鲁也不能推辞。伯禽为周公的儿子,祭周公用天子礼,但是周公以外的国君如何可以用天子礼?伯禽还有兄弟,传到后来,鲁的后代嫡长子这一支以外还有仲、叔、季,因为伯禽这一支用天子礼祭周公,三家祭他们的祖先也用天子礼。后来三家把持鲁国政治,若在金钱、土地上争还可以,若争用天子的礼乐就不可以。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八佾」,吾幼年曾见八佾,每行八人,有八行,八八六十四。吾见曲阜的祭孔,天子礼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季氏祭他的祖先也用八佾。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有二说,都合理,都可采取。
  这件事季氏能忍心如此干,忍指季氏而言,还有什么不好的事能忍心不干?这是犯上作乱的事。另一解释,忍指在位有权力可以管者,这件事能忍着不管,什么事不能忍心不管?
  这一章教我们敦伦尽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黔娄为山东大穷人,齐请去做官,他不愿意去,鲁来请也不去,穷极了,死时所盖的被子太短,盖不住,但是他妻子不肯邪(斜)盖,谨守本分。

【三.二】
三家者以雍撤,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90)
  编论语的人有略加归类,这一章仍与上章同一件事,只不过不是同一时说的。
  祭孔有六章乐,首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撤馔时,随舞随歌。祭孔的音乐,起首为大哉孔子,先知先觉,奏咸和之曲,有辞,赞辞必须合乎所祭者的身分。
「三家者以雍撤,」
  这一章是说撤馔时唱诗经的雍章,雍章是赞天子的颂辞,撤馔要奠酒,主祭者是天子,辟公是陪祭的诸侯、卿大夫。
「子曰:相维辟公,」
  「相维辟公」,陪祭是诸侯。
「天子穆穆,」
  「天子穆穆」,穆穆说是美善,很难说得通。应当指温和,又庄严,例如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温和而且威仪充足,又庄严又温和,这是说天子的态度。
「奚取于三家之堂?」
  「奚取于三家之堂」,奚,何也。那一条够得上用天子的礼,在三家的庙堂祭祀。无论所说的是什么事,都是由于僭越国君的礼。

【三.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92)
  礼乐做什么用?用礼来整齐,使社会平平和和,但是必须有仁。「道之以德」,道德走不上,「齐之以礼」,再以礼来使人们整齐。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仁者,二人,不论办什么事,必须替对方想,妨碍别人就不可干,替对方想就是仁。礼尚往来,彼此互敬,彼此不妨害。
「人而不仁,如乐何?」
  乐是情,彼此交换情意。对人不仁,那音乐有什么用?没有音乐,还可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板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32:36 | 只看該作者
万万不可以有桑间濮上坏人心术的音乐,从前村中演戏,必须与老先生商量,若有伤风化的戏不许演。乐很能感动人,像佛家的梵呗为清净音,没有喜怒哀乐等染情。今日的洋乐,害人不浅。人而无仁,则礼乐有什么用?
  若礼乐不行,则「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如此人民只想免受刑罚而不会有羞耻心。

【三.四】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93)
【雪公讲义】
  「丧与其易」,俞琰书斋夜话,易字疑是具字。檀弓云:丧具君子耻具。群经平议:戚当读为蹙。礼器篇:三辞三让而至,不然则已蹙。说文:蹙,迫也。言居丧或失和易,或失迫蹙。包曰:易,和易也。本郊特牲「示易以敬也」。朱子集注:易,治也。引孟子「易其田畴」。
  (按)书斋夜话及群经平议,两说意皆从顺;惜涉疑改,文献不足,宜待后征。但包氏所引郊特牲和易以敬,则义较长;谓丧与其礼和严敬,不若哀有余也。集注引孟子「易其田畴」一句尚可;其下不贯,则费解矣。
「林放问礼之本,」
  林放问得不错,孔子还答复他,可见问的不错。礼有吉凶军宾嘉,吉礼祭祀最重要,这里举吉凶二端以包括其它礼。
  从前有五礼,祭为五礼之首。这一章是问礼的根本,孔子执其两端而答复林放。
「子曰:大哉问!」
  「大哉问」,人们多是问花果枝叶,你却问根本,真是「大哉问」。祭祀时的酒为白水(玄酒),祭海神、河神,要先祭河神,因为海的本原为河的原故。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上句是奢与俭,下句是易与戚。
  「丧与其易」,俞琰书斋夜话,看文讲不下去,便怀疑改易为具。礼因为奢华,不如俭省,为什么不如俭省好?因为祭在「诚」,祭神如神在,全在心诚,若奢华便少了诚心。若有诚心,诚是礼的根本,如此就可以了。周郑交质,有人质也无益处,若心诚,白水、水草祭祀也可以。学佛庄严佛净土,佛不希罕好东西,心净则佛土净,心庄严是真庄严。
  「易」古来就很难解。「易」,俞琰疑作「具」,礼檀弓篇云:「丧具,君子耻具」,丧事一切具备,君子以为羞耻。从前孝子若丧亲,语无伦次,心思全在父母身上,若备妥丧具,便去掉了哀伤的心。
  群经平议以为戚当读为蹙,迫也。意思是说,居丧或失之和易,或失之迫蹙。
  包咸曰:易,和易也。本郊特牲「示易以敬也」,有客来,奏乐;和和顺顺,有礼又恭敬。示,表示。易,和顺。丧与其礼乐和顺,不如哀而有余。
  朱注:易,治也。引孟子「治其田畴」,田地有草而除去。这一句还可以讲,但是下文便不能连贯。
  (按)书斋夜话及群经平议,两种说法的都是从「顺」,可惜涉及疑经改经,文献不足,应该等来日得到其它数据才来证明。
  上回「孝乎惟孝」,我们平时说:「神乎其神」、「微乎其微」、「亲者不失其为亲,故者不失其为故」、「尔为尔,我为我」、「君君」「臣臣」的句法都可以证明。
  包氏所引「郊特牲」,和易以敬,这个意义比较恰当。意思说:丧与其礼和庄严,不若哀而有余。
  编书的人也是同类的聚合在一起,连续数章都是责备季氏三家的僭越过分。

【三.五】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96)
  从前主张钞书,有大用意,味道不一样。这数章都有同类的意思。
  亡音「无」,若数种意思都能解释,除非孔子再来,后人无法知道,程朱的微言大义,绝不是孔子的微言大义。颜子曾子等弟子尚且不知,何况是其它的人?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一章有数种解释,吾采一说。夷狄指中国以外,诸夏指周时的列国。那时无父无君,虽有礼乐规矩,却管不住,臣弒其君者有五十余个,所以孔子感叹说:夷狄外国人还有酋长,弒君的还少,虽然不懂孝悌忠信,没有礼义,但还有上下。诸夏有礼义列出来,但是大家不遵守,子弒其父,臣弒其君,没有上下的分别,那礼乐有什么用?
  今日的社会就是无父无君,你们能来听,要作难得想,吾讲的目的,为了让你们能改造社会,例如选举选君子,社会就安定。你们听从可以长学问,若不改心理,为德行,只为名利,那有什么用?你们必须学退下去后而省其过,过则无惮改,无过则勉之。
  你们往后学曾子,自我反省,为社会谋幸福。若只是长学问,不改变心理,而与外面争名利的人相同,就大失吾意了。

【三.六】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97)
  季氏为三家之一,冉有为孔子的弟子,三家为大夫,也有封地。「季氏富于周公」,周公指鲁君,季氏财土都胜过鲁君,冉有、子路都做他的家臣。
「季氏旅于泰山,」
  旅,祭祀的名称。祭天下山川为天子,诸侯祭他封内的大山。例如祭孔,孔奉祀官住在台中又是特任官,台中市祭孔的主席是什么人?不是孔奉祀官,而是台中市长,因为他是主管的原故,即使大官也不行。「旅泰山」应该是鲁君,但是泰山比较特别,泰山在鲁齐境内,所以两国都祭泰山,若卫宋等国便不可以祭。天子也祭泰山,为什么?因为五岳泰山为东岳,日升于东方为五岳长,天子祭泰山不是僭分,季氏不是诸侯,为什么祭泰山?太僭越本分了。
  另有一说,季氏不至于僭越到如此,鲁君派季氏代表,因为这一章不是讲僭分,而是说奢侈。季氏尚且敢以「雍」撤,吾不信他不僭越,所以这种解释没有根据。
「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孔子见季氏旅于泰山,就找在季氏家做家臣的学生,问冉求说,你不能救他的过错吗?冉有答,不能,可见季氏听不进去,冉有也没办法。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孔子感叹说,难道泰山不如林放吗!为什么提出林放?因为林放问礼之本,而且是泰山附近的人,所以说,难道泰山不如林放吗!这样文理才通。林放知礼,泰山的神为大神,泰山神没有求季氏来祭。「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这是指祭的人,而且是没有仁义的人来祭,「神不来格」,神不享非礼,神不来享用不合身分祭祀的礼。难道泰山不懂礼吗?
  不责备季氏而责备泰山,温厚婉转到极处了。

【三.七】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99)
「子曰:君子无所争,」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今日没有射艺,所以不必考据。这一章的句读有若干种,吾讲其中的意义,重点在「君子无所争」。
  外国人讲究争才能生存,今人也争名夺利,而且是明争。自夸已经是过失了,何况毁他!今日的选举,多是自赞毁他,佛家以为「自赞非他」是大毛病,这是学洋人,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没有这样的事,这等风气必须换,否则国祚不久。你们别争,中国是礼义之邦,主张礼让,相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一争便生名利心,君子的品德就灭了,名锢利锁,争就不能往生。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集解」孔曰:「言于射而后有争也。」那么不射就没有争了吗?打战不争是无勇,是不孝。从前人打战,不怕死,愿死,怕不死,怕不死就可以不死。
  「皇疏」说:「古者生男必设桑孤蓬矢于门左,使人负子出门而射,至长以射进仕,择士助祭,若射不合礼乐,则不预祭。」诸侯进荐能人贤者给国君,先考核射箭。这与打战不同,而是考核如何上下等等,射箭都有礼节,失礼便不行。
  两人比赛,败者罚喝酒。每年都有祭祀,有陪祭,陪祭的必须射箭合乎规矩,若不合规矩,连诸侯也会受责而被削地。
  「射仪」曰:「射,仁道也,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
  「集注」云:「惟于射而后有争,然雍容揖让,则其争君子,而非小人之争矣。」
「其争也君子。」
  这一章的重点在君子,君子是学而能立的士人,有一定的目标,在道义上,为利国富民,凡是功利名位,有违背道违仁者,自然不会去争取。
  孔子讲「志于道,依于仁」,有违道与仁的自然不去争取,小人则是志在功名利禄。若是关系道德仁义等,君子又应固执力行,并不是不争。对道德要择善固执,力行近乎仁,经文不是说「当仁不让于师」吗?当仁固然要争,老师做好事,学生怎能不做好事?「见义不为无勇也」,对于义的事也不能让人。所以这一章「其争也君子」,更须细细体会。
  你们要学「君子无所争,其争也君子」,注重上句与最末一句,中间的可以省略,虽争也不失君子的风范。

【三.八】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101)
  这一章分三段,如集释所分,但解释有所不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夏读诗经,其中有三句,二句是诗的本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为一段,重点在「素以为绚兮」。
  「集解」,马曰:倩,笑貌,笑的容貌。盼,动目貌,眼活动。这二句是赞叹女子。周幽王为褒娰戏诸侯有「一笑烽火台」,一笑值千金。盼,动目貌,眼睛可以传神,所谓「倾城倾国」,眼一看倾城,再看倾国,再看倾天下。绚,文貌,质是本来,文是文饰。
  「集注」,倩,好口辅也;盼,目黑白分明也;素,粉地,画之质也,画的本来;绚,釆色,画的采饰。
  (按)这一章,事分三段,其中第一段三句,仅是子夏问诗的意义(诗人做诗的意义)。集解言简而扼要,颇得其体。集注说,口辅目盼也不错,大可以相从。但是将「素、绚」以为是画质、画饰(素之本质,修饰),孔子还没有说画的事情,朱注未免说的过早了。你们学文章必须用心致意,不可像朱注在这里说的过早而没有根据。
  因为素只说是人的口与目,为女子的本质,目、口本身长得好。绚是说笑倩盼动的美姿。至于有注解说,可加粉黛、衣裳等服饰为绚,就嫌这种言语有枝叶。若能想到西东二施的颦蹙,自然能了悟质姿的大不同。
「子曰:绘事后素。」
  孔子所答只有一句,「绘事后素」。
  「集解」,郑曰:绘,画文也。凡画先布上众色再画「白粉」,以粉分布其间,来完成画的文采,画画有这种画法,但论语所说不是这个意思。
  「集注」,绘事,绘画的事情;后素,后于素,先用素底再画色彩。引考工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为质,而后施五采。」素地与素功不同。
  (按)第二段是孔子指事喻诗,因为子夏问诗,所以要指出事情来比喻,举出绘的事情来说明诗的意义。素在考工记作「素功」,就是先画五采色,然后绘上白粉完成一幅画。考工记在周礼,可自己去查。礼记礼器说:「素言白地,而后施绘」,孔子所说,是礼器所说的意义。口为素质,笑为绚,笑就如文采。
  全祖望氏「经史问答」:「问礼器,甘受和,白受采」五色、五行等,中间为土,而且四方都有土,四方的四角落为土。六月为长夏,在西南,坤为土,所以六月为土的本位。五脏最难治的为胃病,胃在中央,周身把脉若没有胃脉就会死,周身分阴阳,胃有二十五阳,心肝等都有五阳,五五二十五,所以头发黑全是阳气,不足便会发白。五味之中土为甜,所以什么病都可以加甘草,人称「甘国老」,能调和大家不打架,甘加上任何药味都能调和。
  「甘受和」这一句是陪衬,「白受采」,白色是根本,画红为红,画黑为黑,能接受各种色采,与考工记「绘画之事后素功」是两回事。全氏又说,古人注解论语,绘事后素引考工记,到杨龟山解论语时,才引用礼器。朱子合起来引用,所以近代人多不以为然。因为论语这一章是指素地,不是素功。
  杨氏、全氏所根据,都可以相从。素比喻口辅美目,绘比喻笑倩盼动。
  「礼后乎」,杨氏说:「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其质,礼学之无用,礼不虚行,此绘事后素之说也。」(意思是说要以忠信为本)
  (按)第三段为子夏所悟,忠信为主,礼在质后,忠信是素,礼比喻绘事。
  必须再略略谈一下上回说的。吾列出三本注解。集释,集各家的注释,有好有坏,知对知不对,由此可以比较,而后知道其中的意义,这是一种读书法。用此来比较,汉儒注解规矩,程朱有做比较,程子开启以自己意思解说经典的开端。
  以前吾讲论语,志在教你们学礼貌,这一次就不是了。有总别二义,先说总,你们以前上学没有学过道,孔子有孔子之道,所谓「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没有听闻道,既使望道也没有见到。
  若懂孔子之道,学佛比较容易。你们有跟随吾学佛三十余年的人,头十年确有往生的人,其次十年则渐衰,后十年便更衰了。佛法有正、像、末法三期,如今好似末法,听闻虽然很多但是没有工夫,唯有增加迷惑而没有伏断烦恼,因为心不能改的原故。今日犹如蓬蒿满头,再下去恐怕荆棘满头了。你们心理不改,所以吾讲说论语。吾因中国文化而有助学佛,又因学佛而有助于懂得中国文化。吾依经而说,你们是人,要以修身为本,命终求往生,不必再来。
  今日毒很多,唯有聪明人能解毒,解毒必须事先准备。准备什么?论语与佛法。可惜的是,你们未能信。共中有不共,必须自己有解药。首先必须找老师,学佛与学孔子,除佛说以外都不听。佛、孔子为我的老师,论语就是孔子之言,依着论语来实行。
  其次,你们都有障碍,所以学不入,因为你们的文学不行,二百余注,你们能选择吗?歧路中又有歧路。若文理好,比较能不入歧路,所以必须懂文理,如「至于犬马」章,懂得文理,便知犬马不是指父母。
  第三,考据,理能讲得通便可以了,若要穷究他的源头,则吾不能,说了对你们也没用。你们要谛听,吾没有为你们说的,你们不可信,如「礼后乎」章,所讲的意义为礼器上所说的,而宋儒引考工记,有这个道理吗?
  八佾这一篇多半采讲礼的事情,礼有五种,最重要的为祭礼,今日用的祭器、乐器等等都已经不是古代的,如何考据?汉儒距离孔子时代才数百年,已经有讲不对的了。我们今天距五四还不远,谁能说明白?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起予者商也」,孔子的意思就是礼器上的意思,礼器云:「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这个意思就很完整了。有人以为忠信与礼是同一等的种种说法,那是无事生非,多生困扰。又有人说,忠信与礼,经传之中有分开说,有合起来说,其实不必争。如素都说是白,但也有分开讲的,有合起来讲的。
  我们不必像后儒批评子贡子夏的高低,我们够不上资格批评。子贡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孔子使他更于乐道,而子贡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告诸往而子贡知来者。子贡问的那一章,孔子是直说。这一章子夏说人,孔子说绘,子夏悟到礼,这是横的,竖穷横遍,平等平等。
  只就意境高远而论,汉诗不如周的诗经,周朝的诗不如击壤歌的浑论元气。但是就文理的明白来说,当以唐诗为最。你们每天学一、二首诗,研究他的作法,预备将来自己看书,吾就是用佛经的科判、与作诗的方法,研究论语。
  「巧笑倩兮」,这一章分三段,其实是四段,首先子夏只举诗经,其次是孔子承接着举绘事,再次则转为「礼后乎」,最后合起来说「起予者,商也」,又合于最初所引的诗经。

【三.九】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06)
  若考据文法,大小文章都有起承转合,具有一撇一转。例如:上一章子夏问曰,分四段,最后合起来就可以知道,这一章也是如此。最后一句都合乎开始那一句。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三代为夏商周,自夏开始,文化渐渐有统系。夏家的礼仪,孔子说:「吾能说之」,可见孔子书读得多。夏已经亡了,周朝立夏代的后人于杞,祭祀夏代,孔子到杞查考夏代的文献。文化有什么人知道?有人知道文化,这种人叫献,所以说「文献」,指知道文化的贤才。杞地的人不足以当凭证。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殷朝比较接近孔子,孔子也知道殷文化。我们已知民国元年的事情,能够见到明、清的事情吗?孔子能说殷代的礼仪,但说了谁信?要有证据,宋为殷代的后人,但是要有学问、才能、能知殷朝国家文献的人很少了,例如汉代的老伏生。若果真有这种人才,就能证明孔子所说,没证据便有疑惑。
  这一章是什么意思?吾可以说说,但是不是孔子的本意不得而知。文献与民族主义,大有关系,否则是数典忘祖。佛法在世间,有多少年了?有文献在,依众圣点记,就可以知道。
  中国翻译经典,在汉朝以后,但是在周代以前就有众圣点记这本书了,可以作为文献证据。但是在现在有用处,今日台湾的文献有几人知道?三国的吴曾在台湾开辟过,再早就不知道了。如今大陆沦陷来此,其实是一家人,文献与民族大有关系,今日的台湾人都是从前的内地人。
  你们要自重,要深入学问,才能有所作为。

【三.十】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108)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
  禘为祭祀的名称,吾没有见过,注解所考据的很多,吾不信。因为汉代距孔子大约千年,也没见过,五四运动至今不到百年,你们还不知道,纵使真知道「禘」,如他们所说的,五年的大祭,祭天、祭太庙,既使知道禘的意思,你往什么地方祭?今日故宫里的祭器很多,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以佛家来论,乐器就很多了,密宗的音乐,今人也不知道。
  灌,有二种,一者奠酒,在当日三献后,撤馔时行灌礼。二者明日祭祀,前一天宰牛,在正午时,摆香案,不奏乐,有行牲官祭,吾曾当过;行完礼,以酒灌牛耳。这章是在初献的先前。今所说灌究竟指什么,不知道。
  今日救死都来不及了,那有余暇考古?最急切的,在于学以致用,若是考古的学问,那是太平时候的事。
「吾不欲观之矣。」
  禘祭,自行灌礼之后,孔子便不想观礼了。
  研究这一章有什么用?这一章确是有所为而说。禘礼是天子之礼,鲁国也行禘礼,所以孔子说不愿看。从前不教有三,无后为大,鲁国本来是传儿子,到僖公时传给兄弟。诸侯宗庙五祖,天子宗庙七祖,一个宗庙之内,中间为始祖,左昭右穆,辈份不可乱,祭祀时要一一有次序,不可嫌麻烦。到僖公时就乱了昭穆次序。有注解说,既灌以后,本来是恭恭敬敬,到此便疲乏懈怠了,其实这是托辞。
  不论什么事,不可以越礼,不可乱了次序,该做就要做,不该做就不做。从前商人为四民的最末,但是商人也知道「事忙先上帐」、「动物归原」,你们要学「动物归原」,一乱就亡了。有次序,依规矩,就可以往生,否则歧路之中又有歧路。

【三.十一】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111)
  凡争执大的章节,有作讲义解释,没有争议的,便不作讲义。另外有注重考据的章节,吾也不费事考据,因为讲的听的都难,初学的人没有这个眼力,而且对于实用也未必有益。例如孔子对于夏殷的礼,都能说,但是因为文献不足够证明,也没有办法。读书必须注意这一点,不宜呆板。
  禘的意义,我们不能清楚知道其中用意,只好随从古人的说法,不敢强作主张。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
  有人问禘礼是怎么个办法?子曰:不知也。
  孔子懂,却不能答复,问的人不够程度的原故,因为祭祀的人就不懂禘礼。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若知道禘礼是怎么个办法,那对于天下就像这个(记者说:指其掌)。「示」表示,摆在眼前。
「指其掌。」
  指掌是什么意思?一般而言是容易,这一章不是如此解。孔子自己说「不知也」,后人怎能说「知个禘礼便能治天下」?这种说法不可跟从。
  祭的人连礼器都不懂,何况是禘礼!什么礼器有什么用途,分量如何,都有一定。
  只要牢牢记住就可以了,不必妄作聪明,不知而强作注解。

【三.十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112)
  这一章的官司也打得很大。上头无祭的对象,推论下句说的是神,上句说的必为鬼,家中祖先,名鬼,也称神,外头的也是如此。
  吾讲了半天,你们不开智慧,什么原故?私欲重的原故,昨日讲经讲四种作意,当知「见」为最重要。唯有将私欲放下而后可以开智慧,开智慧而后知见净。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鬼,要恭敬,是报恩,本分中应作的事。祭,得福。佛家明说有鬼神,儒家则不说鬼神,但宋儒硬说无鬼神,所以受很多人骂。参加祭礼要想得降百福,必须斋戒,斋者,斋心,心中唯有这一件事,无他念。你们吃素,并非吃斋。祭时「如在」,这个就是观想,不论到那儿,「观想」祭时鬼神如在目前,靠观想的力量,如祭关公时,眼前就是关公。你们烧香,如打电报给佛菩萨,要观想,才得感应,所谓「神其来格」,如此,早晚课才灵。
  上祭鬼,下祭神,祭祀不是祭自家的鬼,叫谄,外神也祭为谄,故孔子说:「泰山不如林放乎?」用这话来说季氏的谄而无礼。祭什么,行什么礼,有一定的,而且祭时须全神贯注,故孔子说他祭一定得福,我祭则得福,我战则克。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如上祭祀场面,他当作主祭,但是或许忙,或生病,由我代表,他没参加祭祀,则这一场祭礼像没办一样。看看人家的诚心。
  怎么如不祭?吾学佛,故懂中国文化。自己不参加,就是没祭。他人如何观想法?所祭的对象如在目前,才能感召,别人代替则祭不如在,神不来格,不等于不祭吗?
  阿弥陀佛,光照十方国,无奈你不接受。

【三.十三】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113)
  我们的笔很拙,若是我们来写,必定先叙述一段事实。但是这章经文一上来说王孙贾问,怎么回事,下文便有解答。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
  这句「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不是王孙贾的言语,或许是古人的话,或者是古言语。若王孙贾自己的话,必不如此说。只有师长对下辈可以这样说:「何谓也?」朋友平辈尚且不可,对上辈更不可以。
  孔子在卫国,值逢灵公的时候,灵公非常恭维孔子,但是没有让孔子出仕做官。南子召见孔子,想借孔子的名声,其实另有私心,何以见得?否则何必邀孔子一起出来游街。这一件事有人了解,有人不了解,子路就不高兴,王孙贾,何许人也,他自然了解。王孙贾这个人极会钻营,灵公极听信他,凡事以死的因果来权衡,但是这一次他就误会了。
  这个时候孔子没有出仕,王孙贾以为孔子是走内线求官,所以问:你想作官,没找对路线,找南子行吗?但是不能直言:你怎么放着我王孙贾呢?所以用比喻。
  从前居家坐北朝南,西南角是房子最尊贵的地处。又有人说家有主祀的神,叫奥神,是住宅的神。又家中必有灶,有灶王,今日已撤差了,灶王最小,但是权力大,他生火才能吃饭,不生火,就无法煮吃的了。
  媚,巴结人,说好话求人。当时有句谚语,与其巴结奥神,官位大,还不如巴结灶神呢?就如唱戏的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要送红包,先拉线。王孙贾假装不懂,问孔子。
「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孔子也明白,答话也装胡涂。
  办事答话,靠平常练习,要当机立断。
  「你说的话,不对不对」怎么不对?对方不问也可以解释。
  若得罪了最高的天,向谁去求祷呢?
  这话一点也不错,必须分治世乱世。你们到机关做事,受过教育,知道贪赃枉法不好。若到任以后才知道长官贪赃枉法,这虽是长官的事,你也要有眼力,长官多少要拉拢你,或给予你利益,他以为天下人都好利,如果你一上来不接受,但是你是部下,接受了又良心不安,怎么办?财是胡涂虫,贼怕第一次,久了就成习气。这时必须当机立断,一走了之,否则破家败名。这只是世法花报而已,还有果报呢!脱得阳间罪,如何能脱得阴间罪?

【三.十四】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16)
  这章说政治,儒家的学问,在于政治之学,因为人道敏政,必须求人民公安。
  文,表面的制度,包括一切制度。凡事「不到与过」都不行,难得的是「中」。孔子是圣之时者,无过与不及,恰到好处。文,表面;质,本质。质够了,没有条理也推不动,文质平衡了,好不容易,例如政平讼理,这好不容易。文高了,质未到,文太复杂,例如今日的会计法,就是文太甚,反而不清楚。赋税法太复杂,人民不会纳税,漏税的人自然很多。质太过,手续不完备也不行。
「子曰:周监于二代,」
  孔子谈政治,要文质相平。秦法繁苛,文太过。高祖入关后,约法三章,百姓大悦,若只此三章,不能有四百年的天下,只有质而已,后来萧何再制律法。若法律只有三章,一家小店也弄不清楚。六经、十三经都是史,史都有因果报应。所以周参考夏商二代而损益之。监,考察的意思。
「郁郁乎文哉,」
  「郁郁乎文哉」,文,文化;郁郁,无过与不及,到达和的时候。所谓「文武之政,布在方策,人存政举,人亡政息」,可是文王一完了,也不行了。
「吾从周。」
  孔子说,若我从政,则跟从周的办法。
  世间法,可以直报怨,君子不为已甚,过甚了,就会出大毛病。

【三.十五】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117)
  这一章有起承转合,要细细按着层次。
「子入太庙,」
  孔子所进入的太庙,必定是鲁国的太庙。
  国家一建立,先立太庙,鲁国的太庙是周公庙,按时祭祀,不举行祭祀时,庙门关着。
「每事问。」
  每事问,问事与器。孔子尚且每事问,宋儒却说都知道,可以相信吗?真是狂诞。
  祭太庙时,如何能每事问?祭祀时要清净庄严,讲究肃敬,执事不许移动,这时如何允许闲人发问?这一章必定不是在祭祀时问,大概是在演礼时。史记世家太史公曰:「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曲阜儒生每月得演礼几次,否则就忘了。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不说那一个人说的话。孔子是名人,孔子的学问,人们都知道,孔子是实至名归,不求而自得。若不要名,唯有逃名,跑得远远的。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封于鄹,所以说鄹人。鄹人的儿子,指孔子,避讳,以免直称孔子。鄹人之子以懂礼闻名,为什么要每事问?谁说他知礼呢?有人说:你问,当然是不懂,知道了何必问?这个说法似是而非。
「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闻之曰,是礼也。」这是结语,孔子听了以后说,是呀!我每条问,这就是礼呀!孔子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孔子的修养,我们必须学。
  演礼与祭祀一样,只是容貌不同而已,演礼重在练习。孔子前往观礼,正是「学而时习之」,也是「传不习乎」。孔子答话不亢不卑。

【三.十六】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120)
  论语原来不是一时说的,也不是一人的笔记,更不是一篇文章,但是编论语二十篇的人也曾归类。例如八佾这一篇,说的都无法讲,这篇都是说礼乐,礼有三礼,不懂三礼如何讲礼,乐就更难说了。我们都不懂礼,听这篇很费事,我们重视实行,懂这个礼也不能行。礼乐有颂诗、有吹弹歌舞,礼乐都是国家所制定,今日反共第一,所以还未制定。诗是乐的词,今日国家也还未制定,如何歌颂?
  这一篇是孔子的时候,礼乐都乱了,孔子说的都有用意,没用意不会随便说。吾不得不讲,你们知道书的皮毛就可以了。在孔子时代,论语说的如同报纸,当时人听闻后,知道不合礼,就会改,有部分的人不肯照着改。今日有所不同,必须合乎今日的用途。考据不可错,但是考错的地方很多,对的很少。从前只依据朱子的集注,不辨好坏,以错为正,其实多半是错的。但是为了参加国家科举考试,人们也还是遵循朱注。今日学论语是为了学问,但是注解有二百余家,如何看?你们对于文句也必须知道,不是学制度,而是学文字,学了不是去治别人,是为了治自己,知道其中有不合礼的地方,我们也不去做。
  你们学佛,知道禅净本一家,禅主悟,起疑悟后才看经,未悟以前不许看经,净宗没有明说要悟,其实论语也必须悟才能领略。你们修净土法门,除了学成老太婆以外,还必须悟,否则既不是上智,又不是下愚的人,那往生就无望了。证大圆镜智才得到无分别智,老太婆就是无分别智,这个话若听者没有实在工夫,无法对人说。所以你们必须学悟,论语也是如此。看看「射不主皮」,注解有多少,吾须挨着看,然后裁决,其中有很多废话,但是不得不看。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秦始皇、李斯也知道书害人,所以焚书,若读书不会悟,那秦始皇、李斯不就是跟孟子学的信徒了吗?
  民国五四运动以前,生男孩悬弧,生女孩悬帨(帨,佩巾),男子必须学射箭。射可以观德,国家以射选拔人才,每月练习射礼,会射礼的人,祭祀时才能当陪祭,祭祀完毕可以分到胙肉。鲁受齐国女乐,孔子必得等到祭祀完毕,没有得到胙肉才肯离开鲁,并不是孔子穷的想吃那块肉。
「子曰:射不主皮,」
  乡射为文射,还有郊射,那是武射。射箭必须和颜悦色,心平气和,再观察他射箭的礼貌,合不合乎礼貌。第三再看主皮,看射到皮靶的位置。文射只要「中的」射中目标就可了,不中也不要紧,礼都周到了便可以。从前用布当箭靶,后来改用皮,着重射箭有没有贯穿皮革,郊射就必须贯革。这是乡射演礼,礼乐射御书数是读书人应该练习的艺术,不须要贯穿皮革,贯革是坏规矩,一条不合规矩开了端,往下条条都坏了规矩。
  考据不能不要,不能不考,但不能深信,只能当作有此一说而已,可以存疑。
  孔子说,射箭不主张贯穿皮革,全在文饰的礼仪上。
「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科,等也。因为每个人的力量不同等的原故。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今日的鞠躬,多是鞠项而已,没有敬意,心中不恭敬人。今日学校只是鞠项而已,你们想想,这样做合礼吗?今者学界的人,反不如武夫纠纠的老粗。

【三.十七】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121)
  今日没有这个了,子贡那时,也已经不行。现今有日历,比以前算是退步了,这是就乡下百姓来说。乡间都有供灶王爷,上面有灶王爷的像,下面有十二月分,有天干地支,有二十四节气,有这些个,一年的节候就都知道了。现今的日历没有,不是退步吗?再者凡是读书的家庭,都有黄历,这是国家钦天监所制订的,才知道什么时候过年。中华民国六十年来,有两次的过年时间都乱了。从前「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就必须杀头,因为误了民时。「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没有日历便不知过年了。
  从前的君王颁布「时宪书」给诸侯,诸侯藏在太庙,正月初一,百姓会供一只生羊给诸侯。这一天,诸侯到太庙告庙,再上朝开会议,宣布这个月的政务,第二个月也是如此,月月都是如此。除此之外,还有大作用,诸侯先拜太庙,再上朝,宣布政事,假如不拜、不上朝,诸侯便各自为政了。周幽王、厉王就是如此,所以国乱而亡国。鲁文公时,有闰月,有病没有告朔,没有上朝,后来没有病了也懈怠不告朔,不上朝,所以有三家之乱,凡事都是自找的。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很多年都没有告朔,但是这话很难说。鲁文公虽然不告朔,不上朝,可是送羊的人仍然照每月送来。子贡禀告孔子,不如废去告朔的饩羊。有人以为子贡爱小财,其实不是,子贡有他的用意。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孔子说:端木赐!你爱惜羊,我爱惜礼。有这只羊就知道必定要告朔、上朝,这个礼还没有废除。如果废去这只羊,那连告朔的礼也都不知道了。
  我们不是天子,也不是诸侯,对国家帮不上忙,唯有少为国家添麻烦,就是爱国,这也是理所当为的事。

【三.十八】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124)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看这一章书,可以知道大家都乱了礼,大家多不合礼。孔子所说有如禅话。人都不讲礼,孔子不仅教人行礼,孔子自己就是尽礼。自己先做到再说人。

【三.十九】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25)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这必定有缘故纔问。定公问,君使用自己的臣子,臣事奉自己的国君,应该如何?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
  孔子回答说:国君在上,要按国家的规矩办,不可乱指挥。例如年岁好时,用百姓一年可以用三日,不好时一年只用二日,再不好时就只能用一日。又如对待老人的待遇,要像对待年轻人,而且更加超过,尊重老人。用人的时候,老人不做粗工,处处要替百姓想。
「臣事君以忠。」
  「臣事君以忠」,当公务员,迟到早退,开着电灯领薪水,这算是尽忠吗?
  「君使臣,臣事君」这有两方面,若君使臣不以礼,臣必不会真心办事。若是臣不能尽忠,则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国君?
  没有读书的人,与真小人,情犹可原,既然读书是君子,如何能如此?这些讲了都可以自己受用。

【三.二十】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25)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易经起首也说「乾坤定矣」。中国注重五伦,一人为匹夫、匹妇,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一夫一妇名「室」。易经这「定」字很好,八卦有老阳、老阴、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共八口之家,五伦规矩定了之后,不再更改。从前嫁女儿时用茶叶,就有不再改嫁的意思。(案:因茶树不能移植,必须用种子种植,所以以茶叶做礼物,祝种植不移之子,暗寓女子坚忠不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前朱买臣因为休妻,而被废头名状元,社会上也不理他。
  男女居室,人之大伦,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兄弟,这是天伦。结婚,要得一有德的好女子,如齐宣王娶无盐女锺离春,就是因为锺离春有妇德,娶得有德的妇人,然后可以教国人。周朝八百年的天下,是太太帮助的,贤内助很重要,所以文王思得贤女帮助治国。夫妇是伦始福源,不可以随便。「乐而不淫」乐得后妃之贤,不是因为后妃长得漂亮。这是幸福的源头,岂可随便!
「哀而不伤。」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这是忧虑国家有谁能来帮助治理。参差荇菜,是采荇菜供太庙。
  哀,哀贤女未得,哀国家还没有得到贤才。
  诗经三百篇的第一章就是「关雎」这一章,大家可以学学。

【三.二十一】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孔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128)
【雪公讲义】
  ○哀公问社于宰我,至曰使民战栗。
  「郑氏」云:田主。主、社也。
  「邢疏」:先儒或以为宗庙主,杜元凯、何休,用之以解春秋。
  「拜经日记」经文明云「使民战栗」:以社稷为民而立,故曰「使民」;若「庙主」,与民何与?
  「潘氏集笺」读书证疑,引墨子云:圣王建国营都,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菆位。
  「半农礼说」谓:树主、木主,必兼两义。
  (按)以上各说,只就一「社」字,纷争若是,迄今不已。究以何说为正?后人各附各非,议论繁杂,歧中生歧。若细绎全文,似以「社主」可从。拜经日记所云「庙主与民何与」,义极分明。且哀公、宰我问答,非初建国立社,何能不知树主之理?隐然有寓意焉。
  「苏子由古史」:哀公将去三桓,而不敢正言。古者戮人于社,其托于「社」者,有意于诛也。宰我知其意,而亦以隐答焉。曰「使民战栗」,以诛告也。
  「容斋五笔」:「使民战栗」为哀公语。又曰:或谓「使民战栗」一句,亦出于宰我;记之者,欲与前言有别,故加「曰」字以起之。
  「韩非书」言之详甚,可参。
  (按)据上诸说,于此章各解,大有借镜,可洗宰我千古之毁;而孔子之答宰,亦知非各注者之儱侗语矣。
  ○子闻之曰,至既往不咎。
  「包曰」:事已成,不可复解说也;事已遂,不可复谏止也;事既往,不可复追咎也。
  「集注」:遂事,谓事虽未成,而势不能已者。孔子以宰我所对非立社之意,又启时君杀伐之心;而其言已出,不可复救,故历言此,以深责之,欲使谨其后也。
  (按)苏子由古史、容斋五笔、韩非书诸记,此章经文,大有事在。孔子曰三句之解,包与集注,语皆含混,殊无义意。窃以初句谓哀公失政,三家僭越,局势久成,不可复说。次句宰我进谏,无补于前。三句孔子自谓宰我言虽失宜,然既往矣,吾亦不再咎也。夫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乃孔子所训;今知宰我所答,恐不如是。
「哀公问社于宰我,」
  注解有人骂宰我,开了杀伐之心,另外也骂宰我昼寝,这不可以。
  国家有宗庙社稷,社稷露天,可得风云雨露的气。社有二种:
  一说,社为田社,社主坛所埋的祭物,自古就有安社稷坛,如封禅,祭泰山,埋玉等。社有「主」,这是社稷的木头。社主要用那一种木头?不一定,看在那一个地方祭就埋那一地方的木头,就当地山上长的树木,用这个树木做主,后来也有埋石的。
  二,社有人以为主是宗庙的神主,神主用木,普通都用栗木为主,也有少数富有的人用檀木,就古代而言这不合礼,不必用好木。
  今采社主的说法。社主称主,庙主与社主不同,这一章是哀公用社主不是指庙主,若指庙中神主,那与百姓有何干?鲁哀公为什么问社?宰我所回答的四句,其中有用意,宰我、子贡都是言语第一的贤哲。论语为孔子与诸弟子问答的记录,都是有所为而发,不是无因妄发的议论,否则岂不是神经病吗?当时鲁国政出三家,鲁哀公不能作主,也无法做主,因为鲁国的社稷坛遭受火灾,哀公趁此问宰我。有如参禅,指这个说那个。
  宰我的言语、武功都好,曾经领兵战胜齐人,是文武双全的人。至诚之道,可以先知,宰我知道哀公问的心意,但不敢明说。孔子说话含蓄,孔门弟子也是如此,往后吾也含蓄说话,你们必须善听。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宰我答三句,上二句陪衬,重要在「周人以栗」。而且恐怕哀公听不明白,再解释说:「使民战栗」,使百姓对国家害怕,要使三家战栗。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为什么周要埋栗?曰:「使民战栗」,有人主张这句是哀公所说,所以说「曰」。这是懂文法的说法,但是没有明说是什么事。在苏子由的古史、容斋随笔说的很详细。
「孔子闻之曰:」
  可见孔子不在眼前,宰我没有与孔子商量,孔子听闻后说。一般注解以为孔子责备宰我,而且认为三句是一个意思,有如「一个孤僧独自归」的重复啰嗦,孔子会作这种文章吗?并不是如此,因为孔子为宰我的老师,老师与学生说话,不是这样的口气。经文中的谏,是以下对上才叫谏。
「成事不说,」
  「成事不说」这个话很含蓄,事已成定局,不必说了。这是说哀公失政,三家僭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再说有什么用?
「遂事不谏,」
  「遂事不谏」,这是宰我进谏哀公,劝哀公立权威惩罚三家,但是事情已经顺遂三家的心愿了,事先为什么不谏?再谏也于事无补。
「既往不咎。」
  「既往不咎」,咎,一说是指哀公与三家的大错误,不必再责备了。另一说是宰我的咎,宰我为哀公出主意,言语既已说出,不合时宜,虽然失言,我也不再责备宰我了。
  那就不管了吗!若不管,孔子又何必说「三家者以雍撤」等话?又何必堕三都?这是因为宰我所说不是时候。孔子的办法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办事不成功,又害人,那有什么用?
  孔子说话和平,宰我说话不和平,孔子也想削去三桓,不是不管,而是不须要再谏,谏了无用,可以另想办法。古事今办,可以做前车之鉴。

【三.二十二】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133)
  孔子必定是有原故而说话。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当时候管仲名声大,齐强鲁弱,有人说,齐国有管、晏的王佐之才,以为管仲有王佐的大才器,所以孔子说:「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
  有人听到孔子这句话,以为器小格局小必定是节俭,所以问:「管仲俭乎?」。
「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孔子也不承认,说:「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三归的说法有很多,其中以三处住宅比较妥当,管仲有三处归宿。而且「官事不摄」,摄是兼差,家臣各司其职不兼差,一切事都具备。「焉得俭?」管仲如何称得上节俭?因为管仲声名太大。
  从前的出家人先读中国书,再看佛经,再到北京礼部受戒,才住丛林,所谓「天下丛林饭如山」,内地的丛林规矩极为严格,超过儒家的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曾国藩见丛林用斋无人咳嗽,比军队还整齐。如今丛林的规矩如何?古代丛林规矩今日已经不复再见,外不净内如何有净?今日三坛大戒一锅热,没有丛林的规矩,不足道也。
  我们修净土法门,其实佛法都要「净」,唯佛一人居净土。学论语有助于学佛,因为成佛要以人天为基础的原故。
「然则管仲知礼乎?」
  又有人以为三归是国君所赐,长者赐不敢辞,所以问「然则管仲知礼乎?」管仲应该是因为懂得礼节吧!
「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孔子再回答这种误会。孔子说「邦君树塞门」,古时候的规矩,今日已经变很多,例如鸿门宴中的「项王按剑而跽」,跽是长跪,日本如今还保存着,台湾也还有树塞门,门处有木头当屏风。屏,诸侯设在门外,大夫设在门里,这是礼貌。邦君应该有屏设在门外,管仲为大夫也可以设屏风,但必须小一些。但是管仲树立的屏风与邦君一样。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邦君有反坫」,坫是两楹间的土台,可以放酒器。国君用反坫,普通人就放置在桌上。反坫,是表示尊敬。至于反坫如何造,考据也不准确。「管氏亦有反坫」,这与贫富无关,与礼有关,管仲有反坫是僭礼,所以孔子说:「管仲知礼,孰不知礼?」。
  另一时候,孔子又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孔子认为要是没有管仲,中国便亡国了。或许有人误会,孔子说话矛盾,其实孔子说话是一以贯之,会说不如会听。
  听这章经文,必须举一反三,知道如何对待人。人有长有短,古人说「君子各有其长」,若直接说就是人才有长有短,全短为小人,全长为圣人,这两种人很少,多数人是有长有短。孔子说:「不以人废言,不以言举人」,贤者就要鼓励他,不肖者可以引诱他走上好的路。所谓「盖棺论定」,活着时能不变心的人极少,唯有到死时才能论定,不能一概抹杀,否则不能得人才。所以孔子说「吾未见刚者」、「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永远不变心,要有好大的学问!全天下无道很久了,恶的人要摈除,善的人要嘉奖,为的是给人留一条自新的路,有劝告勉励的用意。

【三.二十三】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136)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
  大师的「大」,音如字,音太、大,都可通。乐师有大师、小师的分别。朱子改成太(三公中一),其实是大。孔子自卫反鲁,制礼作乐。
  你们寒假可看阮元十三经注疏的诗经。先有乐再有礼,七情都不是正常的态度,所以天下大乱。中庸说:「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七情要用礼来节制。病由于七情,爱为主因,有爱才有喜,不爱就恶。因为爱,有人来讨取便发怒,故楞严经说:「爱为生死本」。乐能调和七情,使心情中正和平。这一章很难讲,因为现在的热门音乐,靡靡之音都是令人死的音乐。
「始作,翕如也。」
  始作,开始演奏。奏乐不是一种乐器,例如平剧有连奏,祭庙为合奏,又例如祭孔有歌词,唱「大哉孔子」。各种乐器都必须同一个音,如琴用「宫」,其余乐器也必须用「宫」,笙则是连续不断,其它乐器则有板眼。
  「翕」,鸟的翅膀有两个,两个翅膀合飞为翕。刚演奏时,如鸟的翅膀原来是止静的,演奏以后才徐徐奏出。
「从之,纯如也,」
  「从之,纯如也。」从,音乐发展开后。例如吟诗首字不入韵,到第二字才合起来。纯,丝清一色为纯,乐曲一放开后,笙管琴瑟都是一个音。吹「宫」,就都是「宫」,不是一种乐器吹一个调,但是有笙管箫笛的不同。若说是异,则所有乐器却都是同一调,例如「商」调,所有乐器都奏「商」。音乐的道理,只可与知者说,所以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皦如也,」
  「皦如也」,有如日的洁白,又如石的清楚,虽然同一调,但是各乐器的音都不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绎如也。以成。」
  「绎如也」绎,抽丝。丝越抽越长,绵绵不断,音乐演奏到最后有尾声,唱了尾声,还要弦外有音,余音袅袅。
  做人、说话、作事、对朋友,都可依这个办法。朋友久而敬之,朋友数,斯疏矣,要留空间,死后仍是朋友,如杜甫对待郑虔的诗云:「九重泉下尽交期」,不能同年同月生,但愿同年同月死,就是「绎如也」。做事也是如此,要图长远,例如诸葛临死时,还安排蜀汉的国事,就是要绵绵不绝。

【三.二十四】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137)
  八佾篇多是说礼,所以很麻烦,吾只说取其只一种说法,若一定要详细考据,纵使考得正确,今日也用不上。吾每说完一章,必定会说我们今日应该如何学,大家必得在此多加致意。
「仪封人请见,」
  仪,卫国地方,现今河南的地方。封人,做官的人,是什么官今日已经不知道了。为什么没有提到仪封人的姓名?因为他是一位隐者,自己不愿意露出姓名,他也是高人,不肯显露名字。仪封人,人想见他他不愿意见人,孔子来到此地,他却想见,可以知道他的为人。长沮、桀溺耦耕,以及孔子的老友原壤,他们其实都是高士。有人以为孔子骂原壤,这是读书不通的原故。你们学习论语,实在是能帮助学佛,但是万万不可贡高我慢,学了佛后就轻视儒家,目中无人。孔子也不轻易见人,大家必须揣摸这里头的文字。
「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仪封人请求见孔子,说什么话?「君子之至于斯也」,凡君子来「仪」,「吾未尝不得见也」,我没有一次不得拜见的,读书必须有这种眼力。因为遇到挡驾,才说这个话。
「从者见之。」
  「从者见之」,随从孔子的弟子才领着他去见孔子。见到孔子所谈的内容没有说,因为没有知道的人,所以文字也没有记载下来。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出来,跟孔子的随从弟子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二三子」,看口气这也是老先生的派头。吾看这一章的文气,仪封人见孔子出来后必定有问答。你们随从孔子的弟子不必忧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他们所忧愁的不是名利。孔子周游列国,到处讲演,当时天下乱,孔子志在救度众生,你们犯什么愁?
  丧,丧失,患愁丧失了什么东西?有注解说,孔子丧失官位,以为做官才能行道,大错!不是做官才容易行道,反而做官不能行道,但是没有辅助的人道也行不通。孔子的圣贤之道没有人愿意听,孔门弟子所忧愁的是大道将丧,孔子说:「天将丧斯文」,忧愁大道不能通行。
  周朝十一月(子)为正月,殷朝十二月(丑)为正月,夏朝一月(寅)为正月,今日说夏历,就是建寅。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天下无道久矣」,天地人都无道,冬天开桃花不是好征兆,冬掌收藏,冬天开花就是冬官失权。书经胤征曰:「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铎,金口木舌,叫木铎。每到正月时,遒人掌管宣布国家政令,以木铎在道路上巡走,宣扬政教,夏商二代都是如此。
  这时候周天下的无道很久了,「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将,将来、现在都没有人听,道就不能传,现在传道也没有人听,将来才有人听,本国也不能用。孔子为鲁司寇,齐人馈女乐,孔子行,秦火后,到了汉代,儒家才通行。数千年以来,都是行五伦,直到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为止。
  圣贤之道,万古不冥,万世灭不了,今日的批孔,吾也不患愁。今日也是无道,这是今人倒霉,不久将来大道必定再行,那是谁来再传孔子之道?你们应该思之,思之。

【三.二十五】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140)
  这一段关系着音乐。国家稳定后,先盖太庙,再建社稷坛,民为邦本。再者国家必得有礼,制礼必得有乐,太庙的乐最重要。祖先是立国的根基,所以要立祖先的庙。有太庙就有祭礼,祭礼为吉礼,祭祀时歌功颂德,用的礼乐必须与事实相符,诗经有风、雅、颂三种体裁,颂就是祭宗庙的音乐,各国都有比较。所以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诗都是办政治,那里是风花雪月。到了今日,连风花雪月也不会了,诗亡然后春秋作,今日春秋也亡了,因为今人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笑骂也不行,只有用原子弹才有办法,要想不挨原子弹唯有改心,而且仅仅台湾改还不可以,因为天下无道太久了。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韶,吾未听过。若说韶乐是「翕如也,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现今的人听了,必定也不会喜欢。今日寺院的梵呗也不如以前了,从前板眼规矩,今日玩花样,有如打花鼓。
  乐由时令而来,要配合节气,冬至阳生春又来,在冬至这一天黄钟管的葭灰会飞起来。冬至日是黄钟,属于铜中最重要的,所以黄钟是纯阳的音。不懂六律,不能正五音。黄钟大吕,依黍(豆子)排定十二个月,有六律六吕,「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再配以宫商角征羽;再配五脏六腑,心肝脾胃肾,所以乐可以调和七情。从前朝廷有六部,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所谓「满城桃李属春官」,春官是学官,秋官则是主刑杀。
  孔子听韶乐,韶乐是舜王的乐,很美,「又尽善矣」,佛家的「妙」字,儒家的「善」字,都是极至极尽的好,孔子称赞韶乐尽善到没话讲了。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武,周武王的乐。夏、商及周文武(文武合为一,父作子述,父子相续)称做三王,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以臣礼事奉殷纣王,到了武王才讨伐纣王。这一章有笔法,尽美矣,是政治好,未尽善矣,是没有完全好。因为舜王禅让得天下,武王是伐纣,在孟津会师,用干戈得天下,所以没有尽善。
  若如此说,那汤伐夏桀、周武伐商纣,吊民伐罪,不可以吗?不是救民于水火之中,顺天应人吗?孟子说:「民为贵」,孔子也说:「民为邦本」,但是孔子温和,孟子就说「吾但闻武王杀一独夫,未闻弒君也」,孟子说的也不算错。从前有人以为这一章经文是孔子责怪周家伐纣,这是书呆子的注解。
  学这一章必须知道,祭太庙时的乐,在于歌功颂德。韶乐歌颂舜办的政治,说国家如何开国,说如何作揖礼让,一切都好,宫调比较多,商调比较少,自始至终乐曲都是平平和和。若武王的乐,讲文王视民如伤等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33:52 | 只看該作者
也是和和平平的宫调。但是唱到纣王的无道,文王武王为救民于水火,于是兴师讨伐,而纣王抵抗。为了减少伤害人民的性命,速速杀了纣王,因此乐中不免有商调的杀伐之声,所以孔子说:「未尽善也」。但是这也不会伤了文武的圣德。

【三.二十六】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141)
「子曰:居上不宽,」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地位,在家中、出外都有上下的差别。所谓「平等」,不是现今人们所说的平等,如今的人讲平等是视父如兄,称呼为大哥,父亲称呼儿子为老弟,现今的人以为这是「父子平等」,这是邪说。
  日有盈昃,月有圆缺,天然就是如此。「居上」不必一定是作宫,一家之中,一个团体中,都有分上下。上下,这是自然现象。只要位居上位、在高位,对在下的人,都必须从宽。居上如何宽?人都有过失,人不是圣贤,谁能无过,小过装聋就过去了,大过才要纠正,若大小过都管,太过严,那就不胜其多了,汉朝的刘宽一生不生气,婢女端的羹汤泼到他的衣裳,他还问女婢的手有没有烫到?大家不必学到像刘宽的宽,能赦小过,就是寛了。
「为礼不敬,」
  「为礼不敬」,这是指在下位者,礼在于尊敬人,没有恭敬心还算行礼吗?礼必须敬,如今的人鞠躬大多是「鞠项」只鞠脖子。敬是把事情当真事干,不敬的人,不能办事。敬是对于事情真心做,决不苟且。
「临丧不哀,」
  「临丧不哀」,父母的丧事是大事,所以丧事最重是要有哀痛的心。
「吾何以观之哉?」
  「吾何以观之哉」,这三条是应该办的事,他却办不到,那些不应该办的事,他也必定不会办好的,所以孔子说,我不愿意再看其它的了。
  你在上位,比人高一级,例如「里长」见到里民,就要处处帮助,这便是宽,有小过可以宽待。礼尚往来,大小事都必须敬,要用真心做,要真心办事就必须办得实在。家有丧事,或到丧家,不许有笑容,必须有同情心。孔子就是「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里仁第四
【四.一】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42)
  论语各章不相连贯,但编者将意义相同的汇编在一起,这一篇大多说仁。仁比较难懂,礼有外在形式,所以比较容易,而仁在内心,所以难懂。
  这一篇说完后,仁大概就可以体会了。今先略说仁。仁者其恕乎,恕接近仁,而仁并不是就是恕。仁者二人,你们学佛,知道要「无我相,无人相」,人我要一律平等观,仁是人在社会上对人的心态,虽然仁不在外,但是言语行动可以表现出仁的态度。言行不离仁,才是学仁的人,例如说话不只为我,不可伤人,做事为我,也必须为他人,而且不是只为张三,而不为李四,对张、李都如此,如对张三平等,对李四不平等就不行,对好人、坏人也是如此。
  今日学佛者看不起儒家,学儒懂学道者很少,能懂得求学问便不错了,到清代只求会写文章,今人连学文章也没有了。从前有学问、道德,今人连文章也不会。说出来很好听,在注解上却说苛薄话骂人。
  孔子说「志于道」,志向定在道上,而孔子「志于道」依次为道、德、仁、义,道为首。道是什么?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者天然的本性,「率性之谓道」,本性守住不变样便是道。「修道之谓教」,修道才能教化人。孔子虽志于道,而提倡第三层次「仁」,因为道难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谁知「道」啊?我们没有一人有道的,人无道、家无道、社会无道、天下无道,道也有根本,根本在人的心,心正然后说修身,心有道,身才是有道的人,才能家有道乃至天下有道。我们不懂道,所以孔子说仁,道附带说,我们不必做到仁,做到恕就可以了,而且「力行近乎仁」肯行便是近仁。
「子曰:里仁为美,」
  这一篇因第一章「里仁为美」,所以以「里仁」为篇名。里为道里之里,二十五家为一里,今日已经变了,一里是一处的一段落,居处为里。
「择不处仁,」
  择古作「宅」音同,文字有六书,宅、择古来同义,很难讲。汉郑康成改「宅」为「择」,古宅、择通用,如「说」古时有二音,其中一个念「悦」,所以也可作「悦」。宅为什么音读成「择」?其中有含义,宅不可随意住,必须选择,如孟母三迁就是例子。如果是水肥公司、瓦斯公司的街就妨害人身,风化街则妨害人心,都不能住,故宅有选择的意思。
  只是研学而无道,纵使学富五车也不可行,如注解中骂人,骂人就不是好人,隐恶扬善,能骂人吗?孔子、佛骂人吗?骂人不好,从前注解中不骂人很少,都是门户之见,例如清人喜好非议人,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骂人,将人压下去,不过是自己想沽名钓誉而已,存这种心便不能注解仁。仁者爱人,逝者已矣,不须骂,既往不咎,孔子何尝骂人?吾对于骂人的注解,大不以为然。
「焉得知。」
  「知」作「智」。
  「里仁」,这一个居住的地区不止一家,自古便有「千金置宅,万金买邻」买房子费千金。只是房子好不算好,必须看看邻居好不好,若邻居不好,房子纵使一千元也贵,若邻居都近仁、学仁,一万元也不贵。你们学论语在笃行,不是学学口头会说,大文学家也有坏人,行为不圆满。你们要学好人,文章纵使是左、丘,左丘明眼盲、司马迁宫刑,当时便受坏报应,也是不能实行的原故。
  「里仁为美」若邻居都是仁人,这居住区就很好,并不是都如此,事前必须先选择,如三字经云:「昔孟母,择邻处」,孟母就是择仁而居。
  若去选居住的处所,「择不处仁」若不选择有仁人的地方住。
  「焉得知」没有智慧,家庭不会学好,子弟不会学好,再后悔就来不及。衣食人人都知要选择,却不会选择住家,衣食是一时的,住家是永久的,如何不择?
  古人有人说读书不要推演,这不可以。孔子主张举一反三,自己必须会推演,如何可以不推演?这一章你们必须致意。
  一者,人人家中有电视机,看电视必须选择,不可看坏节目,报纸固然不好,电视更甚,今日略略有改善了。今日一千出戏,有九成是闹家庭纠纷。
  再者,无友不如己者,交友必须选择,观友而知其人,十个君子,不抵一个小人,人往上进很难,往下堕落容易。
  三者,国家以民为邦本,国,从囗从或,不固定是谁在其中住,有好人、有坏人、有男人、有女人。易经主张乾坤定矣,诗经开首是关雎,男女是五伦开始福气的根原,但是今日的父母也管不了儿女的婚姻,所以男女随便结缗。关雎是选其德不爱其色,今人选色而且选不规矩的,你们已婚的人,要好好齐家,未婚的应选德不选色,否则焉得智?学佛也得不到好处。
  佛家讲慈悲,儒家说仁慈恻隐,儒者自以为与孔子平等,佛家没有人敢以为与佛平等,儒者注子错了也以为成一家之言,佛家解错经是谤法要入地狱,所以格外小心不敢妄加注解。但是如今天下无道,也不如此了,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吾就讲不明白,你们思考想一想,你们就不认「人」字,你们必得好好学,万不可看不起圣人,我们学的太浅薄了。

【四.二】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143)
  这一章众说纷纭,各逞知见而已,不必说的玄妙,令人畏难。吾的讲法从简,采取其中的道理,容易实行。
  前一章说仁,那不仁又会如何?孔子提倡仁,因为学「道」很难,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虽然说「道不远人」,但是自己最近的眼睫毛你知道有多少数目吗?没人知道,所以孔子教人学仁就可以了。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仁者平等待人,不能丝毫损害人。在佛家来说,不要惹人起烦恼,自己以为做好事,以为没有造业,可是令人起了烦恼,他就落下恶种子受苦报,是谁使他落了恶种子?都是你的罪过。你挑起他的烦恼,你没有报应吗?他会堕落,是因为你。你行菩萨道,是给人送菩提?还是送烦恼?由此可知罪没有形相,若有形相虚空不能容受。学佛人,想要起烦恼时,必须以佛号压伏,否则有什么用?怨佛不灵,那是自我欺骗。
  学仁,要像念佛净念相继,要想着不要损害人,不要妨害人,一言一行都想想大家。仁心不能放下,一放下,就是不仁。
  约,贫乏、少的意思。生活艰困,处境简陋,生活不好,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待在这种简约的处境。因为他不懂仁义道德,不懂人生为了什么,只知人生是为享受,这是天下大乱的根本。长久处在贫乏,又不懂道理,便会不安分。
「不可以长处乐。」
  「不可以长处乐」,饱暖思淫欲,赌博、跳舞都是有钱人,也不安分,贫不安分,富也不安分。人若没有「仁」字,国家、社会都不会好。
「仁者安仁,」
  「仁者安仁」,仁者,性地善良,这一种人天赋很厚,以为就该如此,做坏事以为对不起自己,一有损害人心就觉得不安,行仁便心安理得,而且他行仁无所求,这是仁者安于行仁。
「知者利仁。」
  「知者利仁」,知者是聪明人,以为做个有仁德的人,对自己有好处,不做有仁德的人,对自己有坏处。我们若能「利仁」,就可以天下太平,有注解以为利仁不好,因为有希求企图的心,这是责人太过,如果不这样,那是希望人去作乱吗?仁者安仁,我们或许有人做得到,但是很少。能学知者利仁,就可以了。圣人教人,给人自新之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不必像注解那样唱高调。
  大家来学论语才懂得念佛,才可以出离轮回,佛法也教人忏悔。

【四.三】
子曰:唯仁者能好,能恶人。(144)
「子曰:唯仁者能好,能恶人。」
  若有人能心存仁,才能在社会上评论某人是好人、某人是坏人。你若不是仁人,没有资格说人是好是恶,因为都是自私为己的原故。有仁字才能亲善远恶,否则都不得其正。
  「古之学者为己」,古人学了以后,先改自己。「今之学者为人」,现在的人,学了以后专挑别人的毛病。天下动乱,吾劝你们先责求自己,将自己管好再说。

【四.四】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145)
「子曰:苟志于仁矣,」
  「苟志于仁」,孔子自己是「志于道」,教人没有说要志于道,而是教人「志于仁」,以仁为志向,若教他的学生都要志于道,那很多学生就不能学了。
  苟,假若。假若建立起志向,从此不离开,执持「仁」字。
「无恶也。」
  「无恶也」,若「恶」,音「乌」平声,当「如何」讲。音「物」去声,入声音「恶」,朱注采取入声「恶」,解释为:如此就无恶事了。这是废话,因为有仁自然就无恶事了,比如人已经吃饱了,何须再问吃了没有?
  在此应念「物」,若志于仁则仁慈,就没有患恶的人了。对好人嘉勉他,对坏人劝他改过,不愿舍弃他。
  这一章与上一章不矛盾,社会上的人不是如此,凡夫对恶人是拒绝他,圣人对恶人是不忍心舍弃,希望他变好,例如父母打骂子女,都是出自仁心,这是佛家的平等心。就像有人学佛,佛不喜,有人谤佛,佛也不瞋,佛如檀木,头上顶着或是脚踩着,都能染香,佛都不在乎,因为佛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教徒修养不足,不能做到这一层,只会说这个话而已。儒者只知文字,不懂得道,所以也不会说。
  孔子有教无类,「互乡难与言,童子见」,这位互乡的童子来求孔子,孔子也见,要教他变好。至于离开孔子以后,变好或变坏,谁也管不了,盖棺才可以论定。
  吾见好人恭敬,见坏人远离,这就是吾的毛病。行道的人要先度坏人,因为坏人会危害社会的原故。有人问:那你为什么不先度他?因为吾心里「恶」之,有这种心,临终便有障碍。孔子就不是如此,坏地方的坏孩子来请教,孔子也教他。

【四.五】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146)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富贵是人们所欲求的,不由道理得来的富贵,虽然富贵了我也不要。例如古代泄柳、段干木的不仕,黔娄的安于贫穷而不仕,再有如「不食嗟来食」,最终饿死而不食的人。很多古人是如此,有骨气!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贫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作善降祥,这才是富贵的道理原因;不作善而来了吉祥,这种好事我不要。贫贱很痛苦,有贫贱的苦因,所谓「作恶降殃」,若没有作恶事而得贫贱,这是天命,我也不去除贫贱,我就接受它。
  有些学佛人闹家变,就发牢骚,以佛理来讲,有人一生都作善事而家庭却遭到不幸的,孔子尚且死了儿子,尧舜也都很好,他们的儿子却都不好,这是什么道理?大家想想。
  这一章若从文法解析就容易明白。自从宋朝程子、朱子以后,论语就分汉儒与宋儒的注解,争执很久,开了骂人的端倪。陆陇其为清朝康熙年间的进士,著书很多,他虽然崇尚朱子,但他的《松阳讲义》还是有可观的地方。王夫之的《读四书大全说》,简直就像骂大街,一直骂到孟子,有如法家之流,刻薄寡恩,文字尖刻到极处。他也引佛家的名词,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他只知名词,名相尚且不知。
  集解,孔曰:「不以其道得富贵,则仁者不处。」不是仁者就不如此了。何晏曰:「时有否泰,故君子履道而反贫贱,此则不以其道得之,虽是人之所恶,不可违而去之。」例如孔子不出仕,阳货屡劝他出仕,最终还是不出仕,因为时间不对,不是因为行道而得贫贱。临财毋苟得,不因富贵而苟且求得。集解这一段,讲的很好。
  经文以外的少说,只要就着经文解释就可以了,虽然依佛学讲容易,但是就有羼杂,所以儒家的经典就以儒家解说,不用佛学解释。吾讲书以佛学譬喻,这就是羼杂。应当各行其是,而且批评谁好谁坏,这也不好。佛法是出世,儒家是入世,像是卖药与卖棺材的互骂,其实两者都不能少,可以并存。
  孙奇逢《四书近指》:「人初生时,祇有此身,原来贫贱,非有所失也。至富贵则有所得矣。无失无所得,有得有所失。故均一非道,富贵不可处,以其外来。贫贱不可去,以其所从来。」人一下生,只有身体,赤着身而来,出来时,是贫?还是富?人人下生都是如此,皇帝、太子也是如此,谈不上贫。加一件衣服就是富了,下生时是不贫不富,所以贫是本来就如此,并不是干不好事的,才贫了。长大得到衣食住家,就算富贵了,所以富贵是外来的,本来是无失也无所得,有得才有失,有衣食住便有失。不论有道、无道,富贵都不可靠,贫贱也去不了,因为贫贱是与生俱来的。
  这一段没有说佛学,而是含有佛学的义理。孔夫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乐;颜子有田三十亩,却安于一箪食一瓢饮,过着本来面目的生活;尧王禹王的宫殿茅茨不剪,也很俭朴;子路很慷慨,穿着破缊袍和穿着狐裘的富贵人站在一起,一点也不在乎,因为贫贱富贵都不在他的心中。喜好读书的,穿敝衣,有钱就布施。这些全在于各位的修养,吾青年时曾学这一套,所以知道,学佛后才改掉。所以人全在于觉悟、全在于能改,要「生而知之者」极少。道,指「仁」字,这是汉儒的注解。

★附注(非雪公所言)
  反身录:「伊尹一介弗取,千驷弗顾,夫子疏水曲肱而乐,不义之富贵如浮云;颜子之乐不以箪瓢改;柳下惠之介不以三公易。古之圣贤未有不审富贵安贫贱,以清其源而正其流者,而况于中材下士乎。」伊尹是商汤的贤相,名摰,最初耕于莘野,汤三聘才答应前往辅佐汤,帮助汤伐桀,而王天下,汤尊伊尹为阿衡。汤崩逝后,汤的孙子太甲继位,太甲无道,伊尹放逐到桐宫,过了三年,太甲悔过,伊尹才归政于太甲。
  论语述而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雍也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柳下惠,春秋时鲁国人,居柳下,谥曰惠,孟子称为圣之和。
  世间得贫贱的道理很多,例如不守绳检,博奕斗狠,奢侈纵肆,都是取贫贱的道理,没有这等事而得贫贱,那这贫贱就是生于天命,所以不去。

【四.五─一】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47)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恶」,音乌,如何的意思。
  圣人创作,贤人述说,做个君子就不错了,不是君子便是小人。这里头含有因果报应,因果是异时而熟,例如杀人必须先问案,要费些时间。又如种瓜,半年可以吃到瓜;种桃,必须几年后才吃得到桃子。得君子的名就不容易了,君子对于仁,不是全部做得到,近乎仁就可以了。仁就如佛家的慈悲,为佛家的根本,都不容易做到,因为不懂的原故。义较容易懂,什么事应该办,什么事不应该办。心存仁,往仁路上走,恕、刚毅木讷都是接近仁,力行就可以近乎仁,孝弟忠信能力行也就是近仁。若不近仁便是远离仁,远就离开而去了,离去仁如何可称做君子?孔子教人「文行忠信」,孝弟为仁的根本,远离仁,君子如何成为君子的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终食,吃一顿饭的时间,意思是很短的时间,短时间离开仁都不行。造次是急忙的意思,无论多急忙,还是要将仁挂在心上。颠沛是危险,危险时,纵使到了临命终也忘不了这个仁字。短时间,或是得意好事时,急忙时,颠沛如曾子临终易箦时,也不离开仁。
  在家要孝养父母,在外做事要忠诚,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存着这种心就可以了。吾为什么讲论语?因为你们大家学佛不够地道,人格站不住,如何学佛啊?成佛在人。佛要修三大阿僧祇才成佛、罗汉要七番生死才证果,这都很难,所以才教人带业往生的法子。净土念佛要「净念相继」,如此可以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一章「无终食之间违仁」,你们想想自己「净念相继」了吗?能执持一小时就不错了。你们平常没有练习,打佛七时,见思惑便出来闹,如何得一心?这要怨自己?还是怨别人?
  就段落讲,这一章与上一章,从前的版本合为一章,集释分开为两章,有证据,也容易讲,吾在此采取分为二章。
  依文理说,上章说富贵不处,贫贱不去;这一章说君子不违仁,文理不相同。
  上章没有说仁字,这一章两段都说到仁,所以分开讲是对的。
  文法是相,义理是质,读书不只要懂得文法,还要识得文义,外表形相与内在材质都必须知道。这一章,讲法很多。
  从前的人打好这种底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学佛念佛依这个来实行,所以容易成功。执持名号,不松手。无事的时候如何说得上「不违仁」?必得遇到事情,平常人在富贵时就被淫惑了,而贫贱时则怨天尤人,造次颠沛也是如此。君子在富贵、造次、颠沛时就要不违仁,所以必得遇到富贵贫贱等事情后才能看出。急风知劲草,国乱识忠臣。曹操是治世的忠臣,乱世的奸雄,六亲不和有孝慈。念佛也是这样,平素少说风凉话,临终才知道。佛家要人精进忍耐,儒家要人百折不回,走不到就殉道,身死心不死,例如文天祥的弃富贵如敝履,宁死不屈,人若没有志气,没有骨头,那就冤枉为人了。

【四.六】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151)
  这一章分三段讲,比较妥当,这一章朱注所讲的,没有什么大失误,可以讲得下去。朱子说的或许有不对,而王夫之则是吹毛求疵骂人,这是大错。刘宝楠依从汉学,骂宋儒的少;阮元也专主张汉注,对于宋儒也是一字不提,这样就对了。程朱开启骂人的端倪,所以后来骂他们的人就很多,这也是一种因果,任何事都开不得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这是一件事。人人有所喜好,嗜好有好有坏,不一定。有嗜好的人,即便死了也必须干,如刘伶的嗜酒,死在那里埋在那里,酒随身带着,死也必须喝;赌徒可以赌上三天三夜,死也必须干,乐此不疲。佛经说的「不厌不疲」,好乐仁是好的嗜好。但是孔子说「吾未见」,自己好仁,不管别人,这像是佛家的小乘,焦芽败种。
「恶不仁者。」
  「恶不仁者」,自己好仁,见到有人不仁就患恶。并不是去杀他,或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而是默摈,但也不是永远都默摈。亲君子远小人,不仅如此,小人若能幡然悔改,也会接纳他,例如孔子的见互乡童子,「欲其进也」,不念旧恶。君子耻独为君子,若都是小人,你就不是君子了。君子爱人,就必须教化他,这是自行化他的人。孔子说「我未之见也」。这是兼而说之,下文再分开说。
「好仁者无以尚之,」
  「好仁者,无以尚之」,依于仁,与仁靠在一起,不能分开,这种人是醇之又醇了。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虽不是好仁却是患恶不仁,这当然也算是仁了。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不使恶人的恶习气加在他的身上,例如阳货赠送孔子豚,孔子回拜,途中遇见阳货,应付他说:「吾将仕矣」,这种做法很难。我不能好仁,近仁就不错了。
  另一种解释,若近仁者就能亲近「好仁,恶不仁者」,有人加害这两种人,就会设法保护他们,不使有人来加害「仁者及恶不仁者」。
  以上是第一段,下面是第二段,注重「未见」,三段都有包括。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有」是假设词。假如有人那一天忽然间对于仁要去做了,这是注重「力」,力是力行。一天力行孝弟忠信,就接近于仁了。
「我未见力不足者,」
  「我未见力不足者」,上段是未见「好仁、恶不仁之人」,这是未见力行的人,谁都能做,没有说想力行而力量用不上的人,孝自当竭力,忠则要尽命,没有见过有要干而力量够不上的人。这是第二段,下头是第三段。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力量不足,或可有这种人,例如家贫,只有白水供母也是尽力,野菜供母也是尽力。若是答应人还没有完成而寿尽身先死了,就是未能尽力的例子。孔子说,或许有这种例子,「吾未之见也」。孔子的言语,雍容大雅,决不刻薄寡恩,一点刀笔先生的气味也没有。吾学司法,年青时刻薄寡恩,言语也是如此,儒家是讲「不为已甚」。孔子说,不能「好仁、恶不仁者」,可以用力于孝弟忠信就接近仁了,再不然那或许就是「吾未之见也」。孔子极尽委曲婉转,显出引人往上走的能事。
  这一章有三个「吾未见」,可以细细揣摩这个意味。
  你们学佛,不能自行化他,只要化他也可以,再不然能劝人不为恶也可以,只劝就可以了。这就是随喜,佛家注重随喜、回向、忏悔。

【四.七】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154)
  论语这一本书每一章都有争议,所以讲许多考据。学问是一套办法,实行又不同,又是一套办法。
子曰:「人之过也,」
  过,过错。一个人有了过错。
「各于其党,」
  党有二种说法,一者是朋党,一者是类也。这二种说法不是一个人所主张,都有若干人主张,也都有道理,要依从谁很难。
  先以「类」来解释,看人的过错,要看他是那一类的人,例如泥水工与泥水工是一类人,做衣服的与做衣服的是一类,评论他的过错,要就他的同类来论,如泥水工做不好衣服,这不能责怪他,盖不好屋才能责怪他。
  仁者,有己有人,必须对得起大家,孔子很少说天命与天道与仁,孔子的弟子唯有颜渊三月不违仁,其余的「日月至焉而已」,其余弟子都不称许他们是仁者。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希望他们往高处提,所以不轻易称许他们,我们要是能达到低境界的就很好了。
  天下无道久矣,例如讲书的人自己澈悟了解吗?吾只是近乎知仁而已。近,相似的意思。我们现今是末法,连相似法也没有。今日的佛法比较三武灭法时期更乱,那时候讲经的人破坏三宝的少,如今自己破坏佛法,外人不能破坏。三武时,不守戒而已,还不敢谬发经论,因为这是出自佛教。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自古以来都是自家乱了才到倒霉的时候。
  例如盖房子没有盖好,但是他用尽心力到十二分了,只因为手艺拙笨,并没有失去仁,不是他有力而不使,所以说不失为仁。若人具有高明的能力,只是尽了六、七分,若只尽六、七分,就不是仁。尽力去办,虽办错,还没有丧失良心。
  仁,二人,如「竺」,竹子加厚,这是用比喻来明白仁的意思。二人必须有加厚的意思,办事时心要有对方,如此在社会才是仁人。现今吾说近似「仁」的办法,吾工夫不到,纵使工夫到了,心里有了,但是一说就错。如禅家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你们都是学佛的,比起吾的工夫差多了。佛每次讲经,常说:「谛听、谛听」。你们现今还好,慢气去几分了。若人家说而不接受,这也是慢。但是如今的时势不好,事情来时,若没有正知正见,学上十阿僧祇,也是枉然。所以六个根本烦恼中,有个「邪见」。今日之下你们唯有自求多福。
  释迦,翻译为能仁。你们望道而没有见道。上次说二种「未见」,第二种是力行近乎仁,力行什么事?不是力行仁,而是力行以后才近仁。力行「孝弟」,孝弟比起仁容易懂。孝必须有敬,所谓「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弟是求仁根本的入手处,渐渐就近仁了,再来是「文行忠信」。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今天有没有忠信,孔子是「主忠信」,八德说「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孝弟忠信在先,管子却单单提「礼义廉耻」,可见管子的器量小。总之,仁者二人,二人之间彼此加厚,若悟不出来,就力行「孝弟」、「忠信」,或是「刚毅木讷」,也就接近仁了。
  这一章不能知仁,知这个道理也可以接近知仁了。
  以上的说法,不太普通。另一个说法为朋党,就各人有关系的同类来说。在社会上要拿出公心来,自己亲友有过错,要凭良心说,若是袒护亲友,这是人之常情,却是私情。若论公道,亲友错便是错,不能结党营私。不说别人的坏话,但是说自己人的坏话也不对。例如孔子讲直率,人们说微生高直,孔子就不赞成。又如「其父攘羊,其子证之」,圣人也不称许,而是要「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鲁君办错事,陈司败问孔子:鲁君知礼乎?孔子说知礼。陈司败便怀疑孔子也结党吗?孔子说,我有错,人们都知道我错了,这是很好很幸运的。为人子要「子为父隐」,为人臣要「臣为君隐」。
  我们求学期间少发议论,大概多是一知半解。在《孟子》书中,有人问:舜是大孝,他的父母做坏事,若舜为王,父杀了人,该如何办?孟子答,舜会背他的父母偷跑到海滨,这是可以的。这个分寸之间,极难下决定。
  这一章依朋党的解释比较适宜。
「观过斯知仁矣。」
  「观过,斯知仁矣」,人有过错,要观察他的动机,便知仁或不仁。好事不容易看,做错了要看他的存心动机。
  好学近乎智,好学不是就有智,只是接近智。力行近乎仁,力行是凡事都尽力而为,丝毫不苟且。知耻近乎勇,一事不知,儒者所耻,知道羞耻就接近仁了。知道这三句,才知社会的人如何,唯有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四.八】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156)
  此章难在「道」这个字,再来是「可矣」。古来的人只学文章不学道,所以很难解。而且这一章是孔子说自己,还是说别人?注解有很多种说法。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为什么闻道就可以死了?孔子是说自己还是说别人?这是世间法,吾虽然学佛
但不会偏以佛法来说,孔子那时候没有佛学,完全讲人天法,所以这个道并不是了生脱死的道。
  这一章说的是谁?应是就普通广泛的人说。若说是孔子,孔子周游列国最后返回鲁国,已经六七十岁了,自己还没有闻道吗?这种说法不通。又有人说:朝指早上,天下有道,我「夕死可矣」,这种说法又太激烈,不像孔子的言语。所以这一章就是泛指一般人。
  道指的是什么?道是指人道,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天道敏时,人贵在会办政治,调和大家得公安。为什么会不安?若光有自己,没有别人,不走「仁」的路,大家都不安。所谓「争之不足,让之有余」,所以君子无所争,「仁」就是道。
  不要说学道,闻道便不容易了。力行就能接近仁,人在世间,懂仁道对大家都有利益,懂道就不会去害国家人民。若能闻道,朝闻而夕死,也不算空来人间一趟,否则纵使活上八百年,危害世间,也是空来一遭,害的人更多。
  净土法门便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别的道闻了,仅仅种善根而已。听闻净土法门能力行,就能成功,临终十念便可往生,其它法门不能如此。学这一章,对于学佛也可增加力量。

【四.九】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157)
「子曰:士志于道,」
  士,凡求学的人,他的志向在修道上。志,有如佛学的发愿,发了愿就不能更改。周利盘陀伽修行之所以成功,就在「专」。你们修净土,因为净土胜妙,纵使不妙,发愿后也不能改,否则今天发愿,明天改愿,脚踏两船,不会成功。修净土就要立住仁道,这等于佛家的慈悲,那就决不会当小乘了,对于修净土法门也有助力,可以带业往生,乘愿再来。若已断惑,不再生生死死,想投胎就须留惑润生。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有没有立住志,从那里看?心在道上,外物都摇动不了。或许可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是最平常的反而最难办,那就是不耻「恶衣恶食」。
  「而耻恶衣恶食」,粗衣粗食,藏起来,怕人看到,自己以为羞耻,这是虚荣的心理,也就是好名好利。
「未足与议也。」
  这类人「未足与议也」,与他谈道那是枉然。因为道与名利相反,存有名利心则道必不成,或许有人以为人生为了享受,那就更不能议道了。
  改外头的过失已经不容易了,要改内心的过失更难。人生不要「贪名图利」,子路衣食很阔绰,见了孔子以后,衣敝缊袍与衣服貉者立,也不觉得羞耻。莲池大师一生成功,全得力于辨融大师的开示「不要贪名图利」。应受则受,不该受则不受,若讲享受的,是种地狱种子。原宪不想太多俸禄,孔子也不允许,要他拿去救济邻里,范仲淹就是拿俸禄设置义田、学田;有官运的风水宝地,便用来设置学校,让大家都可以作官。

【四.十】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157)
  集释的考异与音读有关,如适就是敌;莫作慕。我们依「无敌不慕」来说。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
  君子,不必一定指在位的人,在位与不在位的人与天下都有关系。所谓「出交天下士,入读古人书」,不在位也与天下有关系,要看天下人所学的,拿来和我们比较。
  「无敌」,不必与谁一样。
  「不慕」不必对人羡慕。
  心中不存敌体,待人一律相等,也不对某人羡慕,出交天下士就要如此。
  「义之与比」,一个人一个环境,不论所做何事,环境如何,但看他做的事合不合义。义配为西方,有秋官肃杀的气氛,所以义是一刀两断,下决断,应办即办,不问同不同,只问合不合义。

【雪公讲义】
  「适莫」二字,郑读为「敌慕」,注云:适,匹敌之敌;莫,无所贪慕。邢疏二字为厚、薄。俞氏主触迕、贪慕。释氏华严经及无量寿经,皆有「无所适莫」之文。华严经引汉书注曰:适,主也。尔雅曰:莫,定也。谓无偏主亲,无偏定疏。澄观疏曰:无主定于亲疏。无量寿经慧远义疏:无适适之亲,无莫莫之疏。
  「比」字:论语稽求篇:比者,密也,和也。集注:比,从也。
  (按)此章之旨,据郑、邢、俞诸氏所解,皆指对人而言,文义甚显,可从也。有谓指行事者,存心者,用情者,似皆纡曲。至解「适莫」之义,上列之五种,名辞虽有小异,而大旨无不相同,亦可从也。
  上回已讲过这一章,今天再说。
  每一回,吾会为你们在各注之中找一个标准,集释的讲法可以采受,集释的体例分为十类,知道各类的性质,才能明白其中的意义。
  「适莫」两个字,郑玄读为「敌慕」,要如何讲?宋儒不同意这个说法。
  郑玄注说,适,匹对也,就是敌体。莫,贪慕。对天下人都平等看待,不敌对,不贪慕。
  邢昺的注疏说,君子对天下人没有贪慕便是厚,有贪慕便是对人薄。
  俞樾主张,适是与我们触迕的人,慕是我们对他有情感的人。
  别解云,释氏华严经及无量寿经都有「无所适莫」的文字,引汉书注说,适,主也;尔雅说:莫,定也。所谓「无偏主亲」,不能特别偏于和我们亲密的人。「无偏定疏」,没有一定要疏远那个人。澄观注疏,主张:不一定与谁亲近,与谁疏远。无量寿经隋慧远法师义疏:「无适适之亲,无莫莫之疏。」莫,远的意思。
  比,有主「密」,有主「从」,可以采取「从」的解释。
  这一章的主旨,根据郑玄、邢昺、俞樾诸氏所解释,都是指对人而说,文义十分明显,可以依从。有人说是指行事者、有心者、用情者,似乎都迂曲。至于解释「适、莫」的意义,上列的五种说法,名辞虽有小小差异,而大旨没有不相同,也可依从。
  这一章的主体对人,与人做什么是作用。佛家主张平等,儒家也不分远近,无厚无薄。对这个人,凡是合义的事,就可以与他办事。
  凡夫是张三说、李四说,同意允许张三,不允许李四,因为有亲疏的原故,这样就不行。

【四.十一】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59)
  元代以后都依朱子注解,细案文理,文法不合。
  怀,说文,思念也。怀德,怀土可依「思念」解释,若怀刑就太勉强了。另外有人解释,怀者,安也,那怀刑就更难解释了。经群平议当「归」解释,也有难讲的地方。四个「怀」,应当一样解才可以。
  德,有人说是自己,有人说是他人;刑有说是刑,有说是法。
  君子、小人不必指在位或不在位的人。首二句是指居处,下二句是指行动。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德」,仁里德邻,所谓「择不处仁,焉得智?」君子择德邻为居处,找有仁德的人住,交换知识,勿染恶习。小人不是如此,只问这个地方有没有利益,能不能升官发财,安土而重迁。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书经大禹谟说:「惠迪吉」,顺道理的人就吉祥;「逆迪凶」,违逆道理的人就凶多吉少。
  刑,典型也。君子的行动,一向是想这样有没有合乎典型;小人只问这一件事能不能到得恩惠、利益。所谓「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这一章如何解,吾也没有一定。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孔子就见他,孔子「与其进也」,唯义是从。「不保其往也」,不管后来,现在往好走,孔子便称许他。
  华严说:「内寂静,外不动」,在世道大乱时,处在乱世中,内心要寂静,外头的环境也不为所动,念佛便是如此,自问能够念得一心不变吗?
  君子怀刑,刑就是型,汉儒讲「法刑」,刑与型同,典型的意思。
  集释二百二十页的按语说:「此章言人人殊,窃谓当指趋向言之。」君子、小人统指在上、在下而。「君子终日所思者,如何进德修业」,君子求学所学都不离德。「小人则求田问舍而已」,小人想的是如何添置产业。德是对大家有好处,为公,有益国家社会。小人只为自己,有财产就行了,今日之下的台湾便是小人怀土。贪污、杀人要财,都是为自己,怀德与怀土思想就不一样。吾尽心教,你们不能独立,吾也没办法。
  君子怀刑,「安分守法」,不离国家的宪典,「小人唯利是图」,好官我自为之,各界各机关都有君子、小人,你要是亲近小人便成了小人。
  吾与你们「孝弟忠信」四字,要勉力实行,你们必须先有羞耻心,无羞耻心就没法办了,无耻,无法跟他说君子、小人。如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无耻(不要脸)讲一切都没用,人不要脸,就是畜生!
  朝闻道的道,有人主张修齐治平。这一段,日知录上也有评论,又有异端的说法,众说纷纭,王船山先生说一归方法,举的例不伦不类,那方法归一,如何说?吾有个说法是「百川汇海,万法归一,海归那里?」这个道理一说,人便不懂了,若说水变气那就完了。

【四.十二】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160)
「子曰:放于利而行,」
  放(访),依也,放(放),放肆。这里的放,做「放肆」解。一点都不收敛,任意往外发展。
  利不仅只钱财、物品,升官发财等一切,凡与你自己有好处的都是利。只要有利就干,无利则不为。
  「多怨。」人在社会上,一举一动,凡与自己有利益的我才去做,没有利益的就一毛不拔,这种人在社会上立不住,尽是招怨。
  有人说,某某人有党,有人就有党,例如当盗贼也有党,三个人做贼,都是小人,有人把风、有人传递财货,但是都是互相防备。庄子说,盗亦有道,因为大家都无道,这里忽然有一人有道,所以庄子才说这个话,其实也是为自己的利益,要人替他卖命。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读书必须懂人情,还要了解众生情,例如跳蚤也会做体操、拉车。

【四.十三】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161)
  注解就注解,何须再劳烦发议论?
  「道」人都不懂。「德」,则是似明不白,模模糊糊。「仁」,二人,放于利而行多怨,因为没有「仁」字。「义」比较好讲,也不好懂。所以再有「礼」,从前朝廷有礼部。「着六官,存治体」,东西南北上下为六官,上为天官,下为地官,东南西北为春夏秋冬官。春官是礼部,所谓「满城桃李属春官」。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礼主敬,何谓敬?在于让,你们要学让,大小事,一切都是让。尧让舜,舜让禹,让之有余,争之不足。能以礼让为国,就是尧舜,国尚且可以让,何况其它小事?能礼让,治国有什么困难啊?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不能以礼让为国,要礼什么用?国家为什么须要安设礼部?今日讲究竞选,何须让?

【四.十四】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162)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不必患愁。
  「无位」,位,官位。俗话说,在家为民百年,不如作官一日。有了钱还不满足,不如作官。若在历史上有名,就觉得有光荣。
  孔子说,不必患愁自己没有地位,应患愁自己是否有所建树,人格事业是否已经建树了?真能著书立说也好。次一等说,别怕没有地位,只怕你没有能力,这是小人喻于利,孔子也不主张过高而难为人。从前书院的院长称山长,从前人读书多在山上,例如白鹿洞书院,因为远离世俗,可以培养读书人的浩然之气。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除地位以外,一切的事情都有名,古人上等者逃名。孔子说,不必忧愁人不知道你,人不知而不愠,要求有什么可以让人知道。论语这本书以仁义道德为根本,大家别求虚名,凡是学论语,仁义二字不离本身,离这二字,就是白学了。

【四.十五】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63)
  可以参考卫灵公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参乎,」
  参,有读音骖,有读音参。长久已来都是读音参商的参,吾从众,曲阜圣庙也念「森」,吾跟从大众念森,吾不敢确定。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孔子对曾参说,我的道可用一条贯通起来。我的道,参!你可以贯通起来。曾子答:「对!对!」也不问什么是一贯之道。道有生道、死道,也就是世法、出世法,都要有道。这以中庸哀公问政的三达德来说,就是「所以行之者一也。」用「诚」这个字实行就可以。所谓「凡为天下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如汽车零件有很多,但是有汽油才能行动。
「门人问曰:何谓也?」
  门人,朱彝尊等人考据而有争论,有人说自己的学生为弟子,弟子的弟子为门人。又有人驳斥,不必争,就说是孔门弟子便可以了。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尽己就是忠,汉儒注解:用尽你的心,谓之忠。与人办事,对一切人,必须尽心尽力为他办事。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们可以学这个。
  说出世法,有人就驳斥。但是孔子信鬼神,所谓「未知生,焉知死?」易经说:「游魂为变」,孔子也承认。曾子以忠恕搪塞门人,一贯讲的是「道」,道很难讲。如一串钱,千千万万串,可以一串贯串起来。
  东坡以为是「一以贯之」难说,不是门人所能触及到的,故以忠恕告诉门人。中庸说:「忠恕违道不远」,所以曾子不用其它的言语搪塞,而用忠恕。
  佛家说:「不变随缘,一归万法」,随缘不变,随万缘而不离真如本性,就是万法归一。懂这个就懂一贯之道。
  世间法的一贯之道,就是诚。出世法的一贯之道,是道。颜子、曾子懂,子贡懂一半。

【四.十六】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64)
  孔子教人,不多说话,言简意赅,但是古来注解的人却大发议论,繁而寡当。你们作文,也要以论语经文为标准,不可噜苏。
  孔子教人就是春秋大义,口诛笔伐,虽然没有政治权力,孔子以口中的一、二字为褒贬,到前清时这效力还很大。其实到现今还是有它的功效力量,不管法律定有多少条,多严格,大家还是照常犯,现今的人敢贪污,敢做太保,都不在乎。但是若说他是君子,上至官僚下到乡间人听了都欢喜,说他是小人,人人都受不了,厌恶小人。
  学佛有五乘说法,人天先立住以后,再说出世法,人身难得,若是生到长寿天等八难,就难以学佛了,堕落到三恶道更难学佛。你能得解脱,就是断了见思惑,证了罗汉。人身难得,但女子身不能成佛,经上有说,当生不能证得罗汉果,必得死了转为男身才证罗果。但是净土宗特别,善男子,善女人,都能往生。因为大家不懂教理,必须懂得全部藏经的教理后,才能讲弥陀经,吾全部藏经没有全阅过,看了不到四分之一。阅藏是一种修行,只看不解,一句句恭敬念下去,心里不记分别,若了解三藏,一字字都会讲,那便是三藏法师。翻译佛经的祖师都是三藏法师,三藏都贯通以后才可以翻译经典,所译的经,这部经与那部经不会冲突,不能互相打架,这谈何容易?
  注解中有些是方便话,表面似乎是矛盾,例如禅宗不允许「欣、厌」,但是「欣、厌」是净土宗的秘诀,愿就是欣厌二字。即使在三恶道,也能往生西方,这是净土宗的特别处。经中没有说,看你会不会讲,一个字就有二三十种讲法。但是佛经中没有说小人可以往生,可见小人恶的厉害。造了十恶五逆罪,十六观经说这种人可以往生,但是很难,却没说小人可以往生,可见五逆十恶比起小人还高一些。
  孔子说人道的一切一切,算是说的很完全了,人做好就是人天道,最高到天道为止,但是不能解脱生死,佛法说的就是解脱生死的学问,所以儒佛二者各有所长。从前丛林规矩很严,比起军队更整齐,所以正法时守戒可以成就,守戒就成就了果位。像法时期是禅成就,末法时期是净土成就。灭法以后,其余的法门都消失尽了,就只留阿弥陀经住世百年,再来就仅留下六字洪名,会经典中的一、二字便是大法师。如今的法师很多,吾希望你们学论语,学做人。再者要学谦虚,不学谦虚不行,因为我们根本不中用,要打从心中真谦虚。如何真谦虚?因为知道世间学问无量无边,眼光就会开阔,学问愈大,便知道自己所知的东西太少。就以台湾的植物来说,台湾人也叫不全,你连草木还叫不全,何况动物?
「子曰:君子喻于义,」
  君子、小人的事太多了,怎样才算是君子、小人?这一章是总则,其余章所说的是分则。总则就是君子喻于义,喻,晓得,懂得,晓得是知「义」的道理。知义的道理后,不做可不行,中国学问是知行合一,知道了就要干,不干等于不知,不行有如不知,既然知道还必须实行。再来是知道而不实行,这只是懂一半。再其次是不懂义,不是不认识「义」字,这个义字只是代表符号而已,遇到事情要能懂得「是不是义」,能清楚了解这件事情合义或不合义。吾现在九十余岁,出外办事,遇见事情,什么事该办,什么事不该办,吾略知一、二而已,并非每次遇到事情都知何者合义,何者不合义。所以必须多多领教人,不论他是老人或小孩。孔子圣人,学琴随师襄学,也随项橐这位小孩学,孔子的老师太多了,谁有能力就向他学,也不是见到小孩就称他为师而向他学。学问到了,懂得义就可以,否则要多多领教人。学是自己学,问是问有知识的人。
  君子一举一动全都在「义」上,这就是义人,例如布施钱便是义。小偷不是义吧?台湾的廖添丁,吾的诗集里就有赞叹廖添丁,他一身武艺,杀日本官,劫日本库,以救济穷人,一生专杀日本人,虽是做贼却合于义。今日很多日本人,对外国人叫洋爸爸,比起义贼差多了。
「小人喻于利。」
  小人喻于利,利和义不必细讲,小人只晓得利。利,不是仅仅指钱财而已,身口意全在内头,义也是包括身口意。小人喻于利,一举一动都求自己先够本,给他自己有便宜、有好处的事情,他才干。做这件事自己不够本,拔一毛而利天下,虽然对天下人都有利,但是对他自己没有利,他可不管这些,也不肯去做,这是「喻于利」的小人。
  这是君子、小人的分齐,君子、小人的条件太多了,只在义利上分齐。存心为公在义就是君子,若私心滔滔,为私利的便是小人。

【四.十七】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64)
  人群社会就会有传染,所以交际、交友很有关系,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有熏染力,熏染自己而不觉。有的是他人来熏,有的是自己找来熏。这一章书是指自动熏,不要等他来熏,自己自动(如到药店,出了店身上就有药味,是环境来熏,若买樟脑放置橱子,就是自己找来熏)。
「子曰:见贤思齐焉,」
  见贤、见不贤,见这个字很重要,如佛家称的知见,很要紧。这必须先懂义利,知道何者是好人,何者不是好的人,知道何人是贤,何人不贤,必须有学问眼力,在君子的九思中划有界限,你一看他的动作就知道,不然在那里找标准?见贤,贤比君子还高,不是白白看,看了也是熏,看了要思齐。思,当研究研究。思考想想与他一样吗?这是闻思修,见了也须思修,并不是白看。他是贤人,我和他一样吗?简约来说,道德品性(存心),学问(一切技能),行动(实行)在这三条上看,一条站不住就不算贤人,因为贤人耻独为君子,若别人都是小人,这是君子的大羞耻。唯独自己为君子,大家都是坏人,只有你是清白人,这是无同情心的焦芽败种。有道德,要实行出来,不能不管别人,罗汉也有道德,却是自了汉,不合中道。
  「见贤思齐焉」与某人看齐,学习与他一样平等,他是什么样,我就学他什么样,我们要跟上他,这很要紧。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不贤」这句话就和平了,不说「见小人」。不贤的人,或许是君子,或是普通人,只是不是贤人而已,比贤人差,不是很坏的,却已是下等了。往上难,往下易,所以孔子不允许。
  所以这一句话就含有进步的意思,见不贤的、不进步的人「而内自省」,思考反求自己,我是否和他一样,我有这情形吗?只许往前进,不许往后退,所以「见不贤」这二字有进步的意味。若把「不贤」当小人,把「贤人」当君子就错误了。
  你们会这二句,便步步往高处走。佛法有正助工夫,这就是正助工夫的助工夫。若能成贤人,学佛便容易了,会念佛就与一般人不一样。

【四.十八】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165)
  这一章注解都在字上争论。几者,指微妙的微,小到细处不能说,佛法叫微尘、邻虚尘。有人说,事父母,父母有过错要小谏,甚至不谏,如父母做贼不劝谏,被警察所逮捕,坐监狱,这算孝吗?
「子曰:事父母几谏,」
  此「几」字,同「机」字。说某人很神,知机其神乎!能看到他心所动的念。灵敏的人能看出他动的念头,这是动机很微妙。父母有过失罪过,别让父母铸成大错,整天心在父母身上,不仅是奉养,注意卫生方面,就心理道德也令儿女担心。一有微微一动,还好改,轻描淡写而劝谏,微微动时可轻描淡写的谏,若成了大错则不可轻描淡写地劝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
  若父母不懂,再入一层,但不离敬字,婉转不可惹父母不高兴。若父母懂,又不听你的劝谏,「又敬不违」,不可变色,如长辈呼叫,不可怠慢,唯而不诺(慢应)。不违者,不停止。违,止也。愿未达到,不停止劝谏。不违背个人誓愿,不违是谏诤父母的事不能停止,并非不违背父母某些事,而是誓愿不能改。
「劳而不怨。」
  「劳而不怨」,劳,劳苦也,古书不当劳苦讲,但有他的道理。一次次谏,甚者父母责打,这很劳苦,勤劳受苦还是不怨恨,只可怨不能恨,如孟子说,舜王号泣而旻天。怨,慕也,有怨无恨,何以不听我们的话为何对我疏远?古时对君有怨言则杀头,故昔有「闺怨」等的宫词,不是怨恨,而是怨慕,皇帝你不来,嫔妃他怨慕。
  别解:劳,忧也,忧愁的意。注的有根据就可以了。诗经高诱注,劳,忧也。忧愁并不怨。
  以上二说并列可从。
  凡诗经说「实劳我心」,「劳心忉忉」,「劳心慱慱」,「劳人草草」,劳都作忧。

【四.十九】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65)
  集释余论的读四书大全说所发之议论太多,实在不必,佛法不主张议论。
「子曰:父母在,」
  父母健在时,我们的身体,也可自由,也可不自由,可以斟酌。若已经无父母了,而祖宗香烟不能接续,则不能自由,父母在时,这点绝对不能自由。天下父母疼小儿,父母没有不关心的时候,纵使在外好,父母也挂牵,见到儿女就认为瘦了,因为挂心的缘故。文王视民如伤,百姓有地有土,文王视之如残缺有受伤,不满他的意,这是父母的心。
  但儿女不懂父母的心,从前父母都懂得爱儿女,特别的很少,如舜王的父亲瞽叟,天下少之又少,那是老怪物。但是当儿女的,不懂父母心,父母唯其疾之忧,真有孝心,自己不干坏事,干的事对得起父母。
「不远游,」
  不远游,到什么地方必须报告,如明日移往何处,临别去前也须先通信禀告,因父母的心时刻不忘下你,你别亏负父母的心,得安慰安慰父母心,安慰父母心便是孝顺。真懂孝顺的人是在养父母的心,所以古时皇帝奉养太后心的地处,名「养心堂」。今日子女不行,父母也变了,这是教育的关系。从前人不但求物质生活,也讲精神生活,古代有小戏小曲说:「心常挂你,不见你,虽食龙肝不饱;见了你,喝凉水也饱。」说得入情入理。现今的儿女只要物质享受吃好穿好就可以了,无人情、无血性。父母也变了教育,都不行了。但是父母与他人绝对不一样,重要时候本性就表现出来。
「游必有方。」
  方,方向。古人注解作「常也」,礼记就注方为常,意思是有一定的事。不在家就是游,所做有正常的事情。

【四.二十】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66)
  这一章是重复出现,可以略过不讲。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年无改者,是「父之道」,并非不改其恶。若父业为恶可以改,善业可以改得更善,所谓「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能改父的恶过,增加父的善行都可改,不违背父母的善道,就是孝。
  今日主张家庭革命,革命是要顺天应人,吊民伐罪,今犯上作乱,如何可说是革命?如此说来,那父母不是成了桀纣吗?(依学而篇复制)

【四.二十一】
子曰:父母之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35:18 | 只看該作者
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167)
  做父母的心,时刻在儿女身上,没有忘记的时候。父母亲七八十岁,儿子活了五六十,父母看儿女还是小孩,也还是挂心。例如文王活到九十多岁,当时的武王也七十多岁了,算是不错了,从前人有病快死了,有借寿的说法,儿子借寿给父母,文王九十三时,本来他可以活到百岁,借寿七年给武王,这是出自于礼记,所以武王多活了七年。武王已经能办大事了,文王还牵挂着。唉呀!看看文王,人再不孝养父母,可以吗?若人不孝,对于社会国家,必定不会拿出良心来。大学说:「其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对关系厚的人薄,对关系薄的人却情同骨肉,这是没有的事。父母临死时,别人不在跟前不要紧,但他的儿子还没有来,家人给病人进食,以便延几天,与他的儿子见面后,死了也瞑目。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父母的年纪必须知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自古以来父母受子女孝养的很少。孩子三十而有室,四十曰壮,这时父母已经五十岁以上了,父母还有几年?活到七十岁的人实在很少,所以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从前时序一进入腊月,还没有出正月,都不许说衰丧话。这是尽孝,想想父母还有几日?子路是血性人,父母在时家境很穷,他百里求米供养父母。后来当上大夫,吃的是三牲五鼎,但是他进食时就会落泪。你们看看欧阳修泷冈阡表,父母在时养一碗饭,比死了祭五鼎还好。你们要先孝养父母,趁着父母健在赶紧尽孝,别说大话要爱国爱社会。往生三福,孝为第一,瞒心眛己贪取不义之财供养父母也是不孝,菽水承欢,站住人格,可以扬名声显父母,如果你干的不好,别人就在后面骂你「三字经」。父母之年不可不知,报恩怕来不及。
「一则以喜,」
  「一则以喜」,想到父母的年纪,幸好我自几时就孝养父母了,父母能多活几时,现今仍然健在。尽了自己的力,就能显扬父母,没有人会侮辱父母。
「一则以惧。」
  「一则以惧」,父母的年岁如日历一日日的减少,天增岁月人「减」岁,父母与我们不能长久,所以「一则以惧」。儒家讲世间法,讲得很微细,从心的细处讲,这章所说就是心法,是世间法的根本,能依此作为,再来修学佛法就有助行了。

【四.二十二】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167)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
  古者,孔子说的古者,也可以说是周朝,因为周朝年代很久,长达八百年,所以可指文王、武王的时候,再上去也可以说是殷商等朝代。
  古者言之不出,孔子以前就是如此,「言之不出」,说话不能经易说。读四书大全,观王夫之骂宋儒,他说出口的注解,吾不信,那是吹毛求疵,失于刻薄。古时候的人说话谨慎,不能随便说,为什么?
「耻躬之不逮也。」
  「耻躬之不逮也」,说了做不到,羞耻自己做不到。躬是个人的身子,指自己,先说又没做到,古人以为大羞耻。
  孔子一举一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把事情办了,而后再说。有人说:「德国人做了以后再说,英国人说了就做,中国人说了不做」,这个话本来是为了自我警惕。今人的确是如此,但不是跟随孔子学,是跟外国人学,外国竞选,竞争必得贿选,选上就不履行诺言。从前中国的士农工商,商人虽为四民之末,但是商人做买卖却是「童叟无欺,言不二价」自我尊重。山东商人孟氏家族的「祥字号」,就是讲究「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

【四.二十三】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168)
  集释的音读,音与读法,这很重要。读法各有不同,例如这一章就有两种句读,但是不论那一种读法,重要的是讲解的不可错。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根据考证,其它处也有这种讲法,例如礼记表记:「俭近仁」,要注意这三个字。孔子的学说在于仁,所谓「力行近乎仁」,这常听说。若是「俭近仁」这句话,就很少人听说过了,必须记住,记到心中。俭是俭约,不只是节省,凡是奢侈的人,如生活、说话、办事噜苏,这种人就与仁道不太相近。凡噜苏都有对象,那个对象就麻烦了。仁者,二人,不俭就与仁离得远,必定会有妨害的对象。
  采取何晏的汉儒注解,比较稳当。集解,孔安国说:奢与俭约,都不得中道,奢则没有不骄傲的,必招感灾祸,俭则极少忧患。
  余论,宋儒除程朱以外,有不骂人不错的也可以采取,例如四书诠义说:「约者,束也;内束其心,外束其身。」内在约束心,外在约束身行,如此并不是就可以无过,即使有过也容易收拾,因为枝叶少的缘故。

【四.二十四】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68)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
  「欲」者,固然不能不说,但是要欲讷于言。
  讷,说话迟钝,不抢着说,似乎说不出来。
  这是指君子,凡是君子说话都是慎重,怕驷不及舌。五经都是讲慎言,鲁国太庙的金人三缄其口,不多言,不多事,不多召祸,所以书经大禹谟说:「惟口出好兴戎」。
「而敏于行。」
  做事「敏于行」,要敏捷,又要快,又要不错。先实行再说,决不可说了不做,君子讲究实践诺言。

【四.二十五】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考证采取诸多说法,可以参考,如引汉书董仲舒传说:「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皆积善累德之效也。」
  读书必须心到、口到,诗讲究诗眼,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的「必」字有如诗眼,很重要,不可当介绍字滑过。
  集解:「方以类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邻,是以不孤也。」同类者相聚,德相同,志的道也相同,就有人与他亲近。邻,亲近的意思,比如住家,有邻便不孤单了。
  集注:「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有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余论,四书辨疑:「注文本取坤卦『敬义立而德不孤』之义为说,大意固亦相类,然经中有必字,义不可通。有德者,固然有类应相从之道,惟明治之世为可必也。若昏乱之世,乃小人类进之时,君子则各自韬晦远遯以避其害,却无类从不孤之理。必字于此不可解矣。」
  集注采易经坤卦的文言:「敬义立而德不孤」的意义来说,大意固然也相同,但是论语经中有「必」这个字,意义便不可通。这章的「必」字,大有关系,有注解以为这样讲不下去,其实这就是汉儒与宋儒注解不同的地方。
  程树德按语:南轩论语解云,「德立于己,则天下之善斯归之,盖不孤也。如善言之集,良朋之来,皆所谓有邻也。至于天下归仁,是亦不孤而已矣。」与集注意同而措辞较胜,故并着之。
  至于读四书大全说,太啰嗦,王夫之章章都是如此。所谓「以约失之者鲜矣」,不可这样啰嗦,让人不知道是他在注疏,还是自己在作文章。其中有引经易云:「同心相应,同气相求」,依这个注解说,可以无毛病。
  我们学这一章,就世间法中,世界一切学说,没有人可以胜过孔子的说法,但是听了不照干,有如说食数宝。从前多数人只学文章,没有学孔子之道,孔子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般人只是学游艺而已。
  德有二种,一为善德,一为凶德,这一章指善德。《书经》〈泰誓〉有「秽德」,德,得也,习惯成自然,这是就字义说。德不孤,凶德也有同志,所谓:「观友而知其人」。奸渎邪淫的人也有他的同类,各有邻居,否则干不下去。这一章书是指善德。
  孔子在外,道行不动,也决不灰心,回去鲁国后便著书立说,虽然三家诋毁孔子,例如阳货、叔孙文子等人。孔子有三千弟子,这就是有邻,三、二人也是邻。世界不论如何,不是只有你一人好,其余人绝无好人。凡事别灰心,别发牢骚,你们只要好好做事就可以,必定有表示同情的人。社会纵使耻笑,也一概可不管。例如吾是个穷毛,讲书不为名利,也有人来听,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德不孤必有邻。纵使全世界都不好,天地佛菩萨也与你为邻,只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佛有恒河沙数尊,你还有恒河沙数的邻居。
  大家要厌离娑婆,愿生极乐,彼国有诸上善人与你为邻,好好勉励。

【四.二十六】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170)
  汉儒读「数」,音数树,字数。另音硕,繁数,多数。这一章依从「繁数」的意思,把脉有沉、浮、快、慢,脉快叫做数,音硕。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
  「事君数」,事奉国君要噜苏了,「斯辱矣」,是自找羞辱。
  有人说,谏不可数,但是这一章是说「事君」的「事」,谏就在其中,但不仅仅是劝谏而已,一切都包括在其中。劝谏,如比干的频繁数数的谏,尚且致死。
「朋友数,斯疏矣。」
  「朋友数,斯疏矣」。读书能起怀疑就进步。这一章为什么说事君,说朋友呢?朋友彼此交际,这不能叫「事」,交际太噜苏,太繁杂,谈不到辱上,不像事奉国君这么严重,可是会「斯疏矣」,彼此便疏远了。
  有涵养者不会说你,外表对你还是很有礼貌,但是内里离心离德,就与你疏远了。
  集释的考证,宋代以前的说法,更有根据,所以叫做考证。吴嘉宾论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醴,甜酒。酒人人愿喝,再来为美酒,人更愿意喝。小人见面,便一见如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必须天天见面。夫妇当初结婚,一个月内为蜜月,一月以后就不蜜了,再来就是吵嘴,接着是打架,然后是离婚,若是朋友便绝交了。「一日思君十二时」,如果能用这个存心来念佛。净念相继就可以成功。
  君子如水,也不是茶,茶还有味道,这是白水的淡。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久,半年、一年都是久,久也有长短的差别。三年不见,没有不敬重的,见个面很隆重,一年不见,见面时也恭敬,若时刻见面还会敬重吗?如今的夫妇能敬重的很少,举案齐眉的更少。夫妇也分上中下,「上者异房,中者异床,下者异衾」,如今都不是这三类,不上、不中、不下,如何有敬?有人说,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古人说「敬」,今人却说「打是亲,骂是爱」。从前真正的侠,男女的界限很严,所谓「上床夫妻,下床君子」,如果没有敬,便不知如何了。中国武侠小说的侠没有好女色的,有女色一事就不是侠了。女色与侠在一起,那是洋人的小说。
  君子淡以成交,小人甘以坏交,交情太甘便是分裂的征兆,不会长久,所以必须有距离、要隔一段时间。
   按语:「数,烦琐之谓。」就是噜苏。五伦中的父子兄弟是天然的结合,兄弟或是一母同胞,或是一父同种。君臣、朋友则是以人相合,是人与人因为道义而相合,君仁臣忠,朋友有信,父子兄弟是天然伦理拆散不了。至于君臣是因人而合,可以拆散,夫妇的结合是人为而兼有天然。父子兄弟夫妇,在家庭之间,虽然烦琐而不自觉,若君与友则生厌烦了。
  余论:「君臣朋友皆以义合,故事君三谏不听则有去义。」三谏就是烦琐,例如比干,但是他因为和纣是一家人,为了祖宗不得不谏。不像晋国时,以马及璧借虞的道路,以取虢;这时虞国的宫之奇劝谏,百里奚不劝谏,为什么一谏一不谏?因为是国君与朋友的关系,朋友有信,君也必须彼此信得够,若国君对你不信任,劝谏他,那是没有说话的资格,说他便碰钉子。百里奚不谏,因为虞君与他接触浅,没有说话的资格。后来他到秦国,秦朝的天下,其是实穆公开创的,都是百里奚的力量。秦孝公用商鞅,刻薄寡恩,自取灭亡之道。
  开导朋友,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若是停止还不至于绝交,朋友不走好路,为什么还不与他绝交?四书近指说,数便是自取其辱,走疏远的路。但是忠臣不怕受辱,良朋不惧惮疏远,这样虽然好,与孔子说的言语便不符合。为何不要有辱疏?「辱则回天无路」,若不辱看后来有机会还可以帮忙。「疏则责善无功」,若能暂时忍耐下来,「是以不贵数者,不绝其进言之路耳」。
  一天当中去找朋友的时间有关系,早上人要上班,不可以去找,晚上九点以后也不可拜客,其余可以类推。除非有特别的事,或是一切都无忌讳的人,那才是例外。
  你们必须学这一章,不受辱才能办事。学佛,没有相当能力不可以开道场,开道场必须守住「四为三不」,但是一个人没有相当能力,忍耐是不容易的,若想开佛店,那另当别论。开了道场就很多烦恼,不开,随处都有道场,既有道有学,决不致于赋闲没事做,见到有规矩的道场,就为他讲,依法不依人,人得利益,自己便有功德。
  寒假中,要复习,看集释,思考吾所讲的,还要自我省察,勉力实行。(第一学期终)

公冶长第五
课前讲话
  你们已听了半年,算是入了门,希望你们要谛听,一字一句不可错过。吾准备时,注解全都看过,再简要而说,大家听了以后,可以做为参考。如今国家也在提倡,所以研究以后可以传给其它人。古人说:「九十不留坐」,吾一周讲六天,已经很难能了,你们必须警觉,认真听。
  吾的讲法,采取古书今讲。现今的饮食等等一切都不同于以前,现今的事你们要学,依着从前的原则,现在就能办出来,所以讲的都是现在实用的话。吾常说现今的事,事有好有坏,用比喻来说明。佛法有性相二宗,相宗多比喻,吾以善恶事情比喻,要清楚知道比喻的意义,你们在此听或许可以不误会,纵使误会也可以来问,如禅宗有佛来杀佛,祖师可以说,你说了就有害处。因为用现今的事来比喻,所以吾不希望你们录音,只要还有精力,必定为你们说,没有什么秘密,吾讲论语,不要钱,只希望众生好而已。
  这一篇为「公冶长篇」。从前人讲孔子书,例如清朝末年上学,吾亲耳听,亲眼见,都没有虚伪,但是恐怕也有错。孔子是圣人也是如此,若不亲闻,更不可靠,比如孔子在陈绝粮,在坡野煮饭,风沙飞入锅里,颜渊惜福,把和着沙的饭吃了。子贡亲眼见到,以为颜子先吃,告诉孔子,孔子就要颜渊先将饭供天。颜渊说,因为饭和着沙,不敢丢弃,先吃掉了,所以不能供先人,如此才真相大白。所以亲眼所见,也未必是真。
  吾所说都有根据,汉儒就是有根据才说。从前的儒者,多是辟佛为异端,例如朱子偷佛法而骂佛法,这是「主敬存诚」吗?但是儒者都以五经为证据,因为五经是孔子审查过的,这是古代儒者的态度。大家还愿意听,其余外头的人多不听,自从打倒孔家店以后,便相信不中不西,再来是学美国,凡美国所说,即使错了也信,风气就是如此,以为相信的人合乎科学,不信的人就是迷信。
  为什么要讲这些话呢?因为公冶长章,只有事实,没有理论,必须交待这些话,而后说了才可以信。

【五.一】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173)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从前男女婚配以德,今人以财。公冶长,人们以为无品性,孔子偏偏把他的女儿嫁给他。为什么人们不理公冶长呢?因为他犯罪,其实他并没有犯罪,是人们都误会他,官府也误会,孔子觉得他的人品好,所以「以子妻之」将女儿嫁给他作妻子。古注有说,以兄之子妻南容,是尊重哥哥。这是无根据的言语,难道孔子和与该注者商量过了吗?
  公冶长为何犯罪?从前四书有注解,人们以为是不经之谈,不采取。其实是公冶长懂得禽言兽语,六经中的周礼也有记载,不但有人能懂禽言兽语,连飞花落叶也都有人懂,跳蚤也会跳舞。佛经上,床下蚂蚁打架、互骂,修行者听得到。
  四书摭余说,周栎园《书影》说,可知公冶长懂鸟语的故事。
  按周礼秋官:「夷隶掌与鸟言,貉隶掌与兽言。」
  左传僖廿九年:「介葛卢来,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问之而信。」
  夷隶疏曰:春秋传贾服注,「益以八律之音,听禽兽之鸣。」
  秦风疏引蔡邕云:「伯翳综声于鸟语,葛卢辨音于牛鸣。是伯益尝明是术,故尧命作虞(虞官,乃管旷野禽兽)以适其嗜欲,知其情状。」(由焦尾琴故事,可知)
  唐代时,晚上听钟声便知:「非高僧证道,即诗人得了诗」。中国学问就是如此!
  此段经文注重要找证明,重视明了事实。
  ★【搜神记】记载了这个故事:在吴地有人用桐木烧火做饭,蔡邕刚巧经过,听见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有点异常,他说:「这是一块良木!」他要求烧饭的人将木头卖给他,于是他们匆忙地自火中抽出木头。后来蔡邕把桐木制成一张琴,弹奏起来声音果然很甜美,可是琴的尾部已经烧焦了,因此蔡邕称它为「焦尾琴」。

【五.二】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则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174)
  这一章与上一章,自古就是分两章,朱子才挪为一章。
「子谓南容,」
  南容,有二说:一说是孟懿子的弟弟南宫敬叔。一说是南容括。(见王引之引春秋)。指南容括为适宜,因为孔子对于三家很不满意,而且南宫敬叔是公子王孙,也不会要娶孔子兄长的女儿。而且先进篇说:「南容三复白圭」,南容很谨慎,孟懿子家中不会有这个。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则免于刑戮,」
  「邦」,本来是「国」字,到了汉朝才改为国,为了避讳刘邦。「有道」,指齐治平的大道。不废,指没有闲着,用得上。若邦无道,动不动就遭到刑戮。
  国有道时选贤举能,只问自己有没有德学,有德能可以出来为仕。若有德学,国必访贤,不会使贤人赋闲。若是国家访求不到,也可求仕,但不是竞选,可以出来为国家办事,会使国家更好。也可隐而不见,例如汉代的严光,又如尧时候的许由。因为他本来就办得很好,自己又何必出去呢?所以进退之道理是大学问。
  不知进退的道理,比如杨雄帮助王莽,蔡邕帮助董卓而遭害。去就进退的道理,是这一章的章旨。
  诸位求学应当细心,吾九十余岁才知道周礼秋官有禽言兽语。
「以其兄之子妻之。」
  「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为什要将侄女嫁给南容为妻?书上没有说。集注有注,那是我假理想,没有根据,不可牵合附会,「著书千古事」宁可付之阙如!
  去就的道理,不容易,而且教也教不得。唯有学问到的时候,事情来了,观察而决断,这才可说通达去就之道。
  中国古代人读书讲究念,吾讲书时,常常为大家说要念,有人以为是吾的主张,其实不是如此。吾没有学问,说的都是古人的话,例如曾提到古人说的:「书读千遍,其义自现。」现在中央副刊就有人提出来,可以作为吾的引证。必须要知道,学问到时,才会有发明;学问不到的时候,决不会有发明。中国自三国时候,董遇就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他教学生便是如此。今人提倡「大胆假设」,现今的人便大胆说,「小心印证」的人就很少了。今天把中副亦耕这一篇〈讽诵涵泳与语文教育〉一文印出来,你们可以读阅。

【五.三】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175)
「子谓子贱,」
  你们要注重这一段的考证。中国历史最古是伏羲、神农,伏的写法有很多,因为他那时候还没有文字,到了周朝作「宓」,还有作「虙」的。写法很多,不能说我看到那个才对,我们照书上所说的,宓,虙字同「伏」。
  子贱,鲁人,名不齐,姓宓,号子贱。孔子对他人论到宓不齐,由别人记载所以记「子贱」,以表示恭敬,若是孔子便说「宓不齐」,直接叫学生的名。宓子贱这个人为君子,为什么为君子?据事实来论,凡夫不能空口批评人,何况是圣人。
「君子哉若人,」
  「若人」,这个人。「君子哉若人」君子啊!这个人。若是对外人说就是夸奖,孔子不肯这么做,对学生说那是鼓励学生。
「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鲁无君子者」,鲁国要是没有君子。「斯焉取斯」,上一个「斯」,指子贱;下一个「斯」指君子的行为。鲁国若没有君子,子贱要采取那个呢?子贱如何采取君子的行为。所以知道鲁国有很多君子,子贱才能成全为君子。实在是子贱好,而孔子把子贱的好,说是多亏鲁国的多君子,把好处加在别人身上。
  依文言说:「近朱则赤,近墨则墨」,照俗话讲:「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坏人学坏人」,你们又学佛,又学论语,来这里有什么用意?是来看热闹,还是看电影?不是要来学孔子、学仁义道德,做圣人吗!既然是学圣人孔子,就必须真心学,不然来此干吗?你一个人交二百位朋友,就算不少了,孔子有三千弟子,那是圣人,咱还不到那个程度。同堂共学,男同学交男同学,女同学交女同学,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纵使他昔日为坏人,今日来学也坏不了。
  为什么鲁多君子?记载有前有后,尊重前人的说法。吕氏春秋察贤篇,宓子贱治山东单父(大约是今日的单县)为宰官,做一邑的长官,像今天的县长。这当中必须自己悟,里头有深意,不是普通人能懂。宓子贱「弹鸣琴」,这琴弹的好叫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自己读书弹琴。只要懂音乐,古书都能如诗一般念出来,如诗三百都能唱,家弦户诵,家家弦歌,都懂礼乐。礼乐这件事,今人多学洋乐,对中国有什么用?洋乐多为奸盗邪淫。外国科学可学来用,治国为什么要学洋人?人各有所长,国也各有所长。
  孔子弟子巫马期也曾为单父的宰官,「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也把单父治理好了,结果一样,大家可以分辨谁比较好。今人比较容易懂的是巫马期,但是能学像巫马期这么好的人也少了,今人拿公家薪水,什么也不干,大有人在,那国家不会治好,必糟的不成样子,对不起国家人民。学宓子贱更不容易,不读书不行,办不出好事。若想学宓子贱,而弹的是钢琴,那国家就大乱了。今日的总统有如巫马期,很劳苦,有几人像他这样劳苦?但是政治就全都治理好吗?台湾如今安稳吗?比以前是好多了。但是每天报纸上所见的是什么新闻?杀盗淫,教育界也要苞苴,真会累死总统。
  巫马期问宓子贱是什么缘故?宓子贱回答说:我用人,您用力,用力所以劳苦,用人所以安逸。宓子贱会用人,所以是君子。你们要学那一位?在这里听论语,就是要大家学着实行,并不是在此夸某人会讲等等。可以自己思惟,却不能吹大气。根据吾观察诸位,今日确实是三日不见,刮目相看。他日以后就不敢说了。
  宓子贱是君子,道德学问比巫马期高,你们只要能学巫马期就很不错了,学巫马期这么劳苦的只有蒋总统。国家安隐在人,不在法律,美国是法治国家,法律是一张废纸,都没用处。所以古人说:有治人而后有治法。有人,法律才有效力。好人办坏事,坏事也办得好,地方上闹了这许多乱子,是地方官有关系,你自己不能端正,怎能端正其它人?为政在人,这一段是说宓子贱能用人,所以安闲为官,巫马期凡事自己干,所以劳苦,劳力者有力绌的时候,用人者能周全而且有余力,但是必得有能力才能学宓子贱。今人没有子贱的能力,又不肯学巫马期,不肯卖力,但是对于害百姓却反而有能力,岂不哀哉﹖
  说苑政理篇:孔子跟子贱说,「子治单父而众悦」,百姓喜悦就是办到了,用什么方法使百姓都喜悦而安定?子贱说:「不齐父其父,子其子」看待别人的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对待别人的父亲如自己的父亲,老吾老,幼吾幼,有鳏寡的人便去抚恤他们,人们遭到丧事不幸,都会派人去帮助。
  孔子是内行人,孔子听了不以为然。孔子说,百姓对你心悦服从,只如此做不行,还不能使一个县全治得好。这是问到内行,问了门道,干那一条必须内行,学商不可干司法,不知道不可以乱说,不懂而做才会乱,学佛,学儒都是如此。
  孔子问一句,子贱答一段,这必须要学,吃一次亏,就必须学会。子贱又说:「不齐所父事者三人」,在单父,事奉如父亲的有三人,不齐是地方官,把他人当父亲恭敬,这个人必定不是平凡人,所以这三个人都不是平凡人。读书必须懂味道,父亲是人们最尊重的。「所兄事者五人」,平等同类的人比我高,便把他当做兄长。昔日长兄如父,俗话也说「老嫂如母」。
  「所友者十一人」,朋友在五伦之中,志同道合才是朋友,道德学问与子贱相同,他才跟他交往。朋友必须共生死,不能随便交,朋友穷,家人死后,一切出殡都要我们去干,同患难,交换道德。父母的仇,要与仇人不共戴天,官府办得不合理便私下报仇,也不能与朋友的仇人同在一个机关做事,否则辞职,要如此才是忠于朋友。但是「亲在不许友以死,不在则许友以死」,因为如此所以中华民族到今日也没有灭亡。
  孔子不说差不多,这是囫囵吞枣,话多话少都不行,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你既然对百姓如此,孝为人之本,治家、治国的根本,全县的人都孝,而好犯上者鲜矣,好作乱者则未之有也。「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朋友十一人便可以教学,增长道德知识。人重要在增长智慧、学问,全在学习,一般人多是学而知之者,生而知之者的很少,不学就什么也不知道,学有好有坏,必须「无友不如己者」,这样一般士人就会来归附了。读书人都归附后,还不行。还有未尽的话。这一节很重要。
  宓子贱说,「此地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师之而禀度焉」,他们都比我高,不敢与他交为朋友,所以奉为老师,这是尊贤。比宓不齐有道德的人有五人,高的太多了,所以我不敢与他们为友,当做老师来尊贤而不毁,有事情必定与他们说,他们为我计划出方法,我遵照办理,如同今日的导师。
  宓子贱有师有友,有兄有父,这一路都是一家人。孔子曰:「昔尧舜听天下」,治理天下叫做听天下,当领袖,天下的事都必须知道。消息从那里来?古人有采诗官,诵诗闻国政,「务求贤以自辅」,自己有能力,若没有帮助的人,像尧舜虽好,也弄不好。宓子贱求贤为师、为父、为兄、为友,尧舜治天下也是如此,而宓子贱治小邑尚且如此,这正是割鸡焉用牛刀。
  孔子说,「夫贤者,百福之宗也」,贤人是一切幸福的根本,并不是做官才要有贤德,有身有家的人,没有贤人辅助身家便保不住,到那里都会碰钉子出乱子。「神明之主」,贤人又神又明,昔日称人为明君,不是指国君而是指一般人。用尧舜来比喻,所以称宓子贱为「君子哉若人」。
  当领袖,不论多小的领袖都不容易,必须有领袖才干,不能日夜奔波,你跑而别人不跑也不行,劳力不行,总离不了要用人,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才能用人。必须认知人才能用人,知人必须见面,见面一、二次,就必须知道这个人的才能、品行、脾气如何。从前推荐人「品学兼优」,品字为首要,若无「品」字,那这个人就不可靠,不能用。知人还不算,还必须善用,不善用,人家不跟你,你用不了。你们不许开道场,因为道场必须有经费,必须对人有「吸力」,并不是说好话而已,对人的「吸力」不是金钱所能办到的,必须知人善用,学宓子贱。若学巫马期,没有特别的能力,累死也治不了。这点如果不听四书,那是不行的。

【五.四】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176)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
  子贡问孔子,赐怎么样呢?孔子说,你是成器的人。一器有一用,意思是有用的人才。
「曰:何器也?」
  但是孔子也说过「君子不器」,这是高一层,并不是什么也不能,意思是不限于一用。只会一用是小才,小用处,遇见不会用的人,那就永远只能一能一用,遇到会用的还会有其它用途。君子不器是全才。所以子贡问说,是什么器?
「曰:瑚琏也。」
  孔子说瑚琏也。夏曰瑚,殷曰琏,周曰簠簋。孔子庙上供的都是簠簋,上供时盛粮食,新下的粮食,先供太庙,馨香祝祷。不是簠簋,不能上供,不够材料,可见瑚琏的尊贵,孔子认为子贡是宗庙的大器。
  松阳讲义说,「大抵天下人才最怕是无用」,生下来当分利者是害虫,若扰乱社会,破坏国家,那更不得了,「不但庸陋而且无用」。「有一种极聪明极有学问的人,却一些用也没有」,若只会教书那还好,若不用心误人子弟,便是人间蟊贼。「如世间许多记诵词章虚无寂灭之辈,他天资尽好,费尽一生心力,只做一个无用之人,故这个器字亦是最难得的人,到了器的地位便是天地间一个有用之人了。」
  我们喝一碗水,就有千人之力,若日终日无用,养尊处优,百无一用,便是丧尽天良。在世间没有人用,也可以去扫街头,不致于白吃一天饭,不可学成废人。要处处存「仁」心,仁者,二人。要为人们想,有我,有你,厚待于人。

【五.五】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177)
  现今是依次讲,到了乡党讲究考据,就要跳着讲。讲书,一者在研究学问,一者在实行的方法,注重实行。古书今讲,若只为实行可以略去其中今日所不必用的部分。若讲研究学问,必须全部都要研究,都必须讲。实行是注重人的行为,没有考据等等的事。讲学固然是以改善行为为主,若不懂就讲学著书,就不能被允许。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或曰:」不知道是什么人,或者有人批评冉雍,古来就有批评。雍是冉雍,看考证,有人说是冉伯牛的儿子,有人说是冉伯牛本家的人,说法没有肯定,吾也不指定是那一种,只要知道是冉家的人就可以了。冉求、冉伯牛几个人的道德都很好。刘氏正义说,冉雍是孔门四科中的德行科。
  你们的学问必须扎根,你们到莲社或图书馆的时间并不长久,后来能再接续的那还可以,如果不能接续学,那你也看过一遍了。今年死了三四个,只有我还没死,说不定今天说了明天就死。总而言之,你自己必须预备,你们不预备出来人才,在这里拖延不是办法,总是要自己先把学问扎住根柢,要扎根柢必先改心理,心理一改,品行一好,尘埃不受封住,心理就放晴光,就开智慧,如泥沙沉淀,智慧便显出来。儒佛都是以智为首,愚人不能办好事,智慧不是世智辩聪能及的。聪明人听了,当时就改心理,心理若不改,现在、未来都会害自己,但是要听人说了能立刻改心理,才是真聪明。佛自己的儿子也教不了,全在自己。
  智开始时为好事,若没有智而只有世智辩聪,这种世智愈多而害处愈大,危害他人,将来是永远害自己。
  冉雍在德行科中,孔子没有说他是仁人,其它人不懂「仁」,说冉雍他是一位仁人,只是缺乏「佞」字。古书的讲法、读音,因为时间久不免有变化,例如台湾南北口音就有差异,古今更是变异很大。
  有人说,冉雍仁而不佞,光有仁而没有佞。孔子说:「焉用佞」,有佞要干什么。这个佞单指一方面,单指多才多艺和口给的巧,意思是冉雍不大能说话,但是很温厚,有仁德,可惜没有口才,也没才干,呆板板的。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
  孔子说:「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孔子先批评他这个「佞」字,人不必一定要口若悬河,或是多有能力,不一定要如此。孔子讲究「言寡尤」,言语少,少找怨尤,「行寡悔」,行事少作,免得后悔。若不如此,对方一说便以言语抵御人,用口给来抵挡人。
「屡憎于人,」
  「屡憎于人」,招惹人讨厌,人不愿意跟他说话,因为说话不让人,我说一句,他说四五句,我辩不过他,我怕他,即使说的是好话,人的心理也不喜欢。君子不欲多上人,不以言语多而伤人,这是毛病。吾年轻时学过雄辩,驳斥对方,造了很多两舌、绮语、妄语等无限的口业,后来反悔改掉,再不雄辩了。我读过佛经,才知道佛经也有一答一问,却不是雄辩。「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没有这个佞不要紧。
「不知其仁,」
  「不知其仁」,这一句是针对有人说「雍也仁而不佞」的答复,你说雍也「仁」,那我可不晓得。
  「仁」,到了孔子提倡这一个字,但是孔门学生学到仁的没几个,这个「仁」字很难喔。志于道,道是本性不动的东西,心必定在道的上面,心一动没有善恶那是据于德。心起作用,内里要据于德,外头要不害人,有人有我,所以要依于仁,大小事都依靠仁,办的事一点也离不开仁。礼乐射御书数都是游于艺,属于民生主义,必得先有前面「道、德、仁」的根本。今日的教育先学艺术,前面的「道、德、仁」看的很轻,社会便会混乱,所以说仁字很难。
  佞字,古时的讲法有好有坏,不能单执一义,凡事一知半解不行。如德,也有好坏,书经云:「秽德彰闻」。佞也有两方面,佞,上头是仁,下加女字,是仁的一部分,不是纯粹的仁,就不能当仁来讲,部分是仁。另外一部分要看考证,佞有巧、柔谄、高材的意思。巧、材、柔谄,孔子再加上口给,仁、巧、材都没坏的意义。
  谄是谄媚哄人喜欢,不说实话,老油条,心不直,慝怨而友其人,是个乡愿,干什么都不直。所以学论语就要默默的改变心理,所谓希圣希贤,心不直就会害人,不能令人改过迁善,这一点我们不可以干。
  口给是口才很快,思想快,反应快,答的很巧妙。好的一面是善巧方便,坏的口给就是苏秦、张仪,扰乱六国。
  佞字好的意义被隐藏,只省下不好的意义。以前好事也都加上佞,有谄媚的意义,例如佞神、佞佛,今日有人自称不才,古时自称不佞,可见佞不是坏的意义。考证引金滕:「『予仁若考』者,言予旦之巧若文王也。巧义即佞也。」所以佞就是才,不佞就是不才。
  仁字很难,孔门弟子,只准颜回三个月不变样,我们三小时也办不到,「其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一定什么时突然办出一件依于仁的事情来。你们纵使三月不违仁,也不许为仁,必得要盖棺论定才可说仁或不仁。有些人很多年都是好的,却毁于一旦。三日不见就变样,必须学曾子三省吾身。我们时时刻刻都会变样,所以孔子说「吾不知其仁」不知他仁行得怎么样?
「焉用佞。」
  「焉用佞」,要口才干什么?这个「焉用佞」与上面的焉用佞是加重其词。
  你们不要以为已经学佛,又学论语已经不错了,只是希望大家听闻这个以后,抓住不摇动,上了路往路上走,就不错了。
  反身录:「不必淫词诡辩而后为佞,只心口一不相应,此是不直,君子已窥其中之不诚而恶之矣,徒逞一时才能,取快于一时,而遂见恶于君子,亦何为哉!」

【五.六】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179)
  这种讲法,有利你们自己看书。从前人不会、看不懂的,有人可以问,今日若是去问人,只会乱指路,令人误入歧途而已。所以读书要求古人,并不是尊古,因为古人谦虚,今人骄傲,只是我们看不懂而已。一本通则其余的也就通了,不可以行云流水式看过,一章字字都要口到、眼到、心到,另一章也有三到,如此学力量就大了。若一章含混,读书不能三到,看它十本也一样,纵使书藏满屋,又有何用?比没看好一些,但是没有多大的力量。吾从前不好,受人激刺,在大众面前遭人斥责说:「你不懂。」但是因为家庭教育好,所以还知道要羞耻,反而会用心,暗中用功,人有「耻」字,也能改悔。你们以后看书,一字也不许轻过,那一行也不错过,半年就进步了。
「子使漆雕开仕,」
  孔子派漆雕开仕,漆雕开原作「漆雕启」,「启」古作「启」,君主时代为了避国君的名讳,汉景帝名启,汉以后为了避景帝的名讳,所以把启改成「开」。为什么要这样呢?从前人取名字都要避常见的字,因为子女不许书写父母的姓名,恭敬父母的原故。昔日接家书要跪读,回复信时也要书写跪读,君臣为五伦之一,有如父子,子不言父名,后人念孔子的名要念成「孔某」。看京剧便可以知道,京剧都是脱胎于经书;例如太监来,要接旨,跪读,谢恩;行礼如仪后,要说「公事在身,不敢久留」。看朋友信,叫「拜读」,彼此恭敬,礼尚往来。
  你们学佛知道佛法有宗派,孔子的弟子也传授各自的长处,像子游、子夏传诗,各有所传,各有专长。
  孔子曾为鲁司寇,虽然后来不干,也是一位老绅士,说话有分量。
  凡人都必须做个有用的人,替人间办事,人才有三等:上等为领袖,中等受支配做辅佐,下等的守规矩,不可以看不起守规矩的人才,否则国家必定乱。其余的就不能称才了,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若是去破坏人,那便是坏才。你们不能批评人,只须要自己管好自己,孔子说「谁毁谁誉」,盖棺才能论定,莫要批评人。
「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孔子叫他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和老师说话要用「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吾」为错字,的确是错,可以参考《过庭录》,所以从前人说:「读书一字不放过」。今人可以称你怎么样,我怎么样,古人不允许,对老师都要自称名,不能称「吾」,吾是「启」的错误,启古作「启」,误为「吾」,集释的「考异」有详细的考证。
  斯,指「为仕之事」,叫我出去做官,我自己不相信自己,怕办不了。常人一听有官做,不会也应好,会也应好,因为「在家千日,不如一日为官」。
「子说。」
  「子说」,孔子一听,不错,这个学生很诚实。
  考证:「按,韩非子儒分为八」,学什么学问,都可以分门别类,全学会那更好。怕办不到,就要选择一门深入,其余再学,就比较容易学。学问往下用功,有了著作,深入那一门,把个人平生这种心得写出来,能流传千古,后人批评不倒,就足够了。若是著作等身,都是东拉西扯,都是前人说过的,有如杂菜汤,那就害人。会做的才做,不可冒充「明公」。
  集解:「郑曰,子说,是善其志道深也。」这个讲法比较稳当,是什么意义呢?你们想想。
  余论:王船山胡乱扯一套,可以不必看。

【五.七】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179)
  大曰筏,小曰桴。竹做而小的船,叫桴。
  这一章古来注解到今天还未明了,这一章的「道」,依朱子所注那是心理学。
  这一章有三种说法:
  一说:材料未准备。
  有人说,孔子欲乘小船过海,他人不敢跟,唯有子路勇敢所以不怕,子路听闻后很欢喜,孔子云:子路的勇气超过我,而「无所取材」,但是现在尚无材料造桴,没有材料可以取用。这个说法不通,吾都不满意。因为孔子曾说「暴虎凭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所以这样讲如何能互通?
  二说:「由」,是经由的意义,子路误听而欢喜。
  三说:这是孔子比喻,道行不出去,向内向外都危险。又有人说,浮于海,是到九夷。又说,浮于海确有个定处,后人不知道而已。这三种说法,都是似是而非的讲法,说不通,吾都不采取。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吾主张:孔子道行不通,「乘桴浮于海」桴是竹板系起来的筏桴,虽然吾道行不开,也周游列国,都讲不通。但是道不可以在人间迷失,如箕子把文化留在韩国。本国虽然行不通,我也不能在家闲着,我上海外去,虽然没有交通工具,只要有简单的桴,一切危险也都不顾,我以道为重。到海外也冀望能行道,这都有证据,例如有人听闻孔子击磬,说孔子是「有心哉」,又说:「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击磬的人知进不知退。孔子也说自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我是知进不知退,我是尽人事听天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永不休息。回来鲁国又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孔子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因为有天子的大位才可以作春秋。
「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
  孔子有勇,合乎中庸之道的勇,孔子求中道,在学生唯有子路有这种勇的精神,学问虽比不上老师,但是勇气超过老师,所以孔子说:「好勇过我」,孔子也有勇,但是合乎中,子路的勇不合乎中。
「无所取才。」
  「无所取才」,除子路以外,有这种勇气的人才太少了。子路有勇,卫国战乱,有人问高柴的安危,孔子说,不数日就会回来,问子路,孔子说「必死。」果然,子路死于卫国。
  颜子的勇合乎中庸之道,有如孔子,却早死。面对险境,子路是结缨而死,临死仍然不忘礼,颜子则是「子在,回何敢死」。

【五.八】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180)
  你们在此听讲,极不容易,就是为了求学。应当用心听,听后要求能够变气质。礼记说:「只闻来学,不闻往教」,论语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不这样就是空来一趟,有如行尸走肉。我们学论语,但求不受共业,不受原子弹的恶果。
  孔子的境界,我们提倡,人家也提倡,但是不同,我们没有政治作用,不为名利。我为利为名吗?九十多岁的老人寿与禄都有定数了,多吃多穿只是造罪而已。这种事佛经有说,中国书也有,从前的人都懂,现今的人只知名利,醉生梦死而已。佛陀比孔子固然高,但是孔子的境界我们也不知道,不如道便不可以狂妄荒诞而轻视孔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孔子提倡仁,孟武伯问孔子亲近的学生,那个人是仁者。
  先问老学生:「子路仁乎?」吾的希望出人才,不为名利,能够讲,自有天爵,人爵则可以要也可以不要。你们不会说话,会念书才能说话,所谓:「念了诗经会说话,念了易经会算卦」。易卦如数学,有一定的规矩,手中有掌中经,掐指一算,这不是迷信。
「子曰:不知也。」
  子曰:「不知也」,若解释为「不知道」,就必须掌嘴。子路为孔子的学生,而且孔子能算卦,境界很高,如何会不知道?你们一个字也不会懂,一字有十几种说法。
  孔子不但会说话,而且会算卦,知道提问者的心理,孔子这样答,知道孟武伯不会满意,所以等孟武伯再问孔子再答。「不知也」,你问仁,吾无法讲,不甚清楚,这与不知道不同,不清楚是还知道一点。
「又问。」
  「又问」,孔子之道,要紧在仁,皇侃疏引范宁云:「仁道宏远」,仁又宽弘又久远,很难讲,来问的人就是不明白仁字,若明白,便会问某人仁的境界是如何。颜回「三月不违仁」,其余的学生「日月至焉而已矣」,有人一天想到一次仁,亲近孔子的高足,或许几天有一次想到仁,再其次一点,或许几个月才有一次想到仁。吾以比喻来说明你们念佛能一心不乱便算是仁了,你们能三月一心不乱吗?台中打方便佛七,佛七当中的工夫如何?没有工夫可说。你们能够三月净念相继吗?你一天当中,「净念相继」有几时?
  注解说:「仲由未能有之」,不能说子路全有仁。「无禅有净土」,你们「有」净土吗?「非奖诱之教,故托云不知也」,仁是自己的工夫,不是奖励就能做到。仁是最要紧的一字,必得任重道远。
  余论,程瑶田论学小记:「仁至重至难,故曾子云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没有死不可以说这个人如何,盖棺才可以论定。
  「又问」,没有提问什么,不是又问「其仁如何」,孔子身通六艺,学生还学其它的,孔子答复说某某他的仁没有成功,但是有成功的事情。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千乘之国」,政治不长久,有毛病就必须变化,从前是井田制度,八家共同耕作一块公田,后来又发展出兵车。你们别怕干小事,你能指挥十辆兵车吗?别人办不了,你能办得了吗?你能办多少就办多少,没有才干而办事就会害人。千乘之国能出一千辆兵车,为大国,「可使治其赋也」,赋,出兵车,子路能使大国出兵车而不乱,而且能领兵车作战,所以子路说:「子行三军则谁与?」。加一个「可」字,便不容易,「不知其仁也」,至于仁的程度,吾不清楚,这没有褒贬。
「求也何如?」
  「求也何如」,冉求,十大弟子之一,问「何如」便有含蓄的意味,这段仍然是问仁。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宰」,领袖。孔子说,打仗子路行,政治才能那就是冉求。今日台湾有一位仲由,有一位冉求就行了,但是没有办外交的人也不可以。
「赤也何如?」
  孟武伯又问:「赤也何如」,问公西华,孔子说:「束带立于朝」穿朝服,束起带子,位居朝廷。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可使与宾客言也」,四书辨证,宾与客不同,有各国的诸侯、使臣,以及使臣的使臣,地位大的为宾,地位下的为客。宾又有大小的差别,客也是如此,如往生也有九品一般。办外交,重要在于不可结交没有良心的人,像日本、美国的三竖(日本:田中义一、田中角荣。美国:尼克松、卡特、季辛吉),没有眼光,去了大陆,带来全球的祸害,也害了自己。宾客来都是有外交,患难才更须要朋友。公西华能够办外交,大宾小宾,大客小客都能办,也不得了。至于公西华的仁,我也不大清楚。
  这一章说军事、政治、外交,古时候的读书人看不出来。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人才,干什么都必须专精一条,否则就是无用的人。

【五.九】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182)
  上章说事,论能力,这一段说理,论道,很难,要仔细谛听。听懂与否,要看各人。
  与,俱的意思。
  你们在此上学,各人的机缘不必跟外人讲,讲了容易起争执,人虚心,学问就会进步,道德也必定暗暗的增长,福德善根自然会来。不虚心的人,狂妄充能是无知之辈,与他说,人不领情,反而毁谤你,所以不能光有慈悲心而已。论语这部书不容易懂,注解论语的都是有学问的人。美国华侨请吾翻译佛经,吾屡屡不干,后来说只翻译经注,而且是翻古人的注,最终也没有结果,就是知道当中的难处,这也是台中学风的好处。现今就有很多人狂妄荒诞想要翻译佛经,他翻译以后是要大家诵,也要大家「看」。唉!凡是卖假的,大家反而大力吹捧,卖真货人家反而不要。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
  孔子为什么对子贡说,因为那时候有人以为子贡比孔子贤德。再者孔子处处赞叹颜回,不太赞叹子贡。
  这一次与子贡谈话。「汝与回也孰愈」,愈,胜也。因为子贡名声响彻天下,颜回却默默无名。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赐也何敢望回」,端木赐不敢与他看齐,为什么?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集注说:「一数之始,十数之终。二者,一之对也。」再看余论,十不是指实数,而是满数,例如华严之以十表示无尽的法门,二也不是实指二件事,是举一能反三,二是一的倍数。
「子曰:弗如也,」
  「子曰,弗如也」,你这样讲法,是不如颜渊了。
「吾与汝弗如也。」
  「吾与汝弗如也」。「与」的讲法有若干种,这里不当「许可」讲。应当「同」讲。「女」与「弗」之间,从前版本有一个「俱」字,汉儒书中不止一书都有「俱」字,恐怕是被宋儒去掉,以为比较好讲,程树德氏按语中辨明的很详细。
  吾同你都不如颜渊。一般人以为如此是贬抑孔子,又有人说,以为怕子贡下不了台,所以孔子与他陪衬。这些讲法,吾都不赞成,都是以小人心量度君子之肚,当知孔子说得是真的。
  为什么孔子说不如颜回?考异中,何治运《杂着》,有人问我说,汉儒都如此说,依汉儒的讲话,孔子果真不如颜渊吗?何氏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是孔子的乐天知命。你们有人能乐天吗?整天怨天尤人,知命知天命吗?何氏说:「『子在回何敢死』,此颜子之乐天知命,颜子未五十而知天命,孔子之不如一也。『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子未六十而耳顺,孔子之不如二也。若天假以年,则入圣域矣。」交友若结交不如你的人,都不能帮助你。
  孔子是圣人,他还以为有更高的圣者,学生中也有胜过他的人。你们必须学谦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佛的善知识是提婆达多,这是出自法华经。
  余论:
  胡氏泳曰:「十者,数之终,以其究极之所至而。二者,一之对,以其彼此之相形而言。」
  辅氏广曰:「闻一知十,不是闻一件限定知得十件,只是知得周遍,始终无遗。故无所不说。闻一知二,亦不是闻一件知得二件,只是知得通达,无所执泥。知得周遍,始终无遗,故无所不说。知得通达,无所执泥,故告往知来也。」
  反身录:「赐之折伏回,徒折伏其知解。岂知回之所以为回,非徒知解也。潜心性命,学敦大原,一澈尽澈,故明无不照。赐则惟事闻见,学昧大原,其闻一知二,乃聪明用事。推测之知,与悟后之知,自不可同日而语。不但闻一知二弗如回,即闻一知百知千,总是门外之见,终不切己,亦岂得如回耶?是故学惟敦本之惟要,敦本则知解尽忘,心如太虚,无知而无不知,一以贯之矣。」
  只是知解,那是小人儒,不是君子儒。所以吾常说,通一经,一切经就都通。礼记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要紧在性命之学,颜回能与孔子相契合,就在这个地方。性命之学,孔子不轻易谈性与天道。吾对于论语上的性命之学,稍微知道,这也与佛学有关系。在「性理」这方面,汉儒比不上宋儒;宋儒讲「性理」之学,反对宋儒的,以为处处讲理,宋儒错处很多,但是这个字不错。易经、六经,讲理的地方很多。因为宋儒学过佛法,所以会说「性理」二字,你们念佛有「事一心、理一心」,有事有理,有体有相,空与有都是合而不可分,不讲「理」可以吗?什么事没有理!宋儒会讲性理,也是由于学过佛学的原故。
  如有拘泥我法二执,就学不能到底。性是根本,懂性就懂命,那就一切都懂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唯有性一动都不错就是道。修道之谓教,教便有千变万化。
  佛家说「万法唯心造」,颜渊寂照双融,子贡多见多闻,推测的知识,与悟后之的智慧,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禅宗悟后才能看经。
  不学儒,很难进入佛门。入佛门而轻视儒,那是加速末法的结束,迅速进入灭法。

【五.十】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184)
  上一回比较子贡、颜回那一段,特别重要,要注意!这一篇多谈孔子弟子比较复杂。
  (考异)列与各种不同的版本,不是谁对谁错,字的写法不同而已,我们知道就可以了,不必执着。不必看了其它的本子就反对这个本子。
  「宰予昼寝」,昼,有说「画」字。昼,白天。画,刻画。寝,卧睡、休息都是寝。粪土,屋内的秽尘,或是废弃的物品,都可以说是粪土,扫除也可以说是粪。杇有「污」「圬」等的写法。镘也,或镘物。
「宰予昼寝。」
  宰予,孔门四科中的言语科大哲,予为名,字「我」。古人长辈对晚辈称名,平辈不能称名,日本有名无字,中国自古都有名有字。男子二十加冠起字,朋友见面称字。从前没有加冠都可称童子。论语这本书有说是曾子、有子弟子所集的,对老师连字也不称,有考异说是到子思时才编集的。这一章称「宰予」,晚辈不可称长辈的名,这里为何称宰我的名呢?这是一疑。古人的书,一字一句不可轻过,诗文都是如此,心粗气浮者,才以为没问题。你们后来必须独立,必须具备眼力,不可有傲心。
  昼寝,梁武帝开始作「画寝」。先说昼寝,白天上屋里睡觉,丛林午饭后不许午睡,因为白天必须有振奋的气概,所以不许睡觉。宰予是贤人,白天睡觉,有说是进入寝室中休息。昔日再好的至亲至友,都必须在大门之内,二门之外的客屋,不许到里间的。从前人们白天一出寝室,除非有特别事,便不许到寝室,入寝室就是偷懒是不对的。所以梁武帝说是「画寝」,以为宰我不致昼寝。有一出晋剧「豫让桥」演豫让刺赵简子,豫让在厕所中以镘袭击赵简子。金谷园的厕所极其奢华,而且以枣塞鼻,王敦却以为在厕所吃枣。梁武帝以为寝室雕画,太奢侈,所以孔子不以为然。
  另外有第二种注是学佛者所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36:48 | 只看該作者
所学不同,胸襟就有不同。
  今以昼寝而言,不管睡觉,或入内休息,都不可以,因什么地处就有什么地处的功用。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烂木头不能雕刻。
  「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时间久了,墙皮坏掉,不能再镘杇修饰了,必须换新。
  「于予与何诛」宰予,我怎么责备你?白天不可睡,没有振奋之气。
  皇疏引慧琳公云,「宰予见时后学之徒,将有懈废之心,故假昼寝以发夫子切磋之教。」这是佛学派的注子。
  范宁也说:「托夫弊迹以为发起,盖与论短丧同意。此贤者牖世之心,可谓苦矣。」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这一段比上一段温和,这段和与前段若连贯,为何又加「子曰」?我们若不察觉,便是眼力不行。又有人说,这不是一时之说,故又加「子曰」,那一种说法对,吾不决定。
  梁武帝称「宰子」,慧琳公称「贤者」,与古来大儒骂贤者相比如何?其中的德性胸襟,就大有差异。你们若用心就能改脾气。

【五.十一】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186)
「子曰:吾未见刚者。」
  刚不是攒拳怒眼,不是猛暴,刚的人很难见到,能够有恒者,力行近乎仁,就可以了。力行与有恒,比较可以做得到。这不是作文章,而是立言,我们看这一章经文,要先平下骄傲的狂傲之气,学问才能入得进去。学佛不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是在了生死,学佛不是为了办政治。
「或对曰:申枨。」
  「申枨」,公伯缭、申枨、申缭,有这三个人,有人说,这三人都是同一个人。但是论语有说:「公伯缭愬子路」,所以知道公伯缭与申枨不是一个人,申枨为孔子的弟子,但不是公伯缭。公伯缭愬子路,若是与申枨是同一人,同为孔子的学生,为什么会愬子路?这句话必须起大警觉!师兄弟再不好,也不许自己闹事,没有师兄弟互相谤毁的。现今的道场多为是非场,一同归依,一同受戒,都是师兄弟,却没有不吵架的,比起古人如何啊!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欲,对每件事都有爱心,一爱就想要变成我的,这便是私欲。你们要学公心,公则有理,心安理得,私欲偏偏害自己。
  无欲则刚,没有私欲,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便是刚,例如文天祥。佛家的「八风吹不动」,就是真的刚。清朝的洪承畴,英雄难过美人关,那不是刚。
  发明,《反身录》云:「正大光明,坚强不屈之谓刚」,宁可折而不屈,杀头也不屈服。「乃天德也」,这是天然的德性。「全此德者,常伸乎万物之上。天道刚,凡富贵贫贱,威武患难,一切毁誉利害,举无以动其心。」这就是八风吹不动。「欲则种种世情系恋,不能割绝,生来刚大之气,尽为所挠」心镜书磨,读书养气,否则尽为欲望折服。「心术既不光明,遇事鲜所执持」,所以说无欲则刚。
  刚与欲,一是公一是私,自己可以揣摩。

【五.十二】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188)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贡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而与别人谈话,说了这些话。注解过于啰嗦都错,只有宋儒所说的,简单扼要。吾依这个讲法。
  子贡说,有些事我不要别人加在我身上,我也不会加给别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孔子听说了:赐呀!你办不到呀!
  孔子为什说子贡办不到?因为这是「仁」心。自己不会无故加诸于别人,这是仁。别人在加在我身上,我不报复还给他,这是恕。仁有自然的意思,而恕则有勉强的意思,所以孔子认为子贡做不到。

【五.十三】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88)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说,老师的文章,可以听得懂。文章,指六艺及修齐治平等经典,可得而闻,高足子贡才懂修齐治平的世间法。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至于性与天道,不可得闻,孔子有说,只是说了而大家不懂罢了。
  孔子之道,有性、天道,孔子不轻易讲,但是在论语其它处,则要大家懂天命。天道是自然的道理,天命是天道所起的作用,不懂天命才会怨天尤人。孔子在陈绝粮,那是天命不是天道,孔子为弟子说的是天命。而「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天道,修齐治平是人道,自古以来懂得人很少。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只有颜回、曾子、子贡懂,但是子贡所懂的还浅,不能融会贯通。孔子为什么不讲?因为程度不到,席地而言天,讲了人听不懂,愈讲愈胡涂。
  中国的学问讲三才:天地人,依易经说,三才者,天地人,人为天地之心。孔子讲人道、地道,没有说天道。地道敏树,地不能生,地就完了。周易之中代表若干事物,天地人都有如三辈九品。人有男女,男为天,女为地,女主生,属于地道。人道敏政,懂得修齐治平,才是人。孔子懂天道,易经讲的就是天道,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颜子也知道天道。易经谦卦《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下济而光明,表示天的光明,本无昼夜的差别。周易的根本在六爻卦象上,文字还是其次。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书经说:「天道福善祸淫」,有善,降之以福,有乱,降之以祸。老子也说:「天道好还」,为善投以善,为恶投以恶,还得清清楚楚。若不信老子,那书经可以做为凭据。
  发明,《焦氏笔乘》云,「性命之理,孔子罕言之,老子累言之,释氏则极言之,孔子罕言,待其人也。」但是中庸就有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故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然其微言不为少矣。第学者童习白粉,翻成玩狎。唐疏宋注,锢我聪明,以故鲜通其说者。内典之多,至于充栋,大抵皆了义之谈也。古人谓闇室之一灯,苦海之三老,截疑网之宝剑,抉盲眼之金鎞。故释氏之典一通,孔子之言立悟,无二理也。张商英曰:『吾学佛然后知儒。』诚为笃论。」
  又曰:「孔孟之学,尽性至命之学也,顾其言简指微,未尽阐晰。释氏诸经所发明,皆其理也。苟能发明此理,为吾性命之指南,则释氏诸经即孔孟之义疏也,又何病焉。夫释氏之所疏,孔孟之精也,汉宋诸儒之所疏,其糟粕也。今疏其糟粕则俎豆之,疏其精则斥之,其亦不通于理矣。」
  孔子之学,也不可以详尽阐晰,否则就成为佛学,没有儒学了。人道社会,不可以没有儒学,修齐治平,人道敏政,什么病就要用什药治。所谓「释氏诸经即孔孟之义疏也」,古来佛门的祖师没有不读孔子书的,但是注论语的有多少?「释氏之所疏,孔孟之精也」所以不读佛经,要如何讲解四书?
  光是「人之初,性本善」便不会说,更别论及其它。看过法华经,才能谈论性善性恶等问题。

【五.十四】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191)
  论语这一部书,多一字,少一字,与内文都会有变化,所以考异、音读必须先看,吾讲时省了大家看。
  这一章有两种说法。「有闻」,听了学问。另一种解释,「有闻」是有了名誉、名声。这二种说法都有理,前面第一种说法比较普通,可以采取。后面的说法,有此一说,可以参考。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先说子路有名誉的说法,子路有名声,想自己所做与名声是否相符,若名过其实,恐怕别人再加以虚伪吹嘘。这个说法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也有帮助,现今的人名过其实,其实根本没有实行,却是大加吹嘘。在子路,有人替他鼓吹他便不安,恐怕有人再替他吹嘘。如今的人是请其它人代吹嘘,或自己吹嘘。本来是假名誉,还想再增加假名誉。你们虽然看了也不知道,圣人说破后,才知道是毛病。现今的人,有一种人是假恭维,一种人是胡骂,都是毛病。这有二种害处:一者,你没有实行而有名誉,名誉是财产,来了财产就不祥,你没有用心力、劳力而有所收获,像公教人员,没有干什么事,光领高薪,必遭天殃。再者,养成虚假心,学问不会进步。吾教你们,这种「不义之财」不要。
  另一种说法,例如老师教的,或者从其它处听闻的道,例如吾为你们讲论语,你已经听闻人道。上回曾讲,佛学是儒学的精华,汉宋的注解为糟粕,但是大家对于佛经却辟为异端。清代有翁方纲,他说上一章经文所说的道,不是道。这个说法,吾以为有理,为什么呢?道有体有用,体是静,用是动,所以说「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天道下济,都是说用,但是人都不知,何况是道的体?又比如,佛家讲性,禅家言心,曰性天,曰心地。性与心,是一还是二?若说是一,为什么说明心见性?中庸说:「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这是道的本体。
  子路有闻,这是子路所听闻的六艺的学术。「尊德性而道问学」。德性与学问不同,你们学习的年龄已经过了,还不懂儒学,何况是佛学!既然没有佛学那也只是有小善根,只是须根而已,有根无力,风一吹就倒,这就不必说断惑了,连伏惑都办不到,惑不伏,往后的去路如何?你们临终不能伏惑,那时才后悔就晚了。你们有根无力,你们是在唱佛,这必须警觉,你们若能摄心专注,学问就日有进步。真能收心用功念佛,一天是一天工夫,这样便很快了。观经下三品没有伏惑,没有伏惑如何一心不乱?因为临命终所现是一念诚心的佛种。
  子路听师友说的道理,没有能实行,「唯恐」这是叙述子路的用心,怕再听到,恐怕言行不合一,这是子路的好勇,当天就办,不隔夜,所谓「子路无宿诺」。所以孔子说,由也好勇过我。
  《反身录》说,子路跟孔子学,学的能升堂了,因为他有急行的心。我们学佛,是门内还是门外?门外还有外,门内也还有内,修行必须如法修行,不合法等于未修,我们是「闻而未行」。
  佛教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以「诸恶莫作」来说,吾学佛七十年,吾尚且为恶,吾是无心的恶,心粗不知善恶而做,若知是恶吾就不会去做了。我们是为恶而不自知,你若作恶而自己知道,就比孔子高了,孔子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还有小过,为什么孔子不改?因为不知道,孔子知道后处处都改,因为不知道才没有改,时时改而惑没有尽除。
  见思、尘沙、无明,你知道吗?起惑造业,如何能无过?不懂见思惑,就是造大过。根本无明不断,仍会造恶。子路无宿诺,吾人比起子路,也要惭愧死了!

【五.十五】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192)
  这一章书,不必看注,听吾说。
  孔文子为卫国大夫,家庭混乱,因为环境的关系,卫灵公、南子都是闹乱子,所以孔文子也乱,死后得「文」的谥号。古人死,有地位就有谥号,天爵高的人则有私谥,有《谥法考》的书。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贡聪明,见孔文子家乱,却得「文」的佳谥,心里疑惑。
「子曰:敏而好学,」
  孔子说,敏,聪明,来得勤快。这有二种句读法:一者,敏是一句,另一种读「敏而好学」。敏的人,差不多都不好学,以为比别人高。
「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这很难做到。「下」,有天爵人爵的不同,以人爵来论,部长请教司长便不肯,以为张不开口。再说天爵,博士不好意思问没有学历头衔的人,老年人不愿问年轻人。
「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虽然家庭不好,但他有「敏、好学、不耻下问」这三条好处,不能抹杀,这是国家所定的谥法。先从好处提,坏事不提,如为人作墓志铭,要铭其德,颂扬德性。如「桀、纣」,那是一生没有做好事,若有三分善,七分不好,那就三分善中来说。中国人讲厚道,隐恶扬善,存厚道,你们要学。

【五.十六】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193)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从前人都有名有字,日本人、洋人无字。钱大昕后汉书考异说:产者,生也。木高曰乔,有生长的意义,故名乔,字子产。后人增加人旁为成「侨」。如陈诚,字辞修,根据「修辞立其诚」的成语。字与名必须有关系,这是教你们增长文学的常识。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发明,蔡清四书蒙引云:「恭敬分言,则恭主容,敬主事」,恭主要是指外表容貌,敬则说事情。凡做事一丝一分不苟,而且百分之百,就是敬其事,若草草便是不敬。今人办事,公家事不敬,私人事也不敬,公私都不敬。但是能办十分的人,又贡高我慢,便是无恭。若单说「恭」,则含敬,反之也是如此。敬中即含忠。
  你们办事要学敬,不要苟且,而且不可有骄傲的容色,学佛思惑中有慢,骄在随烦恼,不得解脱。
  又加惠于民,使民不受辛苦。
  这四条,大家可以学。上二句自行,下二句化他。

【五.十七】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194)
  有注解说,这一章无「人」字,有的则说是「久」的错误。皇侃注云:「久而人敬之。」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一说,晏平仲与人交往有善法,久而人敬之,晏平仲对朋友久而敬之。另一说,晏平仲的朋友,愈久愈敬重晏平仲。
  参考(余论)黄鹤溪的《惠迪迩言》:「交际之间,其人实有可敬,而我不知敬,则失人。其人本无可敬,而我误敬之,则失己。失人失已,必贻后悔。故必由浅渐深,由疎渐亲,为时既久,灼见真知,然后用吾之敬,自可免失人失己之患,此其所以为善也。」
  社会是人群社会,朋友在五伦之内,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不可以没有朋友。一生的事业、品性,师友都很重要。老师,不能再三提问,也有人不敢问,朋友却可以无话不谈。认人很难,所以一上来先淡淡的,不可以一见就情同骨肉,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刘邦初见韩信也还不能赏识他,但是张良以石投水,把石子投入水中,立刻被刘邦赏识。所以认识人真的很难。

【五.十八】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195)
  这一章在台湾有关系。
  「知」音謮作「智」。
「子曰:臧文仲居蔡,」
  臧文仲,鲁国大夫,居蔡。蔡,龟的意思。居,是守的意思。
  有一种说法,臧文仲居在蔡而收藏龟。国家一成立,遇大事而不能决定,就必须用占卜来决断。麟凤龟龙都有云气,占卜的龟必须活三千岁以上。(案《博物志》云:「龟三千岁,游于卷耳之上,故知吉凶。」)从前的皇帝都有养龟,有六种,天地东西南北六龟(上下六方),盖一间屋子收藏龟,用来占卜,像庙一样,一块龟板放在一间屋子,异常恭敬,还必须有人管。
  居蔡,负责守藏龟。汉儒讲成二句话,宋儒说成一句话,其实是一句话。说成二句的,以为天子、诸侯才有龟占卜,臧文仲藏龟,所以僭越不合身分。
「山节藻梲,」
  节,现今还有,在我们莲社大殿前檐,如今称做「斗拱」,头前是圆的,它的形状像是山,所以名为「山节」。其它如挂柱、二梁等等现今都还有。雕刻花纹叫藻梲。有人说「山节藻梲」是皇帝才有的房子,臧文仲也是如此,这是僭越的第二桩。但这和「智」有什么关系?所以这种说法不对。
「何如其知也?」
  「何如其知也」,臧文仲够不上有智慧,怎么说他有智慧呢?当时以蔡的龟最好,所以龟名为蔡。参(考证)群经平议:说文又部,,楚人谓卜问吉凶曰。」与蔡音相近。臧文仲做管龟的官,就是周礼春官中的「龟人」,左传、史记中都有记载。「龟人」,官名,周礼春官有龟人,「掌六龟之属,辨其体色,以供卜事。」
  臧文仲三代都管龟,管龟有什么错?守藏龟有一定的建筑,他以山节藻梲来做房子,为了敬神,盖得特别好,他本人却很节省,他的夫人也自己织蒲,所以知道他盖「山节藻梲」的房子不是自己住的。「何如其知也」,臧文仲格外敬神,疏忽政事,孔子云:「敬鬼神而远之」,又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正直之谓神,正人君子尚且公公正正,不偏袒,不可以送礼恭维,神对好人也一律加福。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不是加福给恭维的人,所以孔子说他不智。
  宰相必得用读书人。现今的台湾被日本统治五十年,有人就主张要台独,但是台湾家家供祖先牌位,都有郡名,例如李姓是陇西,这是世界那个地方的地名?这是内地大陆的地名。又如台湾有丧事穿白衣,披麻等,这是世界上那个地方的习俗?这在大陆就是如此了。台湾南部有「六龟」的地名,是因周礼而订的,台湾处在极偏僻的地方,为什么以周朝的六龟做地名呢?后人只知道是三国吴时曾占领这个地方,但是周官比吴更早,你们想想,还要说台独吗?台湾恐怕是在三国吴国之前,就是中国的土地了。六龟挖出的十具棺材,它葬埋的方法与中国内地吻合,这是世界上所没有的。高山族的地方,取六龟的名称,可以考据考据。江南吴越的吴,是吴季子所开辟的国家,这在周公之后,那六龟的地名恐怕比吴越更早了。

【五.十九】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其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197)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
  春秋列国时,楚在长江以南。中国文化自北方兴起,往南方扩充,楚国那时还是化外之邦,有如台湾的高山族,制度与中原其它国家不同。
  令尹如其它六国的宰相。子文是什么人,各家注解不同,旧注说他叫斗谷于菟,他父亲到母亲外家,淫人妇女,生下孩子而丢弃到野外,母虎喂他,所以名叫「虎乳」,就是斗谷于菟(拚成音为「虎乳」)。但是后来人的考证,以为子文不是这个人,但是他本身也不肯定是什么人。
  为什么「三已三仕」,也没有肯定的说辞。楚庄王时,楚晋交战,子玉做元帅,因为骄傲而败,自杀而死。这个人是令尹子文举荐的,其余的事就不可考了。
  我们学论语一者学做人,一者学认识文法,懂文法后自己看书不必人讲,也不致于学错了。以往吾只要大家做人就可以了,今日文字里的内容变得不象样,不得不自己求,不懂文法重要的字便会滑口而过,不重要的字反而白费力气。这一章吾引四书、论语来证明,这一章吾有吾的考证,吾都是引孔子的话。
  子张是周朝人,当时的社会兴起议论,对令尹子有好的议论,所以子张提出来问孔子。向老师提出问题,必得有根据,不能胡说八道。
「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令尹子文三次做官不喜,为什么?不为升官发财,为国办事是应该的,这有什么欢喜?三已之,不干了他也不愠。人情有冷有暖,上台放鞭炮,下台没人欢迎,两种不同景况,这是人情事故。若知道这一点,那上台也不须挂鞭炮,上台时要想起下台时怎么样。所以吾活着的时候不作寿、不享受,一碗饭就饱了,死后也不必作告别式。国家另外有人能用,这样何须愠呢?来了新手,政务不熟,令尹子文将他办的方法旧制度都告诉他,这是令尹子文的好处。
「子曰:忠矣。」
  孔子说:「忠矣」,为人谋事而能忠。
  但是子张的意思不在这个忠上,因为忠在公家办事是很普通的事。孔子提倡仁,所以子张问:「仁矣乎!」。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孔子云:「未知」。知读音有两种,一读如知字,一读智。若读如知字,则念的语气不太甚顺,前面经文有说「不知其仁也」这很顺,但这一章是「未知,焉得仁」既然不知道他,当然就不知他仁不仁了,所以读智比较好讲。这个人没有智慧怎能说他仁呢?
  但是这在道理上很难讲,知当智,依文理可以讲,但在事情上便有问题。这本来不该讲,要自己去想,往后才会开智慧,光我说,你们只听,这不行。
  知当智讲的地处有很多,而郑康成、朱注是将知当如知字解释。孔子提倡仁,一般人都够不上,所以人们都把仁当第一等的字,但是无智怎有仁?把仁放在智前,这说不通,例如曹操、王莽有智慧,但他们的仁在那里呢?事实上是无智就无仁。这一章的「未知,焉得仁」要如何解释,自己去想通它。
  自古没有人敢把智放在仁前面的,吾学佛,张商英氏以为学佛方知儒,智的确为首。按中国文化讲,智也在前头,五伦十义八德中没有说智。你们必须注重文字,预备以后自己能看书。
  他办的是什么事,现今已经不可考,这几句话找不出什么事情。但是我们当公务员可以学一章,上任不必欢喜,下台也不必愠怨、烦恼。将自己所知道的尽心尽力告诉继任的人就可以了,这也不是为新上任的人,还是为老百姓,假使不告诉他而办的乱七八糟,那是害了老百姓,并不是他有心如此。
  后面这是另一段,文法与前一段相同,注解家把两段扯成一个关系,这是毛病。
「崔子弒其君,」
  崔子,崔杼弒齐君,齐君与崔大夫的妻子通奸,崔子为着「夺妻之恨」,杀父之仇与夺妻之恨,这个仇很大,所以崔氏弒齐君。弒是以下杀上。
「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
  崔杼的同事陈文子,财产有马十乘,「弃而违之」,放弃十乘而到其它邦国。陈文子说,他邦的大夫也与我们齐邦的崔大夫相同,他又到另一邦国,「违之,之一邦」。换了两次都是如此。台南有人送红包,台北也是如此,台中也是此,你们看书,必须读古书,想想今事,看看国事如何?因为我们是现今的人。
「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子张问孔子,陈文子如何,孔子答:「清矣」,清高。子张问说,陈文子是仁人吗,孔子答说,没有智慧,那里能谈到仁上。
  二年后,齐国换了国君,陈文子回来了,这有考据的。陈文子没有陪着崔子干,虽然两人交情很好,而且他去了其它国家,朝中臣子很多,未必个个换,陈文子是他自动走的。有说,崔子弒君时他在齐国,并没有上外国去,所以孔子才说他不智。
  前面是三仕三已无喜无怨,这一则是清廉,陈文子与崔子好,但是崔子弒其君,他去国而不出仕。这不简单,因为礼记说五伦社会,父母是生我者,出社会进入另一个大家庭,一国领袖便是百姓的当家人。领袖好,那我们就要拥护他,必须对他尽忠。如何尽忠呢?他办不了的事,必须替他办;他有灾难必须替他办,去为他牺牲。领袖遭遇灾难而死,臣子也不活了,与领袖共患难,这很重要。国君不好,臣下有谏诤的责任,例如在家里,父母有错,子女有劝谏父母的责任,不谏是不孝子,看着老人干坏事,等到他恶贯满盈,就要受报应。所以说「国无谏臣,国必亡」,国君不好要劝谏,这是救他,「家无谏子,家必败」。朋友也有谏劝的义务,五伦之中都有劝善规过这个义务,朋友全在有患难时互相帮助,有过错时要劝他改,这才是朋友。国君不好,臣子为什么不说?例如纣王不好,比干以圣人的话劝他,纣却要看他的心是不是七窍,所以比干是死谏。
  齐君与崔子妻通奸,陈文子有劝谏齐君吗?有劝崔子吗?白白看着崔子弒其君,也没看他有劝谏。崔子当权时,他不仕,所以孔子说是「清」,没有说他是「忠」,仁更谈不上,对国君、对崔子,他都没有尽到劝谏的责任,那是他的智慧不到,胡涂人如何说是仁人?
  一位是忠,一位是清,都具有人品,我们也是人,我们有什么品啊?所谓品,就是要往高处走,下品也入品,若「否品」便是没品,那就不堪为人了。你们自反省自己是何等「品」。从前介绍信首先必须说「品」学兼优,才是真介绍,才可面谈。
  这一篇公冶长,很多是品评人物的行为,弟子看了某人的行为,想效法,想回避,孔子答复他,那一个人可学,那一种行为要回避。孔子答的都是浑沦之气,不伤厚道。

【雪公讲义】
  (按):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一章。举三仕三已等相问。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何晏、孔安国、朱考亭,皆以知音如字。有焉得二字。与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其仁也。语气有异。然班固、王充、郑康成、颜师古等,皆以知作智音。加焉得二字,与直云不知,分明各异矣。
  主智音者,似以智仁有先后之别。颜曰:智虽利物,不如仁所济远。班氏则表先圣后仁及智之次。论衡云:智与仁不相干。五行之道,不相须而成。班汉书古今人表,所列九品,智人下仁人一等。是恐先智后仁,有违圣训也。
  窃按礼记中庸篇:「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又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论语子罕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此三经文,皆以智字开端,统为孔子之说。其中宁无含义,有何不敢依述。再礼大学篇,明德新民两纲,各有四目。内在格致,智也。外在修齐,仁也。经云:「智者不惑。」既不惑矣,始能意诚心正。又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既仁为孝弟之本,而后齐治平,自可推而进之。是无不以智为先也。
  然凡一事,必有两端。如正邪真伪等。智与仁,亦不例外,在勿自欺。今所言之智与仁,皆指正与真者而论也。
  令尹子文这一章,误会若干年了,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一章。智慧还不到,怎么谈到仁字。
  孔子提倡仁,志道、据德这是内在的体相,依仁,仁是外在的功用,游艺更是外在的用。仁者「二人」,如竹的二,加厚的意思,与人加厚,所以为外在。班固、王充、郑玄、颜师古主张「知」音智,但不敢把智放置在仁的先前,恐怕违背圣训,所以为自己圆场,颜师古以为智虽然可以利益众物,不如仁来得济助广远;班固也表示仁在智先。这都是懂文不懂道,学问不坚固的原故。王充在论衡中,王充说,智仁不相干,如五行不相干,其实金木水火土,就是仁义礼智信。
  红、蓝、白、亮红,波菜根也是红的,清朝的官职也分九品,翎的颜色都不同,巡府都是亮红翎。(案:清制文、武官服,顶戴由一品至九品依次为:一品红宝石顶、二品红珊瑚顶、三品蓝宝石顶、四品青金石顶、五品水晶顶、六品砗磲顶、七品素金顶、八品阳文花金顶、九品阴文花金顶。)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班固、王充等人的一失,吾的学问不如他们,他们因为马虎,如「绘事后素」引用有错。
  佛经主张一切种智、大圆镜智,智为首,儒家也是以智为先。
  汉儒注疏的毛病较少,宋儒学佛夹杂佛法,以为懂微言大义,张商英以为佛法是儒经注解的精华,天下的正道,道理都是相通的,若是偏执的道,就不行了。孔子之道是世间法,但是他懂出世法,对懂的人才谈,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到了五十岁还在学周易,没有学道之前不能教人,因为记问的学问不足以为人师。
  你们学论语,首先要不受欺骗,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佛家为人主七,要学断惑,译经法师必须是三藏法师,像什师、奘师是何许人也?你们想想。
  宋儒从礼记取出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程朱不懂大学、中庸,以为大学有三纲。吾依佛法的科判主张有二纲,八目配二纲,格致诚正配内在的明德,修齐治平是外在的新民,两纲是自行化他。格致,大学没有解释,朱子补上一段。汉儒注解,「格」,来;「物」,事情。
  力行所学,尽力去做,就与仁接近。自己别看不懂,有羞耻者才有勇敢,有勇气就会立时改过,常改就没有过失了。
  「智者不惑」,不迷惑就是智,学佛志在断惑开智慧。心性,儒家罕言,老子常言,佛家亟言。你要是想有神通,迷惑除去自然有神通,因为断惑就放光明,自然能照见事物。孔子四十而不惑,也是断惑、伏惑,道家也是如此。
  「仁者不忧」,君子坦荡荡,仁者无忧愁的事情,仁者是志在道上,据于德,依于仁,对社会终日大布施,仁者有什么忧?但是父母有病,你忧不忧?
  「勇者不惧」,若是暴虎冯河,孔子就不赞成。
  格物,物不是指对象,是指事情,就是佛家的「法」字。格,来也,事情没有来时便是无事,儒家说无极,佛法说真空。事情来了就是动,来了事便不静了,所谓「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一动就是太极,无极生太极。佛家本性真空,真空中有妙有,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两仪生四象,一阳一阴,阳阴交错便生四象。佛家说万法唯心,儒家说: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
  致知,一动就知道了,圣人先知先觉,我们不知不觉。佛家起信论说,本性有染净二分,所以有万法,流转而无尽,若是还减就能成功,所以说「但去凡情,别无圣解」,恢复本来面目就行了。佛儒都是十五的明月,平等平等。致知,有事就知道,起信论说「三细」,起首为业相,有「相」就要有「见」,成了我的境界,这三细无善无恶。三细为缘长六粗,六粗起首为智相,才有分别。
  迷惑颠倒能意诚、心正吗?所以不惑才能意诚心正。学仁便是修身。
  例如大圆镜智为正智,六粗的智相,是起惑造业受苦,六粗的前四种是起惑,第五是造业,第六业系苦相是受苦。六粗的智相是分别智,那是邪智。
  仁有妇人之仁,勇有匹夫之勇,都有两方面。宋儒学儒而辟佛,就是自欺。

【五.二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202)
「季文子」
  这一章经文没有人问,是孔子自己在说。季文子是本国鲁国人。
「三思而后行。」
  三有两种读法,一种读如三字,一种读作散。读散解释为多数的意思,不一定是三次,或许是四五六,或可二三。三思,思前,思后,思现在,才决定,并不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办事不可以优柔寡断,所以这一章经文要注意三思而后行的行。遇到这等人,不要与他办事,你们可以学子路,不宿诺,答应说了要不隔夜,当时就办,他再反悔也办完了,也没法子。再者,发脾气时不要决定,等气平之后再决定,等一二天后再做,压个两天再做决定。
  读书无非是学人情事故,当圣人也是学人情事故,不懂人情事故是书呆子,不通人情不懂事故,会伤天害理,这种人都不能办事。所以不管念多少书,不通人情事故就是书呆子,反而害事,读书就要明理。三思而后行,注重「行」,三思决定后必须去做。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宋儒注解,孔子听了以后说,思一次,再一次这就可以了,三思则私心起,这种说法太呆板。一思还单纯,三思则私心起,没勇气,这个讲法似乎有理。但也不一定,有人一思就在自己身上了,不必再思去办事就是私心害众。又有人说,三思之后,再考虑考虑,怕犯法,所以有人认为三思之后就不是公心了。众说纷纭。
  中庸说:「思之弗得弗措也」,「人一之,己百之,人十之,己千之」,这思那有定数?又管子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通之」,都是主张要多思。吾主张思没有限度,思之弗得弗措也,思到通为止,思不通不能放下,思之不通,能思不止就可以通了,极为神妙,这种事不假。
  佛家有闻思修三慧,若不永久思,到十住就停止,不得往前走,那十行的境界便不懂了。所以必须一再的思,不思不能修,要如何到十回向、登地?只要一门通则门门都通,一门不通,千万别教人说那个好那个不好。
  我们学论语,要在改行为,眼前就是要分判君子、小人。我们现今不懂文字,篇、章、节都必须清楚,如今的人常不清楚。
  这几章经文的考据众说纷纭,我们不必多事,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章,你们要学多思,思之不得弗措也。

【五.二十一】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203)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智是真智,愚也是真智。宁武子的智可学得上,他的愚我们办不到,假装愚就不是君子的行为。佛经有代大众发问,佛云:谛听谛听。谛听就是要听真理。
  邦无道,智拿不出来,不拿出来,为了待时机而用。但是自古以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若「人不知而不愠」就很难了。有一肚子经济学问,人们不知道他,不用出来也可以。
  伊尹、姜子牙不如宁武子,因为伊尹鼓刀而歌,伊尹并不愚,姜太公也不愚。若伊尹不怨天尤人,何必鼓刀而歌?因为他藉鼓刀来兴观群怨。箕子返回淇水,作「麦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诗言志,懂诗的人一听就知道诗中的意思。若修养到可以不怨天不尤人,那又何必歌呢?这个境界很难达到。
  晋国借虞灭虢,虞有唇亡齿寒的危机,宫之奇劝谏,百里奚不劝谏,秦穆公因百里奚而奠定秦国的基础,可惜后来秦始皇等不肖子孙刨去百里奚立的根。百里奚的愚,他的愚宫之奇不可及,到秦国却能被重用。

论语班宗旨(70.3.27)
【雪公讲表】
      离苦得乐─现在:不起现行、不受现报
      将来:解脱
必求成就  所修如法─知病知药    
           不增病势(忌口忌事等)
      果瓜成前,先有小形(果有前知)
  吾增添论语班的用意,因为大家不懂世间法,这与学佛有什么干系?因为懂佛法才懂论语,学佛后知道人身难得,唯有人身才能成佛。为了帮助你们学佛成功,若没有人天的根底,不能学佛。从前丛林规矩很严,要成功必须有根底,彻底才能成功,所以添论语班。
  你们学论语虽然已经变样了,但是对天道还不懂,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命,不可得而闻也。」孔子虽懂天道为大家说,大家听不懂,所以不说。颜回懂天道,子贡略懂,不懂就不会这样说。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凡夫才要学佛,否则何必学佛?人天不懂,如何懂佛法?你们听不进去,吾曾说吾与你们念佛不同,却没有一个人来问,你们不问你们有把握吗?若以为有把握那是自欺欺人,你们连学理都还不懂,何况工夫?
  论语对你们已经有帮助了,但是眼前的状况,你们知道吗?你们不认识环境,而且是绝对不认识,你们若是对论语有一知半解,才能略知环境,否则只是知道文章而已。你们眼前还不懂,何况是未来,读论语就要知道未来,知人间的未来。再者,才可以为你们说其它法门,知其它法门便能知十方三世,这不是神通,而是「至诚之道,可以先知」,无杂念才能诚。先正心而后诚意,不打妄想就是诚意,例如一面镜子,可以很清楚看见眼前的事物。
  乘着最近莲社祭祖之便,吾为你们说易经,让你们认识环境。前几年吾为大家讲明夷卦,吾的一切行动都依明夷卦而走。今日之下,局面又略略变了,为艮,艮为山,孔子中年才学易经,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了,吾如今一知半解,已经极不容易,也不是一日之功,吾幼时就通本学了。明夷是以上对下,艮是普通的事情。易是无字真经,千变万化,无尽的变化都在易经的象上。为什么要为你们说易经呢?
「必求成就」
  我们不论学什么,「必求成就」,必须彻底,例如学做面包,必须学会,学论语能帮助你们成就。首先是帮助成就做人,人格立住后,学佛就无有问题了。说不说在我,听不听在你们,你们听不懂吾也无法子。
「离苦得乐︱现在:不起现行、不受现报,将来:解脱」
  首先说成就什么?我们是人,有苦有乐,学佛就在破迷启悟,终日受苦,什么人得乐?学的当时便得结果,随时结果,例如吾喝茶,就有眼前的结果。心一起念头,便是因,或动或说,就是口业身业。没有做,伏住也有果,这是内法尘,一个种子就有一个生死。数年前曾发功过格给大家,为什么必须记录功过?因为功过格就是八识田中的生死种子,自己的一本帐,但是现今记功过格的人很少了。
  易经讲一阴一阳,代表若干善不善的许多变化,随时变,诚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一变一化,就有千变万化,永远变化而不能出离。懂就可以转变化,观心就是记帐,最好无帐可记。多生的罪业,今日所受的大大小小事情,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现在的结果,求「不起现行」。俗话说:「不怨天,不尤人」,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吾相信乡间语「一饮一酌,莫非前定」,吾连乡下人也常学,你们连圣人言语也不理。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现今的人都是我师法的人。今日费九牛二虎之力,省主席林洋港才要学校的教育添了论语,这是教育上有变动了。易者,变也,万法无常,不一定,你们不造新缘,不起现行,便不受现报,当时就得好处。我们以为环境不好,坏环境并不是天所给予的,不可怨天尤人。敬人者人恒敬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不往自己身上找,要往什么地方找?不知现在,如何能知将来?现今你能转,将来你就能往生,不须问人,自己现在就可以自知。
「所修如法︱知病知药、不增病势(忌口忌事等)」
  「所修如法」,我们现今所修都不如法,经上说的很明白,你心中未诚,都是自欺,吾未见忙到而没有吃饭的人,真不吃也做不动,若所修的法停顿下来,那就不行。为什么不如法呢?你以为自己所做为对的,这便是不如法。孔子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圣人尚且说学易可以无「大」过,我们是何等人,能无过吗?心一动,卦就变,要时时想自己,易经就是注重「悔」字,易经中的吉占四分之三,凶占四分之一,一悔就可以无咎,只要一存悔心,省察自己,当时就变。若怨人就增过,那是真大愚人,不可救药。我们如今不能自知,我们懂心性吗?不懂就不必管,只要反过来找自己的毛病,若找不出毛病就可以了,这不必问人。
  学易经,可以「不增病势」。有病三分药,七分调养,凡是喜好吃药的人就是终年长病,有病全在调养。如何调养?要忌口,不可吃的东西不能吃,有病乱求医,就倒霉。从前的大夫相信因果,今人不信因果,把你当试验品。所谓「不药即中医」,不吃药就等于中等大夫。吾今日是以谚语、平剧为老师。从前医者必须先学内经,但是今人多不看,因为看不懂的原故,只看汤头歌诀。例如咳嗽就有很多种,寒性吃陈皮、半夏,若吃枇杷膏便增病。所以内经首篇不说病,先说为何会生病?为何未老先衰?人间百岁,五十为半百,杜甫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为何不说八十、六十?
「果瓜成前,先有小形(果有前知)」
  再者,为结果,结果就要看眼前,若看后来就胡涂,你们信不信?法华经云,莲华是因缘果同时,「果瓜成前,先有小形」,开花时,雌蕊的花瓣落了,花格外肥,但是没结果还不能吃,必须有媒介。看现在便知未来,你们念佛现在能一心,将来便可以成功,不能断惑也必须伏惑,就可以放光明。修净土才有助念,其余的法门没有,但是助念也不是「替念」,不能代替你念佛,助是帮助念,死者必须自己念,这一点大家好好想一想。
  吾预备为你们讲易经,让大家能成就,使你们自己管自己,懂易经就胜过「功过格」,因为易经,有三分吉,一分凶,全在「悔」上,悔就可以无咎。
  讲前,大家先背熟八卦歌。六爻,分内外,具足天地人。每一卦有本体、有邻居(旁通),邻就是近邻,邻居的邻居无关而又可以有关系,所以又有综,错综复杂。逢干逢坤,必有变化,纯阳纯阴的原故,其余每一卦都有阴有阳。

【五.二十二】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203)
  论语经文虽然很短,但是误会很多,我们不需要去考据,能了解其中的大意就可以了。集释的考异、音读所列的说法也很多,我们依从现今的版本经文就可以了。遇到特别难讲的地方,再去研究集释的考异、音读。论语在宋代以前还没有什么大毛病,从宋以后才乱。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
  孔子在陈想回鲁国,为什么要回鲁国?有人说是鲁国召回冉求时,或者其它说法。诸说纷纭,我们不必考据。
  「归与!归与」回国啦!回国啦!加重其辞,所以重复二句。
「吾党之小子狂简,」
  「吾党之小子」,党,不是现今的党派,而是指同学,孔子的弟子们志同道合,也没有组织。「吾党」,意思是我们。「小子」,孔子叫自己的学生,年轻的学生们。
  孔安国说:简,大也。不太苛细。大,指大道,不办小事,不办文章的事。因为从前人的文字好,注重文字时,便忘了道。现今的人文字不行,道更不消说了。你们也需要学文字,知道他笔下文字的重要点,所谓文以载道。你们原来已经学佛了,算得是是简,学大道了,但是文字不行。
  「狂」敢为。今人也很狂,但是今昔不同,今日为狂妄,昔日是真有两下子,狂的有道理,例如论语中的长沮、桀溺、原壤,孔子很敬重他们。孔子与原壤是幼小时的朋友,够得上交情,无话不说,而且以杖叩其胫。孔子对原壤的责备,那是够得上交情,才能如此。孔子自然,不像宋儒道貌岸然。礼记说,原壤鼓木而歌,孔子说:「亲者不失其为亲,故者不失其为故。」上句是指原壤对他母亲的关系,下句是指孔子与原壤的关系而说,原壤并没有忘记他的母亲,不然为什么要鼓木而歌?狂者大胆,一切都敢为。
  「斐然成章」,不是指对道狂简。斐,文质的光华,文质彬彬,如此而已,但不懂得道。
  「不知所以裁之」,有一种说法,学生自己不知;第二种说法,孔子说他的学生,将要返回鲁国去治理。合起来说,弟子们外表像个样子了,还差条理,我要回去调理他们。
  我们所学的佛法,还不行,连皮毛也谈不上,文理也不行,如易经艮卦说「厉熏心」的熏,凡是有希求,有想得就是心不平和,不得就躁妄,便有烟。学这一章,希望你们自己能制裁自己,现在自己的「文」与「道」两条到什么程度了?自己省察省察。

【五.二十三】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204)
  公冶长这篇多为评论人。
「子曰: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孟子万章篇说:「伯夷,圣之清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懂得时行时止,该止该行,大不容易。能知行止的人,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武王伐罪是「时哉」,不是为夺天下,这是吊民伐罪的时候。「时」是风气成熟了。
  「伯夷,圣之清者也,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孟子说伯夷是圣之清者也,没有说叔齐。这一章是说二人不念旧恶,二人都是如此。
「不念旧恶,」
  怨恨,过去就算了,不再提了,既往不咎,给人可以自新的路。诸位既学儒又学佛,应当学这一章书,而且恶人要先度。佛家就是先度恶人,须菩提专向富有的人乞食,因为富贵多骄傲,会成为三世怨。历史上的好官,都是贫家子弟,大少爷成功的很少,骄傲便不难长保。为了要给富人种善根,所以专向富人乞食。另外有人专门向贫穷人乞食,也是为他们培善报。
「怨是用希。」
  「怨是用希」,他们不记旧怨,对方时间一久也忘了,因为他知道这个人不会记怨。诸位,能学这一章就好了。

【五.二十四】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酰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
  微生高,微也有人说是「尾」,这个人素来有直的名声。
  民国以前有人唱〈拈鱼鼓〉的情歌,曾唱「蓝水段」。之后,台湾唱梁山伯祝英台,吾以为家家都在哭,这是不祥之兆。蓝水段说:微生高很直爽,与女子恋爱。夫妇伦常,是人之大伦,不可称恋爱。微生高在蓝水桥下,很早就先去等,等到天黑下雨,雨愈下愈大,女子还不来,最后发大水了,他仍在桥下等,说是要不失信,因此微生高死于大水。这是信吗?这是直吗?若是信直就错了。这样的直、信不行。
「或乞酰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有人向他要醋,他没有,转向邻居要来给这要醋的。一般人都以为微生高直,孔子评论说:「谁说他直呢?」孔子并没有说不好的话,但是宋儒却说微生高掠美,宋儒是想当然耳,欲加之罪,不可效法,这不是读书人的厚道。有人说:不给不行,于是向邻人乞醋,来表明自己真的没有醋。这是注者自己揣摩,这是大病,未见而我假理想,有何证据?这不是读书的方法,万勿学这个毛病。
  直者,道也。德,从前作「悳」,诚就在直上头,孔子说:「直哉史鱼」,史鱼,即使是被杀头也是如此。还有一种「不直」却正是直,孔子说:「其父攘羊,其子隐之,直在其中矣。」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是真心。真心为直,无有曲折的心。阳货欲见孔子,送孔子一只豚,孔子明知阳货不在家而去回拜,孔子有直吗?孔子是真心不想见阳货,直在其中矣。懂道很难,「实智」容易学,「权智」很难学,微生高不懂道的权变。「不知,焉得仁」,不懂仁的真道理,这一章是不懂直的真道理。
  「直心即是道场」,真心学佛,心就是道场,懂道,朝闻夕死可矣。今日成是非场,曲曲折折,是是非非。

【五.二十五】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宋儒有功,过失也不小。汉儒虽不懂性理,过失却很小。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
  巧言、令色,一见人就笑。足恭,足是两脚,恭是恭敬。这是唐以前的说法。
  足恭,宋儒解释作过为恭敬,其实三句是三作事,一口一色一足。巧言、令色、足恭,巧言是口,令色是身,足恭是脚,这是三种事,不是两件事,宋儒不懂,不明白文法。
  足如何恭?韩愈〈进学解〉说:「口将言而嚅,足将近而后退。」从前给人当差的人,主人只要呼叫「来」,便一呼百诺,鞠躬如也,口、言表情都是如此,随说随答「是」,随往后退,那种恭敬真令人肉麻。但是心中十之八九,都是想害主人,阅微草堂笔记中,当差害主人的十有七八,都不是真心。
「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这等事,不能欺骗读书人。左丘明是孔子的弟子,作左传,孔子作春秋时,左丘明在一旁,受到孔子的指点很多。孔子作春秋寓褒贬,别善恶。「丘」读作「某」,从前子不道父母之名,生不道师之名,子不道父之名,吾如今看平剧,以平剧为师,京戏的《龙虎斗》,就有说:「子不道父名」。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巧言令色足恭,这种人不直,孔子是「以直报怨」,若外表装作直,往往是大奸慝的人。
  匿怨,与人有怨仇,脸上装出好似真心要好。「而友其人」,尚且与他交朋友,这不是真心,必定是存着希望你对他有好处的心,这是错的。怨仇小还可解,怨仇大,如何可解?朋友要信之,若是匿怨而友其人,那是面友。
  「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都是要学直道。
  佛家看众生作恶,知道他是在颠倒,佛家存大慈大悲的心,今天的仇家在昔日是父母兄弟,都与你有恩,也都是未来佛。法句譬喻经有说,夫妻杀鸡喂儿,罗汉食后度化他。这一点世间法办不到,但是有人道的办法,要「以直报怨」,他有好处不嫉妒,他遭灾殃愿意帮助他,不愿帮助也不可以幸灾乐祸。若幸灾乐祸,下井投石,都是不直。要报怨,应当在他好的时候,可以去报怨,为什么要下井投石?
  唐代的赵匡、陆德明考据,以为是孔子以前的人。朱竹垞《孔子弟子考》云:「自唐以前,诸儒之论,皆以丘明受业孔门,故贞观、永徽中祀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是时孔庭配食止颜渊、左丘明二人,褒崇之礼若此。迨宋群儒,尽舍三传说春秋久,而论世者惑于赵匡、陆德明之说,疑在孔子之前。惑于王安石之说,则疑左氏生孔子之后。众口纷论,迄无定论;遂使唐代特祀之先贤,并不得与七十子之列。」
  知道这点之后,左丘明就是孔子的弟子,有很多证据,别疑惑。左传也是左丘明作的。王安石是大胆的人,他以为圣言也不足信。

【五.二十六】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09)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颜渊、季路侍。孔子说,你们为何不说你二人的志向。
  子路是大学长,又好勇,所以先说了。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宋儒注「衣」读去声,穿也。裘,以轻为贵,与朋友共享,穿破不会不高兴。其实并非如此。原文无「轻」字,是宋儒所加,论语其它章有「乘肥马,衣轻裘」,他们以为应有「轻」,其实是误会,皮衣才叫裘。这是四件事,衣是衣,裘是裘。考据中有考据出来,若干书中都无「轻」字。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颜渊说,我不如此。你们还须学子路,佛家讲一切布施。颜渊境界高,自己有善不伐。伐善,做好事,不说。施劳,在位不要劳苦百姓,军队不能不用,但是要使民以时,到冬天才用军队,有用一日、二日,最多用三日,对老人提供壮年人的食物,做老人的事情,给老人的酬劳待遇。文王时,百姓为他盖灵台,不久就建成了,人民虽劳而心里不怨。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孔子说,「老者安之」老者抚恤他,使老人安心。「朋友信之」朋友平等,一点不欺,劝善规过,患难扶持。「少者怀之」在下的晚辈,怀念孔子,离了孔子等于没了妈,孔子看一切人都是自家人。
  「字句」参考唐以前古注可知。

【五.二十七】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211)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已矣乎」,算了吧,台湾话说「没法度」。孔子说,平常人都是看见别人的过错,很少见到自己的过错;就算看见也没用,内心不能自讼,自己打官司,批判自己。光是知道过错,也不行。
  我未见能自己见自己的过错,懂得省察而且要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办得对还是办不对的人。可参考松阳讲义。
  朱子语类:「问程子曰:『罪己责躬不可无,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今有学者幸而知自讼,心胸之悔,又若何而能不留耶?曰,改之便无悔。」
  静坐常思己过,悔字是随烦恼之一,纵使悔是善,也是不空,要不思善不思恶。所以悔对于学佛有碍,不是真空。净土之外,其它宗都讲究无念,罪若起时将心忏。禅宗苦于不能空,所以才念摩诃波若般若密、参话头。净土宗知道众生不能无念,所以教人有念,以有念往生。
  朱子所问是懂局的人,程子所答,就是佛法「悔」的不定心所意思,也很有道理。程子曾说,佛法更近理,却更不可信。程朱不是说佛法是异端害事吗?为什么这里要说佛学?所以人讲话,不可矛盾。

【五.二十八】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212)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十室之邑有忠信者,忠信有像孔子,只差一条,没有像孔子的好学。所以孔子唯独赞叹颜子是好学的人,唯有孔子与颜子两人好学。不好学,即使天生资质美好也保存不住,好学很重要。一日闻得一句,就学一句,减除一日的毛病。
  一部论语全在主忠信、好学上,你们若以为自己已经行了,就是人格退步,学佛也不会成功。好学就渐渐去除毛病,老而好学,犹如秉烛夜游。
  集释中,将汉注以后的注解搜集在一起,但是其中谁说的对,这就必须自己的学问到了,才能分辨清楚。有一点必须知道,注解必定要选择五四以前的古注,民国五四以后的讲法决不可采。为什么?因为古今为学有差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38:19 | 只看該作者
今人多是为贪名图利而出书。(70.4.13)


《论语讲记》 卷上 第二册
目录
  前言        一
  学而第一        一一
  为政第二        一〇〇
  八佾第三        一七二
  里仁第四        二四五
  公冶长第五        三二〇
  雍也第六        四二七
  述而第七        五二四
  泰伯第八        六四七
  子罕第九        七一九
  乡党第十        八一一
雍也第六
【六.一】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215)

【六.二】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216)
  吾为你们讲集释,很复杂。我们提倡论语,如今略有推动了。论语集释,这一部书自汉朝到清代的注解都有搜集,好坏你们不知道,必须有相当学问才能明辨,因为必须懂才能辨别好坏。国家十年前,为了礼貌运动,曾经印过一次论语的注解,是今人所编的,程氏若处在今日,也不会收集今人的注解。民国以后,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的注解更不可看,多为名利,蹧蹋好好的文化。看古注头痛,但是心不痛。
  吾没有讲前,你光是看集释,他为什么要如此注?用意在那里?再听吾讲,研究吾为什么要如此讲?自己心中有印象,增加力量,这样才是你自己的。要常求自己学问的独立。「朝闻道」有把握,则「夕死可矣」。
  这一章原来是两章,宋人合为一章,这是宋儒的毛病。后来有五四运动的灾难,胡适造的罪很大。日本的明治维新,走上霸道的路,后来挨原子弹,但是没有亡国,因为日本尊重孔子,没有破坏文化。中国虽然没有挨原子弹,却逃难到台湾,五四运动时拆庙破坏中国文化,所以有今日的地步。中庸云,善、不善,必先知之。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雍,冉雍,字仲弓。南面,普通是指王者、诸侯的称呼。例如「佞」从前不是仅有坏的意思,而是指口才好,后来才沿用为坏人的称呼。从前国家的机关、庙宇都是坐北朝南,因为我们在北半球看影子而知道时辰,像立竿见影一般。大小机关,凡从政的人,都是坐北朝南。人道敏政,政治是维持社会必要的条件,所以南面泛指能办政治的人,仲弓雍容大雅,办政治不只是能力而已,还须要雍容,临之以庄则敬。
  这句不一定是当着仲弓的面说,宋儒多事,以为孔子是当着面对仲弓说。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为什么孔子说可以?因为简。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都是政简刑轻,若是太复杂人们不懂得容易犯罪,法律不崇尚重罚,大罪才要重罚。如果政简,很少人会犯上作乱。从前以教育为根本,不教而用等于是杀人。所以孔子云,这个人办事简单明了,可以为政。
  学佛讲究大开圆解,要七方面讲的透辟,吾今只说一面,一来是时间不允许,再来是为初学只可说一面。说二种就不懂了,虽然简单也必须圆讲。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仲弓又说:「居敬而行简」,一就自己来说,一就推动政治于人来说。要是自己办事,要敬,推行出去使大家办,要简。敬,办事不苟且,敬事而信,比如上课按钟点上下课,替人办事,办到十分就是敬。应办的事,一丝一厘不许错这就是敬。自己敬事一丝不苟且,又不错,对百姓时,一领导百姓就能上道,这样不是很好吗?若自己办事简单,推行也简单,那太简了,过犹不及。孔子说:这样讲是对的。
  子桑伯子,唐以前古注,释文引郑注:子桑,秦大夫。皇疏引虞喜云,说苑曰,孔子见伯子。从前人见客都必须衣冠整齐,有公事、有功名要穿官服,一般穿长袍,可以借穿,这是礼。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孔子没有说话,孔子的弟子说话了:夫子为什么要见这个人呢?曰:「其质美而无文」,这个人本质好,外表的礼仪略有简陋,我与他见面,想引导他学礼仪。孔子离去后,子桑伯子的门人也不悦的说:您为什么要见孔子?曰:「其质美而文繁,吾欲说而去其文。」故曰:
「文质修者谓之君子,有质而无文谓之易野,子桑伯子易野,欲同人道于牛马。」「欲同人道于牛马」,孔子家语没有这句文,而集注误以为是孔子说的。这句话是出自说苑而不是家语,是刘向所说,不是夫子之言。宋儒妄作聪明,孔子没有骂人,若相信这句话,那孔子可以骂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吾说这个意思,要知道「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不可一知半解就去为人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你们必须谨慎,总之要勿妄言、勿轻信。吾讲一段,都要预备多少工夫。
  「发明」,自己去看,对你们有益处。

【六.三】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218)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
  哀公问,你的弟子谁为好学?孔子答以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为何如此答,与好学有何关系?
  「今也则亡」,考异云「亡」宜无此字。群经平议云,亡字衍文也。
  颜渊死的岁数,说法不一,从考证知道享年四十有一。
「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哀公问好学,孔子答以好学的结果。有说哀公喜迁、贰过,所以借此劝谏,这是我假理想的说法。其实好学而有结果,首先是不发脾气,儒家惩忿窒欲,佛家讲瞋是根本烦恼,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修道决不成功。迁怒,有说是对张三怒,不迁怒于李四,这一说法太浅。

【六.四】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220)
  这一章并没有说是孔子为政,所以派公西华去,或许是政府派去的,但是为公那是毫无疑问。因为私人无外交,若没有国家的命令,孔子也不随便派人。
  我们有职位,或者无职位,也不可以私通外国。民国初年日本盖孔庙,请衍圣公去祭孔,孔先生不答应,因为私人不可以私通外国,作国际交际﹔当时衍圣公已经废了,后来才又再封官。这种作法,我们也应当知道。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华出使到齐国。冉子并没有说那一个人,或许是冉求。国家派去,必定有一定的俸禄。「请粟」,请国家的俸禄。政简刑轻时,不必像今日的保证,怕有人伪造单据。公西华家中有老母,冉子为他求格外的安家费。这一章中所说的釡、庾、秉,都是周代的度量衡,汉代的度量衡,尚且不甚清楚,何况是周朝!例如汉药处方的斤两,可知从前汉朝时候人的身体大,度量衡小。
「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
  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六斗四升为釜。「与之庾」,有注解说,庾是十六斗,加倍,这恐怕不是。请益,为什么要加倍给他?这是书呆子的注解。冉子不敢再说话,就给他粟五秉,多给了。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乘肥马,衣轻裘」文理,与前篇的「愿车马、衣裘」不同,不可乱加衣「轻」裘。
  孔子说,子华适于齐,乘肥马,衣轻裘,很阔绰。孔子说,我听人说过,凡事得合规矩,他是我的学生,若是穷就另当别论,公西华很富有,多给了他,其它人出使是该如何办?要为将来防弊。

【六.五】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223)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孔子说,不必辞,用不了,可以给你的邻里乡党。应得的俸禄,自以为太多而想丢到大海,也无不可。不管多与少,都是应得的数。

【六.六】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224)
  你们现今都有职务,时间很宝贵,每周三的佛学,你们能听就已经不容易,听论语也是如此,论语帮助佛学很大。听论语必须略知门路,因为时间短不能入到里头,幸好选了这本集释的注解,这本注解比较完全。有人学一生还不懂文化的重心,若不是这本书,都有所偏。依着集注、集解学,一辈子学不出来。这两种注解已经够麻烦了,看了集释就有分别的能力,如今你们还没有分辨的能力。
  吾讲论语全为你们学佛,你们不必再分心学其它。例如易经等等,吾讲易经艮卦,自有用意,听了艮卦,便知道孔子的性与天道。你们若全心学,四十年才能略窥门径而已。其余的注解如反身录、松阳讲义等都是依宋儒的说法,也是程朱派,很少提到佛老,你们也不必去买,你们能够学明白这本集释就已经不错了。
  论语每一章都是简要详明,十句以上的很少,所以多一字少一字就会变质,圣人才能如此,你们必须字字致意。中国文化大概不出这本论语集释的范围,有这个机会学,千万别错过。
  这章书的考证你们必须知道,先讲正的,再讲偏的,若先偏后正就没味道。黄氏后案的后儒,指唐以后的儒者:「据汉书食货志,以牛耕地始于赵过。」赵氏以前牛,不是用来耕地。「考《志》言民或苦少牛,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以人挽犁,法始于赵过为代田之时,非牛耕始于此也。」
  山海经海内经曰:「后稷(舜的名臣,周朝为他的后代)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郭传:「始用牛犁也。」
  牛不耕地做什么用?「中行范氏子孙将耕于齐」,这才是做为耕牛、犁牛。另外还有一种是专供宗庙的牛,为牺牲,与耕地的牛不同。上供的牛必须有一定的颜色、样子,颜色干净带赤色叫骍,而且角生的正当,可以供三祀﹕初祭天南郊,二祭宗庙,三望祀四方山川。专门养来祭天地、宗庙、山川,这种牛叫做「骍且角」,角带赤色。选好的牛专门养,祭祀时杀来上供,不作别的用途。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
  仲弓是冉雍的字,本篇第一章说:「雍也可使南面」,仲弓为冉雍之字,他的父亲是何许人不知道,考证不出来。有人说,是冉伯牛的儿子。史记称仲弓父为贱人,并未说出不好的原因。
  「杂文之训始于扬雄,高诱解淮南」。扬雄帮助王莽,王莽灭亡而从阁楼坠死,这是白读书了,扬雄为什么要保篡位的王莽?为什么要跟他交为朋友?从扬雄开始训「犁」牛是杂色牛,不是耕牛的意义。骍是红色,是杂色毛的牛。从高诱、王肃到民国都是用这种说法,以犁牛为杂毛牛。
  孔子家语说仲弓是伯牛的族人,并未说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父亲所干的行业低贱,也没有说出原故。一般人都误以为是冉伯牛的儿子,以为得恶疾就是贱人,这不可我假理想,麻疯病人难道都是贱人?
  读书之难,于此可见,史记,高诱都是有名的人,尚且如是,在此可知一斑。
  仲弓为冉伯牛的族人,出自家语,并不是说冉伯牛是他的父亲,没有证据而说,不可为凭,这是一点。「犁牛」就是指耕地的牛,唐以前解释为杂色毛的牛,这是扬雄的说法,这是第二点。依家语,冉伯牛不是仲弓的父亲,我们根据家语。或许有人以为家语也靠不住,但是也可以只说仲弓,不必考据他的父亲是谁。
「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后儒解释说,孔子对仲弓说:「犁牛之子骍且角」孔子的比方是赞美仲弓,如何赞美法?你虽然好,可惜你的父亲不好,你像是红色的牛,而你父亲却如杂毛牛,所以不好。杂毛牛生下红色的好牛,专作牺牲的牛,你可以供天、供太庙。就是天地、太庙不采取(祭孔的牛死后可以投生为秀才),「山川其舍诸」,可是这第三层的山川也得有你,你还是有用处。
  以上的说法都是胡说八道。
  假设冉伯牛为仲弓的父亲,伯牛长恶疾,也不是贱人,谁不长病?比喻为杂毛牛一样不对。
  「子谓仲弓曰」,孔子对着仲弓骂他的父亲,孔子是懂礼的人,有这个道理吗?普通人称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何况是圣人孔子?而且孔门四科颜渊、闵子骞、仲弓、冉伯牛,都是德性科中的贤者,如何可以说是贱人?难道颜渊、闵子骞有德性的都是贱人?
  犁牛其实不当杂毛牛说,从前耕地的牛,不做牺牛,牺牛有一定的形式,才够得上。
  这一章是孔子与仲弓谈话,不是以犁牛比喻冉伯牛,骍且角比喻仲弓。有人说,仲弓当时为季氏宰,「雍也可使南面」从政都说是南面。当领导者必须广求人才,这一点必须用心致意。孔子无常师,有一技之长就以他为师,三字经云:「昔仲尼,师项橐。」项橐是儿童,孔子也向他学习,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必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是师,不好的也是师。
  你们必须虚心,不论当那种头头,必须会用人,能用一人,就能用十人、百人,一人用不了,如何能用十人、百人?有些人是他自己有能力,别人替代就不如他。桀纣都能,却无用,有用的人是垂拱而治。从前县宰称为「知县」,府叫「知府」,知一县知一府的事情,才能办政治。虽然不须事必亲躬、运筹帷幄,但是精神必须全都笼罩,这是智慧问题。用人必须选贤,不能因他的父亲不好,而不用他的儿子。舜的父亲瞽叟,不干好事,目连尊者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但是不妨碍舜的大贤、目连尊者的神通第一,所以必须「立贤无方」。
  参考集释(别解)的论语稽,可以知道更详细。

【六.七】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225)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颜回的心里三个月不违背仁,这是宋儒的说法。其余的弟子或某一日,或某一月来一次。「不违」与「来一次」不一样,来一次是原来没有,偶而来一次,偶而发生一次。不违是原来有,偶而违背。
「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集解:「余人暂有至仁时,惟回移时而不变」。其余的人暂时有到仁的时候,唯有颜回是移时而不变。「移时」时是时节变了。一个月有两个节气,三个月有六个节气为一时。一年分四时,日月的变化小,四时的变化大。礼记月令,五日为一候,人不觉,草木鸟兽先知,草木虫鸟都有变化。好学近乎智,智是由读书而来。四时变化,天地人跟着都变,心理血气、饮食起居都有变化。颜回是时候变了,他仍然不变。这才是正确的讲法,后来的多是错的讲法。
  今人的说法,颜回的仁心三个月没有变,其余的弟子,一天、一个月就变了,那颜渊三个月以后如何?颜子只是三个月的仁心吗?
  东坡云:「夫子默而察之,阅三月之久」,要紧在「默而察之」,孔子经过三个月之久的默默观察,颜子在造次颠沛,遇到得意或者不痛快,无一不是出于仁,不变样,所以知道他是终身弗畔了。
  吾的讲法是:
  「回也其心」,指颜回的心。「三月」,是孔子三个月的观察。「不违仁」,观察颜子三个月的结果,指颜子不违背仁。三个月以后呢?不再观察了,若观察四个月便说「四月不违仁」。虽然不再观察,但是颜子往后能再不违仁吗?三月不违仁那以后就可以不变了,为什么?因为仁即是道,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仁不可须臾离,能三月不离仁,颜子所以时时刻刻不离仁,是因为他三月须臾不离仁。颜回心不离道,道不离心,心即是道,道即是心,以后就可以「不即不离」,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色不离」。
  我们都是着相,心即是道,要你的心不离道,因为还没有通达的原故,若不即就离道了。孔圣人早成佛得解脱,不在三十二相上,若以三十二相求如来,是人行邪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孔子的境界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不离佛,若离就不行。你们心中无佛,念佛要念兹在兹,不能净念相继是因为有我的原故。第七识有佛就无我,有我就无佛。忆佛是明记不忘,就是净念相继,这就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若是日月至焉而已矣,那便或即或离,你们要是「日月至焉而已矣」,那临终时有把握净念必定是「至」吗?
  三月是孔子观察的时间,三月的成语,如谷梁传有「三月无违」。又论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要如何说?杜工部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尚书洪范把月当作「时」解(案:〈洪范〉:八,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
  闻韶是闻而专心尽心的学,所以是心不在焉,食而不知其味的意思。

【六.八】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226)
  何有,皇疏引卫瓘云:「有余力也」,吾不赞成。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果」,仲由有决断。又问别人。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赐也达」,端木赐通达。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又问冉求,「艺」冉求多才多艺。
  「于从政乎何有」,这是活口气,也不说有,也不说没有,没下肯定辞,所以季氏再问第二,第三,他们从政还有什么问题吗?你看他能从政就用,不能从政就不用,若是你看有问题就不用,没问题就可以用。
  孔子没有下决定辞,因为对方是季康子,季康子三家把持鲁政。下一章是季氏找闵子骞,子骞也不干,可以证明。
  「何有」,意思是说他有什么问题吗?是反问语气。这是老师说自己子弟的分寸。

【六.九】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228)
  「费」字,吾昔读「密」,也不知是什么人教读这个音,这是依朱子的注解:「费,音秘」。但是吾为山东人,费在山东,我们都是读「费」。费在清代的区域属于鲁东,与兰陵同为一个区域,是否就是从前的费,这就不可知了。大汶河属于泰安,费应在大汶河的西边,而今在东,今昔有变化,我们可以不管。我们学论语,一是注重学其中的义理,不在考据。二是文以载道,道在文中,所以必得每一个字句,都要求明白,若不懂文字,如何懂道?不知外而能知内的,没有这种人。
  编论语的时候,同类的归为一类,一章说一件事,宋儒也有把两章合为一章的情形,开启胡适大胆假设的端倪,最糟的是篡改大学。你们不可以学这种作风,这是国家不祥的征兆。
  上一章是季氏问孔子的三位弟子,孔子都不答复,孔子只答说某人有某个长处,至于能不能从政,我不明白,孔子何尝不知,只是不愿意多事而已。孔子门下,人才济济,找人才,舍孔门何处有人才?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
  这一章是季氏找闵子骞做费邑的宰官,本来是鲁君作主的,这时却是三家作主,鲁君不能作主。
  从前是按照封建制度,到了春秋不能用了。季氏与鲁君很亲近,就为鲁君作主,法律改了,制度也改了,三家在鲁是三大害。因周公功劳很大,成王封鲁用天子的礼乐祭周公,这是错误的,伯禽接受了,孔子很不以为然。法律讲权,权与名誉不能随便给人,所以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譬如随便将总统的衣服,送给吾穿,在街上走,那人民对吾要如何看待?吾又当如何自称?凡事整齐就是治,你们求往生,念佛必须合乎规矩,如果你们的生活起居都不整齐,如何往生?从前的商家「事忙先上帐」、「动物归原」,商人尚且如此,我们读书人却不如商人。伯禽被强迫以天子礼祭周公,这还可以说得过去,鲁国的太庙可以用天子礼,伯禽他一家人可以,庶子不行,因为长子为主。孟仲季三家,是庻支,也用天子礼乐,祭他们的家庙,又祭泰山,孔子说﹕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正神不会享用邪人的供养。
  季氏为什么要找闵子骞?诸侯封给大夫土地,费邑是季康子的采邑。孔子不做书呆子,当上鲁司寇,三个月大治,那时三家还安隐。孔子诛少正卯,少正卯是有名的人,孔子当司寇一做主就诛少正卯,连孔子的弟子也不以为然,孔子细数他有五条罪所以诛少正卯。读书必须推情准理,假使换成吾也是如此,治乱国必得如此。孔子这一刀就镇住三家,不敢胡斗,鲁国大治。但是天命难违,齐国进赠女乐给鲁君,孔子便离开鲁国。
  孔子当鲁司寇时,闵子骞曾为费宰,孔子走后,闵子骞也不做了,他是为了老师而做,后来孔子回到鲁国已经是十五、六年后了。这是一种说法。上梁不正下梁歪,季康子背叛国君,费宰也常背叛季氏,如公山弗扰以费叛,费地收的钱财季氏控制不住,所以想拉闵子骞去当费宰,便找了一个介绍人去跟闵子骞说。
「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善为我辞」,是对介绍者说。闵子骞说,你要善巧方便为我向季氏辞谢。「复」有二说,一说是闵子骞曾为费宰,今日再要我做。这个说法噜苏。另一种说法,第二次再来邀约我。按这一章经文,这样讲,理顺文顺,人情顺,可采取这种说法。若再来约我。汶河的东北为齐国,汶河的西南为鲁国,「上」是到河的阳,我就在河的北边了,意思是到齐国。
  这一章有什么意义?历来注解者以为仲由、冉求都曾做季氏宰,孔子也曾在季氏处为官,所以有种种多事的说法。褒奖闵子骞可以,不可因此而贬损他。
  现今的太保太妹,不是他本人坏,而是教育问题,青年子弟大不幸。想到这里,换个悲心,心就平和了,对坏人也可以作如是观。
  集释引四书恒解说:「此章闵子之不为者,费宰耳。费为季氏私邑,家臣屡叛,欲以闵子骞强其私家,故力辞之。」
  你们要学这一章书,这一章很要紧,如今在公家办事,家里必须生活所以去做事,起初做小职员,渐渐有权了,若遇到好长官,守规矩,钱少也可以做。若是长官舞弊,但是长官自己一人不能做,若不跟他合作便干不长,这时辞职也可以。挨饿,只是被人说贫穷而已,若是舞弊就会受行政处分,被判罪,褫夺公权,那是大羞辱。人不知羞耻便是禽兽。像孔门子孙若是贪污舞弊,一生就完了,他的子孙最终也不能进入孔林。禄是天命所赋,不必忧愁。

【六.十】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229)
  此书内容本来简单,因有一人说错话,便有人出来反驳,再来必定有袒护的人,故愈来愈复杂。看书时也须复杂,讲时采取的则须简单。
「伯牛有疾,子问之。」
  此章用意简单,伯牛有人以为是仲弓之父,身有恶疾,很坏,根据的就是这一章。其实长病不算贱人,仲弓、伯牛都在德性科,如何说是贱人?生什么病?不须注疏,有人说是厉,有说是癞,有说是热病,诸般说法不一,其实可以不必考据,伯牛有病不是好的病就可以了。
  老师去看病,师生之谊,应该如此。从前盖屋各处都有一定的规矩,多是坐北朝南。牖,可当窗讲。宋儒以为坐北朝南,南方的牖,但是出自何书,不可考据。孔子见他的学生,病人在北墙,因为长癞,怕传染,不使孔子进入,孔子在窗外。做官为南面,不可使做官人朝北,故床设在北,使孔子可以南面,以君礼待师。此说,书中并没有,全是造谣。若以此君礼对待孔子,孔子不知礼吗?孔子决不乱接受人的礼,这是毁谤圣人。
「曰:亡之,命矣夫!」
  「亡之」,亡读「无」,是正读。亡之,没有致此疾的原因。或说是道,此人没有得此病的道理。伯牛得此病,是何原故?天命如此,无可如何。这样的人,不应得此病,竟有这样的病。
  另读「王」,丧也。病情甚为严重,所以执持伯牛的手说:你要丧亡了。但是此说不近人情,未有对着病人说「丧之」的道理,想说也须避开病人。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有道德的人而得恶疾,这样的好人,怎么会得这样的坏病。不关伯牛的事,与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都是天命。尧舜是圣人,他的儿子不肖,孔子老年丧子,丧颜子,都是命。诸葛武侯知其不可而为之,也是天命。儒家世间法就如此说,若佛家则说是多生多劫的罪业,这时成熟了。今有喜好学佛而遭难的,那是重罪转轻。坏人而升官发财,那是天厚其毒,加速他入地狱。孔子只说现在这一世。天命,天有天的道理。出世法若开佛店,命该有财,今却以不合正道来造业,那是三世冤。
  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故须乐天知命,但须尽人事才听天命。中庸说:「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率性就是尽性,依佛法而言,断见思是小尽性,断尘沙是中等尽性,断根本无明才是真尽性。性尽方能安命,安贫乐道,知道则贫富两忘,不在乎了。孔子说此,料想伯牛也懂,可以不怨天尤人,因为伯牛也知天命。
  我们不是伯牛,未尽人事,未尽性,而说听天命,可以吗?人事者,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做到了吗?这八字吾一字都没做完全,你们做到与否吾不知。人事还不行,却要尽性,吾断惑了吗?吾未断见思,根本不知根本无明,三细六粗,吾只说名词,没能体验出。未尽人事,未尽性,如何说听天命?吾等自造,天作孽犹可为,心变就改命,自造孽不可为,自己不干好事,不修身,而说天命,不是怨天吗?不是诬赖天吗?这是自暴自弃。

【六.十一】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31)
  雍也篇多是对孔子弟子行为状况而谈,一章一事,相似而连编,若以为全有连带关系便错了。这本书原来好读,因为多注解所以受干扰,「群言扰乱,折衷于夫子」孔子之后,无人能折衷了。
  吾讲前的交待语、最后的断语很重要,并不是吾个人的话,而是吾看了之后而说,因为明、清科场采朱注,讲学则不一定。昔日吾讲论语使你们注重人情事故、世间法,十六年前还可以,十六年后的文学程度跌落到极处了。万法无常,盛极必衰,衰极必盛,今日文字程度跌落,你们还须注重文字,例如本周三的华严,「增上德慧」的增上,原来有才能说「增上」。从前人对五子多半有涉猎,所以庄子、荀子人们多数知道,你们今后必须懂文理。
  孔子那时代为籀文,大篆的「己」「已」「巳」相差很少,容易有错简,若同一字做二种写法,就变样了,那是艺术,人却以为两个字。又如草书中的「之」「去」,同一写法,所谓「长短分之去」。
「子曰:贤哉回也,」
  孔子说,贤哉回也!贤在何处,下三句为颜渊的行为,第四句是说他行为的心思,又一转,末句再收回,会起来。文章千变万化,这种文章很难学,用心也能学。
  老师说他贤就不容易了,为什么贤呢?人们都说颜渊穷,其实比今人富,今人比他穷,却极享受,又不安分,不满而发牢骚,不干好事,害社会。颜回如何好,我们不知,看看今人,与他比较,便知他的贤了。颜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但是今昔的亩数不同,有二百四十为一亩,有四百余、有六百余为一亩,周时若干为一亩不知道。总之,五十亩一家人吃不太充足,如何知道?颜子有父母,若是充足何必「一箪食」?同一省分所吃的也不一定。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一箪食」箪,竹筐,所食为干食,以竹筐盛着。「一瓢饮」饮水用瓢,颜渊的饮食就如此。住「在陋巷」陋巷在曲阜里,圣公府东,极破烂,在陋巷绝不能盖洋楼。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饮、食、住勉强支持,这种情形,今日之下的人就很忧愁,今人以为人生百年而已,要享受,若不享受就来了忧愁,一享受便无所不为。孔子在陈绝粮,子路愠见说:「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原来就穷,无富裕,小人穷便泛滥行为了。因为君子有君子的道理,什么道理?这一章所注都不对。一般普通人都受不了,颜回不改其乐,颜子原来就乐,向来就穷,多少年还是穷,依然乐,仍不改其乐,故说「贤也」。
  颜渊所乐为何?他已得道,他所乐者道。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凡夫都这样,一富就骄傲,一贫便羡慕人、谄媚人,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穷而乐,有所得故乐,人都不愿贫,他别有所得,乐于道。颜子得道故乐,注解的人未得道而知道,没有这回事。夫子之性与天道,他知道吗?孔子知道也不能说,说了也不懂。
  颜子所得的道,你们不知,你们学佛,三藏经典不太明白,禅净密律,除净土外其余都不懂。净土,你们懂多少?不能与吾谈,你们若能答复吾有关净土的问题,就决定往生,你们能够吗?你若真信,便得法乐,就可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修净土法门,要信愿行,有一分信就有一分乐,若不信便无乐可言,纵使给他千金的财宝,也不快乐,只是造罪而已。
  此段绝不能注,因为必得与颜子的境界相同,纔能知道颜子的境界,也才能注解。参考集释的(余论),周茂叔所说那一段很好,(发明)杨慎说的一段也好,其余的注子,就不可以了。

【六.十二】
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232)
  注解,少说为妙,多说就出毛病。例如对于宰我、冉求与冉伯牛,都是注子出毛病。
「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
  由这章经文可知孔子要冉求往前进。冉求说:不是不喜悦老师的道,而是力量不足的原故。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孔子说:力量不足是走到半路,走不动而废了。
  画,止也,止于一个界限不往前走,你现今是到某一界限就停止,不往前进了。
  孔子自己的行为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目标,立志就在大道上,孔子的道是什么?不是指事情,若指某一事情那冉求便不好学了,就会像现今逃学的学生。孔子说:「求也艺」,周公多才多艺,冉求是有大才的人,周公够得上是多艺了,可见冉求是多艺的大才,不是不肯学。
  道,子贡举不出来,颜子也没有说。对子贡,孔子鼓励他往道上走,孔子知道子贡对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但是他一定知道性与天道。孔子的高材生,孔子都鼓励他们往前进,往道上学,但是博学多艺的人对道都会减少,这是人之常情。其实只要道精,那其余的艺就学得会。冉求在政事、文学都是好手,所以他说,不是不往道上走,是我的力量不行,到此就可以了。有注解说,前一章说颜子好,冉求自以为比不上颜子。不必这样胡推,不可节外生枝,生枝就生毛病。
  艺够得上,仁还不行,有了仁,就可以谈德,有德就可以谈道。
  孔子说,你的力量不是不足,你很有能力,而是你学的艺使你不进,这是好话,鼓励他往道前进。

【六.十三】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23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孔门文学大哲,有子游、子夏,懂文学,对道差一点,所以孔子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儒,有人说是:濡也,长久熏习使它不断。另一种解释为「人需」,人所需要之事。不必如此解释,解释为读书懂修齐治平就可以了。
  原来读书就是要懂理有修养,都是君子,为什么说是小人?
  集释的别解引群经平议:「以人品分君子小人,则君子有儒,小人无儒矣。非古义也。君子儒小人儒,疑当时有此名目,所谓小人儒者,犹云『先进于礼乐,野人也』。所谓君子儒者,犹云『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古人之辞,凡都邑之士谓之君子。」
  但是这个说法仍然不妥当。
  佛家有大乘、小乘的差别,读书有人专为功名,有人不为名利,「闭门读书多岁月」是小人儒。孔子是周游列国,道不行,唯恐时久而忘,所以著书。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传于后世,不同于小人儒。
  君子儒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与众生有利益。小人儒只是正心、修身。因为子夏在文学科中,孔子的学说著作,子夏帮助很多,所以鼓励他再进于道。
  你们学佛学大乘,就是儒家的「仁」,所以释尊译为「能仁」。你们一举一动,要为大家,要为公不为私,这样就没有错学了。三草二木一菩提,吾等还不够小草,声缘才是中草,「草木之人」这句话出自佛经。我们是无所立,有如浮萍,随风飘荡。

【六.十四】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233)
  能并列在论语的弟子,都是孔子一时的高足。
「子游为武城宰。」
  「武城」不必考据。山东现今有武城,古今地理多变,不可确定周代的武城在那里。
「子曰:女得人焉尔乎?」
  「焉尔乎」,古时有作「焉尔乎哉」,这一句虚辞很多,众说纷纭。「尔」又有人作「耳」,也是改来改去。今吾采取宋以前的讲法。若去掉「哉」字,很难讲。「乎」字,是问辞,还可以讲得通。
  从前没有标点符号,也不愿意用,因为虽然懂标点,不懂文理也不行。这一章「尔」,宜作「尔」,不作「耳」,阮芸台先生说:「焉尔犹『于此』也」,此者,此武城也。意思是:就在这里。你在武城这里得到人才了吗?
「有,」
  「有」,就必须一逗,因为对老师必须先答应「有」。若连着下文读,答得太粗浮。句法就当如此。
  人说话有四声,北方人没有入声字,大江以南的入声字比较多,但是上声字不行。北方人读入声字,南方人读上声字都读平声,但是都不可以去掉。现今新编的诗韵,编者是无知妄作的人,不懂反切字。汉唐宋韵都有不同,上溯到诗经也都不同。宋代的平水韵,学问就多了,读唐诗可以用平水韵的诗韵。首句不入韵,同音也都在同音上。外行万万不可无知妄作。
「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你做武城宰,在此得什么人才呢?子游答,有。这位人才有什么事?一是「行不由径」,再者是没公事不曾到我这个地处。澹台灭明为子游的同学。
  从前种地以外的为路,从前灭人国家,改他的文字,改他的路。井田有九块地,八家各自有井田的一块地,共同耕种井中的一块地,井田以外有小道,叫沟洫,是小径。平常不许人走径路,从前走径路的人,多是不规矩当贼的人。周代时,「行不由径」这个规矩已守不住了,而澹台灭明还不走小径。
  人要由小处看大处,小善不为,大善也不为,小恶为之,大恶也会为之,所以刘备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吾希望你们守规矩,不可不服从警察。你们要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能这样,往生就有把握。学「动物归原」,做人井井有条。
  澹台灭明是子游同学,同学作官,常去同学那里,那是去托人情,澹台灭明不会如此。从前有举办乡射、乡饮酒等公事才去,办完公事便走。你作你的官,我不与你来往,现今还有这样的人,只是很少了。

【六.十五】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235)
  雍也篇说的事情极简单,对某弟子说几句话,言语扼要简单,不须考据。现今讲论语注重品性、文学,自从接受洋文学之后,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字。自法学兴起,法律名词变成新名词,如法人、自然人,这还可以,另外有非中非西,不伦不类者。这门课程可以不注重文学,只注重品性,反身录讲的就是如此。读书不注重文字,在求道,因为从前人都懂文字,清代的文字直追汉代,可与唐朝抗衡,出的人物也多,反身录倡重德性、道术,极对。今吾在学校教书无兴趣,讲普通文字听不懂,文字低落到极处了。如今提倡白话注解,背白话注解,这要了命。吾今除注重你们的品性外,还必须注重文字,因为你们学佛,国家还没下令改佛经,学佛者却妄改佛经,不懂中国文字,能翻译佛经吗?吾二十几岁时,想说吾来翻译佛经必定好,而今大大后悔,改名叫「不通」,一字也不会讲。你看华严疏钞,若能看出段落,吾拜你为师。中央日报刊载:法统、道统、心统,法统者依船山说是帝王之统,吾不以为然,吾受孟子影响。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君如尧舜便好,否则百姓倒霉,故法统吾不赞成。道统,皇帝也服从道统,自古君主必读书,否则不能存在。心统是佛法,法统、道统都由心统所造,万法唯心,法统、道统都不离心。十年内必有大变化,先看三年后,不必我们反攻大陆,大陆一旦控制不住,民不怕死就完了。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
  周家车战,以马拉车,何以说是骑马?注解说,周朝不骑马,有何证据?周骑马,这一章书就是证据。
  齐鲁交战,齐发兵侵鲁,三家有权却不出兵。这时冉求在季氏家,冉求、樊迟再三要求,季氏勉强出兵,由这二人领兵大败齐军右翼。孟之反在左翼(不一定),打败战。注书者说,执干戈以卫社稷,本是应该做的事,「夫子恐二子以有功自足,故亟称孟之反以进二子」,孔子恐怕二人夸功,故举孟之反压服冉求、樊迟。这种说法的大毛病在揣测人,不可未见事实而妄加怀疑人。这一点必须学,不要以志向空洞揣测人,对自己不好,这是疑心。
  单就这件事说就可以了,孟之反不夸耀自己。奔,打败逃回来。殿,打败回来殿后。出兵时,勇敢者在前为先锋,退时最勇敢者殿后,在后最倒霉的原故。
「将入门,」
  他在后面断后,到鲁国城门,已经保险安全了,大家看他迟迟在后,很敬仰他,必定有人赞扬孟之反。
「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孟之反打马说,不是我有勇气,马不好,不肯走,我未必有这胆量敢在后头,马不行不肯往前走。
  今人反过来,多是无耻之徒,亡国之家。你们要学不伐,埋头苦干,学古之学者为己,学成后往外做。今之学者为人,在乎要人知道,往外鼓吹。

【六.十六】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236)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
  鲁卫之政,兄弟也。这时孔子在卫国。祝鮀佞口,佞的意思有好有坏,这一章是坏的一面。宋朝是美男子。祝鮀得到卫灵公的宠信。
  灵是谥号,谥号藏有意义,有的谥名虽好却含有讥制。依《谥法考》,有本来就是好的谥号如「文正」、「文忠」,例如曾文正,文官加上「文」字,武官加上「武」字,戚继光谥「武毅」。要有「忠」、「正」的谥号很难。而明说恶谥的,例如周幽王、周厉王,夏桀、殷纣。还有些皇帝是未亡国而败坏国家的,例如周灵王、卫灵公、汉灵帝都不好,所以前出师表说:「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谥号曰灵,是暗中讥刺。谥为灵的,都不好。
  卫灵公很爱祝鮀,祝鮀会说话,宋朝很美,卫灵公宠信祝鮀,宋朝受宠于南子。南子无所不为,卫灵公也是无所不为。可是卫灵公却没有亡国。
  孔子说这个话很幽默,人要是没有祝鮀的佞口。
  「而」,因又之辞,如学而时习之。而字诸说纷纭,事实上没什么麻烦,当「与」、「及」说也可以,当作介系辞也可。
「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人又无美貌,可悲啊!「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在现今的世间不免。孔子没有说出不免什么事,不免升官发财吗?不免于受害吗?这是孔子的幽默,在这个社会立不住,这是讥笑卫国不重贤人。
  中庸说:「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国君对大臣要恭敬,群臣是大臣以下,要体恤。「尊贤则不惑」,否则人家不会为你干得久的,如刘备的礼遇诸葛亮,三顾茅庐,文王礼请姜尚,商汤恭请伊尹,做国君很难,必须体恤群臣。为臣也不容易,各有各的困难。为君难,要想如何使百姓好。为臣也不容易,必须使国君成为尧舜,使部下都能各安其位,教百姓守本分,使百姓得恩泽,这不容易。这是有良心的君臣才会感到如此难,若没有良心那做什么都容易。
  有良心的君与臣,如何觉得难呢?中庸说:「力行近乎仁」。如何力行呢?樊迟问仁,孔子答「先难而后获」,这就是力行。例如明代的来知德注解《易经》,自己困学三十年,有所得而后广为流通,来知德就是「先难而后获」,获得心得后便赠与大众,这就是仁。又例如学佛,修净土,要自行化他,不只自行往生就完了,必须「带业往生,乘愿再来」,这是连着的两句,注重乘愿再来,就是有仁德。

【六.十七】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23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
  古代的建筑多是坐北朝南,所以若有人是邪建,就叫做:邪街、邪巷、邪桥等,马路邪的就叫邪马路。孔子说:「观过而知其仁」,凡事必须都要正。例如一间屋子有三间房,一明二暗为三间,中间是明的为堂,两边暗的为室,所以说「登堂入室」。正中的门有两扇,门没有一扇的,「门」这个字就是两扇的意思,而室多是一扇,叫「户」。谁能出不由户,人们多住在室里,称为「寝室」,住在里间,出入必得经过户。
  谁能出不由户,什么人能够不从户出来呢?这一句是诗中的「兴」,先做个比喻的辞,然后才是正义。
「何莫由斯道也?」
  「何莫由斯道也」,做什么事情可以不由道上走呢?
  道含有两种意义,人有人道,天有天道,天道不懂还可以,所谓「可以」者是不满意的言辞,还没有什么大毛病。你是人,若不懂人道,就糟了。道是根本,佛家说是心,心为主,心变万法,百变不离宗,随缘不变。随缘,要懂人道,心便是人,人就要成人,若不懂三纲五常就不懂得人道,不算是人。人如果不懂天道就不能生天,上帝接人去生天,没有这回事,全在自己。学佛修净土都可以往生吗?心是主统,你们修净土不懂净土的道理,佛法有五乘说法,都是人道成佛,学了人就保险可以往生。你们学论语,人道站得住,虽不守五戒也隐含有五戒了。若不学佛,只懂人道,人道多么好,死后只是再为人,不过是草木之人而已。草有大中小,草人连木人也谈不上,若懂人道,便是小草,若不懂人道,就不够上小草。所以心中无道,草也够不上,就不够人格。够了人格,只许往上走,不许往下走,人道能学天道这也很好,四禅天高于六欲天。但是若不懂佛道,即使升到无色界天,还是必须堕下来,所以升天也不中用。

【六.十八】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38)
  孔子到此世间来,其实为了度众生,所谓「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而且「先难而后获」,在陈绝粮,从者莫能行,都爬不起来,子路心里气不平,说:「君子亦有穷乎?」以为天没有睁眼。仁者要先难而后获,若是顺顺当当的过去就不会成功。佛也是先难而后获,八相成道最后魔过来扰乱。释迦族遭到琉璃王灭掉,佛也是遭到很多苦。全球以中国的文化为第一,有人说佛法在中国生的,例如文殊在五台山,这种恭维,佛不接受。
  孔子说:「天之未丧斯文,匡人其如予何?」又说:「桓魋其如予何?」文化在孔子身上,要孔子发扬光大。为什么要翻译为「释迦文佛」?这是意译,不是音译,孔子有文章,释尊也有文章,经典若没有文字能够翻译吗?在印度,文字都能念,可以配上音乐,更何况是偈子。曹子建才高八斗,编「渔山梵唱」现今已经失传,佛家的唱赞很特别,与昆腔不一样,字句音韵极好,若是没有文字能够如此吗?佛经有华严字母,不能没有文字,文可以载道。论语也是文以载道,孔子若不是佛菩萨转世,没有这种境界。
  文中有一种文不好,历史的文章不好,渐渐坏了,为什么?三传、史记都是史书,自司马迁的史记以后就有不平之气,有气便有好恶之心,有牢骚就不能得其正。东周的董狐敢直书「赵盾弒其君」,这是正直的史笔,赵盾虽然不是亲自弒君,但赵盾是一国的主持者,国家在你手中,你不去消灭弒君的人,而弒君者又是你家的人,这就是你赵盾有意弒君。从前的史书不让君王看,后来就不敢保险了。如今的报纸更乱,受谁补助就帮谁说话。吾不如此,也不拿钱也不帮谁,只说公道话,何等自在!韩昌黎说,拿史笔者,好死的人不多,有相当的报应。
「子曰:质胜文则野,」
  孔子是文人中的第一人,他预先说。孔子说:「质胜文则野」,质,本质,不须染色,没有文采。质胜则卑野,不足观,但不是野蛮。
「文胜质则史。」
  文胜质则史,皇侃说是造谣生事,文词过于事实,过质就跟史书一样,过于用字措辞,比如说好的就多加几层,坏的也多说几层,失去真言语。史书必须真实,吾在编纂莒志的序,有说言语要记实,县志、省志必须说实话,含蓄点可以。史书必须直笔说实话,可以较为含蓄,但是若不说实话,如何叫人听?但必须说实话,你们万万不可以个人的好恶、情感乱写文章,张献之祭文昌帝祭文:「汝姓张,我姓张,咱连宗,尚飨」,痛快。干什么事必须直言,但不可过火,不可以个人好恶乱写。如今的报纸刊登坏事占多数,好事占少数,因为不热闹,人不愿意看,都是教人学坏。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文与质必须交融,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色要和起来。彬彬是融合的样子,说话做事一切都很文雅,可是说的话句句落实,不能违背「信」字,不能过分,这就好了。言语必须文雅,但不过分,句句落实。「然后君子」,如此可以算是君子。

【六.十九】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239)
  这一章经文有两个「生」字,有人说起首的「生」为下生,其次的「生」为生活的生。这是咬文嚼字,文胜质则史,这就是绮语。例如元朝的文章,不必看,写的一大篇,找不出三五个字是实话,用不着如此。
「子曰:人之生也直,」
  人在社会上生存,要什么条件?直也。孔子讲直,正直无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无怨无恨,没有恋恋爱着的心,公公正正,中正依理,应该如何办就如何办。例如正直的人做法官,人给钱他不会要,不会因为给钱而赢了官司,让穷毛输了官司。有些人是看人给钱又有理,硬是叫他输,这便是矫枉过正。有些是人没钱没理,却故意叫他赢,这也不直。
  直必须一点希求企图的心都没有,这不容易,但这是生存之道,佛家讲直心是道场,道场指心,心是直就成功了。
「罔之生也幸而免。」
  罔,曲折,人若喜好曲折,也能在社会上生存,例如祝鮀的佞口,但是苏秦、张仪佞口却不得好死。若不直而能全始全终的,那是幸而免,侥幸免遭恶的报应。这是依世间法,只可说到这里。若依佛家说,脱得了花报,脱不了果报,曲曲折折的坏种子,在八识田中,一定投胎变为畜生。
  刘氏正义:「直者,诚也。诚者内不自以欺,外不以欺人。……人能存诚,则行主忠信,而天且助顺,人且助信,故能生也。若夫罔者,专务自欺以欺人,所谓自作孽不可活者,非有上罚,必有天殃,其能免此者,幸尔。」

【六.二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40)
  论语一书若没有错字,没有考据,没有争论,就比较好讲。你们从论语要学行为,学文字,不必穿凿附会。
  知、好、乐三者,这一章讲学问的事,其余的事可以类推,不必多说。有人说:好是「好道」,研究的道理也有很多类,这样说不究尽,可以类推,不可穿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对于学问,有人是为求知的,因为不知道而求知道,有这一种人物。还有一种人对事情漠不关心,重要的事或者与你有关系的事才问,但是那一件事与你没有关系?衣食住有关系吗?还有很多事都有关系。今人的毛病,即使与你有关系也漠不关心。事实上现在没有关系,未来就有关系了,人们却一切事马虎。不关心就不肯求知,模模糊糊。
  有一类人为求知而学,所谓「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想求知就不错了。从前女子一定会做菜,今人就不一定会了,你会切肉吗?实事上切肉必须内行。人生必须的事,都要去求知,能求知就已经比不知者强多了。
  但是知是知道了,却「不知其所以然矣」,然,是知道这件事该怎么办,随喜或者可以,要独立就不行了,这是因为虽然知道却不知其然。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之者」,好与知不同,没有见到这个事,只是听到这回事就喜好,那必然往这里求。若是见闻以后才愿意干,是已知其然,但是其中有什么好处还说不上来。「乐之者」,对这件事欢喜、高兴。为什么能够如此高兴?因为有了兴趣。为什么有兴趣?因为知其所以然。做一件事只要有乐趣,就放不下。
  你们学问不进步,就在不乐上。颜子好学,而且是贫而乐,乐便放不下。你们见人学问好,想要比人高,不能坐者不学,就想比别人高。对一件事情,有乐趣就放不下,所以全在「放不下」。
  书也不好讲,必须圆解,吾说「放不下」这并没有圆解。佛家不是说要放下,这又如何讲呢?圆解的人,一切都放得下,也是一切放不下。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一切放下。又说要「净念相继」,又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这是放下?还是放不下?圣人只讲原则,学者应当圆解。
  俗话说:「整瓶不动,半瓶摇动」,学问不能一知半解,道听涂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你们的学问太浅,说了害人。
  汉宋儒者各有长短,你们知道其中的长短吗?汉儒的长处在于按训诂规矩注解,不妄作聪明。宋儒的短处就是汉儒的长处,宋儒也有长处,否则不能支持到今日。宋儒自己说他们的注子是「微言大义」,吾不赞成,但是明清的儒者为什么也有赞成的?所谓微言大义,不能只看朱子的注,另外还有程明道、周濂溪、邵康节、王阳明的书,你们见过吗?这些人的注子都没有这个毛病,为什么?因为他们有学佛。周濂溪起初是学佛,有佛门大师(案:即东林常总禅师)跟周濂溪说:「佛家如今兴盛,不乏人才,你可以去弘扬儒家,以佛弘儒。」周濂溪是第一位以佛弘儒,到二程才贡高我僈,学佛却不肯说佛。像「程门立雪」的典故,本来是出自禅祖二祖的故事,程颐采取来用,他白昼就寝,让杨氏、游氏在门外立雪。本来是佛家的事,程颐却自己仿效。若吾所办的事,都是创举。凡是人家办过的,吾就不在后头跟着。宁为鸡前,不为牛后。好事吾不办,坏事吾更不办。
  集解说:「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这一个「笃」、一个「深」字,很重要、很好,不必啰嗦说其它的。
  赌博的人明知是假,即使倾家荡产仍要赌,明知被骗,是假的,仍要赌,乐此不疲。所以若能乐道,就不怕死了。这一点可以自己去悟。

【六.二十一】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241)
  我们人分九品,上上者是圣人,这是生而知之者。这依世间法说不通,学佛便能知道,因为前生断惑,乘愿再来不迷了,今世接着再修行。
  人一下生就不平等,分上、中、下等九品人。下下,其愚不可及也,一窍不通,但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所以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研究易经,易经要学到一知半解大不容易,而一知半解的人更不信。佛家说三世,过去、未来人愿意信,现前看得见的,反而不信。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就求学、求道而言,其余不必说,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中上之人才懂。见中等人要说中等话,若说上等法,中等人也不一定懂。初学佛的人一听似明而不白,这是中等人。此时为他讲佛法,必须讲浅。但是诸法平等,什么法为浅?人分九品,道也分九品,一种道就深浅不一,例如一碗茶中都不平等,上与下也不一样。若碗里所盛的为蜜,中边皆甜。例如净土宗,吾最怕讲,为老太婆讲念佛往生佛来接引,他懂得信与行就可以了。但是佛为什么要来接?佛如何来?什么时候来接?若依十六观经,便不能为这等人讲了,中人以上才可以语上。
  吾看病,初上来时用轻药,将要好时才用重药,因为吾一上来看不准,所以用轻药,所以好坏都无伤,将要好时用重药,可以放胆用药了。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若为初学者讲真如本性,你自己还不懂,如何能为他说?你会空才会讲有。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八地以后的菩萨才知道五蕴皆空,这「五蕴皆空」的境界,任你再怎么善巧讲,他也未必能如此认识。这种境界,只空不行,必须再说妙有。说者以为善巧方便,但是听者的心理不一样,所以说佛法最好讲人容易懂的。因为中人以下,不可语上。
  周濂溪、邵康节开启宋儒的端倪,讲性与天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39:56 | 只看該作者
到后来的李二曲《反身录》反对作文章,全都是讲内功修德。周濂溪全讲内功,宋儒讲静坐,要空心,一念不起,所以他讲的微言大义有讲得不错的地方。但是周氏所开启的理学,并没有骂佛,二程开启骂佛的端倪。程子说:「佛讲得更有理,更不可信。」这个话怎能说得通?这是二程的说法。
  儒家讲「惩忿窒欲」,忿与欲就是贪瞋痴,无欲则刚,宋儒有修养的内功,汉儒的短处就在内功讲得少。汉儒还有些人羼杂黄老之学,但是谈不上修心,只重训诂而已。宋儒把大学、中庸格外提出来,证明儒家也有内功,却妄作聪明。宋儒说性与天道,那是说什么人的性与天道?宋儒讲诚,讲毋不欺,这样算诚吗?

【六.二十二】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243)
  这一章有争议。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
  樊迟问稼,问圃,孔子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这一章是问智,孔子答「务民之义」,刘氏正义说,义指十义,就是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兄良、弟弟、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敬鬼神而远之。」
  「敬鬼神而远之」,这是指行礼。敬鬼神但不能近,近则亵渎。
  上文有说到「孟之反不伐」章,当时冉求为季氏宰,与齐国作战,冉求与樊迟一起出来抵挡,当时的樊迟一定不是百姓,樊迟也同时为政,有职务,为老百姓办事情。
  樊迟为政时,问孔子如何才是有智。孔子答复他必须「敬鬼神而远之」,这并不是要人不敬鬼神。三代对于鬼神都很恭敬,虽然恭敬却不能亵渎,不是叫人侮慢鬼神。也不是像一般注解所说的要人「离远一点」。祖先为鬼在太庙供奉,难道连太庙也不要了吗?佛家也不皈依鬼神,只是尊敬鬼神而已。宋儒因噎废食,唱高调,不说因果,以为只要行好事,不问前程,说的太高。孔子说,鬼神如在左右,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儒家讲慎独,自己一个人是独,就必须谨慎,如同有十眼看着你,有十只手指着你,严厉极了,所以说:「不愧衾影」,对得起自己的影子,睡时对得起衾被。这是对上智说,下愚的人不懂,所以佛家注重三根普被。
  你们学佛,而儒家主张慎独,你能不愧衾影吗?你所学为了什么?梦是心头想,是下意识的作用,若没有这个想法,就绝无此梦,例如女子不会梦作新郎,男子不会梦到生孩子。你们所梦如何,不必问别人,自己往生与否自己知道,自己曾梦过极乐世界吗?梦过佛吗?若不曾梦过,那就是所下的种子少,这样能成就吗?不梦西方,不梦弥陀,则种子必寥寥无几,往生渺茫。吾曾说,你若不能无梦,只要知道梦中是梦,就能跳高山,入大海,穿墙也不会有障碍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先学知梦就可以了。
  对鬼神祷告,孔子不赞成,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妄念没有了,那罪在那里呢?有心就有罪,孔子教百姓十义,不赞成向鬼神求祷。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仁。好事难成,坏事容易,若人人讲理,天下就太平了,就因为很多人不讲理,所以必须忍,要百折不回。一开始上来没有不难的,也没有冲不破的,例如孔子在陈绝粮,陈蔡不借,到楚借粮,始终不改变宗旨,这就是「力行近乎仁」。
  希望你们今日为君子,将来都能往生西方。
  发明的「四书恒解」可以参考。

【六.二十三】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245)
  这一章的读音,依从前吾所学的读法。这一章是孔夫子所发的议论,没有对那一个人说,也不知为了什么事而发。古人的注子,不论汉宋,也可信,也不可信,我们是学孔圣人的书,不是学注解,合理的注子我们信,不合理的不必依从。
  你们若想知道文字的意义,可以查辞源、辞海。若读音则只有查康熙字典,其余的都不可靠。如今的广东话,就是从前的唐音。汉以后才讲反切音,有唇舌齿牙喉,而且有开合口呼等等。很多掌故说,南方人到北方说话,北方人到南方说话,都闹笑话。从前考中科举,当知县以上的正住官,都必须会京腔,因为皇帝要召见问话。
  乐(月),礼乐,指音乐,其实北方的音读作「要」。京腔读成两个音。
  乐(勒),如「不亦乐乎」,北方人的音读作「劳」。
  「勒」也有「要」的意思。
  「喜」在心头,喜在心。吾学内经,知道七情由五脏发生,心主喜,「喜在心头」这是脱胎自内经。若是喜过分可以治,水克火,肾主水,肾主惧。乐则是心外普遍对很多事都乐,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用乐字。
  乐读作「要」,是指喜欢执着于某事,不是普遍对任何事都乐。
  乐又音「劳」,伯劳也作「伯乐」。韩昌黎〈杂说〉︱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乐要读音「劳」。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乐水」,智者喜欢水。「仁者乐山」仁者喜欢山。这一章不是批评人,全是哲学道理,很难讲,孔子他有所感触说的话。例如「子在川上曰」,孔子见山见水都有感触,因为他看山水自然的气象有大作用,例如中庸云:「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佛经说一芥子内藏大千,一毛孔入三千大千世界,转大珐輪,孔子看山水有大感触。
  讲的时候应当依汉注,汉注不说微言大义,而字句可以讲得下去。参考集解,就可以知道了。集解说,有智慧的人愿意运用他的才能治理天下,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万事如水永远不断的流动。智在易经八卦为泽,以恩泽万物,所谓「圣朝多雨露」,智者用心智治理世间。
「知者动,仁者静。」
  仁者如山的安住,风吹雨打,地震,自然不动,所以被万物依靠,所以说「靠山」,但不可靠「冰山」。仁者让百姓来依靠,遇到一切困难都照常不动,所以万物生焉。水不舍昼夜,是动态,山不改变,不动,是静态。
「知者乐,仁者寿。」
  「智者乐,仁者寿」这很难讲,颜子仁而夭,孔子仁而仅七十二岁,仁者真的有寿吗?汉儒讲不通,宋儒是知而不说,凡是讲因果的,宋儒他们都不说。
  唐以前古注,皇疏引陆特进语,这个人姓陆,特进为官名,这个人或许是学佛。他说:「此章极辨智仁之分,凡分为三段。自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为第一,明智仁之性。又智者动仁者静为第二,明智仁之用。先既有性,性必有用也。又智者乐仁者寿为第三,明智仁之功已有用,用宜有功也。」有性必有用,智是流动,动态;山不摇动,人纔能倚靠,一个是流动,一个是安稳不动。
  第三段智者乐,仁者寿,这是说明智仁的功效,后来的结果。智者乐,这必须会意,要动作勤劳。大家都得好处了,君子都高兴,小人都不高兴,因为小人以损人利己为乐,君子见大家得安稳所以快乐。
  仁者寿,有注解说是名誉永传千古,这是勉强的解释,其实名誉也一样会死,例如现今的时代,孔子的名誉在那里呢?孔子现在成了孔老二。孔子的七十二大贤,那一个人能说出三分之一人的名姓?
  「仁者寿」,孔子说世间法,乐与寿指当时的事,寿就是寿命。仁者寿的道理是什么?若中国书与佛经合起来讲,更圆融。孔子虽然知道「性与天道」,也是罕言。人的寿命为什么有定数?活了五六年就死叫「短」,但是比起朝生暮死的蜉蝣算是寿了,若与龟鹤数百年的寿比,自然称不得有寿,因此可知寿命都不一样。
  今人的寿命,依庄子说是一百二十为上寿,百年为中寿,八十为下寿。七十勉强还算寿,杜甫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叫稀寿。易经太极,六十年换一轮甲子,所以人生六十为正寿。寿是死的警告,有什么可以高兴?二十、三十作什么寿?民国以前的讣文,六十曰正寿,不到六十曰「得年」,没有有「寿」字。如今的人是颠之倒之,吾不作寿。活到六十为一甲子,颜子寿四十一岁,这另当别论,普通人是七十古来稀。
  吾所学很杂,曾学过内经,学内经必须懂易经及礼记月令等,否则不能讲,八卦变化,必须触类旁通,文王、伏羲所定的八卦方向都不同,天干地支在内经中也都有变化。吾没有学问,吾讲内经,怕害人,吾是勉强答应,其实不够资格教。答应教内经之后,心里很作难,找若干参考书,都有作表,为了不敢害人,所以用心。内经首篇不是治病,曰「上古天真论」,讲天然真气论,人现今的寿命百年,吃过饭后,不许剪发剪爪,因为发爪都是「血之余」,早晨起来必须散发,不使头发受辛苦。男女交合一次,必须好几天才补得回来,若没有补回又交合,就会未老先衰。饮酒有酒毒、躁气,一般人不知道而自我摧残,所以很多人未老先衰。五十曰艾,艾是指不白不黄的发色,这就是半老,所以五十不是半老吗!若四十岁有白发,这不是未老先衰吗?发为血之余,阳气不能到达,头发就变白。依常理,女子四十九无月事,男子六十四无月事,往后就不能生育了,但是还有人七十、八十仍能生育的,内经都有说。
  盘古几万岁,轩辕黄帝活了几千岁,依次渐渐减,如今人只有百岁,佛经也有增减劫的说法,万事都没有一定。孔子那时候就是人寿百年,六十岁就是寿了,年岁多更好,汉代的张仓就活到百余岁。
  仁者不忧,君子坦荡荡,心安安然然,气血依轨道走,六脉和平,仁者自然长寿。七情都是气,一动七情,气血所走的就不调和,佛经说是「四大不调」,六脉不匀,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便容易生病,就会短命。颜子的心在道上,生死一切都不在乎,但是箪食瓢饮,或许是卫生差一点。从前的人有内功,现今的人没有内功,骄奢淫欲,只有外功,讲究卫生也许有些帮助,但是内功外功必须合起来看才能讲。果真能仁者不忧,心里坦荡荡,必定长寿。

【六.二十四】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247)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这一章也是孔子自己发的议论。万法都会变化,这一章孔子所说,是往好处变,要去除毛病,这是孔子当时的话。齐国一改变政治,就可以与鲁国相似了。鲁国一改变政治,就可以回归到正道了。这一章的重点在鲁国,可见鲁国到孔子那时都还没有上轨道。
  为什么说这个呢?因为姜太公与周公一起开国,太公吊民伐罪,开启周的天下,功都在太公。凡是讲德威并济的,就要用武力平定它,自古以来就有兵法,非杀人不可,所以书经云,孟津之战,血流漂杵。共产党来中国,说要先杀五百万人,讲革命就没有和平的革命。鲍罗廷就是引「武王之战,血流漂杵」语证明革命要流血。
  齐国是太公的功业,孔子说,韶乐,尽美矣又尽善矣,而武王的武乐尽美矣,尽善矣。太公多半用武,周公多用文,有时也有杀人例如平定管蔡之乱。太公到齐国,半年就安定了,赏罚整齐。鲁国的伯禽用礼乐的教化,三年才安定。周公说,将来齐国昌盛鲁国会倒霉,但是齐国会先亡,鲁到后来才亡。一者是用德威之中的霸术,一者纯粹是用王道。到春秋这个时候,鲁政为三家把持,所以孔子说这一章也有感触。
  你们做事不可以急功好利,必须在仁上着眼,立德、立功、立言,德为起首。

【六.二十五】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248)
「子曰:觚不觚,」
  觚有二种物品,都称为「觚」。周朝时为祭器饮酒的叫觚,有棱,辞源有图,可以知道。吾年轻时学得杂,古董玩器吾都懂,卖古董的对外行人称觚为「花插子」,那是胡说,觚不是插花用的。另外有人说:「率尔操觚」的觚,那是木简等,是秦汉以后的事。这两种说法,不可以混淆。
  觚为三代器物,周代以后就没有了,可以盛二升酒(古代的升比今日小),三升叫觯(致),四升为觥(公),因为喝酒时有一定的数量。五升为角,最多为五升。用什么酒器喝,就该定若干的数量,不能超过容器的量。若喝过量,例如以觚饮,应该是喝二升,若喝过量就是「觚而不觚」,意思是过量了。觚不觚,意指:你算什么觚?
「觚哉!觚哉!」
  孔子不说是指什么,只说:「觚哉!觚哉!」觚啊!觚啊!这是正说。也有人说,觚后来做大了,缺了棱,孔子的意是说:把觚作大缺了棱,那还算什么觚。
  这一章有如作诗,是指桑骂槐,例如当公务员,要红包,不说别的话,只说:「公务员啊!公务员啊!」更可以说:「好公务员啊!好公务员啊!」这样说可以「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这一章其实是感伤三家的越礼,像三家者以雍彻,当大夫的僭用国君的礼,就可以说:「大夫啊!大夫啊!」凡是应当做什么东西,却不合规则的,都可以用这一章说。
  到汉代有写字的木简,有多个方面的东西,那也称为觚。但是孔子那时候只有酒器,没有木简,所以这一章的觚应该是指酒器。我们说「率尔操觚」,那个觚是指木简。
  上一章「觚不觚」,与以前的经文由弟子问孔子答,有所不同,纯粹是孔子说的圣言量,得一句就受用无穷,举一不仅可以反三,还能反万。
  从前懂古董的都是读书人,古董以金石为第一,如今的人只认金玉,其实都要文人才懂。明伦杂志,规规矩矩,正知正见,不害人。觚既不觚,本质坏了,就不行了。
  觚是酒樽,后来才有「木简」的意思。这里是指酒器,孔子时候还没有木简的意思。圣人的言语,孟子也还不行,后来注解的人更加妄作聪明,所说必须中正和平,不讥刺人,又要说到骨头里。这一章像诗,觚盛二升酒,喝二升就可以了,若必得喝四升,摆个觚做什么?你喝多了,你这个觚啊!你这个觚!你们去参这一章的言外之意。
  不教你们参禅,因为凡是人都有职务,有办公的,有开商店的,有半公半私的,家庭有二人以上,这一句就用得上。你当公务员,不办公事,办其余的事,就是「觚不觚」。教书事前不温习,也是觚不觚,若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就是觚不觚。例如我们办这个国文的补习班,不要钱,外人不相信,认为人要钱你偏不要钱,是唱反调,反而被挨骂。虽然外人不信,挨人的骂,仍然不改其志,不摇不动,志立下来后就要干到底,这是「觚是觚,觚哉!觚哉!」。
  吾的脾气自从前就养成习气,所以语多苛刻,讲书不和平,这个习气不改,往生无望。为什么?因为心中有恶。固然佛法最高境界不可有善也不可有恶,但是心理必须改,否则不能往生。君子要思不出其位,把分内的事情删掉,不做职位内的事,这就是觚不觚。

【六.二十六】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249)
  我们讲论语,参考许多书,希望能不会错。怎样叫不错?一者,没有的不说;再者,注解有错的不采取,但是长久流传的也必须知道。讲者有心得的地方,也可以讲,例如「力行近乎仁」,引证「先难而后获」,这样就不是妄作聪明。历代注者的毛病,都是先把宰我骂一套,事实上宰我的文字、言语、武功都很好,后人要帮他牵马都不能够,所以不可说宰我不懂仁等等,只要实实在在注解,就可以了。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宰我提这个问题,大家试着猜猜孔子要怎么答?吾作诗,都要摀住下句,就是用这个办法。宰我所问,这是假设的比喻语,不是事实。
  「仁者」有仁道的人,或行仁政的人。不作官,也可以行仁道,急公好义,济困扶危。他既然喜好行仁道,就告诉他说﹕「井有仁焉」,井中有仁道的事。
  「仁」有人主张作「人」,讲法好讲,但是可以不改,不须要当「人」讲。有一位好行仁者来告诉说「有一桩做仁道的事」。救人不是仁道吗?宰我不说人,而人自在其中。人在井中受苦,救人就是仁道的事情。
「子曰:何为其然也?」
  孔子说,何必啊!孔子所说为真实语。
  你们学论语懂得五乘说法,首先要站住人格,才能往生,若不能站住人格,就是「人不人,人哉?人哉?」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君子可逝也」,逝、往、从三个字都不同,由此到那里去为逝,可以到那里去,但是不可以就去跳井,不跳井如何救人?
「可欺也,不可罔也。」
  这个事真假不一定,或许有人来欺骗你。欺,欺骗,罔也是欺骗。欺是欺骗的人说得有道理。罔是欺骗者来说的曲曲折折,说得不圆满,不合理。
  孟子万章篇中说,子产要人把一条鱼放生,这个人回去后把鱼吃掉了,再来回复子产。办事无论成不成,都须要回来说明、回复。回复的人说,鱼下水时很高兴,再倏然而逝,逍遥游走了。子产听闻后心里觉得很快乐。孟子以「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解释,可说是很得当。而这两句就是孔子在这一章所答复的意思。
  这一章只是假设,不是实有其事,宰我提问,假设「仁者」一个逗点,这里有一位行仁道的人,他急功好义,都与人有好处,是一位行仁道的人,见到这样好行仁道的人,虽告诉他说,井里有一桩行仁道的事,那人自然就在其中了。讲出来若不合道理,必须考虑,不能听什么信什么。
  这一章的意义是什么?孔子提倡仁,所以宰我问行仁,有人来欺骗喜欢行仁的人。如同现今的办慈善事业,学佛法的人,借佛法、慈善图利的情况很多。从前吾也上过当,有人来欺骗吾,说他的皮包掉了,无法买票回家,起初吾如数给他,数次以后,有人再来说,吾就给他二十元。我们学佛是学智慧,不可以被「非其道罔之」。

【六.二十七】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250)
  考异说,有些本子没有「君子」二字,有「君子」二字是对学生以外的人说,无「君子」二字是对学生说,其实对学生、其余的人也必须如此。
  畔是地的边缘,从前通「叛」字,背叛的意思,二种说法差的很远,应当如何采取?很多人主张作「叛」。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
  君子是求道求学的人,必须博学,不是偶一为之,必须「博」。这个字重要,例如「攻乎异端」,攻当作「求」,学习的意思,异端是正道上所没有的杂学都是异端。孔子那时候没有杨墨,因为只要一门能通,其余的门就通了,否则愈学愈乱。博学并不是像如今的人,一上来就开几十门的功课,学生接受不了,学生只要够学分就算学完了,结果是门门不精。吾从前也上过小学,开始上高等小学堂,定出十几门功课,毕业的时候还没有教完,老师必定把它赶完,也不格外加钟点费。中学所出的题目,都是小学所学的东西,不是学三两句而已。博学必须本门先都知道了,再换另一本,换到什么时候才停止?一直学到死。佛家讲闻思修,儒家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你们如今必须博学于文。从前吾没有学说文、学案,都不看,只参考而已,如今则是乱学。
「约之以礼,」
  「博学于文」,书籍称为文,竹版木简就是文,博学于文意思就是要多读书。但是不断的念书,也还不行,像货物都收来了,必须要用。众多货物,要用什么货?例如学武的人,十八般武艺,样样都精,临时要用那一种武艺?平剧「白水滩」,演青面虎占山为王的故事。说到中国的,你们都不懂,说西洋的就懂了,林琴南译的依索寓言、福尔摩斯探案,也不错,可以学些东西。
  「约之以礼」,读书学事故人情,孔子提礼如「绘事后素」,子夏就说:「礼后乎」,重点不在礼上。但礼是起头,若没有礼,孝弟忠信就做不圆满了。虽然要多学,但是用的时候必须约,拣出一、二条来用,简约按着去做,做什么事?先在礼上走。自古求学便是先学洒扫应对,你们如今是连吃饭也不会,「常礼举要」里的礼你们会了吗?先学礼,才不会犯上作乱,「常礼举要」这还只是说小处而已,我们也办不到。
  文是什么?指一切艺术,都得学。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仁三字为标准﹔只要仁字做得圆满,那所做所为便能合乎礼。因为道德不懂,所以孔子说仁,仍不懂才说义,行而宜之谓之义,再不行才说礼。所以道德仁艺最下的艺,六艺开头就是礼。游于艺时,就有礼。礼记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是规矩,是道德的条约,礼再不懂就没办法了。礼是道德的条约,不是政治也不是刑法,不讲强制力量。只是以君子小人来分别,不合礼的为小人,那就要摒弃。若刑罚不守就要判罪,礼绝不如此,所以能用礼治国,那是何等和平?但人们多自甘下流!
  文是指艺术,艺最首要就是礼:礼乐射御书数。不学礼,就会妨害人,而且自找侮辱,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日本不亡国,因为日本人不拆庙,不打倒孔老二,还有天理在。你们学会《常礼举要》,在外就不妨害人,假使处处与《常礼举要》反对,将来必定没有好结果,你若无礼,人们就会说「无家教」,那就伤到父母了。
  博学于文与约之以礼是一件事。博学而用的简约。佛家的法门有无量,必须誓愿学,这也是博学,但是修行只修净土。
「亦可以弗畔矣夫。」
  叛,背叛。「亦可以弗畔矣夫」这个样子,就算不很好,也不离经叛道了。果真能做到这二句,吾往后也可以像宋儒说微言大义了。
  但是有些人有礼,道还够不上,如何说是叛道?这种「有礼无道」的人,是无道可叛。
  「畔」有两种说法:一者是偏,不合乎中道,要讲的合乎中道,才会和平。《反身录》虽然不够中道也不至于讲偏话、说片面的理,中庸之道是要不讲偏颇的话。蕅祖是从佛学的说法,宋儒也有说合乎中道的。以偏颇解释「畔」,这种说法和平些。佛家讲空、有都是偏,非断非常,非空非有,才合乎中道。禅要一念不起,密要三密加持,即身成佛。「畔」第二种解释是叛道,这也可以通。
  世间法,孔子说到尽处了﹔而出世法的性与天道就少说,主张「君子思不出其位」。佛法是世法少说,出世法也是说到尽处了。各位本来是为了学佛,在三十年前的学佛者,比现今的人都好,因为具有中国的旧思想,还有旧文化,今日都洋化了,现在谁读过半部论语啊?

【六.二十八】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251)
  吾预备时虽辛苦,还不觉得,讲的能不能契机就难说了。你们听了将近一年,略微开了悟性,但是因为底子差,所以吾不知你们的领略如何。
  今天要讲的这一章很难讲。书不能不读,但是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因为书很多,有害人的书,而且还有注论语的人骂先贤,后来的学者看了就以为有理,跟着群起而骂之。这种情形说是「一唱百和」还算温和,说是「一犬吠影,群犬吠声」就苛了。诗亡而后春秋作,春秋又不懂才有三传,更苛了。这样仍然无效,仍然不往好处走,所以虽然苛也不为过。今日之下,不能不苛。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诸葛亮是「略观大意」,因为古代有些书太过费言,可以只取其中的大意,而遗去言辞。只要知大义,就可以办事。诸葛亮未出隆中,就能说出天下可三分,你能够吗?孔明一生办多少事,辅翊阿斗,六出祁山,拼着命,比起曹操、司马懿如何?诸葛亮讲究人格。
「子见南子,」
  子见南子章,自古以来没有解决,有没有这件事实?有人主张有,有人主张没有,论语一书是孔子弟子所编,必定是实有其事,但是不知如何讲而已。
  孔子到卫国,当时的卫灵公,是胡涂虫,而南子夫人好淫。见卫君是应该的礼节,去见南子是为了什么缘故?朱注云:「古者仕于其国,有见其小君之礼」,礼仪中有见君夫人的礼,但是查遍礼书,都没有这种礼。若到今日,总统出国带着太太,大使也是如此,就必得要见了。
「子路不悦。」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子路是痛快的朋友。
「夫子矢之曰,」
  矢,有一说是誓愿,有一说是陈说,这两种说法都不通,因为孔子不必对子路发誓,也不能对子路陈说。另一种说法是作「直」,可以采用此说,意思是「直接告诉他说」。
「予所否者,」
  否,不对。有一种说法是「不也」,另一种说法,读作否泰的否,吾道遭到否。
「天厌之,天厌之。」
  厌,有一说法是弃舍,另一说是闭塞,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梦魇,自己不能作主。
  这一章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孔子发誓说,若我有干了不对的事,天厌弃我。这样孔子就不像孔子了。
  第二种说法:我今遭到否遇,是上天要闭塞我。这种说法比较和平。
  第三种说法:我如果不如此作,南子虽坏,天还是保佑灵公,不会亡国,我有什么办法?
  以上各说都讲不通,知道有这么一说就可以了。

【六.二十九】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253)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有人说,「中庸」一书不是子思所作。郑玄,记云:「中和之用也,名曰中庸。」
  中,中和。孔子之道不前不后,合乎中道。
  庸,用也。又有一种注解,庸,常也。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孔子的道,不过也不会不及,因为「过犹不及」,办事太过与不及都一样。孔子的六经,都注重「中」,孔子是圣之时者也,正在这时候,就在这个当中。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的学问都在「中和」,中医认为人若是「六脉平和」就没有病,人会生病,不是阳盛就是阴盛。现今的一切学问都是过犹不及,所以现代人若能学「中庸」这点就能做人,将来可以往生。佛家说,空、假、中,中道就是不偏空,不偏有。
  「中庸」并不是从孔子开始讲,而是自尧舜就讲「中」,所谓:「舜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中国的东西,如「天平」,就是要无过与无不及。
「其至矣乎!」
  「其至矣乎」是说中庸的德好到极处了。十分是中庸,十一分就超过,九分则不及。
「民鲜久矣。」
  「民鲜久矣」,中庸的德,虽然好到极处,但是一般人不依着照办,已经为时很久了。
  今日之下,食衣住行等,一切都不中和,都超过他的身分,及必要的程度。从前吾家,代代为官,而一年所吃的东西,四季都有一定,也有一定的讲究,但是都没有像吾今日吃的好。范仲淹、司马光,后来作宰相,有了钱,但是所吃的仍是从前那种旧饭菜,其余的钱留下来设置义田、办学。大家应当知道﹕凡事从微而盛,固然可喜,但是从盛趋衰,就不喜欢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六.三十】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256)
  你们听书不可笑话人。在此听论语、佛学,器识与普通人不一样,程度不一样。读书讲究器识,听吾讲华严、论语,器识增加多少,是你的好处。器量见识不容易长,没有这心胸就不见境界。不读中国文化,很难长见识,初唐四杰杨、王、卢、骆,文章虽好,而皮氏认为四人都不得好终,只有杨迥一人终为县令而已。有人说器识不够,实际已不错,讨武曌檄的器识就大。社会有好事,若考虑有好处与否就完了。井有仁焉,想到私家便完了,你们须处处往公家处着想。今日的告别式场,吊者大悦,昔日则有清议公论。
  有人说,佛家不近人情,以为博施济众,尧舜其犹病诸。批评者还说不出尧典帝典中尧舜的好处,以为尧舜尚且办不到,我们不办是应该,器识就不行。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贡有钱,孔子周游列国得力于他。诸弟子问仁,孔子不许以仁,所以有这个问题。众是人民以外,连外国的人民,不分彼此,如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心胸大,不是吹大气。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孔子说,这样岂只是仁,若能照这样办,到达圣人了。圣是谁呢?指出尧舜,尧舜也做不圆满,连禹汤也在内,禹治水过门不入,商汤的仁心泽及禽兽。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但是老师孔子每次都不许仁,如何是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能树立起来,成了人,比得什么好处都大。成了人,念佛将来才能往生。己欲立,先在自己身上,先把自己立起来,再说话。一般人只要办到这里,自己如此,家中的父子兄弟,及外头的四海之内,由近及远。若近处的办不到,远处能办到吗?不孝父母,能爱国吗?吃好穿好是其次,重要在「立」,成立起来,劝父母念佛。
  达,通达。佛为达,儒者,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佛家要破尘沙惑。
  「能近取譬」先在近处找譬喻,可以算是行仁的方法。
  程子曰:「医书以手足痿痹为不仁。吕氏曰,子贡志于仁,徒事高远,未知其方。」这是骂子贡。
  朱子云,能近取譬,如释氏的因指见月。比喻不伦不类。不是朱子以后才辟佛,而是自他的老师程子已开始辟佛,以为佛家更近理,更不可信。
  你们学论语,要更求其所以然,这就困难了。讲了数章,仍然不能尽得其中的大意。若只依一家之说,恐怕句法读音都会错,也说不定。朱子固然有功,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合为四书,叫读书的人读这两篇。但是大学、中庸,人人读而不懂,所以考场出的题目,学庸也缺如也。集释聚集古来诸说,可以观而会通。
  上次讲的「子贡曰博施于民」章,孔子答复到「必也圣乎」为一段。因为子贡所说的,不是初机所能做到,所以孔子往后再说一段:「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是仁的简单行法。
  孔子说仁,有一个做法,自己把自己先树立起来,先站住人格。仁为二人,站住人格才能行仁道,自己人格先成立起来,但是你自己成立起来很好,那是你自己好,仁道是二人,欲是要叫别人的人格也成立起来。
  有注解说,这是恩惠加于人,有利益的思想。除了钱财物品,其余的难道就不是恩惠吗?例如击壤歌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帝力何有于我哉!」从前的人都懂这个,这正是赞叹尧王。若不是国家有道,百姓怎能有此自在,自由工作而无人妨碍?百姓这等自由自在,是那一个人的力量啊?人们都知道是尧帝的大恩。这首歌是以「帝力于我何有哉」反面形容尧的功德。若国家无道,要纳税、要送红包,如何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你们不懂这个道理,试想桀纣的时候能够如此吗?这种话讲给现今的读书人听,只有万分之一的人听得懂而已。
  学论语要使你们成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颜子等于圣人,给他利益他还不要,因为颜子自有其乐。开悟的圣人,要他为恶必定不肯,因为圣人得了法喜的原故。学佛知道财有七圣财,你们呆板,只知七圣财,而不知佛的可爱乐境,弥陀极乐境界都是圣财。
  以前的人家里穷,老人让你读书求通达,是要你通达道。如今的人不同于古人的心理,要你出来作官,却是为了发财再发财。你一两个人用了十人的分,其余的人就倒霉,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今日的共产党其实已经是养尊处优了,倒霉的是百姓。你们学佛,佛以智慧为第一,学佛要求证得大圆镜智,儒家有三达德,也是以智为第一。所以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站立了、通达了,要去帮人得以站立通达。世俗的财富极容易想获得,因为我们的名利心没有去除,所以说这个。其实你不想要世财,但是在你立达以后,不要也会来。即使送来世财,吾也根本不要,送入海里去,因为这个东西是祸害的根本,没有这个东西就没有祸害。
  「能近取譬」,中庸说:「仁者,人也」,人才能办仁的事业。帮人办事,要从那里办起?亲亲为大,先在父母身上,由近往远推,齐家而后治国。结婚,不可以只择取女子的容貌、男子的财物,男女居室是人之大伦,男女整齐后,就可以宜兄宜弟。兄弟原来很好的,娶了妇人以后就会争财,所以说:「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夫妇兄弟和睦,父母的心里就没有操心的事。所以兄弟悌让,就可以渐渐孝养父母,如此才能教国人。能近取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恭敬我们家里的老人家,推广出去也要恭敬别人家的老人。先齐家再说治国,在家对兄弟没有私心,在外便是好公务员。这种事不必人知道,只有天知道。
  仁的事业并不遥远,所谓:「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在家人父子身上行仁厚的事,再来是在亲戚、朋友身上行仁,再来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四海之人身上行仁,看你要怎么做。

述而第七
【七.一】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261)
  吾每次只讲二、三章,所以进度慢,每章要说明经文的意义之外,还必须知道经文的用意,所以很难讲。若只看朱注,那是一家之言,若是看集释,便能知道众多的讲法。例如读音、句读古今都有人说,但集释他的断句就是依着今日通行的本子,因为自从朱注以后,多数人都用朱熹的说法。朱子的功德,是将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提出而成为四书,一般童子学习而不了解其中的意义,所以科举的小考、大考都不出大学、中庸的题目,因为懂这个的人不多,顾到人情所以不考。
  「述而不作」这一章的「老彭」,有人说是老子、彭咸二人,也有人主张就指老子一人。两种说法都有相当的考据,都是根据经史子集、大戴礼、史记等书籍。有人说,彭咸一千多岁不合理,但是为什么《纲鉴易知录》里说三皇等人活了一万余年?为什么彼存而此废?自己不信,以为人造谣言。吾采多数人的说法,老彭为一个人。丹铅录云,老子五千言是述而不作。又焦氏笔乘说,孔子赞十翼,自伏羲的先天八卦,所以孔子就是祖述伏羲。书经,孔子始于尧典舜典,宗五帝。诗,孔子从周代开始,是宗三王,都是述而不作。孔子修春秋,自鲁隐公开始,始于五霸,春秋虽然是述而胜于作。老彭,王辅嗣、杨中立都以为是老聃。
  羿善射,古时候的夏、周都有羿,只要善于射箭的人都名为羿,不是说用羿的名字骗好几个朝代。彭,尧王时代就有彭,所以凡是寿者都名为彭。用这个说法就可以了。
「子曰:述而不作,」
  孔子一生的学问,都不是自己创作,都是述说古人。现今的佛经,吾没有注解,吾有心得才注解,没有心得就无可注。只要一说出来,发现前人都有说过了,如果用抄的那就是偷盗,做贼,可耻的事,而且不是偷一家,这样的注解对人有什么益处?吾都是画表。吾所做的,都不做别人已经作过的。
  孔子述说前人的意思,例如经文有:「传有之」,「诗云」,「古人有言曰」。孔子就怕大家妄作聪明,所以说:「述而不作」,古人作,我们只是述说述说,宣传而已。
「信而好古,」
  孔子是宣传家,宣传可信而且是善的部分,因为古时候的人一切质朴,所谓:「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先进的人很直率。「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过于文饰便失了直率。虽然直率有时会伤和气,但是,如果要用人,孔子说:「吾从先进」要用野人的礼乐,虽然粗野一点,但是实在。
「窃比于我老彭。」
  吾也不敢说吾对或不对,老彭尚且述而不作,吾学老彭。
  孔子说,学我「老彭」,「我」是亲近的意思,例如「佛」,有人说「我佛」。孔子形容老子是「其犹龙乎?」孔子谦虚说,我没有他本事大,只是私下比拟他而已。
  居处现今的世间,若行古代的道,灾必及乎身,因为走不通,会遭大麻烦,应当要知道时候。例如如今的人行鞠躬礼,除了佛家以外,其余的人要行跪拜礼就不行。
  中庸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有人误解以为这样可以同流合污。文以载道,要紧在「道」这个字,要志于道。一般人得了富贵以后,就会奢侈淫佚,志于道者在富贵之中仍然不能舍道、失道,不能淫。在贫贱,贫贱不能移,不能穷斯滥矣。遇洋人,威武不能屈,例如写英文用横,不能用直,但是写中文时就不能用横,应该用竖的写。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不能改所志的道。
  东坡教人要厚积薄发,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得道以后就可以源源不绝,所以李太白落笔千言,倚马可待。现今的人肚中空空如也,一肚子草包,小心火烛,像今人毕业写的论文。从前的三都赋,有人说是做了十年,而今人的论文,数年以后,人家也不要了,因为又酸又臭。
  旧小说是中国的白话,现今的人不懂,平剧今人也不懂,中国人不懂中国话,你们想想这个问题。昔日要灭人的国家,先灭人家的文字。

【七.二】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62)
  先说普通大家都懂的讲法,先懂经文的意思,再懂文法。
  「何有于我哉」,前面经文也有「何有」,但是与这一章的讲法不同。
  「攻」,攻击,攻伐,有人以为没有这种讲法。汉儒把「攻」作「治」讲,有人以为不许有两种说法。在此处讲不通,所以要有「攻、治」两种讲法。其实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一章的章法分三段:已学、未学、学成。
「子曰:默而识之,」
  孔子说这一章,教人求学的办法。教学和求学不同,教人求学,必得学了「默而识之」。默,不必先发表讲解,记在你的心中清清楚楚,别忘了。
「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天下的学问太多必须博学多学,没有学的再学,不能厌。所学的多,新旧都要有,有所得以后才「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去教人。
「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教人不可厌烦,只要他来学,你就必须教。你是圣人,要教到他成为圣人才可罢了,你不能厌倦。
「何有于我哉!」
  「何有于我哉」,这三条那一条我有呢?这是谦恭话,有人以为这是虚伪假话。
  又有人说,人若都照这么办,还用得着我吗?我如此,他也能如此。
  有人以为孔子这个说法太自满了,所以注者加上「若圣与仁」几个字。意思是,以上三条我还能够做,若是圣与仁那我那里有呢?这样说虽然不自大,但是本文没有这几个字,如何能虚妄增加?
  又有人说,「有何难哉」再推行出去,有什么难?
  「默而识之」的注解很多,可参考王船山的四书大全。
  这一句实在的重点是「识」字。念佛有念佛、忆佛,念佛念兹在兹,心不能往外跑,早晨做功课就要如此。忆佛更麻烦却更容易,心只要明记不忘,记得清清楚楚,别忘要净念相继。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若只是默然就是顽空。默,寂灭,还必须要照,寂照双融,就是明记与不忘。何者为寂?何者为照?学儒以后学佛,看这一章有什么感觉?
  孔子志于道,志安在「道」上不能再移动。颜子不违如愚、曾参也鲁。知道寂照不同,便能知道孔子与颜曾是两样。

【七.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64)
  「徙」古作「从」,跟着学。徙,迁移过来,两义相同。
「子曰:德之不修,」
  孔子对教学也有患愁的事,孔子教人成圣成贤,教不出来,所以忧愁。「德之不修」,教人德,大家不去做,德,悳,往外推动就变质。德有凶德、正德,所以必须修,省察修治,不可离道,志于道。率性之谓道,不变样。修道之谓教,教你德却不肯修治,不知从何学,有方法就必须学。
「学之不讲,」
  「学之不讲」,学指老师教给学生的方法。学术必须讲解才明了。
「闻义不能徙,」
  「闻义不能徙」,讲解听了对的要守住,不对的要赶快迁到义。
「不善不能改,」
  「不善不能改」,不学孔子及佛的十善业,就不懂善、闻义。若是知道善、不善,有过就算不善了,不必说到罪。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昨天有过,今天一下改过来,一改当时就成好人。不仅善,而是「大焉」。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是吾忧也。」
  孔子教人,这四条都办不到,这是孔子为师的忧虑,人才教不出来,是孔子他的心事。

【七.四】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264)
「子之燕居,」
  孔子燕居,不办公事,在家里闲居的时候。
「申申如也,」
  「申申如也」,申,正直,很自然。
「夭夭如也。」
  「夭夭如也」,很和蔼。人有练习的时候,练习当然不是一天的工夫。练习,就是求学。我们虽然为人,却是带业而来,没有业就不来投胎了。既然是带业来,就有十二因缘的爱取有,所以会浮躁。虽然前生有根底,但是迷而不悟,所以必得求学求道。所谓「娶媳初来,教子婴孩」,若养成以后再教就吃苦。会走路时就要学,若是从小不教,到了六周岁一上学,书念不进去,因为心里浮躁,所以学不进去。
  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安虑得,这如同佛家说的止观。但是小孩不懂,所以古时候的教育,从小上学就要练定力。终日只念三字经四句十二个字,不是背诵的困难,而是小孩很难安定,虽然早已背熟了,仍要孩子读诵,不准随便摇头。出恭有「出恭箴」,什么时候喝水都有一定。这如同佛家的入定一般。孔子闲居虽然随便自然,但不失整饬。
  因为万事都成于心,收不住心,浮浮躁躁,如何可以?等到学成以后,要讲究不愧衾影,这是「慎独」工夫。众目睽睽之下,似乎像个样,独自一人时,就不象样了。所以上学以后就要练慎独,再往后就必须学自然。
  程颐教学生时,讲究严厉。孔子就不是如此,居家无事时很和蔼很自然。虽然讲慎独,但是不妨碍自然。经云:「寝不尸,居不容」闲居的时候,装模作样,这不可以。

【七.五】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265)
  宋儒的毛病,在于妄自改经。这一章的读法,我们也顺俗而读,不必更改。王安石变法,百姓苦不堪言,后来司马光全部改掉,有人建议王安石所变的法可留则留,不可留才改,因为百姓已经习惯了。但是司马光不肯听,百姓也是受苦。所以这章的读法,如集释就可以了。
  周礼说梦有六种,圣人也有梦的时候。
  集解说,孔曰:「孔子衰老不复梦见周公,明盛时梦见周公,欲行其道也。」孔子心想念周公,想学周公,所以梦见周公。
  六梦中有「思梦」,心思想什么,便做什么梦。俗言:「梦是心头想」若专心思想某一件事,就能作这个梦。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是殷的后代,孔子却说「吾其为东周乎」,我所做都是为周家。开周家的天下为周公,所以孔子学周公。后来日复一日,到了东周已经扶不起来,天子环境都不行了,孔子的志愿达不到,周不能治,孔子也衰老了,知道不能有所为。但是孔子是「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他教化大家,不再做周公,所以说不再梦见周公。
  你们学净土法门,若常梦到极乐的境界,这样就行了。梦觉一如,做梦还不能作主,临终四大分离昏沉时能作得了主吗?若作梦能作主,那临终时就可以心不颠倒。平时心思散乱、想是非,作梦时怎会一心?临终又如何会一心?所以颜子的四勿,这个助工夫作用很大。
  清乾隆以后的读书人,只重文章诗词,不提道德仁义,都是小人儒,不是君子儒。见面就问:诗做得如何?不说:道见得如何,德修得如何?今日连艺也没有了。古人有道而且有艺,今人只会勾一把圈子写洋文,洋文中没有「道」字,没有「仁」字。这样的民族前途如何会好?
  晚上不作梦,最好。要梦就依弥陀经上的境界梦,就可以了。

【七.六】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65)
  未看过这一章集释的注解,以为这一章吾说的也平常,其实自汉以来没有如此说法,未学佛者便没有这一种讲法,浅学也不能讲。学佛者若能听闻这一章,可以知道孔子的境界,不敢妄自尊大。不学佛者听这一章,也不觉得是佛法。但是不依佛法讲,这一段讲不通。
  「道德仁」愈看注解也不明白,吾今用两种解释,第一个注解没有依佛经讲。
  首先讲「体相用」,佛家的分析法,万事不论大小都有本体,如列子说的「太易、太初」,还没有相状。体无相,本体寂静。一动便有相,有相就起作用。作用有总作用,有别作用。总作用是一切作用不能离总作用,别作用是一条一条不同。总如茶碗,怕茶冷,盖上盖子这是别作用,茶盖随着盛大小茶碗而不同,千奇百怪。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全貌,按「体」「相」「用」观察,就可以尽其底蕴,而无所遗漏。
  体与相为内在,用在外。学佛知道万事都有能、所,能是自己的能力,所是对方所作。这四句有能有所,志据依游是能,是自身内在的工夫。道德仁艺是所对的外境,是客观的法体事物。

★「率性之谓道」。
★注「无为而行曰性之」。
★率「循」也。循性不变即曰道是谓性体。
「子曰:志于道,」
  「志于道」,道,你们求道,学佛不得道,敲敲打打有什么用?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如今那一个人闻道了,道是为何?查书也查不明白。吾根据书而说,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无形相,无长短,从何而来?「天命之谓性」,天命,天然就有了,佛家说「法尔如是」。天性就是真如,真的,就是这个样子,什么样?见到便知,没有见到即使说了你也不知,真如就是本性,天然就有性。
  「率性之谓道」,注「无为而安行曰性之」,性是无为。安就是无为,就是无为法、无漏法。安,一动不动,这是性,安静安定,什么也没有,这是寂。何谓道?率性之谓道。率,循也,顺着它本性不变,别叫他动,永远叫他安定。道就是性,性就是道,道便是心,道与心一回事,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大圆镜智就是道。华严说:「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真如不变的时候为性,随缘往正道走便是率性的道,往邪路上走就错了。心随着性叫他不变,就是道,这是寂然不动的本体。
  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若觉就不是无明。起念都警觉,散了便是无明,起念能觉就不离本性。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们的念头多散乱,散心都是无明,有念便是无明,所以六祖坛经说:「不思善,不思恶」。计划作好事,可以生天,却是三世冤,真如法是善恶念不起。佛教到宋代,禅宗便支援不住,民国初年,虚云老和尚也教人念佛,当时四川有位刘氏仍主张观心,老和尚说:观心虽好,但是时代已经变了。修禅要先观心,后来不行,才变为参话头,使万法归一,还有「一」,所以有「一归何处」的说法。吾做不到,老了做不到参话头,改学净土。因为学「真空」,不能真空,所以说「有」,以楔出楔,一句弥陀便是楔,参话头悟了还有,弥陀就是真空。阿,无也,释尊成道作阿字观,可见「得道」不容易,但是有方法。
  「志于道」志,说文,心之所之也。守此而不离也。这是指「道」,心守不住道便跑了。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志,心定于道,永远不移动,也就是默而识之,就是净念相继,这是根本的本体。
  朝闻道,夕死可矣,你们不可空过,这不容易。孔子的境界已经是志于道了,有没有成就,你们不懂吗?

★直心为悳。行道而得于心为悳。
「据于德,」
  上学与普通人家随便说话,绝对不同。自古「车同轮,书同文」,国家强制执行,火车都有一定的尺寸,所以「车同轮」。再者「书同文」,所读的书都不许用白话,必须写正字,不许写简体字,要用官版正字。如「戍」「戌」不同,读书须念清楚,不许错。从前公事错写了字,都须受处分,公文都有校对有监印,不能马虎。正字外还必须「雅言」,不许说土话,各地方言都不同,但写时必须写官话,「雅言」书同文也,这与政治有关。如今学校不写正字,不说雅言,讲各地的土话、洋土话,都是下三滥的黑话、贼话、江湖话,洋土话更是卑下。
  「据于德」,六书精蕴说,直心为悳,行道而得于心为德。志于道,心别离开道。本性一动,心不静了,若心还没动时连形相也没有,如何说心是直、曲?本性一动还有寂照,但动了,只要直,不走邪路。修行不是修心、性,而是修德。修道之谓教,动了就须省察,所动是直还是曲?直为率性,曲便须修理它,使恢复直。例如弥陀就是道,也就是本性,要守住他,若念佛时心想着慈善的事,这也与道不合,只可以生天而已。真学佛者绝不当上帝,与入地狱。道体本静,动则省修,道不使他邪曲,这就叫有所得。
  「据于德」,据,杖持也。古时候六十岁就可以持杖,八十岁上朝也可以持杖,吾九十岁了,若国家有大事找吾还须派车子来接。老人持杖,执持不松手,你们还不会执持名号,试问:你们捉到佛号有多少时候了?德如杖,一下就捉住他,失杖走路就会倾倒,走起来不正,便是走错路。如何据法?天命之谓性,不动,一动就须省察、须修,修去不失其正,别走错路,就是心有所得。依此法念佛,可得一心。
  上面二句是体相,为内在,德是内在动,内相三细时的相。
  四书反身录的作者李二曲,有两下子,但无德。德是直心,李二曲他不直心,因为有师承,不敢违背师承。儒家是世间法,修身为本,若不齐家,到此「志于道、据于德」就可以了。儒家有室家之好,有五伦观念,还得往外扩充,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佛不要学小乘,必须学大乘,牺牲一切为大家干,罗汉是焦芽败种。
  但是自古以来的儒者,很多人不懂齐治平,作官的不在齐治平,从前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来引诱人读书。一作官就觉得「在家百年,不如做官一日」,当县官锣敲七声,知府敲九声,巡抚敲十五声,以为作官可以光耀门庭,很少人说作官是为国为民。但是还不至于像现今作官的人,公然要红包,这么黑天昏地。

★说文「仁亲也。从人二」
★广雅「竺竹也。」
★尔雅「厚也」。
★广韵「倚也」倚者因也。
★老子「祸兮福所倚」由此所起之义。
「依于仁,」
  儒家要起什么作用?人道敏政,办政治,如佛法教人学大乘度众生,这是仁。
  说文:「仁,亲也,从人二。」广雅「竺,竹也」,尔雅「厚也」,拿对方如自己对待,无分别,一步步往外推,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二是,亲厚之象,二人更加亲密,如竹层层加厚,亲厚也,就是仁。
  「依于仁」,依,广韵:「倚也」,倚者,因也。有因才有果,有因由才得结果。老子说:「祸兮福所倚」,人有祸,为什么会得祸?因为有福才招来祸,无福绝无祸。从前发达的都是穷家子弟,发达后第二代当大少爷便倒霉,最多三代就变了,所谓「千年屋业换百主」。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三世而斩。台湾的林家花园、吴家花园,如今变成什么了?还不到三十年就没落了。
  倚,是「由此所起之义」,不论办什么事,就要依着仁,必须对人亲密加厚,怨亲平等。一动,就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仁厚待人,以前的罪业,有因无缘,不是渐灭,而是不增新的恶因,这是伏惑的方法,也是断除惑因。仁是总原则,干什么职务都是如此。

★韵会:艺,才能也。又术也。
★「孟子」是乃仁术也。
★尔雅「泳,游也」潜行游水底也。
★按水底即深入沉潜之义。
「游于艺。」
  事情太复杂,一体而万用,如茶碗的功用有很多。
  仁只是原则,所以必须艺。艺,韵会:「才能也」,艺就是方法。周公多才多艺,所以利益人很多,天下归心。孟子说:「是乃仁术也」,从前人说医师是仁心仁术,因为医师行道志在救人,现今的医生志在赚钱,从前「医功同良相」,良相可使天下百姓得安定,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是仁者的存心。儒家学六艺及修齐治平,都是为了利益百姓。
  学佛接引众生要会文武才艺,都是四摄法中的方法。到学校教书为了什么?为接引众生。
  游,尔雅云:「泳,游也」潜行游水底也。水底就有深入沉潜的意义。入到极深,不让人知道,干了好事别自吹,否则就是为名利,为名利就是无道,为国为民才有道。会才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41:41 | 只看該作者
这是别作用。艺不论那一条都可以用,既使没有职务,也可以去扫街,把街上扫干净,也是你的功德。礼运篇说:「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今人不但不干,而且要人来替你干,这是等而下之的人。
  先须认识体,肯志道才肯据德,才肯依仁,才肯游艺。用都是道,由相、体而来,用不离体。艺依于仁,由德,由道,一贯下来。
  先交待一些话。今天再发这张表,因为上次讲志道、据德、依仁,讲到游艺没有详细说。这一章重要点在前三,游艺为末,前三者是根本,后一是枝叶。
  何必单讲艺?凡事都不一定,孔子说:「信而好古」,又说:「居今之世,行古之道,亦不可行也。」会遭灾殃。这并不矛盾,而是后儒不了解孔子的意思,过于死板,多数人都是如此,否则都成圣人了。孟子说,柳下惠是圣之和也,伯夷是圣之清也,孔子是圣之时也。孔子任何时候都合宜,恰到好处,不偏左右,要像孔子时中很难。吾讲经、讲书,你们都不留心,吾讲经不一定从头讲,或者从半路讲,或者倒着讲。因为作文的方法,与讲说的方法不同,所以没有一定的讲法。今天的讲法次第很特别。吾讲书没有一定的方法,懂的人就能明白,直说就不行。
  为何必须讲艺?因为今日的时局重视「艺」,道是绝不懂,而德、仁则是马虎,讲这三字没有用,愈讲得细愈不懂,等于白说,今日真是脱节了。道如树的地根,德已到地上的树皮,仁是枝干,艺是叶、开花结果。今日舍本逐末,所学都是末,把教艺做为根本。
  今日没有人以学道德仁为专门,只有学艺是专门,坏了根本,所以天下大乱。栽蕀藜的根,绝种不出桃杏,古时用铁蕀藜做防卫,种了蕀藜不能吃,只是障碍而已。既然舍本逐末,都在艺上,病也就在此。从前也讲艺,却是为了利益人,今日学的艺是害人,所以必须讲。学艺若能改方法,那艺就是好的,但是原则必须不变。
  艺得先有仁,依靠仁而有艺,没有一种艺不是仁的发展延伸,例如古代的艺术,都含有规谏的意义,喝酒的觚盛二升,按规定只劝二升就该止了,若过二升则是「觚不觚」,要觚何用?这是暗喻。又如爵上有二柱为斝(假),似乎很碍事,那叫「止饮」,喝酒不许干杯。从前鼎上铸饕餮,饕餮是尧舜时爱好吃的四凶,鼎是盛菜的器皿,要有所警戒。这些艺都有用意,使人往道上走。
  今日报纸宣传文化,画裸体像,虽是艺术,与仁有什么相干?害人而已,男子看了起邪心,引人成为男盗女娼,与社会有什么益处?古人绝不允许。吾十七、十八岁前,以山水画算第一,人物其次,也有人画美女,但是服装整齐,还没有裸体画,而且只能挂在房子里间,客厅更不能挂,若挂于外头,就等于广告宣传勾引人来行淫。今日有些大学教授,客厅挂着裸体画,有男女学生来,这是什么意思?没用意,纯粹是艺术而已。所以今日才会造出原子弹,因为劝导无效,只好靠原子弹让一切都没了,大家都往死路走,天下才能太平。

【附录一】











●述说次序
孔子学说以仁为本,宜先解果,而后追因,次解道德,最后解艺。
  先说仁,因为孔子提倡仁。仁从何而来,孔子不说,因为人们不懂,仁人也不甚懂。礼记云:「道德仁义」,不懂道德所以才说义。孔子不讲仁从何而来,今天可以讲,孔子并不是没有讲,讲了传给曾子,再传子思,都有讲,只是大家都看不懂。汉儒懂不懂吾不知,汉儒没有表示意见,只是训诂字义,其中含藏的义理,汉儒没有讲。这是汉儒的长处,不知道就不必妄作。今日吾说,因孔子、曾子都说了,吾找根据说,仁从何处来的根据,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仁由德,由道而来。

★依于仁
  上次没有说艺,今天说了。但是要从根本讲,先讲仁,从中间讲起,往后你们留心,法无定法。
  仁是德根,艺是枝干,若人人心中有仁,自然不做坏艺,如一种就是桃,当然长桃子,种子为桃的原故。孔子什么都懂,孔子学说为仁,提倡仁,前后的道德艺再慢慢学。四书里有多人问仁,子贡最聪明,孔子答复他,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贡心胸很大,天下为公,怎能如宋儒说他是吹大气?有人说,礼运不是孔子说的,那是他不懂而毁谤。孔子答说,仁者不必如此博施济众,仁先自近处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生成人格,一切事务想都通达,不只你自己好,还要再劝别人如此立、达,这便是仁了。
  仁,二人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先照顾自家老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护自家幼儿,一步步往外推,照顾别人的老人幼儿,这「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是行仁的方法。自己得先立、先达,如何立?如何达?先略而不说。立人达人,幼人幼,老人老,有什么用?大学说,格、致、诚、正为内,修、齐、治、平为外。先要修身,能近取譬,再来是齐、治、平,今日能使全球平定,就是仁。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程朱改亲民为新民,其实不如「亲」民好。中庸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先在父母身上亲厚,亲吾之亲,再亲人之亲,正合仁字。能达人、立人都是亲民。能近取譬,亲亲为大,先在父母身上做,这是行仁的方法。后来儒者的文章不通不达,注解反而使人不懂。
  在亲民,如何亲法?亲民有四目。大学是八目二纲,在明明德,在亲民是二纲,在止于至善并不是一纲,程朱的说法不对。在明明德、在亲民这二条都要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总,在明明德、在亲民是别。八目,亲民有四目,在外的修、齐、治、平,这是仁外用的一段。
  大学一书编的次序很清楚。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会修身,才往外推展,慢慢往外推才齐、治、平,这是事业。孔子不是只讲说,作文章而已,实在是对众生,大家都要有好处,利益大家。家齐、家好;天下平,天下好,世界大同,这是仁。有好处给大家得,这是事业,这是仁的事业。
  如何办?力行近乎仁。只修身不行,仅止于齐家也不行,必须治国、平天下,一直往外推动无止尽的时候,力行这些事业近乎仁。

(体)志道
★道即本心。寂照湛然。
★真心初动。(因)生三细。谓之业相。
★(参大乘起信论)
  今天再讲据德,追本求源,如佛说四谛法,先讲果后讲因,苦是果,集是因,集合苦因而得苦果。若先讲因,大家不信,所以要先讲果。这一章的讲法,吾采用这个方法。
  仁由德来,德自道来。这个讲法前无古人,必须学佛,如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因工夫到了,虽然没有学佛,但是英雄识英雄,英雄所见略同。孔子就是佛,宋儒乱批评对道佛二教也虚妄解说,以为佛出世,道超世,儒世间。其实不然,佛法三段都有,孔子、老子也是如此。他们不甚明白,吾也不甚明白,只因学佛六十余年的工夫,与他人不同。昔日吾很狂,今日才知不行,文理还不懂,何况道?更不懂道了。
  起信论,民国的内学院研究唯识,梅大士教吾学唯识念佛,内学院以为起信论是后人造的,不是马鸣菩萨造。华严疏钞为唐人注解,不敢离起信论,也不敢毁谤、反对起信论。另外有人也以楞严经为伪经,毁谤这一经一论。国之将亡必有夭孽,佛家也出夭孽。
  为什么提起信论?想明白「道、德」必得讲起论。儒书说,性与天道,孔子罕言,因人们不懂,所以少说。仁怎么从道德出来的?必须依佛家说的,吾采起信论的三细六粗。要紧在三细六粗,我们断惑可断六粗,三细在八地以前还不懂,如何断?这必须懂佛理,用工夫的人才知道,所以善导大师四帖疏的序今人就不懂。
  道是真如本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不变样就是性。静静不动才能照,寂才可照,寂和照这是一回事,如水静才能照东西。古时候没有镜子,叫做「鉴」,从金从监,铜盆装水,照时看水。后来渐渐进化,冬天结冰,改进用铜镜,若水起纹便不能照,必须静止才能照,寂照湛然,真心就是如此。
  但是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从何而来,就是一起念头。禅宗观心、参话头,参话头是后来的方法。凡是学佛,万法一念不起才成功,一念不起是寂。冰也一念不起,但是冰不能照,所以必须能照,照则动,一动就不照了。才初动念头时,性是善是恶?无所谓善恶。但已经动了,一动便有二动三动,真心初动叫业相,有了事情,什么事?好坏没说,这是第一相,这时仍是道。

(相)据德
★动而不觉,有见则「昏」,「昏」生妄「境」。
★立觉复明,灭昏除妄,即行有所得。
★故礼大学曰:在明明德。
★明德四目:动即是「格物」。觉即是「致知」。明即是「诚意」。得即是「正心」。
★先培智能
★好学近乎智
  再看据德,德与道连着的。心一动,动而不觉,起了念头,自己还不晓得,便有了「见」,这个见是昏而不明,如此就不寂照了。这是起信论讲的,孔子都懂。一动就昏,第二步昏生妄境,因为见必须看东西,找对象,为「境界相」,这是三细。心最初一动时什么也没有,二动就昏,三动生妄境,幻化生出许多虚假的东西。这三层,八地以前不懂,为心念初动的「三细」,起信论说:「无明为因生三细」,一有境界相后,便「境界为缘长六粗」,就会造业受苦。我们都是业系苦相,没有不受苦的,孔子、颜子、曾子、子思等都没有这些。
  但是「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心动时只要一觉悟就行了。如果不觉便昏,就有见,一觉便不致于有见,就无妄境,这叫「立觉复明」,一动立时就觉悟,心仍然是光明的,也没有见,也生不出妄境,没有见、境二细。心要立时觉悟才光明,但是能永远这么觉吗?不能,仍有见、境、六粗,一动便有二、三,三生万物,参禅就是使心一念不起。
  孔子的境界,心一动便能觉悟,使心保持光明。知道这明不能接继,所以必须时时观修。孔子懂,心一动便觉而明,就要修,所以有修德。性不能修,天然的性没有修的必要。修德以后,无见便不会生境界,虚幻妄境不会生出来,到此止住就是有所得,如心经说的「无智亦无得」。
  立觉复明,有了得就不是昏德,成了明德,这就是大学说的「在明明德」。六书精蕴说,德,行道有得于心为德,行道就是修德,修道之谓教。心时时的修,不生妄境,便有所得了。这是说内在工夫。
  朱子注解大学说,凡天下之物,莫不有理,须穷其理。事实上,理不在外,如何穷?格物,致知是二件事,格物是来了事,致知是觉知,所以礼记大学说,在明明德。「在明」二字,就是修道,使心成为明。
  明德有四条,叫「明德四目」,动了本性,一动叫格物,有了事情了。真心初动,致知为觉,觉便是知道了,一觉便是知道了。必须日久天长的修,使明能熟,观修就是正心。所动的是心,所以必须观修,妄念去除便是诚意。当迷惑颠倒去除了,这不是真诚吗?
  这四条,格物的时候还不行,若致知就已经不是昏德,是明德。若明德保持不住,只要观修心正就行了。心不偏不邪,这必须诚意,诚意是天之道也,这是内在的工夫。诚之者,才是人之道也。这四层是明德的四目,明德是四目的纲。
  讲这一段有什么用?这是先培知能,要行仁的事业,必须先有真知灼见,才有真能力,才能办事,心坏如何能办好事?这就是王阳明说的良知良能,在中庸说是三达德。据于德是智,由好学而来,好学近乎智。观修、正心不是一天的工夫,意诚要无妄无惑。孔子无三细,不就是佛了吗?这一篇,你们研究一个月,能讲就不错了,这是培养各人的智能。仁就是由道德而来。

游艺(枝干)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百工技能
★此是工具
●博文约礼:
★为道德仁义之后,为六艺之首,待礼而成。
★伦常、政治、军备、祭祀、婚丧、教法,非礼皆乱。
  第三段讲艺术,游艺。今人未学仁,也不懂德、道,而艺却是由仁出来的。会做原子弹也是仁的另一用法,不会害人,孟子云「是乃仁术」。有做盾的人,希望箭都射不入,所以必须深研箭如何射不入的办法。有做箭的人,深入研究唯恐射不入的方法。做盾做箭都要力行,用心不少,但是做盾的为仁术也。做箭杀人,这是害术。你们知道这点,在外一举一动,言语动作应检点,若害人最终有坏果。如何断惑、消灾、免难,听了这一段就能办到。
  游艺,游不是在一处,有多少艺术呢?艺很博,必得博学之,并不是不要另外学艺。但是学艺若不依仁,艺就坏了,仁与艺是根干互滋,有仁才能发展艺。艺往好的方向走,仁才不受损伤,二者有连带关系。
  孔子那时候的六艺,今天的时代有些还兴,有的不兴,还兴用的仍可以沿用,今日不兴的可以换。例如礼,自古都有礼,离礼就不行,洋人也有礼,野蛮人也有礼。乐也是遍及全球,人都要唱歌,这是心里的意思往外表演,心正,唱正气歌,心歪便唱「你不是好东西」。乐有邪有正,礼也有邪正,这礼乐二者如今还要。
  射、御就必须变化,从前不仅战时须要学射,平时也必须练习,今日是用枪。日本空军也有好的军人,他信佛,空袭时便不炸佛寺。御是从前的战车,今日没有战车了,但是有汽车,今日的出租车司机劫人人劫,有抢人的司机,也有司机被抢。御不是车子,指管车的人。
  书,读书,今人看不懂中国小说,只看西洋小说,中国如何能兴起来?书也变了,学校的坏参考书不少。数未变,现今还有珠算、笔算,离算数就不行。
  办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必须有工具,例如算帐必须有算盘,齐治天下的工具就是礼等六艺。工具如何不要紧,只要看用得对不对。不但如此,百工技能,棋、琴、字、画、各种工业都是工具。从前一切的东西都含有助人德性的功用,例如汤的盘铭(像今日的盆子,可以洗手洗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铭是警戒辞。又如玩古董,镜子的背面都有花纹、有铭。百工以艺劝谏,令人生起警戒心,含谏诤的意思。又如男子长衫的内襟、女子的手巾,泪满底襟,都有用处。
  孔子无事不知,已断尘沙惑,古书说:「一事不知,儒者所耻」凡读书的君子有事不知这是儒者的大羞耻,因为尘沙惑不断,心里迷惑颠倒,这不可耻吗?没有断尘沙惑还算是菩萨吗?例如孔子畏于匡,换换衣服就走出来了,如有神通一般,孔子文武都通,所以弟子也是允文允武,只是不会发财而已,所以孔子骂「赐也不受命,而货殖焉」。会游于艺,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艺是仁的工具。
  学「游于艺」,记住「一事不知,儒者所耻」,要知必须博学,不学便可耻,知耻近乎勇。若不会就不去学、不去干,那是见义不为,无勇也,无勇便是不知耻。会以上「道、德、仁、艺」这四条,就是智、仁、勇,治天下就是用这三达德推动。
  诸多才艺从那一艺起头学呢?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首先要从「礼」学,因为道德仁义之后才讲礼,所以说:「礼后乎?」。不但六艺以礼为首,非礼不成,连伦常等离了礼也乱,若先学礼那就都包括过来了。礼不是仪,是该不该办,礼运篇云:「圣人所以治人喜怒之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喜怒哀乐未发为中,发而中节为和,所以若佛家也谈爱,那是连世间法也不懂了,世出世法都要控制七情。五伦十义,十个人各有个人的义务,这都是礼。懂五伦十义,才能讲信,所谓「与国人交,止于信」和国人交往要修和睦。礼之用,和为贵,尚辞让,喜好让人,自己吃亏,去争夺,就安天下,天下要安,舍掉礼如何治呢?



【附录二】








(总结)
  志于道章,吾编表注,动一处就要牵动其余的,翻来覆去,经过多少次,可见这种事的困难。古人云﹕「事非经过,不知难。」佛家闻思修的思,儒家的慎思都很重要。
  吾不愿在外讲,因为有客气,有忌讳,不能讲得透辟,所以必须以时事为比喻,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整个中国文化,就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句,教育有本有末,这才是人办的教育,何谓人?并不是外在的形相,必须讲内容。礼记说,鹦鹉能言,猩猩能行,不懂礼,是禽兽也,所以人必须先讲人格。为什么要安设论语班?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们学佛,首先必须学人,人格尚且不立,学佛不会得好结果。佛家偏于出世法,论语为世间法,学佛的人,或是未学佛的人,都可以学论语。人身难得,学佛能学论语,人道便可以成就,所以吾办论语班。
  这个班景象好,旁听比正式生加两三倍,有学习兴趣,因为你们学佛法的原故,没有学过佛法便听不进去。今日学校也开设论语课,但是大家讨厌听,为什么?教论语必须知道对方的心理,论语书虽然已经印了,但教的是什么人?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隔行如隔山,没有学过论语就很难讲出来。
  中国一切学问都离不开「道」,其次是德,再来是仁,这仍是内在自己的工夫,最后才是艺。前三者为民族主义,后一者为民生主义。今日只讲艺,就是没有人格。现今的台湾,民生工业等等一切都很好,但是教育不行,出太保,一舞弊便有数千万。六艺之首为礼,没有礼,其余就不必论了。开始种稗果能结嘉禾吗?前途能好吗?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不必神通便可以预见未来。艺应以仁为出发点,你们听后必须学,学了之后本身才好,才能学佛,地方就能得安定,便能治国。人人不犯法,就不必刑警队了。
  一动是业相、见相、境界相。格物,就是来了物。一觉,便是致知,见相、境界相都不生,更没有六粗,最直接了当。学这个,对学佛帮助很大,谁说论语只是世间法而已?

余论
(讲「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章前)
  这两张表以「中国文化纲要」为题目。孔子的学说,就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学说,孔子宪章文武,祖述尧舜,是集文化的大成者,是述而不作的原故。中国文化,不是二三句话可以说得尽的,而「志于道」章最为扼要。
  宋儒讲孔子的内容,错解百出。例如大学三纲的说法,这是一件。又窜改经典,把大学的次第都弄乱了,这是第二件。格物致知为二件事,宋儒并为一件事,这是第三点。程朱又补释「格物致知」的错谬这是第四点。
  格致诚正,按大乘起信论,可以解释得很明白,然后才知道孔子真是圣人。格致诚正是明明德的内功,朱子解释成「即物穷理」,这是大错。流转而有还灭,三细的无明业相生起以后,就有能见相和境界相。但是业相初动时,能够立刻觉悟就可以成功。大学、中庸的好处,在于文以载道,他的好不在文字,而在其中的见识。反身录的好,是倡道不倡文,而吾观今日的情势,是斯文扫地,所以才兼着提倡文理。
  再来补充解释「游于艺」。道是本体,德是内心现象,艺则是行仁的工具,办事不可没有工具。六艺,在今日只剩「数」学,其余的艺都已经改变了。就是六艺的「书」,今人所读的也不是有益的书。却又添加许多艺,例如杀人的武器。而今人所学的艺,都是百工技能而已。
  颜子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是指什么?指孔子当时的六艺。六艺就有人能,有人不能,甚为复杂。虽然一事不知,儒者所耻,但是六艺究竟是很复杂,例如有人的数学能隔屋算粮,音乐如师旷闻琴,他说:「南风不竞」,知道楚国必定不会胜晋国。六艺已经很多了,百工更多,所以说「博我以文」,都得学。一事不知,就是儒者所耻。
  但是学六艺百工技能,要先学礼,所谓「约我以礼」。因为道德仁义乃至婚丧、教法,都不可以离开礼,离开礼就不会成功,所以必得先学礼。大家必须知道﹕我们都不懂礼,外表的仪式不是礼。礼是什么?事情该办就办,不该办就不办。但是何者该办,何者不该办,谁知道?视听言动,何时该如何,何时不该如何,这又有谁知道?办该办的事,都办对了吗?都办好了吗?可见不是容易的。
  三字经说:「幼而学,壮而行」,三十岁以后,就应当在社会上办事了,若不能办,便是书呆子。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我们听闻这个道理以后,就应该知道活一日,就要为社会办一日的事情,别办错事,而且学佛将来可以成就。吾今教你们这个道理,就是希望你们以后能往生净土。
  游于艺要先学礼。吾编「常礼举要」,但是懂得常礼的有几人?而且依着照办的又有几人?常礼尚且如此不容易,其余三礼所说的,那该如何?所以才为大家讲这一章书。
  若论办事,连我都不明白,不是吾不想明说,也有一些无奈。例如张良当初行遍天下,想说服诸将,却如「以水投石」。后来向汉高祖说,如「以石投水」,才能听入心里。

【七.七】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276)
【雪公讲义】
  束修异解
  四书剩言:「束修是贽见薄物。」
  孔丛子:「子思居贫,或致樽酒束修。」
  北史︱儒林传。「冯伟门徒束修,一毫不受。」
  汉书︱朱邑传。束修之馈。论语笔解引说者谓束为束帛,修为修脯。
  以上皆谓贽物。
  后汉书︱延笃传。吾自束修以来。郑注。谓年十五以上,能行束带修饰之礼。
  后汉书︱和帝纪。诏曰。束修良吏。
      郑均传。均束修安贫。
      冯衍传。圭璧其行,束修其心。
      刘般传。束修至行,为诸侯师。
  以上均不言物质。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
  束修,今日已经没有了,吾仍要讲,大家可以举一隅而以三隅反。束修不是只有一种讲法,可以参考集释。四书剩言说:「束修是赘见薄物」,古代拜见老师,初见面时,人们要送薄礼为贽。例如汉书说:「束修之馈」,束是束帛,修为修脯,干肉。
  另一种讲法,后汉书说:「吾自束修以来」,郑玄注:「谓年十五以上,能行束带修饰之礼」,这个束修不说是物质。
「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说,只要有一个人,能行束修之礼,或再高一点,吾没有不教他的。
  送脯薄礼,或是整齐来求见,这两条古书都有。一个时候有一个变化,不一定。一个人能洁身来求教,孔子便赞许他,不追究以往如何,拿薄礼来求学,或是洁己来求教,孔子都愿意教。
  礼记说,礼闻来学,不闻往教。自古以来,师徒如父子,老师过世时弟子服心丧三年,例如孔子过世,门弟子有很多人庐墓三年,因为老师教学行道不是为了钱。今日则是商业行为,不再有师徒之义了。从前中举者,都要列出老师的名号,发帖给大家。吾所知道的,凡是五代为世家的,都有来往,过年时必须去叩头拜年。教书的人,就是如此厚。医生也是如此,华陀是自己来为关云长刮骨疗伤,一文不取,因为他是为了行道。从前教书、看病都是为了行道,不是为了钱。中华民族,灭于异族而最终都能恢复,因为有民族主义的原故,今后就不敢保险了。

【七.八】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心中悟不开,叫「愤」,心里活动,如何想都想不明白。心不愤,心里不先想想,孔子便不告诉你。「悱」,口想说却说不出来,说不明白。能悱,才点醒你,启发你。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若点醒不破,这就不再为你说了,一切自己求。
  禅家方法便是如此,到时才给你点一下。五祖点示六祖,说:「米捣的如何啦?」六祖云:「欠筛」,于是五祖敲三下。

【七.九】【七.十】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279)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279)
  这是圣人的人情。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邻里乡党、朋友,不必去吊丧才如此,只要离丧家近,这一日就吃不饱,有同情的心。现今的人到丧家,还嫌人家的酒饭不好。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若是这一日遇到不幸的事,心有哀痛,伤心哭过了,不但不快乐,也不愿再歌唱,因为余哀未尽的原故。但是在闲散的时候,便常常唱歌,为什么呢?因为歌是快乐的言辞。
  做人必须有真诚心,若这一天又歌又笑,那是神经病。圣人直心、诚心、真心,所以礼记说:「临丧不歌」。

【七.十一】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280)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体是道,用是将道行出去,若道能推行出去利益人,我就去办。若行不通,就舍,我就不干。穷则独善其身,不论行或藏都是为了道。清代的读书人为了做官,不是为道,今日更是如此。现今的省议员、县市长等,为竞选而卖田产,所为为何?想想就可以知道了。孔子说,唯我与尔有是夫。
  有人以为孔子赞叹颜渊,子路不高兴,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下文,也不是孔子挖苦子路,如此便是侮圣人。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路认为,人各有所用,颜子那一套我虽办不了,但我也有能办的事,所以子路问:「子率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暴虎冯河」是当时的成语,空手搏虎,空手过河。
「死而无悔者」
  死了也不后悔。
「吾不与也」
  这种做法我不赞成。这是孔子教训他。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用的时候,你必须事先好好计划计划。成者,是计划而办得成功,如孔子说:「吾祭则得福,吾战则克。」
  春秋谷梁传:「善为国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死,善死者不亡」,例如齐桓公的伐楚国,责怪楚国「包茅不贡,周王之溺」,这就是不战而胜的例子,当上盟主才回来齐国。
  「善死者不亡」,非死不可的时候,必须怕不死,怕不死自然不死,会死的人反而不死,不会死的人才会死。此中有玄机,可以参一参。

【七.十二】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281)
  他处也办论语课,但是人们不愿意听,吾讲没有给你们钱,你们愿意来听,也是你们的福气。吾讲论语,你们要先预习,才知道吾预备的难处,为了一两个字改了十余次。你们有人见过原稿的就知道。论语集释这本书分十类,你们自己要去参考,吾有时说有时不说。但是句法、音读,自程朱窜改以后,直到清末。程树德是有心人,忧虑民族的前途,而私下自己用功编纂,举十类使人们知道汉、宋的学说以外,还有其它的说法。述而篇的章法虽然短,但是都很难讲。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执鞭这二字,按论语后录说,执鞭有二义,见「考证」:「周礼秋官『条狼氏下士八人』,其职云: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六人,侯伯四人,子男二人。」王侯出门,有人执鞭前趋赶人。这种事吾见过,官员出来,要开仪门,门口有排衙,一出门,放三声炮,打锣也依官阶大小而有几响不同。起头的两人执鞭,警告民众闪开,还有清道的飞虎旗。条狼氏管这种事。另一个意义,是:「地官司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有官吏执鞭守衙门外的门岗,守门的人把鞭挂在壁上,有警示的作用,表示他是守门的官,鞭平时挂在墙上,有人来才执鞭询问。执鞭之士,此士可以说是条狼氏下士八人之士,也是官名。
  孔子志于道,道是天爵,天然的爵位,官是人爵。富贵不可求而得,人爵不是人所能为,归之于天命,应当先修天爵,人爵随从而来。若不得人爵,人不知而不愠。只要能行道,虽然是小职务,也干,例如孔子当委吏。
  看别解,参不参考也没有干系,但是看了也会有些力量。别解一,引孟子言,可以做为力证,孟子说:「非其道,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即使是一箪食这么少,不是自己辛苦得来的,也不可取得。「如以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若是取之有道,那舜接受尧的天下也不为过。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无功受禄,必遭天殃,人而无耻,不可以为人。吾讲论语,你们学习,有人受劝,有人不受劝,讲者自讲,听者自听,这是道义之交,不是强制,各守其分,全在自己。对于他人的坏,我们可能无法劝,但是对于自己,还无法改吗?
  先自己干,再说别人,孔子说,富如可求,于道无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富贵求不到,也有人设法想得到,例如有人走后大门。从前的屋子不许留后门,有人偷偷送上红包,比喻为后大门。所以士人为官,家里不许留后门。但是遇到像杨震的「四知堂」,走后门也不灵。又有人走内门,走太太、姨太太的门路,例如走南子的路。泄柳闭门不纳,段干木踰垣而逃,后来被人尊为老师,所以出来办事都要为公。民国初年开首的二次选举,若有人说某人是「运动而中」,那是奇耻大辱,吾亲眼经历,那时候还有廉耻心,现今是公然如此,跟随洋人学,这是万法无常。
「从吾所好。」
  「从吾所好」,若与道相违背,什么也不干。孔子说,我有我的喜好,我喜好道德仁义。

【七.十三】
子之所慎,齐,战,疾。(283)
「子之所慎,齐」
  慎,谨慎。齐,乡党篇云:「齐必变食。」自古以来祭祀必得要斋戒,非但不食肉,好粮食也不吃,因为斋时是要让心不想好味道,为了敬神,怕心贪着滋味。我们学佛受五戒,知道齐是要心斋,睡在斋宫,换另一处睡。斋必得谨慎,所以孔子说:「我祭则得福」。祭祀三献以后,饮福醴(玄酒),受福胙,意思是指神赐福给你。
「战,」
  孔子又说:「我战则克」,一定打胜仗。战,打战为了保护国家,不是侵略,若战败不护国,损兵折将也不是好事情。所以会打战的主将,不动刀兵而能战胜敌人,例如齐桓公讨伐楚国,不战而为盟主。
  礼记说,敌人打败逃走时,就近而射三箭,过了之后就不再射,因为都是人,射三箭是表示对国家已尽了义务,可以让敌人逃走。今日用原子弹尽是多杀人,如何能得好结果?今日是天下无道的时代。
「疾。」
  疾,长病,吾生病不吃药,吾劝你们少吃药,病死胜于药死。从前善于医治的大夫,一药而愈,现今的医生也是「一药而狱」,所以不宜乱投医,随便吃药。

【七.十四】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284)
「子在齐闻韶,」
  济南省城以东为齐,汶水西南为鲁。朱子注释,孔子到山东的齐国,听闻舜王的韶乐,虞舜的京城不在齐,为什么得以听闻韶乐?吾曾到济阳,那里有闻韶台,台上有孔子履,曲阜圣公府也有孔子履。
「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听韶乐,三个月吃肉吃不出味了。有人说是孔子专心的原故,心在音乐上头。宋儒学过佛法,说孔子不会如此沾滞执着。所以这句经文,自古就很难说得通。
  (考异)史记世家﹕「与齐太史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程子以为圣人太执着,所以「三月」应当是「音」字的错误,这是宋儒的毛病,专好改经。你们读书就读书,不懂就阙疑,万万不可改前人的书。看不懂的字不可妄加更改,吾的诗谁能改?
  三,有当「多」讲,不是实指「三」,例如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另有音读为「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有注解说,为应作「妫」。周朝分封舜的后代在陈国,姓「妫」,陈公子完奔齐,有人预言「五世其昌」。你们知不知道「五世其昌」的典故?你们不好学,吾至今遇到不知道的,仍要查到知道为止,不会不理他,没有说不知道就抛掉的。陈公子与齐王饮酒,留到夜晚,陈完说:卜昼不卜夜,夜饮是荒淫。坚持不肯陪齐君夜饮。到了陈恒却弒杀齐君,田单就是陈完的后代。齐是姜太公的后代,陈公子到齐国,带着舜的韶乐到齐。孔子到齐国学韶,学三个月是一个阶段,三个月心都在学音乐上。孔子说,没想到舜王的音乐,怎么到(齐)这里来了?
  孔子说这个有什么用意?孔子知道陈的势力很大,太公的后代恐怕将要不保了,孔子感叹齐将亡,陈将兴。又感叹从前舜的天下是由揖让而来,今日却不是如此。因为音乐都是叙述国家如何来的。
  今日的音乐,多是黄色音乐,是不是中华民国是从黄色中来的?所谓礼,是指什么事该办,什么事不该办。终日提倡黄色音乐,奸盗邪淫,前途如何会好?

【七.十五】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287)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冉有说,夫子帮助卫君吗?
  卫灵公时,孔子到卫国,灵公夫人为南子,灵公是胡涂人,南子淫乱,南子与晋国的骊姬不同,骊姬还没有与下人淫乱。太子蒯聩,实在看不下去,与南子不合作。南子私下就与灵公说太子的坏话,灵公不要太子,太子在家中不和,跑出国去。国际间就想卫国内斗,晋国收留太子但不是好心,有他的私心。
  灵公死后,南子想要立郢为国君,郢有智慧也好,可是他不干,太子不在国内,便立太孙辄(蒯聩的儿子)为国君。这件事,你们想一想,依礼到底该不该立?
  卫国立太孙辄为君,此时孔子与弟子都在卫,庄公辄对孔子很恭敬。但是灵公死时,南子还在,孔子该不该走?吾也答不上来。冉有与子贡商量,二人都不明白孔子的意思。
  这是大事,眼前的小事你们还不懂。现今是艮为山,止也。联体机构,要你们不办,你们不听。现今的教育不行,不办有不办的办法,就不了了之。
  事情千变万化,国际一日就有变化,大家拨弄蒯聩,晋安置蒯聩到「戚」地,离卫国很近。国际间也起疑惑,国际一动百摇,卫国也不放心。自古以来的记载未必实在,例如今日的报纸,写史的人往往不得好结果,纵使没有私心,也很难公正。历史记载,卫国是父子争天下,父不父,子不子,以为卫君发兵围戚,若卫国父子相争如此乱,那为什么孔子还在卫国呢?而且子路死于卫,子路必听孔子的话,孔子为何不使子路离开卫国?卫国乱事起时,孔子预言说:「子路死矣,高柴来矣。」早知卫国会乱,为什么不使子路离开?事实上这蒯聩与辄二人,父子并没有互争,自身不得自由,都是别人在闹。依礼,国君名分定下就不能换,父亲回来后,是应该保儿子?还是应该再推父亲出来?而且辄也不错,百姓都拥护他。但是拒父回国可以吗?大家互猜,于是请问于孔子。此中具有参禅的味道。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诺,犹疑的语辞,还不肯定的意思。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换作子路或许就直接去问孔子了。子贡进去问孔子说:「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是何等人,子贡一问,就知道子贡来问的意思了。伯夷、叔齐人人都知道,为什么子贡不知道?
「曰:古之贤人也。」
  孔子答说,这两人是古代的贤人。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子贡曰:怨乎?孔子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说,这两人求行仁道,将仁得到了,获得天爵,至于诸侯国君的位子只是人爵而已。
「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贡出来说:「夫子不为也」子贡肯切的说,老师绝不帮太孙,孔子不会管。
  办事应不应办,如此办有根据吗?必须有根据,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也是根据中国文化而来。
  这一章是要人学礼,学会礼就会办事。历史必须看,谈经验阅历,读书多,办事就有根据,遇到事情怎么会没有主意?汝学礼,学会办事,总得读史,也。
  唐明皇安史之乱,避到蜀地,肃宗使郭子仪等人平定乱事,上表要迎请唐明皇回銮来就任帝位,当时人称山中宰相的李泌,看到疏表后,说:「上皇不来矣。」明皇不会回来了,这是李泌的聪明。疏表传到明皇,唐明皇果然不回来就帝位。因为开元之治,乃是唐朝的伟大治世,因为被杨贵妃一时蒙蔽,逃到马嵬坡,也不像陈后主与妃子一起投井,只是赐贵妃死而已。明皇他是知礼的人,见到疏表,便不愿回来就帝位,所以才回来当太上皇,都是懂礼的人。

【七.十六】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90)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疏,一作「蔬」,蔬菜。一作原字,粗也。吾主张作「粗」解释,粗,从米且声,指米不是菜。
  孔子说,食粗食,喝水,没有汤,睡觉也没有枕头,曲肱而枕之。这当中有至高的乐趣,在穷上的乐趣,穷有什么乐?今日难讲,学佛多不爱财,也有开佛店的人,财就多多益善了。你们做坏事,怕因果,或者不做坏事,可以不添加惑业,「贫」有不加惑业的乐,这是浅说而已。又说是仰不愧天,俯不怍人,这也是浅讲。若能明心见性,那种乐就大了,心经云:「无智亦无得」,到究竟处,佛来杀佛,魔来杀魔,一相不立,朝闻道,夕死可矣。乐得了道,乐在穷中,北俱卢洲不能学佛,那是八难之一。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贵若不合正义、不得其道,那是不应该得的,若又富又贵,那都不是从正道来。富贵是人之所爱,但是不该得的富贵于我如浮云,与我无关。义与我们有关,明心见性,与了生死有关系。

【七.十七】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291)
  这一篇难讲的地方很多,现今再研究集释,才知道从前只研究一种注解是不可以的。看书,看本文,我们看不懂,看注更看不懂,朱子注解的大病在于改经,句法及字都改。如今的风俗就是看不起古人,想要自己创造,其实是没有创造,而是抛弃自己的古圣文化,去取西洋的旧文化,以为是新的东西。孔子尚且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不敢创造,今人只看十本八本就想改圣人的书。
  现今看到经文的句法,都是宋以后的句法,从前不用标点,有了标点更糟。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云:「加我数年」,教我多活几年。若是孔子年轻何须这么说「加我数年」?你们年轻人不能这么说,吾还可以说,吾昔日二十岁以前,十三经都念完了。诗、书、礼、左传,孔子以前就有五经,但是没有四书,现今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孝经、尔雅都列为经,孟子还在孔子之后。
  吾十五岁就学易经了,那这一章经文孔子说:「五十以学易」,孔子五十岁以前还没有学过易经吗?吾没到五十岁就已经学易经了,吾岂不是高过于孔子?那孔子的学问岂不是太糟了?所以这个讲不通。
  孔子六十余岁,作周易的十翼,这章经文朱子读不通,改「五十」为「卒」,以为是「加我数年,卒以学易」,多教我活几年,我要学易经。
  群经平议怀疑「五十」为「吾」的误。
  又有人说,孔子四十七、八岁时学易。
  又有人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易」通「亦」,多加我几年,我再多学,这样也可以无大过了。
  这一章各注纷纭,都没有结论,吾如何讲法?吾没有见过论语的原书,你们所读的书也不多,万万不可以西洋的书来改中国的书,希望你们自爱,守规矩,不可以妄作聪明,如今这种毛病比从前更甚过了。你们没有程朱、王船山的学问,他们尚且有过,何况是你们?周易六十四卦唯有谦卦,是六爻皆吉,干卦六爻皆阳,刚到极点是「亢龙有悔」,悔才能无咎,反而不如坤卦,柔可以胜刚,如牙先落,而舌每存。
  这一章依注解讲不通,所以有人改「加」为「假」,改「易」为「亦」,这也说不通。
  有人说,五十是揲(蛇)蓍(施)草五十根。所以学易经必须五十岁,因为五十是大衍之数。但是孔子学易经,那里是学揲蓍草?所以这也讲不下去。
  吾灵机一动,「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或者五年,或者十年以学易。看到龚元玠的十三经客难说:「先儒句读未明,当五一读,十一读,言或五或十,以所加年言。」吾依从这个注解,加我数年,不必说是多大年纪时说这句话,意思是说:或者再学五年易经,或者再学十年易经,就可以无大过了。吾依从此注,但是也不敢肯定一定对。

【七.十八】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293)
  有注解说,这一章「所雅言」与「皆雅言」,似乎是重复。
「子所雅言,」
  雅言,以郑玄的注说,郑曰:「读先王典法,必正言其音,然后义全。」
  论语骈枝:「雅言,雅,正也,雅言,正言也。」
  论语发微记:「尔雅以观于古,足以辩言矣。」诂者,古言,诗书礼皆有古言。尔雅二十篇首以释诂、释言、释训三篇,其余皆由是推之,所谓雅言也。
  雅,正也。规规矩矩雅正的讲法,不是偏的讲法。汉儒说「训诂」者,诂从言从古,必得观于古,寻源求本。孔子所说本于古,必须有根据。如水有源头,水都发生在山,山藏金,土生金,金生丽水,生红泉,因为山中藏有红宝石,所以所出的水为好水。源头的水都不大,所谓「长江之水,滥于觞耳」。国家的祭祀,都有原因,如祭水神,不祭海水、川水,而是祭源头的水,所以祭孔的祭酒是供白水(玄酒),以表示不忘本。
  所谓「观于古,足以辨言矣,诂者古言」中国本来的言语,如今都变了,时代一久必然会变,例如「南无」读「那摩」为古音。诗书礼都有古言,尔雅二十篇起首就是以释诂、释言、释训三篇。尔雅是周公、孔子所作。
「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集解:「孔曰:雅言,正言也。郑曰:读先王典法,必正言其音,然后义全。」
  言语流传久了必然会变,中国土地大,所以有南腔北调。文言才有正言,若念拉丁字,就不是正言。灭中国文字,那就要灭整个民族,因为言语不通,感情便不能连络。三十年前有人说,太阳常照英国旗,号称日不落国,世界上殖民地十之八都是英属,都必须说英语。现在我们不要自己的文化,取他人不要的旧东西做新文化,如同自掘坟墓!说话可以不限国家,但是中庸说:「书同文」、「车同轨」,铁路必须同轨道,统一后必须车同轨。凡是书写必须一律写中国字,念中国音,这是「书同文」。从前清人入主中国也说汉话,南方人做县官,觐见君王,去之前必先学北京话。今日是放弃自己的文字,讲究不说中国话,不写中国字,这是教育部的责任。书同文,就能通行无阻,大家都懂。
  京戏中,行礼都不可说土话﹕例如说「举杯」、「举箸」。司仪也都用文言,因为通行的原故,人人都懂。诗书必须用正音,不许用土音。而且从前人不称父母师长的名,必须避讳,但是学诗书执礼就不必避讳。
  执礼,执行礼貌、规矩。礼有种种仪式,所以说是「执」。

【七.十九】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95)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叶公是楚大夫,僭越称「公」。叶公问孔子,问什么事并没有说,有人以自己的意思伪造,这是强不知以为知,其实不必多说,阙疑可以。
「子路不对。」
  子路不答复,大概叶公所问的不合理。固然子路不敢答复,但是真正什么意思,我们也不能知道。
「子曰:女奚不曰,」
  后来孔子知道了,跟子路说:你为何不答复?你这样答就可以了。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他这个人「发愤忘食」,有什么事如果一振奋起来,饭也忘了食。快乐起来就忘了忧,所愤所乐为了什么,不知道。有注解说「发愤为学,乐道」,这么讲还不离题。不知道一天天的老了,怕发的愤办不了,乐的事也办不了,不能行道。这么说还可以讲得通,但也是揣测之辞。

【七.二十】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
  当时的人,见孔子有弟子三千,都以为孔子是生而知之者。例如子路问津时:「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是知津矣!」生而知之者,这是上根器的人。孔子说,我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各种学问。后面有经文提到,有人称赞孔子是博学多能的圣人,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因为贫穷所以什么都要学,因此学得多,其实贫穷有无限好处。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是信而好古,敏是勤勤恳恳求学,将古人的东西勤恳学,学多了以后才能生出新意思,不学那里会有什么新发明?我们不是生而知之者,就算有人是生而知之者,但是学问日新月异,新知识也应当随时学。
  「以求之者也」,天生有才智的人也离不了要求学,何况是我们。

【七.二十一】
子不语,怪、力、乱、神。(297)
「子不语,」
  语与言不同,言是自己要说,自己发言。语是对语,两人对话。孔子并不是从来不说怪力乱神,论语当中孔子就有说过,但是要是有人来问时,孔子不为他解释,不跟他辩论,但是自己可以发议论说说。因为有人来问而答复,就容易会错意,这样便生毛病了。
「怪、力、乱、神。」
  怪,奇怪的事。力,超出平常的气力,如羿善射,奡荡舟。乱,乱事,例如臣弒君,子弒父,杀警察。神,鬼神的事情。清朝以上,除了佛、道两教以外,其余的都是秘密结社不能公开的宗教,而儒家并不是宗教。这些不能公开的宗教,讲的都是神。现今佛家讲神通,可以离地三尺,可以放金光,以为自焚便能成道,误以为自杀就可以证果。
  古人隐恶扬善,就是为了防微杜渐的意思。这四条,都会乱国,孔子讲究隐恶扬善,所以不语。隐恶扬善,不只是爱护做恶的一人,而是爱护大家,恐怕人们互相学,学坏了,所以从前监狱中不许看报,以免交换恶知识。可以参考(集解)的防微杜渐。

【七.二十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98)
  经文若少有争论的章节,吾就择一种注解来说,不多说,这一章只有一个小争执。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人」,有注解说,三人包括本人在内。除了我之外,另外还有二人。若三人的行为都相同,固然是好,假使一个好一个坏,也还可以学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先讲普通的说法:善人、不善的人,二者都是我的老师。学其中善者的行为,或是改去其中不善者的行为,都是就改正自己的身行来解释。
  另一种说法,两人当中,那位善者我们随着他学,不善者我们去改正人。若够得上交情才能改正,交浅不可言深,所以这种说法不能采取。
  第三种说法:只就一个人的善、不善说。一个人他有善好的行为,我们就选择顺从学他,至于他的不善言行就不要学。人不会是全好,也不会全不好。这个说法最好,人不是圣人,谁能无过?人有善行,就学他的善。

【七.二十三】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299)
  这一章,先说事情,再说文字。
  孔子到宋国,宋桓公的后代为桓魋。说文没有此字,作「椎」,若写此人名便作「魋」,若不是写他的名,则可以作「椎」。这个人不好,孔子在树林也不休息,与同学演礼,桓魋不以为然,派兵包围,子路等人想和他争,被孔子阻止,这里是他的地方,我们走了就可以。史记云,孔子微服而过宋,而且不急行。
「子曰:天生德于予,」
  孔子说:「天生德于予」,德,天生的本德、性德,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性德是天赋予的,必有用处,孔子说,我合于德,所谓「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是天要我如此做,桓魋对我没什办法。
「桓魋其如予何?」
  桓魋其如予何,上天命令吾行这个道,魋对我没办法。这种说法可靠吗?中庸云﹕「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大舜虽然家中穷,父母兄弟与他不好,但是大德者必如此。这对于不懂因果的人他不信。舜不死于仓禀,不死于井中,不是偶然之事。至于如何而不死,书上没有记载,就不必伪造,妄作聪明。今日学佛者不信因果,遭难就以为佛不保佑。
  「见闻觉知」就佛家而言,都是虚妄不实,不可凭据,要讲究「真知灼见」。觉知也是虚妄分别,不知道的事不必多言,预言无根据不可靠,佛家讲「真知灼见」。孔子微服换了衣服而过宋,若是今日的佛学家就说是神通,其实没有亲眼见到不必妄言。

【七.二十四】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300)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孔子博学多能,弟子学不到,也听不懂,所以认为孔子有秘密。不但儒家没有秘密,佛家也是如此,佛家虽有显密二教,但是密也可以传,能传给人就不是秘密。
「吾无隐乎尔,」
  「尔」是虚字,语气词,不只是齐鲁语,江南也是如此。「尔」,不是「汝」的意思,当「汝」字讲,就呆板了。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说,我没有那一条的言行,不与你们大家讲的,我教学生就是这样子。
  「行」,以身作则,我的一切行动,你们都没有见到吗?行指行动,这个解释也可以,但是「行」其实就包含言行。

【七.二十五】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30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有注解说,行包含忠信,那四教要如何解释?
  你们在这里是学文章,还是学作人?吾没有教你们文章,你们纵使文如王莽,诗如曹操,又有什么用?你们在这里全是为了学道,因为你们学佛的原故。吾三十年来说佛道,大家不进步,所以讲人道。人身难得,人道成就了,才能成就佛道。你们学论语,虽然没有做官,但是具有天爵,将来往生就可靠容易了,所以利益很大。吾这种讲法外头很难听到,吾无隐乎尔。
  「行」,心口身都包含在内。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孔子的身口意都摆出来了,处处显示孔子的用意,只是人们不用心而已。
  儒家说修养要「慎独」,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圣人的言行动作高深,我们或许不知道,但是圣人唯恐自己的行为人们不知道。我们都是普通凡夫,凡夫知道凡夫,所行什么人或许不知道,但是佛菩萨是圣人,难道会不知道吗?
  所以观察今日,就可以知道将来的结果。若今日不变样,如何能成功?若今日学了就变样,后来的结果就可以知道了。你们的言行动作,半条也瞒不过人。若满腹肮脏,佛会来接引吗?佛的手都被污染了。
  我们学论语不只是为了学文,对于文字今人领略不进去。文章即使学好了也没用处,何况是学不好。
  从前有一幅对联﹕「闻木樨香乎,知游鱼乐也」。了解「吾无隐乎尔」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幅对联出自禅宗公案,和尚说﹕「闻木樨香乎?」桂花没有说话,但是人们都能闻得到桂花的香气,这就是「无隐者也」。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平常人的行为也无可隐瞒,大家小心。
  此章或许有错简,考证不明白,实在难讲,集释「余论」中,有注说可以阙疑。但也有一种勉强的讲法,较为合理。孔门有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教就是这四科。文就是文学,行是德性,忠是政治,信是言语。

【七.二十六】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以。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302)
【雪公讲义】
  今本三段为一章,古本有分为三章者,于兹不论。
  何平叔指谓圣人君子善人,指当时天子诸侯而言。至皇侃不取此说,宋人因之。似不滞泥,义实不圆。程氏集释引「善人为邦百年」之类,仍举地位旧说。
  窃亦以何氏之说为然。孔子尝以子产于民惠,晏子于君忠,皆以兄事之。与子贱及仲弓皆称君子。且曰:鲁多君子,是当时未尝不见君子善人。自宜从何说为长。
  你们听一次有一次好处,这里与其它处有不同的讲法,其它处推动论语,不合理想,听者与讲者都不高兴,即便高兴,也不一样。因为你们学佛学不成,所以才这样说。其它地方讲论语不按集释,多按朱注讲。集释的反身录,注重做人求道。元代以后崇尚朱子的注解,学孔子书当做成就功名的路途,但是作官的未必治国平天下,例如曹操、王莽,反而乱天下。我们学孔子书为了求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43:20 | 只看該作者
求道也同样可以治国平天下,不是只有作官才足以治国平天下。
  这一章有三段,现今的本子把三段合为一章,论语有一、二句为一章,有五句、十句合为一章,一章为一件事。宋儒搅乱章法、句法,后人擅自改经就是宋儒开的端,古本是分为三章,吾现今在此不讲。
  这一章的话简单,集释「余论」说:「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君子,有德性的人称君子。这样虽好讲,但是没道理,孔子没有见过圣人,难道没有见过君子吗?
  何平叔(晏)说,圣人、君子、善人,指当时的天子、诸侯。这一句听了似乎多事,但不是如此讲便讲不下去。皇侃不采取这种说法,宋儒因袭,似乎不执着,可是经文义理说的不周圆。程树德举「善人为邦百年」为例类,但是所举的仍是以地位论圣人、君子、善人的旧说。
  吾采何氏的说法,孔子家语说:郑国的子产,孔子说他「其养民也惠」,说晏平仲,于国君也忠。子产与晏平仲,孔子以兄事之,这两人不是君子吗?孔子说:宓子贱,「君子哉若人」。又颜渊不是君子吗?比君子高多了。孔子都称他们为君子,而且说:「鲁多君子」,孔子为何说当时不曾见过君子、善人?所以自应顺从何晏的说法为长。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孔子说,无圣君,无圣君子。春秋时的诸侯,五霸,都不够格称为圣君、圣君子。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以。」
  君子有德,德是学仁义等而有所成就,必得读书求学的人。善人是不做恶事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恒的人,谈不到办坏事,坏人也偶而会干好事,但是能常干好事吗?刘备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小善也是善人,只要有恒,有恒就能成为善人,例如天天扫街扫到死,这个人就有成就,但是所得的成就只是这条功德。所以有恒不变就能成就,例如周利盘陀伽,只念「笤帚」便能成就。禅宗参话头,参到死就有成就,我们念佛为什么却不能成就?所谓「生处转熟」,就是要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即使吃喝拉撒睡都不离这个。你们做梦若不念佛,那也是枉然。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最后结束,「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没有说有,空虚说是满了,很少说了一万分,这样的人,连恒都做不到,更别谈成就了。

【七.二十七】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305)
【雪公讲义】
  安井衡氏谓:「弋系生丝于箭,而活结之。又系磻于丝末。矢中鸟则磻奋丝解,以缠鸟翼。是弋丝名缴之义也。说文,宿、止也。此宿谓集于木。」不取皇、邢夜射栖鸟之义。
  盖夜间黑暗,林中更暗,难见鸟所。且古禁宵行,于理多违。然鸟入林归巢,昼多有之,如孵卵哺雏等类也。
  物茂卿论语征:「天子诸侯为祭、及宾客则狩,所以敬也。盖在礼所必然焉。」此说较洪氏曰:「孔子少贫贱,为养与祭,或不得已而钓弋。」可从。
  又如御览述论语上题「子曰」字。果有所据,省尽葛藤。
「子钓而不纲,」
  钓,钓鱼。纲,纲以大绳为纲。这是以一条绳子挂上很多钩子做为纲。有「提纲挈领」,并没有人说「提网挈领」。
「弋不射宿。」
  日人安井衡氏说,「弋系生丝于箭,而活结之,又系磻(石磨的箭头)于丝末,矢中鸟则磻奋丝解,以缠翼,是弋丝名线之义也。说文,宿,止也,此宿谓集于木。」
  并不采取皇、邢以「夜射栖鸟」的意义。
  因为夜间黑暗,林中更暗,很难见到鸟栖身的巢。而且古代晚上不可执火,禁止宵行,所谓「金吾不禁惟元宵」,古人以为彻夜狂欢,国家必亡。孔子是何许人,怎么会犯夜呢?
  白天不射停驻在巢中的鸟。鸟入林归巢,白昼也是常见的事。从前一到春天,不打停驻在巢中的鸟,所以诗云:「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白天有鸟入巢,例如为了孵卵、哺雏等类。
  日人物茂卿论语微说:「天子诸侯为祭,及宾客则狩,所以敬也。盖在礼所必然焉。」为什么称十二月为腊月?因为这个月,农田都收割了,去打猎不会伤害庄稼农作物。天子巡狩,例如商汤网开三面,孔子打猎是为了祭天祭祖,因为买来的祭品不恭敬,必得自己干,表示尽力尽心。所以孔子打猎打鱼,不是为了好杀生。从前人穿衣服必须整齐,只有为长者服侍的时候,可以卷起袖子短右臂好工作,所以为了祭祖而打猎,这是礼所必然。
  物茂卿的说法,比洪氏的说法好。洪氏曰:「孔子少贫贱,为养亲与祭祀,或不得已而钓弋」,洪氏的说法没有凭据,纯属揣摩。
  孔子做大夫时,要随诸侯巡狩,所以要打猎。
  另有御览述论语上题「子曰」二字。这个说法最好,有这个「曰」字便了不得,其它注解,都可以不必了。如果真有所根据,可以省尽很多事。这一章经文就因为没有「曰」,才说孔子也打鸟拿鱼。但是看其它书上,并没有见到类似的讲法。

【七.二十八】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30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
  孔子当时的风气已经不好了,有人对一件事不懂,不知道,却敢无知妄作。
  作是创作,现今的人教十几岁学生的创作,腹中空空,如何创作?孔子当时原来有这种人,并不知道却敢创造。
「我无是也。」
  孔子说,我可没这样。孔子作春秋,一字寓褒贬,孔子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知我苦心的人,就知道我作春秋的用意,怪罪我的人,以为我为什么敢作国史,依礼不当如此。孔子作春秋,多听多见,只拣善的、好的写,不善的就藏于心中,怕人学坏了,把握隐恶扬善的原则。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著书有标准,集释的考证,刘氏正义引春秋繁露楚庄王篇﹕「春秋分十二世,以为三等,有见,有闻,有传闻。」春秋十二世分为三等,有的事是亲眼见到,有的是听闻到的,有的是传闻得到的。有见三世,有闻四世,有传闻(不是亲自听到,而是别人听见再与孔子说)五世。
「知之次也。」
  孔子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见闻觉知是虚妄分别,不能见本性,揣测所知不可靠。亲眼见到的事还怕有错,例如颜子在陈绝粮,先食砂饭的故事,何况是听了以后自己再揣测的。有些事自己可以揣测,但不可以对人说。韩愈说,古来做史的人,除了孔子外,都不得善终。因为孔子多闻多见,如此谨慎!
  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武穆,「莫须有」是当时的俗语,莫不是有,差不多,揣测的辞语。韩世忠说:「此不能服天下人心」。
  「知之次也」,孔子对于那些找不出证据的事,自己揣测而知道的事,属于其次,可写也可以不写,孔子不采取。必得「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择其善者而识之」多闻多见择定善好的,这种知是次一等的知。

【七.二十九】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30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
  互乡,依考据有十余处,究竟在何处?有注解说在徐州,有说在河南等。这一章的句读,各家所说也有不同。
  「难与言」,集解说:「其乡人言语自专,不达时宜」,爱好执着,好坏都执着。有人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为什么都难与言?所以有注解读作「互乡」,「难与言」,「童子见」,只是难与言的童子来见,道理虽然可以说得通,但是句法难读,念得别扭。
  门人惑,孔门弟子疑惑这个乡的人难与言,而且又是小孩,为什么孔夫子要接见他?显然是多事了。
「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孔子说,人诚心敬意来求教,我允许他来找我,我就为他说,听了以后,他听不听得进去,以后我就不管了,回去变了样我也不管。这是教诲之道。总不能一来,怕他退,就不见了。
「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那为什么要见呢?他恭敬来见,我嘉许他的诚心,后来他不照我的话去干,我不管。吾若怕大家退转,吾就不会在此讲三十年了。
  从前的人对古书不敢妄改动,自朱子才开始大胆改,到了现今的人更是妄作了。这一章经文,集注又怀疑是错简,幸好没有更改。怀疑与改动经文是大毛病,从前的红白帖子,都有阙疑,自古以来没有人敢妄加更改的。六经都是孔子删定的经,还不可以改动,何况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论,如何可以改动呢?你并未参与孔门当时的讲席,如何可以妄加猜测?看论语不可以自出新意,改动经文就是离经叛道,贻误后人,有功也不能抵过。

【七.三十】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雪公讲义】
  ●笔乘:「欲,即仁、即至」解
  欲(古)
  说文(贪欲)解、贪取之源。
  欲(今)
            「情」喜、怒、哀、乐、爱、恶、惧。(世法)
  「集韵」(情所好) 
            「所好」色、声、香、味、触、法。(佛法)
  《唯识论》(希望为性、勤依为业)
  (欲染)五欲污染真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欲即)
「子曰:仁远乎哉,」
  「仁远乎哉」,仁不远,你想着学仁,仁就来了,就这么近。执柯伐柯,其则不远。
  集释发明,笔乘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此孔氏之顿门也。」我们学佛有顿修、渐修,聪明顿悟的人,一下就学到。渐悟,一步步修,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这就是渐。一下就能学会是顿,颜子的不违如愚,有如顿悟。子贡闻一知二,颜子闻一知十,一般人多是渐。顿悟不难,仍须要渐修,悟如目,一开就见,远远望见。修如足,足必须一步步走到,但必须先悟,走才不会错误。
  「欲即是仁,欲即是至」,懂得这个,当体都是空,这就是触事成觉,欲就是来了。禅净都彻底,但是净土的彻底而人不知,往生与否,全在愿力之有无。比如有人持枪对着你,有二个选择,一者一枪毕命,二者一日打一枪,十日毕命,两者给你选择。修净土就必须有愿,愿力操之在我,可以选择一枪被打死,否则痛得十日就未必往生。欲往生,就要愿心念佛,当下心就是佛,念佛当下就往生,这时就是有余涅盘。
  上次讲「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注解虽然少,但是很重要,这一句为工夫,不是考据。集释发明中的笔乘,这人必定有学佛,程氏树德的学问也不错。
  从前注解经典有难处,自元以后,朱注成为考试的教科本,小场在本县考秀才都考四书,考题不可出离这个,大场在省考举人、在朝殿试考进士也是如此。好处就在有范围,坏处在于注解者的见识,见识到的固好,不到的就注不到好处。例如有子说的话很接近孔子,不堪一问,是见识的问题。若颜子的注就没有问题,有子的话与孔子相似,孔子亲自授业的弟子尚且如此,何况是相隔千年的宋儒?训诂尚且不知,如何懂微言大义?子所雅言,必须注重文字。宋儒训诂外行,不懂经文的外表,至于内容的微言大义,如伯乐相千里马,能相千里马能行千里,宋儒有这个能力吗?
  今日之下,既然不受限制,那什么人的注解对,就采某人的注解,不必受门户宗教的见解限制。佛学的注字句法训诂与儒学不相违背,为何不能采取?焦氏笔乘的案语可以参考。
  你们学佛三十年,一天天往后退,当初没有学佛,开始听闻佛法就欢喜,往前进后杂说纷纭,你们就乱了。吾讲论语,要让你们学佛进步。如今,杂说邪说横行,很难有标准。佛、孔子的言语是圣言量,吾信。
  凡作文章,应该先识字,何况是读经,若六书明白,看书的左右上下就能明白其中的义理。中国文字很多象形图画,如今的人,字也不识,哀哉!现今讲论语,吾所采的注解,以有理的为主,不囿于宗教,因为天下事,相同的多,不相同的也多。
「我欲仁,斯仁至矣。」
  焦氏笔乘提到「欲」而说佛家的讲法,「欲」人人懂,就是欲望的欲,我欲仁那仁便来了。你们不进步,因为人格站不住的原故,人格站住才能学佛,否则人身也不可得。单说这个「欲」字,欲就是仁到了,学这个「欲」,学佛就可以成功。欲古作「欲」,说文从欠,谷声,山沟缺欠,所缺欠的用物太多,填不平,欲壑难填,有饭吃又嫌衣服不好,甚至欲当玉皇大帝,必得是有道的君子才能不如此。贪为佛家中三毒之一,欲,贪欲也,欲是贪的源头,这个字坏透了。
  现今作「欲」。贪欲由何处生?由心发生,集韵说:「欲,情所好也。」佛家讲真如本性,众生都有佛性,那现在为何不是佛?我们连人也不够,人有情,只能当人,人做好可以生六欲天,却不能解脱。想解脱必得业尽情空,将情变成智慧。有情才有贪,才有所好,情有喜怒哀乐爱恶惧七情,不但不能证果,也不能往生。你们口念佛,心正与佛反对,纵使佛来接,也不得往生。爱为七情的根本,大学说有此就不得其正,爱就是喜,爱到手便快乐,有人来分就恐惧,若夺去你所得的便怒,不爱就是厌恶。所以十二因缘,一下生开头就是爱,种恶因,后来就有「取、有」,有因果报应,有生老病死,永久不断。
  我们在欲界,所爱好的为色声香味触法,森罗万相都是色,也是声,火车声,你不爱,不爱也来。情所好是欲,万法都是坏的没有好的,要想不坏,全在自己如何用,例如以刀杀人为恶,为人活病为善。一种物品互有善有恶,全在自己会不会用。
  唯识论说:「欲,希望为性。」未来的想着他,想到了又嫌少,永远都嫌少,欲壑难填,无有止境,贪永远没停止的时候。欲有什么作用?「勤依为业」依是依靠,勤离不开欲望。你们在欲界,色声等并没有来找你,而是你找它,找到就依靠它而离不开,若当时便离就可以解脱。佛学重要在「离」字,五欲财色名食睡污染真性,上等人不味着,我们都贪味,离不开五欲,五欲污染真如本性,变成五欲六尘。华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为你的本性,佛也是如这个本性,也是这个心,众生也是这个心,却是染着五欲六尘的心,所以在六道当中。这一生死不得,死就堕入三途,因为如今的人所做不是人事,如何能再得人身?不死还有办法,死就没办法了,有什么办法?
  「欲即」,我欲仁,斯仁至矣。欲有如刀子,会用就有好处,不会用就拿来杀人。你们贪「仁」是可以的,仁者,凡是妨害人的事不做,一举一动都不妨害人,这个欲就变成仁。
  学佛修净土宗要紧的法门为「欣厌」,欣就是欲字,厌就是讨厌,极乐的一切你都要欲,娑婆的事你都要厌。如欲吾去当玉皇大帝,吾也不去,去就倒霉,仍然会堕落。弥陀要解说,无愿(没有欣厌),即使念到一心不乱也不往生,净土宗特别注重「愿」字,否则无量寿经如何说四十八愿?你愿为众生,就欲众生的事,愿成佛就成佛,全在欲上。所欲的事可以选择,完全由己作主,不必由乎人。观察自己平日所欲的是什么?勤依者什么?你必须改脾气,否则一口气不来便不保险了。

【七.三十一】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314)
  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古人都懂礼,自古以来男女不能不结婚,但是同姓不得结婚,因为是一家人的原故,还有买妾时,如有疑问就要卜卦,若是同姓也不能成婚。学佛为什么说必须解脱?因为一切男子都是我父,一切女子都是我母,若不解脱,则父母妻子来回换。
  鲁为文王的后代姓姬,吴也是文王的后代,也姓姬。鲁昭公的夫人为吴姬,所以死时史书写「吴孟子」吴的大小姐。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当时孔子在陈,陈司败(如司寇)问,你们鲁国为礼义之邦,请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退,陈司败问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君子不结党营私,应该说公道话,莫非君子也结党吗?鲁君娶的夫人为吴人,是同姓,改名为吴孟子,鲁昭君要是懂礼,那谁不懂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巫马期听了以后,告诉孔子。孔子说,丘(读某)也幸,我很幸运,假如有罪过,人家都知道。
  鲁君不合礼,人所共知,各国都知道,陈司败问孔子,孔子说知礼,不是袒护鲁昭公吗!依礼,不须对人说自己长辈的坏话(无人的时候可以劝谏),孔子自己担过错,这就是知礼。

【七.三十二】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316)
  古时有礼乐,家中凡是有公事,有行礼就有作乐。不但是祭祀有礼乐,就是宴会也行礼作乐。朋友来参加宴会,主人歌唱,客人随歌随舞。文人的礼貌,是有唱必有唱和的人。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同客人两人唱歌,若客人唱得合礼合法,必请客人再唱一遍,是要学他,跟他唱和,这也是恭敬对方。吾唱和吾所学的,例如和诗,若请人看诗,人如不和就对不起了。今日不兴这一套。

【七.三十三】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316)
【七.三十四】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317)
  以下这两章,古人怀疑为一段,这有道理。因为第二章说「若」,文气显然是接连上一章的意思。
  宋儒大胆改圣人文章,依礼,为人师者,可以改自己弟子的文章。若是同辈的文章,不但不能为人改字,而且不许在人家原稿上圈点,只可以在上头写好的评语。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
  文,一切典章都是文。莫,勉强。若是典章,我差不多,我勉强与别人可以一样。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若说做事处处都要合君子之道,我还办不到。君子是有道的人,孔子还不敢当君子,我们今日许多人妄敢当大师,这个局面如何可以呢?非变不可。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当时一般人对孔子很恭敬,称孔子为圣人。孔子说,若说我是圣人、仁人,我不敢当。
「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但是我也不说过谦的话,我无论什么事,我都是干的不厌烦,干到底,有人想跟我学我就教他,我可以说办到这两条了。
  今日打倒孔家店,也是一时如此而已。现今我们提倡孔子,大陆也重修曲阜,他们看打不倒孔子,也就不打倒了。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公西华也是善言语的,若给孔子戴高帽子也不可以,公西华说,就这两条,我们当弟子的却也办不到了。
  集释考证,引群经平议「圣与智古通称」,所以知道智在仁的上头,可以证明「智、仁、勇」三者的次序。考证引大戴记,可以参考,唯有圣人才是真有智慧。

【七.三十五】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318)
  经文中「诔曰」的诔,应作讄。汉以前的诔,是人死以后,将他一生的事迹累积起来,例如现今的人死后,说他的言行录,或是定个谥号。讄,是生前的祷告,跟神说病人的事,祈祷神能免他的罪。所以诔与讄原来有二种说法。集释的考证引说文:讄,祷也。郑注也作「讄」,但是皇侃以为诔讄同音可以通用,不必分生前生后,朱注是遵循皇侃的注疏。
「子疾病,子路请祷。」
  集解包曰:诪,祷请。「请」字很要紧,朱注以为子路请孔子去祷告,孔子说,有这回事吗?这个讲法不通。
  集解,请,请鬼神考查考查孔子的行为,以便免罪。
「子曰:有诸?」
  子曰,有诸,集解,周曰:「言有此祷请于鬼神之事」。孔曰:「子路失指。诔,祷篇名。孔子素行合于神明,故曰丘之祷久矣。」
  子路在神前请神察考,孔子有德为什么会长病?
  如今国家也提倡论语,是讲文章?还是讲理?论语的文章,我们不能学,司马迁也作不出来,现在人连中国白话也作不出来。从前人读论语,依朱子注解说法,得功名就了事。但是我们学论语是为了学道,学说话、做事,学圣人之道,学天道、人道,只要依道而行,不会有什么毛病。
  学佛就知道,人一下生便有毛病,但是还没有造作。十二因缘说,识入胎,出胎以后有触、受。出胎时没有知识,痛痒好坏一概不知,到五六岁才有受而有感觉,到十岁渐渐有爱。下生以来还没有造作,若是有好教育,万法因缘生,虽有坏种子也不会起现行,前生的惑可以伏得住,如此一生便能无灾无难,若是能断惑就没有恶报。佛断惑了为什么还受金枪臂痛?其实这都是示现,不是真受报。不懂的人、不学佛的人,以为做好事却受坏报,怨天尤人。
  孔子道德很高,又生病,又老来丧子,又在陈绝粮,又受桓魋的难,在树下演礼,离去还被拔树,我们比起孔子如何?我们不如孔子,学佛后,你的意业还不好,只是口会念佛了,三业还有一业清净,虽然心恶口善,也消了一点罪。但是心为主,所以消的罪业不多。看这种时局,可以预知前途,就是受原子弹的时期。见因就知有恶果,至诚之道可以先知,造恶因还能得善果吗?他人不必论,你只要问自己,有没有造恶因?你们幸好还有信佛,相信孔子,来这里听论语,算有一念的善了。因为这善是小善,必须累积,愈积愈多,才有用。从今日起,你们身口意三业,不要再造恶业,要自重前程啊!否则至少也得长病。吾长病,不吃药,有吾的道理,所谓「随缘消旧业」,若是吃药病愈了,便不能消业。
「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
  孔子有疾,子路祷告,不让孔子知道。孔子病愈后,问子路说,有向神祷告这件事吗?子路说,讄中有说:有病祷于上下神祇。
「子曰:丘之祷久矣。」
  管宁一生的过失,就是有一次进厕所忘了戴帽子而已,你们只是这样吗?你们不见人的时候,做什么?儒家说慎独,独处时要像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孔子说,我所作所为不违背鬼神,何须再向神祷告?平时行为合乎神明,这就是祷告久了,等于是向神祷告,有罪才须要祷告。
  三业清净,念一句佛,心就是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都念佛就有成就,如同「吾欲仁,斯仁至矣」。
  可以参考尹会一的读书笔记。

【七.三十六】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320)
  孙与逊同义。程树德也说,宋儒不懂训诂。若不要训诂、尔雅,那是你的说法,违背造字的本义,都是胡说造谣言。
  一切的典礼,如婚丧嫁娶,祭祀鬼神,礼记中有五礼,五礼起首的礼为祭祀,祭祀天地鬼神,不能忘本。从前军中的旗为主体,必须先祭旗,旗子画着北斗七星,招摇指挥二十八星宿。军旗等于北斗能指挥一切,诗云:「北斗七星高」,指的就是司令旗。天地人,人为天地的中心,只要是天地办不了的事,人便是执行者。中国一切学术,讲究三才,连行军也依三才。例如春天吹东风,风自东开始,震于雷,日始于东,日出于东,地球往下转,转到西,所以中国的字都是由东而下,往西写,从上往下,从右往左。如今有人提倡由左写起,政府机关下令由左写到右,由西而东,这是逆天行事。顺天者昌,东生而南长,秋满而冬藏。凡是礼,以东为上首。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
  一切礼节行事,一种是奢侈,一种是简单。礼节太奢侈不对,礼有一定的节度,不能格外增加。例如祭孔原用三牲,若有钱就改用六牲,俎豆加一倍,这不合礼。俭是力量不够办不到,这也不对,奢俭都不合乎中道。
  但是两相比较,俭是力量办不到,奢要令他不奢可以办到。因为他是骄奢,有骄慢的心,不如简,有固陋的心。固陋的毛病少,若养成骄奢的心,就会出毛病。
  今人大多骄奢,连小商人也穿洋装,皮鞋,望之俨然。吾的食、住,大家都知道,算是不奢。

【七.三十七】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321)
「子曰:君子坦荡荡,」
  集解,郑玄曰:「坦荡荡,宽广貌。」在集释的考异中,荡荡有诸多说法。郑玄注如水的无边,宽广。坦,平坦,心平平正正,不高不低。荡荡是很宽广,无事在心。
「小人长戚戚。」
  戚戚,内心惆怅。这说的都是内心,不说外表。有人外表虽然笑,内心却是惆怅。长,日久天常。长戚戚,「多忧戚貌」。
  集释发明的反身录是清朝李二曲先生作的,学程朱理学,也研究佛学。李二曲学大程,比较宽和。因为他尊二程为圣,所以对佛法也必须评论一二句,不得已而为之,这个人真在心里用功有学问。
  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对得起大家就是不怍,如此就是坦荡荡,大家可以学这个。为什么能如此呢?因为有慎独的工夫,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如此就能坦荡荡。
  说出可行的办法了,要如何慎独?反身录说,「名利之念,尤为吃紧」,这句甚好。慎独不是只有一条,名念、利念人人都有,上焉者为名,下焉者为利,显然可见。有人虽然不为利,但是名心去不了。若要虚名不得了,莲池大师参访辩融大师,一生就是遵循「不贪名图利」的教训,因为一切的毛病都由好名而起。今日专讲经济,要劝人去除利已经很难了,不懂得「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名这一个字,你们若是没有学佛,吾不劝你们。三代以上逃名,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五霸七雄,百姓倒霉,所以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三代而下,因为大家趋利,恐怕大家不好名,好名者可以去千乘之国。不好名为圣人,圣人不但不要好名,也不怕恶名,所以佛家说:「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圣人不怕恶名,恶名如仰天而唾,唾不到天,无损于人。
  你们求往生,免于六道三涂,必须避嫌,讥嫌是十种恼乱行之一。你们也不要名,人家给你名,不须要欢喜。万不可求名,求名像是找个钩子,勾住自己,西方去不了,所以求名就不能往生。
  若是不为名索利益,便能无愧。从前人说,爷娘不亲银子亲,利能支使人做一切事,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若不贪名图利,便可以坦荡自得。小人患得患失,瞒心昧己,所以终日不安。

【七.三十八】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322)
  有注解说,经文有「子曰」,是孔子说的,若没有「子曰」便是他人说孔子。
  孔子不教人如此,不叫人作难,因为这种态度没有人做得到,这是别人说孔子的态度。
  有注解说,这是曾子说的,因为曾子知孔子最深,但是有谁见到了?不知什么人说。若说孔子自己说自己,没有这种事。这一章依从没有「曰」字,比较好讲,或许是孔子弟子说孔子。
「子温而厉,」
  「子温而厉」,温,人温和,孔子温良恭俭让,又「临之以庄则敬」,这等事不可以学外表。但太过敬就不温和,温和便不庄严,孔子是既温和又严厉。孔子为什么能温而厉?因为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孔子没有戏语。你们只要把四库全书三藏十二部学到肚子里,会讲了,就能如此。孔子如此,释尊也是如此。
「威而不猛,」
  「威而不猛」,张飞威而猛,必须威而不猛。
「恭而安。」
  「恭而安」,现今的人学恭,却恭的不自然,手足无措,因为原来飞扬浮躁惯了的原故。孔子是恭敬而安详,不拘束。
  今天是这一学年的末了,你们只要学慎独,谨守身口意三业,便一切吉祥平安。

泰伯第八
  今天从泰伯篇开始讲。
  头一天先跟大家谈几句要紧话。论语不好讲,但是非讲不可,首先学论语可以帮助学佛。你们学佛学出世法,但是人身难得,有人身始能学佛,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人道不懂,不能成功。三十年来,起首十年好,其次十年差,后十年更差,所以添讲论语。
  这种趋势,不仅佛学如此,儒学也是如此,其实孔子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以前台湾文献记载有相当多的名人,今日时局变化,天命如是。你们听论语,要当佛经听,听佛经,要当论语听。吾自学佛才懂中国文化,再看中国文化,佛学也懂了,二者互相有关系。佛家世法出世法都有,格外注重出世法。儒家也是如此,只是特别重视世法。儒佛的体都一样,用不同而已。你们要先得其体,用则万端,随你用。
  从前人没有学佛,讲中国文化便隔一层,状元也不行,学佛当大法师不知中国文化也不彻底。凡注经的大法师,到明代之前,今人都比不了。所以你们两门都必须好好学。但是这二门学各有困难,你们要在困难上打破,才能进步。
  佛法的困难,在于佛经的理很难,出世法没有学过,要往理入很难。像法有教有行,不能证果,有教也是枉然,所以有教外别传的禅。要知教法的理很难,禅必须悟证,只讲经不能证果。儒的困难,在于儒重视世间法,比起佛法较不难,也有困难。凡是注疏佛经的古人,都须断惑,有相当学问才能注书,儒家则是考状元,会作文章,即使韩昌黎也不行,因为孔子说志于道,不是说志于文章。孔子之道都不懂,只说论语,从汉到清,三四百家注得乱七八糟。吾举三本书,论语正义,偏重汉家,不骂人。再者会笺,偏于宋儒,也不骂人,比较简单。再者集释,内容较多,做参考。
  看论语,因注解多,若只看宋儒的注子,专门就以程朱做代表,多骂人,其中有好有坏,汉儒骂人少。你们研究中华文化不容易,看注就生偏见了,你要信什么人?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因为注子杂乱的原故。诸葛亮略观大意,你们连小意也看不明白。你们学佛,志在证道,学中国文化,也不是为名利,为证道的原故。
  今人修其它法门证道难,唯有净土法门。今日糟不可言,教外别传的禅,乃是证果者传的,净宗证果者少,不是教外别传,而是教内别传。只取三经,伏住惑再说,未说证果,只说往生,往生不是证果。从前人学佛,文理好,都读中国书,而可观,我们比不了。
  吾原先找出「反身录」给你们参考,反身录为宋学,属于陆象山的派别,不骂人。李二曲无老师,他的书无一而不是佛理,因为弘扬儒家的原故,略带几句说佛法不如儒家的话,此书都是说道。儒佛的道同一个,反身录的大主意说道,最反对作文章,只作文章,去道远了。「朝闻道,夕死可矣」,所闻是什么道?有人说是修齐治平,但是做官能了生死吗?性无二性,「率性之谓道」一般状元如何懂?反身录注重道,反对文章,可依此四本书就可以了。
  虽然,吾以为又不让你们看比较好,因为李二曲等都将书读明白,文学都好,才不主张文章,有如买珠去椟,一般人是买椟还珠。你们文学不通,所以不让你们看,你们学三年文,文理略通了,再看。但是今日学文很难,诗是文学之祖,文学以诗为首,今日不流行了。若懂诗法,字句都练,便字字不容空过,那时候再来看论语等书,就可以有眼力了。
  吾说这个是九十岁的学问,吾六十岁时,说不出来,昔日吾说多奇语,今日说的平常,老生常谈,平常便是中庸之道,听洋乐跳舞才不平常。吾所说的话,请大家要注重,要懂吾话中意义,这恐怕不容易。
  读论语,至少必须看过「通鉴辑览」的学问,才能读论语。所以学论语外,必须看通鉴辑览。依阅微草堂笔记学文章,可以写一篇明白的信。再来是要学常礼举要,自今天起,第一要先学礼,不学礼,儒书读不下去,学佛不学戒,则白学佛。正法时期,正者证道,依佛的法律,懂的便证果。中国是南山律,不是佛律。象法时期律已不行,故不证果。儒「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在礼上走,就成功。吾为你们开路,纵使是不好的人,也与其进也,当时好便教,教在吾,坏在他。

【八.一】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23)
  第一天,你们就头昏了,吾讲论语注重道,但文理讲不通处,吾也说说。
  中国历史比较可考者,从唐尧虞舜,夏禹之后是殷商。成汤革命为商王,到了中期发大水,改迁于殷,今有殷墟。到殷纣王(即商纣王)为天子,诸侯之中有一个西北的诸侯叫古公亶父,与北方外族接近,外族人野蛮不懂礼,也不懂人情世故,侵犯古公的土地,外族人残暴不仁。古公亶父以为终日相杀何时了,所以迁于歧山之下,为西岐。
  古公此人有德性,大家与他相处而拥护他,只有几十里的地极小。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自古以来,家有长子,大哥要紧,父在时听父亲,父不在从兄。诸侯传统制度,传长子,季历此时生昌(后来的文王,姓姬)。学问、经历、阅历到,事便瞒不过眼,古公在时,季历生文王,古公赞叹说「我后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此子将来要兴),泰伯听了,便托辞采药,仲雍见了也随后行去,到大江以南吴国,今天的江苏地。泰伯到了江南也断发文身。
  古公临终,令季历请泰伯、仲雍回来。古公命终后,请泰伯、仲雍归。丧事办尽,泰伯请季历即位(一让天下),季历不愿。再查历史有先例(二让天下),季历也不愿。第三以:「吾之吴越,吴越之俗,断发文身,刑余之人,不可为宗庙社稷之主。」已经文身了,不能入主中国(三让天下)。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自古只有以夏变夷,未闻以夷变夏,狐死尚且首邱。自古没有以外国文化治中国的,这件事很重要。今日提倡美化、欧化,真是呜呼哀哉!
  泰伯、仲雍便离行而去,季历于是即位为诸侯,季历命终后,昌为诸侯。文王为纣囚禁,诸侯的身分也没变样,到了武王才伐纣,灭殷纣王。古公大王时尚无殷纣王,而且殷正盛时。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孔子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泰同「太」,吴太伯的「德性」,至,到极处,没法再说。
「三以天下让,」
  「三以天下让」此句说法很多,三便是多。作三讲,可依以上吾所说的三解释。
「民无得而称焉。」
  此处的「得」通「德」,与「其为人也孝弟章」的「仁」「人」不同。「民无德(得)而称焉」,天待人厚,好处说不出来,愈好处多,愈说不出来,佛的恩德说不出来,尚且有人说:「佛与我有何恩德之有?」德到极处便说不出来。太伯为何出走,为何再回来,为何又再走,一个字也没有记录。
  你们读书必须于此等无字句处读。孔子之时,文风盛,一说便懂,懂诗经,一说就明白,不学诗无以言。诗必须藏有意思,以后要你们自己学,学后自己再看书,或不看注都可以,书读千遍,其义自现。从前人所的读书很多,不知跟从那一家是好,恐怕会被注子困惑。只要读了再读,便有智慧,有智慧可以谋断(智断慧照),有经验阅历便懂得。参禅全在自悟,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自己悟了才是自得。
  吾能不能讲第二遍,不可靠,虽然命在呼吸之间,但是也不能赶,必须听明白。其实论语就如佛经,懂一、二句便有受用。
  泰伯篇很复杂,教学都有简单法,所谓「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吾讲书不注重训诂,注重在有用处。
  这一章再略说一下,「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泰伯的德性到了至极处。孔子说这有什么用意?泰伯的父亲古公亶父,那时还是一个边地的小诸侯,但是学问、道德都好。他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这三人也都好。这还不算,老三季历生子名为姬昌,古公一有孙子以后,就知道这位孙子后来要兴起周家了(不是称王而是诸侯)。读书在于增长道德,会办事,不只是会作文章而已,你们有古公这种眼力吗?你们同学后来如何,为什么看不出来?至诚之道,可以先知,你们没有这个见识,你必须学到一见人便知这个是人如何。
  论语也有分类,有关仁,礼的都分在这一篇。懂这个道理,看他的动作就可以知道,你看对了,但是多年后又不是如此,这是因为他改变的原故,万法无常,有人由好变坏,有的坏人变好。古人有信天命,有人不信天命,下生以来的行动是天命,若是顺其自然,天命就赢了。还有人会造命,不听天命,人力胜天,若是人造命能灵,那天命就不灵了。人为三才的中心,俗话说:「做善添十年寿,损德减十年寿」,不懂造命的人,随着十二因缘流转,就没办法了。若懂得还灭门,会造命,天命就不可靠。
  古公亶父眼力好,说第三子所生的儿子能兴我周家。古公观察会看,泰伯也会听。吾所讲虽不好,但所讲的为经,你们是不是听得懂,若真懂,三十年后就大变样,若不懂也比不听的人好。长子泰伯听说他的侄子将来会兴周,心中明白,就向父亲辞行,因为他一听就知道他父亲对将来的看法是如何了。会说不如会听,所以佛说经,先说谛听,谛听,要听旨趣的所在。但是还有证与不证,全在于人。仲雍看他兄长的行为,他也会观察,大哥辞行,将来继承诸侯位的不就是我吗?他会思索,也向父亲辞行了。这两人并不是开门就走了,为人子要出必告,反必面,对朋友还不可以不告而别,何况是父母!
  两人辞行后,这位老三就呆板不知道吗?因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还必须有人侍奉父母,所以他不能走。这四个人都是不得了的,我们不能比。讲这个,要在善于观察听话,你们必须在这种地处学,难道逃走就是「至德」吗?
  「三以天下让」,周为小国,如何说「以天下让」泰伯让天下?泰伯那时还身处在小地处,必得是自己所有的才可以说「让」,如何能说让?这是孔子所说的,这句必须特别注重是孔子说。孔子是周时的人,周武王时才有天下,孔子离武王已经很久远了,周已经数百年后才有孔子,孔子生于周的末年,这个时候说「三以天下让」,这「天下」指的是眼前的周天下,这块土地曾经经过三让。这个天下其来有自,也不必强求当初的历史,「天下」是本地风光,不必打官司。例如说﹕这把扇子,曾经三人制造才送给我的。这也是说扇子完成的事。
  「民无得而称焉」,这句照映至德。小德、大德都可以说说,至德就不能讲了。例如天的德为至德,孔子是至圣先师,这都不能讲。有人歌颂「大哉孔子,先知先觉」,至德莫能名焉,无法讲。大哥、二哥为什么要走,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来,父亲没有说,儿子也没有说。
  我们必须会学,学佛全在变心,坏心变为好心。其次是改过,诸恶莫作。改过改不了,要用心改,这好不容易,应如何办?用以楔出楔的办法,若改不了,再为你添加东西,用楔出楔,必得众善奉行,只要做善就可以了。因为你的恶改不过来,才要你做善,不去思恶。有了善,善也要再去掉,不思善。现今的人是不思善,只思恶,证得真空才能够无善恶。所以必得用善去恶,否则过恶很难改。善能证果吗?善有善报,做十善业生天,却不能出离三界。道德好到「民无得而称焉」,那善恶都没有了。
  「恭而无礼则劳」,出门必得相告才能出门,这是礼节,周家三位兄弟都注重德性,老三不走也是礼,若老大不走,就必须承继王位,再来就必须是老大的儿子继位,可能是泰伯的儿子不能兴周。你们若不学礼,儒家就入不进去,学佛以后知道正法时期是戒成就,所以到象法就有教外别传,戒就是礼。

【八.二】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26)
  你们必须要把《常礼举要》背诵得熟,起居行动吾就看出来,外行人看不出来。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
  「恭而无礼则劳」,恭敬不懂礼,就会劳苦,惹人笑,而且被人家讨厌。例如聚餐不劝酒菜不行,但是劝得太频繁也不行。又如向法师行礼,法师说「一礼」,你偏要三礼,如此太过也不可以。
「慎而无礼则葸,」
  「慎而无礼则葸」,小心谨慎,但是若不懂礼,便会畏惧。葸,像是「口将言而嗫嚅,足将行而趑(资)趄(居)」,看了就肉麻。
「勇而无礼则乱,」
  「勇而无礼则乱」,勇敢也要有一定的限度,凡事各有他的限度,过犹不及,就会坏局乱秩序。
「直而无礼则绞。」
  「直而无礼则绞」,「直」也好,决不装模作样,有什么做什么,不虚伪。绞,急切,有什么说什么。办事太缓不对,太急也不对,有如两条绳子绞在一起。比如有人因为害渴,来饮用我桌上的酒,这种行为固然没有虚伪,却是不可以的。

【八.三】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328)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君子笃于亲」,此处的君子,专指在位的人。论语这一部书,自天子以至庶人都必须如此学,举例先自高位来说,做样子令人看,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尧舜为什么好?他们认为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自己领导不好,若自己有罪,不要怪罪万方,与大家没关系。
  孔子的道注重仁,在上的人要百姓学仁,就要在你身上做,对你的父母仁,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先孝养你的父母,百姓便会兴起做仁德的事。在上位的人以身作则,先在自己身做,不必劝人。吾虽不行,居心行事不害人,但吾还是凡夫,欲寡过而未能,你们见到吾好的可以学,不好的你们不可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偷,刻薄。若要人都能厚道,应「故旧不遗」,你的亲戚朋友,你不能忘,例如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学另一派的人,原壤的母亲死了,孔子送一具棺椁,原壤却跳到椁上唱歌赞叹,孔子弟子不以为然。孔子说:「亲者不失其为亲,故者不失其为故」,他虽然是讲世法以外的学问,属于长沮派的,却不是坏人。他如此唱歌,那是表示对他母亲的死,有他的用意,表示还没有断除对父母的孝心。他既然没有断除孝心,所以我也不能割断与他的故旧友谊。
  当领袖时对故旧能够不忘,百姓就渐渐厚道。你们学着孝父母,对朋友加厚,大家就会改变,也有一些人不变的,那就是不屑教诲的人。

【八.四】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330)
  这种事五十岁以上才知道,生病就怕死,死也自己能知道个大概。曾子有疾,自古以来有生就有死,懂天道,性命就不一样,孔子、曾子都知道人有死,而性常存。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这么说?易经只有爻而已,没有文字,综错旁通,没有一个文字,只有八卦。现今的人只讲周公、孔子的小注,没有讲原文,孔子的小注有「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气为物就是大学的格物,物来了,游魂为变。朝闻道,夕死可矣,实在是没有死,若没有闻道才不可以死。
  道是什么?孔子说,放之则弥六合,六合是上下四方,六合都充满,就像佛家的遍布恒河沙界,卷之则藏于密,如何藏于密?密到看不见,听不见才是密,眼耳二根接触不到,孔子都知道,曾子、颜回也知道大概。既然知道,为什么不详细说?因为六合之外,孔子存而不论,存是暂且存有着,愈说大家愈不懂,所以不说。六合之内,论而不议,若不辩不说明,里面的真理还看得见,愈辩愈胡涂。例如论语,有数百家的注解,愈辩愈胡涂,曾子知道,所以不怕死亡,只怕有损于道。率性之谓道,本性为道,道有体有用,体是性,用是仁,孝为仁的根本,孝是第一。你们要入道,必须在礼上走,仁是礼的根本,有老人就要孝,没有老人也必须孝,如目连僧救过世的母亲,就是儒家说的「慎终追远」,要永远追念,在孝上走。
  行孝,以这个身体来论,有孝的始,有孝的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体不是我的,自己若当小人就是使父母变为小人,自己若当君子就是让父母变为君子,所以说:「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连头发也不敢毁伤,你的身体除了生命,其中还有慧命,慧命由老师来的,但身体如旅馆,爱惜旅馆难道可以不爱惜其中寄存的主人吗?所以损伤慧命也是不孝。有人问赵州和尚,狗子有没有佛性?答,狗有佛性。又有人问同一个问题,赵州答,无佛性。佛法,若只说一样话,就会不通,有阴便有阳,都是相对的。佛也说一元,也说相对,说空与色,这是相对,说「中」便是一元。不讲中是邪见,你只知道非断非常,不懂非空非色。不可以伤了孝道,伤孝道就是伤本性。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启予足,启予手」,看我的足与手,以手足一上一下代表全身,都没有毁伤,为什么没有毁伤?诗经云,我不是临时才如此完全,而是平素战战兢兢,心里不安,小心谨慎,怕错了。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什么是战兢?下头说比喻,如临深渊,站在深渊边,危险不危险?不要说站在深渊边,你看了腿就发战。如履薄冰,你们没有见过,黄河边到冬天结冰,可在上面骑马,一立春就成薄冰(一寸许),在上走心中就要战兢。
  这里说的是平素的时候,我们不能称孝,你要学仁、学慈悲,就要从整天战兢,怕你一下子说错话、办错事。这还不行,只有身口而已,还必须防意如城,必须如禅家云「心如墙壁」,内不能出,外不能入。心一动就是妄念,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怕随顺妄念。一动念就要防备,工夫全在平时,同学们必须学学。曾子说,我的身体无毛病,这是我平日临深履薄的工夫。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而今」,从今天。「而后」,往后我就死了,朝闻道,夕死可矣。「吾知」,我都知道。「免夫」,免于损道,免损道的是我。「小子」,你们怎么样?小心身体,小心你的心,自己管自己,不必别人来管。
  也有例外,比如上阵打仗,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死。孝经说,战阵不勇,非孝也。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是小人喻于利,孔子绝不如此说。上阵若存着想死的心,以死为荣,准打胜仗,绝不会死,置之死地而后生。
  吾为你们说这一章书,不是三家村的先生说的。

【八.五】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332)
  要度众生的人,时时不忘众生。打、骂众生,都是好意,都是为了众生。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问之」,曾子临死时,孟敬子好意,来看曾子的病。
  度众生的人,时时不忘众生。他打、骂众生,都是出自于好意,都是为了众生。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曾子怕孟敬子不懂,先比喻鸟的将死,声音都会变,人将死时,都会说好话。人临死时,就怕来不及了,若想起好事,认为命不该死,想起一些坏事,不免后悔。这虽然是曾子专对孟敬子说的,但是人人都必须学。孟敬子是大少爷,又有钱又骄傲,平素或许就是如此。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这里先说三条,专对孟敬子而说,专讲礼,我们必须学。曾子说了以后,另外还再加以解释,曾子在别处不如此说。说一条,再说他的好处,这是这一章书特别的地方。
  先说三条,以及他们的关系。
  动容貌,这是说他的样子秩序。例如看他的阵容、秩序,这是动态。例如纪念周会,大家进来坐下,他的动作秩序,这是动容貌。祭孔时,祭者动容貌,大家看了就可以知道。从前吾每次观看济南的祭孔,看主祭巡抚的容貎,就知道他的所作所为,例如巡抚在下雨时举行祭孔,侍从在旁撑伞,纠仪官就会说「去盖」,巡抚若侧身瞪他,纠仪官就会说:「失仪」。从祭孔的动态容貎,就知道这位巡抚一定好不到那里。你们若会「动容态」,学佛就能往生,为什么?吾的衣着冠帽,家中放置的物品,必有一定的秩序,这与往生有什么关系?这就是一心不乱。外边若乱,内心就不能一心。
  其次是「正颜色」,先说容貌,其次观察脸色。长辈给与物品时,不可随便笑,要仰而亲之,仰望亲近长辈,若是对年幼者要俯而就之,俯身和蔼对人。
  接下来是「出辞气」,该说话而不说话,就是傲慢﹔不该说话时却急着说,便是急躁。而且「躁人之辞多」,或是话说的辞不达意,这些都是毛病。
  先练习以上三条,就可以了。礼记上,说这三条的,也很多。这三条,就是身口意。如同礼记曲礼所云:「毋不敬(意)、俨若思(身)、安定辞(口)」是也。
  「斯远暴慢矣」,只要秩序整齐,那人们对你这位有礼有秩序的君子,自然不好意思暴慢了。假若你对人嬉皮笑脸,对方也会如此对你。
  「斯近信矣」,看一个人很严肃,那你所说的话就可以取信了。若举止轻佻,谁会信你?这与办事有大关系。
  「斯远鄙倍矣」,话不要多说,也不要少说,人们就不致于看不起你,违背你。这都是和孟敬子的领导有大关系。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从前祭孔都要演礼,山东省城,一个月当中要演三、四次礼,上旬、中旬、下旬或是七日演练一次,不穿礼衣练。音乐、舞蹈都得练,所谓「千年琵琶,万年笙」,这些音乐尤其难,不常演练,恐怕不行。乐生、舞生都得常练习。
  祭祀的器物,例如竹笾木豆,少一样也不可以,所放置的地处或左或右,都有一定。「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曾子不是要孟敬子不学这些祭祀的事物,而是做一位领导的君子人,重点不在这个上面。例如主祭者,只要跟随引赞就可以了。盥手、进巾、饮酒、受胙,都有执事引着主祭者去做。汉代时候的「司存」为官名,但是这里曾子说的「司存」,是指「有司,存」自然有管事的人负责,你不必去管这些事。
  「有司存」,有二种说法﹕一者「有司,存」,一者是「有,司存」,吾依从前面的说法。
  今日所教有关曾子的二章书,其中大有可学,一是在平素的养涵,必须谨慎小心,一是有事时,要注意「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等三桩事,必须处处留意。

【八.六】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334)
  吾所讲固然是注重道,不注重文字与考据,但是有太过意不去,说不通的地处,也必须说,否则将来你们会走错路。例如后面的「兴于诗」必须三句连着解释,又如前面的「诗无邪」,一般注解都将「邪」解释为邪恶的邪,思无邪解释成归之于正,所以一路错下。这些都必须致意。
  这一章,唐朝有人以为是孔子所说,但是就「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这一句,难道孔子与颜子为朋友吗?下一章的「曾子曰」也是如此。有人解释为,论语所引都作孔子曰。
  这一章书起变化是在唐代,原来有太宗与孔颖达谈论那一段。唐史有新、旧唐书,新唐书为欧阳文忠公修撰,欧阳文忠公是大儒,改成孔子说。欧阳修是大儒尚且出大错,到南宋更差,风气更变坏。天一变,人的心理也变,随意改书是大毛病,今人不仅改书,更看不起孔老二。佛经的注子,古来祖师注解的,每落一字都不轻易,我们不能跟他们比较。吾的文学虽不好,吾还有一点辨别能力,也绝不敢下断语。孔子是圣人,尚且述而不作,我们的文学不行,最好的不过是读过唐宋八大家,古文观止而已,那不中用。大文章自六经来,真学问从五伦起,你们千万不要以为了不起,否则一分学问也不能增加,成住之后就是坏。你们的学问好坏另当别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现今所注的书害死人,有看全部的不如看一半的,看一半的更不如看十分之一的。你们去研究,何谓大开圆解的圆解?万万不可妄自著书。即便是以后成名了,也不可妄自改经文。李二曲没有老师,但他的佛学比我们高,你们去查通鉴辑览,陆象山就是预知时至。
  要求开悟,要求圆解。净土讲究「信」字。信到极处,就是解到极处。
  有人说,孟子、老子、庄子都为书名,所以论语从前就名为「孔子」,但是找不出根据,这是苏东坡的说法,想当然耳。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起首二句是动词,以自己这一方问对方,这二句是一段。以能问不能,所以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再者是已经读得多了,他所学的少,也要请问他,例如孔子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子。这是求学,老师不在年纪的大小,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知道韩愈作师说是有来历,他会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45:15 | 只看該作者
我们不会用。
「有若无,实若虚。」
  其次二句是静词,「有若无」,内里有,但外表像没有。实若虚,内里充实,实在起来了。「有」是有,一分也可以称「有」,却不一定实。这里的「实」是充实,十分才称得上「实」,看起来却如虚的。
「犯而不校。」
  后句也是双方面,起首二句从此自彼,末句从彼至此。人来侵犯,不与他计较,不但不与他辩论,也不报仇,例如人打我一捶,不反打一捶就是不校。校,说文,作报也。
  文章与说话一样,一句比一句重要,后来的最重要。学前二句或许可以,其次一句便勉强了,到这一句就不能学了。没事却来冒犯,能不报复计较,不容易。实在说,没有无事而冒犯的,凡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人来冒犯也都是自找的。参考孟子离娄下的「自反」,就可以知道了。这「犯而不校」一句是没有做对不起人的事,自己反省没有错,人来冒犯,那他不过是人一位「妄人」而已。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什么人能办得到?从前我的朋友曾办得到以上所说。他的朋友是何许人,并没有说,为什么不说?孔子云,吾于人也谁毁谁誉。反身录说,舜王不可随便称赞,怕赞叹错了。另有一说,因为不可妄赞,怕够不上赞,赞了就不行,也不能虚妄赞叹。后来有人说是颜子,料想除了颜渊,还会有谁做得到?

【八.八】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37)
  你们要事先须预习,讲后再复习,知道为什么吾有的说有的不说,吾所说都是为你们「金錍开目」。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士不可以不弘毅」,这不是说普通人民,专对士而谈。古时候人民分四级,今日所分的多,其实道理是一样。从前有士农工商,士专求学,专讲道,讲做人的道理。人道根据天道,讲三才,天地人一体,一律平等。天有四季阴晴的德,地道敏树,人道敏政,因为天地空洞,无法与天地接谈,人心若能与天地通,在心中找道,顺乎天应乎人,士人就是学这个道,全副精神去学,也学不出来。士专门要学「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士农工商都必须学,但是士必须通达,其余农工商不须通达,但是都须要学。如子游为武城宰,孔子闻弦歌之声,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无道的人不能下命令,又不能听命。今无所谓士,士要全神干这个,纯粹分利不生利,商人纯生利,各有专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必须致意「民」这个字。
  士须有弘毅,弘,广大也,见识学问都须要广大。读书多,不能举一反三,无用处。为什么呢?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虽多亦奚以为?」弘须广大,学须广大,见识也必须广大,如今的博士,对国家政策没有见识,不是士,一事不知,儒者所耻。
  毅,有决断,须有智慧,毅有智慧决断。朱注说忍耐,解释毅为忍,必有忍乃能累积,忍才能办到。但是只忍耐不行,办不动只忍耐不行,忍是一切忍受,但终必得要冲破。忍,古书解释为强,强不是暴,周易干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是不休息,必须认字,才能圆解一字的道理,否则便是法执,若不通则是三家村的先生而已。
「任重而道远,」
  如何才算弘毅?首句是纲,接下是请问其目,以下是条目,「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任重,身上的责任,担任什么大责任?净土有九品往生,上品下生模模糊糊,就不知上品上生是如何。现今的人以为一国的元首了不起,能当上全球大总统的已经很少了,但是在吾眼中,如爪中土而已,无量大千世界可以在芥子里转大珐輪,语小不能破。这件事往大处说,必须扩及六合,往小处说藏于密,金轮王管四天下,吾对能管一天下的总统也瞧不起。真如包括无边大千世界。任重,就人的位置而说,今日的地球很乱,能平天下便是你的责任,小则能治国吗?再小能齐家、能修身吗?担任起大道来,不可须臾离,无始无终,远之远矣。依世间法说,到临死还要如此,例如曾子说:「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仁以为己任」,以仁加在自己的身上,这仁是一时也不能去除,如佛家说慈悲不能去,真如是本体,必得使众生都成佛,如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不亦重乎」,这是任重。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死而后已」至死而后停止,如曾子到临终还易箦,办到死才算完,「不亦远乎」,这是行的远。
  下一章兴于诗,三句是一件事。儒学礼,佛学戒,儒讲「博我于文,约之以礼」。礼有三礼,很繁细,《常礼举要》为九牛中的一毛,人们也不懂。若懂常礼才到门口,未入门,入门已不容易,还要登堂入室。子路还未入室,吾也未入门,但吾眼光比你们看得广。
  立于礼,成于乐,只说一字,「诗」一个字还说不完,礼乐由诗而来,还要成于乐,光一个「成」字,就要讲一学期。
  「兴于诗」你们今天所念的诗不行,诗言志,作诗者有他的目标。诗亡然后春秋作,汉魏到唐,一代不如一代。唐诗也有不错的,能令人开悟性,增长道德则谈不上。唐诗以李、杜为首,但是学者能增长道德吗?只是学他们喝酒倨傲而已。吾讲诗都会于道,闺怨诗不是男女恋爱的诗,诗人非礼勿言,他们的心意并不像他所说的。你们学开悟性,学文法,有此工夫,说话才有分寸。

【八.九】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338)
  吾讲论语注重道,若文字有离谱的也必须说,泰伯篇中有若干讲不通的经文,吾必须说说。此章依书说,费事又听不懂,所以你们只要听吾讲,因吾也是依注子说,说时用白话讲,必须使你们容易懂。国家第一步必须讲生活,国家政策首先要令人民不饥不寒,再者要紧在教育。先庶之,再须富之,再教之,人民不受教育,不知所从。教育在教人,有本有末,昔日吾看历史,孔子杀少正卯,此人未犯罪,是鲁国的闻人(如今日胡适)。孔子一当鲁司寇,杀这位全部人都恭敬他的人,指出他有罪五,一、心逆而险,二、行僻而坚,三、言伪而辩,四、记丑而博,五、顺非而泽。刚开始时这五罪记不全,学佛后依五戒十善身口意三业便记住了。这五条这也是三业故。口业,顺非而泽、言伪而辩﹔身,行僻而坚﹔意,记丑而博,心逆而险。依身口意三业分析,所以能记得。学佛有助于学儒,学儒有助学佛。学儒的证道者多,如宋陆象山,明李二曲都是,学论语有助往生,人身难得,人格若不够,未有能证果的。
  人为本位,三业以意为主,学佛要你改心,忏悔不是贿赂佛。教育首先在「正心术」,昔日上学首先念三字经「人之初」首为人,后来「人手刀尺」也教学做人。「性本善」本性,从前教育先教心性,因人是活着,都会有意思。如十二因缘说,出生时触,不辨好坏,后来才有爱取,便有业,如小孩一下生就爱吃乳、爱吃糖而不吃辣,就是有分别。性一动便是情,就有喜怒之情,必得使它归并集中而到一范围有目标,这就是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不叫意乱走。那七情要如何收敛法?所以定有礼节。七情就是识,识定于一处便是志,志者「士」「心」受过教育的心,志向不是志乱,有志向,有工夫的人。生而知之者志于道,一般人办不到,所以要定礼,遇到外面的色声等都会动,具体为财色名食睡,一般人不禁止。佛、罗汉都不睡,普通人办不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此是礼,「兴于诗」就是讲你的志向。
「子曰:兴于诗,」
  七情一发动,定住志,诗引导你往这个范围走。人必有言,诗言志,七情有善有恶,若志向圣人为定的目标,圣人有善无恶,所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从前中国小说也有黄色小说、戏曲,但结果都是福善祸淫的,不要点看淫戏,以保存阴骘,淫戏也含有道,但是国家是禁止的。诗经中没有,到了汉魏六朝还极文雅,唐诗男女的诗就多了,但也不是淫诗,晚唐便不行,至今日的诗则思无正。
  诗有原则,性情往外发作时,怒也不能骂,必须具备「温柔敦厚」,发怒也不能超过必要程度,如某人不好,但说三、四成,其余保有他的脸面,使他能改。
  「诗言志」心有事,口便说话,不许你口乱说,但是没有不乱说的。发牢骚改变为唱歌。工作时也有唱歌,如菱歌等,文人咏诗、吟啸,没有不唱歌的。今日的百姓不唱,因为洋歌不会,警察又禁止,唱了便满腹气消。若会作诗,诗言志,可以发泄怒气。
  古代有采诗的官,一地有一地的风俗,诗歌都不同,所以说是采风,可以知道这个国家的人情,这种诗为国风,可以知一国盛衰存亡。
  唱,再配合乐,更和平,为了抒解性情。采取各国风谣后,并非全部要,而是选其中温柔敦厚者,一选择便定下了,就是雅。雅者,正也。雅言,书诗礼乐皆雅言也,孔子都用文话,也都与本国有关(风属各国),所以学诗可以兴观群怨。再进一步是颂,颂扬赞叹,祭太庙用颂,达到立国的目的了,只能赞叹,如吴季札观韶乐说「观止」。诗有三种体裁,方法也有三种,兴,以他事引起此事,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知道为何要作此诗。赋,直言其事,如关雎是兴而赋。比,不直接说,却都是自性情发出。
  诗六义:
  一、风:言贤圣治道之遗化。
  二、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
  三、颂:诵也,容也。诵今之德,广以美之。
  四、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
  五、赋:铺也。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
  六、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解。
「立于礼,」
  七情往外发,如何能都中节?这就要礼了。「立于礼」,在礼节规矩上站立得住,平常人才能站住,要达到平常态度,非礼不能办。不正常人,不能立,所以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以诗引导,以礼齐之。若以政刑,则不当人是人。礼是恭敬大家,见人不合礼最多说说而已,这是君子、小人的分别。
「成于乐。」
  立住礼还不行,国家祭天、祭大庙,凡是行礼,行礼就要奏乐。礼乐配合,乐为主体,诗是乐的词,礼是乐的动作。还有舞蹈,所谓「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成于乐,是成于性,性情成就温柔敦厚,这必须日久天长的熏习,不是一时能办到。礼乐不行了,才有刑法、兵事。古时候一上学,就念诗,诗虽是教文学,文学还不是主要的,风雅颂,兴赋比,都是圣人的道理。

【八.十】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341)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有注解说,民,指孔子弟子,这种说法不对。后人还有说,孔子是愚民政策,这也不对。
  礼乐刑罚自天子出,有德无位不敢作礼乐,有位若无德,也不敢作礼乐,必须有位有德才能制礼作乐。帮助国家作礼乐的人,都是有名的人,都是为国为民,作的礼乐对百姓都适宜,容易实行。
  礼乐的理论若叫百姓都懂,那办不到,但是匹夫匹妇也能实行。礼乐的道理,连圣人也有所不能知。
  譬如佛家,真如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用心思想就不是真如了,必得譬如饮水,冷暖自知。所以孟子尽心篇,孟子说:「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你们学论语,因为你们学佛的原故,不学佛不知中国文化的奥妙,学佛才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们学佛,知道普通法门要信解行证,净土宗是信愿行,不说解,这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八.十一】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343)
  读书,必须读一行得一行的意思,长一行的见识。比如说世界很乱,因为是人乱,不是屋子乱。乱有原因,所以必须预防。坏的必须预防,好事必须先推动,例如金人铭:「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塞,终成江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事情都是由渐渐而来,不是突然而来。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
  儒家的学问都是办政治,看这个人很勇敢,但不能安于贫苦,喜好享受,有困苦艰难便不能忍耐。富贵是人所欲也,贫贱是人之所恶也,要使大家都富有不可能,而且人们的欲壑难填,没有底限。例如有一位乡下人拾得一条丝带,因此破家。自古以来帝王多提倡节俭,尧舜茅茨不剪,对于享受尧舜是不如你们,但是尧舜的人格反而胜过大家。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所以对于好勇厌贫的人,必须想法子安顿他。黄巢、张献忠等人都是好勇厌贫的人,防微杜渐的办法,就是要教育人们知道「俭以养廉」的重要。
  从前人用柴火,现今的人用瓦斯,从前饮井水,今日则是埋管取水,水火这两件事,是人们日用的必需品,若时局一变动,瓦斯、电都停了,大家要如何活下去?这件事非同小可,从前两军打仗,就是先切断对方的粮草、水源。你们要学长见识,这是第一条。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第二条与第一条有关,疾贫便是无仁,俗话说,可得罪十君子,不可得罪一小人。小人心量小,存在心里忘不了,君子是犯而不校。无仁的人,人看他讨厌,他的心里便讨厌人,所以对无仁的人表面不能太过分,不要嫉恶如仇,否则你会造成天下大乱。佛家讲忍辱,忍是对坏人,对好人、坏人要一律平等度,这虽不近人情,但有佛心,佛就是非人,情就没有理智。
  无仁的人,他看四下不好,便造乱了,比如共产党以恨为出发点,从前的人得罪他了,现今的人谁敢得罪他?无论如何也会恨。
  从前东观有一个地方,因为看不起一位穷念书的人,后来这位穷念书人中了科举,做县官,从前被人看不起的事怀恨在心,便报复东观这个地方,俗话称这位知县叫灭门的知县。所以办政治对坏人要多加包容。又比如,从前张献忠在贫穷时到处乞食,有一位女人用足蹴他﹔后来张献忠造反,到一个地方,就先剁女人的足,也是因为「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八.十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344)
  这一章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是细观文理,议论注疏不少。记者多为游夏之徒,笔记之后再由他们修辞。
  「才」与「美」如何讲?又「骄」与「吝」要如何讲?两句有什么关系?依朱注,讲的不合理,而且也不合人情。
  大家当求自立,要会自己看书,要会听人讲书。起初亲近印祖时,祖师劝吾不要往外听经,十年后,佛法有底子,听各种人讲经都不一样,才知道祖师说的有道理。若眼中没有分寸,随便看、随便听、随便信,危险啊!所以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如有」,假如有一个人,有才再有美,才是才干,会种种艺术,美是办不错事,与恶相对,所办的事都好,这谁做得到?周公,因为周公多才多艺。一个人的才美与周公一样。才与美是两回事,其它注解不如此说。
「使骄且吝,」
  「使」,假若他骄傲,而且吝,一毛不拔,骄、吝也是两回事。晋代的石崇与王恺竞争比富,他骄傲过分,何吝之有?又如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家有好李树,怕人得李子核种,都把李子核钻洞然后卖出去,见人也都说好话。另一位和峤有钱癖,一毛不拔,见人便恭敬、赞叹人。所以普通人大概是「骄则不吝,吝则不骄」,如今这一章说「骄且吝」兼而有之,这就不得了。
「其余不足观也已。」
  「其余」,其余指什么?有骄字就损了美,孔子的学问是教人学道、德、仁、艺,道德为首,这一章并没有说周公之德。骄吝而有才,就会成坏才,曹操,王莽都是坏才。因为有骄,那美便不完善了,何况「且吝」!骄且吝的人不能进德修业,虽有小善,不足观也矣。虽有一点小善,也抵不住大恶。例如学佛谤佛,改佛经,这就是「其余不足观也矣」。
  正法时期,守戒就得成就,现今的弘一法师学戒,自称不敢是学戒。虚云老和尚、印祖、谛闲法师没有一人说是学律,可见戒成就很难。印祖自称粥饭僧,如今有什么人学南山律?能学百丈律就了不得了,即使学了,又有什么人守得住?若不能守律、证道,那「其余不足观也矣」。
  学论语可以帮助成就修道,但是文以载道,所以文理必须先看明白。若眼中没有分寸,随便看、随便听、随便信,就危险了。吾讲书让你们增长阅历,不随便相信书。下面还有难解的地处,例如乡党最末的「色斯举矣」章,就是乱注,唯有朱子的注,说时阙疑可也。
  吾的学问,不能与朱子比﹔朱子学问虽然好,但是见识不行。古来也有人看出朱子的错,所以吾对于朱子有不满意的地处。程子的老师周敦颐,学佛而弘儒,成就理学,学问很好,还会出这个毛病,何况我们的学问不及他们于万一。
  「之乎者也矣焉哉,安排好了成秀才」,文言文的虚字,我们就弄不明白,所以自满就会招损。
  程子说:「周公之德」,这个注解有误,这一章是指「之才之美」不是说德。
  宋儒改经,集释的余论有所辨明。宋儒是指周、程、张、朱,朱子大胆敢改经,若改的离谱,不可采取,余论就找张南山的注,再没有,便采取后人的公道话,例如四书辨疑。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朱子也改「可」为「能」。

【八.十三】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345)
  谷,汉儒注解为善,释文解释为禄,应当采取「禄」的解释。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三年不至于谷,学三年,不在求禄上,这种人难找。
  朱注把「至」改为「志」,不可改经。

【八.十四】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346)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好」、「善」都是动词,善是善巧,好学与善道可以对仗。对学习的事,唯有颜子好学,想求艺、求德,不好学求不到。好学必须先信才能好学,而且必须笃信才能好学。善于求道,必须守道至死不改,至死不变。例如学佛到死都不忘弥陀,就能往生。好学为了道,求道者必须好学。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以下是对好学求道妨碍的事。妨碍好学善道,如危邦、乱邦就妨碍学道。危还不至于乱,已经不正常了,即使去危邦上学,秩序也保不住。乱邦是乱正在发作的邦国。
  求学的人称为游学,出交天下士,入读古人书,游学必须到外国,若那个国家政治不上轨道,就是危邦,不必进入,例如现今的美国就不必去,学技能坏了心术。若在那个国家,例如有人刺杀总统,就不必再住了,一乱赶紧走。有注解说,国家乱,作官的人走了,对不起国家。但是这一章不是说做官,而是求道好学。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一个地处的邦国危急,一个邦国动乱,那天下的邦国都乱了该如何?这是假设的话,今日就是天下无道。天下有道则见,就该出来行道传道。无道时,若出来就会碰钉子,例如老子、孔子、孟子都走不通,何况是我们?只有像苏秦、张仪的混水摸鱼,才可以走得通。所以天下无道时,可以隐藏起来。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为什么必须如此?为什么不出来干?因为出来就得富贵,不出来就会贫贱。若邦有道,贫贱而且不作官,则耻。有人身分虽然卑贱却不贫,像生意人,所以这里要加「且」字。国家好,百姓幸福,却没有你的分,你在其中尽了多少力?这是求学求道者的羞耻。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邦国动乱,百姓能得到什么好处?你却大富大贵,还算是人物吗?现今的人,有人会说:「我没有直接要红包啊!」这也不可以。所以吾虽是老穷毛,不感到羞耻。

【八.十五】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347)
  论语当中有注解议论少的及太多的,吾都少发议论,一来是要帮助你们的行为,这是重要点。再者,你们自己以后看书,若没有程度便看不懂,看论语纷纷纭纭的注解,更看不懂,因为你们连字也不识。诗有音有声更难,音有四声,你们也不认识,因为没有学过声韵学。例如礼记,你们若以现今的音来读,不出三四章,就会有错。现今这个时候,无礼无乐,若有礼乐,不可不学诗。从前太庙都要吟咏诗经,从前吟诗都有谱,不可随意唱,如今你们却觉得奇怪。
  这一章书,程朱就讲错了,后人有出来批驳。程朱的学问尚且有人来批驳他,程朱如日,吾如香头,何况你们大家。从前吾曾读十三经,而且老、庄、楚辞也是必读的书。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于一个地位上,那这个地方的政治,就别参加、别管,这必须大开圆解。你在这个地位上,例如警察局不能管法院的事,反过来说也是如此。虽然警局、法院都管百姓犯法的事,但是性质不一样,这是大的例子。小的例子,例如在一个机关办事,一人是办财政,一是办司法,如果办财政到司法的办公处,两眼不可以看他的公事,以免日后公务外泄,要避嫌疑。
  假若人来就教,只说原则,不说细节,例如哀公问何为则民服?孔子只答说:举直错诸枉。例如﹕莲社、图书馆,各司其事,不可越权,不要替人作主张。俗话说:「亲戚远来香,邻居高搭墙」,他人的事不来找我们,不可多管闲事,例如人家家中吵架,你不要找上去。所以邻里乡党来找,只为他说原则,因为办好没有功德,办坏是你的事。
  集解,孔曰:「欲各专一于其职。」若程子的注,发议论的地方与经文不相合。集注说﹕「若君大夫问而告者则有矣」,这不是注解的惯例,这章经文没有君也没有大夫。这是解经,不是发挥讲义。张南轩说﹕「若有从吾谋者,则亦有时而可以告之矣」,但是这与经文却不相合,经中本来就没有分别君与大夫。如今的人又注经,又改经,可想而知了。易经说,君子思不出其位。何况是谋政!
  你们学这一章,不要妄加替人出主意,人来问只说原则。答应人的事,就要为人办好。若是著书,就不要妄加翻译经、改变经。应知注经不容易,不可率尔,可参考「论语稽」。

【八.十六】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348)
  这一章今天不能讲,一来是你们不懂乐,而且你们没有读过诗经。再者你们又不懂六律五音,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现今祭孔与这毫无关系,什么人定的也不知道。
  吾只说对你们有益的部分,不多说训诂。「关雎之乱」,之乱的「乱」与「乱邦不居」的乱,解释相同吗?祭祀的时候,有开始,有终结,开始简单,合奏开始也是疏疏落落,到了后面才紧张。念诗经,有鼓瑟吹笙,笙最要紧,笙名笙簧,有一片铜皮,一吹就会动。奏其它乐器有间断的时候,在音乐当中插入,但是笙不间断,所以有笙歌,歌唱时只有笙配乐。现今唱戏以打鼓板为主,都由鼓簧指挥,叫鼓簧,如:当七况气,当七况气…,若鼓一乱,那全都乱了。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
  太师乐懂诗,精于音律,由他领着起头,所以是以太师开始,中间奏乐,最后为乱。楚辞最后为「乱曰」,乱时合乐,这里指关雎等六章诗,最末时合乐为乱。
「洋洋乎盈耳哉。」
  所以孔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参加祭祀者都是合格的读书人,必得先要试以射箭,已经身端心正后,再习以音乐,使性情自然平和,如此心术必定不乱,就可以参与祭祀。
  乐能改变人的性情,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以在戏中,纣王、夫差、董卓、曹操纵使坏,笑也不失仪态,庄庄严严的。若黄色音乐、热门音乐进入学校,那是胡闹,不是乐。我们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无权更改现今的音乐,但是至少可以「不为也」。大家可以学「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有二百人,大家以身作则,就可以感化人,难道没有听过「武王曰,吾有乱臣十人」吗?
  讲书原来是为了帮助大家走上轨道,但是要明白文字也不是容易,至于内容要学着做,更不容易。凡事熏染力都很大,因为和职业都有关系,所谓「三句话,不离本行」,观察他走路的动作,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所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唱戏的花旦等角色,下台后的动作也会受影响,例如一个人唱包拯,下得台来,必定不会像孙猴子蹦蹦跳跳,所以中国以礼乐治国,他的力量大极了。
  有人要我讲诗经,岂可为言哉?

【八.十七】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349)
  「吾不知之矣」,我就不懂了,孔子有修养才说这个话。
「子曰:狂而不直,」
  狂者,心很直爽,心直口快,心中不会勾勾道道,不该说的也会说,这样的狂者是好的。若是狂又不直,便无可取了。人为害社会就对不起社会,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范仲淹到了夜晚,自己反省今天的工作若不及所得的俸禄,便睡不着觉。若出这等人,就能使世间得到安稳。
「侗而不愿,」
  「侗而不愿」,侗,愚鲁的人,呆头呆脑,这是敦厚的人。愿,小心谨慎,若呆而谨慎,也有用。俗佸说:「十个瘦子九个贫,就怕瘦子没精神﹔十个胖子九个富,就怕胖子无屁股」,禹王就很瘦,却一团精神。胖子要是再轻佻不稳重,就不得了了,瘦者多没有富相,就怕没有精神。愚人有愚人的用处,看门就把门看好。若呆头呆脑,愚而好自用,不听人的建议,自己喜好出主意,这就难办了。
「悾悾而不信,」
  「悾悾而不信」,悾悾,诚实貌。若像个诚实的样子,却不说实话,这是「色庄者乎」!
「吾不知之矣。」
  「吾不知之矣」,我不知道。孔子要教化人,像这三种人便不能受教化。
  三句以后,这是孔子的结语。这三条要自我反省,狂就要直,侗就要愿,倥倥就要信。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交朋友若有这三种人,要敬而远之,若疾之已甚,乱也。

【八.十八】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351)
  这一章书,程朱也是造谣。
  你们以为有标点好,从前只有圈句,若要句读就得请老师点句读,所以三字经说:「详训诂,明句读」,这是小学。如今的标点符号,大成问题。从前大学问家还不行,何况现今的人来点句读!所以懂局的人,只是圈圈而已。集释这一部书,也是如此。
「子曰:学如不及,」
  这一章一读一句,宋儒作一句读,若作一句便很难讲。求学如不及,才刚求学就好像学不到一样,想追赶上人,好像赶不上人,不能成功。不及是赶不上,赶不上如何能说是失?所以应在「学如不及」下断句。
「犹恐失之。」
  「犹恐失之」,学东西不温习不行,所谓「十年秀才如白丁」,十年不温习,像没念过一般。学新的恐怕来不及,既学有所得以后,还怕不温习再失掉。
  上一句还没有学得,是初学。下一句,是已经学有所得了。
  听课之前先温习,再来听,力量就大了。例如讲的不像注解,便知道讲的人如何胜出,知道谁的学问大,所以说「会讲不如会听」。若不能先预习,至少等而次之要听完后再看,恐怕还有失误。
  吾讲论语,为了你们自己研究佛经时,能具有眼力,分辨注解的好坏、有没有错误,经过这种训练,就可以自立了!
  读书要看「记性,悟性」,有这两者才能进步,古人「入读古人书,出交天下士」就是要采取比较。

【八.十九】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351)
  这一章的问题,不只是句读而已。舜接受尧禅让天下,禹是受舜禅让,这一章说舜禹的有天下,并没有说尧有天下。
「子曰:巍巍乎,」
  巍巍乎,伟大到极处了。
「舜禹之有天下,」
  什么伟大?舜原来没有天下,天下是尧所给的,所以舜有天下是很伟大。禹原来也没有天下,而是舜所给的天下,所以禹的有天下也很伟大。集解说:「美舜禹也。言己不与求天下而得之。巍巍,高大之称。」
「而不与焉。」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这一章的「与」,注解说「不与求」,这种讲法很好。若解释作「无为」垂拱而治便不合适,否则下面有一章经文赞叹尧说:「焕乎其有文章」要怎么讲?再试看以后的数章,以及从前说巫马期的终日忙碌等,对一对,就可以略知一些了。
  舜、禹二人接受天下,没有存得天下的心,也没有参与得天下的计划,心中没有这些事,得了天下并不在意,因为心不在此,是人送来的。
  大家没有学过文言文,害处很大,如今立法院又提写字方向,要从左至右,可见以后更难了。

【八.二十】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353)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天很伟大,我们却说不出天对我们的好处,但是尧都懂,尧取法乎天。对于天既然说不出好处来,舜也说不出尧的好处来,但是尧治理天下成功了。书经上记载尧有分配职务,任何事都办得有条有理,都上轨道,上轨道才能办事。
「焕乎其有文章。」
  焕,说文没有这个字,而是作「奂」,光明,很明显的意思。文章,是做出来的事业。
  任何事业都有规矩,例如观看祭孔,有歌、舞、乐等,好处说不出来,这就是「奂乎其有文章」,但是观礼那时你的心会乱吗?条条有理。
  尧治理天下,百姓作击壤歌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帝力何有于我哉!」尧王对我有什么好处?尧那个时候一切都自由,但是尧王有什么好处你也说不上来。举祭孔,就可以领悟,他的力量很大。

【八.二十一】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354)
  现今的人,对于古书都有选讲其中若干章,本来古书的编者是编的完整齐全,若选讲只选其中若干书。学习必须有头有尾,例如吾讲礼记,礼记中有古人的典章文物,今若讲礼记必须讲考据,因为古今制度、宫室、服制都有变化。那从前的人怎么说?因为前朝还存有若干古籍典章,可以参考,只有小部分的差异。吾还记得同文书局出版的八股文,有大体文赋,小体文赋,又有夹带的书,没有一个错字,十分珍贵,一般人买不起。可惜一把火烧了,假若现今还保存着,就是稀世古版了。
  礼记吾是选着讲,论语则吾依着经文全讲,到明年恐怕还讲不出来,只将重要点说出来,一则要使你们学做人,一来是因为你们文字太差。吾希望,大家心术正,而一切行动与他处不同,或有人能讲说那也可以,不能讲的只要有行动,便可以为大家的榜样。反身录的作者是懂道的人,所以认为不可拘泥于文字,不可求升官发财,吾希望你们能学文字,希望你们的行为都与他人不同,你们要是学到一个「呆板」便不错了,合规矩就是呆板。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吾只为你们讲有用的,不讲考据。舜有臣五人,禹、稷、契、皋陶、伯益。稷为周的祖先,种五谷,开启农家的开始,使人有饭吃,周八百年的天下,是他的祖宗种下的厚德。你们必须相信因果,凡事自做自受,这是正作用,还有副作用,对子孙都有关系,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三世而斩」,凡是五代同堂的家庭,都是他们祖上有厚德。
  皋陶,当司法官,没有后人,因为做司法,不论如何小心谨慎,他做刑官,虽然犯人不是他杀的,但是其中也有一分因果。后来再细查皋陶也有后人,但是后人很少。舜让位给皋陶,不是先让禹,皋陶逃走,所以才让给禹。李者,理也,姓李的为皋陶的后人,吾也学司法,后来思之思之便不做了。
  得这五个人而天下治,舜再有能力,也不能一手包办,巫马期的办法会累死人,全在会用人。必须用人多,才可以无为而治,不是享福而不管事,而是有大家替他办事,他只要看看、分配,就行了。这必须会善用人,才能如此。你要会用人才能当头,只会办事不能当头,这一点极为重要。舜的有能,还要用这五个人,这五人很特别。而且这五人也用人,强将手下无弱兵,上阵时领头的先冲锋,回来时最后进城,例如孟之反的「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
  乱,理也,有条理,乐之「乱」,为音乐最后的合奏乐章,这里当平安讲。乱,若做「叛乱」,又是另一个意义。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
  乱臣就是治臣,十人中还有一个大问题,其中有一位是女人。这一节书是孔子下的断语。如此大的天下,舜办得天下大治,才选出这出类拔萃的五人,周朝也不过是十人,并不是各处都有人才。
  孔子的主意在令国家用人才,把握人才,栽培人才。但是能以人格为主纔是人才,人才要以德为主,如曹操,那是乱才,有不如无。宋朝时有不少名臣,因为秦桧的出现,所以不被重用,令人扼腕。吾人虽没有国家,也会做一个机关团体的首长。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莲社到如今并不是靠一人的力量,例如倒茶,难道是吾办的吗?因为吾能认人。你们查说文「意」字,便能认人一、二成,你们不认人,不能认人,团体必糟,治家也不行,家有家规。各行都有规矩,就是古代的妓女,也都有规矩。唱戏的,称妓女为大姑,所以不敢嫖妓女。当妓女的,也讲伦理。今日却有做父亲的淫乱亲生女,这是原子弹的时代。你们管好自己,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必须懂人才,也须把自己培养成人才,吾应当感谢大家,听吾讲书、讲经,吾不敢把自己不当人对待,恐怕对不起大家,所以吾如今不太敢办坏事,因为你们管住吾的原故。你们万万不可自己不做人,不可以挂羊头卖狗肉,这并不难,昨日我虽是坏人,只要一改心就行了。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讲到国家兴盛,唐虞时期最盛了。「斯」指周朝,于斯,到了周朝,除了尧舜那时的兴盛,就是我们周家最兴盛了。妇人,有的注解指文王后妃文母太姒,也有人说是邑姜,吾也不敢断定,但是大概不是指武王的母亲太姒,因为她那时太老不能渡孟津上阵伐纣。十人之中,还有一位女子,所以才九人而已。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尧舜在周朝时人都知道,周兴盛,盛在何处?周以后才有国史,兴盛的理由是什么?三分天下有其二,周为诸侯,殷三分的诸侯有二分归周,周依然率领诸侯事奉殷家不变,这是周的厚德,天下归心于你,而你却不要,如此可以说是「至德也矣」。
  起初是让,为什么后来不让呢?因为武王要「吊民伐罪」,救百姓要紧,所以孟子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纣丧失人君的资格了,例如十殿阎罗有炮烙之刑,就是开始于纣王。

【八.二十二】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357)
  为了编辑的原故,说过了尧舜,接着说禹。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
  孔子说,说到禹,吾无间然矣。有闲是还有不圆满,若是无间,便是没有不圆满的。
  你们必须先预习,其次是复习,若不预习、复习,不知其中的曲折,只听吾讲说而已,遇到事情懂得变化就少了。
  孔子对禹没话讲,禹极为圆满。圣人对人谁毁谁誉,说出来的是毁少誉多。孟子批驳人最多,批驳杨墨,墨子书里有非儒篇,这是造因,孟子骂他是禽兽也。从前人对孟子也有不满,所以因果都有报应,起贪瞋痴都是对因果不信,是最大的愚痴。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食是人生最大的事,其次为衣服。禹一生菲饮食,菲,薄也,饮食很节约。可是对鬼神祭祀,尽上全力,供品致洁丰盛,一点也不苟且,能致上最诚的孝心。非其鬼而祭之是谄也,这里是祭天、祭祖等等。
「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穿衣,指平素所穿的衣服不好,治水时就跟工人穿得一样破烂。一个是祭祀,一个是上朝,两件不同的事。大禹一上朝,公家的事一点也不随便。黻冕,黻有二种解释,今日之下也没有了,从前的衣裳有十二章,上六,下六,日、月、星辰为三,又有龙、云等,黻是在右下最后一章,冕是头上所戴的冠。黻另一个意义为护膝,都在腿上。但是这二种解释那一种是对的?这不可一定。
  我们参加红白事,穿整齐是恭敬人,礼就是何者该办,何者不该办。「宁要大家奴,不要小家女」,因为小家女所见的世面小,很难改正;大家奴见的世面多,改一改便会应对正了。昔日,大家庭的奴才,都懂规矩,所以科举高中时找来当差的很多,而且愿意找有年纪的。例如古人送客时,一到轿前,主人便快速回头,恐怕客人不上轿﹔客人既上了轿,当差的懂规矩,迅速就走,恐怕主人多等。再者,同机关当官的,彼此熟悉,不能互相收编对方的当差者﹔必得转到不认识的地处学了三个月,再用他,这样就可以了。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对于衣、食、住,禹王是吃一辈子的苦,住卑矮的宫室。从前是井田制度,田中的小沟为沟,洫为大沟。大禹对于人民的田地,百姓所干的事,非常讲究,尽力将钱用在田地上,这是爱民还是不爱民?
「禹,吾无间然矣。」
  孔子再加重其词,慎重慎重,叮咛嘱咐,说「禹吾无间然矣」。
  以上几章,都是讲三代的圣王。
  下一章,注解官司也不少,缘于不识字的原故。你们还必须应当知道,错的都是如程朱等的人,他们尚且如此,所以切莫外表恭敬而内心骄傲。

子罕第九
【九.一】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361)
  集释到后面一章「子绝四」,你们自己试试看,看能不能看得进,若看不进去,这才知道佛学的重要,但是集释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说。「子绝四」这一章,不学佛,便讲不通,因为佛法专门说性。众生皆有性,动植矿皆有性,那儒佛的性有差异吗?人以为汉儒只是训诂,宋儒只是发挥微言大义,其实汉儒功多过少,宋儒却妄改经文。你们认字不够,吾也不够,程朱也是如此,你们必须知道这个时代是中国文化脱节的时代。孔子述而不作,吾学佛十年之内不说空,初来台湾,讲楞严、法华中的空,用另一重讲法,不然人听不懂,或许会受害。禅宗呵佛骂祖都是经中的意思,用当头棒喝,使人警觉而有所悟。六祖悟了道,五祖才向他讲金刚经,用袈裟遮住窗户为着怕不到程度的人听了受害。后人读论语而重视科场考试,所以古来闻道做人的很少。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罕言利」,孔子少讲利。「与命与仁」,常讲命,常讲仁,这种说法,文理似乎可以通顺,但是在道理上却有不可通的地处。
  再者,这一章就只一个句读:子罕言利、命、仁。既然孔子罕言仁,那孔子是宁愿大家多为小人吗?若仁少讲,那论语这一书所说的是什么?
  「子罕言」,做一个句读,意思是:孔子言仁最多,言性其次,言利最少。大家必须知道,论语这种文章是子游、子夏辈的文章,汉人尚且不能做出来。所以孔子庙,古代称作文庙。
  汉儒依训诂讲解,没有发挥议论,这一章妙诀在「子罕言」。「鲜」与「罕」不一样,鲜是少,罕比少更少,孔子罕言是轻易不言。
  徐氏说文云,直接说为言,问答曰语,所以这部书叫「论语」。又,论语文中,有「吾」,有「我」,要如何讲?论语,是二人的问答,所以不可称为「论言」。
  周礼春官是管学务的,其中有说:发端曰言,答述曰语。「子不语怪力乱神」,是有人来问怪力乱神的问题,孔子不说,没人来问更不讲。
  这一章不必拐弯抹角,罕言是轻易不说,或许偶而也说,若都不说,那应说是「绝言」。利与命与仁,即使没人问,孔子自己也有说的时候,只是轻易不说,例如子畏于匡,孔子说:「文不在兹乎!」这说的就是命。
  学论语,要学行为,不要乱改经、随便注经,若弄不明白,而注经,可以吗?学这一章,你们就知道不可以粗率看字。

【九.二】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362)
「达巷党人曰:」
  有注解说,巷党是巷,达是巷名,有人说是达巷。吾不讲考据,志在教人做人,说达巷,说巷党,只是争执而已。台湾小,著名的地名不少,例如山西有历山,山东也有历山,到底舜耕于那个历山?有人说是指项橐,项橐七岁为孔子师,是生而知之者。孔子以项橐为师,今人却自己认为值得骄傲,肯向人学吗?这点我们可以学。有注解以为「人」是指项橐,但是说「大哉孔子」,似乎不像是老师对学生的口气。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博学而无所成名」,不这么学那么学什么也不行,博学是学得多,什么也学。成名,指成为专家而说。孔子没有专家的名号,所学的都平等。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
  孔子听到有人说这个话,便对自己的学生说:这话说过了。学问学时「执」最要紧,捉住不放松,固执才能成功。你们那一个人能「执持名号」?孔子说,我那一条能捉住,能得成就呢?孔子之道是「道、德、仁、艺」,艺为末,现今的人只有艺而已。民生主义就必须艺,你们会耕地、种菜吗?学孔圣人不是学成书呆子,礼乐等等为孔子学的六艺,孔子除了谈道以外,还必须讲艺术。不论上阵与否,都必须学射,再次为御、书、数。先学御,学生为老师驾御车辆,子弟为父母御车。再来学射,国家有祭典时,才能陪祭,分祭肉,便有地位了。
「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孔子说,我那一条专长,射吗?还是御呢?才开头学御,所以比较起来御车为专长。孔子以为专长是当一个司机,这种谦虚如何啊?

【九.三】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363)
  子罕篇记载孔子的事情很多,也有归类的原故。这一章记的事情,也有用处。这一章吾有准备,吾有吾的心理,书中有些地方有必要引证。今日之下,也没有冕。但是作文章上有用,而最重要的是下文。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孔子说,古时的冕用绸缎,为丝织品。若从茧抽出的丝是细丝,若是麻必须披,有粗麻有细麻。「夏布」用麻做的叫麻纱,从前的海青多用麻纱,没有用丝绸,湖南浏阳、四川的夏麻很有名。冕有一定的重量,若用丝做成冕,丝必须很细,若纱帽用丝织便不行。以麻做冕是古礼,到孔子时候人们用纯丝,有人说是因为麻贱丝贵,这可不一定。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从前豆芽在大陆价格很贱,若以鱼翅作底,就贵了。在山东吃绿豆芽配上火腿瘦肉贵过鱼翅人参。素食中也以黄豆芽汤(高汤)为贵,所以贵与贱不在物品,全在工夫。因此用纯丝做帽,比较节俭,当时也有人戴麻,也有人戴纯,因为纯丝比较节俭,所以孔子「吾从众」,依从大众用丝作冕。礼,并不呆板。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上朝,在门外,还没有登台就要先拜,这是古礼,虽然还看不见君主,但是依礼不论看得见或看不见,都必须拜,这是对国君的礼节。
  吾学法律,毕业于民国二年,那时候办司法与办监狱,各自独立。五四以前,全球监狱,以比利时的制度最讲究,检查处所必先检查厨房、厕所。监狱为小社会,各种人都有,从前监狱是惩罚主义,现今是感化主义,监狱有三尊,典狱长、教诲师、教诲堂,典狱长必须向教诲堂行鞠躬礼,尊敬教诲堂。从前皇帝坐辇到大臣的监狱,必须下辇,恭敬大臣这个地处,对地点尚且如此,对事也一贯恭敬。大学主张戒慎、慎独,所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内地的城隍庙有匾「你也来了」,充满诗的意味,到那时后悔就晚了。
  拜下,就礼上要如此,现今嫌麻烦,在下面拜不拜没人问,因为不懂慎独。吾人念佛,懂这个吗?佛的光照摄无碍,一个人独自时,心中的思想,照的清清楚楚,何其严啊?管宁,上厕所失礼,就认为是过错。丛林的戒,也是如此,佛家一个戒字就够了,所谓:「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如今拜乎上,却安然自在,人人都拜乎上,你却拜于下,孔子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虽违众,吾拜下。若知道「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就会讲这一章,举一反三很重要。
  本来是麻冕,但是为了节俭所以用纯丝,孔子从众,因为只是质料不同而已,无关鸿旨。若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孔子便不允许,为什么?「我爱其礼」,关系礼节的存废,所以孔子要保存。拜上拜下章,也是关系到礼,所以孔子虽违众而拜下,爱其礼也。

【九.四】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365)
  讲论语不容易,这部集释汇集三百余家的注子,为什么要先讲考异、考证?从汉朝到今日的注解,这一章书或许有解释的明白者,但是吾未见过。这一章经文不是讲文章,而是讲道。必须先认识字,以尔雅、说文为主,但是尔雅在前,必须以尔雅为主多加致意。你们想要进步,必须自己来学才能进步。说文的注只说一个原则,各方面不能都说,但是必须以这一个原则来推演,若只依一个原则也讲不通。宋儒讲微言大义,汉儒讲训诂,人们以为汉儒囫囵吞枣,实在说这是汉儒他的好处,宋儒是妄作聪明,他们的微言大义是周濂溪教二程,二程教朱熹。他们只是懂一半佛学,但是私心作祟,说佛法的坏话,欺人实在是自欺而已。
「子绝四,」
  今天必须先讲考证,先说考异,因为讲不通,所以必须先校勘。考异说那一本书多一字,那一本书少一字,但是这也不可靠,只能守这个范围,考查此本与彼本那些不一样,所谓不出其位是也,考「异」而已。考证比考异多,可以发议论,他说「意必固我」,却没有注重「子绝四」这三个字,而且说「毋」字是虚字,这就不行。「子绝四,毋」这四个字都有关系,例如「子不语」、「子罕言」都有大关系。
「毋意,」
  先举经义述闻,少仪云:「毋测未至」,不叫你测度还没有来的事情。注解说:「测,意度也」,测是以意思推度。「毋意即毋测未至也」,毋意就是不要揣测未来的事。说文段注云:「意之训为测度,为记」,意是揣测事情,「训测度者,如论语毋意毋必」,毋意就是不要测度未来,那可以测度以前的事吗?允许研究现在的事吗?戴侗云:「心之起为意」,说文「意者,志也」,但是意与志是相同还是不同?常说「意见」、「意志」,但是也有说「志意」的。志从意来,先有心,心是如如不动,心一起便为意了,意起动往一处,不乱去,就是志,所以叫「志向」,孔子说:志于道。到志已经是第三步了,心一起乱跑就不是志,意要往一定的地方才是志。
  集解说:「以道为度,故不任意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故无专必。无可无不可,故无固行也。述古而不自作,处群萃而不自异,唯道是从,故不有其身也。」志于道,意往道上走,不能任意到处乱跑。
  朱注:「绝,无之尽者。」没有到极处。「毋,史记作『无』是也。」,「意,私意也。」那公意就不是意了吗?
  朱注:「必,期必也。」希望必得要做到。
  朱注:「固,执滞也。」那择善固执该如何说啊?
  朱注:「我,私己也。」处处为自己。
  别解一,论语意原云:「子之所绝者,非意必固我也,绝其毋也,禁止之心绝,则化矣。」程树德采取这个解释,集释说:「按此解最胜,恰合圣人地位。盖仅绝意必固我,此贤者能之,惟圣人乃能并绝其毋。姑以佛学明之,能不起念固是上乘工夫,然以念遣念之念亦念也,并此无之,乃为无上上乘。」意就是念头,一存这个心,这也是念头,空也必须空。
  这个说法极对,佛家的真理便是如此,所以要不思恶、思善,禅家的工夫是观心,观心的法子,心一起念头,观察自己所起的什么念头,心就定在所起的念头上,愈看就看没了,这个念头便消灭了,常常如此观心。照顾话头也是如此,因为观心观不去,所以改念话头,随便说一个话头,不许分别,心里口里不许断,这样念话头能证道吗?周利盘陀伽念「苕帚」二字就证道了。这就是以念遣念的法子,把万法归于一个话头,森罗万象统统归于「苕帚」上,那一归何处?真如佛性当中无一,是真空,有一就不空。以念遣念,这个念也要遣除。
  有人或许疑惑,那念佛又该如何?在此地所念不行,往生净土以后听闻众鸟演法,风树演法,所念的是音声定。你们所看的弥陀经为实报土,得了定,再进一步为寂光土,生寂光以前念三宝,未往生前念佛,往生以后也念佛。念佛有四种方法,实相念佛才上寂光土,那是念而无念,以念遣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现今的人是真正不识字,字明明摆着,却看而不认,这是不认。见而不见,那是瞎子。所以不可以无知而妄作。程树德氏采取多少注子以后,才注重这个「绝」字。
  集释发明,引用焦氏笔乘说:「意者,七情之根,情之浇,性之离也。故欲涤情归性,必先伐其意,意亡而必固我皆无所传,此圣人洗心退藏于密之学也。」第七识就是意根。前五识为第六所控制,而第六的根是第七识。要完全没有七情才归到性,这就是明心见性,以及所谓的「业尽情空」,情无,业也无了。想要如此,必须先伐除这个意,就是要不起念头,如果意亡了,那「必、固、我」便不会传转生起。
  心起谓之意。毋意,是不起念头。心、意、志三字有所区别。忆佛念佛,虽然心已经动了,但是有一个定向,这就是志。孔子「志于道」,又说:「默而识之」。集释注论语没了门,唯有出示佛学,所以说:「禁止之心亦绝,空亦空也。」
  这一章离佛学不能讲,所以下头依佛学来解释。但是吾若写成书,吾不用佛学。吾现今说二种,一是依儒经解释,一是依佛学解释。
「毋意」
  集解:「以道为度,故不任意也。」孔子「志于道」心定于道,所以「毋意」,心不任意跑。
「毋必」
  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无专必也。」这是说外在的,行藏都归在对方,不如说内心。专必是一定执着这一条,不用第二条,中庸云:「执其两端,而用其中」,这是自己做主,在两端量量,采取当中的。
「毋固」
  孔子「无可无不可,故无固行也。」孔子采取中道。固是对某件事看对了,不一定要这种看法,孔子虽然讲究「主忠信」,又说「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是从」,若执着忠信就是「硁硁然小人哉」,孔子不固执。
「毋我」
  孔子「述古而不自作,处群萃而不自异,惟道是从,故不有其身也。」这也是说外在。易经本来没有字,只有画画,所说的文字都是注解,孔子系辞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万物的精华成为一种物体,如何成的?游魂变化的。游魂是什么?既是变来变去,何我之有!这都是孔子之言,都合乎佛学,只是言词不同而已。
「毋意」
  意就是情识,但不必说第七识,因为唯有大乘佛法才说八识,小乘只说六识。十善的「意三」便是指第六意识,这一章的「毋意」就是不起念头。
「毋必」
  必是偏见,是断见还是常见?是色还是空?非断非常就可以不偏见,毋必便是非断非常。必是偏见,这是见惑的边见。
「毋固」
  固是法执,因为下文有「我」,所以这个「固」是指法执。孔子对古人的书,如殷因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各代的兴革,孔子只讲其中的损益。麻冕改为纯丝,因为可以节俭的原故,孔子也是从众。孔子对忠信也不执着,例如「其父攘羊,其子证之」的直,孔夫子不赞成,而是要「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是没有法执。
「毋我」
  毋我,我就是我执。孔子不说我,因为我是游魂为变。孔子讲「仁」,都是依两方面。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我的道你得到了吗?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就是道,是道的用,而孔子所言的一以贯之,是道的全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这是自行化他。既然人是游魂为变,魂会变形易貌,张三投胎为李四,张三的魂没了,成了李四的魂,那一个才是我?有人说「神我」,这也是邪见。
  诚者,毋自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47:15 | 只看該作者
如今的人都是自欺而已,各位工夫现今如何?明明要你们好好执持名号,你作了没有?不执持,如何得一心?又至心念一句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为什么不说是断惑?罪业尽虚空遍法界,消也消不尽,修净土的人没有一人把业消尽。业尽情空,情空便是业尽了。若要消罪业,可以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日光太微弱,罪业如何消得尽?黄河到冬至时要封河,天天出太阳,冰仍结着,不用桥也能在冰上行车。日光能融化冰雪,但是冬日所消的冰很少,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业消不了,罪业还有,万般将不去,唯有业缠身,业不消也可以往生。若要消业往生,难矣哉!能够断惑往生更好,若断了无明,一往生就是生常寂光净土,像弥勒佛一下生,当天证道,当天成佛,那不是更好吗?但是在此之前,弥勒菩萨也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九.五】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367)
  论语一书,若按一本注解学,便是一偏之见,你们若不用心学,就会空过。讲佛经固然不容易,而儒经也是圣人之言,也是经,也不容易讲。儒、佛都证道,谈的性,没有两个性,只是认识深浅不一而已。圣人懂,到了门徒多是一偏之见,所以说的会有错误。学论语帮助你们,但吾觉得所帮助的太小了。如今政府提倡论语,虽然有人讲,至于讲的好坏对不对,听的人也听不懂。论语这部书有三百余家注解,太渊博了,论语一书也说文理,也说道理。讲道理的自古就很少,讲文理的也有对不对的差别。
  自宋儒改经,大学一般注解多是讲三纲,吾主二纲,都是胡言不对。大学都是经,宋儒所谓十传,并不是有十传。说前一章为经,后面为传,这也不对,大学都是经。大学章句若依十三经的注疏本,就可以知道。讲大学不懂道不行,如今讲论语,帮助同学的道,但是只讲道也会偏,圣人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离文理也没有道,所以必须为你们讲文理,要注重文理。你们若不用心,吾也用不上力,大儒还不认识字,何况是你们!朱子虽然注解错的多,吾也不能与他相比。
「子畏于匡,」
  「子畏于匡」,孔子在陈绝粮,在宋国的树下讲道演礼,桓魋派人把树砍去。这一章与在宋或许是一桩事,但是吾不敢改,也不敢说必然是如此。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匡,匡在那里?考据纷纭,我们可以不必问。鲁有阳货(阳虎)要见孔子,孔子不见,送孔子礼物,孔子打探他不在家时候去回拜,在路途上遇到阳虎。阳虎不是好人,曾经坐着由孔子的弟子颜克驾御的车,阳虎又貌似孔子,阳虎与匡地的人民结下怨仇,人民记恨阳虎。若干年后,孔子路过匡,御车就是当年为阳虎驾御的颜克。匡人听说是阳虎来了,便团团围住。孔子曾微服过宋,有注解说,孔子为什么能够离开宋国?有神话相传,这姑且不论,过宋那件事与这一章相似。
  畏,朱子注为「戒惧」。群经平议引,荀子赋篇:「孔子拘匡」,拘留,就是走不了的意思。所以史记孔子世家云:「匡人于是遂止孔子,拘焉五日。」孔子畏于匡,被拘留在匡。礼记檀弓篇云:「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郑注就是以「孔子畏于匡」做为证明,畏是拘囚的意思。
  自讲论语以来,看见古代大儒读错字、认错字的很多,他们这些大儒著书立说,尚且如此。你们文理不行,少著作,若帮助证道可以。你们必须求证道。孔子是证道的人,尚且述而不作,未证道者所注的经,都是见思惑说的话。汉儒虽不懂微言大义,但是注的不错,汉儒不像宋儒讲微言大义,其实程朱也是不懂微言大义。
  集解包咸曰:「匡人误围夫子。」误围就是拘留。被围困的时候,也没有饭吃,有性命的危险。孔圣人平时没有做坏事,却在陈绝粮、畏于匡、儿子、颜子都比他先死,孔子尚且如此。我们诸恶皆作,众善不行,戒守不好,具有无始的惑很多,念几句佛遭到困难,就以为佛不灵。再看调达以醉象害佛,以石伤佛足,出外讲经,受七日金枪马麦的苦,佛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不能因为遭遇少波折,就不能抗拒困难,而不能成功,所谓「不遭魔难,不成佛道。」孔子在陈被围,子路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为了安慰其余学生,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现今的小人,不到穷就滥了,有钱富有以后也滥。
「曰:文王既没,」
  「曰,文王既没」,文王已死若干年了,为什么称文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文王的学问道德好,文王轻易不用百姓,盖灵台时,百姓都乐意帮忙,没几天就建成了。埋死人的骨骸,开始于文王。
「文不在兹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文王有道统,使国泰民安,大家都得好处,这才是仁道。文王没后,他的政策陈布在方策,那文王以后,谁来承继?孔子删订六经,每次出去旅行都带着,所以孔子说:「文不在兹乎!」文武之道统,都在我身上。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再讲天命,孔子说:「天之将丧斯文也」,若天不要这些道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文王早死,后死者指孔子自己,因为别人没有担任这些事,孔子自己加上这些责任,担任文化的传承。孔子说,这些文化都在我身上,文王虽没了,文化却都还在,若天将丧亡这些文化,那这些文化就不会在我身上,我也见不到。文化既然是留在我身上,证明「天之未丧斯文也」,天没想不要文化,天命想要留着这些文化。「匡人其如予何」,匡人比天命还能吗?匡人能把我怎样?
  你们若真心求道,虽达不到孔子的程度,也要努力好自为之。孔子就希望你们都与他一样。所以颜子死时,孔子比丧子更伤心。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其实已经很渺茫了。
  你们必得认真学,少看现代的著作,有困难不能退转。不遭磨难不能成功,佛、孔子尚且遭难,何况我们?遭磨难,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九.六】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370)
「太宰问于子贡曰:」
  太宰,官名。春秋列国各国的官名不一定,宋、鲁、陈、吴都有太宰(宰相),经文并没有说出是那一国的太宰。很难考据,只说事就可以了。
「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太宰说,孔子是圣人吗?说到这便好了,下头再说:「何其多能」,孔子为何什么也会?这一句便糟了。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贡辩才无碍,子贡说:「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朱子注:「将,殆也。」这一章不是这个讲法。孔安国训「将」为大,将犹将帅也。尔雅说:「将,大也。」
  纵,任也。上天放任孔子成为大圣之德,并且还让他多能,周公就是多才多艺,所以这样说不算毛病。但是子贡的答复不是如此,圣有圣的道理,不必多才多艺。
  子贡说,固然天成就了孔子的大圣,而且又使多能,与周公之才之美差不多。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
  孔子听说之后,说:「太宰知我乎?」「乎」是疑惑之辞,表示孔子不赞成,为什么说我是圣人?就因为我多能的原故,所以我为圣人?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年轻时贫贱,所以会做一些鄙琐的事。「多能」,孔子说是鄙事,你们要注意「鄙」事的鄙。你们要齐家,要众生得好处,只会鄙事没有用。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说到多能上,君子多能吗?君子不多能也,君子不一定要会很多事才成为君子。有这个「乎」字,才有下文。孔子承认多能,但这是鄙事。君子多「乎」哉,也用「乎」字,这就是诗,就是禅语。
  孔子恐怕大家学多能,不关心国际民生。
  宋徽宗当皇帝时,才有水浒的宋江,占山为王。徽宗终日享福,什么都会,诗、文、书画都能,只是不能当国君而已。徽宗应该会的不会,不应该会的却会。现今的人什也会,只是不能做人而已。
  元、清都是外族,入主中原,都学中国文化,出了多少名人,都不反对中国文化,反对中国文化的只有中华民国,这是有历史以来奇异的事。但是现今的国史馆,一定不会记这一笔,将来的人便不再有人知道了,因为没有信史。
  李二曲、陈白沙、陆象山都是走学道的路。李二曲没有老师,也没有下场作官,都是自己拼命用功。诸位要「志于道」,道抓住了,其余的事不会,也没关系。

【九.七】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372)
  下面还有一段,原来是另一章,宋儒合为一章,不太妨碍,所以就会合一起讲。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琴牢曰,「曰」、「云」都是为了使文理清楚,所以用「云」,例如孔子曰、诗云、书云,于传有之等。
  孔子说,我不见用。试,用也。才做官时为试用,然后再实授实缺。孔子说,我一辈子没有人用我,所以学了一些艺术。
  我们都是普通人,也就是常人,才能不能比别人高,但是必须在其中学一条长处,供给社会,不能当寄生虫。若不是平常人,例如孔子、周公等圣人,孔子是圣人,也多能,周公也是圣人而多能,到孔子、周公就必得多艺。
  你们学佛还是门外汉,若断惑才入流亡所,入了圣流,外头的梦幻泡影一下断绝。如今你的心都被外境锁住了,还没有入门,何况是登堂入室。我们只到门口,看到堂内而已。想到这,你们必须赶紧用功,这一生不能断惑,这是一定的,但是生命在呼吸之间,命终便去六道往来,要谨慎。必得证到四果有无生法忍,三果也不行。如果证了罗汉,还须要普度众生,度众生的四摄法中有一条叫「同事摄」,若不多才多艺,如何能同事摄?所以什么都是佛法。佛是文武全才,能够掷象到城外,我连一根鸡毛也拽不过,但是能拽一只鸡了,这当中有典故。

【九.八】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373)
  子罕这一篇多是记孔子的动作,所以比其它的问答难讲,不知道他的用意是什么。
  你们听的时候必须学会把段落分清楚,古人不加标点,后人的标点,句法有很多错误。你们必须注重文理,论语正义讲的大意还不错,朱注是连经也改了。
  这一章所注的,吾不甚满意,前面一章说孔子博学多能,如今却说空空如也,顺不下来。儒佛都讲性,性有两种吗?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发明引焦氏笔乘说,孔子心里自己有所得,得什么?「见闻识知,泯绝无寄」。见闻识知这四个字,泯绝而无所寄托,才是「空空也」,这「空空如也」四个字为最高的境界。
  见,照见;闻,耳闻;「识知」为「觉知」,识是分别,觉是照。说「照」大家不懂,说「分别」大家容易瞭。觉,一般人有时会有错觉,佛学说要正觉,从这里举一反三,若没有错觉,如何有正觉?
  你们万不可买椟还珠,所以要知道事情都是很复杂,怕是买了假货,不认真货﹔对于真货,只买它的空盒子,而弃置其中的真东西。吾也常买假货,假的比真的还好看,因为真的只说一方面,假的各方面都说,而且弄上花。
  吾未见过「见闻识知」,只有见过「见闻觉知」。真如本性本无这些见闻觉知,因为见闻觉知都是分别错觉。真如本性只有「照」字,比如:「照见五蕴皆空」,没有说:「分别五蕴皆空」。佛为无分别智,智有世智辩聪,为什么六度说般若而不说智慧?因为智慧中有邪智、邪慧,般若只有「照」,照即是寂,寂即是照,若寂而不照是死的,照而不寂就乱动。谁懂孔子?孔子已经博学多闻,却说「无知也」。这与「空空如也」,是一贯下来的,意思是说﹕「吾有见闻觉知乎?没有也。」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禅宗说,心即是性,唯识宗把性与心分开来说,说八识,不说八性。孔子说,我有见闻觉知吗?没有,为什么你没有呢?没有见闻觉知,那如何个办事法?这点一般人不懂。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有鄙夫问于我」,鄙夫,没有学问的人,所知不多,很陋的人,他来问我,问什么事呢?事情很多而且千变万化,所以只简单说:「问于我」而已。
  没有见闻觉知就是空空如也,讲空就不空了,讲一句也不空,所以一讲真如本性,便说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空是名相,心中有此「空」也就不空了,所以「空」不能讲,连空也空,所以说是:「空空如也」,空空如也这才是没有见闻觉知。
  孔子因为是「空空如也」,所以说是「无知也」。依文法,必得将「空空如也」安置在中间,不可直接说。「空空如也」,扣「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这一句。「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扣「有鄙夫问于我」这一句。这种文章,如今的大文豪不能知道。若文字倒置,义味便全没了。唉呀!不认字不懂文,如何讲经?
  孔子尚且述而不作,何况是我们!不可乱做乱看。
  自己用时,一方面「执其两端用其中」,与人来问,二方面要「叩其两端而竭焉」。这有什么不同?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叩,及也,到了,就是「叩问」的意思。两端,有利有弊,大小事都不简单,都有利害,孤阳不生,一元化讲不通,如喝茶也不简单,你为什么喝?便有个喝与不喝,茶也有许多讲究,二只是代表而已,其实是多端。大主要处在利弊二字,利有大小之别,害也有大小之别,大小事都有利有害,所以孔子必得问他所问的事的情形,问明白了,两边都给你说尽了,至于如何选择,主权在问的人。
  舜执其两端而用其中,「而用其中」是舜的决断辞,不取空、有,取中道。孔子「而竭焉」,则是活动辞。舜是用中,孔子是竭,孔子与舜一样不一样?这一章句句都是精华。
  集解比宋儒好。
  为什么一章当中,又说「我」,又说「吾」?集释余论引四书纂笺云:「就己而言则曰吾,因人而言则曰我。」认字真不容易啊!
  解脱就是空,言语文字都是空,都是相,不是空是什么?

【九.九】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375)
  这一章书若不是教书可以不讲,因为他里面的考据很多,争执很多。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孔子也没有见过凤鸟、河图,这属于考据,暂且不问。
  凤鸟,从前古书多有记载,所谓:「圣人出,凤麟游」、「凤鸣歧山」,若没有凤,为什么要造凤这个字?伏羲见到河图洛书,孔子信而好古,若孔子不信,如何能为周易系辞?系辞下传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有河图洛书才有八卦,若八卦不以河图洛书为法则,那八卦从何而来?若没有河图洛书,那八卦便不值钱了。洋人不信,如今的人学洋人也不信。
「吾已矣夫。」
  孔子因为鲁国人西狩获麟,麒麟死了,孔子自知不久人世,决定春秋绝笔。信佛就必须信佛的话,信儒便必须信孔子之言。
  这一章经文,有注解说,是孔子说自己,在当时感叹自己的道不能弘传,天之将丧斯文也,绝不是孔子想当天子。另外还有一说,孔子感叹周家衰落,没有明王可以辅佐,道传不下去。这两种说法,吾不下决断。

【九.十】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375)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
  齐衰是凶礼的服制。披麻为斩衰,五服当中最重,齐衰也很重。孔子见到服齐衰的人,再见到冕衣裳的人。冕,丧服中也有冕,有注解说冕也是指丧服。有人反对,以为这一章是说三条不是说二条,以为冕衣裳者为朝服,吾采取这个解释。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或是穿官服的。这二条都是说穿的衣服,下一句「与瞽者」,不是说穿衣,所以用「与」,以及眼瞎的人。
「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若这三种人是年少的人,孔子必作,作是动作。
  过,你在他前面经过,或他从你前面经过,必定要疾行。
  作是当时或坐着、卧着必须站起来,站着也必须换地方,所以主人见到客人来必得要起立。士农工商,士无恒产而有恒心,商为四民之末,但是从前的商人规矩不得了。商人童叟无欺,照料客人,规矩不错,不管买卖成不成,进门便是客,今日的大总统也不如。你们今后好好学,从自身改造起。
  见丧服的,出自同情心。见服公服的,为国家尽义务,如同今日之下的尊重宪法。瞽者是生下五根不全,包括身上其它器官不完全的人,可怜他,虽然年纪比我们小,也必须动作,表示同情。
  「过之必趋」,从前走路有规矩,要学踱方步,学会各种步伐,才可以参加祭祀。在屋外,可以走方歩,手也可以翔举﹔但是在屋内,就要趋歩,手不可以翔举。趋不是快跑,是走碎步,怕妨碍人,赶快走过去,怕耽误他的时间。上次说抬轿子的人,他们也懂得要趋步赶快走过去。

【九.十一】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377)
  子罕篇中所说都是孔子本身的事,内容藏着很多事,不留心看不出来。
  「朝闻道,夕死可矣」,因为你们学佛不能入,所以讲论语,读过中国书的人比较容易领略,但不是就能进入。例如程朱离道就远矣,因为学佛的原故,但是他们的心不在佛上,通道不笃,所谓「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程朱在诚字上站不住,所以不行。学佛,信为道元功德母,仍要「信」,没有这个信,也白学佛了。但是一般人所信为何?不知道,学佛信佛,是信泥塑木雕的佛吗?你们若对这点能领略,那禅宗的语录便可以了解了。
  认字、句法,这一篇最多,前头也有,因为不大谈道,所以无伤大雅。若谈道,便须讲究,空过一字,差一些就不可以。这一章一字也不能空过,这点注意,后来就可以学着自己看经。
「颜渊喟然叹曰,」
  叹,赞叹,有赞美的意思,又有叹息的意思,一者赞叹孔子,再者叹息自己。
  你们用心求学,能超出古人的范围者,那是很难的。
  喟然,乃叹息的声音。这个功课完了以后,劝你们去研究诗,诗中,喜怒哀乐,各种万物,所发的音声都有不同,都有代表的字,有很多状声词。有耳不听,等同聋子,聋子不能接触声尘,不是更好吗?但是五根不全,不能证道,必得耳聪目明,而且又能照见六尘,但是要如何才能迥脱?要照中有寂。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仰,佛的肉髻有无见顶相,仰是比喻,为什么要抬头?颜子学孔子,跟孔子学,一学,看见孔子的高,好几次才可以说「弥」高,更高,无尽的意思。一上来是平视,再来是仰视,愈仰愈高,没有尽处。
  钻,深处也是如此,竖穷三际,横遍十方。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例如茶碗各方面看都不一样,是实在,又是空空。
  颜渊学孔子,学孔子那一条?学孔子的学问,还是学孔子的为人?学饮食、起居、动作?终日在一起,观察便学得会,例如伶界大王谭鑫培。你们连佛的表面都学不来,何况学内容,如果不往生,要怨人吗?我们不学孔子,要学谁?谁也不学,魔来杀魔,佛来杀佛,有佛处快走过,无佛处不可住,所谓「愚人求佛不求心,知人求心不求佛」,颜子学自己,这点你们的程度还不够。孔子有本性,颜子也有本性,孔子早明心见性,你撇开自己的心性,自己不明心见性,要学孔子,要帮人明心见性,这不是胡说吗?颜子不学孔子,他是学道,学性。心即是佛,以心作佛,大家求心不行,所以说是断惑,这是方便话。断惑就不必明心,所谓「但去凡情,别无圣解」,再更方便的法子,就是以净业伏惑,纯粹带业,华严就是为这个而讲,若说消业,难道连真如也要消去吗?
  集解云:「言不穷尽」,穷这个字很好,穷究的意思,不可穷尽,就是穷究不完。又说:「恍惚不可为形象」,是求的人自己恍惚,不是圣人玩魔术。可以参考集释的(余论),程树德的按语说,二王都反对朱子一套,因为朱子不懂道也。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循循,恂恂,恭顺貌。顺,随缘也。集解说:「循循,次序貌。诱,进也。」次序就是顺,乱了次序便不顺,有条有理,看走对几步,再用什么方法,引诱他往前走。
  孔子次次序序善巧方便的引诱人往里走,用什么引诱?颜子没有得道,孔子是已得道了,颜子跟孔子学道,还学得不彻底,只得一半,例如地上菩萨,只到十地还不行,还不及等觉,不像佛的究竟。颜子有如学到了八地,仰之弥高,像上阿里山,到了旅馆,还没有到顶,虽然到高处也还没到头,所以「钻之弥坚」,钻不完,有如钻喜马拉雅山一般。莲社是你们的母社,往后必须拿出实力来拥护。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你们志在得道,你若悟了道,什么也能干,真懂道以后,什么都自由,不妨碍你们干一切。行住坐卧,莫非是道,即使拿屠刀当屠夫,也不离道。
  文以载道,先找道的皮毛,要在文章上求,还必须去做。礼有一定的节度,过犹不及,礼是不过也不会不及,恰到好处。礼乐是配合的,乐也有一定的节度,该二拍子的,而打了一拍、三拍,都是乱了规矩。这是规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你们念佛不成功,因为不按节度,观察他屋子里的物品,今天置在此处,明日又变到彼处,就可以知道他的心所表现的就是如此,必得练习放在一定的地处,像从前的商店讲究「动物归原」。有人以为吾呆板,你们学吾呆板就可以了。这不是外表,求道与规矩、方法都是文,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到最终都是为了明心,这便是约礼。
「欲罢不能,」
  颜渊学到此处才觉得欲罢不能,得几分就得法乐,便喜欢,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时习以后有所得,有法乐,想放下也放不下,放不下就去干,有多少力量便将全力都尽上。
「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
  立是颜子的谦恭话。孔子三十而立,立是不摇动。五根五力,这是初步,颜子不止如此。卓尔,超超然,道得一些了,顺此往前进步,这才愈进愈高,愈钻愈坚。
「末由也已。」
  顺从往前走,「末由也矣」,也还没有得到究竟。
  (笔解)说:「此回首自谓,虽卓立,未能及夫子高远尔。」回首是已走了若干路,才说回首。这回首二字很好,韩昌黎比宋儒懂文。
  「可与立,未可与权」,颜渊知所立卓尔了,但还不可以行权。权,唯有圣人能办,才不会错了规矩。有人可以共学,有人不屑教诲。孔子说:「可以共学,未可以适道;可以适道,未可以立;可以立,未可以权。」立于道,有道的人并不呆板,必须善巧方便,有正智才有权智。佛经说权智的占十之七八,权很难办,不是我们所能做得到,我们只要依圣言就可以了。圣人才能行权,才能善巧方便,像「其父攘羊,其子证之」,孔子说这不对,应该要「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孔子随心所欲,与道合一,自然不踰矩,这才能用权。
  颜渊不仅不学夫子的人,也不学夫子的道,反身录云:「谓颜子从夫子学则可,谓为学夫子之道,非惟不知道,并不知颜子矣。夫道为人当由之道,存心尽性之谓也。」求人不如求己,求学为了求道,并不是为求名利,求他人求不出来,自己吃饭自己饱。
  文指什么?如何博文约礼?这一段要大大的研究。维摩诘经,菩萨责斥舍利弗,行住坐卧,莫非是定。孔子的语默动静,莫非是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禅家的干矢橛、麻三斤、庭前柏树子、吃茶去等,都是道。有一定的规矩,便是礼。所以反身录云:「莫不有当然之则焉,皆礼也」,心存乎道,到此就会明白。
  反身录云:「一一晰其当然之谓博」,所以一切一切都必须练习有次序,练久了之后,自然不会做出昧良心的事。不必三藏十二部、四库全书才是博。「随所博而反躬实践之谓约」,规矩就在你手里,事事让它合乎规矩。说话动静都有一定的规矩,你们要将心练成次序心,教学生就是教你自己,所以要拿出良心来教学生。一切都按规矩,规矩就是一,就是约。实践时,若身口意都收起来在一处,要如何乱?
  这一章「仰」「弥」「立」三字,如诗的眼睛。

【九.十二】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379)
  论语二十篇,集释注解的很多,所以每篇分上下而成四十篇,子罕篇上已经讲完了,今天说子罕篇的下篇。其实一章讲十遍也不为多,因为集释把每一章用十门来分开解释,很用苦心,每一门都重要。不仅要能够得一点文理上的学问,其中还有孔子的道,若只学文学,就不能学得很通。如果志于道,那文学也随着会学好,若只重文,道与文都学不好。
  这一篇若用心听,等于听佛经,宋儒开启儒佛的争端,各树门户,把儒佛分为二,宋儒有学问的人,去看佛经,佛经成了世间法,无学问的,只是学文字而已,可惜!
  这一篇说孔子的行为,注解注的很糟。你们没有学禅,也不懂净土宗的妙处,禅宗祖师懂。若懂佛家的禅,研究这一章的助力就很大,懂子罕篇,就可以读五灯会元。这一章有能讲的,有不能讲的,懂这一篇便懂得禅。有体有用,体一而用万。体,佛也讲不出来,全在自己悟。五灯会元多讲用,但是用也不能讲,因为一体万用的原故,所以有些用也不能讲。
「子疾病,」
  疾病这二字,不是重三迭五,疾是才刚生病的时候,渐渐重了为病。有由轻而重的病,有一得就是重病,例如霍乱。孔子原来是小病,后来病情渐渐重了。
「子路使门人为臣,」
  子路是大学长,要预备后事,古时「祭之以礼,葬之以礼」,什么身分用什么礼来祭祀,例如周成王赐鲁国用天子的礼祭周公,但是三家为大夫,也用祭天子的礼祭自己的祖先,所以孔子说:「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用天子礼祭周公已经是不对了,何况是三家?合礼,天下就不乱,不合礼,天下便大乱。若论报恩,谁也有恩,所以不可以这么做。
  孔子做过鲁司寇大夫,退休了就一切依大夫礼,若中途辞官,便以士的礼祭祀。如今没有这等礼,所以不必详考。子路想用大夫的礼祭孔子,要有两个家臣。诸侯就有家臣,祭祀时家人作不了主,例如在曲阜的孔庙,祭庙时孔家人可以主祭。若是在山东省城的孔庙,孔家人便不能为主祭,因为那是公家,必须由有爵位的山东巡抚祭祀。祭周公可用家臣,但是三家为大夫,也有家臣,大夫也相沿有家臣。子路以为用士礼祭孔子,对不起老师,所以用大夫礼而用家臣。大夫用家臣已经错了,何况孔子并没有做完大夫的职位,应该用士礼。孔子没有家臣,便由学生当中选出两人做家臣,像今日的治丧委员会。其实公家才能如此然,否则各家有他们的孤哀子、比亡者辈分高的护丧者,何须用到你?
「病间,曰:」
  间,间断,指孔子病较好后。
「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
  「久矣哉」,照应「疾病」、「由之行诈也」。
  「由之行诈也」,听其它人说这件事,于是孔子责问子路。孔子说,仲由,你办假事,行诈,不依正正当当的走,我已经辞职了,可以用士人的礼为我办丧事。我没有家臣,却为我安置家臣,不是违背礼吗?你害我,用大夫礼其实就是用诸侯礼,我要欺骗谁,欺骗看出殡的人吗?还是欺骗天?其实是骗良知良能,欺骗心。
「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
  「且」,而且。与其让我死在假臣的手,我可宁可死在学生的手上,因为一辈子我都是规规矩矩,如今这么做值得吗?你以学生的身分为我办丧事,名正言顺,正确是对的。
「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且」又、再的意思。我纵使只出小殡,不能出大殡,或者穿衣等一律都不整齐,没人管,我还不至于死在道上,即使死在道上,也比不合礼强。这等事不必要好看,死了为什么要好看,难道是拿死人比赛吗?
  曾子为孔子的学生,临死时易箦,若死于不合礼上,死也不瞑目。黔娄活着的时候,鲁国齐国都请他去做官,他都不出去。死的时候,他的妻子不愿斜盖他的被子,虽然被子太短没法盖覆全身,也宁可把被子盖得端端正正。
  吾为你们讲艮挂,不要你们发展,只要保持常态就可以了。看历史,汉以后的大儒,即使是朱子等人,他们的学说也受到国家的禁止,因为遭妒忌,所以不看历史,便不知这些事。

【九.十三】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善贾者也。(381)
  子贡这一章,若懂诗、禅,吾不说你们也懂这一章,你们就当作诗禅来听。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而藏诸?」
  前面述而篇,有子贡问:「伯夷、叔齐何人也」章,现今是孔子辞职了,周游列国,什么事都不做时。子贡问:有一块好玉在此,把这块美玉放在柜中。韫、蕴两字相同。而藏起来。
「求善贾而沽诸?」
  贾,音假,有注读「沽」。商与贾不同,商者,商也,到处去买卖,贾者是坐在一处不动,人来买,或遇到识货的卖给他。沽,卖也。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善贾者也。」
  孔子说,我卖给他,我卖给他。重复两句,加重辞气。下面又加一句,「我」,孔子点破,我待贾而沽者也。
  人有相当的能力后,有人遇得到赏识,有人不能遇到赏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原本是为个人,先将自己栽培好,有人来沽就卖出,否则永远放着。「人不知而不愠」、「不患人之不己知」,就怕自己没有东西卖。纵使卖不出去,也必须栽培好。
  卖出去,也有不好的,例如岳飞三十九岁时,直捣黄龙在眼前,宋朝眼看要灭掉金了,辛酉年三十九岁却被赐死,遭到如此后果,也太奇怪了。那些没出去,在家的人,反而比岳飞好。今年是辛酉年,你们今年可以为岳飞默悼。
  讲论语是世间法,世间法做好了,就露出世间法。

【九.十四】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382)
「子欲居九夷,」
  「九夷」,说法不一,有注解说是在中国以内,有人说在中国以外,在偏僻的地方。孔子不是发牢骚,大道在此地行不通,可以到他处。例如殷有三仁焉,三仁之一的箕子到韩国去开辟。孔子说可以到他处去,「欲」是意思中有这个意愿。
「或曰:陋,如之何?」
  「陋」,不是衣食陋,而是没有文化,没有礼义,不懂仁义礼智。台湾现今繁荣了,应当说那一边呢?
  「如之何」,那这地处怎么样?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道德学问的人去住,还有什么陋不陋的呢?朝鲜的文化是箕子开拓的。刘禹锡的陋室铭根据这一章,他只说:「何陋之有?」并没有明说:「君子居之」,说自己是君子,否则就成放肆了。你看人家的文章怎么样?
  诸位好好学,真正学好,各尽其道。有人来请你去讲,就依着这个讲。谢东闵副总统印论语,发到各寺庙讲。但是他们或许以为这是外道书,而把论语丢弃了。凡事,要各方面都顾到,知己还要知人。

【九.十五】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383)
  现今的国家无礼无乐。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孔子说,我在卫国回到鲁国,然后乐才上轨道。如何上轨道?「雅颂各得其所」。
  初学先在句法、字句,看进眼里。进一步要在字句以外读书,必得举一隅而以三隅反。
  诗经有风雅颂,风是从各国采来的诗,原本不在数中,诗经大主意都在雅颂上。「各」为诗眼,指雅与颂。
  有注解说,这一章指音乐,其实有乐就有辞,例如吴季札观乐,都说诗经中的那一篇,吹打都有歌辞,否则乐岂只是八音等等吗?所以作诗,必得配上音韵。
  有注解说,只说诗章,那为什么又要提雅颂呢?
  应该是连乐器,连诗章,一起配起来,各得其所。
  诗不可以轻看,「雅是雅,颂是颂」。《诗辑》云:「风,优柔委曲,意在言外,风之体也。雅,明白正大,直言其事者,雅之体也。」颂是祭祀乐歌,用之于宗庙。集释的「按语」,说得很详细可以参考。这一章吾所讲的,就是依皇侃的疏。朱注,没有说出长短,但是也没有注明白。

【九.十六】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385)
  这一章没有恰当的注解,吾必须注一注,对错与否吾也不知道,但是要能讲下去,吾以孔子的事迹来证明。
  先讲「何有于我哉」,注中有四种说法,都讲不下来。例如「何陋之有」,何有中间的「陋」,意思就是不接受「陋」字。
  「于从政乎何有」与「何陋之有」,不同讲法,另外如「于从政乎何有」,这是孔子不肯定的话,不接受,也不拒绝。「何陋之有」是肯定辞,不接受的意思。所以「何有」,是不接受的辞语。
  「何有于我哉」,吾采取不接受的意思,指上面的四条,那一条我有呢?这是孔子不敢承当的话。
「子曰:出则事公卿,」
  「出则事公卿」,孔子见冕衣裳者与瞽者,孔子还必须起来,像皇帝过宰相的位子,要向位子敬礼,这是何等的恭敬!礼记及乡党篇,都有详细记载孔子的威仪。集注,说的很糟,说这四条「其事愈卑」,这四条怎么是小事?这是大事。
「入则事父兄,」
  「入则事父兄」,父孝兄敬是小事吗?有人问:「子奚不为政?」,孔子说: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奚其为为政?」在家孝父母友兄弟便是大事。
「丧事不敢不勉,」
  「丧事不敢不勉」,孔子说:「祭之以礼,葬之以礼」、「慎终追远」。孟子说,父母之丧是大事。
「不为酒困,」
  「不为酒困」,禹恶旨酒,书经五子之歌说:「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所以不被酒困是大事。
「何有于我哉。」
  这四条,孔子不敢承当,是孔子的谦虚。

【九.十七】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86)
  此章绝不能讲,说的都是胡说,说这一章是诗,说是禅,都可以。诗,古人只讲表面,内容无法说。
「子在川上曰:」
  孔子在川上,川与河有差别,山间的水叫川,水长流不断,千字文说:「川流不息」。孔子在川上看水,只说两句。
「逝者如斯夫,」
  「逝者」,若说「逝者」是川水就是不通。以下的「如斯夫」,这是离川水说「逝者」,说世间一切的事物。如佛经所说「万法无常,成住坏空」,就跟这「逝者」一样。这像「指其掌」那一章,孔子指着这川水,万物的无常就像这川水一样。逝者,不是仅仅指人死而已,一切都有死,就像这个川水一样。
「不舍昼夜。」
  「不舍昼夜」,舍,说文:「止也。」死就因为不止,若止便不会死了。白天走,晚上也走,不住的走,万法无常,剎那不停留,这就是三心不可得。不舍昼夜,天天如此。
  临死也不可离道,离道就不能往生,孔子临死不许有家臣,曾子临终易箦,都不离道。
  (集注)说:「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故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这个可参考。「往者过,来者续」就是非断非常,这是佛法说的。「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这则是多说。这两句经文,不可加注。一体万用,注了就糟糕。
  逝者,就跟这一样,没停止的时候,一体万用。孟子所说的就是有本有用,孟子说,「源泉混混」这是本,「不舍昼夜」这是用,实在说源水与流入海里的都是一样。「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不可离的就是体。

【九.十八】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387)
  先考据为什么孔子要说这个。这有根据,讲起来比较落实。孔子在卫国,卫灵公的夫人南子,灵公惧怕她。某次灵公与南子同车,孔子坐在副车,南子想见孔子,南子是主,孔子是客,这很麻烦。灵公和南子坐前车,孔子坐在后车,同时出发,一起同行,孔子不以为然。孔子是出来办事的,跟他们一同去兜风,作什么?史记记载这段故事,说:「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不说:国君要恭敬有德的贤人,还是看重女色要紧?孔子不会如此粗野说话,孔子很有分寸。上学之后,说话要有分寸。孔子只说,吾未见能把好色之心换成好德之心的人。
  德与女色,那一条重要?德,指有道德贤能的人。这对普通人用不上,普通人好德有什么用?好色又怎么样?这是一般的说法,吾说吾的意思。
  子夏曰:贤贤易色。尊敬贤人,只要去好色的心而尊敬贤人,这是对国家有办政治的人说,国君就应该如此。普通人交朋友也必须结交贤友,若好女色就不行。
  「贤贤易色」那一章,说话的人是指第三者,而这一章孔子是当事者,所以改贤为「德」字,否则孔子指自己是贤人,便不妥当。什么人也有德,换了一个字,就不同了。这件事指灵公,孔子叹息这个国家无道。
  我们可引这一章为警戒,无友不如己者,人在社会是合群的动物,不论男女,品性不端的朋友不可以交,交久就受他熏染,没有好处。

【九.十九】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388)
  篑,考据很多,有的作匮,古字与今字等等不同,我们不讲这个。既然都是盛土的器物,不论从「竹」、从「匚」,或是现今用化学塑料物,不必太多考据,都是土笼的意思。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山是最高的,山也是土石的集合体,中庸说,山是一拳石之多,佛经说是和合相,二者意思相同。例如要堆成十丈的假山,一百篑土可成山,若只堆九十九篑便停止了,就不成功,还不够一丈。那是什么人使山不够一丈?是你自己。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又如平地,倒上一篑土,虽然很少,倒上一篑土,便已经不平了。一篑的高度,想使它继续再增高,也是你的力量。进是再加的意思,你去干就成了二篑土。
  这一章指不论什么事,全在自己干,不论大小事,若一天卖花生,一日赚二元,就多了二元,若不去赚,连一元也没有,这是劝学的意义。没有学问,像是平地,为什么不念一本书?念一本就比平地高,再念就更高了。有了学问,学无止境,到了圣人也还要学,成佛也得乘愿再来度生,也必须学,若到等觉就不学了,也不行。
  你们学三十年,有三篑土了,离一丈还很远,进步太慢了。跟我学,不如找比我高的,一日就可以学三篑土,进步慢,要怨你自己。有些地方三篑土也没有,或许有半筐,却撤了一地。两下比较,高下立见。时不再来,机不可失,时局不许可,纵使时局许可,寿命也不许。或许几辈子有警觉,但是也没把握,必须自己有把握,工夫到了便知有没有把握,工夫有或没有,譬如饮水,冷暖自知。

【九.二十】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389)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
  这一章争论很多。语,是说话的人,必须有听的对方。惰是,说者怠惰?还是听者怠惰?听者是颜子,但是说者或听者,是谁不惰?这有二说,一指孔子,一指颜子。
「其回也与!」
  集解,汉注比较好。颜渊了解,所以「语之而不惰」,其余的人不了解,所以有惰语的时候,有不愿说的时候。惰指说者,采取这个说法,采汉注,这与听的人有大关系。教的人以教学为他的兴趣,必得教人,这是儒家的话。依佛家说,学佛必得当菩萨,不要当罗汉,不度众生就不能成佛。例如你们听论语不受限制,但是必须能变变样,讲的人就高兴,如何高兴,或许看不出,吾讲论语所为何来?吾是个人的兴趣,所以教而不疲。你们若听课打瞌睡,教的人就无兴趣,若大家一步步进步,吾卖命也教。学习必得要求老师,书经说,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

【九.二十一】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390)
  止,有二种说法,一当止住,一当到极点,两者都可以通。
「子谓颜渊曰:」
  颜子的好处在那里?全部论语首字就是「学」,可见学的力量很大。因为生而知之者少,所以必须「学」,孔子一生提倡学,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除了颜回以外,没有这么好学的,其余的人虽学,却不如颜子的好学。
「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这一章是孔子对他人说,不是对颜回说。颜子这个人可惜了,我只见他步步往前进,没有见他有停止的时候。
  另一种说法,为什么颜回可惜呢?因为他往前进,却没有到达极点,不能与孔子平等。这种讲法也可以。
  你们学这一章书,要知道,干什么都必须干到底,你们做人不可失了人格,切莫有人样,而没有人的格局。大总统也必须如此,否则曹操为太上皇,王莽为新天子,这种背叛国君的人叫贼,人格不够不是人。假若一点坏事也不干,就能保住人格,这是世间法。若保住人格学佛,往生才有把握。

【九.二十二】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390)
  这一章不必特别指说是颜子。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苗,种五谷才刚冒出生的叫苗,长了谷穗为秀,农歌说:「六月六看谷秀」,秀,是长出开花有子了。
  「苗而不秀者」,冒苗却没长谷穗,有这种人。有矣夫,都是虚字。孔子说,现今的人上学,有人长出了苗,却不生出秀穗子。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还有长出秀,但种子不结实成熟,打不出粮食来。这两种学习都不成功,与前面那一章一样,做山少了一篑,便不成功。
  总之,你们干什么事总要自己要有把握,干到底,达到极顶,不要损失人格。如何不损失人格?要能不损害人,处处讲恕道。而学佛必得往生,末法唯有修净土法门可以成就。学佛必得求当生往生,不往生是没结果,所以学净土法门必得要有把握往生,若不能成就,便是「苗而不秀,秀而不实」,这要干什么?

【九.二十三】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391)
  「今」,有注解是指孔子,有的注解说不是指孔子,吾采取不是指孔子。因为若与孔子比较,就很难做人了,采取好讲合人情的。
「子曰:后生可畏,」
  二十岁以下为后生,二十岁以上是成人,三十就要办事了。「可畏」,不能小看他,别瞧不起他,他或许可以比我们好。为什么?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怎么知道他将来不如我这些人?所以不敢定说他不如我们。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
  所以心里必须谨慎,但是后面要加一个限度,若四十、五十岁,他的学问还没有成就,人们还不知道他,那就不须畏惧了,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大发展。集释考证,引大戴礼说:「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即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不闻矣。」
  三十要学,三十而壮,四十而强,还没有对社会有利益的事,到了五十而无善可闻,那再干好事的机会便少了。
  曲礼说,二十而冠,三十而壮,四十强而仕,五十而艾。艾是头发半白半青,人生到百年,五十已经活一半,不是老了吗?而且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五十,谁敢保险再活二十年?五十就可以开始养老,到六十岁退休。内经说,五十岁以后还有生孩子的便少了,所以谚语说:「四十无子晃一晃,五十无子无指望。」其实到六十二以前还可以有孩子,但是已经衰老了。女子到四十九岁「天癸」绝,男子到六十二才「天癸」绝。
  学问有二,道德与文学,尊德性是道德,而道问学是文学,若道德不成就无法往生,你们如今也有四十的人了,想想这一章经文。说句开心话,乱世劳苦,寿命比较长,活到七十不难,太平很幸福但是寿命反而短,乡下人寿命就比都市人长。道德、文学两大学问,道德很难,而中国的诗为文学之祖,方法很多,会一、二、三种不中用,必须全部方法知道十分之九才能讲诗,不懂这些方法,以为诗错了,那就是外行,一部分不知道也不能讲。黄庭坚改李白诗「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为「人家围橘柚,秋色老梧桐」,欧阳文忠想改〈题破山寺〉「曲径通幽处」而不能。其实,李白与常建都没有错。
  老来也还可以学,孔子家语说,老年而学,如秉烛夜行。佛经说,千年暗室,一灯即明。所以要知道佛的学问,所谓「世间一切佛尽知」。高适四十岁而学诗,而成为唐诗的佼佼者。朝闻道,早上能伏住惑,夕死可矣,晚上就往生也可以。

【九.二十四】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392)
「子曰:法语之言,」
  法语,圣人说的话,能不听从吗?从前群言扰扰,折中于孔子。人们说话有争执,可以不打官司,到茶馆有「讲茶」的人,依四书圣人所言为标准判定,若他不愿听圣人的,我也不听。只有一面理的,就属父子争讼打官司,儿子这一面怎么样都是无理。刑法、民法也配合依礼而定,所以打官司,能拿出圣人说的都能赢。
「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法语之言,经典上的言语。顺从还无用处,必须改,不改便无用。过则勿惮改,不改没用处。今日之下,法语之言,人都不从,要打倒孔家店,以为孔子之言,并无特别,主张杀父共妻。这种前途令人堪忧,我们若不能改,那只好求共中不共,「改之为贵」。
「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巽,顺巽,好听的话,人家说你好,或委婉劝你,迎合你说的,自己以为「这只是小毛病,没有关系。」你高兴,以为值得骄傲,这就倒霉。
  绎之为贵,如抽丝般的研究,人说你好,对吗?说你不好,是吗?退而省其私,三省吾身。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若说而不绎,光是高兴而不回来研究,以为自己好,从而不改,仍旧照样。「吾末如之何」,我就没办法了,说好也不听,说坏的也不听,这种人就永远堕落下去了。
  圣人也只说好坏两端而已,自己要知道抉择。

【九.二十五】
子曰:主忠信,毋有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394)
  这一章重复出现,已经讲过了。

【九.二十六】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95)
  此章不须要讲考据。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帅,元帅,统领三军的元帅。国家有战争,大皇帝治内,大元帅治外,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因为在内的指挥,不知道外头前线的情形。所以挂帅必须有相当能力,只要是对于百姓有利的,就可以办到。那岳武穆为何以十二面金牌调返,他却听命,为什么不直捣黄龙再回来?这件事很特别。若打完金人,迎回徽钦二宗,那高宗要如何?所以高宗坏透了。后人评论「莫须有」三字,真是冤。岳武穆是一片忠心,为了徽钦二宫。不看历史,不能办事,唐家的二皇:玄宗、肃宗,也是如此。
  三军不得了,想擒获三军的元帅,还是可以办得到。
「匹夫不可夺志也。」
  最无势力的是匹夫,匹,匹配,匹夫匹妇,孤家寡人,有什么力量?但是匹夫的志向大,就有大力量。匹夫若有了志向,要想改变他的志向,办不到。例如文天祥被元人俘虏,囚禁将近三年,还是不投降。元人说,宋朝已经灭亡了,你还图什么,若肯投降就在这里做宰相,你还挑什么?文天祥说,我早挑好了,挑死。
  若不可夺志,没有不成功的,孔子三十而立,立是立住志了,才不会迷惑,这与佛家的断惑有什么两样?成与不成,观这个志有没有,就可以知道了。书念好,至诚之道,可以先知。只要看人的志立了没有,便可以知道他有没有断惑。

【九.二十七】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395)
  我们注重其中的道理,若有争论的才考据文字。这一章的考据,要考据工业产品,如今可以不必考据了。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
  缊,是木棉还是草棉,可以不管,就是冬天的衣服。冬天,袍子不可少,袍内用乱丝,后来改为铺棉花,后来有人用丝的,是富有人家的衣服,轻而暖的袍为上品。冬天穿皮衣,最好的为狐皮,冬至前穿羊毛,冬至以后穿狐皮。貉似狐,喜好睡觉,貉皮更宝贵。皮若有花纹的,更为贵重。从前的袍子皮毛在外,后来用绸缎为衣面,反穿皮袄是不敬的。二品以上的官可以穿貂皮,要反穿,一看反穿貂皮,就知道是大官。从前读书人可以穿皮衣,工人商人都不敢穿紫毛狐皮,虽然是有钱的人穿了狐皮,有人问他,也只说是狗皮。衣是外表,如禽兽的毛,所以孔雀开屏便是炫耀自己,何况是人?这是普通人的常情。
  人心终日在吃穿上着想,台湾吃米饭,北方人吃五谷,穷人吃小米面,有钱人才吃麦,山东的二等饭是小米,第三等是吃高粱面,属于最下等。吾家平常有三种粮,头等为麦子作的面,其次磨的为二面,第三等的是小米面。平常吃小米面食,来了客人,便速速藏起来,换上头等、二等面,恐怕人笑话。城中吃高粱面的人很少,多是乡下人吃,这是在济南。穿也是如此,穷人要出门应酬必须向邻居借衣服。
  世人的心都在五欲六尘,若是心在道,就不注重无五欲六尘,例如黔娄的「宁可正之不足,不愿邪之有余」宁可盖正被子露出手足等等。正人君子尚且如此,何况是学佛人?就要不贪着五欲六尘,修行人不论在家出家,知道这一点来看人,就可以知道他将来会如何了。
「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子路性情刚强,一切都很认真。子路学道之后,一切不在乎,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穿破衣服与阔人在一起也不管,只论有没有道,心不在衣服上头。
  衣音「忆」,穿敝缊袍与穿狐貉者立,而不觉得羞耻的,莫不是仲由吗!由此可知子路办到,其它人办不到。但是如今也必须随缘,只要整齐就可以了,逢场作戏,不必过头。

【九.二十八】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397)
  后半段,有注解说连不起来,所以有人分为二章,依两章说好讲,两段合起来比较难讲。谁并在一起?或许不是朱子,因为朱子好改经文出了名,所以人们推论是他。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忮音「支」,也音读「机」,害也。求,贪也。「臧」,善也。不害不求,何用不臧,这样做什么事有什么不好的?意思是说没有不好的。
  不忮不求,有三种说法,都有道理,不须要争,都可以讲得通。集释,马融主张这是成语,不是孔子所作的诗,依这个来解释,就是说「……其由也与!诗云: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样就与上一段连上了。
  韩诗外传,以不贪求所以不害人,就是指一件事,人到无求品自高,指不忮不求的人,是说自己。集解所说的为二件事,也不害人,也不求人,说自己也说对方。郑康成也说成是一件事,只说对方。
「子路终身诵之。」
  「子路终身诵之」,可见这是成语,终身诵之便不容易,守住一个法门就不错了。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是道也」,是,此也,这个的意思。这两句诗的道理,是说在大道上这两句话算是小道理,终身学不求人不害人,只是好人而已,与道有什么关连?孔子之道是性命之道,是了生死之道,只有颜子、曾子得道。子路升堂而未入室,所以孔子说何足以臧,这是冀望子路往上学,不是说就不要「不忮不求」。
  子路不闻了生死之道,所以「敢问死」,孔子答说:「未知生,焉知死?」对事奉人的道理尚且不知道,如何来问事奉鬼神?子路虽求而未得。
  你们懂得执持名号,但是谁终生诵之?子路若得到一个法门,便终身诵之。你们不忮不求了吗?有没有动心?凡对人无利益的便是害人,不能管就不要管,否则就必须管到底,不可随便,所谓「为人谋而不忠乎!」
【九.二十九】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398)
  集解:「大寒之岁,凋木皆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49:18 | 只看該作者
然后知松小凋伤。平岁则凋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台湾比长江南北热,大寒之后,「后凋」以后才凋落,各种植物凋落完后,松柏才凋落。十一月,桃杏花在落叶处蕴芽,冬至阳生春又来。而松年年长新叶,也是春天长新叶,如洛神赋云:「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陶渊明诗云:「松菊犹存」,洛神赋比喻女子,为什么用松菊赞美女子?赞美的意思我们想不到。赞美洛神,到秋天百花落了,唯独松菊荣耀。松在春天长出茂盛的新芽嫩叶,成为新松,这时松的旧叶才落掉,长新松才落旧松,不露根枝,所以没有秃松。
  平常时候其它树木也很茂盛,比喻太平的时节。今日不算是好时候,看这个时代就有好人、有坏人,今天这个屋子里的人就是好人。只要须要有人维持秩序,便不算好人,必须造次颠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谓「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昏乱有忠臣」,必须有百折不回的精神,才算是好人。
  这一节书,有注解说是孔子在陈绝粮,畏于匡,子路云:「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固穷」不受磨难不成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佛入涅盘,要降魔,魔女出现,佛降伏。不入生死,必须没有男女和合,其它人自古难过美人关,佛能降伏。自古以来,痛苦磨难容易过,富贵荣华的磨难最难,一般人过不了。
  必得历经岁寒,经过波折,还能不退才行,这是指逆境。若遇到顺境,也知道是波折,能推开,对贪就能灭。自古以来发达的人多是穷子弟,败家亡国多是浪荡子弟。佛家说:「三世怨」。内地俗谚说﹕「一辈子作官,三辈子打砖。」这可以悟一悟!孔子受一辈子波折,子见南子,美人关也过了。

【九.三十】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399)
  这是三达德,中庸有说,这三条,必须学。
「子曰:知者不惑,」
  有智慧辨别,就不迷惑,学孔子之道也是断惑,不惑不是断惑吗?
「仁者不忧」
  仁者不忧,凡忧都是患得患失,为自己打算,仁是大公无私,处处替公家做,有什么得失。例如楚人失弓,楚人说:「楚弓楚得」,孔子听闻了也说:「天下弓天下得」,孔子赞叹楚人,楚人心量虽小,只要扩大就是仁。
「勇者不惧」
  勤劳才能办出事,勤劳必须有勇气,无论遇到什么辛苦,也必须冲破,这就是不惧。办事不是一下就能成功,必须有勇气,只要无惧,有些事必定可以达成。
  终日迷惑颠倒、贪心,如何能不惑不忧?

【九.三十一】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400)
  这一章,有注解说要与后一章合起来,有人说要分开,我们阙疑就可以了,不要胡造谣言。汉儒注解是合为一段,到了宋朝苏东坡,才分二为章,朱子采取,清初毛西河又合为一章。我们采取分开来讲,比较好讲。
「子曰:可与共学,」
  人下生以后,什么都能办的人,那是生而知之者,这种人很少。孔圣人、尧、舜也都要上学,人人都必须上学。聪明者必须上学,不聪明者更需要上学,透一丝光明也好,人人都必须上学。「可」与共学,这句话其中含有深意,用「可」而不是用「必」。一开始上来求学叫「开蒙」,不能就讲道,含道的也不能讲,例如三字经开首为「人之初」,这绝不能讲,只教他念。「性本善」,性为何物,更不能讲,只要要他念「知某数,识某文」,学洒扫、应对,这等事学成,就会念礼记,因为礼记书中就是讲这等事,洒扫、剃头,皆有规矩,这是大学问。
  人人都来上学,有人就不行,不得不教,他也学不出来,所以「可与共学」就不错了,还有不屑的教诲。
「未可与适道;」
  可与共学了,要学六艺,重要在道上,执射乎,执御乎!六艺是道的皮毛,现今所学的都是艺,可与共学已不错,但还「未可与适道」。孔子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适是通到某处去,适道是往道上去,往道上走,怎么教也往道上走。
  道,指「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这极重要,没有闻道,就求死,这是白死。例如你们念佛,求一心不乱,预知时至,心佛双照,若还想在此受罪,念佛有什么用?若耽恋这里便是惑,就是缚。如今可与适道的有几人?现今的学佛者学道吗?学佛不是就适道了,所以俗话说:「一着袈裟,事更多。」
  你们学佛多年,吾讲经有六十余年,讲经不了生死,末法有教无行,知道有净土,若不修不往上走,这叫适道吗?象法有教有行,因为无戒还不能证道,所以有禅宗的教外别传,使人先证果再研教。今日之下更不能了,所以说是往生而不说证。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
  可与适道,已进道了,已经进了门内,为内凡了,但是「未可与立」。在净土宗难讲,若依禅宗,四果之前还有三果,证四果,还没有立,落于涅盘坑。立是扎住根,树立住根,下不摇动,上头的菩提能增长,这才叫「可与立」了。站立得住,八风吹不动。
  孔子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我们别说十五年,五十年还不行,吾学佛六十年还没有立。孔子四十而不惑,俱生的惑我不敢说,新增的惑孔子已经没有了,你们是日日增惑。要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我们是日日造新殃,孔子四十不惑,更不造新殃。五十而知天命,明心见性,其实孔子是乘愿再来,这不是当生办得到的事。
「可与立,未可与权。」
  可与立,未可与权。立是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所说的,处处要依经典来,道就是从经典处来。经是言语文字的假相,由道而来,经典所说的都是道,立是对道立住。
  权,如佛的权智,若是实智就得依经规矩,权可以变化,如何变化?变经典?还是变大道?权是改经不依靠经,今人就是不依靠经,必须是到达佛、圣人的地位才认识权这个字,登地菩萨也够不上「权」字。没有权就走不通,所以必须逢场作戏。但是行权不容易,若你成了戏中人,就不是逢场作戏,在前台上唱得多好也必须不着相,不能动心,印不到心上去。
  权,我们又够不上,又不能不干,所以难。这个注解有若干种,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可违经不可违道,这也有人反对,以为违经就是违道。权必须智慧开了才能做,吾的见思惑没有断,所以不敢教你们。吾讲的不超出前人的范围,所以不敢著述,你们只要依法不依人便可以了。
  不得已要说,从前人称东西的锤就是权,视物品的轻重而移动锤,使枰平衡,天秤也是如此,这是比喻权如锤。意思是说,自己看着办,学问不到便无法看着办,说出来就不行,孟子书中有人问礼,男女受授不亲,那见到嫂嫂溺水,要伸出援手吗?孟子说,这是权,要通权达变。但是天地间的事情千变万化,见邻女不能援手吗?所以不能举例。
  通权达变全看自己的智慧,孔子时中,凡事不偏不倚,采取中道,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一般人是过与不及。佛家说,执着相,凡夫着有,学佛者着空,常、断都是邪见,必得空即是色,讲中道,这与孔子的中道相同。
  现今说法的人讲中道者有几人?若能讲中道,道就是中,孔子的中就是时,时中就是道,可以反经不能反道。为什么能违背经?净宗是从有门入,不敢违经,禅宗便是反经,无语言文字相。佛法都是在恭敬中求,但是禅宗说佛来杀佛,这不是反经吗?其实是反经不反道。道是心,口虽说这个,心中却没有这个,心中无色无空,不思善不思恶,寂而常照,净宗往生,最后的寂光也是如此。
  如今我们改经就不行,比如丹霞烧佛,当时是要度人悟道,你能这么做吗?你们如今尚且不能立,何况是行权?立就不增新惑,不沾五欲六尘了。
  你们学这一章,处处省察量一量自己的本事能力。所以达摩祖师说:「学我者入地狱,谤我者生天堂。」你真学达摩,就是真谤佛,这样可以吗?

【九.三十二】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401)
  一个字具有多种讲法,只是依从一种讲法,如何会对?学论语,要开智慧!法语之言,经典上的话,能不听从吗?只是听从,没有用,改之为贵,要在改自己的毛病。今日之下,人心一日比一日坏,要从尚且不从,如何会改?巽与之言,委曲婉转,能无悦乎,绎之为贵,必须想想,省察省察。今日的教育,只说好听话,决不出人才。
  这一节,汉宋注解算是不讲了。圣人的境界不懂,所以不讲,这还算有规矩。我们不是学文字,又不懂其中的意思,可以从缺。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引的四句古诗,到底是什么意义,不知道。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这二句是孔子说的,所以说说,意思是指学则会,不学则不会。

乡党第十
  乡党,本乡本土的意思,例如台中人,台中以内就是乡党,若住在民生路,那民生路便是你的乡党。若来了中正路的人及民生路的人,给人倒茶时,要先给中正路的,民生路的人在后,因为民生路是你的乡党。

【十.一】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403)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
  孔子对于乡党的人,说话动作一切,都是「恂恂如也」,极为温和,极为恭敬,为什么如此?温和到什么状况?恭敬到似乎不会说话,不敢说话。所谓「躁人之辞多」,还没跟你说便抢着说,这种人的前途不行,也不能长寿,必须镇静。
  在乡党为什么要如此恭敬?因为乡党是你下生的地处,是父母之邦,对父母恭敬,就必须恭敬这个地方,例如监狱中的教诲堂,典狱长经过必须鞠躬,若帝王经过宰相的座位,必须下辇致敬。
  对乡党能如此,就可以变样,凡事改之为贵。所以说父母的朋友为「父执」,是叔叔、伯伯、姑姑,这是真正的民族主义。左传齐家有报九世的仇人,不像洋人是杂种,所以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有血统的关系。
「其在宗庙朝廷,」
  但是这个人是不是很呆板?在宗庙朝廷又变了。
  宗,尊也。自己不做主,一切依从他人来办事,尊重的意思。庙,貌也,盖一座庙有如祖宗的容貌。从前文庙棂星门外有二块石碑:「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如今则是要打倒孔老二,这是犯上作乱。从前到人的庄头,必须下驴下车。乡人也会让路说﹕「客人,请喝水。」若到人家的庄头不下车、不下马,乡人就会讥笑说﹕「来了病人,失了腿。」若是大车经过,乡人就会拦住说﹕「恐怕的您的座车会震倒屋子。」只要待之以礼,人家便以礼往来。凡事敬人者人恒敬之,杀人者人恒杀之,一切灾祸都是自找的。
  廷,无堂只是平地。
「便便言,唯谨尔。」
  便便言,郑玄说:「便便,辩貌。」在宗庙朝廷,说话辩论必须清清楚楚,就不是像在乡党「似不能言」了。因为朝廷是议论公家的事,不能当老油条、骑墙派,那样会害了百姓,所以说:「乡愿,德之贼也。」
  从政要「上致君」,使国君成为尧舜,「下泽民」恩泽加于百姓,若巴结长官,压榨百姓,便是贼。虽然辩论得很清楚,仍然很谨慎,而不是高谈阔论。不恭敬长官,也是贼。
  你们要学历史,但是史书上记载的有好事、坏事。好人便往好处上学,坏人就偏往坏处上走,可悲啊!如今的时局很恶劣,大家要求「共中不共」。讲在我,听不听在你们!
  前一节是对乡党,往后必须照这个办。后一节,你们虽然没有在宗庙朝廷,但有公家开会的时候,例如在一个机关,理事的职员都必须尽该尽的义务,财团法人虽然是无薪却有名誉职,若以为没有待遇就不肯干,这便是没有人格,所以开会时必须全付精神注意,该说就必须言。但是今日是以表决为准,表决确定后便不许有争论。
  孔子的行为,立出规矩来,可与适道矣,但还不可以行权。没有到程度,依规矩就可以了。

【十.二】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404)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上朝的时候,在朝廷。从前的官制不同于今天,鲁是诸侯为君主,鲁君的下面还有卿、大夫、士。
  谈话的时候,与下大夫、上大夫谈话要不一样。卿以下有大夫,孔子曾为大夫,还没有到卿,卿是上大夫。今日虽然没有阶级,但是阶级却很严格,开会时它的权力在议会,例如立法院,平常人不能参加,但是从前只要到某个地位都可以参加朝会。
  侃侃有两种解释,集解说:「私乐之貌」,貌是样子。侃侃,集注说是刚直。
  誾誾,中正之貌。集注说,和悦而诤。
  这两种解释那一种为是?孔子与下大夫同事谈话,刚直,不客气吗?与上大夫说话温和,是巴结吗?后人采汉儒的注解,与同事说话时私乐。若作主的人为长官,孔子便谨慎说中正的话,不同流合污。
「君在,踧踖如也,」
  「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现今的规矩好还是不好?不好要能改,有改的权力吗?所以说:「若居今之世,行古之道,灾及乎身」。
  踧踖,马融注,恭敬之貌。集注,恭敬不宁之貌。韩愈说:「口将言而嗫嚅,足将进而趑趄。」不可如此解释,这是老滑头,老油条,孔子不会如此,作「恭敬貌」就可以了。
「与与如也。」
  与与,有威仪而适中,不会不及,也不会紧张。
  公共团体开会,临时有主席,他便是这个会议的主人,必须恭敬他,并不是只恭敬这个人,而是恭敬公众,所以不可以自己逞能,要恭敬主席。吾对警察便非常恭敬,因为他出来执行任务,平时就另当别论了。
  中国讲究礼让,所以「子路率尔对曰」,孔子哂之。因为子路说的话没有让的原故。

【十.三】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躣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405)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躣如也。」
  今日还有摈,例如伴郎便是摈,一切言语应酬都代表新郎。国君下召使当摈,到其它国家去,为国家办事。这时必须变变脸色,走路时脚必须不离地,处处小心谨慎。躣,盘辟貌,即周旋貌,不能迈方歩、飞扬起来,处处谨慎小心。
「揖所与立,左右手,」
  你们必须照这个来办,对待长者,长者走到那里,就跟到那里,他左顾你就要随着左顾,他右顾你就要右顾,不能离开主。例如孔子在夹谷会盟,那是有砍头的危险,孔子一下命令,就有人承命,摈若不在国君傍边,如何能办?父兄如果年纪大,出去时就得跟着。
  从前在丛林,进入庙门,有一定的规矩,客从西阶升,主人从东阶升,所以说:「东家西席」。从前人重视礼节,有门必让,走到门口必先揖让;有门必揖,右手伸长让客人。
  以南北为左右,以东西为前后,以南北为左右时,对客人就要伸左手揖让礼请。
  立,指客人。左右手,摈在左揖右手,摈在右揖左手。
「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
  襜如也,衣服整齐,不可乱摆,虽然飘动但不踏到地。观察唱戏的演员,返回台上时,看他的下摆便可以知道是「襜如也」。唱戏的演员,他们都学过礼记。
  进,往前走。
  翼如也,如鸟有翼,手要活动,招呼客人不能呆板。
「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复命,摈复命报告:客人不回头看我们了。这时主人才可以放松敬慎的态度。
  易经、内经讲的数目只有五,例如五色「青黄赤白黑」。这是五种正色,其余的为间色。东方,绿为兼色﹔北方,紫为兼色﹔北方属黑,水为黑色,配以朱红﹔再淡为丹。丹是彤云的颜色。东方,黄配以青,是绿。「彤云」讲是红色,这是有本的。
  陶潜「琴书以消忧」,佛家以法为乐,百病可以去除。所以读这个,可以长寿。如今的人,不懂这个原理,专找伤者。

【十.四】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407)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便是成住坏空。
  一月立春下生种子,二月春分生长,三月入土,看到「入土」也能了生死。
  儒家的书,主要是讲政治,政治是维持天下的公安,没有政治则士农工商法医都干不下去,天下就乱了。并不是说作官是多么尊贵,而是干的职业,要为大家,要为公的,所以儒家重视政治。从前作官的必须离开本省,做官不许经商,一则与民争利,再者你有权,百姓无权,容易受到贿赂。为官必须穿着公服,不干私事,所以作官的并不有钱,要为公牺牲。《大学》说:「蓄马乘,不察于鸡豚」,做官能当到蓄马乘的职位,或是做到百乘之家,心都要在百姓身上,不在鸡豚。所以古谚说:「一辈子做官,三辈子打砖。」地道敏树,天道敏时,人道敏政,人道必须讲政治。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吾不讲考据,天子有五重门,诸侯有三重门,各有名称,公门究竟指什么?有很多争论,时代经历各朝都有不同。如今没有这种门,如何讲?即使考据出来,也画出门来,有什么用?万事都要随着变,所以只讲原则。既然要爱国,对国家的机关、国旗都必须鞠躬,并不是国旗有神,而是礼节。日本人,一唱日本国歌,日本人就会全体站起来,所以东洋与西洋决不一样。总之,今日为过渡时期,必要更正过来,上轨道。对国家机关,即使是三个人,尚且要恭敬,对全民更要恭敬。
  公门,凡是国家的机关,都可以应用。「鞠躬如也」好像是鞠躬的样子,不是真鞠躬所以才说「如」,而是格外恭敬,好像要鞠躬而未鞠躬,也并不是边走边鞠躬。
  如不容,朱熹注解:「高大如不容」,这种讲法不采取,在公门这里不能随便爱怎样就怎样,必须肃静。
  群经识小说:「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也。」每进一门要一让。
  集解:「敛身也。」身体要收敛收敛,将放肆的情形,收敛收敛,没说是鞠躬。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日本人在台湾有榻榻米,入门脱鞋,席地而坐;日本的衣服名为「和服」,也称为「吴服」,是吴王夫差时的衣服。
  邦君树塞门,有一种说法是将木头在门口挡着,后改为屏门。客人到门口要稍微等待,主人先进入略事整理,这是恭敬客人。客人不站立在中门,或站在左,或站在右,就是不立中门,然后主人出来迎接。
  客人多,叫做「门限为穿」。阈,门限,格外高,外头的尘土进不去。行不履阈,若履阈,必须迈过去。若履阈,会弄污其它跨过门限的衣服,因为从前人入公门都穿大衣,没有穿短衣的。学礼就是一切以不妨害人为原则,不论精神物质都是为了爱人。再者主客一起走,若踏在门限上,忽然升起,比主人高,那不象样。
「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过位,过是来到此。位,或是国君的座位,空闲的时候,或者是大臣的座位。国君来到品级台,要下辇或凭式,像监狱中的教诲堂,教化师不在堂中,典狱长过位也必须行礼鞠躬。这是日本所订的法律,日本法律大半取自佛经。
  色勃,变变脸色,收敛收敛。经过佛像的前头,若昂然而过,不理佛像,便是无礼。
  足躩如也,平时脚走路迈方步,过位时手不能翔,足不能迈方步,必须脚后跟擦着地,表示肃敬。
  其言不足者,因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好像有话说不出来,不得已也只说一、二句而已。可以参照集释的按语。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摄齐升堂,用五指叫抓,三指才是摄。摄齐,提起袍子,以免绊倒。也有不摄齐的时候,比如手执玉圭时,两手捧着。从前画女子不画脚,女子穿裙子都是拖地的,所以从前的女子不许摄裙子。如果要穿裙子,在家里必须学穿裙子怎么走路。
  鞠躬如也,好像鞠躬而未鞠躬,并不是边走边鞠躬。
  屏,收也。这点你们可以练习,卧睡时,口闭不出气,由鼻子出气,必得长寿,吾三十岁就是鼻子出气。睡觉如果鼾声如雷,那是粗野人,没多大出息。一切都必须要学,朱洪武夜梦五经,那是自造谣言。
  至这里,似乎是不能喘大气。
「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
  出,出了门。降一等,下一台阶。逞颜色,脸色可以放宽了。从这一句,就可以知道前面如何谨慎了。怡怡如也,很自然。
「没阶,趋进,翼如也。」
  没阶,是下完台阶,到了平地。趋,可以比较快步走,并不是跑。
  进,往前走。翼如也,小翔,不能大翔。
「复其位,踧踖如也。」
  复其位,若再回到他的朝房本位,并不是回家,而是回到朝房。
  踧踖如也。总之不离恭敬。
  礼,不仅仅是鞠躬而已,到什么地方办什么事,不该你办的,你办了,就是失礼。在法律上说,这是侵犯别人的所有权。依佛家,要讲究「不与取」,他人不与而自取就是偷盗。

【十.五】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410)
  各篇讲法都不相同,如吾从前讲礼记,注重大家的行为,所以讲的简要,今日要进一步讲。因为注解很多,讲法有若干种。礼记注的少,所以依注子说就可以了。但是论语的注解很多,因此争议也很多,争议都是起于不留意注子。
  乡党记录孔子个人的事,比较难懂,都是孔子的饮食起居动作,其实大家都不知道。例如今日与从前的菜名就有不同,中国的菜,皇帝也不能吃全,仅仅青菜豆腐就有二、三百种做法,随时变化。这一篇说孔子那时候的起居、饮食、酒、住屋、衣服,所以后人都不清楚。
  注疏讲考据,我们也要学,不能不记其中的文字,但那只是记问之学,要以此类推,知道吃穿都有规矩。例如「立不中门」,在日本及台湾还有门屏。「行不履阈」,今日虽然没有门限,但是要明白原则,求其中的变化,能够举一反三,否则用不着。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
  这一章是孔子当大夫,上朝的规矩,国家必须与外国办交涉,来了使者必先下马威,为难他。例如齐国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晏子善辩,所以不辱使命。又比如诸葛亮在蜀,张温出使蜀汉,赞叹说:「蜀中多士」。古人兴这个,今日稍有不同,所以读书不能呆板。
  从前有圭,用玉制,出使外国时,圭更要紧,君赐圭有如信用一般。使者执圭,是鲁国派孔子到外国。为了爱国,尊重国家,像今日向国旗鞠躬,都要收敛恭敬。
  如不胜任,心里很谨慎。
  上如揖,如作揖,两手作揖,下到膝盖,上到眉尖。
  下如授,接过来如才接时的恭敬。
  勃如战色,不能嬉笑,见到长辈、长官不能笑,有见总统,而嘻皮笑脸的吗?见到朋友可以笑。
「足蹜蹜如有循。」
  足蹜蹜如有循,蹜蹜,不走大步,没有抬脚跟,如有循,好像有一定的道路可以依循。孔子凡事都是慎重办理。
  长者赐,晚辈要仰而亲之﹔拜佛也要如此。长者俯而授之,若两眼望着青天,可以吗?史记孔子世家说:「诸生以时习礼其家」曲阜孔庙演礼,一个月中有数次,这样才会熟。今日,还有人演礼吗?清代的知县百里侯必得到京城觐见天子,行礼走路等等,一切都要练的多久才会熟,丝毫不能错。
「享礼,有容色。」
  「享礼,有容色」,这是替国家送礼,不是私人送的,必须庄严,而且有一定限度,不能乱送。国家送的礼,多为玉帛之类,集解说:「有庭实」,在大庭都摆满礼物,比喻送的礼很多。
「私觌,愉愉如也。」
  再过去,才是私觌,私下见面。有国君与国君私下的见面,有使臣受君命与对方国君见面,也有受君命与使臣见面。
  「愉愉如也」,私下见面就很自然。
  你们要以此类推,例如在婚丧嫁娶,宾客满堂时,一举一动,都必须有规矩。若没有礼,于主于客,都有失礼之处。例如在婚礼说诙谐的话,在丧礼上高谈阔论,这是不可以的。孔子食于有丧之侧,未尝饱也,人应当有同情心。大庭广众之下,不可失礼,要更有礼。讲古书,行今事,这很要紧!

【十.六】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411)
「君子不以绀緅饰,」
  「君子不以绀緅饰」,饰是领、袖的缘边,女子缘花边,男子缘细边。殷代崇尚白,周朝崇尚黑,都是以五的数字。为什么如此呆板?因为一切事,不可没有找一个标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量长度用尺,量重量用斗、秤。从前民国初年,还有正式的老师,五四以后就没有了,老师成了雇员,只管钟点费,卖货物而已,正式的老师一切都管。我们办事必须有标准,两个人也都不能离规矩,国家的政治,以什么为标准?要依圣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那圣人依什么?佛、孔子都有老师,孔子尚且以七、八岁童子为师,倚老卖老是大毛病,老师可以不论年龄。而且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必得温故而知新,才可以为师矣,人之患就在好为人师。中国的学问是天地人三才,孔子观易,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地道敏树,要学大地,人亡政息,但是大地不会亡。地法天,一切都变,天不会变,天不是日月星辰,而是真空也,可以让一切效法,天靠得住。天靠得住,地、人靠不住,天又法道,所以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法的是自然,自然法自然,佛就讲性,所谓:「法尔如是」这就是自然。
  所以从前的政治要按五行月令而定,中医不懂这个就不行。周礼中都依五色、五味等而制订,例如﹕冬天,肾出水,吃甜的东西便伤水。夏天不着黑衣,冬天不着白衣,不可以逆天而行。衣、食等一切,都与天地配合起来。
  绀、緅,夏衣葛,冬衣皮,葛染色,有的用草,有的用树木,染第三次出的色为绀。绀,绛色,色浅。北方的正色为黑,为缁。紫有若干种,有绛紫,北方的间色为紫,北为水,水克火,火是南方,南方是赤色,分丙丁,丙阳丁阴。水先克丁,阴火掠夺而来。土克水,掠癸水,以丁火补。黑赤为紫,为绀,北方的间色。四染为绀﹔七染为黑。祭服用绀,丧服用緅,行礼时要以这为规矩。
  头一次染为縓,第五染为緅,第七染为缁,衣服颜色要配合事情,祭服为绀色,丧服用緅色。君子是懂礼的人,所以袖、领不缘绀色,因为这对所祭不恭敬。也不缘緅,因为丧礼不吉祥,所以懂礼的君子不以緅缘边。
「红紫不以为亵服。」
  「红紫不以为亵服」,亵服为在家随便的衣服,从前人衣服颜色若不对,不许入公门,为妖服,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今日之下男子也穿花衣服,便是妖服,出奇怪的事情,就是不正常,人一不正常,天地就起变化。三国时的何晏喜好修饰,管宁见了以为不能长久,后来司马炎篡位,果然先杀了何晏等人。
「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
  「当暑,袗絺绤」,絺,葛之精者。绤,葛之粗者。夏葛冬裘,可以在家中穿,没有赤身露体,但是可见到肉身。出房门就必须加一件衣服,叫表衣,意思是表面再加一件。
「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
  以下说冬衣。「缁衣羔裘」,温带冬天就必须穿皮衣,裘有黑色,有素色、黄色的皮,羊皮有一种是黑羊,才冷时穿,称为缁羔。素麑是小鹿皮的衣服。狐皮是黄色,还有银狐,那最为宝贵。黄狐皮比较普通,外头用绸加上面子,使得里外如一,这样内外颜色就一样了。
「亵裘长,短右袂。」
  「亵裘长」,亵裘,便衣。古人不戴手套,有用小火炉烤,又袖子很长能够袖手。
  「短右袂」,有注解说是右袂短,有人说是卷起,到底是那一种对不知道,依佛制则是偏袒右肩。
  这一章说孔子的饮食起居,属于周代的制度,所以现今所说都不对。如唱戏的衣服,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与今天就大有差异。而从前一切都合规矩,中国虽然亡国很多次,衣服却没有大变化。到了清朝入关,服制才有大变化,衣服等等都是如此,连明朝的衣服也废除了。
  从前巡抚的印章是紫色,官虽大但不是正官,县官方印是红色,因为县官是正官的原故。今昔制度不同,没有画图,也没有照相,讲的如何会对?不可考据,我们只学原则,不失礼就可以了。
「必有寝衣,」
  衣,衣服固然是衣,桌巾也称桌衣,被也称作衣。床,凡坐具都称为床,例如说禅床。
  「必有寝衣」,所以凡盖覆的都叫做衣,裤也是衣的别名,为下衣。寝衣是被子,有注解说,小者为寝衣,大者为衾,实在说只要解释为被子就可以了。
「长一身有半。」
  「长一身有半」,长,从前读如「身无长物」的长,音障,余的意思。从前人不使肉身见人,身有多长,盖的衣被就要有一个身子长,除此以外还要剩余出半个身子长来。
「狐貉之厚以居,」
  「狐貉之厚以居」,居,有注解说是居家,有人说是坐。「皋(高)比(皮)」,教师所坐称为「皋比」。郑玄说:「在家以接宾客。」狐貉是用来铺坐,是成人坐的,或与宾客会面用的,年轻人不许用。从前年纪还没有到三十岁,天冷不许穿皮衣,三十岁以后才允许穿着羊皮,这与生理有关系。夏天衣穿得少,秋天入冬以后,不可急着加衣服,春天进入夏天,也不要急着脱衣。这是卫生之道。
「去丧无所不佩。」
  「去丧无所不佩」,从前不是只有女子带环佩叮叮咚咚,男子也必须佩,普通都是佩玉。有丧事时,佩带的饰物都必须去掉,丧期满二十七个月后,才可以再带。
「非帷裳必杀之,」
  「非帷裳必杀之」,参考注解,可以知道。帷裳,例如窗帘,可以较随便。一般的衣服要缝好,不要撒开。帷裳,今日之下不用这个,但是还有幔,挂在室内室外,都有不同。一切都有规矩,为什么如此?因为天地人一体,观看月令,就可以知道了。例如﹕今年冬天大雪,要食咸,因为北方属水。也可食苦瓜,因为水可以克火,不会伤身体。也可以食辣,因为金生水的原故。平常衣服必得缝得实在,至于丧服,何必讲究漂亮?
「羔裘玄冠不以吊,」
  「羔裘玄冠不以吊」,丧礼主素,吉礼主玄,吉凶要异服。丧家,对于客人恭敬,所以用红毡给人拜﹔在讣文中,要用一个红的「闻」字,寄给对方。懂礼的人,就会指着这个而去除,使者便会为他撤去。又,大官吊丧行礼,必得摘去铃子﹔行礼完毕,到客厅,才可以安上。吾人处在现今之的时代,参加丧事,不要穿着红衣,表示同情。从前捣粮食必定唱和相歌,若对门邻居有丧事,那捣粮食的人也不相歌。如今则是放开收音机等等,这就不可说了。
「吉月必朝服而朝。」
  「吉月必朝服而朝」,吉月,正月初一,必上朝,各诸侯必得祭庙,必须穿着新衣上朝。穿朝服是恭敬对方,穿着好衣,甚至借衣服来穿,不是炫耀,而是恭敬对方。

【十.七】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417)
「齐,必有明衣布,」
  「齐,必有明衣布」,祭祀为五礼之首,是吉礼。汉儒注﹕「布」,沐浴衣。「明衣」亲身衣,所以自洁清也,以布为之。以布为沐浴衣,像现今的毛巾,不要以肉身见人。一家人,也不能赤身肉体,夫妇二人是另一种说法。居室与居家,看京戏中,便可以知道了,绝没有嬉皮笑脸的。齐家治国,要先型于发妻,后教子女、兄弟,甚至还要讲究胎教。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变食是与平常所食不同。居必迁坐,坐处、寝处必定换地方。平时饮食住处尚且要规矩,何况是祭祀前的「齐」!斋时,不吃酒不吃肉,戒五辛;睡的地方,天子还有斋宫;要斋沐三日,思惟观想祭祀的祖先,这样才有感应。
  变食,注解多主张是戒饮酒、食肉,也不食五荤。迁坐,寝是另外到寝宫,论语后录说:「齐日三举」,杀三次牲。这种注解不对,而且不取庄子说的「不饮酒,不茹荤」,这有门户之见。说文:「荤,臭菜,其气不洁」,荤菜尚且不吃,何况是食肉!
  集解云:「改常馔,易常处。」
  金鹗求古录礼说云:「古人将祭必斋,斋者,致精明以交鬼神也。故君子之斋,沐浴以洁其身,严肃以澄其心,不御内,不听乐,居必迁于外寝,服必明衣玄端,皆所以致其精明。而味之浊者足以乱我清明之气,亦并戒之。」所以酒、荤并肉都要戒。周官膳夫云:「王齐则不举(不杀生)。」举者,杀牲盛馔也。三牲之肉,三牲是牛羊豕,气味也浊,故一并要戒。
  自从王莽窜改周易经文,便说是「王斋日三举」。
  这个若要吾为你们详细说,就不止如而已此,等于是一部内经。内经的前头,都说病原,讲预防的法子。譬如﹕女子一有月信,就要讲究不用冷水洗。有孕,不食兔子肉,不看戏,不上庙等等。因心一入印象,胎儿也会随着变。所以马要想生得白马,交配时就要称它为白色﹔想得黑马,也是如此。所以子女相貌多和父母相似,从这也可以知道。懂得易经,才可以讲内经,有如示诸掌。古人,一部易经,就在手掌中,掐指一算,事情就知道了。邵康节等辈,就是深得易经的人。虽然知道如此,终究也被杀,也得死。若更神的,有神通,不必卜便知道,所以说「未卜先知」,因为去了迷惑烦恼,心如明镜一般,照得清清楚楚,如中庸所说﹕「至诚之道,可以先知也。」虽然具有神通,也不能了生死。必得于三细六粗、根本无明也断除了,那一切事情就算完毕,所以佛学的独步就在这里也。

【十.七】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417)
  乡党是记载孔子的饮食起居动作,注解多考据而少议论,但是饮食起居必须合礼,只是与今日已经有所不同,例如所住的就是今昔不同了。其次必须讲卫生,人以不长病为原则。今昔有差异,所以很难讲。今天讲到吃,更麻烦,有公有私,尤其是以公家的斋戒更麻烦,那一种属斋戒也说不明白。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今日若选论语,选这一段就不行,因为今日之下还没有制订礼,与从前不合,讲考据是为着不错,今日讲论语是为了注重人格。
  例如上次说「斋必变食」,以金鹗的求古录礼说较为妥当,对于你们自己看,有帮助,应该像佛法的八关斋,愈简单愈好。
  从前朱注说,食不厌烦精细,愈好吃得愈好;「脍」,肉愈切得仔细愈好。这二句是指祭祀时,古注都用过心,但不一定全对,所以汉宋互有争议,群言扰乱而已,所以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从前是折衷于孔子,今日不知要折衷何许人?今日之下还有人,但是他们不愿意出头,连孔子也没办法,所以说「子欲居九夷」。
「食饐而餲,」
  首句有注解说是四意,有注解说是二意,吾采取二意的说法。「食」、「鱼」是两件事,「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这二者不食。有人引齐论,但是吾是齐人,却未曾听闻如此说。济南从前为郯子旧的封地,后来被齐灭掉,所以济南是齐地。
  这件事也不离斋。
  饐,朱注说:「饭伤湿热」,饭湿不能吃,吃了受伤。又说,吃热受伤,那稀饭、火锅便都不能吃了吗?鱼馁,馁,坏了、败了,不能吃。依这个说法不但讲不通,若依这个说法,孔子的脾气太大了,我们招待不了,所以不采取这个说法。孔子说,与其奢也宁俭,所以知道孔子一定不如此讲究。
  集解说,饐、餲都是有臭味,臭是气,味是尝,西菜重物质,中国菜讲性,例如药性赋说,有热性、冷性,阴性、阳性,这些性都看不见,但不是没有,例如姜是热性,黄莲的性最寒。再者讲味,讲气,味是吃在口中酸甜等,气是臊腥等闻于鼻的气,臭豆腐是臭味而气不臭,又如花香是闻的香,吃下去并不香。养气的菜都是取气,养血的便注重味。
「鱼馁而肉败,不食,」
  食物的气与味有变化都不能吃,这一段是说五谷类,例如夏天晚上的稀饭,到第二天就变酸了,食了便不好。鱼坏曰馁,肉坏曰败,这是肉类,有变化就不能吃。
「色恶不食,」
  「色恶不食」,颜色不对,变了颜色也不能吃。又,看的形色讨厌,也不吃。这是泛指饮食类,肉类、植物类等等都包括在肉。
「臭恶不食,」
  「臭恶不食」,气味不好的也不吃,虽然还没有坏,但是气味浊恶也不吃。这不但对自己生长的自然植物不吃,连人作的菜也不吃。
  中国菜讲色香味,如虾是白色,炒出后为粉红色,若不是如此,不是火候太过就是火候不及,这不能吃,不是择味,而是与卫生有关。从前的并盘有八种颜色,很美,而菜的本质,包括气味、火候、刀法都有,例如「爆炒腰穗外带汁」,爆炒时油要开到极处,一下去就起来,保持嫩腰的本质,穗是刀法,「外带汁」,外带汁蒜片炒酸菜,加上糖醋勾芡。
  「语小天下莫能破焉」,破是解剖,解释清楚。不是像现今的原子可以自己分析,佛法说有「七分之一」,可以把物质分到邻虚尘,又说在一芥子中转大珐輪。
  「色香味触法」,法是做菜的方法,色香味以外,火候到了,由声音就能知道,这必须内行。做菜这六条都有,可以参考礼记内则。
  「糊饼烂面不伤人」,其实吃了也会伤人,例如吾吃面包会受伤,开药方,就要以糊面包为药引。
「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菜做得不到火候不能吃。又注解说,这东西不到时候不能吃,例如从前的菜都是按时候吃,今日是不到时候四时都吃。又有一种注解说,所做的东西过与不及都不吃,对人有害处。
  这是对卫生上有关系,但是对礼有什么关系?「不时不食」,这有关系,一日三餐是中国定制的规矩,佛家有过午不食,也有过午而食的。有人说,第一餐要少,第二餐要饱,第三餐不吃也好;也有人说,第一餐饱,第二餐少,其余时间不吃零食。
  祭祖、祭天在早朝,祭鬼在夕晚。祭有公私的差别,例如祭孔是公祭,在台中祭孔,公祭是台中主管祭,若在台北便是总统主祭。从前也是如此,县官虽小,孔家是公爵,官虽大,若在曲阜祭孔庙就应由县官主祭,济南就是巡抚主祭。今日台北是总统主祭,台中由市长主祭,这是公祭,三献享神以后的胙肉,主祭先吃。孔子说,我战则克,我祭则福,必须诚心,「饮福酒,受福胙」。
  祭肉没有熟的,最多是半生半熟,回去以后祭肉要分给陪祭的,太宰的牛头、牛肩等给谁都有一定,主祭得牛头,没什么好吃。祭前一日行牲礼,先杀牛,要紧是先摆上香案,上香行礼,行牲者用刀一比划,仪式便完了,再杀。次日再祭,再分送给与祭者就已经是第三日了,春冬还可以,夏天秋天时肉容易败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还有私下的祭品,例如吾去陪祭,也自备一分,但不能放在大殿,祭品不能多不能少,必须在殿外祭,祭完自己携带回去,这可以当日吃,若放坏了就不行,这是福胙,不吃不恭敬,必须先吃。
「割不正不食,」
  论语上面的几篇多是孔子与诸弟子的对答,有因有果,可以揣测。乡党这一篇没人问,都是孔子的日常生活动作,对答的人虽然不懂孔子的话,但是能听对的话也能知个大概。历代注解互相争议,注解众说纷纭,不可听一家之辞。若有二家注解,又须会当判官,但是能判断的是清官还是昏官?谁能像子路的「片言折狱」?纵使有人说对了,但是谁是「证自证分」?
  天下将兴,必有祯祥,天下将亡,必有妖孽,因为众生没有福报的缘故,若有福,妖便少。学佛无福,就只听波旬而不听佛的,三武灭法并不是三武,这必须学问到了才晓得。孔子六十而耳顺,一听便明白了,果真明白,一听就知道其中的错处。不可不读书,可是读了又添许多扰乱,你们自己分不出来,这是读书的难处。
  乡党这一篇不讲也可以,因为饮食起居古今都有不同,现今用不上。但是不讲又不行,因为圣人即使是一句都能举一反三,否则记他的生活有什么用?记的人难道不知道,周代以后必定会改变制度吗?吾尚且知道将来一定变,何况是他们!而且孔子曾经明确的说,夏礼、殷礼孔子都能说得出来,不说的原因,是因为夏商他们的后人都不知、不信的缘故。三代尚且都有变化,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孔子只研究周礼就可以了,何必要研究三代的礼?有学问的人就用得着,没学问的人便用不着。
  你们风雨无阻,冷热不辞的来听讲,吾讲的也不轻松。吾辞掉各学校的课,但是也不轻快,比以前预备负担更重,又没有钱领,吾是为什么?仍然是为了大家的身命、慧命缘故。你们辛苦来听,甚至有人还调职迁居,吾若不用心,良心如何安?拼命也必须干,而且依佛家说,命,永远也没有死的。你们听了以后必须念,到时不知何时就会忽然用到,别人不知道而已。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这一段的说法就有若干种错误,朱注的错最大。朱子注说,肉切不正不食,其实割与切不同。汉儒不可轻视,佛经祖师的注解也是依着说文、尔雅,都有来历。昔日吾皈依印祖时,心中以为佛学是不如祖师,但是文学或许可以比一比,这几年印祖文钞看了几次,才知道印祖的文学真好。现今为预备灵山寺佛七、慎斋堂开示,吾已说了三十年,同流合污的发言吾不说,吾说的是真话,对就说对,不对就说不对,吾又遭谤。你们有护法的热心,但是能力不足,吾一人独木难支,我一人也难护法。
  吾懂烹饪,割肉与切肉不能做同一种解释,宰相所以称为「宰」,因为宰相的责任就像调和鼎鼐,要调和天下事,必得有大学问。临杀曰割,孔子说:「割鸡焉用牛刀」割是杀。庄子的庖丁解牛,解便是割,姜太公、陈平治天下都是割。切是放上案板切,例如「爆炒腰穗」这是切的刀法。
  孔子若切不正不食,那孔子的脾气不小。唐以前古注皇疏引江熙云:「杀不以道,为不正也。」何谓杀不以道?例如玉箸羹,用火棒插进牛乳,把乳汁抽出来,又如广东的吃猴脑、山东的烫活驴、鸭掌等等,这些都是杀不以其道。孔子那时候如何我们不知道,像以上这几道菜就不吃,现今还有合吃活虾,也不能吃。最残忍就是人,办好事、坏事都是人。
  祭祀时,解牛多少刀都有一定,还有不能解的地处,例如猪蹄不洁,不能放上俎豆,割心、肺某处时不能连带,这是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没有酱的味道,菜便不调和,从前宴席上先上一碟酱油,一碟醋,不论你要不要。从前讲酱,指酱油,其实酱有很多种,有甜面酱、花生酱等,究竟是那一种酱?这里不必考证,不必注解,知道这个话就可以了。今日的酱有很多,也有人不吃,也没有关系。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食有公食、私食,婚丧等是公食,二三好友及自己在家是私食。其实不必分公私,只要读的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以用得上。
  古代祭祀,俎豆定为六件,食(谷类)有三种,有六鼎、五鼎。三食,论语有「大师摰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亚饭是第二餐饭,三饭是第三餐饭。吃饭不能一次就吃饱,菜比饭多,这是指公食。这一段说肉多,说的是私食,吾是北方人,米面都能吃,有些北方人不吃面便不会饱,南方人是不吃米便不会饱。
  吃饭的规矩,要在家练熟,否则临时在外便不行,例如念佛也必须平素练,打佛七才行。
  平日吃二碗饭,菜多也必须吃二碗饭,菜可以少吃,菜是辅佐而已。不叫「肉胜食气」,食气是五谷的饭气,气指性,中国菜先讲性,再讲气,再讲味。气是调气,味是养血,气、味都有五种,因为人有五脏五腑。肉都有气,食也都有气,例如某人肚中有寒气、热气,吃饱上食气,大便都排尽了,仍然涨气,那是食气涨。吃药不是消食而是消气,寒气、热气都是如此。总之吃饭时不叫肉气犯了食气。
  周身当中,胃病最没办法,周身血脉,中央是土,往四方去,包罗一切。一脏有二十五阳,胃气分往五脏去,各脏都有胃气,例如心有胃气。又五脏互通,胃也与肺通,所以一脏有二十五阳。医家说,若脉露出真象就死,因为脉本来是搀杂的,各个脏器都搀有胃脉,不这样就麻烦。
「惟酒无量,不及乱。」
  「惟酒无量,不及乱」,无量,不限数目,因为各人酒量不同。吾除四川酒外,其余的酒都喝过,高粱能自酌二斤,可是必须「不及乱」。乱是醉,先醉然后乱,醉先说醉话,不正常,语无伦次,就会失礼。大众之下别失礼,在家自己不象样,必须为儿女作榜样,若醉的不象样,儿女便会学,因为熏习力很强。你若不干坏事,他们还会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沽酒市脯不食。」
  周朝没有人买酒,酒都是自酿,这个说法也有人反对。市脯,在街市上所买的肉干。注解说,这是祭祀时才去沽酒市脯,这种说法可以依从。
  祭有一定的酒,离不开第一种「玄酒」,玄酒必得上大殿,玄酒就是一碗凉水而已。玄是北方,水是酒的祖先,祭祀讲的就是根本。肉也都是生的,也讲根本。
  祭祀这一日要斋戒,不食酒肉,主祭尤其不许食酒肉,陪祭或许有些人守不住,但是必须在家,不能往外跑。佛家也有说五净肉,儒佛圣人都有通融,不是不近人情。
「不撤姜食,不多食。」
  这是两句,却是二种讲法,有人作一句,就当一种讲法。
  台湾吃嫩姜,其实也可以腌成菜,例如鲈鱼配紫芽姜,又可以与咸菜同腌。炒菜必须用姜辣,油热时先下姜,不吃素的人再放下葱花,再来撒细盐,再放所炒的菜,总是离不了姜辣。
  依医书,姜能去邪味,发正气,辣气大,辣椒是有味无气,葱是有味有气,姜也有味也有气。五荤都有气,唯有姜是气清。调病也用姜菜,例如张仲景的桂枝汤。
  虽用姜,不能多吃,有注解说者夏天不吃姜,这个话有过失。
  在文理上,作一句讲好。作两句讲,那「不多食」便成了费词。无论什么东西都是别多吃,这个话似乎是多说的,若指祭祀更是多说,例如持斋的人过午不食,因此不多食。所以这里采成一句说比较好。可以参看别解,「不多食」指姜而言。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这一段你们可以去看考证,以及看「食不语」段的余论。
  公祭的肉,你自己不能作主。但是还有私祭,私祭的肉不能上大殿,私祭的肉可以携回家里。公祭时,第一日行牲,第二日端上俎豆。凡是祭祀都会分祭肉,过午就不送礼,也不看病人。到第三天才送祭肉,冬天不怕,但是夏天秋天的肉,到第三天才能得到,必须设法吃掉,否则容易坏。私祭的肉,第二日就先吃,这是享用神福。若忙过三日,祭肉便不能吃,必须设法恭敬的埋妥,这是讲卫生。
「食不语,寝不言。」
  「食不语」,吃饭不是说话的时候。
  「寝不言」,就寝也不是说话的时候。
  但是也有办不到的时候,例如宴会。
  这两句,若「非食,可自言,不对语也」。若不说话,那也不能敬酒,也不能行礼了。圣人知道,吃饭时说话,如撒下小雨,正在吃东西时,人有问话不必答话,所以食时讲话有一定的时候,人在吃东西时若不得不说话,少说可以,在喝酒时再说,可以借酒谈心。
  自己一个人,何须说话?有人才要说话,但是朋友有「连床夜话」。白天已经说累了,所以就寝时不说话,若夫妇便不在此限。
「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
  「必」,有注解作「瓜」,注解说,鲁人瓜读「必」,吾未听过有此一说。有注解说,「必」原来是「瓜」,汉儒也怀疑,可当作「瓜」,也可当作「必」。当瓜讲,这句就是三样事,当必则是两样事。这必得问孔子,或问记的人才知道。
  疏,粗疏。食,饮食。斋戒日要吃清淡的,「疏」后来有人作「蔬」解释,以为是吃菜类,有人认为下文有「菜羹」,羹都是肉类。但是「菜羹」分明是说用菜作羹,这一天不食肉,羹是带汤的食物,用菜来作羹。疏食算是粗食,以及没有肉的菜羹,都是斋戒日吃的。
  若作「瓜」好讲,指水果类,祭祀必须祭土产,例如北方的水果为梨,不能供香蕉,土产就不贵,山东的苹果只是闻香而已。
  这三种食物都是很贱的食物,但是在祭时「必齐如也」,齐,斋也,必须如吃斋一般恭敬。五四运动以前,自上大夫下到推车,一吃饭,一摆上酒饭,必须先奠,上供先人,祭荐创造物品的先人,表示不忘本。平剧里的辞行,酒都是洒地而不喝,所以戏里说:「家院看过酒一樽」。如今的中国文化都在京戏,平素在家吃饭喝酒也要先奠。做粗活的人在街上酒店喝酒,手沾酒在柜台点三点,表示先供。五四运动以后,才去除这种礼。
  凡水菄要按时候上供,五月杏,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这是尝鲜。樱桃最早出来,先荐樱桃,而新出产的水果不许多买回去供,怕别人买不到,收割下新粮食也要先供祖先,叫做「荐新」。从前的人都很厚道,先供先人,自己再享受,要像祭祀,必须如斋戒时。在于恭敬,不在物品。
「席不正不坐。」
  从前的席子,不是像今日的凳子,必须摆正。吾不仅座位必须正,床上的被子也必须正,外不乱才能够内不乱,往生才有点把握。

【十.八】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422)
  凡事举一反三最要紧,古今的饮食起居都不一样,可以以此类推。
「乡人饮酒,」
  乡饮酒,周朝时有这个礼,国家所定的,为乡人饮酒,不是正式的像今日的八月节、五月节。乡饮酒也有一定的时候,一年有四次,有四种,其中有一种为蜡祭,就是礼运中所说的:「仲尼与于蜡宾」的蜡。最普通的是在腊月祭八蜡,这是为了保护农田的神。如今也有人拜妈祖,拜完吃一顿,这是国家所定的礼。
  乡者,乡党,例如台中人也有在外做大官的,平常与邻居接触少。从前在饮酒日,名人也都要去,例如团拜时,做大官的人回到家乡别摆官架子,乡党是父母之邦,人不可以忘本,中国不亡民族,就是这个关系。乡党聚会今日还兴,不是乡饮酒。你纵使在外做行政院长,回到家对卖花生的老人也必须恭敬他,不管你是博士、学士,在乡党是序齿,行政院长是你在朝的官位。乡党饮酒,不论官爵,论年龄,年纪大的人坐上座,而所吃的俎豆,年长也要多一些,年轻的数量少,并不是不平等,而是为了尊敬老人。今日却反过来,子高父低,这是反常,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样如何能好?你们学儒佛二圣,必须尊敬乡人,不可忘本。
  孔子是圣人,道德学问不得了,平常饮酒无量,不及乱,但是在乡饮酒日,在宴会喝酒,可以喝醉。醉便乱说话,行动也不正常。从前人的不正常,也比今日正常好。在莲社用饭,吾见大家还没吃完,吾仍然假装在吃,等吾起来以后,大家才出去,这样还好。
「杖者出,斯出矣。」
  从前人都有标帜,到六十岁可以柱杖,不论用不用,都可以拿,表示上了岁数,六十杖于乡,到外乡要礼敬人所以不柱杖。八十杖于朝,也轻易不上朝,也可以不下跪。孔子退席时,看柱杖者走了,孔子才出去,若杖者没有出去,孔子也不能出去,你们可以以此类推。
  孔子在家乡参加乡饮酒,见有年纪的老人出去,才退席。为什么要「斯出矣」?若玩味这句语气,就必得走,不走也不行,因为乡饮酒日,大家不醉不归,若有老者在,虽醉也必须收敛,不能尽兴,所以孔子早走,让大家畅怀。所以吾讲书,也都有伏笔。
  吾愈看朱子的注就愈糟,补大学的格物,颜子曾子都不敢补,他为什么要补?天下的道理,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愚夫愚妇可行,及其至也连圣人也有所不能。朱熹作大学章句却说:「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真如本性,开口便错,佛也没法讲,所以对于「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三条,孔子说:「吾未能也。」朱子毁谤佛,足见他不高明。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从前在大陆有「方相摈」,还有他的用处。到了春末、九月末、十二月末,各举行一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51:21 | 只看該作者
以除不祥。从尧舜便都相信鬼神,派方相持武器,驱除不净,这是国家订的典礼。
  立春,有芒神出,赶牛耕春田,芒神就是「方相」的变相。这一天,天子也要出来迎春,在东郊迎春,热闹一番。
  乡人傩的时候,像今日的妈祖出巡,现今国家禁止官员同乐,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这样上下会太严肃。中国各种节日,例如吃粽子、吃月饼等,一年有几次,上下彼此亲密亲密,这是出自百姓的内心,不必警察出来要求。既然是中国人,就得这样举行。所以昔日在傩的时候,有与民同乐,孔子穿朝服大礼服,恭敬的站立在一旁,因为这一天是国家所定的大典。
  这一天可以敬祖先,也可以欢乐,国家看着不管。到清朝时只有迎春,正月十五玩灯,设有灯官,也必须先登记,数个村子联合起来。正月十三日到十七日,由灯官带领,有数日欢乐。这是孔子为鲁司寇时,遇到乡人举行傩的日子,也穿上朝服而恭敬招待,这是地方上的风俗。
  风俗都有用意,上下精神可以交通。

【十.九】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424)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这一段是讲礼貌,从前作揖,有一揖、二揖等次数不同,「恭而无礼则劳」,过犹不及。从前不读书不太懂礼,会行错礼,但俗话说:「礼多人不怪」。问人,指国家之间的问人,对其他国家而言,但不是正式外交使臣,例如到邻居问人事情也是问人。见面就必须有礼貌。
  台湾人到美国,听有人说台湾话,就想与他说话,这是天性本分所有,出自天性、人性,今日总教人不要天性,不要本性,可悲!但是如今的人不以礼相待,武人还不至于如此,所以吾恭敬武人。若在本地问人,来去只作一揖就可以了。若是到他邦就不行,或者其它邦国的人来问,就必须作两揖,对客人特别一点。
  念书必须照书上学,必须分出内外来,例如有人到莲社作客,倒茶必须先敬客人,不要先给吾倒茶,否则人家会讥笑没教育。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这也是礼。康子是鲁国大夫。馈,从食,送的是吃的东西,康子送孔子吃的药。
  凡人送东西,有时就得要,有时就得不要,例如人来求投一票,送礼来,这个礼可以拒绝,或者有人来求我们去害人,这种送礼可以拒绝。除此以外,若连络感情,觉得交情浅也必须留下礼物,使人好出门,第二天将这个礼物再配上小东西送回去,所以不接受也有礼。也有不能退的礼,又不愿意收,可以多隔个十天半个月,另外备一分东西前往还礼。若交情深,还礼反而变糟,人家以为要与他绝交。
  你们以后去看病人,对普通人、熟人都有不同,够交情的,第一次送礼就可以了,下次可以空手去,也可以商量。若没有钱,不可问人家喜欢吃什么东西,问了就必须送。交情泛泛,就不可以为他准备饮食,病人若勉强吃,病便增五分,生病怕吃,饿不出病来,可以送乳粉,罐头等不及时吃的东西,不可做熟的食物,千万别送药,即使蜂蜜也会吃死人。若他需要的药,送他可以,但是在今日之下,就成了密医,要办罪。
  季康子馈药,送礼,礼记上曾说,送刀、送土产、送活动物都有一定的礼节,但是没有送药这一条。季康子送去,孔子拜而受之。人送礼物来先供佛,再略食一点,礼就很周到了。送来的东西必得尝一尝,孔子不吃药,为了礼的原故,「丘未达」,不是孔子不懂药性。送吃的东西,依礼孔子必须尝,但是送药的礼我没有见过,不知这个礼是如何,所以孔子不吃,不敢尝,实在是孔子不吃。
  吾今日看朱子大学的序,长一点学问。大学没有分经传,朱子把大学大解八块,吾看了也不对。看诚意正心一段,按曾子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后人注解说﹕「富贵之家,鬼阚其室」,汉注就不如此注。因为这一段是注「诚意」,不诚意就不能如此,「小人闲居为不善,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如今的学佛人,若不能真心念佛,则像「千目所视,千手所指」。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以及准提菩萨,为什么要千手千眼?佛为什么没有千手千眼?并不是佛不如菩萨,而是佛光无障碍,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我们都在佛的光明照耀中。今日之下学佛人若胡来,心还不肯改,自有报应,我们不必与他争,等着城隍庙那块匾「你也来了」吧。

【十.十】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425)
  你们要想真正研究学问,必得先认字、知音,一字有二十余种说法,换个地处就是另一种讲法,必须根据说文、尔雅,而且必须懂得句读。作诗要一波三折,知道这个就好作。再者必须有节目、章法,否则便是乱凑。佛经都有科判,八十华严自第一句到最末句,一气而成,书也是如此,而论语是另当别论,论语是孔子与人谈话的记录,有同有异,必须先有真实的认识。
  从前你们只知朱注、正义,如今再看集释,才知道有如此之多的注解。集释采取二百余家的说法,各家互有争议,要采取那一家的说法,你若懂一句便懂一本,懂一本就懂若干本,二百余家都是从前的名人,他们尚且如此,何况是其余的人。不可妄自尊大,刚愎自用。朱子享福已有二百余年,至今也可以请出去了。
  这一章的句读、事情互有争议,如今的制度不同古人,你们现今也没有上朝,也没见过马厩,他们还弄不清,何况是我们!但是吾要将他会通,采取较圆满的说法。若有说不通的地处,可以阙疑,因为我们是求道,不是考据。你们对于礼尚且不懂,更不懂人情事故,你们是连礼的表面也还不懂,「常礼举要」只是礼的表面要点。礼尚且不懂,如何懂人情事故,如此学佛如何会开悟?不懂人情事故,叫开悟,有这个道理吗?禅家云:「白云千里」,一片白云就有千里之远,参禅一问,不能迟疑,一迟疑就白云千里,有千里之远了,因为一开悟就可以照鉴无疑。
  若没有佛经,如何来的祖师尊者?佛家讲究依法不依人,譬如吾与舍利弗等人如何比?若达摩祖师所说与金刚经不同,那吾也不请他去。今人只相信现今的新学术家、新达摩祖师,我们对佛经要一闻便信,心若起疑,就是动了心,吾不如此。
「厩焚,」
  厩是国家的马棚,例如家里称房屋,庙称大殿,家中就不能称大殿。
  国家的马厩,有注解说是孔子为代理相事,是孔子家中的马厩。究竟是那一种说法,就不知道了,虽然有周礼图考,也不能尽信。孔子对于殷礼,虽然知道而不与人讲,因为没有证据,殷的后人也不能证明,孔子尚且不敢说,何况是唐儒、宋儒?如今会这些也无用,可以举一反三。
  周时的马,作拉车的功用,不是作战用,所以孔子说:「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退朝之后说:「伤人乎!」不问马。伤了人吗?不问马。
  这有另一种句读:「伤人乎?不,问马」,「不」音读作「否」。
  后面这个说法虽然很顺,但是自古以前面的说法居多数。这样就是有问无答,于是孔子不问马,恐怕又碰了钉子。而且「不问马」三字,成了记录的人所记载的。廐焚,当问马,这样文理才通,所以这一句不可去除。
  朱注说,孔子重人不重畜。这个说法不对,因为孔子是民胞物与,马也是生物。
  有注解说,厩焚,自有管厩的人,所以不问马,自然会有人来报告马未受伤,那就不报告人有没有受伤吗?所以这个讲法不圆满。
  礼记玉藻,有祭瓜的制度,瓜祭上环,所以前文为「瓜祭」,不是「必祭」。

【十.十一】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426)
  我们没有做官,君不赐,只有长者赐,有同辈相赠,所以这一章也有可以采取的地方。
  祭庙,供生的粮食,我们得一块地,地上所长的粮食,先供奉祖先,祖宗功德不可忘。曾子的父亲喜欢食羊枣,所以曾子用羊枣祭父。有的同学不赞成,以为这是公礼,但是经过同学讨论后,决定「愿其情,忘其礼,礼从俗也」,所以国家定礼,也有不同的,也有不从礼的时候,礼从俗,以俗为根本,不能忘本。
  礼,历代都有沿革,风俗也是历代相传,不可忘,忘本不如畜生,像狐死首丘,兔死窝边。如今却教人不要父母,教人学禽兽。自古皆有死,即使死我也不当禽兽,身死而人格可以不死。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
  君是五伦之一,一国的领导人,国家政治好,家庭才能存在,国君若像殷纣,就没办法了。国君所赐的东西与家里的东西不同,君赐的东西,在世间是一种光荣,国君为什么赐?因为你有相当的才能。才能从何而来?生我者父母,老师教导,但这也是父母拿钱请老师教你,国君因你有才能赐你东西,这个东西你能自己享受吗?从前人报丧,说「祸延先考,祸延先妣。」若被人骂:「王八蛋」,那是父母就成了王八,这是大不孝,所以孝经说,在外做坏事就是大不孝。
  「君赐食」,要先祭祖。「必正席先尝之」,君赏赐必须正座而接受。所赐为熟的东西,必须先尝,例如厨子下厨为主人作菜,必须先尝,恐怕有不对,跑堂或他人,都不可以染指。父母吃的药也要先尝,看有没有变味,君赐的东西要先祭祖先。
「君赐腥,必熟而荐之。」
  「君赐腥」,腥从前作胜,所赐的是生肉,必先做熟了,先祭祖、先给父母吃,例如左传颖考叔,是一位至孝的人,才能把郑庄公的事情办好。郑庄公赐他食物,他留了一半,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羮。」要带回去给母亲吃。
「君赐生,必畜之。」
  「君赐生」,生指活的东西,必得先畜养,不能杀了食用,必须先畜养,如果能永远放生更好。否则就要等到腊月杀了祭祖,祭天才能杀,不敢自己用。古人等到腊月祭祖时,才可以打猎,不是终日杀牲。
「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侍食于君」,陪国君吃饭,我不能算是客。要说是「侍」,侍候国君,所以从前教太子的老师为「侍读」。京剧中,一国之君,在大殿上中坐,大臣旁坐。挂帅在外,元帅中坐,国君、臣子旁边坐。若作官的,亲友来了要让亲友中坐,朋友来了要让朋友中坐,他自己在一旁坐。今日读礼,只有看京戏。
  侍食,在大殿上侍候国君用餐。若在后院私宴,又是另一个办法。祭祀时,若是公祭,子孙官大的站在主祭中位;但是在家祭,祖父身分虽然低贱,也要当主祭站中位。这还不是礼之本吗?公家有公家的礼,私人有私人的礼。
  「君祭先饭」,国君也要先祭先人,君一祭祀,侍食者就要拿一点饭来先尝尝,不是吃,是先尝一尝味道,看调得有没有错。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疾」,长病。「君视之」,国君来看病。「东首加朝服拖绅」,从前人见客,大热天也必须穿上大褂,不能穿短褂,上朝办公就必须穿朝服。巡抚见客,也要恭恭敬敬,不可去冕,不可执扇。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东方是春,有生气,病人头在东边,面朝向北方,北方为上首,国君在北,不能动。孔子将朝服盖在身上,带子也必须摆上,衣冠整齐。在家里,「君命召」,应了一声就要走,家中车马准备好赶去上,人再上车,不能等车备好再走,这是先公后私。

【十.十二】
入太庙,每事问。(429)
  这一章前文已经有了,礼记中也有,可以概略说说。这一章有很多注疏,说法很多,举出来就可以了。在五行、天干、地支与八卦四种有详细的记载,天下事就在这个当中,曾有人印成「指掌图」,所谓:「天下之事,如视诸掌。」易经,讲天地,人在天地之间,属于三才。
  前面已经有这一章了,如今又记录,可见这件事不简单。
  五礼之首为吉礼,指祭礼,为什么称吉礼?因为祖宗一生的事业,功成名就,以垂裕子孙,子孙追念祖先,俎豆千秋,这不是吉祥吗?
  中国讲民族主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生男子,等于得二人;生女的,女的也没有,男的更没有。为了香火相传,而不是重男轻女。外国人不懂五伦,禽兽尚且知道有母亲,今日无父无母,如何立于人间?所以有国家,要先立太庙,再盖宫殿,不能忘本。
  入太庙,不但要敬祖先牌位,祭器也要尊敬,像接长者的书信,叫「跪读」,接到朋友的书信,叫「拜读」,如此自然民德归厚矣,不致于有人抢夺,可以不必警察。民风厚了好,还是薄了好?如果民德归厚,那里有今日的当街抢劫,杀人之事?抢人的物品为盗,争夺人的土地不是大盗吗?所以中国以礼让为国,天下为公,这一点外国人不懂。
「入太庙,每事问。」
  入太庙每事问,尊敬太庙的先人,恐怕失礼,大不敬。
  有诚心,万法心造,没有佛经也能成就。先有经还是先有佛?有人说,一上来,先有真如,一切都是真如所造的。如今却有人以为佛经是假造,都是凡夫的虚妄分别。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玄奘法师怀疑,自己便到印度去求证,今人若不信佛经,谁能像玄奘师法一样?
  凡事不说而行最好,其次是言行一如,不可言而不行,不可妄加批评。一块惊堂木,吾就不懂,圣人也讲不明白,不然王阳明为什么会格竹子格到吐血,才改修别的?
  孔子有什么事不懂?但是必得再问一遍,祭祀的东西虽然有专人管理,或许是怕放错位置,弄错时令就有变化。六十年以前,上菜馆,什么菜放在什么地处都有一定的位置。孔子每事问,全是一片恭敬心,不草率。

【十.十三】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430)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宾客也在朋友之内,现今说朋友,就比较亲,与我们有关系,而宾客不一定有关系。
  朋友死,「无所归」,集解云﹕无亲昵也。没有人管理,没有归宿,没有亲人照管。「曰:于我殡。」我要拿出钱来为他殡葬。
  若人有家族,便不能管,如今的治丧委员会,那是以国礼下葬,属于公葬。家里不能管,才可以有治丧委员会,人有家属,管就不合理。你若穷,卖东西也必须管,你的父母兄弟死了,管不管?这是伦常,应该管,那朋友就不是我伦常之中的亲人吗?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非祭肉」,在「虽车马」之上,这样好讲。
  祭祀的肉,送来是享神福,所以必须拜。若不是祭肉,可以留下来,但不须拜。还有比祭肉更贵重的车马,送来也不须拜,礼物不在东西上,而是在礼上。见到朋友的信要拜读,见到父母的信要跪读,所以必须拜受。拜与不拜,不在东西,全在礼上。佛像不论木雕泥塑,若能当真看,必定成就。
  近来读印光祖师讲的三辈九品,与心经的「不异与即」,简直不得了,分量很重,他老人家是禅净密律都通达了。四土等于三土,可以配三辈九品。

【十.十四】
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431)
「寝不尸,」
  「寝不尸」,有注解说指睡眠,有注解说不当睡眠。寝有内寝、正寝的差别,是屋里居舍的名称。
  尸,不当死尸讲,古时候没有画像,祭祀时叫子弟扮装成「尸」,穿上先人的衣裳。当尸必须端正,像演戏装成神不能动,这不容易。
  平时在寝室中,不必坐着呆板板,可以随便。
  朱子与以前的解释,都说是睡觉时不可四体分开,有如死尸一般。这是另一种讲法。
「居不容。」
  「居不容」,从前「客」作「容」,有十之七八,所以集释采「客」讲。
  居,当坐下讲,孔子曰:「居,吾语汝」。在家不必如同在外做客,做客必须有礼貌,居家平常不可常叙礼,有人称程子如「泥塑书生」,原壤夷俟时,孔子还以杖叩其胫,跟原壤开玩笑。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
  「见齐衰者」,齐衰为祖父母的丧服,斩服为父母的丧服。父母之丧,孝子一切事不管,也不出门,而齐衰者可以出去,外人能见到。
  狎,亲密不拘束的朋友。看到朋友服齐衰,这时就不行不拘束,因为他家遭到变故,必须收敛态度,表示感慨,表示同情的意思。
「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冕者」,做官戴的头冠,看到冕者也必须恭敬。有注解以为冕者不在街上,看不到,虽然他不一定有穿朝服,但是对作官的人都要恭敬,因为他是丧服中的冕者。究竟那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吾也不敢确定,你们知道有这二说就可以了。
  亵比狎更进一步,可以开玩笑。
  貌,喜怒的面貌。见到冕者与瞽者,容貌必须表现表现,不能开玩笑,那瞽者能见得到吗?
  有另一种说法:见到齐衰有服丧服者,虽狎必变,有服丧服者他虽然是瞽者,虽亵也必得变貌。全在心里的恭敬,不论他人能见不能见。
「凶服者式之,」
  「凶服」,按照上段说,这也是指丧服。必式之,从前轿子与座车,前头有一根横木,俗云扶手,一遇到事情,就要式之,如拱手为礼,表示恭敬。这一点今日之下很难做到。
「式负版者。」
  版,版图,国家的公文。公务员必须恭敬国家,所以一般人对负版者也必须式之。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
  作客时,主人预备盛馔,客人必得变颜色。作,起也,因为从前是坐在榻榻米。在外作客,主人亲馈,所炒的菜为青菜豆腐,也必须起身致敬,若是菜馆送来的就不须要了。
「迅雷风烈必变。」
  「迅雷风烈必变」,这可作一句念。
  迅,快也。雷,诗经说:「殷其雷,在南山之阳」,这就不是迅雷。
  烈,猛也。
  快风、快雷都超乎平常,必定是天地有变,有不正常的现象。汉书说,敬天之怒也。
  白天打雷别吃饭,除礼节外,还与卫生有关系,若晚上听到打雷也必须坐起来,不能睡,反常必变。佛家的恭敬,睡觉要像狮子卧侧睡,也是合乎卫生之道。礼记玉藻云﹕「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
  刘备四十余年的天下就在这一句「迅雷风烈必变」。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刘备虽能,这时也不逞能,在乱世逞能,必招来祸害。刘备那时候还在曹操的地处,每天只是种菜而已,其实他的心不在菜上。曹操宴请刘备,就是「迅雷风烈必变」这一句救了他。

【十.十五】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433)
「升车,必正立,执绥。」
  从前坐车,必须拉绳子。这是自己的车,弟子先给长者绳绥,长者拉绳绥上车。一上车不坐下,先端正站着。
  进入屋内,坐时是以里为上。坐车,则是以外为上。司机旁边为尊位。因为人以你为最尊,辈位高,人一见之,必须恭敬。
「车中不内顾,」
  车内,都是侍者晚辈坐的,所以坐在前面的长者不要往后看,让侍者比较轻松。送客必须眼视客人,若烟、扇在公交车上都不许使用。例如纪晓岚靴子失火的故事。
  乾隆皇帝驾临圆明园巡视《四库全书》的编纂。纪晓岚一锅烟刚吸到一半,匆忙把没磕去烟火的烟袋随手插入靴筒里,跪地给万岁爷请安。起身后觉得脚踝上火辣辣地疼,但皇上正说着话,又不好打断,他只好咬牙忍着。乾隆看他满脸焦灼难耐的样子,吃惊地问:怎么了?纪晓岚回答靴子失火。乾隆急忙挥手让他出去。纪晓岚跑到殿外,顾不得有失体面,坐在石阶上一下子扒掉了鞋袜,靴筒里立刻冒出一股黑烟,脚上皮肉已烧焦一大块。乾隆出来看时,烟袋锅还在靴筒里冒着烟。
  不高声说话,不亲指,恐怕他人的心里会起疑惑,处处为人。

【十.十六】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434)
  这一章,吾不会讲,古人的注解,吾都不满意。
  有注解说,起首二句为古诗,如「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孔子借来说:「言其上下察也」。所以孔子是藉「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古诗来寓义。
  下一段说「子路共之」等,就难讲了。


《论语讲记》 卷下 第一册
目录
  开讲前提示         一
  先进第十一         四
  颜渊第十二         一〇九
  子路第十三         一八五
  宪问第十四         二六四
  卫灵公第十五 三七九
  季氏第十六         四六六
  阳货第十七         五三五
    微子第十八   六一四
    子张第十九   六二〇
    尧日第二十   六三〇

论语讲记卷下

开讲前提示
  论语讲习班第二期,有旧同学,有新同学,这组织法必须知道,安排都是为同学着想。
  上下论,本来应当一个人讲。虽然自古以来文同字同,但是其中的风俗、饮食起居、言语行动,古今有差异。但是百变不离其宗,思想就是一个,所以多人讲是大错误。
  孔子,圣之时者也,依病下药,没有病就不必再用药。但是其中的义理无限,讲百遍也不算多,必得多听,然后可以融会贯通,遇到事情才能办,能说话。如一个碗具有七方面,知道以后再见一个碗,就有具体的认识。
  吾这次改讲下论,徐老师改讲上论,为了迎合大家的口味,本来可以不必如此。其中的义理无限多,不能以为听全七方面,就以为可以了,自己的学问自己必须知道。所以必得讲究「背诵」,若不能背诵,印不上心里,这毫无用处。吾幼年熟诵,到老了便能一引就有资源。
  论语讲究依着实行,不能依着实行,熟读到老死,也不够学分。不能依着实行,只是能诵念而已,那是书呆子,如今连书呆子也不比不上。
  今日讲论语,不是因为国家的提倡,而是现今学生底子不及三十年前国文补习班的同学,因为种种条件不同,从前回家温书,如今回家是看电视。
  既然读了论语,再看报纸还不知道,就是「报呆子」。未来的前途全在今日的所作所为,这与佛法的因果相同。今日唯有自身好自为之,若其它人没有听闻的,那是虚度一生。
  能在这里听闻论语,不容易,别处不是如此,佛法的乱相可想而知。福慧能在某一处修,这要看个人的福分。
  诸位听闻了论语,还要自己去求。孔子循循善诱,只是诱发他的学习心而已。吾虽然老了,还是奢望大家将论语学成,出去为社会尽义务,为公家办事。善恶就在公私上,私心就是恶,而为公必有为公的好处。
  开学第一天,将讲学的宗旨、重办第二期的情形,以及讲究背诵的所以然,为同学们说说。
  你们要录音,吾说话就必须小心有分寸,这样你们不得利益,因为今日是危行言逊的时候。古书,古时候已过去了,读它有何用?读书必须懂得事故人情,读古书要今用,读书全在致用。
  你们既然在学校已读过论语,吾何须再讲论语?吾讲论语的用意你们不懂。吾是不通,还不够资格讲,但是吾虽然读书不多,已读万卷有余,你们没有读百卷,如何听得懂?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才是真正有学问,自己觉得不错了,就是无学之辈。你们有求学吗?来此听论语就叫求学,只是短时间而已。教然后知困,不认字的人,也不知困。现今有洋大师,字义不会讲,字也不认得,却要改经,他只是字义不懂,还说不上是经义不懂。马鸣、龙树不懂阿难境界,阿难不懂迦叶,迦叶不懂佛的境界,我们能懂佛境界吗?可见求学、教书都不容易。
  吾采用集释,你们在第一届论语班已听过一遍,但是料想你们连百分之一也不明白,不明白集释的用意。你们以前只见朱注、正义,集释是集合了六百余种书,吾视诸位的需要与否,及时代的需要与否而采用。
  你们必须求学,求吾教,双方要合作才可以,两者缺一不可。求学之外还有重要的事,就是尊德性而道问学。例如:大家念了三十年的佛,谁会念佛?什么叫「问学」,什么叫「道」?「朝闻道,夕死可也」闻到道了,就不怕死。没有闻道,自己不能做主,死不得。如今善根尚且还没有扎住,道从那里获得?像今日的某洋大师,那是刨善根。

先进第十一
【十一.一】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437)
  论语下册一开头就麻烦,只看一种注解容易,不看注子不知麻烦,若想求真实义就更不容易。学论语,不得功名,不能吃饭,若自认为容易,必定逢事不会办,一办就糟糕,甚至办坏了,也不能了生死。所以老子说:「圣人不死,大道不止」,你们不出来办事,只要顺其自然,天下就可以太平,一出来办就乱了。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先解释字义。进,往前进,所进的什么?不能说,因为「进」字有若干讲法,只能讲由这里到那里去便是进。礼乐,全球都不一样,中国是礼义之邦,以礼乐治国。平常过日子,就是学礼学乐,例如见面有一定的规矩,就是礼。人人有思想,也有七情,这就是天然的音乐。乐记中记载,喜怒之音都不一样。人人有七情,作乱或办好事都是情,因为感情会冲动,所以必须要用音乐调和。违背礼乐动用警察,再不听就是犯了刑法,必得坐监狱惩罚。法治好吗?成天打官司不好。坐监狱好吗?周朝成康、汉代文景之治,监狱净公上人长草了,才是好。刑期无刑,虽有刑罚,希望不必派上用场。中国是礼乐国家,外国如何懂?
  野人,野,质朴的人。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后进,前面有人往前走,后面有人也往前走。
  君子,不太质朴的人,文绉绉,脚迈方步,与乡下人不一样。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如用之,这是孔子说,孔子他若要采取礼乐。先进的礼乐,有野人的质朴;后进的礼乐,是文绉绉的君子。孔子愿意采取先进的礼乐。
  上来解说文字意思,再来须讲文字义理。先进、后进,指的是什么?这就难讲了,有人说「先进、后进」指时代,解释成时代就麻烦。有人说夏商周三代,三代以上曰先进。民国初年李得顺德文好,德国人不敢跟他讲,因为德人说土话,李氏说的是官话。又如詹天佑开隧道,两头开,两节火车的挂钩也是中国人发明,一窍通百窍通。有人说先进是五帝,有说是尧王,有说周家,都有道理。又注解说先进、后进,不是指时代,而是指学者,所谓先学后学。又有注解说是指孔子的弟子,有先学弟子及后学弟子。
  吾采其中一种说法,也不敢妄作聪明,离开古人的范围。后儒批驳朱子,因为改经的缘故,因为疑经而改经,这是背经叛道。朱子集注中好的很多,却因改经而遭到后人的批驳。你们求学,首先要去除贡高我慢。
  吾采取「时代」说。孔子那时为后进,孔子之前为先进。现今这个时代是没礼乐的时代,无礼乐之邦。礼乐,有位无德不敢作礼乐,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也不敢作礼乐。所以孔子作春秋说:知我者春秋,罪我者亦春秋也。现今没有礼乐,所以礼从俗。以台湾而论,台湾风俗很厚,六十岁以上者还知道礼,六十岁以下的人不知道的多,不仅礼不知道,风俗也不知道。现今国家不要礼乐,你为何偏要讲礼乐?不管先进、后进的礼乐都没有了,现今是反攻第一,反攻以后国家再来制礼作乐。你们既然来学论语,如今没有礼乐该如何?今日吾教你们学礼乐,现今国家也提倡礼教,但是要在那里学?饮食起居都有一定的礼,聚餐也有礼,国家既然提倡东方文化,还不普遍,只有标语而已。从前民国初年,制定中山装是礼服,吾有事才穿中山装,这个制度没有废除前吾穿有什么不对?这是已定的制度,我们随从照办。平时行鞠躬礼,但是吾信佛,所以拜佛必须礼拜。对孔子,吾则跪下叩头。这不就是杂乱吗?
  今日祭孔,争议祭太牢的是与非。吾说这个,并不是毁谤政府,不可像别人无主意、没有办法。吾为佛教徒,却赞成太牢。自古祭天用太牢,有其用意,梁武帝信佛用面作,也是太牢。如今退出国联,全靠自己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民族精神。起初为了复兴中国文化,吾曾参加开会,主张祭孔用三牲,以及祭孔的服装等等,那也是杂凑汤。现今祭孔虽无古礼可依,但曾开过会讨论过了,有决议案也可以代替。祭孔时的乐器都是古乐,祭器也是用竹笾木豆,祭时也穿古时衣服。穿周朝的衣服,却行今日的鞠躬礼。由此可知书的难讲。礼从俗,长袍马褂是普通礼服,吾二十年前为人证婚都如此穿,有四季的长袍马褂,国家规定鞠躬为礼,我们就实行。文人鞠躬、军人举手,若穿长袍而举手可以吗?拜佛行佛门礼仪,在父母之前行跪拜礼,待父母如佛。在外学常礼举要,不惹人讨厌。礼的本意,原则就是恭敬人,使人讨厌如何是恭敬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常礼举要就是规范身口意三业,如曲礼说的「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先进,民国以前都是先进,都是叩头。孔子也有从后进的地方,如云「吾从周」。这一章说是从先进,先进有什么好处?论语是说孔子时的先进,元、明对我们这个时代都算先进,就孔子而言则元明是后进了。礼是自卑而尊他,「敬」就是了,请客用金盘玉碗,却满脸傲慢,吾不食这种嗟来之食。自古皆有死,人必须有骨头,对人必须「敬」。后来的礼渐趋完备,只是摆样子而已,例如台湾的发丧,摆两条街的花车,就是大错误。礼与其奢也宁俭,俭就是野、质朴。林放问礼之本,就因为当时的礼太繁杂,所以孔子说:「吾从先进」,学质朴。论语其它地方有说「吾从周」,因为「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周礼由周公制定,所以孔子说:「吾从周」,这并没有矛盾。
  学然后知不足,你们知道论语的难处,要学谦恭,决不可贡高我慢,如洋大师那样损害众生。
  今日台湾的丧礼,穿白衣、披麻带孝,民俗就是如此,实在就是从古礼来的。所以读过古书的人,就不致于讲台湾独立。台湾的风俗,全球诸国都不如此,因为台湾就是中国。台湾话,也有许多山东土话。

【十一.二】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438)
  办事都须有轨道,手续法要先懂,才能上轨道。这里是道场,读书、学论语所为何事?为的是「尊德性而道问学」,一则学道,一则学文。从前吾都注重道,近两年才讲文字,因为从前的人文学比现今的人好,如今太多数人已经不知文言是什么了。从前的注解,三人注就有三个样注,绝不雷同,因为古人的起居饮食都是推测考察的。就今日的事情来说,同一事件有三位记者记,三分报纸就有三样写法,不仅文字不同,动作、意义也不一样。不论什么事有权有实,必须有方法,学者是书呆子、经呆子。现今吾注重道,「文以载道」的原故,今人主张「纯文学」,这「纯」字就不通。但这是时兴,你若有见地,自己能评判,否则就得碰运气,遇胡说者就倒霉。
  例如佛法,晋朝先传入的是净土宗,佛首先说华严经,在华严会上佛就有说净土法门,其次才说小乘教。净土宗是特别的一派,如何特别?其它经讲信解行证,净宗无解无证,愈解愈胡涂,惟佛与佛乃能究尽。今人敢出来改经,呵佛骂祖,这种人连文字还不会讲,尔雅、说文等书也没见过,其实带业往生,净土三经都有说,只是他见不着。而且净宗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条列宗派时,净宗就殿于末后,当学佛无门可入时,净土宗就是保险的。如今已有人出来说话,若无四土,何来「凡」圣同居土?他以为弥陀经无九品、四土、三根,这样就无法同他谈了。吾为大家讲论语,为的是「文以载道」也要学文,古德因为「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一字之差,而堕野狐身五百年,文字不可不学。
  先进的礼乐,以敬为根本,不在形式,金碗银碗,心不恭敬也没用。左传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礼与其奢也宁俭,全在恭敬上。礼从俗,圣人不敢改前圣,也不敢改「古之谚有云」的老言语,今人狂妄,敢无知妄作。
  论语的编者,凡经文前面有「○」记号的,就是指一件事。若没有「○」记号,好几段也是指一件事。分不分章大有干系,款章节目,不能错乱。从前考举人在省城,考秀才则在本地,考秀才的题目不许离开四书的范围。若举人则范围大,从五经出题目。自宋元明清以来,从四书出的题目,都会记下来,怕出相同的题目。后来考的试题,取某一章上半句,取某一章下半句,不依整章的句法,已经很难解答了。后来就有人出「○」的试题,有人破题为「圣人未言之先,俨然一太极也」二句。「○」就是易经太极图中,什么都没有,而什么都包括在其中,什么也不出这范围。在「子曰:从我于陈蔡……」之前就有「○」记号,所以这一章是指另外一件事。
  朱子注解把这一章连下章合成一章,这样不对。台湾三十年前有一大名家,什么书都敢注,自「子曰学而时习之」而下,把论语写成一篇文章,那是他的创造。从汉儒到清儒从来没有一人如此注。三字经云:「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论语是群弟子会集孔子的语录。而且论语每篇有若干章,如何缀成一篇文章?大家必须学谦,老师不通,你们能通吗?都是青出于蓝吗?这章和下一章必须分为两章讲,这章是记载另一件事,不是讲道理。吾今依文讲。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孔子在陈蔡二国之间绝粮,因为两国发起战事,孔子被困在陈蔡边境,那时随孔子周游的弟子,有那些人?即使汉朝人也没亲眼见到,就是现今的记者也对眼前的事弄不清楚,所以后来的注解大家都是未见而造谣言。最早在史记提到,只记了三个人,颜回、子贡、子路,其它书就各说各有理,史记比较可信,也不完全可靠,就算说对了又与我们何关?既无关系何须考证?
  这一章要注重下文「皆不及门也」,「及门」二字自汉以来有二说。一则「门」指大夫之家,如云「门阀」,从前人见面,家中有作官才可称「门阀」,其余的人没有称门阀的,普通人称贵府。如今云「军阀」,军即是做过官。门阀不论文武官,原来是恭敬语。这里的「门」指门阀,某一国大夫之家。另一说法,公家之门,仕路之门。究竟指是什么门,很难说。
  到了宋朝程朱才胆大改,指孔子之门,为什么?因为程朱将下章连着这一章讲,下章说了很多学生,孔子说这个话时这些学生都不在了,都离开孔子了。孔子死后,子贡为孔子庐墓。孔子周游列国时,子游、子夏都还只是十余岁没有出来,后人却以为是跟从孔子周游的弟子,这是一家之言而已。
  大夫之门,指那一国的大夫?到那一国,在礼上必须有介绍人才能去拜见,若没有介绍人不可贸然而去。你想与人通信交朋友,必须有介绍人,若贸然自荐去为人师,更不通人情。陈蔡二国若有熟人,便不致于绝粮。为什么在陈蔡会绝粮呢?因为随行的弟子与陈蔡大夫没有交情,这是缺点,后来是子贡到楚国,靠楚王出兵才解围,免于厄难。

【十一.三】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439)
  汉儒把这一章分为另一章,宋儒才合为一章,集释依据汉代儒家说法,分作二章。孔子周游列国时,子游、子夏太小,而且孔门高才生还有子张、曾子等,为什么这一章都没列?说不通。从前的论语版本,这一章「德行」上有「子曰」,因古书多次翻板传抄,变得不一样,纵使刻在石碑也不一样。我们依从古人的注解,孔门的弟子学习,在孔子有分四科。四科次序各书也不同,这个版本是德行为首,其次言语,再者政事,再者文学,因为这四科为孔门弟子必须学的。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人格教育,首先必须有道德,志于道,道实现在言行,言语不能错才能讲政事,文学则在最末。
  宰我辩析力很强,子贡说话善巧。
  冉有多才多艺,季路懂军事,能办政事。
  子游注重礼乐,所以礼记中,子游谈礼的地方很多。
  子夏的文学好,传周易,为魏文侯的国师。
  反身录,你们自己看。
  现今孔子庙中(文庙),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有孔圣人像,旁配颜、曾、思、孟四圣(四配),再来两边墙各配六位为十二哲,就是依此四科其余的十哲。孔庙如此配祀是什么人所定?有人说唐朝,有说是宋人,到了明清才改成十二哲,加上朱子、子张。因为明朝姓朱,所以列朱子,有他的用意,不伦不类,有人作大成殿十二哲的考据。台湾孔庙不塑像,也供木头神位,现今的孔庙也有十二哲的牌位,他们的历史略而不说,只要知道他们各有长处就可以了。十哲的专长,可参考刘氏正义。

【十一.四】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440)
  会说不如会听,时然后言,吾是有人问才答复。
「子曰:回也,」
  孔子叫颜子为「回」,不错。称人本名者,必得有亲近的关系。老师也可称学生的号,那太客气,不够亲密才如此。
「非助我者也,」
  「助」,对我有帮助。说话作文章有正、反面,这一章书孔子是反说,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方法。孔子说:颜回不是帮助我的人。
「于吾言,无所不说。」
  为什么颜回不能帮孔子的忙?「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说的,颜回没有不喜欢的,为什么没有不喜欢的反而没帮助,难道要「不悦」,骂一骂才好吗?一定要如达摩祖师所言「谤我者生天堂,学我者入地狱」,必定要毁谤吗?孔子虽没有与佛见面,但曾和老子见面,礼记中记载孔子问礼与老聃,自鲁到洛阳,所以史记中记载孔子赞叹老子说:「其犹龙乎!」后人反而骂老子为异端。圣人自是圣人,孟子骂杨朱墨翟,杨朱的书已经佚失了,载于列子中有一篇,杨朱学老子、关尹子,墨子学大禹,孔子对老子、大禹都赞叹。有学问者不随便骂人,凡骂人者都是一知半解,器量也小。
  集解,助,犹益也。为什么颜回对孔子无好处?因为孔子一说,颜子就了解,子贡说:「回也闻一以知十」,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孔子就不能再说第二遍了,无法发起增益于己。孔子还有其它未说的事,再问就可再往外发挥。例如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曰:「绘事后素。」子夏说:「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子夏这一问,孔子就可以再发挥。
  不学诗无以言,金圣叹批西厢「文人看之为之文,淫人看之为之淫」,子夏问而孔子答以「绘事后素」,子夏答「礼后乎!」子夏先问女人,孔子答画画,子夏再答礼。诗全在幽默,孔子说什么,颜回一听便能了解,但是对孔子不得利益,在座者也不得利益。诗经的言语是比喻,孔子也以比喻答复,巧笑、绘事都是比喻,子夏却可以悟到「礼」。
  凡事都有本有末,大学云:「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也没有实际指出什么东西。有子夏的启问,孔子更能启发,佛经佛说法必须有人启请,例如金刚经懂的人是须菩提,须菩提启请,大家得利益,须菩提还有不懂之处,也因佛的解说更得利益,全在自己求。

【十一.五】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441)
「子曰:孝哉闵子骞,」
  孔子说,闵,名损,字子骞,为什么孔子称闵损的字?历代争议很多,阙疑可以。
  佛法虽然还存在,但是没人解释也不行,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后来懂局者,就不敢改了。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间,汉儒注为「非也」。荀子有「非十二子篇」,其中有子思、孟子,若听荀子的言论,则中庸、孟子都站不住。因为到后代儒家也各有门户。俗语:「打一和尚,满释子热。」物以类聚,方以群分。
  人不非其父母的坏话,不说闵子骞父母的坏话。这种解说碍口。人不非其父母所言,非,毁谤的意思,说他有不对之处。外人对闵子骞处理父母、昆弟家庭,没有毁谤之处。因为闵子骞先修身而后齐家,这不是小事,家不齐不能出而治国,当公务员,要能齐家,所谓:「不痴不聋,不作阿翁。」治国当宰相,要「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心中一段春」,吾不仅不敢改经,也不敢改注,吾所说也不能离开说文。
  间,隙也。有空即是间,有空就可入物,无空间则什么话也进不去。闵子骞一家子都好,人家用不着你多事。吾用「隙」解释,这样好讲。孔子为什么说这个话呢?从「孝哉」而来,这是对中国人讲,若对外国人讲就不行,联合国丢弃礼运大同篇,中国文化对洋人不契机。须看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孝必须以血统为原则,洋人不讲孝,他们有母亲,父亲则不一定知道。
  闵子有一事,若干书都记载,都是正书记载,可都不一样。闵子骞的父亲结婚后,生损字子骞,山东人,闵子骞祠在济南东郭外,吾为闵子骞同乡,多么光彩。有诗云:「春游闵子祠」。后来闵子骞父亲因夫人先丧,续弦再生二子,后母便虐待子骞。
  闵子骞有兄弟三人,两个弟弟都是后母所生。某日,为父亲驾御,驾御方法不容易,善射者有羿,善御者有什么人?学习时若不知道,必须要问,不可一知半解,在外就四处讲,这是大毛病。你们必须知道吾的派头,你们既然来此学,就必须真学。吾讲都有根据,而且有些可讲有些不可讲,有些要先讲,有些宜后讲,这是大学问。今者,有洋博士乱讲,一讲消业往生,一讲五经会通,呜呼!末法八千年,真是快速,不过末法的延长到来,或加速到来,全在人怎么做。
  以前的造父(府)善御,有人跟他学,三年还不教驾御,为什么?因为学者心未安定下。造父如何教?先教人用狭窄的木头,脚踩在上面,前走后走而不掉下来。学者于是依教奉行,然后才把驾御学成。
  从前为人子者必须学御,为长者驾御,而且从前是车战,所以必须学御。闵子骞为父亲驾御,手麻而不能控制马辔,闵父见了,很不高兴,为什么年青人不能驾御?
  山东到立冬就冷,冬至最冷。古人有「九九消寒图」,所谓:「一九二九不出手。」闵子冻得受不了,闵父用鞭子打他的衣服,跑出芦花来,父亲知道是后母虐待闵子骞,想休去后母。子骞恳求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亲因此不休后母。后母也因此改过。
  后来鲁国要闵子骞从政出仕,他一而再不去,后来闵子骞说:「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后来汶上建有闵子骞祠,有一副对联:「一湾汶水先生志,两岸芦花孝子心」闵子不想出仕,不与乱臣同仕,如果季氏再来强求,我就越河到汶上去。汶在鲁齐的边界,就是在齐国了。
  无间,没话说。「父母昆弟之言」,人们对闵子的父母昆弟都没话讲,一人感化一家人,这是齐家。当时的人有谚语说:「孝哉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俗语:「后娘的巴掌」,亲娘的巴掌,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后娘的巴掌,则打进骨头去。
  论语足征记:「此章经文当作子言孝哉闵子骞」。
  程氏按说:「崔氏此论,变动经文,未敢苟同」。故知朱子乱动经文是大毛病,现今改经的人就是无知妄作了。读书少就少说话,不可以道听涂说,自己无耻尚且无妨,但是说错了贻害众生,那不得了。

【十一.六】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442)
  考异中有「三复白圭之玷」,这一章没有「之玷」二字,多此二字也不为多,少此二字也不为少,讲得下去就可以。这是诗经大雅抑的一篇。从前的诗无题,采起首二字为题。诗,一言有多讲,并不是只有一种讲法,如「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孔子自己注解:「言其上下察也」。天古音「吞」,渊古音「姻」。
「南容三复白圭,」
  白圭,是诗经的一篇诗。有四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乡党篇说:「执圭,鞠躬如也」,圭璋在堂,白玉所为。玷,有缺欠,宝贵的东西有了缺欠,虽然不好,还可磨磨修理。你这句话一说出去,要说错了,就没有办法改变,驷马难追。
  南容念诗念到此,三复,念三次。三,音萨,可当多讲。不停止的研究,对这句诗翻来覆去研究,「三复」翻来覆去念想,则言行必能相符,谨慎学习到极处了。
「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排行老二,所以有兄。结婚,男选女,女子也必须选男。古人选妻在德,因为齐家必得选择对象,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然后可以教国人。选对象,不在钱财,而在人才。诸葛亮选黄承彦的女儿为妻,貌不美很丑,古谚语云:「孔明择妇,仅得阿承丑女」。
  大戴礼云:「独居思仁,公言言义」,中庸讲究「慎独」谨谨慎慎,独自一个人,要「不愧衾影」。大学云:「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十分严厉。独居之时,身不动,口不言,但是意念如何?「思仁」与仁不离开,必须慎独,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私下独居应思仁。大家念佛也不得一心,所以才教大家忆佛念佛,净念相继,你们一天念几时佛?若念四小时,其余二十小时做什么事?所以必须独居思仁,这就是默而识之。公言言义,在公众场合说话,须说合乎道理的话,因为一言说出,有用心听者,有用心学者,可以不谨慎吗?所以吾未曾在公共场合中,指责你们的毛病。若懂道理,有定见,可以不要紧,否则听了人说的话就受其熏染影响。
  因为人都是虚妄分别,随好人学好,随坏人学坏,所以儒者教人「独居思仁,公言言义」,这样就是希圣希贤的纯粹君子,最低要学君子,学佛则令人要三皈依,学佛法僧。丛林中,不让在家人住,若有在家人住,视为「贼」。

【十一.七】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443)
  鲁君想找人才,要找孔子弟子,问孔子:那一位弟子好学。为何不直接问谁善于办事?因为好学为办事第一条件,论语以学为首,三字经也说:「犬守夜,鸡司晨。茍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人不学不如蚕、鸡、狗等。目中无人,就是有根本烦恼的慢心所,必定没有学问,纵使有学问,也知道他的学问不能行得出去。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季康子为三家之一,三家专政,论语他处(雍也篇)有鲁哀公问相同的问题,推测季康子来问的意思、以及孔子答复的意思,这都是揣测,不采取。书如何说,我们就怎么讲就可以了。

【十一.八】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443)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前清时,有钱有地位的人死后,用的棺,有棺有椁。椁俗名套棺、外棺。棺椁多少厚度,都有一定的规矩。从前人说:「朱门虽富不如贫」,朱门必定是作官之家,人民三间房,官可以有五间,皇帝宫殿才可以有九间。琉璃瓦,也只有皇帝宫殿可以用,如今则一切自由。从没有人称王的,现今的连卖豆浆也叫大王。颜渊死,家穷,颜渊父亲颜路请借孔子的车来作椁。注解作卖车以买椁。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
  孔子说,「才」,有才干;「不才」,没才干。「亦各言其子也」,说各人的儿子。颜路的儿子为颜渊,孔子的儿子为孔鲤。「才」是说你的儿子颜渊,「不才」是指我的儿子孔鲤,两人虽有才不才的差别,那有父亲不爱惜自己的儿子的道理?但是孔鲤死时是有棺而无椁,你的儿子好,有棺有椁,我的儿子虽不好,能够有棺无椁吗?你要借我的车,我没有车不能徒行,什么原故呢?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以吾从大夫之后」,孔子这时六十余岁,实在的年代也很难考证明白。此时孔子不当大夫,孔子当鲁司寇后才在陈绝粮,颜子死在陈绝粮之后,那时孔子已经不作官了,所以不能说「吾当大夫不能不坐车」。
  为大夫后,「盖从者随也」,从也当随从讲,例如从政,就是办政治。孔子虽然不作官了,仍是鲁国元老,国家有事,鲁君会请孔子去商量,故「从」与「为政」迥然有别。随从大夫若解作「做大夫」就大谬了。现今的人不认字,由此可知。若遇到张献忠或许不会如此,张献忠看见大夫针灸若不对穴道,就杀人。所以凡事,不可一概而论。
  请车为椁,注解说是卖车以买椁,考证论语稽举出八种不合理,解释说:椁非棺椁之椁,此说可以存疑。如送礼,诸侯送犊,卿大夫送雁,士送雉。

【十一.九】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445)
  下论先进篇中的经文,有些章有问题,有很多争执,先进以后的经文则争议较少,其中有些知道或不知道,都没有关系。因为从前大家是志于学道,所以考据稍微略过。今日因为废除文言,所以大家吃大亏,因为四库全书都是文言,如何看得懂?今日还必须注重文字。道与文,二者都要注重就更难了,其实文以载道,大家学般若就知道般若当中有实有权,实是真如在内而言,权是善巧方便,另外还有文字般若。有些话不直接说,用影射法,必须闻一知十,全在自己求。
  孔子的境界,颜渊能懂得多少,我们不知道,但了解孔子境界最多的人,颜子是第一人。别人有说有问,颜子向来不问,像是愚人,「如愚」愚不是真愚,好像是愚人。大家尔后要学文字,十三经中礼记最难,难在其中的普通字上,不可以为是熟字,还必须要查一查,例如礼运篇中「矜寡孤独」的「矜」字,非读如「京」。讲佛经也是如此,净土宗说:「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又说:「至心念一句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修净土从未反对消业,谁反对消业?但是业消不尽该如何,十地菩萨尚且带业,起信论:三细六粗,第一个就是业相,所谓「无明为因生三细」,心念起头就是无明业相,主张「消业往生」者他不知道吗?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噫」,叹息。「天丧予」,天不要我。公羊传,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祝若解释作庆祝可以吗?大家回去查「祝」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颜子死,孔子却说天弃舍了我?
  试想:孔子来此世界干什么,来享受吗?佛来此世间何为?佛是来救人出世。若一般世间法,中外哲学多半有议论,而且议论高超,以为看得开,但是对死这件事,不管看得开、看不开都必须死,死了也必须入六道轮回,所以世间学问只议论而无办法。
  大家不可只说议论,而不去做,必须先自己干,人来求教,我们为他出主意,他依着若办不到,你必须负责任,若不管则不够人格。如此若想成佛,绝无此理。孔子来中国,因为此地众生也必须教化。国先要有人民,人民多了必须吃饭,必须有生活,而且不许争夺。若说「竞争」,那唯有死亡,大众不能生存,所以中国讲礼让,所谓「争之不足,让之有余」。
  再来必须使大家有次序,必须有教育。教育要用文化,中国文化全球无能比拟。文化就得用道德,政治只是第二,刑罚是第三。孔子到此世间来,就在这世间主张文化,讲礼义廉耻,安安静静,使大家讲文化,守次序。
  什么人使孔子来?是天命使他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是孔子以前的圣人,例如文王「视民如伤」,百姓有吃有穿,在文王眼中不满意,像受伤似的,天先将文化交给文王,再传给武王、周公,再交给孔子。孔子畏于匡,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离开我孔子,还有谁办这个文化?舍我其谁?
  孔子所说的道,颜子、曾子懂,最聪明是子贡,只有才干还不行,比不了颜子、曾子。这时颜子死了,颜子比孔子年轻,孔子死后,颜子可以接续这些圣人的文化,颜子却比孔子早死,所以孔子说:天不教我在这里干了。
  孔子周游列国,为度化众生,这一章连说「天丧予」,是加重其辞,孔子在此叹息道的不传。诸位!听闻可有动心?
  颜子死,孔子不能没有私情,但是大主意在众生身上。孔子已经七十岁了,无人接续,全心都在公益上。
  大家求学必须希圣希贤,最少须做君子,不可沽名钓誉。今日台中市发生火灾,同学们的举动,短时间花尽几十万,人力比钱力重要。自古以来,救灾无善策。能短时间平等发与灾户,这不容易。办这件事,要求不要名利、不照相登报,毫无所图,一块钱功德抵得上十万元。由此点,可知大家的前途,将来即使有灾难,也会转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53:42 | 只看該作者
这是共中不共。

【十一.十】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446)
「颜渊死,子哭之恸。」
  圣人做事讲中道,凡事合乎时中,发而皆中节。这一章,孔子哭颜渊哀恸。恸,哀之甚也,超过哀痛的必要程度。孔子对私而言,是哀恸他的学生,对公是为了众生哀恸,不知不觉就哀恸太过了,这是爱之深的缘故。
「从者曰:子恸矣。」
  跟从孔子去吊慰的弟子说,老师哭的太过了,超过必要的程度。孔子自己不觉,怎样看出孔子不觉来?「有痛乎」,这「痛」字错,应作「恸」。我哭得很过甚了吗?超过了吗?他人看见,自己一想,确实不错,下文孔子承认。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是文章的波折,也是诗的笔法,一波三折。
  「夫人」,「夫」此也,指颜子。我要不为他超过哀恸,谁能教我这样哀恸呢?还有第二人吗?不是偏爱颜子,乃是为了众生的缘故。因为颜子若活着,还能救度众生。如今颜渊不幸早死,所以孔子痛苦极了。

【十一.十一】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447)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
  颜渊死,同学们想厚葬他。厚葬颜渊由何而来?大家不要只看文字,还须看义理。究竟是谁说要厚葬他?前一章颜渊死,颜路请孔子的驾车以为椁,这段经文由那一章而来。
「子曰:不可。」
  子曰:不可。孔子说不可厚葬。颜渊死,孔子如此哀痛,厚葬不是更能安慰自己的心吗?为什么说「不可」?
  从前国家上轨道,六部中有礼部,并没有财部,只有户部,按户口收税就可以了。因为中国文化主张「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民国以后,学洋人有了财政部,明着向百姓要钱。如今礼部没有了,而划归于教育部、内政部。洋人的科学可以学,为什么要学「小人喻于利」?「万恶淫为首」,如今教育也教小孩子、老人谈恋爱,中国自古没有如此,这是教人乱伦。
  从前有五礼,首要为祭礼,祭太庙、祭天。丧礼是凶礼,必须有节制,所谓「遵礼成服」,节是节制情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依照礼节,棺多少寸也有一定的礼节,国家的座车不许卖,其中「卖椁买车」有八不可通的质难。祭器坏了要以干净的土埋掉,祭神的供品也必须恭敬处理。所以从前接到朋友来信说是「拜读」,父母的信要「跪读」。
  颜子没有做官,丧礼有一定的礼节,师兄弟因为私情想厚葬他。礼记云「曾子易箦」(箦是季氏所送,大夫所用,曾子是平民不宜用),生必须合礼,死也必须合礼,要死得其所。子路临死结缨而死。呆板比胡作乱为好,如今懂得这道理的有几人?必须不越礼。
「门人厚葬之。」
  孔子说不可,门人不听,为什么不听老师的话?虽然师徒如父子,但是颜渊还有真父母,仍然必须真父母作主,必须尊重颜渊的父母,别人不能作主。今日没有制定礼,就必须依从前的礼,再依从风俗的规定。孔子与颜渊师徒关系虽好,还是隔一层,父母死要服丧,老师死则学生无丧服可服,却都是三年之丧,对老师要心丧三年,三年期间若有欲念等违礼的事情必须躲避,因为心中仍有老师。所以方孝孺被明成祖灭十族,师族就包括在内。
「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因颜路想厚葬,也同意厚葬,孔子无法可说,孔子作不了主,所以自己只有叹息,叫颜回的名,等于颜回在跟前。孔子说,颜回拿我当父亲看待,对得起我,我对不起他,我作不了主,我不能拿他当儿子。这颜回的厚葬不合礼,可不是我的主意,谁呢?是你的师兄弟们。其实是颜路,孔子却说门人,温厚到极处了。

【十一.十二】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448)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季路问孔子事奉鬼神之道,孔子说:你事奉人办到了吗?眼前事还办不到,何况不是眼前事?
「曰:敢问死?」
  季路接着问:人死以后怎么样呢?孔子说,眼前活生生的事你知道吗?若还不知道,何况是死以后的事。
  若就世间法讲,是种一讲法。子路问事奉鬼神,五礼第一层是祭礼,谁会祭祀,就依祭礼如何祭,这是祭法。子路问事鬼神,问如何祭祀,今日之下不祭太庙、祭天,却还有祭祖先。
「曰:未知生,焉知死?」
  下段子路问死,依世间法讲就难讲了。子路因为不懂鬼,所以再问:死了以后是如何状况。杀身成仁,为义而死,这是死的办法,但是下一生的生活,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焉知生的「生」,若解作「如何生下」,与前段「事鬼神」合不起来,所以这样讲不通。若解释作「如何生活」,比较好。
  不能事人就不能事鬼,就是承认有鬼神。
  古来注解,于上段「子路问事鬼神」还注的可以,下段问死则注的乱七八糟。吾因专为学了生死,所以知道。古来的人只学达观,不懂了生死的办法。
  前一段大主义在「事」字,不是问鬼神,是问事鬼神的方法。所以孔子答的也是「事」。上段的注解都差不多,祭之以礼,葬之以礼。五礼之首为吉礼。孔子入太庙,每事问。礼与其奢也宁俭,诚敬才是礼的根本。以经证明,例如左传「周郑交质」,心不诚,交换人质也没用。心若诚,不必三牲等,只要水草就可以祭荐鬼神,不在物而在心。
  下段「敢问死」,问死,这是接上段「事鬼神」。死为鬼神。注解却以为应该如何死法,但是子路并不是问「敢问如何死」,为什么会说成杀身成仁等死法?孔子答以「未知生焉知死」,怎能说「知道该如何死法,就知如何生法」?人果真会死,但是谁会「生」的办法?
  子路问的是了生死。敢问死,是问死后是什么状况。从何处来,就上何处去。程朱读过「参同契」、学过佛法,他们懂得了生死的道理,却作假不说实话。如果我们真懂,虽是苏秦、张仪再来,也不为所动。淳于髡善于辩论,而孟子不畏惧。凡事但求诸己。
  净土主张二力,佛力加上自己的力量。没有自己的力量,也不可以。又说:「感应道交」,有感有应,故知有能、有所,感应不是一个人。
  生死的事情,你们知道。人死之后,有中阴身,七七四十九天则再投胎入六道。六道中的长寿、短寿不同,如长寿天与蜉蝣。入六道,死就是生;这里死就在彼处生,有胎卵湿化等,愈说愈复杂,我们的智慧能和佛斗吗?
  康有为论语注,引易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参考来知德易经注),你若问死生,则「原始反终」,可参考参同契。周濂溪、邵康节、朱子都研究「参同契」。宋儒作假,尽说瞎话,孔子不作假,知原始反终,通乎昼夜,就是轮回的道理。易经系辞:「曲成万物而不遗」,万物就包括六道。

【十一.十三】
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450)
  这一章书,很难讲,也不得不讲。论语下篇很多错简,所以很难讲。你们求学,志在为社会办事,退一步想,不办也可以,万不可害事,比如一座果园内有一个果子坏了,传染给大家,便是大坏处。你们以前没有读中国书,不懂做中国人的道理,中国人有其风俗习惯,若不读书,可以随顺风俗习惯,洋人也自有其风俗,那我们可以不管。却有一班人,偏偏要改别人的风俗,真是要令天下大乱,呜呼哀哉!
  程树德氏看了六百余部的注解,觉得讲不下去,倒是看了一、二本的三家村学究却以为会讲了。
  现今有提倡消业往生者,实在是他不认字。使得台湾满城风雨,而且影响到香港,或闹出政治问题来。讲佛法首重入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成佛还在人身上,所以说:「人身难得」。主张消业往生者,他说第一罪魁为印光祖师,因为他提倡带业。他说经上没有「带业往生」的字,那么有「消业往生」的字吗?自元朝就有带业往生的说法,意在言外而已,也不反对消业,能断惑更好。连蕅益、彻悟诸大师,他都给加上罪名。中国佛法教理有天台、华严,他也毁谤谛闲法师。密宗说带业往生,他以为是印错了。他来这里,骂学佛者,不吃素,也不修行,骂得不成人。或许有一、二位如此,也不可一概言之。
  古来学中国文化者也有学成曹操、秦桧的,我们今日学论语也学他们吗?何况必须指出人名来才可以。如日本佛教不吃素,但是以前的法华寺刘智雄学日本真宗也素食,学日本佛教者也多素食,至于他素食与否吾不知。凡事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何况在十善业中,妄语、恶口、绮语、两舌他都有。
  总之,学任何学问,都必须先学成;不然,也须有几分成,自己能独立了,而后能办事。我们应该求自己学成,自己若不能独立,任何事也办不成,你们务必自己去求。
  出家人有些受不了的,反而找在家人写文章,佛法衰颓至此!所以人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吾想为文,再三想想而搁笔,怕对牛弹琴。诸位!必深自往里求,三字经曰:「勤有功,戏无益。」少看电视机,多用时间研究。
「闵子侍侧,誾誾如也。」
  「闵子」下脱「骞」字,以下子路,冉有、子贡称字,独称「闵子」,所有注解脱少了「骞」字。
  侍,在旁侍候老师,在那边都可以,都加「侧」。接着说他们的态度「誾誾如也」,誾,方正很平正的态度。
「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
  子路「行行如也」,行行,刚强貌,很勇猛、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侃侃如也」,侃侃,和平貌,和平的样子。其实子贡、冉也有不同,子贡是财经之才,很能辩论,侃侃而谈,冉有则在政治科有好表现。
  吾不敢造谣言,不知为不知。
「子乐。」
  「子乐」,孔子看到这都是人才,很高兴,很喜欢。
「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接下「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由啊,你死不出好死来。子路死,子何乐之有?子路死,孔子非常伤痛,曰:「噫,天祝予,天祝予」祝,断也,如祝发出家,孔子如断了手臂。
  有人说「乐」应作「曰」,但改字是大毛病。又「子乐」,孔子乐,与吾人何关?而后大家读书必须致意,孔子述而不作,我们若不懂,可以存疑。

【十一.十四】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451)
「鲁人为长府,」
  长音「常」,府是国家的仓库,是国家收藏财物武器的仓库,大学说:「未有府库之财,非其财者也。」地点大概都宫中内部,出师表说:「宫中府中」,就有内外分别。如现今的北京城,内里尚有紫禁城,更有宫门。鲁昭公时,鲁君只是虚名而已,孟、仲、季三家作主。鲁祭周公用天子礼祭,这已经是不对了,三家之堂也以天子礼祭他们的祖先,所以孔子说:「三家者以雍撤,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鲁昭公忍不下,拆三家的墙,准备讨伐三家,但是没有成功,反而被赶出去。这时的鲁君(哀公时)也忍不住,长府坏,想再修盖。经文说:「鲁人」,何不说:「鲁君」?有其用意,不说鲁君,而说鲁国人要重修他的长府,这是春秋笔法。这个要你们自去查,万事求自悟。
「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闵子骞很会说话,说:「仍旧贯,如之何」贯,事的意思。闵子骞不赞成,怎么修法,要修就用旧样子盖。由此可知鲁君重盖不是要照旧样子盖,所以说:「何必改作」。闵子骞的用意是这时的鲁君没有权力,官吏都是三家的人,鲁君一动三家便都知道,弄不好就招来灾祸,前面的鲁昭公就是这样子。鲁君无财无力,必定会如前面的昭公一般倒霉,所以闵子骞说:「仍旧贯,何必改作?」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夫人指闵子骞,夫人不言,闵损这个人轻易不说话,所谓:「吉人辞寡,躁人之辞多」,有德性者都不轻易说话。「言必有中」今天他说了话,说的不偏不倚,合乎时中,说到中心了。这句话很重要,这句话保住鲁君,国家也少倒霉。闵子如此说保全了鲁君,却什么也看不出来。

【十一.十五】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453)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瑟,古乐器。古人为什么弹琴瑟?乐器都有它的意义,礼记:瑟,尽也。或啬也。有止的意思,知行知止,不能随便胡来。先进末章有曾点「舍瑟而作」。孔门中讲究音乐,音乐调和性情,奏乐一个人一个调,西乐也是如此,中乐更不必说。子路刚强好勇,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与瑟的「知行知止」符合吗?他鼓瑟仍放纵自己的慷慨性情,没有「瑟」处处谨守的本义,什么性情弹出什么调。
  「丘」音「某」,避父母老师的名讳,这是避圣人名讳。为什么我门庭的学生弹出这种调子?注解说:「有北鄙杀伐之音」,若是子路绝不弹出桑间濮上的淫乐黄色音乐,例如子见南子,子路不悦。桑中之音,亡国之调,北鄙,就是杀伐之音。
「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门人不敬子路。孔子说,不可如此,但是孔子没有直说,只说工夫深浅差别的比方。意在言外,不言不行,也没有阻止的词义。文法,盖房屋有里间、外间,内为室,外为堂,如城隍庙,外面有塑像,内有寝宫,寝宫就是室。到室就是到最深处,堂前为庭,再前为门,再来就是门外汉了。
  孔子说,子路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入室指颜子,升堂的弟子已不多了,还有没上台阶的。这里也不必说「不可不恭敬子路」的话。

【十一.十七】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455)
  从前读经必须熟背,因为在国家作官,办政治的事,彼此都有争论,群言扰乱则折衷于夫子,必须有个标准。政治上有出问题,一向是以十三经圣人的文化为标准,不能违背经典圣人的精神,自汉代至民国以前都如是,如今则已变。你们想学中国文化吗?你们又不懂中国书,是学外国吗?结果学得不中不西。私下以自己作主,公开则以美国作主。如今立法院通过堕胎,眼光未四下看看,将来一旦打仗,岂是十个月就可以打完?这也是天命。多数人主张灭种,但愿大战后,有存中国人,有一二位还能知中国文化的人。吾讲书必须古事今讲,事不一样,原则精神还是一样。
  孔子为鲁司寇,后来不作官,鲁国不要重用,但是国家有事情解决不了,还得找元老说话。吾看报纸,知道现今发生的事,才能教大家。周天子封诸侯,诸侯有诸侯的制度与天子不同,只有鲁国特别,所以任何事不能随意开端。周成王年幼时周公辅政,成王为报恩,周公死后,成王赐以天子之祭礼。周成王报答错了,刻薄固然不好,但是太过犹如不及,以天子之礼赐周公这已经错了。不论办好事或坏事,有时办坏事,后来子孙也有好的,这有它的道理。有时办好事,子孙却坏了,这也有它的道理。尧舜的后代都不好,曹操的后代反而好,这是上天无眼吗?
  诸位对历史没有用工夫,对中国文化与佛学都不能明白了然。历史,诸位什么时候看完了?霍去病二十四岁死,岳飞三十九岁死。不学历史,要为地方办事,为国家卖力,为祖先做点事,若没有学问,能力就办不到。祭周公用天子礼,万法无常,好不能永远好,坏不能永远坏,到鲁昭公时出了孟仲季三家,都是周公的后人,从前国君继承人为长子,三家都比昭公年龄大,将鲁家霸占起来,鲁君只是个空架子。就像天子虽有周王,但是由五霸七雄作主。封地的层次也有不同,诸侯用大夫,又分地给大夫,至于这时土地是什么制度,我们不清楚。古时候有井田制度,九百亩田,中间为公有,八家共同耕天子的公地,不再纳税。有土此有财(有粮即有钱),这时三家霸占土地,税收不往国家缴。国家有正式的周公,周公却是穷的,三家是富的。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季氏富于周公」三家最大的把持者为季氏,季氏拥有的土地大,用士人,孔子的弟子冉有、季路都在季氏家办事。季氏的财富,比中央的周公还富有,这已经令人不平了。国家有它一定的制度,必须缴粮。中国古来都讲节俭,不敢奢侈,因为钱都是从百姓而来的,如今公务员调薪,若年老而不办事,等着拿退休金,无功受禄,后来要变畜生还帐,所以吾不愿意。奢侈享受一开端就没有底限。钱从地里出来,须要钱就加倍纳税。既然用度不足,而冉求为季氏办事,季氏就与冉求商量,除地粮要纳税外,还要百姓纳若干税。并且找冉求寻求国家元老孔子的同意,孔子能同意吗?来讲了数次,孔子都不回答。孔子管不了季氏家,就责备冉求。说季氏已比周公富有了,而冉求还为他聚敛,大学说:「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若只懂得增加钱财的聚敛之臣,宁可不要。这个道理不读书者不懂,为什么呢?所谓:「财聚则民敢,财散则民聚」也。一个机关内,或商店老板,也是如此。原来季氏要百姓纳粮,又要纳赋,经文没有说「加赋」,意义却是如此。
  以上二句说事实,以下是孔子说的话。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从前太平时,若其它街坊的人来我们所住的街坊起冲突,人们都是管自家街坊的孩子,自己谦让而礼敬他人,如今则变成刻薄寡恩,这是学美国的缘故。孔子责备自己的学生,说冉有不是我的学生,这是拒绝之辞。孔子说,你们诸位学生可以敲鼓,表示让大家知道,大家攻击他,因为我的学生为季氏聚敛,坏了国家宪法,加厚纳粮,如今又要增税。

【十一.十八】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457)
  这一章书,古人合为一章,朱子分为二章,改经是大毛病,合为一章好讲,前半段为引子。
「柴也愚,」
  高柴愚。愚,愚直也,古之愚也直,不会转弯曲折。孔子家语记载他:方长不折,启蛰不杀,不踏人影(不履影),毋不敬,但未免呆板。
「参也鲁,」
  曾子性鲁,迟钝,懂孔子之道。颜子不违如愚(立即能领悟),悟得快,若曾子当时听还不能悟通,但思考后也能了然。
「师也辟,」
  子张派头大,所谓「堂堂乎张也」,才能过人,可以说他「失之僻」,但不可说子张「文过」。集解,马融说:失在邪僻文过。汉儒注解都有出处,吾如今没有找出来,找出来也不能说,自己没有这种过错才能说人的错。为什么呢?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由也喭。」
  子路刚强,并不是俗,子路不俗,粗野还可以说,子路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俗在何处?好刚猛便不行,要威而不猛,老虎就是猛。这四位弟子的状况都不得其中,必须调和。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
  说完四人,接着说颜回。颜回其庶乎,庶是差不多,颜回还差不多,差不多什么?屡空。屡空,自古以来有两种说法,都讲得上来,但采取何者,吾不敢确定。屡,常常。空,一种解说是穷,什么也没有。颜子箪食瓢饮,乐在其中。孔子比颜渊更高明,孔子却是「空空如也」,难道说孔子比他穷吗?第二种说法,心空,心中什么也没有。
  以文理说,有「屡」字,所以采「心空」好,否则子贡不穷,为什么说「屡中」?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道很难讲,孔子学道是空空如也,连空也空了,因为道就是心,道是真空,心也真空。净土宗从有门入,禅宗从空入,禅宗人念一句佛,漱口三天,念「佛」就是有,所以学禅的人要漱口。例如丹霞烧佛,又说:无佛处不可坐,有佛处急走过。晨起拜佛,以为好事,却说:好事不如无。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本性真空。心经云:以无所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相念佛则入常寂光净土,寂灭为乐。修净土宗,工夫不到不能说,从有门入,工夫到时,自然知道,不必说。佛对于韦提希夫人,不现寂光土是有原因的,因为佛的境界,凡夫不知道。唐明皇一曲,百花齐放等,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空」是真观,「有」是假观,再为中观,这「屡空」是真空。颜渊不能常空空如也,却能数空,这与道不远了。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有人说:赐贤于孔子,因为子贡不受天命,天命就是「因果」(天地间自然之法则),子贡与道差多了,却能货殖做生意,做货殖生意,心就在财货上面,心就「不空」。子贡虽不受天命,财货却没有迷住他(不会「财迷心窍」)。亿同「意」,心意,心思,心思想法。对空也接近了,子贡常思想、研究,也能「中」,合乎道,并不是一门都不入,也入一些,所以说「屡中」,但比不了颜回。别人想悟不开,子贡研究就能近道。
  修净土宗要一心不乱,必须「净念相继」,若只念一、二小时,其余时间都是妄念,妄想多,如何往生?若不能往生,要怨谁?不如念佛忆佛。若日课五万、十万就不须忆了,一打妄想就不够数,白日念十万声已经累了,晚上睡觉也不致于有奸盗邪淫等梦想念头。有一些方便法,不可与外人道。
  下面二章,尤其以后一章,多无定论,从阙可以。

【十一.十九】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460)
「子张问善人之道。」
  子张问,善人之道,由善才能入贤入圣,若终日做坏事,希贤希圣做不到。先有善,而后可以入贤入圣。这是问善人之道,希圣希贤,必须从低处问。
「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不践迹」,迹,前人的行迹。践,踏的意思。前圣前贤有走过的脚印,跟着脚印走,不必紧扣着脚印子,只要不离开先圣先贤的轨道就可以了。如同前有车,后有轨,不离轨道。若不依前人轨道走,也不能入于室,不能入圣贤之室。或许可以升堂,但不能入室,学谁就跟谁走。
  颜渊是孔步亦步,孔趋亦趋。

【十一.二十】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460)
  这一章有二说。
  (一)一说合上章为一章,汉注以为:为何同一章而有「子曰」,或许不是一时所说,但同一义,所以合为一章。意思是:言论很笃实吗?是君子吗?或是外表自然表现很庄重吗?(这是连着上一章,说善人如此,而是论笃吗?君子吗?色庄吗?)
  (二)自成一章的说法。言论听起来很笃实,这样是君子吗?或是色庄的外表呢?但以上二说都阙疑。

【十一.二十一】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461)
  上论与下论不同,古人编书有他的规则,决不随便。上论,自求学开始,一步步教,有次序,问题少。下论,自先进篇开始,问题多。经文不是全指一件事,但也略加分类。论语难讲的都在下论,先引入门,再讲难的部分。因为上来领路,若难的讲在前,后头就麻烦了。所以说话办事,都有次序。学时不可呆板只依一条学,而且必须看他的环境。
  注解佛经的人注重科判、文字、意义等,或体或用等都不会雷同。论语就不是如此,同一章若干人讲,若干说法,闹意见,我们不知所从,能知道要听那一家的讲法,学问就不小了。吾讲佛经与讲论语,不依一路子讲,我没有他们的学问,都是参考注子而已。你们往后读书、做事,必须有见识。从前注经都是大儒,有门户之见,这是读书困难的地方。你们求学难,做事就难,所以吾教你们佛经,教你们了生死。人有生就有死,死后入三途,未死前这一段人生,必须办事。办事就有印象,必须致意,了生死还有轨道,办事却没有轨道,最为困难,所以办事难。大家必须读历史,有经验阅历,才能办事。公教人员,不用读书人不行,学司法财政是艺术,不读书一办事就害人。学校所读的只是会技能,不会办事也没用,今日学校有钱就教,台湾怎能强得起来?心理建设不起来,不能办事。今日的教育是害人害己,将来必堕三途,其苦无穷。读书明理,更要会用。
  这一章,本文中有问有答,可以不用注解。但是就可讲下去了吗?我提出问题,就麻烦了。这是吾看书与诸位不同的地方。例如弥陀经,一者阿弥陀佛造极乐,一者释尊宣传,佛佛道同,佛的境界,迦叶以下诸位祖师没有敢加一句的,今有陈某某者竟能说几句,如说梦话,当了十方佛的老师,却有许多人相信他,真千古怪谈。福至心灵,无福的人就会被物欲蒙住耳朵。吾只是空着急,也莫可奈何。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闻斯行诸」子路问听到这个事情就去办吗?子曰:有父兄在。有长辈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其」指来问的,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就去行?再来是冉有问,听了就去办吗?孔子说,听了就去办。佛家也是如此,有人问赵州和尚,狗有佛性否?二人同问异答。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公西华说:子路问闻斯行诸,老师说有父兄在,不许他行;冉求来问,老师答就去干。公西华迷惑,应该听那一个?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下头是孔子答。冉求、季路都办政事,冉有事故深,大小事都斟酌,不斟酌好,没把握就不做,但是时不可失,机不再来,孔子「故进之」,所以孔子提倡要他有点勇敢。子路办事,一办就办二人的事,兼差不兼薪,一人办二事,太超过了,孔子「故退之」,所以教他退一退。
  闻什事?如闻小孩掉水的事,若回去问父兄,小孩已经溺死了。但是也有小事问父兄、大事不问父兄的,一样可以办的。
  中国有「投诸四裔」的说法,四裔进入版图必须接受中国教化,不受则摒诸四裔。例如:结婚是大事,父母之丧也是大事。婚是大事者,一男一女本来没有关系,却说是天伦。易经八卦都有定位。古代结婚有三原则:一者、身是父母给的,自己不作主,必须由父母作主。二者、媒妁之言,必须门户相当,要所学相当。左传郑太子忽云:「齐大非耦」,不论如何不与齐家结婚,因门户不相当,不可只看眼前一时。三者、本人的意见。如唐高祖择妻,左传也多有。又,结婚必须六礼促成,最后才亲迎。因为结婚如此不容易、又麻烦,而且礼部会给证书。生孩子后,孩子有父一半母一半的血源,所以夫妇是天伦。但舜是圣人却没有告诉父母,就自己结婚,孟子万章篇云:「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
  所闻是什么事,这些注解多是一偏之思,半身不遂。不然,那只好去问冉有、子路、孔子,其它人若不知道,要以孔子为主,其余都不可靠。
  凡事有实有权,没有方便不可以。这章的「闻」,我也不能拿定主意。诸位视事情状况而定,以各人的学问去斟酌斟酌。

【十一.二十二】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463)
「子畏于匡,」
  孔子周游列国,遭遇两次厄难。在陈绝粮,又为匡人围起来。阳货曾在匡干坏事,匡人恨他,如今孔子到了匡地,孔子与阳货相貌相似,御者又同一人(孔子弟子颜刻),匡人想报仇,围住孔子,所以说:「畏于匡」。有人说,孔子微服而过宋(礼记襢弓篇),或者会神通,借土遁,讲解孔子离开的方式也不一定。重点在「畏」字上。
  被匡人围起来。畏字做何解释?有注解说,畏是「害怕」。孔子害怕,因为颜子还在后头,这种解释不通。子路拔剑要杀匡人,孔子不会如此,所以斥责他,并且弹琴。想想诸葛亮空城计,让司马懿兵退四十里。但是有的书上说,孔子弹琴的曲调很哀伤,有暴风击拒,这种说法吾不敢信。但是阳货不会弹琴这一套,这是确定可知的。
  礼记檀弓说:「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弓矢斯张,猜谜「吊」字)哭与吊是两件事。吊是安慰,例如汤武「吊民伐罪」伐桀纣,安慰百姓。哭则无吊,吊也可以哭,只是哭法不同。吊辞就不是祭文。如果认识他父亲不认识他的儿子,他的父亲死了,就是「哭而不吊」。哭死的人、吊活的人。
  礼记中,有三种情形,不吊慰他的家属,这三种情况是不应死而死,所以不安慰。一畏,孝经云:「战阵无勇,不孝也。」为什么是不孝,怕死的原故,那么孔子怕死吗?怕死在不吊之一,因为不孝是不好的事。再者,临难无苟免,不该死,死了也不对,死非其道的原故。所以子路想和匡人拚命,孔子不赞成,因为匡人不是为了杀我们,而是错认人。所以「畏」不是怕死,并非三不吊中的「畏」,不要轻易死。二厌,这就是「压」,被墙压死也不吊,可哭但不吊,老人必须有人侍候,被压死是子女不孝,所不吊,因为危险的地方,孝子不应该去。三溺,溺水而死,忽然掉入水中,也不吊,但是若是忽然发大水,儿子奉到父命要到他处,而被大水淹死,这就必须去吊。所以呆板的注疏就会误人。
「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孔子不与匡人斗,颜子与孔子等人失散,颜渊最后才回来,孔子说:「吾以女为死矣。」「女」,音「汝」,孔子一看见颜渊,说:我以为你死了。这是欢喜辞、庆幸辞。颜渊说老师在,回何敢死?
  可以与知者言,不可以与外人道。孔子料想颜子知道他必定可以脱围,颜子也知道孔子必定能脱围,所以颜子说:「子在,回何敢死?」长辈在,晚辈怎么可以轻易死呢?上一句,孔子云:「吾以汝为死矣」,就含有我知道你不死的意思。孔子知颜回,颜回也知孔子。

【十一.二十三】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弒父与君亦不从也。(464)
  鲁君不作主,什么人作主?是老一辈的兄弟,鲁君原来有三支,后来分开了,名为三家,权力完全都在三家手里,鲁侯只是个空名。此时的周天子,天子有诸侯,同姓一半,不同姓一半,原来定都在长安,后来东迁洛阳,为东周,也是空壳,周天子一点也作不了主。
  你们不论学什么学问,历史必须先明白,你们学论语有感想,但是空洞,吾也有感想,却如身临其境。从前吾在内地,民国三年袁世凯以后,南北割据,民国就分南北,各省独立,有如周家,内战打了五十年。北方有日本在后面挑拨唆使,南方有英美在后面挑拨唆使,打得无兵饷,就借外债,让自家人打自己人,总是外国人得便宜。所讲的这章经文,吾如身临其境,不是听故事。事到如此,不打也不行,想后悔也迟了。后来日本打中国,又偷袭珍珠港,中国始终受美国操纵,台湾人今天又患了这毛病。必须会选择,到时靠谁都不中用,大家要学见识,这一段完全是历史。
  所有鲁国政治,由三家把持,鲁君空壳子没有用,凡干政治都是三家的臣子,并不是国家的臣子,如民国初年各地不听中央。周朝此时鲁国以季氏最霸道,做官都是做三家的官,孔子弟子出来做官也是如此,这种官难作。
  国家有宗庙,有社稷,有注解说,社、稷各有坛,天子曰大社,诸侯曰国社,大夫也有社无稷,这是王夫之的注解。另外郑康成的说法,社稷不分,有社坛无稷坛,到王莽才分社稷。这章说的是周朝,还未到王莽时,所以王氏的说法并不是周朝的制度。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季子然为季氏大夫的子孙,名子然。这时仲由、冉求都在季家作官,季子然问孔子,仲由、冉求在我们季家为宰臣。言外之意是冉求、仲由此时是小宰,很不错了,若孔子赞成,让他们做大官如何?孔子对三家不满,又了解自己学生的能力,如何回答?说话如唇枪舌剑,说错就坏了事,一句话有一句话的吉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谓「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现在台湾的乱,就是乱在言论、报纸,全世界也是乱在耍嘴皮子。今日时兴讲演,除非原子弹下来,否则乱不停。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孔子答,不置可否,我以为你今天来问我,以为有什么奇异特别之事,不过是冉求与仲由,问他二人,这是什么大事。你问做大官的事,孔子答大官应如何如何,他们二人可以不可以用,你自己裁定吧!
  所谓大臣「以道事君」,以道治国。中国的治国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贯的办法,民为邦本,就是要以仁义、五伦治民,礼运大同篇就是治国家的大道。君必须靠臣帮忙办事,用治国爱民的方法爱民,人民自然会保护国家,有民此有财,财散则民聚,以道事君。若君不听,要委曲宛转劝谏,三谏不听则去,再说国君就讨厌了,例如伍子胥的劝谏,被吴王杀了。三谏不从,不可则止,如何止?原先是以道治国,君不听就要亡国,我不能陪你亡国,就可以离去。
  领薪水,若敷衍了事,自己咽不下去。虽有钱可领,若国君不听人的劝谏,就可以走。更有「钱不要而不走」的人,虽然不能合谋,也不离去,他要为君尽义务,这种人并不是怪人。这种人对得起国家,只是国君自己不听而已。孔子如此说,恰到好处。
「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现在仲由与冉求「可谓具臣矣」,具,备具,聊备一格。他们现在所干的正是这一套。当臣子办得恰到好处。
「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弒父与君亦不从也。」
  季子然还不开窍,仍然再问,那么叫他如何办,他们就会如何办吗?这是改问他们服从不服从的问题。季氏独霸一方,有篡位的意思,孔子答说:但是要看所服从的是什么事,若要他杀父杀君,他们也不会跟随去办。
  孔子不明说,意在言外。这二人在季大夫家做家臣,到中央去杀父杀君吗?杀父杀君是三家,你们三家若办杀父杀君的事,他们就不干。

【十一.二十四】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466)
  子路在季氏家做宰官,季氏地大,国人不少,费是今山东费县,缺乏人才,找子路举荐人,但是要为季氏举荐好人?还是举廌坏人?若为坏机关就举荐坏人,好机关就举荐好人,那你要为他负责任吗?吾举荐的人必定靠得住,最低限度品性要好。举廌的人出事了,若袖手旁观,那不可以,做人应当负责任。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子路选择子羔,到费地当宰官,一派子羔去,孔子一听就说「贼夫人之子」。贼,害;夫人,这个人。你怎么害了这个人家的孩子,好好的孩子让你害了。子路早明白孔子的意思,好人也不能举荐到坏处去,但是会举他出来作官,并不是要他出来升官发财。我举荐人,怎会让他学坏?凡事不要责怪对方,省察自己做对与否,在自己身上找错处就成功。子路以为,我为什么会害他呢?以下子路的答话,看起来似乎不切题。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路说,既然当了费县的宰官,又有人民,又有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路因子羔是好人,或许学问、年龄、阅历较差,所以孔子才会说害他吧!(这点吾人不乱猜测)。只因子羔的学问不足,所以孔子说学问备好后到时候再出来。子路说难道读书才是学问,经验阅历不是学问吗?有民人、社稷,慢慢就有经验阅历,学问就有了。春秋时代,学问不够的人便出去做官的大有人在,并不是子路开端的,但是孔子却可惜这个孩子,所以如此说。
  现今国家用人,农工商法医各有门类,各有主体,毕业后派差事,如财政部缺人,派学交通的,医学单位说缺人,就派财政博士去。今日是以学生为试验品,以百姓为试验品,以病人为试验品,老百姓倒霉。实验好了,我长学问;实验坏了,我不负责任。大家以后绝对不要拿学生、百姓当实验品。当了差事,晚上就要拚命去研究。把学生、百姓当实验品,将来就得变畜牲还债。聪明人不欠债,所以古人说:「吃亏方占大便宜」。
「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子路所答是当时的状况,孔子也知道,以下便轻描淡写责备他,责备而不责备。
  佞,口很会解说。你这佞口,让人讨厌。不痒不痛地带过去了。历代很多注疏揣测说孔子到底责备谁,其实不必如此猜测。

【十一.二十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467)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等四人跟孔子谈话,并未指出是在那里。老师坐着,弟子事奉老师,孔子说话。这一段有二种说法,一说,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长,你们不要以我年长,看见我就不敢说话,不可太拘束。在这里我与你们说话,你不能说「我不知道」。
  今天晚来的同学就吃亏了,这篇很难讲,你们都看过注解,我讲的和注子不同,不可起疑心,因为我所说的和这些注子就是不同,但是也采取其中若干看法。因为论语集释的注解是集合众说,要读者自己采取。其实论语集释采取的注解还不全,其余的注解还多,比集释多十倍以上。我今日所说的极容易,因为我是择重要说,一以贯之,所以听的人听的似乎很容易。
  再者,今天的讲法要先讲字,懂字之后再懂文理,再懂动态,再说大义。这一节书的字、文法、神情,最后听完应如何学,必须懂大义,但讲的时候是倒着讲。若不先这样准备,你们虽然有先看了,仍看不出所以然,听也听不出所以然。先讲大义,心中先有印象,再听就容易懂,如佛经先讲五重玄义,再听经就容易明白。吾讲经先讲经文,再讲五重玄义,人容易懂得。经文字句不可变,但是教的方法不一定。集释中没有结论,大义就是结论,先听结论。
  「子路…侍坐」,这是开头的一段,这一段很重要,有如阿弥陀经十六尊者的开会场,这点就很重要。这四人虽是子路列在首位,这是与坐次有关系,并不是因子路年长,如其它章就不一定是子路在首。
  这是在那里侍坐?大概是在孔子的住处,或城里的教室,学生座次常改变。那时候铺席子,铺上一把短几,四人一几,长者或单独一几。这次去老师那里没有特别的事。孔门师徒常常聚会,偶而都会聚在一起,老师单独一席,其次三人一席,另一个人不与他们坐在一起。与老师常聚会,今日是离不开皮包,孔子学生是离不开乐器,纵使不带着,孔子教室也有乐器。这是会场情形。侍坐是学生都坐,若正式则依座次,或坐或站不一定。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再第二段,就出了问题,闲谈之中,开式正式谈话,这节是这章书的主要问题,重要在此段。
  孔子住在曲阜城里,诸弟子也在曲阜城,从前交通不便,曲阜城外的人就不能出来。孔子看着这些人,这四个人都是很重要,四人都没工作,这是重要点。这四个人是何等人物,为什么都没有工作?国家不要人才,还是人才不出来?有注解说是孔子不出来做事,或国家不用人,究竟是那一种说法?孔子成天教学生修齐治平,孔子志于道,心在修齐治平的大道上。但是办这些事用什么来办?要志道、据德等,在仁义道德上办,如今这个「道」人不听,天下是无道的时节。孔子是鲁国人,爱鲁国,应在鲁国作官,所以阳货问孔夫子为什么不出来作官?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如今天下无道,争权夺利,到任何一处人们都不听进去,但是也不能枉道求售。其实与卫国夫子南子连络,和弥子瑕连络就可以从政,但孔子不愿意,所以第二天就走了,并不是不干,而是隐居以求道,国家不用,隐遁而去。但是孔子一生的志向还必须求发展,不作官可得英才而教育之,预备有用时就大有人在,还是为社会、为大家。有一回孔子对颜回说,国家用我们,我们「用之即行」,不用我们就「舍之则藏」藏起来,不必出去叫卖,这点别人做不到,唯我与尔有是乎!我为你们先讲文法,注意起承转合,会做诗就会讲,如今的作诗者如泥瓦匠盖房屋。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一字有多义,例如这一段的两个「以」字,讲法就不一样。先讲字,文章有「字眼」,作诗有诗眼,字有字眼,不懂必须问,不可妄作聪明。吾采取各注子,然后选择其中合理的来说,「以」有三义,一,止也;二,因也;三,用也。我的解释都有出处,「以吾一日」,以,因也,因着我「长乎尔」,比你们年长一日。不必问我比你们年长多少,即使是长一日,就是「长乎尔」,也就是说我老,有了年纪了。「尔」指这四人。
「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毋吾以也」,毋,无也。以,有的注解采止也,有的采用也。别因为我而止住不说话。有人说:我没用处了,我有了年纪了,没用处了。另外有人说:我有了年纪,跟你说话,你别不答复我。吾采「用」义,我有了年纪了,不行了,不能干了,老而无能,不能用了,正合孔子在家闲着的时机。不能用怎么样呢?你们四人还年轻,虽然我在这里教书,但是你们还必须干,可以隐居以求去,但是在家闲居,可不能发牢骚说:「不我知也」。人家不知道我,要「人不知而不愠」。「如或知尔」,假若是大家知道你,你出了名,「则何以哉」,你拿什么用呢?
  这段等于经的正宗分。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一句一个样,一段一个样,没有重复的文在其中,而且一脉到底。以下第二大段分三小段三个样。
「子路率尔而对曰:」
  「子路率尔而对曰」,率在释文上有作「卒(促)」,卒就是未经考虑,突然间就说。若说子路向来直率,未免太浮躁。又说子路急急忙忙起来就说。又有人说,没有起来就说。这都是多加的。礼记云:「唯而不诺」,若说子路急急遽遽就起来回答孔子,那是对老师很谦恭,很好。后人批评子路的是非,都不对。子路是直率的个性,孔子有问,子路匆匆忙忙答复,有何不对?「对」是以下对上说话,子路说什么?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千乘之国」,一千辆兵车的大国家,像齐鲁的大国找不出几个。子路一开口就说千乘之国,必须注重这一句。「摄乎大国之间」,夹于大国之间,国家出乱子都在邻国,中国打战,多与俄国,跟美国就少,地理不方便的缘故。居家也是如此,所谓「亲朋远来香,邻居高大墙」,「朋友数,斯疏矣」,必得有点空间。千乘大国夹在两个大国中间。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加之以师旅」,两个大国对我们增加师旅,大军曰师,略小的军曰旅,发动小军队或大军队来加害我们的国家,这就不安定。不但不安定,「因之以饥馑」,因,又也。饥馑,年景收成不好。一年荒,二年荒,百姓受不了。外面有兵打战,国内又无食物。一打战,兵有粮可吃,没粮食的百姓多,国家更不行。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如此「由」去干,「比及三年」,比,说文,近也。近及三年(现今不采取此种说法),下段也说「比及三年」。比,案验也(采取此说)。办政治者都懂得,从前天子巡狩,如今是派委员到各县监察,如今是不定时,从前有一定。「三年一比」,一到三年要大比,考察三年所做,或升或降,一个个比较,升或调不能随便。干了三年,要三年大比,考察验收所办的事,看看成绩。「可使有勇」,注重「可」字,可以叫老百姓都有勇气,没吃的,大国围着,百姓更振奋起来。在危急的世代,子路去干,不但使百姓有勇,「且知方也」,政治的轨道绝不能乱来,例如亲上事长,孝弟忠信都不能乱来。
「夫子哂之。」
  说完了,「夫子哂之」,微微一笑,如俗话说的冷笑,「汝以为何如?」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求,尔何如?」
  夫子一哂之,文章又变了,大家都不敢说话了。孔子才说「求,尔何如」,指着冉求叫。大概他们坐在一个席上,不说不行了。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六七十,或五六十,还不到百里。前面子路是说千乘之国。子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有父兄在」;冉求问「闻斯行诸」,孔子答:「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由兼人」。
  「比及三年」,冉求说,我要在那里干,等到三年大比之时,「可使足民」,可以叫人人有吃的。民生主义要紧,先足民,再足食,再教育,求死不都遑了,何来的余暇治礼乐?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礼乐我办不到,要等后来的君子来办。
  这段两谦、一不谦,「方六七十等」是一谦,「礼乐以俟君子」是二谦。可叫足民,这是不谦。这「可」字很重要。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赤,尔何如。」
  公西华也不说话,孔子叫说:「赤,尔何如」,公西华,你怎么样呢?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
  「对曰」,第三位更难,答的不与第一、二位相同。
  「非曰能之」,我要说:我不是说能这么办,只是谈志向而已,「愿学焉」愿学着办。愿学什么呢?「宗庙之事」,祭祀是国家大典,所以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宗庙就是太庙。「如会同」,或是会同的事,会同是诸侯见面,不在宗庙,另外筑坛,两国在盟坛见面。有大小会同,两国见面为小会同,若齐桓会诸侯,会若干国家就是大会同。「会同」时必须有傧相,替国君说话,如蔺相如在渑池之会当相,又如夹谷之会孔子为相,大会有大相,小会有小相。祭祀则无相。
「端章甫,」
  「端章甫」但穿的衣服不一样,在朝廷、祭祀的衣服有一定的礼服,会同也有礼服,但比较简单。礼服各代都不同,很难考证,如平剧中的张飞、赵云所戴的帽都有名字,都不同。朝会、祭祀戴冕旒,会同时戴皮弁,考据有种种衣冠法,我们不懂,可以「不了了之」。
  「端章甫」礼服的总名。端者,开端。衣冠等皆必须整整齐齐。端代表衣服,章甫代表帽,这是殷代的名称。若周朝的帽较小,会同必须穿这种礼服,如今,军人有军装,法院也有服装,文人则穿的不中不西。
「愿为小相焉。」
  「愿为小相焉」,穿上礼服,可当小会同的小相,大相还当不了。这是谦到底。孔子说:「赤也可以束带立于朝」,又如「子华使于齐,乘肥马」等,公西华懂礼貌。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
  以上三段,为第二大段。下文一段,又有变化,为什么?因为四个人有所不同,曾皙不和这三人同坐,因为这一天可以随意。曾皙在鼓瑟,所以不坐在一处。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三人问完,问曾皙,这是另一段特别。「点,尔何如」,曾皙名点,有注解说当时有两位名「点」的人,另一位曾点是狂者,若太狂,就不是孔子的学生,当朋友可以,例如原壤。但是叫「点」的名,只有父兄老师能叫,所以这里是指弟子「点」。
  「鼓瑟希」,希,停止,孔子一跟他们谈话,曾皙就停止不鼓了。鼓瑟时有放在桌上,有盘腿放在腿上。孔子点到曾皙的名,曾皙就「铿尔,舍瑟而作」。铿,两物相夺之声,为什么会有这声音?因为放下瑟有声音(瑟与几碰击的声音)。「舍瑟而作」,放下瑟。作,兴起,起来。
  「异乎三子者之撰」,撰,三种意义:一具也,二事也,三才能也,这三义都能通。例如以「具」解释器具,孔子说:「君子不器」,又孔子说子贡「汝器也」,何器也?「曰:瑚琏也。」某人有才具,就是有才能。他们三个人的才具我没有,这个话不亢不卑,这句有停顿的口气。
  「子曰:何伤乎?」这有什么妨碍处?可见曾皙说到这里便不再说了,孔子才说这有什么关系。我们隐居以求志,各人言各人的志向,你还能改志向吗?「亦各言其志也」
       天下无道之时,隐居求去。
  大义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事态︱(直率)(谦退)(温恭)(简约)
  讲前交待语很重要,没有听到交待语损失就很大。你们不懂文理,听完也没用,文以载道,重点在道,道空空洞洞,全在文章上头。从前学校重视「文」,所以那时吾注重义不重文,所谓「小学终,至四书」,训诂等为小学,今日谁懂小学训诂?「详训诂,明句读」,先弄明白文章,再读四书,你们不懂训诂、句读,如何懂得文义?所以现今的人看佛经,如何能看得懂?佛经一字也不能动,敢改佛经那是无知的狂徒,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何况精神有问题的人。
  这章经文文理的部分,吾还没有讲,这章很精彩,等到全章讲完后,才可以讲。大家先研究文理,为什么孔子说:人不懂得你,若人知道你,你该如何?子路开口说千乘之国如何如何,接着夫子哂之,下头的文理就变了。求、赤又有什么差别?又有不说话的「点」,所以说:「异乎三子者之撰」,夫子说:「何伤乎!」下头的答话与前三子有什么关连?再者,一开始孔子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两个「以」字有不同的解释,这都是各代名儒所解释,集释分别列出来,但是我们能采或不能采取,这就难了,不是一日之功可以做到。
  文如人的面貌,看面貌就懂心,诚于中则形于外,不知外而知内,那是未之有也,等于瞎子相面,聋子闻乐,那是怪事。吾从前曾以一日工夫,改作忏悔偈而不能,于是平了气,事非经过不知难!
  四人侍坐,只有曾点带瑟,若不带瑟,便与下文合不起来,为什么?你们若曾在兴大听我讲诗,看此段经文就知道,可惜水滴石不入,其实滴久也能穿石,如檐下的土地。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春者」,讲书要依文,不可加花招,必须讲考据,但不可死在其下。莫春,春有三月,莫是最晚的那个月。注解有的依宋时、周时,所说都不对。「春服既成」这二句,你们也讲不上。没有读过月令,易经就不会讲。不懂月令,也不能医病。吾曾为大家讲过月令、内经上素问、下灵枢,素问八十余篇,我在中国医药学院教过,但只教二十余篇,因为学分二年,一周二次,书没有讲完而学分就满了,又换另一班,从头又讲。吾倒是讲的熟,同学就吃亏了,因为月令、易经、素问讲的「数」,自始至终要一贯。在学校教不出人来,所以吾辞去而不教。
  周朝正月为夏历十一月,若正月十五,正是周朝的三月,经文说的是山东不是台湾,台湾的三月已暖和,若山东则比长安冷。长安正月十五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火树,树上的灯,银花则是雪;星桥指吊桥,并非桥上有灯,墙吊起来时无灯,墙刚放下来才有灯。六朝就有用「星桥」者。暮春就是现在的正月,「春服既成」冬至以后换皮衣,正月没有人敢脱,有年纪的人,与年轻人又有不同,年轻人二月二张指头,雨水下来才能脱,清明山东还结冰。「春服既成」,周代三月(夏历的正月)春服既然做起来,做成了为什么不换?若说成是三月,就错了。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二十而冠,还没达到二十岁为童子。这不是指七十二贤。
「浴乎沂,」
  曾点已换衣服,天气清和了。「浴乎沂」,沐浴,沐,洗头;浴,洗身,通说是盥濯,洗手为濯,祭孔时司仪呼「濯水」,「进巾」,濯水,洗手,擦干净,才举酌酒。「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洗手也可说濯,所以「浴」,不一定是沐浴。
  曾点是有年纪的人,带了五六人,六七人,不定的数字,领这些人为了什么事?在办教育,隐居以求其志,读书寓于游寓于嬉。为了演习礼乐而出来游历。在沂水处,沂水处有风景。
「风乎舞雩,」
  「风乎舞雩」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55:51 | 只看該作者
并不是讽咏,否则与下文重复。而是沐浴风光之后,在舞雩台吹凉风,春风袅袅,很逍遥。舞雩是一座坛,土堆子,石碑还刻有「曾点所游之处」。舞雩坛,春天时祭祀,或求雨或求晴。有礼节的地方,就有风景,必得有风景而且有古迹。台湾的合欢山与吴凤庙,各缺其一,舞雩台则有风景有古迹。
「咏而归。」
  「咏而归」儒家讲究所读的书都能配乐唱,若家家弦歌户诵,这样的国家就是大治。咏乃咏歌。归,有注解说:馈酒食。这种讲法我没有见过,归并不是馈。曾点领学生郊游,逍遥自在,唱着诗歌回来。注解说:歌咏先王之道,归夫子之门,孔门当然不唱黄色歌曲,这是画蛇添足。又说:舞雩时,曾点领着大家去参加。这也不对。咏而归者,是曾点言志的一番空话而已,后人立碑是错讹,这是呆板汉。
  观起承转合,前面没有说音乐,没有说吟咏,到此则说音乐吟咏,为什么?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夫子喟然叹曰」喟然,发声,有感慨之意,叹有叹息、赞叹之义,这是赞叹的意思,为何而赞叹?「吾与点也」,与,同情,你这个志向我很同情。
  这一段结束了,头一个是子路,夫子哂之。到此结束,夫子喟然叹曰,这种文法,你们试着思考思考。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这是叙事,以下必须做结束。
「三子者出,曾皙后。」
  「三子者出」,这是结束的话,若他人来作,就会说:「某人等出去了」,这就是赘言了。「曾皙后」则「三子者」是谁自然明白。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为什么曾皙在后?「曾皙曰」,曾皙说。「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为什么不说四人?不说他自己?下次答复。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子曰」,孔子说「亦各言其志也矣」,注重「志」字,各人说各人的志向,你还管他说的如何。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夫子何哂由也」,既然是言志,各人随便说,为什么老师对子路哂笑呢?他的志不好吗?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为国以礼,这一句因何而来?因为前面孔子说有人用你,你拿出什么来呢?执射乎?执御乎?吾执御矣,也不说作官。樊迟请学为农为稼,孔子说他是「小人哉樊须也」,六艺其中也有艺术,并非不许学。孔子还说:吾不如老农。农工都是业,这里说「为国」应注重国家,要想办国家的事情,必须另一个办法,要是治理国家,要紧的是礼。莫非子路他没有礼吗?「其言不让」,孔子不说子路的「志」,而是他说的「话」一点逊让都没有。因为子路少礼少让,所以哂之。若不是为国,其言不让还可以,若要治国,其言不让,这不可以。
  你们必须念完十三经才能说话,否则说话就错。所以想用中国文化,必得读尽十三经。翻译佛经,必得是精通三藏的法师。若净土宗,便不许讲,只说信愿行,什么原故?必得先会讲三藏经典,才可以讲净土宗,也只是讲文而已,若是其中的义理,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而且佛与佛见面,见面心照,开口便错。
  吾没有离开前人的讲法,而且还有前人没有讲的,吾讲出数个来。下回为大家讲文理,为大家指出如何做。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最后一段,有人说是师弟问答,或者说是孔子自问自答。吾采焦氏笔乘,其它讲的不圆融。
  这一章书的字不能改,何晏以「率」作卒,惟作「唯」,依「唯」字便好讲,长者叫「唯而起,不能喏」,所以此处「唯」字要一逗。
「唯,」
  孔子说,曾点立刻「哦!」明白了。
「求则非邦也与。」
  曾点又问:「求则非邦也与」,莫非冉求不是办邦国之事吗?因为前面冉求说五六十,六七十,这是作大夫宰官的官,并不是治国的官。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孔子说「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与」,文王百里,成汤七十里为国,这五六十也是国。列国有滕、薛都是小国,孔子说「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滕薛也只几十里地,说得小就算不上邦家吗?
「唯,赤则非邦也与?」
  「唯」,哦!曾点连连地说「是」。接着问,公西赤莫非他不治邦国吗?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孔子说:「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二诸侯见面叫会,多诸侯盟誓为同,上国家朝廷,这不是国家吗?不是诸侯吗?没国家那来的诸侯?
  看这种文法变化,孔子没有答说什么地点,接着再为曾点解释,「赤也为之小」虽然公西华自己说是小相,公西华当小相,「谁能为之小」除公西华当小相,那一个人能当大相呢?除他当大相,无人能当大相了。
  为国必以让者,书经记载,从尧至周为止,都是让。尧舜禹汤为好,桀纣为坏,所以汤伐桀,武王伐纣。当领袖的人,都要「能自得师者王,谓己莫若者亡」(书经等书都押韵)。必得自己找老师,内心谦虚以为自己不行。文王以姜子牙为尚父。桓公得管仲,事以仲父。孔子圣人,以师襄、郯子为师。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必随从他而唱和。问礼于老聃。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学什么,就得自己去找老师,例如教幼儿园的学问,你不会就必须跟人学。中庸说:「君子之道,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能为「王」就可以兴起来,若是「亡」就衰败了。孔子告诉曾点,「其言不让」曾点就知道了。大家要学这二句:处处谦恭、处处责备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就是「王」兴旺之时也。这一点必须谨记。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易系  
       显诸仁,藏诸用。
  学记—藏修习游。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得温故知新,才可以为人师。学而时习之,至死不息,才有根基,若飘飘浮浮,到时便不能用。会一字就会一句,就会全篇、一本。会一本,四库全书就都会了。例如习字,会写一「永」字,就会写其它字。
  求学必须温习,学记有「藏修习游」,「藏」是什么也不动作的时候,读完会念,念进去的时候就是藏,也就是默而识之,时刻不能忘记。大家学净土想求往生,你们今日还不行。「修」修业时候全副精神在学上,也须一心不乱。「游」必须出去游,只在家中不出游,不免呆板,会眼光如豆。像三家村的土学究,一辈子没见过山。如扬州十里洋场没有山,以为有山是奇怪。到济南见山,才知是山,曾点所说就是「游」。「习」必须温习,所学过的必须实习,如此便没有不成功的,这就是儒家的一心不乱。
  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一心,相继是接继不断。并不是其它事都不能干,但看会不会用。弥陀经说,众鸟演法,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吾见一切都是阿弥陀变化所作,什么原故?因为这都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的原故。
  这一节书,开头孔子云:「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总算吾长你一日,比你们老,无用处了,既然老而无用,就在家里睡大觉吗?孔子周游列国所为何来?为什么到各国都不干?所谓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是孔子的志向。出来当领袖,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出来是为大家。尧舜禹汤文武都是为大家,不是为自己,这是圣人,出来都为他人,除此以外,或者之后的皇帝都不行。
  汉高祖、唐太宗都是为自己,为自己的人也有知道为民的,因为财散则民聚,他们懂得必须两方面兼顾,还懂得用人。其余的桀纣等皇帝都是为自己享受,所以都没有好结果,被抄家,只有元朝逃回北方,清朝是让出天下,但皇陵也被掘坟,没一点好结果。
  孔子以道事君,为政要为百姓,三谏不听则去,但各国不听,所以孔子离去。如卫灵公问阵,孔子不答而去,并不是孔子不会,孔子说:「我战则克,祭则得福」。
  孔子有所本,易系辞说:「藏器于身」器,才用,学在身上千万要藏起来,俗语云:真人不露相,等待时机可用才用,否则是自作贱。又说:「显诸仁,藏诸用」(弟子们问仁,孔子有多种答复)仁有种种变化,仁,有两方面,一为诸善,二不为诸恶。仁明白显出来,拿出来为大家办事,使大家沾你的恩惠。释尊为「能仁」,能是各种才能,仁在印度叫「慈悲」。「藏诸用」,会的技能都藏起来,如孔子说:我无知也。曰执射乎?执御乎?吾执御。我学什么?执御还是执射,孔子认为他都不会,是真不会吗?用是要人来求,合符孔子的法则就做,用之则行,不要我的法则,我就收藏起来,「舍之则藏」,这只有颜子能如此,所以孔子说:「唯我与尔有是夫」。
  这「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套,二三子都忘了,所以说:居家不必发牢骚,应该藏起来,若人知你不错,你就要拿出本事来看看。人不知而不愠,人知道你时拿出什么来用,并没说做官、治国、平天下等事。
  四个人当中,子路直率,开口「千乘之国」,说治大国。世人不用,子路等人不明白孔子的意思,直率卒然而答,所以一开口就说治国。说治国也好,治国有治理之道,要以礼治国,但是子路「其言不让」,到命终都是依言行事,说如何办就如何办。卫国动乱时,孔子说高柴能回来,子路恐怕会死于动乱。事君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他们是用你子路的勇武,不是用你的道,子路果然死于卫国之乱,不知进也不知退。
  其余人见子路说完孔子冷笑,冉求就改说治小国,这仍是办政治。方五六十,冉求也知道孔子注重礼乐治国,所以说自己只能够足民,至于礼乐以俟君子。第三个公西华更聪明,仍想到国事上,却说「未能,学之耳」,更谦虚了。而且还不是当主体,只当助手,小相而已。这都是从子路的千乘之国「大国」的路线,一路讲来。
  唯独曾点不说,坐在另一处。孔子问到他,还抱着瑟,曾点说,我无才能办不了。孔子说,大家只是说说志向,发发志愿而已。曾点这才放下琴,说我的志向在礼乐教化,治国的事都不谈。他懂得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天下无道久矣,道传不出去,必得隐居以求其志。孔子就是如此,孔子传道,人们都不要,回来鲁国删六经,作春秋,孔子的身分不该作春秋,故云:「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孔子作春秋寓褒贬,乱臣贼子惧。救当世用口,救百世用书,所以曾点愿在家教学,造就人才。孔子说,吾同情你,实在并不是孔子同情曾点,而是曾点同情孔子,他懂得孔子的意思。
  唯、惟,固然可以通用,但是「唯」的讲法比较显然,曾点用口答应。孔子说,曾点答:「是这么样」。
  子路为国不让,注重「国」字。冉求的志向莫非不是为国吗?老师为何不笑冉求呢?孔子答说,六七十里就不是国吗?滕薛都是小国。那赤并未说国,就不是治国吗?孔子答说,若不是国,怎会有宗庙?我不反对子路的治大国,只是「哂其其言不让」而已。
  你们只听吾这样讲,也不行,必须诵读熟记,然后一碰到事情才可以用。如沉在水底,一碰都能兴起来。李太白,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孟子,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办事都是当时就得办,没有等待一段时候查查书的。所以自古作官必由读书人,书熟还必须回味。现今主张堕胎,民族主义还能存在吗?
●明人十七字诗:
  《古今谭概》云:(明)正德间有无赖子好作十七字诗,触目成咏。时天旱,府守祈雨未诚,神无感应,其人作诗嘲之曰:
  「太守出祷雨,万民皆喜悦:昨夜推窗看,见月。」
  守知,令人捕至,曰「汝善作十七字诗耶?试再吟之,佳则释尔。」即以自己别号西坡命题,其人应声曰:
  「古人号东坡,今人号西坡;若将两人较,差多。」(吾是西坡)
  守大怒责十八板,其人又吟曰:
  「作诗十七字,被责一十八;若上万言书,打杀。」
  令充军,其舅也是读书人,作诗云:
  「发配到渔阳,见舅如见娘,两人齐下泪,三行。」
  其舅只有一目。

颜渊第十二
【十二.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477)
「颜渊问仁。」
  孔子提倡仁,颜子何必须要问?这是温故,又求新,孔子对不同种程度所答都不同。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复礼为仁」,有人作「克,己复礼」,或作「克己,复礼」,吾从后面一说。自上至下说,当领袖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皆归仁。
  克,制服自己,控制自己。如「我战则克」的「克」。有人在社会上扰乱,不能怨他们,所谓「不教而杀,谓之虐」,他们没有受过教育必定如此。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要怨在上的领导人。禹王在路上见到罪人,就下车同情他,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尧舜当天下王时无罪人,为何到我领导时就有罪人?知道这个道理就必须克己,反求诸己,对人不起处自己要改。若一而再,再而三的反省改过,他还对我们不好,那他就是妄人而已。他堕他的地狱,我让他,我升我的天堂。否则怨对方,就造罪业,吃亏仍在自己。
  大家学克己,克己有什么办法?「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从礼上学,所以吾要你们学「常礼举要」,先在礼上渐渐学成功。第一步先克己,先三省吾身,改自己,一改就合礼。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欲寡过而未能也。只要能「克己复礼」就是仁。凡事别责怪人,先自己改,对人别缺少礼,对得起人,就是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一日克己复礼」,只要有一天克己复礼就不得了,普通人一天也做不到,曾子为什么能成功?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天天省察,所以孔子之道,除了颜子能悟之外,就是曾子能得。
  国家领袖,一日只要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天下都学仁,例如文王的仁风度化了芮虞二国。虞芮二国相争,求周文王裁断,一入周文王的国境,全国相让,于是两君惭愧而退。这就是克己复礼的力量,使天下归仁。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为仁由己」,想要行仁的德性,不在别人身上,仁不仁全在自己身上。有人说,想行仁却无对象,没有其它人,如何行仁?古书说:「高明之家,鬼阚其室」,周遭左右真没有人吗?大学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至少有五鬼,要不愧衾影。何必一定要有人才能行仁?行仁就在自己身上。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子听后当然懂,「曰:请问其目」,「克己复礼」是总纲,目是细目,颜子懂,谦虚怕错,请老师再举条目。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段注疏注得乱七八糟,有讲对的,也有不甚对的。这四句,视必须在前,听是其次,不能颠倒次序。其它地方或许有不同的次序,版本不同的缘故。必须视先、听次,佛经云六根、六尘、六识,眼耳在前,也有耳在前者,但较少,如闻思修。三字经「首孝弟,次见闻」,先见,而后听从人讲,再思修。
  不合乎礼者别看,电视少看,眼不见为净。家中的电视机,吾只看看京剧,因为为了教育,今日没有教育,只要京剧还保存有「礼」。如喝茶,必坐而正冠等。现代的话剧不要看,专提倡家庭革命。报纸只看大标题,关乎国家大事者看看,杀盗淫妄的新闻一律不看。「非礼勿听」,耳不听,心不烦,六尘污染真如本性,都不看,不听,必须藏护六根。「非礼勿言」惹人起烦恼的话一概不说,「非礼勿动」,动指心意的起动。若懂身口意三业,便知圣人是佛佛道同。一见不合礼的事,要八风吹不动,什么不动?不动心。视听是身,言是口,动是意。集释采王氏的说法,动是心。焦氏笔乘讲「默而识之」,心默而识之,这是实相念佛的法,不到程度不可说。
  自己合礼,在社会是君子,现今消灾得花报,不证果也能一、二生不落三涂。一享福就胡涂了,成了三世冤。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学佛才有办法。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事是信受奉行,依此照办。
  诸位依着这来办,现今就是君子,现世得花报,学佛才有办法。

【十二.二】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480)
  上一章颜渊问仁,孔子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这句是古言语,孔子引证古人的言语,孔子虽然是圣人却处处不作主,还处处皆有所本。孔子引古人言语答复颜渊,颜渊再请问其目。因为这句古言语,大家都知道,但是内容不知道,所以请问其目。孔夫子答说,非礼勿视、听、言、动,动是心业,眼、耳是身业,言是语业,就是身口意三业。
「仲弓问仁。」
  如今是仲弓问仁,仲弓也是德行科的大贤。为什么颜渊篇起首先列颜子、仲弓问仁?因为仁不好讲,古来有人学了多少年,仍说错,如韩昌黎云:「博爱之谓仁。」爱是七情,仁不是七情。
  仲弓问仁,孔子答六句,二句是一事,分三件事。孔子答:「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一件事。传云:「出门如宾,使民如祭」,孔子也拿古语来说。如此可以想见今日的西坡为何了。后二句,是否古语,不得而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另一事。「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又另一事。「仲弓曰:雍虽不敏」以下,仲弓所说与上章同,可以略而不释。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古人编这个古言语,就是给大家说的,谁来学就给谁说,上自天子,下至乞丐,都得学。这是对在位者说,因为孔子那时候,君不君,臣不臣,所以先说在上者。尧舜率天下以仁,百姓从之为仁,桀纣率天下以暴,人民也从之为暴。大宾是朝会或会同,大祭是祭太庙、祭天,这两件事情很多,格外严肃,所以宾、祭都说「大」。在上位者若懂大宾、大祭,百姓就知出门做客,在自家屋里祭祀。
  你们比起别处的人还可以,若相望于古今,那你们就不行了。你们只有礼貌,这已经能上道了。「立足当与古人争」,必须讲德行,所以出门必须如会大宾,必须规规矩矩,你们出外作客必须讲礼貌。吾在家穿着破烂,讲经则穿得阔绰,这是为恭敬对方。捉襟见肘,也得有规矩。
「使民如承大祭;」
  「使民如承大祭」,见大宾,承大祭是国君的事,所以此处说「如」字。使民是说在上者出来做事,一切恭恭敬敬,毫不苟且。今日当一个小课长,架子就很大。祭祀时有奏乐,有人摆爵,彼此互敬,用人必须一律恭敬。大家必须学这个,出了你家大门,就如同去见客或作客,必须恭敬。只要做事,就如祭祀,尽心尽力干,钱少也必须尽力,别责备他人,但责自己。外国人不懂,所谓「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他们没听闻君子的大道,其实在家里也须不愧衾影,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祭祀不诚,鬼神不来飨用,诚心不够感召不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愿接受的事,因为此事对你没有好处,不要以此事加于他人的身上。比如对着人,口里哼一声,两眼望青天,这只是小事,你就不悦了,何况大事?这是没有恕道,有己无人,不仅学儒不成,学佛也不会成功,因为众生都是互相为父母。岂可今生视人如仇人?这些都是惑,都是业,二者有连带关系。若不往生,这都是惑。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邦,仕于诸侯之邦。事办错了,别往他人身上推,别怨天尤人。在家指士大夫家,也是如此,必须无怨。例如在一个商店当文书,也必须尽力,总之要尽自己本分。吾流亡在四川八年,对四川人印象好,纵使为佣人也尽心力,即使要辞职了,在找别的佣人期间,他还尽心帮佣,风俗就是如此。这两句或许是孔子的话。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曰,雍虽人不聪明,遵照这几句话。

【十二.三】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481)
  这一章很难讲,难在太多注解。
「司马牛问仁。」
  司马牛一家都在宋国办事,司马桓魋就是他的兄弟,而且他的兄弟并非一人,唯独司马牛到鲁国跟孔子学。桓魋造反,其余兄弟都来帮助,司马牛不帮助,因为他接受了孔子教化,他的兄弟犯上作乱,纵使成功也是篡位,弒父与君,人都可以杀之。司马牛返回鲁国,并不是孔子找他,而是他来找孔子。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司马牛一肚子心事,拿不定主意,是为国家?还是为自家兄弟?二者不能同时,很作难,所以问仁。孔子知道他的心事,子曰:仁者,其言也讱。刀切物不快曰讱,就是钝的意思。如学佛有利根、钝根,闻十而不能悟一就是钝。孔子这是比喻,讱是比喻说话说不出口来,很难说。孔子说你要问仁,有什么话你要两边作难,不能随便说,要能作难不随便说,这就是仁。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是当局者迷,再问,仁就是这样子吗?孔子说「为之难」,为,办这个事很难,说话不就很难吗?不就是说不出口来吗?
  这必须懂文义,意在言外。你们大家要是有自己为难的事,自己为难,说出来干什么?是希望别人帮助办理,或希望别人为你出主意,否则,何必找人说话?若扬恶隐善,说他人的坏处,不如不说好。你想要对方帮你,他帮得了你的忙吗?若他与你差不多,反而使他作难,跟他谈心事,想要他为你出主意,不只要有勇,还须有智,他有这种能力吗?他若是办不了又为你传扬开来,这就更不好,这是人情事故。所以你不忍言,就是替对方设想,心中就有仁了。

【十二.四】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483)
  吾妄作聪明,认为这二节书,或许是一节书,因为前后二者有关系。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内省不疚,不忧不惧。前面讲君子之道很多,为何这里要说「不忧不惧」?凡事别忧愁,也别恐惧就是君子,这也难懂。正义说: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也不对。因为「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只有颜子、子路能够办到。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下面经文,司马牛再问的句型也同上一章。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两句话就真解决司马牛一肚子的心事了。孔子告诉司马牛,你自己省察,不必管环境,不必管人,只问你自己。内省是自己省察自己,省察什么事?你办出来的事都对起人,谁也没害他,这就没有心病了。谁都对得起,别人对不起你是另一回事,这又有什么关系,这样有什么好忧愁,有什么好恐惧呢?至于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那一套,那是奸贼。
  司马牛的忧可以了解,为什么说惧?因为他的兄弟即使篡位成了也不好,免不了忧愁,不成功就有灭门抄家之祸,所以恐惧,司马牛忧惧都有。
  有另一种释。认为「仁之器重,其为道远」,故孔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仁很难讲,其道甚大,孔子轻意不说仁字,所以子罕言利与命与仁。颜子问仁,程度到了,不得已所以讲仁,对其余人极少说,实在因为是说了也不懂,其实孔子讲命、讲仁的地处很多。子不语怪力乱神,南宫适问力:「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孔子不答。这两节书,不可不注意字眼。作诗,讲究练字。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利不是指财产,易云「元亨利贞」,圣人利万物,佛家自利利他,「利」字难讲。子贡问「博施于众」,孔子答「尧舜其犹病诸」,博施于众就是利。有人说:「子罕言利」罕是少,非「不」,不是不讲,是少讲。「与命」,可与讲命。「与仁」,可与讲仁。
  「言」「语」有什么区别?注重这个「言、语」二字,口到、眼到、心到,一字不能错过。不问自说曰言,有人来问而答曰语,如论语,孔子对怪力乱神有人来问,一概不说。利,孔子自己少说。
  阿弥陀经是「无问自说」,这那一个人能懂?今日的西坡,他如何能知道?不造业,如何入胎?「引业」掌握投胎,而且又有俱生惑。惑业苦就是因缘果,因果之中,无缘不生,全在缘,因就是亲因缘,也是缘。
  司马牛只要不帮助弟兄篡国就可以了,也不帮助卫君大义灭亲杀自家兄弟,这样就好了。孟子就懂这道理,有人问若是舜的父亲瞽叟杀人,舜应该如何办?孟子答:去国,背着自己的父亲逃跑就可以了,这样对得起父母。不做君位,也对得起百姓。司马牛(宋人)到鲁国,不参加宋国兄国之乱,内省不疚就对得起了。

【十二.五】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亡」就是今日说的「无」,论语是孔子没世之后,弟子们所编辑的,论语所说不仅一回事,历经多少年,很零碎,但是编者也有略加分类,分二十类,也有次序。鲁论是如此,齐论又不同。
  前一章司马牛问仁,孔子答仁者有难说出口的话,不能随便说,到这一章就很明显了。司马牛为了什么事?前二章是在老师前面说,话较有分寸,与同学说较方便。所以求学要寻师访友,师友都不可少,独学无友不行,与朋友谈心就开朗。跟老师不好意思说的,与朋友可以说,所以不同类的人不可来往,无友不如己者。朋友与普通交际不同,朋友在五伦之内,很重要,普通交际则四海之内为兄弟也。他以礼来,我以礼去,一般交际则不问好人坏人,例如有一位恶人卖扇子,与他买就必须说几句,交际完后就少来往。
  司马牛是宋人,宋在山东、河南交接处,他一家人都在宋作官。那时是封建社会,古代从伏羲氏开文化的先河,到周代就很完备了,周公立下规定,诸侯封地,也是子子孙孙接续相继,诸侯所用的大夫也世袭。即使农工商也分边,士的儿子恒为士人,工人儿子恒为工人,因为这是家传的缘故。从前不是三代为医,不找他看病,有家传的缘故。此时司马牛兄弟都在宋为大夫,世世受俸禄,他的兄长司马桓魋官大,孔子曾被桓魋围困,后来微服而过宋,他想杀孔子。在宋国想篡位,要杀宋君,而他的左右都是自家兄弟。司马牛是孔子学生,他们全家造反,最后成或不成都不好,他想躲出来,却会失去家业、职位,而且衣食住等等也是不容易。
  真读书、修道,为国家办事者,家庭能不缺就是好,愈添设备,多一条设备,心就挂碍一条。对学佛人,临终万缘放下就难了,大家都知富裕的快乐,不知贫乏的乐处。古人说:有福难得乱世贫。财乃五家共有,大家都喜欢找麻烦。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司马牛来与子夏谈,说人人都有兄弟,而我独独无,意思就是人家的兄弟都好,我家兄弟不好,等于是没有兄弟。舜的兄弟要杀舜,盗跖为柳下惠的兄弟,而且姐妹为妓。朱温篡唐,他的兄长朱三骂他。老子云:「六亲不和有孝慈」,家平安有何孝慈可言?闵子骞的孝,因为他继母的虐待。国乱方出忠臣,文天祥、张巡等都是,君子在太平、乱世,都是君子。全在个人懂得道理,所以读书很重要,家丑不可外扬,外人帮不了忙。现在更说不得,因为今日人的心地坏,知你家乱,就来找你的麻烦,知你家不和,就来欺负你。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读书在明理,不在作文章。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子夏说,我曾听过,没有说听什么人所说,不是老师就是朋友,或者古人,孔子也引用「古谚有云、诗云」等,大家可以学这一点。父亲创造,儿子阐述,圣人才有资格创造。多读书之后,见人就知这人如何,不必神通。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的生死有天命定下,例如孔子为匡人围困,孔子云:「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到宋国,被桓魋围困,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人的富贵贫贱,也不是由你作主,也在乎天。本性是一定的,但是富贵定不住,天道无常,加于有德,来来回换。
  为什么说「由命由天」,因为司马牛家人造反,是否与他扯上也不一定,所以不须忧虑。你在宋有俸禄,如今出来则富贵在天,一人有一人的俸禄,也没有关系。若想出来,但说话要有分寸。子夏把司马牛要走的路说出来,由他自己选择。但生死富贵在命在天,也能自己转变。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这也是古语。俞曲园云古书「失」「佚」相通,当「损失」说意义较显然,当「安逸」不显然,都可以说得通,可采「损失」的讲法。君子有道,对一切毋不敬,存敬戒之心,只要自己里外无错误。敬在内,凡事存心敬,凡事谨慎办。对人恭而有礼,恭表现在外,一切都有礼节,该用什么礼节就用什么礼节。礼多人不怪,读书多了,容易犯「恭而无礼则劳」的毛病,劳是让对方不安,令人肉麻。所以「节」是不过,也不不及,这很要紧。这是古语,也不是子夏所说。能如上二句就可转变,也可造命,也可感天。这是对上,对下如何?这也是古语,只要敬而无失,恭而有礼,四海之内都是兄弟,从前中国北西都有海,只要忠信笃敬,在蛮貊之邦也可行得通,今日就不行了。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以下是子夏所说,「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你怎么忧愁没有兄弟呢?
  你们的家庭好坏不必管,因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你只要尽本分,对得起他,恭而无失,敬而有礼,吃亏方占大便宜。我们学佛者应忍辱,在家若无人来辱,何处有辱可忍?人对我们恶,愈成就忍辱工夫,愈增道德。读书在明理也。

【十二.六】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487)
「子张问明。」
  子张问明,如何明白?明白好不容易,明白的反义为迷惑颠倒,如何能明白。子张另外还问达,明是明,达是达,佛家云三明六通,佛才是达。
「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愬即「诉」字。
  谮、诉都是说话,差别就在「浸润」「肤受」上。浸润是水撒在地上,有湿处水就润往那个地方,若是干处水也不去润。想说某人坏话,不明说,就是谮。
  肤,皮肤,皮肤接受了。皮肤受多了,就要往心里走,用很轻微的办法说人坏说,例如有人问甲如何?对方不回答,但有表情,此表情就是谮。若只答某人不甚可靠,也不说他的坏话,就是愬,久之就往心里走。说好人、坏人都有这种情形,你们必须多读书,多办事,多碰钉子,但是必须知道如何碰,下次必须全部改过,不可「好了疮疤忘了痛」。所以这很难,必须有良师益友,经验久了,遇事不是就不会疑惑了,而是与别人两样,一想即明白,别人来说「浸润之谮,肤受之愬」,在我们这里不行,他就行不通。
  阎浮提这个地方,六根以耳为尊,华严经说,为众生说法,耳根也在眼根的前头。佛固然可以帮助儒,儒也有助于佛,古来大师都通儒家经典,佛儒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耳根软必定败家,所谓:「亲戚远来香,邻居高大墙」,邻居彼此住得近,串门子就多,所以要高大墙。必须自己能做主,当小领袖,耳根软就不行。领导大团体,耳根软的人不能信仰。若有主见,纵使明着来说,也能判断。吾说此,并不是你们现今就能做到,吾虽比你们有经验,但不是都懂。你们虽然做不到,有此存心,处处练习。办的事情就明白了。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常人说:某人看得近,某人看得远。若浸润、肤谮等都不行,办事不但明而且能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人办事要「百年大计」,盖房子也必须做几百年计,例如山东盖房子土大墙坚固,草房也必须三百年。孟子云,左右皆曰可用,国人皆曰可用,然后查之。要杀人也要如此。这一段孟子说得比较显明,孔夫子则说的浑涵。

【十二.七】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488)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问办政治,孔子说,办政治,必须先民生主义,百姓必须足食。第二必须足兵,兵并不是指人,原先解释为武器,打仗的是「士」,士执兵,后来沿袭为服役为当兵,失了本义。
  首先国家必须有吃的,食要紧,食足之后还必须预备好武器,那没有执兵的士吗?周朝百姓都必须服役,周朝征兵,要「不违农时」。如今学古时的征兵制,后来才有招兵买马的募兵制。足食之后,百姓才能足,百姓就是士。「民信之矣」国家有信用吗?必须百姓先相信你。办政治必须要有这三条。
  今日虽足食,但吃的多是毒药,足食等于足毒,也不足食。如今还可以足兵,靠得是美国,至于信则没有,所以三条都缺。这些事,并不是一二个人的责任,匹夫匹妇都有责任。若由一二人负责,大家不可倒他的架,政治必得用读书人。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子贡说:若到不得已处,可去一条,三者要先去除那一条?孔子说去兵。三条都不能去,不得已时去兵,没武器还行,揭竿而起,拿石头木棍也能拚命。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又说,其余二条,遇到有办不到时,二条中再去那一条?孔子说去食。为什么去食?去食不是饿死了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孔子不必等子贡问就自己为他说了。因为「自古皆有死」有食物吃也得死,打仗时有食物吃也得死。太平时,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不得而食之,有钱有势也得死。但是「民信」不能去,百姓对国家的信仰不能去,去了就亡国。家中纵使有钱,若家不和,就会败家。联合国说的话,爱因斯坦的语,都没有用处,仁义礼智信才有大用处。
  忠臣纵不懂得佛法,死了也必定生到天堂。文天祥不投降,张巡守睢阳杀自己的妻妾给众人食,最终民心不散,这生虽殁,但是他多少能生往天堂。曹操、王莽当时就下地狱。请问:谁智?谁不智?

【十二.八】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鞹,犹犬羊之鞹。(490)
  为省时间,只讲采取的注解,考据则略过。棘子成是卫国人,与鲁国邻近,所以孔子说:鲁卫之地,兄弟之邦。棘子成在卫国出仕,他的先祖是殷人,世代为学者,但是思想不同于孔子。
  只要是为利益大家,方法不同也无伤,老子、杨朱、墨翟都是为利益大家,和今人不同。棘子成与孔子学说不同,孔子问礼于老聃,礼有规矩。老子对孔子说「去子之骄」,孔子很赞叹老子。巢父、许由、原壤,孔子也没有说他们不好。又如长沮、桀溺,孔子也没有毁谤,孔子与老友原壤交情极笃。原壤不通人情事故,如何能齐家治国?若不能齐治,更不能成佛。「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们现今学这个,谁也不求,是自己求往好路走,求人不如求己,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求心不求佛。
  从前称孔庙为「文庙」,讲究文化,有文章制度。文在外,内为本质,本质是直率不曲,直率就是诚,不是坏事,礼貌也不是坏事。孔子以外其余学说,只取文质其中之一,孔子是文质二者合论。如有人问君子,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你们懂这个,注书就不会错,否则,就是门户之见互相攻击而已。
  你们的本质好,只是所受的教育不好,今人本质也变了。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棘子成与子贡谈话,他说:「君子质而已矣」君子采取本质好就可以了,「何以文为」何必又有规矩?一说质一说文,棘子成认为只取质就可以了。棘子成知道与这孔子学说不同。这是棘子成与子贡谈。大家先思惟思惟,你要如何回答。吾在作诗的工夫上,曾如此用功五年,贡高我慢的习气于是消除了,知道自己不行,学问才进步。诗文要作的好,在思想见识上,方法只是陪衬而已。做诗文如唱戏的乐器板眼,全在角色的「念唱作打」四个字上。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子贡回答,可惜夫子,这是指称棘子成,可惜你说君子「何以文为」,不说「你说质而已矣」,这是作文章,先作结论。
  「驷不及舌」,你说出来的话,收不回去了。从前没有电报,最快的工具为马,兵车驷马,说话一出口,驷马追不回来。
  从前到元朝的祖师也注带业往生,怎么能说「以前未说带业往生」?而西坡他自己说到清代才说带业往生,为何「西坡」要全喷在后人身上?这也是驷不及舌,收不回来了。说消业往生,他要到何时才消完今日的业?业有表色之业,至于无表色之印象,如何消?他出诸口,又笔诸书。孔子告诫人说:谨言慎行。又说:其言也讱。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鞹,犹犬羊之鞹。」
  率真有什么不好?以下是子贡解释,「文犹质也」,这段注解很糟,其中朱子最糟。「犹」一字,错讲,则全部意思都变了。有了文就是有了质,有了质就是有了文,不能更改,质就算文,文就算质,这两句说出棘子成的意思。
  下面是子贡的意思。如果依您的说法,虎豹与犬羊都有皮,毛长在皮上,皮是皮,毛是毛,虎豹皮与犬羊皮,那一种比较尊贵?若一样,为什么不披犬羊之皮,为什么大家要披虎豹之皮?若文质都一样,为什么教师的西席要铺「皋比」虎皮,而不铺犬羊皮?所以文质不能离开。文是文,质是质。若去除礼文,那君子、小人就难辨别了。

【十二.九】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492)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
  鲁哀公问有若,年饥费用不足,怎么办呢?他是鲁国国君,又有封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时鲁君的封地都被三家取走了。自古税制都不一样,我们考据不明白。今日的税务,吾就弄不明白。
  左传记载鲁宣公十六年的税收,除了原来征收十分之一外,又按亩再收十分之一,意思就是再加上一倍的税收(田赋),所以孔子作春秋,就书记这一段,认为这不合礼。
  有若对曰,盍彻乎!「彻」是周的纳税法之一,又说是井田的税法。彻就是贡助法,吾不能考据。彻法大概是十分取一的税法,但是法久则弊,井田之中,好的土地大家都要,不好的才给国家,所以除井田外,另外再加一分税,就是「二」。有若回答说,何不行彻法呢?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哀公说,早已不是实行彻法,已经十分收二了,二已经不足,你叫我只行彻,又去一半,更不足了。
  有若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有子难道不知道这个事实吗?为什么鲁君有钱想盖长府?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意事无二三,所以懂得道,知了生死的方法,君子就能坦荡荡,顺天命,最后就有办法。眼前的事都是假的,要放下现在就得放下,平常就必须练习放下,否则将来放不下,临命终时会颠倒。所以阿弥陀佛慈悲喜舍,必须有个「舍」字,一切如梦幻,舍了也可以。
  鲁君因为政权被三家把持,有一肚子牢骚,所以求享受,活一天就享受一天,这是胡涂。他不懂道,无法与言。人的福有一定,福享尽就受苦,寿与禄也都有一定。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古时候有人送一颗梨子来,大家庭不能分,便捣成碎,倒入井中,大家喝了都知道是梨,全家人心中舒服。当家者还没有结婚,因为还没结婚,所以没有私心。百姓要是足了,当领袖还有不足吗?百姓是谁的?百姓若不足,你必须操心,一家六口,只有你独独好,大家都不满意,其余的人会让你足吗?你更倒霉。纵使大家好意,非要你吃不可,也只能接受一次,不能常如此,因为人情就是如此,万法无常。

【十二.十】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祇以异」。(494)
「子张问崇德辨惑。」
  子张问崇德、辨惑。
  崇,尊崇。德很难讲,如仁字也很难懂,只要能依着颜子问仁,孔子答以非礼勿视听言动,这个仁就是德,仁德合说。能这样办就容易了,只是人不肯实行而已。
「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辨惑,辨明迷惑,遇事迷惑颠倒,拿不定主意,如今要辨别清清楚楚。崇德在主忠信,「主忠信」孔子说了很多次。忠信是主体,忠,忠诚,诚实,不弄假事。信,不欺骗人,不说瞎话,口犯「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四业是不懂法,懂忠信就是有德。再者「徙义」,合理者为义,若所办不合理,就得快改,找合理的去办,这就是改毛病,照合理者实行就是德。不必依老子道德经,依此去行,就可以了。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再说辨惑,「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的人就愿他生存,厌恶的人,不论他这个人的好坏,就想要他死,这是人之常情。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既」字很重要,注解者以为是反复,或者说就二人而言,其实是只约一人而说,这是解释如何辨惑。爱他时如此欲其生,等到厌恶他时又那样欲其死,对一个人「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一个人有时候爱他,如蜜里调油,隔日子又想他死,这是迷惑颠倒,没有辨明决断的智慧,因为心中没主意,又要他生,又要他死。
  历史上,自古以来如这样「惑」者甚多。汉高祖是不得了的人。韩信初来时,高祖看不在眼里。后来登台拜韩信为将,小卒突然当了大元帅。这时「爱之欲其生」,但刘邦还是存有「恶之欲其死」的心,等到平伏了项羽,对韩信如何?若未存「恶之欲其死」的心,为什么刘邦不在世以后,吕后能弄死韩信?刘邦心中就是毫无主张,必得「谮愬不行焉」,这不容易。
  宋太祖好一些,杯酒释兵权,未杀功臣,明太祖就大坏。所以古来就是迷惑颠倒。皇帝专制是不好,但是共和也不是今日这等的共和法,谁尊重宪法?乱民专制,等于一人专制,这话就难说了。
「诚不以富,亦祇以异。」
  「诚不以富,亦祇以异」,这二句出自诗经小雅,宋儒以为是错简。这两句讲不上来,诚不以富就是为仁不富之意,但讲不上来,吾也阙疑。

【十二.十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495)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齐景公问政。齐桓公因为有管仲保他而称霸天下,景公则是晏子所保。齐国大夫陈恒的先人陈完,在陈国乱后投奔齐国,陈完人很好,有人预言:五世其昌,到了陈恒受百姓爱戴,齐君却只重视享受,大失人心。百姓失心,朝廷也乱,家也乱。想世界大同,就必须用中国文化。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问政治如何整齐能作主?孔子对曰,五伦有十层义务,为君者行君道,国君主要在仁,臣者行臣道,父守父道,子守子道,这样就即行了。景公跟晏子学了许多,也知道这个道理。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景公说「善哉」,说得很对,我很相信,若君不仁,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国家虽有食,谁去吃?因为全乱了,还有心去吃吗?吃也吃不到心里去。五伦社会,全在个人,若父慈子不孝,或父不慈子孝,还可以,若父不父,子不子,就乱了。有一家祖父、父亲、孙子三辈出外采薪,回来晚了想求速速返家吃饭。祖父老了走得慢,父亲骂说:「你这老东西,不会走快些吗?」孙子在后面也说:「你这东西,有儿子骂父亲的道理吗?」因果不爽。

【十二.十二】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497)
  注解的争论,吾省略过去,但是你们必须知道说法有许多种。
  折狱,书中有两种解释,普通只有一种说法。折,断也。狱是打官司,二人各说各话,有争论,法官给他判断判断,谁对谁不对,所以必须二人对审,听双方意见,不能听一面之词。这是在检察审判期间,这时都是听对方的言词。到后来判决,这是审判官的办法。
  今日之下,古书不能读明白,人情事故又不通,如何学佛?经文只要一字有变动,意义就大变,所以古人读书,讲究三到,必须口到、眼到、心到。
  凡有人打官司,两方面都得采取,听原告、被告,然后必须自己决断。这一章注重判决的人。
  「片言」,有人说是一方面。另外有注子解释为三言两语,所谓「一片孤城」是指一大片,但是这里的「片言」是指三言两句的判决书。若问案必须当场判决,所以从前县官必须两榜进士出身,不然不能写判词,捐官出身不能当县官(正堂)。从前有财政、刑名的师爷可以辅佐捐官,都是江南人,有祖传的。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孔子赞叹他的学生,仲由问案,不必洋洋一大篇,三言两句批上,两方都佩服,就解决了,那就是仲由吗?
  一般人自己没有主见,「浸润之谮,肤受之愬」,心里摇摇动动,毫无主张东说听东,西说听西。子路不仅问案如此,任何事都决断。与朋友共、办事都痛快。子路为什么能这么决断?子路是真明白,为什么能明白?无欲则刚,刚则明。欲者私心,私心滔滔,如何刚直!所以诸位应当学:第一诚实,第二少欲,有欲望不仅在社会上站不住,学佛也白学了,如何能「往生」?倒是「枉生」了。
「子路无宿诺。」
  「子路无宿诺」与上章连不上,而且上一章称「由」,这章称「子路」,文理就不通,这应是另一章。有主张连下一章「听讼」章,合三段为一章。实在是分三章讲较好,这里做三章讲。你们要常自求「学而能入」,必得开悟而后学问可以进步。
  子路无宿诺。「宿」有作住宿的宿,有人解释作「豫」,答应人的话不早先说。朱注作:答应人就不能留宿,马上去办。
  吾主张是「豫」,子路不豫先答应,考虑再说,孔子曾说:「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又闻。」子路听了就去办,所以不豫先答应,答应后就必须去办。办完了,再答应第二条。
  上来这两节书,如此讲合理,凡事必须合乎事故人情。

【十二.十三】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499)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孔子说「听讼」,听官司,我与别人同样手续,也是审查完再判,但是这与子路有什么差别?
  「必也」,这二字重要。「使无讼乎」,叫他们争讼的人官司不打了,打官司是一赢一输,孔子要使他们不赢不输。
  舜时皋陶订五刑,书经云:「刑期无刑」,尧舜时没有犯人,狱中长草。有虞芮二个诸侯争讼,入文王的邦国,看到人人让,于是惭而不讼。
  孔子为什么能使人们无讼?能无讼者,国家足食后,最重要在教育。若没有教育,百姓犯法就是不教而诛,所以大禹下车泣囚,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教书与当医生,做不好就下十八层地狱。又有人说:一辈子当官,三辈子打砖。或称做「叫街」,乞丐叫街不上门,上门不叫街。从前当乞丐也都有规矩,今日作官,也没规矩。
  我们纵使不作官,在家为家长,在店为店主,想让家庭和睦、店能存在,就决不可说别人不好,怨只怨自己。自己为领导之人,若属下不和乐,也要怪罪在朕躬,所谓:「六亲不和出孝子」,舜居于家,号淘泣于天地,终于感化父母昆弟。所以舜王能当圣人,他或许不学佛,也巍巍乎高高在天上。若舜的弟弟象则堕地狱,万劫难复。

【十二.十四】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500)
  论语下论问题很多,汉儒还可依从,宋儒则都不可依从,他们骂子张十分超过。宋儒说主敬存诚,今日学佛人边注疏边骂,主敬存诚还说得上来吗?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张问政,孔子说「居之无倦」。居,居心、居官、居家三种说法都可通。例如居家,有家政,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办家政要无倦,也不可随便模糊。几口人就是小国家,必须使大家整齐,相亲相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居官更须无倦,所拿的薪水都是民脂民膏,所谓「尔俸尔碌,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居心更要紧,先心正才能居家、居官。
  无倦,不论受如何辛苦,不能懒惰嫌麻烦。
「行之以忠。」
  「行之以忠」居家居官,一动就是行,就是业。一动就是大乘起信论说的业相,再为能见、所见相。十二因缘也说无明缘行,行就是造业,一造业就入胎,就是识。忠,自始至终,心安于正当中为人办事,不能偏私。

【十二.十五】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501)
  这一章略过,以前曾经讲过。
【十二.十六】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501)
  儒家着重眼前,讲道理若不听,就有人「清议」讲公道话。古来都有清议,民国前五年还有,今日就没有了。大江以南多茶馆,有不平的事,讲究「谈茶」,输者则尽付茶资,这叫清议,说公道话。今日有什么?有法律的正式条文,可以堕胎,讲究灭种,这是自古以来所没有的。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
  清议时,对有理的一方称君子,无理的人称小人。所以君子、小人,这清议所加的名目,重要的不得了。「君子成人之美」,谁办好事便帮助他,佛家说随喜功德大,有如以烛火相施,愈多人点,烛火就愈亮,谁有好事必须帮他,成就他,让他成为好人,这是成就君子。君子成就君子,小人帮助小人,观友而知其人,总是要叫人家走好路。诸位来听闻,居心就是乐为君子,所以来听的效力很大。
「不成人之恶,」
  必得更加下一句「不成人之恶」,要为他解决、解劝。否则,各干各的,佛家叫小乘,儒家叫小人儒。
  「不成人之恶」,必须说法解决,劝化人的恶事,使他不做。因为他现在起贪瞋痴,将来就入地狱。你救他也有好处,若不劝也不帮助,就是小乘。还有更坏的,叫「成人之恶」,挑拨人们感情交恶者,就是小人,谁办恶事,帮助他。如取梯子给小偷,买钓具给钓鱼的人,这是成人之恶事,不可为。若帮助小偷,偷自家财物,可以,那是好肚量,王献之就是如此。
「小人反是。」
  「小人反是」,小人见人办好事嫉妒,办坏事则和他志同道合,帮助他成恶事。虽然世间法律,不治小人罪,但是因果不饶人。因果不爽,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十二.十七】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502)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三家把持鲁政,也办不好,孔子是老前辈、大圣人,所以季康子来向孔子问政。孔子对于弟子来问政,就答什么。对于季康子问政,孔子的答复也有用意。你季氏三家对鲁君不好,你的属下百姓对你也不好。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
  「政者,正也。」中国文字,要认识不容易,正者,不是歪。办事必得正,纔是政治。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子帅以正」,子指季康子。帅,帅领,做样子给人看看。你当鲁国大卿,下有大夫、士,你指挥不动。传(汉书第五伦传)云:「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9:58:20 | 只看該作者
也就是大学所说:「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自己有做到才教人如此做,自己没有过错才可说人的过错,所以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你身体力行,自己做得正,对鲁君处处合法合规矩,以身教训人,谁敢不正?要学这个!凡事勿责备人,先责备自己。若人能听,是你的功德,不听你也有功德。

【十二.十八】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503)
  那一章书都有问题,一种注解的问题还少,若集合众多注就有多种解释。这本集释也有他的主体,他的按语为他的主体,所集的注解可做为你的参考。全在自己眼力的判断,比起只看一种注解好,例如买物品多看几家,纵使看走眼也知道有若干货物。虽然可能看走眼,也看过若干注子了。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
  季康子为三家大夫,分去鲁君的主权。凡事都有变化,好坏都是无常,所以三家也受制于家臣。
  这一章是季康子家犯盗,盗并不是当小贼大盗,说文,私利物也。凡是有私欲贪利就是盗,有欲心就是私心,不是公心。宋儒说:「主敬存诚,惩忿窒欲」,言忠信,毋不敬。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圣人不以声色教人,有私欲要杜绝不使它发展,但是做到的有几人?一般人只是记问之学而已,这种学问没有用,要注重在实行上。
  佛家说「不与取」就是盗,一般人以为不合理,其实儒家也是主张「凡起欲心希望要得到」就是盗。「盗」这个字,「从水从欠从皿」见皿而有欲求心,就已经起盗心了。所以求学与求道不同。季康子忧患国有盗,忧患欺骗他的人,问孔子怎么办。
「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孔子说假若你没有私欲心,没有看到东西就要的心,凡是争执、争物品,都是私心淊淊,你要是没有私欲心,就无盗了。
  你做领导者要无私欲心,上行而下效。开道场就是当小领袖,这不容易,所以我不希望你们办道场,有了若干人你能控制吗?领导人若是没有私欲,「虽赏之不窃」,谁来做盗?就像有「奖盗金」有功劳赏给你,虽赏他也不去当盗,因为大家都有廉耻之心。管子是图霸的人,他主张用「礼义廉耻」四字,若无耻则国必覆亡,无耻则无所不为了。大家想想,今日是何等局面?天天有盗,今天出了牢狱明天又当盗,以盗为光荣,耻字丧失了。人一没有羞耻,就无所不为,凡事须防范。所以必须慎独,要不愧衾影,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富贵之家鬼阚其事,须防微杜渐,这是心理哲学。
  吾只讲这一点,你自己必须类推,例如虞芮二国到了文王国境,见全国整齐而不争,除文王的德性外,这也是虞芮二位国君有羞耻心,否则也没用。

【十二.十九】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504)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季康子问政,自己先说出办法来,与孔子商议。他办政治想使国家整齐,让国家的百姓都有道,说的也好听。他的办法是「如杀无道,以就有道」。杀,除了杀死之外,还有废黜的意思,坏者杀掉,成就好的,使修道者有成,这个说法很对,今日能做到这样已不错,很合公理了。今日是杀有道,以就无道。杀人只判三、五年的刑,岂不是杀有道以就无道?读古书,当看今事,思惟类推,今日各国,所作所为都是帮坏人的忙。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你要真正办政治,使政治上轨道,百姓都好了,何必用杀?近人尝说:孔子不主张杀。这必须分什么时候,若是在今日,即使杀他也不改,现在的人死也不怕。四川常起大雾,起初若不小心碰死人要赔钱,后来改判死刑,人人怕碰死人。有一个人雾中碰死人,被处死,此后历经八年,再也没有碰死人的事。杀一为了儆百,该杀就得杀。孔子那时候,不必如此,所以孔子认为季康子无须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子欲善,而民善矣」这句如何讲?季康子你领头,如果你的心处处做善,民就为善了。由此可知季康子无道,要杀须先杀自己。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下段说比喻。汉儒只重训诂,宋儒是作文章、发议论,竟不知「德」这个字如何解释。德是各人办事情,办出来的状况为德,有好德、坏德,心有所得就是德。君子成就的风范,就好比天上吹的风。小人办事的成就,就好比地上的草,树的动,草的动,都是因为风的成就,所以百姓向东向西,都看上面的领导。当一位领袖、在家主持家庭当长辈,都不容易,凡事须先责己。
  孔子的意思是:季康子你若想杀无道,就必须先办自己,说得很温厚。说话不容易,要委曲婉转。

【十二.二十】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颜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505)
  士,读书人,做官曰仕。昔日不读书不懂道理方法,不能做官。今日外国总统是选举,昔日中国就是选贤与能,今日外国并非选贤与能,乃是选钱。颜子生于今日,也无人选他,卡特花生大王,却选上总统,可想而知。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子张问士。士,读书人,作官叫仕。古时作官必得用读书人,读书人才懂道理,才能办政治,今日就不是如此。古来中国就有选举,叫选贤与能。美国等外国的选举就不是如此,而是选银元。颜子在今日,没有人投他的票。卡特是花生大王,却可选为总统,可想而知了!
  我们读书为士,若是胡涂不能通达,能办事能读书吗?所以子张问如何成士,如何为通达?诸位既然来求学,在外不要发狂以为了不起,吾自认「不通」。外头的风气,一味发狂,都可做圣人,当佛的老师,实在是无知妄作。佛所说的经,随意指出一二字,现今的大师就无法讲。真正学,要「学然后知不足」,吾不敢教幼儿园。吾人唯以圣言量为准,世间法谁高过孔子?出世法谁高过释尊?以孔子、佛为准。能感觉自己不行,学问就能进步,德行也增高了。
「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
  孔子反问,你问达,什么是达?子张答,邦,邦国;家,大夫家,在国家、大夫家,一提某人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办事有能力。孔子说「是闻也,非达也」,你说的是闻,不是达。子张所问,闻、达不分。佛法没有传入中国前,名相没有分析,但精神上仍是如此。所以学佛必须学唯识,可以区别各种名相,分析得很仔细,容易知道各个名相。凡事有体有用,达者在内,闻者在外。
  以下是孔子解释达、闻。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说到达上,求达的人,本质要直,正直无曲折,而且必须好义。某一件事都有范围,范围的重心点,好义是事的正理,是事的重心。质直是本身存心无曲折,若不直就不达,所以说「直达」。好义,只直达不行,还必须常知事的重点在什么地方,例如吾上课讲书,摇铃就必须上下班,太早上、太早下都不行,否则不合乎义。若同学有问题,必须视繁简而回答,恐影响下一班。这点很难讲,范围太广。这一句是自己的条件。
「察颜而观色,」
  还必须看对方的人,他说话的口气,例如一样的字,声音高下快慢都不一样。观,察也,观察人的脸色,七情的表现。色有有表色、无表色,必须察颜观色,如此自他都明白。
「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虑以下人」虑,大抵。恐怕知道对方,心又不曲折,又知礼的重心,这是达了一半,全在「下人」上。
  人下生以来,就有俱生的见思惑,若没有见思惑,就不会投胎下生。见思惑中有贡高我慢,第七识中有「我慢」,乞丐也有慢,天然就有我慢,属于根本烦恼之一。我们也都有,觉得自己比别人好,就是我在上,别人在下。左传郑庄公云:「君子不欲多上人」,上人是比人高。书经说:「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与人一对待,必须看低自己,礼者「尊人卑己」,比如问人是贵姓,自己则称敝姓,我们中国人送礼叫薄品,外国人则说我将最好的东西送你。易经六十四卦,唯谦卦六爻皆吉,若能如此,在邦必达,在家必达,都能办得通。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
  名有藏名、逃名、沽名,自己扬名,真正有道君子连名也不出,争到手的名也不长久。
  下文说「闻」。色,表面。取仁,采取仁。外表假装谦恭。今日假仁假义也没有了,昔日是伪君子,今日都是真小人。假装不了,所做的事与表现都不一样,大学说:「见君子而后揜然」,其实君子清楚洞见。
「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居之不疑」久了成习惯,不以为自己是假装的,以为这就是仁,自觉不错。今人就是如此,一点也不疑惑。此种人,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遇事就争名。

【十二.二十一】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508)
  每段都有若干说法,大家若先预习,讲的时候就省事,因为讲时只采取其中的一说。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
  舞雩在曲阜城外一里地,有坛有碑,人称曾点所游处。这里是有风景的地方。有人说孔子等人是祭时来到舞雩台,本文并没说,少讲可以,凡事不要节外生枝。读书人「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学习要以游以息,孔子出游,弟子也一同出游。孔子与门人到舞雩坛,出游、饮食、起居都不离求学,普通人所谈都与求道无关。
「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
  樊迟提出疑问,前面子张已经问这两条了,现今再加一条,为什么樊迟再问?因为这三句是古言语,也是圣言量。既是古言语,就有很多人说,说法各有不同。虽然群书经秦火焚毁,但是现今的六经、十三经、易经之中有很多韵文,这些经书都能配琴瑟来念,家弦户诵,所以能留传下来。那么古人不会说白话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台中与台北说的言语就不同。若是文言文,则「书同文,车同轨」,所以凡公事都用文言,不可以用土话,讲土话则各各分裂。所以要灭人的国家,先灭他的文字。今日提倡都学英文,如今台湾是在灭自己的文化,这是什么政策?
  你们听了必需自己觉悟,今日我们是自灭文化。现今若依古音,我们都不懂,如「曹大家」家古音「姑」,现今的诗韵为宋韵,但离唐代不远。此章「崇德、修慝、辨惑」德、特、或,押韵是韵文,好记。古代小孩未上学前先念诗,因为好记。
「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
  「崇德」德性必须尊崇。「修慝」慝,心藏着,心里有不可告人的话语,既不是好事,又不是好话,所以必须「修」,修理,改改。如何将藏心昧己的毛病改改,去除。现今非但普通人自私自利,学儒学佛也是如此,将来有什么成就?
  「惑」佛家也说,身口意三业都是迷惑颠倒,因为有见思惑的原故,如何办出好事?佛家讲断,儒家讲辨,要先辨别明白,什么是惑,什么是不惑。樊迟提这三条,请问于孔子。
  注者说这是樊迟的坏处,樊迟是文武双全,我们那一条比得上?后人妄自聪明,如何得了?「善哉问」,而且孔子先赞叹。后人反而说樊迟的不是,也是奇怪。
  「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办事做什么?是有所为,还是无所为?各人有各人的事,家有家事,国家社会各有其事,都得知道。办事,开始为种因,后来为结果。先干完事,后来办完事得了结果。不可干一半,就想结果,如此干不出事来。例如烧开水,不可烧一半就取来喝。古人办大事者,叫大器晚成。种空心菜,与种桃、李、苹果不同。先须受辛苦,受多少辛苦,得多少结果。所以说:只问耕耘,莫论前程。因为届时必得结果。圣人说「先事后得」,言语语气都缓和含蓄。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攻者,当改正、改变讲。有恶就改。一般人,都容易评别人的错,而原谅自己的过错。其,表是自己。找毛病,就找自己的毛病。读书必须照办,不是作文章。改毛病,必得天天如此,一周以后就会变样子。曾子三省,就是日日攻击自己。自己认为好者,必为坏人,所以佛家赵州和尚说「佛性而变狗」,有觉性而明知故犯,而变为狗。可资警戒!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其次说「辨惑」。惑的事很多,为什么只说这一点?「一朝之忿」,一朝是短短时间,假设的辞语。看见不如意的事,天天发牢骚,问你有什么办法?我没有办法。而且各国都如此,这是天下无道久矣。只有君子坦荡荡,素位而行,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所以佛对于众生,不论如何坏,也不忧也不喜;因为众生本来就带着惑的缘故,这就是众生相。
  自开天辟地,从来没有都好的。但是碰到这些事,忍无可忍,过不去,便与他拚命。一肚子忿气,一时发出来。所谓「一朝之忿,忘其身者」,一忿怒起来谁会不忘?连自己也忘了。「忘其身」既然是拚命,先死者还容易,后死者就困难了。而且「以及其亲」人都有父母,但是古人今人有所不同。盗贼如张献忠、李自成,对自己父母也不变样,对于老师尚且不杀。父母对子女的情意,自己可死,不使儿子死。如今是连累到父母,子女对于父母是如何啊?到时才后悔不已,有什么用处?
  这一朝之忿,就是起惑;起惑就是造业,造业就得受苦。这与佛学有什么差别?佛家说惑是三毒,这章举出的惑是第二的瞋。火烧功德林,这不是惑吗?由此可见学佛再念孔子书,大有帮助。

【十二.二十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511)
  诸位要学文理,过去吾只讲义理,今日则必须兼讲文理。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问仁」,问仁,孔子是一人一个答法,要看时候,归元无二路,但是走的路子有所不同。
  「问知」,知,智也。「子曰:知人。」知道对方是何等人?在人群社会,办事必须知人。办事都要共同办事,事情没有一二人能办成就的。就喝一杯水来说,那要多少人力?所以佛家要报众生恩,有其道理。事情办好办坏,全在人。遇好人办好事,遇坏人办坏事;好事给坏人办也成坏事,坏事让好人办也成好事。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下文,又是另一段。如此文理,大家能通达吗?
  这二段文,必须懂诗的文法,若不懂文法如何了解文义?
  问仁后,接着问智。樊迟是不懂仁,又问智吗?「未达」,樊迟岂是二条都不通达吗?「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二句,是答「知」,也有兼答仁吗?
  子曰:「爱人」。若不懂,为什么不再问?若懂,也不致于再问第二。樊迟懂的是爱人的仁。所以再问智:孔子说「知人」。孔子也是答智的问题。因为樊迟对知还没有通达的缘故。孔子于是答「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这二句。专解释知人的问题。所以下文子夏单对樊迟谈智。
  这段文理,十分清楚!华严经说:「事皆微细,必有微细之智乃能知之。」微者,知几其神乎?不可见,不可闻。而且微有大微、小微,如地球的转动,那是大地震,是大微,却少有人知。起信论说:三细六粗。一动就是业也。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这二句是一事。「能使」是接着说,有注者作两件事,这可以吗?孔子答:知人,意思是能认识人就是智。不能认识人,不知道他的长处,办起事来能够自己办吗?孙猴子能,有时他也须请观音菩萨、天兵天将帮忙。知人者,知某人是直爽人,心不勾勾道道,要将这等人选举出来。「错」,不用他,放在旁边。但是好人少,坏人多,怎么办?只要能处处举直错枉,就「能使枉者直」改为直人,再来用他,也不弃舍他。
  今日的选举,选的立法委员等都不好,这是谁之过?而是大家「举枉」的结果。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见子夏」,求学必须有朋友,所以要寻师访友。
  「乡」古作向,俗作向,段氏假借作乡。向日的时候。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子夏答复樊迟。
  「富哉言乎」孔夫子说这句话,包括很广,很丰富。这是赞叹的话。以下举事实以证明。
  「舜有天下」之时,尧舜都是垂拱而治。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就已经比不了尧舜。
  「选于众」尧舜用人,在众人之中选择人才。
  「举皋陶」,人才之中,皋陶为第一,故舜老了以后,皋陶先逃,不受舜的禅让,舜才举禹。禹做君王后,皋陶又返回朝廷。皋陶这个人正直无私,李家就是皋陶的后代,当司法官不容易。挂元帅印,三辈子就得绝后,当司法官也是如此。
  「不仁者远矣」,不仁的人就离去了,跑了。注解者以为此文有「不仁」而牵扯一些。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夏又举汤的故事。伊尹是贤相,夏桀不要而汤要。
  这段是很难讲的地方。因为在古代是封建世袭制,周家才开始有的。政治制度起初建立起来,有他的好处,但是时久必须变。故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孔子为东周时代,天子、鲁君都不得作主,而在朝作官的大夫,都是世代相袭。孔子说这「举直错诸枉」,就是赞成选举,打破封建制度,要「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拘一格。皋陶与伊尹,是普通人民。孟子滕文公篇说:「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人来请泄柳与段干木作官,二人闭门不纳,踰墙而逃,这两个人也是普通人民。
  今日选举,不是选于众,而是选于钱。这种制度的毛病也不小。孔子处在今日的时代,必定没人选他举用他。
  潘氏集笺引:举一皋陶,而四凶则不起作用。只要有位一公正的人,他垂拱而治,事情自然整齐。若他不在,那又不一样了。此事甚微妙,不可思议。

【十二.二十三】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513)
「子贡问友。」
  子贡问交友之道,朋友该如何相处?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
  告故。道岛引导。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敏于事,而慎于言」事要很敏捷,而话要少说;今日则兴讲演,话多伤人;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今日之下,他说他的,我们则少说为妙。不说还可藏拙,一说全露了底。例如论语的注解,汉儒注字就结了,宋儒必得大发议论,于是开启争论的端倪。诸位勿在外头妄自逞能,真实学问到了,要藏也藏不住。自古都是人来找你,否则只有多找麻烦的分。
  「忠告」,集解云:「以是非告之」朋友有规过劝善的义务,何者对?何者不对?「而善道之」云:「以善道导之。」要说什么为是,什么为非,还得说出办法来。从前开会,有议论,有办法;现今开会大发议论,却没办法,只得存疑、保留,以后再想!这如何可以呢?如今到处有饮食中毒,卫生署也没办法。民国至今七十年了,而中国文字的书写,或从左或从右,至今还弄不明白,还未议决。看自古的石碑、书本等,自然可以明白。这也是灭的时候,是运也,是命也。如何能不大乱,就如何干。这一句汉儒注:「以善道导之」,不就是好办法吗?
「不可则止,」
  不听,就停止不说了,因为是朋友的缘故。
「毋自辱焉。」
  一定要说下去,或许就会受辱。
  集解如此说,集注又如何注呢?参考(余论)的四书辨疑,可知。宋儒囫囵乱扯,无一句扎实者,如何说是微言大义?「道」宋儒注为「教导」,汉儒注为「引导」;朋友岂可用「教导」?朋友之间不要教训人。
  如今有位西坡,写了三封信来教训我,而且骂吾师印祖,这是什么天理、人情、礼数?何况素昧生平,吾没有求他,他为何来教我?不必看内容,只看他这种行为,就知道了。对他的弟子骂他的老师,实在是无知小子。他对于十方佛与释迦佛尚且不足为凭,而以自己做的一梦为凭,真是虚妄啊!这种现象,自宋儒就开启妄加议论的端倪。易云:「谦受益」,「知止不殆」,这必须学!
  要学这一章!吾人规劝他,未必合他的意,但是已经尽心了,礼记有「三谏不听则去」。因为国家政策实行出去就有多少百姓受害,所以要再三劝谏,三谏仍不听就不干了。为什么要不干了?因为国君闹得亡国败家,而我在旁边拿高薪,无益于国君人民,这俸禄吃得下吗?没有为大家办事而拿俸禄,就是无功受禄,所以唯有辞去不干而已。
  但是若是对于父母,那又不然。论语云:「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什么时候有机会则再劝,永无停止的时候,唯恐父母有受害的一天。对朋友,则交浅固不可言深,或谏一次就停止了。
  孔子对于原壤,那是与孔子不同道者,原壤学世外之学的学者。孔子去了原壤家,他夷踞蹲着不起来。原壤母亲死了,孔子送他棺椁,原壤站在椁上高歌。孔子同行的弟子不高兴,孔子却说「亲者不失其为亲,故者不失其为故」,这二句若当成一句讲就错了。上句是指原壤对他的母亲,不失他为亲之道。下句是孔子对原壤,原壤为我的老友,当不失其为老朋友之道,所以吾送他棺椁,这是该送的。
  所谓「辱」者,未必真辱,或许是他对你疏远了,这就是对你的侮慢了。君子讲究自重,什么事情都要有分寸。

【十二.二十四】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514)
  人群社会,只有一个人不能存活。和我们关系亲密者很多,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是子夏对司马牛说的。君子重在志同道合的朋友,若朋友志同道合就可以如兄弟。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
  「君子」有二说:一就在朝在野,就地位而说。这一章是就对求学、不求学者而说的。士都可说是君子,为什么?因为士人无恒产而有恒心,若农工商则无恒产而无恒心。恒心者,就是志于道,择善固执的意思。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毅就是恒,无恒心不足以读书。所以这章的「君子」,就是指求学求道的人。
  「以文会友」大家见面集合,都是为研究学问。文者,孔安国说:「以文德合也」。刘源渌说:「礼乐法度刑政纲纪之文」,研究的都是于社会有关者。孔子曾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又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好行小慧者,于国家社会民生没有好处。今日的纯文学,为圣贤所不许,因为古来文以载道的原故。古代的小说,都含有道,有因果报应。真要世界安定,除了孔子之道,其它世间学说不能达到。观礼运一篇,说的就是大公无私。
「以友辅仁。」
  「以友辅仁」,孔子学说提倡仁,佛家则讲慈悲。朋友乃彼此帮忙,将仁成就起来,无友则孤陋寡闻。所以君子要「入读古人书,出交天下士」,然后知道自己的所学,或长或短。若不认识对方,说长说短都不对。「辅」者,颊曰辅,齿曰车,车辅相依,唇齿相依。看左传宫之奇的比喻就可以知道。
  与朋友会合,彼此交换知识。所谓「无友不如己者」,必得要问:所交往的朋友可以辅仁吗?不能感化于他,就受他熏染,如此就不要交往。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是与之化矣。所以朋友的关系甚大。
  吾有一个心愿,愿与同仁讲弥陀经一次,分十二分,说经文的用意,整个贯串起来。古人没有说到的,其实经文早就摆着了,吾引诸经论来证明。弥陀经文是三根普被,吾讲的内容不能与下根者说。如「业」的一字,祖师等也不敢说,说了就不能三根普被。吾只是讲述经文的组织法而已。证微细智,方知经文。又如:池中莲华,言「微妙香洁」,这一句并非只是赞叹莲华而已,包括三惑、四土都有,文字甚妙。

子路第十三
【十三.一】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515)
「子路问政。」
  子路见孔子,请问政治,政治的事情甚多,子路问什么政治?孔子答的扼要,因为孔子对于来问者的情形,熟悉的缘故。例如参禅的人,人一来问,问者心中想什么事就已知道了。
「子曰:先之,劳之。」
  「先之」,办政治,自上至下,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大家同乐,办任何政治,自己必须先以身作则。
  第二步,「劳之」,再叫百姓服从去干,政治就要办事情,就是劳苦,例如大禹治水,水里来泥里去,大家谁说话?百姓虽劳不怨。先有劳苦,后就有功,所以说「功劳」,功都由劳而来。
  中国主张「劳」,用意很大,劳必说勤劳,古时提倡节俭,尧的房舍土阶三尺,茅茨而不翦,为什么如此?惩忿窒欲,不发展物欲。孔子并没有骂老子,而且向老子问礼,后来儒者才辟佛老。老子控制物欲,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世间政治要紧在安,大家安就对了。老者安之,若不安,食牛肉也不甘。
  凡有道的人,都应戒奢而讲勤劳,礼记礼运篇云:「物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必须去干,自己不要也必须干,义务奉献,拿出来给大家用。又说:「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不是你要用到才去用,社会上需要,就必须去干,不做寄生虫。有力若不肯用出来,力量在大也是病,社会有许多人等着你去帮助。若人不用你,去扫街也可以,必须勤劳,礼记大同篇都有说到。儒家政治出自仁义,共党政治出自仇恨,出发点不同。
「请益。」
  子路听了,「请益」,子路为什么要请益?注者说子路嫌少。又说:子路好大,不满意。宋儒张嘴就要责备人,自己都好,这是最大的毛病。
「曰:无倦。」
  子路请求孔子再详细解释,如颜子问仁,子曰「克己复礼」后,颜子再请问其目,就是请益。孔子又说「无倦」,佛经中说:不疲不厌。疲了就倦,无倦是绝不懈怠,一直干下去,倦自「劳」字来。

【十三.二】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516)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
  「仲弓为季氏宰」,仲弓为德行科的人,在季氏家做宰臣。做宰臣必须办得条条有理,百姓才安得下。普通人供财神,有文武之别,文为比干,而商家一律供奉关公。比干在封神演义中被封为财神,但是商家为什么供奉关公?有一副对联说:「协力山成玉,同心土变金」,商家贵在协力同心,必须互不相欺。关公在桃园结义,重义气,商家重义气,所以供关公,大小机关同心协力,就没有一切问题。
「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孔子答,你去做宰官,先求人才。司,管事的人。台中的事情,只要有人才,经济第二。没人才,有钱也不会花,必须花得恰到好处,人才要贤。
  有了人才,「赦小过」,这不是对「有司」管事者,而是对你下头工作的老百姓。政治都有规矩,过并不是罪,过有大小,大过你若不知,那是粗心,不可赦免。小过是不留心,可以赦免。从前吾在济南,茶馆送茶送菜的,盘子托在掌上,晴天送茶送菜若有损失,可以原谅;阴天下雨若有损失就必须赔偿,有其道理。
  「举贤才」不举贤才如何办事?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
  知人很难,圣贤知人也不容易,何况是我辈,多数不认识人。有什么方法可以认识人?今日之下举才要贤。
「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孔子答:「举尔所知」,你还能不知一二位贤人吗?你就举你所知,「尔所不知」你不知道的贤人,还有别人,别人知某人好,也会出来介绍的。「人其舍诸」,他人也不舍得贤者不为人知,必会推荐给你。只要真是贤才,你不知的,人也会荐举。若夏桀,人推荐伊尹,桀不要。若殷纣,人推荐吕尚,纣也不要。
  参考毛奇龄之四书改错,程子所注糟不可言。

【十三.三】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517)
  今日杂志很多,我们观看,看法各有不同。不论内容如何,即便是杂志的架子结构就不行了。凡事都有一定的秩序,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今日乱象丛生,规规矩矩者,反而以为不对。今日的西坡,纯粹是门外人,而妄自为之。吾所讲的东西,一言以蔽之,每一条都考察过多少遍,绝不敢妄自聪明;如星期三讲华严,一切事都不干,专预备华严。希望大家能用心听!我们不管外头如何乱,各行其道就可以了。中国文化在台湾,佛法也在台湾,全世界只剩这一块地而已。既然生于此,就当保存中国文化,这与吾人生存有大关系。在台中,总算与我有缘,大家应好好保持这块地;别人都不要了,我们不管,责任全在我们的身上。
  吾讲书,都有格外方式,呆板说了,别人听不懂。
  孔子那时候,鲁国的南边为卫国(今河南与山东一带),鲁卫来回便利,孔子弟子多在卫做官。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凡谥号「灵」、「神」者都是胡涂虫,闹得很过分,不是好人,该亡国而不亡,因为他还有一点灵气。如出师表痛恨于「桓、灵也」,又如宋神宗害正人君子。
  灵公有二子,一位是蒯聩、一位是郢,南子淫乱,灵公的太子蒯聩受不了,面对满朝文武,羞耻不能见人。至于内容如何,各书记载都不可靠,因为都未曾亲眼见到。有记载蒯聩欲杀南子;又说南子看不惯蒯聩而向灵公进谗言,说蒯聩要杀她。灵公要杀蒯聩,蒯聩就出走国外。
  蒯聩的儿子叫辄。灵公病重时,灵公想立公子郢,郢拒绝接受,因为家有长子,长子虽然出外尚且还活着。灵公死后,南子要郢继位,郢又拒绝,因为还有辄在。
  南子死,蒯聩想回卫,卫人不赞成,辄在位已有十二年之久,年纪已有十七、八了,十二年之中国家稳定,孔子弟子子路、高柴等都在卫国做官。有注解说,孔子这时在鲁家,没有来卫国。孔子虽然没去,出公辄也接济孔子,有往来,所以子路才说一段。这一章是否为此事不知,但是书都不是无故而说的。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在社会办事不易,我们不会办事,天下的事情复杂极了,圣人也办不了,何况我们。子路说,卫出公辄等着夫子去为政,您若上卫国为政,现今卫国政局乱七八糟,国人也不服,您去办治,先办什么事情?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孔子去与不去还不一定,我有条件才去。名,公孙龙称为名家,是儒家之外的学问,万物都有名,名实相符,先有名后有字,例如扇子,是有羽毛的,可以扇动。从前的盘、碗、碟都不同,杯、爵、觞等等也不同,比如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也纯」冠冕要用丝多少条都有一定。孔子说先把卫国名分定住,从在上的领袖开头,究竟谁应为国君。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路一听,说:还有这么些事情?迂,不切实际,迂远。卫出公(辄)已当了十几年,再正名,不是找弯子,老师太迂阔了,什么正不正,谁干就叫谁干就是了。子路是大政治家。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孔子一听,说:唉!你这人,野。宋儒注「野」为鄙俗,子路成野蛮人了。观看下文,便知汉儒注「不达」是对的。你对这事太粗鲁不通达,你不达理。不通达就是不明白,所以下文说:「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不知道的事,从阙少说。西坡为什么敢谈业?三贤十圣也不懂业,难道说他是普贤等觉菩萨?得了穷业智吗?不知道,少说可以。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所无错手足。」
  你不知道名的重要,名要是不正,办不了政治。因为办政治得下命令,说出言语来都不能按规矩道理,乱七八糟。孔子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最简约要守住礼,礼就是条文规矩,依规矩走就不错,例如孔子答颜子问仁的条目,非礼勿视、听、言、动。你们若懂常礼举要的十分之一,就变样子了。言不顺,说出话不合乎礼,事就办不成,这是普通的事。若礼乐是国家大事,关乎全民的安危,国家安稳,不须司法、刑杀、监狱、警察,路不拾遗,要警察有何用?以礼乐治国,大家学礼,饮食起居都是礼,古时候学佛出家受比丘戒有律有仪,仪是起居动作等等,所谓「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当知客师不容易,对什么人,用何等礼,说什么话。鸟窠禅师答白居易:「八十老翁做不得」,这句话分量重。事不易办,言不易说,唯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说,我去卫国是要安稳,以礼乐治国,若名不正乱七八糟,用什么礼乐?礼乐不兴,就得用法以刑罚治他。古人刑期无刑,皋陶订刑罚是希望大家不犯。八德,管子取其中四字,最末一字是「耻」,人必须有羞耻心。如今是以做坏事为光荣,今日的强盗,抢劫被送往法院、送往警察局,他真为钱吗?没有羞耻心,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古代强盗,吾见过,五花大绑,随唱随吃随喝,表示他是英雄。他不觉羞耻,不在乎死,逞好汉。刑罚不中,百姓受扰乱,什么事也不能办了。从前的强盗逞英雄,但是父母来看,就不敢逞英雄了。今日,还没上法场,就不要父母了。父告子,法官判与子无关;子若是告父,法院就捉拿父亲,这样可以吗?今日所作所为,是为原子弹铺路,死无丧身之地,就应现在今日了。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下文说结束语。要叫我去治国,名必得定住,必得说明白,话能说出口来,事方办得通。强盗讲理,还认母亲。君子不能随便说,苟是随便说的意思。今日到处兴盛演说,也很可哀!
  究竟卫国要如何办?可参集释(案语),这段官司并没有打明白。有注解全不说到聩辄的事,那此节书就落空了。

【十三.四】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521)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请求学庄稼做农,孔子说你要学种粮食,我比不了老农。又请学种菜,种菜比做农容易,孔子说我比不了老种圃的。孔子谦和,孔子不答复。如今的人却是什么都称能,没有学净土,也可以讲净土,实在是能在不知量力,能在无耻。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樊迟出,孔子说樊须是小人,君子、小人说法有多种,普通指在位为君子,不在位为小人,并无褒贬。再说有褒贬的,有学问道德为君子,反之为小人。这一章只说在位、不在位,另外还有细目,有德学、无德学的君子小人,也都有细目。从前务农,汉书云:「孝弟力田」提倡耕读之家,大皇帝立春时必须出外推三犁,因为民以食为天。古代神农氏教民务农,周朝八百年,他的祖先为后稷,教民稼穑。这章的小人,指不办政治事情的百姓。汉注说是:孔子礼乐不能推动,各国逞干戈,崇尚游说,与各国办事,拿不出礼乐,也须教民稼穑,樊迟不明说,用讽刺话问孔子,意思就是如今礼乐行不通,教民稼穑就可以了,也与百姓有益。
  但是孔子志在礼乐,积极提倡,时局不好,要看机会,有别于「长沮、桀溺耦而耕」之流。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只要在上位者对礼好乐,没有人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在上位处处按轨道走,没有人敢不服。政治主要在上位者,尧舜行仁,百姓从仁,桀纣行暴,百姓就从暴。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上好信,则没有人敢不用真情,就能尽忠。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在上位者依礼义领导,国家好,大家都来这一国,国家不愁无民,有男的女的,背着小孩而来,财散则民聚,何必用民生主义?若上位者不好礼乐,大家即使来了而政治乱,也活不下去,所谓「虽有粟,谁得而食诸?」
  可以参考「余论」的《四书改错》。

【十三.五】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524)
  注解谁讲的对,吾也不敢说,唯有孔子或记载的弟子说的,可以根据。否则,都不可靠。汉儒以训诂注经,毛病少,错误少。
  古时治理国家,有治内与治外。治内政,平素用礼乐刑政,虽然国家乱也讲礼乐,这是对君子。礼乐行不通才用政治,再为刑罚。总离不开礼乐,礼乐是全国的风俗、风气,百姓的事。从前没有报纸,大家唱歌说出心事,诗人将百姓所唱编成文词,编成音乐,各地方的风俗人情就知道了。国家的采诗官采去,便知那一国的风俗好,政治能保持,那一处不好,就要改善政治,诗经就是今天的报纸。诗人不直说,说比喻,不伤忠厚,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心生警惕。到孔子时已不采诗了,所以孔子作春秋,春秋比诗讲得明显,但还算温和,故云:诗亡然后春秋作。这是内政。
  若办外交,诗就像格言,派出去办外交的人,只教他去办什么事,至于要说什么话就不谈了,为什么呢?因为说话全由办外交者作主,不能事前教,二人问答不能一定。但是若懂各国政治、格言,临时就可以变化,能说出诗来压住对方就行了。所以内政外交都不离诗。今日无诗,以外国诗为诗,不但没有诗也算不上谣言,只是梦呓而已。今日无诗,各地却很兴唱歌,这与诗相同。但是今日的歌曲,乃是淫乱风俗,亡国之道。
「子曰:诵诗三百」
  孔子说那时只要是读书人,必得念诗。儒家学问,包括天地人,地道敏树,地要紧在长植物,五谷是植物,不能天天吃肉,更不能吃金子。天道敏时,人道敏政,人必须有政治维系人群社会,宗教不能维系群体社会,宗教只劝人为善,不讲刑罚,是另一种作用。政在礼乐上,行不通才用政,再不行才用刑,所以从前求学没有不念诗的读书人,如今日的念报纸。
  诗三百,有人说诗原有三千,孔子删为三百首。又有反对者,吾考查不出来。此云「诵诗三百」,吾就主张诗有三百,如今的诗经三百多首(三百零五篇),孔子所编定的。诗经不是法律、宪法,这是礼乐、风俗的原则。
「授之以政,不达」
  出来作官,治理百姓,必得博学以文,约之以礼,要会三百余首诗。百姓人人都须要学礼,给你办政治,你办不通,连礼也不懂。中国人不能忘本,先祭太庙、祖宗,然后祭天,什么原故呢?例如祭水,先祭河,然后祭海,不忘本的原故。因为百川汇海,河是源流,根本,海虽大,河是本。太庙是祖宗,先有祖,再祭天。会三百首诗,政治必须能办,这是对内。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若对外,使于四方,人提问题若不能对答,不能办外交。专对,对答有专门法,言语不能多,没有余闲时间。说有说无都可以,话说好了就为国争光,话说坏了便留下国耻。如齐臣出使楚国,楚王请齐使上三重台,齐使说:尧阶三尺,茅茨不剪,我们国的国君不忍建三重台,民为邦本,怕对不起百姓。
「虽多,亦奚以为」
  出来办外交,也说不出好话来,念得再多诗,有什么用处呢?如齐景公派使晏子到楚,楚王赐橘,晏子连皮吃下去,楚人大笑。晏子说:「臣闻之,赐人主前者,瓜桃不削,橘柚不剖,今万乘无教,臣不敢剖,然臣非不知也。」
  同学们!提起精神,既往不咎,来者犹可为也。办事,最难。看器识,看见识!

【十三.六】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525)
  与前几章相似,所以略说。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办政治,必得有领袖。必须知道,当领袖者最辛苦,颁布任何法令等等,自己都必须先遵行。
  领袖办的事,本身若办的都对了,不必下命令,大家都肯依照去实行。领袖本身干的不对,虽然屡次下命令,下头的人也不遵从,大家会问:你为什么不先干呢?
  曹操所做的事,一般人都不能做到。如曹操为了爱民,下紧急命令,马不可踏到百姓麦田。突然一只乌鸦飞来,曹操自己的马受惊,冲入麦田,于是曹操想自刎受罚,大众恳求,曹操不得自刎,便以割发来代罚,结果全军肃然起敬,纪律严明。

【十三.七】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526)
「子曰:鲁卫之政」
  鲁国卫国接连着,武王平定殷纣王后,封周公于鲁,封康叔于卫(周公的兄弟,兄弟九人,这两人最亲密)。伯禽、康叔办政治都好,所以鲁卫多君子,卫如蘧伯玉等。
「兄弟也。」
  鲁卫二国的政治就像兄弟,原先二国就是兄弟,政治也好,汉注如此说。到孔子时,鲁国有三家,剥夺鲁君政治,形成君不君,臣不臣,卫则父子争国,父不父,子不子。所以有人说,鲁卫之政,一国是君不君,一国是子不子等。又有人指鲁卫的好坏都说,但是孔子所说究竟指的是何事?吾只说到这里,让大家知道这有三种说法,都是事实,都可通。汉注以为说后段有伤忠厚,但是确实有君不君、臣不臣的事。
  另有一章,「子贡问:伯夷、叔齐何人也」的事。孔子最终还是不去卫国从政,所以子贡问孔子要帮助蒯聩还是辄,孔子谁也不帮。
  今日的政事,你们能办得了吗否?吾也不能办,但是吾有一法就是不合作。给吾钱,吾也不为;若与志同道合者合作,吾拿钱出来,吾也愿为。吾的所为,决无混水摸鱼,没有对不起国家者,是真正爱国者。

【十三.八】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527)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
  春秋时,公子荆有三个,故编者加「卫」。善,很会,很能。居室,治理家。既是贵族公子,又善于治理家,这是古时的制度,今日用不上。诸侯的儿子才称公子,那时是世袭,年到二十而冠成人,今日认为是有法律责任的年龄,可以结婚,加冠就送上别号。诸侯都有封地,要给各公子采地,拥有财产权,这才叫治理室家,没有财产权就是无室家。结婚是「男女居室,人之大伦」,既无室,则家的所有权都由父母作主,二十岁可结婚要治理家庭。孔子赞美卫公子荆「善」,可见别人不行,不善治理。
「始有,曰:苟合矣。」
  刚有采地,要治理家庭了,公子荆曰「苟合矣」,「苟」字的说法很多,一般作苟且,就是粗略的意思。这可以讲得下去,但是下句就接不上,在此章上如此讲不对。曾文正公的学生俞曲园作「诚」字讲,较作苟且、粗略好,但也难讲。易系辞「小适大,苟舍而已,焉用坛」,适,适合。左传「小国之事大国也,苟免于讨」小国事奉大国,为着可以避免大国侵讨。苟,采「但」字的意义,姑且的意思。
  卫公子居室,才给了他封地,合,给也,如家给户足,给,是足的意思。他很会治理家,才一有封地时,就说:姑且充足了,才只是粗枝大叶,就姑且满意,很满足了。
「少有,曰:苟完矣。」
  渐渐又增加了,姑且这就算完备了,不必再增加了,处处知足。
「富有,曰:苟美矣。」
  增加了,别人看来不完美,公子荆却说:姑且已很美了,处处知足而足。若云「苟且」就是言下有不满意之意。
  孔子为什么如此赞叹?因为自古以来,国家好的时候,都提倡节俭,处处节俭,家能节俭家就有好处,个人节俭个人就有好品德。自古以来的名人,十人中有七八人都是幼年贫穷,饱受辛苦,后来就渐渐发达,办得了大事。若是贵族公子,三十人中找一人走好路者,也找不出来,生活一奢华,便由盛而衰,由存而亡。国家经济一发展,台湾三十年前的富者,而今安在?
  宋朝出了许多人才,如司马光、范仲淹等,又如宋朝李(沆)文靖公庭院的药栏坏了,过了几个月也不修,家里的厅堂也很狭隘不宽敞。俗话说:「叫耗子偏不抓老鼠」,他求的是外边穷,内里富,这还可以。

  ★师注:苟作苟且,粗细,虽非,然俞作诚训,亦感难解。易系辞「小适大,苟舍而已,焉用坛」,左传「小国之事大国也,苟免于讨」,采但字义,但,姑且也,似顺。
  ★司马光训俭示康:「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

【十三.九】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529)
「子适卫,冉有仆。」
  这一章与卫国有关,孔子到卫国去。坐车,从前都是弟子驾御。冉有御车,调理马。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到了卫国,孔子对卫国赞叹「庶矣哉!」人民很多。冉有说「既庶矣」,古时人要紧,这是国家的组织法。到那一国去都有职业,所以若本国政治好就待在本国,不好便到邻邦,本国的人才减少了,不能办事,所以国家对人民特别重视。所谓:「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要钱就没人,有人就没钱,一个时候一个办法。礼记有「苛政猛于虎」的例子,孔子听闻道路旁有妇人的哭声,就知道似乎是很沉重的哀伤,原来家乡的政治苛刻,比老虎厉害。朱子治家格言云:一丝一缕当知来处不易,好物欲者,绝不能办事。读书必得自己求,懂得人情事故,一办事就想起那一条来。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现今虽有差异,原则是相同。终日向百姓要钱,让百姓倒霉,百姓便不欢迎。总之为政者讲究节俭,有很多的好处。懂人情事故,才能办事,这没有方法教,全在于自己能不能用心。
「曰:富之。」
  人民既庶矣,再往好处办,下文「曰」字就可以知道,不须再说「冉有曰」或「子曰」。「富之」人多了,必得要让黎民不饥不寒,一天赚十万美金一样穷,一天一百块台币一样富,例如吾除三餐外,没有其它嗜好,百元已够富了,那些喜欢跳舞等等的人,虽有十万美金还要举债。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百姓既已富了,又何加焉,富以后还要如何?「教之」。国家缺少人才,不能成国家,国家必须有土地、人民、主权,人民第一,民为邦本。民以食为天,除修行人外,人都要吃,必须有盈余。婚丧时必须应酬,除此之外,还有天灾人祸,长病花钱就不一定,中西药都贵。富了之后便饱暖思淫欲,小人闲居为不善,饿不行,饱也不行,所以必得受教育。今日台湾富了,有什么教呢?饱食暖衣而无教,近乎禽兽而已,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生在那一个国家就必须受那一国的根本教育,因为各国各有风俗,根本教育是风俗。民族是血统,但文化更重要。中国重五伦,夫妻结合有一定规矩,不能乱来。同是血统很亲密关系的兄弟,也会为财产而争。若有文化就了不得,从前大家信仰孔子,学五伦,重视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若学外国的东西,则国家灭亡,不是外国东西不能学,必须自己的根本学问先要守住。中国主张志于道,外国的东西是游于艺。台湾有人信基督教,若美国与台湾开战,有美国牧师来台湾,你是趋向台湾,还是趋向美国牧师呢?甚至,一些信外道的,还不要父母,这是心理的关系。
  中国亡过国,不曾亡过民族,晋朝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占领中国土地,学中国的言语、政治。怀愍二帝被掳,为胡人行酒,大臣引以为耻而自杀者很多。如今却尽向洋人,称洋爸爸,无耻。到隋代又统一,唐末又被外国人占据,也有一半是中国文化。到宋又统一,全归中国。宋而后元,统一全中国,完全改做中国文化,所以元朝九十年出人才,后来元亡国后没有被抄家。到了明末吴三桂迎清人入关,清三百年,康熙、乾隆完全提倡中国文化,清亡后被掘坟却未被抄家。中华民国为什么能成功?因为清人是外国人的原故。如今是外国不要我们,我们自己去投靠,还投靠不上,这是古来所无。中华民国能成立,就在民族上,故教育不能失掉。(参考余论)

【十三.十】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530)
  你们多是从事教育,政界较少参加,将来参加政界就知道了,必须老手。
「子曰:苟有用我者」
  「苟」,若的意思。假如国家用我,要以华化夷,外国文化不如中国,中国以礼乐五伦教化,已经上轨道了,从来没有以夷变夏的。春秋时代歃血为盟,列国会盟推举盟主,都是中国人为主,外国没有当盟主的。如今是联合国不要我们,若是吾则觉得正好,不屑参加狗团体,必有志气而后无事不办。
「期月而已可也,」
  要是有人用孔子,孔子以礼乐治国,孔子亲身办。期月,一年,最少也须办一年,差不多才有秩序,孔子这么能一年才就有秩序。但是孔子在鲁三月,夹谷会盟,就将齐国制住了。
「三年有成。」
  「三年有成」,为政必得有成,得经过三年。夏历十二月一年,三年一闰,三年满了是一个成就。五年二闰,这是一定的规矩,三年多出一个月,再来预备预备。
  你们可以参考集解。乱很容易,由乱再整理建设就难了,例如去掉旧房子再盖新屋,革命破坏容易,建设很难。又如长病,得病如墙倒,愈病如抽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凡事不能理想,须有经验阅历,今日的乱象,都是空口吹大气,一办就糟,白面书生没有深入的经验阅历,连话也不会说。

【十三.十一】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53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孔子先引用古言语,下头的「诚哉」等等才是孔子说的话。
  治理国家,孔子三年有成。治理不成时国家又乱,一个时代有一个样,大陆在民国以后内乱三十年,中日战争才八年,日本就已经受不了。中国打了三十年,百姓倒霉,结果出了中日战争。日本帮助北方,英美帮助南方,他们从中取利,鱼蚌相争,渔翁得利。日本刚出来打中国,扬言三个月取中国,最终八年而自己灭了。如今在台湾,无战事,三十年来如何?自己闹乱子,杀官劫库。
  善人,虽不是圣人,已经不得了,他出来治理国家,治理一百年,乱的这一套,该去则去,不能急。王安石将安静的北宋弄得乱七八糟,后来司马光改王安石的乱政,就有正人君子劝司马光改革弊端,不宜太匆忙,改也不容易。例如治病,虽然是切中病的药,下的太重也不行,欲速则不达,必须得赔上百年,百姓渐渐习惯,就可以胜残去杀。
「诚哉是言也。」
  现今的自相残杀,因心理熏染的原故,换心理不容易。积非成是,坏习惯积久了,自以为是对的,为政者想改好他却不改,所以善人治理百年,胜残去杀,也只是压伏,乱子稍微小一点而已,所以残暴才除去,没几天又生起了。看历史,自古至今,「天下太平」四字很难实现。

【十三.十二】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532)
「子曰:如有王者,」
  称「王」不容易,要正正当当,百姓依靠他。出来一个人,他是王者,是一切百姓的主体,好坏都在他的身上,必须办仁义道德的事,要叫百姓能安。所以孔子、孟子都主张要百姓安,都不主张战事,孟子说:「亦有仁义而已矣」。你们在机关作主,就必须行仁政,必须使大家都享受,自己后来享受,尤其是在军界。
「必世而后仁。」
  有一个行王政的人,能将王道行出去,也必须三十年,才能顺过来。如今改教育,也不是一时就好。例如清光绪不变法,抵不住外国人,变法,法也变了,国也亡了,因为变的太晚的原故。清亡给本国,所以凡事全赖平素栽培。人都有聪明,要拿出良心来为大家办事,自有公义。

【十三.十三】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533)
  本篇前面有一章,与这一章意义相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20:01:45 | 只看該作者
可以不必讲。

【十三.十四】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533)
「冉子退朝。」
  冉子退朝,那时候有公朝、私朝。例如鲁诸侯为正尊,为公朝。若大夫有事,须要会议,那是私朝。在公朝的上朝、退朝有一定的时间,必得是早晨,这一回冉子在三家处办事,退了朝不是退朝的时候。
「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
  孔子问:今天回来怎么这么晚?冉有说有国家的政治。
「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孔子说:你说的不对,你是有事情就是了,有什么国家大政?如有政,我虽不做官,却是朝廷的元老,曾为鲁君的司寇,国家有政治,也得与我商议,我没听说什么政治。这就是假公济私,三家害国家。
  大家必须知道:你们在公家办事,若在机关,那是办国家的政治,不可办自己私事。自己省察:我是为国家办公事,还是为校长办私事,还是为自己办私事?要知:这个账难还啊!范仲淹每天省察自己:今天办的事与今天领的薪水有没有对称?若办的事能和薪水平衡,才对得起自己良心。这一点可学。
  冉子在三家办事,而三家所做所为是危害国家公事,那孔子的意思是如何啊?

【十三.十五】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53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先说本文的意思,再说采取何种注解。这是定公在鲁国问孔子,定公问孔子,问古人的成语:说一句话,国家就可兴盛起来,何以如此重要?定公有疑惑。有诸,是有还是没有?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孔子对曰,对本国国君说。「言不可以若是」可算一逗,也不算一句,也不算二句。孔子说,古人说这话不可这样,并不是完全反对。国家大事,一句话就能解决吗?这是古人的话,古代风俗与今日大同小异,已有争执了,「其几也」几,近的意思。虽不能一言就可以兴国家,但是与兴国家的理相近,说话虽说得远可是近似了。这近还不是根本,如拿扇说扇,手拿着扇子,手近于扇,不是手就是扇,扇即是扇是本,若另一只手则更远了,其它的人手就不足论了,必须懂这话的味道。
  你们最好先预习,才知说话不是简单。参考各各注子,看各人的眼力,各人有各人的心思,只要合理,讲得通就行。你们听论语,听五遍也怕还不清楚,朱子弄注子多少遍,虽被后人挨骂,也有挨骂的程度。处处须自己悟,悟了才是自己的,悟一次,已经再渐渐往这路上走了。
  至此孔子仍没有结论,所以当然有下文。读书,章句要紧,孔子答复知道,但答得囫囵,故下文再说。有人说,定公问古言语,孔子解释也不是孔子的话,若不知章句,有何用?就会错乱。读书为了学做事、说话,不干别的,若不会做事、说话,就是书呆子。不自己求悟,念到一百岁有什么用处呢?
「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下面孔子再答复相近的意思。「为君难,为臣不易」,定公是鲁君,为国家政治,孔子不谈闲话,为国家办事者是臣。今日不讲君臣,其实也是如此,如总统是君,各部院长等是臣。
  古人说过,周朝末年人心乱得不成话,今日之下也是如此,做官为了荣耀,即使做小官也比做人民好,官愈大愈好,为君更好,当宰相更好,光耀门庭,这完全是大错误。如今治国也是这个原则,做官不是为荣耀这回事。国家必须有人民、土地、主权,既有人民、土地,人民同居生活,须让他有良好的政治,无非一个「安」字,彼此相安没有其它,政治未有好过「安」字,如果政治不安,即使一天得一金砖,而做奸盗等,这个社会安吗?难安。叫百姓安了,领袖办事者也少操心,大家安。今日如何得安?你若以为安,就是私心滔滔。
  安是公安,既是公安,做国君好不容易,不是叫你国君享福,故书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怕办错事,故云为君难。办事者不受领导,错了也不行,故说为臣不易。今日做官者没有一个不挨骂的,戾气满天,怨声载道,全球有个一好东西吗?今到选举时,原来是要选贤与能,今日来了孔圣人,无钱选举也没用。「为君难,为臣不易」这两句话是古人说的。办不好不能公安,若能听这话入到心而照办,当时虽不能兴起来,也不会亡国,这句话就和兴邦很近了。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鲁定公又问:一言而丧邦,也是古言语。有诸,有这话对不对呢?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不可以说得如此肯定,其几乎,可是相近,又拿出古言语来了。
  参考考证,韩非子难篇,列国最盛是五霸,晋文公是五霸之一,晋文公的后代平公时,闲时与群臣喝酒取乐,这是人之常情,到高兴时,晋平公就说为君的乐处是什么呢?这一个乐处,说乐好还是不好?尧舜是战战兢兢,不乐。范仲淹也有乐处,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家多乐了,当领袖的才乐,这是与民同乐。尧舜的不乐或后天下之乐,二者都好。晋平公说:我说的言语,没有人与我反对的,都照办,这是乐。今有人说我过错,我就不乐,乐人的恭维,如此社会,人情会好吗?这是小人心理。师旷是音乐家,若祭太庙都有乐师,师旷为了学乐而自己把眼睛刺瞎,以便专心少分心。师旷一听晋平公说这话,将随时抱着的琴,撞你这个无道昏君,你说出话来给国家好,大家不违,那固然好。若国君说不好的话而大家不违背,那不是要亡国吗?平公认错。
「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古人说过,我为君没什么好处,好处是我说什么没有人反对我的,这一条好。孔子就解释了,你说出好,对百姓有益,大家不违背,固然好。你说出不好的,大家照办,怎能不败国误民?说这句话不是当时就丧邦,但已经就近了。
  现在风俗,什么人提倡的?你们在那里学来的?你们终日看报,投稿者为稿费,无中生有,十之八九隐善扬恶,现在兴这个。兴这一字就大坏,大家跟着去干坏事吗?说听这节书,若以为这种办法好,就得亡国,家庭也得败家,因为国无正直的人谏正,国必亡,家没有懂事的人,任家人在外乱为,家必败。今讲家庭革命,家也不要了,但是你还有自身啊!他人有身,吾等不管,他们不知有身,他们得其所哉,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一时快乐,将来必得恶果,有刑警队来处理。纵使法律漏了他,花报过了,但是死后也入三途,天网恢恢。任何历史,都辩不过因果。你学佛,信因果,就好办,你不信因果,吾也不知如何。因果是佛说的,佛比你如何?你念孔子书,比孔子高明吗?孔子也讲因果,五经上都有说,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今日报纸不讲因果,蛊惑人心,今日说不爱国、爱家,连自身也不要。身原是邪见之一,但还要借假修真,解铃系铃全在这个时候修。凡是说你过错的是你的善友,反之就是想要你跳火坑。

【十三.十六】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537)
「叶公问政。」
  叶,音设,是楚地的一个地点,如今还有叶县,那时是小诸侯。楚大国,叶靠着楚家,成天不安。楚在江以南,交通不便利,文化与今日不同,那个时代又没有报纸,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各处去宣传中国文化。孔子去叶时,中国文化对待楚比较差,中国拿楚当外国,吴、秦也当外国,他们有他们的一套,对中国文化不太懂。孔子到叶,叶公问孔子有关国家的政治。孔子要到叶,先有预备,孔子早知叶国的政治。曲礼说:入国问境,入境问俗,入门问忌。所以入门要先问姓,台甫、令尊,免得犯讳。
「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近者悦」,春秋列国以人民众多,国家才能强盛。近指本国的人、边疆的人,在你近前的人,对你办的政治都高兴,才不上别的国家去。「远者来」,别的国家的人也来。正是因为叶这个国家不如此,近者不悦,远者不来,楚瞪着眼,找麻烦,国境日日缩小,所以孔子是对叶的情况作如此说。
  今日的堕胎,节制生育,嫌人多,为国者必须往远处看。
  参考余论,梁氏旁记,「徐氏缵高曰:『楚疲其民,以蚕食中国,夫子因叶公之问以止之。』以争郑县陈指来远之事。而不知方城、汉水之间已有不悦者。子胥覆楚,白公作乱,是其明证也。」

【十三.十七】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538)
「子夏为莒父宰」
  我们在此学文义、学事故人情,至于考据则在有空闲时可以考一考。例如考「莒」,考据的文字就很多。莒指今日的临沂县,日照、莒县连着,怎会上到鲁的西边?同地名很多,考据出在何地,也能有大关系,但可以不问。
「问政。」
  子夏在莒父这一县任宰官,办国家政事。此时莒归三家,政治乱,他所用的人才多是孔子的学生。子夏为莒父宰官,请问孔子办理这个县的政治方法。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孔子说办政治,别求要快。何时说什么话,不一定,如孔子另外有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如此说不是矛盾吗?所以该怎么说不一定。
  「无见小利」利不是指求财,是指利益,得到什么好处,如学佛说的自利利他,不是要你求发财。孔子说了这二个条件,下面再解释为什么。
「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错乱不只是一天造成的,得病如墙倒,快,也不是一天得的;去病如抽丝,一副药就治病好的很少,所以必须慢,所谓:三分吃药,七分调养。想一下子就把政治办好,办不到,而且会出乱子,积非成是已久,当时就改,百姓也不以为然,如王安石变法下台后,司马光想改就有人劝要慢改。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见小利,见小好处,那大好处就得不到,大事不成。仁者为政,百年也才可以胜残去杀,这必须有政治经验,也必须有历史经验,开国都须兵马刀鎗,之后要稳定须若干时间。如汉高祖之能,几乎亡于吕后;唐太宗一死,几乎亡于武则天。图小利大事不成。参考发明四书说。如元朝统一中国,时间太短不行,清朝虽有杨州屠城,杀人也不少,但是在康熙六十年,乾隆六十年之间,全用文治,虽然嘉庆起了天理会、八卦拳等乱事,但是清朝已打下三百年的基础了。如盖房屋,基础打不好,几年就塌了。

【十三.十八】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539)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人都有爱桑梓的心意,今日则不是,现今本国人专说本国的坏处,称洋人为爸爸,国家未亡先丧良心。叶公虽不好,也谈他的国家。吾党,指他的叶国。有直躬者,此人姓躬,古时躬作「弓」,直躬者称直躬,我们国家有一位弓某人,很直爽。直是好处,如何直法呢?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打官司得有证据,他儿子出来当证人,大公无私。
  讲到此处,吾为你们说说。你们大家说会办事,吾说办事难。你们说,叶公他夸耀本国的事,你要如何应对?孔子这套很麻烦,方法就是「博我以文,约之以礼」。说政治的事太多了,所以吾编常礼举要,大家也没有记住。孔子的学生中,最高明是颜子,孔子提倡仁,答复颜子:四勿,就是答一个「礼」字,所以知道礼的重要,你要是懂了礼,就可解决一切。
  叶公说这件事,就是赏识的意思,直躬很好很直。又有人来说,直躬他正直大公无私,因为直躬他父亲偷羊有罪,必须杀头。杀是对还是不对?你们不明白事故人情,不懂书里意思,如何办事?你们说会办事,那是见取见,正是邪见。官府要杀他父亲时,直躬请求替他父亲死,直躬是又直又孝,给你们判判,这是孝还是不孝?叶公一听,赦免了直躬。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孔子说,我们那里也有直爽人,与你们这里不一样,儿子有了错处,父亲藏起来,父亲有错处,儿子也把父亲掩藏。我们的直与你们不一样是这个直法,你们这里是父告子,子告父。
  这个问题要解决,可以去看礼记,参考考证刘氏正义,引礼记檀弓「事亲有隐而无犯」,事奉在上的,只要有什么事都隐着,父母有过则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郑玄注说:隐谓不称扬其过失也。暗着说,不向着人说。朋友也是如此,向着外人说是扬恶,朋友尚且如此,何况父母?闵子骞的父亲想休掉他后母,子骞劝谏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这是几谏。
  又参考盐铁论,父子是天伦,所以要隐而不宣。果然大家都懂礼,事情就能解决,古代中国的民法、服制,都遵循礼经,所谓「遵礼成服」「遵制成服」。若呆板说,又怕你们学了出毛病,例如左传说石碏大义灭亲,和此章有矛盾吗?俗语云:家丑不可外扬。这句话就足以包括了。

【十三.十九】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541)
「樊迟问仁。」
  先讲文理,然后讲意思。这段争执少,樊迟以前也曾问过,这次所问意义大,问的是仁。孔子之学以「仁」为主,多人问而孔子答各有不同,颜渊也问仁,答的最简单,但包含最重要,四勿就是约之以礼,礼是对长者应如何,对幼者应如何等。非礼勿视,报纸、电视的坏广告看不看?若做不到,有什么用?要在改变心理,四勿做到就足够了。
「子曰:居处恭,」
  现今所说似乎比四勿难,其实比较容易。樊迟如此问想必有原因,究竟为何我们不知道,这一点不必妄谈。儒家坏在南宋的儒者,妄改经典。我们学论语,跟孔子学,所以说「孔学」,但是现今的孔孟学会,究竟学什么人?因为孟子隔孔子很远,孟子阐扬孔学,跟子思学,孔孟的学说有所不同。朱子注大学、中庸云「子程子云」,跟程子学,那是程学,程子则是孟学,怎能是孔学?我们真学佛,必须先立住人格,「仁」是人格的基本,必得有己有他。
  「居」,在家不做事时,安居,在家庭、屋内坐着都是安居。「居处恭」,恭是在心,心绝不能懈怠,屋里虽没有一人,但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我们在人前人后就不同,虽未害别人,却害你自己,日久心中无恭无仁,到了社会上,一举一动就不会想到别人。学了不照办,学千年也没用,如同树没有根柢。
「执事敬,」
  「执事敬」,不问公家、家庭等,大小事一律敬,敬是表现于外,并不是没有内,而是先要有内,然后才有其外,必须先存心诚,内外如一,办事该办就办,不该办就不办,何者该办?何者不该办?懂得礼就行,就是四勿。现今人说:办事必须尽责任,应办「尽」,全都要办,一丝一厘也不能闪下。不是你办的范围你少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若他人托你,你可以办,否则是干涉,就是侵略。如今社会往往是自己的责任不尽,专挑他人的事,大家要学:不是你范围内的事,少多事。不尽责是虚费公款,多管他人事是扰乱社会。
「与人忠,」
  「与人忠」,与对方有关系,互相对待的事,问的是什么事并没有指出?指的是相处,相处要忠,不能欺骗人,必须忠实,合则留,不合则去,不能欺骗人。这三条是做人的道理,大家回去自省,有则加勉,三条做到,就算人,都是双方的事。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仁」只可在中国讲,若化外之邦,只受艺术教育,不谈德育,中国自古以来以德育为根本,否则「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只有艺术不行,眼光短浅。现今的原子弹,死光弹等,各为自己的国家,自私自利,最终同归于尽而已。
  这三条做到,「虽之夷狄」虽然到了没有受中国文化的地处,你做自己的,他们做不做,不管。「不可弃也」守住我们这一套,就是这样干法。不论他给我们戴什么帽子,例如说我们落伍等等,仍干我们这一套。
  学佛也不离这一套,大家学净土,心净则土净,若居处不恭、执事不敬、与人不忠,这心如何净?能带业往生就万幸了。
  要放假了,劝诸位常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十三.二十】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543)
  子贡言语科大哲,他问的方法我们不会。孔子到卫,子贡想问孔子是否要在卫国做官,而问「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说:仁人。子贡便知孔子不在卫作官。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士是好学读书的君子,无事可干,有事也才刚步入去做。从前选举,选有德行者,而且必得求过学的人,子路说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说必得求学。士到后来如何?从前是士农工商,农工商都有职业,士是后补职业,所以孟子说:有恒心无恒产,先栽培士的心,并不是说要永无产业,渐渐才有职业。办政治不是坏事,政治会坏是人办坏,政者正也,为政者端正才能公安。子贡随孔子周游列国,问士,问得低,其实意不在此,观察孔子所答的内,便知道子贡所问意不在此。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答「行己有耻」,行为有道德。先学「耻」字,为什么提这个字?自己的行为,要先学耻,耻最要紧。八德,先提耻。自己什么事都没做时,虽然对象少,还有自己,自己的一切行动,你必须知耻,错一点就是奇耻,不能见人,所以先要有耻。今日扰乱社会的人,毛病在「无耻」上,自以为是好汉英雄。在政界要红包,有耻吗?教书只为钟点费,知耻吗?行己有耻是根本,做到这点就不用警察,若不遵守「违警罚法」,警察就来干涉,这是奇耻。耻这个字站得住就好,这是头一步,不论他人看见与否,自问是否对得起自己。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到各国去当使臣,不能替国家丢面子,使人看不起我们国家,如齐国晏子使楚,吃橘不去皮,合礼不受辱;又如蘧伯玉的使者与孔子对答,说蘧伯玉欲寡其过而未能,孔子大加赞叹。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敢问其次?」上面说的难办到,子贡再问次一等,有所为而问。
  「宗族称孝焉」,大夫才有宗族,在宗族称孝。「乡党称弟焉」,在自家乡里人人称他能弟让兄弟。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这还不是子贡心里的事情,故又云:「敢问其次」,又答「言必信,行必果」这是第三等,说出来的事必须诚信。孔子主忠信,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做事必得有果断,若知而不为,知了有什么用?所以必须有果敢。「硁硁然」石头坚硬,有声音,不改变的意思。却是「小人哉」这小人不是办事的小人,代表所做的事小,只能谨守,行己有耻,只能保此小范围,这可算是士了。
  古时选举,尧舜都用选举,到周朝才分诸侯大夫,而成专业,代代世袭,形成封建制度。选举是选贤与能,世袭二代还能好的已经不错了,代代都好的,廿四史找不出几个来。士办不了事,百姓倒霉,这是子贡的意思。在朝中做官者,言必信就不多了,许多是臣弒其君,子弒其父。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这段文,子贡才说出自己的意思,子贡问今日封建时代,「今之从政者何如」,现在办政治者如何?子贡也想改变。
  孔子答,噫,叹息之声。斗筲之人,李白「斗酒诗百篇」这斗是指四方酒杯,不是指量粮粖的斗。斗筲指有限度的小气才。「何足算也」不在话下,不值得一论,孔子不答复。呜乎!今之从政者何如?吾也不能答复。

【十三.二十一】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545)
  编论语的人有稍作归类。这一章古注以为后二句是注释,不是正文,后来才成为正文,讲得很有道理。但是注释也太简单,没有相当的证据,不可考据,我们仍依原来,当作是正文。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
  孔子注重中行,你们学佛,究竟所学是藏教?是通教?还是别教、圆教?空假中,罗汉不懂,圆教八地才懂中道。孔子圣之时者也,中庸之道,在不「过与不及」,也是如此。中庸说:「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懂中道者难找,不容易得,那就求其次,求什么?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找狂狷,狂者进取,不是指狂徒,他志大才高,进取是没止境,不能中道,但也有用处。狷者有所不为也,必须听这口气,狷并不是无能,原来就是有为,只是不屑干,能干不干,因为不合他的志向原故,不干就是退,进也不是中道,退更不是中道,只可取这二种,若「枉道求售」不为也。
  吾不能中道,狂狷也不能,吾不够人格!勉强说说,吾有一分狂,能不退就算狂了;也有一分狷,若不合志趣,给钱吾也不为。
  下章,也有大好处。再不能,就要守住「恒」这一字。

【十三.二十二】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546)
「子曰:南人有言曰:」
  此段也是古言语,孔子引述南方人说的,时间太久了所以没有说出地点,但大部分人都晓得。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先讲「巫医」二字,注解有争论,有人说:巫是「筮」的误解,医古时有作「医」。中国文字有六书,都有用意,自尔雅到说文,为什么从前作「医」?中医有十三科,其中有「祝由科」,就是画符念咒,如今日的精神作用,药不可治时,就求神,一直到清末还有。左传记载,有病找巫祝祷,大巫小巫,所以医作「医」。后来为什么改作「医」?酉是酒,人造的液体,中药用酒为引子的很多,所以作「医」。若「筮」是用筮草卜算,「巫医」有人主张是「巫」和「医」,有人说是「巫筮」好讲。汉儒所说可靠,因为汉儒在先,不随便改。巫筮、医病,这两种说法的力量都很大,吾主张都是占卜,不主张看病。
  为人要是没有恒常心,恒常心就是不变,今天学什么,明天还是学什么。万事不成,就是无恒的原故。现今的学分就是无恒,就是不坚固,不会成功。南方人说,要是没有恒心,不可以作巫医。依前人的说法,无恒的人,给他占卜也不灵,不可以给他占卜,这个讲法对。宋儒说:无恒的人,做巫做医,虽是贱职,都不成功,这个说法不妥,因为作医生何贱之有?
「善夫,」
  巫为他祝祷,卜是算他的未来,都没用处,不给他用巫筮,什么原故?解释在下文。孔子赞叹:说很有道理,孔子不随意赞毁人,下文说道理。
「不恒其德,」
  「不恒其德」,心先发起志向来,依着走不变样就是德,这就是有心得,必须做的时间久而不变,才有心得。
「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若德不恒,「或承之羞」,「或」字不做或着讲,当「常」解释。羞,孟子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羞耻,耻于内,羞表于外,见了人害羞,自己讨厌。羞恶之心,自己错了,见了人害羞,自己讨厌自己,自己为什么错了?自己惭愧的不得了。
  「承」是接过来,如承上启下,性情无常的人,常常接受羞耻和讨厌。接受就是不能改,情愿搀一身羞耻,讨厌自己。反省自己能不能恒?不恒就是「或承之羞」。在社会有什么用?现今贴标语,喊口号有什么用?当一辈子小人。
  这二句是古人的话,这类人给他占卜无用处,观心无常,例如他的心向南,占得灵验,正想为他解释,他的心一下又向北去了。说了不灵,所以不必给他占。
  可以参考集释余论。你们如果没有预习,也要复习,才能进步。

【十三.二十三】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549)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这一章的君子、小人是以道德分辨,君子,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崇尚「和」,但不是流和,并不是说人来约看电影、跳舞,以为不去便对不起他,这是流和小人。「和」是一概不侵犯人,不妨害人,忍让尊重他人,例如他人的公事、书信都不擅自观看。
「小人同而不和。」
  小人不懂和,以同为和,譬如流水,东流则东,西流则西。小人一做事就不和,在其中搅局,侵犯人。

【十三.二十四】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549)
  从前人在社会,都想亲近好人,今日则有人想、有人不想,从前的人多半想亲君子远小人。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子贡说我想亲近人,一乡人都说他好,如何?子贡何许人也,春秋时就有人以为子贡贤于孔子。孔子答说:这样未必好。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子贡又说,如何远离小人,一乡对某人都讨厌他,如何?孔子说:这也不可靠。这个可学,尤其是在今日之下,没有是非,而且颠倒是非,报纸上的臧否人物,吾一概不信。社会混乱,我们虽然无力改变,但不要去帮助他,你自己若也如此,就是股东,有你的成分,你给了它增上缘。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一乡人都喜欢或不喜欢,这都不可以,但是必须说出道理,怎么办呢?子贡方人,专会批评人,知人不容易,你对乡人某人你看得好,你就喜好他,你要是看他不好,就厌恶他。
  这是对子贡说,我们不是子贡,所看好坏不足为凭。那要如何呢?孟子就是学孔子这点,「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要杀一个人也是如此。
  孔子所说,必须有见识者才能做到。孟子说的,你也能做一点,但也不容易,因为今日全国没有正确的舆论。就以大事而论,例如提倡节育、堕胎,就是灭种。今日靠谁也不行,总而言之,要独立。

【十三.二十五】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550)
  「说」,宋儒主张作「悦」,汉儒读如「说」字。这一章说君子、小人,交朋友,自古以来有绝交的说法,但是君子绝交不出恶声。五伦为天伦,有内三伦,外二伦,外头的人伦是道义相交,内里的父子、兄弟二天伦是天然自有。其中夫妇一伦有内有外,父子天然,兄弟同胞,十母一父也是亲兄弟,得序天伦的乐事。夫妻成家,从前必须六礼成婚,然后亲迎,这一伦是道义结合,但是与外二伦不同。人伦君臣,合则留,不合则去,人伦朋友,合则交,不合则绝交。夫妇虽也是道义结合,但里一半外一半,初娶时是因道义结合,一生下孩子就是天伦,在孩子身上发生了关系。所以从前人死在外面,必须运尸回家,如狐死首丘,若找不到验血,就滴血看对不对。中国社会非同凡响,只有洋人随我们学道德人格,物质科学则是我们跟他们学。唯心是中国人行,所谓志于道、鲁多君子。游于艺的艺属于唯物,也是中国早有的,如公输班也是鲁人,所谓「班门弄斧」指的就是鲁班。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与君子人办事容易,不琐碎,办好不用说,办不好也能原谅你。与君子说话难,今日一切都演说,都说废话,「难说」是不能说,古人见面说「今天天气好」,批评天气,不批评人,孔子说:「谁毁谁誉」,因为你说的都不可靠,说好话都不可靠。但是可以就事说事,今天这事好就是好,这事坏就是坏,不可一言定终生,必须盖棺论定,死了盖住棺了,这论才定住。不能随便说人,为什么呢?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若说人零碎的小事,这可以少谈。只要大体不失道就可以,如文天祥未被捕前的奢华享受,最后不失正气。
「及其使人也,器之。」
  「及其使人也,器之」,用人时,他够上什么材料,给他什么事,做完就行了。若不再做,也不能责备他,若他自动愿意干则另当别论。货恶其弃于地,力恶其不出于身,君子使用人必须量才使人。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小人反是,与他共同办事难,侍候不了他,他必得找全才,那里有全才可以找?所以小人很难共事。可是小人易说,见面不是东家长就是李家短,都是说是非,不听也罢。君子之交淡如水,听了就有成见,好人看成坏人,坏人时间久了也看成好人,这就不行。使用人不可求全责备,他的本分职务做到就算好,这一点同学们可学。

【十三.二十六】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552)
  这二句很难表现,必须常看历史。交际场中,你不要说话,看别人讲,就是求学。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
  泰,一切绝不拘束,与骄有什么差别?参考集释余论的论语传注。「君子无众寡,无小大」,君子不论人多人少,地位高下,年龄大小,「无敢慢」,慢是傲慢,慢从心字旁,属于五大烦恼之一。慢有七种,外表规矩,其实傲慢。无敢慢就是舒泰,虽不敢慢,但是心里不紧张。有事怕错就会紧张,就不是泰,小心也必须舒泰,这不算骄。
「小人骄而不泰。」
  小人就不是如此,矜己傲物,怕那一条错了,叫人家看不起我,总想我比别人都好,这正是傲。如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子路以为一律平等,没有贫贱高下。
  唯恐失去尊严,就是傲慢,这是骄侈,何泰之有?

【十三.二十七】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553)
  此章大意在解释仁,仁字是孔子学说的主要字,孔子主张仁,孟子虽接继续孔子之道,但已经不提倡仁字了。并不是孟子不要,因为「仁」字,孔子已发挥极致。以孟子的高明为什么不再提倡仁字?古人的说法,我们超越不过,述说就可以了。孟子提倡「义」字,但也说「仁义」,如孟子见梁惠王,说:「亦有仁义而已矣」。就以写字而论,凡写楷字好手,至少须从汉隶入手,再高是从篆字入手,因为用笔法都由此脱胎,这是基础。晋朝楷书为王羲之,晋以后的楷书就不成样,因为先学了魏碑。应当先学汉隶,再学楷书再为魏碑。唐朝的颜、柳、欧、褚都有名,各不一样,清有四家刘(墉)、翁(方纲)、铁(保),永(成亲王永瑆)。古来都有学过王字者,各家都不同。要在有自己的风格。必得脱胎而成自己的一派,才算有成就。古人说:不师古人。其实是先师古人而脱胎。总之,吾人不知道的事少谈。吾人所读,还不出古人的范围,怎能说创新?吾常说:所说都是古人的,想超脱古人的范围也做不到。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仁」字,孔子答复学生各有不同,仁的范围包括一切。宋儒不说「仁」包括一切,以为仁是因病下药,以为孔门弟子都有毛病,对病而说,宋儒这种说法大错。因为诸弟子有什么病你也不知道。这一章无人来问,统一而说,这四字范围也广,都很好,虽不是仁已近仁,差不多了,还有其它的也与仁差不多,如「其恕乎!」。
  朱子的学问大,十三经都念过,尚且开口就错,何况吾人?吾的学问不如朱子,所以也不敢挑他的毛病,只是传述前人的意义而已。汉注毛病少,不发议论。
  刚,坚强,很坚固为坚。强这一字,不只是北方之强的「衽金革,死而不厌」,这是强的一个说法而已。南方之强是「不报无道」,又如「中立而不移,强哉矫」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都是强。无欲则刚可以接近仁,若说刚就是仁则不可以。
  毅是有决断力,文天祥的不屈就是有决断力。
  木是凡事不大冲动,似乎格格不入,俗话说:「呆板」。你们是四方木头脑,呆板一点。东方属木,属仁。
  讷,其言也讱,话等待说,说不出来。
  刚毅木讷四字都与仁相近,在社会做事,选有这四者就好。凡好说话而有决断、不变者少,做事要找刚毅木讷的人,这种人可靠,有一个字就行。婚姻,找漂亮、会说话的对象,那是找倒霉。

【十三.二十八】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554)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士指读书有道德的人,最低能修身,能处理家庭,能处世的人。读书不是为作文章,全是为了在社会办事,若只会作文,不能办事,这种秀才造反,三年无成,怎么样才能做到能办事、能处世的君子?
  你们可参考集释的考异,古今字有差异。
  下文孔子答至「可谓士矣」,朋友以下二句是注解。
「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
  切切是有决断,说话劝人很恳切,家庭父子、朋友、邻里乡党都与我们有关系,都有劝善规过的义务,他干好事我们就协助成就他。办错,小者是过失,大者是罪,不能不劝。有人一见面,素昧生平,便大加称赞,那是天然小人。
  偲偲作「节节」,形容竹节。修其它法门如虫在竹节竖出,很困难。节节是说了再说,看他没有改,或改了若干,则再说,达到总目的而后才停止。
  怡怡是和悦的样子,年幼见长者要肃静,不能妄笑,长者见幼者可略笑和悦。现在的人一见面就笑,吾不主张这个。一上台就笑,是笑大家也笑自己。笑是一种很不恭敬的态度,要讲究肃静。如指样子。须有和悦的气氛,不必一定笑。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下二句是后人的注。「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朋友关系较远,兄弟关系比较近,父子之间不责善。自古父不教子,都是易子而教,什么原故呢?因为只要是教人,就不免会好了还求再好,太过像是有没限度,所以不免有责备。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便会疏离。像在私塾,学生宁可在厕所闻臭味,也比守着老师好。心就远离,不合作,时候久了更不行,疏离就是大不孝。
  家庭以和睦为上,任何事也比不了和睦好。今日有电视机,这是台湾家庭大变化的根源。各国有各国的风俗,行孝办法各有不同,外国有儿子偷偷打死父亲以为是行孝。电视演的家庭革命,不能管子女,管严了就到法院告父母。
  朋友切切偲偲,恳切说了再说,以为不好可以绝交,因为朋友是道义结合,可绝交,但不要出恶声。兄弟怡怡,什么原故?父子之间不责善,兄弟也是如此,爱之切,管严了也不行。成家娶妻之后,更不可如此,丈夫只听信妻子的话,家庭便不能和睦。清官难断家务事,其中的事故人情,可以学。兄弟之间,过分期望他好,就会疏离。所以世间法也须有世间的道理。

【十三.二十九】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555)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善人教民七年」,这是指国家元首或重要人物。从前三年做一次考绩,书经有记载,第一年试办,第二、三年一考,清朝末年是三年一大计,做官者要考一回成绩。第七年是二考之后,第二次的开头,虽然未满九年,办的政治也可以了,但必须是善人、正直无私的人。「亦可以」,可以而已,并不是绝对如此。以善人调理,九年的政事,已过了六年,到了七年,人民就可以当兵。
  教什么?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答:「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孔子就是善人,夹谷之会便是孔子所为,孔子曾说:我战则克,祭则得福。教民七年就是教六艺,教道德仁艺、孝弟忠信,平素教此,不用说就知国家与自己有关系,国保不住,家、父母兄弟都保不住,所以有孝就能忠,在阵前就能拚命,就可打胜仗。不怕死就不会死,若能犹恐不死,以死为荣,与这种军队打,就难打了,例如吴越之战就是例子。如果我们真正提倡中国文化,人人以父母为重,就能拼命抵抗外人。
  对于台湾人,只要让他知道桑梓之地,以父母为重就可以了,否则若信其它洋宗教,届时对人说:「咱们是一家人」,那就坏了。这必得有道德学问的人才能教。如文天祥以事外国人为耻,以死为乐。

【十三.三十】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556)
「子曰:以不教民战,」
  要是召起兵来,或征兵,必须先有相当的教训,不是只教战技而已,道德思想是重要问题。
「是谓弃之。」
  打仗主要是思想问题,心理没有建立起来,以未教过的人民作战就是弃舍了他。
  这里面,民族、民权、民生主义都有。

宪问第十四
【十四.一】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559)
  原来讲佛经,而后添了论语,因为诸位同学的文学教育太落后。文学从表面看不出来,其实内容是道,道是本体,不可违背。佛法是出世法,与世间法离不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论语讲世间法,若讲出世法就说的简要。因为有儒家配合,所以佛教传入中国才能发扬光大,儒学也因为佛学而更了解,因为儒学有性与天道。佛经是中国文理,不懂中国文学,佛法也不能通达。
  但是今日之下能通儒佛的人很难找到,一门尚且不通,若儒佛都不通,而能通二门的更没有这个道理。本人学过佛,也看过中国文学的书,大体上儒佛二者能不会起冲突。你自己若懂文学,便知现今儒佛都是末法。佛法固然是末法,中国文化也是末法,把线装书丢到粪坑内。大家要想懂文理想进步,只听吾讲,不行。吾是依古注讲,古注全看完了,再为你们讲其中的一条。但是会说不如会听,要怎么样听法呢?佛经的禅宗说:一闻百悟,就如中国文化的举一反三,你们如果不能如此思想法,往后就不能为你们讲了。每逢讲一种道理,你听了正面,你自己要去想反面,从左右、远近去想,自己推想,必须自己悟。
  大家要自修唐诗,吾教唐诗,你是白听,为什么呢?六经以诗经为首,不学诗无以言,大家听不进去,唐宋诗的一二字有改几个月的,有改一二年的。应酬诗可以快,若细加研究就不容易,不知改了多少次。当时做的看得懂,改好反而看不懂。孟子云:「公输子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巧。」你们必须自己求。大家学佛,后来能否成就,不可靠,若不依佛所说行,只依表面,所信的便不真。读论语若不依着实行,也不行,所谓「博我以文,约之以礼」,理固然要高,实行却在近处。例如诸弟子问孔子如何行仁,颜子问的低,孔子简单以四勿答复,四勿看似浅显、简单,但大家却不肯依着实行。能依「常礼举要」做就能成功,吾碰很多钉子,你若不开悟,前途十分渺茫,你连眼前也看不见,如何办事?
  你们读唐诗,三月能为他换一字,就不错,能够有一字比古人好,一切学问就都上去了。
  「宪问篇」
  论语每一篇的题目如诗经一样,取第一句前二三字。宪,「原宪为之宰」的原宪,孔门中最穷的弟子,做宰官得了禄,却不要,问孔子,孔子告诉他可以送亲友。姓原名宪,号子思。
「宪问耻。」
  「宪问耻」,一般开头有子曰,或曾子曰,有子曰。为什么有时又有「有若对曰」?为什么一人有多种称呼?又有「子路、仲由」的不同?这里为什么要说「宪」问耻?问孔子什么叫耻。为什么不说「原宪问耻、原子问耻或子思问耻」?学问之道,不容易,例如放置在冰箱的东西,不可以立即放入锅中,隔行如隔山。你若看了常礼举要记得住,就懂这个道理,这就是博文约礼。从前小孩开蒙念三字经,吾读了八十余年书,现在九十多岁了,三字经也不敢说全会讲。如朱子的学问是有名的,还有很多错,何况其它人?吾不仅是字讲不了,它的格局、脉络就不懂,那只不是堆砌文字而已。三字经有起承转合,开首「人之初」、「性本善」,下接「性相近,习相远」,为什么说是「习相远」?因为不教的原故。「苟不教,性乃迁」是接「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孟母教子就是专。
  见到人该如何称呼,是直称他的名,还是称他的字等等,这有远近的区别。这一章「宪问耻」的体例应如何说?常礼的「称呼」有远近亲疏的区别。三字经云:「群弟子,记善言」,论语是群弟子记录的善言,经文中称「有子、曾子」者,是有子、曾子的弟子所记。朱子就学这一点,说「子程子」。若颜渊、子路等仅仅是普通的称呼。对长者说话,要说自己的名字,这一章是原宪自己记载,所不自称子或号,只称名。
「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子曰。孔子答复他。下文又有问句,句读很要紧,三字经云:「小学终,至四书」,「详训诂,明句读」,现今的书标点错的很多,这一章那一处是一句?那一处是一读?
  邦,邦家。有道,一切上正当的轨道、整齐。谷,俸禄,古时给的是粮食,如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邦有道接受俸禄,邦无道接受俸禄,都羞耻,这是朱子的讲法。
  讲一节书,只会讲不行,必须看其它处所说,与这一章说的相同就没问题,如果不一样就有问题。
  另有一种说法是:「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这种说法好讲,不是合在一处讲。邦有道可接受俸禄,如泰伯篇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正与这一章相反,一对照就能讲上来。
  国家有道时就接受俸禄,不致于羞耻,因为不论办事的大小,已经为国家尽了义务。若邦无道而作高官拿高薪,什么事也不做,国政乱七八糟,这是在谁手里造成的?那是可耻的事。
  这二句,同学可学,临财毋苟得,不能因穷而要钱财。如嗟来之食,最终不食而死。黔娄贫穷,齐鲁请他去做官,终身不为官,这是读书人的风骨。自古皆有死,说到佛学,那这个人下生必有好报应。曹操、秦桧篡位,第二代就被抄家,莫说后来,眼前就过不去,史证凿凿,可以不惧吗?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559)
  这段以下,没说什么人说的,就是另一章,可知道的仍是孔子弟子所问。有人说这还是原宪问,仍是同一章,因为问两件事的缘故。史记云是子思,孔子的孙子也叫子思,这里说是原宪说的,有道理。
「克、伐、怨、欲」
  「克伐怨欲」四字是四件事,孔子之学注重「仁」字,必须有自己、有他人,不是只有一人,必须对人加厚,还有自己所愿望的好事要给他。慈与安乐,悲与拔苦,都是指对方,仁也是指对方,仁包括很大,如一百人就有九十九位是对象。
  克,能胜过人,喜好如此,左传云:「君子不欲多上人」,比人高是大毛病。伐是自己办好事,喜欢夸耀。孟之反不伐,非敢后也,马不进也。不夸自己的功劳。这些道理在乱世,就是保身之道。不管是否在乱世,这就是因果之道。
  怨,怨恨别人对不起我。
  欲,看见一切,有贪恋之心。
「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不行,不起现行,不干这四条。要是不干这四条,可以算仁吧?这是活口气。假如问我们,我们要如何答复?这四个字也有对象。若是在空屋中,就无所谓克伐怨欲了。
「子曰:可以为难矣,」
  孔子说,你说的四条,是人情难做到的四条,很不容易。但是做到这四条,可算是君子了。你们同学必须学这四字,在二年之内,吾曾为大家说「明夷走黑路,艮为山」,要大家一律保守常态,凡事少动作,就不错,一动就找麻烦,出乱子。
「仁,则吾不知也。」
  「仁,则吾不知也」,
  不是孔子不懂仁,而是这四条若你说是仁,我看不太近似。
  阮元论仁篇,不行这四条是无损于人,不能有益于人,只是消极的小乘法,你个人好,与大家没好处。学大乘,必须契机契理,大慈大悲才是契理,不合是不契机。例如佛是大慈大悲,琉璃王灭释种,佛不管,目犍连不以为然,以神通藏五百人于钵,置于空中,最终也化为血水。今日之下,可为就为之,不可为,明年又一甲子,是一个大变化的时候,少说话,少动作为妙。
  可以参考集释的焦氏笔乘。

【十四.二】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561)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士是不干农工商法医,专读孔子的书。人道敏政,学政治学,在内要格、致、诚、正,在外要修、齐、治、平。这是士人,士专为办政治,就如后补菩萨专为大家办事。常说「安居乐业」,有职业才安稳,农工商都如此。士人却从来不安居,也不乐业。士的业是办治政,救度人民,士人只要想着安居乐业就不行。对于士而言,安居乐业,为士之道就够不上了。
  如以今日来论,说西洋人的就信,说中国人的就不信,一样的事情而有二种心理。西洋人讲利,小人就是喻于利,认为人有生利、分利的不同,以做官教书、当兵等都是分利,这是邪说,心全在利上。
  今日做官的为发财,教书的为钟点费,故樊迟学稼、学圃,孔子说:小人哉!樊须也。后人以为孔子满腹官僚,这是不懂孔子。
  佛法也不生利,释尊也是分利者,大乘佛法不准生利,出家人手不接金钱,吃的饭是乞食来的。出家大不容易,要是僧人而怀念家业,不足以为僧矣。今日之下,吾学危行言逊。孔子赞叹颜子箪食瓢饮,乐在其中矣。颜渊所乐者道也。为大家办事,不要丧天良。

【十四.三】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562)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
  邦有道,国家上轨道。危言危行,危,正也。危有多种解释,普通有「厉、高、正」三种说法。作「厉」是正颜厉色,望之俨然,不可侵犯。「高」是高不可及的样子。「正」是正襟危坐。在此采取「正」的解释。
  国家有道,可以说话时,说正面话,有什么说什么,说公正话。国乱说公正话不行,比干就因为说公正话,而被挖心。危行,所做正正当当,不正当事不干。
「邦无道,危行言孙。」
  邦无道,国家无道时。危行,所做也须守住规矩。言孙,不能说正话。孙,逊也,须谦逊,说话谦和,如有人大谈跳舞好,你可以说我未学过,说不会就行了,不与他同流合污,言语婉转的推开。若能牺牲自己而改造社会就可以说,若无补于事,留着有用之身为国家做事,如殷有三仁,箕子逃,微子佯狂,为了留得有用的身子。
  如今天下无道久矣,必得守住「明夷暗行,艮为山」的教训。

【十四.四】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562)
  为了进度,只说重要处,文理若有曲折才说,主要注重实行。读书志在求道,文字其次。从前先读文字再开讲,若学而不能行就是空学而无用。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
  德是某种道的能力,不能背离道。某种道有做出来的一举一动,与道不违背,就是德性。「有德者必有言」,心中有道才会说话,也才能说话。立德、立言,立德能做为万世法,立言是一言可为万世法。处处求道,志在利益公共,不仅利益一处,儒家由近及远,修德先在心,再身,再家、国、天下,无限度。有德者他说出的话,不会说错话,什么原故?因为存心就在利益大众,由近及远,若说出话来与外头有害处,这行吗?诚于中,形于外,言为心声,若存心不好,矫情想说好话,如何能说得出好话?心要是有德,说话与人有何妨害?若存心说坏话,心术已经是不正了。心好而说出坏话,必定没有这个道理。
「有言者不必有德。」
  「有言者不必有德」,人就在「言行」二字,听人说话、看人的行动,但是为什么不说心?礼记说:「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这是指「言、行、心」三者,普通只说言行,因为言行在外,人都能见到。佛家说身口意,意业自己知道,他人没有表现出来,如何当证据?无法说。为了让人容易懂,所以只说言行,这是一点。又在社会上,言行护得住就好了,若是在意上责备人,那世上少有完人,这是诛心之论。所以只讲言行,不讲意,这合乎古人的恕道。
  凡是说话,早晚人都知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凡干一件事,人必知之。凡说话者,都是说张三坏李四坏,尽在评论人,没有自己说自己不好的,尽说人的是非,所以有言者,未必有德性。
  德难懂,再讲比德较容易懂的,因为德很微细,德往外表现就是仁了。「志于道」,存心是道,心不动,默而识之,一动就是德,往外表现就是仁,不损人,待他人如待自己,一切言行动作都能依仁,这就是仁。但是要靠什么生活?所以在道、德、仁之后,最末为游于艺。今日多是舍本务末,例如吾说人,自己有没有舍本务末?吾没有道、德、仁,便是舍本务末。
「仁者必有勇,」
  「仁者必有勇」,勇是勇敢,大无畏,没有怕的事,死也不怕。大家学佛,知道人死后只有肉身死而已,死是他(身体)死,真我不会死,知此还有何惧?真正心存仁道的人,一举一动都为大家,必然有勇气。佛家慈悲,与乐拔苦,人遇到灾难便去救他,一想到危险上,真有仁字的人,知人有困难就会勇敢去救。仁者没有见到自己可能死,只见所救的人在受苦。自古以来的忠臣孝子,如正气歌中的文天祥,不投降愿意牺牲,就是由仁字而来。
「勇者不必有仁。」
  「勇者不必有仁」,勇敢的人未必有仁,自古以来勇将很多,但是打败仗就投降,何勇之有?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是大勇。看儒家的书,学孔子的仁,看是不是很积极,便知是不是真正的勇者。
  这是原则,至于何者是仁、德?大家还须研究,若弄错,就白白牺牲,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工夫。

【十四.五】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
  南宫适是鲁国大夫,问孔子,问什么事?这一段考据很多,羿有多人,似乎是夏朝的后羿,夏朝中期被后羿篡位。后羿射箭有名,尧时也有善射的羿,传说当时有十个日,羿射了九个日。奡也有多人名叫奡,羿、奡都不得好死。
「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荡舟,在旱地拉着舟走,日知录说,战阵能左右攻击为荡,属于战阵法。另有一说,某次作战,河水干了,奡能在泥中拉着舟走。到底那一说是对,不可知,亲眼见还不可信,例如在孔子家语,子贡看见颜子吃了沾有土饭的故事。所以吾对于新闻记者所说的,一概不信。今日之下,要想别人不发生误会,如何可能?只有各人干各人。总之,羿、奡都是有勇力的大力士。
  「然」字,在上句或下句都可以。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禹王治水,稷种地,这二人没有武力,纯粹是利益大家。没有禹王,大家就不能安居;没有后稷,大家就没有五谷吃。禹当身就得天下,稷为周代祖先,后来也得天下。
「夫子不答,」
  「夫子不答」,孔子不答。注解说,这是以禹稷比拟孔子尚德不尚力,但是南宫适并没有说。你又没有亲眼见到,所以这种揣测之辞不说可以。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君子指南宫适。「若人」,这个人也是指南宫适。「尚德哉若人」,崇尚以德服人,不以力服人。

【十四.六】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566)
  这几章大家都必须照办,旁听生是自己来的,更有力量,所谓「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既是君子就不该不仁,若以为是弟子记错,便是「臆中」揣测以为就是这样。但是为什么君子还会不仁?如孟子说:「五谷虽美,种之不成,则不如荑稗之草,其实可食。为仁不成,犹是也。」种五谷养人,也还有无用的稗,饥饿到极处也能食。水果的力量都在皮上,无皮不能养人,做一切事,学任何事,必得叫他有个成熟,生处转熟。我们都还不熟,例如念佛,口熟是滑句,心里没熟,若佛号念得熟,不必作意,正念就来。大家做任何事都必须做到饱和点,这样就没有不成功的。
  孔子说,有人发心行仁,未有力不足者,办得到,但不成熟而已。如橘子必须红了才成熟,如此果中有因,绵绵不断。一天行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20:04:55 | 只看該作者
可以说是「有仁」,但很难成熟,如何难法?孔子赞叹颜子「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子可以三月接续不断,其余人偶然来一回而已。你们念佛,须净念相继,你们那一位能三个月不断?你有念七日的吗?弥陀经云:「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其人一心不乱。」为什么不说:「若一日乃至七日」?你们能一日念佛吗?不能有一日念佛,临终可靠吗?孔子讲仁,也是如此,默而识之就是永远不断。君子是修学的人,不仁者是没有成熟的人,君子行仁而未成熟者,这是有的。
「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小人是一点好事不做,终日损人利己,好事不做,偶然感情冲动,不到五分钟,又灭了。你们在社会上有一技之长,就能在社会立足。学佛念佛为什么不成功?念佛者一起不好的心,如一起贪瞋痴,只要任何一个,一星期所念的佛都完了。唯识说,一弹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个念头生灭,至心念一句佛就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但是你在一剎那起了多少个念头?小人根本没有仁字。

【十四.七】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567)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
  仁者爱人,中庸说爱是七情,都不得其中。对某一件事,例如爱子孙、国家、社会,爱很难讲,爱是溺爱不明,这就不得其正。此处爱当「护」字讲,护着他就必须让他往好路走。
  劳的说法很多,有注子解释为「勉励」,爱护他就必须勉励他,慰劳他。另种一解释,「劳之」是自己得受一番劳苦,如爱一盆花草,必须灌水施肥,须受劳苦心力。懂得这个,那父母师长对我们不劳,我们就不能得益,从前父母师长打骂都是好意。
「忠焉,能勿诲乎!」
  与人办事,不论对上对下,都必须全始全终,这就是忠。曾子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拿出真心来为人做事,对下爱护,必须指导他,否则是溺爱,对朋友纠正就是诲,对上谏正也是诲,这是尽忠。

【十四.八】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568)
  依着经文学就好讲,讲考据就难讲,孔子在这一章是说郑国的事。
「子曰:为命,」
  「为命」,诸侯来往必须有公文,至于是什么事就不一定。从前写信若是关系一国的外交,不能大意,接到信,第二天就要回信,不后悔。今日是误会的时代,所以你连对朋友写信,也不可提笔便书。郑公子曾婉拒齐国的婚约,说「齐大非耦」。
「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
  某一次,郑国与他国要写国书,「裨谌草创之」,裨谌是在野不做官的贤人,请他起草稿。「世叔讨论之」要世叔看草稿,讨论研究,经过一番讨论,意思大致说完了,就是这意思。
「行人子羽修饰之,」
  「行人子羽修饰之」,言辞则要子羽起来修饰文辞。例如文辞说:「你往那里去」,修饰为「请问阁下今日枉驾何处?」今人见人面,直呼「你」,这是犯大不敬,大不敬,私人便绝交,对于一国就会杀头。不懂道理便会贻笑大方。如李某某,某某,李博士某某,李老弟等,都有不同。
「东里子产润色之。」
  修辞之后,「东里子产润色之」,东里是地名,润色是那一处再加上些风采,如绘画一般。写国书必须四道手续。
  这四位都是春秋的大名人,可见国书这东西不容易,其余可想而之。你们的学问,如何能好的了呢?举一隅,一隅便极微细,要三隅反,这谈何容易?今天有人来问如何写字,写字吾天分不高,但是听得多、看得多了。王羲之的「永」字,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年?其实不必说一字,一个「点」也要写上五、六年。如王献之写的一个字,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吾儿写字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而且那一点还不是王献之写的。
  论语集释之后,有钱地之所编的论语汉宋集解,扩大范围去考据,范围也不出于集释,但是有特别好处,他的案语,章章都有,而且非常用心,大可参考。
  我讲论语,看你们有人往内心去求。有人问,为什么不进步?吾如何能知?公输子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巧。巧从那里来?熟能生巧,必须自己求。我讲课,正式、旁听一律一样,旁听生自己压力也大,因为自己想求的缘故。往后求学,就是要「自己求」,你有疑惑来问我,我不能不答,纵使说上十遍,你听明白了,听明白了也没用,不是「自己的」。所以禅家的「向上一着,千圣不传」不给人说,就是这个缘故,全在自己悟!
  讲课之前,你们先想想要采那一种说法,看如何辨别各种注子,听讲时再看吾采那一个注。悟一句,顶得半年工夫,悟不开,记住了照作,也可以,力量更大,为什么?因为悟了不中用,还要证,能照办,便是证,老太婆不悟不解,照办,做圆满了就成功。
  能悟的人就用心去悟,而悟了还没实行干的,要多把握。知道自己不行,正是你们的好处。

【十四.九】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570)
  论语下论多批评人,都是做人的道理,孔子所评论的,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佛教为众生,孔子也为大家。吃多少辛苦,难道不是为大家吗?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某人问子产如何?问孔子有什么用意?子产是郑国人,孔子是鲁国人,二人是好朋友,孔子为什么不与阳货为友,又为什么跟晏平仲为友?自己可以想一想。孔子答复:他是惠人也。子产在郑国办政治,惠与谁呢?加惠与民。一字褒贬,这个作用很大。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再问子西,从前人重复的名字很多,地名重复的也多,子西有很多个。能与孔子说话的人,以子西请问孔子,可见子西这个人就不简单。郑国有子西,也做官。问:郑国子西,子产先为政,以后是子西,所以并不是问其它国家。五霸起首为齐桓,其次晋文,齐有管、晏,郑有子产、子西。孔子答:「彼哉彼哉」,彼,他,那个人吗,那个人吗,这是古言语。大家要学会说话。书中说的不明白,注者谁能注的明白?子贡也不能说的明白。周金刚遇到卖饼婆子,婆子问:「金刚经说三心不可得,那你点心要点什么心?」后来的学佛者常要问其中的答案,可以答吗?若答:「曰彼哉!彼哉!」学孔子说话就可以了。
「问管仲,曰:人也,」
  问管仲,孔子说:「人也」,「人」古通「仁」字。
  人与仁,在论语的官司打了不少,如学而篇的「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其为仁之本与」一章,一章中有仁有人二种讲法,吾不以为然。但是在此处,「人与仁」可相通互用,这惯例已多年了。
  佛经的咒子不可翻,秘密的缘故,华严宗说密宗为不了义,并非鄙薄之词,而是说密咒不是显然的教。如今有人注大悲咒,一个娑婆诃,几种说法,吾不以为然,而且一经翻译分别,便是「识」了。
「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孔子在其它处说「管仲之器小哉」,这里为何说「仁」?下文说:「夺伯氏骈邑三百」,伯氏是齐国大夫,下大夫有三百亩采地。骈在山东,管仲此时为齐相,办政治,伯氏犯国家法律,同朝作官,判罪罚金,没收他的邑地,三百亩全部被没收。「饭疏食」吃的饭是很粗粝的饭,「没齿」齿是牙,没齿,没了牙,代表老了,一直到老,伯氏对管仲都没有怨恨的话。大家想想:管仲对人如何?
  如「柴也愚」的高柴,在卫灵公处做官,高柴审判一位犯人,处以刖刑,不忍判重刑,而感动犯人,后来卫国动乱,这位犯人还帮助高柴离开卫国。就因为高柴的一点不忍之心。人虽然没有行动,也可以观察,所以大学说:「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必须懂「声色」,若大声变颜色,一不高兴,就变颜色,就足以害事,遭来杀身之祸。别人的声色,也必须留意,应当谨言慎行。这是危行言逊的时代。至于高柴出走与子路入城,那是因为交情不同的缘故。你们必须看通鉴,因为历史就是人鉴。
  有人说,管仲的仁比子产的惠高,子产是使一个郑国的百姓得恩惠,范围小,管仲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是管仲的为仁。这个说法固然有道理,但是春秋时很多大国,五霸七雄都没有包括郑国,若得大国,子产有另一办法。如果管仲在小国,如在鲁时,那怎能有作为?管仲未得志时,被囚狱中又该如何?岂可「口笔文章」?动嘴皮与写文章都不可靠,书经大禹谟云:「惟口出好兴戎」,又多了舌剑唇刀的言语。

【十四.十】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572)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人与富人是世间群众,有穷就有富,不能一律平等,再者一是骄傲,一有怨恨,这是人情所不免。怨骄都是烦恼,骄在慢中,怨在瞋中,小者谓之怨,大者谓之瞋,人所不免,孔子对此二字都不以为然。至于诗可以兴观群怨的怨,是「爱之能无怨乎」的怨,是另一种说法。今人常说「值得骄傲」,因为今人没有听闻君子的大道,利欲熏心,孔子不赞成怨骄这两个字,与道有妨。孔子只是比较这二字,贫者较骄者差,有钱也有怨,但怨在穷人身上占多数,穷人往往怨天尤人,不富时人还谦和,官大脾气长,很容易骄,有钱就容易骄。富者两眼望青天,这与社会、自己都有关,一个种子就是一个生死,做善而骄变修罗。但是要除去这骄怨二病,有难有易。
  「贫而无怨难」,贫苦之下,要不怨很难。
  「富而无骄易」,富要他改骄容易,是比「穷而不怨」容易,不是就能改的意思。
  「难」「易」二字是重要点,重要在对待对方,今日要大家不穷、不富,办不到。大家勉为其难,无论办那一件事,「先难而后获」,重要在「难」字上,大家还年轻,遇事便退缩如何能成功?无难不成功,要先难后获。

【十四.十一】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573)
「子曰:孟公绰,」
  孟公绰是鲁国人,人很廉洁,一切不苟取,做事规矩不乱,有棱有角不圆滑,为官清廉。人都有长短,若无短处就是圣人了,若只有短处就是小人,所以中才者居多,用人必须用其长舍其短。廉洁者多半苛刻,例如老残游记中,有一位清官,凡犯罪都必皆砍头。但是也不是凡清廉都是苛刻,否则天下无完人。若知人而不能善用,人便走了。
「为赵魏老则优,」
  孟公绰很廉洁,孔子评论他。赵魏是大国,必须有家臣,诸侯为国,大夫为家,有国臣、家臣,如冉求为季氏宰,是季氏家臣。五霸中晋文公在位时间长,人才多,所以家臣称「老」。大国的官管的地方多,人才也多,事情比较清闲,大官清闲,小官烦琐,孟公绰要是做赵魏的家臣就优裕。
「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春秋时代最小的国,如山东有滕、薛,土地少,事情多,因为强国多想图谋侵占,很难对付,所以说「不可以为滕、薛大夫」。人各有才干,若是滕薛大夫做赵魏的老臣,或者行或者不行。如商店的掌柜,在柜台「吃黑豆,唱开水,看三国,抖抖腿」,吃黑豆补肾,喝开水不喝茶以免伤胃,自比诸葛亮,欣赏他的味道。很轻松,看似无用,若掌柜两天不在,店里一切大乱。
  下一章子路问成人,什么是成了人的格。孔子举出四人,有智、廉、勇、艺的长处,还必须「文之以礼乐」,才可以成人。这四人都有毛病,下次再来解说。

【十四.十二】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574)
  希望大家都能预习,我们论语班是一半讲,一半研究,要求自己悟。大家先学佛,后来不得已而加学论语。儒佛经典各有注解,佛经看古人的注,因为佛经的古注不会互相争论,为什么原故?因为佛家主修行,文字不甚注重,所以那一宗都差不多。若儒家自汉以后,用功修行者少,多是以经典取功名,真求孔子之道者不多,所以注解就不适用。
  如今的学佛人,只看书听讲,看了听了三十、五十年,百年也没用,要真正求道,注解错误的,都是没有工夫的人。学佛在道,道进步就不会讲错,讲错了可断言没有工夫,所以学佛与研究佛学不同。儒家至宋儒,有成就者因为他有学佛,只是不明说而已。求道,若求孔子之道,表面显然是世间法,佛学表面显然是出世间法,但是佛学懂世法吗?当然懂,儒佛都先教做人,如孝经、仁王经。佛是世间人,本为太子,也娶妻生子,懂世间、出世间法。儒家孔圣人懂世间法,更懂出世法,其余弟子只懂世间法,不懂出世法。世出世法没两样,都是自己本性做主,佛的出世法是了义经,儒的出世法为不了义经,不明说的原故,如大学、中庸就是出世法,不明说。易经就明说了,如「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一切物体都是精气所成,灵魂为游荡而有变化,只是不说明,宋儒学佛后,讲的又是另一办法。
  往后你们买书,我让你们买便买,不叫买的书,不必乱花钱。乱买书会出毛病,为什么?因为儒者不但自己打官司,对教外也一律视为异端。从前也讲论语,如今因为出了妖魔鬼怪,学孔子的反孔子,学佛者的反对佛,风气就是如此,所以大家必须先学做人,先成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再来求明心见性。活着必须有世间法,死后就不同了,乘愿再来也须要世间法。
「子路问成人。」
  这一章,钱地之的「论语汉宋集解」案语也讲不通,文理都说不通,能看出不通,便是进步。
  子路问成人,成人者,成,成就,何谓成就?不是五官长完全,而是人格的成就,为一完全人。这里的成人是说身口意三业,言行动作,说人的品格。人格,有君子、哲人、贤人、圣人的区别,这里是指何种人格?佛说:众生皆有佛性,本性平等,众生相不一样,男女黄白人等都不一样,你们若人人都成人,就有成佛的能力。成人,孔子答有四条件,条件多,但不是五伦八德。你们对于十三经,要有印象,论语是从何而来?孔子述而不作,本于经书,论语都有六经上的言语,六经是尧舜禹汤古圣人的,孔子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
  若,好像,不是肯定之辞。假若有臧武仲的智慧,臧武仲有什么智慧?汶水以南为鲁,以北为齐,读书必须知道历史,看历代地图便知道为什么某国打仗,要假道他国,这必须知道地理。闵子骞说:「吾必在汶上矣」,就是不在鲁的意思。臧武仲封于防,后得罪季氏,齐国想馈赠土地召他来齐国,臧武仲以智慧污辱齐,说打仗不要学老鼠藏头露尾,尽说齐的不是,而使齐不馈土地,用这种办法辞谢。交友要淡如水,若起初就很好,渐渐淡后就坏了,所以小人之交都不长久。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送礼也不容易,一分不取,一分不与。礼尚往来,接受人的东西,过几日要想办法还他,例如阳货送孔子豚,孔子也要去回拜。
「公绰之不欲,」
  公绰之不欲,廉洁,但政务繁忙就受不了,不欲就不贪。
「卞庄子之勇,」
  卞庄子之勇,卞庄子也有很多人是这种名姓。臧武仲、公绰都是鲁人,所以卞庄子也应是鲁国泗水人,与子路同乡,好勇。卞庄子的母亲还在时,三战三北,他勇猛能擒虎而打战却都失败。后来母亲殁后,齐鲁交战,卞庄子三战三胜,洗雪过去的耻辱,然后死于战阵。
「冉求之艺,」
  冉求之艺,艺乃礼乐射御书数,文武政治都行,若今日的冉求,就要会驾飞机,造原子弹。
「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但是孔子首要志于道,世出世法都有道。再为据于德,古时德字作「直心」,佛法说:「直心是道场」,道场是本性。最末是游于艺,先行于仁,仁是民族主义,仁是二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艺是民生主义,昔日六部有工部,周公时就是工业社会,杜甫称「杜工部」,唐代也有工部,看历史便知道有六部,六部中有工部。又廉又勇又智,如儒家三达德的智仁勇,仁者必有勇,智勇即有仁。这四人都有长处,汇集四人的长处,还须文之以礼乐。你们必须熟悉常礼举要,守礼如守法律,不能犯。文,汉注交错,文饰的意思。另一解释作「加」释,虽然好懂,但是要加在何处?交错混论,四条都离不开,四人各有长处,但是于礼还有欠缺,所以说交错,这样也可以算是成全人了,「亦可以为成人矣」这是还不甚圆满的口气。
  你们愿成人吗?必须自省,自省的人或许有,但不自省的比较多,你们肯如曾子三省,就不得了。毋自欺也,不要欺自己,我们欺自己也习惯了。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你能毋自欺吗!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下面的文理讲不通,首先的「曰」字是什么人说?这个字,从汉以来争论到今日。有人说是孔子说,有说是子路说。清代论语集述要中说的有理,但吾也没有全采。
  吾采取这是子路问。有注解说是孔子说,前面是古人,这是今人,但是冉求是古人吗?合四人的长处,今人要全有的很少,而古人有全有的,但是意在言外。
  子路听了,觉得很难,所以请问其次。「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是子路说,以下是孔子说,古时有省文。者下省「曰」字,可做「今之成人者何?」,下面回答说「曰:必然……」。也可做「今之成者何必然」,下面说「曰:见利思义……」。古书断简残篇有可能,也有「请问其次」的意思,所以问:「今之成人者何?」。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下面是孔子答「见利思义」。今日之下的成人不必如孟公绰之不欲,见利合乎义就可取。
  「见危授命」,今日的成人也不必如卞庄子的雪耻而死,到了危险时合义,把命送上就可以了。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孔子说「主忠信」,曾子三省也是忠信二字,求其次,便不说礼乐了。但仍然须有忠信,你们可以自我省察,忠信吗?要,要会,说了话。久要,这句话说了,永久要兑现。平生,平素说的,过程之中,永远不能忘了。忠信站得住,也可以算是成全人。前七字「今之成人者何必然」与后七字虽然相同,但是行为、口气都不同。
  你们还不悟,纵使悟了还必须证,力行近乎仁。老太婆虽然不悟,因为力行近乎仁而有证,所以禅宗有诗说:「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窗前梅花嗅,枝头春意已十分」。

【十四.十三】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578)
  下论宪问篇专谈人的行为,不仅对弟子的问答,孔子也批评人,但不是一般人的批评,普通人的毁誉都太过了,孔子心存忠厚,意在言外,这是一点。看人说话,要知道他究竟如何说话,文理有讲不通处,要知道什么缘故,不可硬讲,这是第二点。再者,听了以后必须学,听一段学一段,学问就进步,不悟也能上正道,也有用处,这是第三点。
  注子不是人人众说都对,自汉以来纷争很多,我们有什么学问可以判断?只是采取合于时代的说说,注子当中连名字也有错的,地名也是如此。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
  孔子问公叔文子,文子是卫国人,卫国在河南一带。有人说公叔文子是大夫,有注解说是卫国国君的子孙。有人说名拔。现今的字不同于从前,孔子当时为大篆,如今的「己已巳」都不同。为文著书,你们必须先想明白,不可随意落笔,若付印就难改了。多数人主张名「拔」。孔子问公明贾,这个人怎么样?国家的家,古音「姑」,所以必须念今音,顺俗念也可以,「明」古音「羊」。鲁卫之政,兄弟也,地方邻近彼此有往来,所以孔子问公叔文子。
「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信乎」你信了吧,信什么事?「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夫子,是孔子称公叔文子。不言,不随便说话,今人到处演说,言多必失,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孔子也说:「敏于事而慎于言」,所谓「惟口出好兴戎」,坏在说话上。这是第一条。民国以后才开始学多说话,与外国人学的。
  再者「不笑」,胁肩谄笑,巧言令色,鲜矣仁,很轻薄,大家可以学「即之也温」,不能见面就笑。今日提倡笑,见长者笑不恭敬、不肃敬,有如「倚门卖笑」,笑为了卖钱,我们不当这种人。
  第三「不取」,一介不取,不能随便要人的东西。孔子与公叔文子不熟,耳闻如此,不大敢信,所以问公明贾「汝信乎」,为什么不信?因为不容易做到,没有相当的修养工夫,很难做到。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要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温和而不是笑。听其言也厉,说出话来有规矩,决不随便。看京戏,你们是白看,不只圣人不乱笑,演戏的正派角色也不乱笑,三花脸才笑。今日随便笑,跟外国人学。临财勿苟得,也不容易,还必须不离「和」。但是「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所以孔子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礼关系一切大事,所以孔子见老子,不问道,只问礼。和要不违礼,如包拯笑比黄河清,所以权贵惧惮他,不敢与他作政治买卖。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公明贾对孔子说,说话的人说的过了分寸,过了火,太严重了。「夫子」是公明贾称文子的话。
  公叔文子虽没这个样,却能做到「时然后言」,到该说话时他才说。所以「人不厌其言」,厌,讨厌,虽然说了话大家却不讨厌他。讲演,一上台不能就笑,也不能板着脸。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乐然后笑」,乐有音「悦」、「乐」二说。奏乐时,欢乐心畅时有笑容;再者是有快乐的事,该笑的时候就笑。笑有若干种,苦笑、冷笑等,戏中的笑就有若干种,唱戏的笑,错一点都不行。戏是艺术的下节,却能劝化人,所谓「说书唱戏劝人方」。这里的「乐然后笑」,采取「快乐」的乐读音。快乐时笑,「人不厌其笑」,人不讨厌他的笑。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义然后取」,取东西不是不取,「义然后取」,义,事情合宜的意思。大家公认该这么办就取,「人不厌其取」人们不讨厌他的取。
  因为不讨厌的缘故,所以有人说成公叔文子是「不言不笑不取」这个样子。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孔子说「其然」,这样啊!「岂其然乎」,岂乎就有疑惑的意思,到这样已经很难了。
  大家可以学这三条,诸位要学礼。

【十四.十四】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580)
  前一章所提到的四个人都有毛病,前一章有说:「臧武仲之智」,到这一章补在这里说明,什么原因?我们没有这学问,不必虚妄猜测。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
  防是臧武仲的封地,在鲁国的东南边,今日属河南地带,当时的防是鲁地。鲁国由三家作主,季氏毁谤臧武仲,鲁君削去他的封地,离开防往西去,防让出来,后来又回到防。臧武仲这人有能力,有智慧,给鲁君送礼,要求回来。臧武仲不敢回来,为着上一代受鲁恩,怕对不起先人,求国家恕罪,为臧文仲留个后代,我臧武仲不敢再干了。鲁君允许,为他立了后代。
「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此事难讲,按孝经上说,对国家不好为不忠,对国君第一等不好的罪为要挟,再者是篡位,如曹丕、王莽等。要挟是谈条件,两国可以谈条件,君臣、父子、兄弟不能如此,讲条件就是要挟。臧武仲对鲁君说的委婉,但孔子以为不合乎礼。可以自己走开,再求立后代,臧武仲是待在防的封地而求立后代,若不为他立后代,就要占领吗?
  臧武仲在防,要求鲁君立后代,送礼求鲁君。立了后,他才过河到齐,这不行。若先过了河,再求国君立后,可以。臧武仲的作法于礼不合,所以孔子说:「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后来他到齐国,齐要封他采地,臧武仲推却不受。

【十四.十五】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582)
  周朝东迁后,君权把握不住,权力落在诸侯,不只一个国家。从前凡事问周王,东迁后就不问周王了,而出现五霸。起首为齐桓,其次是晋文,再者宋襄,依地理说,齐、晋、宋都是在中国土地,五霸却自己封自己。西北的秦,江南的楚,从前过江就是边地,秦也是如此。齐桓开始,其次晋文,办的事也很大,因为他的人才多,所以齐桓、晋文为五霸的领袖。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谲,诈欺,不正当、不公正。「正而不谲」,齐桓公较为正直,凡事不诈。这必须举出事实,注解之中举的事很多,实在是多说话,因为举的事多,究竟是指那一条?这二句定有所指,孔子不会无故说话,指某事谲而不正,正而不谲。或许是指齐桓九合诸侯,有癸丘之会,后来晋文也学齐桓,有践土之会,集合诸侯,请周王来受朝。齐桓是率领诸侯朝见周王,晋文却是请周王狩河阳来受朝,于礼不合。所以孔子以礼论辨,齐桓「正而不谲」,晋文「谲而不正」。
  你们仍须「博我以文,约之以礼」,学「常礼举要」就可以了。

【十四.十六】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583)
  这一章书的注解有十二页,二百余行,一万二千余字,注解太多了。孔子主仁,这是子路问管仲。管仲的功业大,诸葛亮未出山时,自比「管、乐」,可见后人对管仲的称许。
  凡是一个国家能支持三代已经不容易,齐国到了襄公就乱了。这一章关系人的心理、国家政局,很要紧。到齐襄公时,无道国乱,后来继位的公子无知更坏。国家不好,必先内乱,公子小白奔莒,后来成为齐桓公。另一位公子纠奔鲁,管仲、召忽事奉子纠,鲍叔事奉小白。在没有逃亡之前,管仲与鲍叔是至交好友,虽然交情厚,但是各为其主,讲公不能讲私。两方交战时,管仲曾用箭射到小白的腰。后来鲁人杀了无知,鲁伐齐国,想纳子纠入齐,小白自莒先入齐,是为桓公。鲍叔没办法弄回管仲,办这一件事很不容易。桓公就请鲁代他杀子纠,而要回管仲。于是鲁人杀了子纠,召忽以身殉死。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
  「桓公杀公子纠」,桓公并没有亲自杀子纠,请鲁国杀他,而此处却说「桓公杀」,这是春秋笔法。
「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召忽死之」,召忽杀身成仁,管仲并没有以死殉主,人说管仲好,恐怕站不住吧?「曰,未仁乎」,恐怕仁字站不住吧!
  召忽、子纠为的是齐国,管仲为了天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尊王攘夷,保存中国文化。从前有人骂曾国藩,曾国藩说他是为了中国文化,并非为某一种族,今日则是自己放弃中国文化。
  上回讲过子路所问,孔子的弟子都学过「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的道理,子纠逃到鲁,跟随的有召忽、管仲,齐人杀了公子无知后,在莒的小白、在鲁的子纠都想回齐当国君。鲁的势力大,想送子纠回齐,但是莒路较近,鲍叔牙保小白先入齐。齐鲁交战,鲁国远来劳顿,齐国以逸待劳,结果鲁国战败。齐要鲁国杀了公子纠,召忽尽忠而死,管仲不死,而且帮助小白,称霸诸侯,声名远大。有人以为管仲是仁者,子路不以为然。中国讲五伦,五伦八德为中国开国的条件,以五伦八德感化蛮夷,达到世界大同,所以子路有此问。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车」有作「革」,兵指人、武器,车为载人的器具。「九合诸侯」,春秋时,诸侯不尊周天子,齐桓公为诸侯时与各国结盟,众人推为盟主,拥护周王,有不尊周王者就讨伐他,十一年中只有小战没有大战,为衣裳之会有九次(或云十一次),拥护周天子,天下安稳。中国乱后,外国又来侵犯,例如周幽王的「烽台戏诸侯」,犬戎亡了西周。只要自己家不安,就不会好,我们迁来台湾,多少国家与我们绝交,其中最不该的,就是英美日三国。其中英美两国的绝交,最为讨厌,欧洲最大国为俄国,没有海港,美国罗斯福出卖东三省,换取俄国出兵。二者日本,我们以德报怨,而后却与我们绝交。外国的邦交,不讲道德,不管说的如何好听,台湾的金钱土地就是不如人。这与齐桓公差多了,管仲辅佐齐桓公济弱扶倾,所以大家都拥护他。
  文化比血统要紧,列强订条约订有传教权,这其中有他的原故,我们不知道而已,文化的侵略很厉害,关系到思想问题。
「如其仁,如其仁。」
  春秋时,外国人也不敢来中国,孔子说九合诸侯,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百姓有十一年的安稳。「如其仁」,召忽以死尽忠,为什么人们不赞叹召忽,而赞叹管仲?子路认为管仲不是仁者吧。「如其仁」,如、一样。孔子没有评论召忽,但是孔子认为管仲与召忽一样成了仁,管仲没有杀身,但跟召忽成仁是一样,重复「如其仁」是加重其词。

【十四.十七】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585)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前一章子路问,孔子答以「如其仁」。子贡也有疑问,所以问「管仲非仁者与?」问法与子路所问不同。人们说管仲仁,却没有杀身成仁,如何说是仁?「桓公杀子纠」,桓公是子纠的仇人,「不能死」管仲不能以身相殉就罢了,「又相之」,而且再保佐子纠的仇人,作为桓公的宰相。「又相之」这三字重要。
  这一章必得看书多,经验多,然后能够比较出来。你们能不能听明白,也不一定,因为吾尚且不明白。子路、子贡,是不得了的人物,尚且不甚明白,何况后人?读书必须亲身去体谅。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孔子答复,「管仲相桓公」,这是答「又相之」。「一匡天下」,匡,正的意思。管仲安定天下,召忽只是安守齐国,谈不上,仅仅是为子纠一人而已,管仲是为天下,所以说「一匡天下」,管仲与召忽,谁为公?谁为大?谁是私?谁是小?由此就知道了。「民到于今受其赐」,人民安稳到现在,都是受管仲的恩惠。这还不算。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微管仲」,要是没有管仲的话,「吾其披发左衽矣」,吾,指中国人。中国人是挽起插簪。披发,有说是披散头发,有说是编辫子,不论那一种,都是外国风俗。左衽,向左扣扣子,是外国的衣着,一切的事都变成外国人了。圣人举这二条。中国讲五伦社会,彼此都有关系,有五伦就有八德,至今口上还如此说,做不做另当别论,外国人就不讲这五伦。共产党反对这一套,不是共产党也反对这一套。
  礼与历史,你们不论怎么费上工夫,都必须通「本」。史记,前、后汉书,三国志称为四史。中国不披头散发,所以从前剃头师有一副对联说:「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闻多见广,自有经验见识。
  参考刘氏正义,经为首,次为史,史都是六经的注脚。「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贪」这一字,自汉至于今,不离贪字,帝国主义找殖民地就是如此。今日我们不要自己的文化,自己去求「用夷变夏」,未来前途可想而知。从前的外国是来「归化」,中国也不将他作为殖民地,而是老其老,幼其幼。这与外国的作法都不同,可以思之!思之!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管仲保子纠,为什么召忽以死相殉,管仲不死?「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管仲怎么会像普通男女守的信?从前士农工商,商为四民之末,必得求营利,所以在四民之末。从前六部没有财政部,附属于户部。自古不提财,但是从前的商人,比现今外国的总统还守信用。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匹夫匹妇之为谅,乃「硁硁然小人哉」,「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沟渎,有说是地方,有水弯的小地名。在曲折的地处上吊,为什么在小地方?如在十字路口上吊,一定不成功。「而莫之知也」,在沟渎的小地方死了,谁知道?
  管仲一匡天下,多少人受其恩惠,救多少人,保存五伦八德,将夷狄外国人打出去,所以说「如其仁,如其仁」。
  可以参考集释的发明,所引的刘氏正义。

【十四.十八】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587)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
  公叔文子就是公孙拔,他是卫国公子,有封地,为他办事的也是大夫,名僎。公叔文子的家臣,名僎,是他所用的人。「臣大夫」,大夫的家臣。
「与文子同升诸公。」
  「与文子同升诸公」,公叔文子将他推荐给卫君,和公叔文子在卫君朝里平等为官。自古以来,同朝作官,能提拔原来官位较自己低级,而后比他高级的,很少。
「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孔子听了,说「可以为文矣」,文子是谥号。「锡民爵位」可谥为文,他能锡民爵位,可以称为文。

【十四.十九】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588)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
  孔子说,卫灵公是无道的人。季康子问,那为什么卫没有亡国?圣人办政治、教学都不一样,教学教仁义道德,办政治有另外的说法。灵公固然不好,但是他能用人,所用的人不一定都好,但是卫灵公能知人善用,用其所长,你们能这样吗?
「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
  「仲叔圉治宾客」,仲叔圉他办外交好。「祝鮀治宗庙」,祝鮀是卫国大夫子鱼。治宗庙不容易,必须条条有理,井井有条,但是他是口佞的人。「王孙贾治军旅」,论语有王孙贾问「宁媚于奥」的事,但是他能治军旅,军事方面好。
「夫如是,奚其丧。」
  「奚其丧」,奚,为什么。祝鮀、王孙贾这些人在别人手上,别人用不来,卫灵公虽然昏庸,但是他能用人,为什么会亡国呢!

【十四.二十】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590)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这是格言。
  说话是口,惭愧是心,说话若觉得对不起心,还不是大恶。现今的人不说真话,而且没有惭愧心,就是病入膏肓,佛也不能救。
  话无不可对人言,能内外如一,做得到,说得出,就不容易了。这还是小事,但是能办到已经是不容易了。

【十四.二十一】
陈成子弒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弒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590)
  先说明历史事实,知道它的用意就可以了,因为讲书是为了现在可以用。
  做事,治理国家,不论是那一种政体政治,总之必得有一位领袖。民主立宪也必须有一个主人负责,就怕「政出多门」大家都作主。正该作主者反而作不了主,其余人都作主,而且乱作主。有事开会议决,也不实行。例如美俄要交战,美国国会删去国防预算,又要打仗,又求不花钱,这事如何办?
「陈成子弒简公。」
  孔子之时,齐鲁是二大国,靠近齐国者为陈国。陈国乱时,有一个人跑到齐逃难,「五世其昌」的典故就出于此。到第五世为陈成子,「陈成子弒简公」,乱臣贼子人人皆得而诛之。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弒其君,请讨之。」
  鲁是大国,孔子虽然已经不作官,但是朝中元老,看鲁君不动作,孔子便沐浴斋戒而上朝。对鲁哀公说,陈恒杀了齐简公,我们鲁家去讨伐他,即使力量不够,也必须设法连络其它人去讨伐他。
「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鲁家患的病也相同,鲁君说:你给三家说去吧!兵权全在三家手上。孔子说我虽不作官,国家有事还是会与我讨论,我不能不说。你叫我去告诉三家,我就去告诉三家。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去了以后,对三家说。三家说,齐是大国,我们力量不行。其实鲁国虽然人少,但是齐人有一半不服,合起来也能胜。三家不办,他自己有短处的原故。三家说:你为何而来?孔子说:我请鲁君出兵讨伐陈恒,鲁君要我告诉三家,我说「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不论有没有兵权,不能不问。
  今日的大毛病,主事者不能作主,都是下头办事者作主。我们纵然办不到,主持公道也好,这就是为公,别同流合污,那是丧天良。

【十四.二十二】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594)
「子路问事君。」
  君,指在上者。
「子曰:勿欺也,」
  主管坏,我们有义务给他劝谏指正,当课员勿欺课长,课长勿欺主管。三谏不从,出之可也。不可欺瞒长官。
  子路问事君,孔子说,「勿欺也」,只要给谁办忙,实在办,真心办,不办假事。
「而犯之。」
  「而犯之」,劝谏指正他。他不高兴,也要犯颜直谏,为什么原故呢?为了公家。劝谏后,他不听从才离去。不要随他,以免倒霉,否则为丧天良。

【十四.二十三】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595)
  这一章两句话很笼统,自古以来便没有注出所以然,上、下指的是什么?不知道。凡是没有具体说出来的,就是包括一切都是这个样,一体万用。集解说,本是上,末是下,万事求根本,这是上。零碎者是末,是下。不一定要用形上、形下,但是形上、形下也包括在这里头。
「子曰:君子上达,」
  君子,有学问者,办事先拣重要办。
「小人下达。」
  小人不是指坏人,指没有学问的人,舍本务末。
  你们学论语是世间法,学佛知道什么是本吗?能了生死是本,求升官发财是末。再者,有人为求平安,这与求作官的人相互比较,古来有人宁可为求平安,而隐遁辞去的,求平安就是本。文天祥投降元朝就能升官享福,不投降就得死,文天祥选择了杀头,这是本。
  总之,如大学说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十四.二十四】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595)
  愈是不讲出所以然的,愈难讲。这可以一体万用,全在自己会用。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
  这一章不可以错讲。古代风俗厚,今世风俗薄,都是如此。古时候的人求学为自己,现在人求学是为别人。用什么度众生?多是盲者骑瞎马,半夜临深池。而且还要以盲引盲。但是这还可原谅,自己度不了,只是「愚而好自专,贱而好自用」者流。今日之下,却引人进入,然后欺骗人还要劫人的钱财。
「今之学者为人。」
  古时是先造就自己,智仁勇必须先成就起来,然后出来办事,不许闲着。今人为了成就名利,为了让别人知道他是高人,贪名图利,学一星期,就登广告,广事招徕而已。

【十四.二十五】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596)
  蘧伯玉是孔子的朋友,子产也是。从前人若不知他是某某人,就得观察他交往的朋友便知这个人,酒有酒友,赌有赌友。大学说:「小人闲居为不善」,藏不住的,人「如见其肺肝」一般。谚语也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看孔子的朋友,就知孔子的为人。见蘧伯玉、晏平仲、子产等,就知孔子的为人,孔子就绝不与阳货交往。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
  「蘧伯玉使人见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朋友派当差来,他就是你的客人,不是你的当差。「与之坐」是为了安稳说话,站则不安,匆匆忙忙,坐着详细问。「夫子何为」,蘧夫子做什么?
「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当差的「对曰」:夫子在求改自己的过错,还是办不到。
「子曰:使乎!使乎!」
  使者出,孔子说:「使乎,使乎。」这和「彼哉,彼哉」不同。使乎,真合你的使命,真合你的使命。蘧伯玉好,派的使者也好,欲寡过而不能,又谦虚又有君子之风。现今的使者,必定说﹕我的长官值得骄傲,又有洋房,又有钱,而且在外国银行存有大笔的钱。
  孔子为什么赞叹?蘧伯玉好,使者也好,问蘧夫子平素居处如何,使者如此答复,把蘧伯玉的身分表达出来,又谦虚又是君子。
  论语能得一句而去学,就不错了。

【十四.二十六】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598)
  吾只选吾认为的这一方面说,没有就二、三方面都说,如此可以省时间,你们自己可以去校对。
  宪问篇记录的事情虽然比较简单,二、三句就一章,但是文理有问题。这一章是无人问,孔子自己说,下文又记录曾子所说,所以有问题。我们不考据,只要知道经文说的事情就可以了。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政不只是政治,这是总说。不论办任何事,不是你的事,不必多管,管好无功,出错就怨你,出力不讨好。谋者,计划,如同在一机关管同一科可商量,若是管财政的,就不必管民政的事。他人在办公事,不要接近,而且要回避。一概不看别人的公文,纸片也不可看,给你看,你也必须避嫌疑。从前有泄漏秘密罪,所以就怕多找麻烦。
  你们念一条学一条,要举一反三,不依着读过的经典办,有什么用处?诸葛亮读书「略观大意」,陶渊明「不求甚解」,这都是很高的境界,我们不可学。
  若朋友的私事,来找我们帮忙商量,可为他出主意,但也必须看对方的情况,例如他有父母在,那我们如何出主意?朋友也有远近的分别。事情还要看大小,比如父母作主的事,应当尊重人家的父母,撇开人家的父母,有这个道理吗?例如有人来找吾证婚,若是他父母来找我,那就可以,没有主婚者,吾决不为他证婚。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又说,这是别人记载,才称曾子。这段的意义,与孔子所说意义相同,文字不同而已。
  君子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凡事必须先思想、计划才办事,但干什么研究什么,如开书店不必替泥瓦匠出主意。试问﹕你自己的本分事都筹划到了吗?为什么去筹划别人的事呢?
  有注解说这是一章,或者说分二章,我们只要学一条就可以了。

【十四.二十七】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599)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言是说所办的事,行是实行行动。
  你能做五分,给人说四分、三分,甚至说五分,说五分已经是不对了。因为若有障碍,似乎不够五分,就是吹大气。只说二、三分,能办到五分,不是更好吗?就是办得三分也可以。
  有道德学问的人,说了话而办得不够分寸,就是最可耻的事。不必人家来批评,自己就是小人。

【十四.二十八】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599)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孔子说,何谓君子?君子的道理离不开下面三条,能办到就算君子,我孔某人可是办不到。
「仁者不忧,」
  我们比起孔子如何?而现今的人以为孔子不如他,三条都做到了,孔子不如他。做到仁就没有忧愁,有忧愁就够不上仁,在社会上不但不妨害人,而且要对他有好处。你吃亏,对方就占便宜,仁就立住了。
「知者不惑,」
  「智者不惑」,慧是聪明,智是有决断,唐代「房谋杜断」,有决断就是不惑,惑是迷乱,不惑就不迷乱。
「勇者不惧。」
  智仁勇三字都是大公无私,该生就生,该死就死。仁者有智,仁者有勇,勇者不惧。有智则有勇,有勇不定有智,有智不一定有仁。
  这些吾都说过了,你们未能照办,那如何成就、开悟?听不进去,就看不进去。看书要看进去,在字里行间看,别死在上头,要揣摩环境。所以吾要你们一定要背诵,书读千遍,其义自现。背诵可以进入批注说不到的地处。弥陀经,闻树声,得音声忍。娑婆是以音声做佛事。书上说﹕「众鸟驻足,鱼龙听乐。」
  子贡说:「夫子自道」,夫子你自己说自己。
  吾九十多岁了,众苦磨砺而有今日,吾所说话是苦中得,可惜大家都不听,非得要有现象才信。
  论语一句,受用无尽。

【十四.二十九】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601)
「子贡方人。」
  这一章的笔墨官司很多,吾选择吾所依从的说,吾不是自己注解,仍是选择古人的注而已。
  方人,方有两种解释,一是比较,张三与李四比较;二是批评、毁谤。汉代郑玄注成「毁谤」,吾采这个注释,与下文才能连成一气。今日讲究批评人,以为愈辩愈出真理,这是胡说。
  子贡指出某人好,某人坏。
「子曰:赐也,贤乎哉,」
  「赐也」,要一顿。「贤乎哉!」乎,未定的词气,如同语体的「吗」。赐啊!你贤乎哉,你贤,你很好了吗?
「夫我则不暇。」
  我啊!我可没这个工夫,我不行,为什么原故?大学说:「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与「赐也,贤乎哉」对照对照,这是孔子教人的方法。

【十四.三十】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60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别犯愁自己会什么,别人不知道我们。或许我有德有学,为什么他却找别人,不找我?这是你自以为有学问,有道德。谁敢说有学问、有道德?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自以为有学问、有道德,就是无学问、无道德。平常人大都是学而知之,若生而知之是圣人,要在学而能改。吾年少时很狂,以为天生我才必有用,舍我其谁?如今才稍稍知道自己,自己是不通。
「患其不能也。」
  「患其不能也」,怕你没有相当的能力。君子不器,孔子文武都行,全才很难。以孔子的能力,在鲁司寇治理几个月,也遭人离间,就周游列国,何况我们!
  学这一章,希望你们要死心塌地学,学「常礼举要」,看「通鉴辑览」,学「阅微草堂」的文字。这三门课,诸位几个人做到?一事不知,儒者之耻。
  吾教学是为治病,这治病之言都是逆耳之言,若录音给外人听闻了,以为是吾在发牢骚,火气不小,而且现在是危行言逊的时候,怎么可以危言?

【十四.三十一】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603)
  这一章按文理就难讲。
「子曰:不逆诈,」
  「不逆诈」,逆,迎的意思。事情还没有来而前去迎接,就是逆。诈,对方虚假有诈。出社会一办事,心中先别存有对方是鬼头鬼脑的成见,如今「尔虞我诈」你忧愁我,我欺骗你,终日忧愁,这是纵横捭阖者的一套。
「不亿不信,」
  「不亿不信」,亿同「忆」字。心中不先想「他说的话不可靠」,不存这种心。防人就是逆诈,亿(忆)着对方以前的不信不实。
  谚语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不是矛盾吗?这等事离开佛学就讲不通。古人叫佛学为玄学,有人就排斥佛学,但是儒家微妙的地方,都是佛学说出来的。如易经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儒家不说灵魂的事。有人以为儒家主张淡薄,其实是后来的学者把儒家弄淡薄的。有人说,有财、多食者,魂散的慢,否则散得快,子思一月才吃九次饭,颜子也是如此,那魂早消散了。既然周易说是「变」,魂如何消散?有门户之见,也不可以。所以佛家讲不分别,才可以开智慧。
「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抑亦,抑是一个反转。假若你「逆诈,亿不信」,自认是有先见之明的先觉者,这真是贤能的人了吗?
  孔子为什么不认同这种先觉?孔子主张,不逆诈,不必想,不去迎接,对方的事都知道,这才是先觉。
  假使上面这些事办不到,又不能不知道对方来意如何,既不是先觉,对方如何,你要如何知道?中庸云:「至诚之道,可以先知」。若尔虞我诈,那么他诈你也诈,诈对诈,一样。

【十四.三十二】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604)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
  微生亩即是尾生,从前父母师长的名必须避讳,现今是无礼无义。
  「丘」读「某」,避孔子的名讳。栖栖,不安定,慌慌忙忙,遑遑促促,孔子席不暇暖,所忙何事?人们都是重古薄今,其实应当只论好坏,不论古今。
「无乃为佞乎」
  用佞口炫耀自己的学问吗?
「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孔子说,我不敢自己佞口悦人,讨人喜欢。「疾固也」,疾,毛病。固,鄙陋。我难过的是一般人太鄙陋了。这种讲法说不通,这世上谁敢说有学问?吾有一解释,固做固执。固执一条,别的都不听,例如学佛有我执、法执,都是毛病。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权,通权达变而不固执,这不容易。
  孔子的时代,有各种学说,各人执着他自己的一条,不听别人的话,为他改正,改不了,孔子疾的原因在此。

【十四.三十三】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605)
(七十二年五月六日,雪公病四周后,接着讲)
  注解所诠释的很多,可供参考,并不是诠释的就对,讲的人要采取合宜的为大众说,其余的大家自己参考。
「子曰:骥不称其力」
  念诵记得住,很重要,能记住前文,那后文自己也会讲了,注疏「以经解经」最稳当。这一章意义同「射不主皮」章,注重规矩,不注重力量。骥是千里马,不称其力,马能行千里,一般人注重这个,一日能行四百里的马,就是好马。若人受不了,驾御不住,我们一骑上千里马就摔下来。马的好坏全在驾御,如拉兵车只讲力不行,注重如何走法,全在会调御,有五种驭法,如鸣和鸾等,马铃声必须合符音律节奏,才不会乱,这才是能上轨道的良马。
「称其德也。」
  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德,指马懂得种种规矩,才可以驾车、上阵打仗。好马不只称赞他的力量,更要称赞他的德能。
  这是什么意思?这与「射不主皮」章相同,教学生要注重他的品德,不只注重他的才能而已,曹操、王莽文章好,但是为乱天下,有什么用?今日教育不重德育,只重艺术,舍本务末。社会杀抢的乱,还是小事,一起战争,内部不团结才是大害。平常办事,必须有规矩,如超车等都是毛病。守规矩、上轨道第一,才能是第二。以这一章举一反三,就可以了。

【十四.三十四】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606)
  孔子谈仁,谈恕道,主张「犯而不校」,所以有人有这问题。你们以后读书必须看口气,吾不只是教书,而且教经验。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人家对待我们有怨恨的事,如何消除?若也是以怨相报,就无穷尽了,譬如吊着的东西摇动左右,来回不止。科学、哲学都可做引证,但所讲的不彻底,都是死的。人的心是活的,万法唯心,提出用德报怨恨来感化他。孔子固然不赞成,用这方法也有效,中国对日本就是以德报怨。不废日本天皇,也不必日本偿还战费。但是有时也没有效力,所以与我们绝交的国家中,最不应该的就以日本为首。在位者为争权夺利所以如此,而日本百姓则多倾向我们。所以俗话说﹕「久居伞盖无家世」常作官没有好结果。内地有说:「一辈子作官,三辈子打砖」,反而是「不读诗书有俊杰」。
「子曰:何以报德?」
  孔子说,以德报怨,若反过来别人对我们有恩惠,我们用什么相报呢?因为孔子讲中道,不过与不不及,以德报怨不合乎中道。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底下说出方法,以德报德,他人待我们以德,我们以德报他,不能以怨报德,如对日本。对人有怨恨呢?不为已甚,办事到恰当好处,不过甚,用直回报他,存公直的心,不往怨上走,也不往德上走,正正当当,宥情度理,该如何办就如何办,不可记恨。譬如﹕怨人落在我们的手中,本来他的罪可判五年,也可判七年。因为他与我有怨,可判五年,却判他七年。不肯想他的情况是否可以原谅,心不往这上头走。若以德报德,则点滴之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20:08:22 | 只看該作者
要报之以涌泉,报答十五分也不过甚。若以直报怨,就不必格外找他麻烦,该如何办就如何办他。

【十四.三十五】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608)
「子曰:莫我知也夫。」
  孔子说,我的情形别人都不知道,不逢知音。
「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
  子贡以为孔子有徒弟,各国君主也都知道孔子,为什么说没有人知?所以子贡说,怎么夫子说没有人知道您呢?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为什么不怨天?天有天命,到时,定下什么事这样便这样,天命如此,就得承受,再也不埋怨天,上天安排如何办便如何办。例如孔子一生并没有办坏事,先是死了儿子,最好的学生颜回也死了,什么是天命?在陈绝粮,饿七天,孔子也绝不怨天,天命该如此。这谁做得到?君子才知天命,一般人不知,略遭不如意,就怨天无眼。
  不尤人,某人对不起我,那我就对得起某人吗?我对他有好处吗?君子讲省察责备自己,有人毁谤仲尼,孔子不怨,例如孔子对于阳货、盗跖等,绝无怨尤对方的心。我们既然不知自己,如何能知天命?这或许有人能做得到,下二句就难了。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在不怨天、不尤人时,自己仍然不变,俞伯牙终身不遇知己,后来遇到锺子期,子期死后,俞伯牙碎琴便永不弹琴,这就不行了。孔子没人知道他,也要下学,一步步求学往上进,才能达到无上的境界。孔子不论遭受什么逆境还是求学,真知孔子之道者,只有天。
  办政治,孔子即使有门路也不干,因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阳货要他出来从政,他也不干。天命要我死便死,决不枉道苟活。如何是积极,如何是消极,必须思考。

【十四.三十六】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609)
  讲书与作文不同,讲书贵在如何令人听明白为原则,要知道如何说。
  这章书有两个重要点,有当事者,有被害者,另外有二人,一是袒护者,一是说坏话者。被害者一是孔子,一是他的学生子路。还有一位听坏话者,是第五者。说坏话者是当权的人。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
  孔子在鲁为司寇,三月而鲁大治,办得很有成绩,国家应该信任孔子。但是齐鲁一南一北,邻邦都是仇敌,如吴与越、秦与楚、燕与齐,近代的英与法、德与法也都是世仇,找中国麻烦的都是日本。
  鲁国三月大治,齐国便馈赠女乐给鲁君。鲁君心里是想亲近孔子,但不敢听孔子的话,只敢听有权者的话,有权者在三家。齐国知道三家有权,先送礼给三家,所以季氏陪鲁君偷偷出城去看女乐表演,三日不上朝。孔子做司寇时,他的弟子多为邑宰,冉求、子路都是,求也艺,由也果。冉求知道季氏不可劝便不说,子路则不然,或许是子路有说到当权者的过处。
  公伯寮,有人说是孔子弟子,曾从孔门学习,后来离开了,公伯寮本来在孔庙陪祀,为了这件事而被取销。史记则说不是同一人。古来同名姓者很多,从疑就可以了。公伯寮对季孙说,子路是孔子弟子,孔子若强盛起来,三家就完了。
「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服景伯也是季孙的家臣,他来说公道话,对孔子说,公伯寮说子路的坏话,季孙半信半疑。我可以去帮子路解释,子路虽是孔子弟子,但也是公正人,不会如此,我可以使季孙办公伯寮的罪,杀他弃于市集。「夫子」是指季孙。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孔子不赞成,说:我的道要能行得开,那是天命。孔子之道在百姓身上,大家得好处。我的道不能行,也是天命。公伯寮是什么人?他虽然说子路的坏话,他能改变天命吗?你不必去跟季孙说。这与齐馈女乐有关,这是天命。
  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也。君子乐天知命,遵仁义就是天命。孔子常说「听天命」,但是不听天命之处也很多,如王孙贾章,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在子畏于匡章,孔子说:「天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知天命不可违,仍往前干,几时走不动,才是天命不要他干。
  齐国馈赠女乐,遭到孔子拒绝,齐国收回去,后来因为有季孙的原故,鲁君才接受,若没有季孙如此作法,孔子还走不了。所以诸葛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在〈后出师表〉说:「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与其生而待亡,孰与伐之,或可不亡。又如文天祥,天命不可违,但是忠义不能违,义之所在,终不投降。
  最近看了甘地传的电影,学问全在自己念书要多闻、多见、好问,舜好问而好察迩言,不能自满。今日不如此,受教育反而受「满招损」的祸害。孔子老来还在读易经,谦卦是六爻皆吉,谦受益,从心中真真虚怀若谷,就受益,更增加学问,心若一骄满,学问马上退步。俗话说:「没有三辈子作官,不会穿衣吃饭」。例如作对联,「山海经」要对「忠孝带」,吾好问才知道这些。

【十四.三十七】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612)
  孔子说,人在社会上,一是出仕,一是处士。出仕是出来做官,处士避世是不做官。不是人人都出仕为官,或人人都当隐士。这当中不论才与不才,里面含有天命,而天命从义里来。
「子曰:贤者辟世,」
  「子曰」,有注解说是衍文。贤者辟世,辟,避开,最高等的贤者,次于圣人一等。辟世,连名字都藏起来,没有人知道他的名,第一等的贤者逃名,什么善事也干,就是没名气。
「其次辟地,」
  第二等辟地,国家不可为,只可离开他,换地处。例如箕子避于朝鲜,微子启离开商纣遯于荒野,孔子到卫国传道不成。
「其次辟色,」
  其次辟色,国君对我态度变,如醴酒不设,就可以辞职不干,知所进退很要紧。
「其次辟言。」
  再次一等,辟言,人家对你说的话都不承认,自己不觉悟,还大开议论,这就是不开窍。能辟言就不错,以下就不足论了。
「子曰:作者七人矣。」
  能辟者有七人,但没有说出是那些人。后人的注解争议很多,其实是多事。所举的长沮、桀溺等七人,都是隐遁不出仕的人,说谁都可以。若说是尧舜,那是胡说。
  有一点必须知道,孔子对这等人都赞成,没有辟驳,甚至,对原壤之流也不失为故旧。注解的人都不讲这些。至于墨子、杨朱,在孔子之后,孟子说他们的坏话。孔子对于老子,也没有说过他的坏话,而且还问礼于老聃。礼记中都有记载,有人说那是伪书,自己讲不通就说是伪,那不可以。

【十四.三十八】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613)
「子路宿于石门,」
  石门,说法很多,吾采一种说法,指鲁的南门,不是指地名。若石门是指别地方,子路无缘无故跑去那里,为了什么?子路随孔子周游列门,回来走到石门,来晚了,已关闭城门,住在城外,到了第二天早晨。
「晨门曰:奚自?」
  晨门,管城门的人,不肯显出名字,只领一分伙食。问子路,奚自,奚,何的意思。你从那里来的?这时还很早,鸡鸣开城门,守门的人一开门,子路就来了,心里有疑问,所以才这么问。
「子路曰:自孔氏。」
  子路说,自孔氏。在别处说孔子,他人不懂,孔是氏而不是姓。满六代后,有封地,就改氏。本姓是殷家的姓。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在这里遇到内行的人,知道是孔子。孔氏也不是只有孔子一人,晨门说,你说的是:知现在的事不可为,偏还到处跑,还是碰不到的,那个人吗?这人有学问,但不出名。

【十四.三十九】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615)
  诸位听论语,若一章不能开悟,纵使全部论语听完,也没用。见闻在你们个人,百闻不如一见,见闻很重要,见了必须问,一篇不知道必须问究竟。篇篇都知得究竟不可能,一、二篇透彻,眼力就不同于常人。悟了就容易,即使不悟也与其它人不同。但是悟了还须实行,若不实行,大学博士也不如一位粗工。如学医必须有医院实验,否则是念死书没有用。孔子尚且说吾不如老农、老圃,刘备尚且会种菜,何况孔子,怎么不会?注子只供参考而已。廿四史所说未必都对,我们比起他们,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就对了吗?
  如前章所说的,既辟世、辟地、辟色、辟言,后文说:作者七人矣。或许可以说指某人,但孔子没说,就不必一定指某人。孔子并不反对隐者,孔子的时候有黄老,孔子不反对,到了孟子才反对,这就是孟子不及孔子的地方。孟子反对杨墨,那今日的马克斯有什么人反对?墨子兼爱,孟子讥为禽兽,今人有那一个人说这个。
  五四运动,正因为起于争青岛的爱国运动,却有人利用它,成为文化运动。他们用的方法很多,没有人觉悟,例如这东西都是毒,却没有人说。
  一切学说只要说出能维持公安都可保存,无非为了要大家安稳,大家安稳就是好事。人道敏政,地道敏树,人道对政治要紧。以下都说隐士。
  古人的注子,或许古人懂,今人未必懂。
「子击磬于卫,」
  「子击磬于卫」,磬,悬着的磬,击磬于卫,某一天孔子在卫国敲磬。鼓有擂、挝,磬可以吗?不行,什么原故?你们自己想想。鼗鼓可以拨、擂、击,不可说挝磬、擂磬。丝竹,你们或许知道声音的变化,鼓、磬有宫商吗!「鼓无当于五声」,无鼓却不能成乐。古人有弥衡击鼓骂曹,唐明皇击鼓,叫百花感动了盛开。
「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
  「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荷,古作何。蒉,草器。史记云,用草编的篓或筐,不一定做什么用,装食、装衣、装草等都行。蒉古作凷,筐中盛土,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这个人所荷是什么东西不知道,知道是荷一筐东西而已。
「曰:有心哉,击磬乎。」
  「有心哉,击磬乎」击磬不是平常人,是一位有心人,孔子不能乱击,遇到知音了。
「既而曰:鄙哉,硁硁乎,」
  「既而曰」,等等时间。「鄙哉,硁硁乎」,吾从史记,硁硁是石头声,声音很坚硬,不空虚,敲击中间、缘边都不同,磬声是很坚强不变的声音。「硁」重复,意思是坚强啊坚强。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斯已古作斯「己」,宋人改作「已」。己,自己;已,止也,说法不同。莫己知也,没有人知道我。「斯已而已矣」该完了就完了。听磬者说:打磬的人,他不知道他自己,他要知道他自己,他就不这样打法了。意思是不认识环境,光主张自己的,人家不知道。
「深则厉,浅则揭。」
  「深则厉,浅则揭」,这是诗经上的话。听磬者说了击磬者不认识环境,下面再念二句诗。厉是石头磨砺以须。揭是提着衣服,遇水浅就把衣服一提就过去。深了只提衣服不行,还须安放石头,踏石头过去。古人曰﹕十月成梁。遇深水一个过法,遇浅水一个过法,不一定。你敲击的磬声一味硁硁然,击由心出,不懂变化,你虽然有心,对现在时局不懂得。这位是一位隐者。
  硁,也有果决强劲,果敢勇气很强硬的意思。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若人人强硬,果敢,还有什么难办的呢?孔子知其不可,虽不可,我还是这么办,什么缘故呢?义之所在,一天就办一天。
  问答,都是活口气。你这位荷蒉者说话很果敢,很有决断。若人人如此,那就没有困难办的事的了。但是孔子也不是不果敢,否则为什么知其不可而为之?又为什么不受阳货的荐举?为什么齐人馈女乐,就离开鲁国?为什么卫灵公问阵,孔子说只知俎豆之事,明日遂行?必得悟而圆解。我们只看一、二面,所以不会大开圆解。
  我们够不上求学,勉强够上学。孔子提倡求学,学就不容易,可以共学,未可以适道﹔可以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权,唯有圣人懂。那一件能这么办,那一件不能办,圣人能知。卫国乱了,孔子就知道「由也死,柴也来」,由,子路果敢,必殉难而死。孔子说,由也好勇过我。暴虎冯河的办法,孔子不取,必也「好谋以成」。你们有一条悟了,就好办。

【十四.四十】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618)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
  这一章是子张问孔子,有关书经上说的话。书经记载三皇五帝、古代的历史。书经说,殷高宗,「谅阴」,朱子也不会说,注子对或不对,我们也不知道。阴,古代叫闇屋。谅,梁的意思。阴有屋有梁,用一根木头支起来的屋子。高宗父丧,从前有三年之丧,要茹素三年,丧服有一定,要散边,不能卷起,皇宫不能住,要住在像庵的小破屋。衣食住都简单。今日当然不兴这个礼了。
  而且「三年不言」,做皇帝遇到父母之丧与百姓相同,住破屋,三年不与人交际谈话,那国事怎么办?从前和今日不同,从前有宰相制度,孔子那时已变样了,所以子张问,国家事情怎么办。
「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
  孔子答,何必高宗?你所见太小,不是高宗一人如此而已,古时候的人都这样。「古之人」,指在位当国君者,什么事都没有父母之丧来得大,连国事也是如此。民国以前,在外作官,有父母之丧,再好的官位,也要辞职不干,叫丁忧,服满再出来做官。到清代改为二十七个月,孝是第一条。今日男女混杂,到时上花圈有什么用?没有哀思。孔子说,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君薨」,君王死。「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有宰相,代理天子,像君主立宪,满朝百官必须听这位宰相。周公就是如此,他是冢宰。孔子时候大家已不遵守这个礼制,所以孔子举出这点。
  下一章经文,就说礼的事。编书者夹在这里,和这一章书有关。

【十四.四十一】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619)
  这章书是另外一件事,但与上章有关,上章说的三年丧是礼。孔子教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要先学礼,礼如法律,法律是强迫,礼是和平。遵礼是君子,不遵礼是小人,礼加在君子,刑罚加在小人。礼是上行下效,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以暴,民也从之,反之则不如此。必须以身作则,办假事不得往生,一切都是假的原故。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只要在上位的人把礼守得住,礼有礼的根本,所以林放问礼之本。我们所学是礼的仪式。孔子事君以礼,人们以为孔子谄媚国君,上好礼,才能率领老百姓。自古以来当领袖有两件事,一是作之君,作领袖,一切在前头干,以身作则。一是作之师,君是老师,什么也会。如中国的医学始于内经,轩辕黄帝所作,文体类似汉朝,或许是口述。岐伯与黄帝就是谈这个,所以黄帝也要为百姓治病。医学院讲内经就够了,但是不懂易经、礼记,内经只说医理,易经只说道而已。到了汉代,张仲景才有药方。作之君,作之师,教了百姓才能用百姓,所以上好礼,百姓便容易配合,你为国家办事,他也为国家办事。
  中国主张三才,天不能错了天时,地不能错了土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前大皇帝必讲礼,一年有祭祀,为了报恩不忘本,要祀天、祀稷。祭天是第一条,这是奉天,尊重天命。每到立春,大皇帝必出来东郊耕地,皇后必喂蚕,抽丝织布。清代末年还都如此,各省县的官也得迎春、推犁,这是奉地,百姓才有衣食住,使人民「富之」。天生万物以养人,再来要如何办?要「教之也」,谨庠序之教,教育以德育为本,艺术是末。
  礼之本是什么?毋不敬。敬是摒除一切,念兹在兹,能这样,前途才有希望。凡是害人的事不可干,拿出良心来干。
  讲论语,有讲论语的意义,讲什么书有什么书的意义。你们先学佛,后学论语,为什么?台湾佛法原来是空洞的,虽然空洞,大家还信,空洞不算坏,只是不知佛法为何物。至于其它教虽然也有,但是台湾人不甚重视。再就是台湾人信神、信妈祖,所以吾来台湾初期,先随顺大家,宣扬佛法。那时念孔子书的大有人在,开口孔子公,闭口孔子公。日本控制台湾时并没有反对孔子,但是台湾文学不免脱节,也比现在好,所以吾也添了国文补习班,注重文学,不注重道理意义。今日中国文化不及从前,中国文化简直没有了,危险极了。
  今日之下,中国文化一天不如一天,孔子公打倒后,中国文化也随之被打倒了。现今局势十分危急,中国文化简直没有了。政府提倡三民主义,说根源于孔子、中国文化﹔而外国人以为是老腐败,不合时代。民族主义,外国人怎能知道?最初洋人的哲学,也讲唯心,讲一元。黑格尔以后,有马克斯,讲唯物,讲二元,而且是多元。这是光绪年间的事,吾一直见过来。说到五四运动,知道真相的人很少,所说的都是变质的五四运动。
  论语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而懂中国文化,来讲论语的,有几人?文理暂且不讲,何况是论语的道?吾讲论语,也只有在此地讲,因为你们多数为信佛的缘故。
  哲学、名学、觉学各有不同,中国从前没有哲学,哲学害死人,乡土文学也是如此。如今有报纸刊登,百分之一是中国文化,百分之九十九是杂说,要想前途好,难了!大家不觉悟,只学老庄杨墨,也绝不能造出原子弹来毁灭世界。外国哲学就不是如此,一、二句话就害人。
  始作之谓之圣,述说谓之贤。若没有诸子各家圣人,创造种种学说,天下绝对乱不起来,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中国儒学,中国文化,简要就是「公安」二字,不问如何办事,要让大家都安,只要安稳就行,如黄老主张无为,能公安就行。道家讲「长生」,所以医学生于道家,儒家对于治病则在其次。道家半内半外,世出世各半,不彻底,是否真不彻底也难说。儒主张「公安」,但不能不生病,所以道家主张长生,但是有生必有死,所以佛家主张无生。

【十四.四十二】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620)
「子路问君子。」
  子路问君子。鲁家注重礼乐治国,能遵从礼乐是君子,不能就必须用刑罚。礼乐和平,听了能接受固然好,不能接受也不罚,默摈而已,因为他是小人嘛。就政治来说,就得依法律,不依法律就必须判罪。道德行于君子,王法行于小人,希望你们成君子,吾就很满意了,能站住人格,就有成佛作祖的希望。
「子曰:修己以敬。」
  孔子说,修己以敬。修也作修,修理的意思,修理自己。人有身,还有心。佛教一元化,无二元化,万法唯心,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但是孔子并没有说内外。林放问礼之本,本是性,孔子也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礼的根本,在毋不敬,修己以敬,身口意三业都敬。你们念佛,有口无心,就是没有敬字,必须三业都在佛上,口念不乱,这是身定。学然后知不足,孔子到老还学,何况是我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如斯」指修己以敬。子路懂了这层道理,所以说「如斯而已」。但是子路以为太简单,嫌范围太小。若是我们修己以敬也够不上。孔子再说,修己以安人。孔子之道,就在公安上,只求自己安,其实不安,若不懂敬,只有倒霉不会安。因为子路已知修己以敬,所以孔子进一步告诉子路要修己以安人。人不仅只有齐家,必须使大家安,你只要三业清净,不妨碍他人,人就安了。我们妨害人,念佛没用处,回家也不得安,不要说公安,私安也没有了。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子路勇敢,也懂这个道,子路又说,能安人就行了吗?
  孔子又说,修己以安百姓。因为这一句所以上句有人注是齐家。安百姓,就不是齐家了,也不仅是安邻居,是治国,总之就是修、齐、治、平,就是天下为公。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若不必礼,人人随便,这是扰乱天下之道。孔子的大主义要与礼运相合。人道敏政,天时、地树、人政,办政治使人公安,国泰民安,百姓才能安,孔子要子路、颜渊「盍各言尔志」,孔子的志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个志愿状似轻松,其实很难!办到天下人都安,尧舜也办不到。

【十四.四十三】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621)
「原壤夷俟。」
  今日的坐椅、凳、桌等,发生比较晚,或许是汉以后的事,先秦没有。日本学中国,有榻榻米、矮几,榻榻米上铺垫子。尻骨坐于两小腿上就是坐,直起上身是跪。蹲,尻骨坐于席,抱膝靠身,比较安稳,或许是养生的方法,古人有抱膝而吟的习惯。皇侃疏以为原壤是方外的圣人。
  孔子与原壤是老朋友,孔子来找他,不是原壤他来找孔子。若这个人不好,孔子也不去找。孔子不去找阳货,孔子去找原壤。原壤夷俟,夷,安稳蹲着。俟,等孔子。
「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孔子不是自己去,学生跟着去。孔子对学生说,原壤这个老人,年轻就这样,连子弟的礼貌也不干了。述是后人随着学为述,原壤年长了也没有阐述说明古圣之道。年长了也不上学,无所阐述。到了老年来,他还活得很壮,这么大还没死。他学老子,所以称他是方外之圣。
  「是谓贼」,贼是有害于礼貌道德,不讲究礼乐道德。
「以杖叩其胫。」
  孔子说完了,以杖叩其胫,他两手抱膝,所以孔子用手杖叩其胫。
  原壤恐怕不下于「作者七人」,孔子和他交朋友,可见原壤并不是泛泛之辈。孔子不反对他,礼记说:「故者不失其为故」,这是指原壤母亲过世,孔子送椁给原壤而说的。

【十四.四十四】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624)
「阙党童子将命」
  阙党,这个地名的考据,无关大旨。吾主张是阙里,曲阜为阙里,是孔子的住处,阙里是圣人之邦。互乡则是不讲理的地处,孔子也都与他们来往。不到二十岁都称童子,冠而字之,家里来了客人,童子只可当侍者,子弟没坐位。例如有当差的人,来到客厅内,子弟侍候要点烟倒茶,站在屋角,不乱走动。将命,就是迎客送客。当司仪,便可有坐位。这位童子未满二十岁就当招待,可平起平坐。
  凡事以身作则,否则不能教人。
「或问之曰:益者与?」
  或问之曰:有知礼的人问,阙里是礼义之邦,为什么使年轻人做招待,令童子正式陪客、传命令?礼记云,年长以倍则父事之,随其后;长十年则以兄事之,雁行。莫非这位童子聪明,想令他速成吗?可见这不是在孔子的地方。
「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
  孔子说,我看这位童子招待客人,自己有坐位,又看见和年长者雁行,平走,丝毫没有一点谦恭礼让。
「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非求益者也」,并不是想求着学,谦才受益。今日兴洋人那一套,是自掘坟墓,谁是爱国的人?谢枋得祈求元朝,赐予他墓碑「宋故处士」,便感激不尽了。谢枋得后来也自尽。千家诗中有他的诗。(按:谢枋得「庆全庵桃花」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欲速成者也」,他想着快快的成名,地位、年纪、学问、德行都不够,成什么?成就他的狂妄而已。



《论语讲记》 卷下 第二册
目录
  开讲前提示        一
  先进第十一        四
  颜渊第十二        一〇九
  子路第十三        一八五
  宪问第十四        二六四
  卫灵公第十五        三七九
  季氏第十六        四六六
  阳货第十七        五三五
    微子第十八   六一四
    子张第十九   六二〇
    尧日第二十   六三〇

卫灵公第十五
【十五.一】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627)
  讲书之前,先谈谈板书写的「易、简」。
  同学们对于中国文化脱节太久了,学论语只看一家的说法,不过自以为是罢了,其实谁也不能说确实对。元朝以前考试没有限度,以后便有限度,注释也有限制,指明要遵从朱子的注解,叫「中式」,写中他的法式就可以了。对不对呢?宋时就有人反对。但是考试时离开朱注,即便考得好也不录取,这是锢蔽人的知识。所以后来的论语只有一个讲法,才有四书改错等书出现。
  论语注解开始于汉儒,为什么不尊崇汉注呢?汉儒所注也未必对,但汉儒本着训诂,少发议论,因为注论语的毛病都在议论上。民国以来,不管汉注、宋注都取消了,连经书也不要。今天国家提倡中国文化,因为发现其它人都不可靠,所以提倡靠自己,但是只宣传也没用,真心研究的有几人?
  今日吾所讲的论语,国家没有限制谁的注解。宋儒有改经的,这是大毛病,若采取集释就比较复杂。吾主张「简要详明」,今日的风气相反,为了登报卖钱的原故,兴啰嗦的风气。作文、办事都要如此,言多必失,绝无好东西,即使是司马迁多也不行。办事啰嗦能办出什么事?你要真办事、作文、看书,还是必须简要详明。
  论语书中经文虽然复杂,吾讲的简单。吾所说虽然简单,但是这是从复杂中得来。吾预备时,自找麻烦,你们别学啰嗦。你们学什么佛?现今的佛法是学什么佛?佛所为是为了什么?你们所为又为了什么?你们学论语,是学孔子?还是学宋明儒者?还是学如今的报纸文章?周易系辞是孔子亲自作的,系辞说:「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干很容易,坤很简单,易是干的本体。易则易知,容易才叫人好懂,简就有能力。易知就可以学,可以和他亲密,简单就能随从着你办。亲密就能长久,所以一学容易学,就能成功。易简这两个字,「乃天下之正理」,真正的理论,就在简易,得简易就得了天下的正理、正位,万物生焉,成了功。
  吾恐诸位学啰嗦,所以特别申明。演讲也须如此,要意犹未尽。若挂铃铛,就大差了。办事也是如此。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有人说,论语某句有所为而发,其实都是有所为而发。鲁卫如兄弟之政,孔子的朋友很多在卫国,道在鲁国行不通,想在卫施行,所以孔子到卫国。开始时卫灵公对待孔子好,如果待孔子不好,孔子也不去,连南子也待孔子好。
  陈就是「阵」,问孔子上阵打仗的事。读书能闻一而知二就不错了,闻一知一也可以。卫灵公为什么问阵?
「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俎豆之事」,祭祀时摆供牛羊牺牲,豆是用木头做的礼器,盛什么东西有一定的规矩,简易,看一遍就会。「尝闻之」,曾经听过这个,俎豆的事情我曾经听过。「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你问阵是军旅的事情,我没有学。孔子其实是学过,「未之学也」是说话温和。
「明日遂行。」
  到了第二天,孔子就走了。为什么走了?是被问住了,答不上来,所以走了吗?读书有如参禅,到老不悟,那是书呆子,就如同生在现今的世间,却不懂今日的事情。灵公并不是不知孔子,而是故意问阵,开孔子的玩笑。孔子懂得避色,避言,卫灵公既然对孔子的礼遇衰退了,就该离去。
  学这一章,要知道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自己要明白进退。

【十五.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629)
「在陈绝粮,」
  「在陈绝粮」,有人说是哀公二年离开卫国绝粮,但众说纷纭。有人将这一章与上章合为一章,有人说分二章。那一年发生的事不必管,在陈绝粮确有此事就可以了。
「从者病,莫能兴。」
  「从者」,跟从夫子的门徒。「病」是饿极了。「莫能兴」,起不来。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路愠现说。愠,原是在内心,所谓「人不知而不愠」,子路这里是显于外。说「君子亦有穷乎?」子路不会因为饿而发脾气,子路不在乎穷,年轻时有一年饥荒,子路百里背米养母。这是因为孔子在鲁国当司寇,不能行道,先到他国传道,人们也不要。孔子不只是在卫国一地,在陈,在陈蔡之间,道传不出去,既然道是天命,为什么道传不出去?子路为此而愠。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固穷,固一作「固然」,既是君子,就不免穷,不走偏路,所以走不通。二作「守住不变」,君子穷是穷,但是听天命。小人穷不得,一穷就乱了,乱七八糟,苏秦、张仪随鬼谷子学,鬼谷子也是有道之士,教他们纵横外交的学问。苏、张这两人志在得位,不在传道。孙膑、庞涓也是鬼谷子的学生,一样不行,孙膑还没有大毛病。若庞涓则滥矣。起初孙、庞二人要出师时,鬼谷子曾试试他们,观察他们的心地。庞涓用欺诳火烧,孙膑则不然,鬼谷子说:庞涓不得好死。

【十五.三】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孔子跟子贡说话,你以为我学得很多,而口中不讲,记在心里,默而识之吗?子贡回答:实在是啊,莫非不是吗?
「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说,不是这么一回事。默而识之是明记不忘,为什么孔子不承认,为什么对子贡说?孔门中博学多闻就是子贡,这是对症下药。孔子说我只用一条贯串起来的,孔子曾为曾子说,这章为子贡说,一样不一样?
  下头先讲「一贯」二字。全部要默而识做不到,能一条默而识便不得了。修净土宗讲「有」,不失正念六字洪名,默而识之,谁能如此?一句还记不住,其余的能记,有这个道理吗?必须自行实行,干什么才讲什么。吾从前没有修净土法门,后来才专修净土,至今有五十年了,六个字没有记住,白天还差不多,睡时就不行,忘了。又作梦时,念佛的时候少,明知是梦,还不念佛,一句尚且不成功,记住千条万条,有这种道理吗?
  子贡是多而且能记住,孔子则默而识之,只有一条,只许一,不许多。曾子答「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有人以为这是搪塞的话,难道曾子也妄语,玩弄世故吗?其实就是忠恕,默而识之就是忠恕二字。一以贯之,有人以为一切学问都收起来在这上头,不能如此说,如佛家的「随缘不变」与「不变随缘」不同。孔子学说「主忠信」,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有忠信,但却忘了,自己不承认,没有「主」了。记住这一点,凡事都加上忠信就行了。
  忠,尽己也,自己有多少力量,一点也不虚假自私,都拿出来,大公无私,「中」「心」也。恕是指对方,对于对方一切都原谅,一切都原谅,普度众生,愈不好的愈要度,不舍一个众生。大家都是凡夫,今日之下能找几个好人?要多加原谅,他能接受教化,就要给他教诲,如互乡童子、阙党童子,孔子都爱护他们。今日之下谁好谁坏?你见人坏,你的心就不净,便无恕字,求全责备。圣人才不会错,贤人还有错,孔子与其进也,不保其往也。
  一贯是孔子之道,其次是孔子之德,再者是孔子之仁,再不懂便讲六艺。六艺以礼为首,礼的根本为敬,你们虽然敬不够,还有几分。礼加在一切人都一样,素富贵行乎富贵等,素指现在处的地位,你只要有道有礼,平素处于富贵,环境都是富贵,就把道、礼都推展到富贵者,其余「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可以类推。如箕子到韩国,韩国文化都是箕子所传。六朝时,北方有五胡十六国,元、清时都是外族入主中国,中国文化都一以贯之,都传给他们,他们念中国书,而舍弃他们自己的文字,今日却是自己不要,而将他们的东西拿来,这样的局面,决不长久。一以贯之,用「忠恕」二字。


杨子为我        予道一以贯之(曾子)
墨子兼爱  孔子执中  予一以贯之(子贡)  博学多闻
子莫执一                   融会贯通

  孔子以前没有杨、墨,只有黄、老,孔子没有批驳他们,孟子才批驳杨、墨,所以韩昌黎批驳黄、老,就是骂孔子。今日则是邪说横行,秦始皇一把火,所以能安到今天﹔将来要等原子弹丢下来,烧尽一切邪说,世界然后可以安稳。黄帝是我们的祖先,批驳他,那要以谁为祖?我们在今日要知其不可而为之。杨朱学黄、老,墨子学大禹,杨朱主张为我,墨子主张兼爱,子莫(鲁国贤人)则执一条。
  只要挑出一条来执持,孔子就不批驳。为我、兼爱,执一,将忠恕都加在其中。佛家空假中,究竟那一条为是?空曰真,有曰假,佛经中都有说,但是真也不讲,假也不讲,讲中,假若没有两端,那来的中?舜王执其两端用其中,华严圆融无碍。若知道要用其中,一闻而悟,举一隅则三隅反。各种学说只要对大家有利益都可以,孔子不驳斥一切利人的学说,而都加以「忠恕」。
  请参考反身录。

【十五.四】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631)
  书不讲什么问题也没有,书一讲问题就多,有人说这一章与在陈绝粮合为一章。孔子那时候有没有纸,至今还不知道,因为有人说那时已有纸张了,但是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所以错简在所不免。这一章与「在陈绝粮」中间隔一章,是否如此,今日已不可考,可以阙疑。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孔子求学是一种作风,教人又是一种作风。孔子所学志于道,道很难,「朝闻道,夕死可矣」。但是「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为什么道不远人?诗经说:「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所以道不远人。你们以后读书,要看此章为何而说。
  道是静的,一动能保持直心,便是德。德也难懂,所以再说仁。道德在内无形,仁在外,有对象。仁还有办不到的,再说义,办事合理就行。义虽好懂,还有办不到的,再说礼。礼再不懂,就不必上学了。
  德在第二层,所以知德者鲜矣。孔子不过与不及,采取中庸,孔子圣之时者也,一般人知中庸之道鲜矣。这章也是如此。
  这一章为何为而发,姑且置之不论。

【十五.五】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632)
「子曰:无为而治者,」
  孔子的学问是人道敏政,专为公安。中国五伦社会,家庭以外是国,也算大家庭,国不安家也不会安。国家治理得好是「为」,「无为」并非什么也不干,无为是不用亲身去干。我们做什么事都有一定的职务,最高的领袖如总统府,以下是五院,五院的事不用总统办,最高领袖全在用人,选人才。
「其舜也与!」
  自古以来,真能做到无为而治者,唯有舜。上有尧受辛苦,后有禹治理,自己干准倒霉。
「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夫何为哉」,得了这些人才,安得好好的,他何须再去搅扰?汉朝的萧规曹随,以及陈平答高祖说,自己只是调和阴阳而已。这都是学「无为而治」。当领袖的人,随便查,随便问,那是乱天下之道。
  领袖只要貌思恭,敬大臣,体群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治国必须知人善用,就够了。各人守住本位,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坐北朝南,恭恭敬敬什么事也不问就行了。他不坐在那里,国家可以治吗?他一不在便不行。商店的老板,什么事也不做,早上第一个坐在那里,吃黑豆,喝开水,看三国,抖抖腿。其它人望着柜台,专门在外招呼。所以当老板也不容易,必须有经验,若老板不在,店就乱了。

【十五.六】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子张问行。」
  子张问行。行,行为,一切事情,一动作便是行动,如读书写字、买卖东西、打仗等都是行。子张跟随孔子学政治,行就是如子路问「闻斯行诸」的行,学了必须行。
「子曰:言忠信,行笃敬,」
  行,第一步要说话,言忠信,忠是对自己,信是对外。行笃敬,做一切事都当做自己的事情办,恭恭敬敬。
「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学这两条,不必说近处,「虽蛮貊之邦行矣」,能行到四夷,他们虽然不懂中国文化,但是能感化他,也行得开,受你的感化。如果不如此,言不忠信,行不笃敬,邻居也行不通。「州里」可以不必详细考据,重要在把事情讲明白就可以了。
「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又说「立则见其参于前」,吾念森,参是森罗万象,森是竖,罗列是横,横竖都包括。站立时,看着森罗万象就在你眼前,忠信二字都在眼前,你眼前所见必须对他忠信。坐车时,两眼只许看着马拉车,注视挂在马脖子的横木,不许东看西看,也不许回头看,坐着车马等近处也必须有忠信。这就是所谓的「见尧于羹,见舜于墙,见周公于梦」,念兹在兹,就是毋不敬。能如此然后可行。
「子张书诸绅。」
  子张书诸绅,士人穿的衣裳才有大带子,把衣带子翻过来书写在上头。

【十五.七】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635)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史鱼是卫国人,名鳅,鱼是他的字。孔子对人不轻易毁誉,有时隐恶扬善,谈人的好处,对人有称赞的时候。例如孔子曾说卫灵公之无道而能用某人等,所以卫国不灭亡。
  这一章是赞叹道德。史鱼正直,其直如矢,国家有道时,史鱼也是直,不曲折。国家无道时,别人危行言逊,他不如此,也是正直不改易。孔子家语说,卫灵公时,史鱼临将命终,嘱告他的儿子,他生前不能进贤退不贤,向国君举荐重用贤者蘧伯玉,不能斥退不贤者如弥子瑕;史鱼觉得对不起国家,生前一切不合礼,死也该不合礼。男人寿终于正寝,女子寿终于内寝,男子若皓首穷经,老死牖下,不合礼。停尸牖下是不合礼的地方,例如孔子自牖执伯牛的手,也不合礼,所以史鱼要他儿子将他停尸在牖下。入棺曰殡,埋曰葬。灵公来吊唁,史鱼的儿子告诉灵公,为什么停灵牖下的原故。卫灵公很自责,立刻举用蘧伯玉,斥退弥子瑕,史鱼这是「尸谏」。这像是曾子临终的易箦。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蘧伯玉,邦有道则出来作官,邦无道则可卷怀之。卷,收也,如同一幅画卷起来。腹中的文章、能力都收藏起来,一问三不知。现今的人是无而为有,好炫耀。怀,归家也,陶渊明归去来兮,就是怀。
  蘧伯玉的贤德,列女传仁智篇记载,卫灵公夫人(是不是南子,不可考),夫人也知道比量,根据蘧伯玉平常的德行来判断,夜里座车经过宫阙,会停下来走过去的,肯定是蘧伯玉。卫国不灭亡,确有能人。

【十五.八】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637)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知,读如智。
  孔子说,可与言,不与他说话。说,是与他谈学问,谈道德,孔子不是说道德便是谈学问,没有空闲工夫。与他谈了,把你的道德、学问与他的交换交换,所谓「入读古人书,出交天下士」,不可关起门来,在三家村里自称鸿儒,那能有多大的长进?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要是不与他言,不与他谈,那是你不知道他,他也不知道你,你纵使有学问道德,又有何用?交臂失之,所以佛家不学小乘。
  若不与他谈道德、学问,而与他谈了,那是说废话。吾对西坡,不答复一言,就是如此。将一碗蜂蜜倒入垃圾箱,糟蹋东西。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但是这都不容易,必须有智慧者才能做到,智者不失人,也不失言。我们只有各尽其道而已。

【十五.九】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
  汉儒主张「志」与智同,如郑玄注:「志,犹知也。」汉石经为蔡中郎所写,十分宝贵,为了怕战乱,败坏经典,后来还是被董卓乱火焚毁,所以后来才有玩残石者。唐代的石经,后来遭到战乱,也坏了。泰山有经石峪,有全部的金刚经,魏时所书,每字如拜垫大,是稀世宝物。石经上有这「智士」,吾采这说法。
  又「害仁」的仁,仁就是人字。吾采取这个说法。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与人辩论。
  孔子说,智仁勇三达德,有智有仁,勇在何处呢?有智有仁就不必说勇了,如易系辞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不说勇者见勇,其实智仁就已包括了。孔子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所以智仁就够了。智士是有智慧的读书人,仁人是有恕道的人。
「无求生以害仁,」
  这两种人,办出来的事,志在智慧与仁,这智仁二字就是道,除此之外就看得轻。人都以为生命要紧,其实不要紧,为什么呢?有生必有死,自古以来没有不死的人,生命如何宝贵也必须死,如孔圣人死,佛也示现有生有灭,自古都有死。
  人有人格,张三是人,李四也是人,人永远不断。所以只要变成人,有人的样子,有人的格局。人的格,上下左右都可见,但是内里有心,知人知面不知心,人都不知心,所谓「人面兽心」。鹦鹉能言,不离飞禽;猩猩能言,不离走兽。这些都是有口无心的禽兽。道重而生命轻,天不变,道也不变,但是生命却不能永久生,所以有智慧、有仁恕的人,贵在保存人格。若连人格都站不住,谈不上是君子小人,那是禽兽,若无人格,人身难得。成佛容易,就在有人格。
「有杀身以成仁。」
  保存人格很重要,忠臣孝子不能失去人格。无求生以害人,可是有杀身以成仁,可牺牲性命保存仁。孝子为父母,忠臣为国家,为着道而牺牲身子,要保存道。
  你们读书,就要学这点。但是杀身并不是一定要牺牲生命,例如管仲未杀身,孔子也称许他的仁,因为他将全部生命时间牺牲在事业上,保住中国文化。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中国人有什么好处?看西洋的风气就可以知道了。若再完全西化,那将如何呢?所以维持人格,不必然要死,如诸葛亮「鞠躬尽粹,死而后已」便是如此。
  你们必须带业往生,当生成就,回向文说:「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只此一回报应,这不是当生是什么?一报身便是当生成就。

【十五.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639)
  刚开始学,必须口到、眼到、心到,有一不到,便马虎过去,三字经说:「口而诵,心而惟」,其中就有眼到。必须看字里行间,妙意都蕴藏在里面,必须看出其中的言外之意。
「子贡问为仁。」
  子贡问这个有什么用意?他不是问仁。有人说,孔子看他如此,所以如此答,这是宋儒的说法。你亲眼见到了吗?你能知子贡、孔子的心吗?万万不可学此。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贡问仁,仁是孔子的主要学问,不同人问仁孔子所答都有不同。你们读书,先学会问、会看书,有人说:「学了诗经会说话」。说的方法很多,孔子先用「兴」起,先讲「喻」。「工」如现今的工匠,台湾也有以巧公为祖师。(从前有公输子,称巧工,名鲁班,鲁人也,山东曲阜人,可知台湾与大陆一家)。工人想把做的事做到极好处。佛法最高为妙,儒家叫「善」,如尽美矣,未尽善矣,要做到尽善尽美。
  干什么都必须有工具,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所以「必先利其器」。利,锋利也,利有作「砺」,磨石的意思。磨石而使刀快,刀快不是石快,砺因此而有利的果,果中有因,因中有果,这可以不深究。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
  说到这,子贡便明白了。子贡在卫,卫国乱,子贡想知道,孔夫子是帮卫君?还是要帮他的儿子?子贡是这样问:「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答:「古之贤人」,子贡出来后说:「夫子不为也。」
  孔子的学问,人道敏政,一切为大家公安。樊迟问稼,孔子不答,因为稼与圃与公众的利益小,所以说:「小人哉樊须也」。
  到那一国家,住在某一国,这一国中的大夫在位者,所办的任何事,若是福国利民,不为私,就事奉他,要更加恭敬学他。学得一个字就是「一字之师」,也不能忘恩。
「友其士之仁者。」
  不在朝的读书人,有一举一动都是仁恕的。你们若有忠恕之道,天天都可利益人,如一张小纸,千人的工夫,爱惜一张纸,就是爱惜千人。所以不在朝的士人,看年龄,若年高可以事奉他,年龄不太高的便可与他为友,他是善知识,要随他学。
  你们想做好事,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否则孤陋寡闻。凡事都在恭敬中求,否则即使教了,也不会用真心。

【十五.十一】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640)
  上一章,子贡问仁,若说问题不在仁上,那颜渊问为邦,又是问什么?
「颜渊问为邦。」
  颜渊问办理邦家的政事。孔子完全为公安,为世界大同。人道敏政,有国才能保家,有家才能保身。孔子这时是东周,与西周不同,西周是周王做主,东迁后权力在诸侯。春秋一开始是郑庄公,有「周郑交质」的事情,往后一天不如一天,渐渐乱起来,各国政治也不上轨道。
「子曰:行夏之时,」
  孔子说,要天下上轨道,先要有几个条件,邦家先定天时。中国有「年月日时」,洋历无月,只有年日时。书经甘誓篇,有「三正」,首先是建立那一月为正月,有建子、建丑、建寅的差别。周朝建子,殷朝建丑,夏朝建寅,秦始皇建亥。
  孔子认为定住邦家,要行夏之时。北斗七星,其实有九星,其余二星看不见。外国叫大熊星座,中国称斗,各有各的称法,就是璇玑。天干地支,二十八宿,都在手指上,掐指一算就知道了。斗柄指寅,为四季的开始。春天开始,从东北开始。若子、丑,则是在北方,正是冰天雪地,不合时令。孟子说:「七八月之间旱」,可知是建寅。从唐尧而下,朝代换了多少次,不只夏、商、周,而孔子以为夏家的历最标准。
  政府来台,才行夏之时。来台之前,并不如此。
「乘殷之辂,」
  再者,国家办事要交通、地利,「乘殷之辂」殷朝车子是木头做的,比较好。其它朝代的车子,若抹上黄色称为金车,房子抹上黄色便称为金殿,王车有金车、玉车等等。以下再说人。
「服周之冕,」
  办政治者必得有官服,一乱就是妖服。若穿西装,是被发左衽矣。「服周之冕」,穿戴周朝的官服,周冕有垂旒可以蔽明,有黈纩(黈(钭)纩(况)—黄色的丝绵)塞耳,可以不任视听,只要「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就行了。表示垂拱而治,只要能认识人,知人善用就可以了。今日的祭典,六个朝代的服装都有。
「乐则韶舞,」
  天地人之后,再来为大典。祭祀典礼,吉礼最重要,如郊天、祭地。得国者必得要有天坛、地坛,祭太庙。山东也有天坛、地坛。
  「乐则韶舞」,舞作「武」。韶是舜乐,武是周武王时候的音乐。韶尽美矣,又尽善矣,武尽美矣,未尽善矣。治国,重要是天、地、人、音乐,都要使它上轨道。这一章要注重后来的话。祭祀错了,天与地不会错,而乐是人听的,人人见,不可错,大家听了,会变心理。所以要注重这一点。
「放郑声,郑声淫,」
  奏乐必须有声音,声是高低远短,音是金木丝竹等八音,知声容易,知音难。「放郑声」,郑是郑国,有人说,诗经中郑音皆「淫奔之声」,这说错了。淫是超过必要的程度,如淫雨等,郑家音声太复杂,噜苏,宋音过于安逸,山东音有狂傲之音,有四种音(郑、卫、宋、齐)不能在太庙演奏,必须中正和平。如山东的北鄙杀伐之声,太庙中不必如此拼命。四种声都不要,而以郑声为首。这并不是说连诗经中四国的国风也不要,宋儒说:「诗皆淫奔之诗」,这就不对了。
「佞人殆。」
  以上都是人应办的,都是在位者,必须要有所选择。
  远佞人,佞人,无理辨三分,如少正卯,苏秦、张仪之流,满口说的是欺骗话,这种人不要。郑声淫乱,败坏中正之气。佞人危怠,巧辩的人不能忠信,荀子劝学篇说:「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从他的心中生起,会害到他办的事情,大家学他就完了。

【十五.十二】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吾所说的,是自己所采取的注解,你们自己可以参考。凡事要易简,不论短文、长文都是如此。
  短文要易简,却更不容易,长文虽长,还是要易简。去了易简就不行,你们不走这一条路就不行。这是过渡时代,你们就像听闻晨钟,有人醒、有人半醒、有人不醒。若半明不白,绝不久长,除非四库全书全毁了,否则仍是要易简。做到易简这点,就是办大事。
「子曰:人无远虑,」
  人不能只管现在,现在只是维持现状,要预备后来。纵使学到大儒,也是白学,学不到孔圣人。颜子还学不到孔子,何况大家?后来的大儒,也只是将人做好而已。人到后来必死,死后生天,那是三世冤,死后再变就下三途,不究竟。今日为什么学论语?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学佛,为明日之事,今日若没有筹划,到时就乱。你们今天在此听讲,明天会遭逢什么事,你们筹划了吗?这是没远虑。明天可说是远了,却未必有人想到,后来更是远。
  弥陀经,你们万分之一也不懂。今日听华严,知微细智,也不能用,将来能往生吗?助念是你自己念,他人帮助你念,不是他人念你就有用,何况助念时必须心在往生者身上,否则有什么用?凡事须靠自己,有把握,不助念也有办法。其它宗派不助念能成功,净宗就不能成就吗?
  人格保存不住,因为不能主忠信,信愿行第一字的「信」尚且站不住,何况其它?
「必有近忧。」
  远虑包括一切,不远虑,不但到后来麻烦,眼前就倒霉。没远虑,近处便有麻烦。孔子说的很简要。
  这二句全称肯定,说一切事。注疏是作文章,可以相应不理。

【十五.十三】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644)
「子曰:已矣乎,」
  「已」,停住了,无办法了。「矣」就是如此。「乎」就是如此吗?活口气。念了下文,就成死口气,你学问成了功才可囫囵吞枣,打哈哈。甚至如文殊、维摩也默然,彼此明白。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是世间法,食色性也,但是一下生就好色了吗?一下生就吃乳,就是食性。一下生就男贪着女,女贪着男吗?「爱不重不生娑婆」,好色不就是爱色?不好色不投胎。
  上论子罕篇有这章文,但那一章文没有「已矣乎」。
  有注解说,这指齐国馈女乐予鲁国,季桓子与鲁君趋往观看,所以孔子说这一章。子罕篇注解,引史记,卫灵公与南子同车,孔子第二车,招摇过市。但是除孔子之外,谁也不知道这一章是指什么。这些都是揣测之词,不必如此呆板。你们必须知道,遇见什么事就是什么事。
  子夏也说﹕「贤贤易色」,与这一章相同。若是好德,身修、家齐、国治。若好色,最终一切保存不住,查看历史就可以知道,这二句包括一切。

【十五.十四】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645)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
  臧文仲为鲁大夫。从前作官为世袭,与今日不同。世袭之外也要进贤,但是他不让位。有一位柳下惠,普通说是姓展名禽,柳下惠是他的别号,这不必多考据,考察明白又如何?除了著书之外没有大用处,就是说废话。
  中国医学,若在平日得痨病者,忽然又得感冒,要治那一种病?若病急则先治标,先治新病,若是病缓则治本。今日的台湾,正是紧急时候,若制礼作乐,而去掉国防武器外交,是为书呆子。国医才能标本双治。
「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为国为公就必须让贤,为己便是窃位。若臧文仲不知道柳下惠有贤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20:11:51 | 只看該作者
还可以原谅。臧文仲知道柳下惠有贤才,全国都知道,他却不推荐给国君,这就是窃位。
  吾来台湾,也让过位,好几个机关吾都没有董事长的名誉。也举过贤,但是所接受的人,不够贤而已。

【十五.十五】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646)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有两种解释,都合理,可以双从。
  躬,自己本身。「自厚」的厚指什么?可以看下文「薄责于人」,厚也就是责。按文理,一个「责」字就行了。意思是对自己要从厚处责备,对别人从薄处责备。孔子、佛也有人怨,没有不遭怨难的,这是社会的常情。全在个人学问,须多包涵,能自己责深一点,责人薄一点,则怨我的人就少了。
  另一种解释,讲的也好,但是文理比较转折。自己对修养德性加厚,对他人责备薄,别人的怨恨较少。
  要想不多事,从第一种说法比较好。在社会上,责备自己就是有德,责人便是无德。论语句句都是格言,学会一句一生受用不尽,吾人却一句也做不到。

【十五.十六】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这一章都是虚字,很难讲。有人说,第一个「如之何」处是一句,其实三句「如之何」都一样。为了什么而事说,我们不知道。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如之何」是老言语。「不曰」,你没听说过吗?有一句老言语,你没听说过吗?
  「如之」,就像这样子。「何」,何如,就像这样子该怎么样呢?「如之何者」,假若古人这句「如之何」,到了这句话怎么办呢?没办法就要找圣人,圣人也没办法,孔子说我也没办法。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自己远虑,虑不到,又不领教人。好人的话你不听,只听坏人的话,或是好人的话不听,又不受命,这就没办法。
  台中也有人有如此难处。不领教人,自己办。办错了不定就出乱子,若出乱子,自己想办法也可以。否则,不怕事也可以。若弄糟糕了,再找别人,推给别人,别人为你弄不好,就怨恨别人。弄糟糕了,孔子「末如之何也已矣」,找我就可以了吗?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若庸人自甘庸奴,就该少办事少言语,也可少出乱子。既没读过书,又不领教人,而且不听老人言,又有什么办法呢?

【十五.十七】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648)
  「惠」通「慧」,另外版本有作慧,吾采取「慧」的说法。
「子曰:群居终日,」
  孔子说:「群居终日」,各人有职业、事情,群居有二种说法,一是同机关同事,如三人的小商店便是群。终日是一天都不干正事,只在聚会,无事找人聊天。佛学八苦有五阴炽盛苦,这五条愈烧愈盛,色受想行识,第七识永不停止。不炽盛就成功了,净土宗以外都讲寂照,寂灭为乐。小人闲居为不善,若是为善已经不错了,但不能解脱,仍是有漏业,不能达到性与天道,子贡说: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出家人办慈善事,戒律不许,因为一办就成有漏业,不会成功;有钱办事,可以找信徒们办。我们人的思想,就是不办其它事也虚妄,白天如此,夜晚作梦也如此,都是第七识闹乱子。身体力行,有经验者就知道了。所以净土念佛,教人伏惑;伏不住惑,临终就颠倒。
「言不及义,」
  义,指富国利民的事。
「好行小惠,」
  「好行小惠」,小惠是小智慧,指世智辩聪,小有才能,办不了大事。「小惠」不当小恩惠解释,为什么呢?不以善小而不为,所以小善也必须去做。
「难矣哉。」
  言不及义,行小聪明,对国家社会没好处,这个人没办法,这种人是弃才。

【十五.十八】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648)
  古人的书并不是没有错简,这一章有数种说法。
「子曰:君子」
  首先说「君子」,有人说这多余,是迭三加五。今日报纸的文章,像是盖四十八层楼了。
  韩李笔解所解释的,本来很多处都是改经,但是这章所解释的有意思,认为一章经文有二个君子无妨。
「义以为质,」
  先讲本体,办事以义。义是事之宜也,看着该办,见义就为。因为义是本质,看到该办,就牺牲一切办法。但是那一样是该办与否呢?这就难知了。
「礼以行之,」
  礼定的很明白,例如﹕有人掉入水中,那是应该救他﹔能泅水的人,自可入水去救﹔否则,就该同归于尽吗?这种做法不对。可以请他人来救。若是父母,则又另一办法。看曹娥碑的故事便可以知道。所以说:「礼以行之」。道之以德,行之以礼,以礼做标准,依礼做去。这是君子的行动。
「孙以出之,」
  办时必须「孙以出之」,办得好也不能骄傲,例如孟之反的不伐就是孙。孙,逊也。应谦恭的办出来。
「信以成之,」
  上来是根本,最后是「信以成之」结束,全始全终才是信,所以说「信以成之」。
「君子哉。」
  人如此做事,不愧为君子,所以说「君子哉」。
  李曰﹕「上云君子者,举古之君子也。下云君子哉者,言今之学者,能依此次序,乃能成君子耳。」开头的「君子」是古时的君子,如何办如何办。下文的君子是照如此办就是今之君子。

【十五.十九】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64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真正君子人,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病,忧虑。人却不知道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只要忧虑,自己有没有能力,办事能不能为公?
  吾的希望,是在诸位,并不是吾在此炫耀吾能讲论语。大家学论语,处处问自己有能力与否?要多为他人想,就可以了。
  教育部规定,到了七十岁不许在学校教,私立学校还能行,私立学校到九十多岁只要能讲、能改卷子就行。我站着讲二小时也行,我不是不能,但是给钱我也不收,干公家的给钱,不合乎我的原则。我都不愿意教,这些学校没辞我,都是我自己辞的。学生愿意给我教,我不教,反而有乐趣了。你们学这个,问自己:能收,不能收?处处为他人想,就行了。

【十五.二十】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649)
  吾再提一提「易简」,自古以来「易简」,就是中国作文、说话、办事的标准。易者,大家容易接受﹔简则简要详明。大文章不讲噜苏,长文也要易简,短文也要易简。这一章书一、二句就说完了,然而所包括的意义无量无边,多一字,少一字都不行。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先讲「称」,为什么呢?因为这件事有问题,是讲书的拦路石,所以要先解,讲时会比较顺。称这个字注者有争议,有人读「撑」,有人读「秤」的不同。
  音「秤」是配的意思。称必须二头平均、匀称,配得上,不一样就不对称。但是用意也有争议,一说所办的事与口所说的一样,言行一致,不能虚假宣传,例如庆生时多说假话,也有直心的人。但是一宣传,真的吾也不买。报纸从前只有机关报,各说各的;现今的药与饮食,吾也十分畏惧。古书不如此,羼假的宣传是君子?还是小人呢?君子不如此,所以知道过分宣传是非君子。
  疾,怕也。君子人忧虑,忧虑什么事?没有能力,勉强去做还行,不要胡吹。不能用心去做,瞎猫碰到死耗子,或可有做好的时候,但是没有相当能力,绝不会做好,君子就怕没有办一种事的能力。世上没有全才,没有一能百能的人。君子会得多,多才多艺就好了,如周公多才多艺,就可以一点不忧虑,我们不是周公,所以要忧虑自己够不上。够不上不要紧,有能力做事也有相当限度,责备人不行。如禹王治水,我们可以有这个志,但能办到吗?又如唐玄奘大师的西天取经,万里遥远,孤身一人,这件事如何?今日我们在家看一部佛经,人家是拼了命,死而后生,生了死,死多少次,才将佛经取回来,我们若是把书一甩,良心何在呢?
  君子忧愁这辈子事做对了吗?不求名,孔子也不反对名,所谓:「必也正名乎」要实至名归,如孟之反不伐,别人称赞他,自己推让,更加谦恭,不但有名,而且有德,这就了不得。若得虚名,所做配称不上,就是君子所耻。今人都说值得骄傲,连「道听涂说」也还不会讲,只是到处宣传而已,不称不配,这是可耻的事,这句就够吾人学的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你信因果,干的是好事,那获得的名誉也是报酬,得了名誉就算完了。那里的饭不羼防腐剂?吾中了两回毒,不敢信了,都说是没味精、没防腐剂,我不信、不听,宁可不吃算了。
  另外有一特别讲法,周朝时国君、士大夫死后,那时有谥号,与今日不同。谥号是以他一生所做赠他一字,如「文王」「武王」,齐「桓」公。谥有一定的规矩,叫做谥法,至前清还如此。例如曾「文正」公的文正,又如戚继光谥「武毅」,文的加文字,武的叫武字。周朝的谥号原来是恰如其分的,法久则弊,长久就变质,所以圣人讲究,「通其变,而民不倦」。后来谥法多看情面,如谥「惠」,如汉惠帝、晋惠帝、明惠帝,都不好,柳下惠是例外。若让在位的人给好谥号,就是可耻。活着要好好干,盖棺才可论定,不能变才可论定,还活一天就不行。曾子临死时,卧在大夫所赠的铺席上。要断气时,侍候的小童很不安,曾子问什么原因,小童指着席子。曾子说,曾元、曾申你们不如他爱我,快为我换席子。还没换完,曾子就断了气。若没换席子,曾子干一辈子,这一条就是白玉之瑕。我们大家在这上面学,学曾子命终易箦,就是白玉无瑕。
  吾对于诸位是「责之重,爱之切」的原故,现今可消灾免难,将来往生少障碍。

【十五.二十一】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650)
  君子、小人并论。
「子曰:君子求诸己,」
  君子自己省察自己,孟子对此曾说,君子要反求诸己,是否待人不忠等。自己反省以后而忠,那对方就是妄人而已矣,不必与他计校。所以凡遇不如意,不必怨天尤人,一啄一饮都有因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此一想,自然心平气和。君子有学问道德,别人是妄人,就你不妄人,这都是因果。
「小人求诸人。」
  小人求诸人,凡事自己无错,尽是别人错,所以怨天尤人。学论语学孔子,最终可以往生。

【十五.二十二】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651)
  这一章,也是同类归纳。虽然只说君子,但已含有小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
  矜,说文﹕庄敬也。「矜」字难讲,必得用现代语说才好懂。说文,矜当庄严讲,这说法不错。虽用现代办法,也不能乱改,不能错了人家的讲法。庄严怎么讲呢?君子有九思,色思温,脸要温和。貌思恭,容貌须恭敬,庄敬自强,见人不可乱笑。今日之下,提倡见人先笑,那是胁肩谄笑,小人的行为。从前见到长者必须庄敬,要收敛自己。
  而不争,与人不必争强斗胜,君子不欲多上人,炫耀自己是大毛病,一切事推让,这是君子之道。九思,心必须时时庄矜,才有用,但也不可呆板。清朝入主中国,为中国文化所同化,一切风俗等都是如此,例如作官的习惯推让,常称「中堂,吾不敢」,口说惯了。有一个人说:「不知谁先作古?」另一人很谦让的就说:「中堂先请」。所以事没有一定。
「群而不党。」
  群而不党,群是合群。党者,例如一人说上东,一人说上西,又一人是说上东的朋友,因为交情的原故,而顺从他的说法,其实上西才是正理,这就是党。君子群而不党,办事时依正理。合群是好,但是办事时该如何办就如何办,不可以因为与他有交情,而顺遂他,反而害了公家。集释余论可以参考。

【十五.二十三】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651)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
  举人,包括朝廷,小机关,商店等,都不是一人能办,必须有帮手。用一个人必须有介绍人,如介绍工友。举用的人当得好是对得起你,干不好,你必须负责,大小同一道理,治国更是如此,这一章公私都有用。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可因为他谈得有理,所谓「有言者不必有德,有德者必有言」。那要如何举人?从前荐人,书信里首先必须有「品学兼优」的字眼,若没有品字,那人家不会接受,介绍时要以德举人。若他来要求我荐举,而我不愿举荐,在说许多好话中,就是不提及「品」,人家便知道我们不是诚心举荐。
「不以人废言。」
  虽然言语不能举人,又要「不以人废言」。这二句全在「言」上,上句是言不可听,下句是言又不可不听。下句虽是坏人,所说的话也不能一概不听,如苏秦、张仪的言语,也并非全不可取。不能因为人不好,所说的话好,而不听他的话。坏人也有说好话的时候,而好人也有说错话的。张献忠祭文昌帝君张亚子,有人写祭文,好噜嗦,都不如他的意,张献忠自己说﹕「你也姓张,我也姓张,咱们连个宗吧,尚飨」,这话不忘本,也算是好话。张献忠立七杀碑,说「天生万物以养民」这话不错,「人无一善以报天」真正不错,怎么办呢?说了前头,后头总得有办法──「杀杀杀杀杀杀杀」,真是要言不烦。所以人都有可采取的言语。

【十五.二十四】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52)
  子贡问孔子,必得是善于言语的子贡问,也必得孔子才能答,对别人子贡也不会如此问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一言,是一个字的意思。若答「其为人也孝弟」,那是六言而不是一言。这样答行不行?你们认为行的举手。认为不行的举手。孔子不打人,若遇到有脾气的人,一说这个就打,怨不得人。因为子贡是问一个字,很难为人。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或说二句终身行之,仍嫌多。一个字,就可以终身行之,这只有孔子能答。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里必须一字,终身可行。孔子答「其恕乎!」其,它也,所问的一言。乎,不是肯定辞,而是活口气。「恕」字,学会这个字,一辈子都行。孔子主张的仁难讲,恕较好讲。
  「己所不欲」自己受不了的,「勿施于人」不要用在别人身上,别人也受不了。这一个字,就管事。
  集释考证的案语:谓一字为一言,诗有五言、七言就是例子,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又有上万言书等。

【十五.二十五】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653)
  这一章有人主张是合为一章,有人主张分二章,主张是二章的人较少,但比较有理。主张一章者多,但是难讲。只有论语正义主张作一章讲,比别人有理,能连上来,不过如此而已。朱子讲了多少次,仍觉得不太合法度,不过这一节书他注的还好。曾经有人说他注这节书一夜没睡,他的亲戚看着他一直到了天明,反复注完了,自己还拿不定主意,你们看容易吗?你们拿起笔,一下就写完了,这是你们的学问。反对朱子的人很多,他们反对可以,他们读的书有一大架子,我们读的书不过几张纸而已,我们比不了。这得明白,这章我也讲不到好处,只可以讲两章,合成一章麻烦,比较难讲。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孔子说,我对于一般人,那一个人我也不毁谤他,那一个人我也不说他好,不能轻易批评人。子贡不同,好方人,喜欢批评人。但是论语一书有称赞「晏平仲善与人交、管仲仁哉等,」为什么呢?孔子说:「如有所誉者」没说如有所毁者,也没说南子淫妇、卫灵公昏君等。假若我对某人赞扬他,「其有所试矣」,我都是有一番试验,他有事实摆出来。
  掌故是一国的事情。自古以来,到清代及民国十年前,还没乱时仍有「试用」的制度。初上来给委任状、荐任等。六年俸满,做满官了,做得好的就升官,不好的降级。但不是一上来就做六年,开头试用,少者三月,多者一年,试试看干得了与否。从前有钱贾、刑名的师爷,浙江出这种人才,称为老夫子、先生。做官的一进去,不能自己作主,老夫子说该怎么办、怎么不办,不能不听,错一字都不行,这叫试用,作过一年两年才可以作主。若办事的老夫子办出错,这个地方便不能存身,而其它地方也有人传播,再也不能办事,失去职业了,你看这严重吧!试用后,可以补实缺。那一行都有外行官、外行长官,就是没外行职员,所以古人说:「有外行官,无外行师爷。」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斯民也」,对于治理百姓,「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者」有一定的方法。自夏商周三代办政治,要办通了,用直道,别讲手法、权谋,该如何办就如何办,该赏则赏,该罚则罚。若有疑惑,则赏应该从重,罚应该从轻,这也是直道。罚错而加重,那会错上加错。尧舜垂拱而治是用直道,桀纣走曲路,一玩手段,没有一个能长久的。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亦从之,反其令而行,百姓不从。学佛知道「直心是道场」,佛不接受手段。
  这一章,若分二章比较好讲,今再合为一章勉强说说。汉书艺文志说,唐虞殷周时的治理百姓,那时的百姓与孔子时一样,但唐虞时百姓都上轨道,到了幽王厉王时人民不上轨道。唐虞到孔子时的人性都一样,而是领导者的关系,全在教化上。领导人其身正,直率而行,唐虞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若桀纣率天下以暴,百姓也从之。三代人民本性如此,孔子时人民本性也是如此,因为教化不同的原故。
  所说虽然有理,但是文字难讲。

【十五.二十六】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654)
  我们的学问,如点燃的香头,从前人注解互相争议,都比我们读的书多,但是他们比起古人,只像星星之火。所以比起以前的人,我们就是没念过书。从前考到殿试,皇帝当主考,得功名后,名为状元,并不是他的才学就盖天下了,只是会国家限定的范围而已,与博学鸿词的无范围不同。中状元后,再回家念书,因为人多会来领教,往往栽了跟斗,所以必得再加用功,回来再预备,应付士林。有人有大学问,但是运气不好,也得回头读书。我们一部十三经没有念过,通鉴辑览没有看完,一部论语没背全,如此如何谈政治?诸位!学着认识自己。吾就自称不通,吾日日有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书到吾手中,甚至报纸,都是吾师,换你们就受害。例如吾看玉翎燕的书,还没刊出之前,吾先忖思,他的思想就足为吾师,你们知道个中的味道吗?书经云:「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你们的学问还太早,在社会上只有做一个受人指挥的而已。那也必须看为谁指挥,若不是大公无私的人,就倒霉了。你们的前途,如日历撕去一般,过一天少一天,四十、五十而无闻焉,那就算到底了。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
  史,不是指历史。尔雅说,史,字也。仓颉造字,开头就叫史。「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史就是字也。孔子说古时候的字,我还有没见到的,如今的台湾话,会说不会写,台语中有古字,是济南的土话。孔子说,我对某字的本来面目有没见到的,那是阙文。注者说﹕阙者从阙,勿胡造谣言。理说的是,但是注疏却强加解释,真是胡造谣言。
「有马者借人乘之,」
  「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这两句似与上文不连贯,有注解说:此段有阙文,可从缺。
  邢昺等注解说,这一句是比喻,缺文找不到好比人有马,若不懂五驭的方法,那就找会调理马的人去骑,拜托他调御,自己调理就出乱子,这办法很谦恭。千里马不在力而在德,要接受五驭的方法,例如马在大街如何舞翔,遇水如何绕水曲等。
「今亡矣夫。」
  「今亡矣夫」,指人,现在就很少这种人了。
  包咸注解,借,指另换一人,大意与邢昺同。
  勉强可依邢昺、包咸的说法,拜托别人察考,不可妄作聪明填上,如今这种人已经没有了。
  也有人解释说:孔子对于未见过的字,从阙。下文是举例,古书上有「有马者借人乘之」句,如今没有。但是那一本书上没有这一句呢?空空洞洞,吾不采取这种说法。办事要请内行人,不可自己不懂,妄出主意。如此才不出乱子。

【十五.二十七】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655)
「子曰:巧言乱德,」
  这二句就是格言,首句说对方,有一种人能说话,如少正卯的言伪而辩,饰非而泽,不必犯罪,就该杀,这是巧言。为什么该杀?乱德也。德,直心。巧言的人心不直,所以孔子反对「讲演」,今日则大兴讲演,讲演得不好,尚且罢了,若讲演得好,却惑乱人心,更糟!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下句说自己,遇见事情,或遇见人不以为然,你必须计划计划,忍耐忍耐,过去就算了。若巧言加在你身上,你的言辞、颜色不对,后来再遇见他,就会破坏你的大事,扰乱大事。他为了出一口气,他不顾一切,小人受点滴之怨,则报之涌泉。所以古人说:宁可得罪十个君子,不可得罪一小人。

【十五.二十八】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656)
  此章文字并不深奥,只要能得其中意义就行了。有人说,这一章上下句要更易置换。例如人们常说﹕善恶,不说恶善。其实不须要争执,依佛理,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说法不同,或上或下都可以。
「众好之,必察焉。」
  先从好的方面说。大家对某人都有好感想,好印象,我们遇见了,不能随和便对他也有好印象,「必察焉」。并不是说众人喜好他,你就偏偏要厌恶他,而是必须试试,必察焉,要察考试验。孟子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大王的左右人都说这个人好,不可听信,乃至国人都说好,然后察考,见他可用,然后举用。见好有好印象,想和他交朋友、使他工作等,必得如是,何用说?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
  大家都讨厌某人,也必须察考,见其可恶,然后厌恶。普通人是同流合污,乡原是德之贼也,但是也有卓立不群的人,必须英雄识英雄。自古英雄不得意时,大家看不起,如韩信,人看不出来。刘邦用兵十万,韩信则多多益善。若是袁绍,兵给他多了就不行,袁绍愈増兵,曹操就愈高兴,因为他是愈多愈乱。

【十五.二十九】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657)
  此章常听到,但有一些人讲不明白。多说「道能弘人,人焉能弘道?」孔子反对。古来注解吾多不以为然,多是作文章的见识,秀才之见,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书生不能办事。皇疏所说很有道理,吾采取。
「子曰:人能弘道,」
  道「寂然不动」,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易经说,易无体无象无形。「人能弘道」道既然如此虚无飘渺,中庸又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佛说道就是本性,众生皆有佛性。真如本性人人皆有,人人不知,圣人说了我们才知道。孔子说:「人道敏政」,但是能敏政者有几人?地道敏树,天道敏时,天时地利人和,三才一错便不行,人的政治一错就出太保,地一错也不行,种不出东西,要按时令种。台湾是边地,但是老农种地,也是依时令为种地。十二个月,廿四节气,节气中有多少气,有多少候。例如朔望,一是节气之首,一是节气之中。时令你们懂吗?真不如老农。其实中外都是如此,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非道弘人。」
  佛经无人说,虽智不能解,人能弘道,道若没有人去推动,很难悟道,如独觉见飞花落叶而开悟。要得道必须自求自悟,再发扬光大。尽虚空遍法界,有多大,你的心就可多大。你们不要存依赖的心,所谓识人,必须英雄相识,心能通的原故。
  圆人说话,无法不圆。好人办坏事,坏事也变成好事。

【十五.三十】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658)
「子曰:过而不改,」
  除了圣人无过外,其余人都不免犯过。但是世间圣人少,除了法华承认众生性具,起信说染净二分,其余的说性善。善是清净,善无形,何来的过?坛经说,不思善不思恶时是汝本来面目,不思善,不说恶时又有何过?有过,就是心一动,有业相,就有见分、相分等一路迷下去的发展。大学中,也不主张心往过失下处发展,所谓格物,汉儒注格,来也,来了事情。致知,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一觉悟,就消灭。
「是谓过矣。」
  有过不能觉,不能改,是真有过。这句可以悟道。能改,随后就恢复本来面目,罪虽多,但是众罪如霜雪,慧日破诸闇。

【十五.三十一】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658)
  这一章争议很多,有人说:至「以思」一逗,有说:至「无益」一逗,这是咬文嚼字,无谓之争。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武侯略观大意,必不如此争。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这一章完全注重学字。人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生而知者,上也,其余人都要学。再其次是困而知之,其知一也。坐飞机、搭火车、坐牛车,一样可以到台北。普通人都要学,甚至要困而知之。孔子不承认他自己是生而知之者,孔子说他本人平常好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一生好学,颜子好学,你们好学吗?孔子对某一个道理研究,可以终日不食,忘了吃,晚上睡觉睡不着,如周公思见三王,喜而不寝。吾对于吟诗,曾经如此过。
「不如学也。」
  如此研究无所得,「不如学也」,没了门了,起来再看书,所谓「思而不学则殆」,注重学字。

【十五.三十二】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659)
  首末二句都说君子,中间二句为小人,钱地之的《论语汉宋集解》,句法也是如此,但是讲法不同。这是十五年前吾的讲法,现今用另一种说法,因为之前讲法不合圣人的意思。讲书只要求合理,讲得通,不与其它章书冲突,就可以了。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计划道,不成天计划吃饭。下文若依一般讲法便是教人只读书不种地,只要有学问便可升官发财。但是三皇的神农、后稷如何啊?神农教人稼穑,后稷教人种五谷,所以后来的周朝国运长久。
  这一章书必须注重「谋」、「忧」、「中」,这三字有如诗眼。谋,图谋某事,就是求的意思,但是用「图谋」比较顺当,君子儒的士人读书人所为何事?孔子承继道统,主张人道敏政,人的社会,政治第一要紧,没有政治,就没有次序。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最好,其次才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孔子主张用道德,有耻且格。中国文化,志于道,誓愿在道上,还要据德,依仁,游艺,因为道最要紧,道人人必须学。家若无道不能齐家,个人无道不能修身。天下无道很久,天下就大乱。
  虽然道不远人,但是大家说不上来,孔子也说不上来。「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懂道,晚上死也不吃亏。大家学佛,都知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法就是道,一般人听不到,听到又必须懂,懂得便有了办法,能遵循道走,眼前可消灾免难,不再造恶因,便不结恶果。学佛懂无漏法,就能解决生死大事。孔子求道,颜子求道,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曲肱而枕之,回也不改其乐,所乐为何?
  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颜子,曾子都得道,深浅不同而已。道也得自求,人能弘道,不去研究、弘扬,道也求不到,真有学问的人,都必须要求道。若求道得到,今日可以消灾免难,后来不入轮回。君子终日研究道,并不是不吃饭,只是好坏不在乎,好坏是你的福报,一啄一饮,莫非前定。子思一月才吃九次饭,我们一天吃三次还不满意。自古有道的人,像许多高僧大约只活五、六十岁,只要有办法,早解脱更好,这是首句的讲法。
「耕也,馁在其中矣。」
  再说,民以食为天,普通人都必须吃饭,古时儒家要半耕半读,到汉代还是如此。两汉时,百姓有一个人提倡「孝弟力田」,孝弟是道德,力田是耕田,诸葛亮躬耕南阳,陶渊明种禾南山下,自古耕读传家,但是为什么而耕?若为自己,不耕就不能享受,若怕饿才耕地,就大非圣人的本意。神农发明耕地种五谷,不是为自己吃饱,而且收集粮食,都是为解决他人的生活。但是一般人「耕也,馁在其中矣」,一耕地,心发动的思想,都是为怕自己饿才耕地,这就与道远了。
「学也,禄在其中矣,」
  「学也,禄在其中矣」,尊德行而道问学,求学问为发展道德,得志则为天下,苍生得好处,穷则独善其身以待时。所以孔子对长沮、巢由等都不反对,因为巢由那时候有尧舜,不须要他,并不是他不管。
  神农发明耕田是为百姓,不是为自己。求学得志,当为天下,并不是为求利禄。
「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是怕追求不到,忧道是卫道,怕道不存在,道存在大家才得好处。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所以道能传到今天。如今道只存在台湾,你是要维持?还是要抛弃?只喊口号,道能维持吗?全球真懂人道孝弟忠信,只有孔子之道。全球人,共产党不必论,其余国家也没有懂道的,如非洲的孝,用木棍杀他的老人,而且众人共同食掉,用腹葬,这是什么孝?君子忧愁道在社会不能存在着。不患寡而患不均,只要大家能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就可以了,君子要为大家。
  小人求学不是为这个,一求学就以为有学问便可作官,一作官自有俸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种讲法,也是吾的开创。只要不与孔子反对,就行。
  谋,未得想求得道。忧,得到怕失掉、损失。中,心中存着。

【十五.三十三】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662)
  改书是大毛病,讲不通时可以存疑,因为从前竹简为书,有错简的时候。
  这一章书就很难讲。「知及之,仁不能守之」,「仁」有人怀疑是错误,但不敢改,朱子喜好改,但是在这一章没有改。有人说,与上章合为一章。这二种说都可以。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这是指在位者,有国家有责任者,为什么能得国得官?因为有此智慧能得到,但不是就永远得到。周朝有八百年之长,但也倒多少次楣。「知及之」有智慧能得到,「仁不能守之」既然得到了,为什么不能守?这是因为知及之而不能以仁守之,虽得到也很快再失去。如武王死了,若无周公,就不能接继。看历史必须有觉悟,须要有人才,若以智慧得到,又以仁守住,便得以好。凡得天下,不动刀兵者少,篡位也是如此杀,吕后、武则天也乱杀,百姓倒霉,不择手段得到。但是用强暴的手段得到,却必须「逆得而顺守」,以顺顺当当的仁政,才能守得住。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仁能守之,若不能「庄以莅之」,庄,庄敬。庄敬临之,以庄则敬,颜色温和,容貌恭敬,就足够了,这便是庄,不须要笑。莅,临也。所谓「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君子极为温和,「听其言也厉」,听他说话很规矩,绝不开玩笑。你们也须常看报纸,电影也可以看,可以观风气。一般宪政杂志,没有引人做坏的文字,也没有诲淫诲盗的文章。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都能办到了,若「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孔子说「博文约礼」,要齐之以礼,以礼整齐一切。子夏说:「礼后乎?」不是礼不重要,若不合乎礼,就不算美满。恭敬是好事,恭而无礼则劳,人家三鞠躬,我们若四鞠躬,便不合乎礼,双方劳苦。你要劳苦,那是自找,受礼的人也劳苦,不接受不行,就是双方倒霉。学这个不照办没有用,所以「未善也」。
  吾要你们学历史、四书、常礼举要,若觉得「常礼举要」以为太简单,可看曲礼,再看礼记,再念三礼,实在说只要记得住曲礼就足够了。

【十五.三十四】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663)
  明说君子,暗里就是衬托小人。这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前人连村夫、牧童,称他为君子便欢喜,说他是小人便发怒,今人一切都不在乎,无法办了。你们听论语,又学佛,所为何事?吾设论语为钟点费吗?学佛为谋生活吗?无本万利,开佛店吗?你们能把道存在住,改风俗,吾就满意了。道听涂说,这是是小知,有何用。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可大受,如管仲不为子纠而死,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孔子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这是看存心。
「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小人为他讲为国为民的事,微微牺牲一点,他也不干,钱少一点就不行,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这是圣人温和,若是吾说,则是「不可小受」,连小受也不行,只知一星半点,便到处炫耀,今日就是如此,能大受者有几人?今天下无道,你不满政府,政府虽不好,也比外国人好多了。
  今日发生的事情须看报纸,有如治病,大夫好,还要必须知病人的病,才能对症下药。例如美国一个酒店,发生一件事,众人守着一个女孩轮奸,旁观者鼓掌,像是满室无人一般,一概都是畜生。

【十五.三十五】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664)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人在世间必须生活,佛学说,正报的身体还要有养料,必须自己去找。世间都是养料,最重要的是空气,不须要求便有,而要紧的养料有二:「水」、「火」不能离开,饮食离开水火就不行。如吾好喝茶,便须水火,乘汽车、工厂生产、电炉,都必须要有水。
  孔子说的是君子,若小人便不在乎这个了。除水火之外,还要有「仁」字。仁,二人也,有自己有他人。人群社会,对他人一切加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近道矣。释迦佛号能仁,仁便是慈悲。孔子说,民对于仁,比较起来,比水火还要紧,没有水火就死了,但是自古都有死,民无信不立。八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中,首先的孝就是仁之本,说到学佛,纵使终日有吃有穿,死后仍会堕三途。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水火虽然离不了,但是有利有害,离开了便不能生活,火能烧死人,水能淹死人,跳入水火就会被烧死、淹死。可是终日行仁慈,没见有人死了。佛割肉喂鹰固然是行仁慈,把命行没了,实在是他有办法,佛是化身行仁。不然戒律有戒挨饿等,那是戒禁取见,所以不可一概而论。
  再者,忠臣义士,宁可杀头,不投降,为仁而牺牲,这种是为仁而死,保存仁德,就俗眼看来,可以传名千古,这是小的功德而已,不是主要的。他们不为这个,凡是忠臣孝子,虽不懂佛学,最低是生大自在天,若有禅定,才可以生到四禅天,生天后若干生不会堕落。

【十五.三十六】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665)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儒家以礼让为国,不争,唯有一件事不能让,行仁道不能让。办好事,不但不能推让,连个人的老师也不能让。遇见行仁的事,便要去做,不能教别人去办。

【十五.三十七】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665)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贞,正也。一切事有正有偏。
  谅,信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硁硁然小人哉,硁硁然,小信的意思,这是小人。虽然信很重要,但是也可以变通,孔子说:「未可与权」,权变这件事,学问不到,不是就可以通变行权的,必须唯义是从。所以不能轻诺,轻诺则寡信,如孔子不说瞎话。但是孔子也有权变的时候,阳货送礼,孔子等候阳货不在时才去回拜,结果「遇诸涂」在路上就遇见阳货,阳货说:「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孔子答应他要出仕。又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辞退他,等待他出去后,才鼓琴使他听见。这些都是孔子的权变。
  如有人想要你去杀人,感情冲动答应他了,所答应的事不正,所以可以不守信。若为国牺牲就不是如此,如文天祥的终不投降。重要的是,答应的事有没有合乎贞与义。

【十五.三十八】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666)
「子曰:事君,敬其事」
  不作官,在小机关办事,都可以此推比。吾看今日的病不小,有人签到而不办事,上班混混,领薪水时却一一计较。
  为国家办事,办到还是没有办到?今日国家不景气,不能只怨政府,领薪水不办事不行。古人反省,今日事不办完,不下班,必须不愧己俸。
「而后其食。」
  今日愈领高薪,愈不办事。孔子说,把事办好,然后才接受俸禄。

【十五.三十九】
子曰:有教无类。(666)
「子曰:有教无类。」
  只要自己能有道德学问,够到能教人,人只要来领教,自行束修以上,孔子说:「吾未尝无诲焉」。不论好人坏人,坏人能学好更好。若不能教,则是弃才、蝥贼,弃才者并非不聪明,是品性不好,蝥贼则不改习气。站不住「恕」字,便无法教了。

【十五.四十】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667)
  吾教你们要一字不能轻忽过,吾看书快,因为早知此事了,例如这一章一目了然,一浏览便知道。诸葛亮、陶渊明所学很多,所以能一目了然,但是入手必须一字不能略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世界上的道多,孟子反对其它的道,孔子不反对。孔子的道与老子不同,但是孔子还须要去向老子领教。两人商量办事,别说孔子与老子共同办事,道有所不同,孔子与他的弟子办事也道不同,如在陈绝粮,子路愠见说:「君子亦有穷乎?」又如孔子要人读书,子路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相」,互相交换,你与他相合,他未必与你相合。所以说:「相看两不厌」,你的心与我的心相合,才可以相与为谋,互相都同意。

【十五.四十一】
子曰:辞,达而已矣。(667)
「子曰:辞,达而已矣。」
  杂志志在传道,只要把道宣传出去就可以了,所以「辞达而已矣」。后人的注解互相争执聚讼,即使争得了,道也没有了。不要谩骂,吾对于华侨西坡先生,没有一句反骂的话。
  办事,吾有吾的看法。我们的杂志(即明伦月刊),不讲究文章的华丽,但文辞不通不行,我们的杂志不要钱,不骂人,原来就是为教人学好。
  不必小信,要以义为依归,看文章要懂义。文章能让大家看明白,得利益就可以了,否则文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有什么用?更何况非礼勿视,非礼勿言,报纸的诲淫诲盗文章,吾一看就过去。

【十五.四十二】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668)
「师冕见。」
  古时候国家都有音乐,音乐奏得好的都称乐师,多数是瞎眼。如师旷为学音乐,自己刺伤双目,以便集中官能精神。易牙能辨水味,喝水便知是那一条河的水,又吃鸭能知毛的黑白。
  这位乐师名冕。
「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及阶」,乐师有「相」帮助他。这一回,孔子见师冕来,到台阶时,孔子说阶也。到席,孔子说席也。「皆坐」不止一人,都坐下,孔子说某人,提他的名或官位,某人在这边,某人在那边。这件事很要紧,如果没有为他介绍,若某人正在这一座位而师冕批评他,如何下台?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
  子张问,与乐师这样说就是道吗?礼记说瞽者必须有相,没有相助的人时必须有人代替。可见,天下的事情都有一定的规矩,不要妄自做为。
「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孔子说,是,这是做乐师「相」的道理。


季氏第十六
【十六.一】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从前的诸侯,地有百里,大夫五十里,士二十里,后来又变。文王以七十里而王天下。鲁国因周公的原故,封地大,齐国更大。诸侯分五等,公侯伯子男,还有附庸。诸侯的地必须报给中央,而附庸是由诸侯主办,派一人去那个地方作主,但不报给中央,所以附庸有国家的实,没有国家的名。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颛臾,宓牺的后代,封在山东沂州府蒙阴县,有座蒙山,很大。鲁的附庸国,归属于季氏。为什么季氏要伐颛臾?因为此时季氏有私心不安分。冉有季路都在季氏家为家宰,季氏要伐颛臾,二人一想,必须与老师说,不要乱来。见孔子,说:季氏将伐颛臾。
  说「有事」就可以了,两个国家怎会发生其它事?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孔子不说季路,只说冉求,你大概是在里头有过错吧,先责备冉有。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孔子说,颛臾这个国家你知道吧,「昔者先王」,不止周朝,很久便已封他在东边为蒙山之主,这是证明颛臾的来历。
「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可是颛臾的地点就在季氏所领的土地,所治理的范围内。孔子说,这是我们自己家里,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天子郊天,诸侯郊社稷坛,拜天坛地坛,山东如今还有天坛地坛。社稷之臣,颛臾他是鲁侯社稷的臣子,为什么要伐他?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这一责备,冉有说,季大夫要这么办,我二人都不愿意不赞成,不想伐颛臾。这其中有笔法。
  孔子先说出颛臾的重要,又说是自己家里,所以二人推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
  孔子又说,单叫冉有,古时候有一位史官,名周任,他说了几句言语,(此人是贤人)。这是对「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句话而来。知之深则左右逢其源,不能遇事再查书,查出也未必会讲。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周任说什么话?他说:「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出去做事,必得陈力,把自己力量计划计划,我办得了?或办不了?若办得了,则量力去做事,须办得了才去办,列居职位。「不能者止」,办不了就要停止,不去办。若答应干了,办不了就得辞职。吾办不了,不领薪水,只是不领不行,领来也捐出去。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若「危而不持」,假若不如此,当领袖遭到危险,你无法维持,你对得起他吗?为什么不早早辞职?你在位就必须帮他,劝谏要他停止。
  「颠而不扶」,让危险破开了,平时领薪水,人有危险,若逃避危险的是小人。颠时必须要能扶起来,若不能扶,则「将焉用彼相矣」,那用你二个帮忙做什么?你二人不是都「不欲行」吗?台中同学必须学个,不学同流合污。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
  下文又说比喻,「且尔言过矣」,直接责备,你说不关你的事,你不必推托,例如在家养虎,用柙栏关住虎,而且必须有人看着,这是说动物。再说「龟玉毁于椟中」占卜的龟玉藏在盒子中。虎兕出了柙了,龟玉在匣中被破坏,这是柙错,椟错吗?这就很难推托了。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冉有说,现在颛臾与从前不同,国家整顿得坚固,接近费县,费县是鲁家与季氏很重要的地方。西边为鲁君,若现在不伐,后来费地保存不住。我也为季氏打算,后来季氏的后人一软弱,季氏家就危险了。
  这就是危而先持,并不是不尽责。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孔子说,冉求你说的这一套理,可是君子对一桩事很以为病,你说这话很有毛病,「舍曰欲之」,明明你们想干,舍开想干的意思,另编一套言语。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丘也」,丘音某,避讳。「闻」听说,不是自己的意思。「有国有家者」,天子封诸侯的国,诸侯封大夫的家,不论国、家。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寡而患不均」,「寡」或是错字,春秋繁露引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可做引证。「寡」作「贫」,下文「贫」作「寡」,现今依这个解释。不忧患国家贫,一切缺乏也没有关系,要忧什么?怕一切不平等,政治上讲求下一律平等。
  但是政治有一定的阶级,不是一律一样,共党当年就是引用这个。从前的井田制度便是均,八家各一田,共同种一块公田。一切都不长久,都有变化,人口日增,而且人事各有勤惰,收成不一,若不干事也想平分,如何平等?从前大家都是百亩,让之有余,争之不足,吃饱大家饱,吃不饱大家不饱,没有斗争的事情。今日共党统治,倒霉的是百姓,享受是他们。
  「不患寡而患不安」,寡是人少土地少,为什么不说「不患寡而患不和」?从前要饭的人,冬天住鸡毛房,也暖和,要饭三年不愿干其它事,怕的是彼此分别,大家都不高兴。安是内部,自己不和便不安,内部和就可以安。内部和了,还有外患也不能安,所以不说「不患寡而患不和」,内部和而邻国来犯也不安,因为有分内外的缘故。
  「盖均无贫」,若平均,大家一样,便无所谓贫。「和无寡」,人和,人多人少都不要紧,都能相安,为什么呢?「安无倾」只要安稳,国家就能保存住。若内有苛政,外有外患,便不能安,并不是内部安容易,外部安难,其实只要内部和,上下一体就可以安。自己家里上下一心,若上下不一心,打仗时枪往里打,便是倒戈。若上下一心,宁死也保国,强国也能抵抗。为什么敢死队灵?不怕死就灵,还有更厉害的,「怕不死」,拚命就是要找死,这就无敌了。一个国家懂得「亲上事长」,肯一心拚命,什么也能办,内外安,国家就能保住。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孔子说这个有什么用意?首先,季氏想伐颛臾,不伐又怕他强,费地保不住,什么人会来拿费?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夫如是」,照我说的法子,「故远人不服」,远人指颛臾以外的国家,不仅指颛臾,其它国家也想找费的麻烦。中庸说:「柔远人也」,治理国家,办外交要「近者悦,远者来」,别国不但不来伐我,而且要厚往薄来,待人加厚,人即使待我薄,也要待他厚,讲信修睦,不用干戈,用文化的方法招来。
「则修文德以来之,」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国家自然就稳定了,这一安,内外通通都说到了。上来先说安内,再说柔远安外。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今由与求也」孔子开出路来,已明明白畅快的说出办法后,再说他们二人。原来只责怪冉求,说完这一段,再合起来责备。今天你二人来这,你「相夫子」,你二人是帮季氏做事的人。先不说内部,你不是说怕外来侵犯保不住费吗?「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你为季家做事,怕人来危害颛臾,就是危害费邑,那就是远人,你们不与他连络,这是与邻邦没有邦交,所以外人不来。不来的原因,就是因为你内部乱。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孔子说这话很含蓄,鲁君被三家把持,「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邦,指鲁君的邦国。分,离心离德。崩,崩溃。人民不一心,散开不合作,离析,有事要聚合时,不听调度,从前服役也都是百姓。邦家到这个地步,现在不必远人来,便保守不住你自己了。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你想伐颛臾,可是他在你的邦里当附庸,你既保存不了自己,又要动干戈伐自己。
  你们听了一定茫然,但是吾知道:近代中国内乱五十年,自己打自己,才打出日本来打中国。现今的韩、德、越、中,都一分为二,自己家合不起来,如何抵抗外人?这都是侵略者的政策,我们不觉醒,他不使你统一,统一后他就不能控制了。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下文就说出有问题了。季氏伐颛臾,不在这小国家,他有私心。孔子原想堕三都,收三家的权,使权归于鲁君,三家都不高兴。颛臾若治得好,而且听鲁侯的命令,费在中间,颛臾在东,鲁君在西,如此便可灭季氏。所以季氏伐颛臾就是在抵抗鲁君,灭去鲁君的一臂之助,他便安稳,不为后世子孙忧了。
「而在萧墙之内也。」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先讲萧墙,论语八佾篇说:「邦君树塞门」,国君的屏风在外,诸侯的屏风在内,大夫为帘,士为幔,君屏于外者为墙。京戏中的屏风,表示人到这里要端肃敬事。萧,肃敬也,走到萧墙这里,想见国君一面,一切都必须收敛。季氏旅于泰山,以天子礼乐祭太庙,这当然也是僭越。
  但是这里有二种说法,萧墙一说是鲁君,一说指季氏家,都有道理。萧墙指季氏,如阳货就是季氏的家臣,与季氏家也不合,阳货找季氏的麻烦,所以别说要伐颛臾,自己家就保不住了,后来阳货果真囚禁季桓子。另一说萧墙指鲁君,这时候孔子计划堕三都。究竟指什么,不得而知,但这二条说法都有道理。
  你自己的家邦不能保守,你再伐颛臾,同室操戈,我怕季孙忧患不在颛臾身上,怕季孙自己家里就保存不住了。
  另有一说,我怕季孙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鲁君,季氏心在鲁君身上。
  我们也是如此,家庭若保不住,便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论语研习班第二学年开学讲话
  真正学问,一体万用。
  一者,有二种真学问,一是世间法,一是出世法,出世法解决生死,吾讲论语,帮助大家学佛,不学佛也必须先做人。
  再者,自古以来都有门户之见,不同道便互相毁谤,同道即使不加毁谤,也会轻视,全在自己的眼力和选择。
  三者,看了之后必须实行,否则是空话,佛的戒,孔子的道都要实行。孔子的道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的道重要在「性与天道」,但是自古以来几人懂?谁守这个道?连「夫子之文章」也不懂。或许有人自以为学了夫子的文章,其实所学都不是夫子的文章,只是唐宋八大家的辞藻而已。对于修道只有万分之一的帮助而已。会念书的人,经史子集都有用,不会用的人,学文章只会生增上慢而已。
  论语的注解太繁了,书只是让你参考而已,多读徒乱人心。经典的本文好,即使没有注解也好。

【十六.二】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678)
  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是什么?读儒家书,经史子集必须全看。
  这章经文说的是周朝时代,今日之下没有天子,讲礼乐、征伐有什用?
  周朝是封建制度,古代推举一位能人出来当领袖,三皇时代父子相继,到了尧禅让给舜,天下为公,正是礼运篇大同章的境界。后儒说礼运篇不是孔子说的,是老子之言,这是门户之见,器量太小,不足以读书。尧让舜,舜让禹,退位让国,有唐虞二代。唐虞之后,除了汤、武真正为救民外,其余的都是在享受,天道好还,所以没有一个好结果。若拼命得来算是好的话,大概多是篡位,当贼盗得来的,都是以下犯上,如何能好?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周武王伐纣,革命得来,封建诸侯,政治则有中央政府。平时以礼乐教百姓,上学校,因为是人都有情思,喜怒都有声音,不得其平则鸣,恐怕人不懂音乐,所以配上词。所以乡下农人唱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20:15:51 | 只看該作者
鸟也唱歌。在外头必须有礼,乐有节奏,礼有节度,发而皆中节,天下就太平。先感化自己国内的人,对外国人要柔远人,夷狄也要去感化。先以身作则,做样子给人看,再不听,才去征伐,他如果改就算事情办完了。
  什么人来办礼乐征伐?有道德的君主。怎么称做天子?天子要替天行道,天派来的,所以天子难当。若不替天行道,便是贼寇了。天子要有道德,再来又要有爵位,纔能制订礼乐,「有德无位,有位无德」都不可以作礼乐。孔子虽然能治礼乐,但是后人称为「素王」,所以孔子作春秋,孔子说,知我者,罪我者,都在春秋。
  今日之下那一个人是天子?今日都以钱竞选,是买来的。今日有征伐吗?伐是伐无道,今人都是征伐老实,征伐有道,分裂人的国家,两个德国、两个韩国、两个中国、两个越南等,这都不是人家愿意的。今日也没有礼乐,唱热门、黄色音乐,诲淫诲盗,中央机关的报纸也登裸女,外国允许如此,中国不允许如此。礼是事该如何办、非礼勿动等等,不只是打恭作揖而已。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
  从前都能办礼乐征伐,百姓过得好。若天子失权,礼乐征伐出自诸侯,各自为政,各国随便出主意,都不一样,也无所谓「书同文,车同轮」了。从前有方言,内地最糟的是江苏省,三五里语言便不通,但是一写字大家都懂,今日改成白话,吾也看不懂,今天是有道还是无道?
  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这诸侯纵使办得好,不过十世就完了,自己不能支持下去。孔子说这话是周朝那时候,以鲁国诸侯为主体,原来是周天子作主,平王东迁后,诸侯便统制不住了。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诸侯以下还有大夫,诸侯不听天子,大夫也不听诸侯,最多五辈子便失去封地。这时的大夫指三家。大夫如今日的局长,今世不就是局长为政吗?如今有这一个市的局长和那一个市的局长结为姊妹者,这是大无道。两市局长撇开市长而连络,已经不对了,又结为姊妹,而不是兄弟﹔名不正,言不顺,天下大乱。
  大夫也必须用人,那是陪臣,不能说礼乐征伐,陪臣执国家的命令,最多三辈子。这是指阳虎,这就是论语所说的,其为人孝弟,则不好犯上,不好犯上,则不好作乱。「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以孝治天下,关系很大。
  这个说法是那时候的实在事情。
  孔子说这个有什么用?佛、孔子都说因果,后儒只因门户之见而不肯说因果,只说天道好还,其实就是因果,二五便是一十。儒者对于天道好还半信半疑,其实就是对于孔子之学不曾懂过。吾讲中国历史,一直到中华民国,千篇一律就是因果二字。现今中华民国若要办什么事,到机关去找首长,也是枉然!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天下有道,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庶人不议」,庶人处士横议,「横议」,老百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该议者而议。击壤歌说:「帝力何有于我哉!」尧舜对我有何功德,其实那时才是真的天下太平。天生万物,天何言哉?天生万物,何尝有动作、声音?所以比尧如天。这些言语必需自己悟,大文豪能懂这个吗?
  周武王革命后,成王还小,周公接着办,就是大夫掌政,所以管叔、蔡叔不服。周公将成王教好后,还政给他,到周幽王宠爱褒姒,而亡了西周。平王若不迁都,就另当别论,平王东迁时,郑庄公立了大功劳,但是郑也有大罪,左传说:「郑伯克段于鄢」,郑庄公对自己家人兄弟尚且如此。一般人看不出来。
  王东迁时,鲁君是鲁惠公。东周为平王开始,起初诸侯还拥护周天子。鲁国有「惠公」时,娶了贾夫人,带有媵,是贾夫人的姊妹。贾夫人无子,她妹妹生了儿子,便是隐公,春秋从此开始。后来隐公的生母死了,国君的正夫人若没有生子嗣,必须再与他国订娶,不可由妾代替,但是鲁国为什么能够这么做呢?妾上来后,贾夫人又生一位儿子。鲁惠公死后,隐公不肯干,只是勉强代理,等他的弟弟长大。孔子着春秋,就从隐公开头,这是春秋笔法,因为隐公退位让国,是一位贤君。所以孔子说:「吾其为东周乎」到了孟子时,诸侯都称王,就不行这套了。
  诸位在此求学办事,处处为公,必有好处,否则唯有害自己而已。有人想在鲁国抓权,于是劝隐公除去弟弟,正式当鲁君,隐公不以为然,认为弟弟已长大,准备让位给弟弟,自己迁居外面。这个人一听,真果如此,自己将来不利,反过来劝桓公杀隐公。果然把隐公刺杀了。
  因果报应来了,鲁桓公的夫人齐姜是齐君的女儿,齐姜在家就和兄长襄公通奸。回娘家时,桓公也一起去齐国,有人劝谏,桓公不听,被彭生勒死,这是因果报应。后来彭生被杀,变成猪,又是因果报应。
  后来的三家孟仲季,就是桓公后代,称为三桓,僭越周天子的礼乐。三家中的季氏后来又被阳虎把权,一代代倒霉下去,糟不可言。
  一部二十四史,直到今日,都是因果报应。如今高大鹏写〈经是中国人的身分证〉文章,所写的是民国初年发生的事情,吾亲眼所见,丝毫不假。

【十六.三】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681)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禄,做官。春秋时代,公家诸侯做不了主,至今已经五世了。政治到大夫身上,已经四辈子了。所以三桓到此为止,不久了,要微弱了,因为都是以暴易暴。
  这两章都说「孔子曰」,笔解李氏说,令三桓见『孔子曰』而惧,但是这个说法不甚圆满,因为阳虎尚且不畏惧孔子,何况三桓?可以有此一说。也可以阙疑。

【十六.四】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682)
  人在社会上是人群社会,不离朋友。父子、兄弟是天然而成的天伦,无法选择。夫妇是半天伦,不是天然,有了共同的子女后,就成了天然的天伦。所以中国自古对于夫妇分离看做大事,今日随便分离,儿子也随便与人,天下无道久矣。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对于交朋友,有益者三,有损的也是三。有益的朋友:
  (一)正直,虽然不是全才万德,只要有一技之长,便可以了。这个人心中不勾勾道道,正直无私,害不了你,但是你自己也必须正直,不然人不会来与你结交。
  (二)谅,一切事能宽恕,不苛刻要求。有人说是信,但是前面的「直」,直者必信,所以采谅为「恕」来训诂。
  (三)多见多闻,多闻者能通达,若多闻而执着的人,愈执着更害事,便无法办了,所以执著者不能称做多闻。这里的多闻不是「多闻而执着」的人。这三者对于我们有帮助。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损者也是三种。
  便或念变或念胼﹔辟或念必,避的意思,或念辟,许多注解主张这个说法。
  (一)便辟,会说话,言语巧妙,绝不得罪人,这种人善于顺承,例如三国时,诸葛亮的朋友司马德操,他对于任何事都称好,他的妻子不以为然,骂他,他也称好,人称好好先生。但是没人说他的坏话,因为司马德操的行为很正直。反观五代的冯道,经历数个朝代,人人骂他。但是不可小看冯道,不可随便骂他。因为五代相互争夺,没有一个是明君,唯有后唐明宗李嗣源还可以。冯道出来是为人民讲话,并不是为国君,如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等悯农诗劝国君,处处为民,自己宁可落个污名而已。由此可知尽信书不如无书,总要自己作主。
  (二)善柔,令色也。
  (三)便佞,无理辩三分的人。
  这三种人不得朋友的正义。

【十六.五】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684)
  一圈是一章,一章一件事,不必管其它,读书必须先懂章句。论语不是一人一时所记载,所以麻烦,其中有讲不通处,汉儒是规规矩矩,到了宋儒便妄改经文,佛家也受这种风气的影响。而且汉宋两派互相攻击,能懂文理的人已经不错了,懂道的人更渺茫,孔子注重道,所谓「志于道」、「道不远人」,文理已经乱了,何况是道?吾采各注解的其中一条,他们注解的争执,徒乱人意而已,这一点必须知道。
  如上一章所讲的「益者三友」,和这章的「益者三乐」,像是和前文为一章,其实不是一章,而是编者归类在一起。上章的「损」指人,人在社会,必须有朋友,有人就不得不被传染,这有大关系,这就有损有益了,所以交友必须选择。你想做好人,但环境使你干不下去,例如我们每周见面的朋友,虽是益友,但是大家在外头的时间多,而且吾所说的你们有没有听进去呢?成人,只有自己能成人,别人治不了,若自己不成器,即使是圣人、佛的儿子,佛也治不了。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这一章是就事情上讲。社会上虽然有各种习染,但是重要在自己,习染好便好,不好也在自己,自己以为得便宜,后来其实是倒霉。所以吾劝你们看历史,开国帝王好,第二代就不行了,大皇帝都保不了,何况我们办任何的好事?
  这是在社会上去做事,以此为乐,不好乐为什么要干?以赌博而论,俗话说:「十赌九输」,赌博赢钱置家业者少,赢不义之财,输了便倒霉,来的不好,去的也不好,从何处来,从何处走。但是赌徒仍要干,赌死也甘心高兴。有的赌迷,死也要赌,其余的事可以类推。
  「益者三乐」,对于人有利益、有好处的有三条事,「损者三乐」对人有损害的也有三条乐事,可是自己也高兴者去干。
  先说三条愿意干,与自己有好处的事。
「乐节礼乐,」
  「乐节礼乐」,讲礼乐,有什么喜欢处?你们都喜欢,在你本性中便有这个。例如人都喜欢咚咚锵锵的唱一两句,禽兽也是如此,狗叫马鸣就是唱歌。有心事,散闷气,音乐便是七情发表的声音,人人都有,只是不会选择。音乐是情感,圣人作乐,为调整人的情感往好处走。乐自古都好,如孔子说的「郑声淫」也好,只是音调不好而已,歌词也有规劝的意思,与今日不同。今日有纯文学,纯音乐,想做贼就唱贼歌,这是纯坏的情感。离开莲社到外头,吾讲这种事,人们不肯听,懂得佛法讲这个才不会侮辱圣人。
  礼,你们也懂什么是礼,例如有人无故打你耳光,你会快乐高兴吗?如果知道自己不高兴,你便是懂礼的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接受的,他人也不愿意受,这就是「礼尚往来」。同街的狗比较亲近和善,会欺负外来的狗,群而攻之,自然有远近厚薄。这个与学佛者说容易懂,与书呆子讲他听不进去。节是有一定的限度,礼乐都有一定的限度,「恭而无礼则劳」,礼乐不能让双方劳苦,必须有节度,节度到了,就必须节制停住。乐节礼乐,日久天长在礼乐,彼此恭敬,这是人生最快乐的事。这是一条有益的乐事。
「乐道人之善,」
  其次「乐道人之善」,道有的版本作「导」,这里不当「道」讲(说也),而是当「引导」讲。自己干好事,也引导其它人往礼乐走。你们若能依「常礼举要」实行,在外就少受些讥刺。若自己不会而引导人,自己不正,怎么能导正人?能以礼乐引导人,又是一件乐事。如蘧伯玉耻独为君子,环境都坏,你自己好,没有这个理,你也不会好。若自己真好,你的朋友也受影响有变化,他不好就是你不好,所以说:「观友而知人」。参禅必须悟,读论语也必须悟,如今外头的饮食吃了中毒,劝人不用味精,人们不听。若引导环境周遭的人都去做好人,这是第二乐处。
「乐多贤友,」
  第三「乐多贤友」,在社会上不能离开朋友,朋友愈多愈好,但是必须贤友。这一句与上句不同,若上句解释为「道」(说也)便与此句一样。
「益矣。」
  「益矣」,在社会走这一条路,对于你便有好处。佛说因果自找,孔子作的易经系辞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不就是因果吗?
  后人因宋儒的原故,不敢谈因果,所以注解不可尽信。懂佛学再讲就有另一种说法,但必须看在何处说,不可对牛弹琴。
  下头再说不好的事,不能干,损他其实也是损己,双方倒霉,「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方便两方面,倒霉也两方面。
「乐骄乐,」
  「乐骄乐」,上一个乐指学者,下一个乐指骄。骄是乐事,以骄为高兴。这「骄」人人有,佛家讲的慢,以为自己比人高,富与贵,及有学问的人,或是有钱人见没钱人,便骄傲,因为他不如我。做大官看不起做小官,若做小官一心为百姓便是君子,大官害百姓就是小人。再者,若学问长道德退,像今日杂乱无章以此对人骄傲,那是大毛病,今人说「值得骄傲」便不行,这就是小人。书说的:「富而无骄」,他没有念过,而对人骄傲以此为乐。左传说:「君子不欲多上人」,这是一条不好的乐事,对自己有损害。
「乐佚游,」
  其次「乐佚游」,佚游包括很广,不论居家处事,没有次序就不行,饮食起居,必皆须按钟点,一个人生活也必须画出功课表,使作息有次序。念佛求一心,身乱而心不乱那是没有的事。都是先心乱了,然后身乱。佚,出入没有固定时间,像是在位者打猎,若不按时间也不行。再者出必告,反必面,吾现在九十多岁了,要出门必须交待,人家才知道吾的去处。
「乐宴乐,」
  再者「乐宴乐」,好宴乐,大家聚会。左传记载,齐君要陈完陪着喝酒到深夜,陈完拒绝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朱柏庐家训也说:「宴客切勿流连」,朋友宴会,不可留恋,半夜喝酒是不对的。
「损矣。」
  犯这三条,「损矣」,损自己的身心。这与自己的修身有关,平天下以修身为本,所以与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有关系。

【十六.六】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686)
  这一章,同学必须听明白,你们学佛,应知中国人学佛比印度人高,因为孔圣人铺路的原故。佛有五乘说法,人天为基础,你们听论语就拿听经的心来听。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
  「侍于君子有三愆」,年少者侍候年长长辈,不简单,要博我以文,约之以礼,就在礼上入手。礼是平常日用生活的范围,如违警罚法一般。侍奉君子与侍奉普通人不同。君子指有位或有德,两者兼有者都是君子。这一章的君子,也可以指对方来说。君子不管对方,只管自己。不管君子或是小人,全在我如何行,不管对方身分。
  事奉一般人有这三种过失,侍奉君子更是过失,并不是君子不好。这必须念熟,遇事不用查书,活的书就在跟前,一看便明白。所以中国自古上学先念「口而诵,心而惟」,心研究,口须念熟。从前考试,能带多少书?佛家也是如此,在家人首重五戒,记住的已不多了,若比丘要受二百五十戒,连二十五戒也讲不上来,如何受?所以受戒后,要半月诵,怕忘了。受戒者集合起来诵戒,戒能熟诵才守得住。
  今日都是虚有表面,尔虞我诈,彼此哄骗,能得什么成绩?修净往生,最保险,但是要如何能往生呢?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如集会时,主席或主人若与你说话,你才可以说。若在座是你的晚辈,可随意些,若是长辈,不论何人,没有同你说话,你不问自说,便是心浮气躁。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论长辈晚辈若与你说,却吞吞吐吐,就是慢,傲慢得罪人,便是过错。凡是有吾在场时,同学的一举一动,吾皆留心。吾讲经、讲书,听的人很多,有生人、熟人,吾都知道,「你心中有他,他心中才有你」你看他是路人,他心中就没有你。如果你都看不起人,人为什么要来亲近你?以后有聚会要学一举一动都合礼,吾都会留意,大家希圣希贤,成佛都比吾高,吾也高兴。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与人说话,不对着对方的脸面而说,等于是瞎子。如孟子说:「(齐襄)王顾左右而言他」,卫灵公与孔子说话,卫灵公「言鹄之将至」,孔子遂行,孔子便离开卫国。送客到门口,就不要再说话了,更不可眼不看着对方,这都是大过错。
  这三条必须记住,不仅对君子,对一切人都必须如此。

【十六.七】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68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
  这也是修身法,若说「小人有三戒」,那是废话!小人有什么戒?小人甘为小人,还有什么戒?有戒就不是小人,小人便无戒。这里就必须讲君子。谁是今日的善知识?有戒者为君子,无戒者为小人,你们自己去想想。
  只要是自爱的人,爱自己的身体,所谓「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人有三期,少、壮、老三时,曲礼对此三期,有说那时候是少、是壮、是老,都有界限。医书说「老而无子」、「老而有子」,有人讲不通,连老年人也不知道如何讲才能通。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少之时,血气未定」,少时,指身体。所以说:「气血」,易经说阴阳之道就是气血,气是阳,血是阴。「精气为物」,精是阴,气是血。不懂易经、礼记,不能讲内经,不懂二十四节气不能扎针。少时血气还未饱满,未充足的时候,称为「未定」。男女的恋爱,从前男子三十而婚,女子二十而婚,未到年龄而婚,有损身体,都早亡,活不了大年纪。所以要「戒之在色」,戒色,大家要小心。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壮也」,三十曰壮,气血充足了,如此不是最好吗?一年四季,夏历四季自东方开始,日出也在东方,所以孔子说:「行夏之时」。四、五、六月,最壮的时候,但是从夏至之后,太阳直射赤道,这时便即将回归。到了夏季还没完,过了夏至为小暑、大暑,到七月立秋以后,百草都不再发展,到时候结子。植物结子便不生长,小动物一交合就死,因为到了饱和点。所以年壮以后,就走下坡路,所谓「好花看到半开时」,做事就在这个时候,过了这时时便不能再做事了。孔子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观也矣。」,如廉颇,黄忠不服老者很少。
  此刻壮年时候,自然好勇斗狠,因为生理的关系。君子知道控制,在好的时候想想不好就在眼前,所以要「戒之在斗」。若是打仗,不论老少,执行任务,都必须卖命,这是指平时的私生活。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及其老也」,七十为老,内经云,男子六十四以后,渐至老境,所以人生七十古来稀。血气既衰,人什么时候变白头发呢?五十曰艾,阳气冲不上,发为人全身阳气的总汇。
  老了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得,贪求也。这一句吾不大会讲,勉强作「贪求」讲。少年好色,壮年好斗,老年好得,不论什么事,得是贪求,得与不得不论,不要去贪求。老来便要退休,凡事交代年轻人去办,老人有心也不行,第二天就不保险。吾在台中办事,有吾的办法,例如接受你的钱,吾一手接钱,一手便交给人,所有的钱财,吾不抓在手里,平时都已经交待,否则到时拿不出来,吾不会作文章。若是你们处理的办法,不可与吾相同。

【十六.八】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689)
  今日为你们讲经,字字都讲,中国文学也是如此,文理不懂,便不能辨别人说的是或非。注解很多,你们看了更不会进步。学儒与学佛相同,必求开悟。若于一节书悟了,对于此节书便可不忘。懂文理,就容易记。世间书中若名相很复杂的,能以佛经的科判分析,便可以不忘。
  念的时候,要句读分明,四声清楚,抑扬顿挫,将其中的神情态度,都表现出来故。从诵读的声音,就可以知道他懂不懂。所以文经王沔(宋朝齐州人,每在天子前读参加进士考试的人所作的辞赋,因诵读音调明畅,经读过的人多高中进士)一宣,多得登第。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
  君子有三畏,为什么以下「畏天命」等,再用三个畏字?下文的句读若再用此,虽然详明但不简要,文章必须通顺畅达,而且简要,不可啰嗦。论语是子游、子夏的门徒所编的,经文的章法不可不知。最后二条「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更简要,不说「不知」,也不说「不畏」,而且「小人不知」四字,在前文就没有。
  天命与大人与圣人之言,这三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合在一起?汉以后的注解,没有讲到这一点。吾因为学佛的原故,学过佛经注解的文理,再来看世间书,才知道是一样。讲解可以照着佛经的文理讲,若笔写出来就不可以。本来应该写出来,知道其中所用的方法,才可以懂。华严八十卷,首句直到末句,都是一线穿成。
  段落,要依科判的办法讲。宋朝以后的人不懂,以前的人懂,后人自作聪明,看不起前人,出新花样,所以不懂。全在慢心上,易经说:「谦受益,满招损」。
  君子,指在位及求过学的人,都包括在内。世间的事,孔子处处讲谨言慎行,尧舜治天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冬天可履走在冰上,立春时冰薄,要持一根长竿行走在冰上,一闻响声,便可以撑住身体,这种事不经过不知。君子有三条恐惧的事,不是指畏敬,因畏与敬不同,如中庸云:「恐惧乎其所不闻」。什么事恐惧呢?畏天命是第一条,其次是畏大人,第三畏圣人之言。汉儒注出天命等名词,没有说出其中的意义,宋儒注出微言大义,反而把本义注跑了,让人更不明白。
「畏天命,」
  天命,易经说:「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指人而说。又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在善的上头,增加累积,这与作善不同。下句的「余」字与上句「积」字对应来的,这善恶吉凶就是因果。因果是谁呢?就是天命。天有二种解释,宋儒讲微言,不讲因果,孔子说有鬼神而宋儒不敢说没有。天命另一说法是自然、天然。再一说,天有主宰,所以古人有说「造物者」,但是这与耶教的造物者不同,所谓「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赏善罚恶,天有主权人都怕。若说因果,或说没有一个赏罚者,人都不怕。古人所说,有他的用意,但是「天道好还」,历史都有记载。
「畏大人,」
  大人指在位者,对天命必须恐惧,不可违背,对大人也不可违背,必须有恐惧的心。圣人之言,也要畏之,不敢违背。对在位者何必须要恐惧?注解以为有权威,得罪便得祸,这种说法不圆满。有注解说大人指有位有德,这个说法比较周全。至于对有权威的大人,自然就令人畏惧,孔子就不必再提畏戒了。
「畏圣人之言。」
  圣人无位,圣人的言语,又何必须要恐惧?听也不赏,不听也不治你,何必须要懂呢?例如阳货畏惧孔子的言语吗?三者如何连起来?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小人不知天命」,小人没有道德学问,不论是在位或不在位,对天命不懂得,所以不恐惧,因为不知所以无知无识。小人对于大人、圣人之言知道吗?既然不知天命,所以其余二者也不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命,「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君子才懂得三畏。
「狎大人,」
  「狎大人」,小人对在位者的态度,既然不懂天命,懂天命是第一学问,若懂得天命,那其余的一切学问便都懂得了。一切学问,不外「博之以文,约之以礼」,礼很重要,所以吾在台中加上《常礼举要》。狎,一切不在乎,无礼貌,很亲密,所以对总统不能随便。
「侮圣人之言。」
  「侮圣人之言」侮,侮慢,看不起,以为所说是废话,用不着。
  这三桩事能连起来说者很少。子贡所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只说二条,彼此都有关系。
  大人及圣人之言都从畏天命来,古代称在位者为「天子」天老爷之子,替天行道。天子诏书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钦命」、接受诏书要「谢恩」,因为皇帝是天给他的地位,要他来赏善罚恶。因为他从前做过相当的好事,今天成熟,叫他来干。世间无圣人,是我们无福气。中国古来,多圣人,例如天将以孔夫子为木铎。众生有福则出圣人来教化,圣人一言而为万世法,不听圣人之言,甚至取消,就是侮,打倒孔家店便是侮圣人之言。
  王安石说:「天命不足畏」,韩非、商鞅都是荀子弟子,李斯也是荀子弟子,他奏请秦始皇焚书,这都是门户之见。宋、明、清篡改经典,国家都亡了,这是由荀子开端。自古文人相轻,有门户之见,例如扬雄不是好人,只因为他的文章好,所以后人称颂他,这都是门户之见。凡是国家出侮圣人之言的人,国家便亡,都是第二代就完了,而且不得好死。
  说性,说得对的除了佛家之外,还找不出一人。除了佛经便是孔子,孔子说性相近,没说性本善,也没说性本恶。子贡尚且不懂,孟子说「性善」虽然与孔子「性相近」差不多,但是也不对。独独荀子一人说「性恶」,很难自圆其说,他说「行善,皆伪也」,这句话害死人。有这奇怪的看法,因此教出三个坏弟子。
  这一节书以天命为主,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小人因为不知天命,所以不畏。中国讲五伦,对于元首也不畏敬。对圣人的话更不听,以为废话,以为听圣人的话,是自找倒霉,不必作官发财了。
  今日的西坡就像韩非、李斯、王安石之流,天命不足畏也,所以敢改经,骂尽祖师。朱子也是跟这种人同流,改大学,首开改经的端倪。

【十六.九】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692)
  书讲不通,就说是错简,难道错简这么多吗?若分两章讲,还不出错﹔若合为一章讲便错。
  孔子说,人的等次,分三等,三等以下就没有人了吗?三等以下有其事便有其理,就有这种人,所以说:「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佛家有九品,上分上中下,中、下也是如此。
  这章三条都是上品。文中有「又」其次的意思,「又」字必须致意用心。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
  这一章说的是学,人不学,不知义,不学而知者少,这一章专劝人求学,「生而知之者,上也。」生下以来便知道的人,有人说是指天命,不必如此讲。生而知者是上等。
「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一学就会的人,这是聪明的人。再来是「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学入不进去,困在这里仍然不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虽然愚,但是我不退,一直往下干。既然知道了,便一律平等。坐火车、飞机、牛车,到台北,不论那天到,都是到。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就怕「困而不学」,特别把「困」字照应,前二句文里都加不上。「困而不学,民斯下矣」,为什么不说:「王斯下矣」?因为凡是帝王,不论多坏,都必须念书,有老人逼他要学。天子以至庶人,百姓庶人自由,爱学不学没人逼,若庶人困而不学,这种民是下等人。
  你们天天求学,学时虽然受到困难,也不是下等人,否则就像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不够人格。

【十六.十】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693)


  吾虽然忙,但必得要讲,否则对不起大家。若所讲如注解一样,那你们自己看注子便可以了。吾讲的与注子一样,也有不一样,偶而有新发明,再采取合理的注解,因为不合理的注解居多,注得曲曲折折,多是炫耀自己的学问而已,所以吾不采取。纵使是吾采的古注,有未尽之意,吾变化文法来说说,其中都有吾的心血。因为注经必须先懂尔雅、说文,懂得训诂,便知道其中的含义就有不同,如「未之有也」,换地方就都不同了。讲东西的方法都不如佛学的唯识学,你们看不进去,大佛学家也不懂,全在日久天长的熏陶。吾讲的你们入不进去,自己受害,吾一律平等,接受不接受全在你,纵使接受了但心不改变,也得不到好处。
  此章的注子都看不明白,今依唯识法说,但是一般有门户之见的人,如同把一个梨切为二,一半儒,一半佛,得到儒的部分便以为好,得到佛的部分就以为不可,有这个道理吗?
  此章吾有讲表,一看表就会讲。先说这段的组织法,这段九句分四段,这一章是「动作次第」。孔子的用意,人一办事就有对方,先知如何办,再如何办,依次第而来,颠倒就不行。首先是「对境」,办事有对象,如何知道有对象?眼看耳听都是对外,这是第一步。儒佛都是如此,佛家讲六根,以眼耳为首,「视」以眼看,「听」以耳听,一律对外。有外边的境界,就必须表现你的态度,说话眼不看人、听不明白,便出误会,这样能办事吗?听了之后要如何?往后你们念熟「常礼举要」,便知约之以礼,例如人家办丧事,而吊者大悦,合理吗?
  接下来对待人,要注意「色」,脸上青黄赤白黑,羞耻则脸色红,发怒则脸色发青,病、不高兴则脸色变白,不愉快则脸是黑的。「色」与「貌」不同,貌是容貌,色是颜色。不论有声音与否,例如先是笑容满面,脸一板又不同了。所以对外再来要省察自己的容貌,看看自己对待人是什么态度。
  再来就要办事,言与行。若外境对象不看清楚,自己的表态也没有显现不出来,怎么办事?所以再来是出动言语、实行办事。言语、办事,办事便是行。
  最后有三条,又是另一类,这一类是吾的新发明,但也不是新发明,只是照着这样分,这一类就是贪瞋痴。一写这三个字,有人就以为是异端了,难道儒家没有贪瞋痴吗?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九思」,君子指求学的人,不求学者不论有无学问,不能称君子,你们今日要学为君子,因为你们是来求学的原故。自年轻到老都得求学,孔子说过,死而后已,台湾谚语也说:活到老,学到老。有弟子问:何时可以不上学?孔子指着坟墓,意思是死了才可不学。学与不学一迷一悟,悟则处处都通,迷则处处障碍。
  求学君子必得有条件,有九个条件,而注重「思」。「思」字,六书通云,念也。思念,再考虑。又择理为思,经过前面的念虑,再精确选择那一项合理。再依佛家的说法,你们必须懂百法明门,一切法合起来为百法,「明门」有明才能开。门,入门,否则屋里黑漆漆看不见。一百个法就是「明」字,明白了。百法之中有一个五俱意识,五者同时起,但一个是一个。日本国的法律,就是源生于佛学。现今的法律也是学这个,如刑法犯罪,必须具五个条件,先须作意,有意干此事。其次有计划,再着手,有动作。其中还分已遂、未遂,最后产生结果。经过这些条件犯的罪才成立,这是出自百法明门。百法的五遍行有「触,作意,受,想,思」,一感触,意念动,接受外头状况。一感受就会想,计划想了之后才是思。有事才有思,儒家所说的考虑、选择,思都有。君子有九条事情,必须用这「思」字。求学时先博学之,先学,第二步审问之,学了怕有听不明的地方,所以要问明白慎思之,考虑了。再明辨之,笃行之,依着办事,何错之有?佛家讲闻思修,上来必得闻,其次思,思不是打妄想,依百法解释,思后才修。你们「未之思也」,不思那所修的是什么?修的工夫不到,那成什么功?所以听懂一句,按一句做就成功。
「视思明,听思聪,」
  下头说九条,三种动态,一种结果。思是能,往外看等等便是所。「视思明」看明白吗?所以说「明眼人」,往外看必须看明白,这是一种结果。「听思聪」,听很灵动,某人说话什么意思,知个大概。如听音乐,孔子击磬,有一位荷篑的人听闻后便说「有心哉!」有什么心?打的钟、敲的磬与弹的丝弦便不同,如何能听出来?如庙中的单百零八钟,以高低等音把情思表现出来,如击磬一般。我们办事,为人、为社会,要看不看错,听不听错,听明白不容易。
「色思温,貌思恭,」
  「色思温」,有人说,某人喜怒不形于色,七情不表现出来,这不是一时可学,君子不以声色教人。君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对人的容貌该如何?「貌思恭」,面对着对方或对一切人,容貌都必须恭敬,如今提倡见人笑,一见总统便笑,就是不恭敬。恭是面对对方一切表示恭敬,上对下可以有笑意,下对上不行,晚辈要「仰而听之」,长辈要「俯而就之」,容貌必须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
  再来是动作,「言思忠」忠,诚实,能做到就说,说真话,不能做到便不说。今人都说应酬语,往后你们必须学,朋友见面,作文都必须真实。士贵乎器识,不在乎文学,所以必须言思忠,这样自然少说话。再者,要思想说的真心话办得到吗?所办的对不对?如想去当小偷,不能说,不能说就不必干。
  「事思敬」,恭与敬不同,恭的底下为心,恭要出自于心,心中有恭,在外表现出来,诚于中则形于外。敬是办某件事,一点不许办错、苟且,应办十分而办八分便不是恭敬、不认真,办九分也不行,十分便办十分,恰到好处,都为他办到。如上课不准时,就是教学不敬。民为邦本,国者,从囗从或,不一定什么人在其中,若言思恭,事思敬,何必须要警察?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周朝的成康之治,囹圄监狱中一片荒草,没有犯人。若家家荒草那便不行。
  这以上都办到之后,再加以考虑,如刘(霜桥)老师每逢讲完经、讲演后,便睡不着觉,为什么?他思想他所说的如何,错与不错,因此睡不着,这是君子。
「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以下是「防非」,事做完了,考虑所办的对不对。「疑思问」,若心中有疑问仍然去办,就错了,这时应当思问。若以问人为羞耻,以显自己的学问,冒充知道,如果不问,永远愚痴。
  「忿思难」,在社会办事,有不高兴,不能表现忿怒。一表现忿怒加在对方身上,他又再加回来,来回反复便出乱子。皇疏注的比较好,虽然遇不合理的事加在你身上,也不以不合理的态度对待他。但是已经忿怒了,色、貌、视、听、言语都会变,表现出来,对方便怀恨在心,后来狭路相逢,他必定以恨相对待,那时便有患难。所以每一发忿时,想到后来有患难。想免去将来的患祸,就不要表现忿怒,如汉代的刘宽。读书所为何事?读圣人书,学圣人事,不是学文章、演说而已。
  「见得思义」,有失有得,一切都是如此。物产、名利,一切一切都是得。见得的事,要考虑合不合乎义,合义便可接受,不应当得的就不能接受。

【十六.十一】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698)
  孔子教人做善,善恶在于自己,绝不在他人。例如净土法门是自他二力,不只是弥陀的力量,接引在弥陀,为善为恶在自己。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见思惑,见在前,「见善如不及」,见人有善,我不如他,要如何?必得与他看齐。如者,就是看我不如人,各有各的长处。
  「见不善如探汤」,见不好的事,不必自己做,汤是热的,「夏日饮水,冬日饮汤」,锅里的开水,一掀盖子热气便受不了,见不好的事要如探汤不敢碰,赶快远离一点。
「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
  但是这种事,「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我见过这种人,也见过他说这种话。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隐居以求其志」,藏起来读书,干什么?如陶渊明,诸葛亮等都隐居求着志,等时候到了,把自己的志向求着施展出来。志在什么?志于道,志于修、齐、治、平。若周围都是小人,不能施展,就不出来,例如孔子就是如此。
  要出来做事,「行义以达其道」,出来干就是为行义,为达其道,目的是「在新民」。把能力施展出来,将所抱守的道,叫任何人都能得道,要大家都得好处,我才出来。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前一条与这条比较,难易如何?前一条先说「人」,这一条先说「语」。「吾闻其语矣」,前一条还容易,所以孔子说他曾见过这种人,也听过这种话。至于这一条,「未见其人也」,没见过这种人。

【十六.十二】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今日吾为你们讲书,若随意听,不得利益,不论预习或复习都可以。看书不起疑不会进步,中国的学问,一看就能有所发明的人很少。看不懂还好,还可以往其中去研究,就怕自以为懂了,便看过去。你们没有参过禅,读书便吃亏,学禅学净也不懂其中的原则。
  净土宗全在愿字,无愿,念到一心不乱也没用,必须具备三项。不信,有什么愿?不愿,谁能行?信愿行三事是一种举动,一种举动有三分的力量,缺一种便不成功。日本真宗,东本愿寺,西本愿寺,注重愿字,注重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这就坏了,疏忽信与行。如一把扇子有竹、纸等构成,若只说纸便不行,纸并不是就是扇子,条件不具备。
  禅宗第一要紧是「疑」字,因为禅注重结果必须开悟,必须证,净土宗不悟证也可以。悟,从何而来?不疑不悟。愿疑,将疑解破,不疑了才是悟,若不疑如何悟?今日研究佛学,学三天便看不起儒家,这与九思的「疑思问」有关。今日对西坡或许有疑惑,疑还可以,惑就不可以了,惑是迷惑,疑可以思问。往后吾讲书,你们要先看,讲完再温习,吾以禅家、佛家的方法讲,一字不错过。
  吾看经文也看注解,注对的吾采取,不对的吾也知道。注子中有十之七都不对,这与佛经不同的地方在那里?
  注解佛经与儒家书者不一样,佛家注重后来的证果,所以不问禅净密律,都求断惑,不说空话。注疏大体不离断惑的办法,都注重后来得结果,如弥陀经的结果在「当生成就」,不能成就便白干了。
  儒家的注疏,东汉以后的各各注解,对经典人物没有说坏的。唐以后这样的注解就少了,但大体往证果上走。汉以前吾不敢说,后来儒家的注疏,都是走升官发财考状元的路,孔子之道在这里吗?走世间的知识,所以器量浅薄,到南宋改经,人人敢动手。佛家的注子,不论好坏都往证道上走,没有多大差别。若是孔子之道,知道的有几人?知而能去干的又几人?能照孔子之道去干的则都去学佛,学佛才能真懂孔子之道。
  这一章没说是某人说的,究竟什么人说?若孔子说,为什么没有「子曰」?考据吾不信,不信考据,吾就无法为你们说,但是吾也没办法,这是周朝时代的事情,须有考据。研究儒学,有训诂学、考据学与义理学,宋儒讲义理,讲义理是注重微言大义,以微言大义说这章,注得太杂乱,但是有对的,也有不对的。他还不知训诂,如何懂微言大义?吾讲礼记,便选着讲,因为其中的饮食起居都与今日不同。例如史记,樊哙来,项羽跪起,古代的坐法与现今的坐椅子不同。汉代度量衡与如今也大有差异,药方讲几斤几两。所以有些考据又不可不知。往后你们不要呆板,疑思问,古书有错简是当然的事情,可以阙疑,宋儒却为阙漏处补上,甚至移动经典,妄作聪明。
  这章已经不知道是什么人问的,只是举出两件事来说。人做事,不在有势力、地位,在乎有道德,与人民、国家、社会有利益。佛家有上报四重恩,因为大家对我们有恩,应该报答,如何报答?有能力钱财便以物质报答,否则以身体报答,办公家的事。如早晨起来扫街,街道是公有地方,扫干净便对得起大家,也不必叫人知道实情。自己做为端正的人,可改一方的风气,功德很大,这一章书大意如此。其中有的考据,吾不讲。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齐景公是一国的诸侯,齐是大国,兵车有千辆,一辆有四马,千乘就有四千匹马,王畿以外附属的还不论,很可观。齐景公又是诸侯,又有几千匹马,但是他死的那一日,百姓没有赞叹他一点好处,没有人会想他。称者,赞叹他。齐景公有地位有什么用?德有作「得」的,为这个字,两派打官司。用「德」字比较好讲,也有两字通用的调和派。德,道德,与民有好处才是道德。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再举一个反例,伯夷叔齐,为孤竹君的儿子。从前家有长子,国有大臣,孤竹君的意思是要叔齐继位,伯夷看出来,便藉事离开孤竹国。叔齐也知道父亲的心意,以及兄长的意思,继位是对不起大哥,也走了,去找伯夷。二人离开故国,在山野自己耕种,最后在首阳山。首阳山考据有五处,各有道理,吾不去考,只论事情。周武王伐殷纣王,伯夷叔齐扣马而谏,以为臣伐君是不对的,武王军队想杀害他们,姜太公以为两位是贤人,命令人放了他们。周得天下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这说法不一定,有人说没有饿死。这里经文只说饿于首阳之下,没说饿死,所以吾今天也不说。
  饿是穷的原故,和齐景公比较他们是没有钱财。子贡曾经问孔子:「伯夷、叔齐何如?」孔子说:「古之贤人也。」周初到孔子的时候,人民到了如今还称赞伯夷叔齐,兄弟让天下,又孝又弟,能长养好风气。
  你们不要争名利,纵使得了全球大总统,也不能再活七十年,纵使再活二百年,死后也像齐景公,到三途去还债,无间地狱八万四千大劫,那可长寿了。
「其斯之谓与。」
  还有一句「其斯之谓与」,没头没尾,也有人讲解,吾不讲。

【十六.十三】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陈亢问于伯鱼曰」,陈亢为孔子弟子,字子禽。伯鱼,名鲤,孔子的儿子。陈亢与伯鱼谈天,陈亢问伯鱼,「子亦有异闻乎」,子指伯鱼,你也有听到特别的道理没有?孔子讲学,谁爱去听就去听,陈亢是问孔子还有秘密为你说吗?因为你是孔子的儿子,对你或许特别一点。古人易子而教,所以孟子说,父子不责善。你们不起疑问,所以不开悟。
「对曰:未也,尝独立,」
  「对曰,未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在家庭也有对我特别讲话的时候。尝,指孔子。口气在伯鱼口上说,文字简易,简要详明。独立,一个人的时候,因为若有第二人,秘密便不说了。吾要你们每天念一首古人的诗。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鲤」,伯鱼叫自己的名字。「趋而过庭」,见长辈不能迈四方步走,必须碎步快走,在院子快走。为什么加「而」?因为「趋」必过,所以加「而」字。
  「曰:学诗乎?」,曰指孔子,孔子以外就是孔鲤,曰若不指孔子,那不是孔鲤问孔子「学诗乎?」你们学诗,对说话看东西有分寸,但不要你们作诗。「对曰」,孔鲤对孔子说,没学诗。下连着的「曰」字也省了。吾不敢如此作文,没有这能力。「不学诗无以言」你没有学过诗,你就不懂说话的道理,不会说话。口为言,笔为文,言与文都是思想,说话不通,作文也噜苏。孔子说,谨言慎行,在社会不能不会说话。「鲤退而学诗」,鲤退下去后就学诗了。学三百篇的诗经,诗藏着意义,很含蓄,可以兴观群怨,听到的人可以改过,但不会找作诗者的麻烦。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他日又独立」,又隔了几天,孔子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博文约礼,据德、依仁、游艺都由志于道来。游艺的起首为礼,若不学礼那一条事也树立不起来,办的事都会错误。你们要学「常礼举要」,学会办事就少害人,少讨人嫌。「鲤退而学礼」,伯鱼退下去便学礼了。
  「闻斯二者」,这是对陈亢说。这一「闻」字照映上面的「异闻」的闻。其实这二条孔子常讲,只是孔鲤没有参加而已。
  你们要学诗学礼。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退而喜曰」,陈亢听完退下去了,很欢喜,欢喜什么事?「问一得三」,我今天问一条,请为我释疑,却得了三条。其中二条大家明白,其中有一条是他自己悟出来。「闻诗闻礼」「又闻」,孔鲤没有说,是他自己悟出来的。
  「君子之远其子也」,注解以为父子必须疏远,这说法不对。为人子晨昏定省,冬温夏凊,父子有亲,难道必得像唐肃宗的不见其父,连父死也不去,才叫孝吗?各各注解中,只有司马温公以为远是无远无近,一律平等的意思。这是指求学的事,单说教学一律平等,教学生与教儿子一律平等。清末以前,学生中举,老师高兴,儿子中举,人们便以为老师有私心,老师会觉得很惭愧,第二年必定辞馆不干了。这句是指教学一律平等,没有远近。

【十六.十四】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705)
  这一章也没头没尾,只可粗浅的讲。今日这种礼用不到,但是知道这个礼也有好处。春秋那时候,孔子说:「必也正名乎!」正名要紧,今日见到前辈称「您」,吾不赞成。这一章是说明孔子的学生在外跟人交际,不要说错话。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
  「邦君」,一国的诸侯。「邦君之妻」,妻者,齐也。男子志在四方,必得有内助,家中主持是女子,今人打破这个观念,家里无内助,没有一人主持家庭,没人管,所以没有好儿女。
  「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者,天子的妻子为后。邦君妻,君称夫人。夫者,扶也,帮助,帮助诸侯成就他的道德,当诸侯必须有德,妻子必须帮助他,所以称做夫人。这是郑康成的说法。夫人自己不能自称夫人,中国处处自己谦虚,「夫人自称曰小童」,自称小童,谦虚说自己还未成人,如何能帮助人成德?
  「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百姓称国君的夫人为君夫人,他是扶助我国君的人。
「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到他国,谈到自己诸侯夫人的身上,要称「寡小君」,诸侯自称「孤」、「寡」,孤是没德的谦词,寡是德薄浅能的人。称自家诸侯的夫人为「寡小君」。诸侯为君,他的夫人为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其它国家的人也称他是君夫人。

阳货第十七
【十七.一】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707)
  论语编排稍有归类,前后文有关系。这一篇都很难讲,其中都有历史性,除春秋可做证明之外,其余众说纷纭,都不可靠,连考据的地方,也不可靠。
「阳货欲见孔子,」
  阳货在鲁家当季氏家臣。鲁桓公生三位儿子,孟仲季三家,把持国政权柄,鲁君空有其名,没有权力,做主的是三家大夫。三家大夫祭祖也用天子礼,最跋扈的是季氏,鲁家权力全在季氏。鲁君不发薪水给大夫,大夫各自分有地土,鲁君地少,三家地多,阳货就在季氏家为家臣。三家眼中没有鲁君,阳货眼中也没有季氏家,这是天道好还。
  孔子弟子在季氏家的也不少,孔子是不得了的能人,阳货揽权后,想办事,但不是办好事。办事就要福国利民,以公心办事,纵使办不好也不差;若为私心,办好也不行。阳货为私,也必须找人才,孔子弟子有很多人才,何况是孔子,所以阳货要找孔子出来在季氏家做官。他以为孔子若要做官,就得找阳货。要孔子帮他忙,所以屡次找孔子。但是阳货也得罪不得,好人固然应当亲近,坏人要远离他,但是礼貌都必须有。各位同学心正,对坏人无礼貌,但是礼尚往来,也必须有礼貌,礼貌与办事是两回事,就像性与习是两件事。
「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归,馈的意思。馈送,送礼。送豚,送小猪,这是很厚的礼,满汉全席有一整个的小猪,是重要的菜。阳货叫做菜的熏一只豚送孔子,这分礼很厚,不能不接受。人送礼必须在家接受,叫拜受,还必须再上他家去礼谢,所以孔子必须回拜。文中没有说孔子不在家时送去,不必节外生枝。孔子等了一个时候,等什么时候?等着阳货不在家时候去拜谢他,礼也到了,也不和他见面。到了阳货家,果然他不在家,孔子礼貌尽到了,可是在回家半路上遇到了。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谓孔子曰:来」,这一个「来」字,就表现出阳货的神情态度。平常应当是说:「请过来说话」。从前村夫说的话﹕「说你、说我」,有人讽刺说﹕「木头也称牌位」。「予与尔言」,我给你说话。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
  下文也是阳货说的。「怀其宝而迷其邦」,你胸中有很多宝贵的东西,比喻孔子胸中有很多宝贝,一肚子学问。邦家,鲁家今日迷惑颠倒,很不好。「可谓仁乎?」,你有学问,终日讲仁义道德,而眼看着国家乱,这就是你的仁道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又说,你喜好办政治,你有这个心,而「好从事而亟失时」,「亟」是一次一次又一次,「失时」那一回差事也没弄好,周游列国,人都不重用,机会都失去了。「可谓智乎」可算是有智慧吗?阳货的含义就是说,你不认得人,只要认得人,找事便容易。言下之意,就是找我阳货便行了。孔子说,不可以算是智者。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曰日月逝矣」,日月一天一天的过去。「岁不我与」,岁数不能再增加,再给你了。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孔子说,是,我将出来做官了。以上从汉注到明代都是如此注解。到了明儒郝京山提出另一种说法,这个说法正合吾意。「曰,不可」,你一定不承认,一定以为不对。「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日月天天过去,岁不与你增加了。以上都是阳货说的,下文「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这才是孔子所说。这种说法文理才顺。你们必须要求自己能悟,悟一次以后才能悟,一次不悟,以后永远不悟,这个悟是悟文字,不是悟道。

【十七.二】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710)
雪公讲义:
  释典言性,分体相用。注云:体空,相有,用为作业。体相皆无善恶,业用方有善恶,简要精详。孔子云,近者,言其前。云远者,言其后。夫前为体相,后指业用。故二圣之言同。非器小门户之见能知也。周易系辞云: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又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又云:显诸仁,藏诸用。又云: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又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至六十四卦之象曰彖曰:吉、凶、无咎,皆相也。
  这一章书的注解都不对,为什么?孔子说「性」讲性,全球的学说,讲性只有佛家专门讲性。不懂佛学以及一知半解的人,讲的性都没用处。程朱是一知半解,就佛学来说他们不如吾,他们连孔子所说的文理也不懂,讲性就更不懂了。孔子讲性,与佛家所说都一样,但是后人讲性就不一样了。性没有两样,只是各人的学问不一样,例如天上的太阳,人、畜所见都不同,每个人所见也不一样,夏日、冬日都不一样。人看得不一样,畜生看了也不一样,台湾狗与四川狗所见也不一样。
  释迦佛对调达,尚且要全体大众对他默摈,不是佛不慈悲,何况是吾?吾对于西波,怎能说不慈悲呢?
  冬日、夏日,太阳的体是一个,就如同性无二。以为性不一样的,那是凡夫的虚妄分别。
  断见惑,再入胎,就不入畜生道了。若再伏住若干思惑,生到四禅等地都不一样,因为禅天没有饮食男女。由此可见学问之道不容易,悟了才能举一反三。见思惑不出八识,生到那一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從慈法師 | 禪修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1-21 18:49 , Processed in 0.52864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