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4|回復: 11
|
净公上人开示集12大方广佛华严经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开示集12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经第七回向章 (第一集) 1986/12 台湾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01-0001
请掀开经本第五百二十九面:
没有讲经之前,有几句话先要跟诸位报告一下。这部经我们从民国六十年在志莲精舍开讲的,经太大了,所以讲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么多年当中,我们曾经换过大概也有八、九个地方,正是像经里面所讲的七处九会,我记得总共所讲的已经超过二千个小时,八十卷经我们在过去讲到第八回向,第九我记不得,有没有讲我不晓得,四十卷经我们讲了也是一半多。本来台中李老师一直在讲《华严经》,而且他老人家曾经说过,要把这部经讲圆满,再讲一部《弥陀经》,他才往生西方。结果到了前年,他老人家重新宣布,他说经不讲完他也要走了,所以只讲两年。所以他老人家往生,可以说在两年前已经告诉我们。而我深深感觉到这部经不能讲圆满是一桩很遗憾的事情,尤其是古德常说,这部经在佛教里面是根本珐輪,一切经都是《华严》的眷属。当然能读这部经、能听这部经,都是有很大的福报,开经偈里面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也就是指这部经而说的。
李老师往生之后,我就发愿继续他老人家志愿,把这部经讲完。我在台中问他们老师讲到什么地方,他告诉我讲到第七回向,也就是我们现在读的这一章。第七回向是观世音菩萨所代表的,观音菩萨与我们中国人特别有缘分,从这一章讲起也有特别的意义在里面。往后我们看这部经,现在诸位用的经本你看看刚刚好是一半,底下还有一册也是有这么厚,我估计我们一个礼拜讲两次,至少要四年才能圆满。这四年当中我到国外活动的时间一定要减少,所以预定每年在此地讲八个月,这样差不多四年可以圆满。讲经的方式我也研究了很久,就是如何把这部经能够快一点讲圆满,如果字字句句都细讲,那的确要费很长的时间,所以我想采取经我们一定要读完,容易懂的地方我们简略的就带过去,意义比较深的地方,或者是对我们修学特别重要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多发挥一点,这个样子我们的进度才能够加快。虽然是这个原则,但是重要的地方我们一定还是要细讲,总而言之,经中能帮助我们得利益的地方,我们决定不放过。
现在请看经文,这一章是十回向品第二十五,这是次序,《华严经》一共有三十九品,它是第二十五品,二十五品十回向,每一个回向是一章,而且十回向的文也都相当的长,以往第六回向我们讲了一年才讲圆满,完全讲布施。这是第七回向,第七回向的名称叫「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这是这一章的题目,经文一开端就给我们说出来了。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这个题目就是这一章经的纲领,像文章的题目一样,题目如果明了,这一章经的义趣我们就可以明白一个大概。我们先解释这个题目,因为这又是一个开端,恐怕有许多新的同修第一次来听经,我们把经里面的名相多少要简单介绍一下。『佛子』就是佛弟子,在此地这个佛子一般是称等觉菩萨。佛子也是菩萨的通称,凡是真正皈依三宝的人也能称佛子、佛弟子、三宝弟子,所以这是一个普通的称呼,虽然普通称呼,也非常的尊敬。『菩萨』,也是一个通号,他的全名叫菩提萨埵,我们中国人喜欢简单,翻作菩萨,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就是有情的众生。我们常说人是有感情的,不但人有感情,一切动物也都有感情,天人也有感情。凡是有感情的,我们讲动物,因为人也是动物的一种,说动物可以包括人,说人不能包括动物。凡是有感情的动物就叫做萨埵,印度人称萨埵。菩提萨埵,虽然是有感情的众生,他觉而不迷,在待人对事他不迷惑,他能够觉悟,觉而不迷的有情众生就叫做菩萨,所以菩萨翻作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
在古老的翻译翻作「大道心众生」,这个也翻得相当之好,众生发心求无上道,就是大道心,求大道。什么是大道,这一点我们要清楚,凡是究竟圆满之道才称得上是大道,不究竟不圆满的不能算是大道,所以大道只有佛道,除佛之外,可以说都不是究竟圆满之道,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世间有许许多多的宗教,许许多多的学派,他们修学的目的不外乎求长生,或者是生到天上,天并不究竟,也不圆满,天的福报大、寿命长,那是事实。寿命虽然长,福报虽然大,如果从比例上观察,天人的一生跟我们人的一生在我想像没有两样,为什么?我们看到蜉蝣小虫在水面上可以跑来跑去,蜉蝣的寿命很短,它从生到死只有几个小时,那也是它的一生。如果蜉蝣看我们人能够活到七、八十岁活到一百岁,岂不是跟我们看天人没有两样!它几个小时也是一生,我们七、八十年也是一生,它觉得它的寿命很短暂,没有多久就过去了。我们活了七、八十年,也觉得非常短暂,以这个比例来类推,纵然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他的感受我想是相同的,所以天人并不究竟。
要想真正的究竟,要学佛。佛法里面本来佛讲三乘,这是佛法,到近代有一些大师把人、天也包括进去,叫五乘佛法,也能够讲得通,不是讲不通的。五乘佛法里面,最究竟圆满的是菩萨乘,菩萨功德圆满就成佛。拿学校来说,菩萨正是在学校念书的学生,这么一个称呼,毕业了,拿到学位,就叫佛,所以佛是毕业的菩萨、圆满的菩萨。菩萨也就是还没有圆满的佛,正在学习的佛,我们可以这样来看他,这是菩萨两个字的解释。诸位以后看到菩萨这个名词,就不要马上联想到观音菩萨、弥勒菩萨,想到那个相。学佛的人,看到这个名词要想到自己,尤其是中国人,中国人可以说都是学的大乘佛法。你去受戒,也受菩萨戒,受了菩萨戒就是菩萨。所以菩萨应当是自己,自己要发菩萨心,要修菩萨行。菩萨下面有『摩诃萨』,摩诃是大,萨就是菩萨,所以是大菩萨,通常称大菩萨是称登地的菩萨,这就称为大菩萨,所以是地上菩萨。在登地之前就是三贤,三贤称菩萨,登了地之后称为摩诃萨,所以我们称菩萨摩诃萨就把三贤十圣统统包括了,这是佛教里面普通的一个名词。
讲到这个地方,因为也有些初学的同学在此地,必须要把什么叫佛教给诸位说明白,首先要认识佛教不是宗教,凡是宗教都是迷信的,哪个宗教不迷信?宗教都有一个主宰的神,一定要承认一个主宰的神,这些在佛教里头没有。第一个,佛教不迷信,教我们破迷开悟。第二个,佛教讲宇宙的主宰是自己,不是别人,《华严经》上给我们讲得非常好,「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宇宙人生是唯心所现的、唯识所变的,心识就是自己的本人,所以佛教是教我们真正认识自己、认识宇宙,宇宙与自己是一体,这个是其他宗教里面所没有的,世间学术里头也没有的。
佛教究竟算什么?学佛的同修必须要认识,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所以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的关系。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那是最根本的一个老师,我们对佛自称弟子,弟子是学生,所以我们与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互相尊重的。宗教说人与神不平等,特别我们在美国,美国的教堂,教堂里面是神,人决定不能住在教堂里,所以牧师神父他们距离教堂在教堂外面有宿舍,人不能住里面,人跟神是决定不能平等的,人怎么可以跟神住在一起?可是人可以跟佛、跟菩萨住在一起,为什么?这是平等的,尤其是这一章你们看到「等随顺一切众生」,这个「等」就是平等,所以佛法是平等的,一切诸佛与众生平等。平等这二个字最早也是从佛经里面讲出来的,这个术语的根源就是在佛经里面,所以佛教是教育,佛教不迷信。
寺院的来源,诸位也晓得,现在把寺跟庙连在一起,这是很大的错误,佛教之衰也就衰在这个地方。寺原来是政府办事的机构,佛教是汉朝时候传到中国来的,汉朝时候的制度,属於皇帝下面一级单位就叫做寺,像我们现在政治制度跟从前不一样,我们现在总统府组织,属於总统的一级单位我们叫局,在从前就叫做寺。皇帝底下一共有九个寺,寺的长官叫卿、叫公卿,他的地位差不多跟现在部长阶级相同。佛教传到中国来的时候,是由鸿卢寺卿接待的,鸿卢寺等於现在的外交部,因为在我们中国古时候制度里面外交是直接归皇帝管的,宰相不能管外交,对外面是皇帝直接管的。现在外交部跟行政院不归总统府,从前外交是归皇帝。鸿卢寺卿等於现在的外交部长,是由外交部来接待,鸿卢寺接待。
到以后我们发现这种教育很适合中国人,我们很需要他,我们情愿接纳他,不让他回去,把法师留在中国。留在中国,诸位想想看,我们鸿卢寺总不能永远接待他,那只能把他当作宾客来看待,於是九个寺之外再建一个寺,佛教的寺是这么来的。这个寺叫什么寺?叫白马寺,现在中国大陆洛阳白马寺是我们中国第一个寺。白马是纪念佛经佛像都是白马驮来的,背到中国来的,这个功劳也了不起,所以纪念白马就用白马的名字来做寺的名称。於是皇帝直属单位由九个增加一个变成十个,就是十个寺,寺的来源是这么来的。
当时白马寺里面做些什么工作?诸位要晓得,第一个是翻译经典,他那个工作像我们现在国立编译馆一样,翻经,讲经,传授佛法修学的方法。从这方面来看,实际上在中国教育机构就是两个,宰相底下有一个教育部,那时候叫礼部,礼部尚书就是教育部长,管一般教育。皇帝底下有一个白马寺,可以说管社会教育,而且这个教育范围非常的普遍,上面到帝王,下面到老百姓,在中国相传一千九百多年,对於中国人思想、意识形态、生活习惯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佛教之衰,也不过是最近两百年之事,两百年前中国佛教非常的兴盛,衰就衰在最近两百年。为什么会衰?这里面因素很多,我在此地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多谈,诸位研究中国近代史你就晓得。
现在的佛教之衰可以说是加速度在衰,真正对一个学佛的同修来说是一桩非常痛心的事情,如何能够叫佛教再兴?古人说得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释迦牟尼佛当年在鹿野苑六个人建立佛教,他自己一个,还有五比丘五个学生,建立佛教,把佛教发扬光大。我想今天如果有五比丘,佛教一定可以复兴。可是五比丘很难找,我找了这么多年都没找到,一个也没找到。五个人一条心,为复兴佛法,把个人的名闻利养统统抛弃,佛教就兴。现在一个庙里头如果住两个出家人,两条心,各人搞各人的名利,这佛教怎么会不灭亡?世出世间法可以说没有例外的,凡是一桩事业的成就都是一心一德。我们读历史,古今中外看到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建立,你打开历史看他们有多少人,我很留意这桩事情,超过十个人的很少很少。他就是几个人同心,他就能建立一个政权,就能建立一个国家。佛教也是如此,只要有几个人真正同心同德,佛教必定能够复兴。尤其是佛教的制度理想非常的高尚,非常的圆满,今天我们把这些理想舍掉,制度破坏了,佛教才衰到目前这个样子。
佛教的教学在几千年前已经进入到艺术化的标准,而且是最高的标准,言语还是其次,它用音乐、用雕塑、用美术,用这些东西表达这些教学。这些里面所含的意义你要是明了,那就是修学。佛法里面非常重视修行,什么叫做修行?行是生活行为,生活行为有了错误,把它修正过来,叫做修行。所以修行绝不是在佛堂里面敲著木鱼诵经,或者在这里拜佛忏悔,不是这个。修行应当在起心动念之处,我心里一个念头起来了,这个念头是错误的,你立刻觉察到这是一个坏的念头,错误的念头,你马上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修行,行虽然讲三方面,身体的造作,口里头的言语,心里面的念头,但是以心里的念头为主,念头正了,言语行为当然就正。言语行为正,念头不正,那是假正经,不是真的。所以应当从心地里面去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
佛所说的一切经典就是我们修行的标准,我们打开佛经看看,我们的想法看法跟佛的想法看法一样不一样,如果不一样,我们赶紧依照这个标准来修正,经典给我们的作用就是如此。经论就是修正我们思想见解的,戒律修正我们自己身口行为的,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决定不能离开这个原则,密宗都不例外,离开这个原则就不叫学佛,就不是佛弟子。这也是学佛同修必须要认识的常识。如果把佛教当作宗教看,那你一开头就错了,你永远错到底。佛法里面虽然讲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佛法讲六道轮回,但这个是宇宙之间的事实,这不是宗教。确实有这个事情,确实有这些事情我们要了解它,我们有能力应付这个环境,这是教育,这是智慧。不要说讲到鬼神了,这是宗教的事情,我们讲鬼神跟宗教里面讲鬼神不一样,宗教里面讲上帝,那一定要崇拜他;我们讲上帝,我们地位跟他平等。它确实有,确实有天堂,确实有阎罗王,这是真的,一点不假。
现在我们来说明这个名词,『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这个意思是讲善根,「用我们自己的善根,平等来利益一切众生」,等就是平等。什么叫善根?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你看看《弥陀经》上也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可见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它要具备的条件三个,要多善根,要多福德,要多因缘,这三个少一条都会造成障碍。「世间的善根是无贪、无瞋、无痴」,诸位晓得,贪瞋痴叫三毒烦恼,无量无边的烦恼都是从这三个根生出来,所以叫三毒烦恼。三毒反过来就是三善根,一切的善法都从这里生的。我们讲修行就可以晓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顺境里面会起贪心,贪的念头才起来马上就觉悟,我错了,贪心息掉,这就叫修行,所修行从这个地方修。逆境,看不顺眼的、看不如意的,会起瞋恨心,瞋恨心也是烦恼,立刻觉察,瞋恨心平息下来。心要清净,不起贪瞋痴,心清净的,清净心是真心,起了贪瞋痴就是妄心,不是真心,所以修行人特别要注意这一点。佛法里面讲善根就是精进,「精进是菩萨善根」,因为菩萨三善根都已经修成,世出世间法里决定没有贪瞋痴,真正做到无贪、无瞋、无痴,再加上精进不懈,他的成就就快了。
「对待一切众生要平等,等随顺」,正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面告诉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要顺,这种顺是以智慧的顺,不是感情的顺,是以「平等的顺」。怎样才做到平等?佛经上给我们说了一个原则,不著相就平等,这个说得非常之好,著相就不平等。著是什么?你有执著,有执著就不平等,没有执著就平等;有分别就不平等,没有分别就平等。我们待人接物,不用分别心,不用执著心,你所用的就是平等心,那就是真心。才起分别执著,就错了,那就是凡夫心,不是佛心。凡夫心是妄心,佛心是真心。我们既然想学佛,样样要用真心,才能做到智照平等。
经上又告诉我们修平等的方法,「善恶即怨亲,此二平等」。怨与亲在我们凡夫的眼睛上来看是绝对的不平等,你最亲爱的人跟你最痛恨冤家对头是决定不平等,你要在这个地方去修你的平等心,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从这个方法再引申入甚深之义,我们这个身得之於父母,父母能生我们,我们为什么会到六道来?父母能生我们,父母是增上缘,我们自己没有人道的这个业因,你不会到人道来,有这个业因,这个才是亲因缘,第一因,父母是缘。因缘会合才得这个身,身是结果,身是果报。这个第一因关系就太大,第一因是烦恼、是迷惑造业;换句话说,第一因就是贪瞋痴,这是第一因。你有贪瞋痴,你就会在六道里面生死轮回,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冤家。许许多多人认冤家认错了,贪瞋痴是冤家。无贪、无瞋、无痴,这是我们真正的善友,这是我们真正的亲人。讲到怨亲,最亲的应该是无贪、无瞋、无痴,最大的冤家应该是贪瞋痴,有谁能认识?小乘人知道这个意思,他要断贪瞋痴出离三界,那个精神也很可佩,吃的苦头也很多。大乘佛法更巧妙,他不断贪瞋痴,他也出离了,这是什么缘故?他晓得贪瞋痴都是虚妄的,都不是实在的,觉悟之后,有贪瞋痴的相,有贪瞋痴的作用,没有贪瞋痴的体,贪瞋痴的本体没有。
譬如禅宗二祖慧可大师,他也是出家修行多少年,自己的心不安,遇到达摩祖师,诚心诚意向达摩祖师请教,达摩祖师不理他,他为了表示他心诚起见,所以断臂,把自己手臂砍掉,拿去供养达摩祖师,冬天跪在雪地里头,把自己手砍了之后供养达摩祖师。达摩看到说:「你这又何苦来?你到底想求什么?」他就说:「我心不安,求大师给我安心。」达摩祖师叫他手伸出来,「你把心拿来给我,我替你安。」这句话问了他,他想了半天,心找不到,他说:「觅心了不可得,我找心找不到。」达摩祖师说:「好,我替你安好了,你既然心都找不到,你还安什么!那没事情了。」他从这里就开悟了。
贪瞋痴也是如此,当你贪心起来的时候,没有关系,你回头去找,你贪心在哪里,你找的时候你也找不到,找不到才晓得本来没有贪心,瞋恚也是如此,你本性里头原来没有。贪瞋痴从哪来的?贪瞋痴从妄想里面来的,彻底虚妄的分别执著里面发生的,真如本性里面本来没有,本来没有,何必要断它?本来有的,何必要求它?本有的不要求,本来无的也不要断,觉悟就可以了,要紧是在觉悟。觉悟之后,贪瞋痴对你没有害处,害不了你,为什么?你不造业了。迷惑的时候不觉悟,贪瞋痴会造业,觉悟之后贪瞋痴不造业了,不但不造业,还帮助你做功德,只要你运用得恰当,帮助你做功德。在大乘法里面,它不灭贪瞋痴,它以觉悟、以理性达到解脱的境界。这个第七就是以三善根为本体,这是第七回向。因为你没有三善根,你怎么能够随顺众生!「随顺众生一定要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才真正能够做到平等随顺」。这是第七章。
前面六章是从布施到般若,我们讲的六度,第一回向是讲布施,第二讲持戒,第三讲忍辱,第四精进,第五禅定,第六般若,第七方便,这一章讲方便。前面的六度是自修,完全修自利,是自度。以下有四章就是方便、愿、力、智,《华严》讲十波罗蜜,这四度专门讲度他,利益众生。自己得度之后一定要度人,度人第一个就是方便,所以佛法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度他这算是第一章,第一章是以观世音菩萨做代表,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入生死教化众生。菩萨本来是了生死,现在又回过头来,回到六道轮回里面来帮助众生,来教化众生,这就是慈悲,所用种种教学的方法善巧,那叫做方便。将来诸位要是看到「入法界品」,「入法界品」里面这一章就是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
在佛教里面佛菩萨非常之多,佛菩萨跟众生一样多,有多少众生就有多少佛菩萨,众生不管是人,连蚊虫蚂蚁都算,你就晓得佛菩萨有多少,太多太多了,说不尽的。但是在修学上来讲,佛里面有三尊佛最重要,菩萨里面也有三位菩萨最重要,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他代表修学的纲领。三尊佛,当然第一个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如果没有他,我们怎么会晓得,我们不会觉悟,我们不会知道自己有佛性,不会知道自己可以成佛,所以这是我们根本的老师。除这个老师之外,一个是东方的药师佛,一个是西方的阿弥陀佛。有很多寺院里面供的佛像供这三尊佛像,三尊佛像一定当中是释迦牟尼佛,左面是药师佛,右面是阿弥陀佛。药师佛代表的意义是治病,治什么病?治烦恼病,治你的心病,你一定要懂得这个意思,心理健康了,生理就健康,人有无量无边的烦恼,佛有无量无边的方法对治你的烦恼,药师佛代表这个意思。阿弥陀佛代表归宿,无量觉。病治好了,那你就成佛,你样样觉而不迷,那就没有病。迷而不觉是有病,觉而不迷就没病。我们何必还要供阿弥陀佛?问题是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我们的烦恼断不了,如果烦恼真正能断了,就不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烦恼断不了,所以才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到那个地方去依止阿弥陀佛,请他来帮助我们将烦恼断尽。烦恼断尽,你就智慧圆满,所以佛教所求的是无上正等正觉,这句话翻成白话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所以佛教所求的是究竟圆满的智慧。佛教修行的方法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知正见,净而不染,这是佛教所修的,其他的都是方法、手段,我们修的是这个。
菩萨就是代表修行,修行里面有三位菩萨,观世音、文殊、普贤,在中国又把它加上一个地藏菩萨,中国有四大名山四大菩萨。地藏菩萨是根本,是人人必修的,「地」就是心地,「藏」就是宝藏。你看我们生活在世间,许多的资源都是从地下开出来的,我们才能得到受用。我们的心就好比地一样,我们心里面有无量的智慧,有无量的德能,有无量的才艺,也应当把它开采出来,全部都开采出来得到受用,这就叫佛。佛与凡夫为什么平等?就是心地宝藏完全平等,佛是已经开发,凡夫没有开发而已,不能说没有开发他就没有,不可以这样说法,他有,没有开发。所以佛法是绝对平等的,是真正平等的。用什么工具来开发?佛法里告诉我们「孝」,所以《地藏经》是孝经,用孝顺的心来开发,开发你心地宝藏,用孝顺心。「孝」这个字,中国人,尤其是我们中国的古圣先贤,实实在在了不起。中国的文字在全世界很特殊,中国文字像图画一样,里面含著非常丰富的理论在里头。你看孝这个字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个「子」字,两个字合起来,这个字的意思,浅而言之现在西方人讲有代沟,我们看到太多了,父母跟儿女不能共处,在我们中国过去的社会讲求的是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五代同堂,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社会,大家都能够和睦相处,现在为什么连个小家庭连个父母都不能容?他有代沟,孝这个字没有代沟,上一代跟底下一代是一体、是一个,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所以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就是整个宇宙的一个图样,一个图形,非常有意义。整个宇宙的一个图形,佛法的修学以这个为基础。
我们怎么能恒顺一切众生?我们顺父母,把孝顺父母之心推广来孝顺一切众生,佛法大乘菩萨戒以这个为基础,孝顺一切众生。所以地藏菩萨代表根本珐輪,代表的是根本法。从这个再往上去就是慈悲,慈悲是观世音菩萨代表的,大慈大悲。慈悲从哪来的?从孝顺扩大的,扩大到一切众生,平等的慈悲。文殊代表智慧,普贤代表实践、代表大愿。观音、文殊、普贤这三个人代表的方法,就是古今三世一切诸佛他之所以能成佛修学的纲领,只要是佛教,决定离不开这四位菩萨。文殊他是代表本性里面法身妙慧之理;普贤是讲智慧之身,能成就无量无边的行门;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它是个动力,什么力量推动他舍己为人?大慈悲的力量。
诸位想想,我们世间人为什么会勤奋的工作,每天上班那么辛苦,为什么要去?为名利。假如你每天工作,没有名,也没有人给你钱,你不干了。今天这个社会繁荣,什么东西推动的?名利在推动。诸佛菩萨到处教化众生,吃尽了辛苦,什么力量推动的?佛也不要名,他也不要利,大慈悲心推动的。观世音菩萨代表动力,推动这个力量,要有文殊的智慧,要有普贤的愿行。综合起来的结果就叫毗卢遮那,就是我们自己的法身佛。所以诸位晓得,每一位菩萨代表我们自己本身的一个部分,合全部的部分成为一个整体,整体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的佛性。你明白这个道理了,佛法里面供的佛菩萨的形像不是神,跟宗教里面供的像是决定不一样,它是代表法门的,叫你一看到就想到自己,看到观音菩萨想到自己慈悲,我待人接物是不是慈悲,是不是尽心尽力;看到地藏菩萨想到自己有没有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他代表这个意思。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我们是不是天天在求智慧,是不是认真在断烦恼,文殊菩萨表法,手上拿著宝剑,剑是断烦恼丝,取这个意思。智慧好比是剑,能断烦恼,取这个意思。
诸位明白这些道理,你就晓得整个佛法就是我们现实的生活,生活就是佛法。佛法说出来,别人要不相信,说是排斥,没这个道理,我绝对不相信。凡是不能接受、排斥,是他对佛法误会,他有隔阂。我在外国曾经有两次跟基督教神学院的学生,跟他们的教授接触,他们来访问,我就把佛法概略向他们介绍,他们欢喜得不得了。我就告诉他,排斥都是出於误会,都是出於隔阂,如果我们能把隔阂打破,把误会解除,基督教也会弘扬佛法。不但不排除,他会弘扬,他发心来学佛。学佛会不会违背他的教义?给诸位说,决定不违背,他一样去信他的上帝,一样拜他的上帝,绝对不违背。所以我告诉他们的教徒,如果你是叛了你的上帝,改信佛教,我说佛教不会答应,不会让你进来的。他说:为什么?佛教是教育,如果你信仰这个老师,你不要父母了,来跟这个老师,老师要不要收你?不会收你的,你应该更忠实的做一个基督徒,你到佛门里来求智慧,来上学。你跟你们的上帝是父子关系,你到佛门里来皈依三宝来学佛,跟佛是师生关系,绝对不违背,违背决定行不通。他们才恍然大悟!他能够叛父母,他绝对不会忠於老师,他能叛教就会叛国,诸位一定要懂这个道理。所以对於外教劝他学佛,决定不能劝他叛教,这一点我们佛弟子必定要觉悟。这是名称上一点大意。
至於在表法里面,我们还会看到一尊弥勒菩萨,正规的佛寺建筑形式都是相同的,因为佛法是表法的,它不是随随便便建筑。你一进寺门,第一个你所见到的就是弥勒菩萨,而弥勒菩萨所塑的像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是中国人,宋朝时候的人,跟岳飞同一个时代。这个人出现在浙江奉化,我们总统的故乡,我过去听一个老居士告诉我,总统家谱里面还有记载,布袋和尚曾经在他们家里住过两个月,他们接回家供养。他是自己说出来的,他是弥勒菩萨化身再来的,说完就走了。所以中国人以后供弥勒菩萨就供他,把他摆在山门。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学佛什么样的资格才能进佛门,要像布袋和尚一样,第一个是要笑面迎人。我们这两年政府在提倡微笑运动,我们佛门重视笑面迎人。第二个是肚皮要大,代表容得下,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能够包容,这个实在讲就是平等随顺,有这种条件才有资格学佛。如果是心胸窄小不能容忍,见到人一点礼貌都没有,诸位想想看,不但你不能够接引众生,不能够度别人,自度也度不了,所以弥勒菩萨代表进入佛门第一个条件。
旁边四大天王,我们通常讲天王殿,天王殿叫护法,护谁的法?护自己,佛法全部都是讲自己,所以把弥勒菩萨也摆在护法神这个殿上,都是护持自己,你要晓得这个用意。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他代表的是负责尽职,我们把我们的本分事情要做好,尽心尽力去做,负责尽职。南方天王叫增长,不但要负责尽职,天天要求进步,你不进步你就落伍,所以佛法不落伍,佛法讲精进,儒家讲日新又新,天天要求进步。西方天王叫广目,北方天王叫多闻,那是方法,教我们怎么样进步。你真正想要进步,你要多看要多听,所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处去观摩,你智慧就增长,你晓得应该怎么做法,求进步的方法。
今天只跟诸位解释一个题,因为有很多同修是初来的,把佛教基本的常识给诸位说一点,下一次我们就读到经文。怎么样来修平等心随顺众生,回向的意思是把自己所修学的功德与社会大众共享,就是这个意思。有福不必自己一个人享,有福要叫社会大众共享,这个福报有意义,这个福报才是真实的,这一章的宗旨就是如此。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一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01
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
今天我们的法缘是非常稀有的殊胜,我们能在此地开讲这部大经。这一部经我想学佛的同修都非常熟悉,这是佛门的第一经。古德常说,《华严》是世尊一代时教的根本珐輪,也就是说世尊当年在世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皆是《华严》眷属、皆是《华严》的枝叶。由此可知,这一部经的重要性。虽然重要,但是经的分量太大,所以自古以来讲这部经的人就不多。我们看到许多大乘的经论,在这一千多年当中,多的有几百种注解,唯独此经只有两种注子;这两种注子都是在唐朝初期时候的,一部是李长者的《合论》,一部是清凉大师的《疏钞》,这两部注解都是本经权威的注解。从清凉以后到现在,差不多将近一千五百年,再没有看到有人给《华严经》做一个注解,这是令后人非常遗憾的一桩事情。我们今天所采取的就是清凉大师的《疏》,这本是属於《四十华严》;而这次启讲,我们将本经的本会省略,从末会开端讲起,末会就是《华严经》当中著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过去我们曾经用了十七年的时间讲这一部经,断断续续的大概讲了一半,《八十华严》讲到十回向品,《四十华严》大概也讲了一半,没有能够将全经讲完。这一次我们是将净宗经论完成,算是告一个段落;本馆韩馆长、有几位同修启请讲《华严》,我想这也正是时候,我们从五十三参讲起,这是我们学佛同修迫切的需要。
这一大段的经文内容说的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它是现代生活所必须。佛在这个经上将理论、方法、境界都给我们做了非常详尽的说明,佛陀非常慈悲,还怕我们自己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所以在这末会用五十三位善知识来给我们表演,就是将「大方广」落实在我们生活上。实在讲,就在我们现前的生活、现前的工作、现前的环境,无须要改变,这里面就修菩萨行;不但是菩萨行,而且是菩萨当中最殊胜的普贤菩萨行。经上说得很清楚,如果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我们知道成佛道不容易,所谓成佛道就是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即使是大乘法中所谓的易行道,这是讲净土法门,带业往生,这是易行道;易行道也不能离开《大方广佛华严》,如果说与《大方广佛华严》相违背,你念佛也不能往生。这从前李炳老常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往生只有二、三个。什么原因?这二、三个他的心行与《大方广佛华严》相应。你看本经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我们净土宗的祖师是谁?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我们娑婆世界净宗的初祖,我们中国人称远公大师为初祖,那是中国净土宗的初祖,娑婆世界的初祖是普贤菩萨,所以这一部经也是净宗的根本经典。古人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由此可知,净宗的《无量寿经》、《弥陀经》跟本经确实是同一部经,一个说得详细,一个说得简单,内容没有两样,只是说法有广略不同,内容并没有差别,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
虽然今天从这个地方讲起,前面的经文很长,我们以后再找时间,再把它讲出来,使这部《华严经》我们留下一个完整的录影带。我们借重录影的传播、网路的传播,很快就能够遍及到全世界。所以今天讲经的道场已经不需要很大,听众人数也不拘多少,从网路、从电视上传播到每个地区。这是把这一次的因缘简单跟诸位做一个报告,下面就请看经文。
「大文第二」。第一是本会,这是第二,是末会。从「尔时。文殊师利童子从善住楼阁」,这几个字是经文。从这一段文以下,「明其末会」。这是这一品里面,《普贤行愿品》里面分为两会,本会与末会。「先启十门」,这是把末会在此地做一个介绍,下面提出十条。「一总显会意。二定会名义。三五相分别。四圆摄始终。五法界人类。六法界义相。七法界事义。八二位统收。九会数开合。十会主多少。」用这十条来介绍末会。下面就一条一条的来介绍。
「今初」。这个「初」就是第一总显会意。这一会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一会?把这一会的来由说明。下面这个文是清凉大师的注解。这经题、品题、翻译的人我们在这里都省略掉。「谓从佛会流,遍周法界。演畅华严,令物遍悟」。清凉的文字好,非常简洁,里面含义跟经文一样,无限的深广。第一句说它从佛会流出来的,流是支流,佛会就是前面讲的本会,从本会演变出来的。流到哪里?遍周法界,尽虚空遍法界,本会在菩提场。这个意思诸位要是难懂,我们就做个比喻你就好懂,我们现在在这里讲《华严经》,这个道场是我们的本会,我们藉著电视,藉著网路,立刻流传到全世界,那就叫做末会,这就流出去了;所有网路、卫星电视传播出去的,都是从我们本会流出去的。所以本会是佛陀讲经的道场,这是本会,这个意思就好懂了。所以它是周遍法界,尽虚空遍法界都是华严的道场。
「演畅华严」,不但是说,而且在表演,演是要把它做到,像演戏一样。后面五十三参,五十三位菩萨来给我们表演。表演什么?表演一个高度智慧的生活,「佛华严」就是高度智慧的生活。华是代表美,我们今天讲的真、善、美、慧;华又代表因,因好,果一定好,所以称之为华严,严是庄严,比喻这个意思。
「令物遍悟」,遍是普遍,悟是觉悟;他不用令「人」遍悟,如果讲令人,这个范围就很窄小。我们知道,佛家常讲六道,人是六道之一,如果说令人遍悟,那其他的五道就没分了。不但六道众生包括在内,六道之外还有声闻、缘觉、菩萨、佛,佛也在里面,这个佛天台家所讲的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藏、通、别佛在《华严经》上都是法身大士,只有圆教佛才是究竟圆满佛。所以除圆教佛之外,「物」这个字都包括了,十法界的众生都包括在里面,普遍的觉悟。听到这个经的理论、听到这个方法,看到这些菩萨们在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你就会觉悟。悟的是什么?悟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整个佛法就是说这桩事情。人生是我们自己本人,宇宙是我们生活环境。我们今天日子过得很苦,为什么这么苦?第一个、不认识自己,第二个、不明了我们生活环境的真相,这叫迷;迷不是迷别的,迷失了自己。佛教导我们开悟,悟的是什么?悟的就是这桩事情,让我们认识自己,认识生活环境的真相。这是末会从这里流出来,它的范围无限的深广。下面说:
「人皆法师,触类皆法」。这是《大方广佛华严》。法师是讲经说法的,我们称法师。谁是法师?人皆法师。每一个人都是法师,每一个人都在那里表演《大方广佛华严》。问题是你会不会?你有没有看出来?你要看出来,都是啊!哪儿是佛法?你六根所接触的全是佛法。我们就眼前举一个例子,做个证明:我们讲台上这里供的有两盘花,你们看到这个花有没有觉悟?花代表因,修因;先开花后结果,花代表因。看到好花那就是善因,你看到了:我要修善因,将来就能得善果,所以花不是给你好看的装饰品,花在这里教你,看到花,我们要修善因得善果。那我再问你,有些人穿一身花衣服,你看到做何感想?只要看到是花,不管在什么地方,看到花,学佛的人要修因。看到果?我要求无上菩提之果;那不都是法吗?那这不是佛法是什么?佛是觉悟的意思,叫你在法法上你就觉悟了。我们佛前面点了两枝蜡烛,蜡烛是什么意思?你们看到蜡烛懂不懂?这中文讲「会么」?蜡烛是代表燃烧自己,照耀别人,表这个意思;牺牲奉献,无条件为一切众生服务,造福社会、造福人群,它表这个意思。
哪一法不是佛法?哪一个人不是法师?你说有许多善人是法师,那恶人也是法师吗?是,恶人也是法师,恶人造的那些恶将来得恶报,你看到了,这个我们不能学,想想自己有没有恶,要是有就赶快改,正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是谁?我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都是老师。善人,学他的好处;恶人,反省,改他的恶处,不是叫他改,我自己要改。善人从正面教我们,恶人从反面教我们,都是老师,对我们都有大恩大德,所以我们在善恶境界里平等了,善人、恶人我们统统真诚恭敬。为什么?我在他们那里都得利益。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里面有善人也有恶人,但善人多恶人少就是了,都是菩萨示现。他代表我们这个社会各行各业、男女老少,怎样修学《大方广佛华严》,怎样圆满菩萨道。你要学了《华严经》,你的心量自然就扩大,《无量寿经》上清净、平等、觉你才能落实,否则的话这个清净平等觉跟你的生活连不起来,那还是没用处,必须要做到。所以这两句话味道就深长了。
「万籁之声,皆珐輪声」。珐輪是代表佛菩萨讲经说法,法音宣流。什么声音?一切音声,万籁代表一切。我们听到马路上的车声,风声、雨声,一切音声都在那里说法。在西方世界六尘说法,我们眼前又何尝不是六尘说法?虽然身在六尘说法境界当中,可惜我们已经麻木不仁,没有法子体会。一真法界在哪里?就在现前。毗卢遮那佛的道场在哪里?就在此地。可惜我们有眼如盲,有耳如聋,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作用,这是经上所谓「可怜悯者」,这真可怜。再看底下一句。
「刹土微尘,皆求法处」。我们要想修学佛法,修学佛法到哪里去求?刹土是讲大的,虚空法界,我们现在讲宇宙,大的宇宙。微尘是讲极小的,现在科学家讲的量子力学。现在科学发展确实向这两个极端,一个是研究太空物理,一个是研究最小的量子力学;刹土就是太空物理,微尘就是量子力学。这是一个大,一个小,当中全都包括了,告诉你全都是道场,哪里不是道场。
你要是懂得这些道理,「方能证入法界真原。故次来也。」后头这段经文就是这么来的。你必须要知道,然后你才能证入法界。这一品的品题,我们这个题目是省略了,全文的题目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在《八十卷》里面叫「入法界」,就是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此地讲的是法界真原,真,决定不是虚假的,原是源头、本源。这是总显、显明这一会的来意,它怎么来的。
再看第二段,「定会名义」。为什么叫它做末会?这个地方要详细说了。「言末会者,从佛本会而流出故。非微末也」。这不是微末的意思,微末跟本就有差别了,这个跟本没有差别。说它作末会,是本会的扩张、本会的扩大,是这个意思。
「是则前明不异末之本,虽卷而恒舒」。前一会是说明,前一会是本会,本、末没有两样,没有差别。卷、舒是比喻,佛在道场里面讲经说法,这个范围很小,所以比喻虽卷而恒舒。从形象上来看它的范围很小,而实际上从它的影响力来讲,那它的影响就不可思议了。此,这是讲这一会。「此明不异本之末,虽舒而恒卷」。这一会里面所说的,它的范围是虚空法界;它里面的景象是整个大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不局限在一个道场,不局限在一个讲堂,但是这里面所演畅的跟佛在道场讲的没有两样,虽舒而恒卷。
「本末无碍,同入法界」。这两句话很重要,显示出华严境界四无碍法界,这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或名渐证,义亦然矣」。从这个迹象上来观察,五十三参代表了大乘菩萨五十一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代表这个层次;像念书一样,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到五十一年级就毕业了。从这个上面来看,好像是渐证,按部就班,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去契入,这是渐,有这个意思在。
「寄人历位,故称为渐。非於证中有渐顿也」。这说明渐跟顿也不二。顿是顿超,没有次第的。像你们到这个讲堂,这讲堂在五楼,如果你们爬楼梯上来,一步一步上来,那是渐证,你们坐电梯上来就是顿证,渐顿不二。实实在在是不二的,可是现象里头有这个迹象存在,有顿超的、有渐修的。为什么要顿证、渐修?那你个人的喜欢嘛!这才真正做到平等,才不二,你喜欢怎么修你就怎么修,喜欢怎么证就怎么证,这显示出大自在。
在这一段经里面,「寄人历位」,以五十三位善知识,五十三个人,用他们来代表、用他们来表演菩萨阶位。所以从这个形象上来看,他们是渐证,按部就班的渐证。「非於证中有渐顿也」,这个意思必须要懂,否则的话你执著一定有渐、有顿,那就错了。大乘法里面必须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打掉,只要有妄想分别执著在,事实真相你就见不到了。为什么佛菩萨能见到事实真相,我们见不到?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金刚经》上说得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非菩萨就是凡人,不是菩萨。菩萨就是对於宇宙人生明白的人、通达的人;不是菩萨就是对於宇宙人生真相不明白的人、不通达的人。不明白、不通达就叫凡夫;明了通达就叫菩萨,菩萨跟凡夫差别就在此地。
由此可知,世尊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华严经》只讲了二七十四天,定中讲的。他出定之后,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般若经》就讲了二十二年,几乎占他全部时间的一半。由此可知,般若是佛法的中心,讲什么?讲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够见到宇宙人生真相。由此可知,《华严经》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的落实,落实在我们生活上,落实在我们工作上,落实在我们生活点点滴滴之处。我们读这几句文,意思就明显了,特别是「人皆法师,触类皆法」、「刹土微尘,皆求法处」,你要是不懂般若,这两句话没法子体会。宗门开悟之后,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跟这个意思完全相同。头头是道,什么道?无上菩提之道。什么源?法界真原。这个一定要知道,不是证中有等级,是表演的形式上有。
「是知前明不异渐之顿」。本会里面讲的顿超,末会里面讲的渐修有次第;本会就好比坐电梯上来的,末会好比爬楼梯上来的,诸位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它是一,不是二。「故多门而众人同契」。这是顿超。「此明不异顿之渐,故一人而历位圆修」。这一个人就是善财童子,你看他修行按部就班,好像我们念书,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到最后毕业了,善财给我们表演的是这个事情。「渐顿无碍,方真证也」。一证一切证,一修一切修。「由此义故,诸友散说」。因为这么个道理,所以五十三位善知识每个人开示一段,善财在那里表演,依照这个顺序渐进。
「以本统末,普得称经」。本会同於末会,本会是经,末会五十三参就是五十三部小经,合起来就是一部完整的《华严经》。世尊当年说这部经也是七处九会,换了七个地方、九次法会,才把这部经讲完成。我现在开讲这部经可能不只七处九会,为了要这部经讲圆满,好好的把它讲好,所以从现在起,我每到一个地方都讲这部经,然后把它合起来就是一部完整的《华严经》。讲经的道场只有一个条件,要有高科技的设备,没有这个设备我就没有法子去讲。大陆有不少地方来请我,请我讲,我就提出这个条件,我说如果不能有好效果的录影的话,时间、精力就用得很可惜了。所以必须把这部经流传下去,我们这个影响就深广,也很有意义。这是一些地方要请他们多多包涵、原谅,不是我不去,人老了,光景有限,所以没有法子,无可奈何。
「非唯文殊滥觞此会,实乃普贤朝宗觉场。以菩提场诸会本故,不离觉树遍法界故。余如前说。」这段结文结得好。「非唯」,不但是文殊菩萨开端这一会,这五十三参是文殊菩萨开端,「文殊师利菩萨十信章」,从他开端,而实实在在是普贤朝宗觉场。「朝宗」就有趣向的意思,以觉场为我们修学的目标,为我们生活努力的方向。「觉场」就是指无上正等正觉,换句话说,就是指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智慧在哪里修?什么地方都可以修,什么处所都可以修;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点点滴滴之处都是觉场。佛在此地用这五十三位善知识表演出来给我们看,只要我们在这里去留意,你就能学习到。穿衣服会开悟,会成佛、成菩萨;吃饭会开悟,喝茶会开悟,不是我们一般凡夫一天到晚过日子稀里糊涂的,搞六道三途。人家穿衣、吃饭、应酬、闲话、聊天都开悟,都成佛了,这个妙!《华严经》就是讲的这个。「以菩提场诸会本故」,这个诸会就是指下面五十三会,五十三参就是五十三会。「不离觉树遍法界故」,觉树是指世尊说法的那个道场,说法道场外面种的是菩提树,所以觉树就是代表道场。没有离开道场已经尽虚空遍法界了,这是讲末会。觉树是本会,遍法界是讲末会。
下面第三段说「五相分别」。相是样子、形相。这五十三位善知识我们可以把他归纳为五大类,从他的形相上来看有五大类。就好比念书,学校有五个不同的形式,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它不同的形式。每一所学校里面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那是小的差别,这个我们从大的来说。
「五相分别者。古德亦有随文解释」。古大德也有依照文解释的。「今依科判」。清凉大师将这部大经分科判教。分科判教就是将全经里面的段落、层次勾划出来,使我们对於全经的章法结构、思想体系一目了然,一点都不会错乱,这叫做科判。现在依科判,科判里面就分为五大科,就是五个大段落。
「第一寄位修行相」。这到后面还要细说。「位」是菩萨的位次,像十信位、十住位、十回向、十地,每一个里面都有十个位次,总共有五十个位次;再加上等觉一位,五十一个位次。这是寄位修行,每一位菩萨他在这一位他怎么个修法。「第二会缘入实相」。这是在等觉位。本经代表等觉位的有十一位菩萨,很多,十一个人代表等觉位。「第三摄德成因相」。这是弥勒菩萨做代表。「第四智照无二相」。智照无二相是文殊菩萨代表的,文殊菩萨开端有他,最后他又出现了,他两度出现,一个出现在开端,一个出现在最后。最后一个,「第五显因广大相」,就是普贤菩萨。所以到末后以三大菩萨来代表。可是这个地方要注意到的,这是「义见前文」。前面有详细解释,所以在此地就略说了。下面这句话很重要。
「此五亦名菩萨五行」。由此可知,每一行里面都含摄其余的四行,寄位修行是「高行」;会缘入实是「大行」;摄德成因是「胜行」,殊胜;智照无二是「深行」;显因广大是「广行」。行就是生活行为,菩萨的生活行为一定符合这五个标准:高、大、胜、深、广。由此可知,这个经不能不学。行为包括的范围太广了,我们身体的造作叫身业行为,身体动作是身的行为;口里面的言语是口业行为;念头,起心动念是意业行为。行为再多,这三大类都包括尽了。那我们动作、言语是不是高行?是不是大行?如果我们言语、动作、起心动念都是高行、大行,那就恭喜你,你是菩萨,你不是凡夫。要是达不到这个标准,那我们是凡夫。现在我们要学佛,特别是学《华严经》,就是怎么样把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变成跟佛菩萨一样的高行、大行、胜行、深行、广行,我们要学这个。这是五相分别里头的精义、精华。再看第四段:
「圆摄始终」。圆是圆满,摄就是包容,始是初信位,终是妙觉位。我们看底下这段文。「然寄法显异」,寄是寄托,显是显示,异是不一样;从相上说不一样。「而布之前后」,像十信、十行、十回向,它有前后次第,次第决定不能够颠倒。可是它精彩的地方是,「一位一行,即摄一切」。这是不思议解脱境界,我们凡夫很不容易体会,为什么不容易体会?因为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著。你执著十信决定不是十地,十地一定比十信高得很多,所以你的麻烦就来了。菩萨为什么能入得了这个境界?菩萨没有念头,一切法里头不起心、不动念,所以十住、十信跟十地是平等的。为什么?他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是平等的,起心动念就不平等了。譬如两个人站在一起,一个个子高,一个个子矮,一看这不平等,这个高、那个矮,为什么知道他高矮?我起心动念我知道他高、他矮;要不起心、不动念,他们两个平等的,为什么?高没有高的念头,矮没有矮的念头,它就平等了,它就一法了。所以诸位要晓得,一法里头并不是没有差别,讲差别跟无差别是一不是二,你去体会这个味道,你才入得了法界。入什么法界?入清净心的法界。你心为什么不清净?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一天到晚分别执著,那你怎么会不苦!你日子过得太苦。你把那个分别妄想执著统统拿掉,你今天天下怎么样?天下太平,没事。你不就活得很自在、很快乐吗?你一天到晚去看报纸、看电视,看天天这里打架、那里闹乱子,你的心就乱七八糟。
所以有差别相,差别相里头有平等相,你在差别相里头见不到平等,就是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平等相里面有差别,所以佛才给我们讲四十九年经,要是平等相里没有差别,佛还有什么好讲的,一句话也没得讲了。人家高明处,是差别跟平等不二,这高明在此地;我们差别跟平等就是二,怎么样合也合不拢来,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合拢来的?他们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去掉了,就合拢来。所以我们要想学佛菩萨,没有别的,一切法里面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拿掉,以清净心;清净心是真心,真心离念,没有妄念,真心见的这个境界就叫一真法界。起心动念是妄心,妄心见这个法界是假的法界,假的法界你就看到里头变化无常,假的。你要用清净心,一念不生的心看眼前的境界,是真法界,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跟十法界并不是离开的,它就在一起。一位一行,即摄一切。初信位就摄等觉位,等觉位里头也摄初信位,圆融的,没有障碍。
「行位无尽。言差别者,乃即一之多。一多深浅,无有障碍」。这几句我念一念就行了,我刚才讲的意思你多想一想,你把这文对一对就成了。入这个境界你才是过人的生活,这个「人」是什么?觉悟的人,就是我们讲的佛菩萨,快乐、自在。
今天下午有一个同修到这里来看我,他说他念佛的功夫不错了,可是有时候心里头感觉到闷得慌。我说完了,你是凡夫,你念佛心里还感觉闷的话,你没功夫,你是凡人。佛念的得力,欢喜、轻安,身上不会感到沈重,会轻安,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学佛得到佛法的好处,我给你们作证明,我当年在台中亲近李老师,李老师大概是我这个年龄,相貌大概跟我一样差不多。七十岁还活蹦乱跳,跟年轻人一起爬八卦山,第一个登上山,那个学生在后头还哼啊哈的,哼了半天,老师轻飘飘的就上去,确实如此。这是学佛功夫不得力,得力哪里会有这种现象。所以我常常跟你们讲学佛不老、不生病,最后的时候,功夫好的,不死。特别是《华严经》,《华严》里面讲的圆满透彻。下面第五段:
「法界人类。有二十类」。这是讲末会里头哪些人。这五十三个人分为二十类,而二十类代表我们这个社会,代表十方一切刹土,细说说不尽,说一个代表就可以了。这里面有菩萨,第一是「菩萨」,菩萨有在家的,有出家的。菩萨里面的范围太广太广了,因为后面五十三位都是菩萨,都是法身大士,可是从形相上来说,有「比丘」,比丘是出家人,也有「比丘尼」。比丘跟比丘尼少,五十三位善知识里面,以出家身分示现的只有五个人,其余的全都是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这是在家学佛,正式受三皈、五戒、菩萨戒的,这是优婆塞、优婆夷。也是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包括了。下面有「童男,童女,天男,天女」,这个不见得是示现学佛的,没有学佛的样子、形式,实实在在他是真学佛的。我们现在有很多学佛的,是装成学佛的样子,其实没学佛;是皈依了,假的皈依,不是真的,他也没有皈,他也没有依,那不是真的。这些你看到他,形式上好像不是,他是真的,不是假的。天男、天女。
有「外道」、有「婆罗门」。外道、婆罗门这两类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宗教界的人士。前面优婆塞、优婆夷,这里面各行各业都有,在家居士经商的,做工的,从事於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所以它包括的范围很大。「长者」,这是在社会上有身分、有地位、有影响力的。「先生」就是从事於教育工作的,就是现在的教师,教育界的。「医人」,这是医生。「船师」,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1-9-3 21:48:26
|
只看該作者
这是航海家。那个时候没有飞机,现在船师就是船长;那飞机上的机长,火车上的车掌,就是属於这一类,从事於这个行业的。「国王」代表从政的。你看这个行业就很多。「仙人」,「佛母」,摩耶夫人,「太子时妃」,最后是「诸类神众」。他用这二十大类。
下面说:「此二十类,摄五十五及刹尘善友」。就本经来讲,后面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实际上他是有五十五个人,其中有的是两个人同一会的。五十五个人可以归纳为这二十类。如果再扩展,那就是刹尘善友。尘是微尘,刹尘是比喻数量之多,把佛刹磨成微尘,那么多的善友。这前面所说「人皆法师」,刹尘善友就是人皆法师,是这个意思。
「第六法界义相」。义相它有「四义不同」。义是义理,从义理上来说也有四种。第一个是「约果摄化」,就果上来说明佛度化众生,这从果上说的。「并是如来海印所现」。海印是比喻,如来就是我们的自性。《金刚经》上有的时候说如来,有的时候说诸佛。如果说诸佛,是从相上讲的;说如来,是从心性上讲的。换句话说,是我们自性所显现的,真如本性所显现的。海印是比喻,「海」是像大海,「印」就是外面这个现象印在海里面。海,实在讲我们很难看得到,我们看一个小的小河、小池塘,水很平静时,外面的风景、境界都倒影在水里面,那就叫海印,取这个比喻。就是说它是自性里面的印象,取这个印象告诉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虽然有相,但是相不必执著,因为它不是真实的。
第二是「约因成行,皆是菩萨随力现形」。这是从事上说的,前面是从理上讲的;约果摄化是从理上说,这从事上说的。所以佛弟子,学佛的人要跟诸佛菩萨一样,诸佛菩萨是一切众生最好的榜样,不但是言语教导我们,他的生活也是教导我们,他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是在示现给众生做一个好样子、好榜样,这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的。
第三「约义显法,并是缘起法界人法」。缘起,说明所有一切法,我们六根所接触到的都是因缘所生,要用现在话说,它不是单纯的,是许许多多条件凑合而现的这个现象。这个法界里头人跟法,无一不是缘起。
「四约相辨异」,从相上来观察它的差别处。「不出菩萨五生所收」。下面所讲五类生,第一个是「息苦生,如良医等」。帮助众生离开一切病苦。第二种叫「随类生」,这里面说很多外道,实在讲,随类生《普门品》里面讲得很清楚,菩萨应以什么样的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应当说什么法,他就随类说法,所以它的意思很广。第三是「胜生」,胜是殊胜,「如善见比丘等」。在本经里面讲是妙见比丘,他代表的是欢喜行,十行位第一行的菩萨。第四「增上生,如大光王等」。大光王代表初地菩萨。第五「最后生」,这是弥勒菩萨,他是代表补处菩萨,以后他就成佛了,所以他那个生是最后生。「通即前四各具五生」。这是讲前面约果、约因、约义、约相,里面都有这五个意思,都有五生的意思。
「於中菩萨三处现身」。在这里面这大菩萨。第一处是「初文殊,信位劣故,唯显一人」。所以文殊菩萨在这个地方,十信位,十个位次就一个人代表,文殊他一个人代表,不像后面,后面十个位次是十个人代表,这一段他是一个人代表,这是十信位,说唯显一人。「二中间渐进」,从第二到第五十二这当中,当中渐进。「现於二人,谓大悲正性不异行」。大悲是行,正性是慧。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普贤菩萨代表行事,我们常讲智行合一,佛法里面讲解行不二,表这个意思,不异就是不二。最后「后位成满,显於三人」,到最后达到圆满的时候,就是五十三参最后的三参这达到圆满,弥勒菩萨,「慈氏」是弥勒菩萨,「文殊、普贤」,他们统统出现了。三位菩萨在这里都出现了,代表的是究竟圆满,这个意思很深,大家要晓得。慈悲,弥勒代表大慈大悲;文殊代表圆满的智慧;普贤代表大慈大悲跟智慧落实在生活上,叫做普贤,所以普贤代表实践,他表这个意思。这样才是叫做真正大圆满,你学的东西都有用处,而不是所学非所用。学了就有用处,学了就得好处,这个佛法才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佛法学了没用处,学了很玄、很妙,与实际上生活不相干,我们学它干什么?所以学了一定就有用处。这才知道佛法与我们的生活,在这个世间再也找不到一样跟我们有这样密切的关系,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
世间许许多多人对佛法产生误会,这么好的东西在面前他不要,你说多可惜!这是没有人宣传,没有人把它说清楚、说明白。我们非常有幸,当年介绍佛法,是方东美先生介绍给我的,我一生感激他。的确是殊胜,的确是如他所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一句话我这几十年兑现了,确实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只能讲到此地,明天晚上续讲。我们念佛回向。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二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02
请掀开经本第三面第一行,看第七段:
「法界事义者」。这个标题里面,「法」是指诸法,大乘法里面通常将境界分为十大类,我们称它作十法界。「事」是事相,从现相上来说。「义」是理,义理,也就是一切事相的道理。在此地清凉大师也给我们归纳为十大类,就是下面的十门。第一个是「正报法界」。也就是我们讲的有情众生,这是常说的,而实际上正报法界不能够说为有情众生,应该怎么说?正报是自己,正报是本人;别的人?别的人是我们生活环境当中的人事环境,换句话说,还是属於依报。这个名词的意思,我们一定要正确的了解。不要将来看到经上讲正报,正报都是人,这个说法不对,应该是自己。自己以外的都是我们生活环境,所以生活环境里面有人事环境、有物质环境;人事环境跟物质环境统统是依报,这是我们必须要辨别清楚的。而后才晓得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是自己,人生是本人,环境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人生宇宙,宇宙是生活环境,属於依报。
下面第二个就是「依报」,「依」是我们依靠这些生活的,在这里说环境。这两大类实在讲也就统统包括了。下面再说它的一些差别的现象,有这么许多事,实在讲事真的是无量无边,也只能够归纳为几大类方便说明。
第三个「现相」,这个好懂。相都是显现的,由此可知,相不是真的,相也不是永恒的,它用这个现好。为什么会有现?下面还有原因要说。第四个「表义」。任何一个现相它都有道理,它都有很深的含义。像我们昨天举的花,在佛陀教学里面它表有因义,修因。我们讲点蜡烛,它有意思,它表的是牺牲自己,奉献给别人,燃烧自己,照耀别人。如果你仔细去观察,真是大而宇宙,小而微尘,它都有意思,而且这个意思非常的善、非常的美、非常的圆满。这一部《华严》,说实在话对这方面说得很多,说得很清楚。第五「言说」,表义只有在根性利的人,我们一般讲很聪明的人他知道,他一看就明了。中下根人这个现相摆在面前,他看不出什么意思,必须要用言说来给他说明、给他讲解,他才明白;明了之后,他在生活里面就得受用。第六是「义理」,义理是讲事相所依据的理论,为什么会有这些事。宇宙之大,色相无边;佛法叫色相,现在讲物相,物体现相无量无边,这些现象必定有个道理。事是依理而起,没有理哪来的事;有事必有理,有理一定有事,理事无二,说明这些现相的理论。第七是「业用」,业是动作,必定有它的用途,一定有用。像本经经题一开端《大方广》,「大」是说体、本体,「方」是讲现相,「广」就是讲业用,我们也称为作用。任何一法都可以用「大方广」来表达,也就是说任何一法它有体、有相、有用。
第八「说往因」,往是过去,因为现相是果报、是果,果必有因。这个地方说的往因,跟前面讲的义理是两桩事情。理是原理,这个因算是缘,过去生中如果没有这个缘,不可能产生现相,原理是根本的因。佛家讲四缘,四缘第一个是亲因缘,亲因缘与义理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所以一定要知道过去世的因,才懂得现在这些物相,以及这些现相将来的变化,它的演变,你才能通达。第九「结自分」,自分是自己的本分,我们在大宇宙里面应当怎样生活?如果我们的生活与「大方广」相应,这就是诸佛菩萨的生活;若与「大方广」相违背,那就是凡夫的生活。凡、圣生活不同的地方,圣者的生活自在,得大自在;凡夫的生活苦恼,所谓烦恼无边。实在讲菩提跟烦恼是一桩事情,明白、觉悟了,与「大方广」相应,就叫做菩提;迷惑、颠倒,与「大方广」相违背,就叫做烦恼。所以经上讲烦恼即菩提,它是一不是二,一个是觉悟的业用,一个是迷惑的业用,业用不同。所以佛法没有别的,就是教我们觉悟,觉悟之后,你就晓得自己本分应当做些什么。诸佛菩萨在十法界示现的就是自分,在本经里面五十三参,五十三位法身大士所示现教导我们的是自分。最后一条「推胜进」。这是菩萨法,菩萨虽然有智慧,虽然很自在,但是还没有达到究竟圆满,必须把境界不断的向上提升;进是进步,胜是殊胜,还要不断的向前推进。
「此之十门,同一缘起,互融无碍」。这两句话非常重要。我们凡夫修学,前面讲的十条,说说也好像懂得一些,似懂非懂,实际上有没有真懂?我们把前面看做十桩事,好像彼此连不上来。不晓得事实真相是一桩东西,从十个方面来说明,怎么说都是说这一桩事情。哪一桩事情?就是说我们自己本人。离开本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全都说的是我们自己本人。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目的无非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诸位读这个经,听这个经,从这方面去体会,你就得利益,你就真正得受用。所以它是同一缘起,互融无碍。譬如说正报,正报里头有依报,正报里头有现相,正报里头有往因,正报里头有胜进。随便说一个,其他九个都圆圆满满包含在其中,这是《华严》上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岂止圆融无碍,实实在在它是不二。这是把法界事相跟道理简单分为十门。再看底下:
「第八二位统收者」。我们把这个文念下去。「此五相中」,这五相是在第三段讲的五相分别,在我们这个本子是第二面第一行。在这五相当中,「何以文殊在初,普贤居末。文殊何以二处出耶。所表异故。谓此二圣即法门主」。到这里是一小段。二位统收,就是用这二个人来做代表,文殊、普贤这二位,用他们做代表。这二位菩萨,《华严经》上无论讲的人、法、事、物,诸位要知道全是表法,就是刚才在事义里面讲的,它十门里头第四门「表义」。你如果不懂表义,那你就变成迷信,那不是佛所说的意思;你要懂得它的表义,这是我们学佛一定要搞清楚。
佛法是释迦牟尼佛对一切众生真实智慧究竟圆满的教育,所以我们特别提出佛陀教育,不是宗教。但是现在的佛教是不是宗教?是道道地地的宗教,为什么变成宗教?表义不懂,把佛菩萨都当作神去看待,你说糟糕不糟糕?佛菩萨的形像,要用现代教育里面名词,这叫教具,教学的工具,不是神明,把它当神明看待,就变成宗教。所以现在人家说佛教是宗教,我们也不能否认,确实它变成宗教。可是佛教原本不是宗教,什么时候变成宗教?大概这个时间也不会很长,清朝初年的时候还没变成宗教,总是清中叶以后,逐渐逐渐堕到迷信里面去了。
经上讲许许多多的佛,许许多多的菩萨,都是代表自己;代表自己是讲性德与修德。诸佛菩萨代表自己的性德,就是自己的本性;本性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一个名称没有法子表达。现在在社会上,有一些有地位、有才艺的人,名片拿给我们,一张写不下,二张摺叠起来,几十个头衔,你一个名字就可以了,为什么搞几十个头衔?代表他整个的事业,表这个意思。实实在在讲我们世间人,要讲起头衔来比佛差远了,你们这个名片顶多不过一张、二张,二张的很少,叠上去二张,如果连上四张、五张的,我还没看到过。我们释迦牟尼佛头衔拿出来,你们看《佛名经》一万二千多个名称,一大本,谁能比得上释迦牟尼佛?佛说那一大本,一万二千多个名号是略说,没详细说;详细说,说一劫都说不尽。所说的这些你要知道就是自己真如本性的性德。所有一切菩萨的名号是代表修德,一切诸佛菩萨合起来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自己人生环境的真相。
我们现在误会,把这些都当作神明,变成宗教;变成宗教跟其他宗教比较,我们是低级宗教,人家是高级的。高级宗教只有一个神,唯一的真神;我们变成多神教、泛神教,多神教、泛神教是低级的宗教,你说冤枉不冤枉?怎么会把这么好的一个教学,变成这个现象?我们学佛弟子要负责任,你们今天还把佛菩萨当神明看待,你们要背因果责任,你们在提倡迷信,在糟蹋佛法,这个过失太大太大。这样殊胜圆满的教育,你们把它糟蹋成低级宗教,你怎么得了!我们天天还上报四重恩,报的什么恩?这种报恩法!从我们本身要认识清楚。
听到名号,看到形像,我们就觉悟、就明了。所以文殊、普贤是表法的,文殊表智慧,普贤表实行,两位菩萨就包括尽了。无量无边的德号,总归纳成这两大类,用这两个名号来做代表,造两尊像来表示这是文殊、那是普贤。叫你见到文殊,你就想到智慧;见到普贤,我要做到,我这个生活是智慧的生活,用它来表法。
何以文殊在初,普贤居末?这个顺序不能颠倒。文殊智慧是解,普贤是行,先解后行。譬如你要到一个地方去,先要认识路,然后才走路;如果不认识路,你就走了,走到哪里去你不晓得。文殊代表解,认识路;普贤是代表行路。当然认识路一定在前面,行在后;智跟行是一不是二。在这个经上文殊菩萨两次出现,这个地方是开端;到后面圆满的时候,他又出现,两处出现。为什么两处出现?所表异故,这个到后面会说明。它代表的意义不一样,前面是代表开端,解而后行;后面代表是解行不二,它表的意思不一样。
所以这两个人、两个名号,就是《华严经》的法门主。《华严经》讲无量法门,清凉大师将全经分为四大段,四大段他老人家用信、解、行、证,用这四个字把它分为四分。行里面,这段经文很长,占了有五卷的经文,它的品题叫「离世间品」。你看行,行要离世间。离世间是不是我们离开这个社会、离开大众,找一个深山,找个洞里面去修行?其实你找个山、找个洞,还是世间,你还没离开世间。离是讲心里头不染世间,世间是什么?世是讲时间,三世;间是讲空间,或者叫世界,世界跟世间意思相同,界是讲十方。用现在的话是时间的观念跟空间的观念,你舍弃掉了,那你就叫超越世间,就叫出世间。如果你还执著有时间,执著有空间,那对不起,你在世间。
我们想想,现在几个人时空观念没有了?时空观念真的没有了,你就不会老。你怎么会老?因为你有时间观念,一年一年过去了,那你就老了;没有时间的观念,时间没有了,永远不老。空间观念没有了,不但六道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那个时候是什么现象、什么境界?《华严经》上讲的一真法界,诸佛菩萨所住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跟我们现在这个法界是一不是二。由此可知,就在念头上的转变,这个意思很深很深。所以用这两大菩萨把整个《大方广佛华严》都代表了,就是「二位统收」,统收五相,统收法界事义十门。我们再看底下这段文。
「语其所表,略有三重」。它表的意思非常非常的广泛,也把它归纳,归纳为三点。「一能所信相对」。这是用信来做代表,里面说的什么?说的能与所,能信跟所信这个一对。「谓普贤表所信法界」。普贤表这个意思,是我们所信的法界。「即在缠如来藏故。理趣般若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故初会中,即入如来藏身三昧。」到这个地方是一小段,我们先说这一段。说明普贤菩萨所代表的,他表的叫在缠如来藏。「如来藏」是佛学里面一个名词,专门的术语。意思就是说如来就藏在这个里面,所以叫如来藏;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如来是什么?如来就是真如本性。一切众生皆有真如本性,虽有真如本性不起作用,所以叫做藏在里面,在缠。缠是什么?缠是妄想、执著、烦恼,像这些东西把它包裹起来,缠缚住,如来藏这个作用失掉了。失掉并不是完全失掉,不可能完全失掉,大部分的作用失掉,这叫在缠如来藏。
这是代表九法界的众生,九法界从上面说菩萨,这是在缠,缠缚最少的。我们还用比喻来说,我们把如来藏比作这盏灯,灯有光明,我们用一张纸把它包起来,它还是有光透出来。这一张纸遮住它,就像菩萨;缘觉就是两张纸,它透出来就少一点;声闻就好比三张纸;六道里头天道再加一张,四张纸;修罗道再加一张,五张纸;我们人道就是六张纸,这个灯已经包了六张纸,我们透下来的光,这是人道;畜生道就七张纸;饿鬼道就八张纸;地狱道就九张纸,恐怕那个光透不出来,就好比这个意思。那一张一张的包裹叫「在缠」。由此可知,菩萨缠缚的最少,所以他透出的光最大;到成佛是完全没有障碍,那就叫出缠,就超出,缠是这个意思。九法界从菩萨到地狱众生,都是在缠如来藏。
从如来藏上说,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无二无别。他是没有障碍的佛,我们是有重重障碍的佛,大家都是佛,所以佛法里是平等法,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平等。从自性上讲平等,从现相上来讲那就不平等,不平等跟平等是一不是二,这是佛法最妙的地方。从前欧阳竟无说:「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为什么说它不是哲学?哲学是有多元、二元论。譬如讲佛跟众生是二不是一,这是哲学的说法。但是佛法没有这个差别,佛法虽然有差别,差别是一不是二,这是哲学里头没学到过的。欧阳大师就从这个角度上看,说明佛法不是哲学。所以它虽然讲有能、有所,能所是一不是二,差别里面有平等,平等里面有差别。总而言之,它是一体,不是二桩事情,是一桩事情。
所以在缠这两个字的意思,我们要搞清楚,我们是被妄想、忧虑、烦恼缠缚住。佛给我们讲这些缠缚不是真的,是假的,叫妄,虚妄不实,你应当把它放下。有人说我想放下就是放不下。不是真放不下,是他自己没有信心放下。这个地方讲能信、所信,把这个信摆在第一位,你要真的相信你能放下,很容易就放下。信心很难建立,人修行不能成佛,就是不相信自己能成佛,我的业障太重,罪业太深,我怎么能成得了佛?那你永远成不了,为什么?信心没有。
宗教里面讲信,我们佛法里也讲信,但是不一样。我有一年在美国,有些基督教的牧师来看我,来跟我谈你们修净土第一个讲信,我们也讲信,以为我们跟他没两样。我就跟他讲:「不一样!你的信跟我的信不一样。」我说我们这个信是信自己,你那个信是信上帝;你不是信自己,我们信自己,那怎么会一样?我们相信自己能成佛,你要靠上帝。所以佛法第一个信自己,第二个信老师,信老师的教导能帮助我们。如果你自己没有信心,佛菩萨来帮忙帮不上,一定要你自己有信心,佛菩萨才帮得上忙。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如此,你要是信心不坚固,阿弥陀佛拉都拉不去。
下面引用《理趣般若经》里面几句话来作证明,这是八部《般若》之一。经上说:「一切众生皆如来藏」。这个文字必须要看清楚,并不是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不是这个意思;一切众生就是自己的如来藏。众生这两个字的意思也要搞清楚,你不要看到众生,这是好多人物,错了。众生两个字的定义,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就叫众生。由此可知,尽虚空遍法界,哪一样东西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众缘和合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许许多多条件而生,它不是单纯的。任何一法都是具足许多条件,它没有自体,这叫众缘和合。这一句话来说,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这个话是这个意思。这个难懂,很不好懂!所以佛在经上常常用比喻说,希望从比喻当中,你能体会到这个意思。
经上常讲梦,《金刚经》的四个比喻:「梦幻泡影」,用梦做根本的比喻,幻、泡、影做辅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在梦中一定有自己,不可能你做个梦,梦里头没有自己,一定有自己。自己是主宰,人生宇宙不可能没有自己。梦中你梦到许多人、梦到许多物、梦到很多事,梦中也有虚空,也有山河大地,就像真的一样。当你梦醒的时候,你仔细去想想,整个梦境是不是就是自己一心?整个梦境是自己一心变的,梦中自己是自己,一切人也是自己,一切动物也是自己,一切植物也是自己,虚空大地还是自己;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一法可得。大家都有作梦的经验,诸位细细去想想这个事实真相,可以能够明白几分。
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前虚空法界就像梦中境界一样。所以诸位要晓得,我们看到这个世界许许多多,哪里来的?我们自心变现的。我们看到山河大地也是自心变现的,我们今天所看到,十方世界诸佛菩萨无量无边,还是自心变现的,离开自心之外,无有一法可得。「一切众生皆如来藏」,这个一切众生是包括整个宇宙里面森罗万象,如来藏就是自己的真心本体。诸佛菩萨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他发的心叫大慈悲心,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他为什么关怀那么多众生?为什么爱护这么多众生,无条件的帮助这些众生?因为同体,是自己如来藏变现出来的,不是外人。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不是二,禅宗开悟的人所谓,「尽虚空遍法界是沙门一只眼」。这就是讲全体原来就是自己变现的,就说这个意思,也是此地「一切众生皆如来藏」的意思,说的话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
普贤菩萨自体遍故,遍十方虚空法界,哪里不是普贤?原来普贤是自己不是别人,文殊也是自己不是别人。文殊是自己的智,普贤是自己的行,这个行里头包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遍虚空、遍法界,遍一切处、遍一切时。
故初会中即入如来藏身三昧。《华严》的教学,《华严》的说法,一开端就把这个意思显示出来,初会里面这些大众,都入如来藏身三昧。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是诸佛菩萨的享受,我们的享受不正常。为什么不正常?我们享受里头有苦、乐、喜、舍,有七情五欲,这个不是正常的享受。换句话说,正常享受,在一切受用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那个享受是正常;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不正常。这个不正常的享受,是六道众生的享受;大概正常的享受,四圣法界就有了。他们对於一切事实真相,有相当程度的觉悟,有相当程度的认识,所以一切受用当中,他的心清净,他的心平等。在受用当中修清净心、修平等心,就是前面所讲的「胜进」,这是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这是说普贤所表、所信的法界。
后面这一小段,「文殊表於能信净心」。有所信当然有能信,能信的是什么?能信是智慧。智慧从哪里生的?从清净心生的。换句话说,清净心起作用就生智慧。换句话说,你心要不清净,起作用那就生烦恼。所以净宗念佛,我们念佛的目的在哪里?在一心不乱,一心就是清净心,二心就生烦恼,一心就生智慧。如果你要想开智慧,开智慧当然方法很多,法门无量,净土宗的方法就是一心,一心智慧就开了。二心,二心决定没有智慧,二心是妄想分别执著;一心重要。
怎样修一心?当我们六根接触境界的时候,眼见色、耳闻声,起心动念了,起心动念就二心、三心。这个时候你要觉悟,业障现前;什么叫业障?起心动念就是业障现前。怎么办?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那个妄想分别执著念掉,就对了!这叫用功,这叫会用功。不可以让你那个分别执著继续下去,那就坏了。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分别执著的念头一定会起,为什么?你是凡夫。这种习气无量劫养成的,不是一朝一夕,你怎么可能叫它没有?没有的话,那你已经成佛,你何必要修。九法界的众生都有念头,只是念头有粗、有细,有强弱不一样,都有念头。
我们这个方法好,用念佛的方法把念头打掉,恢复到清净,恢复到平等,这就叫觉悟。所以一句佛号提起来就是觉悟,你要觉得快,妄想妄念才起来,才起来一、两个,这个还不要紧,一句佛号就把它压下去,不能叫它继续增长,功夫用在这个地方,这才叫会用功。用久了,功夫就得力,得力就是你的妄想少了,你的烦恼少了,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当然一天比一天清净很难,那是上乘人。如果我们能感觉得一年比一年清净,算有进步;如果能够感觉到一个月比一个月清净,可以说你已经不是凡人了,《无量寿经》上讲的你不是凡人。你能够明显感觉到一个月跟一个月不一样,智慧增长,烦恼减少,烦恼轻,菩提长,这是我们功夫得力了。无论是见事、见理、见因、见果,一天比一天透彻,一天比一天深广,那你怎么不欢喜?法喜充满。这是修学真实的功德。功是功夫,你功夫下下去,你有收获,德是收获。理透彻,事明白,生活自在,真正得到快乐。这都在清净心,《金刚经》上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文殊表能信净心,就是信心清净。
「《佛名经》说,一切诸佛皆因文殊而发心者,以表信故。」一切诸佛,说诸佛这从事上、相上讲的,说如来是从理上、性上讲的。一切诸佛都是凡夫修成的,怎么修成的?都因智慧才发心,因文殊而发心者;文殊表智,文殊表信,表能信。「善财始见,发大心故」。在这个经上,世尊用善财来代表我们修行的人。所以你们不要一听说善财,就想到观音菩萨旁边,有个小孩子在那乖乖的叫善财,那是表法的。善财是什么人?善财是自己。为什么叫善财?有善根、有福德。善是说的善根,财是表的福德,这个叫善财。男女老幼都是善财。称善财为童子,表他的童真、真心、真诚,表这个意思。所以善财见到文殊,他就发心,他表信,能信。
「后文殊云,若离信根,功行不具等,明表信也。」后是到后文,文殊菩萨讲离开信根,你的功行不具;具是具足,你就不具足。功是讲功夫;行是讲你的行持,你的修行就有缺失。为什么?你没有智慧,你没有明了,虽有信,你的信根没有成就。下面说:「要有所信,方成信心。若无能信,长流生死。故能所契合,方为正信。」现在有很多人自己标榜,我是正信的佛教徒,你「正」在哪里?正信的标准在此地,你看看你有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没有这个标准不是正信,邪信!歪信!不是正信,所以要懂得正信的标准。正信是能信所信相应,那才叫正信。一定要有所信,你的信心才能成就。如果没有能信,那就是生死轮回,长流生死就是六道轮回。由此可知,凡是修行,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不能够超越轮回,都是信心不具足。你说念佛,念佛如果对净宗有具足信心,他决定往生。为什么念佛的人不能往生?信心不足,所以他不能往生。由此可知,信心重要。佛在这个经上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道是成佛之道,成佛之道的根源就是信心,所有一切功德之母;母是比喻能生,儿女是母亲所生,取这个意思。所有一切功德从哪里生的?从信心生的。所以信是道源,是功德之母,能生功德,能成佛道。一定要能所契合,能信、所信是一不是二,那叫正信;能信跟所信是二不是一,那不是正信。
我们今天的关键就在此地,我们能信跟所信是二不是一,所以虽念佛,能不能往生,那是打了很多问号。假如你真的明了事实真相,通达这个道理,能所不二,西方阿弥陀佛是自性弥陀,极乐世界是唯心国土,是我自己心性所现之物,不是心性之外;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就对了,这才是真实的智慧。甚深之法难讲,也难听;讲了,是怕你听了产生误会,产生疑惑。「阿弥陀佛是我自性变现的,那我都不要念他,我跟他一样。」你要是起了这个念头,那你变成魔,什么魔?折磨你自己。这是听大乘经的难处。
所以佛说到最后,无可奈何告诉你:佛有没有说法?没说!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你们听要怎么听?听而无听,无听而听,你才能解佛所说义。有说、有听,坏了!哪里有说、有听?《华严经》上佛不说法,佛代表真如理体,真如理体根本就不起心、不动念,有什么好说的?菩萨说法,菩萨代表是情智还没有断,他有说。但是佛跟菩萨都是不二,这样你这个境界才真的往上提升。菩萨不是佛,佛不是菩萨,你还把他分成好多级,这是学佛不得入门的原因,这个也很难讲。当然你要善於体会才行,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起疑惑,不要起分别,不要起执著,一遍没听懂没关系,再听一遍,日久天长,听多了,听久了,薰习的力量起作用,自然明白,这才是个正途。最怕的是你没有真正彻底明了,似是而非就在那里下断语,那就错了。过失都从这个地方发生的,这是难的地方,我们也把它点出来。下面再看第二个意思:
「解行相对」。前面是讲能所的信心,能信、所信,这个地方讲解行。「普贤表所起万行」。古音念横,现在已经很少人念横,念横好多人都不懂;大家都念行,我们也念行,反正大家都错,就对了。 念行是名词,念横当动词,差别在这个地方。「万」不是代表数字,是形容它多,真的是无量无边,普贤代表这个。你看我们的言语,从早到晚你计算过,你说多少句话,从年一到三十,你说了多少句话,这是言语的行为。你身体的动作,你这一天到晚动作有多少,一年到头动作有多少,身的行为。念头就更不必说了,起心动念刹那不停,睡觉都不老实,睡觉作梦还是在动念头,不动念头怎么会作梦?由此可知,那个行从来没有停止过,无量无边,用普贤来代表。「余经此教,处处皆说普贤行故」。此教是指这部经,余经是这部经以外,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这个地方告诉你,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说的是什么?都是说的普贤行。没有提出普贤行这个名词,实际上就是普贤行,因为普贤代表所起的一切行为,身、口、意所起的一切行为。「文殊表解」。文殊智慧,他在此地表明了、通达、理解。「通解理事,方起行故」。这个地方的行是讲菩萨行,不是凡夫行。前面普贤所代表的万行,是凡夫、菩萨统统包括在里头,因为它是从理上、从事上讲的。而文殊所行,这是一个觉悟人的行为,佛菩萨行为,跟凡夫不一样,他是通解理事。通是通达,解是了解,宇宙人生这一切道理、一切事相都明白、都通达,他的行为、言语、动作、起心动念,叫正行。佛菩萨的行为决定没有过失,决定没有错误,决定不生烦恼。
「下慈氏云」。这是在五十三参末后,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话。「汝见善友,入解脱门,皆是文殊威神力故」。弥勒菩萨这一句话是对善财讲的,善财是代表我们,我们就是善财。我们学《华严》,我们就叫善财,用他来做代表。他说你见善友入解脱门;善友是通指五十三参里面讲的这些善知识,他代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也就是我们从早到晚,一切时、一切处所接触到的这些人物,他们是怎样入解脱门。入解脱门,「门」是指六道,是指十法界,也就是他怎么样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证入一真法界。皆是文殊威神力故,表智慧,信心清净,前面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个大家好懂,与我们净宗关系更密切。这样才能够很顺利的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里面,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超越十法界,入华严法界。这都是文殊威神证入。
「称解起行」。你明了,一切通达明了,你的行与解相应。「行如所说,目足更资」。用目、足来比喻。目是眼睛,眼睛看路,这两只脚走路;把足表普贤,把目表文殊。你认识路,又愿意走路,那你一定会到达。「方为真实之行解故」。《无量寿经》上讲,「惠予众生真实之利」。就说这个事情,这才是真实的利益。
后面这是最后一段。「理智相对」。这总共说了三对、三重:能所、解行、理智。「普贤即所证理」。普贤代表理,文殊菩萨代表智。「善财入身表所证故」。在本经里面到最后的一章,善财童子入普贤之身。入普贤什么?普贤的身现毛孔,善财入普贤的毛孔,表什么?表所证。经上都是用这个表法,你不要把它看成奇怪的现象,它是代表这个意思。你看到这个相,叫你领悟这个意思,用这个来比喻入法界,入一真法界,入这个道理;你把这个道理透彻明白,用这个来代表。「又云,我得究竟三世平等身故,普贤身相如虚空故」。普贤的身相是什么?就是虚空法界,就是普贤身。入普贤身的一毛孔,就是事事物物你接触到了,都悟入这个道理,它取这个意思。所以佛前面讲哪一法不是佛法?哪一个人不是法师?尽虚空遍法界,我们眼见、耳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接触的,都是普贤身。入法界从哪里入?就是从这些地方入,一入一切入。
「文殊表於能证大智。本所事佛,名不动智」。文殊菩萨的老师,他所奉事的这尊佛,就是他的老师,他的老师名号叫不动智。你想想这个名字的意思,什么不动?不是身不动,是心不动。所以禅宗里面讲坐禅,许多参禅的人都搞错了,什么叫参禅?每一天去盘腿面壁坐几个钟点,在那里打坐,心里面在胡思乱想,那不叫坐禅。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坐禅,什么叫坐?六祖是从黄梅那里得法的,也就是从五祖那里开悟的,五祖跟他讲的是《金刚经》,实在讲他就是在《金刚经》上开悟的。而坐禅就是《金刚经》末后,佛教须菩提的两句话,「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不取於相就是外不著相,外不著相就叫做禅;内不动心那就叫定。所以坐禅不是叫你坐在那里,「坐」是比喻不动的意思,是取一个比喻。释迦牟尼佛那个像是坐在那里,他是不是真的坐在那里?不是,一天到晚到处跑,到处教化众生;他要天天在那里打坐,他什么事也不能办。到处跑,还叫他在那里坐,还说他是坐,他怎么坐?他心没动。外不著相,内不动心,他在禅定当中。所以禅定,行住坐卧都是禅,行住坐卧都是定。造这个像,比喻坐在这个地方有不动的样子。他的老师叫不动智,不动是定,定里头有智慧。
「见后文殊,即见普贤」。后面善财童子见到文殊,同时见到普贤。同时出现,「明表智圆便证理故」。说明能证之智跟所证之理是一不是二。智圆,证就圆;证圆,智就圆;理智不二,表这个意思。下面又说,「若理分体用,则方有权实。若体用无碍,则权实双行。智与理冥,心境一味,为真证故」。体用确实有体、有用,有权、有实。不会用的人,平等里面出现差别相;会用的人,差别里面见平等相,就看你会不会。要怎样会?智圆就会了;智没有圆,你怎么学也学不会,学的不像。由此可知,世尊为什么当年在世要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帮助大家明理,帮助大家开悟,悟了以后,你就知道自己怎么行。所以行不须要教,你明了了,自然就会。好比走路一样,你认识路,你自然就会走,还用得著教吗?我们在《大藏经》上看到,释迦牟尼佛没有带著大家打个佛七,也没有带著大家打个禅七,没有!所以行是自己的事情,佛帮助我们认路,帮助我们了解事实真相,这是不辞辛苦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体用无碍,那是觉悟的人,他是权实双行,权中有实,实中有权,权实不二。智与理冥,智是能证之智,理是所证之理;文殊表智,普贤表理,冥是合一,像水乳交融,里面没有界限,就是心境一味。此地这个心是表智,境是表理,是表境界。一味,心境一如,这是真的证。
由此可知,文字里面很清楚、很明显,你有差别的念头,就是你有分别,你决定没有证;离一切妄想分别,你就证入,千经万论就说这么一回事。我们起心动念就分别、就执著,现在佛教给我们最殊胜的一个方法,用一句阿弥陀佛把分别执著打掉,希望在这里养成一个习惯,见色闻声不起分别、不起执著,你就入法界。这个法子妙绝了,八万四千法门没有比这个方法更巧妙。所以《华严经》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不是没有道理,很深很深的道理。
「然体理成智,智能显理」。体是体会、领会、领悟,领悟到宇宙人生的大道理,这就成了智慧,智慧这么来的。「智能显理」,智慧现前,你这个理更清楚、更明白了。「故虽双泯,能所历然」。虽然它是一,它是一桩事情,理跟智,前面讲能跟所、解跟行、理跟智是一不是二。虽然是一,但是在事相上还是清清楚楚,并不是事相上混杂,事相决定不混杂。可是在理上确实是一味,心境都是一味,这是不思议境界。「所以后文具明二圣」。后面经文同时两位菩萨出现,表这个道理,表这个境界。「圣」表这个修学的人,他现在达到的是什么境界。这一段意思很深,要细心去体会。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三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03
请掀开经本第三页倒数第三行,从当中看起:
「初信信理,理隐未彰。故初文殊无普贤对。中间解行二俱不彰。欲显诸位皆是普贤,触境照解皆文殊故」。我们从这一段看起。
这是教导我们,学佛首要的就是信心,所以佛在此经上讲:「信为道元功德母」。「道」是无上佛道,它的根源就在信,无量无边的功德也是从信心里面发生的。可是信心很不容易建立。通常我们将它归纳起来讲,信心之所以能建立,大概不出两个因缘:第一个因缘是他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明了了,这是讲初信信理,这是一般知识分子很容易体会的。许许多多年轻人、知识分子,提到佛教他就摇头,他不能接受,原因在哪里?道理不晓得,误以为学佛是迷信,信佛是迷信,所以信心不能建立。如果理要是明了,信心就生起来了。在佛法里面,有许多经论是偏重在讲理的,这是很适合知识分子的口味。可是也有一些经,讲事讲得很多,譬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事就讲得很多,《阿弥陀经》事也讲得很多。一般人对这个没有兴趣,认为这是神话,这是宗教。实在讲,讲事的经,里面有很深的道理。这是理清楚了能建立信心。第二种人,虽然道理不清楚,没搞清楚,他也能坚信不疑,这是佛法讲的,他的福德深厚,在《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是他过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缘很厚,虽然不懂理,一接触他就相信,而且信得很虔诚。总不外乎这两个因缘。
此地告诉我们「初信信里」,可是「理隐未彰」。「隐」是隐藏著,「彰」是明显,显露出来了。这个理太深了,含藏在事相里面,粗心大意的人、智慧少的人看不出来。经文一开端,十信位只有文殊菩萨一个人,他老人家一个人代表十信位。这一段里面没有普贤菩萨,只有文殊,没有普贤对,表示理隐了。普贤菩萨代表理,文殊菩萨代表智;这个智还浅,还不深,没有见到理。十信位确确实实如是的,到初住菩萨就见到理了,所以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真性」,明心见性。十信位还没有到这个境界。
「中间解行二俱不彰」,中间是讲十住、十行、十回向,我们叫三贤位,这是当中;特别在五十三参里面,有三十位善友来表法。实在讲,理也很深,智慧也深,浅位的人看不出来。好像文殊、普贤这两位都没看到,一直到十地的末后,到等觉的时候,文殊、普贤、弥勒这些大菩萨出现了,在这中间都没出现。可是它含的意思很深,它是要显示「诸位皆是普贤」,从圆教初住到等觉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人人都是普贤。怎么知道?因为都是行的普贤行。
「触境照解皆文殊故」,他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所见所闻都是圆满的智慧,圆满智慧就是文殊。由此可知,文殊、普贤的相没看见,文殊普贤的名没看见,实际上文殊普贤都没有离开,全是文殊普贤的境界,华严一真法界。这个意思必须在此地说明,然后入经文才有味道。下面这一段文:
「约文殊门」,就文殊菩萨所表的这一方面来说。「因解起信,信离无明」。因为你明白,你了解,信心才生起;信心生起,你就不会迷惑了。无明就是不明白,於事实真相不明了就叫做无明;明白了,无明就离了,信心就生了。这个地方讲的信心与《金刚经》上所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是同等的境界,实相生了,无明就破了。这是从十信位提升到十住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所以十信没有地位,十住就有位了,就好像我们读书一样,它有学位了。中学没有学位,小学没有学位,大学毕业就有学位了;十信没有学位,到初住就有学位了。
「以信成解,解非邪见」。这个「解」是正解,因为是信心清净所生的解,对於宇宙人生真相确实明了通达而没有错误,所以他的见是正见,他不是邪见。「信解真正,妙智则圆」。妙智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才圆满。圆满是如来果地上的位次。这几句经文,从因解起信到妙智则圆,这一段是从十信位一直到如来的果位,当中五十一个位次全部都包括了。
「三为一心,入佛智海,得究竟矣」。此地讲的「三」就是前面讲的能所信、解行跟理智这三桩事情。这三桩事情就是一心,一心具足能信所信、解行、理智,这一句话很重要。从这个意思我们能体会到,一切大乘法门要跟净宗法门来比,很明显的,「净宗易,余宗难」,其他法门难。从哪里见到?净宗就一句「阿弥陀佛」,目的在哪里?一心不乱。我们只用这句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这能所信相对、解行相对、理智相对,他统统具足,他都圆满了,这个妙!你看学教的人,要学多久他才能够把这三桩事情从一心当中证得?念佛的人不要去分别、不要去想像,这一句佛号念成功了,自自然然就得到了,这叫易行道,不可思议的法门。三为一心,入佛智海,得究竟矣。这就成佛了,圆满成佛了。这是就文殊表的意思来说。再就普贤门说:
「约普贤门。托理成行,行不外求」。「托」就是依靠的意思。普贤是表理,文殊是表智,哪一法不是普贤所表之理?前面我们刚刚念过,从初住到法云地这四十个位次当中,善友所表的就是文殊、普贤,文殊智,普贤理。他们所表的,实际上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点点滴滴都是依理成行。不过凡夫是违背了理,这些大菩萨们顺著理;顺著理就走向解脱道,违背这个理,背著这个理那就有六道三途。这说起来就是迷、悟,迷的是这个理,悟的还是这个理,理没有迷悟,哪一个不是「托理成行,行不外求」?外面求不到的。经上常讲「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是外道,外道的意思是这么说法的。心外求法,心外没有法,心外也求不到法。这些法身大士们,他们的行完全是顺著理,随顺著理,行不外求。
「因行见理」,「行」是历事炼心。《华严经》五十三参,善财所表的历事炼心。炼什么心?炼一心。要是用我们净宗的话来讲,大家就会更清楚、更明白。炼什么心?炼是在训练、修炼;炼清净心,炼平等心,炼正觉之心。经题上,清净平等觉,就在这上炼。穿衣,在穿衣上炼清净平等觉,修清净平等觉;吃饭,在吃饭上炼清净平等觉;喝水,在喝水上修清净平等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是在修一心不乱。你以为一心不乱是境界统统都离开了去修,没那回事情。一切离开,那你不就把理离开了,那理就没有了,你到哪里去修?要知道一切事,事就是理,理就是事,理事不二,这个修法才有个入处。你要是把理跟事分开,那你就不得其门而入。入处就是入法界,入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也叫不二法门。可见得如果我们把理事看作二,二,你就入不进去,你要晓得理事不二,你就入进去了。实在讲,就在生活中点点滴滴,没有一个不是入处。这就显示出无量法门,无量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能入,只要你会了,什么会?不二,就契入了,你就证得如来果地上的境界。因行见理,理事不二;行是事相,从事相上见到不二之理。
「行非理外」,事就是理,相就是理。「自始至末,法界一如」。「始」,文殊在此地表的是十信位;「末」,是如来果地上的位次。最后第五十三参普贤菩萨所表的;而普贤菩萨表的那个味道浓了,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华严经》的末。所以《华严经》到最后就归到《无量寿》去了,《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归宿。法界一如,尽虚空遍法界是一如,一如就是不二。这个意思诸位要是体会得,你才知道佛经之妙。佛经一展开,第一句话,「如是我闻」,「如是」两个字怎么讲法?就是法界一如,无法不是。世尊说法说了四十九年,说了什么东西?就是说了个如是。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就说如是,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宣说一切法,也是「如是」两个字。再看底下一句:
「无有少分非佛智体」。这就是说明「一切皆如,无有不是」,确确实实找不到丝毫不是佛智体。「体」是理、理体,就是普贤菩萨所代表的。我们通常讲三种智,一切种智,《般若经》上讲的「一切相智」,这是玄奘大师所翻译的。一切相智就是「一切种智」,就是此地讲的佛智体。
「既文殊三事融通隐隐,普贤三事涉入重重」。这两句话的意思很深、很广。「三事」是指哪三桩事情?前面所说的,「能所信」这是一事,第二是「解行」,第三是「理智」,就是这三桩。文殊所表的这三桩事情融通隐隐;「融通」是融会贯通,「隐隐」是凡圣的样子。大乘经上常讲「无量为一,一为无量」,《华严经》上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融通隐隐,无量是一。而普贤三事涉入重重,这个「三事」也是能所、解行、理智。前面是从智照上讲,无量为一;从理上讲,一即是多,一为无量。涉入重重,「涉入」是理,理所涉入;「重重」是讲事相,事相无量无边,十法界依正庄严一个理。两位菩萨就代表尽了。
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之后,「方显遮那频申三昧难思之果」。「果」是果报,如来圆满的果报,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他的境界,在本经称作为频申三昧。「频申」是比喻,比喻狮子,狮子是兽中之王,狮子在伸个懒腰,很自在,那叫频申。「三昧」是正受。狮子是百兽之王,它在兽中,小的野兽怕它,它不怕别人,它伸个懒腰,多自在!那是它的享受。这就是如来到究竟果地,就像狮子伸懒腰那么样的自在,频申三昧就是这个意思,这是讲修行到智慧圆满的果地。
「故诸圣教,凡所施为,皆有深旨。」这一句话很要紧。「诸圣教」就是诸佛菩萨教导一切众生的,无论言语、表态、一切设施,凡所施为,都含很深的教育意义在里面。那你要是不懂表法,你就完全看不出来,你要是懂得表法,这里头义理无限的深广。在这一段只不过是把文殊所表、普贤所表略略的提一提而已,名字是表这个意思,我们造菩萨的形像也是表这个意思。我们造文殊菩萨像,文殊菩萨手上拿的是剑,代表智慧;他底下坐骑是狮子,表示勇猛,智慧勇猛。而普贤菩萨的坐骑是象,象代表定,如如不动。你看大象走的时候四平八稳,慢慢走,不像老虎、狮子那种形象。象表定,所谓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它都有表意,不是文殊菩萨真的骑个狮子,没这个道理;文殊菩萨手上一天到晚拿著宝剑,没这个道理,是表法的意思。所以要晓得,佛门中所有的设施都有很深的教育意义。这是第八段,到这个地方介绍完了。这是二位统说。
「第九会数开合」。「开」是展开,「合」是把它归并。这也是说法的技巧,佛有时候用归纳的方法,那就是合;有些时候一法把它展开无量法,那是展开,开。
「第十会主多少」。像五十三参里面,十信只有一位会主,文殊菩萨。到十住那就有十位会主,每一住有一位会主做代表,甚至於还有一会有两位做代表的。像德生童子、有德童女两个人一会。这是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个地方就把它省略。到这个地方是将末会的大意,简单介绍出来。下面我们就讲到正文。
「次正释文」。正式要解释经文。「第一寄位修行相」。「位」是五十个位次。我们把它念下去。「四十一人,大分为五。一寄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回向。五十地。上已略明。后当广说。」到以后会详细说。这五十个位次,总共四十一个人做代表。十信位是一个人,文殊菩萨一个人;往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是每个位次一个人,四十个人,总共四十一个人。这四十一个人在五相里面,他们是属於寄位修行相。「寄」是寄托,也就是显示历事炼心。
「第一文殊一人寄十信者。信未成位」。前面跟诸位说了,信位,智慧没有开,无明没破,信心没有建立,所以他没有地位。刚才讲了,像学校念书一样,这是中学,中学生没有学位。「故唯一人」。所以只是文殊菩萨一个人做代表。「又表十信圆融,泯差别故」。还有一重深义,这个深义是十信,从初信到十信是圆融的。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从相上讲它有差别;理上讲没有差别,所以用一个人做代表。「若尔。何有三会。欲遍收故」。要是这么说法,为什么有三会?意思在显遍收。因为文殊菩萨在经里面三次出现。
「文分二别」。这就是通常讲的科判,讲的段落。「第一明能化发起。第二成彼化事」。「化」是教化众生。第一段是发起,说明文殊菩萨教化众生的因缘;第二大段是讲他教化众生的事相,经文有这么两段。好,请看经文: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从善住楼阁出。】
这一段是经文,后面是注解,清凉大师的注子。注解里面一开端说:「前中三」,「前」就是前面所讲的第一明能化发起。「能化发起」这一大段经文里面又可以分作三个小段,我们刚才念的这一句就是第一个小段。这是说出教化众生的这个主人,他离开他居住的地方。这三段第二段是「别明伴从」,第三是「总显出仪」。往后这个经上都看到。这是第一段「今初」。
「言尔时者。正明众会大用之时」。『尔时』,就在这个时候,说文殊菩萨出游的时候。这里面有很深的意思,这个意思是,「并不离只园而游法界」。「只园」是释迦牟尼佛讲经的道场,只树给孤独园。这个末会是释迦牟尼佛在只树给孤独园讲的,就是《华严经.入法界品》在这个地方讲的,他并没有离开只园精舍。虽没有离开,文殊菩萨已经遍游法界了。这个很难懂,要是用我们现在的卫星广播就比较好懂,我们大家在此地,坐在这里没动,要是打进卫星一传播全世界,虽然没动,我们已经游历全世界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他打开电视机都看到我们的场面,都看到我们的动作,彷佛如是。我们今天利用这笨重的机械,文殊菩萨不需要,那就是千百亿化身;他的本身没动,化身遍满虚空法界,教化众生,是不离只园而游法界。正如同大经前面所讲的,「世尊不离菩提场」,而上生兜率天、夜摩天、他化自在天。在前面七处九会,有没有离开菩提道场?没有离开。都是显示出大自在。「略举文殊,以示出仪」。他出行那些威仪。
「文殊师利本是童子」,此地讲的是『文殊师利童子』。「前标菩萨,彰具悲智」。前面称文殊菩萨,那个意思是显示他悲智等持,这是菩萨行,具足大慈大悲,具大智慧,这才称之菩萨。「此云童子,表创入佛法童真行故」。这个地方不称他作菩萨,称他为童子,名称换了,当然意思就不一样。这个地方表示初入佛门,像童子一样,学生嘛。「创入」,创始,开始进入佛法;「童真」是孩童,取这个意思。
他『从善住楼阁出』,什么叫善住?什么叫楼阁?他是不是真的从楼里面出来?你如果这样看,那就坏了!可能那个时候只园精舍没有楼房,没有楼房为什么说楼阁?楼阁是两层的,它表「悲智相依」,他有大悲心、他有大智慧,就好像两层,哪里真的有楼阁!取这个意思。可见全是表法的意思。以后在中国,你看中国佛的寺院,供佛的大殿,我们称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建筑一定是两层,你从外面看,它是两层,里面是一层。两层代表什么?就是代表悲智相依。里面为什么是一层?悲智不二,它表这个意思。为什么要盖房子,从外表看两层,里面是一层,它又不是真的两层楼?它有表法的意思在。前面所讲的:「故诸圣教,凡所施为,皆有深旨」,你懂得这个意思,楼阁表这个意思,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21-9-3 21:49:32
|
只看該作者
不一定真的是楼阁。
「悲住生死,不住涅盘」。这有大慈悲心,一定要帮助六道苦难的众生,那你要在六道里头现身,这是大慈悲。随类现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像《普门品》里面讲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观音菩萨三十二应,哪一尊菩萨不是三十二应?每一位菩萨都具足、都平等。所以他不住涅盘。住涅盘就不度众生,一定要住生死。「悲」,大悲心,他不离开六道,在这里头帮助众生,他不住涅盘。可是「智住涅盘,不住生死」。他虽然在六道轮回里面,六道轮回的真相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丝毫不沾染,那他就是住涅盘。这个样子就是大乘经上讲的,叫「无住涅盘」。无住涅盘就是不住涅盘,也不住生死。不住生死就是住涅盘;住涅盘就不住生死,他是生死、涅盘二边都不住,二边都住,所以称之为无住涅盘,这是诸佛如来与法身大士的境界。凡夫住生死,搞六道轮回,没法子;声闻、缘觉住涅盘,他不到六道来度众生,这都叫有住;佛与大菩萨无住。《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就是二边都不住;生心是生大慈悲心。所以下面讲,「由俱不住,方能俱住」。二边不住,二边都住,「故名善住」。你们想想,它这个「善住楼阁」是这个意思,这叫善住。我们现在这个大楼有七、八层,不只两层,问题我们是不是善住?看看诸佛菩萨的住处是善住。要懂得这个意思。
「从此利生,故称为出」。可见得这个「出」,他不是真出,他从这个基础上发愿普度众生,这个发心就叫做出。「非暂离也」。不是真的他离开了。所以他是不离只园而游法界,理事都如此。这是第一个小段,我们再看第二个小段。文殊菩萨教化众生,他的同行很多,他不是孤家寡人一个,他的同行很多,这里面有同参的,也有护持的。我们看底下这一段文,这一段文长了。虽然长,很好懂,一看就明白了。请看经文:
【与无量同行大菩萨众。】
『无量』是讲数字。『大菩萨』是讲类别,跟他一样的,他是大菩萨。『同行』,与他同志,志同道合的这些大菩萨,有无量无边的数量。菩萨发的大愿要普度法界众生,尽虚空遍法界,这些大菩萨都是文殊师利童子的同志,志同道合。这一句是说的「同生」,在《百法明门》里面讲到同生与异生。什么叫同生?同破无明。这大家都破了无明、都证得法身、都发大愿广度众生,这叫同生。往下这都是「异生」,异生就是烦恼没断、无明没破、大心发不出来,虽发不出来,护持菩萨,他们当护法,没有菩萨那样的智慧能力广度众生,他们护持,所以也跟著文殊菩萨去出巡了。异生众里面有很多类别,我们把这个文来念一遍。
【及常侍卫诸金刚神。】
这个放在第一,这是护法神,就好比是菩萨的贴身侍卫,现在人讲保镖,不是真有保镖,这是显示出菩萨的威德。通常是一些大人物,这政治上重要人物出巡的时候都有保镖,菩萨那个威仪也不在这些大人物之下,所以他们有『金刚神』护卫,把他摆在第一。最常见的就是四大金刚,这四天王,我们俗称为四大金刚。那你就晓得,这个金刚神表什么意思。怎样侍从护卫?东方天王代表负责尽职。今天菩萨发的大愿是普度众生,他要实践他的大愿,要尽心尽职,把这个工作做好。南方天王代表增长,就代表进步,永远在求进步,真的是日新又新,他不会落伍,不会退转。西方广目天王,北方是多闻天王,意思教给我们要广学多闻,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是『侍卫』的意思,不是真的有几个保镖天天围著你,取这个意思。再看下面:
【普为世间现大威力身众神。】
《华严经》里面我们看到很多很多的神众,你要晓得,这些神众都是表法的意思,不是真的有那么多鬼神围绕在菩萨旁边,不是那个意思。我们看到造像,造一尊很大的文殊菩萨像,旁边围绕著许许多多的这些神众,表这个意思。让你一看到,就想到经上所讲的这些事、这些理,使我们见色闻声都能够开悟,都能够破除迷惑,晓得自己在生活当中,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对人、对事、对物,才能够顺从菩萨的教诲。这一句的意思,很显然就是我们要为世间示现大威德,用现代的话来说,示现一个很好的榜样。不但是用言语教化众生,要做出样子来教化众生,身教。身教讲得太多了,这是示现威德的身相。所以学佛的同修,要常常记住,我们跟人家面对面的时候,要示现威德身,让人家看到你的时候,尊敬你,也畏惧你;是又怕你、又敬你,要现这种相。不可以现一个垂头丧气的相,叫人瞧不起你、轻视你,那你说的话谁相信你?要现威德之身。第三:
【久发坚誓供养诸佛足行神。】
「发大誓愿」,不是初发,生生世世都发大誓愿,久发坚固的誓愿。坚固的誓愿是什么?总而言之,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弘誓愿,度众生、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以这个来供养诸佛。正是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广修供养,法供养里面的第一条「如教修行供养」。菩萨对佛的供养,如教修行供养,因为佛是福慧二足尊,他的福慧都圆满了,那还有什么好供养的?只有依教修行供养,这是真供养,能令诸佛欢喜。第四句:
【念昔大愿乐闻正法相续不断主地神。】
『主地神』,诸位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看到,《地藏经》上讲的是我们娑婆世界坚牢地神,他是管大地的。而在此地,这个地是什么?这是说法之地,法之地就是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菩萨也是生生世世发愿『乐闻正法』,欢喜听闻正法,无有疲厌,『相续不断』。我们今天初学,初学的人闻法,相续不断,最好是一部经,一部经相续不断。在从前难,唯一的方法只有读诵,现在方便了,现在有录音带,有录影带,你喜欢哪一部经,你保存一部带子,每天去看,每天去听,就听一部。为什么叫你听一部?因为你现在是初学,你现在是童子,你还不是菩萨。所以在此地是「文殊师利童子」,他不称文殊师利菩萨。
你在十信位,你烦恼没断、你智慧没开,你的目标是要破烦恼,破烦恼用什么东西破?用定、慧。如果你现在什么经都听,什么经都读,你很不容易得定,你很难断烦恼。所以这个地方的「相续不断」就是一部经相续不断,一遍听了再一遍,一遍听了又一遍,你可以听几百遍、几千遍、几万遍,你就得三昧,你就得定了;定的时候,智慧就开了,道理在此地。智慧开了之后再广学多闻,那个时候叫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现在在开头的时候「乐闻正法,相续不断」,它的目的是在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了之后,你的清净心现前、平等心现前、觉心现前,你就提升一级,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四弘誓愿是有阶段性的,不是叫你一下统统都学,那个做不到的;学无量法门之后,才能圆成佛道。非常可惜,现在许许多多学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把佛的意思错会了。今天学佛的人怎么样?四弘誓愿前面两愿不要了;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众生我看得讨厌,那个我不喜欢,不度了!那个「度」是他看得很喜欢他才度,他不是平等度。他不度众生,他也不要断烦恼。从哪里学?从学法门、成佛道。没学几天他就向大家说他成佛、成菩萨了。前面两愿没有,光学后面两条,哪有这种道理!
所以学佛的同修要记住,你们要想成就,第一要发愿,愿是什么?愿是动力。你为什么肯学,那么样勇猛精进?世间人肯工作,他什么力量推动他?名利!今天叫你做多少事情,要赚多少钱,你拼命去做了;如果一分钱赚不到,你还去干吗?你什么也不愿意干。所以世间人勤奋工作,那个力量是利、名。利已经得到了,他还要名,所以他拼命去干。诸佛菩萨觉悟的人,名也不要、利也不要,他为什么乐此不疲?愿力,度众生的悲愿。所以有很多同修来跟我说,他自己觉得很难过、很惭愧,提不起精进,什么道理?没发愿。你当然就懈怠、懒惰了,你就不能精进。如果要教给你,你念佛念一声佛号给你十块钱,他就念得很起劲了!这利益在推动他。那现在学佛的时候,又没有人钱给你,不但没有人钱给你,往往到道场还要去捐助,还要去倒贴,所以时间一久了,大家就懒惰、懈怠了,就不干了!没有发愿的原因。所以发了愿之后,从哪里修起?从断烦恼修起。三学里头戒、定、慧,戒、定帮助你断烦恼,然后定、慧才能现前。这依戒得定,因定开慧,这一定的顺序、层次。这用主地神来表法,来表这个意思。第五位:
【深净大悲庄严法界普润众生主水神。】
『主水神』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龙王,我们中国人讲龙王、海龙王,主水神。他是『深净大悲』,甚深清净的大慈悲心。『庄严法界,普润众生』,「润」就是水的意思。这是用说法、用表演,也就是做出样子,让众生见到、听到能够破迷开悟,就好比是甘露滋润一样。第六位:
【智慧威力光明遍照主火神。】
这里有一个错字,这是「遍」字,遍照,光明遍照。「火」是光明的,所以它形容智慧,智慧的『威力光明遍照』,破众生的愚痴、破众生的迷惑。菩萨不但说法是智慧,菩萨的生活是智慧,菩萨一举一动都充满了智慧,让众生接触到的时候都能够破迷开悟,这是表这个意思。下面一位:
【摩尼宝冠以严其首主风神。】
『摩尼』是宝的名称,「摩尼宝」我们也没见过,佛在经上讲摩尼宝就是如意宝。有一点像从前神话,西方神话里头这种能如人意的,有求必应的,得到这个宝之后就能有求必应,所以把它比作风,风是动的,不是静止的。第八位是:
【光照十方差别仪式主方神。】
『方』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空间。四方、四维、上下。空间一定用光明来表示。阿弥陀佛的名号,世尊在《弥陀经》里面为我们说出两个名号做代表,「无量寿」跟「无量光」。「寿」表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光」表空间。说一个时,说一个空,里面全都包括了,一样也不漏,所以无量的意思就很圆满了,用这两个来做代表。这是『主方神』。
【专勤除灭无明黑暗主夜神。】
「夜」、「暗」就是代表无明。无明就是什么都不知道,愚痴,什么都不明了,这叫做无明。『主夜神』是『专勤除灭无明黑暗』,来破除黑暗的。第十是:
【一心开现如来智日主昼神。】
有主夜神,当然也就有『主昼神』。这两位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白无常、黑无常;白无常是主昼神,黑无常是主夜神。所以在此地,佛在教学当中都把这些鬼神的名号,它的作用统统用它来表法。佛的教学取材,实在讲,真的是左右逢源,头头是道,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什么都可以拿来,都是教材。佛菩萨如是,我们如果要智慧开了、通达了,那样样东西拈来都是好教材,都能令人破迷开悟。『一心开现如来智日』,「如来」是自性,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像太阳一样,要用什么方法把它开显出来?一心。我们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智慧就开了;念到一心不乱就明心见性了。
【普遍庄严虚空法界主空神。】
宗门里头有一句话,叫「心空及第」,这是个比喻。从前读书人要经过国家的考试,最高的考试是考进士,进士第一名叫状元,状元及第,考中了。那我们学佛的人几时能成佛?我们要成佛了,也算考中了。古德跟我们讲心空就及第了,如果你心里头有一物,那你就不及格;心里头无一物,你就及第了,这是表『主空神』的意思。由此可知,心空,心地清净平等,这才是庄严法界;心里头有一物,这个谈不上庄严。第十二位:
【能勤方便拔济众生出生死海主海神。】
前面主水,所有一切水他都管,『主海神』比主水神要差一级,他只管大海,大海之外他就不管了,不像前面他管的范围那么大,这我们称叫海龙王。取出离生死大海,取这个意思,他有方便法,『能勤方便拔济众生』出离生死苦海。生死苦海是指六道轮回,能帮助你脱离六道轮回。第十三位:
【常勤积集出过心量趣一切智胜幢善根主山神。】
山神好像现代人不常见,在中国大陆,这些山都有山神庙,有土地庙、有山神庙,这是『主山神』,也取山的意思。菩萨『常勤积集出过心量』,「出」是超出,超过一切众生的心量。菩萨心量大!不像众生的心量很狭小,不能容忍,他是超出一切众生的大心量。唯有大心量才能『趣一切智』,「一切智」是如来果地上的智慧。『胜幢』,「幢」是高显,殊胜高显的善根就像山一样,所以用山神来代表。十四:
【发大誓愿运度众生称赞诸佛勇猛无倦主河神。】
像江河的水滔滔不绝,取这个意思。比喻菩萨的弘誓愿,普度众生。而在度众生的方法里面,最有效的方法,无过於念佛成佛。所以本经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地方的意思也就透出来了。『称赞诸佛勇猛无倦』,这样才能够广度众生。第十五位:
【常勤守护一切众生菩提心城主城神。】
『主城神』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城隍,城隍是主城神。而把这个城比作心城,什么心?『菩提心』。主城神要守城,守护这个地区,实在讲,就相当於现在的县市长,管辖这个县市,守护这个县市。菩萨也发这个心,守护一切众生的菩提心,不要让菩提心退转了。第十六句:
【常勤守护一切众生诸大龙王。】
龙、蛇都是代表变化的,变化莫测。而菩萨也已发这个大愿,守护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不管怎么样的变化,都要掌握一个不变的原则,这样才能够成就。第十七句:
【常勤守护一切智城诸夜叉王。】
『夜叉』是鬼神之一,夜叉的意思翻成中文是勇猛,翻作勇健,健康的健,非常勇猛、非常健壮,取这个意思。所以他才能『守护一切智城』,也就是让我们智慧增长,而不至於退转的意思。第十八句:
【常令众生增长欢喜干闼婆王。】
『干闼婆』也是鬼神之一,「干闼婆」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香阴。我们燃香,他闻到香味就来了。而实际上,他是忉利天主的乐队,这个王就是乐队的队长。忉利天主要召集他们来表演的时候就燃香,香一燃,他们就来了,到这来表演、来演奏。演奏的时候,当然是歌舞能令大众欢喜,取这个意思,常令众生增长欢喜心。第十九:
【常勤除灭一切饿鬼所有饥渴鸠盘茶王。】
『鸠盘茶』也是鬼,鬼道之一,这是鬼王。这个鬼好像是《地藏经》科注里头有,叫「瓮形鬼」,也就是肚皮很大,饿鬼,咽喉很小,肚皮很大,就是我们讲的饿鬼,像瓮形一样。也有人说,这一类的鬼也叫做「厌魅鬼」,厌魅鬼我想有不少同修可能有这个经验。我们睡觉睡熟的时候,觉得有人压到,但是这个鬼是欺负人,实在讲也害不了人,到时候他就走了。如果我们要遇到这种情形,被鬼压了,我们晓得是他来作怪,大概就是我们阳气比较衰的时候才会遇到,你的气很旺,他不敢欺负你。如果在这个时候,一下觉悟到的时候,你念几声佛号,马上就没有了。所以念佛、念咒都很有效,一念他就走了,这是属於饿鬼,所以表『常勤除灭一切饥渴』,表这个意思。第二十句:
【恒愿拔济一切众生度生死海迦楼罗王。】
生死大海,生死为什么把它形容作大海?大海是一望没有边际,六道轮回生死,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够出来,时间太长了,好像也没有边际一样,所以就取『迦楼罗王』。迦楼罗是梵语,翻成中文叫「金翅鸟」,那鸟飞得就很快了,虽然海很大,很短的时间就可以飞过去,取这个意思。我们中国人叫大鹏金翅鸟。现在科技发达,我们超音速的飞机实现了,所以他能够帮助众生度生死大海。第二十一句:
【愿诸众生普得成就超诸世间如来力身阿修罗王。】
『阿修罗』翻作无端正,福报很大,这个地方是取他的福报。他有大福德,所以能令一切众生『普得成就』,超越世间,得『如来力身』。第二十二位:
【曲躬恭敬乐见诸佛种种功德摩睺罗伽王。】
『摩睺罗伽』是蟒蛇,是大蛇,这是蛇中之王。蛇走路,它是摆动,身体是摆动,『曲躬恭敬』,取它这个相。我们用曲躬,儒家讲的礼,礼叫曲礼,礼就是要委曲自己、尊重别人。儒家讲曲礼,我们佛法也是如此。十大愿王第一个「礼敬诸佛」,「诸佛」是谁?除自己之外,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华严》上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我们要用恭敬诸佛如来那个心态,对待一切众生,对人、对事、对物。用蛇它这个动作来做个比喻。这才能够见到『诸佛种种功德』。下面一句:
【深厌生死常乐瞻仰诸佛相好诸大天王。】
『天王』好懂,佛在经上讲了有二十八层天,除了四空天没有色相之外,色界以下都有身相。天王的身相非常庄严,《无量寿经》上有比喻,我们瞻仰佛的相好,就像诸天天王一样。末后一句:
【尊重於佛恭敬供养称扬赞叹诸大梵王。】
大梵天的天王,比一般的天王要高,我们用他来比喻尊重佛陀,恭敬供养,『称扬赞叹』,像对大梵天王一样的恭敬。
这个注解简单,大家一看就明了。可是最重要的意思,此地一共是讲了二十四种,除了同生的不算,菩萨众不算,从侍卫金刚神只一共是说了二十四种。二十四种里面,每一种的数量都很多很多,真的是无量无边,统统有表法的意思。诸位懂得这个意思,你看《华严经》才真有味道;你不懂这个意思,一直念的是鬼神,念得真是没味道,念得枯燥无味,不晓得这个其味无穷。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四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04
请掀开经本第五页,最后一行看起。
【文殊师利与如是等种种色像威德庄严大菩萨众。及诸世主。前后围绕。从自住处。来诣佛所。右绕如来。经无量匝。以诸供具。种种供养。供养毕已。顶礼辞退。右绕而出。往於南方。】
在前面我们看到文殊师利童子,从善住楼阁出,这里面表法的意思一定要明了,他与同行的菩萨,以及世主。这一段经文里面说,『如是等种种色像威德庄严大菩萨众』,这一句是说的同行的菩萨众。『及诸世主』,就是前面一段经文所说的二十四种大众,这二十四种都是六道众生的首领,称之为「世主」,这里面包含的数量实在是无量无边。因为他的境界前面讲过了,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世主数量没有穷尽,这里头全是表法的意思。
『前后围绕,从自住处』,自住处就是善住楼阁,前面说过了。来到世尊的道场,就是到佛讲经的处所,见到佛,『右绕如来,经无量匝』,这是礼节,通常我们在经上看到佛弟子见到佛,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这是一般的礼节,此地是「右绕如来经无量匝」。这是形容恭敬到了极处,右绕有恭敬、有皈依的意思。接著再供养,『以诸供具种种供养』;供养完了之后,『顶礼辞退』。看此地也没有请法,佛也没有说法。『右绕而出,往於南方』。这一段表的什么意思,我们看看清凉大师的注解。
这是第三段,「总显出仪」。就是他出发,发心度化众生,就是表这个意思。「前约无住方能化生,从善住出」。这把意思都说出来了。这个意思很深很广,诸佛菩萨度化众生,他有一个基本的条件,这是经论当中常说的,自己要未能得度,你怎么能度人?要度众生先要度自己,自己得度了,才有能力去度众生。所以前面第一段,说他无住,善住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盘,那叫善住。前面说,他住在善住楼阁,那就是他自己已经得度了。楼阁是表一如,性相一如,理事一如,表这个意思,表一真法界,世出世法一如,这是自己证得了。
我们学佛,什么时候才能得道?今天上午屏东有些同修到这来看我,有位同修提出这个问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成佛,他叫我教给他成佛的方法。什么时候你到无住,你就成佛了,《金刚经》上所说的,「应无所住」。我们前面念的文殊菩萨这三段,第一段就是「应无所住」,今天我们念的这一段,就是「而生其心」。生什么心?生度化众生的心,必须无住才能生心,这个意思是自度才能度他。所以从善住出,表这个意思。
这一段是,「今约自利方能利他,云出自住处」。他从自己住的地方出来,这个意思是说自利才能利他,自度才能够度他。下面还有一个意思,「又前依佛果法界所流」。前面经文所讲的,第一段所讲的,是从如来佛果法界里面流出来的,从善住出。「此依自证因门大用,故彰略耳」。这一段是依自证,修因证果,大用无方。这是清凉大师将这段经文的大意,给我们显示出来。我们再看经文里头还有意思,不能不略说。「右绕」是表顺从,顺从自然的法则,现代人所讲,顺从自然的生态,大家好懂。没有违背自然生态,佛法里面讲,「随顺法性」,右绕是表这个意思。「无量匝」,这是无边,理事都无边际,供养里面包括的范围也是无量无边,有理有事。而一切供养当中,最殊胜的是如教修行供养,这是普贤菩萨在末后一章里面教导我们的,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最,法供养第一条就是如教修行。佛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依照佛的教诲去做,这就是真正的供养。
供养完了,顶礼辞退,没有向佛请教,佛也没有说法,这就是依自证因门,右绕而出,往於南方。南方也是表法的,不是真正的南方,善财童子去参访都在南方,难到东方、西方、北方就没有善知识,善知识都住在南方?南是表法的,只要善知识住的那个方向,都叫做南方,不管东西南北,他住在北方,也叫南方。南象徵光明,古代中国人讲五行,印度也讲五行,五行南方属於火,火的相是光明的,善知识是代表著光明,代表智慧,只要是善知识住的那个地方,都叫南方,是这么个意思,所以它不是方位,它是表法。这一段的意思讲到这就行了。我们再看第二段,下面这一段。在没讲经文之前,清凉大师有个简单的介绍,我们看有三角型符号的这一段小注。
「第二尔时尊者舍利弗下」,这一段经文以下,「成彼化事」。文殊菩萨教化众生,教化的仪式、姿态,前面我们看到了,他教化的成就,也必须要说明。「通有三会」。这是往下去我们都能看到三会。三会第一会是,「比丘会。表回小乘可入大故」。回小可以向大乘。「二诸乘人会」。这里面三乘人都有,显示「通收诸权皆入实故」。这个意思非常非常重要。「三善财会。纯一乘机,一生办故」。由此可知,这三会就将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统统都包括了。如同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讲经说法,最初示现成道,在菩提树下打坐,在定中二七日中讲《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是定中讲的,我们凡夫不但听不到,见也见不到,凡夫只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哪里晓得他在那里讲《华严经》。出定之后,这才到鹿野苑,找了原先陪他作伴的五个人,向他们说法,度这五个人,这五个人成了比丘,所以最初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说阿含。阿含是小乘,第一会比丘会,小乘回小可以入大。阿含以后,再回小入大,再讲方等,方等是大乘。大乘分为两个阶段,方等是大乘前一段,般若是大乘后半期,分为两期,最后通收诸权皆入实故,就讲《法华》、《涅盘》,《法华经》开权显实。
由此可知,这三会是把世尊一代时教全部都含盖了,都包括了。善财会就是华严会,法身大士纯一乘机,那不是大乘。这样根性的人,一生就成佛了,不要等来生了。所以世尊所说一切经中,讲一个人一生修行证果成佛的经,除了净宗净土三经之外,就是《华严经》,《华严经》讲的是一生成佛。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成佛,没有到第二生。可是要记住,这是法身大士一乘根性,那我们是什么根性?烦恼习气无量无边,我们能成得了吗?实实在在成不了。无论你是学禅、是学教,学什么样的法门,你能断烦恼吗?你能够把是非人我放下吗?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如果你还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连六道都出不去,都没希望。学佛不过是种一点善根而已,这一点善根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
所以在末法时期,老老实实说,所有一切法门对我们来讲,都没什么效果,我们的病太重了,那个药对我们来讲不起作用,没药可救!世尊这才大慈大悲给我们开了一服救命的药,念佛往生。这个法门能够普度一切业障深重的众生,效果比善财会还要殊胜。善财好不容易到五十三参才成佛,费这么大的劲,我们念阿弥陀佛,五十三参前面五十二参都不要了,我们直接就要第五十三参,真正不可思议。他还要吃尽苦头五十三参,我们五十二都不要了,单单要第五十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跟善财没有两样。所以这个法门比《华严》还要殊胜,有几个人知道这个事实?你要是对《华严》、《法华》这些一乘经论,没有透彻理解的话,你怎么会知道念佛法门的殊胜?你们念佛求生净土,这一旦往生比善财高明太多了。这是我们这一生真的是有福,遇到这个法门,决定要在这一生当中成就。所以念佛也是纯一乘机,一生成办。
这把三会简单介绍出来,下面又说,「又前二会表信未久,尚不定故」。前面比丘会、诸乘人会,都在十信这个范围之中,没有破无明,没有见性,所以这个位次进进退退不定。「善财信终,可入证故」。善财会就是十信心满,从初信到十信,十信心满,所以叫信终。十信位终就是圆满的意思,圆满就入初住,入初住才叫证。证什么?证一真法界。入初住就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不但是超越六道,也超越十法界,所以初住菩萨住一真法界,这才叫入证。我们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所以古德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即是小本《华严》」,没说错!
我们再看底下经文,下面经文分两段,第一段说明,「助化摄机」。请看经文:
【尔时。尊者舍利弗。承佛神力。见文殊师利菩萨。】
这里要注意,你看看前面说童子,现在说菩萨,这个意思差别在哪里,我前面说过了,现在不讲了。『舍利弗尊者』,他是比丘,他是小乘,一定要藉佛力的加持,本师释迦牟尼佛威神的加持,他才能见到菩萨的行化。如果不得佛加持,他见不到,法身大士他怎么会见到。得佛神力加持,见到『文殊师利菩萨』,在十方无量无边世界度化众生这个状况,这前面所说的。
【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诸世主。种种神通。威德自在。众会庄严。从逝多林安详而出。】
舍利弗证了阿罗汉果,阿罗汉的定功很深,他得的定叫九次第定,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世间的禅定是四禅八定,你要得四禅定,那你就生四禅天;再往上去四空天,这是四空定,合起来叫八定,这没出六道。第九定就出六道轮回,虽出六道,还在十法界里面;六道之外有声闻、缘觉、菩萨、佛,没出十法界。文殊菩萨在一真法界,所以十法界里面这些圣者,如果不得诸佛威神加持,他见不到;得佛力加持见到了,见到文殊菩萨。
实在讲,文殊菩萨坐在释迦牟尼佛旁边,端坐在那里,也听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他到十方世界度众生是见不到的。就如同佛讲《华严经》,我们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入定,怎么晓得他在开法会,法会这么庄严?看不到!文殊菩萨也在那里打坐听经,谁知道文殊菩萨已经到十方世界度众生去了。舍利弗得佛加持见到了,文殊师利菩萨在定中,尽虚空遍法界普度众生去了,这是舍利弗见到了,他看到的是『种种神通,威德自在,众会庄严』。『从逝多林』,逝多林就是只树给孤独园。『安详而出』。
【作是思惟。我今当与文殊师利俱往南方。】
他看到了,他就发心,就动了个念头,也想跟著文殊师利菩萨,跟他一道去。这个小注是解释这一段。「小乘之智亦助大故」。所以佛出现在世间,他的声闻弟子当中,实在讲哪里是真的声闻,都是示现的、变化的。此地讲的舍利弗,佛说得很清楚,舍利弗早就成佛了,倒驾慈航在这里演戏,演声闻的角色,其实他早就成佛了。所以小乘智慧也能够帮助菩萨教化众生,不但小乘智慧能帮助菩萨教化众生,我们人天智慧也能帮助佛教化众生。这一段文(就是比丘会里面)也有两段。这一段是说明看到这一桩事动了念头,随著文殊菩萨去教化众生。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时舍利弗。即与眷属。六千比丘。前后围绕。】
『舍利弗』也有他的弟子,也有他的徒众,徒众人数也不少,有六千人,这是舍利弗的学生,与他有缘。虽然同时在佛的那个时代,这些人跟舍利弗有缘,舍利弗教他,他很欢喜;释迦牟尼佛教他,他不欢喜,这就是他跟佛的缘不够,跟舍利弗的缘很深。因此,佛就告诉我们,佛不度无缘之人,你要想将来成就,度众生,度很多众生,你一定要跟众生结缘;你要不结缘,成了佛也度不了众生,结缘重要!这『六千比丘前后围绕』。
【出自住处。】
这个『自住处』的含义前面说过了,但是前面那是文殊菩萨自住处,这个地方是舍利弗的自住处。舍利弗是小乘,从小乘出去,跟著佛、跟著文殊菩萨,就是回小向大的意思,出小向大。
【往诣佛所。】
先到世尊这个地方。
【到已顶礼。一心观佛。】
到佛这个地方先行礼,行礼之后『观佛』,观佛也是致敬,瞻仰!也是致敬。
【具白世尊。世尊听许。】
这个言辞文字就简略了。他就把这个意思向世尊报告,世尊同意。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他看到文殊师利菩萨到十方去度化众生,这个威仪非常殊胜,动个念头想跟他去。世尊同意,准许他去。因为他是比丘,是佛的学生,出入都要禀告老师,老师许可这才行。
【右绕三匝。作礼辞退。往文殊师利童子所。】
你们特别注意经文,什么地方称菩萨,什么地方称童子,意义有别,不一样的。这个注解意思我都讲过了,不要念了,看底下经文:
【此诸比丘,皆舍利弗之所化度。出家未久。自所同住。】
这一段,「别明所化」。他所教导的这些人,这比丘会教导哪些人?教导舍利弗的这一批比丘众。这里面又分四个小段,这一段先把它说清楚,他们的身分,是『出家未久』的比丘众。这个注解里面,比丘两个字省略掉了,不必在这个地方再麻烦,比丘三个意思略出来了。「义如常说」,不必多讲了!必须要说明的有三点,第一个是舍利弗的学生,舍利弗在佛弟子当中,代表智慧第一,舍利弗的学生就是智慧生故。所以诸位要晓得,这六千人,未必是六千人,舍利弗的弟子也未必真的是舍利弗的弟子,只要从智慧生,就可以叫舍利弗的弟子。全是表法,字字句句都是活的,没有一个字是死的。我们读这些大乘经,尤其是一乘别教,最难的地方就是我们看经文,都把经文字字句句看死了,所以说死在文下,这是很糟糕的!这是古德常讲:「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三世诸佛都喊冤枉,佛不是这个意思,你们把意思错解了,所以说义在言外,你要懂得弦外之音,那就有味道了,这就愿解如来真实义。
其次说「出家未久」,他是不是真的出家未久?可能已经出家几十年了。纵然出家几十年,你还没有明心见性,那就说你出家未久。「未证实际」。就是没有见性,还是小乘,没有见性是可以回小向大。但是回小向大,也不是自己那么突然就发心,要善知识诱导,要善知识教诲。他觉悟了,舍弃小乘而向大乘。末后一段的意思是,「自所同住」,这就是同居小乘。这些人他们的境界差不多,都是小乘境界。「同住法界」,这个法界是十法界,十法界里面的声闻法界,他们同住在这个法界里头。「显此类比丘则可回心」。这一类的比丘,容易回小向大,什么原因?常闻大乘法,如果他不接触大乘,不常听大乘经,很难会懂。这是跟舍利弗的比丘,不说跟别人,舍利弗智慧第一容易入大乘,所以特别用他来表法。下面也列几个上首作为代表。这个代表里面,特别要观察他们的智慧,为什么他能够回小向大。
【所谓。海觉比丘。】
他觉,他不迷,这就是智慧。『海』是比喻深广,比喻他的智慧、觉性深广,这种比丘容易回小向大。
【妙德比丘。】
文殊师利菩萨的名号,要是翻成中文也叫『妙德』,也翻作妙吉祥。文殊师利是梵语的音译,这个名号当中充满了智慧。第三位:
【福光比丘。】
有大福德,光表智慧,有福有慧。下一位是:
【大悲比丘。】
他有大慈悲心,大慈悲心也从智慧里面生的,为什么?没有智慧,他虽然有悲心,那个悲不能叫大,慈悲要清净平等才称之为大。也就是说,著相就不叫大,离相才叫大,没智慧你怎么会离相?底下一位:
【电德比丘。】
『电』也是表智慧。《金刚经》末后的比喻:「如露亦如电」,电表不住的意思,电表光明的意思。虽放光明,但是它不住光明,这是高度的智慧。
【净行比丘。】
『净』是清净,《无量寿经》上清净平等觉,这个是一而三,三而一,一个得到,三个都具足。净里面当然有觉。下面是:
【天德比丘。】
天就是表慧,天人的智慧比我们要殊胜的太多了。
【实慧比丘。】
这个名字就更明显了,真实智慧。
【梵胜比丘。】
『梵』是清净,『胜』是殊胜,清净殊胜当然具足智慧。末后一位:
【寂慧比丘。】
看看这些名字,你就晓得这些人当然可以回小向大,这是代表六千人的。下面经文:
【与如是等六千人俱。】
六千也有意思,也不是随便说的,我们看这个注解。「与如是等六千人俱者,结数」。总结有多少人数。「而言六者,前之六信,可不退故」。它表六信。「本自六根,性清净故」。又表六根,这是六。为什么用千?「千表无尽,该果海故」。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因果不二,字字都有很深的意思。所以前面告诉诸位,不一定有六千人,也不一定天天跟著舍利弗后头走,不见得!他所说的话,里头有很深很深的意思。「六信」,蕅益大师在《要解》里头讲得好,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蕅益大师讲的非常之好,我们对於这六桩,一丝毫怀疑都没有,我们的修学才会有成就。请看下面经文,底下这是叹德。
【曾於过去。供养诸佛。深种善根。】
这一段文长,我们要把它分成段落来看,这个是一段。这一段是讲过去世的善根,《弥陀经》上告诉我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凡是念佛往生净土的,善根都非常深厚,无量劫来积植的善根,在这个时候,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你才肯信这个法门,你才肯愿往生、才肯念佛,不是偶然的。我们在这个道场上,讲这样殊胜的经典,你看隔壁的那一家他怎么不来听?我们大楼楼上、楼下都不来听,为什么不来?过去世没有『供养诸佛深种善根』,他怎么会来?别说我在这里讲不来,阿弥陀佛来讲,他也不会来。所以你肯发心来听,不简单!他们这些人过去供养诸佛深种善根,我们今天在这一会也不例外,也是过去供养诸佛深种善根,咱们才能够在这里聚会一起。
下面有十句,十句显示这些比丘他们的智慧德能,我们一句一句的来看。
【於甚深法。悉能悟解。】
『甚深法』就是指本经,《华严》是甚深法,净宗的经典也是甚深法,《无量寿经》、《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都是甚深法。何以说这些法门是甚深法?这些法门教我们一生超越十法界。如果这个法门在一生当中,叫你修行可以证到阿罗汉果,可以证到菩萨果位,可以证到藏教的佛、通教的佛,你还没出十法界,那就不叫甚深法。甚深法的标准是要超越十法界,证得一真法界,这个法叫甚深法。你对这个甚深法,一接触你就明了。明了虽然有浅深不一样,浅的明了,你就肯发愿,就能念佛往生,那也是甚深法。甚至於你说净宗经论我都没有念过,也没有听过,听也听不懂,可是听到阿弥陀佛名号就生欢喜心,就能信,就真念,发愿往生,那也往生了,那也是於甚深法,『悉能悟解』,还是这个标准。这一句是悟理甚深,那个悟理的样子不一样,我们要明了。第二句是:
【深信趣入。最极清净。】
『深信』才能够趣入,『趣入最极清净』,这一句话跟《金刚经》上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是一个意思,是同样的境界。所以信要深信,深信是丝毫怀疑都没有。我们今天遇到这个法门,不能说没有善根,不能说没有福德,为什么我们对这个法门真实的利益还得不到?我们信是信了,信的深度不够。深度不够怎么办?你遇到善友,给你讲解这部经典,或者是你不断读诵这部经典,就是把你那个浅信变成深信,道理在此地。所以你要遇到真正的善友,若不是真正的善友,叫你读大乘经,《大藏经》那么多,从头到尾慢慢的念;念了几十年,把《大藏经》念完了,还是不相信。为什么?那不是培养深信的办法。
培养深信的办法,用什么方法?一部经。这个很多人不知道,一门才深入,多门是浅入不能深入。多门修学是得一点佛学常识,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上,去拿个佛学博士学位,那你要多读,广学多闻,你可以拿个佛学博士,佛学博士还照样搞六道轮回,不起作用。一定要深入,深入记住,一门才能深入。就是以读经为例子,你读《无量寿经》,你每天读十遍,你要念上十年,你就深了;不需要人给你讲解,自自然然就深了。为什么会深?因为你得定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深入?心是散乱的,散乱心怎么能深入。你十年念一样东西,心定了,定了就开智慧。所以你才能趣入最极清净,这个清净是清净心现前,最极清净是真心、真如本性,就是禅宗里头说的明心见性,非常非常重要,要懂得一门的功德利益。第三句:
【志行宽博。等佛境界。】
「志」在佛法里面常讲发愿,志跟愿是一个意思。世法里头人要立志,人要不立志,一生没有努力的方向,你很难成就。人要有志,学佛要有愿,所以志跟愿常常连在一起,此地讲的志就是愿,『志行』就是愿行,有愿有行。愿行多宽多博?『宽博』是广大的意思,像佛一样。尤其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志行是等虚空遍法界。我们看四十八愿,愿愿都是度法界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我们要有佛一样的志、一样的行,『等佛境界』,向佛看齐。第四句:
【於佛教法。能正修行。】
这一句就是依教修行,佛在经上教我们做的,我们要照做;佛在经上不许可我们做的,我们决定不能做。所有一切经,佛都是这样教导我们的。特别是过去讲的《弥勒菩萨所问经》,也叫《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这个经我们在短短时间里面讲过三遍。第一遍在加洲讲的,第二遍在此地讲的,第三遍在新加坡讲的,非常重要!这个经我们展开来读一读,就发现自己一身的毛病,这些毛病如果不能把它改掉,就是修行的障碍,就是念佛往生的障碍。念佛人很多,往生的人不多,原因在哪里?这些毛病我们没有办法把它改掉。所以自己要问问:「我这一生要不要往生,是不是决定要往生?」如果决定要求往生,这里面的毛病就统统把它改掉。有些人说改毛病很难很难,实在讲不难,天下难事,求人难,这个事情求自己,有什么好难的,克服自己的习气就不难。克服习气的方法,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有许许多多的教导,只要我们细心去体会。所以一定要克服自己的习气。第五句:
【悉能了知。诸法本性。】
这就是在一切事相当中,透彻明了它的理体,理体就是『本性』、就是法性,法性是空寂的。《般若经》上讲的最多,诸法缘生,因缘所生的。因缘所生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许许多多条件当中所发生的,这许多条件当中缺个几条,就不可能发生。《华严》讲的是无量因缘。既然是众多条件所发生的,那它就没有自体,所以说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个事实,现代科学家都发现了,近代的科学向两个极端发展,一个是太空物理,向大的方面,无限大去发展;另外一个向极小的量子力学,向最小的地方去研究、去发展,这个跟佛法的观点非常接近。
尤其量子力学里头所发现的,现在科学家讲没有物质的存在,说有物质是假的,错误的,没有物质。那物质现象是什么?波动的现象,那跟经上讲的梦幻泡影就非常接近了。它存在的时间,如露亦如电,刹那不住,这你才了知一切法的本性,一切法的真相。了解之后有什么好处?不再执著了,真的放下了,放下你的心就清净,放下就得大自在,再也没有烦恼,再也没有忧虑,再也没有牵挂。你以前忧虑、牵挂、烦恼,都是空的,没有一样是事实,没有一样是真的。真正明白一切法了不可得,相有体无,这个性就是体,本性就是本体。不但相有体无,我们能够思惟想像的心也是相有体无。《金刚经》上讲的三心不可得,这个意思合起来,就是能所俱不可得,这才是事实真相。这些菩萨他们通达。
【能大饶益。成熟众生。】
所以他自己得度,生起大悲心才能够帮助别人,『成熟众生』,帮助众生也入这个境界。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里面所说的全是自己,自己本具的德行。末后这一句,这是利他的。
【常乐勤求。诸佛功德。】
这是自己在前面智慧德能的基础上再求进步,再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乐是欢喜,欢喜勤求诸佛功德,他并没有止在这个地方,继续不断的努力前进。后头这一句总结:
【皆是文殊师利童子之所教化。】
这个注解末后说,「本属文殊,非身子分,故所叹德,皆约大乘。不同五百言含本迹。翻显小乘不知不共。」清凉这几句话的解释,解释的非常之好。这十句里头所说的,真的文殊菩萨才能当,舍利弗当不起。虽然是文殊菩萨才能承当,但是这个话明明赞叹比丘的,这就显示他们过去供养诸佛深种善根。由此可知,这些人跟文殊普贤实在讲没两样,这些人是谁?就是我们在座的诸位,我们过去生中曾经供养诸佛深种善根,跟文殊普贤没两样,那现在为什么不一样?一时迷了,一时糊涂了,现在点醒了,恍然大悟了,句句说的是自己,没有说别人,说别人与自己不相干,那不叫废话吗?句句都是说的自己,希望我们听了之后,一下能醒悟过来,原来我们也行。这样对於念佛往生,你信心就具足了。
你要说不行,恐怕不是我自己。不是你自己,你怎么会遇到这一会;不是你自己,你怎么今天会读到这一段文。你今天既然读到这一段文,听到这一段话,那说明你就有分;你要没有分,你或者今天有别的事情,今天晚上你就不能来听经。所以希望大家细细从这个地方想,你才晓得我们过去生中,跟诸佛菩萨那个缘有多深。
下面一段,这是第二段,「明化主摄益」。这里头也有两段,第一段是「身仪摄益」。你看到它的相状,它的仪态,就得利益了。「令其根熟,起乐欲心」。爱好希望的心。所以佛菩萨教化众生,身语意三业都摄受众生。这个地方就是用身,这个意思大家要听得不太懂的话,我们讲白一点,这个身仪是什么?招牌,这大家好懂。我们学佛的样子,这个是招牌。你们看这个招牌怎么样?所以学佛的人容光焕发,身体健康,没有毛病,每一天法喜充满,这就是身仪。让别人一看就羡慕,你怎么过得这么快乐?我念阿弥陀佛就快乐了,那他就跟我念阿弥陀佛了。如果我们这个招牌不好,每一天垂头丧气,苦不堪言,人家一看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能念,你看像他那个样子,这叫身仪。文殊菩萨的身仪太好了,让人一看就羡慕。我这个说法,你就好懂。
所以学佛就是要给一切众生做好榜样,做好样子,让他一看,心里头就羡慕,他就要向你请教,要向你学习,这一段就是这个意思,「令其根熟,起乐欲心」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佛法是师道,师道是很尊贵的,「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你不教他,不主动去拉他,他怎么来学佛,我们做出样子,让他自己看了感动,自己入门来。所以这个招牌就是招生广告,你看这个多重要。所以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一定要有个好样子,给人家做榜样。我们道场给所有道场做个好样子,每一位学佛同修家庭,是一切家庭的好榜样,这都包括在身仪摄益里头,很重要、很重要!我们看底下经文。
【尔时。尊者舍利弗。将诸比丘。随路而行。观诸比丘。告海觉言。】
这一群人,『舍利弗』是他们的老师,是领导他们的,也是舍利弗帮助他们,指导他们。舍利弗带著这六千人,六千人当中,有智慧高的,有智慧平平的;高的人是见色闻声就觉悟了,中下根性必须要开导,开导就是言教。所以他就告诉海觉,海觉是六千比丘众里面的上首。
这个一大段经文里面,有四个小段。「前中有四。一示胜境」,是指示境界的殊胜。这里头也有三段,第一段是告诉他,我们刚才所念的。下面这一段文,就教他观察。请看经文,这一段经文是,「正教观察」。
【汝可观察。文殊师利。清净相好庄严之身。诸天及人。莫能思议。】
经文一共有十句,这是第一句。这十句就是说明,文殊菩萨十种殊胜。我们有没有见到?我们没见到文殊菩萨本人,在寺院里见到文殊菩萨塑像,见到文殊菩萨画像,你有没有看到这十种殊胜,没看到那是你太粗心,太大意了。念了这一段经文,以后再要看到文殊菩萨像,听到文殊菩萨名,你就要想到这十种殊胜。如何能把这十种的殊胜,变成我自己的殊胜,你就真正得利益了。菩萨十种殊胜与我们自己不相干,那你没得到利益,你知道也是枉然,知道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这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你看他的『清净相好庄严之身』,先看他的身相。『诸天及人,莫能思议』。比不上!他的身相那么样好,好怎么来的?相好是因。相好怎么来的?经文上有,清净,清净是因,相好庄严是果报。你要想你的身相,这个相好,经上讲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庄严的身相,都是从清净心来的,清净行来的。你的心行不清净,你的身相怎么会好?这一句里头教给我们就多了,我们一生都受用不尽。所以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导诸位同修,学佛的人招牌要好,这影响太大太大了。你看现在一般社会,为什么对佛教没有好印象,提到佛教人家就摇头,都说这个迷信,都没有看在眼里。原因在哪里?招牌不好,本来是个好招牌,被你糟蹋掉了,你还说你修行有功德。这不晓得功德在哪里,真的把释迦牟尼佛金字招牌毁坏掉了,糟蹋掉了,这学佛的人一身的罪过。所以你学佛,至少你的身相也像佛菩萨一样,男众要像文殊、普贤,女众也跟观音比一比,这是真的。清净的心行就得相好庄严之身,这是你看他的身相。第二句:
【汝可观察。文殊师利。圆光映彻。普照十方。能令众生。心生欢喜。】
这一句要是浅而言之,就是菩萨的光彩,我们今天讲的风度,容光焕发,众生一看到他,就生欢喜心,这是摄受众生有力的手段。你如果相不好,众生一看到你就讨厌你,掉头而去,你还能帮助人吗?你还能度众生吗?要真干!真正的因就在第一句,第一句清净是总的因,贯下面十句,都在清净心、清净行,心行清净,殊胜的德相、德行无量无边。第三句:
【汝可观察。文殊师利。放光明网。微妙庄严。除灭众生。无量苦恼。】
这一句是讲菩萨放光,前面一句是讲的常光、平常,这一句是讲的放光。光怎么放法?是不是一闪一闪放出去的,如果一闪一闪的放,会把人吓跑掉了,谁还敢接近?这个放光是有意帮助别人,见到众生,众生生欢喜心。菩萨有意帮助他,不一定要说话,种种表态能令人觉悟,不必用言语,我们现在讲暗示,你做一个动作暗示,他懂得了,他体会到了,这都是属於放光。暗示的方法太多太多了,身体的动作,手足的动作,面部的表情,都放光,都能给一切众生,聪明伶俐的,根性利的人,你给他小小的暗示,他就明白了,不需要说话,这叫放光的殊胜。众生一见就能体会到菩萨的意思,就能灭除『无量苦恼』。这个经文细细去琢磨,其味无穷。第四句:
【汝可观察。文殊师利。众会威德。皆是菩萨。往昔善根之所摄受。】
这一句是教你『观察』,文殊菩萨左右的这些大众,他出来不是一个人,有一大群人跟著他。前面教你观察文殊菩萨他本人,现在叫你看跟随文殊菩萨的这些大众,你去看看这些大众,这些大众不是普通人,个个都是有智慧、有德能的人,都是特殊的人物,不是普通人。这些人为什么跟他在一起,当然与菩萨缘很深,没有缘怎么会在一起?缘聚的时候,他自然就合了;如果缘散的时候,想聚也聚不成,缘殊胜!这里面又可以看到因与果,因中就是与一切众生广结善缘,果报里面成就会众的殊胜。与会大众的人多,人才济济,这是『菩萨往昔善根之所摄受』。第五句:
【汝可观察。文殊师利。所行之路。左右八步。清净平坦。众宝庄严。】
这一句诸位看注解就晓得了,这个注解注得很清楚,在这个小注的第二行第五,这是第五句,「行路胜」。『左右八步』,这个八是表八正道,并不是真的八步,文殊菩萨走路走当中,这边也是八步,那边也是八步,表这个意思,表的是中道。他的心正大光明,行为正大光明,决定没有偏,没有邪,取这个意思。所以,「为八步平坦。逆顺不离,故云左右。右随顺故。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正故。」如果我们心里起心动念,那就心不正,但又不是是非邪正不知道,是非邪正不知道,那你就变成白痴了,那菩萨怎么可能是白痴?样样清楚,样样明了,样样不分别、不执著,这就叫中道,这是菩萨行,也就是菩萨对人、对事、对物的心态。我这个讲法,你们就明白了。菩萨是这样的心态,样样清楚,心里头干干净净,没有分别执著,所以『清净平坦』,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平等里面就生无量智慧、无量德能,这就是『众宝庄严』,众宝是说这桩事情。
今天时间到了,只讲了五句,这个文很有味道。好!我们下一次再讲。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五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05
请掀开经本第九页第二行,第二句看起:
【汝可观察。文殊师利。所住之处。周回十方。常有道场。显现庄严。随逐而转。】
这是第六句。这一大段是说文殊菩萨的殊胜境界。舍利弗尊者指示他的同伴们,也就是他的学生,叫他们细心的去观察文殊菩萨的依正庄严,这里面显示出无比殊胜的妙法。经文总共有十句,上一次我们将前面五句说过了,今天的经文是从第六句开始。这一句是叫他们观察,实在讲叫他们观察,就是教我们注意,懂得经中无限的义趣,就能够得利益。
『观察文殊师利所住之处』,他居住的环境。『周回十方,常有道场,显现庄严』,我们的住处有没有道场?如果你会看,你就能看出来。注解里面在第三行第二句第六,「六」就是第六句,「住处胜」。菩萨居住的这个处所殊胜。殊胜在哪里?「举足下足,无非道场。随心回转,万德严故」。这是清凉大师给我们的提示,这句经文里面的意思无量无边。如果我们懂得表法,正所谓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是「大方广」,事事物物都是「佛华严」。不仅如此,经上常说一毛孔中(在《华严经》上,这种句子我们看到很多),一微尘里;毛孔是正报最小的,我们身上这个汗毛、毛孔,是正报最小的,微尘是依报当中最小的,小大不二。所以在微尘里现大千世界,在毛孔里转大珐輪。微尘、毛孔都如此不可思议,何况居住的环境?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体会到,什么叫道场?帮助你悟入的就是道场。微尘是道场,毛孔是道场,只要你能够善於体会,无处无时不是道场,无有一法不是道场。这就是讲的他周边的十方,我们通常讲四面八方,这还加上上下,常有道场显现庄严,『随逐而转』。「随逐而转」就是随心回转。随心回转的意思,也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话跟此地这一句「随逐而转」意思相同,说法不一样,境界非常类似,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再看第七句。
【汝可观察。文殊师利。所行之路。具足无量。福德庄严。左右两边。皆有伏藏。种种珍宝。自然而出。】
前面第五句里头,讲到文殊师利所行之路,这个地方第七句又说『文殊师利所行之路』,这两句意思不一样。前面说所行之路,左右八步, |
|
|
|
|
|
|
|
地板
樓主 |
發表於 2021-9-3 21:50:41
|
只看該作者
说他走的是中道。八步是表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大家都很熟悉,是表八正道。这个地方说他所行之路,『具足无量福德庄严』,这个是福德庄严的殊胜。诸位读这个经文,千万不要误会,菩萨所走的路,那你就错了。这个路是心行之路,不是我们走的这个道路,用这个来做比喻,就是菩萨所行的。
他所行的是无量福德庄严,我们所行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是我们行的路。我们行的路,这个路上沙石、污秽、荆棘,是困难重重;人家走的路是两旁边无量珍宝,这简直不能比。为什么我们走的这个路,这样的艰难险道?这是因为我们迷惑颠倒,不知道我们生活周边环境的真相。错解了!错见了!产生了许许多多错误的观念,是非人我,贪瞋痴慢。於是我们的人生道路,充满了贪瞋痴,贪瞋痴是三毒,是毒蛇猛兽。菩萨心地清净。
你看清凉大师这个注子说得好,第七「福严胜」。福德庄严。「常观空有一异等边」。人家跟我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不一样,他们看的空有一异,用四个字做代表,是平等的,没有差别的。我们看这个空有一异,决定不平等,决定是有差别的。这就是在无差别当中,起了妄想分别执著,於是在心地下就有是非人我、贪瞋痴慢,无量无边的烦恼,造成生死轮回的现象,我们走的是这个路。人家知道事实真相,事实真相说得最透彻、最清楚的是《般若经》。《般若经》在中国佛教最具代表性的是《般若心经》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果我们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这个因缘读其他般若经典,大概这两部都念过。念是念过了,这经上讲的什么?不知道;所以虽念,不得受用。如果真正明了通达经上所讲的意思,这个经文你就很好懂。菩萨所行,空有二边不著,是非二边也不著;再说得明白一点,利害人我二边都不著,这是文殊菩萨所行之路。於是他那个果报就不相同,他的果报是无量的福德庄严。福德从哪里来的?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
「心地之下有如来藏」。这个心地就是真如自性,如来就在里面。此地讲的如来,是讲的性德,就是说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是样样都无量,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这叫做如来藏。现在世间人追求财富,无量的财富,七宝堆在你面前,这个地球都容纳不下,是你自己本来有的,不是外面来的。现在跑到哪里去,你全都没有了?没有是被烦恼盖覆住,被妄想障碍住,不能现前。所以只要你把妄想分别执著打掉,无量无边的宝藏就现前。《华严经》上讲的毗卢遮那佛的福报,《无量寿经》、《弥陀经》上大家所看到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那些都是性德所现。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也是性德所显现,不过我们的性德,是被无明烦恼障碍住之后,显现出来的,眼前受用的。如果把妄想执著去掉,所显现的生活环境就是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统统是自性具足。
经上讲的『伏藏』,「伏藏」在这个时候开显了,『种种珍宝,自然而出』,开显了。注解里头我们把它念一念:「心地之下有如来藏,故名为伏。恒沙性德为种种宝。无心忘照,任运寂知,则能显现,为自然出。」清凉解释的好!我们也晓得,我们自性里有无量的宝藏,《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大乘无量寿庄严」,就是自性里面无量的性德。我们现在这个性德不能现前,就好像埋藏在地下一样,没有开发出来。要用什么方法开发?《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清净平等觉」,用这个方法就开发出来了。
清凉大师在此地,他给我们讲的八个字:「无心忘照,任运寂知」。在此地讲这八个字。我们再想一想《无量寿经》上清净平等觉,看看跟这八个字意思一样不一样。无心就清净,这个心是念头,无心是没念头,没念头你心就清净,有念就不清净。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你是有念、没念?有念!可是诸位要知道,你要真正做到无念,那你就是文殊菩萨,你不是凡人!凡人决定有念。你说:「我什么念头都没有了。」你还有一个什么念头都没有,还是有念。念头断不了,断了念头就是圣人,就不是凡夫。这个事情很难很难,佛知道断念头很难,所以佛用这个巧妙的方法,把我们念头转过来,不要起别的念头,起一个阿弥陀佛的念头。阿弥陀佛这一念是什么?这一念是性德的名号,就是我们自己真如本性的名号。念阿弥陀佛,就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这个妙极了。念到一心不乱,就入这个境界。所以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那就是无心忘照,任运寂知。这在念佛法门里面,叫做「理一心不乱」。纵然达不到这个境界,也没关系,只要你念到功夫成片。什么叫功夫成片?把一切妄念断掉,不打妄想,单单有一念阿弥陀佛,这个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生到极乐世界就好办了。
亲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会教你怎么修行证果。何况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无量寿,这个世间寿命太短了,学什么都学不成功,时间不够用,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无量寿。在所有一切法门里面,没有比这个法门更殊胜。我们这一生当中,聪明人、有智慧的人,警觉心高的人,要把这桩事情当做我们这一生第一桩大事,其他什么是非人我,都是鸡毛蒜皮,要觉悟那些东西对自己有障碍。那是什么?那是生死轮回业,你还搞它吗?
我们在没多久之前,讲过《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诸位都听过,那里面所讲的,是我们现前学佛的同修,无论是在家出家,所犯的种种毛病。这些毛病只要有个一条、两条,都会障碍你这一生成就;何况你要统统具足,那还得了。古德教我们看破,就是看破这个事情是假的,世间所有一切人事物都是假的,叫你看穿;念佛这桩事情真的。假的要放下,真的要提起,就没事了,你就能成就。
所以菩萨行的是什么路?我们行的是什么路?总得要清楚。如何把我们行的路,改换成菩萨的路,我们就成功了。菩萨的路在此地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一点,人家看破,人家放下。你看看经上讲的不就是这两句话吗?看破、放下,你的智慧现前,智慧是宝藏;你的德能现前,德能是宝藏。所以你也左右两边皆有伏藏,种种珍宝自然而出。再看下面第八句。
【汝可观察。文殊师利。由昔供养。诸佛善根。随其所在。有杂宝树。於其树间。宝藏开敷。出庄严具。】
这一句经文很长。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讲,「林树胜」。因为这句子里面,『随其所在,有杂宝树』。我们居住环境里面,实在讲树木是非常重要。现在科学家也懂得,树木多的地方,对我们生活的品质不相同,所以许许多多地区,现在都讲求绿化。我们台北市就树木太少,居住的人太多;树木要是多,空气能够净化,它能产生氧化的效果。经上用这些树木来比喻供佛的善根。由於菩萨过去生中;『昔』就是往昔,『供养诸佛善根』,所以他居住的环境果报就殊胜,种善因就得善果,这个一定的道理。
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世间人的福报,福报不是你这一生有聪明、智慧、运气好就能得到,没那回事情。过去世种的有福的因,这一生当中又有缘,因遇到缘,果报就现前。如果过去生中没有种因,现在虽然有缘,这个缘就是现在人讲的机会;你有赚钱的机会,你没赚到钱;你有缘,没有因。如果你有因,没有缘,果报也不能现前。一定要因缘聚会,果报就现前。所以这一生的努力是缘,前生要有因。无论是正报、依报,正报是身体,身体健康长寿属於正报;依报是生活环境,各有各的因缘,不能不知道。这句经文强调这桩事情。
看到菩萨依报正报这样殊胜、这样庄严,因缘果报四桩事情,我们都看出来、都明白,就晓得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如何我们自己也能够得到,经文就没有白念,真正得受用。所以供养诸佛善根。那佛在哪里?他的运气好,他遇到那么多佛供养,种了这么多善根;我们也想供佛,佛在哪里?所以我们常常感叹,我们生不逢时,释迦牟尼佛灭度去我们三千年,想供养也没法子供养。其实给诸位说,佛就在你眼前,你不认识。眼前哪个是佛?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一切众生都是佛,只是你不肯把他当作佛,那就没法子;一切众生确确实实是佛。
如果我们说一切众生是未来佛,那是从分别心上说的。一切众生就是佛,这是佛给我们讲的真实语,这不是假的。佛是什么?佛是讲的真如本性,一切众生的真心本性,跟已经成佛的那些人没有两样。所以从性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从性上讲的;从相上讲,这才有佛、有众生,迷的时候叫众生,悟的时候叫佛,这是从相上说的。但是要知道相是假相,性是真性;换句话说,给你讲一切众生就是佛,这是讲真话;给你讲一切众生不是佛,是给你讲假话。那你要认假不认真,有什么办法?於是我们就恍然大悟,我们要欢欢喜喜供养一切众生,就是供养诸佛如来,就成就无边的善根。
你要再问这是什么道理?道理也在眼前,可惜你没看清楚。你能把一切众生都看成佛,你的分别心没有了,你的心平等;你的执著心也没有了,你的心清净;《无量寿经》上:「清净平等觉」,你马上就证得。试问这是不是善根?这就是供养诸佛善根,清净平等觉就现前。你现在为什么得不到清净平等觉?这个是佛,那个是菩萨,那个是善人,那个是恶人,你天天搞这些。把自己的清净心迷失了,污染了自己,平等心也失掉,迷而不觉,我们天天干这个事情。
佛在这个经上教给我们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之处,无一不是一真法界。你能从这里回过头来,你所修的就不是普通菩萨行,你所修的是普贤行。普贤菩萨心清净,普贤菩萨心平等,以清净心、平等心修六度万行,就是普贤行,这叫供养诸佛善根。
然后「随其所在,有杂宝树」。杂宝是众多之宝,不是一宝,无量的珍宝,这些宝藏统统都开敷。这些都是比喻智慧德能,智慧德能这是宝藏,从哪里来的?清净心里面显出来的,只要你心清净、你心平等,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能就现前。这个经典一展开,字字句句的无量义都涌现出来了,这就是像杂宝树。
『宝藏开敷,出庄严具』。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则如来藏,从其行流,严法身故」。庄严法身。清凉这几句话我们很难体会,难体会的原因,是没入这个境界。如果稍稍入这个境界,他这几句话的意思,你就能体会到。再看下面这一句,第九句。
【汝可观察。文殊师利。随其所在。一切世主。兴供养云。雨诸供具。周布陈列。以为供养。】
这一段清凉大师说的是「自在胜」。他得自在。这个自在从什么地方去显示?从他生活上显示。这是我们就经文来观察,这个话是舍利弗说的,舍利弗教我们,教他的学生就是教我们。你可以观察文殊师利菩萨,『随其所在』,无论他在哪里,无论在什么处所,都得到一切大众的照顾。『一切世主』,「世主」就是无论哪个行业里面的领袖,世主我们用这个话来讲,大家好懂。各行各业里头的领袖,这些人物都爱护他,都自动的来照顾他、关怀他,就是这个意思。他缺少什么,需要什么,人家都来供养。供养的东西太多太多、太丰富了,没有一样有欠缺,显示出他的自在。
而清凉注子里面,这个话注得很深,诸位可以参考一下。在注解,就是正体字第三行,倒数第三行第三句,「九自在胜」。这是第九句。「於我无我,得不二解,自在主中,为最尊故」。这个意思很深,这是真正得自在。这个意思我们也不容易体会,我们必须把这个标准降低,像我刚才讲的这个,这个自在大家很容易体会。换句话说,你能够关怀一切众生,你能够照顾一切众生,你必定得到一切众生的关怀爱护,一定得到一切众生的照顾,这个话好懂。这一段是浅说,清凉大师这是深说。我们修学要从浅处修学,然后渐渐契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我们今天所讲的都是十法界的境界,大家好懂。
一真法界境界,於我无我得不二解,这个不二就是《维摩经》上讲的「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是什么?就是一真法界,不二法门就是一真法界。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换句话也是不二法门。这个难懂,的确非常难懂。不但不是凡夫境界,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都不懂,如果他懂了,他就入不二法门,他就不是十法界的众生。可是我们要晓得有这么一桩事情。譬如我们讲有事、有理,理事是二,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入理事不二,理事不二好像懂了;我跟人是二,那还不行,你还没入不二,一入一切入。理事不二我懂了,我入了;人我不二不行,我没入,那你理事也没入。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一入一切入,一法里头没有入,一切法统统没入。要怎样才能入?无心就入。你为什么不能入?因为你有心,你还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落二、三,就入不了。二是什么?法相唯识里面讲的二心,二心就是第六意识心跟第七识意根。如果讲三心?落二、三,起心动念就落二、三。三是讲心意识,心是阿赖耶,意是末那,识是第六意识。这就是说起心动念就把你的真心本性变成八识,八识从哪里来的?起心动念,真如本性就变成八识,八识是妄心,不是真心。在《百法》里面,八识是有为法,就错了。在一切法里头不起心、不动念就超越,就转八识成四智;四智菩提就入不二法门,就入了。唯识家这个分析很清楚,起心动念就落二、三。
我们没办法,一天到晚起心动念,妄想纷飞,怎么得了?不念佛决定堕三途。做好事也不行,为什么?做好事,心也不清净,里面还是有贪瞋痴慢。贪瞋痴慢是三毒的业因,几个人能够把三毒烦恼拔除,才能保证你不落三恶道,这一点就太难太难,何况超越三界,何况超越十法界?诸位要晓得六道是用八识,错用了!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也是用八识,他们用得正,没有用错;没用错,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如果不用八识,那就到一真法界去了,十法界就没有了。这些道理事实真相,大乘经上说得多,我们要懂得。
懂得之后,实在讲我们的习气太深,烦恼业障太重,我们没有能力控制住,没有能力转过来,然后你就知道老实念佛的重要。二六时中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事情与我都不相干;你入了这个境界之后,什么事情来找你,你都不会过问。为什么?我没有时间去过问,念佛要紧,了生死出三界要紧。得罪人?得罪人不要紧。
我举个例子给诸位说,现在快过年了,我每天看到许许多多寄来的信件、贺年卡,我看都不看,这得罪人!这个不要紧,我念佛要紧,我要到极乐世界要紧;这些人暂时得罪他不要紧,到了极乐世界以后,我再慢慢来度他。我现在要把时间、精神去理会他,西方极乐世界去不成了,这个事情可误大了。
现在真的觉悟,觉悟了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来找我,不要来找我讲话,也不要来看我,有什么好看的?没什么好看的!你来问些问题,那个问题都不是真问题,都是在打妄想,都是不老实;老实念佛的人还有什么问题,什么问题都没有,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你就成功了。一定要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打掉,一心一意去念阿弥陀佛,别人的事情好事也好,坏事也好,与我统统不相干。能够不要理会的,统统不要去理会,应当要彻底放下,这样才真的得自在。我们再看末后这一句。
【汝可观察。文殊师利。十方诸佛。将说法时。悉放眉间。白毫光明。来照其身。从顶上入。】
这一段是讲十方一切诸佛对他的加持摄受。文殊菩萨了不起,文殊菩萨很幸运,我们没有得到佛的加持,没有得到佛的摄受。其实诸佛如来对於十法界所有一切众生,平等的加持,平等的摄受。他能感觉到,我们感觉不到,绝对不是佛菩萨对他有所偏爱,没这个道理。白天太阳普照大地,太阳没有说偏爱这个照他,不喜欢那个人不照他,没有!那就变成凡夫了,哪里称为佛菩萨。文殊是菩萨,菩萨心都清净平等,何况如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而我们得不到诸佛的摄受加持,是我们自己有障碍。阳光普照,你在阳光底下,偏偏打一把伞不让它照,那有什么办法?不是它不照你,是你不让它照。我们今天就彷佛这个状况一样,不让佛加持,不让佛摄受,我们的心行、想法、看法、做法,跟佛完全相违背。说跟佛相违背大家还不好懂,真正的意思还很难懂,我们举一个浅显的,大家好懂,与大自然的生态相违背,这个你好懂。佛力的加持,就是自然的生态,一切顺乎自然,那就是诸佛加持;违背了自然的法则,就是抗拒,那就叫造业,这是业障。
怎样能顺乎自然?身体能顺乎自然,是最健康的身体。你要不相信,在台湾可能这个现象不太明显,诸位如果到大陆去旅游观光,你仔细去观察。大陆上一些乡下人,生活条件很差很差,非常贫苦,他健康长寿;都市里面富贵人家,一身的毛病,什么原因?乡下人生活很困苦,一切顺其自然,有什么吃什么,有什么做什么,他顺乎自然,健康长寿。富贵人家今天想到这个补,明天想到要那个,吃出一身毛病出来,为什么?违背了自然。这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生活要趋於自然,不要天天在那里讲求这个、讲求那个,动那些歪脑筋,那都不正常,违反了自然的法则,所得到的效果恰恰相反。只要自己稍微留意一下,就能看得出来。
清凉大师在这段注解里面,他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就事上说,一个是就表法上说,这两个说法说得很好。就事上讲,「心常上摄诸佛法故,是诸佛师。诸佛将说,敬法本故」。文殊菩萨,世尊跟我们讲,他是过去七尊佛的老师,学生都成佛,老师还没成佛,这是大慈大悲。跟地藏菩萨一样,众生不成佛,他永远不成佛。「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那个众生不是普通众生,地狱众生都成佛,他成佛,这是菩萨大悲愿力。他常常帮助别人成佛,他念诸佛,所以诸佛成佛要说法,当然第一个怀念老师,是老师教我的。所以老师是什么?老师就是文殊师利,实在讲文殊师利就代表般若智慧,文殊表般若。第二个意思,「约表法。诸佛显扬,皆依般若」。文殊表般若,就是文殊表智慧。我们学讲经的同修,上了讲台会不会想起老师?老师怎么教我的,要有这个念头,这个念头就是「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观经》上教我们修三福,三福是基础,念父母之恩,念师长之恩,这是上报四重恩前面的两种。所以一切诸佛升座说法的时候,都念师恩,都念文殊师利菩萨,表这个意思,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可见这个经文,字字句句确实含无量义。我们再看底下一段经文,在第九面最后这一行。
【尔时。尊者舍利弗。为诸比丘。称扬赞叹。开示演说。文殊师利。如是无量。种种功德。具足庄严。】
这一段话好懂。『尔时』,就是舍利弗尊者教导大家,你仔细观察文殊师利的正报,你看他的身体,你看他的动作,你看他生活周边的环境,种种殊胜庄严,就是这个时候。『尊者舍利弗,为诸比丘,称扬赞叹』,前面这些话,都是舍利弗对於菩萨称扬赞叹的话。『开示演说』,这个意思就含得很深很深。这些诸比丘们听到舍利弗的赞叹,如果有所领悟,那就是尊者的开示演说,里面说菩萨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我们读这个经要能够细心体会。接著再看底下这一段。
【时诸比丘。闻是赞已。】
这些比丘们听到尊者舍利弗的赞叹,赞叹就是开示。听了这些话,他们得利益;我们听了之后,有没有得到利益?这一段经里面有十四句,就是十四种利益,他们所得到的。第一句:
【心意清净。】
我们听了前面这一段十句,我们心地是不是『清净』了?第二句:
【信解坚固。】
对於大乘法、无上乘法(《华严》是无上乘、是一乘法),信心坚固了,渐渐也懂得一点了,『信解坚固』。我们有没有一点点?深入不敢讲,能有一点那就不错。第三:
【踊跃欢喜。不能自持。】
就是手舞之足蹈之。你要不得利益,你这个欢喜心发不起来;真得利益,则法喜充满,这一句就是法喜充满。第四:
【形体柔软。诸根和悦。】
这是讲我们的身,身心所得到的利益。『形体』是身体,身体柔软。『诸根和悦』,和是调和。刚才讲我们的身体,每个部位也能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和,自然就喜悦。第五:
【垢障咸尽。忧苦悉除。】
『垢障』,这是比喻烦恼、染污。听了这个赞叹,看到文殊菩萨那样的清净庄严,我们原来是一样的;我们这个清净庄严到哪里去?因为烦恼、妄想、分别、知见,把自己的清净庄严障碍掉了。明白这些事实真相,应当把这些知见舍掉。『忧苦悉除』,能离忧苦;忧是讲心,苦是讲身;身心之苦统统可以离掉。第六句:
【常见诸佛。恒闻正法。】
六根所接触的境界都是佛境界,你就『常见诸佛』。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在这里面都懂得一切法的义趣,你就常闻正法。譬如我们见花,就想到开花后来结果,花是因,果是果报;花开得好,果一定结得好;善因善果,恶因恶报;看到花,懂得这个意思。看到灯烛,就晓得我要牺牲自己,要帮助别人;燃烧自己,照耀别人。『恒闻正法』,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事事物物你都觉悟,你都不迷,你在这里面体会无量义,那就是诸佛所说的正法。一切经上就是讲这些东西,你仔细看看经上不都讲这些?第七句:
【回向趣求。一切智智。】
『回向』的意思大家都懂,将自己所修积的一切善根,只为一桩事情,这桩事情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就是经上常讲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就为这个,这就是无上菩提。我不为别的,专为这桩事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为这桩事情,这就对了。
【成就菩萨。无碍善根。】
「善根」,世间善根,这个世间是讲的十法界,不仅仅是六道,十法界也是世间。世间善根,经上给我们讲的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贪瞋痴是三毒。我们要觉悟、要明了,心里头有贪瞋痴,你想想看,你会不会害病?你当然会生病,你的心里头有毒,最毒的东西,没有比这个更毒,所以你身心都不健康。你要把贪瞋痴拿掉,你的身体跟诸佛菩萨一样,决定健康不生病,没毒!内里面没有毒,外面再毒的东西,你都不会感染。你为什么会感染这些毒?里面有毒,这才容易感染,这个要懂得。
所有一切世间善法,十法界的善法都是从无贪、无瞋、无痴生起来的,这叫世法里头的三善根。那超出世间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的善根只有一条:精进。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每一愿最后,「无有疲厌」,那就是菩萨的善根,永远没有疲厌。所以真正修行人从哪里修行起?把自己的贪瞋痴拔掉,这要有高度的警觉心。平常对人、对事、对物,这三种念头一起来,立刻就警觉到。大概顺境里面就贪爱,逆境里面就瞋恚,顺逆境界里面起这种心是愚痴。念头一动马上觉悟到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打掉,这叫会用功,这个人叫会念佛,慢慢你就把贪瞋痴念掉了。念掉之后,你心里头就无贪、无瞋、无痴,你就是一个健康的人,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你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然后才晓得顺境是善知识,逆境也是善知识;好人是菩萨,坏人也是菩萨,为什么?好人那个地方,我们断贪心;坏人那个地方,我们断瞋心;没有好人、坏人,你的三毒烦恼就断不了。五十三参里面的善知识有不少是好人,也有几个是坏人,帮助善财童子断贪瞋痴,所以都是菩萨、都是佛,这是我们要跟善财学的。你还分别这个人是好人,那个人是坏人,叫愚痴。你没有入不二法门,没有入平等的境界。所以学佛就在境界上学,离开境界没得修。五十三参叫历事炼心;历是经历,经历环境,就在经历环境里面去炼心。炼什么?炼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在这里头断贪瞋痴慢,这叫真修行,离开这个境界没得修,诸位一定要晓得。
有人讲修行,这个境界太难了,找一个清净环境,找个深山里挖个洞,什么人、什么都隔绝,在那里盘腿打坐,坐上个两、三年心清净了,不错了!再下山来走一趟,又完了!烦恼又现行了,那个没有用处。大乘法里面,佛叫我们在红尘里面锻炼,你是真清净;离开环境虽然是清净,那个清净没有经过考验,靠不住。到都市来走一趟,马上功夫就完全退掉,贪瞋痴慢又起来,所以那个没用处。《华严》这个境界,没有叫我们离开社会,没有离开人群,就在社会复杂的生活环境里面去锻炼,在这里面断烦恼、成佛道。成就『无碍善根』,无障碍的善根。下面一句:
【逮得菩萨。无量诸力。】
这是第九句。佛有十种能力,我们讲佛的十力、四无所畏,菩萨也有。名称跟佛的十力是相同的,没有如来果地上那么圆满,所以菩萨的神通道力也不可思议。第十句:
【出生无尽。圆满大悲。】
大悲心我们常常跟「慈」连在一起,大慈大悲,大慈悲心。慈悲有一点差别,帮助一切众生得乐叫慈,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叫悲;实在讲离苦就得乐,得乐当然离苦,实在是一桩事情。一桩事情为什么用两个字?看你从哪里下手,差别就在这个地方。众生苦多乐少,救苦要紧。能帮众生离苦,诸位要晓得,我们现前生活很苦,帮助我们离开生活之苦,这个不叫无尽圆满大悲。为什么?我这一生离苦得乐,来生行不行?解决一时,你不能解决永久,你不能解决生生世世,你这个大悲心不圆满。好,菩萨帮助你脱离六道轮回,这个悲心算不算圆满?不算!脱离六道轮回,还有十法界。好,帮助你脱离十法界,算不算无尽圆满?还不算!为什么?脱离十法界之后,要想成佛还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诸位要晓得,经上讲的成佛三大阿僧只劫,是从你证得一真法界那一天算起,你在十法界之内修行的没算。
大乘经上讲的三大阿僧只劫,第一个阿僧只劫是修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说他们;第二个阿僧只劫是初地到七地,七个位次;第三个阿僧只劫是八、九、十,三个位次,是一真法界里头的,不是十法界,十法界没算。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我们现在修行都算在里头,不算!我们过去无量劫修行都不算。什么时候你证到圆初住菩萨,那一天开始算起,你才晓得多难。因此,即使帮助我们超越十法界,证得一真法界,还不算无尽圆满。那要怎样才无尽圆满大悲?给诸位说,帮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那就是无尽圆满大悲。见阿弥陀佛成佛快,不要三大阿僧只劫,很短的时间就圆成佛道。这一句照映本经最后,这是在五十三参第一,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是「出生无尽圆满大悲」,照映到最后。
【发起无边。广大誓愿。】
这普贤十愿就非常明显,文殊跟普贤发的是一样的愿。底下一句:
【深入诸度。究竟彼岸。】
在《华严经》上,文殊菩萨代表十波罗蜜,通常菩萨六度,六度,般若度又展开为五度:般若、方便、愿、力、智,合起来是十波罗蜜。《华严》用十代表圆满,这是文殊菩萨所代表的。
【十方佛海。皆悉现前。】
这一句话好懂。
【於佛境界。深生信乐。】
『十方佛』,『海』是比喻深广,十方佛刹无尽的深广,都展现在面前,入这个境界都展现在面前。而於一切诸佛的境界『深生信乐』;信是决定不怀疑,乐是爱好。这一段都不难懂,清凉大师的注解注得很简单,大家看看就可以了。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六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06
请掀开经本第十面,第七行看起:
【即白尊者舍利弗言。唯愿和尚将导我等。亲近於彼。胜妙丈夫。时舍利弗即与俱行。诣文殊师利童子所。见已顶礼。白言。仁者。此诸比丘。愿得奉觐。】
从这看起。前面经文我们看到,舍利弗尊者为诸比丘介绍文殊师利菩萨。这些大众们,听到尊者介绍之后,当时就得殊胜的利益,我们在前文看过了。紧接著这些大众,就要求舍利弗尊者,带他们一起去见文殊菩萨,这段经文很好懂。
『即白尊者舍利弗言』,「白」是尊敬的称呼,是下对上,学生对老师,因为这些比丘众都是尊者的学生。『唯愿和尚将导我等』,这就是带他们一起。此地称「和尚」,和尚是梵语,音译过来的。这是学佛的同学不能不知道的。而现代社会上,对於这个名词的含义不甚清楚,所以见到出家人就说那是和尚,其实这种称呼不妥当。和尚的含义,中文翻过来是「亲教师」,对我们修学的人来说,关系非常密切。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指导的老师。如果我跟他没有这一重关系,就不能称和尚,一般称法师,这是正确的,这是普通的称呼;或者称阿闍黎,那是梵语,也行!「阿闍黎」的意思就是法师。和尚的关系太密切了。如果我们不是跟他学法,就没有这个关系。所以这是最尊贵的称呼。舍利弗是这些比丘的老师,所以他们尊称为和尚。请和尚带他们一道,去亲近『彼胜妙丈夫』,这是对文殊菩萨的敬称,殊胜微妙大丈夫。这是调御丈夫,佛的十号之一,这是对菩萨的尊称。这一小段是大众们对舍利弗的要求,求他带到一同去。再看后面这一段。
『时舍利弗即与俱行』,舍利弗答应大众的要求,於是带著他们一起到文殊师利菩萨处所。『诣』就是到达。到达『文殊师利童子所』。到了之后,见到文殊菩萨。『顶礼白言』,这是礼节。『仁者』,仁者是对菩萨的尊称,仁慈之人。仁者是这个意思。对文殊菩萨说,这些比丘们,总共是有六千人,前面我们读过了,他们个个都喜欢来亲近文殊菩萨。我们再看底下的经文。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与无量自在神通菩萨围绕。并其大众。种种眷属。如象王回。观诸比丘。】
这段经文,清凉大师标示的是「蒙胜摄」,承蒙菩萨殊胜摄受。这个经文里面,虽然不长,只有四句,可是已经把当时的状况描写尽了。『尔时』,就是舍利弗率领这些比丘众,觐见文殊菩萨这个时候。菩萨『与无量自在神通菩萨围绕』。我们想到本经前面所说的,菩萨出巡的时候,这句是讲的同行众、同生众。下一句是讲的异生众,就是他的护卫金刚神与这些侍从,人数都是无量无边。因为菩萨的大愿、大德、大行,都是遍虚空法界的。『如象王回』,这是比喻,象是大象。诸位到动物园里面,一定见过大象。大象它的动作非常的稳重,它要看旁边、看后面,它慢慢的把身体整个转回来,表示稳重,而不轻躁。不像一般人,「你来了!」回头一看,这个显得轻躁。它慢慢整个身体转过去,说明行住坐卧都在定中。清凉的注子也注得好,他的注子底下,我们看末后这一段。「如象王者,身手俱转,无轻躁故」。从动作上来看他的稳重。「表全向机,无遗隐故」。这是摄受,表这个意思,全心的摄受,而不是局部的。
『并其大众种种眷属』,不但菩萨一个人是有这样圆满稳重的态度,连菩萨所有的眷属,都跟菩萨一样的仪表。菩萨看著大众,围绕菩萨大众也跟著菩萨一样,来观这些比丘众。说明文殊菩萨道场,所有大众都能摄受这些比丘众。这些比丘众在前面说过了,回小向大,非常难得。我们看底下经文。
【时诸比丘。头面礼足。恭敬合掌。白如是言。】
这一段是礼节,这些大众见到菩萨,当然顶礼三拜,通常的礼节是右绕三匝,然后是『恭敬合掌』。「合掌」就是表恭敬。佛门的礼节也要懂,合掌是表法,平常十个指头表心是散乱的。什么是恭敬?一心是恭敬,所以把十个指头合拢,掌合起来,表一心,这代表一心,一心就是最恭敬。至诚恭敬心,表这个意思。『白如是言』,下面是他们致敬的一些话。
【惟愿大圣。文殊师利。】
文殊菩萨是圆教的等觉菩萨,所以称为『大圣』。通常我们讲三贤十圣。三贤是讲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十圣是讲初地到十地。文殊是等觉菩萨,比十地菩萨还要高一级,这称为大圣。所以大圣是对等觉菩萨的尊称。
【和尚舍利弗。】
第一个称文殊,文殊在现场。见到文殊菩萨先称他,然后再称自己的老师,『和尚舍利弗』。这两位都在场,还有一位不在场的是我们的本师,也不能忘掉。
【世尊释迦牟尼。悉当证知。】
本师虽然不在场,这个会佛决定见到。佛的天眼,就像《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天眼洞视,天耳彻听」。虽然世尊不在,世尊也看得很清楚,也听得很明白。求世尊加持,求世尊为做证。
【我等今以得见大士。胜妙丈夫。】
这都是赞叹文殊菩萨的话。
【奉觐瞻礼。恭敬信乐。所有善根。及以我等。过去所集。福智善根。】
今天见菩萨的善根,以及过去无量劫所修集的福德、智慧、善根。
【以此善根。愿令我等。於仁所有。如是色身。如是相好。如是音声。如是自在。一切功德。悉当具得。】
这个非常非常之难得!这种发心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清凉大师在这一段注的文字不多。这一段是「语业摄益」,也就是菩萨对大众开示所说明的利益。这是第一段,一共有两段,第一段是「设敬兴愿」。我们在里面看到,他对於菩萨的礼敬,见面的仪规。兴愿,见到菩萨的威德,他们发愿。发愿的依据是『福智善根』,如果你没有福,你这个愿发不起来;你要没有智,菩萨的威神也加持不上。所以一定要修福修慧,福慧双修,才能够像这帮人一样。我们也要得到像文殊菩萨一样的『色身』,金刚不坏身;像菩萨一样的『相好』,菩萨的相好跟佛没有两样,通常我们讲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是音声』,菩萨说法的音声;菩萨一样的『自在』,也要成就菩萨同样的『一切功德』,菩萨有的,我们也要样样都具足。发这样的大愿,发这个愿,那就是真正要学菩萨,你才能够得到菩萨一切功德。我们接著看底下经文: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诸比丘言。】
前面这个发愿,清凉大师说,「义当问法」。义有启请的意思,求文殊菩萨开示。文殊菩萨给他们说,我们在旁边听了,也得利益。所以注解里面一开端就说,这一段是「正明语摄,义当答问」。这是文殊菩萨答覆他们的启请。这一段文里面又分为三段,这是三段里面的第一段。说明受法,「明受法」。『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诸比丘言』:
【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十种。趣大乘法。无疲厌心。则能速疾。深入如来。究竟之地。况菩萨地。】
这一段文字,首先我们要明了的就是「善」的标准。『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标准。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告诉我们「净业三福」,那就是一切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人天标准当中,这是三福里面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人天乘的善男子、善女人。一定要与这个标准相应,才称得上是善。小乘的标准还要加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二乘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地方『诸比丘』是二乘中,虽然是二乘,今天回小向大,这个难得。回小向大就是大乘里面的善男子、善女人。这又要加上末后的一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三福十一句统统具足,是此地讲的「善」的标准,确实具足。
清凉这个注子里面,注解第二行,末后这一句,「回小入大,先发大心」。发菩提心,这太重要了!发菩提心实在讲,就是发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要发度众生的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不断烦恼,不但众生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这一点我们要明了,然后才知道断烦恼的重要性。六道轮回就是烦恼变现出来的境界,见思烦恼!烦恼断了,才能脱离六道轮回;妄想断掉了,才能超越十法界,然后才能广学法门。所以这个地方讲「众生无边,法门无尽」,你不发大心,怎么能成就?底下说,「爱见取相,疲厌是生。退堕二乘,失诸胜德」。这是说的凡夫小乘。爱见取相,这是我们的病根,必须要认识清楚,这是病根,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源就是爱见取相。「爱」是贪爱,「见」是愚痴。这个爱里面包括了贪、瞋,你称心如意的就起贪爱,心里不喜欢的就起瞋恚,贪瞋用一个爱来代表;见是愚痴。「取向」就是执著,坚固的执著。於是乎疲劳厌倦这种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就生起来了。修行人堕到这个境界,退堕二乘,还算是不错了。这是说声闻、缘觉,为什么不能成菩萨,道理在此地。他们的爱见取相,跟我们凡夫不一样。我们凡夫爱见取相粗,我们取的是五欲六尘,心里面起的是贪瞋痴慢。声闻、缘觉他们取相,他们爱见是定中之乐,九次第定当中的禅味,他们是著这个相。在这里面生起爱见,所以他不能回小向大,依旧住在偏真涅盘里面,这就是退堕二乘。诸佛如来、大菩萨的殊胜功德,他得不到。
「若广大愿行而无取」,这就是文殊菩萨在此地教给他们的,要发广大心,广大心就是菩提心。广大心还不能著相,无取就是不著相,《金刚经》上所讲的,「应无所住」,那就对了。这样的修学,『则能速疾,深入如来,究竟之地』。这里讲成佛,你很快就成佛了,何况菩萨位!文殊菩萨很谦虚,何况像我这样的?成佛都有余,那成菩萨就更不是问题了。这个地方讲的十种趣大乘法,无疲厌心,下面所说的,我们接著看经文。
【何等为十。】
这就是把这十种趣大乘法无疲厌心,也就是真实的大菩提心,这是我们应当要注意的,应当要学习的。请看经文,『何等为十』。
【所谓。见诸如来。以广大心。亲近供养。心无疲厌。】
文殊菩萨这十门开示,跟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末后的结语完全相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每一句最后的结语,「无有疲厌」,他此地,『心无疲厌』,一个意思!这一句是讲的「外缘」,后面八句是讲的「内因」,因缘具足!外缘就是与一切众生广结善缘,非常重要!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学习的。
经文上说得很清楚、很明白,『见诸如来,以广大心』,什么是广大心?诸如来是谁?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是诸如来。文殊此地所讲的境界,跟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没有两样。他没有说所谓见诸佛以广大心,他没有用这个字,他用「如来」。如果说是用「诸佛」,那是从相上讲的,相上有佛、有菩萨、有十法界、有依正庄严。他讲如来是从性上讲的。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如来。一切无情的众生,我们今天讲的植物、矿物,它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所以它也是如来。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六根所接触到外面的境界,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就像对待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最极真诚恭敬心,这个心就是『亲近供养』。只要你用最极真诚清净,那事上你当然会做得圆满。事就不必说了,心要敬!事做得再好,要没有这个心,那是假的,那不是真实的。这也正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一切法从真实心中作」。我们要以真诚恭敬,与一切大众结法缘。这个结法缘就是广修供养,这是十大愿王里面第三愿,广修供养。心无疲厌!永远没有疲倦,也不厌烦。认真努力的去做,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第二句:
【积集成就。一切善根。究竟不退。心无疲厌。】
这是第二句。第二句到第九句,这八句是讲的内因,外缘内因。诸位要晓得,内因的成就要靠外缘,没有外缘事上的修,你怎么能成就内德?内外是一体,内外不二,要晓得这个道理。我们要想内德成就,一定要在外缘上认真的修学。『积集成就,一切善根,究竟不退』,要想成就这个功德,诸位想想,你要不修亲近供养诸佛如来,你怎么能得到?由此可知,布施供养,好处是自己得。人家能得多少,太有限了。真实的成就,是成就自己的德行,开发自性,所以佛教我们这样修学。佛不是说劝你布施供养,他在那里贪财,贪那些财宝,他不是的,他什么都不要,他都统统布施尽了,这个性德圆满现前。所以成就一切善根究竟不退心无疲厌。这一句是「三业不空愿」。第三句是:
【勤求一切。诸佛正法。心无疲厌。】
这个经文很明显,求法,求佛的正法。这一愿是「受持愿」。第四句:
【勤行一切。菩萨殊胜。诸波罗蜜。心无疲厌。】
这一愿,清凉大师这个注子里面,「修行二利愿」。二利是自利利他。这是一切菩萨殊胜波罗蜜多。菩萨所修的纲领,在大乘法里面就是六波罗蜜。在《华严》里面,又将般若波罗蜜展开,为愿、力、方便、智,从般若里头又开出四条。般若波罗蜜是根本智,方便愿力智这四条叫后得智。你们有学讲经的,讲到开合,这个意思就很明显。从般若再展开为方便愿力智,这就是开。通常讲六度,六度这个般若波罗蜜里面有没有这四条?有,归纳在一起,就用一个般若波罗蜜。所以般若波罗蜜里面,有根本智,有后得智,那就是合起来一起讲。《华严》这里讲得详细,般若展开又说了五条,这就变成十波罗蜜。所以诸位要晓得,十波罗蜜跟平常六波罗蜜内容是一样的,没有说十波罗蜜多,六波罗蜜少,那就错了,只是开合不同而已,其实是同样的。
「殊胜」,就跟一般菩萨行的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普通一般菩萨修六度没有离相,纵然说离相,离得不干净、不俐落。华严会上这些法身大士,他们离相做得干净俐落。所以称作『殊胜诸波罗蜜』。这个「诸」在此地讲的就是十波罗蜜。对於外面境界来讲,利他。布施是帮助别人使他不缺乏。我们财布施,让他得财富;法布施让他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叫他得离一切恐怖,得到安全感,这是他所得到的。自己所得到的?明心见性。那个不一样!自性里面的宝藏统统都开显了。
持戒波罗蜜就是无畏布施,忍辱波罗蜜也是无畏布施。这个话怎么说?佛弟子持戒,众生见到了,他心里就有安全感,他不会恐惧,离一切怖畏。譬如,现代的社会,中国、外国社会都很乱,尤其是财宝都不敢露白,怕有抢劫的。如果是持戒的人,你的财宝露白,不怕,他持戒,他不偷盗。我放在这里不用看到,他也不会给我拿去,为什么?他不偷盗!这你就放心了,就有安全感了。所以持戒是属於无畏布施,令一切众生得无畏。忍辱也是。我们在言语或者在造作,有意无意当中得罪人。得罪,冤冤相报!这个事情是很麻烦的。所以佛在经上一再的劝告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要跟任何一个人结怨。假如他是修忍辱波罗蜜的,我们不管是有意无意得罪他,也不要紧,他修忍辱,他会原谅我,他不会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所以也是属於无畏布施。
而精进、禅定、般若波罗蜜是属於法布施。所以六度也好,十度也好,归纳起来都不外布施波罗蜜。综合起来讲,菩萨所修的,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修什么?布施而已!布施里就是这三类,三类展开就是六度,展开就是十度,再推广就是菩萨无量法门。无量法门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布施波罗蜜」,而布施真正的精神,就是教你放下。般若是教你看破,布施是教你放下,这是菩萨行的两大纲领。我们也要学著『勤行』,认真努力去学习,『心无疲厌』,这是真实的自利利他。第五句:
【普遍修习。一切菩萨。甚深三昧。心无疲厌。】
这一句是讲「深定」。经文上明白的告诉我们「甚深三昧」。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正受」。受就是享受,正是正常,正常的享受。三昧也翻作禅定。由此可知,正常的享受就是禅定。我们凡夫的享受有五大类,这是大小乘经上常讲的五种受,苦、乐、忧、喜、舍,这五种。身有苦受,有乐受,从身上讲的。心有忧受,有喜受。舍受是身没有感觉有苦乐,心里面也没有忧喜,这个受就叫做舍。舍很好!舍实在讲,舍就是正受。为什么不称为正受?因为你舍的时间太短了,没有一会,苦乐忧喜又来了。你不能永远舍,如果永远舍,就变成禅定了,那就变成正受了。所以我们凡夫这个舍,正受的时间非常短暂。而苦乐忧喜的时间非常非常之长。佛讲的这五种受,菩萨在「甚深三昧」里面,就是把苦乐忧喜完全舍离了,所以他是正受。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要『普遍修习,一切菩萨,甚深三昧』。
这一段里头,清凉注得好。清凉说这一条是「不离愿」,不离一切菩萨。因为菩提道上,一定要有这一切善友为我们做修行的助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说明这一桩事情。善财没有离开群众,没有脱离社会,这就是不离善友,与大众同修。所以这个经文里头说,「愿与一切菩萨,同一志行」。那在此地,只说菩萨甚深三昧。从这一句里面也能显出,与菩萨同志同愿,心无疲厌,才在修学上有了成就,真正得到受用。这一句在一切时、一切处,也就是我们常讲,对人、对事、对物要保持清净心,在一切境缘之中。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总离不开这两大类的环境,这在经文处处我们都可以看到的。大概都是一般先看看这个善友,他所居住的环境,他的生活环境,这是属於物质环境。然后见到他本人,看到他的风采、他的风度,他的言谈举止,那是正报的环境。在这里面,成就自己的清净平等觉。不是六根不接触外头境界,接触样样清楚、样样明了,那是智慧!虽然明了,而如如不动,那就是甚深三昧。
所以蕅益大师说得好,境缘没有好丑。好丑的意思很广,换句话说,境缘里面就是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里面,没有好坏,没有善恶,没有是非,也没有邪正。一切善恶、是非、邪正从哪里起的?从自己心里起的。这个话是真话,这才是事实真相。譬如说我们几个人同样看这个画,有的人看了很喜欢,他觉得很美!有些人看了,睬都不睬它,他觉得这个没有价值,可见得没有标准,这外面境界哪有标准?标准在哪里?标准是你自己妄念上生起的,这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了解之后,你才能谈得上修行;否则的话,你心为境转,你是凡夫,佛所教导你的,你都不能得受用。必须了解事实真相,一切法都是从自己心念当中产生的,外缘什么也没有。我们在境缘上起心动念,立刻就要觉悟,错了!境缘里头没有错,我们自己错了,过失在自己这一边。自己为什么要起心动念?为什么会迷惑颠倒?当然那个根本业因,烦恼习气。
佛讲许许多多的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道。这些方法、门道,都是怎样把我们烦恼习气降伏住,降伏就是把它压伏住、伏住,叫它不起作用。我们会不会用?实在讲,不是不会用,常常把它忘掉了,不是不会用,是把它忘掉了,这没有用上,於是烦恼又起现行,天天干的是这个事情。为什么会忘掉?警觉心不够,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因素,实在讲还是没有彻底搞清楚。彻底搞清楚了,警觉心够了,你在境界当中,你的心常常是平静的,平等清净,平等清净就是甚深三昧,这个心起作用就生智慧。智慧就是觉,觉而不迷。这叫真功夫,这叫真修行。所以真修行在哪里?在起心动念之处,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之处。我们再看下面一句,下面一句就是智慧。
【次第趣入。三世流转。一切诸法。心无疲厌。】
这一句是讲的「妙智」,也是「承事愿」。这里讲『三世流转,一切诸法』,渐次趣入,你入这个境界。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对於一切诸法的根源,这一切诸法怎么发生的?这一切诸法怎么演变的?这一切诸法的真相如何?你都能够通达明了,趣入就是真正通达明了。这是真实般若智慧。《金刚般若经》上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说的一切法的真相。「如露亦如电」,那是讲它流转的现象,流转的现象就像露、像电一样。你永远在那里观察,功夫浅的叫观察,功夫深的叫观照,照见了!《心经》上讲的是「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实在讲五蕴皆空,就是照见五蕴皆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时候你的心不生烦恼,常生智慧。所以他没有疲厌,生烦恼就有疲厌,生智慧就没有疲厌了。第七句:
【庄严十方。一切刹海。悉令清净。心无疲厌。】
这一句是「净土愿」。我们回向偈上天天都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此功德,「此」是指什么?什么功德?我们每天念回向偈,有没有去想到此功德的此是什么?此是打妄想,我们天天在打妄想,妄想、分别、执著,用这个去庄严佛净土,岂不糟了!这个地方讲的,『庄严十方刹海』,此功德就是这十句,『心无疲厌』的功德。清净心庄严十方刹海,『悉令清净』。为什么?十方刹海本来清净。我们用清净心,就是庄严净土;我们心不清净,与净土恰恰相违背。《维摩经》上说:「心净则佛土净」。说实在的话,佛土本来清净,心本来也是清净。由此可知,清净心是真实的,不清净心不是真的。所以叫妄心,「妄」决定能断,「真」决定现前,这是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教导我们的。我们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信心就具足了。决定可以断妄,决定可以证真,真实信心从这里建立,这一愿叫净土愿。再看第八句:
【教化调伏。一切众生。皆令成熟。心无疲厌。】
这一句是度化众生的愿。自己成就了,要帮助别人;自己虽然明白,还没有成就,也要帮助别人。教是教导。他不用教学,他不用教导,他用『教化』。化这个意思好。化是什么?有了成就。教是因,化是果。在中国古时候儒家的教学,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变化气质,所以他也讲教化。诸佛教学也希望我们变化境界,化凡成圣。所以这个「化」是讲教学的成绩,是讲教学的成就。我们接受佛的教导,是不是能够化凡成圣,化凡夫成菩萨,化菩萨成佛?这教化的意思圆满了。
教学当中要达到变化的成就,『调伏』非常重要。「调」是调顺,「伏」是降伏。降伏是对烦恼习气来说的。调顺是对法性、功德上来讲的。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够顺法性,这叫正行。违背了法性,是逆行,逆行是三途、是六道;顺行是四圣,是佛菩萨。浅而言之,调是讲心,讲的最浅就是我们的情绪。伏是什么?我们喜怒哀乐发作的时候要伏住。儒家讲这个功夫讲得浅。喜怒哀乐人都有,无始劫来的习气,圣人也不能否定。虽有,你要有能力控制得了。虽然发作,发作要有个限度,不要超越这个限度,这就很好。让你不发作,不可能!你是凡夫!所以它有个限度,有个标准,儒家讲中道。距离这个中道上下,不要太离谱,这就好。
佛法是要教你断烦恼,儒家没有讲断,儒家讲戒之,佛法讲断,所以佛法要求修定修慧。定能伏烦恼,慧能转烦恼,那就是断烦恼。所以把烦恼转变成菩提,把生死转变成涅盘,那要大智慧。调伏两个字,说实在话来讲,就是定慧两个字。伏就是定,调就是慧。这样才能够成熟一切众生,成是成就,熟是达到圆满,帮助众生证到佛果,这算是『成熟』。我们帮助一个众生,帮他脱离六道轮回,帮他超越十法界,都不能算成熟,一定要帮他成佛。这个事情难!不是我们凡夫可以做得到的。所以《华严经》上,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所讲的对象,都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行,有这个能力。可是我们也不能白听,白听了对我们是毫无意义;实在讲,我们也有一个能力,帮助人念佛往生。这个人真的肯念佛,真的往生了,比文殊菩萨在此地讲的还要殊胜。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正的成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之快,《华严》怎么能跟它相比!
善财童子一生成佛,还要经历五十三参;念佛人往生净土,纵然下下品往生,比这个五十三参都来得快速。善财比不上!所以我们也有办法,就是劝人念佛,求生净土。这里面要有智慧,要有耐心。伏就是有耐心,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他开头不接受,你要用善巧方便去给他说明,去帮助他,让他相信,让他发愿。不能说劝了他几次,他都不听,不能接受,算了!算了!这个人不能教了。那你没有尽到你的责任,你得有耐心去教他,时间久了,他会感动。真诚的心就能够感人。第九句:
【於一切刹。行菩萨行。经一切劫。心无疲厌。】
这一句里面主要讲的是时间,就是刚才讲的要有耐心,长时间不退转才行。这也是大乘法里常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是菩萨行、菩萨愿。『於一切刹』,这是大菩萨的境界。四弘誓愿里面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无边的众生,都是在无边的佛刹里,可见得他不是度娑婆世界众生,不是发愿我要度这个地球上的众生, |
|
|
|
|
|
|
|
5#
樓主 |
發表於 2021-9-3 21:51:51
|
只看該作者
太少太少!太小太小了!心量太小!你要发愿度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刹土里面的众生。要『经一切劫』,就是无量劫,『心无疲厌』。这个愿跟地藏菩萨的愿没有两样!地藏菩萨的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不是指我们娑婆世界的地狱,十方一切佛刹里面的地狱。只要一切诸佛佛刹里还有一个地狱,地藏菩萨就不成佛。要发这个长时间的大愿,长时修学,长时期的帮助一切众生,永远不退转,永远不疲厌。
这八愿,这八句,从第二句到第九句都是讲的内因。这是注解一开端,注解我们没有念,注解一开端第一行就讲清楚了。「十句五对。一外缘内因。二求法成行。三深定妙智」。这个意思,刚才都跟诸位报告过了。末后这一句:
【为欲成熟。一切众生故。修一切刹。极微尘数。波罗蜜门。成就圆满。如来一力。如是次第。为一切众生。成就如来。一切智力。心无疲厌。】
这是广大愿。「成正觉愿」。菩萨发心为了成熟一切众生。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为成熟一切众生,才修无量法门。如果是为了自己成佛,跟大家讲,一门深入。自己成就,无量法门当中,你只要取一门,你就成就。实在讲是成就戒定慧,戒定慧圆满就成佛。什么时候到法门无量誓愿学?给诸位说,烦恼断尽了,才是学法门的时候。
这一句一定要放在末后第十句,他为什么不放头一句?当中要断烦恼,烦恼断尽了,现在才学法门,这个意思要懂得。四弘誓愿,学法门是放在断烦恼的后面。成佛道为什么不摆在第三,要摆在第四?这里头有一个道理。成佛道以后,你才能度等觉菩萨。你要不成佛道,你是等觉菩萨,你度不了等觉菩萨。一定要成佛道,才能度等觉菩萨。你所度的众生一个都不漏。所以把成佛道摆在后面。其实这个誓给各位说,成佛道就摆在断烦恼的后面。烦恼断掉了,也就成佛了。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断掉了,你不就成佛了吗?成佛之后要广度众生,广度众生你一定要通达一切法门,因为众生根性不相同,一个法门不能度一切众生。一个法门可以度自己成佛,不能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
所以我们要想修一切法门,诸位一定要记住,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学,见到阿弥陀佛以后再学。到西方极乐世界,没话说。你看《无量寿经》、《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都是这样说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每一天都到十方去供养诸佛。供佛修福,那个福修得多大!修得多快!你供佛,佛当然给你说法,这是福慧双修。你一天闻一切诸佛说法,不要说多,一尊佛给你说一句法,你每一天都听无量法门。天天听!无量法门誓愿学,到西方极乐世界才兑现;你不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一愿兑不了现。
一切诸法,我们三藏经典,说老实话,连题目都比这个多,这算什么?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一定到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这是『修一切刹极微尘数波罗蜜门』,比《华严经》多。《华严经》龙树菩萨见到的,「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见到的。此地说一切刹极微尘数波罗蜜,比龙树菩萨看到的,不知道多多少倍!龙树菩萨才看了十个三千大千世界,这是一切刹极微尘数波罗蜜。真的是法门无量誓愿学,那个无量我们才有概念。
『成就圆满如来一力』,这个一力后头有注解。这是用一切刹的因成就的一个力。『如是次第,一切众生,成就如来,一切智力,心无疲厌』。帮助众生成佛,帮助众生得如来果地上一样的智慧功德,永远没有疲厌。文殊菩萨说出这十条,这十条我们应当要学。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七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07
请掀开经本第十二页,倒数第三行。
【比丘当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深信。发此十种。无疲厌心。则能长养。一切善根。舍离一切。生死流转。】
从这个地方看起。这一段经文是菩萨说明发心的殊胜功德利益,劝导我们要认真的修学。经文也有五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深信,发此十种无疲厌心』,这一句是一直贯到末后。这十种心,前面跟诸位说过,这就是无上菩提心,我们应当要牢牢的记住。这十种心跟本经末后,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前后相呼应。普贤菩萨十愿,最后的结语也是无有疲厌。跟此地的十种心,心无疲厌,是一样的境界。
这个地方说的功德利益,第一句,『长养一切善根,舍离一切生死流转』。一切善根包含世出世间圣贤所修,全都在其中。一切生死是指的六道分段生死,界外的变易生死,都包括在其中。换句话说,果然深信不疑,发这十种心,不但超越六道轮回,而且超越十法界,与文殊、普贤所证得的境界相同。这是第一种利益。清凉末后小注,也注得很好,「长善离生」。就是增长善根,永离生死。第二句是:
【悉能超出。一切世间。不堕声闻。辟支佛地。】
这是超越二乘。刚才说过,这个文要像前面一样的念法,我们把它念一遍,后面就不要再念了。「比丘当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成就深信,发此十种无疲厌心。悉能超出一切世间。不堕声闻辟支佛地。」我这么一念,这个意思就很清楚、很明白了。前头一句,每一句都是贯上的。『一切世间』,是指三种世间,有情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智正觉世间就是指的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四圣法界,统统能够超越,不会堕落在二乘。这是第二种利益。第三种是:
【成就如来。一切种性。满足菩萨。清净大愿。】
这一句里面前一半,就是宗门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成佛的功德,成佛的利益,发这十种心就能成佛。后半句是讲度众生的大愿。每一尊佛在因地里面,都曾经发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一切诸佛菩萨的共同大愿。无论发什么愿,归结起来总不外乎这四大类,称之为四弘誓愿。即使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四十八大愿,如果把它归纳起来,也不外这四条。所以这四类是总愿。这四愿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菩萨在此地告诉我们,你要发这十种心,就能满足你的『清净大愿』。第四句:
【积集一切。如来功德。修行一切。菩萨诸行。】
这是「习果修因」。前面这一半是讲果,『积集一切如来功德』,这是从果上说的。诸佛如来果地上的功德,你都能够集结;换句话说,你都能够圆满。圆满如来果地功德,当然要修菩萨行。先说果,后说因,这在大小乘经典当中,世尊常常用这个方式来为我们说法。众生见到果报,就生仰慕之心,你要仰慕果报,那再告诉你,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果报,这是说法的善巧方便。你一定要『修行一切菩萨诸行』。菩萨诸行是什么?就是前面讲的这十种无疲厌心,以及后面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这就是圆满的菩萨行。你要认真的去修学,修因才能够证果。末后这一句:
【获得如来。力无所畏。摧伏众魔。及诸外道。灭除一切。烦恼习气。入菩萨地。近如来地。】
这个利益是无比的殊胜,也是这一会里面,六千比丘个个所希求的,文殊菩萨在此地说出来了。能够获得如来十种特殊的能力。『力无所畏』,十力四无所畏,如平常讲席当中所说,如来所获得的是圆满的。十力四无所畏实在讲菩萨也有,没有佛果地上那么样的殊胜,那么样的圆满;因此,菩萨也能够获得。有了这种能力、智慧,你就能够『摧伏众魔及诸外道』。
首先我们要说一说,什么叫做众魔?众是众多,多到没有办法计算,魔有这么多!魔是什么?我想同修们都读过《八大人觉经》,这个经的分量不多,早期安世高翻译的。经上跟我们讲有四种魔,这四种是四大类,有四大类。第一类叫「五阴魔」,你想想看这个东西麻不麻烦?五阴是色受想行识,这是我们本身有的。色是讲我们的肉身,我们的身体就是魔,吃东西稍微一不谨慎,就得病了。穿衣服稍微一不小心,就著了风寒,你就有病苦了。病就是魔、折磨,你就得受折磨。受想行识这也是魔,障碍我们明心见性,障碍我们修清净梵行。如果没有这些障碍,修因证果哪里需要那么长的时间?经上常说的三大阿僧只劫、无量劫,用不著那么长的时间,就是魔太多!时时刻刻折磨你,处处在折磨你。这是第一大类的。
第二大类叫「烦恼魔」。烦恼无量无边。古大德天亲菩萨,依照《瑜伽师地论》里面所说的,把这些烦恼,再把它归纳起来,这是为了说法方便起见,归纳为二十六类。《百法明门》里面写得很清楚,有六大类叫「根本烦恼」,二十类叫「随烦恼」。诸位要晓得,决定不是说烦恼就这二十六种,你这么想就错了,每一种里面都是无量无边,所以四弘誓愿里面,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魔!起心动念七情五欲,皆是烦恼。佛在这部经上,做了一个总归纳:妄想、分别、执著。实在讲,妄想分别执著是众魔之根,五阴魔是从这生的,烦恼魔也是从这生的,这都是属於内在的。
第三类叫「死魔」。「死」大家晓得,人生下来就死一次,但是无量劫来,我们在六道轮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知道有多少次?寿命太短了,学什么都学不成,时间不够用,这个死魔来了,寿命到了,你的道业没有办法成就。可以说无量劫来,我们修行学佛不是这一生才开始,没那么简单的。过去生中没有宿根,这一生闻到佛法,你不可能相信。你能够在这个地方听经,坐一个半钟点,就证明你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无量劫来,种诸善根。无量劫的修行,为什么都没有成就?时间不够用,还没有成就,寿命到了。由此可知,死魔之可怕,死魔之可厌。
第四种叫「天魔」。这是我们身外的,前面五阴、烦恼、死魔都是我们本身具足的,不是从外面来的。除了本身这个折磨之外,凡是外面环境的,都叫做天魔。外面环境太多太多了!人事的环境,物质的环境,乃至於自然的环境,只要让我们折磨,无论是身体的折磨,或者是心里面的折磨。心里头有忧虑、有欢喜,这个忧喜也都是折磨,七情五欲都归纳在天魔这一类里面。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外在的诱惑。这个诱惑,无论是你喜欢的、讨厌的、憎恨的,都归纳在天魔里面。众魔就不得了!这个内外折磨交感,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出头?这是修行经过无量劫,累劫不能成就,原因在此地,我们不能不知道。
另外还有一个麻烦事情,外道。什么是外道?外道跟佛道是相对的。我们也必须要把它认识清楚,你在此地看到外道,就想到别的宗教,想到基督教、天主教,想到这些,那你完全搞错了。外道不是指这些。心外求法。我们今天是学佛了,我们是不是心外求法?如果是心外求法,那你就是外道。所以佛家讲这个外道,有门内外,这个重要!其他宗教,佛门之外的,那个外道你很容易明了。你所不容易了解的,门内外,自己是个外道,自己不知道。这个外道是心外求法,所以佛家讲的外道,它的定义是心外求法。所以佛学叫内学。
佛法的功夫,从内心里面去做,不在外面。即使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例外。如果你认定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西方有一个极乐世界,那里有一个阿弥陀佛,我天天念他,求他接引我往生,总算你很侥幸,你要是修其他八万四千法门,用这个心态去修,你决定不能成就,好在念佛还行,你还能往生,生到那里,凡圣同居土。为什么?因为你心外求法。诸位要知道,心外求法只有这一条,你可以往生;如果你要是向内求,那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不一样!那你不是外道!不是外道,你懂得什么?「唯心净土,自性弥陀」。阿弥陀佛从哪里来的?我们自性变现的。西方净土从哪里来的?也是我们自性变现的。自他不二,「自」是自己,「他」是阿弥陀佛,我跟阿弥陀佛是一不是二,这样念阿弥陀佛,就是念自性,那就不一样!这个念佛叫理念,你要念到一心不乱,你就生实报庄严土。
你们要问,西方净土到底殊胜在哪里?你把这个意思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就知道它的殊胜处。就是外道也能往生,好处在此地。任何一个法门,心外求法决定不能成就。唯独念佛,可以生凡圣同居土。古德常说,生凡圣同居土也不错!「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只要见阿弥陀佛,凡圣同居土也行。甚至於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行,这个法门才殊胜,普度一切众生,一生当中圆成佛道。佛的法门广大无边,只有这一门能成就;除这一门之外,心外求法,决定不能成就。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
学佛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还学得不错,好像还有一点功夫,其实禁不起考验,境界一现前,你的七情五欲就起来了。顺境就欢喜,手舞之足蹈之;逆境进来,那就恨之入骨,你去搞这些玩意,那怎么行?都堕到烦恼里面。怎么样才能摧伏众魔及诸外道,这是我们今天最大的一个问题。
前一次跟诸位报告的,《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可以说就是专门讲这个题目,「摧伏众魔及诸外道,灭除一切烦恼习气」,那一部经就讲这两句话。讲演我已经看到有同修做成录音带了,没有听到的,一定要把这个录音带请回去多听几遍;已经听过这个经的,希望大家每一个星期温习一遍,那一部经是救命经。我们对於这当中道理事实真相,要不能透彻了解,要不能够避免这些魔障,降伏烦恼习气,对我们念佛往生决定有障碍。很要紧、很要紧!真正是一个念佛人,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不想再搞六道轮回,一定要记住佛在经上的教导。
一开端,佛给我们讲了两句话,两句话非常重要。第一句是「不求人过」,第二句「不举人罪」,你只要做到这两句,这个障碍就破除了,你念佛就决定往生。别人有没有过失,与我不相干,我何必天天要找人家的过失。人家的过失,我也不需要去说,也不需要去给他宣传,不举人罪就是不说人家的罪过。这两句话实在讲,就是佛教给我们修行人,常常照顾自己,不要管别人。别人好,我也沾不了光;别人不好,也不会连累我。但是你要在境界上起心动念,那你就错了,你就受害了。如果只照顾自己,不要去看别人,也不必去问别人、说别人,你就能灭除一切烦恼习气。
这样你就决定能『入菩萨地』。菩萨地是地上菩萨的境界,这是大菩萨,不是普通菩萨。『近如来地』,近如来地是靠近如来地,是等觉菩萨。前面讲「入菩萨地」,这是地上菩萨从初地到十地,后面这一句「近如来地」是等觉位,这是把功德利益说到了极处。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时诸比丘。闻此法已。即时同证。广大三昧。名见一切佛境界无碍眼。】
这一句是法门的名称。『时』就是这个时候,文殊菩萨这一番开示之后,这个时候,『诸比丘』听到文殊菩萨的开示,人家就证入了。我们今天读这段经文,读是读过了,好像没什么印象,这就是很明显的,我们不如人。人家听了,他就证『广大三昧』,就证『见一切佛境界无碍眼』三昧。
这个法门名称,小注里头有,我们也把它念一念,这一小段是闻法得益。得的利益,佛在经上也详细为我们说出来,他得的到底是什么利益?先说他所得的三昧,这个三昧叫「见一切佛境界无碍眼」。清凉注解里面给我们说,无碍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能见离障」。诸位看小注的第二行,「谓不作相及无作相,在三昧故」。要紧的就是这一句。什么叫不作相?什么叫无作相?我们把这个意思换句来讲,大家就好懂。一个是有意,有意你就作相,无意就不作相。如果你心里还有一个无意,那你也作了相。由此可知,菩萨的心是清净的,有意、无意都没有,有想、无想也没有,有、无二边都没有,这叫做三昧。这才真的叫离障。能见不是眼,能见是心。这桩事情世尊在楞严会上,给阿难尊者曾经详细说明这个事实真相,《楞严经》上很长的一段经文,这个科题叫「十番显见」,说明能见的是心,不是眼。
「二所见无拥」。拥是障碍。能见离障,所见也就没有障碍了。末后说「一具多用」。一具多用就是底下经文所说的,实在讲这是《华严经》上所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从一个作用里面,显示出无量无边的德用,这才圆满。所以叫「见一切佛境界无碍眼」。一切佛境界就是本经所讲的法界,法界的全体就是一切佛境界。法界全体,诸佛如来所住的一真法界,有情众生所住的十法界,你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无障碍,难!这实在讲是等觉菩萨的境界,不是普通人的境界。他的智慧德能跟如来果地上已经是差不多了。
平常一个人修行,修到这个境界,大乘经上讲的,三大阿僧只劫修满了,才能够证得这个境界。三大阿僧只劫从哪一天算起,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了,它是从圆教初住菩萨算起,你证得圆初住这一天开始算起。圆初住是什么境界?所谓「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从这个时候算起。换句话说,在没有破无明以前所修的不算,那个时间不算。如果把那些时间再算上去,那真叫无量劫,没法子算。所以三大阿僧只劫不是从我们今天算起。
如果从我们凡夫位算起,那照经上讲,我们过去生中无量劫前就修行了,不晓得多少阿僧只劫了,绝对不止三个阿僧只,几百个阿僧只劫,几千个阿僧劫,几万个阿僧只劫都不止,我们都没有修成功。为什么没有修成功?你的烦恼没断,你的是非人我没断,要拿《金刚经》上的话,「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没断,《金刚经》是个好标准。哪一天四相统统断了,四相断尽了,那就恭喜你,你就证得圆教初住,就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了。到这一天算起三大阿僧只劫你就入这个境界。
这个说起来,我们听了就像凉水浇头,没指望!我还有什么指望?这才不得不感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的救了我们,我们修任何法门都没指望,唯有带业往生,只有这么一条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不可思议,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一品烦恼也没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入这个境界,不可思议!所以念佛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不是我们难信,我们一听就相信了,有什么难?我们不难,什么人难?华严会上这些菩萨们他们不相信。他们经历无量劫,经历三大阿僧只劫才修到这个境界,你们一品烦恼没有断,也入这个境界,他听了摇头,他不相信!但是事实确确实实是如此。
《弥陀经》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就入这个境界。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不是我们修得的,是阿弥陀佛加持我们的。但是他有一个条件,你要能往生到极乐世界,才能得到佛力加持;你要不能往生,佛加持不上。难到阿弥陀佛还有分别心吗?阿弥陀佛确确实实没有分别心,他的心就跟这个经上讲的,人家是一念不生,怎么会起心动念?一念不生,为什么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些众生,就能得加持,我们没有生到那里,就得不到加持,原因在哪里?原因在相应。我们没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前,我们的心不清净,所以跟佛的愿力不相应。我们见色闻声都起心动念,所以佛的力量加不上。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心跟佛的愿力相应。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地方所有一切的障缘都没有了。也就是说,你在这个世间有贪瞋痴慢,你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贪瞋痴慢你想生都生不起来。譬如说现在这个世间,哪一个人不爱黄金?哪一个人不喜欢珠宝?对这个都生起贪心。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可能有一个人贪爱黄金,为什么?黄金是铺马路的。你们看哪一个人把铺马路的柏油藏在家里当宝贝,这个好处就是使你贪心贪不起来。你想收集珠宝,戴在身上以为这是怎么高贵,提高身分;西方极乐世界这些珠宝,是建筑房子的材料,谁要这个东西?砖头瓦块,钢筋水泥,你要这个东西套在身上,人家看了都笑话你。西方世界七宝是建筑材料,黄金是铺马路用的。
所以到那个世界,贪瞋痴你想起都起不来,没有对象。缘断掉了,这是阿弥陀佛他这个设施太好了。要叫你断,怎么个断法?这样一来,不需要叫你断,自自然然你就不生烦恼了。你想傲慢也傲慢不起来了。这个世间你有一点点长处,值得骄傲!到西方世界大家都是一样的,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长的相貌都一样,所以贡高我慢的心生不起来,缘断掉了。这是说明西方极乐世界不能不去!你要不去,那就大错特错。你看看《华严经》,《华严》修证多难!可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证华严境界,《华严》里面所有的,《华严》是佛境界,你就完全圆满的证得了。这就显示出净土的殊胜,无比的殊胜,应当要修学。
三昧的名称,我们晓得了。三昧的名称也叫做法门的名称,就是修行的方法,修行的门径,它叫什么名字,它叫「见一切佛境界无碍眼」。下面这一大段的经文,是说它的作用,有体有用。请看底下经文:
【得此三昧。威神力故。】
这一句是总说。你得到这个『三昧』,这个三昧有作用。『威神力』是形容它作用殊胜无比。下面给我们讲出十种大用。实在讲它的作用无量无边,把它归纳为十大类。
【悉见十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及其所有。道场众会。亦悉见彼。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种种趣类。各各差别。】
这一条经文很长,我们一句一句的讲好了,一桩一桩事情讲。第一句里面是讲『悉见』,就是你完全见到,圆满的见到,一个也不漏。就如同《无量寿经》上讲,法藏菩萨在因地里面,跟世间自在王如来学习,佛力加持他,使他见到二百一十亿佛国土。「二百一十」是表法的,不是数字,代表圆满,代表大圆满。跟这个地方意思一样,此地用「悉见」,『十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这是你见佛,一尊佛都没有漏掉。说「十方」,里面就包含三世,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以及佛的『道场众会』。「众会」就是讲经说法的大会,你全部见到。这个法门之殊胜,从这一句我们能够想像得到,这个法门怎么得到的?要想一想。前面文殊菩萨教我们修十种无疲厌心,你想想前面教给我们修因,这个地方讲的果报。
第二句说,『亦悉见彼,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种种趣类,各各差别』,这是讲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众生,有些世界跟我们娑婆世界一样,有六道轮回,有十法界。「所有众生种种趣类」,趣就是六趣,就是讲的六道。类是讲的种类,每一道里面种类很复杂,我们同样是人道,在这个地球上,大家看到人道,人的种类就有许多种。我们通常讲的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红种人,就有很多族类,而每一种里面又有许多族类,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同样是人道,我们地球上的人道,可能跟其他星球上人道就不一样。现在科学家在那里推测,不知道有没有见到,所谓是外太空人。外太空人长的形状,生活状况跟我们地球人不一样。外太空太大太大了,同样是人道里面,就非常非常复杂。我们能够见到的是极少数,见不到的是大多数。这一句是说这桩事情。再看底下一句:
【亦悉见彼。一切世界。同异染净。各各差别。】
『同异染净』,不是从现相上说的,前面一句是从现相上说的,这一句是从心性上说的,是从境界上说的。「同」是与佛菩萨相同,同生性。「异」是跟佛菩萨不一样,同生的是见了性的菩萨。《华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跟佛相同,跟佛是用同一个真心。你用真心就跟佛相同,佛用真心。权小六道众生跟佛不同,不同的是他用妄心。什么叫妄心?分别心、执著心,跟佛不同,跟佛菩萨不同。诸位要晓得佛菩萨无论对人、对事、对物,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用的真心。妄心是什么?八识。八识是妄心。诸位在《百法》里面看到,不相应行法里面有两条,一个叫「同生性」,一个叫「异生性」,同异就是说的这个。我们现在是异,不同。我们用八识,用五十一心所,所以有分别、有执著。如果是同生性,没有分别,没有执著。
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为什么还有四十一个阶级?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阶级,因为他还有无明,就是他还有妄想,这妄想很难断,那个要一品一品断,虽然他这个无明妄想有,但是决定没有分别执著。如果有分别,他就落到十法界去了;有执著就落到六道去了。所以,执著这个病很重,你如果在一切法里头都不执著,你很容易超越轮回。不再执著,不再分别,那你就出十法界。你就同生性了,跟佛菩萨相同。这一点我们要懂,我们要学;学不会,我们的分别执著能一年比一年淡薄,那就是很大的进步,这样子念佛往生,品位就提升了。纵然不能断,要看得淡。
《般若经》上教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何必那么认真?何必要分别?统统是虚妄,分别个什么?你有分别,你就造四圣界;有执著,就造六道轮回,实在叫冤枉。六道轮回跟十法界也了不可得,如梦幻泡影。怎么来的?是你自己变现出来的。就是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这叫同异。染净?染净是在异里面才有染净。同里面,染净都没有了。异里面我们统统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用妄心。用妄心,四圣法界比六凡就清净,六凡是染,四圣是净。换句话说,只分别没有执著,他就净,他心清净,他有分别没执著;有分别又有执著,他就不清净,他就染。所以这都是在异里面,要到同里面,染净都没有了,染净都说不上,那是佛的境界。这是说出十法界跟一真法界,这是十方世界里面,十法界跟一真法界同异染净,『各各差别』。他看得清清楚楚。
【亦悉见彼。一切世界。所有极微尘相差别。】
这句是讲到现代科学。很可惜,现代科学家没有念《华严经》,这一句就是现代科学里面,这是很令人羡慕的量子力学。从极微细的方面去研究,像现在研究原子、电子、粒子,这里『极微尘相差别』,大概我们这世间的科学家,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这是达到极微细的物质,他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亦悉见彼。诸世界中。一切众生。所住宫殿。种种庄严。种种成就。及所受用。种种资具。各各差别。】
这一句咱们合起来讲,就是说他能够圆满究竟,观察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里面,众生的生活状况,他所住的宫殿,就是住的生活状况。『种种成就』,是他业的状况,他所造的这些事业。像我们这个社会里面各行各业,他们的一切成就,这都见到。『受用』,是他的生活享受,现在我们讲,无论是物质上的享受,精神上的享受。『资具』,是专指资生的工具,就是指我们今天讲的衣、食、住、行、育、乐,这都包括在这里面。各各差别的现象,十方世界不一样,十法界不相同,都能看得清楚、看得明了。
这一大段在《无量寿经》上,只用了四个字,「天眼彻见」,此地说得详细,你那个彻见,见到什么?这一段讲得多了。见到有这么多的事情,真的是没有一样见不到的。大是如来道场众会,小到极微尘,没有一样你看不到。这么一大段文讲的是「天眼通」,天眼。后头注子有,这是天眼的作用。再看底下这一句:
【及闻彼佛。诸音声海。演说诸法。种种名句。文辞训释。性相秘密。悉能解了。】
前面天眼说得很多,说得很详细,后面就省略了,这个意思可以类推,只是在文字言语上省略,他的境界跟前面天眼一样的广大,没有两样。这是我们必需要懂得的。这一句讲的是天耳通。他能够听,听一切诸佛讲经说法,他不必去参与那个法会,就在他自己住所,不必动,十方一切诸佛讲经说法的音声,他统统听到。为什么?音声称性的。所发的这音声,尽虚空遍法界,这个音波都达到。
你问他为什么能见到,为什么能听到?光波、音波都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样不称性。就像现在这个电波一样,其实电波范围很小,愈远力量就愈薄弱,不是性,真性里面这个波强。我们今天为什么听不到一切诸佛说法,见不到一切诸佛法会?是我们迷失了自性。怎么迷失的?就是妄想执著。这是世尊在本经「出现品」里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个「德相」就是此地讲的天眼通、天耳通,这是德相。我们本来都有,经上所讲的是我们的本能,本能失掉了。怎么失掉了?「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为什么失掉?因为我们有妄想、有执著,这当中「分别」就省掉了,你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你的能力智慧丧失掉了。这个丧失不是真的失掉,是障碍了。我们的智慧德能,被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去掉,能力立刻就恢复。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什么他的本事那么大?你要是把这些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你才佩服阿弥陀佛,知道阿弥陀佛用的那个方法,用得非常高明。他把你妄想分别执著的缘断掉了,因虽然是有,缘断掉了,所以佛的智慧德能加持,才加持得上,道理在此地,不是没有道理,有原理的。明白这个道理,你就能相信,你就不会怀疑,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快速把我们的智慧德能就恢复了,这个理在此地。十方世界诸佛刹土没有这个缘,所以我们要去妄想分别执著,非常非常困难。
这是说佛说法,这里面的句子、文字很容易懂,讲经的时候,『名句、文辞』,『训释』是讲解;『性相秘密』是内容,是说法的内容,或者是讲「性」,或者是讲「相」,或者是讲「秘密」。这个秘密是深秘,极其深的这些道理,这些事相。他听了之后,统统能够明了。再看底下一句:
【亦能观察。彼世界中。一切众生。心行根欲。各各差别。】
这一句讲的是「他心通」。他心是别的人起心动念,他就晓得了。他有这个能力能观察,『彼』就是一切世界,一切诸佛世界,这里面一切众生的『心』,心是他的念头,『行』是他的行为,『根』是讲他的根性,『欲』是讲他的爱好;没有一样他不知道的,这种种差别,他都晓得。这一句讲的是「他心通」。
【亦能忆念。彼世界中。一切众生。过去未来。各十生事。】
这是说他有能力『忆念』,我们一般讲他能够想得起来,十方一切世界里面的所有众生,他们过去、未来各各十生的事。此地这个「十」是表法的,不是数字,如果是数字,这个能力不太大,只能够十生,超过十生以上,他就不知道;我们要这样看法,那就看错了。《华严》以「十」表圆满,也就是一切众生生生世世的事情,过去、未来他统统知道。
【亦能忆念。彼世界中。过去未来。各十劫事。】
这是讲『世界』,前面是讲世界里面的众生。换句话说,一个是十方世界有情众生,一个是讲十方世界无情的依报,这两句是讲两桩事情。也就是我们现在许多科学家在研究地球,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变化,那就是前面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事。有一种科学是研究这个地球,地球的物理,这就是属於后面世界过去、现在、未来。这是两种不同的,一个是有情众生,一个是无情的众生,佛门里头讲的一个是正报,一个是依报。
【亦能忆念。彼诸如来。十本生事。】
这个他心通能力就非常殊胜。他能够知道这些诸佛如来,「本生」是佛修行没有成佛以前,做菩萨的时候,他怎么样修行证果这些事情,叫做『本生事』。这宿命通真的是达到究竟圆满。
【十成正觉。】
『成正觉』、成佛不就一次吗?为什么有那么多成正觉?示现的。你想想看,释迦牟尼佛在《梵网经》经上告诉我们,他到我们娑婆世界来示现成佛,这一次是第八千次,不是头一次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作佛,示现作佛是第八千次。这就是成正觉事。「十」都是代表圆满。也正是像《普门品》里面,诸位所念到的,不仅是成佛,初住菩萨就有这个能力。圆教初住就有这个能力,就是《普门品》里面讲的,应以佛身而得度,他就能示现佛身而为说法。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像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出现,示现成佛,初住菩萨就有能力做这个示现。这些事情,菩萨的宿命通里面都见到了,见到他示现成佛。
【十转珐輪。】
示现度众生。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
【十种神通。十种记心。十种教诫。十种说法。十种辩才。】
都用「十」代表大圆满。这些经文全部都是讲的宿命通。神通是讲他的变化,我们可以把他说在如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这都是神通的作用。应当说什么法,他就说什么法,这都是属於神通。「通」是通达没有障碍,「神」是我们凡夫神奇莫测,也就是超越我们的常识。我们的常识,我们的思惟想像达不到的,所以称之为神奇莫测,这是『神通』的解释。
『十种记心,十种教诫,十种说法,十种辩才』,这些都好懂。底下清凉大师的注解,这一段因为经文很明显,注子里面只是把大段落勾划出来。像这一段所说的,圆圆满满的显示在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之中。佛的记心、教诫、说法、辩才,我们都在这部经上,圆圆满满的看到,圆圆满满的读到。说明这个法门的作用广大无边,说了这么多,只说出这个法门的「外通用」,这里所讲的是外通,就是表现在外面的它的作用。
下面这五句是讲「内德用」,成就内德。先说外面,后说里面,也有特殊的作用。通常讲外面这个作用是果报,非常明显的作用;内里面的内德,那是讲的智慧,我们讲的定慧成就,圆满的定慧。表现在外面,那真是像赞叹诸佛如来一样的万德万能。世间一般宗教赞叹上帝,赞叹神的这种不思议的德能,其实这个究竟圆满的智慧德能,原来是我们每一个人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
佛这些教诲,无非是让我们恢复自信心,恢复信心。第一个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这样圆满的智慧德能。要知道现在这些智慧德能,何以不能现前?是因为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了,而妄想分别执著是假的,不是真的,这就是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为我们说的,「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妄想分别执著是不觉,本来没有的;而智慧德能是本来有的,像此地讲这个「三昧」,亦即三昧的作用是本来有的,我们在这里建立信心。本来有的决定可以恢复,本来无的一定可以断掉。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能够建立信心,那就是无量功德。我们读这段经文,真得受用了。从这里建立信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快就圆满得到,我们的信心更加强了,使我们对於念佛往生净土毫无疑惑。这个经对我们来讲,就起了作用,我们就得到它真实利益。内德五句的大用,今天时间到了,我们留著后天星期三再续讲。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八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08
请掀开经本,第十四面第五行,请看经文。
【又由得此。三昧力故。即时获得。十千真实。菩提之心。成就十千。甚深三昧。具足十千。诸波罗蜜。圆满十千。智慧光明。发起十千。自在神力。】
从这里看起,经文总得要记住,他们所成就的,所得到的,也就是我们常讲,证得法门的名称,叫「见一切佛境界无碍眼」。前面曾经说出这个法门的德用,一共说了五句,在清凉的注解里面,说得很清楚。作用全是从六通上说的,但是六通里面没有讲神足跟漏尽。清凉大师说,这两种在后面的经文上有,所以前面只说了四种。经文如果有不明了的地方,像这些名词术语,一般的《佛学辞典》、《三藏法数》里面都可以查得到,或者古德注解里面也常常看见。注解里面,像这些名词术语,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里面注得很详细。过去李炳老跟我们说,他说江居士的《讲义》,就像一部佛学大辞典一样,名相解释得很清楚。清凉大师疏里面解释得比较简单,而且有很多都省略了。这是我们能想像得到,在当时那个时代,学佛的人对於佛学常识这部分,比我们要丰富多了,很多大家都很熟悉的,不需要再罗嗦了。可是对我们现代人来讲,他们不需要的,我们的确是非常需要,所以不能不详细的讲解。
对外作用的说完之后,今天经文是讲「内德用」。『又由得此三昧力故』。下面有五句,第一句即时,这是非常快速,这个法门得到之后,菩提心就现前,『即时获得十千真实菩提之心』。这里头我们又看到数字,「十」代表圆满;「千」的意思是圆满当中的圆满,所以它也不是一个数字。不要看到「十千」,那就是一万,一万数字还是太少了,是代表大圆满,代表究竟圆满,真实菩提之心。清凉大师在注解里说,「发多大心」。可见得十千是代表多,代表圆满的意思。「定中发心,故云真实。义同证发」。这部经也是不可思议,古人称《华严》是大不思议经。什么原因?十信位的菩萨实在讲,菩提心还没发出来,圆教初住菩萨叫发心住,这才真正发了菩提心,十信位还没发心,纵然发心,古德讲这个心叫露水道心,进进退退不稳定。但是这些人他们不可思议,当然遇到文殊菩萨,这个缘非常殊胜,无比殊胜;菩萨给他说法,他就证得三昧,从三昧当中发心,这是真实的菩提心。我们的菩提心为什么不真实?我们没有得到三昧,三昧叫正受,我们的受是不正常的,喜怒哀乐从早到晚千变万化,念头一个起一个落,这不叫正受。正受就是禅定,正受就是净土法门里面讲的一心不乱,我们得一心不乱,就是正受。得一心不乱的人,那叫证得念佛三昧,那个三昧非常殊胜。从这里面发心,这是真实的菩提心。
第二句说『成就十千甚深三昧』。前面一句是说发心,这个地方是成就甚深的三昧,不但深而且广,十千就是广。清凉注解里面说,「谓即一之多,是难行定」。这也是不思议的境界,在这里显示给我们看。三昧通常翻作禅定,禅定哪有那么多?实在说禅定从体上讲,是一不是多,所以叫一,谓即一;可是在用上讲,就多!在作用上讲,外缘境界无量无边。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大家就好懂。譬如这个人不贪财,再多的财宝摆在面前,他也不动心,这个人在财宝上得定了。虽不贪财,说不定他还贪名,我们曾经见过,财的确没看在眼里,他把名位看得很重,那名位上他就没有三昧。「十千三昧」,所有一切外境,世出世间一切法,他都能如如不动,就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就是无量三昧,何止十千,不止十千。这是说他定的作用很深很广,得到这一个境界。
第三句,『具足十千诸波罗蜜』。本经讲般若波罗蜜门,只讲了十种,文殊菩萨所说的。十波罗蜜就是平常讲的六波罗蜜,展开来说《华严》以「十」代表圆满,十波罗蜜怎么来的?前面五种与六度完全相同,从般若里面又开出四种,般若是智慧,从般若波罗蜜开出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说五种,并不比六波罗蜜里面的般若波罗蜜来得多,这一点诸位要晓得。六度里面般若波罗蜜,就包括《华严》所讲的五种波罗蜜,一般经上讲的省略,我们讲开合,它是归纳起来讲,讲一个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华严》把般若波罗蜜展开,展开般若波罗蜜就是根本智,其余四种叫后得智,也就是智慧的作用。从它的作用里面,分方便愿力智,是这么一回事情。所以六度跟十度,实际上讲不增不减,说有简繁、有广略,意思完全相同。此地,十后面加个千,也表它的作用无限的广大,取这个意思。
第四句『圆满十千智慧光明』。说智慧光明,都是从观照上来讲的。宗门功夫说之为观照,这是第一步功夫;更深一步,照住,照住就得定了;再深一步就照见,照见就是见性了。照住虽得定,还没有见性,我们在《心经》里面念到观世音菩萨,观自在就是观世音,观自在菩萨照见,那是智慧圆满了。见是见性,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性是一切诸法的实相、真相。真相是什么?《心经》上菩萨告诉我们,「五蕴皆空」,这就是说性是空寂的。相虽然有,性是空寂的,这是见性,见性成佛。「十千智慧光明」当然照见了,决定不是在观照、照住的阶段上。
末后一句『发起十千自在神力』。神是神通之力,像前面讲的六通,《华严》也讲十通。通力难得的是自在。我们知道佛在经论里面常常讲,声闻(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虽然也有神力,但不自在!譬如,你遇一尊阿罗汉,阿罗汉有神通,你可以向他请教,我过去生中造的是什么业,请阿罗汉看一看,用他的宿命通。但是他要入定才行,他不入定他不行,他入了定,他才能够见到你的过去生中;然后出定再告诉你,那就不自在了。明心见性的这些大菩萨,不需要入定,你问他什么事情,他都知道。问我们过去生中的事,问我们过去父母的事,他立刻就讲给你听,不需要入定,这自在神力!可见得这种三昧殊胜,他得到的时候,有这么样大的能力。再看下面经文。
【以得如是。菩萨三昧。种种威神。无碍势力。所庄严故。令其身心。柔软微妙。增长信乐。住菩提心。坚固不动。】
这一段文,我们看清凉的注解,前面说三昧的德用,从外通用、内德用说得详细,实在讲它的作用太大,说之不尽。在此地简单做个总结,总结里面的大意是,「遍调身心,总结成益」。显示法门殊胜无比。「圆教摄机,创发大心,顿得菩萨十通等用。况十表无尽,一一十千,皆以法融,初后无碍,非是次第修习之力。菩提心品广说其相。」「菩提心品」不在这一分经文之内,是在《八十卷》里面,过去我们曾经讲过。我记得讲「菩提心品」,这很多年前了,在志莲精舍讲的。大师为我们指示出,这些人是圆教的根性。天台家讲一切学佛人的根性,有藏、通、别、圆;贤首大师也说小、始、终、顿、圆。最难得的是圆教根性,圆教根性的人很容易开悟,一接触菩萨,菩萨给他一说法,他就能够证得、就能够契入。圆教摄圆机。他们的大菩提心,圆满的菩提心,就能够发得起来。
实在说,根性哪个人没有?尤其是佛法讲到究竟,决定是平等法,平等是真实,真的!不平等是假的。何况佛在「出现品」里面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不是平等的吗?平等里面,怎么会变成不平等?佛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由此可知,我们所有众生妄想不平等,执著也不平等,於是才变成五种根性、四种根性,变成这种情形。所以要晓得,这些都是幻妄,不是真实的,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假的当然可以改变,我们不是圆教的根性,有没有办法改变成圆教的根性?这是我们很关心的事情。如果改变成圆教根性,那就像大乘经上所说的,「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圆人闻法,也是无法不圆。我们跟《华严经》上这些菩萨就差不多了,他们能得这个殊胜利益,我们也有指望,所以告诉诸位,是可以改变的。
怎么改变?要常常读诵圆教的经典,接受圆顿大法的薰习,我们常常读,就是常常接受法门的薰修。经论里头也有比喻,如染香人,从前香料制品没有现在那么进步,从前衣服的香,要薰香,不像现在用香水喷一喷,时间很快几秒钟,这个衣服就很香了。从前要用香料去薰,一件衣服要薰两、三天才有香气,所以方法比较笨拙,时间要久才能薰成。佛用这个比喻,让我们用圆顿大乘佛法常常薰习,常常读诵,常常讲解,常常研究。不知不觉,根性就转换、就转变了,这是很好的一个方法。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转变自己的根性,来修学圆顿大法就不困难了。也能像此地这些菩萨,获得『三昧种种威神无碍势力』。势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才艺,我们常赞叹人多才多艺。才艺到无碍,那是达到顶峰,以这个来庄严身心。
下面为我们说出,『令其身心柔软微妙』。这是身体的健康,这一点我们也要特别注意。真正修行人,身体一定健康。为什么修行会得健康的身体?佛在经上说得很多,《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这个身体也是心现识变的;我们生活的环境,十法界依正庄严,也是心现识变的;乃至於我们现在所修的净土,我们向往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还是我们心现识变的,不是从外面来的。佛又跟我们说得更明显,「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只要你心理健康,你身体就健康,只要你心清净,你的身就清净,这是一定的道理。
学佛修行,学的是什么,修的是什么?学的是清净平等觉,修的是这个。清净平等觉,就是世间人所向往、所羡慕的真善美。所修的?修的就是染污,染就不清净,分别就不平等,妄想就不觉。所以要晓得,我们修的,修是要把它修正,把它除掉的是妄想分别执著;我们要学的是清净平等觉,这个要搞清楚,不能含糊,不能笼统。你的身体就好了,真正达到真善美的标准,真善美是本有的,我们相貌本来是很美,跟佛一样不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在经上讲,那是赞叹劣应身。佛的报身,《华严》上毗卢遮那如来,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无量寿经》上有比较,你们都读过。那样的相好庄严,给诸位说是正常的,本来是这个样子的。现在相为什么变得这么丑陋?我们把正常的心失掉了,现在这个心里头妄想分别执著、贪瞋痴慢,把本来的好相,变成一个丑陋的相,就这么回事情,本来面目失掉了。
那我们今天学佛修行,也就是想恢复本来面目而已。你成佛了,成佛你得到什么,你什么也没得到。正像《楞严》上所说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我们看《华严经》上华藏世界依正庄严,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怎么说你什么都没得到?那些是本来有的,你不过是恢复本来有的而已,并不是你新得到的,确确实实无所得。一切所得到的相好光明,这一切受用都是自己本来有的,归无所得是这个意思。这一句是讲你的身相。
『增长信乐』,这一句是讲你的受用。信是信心,圆满的信心,就像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所说的,信自,自信心圆满;信他,他是佛,对於佛的信心圆满;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你才能真正离一切苦,得究竟乐。『住菩提心』,菩提是圆满觉悟之心,没有丝毫疑惑。『坚固不动』,清凉告诉我们,这个境界是圆融的境界。圆融的境界,就是他老人家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讲的无障碍的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法界圆融,初后无碍。「初」,就是指此地这一段,这是圆教十信位,这是初。「后」,这是讲如来的果位,果位在最后。初后无碍,显示出理事圆融,事事圆融。非是次第修习之力。在我们凡夫的阶段,我们这个修学有次第,从浅而深,像念书有小学、中学、大学,这有次第。而权教菩萨修行也有次第,哪些是权教?要以天台家的讲法,大概一般修学大乘佛法的,学天台的多过学《华严》,学《华严》的比较少,所以我们用天台讲法,大家容易懂。藏教、别教、通教都有次第,都有阶级,圆教里面虽然讲阶级,它阶级可以圆融,只有这个例外。《华严》是属於圆教,这里面有次第,有圆融,次第就是圆融,圆融就是次第,行布圆融不二。菩提心品,广说其相。「广」是详细,详细讲解这种非次第圆融的现相,在「发菩提心品」里面,说得很详细,这个地方就省略了。
我们再看这一会最后的一段,这一会是「六千比丘会」。在「十信章」里头总共有三会,六千比丘算是第一会,是舍利弗尊者率领来的,第二会这是「诸乘人会」,里面讲的三乘人。末后一会才是「善财会」,当然我们是以善财会为主,可是前面这两会,说明小乘人回小向大,权乘菩萨也能入实,显示出这个法是究竟圆满。请看经文: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具足安住。真实吉祥。微妙功德。普贤胜行。】
这段文是说明菩萨「自住」,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自利,讲自住大家不好懂,讲自利就好懂。或者我们再说得浅一点,自己的享受,这大家更好懂,所以自受用。下面他受用,是帮助别人的,这个地方是自受用,里面有四句,这都是我们要学习的。
『具足安住』,安是安稳,住是不动,菩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境,物质环境,缘,人事环境),他都得到心安。心安,身也安,无论在什么境界当中,身心安稳,住是如如不动,这是真正的享受。所以这个住,不是人一天到晚坐在那里,站在那里不动,不是这个意思。心不会被外面境界所动,这叫住,也叫做禅定,也叫做定。就是净宗讲的一心不乱,不管在什么境界当中,行住坐卧,他都是一心不乱,身心安稳,如如不动,不为外境所动,这叫安住。
所以他得的是『真实吉祥』。什么叫吉祥?吉祥的意思,是你应当得到的,你应该得到的,你得到了。若是不应该得到的,你得到了,不吉祥!你应当得到的财富,你得到了;你应当得到的享受,你也得到了。应当得到的,那就吉祥;不应当得到,那你是作奸犯科,你是犯法。虽然得到,你身心不安,一个怕法律的制裁,第二个怕因果报应,你怎么会吉祥?你心怎么会安稳?应该得到的,那你享受,这叫吉祥,真实吉祥。真实吉祥从哪里来的?从具足安住来的,这是真实吉祥。享受当中成就『微妙功德』,这个功德是自受用,不是他受用,他受用在底下经文里头。微妙功德说实在话,也就是圆满功德。
『普贤胜行』,普贤菩萨殊胜的大行。普贤这十大愿王,他念念具足,念念圆满,这是他的自受用。遇到外面的境缘,他自然就流露,譬如我们讲「礼敬诸佛」,他礼敬诸佛的心是清净的、是圆满的,遇到外面对象,他就表现出来。无论是遇到人、遇到事、遇到物,他圆满恭敬的心就流露出来。「称赞如来,广修供养」,一切境界当中自然流露,这是他的自受用。
下面经文,一共有九句,要连前面这一句,总共是十句。第一句是自受用,后面九句是他受用;换句话说,我们看文殊菩萨如何对人、对事、对物。请看经文:
【劝诸比丘。令其安住。胜普贤行。】
在这段文上所说的,文殊菩萨遇到了这六千比丘,遇到他们这些人,他的胜德就自然流露出来了,劝这些人,劝他们要安住殊胜的『普贤行』。这句就是劝他们回小向大,他本来是比丘,是小乘人;普贤菩萨是大乘之大乘,劝他们要学普贤行,要发菩提心,要修普贤行。正是我们《无量寿经》上一开端,在第二品「德遵普贤」,就劝我们安住在普贤行上。
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普贤的特色是什么,如果说这十条愿,哪个没有?礼敬诸佛,凡是学佛的同修见到佛都会礼敬,都会称赞,也都会供养,为什么不叫普贤行?普贤行跟一般修行,到底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给诸位说,普贤行的特色,在用心不一样。你看看「普」,我们的心就不普,我们心量很小,我们有分别、有执著,这个人我喜欢他,我对他慈悲,那个人讨厌他,看到他就想叫他走开,这就不普了。所以普贤行是平等行,普贤行是清净行,普贤行是圆满的觉心。《无量寿经》经题讲的「清净平等觉」,你要用的是清净平等觉,不管你修的是什么行,都叫普贤行。你穿衣也叫普贤行,吃饭也叫普贤行,喝水也叫普贤行,没有一样不是普贤行,为什么?你是普贤的心,不一样在此地。有了妄想分别执著,就不是普贤行,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了的。
由此可知,普贤行是我们本来的行为,我们失掉了,被业障障碍住了。业障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业障,将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大智大愿大行,统统障碍住了。世尊教我们修学,没有别的,除障碍而已,障碍除掉了,我们的本能统统现前。我们的本能,就是有文殊的智慧,普贤的大行。第一个劝他回小向大。「大」一定讲到圆满,不讲到究竟圆满,那是对不起人的。我们劝人学佛,一定要劝人念佛求生净土,为什么?这个究竟,这个法门广大。劝他学别的,对不起他,因为他成就有限,这个成就是圆满的。下面一句:
【住胜行已。入於甚深。广大愿海。】
你能够回小向大,接受这个劝告,菩萨又进一步劝你发大愿。『甚深广大愿海』就是平常讲的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一切诸佛如来的总愿。
【入愿海已。普遍成就。甚深大愿。】
发了愿之后,那个愿要兑现,要认真去做,以行践愿,就是实践你的大愿。第一个度众生的大愿,诸位要晓得,这个很重要,他为什么把这个愿放在第一?首先把心量拓开。凡夫为什么会变成凡夫?心量太小了,不能容忍,所以头一个就是教你心量要拓开。「众生无边誓愿度」,什么叫度?这个字我们现在看起来,感觉得很神秘,高深莫测,好像只有佛才能做得到,我们凡夫做不做得到?实在讲,度就是帮忙的意思, |
|
|
|
|
|
|
|
6#
樓主 |
發表於 2021-9-3 21:53:10
|
只看該作者
帮助他,协助他,所以度众生是帮助众生,协助众生,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离苦得乐。他需要什么帮助,我们有这个力量,就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他,这是度的意思,我们要懂得。我们要像诸佛菩萨尽我们的心力,帮助一切众生,不要分别,不要执著,这是我的家亲眷属,那个跟我关系很好,那个是我的冤家对头;冤家对头需要帮忙的时候,也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不要有分别,不要有执著,那你就是普贤行。所以要把心量拓开,然后再断烦恼。烦恼在哪里断?给诸位说,在度众生当中断,你要不度众生,你的烦恼决定断不了。法门在哪里学?也在度众生那里学,不度众生,法门也学不成。佛道也是从度众生那里证得的。
后面三愿,第一愿是根本,何以见得?我们也要举例说明。心量拓开大家懂得,怎么断烦恼?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现在我度众生,我这个心是平等的,你那个烦恼不就断掉了?断烦恼在帮助众生当中断,学法门也在这里学,历事炼心,你增长经验。对於你帮助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你的经验愈来愈丰富,智慧愈来愈开,所以学法门也是在帮助人。不肯帮助人的人,那个没有法子,烦恼永远不会断,智慧永远不能增长。为什么这些菩萨,你看经上讲的,「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人家不需要帮忙,他主动去帮助他,为什么?因为他要断烦恼,他要学法门,他要成佛道,就不能不帮助人,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紧接著就劝他发愿,发四弘誓愿;发了愿之后,又劝他要以行动去满足他的大愿,『普遍成就甚深大愿』。你看后面第五句:
【以得成就。大愿海故。得心清净。】
这个果报现前了。我们不肯帮助人,你怎么会得清净心?清净心在度众生里头锻炼出来的,在实践四弘誓愿里面得清净心。诸位要晓得,清净心得到了,平等心就得到了,清净平等觉一个得到,三个同时得到,这是真心的显露,这是真实的菩提心。
【心清净故。得身清净。】
诸位要知道,清净心是真心,真心完全是自然的心,没有一丝毫的破坏,自自然然的。《无量寿经》上讲了八个字,《楞严》上佛给我们讲「清净本然」,就是这个意思。「清净本然」,这是最健康的、最殊胜的、最真实的。我们起了一个妄念,就不自然,就把自然破坏了。现代人口里常讲的「自然生态」,清净心就是我们自己的自然生态,那是最健康的。你打个妄想,起个分别,就把你的自然生态破坏了。破坏怎么样?破坏就要生病,现在大家晓得,科技的发达,把我们地球自然生态破坏了,所以现在地球生病了,我们住在这个地球上,受很大的连累。居住环境污染,饮食污染,水污染,再严重到空气污染,那我们就死路一条了。
不过在我们想像,大概还不至於死,为什么?慢慢能适应这个环境,在染污环境里面生活的,他能有这个抵抗力,他能受得了。这个也很明显,旅居在国外的,在国外住的时间很长,突然到台湾来,一个月就会生大病,为什么?这个地方的环境对他不适合,这叫环境严重的污染。所以将来水污染、空气污染,在科学家讲五十年之后,地球上不适合人生存,不适合现代人生存,那个时候的人还可以活得下去,他已经习惯染污了。所以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是把我们的清净本然染污了。我们要恢复,菩萨这段的开示很重要,这是纲领、是原则,要从普贤行下手,要发四弘誓愿,要认真努力去修学,然后你得清净心,得清净身。
【身清净故。得身轻利。】
『轻利』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轻安」,现代人讲的轻快、敏捷,这个身体很灵活,不至於很笨拙,他的身体非常灵巧、轻快。从最明显的地方能看得出来,爬楼梯,十几层楼一口气爬上去,气都不喘一下,他身体轻快。身体显得重浊的人,那就气喘,他走不动,所以从爬山、从爬楼梯很容易看出来,身体灵巧、轻快。大概在三十年前,台中李炳老在世的时候,那个时候在台中办慈光大专讲座,每年寒暑假都办。李老师那个时候七十多岁了,学生年轻才二十出头。讲座办完之后,就带他们去旅游,那个时候爬八卦山,台中到彰化很近,去爬八卦山。老师第一个爬到山顶,很轻松,轻飘飘的就上去了,学生年轻人,走到半路都走不动了,又哼又哈,好不容易爬上去,不行!从这里看是非常明显。
【身轻利故。则得广大。不退神通。】
这个身它的能力恢复了。这个地方所说的『神通』,就是前面所讲的十种神通,内德外用统统具足,统统得到了。由此可知,神通从哪个地方恢复的?从定慧,清净心就具足定慧,清净心是定,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
【以得如是。大神通故。不离文殊师利足下。普於十方。一切世界。诸如来所。悉现其身。】
这是神通的德用。第一句『不离文殊师利足下』,这个意思很深很深。文殊师利是他的老师,自己无论有多大的成就,有多高的成就,不能把老师忘掉。你今天一切成就从哪里来的?老师教导的,这是不忘师恩。世尊在经论上教导我们,常念师恩,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常常怀念老师。不是说身没有离开老师足下,心系在老师的足下,念念不忘老师的教诲,时时依教奉行,这是真正不离老师。
然后,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要继续不断的去求学。到哪里去求学?现在有这个能力,有能力亲近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当然,他以如来为善知识,去参访一切诸佛,这是人之常情。我们有这个缘分,有这个机会,有这个能力,去参访最有学问的人,最有德行的人,当然以这个为参访的目标;他不会参访别的菩萨,也不会参访其他的知识,目标就定在『十方一切世界诸如来所』。
『悉现其身』,他的确了不起,能够化身去。唯有化身,他才能够亲近一切诸佛如来,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一尊佛、一尊佛那里去拜访,那你要拜访到哪一年?所以他能同时去,同时分身去,佛无量无边,他就分无量无边身,他有这个能力。这显示出前面讲的大神通,这是神足通。第二个意思就更深,一切众生无一不是诸佛如来,这个意思就更深了。若不见性,入不了这个境界,明心见性之后,就入这个境界,这是华严不思议解脱境界。末后一句:
【具足成就一切佛法。】
到这个时候是证得了究竟圆满,也是密宗里面常讲的大圆满,这句是大圆满的境界,『具足成就一切佛法』。为什么会具足、会成就一切佛法?由於前面他有能力亲近十方一切世界诸如来,所以他具足成就一切佛法。文殊菩萨这段开示,的确是很清楚、很明了,对我们来讲,话我们是听懂了,意思也明白了,可是我们想想还是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业障习气太重。理明白了,方法也懂得了,可是就用不上力,这是我们今天最困难的地方。那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末后普贤菩萨教给我们,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你就得到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也有能力「普於十方一切诸如来所,悉现其身」,到极乐世界就有这个能力。既然能够见十方一切诸佛,当然就具足成就一切佛法,这是一定的道理。念佛法门殊胜无比,在这个经上,字字句句里面,都显示这个意思。
清凉注解里头注得好,意思都说出来了。我们把这个注子念一念,大家就晓得了。这是第三段,在这一会里头,就是六千比丘会里面,第三大段,这是「总结所作」。总结里面,「亦胜进益」。胜就是殊胜,进是进步,利益一层比一层殊胜。经文里面有三段,这十句分三段。第一句「明自住」。就是菩萨的自利。「次劝诸比丘下,彰其化法」。这是从第二句起。彰是彰明,就是明显的叙述出文殊菩萨教化众生这些方法,这是第二句里头。第三句以下,就是「展转成益」。第三句我们就说得非常具体,劝他发愿,劝他修行;修行之后,得的什么好处?从得清净心,得清净身,得轻利,得神通,这一层比一层殊胜的利益,所以说展转成益,「略有八重」。合前面两句是十句,十句是表无尽的意思。末后做一个总结,「上来六千比丘会竟」。这是「文殊章」里面第一大段,六千比丘会到这个地方讲圆满了。下面是第二大段「诸乘人会」。我们看经文。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劝诸比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
这一句话很好懂,这是总结前面,结前启后。注解里头说得很好,这段文以下是「诸乘人会」。这里面很复杂,但是声闻、缘觉、权教菩萨,就像《法华经》上所说的「开权显实」,这个经上所讲的「会权入实」,权乘的到后来统统都归入到真实法,归入到真实,真实是一真法界。权小是说哪些?我们从下面来说起,通常讲五乘佛法,五乘都是权,人乘、天乘再上去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佛也是权,十法界里面的佛。藏教的佛是十法界的佛,通教的佛也是十法界的佛,别教算是超越十法界,别教才超越。别教初地等於圆教初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是超越十法界。所以藏教佛、通教佛都在十法界里面,都叫做权。
此地诸乘里头包括这么复杂,这些人统统会入真实,真实就是一真法界。而实实在在说,在理论上讲,无量法门都能达到这个效果,从理上讲。可是从事上讲不尽然,事上讲是一切众生根性不齐,业障深重的人没有办法。但是唯一有一个方法,就是念佛带业往生,不但是人天乘,可以在一生当中契入这个境界,也就是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那就是入实,会权入实了。连三恶道地狱众生,也能念佛往生净土,这个法门不可思议。除这个法门之外,哪个法门都找不到;其他大乘法里面,充其量可以度人天以上的,决定没有办法叫三恶道也入一真法界,没这个说法,没有这个经典。
我们看到许多大乘经,把地狱众生从地狱里头度到饿鬼道,这就是他解脱了,这他真得度了。饿鬼道把他度到畜生道,畜生道度到人道,这么个度法。你们看看《地藏经》上,大愿地藏菩萨了不起,地藏菩萨也只能把地狱众生度到忉利天,欲界第二层天,没有办法把他度到一真法界。真正能把地狱众生在一生当中,度到一真法界,只有念佛求生净土,只有这一门。所以这个法门是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个不赞叹的,道理在此地。所以诸乘人会,我们明白这个意思,知道这个事实真相,那就有味道了,否则你看不出味道来。
这段总结前面,开启后面这一会,结前生后。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这一会下一次再说。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九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09
请掀开经本,第十五页倒数第四行,从经文看起:
【渐次南行。经历人间。城邑聚落。至福生城。於其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往昔诸佛。曾所止住。教化成熟。一切众生。大塔庙处。亦是世尊。毗卢遮那。於往昔时。行菩萨行,能舍无量。难舍之处。是故此林名称。普闻无量佛刹。此处常为。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供养。】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段经文里面所说的人、时间、处所,全是表法的,未必真有这个地方。诸位要用考古的方法去考证,那这问题就严重了。所以人家说《华严经》是假的,不是真的。他不知道佛的说法,意思在表法,并不是真的有这个地方。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都是往南方去的,这些善知识都住在南方,『渐次南行』。那也许有人要问,怎么会善知识都住在南方?难到东方、西方、北方就没人住吗?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只要是善知识所住的那个方向都叫南方。他住在东方也叫南方,住在北方也叫南方,用南来表法,南代表光明。善知识所住的那个地方,是光明的方向,智慧的方向,它表这个意思。我们中国在北半球,印度也是在北半球,北半球往南方去就是赤道,在北面冷,南面热;在五行的排列,南方属於火,用金木水火土来排列,南方属於火,火的现象就是光明的现象,取这个意思。要是在南半球澳洲那边,那它恰恰就相反。那善财童子参访就不能南行,一定要往北行,北面是赤道,南面是南极,那就恰恰相反。佛出现是在北半球,中国也是在北半球,所以这个经这个讲法是在北半球的讲法,在南半球的讲法方向要颠倒,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它表法的意思。
诸位翻开第十六页,我们看清凉大师对这段的注解,就明白这里头的道理。这是第二段,「渐次南行」这段经文以下,就是我们刚才念的这段。「至所化处」。这是到达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教化众生讲经说法的处所。这个城叫做『福生城』,哪里会有这么一个城?实在讲这个地方,人住的很多,而且这个地方的人有道德、有学问,出产丰富。现在讲就是经济文化很发达的地区,就叫做「福生城」,所以福生城也不是有一定的地方。那在台湾,我们台北市就是福生城。所以福生城可能到处都有,这个城都在南方,就是要懂得它表法的意思。「其城居人,都生福德」。福就是现在讲的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德就是文化水平很高,这么一个地区就叫做福生。用一个城也有意思,「城表防非」。在古时候,城市都有城墙、有城堡,它是防御盗贼的,佛就用这个来比喻,防止我们一切的过失。这跟戒律一样,戒律它的精神就是「防非止过」,所以有城的意思,城是表这个意思。「即真法界」。真法界也叫一真法界。「一切众生自此出故」。十法界从哪里来的?从一真法界变现出来的。由此可知,大师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深很深!真正能叫我们看到之后觉悟了。
真法界是我们的老家,我们本来是住一真法界,现在搞到六道轮回去了,这所谓「众生」,众生都是从一真法界变出来的,所以一切众生自此出故。出来以后就忘掉回家了,就永远在外面流浪,搞生死轮回,你说冤枉不冤枉?这一句话要紧,与《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才相应。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现在变成众生搞六道轮回,都是从本来佛变现出来的。现在佛教导我们没别的,教我们还原而已,教我们回家而已。在外面流浪久了,把家乡忘掉了,教我们回家而已。一切众生自此出故,这句话的意思很深很长!
『於其城东』,在这个城的东面。「东为方首」。我们讲四方,总是讲东南西北,东总是居第一位,居首。「启明之初」,太阳从东方出来,是光明的开始。「表顺福善,入道初故。又表福智,入位本故」。所以东方代表根本。古时候,在帝王的时代,太子就是储君,他所居住一定居住在东宫,取这个意思。佛说一切法也取这些现象,用这个来表法。东南西北这样旋转,这叫顺著转。顺就生福,就生善。如果从北到西、到南、到东,那就反方向,那是逆转。顺的转表福善,这是入道之初。又表福智,入位本故,这个「位」就是现在像读书一样,学位,你取得学位的基本条件。佛法在此地的学位?初住以上就有位次。现在在十信,还没有取得位次。十信往上再进一步,那就是初住,他就取得位次了。所以入位之根本。根本要是不修,你决定拿不到学位。由此可知,这十信位非常重要,他不用其他做代表,用「信」。
「娑罗林者」,娑罗是梵语。林就是树林。树木也是一切众生喜爱的。居住的环境,所种植的树木是愈多愈好,对於居住人的健康、心情都有影响。现在许多国家地区都讲求都市的绿化,可见得重视树木花草,这是自古以来此界他方,一切众生都喜爱的。娑罗是梵语,是「高远」的意思,高大的意思。树林就是很繁茂、很高大。它代表的意思,底下讲的,「当起万行,庄严法身」。它取这个意思。树木高大多,就像行门的数量一样。佛给我们讲八万四千行门、无量法门,这是用多来比喻每个行门都高。庄严法身。「能摧障盖。故称幢也」。幢表这个意思,它能够帮助你灭烦恼。障与盖都是烦恼,障是障碍,经上常讲二障、三障,把许许多多的障碍,障碍什么?障碍我们明心见性,障碍我们开智慧,障碍我们断烦恼,那个障碍就太多太多了。归纳起来有两大类,这是通常讲的二障,这两大类叫烦恼障、所知障,这是两大类,说二障。也有地方讲三障,三障是讲迷惑、造业、受报,就是惑业苦三障。这是一般的归纳法。此地说这个法门,能够帮助我们破除障碍。盖也是烦恼的代名词,盖是盖覆,使你的性德不能现前,所以盖也是障的意思。能够摧灭障盖,这称之为幢。幢表这个意思。
这个文里头,又给我们讲一个『大塔庙』,这个地方是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你看「城」说出来了,他居住环境也说出来了,塔庙是讲堂,菩萨讲经说法之所在。它的意思,塔跟庙都比一般建筑物要高,因为它容纳的人多,讲堂人多,这个房子一定比平常盖得高,像一般大殿,总是普通房子两层,甚至於三层的高度。人在这里面,人虽然多,在里面没有压迫感。像我们这个地方就太矮了,你在这里面感觉就不舒服。所以正规的讲堂一定是很高、很大。显是明显。很远的地方都能够看得清楚,那个地方是道场的所在。从意思上来说,就是归宗之所。「义曰归宗之所」。塔庙表的意思。归是回归,宗是去向。此地讲经说法传道,而经、法、道都不外乎一真法界。让我们到这个地方来学习返本还原,这就是「归宗之所」的意思。到这来学什么?学著回家,恢复我们自己本来面目,这是塔庙所表的。
下面这个庙还有一个意思,「庙者貌也,世尊貌故」。这也是庙衍生的意思。本来在中国古时候,庙是供神,供神明的。神,古时候讲神,都是讲鬼神。鬼神是指什么人?就是指我们过世的祖先,所以庙是供祖先的,每个人家里面有家庙。到后代,只有帝王家里面供袓先的称庙,叫太庙,民间就不称庙,称祠堂。祠堂跟庙是一个意思,是供祖先的。诸位读古书,讲到鬼神都是与自己有关系,没有关系的那些鬼神,你要祭祀他,那就没有意思,那就显得巴结人,谄媚巴结。祭自己的祖先是应该的,慎终追远,这是应当的,所以这个庙也是供我们老师,纪念老师的一个场所,这个意思也非常之好。
底下有一段话,这是日照三藏他老人家所说的:「此城在南天竺」。他说当年还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南天竺就是在南印度,他说的靠得住靠不住,我们也不须考证,他姑妄言之,我们也就姑妄听之罢了。我们重视它的表法,不重视考察这个地方,真的考察实在讲非常困难。「城东大塔是古佛之塔。佛在世时已有此塔。其塔极大,东面鼓乐,西面不闻」。东面那里有唱歌作乐的,在它的西面是听不到的,可见得它这个塔是很大。「於今现在」。日照三藏是唐朝时候的人,他在那个时候,这个塔还在。这是个传说,是不是这个地方,这很难讲。特别是《华严》是世尊在定中所说的,不见得有这么个境界。但是后人往往依照佛经上,再去造一个城市,这是很有可能的。你看看现在中国大陆,有不少城市里头,都建的有大观园,照《红楼梦》那里头去造的,那不见得是真的。如果后人照《华严经》上,造这些道场供给人做一个纪念,参访或是提醒我们,见到这个景观,就想到佛在经典上的教训,这也是好事情。「此城内人并有解脱分善,堪为道器」。这段就是日照三藏所说的。
「表所依法界本觉真性,诸佛同依」。这是清凉大师跟我们说经文当中表法的意思,这个意思才是真实的,一切诸佛都要依循这个原则方法来修正。「是故复云往昔诸佛曾所止住」。所以它真正的意思在这里,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要依照这个方法理论来修学,经上讲这是世尊毗卢遮那,往昔修菩萨行。这段注解看完之后,诸位再翻过来,我们把这个经讲一讲,就好讲了。经文前两行,这都没有问题,刚才注解里头都说过了。末后这一句:
『亦是世尊毗卢遮那』,「世尊」我们通常听到这个称号,就想到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说,佛有三身,释迦牟尼佛是应化身,他还有法身,还有报身。法身叫毗卢遮那,报身叫卢舍那,应化身叫释迦牟尼。於是这三个名号是一个人,一体三身,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释迦牟尼佛的法身给诸位说,也是我们自己的法身,因为法身没有两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是理体,它不是相,是理体,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我们讲的真心。真心就是法身,一切法都从它生起的。所以注解讲真法界,真法界就是法身,真法界就是毗卢遮那。十法界依正庄严都从真法界出生的。报身是智慧之身,从智慧生的称为卢舍那。毗卢遮那是梵语,它的意思是遍一切处,真心法界遍一切处,这是共同一法身。
『行菩萨行,能舍无量难舍之处』。这句是我们要想证得法身,证得法身就成究竟圆满佛。诸位要知道,证得报身是成佛了,不见得圆满,因为圆教初住菩萨就证得报身,所以报身是成就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报身佛。他怎么成就的?归根结底,无量法门把它总归纳起来就是能舍。我们今天不能成就,就是不肯舍,不能舍!综观一切经论,佛教菩萨修行的第一个纲领,就是布施。六度里面第一个是布施,十波罗蜜里头第一个也是布施。布施是什么意思?舍,也就是放下。
难舍是一切众生不肯舍的,他能舍,难舍能舍,所舍的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执著,难舍能舍,众生执著不肯舍,他能舍。无量无边的分别,无量无边的执著舍掉了,六道轮回就没有了。轮回是执著变现出来的,从哪里变现出来的?从真法界变现出来的,这一真法界。能把无量无边的分别舍掉,十法界就没有了,十法界也是从一真法界里面生出来的。怎么生出来的?你有分别就有四圣法界,你有执著就有六道轮回。你有妄想,一真法界里头还有四十一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那是一真法界里面的。真法界里面的,还有那些微细的无明,那叫妄想。那个妄想也统统舍掉了,那你就成究竟圆满佛,那你就证得毗卢遮那,法身圆满的现前。
「行菩萨行」,菩萨行是什么?就是舍。没有别的!一舍到底,连舍也要舍。这一句可以说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行的总纲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就是用这个方法成就的,你不舍怎么行?佛在经上这么说,我们在生活当中也这样体验,烦恼无量无边,苦报无量无边,从哪里来的?从执著来的,从分别来的,从妄想来的。佛今天教我们把这些东西统统舍掉,你能舍,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这不是凡夫,大圣人!
这个道场是文殊菩萨教我们难舍能舍的道场,道场殊胜;这里面跟著文殊菩萨学的人,这些人殊胜,於是这个地方常常为天龙八部、鬼神恭敬供养。这上面列的『天龙,夜叉,干闼婆』,就是八部鬼神、护法神,佛门里面讲的护法神,这些护法神恭敬供养。
我们念到这个地方,就想到许多人他不敢舍,他为什么不敢舍?他舍了之后,我统统都舍掉了,我明天日子怎么过?明天我吃什么?所以虽然舍,后头还要留一点,你说糟糕不糟糕?留那一点,那是难舍!还要留那一著,舍得不干净,於是你还是没有办法脱离轮回。因为你害怕,害怕明天会饿著、会冻著,末后这一句好,你真舍干净了,你明天吃的、穿的、用的,八部护法鬼神来恭敬供养你,你有什么好忧虑的?可见得你信不信佛?嘴巴里说信,实际上不相信,你不相信护法神会来恭敬供养你,你不相信,所以你还要留一著,你还不敢舍干净,所以你永远不能够证得法身。
相信的人他就敢舍,敢舍的人一定相信,信佛太难太难了!你们大家学佛都不少年了,天天听讲经也听了不少年了,你信不信?不信!还是舍不得!不相信诸佛护念,不相信护法神真的会来照顾,总认为那个话靠不住,还是要靠自己,还是要多储蓄一点,糟不糟糕!这就是难度,众生难度,不肯相信。这段经文里头,含藏的意思多深多广,真正明白了,彻底放下,你就得大自在,真的是诸佛护念,龙天拥护。信佛的人有福了,这基督教常讲的,信佛的人得救了,这是真话。好!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前面这一段经文是讲文殊菩萨教化的处所。
【时文殊师利。与诸眷属。到此林已。即於其处。坐师子座。说修多罗。名普照法界圆满光明。百万亿那由他修多罗。以为眷属。】
文殊师利菩萨到了福城,娑罗林大塔庙这个场所,这个场所是过去一切诸佛修行证道的地方,文殊菩萨也到此地来了。诸位要晓得,那个修行成道的地方,就是难舍能舍之处,你在此地要是一切都放下了,这个地方就是成道的处所,就是诸佛如来修行证果的大塔庙处,没有指定哪一个地方,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他到这个地方。
这段经文,「显所说法」。他讲的是什么法?给诸位说,他所讲的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我们今天是用这个经题,《大方广佛华严经》,他这个地方用的经题叫『普照法界圆满光明』。你们想想看这个题,跟《大方广佛华严》一样不一样?说法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华严经》是根本珐輪,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往后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都是《华严》眷属,都是《华严》里面的枝枝叶叶,『百万亿那由他修多罗以为眷属』。文殊菩萨说这个经,过去一切诸佛也说这个经,现在本师释迦牟尼佛还是说这个经。这个经的内容,「此是正说入法界经」。不但是《华严经》,是《华严经》里面最精彩的部分,最精华的部分,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就是这部经。这一品的品题叫「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在《八十华严》里面叫做「入法界品」。这个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真法界,就是一真法界。此地讲普照法界,就是这个意思。用什么方法入?普贤行愿。普贤行愿是能入,一真法界是所入。入通能通所,能入所入。文殊菩萨在这个地方跟我们讲这个经。再看下面一段经文。
【说此经时。有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大龙王。并其眷属。闻此法已。自厌龙趣。於佛功德。深生爱乐。咸舍龙身。生人天中。一万诸龙。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复有无量无数众生。於三乘中。各得成熟。】
这个经文到此地,第二大段诸乘人会就讲完了。这一会经文不长,可是意思很圆满、很具足。我们看大众闻法所得的殊胜利益,这个注解里面讲的「明所益众」。大众得利益。这里面分两类,先说诸龙,他为什么不讲三乘人,三乘是声闻、缘觉、权教菩萨,为什不说这个,先要把龙摆在这个地方?龙代表变化。实在讲代表我们的妄想,我们从早到晚念头的变化,自己都控制不住,都不了解这个状况。龙蛇代表多变,多变都受利益,那个心稍微清净,那还用得著说吗?显示出法门效果的殊胜,这才能普度一切众生,举这个例子来说明。
注解里面,「先明诸龙得主教意」。主就是宗旨;教是教导,得到文殊菩萨教导的宗旨,他体会到了。「云求佛道,即住海水,堪受得闻」。文殊菩萨教的时候,教他求佛道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求无上菩提,教他这个,这是用龙来表法。它们听了之后,龙是畜生道,它就厌倦畜生道了,希望超越、超拔。怎样才能离开这三恶道之一?恶道众生尚且得度,何况人天?恶道众生是最难度的,尤其是畜生道,畜生道是愚痴。三恶道,贪爱是饿鬼道,瞋恚是地狱道,愚痴是畜生道,地狱虽然苦,要比起畜生道,还是容易度。愚痴最难,很难断,痴太麻烦了!痴尚且都能得度,何况其余?所以用龙来做代表。
它得度的因缘就是在这一句,『於佛功德深生爱乐』。这一句就是它得度的因缘,就是它能够超越三恶道重要的条件;於是它能够舍龙身生人天中。修行证果都在人天中,特别是成佛,佛都示现在人道,这个道理一般经上都讲得很多。天是天人,乐多苦少,容易懈怠;三恶道太苦了,苦多乐实在太少了,他出离的念头不容易生起。人道如小康之家,有苦有乐,乐少苦多容易觉悟,所以诸佛如来示现成佛都在人道,道理在此地。而『一万诸龙』於无上菩提得不退转,这就是成就,这就是真实利益。到这个地方是一段。
后面这句就是一段,这一句是讲其他的三乘。『复有无量无数众生,於三乘』,小乘根性,他证阿罗汉果,中乘根性证辟支佛果,大乘根性证菩萨果位,三乘『各得成熟』。人多每个人根性不一样,听到这个佛法没有一个不得利益。那我们现前大众亦复如是,你听到这个佛法必定也能得利益。
第二会就到这里讲完了。下面是第三会,第三会就长了,一共有三十多卷经文,就是五十三参,五十三参从这地方开始。前面这两会是五十三参的基础,所以这地方所讲的非常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细心的去体会,要牢牢的去记住。
文殊菩萨在这个地方讲的是什么法门,他们听了这个佛法,凭什么而得度。我们今天求往生,说老实话求往生,你只要真的能懂得这一句,那你往生就有把握了,「於佛功德深生爱乐」。你只要懂得这八个字,那你往生就有把握,决定没有问题。「於佛功德」特别是结归到后面,这五十三参到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导归极乐是什么?就是《无量寿经》。你在《无量寿经》里面,不要记别的,只记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的功德。你能把四十八愿牢牢记住,认真体会到深生爱乐,你就得度了,圆满得度。所以这个经委曲婉转到最后,归到西方净土,归到《无量寿经》。隋唐时代的大德,说《华严》、《法华》就是《无量寿经》的引导,你看这个意思多明显。
下面是第三会「善财童子会」,这就是著名的五十三参。这一会很大,经文很长,所以在没有讲经之前,先要叙说大意。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也是十门开启,跟讲一部大经的架势差不多。下面举了十条,用十条来介绍这个经文的大意。我们看注解。
「自下第三」,这是「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的第三个大段。「时福城人下」,这个时福城人是经文。从这一句经文往下,这个经文在第十九面,十九面倒数第四行,诸位看一下也就晓得了。
【时福城人。闻文殊师利。】
从『时福城人』以下,一直到经文的终了,诸位手上拿的是五十三参的第一参,后面还有五十二,还有像这个本子有五十二本,长得很!不是这一本就完了,后面长得很!所以清凉大师必须要在这里加以解释,后面经太长了,有得讲。这以下是「摄善财会」。所以「行愿品」里一共三会,第一会是比丘会,是六千比丘会,我们念过了。第二会就三乘人会,刚才念完的。这是第三会,第三会是最主要的一会,这经文很长,这是善财会。「先启十门」。就是先用十条分为十个段落,把大意介绍出来。
这个十条,先把这十条的名称说出来,「一总彰大意」。总彰就是总说,先把大意说出来。「二修入众殊。三示方不同。四趣求有异。五见处差别。六教遣不同。七叹不叹别。八推不推别。九结不结异。十去住不同」。这十条在此地我们不要解释,为什么?下面每一条自己要解释,就留到下面再解释。
「今初中」,初就是第一,就是总彰大意。我们看第一段,第一段是初中。「夫如来垂迹,遇尽宿缘。海会尘沙,大器非少。善财偏举,其故何耶。」到这里是一小段。这一小段的意思很好。「如来垂迹」这一句是讲,佛降生在这个世间,示现成佛,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他来教化这些众生。当年佛在世,接受佛教化而得度的人,乃至於佛灭度之后,遗教一直流传到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经典,也在此地讨论佛法的这些人,跟佛都是有缘。所以说遇,当时遇到的,后世遇到的,乃至佛法将来,佛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从现在算还有九千年,九千年之后,有人遇到佛经,听到阿弥陀佛的佛号,都是过去生中与佛有缘,如果没有缘不能得度。佛不度无缘之人,都是有缘!
学佛闻法是跟佛菩萨有缘,人与人之见面往来也是有缘,我们跟隔壁那些人没有缘,天天见面也不打招呼,没缘!所以要晓得什么都是缘。世间缘里头,有善缘、有恶缘、有无记缘(无记就是无所谓善恶的),没有缘的对面不相逢。你到马路上走走遇到多少人,知道有好多人,没缘!你没有注意到,他长得什么样子,你都不晓得,面对面走过去都不知道,没有留意,无缘!什么都是缘。所以学佛跟佛没有缘,你怎么能学得成就?都是过去生中有缘的人,第一句把这桩事情说出来。因为有缘的人多了,缘成熟了,应以佛身而度,他就示现佛身来度,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
第二句讲,「海会尘沙,大器非少」。海会是什么?佛讲经说法场所之大,听众之多,法会用海会来比喻,听众用尘沙来比喻。真的有这么大的法会,有这么多人吗?有。我们凡夫肉眼只能看到人,看不到鬼神,实在讲听众当中鬼神众、他方菩萨众、三乘圣人众,不晓得有多少?我们肉眼凡夫看不出来。我们这里看的,看到经上讲千二百五十人就了不起了,其实不晓得比这个多千千万万倍都不止!而这里面大根器的人很多,圆顿根性就是大器。这些人听到这些大法,就能修行证果,他就能入法界。因此,佛不能不讲这个经,不能不说这个法门。既然如此,为什么偏偏要讲善财,不讲别人?善财偏举,其故何耶。这下面就要把这桩事情说明。为什么佛在此地要举善财,底下就解释。
「释有多意」。这个解释里面的意思很多,含著有很多的意思,你要懂得,你才认识善财,才懂得为什么佛要说善财,不说别人。「一举一例余」,这是第一条。举一,举一个例子。他举善财是举一个人做例子,你要觉得奇怪,那为什么举善财做例子;那他要举一个张三,你又奇怪他为什么举张三做例子;他要是,好!不举张三,他举李四,那又奇怪你又为什么举李四做例子,众生总是找碴,总是找毛病,其实哪有毛病?这没有毛病,很自然的,举一个例子。「以警未悟」。警是警觉。帮助那些没有开悟的人,实在讲是用这个方法举一个例子,帮助大家开悟。「彼在童子,少而老成。勉乎行人,白首自愧。彼既能尔,我安自欺」。举善财童子,这是第一个意思。小孩都开悟,我们头发半白了,难道连个小孩都不如吗?让成年人生惭愧心。少年人都学道了,我们老年人还没有学道,值得我们深深反省。这就是警惕的意思。所以举出这么一个童子。童子少而老成,虽然年少,他的举止非常老成。用这个来勉励行人,行人就是学佛的人、修行人。让我们看到他的行仪反省自己,他肯学、能学、他能成,我为什么不肯学,我为什么不能成就?
下面经文里头有一首偈子,这样说法的,「信乐坚进力,善财成此行,若有敬慕心,亦当如是学」。善财童子为什么能成就,就在这四个字,他相信,相信佛的教诲,相信老师的话。他的老师文殊师利菩萨,相信老师的教导,「乐」是欢喜,喜欢修学,有坚定的毅力,精进不懈,他成就了。这是讲一生成佛,他所具备的条件,就在这一句里面。我们要具足这个条件,我们这一生一定像善财一样的成就,善财是一生圆满成佛。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讲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圆满成佛,只有这一部经,只举善财一个人,但是要晓得善财是我们的代表。如果我们具足善财这个条件,那你本身就是善财童子,你这一生就能成就。所以善财并不是专指哪一个人,具备他这个条件的人都叫善财。他成就这种行门,如果我们对他有敬慕心,那你应当如是学,你学善财就行了。
这是第一个意思,举一例余。「又学如鱼子」,这是第二个意思。他没有用「二」,他用「又」。学道就像鱼子一样,这个比喻我们容易了解。鱼子将来它能长成鱼,比例很小,这个鱼子很多,能长成鱼的没几条,取这个比喻。学如鱼子,「成者如鱼」。这个比喻真的比得好。学佛的人像鱼子,成就的人像成了鱼,多数不能成就。「以励行人,有始有卒」。这是勉励一个人,你要学一定要有始有终,这个「卒」就是终,你才会有成就。多少人不能成就的,是有始无终。我们一般讲退转,学佛的人很多,退转的人太多了,不退转的太少太少了;不退转的就成就了。退转的缘很复杂很多,有的是遇逆境退转了,有的遇顺境退转了。他发财了,升官了,有了享受了!「佛别说了,学佛太苦了」;有的遭到不幸的灾祸,「佛菩萨不保佑我,不灵,算了!不学了」。所以那个退的缘太多了,几个人能在一切境界当中,顺逆境界都不退,他就成功了。他不晓得那些顺逆境界,与修行不相干,那是过去造的业缘。某个时期造的业因,遇到缘成就了,果报现前。这个果报里头有善、有恶,非常非常复杂。学佛教你开智慧,了解这个境界,认识这个境界,你才能够处理这个境界。绝不能因为境界破坏自己的正念,引起自己的疑惑而退心,那就大错特错了。但是犯这种错误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佛用这个比喻。底下经文也有说到这些事情。
「故下经云,既发心已,又能如是,如救头然等」。都是说这个事情,几个人有这么高的警觉,把学佛这桩事情,当作自己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来办,如救头然,这比什么都急。底下经文说,「日月发辉,萤烛无彩」。这是比喻。「大士现迹,道掩余乘」。白天太阳出来了,这个灯光在太阳底下,显不出你的光彩。而晚上月亮出来了,月光很大了,萤火虫没有办法比上月光,这比不上!这是比喻菩萨,文殊师利是等觉菩萨,他出现了,其余的权教菩萨、声闻、缘觉那个光明,就像萤火之光,怎么能比日月?「故经云,余诸菩萨,於无量劫,方能净修,菩萨行愿」。这是讲其他菩萨,在无量劫修菩萨行愿,方能净修菩萨行愿。「菩萨行愿」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无量寿经》上讲的「普贤大士之德」,不容易!你遇不到一乘了义的大经,你修普贤行难之又难!
「今此童子一生皆办。化不在多,一便当终。行不在久,得意顿超」。这一段经文很有意思。这是拿余诸菩萨跟善财童子做个比较,其他的这些菩萨一生当中,没有这个机会,遇不到这个法门,遇不到真正的善知识。善财童子用在我们现在,他运气很好、很幸运,遇到文殊菩萨,遇到这个法门,一生就成就了。一下手他就修「普贤行愿」,其余的菩萨无量劫才遇到「普贤行愿」,遇到这个法门,善财童子一接触,他就遇到了。
「化不在多」,化是教化。「一便当终」,一个法门自始到终。这一便当终,诸位要记住,那个「一」是一个法门,一个修多罗,一个法门就是前面讲的「普照法界圆满光明」。一个修行的心态自始至终,就是於佛功德深生爱乐,一生当中没有变更,所以一便当终。「行不在久」,他一生成就。「得意顿超」,这个意思是什么?佛所说的,文殊菩萨所说的,往后五十三位善友所说的,善友所说的都是代表佛所说的,你只要得他的意思,他讲的意思你真的懂得,你就入法界了。
换句话说,这一会没入,后面还有五十二次的机会。看看你们在哪个善友那个地方,你们得意了,你们就入法界了。假如五十三位善知识都不得意,那到最后听普贤菩萨的话,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最后还有救,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所以这个经很有味道。你要遇到了没有一个不成就,除非到最后普贤菩萨劝你老实念佛,你还不老实,不肯干,那就没法子了。到最后你要肯听话,老实念佛,就个个都得度。你遇到《华严》,绝对没有一个人空过的。根性利的,在前面五十二位善友当中,你只要懂得它的意思,你就顿超了。法门的妙处,得意顿超。末后这一段,我们看结论。
「况久积净因」。况是况且。这个话是真的。前面讲过,「如来垂迹,遇尽宿缘」,遇到境是过去生中的缘生。尤其是修净土的人,我们大家都是念佛人,《弥陀经》上所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大家都是无量劫中久积善根福德,这一生遇到这样殊胜的因缘,善根福德因缘统统具足。久积净因,净就是修净土,往生净土的这个因,我们是无量劫久积净因。「何不速证」。这一句话是劝我们,你为什么不赶快去证得?前面五十二位善知识那里证不了,最后普贤菩萨劝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一定要去。那个法门是万修万人去,一个也不会漏的,这《无量寿经》讲的太清楚了。所以《华严》最后归到《无量寿》,《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总结论。
「靡论凡圣,意在放修故」。这是说出这一会的意思。不管是凡是圣,凡里面六道众生,包括前面讲畜生道不讲别的,包括三恶道。我们拿《无量寿经》上来作证明,地狱众生闻阿弥陀佛的名号,只要具足信愿行,都能往生。九法界的众生遇到这个法门,只要能信能愿,没有一个不得度的。
这是举善财这一个人做代表,用意在放修。放是什么意思?放是展开。所有一切众生统统包容,而不是特定的对象,特定对象那就不能叫放了。「放」用现在的话讲是开放,开放那就是没有特定对象,没有任何条件,只要你肯来,统统都能成就,都能修学。开放给一切大众共修,就这个意思。不像其他法门有特定对象,像宗门六祖所传的,他有特定对象,他度上上根人,大乘根人他都不要,他有特定对象,他不能叫放修。《华严》到这个地方,这个法门是放修,开放让大家共同修学。这个意思非常非常圆满,无比的殊胜。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介绍到此。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十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10
请掀开经本第十七面,倒数第六行,从圆圈二这个地方看起。
「二修入众殊者」。修是修行;入是契入;众是讲大众;殊是说的不一样。这是清凉大师给我们介绍「善财会」里面的大意,这是第二段。前面将这一会的大意说出来了,第二段要说明,就是在修学上形式这些事情。文里面说,「唯初信内,三会四众。欲令普信,意显通收。入住已去,善财一身。显行在己,入位希故。」这说得很清楚,前面这四句是讲「初信内」,初信不能把它连起来念,连起来念那就是十信位的初信位了,那个意思就错了。这个初,它这里文分两段,入住已去是第二段,初是第一段。第一段讲信内,这个信是十信位。十信位这里面的修行,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共修,大众在一起共修,只有十信。往后去,修行在个人,没有在一起共修的,初住以上没有在一起共修的。十信是初学,要学一些修行的仪规,就像小学生一样,有老师指导,大家集体在一起共修,意思在此地。
三会前面讲过了,比丘会、三乘人会、善财童子初会。他现在还没有入位,就是还没有进入到初住,还没有入住,还是在十信位的阶段,也有共修。共修的目的,是欲令普信,意显通收。这是各种不同根性的人都可以在一起共修。这个情形我想我们诸位同修都非常熟悉,看看众会道场,大概都是在一起共修的。后一段所讲的,入住已去,这个住就是初住。入住已去就是初住以上,一直到等觉,这是修行在个人,没有共修的,都是个人修个人的,以善财来代表。
「善财一身,显行在己」,没有看到他同伴,他参学修行就是一个人。这是「入位希故」,位是菩萨的地位,初住以上才有位,就像我们求学一样,他才有学位,十信位没有学位,他没有位次。这个修行方法,跟一般修行方法完全不一样。总而言之,古德说之为历事炼心,这是真修行,就在一切顺逆境缘当中去炼心,炼什么心?炼清净心。所以修行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慈悲心,你要不在一切境缘当中,你到哪里去修学?这是修学在个人,契入的境界也不相同,这是说修入众殊。
第三段「示方不同」。示是指示。这些善知识,善财童子参访之后,一般善知识都会指示他,你到哪个地方去参学,指出方向、指出所在。可是其中也有几会没有,没有指示的,这有什么不同?此地必须要说明,否则的话,到后面你会产生疑惑。文里面说,「大位有三。初地前知识,多在南方」。地是初地以前,那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个人,我们也称作三贤位菩萨;登地之后,就叫地上菩萨,叫三贤十圣。地上菩萨称圣,地前菩萨称贤。地前有三十个位次,我们称三贤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一共有三十个位次。这些人都在南方,南是表法的,后面会讲到。
「地上无方」。登地以后就是初地到等觉,没有方所了,圆融了,表这个意思。「地后兼二」。地后是等觉,等觉是十地之后。他可以示现有方所,也可以示现无方所,显示出他得大自在。所以大位有三,就是地前、地上、地后。登地之前,地上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地后是等觉,这大位有三就说到此地。下面给我们解释。
「然云南者」,为什么地前的善友都在南方?这个必须要说明,说南方,「古有五义」。古大德说南方有五个意思。第一个是「举一例诸」,举这个意思。举一方是「一方善友已自无量,况余九方」。这个意思也很好,这个十方,你看南方,这一方善知识就这么多了,所教他参访的善知识都在南方,这一方已经这么多了,何况其他的九方?说明善知识之多。多到什么程度?《华严经》的表法,除了自己一个人之外,所有一切众生都是善友,都是善知识,你才成得了佛。佛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他就成佛了。所以诸位,你要想知道你哪一天成佛,你就想想,哪一天睁开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你就成佛了;你要看一切众生没成佛,那你是凡夫;你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那你就成菩萨。如果你看到一切众生都是妖魔鬼怪,你自己就是妖魔鬼怪。什么道理?相随心转。一定要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善财童子心目当中,一切众生都是菩萨、都是佛,他一生才能成得了佛,这是第一个意思,这个意思很好。
「此一约事,余四约表」。这是五个意思当中,这一条是从事上讲的。其余有四个意思是讲表法,用南来表法。「二者明义」。南方是光明的方向,在五行属於火,南方是火,象徵著光明。「表舍暗向智。南方之明,万物相见。圣人南面,盖取於此。」这个很奇怪。中国古时候的圣人,印度也是如此,他们也把南方看作是光明的方向。所以帝王他的座位,他宫殿的建筑,一定是背靠著北面,面向著南方,南面君临天下。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朝南,他的房子建筑也是坐北朝南,面向著南方,象徵光明。我们要背弃黑暗,象徵光明,取这个意思。凡是善知识所在之处,都叫南方,无论是哪个方向,都叫南方。这个「南」,不是在事相上说的,这是表法里头说的。这个地方讲圣人南面,这个圣人是指古时候的帝王,古时候的帝王,老百姓尊称他为圣人。
「三者中义」。南代表中,东西是两边,南是正中,表这个意思。「表离邪僻东西二边,契会中正一实道故。」表这个意思。南表中,南表正,南表真实之道。「四者生义」。生是出生的意思。「南主其阳,发生万物」。我们晓得,所有一切生物,不能够离开阳光,南方是赤道,阳光最盛的处所,它取这个意思。「表於善财增长行故」。它表这个意思。表他的智慧增长,取这个意思。「北主其阴,显是灭义」。跟南相对的是北面,北面在五行是水,在五种颜色里面是黑色,所以北主阴,代表阴,南代表阳。「背於趣寂而灭惑故」。它取这个意思,断惑证真。「世尊涅盘,金棺北首,正取归灭」。在佛门里面也有这桩事,显示出释迦牟尼佛在双树间入般涅盘,头也是向北。这种仪式,跟我们中国古代丧礼里面所讲的相同。《礼记》里面讲丧葬,多半这个坟场一定是在北方,一个城市的北方,我们现在叫公墓、墓园,它在北方。北首,葬下去的时候,棺材的头一定是向北,头向北,就是取这个意思。北方是幽暗之义,表示归灭,表这个意思,这是南北表的意思不相同。
第五是,「随顺义。背左向右,右即为顺。西域土风,城邑园宅皆悉东向。自东之南,顺日月转。彰於善财顺教理故」。这又是一个意思。这说到古代,西域、印度他们的风俗,跟我们中国有的时候不一样。中国实在讲,民间也是如此,民间大多数房子建筑也向东,所以城邑园宅皆悉东向。从东到南,这是顺著方向走,我们现在讲顺著时钟,时钟转的时候,它是顺著。从东到南,从南到西,从西到北,这样顺著转,这是表善财童子顺於教理,随顺老师的教诲,而不违逆,取这个意思。所以善友都在南方,要懂得它表这个意思,并不是真正的南方,表法的意思多。这是讲地前。登了地,这下面是第二段:
「地上正证,离於证相,不以南表」。此地我们要特别留意,登地的菩萨见到圆满的自性,《金刚经》上讲,「离一切相」,哪里还有东南西北?东南西北还是有分别,没有离开分别,没有离开妄想。你有分别,才有东南西北;你没有分别,哪来的东南西北?地上菩萨离於证相,修行离修行相,证果离证果相,正是《金刚经》上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他统统舍得干干净净的,哪里还有东南西北?所以登地以后,《华严经.十地品》里面这些善友,后面没有说指哪个方向,表这个意思。这是境界,比三贤菩萨高,三贤菩萨还有相,十地菩萨已经离相了。
「地后业用」,地后是等觉菩萨,是如来果地,那是倒驾慈航,普度众生,那另当别论了,所以他说地后业用。「有无无碍」。说有方向也可以,说没有方向也可以,完全到无障碍的法界,这个时候可以「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地后菩萨的境界。在这个地方,也有显示,「文殊有示而无方者,表於般若加行有修,正证无二」。本经到最后三位菩萨都出现了,文殊、弥勒、普贤,这五十三参最后的三位善知识是这三个人。所以文殊菩萨两次出现,这个地方一开端,文殊菩萨,到第五十一也是文殊菩萨,这个地方文殊菩萨表初信,没入位;后面五十一位文殊菩萨,代表等觉菩萨。地后是十地之后,所以文殊有示而无方,对善财童子有指示,没有说方向。那是弥勒菩萨跟普贤菩萨都是等觉菩萨,都是大圆满、大自在,哪里需要指方向?这是表於般若加行有修,正证无二。修正不二!不二才真正契入境界,有修有证,证非修、修非证,没入门,这是我们现在凡夫的境界,没有契入不二法门。底下一段是:
「普贤无方亦无示者,表真法界德普周故」。这个地方所说的,就是《华严经》最后的一卷。「普贤菩萨行愿品」全经很少人读过,但是最后这一卷,念的人就太多了,这就是有名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在最后一卷里面,善财童子遇到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也没有指示方向,也无示无方,我们在经文里面都看到了,它表的是一真法界。德,德是性德,性德普遍、周遍的意思。这是把指不指方向的意思都说出来了。「有人唯取随顺一义,非前诸释。以正明义,出此方故」。有人,是古时候有讲《华严》,只取一个意思,一个意思不圆满,这五个意思说得好,说得周圆。「宁知西域南非明等。况通方教,言有多含。贵在虚求,何必执定。」末后,清凉大师这个开示非常重要,教我们在经里头,要能够细心去体会,不要执著,你执著经典的言语文字就错了!为什么?诸佛菩萨讲经说法,多半是意在言外,这是佛经特别是大乘经,难懂的地方,它意在言外,你要懂它的意思。譬如说南方,南方意思在智慧、在光明,它不是指事相,你要执著一定是南方,你就错会意思了,它意在言外,要懂得这个,所以贵在虚求。你要虚心去体会,不必执著,特别在大乘经上,小乘经多半讲事,大乘经多半是意在言外。
第四段是,「趣求有异者」。趣求用现在话来说,就是亲近善知识,到善知识那里去求法,这里面有趣求,也有经文上没有这个字样,这就是有不同。大师给我们解释,「略有三别。最初文殊自往福城」。没人来给他求法,他自己去的,这是我们在这一段文看到的,没有人求,文殊菩萨自己率领著他的这些菩萨众,他这些护法的大众,那些护法神就是他的护法。那是说在家徒众、在家弟子,菩萨是出家众,跟他是同行众。「根尚微故,未发心故,大悲深故」。这是作不请之友,没人请他,他就来了。没请就来,也有条件的。你不能说在《无量寿经》上念到,菩萨大慈大悲作不请之友,你每个假日都出去跑,那成什么话?虽然不请,主动到那里去,也有条件,看这个缘成不成熟?不成熟的时候去没用!一定要看缘成熟了。缘成熟了,为什么主动去?这里头的条件是他的根尚微,就是他有善根,不是没有善根;没有善根,你去也没用处。旁边信别的宗教的,你到那里去,你好心去被人家骂出来,那不是自取其辱?这个不可以。要看他有善根,对於佛教有一点相信,但是信根不深,还不到主动求法的时候, |
|
|
|
|
|
|
|
7#
樓主 |
發表於 2021-9-3 21:54:24
|
只看該作者
这个时候你可以作不请之友。敲敲门去拜访拜访他,跟他谈谈佛法,他不会拒绝,这是条件。所以他的根性还微,还没有发心,菩萨大悲心很深,这个时候可以作不请之友。
「二德云下」,德云在我们这个经文里面,「吉祥云比丘」,吉祥云也翻作德云,在《八十华严》里头翻作德云,《四十华严》翻作吉祥云。梵语是相同的,翻的文字不一样,但是意思相同。「善财往求。根渐胜故。已发心故。彰重法故」。所以求学,尊师重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那是他已经懂得求学了,懂得去亲近善知识了,才可以。前面他不懂,不懂去亲近善知识,还不懂,善知识要来亲近他、来教导他。所以入住以后,他发心,发菩提心就入住,因为初住菩萨叫发心住,诸位如果要一发菩提心,你就是初住菩萨了,发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也许你们大家想想自己,我也发出这个心,那你是不是初住菩萨?发菩提心,有发菩提心的相,你把菩提心的相,在经文里头对照对照,看看自己像不像,像不像是一个已经发菩提心的人?那菩提心的相是什么?也就是菩提心的样子是什么?《大乘起信论》是个标准,这是论里头的标准,马鸣菩萨说得好,也说得很简单、很扼要,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那就像一个发菩提心的人。我们有没有离?如果没有离,那你发了个菩提心是假的,不是真的;嘴里头说发了,心里头没发。为什么?你还著相,你还有分别执著。
诸位要知道,菩提心一发,就超越三界六道,入初住,初住是一真法界的菩萨,不是十法界;离分别执著,这是发心的相。所以此地在信位,信位分别执著没离开,这是《起信论》上说的。那《金刚经》上说的,也许诸位就更清楚了。《金刚经》上讲的,「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非菩萨,佛不承认他是菩萨,不承认是发菩提心的菩萨;也就是不承认你是入住的菩萨,你没有入住,这个住就是初住,圆教的初住,圆教初住等於别教的初地。那我们有没有我相,有没有人相?如果我们还是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还有这么多分别执著,没有发菩提心,天天在这里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没用处,虽然念得很熟,这个心没发。所以你拿经论来看一看就晓得了。在《无量寿经》里面,就是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你的清净心、平等心、觉心现前,就是菩提心现前。最低的位次,也是圆教初住菩萨,标准在这里。不是说我们今天受菩萨戒就当了菩萨,没错!你是当了菩萨,叫名字菩萨,有名无实。《金刚经》的那个标准,你要一摆开,你就不是菩萨了。
德云比丘以后,发心了,德云比丘是代表发心住,菩提心发起来了,这个心一发就是圣人,超越声闻、缘觉。声闻、缘觉(阿罗汉、辟支佛)都没有发菩提心,所以一发菩提心就超过他们。这个时候,善财往求,善财童子要去参访,要去求他,根已经深了。为什么善财懂得去参学、去求教?善根逐渐逐渐增长、殊胜了,已经发心了,懂得尊师重道,知道求法。所以善知识就不来找他,他一定要去拜老师,一定要去求学,老师不再来教他了。彰是明显、彰明。显示出善财童子尊师重道,这是去求。
「三者普贤知识不就,善财不往。法界位满,无来去故。」这是到最后,最后普贤菩萨也不来,善财童子也不去,这什么意思?代表一真法界圆满。圆满法界里头没有来去之相,不来不去,达到究竟圆满。所以经文里面这些现象表示,都有很深很深的意思。这第一段,文殊菩萨为什么迁就大众?当中这些人,善财为什么去求?最后遇到普贤菩萨,为什么这样的经文就都没有了?这里给我们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它表法的深义。
第五段讲,「见处有差别者」。这里头也分三段来说明。「三贤未证,散在诸处」。三贤没有证入一真法界,三贤位。所以三贤位的菩萨散在各个地方,善财童子到处去参访。「地上证真,生在佛家,多居佛会」。善财去参访十地菩萨,十地菩萨都在佛的法会之中,而不是散居在各处。三贤菩萨散居在各处,它表这个意思。「地后起用,亦散随缘」。表等觉的有十一位菩萨,十一位善友表等觉。等觉也是散在各处,他教化众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到最后「普贤因圆,必克满果,还居佛所。」善财童子见这些善知识,在什么地方见到的不一样。他见到三贤位的菩萨,是在许多不同的场合;见到十地菩萨,多半是在佛的法会,佛讲经的法会里面见到的。往后再参访这些等觉菩萨,等觉菩萨教化众生,也不一定在一个地方。最后参访到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也在佛的法会,这是见处有不同。
第六段讲,「教遣不同者」。这个遣,用现在的意思说,就是打发他。在这里参访一段时期,再打发他到那里去,也就是我们现在讲,介绍他到某一个地方去。他在这个地方参学一段时期,所想学的东西,他都已经学到的。可是善财并没有满足,继续还想学习,这个地方已经学满了,老师会再跟你介绍。你想学另外一个法门,你到某一个地方去参学,介绍他去,这就是教遣不同。「初之文殊,若约事说」,这是讲我们现前这一段。在这一卷经文里面是从事上来讲,前面没有善友,这是开端,没有人介绍。如果从表法上来说,「表信内熏」。这就是他有善根,他有福德。「托理而起,前更无遣」。没有人来介绍、来派遣他,是他自己善根发现,这是初学。实在讲,经上讲的这些情形,跟我们一个人求学非常类似。求学,真正有心求学,这是善根发现。
我在台北,早年,我三十八年到台湾。小时候我非常喜欢读书,抗战期间我失学了三年,以后由於战乱的关系就失学了,所以总是想找机会读书。到台湾,我在这个地方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一个人到台湾,所以生活环境非常之苦。求学这个念头,始终没有退转,那怎么办?不能不找工作;找工作是为了生活。工作之暇,闲暇的时候,有空闲的时候,那个时候我没有学佛,可是我也有五十三参。我就打听台北有哪些有名的教授,就打听。打听到之后,我就给他们写信,希望有机会能够亲近他。
其中有一位任教授,也很有名的,他就回我的信,就约我见面,我们利用星期天到他家里去拜访,听他的教诲,他看到我年轻,很好学,於是给我介绍了十几位教授。他给我介绍的时候,我一个一个去拜访。所以我年轻的时候,星期天有闲的时候,我都亲近这些名教授,听他们讲东西就是上课。而且非常契机,他不是对大众讲,他对我一个人讲。我最后亲近方东美先生,也是给他写信,他把佛法介绍给我,而他给我讲了一个有系统的东西,非常非常之难得。所以每个星期天到他家里,他给我讲两个小时。这就跟善财参访没有两样。这个老师,你想学什么东西,他知道。那一个人对这个专长,你去亲近他;那你学到之后,还想学什么东西,他再给你介绍另外一个老师,这就是教遣不同的意思。
「见后文殊,般若照极,自见普贤一真法界。故亦无遣」。无遣就是没有介绍。善财在此地见文殊,没有人介绍;到末后第五十二参,见到文殊也没有介绍,为什么?代表般若智慧圆满,般若照极。自见普贤,这就是离开文殊菩萨,再去参访普贤菩萨,不需要介绍了,那是一真法界,所以不必,经上没有这个文字。「中间诸友」,一前一后这个当中都有介绍。「显大缘起万行相资,方得圆满。故皆教遣」。所以每位善知识,参访善知识到最后都有教导他,你到什么地方去参学,都有指点,唯独一前一后没有,说明这个意思。
第七段,「叹不叹别者」。这个叹是赞叹。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到最后做总结,礼敬是全都有,从第一位到第五十三参,任何善知识见面的时候都有礼敬,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跟对佛的最敬礼相同。可是赞叹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为什么有的善知识对他有赞叹,有的没有赞叹?通常一般的时候,礼敬之后赞叹,再请教,再请法,可是里头有几位礼敬之后就请法,没有赞叹。是不是经文漏掉了?不是的,它也有表法的意思在里头。我们看清凉大师的开示,「初文殊中,未发心前,所以不叹」。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这个经文上,没有对文殊菩萨的赞叹,让善财童子见文殊,没有赞叹文殊菩萨,因为他还没发心,他还是个凡夫,不懂得礼数,这是可以原谅的,不懂!
「教发心已,方乃叹之」。文殊菩萨教他发心,所以离开文殊菩萨之后,见德云比丘,往下那就有赞叹了。「后二不叹,表位满故。离心相故」。后面二位,就是文殊、普贤,遇到文殊普贤,也没有赞叹的话,那是代表什么?他证的果位到圆满了,到究竟圆满了。究竟圆满的时候,离一切相,哪里还有赞叹?代表这个意思。「中间诸友,皆应有叹」。当中这些善知识,统统都有赞叹,可是里头也有几个没有的,没有的,「略有二缘」。为什么见到没有赞叹?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正在定」,他在入定,你对他赞叹,他也听不到,所以没有赞叹。这就是「如海幢等」。善财参访海幢善友的时候,没有赞叹,因为海幢在入定。第二种缘,「行逆化」,就是为众生作逆增上缘,也是教化众生,这个不赞叹。「如胜热等」。胜热婆罗门愚痴,我们怎么可以赞叹愚痴,甘露火王瞋恚,那也不能赞叹瞋恚。所以善知识里头有用贪、瞋、痴度化众生的,这是非常手段,不是正常的手段,这逆化,非常手段。这样的善友,礼敬不赞叹,表这个意思。怕一般人错会了意思,这是经上常讲的,「贪瞋痴即是戒定慧」,那你就拼命搞贪瞋痴,贪瞋痴跟戒定慧不一样。《华严经》上是一样,你不到这个程度,你搞贪瞋痴决定堕三恶道;他搞贪瞋痴成佛,那怎么会一样?所以像这些地方,我们读到经文,你细细去观察,为什么他们的贪瞋痴会成佛道,会圆满无上菩提?我们这里搞贪瞋痴,为什么会堕三恶道?不一样!这是唯恐初学的人发生误会,不是不能赞叹,都是给初学人做样子,你看他这里说,如胜热等,「叹违逆化」。他是反常的,他不是正常的。
「亦诫初心莫取诡异为真道故」。对於初学的,特别提出警告。这些修行的方法,在大修行人没有问题,我们初学的人决定学不得。用贪瞋痴这个手段来修行,成无上道,什么样的程度?最低限度,《金刚经》上破四相的人行!那个没有问题了。真正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行!顺逆都自在。如果你还有妄想分别执著,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缘果报决定错不了,你落在因果里头。所以他的标准是要断妄想分别执著才行!你顺逆都自在,这《华严经》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的人,四相都破尽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才能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如果你自己想想,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人家说你几句好话很欢喜,骂你几句生气生半天,你要堕恶道的,你怎么可以学菩萨这种修行方法?所以他不赞叹,意思在此地。「过此二缘」,就是除了这两种缘,他统统都有赞叹。「余无者略」。其余的统统都有赞叹。这是讲叹不叹的差别。
第八段讲,「推不推别者」。这个推是推崇。你看善知识每一个人显示的非常谦虚,推崇别人,自谦而尊人。这在五十三参里面普遍都有,可是也有几段没有这样的文字,这要特别给我们说明。我们看文,「诸友皆悉,谦己知一,推胜知多」。善财遇到这些善友,大多数这些善友都谦虚,说自己只学一个法门,无量法门当中,他只知道一个法门,只学一个法门,代表是一门深入。善财要广学多闻,到我这来我只能把我所学的教给你,你再问别的法门,我不知道。必须要介绍你去参访另外的善知识,你去跟他们学,他们广学多闻。结果到那里去,那个善知识他说:我也知道一门。人人都是这么样的谦虚,都是推崇别人。这里面含著很深教育的意义,教我们做人,一定自己要谦虚,要尊重别人,要懂这个道理。
可是在五十三参里面,第一参没有;末后的这三段也没有,末后就是文殊、弥勒、普贤,这三位菩萨,经文里头没有,没有看到这种文字。「阙斯二事」。就是自谦推崇别人,阙这二桩事情。「为显人尊,德已备故」。这三位菩萨众当中,登峰造极!而且这三个人都是古佛再来,所以他们的性德都圆满了,用不著再去推崇了。「而有遣者,令其增修,无厌足故」。这个遣,在此地就是劝进的意思。我们讲打发他去参访底下一位善知识,指点他、劝勉他,这个遣里头含著这个意思。你看每一位善友,在参访完毕的时候,他都指示教导他去参访底下一位善知识,令其增修无厌足故,求学精进,不疲不厌。「亦表所主法门异故」。就是那一个所学的法门,跟我不一样。五十三参是广学多闻,不是专修,不是一门深入。可是五十三位善友,他们代表的是一门深入;而善财童子是广学多闻,这里头含有一层很深的意思。广学多闻就是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就是广学多闻,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们能不能在这个经上看出来?这是这个经里头的精义,最精彩的部分。善财童子学什么法门?给诸位说,「念佛法门」。
我念阿弥陀佛就是在《华严经》上的得的启示。我从前刚刚学佛的时候,我羡慕佛法,我是走广学多闻,我不懂得什么是一门深入。遇到一些善友劝我,我点头,但是我不肯照做,自己有执著、有分别。连遇到李老师,遇到忏云法师,遇到李老师这就教我修净土,我对净土就不反对了。教我专修净土,我还不能甘心情愿,因为我对大乘经很喜欢,什么都想学,尤其是《华严》。所以过去《华严》,从民国六十年开讲,就讲了十几年。《八十华严》讲了一半,《四十华严》也讲一半,那个时候没有录音。讲到《四十华严》才明了,真的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才晓得一门深入就是广学多闻,广学多闻原来就是一门深入,这才老实念佛。
才发现善财是老实念佛的人,他一门深入。善财自始至终,你看他每参访一个善知识,到最后「恋德礼辞」。恋德是感谢他,感谢他的教诲。礼辞是什么?跟他告别,决定不学这个法门,还是老实念佛。我懂得这个道理。你们看到这个经文,他跟他告假辞了,去参访那个善知识了,那里头的意思,你没有看懂。恋德礼辞,你这个法门我懂得了,我不学!我还是老实念佛。怎么知道他老实念佛?文殊师利菩萨是发愿求生净土的,这是他第一个老师,他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得意门生当然是传老师的法,老师念佛求生净土,哪有学生不念佛求生净土的?这是开端。
他出去参访第一个善知识,我们常讲先入为主,德云比丘就是吉祥云比丘,教他什么?教他念佛法门,念佛开始。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才晓得,他原来是念阿弥陀佛,自始至终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当中为什么要去参学?样样都懂,样样都明了,这才能普度众生。所以一门深入就是广学多闻,广学多闻原来就是一门深入。
这样我们才晓得,这一部经的内容旨趣,讲的是什么?完全是我们日常生活,我们是念佛人,一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五十三位善知识是什么?就是你从早到晚,你所接触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你读了《华严》:善财童子很幸运,遇到那么多善知识,我这一生一个也没有遇到!你都不晓得,你的善知识一天到晚包围著你,你一个不认识,有什么办法?所以这部经,就是讲我们日常生活,就是说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是表法的意思,你要懂得。你要把这些字字句句都落实了,那就糟糕了!那这个《华严经》变死掉了,它是活活泼泼的,字字句句都是给你启示,教你体会那个意思。实际上这个境界在哪里?境界就是生活,没有离开我们现前的生活,没有离开我们的正常工作,这里面就是无上菩提道。就是教一个念佛人,怎么样去求生净土,怎么样过日子,五十三参教你怎么样过日子。
所以我们这一次印这个经,昨天我们把大标题定下来了,要换个标题,大家头脑比较清醒一点。看到《大方广佛华严经》,就糊涂了,迷糊了。所以我们把题目换一下,换成「现代生活艺术」,那这个大家好懂。「现代生活艺术」就《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所讲的就是现代生活艺术。我们就是依这个宗旨,依这个目标来讲解《华严》,就很有趣味,你学了才真管用。
我们现在重新编个本子,因为清凉的注释注得很好;可是从前人注跟经是离开的,这个注解就像笔记一样,并不是哪一段经文合起来的。把注解跟经文会合起来,是民国初年杨仁山老居士作的,把经本、注解会起来。但是他会的时候,还是大段大段的会,我们看起来很不方便。这一次我们小段小段会,我们重新打字做这个本子,这是小段小段会,使我们看起来更方便,更容易看。但是还是要讲解,不讲解,你不知道这里头是生活艺术,你不晓得!为什么不晓得?你都坐实。你不晓得它这个文字是虚构的,它不是坐实的,你把它都看作,南方就是东南西北的南,那就糟糕了!三世佛都喊冤枉,它不是这个意思。所以都是意在言外,你明白了,才真有味道!这一段的交代太重要了。这一段交代你要不清楚,看了怎么有的有,有的没有,这一句是不是漏掉了?你还怀疑,你不晓得它有很深的意思。所以这是推崇不推崇,这里头都有深义。
末后这几句说,「不推佛者,显於果海离修相故」。这里面,对佛从来没有一句话赞叹、推崇的,为什么?佛是果地一切都圆满了。「又佛属本会,普贤赞德,义当推故。」末后这一品里头,就是「入法界品」,前面跟诸位说了,总分两会,本会跟末会。本会是佛会,末会是菩萨会,是以五十三善友为主,为会主,本会是佛会。所以普贤赞德,赞佛的德,意思就是推崇佛。他是在赞叹里面宣说的,虽没有明显迹象,但是意思都有了,意思还是很圆满的。
第九段,「结不结异者」。这个结就是总结,我们讲结论,有些地方看到有,有些地方看到没有。「唯有普贤,结通十方尘刹成益。彰位已满,法界理周。余皆反此。」要讲这个总结,只有普贤菩萨最后一会,普贤菩萨总结十方尘刹无尽的利益,显示善财所证的位次圆满了,究竟成佛。这个地方做总结,其余的五十二位善友,都没有这个总结。为什么没有总结?没有到圆满,到圆满才总结。这里说经文里头有总结跟没有总结,有这个差别。末后一段:
「去住不同者。末后二位无有辞去」。这个「去」就是告辞。每参访一位善知识,参访完毕的时候,都向善知识告辞,离开这个地方。末后这二位善友没有这个文字,没有这样的文字,这末后两位就是文殊菩萨跟普贤菩萨。「文殊无身」,文殊表智慧,智慧不著相,没有身相。「彰离相故」。就是《金刚般若》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文殊菩萨表示这个意思,表示离相。那当然对他辞去没有意义,没有相了。「普贤位极,周法界故」。你到哪里去辞?来去相了不可得。所以这是五十三参末后两参里头没有礼辞,其余的统统都有。
「余皆辞去,学无常师,成胜进故」。真正会学的人,不是跟定一个人,学无常师,在我们中国孔老夫子就是如此,所以他广学多闻。孔老夫子求学的态度,跟善财五十三参非常接近。《论语》里面,你们仔细去观察,夫子求学的态度,学无常师。任何一个人都是老师,因为每个人都有长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就是老师。他那个长处我没有,我就应该跟他学。他会烧饭,我不会烧饭,我去跟他学,他就是我的老师。他会烧这个菜,我不会烧,我跟他学,他就是我的老师,学无常师。真正肯学,见到别人的长处都想跟他学,成就自己的多才多艺,善财就是这个学法。
我们要了解这个道理,成胜进,进是进步,天天都在进步;德行上有进步,学问有进步,才艺有进步,天天有进步。不但有进步,甚至殊胜,太殊胜了!怎么学的?你一定要懂得。见到别人的长处,统统要学。这里面还有逆行的,还有搞贪瞋痴的,这个贪瞋痴表示逆境;逆境里面也学,是反省,他那个缺点我有没有?所以逆境也是老师,恶人也是老师。善人、恶人统统是老师,没有一个不是善知识,没有一个不是老师,成就自己圆满的德行。
所以善友里头,五十三参里头有几个很恶、很不好,而不是个个都是好人。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上,社会上确实好人多,坏人也有。善事多,恶事也不少!善恶、好坏里面统统去学习,成就自己的德行。善的、好的要学,恶的、不好的反省。如果自己有,就要改过;没有,勉励自己不犯这个过失。一切善缘逆缘、顺境逆境都是菩萨的道场,成就菩萨圆满的智慧德能,善财是这么学的。这是真正的生活艺术,真正是真善美慧的人生。
这个文到这个地方,是把善财会的大意介绍出来了,下一次我们就读到经文,善财会的第一段经文。第一段经文没有入住,是在信位,在十信位。十信位里面有共修,往后去就没有共修。到第二会,吉祥云比丘会的时候,就没有共修。这一段都交代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要感谢清凉大师,他给我们介绍得非常的圆满,文字虽然不多,讲得很详细。好!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十一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11
请掀开经本第十九面,倒数第四行,从经文看起:
【时福城人。闻文殊师利。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大塔庙处。皆从城出。来诣其所。】
到这里是一段,这段是总说。此地这个『时』字就是三乘人会圆满的时候,文殊菩萨到达讲堂的时候。『庄严幢,娑罗林中,大塔庙处』,它的意思前面都已经说过了,这个地方就不必重说。凡是菩萨的道场,讲经说法之处就叫「庄严幢」;就叫「娑罗林中大塔庙处」,这不是指一个地方,所有一切宣扬《华严经》的场所就是这个名称。所以要明了它表法的意思,不是专指一个处所。
『福城』也是表法,这些人听到文殊菩萨在这个地方要讲经说法,大家都来了,都到他这个道场来,『皆从城出,来诣其所』,到达这个地方。下面就告诉我们,来的是哪些人?经文里面给我们列的有四众同学。这个四众弟子都是在家的弟子,因为出家的弟子前面说过了,前面六千比丘、三乘圣者,都随同文殊菩萨到达这个地方,可见得这个法会非常殊胜。这是福城,在家居士听到菩萨到此地来讲经说法,非常欢喜,也来参与这个法会。这段经文虽然长,可是它的意思很容易懂,经文很容易懂,要紧的地方我会跟大家提示,请看经文。
【有优婆塞。名曰大慧。与其眷属。五百人俱。】
这一句我们就晓得,这是在家的男居士,有『五百人』,他们带头的名字叫『大慧』。『优婆塞』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近事男」;优婆夷是「近事女」,一般必须要正式受过三皈依的,才能称为优婆塞。在中国通常还得要受过菩萨戒,受过在家菩萨戒的称之为优婆塞。当然这些人我们深深相信,他不但受过三皈依、菩萨戒,而且都是大菩萨,在家的菩萨,绝对不是普通人,为什么?我们在里面看到,第十位是贤护优婆塞。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贤护等十六正士」,他老人家是在家的等觉菩萨。由此可知,此地列的这些人,大概都是和贤护差不多的人,即使不是等觉菩萨,也是地上菩萨之流,他们都是大菩萨,不可以轻视他们。
文殊菩萨表智慧,没有智慧不能入华严境界,这位带头的大德,名字就叫大慧。这些上首的名号,他们来的是五百人,而这个经上只说了十个人,没有完全说,完全说太多了,只说了十个,举这个例子,也是上首。既然是上首,他们的名号用意都很深。顾名思义,名号里面不外乎是智慧德能,我们读了之后,自己要回光返照,我们有没有这个慧?有没有这个德?一定要见贤思齐,一开端大慧,我们学佛就是要求大智慧。
底下是「列别名」,一共有十位,以他们来做代表,第一位是:
【须达多优婆塞。】
这个人我相信每位同修对他都非常熟悉,就是以黄金布地,供养释迦牟尼佛的,就是他,只树给孤独园。『须达多』就是给孤独长者,就是他的本名。他是在家居士的身分,称优婆塞。须达多这个名字的含义就是「大福德」。供佛,能够尽舍家财,供佛弘法利生,如果没有智慧、没有福德做不到,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底下一位:
【宝德优婆塞。】
世间人都爱珍宝,而不知道『德』才是真正的珍宝,这个物质的珍宝、财富是假的。佛在经上常讲五家所有,那个你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且很容易失掉,唯有智慧德行是『宝』。这个宝是生生世世可以跟著你的,你永远享受不尽,所以佛教给我们积功累德,功德是宝,第三位是:
【圆光优婆塞。】
光是光明,圆满光明,这里面含著有两重意思:一个就是相好。我们常讲一个人的风度光彩,他的光彩达到圆满,没有一丝毫的缺陷,可见得他的福报很大。福报一定从智慧而来,没有智慧他怎么会修圆满的福报?这个名称、名号很重要。你看看,一切诸佛如来,成了佛之后,成佛是圆满智慧,智慧圆满了,福还要修;智慧圆满了,当然福德是很容易圆满,可是要修福。这个经上常讲,以释迦牟尼佛为例子,他老人家成佛之后,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修相好。那就是什么?积功累德,修相好。这是常讲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一百劫的积功累德修成的。
为什么要修相好?凡夫不识货,你说佛有多大的智慧德能,他不相信,很难叫他信受奉行;凡夫看外表,外表这个相好,他一看生欢喜心,他就来亲近。由此可知,佛修相好,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换句话说,招牌要好!『圆光』就是招牌,你看看佛的招牌,《楞严经》上讲,阿难发心出家要修道,为什么?就是羡慕佛的相好,他不是别的,就是因为羡慕佛相好才出家的,才修道的,也想有这么一个招牌,有这么一个样子。由此可知,圆满光明非常重要。由此,我们也能够体会到,你修行有没有功夫?你修行有没有成就?都在你面孔里表现无余;你的面貌、你的神彩、你的体态全表现出来了。功夫得力了,身体一定健康。我们在讲席当中常讲,你一定不会老,不会生病,确确实实如此。这个光是光彩,圆满的光彩。第四位:
【名称天优婆塞。】
这个名号所表的,就是现在所谓的知名度,好的名声。这个人有智慧、有德行,当然被一般人称赞,社会大众称赞。
【月吉祥优婆塞。】
『月』是比喻,比喻清凉。他的心地清凉就像月光一样;『吉祥』是吉利,所在之处没有不吉利的。第六位:
【月喜优婆塞。】
『喜』是欢喜,可见得他心地清凉,常生欢喜心。第七位:
【月智优婆塞。】
这三位名号上都有「月」,月显得心地清凉,清净心生智慧,这是『月智优婆塞』。第八位:
【大智优婆塞。】
『大智』跟「大慧」意思非常接近,可是里面也稍有不同。智通常讲「断」,他有决断、有果断的能力,才称之为智。
【贤护优婆塞。】
这是我们念佛同修非常熟悉的,他在《无量寿经》是第一个代表的。
【贤吉祥优婆塞。】
『贤』的意思很深很广,如本经上所讲的三贤位的菩萨,尤其这贤里头含有「普贤」的意思,所以意思很深。这是举出这十位代表。
【如是等众。】
『等众』就是他们这一帮有五百人。
【前后围绕。来诣文殊师利童子所。】
到达道场,见到文殊菩萨,见到之后当然先要致敬,先要行礼。
【到已礼足。右绕三匝。却坐一面。】
行礼完了之后坐在一旁,有他们的坐位。这是第一段,这是男众居士,第二段是女众居士。请看经文:
【复有优婆夷。名曰大慧。与其眷属。五百人俱。】
这人数也不少,跟前面男居士的人数相等。显示出法门平等,在华严会上的确是平等的。她们带头的称为『大慧优婆夷』,这个人充满了智慧。她们这五百人也举了十位上首。请看经文,经文表法的意思很明显,我就不说了,念念就过去了。
【所谓妙圆光优婆夷。】
前面有「圆光优婆塞」,这里加个『妙』,加个「妙」意思就很深了。经上凡是加上妙,妙是不著相,著相就不妙了。换句话说,一切境缘当中,你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不妙,离一切分别执著,这叫妙,妙的定义在此地。由此可知,这是真实的境界。第二位:
【梵德优婆夷。】
梵是清净的意思,积功累德而不著积功累德之相,这才叫『梵德』。著相修行就不清净了。虽修的,这是佛在经上常讲,三界有漏的福报,不能算是功德,是福德。如果离相那就是功德,功德跟福德差别在此地。下面一位:
【吉祥优婆夷。】
「梵德优婆夷」、『吉祥优婆夷』,这个好懂。
【妙臂优婆夷。】
「臂」是手臂,手臂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像观世音菩萨,示现的千眼千手,这个意思相同。我们世间人常讲,双手万能。既然有这样能干的手臂,一定要为一切众生服务,一切众生在苦难当中,你要伸出援手,要去帮助他们,这就称为「妙」。虽然帮助一切众生也是三轮体空,不著相。《般若经》上教给我们,菩萨为一切众生服务,尽心尽力,可是做了之后,心里头若无其事,那就妙了,『妙臂优婆夷』表这个意思。
【贤光优婆夷。】
『贤』是德,有德有慧,光明是表智慧。
【贤吉祥优婆夷。】
这个名字好懂。
【月光优婆夷。星宿光优婆夷。】
这两位都是用「光」来表法,『月光、星宿光』都是表清凉,星、月都是表清凉。
【贤德优婆夷。】
这个名号意思很好懂。
【妙眼优婆夷。】
末后一位『妙眼』,妙眼是慧眼,智慧之眼。所谓看破世间,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才叫做「妙眼」。我们一般说,对於一切事理真妄、邪正是非,都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这是智慧之眼。下面:
【如是等众。】
这也是等其他的五百人。
【前后围绕。来诣文殊师利童子所。到已礼足。右绕三匝。却坐一面。】
这个礼节、威仪跟前面相同,她们也有她们的坐席,行礼之后她们就入席,坐在自己的坐位上,这是第二类。第三类就有一点特别了,童子。第四类是童女。童子、童女没成年,成年就不叫童子、童女。在我们中国古时候,男子是二十岁才算成年,没有满二十岁称童子。而童女是十六岁,满十六岁就不叫童女,那称为少女,不能称童女。在古时候女子十六岁就梳头了,那就成年了,不像童女,童女扎个小辫子,装束打扮都不一样,所以十六岁算成年。男子是二十岁行冠礼,算成年了。它所表的意思,前面都曾经报告过,这个用意很深,说明童子都发心求道,何况我们成年人,更要努力去追上,所以它有很多的含义。请看经文:
【复有童子名曰善财。】
他为什么叫『善财』?下面经文有介绍,到底下的时候我们再说。
【与其眷属五百人俱。】
他们也有『五百人』。
【所谓善禁童子。】
这五百人当中也有十位代表,上首十个代表,这十个童子名号上都有善,这个意思就很深了。第一位『善禁童子』。第二位:
【善戒童子。】
这两位的名号意思都非常接近。禁是戒律里面的「止持」;佛教我们哪些事情不能做的,他都能够遵守,这叫做禁。如果说『戒』,那个意思比这个要广,戒里面还有「作持」,哪些事情佛教你一定要做的,那你就一定要遵守著去做。所以戒律有止持、有作持,止是不可以的、禁止的;作持是你一定要做的。一般来讲,小乘戒多半是止持,是叫你禁止的;大乘菩萨戒都是作持,教给你利益众生的事情,应当尽心尽力去做。这两个人摆在前面,也就是说,学佛从哪里学起?从持戒入门。童子所表的,这个意思很深!第三位:
【善威仪童子。】
『威仪』,我们现代人讲礼貌、礼节,也就是讲对人、对事、对物要守规矩,要懂得规矩,要守礼,是这个意思,表现在行持上。第四位:
【善行童子。】
你看它的意思,一个人一个人的名号的意思,后后深於前前,都是教导我们怎样做人,怎样修行。修行就是日常生活行为错误的地方,把它修正过来,修正的标准就是这些名号,所以名号用意就很深,不是随随便便的。
【善思惟童子。】
『善思惟』,就是有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思想见解没有偏邪的,这叫做善。
【善智童子。】
智慧。底下:
【善慧童子。】
『善智』、『善慧』。可见得,这两位他们的智慧不是邪智慧,是正智,正智才称为善。下面一位:
【善眼童子。】
这是第八位,『善眼』。就是经上常讲的,以慈眼视一切众生,这个叫善。
【善臂童子。】
喜欢帮助一切众生,前面「善眼」是见到,『善臂』是手到,见到他就能做到,它表这个意思。最后一位:
【善光童子。】
才成就光明智慧。我们要想得圆满的光明,要依这个原则去修行。名号就是教给我们修行的标准。
【如是等众。前后围绕。来诣文殊师利童子所。到已礼足。右绕三匝。却坐一面。】
他们行完礼之后,也有他的坐席,这都入坐了。后面这一段童女。
【复有童女。名曰妙贤。与其眷属。五百人俱。】
『童女』也是『五百人』。从人数上来说,这四众都平等。她的上首也就是领众的人,名字叫『妙贤』。古时候大概中国跟印度都相同,尊重贤德,贤德而能够不著相,心地清净,若无其事,那就妙了,这称为「妙贤」,她们这一类也有上首。请看经文:
【所谓大慧童女。】
这个名字的意思好懂。
【善贤童女。端严面童女。】
『端』是端庄,『严』是庄严,『面』是面貌,这个跟前面「圆满光」的意思是一样的,说法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可见,她有智慧、有贤德。
【坚善慧童女。】
这个名称里头,著重在『坚』,坚定。
【吉祥贤童女。】
这个好懂。
【吉祥智童女。供养德童女。】
在四众弟子表法当中,童女修供养大概比其他一类的都要来得多,供养而不著相,才是真正有德。《般若》上常说的「三轮体空」,这就是修普贤菩萨的「广修供养」。底下一位:
【吉祥圆光童女。】
圆满光明当中,才是真正的吉祥自在。末后一位:
【妙觉童女。】
从名称上来看,这些童子、童女也不是等闲人物,都是大菩萨示现的,在华严会上,一生圆满成就。
【如是等众。前后围绕。来诣文殊师利童子所。到已礼足。右绕三匝。却坐一面。】
她们也有她们的坐席。这是叙说「福城」,城里面的居民,听到文殊师利菩萨来到这个地方,有这么多人聚集到道场,参加文殊菩萨的法会。我们请看底下一段经文。下面这是第二段,「三业调化」。这里头有两段经文,第一段是「身意调机」。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知福城人。悉已来集。】
这句话里面,我们要懂得它的意思。『悉已』,都来了。福城人不多,总共我们才看到四个五百,只有两千人,很小的城。「悉已来集」就是善根成熟的人都来了,那善根没成熟的,不要说文殊菩萨,佛来了他们也不来听。这就是说,该来的人都来了,就是这么个意思,该来的都到齐了,悉已来集。
【普遍观察。随其心乐。即以神力。现自在身。威光赫奕。蔽诸大众。以大慈力。令其众会。皆得安稳。清凉快乐。以大悲力。起说法心。普遍成就。以大智力。令其开悟。灭除一切。烦恼心垢。以无碍辩。将说甚深。广大佛法。】
文殊菩萨在没有说法之前,口里头没有说法,他这个身说法,身的表态,意里面的观想,就是说法,身、语、意三业说法。这个地方讲的是身跟意,他的意念,意念表现在形态上,令与会大众都能够感触到。我们现代这些科学家讲的磁场,文殊菩萨的磁场,能摄受与会的一切大众,但是世间人不能说得这么清楚,这是实实在在的。虽然一句话不说,大众有这么多的感受,就蒙利益。学习讲经说法的同修,要特别注意。菩萨上了讲台,没有讲经之前,他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这我们要学习的。先看看与会的大众,『普遍观察』。这一看,就晓得他们喜欢些什么?他们想要的是些什么?想听的是些什么?想得到的是些什么?『随其心乐』。
没说法之前,先『现自在身』。这个身相令一切大众看到生欢喜心。欢喜是摄受,菩萨说法大家才喜欢听,才注意听,听了之后才能依教奉行,不欢喜就不能接受。一定先以他的威神力、神通力现自在身,现这个身相。刚才我讲的招牌,招牌很重要!『威光赫奕,蔽诸大众』。文殊菩萨这个时候的光彩特别好,当然这是他本身修持的功德,同时升座讲经,一定得诸佛如来的加持,这是一定道理。你的心愈真诚,加持的力量愈显著,得佛力加持,光彩胜过与会任何一个人,光彩比不上他,「蔽诸大众」,这是自己的神通力,和得佛的加持。
下面虽然说自力,实在讲还是有诸佛加持的,自、他二力都显示在其中。『以大慈力』,自己的大慈悲心,诸佛如来的佛力加持。『令其众会』,这个地方说众会,前面讲四众,除前面四众之外,在这个大会里面,我们在前面看到,有六千比丘众,他们算是一会;还有三乘人,他们也算一会。所以这个大会会场里面,有很多小团体。使这些大众人,都能得安稳、清凉、快乐。菩萨还没有讲经说法,进到这个道场,气氛就不一样,感受就不一样,他的烦恼就轻,智慧快乐就现前。
又『以大悲力,起说法心』,悲悯一切众生,虽然与会的都是菩萨,菩萨疑惑没有断尽,没有能证得究竟果位,所以文殊菩萨还是以大悲心,为大众讲经说法,『普遍成就』,成就佛果。『以大智力,令其开悟』,以他的智慧,诸佛如来加持的智力,帮助众生闻法开悟。『灭除一切烦恼心垢』。烦恼有三种: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因为与会的大众三乘人都有;换句话说,有这三种烦恼的人也不在少数。
末后是『以无碍辩,将说甚深广大佛法』。「将说」是还没说。在没说法之前,他的真诚清净慈悲的流露,就造成道场的特殊的气氛,让与会的大众就有很深的感触。我们要想令法会也有这样的成就,就是真诚;唯有真诚才能感通,才能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护念加持,这个气氛就不一样了。这个注解就不必说了,请看经文:
【复於是时。观察善财。以何因缘。而立此名。】
这个小注我们把它念一念,这是第二段,这个科判都很清楚的。「别观善财」。特别照顾善财童子,为什么?「知其不群」,他是在大众当中很特殊的一个人物。「特回圣眷」。特别蒙到文殊菩萨的照顾,眷就是照顾。「善财会名,因此而立」。所以往后一直到经的圆满,都叫「善财会」。末会里头分成三会,善财会五十三参,因此而立。「虽有五百,非遍为故」。童子虽然是有五百人,但是,往后善财会只有他一个人,并不是五百童子都参加的,所以他在童子当中非常特殊的一个人物。文殊菩萨在此地,就要特别跟我们介绍一下,善财这个人物,说『以何因缘而立此名』,为什么他叫善财?我们看底下这段经文,这段经文就是他的名号的来由。
【知此童子。初入胎时。於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
佛法里面,一般人都很尊重苦行,对於苦行僧总有一分特别敬仰之心。为什么?我们一般人做不到,他能做到,不能不由衷的佩服,持戒苦行,这是一类。在佛法里面迦叶尊者做代表,代表苦行。可是大乘法里面不一样,大乘法是讲享受,跟那个完全相反,大乘法以善财为代表。善财一出生,家里头金银琉璃七宝都现前,带来了无量的财富,不像那个修苦行的,空生。须菩提是空生,《金刚经》上讲的,出生的时候,家里财宝忽然都没有了,代表小乘的境界。善财童子一出生,家里到处都是珍宝。这一句是总说,『七宝楼阁』。
【其楼阁下。有七伏藏。】
『伏藏』是地下藏著有宝。
【於其藏上。生七宝芽。】
地上七宝都出来了,好像下面藏不住,都露出来了。
【所谓金。银。琉璃。玻璃。】
古时候没有现在的玻璃,玻璃发明没多久。经上所讲的『玻璃』,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水晶,这个要记住。佛经上讲的玻璃,就是现在讲的水晶。『琉璃』是绿色的玉,我们现在讲翡翠,翡翠就是琉璃,玻璃是水晶,它是七宝之一。
【赤珠。砗磲。玛瑙。】
这是经上一般常说的七宝。其实珍宝无量,用这七个做代表,七也代表圆满的意思,要懂得它表法,才有趣味。
【善财童子。处胎十月。】
他在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家里的财宝就满了,他是『处胎十月』。
【然后诞生。形体端正。肢分具足。】
『肢分』就是说他的身体没有一丝毫缺陷。『形』是形貌;『体』是体肢,端正。
【其七伏藏。纵广高下。量各七肘。】
这个七宝。
【忽自开现。光明照耀。】
七宝从地上就这么长出来了,而且长得很高、很大,宝都有光明,『光明照耀』。这是他出生的现象。
【内外家族。视之无厌。】
他家里面的人,以及外面来参观的人,当然人家生了一个小孩是喜事,而且家里面有这样的富足庄严,除了亲戚朋友,恐怕有不少邻近的人,都到他们家里来拜访,来看看,大家看了都非常欢喜。
【复於宅中。自然而有。五百宝器。】
『自然』是说不是人为的,自自然然他们家里平常用的东西都变成宝物,自自然然它就变现了。
【珍奇杂宝。各各盈满。】
哪些宝?底下说了几种:
【所谓金刚器中。盛满诸香。於香器中。盛种种衣。】
印度说的衣跟我们中国这个衣的观念不一样。我们中国这个衣是一件一件做成的;印度的衣,你们看看印度人,他就是一块布裹在身上,所以印度人讲衣,我们就是讲布匹。这是种种色彩也好,料子也好,是说这些东西。
【美玉器中。盛满饮食。摩尼器中。】
『摩尼』是如意宝。
【盛满杂宝。黄金器中。盛满银粟。】
『粟』是小珠珠,是这一类东西。
【白银器中。盛满金粟。金银器中。盛满琉璃。琉璃器中,盛满金银。及摩尼宝。玻璃器中。盛满砗磲。砗磲器中。盛满玻璃。玛瑙器中。盛满赤珠。赤珠器中。盛满玛瑙。星幢摩尼器中。盛满水精摩尼。水精摩尼器中。盛满星幢摩尼。如是等五百宝器。自然出现。】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是说明善财童子出生,他们家里面发生的事情,发生这么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我们看底下这一段经文:
【复於宅中。遍雨种种。珍宝财物。及诸资具。一切库藏。悉皆充满。】
这一小段是前面这段的一个小节。不止前面所说的,他们宅中他所居住的房子、庭院里面,玉是从天上落下来的,不是雨花,它是雨宝,种种珍宝都落在他们家里。『及诸资具』,「资具」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生活必需品,资生之具;还有他家里的库藏都充满了。末后这一段总结。
【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
他的名字是这么来的。『相师』,古时候印度有这么一个习俗,家里生了小孩,一定请一个会看相的来看看这个小孩,给这个小孩起个名字,有这么一个习惯。其实这段经文,它里面含的意思很深,要懂得它表法的意思。我们把清凉的注解念一念。这是「别观因缘」。这一段经文是特别观察善财的因缘。「於中亦二」。这个经文分二段,「一观外缘。二观内因」。这一段经文是观外缘。「前中复二」。我们念过去这一段经文,这是观外缘。「先别明。后以此事下,总结」。末后的这一句是总结。下面清凉大师要告诉我们,这一段经文是什么意思。
「财多属依」。依报,财是表依报。「善通依正」。这个善的意思,依报里头有善,正报里头更善。「生而财现,是其善相」。这个小孩出生,家里面样样都顺利,我们说这个大家就好懂,经上讲这么多,意思就在此地,并不是真的有一个善财出生,会出现这些怪现象,那不把人吓倒了。所以你要懂它的意思,并不是真有这么一个人,全是表法的。就是这个小孩出世的时候,出生一切都顺利。这个小孩是谁?就是我们自己。你出生了没有?你还没出生。什么叫出生?你生了心想学佛了,那叫出生。你现在还不想学佛,你还没出世。就是表我们自己,我们发了个大心,想修学大乘法,修学华严法,尤其是修学净土法;净土是华严的归宿。你一心一意发心要求生净土,你没有一样不顺利,你没有一样不自在。所以你发这个心,就等於善财出世了;虽没出世,没出世,你这些财宝都有,还埋藏在那里,没有出现。等你这一发心就出世了,善财就出世了,你就事事如意、吉祥自在,它表这个意思。
也许说,我们已经发心学佛了,为什么还这么苦恼?你发这个心是假的,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一定跟经上所说的一样。为什么说你发这个心不真?你纵然发心,你著相了,著相就不行。你看前面表法的,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这四十个人的名号,名号所说的这些智慧功德,我们有没有?如果我们都具足,你真发心了,你善财出世了。所以善财不是别人,善财是修学这个法门的代表人,他是代表人。我们发心修学,我们就是善财,是这么个意思。并不是真有善财这个人,真有福城这个地方,那就错了!你要是找些考古学家,到印度去找这个地方,你永远找不到。所以懂得佛说法的义趣,它是表法的,善财是这个意思。所谓依正。生而财现,是其善相,「称曰善财」。
下面给我们说明,「小圣尊空,生而空室」。就像经上常说的,须菩提尊者是小乘阿罗汉,他们尊重苦行。所以生下来之后,那个现象也是表法的,也不是真的。佛法不能坐实,坐实就糟了!要晓得佛讲经,意在言外,你要去体会才有味道,不可以把它坐实。小乘法它著重在事相上,大乘不一样。「大士贵德」,贵在积功累德。「生多法财」。你积功累德,那个果报功德法财就不可思议。这是大、小乘不一样的地方。世尊在《法华》上,也特别告诉我们,末法时期叫我们要弘扬大乘,末法时期根性多半是大乘根性,你要叫他修苦行,人家不来了。你给他讲学佛多么快乐,来的人就多了。小乘根性当然有,少数,总是大乘根性的人多。末法时期,现在说民主自由开放,那就适合於大乘的环境。小乘人是保守的,大乘人是开放的,这个不相同,根性不一样,一定要知道。
外面的因缘说完了,底下这一段,「观其内因」。前面讲的是外缘,底下这是说内因,内因这一条重要。我们念一念,它总共有十句,看看我们善财出世了没有?如果你要出世了,那你一定具足,这十条你都有了,你就善财出世了;如果这十条没有,你得想办法出世才行,你能把它做到,你善财出世了,华严会上就有你一分了。请看经文:
【又知此童子。已曾供养。过去诸佛。】
这是第一句,这一句我们可以肯定,我们在座每一个人都有,这个不会缺的,为什么?如果没有,这一个半钟点你坐不住。你看!旁边那些人就没有,他就不进来,他就住在隔壁,他就不进来。你们老远,下雨都跑来,证明这一条有了。那再看第二条:
【深种善根。】
这个也没有问题,我相信个个人都具足,这两条有了。下面:
【信解广大。】
这一条不见得有。如果没有,这没出世。「信」跟「解」都要大,信大法、解大理、修大行、证大果,要有这样的胸怀,这才行!决定不是修学小法。我们看不少人,学佛的人,他也很勇猛精进,执著在小法里面,他不了解大乘法的义趣。所以要看看善财童子这个现象,这哪里像修行人?修行人怎么可以这样享受?他不晓得,大乘在享受里面修行成功的,比在苦行里面修行难,这个要懂得。所以大乘修行比小乘困难多了!小乘是舍弃一切荣华富贵,在里头断贪瞋痴;大乘就在贪瞋痴里面断贪瞋痴,那不是小乘人能够想像到的。
所以诸位往后看五十三参就晓得了,这个社会上哪一个行业都有,哪一个行业都是菩萨。你看到他的作为,好像不是修行人,他的心地跟一般人完全不一样。所以大乘菩萨,《戒经》里头都有,在原则上也讲得很清楚,小乘戒论事不论心,大乘戒论心不论事,它不一样的。譬如小乘这个杀生,动了念头,我恨他要杀他,但是没有杀,不犯戒;要杀,断了他的命才叫犯戒,犯杀戒。大乘人动个念头就犯戒了,大乘人在念头上。如果你没有念头杀生,你把他杀了,不犯戒。为什么?你没有起念头,那个不犯戒;小乘人那个就犯戒了。小乘人是论事,大乘人是论心,不一样!所以大乘比小乘难,难修!『信解广大』,特别指这一部经,你要能信,你要能够理解。第四:
【常乐亲近。诸善知识。】
这一条我们能不能做到?喜欢亲近善知识。第五条:
【身语意业。皆无过失。】
这一条很难。换句话说,《无量寿经》上修行的总纲领,你一定要把它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你这三业才清净,才没有过失,可见得这个标准就高了,愈往后愈高。所以前面那个根我们有了,我们可以说只有前面两个是决定没有问题,到第三个就有问题了,那往后问题就愈来愈严重。
【勇猛精进。】
我们还懈怠懒惰,这就不行。第七:
【净菩萨道。】
『菩萨道』是什么?经上讲的十波罗蜜,这不是六度,是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有没有去照做?道就是生活,就是工作,就是处事待人接物,处世之道、生活之道。菩萨这十个条件,你有没有应用在生活上?有没有应用在你日常工作上,乃至於在应酬上?你要都用上了,你就是菩萨道,你就在行菩萨道。在行菩萨道,那你就是普通的菩萨。这个地方的标准还要『净』,比普通菩萨还高一等。净怎么样?净,不著相,著相就不净了。这些往后在经文里头会细说,每一条都要细讲,如何应用在生活上?怎么个应用法?
【求一切智。】
『一切智』就是无上菩提,是讲的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我们的目标是不是在求这个?
【成佛法器。】
『成佛法器』,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具备作佛的条件,我们有没有具备作佛的条件?末后一条:
【心行清净。犹如虚空。】
作佛也不著作佛的相,那才是圆满究竟佛;作佛要著了作佛的相,是藏教的佛、通教的佛,不是圆教的佛。我们依天台家的讲法,可见得这个意思深!末后这一句总结,也是总纲领,最高的一个标准。
清凉大师这个注解里面,我们把它念一念。这是「别观因缘」的第二段,「观其内因。据此观因,亦非聊尔」。根据这十句,也不是平常人!「但未入位,福智所资。亦似布衣,深蕴德行。又此称善,对上为财」。具足这十种德,这就是善财出世了。虽然他具这样的德行,但是他并没有证入菩萨的果位。所以这个地方讲但未入位,他没有证得菩萨的果位;也就是说,他还没学佛。他的确具足成佛的条件,但是他还没有闻法,还没有学佛。因为他是童子,他不是优婆塞、优婆夷,他是童子。可能还没有受过三皈五戒,只是听到菩萨来讲经说法,他们很欢喜,有善根也来俱会,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他有智慧,他有福德,因为这个原因,听说这里有法会他就来了。
下面是个比喻,好比布衣,深蕴德行。「布衣」是没有去作官,古时候作官,那个服色就不一样了。布衣就是老百姓,没有官位的,没有官阶的,但是他有德行。又此称善,此就是这一段;内因这是善。对上,「上」是前面那一段,前面那一段讲的是外缘,外缘叫做财。具足前面所讲的那叫财,具足这个地方的十条叫做善,这也是「善财」名称的一种说法,有好多种说法。「又解心顺理曰善,积德无尽曰财」。这是善财另一个意思。解心跟禅宗里面讲「明心」是一个意思。禅宗讲明心见性, |
|
|
|
|
|
|
|
8#
樓主 |
發表於 2021-9-3 21:55:52
|
只看該作者
清凉大师在此地讲解心顺理;跟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是一个意思,说法不一样,意思是一样的,是相同的。教下讲解心顺理,「理」就是性之理,叫善。积德无尽,由此可知,解心顺理是性德,积德无尽是修德,性修不二叫善财。那我这一说,诸位就更清楚、更明白了,这是善财童子名号的来源。
这一段代表我们「自性善财」,一定要懂这个意思,符合经中所说的这个标准,我们自性善财就出世了,往后就可以五十三参;假如没有具备这个条件,我们的善财没出世,看看人家的善财,我们在旁边就参观了,看别人。如果自己善财出世了,那这里头所讲的都是自己的生活,完全落实在自己生活上。自己从早到晚,六根接触的境界,你会展开这个经文,字字句句都相应,你就入了法界。若能随文入观,那这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个阶级,你一步一步的往上提升,到最后你就圆满成佛,基本的条件在此地。
这个注子里讲,「文有十句。初二宿因」。前面两句是过去世的善根,我们每一个人统统具足。信解以后,「信解已去」,已去就是以后这个八句。「通其过现」。有过去的善根,有现前的善缘,实在讲,过去生中没有善根,这一生你也做不到;这一生能够做到,与过去生的善根有密切的关联。
今天时间到了,光阴过得很快,我们农历这一年又过去了。讲到这一段也很好,今年到这个地方告一个段落,把善财介绍出去了。过年期间我们打一个佛七,讲经大概要停十天。希望这十天大家不要空过,在家里好好孕育,等到下一次讲经,你们的善财都出世了,那就恭喜,功德无量了。再讲起来就格外有味道了。在此地祝福诸位,新年快乐,法喜充满。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十二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12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三面第一行,我们将经文念一段,对对地方。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如是观察。善财童子。殊胜相已。熙怡微笑。安慰开谕。】
前面曾经将『善财童子』做了一个简略的介绍。读《华严经》,对於经中所说的表法义趣,一定要很清楚,不能发生误会,然后你才能懂得这个经中是趣味无穷。『尔时』是正在这个时候,文殊菩萨见到有人来参学,也就是现在所谓有人来拜访他,向他请教。菩萨仔细观察这个人,从观察当中就了解这个人的善根、福德、智慧,都能看得出来。看到善财来了,菩萨非常满意,经文上『熙怡微笑』,这是很满意的样子,对这个学生非常满意,对他安慰,对他开导。注解我们把它念一念就行了。
「第二」,这是第二段。「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如是观察下」。下就是以下这段文字、这段经文。「当根授法」。当根授法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应机说法。善知识教导学生总是要看学生的根性,所说之法一定要符合他的程度,他能够听得懂、能够理解。也要符合他的需要,他想求的是些什么,一定满其所愿,这才叫当根授法;根是根器,就是应机说法的意思。经文分为三段,刚才我们念的这是第一段。第一段是「结前生后」,就是承前启后的一段介绍。「法有所付,所以熙怡。令自宝持,故须安慰」。这个意思就很深了。在世间法里面,儒家常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家庭的组合,最重要的一桩大事,就是传宗接代。而在佛法里面,也是把这个事情当做第一桩大事,那就是一定要有承传。佛法不能到自己这一代就中断了,一定要有学生传下去,代代相传。在中国每个宗派,所谓祖师祖祖相传,这是佛门第一桩大事。可是传法之人不容易得到,确实是可遇不可求。自古以来,这些修行证果的大德,没有人承传的占多数;他确实是修行证道,可是一生没有遇到一个传人。在现在这个时代就更难。
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承传?那就像经中所讲的「善财」,所以善财不是指某一个人,诸位同修要记住,不是指一个人。是要求这个人有善根、有福德,有善根这叫做善,有福德叫做财。所以「善财」两个字的意思,就是有善根、有福德,可以传持如来大法,这个人就叫做善财。《弥陀经》上说得很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由此可知,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无论他是什么样的品位往生,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乃至於往生到西方边地,给诸位说那个人都是善财。若没有善根福德,决定不能得生,连边地都没有分,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
经上所讲的「善财」,实际上就是说我们本人,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都具足。今天我们因缘具足没有问题,就是看有没有善根福德。什么叫善根?简单的说,你闻到这个法门,读到这部经典,能生欢喜心,能够理解,这就是善根。能够发愿,能够依教修行,那就是福德。你要是能信能解,你不肯照做,那你有善根没福德;说老实话,还不如一个有福德没善根的人。那个有福德没善根,他对这个经典他不懂,他不能理解,但是他能够老实念,也能往生。往生品位虽然不高,不要紧,为什么?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下下品往生,他的受用,智慧德能,跟上上品也差不多。这是不可思议的法门,这是西方世界跟一切诸佛刹土所不能比的地方,就是无比的殊胜。
文殊菩萨今天遇到一个可以传法的学生,这高兴!所以熙怡。说出他正是时时刻刻所盼望、所希求,能有这么一个学生,出现了。安慰开导是勉励他,要珍惜这个稀有难逢的因缘,这个话实在讲,也正用在我们现前。这个因缘不只「开经偈」所说,「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从前说过,「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这是真的,决定不是夸张。实实在在的话,非常稀有、非常难得,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缘分。要求解,要发愿,要认真修持。
下面这一段,这就是传法,这个小注里头说,「正授法门」。正式传授给他的法门。《华严经》,我们从《传记》里面知道,龙树菩萨当年在龙宫里面,这个龙宫就是大龙菩萨他的住所,大龙菩萨的住所。菩萨收集世尊所讲的圆满的《华严经》,这个经本藏在龙宫。龙树菩萨所见到的原本,那个分量是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古印度计算经文分量,是用偈颂为单位,不像我们中国人,中国人是用字数为单位。譬如说你这部书里面有多少字,用这个做单位。一首偈是四句,不一定是偈颂,长行也是如此,只要是四句就叫一首偈,就叫一偈。这个偈的分量就太大了,没法子计算,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这里面分多少品?说一四天下微尘品。这个我们用天文数字来说都太小了,没有法子来比喻。
这样详细广说的经文,我们这个世间没有人能够接受。再看中本,中本是略本,分量还是太大。最后看什么?大概是看目录纲要,就像咱们《四库全书.目录提要》一样。过去商务印书馆印的《四库全书》,这已经是缩小了,精装一千五百册,像我们《大藏经》十五套,我们《大藏经》一套是一百册,它一千五百册。一部《四库全书》等於十五套《大藏经》,这么大的分量。《目录提要》有五册,那就少了太多,原本的《目录提要》有五册。商务印书馆又把它重新编排了一下,编成一册,这是看全书的目录。我们现在念的《华严经》是什么?这等於商务印书馆编的那个一册目录。所以你要晓得,这个地方所讲的十句,每一句里面,不晓得有多少文章在里头,它是题目。龙树菩萨传下来是这个本子,《华严经》的目录提要,我们看到已经够受了。
这个本子传到中国来又不完整,龙树菩萨传到这个世间来的《华严经》有十万偈,而传到中国来的一半还不到。最早东晋传来的只有三万六千偈,你看一半不到,这是经分量太大了。从前用贝多罗树叶写的,我们称贝叶经。也许诸位在故宫里面看过,那个叶像芭蕉叶一样,也裁得很整齐,一片叶写四行,你想这一部书多少?两面用绳子穿起来,很容易丢掉,丢掉就散失了。所以传到中国来的本子是残缺不齐的本子。
到唐朝武则天时代,实叉难陀法师到中国来,也带了《华严经》,比晋朝时候多了九千偈。翻译出来就叫《八十华严》,八十卷,总共多少?总共四万五千偈;五万偈才是一半,四万五千偈还缺了一大半。这一部,我们现在手上拿的这一部,这是贞元年间唐德宗的时候,印度有个小国的国王对中国进贡,就是对皇帝送的礼物,这是做为礼物送到中国来,而这一部分是完整的。翻译出来我们称它做《四十华严》,《四十华严》就是完整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华严经》最后的一部分,这部分完整。整个合起来中文的译本,大概只有原本的一半,所以缺的地方就太多太多,我们一定要了解。因此,这个经里头字字句句都含著无量义,我们念的一句经文,可能就是一个题目,这是对於这部经首先要认识的。然后你再看下面传法,传法不是这几句,内容太丰富了,这是传法的题目。请看经文:
【广为演说一切佛法。】
这一句是总说,就像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世间自在王如来给法藏比丘说法一样。世间自在王佛给法藏比丘说法,说了多久时间?千劫,时间是劫来算的,千劫。而在经文上就是一句,一句就是说明经千劫为他说法,广为说法。那个时候人的寿命长,佛住世四十二劫,所以千亿岁那个时间,对他们来讲不算太长,寿命长。我们现在这个世间浊世,五浊恶世,寿命很短。受持甚深广大的佛法,确实我们没有这个能力。这一句是总说。下面这是别说,别是总中之别,『演说一切佛法』,哪些佛法?每一句里面都有「一切」,都有这个字。
【所谓说一切佛积集法。】
清凉小注里头有。「别有十句」。这是第一,第一是说因法,后面八句是讲果法,最后一句是总结,因果都在其中。因是修因,不是一尊佛修因,一切诸佛如来在因中所修学的,这一句里面就含这么多意思。我们常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他从初发心怎么样修成佛道,这一句都包括了。虽然在这个地方经文很简单,可是世尊在大小乘经里面,跟我们讲得很多,这一句我们就应该要明了,佛平常所说的一切因地修学。
我们也因为节省时间起见,总不能把这句就这么念了就算,多少也要说几句,我们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们都是念佛的,在无量法门里面选择念佛的法门,这是高度智慧的选择,真实福德的选择,你选择这个法门。佛在净宗里面告诉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观经》上讲的三福,这三条佛说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修行证果都以这个为基础,你说多重要!第一条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第一条。第一条是基础的基础,根本的根本。你要说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就从孝亲尊师学起,这是基础,学佛的开始。
佛法在中国,是以四大菩萨代表大乘修学的层次,第一位就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代表的是什么?诸位如果细读地藏三经,你就恍然大悟,原来是三福第一福的详细说明,三福第一福就是地藏菩萨。古德告诉我们人在临命终时,那是来世罪福的分水岭,就在那一念之间,你是去作佛、是作菩萨,还是去三恶道,就是最后那一念。这一念自己完全做不了主,听别人摆布。你的家亲眷属如果不懂这个道理,看到你要走了,又哭、又闹、又舍不得,好了!这一下就把你送到三恶道去了。他是好心,以为自己很孝,怎么个孝顺?把老人送到三恶道,这叫孝顺?这就是不懂道理,不知道事实真相,多少修行人在这个时候遇到这些冤家对头,比什么都可怕。
我们这个道场,过去曾经印过《饬终须知》,我是怕大家看到这本书,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看过,那就很可惜,这书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这一次我特别用红笔把它划出来,套色印,题目把它换了。因为大家看到《饬终须知》,心里都怕怕的,以为这要死了,不得了!所以对於这个兴趣也就没有了。我把题目换了,换成《怎样念佛往生不退成佛》,这个题目大家看了很安慰、很高兴。我叫印刷厂印了一万册,你们好好的去看看,你才晓得临终这一招的重要。如果你旁边的人无知的时候,真的你这一生念佛的因缘,都断送在他们手上,太可怕了。
怎样才能保险,不受人摆布?行!你能够预知时至,站著走、坐著走,不需要人助念,行!那是你的本事;可是你要懂得怎么修因,那是果报。别人可以做得到,为什么我做不到?实在讲,人人都能做得到。怎么个做法?息灭贪、瞋、痴,转贪瞋痴为戒定慧,你就做到了。这个事情别人帮不上忙,佛菩萨也帮不上忙,要你自己帮自己的忙,自己转自己的念头。
这桩事情我们看得很多,在台湾我是五十八年在南部讲经,五十七年的时候,在我去的时候早一年,将军乡有一个老太婆站著往生。这个事情现在南部很多同修都知道,我提起来有很多人知道。她只念三年佛,预知时至,她走的时候没告诉家人,一告诉家人一定又哭、又闹、又伤心,好了!她走不了。她高明处是不告诉家人,她是吃晚饭的时候走的。家里叫她吃晚饭,她叫她家里:「你们先吃,不要等我,我去洗澡。」洗完澡之后,她在家里的小佛堂,衣服穿得整整齐齐,站在那里念佛,走了。家里一家人等她吃饭,等了很久没出来,去找她。到浴室看的确洗了澡,没在;再到那里看看,她在佛堂站著,叫她,她不答应。仔细一看,她往生了。这种人有本事,高明!
她为什么能做到?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们今天做不到,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了。与自己有关系的事情牵肠挂肚还罢了,没关系事情也牵肠挂肚,你说糟糕不糟糕?哪些事情没关系?外头乱七八糟的事情,与我们都没有关系;没有关系还把它放在心上,你说你该不该死?不得了!佛之所以能成佛,他懂得修因,他能够积集一切善法。这个善不是善恶之善,善恶之善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个善是善恶两边都放下。
实在说,我们前面讲的《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重要。那部经就是世尊当年在世,为我们现代人说的,他讲末法时期。要用现代话说,释迦牟尼佛的预言,预言在今天兑现。经文一开端,佛就真是慈悲到了极处,教给我们一定要遵守,「不求他过」、「不举人罪」。我们今天这两条做不到。一天到晚两个眼睛就像贼眼一样,专门看别人过失,专门找别人麻烦,你还能成功吗?你念佛为什么不能得三昧?为什么不能得功夫成片?你那个毛病在哪里?毛病就在这里。所以真正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要说与我不相干的,与我相干的也放下,也不挂在心上,你就能做到。世法、佛法统统放下,你才行,你才会相应。经上常讲,大家口上常念的,「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你相应在哪里?什么叫相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就相应?这个不相应。
我们举个最简单的说法,阿弥陀佛是什么?清净平等觉,你们在《无量寿经》上读过的。释迦牟尼佛问阿难尊者你要不要见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跟清净平等觉相不相应?相应,那你就是一念相应一念佛。我念佛跟清净平等觉相应,我吃饭跟它相应不相应?我念佛的时候相应,吃饭不相应,工作也不相应,应酬也不相应,那说老实话,你念佛也不相应。为什么?一相应,一切都相应。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点点滴滴都与清净心相应,平等心相应,觉心相应,这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才叫做念佛人。念佛人就是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应酬当中,心都是清净的,都是平等的,都是觉而不迷。怎样才能做到?《般若经》上讲得好,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若无其事,《般若经》上讲的若无其事,宗门里头、禅宗里讲一丝不挂,毫不沾染,这就相应。否则的话,你功夫再好,临命终时,你的命运操纵在别人手上,这是可怕极了。这三福就非常非常要紧。
《饬终津梁》里面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特别是他平常没有学过佛,或者学佛不相信净土的人,你劝他念佛他不肯念,那怎么办?念《地藏经》给他回向。念《地藏经》回向的目的在哪里?目的教他肯念阿弥陀佛,用《地藏经》做底子、做基础,以这个功德回向,劝他念佛,他就欢喜,他就肯跟著念,目的在此地。奇怪为什么他会有这种情形?说实在,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有冤家债主,那些鬼魂环绕在他的身边,这些人、这些冤鬼你念阿弥陀佛他不相信、他不接受,你念地藏菩萨他接受。所以你念的时候,他们离开,让他的善根福德逐渐恢复,劝他念佛往生,道理在此地。
我说这些话也有用意,这些年来我们专修净土法门,忽然我一叫人念《地藏经》,现在又讲《华严经》,奇怪!你这个法师,怎么专修,怎么现在又变成杂修了?我告诉你我没有杂修,我还是专修。可是我这个专修方法,你们学不得,你们要学就变成杂修,我这个修法是专修。道理在哪里?我能把它融归到净土。你们现在为什么叫杂修?你们因为分别心太重,执著心太重,《地藏经》决定不是《阿弥陀经》。我看《地藏经》就是《阿弥陀经》,所以我是专,你们是杂。
我看一部《地藏经》,就是《观经》三福第一福的注解,我看《华严经》就是《无量寿经》的详细说明,这是一不是二。你们看到这个经,这是华严宗,这不是净土宗,你在那里打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老实念阿弥陀佛就好。我讲这个经来听听可以,不要学,你学不到,你一学就坏了,还是老实念佛,老实在家里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经》就对了。懂得我说法的义趣之所在。
此地『所谓说一切佛积集法』,我们把它归纳起来,就是三福、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如果再说得多一点,那像是四念处、四正勤、五根、五力、八圣道,这三十七道品。这都是佛在因地修学一切法的总纲领,积集这些因法,修因的方法。
再看第二句,从这个向下一共有八句,这是讲的果法。因只说了一句,果说得多,是希望我们从如来果报上产生羡慕之心,所以果说得多,因就说得少。他为什么因说得少?后面每一参都要细说因行,就在此地先引起你仰慕之心,希望你发心来学佛。
【说一切佛相续法。】
『相续』是讲承传,一代一代的承传,诸佛如来也不例外。像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大迦叶尊者没有入灭,大迦叶现在还在世,他没有入灭。他的责任是要将释迦牟尼佛的衣钵,传给底下一尊弥勒佛。弥勒佛要什么时候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根据经上记载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迦叶尊者他的寿命就要有这么长,要等到弥勒成佛,将释迦牟尼佛衣钵传给他。这样看起来,释迦牟尼佛衣钵大概要好几套,达摩祖师来中国不是带了一套来吗?大迦叶那一套,那是真的。恐怕达摩祖师传来的,那是释迦牟尼佛衣钵的复制品,或者不是原本。这是经上有记载的,要传给弥勒佛,所以迦叶佛现在还在世间。你看虚云老和尚的《传记》,虚云老和尚曾经在鸡足山,在云南鸡足山住茅蓬,他听到念经、木鱼的声音,可能就是迦叶尊者在诵经,《虚云和尚年谱》上有记载。这个世间有佛菩萨住世,没有入灭,他们寿命长远,得自在身。这是讲佛佛承传的这个法。
【说一切佛次第深入法。】
这个意思就广。一切诸佛修行证果,决定不是一个法门,是无量法门,所以大经上常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是真的。任何一个法门,你要依著它修行,都能够成佛,都能够证果。你要问那是什么原因?这个原因我们也不难懂,原因就是修定,戒定慧三学,展开来是无量无边的法门,归纳起来不外乎戒定慧三学。由此可知,无量无边的方法,实在讲戒就是方法,平常我就跟大家讲,持戒的定义就是守法,遵守老师的教诫。守法,你一定要守一个法,你才能得定;你要同时修很多法门,你决定不能得定。你得的是什么?你得的是佛学常识,说老实话,与了生死决定不相干。这是古今中外,多少学佛人犯的通病,不知道佛法修的是什么,佛法修的是定。
你自己想想看,你是学一门容易得定,还是学个十门、二十门容易得定,这很显然的道理。一门,你每一天想的就这桩事情。所以一个真正修道人,不但是佛法都舍弃,我学一本经我天天念这部经,天天想这部经,一年想到头,年年都想这个经,慢慢自然得定,他妄念少。佛法尚且要舍,《金刚经》上讲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都要舍,非法是世间法,世间这些东西你要放在心上,那就更错了,说老实话是与你不相干。与你不相干的东西,也要拉拉杂杂放在心上,你就没救了。
所以会修行的人懂得,他知道修行的目标在哪里,方向在哪里?什么人的事情,他也都不要管,哪个道场的事情,都与我不相干;诸佛如来的事情、菩萨的事情,跟我统统不相干。我们修净土,顶多就念西方三圣,少,一尊阿弥陀佛就够了,何必去揽那么多?念兹在兹,你心就得定,这个定就叫念佛三昧,就是一心不乱,你才能得一心。因此法门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法门,你要是有老师传法给你,都会叫你一门深入,决定不能涉及第二门。从一门当中成就戒定慧,那个定要定到什么程度?禅宗里面的标准,明心见性,我们净土宗的标准,理一心不乱,不是事一心,要得理一心不乱。得理一心不乱,就开智慧,就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得理一心不乱之后,才可以广学多闻。
四弘誓愿实在讲就是修行的次第,这里讲的一切法是次第法。「烦恼无尽誓愿断」,那个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无明烦恼断一分、断一品,才能够修无量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没有破无明,决定不能学很多法,学很多法决定产生障碍。现代人修学真叫奇怪,真是一般人讲的叫莫名其妙,他妙在哪里?他四弘誓愿前面两个不要,度众生的愿也不要,他看到这个顺眼度他,那个不顺眼才不度他。烦恼他不要断,他就要广学法门,过没几天他就宣布他成佛道了,你说妙不妙?好像盖大楼一样,四层大楼前面两层不要,下二层不要,第三层、第四层他盖成功了,这个妙!所以现代学佛要小心,不要被人骗了。凡是盖大楼下面都不要,他上头盖成功,那都是骗人,那不是真的。底下一句:
【说一切佛众会清净法。】
这一条要紧。实在讲,这里头句句都是我们的学处。『众会』,四个人在一起共修就叫众会;会是聚会,众是四个人以上在一起聚会。每一个人都得『清净法』,怎么得来的?六和敬。人人都修六和敬,这个团体聚会就是清净法。而六和敬里头真正的基础是「见和同解」,现代人讲建立共识,这一条最重要。而佛家共识建立在哪里?建立在清净心上。要以我们《无量寿经》来讲,就是以清净平等觉为标准,这五个字。人人心地都清净,清净是没有染污,就是没有烦恼,没有染著;平等是没有分别;觉是清清楚楚,一丝毫不迷惑。你念念都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这就是清净法。
所以《往生论》里面讲「清净句」,清净句怎么个讲法?昙鸾法师注解里面说了很多,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的注解也用了不少,你们都看了,有没有看懂?我相信你们都没看懂。也难怪你们没看懂,用现代人说,他没注得清楚。实在讲,古来这些大德注是注得很清楚,我们领会不到。现代人听话不能含蓄,不能拐弯抹角,会不懂他的意思;古人的话含蓄,现在要直说,直说都听不懂,你再含蓄那更糟糕了,当然不懂。清净句就是与清净平等觉相应,相应那就是清净句。而古德这些注解,都用阿弥陀佛这一句,你跟阿弥陀佛相应,这就是清净句。可是我们念阿弥陀佛心里还是打妄想,还是乱七八糟、还是不清净,所以我讲阿弥陀佛,你们体会不到,如果讲清净平等觉,你们容易懂。清净心就是阿弥陀佛,平等心就是阿弥陀佛,觉心就是阿弥陀佛,这个意思你就比较容易了解,这是《无量寿经》的经题好。
这个海会大众那就叫清净法。特别是我们修净宗法门的同学,我们聚会在一起,与清净平等觉这五个字,有几分相应?这桩事情千万不要找别人,那个人不相应,他不清净,你不要管他,管自己。佛没有叫你管别人,所以佛我们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没话说。那就是你仔细去看《戒经》,佛所说的一切戒律,他教给我们戒自己不戒别人。戒律谁遵守?你受了戒,你自己遵守,决定与别人不相干,你持戒才能得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现代人受了戒,持戒决定不能得定,为什么?他受了戒之后,他就拿这个标准到处去量人。这个也犯戒,那个也破戒,他的心里面烦恼得不得了!
本来他没有烦恼,心很清净,看到这个人破戒他烦恼,那个人犯戒又烦恼,他天天为这些事情烦恼,到最后他的结果就到阿鼻地狱去了,你说冤枉不冤枉?他真的去当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入地狱是为了度众生,他堕地狱实在是冤枉,太冤枉了!不可以不知道。过失都在自己一身,与外面境缘没有关系,你还错怪别人,还怨天尤人,你不叫罪上加罪。这个实在讲,不解如来所说义,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解如来真实义有几个人?所以我们早年接触佛法,看到世尊对戒律这种讲解,我们佩服。世间法律它是治别人,佛的戒律治自己,与别人不相干,这才能得定,这样才能够了生死出三界,才能够成佛作祖。每一天看别人的过失,糟了!这个就坏事了。第五句:
【说一切佛珐輪化导法。】
这一句是讲佛教化众生的方法态度。世尊在经上讲八万四千法门,四弘誓愿里面讲无量法门,为什么佛要说这么多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实在讲佛哪有法予人?《金刚经》大家念得很熟,《金刚经》上就说得很清楚,佛无有定法可说,不但没有定法可说,佛简直是无有法可说,所以才教给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舍就是不要执著。为什么不能执著?因为佛没有定法,佛所说的一切法是应众生根性而说的,应机而说,就跟这个地方科题一样,「当根授法」。众生的根器不相同,因此佛所讲的法不一样。
就如同一个大夫给病人治病一样,众生害的病不相同,大夫开的药方当然不一样,不可能两个人害一样的病,吃一个药方,没有这种道理。纵然同样的病,也有轻重不一样,那个处方里面是分量不相同,药可能相同,分量不一样。如果人要没有病,那个大夫也就没有药,也就没有药方。因为众生有种种病,所以佛就有种种法,就是这么个道理。这就是转珐輪教化众生。我们知道这些原理,晓得佛所说的一切法是治我们的毛病的。我们的毛病也就不外乎,毛病虽然很多,归纳到最后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就这三大类。哪些法帮助我们破除妄想,哪些法帮助我们断分别,哪些法帮助我们断执著;如果我们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佛就没法了,所以佛法怎么可以执著?下面一句:
【说一切佛色身相好清净法。】
这句是举一个例子,在十法界里面举佛法界,为什么不举其他的法界?其他法界的色相比不上佛法界。佛法界尚不可得,色相不可得,色相无所有,何况其余,这就好懂。『色身相好』怎么清净?给诸位说,不执著就清净,执著就不清净,这个道理很深。可是一定要懂,不能不懂,每个学佛的同学都要懂得。为什么?不仅仅是出家要弘法利生,在家同修只要你学了佛,你受了三皈五戒,你就有弘法利生的使命,你有这个责任。
弘法利生是不是天天跟人讲经说法?没有必要,不需要。我这个色身就是个招牌,什么招牌?学佛的招牌。你看看这个招牌好不好?人家一看到这个招牌不错,他就学佛,你不就度了众生。他看你很年轻,看你不老,看你精神饱满、满面红光,快快乐乐,他就很羡慕。你怎么这么快乐?我怎么这么苦恼?我学佛!他就来学佛,学佛就可以像我这样。所以我们这个色身相好,就是学佛的招牌,你要每天搞一个苦恼的样子,愁眉苦脸,你就把佛的招牌砸掉了。人家一看你这个样子,不能学佛,学佛像他这个样子。你还以为你念佛有功德,那是罪过,你把佛的招牌砸掉了,佛是金字招牌。这一句就是讲招牌,好!招牌好!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有这么好相吗?给诸位说,都能!为什么都能?相随心转,大概你们都听说过,真的相随心转。相能随心转,身体体质也是随心转。大乘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怎么来?从念头生出来的。如果你心想清净,你的身就清净,你的相就清净,清净的身相是最好的身相。我们今天讲自然,一切都能够随顺自然,就是最美好的。现在科学家天天讲自然生态,诸佛菩萨就是圆圆满满的自然生态,丝毫没被破坏。《楞严经》上讲「清净本然」,我们《无量寿经》上讲了八个自然,够多了。
现在这个地球上,自然生态被破坏,为什么被破坏?还不是被妄想破坏的。这些人在打妄想,天天打妄想,天天把自然环境破坏。我们人这个身体也是如此,色相也是,你天天在打妄想,把你这个身体组织破坏了,这一破坏,你的毛病就多了。所以学佛的人身体有病不怕,很容易恢复,念头一转变,你里面的组织就恢复正常了,你哪里会有毛病?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这里头是古今中外,不信佛的人很多,但是他都想求一个养生之道。没有想到养生之道,在佛法里面是最圆满、最健全。只要你与清净平等觉相应,你的色身相好就清净。
在一般大乘经上讲,与《大般若》相应,就得清净法。《大般若》讲的是什么东西?佛说了二十二年,这个经翻成中文是六百卷,在佛法里面部头最大的就是《大般若经》。《大般若经》把它总归纳起来,就是两句话,「无智亦无得」,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无所有、不可得」。世出世间一切法皆无所有,皆不可得,你能与这个心相应,岂不是与清净平等觉相应了吗?说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你听了很不高兴;给你换个题目,清净平等觉,你听起来就很欢喜,其实一桩事情,这是真实智慧,这是自性的全体流露。一部《华严》所说,就是显示出这句话的真实义,我们在那里看到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的工作,佛菩萨的事业,佛菩萨的应酬,让我们在这里学习。第七句:
【说一切佛法身普遍成就法。】
『法身』是本体,从理体流出的相状,产生作用,这在本经经题上,用「大方广」三个字来表示。「大」就是讲的法身、本体;「方」是讲现相,十法界依正庄严;「广」是讲它的作用,就是因因果果,循环不息的作用。『普遍成就法』,在觉悟的法界,大觉法界里面,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这个经上,至少给我们讲了两个很具体的成就法,一个是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一个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本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净法界。
染法界里面就是十法界,十法界从哪里来的?从一真法界来的。换句话说,就是从法身流露出来的,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怎么变的?你有妄想分别,就把一真法界变成四圣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你有妄想,你有分别。那你再有执著,就把这个法界又变成六道轮回。由此可知,诸位如果对於一切法再不执著,你就超越六道轮回;你再於一切法都不分别了,恭喜你!超越十法界了。超越十法界,你就证得一真法界,你要往生西方净土是生实报庄严土,不是生下两土。你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晓得这个事是真的,也不难。
可是要靠自己,你求佛菩萨,佛菩萨帮不上忙,没有办法,解铃还须系铃人。十法界六道是你自己变的,还是要你自己从里头出来。佛给我们作增上缘,把这个道理说清楚,事实真相说清楚,出离的方法说清楚,我们明了之后,自己就晓得怎么个做法。在哪里做?就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从早到晚点点滴滴,遇到对人对事对物,我都不分别、不执著。我不执著,我就不在六道轮回;我不分别,我就不堕四圣法界,这才真正会用功。
功夫怎么用?一句阿弥陀佛。你不会念,天天念这句阿弥陀佛,一天念十万声,古人讲:「喊破咙喉也枉然」。那是什么?你口念,你不会用心。会念的人心口一致,会念的人一句阿弥陀佛,把执著打掉。我心里执著念头一动,阿弥陀佛把它打掉,会念!把六道打掉。分别心才起来,一句阿弥陀佛把分别打掉,绝对不落声闻、缘觉、权教菩萨。所以你句句阿弥陀佛,与清净平等觉相应,就是与一真法界相应,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应,这叫会念。不会念,天天拿念珠像打算盘一样没用,还是要搞六道轮回。你看看会不会的差别多大?不能不知道。
从前李老师常讲,一万个念佛人,能真正往生的只有三、五个。他老人家说这个话,我们不晓得听多少遍了,但是究竟为什么,他没说清楚,我们也不敢问他。我今天给你们讲清楚,你们今天再堕落,那就是很冤枉。所以要会念,会念就是用一句阿弥陀佛,把妄想分别执著念掉,一切人事物与我都不相干。《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相干何必扯到自己身上来?你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对人对事对物那一句阿弥陀佛要管用,这才行!这个是「一切佛法身普遍成就法」。第八句:
【说一切佛无碍辩才法。】
这个好懂!佛的智慧圆满,因此他的『辩才』就『无碍』,有这个能力才能教化一切众生。有智慧能观机,有辩才他会说法,他能够说得叫听者生信发愿、依教奉行。第九句:
【说一切佛圆满庄严法。】
这一句是别说里面的总结,后面一句是总结的总结,这是结前面的七句,都是从果上说。这个『庄严』,譬如本经讲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在《八十卷》经里面第一卷到第十二卷的上半部,总共有十一卷半的经文,讲毗卢遮那佛圆满庄严法。这一段经不太好懂,全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但是《无量寿经》大家念得很熟,《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是阿弥陀佛圆满庄严法,我这样说起来,你体会就比较深。《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都是讲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圆满庄严法。这是说一切佛果地上的圆满法。末后这一句总结:
【说一切佛平等无二法。】
这一句非常非常重要!一切佛平等不二,不是说佛跟佛平等,佛跟佛当然平等,佛跟众生也平等,佛跟万事万物都平等。你要说为什么平等?因为俱不可得,俱无所有。总而言之,佛也归到无所有不可得,法界也归到无所有不可得,六道也归到无所有不可得;无所有不可得是真如本性。但是我要问你,诸位必须要懂得,无所有是什么都有,不可得是样样都得。奇怪了,是不是?那为什么叫你无所有?你心上不能有「有」;事上有,事上统统都有,你心里头不能有。心里头有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心里头不能有得,心里头有个得,又是妄想分别执著,要懂得这个。
不是说这些都没有了,没有了,那佛法到哪里去了?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到底有没有?这个话决定不能听错。所以说无所有不可得,你的心才干净,你的心是真正清净平等觉。再告诉你,清净平等觉也无所有,也不可得,你懂这个意思吗?你心里头,「我很清净」。糟了!你又有了,你又得了,告诉你那个不可以有!所以无所有是样样都有,是真有;不可得是样样都得,是真得,那可不是假的。你心里头要有这个「有」,有「得」的念头,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永远不能脱离轮回。好,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十三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13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三面倒数第四行,从经文看起: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为善财童子。及诸大众。说此法已。】
到这里是一段,这段是总结前面的说法。上一次我们讲前面这段经文,总共有十一句。而十一句的内容是深广无尽,不但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不能超越这个范围,即使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说法,也在这十一句之中。这个境界的确是不可思议,所以古德称《华严》为大不思议经,不是没有道理的。今天刚刚念的这一段,总结前面的说法。文殊菩萨对善财以及大众说法之后,我们看经文:
【复以种种。善巧方便。殷勤劝谕。】
这一句意思非常明显,为他说了法之后,还特别勉励他、劝导他,希望他能够如法修行,成就圆满的佛果。这句的意思很深很广。『种种善巧方便』,可见得不是一种。为什么是「种种善巧方便」?诸位必须要了解,菩萨说法这十一句,不是一时说的,像我们这一个半小时,不是一个半小时说的,就如同《无量寿经》里面,世间自在王如来为法藏比丘说法,经千亿岁,此地经多少时间没说,必定是很长的时间。
长时间说法,当然长时间的劝导,屡次的劝导,不断的劝导,那劝导的方式自然就多了。善巧方便,『殷勤劝谕』,「殷勤」,非常恳切,真诚恳切的劝导大众。当然大众里面,是以善财为主,为什么?善财是个法器,能够接受,能够成就,大众人虽然多,未必能接受;虽不能接受,也种下金刚种子。换句话说,没有一个不得利益。得利益大小、浅深、广狭不一样,决定得利益。再看底下这段经文,这段经文就很重要。
【令其开觉。增长势力。生大欢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是一小段。这一小段在这大段里面,是最重要的一段。这里我们明显的体会到,文殊菩萨为他说法的目地何在?是『令其开觉』。「令其开觉」这四个字,要用现在的话来讲,帮助他开悟;觉就是觉悟,帮他破迷开悟。如果真正觉悟,他的能力就突显了,这就『增长势力』。无论对人处事,他的技能就显示出来,能力显示是从智慧。『生大欢喜』这一句,形容他的生活。
底下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是发无上菩提心。由此可知,佛在经上常讲,发心很难很难,的确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菩提心一发,这个人就成佛了。如果论他的地位,这个我们后面要讨论到,菩提心发了之后,他是什么地位?如果以本经来讲,圆教初住菩萨;就一般大乘法来说,他已经契入一真法界。换句话说,不仅是脱离六道,超越十法界,十法界里面的人没有发菩提心。菩提心给诸位说,就是清净心,《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那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凡夫妄想杂念多,定慧都没有,哪来的菩提心?也就是哪里有清净心?哪里有平等心?小乘人,声闻缘觉定多慧少,所以他心也不清净,这是二乘人菩提心发不起来。权教菩萨慧多定少,还是有分别、有妄想,所以清净心也不能现前。必须到定慧均等,心就清净、就平等。这个条件之下,才能够发无上菩提心。所以前面这三句很要紧,这三句是发菩提心的条件。第一个是你觉悟了,你破迷开悟;第二个,你确实有能力;第三个,你很欢喜发心,求无上菩提。
发心是难,我们现在发的是什么心?我们现在也讲发菩提心,实在说,我们今天讲的是发菩提愿,不是心;心发了,你就是法身大士,你不是凡夫。佛跟凡夫不一样,是用心不一样,菩提心是真心,我们所用的是妄心,只要你有分别、有妄想、有人我、有是非,这个心就是妄心;妄心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
我们今天发的是菩提愿,我们有这个愿,希望从这个愿能生心。菩提愿是什么?在一般大乘法里面讲,就是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我们发了,发了管不管用?不管用!为什么不管用?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太重,这个愿是空愿。你看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你是不是真有度众生的愿望?起心动念还是我,这个众生看得很顺眼,那个众生看得不顺眼,所以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是增长烦恼,长养习气,这是佛在经上讲的颠倒错乱。
学佛的人,为什么还这么颠倒错乱?这里头原因有二个,当然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二大类,一个是业障太重,第二个是道理不明。消业障要靠清净心,也就是定能消业障,才晓得禅定功夫的重要,念佛是一心不乱。定能消业障,慧能断习气。不在定慧上下功夫,怎么能成就?你这个愿是空愿。烦恼无尽誓愿断,你有没有认真的去断烦恼。烦恼当中,最大的烦恼、最严重的烦恼是什么?诸位一听,贪瞋痴,给诸位说不是的。贪瞋痴叫根本烦恼,我说的是现行,在现行当中;现行就是日常生活常常在发作里面,哪个烦恼最重?就是说人家的是非长短,这个烦恼最重。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佛开口第一句就教你,你要是真正修行,真正要想发菩提心,去除菩提心上的障碍,你就要相信佛的这两句话,第一个是「不求他人过」。不要一天到晚,睁著眼睛看别人的过失,这是你很糟糕的事情。第二个是「不举人罪」,不举人罪就是不说人家是非。人家的过失是非,与你确实不相干,你要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挂在口边,那你就是搞生死轮回,念佛也不能往生。这是末法时期,四众同修修行不能成就,根本原因之所在。
你念佛为什么功夫不能成片,往生没有把握,原因在哪里?要不是佛给我们说出来,我们真的不知道,不晓得这是大毛病。参禅不能得定,学教不能圆解,乃至於修福都修错了,把造罪业当做修福,这种事情,诸位要细心去观察,太多太多了。今天说台湾富足了,大家都在佛门修福,他所修的是真的福,还是假的福?稍稍涉入经藏,你就恍然大悟,造罪业不是修福!这些事情不胜枚举,我们讲台上说法也只能点到为止,细说要得罪很多人,你们大家回家去好好想想就知道,不必再说了。
学佛的目标,第一个目标就是叫你开悟;开悟就是明了事实真相,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后面注解注得很简单,但是它的意思很深。什么叫觉?什么叫迷?这个意思很深很广,全经也就是说明这桩事情,我们在此地不能不略说,不能细说,要简单的说。觉悟的样子是什么?迷惑的样子是什么?觉与迷都是对自性说的。一切众生都把这个身当作我,这是迷不是觉。身不是我,身不是我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像这件衣服一样,衣服大家晓得不是我,这衣服是我所有的。身同样也是的,身是我所有的,不是我。
到底我是什么?给诸位说,我就是个念头,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执著。执著有个我,我执著这个身是我,我执著这个衣服是我的,我执著这个房屋是我的。那个执著的念头就是我,所以叫我执。我执是不是真的有?不是的,我执是个妄念、是个妄想,但是这个妄想很不容易打断,为什么?无始劫来你就有这个妄想,你要没有这个妄想,你怎么会到六道来?你会在六道里面流转,就是因为你执著有个我。根本没有我,你偏偏执著有个我,你说糟糕不糟糕?因为执著我,与我对立的就有人,人相就出来了。有我、有人,我人从哪里来的?众缘和合而生的,於是就有众生。既有这些假相,这些假相必定它有一个时间性。它存在的时间,虽然长短不同,它有相续相,於是就有寿者的执著。寿者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时间观念;众生可以讲是空间观念,就产生这些观念。这些观念都不是真实,用现在的话,抽象的概念,完全没有事实,这个东西害死人!因为有我执,迷了自性,严重的迷惑。什么时候叫开悟?悟了就是真正觉悟到我确实没有,你就开悟了。决定没有我,不但身不是我,那个执著我的念头也不是的,也是假的。破了我执,你就觉悟了。
这个地方所讲的「开觉」,比这个意思还要深。小乘人知道我是假的、是错误的,我执破掉了,不再执著有个我,但是他有法执。他还以为五蕴是有的,四大是有的,六度、十二因缘是有的,他还执著这些法是有的。我没有,法有,有法执。因为有法执,他的心还不清净,当然他去了我执,他的心比我们来讲是清净太多了,可是并没有到圆满的清净。因此,他依旧不能见性,他还没有觉悟。所以此地「令其开觉」,必须我法两种执著都破了。这两种都是妄想执著,错在这个地方,所以有轮回、有六道、有十法界、有生死、有苦难,根本就是从迷惑产生的。从这个地方要破除了,真的是从根本解决,你所有的妄想、生死、轮回全都没有了,圆满的解决了,这才是真正的觉悟。觉悟之后,菩提心才真正发得起来。
所以四弘誓愿,「烦恼无尽誓愿断」,断烦恼是给你讲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个烦恼是指这三大类。断见思烦恼,就是破我执;我执破了,见思烦恼就断了;法执破了,尘沙烦恼就断了,无明也分破了。这个时候菩提心现前,也就是清净心现前。清净心里面,就流入无量的智慧。《金刚经》上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般若智慧就流露出来了。智慧现前,你才能学法门。有智慧,「法门无量誓愿学」,文殊菩萨跟善财讲的这十一句,每一句里面都是无量无边。你要是智慧透出来,一听全懂了。一切诸佛所说的圆满珐輪,你这一听一切都听到了,一悟一切悟,你全都明白。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然后才能够圆成佛道,「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要真干才行。
真干从哪里干起?我们是博地凡夫,没有智慧,没有能力,所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教我们四个字,「老实念佛」,可是我们偏偏不老实。有许多同修问,怎样才算是老实?你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的时候,你赶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你那个心念压下去,你就老实了。如果这一句佛号压不住你的念头,特别是是非人我这种念头,你就不老实。什么事情都要问,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东西都要学,你就不老实。为什么说你不老实?你心不定,你心里就乱糟糟的,是不是这样子?没错!是这样子,那就不老实。老实人心是清净的,老实人没有妄想,只有一句佛号,那叫老实念。老实念的人,没有一个不成就。老实念的人不要多,三年他就开智慧。
为什么开智慧?他心定了,心清净了,清净心生智慧。所以你智慧不开,是你心不清净;心不清净,因为你不老实。我们这种人只有这条路子可走,经教难!太难了!纵然是古今这些大德们讲得很清楚,写得很明白,我们一样听不懂,一样看不懂。不但听不懂、看不懂,往往把意思看错了、听错了,这大有人在。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所以对觉悟浅显的意思要懂得。下面一句:
【又令善财。忆念过去。所种善根。】
这句也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知道自己过去生中,所修积的善根,我们的信心就能生起来,不会自暴自弃,知道自己修学有成就的可能。所以佛在经中一再的告诉我们,在这个末法时期,你能够接触到大乘经典,你能够听到净宗法门,都是过去生中,已经种了很大的善根。《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都具足了,在现前这个时代成熟了。这句话很重要,自己能信得过,你的信心建立了。净宗修学的条件叫三资粮,叫三个条件,信、愿、行,你明白这个道理,你的信心建立了,再发愿就决定得生。品位高下在乎你念佛功夫的浅深。
功夫是什么?功夫就是不管别人,这就是功夫,功夫是清净心。你什么事情都管,你的心是拉拉杂杂的,你的心不清净,那你就没功夫。没有功夫能不能往生?没有功夫也能往生,你有深信切愿就能往生,但是你往生品位低,品位不高。九品往生,善导大师讲得好,总在於缘,这一句说的与经义非常相应。换句话说,我们这一生有没有资格上上品往生?有!都在乎缘。缘是什么?你遇到善知识,遇到好的同参道友,把净宗的理论、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然后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老实念佛,这上上品往生。
一切都放下了,是不是叫我们什么都不做?那你把意思又搞错了。一切放下,什么都不干了,给诸位说,那你得有大福报,要有人侍候你,有人供养你,你有大福报。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叫你一切放下,是叫你心上那些牵挂、忧虑、分别、妄想放下,不是把工作放下,不是把事业放下,也不是把生活放下。《华严经》五十三参,每位善知识,他们不都是过他自己本分的生活吗?他们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工作,有他自己的事业,他做得很起劲,很努力的在工作、在求发展,可是人家心里若无其事。
若无其事,为什么还要这样做?他们作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个话我们听不懂,怎么说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你要听不懂,我打个比方,也许你就懂,你们有没有看过戏?假如舞台戏现在少了,你们不去看了,你每天看电视,电视剧有没有看过?电视剧演员在那里演的那些东西,他是真干还是假干?你们细细去体会,它是假的不是真的,他不是做给自己看,他是做给别人看的,演戏演给别人看的。佛菩萨他的生活,他示现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就是演戏、表演,表演给别人看。
你要想作佛、做菩萨,你就要发心,我这一生演戏演给别人看。演给别人看的目的何在?就是「令其开觉,增长势力,生大欢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这么一回事情,那你就是大菩萨,你不是普通人。让人看到我的样子,看到我的生活,看到我的工作,他看了觉悟。五十三参是在表演这些,文殊菩萨在此地总说出来了。
这一小段是总目标、总方向、总纲领,他不是为自己。自受用是什么?自受用是清净心,这就讲,与自性相应。《般若经》上讲的「无所有、不可得」,所以他的心是清净的,他的心是一念不生的。用清净心、平等心来表演给众生看,所以他们的生活、工作、事业充满了圆满的智慧,这是佛菩萨的生活。就是教我们在这里头觉悟,教我们学习,我们也可以过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的生活,并没有改变我们现前生活一丝毫,就在现前生活上,那个念头一转,就是佛菩萨。怎么转?不再有我执,不再有法执,而认真去生活,认真的来工作,是为了示现给众生看的。念念当中,是希望众生看到我这个做法,他开悟了,他学到了。学到了,就是增长势力,增长他的技能,生大欢喜,也能够发无上菩提心。
这四句把这部《华严》五十三参的用意都说出来了。并且要教善财,善财是当机的人,也就是在这一生当中,你观察他,这个人入了前面这个境界,他这一生当中决定得度,也就是决定能有成就,那就要告诉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增长他的信心。后面这一段是说不是当机的,根性没有这么利,虽然闻法还是很难成就,也就是业障习气还很重。我们看下面经文:
【复为福城。一切人众。随其根欲。】
这一句话,随顺,随顺他的根器,随顺他的爱好。『欲』是欲望、爱好,这是没觉悟的人,善财是觉悟了,这些人没有觉悟。没有觉悟,随著他的根性,随著他的欲望、他的喜爱。
【显现神通。如所应度。广为说法。然后而去。】
没有开悟的人,有的人羡慕阿罗汉,菩萨就教他修阿罗汉道;有的人喜欢升天,天的寿命长久,自在快乐,他就教他升天的方法;有些人喜欢人间的富贵,菩萨就教他修人间富贵的方法,随众生的根性。你想学什么法门,菩萨都教给你。『显现神通』,这个神通不是讲的变化,孙悟空七十二变,不是说这个,这个神通是讲菩萨说法的善巧方便。「通」是通达,菩萨说法一切通达,没有障碍;「神」是讲神奇,超越我们凡夫的常识,所以说神奇莫测。我们对他的智慧、善巧方便,莫测高深,这称之为神通。所以此地「显现神通」这一句,是说明菩萨接引大众各种不同的根机,他跟他们说法,令每一个人都得利益。
这底下讲,『如所应度,广为说法』,都能满足大众的根性、需求。文殊菩萨这一会开得就非常圆满,真的是无量功德。文殊菩萨说完之后,就离开这个地方,『然后而去』。
下面第三段,经文是第三段,它的小标题就是科题。「上根随逐,同餐妙旨」。上根就是指善财,指觉悟的人。那些没觉悟的人,听到文殊菩萨的教诲,他就很满足了。我想求发财,文殊菩萨把发财的道理方法传给我,我依教奉行,就会发财,我就满足了。菩萨去,他去他的,与我不相干。可是觉悟的人就不一样,善财觉悟了。觉悟的人,他要求无上的佛果,无上佛果不是一下就能得到的,决定不能离善知识,所以菩萨到哪里去,他要跟著去。上根随逐,他要跟著去。同餐妙旨,这一句话是比喻,也就是佛门常讲的饱餐法味。「妙旨」是无上菩提。
「独颖众流」,颖就是脱颖而出,与众不同。菩萨讲经说法大会完了之后,他要离开了,别人也就散场了, |
|
|
|
|
|
|
|
9#
樓主 |
發表於 2021-9-3 21:57:51
|
只看該作者
他不散,他要跟著菩萨,这是与众不同。「重法随师,说偈求度」。唯独他能够重法,我们中国人讲尊师重道,重法就是重道。重道一定要尊师,就不能离开老师。所以底下善财童子就要求文殊菩萨来度他,这下面有很长一段经文,经文分二个部分:「先序说因」。后面第二:「正陈偈颂」。偈颂就是善财童子的愿求。请看经文:
【尔时。善财童子。从文殊师利童子所。闻说诸佛。如是种种。胜妙功德。大威力已。勤求爱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逐文殊师利。瞻恋不舍。一心归向。合掌谛观。而说偈言。】
这一段是叙说因由,我们先把这段文的大义略说,然后再看清凉大师这段的开示,清凉的注解。
『尔时』就是文殊菩萨为大众讲经说法完了的时候,准备要离开了,大会结束准备要离开,就是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善财童子听到文殊菩萨说『诸佛种种胜妙功德大威力法』,前面所讲的十一句。这十一句在上一次跟诸位讲过,都是题目、都是大纲;细说,句句都说不尽。同时也给诸位报告过,我们这个本子是《华严经》的略本,是《华严经》的目录,不是全经,细说的当然在全经里面,细说的分量太多。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见到的原本,是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绝不是我们凡夫能说得了的。那个经拿来,我们从头到尾念一遍,念一万年都念不完,不要说讲了,这不是假话。所以你才晓得字字句句含无量义,善财童子听到了真正生欢喜心,所以他在这里表现的是『勤求爱乐』,文殊菩萨对他殷勤劝导,真的起了作用。善财的确是得度了,他发了心。这一句说明善财童子发了无上菩提心。
发心之后,他要『随逐文殊师利』,别人都离开了,他不离开,他跟著菩萨『瞻恋不舍,一心归向』。「归向」就是今天讲皈依的意思,依靠这个老师,依靠这位善知识。『合掌谛观』,这一句是讲他行持的功夫,起观照、照住、照见,确确实实把观念转过来。这一段经文,我们看清凉大师这段注解。
「今初」,「今」是这一段经文,「初」是这一段分成二段,科文里头「先序说因」。初就是指叙说因由。「已发心故」。我们在这个文里面看到,善财童子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经发心了。「此菩提心,为当何位」。研究教的人,他喜欢分别,在菩萨地位上,他是哪个位次,「善财童子,为圣为凡」?这一发菩提心,通常讲就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是圣人,善财童子是凡夫,怎么一发心就变成圣人?他到底是圣人还是凡夫?这疑问生起来了。「古有多释」。古来的祖师大德,诸位晓得,这个古,这一段文是清凉大师写的。清凉是唐朝初年人,他说的「古」就是唐朝以前的那些大德们,对《华严经》的看法。因为在清凉之前,在晋朝时候,《华严经》第一次传到中国,翻成中文的本子,叫《六十华严》,叫《晋经》。「入法界品」文虽然不长,但是也有十七卷,古来祖师大德的看法就很多。「一云」,就是有一种说法,这古时候说法。「即地上菩萨。言发心者,证发心也」。有些人是这样看法,这一发心就登地了,就是地上菩萨,这是有一种人说法的。《华严》是圆教大乘,不但是大乘,这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们公认这是一乘法,大乘之大乘。圆教大乘的地上菩萨,这不是等闲人物,这个地位太高太高了。
「一云,此是地前实报凡夫。但有宿善,信根现熟」。这又是一种说法,又有人讲法跟前面完全不一样。他说此地善财童子发菩提心,他的地位应当是地前实报凡夫。地前是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不是登地。三贤位叫做外凡,这地方因为它是圆教,称为实报凡夫,圆教实报土的凡夫。换句话说,也就是法身大士,这个凡是对圣来讲,登地称圣,没有登地称凡;而我们现在不称凡,我们现在称贤、圣贤,所以他不是圣是贤人,是这个意思。他是三贤位的菩萨,他不是地上菩萨,意思在此地。但有宿善,过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所以信根现熟,信根现熟就是《金刚经》上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是这样的地位。这个地位我们在《金刚经》上看,古德有个说法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就是这个境界。这就两种说法。
还有一个说法是,「有云,古不足依」。古人的讲法,我们不必依靠它,各人说各人的,各人有各人的见解。所以这个东西实在讲,看多了涉猎多了,把自己搞出一大堆问题来。没有问题是最好,没有问题,你老实;有了问题,你就不老实。有问题怎么办?必须把问题解开,你才会老实;要是解不开,你永远不老实。你的心不清净,你有疑惑在,所以要断疑生信,这就非常必要。清凉这个注注得好,古时候有种种说法,都把它提出来,怕的是你看到古人注解的时候,又生疑惑,这就找麻烦了。所以说古不足依。
「自引安住地神文云」。自就是指本经,用本经的经文来做证明,这是最可靠的。安住地神经文有这么说,「此人已生法王种中」。有这么一句。此人就是指善财童子,善财童子已经生法王种中。这一句经文可以按定。「自为二解」。法王种是什么意思?这有二个解释,「一谓智契法性,生在佛家,名法王种。即已入地」。那就是地上菩萨,这是一个说法。第二个说法,「据多闻熏习,胜解真性,成就佛种,名生法王种中。即三贤内种性菩萨」。所以生法王种中有二种讲法。一种讲得深,他是登地了;一种是讲得浅,是他多闻的学习。这两种实在讲,就是以后教下判摄,有所谓顿渐二门,顿渐二门几乎所有宗派都承认。前面一种属於顿超,「智契法性」,法性就是佛性,就是真如本性。智契法性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这是上上根人,这不是普通人,六祖大师所接引的就是这种人;不是这种人,他不接引,他不教。可是第二种所说的「多闻熏习」,这是教下的,中下根人都有分。用多闻的方法,读诵受持,用这个方法不断的来薰习。读诵多了你就能理解,古人常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学佛跟学世间法不一样。在中国过去,道家老子说得好,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二句话讲得很透澈、很明白。你到底是求学,还是求道?你要求学,你可以广泛去涉猎。学是什么?学识,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经验、阅历。读古人的书吸收古人的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增长阅历,这都是学边事,不是道边事。道是什么?道是清净心,道是定慧。所以你要是学,你就得要广学多闻,到处去求学;如果学道那不行,学道要损,损是愈少愈好,所以学道讲求一门深入。
你一生当中学一部经,你很容易成就,你学二部、三部,你就困难了。一部为什么容易?一部,你心清净,你一天到晚所想的都是这部经,你学多了,这个经上这么说的,那个经上那么说的,到底哪个说得对,这麻烦来了。你的目地是要修清净心,修清净心必须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打掉,你才能成就。佛法是修道,不是修学,必须要懂得一门深入。
佛的法门很多,经论很多,你可以先去选择,哪一样你很喜欢、很适合,适合你的程度,适合你的生活环境,你就采取这一门。这一门如果你能够五年、十年都不改变,你一定有所得;如果你同时涉猎许许多多的经论,你就是活一百岁学一百年,你也一无所得,这是实实在在的话。许许多多人学佛不成就,就犯这个毛病。这就是多闻熏习。
一部经多闻,我劝大家一部《无量寿经》先念三千遍。三千遍念完了,有人来问我:「那怎么办?」我说:「你再念三千遍」。那你为什么早不说念六千遍?我早说念六千遍,你就不念了,你就吓倒了,不干了,那个太多了。三千遍还不太多,还可以接受,所以叫你念三千遍;三千遍念完之后,再念三千遍;三千遍念完之后,再念三千遍。念到你心定了,念到你念佛三昧现前,你就得受用,道理在此地。
我没有指错路,你肯相信你得受用,你不相信你就不得受用。这是一种方法,也能够明心见性,这叫渐修。像我们中下根性走这个路很稳当,渐修,特别是依净土教。净土教纵然不能明心见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决定成就。那是古德讲的:「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等到你见了阿弥陀佛,你不就开悟了!这是比任何一法门都稳当、都快速,这是一个方法。
可是这个人的注解,这个法师的讲法,实在讲跟前面两个没有差别。清凉讲得好。「然此师解,依於前义,不异初师」。第一句跟前面第一种讲法一样的,「即地上菩萨。言发心者,证发心也」,没有两样!后面的讲法跟后头解也相通,「依於后义,未殊次解。何足异焉」。这个法师的讲法,虽然依照经典里面的讲法,跟前面两种人说法没两样,意思相同。
「又法王种证为定者。慈氏经文,复云何通。彼云,余诸菩萨经无量劫,今此童子一生之中净菩萨行」。这一句经文是本经末后,善财童子参访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所讲的。弥勒菩萨讲的这一段话,跟前面这些法师的讲解有矛盾,讲不通。弥勒菩萨讲余诸菩萨,余诸菩萨是除善财之外,所有菩萨修行都是经过无量劫才成就的,哪有一生成就的?今此童子,这一句是指善财,善财一生当中成就。当然这有他特殊因缘,所以如果用前面「法王种证入」,用这个来解释,跟弥勒菩萨说的话有矛盾。
「又见普贤等於诸佛,成於智度,复是何位。无执一文,自相矛盾」。清凉这个话,为我们确实破除了一些疑惑。清凉的意思,是不要执著片断的经文,而错会了意思。这经文你仔细一观察,它前后意思矛盾,并不相应。到这个地方,古人的解释,古人各人有许多种看法,归纳起来是这么一个情形。
「贤首释云」,贤首是清凉的老师,华严宗第三代的祖师。贤首大师注解《六十华严》。《六十华严》是贤首大师注的,《八十》是清凉注的。清凉是贤首的学生,这讲他的老师,他老师的看法。「应是善趣信行中人」。这是清凉大师他的看法。「依圆教宗,有其三位」。就是善趣信行中人在圆教里面有三种,三个位次,我们看底下说的,「一见闻位。即是善财,次前生身,见闻如是普贤法故,成解脱分善根。如前叹德中辨」。贤首大师这个讲法,的确他也有依据,他也不是随便说的。这是见闻位中的菩萨,是说善财次前生身,就是前一生。如果说前生,那到底是前多少生,那就很难讲。说个次前生身就是指前生、前世,前世距我们这一世非常接近,这是太难得了。他的善根能够相续,不至於脱节。前世他修行就曾经接触过这个法门,修行过这个法门,一接触到,他的善根就能现前,所以有这样殊胜的成就,这叫见闻位。
同样的一个道理,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前生我们不知道。前生有从人中来的,有从其他道中来的,很难讲!前生如果是从人道来的,你前生有没有闻过佛法?有学过佛,你有没有学过《华严经》?假如前生是人道,前生有学佛,前生有闻过《华严经》,这一生遇到的时候好欢喜,很熟!因为你脱节的时间不长,薰习的力量就强,非常容易接受,这说明这个道理。由此可知,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前世的习气大概在这一生当中,如果细心去观察,能够觉察得到。第二。
「二是解行位。顿修如此五位行法」。这五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顿修,它不是渐修。顿修是五位行法。「即如善财此生所成至普贤位是也」。所以他一生当中能够达到等觉位,他是顿修不是渐修,他是圆修,这是第二个位次。第三?
「三证入位」。这就更高了。「即因位穷终,没同果海。善财来生是此位也」。证入位是如来究竟的果位,这是贤首大师讲的「善趣信行中」三个位次。这三个位次到底是哪个位次?「若尔,定是何位」。善财到底是什么地位?下面就说得很好。「谓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历五位,随在即彼收。以遍一切故。如普贤位。此之一解,甚顺经宗」。这就很好,讲得实在是圆满。善财五十三参,他参访哪一个善知识,他就是那个位次。譬如说吉祥云比丘是初住位,他参访,他就是初住位;海云比丘是二住位,他参访,他就是二住位;到普贤菩萨等觉位,他就是等觉菩萨,这个讲法非常圆满。他参访哪一个人,就入那一位,这个讲法的确是很圆满。
「意云,下寄五位即是所证」。底下讲的五十三参。五十三参五十一个位次,就是他所证的。「更有一理」。这是另外有一个道理,也是有一个说法。「历位而修。得见普贤,一时顿具」。历位是经历五十三个位次,到最后见了普贤。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才功德圆满。「地狱天子,尚一生内,三重顿圆,何以善财克定初地」。这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地狱是恶道,地狱天子是阎罗王。阎罗王也能在一生当中圆满菩提,何况善财?这在《华严经》上看到,说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说明无障碍法,这经教显示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从这显示出来。「宁可知推。凡圣难测」。这个理太深,事实真相我们没有办法去想像。你要想像可能就想像错了,这个境界太深太深了。清凉大师给我们做这么一个说明,说得非常之好,帮助我们断疑生信。今天就讲到此地。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十四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14
请掀开经本第廿五页,从第八行经文看起。
【有大智慧威神力。行菩提行利众生。无量境界誓当求。唯愿仁尊哀听许。】
这是善财童子对文殊菩萨提出来的请求。它的言词全是偈颂,总共有三十七首,每一首是四句。此地的经文是七言颂,一句有七个字,四句是一首,总共有三十七首。三十七首可以分为三大段,到经文自然就能够看到。三大段这第一首就是一个大段,这一大段是叙说善财的愿望,善财童子自己叙说他的愿望。四句前面两句是对於文殊菩萨的赞叹,赞叹菩萨能够自行化他,行菩萨道。善财童子见到了,生起仰慕之心,发愿效法菩萨。在这首偈里面,充分显示他的智慧、他的诚恳,与他的愿望。
第一句『有大智慧威神力』,这是赞叹文殊自利,注解上是,「上句自利」。文殊菩萨具足圆满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才能够广度众生。智慧从哪里来的,这点我们一定要晓得,文殊菩萨累劫修行得来的?给诸位说,不是的。你要以为他长年累劫修行成就的智慧,你是只在外表形式上观察,你没有观察到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正是世尊在这部经上告诉我们的,「大智慧威神力」,都是自性本具,不是从外面来的。他的智慧德能现前了,也就是说它起作用。我们的智慧德能,跟菩萨哪有两样?虽然没有两样,可是现在智慧德能都不起作用,有也好像是没有。这个原因在哪里,我们必须要晓得,原因就是妄想执著把它障碍住了。佛在一切经论上常讲,只要把妄想执著除掉,你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就现前,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这个话说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也很想做,但是就是做不到。在这个地方,善财童子也很想做,不晓得从哪里做起。这一点希望我们同修特别注意,然后你才在经上能得殊胜的功德利益。
有了智慧德能,一定要帮助众生,『行菩提行利众生』,这是菩萨事业。菩萨智慧德能所表现的,就是在利益众生。由此可知,菩萨跟我们的用心不一样,跟我们的行持不相同。我们究竟怎么迷的,怎样把智慧德能失去的?起心动念有个我,一切都是为了我,你就迷了。昨天在前面也给诸位细说了,这个话一遍、二遍不行,千遍、万遍你还是不觉悟,那有什么法子?所以时时刻刻要提醒你,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哪一天不提醒我们?说了四十九年,这才恍然大悟,那个人也很了不起,也是个聪明伶俐汉,就怕四十九年说尽了,还不开悟,那就难了。所以时时刻刻提醒你,希望我们真正觉悟、真正回头。从哪里回头?从我执回头。
念念都生分别,念念都起执著,分别执著就是我。西洋哲学家也有挺聪明的人,哲学家讨论我到底在哪里?有些聪明人知道身不是我,那我到底在哪里?於是才想出来,「我思故我在」,我会想,想的那个东西就是我。其实那个想是什么?就是分别执著。聪明的哲学家发现了我执就是我,但是如何破我执,他没有下文。换句话说,「我」已经发现了,并不能解决问题,还是要搞六道轮回,还是要在六道里面受苦受难,他没有想到,如果我要不思,不就没事情了,我不去思、不去想,不就没事了,我思故我在。
我们要想真正觉悟,恢复自性的智慧本能,首先要把这个错误观念转过来。怎么个转法?第二句就是方法,念念想众生,不要想自己,起心动念要想如何利益一切众生,不要想利益自己,这是大乘法里头绝妙的法门。把你念头转过来就行了。利要做到饶益,饶是丰饶。换句话说,要给众生最殊胜的利益,最圆满的利益,尽我们自己的心力,尽我们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一切众生,你这样做就觉悟了。那个「我」不必要去断它,自自然然就被它化解掉了,世出世间也有这样的说法,大而化之,你的心量拓开、扩大,想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你往这上去思惟。念念利益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这个观念跟诸佛如来、文殊菩萨就相应,就没有两样,决定不要想自己。现代出家人想自己,想自己的道场,这都错误了,都是坚固我执,不但不能破我执,我执在增长,天天在坚固,那怎么得了?这个地方我们要学的,什么叫菩提心?念念利益一切众生,就是菩提心。文殊菩萨所思所作,善财看出来了,对他非常羡慕。
『无量境界誓当求,唯愿仁尊哀听许』。后面这两句是求文殊菩萨帮助他,他发了心,在前面经文里面讲过,见到文殊菩萨,就说他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心之后,要学菩萨行,要修菩萨道,文殊菩萨就是最好的榜样。所以第三句讲「无量境界誓当求」,无量境界是诸佛如来的境界。诸佛如来要普度法界一切众生,善财童子他也发愿要跟诸佛如来一样,他也立誓当求,他有求。「唯愿仁尊」,仁尊是对文殊菩萨的尊称。佛门里面通常尊称菩萨为仁者,仁慈之人,仁者就是大慈大悲之人,称为仁者,菩萨的尊称;尊就是赞叹到极处,一切菩萨众里面最尊贵的,现在人讲尊敬的,在大陆上常常流行称呼尊敬的,这个尊就是尊敬,菩萨众里面最尊敬的。哀愍听许,这是善财自己虚心求教,求菩萨哀愍他,听许来教导於他。
第二大段里面有三十二偈,这一段很长,如果在偈颂这部分,下面三十二偈是善财童子请法的正宗分,这一首是它的序分,后面要正说。这小注诸位自己看就可以,在此地不必说了。我们翻过来看经文。经文前面两首是一小段,我们这个本子段落非常清楚,这是大段里面的小段。
【爱水深浚为池堑。憍慢高举为垣墙。诸趣出入为门户。三有难超作城郭。痴暗无明常所覆。贪恚炽盛火恒烧。魔王自在处其中。愚童凡夫依止住。】
这两首偈,前面两句是讲的「润业烦恼」。这是第一首的前两句。第二首前面两句是「发业烦恼」。实在讲这个烦恼在小乘法里面叫无明。小乘法大家也许能记得,小乘人修的是四谛十二因缘。如果我们从十二因缘上来讲,大家就很容易体会到,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两首偈的前半首,就是十二因缘里头的无明。这个无明不是根本无明,这叫枝末无明,根本无明要地上菩萨才有能力见到。善财童子在此地感叹自己,实在讲他的感叹,就是代表我们大众,这里面所叙说的,就是我们现前的状况。
第一首,我们看二十六面的第一首,前面一句是我们迷在外境上,前面这一句是迷在外境上。贪爱,爱比作水,瞋恚是火。这也很有道理,你看贪吃、好吃的人,还没到口就流口水,贪的确是水。你看一发脾气脸都红了,一身都发热,瞋恚的确是火,瞋火!『深浚为池堑』,这是比喻。比喻迷惑能发起现行,像种子起现行一样。第二句是迷於内,『憍慢高举』,垣墙也是比喻,好像城墙一样很高、很高,比喻骄慢。骄慢是你本身的烦恼。这二句是讲因,后面两句就讲果报。
『诸趣出入为门户』,诸趣就是六道轮回。为什么会有六道轮回?对外境有贪爱,对里面有骄慢。你看这个毛病我们哪个没有?想想自己确实如此。你既然有了贪瞋痴,有了骄慢,六道出不去。「诸趣」是六道轮回。下面三有,三有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难超』。『城郭』,城就是城墙,这些都是比喻。你想超越六道轮回就难了。这首偈的意思很深,我们要特别注意,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如果对外面不断贪爱,里面不断骄慢,你就决定不能超越轮回,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这个要记住,连念佛法门都不例外。千万不要以为我念佛念得好,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古人讲念佛功夫念得好,风吹不入,雨打不湿,这是比喻你念佛功夫念得好。如果烦恼没有念掉,那依旧是喊破喉咙也枉然。
实在讲,念佛不在乎念的数量多少,要在念到一心不乱。所以蕅益大师讲往生,他讲品位高下就在念佛功夫的浅深,没有说多少,人家说功夫浅深。功夫浅的,伏烦恼。伏什么?贪瞋痴慢。这些烦恼虽有,不起作用,叫伏烦恼,这才能往生,这是功夫浅的。功夫深一点的,断烦恼,就是念到一心不乱。功夫更深的?把烦恼转化成智慧,转烦恼成菩提,那叫理一心不乱,那个功夫是最上层的。在功夫,这一点要知道。
所以起心动念一天到晚是非人我,这个不得了,要知道这是我们修行人最大的障碍,最大的伤害。这是在年前,我们特别将《大宝积经》里面《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提出来跟诸位同修共同研究,道理就在此地。经上所说的,全是现代人无论在家、出家,所犯的一些通病。这些毛病你犯了一条,就障碍你往生,如果统统具足,你还有救吗?这麻烦大了。如何能在这一生当中保证成就?你要仔细去念念这部经,经上所讲的这些毛病,我们要认真去检点、去反省,如果有,统统把它改正过来,你就得度了,这一生才能够保证往生。
本经里面,我们看到善财童子每一参访善知识,都说了这么一句说,「我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但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并没有详细说明,而《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头说得非常详细。最后一段,弥勒菩萨说出十种心,那十种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十种心我们有没有?十心圆发,过失永除,你这一生保证往生,永脱轮回,不再搞三有了。我们这一会不能算不殊胜,我们的缘分希有难逢,总希望同修们要珍惜,不要轻易把它放过。
第二首,『痴暗无明常所覆,贪恚炽盛火恒烧』,这两句也是讲无明,比前一首讲得要来得粗,这是发业烦恼。发业就是造业。你为什么会造业?造业的原因就在此地,因为你愚痴。「暗」是不明,「痴」是没有智慧,叫「无明常所覆」,也就是我们常说,你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不明了,这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宇宙是我们生活环境,人生是本人;换句说话,你对你自己跟你自己生活环境完全无知。因为无知,你的烦恼就发作,贪瞋痴慢就发作。
贪爱,顺著自己称心如意的,就起贪心;违背自己心意,就起瞋恚心。「炽盛火恒烧」,这是比喻,它起来那个样子,就像猛火烧得很旺一样,发作了,这是烦恼起现行。我们中国人讲七情五欲,这就是讲的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五欲发作了。诸位要晓得,这东西发作,是烦恼起现行,我们要注意。为什么说七情都是烦恼?因为这东西起来,你的心动了。前面跟诸位说过,你的清净心失掉。欢喜是好事情;欢喜,你心动了。
《华严经》上佛不是常讲,「常生欢喜心」,又说欢喜是七情之一,是烦恼起现行,诸佛菩萨不是常常起烦恼吗,他也常生欢喜心?给诸位说,他那个欢喜也不是情,高明就在这个地方。正如永嘉大师当年见六祖一样,永嘉的确是了不起的人。在六祖那里打个转就要回去了,六祖就跟他讲:「你别著急,住一晚上再走。」所以他外号叫「一宿觉」,他在曹溪只住一晚上,真的是一日为师。他求六祖给他印证,印证之后,六祖曾经问他一句话,他说:你还有分别吗?永嘉说:分别亦非意。六祖点头:如是如是!你如是我也如是。
人家分别什么?分别是意识,他分别不是意识,分别亦非意。他分别是什么?分别即是不分别,分别跟不分别是一不是二,这是大乘法里讲的入不二法门。我们今天分别跟不分别是二不是一,你明白这个道理,我刚才说的这句话,大概你就能体会得一些。我们欢喜不欢喜是两桩事情,他们常生欢喜心、不生欢喜心是一不是二,高明就在此地。由此可知,诸佛菩萨那个七情五欲,是唱戏、是表演的,不是从他心里头生出来的,不是的,是表演的。
舞台表演这个姿势,大家都晓得,都按照剧本。剧本叫你什么时候哭,那你就得要哭;叫你什么时候笑,你就得笑,不是他自己要笑,剧本到这个地方,不笑也不行,那个不是自己的意。这就晓得诸佛菩萨是演戏的,不是真的;我们是真的,不是演戏,这就哭了。你明白这个道理,此地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跟善财童子都是在演戏,演给我们看。他自己如如不动,清净心没有丝毫污染,没有丝毫动摇,所以他可以表现喜怒哀乐,喜怒哀乐亦非意,这高明在此地。可是凡夫真的动了心,清净心被污染了。
『魔王自在处其中』,魔王是谁?『愚童凡夫依止住』,魔王是讲苦主,苦主是谁?苦主就是自己。说自己,大家还很难懂,苦主就是自己的自性,他本来不苦,现在遭这个难的时候就苦了。「愚童凡夫」,就是你执著这个是我,执著这个身相,那你就苦了。这一段大意说出来了。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他注得很好。
「初二句」,这是第一首前面两句。「润业烦恼」。润就是滋润,业就是烦恼。烦恼如果得不到滋润,烦恼就会断。谁去滋润它?贪心,贪名、贪利、贪事,世间的五欲六尘你起贪爱心。五欲六尘不贪爱,学佛了贪佛法,还是个贪心。叫你断贪心,不是叫你换对象。往往我们把它换对象,以为自己修行有功夫,错了。是叫你断贪心,不是叫你换对象,换对象没用处。贪爱就是水,滋润烦恼,让烦恼永远不断、永远不消灭,你天天在灌溉它,这是无明烦恼,润业烦恼。
第五、第六句就是第二首前面的两句。「发业烦恼」。发业起现行,造业了。前面是润业,业并没有发,这个地方发了,贪瞋就发了。这个意思就是《六地经》云,这六地是《华严经》,《华严经.十地品》第六地,在前面《八十华严》里面。《六地经》里头说,「无明所覆,爱水为润,我慢溉灌」。这是说明众生为什么生生世世无量劫来,没有办法脱离生死轮回,原因在这个地方。这个东西真的像大夫治病一样,先把病源找到,他的病怎么来的,怎么生的,然后对治就方便了。才晓得「爱」糟糕,最坏的东西,最毒的东西,贪爱是最毒的。大家不要把这个东西当做好事,世间人都把这个当做好事,相亲相爱,哪里晓得相亲相爱就搞六道、搞三恶道,搞这个东西。以为它是好东西,不知道它是毒瘤,最恶的东西,比什么都可怕。
说到这个地方,我就想起来,大概总在三十年前,我在高雄参加一个大专佛学讲座,也说到这个问题,学生当中就提出意见。他说:那这样子,学佛人爱都断掉了,爱断掉了,人还有什么意思?我也没有详细给他说,我说既然是你觉得爱很有意思,高雄有爱河,你跳下去,很有意思。这是不明道理,你想这个误会多深。换句话说,学佛的人有没有爱,佛法里头有真爱,世间人那个爱是假的,虚情假意,所以那个爱是坏事,不是好事。为什么说那个爱是假的?它会变。特别是在现代这个社会,现在台湾也很流行。你看两个人很爱,爱得结婚了,过两年听到他们离婚了,可见得这个爱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是会变的,都不是真的,都是假的,永远不变那就是真的。所以在佛法里面,佛菩萨的爱不叫爱,叫慈悲。慈悲就是真的爱,永远不变,它不是从情里面生的,它是从智慧里面生的,永远不变叫大慈大悲,这一定要认识清楚,这个东西是个毒瘤,无始劫到今天都受它的害。
下面是《初地经》云,这都是《华严经.初地品》里面的。「无明覆翳,立骄慢高幢,入渴爱网中」。在初地里头有这么几句经文。因为对於事实真相不了解,所以才生起骄慢的心,贡高我慢就像幡幢一样高竖。堕在渴爱网中。「渴爱网」就是贪瞋痴,堕在这里头,把它比作网。「又此三类,谢往过去,总名无明」。这三类分开来讲,说之为三,合起来都叫做无明。润业无明,发业无明,另外一个根本无明,都称之为无明。「十地论名根本无明,迷法义过」。《十地论》是《华严经.十地品》的注解,这注解里面讲,称这个叫做根本无明。迷法义过,法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义是讲义理,也就是於一切法的道理、事实真相完全不了解,所产生的过失。
这下面的,「谓痴暗无明常所覆者,即迷法过。法谓心体。由迷心体第一义故,而造诸业」。这个心是真如本性,就是法界全体,理事的真相你不了解,你就产生许许多多的过失,由於思想见解的错误,再引起身口的造作,错误的造作,这叫造业。下面说,「拣余发业,通称无明,故文特云痴暗无明」。总名叫无明,细分有发业的无明,有润业的无明,像经文第一句「爱水」,这是润业的无明。
「《六地经》云,不了第一义谛故名无明。然诸烦恼,皆悉发业」。烦恼很多很多,遇了缘就起现行;起现行就是发业,所以下句说,「贪恚炽盛火恒烧。具三毒矣」。这里面说一个,其余两个一定是连带在其中,贪瞋痴说一个,一就是三,三就是一。「而发业位,无明力增」。无明如果力量不增长,它不会起作用,必定是增长,它就会起作用。「故诸经论,多说无明,而能发业」。这个意思就在此地。
「其初二句,即迷义过。第二句迷内无我」。初二句就是前两句,第二句就是「憍慢高举为垣墙」,这一句讲迷内无我。实实在在是无我,无我自己以为有我,这就是迷。因为你自以为有我,我总比别人高,就生起贡高我慢这个烦恼。世间贫贱到极处了,我们中国人讲乞丐。乞丐在社会上是贫贱到极处,贫是他没有财富,他每天讨饭吃;贱是他在社会上没有地位。达到极处了,他怎么样?他还有骄慢,他也贡高我慢,看到有钱人从他旁边过去,他还哼一声,「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有几个臭铜钱而已。」他还有骄慢。骄慢从哪里来的?就是因为他有个我。而无我是真的,有个我是假的,哪来的我?
所以《金刚经》上讲,菩萨要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后半部说不但是相,连念头都不可以有。菩萨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菩萨。那个见是见解、念头,著相错了,动念都错了。我在哪里?给诸位说有真我,真我是尽虚空遍法界是我,那你就完全没有看错,尽虚空遍法界是我。都是自性变现的幻相,就好像作梦一样,这个讲法真是难懂。作梦大家都有经验,梦中当然有个我,你们谁作梦的时候,哪一次作梦,梦中没有我,那是不可能的,梦中一定有我。但是你还是不觉悟,如果你真的觉悟了,原来整个梦境都是我自性变现的。
我在哪里?整个梦境都是我,梦中所有一切人、所有一切物、所有的山河大地,全是自性变现的,全梦即心,全心即梦。你要是了解整个梦境是我,那你就成佛、成菩萨了,你觉悟了。你要在梦中,还执著梦中那个身是我,身之外都不是我,那你依旧是迷惑颠倒。没有一法不是自性变现的,《华严》上佛说: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心所现的是一真法界,唯识所变的是十法界。怎么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识就是分别执著,你有分别执著就变了,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换句话说,离开分别执著,就又回到一真法界。这是说骄慢是从我执而生的,有了这东西就麻烦。
「长流生死,高而难逾。故喻垣墙。《六地经》云,三界受生,皆由著我」。这话讲得太明白、太清楚了。三界就是六道,三界受生就是讲六道轮回。为什么会有六道轮回?皆由著我,你执著有个我,所以才有六道轮回。这个注解也是用心良苦,慈悲心的流露,怕我们看不懂经义,一而再、再而三,反反覆覆跟我们讲。
「第一句即迷外过」。第一句是「爱水深浚为池堑」,这是不了解外面的境界。「妄谓我所及外境界而生爱染。非爱不生。爱著不出。故比池堑」。池堑是护城河,现在没有了。从前的城有城墙,城墙外面有护城河,防御盗贼的,用这个来做比喻。爱著不出,就是你不能出离六道轮回。非爱不生,佛门当中也常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你要想往生净土,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功夫有浅深不同。浅的我们叫它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最浅的一心不乱,有能力伏烦恼了。也就是一天到晚,你一句阿弥陀佛不中断,你虽然有烦恼,烦恼不起现行,这一句佛号把它控制住。对外不起贪著,因为你整个注意力都在佛号上,里面虽然有烦恼也不起作用,都被这一句阿弥陀佛压住。古人比喻是石头压草,虽然没断根,压住了,它也暂时不起作用,有这样的功夫就决定得生,生凡圣同居土。所以这个法门叫万修万人去,没有一个人不成就,也就是说只要你功夫得力,比起任何法门修行都简单、都容易,这称作易行道。
你要讲断烦恼那更难,我们这一生当中未必能做得到。如果说这一句佛号把烦恼伏住、压住,这是人人都能做得到,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做。可是也有同修跟我说,他念佛念了几天,烦恼愈念愈多,来问我说:「法师,你讲这个话不灵。我试验了一下,我不念没烦恼,愈念烦恼愈多。」其实这是他粗心大意。你不念佛的时候,那个烦恼起伏你没觉察,你没有注意,没有觉察到。你这一念佛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烦恼,不是你念佛把烦恼念出来的,你本来就这么多烦恼,烦恼哪里是念佛念出来的,哪有这种道理。一念佛才发现有这么多烦恼,要懂这个道理。
烦恼起现行的时候,怎么办?不要理它就好了,你把注意力注意在佛号上,老实念下去,念到功夫深了,烦恼就少了。烦恼是愈念愈少,心是愈念愈清净。这是你念佛得法,功夫得力了。也有人念了三年五载,烦恼还是一样多,跑来问我:「不行!我搞了好几年,还是这个样子。」那我就老实跟他讲,我说:「你虽然念佛,一定不老实。」怎么不老实?你念佛里头夹杂著贪瞋痴慢,你想想对不对?如果里头没有夹杂贪瞋痴慢,你有三、五年工夫,一定得力,一定有很好的境界,最怕的是夹杂。又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想升官发财,这怎么行?这办不到的。你这种搞法,你的心永远不会清净。所以一定要把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放下,不再搞生死轮回,太可怕了。人生太苦了,一定要觉悟,要舍弃掉,你这一句佛号功夫就得力,就能够念得好。
「三四两句即是苦果」。就是「诸趣出入为门户。三有难超作城郭」。这两句是讲的果报,三界六道流转的苦报。「既发既润」,发业润业。「集因已成。故六趣门中,出入不息。三界城内,恋著不离」。恋是贪恋,贪恋世间五欲六尘之乐,贪这个,贪染这些东西,这是你三界六道不能超越的原因。
「第七句起惑之缘,苦果之主,故曰魔王」。第七句是「魔王自在处其中」,是讲这一句。这一句是起惑之缘,起惑才造业,造业才受报,所以惑业苦永远在循环,这就是三界轮回的原理。六道从哪里来的?六道是这么来的。起惑之缘是无明,这就是苦果之主,所以把它比作魔王。魔王自在处其中,把无明比作魔王,根本无明比作魔王。根本无明什么时候断?成佛才能断尽。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根本无明还没断干净,还有一点。这东西很难断、很难断,经上常讲的三大阿僧只劫,都是指断无明烦恼。
三大阿僧只劫在《华严经》上,从圆教初住讲起,第一个阿僧只劫证得三贤位,破三十品无明。无明总共四十一品,第一个阿僧只劫,破三十品。第二个阿僧只劫,从初地到七地,破七品。第三个阿僧只劫,从八地到十地,破三品。这三大阿僧只劫,破四十品无明,还有一品等觉菩萨,经上没说要多久,想必时间就更长。你从前面看就晓得,第一个阿僧只劫破三十品,第二个阿僧只劫破七品,第三个阿僧只劫破三品,愈往上去愈难破。如果以这个来类推的话,大概等觉菩萨破最后一品无明,可能要一个阿僧只劫。这些菩萨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道理我们明白了。到西方极乐世界不需要那么长,很短的时间最后一品无明就破掉了。文殊、普贤都是华藏世界的等觉菩萨,为什么他们要发愿求生净土,读《华严》才搞清楚,才搞明白。
末后这一句,「愚童凡夫依止住」,这八句的第八句,末后这一句,「起惑之者,受苦之人」。这一句是讲六道凡夫,「以上因缘,长沦苦果,岂非愚童」。你在六道里头,无量劫以来一直到今天,今天如果你不老实修净土,求生极乐世界,后面日子长得很。过去无量劫,未来还是无量劫,你还是在六道里头打滚,这多可怕,这怎么不是愚童?所以善财童子对自己的感叹,实在讲就是表演给我们看的,是我们的境界。人家是菩萨再来,故意装成这个样子。再看下面两首,这两首感叹自己迷失了正道,前面说堕落轮回,迷失了正道。
【谄诳忿恨惑乱戏。】
这七个字,每一个字是一个意思,说了七桩事情,还不只,后面还有。
【贪欲。】
总共说了九桩事情。
【所缠。】
九桩事情缠绕著你。
【如羂索。】
『羂索』就是我们讲的绳索,一个人被乱绳捆绑起来,你就动弹不得,比喻这个。哪些东西?九条绳子。九条绳子把你捆绑起来,你还能动吗?
【疑惑所蔽若生盲。恒行险趣诸邪道。】
再看底下这一首。
【常为悭嫉之所缚。入於三途八难中。五趣轮回不觉知。恒受生老病死苦。】
我们细看这个经文。第一个是『谄』,谄媚、巴结。我们佛法常讲攀缘,这就是攀缘。尤其是施主里头,信徒当中在社会上有财富的、有地位的,格外去巴结,这是谄。心不清净,心生烦恼,唯恐得罪这些施主,我们就失去依靠。失去什么依靠?名闻利养的依靠。可见得念念都没有舍掉名闻利养,心里面贪瞋痴慢,外缘去干这些名闻利养,这样的心怎么能清净?
第二个是『诳』,诳是狂妄,对於那些不如自己的人,瞧不起,妄自尊大,尤其是出家人。在家居士不好意思说。从前李老师讲经说法,讲到出家人就很含蓄,不好意思说,不说出家人过失。我们出家人自己要晓得,一剃了头,穿上大领长袖子,就觉得比人高一等,觉得人家见到你,都要来顶礼,都要来供养,凭什么?说实实在在的话,我们有时候德行修持,反而比不上在家人,这是一个事实,我们要觉悟。
在家人当中往生的,我们时有所闻,有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预知时至、没有病苦的,常常听到,常常见到。出家人当中,这么多年来,中国、外国你看到哪一个有这么自在。这就说明,我们出家人修持比不上在家人。你要问原因在哪里?在家人真的舍了,心地清净;出家人念念谄媚、巴结这些有权势的人,心不清净。虽然是个出家人的样子,实际上德行不如在家人。这是我们一定要认真检点、反省、改过自新,我们自己只要做得如法,做得正,不必求人。我们的四事供养怎么办?不求人从哪来?求佛菩萨。
这是我当年学佛没有出家之前,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不要求人,求人很苦,求人很可怜,低头下气;不求人,求佛菩萨。你只要心在道上,行在道上,诸佛护念,自有护法神护持。我过去讲经也常讲,那你们不相信,就没有法子。我还记得有一年,很早了,差不多二、三十年前的事情,那个时候基隆大觉寺灵源老和尚,有一年结夏安居,请我去讲《楞严经》。在那个时候基隆大觉寺是一个很庄严的道场,在我们台湾很难得,完全是男众,有四十多位出家人住在那里。夏安居我讲《楞严经》,那个讲堂就在天王殿的隔壁。天王殿诸位晓得,供的护法神;天王殿的后面供的韦陀菩萨,这是护法神。
我劝大家一心办道,不要去应付信徒。如果我这个道场有这么多人,要没有道粮,没有饭吃了,假如真的会有这个事情,隔壁的韦陀菩萨要撤职查办,他管的事!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心在道上,诸佛护念,龙天拥护。我们自己要找信徒,护法神一看,你们自己都有办法,他乐得清闲自在,乐得不管事,你不能怪他不护持你。这个很要紧,一心向道这才行。
『忿恨』,这是对於逆境不满意。『惑』是迷惑。『乱』就是没有定力。『戏』是戏论。再下面接著『贪』,这个贪里面就包括贪瞋痴三毒烦恼。『欲』是欲望,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这上面九个字,是九条绳索缠绕著你,捆绑著你。再加上『疑惑』。这个疑惑是对圣教讲的,对圣教疑惑。经论上祖师大德,章嘉大师教导我的,我对他老人家讲的话不疑惑,我相信!所以我出家学佛,虽然身上一文没有,的确没有挨饿过,也没有挨冻过,我没有求,它自然就过来了,而且还真的有感应。这个感应也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他老人家教给我的。他教我不要求人,求佛菩萨,有求必应;求不到的时候,是缘没有成熟。缘成熟的时候,自然就有感应。所以有应的时候,是佛菩萨照顾你;不应的时候,还是佛菩萨照顾你。不应的时候,你的机缘还没有成熟。那个时候要是应了你,恐怕你起贪瞋痴、起烦恼,恐怕你要造恶业。真的是有求必应。你对圣教疑惑,对祖师大德的教诲疑惑,这就像生盲,出生下来眼睛就瞎了,从来没有见过世面的,好比是这样的人,这就太危险了。
『恒行险趣诸邪道』,你内愚痴,没有智慧,疑惑;外面有九条绳索的捆绑,你当然时常在险道上走,在邪道上走,这就讲造作一切恶业,感受三途六道的果报,这一句是这个意思。
第二首,『常为悭嫉之所缚』,这两个字也是大病。悭是悭吝、吝啬,自己有的舍不得布施,放不下;嫉是看到别人好处,心里难过,嫉妒。嫉妒心严重的,还要想办法破坏别人的好事,障碍别人的善缘,这个造的罪业是极重极重。你看《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前面一段就说明,有两位出家比丘讲经,发悭吝嫉妒,破坏他的道场,以后堕地狱一千八百万年。地狱出来,受这些余报,一直到世尊末法时期才恢复一个常态。造作罪业时间不长,受的果报可不得了。从拘留孙佛到释迦牟尼佛,四尊佛过去了,这个业才逐渐消掉,不得了!
『入於三涂八难中。五趣轮回不觉知。恒受生老病死苦』。这就是三途六道的果报,这一首是特别提出这两大烦恼,悭吝跟嫉妒,不得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十五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15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六面,最后一行。这一段文是清凉大师对前面两首偈的解释,他老人家解释得非常好,文字我想诸位都能够看得懂。本文的偈颂,前面两首是「迷於苦集」,以四谛法来讲,世间的因果;三、四两首是「失於灭道」,出世间的因果。合起来说,世出世间因果都迷失了,所以才有六道轮回的果报。经文里面:
【恒受生老病死苦。】
这是轮回里面必然的现象。『恒』是生生世世。什么时候才能出头?那就看到哪一天你真正觉悟了,若不觉悟,决定没有办法出头。怎样是觉悟?知道这些事实真相,彻底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个人是彻底觉悟、大觉悟了,他一生必定成就。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我们说出来了,同修们也都能听得懂,而且听的遍数多了,并不陌生,对於这个说法已经很熟悉。可是实际上,还是放不下,起心动念还是执著,还是是非人我,还是自私自利,这又是什么原因?佛在经论上所谓的,无始劫来习气太深,这是恶习气,这是轮回生死的根本,很难拔除,必须真正觉悟,发勇猛心,才能把这些虚幻不实的念头舍弃掉。从今而后,这个世间一切法,再不要把它放在心上,这是你从心地上舍掉、放下。日常生活当中,遇到这些事情,我们还照做,这个并不妨碍,特别是《华严》里面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事上你去做没有障碍,障碍的是你心里头真的执著了,你心里著了相、著了见,这个有妨碍。
虽然说事事无碍,可是你要晓得,事上决定不可以攀缘,攀缘就有障碍,所以佛教我们随缘。随缘就是随喜功德,事上随喜,绝不攀缘。功德是什么?虽然有事,而没有心,没有心就是功德。事上有,心里头也有,那就不是功德,那就造业了。穿衣吃饭、待人接物,这是事;事上有,心上没有,心上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那就恭喜你,你就决定往生,永脱轮回。这是希有的因缘,是人生第一桩大事业。
这一段注解,我就不想再罗嗦了,诸位看看就行了,前面这个意思已经说明白了,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在二十七面末后的两行,科判里面说这是第二段,偈颂里面第二段,「灭惑大悲下」。灭惑大悲是经文开端四个字,这以下一共有二十八首偈。「仰德依人,请垂拔济」。仰是仰慕,仰慕文殊菩萨的大德,这是说善财童子,我们要依靠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是代表圆满的智慧,因此,仰德依人,就是我们要遵从究竟圆满的智慧,才能够拔苦,才能够脱离生死轮回,是这个意思。这二十八首里面又分为二段,前面十三偈是「赞人求法」。我们先看这一段,有十三首偈。
【灭惑大悲清净日。智光普照圆满轮。能竭生死烦恼海。愿降慈光少观察。】
我们一首一首的来看。惑是迷惑,也就是通常讲的无明,我们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无所知。日常生活当中,凭著自己的想像起心动念,造业受报。造业受报的根源,就是对於事实真相无知,这就是没有智慧。这两句是赞叹菩萨,菩萨有智慧,能破无明,此地这个『灭惑』就是破无明。这两个字是讲智慧,是佛菩萨的智行。『大悲清净日』,日是比喻,清净日三个字都是比喻,比喻菩萨的智慧,比喻菩萨的大慈大悲。大慈大悲不著相,就清净;慈悲要著相,就不清净。比喻作清净的太阳。
『智光普照圆满轮』,日光遍照,用这个来比喻。其实太阳的光明照耀的范围不大,这是我们现代人都有这个科学的常识。在古时候,一般人就现前,他能够觉察得到的,光明最殊胜的无过於太阳。所以佛讲经,常常用日月来做比喻,比喻智慧光明。智慧光明是本性里面的般若智慧,这个光明就大!普照是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照。《华严经》世尊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真相,而佛光遍照实在讲,就在我们眼前,我们自己有业障,虽有眼见不到,虽有耳听不到,所谓是「如聋如盲」,是我们有业障,不知道这个境界。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才知道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无一不是诸佛如来智光遍照,所以称之为圆满的珐輪。
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华藏世界也是六尘说法。我们眼前这个世界又何尝不是六尘说法,哪有例外?希望读了《华严经》之后,你智慧就开了。智慧开了之后,那就是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源是自性,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从自性流出来的,左右逢源,什么源?自性是源头,这个意思就是说,在事事物物上都见自性,左右逢源是这个意思。头头是道,道是诸佛所讲之道,如来称性的大道,原来就在眼前。
『能竭生死烦恼海』,「竭」是枯竭,这两个字意思就是拔尽了。生死烦恼比喻作大海,无限的深广,唯有称性的般若现前,能把它彻底消除。生死是果,烦恼是因,苦因苦果连根拔除,他有这个功德。
『愿降慈光少观察』,末后一句是自己的愿求,这就是求菩萨以慈悲光明加持我们,来帮助我们,救度我们,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求法,这句是求法的意思。再看第二首:
【圆满大慈清净月。福德光明无垢轮。】
我们先看这两句。『大慈』是对利益众生讲的,圆满的大慈,这称性,称性就圆满了。我们学佛,总希望同修们念念之中,起心动念,要遍缘虚空法界。把我们的心量恢复,念念都念著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不要想那个圈子想的太小太狭,起心动念就想到自己,想到我这一家,想到我这一族,这个范围都太小。世间人想到国家民族,还是太小,国家民族跟虚空法界来比,简直不能比,那个心量还是小。你如果想到一个娑婆世界,娑婆世界还小。虚空法界里头,像娑婆三千大千世界是无量无边,我们的心要广大。
经上我们也常念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佛讲这个话这是真的,你本来如此,你的心性本来是包含恒沙法界的,这么大的心量。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么小的心量?就是你迷惑了,於一切法里面生起妄想分别执著,执著四大五蕴的身相为自己,而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哪一天你忽然觉悟了,原来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那就恭喜你,这就叫你证得法身。虚空法界原来就是我,这个人就是证得法身。
由此可知,六道凡夫之所以变成凡夫,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法身。这个道理、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从梦境里面去体会。作梦的时候迷惑颠倒,以为梦中那个人、那个我是自己,梦中的别人不是自己,那你是迷,不了解事实真相。如果你一旦觉悟了,梦中那个境界全是我自性变现出来的,梦里头别人也是我,梦里面山河大地还是我,除了我之外,没有一物在梦中。虚空法界就是梦境,几时我们在这个梦境里头朗然大觉,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自己有没有生灭?没有生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
十法界,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一切诸佛,是我们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也是自不是他。诸佛刹土里面十法界依正庄严,还是自性变现出来的,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这是事实真相。说实在的话,如果不是世尊为我们说出来,我们怎么会晓得?世尊说出来之后,我们细细去观察,细细去思惟,是,没错,事实确实是如此。我们今天这个身相是什么?法身流转,随顺十法界,随顺六道。你从这里觉悟之后,你在六道里面轮回也若无其事,那就是诸佛菩萨示现而来的,你真的得大自在,这才是圆满大慈,做种种示现,帮助那些没觉悟的众生开悟。慈心像清凉月一样。
『福德光明无垢轮』。福德是圆满的,福德加持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就如同光明遍照没有两样。无垢就是清净的意思,垢是污染,什么污染?妄想是污染,分别是污染,执著是严重的污染。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这就是无垢珐輪。前面一首是说菩萨的智慧,这一首是说菩萨的福德。学佛的人一定要知道,智慧固然重要,福德也不能够没有,成佛是福慧二足尊,所以在此地偈颂,这两桩事情摆在开头。智慧圆满了,福德圆满了,就叫做成佛。自性里面,福慧确实是圆满具足,我们现在迷失了自性,所以自性里面的福慧也没有了,必须要靠修德将它恢复。
【一切众生咸施安。】
此地这个『一切众生』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修布施,菩萨诸波罗蜜总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布施,布施要尽心尽力毫无保留。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对象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他有需要,我有多余的,决定没有悭吝。能施、肯施、欢喜布施,令一切众生得安乐,这是诸佛大菩萨所为的,他们所作所为的。
【愿赐清凉少观察。】
这一句希望菩萨以慈悲福德保佑我们,加持我们,是这个意思。再看底下一首:
【一切法界功德王。白业成就为轮宝。所向导前无所碍。愿顺我心垂教敕。】
前面两首是愿菩萨智慧福德加持。这一首『一切法界功德王』,这是赞叹文殊菩萨,一切法界是尽虚空遍法界,对大圣来讲,一真法界,对有情来讲,十法界。十法界都是有情众生,十法界里面,佛、菩萨、声闻、缘觉,这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六道是不觉的有情众生。这一句是尽虚空遍法界,文殊菩萨是功德王,他有大智慧、大福德。
『白业成就为轮宝』,白业是善业,这个地方所讲的善,不是善恶之善。诸位要晓得,善恶之善不算善,为什么不算善?善恶这个念头是相对的。换句话说,依旧是在妄想分别执著里面,你要修这种善,善恶之善,来生得福报, |
|
|
|
|
|
|
|
这个福报叫有漏的福报。也就是说,这个福报是在三界六道里面享受,不能出三界。为什么?因为你是相对的,你没有离开妄想执著。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你修的一切善,那就是真的善,叫白业。这是我们必须要明了的,才能够成就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了生死出三界,这叫成就。
「为轮宝」,轮宝是比喻,转轮圣王有轮宝。我看转轮圣王那个轮宝,大概就是现在很多人看到的飞碟,飞碟像个轮一样,是交通工具。所以此地这个轮宝,很像古德讲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一样。那也是个比喻,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比作轮船,载运我们脱离生死苦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轮宝也是这个意思。载我们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是这个意思。
什么是轮宝?白业,这个一定要记住。白业简单的讲,我们必须断恶修善,而没有断恶修善的这个念头,那就是白业。断恶修善,还有断恶修善的念头在,这就不叫白业。这里面的界限非常微细,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五十三参历事炼心,在境界里头炼。炼什么?炼在对人、对事、对物,生活工作、一切应酬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炼这个。一切作为心里头都若无其事,念念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这就是白业。
穿衣如此,吃饭如此,工作如是,应酬亦如是。也许同修问:「那我在生活当中,工作应酬当中,不能不起心动念,那不起心动念怎么应酬?」人家问我一句话,我不起心动念,怎么答覆他?不能说人家问的时候,我像个木头一样不理会,那不可以。佛菩萨有人向他请教,不也是有问有答吗?这个地方要明了,佛菩萨一切应对也不是起心动念,我们要学这个。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切应对是起心动念;他们应对也不是起心动念。像永嘉大师讲,「分别亦非意」,你就成就了,所以这里头非常非常微细。
怎样才能契入这个境界?我先前所讲的,念念都缘虚空法界,而后你起心动念就不是一了。不是一是什么?是自性起用,用即非用,非用即用,这才叫一真。才有分别,就错了。为什么说分别亦非意?分别是随顺众生的分别而分别,所以它不是意。他不是自己有分别、自己有执著,他没有,自己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用心像一面镜子一样。古人有这个比喻,心像镜子一样,所以「胡来现胡,汉来现汉」,你们看古人有这个说法。胡是什么?外国人,胡人,外国人照镜子,镜子里面现外国人的相。汉是中国人,中国人照镜子,镜子里现中国人的相。镜子有没有心?没有心,现相亦非意,你能懂这个意思吗?它现相,它没有意。
我们用心要学镜子,你看镜子是不是善知识?你早晚洗脸都要照照镜子,那镜子就是善知识,你照镜子有没有想到我要学镜子不著相,不是不现相,现相,现相是起作用。决定不著相。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种种应酬,有没有事?有,就跟镜子照东西,有。著不著?不著,不但是相离开的时候不著,正在照的时候就不著。不著就与清净平等觉相应了。大家记住,这常常挂在口边上,「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怎么叫相应?这叫做相应,起心动念就不相应。所以确确实实从早到晚,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全是离相。
离相不是讲外面境界相离开,不是这个意思,心缘相离了。这是马鸣菩萨《起信论》里面给我们讲,虽然说的是听经闻法,可是那个意思很广泛,「不著言说相,不著名字相,不著心缘相」。不但听经闻法要离这三相,一切时、一切处,穿衣吃饭都要离这三相,就相应了,那就是念念相应。念念相应念念佛,你自性现前,那是自性起用,自性就是佛,自性起用就是佛现前。希望我们细心去体会这个道理,希望我们能够契入这个境界。这样念佛,给诸位说,必定是上上品往生,生实报庄严土,这叫「白业成就」。
『所向导前无所碍』,没有障碍,远离一切障碍,断除一切的业障。所以称这种人叫做「一切法界功德王」。王也是比喻,功德里面得大自在,才称为功德王。『愿顺我心垂教敕』,这句话是祈求,求文殊菩萨随顺自己的愿望教导与我。
再看下面第八首,我们从前面一直算下来,这是第八首:
【广博福智大商主。勇猛不退求菩提。普利一切诸众生。唯愿垂慈拔济我。】
前面都是赞叹文殊师利,这是用比喻来赞叹他。『广博福智』,有广大的智慧、广大的福德。『大商主』是比喻,像我们今天所讲的企业家,经中常讲「大富长者」。这是商界里面的领袖,称之为商主。好像现在许多国家地区都有商会,商会的主席、商界的领导人,佛经里面称之为商主,他有大福德、有大智慧,这是比喻文殊菩萨的福智,在所有菩萨里面他是首领。
『勇猛不退求菩提』,这个地方著重在「不退」。菩萨在此地示现给我们看,他还没成佛,所以依旧是勇猛精进。我们想想自己的身分,现在是凡夫,业障深重,还不知道精进,修学常常退转,这怎么得了!菩萨在此地做出榜样给我们看,这是慈悲到了极处。其实,世尊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讲得很清楚,文殊菩萨早就成佛了,这个人是倒驾慈航来的,早就成佛了,现在再退到菩萨地位上来帮助我们。他的福德智慧都圆满了,何必还要勇猛精进?这是做给我们看的,这叫慈悲示现,做出个样子来给我们看。让我们看到他勇猛精进,生惭愧心,发心来效法,是这个意思。
「求菩提」就是求无上正等正觉,都是做给我们看的,我们要求的就是这个。所以诸位千万不要求名求利,求五欲六尘的享受,你就错了!什么都不要求,你样样圆满。你如果要求,也能得到,在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真的能得到。得到的很少,你求多少就得到多少;什么都不求,你所得到的是尽虚空遍法界,你的性德圆满现前。因为「求」是一个妄念,这个妄念障碍了性德。菩萨在此地示现,人家求菩提不求名闻利养。世出世间法他都不求,他就求菩提,这个就对了。
『普利一切诸众生』,我们也要效法菩萨,也要向菩萨学习。我们今天在生活上,我们很认真的做,所以你觉悟了以后,你的生活就是演戏,是不是为自己?不是为自己,自己没有。自己在哪里?虚空法界就是自己。我在这里演戏,度一切众生,那一切众生是自性众生,「自性众生誓愿度」。古人所讲的,「梦中佛事,水月道场」,你怎么会不自在?你跟诸佛如来真的没有两样。孙悟空还要摇身一变,你连摇都不要摇就变了,哪里还用得要摇身?真的是超凡入圣。所以这个经字字句句都是我们学处,学习的处所。念念普利一切诸众生,就是真正的普利自己,为什么?因为是自性众生,不是自性之外的。所以四弘誓愿到最后是归结到自性,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句句都归到自性。大慈悲心流露出来,大慈悲心是清净平等,没有分别,没有彼此。
『唯愿垂慈拔济我』,前面三句是菩萨智慧福德的起用。我们现在在凡夫位,未能契入这个境界,希望菩萨慈悲拔济我们。善财童子有求,文殊菩萨有没有帮助他?这个话不要问别人,你自己好好想想,文殊菩萨有没有帮助你?你如果觉悟到了,文殊菩萨真的帮了你的大忙,你在这个经句当中恍然大悟。虽然得不到文殊菩萨圆满的智慧德用,你也得了少分、少许,你也有少许的相应。要懂这个道理,要晓得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在这个经文里面得真实的利益。像这字字句句可以用在生活上,刚才讲穿衣吃饭,每天的工作,一般应酬统统用上,这就是菩萨慈悲拔济。再看下面一首:
【身被最胜忍辱甲。】
第二个字是破音字,念披,跟挑手边的音同意思同。古时候这个字是通用的,古时候的字少,以后字多了就分开了,古时候这个字通用。身被,像台湾本省话讲加披,那是对的,那个音念得很正确,意思也很正确。如果念加倍,就不对了,意思就不对了。『身被最胜忍辱甲』,胜是殊胜、无比殊胜;忍辱,甲是铠甲,这个是用来做比喻的。菩萨自行化他,最要紧的是有耐心,忍辱就是忍耐,要有耐心。你自己修学,你要没有耐心,你不能成就;你要帮助别人,你没有耐心,也不能成就。自行化他成败的秘诀就在耐心,愈是大的事业愈要大的忍耐。不能忍怎么行?世间圣人跟我们讲,「小不忍则乱大谋」;《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於忍」。所以菩萨六度,也就是菩萨生活六个原则里面,忍辱最重要,那是关键。如果不能忍耐,你所修学的就是世间有漏的善法,不能算成就。因为有耐心,你才能精进,你才能得定,才能开慧,定慧是成就。
我们今天学佛,心里头乱糟糟的,妄想纷飞,没有定慧。你有没有去找找这个毛病根源在哪里?一天到晚还是懵懵懂懂过日子,这个不行!这怎么能成就?真正希望成就的人,一定要把这个根源找出来,我为什么不能得定?这个根源就是做事没有耐心,修学没有耐心。你要把这个病根找到了,得设法把它改正过来,要有恒心、有毅力去培养耐心。学佛时间长,修学其他的法门,在《华严经》里面说,那是无量劫才能成就。修净宗法门,也要尽一生的力量,念念不能懈怠,才有成就的指望。所以,忍这个法门是最为殊胜,最胜的忍辱甲,最胜是忍辱这个方法。辱这个意思,过去讲席当中常常讲,在此地也不要多说,大家晓得这个意思,忍耐这个法门,世出世间圣人都这样教导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
【手提明利智慧剑。】
『剑』是比喻。我们塑造文殊菩萨的像,造菩萨的像,菩萨骑的是狮子,手上拿的是宝剑。狮子是兽中之王,表勇猛,剑表智慧。并不是文殊菩萨出来真的是骑一个狮子,手上拿宝剑,不是这个意思,这表法的,要懂得表法的意思,菩萨勇猛精进,智慧无比。
【常能自在破魔军。】
『魔』是烦恼,我们敌不过烦恼,内里面是贪瞋痴慢,外面是五欲六尘境界的诱惑,那是外面的魔。《八大人觉经》上讲四种魔,把魔归纳四大类,四大类第一个是五阴魔。我们这个身体,一切有情的身体,都是五阴,色、受、想、行、识,众缘和合而有这个身相。要知道,这个身相就是魔障,就是折磨你,叫你不得自在。身体怎么是魔障?你每天要吃三顿饭,你渴了要喝水,这就是魔障。三天不洗澡,身上就臭了,你还得洗澡、沐浴、穿衣服,这都是魔障,这哪里是自在?五蕴之身,五蕴是烦恼。
第二类,就是贪瞋痴慢这些烦恼。第三类叫死魔。死魔实在讲,就是你这个身命相续的幻相,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这个身体的现形,跟这个形状的消灭,都是个「缘」字,因缘具足,它现这个形;因缘散掉了,这个形就没有了。缘聚缘散,知道这才是事实真相。缘聚,我们叫它生;缘散,叫它灭,其实是缘之生灭。我再问,身有没有生灭?没有生灭,自性当然更没有生灭,生灭只是缘生缘灭。因为它存在的时间短,咱们办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也就是我们时间不够用,所以它也折磨我们。我们修行时间不够用,还没有成就,缘就散了,这也是魔障。这三大类的魔障,都是我们自身本具的,不是外头来的。
最后一类叫天魔,天魔就是身外,身外五欲六尘种种诱惑,这个叫天魔。外面来诱惑你,让你起心动念,让你看到生欢喜心,那是魔障。不要认为欢喜心不是魔障,错了!欢喜心,你心动了,你心失掉清净了。你的真心、你的本性,本来是清净平等觉。你这个心起心动念,欢喜也好,懊恼也好,瞋恚也好,只要一动念头,你的心就不清净了,清净的相失掉了,平等的相失掉了,觉悟的相失掉了,这就是魔障现前了。怎么样做到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你的心不被境界所诱惑,不被它所动摇,那你就成就了,你就是降魔了,魔虽然在你面前,但不起作用。这个时候魔一变就变成菩提,烦恼即菩提。怎么说变成菩提?它成就你的定慧,你的定慧要不在这个境界磨炼,你怎么晓得你有定有慧?禁不起考验,就被魔王所陷害,你的结果就是三途六道。你要是魔现前如如不动,那你的菩提现前了,这些魔王都变成护法,都变成善知识。善财童子所见的全是善知识,道理就在此地。他有智慧,他有定力,智慧定力就是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是定,觉是慧。
你们要问定慧从哪里来的?从忍辱而来的。我们现在小小事情不能忍,你还能成就什么定慧?怎么样忍?所有境界现前,不要去管它,从这里学忍辱。好事,好事也不要管,好事很好,随它去;坏事,坏事也不管它,也随它去。学著不要去关心,不要放在心上,你就有智慧,你才能观察到一切法的真相。样样要过问,样样要管,样样要放在心上,这就糟了!纵然修一切善法,是有漏的善法,不能了生死,不能出轮回。这是一定要晓得的。末后的愿求:
【愿雄猛者守护我。】
『雄猛』就是指前面讲的忍辱跟智慧,它能够破内外烦恼。我们在此地学。『守护』,通常讲护法神,护自己的法,护自己的法要知道忍辱、智慧,就能护法,就能护持自己。忍辱、智慧正是文殊菩萨所表的。再看底下一首,这是前面六偈里面,「对迷苦集」,希望菩萨大慈大悲,帮助我们救拔。这有六首,这是最后一首。
【安住妙法须弥顶。绕以三昧诸天女。摧灭业惑阿修罗。真实帝释愿观我。】
这首文字表面的意思,是以忉利天主来做比喻。『帝释』就是忉利天主,我们中国人称「玉皇大帝」,道教里头拜的就是玉皇大帝,在佛法里面就是帝释天主。忉利天在须弥山顶,这是说地面最高的,须弥代表最高峰,没有比这个更高的。『安住妙法』,妙法里头最高的是什么?就是念佛求生弥陀净土。我们这个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就是「妙法须弥顶」。这个意思就很明显,我们的心,心心念念要安住在弥陀净土上,念念不舍六字洪名,六字、四字都可以。
『绕以三昧诸天女』,「诸天女」是侍候天主的,这也是比喻,比喻什么?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得大自在,心安住在净土法门,得念佛三昧,就像帝释天王有许许多多天女前后围绕侍候那样的自在快乐,比这个意思。
『摧灭业惑阿修罗』,「阿修罗」在天上也是不安分,常常作乱,福报很大,有时候还要跟帝释天打仗,所以把他来比喻「业惑」。业是所造的一切恶业,惑是迷惑。什么东西能够摧灭业惑?这个业惑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消业障。什么能消业障?念佛能消业障。实在说,这是古大德所讲的,业障深重的人,所有一切经法都没有办法消除的严重的业障,这一句佛号能消除,所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用持名念佛这个方法摧灭业惑,就好比帝释天王战胜阿修罗一样,把阿修罗比作业障。只要你一心称念,你念得相应,什么业障都消除了。这个理与事,我们在讲席当中都常讲。
「真实帝释」,这就不是讲欲界天里面的帝释天王,真实帝释是自性,自性里面的忉利天主。『愿观我』。真实帝释是谁?文殊师利菩萨,把他比喻作帝释天王。求文殊菩萨常常护念我,「愿观我」就是诸佛护念。能得诸佛护念,必定与诸佛相应;如果不相应,就得不到诸佛菩萨的护念,一定要相应。
我们天天实在讲,都是在打妄想,自己以为自己很用功、很如法。而念得没有感应,抱怨佛菩萨不灵,他怎么不加持我,怎么不保佑我?不晓得自己念得不如法。怎么不如法?夹杂。因为夹杂不如法,又产生了怀疑:到底灵不灵?到底佛加不加持我?这不是麻烦来了吗?怎么样才能相应?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为什么叫你不间断?因为你间断的时候,你其他的妄念又起来了。由此可知,间断就夹杂,所以功夫不能间断。
当然,初学的人很难办到,你不要怕难,你认真努力去做,念佛念到不知不觉的忘掉了,这叫失念,这是平常事情,哪个人都有这个烦恼。要紧的就是你有警觉心,忽然想起:我这个佛号怎么断掉了?马上就接上。希望念佛念的失念的时间愈短愈好,愈少愈好,这就是自己功夫有进步,功夫渐渐得力了。
不怕失念,不怕间断,怕的是你提不起来。所以我们念佛人为什么用念珠?念珠的用意就是提醒自己,怕自己忘掉,所以手上拿一串念珠,看到念珠就想到佛号,不一定要记数。记数,念珠也是它一个用途,它第二个用途,你不记数的时候,常常提醒自己。我们供养佛像,用意也在此,一看到佛像就想到念佛,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这一点非常重要。
此地这十三首偈,我们今天讲了六首,这六首是「对迷苦集,希垂拔济」,意思都很明显。所以清凉大师在此地没有详细注解,因为这个意思,我们一看都能够懂得。希望我们能认真的学习,知道修福修慧非常重要,忍辱智慧是破烦恼、消业障的不二法门。念佛是一切法门里面无上的顶法,能灭一切业障,我们要常常记住,要认真努力的去学习。今天就讲到此地。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十六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16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八面,从第五行看起:
【三有昏暗凡愚宅。烦恼轮回地趣因。仁尊永灭尽无余。照世真灯示我道。】
从这一首看起。此地的偈颂前面有六首,从第五偈到第十是「对迷苦集」而说的,我们在上一次给诸位报告过。今天从『三有昏暗凡愚宅』这句以下有七首偈,就是到第十七首,第十一到十七,这是「对失灭道」。清凉大师在这一段里面有注解。这第十一首是「总求真道」。三有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就是指三界,三界就是六道。「有」是什么意思?有业因,有因当然就有果。欲界的业因就是五欲六尘,通常佛在经上讲财色名食睡,五欲,把它归纳为这五大类。这五大类你要没有断除,对五欲起贪爱,这是得到了起贪爱,得不到起瞋恚,你就不能够离开欲界,这一点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欲界是最苦的。欲界的下面就是三恶道,三恶道对於五欲执著最严重,所以他才落到三恶道里面去。这是佛在大小乘一切经论里面告诉我们。贪欲是饿鬼道,愚痴是畜生道,愚痴是对於是非善恶利害搞不清楚,往往搞颠倒;瞋恚是地狱道。
我们修行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功夫若是得力,什么叫做功夫得力?总而言之,就是你五欲的念头淡了,你的功夫就得力。不管你学哪个法门,禅、教、密、律,包括念佛在内,真的修行有功夫,就是你对於这个世间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的心淡薄,你功夫才能得力。如果对这个还有严重的染著,你哪里有功夫?如果将这些欲望淡薄到自自然然不起一念,这个念头几几乎乎没有了;可是要晓得,那个根并没有拔除,它确实没有作用,到这种境界,你就可以生到色界天。诸位要晓得,色界天里头没有欲这个念头,不但没有这个事,连念头都没有,你才能生到色界天。你们诸位想想在修行,我们有没有办法离开欲界?参禅也好、持咒也好、念佛也好,说老实话,你要不求生净土,你能够生到色界初禅天,都是了不起的功夫,怕的是我们做不到。色界天虽然没有欲,五欲的念头没有,他还有色身的执著,他还执著这个色相。内根身,外面叫器界,就是世界;还有身体、还有生活的环境,他这种分别还没有断掉,所以在色界,有色没有欲,这是色界天。
再往上一层,那功夫更好了,知道这个色身是假的,如《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连这个色身、这个世界也没兴趣,也不分别、也不执著了,这才能生到无色界天。无色界天连这个色身都没有了,这是三界里面我们所谓的高级凡夫,他还是凡夫,没出三界,没有出轮回。生到无色界天,大概就是我们现在一般人所讲的灵界,在佛法讲他只有神识。我们一般讲,他只有精神这部分,物质这部分他都舍弃掉。所以讲看破放下,到那个才叫真的看破、真的放下,把这个色身都放下。你想想看,没有这个身那就自在太多了,这个身是苦本,没有身多自在。这里讲三有就是三界,三界的业因果报。讲「昏暗」,这是比喻业因,昏暗就是无明,为什么出不了三界?三界的真相并不了解,所以他不能出去。
下面讲「凡愚宅」,这三个字是比喻果报,三界统苦。佛告诉我们欲界,这三大类的苦统统具足:苦苦、坏苦、行苦。苦苦里面又分为八大类,叫八苦。诸位要知道,八苦只是三苦里面的一条,并不是八苦比三苦多了多,没这回事。三苦比八苦的范围大,这是讲欲界里面有这三苦。到色界就没有苦苦,也就是生老病死这八苦没有了,可是他有坏苦。色界天是化身,寿命很长,他那个寿命完全是定力,定力失掉,他又要堕落,又要去投胎,又要去搞轮回,他离不了轮回。他有生有灭,有生有灭就是有坏苦,他这个身体会坏,世界也会坏,所以虽没有苦苦,他有坏苦。到无色界他连形象都没有了,因此他坏苦也没有,但是他有行苦。什么叫行苦?他这个境界不能永远保持。
佛给我们讲,无色界最高的,就是我们常讲第二十八层天,这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是八万大劫。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成佛到现在才十劫,无色界天寿命八万大劫。可是要是生到无色界天,那个八万大劫是空过,太可惜了。那个地方没有佛说法,这就是佛家讲的八难,八难之一长寿天,长寿天就是指无色界天;色界天有诸佛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度化众生,无色界里头没有。所以你要生到无色界,那就到那里好好休息,你什么佛法都听不到,这是真可惜。你要在西方极乐世界有八万大劫早就成佛了。不要说八万大劫,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成佛才十劫,那是大劫,十个大劫;十个大劫里面成佛的人不晓得有多少。所以佛才警告我们,长寿天去不得,去到那里就坏了,把你的修学完全中断,那真的叫堕无为坑,时间又那么长。这是因与果都讲到,三有的业因果报。
下面讲『烦恼轮回地趣因』,趣是六趣,就是六道。六道轮回的因是什么?就是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见思烦恼,见思烦恼如果断了,就超越六道轮回。什么叫见思烦恼?简单的说,见是见解,见解错误。佛在经上给我们归纳了五大类,这五种见解都是属於错误的。第一个一切众生执著这个身是我,这是头一个错了,身决定不是我。身不是我,是什么?是我所有的,是我所,不是我,这个诸位一定要牢牢的记住,常常提起觉观。要警觉到身就像衣服一样,这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我;同样的,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这个身坏了,身旧了、老了,换个身体就是了;就像衣服一样,衣服穿脏了,你们晓得脱下来去换个新衣服,你就会换得很自在。如果你把这一关看破了,你的生死就没有痛苦,生死是什么?换衣服,你哪里有恐惧?哪里会有怖畏?你才知道真正的我不死的,没有死。我们不能说我的衣服脏了、破了,换一件,这个衣服死掉了;穿一件新的,那个衣服生了。实在讲世间人对身的生死就是这个样子,错误的观念,这个见解是错误的。
另外是讲边见,边见是相对。譬如说大,大的对面有小;说长,长的对面有短;所有一切现象,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相对的错误观念当中,这不是正智。另外见取见、戒取见,这就是一般讲的成见,先入为主成见很深。戒取见是因上的成见,修因;见取见是果上的成见。除这些错误观念之外,总归纳起来叫邪见,不属於这四大类所有一切错误的见解叫邪见。
另外一大类叫思想的错误,你想错了,完全没有的,你在那里打妄想。佛也把这个错误的想法,归纳为五大类:贪瞋痴慢疑,这五大类。这五大类实在没有,你在那里打妄想,坚固的执著,这个你错了,六道轮回的果报就是这么来的。你能把这个东西完全舍掉,舍得干干净净,就超越六道,六道就没有。制造轮回的因没有,六道是果报,哪来的果?有因才有果,所以烦恼是轮回地趣因。
第三句是赞叹文殊菩萨,『仁尊』,仁是仁者,尊用现在的话就是尊敬的仁者。仁者是菩萨的别号,尊敬的文殊师利菩萨,这两个字就是这个意思。他有智慧、有能耐,他将三界六道里面的业因果报统统断掉,『永灭尽无余』。他能看破,我们为什么不能看破;他能放下,我们为什么不能放下?这个地方我们要认真去反省。所以佛家教给我们舍,舍就得,他能舍,他把三界的业因果报都舍了。舍了之后,他得什么?他得的是诸佛的老师,他得到的是圆满的智慧,他得到的是无比的自在。这是世尊在经上给我们介绍,文殊师利菩萨是七佛的老师;老师还在当菩萨,学生都成佛了,你就想想,他是不愿意成佛,他要成佛那是很容易!
为什么居在菩萨的地位上?菩萨教化众生方便,你们《无量寿经》念得很熟,菩萨对一切众生作不请之友。但是佛不可以,佛是代表师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但是菩萨行,菩萨是同学、是学长,可以找你来研究讨论,老师不会找你。这是赞叹,赞叹里面也就是教我们学习,我们要发心学文殊菩萨,能舍能断;能断烦恼,能舍果报,对於果报毫不贪恋,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假如你对於果报还有贪恋的话,你就会很苦很苦。
我年初在新加坡遇到一个老居士,是一位老太太,念佛往生净土,求生净土,到最后的时候她很痛苦。助念的人帮助她,一再提醒她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她也点头同意。问她: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她跟大家讲,她还有一栋房子,还没有能妥善的处理,到底交给哪一个,她还在想这个问题,累得一身病苦。助念的同修也很难得,当时就直截了当告诉她,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还管这个事情干什么,不要再想它,随它怎么去。她一听这话不错,点点头,不到十分钟就走,放下了。她不要了,随它怎么去,哪个拿去都可以,还管这个事情,操这个心干什么?你看看放下就自在,不放下就在那里受这些病苦,还是走不了。
这个事情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那就是给我们上了一堂课,我们不要到临终病苦的时候,才要人家提醒我们放下,现在就要放下。现在放下,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病,你就会走得很自在,这一点一定要知道。要不然我们看了这个境界,听到这些,那不叫白看、白听,你得什么利益?你要是看明白、听懂了,你在这里面吸取教训,那一个人就是菩萨示现来告诉我的,教我怎么修法。她就是菩萨,她就是善财五十三参里面的善知识,做出这个样子来给我们看,教导我们。所以我们要学文殊菩萨彻底放下。
末后一句这是祈求,求菩萨加持我们。『照世真灯示我道』,「照世真灯」这是形容,赞叹文殊师利菩萨度化众生的大业,他的光明遍照,好像黑暗当中的灯明一样,普度一切众生。求菩萨指示我们修行证果的道路,这一句是总说。菩萨已经证得无上道,虽然他没有在佛的地位,我们把他看作佛没有两样,学生当中成佛的有那么多人,何况这个老师?他能够灭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他当然懂得这里面的道理,知道这些方法,所以我们向他祈求,求他为我们开示。再看下面一首。
【众生恶趣行已除。修治善道咸清净。度诸有海桥梁者。示我真乘解脱门。】
我们把底下这一首也念掉。
【常乐我净颠倒想。厚重邪执常迷覆。明利智眼悉能除。开我真乘解脱路。】
这两首是说一桩事情,是讲「求涅盘道」。两首虽然都求一桩事情,可是里面也有不同的地方,前面这一首是「求对治道」,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
『众生恶趣行已除』,是文殊菩萨除,我们没除。恶趣是什么?要细说说不尽,佛在经论里面给我们举例子,一切恶把它归纳起来十条,十恶,这个十恶文殊菩萨统统都除掉。所以底下讲,『修治善道咸清净』,修就是修正,那个恶业恶行是错误的,必须把这些错误修正。治是对治,就是治疗,转恶成善。单单转恶成善还不行,转恶成善在果报上,只不过是转三恶道变成三善道,还是出不了三界。所以后头「清净」重要,清净那就超越三界,超越十法界。
第三句是比喻,『度诸有海桥梁者』,这个「有」就是三有,前面讲的三界六道。「诸有」就是三有。这是出离三界六道的桥梁,那断恶修善就非常重要。这些话大小乘经论里面都说,说得太多太多,我们也听得耳熟,听得太久了。听久了怎么样?变成麻木不仁,你说糟糕不糟糕?那都是老生常谈,这有什么意思,有什么趣味?给我们谈一点新鲜的。哪里晓得这是三界六道轮回的业因根本,你这个东西不拔除,什么法门都不能成就,不能够忽视。
十恶业大家都记得很熟,身,杀生、偷盗、邪淫;口,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贪、瞋、痴。无论在家出家我们都要认真反省有没有?条条具足。我们念佛、读经了,佛教给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也很认真在照干,有没有成绩拿出来?成绩不是形式上的,我每天念两万声佛号,我每天念十部《无量寿经》,这不是成绩,这是形式。怎么不是成绩?我举个比喻给你,你就懂得。譬如一个学生他很用功,每天在读书,在做功课,那是他的形象;成绩是什么?考试都得零分,你那个书念得有什么用处?什么叫考试都得零分?我们这里考试,你烦恼习气一丝毫没有改变,就是得零分。如果你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你的这些烦恼一年比一年淡薄,你就有成绩;一月比一月淡,烦恼轻,智慧就长,这是成绩,这叫功夫。所以功夫不是一天念多少佛号,一天念多少部经,那个不是的;怎样叫你把烦恼念掉,把妄想念掉,恢复到你的心地清净平等,这是功夫,这是成绩。
每个人烦恼习气不相同,一定要懂得对治的方法。譬如十恶这十种烦恼,怎样去对治?哪一条最重就从那一条先下手,跟治病一样,先治最重的,那个其次,次一等的自然就好治疗,先治最重的。如果贪心重就先对付贪心,怎么对付贪心?菩萨道里面教给我们布施,布施就是对治贪心、悭贪。六度里头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恶业,忍辱度瞋恚;这就是修治善道,这些方法都给你讲出来了。所以要晓得自己毛病在哪里,用什么方法来对治自己。
我们学佛出家,在从前出家是真出家,真的没有家;现在出家,现在不能叫出家,换家,换了一个家,从一个小家换一个大家。以前是真出家,真的是三衣一钵,一无所有,出家人真的是贫僧,现在出家人是富僧,哪里会一样?毛病在哪里?出家人一般的毛病,懒散,这是大病。用什么方法?精进。我很想精进,就是精进不来,还是懒惰。怎么样、用什么方法来把你这个懒散的病把它治好?各个人的条件不相同。我年轻学佛也有这个毛病,很不容易找一个方法来对治,最后是李炳老教给我讲经,所以我初学讲经不是喜欢讲经,是拿这个来对治自己的毛病。我跟老师学东西,我还有一点天分,骗骗老师还行,还有这个能力,但是登台要骗这么多人就不容易了;骗一个人好骗,骗这么多眼睛不好骗。所以用这个方法,你要想学著讲经,必须有充分的准备,你没有充分的准备,上了台之后下不了台,这个东西多难为情,那么多眼睛看著,这个厉害!用这个方法,用大众来督促你,来勉励你、警策你,把懒散习气改改,我用这个办法。你们用什么方法有效,那就不晓得了,你自己去试验试验。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自己懒惰的毛病改掉,你才会成功。懈怠懒惰是大病,一切众生与生俱来的,这不是学来的。
这是举个例子,就是「修治善道咸清净」,特别著重在「清净」上,那个清净的功德就大。清净功德才能度诸有海;海是比喻深广,六道轮回深广无际,这是一个桥梁。
『示我真乘解脱门』,「真乘」,诸位看到这两个字,在佛法里面这个不是三乘、不是二乘,世尊在《法华经》上讲得好,「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换句话说,说二乘、说三乘、说五乘,都是方便说,那不是真的。真乘是什么?一乘,一乘也叫做实教大乘。大乘法里头分权、实,权是方便说,实是真实说,所以实教大乘也称作一乘,一佛乘,这就是指示我们成佛的解脱门。他不求别的,不求声闻、不求缘觉、不求菩萨,直接求成佛,成佛这就是如来的大涅盘。所以这一首著重在断恶修善。再看底下一首。
『常乐我净颠倒想,厚重邪执常迷覆』。这两句是说我们现前的状况,迷在四颠倒里面。「常乐我净」佛讲六道凡夫没有,六道凡夫有名无实。常乐我净是真有,到什么时候有?你证得法身、般若、解脱就有;如果这个你没有证得,你决定没有。这叫四净德,它真有,法身有常乐我净,般若有常乐我净,解脱有常乐我净。
这四个字我们简单的说一说。所谓「常」是永恒不变,我们色身在世间,一年比一年衰老,这无常;我们的心,心里头念头,从早到晚前念灭后念生,念头生灭不停,那个心也无常。色身、妄心都是无常,哪里有常?那证得法身,不生不灭,所以不来不去,那就常。法身、般若里头有常,因为它不生不灭。所谓「乐」就是没有苦,永远离苦,三苦、八苦完全断尽,确确实实没有。我们现在三苦全具足,哪里有乐?「我」,我的定义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你从定义上来看,我们现在哪里有我?做不了主,得不到自在,没有自在。所以我也是有假名,而没有实质。「净」是清净,这个字意思就更明显。我们今天身,身不清净,现在污染太多了,饮食污染,乃至於空气都污染,身不清净。心里面思想的污染、精神的污染、见解的污染,这个污染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你哪里清净?以为我们自己有常乐我净,这个念头是颠倒想,这四个字在六道里头有名无实。
我们要认清楚,我们身心世界无常,三界统苦没有乐,主宰自在不可得,身心都被污染,这是一定要认识清楚的。这样的环境有什么值得留念?所以佛教给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常乐我净是真的,你统统得到。你念《无量寿经》,你念「四十八愿」,西方世界下下品往生都得到,你的法身、报身、应化身,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为什么不求往生?为什么还留恋这个世间,还爱惜这个身体?还用这个工具去造罪业?你造十恶业不都是这个工具,用这个工具去造业,你说这个多划不来。多想一想、多反省,一定要了解眼前这个事实真相,然后你才有出路。我们遇到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我们唯一的一条生路,证得常乐我净的道路。
为什么会有这个颠倒想?底下这一句说出来,「厚重邪执常迷覆」。邪是邪见,执是执著,就是讲妄想执著,这个妄想执著很厚很重,无量劫来俱生的烦恼,这不是一生一世的,生生世世都迷惑颠倒,都起妄想分别执著。常迷覆,常是从来没有间断过,无量劫到今天,迷在这里头,以为有常乐我净。这个东西覆盖了本性,自性的智慧德能不能现前,道理就在此地。
第三句是赞叹菩萨,菩萨把这个断干净,『明利智眼悉能除』。明是光明,利是猛厉;明是慧,利是讲智慧的作用,勇猛;有智慧又能够勇猛精进,这两个字都是比喻智眼。他能够看破、能够放下,智眼看破了,事实真相彻底明白;「悉能除」,统统放下,这些颠倒想放下,厚重的邪执放下。他能放下,当然他对於这个事实真相彻底明了,我们也希望菩萨能将他的经验,能将他的方法传授给我们,『开我真乘解脱路』。我们也像菩萨一样,不但脱离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证得如来果地上的菩提涅盘。这两首简单的说,都是破迷开悟,断恶修善,求无上如来的果德。
再看底下两首,下面两首是「求菩提道」,前面两首是求涅盘道。菩提是梵语,它的意思是觉悟,菩提是觉的意思,菩提道就是觉悟之道,也就是对事事物物不迷,不迷就觉悟,这是智慧,真实的智慧。请看经文。
【善了真谛无迷惑。於诸法中无所畏。调伏众生自在人。愿示於我菩提道。】
这两首末后都是讲菩提道。『真谛』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善了』是彻底明了,彻底明了又若无其事,心里头痕迹都不落,才叫做善。如果你明了,「我明了了」,你虽然明了,不善。为什么不善?著了明了的相,明了的相也不能著。所以佛经上这个「善」字,特别是大乘经上,一定要懂得离相就善,著相就不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这意思一定要清楚。
像上一次我跟诸位讲的善巧方便,那个「善」是什么?不著相。著相就不善,著相就是有能有所,我能明了,这个境界是我所明了;宇宙人生我能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是我所明了的,有能有所不善。有能有所,你修得再高,心地再清净,也只能在十法界,不能超越十法界,要契入一真法界,你做不到。一真法界里头相不执著,你还有能所,像《金刚经》上讲的,你还有四相,你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还有四见,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你有四相四见,你修得再好,心地再清净,你成佛只是十法界的佛,没出十法界。如果能把能所的相都放下、都舍弃,你的心才叫真清净,就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那就是一真法界,《华严经》上讲的是一真法界,华藏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离相一切明了,那是善了;著相明了不是善了。对於宇宙人生真相真的明白,无迷惑,不迷,他也不会起惑。
『於诸法中无所畏』,这个诸法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就像《心经》上讲的,「度一切苦厄」;《般若经》上所说的「不畏不怖」,畏怖完全没有。为什么?事实真相统统明了,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清净法身都现前,哪里还有什么畏怖?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若乘悲愿教化众生,在十法界、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皆是示现而已,游戏神通,佛常用这个词句来形容。其实比游戏神通还自在,游戏神通实在讲,形容不了他的境界,除这个字样,再找不到了,所以只找比较接近一点;其实他那个自在,世间游戏神通,哪里能够说得出?真得大自在。
下面讲,『调伏众生自在人』,自在人是称文殊菩萨,调伏众生就是普度一切众生。调是调顺的意思,调理的意思,就是帮助人开悟;伏是帮助人断烦恼,伏灭烦恼。菩萨有智慧、有德能、有神通,就是有善巧方便,能够教化一切众生,这是真正自在人。我们也希望以他的经验,以他修学度化众生的方法为我们开示,教给我们,给我们做参考,使我们也很顺利证得大菩提。『愿示於我菩提道』,这一首是讲根本智,菩提是智慧,智慧里面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本智,一类是后得智。这一条讲「善了真谛无迷惑」,这是根本智获得。
下面这一首是讲后得智,后得智是讲利益众生的智慧;根本智是自受用,后得智是他受用,帮助别人。所以根本智,《般若经》上讲得好,「般若无知」。无知是根本智,无知就是最极清净,那是真实智慧。从最极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所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佛教我们求智慧,教我们求菩提,先求根本智,然后从根本智开后得智,根本智开后得智就是无所不知。
这是事实的真相,许许多多人不懂得,要求智慧从哪里求?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佛?学佛要遍涉《大藏》,以为那样就能开智慧,殊不知那是走死胡同,决定开不了智慧。无论你用多长的时间,下多少功夫,总而言之一句话,你所得到的叫记问之学;你记得多、听得多,与你自己心性毫无交涉,你就错了。真实的智慧是心性的流露,那你就是求智慧走错路了。所以现代学佛,现代人教学,问题就很多。你要是遇到一个真的好老师、真善知识,他要教给你,说老实话,你不相信,你不会听他的。如果你遇到一个邪师说法,你喜欢得不得了,他那个方法才真好。邪师怎么教?样样都要学,经、律、论样样都要学,你将来才能开智慧,你将来才能够通达三藏。世间的学问样样也要学,世出世间一切智慧你才能开。这不是真善知识。
那真善知识你遇到,他教你什么?什么都不要学。给你一本经,你老实念,经什么意思?没意思,就念。这个怎么教法?实在那是真善知识,就给你这一本。这一本念什么?念这本叫收心,你不念经的时候打妄想。所以他念经不是讲里头意思,用念经的方法把你的妄想打掉,他目的在此地。所以念经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修戒定慧,不能讲意思,一讲意思,戒定慧都没有了。
念经怎么是修戒?你看你念经,你专心在念的时候,一心念的是经文,你心里头不会去想杀盗淫妄,哪里心里头还想这些事情在念经?不可能的。所以念经把你这些妄想恶念都打掉,这就是戒学,这就是修戒学。教你一部经天天念、老实念,修定;不准你念第二本东西,就叫你念一本,是修定,叫你这个心就定在这部经上。这部经从头到尾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颠倒,那就是慧,那是根本智。这个方法教你,在古时候一般讲是五年,五年就用这个方法。除了教你,教下叫你念这本经之后,其余的时间就叫你做工,替常住服务、做事情,做事情修福。这个方法是修戒定慧,这是真善知识,你现在遇到这个善知识,遇到这个道场,你愿不愿意学?调头就去,这里头什么都没有,学什么东西?这里头老和尚什么都不会。你说糟不糟糕?所以你就是遇到真善知识,你也没有那个福气,也没有那个缘分,你得不到。
可见得现在纵然有真善知识,找个徒弟都找不到,找个学生找不到,这是实实在在的话。以前李老师非常感慨的说,老师找学生比学生找老师还要难,到哪里去找?古时候有,古时候人老实、听话、保守;现在人开放、不听话,看到你这种方法,他不屑一顾。天天给他胡说八道,他高兴得不得了,有什么法子。
我们看古时候的《语录》,看到很多《传记》,从前人跟一个老师,就是这样一个方法,老师教他五年,往往他自己觉得根性不利,十年、二十年,还有三十年;你们看《六祖坛经》就看到,二、三十年不离开老师,不离开这个方法。由此可知,他戒定慧三学薰习的功夫深,那发出来的力量就大;发出来就是无所不知。所以用这个方法叫你得定,这个得定不是盘腿面壁那个大定。那个定是叫你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面,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才是真正的大定,行住坐卧都在定中,用这么一个方法。宗门叫参究,教下读经,哪一个宗派选的经不一样,譬如天台宗,他就教你读《法华经》,贤首宗当然教你读《华严经》,净土宗我们今天选择的是《无量寿经》。为什么叫你《无量寿经》先念三千遍,也是这个用意。你要肯老实修,你的境界自然不一样。我们现在看这段经文,这是讲后得智。
【安住如来正见地。】
著重在如来正知正见。经文里头他没有说「安住诸佛正见地」,他安住是『如来正见地』。下面。
【增长诸佛功德树。】
这个地方讲如来,底下一句讲诸佛,意思不一样。如来是自性,如来知见就是自性智慧起用。我们学佛不是跟著佛走,佛是教我们明心见性,我们果然明心见性,那佛才欢喜,佛教学的目的达到了。你自性般若光明起现行,那跟他的就没有两样。佛法讲传灯,我这盏灯点亮,你那盏灯我要把你点亮我才欢喜;不是说我这盏灯,你们永远拿著熄灭的灯跟著我走,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他用诸佛,那就是他是亮的,我们跟他走;他说如来?他把我们的灯点燃,这个意思不同在此地,这才是正知正见。你的知见跟诸佛的知见没有两样,完全相同,就是佛佛道同;佛是要开发我们的智慧,不是叫我们跟著他走。这是佛叫我们最佩服的地方,他叫我们个个人顶天立地,跟他一样;不是叫我们永远跟他,永远侍奉他,不是这个意思。自性智慧起用。
『增长诸佛功德树』,这说诸佛就从相上讲,十方诸佛菩萨。诸佛无论在哪一个法界,一真法界里头有诸佛,十法里面也都有诸佛。诸佛菩萨示现在这里头干什么?为度众生,就这么一个目的,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破迷开悟之后,他自然离苦得乐。所以离苦得乐不必讲,迷破了,苦就没有了;觉悟了,乐就来了。乐是从觉悟里头来的,一切苦都是从迷惑当中所生,所以迷悟是因,苦乐是果。增长诸佛功德,诸佛在十方世界应化,现在你觉悟了,你也成了佛、成了菩萨,那你也从事於这个工作,等於说诸佛这个工作,你也帮一把忙。好比是一切诸佛都点燃这个灯,照耀著黑暗的众生,现在你这个灯也点出来,那光明又增加一分,这就是增长诸佛功德树;诸佛的功德就是利益一切众生。
【雨一切佛妙法华。】
这是比喻,佛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众生?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为一切众生开示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个『雨』就像雨水降落,它当动词讲。『一切佛妙法华』,用花来做比喻,比喻佛所说一切法之美;这个花里的含义非常之多,花是因,先开花后头就结子、就结实。我们在佛门里面表法通常用莲花,莲花的意义就特别圆满,因果同时。开花的时候里面莲子就长在莲蓬里头,所以它取花果同时,取出污泥而不染,它取很多意思。所以佛经里头讲到花多半用莲花,西方极乐世界是莲花世界。
【愿速示我菩提道。】
文殊菩萨两种智慧圆满,圆满之因、圆满之果,圆满的作用,当然他比什么人都清楚。我们希望他为我们开示,教导我们如何求根本智,如何求后得智,使我们也能够在两种智慧里面得到圆满。
末后这两首求见道的机缘,实在讲我们修行证果,缘这个因素比什么都重要。缘用现在话讲机会,所以你看看《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缘重要。你有善根、有福德,你没有遇到机缘,你还是不能成就。机缘有了,机会有了,那你没有善根、没有福德,那就机会现前,你不相信,你不能接受,那也没办法,也不能成就;一生当中成就,一定三个条件具足。末后这两首讲缘分。
【去来现在一切佛。如日光明出世间。为众能开甘露门。彼所得道愿宣说。】
这是求菩萨为我们说明三世诸佛成佛修行证果的经过,过去、未来、现在这一切诸佛。『如日光明出世间』,他们示现在世间,以智慧德能帮助一切六道十法界的苦难众生,『为众能开甘露门』。这是机缘,所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是第一个机缘,得人身一定要有机会闻佛法。闻佛法一定要开解,所以闻法不是闻一次、两次,你就能够开悟;一次、两次开悟,那是再来人,不是普通人。像我们这个业障深重的人,不断的薰习,薰习几十年这才开悟,才有开悟的希望。你不是长时间的薰习,你怎么能成功?薰习的缘就太重要。
『彼所得道愿宣说』,他们修因证果,弘法利生,就如同法藏比丘在《无量寿经》里面,要求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佛,请他说明一切诸佛、一切佛刹里面,这些业因果报总总成就,为他宣说,这意思一样的。所以大家念《无量寿经》,我这么一提,你的印象就很深刻。我们在此地也求文殊师利菩萨为我们宣讲。末后这一首:
【能善解除诸业缚。巧转诸乘妙珐輪。智慧决了自在人。示我普焰摩诃衍。】
这一首是『能善解除诸业缚』,诸位要著重那个「善」,善的意思一定要很清楚。业是业障,缚是烦恼系缚。无始劫来深重的业障烦恼,要靠什么来解除?『巧转诸乘妙珐輪』,这就是诸佛菩萨应机施教,什么样的根器为他说什么样的法门,所以开方便门,有二乘、三乘、五乘的佛法。『智慧决了自在人』,这是称赞文殊师利菩萨。『示我普焰摩诃衍』,这个「焰」是比喻,比喻智慧光明像火烧得很盛一样;普是普遍,就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摩诃是大,摩诃衍就是大乘。菩萨能够善巧方便,为一切众生开三乘法、开五乘法、开无量乘的法门,这些当然我也要学,可是衷心最希望得到的,那是大乘佛法。大乘中的大乘,就是一乘了义的佛法,这是祈求文殊菩萨为我们开示,善财童子的祈求,善财童子就是代表我们,我们向菩萨祈求。今天就讲到此地。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十七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17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八面,最后一行看起。向下这个偈颂,从第十八首一直到第三十六首,所说的是「叹法求乘」。因为这段经文很长,所以清凉大师在经文的前面,特别为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使我们对於下面的经文,在没有读诵之前先有一个概念。请看这段文字,这是清凉大师的注解。
「第二」,这是偈颂的第二大段。前面有十七首,是善财童子向文殊菩萨求法,我们都曾经读过。从经文当中,我们很清楚的看出,一个做学生的人,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求学,来事师学道。所以这段文字,字字句句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没有读这个文之前,都感觉得自己很不错,好像也是发的真诚心在求法,念了善财童子这段经文之后,再跟我们自己比较比较,我们的心态,比他差远了,难怪人家一生成就,我们一生潦倒。原因在什么地方?读这个经文要细心的去检讨,人家的长处在哪里,我们的缺失在什么地方?能够改正自己的缺点,效法别人的优点,我们也能在这一生成就。
这一段文,「大悲为毂下」,这底下的经文开头一句是「大悲为毂行愿轮」,是从这以下,所说的是「叹法求乘」,前面是赞叹老师,赞叹文殊师利菩萨,求他慈悲来帮助我们。这以下是赞叹佛法,所赞叹的是究竟圆满的一乘法。这个地方,乘是大乘,华严宗所讲的实教大乘。因为华严,过去贤首、清凉在判教的时候,将大乘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权教大乘,一种是实教大乘,实是真实,实教大乘也叫做一乘。诸位有听说这种名词,一乘法,一乘法就是贤首家讲的实教大乘。他求的是这个,这个可以说是究竟圆满的佛法。「带喻说法」。善财童子这个偈颂里面都有比喻,每一首都有比喻,所以是带著比喻来说法的。
「谓前失正道,常行邪道,犹如步骤。今修万行,常行正道,同彼安车」。清凉大师他老人家也带喻说法,经文带喻,他也用比喻。这个大意是讲,善财童子在没有遇到文殊菩萨之前,行的是邪道不是正道,过去走的路错了。从前失了正道,常行邪道。下面这一句是比喻,犹如步骤,好比是步行一样。什么叫正道,什么叫邪道?邪正的标准在哪里?这一点非常重要。《华严》是圆教一乘,如果你走的是究竟圆满的菩提道,那就是正道。如同世尊在《法华经》上所讲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所以它的标准高。你行的是一乘道,这就是正道,如果你行的是三乘道,那都算是邪道。我们要晓得,它这个标准之高,因为你行邪道,不能证得无上菩提。所以声闻乘、缘觉乘、权教菩萨乘都不行,都不能证得无上菩提。善财遇到文殊菩萨,要求的是无上正等正觉,不是其他的乘。现在他遇到文殊菩萨,接受文殊菩萨的教导。今修万行,常行正道,同彼安车。从前是走路,现在跟文殊菩萨一起坐车,这是比喻现在修行。
万行这个「万」不是数字,数字一万并不多,这是形容词,一切的行持。我们在佛门里面常常看到、常常听到,菩萨修的六度万行。六度,那个六是实实在在的六条,万行这个万字是个虚字不是实字,是形容词,说的什么?实在讲,就是说的我们生活,我们从早到晚,言语造作、起心动念,统统包括起来就叫做万行。一天是从早到晚,实在讲,连睡觉他还会作梦,作梦也在万行之一,也包括在其中。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从我们出生到寿终,一生,实在说岂止一生,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生生世世,你的身口意所有一切的活动,就是这两个字全部都包括了。过去没有遇到文殊,的确是邪道邪行,尤其是我们六道凡夫,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造六道轮回的业因、业缘、业果,跟《地藏经》上所讲的没有两样,我们天天干这个。
一个人随著年龄成长,对於你周边的环境感触愈来愈深,年轻人感觉很浅,年老的人感觉的就很深刻,才知道佛在经上讲的「苦」。三界统苦,欲界更是苦不堪言,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有什么值得计较的?知道是苦、觉悟到苦,这在佛法讲,这个人开始觉悟,始觉。有些人一生真的叫醉生梦死,死了他还不知道苦,那就是经上常讲的「可怜悯者」。遇到佛法,特别是遇到《大方广佛华严经》,说实在话,遇到其他的经典,你的起心动念一切行为,未必样样与正道相应,这是实实在在的话。遇到《华严经》之后,假如你对於《华严》的理事性相,都能够通达明了,那可以说,你起心动念、一切造作, |
|
|
|
|
|
|
|
都与正道相应。这是不可思议的经典!
在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古来大德公认的,《华严》叫「大不思议解脱经」,大不思议经,真实究竟圆满的珐輪。我们能够遇到,这不只是三生有幸,世间人常讲,希有难逢的事遇到,三生有幸,这不止!开经偈讲,「百千万劫难遭遇」,不是三生,这个话一点都不错。而开经偈就是为《华严经》写的,什么人写的?武则天写的,武则天当时作皇帝,就是我们中国少有的女皇帝。她作皇帝的时候,翻译《华严经》,实叉难陀到中国来,《华严经》第二次翻译;翻成之后,称为《唐经》,唐朝翻译的一共八十卷,我们现在读的《八十华严》。这个经翻完之后,送到她那个地方,她在经的封面上题了这四句偈,叫开经偈,「百千万劫难遭遇」。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机缘,很不容易遇到。请看下文:
「此十五偈,总说一车体用庄严」,善财童子是用偈颂,偈颂里面用车做比喻,一共有十五首。到三十二首,这一共十五首,十五首分成三段。说一辆车体用庄严,用这个来比喻一乘了义的大法。「而偈偈有结」,每一偈都有一个结。「显随一行皆是一乘」。换句话说,无有一法不是一乘,无有一物不是一乘,无有一事不是一乘。譬如我们早晨起床,穿衣是一乘,洗脸也是一乘,吃饭也是一乘,你要是通达了之后,你就入一真法界,一乘就是一真法界。「或事或理,或因或果,总合为一不思议乘。一运便能一切皆运」。这个运也是比喻,比喻运载的意思,把我们从凡夫地,运载到成佛的地。凡夫一生圆满成佛,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其他任何经上都没有这个说法,没有说得这么清楚、这么明显。一运一切皆运,这是总说下面这十五偈的意思。
「文且分三」。十五首偈分为三段。「初四偈求万行利他普济乘」。就是第十八首到二十一首,下面这四首。这四首是求菩萨的六度万行,普利法界一切众生,真的是如佛度一切。第二段有三偈,在第三十面,诸位看有三首偈,这是三首偈第二段。「求十度自利圆满乘」。这个地方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一般在三乘法里头常讲,自度度他,你看,把自度摆在前面,把度他摆在后面,自度而后才能度他,这是三乘法里所说的。一乘法里头不是这个样子,一乘法先度他后自度,因为度他就是自度,你要不发心度他,你的自度就不圆满。所以说自度度他,自他都达不到圆满;如果度他自度,这两样都达到圆满。这个意思很深。
我们要学究竟了义的佛法,起心动念不要想自己,想一切众生。我们早晨起来穿衣吃饭,穿衣吃饭也想一切众生。我穿衣是为一切众生穿的,我吃饭为一切众生吃的,你就一运便能一切皆运。穿衣不是妆扮自己,吃饭不是养自己的色身,这个念头什么时候能把它转过来?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示同修,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是给一切众生做好榜样的。佛法在哪里?佛法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在日常生活,不管有人看见,没有人看见,你都要存这个心,都是这样做。人没有看见,鬼神有看见,众生不只是人,鬼神比人多不知道多少倍,我们看不到他,他看到我们,诸佛菩萨看见,三乘圣者们看见,所以起心动念、生活起居,都要为众生做好样子。穿衣,衣服穿得整齐干净,这就是好榜样。
特别是在这个时代,你看现在这个时代年轻人,中国、外国穿的衣服,衣上那些花纹,你们去一看,妖魔鬼怪!妖魔鬼怪在哪里?你看看穿衣服满街走,这怎么得了!我们穿衣服,就要给他做个样子,让他在不知不觉当中,向我们学习,我们决定不能学他。我在外国看到衣服上印的这些花纹非常恐怖,所以我就想到我们做T恤的时候,印阿弥陀佛。温哥华有一位金石家,陈风子老居士,今年也八十多岁了,他刻的东西刻得很好,他替我刻了大概有二、三十枚石头章,我把它放大,我们要大量做。穿这个衣服,就是给人做样子的,我们衣服穿得很朴素、很干净、很简单,不必奢华。生活规规矩矩,饮食起居都有节度,这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给众生做好样子,你要存这个心,这是菩萨心、这是佛心。佛菩萨度众生,不一定是言说,经上常讲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表演,生活就是表演。你在哪个行业,就那一个行业做最好的榜样。你是什么样的身分,就在你身分当中做一个好样子,这叫行菩萨道,这就叫常行正道。同彼安车,那你跟诸佛菩萨同一辆车,这个意思就是同愿同行,跟佛菩萨的行持是一样的,都是表演给众生看的,让众生看到你们的生活行为,听听你们的谈话,觉悟回头,也能行正道,这就对了。所以先利他,后自利。
第三段有八偈,二十五到三十二。「求二利灭障广大乘」。自利利他,才能消除自己的业障,这个业障就是烦恼障、所知障,然后才能圆满菩提,这是下面三段经文的大意。再看底下,「若依行布,此之三段,初一地前,次一地上,后一地后」。行布,这是佛学里面的术语,它的意思就是次第;按照这个顺序次第,行布叫次第,就是次第跟圆融是相对的,圆融没有次第。我们举个简单的比喻,我们讲堂在五楼,你们诸位从楼梯一步一步上来,就是行布;你们坐电梯上来,就是圆融。《华严》里面讲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两个没有障碍。初一就是第一段,这里头分成三段,十五首偈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讲地前,就是三贤位的菩萨。次一就是当中,当中这三首偈是地上菩萨,登了地的菩萨,初地到等觉。末后一段是地后,地后也可以说是佛的位次上,也可以说等觉菩萨,因为通常我们讲地,讲十地,十地之后就是等觉,所以等觉也能称地后。这是从顺序上看,这三段有这三个意思,浅深不一样,愈往后愈深。「而诸位互融」,这个意思一定要懂,然后你才晓得,佛法是活活泼泼的,它不是死呆板的。虽有次第,但是它圆融。「合为一乘,圆修无碍」。这就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地前菩萨修行的行门、功德通地后,地后菩萨修行的通初发心的,初后圆融,圆修无碍。
下面从比喻说,「如离轮毂辐辋等外,更无别车」。此地举的车,诸位要懂得,跟我们现在的车不一样。释迦牟尼佛讲这个经,是三千年前古时候的印度,要看我们中国春秋时代,至少是周朝。释迦牟尼佛出生在我们中国周朝的时代,你到故宫里面看看那些车的模型,在图画里面看看,那是那种的车。他这里面所讲的,你才会懂得。车有轮,轮是最主要的,轮是总说,轮是讲的总相,车轮。这里面讲毂辐辋,这个是轮的部分。毂是什么?毂是轮的轴心,车轮里面那个横的木头,安装两个轮的时候叫毂。辐是从毂,用直的木头到它的个轴,这个当中有很多辐,那个叫辐,这直的木头就是圆周跟圆心连接起来,这个部分叫辐。辋?辋是周,我们现在讲轮胎,外面、最外层,落地的这一层叫辋。这是三大部分,一个轮一定有这三大部分组成,轮是讲的总相。车要是离了轮毂辐辋,那就不能叫车了。「离万行外,无别乘体」。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体是什么?体就像一辆车它的轮毂辐辋等等,用这个来比喻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身语意的造作。
「因果交彻,事理该融。不同余宗,体严各异」。《华严》里面所讲的,因里头有果,果里头有因,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它没有断的。理里头有事,事里头有理,所以它是圆融的,这才是圆满。后面两句,跟其他宗说法不一样,其他宗所讲的都偏在一边,或是偏在理,或是偏在事,或是偏说因,或是偏说果,所以体严各异。不像《华严》讲的这么圆满,它是给我们讲的整个的生活,面面都说到。这是底下这一段经文,先做这样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们有这个概念了,再看下面经文就容易懂得多了。请看第一首:
【大悲为毂行愿轮。信辖深固坚忍轴。净功德宝真实辕。令我载此菩提乘。】
这里面所说的,都是轮里面部分的相。『毂』就是车轮中心的圆木,这个圆的木头两旁边安著车轮的,那个叫毂,这是轮里头最重的一部分,现在的车也是如此,最重要的部分,轮就是安装在毂上。菩萨把这个事情比作大悲心。你要度化众生,度化众生的动力就是大悲,没有大悲心,你就不可能去帮助别人。诸佛菩萨无有疲厌的在十法界示现,演说种种法门,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他为什么?世间人每天很忙碌的去工作,为什么?为了赚钱,所以世间人会动,动得很起劲,名利在推动你,你要是没有名、没有利,你什么也不想干了,你还会去干吗?诸佛菩萨为一切众生,他也不要名也不要利,而且诸佛菩萨,给诸位说,他示现在各行各业、男女老少,无论在哪一个行业,他都非常精进、非常努力、非常认真,做这个行业的领袖,做这个行业的榜样、模范,他确确实实没有名闻利养,那是菩萨示现。什么力量推动?大悲心,大悲就是轮里头最重要的毂,最重要的这一部分。
『信辖』,辖是车轴前面的铁件,像我们现在轮装在这个上面用螺丝,现在用螺丝,就是这些东西,把它固定在毂上,固定在轴上,轴才是那个横木头,安装轮的那一部分叫毂。一个横的车轴,安装轮的头的地方叫毂。辖就是现在讲的螺丝,把它固定。『深固坚忍轴』,那是贯穿车轮中心的,这是运载承受重量的,这是轴。所以轴跟毂,一个是整体,一个是两头,装轮子的两头这叫毂。他用「信」来表辖,用「坚忍」来表轴,这个很有道理。大悲心在推动,没有坚忍,你承担不了,特别是跟这些凡夫众生往来,这些人不讲理的,你对他好,他未必感谢你。你看地藏菩萨在《本愿经》讲的,「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你要没有坚忍,你怎么能度得了这些众生?没有坚忍,大概被众生气都气跑掉了,那还能成菩萨吗?菩萨能忍、坚忍。
『净功德宝真实辕』,「辕」是车上驾车的扶手,古时候驾车的扶手,现在没有了,现在大概是方向盘,这个辕可以说是方向盘,这是驾车的方向盘,也可以扶手,也可以能够指挥车辆的角度,控制它的方向。所以他用的全是比喻,比喻里头显法,菩萨要想度化众生,要想帮助一切众生,这是我们要学的,我们要有大悲心,要有大愿心。「大悲行愿」,行愿特别是普贤行愿,普贤行愿是平等的,是清净的行愿,普贤行愿里面没有分别,决定没有厚此薄彼。我们要有信心,要有坚固的耐心,有清净的功德。
「净功德宝」是什么?就是指前面大悲行愿、信心坚忍,统统具足,虽具足而不著相,那就清净了。如果具足,还念念执著,我有大悲心,我有普贤愿,我有信心,我有耐心,来帮助一切众生,你的我相人相都没空掉,你虽然行菩萨道,你这个菩萨是三贤位的菩萨,是权教菩萨,不是一乘菩萨。一乘菩萨净功德宝真实辕,虽然帮助一切众生,心里头若无其事,丝毫都不染著,这样才能真正的利益众生。这三句是赞叹佛法,赞叹一乘大法。
『令我载此菩提乘』,这一句是求愿,希望文殊菩萨把这个大法教给我,我也能像菩萨一样成菩提乘。再看底下这一首:
【一切总持圆满箱。慈愍普覆庄严盖。妙辩才音铃震响。令我载此最上乘。】
这首偈子里面一开头也是比喻,『箱』就是车厢,古时候的车也有车厢,车厢是人坐的地方,用这个来比喻一切总持。『一切』是指一切法,『总持』是讲纲领,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我们掌握到它的纲领,掌握到它的原则,这是非常重要的。你自行化他决定就不会有大的差误,你掌握住这个原则。这些原则是什么?在本经里面,就是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这是这些一乘菩萨们的生活纲领,起心动念待人接物,都不违背这个原则。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这是一切总持。普贤大行里面(就是十大愿王),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一直到普皆回向。所以在《华严经》里面讲一切总持,文殊、普贤这二十法就圆满了。
如果说得更简单一点,那就是常讲的戒定慧三学,这二十条都不出戒定慧三门。如果要依我们《无量寿经》的纲领来讲,就是清净平等觉。诸位仔细想想,这二十条也不外乎清净平等觉。清净是戒学,平等是定学,觉是慧学。这在佛法讲开合不同,合,归纳起来讲总纲领;展开那就是如何在日用平常当中,你怎么样去做,而且这个做都是活泼的,也不是死呆板的,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各个不同,都是正行。这个正的标准是觉悟众生,利益众生,这就是正行。过去用这个方法能利益众生,现在用这个方法不能利益众生,拿过去的方法用在现在,你就错了,那就不叫正行,邪行了。同样一个道理,现在这个方法能利益众生,把现在这个方法假设拿到过去,行不通。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佛法对於我们现代的生活,对於我们自己现前的生活,决定有殊胜利益。如果我们觉得佛法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都变成死的,那你全错了。《华严》上教你,「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我们举个例子,早年,说这个话总得十几、二十年前,好像是民国五十八年,我在佛光山教书,时间不长,我在山上住了十个月。那个时候的佛光山是荒山一个,建筑物只有一栋,那是最早的叫东方佛教学院,有三十多个学生。那个时候在那里担任教书的有唐一玄居士、方伦居士、会性法师跟我,星云法师也上课,我们几个人在山上教书。当时山上有一百多个学生,大概有十几个,将近有二十个人有肺病,肺病很麻烦,会传染。唐老居士是医生出身的,很好的大夫,那个时候跟我们在一起,他已经八十岁,七十几将近八十岁。我们对他都很尊重,他就劝这些学生吃大蒜。这些学生严格守戒,绝不破戒。他叫星云法师劝他,星云法师跟他们讲,不听;回来摇头,不听,这就是错误。
大蒜是治肺病最好、最有效的东西。唐一玄居士那时候就给我们讲这一段的历史,早年肺病是绝症,没有药治疗,这个药物治疗发现是在北京协和医院,这是外国人开的,很大的一个医院。他们遇到一个肺病,大概是第四期,没办法救了,所以就交代家人把他隔离,因为它会传染,他想吃什么东西,尽量给他吃,给他诊断,寿命只有三个月。所以家人抬回去之后,就把他放在菜园,大陆上中国乡下的菜园,菜园里面有菜寮,搭个茅蓬,晚上有人在那里看守,怕人家来偷菜,菜园很大。就把他送到那里住,每天三餐饭送给他,他就住在那里休养、养病。
菜园里种的大蒜很多,他吃到这个很舒服,每一餐他都吃,把它当水果吃。他吃了三个月的时候,气色是愈来愈好,精神体力愈来愈健康。再搞了半年,六个月了,他们家里人对医生讲的话怀疑,不相信,把这个人再送到医院。医院一看吓呆了,这明明三个月死的,怎么会活起来?於是医院就展开调查,到他住的地方,饮食拿来化验、来分解,都找不到原因,最后就问他:「你还有吃什么东西?」他就想:「没有啊!我在菜园里,除了家里送三餐饭来,什么东西也没有」,结果最后想想,「蒜种的很多,我每天吃大蒜。」於是就在大蒜里化验,这才找到治肺病的药,治肺病的药是大蒜里头提炼出来的,肺病才有救了,才有了救药。
这些人有肺病的时候,大蒜当药用这是开缘,不是破戒,是开戒。受戒连开遮持犯的意思都不懂。你不肯开,你这个肺病再传染给别人,你不是害人吗?你自己病苦,还要人来侍候你,你不是找人家麻烦,哪里有慈悲心?这叫颠倒错乱,这个不通!所以诸位一定要懂得。但是蒜一定要生吃,熟吃就没有这个效果,就不能治病,一定要生吃;生吃当然很难吃,把它当药吃,不是当糖吃,它治病的。
现在外国人吃蒜一天比一天多,什么原因?饮食里头有毒,现在全世界农作物里头都用农药,外国人用农药比我们台湾用的量少,还是用,为了防止疾病,所以外国吃生蒜的也开始,也普遍了,都是防止疾病。现在医学提出报告,大蒜生吃对我们人身体每一个部位都有好处,只有对眼睛不利,除对眼睛之外,对任何一个部位都有好处。我们吃这个,跟世尊在经典里面讲的戒律的意义不相同,经典讲的五辛,是你大量的吃会产生副作用。我们一天吃几片,产生什么作用?就跟酒戒一样,酒喝醉了才出事,你酒喝一杯不会醉,没事。一定要懂得世尊制戒的因缘,制戒的用意在哪里。我们为自己身心健康,不找别人麻烦,你生病很多人侍候,那找人麻烦,所以药用是正常的。连这些道理都不懂的话,还学什么佛法。你真正持戒,那我也得佩服你,那个真正要紧的戒,连沙弥戒身上都不能拿钱的,拿钱就犯戒,那他钞票一把一把往身上装,他怎么不犯戒?这莫名其妙!该执著的他不执著,不该执著的是拚命执著,简直叫闹笑话!所以佛法一定要清清楚楚,要搞明白,不能错解了佛的意思。佛的戒律,条条戒律都是活泼的,每一条戒都有开缘。这是讲总持法门,你抓到总纲领,这就是「圆满箱」,箱表受用。
『慈愍普覆庄严盖』,在从前车不像现在,现在的车叫房车。从前的车它有个厢,但上面是空的,它上面用伞盖,遮太阳、遮灰尘、遮风雨,它有个盖。盖是慈悲心、慈愍,普覆就像庄严盖一样。『妙辩才音铃震响』,车有装饰,四个角都挂小铃铛,走起路来都有音声,把这个比喻辩才,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用这个比喻。『令我载此最上乘』,你看末后这一句,无论用的什么字眼,都是一乘法。菩提是一乘,最上是一乘,摩诃衍是一乘,都是说的一乘法。前面讲,每一偈末后都有结,都结到一乘法。再看下面一首:
【清净戒品为茵蓐。】
『茵蓐』是坐垫,茵蓐本来是用很细的草,很细、很软的草编成的坐垫,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椅垫。因为从前的车是用马拉的,马车,轮也不像现在车胎是橡胶的、软的,从前轮是硬的,木头外面包的是铁皮。你晓得那个走起来路又不平,那个坐起来不舒服,所以一定要用很软的垫子,这个垫子『清净戒品』,把这个比喻坐垫。
【诸妙三昧为采女。】
这些『采女』,过去出门有车,不是普通人家,普通人家养不起车马,都是一些大富长者、达官贵人,他们出门乘的銮驾,就是车乘,皇帝出去乘的车叫銮驾。前呼后拥,有这些采女在旁边照顾,车的两旁边都有人照顾,那个马的速度并不很快,这是把『诸妙三昧』,三昧是正受,这是种享受。
【法鼓洪音警有情。】
这是比喻击鼓。朝廷里面的大官出巡的时候,前面有锣鼓,像现在讲有乐队开路。现在也一样,你看外国有元首、达官贵人到台湾来访问,我们有警察开道,也有警车在前面开路。开路意思是什么?也就是警告行人后面有车队来了,请他们让开道路。从前也是这个意思,地方官员出巡的时候都是有开道。诸位如果在电视剧里面看到,中国古时候县市长出巡都有开道。这个用意是警觉有情众生,帮助他破迷开悟。末后,
【令我载此摩诃衍。】
『摩诃衍』三个字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大乘。此地这个大乘也就是一乘法,实教大乘是摩诃衍。末后这一首:
【具足四摄无尽藏。】
四摄法是摄受众生的方法,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讲一个不好听的话,控制、拢络信徒的手段,让你不要跑了,有这个意思在。佛菩萨他的目的何在?目的是要给你真正殊胜的利益,所以它不是个坏事情。他是善心善意来对待你,唯恐你把学习的机会失掉了。怎么样掌握你,不至於将学习中断,所以这是善意的。四摄就是有四种,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第一个是布施,布施跟众生结了善缘,给众生有了恩惠,我常常布施给你们,我讲经你不来听不好意思,这是一种手段。
我在外国法缘都很好,特别在新加坡。演培法师去年过世了,前几年他曾经就问过我,他请我吃饭,吃饭的时候问我,他说:「净公上人,你的法缘很好,你是怎么做的,能不能教给我?」我跟演培法师很熟,老朋友,他到台湾来都住杭州南路,我招待他。我就告诉他,我说很简单,布施。我去讲经,人没有到,布施的录音带、录影带、经书堆积如山,每个人来的时候,随便拿,没有限制,你拿的愈多愈好,只要你拿得动。演培法师一听就皱眉头,他说:「我不行!我好孤寒!」新加坡人叫孤寒,就是小气,舍不得布施,不肯跟人结法缘,那怎么行?头一个就是要跟人结法缘。
第二个爱语,爱语并不是讲好听的话,好听的话一面奉承人、巴结人,那个没有意义。爱语就是真正爱护众生的言语;换句话说,对他有真实的利益,有好处,这才是爱护他,所以不是奉承,不是说好听的。出之於真诚,爱护大众,教导大众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佛在经上字字句句都是爱护我们,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这是第二种摄受众生的方法。第三种利行,就是我们所作所为,对於众生决定有利益。利益大众、利益社会、利益这个地区国家,大家才欢迎你,才不会排斥你。如果你所作所为,跟他们的利益有冲突,那你就错了。
第四种同事,这是最高明的手段,这个手段大菩萨可以用,我们初学的人不能用。初学的人,我们的定力智慧都不够,所以善法我们可以随著学,恶法我们要远离。假如你有定慧,有这个能力,恶法也可以行。为什么?度那一类众生。譬如说,我们讲经说法,那个喜欢跳舞唱歌、喜欢打麻将,决定不会来听经,拉也拉不来,请也请不来。那菩萨怎么办?你喜欢打麻将,我也会打,天天陪你打麻将,而且打麻将打得到家,常常都赢钱,你都输钱。他最后一定向你请教:「你这个牌这么好,你是从哪里学来的?」「我是从《华严经》上学来的。」你看看,他马上就来听《华严经》。为什么?学了《华严经》,打牌会赢钱,这真的不是假的,实实在在的。你喜欢跳舞,我也会跳,跳得比你高明,足够当你老师,从哪里学来的?《华严经》上学来的,这叫同事。
可是你没有这个本事,你要陪他去玩的时候,你就退转,你被他拉回去了,那就坏了。所以四摄法里,前面三个我们可以学,后面一个,那要看看你有没有本事。你要没有本事也去干,恐怕你度不了众生,反而被众生度跑掉了。所以佛、大菩萨,他这四种方式,能够普度一切众生。你什么样的嗜好毛病都不在乎,我可以跟你一起干,在这里面来引导你,来转变你,教你回头。『具足四摄无尽藏』,这个四摄之德就好像无尽的宝藏一样,一定能够普度法界一切众生。
【庄严璎珞功德宝。】
这是比喻,四摄就像『璎珞』一样,车的四面垂挂著这些装饰品,庄严这辆车。
【自他惭愧为羁鞅。】
『惭愧』,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善心所,在这个地方用『羁鞅』做比喻。羁是马的勒口,因为车是马拉的,马在驾车的时候,它的口用个东西把它勒住,大概是一个铁的,勒住,两边用的是皮带,驾车的人是用这个来操纵它,让它行走速度的快慢,以及方向的辨别。马拉车,通常它的眼睛是要把它盖起来,它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左右,这是拉车的时候。鞅是马勒口两边的皮带,这都是比喻,要用现代话说,是比喻驾驶,控制马的速度跟它的方向。
在此地讲「自他惭愧」,自行化他,惭愧这两个心所,「惭」,我们今天讲良心责备,如果做错了事情,虽然没有别人责备我们,自己良心、心地觉得过不去,这是惭。愧是舆论的指责。人有惭愧,就不敢起恶念,不敢做坏事情,他要做了坏事情,第一个受良心责备,第二个怕舆论的批评。所以这是两个善心所,人有惭愧心,修学佛法没有不成功的。如果没有惭愧心,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做什么坏事,他也没有觉得自己不对,也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过失,外头人怎么样骂,他骂他的,与我不相干。这个糟糕了,这就没有法子了,这人没救了。不怕人批评,不怕人指责,这是学什么都不能成就。所以古来的大德、修行人常常用惭愧,印光大师一生就称「惭愧僧」。
【令我载此无上乘。】
也求文殊菩萨,把无上一乘大法,这一乘大法里具足无量的功德,就像车乘里头一样,样样齐全,丝毫不缺。这四首的意思都是利他的,先求利他。清凉大师这一段注解,注得很详细。你看第一首偈里面,他讲有五个意思,第二首偈里面有三个意思,第三首偈里面也有三个意思,最后一首偈有两个意思。我想这个诸位都能够看得懂,刚才我已经叙说过了,大家看的时候不会有困难。我们翻过来看第三十面注解,看第一行的注解,这个注解是从前面来的,第一个他是讲「四摄蕴德」。这个好懂。我们看第二,「牛有羁鞅,可以引车」。佛在经上,将古时候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印度的车有羊车、有鹿车、有大白牛车,你们在《法华经》上常常念的。大白牛车是不是牛拉的车?不是的,马车,马车古印度人叫大白牛车,牛白色的大概很少,马白色的很多,所以要懂得这个,大白牛车是马车,不是牛车。此地讲牛有羁鞅,都是引用大白牛车这个话来说的,实际上拉车的是马不是牛。它有羁鞅,就可以引车,它拉车的这些道具,我们现在讲的道具,就是古人讲的羁鞅。把它比喻作「人有惭愧,方能导行」。这个比得很好,人有惭愧心,不需要别人督促,他起心动念自然有约束。就好像马拉车的时候,它嘴里含的铁跟旁边那些皮带,就可以操纵它,掌握了这个马的速度跟它走的方向,所以用这个来比喻惭愧,这个比喻得很好。
「惭者自不作恶」。我们讲他有良心,他如果觉得作恶,他对不起自己,他不敢作恶。尤其是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师长。从前教育非常重视这个观念的裁培,让你长大成人在社会上,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要想到光宗耀祖、光大门楣。你行事真诚、行事善良,大家赞叹这是某人家的孩子,你的父母面上有光彩,大家赞叹恭敬。你要作恶事情的时候,那你的父母就见不得人,这是惭心所。愧心所就起作用。「愧者不令他作。故云自他惭愧」。自己不作恶,也决定不会教别人作恶。
「具上惭愧,以用庄严,为无上乘。略举十三,以为体式」。这里面一共举了十三个比喻,十三个比喻都是车的部分,包括了拉车的马都算在里面,这是个车的整体。「类显万行皆能利他」。这是说明一辆车能够这么庄严,能够载物、运载,那个车里头每个部位都重要。现在的车也是一样,少一个螺丝,那个车走的时候就可能产生危险,所以它每个部位都重要。这是说明,我们在生活行为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没有一样不重要,决定不能够疏忽,比喻重要的意思在此地。就是末后这一句,比类发明,显示万行皆能利他,这就是我们讲,佛菩萨为一切众生的好榜样。我们起心动念、饮食起居、点点滴滴,都给社会大众做好榜样。常存这样的心,常常这样行事,那你就是华严会上的佛菩萨,我们真的学到《华严》了,《华严》真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起了作用。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十八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18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面,第三行。请看经文。
【常放大舍圆满光。恒涂净戒真实香。永减烦恼疮疣者。令我载此最胜乘。】
这以下有三首偈,是说菩萨十波罗蜜自利圆满。清凉大师在这个地方注解,这段注得很详细,也是我们必须要认真学习的。注解里面说,偈颂里面的第二段有三偈,「十度自利圆满乘者,十行十地皆此成故」。这一句话就说得很重要了。十行是三贤位的中贤,它分上中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行是中贤,十地是圣人。这个意思就是说明,三贤十圣都是依这个修成的,由此可知,这三首偈非常重要。
第一首,我们刚才念的,这里面包含三波罗蜜,就是有三度,布施、持戒、忍辱,我们看注子就好。偈颂里面讲『常放大舍圆满光』,清凉大师给我们说,车既然是宝成,我们从前面一直读下来,前面有二十一首偈,都是以车做比喻,比喻大乘佛法。既然是宝成,当然就有光明。这个宝是自性的体相作用,这是真实之宝。对上来说,能感动十方一切诸佛;对下来讲,与九法界一切众生,就如同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所说的,同一景仰。光明非常显著,只要我们自己发真实的心。
「三施圆满,悦物如光」。这两句话是从事相上说的,布施佛在经上将它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财布施,第二类法布施,第三类是无畏布施。这是一切诸佛菩萨所行的,这是他们的生活,是生活里面主要的一部分。你说十波罗蜜,十波罗蜜如果再归纳一下,一个布施全部都包括了。我们也可以说,布施是总,其余九条是别;换句话说,布施的别相而已。布施就是舍,就是放下。为什么佛要我们修财布施?九法界的众生,尤其是六道凡夫对於财物非常执著,视财如命。甚至於说,要财都不要命,都有这种人,所以佛为了要对治我们这个病根,这个实实在在是病根,用布施波罗蜜来对治。
财布施里面,范围非常之广,我们在《华严经》前面「第六回向章」,这是很早年讲过了,我记得好像是在志莲精舍讲的,大概在民国好像六十一、二年的时候,很早了。「第六回向章」给我们讲了有七十多种布施,这还是归纳,一类一类的归纳,归纳这么多。那要细说,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们在此地简单说,财大致上分为内财跟外财。外财是指身外之物,一切你所有的。内财是讲你的身体,所谓是头目脑髓都可以布施。当然这种布施,内财的布施,我们凡夫做不到,菩萨就能做到。
我们在经上读过,像《佛本行经》里面,所说的释迦牟尼佛过去在因地修菩萨道的时候,舍身为虎,看到老虎饥饿很可怜,他能够舍身去喂它,这是内财布施。割肉喂鹰,那个老鹰饿得很可怜,佛能够把手臂上肉割下来喂老鹰,这是内财的布施。可见得,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对於舍身命,实在是在所不惜。因为菩萨知道这个身不是我,世间人这个身命难舍,执著这个身是我。菩萨知道这个身像衣服一样,是我所有的,不是我,所以舍身受身都没有困难。不像凡夫,受生的时候欢喜,舍生的时候难过,这是舍不得。
但是除了这一类的内财布施之外,像我们以体力,以劳力为众生服务,这也是属於内财布施。我们替人筹划一桩事情,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头脑,也是属於财布施,这财里头还有法,还有法布施在里头,这个智慧能够教导他许多方法。因此布施的范围广,我们从什么地方学起?自己哪一种毛病重,就要从最重的地方下手,这个毛病就是执著、悭贪、吝啬。如果对於财宝看得很重,你就从财宝上施舍,从这上下手。最重的能舍、能放下,其他的就比较容易。如果你对於色看得重,你就从色上下手;如果对名上看得重的,你就从名、荣誉上下手;要对权力看得重的,那你就从权力上下手。你自己想想看,每个人执著并不一样,对於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每个人看法不一样,哪一项执著最重的,从这个地方先下手。
布施的目的,诸位要知道,它是破除我们悭贪的烦恼,吝啬的烦恼。如果我们悭贪完全没有了,吝啬完全没有了,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了。如果还有这个念头,你的布施波罗蜜要修,不修不行。舍财修福,那个福不是我们一般人讲的福报,如果一般人讲的福报,那你就又糟糕了。你为什么去布施,舍财修福?佛经里面讲的,「舍一得万报」,这个利息太大了,做什么生意也没有这么大的利润。我舍一块钱,将来会得一万块钱的回报,你们想想,哪个生意能一本万利?你要是这种施舍的话,能不能得到?给诸位说能得到,确实能得到这个福报,可是那个叫布施,不叫布施波罗蜜,不叫布施度。
你要晓得波罗蜜是度,度什么?度你的苦厄。什么是你的苦厄?贪心是你的苦厄,你的贪心不断,说实在的话,六道出不去。不但六道出不去,你来生一定去做鬼,这是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十法界的因行,十法界是果报,当然原因非常复杂。复杂的原因里面,一定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饿鬼道就是贪心。贪瞋痴叫三毒,地狱是瞋恚,畜生是愚痴,你贪瞋痴不断,你就决定不能离开三恶道,这个要知道。假如你贪瞋痴断了,换句话说,你决定不会堕三恶道,为什么?你没有堕三恶道的理由,没有这个因缘。由此可知,佛这个方法教给我们,对我们是真实的慈悲,真实的救拔,让我们永远离开饿鬼道。不但贪爱的行为没有,贪爱的念头都不著。
这个地方我们还要注意到的,我们对於世间法不贪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不贪了,那佛法怎么办,会不会贪著佛法?要贪著佛法,还是在饿鬼道。诸位要记住,饿鬼道里面,做有福报的鬼就是了。由此可知,十波罗蜜或者是六波罗蜜,是要度我们出三界的,是要度我们出十法界的。由此可知,它是叫我们断除贪心,而不是叫我们换对象的。我们世间法不贪了,去贪图佛法的功德,那叫换贪的对象,没有断贪心,这个没用处的。贪图世间五欲六尘,那做饿鬼;贪图佛法,将来在鬼道里面做鬼王,做有福报的鬼而已,这是我们要搞清楚的。所以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舍不是不要,我们不要佛法,那怎么行?舍是舍掉贪爱佛法那个念头,佛法我们要用它,要学它,不能够贪著,不能有贪心,不能有执著。你有贪执,那你就错误了,这是对财布施。
法布施里面,有佛法、有世间法,我们自己所懂得的、所会的,要肯教别人。有人来向你学,你要认真全心全力去教导他,就是法布施。法里面的范围也是广大无边。佛法广大,世间法也广大,你不能说我什么都不会,没有那个道理。你在这个世间做人,总有一、两样拿手的,做得很好的。你会烧菜,你菜烧得很好,能烧一道、两道都不错。有人愿意学,你就热心教给他,这就是法布施。世法如此,佛法也一样,决定不可以吝法。不可以存著有一个念头,怕别人学的比我还好,将来他在我之上,如果有这么一个念头,你教给别人教一半,自己还要留一手,这叫吝法;吝法将来是得愚痴的果报。
诸位在《阿弥陀经》上念过有一位尊者,周利盘陀伽,这个大家都晓得。他在佛的弟子当中,是最愚笨的一个,佛教他两个字,念上面字,下面忘掉了;教下面,上面也忘掉了,这么样的愚笨。所以他出家,他的哥哥出家,哥哥看到弟弟实在不成材,他弟弟发心想出家,哥哥摇头不答应,你不行,你怎么能出家。结果他去找佛,佛给他剃度,收留他了。大众都奇怪,这个人没有善根,佛怎么收他出家了?阿罗汉的智慧神通,只能知五百世。佛告诉大家,他过去生中,是三藏法师,他有出家的因缘。为什么今天会落到这个地步?讲经说法吝法,他所知道的只讲一点点给别人,后头要保留,怕别人超越自己,所以生生世世愚痴,得这种果报。
他不晓得,聪明智慧从哪里来的?从法布施来的,你不要怕别人超过你,你愈是肯修法布施,你就愈聪明,愈有智慧。年年有悟处,月月有悟处,时时刻刻都有悟处,智慧像泉水一样往外涌,没有枯竭的时候,这是修法布施。吝法的人,他的智慧再多,到时候就没有了,死水,它不是活水。智慧完了之后,慢慢就变成愚痴了,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得。无论是世法、是佛法,有人来找我,要我们教导他,我们一定要热心,全心全力的教导他,只要他能够接受,这是修法布施。
第三种叫无畏布施,无畏的意思是能令众生在一切环境当中,能够得到无畏。这个畏就是恐惧,能帮助众生离开一切恐怖,这一类的布施。这一类的布施范围也非常非常之多。众生在人事环境、物质环境,生活环境当中,甚至工作环境当中,遇到恐怖的事情很多,身心不安稳。我们能够安慰他,能够帮助他,使他心里感觉得有个依靠,离开一切恐怖,这一类都叫做无畏布施。
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这个都市,由於科技的发达,电力的发达,能源的发达,大概晚上走黑路就很少了,到处都是灯,都非常明亮。可是如果是在五十年前那个时代,环境就不一样,大概六、七十岁的人有这个经验。我年轻的时候,在中国大陆是抗战时期,能源不足,普通人家点的灯泡,大概二十烛光就很大的灯泡,就很亮了。而马路上的路灯,很远才有一盏路灯,大概那个路灯都是二十烛光,顶多四十烛光灯泡。所以那个灯远远看,若有若无的。在这种环境之下,有很多胆小的人,晚上都不敢走路。倒不是怕盗贼,盗贼很少,怕鬼。这就是他有恐惧,你知道他胆小,晚上出门怕鬼,你陪他回去,送他回家,那你就是属於无畏布施,你能叫他离开恐怖。凡是属於这一类的,都叫做无畏布施,帮助人使他离开恐怖,能够感到身心安稳。
在生活里面,我们吃素食,素食就是真正的无畏布施。不食一切众生肉,一切众生看到你不害怕,没有这个恐怖的心,它知道你不会杀害它。所以我们能够发心吃长素,这就是最好的无畏布施。对一切动物我们爱护,决定不伤害它。对於一切人,他在有恐怖的时候,我们安慰他,我们帮助他,让他身心得到安稳,离开一切恐惧,这一类的叫无畏布施。佛给我们说了,三种布施得三种果报。你不求,不求也得;你求也得,不求也得。不能说我种瓜,我不求它长瓜,它就不长瓜了,没有这个道理,它一定还是要长出来,不管你求不求,它一定会长出来的。果报是自然的,因缘果报。
财布施的果报得财富,你为什么会发财?有原因的。你发财是果报,有果报哪没有因的?因是什么?因就是财布施,你过去生中,曾经修财布施,你这一生得财富,这有因;因当然还要有缘,没有缘也不会结果。缘譬如说,你经营一个事业,你也很认真,也很努力,那是缘,你这个事业就发财了。你过去生中没有这个因,看到别人做这个生意发财,你也去做,你去做就蚀本,那什么原因?你过去没有修因,你有这个缘,没有这个因,它长不出果来。有这个因的人,没有缘也不行。没有缘,过去生中修的财布施,这一生什么都不干,坐在那里等,那个不行,等不出来的。大小总得做一点事情,这个财逐渐逐渐就来。有因有缘,这才有果报,财富是果报,没有修因,没有修财布施,决定得不到财富。聪明智慧是果报,因就是法布施。布施世间法,得世间的聪明果报。布施佛法,得世出世间的聪明果报。所以聪明智慧也有原因,也与过去生中有关系,甚至於生生世世的修学都有关系。无畏布施得的果报是健康长寿。
我们看三种布施三种果报,三种果报都具足,这个人是圆满的福报,很少很稀有。我们仔细去观察,这三种果报,有的人有财富,身体不好,也没有聪明智慧;这个我们就知道了,过去世修财布施,没有修法布施,没有修无畏布施,所以他有钱,他发了大财,但是他的生活并不快乐。另外一类人,聪明智慧很高,没有财富,生活非常清苦。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就是一个例子,人真的是绝顶聪明,确实有智慧,不但我们承认,世界都公认的,在这个世纪里头,大哲学家。一生教书拿钟点费,拿点学校的薪水,买一套参考书都买不起。我们学了佛以后晓得,他前生法布施,没有修财布施,大概对财很吝啬。他还算不错,他的身体很健康。还有些老教授,不但是生活很清苦,常常还多病,那我们就知道,他虽有法布施,财跟无畏布施两个都没有,都缺乏。
第三类,如果诸位到中国大陆去观光旅游,中国大陆农村很多年老的人高寿,健康长寿,他也没有聪明,他也没有智慧,他生活很清苦、很贫苦。大概这种人,前生没有修财布施,没有修法布施,他修无畏布施,所以他的果报健康长寿。中国大陆健康长寿的人很多,曾经我在美国听说,美国都派一些专家到中国大陆去调查,想找出原因,他们那样的贫困,为什么健康长寿?已经开发富足的国家,生活环境那么优裕,为什么健康长寿的人少,他们去查这个原因。实在那个原因在佛经上,他去查,哪里查得到?他怎么知道这三种布施是业因,这个查不到的。他们能查到的,大概就是看到农村里面长寿的人,他们生活简单,真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也没有什么娱乐节目,身心清净,只知道干活,干完活就休息,大概只能查到这个,其他真正的原因,他查不出来。所以我们要想一生过得很幸福、很美满,你就一定要懂得,三种布施要做,你的果报才圆满。三种布施圆满,那叫自利利他。
悦物如光,「物」就是一切众生,九法界众生,所以他不说人。如果人?在九法界里头只有一个法界,其他的不包括;说物,全包括了。能令一切众生欢喜,这就是布施波罗蜜的光明。「常放大舍圆满光」,财、法、无畏都要舍,都要认真去做。觉悟的人,他在一切时、一切处就做这么一桩事情,念念都在修布施波罗蜜。悭贪吝啬舍尽了,自性上的障碍就去掉,这个烦恼就断除了。自性的功德,自性的光明自然就透露出来。佛教给我们明心见性,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就是贪瞋痴这些烦恼盖覆住了,所以叫二障。这十种方法都是除障的方法。我们明白、知道了,认真去学习,认真的去做,这就是佛对我们的加持,佛对我们的帮助,真实功德,你一定要能体会这个道理,认真去做。
在做的时候,如何能够达到波罗蜜的标准?波罗蜜就是圆满的意思。我们修财布施,修法布施,修无畏布施,如果我们希望得财富,得聪明智慧,得健康长寿,这个布施不圆满。为什么?你没有称性,自性功德没有现前,你得的这个利益太小太小。如果你能够布施若无其事,绝对不把它挂在心上,做了就跟没做一样,那就圆满了。你心清净,烦恼断掉了,自性光明透出来了。自性里面的财富、智慧、寿量都是无量无边的。阿弥陀佛的名号叫无量,不单单是无量寿、无量光,一切都无量。你说财富,财富无量;你说智慧,智慧无量;说德能,德能无量,样样都无量,没有一样不无量。
我们的馆长韩鍈居士,这次从美国回来,她就发了大心,她说年岁也太大了,不再管事情了,要我们在海外跟此地道场,每个道场都独立。这个道场也成立一个财团法人,成立一个董事会,你们自己去管理,她连她家的房子也捐给图书馆。她本来要送给我,我说我不要,最后她想来想去,跟我商量,我说你最好送给图书馆,让图书馆做一个客房,外面有客人来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地方招待他,这也很好,决定送图书馆。统统放下了,那布施就圆满了。
现在虽然生病,真有阿弥陀佛照顾。前天一号,晚上十点钟,阿弥陀佛来看她,我看她的事情,佛安排,叫我们放心。今天我想到,我们出家人穿的衣服不如法,出家人穿粪扫衣,所以衣叫袈裟,袈裟是避免正色,红、黄、蓝、白、黑是正色。应该穿什么?像咖啡色,就是红、黄什么颜色也不是,我们现在讲咖啡色。通常我们出家人,在法会当中穿黄海青,搭红袓衣,实在讲这个是不如法的。所以今天我就想到,我们图书馆要带头,馆长一再给我们讲,我们出家人要做出家人的好样子,我们道场要做道场的好榜样,这是她对我们的期望。所以我们平常这个衣,五衣、七衣如法的,大衣不如法,红袓衣不如法。我是有,我的二十五条衣是咖啡的,所以今天我就想到,我们图书馆所有的男众,每个人要做一件二十五条衣,将来女众也要做咖啡色的九条衣,我们要做个好样子。
中午我们就通知板桥做僧服的,她晚上来给我们家里量尺寸。她告诉我们,她说阿弥陀佛告诉她的,阿弥陀佛今天中午通知她,图书馆做这个衣要赶,叫她赶快做。这阿弥陀佛早就安排了,我们都不要催她,她回去加工,给我们赶快做。不可思议,我们的事情是佛安排的。
我听她说的时候,问怎么一回事?她说中午睡午觉的时候,那个时间阿弥陀佛来交代她,所以她已经去准备好了。我们电话没有打过去,阿弥陀佛先交代她,这一打电话,她就知道了,这不可思议!所以我看馆长这个生病,是维摩居士示寂,做出这个样子来给我们看,让我们觉悟,让我们在这里面学到好多东西。这才是「常放大舍圆满光」。
第二句,『恒涂净戒真实香』,「恒」是恒常,这一句是说持戒波罗蜜。清凉注解,这是第二句,「掩破戒垢」。掩是掩盖,垢是比喻,比喻污染,破戒就污染,所以要教给我们持戒。「令法身洁,如涂香也」。持戒的范围非常非常的广泛。通常在一般讲席里面,把它归纳为三条,我们也称作三聚净戒。第一个是律仪戒,律仪戒是佛在经上所讲的,一条一条有条文的。像通常讲的五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这都是有条文的,属於律仪戒。第二类,还有没有这些条文的,摄善法戒,佛没有说,但是戒律的精神我们知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我们知道是恶的,佛经上没说,不能说佛戒条里面没有,我们可以做,那你就错了。是善法,对於社会、对於大众有利益的,佛戒条里没有,我们就不要做了,那也错了。这一条里头,就包括佛所没有说的。一切恶要知道断,一切善要知道去奉行,这叫摄善法戒,这是一类。我们自己修学自利的,那就包括完全了。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先要想到善不善?不善的,我们就要禁止;善的,我们就要奉行。第三类,饶益有情戒,这是利他。对社会、对大众是善,是有利益的,我们一定要去做。这三大类也能够把戒品包括尽。这里面的范围非常非常的广泛。它的目的是破恶,持戒波罗蜜是破恶。恶是讲的恶业,一定把恶业消除的干干净净,我们持戒波罗蜜就圆满。
一般同修对於持戒,往往只是执著在律仪戒,许多人死在戒条之下,这是错误的。佛给我们制订的每一条戒,你一定要懂得制戒精神之所在,佛为什么制这一条戒。在什么样的因缘之下,佛会动这个念头制这一条戒。这一条戒教给我们怎样去做,不可以不知道。所以每一条戒的缘起,每一条戒理论的依据,每一条戒的业因、业缘、业果都要清楚,然后你才谈得上持戒。而且每一条戒里面,都有开、遮、持、犯这四条。开就是开缘,在某些条件之下,开戒,那不叫破戒。没有开缘,你要是开了,那就叫破戒;有开缘不开的时候也不行,那你也叫破戒。可见得,条条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这一定要懂。不懂的时候,这个戒条就不能受人欢迎。
如果说这个戒条把我们约束的,叫我们动都不能动弹,一动都犯罪了,这还得了吗?这个生活日子还能过吗?对於戒律的精神,与修学的方法,他不了解。譬如我们在戒里面,这个酒的戒,大家晓得是根本戒,杀盗淫妄酒,酒的戒里头开缘最多。特别是在家的同修,你们在家同修有许多应酬,宴会里面都有酒,在这种场合之下,都有开缘。但是开缘里头有一个原则,你只能喝一杯应酬应酬,你不能藉这个机会就喝醉了,那你就错误。应酬可以,你看佛很讲道理,他不是不讲理。药用可以,那个中药,印度这个药里面有很多用酒做引子,和药的,这个可以,这都是开缘。做作料也可以,你们烧菜的时候,用料酒可以,为什么?这不会醉。还有一种生病的时候,需要用酒和药,或者用酒做药引,这个可以。另外还有一种什么?年老的人,体力很衰弱的,酒能够帮助你血液循环,所以可以。
我初学佛的时候,那个时候也常常有时间就跑到寺庙里头去听老法师讲经。遇到一位老和尚,七十多岁,那个时候我们才二十四岁,七十几岁老和尚。因为我们跟寺庙很熟,他常常留我们吃饭,我们吃饭的时候,就看到他有一酒杯,所以我们很奇怪,老和尚怎么每一餐饭都喝一杯酒,但是我们也不敢问。一直到以后,我们亲近李老师了,有一次谈到饮酒的事情,那是讲《礼记》的时候,谈到饮酒。我就把这个事情说出来,李老师说这是开缘,年岁大了,身体衰弱,这一杯酒是帮助他血液循环,这是开戒,这不是破戒,我们才明白这个道理。
《礼记》就讲到郑康成,《礼记》的注解是郑玄作的。他就把郑康成的故事,中国讲的三百杯,这三百杯有典故的,真有其事,就是郑康成。郑玄是汉朝时候人,大儒,那个人是海量。他学成之后,也就是他毕业了,向老师告辞,老师带著同学到长亭去给他送行。送行,每一个人敬他三杯酒,他喝了三百杯。三百杯酒喝下去的时候,小小的礼节都不失,你就晓得他酒量好,一点都不迷惑。所以李老师讲,如果人人都像郑康成的酒量,释迦牟尼佛这一条戒就没有了,就不要了。所以酒戒是怕你酒醉乱性,这一条戒是遮罪,不是性罪,它是预防的,它本身没有罪,怕你酒后乱性,你犯罪。所以它是预防的,这是开缘,条条戒都有开缘。诸位读经的时候留意看,你就晓得。
所以戒律要懂得它的精神,要掌握到它的原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凡是对我们自己身心有不利的,决定不能做;凡是对於社会大众有不利的,决定不能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自利利他。佛法讲到利益,绝对不止说眼前的利益,佛讲得很明白,今世得利益,来世不得利益,这不是真的利益。真正的利益,是现在得利益,来世、后世都能得利益,那这个利益是真实的。假如现前不得利益,来世、后世能得利益,这个利益也是真实的。为什么?我们这一生的寿命很短,如果你来生生天,天的寿命长;你来生作佛,那是无量寿,这一往生作佛就无量寿了,那个利益不可思议。念佛往生那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修学净宗,有这样殊胜的因缘,这一生要不能往生,那就真正是辜负了自己,决定要以求往生为目的,这一生当中,其他一切利益,我们都不在乎,我们都看得淡,都放得下。
古德教给我们「好事不如无事」,好事有缘,我们随缘做好事;没有这个缘,绝不攀缘做好事。攀缘做好事,我们的心不清净,那就是著相修持。随缘不著相,成就的是圆满功德。图书馆跟佛陀教育基金会建立的时候,我们就守住这个原则,我们从来不向人化缘。供养得多,我们多做;供养得少,就少做;没有就不做,这个多自在!我们并没有订一个目标,我今年做多少事情,我们没有,我们随缘做的。如果订上一个目标、一个计划,那就麻烦大了,到时候你没有力量,那怎么办?所以我们没有计划,没有目标,一切随缘,这做得很自在。这是知道我们修持戒波罗蜜是度恶的,度恶念的。
第三句,『永灭烦恼疮疣者』,这一句经文上没有显著的忍辱的字样,没有,意思有。诸位看这个注解。「内忍贪瞋,则外违顺不能伤害,为灭疮疣。此於车上是不破义,是无损义」。这是用车比喻,在车上车辆非常坚固,这个车辆完好而没有损坏,从这个意思里头显示它的耐力,这个耐力就是忍辱波罗蜜。意思叫我们内要忍贪瞋,这很明显的。顺自己的意思,要忍贪爱;不顺自己的意思,瞋恚心就生起来了,你也要能忍,不能动瞋恚心。所以你内要是能忍贪瞋,外面违顺就不能伤害,这是讲外面境界。无论是人,无论是事,无论是物,违是不合自己意思的;不合自己意思,你要不能忍,你就生瞋恚心。瞋恚心一生,麻烦大了,经上常讲「火烧功德林」,功德是什么?功德是定慧,你这一发脾气,定慧就没有了,哪里还有定慧?所以这是最伤人的,伤害我们修行不能明心见性,伤害我们念佛不能得一心不乱,甚至於妨碍我们不能往生,这个问题严重,贪跟瞋都不能往生。
贪是贪爱,对这个世间有留恋,舍不得去,那怎么行?所以念佛人最后一著是最重要的,你一生有没有成就,就看你最后临命终的时候。临命终的时候,最后一念还动贪瞋,那你这一生所修学的功德就不能圆满,做为来生得度因缘。这个道理要知道,我们每位同修不是这一生开始念佛的,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不晓得修了多少生、多少劫,为什么没有往生,还在六道里打滚?给诸位说,就是临终一著的时候错了。我们这一生临终一著有没有把握?没把握!有把握的人太少了。临终再要动个贪瞋,那这一生又跟从前一样了,下一生再遇到这个法门,不知道到哪一生、哪一劫了,不是生生世世你会遇到,这个事情大了。
近代有个小册子,《饬终须知》,我这次从美国回来,在飞机上把这个小册子看了一遍,我觉得非常重要。所以回来之后,我们印了一万本。这是我们净土宗必读的一本书,不能不知道,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临终怎样才有把握?第一个没有病苦,第二个预知时至,你才真有把握。这样的人有没有?有,我们也曾经见过,也曾经听说过很多。最近这四十年来,我们所见所闻的,至少也有几十位。为什么人家能, |
|
|
|
|
|
|
|
我们不能?原因在哪里?那个能的人,里面贪瞋痴断干净了,没有了。外面人事物的缘,顺境也好,逆境也好,统统放下了,决定不再放在心上,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他就能了。如果还有丝毫放不下,你就不能。
那你不能,就看临命终那一著了。所以临终助念非常重要,就是帮助那些还没有完全放下,贪瞋痴还没有完全搞干净的。这种人能不能往生,关键在临终的助念,临终助念如法的话行,提醒他,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决定往生,这是弥陀十八愿。一生没有遇到过佛法的,临命终时遇到善友劝他念佛,他只要肯相信,只要肯念,也能往生。这是阿弥陀佛跟其他一切诸佛所不及的地方。度众生善巧方便,达到究竟圆满之处,第十八愿,我们应当深信不疑,决定得生。
当然最好是平常这些理论都能够透彻,都能够明了,一定要把贪瞋痴慢的烦恼放下,知道这是毒,三毒烦恼。世出世间没有比这个更毒的,病从哪里来的?内有贪瞋痴,外面有五欲六尘,五欲六尘是外面的感染,你里面有三毒,内外交感,哪有不生病的道理?你能把里面的毒拔除,外面一切都能放下,你怎么可能生病?我们中国人常讲病从口入,为什么从口入?贪吃,从贪里头来的。祸从口出,大概一般祸害都是什么?瞋恨心,发脾气说话得罪人,这是招惹来的报复。所以这个地方讲,「内忍贪瞋」,他不讲忍别的,特别拿这两个字来说。
忍辱的范围非常之广,对人、对事、对物、顺境逆境都要忍,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心清净平等觉。对清净心凡是有伤害的,你一定要忍。贪心,你的心不清净;瞋恚,不清净;愚痴,不清净;嫉妒,不清净;你有是非人我,都不清净,这个地方,忍耐就是功夫。一般讲忍辱也讲三大类,这一类是对烦恼,对烦恼要忍。通常三大类是什么?人为的加害,就是顺逆境界。逆境,人家来欺侮我们,侮辱我们,我们要能忍。这一段经文说得好,贪也要忍,人家欢喜我们,爱护我们,也要忍,不要动贪爱的心,动这个心也糟糕,就产生情执,那个麻烦大了。所以违背自己心意的境界要忍,顺自己境界还是要忍,你才能保持你的心清净,这个意思说的好。
第二种自然的灾害,就是环境,不是人为的。譬如讲气候的变化,夏天很热,冬天很冷,冷热不是别人加给你的,我们也要学到能忍受。属於这一类的,这是自然的,违顺境界要能忍。第三种修法,特别讲在佛法的修学,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绝对不是短时间能成就,你要有耐心,你没有耐心,你怎么会成就?
念佛要念到一个妄念不起,那是功夫。有很多同修,刚刚念佛的时候,愈念妄念愈多。他来告诉我,我不念佛的时候没有妄念,愈念愈多,大概我不适合修这个法门。这就是没有耐心。这一桩事情,我想很多同修都有,绝对不是说你不念佛的时候没有妄念,不念佛的时候就那么多妄念,没有发现,没有注意;这一念佛发现了,不是说念佛念出这么多妄念来的,哪有这种道理?念佛,你才发现你的妄念太多。那怎么办?继续念,不要管妄念有多少,只管继续去念;念久了,你念佛的功夫纯了,妄念自然就少。换句话说,念佛妄念还是很多的话,证明你功夫不得力。要想功夫得力,最好的方法,内断贪瞋痴慢,贪瞋痴慢疑要断掉。外面对於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要放下,不沾染,然后你老实念佛,功夫容易得力。如果里面烦恼没有断,外头外缘放不下,你念佛功夫得力就很困难,相当不容易。这都是属於要忍,要忍辱。一般讲忍辱,这三大类好,说得很好。这是这个经里面含义很深很广。
我们看注解里头,后头还有几句话。「故梵本云,疮疣已灭如金刚」。这是《华严经》的原本、梵本是这个意思。而翻译的是「永灭烦恼疮疣者」,梵本是这个意思,疮疣已灭如金刚。「此之三度,成大财体及多眷属,增上生道,故为最胜」。这就是布施、持戒、忍辱。这三种业因,它的果报是无比的殊胜,他能得大财体,「体」就是真正的业因。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阿弥陀佛为大施主,无尽的财宝布施给十法界一切众生,大施主。阿弥陀佛的眷属没有人能算得尽,你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求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都是弥陀弟子。增上生道,「生」是出生的意思,「道」是指道果。在本经就是菩萨五十个位次,如果除了十信位不算的话,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为什么在菩提道上一步一步向上提升?这三种行法非常重要,都是修布施、持戒、忍辱而升进的,提升自己的境界。
所以在十波罗蜜里面,这三条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认真的学习,知道果报不可思议。现前,如果我们认真修学,你这一生一定得财富。财富我们不求多,只求生活不缺乏,那就很好了,何必要多余?多余的尽量施,尽量舍,你这一生的食衣住行受用永远不缺乏。智慧增长,健康长寿,这就是第一等福报的人,你修这三种布施,一定得到。
末后一句,这是祈求文殊菩萨对我们的加持,『令我载此最胜乘』,文殊菩萨给我们加持,我们自己认真修学,一定功行圆满。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十九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19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面,经文的第四行
【三业调伏不退轮。六根寂静三昧箱。最胜智慧方便轭。令我载此妙法乘。】
这三首偈内容是讲十住。第一首里面讲到布施、持戒、忍辱。第二首里面讲到精进、禅定、般若跟方便。通常我们在经论里面所读到的都是六度,六波罗蜜。六度通大、小乘,小乘里面也有菩萨,藏教里面也有菩萨、也有佛,我们称为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圆教佛。所以一般说成佛,我们要清楚,到底是成哪一种佛?如果是藏教的佛,他无明还没有破,一品无明都没有破。实际上,他断证的功夫比不上圆教初住菩萨。通教的佛也没有破无明,虽然比藏教殊胜一些,都没有见性。别教佛相当於圆教第二行位的菩萨,所以成佛要成圆教究竟圆满佛,这是大乘经上常说的。如果讲到十度,那就纯粹是大乘里面才有的,小乘里面没有十度,小乘里头有六度,名称跟大乘相同,这讲到后面会跟诸位做简单的介绍。今天我们看这个经文,这是与我们修学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多耽误一点时间来细讲。
第一句,这是精进。『三业调伏不退轮』,因为善财童子将自行化他的愿望,都用车乘来做比喻,这在前面我们曾经读过。「三业」是身口意三业。「三业摧障」,调伏就是业障除尽了。诸位要知道,有业障就不能够精进,有业障就会退转。我们修学,无论是解门,或者是行门,都很容易退转,所谓进一步,退两步还不止。这样修学,到哪一年才有成就?换句话说,我们今天修学最大的障碍就是退转。为什么会退转?三业不清净,这是退转真正的原因。三业要怎样才能清净?必须要把前面三条做到,布施、持戒、忍辱,没有前面三个条件,不可能成就,这是诸位必须要晓得的。佛在经里面告诉我们,六度有连带的关系。布施是第一,施就是一切都能够舍,都能够放下。你能舍,你才能断贪瞋痴,那个戒就持得好。所以戒从哪里来?戒从布施生的。你不肯布施,不能布施;换句话说,你还有贪瞋痴的执著,你三业怎么能清净?你的业障怎么能够断除?由此可知,布施真的是重要。佛把它摆在第一位,菩萨行门的第一位,有它的道理在。
布施要有功德,你能够舍贪瞋痴。舍贪瞋就舍执著,於世出世间一切法再也不执著,为什么不执著?因为你知道事实真相。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是梦幻泡影,皆不可得。佛在《金刚经》上讲得好,讲得详细。不但世间法不可得,佛法也不可得,所以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就是指佛法。非法是指佛法以外的一切法,就不是佛法。这个意思就是说明,世出世间法都是虚幻不实,决定不能执著;执著,你就生障碍。换句话说,六波罗蜜你一个都不能成就,你还能成就圆满波罗蜜吗?
为什么我们修学大乘的人还是放不下?实在讲,我们学经学得不够,天天听,听了几十年,还是不够,还是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什么时候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你一定肯放下。你知道这是我无量劫来,六道轮回生死的病根,我能把这个放下,就是把无始的病根断掉了,那就是你的智慧现前,你能断一切执著。
忍辱又是从持戒而生的,因为你持戒、你守法,你决定不会恼害一切众生,不但你不会害众生,就是叫众生生烦恼,你都不会去做,都不愿意叫众生因为你而生烦恼,这是菩萨心、菩萨行。而精进又是从忍辱生,因为你能忍,一切顺逆境界都不放在心上,都若无其事。顺境不生欢喜心,逆境里面没有苦恼的心,你的心才永远能够保持清净,清净心是修禅定的本钱。你要说一些修禅定的不能成就,或者你也许看到有些修禅定的走火入魔,什么原因?心不清净。心不清净,禅定就不能成就。
我们念佛也是修禅定。《弥陀经》上告诉我们念佛的目标,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一心不乱是定,心不颠倒是慧,哪有说念佛人不修定慧?没有这个道理,经上讲得这么清楚。念佛人实在讲,所修的是究竟圆满的定慧。所以是六度相生,六度的关系是互相连带的,决定不能分。因为前面这三度成就了,基础才坚实,於是精进波罗蜜成就。「三业调伏不退轮」,这是用轮来比喻,轮车只向前,没有向后退的,比喻精进,比喻这个意思。如车速进,注解里面说,「圆满名轮,不退为勒,如车速进」。全是用车来做比喻。
第二句,『六根寂静三昧箱』,这个「箱」就是车箱,人乘车的地方。古时候车也有车箱,不过它的车箱跟我们现在的车箱不一样,它的车箱上面没有盖,所以还要用个伞盖。这句诸位一看就晓得是禅定波罗蜜。清凉注解里面所说的,注解里面的第五行当中,这第二,第二就是第二句,第二首的第二句,「善守根门,六处常寂,如箱持物」。我们先看这三句。守就是守持的意思,根是六根。六根要怎么守才叫善守?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他老人家自己说,他修行的方法是「都摄六根」,这一句是大势至菩萨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净念相继就是常寂,六根就常寂。而观世音菩萨用的方法叫「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两位菩萨所讲的话不一样,可是诸位想一想,意思相同。你要不懂什么叫反闻闻自性,你就听听大势至菩萨所讲的,都摄六根。都摄六根就是反闻闻自性。
这个讲法,恐怕初学的同修还是听不明白,还必须要详细的解释,希望大家明了之后,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之处,功夫用得上力。粗浅的说,眼的能力是见,耳的能力是听;总而言之,六根只要一根明白,其他的五根随类就了解。所以楞严会上,世尊只举眼根,举一个例子来讲就行了。我们眼见色,这个色是外面的境界,你眼所见的,见的那个对象就用色做一个代名词,所以它的意思很广很广。眼见的就叫色、色相,你见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镜子照外面的境界相一样。镜子照的,我们知道很清楚、很明白。怎么叫善守?里面不落印象,那就叫善守。不是叫你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那怎么能做得到?做不到。眼什么都不见了,《楞严经》上举生盲,生盲就是生下来眼睛就瞎了,他见不见?他什么都不见,面前一片黑暗,那一片黑暗还是见。他不是见明,就是见暗,他还是见,哪里说不见的道理?所以色相里头有明、有暗,身里面有动、有静,可见得六根的作用很广,他不见明,他见暗。耳朵聋的人,他不能听动,他听静,他什么都听不见是静,还是他耳根的对象。
由此可知,不是叫我们眼不见色,耳不闻声,你要这样会意,那你就完全错解佛的意思。那个守不叫善守。善守怎么说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个意思还不好懂,再说明白一点,见色闻声清清楚楚,心里面一丝毫的染著都没有。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上教给我们,大而化之、若无其事,这两句话说得好,我们好懂。大而化之就是你不要斤斤去计较,不要去执著。若无其事,那就是见如不见,闻如不闻,并不是你真的没有见到,样样清楚,样样明了,心里头丝毫不染著,那你叫善守。善守这个境界就是随缘,决定不攀缘。不但世法随缘,佛法也随缘,你看看一切诸佛如来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哪一尊佛菩萨曾经作过意,作意是我想怎么做?哪一尊菩萨有这么一个念头?查遍《大藏经》,没有看到哪一尊菩萨说:我一定要怎么做。菩萨有愿没有求,菩萨发愿普度一切众生。那菩萨到底怎么个做法?随缘而不攀缘。随缘的心是清净的,六处常寂,六处常寂是环境,真的在这里看出来,境随心转;善守根门是心,你心清净,六根清净了。外面六尘的环境,六处是色、身、香、味、触、法,这个六处是你六根所接触的六处,六处也清净,岂不是境随心转吗?
我们今天这个环境不清净,环境为什么不清净?我们的心不清净。心不清净,再给诸位说,不是六根不清净,六根说老实话是清净的。诸位如果涉猎法相唯识学,我想就有这个常识。六根它有了别的作用,了是明了,接触的时候明了,它没有分别的作用。谁去分别?第六意识分别,第七识执著。换句话说,善守的人就是不让第六意识分别,不让第七识执著,你就守住这两个关口。这两个关口守住了,八识自然就转成四智了,转八识成四智。经论上说得很清楚,转识成智是六七因上转,五八果地转。就是说你六七转了,前五识跟第八识自然就连带转,所以你的功夫就用在六七。
六七识怎么用法?我在一切境界里面,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执著,就转第七识,不执著就是平等性智。不分别,不分别就是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由此可知,这个分别执著,无始劫来害得我们生生世世搞六道轮回,都是分别执著,不知道随缘,念念都在攀缘,这怎么得了?一般人修行,说老实话,六度就像六层楼,他能够爬到第三楼就不错了,第四、第五就上不去了,第四就退转了,不能精进了。禅定生生世世从来没有得到过,般若第六楼就更不必说了。我们一定要晓得这个事实真相,了解事实真相之后,如果这一生不能突破,这一生当中,只能在佛法里面,种一点善根而已,没有办法成就。也就跟你爬楼梯一样,你还是爬个两层,三层就掉下来了。这个路子走了千千万万遭了,不是今生第一次,於是乎我们才知道学佛成就不容易。这一生遇到净土法门,这大幸!
可是净土法门的成就,也是要爬到第六层,你才能往生。否则的话,往生就没有把握,那就看你临命终时的运气了。你的运气好,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遇到如法的助念,让你不失正念,你有往生的可能。如果遇不到善知识,这一生又空过了。所以《饬终须知》非常重要。一般人对於死都很忌讳,都贪生怕死。所以那个书的名字,我把它改了;我改了,这一次馆长印了一万本跟大家结缘,我把这个题目改了,《怎样念佛往生成佛》,这个大概好听多了。要紧!那是我们将来往哪里去的关键。我看了,我用红笔把重要地方画起来,这一次套色印出来。如果真的如法去做,一般业障深重的人也能往生,那真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业障再重的众生都能得度,都能往生不退成佛,没有比这个更重要了。再就是有大福报、大因缘,这个不用。为什么?你一生未必能遇到。遇到也是多生多世的善根福德因缘,你才能有这么个机会,有这么个机缘,非常非常的稀有。
本馆韩馆长,这是少有的一个例子。我跟她讲,我学佛就像一棵树一样。这个树苗是章嘉大师培育的,我跟章嘉大师三年,基础在那里打的。以后到台中十年,李老师把我们养成一棵小树,从树苗培养成小树。小树很容易被人摧毁,还没有长成。在李老师那里学会了讲经,如果没有讲经的机会,没有地方给你练习,也就完了,那个树就枯死了。她最大的功德,是三十年的护持。她让我在讲台上讲经,三十年没有中断过,一个星期至少有三次。在过去差不多每个星期七天,每天晚上都讲。现在这几年,星期天大家念佛,我就休息一天。三十年的培养、灌溉,这个功德太大太大了,其他的我们都不足道也。怎么样培养的?就是这个方法。在早年,她总是天天想方法租地方、借地方,去找几个听众,好让我练习。你们今天所看到的,是看到大树开花结果,你不晓得灌溉培育的艰辛,你们不懂。
现在有这些道场,国外的,这些道场都是她建的。我们道场这些出家众,说老实话都是她剃度的,我代她剃度而已。怎么说?我在没有出家之前,我就仰慕印光大师,而且李老师教我学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一生不做住持,不收出家徒弟,不传戒,这是他老人家的三条戒,我发愿遵守。所以我们这里出家人,是我代替馆长剃度的,她是你们的恩人。没有她,我不可能给你们剃度。我也不会去建道场,我不干这个事情,为什么?麻烦。管事太麻烦了,管人更麻烦。所以大家都晓得,我是三不管的法师。
有了道场,她老人家管,管人、管事、管钱,她管,我是统统不管。这一点诸位必须要晓得,她对於这个地区的佛法有很大的恩德。我跟她讲过多少次,我因为受她的恩德,不能不照顾她。很多次跟她讲过,如果没有她,我不会在台湾,我也不会在美国,为什么?演培法师讲过,讲经弘法的法师要法缘,要有听众。哪个地方听众多,你就到那里去了。现在大家知道,大陆的听众多,南洋的听众多。南洋我在那边讲经,听众没有少过一千人的。大陆上听众两千人以上,无论在哪个地方。我们这个地方人还算不错,美国的听众大概只有这里一半,所以这哪里是我们讲经法师的住处?
她曾经问过我,那你想到哪里去?我就告诉她,落叶归根,我会回到中国去。回到中国去,我到哪里去?我不会当住持,我也不会管事,还是三不管,我想了一条出路,很好!我就讲给她听过,我去教佛学院,佛学院很欢迎我。一个佛学院,我只教一个学期,我才不教多,教多了会有麻烦,一个学期大概四、五个月,贵宾,那招待一定很周到。下一个学期,我到另外一个佛学院去,全国佛学院很多,大概我活到一百岁都教不完。处处做客,好啊!不要做主,做主太累了。做主就是三样都管,做客三不管。
所以我这样子,对大陆每个佛学院,都有机会教学,非常公平。我教他们讲经这些方法,我不教别的,就教这一门就行。就像新加坡,我这三个月培训弘法人才。留我不太容易,相当不容易,馆长三十年的恩德,没有办法就被她拖住。在台湾弘法这么多年,你们不感激她,感激谁?我们到美国去,也要感激她。没有她,那个地方我不去,我不懂英语,我年岁大了,我也不会再学英语。所以美国那边的同修要我去拿公民,我就告诉他,有一个条件,不要考英语,那个公民送给我,我可以接受。如果要考英语,我不要。结果去年到美国,不要考,送来了,我就接受了!这个才接受。接受,我愿不愿意去住?不一定。我并不想在美国住。这是诸位同修,一定要懂得的,缘相当不容易。护持,我们讲培养、培育,像种树一样,真的要有耐心。三十年如一日,非常不简单。
她从美国回来之后,还在没有生病之前,跟我商量,年岁大了,不想管事,想把图书馆让给我。我谢谢她,我不要。我说我七十岁了,我还干这个傻事,我还去拖这个车,不干了。今天什么给我,我都不干。她那个房子不想要了,在我想的时候,她可能将来会定居在美国,她对於美国加州的环境非常满意,她很喜欢那个地方。房子不要,也跟我商量要给我,我说我不干,我不要你的房子。最后我劝她,如其给一个人,不如给图书馆,最后她同意了。她家里住的房子捐献给图书馆,我们图书馆把它当做客房,有国外来的客人,我们有个招待所,我说这个很好。图书馆就准备成立一个财团法人,或者是社团法人,正在办这个手续,她生病了。生病了,这个事情就搁下来,等她病好,这个事情还是要继续办。全部交出来,所以我看她这个样子,不想在这儿住。
她在加州买了一个道场,外面那个照片你们看到。那个道场虽然小,在美国非常合适,它是一个商业大楼,一共有十个单位,它现在七个单位出租,所以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不要靠信徒,身心安稳。现在那边道场有悟弘、悟闻、悟威,三个男众在那里。达拉斯的道场,她也很关心,但是达拉斯她不会去住,那个地方太热,有五个月的夏天,她对气候不太习惯。所以这个缘重要,最难得的是恒心,几十年的护持,没有变过心,没有改过主意,一心一意帮助我们,才有今天这个局面。
现在大众传播的工具发达了,资讯发达,随著电视、网路,能够把我们道场里面所讲的东西,传遍到全世界。现代的科技进步了,光碟发明之后,不但音声连影像都可以长久的保存。我们传播的愈广,影响的愈深,她的功德就愈大;我们做得愈有成就,她的功德就愈不可思议,这个菩提树是她栽培的。
这几天,她的病况稍微重一点,也有不可思议的感应。一号的晚上,那个时候很严重,从两点多钟的时候,她的情况就不很好,但是她的头脑很清楚,身体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连说话的力量都没有,我们看到这个情形不大对,所以从下午三点钟就开始助念。我们把阿弥陀佛的像挂上,就开始助念。念到晚上八点钟,大概七点钟,医生来的时候,主治医生告诉我们,她大概只有两小时,所以我们通知家里头布置灵堂,准备后事。八点钟的时候,她醒过来了,醒过来之后,精神很好,我们以为是回光返照。
醒过来的时候,我们就劝她一心念佛,跟著我们念佛。到十点半钟的时候,她叫大家看,阿弥陀佛来了,我们没有看见,大概有三、四分钟,阿弥陀佛来看她。三、四分钟她就告诉我们,阿弥陀佛走了。我就告诉她,我就安慰她,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他走了,大概恐怕你还有事情没有做完,要不然他怎么会走了?所以我就跟她谈了一些事情,晚上谈了很多话,谈到十二点,她一晚上精神都好,所以她不是回光返照,一个晚上,回光返照时间没有那么长。
我们把谈话的要点,到第二天我把它写出来,写了十二条,现在印了贴在外面,那是她的愿望。第一条,她就告诉我,教学不能中断。这是她看到,我们在新加坡教学的成绩,她非常受感动。她对於培养底下这一代的人,的确是很关心,但是也非常令她伤心。在图书馆早年,那个时候我们这里有三个男众,一个悟元,现在到印度去了,净心法师的徒弟,我们图书馆创办的时候,他在这里帮忙,受了很多辛苦。以后来了个依因,忏云法师的徒弟,不错,人很聪明,很守规矩,相貌也很庄严,馆长看到很欢喜。以后又来了一个,是广定法师的徒弟,广定写了一封介绍信,介绍他这个徒弟到这里来学经教。
馆长看了有三个人,都是可造之材,非常欢喜,跟我商量,我们想办一个小型佛学院,让这三个人教学,教学相长,让他们每个星期,至少有两、三次讲经的机会,他要准备,他要讲。可是我们场地很小,佛堂这个地方做讲堂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办佛学院不行,至少还要有宿舍。那个时候房舍没有这么多,准备向房东租房子,租两个单位,做宿舍来办佛学院。我们这个计划商量好了,这三个人突然之间要走了。预先没有跟馆长说,你怎么突然走了?决定走了,三个人都决定走了。到哪里去?到香港去。去干什么?香港西方寺永惺法师办了个佛学院,请显明法师当院长,在台湾招生,他们不晓得哪来的消息,这有机会出国去了,到香港去留学去了,这样离开了。
馆长非常伤心,从此以后不谈教学了,提到教学她就摇头。即使我们在新加坡,他们主办的弘法人才培训班,我们去教学,馆长都反对。但是这两届是已经答应他,馆长说下次不再去了,这最后一次,下不为例了。我说好,这一次办了之后,下次再不去了。那么这一次结业,我回来了。唐惠成居士到这个地方来,新加坡来了两、三位同修,来看馆长,把他们学生出的特刊带来,送给馆长看,馆长看到非常感动,告诉我要办下去。她说培养人才这个事情重要,第一重要。这个特刊还没有出来,它们是样本,选同学的心得感想,选了几篇来送给她看,深受感动。所以前天晚上,第一句话就告诉我,教学要继续,不可以中断。可见得,她是个很明白的人,她并不糊涂。虽然过去有伤心的事情,但是现在看到年轻人真肯干、肯学,有成就,还是欢喜,还是勉励我这个工作要继续做下去。
第二桩事情,《华严经》是她启请的,一再的付托,《华严经》一定要讲圆满,满她的大愿。其他的事情,我们暂时不谈,就这两愿就不得了,所以感动得阿弥陀佛来照顾她。一号她见到阿弥陀佛;昨天是四号,昨天白天的时候,她又见阿弥陀佛,大概在中午时段,我不在。我回来的时候,我下午去看她,沈主任告诉我,馆长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莲花。我下午去看她,问她,我说:「你今天又见到阿弥陀佛?」她欢喜,我说阿弥陀佛非常亲切,非常慈悲。对!对!她笑笑说:对!
因为她这个病情很重,而且不稳定,所以我们对她的后事也很注重。我就想到一桩事情,我们出家人这些年来,我们穿的衣服不如法。经典上讲的,出家人穿的是染色衣、袈裟色,红、黄、蓝、白、黑都是正色,五色都是正色,正色是避免的,出家人不穿正色的衣服,染色衣,现在咖啡色的染色衣,这个才如法。尤其现在出家人穿黄海青,搭红袈裟,这哪里如法?不如法。所以我就想到,因为馆长她希望我们出家人要像个出家人,道场应当做道场的榜样、模范,这是她的期望。所以我就想到,我们这个衣服要做咖啡色的。先做男众,家里面现在有七位男众,我叫僧服店的来给我们量尺寸,希望她能够早一天给我们做好。
我上午想到这个事情,给悟道法师打个电话,悟道法师就联络僧服店,他说她晚上七点钟来给我们量。晚上七点钟来了,给我们量衣服。量了之后,我们就希望她快一点,她说她知道。我说你怎么会知道?她说阿弥陀佛通知她的。本来我们很难过、很悲伤!阿弥陀佛通知僧服店的老板娘,告诉她图书馆有事情要赶工,你赶快去,她都准备好了。所以馆长是阿弥陀佛给她安排,给她照顾,我们头一次听到。有一些人自己去做这些事情,人还没有断气,他的灵魂就出去办事,有!在大陆上,买棺木,选什么东西,他自己去了。所以过几天家人到,他说已经看好了,东西准备好了,自己去了。还有说鬼神帮忙来做的,但是阿弥陀佛来帮她办事,我们没有听说过,头一次。所以她的两个儿子也非常安慰,这个事情我都注明在下面了。这是僧服店老板娘告诉我们的,她说她中午,大概中午打瞌睡的时候,看到有一道金光,佛现相,交代她图书馆有急事。
所以是弘法跟护法在这个时代,她是典型、是模范。不要看到她平常好像那么凶巴巴的,那是什么?成就我们六波罗蜜。谁懂得?你没有智慧,不是细心的人,你不懂。我身上有钱,她马上就拿去了,叫我舍财。有些时候,小事她给我气受,叫我忍辱,我这个六波罗蜜是从她那里修的。我在外面讲经说法,哪一个对我都是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的,谁会给气给我受,就她!忍辱波罗蜜从这修的,我对她非常感激,你们不知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她帮助我的。一切放下,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现在放下很自然,最先是逼著的,你不放下也不行。
真正善知识,真正好老师,所以我觉得她不是普通人,她是阿弥陀佛派来帮助我的。这个话实在讲,最初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他说你只要立志弘法利生,一生不改变,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萨照顾的,你什么都不要操心。所以顺境逆境,我一想章嘉大师的话,佛菩萨安排的,那都是好的,哪有不好的?安排顺境好,安排逆境也好,逆境有逆增上缘;逆境里头,减少许多灾难,这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
她的主观观念很强,佛像要摆在哪一边,要怎么样摆,这个没有关系,你喜欢摆哪一边,我只要天天有时间讲经就行,管它坐在哪边都可以。这个我就是能随缘,就随顺了,我决定没有执著,你喜欢怎么办就怎么办。我只要是每天有时间上台练习讲经,我就达到了,就行了。有时间给我读书,有时间给我用功,就行了!这是我的愿望,这三十年她都满了我的愿望。人事是她管的,我不管,所以哪个人出家,问她不要问我。要跟我出家,我答应了,她不答应,她不准的。哪个人跟她出家,她同意了,我不同意还不行,一定要遵守她的,所以你们出家是跟她出家,不是跟我出家的。她有她的大德行,在晚年的时候,你们看她,她一切放下了。我们中国古人常讲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很有道理。
由此可知,「善守根门」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你要没有遇到真正善知识,他来帮助你,让你在这里面修学成就,就难了。而且你要能忍受的了,给你气受不了,掉头就走了,那你就完了,你还有什么成就?不能成就。小不忍则乱大谋,《金刚经》上说:「一切法得成於忍」,你看忍耐多重要!
所以馆长这些优点,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我的成就就是她的成就,如果没有她,我早就还俗了。我那个时候离开台中到台北,走投无路,哪一个道场都不能够接纳我,住一晚上都不行。吃一餐饭,他们招待你,还可以;到它那里去挂单不可能,都拒绝。她收容我,她收容如不如法?我也不晓得,我到台中去向李老师报告,李老师点头说可以,我才住在她家里,我住她家里住十七年。这以后才有这么一个小图书馆,相当不容易。
我们没有钱,也没有势力,真的是赤手空拳,白手起家,我们护法里头都是听众,可以说都是平民,没有有钱的人,也没有有地位的人。有钱、有地位不会到我这来。为什么?门面太小了,不好看。好像到我们这个地方来,有失身分,有失体面。我们自己也明白,所以我们也不敢去攀缘,你想多么不容易?
正法的护持跟弘扬非常艰苦。明白人对馆长非常感激;不了解的人误会很多,误会不要紧,消业障,好事不是坏事。无论是善意的批评、恶意的批评,都是消业障,都是好事。连《了凡四训》、《感应篇》都教给我们要积阴德,做好事不要让人知道,不必要人家赞叹、歌颂,一赞叹都报掉了。好事没有人知道,坏事都让人知道,让人家天天来骂你,天天来说你的坏话,那就报掉了,你那个善的功德才圆满保存,谁知道?诸佛菩萨知道。所以这些事情不需要人知道,佛菩萨知道就好。而我们做的人,连佛菩萨知道的这个念头也没有,我们才清净。否则的话,为什么做的?我也希望佛菩萨知道我在做的,你心不清净。做了,若无其事,这就对!「六根寂静三昧箱」,「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是身心清净,一尘不染。
下面这一句,在十度里头有两度,『最胜智慧』,这是「般若」,还有一个「方便」。刚才说过,六度通大小乘,十度只有大乘。后面这四度从哪里来的?方便跟智是从般若里面开出来的;而愿跟力是从禅定里面开出来的。於是十度里面禅定就有三个,禅定、愿、力;般若也有三个,般若、方便、智。般若就是根本智,智度就是后得智,就是权智。
而在《华严经.十地品》里面,实在讲《华严》每个位次都是圆修十波罗蜜,一修一切修,都是圆修。虽然圆满,它有一个主修的。譬如说初地菩萨主修的是布施,他所修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都是布施。第二地,离垢地持戒,主修持戒,但是其余九度,统统都是持戒,这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持戒是二地,忍辱是三地,精进是四地,禅定是五地,般若是六地,方便是七地,智度是八地,不动地,九地是愿,九地是法师位,大愿普度众生,善慧地,它是从禅定里面出来的。最后十地,法云地是力,圆满的能力,也是从禅定里面来的。所以后面这四度,有两度从禅定生出来的,有两度是从般若生出来的,这是讲十度。
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注解在这一面倒数第六行,诸位看第三十面倒数第六行。当中有三四,第三就是般若,第四就是方便,就是这一句经文里面的「最胜智慧方便轭」,就是这一句。「二度合明」,这一句里面讲两桩事情,前面每一句是讲一桩事,这一句讲两桩事情。「谓上辕为功德,今轭在辕端,明智慧方便为众德首」。这个比喻我们就不必多说了。这是说明般若智慧跟方便,成就无量功德的第一个条件,最重要的一个条件。
「方便成事,般若成度」。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什么叫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要用一般的话来讲,就是很适合。无论办什么事情,你的方法非常适合,这个叫方便。方便,你就能把事情都办好。无论是世间法,无论是出世间法,你都有方法,非常适当的方法,把它办得很好。办得很好,但是并没有度,为什么?你要著相了,那就变成福德了,那不是功德。般若是什么?般若是不执著,所以通常我们讲善巧方便,那个善就是有智慧,巧方便那是很高明的方法。虽然做了,心里若无其事,那就是般若,所以就得度。度什么?度出六道,度出十法界,度是指这个意思。为什么有方便,要是没有般若,就不能得度?世间人建功立业,念念不忘他的功业,那就是有分别、有执著。有执著,不能离开六道;有分别,不能离开十法界,所以你做得再多,你的果报在十法界、在六道,这不能叫度。度是超越六道,两种生死,变易生死跟分段生死,两种生死,超越十法界。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虽然没有分段生死,有变易生死;有变易生死,所以他不能超越十法界。
大乘佛法是要叫你超越十法界,契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诸佛如来的境界,所以《华严经》这一品叫「入法界品」。入什么法界?入一真法界,不是入其他的法界,是入一真法界,普贤行愿入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成究竟圆满的果位。由此可知,这个十波罗蜜重要,非常非常重要,关键是在现前地的菩萨,第六地的般若波罗蜜,一切都不执著。我们要学,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顺境逆境,心里头都若无其事就好。不要在这个世间处处想当老大,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事情都要过问,什么事情你为什么没有告诉我?换句话说,你为什么不叫我分别,为什么不叫我执著,为什么不叫我堕三恶道?就这个意思!这个世间人可怜就可怜在此地。真正明白人是什么都不管,告诉我还嫌麻烦。
所以我在各地方讲经,都告诉听众、同修们,你们没有事情不要给我打电话,不要给我写信。你们不要以为你写信我会看,我从来不看信的,你们问问这边柜台就晓得,信件来了,大家拆;大家拆,看看有没有重要事情,没有重要事情,寄一本书给他,照地址,最近印的书寄一本给他,我从来不看信的。你要晓得心为什么清净?不管事。你们写的这些信,打电话给我,都是烦恼,都不老实;老实人在家里念佛就好了,还有这么多意见,还有这么多的废话,所以念佛就好。
馆长这一次生病,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得她的利益太多太多了。我在她的病床前,我说你是维摩示寂,我说你装得很像。我们看到了,我们也都觉悟到,觉悟到念佛重要,觉悟到真正道场要做一切道场的好榜样。怎么做法?如教修行。所以我对於我们家里面出家众说,出家人三种,你们自己想一想是哪一种?第一种讲经,你有这个能力,你就专心学讲经。我们培养你、帮助你,成为一个讲经的法师。第二种领众念佛,负责指导念佛堂。我们的净宗仪规非常简单,早晚课、打佛七、三时系念,其他的佛事一概不做。你只要把这个简单的仪规学熟,学得很熟,带领大众念佛,这是第二种。第三种,这两种都不能,你出家专门护持这两种人,常住的工作你多做一些。照顾常住的这些事务事情,你做内护,我们护法有外护、有内护,你去做内护。三种人合作,这个僧团就是模范僧团,就是道场的好样子,我们走这个路子。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道场,每一天都能够讲经,而念佛最好能够效法印光大师的灵岩山寺。灵岩山寺他们的念佛堂,是一年到头佛号不中断的,长年佛七,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都是在念佛。白天大众都参加,晚上分班,一班四个人,四个人是一众,我们佛家讲众,众是四个人,四个人一班,轮流日夜不断。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个样子,那净宗的道场就又出现了,在民国初年,净宗道场只剩下灵岩山寺一家。
我们跟他们的道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的道场有讲经,灵岩山寺没有讲经,每一天念佛堂只有念佛,没有讲经。我们每一天晚上有一个半钟点讲经,讲完经还是念佛,这样子解行并重。讲经,一方面坚定老修行人的信心,又接引初修、初学的;再一个就是培养弘法的法师。所以我们有三种功德都是一时圆满,我们有教学、有讲经,念佛堂念佛永远不中断。我们也非常期望,馆长从这一次生病,我们这个道场念佛就从此不断。喜欢念佛的人,晚上到这来都可以;念累了,我们准备地方给你们休息;肚子饿了,也有点心供养,所以欢迎大家到这里念佛。然后我们把道场扩大,我们澳洲的道场、美国的道场,跟马来西亚道场统统一个方法、一个方式,这是馆长的一个愿望。我们能够依教奉行,真正是自己成就,也成就许许多多同修。
末后这一句,『令我载此妙法乘』,这才是真实的妙法。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 (第二十集) 1997/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2-0020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面第五行:
【大愿回向善御者。总持诸法坚固力。智慧周旋常遍转。令我载此速疾乘。】
这是十度自利的末后一首,这里面有三度:愿、力、智。前面我们在第二首里面说过,它里面包含著有精进、禅定、般若、方便,包括有四种。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虽然文字不多,它的意思很圆满;上一次因为时间不够,我们后面这个意思没有说。可是这一段实在讲,对我们的修学太重要了。无论修学哪个法门,诸位必须要知道,五十三参是代表各种不同的法门,就根机来说,它是各种不同的根机修学各种不同的法门,这个地方是总纲领。无论是什么样的根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上中下三根,都要遵守这个原则。所以这一段我们宁愿多费一点时间,它对我们来讲太重要。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引用旧经,旧经就是《六十华严》,当年翻译的时候,《八十华严》叫新经,所以诸位看到旧经就是《六十华严》,就是晋朝时候翻译。「若梵本云,堪用禅中胜三昧。意取禅能空心,如车中虚,有车之用」。这是讲箱,前面讲「六根寂静三昧箱」,那个意思就更圆满。这是教给我们最殊胜的受用,三昧是正受,最殊胜、最正常的享受,我们今天讲享受大家好懂;受用,有的人还听不懂,享受。什么是最殊胜、最正常的享受?就是清净心。此地讲禅能空心,空心就是清净心,就是平等心,《无量寿经》经题上讲:「清净平等觉」。觉不必求,只要求到心地清净平等,自然就觉了,就跟《金刚经》上讲的「信心清净」,信心,我们信佛的心,信净土的心,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心,要能到清净平等,就生实相。「则生实相」,生实相就是觉。「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八个字,要是不懂的话,你念《无量寿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就是解释这一句话。一合起来,大家这个意思就明了,就比较清楚。
由此可知,不管修哪个法门,不管是什么样的根性,总原则、总纲领就是清净心。我们修行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仔细去想想,恰好跟这个相违背,我们心不清净,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妄想分别执著太多了。不但世间一切法放不下,学了佛,连佛法也放不下,执著在佛学名相上,执著在佛经讲的种种境界上,而不知道佛所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所讲的种种相是现相,现相有没有?有,虽然有,它是幻有,这个意思要懂,也就是说它是暂有,暂时的有,它不是真有。佛讲万法皆空,因为它不是真有,它不是存在的有,而是刹那生灭的有,《金刚经》上讲的「如露亦如电」,是暂时的存在。这个「暂时」,时间太短太短,在过去讲席里面都跟诸位详细的说过。
这一种短暂的存在现象,现代科学家都证实、都证明。我们从科学家的发现、证实,於是对经典上佛所讲的一切法不生不灭,我们有了一点印象,但是我们还没能够契入;如果契入了,那就恭喜你,你就证得无生法忍,那是大菩萨,不是普通菩萨境界。无生法忍,《仁王经》上讲七地、八地、九地菩萨的境界;即使《仁王经》上说的是别教菩萨位,那也是三贤位里面高段的,不是普通的。这个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我们今天有这么一点气氛,虽然没有证实,已经很靠近。对於佛在经上所说的,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不怀疑,这就是很大的进步。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我们求生净土是决定得生,这是保证。这一点希望同修们要认真记住,不能有丝毫怀疑。
馆长在病重的时候我问她,你对西方净土有没有问题?决定不疑惑!她这么肯定,决定不疑惑。我特别提出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临终十念必生净土,我说:怎么样?没有问题,没有疑惑,决定得生。心要清净,清净心就生智慧;智慧、方便是世出世间一切法成就的重要因素,也可以说第一因素。你要有智慧,你要有方便;方便前面跟诸位讲过,就是你的方法非常适当,你所用的方法用的太好了,这叫方便。而般若成就清净心,成就平等心,超越六道十法界,这就叫得度。这十个纲领叫十度,度就是度脱生死轮回,度脱十法界,而入一真法界;在我们念佛人讲,「入弥陀愿海」,这个实实在在不可思议。
末后清凉大师给这一段做了一个总结,精进能伏烦恼,这个话说得好。因为我们在平常遇到一些同修,谈话当中都来诉苦,念佛伏不住烦恼,烦恼愈念愈多,功夫愈来愈不得力,这个情形很普遍,而且很广泛。可见得大多数同修都有这个麻烦,我们读这一段经,这经就有受用。为什么还有这些麻烦问题解决不了?你不够精进,你想想看对不对?不精进就是懈怠、懒散,还要功夫成就,哪有这种道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什么叫精进?古人讲这一句佛号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透,这叫功夫。实在说这两句就是大势至菩萨讲的「净念相继」,那就是精进。所谓净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你这个念就是净念;你要是有疑惑、有夹杂,你这个念不清净。相继就是精进,一句接著一句,念得快慢没有关系;快念就是一般讲的追顶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接著念,追顶念佛;通常一般人念的比较慢一点。与快慢没有关系,要紧的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你有工作的时候,工作如果需要思考,那你就把佛号放下,你去办事;如果你的工作不需要用思考,那你一面工作还是一面可以念佛,这个原则一定要记住。
我们同修当中过去有几位开计程车,他来问我:「开车可不可以念佛?」不可以念佛,你要精神著重在路况,不要出了事情。有一位曾经跟我说,他载一位客人,因为念佛把路走错了,绕了很大的圈子,他还算不错,佛教徒收人家的费用收得很少。我说你虽然是收得很少,但是你耽误别人的时间,你还是对不起人。所以我就教给他,像这种状况之下,你的精力要集中的时候,你就不能够念佛,佛号放下,专心做你的工作;工作停掉之后,你的佛号就提起来。这个样子你工作也做好了,佛号也念好了;万万不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念佛,实在讲佛也没有念好,工作也没有做好,这是错误。真正做到工作不碍念佛,念佛不碍工作,那你已经不是普通人了,你已经是菩萨了。凡夫做不到,要晓得我们是凡夫,经上讲的菩萨境界,我们听了点头懂得就行,学不得,学不到的!学佛不能够躐等。我们这样做法就是精进,就能够伏烦恼。
而禅定也就是此地讲的三昧,三昧能够降伏情执。世间人修行功夫再好,为什么出不了三界?纵然精进很如法,情执要是不断,这是一条绳索,把你捆绑在这个地方,你还是走不掉。就像轮船一样,那个铁炼锚拴在那里,它怎么样发动,它还是离不开。情执要用禅定。而智慧能成就佛法,佛法是明了、是觉悟,有智慧,世出世间一切法通达明了。所以这三条,精进、禅定、般若,这叫「决定胜道」。胜是殊胜,决定是殊胜的菩提道。慧里面有权、有实,称之为「妙法」。
今天我们念的这一段,这一段里面有三度。第一个是愿,『大愿回向善御者』,「善御」,驾车的这个人;他统统以车子做比喻,大愿回向善御。善御是谁?善御就是我们自己,我们驾著这个大车,大愿车,如同阿弥陀佛驾著,我们常常讲阿弥陀佛驾著大愿船,普度众生;他用车,大愿船、大愿车都一样,都是普度众生的;度自己,也度众生。清凉大师注子里头说得好,他说:「牛若有御」,牛在此地讲它是个动力。「随心能到。行若有愿,无事不成。能向众生菩提实际」。这就是回向三处。我们学佛尤其是学净土,净土法门我们现在可以肯定,是无比殊胜的法门。在出世法里头,佛讲过无量法门,无量法门当中第一殊胜。修学这个法门的人心量要大,不要单单为自己,为自己与阿弥陀佛的本愿不相应。怎样能保证自己往生?我们常讲的必须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阿弥陀佛的心愿,真的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要把我们的心打开,不要念念想自己,念念想一个家,这个不行。学了佛,念念想我这个道场,太小了!念念都要想到尽虚空遍法界,我们的修学点点滴滴为谁?为法界众生,希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同生净土,我们要把功德这样回向,你的心量自然就拓开,这个方法妙绝了。他不叫我们断烦恼,他教给我们拓开心量,而拓开心量的方式,就是叫我们起心动念都要想到尽虚空遍法界。「回向实际」,实际是真如本性,是我们求学的目标;宗门讲明心见性,净宗讲理一心不乱,就是实际。而《无量寿经》上讲的三种真实,「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就是实际,我们就是求这个。菩提是正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其他都不为,我们就是为了这个。这个样子,世出世间法你自自然然就放下,世出世间的事没有不圆满的,没有不成就的,这是讲「愿」。
第二句『总持诸法坚固力』,比喻里头,车有能力运载,由於车辆的坚固,它才有运载的能力。同样的道理,大师在此地跟我们讲:「法若不散,在总持力」。这个法,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散就是不成就,不散那就成就了。怎么会成就?总持的力量。总持的力量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专心致力,你的心力能够集中,能够专一,哪有不成功?无论做什么事情,你能够专心去做,一心一意去做,世出世间任何一法,你都会有成就,显示出你的能力。最怕的是散乱,一会想东、一会想西,一会想做这个、一会想做那个,那你就不能成就。佛法的修学也是如此,法门无量,又想学这个,又想学那个;经论众多,又想遍读,又想广学,那你是一样都不能成就。
我们不但看到古德,在《华严经》这部分里面,世尊为我们显示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法身大士,他怎么成就?专攻一门,每个人都专攻一门。而实在说一门成就了,一切法门都成就,就怕你一门都不能成就。为什么说一门成就了,一切法门都成就?诸位要知道,佛法里面讲成就是成就什么?刚才说过法门众多,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你要晓得,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不相同,他成就的是什么?如果用经教上讲,他成就的是戒定慧;假如就净宗来说,他成就的是清净平等觉。你想想看,你这一门成就清净平等觉,原来门门都是成就清净平等觉,那你怎么会不通?你自然就通了。
这个好比用车做比喻,车里面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轮,轮外头是圆周,圆周就是代表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成就是什么?中心,那个圆心。你在圆周任何一点,我们今天在几何学上讲,你要用垂直线一定达到圆心,有这个成就;到达圆心,全部圆周你不就都通达了吗?没有达到的时候,与其他的法门格格不入,彼此有障碍;达到中心点,一切通达。那个中心点在教上讲就是戒定慧,在我们《无量寿经》上讲就是清净平等觉。清净是戒,平等是定,觉就是慧,所以经题上就三学具足。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心就不怀疑,你就会专攻一门,任何一部经,任何一个法门,能够专一,锲而不舍,一门深入达到中心点成就了,那就一切通达,就是这么个道理。
通达之后,他还守一门,那是什么?那就是示现给初学的人看,这叫大慈大悲。实在讲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达到中心点,但是他还示现的是一门,这就是慈悲。这是教导我们如何修学能够成就圆满菩提,圆满菩提,圆心,就靠总持力;总持力就是专心一致,没有达到圆满绝不改变,当然这个原理原则决定没错。可是我们是凡夫,无量劫来业障习气很重,冤亲债主不晓得有多少,这些冤亲债主都可以说会来找麻烦。所以我们平常念佛、诵经,一定要跟冤亲债主回向,就是过去我错了,我对不起你,跟你结了冤仇;现在我学佛觉悟了,我将我所修学的一切功德都回向给你;我成佛之后,先度你们,就发这个愿。希望我们在菩提道上一帆风顺,希望他不要来干扰,这个要有坚实的愿力,你才能办得到。
如果我们冷静的去观察,我们的亲戚朋友当中,同学、同事当中有病重的,你去看他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业障现前,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说,看到无常大鬼,白无常、黑无常。我过去有一个同学,我们是同班同学,前年过世。他在世的时候,他是荣总好像是住院组的组长,他是管住院的。我问他相不相信有鬼?他相信,他们医院里头这些护士、医生常常见到,如果那个病房里头出现无常走进走出,大概那个病人不出三天,他们见到了,跟《地藏经》上讲得没两样。
病人在昏迷的时候,跟家人讲他见到什么人在门口,见到哪一个,所说的都是过去的一些熟人,我们常常看到这个现象。这是不是他真的家人来?不是,《地藏经》上说得很清楚,冤家债主变这个样子来引诱他,带他一道去,带他去了之后,就清算斗争,就算帐、就报复,这个非常可怕。哪一个没有冤亲债主?所以临终正念保持,那就相当不容易,而且非常非常重要。我们这一次将《饬终须知》,我把题目改了一下,《怎样念佛往生成佛》,我们印了一万册,里头重要的地方,我都把它用红笔划出来,套色印出来,大家要细看。每一个人总不免这一条路,我们要早做准备,早办资粮,世间全是假的,应当要放下,不要再去计较这个事情,办自己的大事要紧。办大事,大事办妥,那就是示现给大家看;经上常常教给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就是表演,你做样子给人看。这很要紧,这个常识不能不知道,我们明了,依照这个方法去做,这一生决定往生成佛;不但永别六道,永别十法界,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是华藏世界的市区、中心点,最殊胜、最美好的一个地区,错过这个机缘,那就太可惜。
如果我们对於家亲眷属,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不能接受,他不相信,怎么办?《须知》里头说过这个原因,他业障很重,先给他念《地藏经》,念《地藏经》的目的在哪里?念《地藏经》是念给他的冤亲债主,是超度他们。换句话说帮助这个病人排除业障,目的在此地。业障消除之后,你再劝他念佛,他点头,他就接受,这个事情很多。所以在不能接受的时候,还有怀疑的时候,念《地藏经》给他回向,道理在此地。不是说我们改变法门,改变方向,不是的,它另有目的、有目标。因为那些冤亲债主,你劝他往生西方,他也摇头,他不相信;但是他在恶道里头有苦报,念《地藏经》的时候,他能够减少痛苦。在幽冥界里头得到地藏王菩萨的加持,这是解冤释结,怨结给他解除,是这么一个道理。可见得愿跟力非常重要。
下面这一句,『智慧周旋常遍转』,「智」是后得智,就是我们讲的权智;前面讲的般若智慧,那是根本智。《般若经》上常讲,「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根本智,无所不知是后得智,也就是智慧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