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8|回復: 2
|
净公上人解说根性集锦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解说根性集锦
1 01-001-0007 佛说阿弥陀经
……连说话的对象都没有了。
所以本经,释迦牟尼佛频频唤著舍利弗,实际上舍利弗尊者是接受释迦牟尼佛教导,信受奉行的一个代表人。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对这个法门能够信得过,依教奉行,经里面舍利弗尊者就是我们的代表。换句话说,佛叫舍利弗给他说,也就是叫我们对我们讲。如果我们真正有智慧,能够信得过,能够接受佛的教导,依教奉行,所以是以这一位智慧第一来做代表。所以说「非第一智慧,不能无疑」,真正是甚深难信。我重复这么多句,我也非常的感慨!
这一个法门「三根普摄」,所谓是上中下三根,这是讲一切根性。古德告诉我们说,「上上根不能越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这是古德给我们说的,这两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上上根,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随著普贤菩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上上根。普贤、文殊都是古佛再来,现居等觉,名符其实的上上根,他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下下根,像前面跟诸位讲的张善和、王打铁,这些人都属於下下根,下下根的人也有分,也能够带业往生。这是真正三根普摄,利钝全收。
「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这也是不可思议之事,怎么说它具足四句宗旨?「第一是以唯心为宗,第二是以唯佛为宗,第三是以绝待圆融为宗,第四是以 ……
2 01-001-0017 佛说阿弥陀经
……得。由此可知,出家著重在心之出家,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就是出家,不一定在形式上。
不但是一切人道,得这个法门的利益,无量无边,就是畜生道,「闻说阿弥陀佛」,念佛往生者也很多。佛门里头有个小册子叫《物犹如此》,那里面全是记载著畜生念佛往生的,真正是不可思议!像八哥、鹦鹉它们会念佛;还有寺庙里头领养去放生的,有放生的猪、牛、羊,还有的是这些禽兽之类的。常常在寺院里面听到暮鼓晨钟,听到念佛、念经的音声,它跟著听听久了,它不会人言,但是它心里面有感受,所以往往亦有往生的瑞相,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古人才说,「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可臻其域」,这两句话前面讲过,确实是不可思议、最圆满、最玄妙的法门。
「闻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功德,确实是说不尽的,十方诸佛都赞叹不尽;我们哪有能力能说得出来,不但没有能力,就是我们思惟想像也没有法子想出来。《华严经》里面有说,「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这《华严经》上两句话,这是我们解释这句「闻说阿弥陀佛」。这个慧是讲世间的聪明智慧;了是明了,或者是了解。佛法这是指一切大乘经典;人是什么人?有修有证的人。换句话说,他一定要以三学、三慧,要依这个方法来修学,证得了三学、三慧,这种 ……
3 01-001-0020 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 (第二十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1-0020
《佛说阿弥陀经》第二十次,前面将流通分里面六方佛劝信的一段经文,给诸位介绍过。也许同修们读过《六祖坛经》,《坛经》里面有几句话,很容易引起我们产生疑惑。这个法门既然为十方诸佛共同赞叹,为什么六祖大师要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晓得,六祖大师所接引的,就是他所度的对象都是上根利智,所谓禅宗里面顿教之人,这点是必需要跟大家解释的。《法宝坛经》里面对象是「上根利智」,他的教,「禅宗顿教」,因此这些人的见解,不是普通人可以相比拟的。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说的话,都是接引这些上上根人,并不是排斥净土,实在是为一般著相念佛的人解黏去缚而已。这个黏、缚都是说的执著,凡是用执著心去念佛不能够达到实相,没有办法达到实相,没有办法见性,他老人家所教的就是教你离相,即相离相。由此可知,《坛经》实在讲它是「赞扬实相念佛法门」,这在四种念佛里面,实相念佛法门最为殊胜的。
既然晓得实相、一真的道理,当然就明了像前面所说的,「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一一无非当人自性」。我们净土宗的大德也说「念自性弥 ……
4 01-003-0006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严经》说老实话,你这一生不会成就的,这是事实。尤其是《疏钞》,把这部经的经义这样详尽的发明,实实在在太难得了。
演【是十方诸佛同所赞叹故。】
如果不是第一经,不是第一方便,怎么会有十方诸佛大家都来赞叹?我们在其他经典上的确没有看到过,只有这部经十方诸佛都赞叹。它要不是属於第一经的话,不会有十方诸佛都来赞叹,不可能有这个现象,这都是我们应当要觉悟的。
演【以四字名号,普接三根,直通五教故。】
『三根』是上、中、下三等根性的人。上等根性的人,根性大利,所谓是一闻千悟,也在修净土。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上上根人!还要求生净土;中根、下根也都能往生。下根的愚人,愚痴到了极处,他只要一心持名,也能往生。净宗常讲根熟,什么样的人根熟?就是他这一生对这个认识了,下定决心,我就是一句名号,一生再不改变了,一部《弥陀经》,其他的经我都不看了,无需要再研究,这个人根就熟了,这个人这一生决定往生。如果心里还想东想西,还要想研究这个,还要想学那个,那根没熟,他这一生可以种善根,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靠不住。为什么?他在一切经教里还三心二意,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既然是这么说法,也许有人问我,你这个大专讲座里面为什么不讲《弥陀经》 ……
5 01-003-0022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出念佛一门,不论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亦不待根熟,方乃会之归实。但往生者,即得不退,喻如不次之擢、廕序之官,恩出非常,名殊恩也。】
这一段文是解释末后这一句,比喻念佛法门。『而於其中』,就是於三乘一实之中,也就是一代时教之中。『复出念佛一门』,「复」是又的意思,又给我们讲出念佛这个法门。这个法门特别了,前面三乘、一乘,那是有大根、小根的,小根只能够学小乘法、中乘法,大乘才能够学菩萨法,可是念佛这个法门就不需要。我们看《演义》里面注解:
演【不论大根小根三句,对上始成正觉,演大华严说。谓华严纯接上根,下根绝分。】
这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它的对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没有破无明证法身的人,没分,所以说下根绝分。
演【今则上自不退菩萨,下及悠悠凡夫,三根普利故。】
这是讲念佛法门。『上自不退菩萨』,不退菩萨就是法身大士。从上面来说,把《华严经》这里面的当机者统统包括了,同时又能够包含所有的『凡夫』,六道凡夫,这个法门就不可思议!『三根普利』,他的对象非常的广泛,上根、中根、下根无所不包,统统都能够得到利益,这叫普利。这就是《疏》里面讲的「但念佛者,即得往生」,这八个字非常重要。可是这个念佛,你得要 ……
6 01-003-0026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门。你要不抓到这个,你去抓到那个枝枝叶叶的,苦不堪言!要想解决问题不是那么容易!可是这一句阿弥陀佛要念得好,最低限度,要把这一部《疏钞演义》痛下功夫详详细细来研究讨论,在这上下功夫绝不白费。这一部经我们预定是三年圆满,大概要讲三百五十次,这个时间绝不浪费。所以一面我们研究讨论,一面大家在一起共修,解行并进,与会的同修有福!
我们生在末法,佛在经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明白:末法时期净成就。能够选择这个法门,一门深入,就是上善之人,正是经中所讲的诸上善人。你能够死心塌地选择这个法门,你就是上善,你就是有智慧。这是上根利智,他才会选择这个法门。纵然接触其他的法门,不惊不怖,如如不动,为什么?接触一切法门都把它换成阿弥陀佛了,绝不动摇!
疏【今以持名之力,正念才举,杂想自除。】
诸位一定要会用功,你这个妄念起来,妄念当然是有,不可能没有,你要是没有妄念,那你早就成佛了,你就不是凡夫了。你有妄念,记住,决定是凡夫;没有妄念,就是圣人。你要用这一句佛号去除妄念!所以念佛的时候,有妄念起来了,这时候怎么办?你要把全部的精神灌注在佛号上,就是你要注意佛号,不要去理妄念,妄念自然就没有了。
妄念起来了,你要特别去照顾妄念,把 ……
7 01-003-0032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 所以我在此地宣告,我印经专印《弥陀经》,其他经不印。我们专修这个法门,弘扬推广这个法门。全心全力就流通一种经,一心一意就在西方极乐世界,除这个念头之外,没有第二个念头。《梵网经》、《四十华严》供给我们做参考,主修的就是《弥陀经》这部经。我们如果有这个信念、有这个认识,这就是般若灵根,这一生当中必定能够悟入,悟是现前的受用,大彻大悟,能够把一切法门都舍下、都舍掉,专修这个法门,这是大彻大悟。不是大彻大悟的人,他做不到!入,决定往生净土,一点怀疑都没有。
底下一段解释『亦复通乎事相,曲为钝根』,前面讲的是上根利智,是大彻大悟之人,那么对於初学的人,中下根性的人,如何呢?也行!修这个法门也能成就,就是这一段所说的:
演【不悟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但以妄念念佛,离此生彼,是则生佛宛然,净秽历然,以我之生,求彼之佛,厌此五浊,欣彼乐邦,与彼理性,全无交涉,此则钝根所行也。】
这一段就是一般讲的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因为这两土的众生都没有悟『自性弥陀,唯心净土』,都是用意识心念佛,意识心是妄心。『但以妄念念佛』,这个妄念就是第六意识,意识心,我们今天所用的是这个心。虽然用的这个心,我总是劝勉诸位同修, ……
8 01-003-0033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能把我们打醒,为什么?我们总认为自己很愚痴,自己不能成就。祖师跟我们说:愚没有关系,愚并不能障道。这样说起来,愚也能学道,愚也能够证道,这是真的,一点不假。净土法门里面确实有很多是愚夫愚妇,他都能够往生,甚至於还有一个字不认识的,他还能够上品上生,这在《往生传》、《净土圣贤录》里面都有,可见得愚不怕!愚怎么样?要发愤努力、精进不懈。古人说: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那个愚人是:人家学一遍会,我学十遍;他学十遍会,我学一百遍。只要肯下功夫、肯努力,没有不成就的。
古今中外那些成就之人,不一定个个都是上根,不一定人人都是聪明人,可以说一半以上都是愚人。他肯努力、肯学,方法又恰当,他成就了。愚人不能成就,过失在「守」,守在这个位子,不敢再往前进,他就不能成就了。二乘人不能见性,他的过失也在守,「内守幽闲」,所以他不能明心见性,不能回小向大。『高推圣境』,诸佛菩萨境界太高,不是我们能做得到的,不是我这一生能学得成的,只要有这么一个念头,他就不能成就,这就是『画地自限』,大地没有边际,他在地上画个界限把自己范围住,这是比喻守愚之辈。
其实,佛法的修学比世间任何法门都容易。世间法的成就,得要靠因缘,所谓「一饮一 ……
9 01-003-0035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三十五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35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四十四页:
疏【问:何故不咎钝人,反抑利者。】
大师为我们解释以后,或许有人心里怀疑,为什么不责备中下根性的人,而特别责备上根利智的人?『咎』是责备的意思。前面讲到狂慧、顽虚,这些都是现在所谓聪明智慧的人。说聪明可以,说智慧则未必,何以故?诸位要晓得,佛门里常说八难,就是有八种人遭难,不但行证上有障碍,在理解上也有障碍,这叫遭难。八种难里面有一种叫世智辩聪,这一段就是指这一等人,仗著自己的聪明辩才,不肯认真修学,不肯老实修学。
疏【答:利者恃才高举,常谓远胜钝人。】
这是他遭难之因由,往往自以为聪明智慧高,结果落空了。真正有成就的,都是老实人,都是自己觉得不如人。常常觉得自己不如人的人,容易成就,为什么?他谦虚。贡高我慢,不但学佛不能成就,世间真正的学问他也不能成就。《论语》里面,孔老夫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假如有一个人,他的才华德能像周公一样,周公是圣人,可是他有一点毛病,「使骄且吝」,傲慢瞧不起人、吝啬,「其余则不足观矣」,这人不必谈了,他那个才华是假 ……
10 01-003-0061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给他讲,怎么讲他也不懂,他也听不进去,你叫他老实念佛,好,乖乖的一天到晚老实念佛,结果他上品上生,他念到一心不乱,反而他成功高。可见得不能用利钝来判定品位的高下。
利根的人,要有相当的警觉。所以,许多聪明智慧的人不如那些老太婆们,她们真正成就了。她什么也不要知道,什么也不要懂,这理论凡是用脑筋、用思考的事情,她一概都不要,你叫她老实念佛,行!我就老实念佛。她心里真的没有分别、执著、妄想,老老实实这一句佛号,声声求生西方净土,她成功了,她那个品位决不在人之下。
玄义【诸余法门,高之则下机绝分,卑之则不被上根。】
『诸余法门』就是除了这个法门之外的一切法门,经上常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太高的,中下根性之人没分,太低的,中上之人不愿意学,不能尽摄。
玄义【是以华藏如盲,萤光增结。】
这是举一个比喻。『华藏』是指《华严经》,《华严经》是佛示现成佛的时候,二七日中所说。就迹象而论,佛最初说法是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讲四谛法。《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入定,定中所说的,我们肉眼凡夫不见不闻。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哪里晓得他在定中说法?中下根性的人如盲如聋,听不到也看不见。他老人家定中所说,跟 ……
11 01-003-0062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再发发愿回向心,不是的,是同时的。同时,这叫圆,这叫顿。
演【又圆融,无彼此故。】
这是圆的意思,圆融的意思,无有彼此。
演【又圆满,无缺少故。】
这是圆的意思,圆含很多意思,圆满而没有欠缺。
演【此是圆人。】
真能发这个心,跟诸位说,在五教里面这就是圆顿的根性。所以,看人的根性是大乘根性或是小乘根性,是别教根性、通教根性还是圆教根性,从哪里看?从发心上看。发心,你一接触一观察,谈几句话就晓得了,就知道他用的是什么心,在藏通别圆他是哪一等,换句话说,应该用什么法教他才能契机。圆顿根性最利,是上上根性的人。唯有三心圆发,才能接受《华严》、《法华》,像《梵网》,这都是一乘法,他乐意接受,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是真发这个三心。
演【就圆融三法而发心也。】
这就叫圆顿根性之人,或者我们称圆顿的种性。
演【当知发此三心是因。】
有因再加上缘,当然就有果报。
演【是未生净土时事。】
这就是告诉我们,三心圆发正是我们现在这个时候,我们现在还没生净土,求生净土,还没生净土。你能够三心圆发,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这叫理念,你得一心不乱是理一心不乱,不是事一心。三心圆发的人很容易开悟,为什么?他障碍少。为什 ……
12 01-003-0063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们今天就是讲这一段,后面还有四段,到时候我们再讲。知道前面这个来由,我们看今天这个文就可以接得下去。
『惟此念佛法门』,惟是唯独,仅仅只有这个法门。『三辈九品,悉皆度脱。』这句话是总说,「三辈」是讲这个人的根性,上等根性、中等根性、下等根性,这是三辈。「九品」就分得更细,上等根性有上上、上中、上下,中等有中上、中中、中下,下等有下上,下中,下下,这九品,还都是略说,就是把所有众生的根性全都包括在其中。
底下这个文是具体指出事实来给我们说。『彻上』,讲到最上面的,什么人?『三心圆发,直入无生』,这是最上上根的人。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六祖大师所接引的众生、学生都是上上乘人,就是这一类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样的人,在佛教里面的地位,以《华严》圆教来说,就是初住以上的菩萨;如果从别教来讲,是初地以上的菩萨,那不是凡夫,比阿罗汉、辟支佛要高得多!这个话有没有根据?《华严》就是根据。《华严》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对象是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就是证明,真的一点不假,从初住菩萨到等觉菩萨没有一个不发心求生净土。由此可见这个法门的殊胜。
这里说到几个名词,「三心圆发」,三心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 ……
13 01-003-006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能办得到。这就是大乘比小乘,大乘是径路。「径」就是小路,很近的一条小路。径路里头还有径路,还有径路是什么?禅。在一切大乘法里面,禅比较其他的法门那又是径路,「径中径」。比禅还要快、还要稳当、还要近的就是念佛。「径路修行」就是大乘,「径中之径」,「径」是指禅,末后这个「径」是指净土。由此可知,念佛往生净土是成佛最近的一条道路。
下面给我们解释这个意思,这有两个意思,第一个说『余门学道』,其他的法门、其他的宗派好比是『万里迢遥』,这就是要渐渐断惑,渐渐证真,渐渐了生死,这个路相当远。禅虽然是一个近路,禅只被上根,中下根性的人没有分,这是诸位一定要晓得,就是认识自己,晓得自己的根性。禅要不能成就,依旧是六道轮回,所以历代参禅的人很多,真正见性的人不多。拿禅宗六祖来说,这在禅宗史上,他的会下成就的人是最多的,也不过是四十三个人而已。他在曹溪三十七年,跟他学佛的人几万人,成就的也不过是四十三个,可见得这个东西难,真正是难。今天参禅,纵然得禅定,得禅定不能了生死,果报也只是在四禅天而已,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色界天。如果连禅定都没有得到,他的果报还是出不了欲界,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我们真正要成就,除了念佛之外没有 ……
14 01-003-0068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就好。
疏【今则不稽岁月,不假作为,七日一心,即生彼国,何其神妙一至是也。】
这就讲到我们这部小本《弥陀经》,所提倡的、所主张的就是执持名号,就是四个字:信愿持名。这四个字名号,是从清净、坚定的信心生起来的,是从圆满的大愿、愿生净土生出来的,所以句句佛号都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不但具足信愿行,而且具足戒定慧。声声就是戒定慧,声声就是闻思修,这个佛号的功德不可思议。
『不稽岁月』,那就是快极了,不疾而速;『不假作为』,那就是太简单、太容易了,不行而至。怎么晓得?经上告诉我们的,「若一日到若七日」。所谓上根的,一日就成功;下根的人,业障深重,七天也能成功。还有哪个法门比这个快?七天能够往生、能够见佛,诸位想想看,你什么业障消不了呢?经上给我们说,阿鼻地狱的众生,这是罪障极重之人,七天也能往生。所以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无量法门里面,找这样一个法门找不到,到哪里去找!十方诸佛不用这个法门,没有法子度众生,遍法界众生不用这个方法,不能在一生圆成佛道。这个法门实在是非常的简单容易,但是真正是难信。众生总是喜欢奇奇怪怪,很难修、很难学,大概这个法门了不起;看到这个太容易,这个大概不值钱。哪里晓得容易才能成大道!太繁、 ……
15 01-003-0070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也没有看到一个,所以那种例子我们不能学。六祖在五教里属於顿教、圆教,他一下就从这里入了,这是我们做不到的。
我们修学虽然一入佛门就学大乘法,而且我们今天大乘还不是始教,我们从大乘终、顿、圆,从这里入门。因此有许许多多学佛的同修用了一生的精神苦修,不但没能入门,连消息都没有,这是真的。学到老了,你问他:你在佛法里头有些什么心得?他说不出来。纵然学禅,没有得禅定;学教,没有大开圆解;念佛,没有得一心不乱。用了一生的工夫,没有成就!我们看到许多人都是这种现象,这是因为他不懂教义,不晓得自己的根性。如果自己不是上根利智,我们循序按部就班求学,必定能有成就。
佛法与世间法不一样,世间法修学要用很长的一段时间循序渐进,慢慢的在求进步。佛法里面把所有的根机分成两大类:一个是善根深厚的人,一个是福德深厚的人。当然有善根一定也有福德,他善根厚,福德差一点,这个情形很多;有的人福德深厚,善根差一点。这两种人都能入大乘法。什么叫善根?善根是讲信解。他听了就相信,信是善根;他一听就理解,所谓「一闻千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这是善根厚。福德差一点,在行上比较疏忽,真正讲断烦恼,这一项他做的功夫不够;信解他有,行上就差一些。 ……
16 01-003-007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这就是开导教我们修行修止观。我们今天要不要用《起信论》这个方法?不需要,念佛就是修止观。念佛怎么是止观?念佛的时候,把所有一切妄念都止住了,止就是息掉、止住,那就是修「止」,这一句阿弥陀佛字字分明清清楚楚,那就是「观」。所以你不要惹麻烦,你学《法华》,用不著去搞摩诃止观,小止观、大止观都不必搞。你去念《起信论》,也不用学止观。就一句阿弥陀佛,止观都具足了,比那个方法容易,而且省事,还有力量,这个效果力量决不在摩诃止观之下,用这个方法来修学。
第七,「为示专念方便」。念佛,这是讲到上根的人。对下根的人,可以教他忏悔,这个消业障、护道心,这是礼忏灭罪;中等的修止观,帮助他修定;上等根机的人,教他念佛。《起信论》里面,上根教念佛,念佛是专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所以是千真万确的话。这个法门是所有法门里面的第一法门,这是梅光羲居士在《无量寿经》序文里面讲的。如果不是在念佛法门真正有心得的人,他不知道这个法门的微妙;不是真正通达教海的人,不知道这个经的殊胜。你真通达教海,一切经论都涉猎过,你有能力比较,你见得多!古人所谓: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你把《大藏经》展开,你统统比较,统统 ……
17 01-003-0080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分作四段:「初随相,二唯识,三归性,四无碍」。这一段文有相当的深度,因为涉及到根据的理论,所以玄义里面这是最难懂的一个部分。
◎【初、随相】
玄义【已知此经被机普遍,未知能诠,何为体性。】
这是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这个方式是问答式的,先把这问题提出来。前面一段是讲这部经所对的、所接引的对象,我们晓得上中下各种根性的人,经上讲得非常好,只要能信能愿能行,都是这个法门接引的对象。换句话说,你不信、不肯发愿、不肯念佛,那就没法子,那就不是这个法门接引的对象。这给我们说得非常清楚,简单明了。在接引对象里面,上上根的人,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是他接引的对象,下下根的人,乃至於不认识字、没念过书的、没知识的,他听了这个法门死心塌地念佛也能成功。甚至畜生里面还有念佛往生的。中国历史上历代所记载就不少,没有被人记下来的,我相信更多。所以,确确实实法门广大,普遍,『被机普遍』,被是加被的意思,非常的普遍。
进一步我们要晓得,『未知能诠』,诠是诠述,就是这部经里面所说的这些文字、言语。『何为体性』,体就是理,它的道理,所依据的道理是什么?体与性都是说的理。下面是答覆:
玄义【依古展转十门推本,约之成四。】
『约』是归纳 ……
18 01-003-0093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的,虽然能往生,不会有很高的品位。
法门平等,无二无别,法门虽然平等,我们众生的业障不平等、根性不平等、知见不平等,所以有的法门学起来容易,有的法门学起来困难,有的法门我们能得究竟圆满的利益,有的法门我们学起来只能得少分利益,只要是佛法决定得利益,你得的多少不同。古今中外的大德都认为《弥陀经》持名念佛的法门是究竟圆满的利益,人人能念,人人能行,问题就是你自己肯不肯干,你要肯信肯念肯行,你这一生就作佛了。
这一次我们在黄念祖居士注解里面,看到这个法门所对的根机,他里面有一条说得非常有道理。念佛法门是接上上根机的人,这个不可思议!接上上根机的,我们仔细去想一想,没错,哪些是上上人?老太婆是上上人。她心里什么妄想也没有,什么知见也没有,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她就够了,她什么都不要了,上上乘人。中下人还怀疑,还要搞这个搞那个,把自己耽误掉了。我们看到那个无知无识的念上三年,站著走的,坐著走的,笑著走的,没有病苦,预知时至,这不是上上乘人,谁叫上上乘人?我们自己以为是上上乘人,佛菩萨看是下下根人,没有法子!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看不起老太婆,她们的成就不是我们能比得上的。她是一句佛号死心塌地,什么念头都没有了。我们念这个佛 ……
19 01-003-009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可是念佛决定相应,决定是这个境界,所以这个不可思议。念佛好处真正说不尽!真正通达了,的确什么都放下,我们看古来大德通宗通教,年轻的时候博学多闻,到后来学通了,发现了,这里头有真的东西、好的东西,其他那个不好的都不要、都淘汰了。所以到最后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他晓得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才是千经万论里面第一法门,其他的统统不要。
全性起修我们要认识,这个虽然是初学念佛,实在讲这个功夫的确是上乘功夫,是大菩萨们所修的。《无量寿经》黄念祖居士注解里面,他引用古人所说的那个说法,我们愈想愈有道理。念佛这个法门是接引上上根的人,我们这一听,上上根,我们没分,我们都是下根的人,自己都不敢承当,很谦虚、很客气。人家底下说得很清楚,只要能相信这个法门,肯发愿往生,这个人就是上上根人。我们听了这个话又如何?想想我们听了,我们是相信,我们真发愿,那就是他讲的上上根人。中下根的人听了之后,他怀疑,他不相信,他不肯求生净土,不肯念佛,那是中下根人。
所以这个上上根,绝对不是指聪明才智,是指具足信愿行,你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就是上上根人。这个上上根是十方诸佛菩萨承认的上上根,很有道理,为什么?因为他这一生就往生,往生就成佛,这个人不叫上上 ……
20 01-003-0100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钝根就是愚痴,利根就是狂妄,这两种人他不相信净土。大师这一段话是专门对付这两种人的。
『守事相而自足者』,实在说这种人往往还有成就,狂妄的人真是糟糕。钝根人,他的心量不大,得一点点就满足,如果你教他念一句阿弥陀佛,他也就满足,他也不再想了,可是这样的人他真能成功,我们也见到很多事实。所以古人讲: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人是最容易得度的,一个是什么?最高的智慧,他一切通达明了,没有问题,你给他一说,他马上就发心,像文殊、普贤这些大菩萨们。蕅益大师所说的,「文殊普贤、马鸣、龙树、智者大师这一流的人物」,这是上根利智,他们一听,没有话说,他懂,他们相信。下愚之人,不认识字的,没有知识的,心量很小的,教他一句阿弥陀佛,他就老老实实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别的他也不愿意知道,他也不想知道。这两种人必定往生。
可是这里面,两种人虽然往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是有差别的。通达理的人,那是上品上生,花开见佛;不明理的人也能往生,决定生凡圣同居土。虽然生凡圣同居土,因为他不明理,他的智慧比不上那些利根的人,但是在福德因缘上跟那些大菩萨差不多,这是不可思议的殊胜法门。可是诸位要晓得,这个钝根人要是学别的法门,那他就没有法子成就 ……
91 02-004-0002 无量寿经玄义
……必须要考虑的。假如这个法门与我们的根性、与我们的程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要是脱节,或者是有困难,我们学习起来就不容易成就,很难得到利益。必须适合於我们的程度、根性,乃至於生活环境。我们看底下这一段。
【机者,根机,至於契机,更是本经之独胜。】
『独』是独有,『胜』是殊胜。讲到契机,这部经跟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可以讲是第一殊胜,为什么?
【以持名念佛。】
它的方法简单,就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看六个字,这个方法太容易,太简单!
【三根普被,凡圣齐收。】
这是讲众生根性不相同,佛说大致上,上根、中等根性的,下等根性的,它统统都包括。凡夫是讲六道众生,圣人是讲菩萨、缘觉、阿罗汉,统统都适合。这个法门就妙了,所以称之为独胜。
【上上根全体承当。】
『上上根』是指等觉菩萨,像我们中国人所熟知的大智慧的文殊菩萨,大慈悲的观世音菩萨,大愿大行的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乃至於弥勒菩萨,统统都是修学这个法门。弥勒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华严经》上有证据。我们有很多同学想亲近弥勒菩萨,到哪里去找弥勒菩萨?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经上讲得很清楚,《华严经》上说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见到阿弥陀佛、文殊、普贤、观音、 ……
92 02-004-0004 无量寿经玄义
无量寿经玄义 (第四集) 1989/11 新加坡 档名:02-004-0004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请掀开经本第九面,昨天晚上讲到第四段,「暗合道妙,巧入无生」。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无生」与「无念」是要到八地菩萨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这个时候才能够证得,这还是讲的圆教。由此可知,就是别教佛果上都还没有证得这个境界。所以经论里面,特别是大乘经上,常常给我们说一桩事情,它的意义只是告诉我们有这个事实。但是,不是我们这一生能够做得到,当然这个话也不是指的每个人,是大多数人。有些少数,我们常讲的上上根人,上上根人是大众当中少数的,这些人能证得。如果在我们这个世间一个都不能够证得,佛说这个话就没有意义;凡是佛在我们这个世间所讲的,我们世间人都可能达到这个境界。
学佛乃至於世间求学,最可贵的是自己要知道自己的根性。我是什么样的根性?应该修学什么样的法门?法门契机绝不空过,我们这一生一定有成就。这部经给我们提倡的是「持名念佛」法门,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这个法门是「三根普被,凡圣齐收」。上面从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遇到这个法门,统统都能够得度。由此可知,这个法门的殊胜、这个法门的圆满是真实不可思议。我们今天接 ……
93 02-004-0007 无量寿经玄义
……想看,像我们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带业往生,我们一品烦恼都没断,带业往生。生到西方世界,我们的品位也不很高,可是果报不可思议,果报就等於八地菩萨。从凡夫一下就跳到八地,这是不可思议,这叫做难信之法。的确不容易叫人相信,哪有从凡夫一下就到八地菩萨?这些话是佛在经上跟我们说的。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个非常特殊的世界,不能用一般的眼光去看它,用一般的眼光去看它,那准看错了。这是果报不可思议。下面我们要细细的来讨论一向专念。
【一向专念者,古云,上尽形寿,下至十念。】
这是古人解释这句经文,上与下是讲根性。上根之人是尽形寿,下根之人就是十念,修十念法。底下说:
【上尽形寿,指从发心念佛之日,终身念佛,直至命终之最后一念也。】
我们今天发心,要修这个法门,就从今天起。我这一生就修这个法门,只要有这一口气在,我这一句阿弥陀佛都不间断,这叫一向专念。这种修行是真实的积功累德,希望我们同修都能够了解这样的殊胜功德,发心来修学。常人所谓业障深重,罪障深重,我们心里面把佛给忘掉,没有佛了,这就是业障现行,这就是罪障深重之相。我们念念提起这一句佛号,心里面想阿弥陀佛,业障就没有了,罪障也消除了;心里有佛,口里有佛,哪里还 ……
94 02-004-0009 无量寿经玄义
……明白。什么人最适合修学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我们晓得,是十方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门,它所摄之机是一切善恶、大小、凡夫、愚人,愚痴之人,这是他教化的对象,这实在是非常之难得。所以,黄老居士在注解里头,对於善导大师这段话,底下是黄老居士说的,『大师之说,上契圣心』,圣心是佛心,这样说法真正是诸佛度众生无尽的悲心。『下洽群机』,九界众生依靠这个法门统统得度,所以这番开示实在是『大有功於净土』。善导大师以后,即使在中国留学的这些日本的出家人,也都遵守大师这个说法,『多承此说』。下面还有一段,说这个法门:
【专接上根,旁及中下。】
这句话怎么讲?莲池大师在《疏钞》里头说:
【疏钞曰,明信位初心,有四种机。】
明是说明。我们初信佛的人、初学佛的人,把他归纳一下,有四种不同的根机。大家仔细看看我们是属於哪一种的。
【以礼忏灭罪被初机。】
天天去拜忏,天天去做法会,这是初机。实在讲在台湾、在海外,我们看到这种情形太普遍了,古人讲这是初机。初机喜欢搞这个,做法会、拜忏,搞这个。
【以修习止观被中机。】
止观就是修禅定,禅的意思翻成中国叫做静虑,静就是止,虑就是观,所以教下称为止观,宗门称为禅定。这是中机。
【 ……
95 02-008-0001 大乘无量寿经(当生成就第一法门)
……,念好多种,唯恐有一样没有念到得罪了佛菩萨。其实,他真是挂一漏万,他得罪的佛菩萨太多太多了,为什么?《大藏经》没念遍,他就念那么几部,他顶多念个十部、八部,那《大藏经》里有三、四千部,你看你得罪多少人,这叫夹杂。又要念咒,又要做会,做会就是一般的法会,还要说一些没有要紧吉凶祸福的话,现在又搞神通,有些佛教徒还去练气功,这统统叫夹杂,心不清净!心清净里面,只有一尊阿弥陀佛,只有一部《无量寿经》,或者是《阿弥陀经》。
所以这些年来有很多同修来问我,他说我们这一生希望往生,我们应该读些什么经典?我就告诉他们,上根人只念一部《无量寿经》、或者是《阿弥陀经》,只念一部,依靠一句阿弥陀佛,这是上上根人,决定往生。如果觉得这一部还不够,还想多念一点,我就介绍他念净土五经。我们最近编的有一部《净土五经读本》,这个本子也是有感於夏莲居老居士会集本经,所以把九种不同版本的《无量寿经》统统印在一起,这个机缘也是非常之希有。这是我们这一代的人有这个福报、有这个缘分,能够把《无量寿经》九种本子都看到。如果觉得还不够,那还可以加上一个《净土十要》,《印光大师文钞》,这就是下根人。如果还不够、还想念一点,那没指望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生去 ……
96 02-008-0004 大乘无量寿经(当生成就第一法门)
……看这个多自在,确实一尘不染。
【於此中下。而现灭度。】
第七相请转珐輪到显示三乘,这里讲完了。后面这两句是第八相,入般涅盘相。佛有没有生灭?既然「空无相无愿」,还有什么生灭?没有,不生不灭。为什么要示现生灭?『是於此中下』,对中下根性人示现的般涅盘。向上一著的人晓得佛没有般涅盘。示现涅盘是给中下根性人看的,对他们的一个启示,给他们一个警觉。佛常住在世间,大家修学就懈怠、懒惰了,为什么?今天没听到不要紧,明天佛还会说。这佛一不在世,这著急了,这以后没得人说了,这怎么办?他这个修学的意念提起来了,加倍的用功努力,这是对中下根性人说的。对那个上根大菩萨,没有,知道佛没有般涅盘,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佛的涅盘叫无住涅盘。
无住涅盘就是不住生死,也不住涅盘。生死,凡夫边的,涅盘是二乘边的。不但是如来,大乘菩萨两边不住,所以他入般涅盘是示现的,正如同前面八相同样统统都是示现的。这个意思我们总得要了解,要认识清楚,我们对於诸佛菩萨真正恭敬心才能够生得起来,才能体会到他对於一切众生恩德之大。正是古德所说,粉身碎骨不能为报,报不了这个恩!一切的示现都是为了利益众生,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觉悟。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97 02-008-0006 大乘无量寿经(当生成就第一法门)
……,信心就奠立了,所以叫「大乘起信」,真的信心可以建立。
所以妄想怎么是断不掉?没有断不掉的,问题是你肯不肯去断,关键在这个地方。你肯去断,尤其是这个法门,你老实念佛就好了。用一句阿弥陀佛,代替你所有一切妄念,这个方法妙就妙在此地。不起心动念则已,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我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念,这就成功了,这就叫精进。一面念佛,一面还想东想西,这叫杂进,乱七八糟的杂进,那就不能成功,精进才能成功。所以这三个自是点醒法藏比丘,法藏何尝不明了?这一点,实在讲就是大彻大悟了,跟禅宗里面无二无别,上根人!中下根人没有法子。法藏要弘扬的是念佛法门,不是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不是用这个法子,所以他底下在此地把这个法门就暗中透露给我们。
【法藏白言。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惟愿如来。应正遍知。广演诸佛无量妙刹。若我得闻。如是等法。思惟修习。誓满所愿。】
前面那三个「自」是禅,法藏这一转就把它转成净了。这个用意很深。净从哪里来?净从禅里面来的,净跟禅是一不是二。在我们前面的序分里面,显示出禅、净、密、教统统是一;禅是佛心,密是佛意,教是佛口,净是佛行,一而四,四而一,不能分的!所以从任何一门都能够开悟,都 ……
98 02-009-0001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门,觉门、正门、净门三个门,无论从哪个门走进来都一样。没有进来,三个门有差别,进来了,统统是一样。所以一个门进来就统统都得到了。我们净宗所选择的就是净门,修清净心,特别著重在心地清净,心净则佛土净。
诸位在三门里面要知道选择。觉门,实在讲,是要很利的根性,普通人觉不了。你看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说的,他所接引学生的标准,什么人才有资格跟他学?上上乘人。大乘人都不够资格,都没有办法学这个法门,上上乘人修觉门,从这个门进去。大乘法多半从正门,也就是教下。而以净门实在讲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修清净心,上上根人可以修,下下根人也可以修,都能成就。所以,净门比觉、正就来得广大,从这个门进来的人最多,从觉门进来的人最少,其次的是从正门,净门进来的最多。这些都是事实真相,都要把它认识清楚。然后想想我是什么样的根机?我应该选择哪一个门,我才能进得去?门槛太高,我跨不过去。觉门的门槛最高,正门其次,净门没有门槛,平平的,一下就过去了,这是最容易进来的,这就是我们要善於选择。我跟同修们说这些话,这都是佛学里最浅显的常识。
佛法是教育,我们从称呼上你就能理解。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根本的老师,我们自称为三宝弟子,所以我 ……
99 02-009-0003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法是教给我们这些东西。
【善立方便。显示三乘。】
这两句是总结,转珐輪的总结。『善』是善巧,『立』是建立,就是佛给我们建立了许多法门,所以说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显示三乘』,由於众生根性不相同,分为三大类,三乘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好比创办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声闻是佛法的小学,缘觉是佛法的中学,菩萨是佛法的大学。
【於此中下。而现灭度。】
这是八相成道里面最后的一条。佛对於有缘的众生都已经帮助完了,功德圆满,功德圆满他就走了,就示现灭度。诸位看经文要看清楚,『於此中下,而现灭度』,於上上根人,佛没有灭度,佛不生不灭,哪有灭度的!我们看到佛灭度了,是中下人看到佛灭度。上上根人知道佛没有灭度,佛是在这里演戏的,到后台去了,由前台转到后台去了,说不定又转到另外一个舞台上去,他没有灭度。诸佛菩萨如是,我们自己也不例外。所以要晓得,生死不是真的,是假相。因为我们一般人不知道是假相,把它当做真的,所以贪生怕死。如果真正知道真相,生死就看得很轻,不在乎了。好像我们穿衣服一样,衣服脏了,脱掉换一件,这个身体老了、坏了,再换一个,就那么样的自在,确实是如此。
到这个地方这是一大段,这一大段前面跟诸位报告过 ……
100 02-009-0015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下面这个有没有?『发清净心』,这个心有没有发?什么叫清净心?发愿求生净土,这个心就是清净心,心净则土净。今天发愿求生净土,其他的都不求,心里面拉拉杂杂东西统统都舍掉,只有一念求生净土,这个心就清净了。
『忆念受持』,忆是想,念是称念,想阿弥陀佛大愿功德,想西方世界种种庄严。所以经念熟了,常常想经里的境界,想阿弥陀佛当年的发心、发愿、修行,造成极乐世界,想十方诸佛的赞叹,十方诸佛劝勉我们求生净土。受持,受是完全接受,对於这部经,字字句句我统统接受,我不怀疑,完全接受;持,保持不失。
给诸位说个老实话,上上根人,一生这一部经,就依这一部经修行,这个人是上上根人,为什么?他心不动摇了,没有不成就的,他整个心力、精神完全集中,这个力量大。如果觉得一部经太少了,还要学其他的经典,好吧,就说净土五经!净土有五经一论,我五经一论都要学,统统要学,给诸位说这是中根之人,为什么?他的心力要散了。比那个专学一样的,比不上他,专学一样力量集中,只依照一部。这个情形,诸位多多想想你就了解了。如果学净宗还不够,我还得学学禅、还得学学天台,再学学华严、再学学密宗,那是下根之人,往生靠不住,没指望。为什么?这心里太散了。自己可以自己问 ……
101 02-009-0025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对他们讲的,他们没有程度,佛用这个安慰安慰他们。像我这种,这是程度高的、有学问的,怎么会学这个法门?这都是疑惑,这是自己的损失,这是智慧浅、业障重,以为西方不如天界,所以没有意思求生西方。他可能劝别人求生西方,他自己不愿意求生西方。下面是弥勒菩萨感叹的话。
【慈氏白言。此等众生。虚妄分别。不求佛刹。何免轮回。】
这句话说得重了。『此等众生』,那都不是平常的众生,都是很认真学佛的,修学其他的法门。其他的法门好不好?好!佛家的法门平等,无二无别,统统都是成佛之道,得问我们的根性适不适合?有许多法门确实要上根利智才有分,像我们这种中下根性的人不容易成就。唯独这个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从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只要你相信、发愿,肯老实念佛,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这个说法是真实的,但是自以为有智慧的,他不能接受,自以为有智慧的就是『智慧微浅』、就是业障深重。李老师在前面讲过,我们都看过,「不求带业往生,非愚即狂」,不是愚痴就是狂妄,愚痴、狂妄都是没有智慧。弥勒在此地又劝我们,你要不求西方极乐世界,说老实话,你就免不了轮回,六道轮回是很不容易超越的。
【佛言。彼等所种善根。不能离相。】
这把他的障碍的所以然给 ……
102 02-010-0002 如何实践弥陀大愿
……极乐世界,就一门深入。如果你的兴趣是多方面的,觉得这一本经太少了,看到许多大乘经典别人都在读,好像自己有点不情愿、不甘心的样子,那么我可以补充一点,你就念净土五经。如果觉得五经还不够,还可以给你补充一点,《净土十要》,蕅益大师编的,编得非常好,分量也相当之多了。如果还嫌不够,那再加上《印光大师文钞》全集,这个分量就相当多了,堆在桌面大概有麦克风这么高了。如果你还嫌不够的话,我就告诉你,你没救了,这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分了,到此为止。这叫专修专弘!不能再多,再多就杂了,就不得了。
所以最聪明的人,根性最利、上根上智,只取一种,《无量寿经》或者是《阿弥陀经》,一生只奉行一种,这是上上根人。为什么?他心地清净。搞很多,一切经论都在那里读,给诸位说,那是中根以下的人,他的心不会清净。纵然在世法里头不胡思乱想,他在佛法里也胡思乱想,曲解经义,胡思乱想。这个对於我们一心不乱,清净平等觉是很大的障碍,我们自己要知道这个事实的真相,要提高警觉,要赶快回头。所以皈依觉正净,这个觉正净都在这一本经上,依照这一本经修学,三宝具足,觉正净统统在其中,这是无上的法宝。所以我今天印经,这个两年来,我全部都是印《无量寿经》,别的经是大家他 ……
103 02-012-0001 无量寿经
……下的「下」字不要了,这就称「宗教」。所以佛门称宗教,跟我们现在这个宗教,意义不相同。
为什么佛法又把它这样子分作宗门教下?刚才讲了,它的教学手段不一样。这个宗门,它不从文字下手。禅宗以外,无论哪一个宗都是从经典下手,经典就是教科书;换句话说,它从教科书下手。禅宗不要教科书,所以说「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它这个手段跟一般教学完全不相同。禅宗是悟了以后再读经的,没有开悟就不必读经。其他宗派修学方法都是从经典下手,从经典里面慢慢来开悟,所以这个叫渐悟;禅宗是顿悟。但是禅的根机不容易,必须很聪明,根性很利,所谓上根利智;要拿我们现代话来说,那是天才儿童,不是普通人,特殊的天才,他可以不必经过这个次第,他能够躐等的来修学。所以禅宗教学跟教下不一样,是这样一个分法的,我们要把它认识清楚。
佛教教育究竟教给我们什么?它的目的、宗旨何在?这是我们首先要探讨的,然后我们才知道这个教育我们应不应该学习、值不值得学习。佛教的教学,宗旨内容要用经典里面的术语,就是「诸法实相」。这一句话,要用我们现代话来讲,「诸法」就是一切法,「实相」就是真相。一切法把它分成两大类:一个是人生,一个是宇宙,这就统统包括了;换句话说,佛法教学无非是 ……
104 02-012-0002 无量寿经
……的法门,相信的人不多。古德告诉我们,诸佛如来所说一切经法,无非是引导我们、诱导我们,让我们体会到这一个真实的法门,就是此地讲的「一乘了义」;也就是佛在法华会上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佛讲三乘、讲五乘是方便说,真实说就是一乘法。再说,真实就是这念佛成佛的法门。
了义,「了」是究竟了达的意思。如果从教学对象上来说,譬如小乘经,它的对象是根性浅的人,不包含根性深厚的人;大乘法门,它的对象是菩萨,不包括小乘。这一些教学的对象都是偏在一边,而不能够涵盖全部,这就是不了义。如果这一个教学方法,从上上根到下下根,统统都包括了,这叫了义。这是从教学对象来说。
我们看净宗法门,展开《无量寿经》,诸位仔细去研究,确实对於所有根性的人全部都包括了。所谓「三根普被」,上、中、下三等根机,利钝全收,利根的人、钝根的人统统都包括了,而且是平等的成就,这个真正尤其是不可思议。
讲到利益,佛在一切经典里面,有些经论小根得利益了,大根不得;有些经论是大根器的人得利益,小根器的人不得利益。像这样的经典,也不能算了义。必须这一个法门,一种教法,能够叫所有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平等的利益,这才算是了义。
所以以这个标准来观察, ……
105 02-012-0004 无量寿经
……凡夫,业障深重,我们念佛有幸能生西方,就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文殊普贤是实报土上上品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文殊普贤天天跟我们是排排坐,这个其他法门不可能,地位悬殊太大了。唯独到西方世界是一律平等,独胜!没有任何一个法门能跟它相比。不但跟等觉菩萨平起平坐,跟一切诸佛如来也是平起平坐。你如果要问我,我这个话是根据什么说的?你去念念四十八愿,我是根据四十八愿说的。所以这显示出它确确实实是独胜。
【以持名念佛,三根普被,凡圣齐收。】
凡,是六道凡夫;圣,是声闻、缘觉、菩萨,那都是圣人;统统包括尽了。
【上上根全体承当。】
上上根,就像《华严》上所说的十地菩萨,这是上上根。
【下下根亦可依之得度。】
我们跟菩萨一比,我们是下下根。还有比我们下的:
【下至五逆十恶。】
我们虽然业障重,还没有到这个地步。五逆十恶是地狱众生,立刻要堕地狱了。
【临终念佛,亦必随愿得生,横出三界,圆登四土,顿与观音势至并肩,可见此法门究竟方便,善应群机也。】
观音势至是古佛再来,久远劫都成佛了,在西方世界示现是等觉菩萨的身分,大乘圆教等觉菩萨的身分。我们到西方世界,纵然下下品往生,也跟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平起平坐, ……
106 02-012-0006 无量寿经
……心,无上菩提心,他这一生决定成功。再往下面看:
【念佛乃修行之径路。】
我们修行的目的是成佛。从我们发心到成佛,念佛法门是最近的一条道路,没有比这个更近了,这个要知道。古德告诉我们,学佛近路是大乘,大乘比小乘近,也就是大乘比小乘快。大乘当中,禅是近路,禅比其他的法门要快的多;禅跟净土比,这个念佛是最近。所以也许同修看到一个小册子,题目叫《径中径又径》,三个径字,第一个是大乘,第二个是禅,最后那个径又径就是净土,就是念佛法门,所以念佛法门是真正稳当快速。
禅虽然快,并不稳当;换句话说,如果自己不是真正上根利智,参禅不能见性,甚至於参禅连禅定都得不到,这个不容易!真正得禅定的人,心地都清净了,不会被外面境界所动,所谓「八风吹不动」。你赞叹他,他不生欢喜心;你毁谤他,他没有一丝毫瞋恚心。他的心永远保持著平静,这是定。你赞叹、毁谤,他不是不知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慧,他照见,心地绝对不污染,绝对不动摇,这是禅的功夫。
我们想想,我们能不能做到?实在讲自己可以考验自己。我们遇到顺境,生不生欢喜心;遇到逆境,有没有烦恼?别人侮辱我们、伤害我们,我会不会生气,会不会有报复的念头?如果有,换句话说,你的定功就没 ……
107 02-012-0009 无量寿经
……议。
【一向专念者。】
怎么叫做一向专念?
【古云:上尽形寿,下至十念。】
可见得它这个方法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大。上等,尽形寿就是一生,一切时、一切处,无论是顺境、逆境,这一句佛号永远不断,这个叫「一向专念」。下根,是业障深重,一生当中没有机缘遇到这个法门,而在临命终的时候遇到善友,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劝他念佛,往生净土。临终那个时候才听到这个法门,听到之后,他就能欢喜接受,就能够依教奉行,虽然念的很少,也能往生,这是十念往生。
【上尽形寿,指从发心念佛之日,终身念佛,直至命终之最后一念也。】
上根者。
【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因事繁,未暇多念,则於每日行十念法,亦符於一向专念。】
每一天早晚用十念法,一天都不缺,也叫专念,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1-8-9 07:31:26
|
只看該作者
也符合这个意思。
【更下,则如观经所说恶逆之人。】
十恶五逆。
【临欲命终,得聆圣教,至心悔改,十念称名,亦得往生,故云十念必生也。】
这是临命终时,知道自己一生所造的罪业,痛切忏悔,求愿往生。虽然念的时间很短,也能往生。
【行者应知。】
这是特别劝导我们。
【一向专念,指从初发心念佛,直至最后一念也。而其关键实在最后。】
到自己临命终时,最后一念还是一 ……
108 02-012-0012 无量寿经
……重点,确实他统统给我们指出来了,所以你看这个本子能生欢喜心。
一直到三年前,北京黄念祖老居士有一部非常详细的注解,在我们台湾开始流通,对这一部《无量寿经》深入研究,才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参考资料。
所以,诸位接触这个经之后,都能够生欢喜心,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缘比十年前修学净土的那些人殊胜太多了,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桩事情。换句话说,我们不成功则已;如果成功,我相信品位都相当之高。
【实大有功於净土,故中日诸师,多承此说。】
善导大师的学生,日本人很多,韩国人很多,他们都遵从善导大师这一个说法。
【专接上根、旁及中下。疏钞曰:明信位初心,有四种机。以礼忏灭罪被初机。】
这个地方说专接上根,旁及中下,「上中下」三等根机,这是佛经里头常说的。我们是哪一等?看到莲池大师这一段话,我们会很庆幸。「信位初心」,这就是初学佛的人,初学佛的人有四种根机。在台湾,礼忏拜佛这个风气很盛,拜大悲忏、拜梁皇忏、拜水忏,用这一些方法修学的人,这是初机,也就是下等的根机。
【以修习止观被中机。】
「止观」指修禅的。参禅的,学教的,这是中等根机。
【以求生净土被上机。】
真正发愿,求生净土,不但是上等根机,而且是上上根机。为 ……
109 02-012-0013 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 (第十三集) 1992/6 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 档名:02-012-0013
请掀开讲义第二十五页,看第六条:
【行人若能於此无上甚深微妙之法,能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如来从真实慧中,开演此法门者,欲惠众生真实之利也,故此法门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现在、当来,一切凡、愚、浊恶众生,悉登彼岸。】
我们上一次讲到此地。这个地方特别要强调的是希望我们能够真正认识这一个法门的殊胜。它殊胜在什么地方?底下一节就说到了。
【大愿之核心乃第十八愿。】
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是佛度众生真实、殊胜、奇特的方法。
【然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实由於弥陀究竟成就之最极方便处。正是本经中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处。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视之,而轻此法门乎。】
末后两句是感慨的话,确确实实如此。因为这个法门容易,任何人都能够修学,不须要具备什么条件,因此许多人对这个法门看轻了,不肯接受,不能相信,这是莫大的损失。这样殊胜方便的法门,实在是阿弥陀佛累劫修学成就的心得,开出这么一个奇特的法门。十方一切诸佛,因弥陀法门的殊胜,所以将一切众生全部都介绍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我们在大乘经典里面处处都能够看到的。黄念老说这 ……
110 02-012-0016 无量寿经
……来讲,就是适合修学人的程度。无论哪一种人,他的程度统统适合,这就很奇妙了,这个法门能够适合一切不同的程度。文殊普贤程度高的,非常非常之高,适合他;阿罗汉、辟支佛比菩萨程度差远了,比我们也高出多多,也适合;我们今天烦恼重重,智慧没有,但是这个法门还是适合;不但适合我们,比我们智慧更差的,能力更差的,畜生、饿鬼、地狱统统都适合。因为它是平等法,所以它也是平等的契机。
这个法门难信,真难信!佛讲其他的经典是适合於某一阶层程度的,不是完全都适合。譬如,六祖在《坛经》里面讲的这个禅,他说得很清楚,他教学的对象是上上根人,他契机就能契上上根,就这一个阶段;换句话说,上上根以下不适合。他教学确确实实是契合一类的根机,这个我们听了觉得很合乎道理。
譬如,我们今天学校教科书,这个课程摆在第几年级、哪一班来教学,我们会点头,这是对的。这一本教科书是从幼稚园念到博士班,我们都会摇头,哪有这种道理!没有这个道理。世间有没有这个事情?有。你举个例子我听听。我们中国人念的《四书》。在从前,小孩七岁去上学念书了,老师就教他念《四书》,将来念到胡须白了,还念《四书》。那一本教科书不是念了一辈子吗?这给外国人讲的话,讲不通,外国人摇头,怎 ……
191 02-034-0128 大乘无量寿经
……新加坡佛教徒有多少?上一个月李会长告诉我佛教徒,新加坡政府统计,人数已经超过新加坡全国人口好像是百分之五十一点八,就算新加坡人口四百万,两百万佛教徒;这两百万人当中,善根、福德、机缘三个条件都具足的,在我看两万人都不到,你们想想对不对?今天在场的,我看顶多不过两千人而已,比例很少很少。名义上是佛教徒,一生没有听过经,不懂得教义、不懂得教理、不懂得修行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原因就在此地。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缘分,古大德常常说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不能中断。我们是中下根性的凡夫,不是上根利智,中下根性的人成就要靠机缘,听经决定不能中断,最好一天能够有八个小时。这对我们现代人来讲,就有实际上的困难。每个人都有工作,现在出家人也有工作,能够有八小时的听经,这是世间第一等的大福报,我们现在没有。可是如果你真正有心,真正想成就,倒也不难,你们家里都有电视机,我们讲经录像带可以请回到家里面去听,要认真听,要听的遍数多,你真听,一遍跟一遍的悟处不一样。为什么一天要听这么多小时?这也是不可思议的果报。如果我们不听经,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决定被境界所染污,决定被境界所转,这是事实,这不是假的,我们 ……
192 02-034-0141 大乘无量寿经
……一个希望,根本就没有,在西方世界真善美慧落实了,随心所欲也落实了。你要讲到根本的原因,是从自己的心念。自己的心纯净,自己的行纯善,纯净纯善从哪里来的?天天听佛讲经。
所以诸位同修要晓得,佛教是教育,它不是宗教。我接触佛教,知道它是教育,我才发心学习,如果它要是宗教,我就不会去学它。介绍我入佛门的,方东美教授,我跟他学哲学,他把佛经哲学做一个单元教导我。以后我接触佛法之后,细心去研究观察,真的,它是教育,它跟宗教扯不上关系。它教学的目的,我在前面常常跟诸位说,三个目标,这三个目标是对上中下三等根器人说的。上根的人,目标是帮助他「转凡成圣」;中等根性的人,帮助他「转迷为悟」;下等根性的人,帮助他「转恶为善」。
这三个教学目标!不但释迦牟尼佛如是,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如是,这我们一定要懂。那么既是教育,我们要想学这一门功课,你不上课怎么行?你要把这门功课学好,你要天天上课,这个课一天不能缺。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别的,真的,孔老夫子说的话我完全懂得了,学!天天在学,永远学不尽的。
我们在经里面读到,不但阿弥陀佛给他们讲经说法,阿弥陀佛还鼓励大家每一天去亲近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阿弥陀佛开放,你去亲近诸 ……
193 02-034-0143 大乘无量寿经
……紧张的时候,他帽子戴在头上,到处问:你们有没有看到我的帽子?慌得不得了!人家说:你帽子不就在头上!跟演若达多没有两样。你说他是几时迷的?
所以佛说的那些话,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去参究,你才能够明了佛到底说的什么,教我们些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学。实际上我们最难的就是我们这疑问太多了,你要没有这些疑问的时候,马上一切念头止息你就恢复了,你就破迷开悟了。为什么不开悟?就是这些问题太多了,一定要追根究柢「我几时迷的」,胡思乱想!要你把这个妄念息掉,你妄念偏偏息不掉,听了佛法又增加妄念,你说佛真是难做!不好教!所以是上根利智他容易教,再有一种是下愚好教,他没有问题,教他怎么做就怎么做,往往最容易成就。当中这一段不上不下的,这个人数又多,所以释迦牟尼佛这才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这些人讲的。上根利智一、两个小时就解决了,哪要那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好好的学乖一点,少打妄想,听话。
所以这个止,现在在我们现前,实在讲我们要想止妄想分别执著都不容易。确实上上根人行,他能够把执著止住了,一切都不执著了,你看看六道轮回马上超越,我们哪里能做到?做不到!做不到,我们就不得已而求其次,我们今天止什么?止恶,邪恶要止。邪恶在哪里?我想这 ……
194 02-034-0144 大乘无量寿经
……看她没有感触,看那个样子很可怜。他们告诉我总共有十几个人都是遇到这些事情,但是前面大家忘了录相,只后面录了四个人的,这是现身说法。我们跟天地鬼神相处的不好,惹来这么多的灾难。
像这些事情,我在这一生当中亲身遇到的有十几次,这个一点都不假。所以圣贤教导我们没有别的,第一个大事情,就是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什么大事?把宇宙的真相为我们说清楚、说明白。《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是什么,说清楚、说明白。你要真的通达明了了,那就叫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其次的,说事实真相真正能够悟入,这上上根人,不是普通人。对於中下的人,那就是教我们怎样做人,人际关系处好,跟自然环境关系处好,跟天地鬼神关系处好,我们这一生一定很幸福、很美满。
世尊在此地举的几个例子,解释可深可浅、可广可狭,能适应一切不同的根机。上根人有上根人的说法,中根人有中根人的说法,下根人有下根人学习的方法,没有不得利益的。对下下根人讲断恶修善;中人以上有一点智慧了,一定要懂得孝亲尊师,孝亲尊师是大道的根本。孝道、师道做圆满了,那是究竟佛果,即使是等觉菩萨还没有做到圆满。孝是讲的顺,孝要顺!讲到究竟处,就是你懂得孝顺性德,起心动念、一 ……
195 02-034-0145 大乘无量寿经
……你要能落实。这个愿不是空愿,你要兑现,要兑现就是先要成就自己,自己不能成就,怎么能帮助别人?这就说了,我要度众生,先要度自己,自己得度之后,你才有能力度别人。
度自己从哪里下手?从断烦恼下手,「烦恼无尽誓愿断」,所以根本智就是断烦恼,「法门无量誓愿学」,那是后得智。断烦恼目标就是恢复清净心,特别是净土宗,净土宗就是修清净心,心净则佛土净。佛法的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觉正净,禅宗、性宗是从觉门入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觉悟了,心地当然清净,当然是正知正见。但是觉门不是一般人能走的,古德常常跟我们讲,那是上根利智,中下根性的人不行,这个路走不通!在法上讲,那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程度不等,我们没有那么高的天分,学那个法门有困难。
第二个就是教下,教下走正门,正门是正知正见。在中国佛教里面,除了禅宗,除了密宗、净土宗,都是属於教下。教下就是教科书很多,慢慢来,由浅而深,慢慢把你提升。在这个里面我们又要知道,世尊在经上跟我们讲,《戒经》里头就有,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是对教下讲的。你从哪里学起?从小乘然后进入大乘,这个意思就是按部就班。像你上学念书,你要从小学念起,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渐 ……
196 02-034-0158 大乘无量寿经
……?说还能活几年,这时间都太长了。你看世尊在《四十二章经》里面所说的「人命在几间」。佛问他的弟子们,正确的回答「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那就是第二世了,这是实话。真正聪明人,真正觉悟的人,一定要把这个时间抓住,世间再没有比时间更宝贵的,抓住时间,一天都不能放过,一天都不可以空过,我们有一天的时间可以改过自新。
修行,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这是不分宗门教下,不分显教密教;我们知道这些大德都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示现的,不是普通人。他教导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从根本修,禅重视,教下也不例外。一般说从根本修,那上上根人。这话说得没错,上上根人容易,中下根人比较困难。但是真正明了根本,下下根人也有著力之处。那根本是什么?根本是起心动念。宗门大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那是习气,我们是凡夫,无始劫以来的习气不知不觉它会起现行,所以这已经变成自然的现象,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后面这一句话重要,「只怕觉迟」。净宗法门在这一方面,那是比任何一个宗派、任何一个法门都殊胜。净宗的觉就是一句佛号,念头才起这第一念,第二念就换成阿弥陀佛,那就是觉。不可以让妄念相续。这个妄念,要记住邪念、恶念、不善的念头是妄念,善念、正念也是妄念 ……
197 02-034-0162 大乘无量寿经
……么都快乐。如果有能力的人,年岁还轻,有这个能力、有条件,最好是读《大藏经》,那真是快乐无比,确确实实能帮助你开智慧。那个《大藏经》,你一生念不完。可是这只能得一些乐趣,真有趣味。
可是这一生要想真正成就,绝对不要再搞六道轮回,走这一条路子还不保险。所以你们要问我,我读不读《大藏经》?我这个《大藏经》是在没有出家之前,偶尔去翻了一遍,走马看花翻了一遍,知道这里头大致上的内容。学佛之后,那个时候李老师的限制,李老师是不准,他是用古人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方法能帮助我们成就戒定慧三学,在佛法修持上根就扎稳了。诸位晓得我跟他十年,十年接受他的教诲。所以我也曾经跟同学们说「广学多闻」是不能少的。广学多闻在我们现在这个世间很困难,我们寿命短,生活条件环境不好,所以广学多闻放在极乐世界。我现在头一步就是求西方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之后,我再广学多闻。为什么?寿命长,无量寿!有的是时间。这要知道选择,这都是智慧,都是属於佛事。
我在这个世间,我只一门深入,求生净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老师好,十方诸佛如来是老师;同学好,等觉菩萨、地上菩萨是同学,同参道友;寿命长远,智慧也开了,你学了统统都能记住,现在学了记不住 ……
198 02-034-0164 大乘无量寿经
……大乘跟小乘两个比,大乘是近路,怎么说?小乘很不容易修成,修成功之后才只是阿罗汉,只脱离六道没有出十法界。但是大乘成功之后,他就超越,超越十法界。所以大乘跟小乘比,大乘是近路。
大乘里面法门很多,我们现在讲的大乘有八个宗派,这八个宗派里面有容易修的,有难修的。所以大乘是近路,近路里头还有近路,这个近路就是禅。大乘八个宗派,禅是近路。所以中国的禅风非常兴旺,也确确实实从佛法传到中国来修禅开悟的人代代都有,真的是近路,他超越十法界,比阿罗汉高得太多。可是禅虽然是个近路,还有比禅更近的近路,那就是念佛。禅需要上上根性的,你看六祖所接引的对象是上上根人,上根人都不行;上根人参禅都不能开悟,开悟要上上根人,我们现在讲天才,他不是凡人。禅是一步登天,你得有这个本事能上得去,一步就上去了。上不去呢?这从前老师就告诉我,掉下来粉身碎骨!你得有这个本事。所以老师劝我:不能学禅,你决定上不去。
可是比禅更殊胜的是净,净是带业往生,下下根人一生都能成就。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确实看到很多例子。在我们这一生当中,我们在中国、外国,看到很多念佛人往生,走的时候瑞相希有,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我们居士林的老林长陈光别老居 ……
199 02-034-0169 大乘无量寿经
……,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这几句偈子,前面四句说明弥陀大愿之由,普令一切众生圆成佛道。
那我们要问,这一切众生能成得了佛吗?我们学佛也不少年,经论也读了不少,佛的这些话我能相信,为什么?《华严经》上说,《华严》、《圆觉》都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是真的,一点不假。为什么你会变成这个样子?你的本性是佛,你现在把本性忘掉了,你现在是烦恼习气当家,习性当家。你能够把烦恼习气放下,你就是佛!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就是上上根人,你念佛将来往生是上辈往生,这就是遇缘不同。有人一生学佛,没有看到这样的经教,没有听人这个说法,所以自己不知道。缘太复杂,实在讲也很不容易遇到,所以遇到要珍惜。
听经比什么都重要,菩萨都不能不听经,诸位在家同修也一样。要是受了菩萨戒,菩萨戒里面就有明文规定,四十里之内有法师讲经,你要不去听经就犯戒了。这个经我很熟,我都会讲,听他干什么?还是要去听,不听就犯戒。你会背会讲,为什么还要听?做影响众。讲经的道场人众很多,道场庄严,你是来庄严道场的,而且给初学的人看,某人法师讲经讲得那么好,他都在听,大概这个 ……
200 02-034-0174 大乘无量寿经
……起听。
蔡居士为我们修学的同学们现身说法,他学这一门功课才两年,不长!能够讲到这样的成绩,没有别的,他就抓住这句话「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是懂得贵以专。他用一年的时间学习,怎么学习?每一句他都落实在生活上,都做到,你要不落实、不做到,没有用处,真正做到!一年的时间在讲台上练讲,他讲得那么感动人,是什么?他做到了,他讲的是他的心得报告。《弟子规》不长,全文一千零八十个字,三个字一句,三百六十句。我们看看现在一般人学习,为什么不能成功?太杂了、太乱了,没有认真把它落实,关键就在此地。他也是个普通人,不是上上根人,中下根性,就是抓住了方法,古人讲这个方法,他非常认真,不敢疏忽,所以两年时间就有成就。可见得学东西不难!你要是抓不住纲领,不懂方法,那就非常困难,学得很辛苦,拿不出成绩出来。这是示现一个很好的榜样,你们看样子,愿不愿意学成功?我看到这个样子很欢喜,我帮助他,我来做护法,给他作增上缘。
他在中国讲了十几场,时间短的五天,一天讲六个小时,讲三十个小时,五天;长的讲十天,一天四个小时,十天讲四十个小时,讲了十几场,愈讲愈熟,解行相应,愈讲愈欢喜。我跟他讲,我说:你发大心,一生就讲这一门课,不要讲第二门,到 ……
201 02-034-0178 大乘无量寿经
……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宗教教育,在从前儒不是宗教,讲宗教只有佛跟道。实在自古以来,儒释道称为三家,也称为三教,但不是宗教,都是属於教育,这个意思我们要懂。
「宗教」,这个名词是从国外传进来的,外来语,中国佛教称宗教跟现在宗教的意义完全不相同。中国佛教里头有分宗门、教下这两个派系,所以合起来称宗教,宗门、教下。因为他们教学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宗门就是禅宗,禅宗教学先悟后修,不开悟你没有办法修,悟后起修;教下跟这个相反,是先学再悟,所以它两个教学方法完全不相同。先悟后修,那是天才的学生,不是普通人,叫上上根人;中下根人按部就班,就像念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按部就班上来的。先悟后学的那个不一样,那个他没有层次,没有等级的,所以一悟一切悟,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过去有成就的是有,少数人,不是多数人,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方法简单,闻名俱生。所以善导讲得好,「三辈九品,总是为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也」,说得太好了。我们从祖师的教诲增长信心,对这个法门决定不再有疑惑,死心塌地,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决定成就。成就,品位的高下在自己的功德,修学的功德。修学功德是什么?我也把它讲清楚,拓开心量。心量愈大品位愈高,心量 ……
202 02-034-0179 大乘无量寿经
……要求别人做到,要求别人做到,错了。别人看我做到,他很羡慕来学习,他也做到,这就叫佛度有缘人,这就叫有缘。
我们自己要有这个念头,有这个愿心、愿力,给别人做好样子,希望他看到这个形象他会觉悟,他会回头。不能用任何形式加诸於别人,那你就错了,为什么?你会有烦恼。我教他,他怎么不听?他有烦恼!你教他,听不听随他,你就很快乐,你就没有烦恼。他听,他有缘,我们心里知道他这一生会成就;他不听,给他种个善因,这一生不能成就,来生来劫遇缘或许会有成就,所以你就会很快乐、很自在。
众生根性无量无边,佛把他大别分为三种,上根人,有缘的人,他看到了、听到了,他有感动,他有恭敬心,他会认真学习,所以他有成就;中等根性的人,他听到了,也很喜欢,他做不到,烦恼习气太重,中根的人;下根人,听都听不进去,不爱听,不喜欢接触你。那怎么样?我们这种形象,见到他们,合个掌,念一声「阿弥陀佛」,他听进去了,「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对下根人要给他种善根。所以统统都得利益,没有不得利益的。中根的人,要帮助他增长,帮助他提升;上根的人,帮助他成就,也就是要帮助他在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这就对了。这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我们有这个心,时时刻刻做众生的 ……
203 02-034-0181 大乘无量寿经
……为大英雄。他回过头来说跟随他的大众,《坛经》上讲,跟他学道的五百多人,经常在道场做义工的,短时期参学的,那个不算,常随众五百多人。跟他们讲,你们这些人只知道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不能救。这是事实,福报再大救不了。
古大德给我们举的例子,大梵天的福报、摩醯首罗天的福报、人间帝王的福报,救不了生死轮回。实在说,天上人间无量生中修的福报,享福的时候大概一生就享尽了,福享尽了业障现前,哪有不堕落的道理?这些事情就摆在我们眼前,不能不觉悟。所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个人便是上上根人;下下根人发菩提心,立刻就转变成上上根人。人的根性哪有一定,它不是定法,凡夫一念觉悟就圆成佛道。你要问为什么?觉性是本有的,大经里面佛说得好,「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本来是佛,你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原因就是迷失自性,所以才产生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起来,就把一真法界扭曲了,真的叫无中生有,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这就是古大德常讲的「自作自受」,不是别人给你的,你自己必须知道承担。
我们这次正好讲到这段经文,『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这就是出家。这个经上讲的上品上生第一个条件是出家,弃欲出家。 ……
204 02-034-0182 大乘无量寿经
……得的比不上俞净意。俞净意先生没有把他一生的经过详细写出来,提供给别人做参考,这一点没做到;但是由他的朋友以笔记的方式写出来,流传给后世,我们看到了。现在也有一些善心人把这个故事拍成连续剧,我看到三种版本,我看了都欢喜。不长,大概都是四集到六集,有好处,便利流通。一集大概是一个小时,做成光碟可以大量流通。
还有眼前的故事,最近发生的,就是在这个月的月初,前几天发生的,我看不亚於「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看看有没有人发心也把它拍成连续剧,真人真事都在眼前。佛家讲的三转珐輪,第一个是示转,就是示现,你一看就明白,上根人;第二是劝转,中根人,一劝你,听了有道理,回头了;第三种是作证转,劝你你还不相信,六道轮回、这些鬼神的事情摆在你面前,你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这个不能不信,作证转。现在科学家所讲的拿证据来,这证据在你面前,下根人也相信。
所以我常常勉励同学们,在全世界留意这些因果报应的真实事相,报纸上刊出来的、杂志上刊出来的,这是最近的,非常有说服力。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对这桩事情非常重视,看到这个讯息,他亲自到当地去调查,然后做出报告,写成书,这个我们看到很多。如果能更进一步把它拍成连续剧,在电台、网路上播放,会让更多的 ……
205 02-034-0184 大乘无量寿经
……二。「无」是能现之体,「有」是所现之相,性相是一不是二,性就是相,相就是性。相这就有用了。所以宗门常说,这引用禅宗的话来讲,「必须知有始得」。
自性,自性前面说得很多,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你找不到它,六根都缘不到;眼看不到,耳听不到,鼻闻不到,身体接触不到,你心里也想不到,它到底在哪里?它能现相,相有,你要知道相就是性、性就是相。好比以金作器,金在哪里?器就是金,金就是器,金跟器是一不是二,见到器就见到金。这个例子很简单,容易懂,从这个比喻里面你去觉悟,实实在在讲,古往今来从比喻里头开悟的人多。上上根人不需要比喻,略略指示他就彻悟,上上根人,上根人、中上根人从比喻当中开悟的多,至於中下以下的就难了。所以中下以下的必须先把他的层次向上提升,下根把他提升到中根,中根把他提升到上根,这帮助他提升。用什么方法?教学,教学是帮他提升。像念书一样,从幼儿园提升到小学,从小学提升到中学,中学提升到大学,那就有开悟的可能。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薰修,佛门里头常讲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在这个过程当中,关键的是老师。学生要真正遇到明师,就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头所说的,明师不容易,有修有证这才叫明师。明是光明的明,不 ……
206 02-034-0185 大乘无量寿经
……界,这个境界是佛境界,真的是佛境界不是假的;天台大师判教说之为分证即佛,这是统统放下了。
所以修净土同学对於这一段的开示,应当要好好的记住,要真正通达明了,不至於在这一生把机会错过了。所以现在念佛为什么我还要提倡听经,念佛堂里面,古时候念佛堂决定不听经的,听经叫打闲岔;念佛堂讲开示时间也很短,几分钟,言语很少,提醒大家、勉励大家,现在不行了。不行在哪里?就是信心不切,愿力不够。要藉经教帮助你切愿深信,你念佛才不会懈怠、才不会懒惰,念佛才有法喜,才能生欢喜心,你才会有成就。
从前进念佛堂两种人,一种是中上根人,对於教理他明了,他不怀疑、不夹杂,他能成就;另外一种人,没有念过书的、不识字的这些老公公、老婆婆,他们老实,他也没有怀疑,他也不夹杂。我们现在不行,比从前上中的人比不上,比下下根人也比不上,麻烦在这里,所以现在人成就的少。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原因不能不知道。
下面举《阿弥陀经》上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举得好,「十方诸佛,称赞本师,於五浊世,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就是「难信」。我们今天修净土的同学听到这句话不觉得难信,自己以为我都信了,这有什么难的?如果要问你,你是不是真 ……
207 02-034-0187 大乘无量寿经
……佛号念到底,他往生了,往生的瑞相非常希有,真的去了;有站著往生的,有坐著往生的,看不出他发菩提心。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得好,把这个问题给我们解答了,「真信切愿」就是无上大菩提心。这四个字可不是简单能做得到的。真信里面没有怀疑、没有夹杂,才叫真信;我相信,我里面还夹杂著自私自利、还夹杂著名利放不下,这个真信破坏了。切愿就是一个愿,决定没有第二个愿;我把往生极乐世界看作第一愿,我还有第二愿、第三愿、第四愿,把你切愿破坏掉了,比不上老太婆!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常讲,唯上智与下愚能成就。上智,佛门当中常讲的上上根人,一闻千悟,他就真的明白了,一丝毫疑虑都没有;下愚之人,你不要看他什么都不晓得,他老实,这个太可贵了。他跟上智虽然一个是明了、一个是不明了,不明了他怎么样?在行持上跟上智没有两样,不怀疑。师父教他念佛,师父不会骗我,他能信,信得过;教他不夹杂,他真的什么都不想,只有一个愿望,求生净土,没有第二个愿望,这就叫无上菩提心,蕅益大师说的。
蕅益大师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不知道,他的身分没有暴露。永明延寿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善导大师(二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永明是净宗六祖。蕅益大师身分没有暴露,但是印光大师的身分暴露 ……
208 02-034-0188 大乘无量寿经
……得要把这个秘诀掌握住,秘诀是什么?一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务必在这一门学通了,贯通。怎么样才能学通?禅宗里面说明心见性,通了;教下讲大开圆解,通了;念佛法门里面讲一心不乱,通了。一心不乱有理一心、有事一心,事一心通了不彻底,理一心彻底了。理一心跟宗门的明心见性相同,跟教下的大开圆解相同,事一心还没有达到。事一心是你定了,讲戒定慧,你得定没开悟,理一心是开悟。事一心不容易,也很可贵,虽然不能全通,能通一部分。
从前老师教我们,教理跟教义。净宗法门,理一心通教理,那一切都通了,没有一样不通,这个事情难,上上根人,不是中下根人;中下根人目标要订在教义。教义可以通局部,通本宗,净土宗,与净土宗有关系的宗派也很容易通达,这叫善学,你会学。不会学的人记文句,这句老师怎么讲的,我把它记下来,我也能够复讲,这是教初学的方法,这个不善学,你学一部经只会一部。人家学一部能够会十部,那教义通了。学一部,所有一切经教都通了,那是教理。老师教学生,要把这些道理、这些事实、诀窍都要告诉学生,学生心里明白了,才肯依教奉行,老师不欺骗我。
我在李老师会下十年,只学五部经,不多。第一部学的,这是基础,小乘经,真的从小乘入门,《阿难问事佛 ……
209 02-036-0003 大乘无量寿经菁华
……精进门。】
这一句就包含了所有的大乘佛法,说了戒,说了定,说了精进,就是把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全都包括了。因为这个经文是偈颂的体裁,四句是一首,一句是七个字,受这个限制,所以说三个,其余三个就包括在其中了。这也就是讲的宣扬大乘佛法,如诸佛如来一样。
【通达甚深微妙法。】
这一句是专指净土法门,净土法门确实是甚深微妙之法。唯有这个法门,能够平等普度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除这个法门之外,其他的大乘法门都能够度一类的根机,不能普度。譬如我们读六祖的《坛经》,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跟我们说得很清楚,他所度的对象是上上根人;换句话说,上上根以下的都不契机。唯独净宗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个法门就甚深微妙了。如经所说这个法门只有佛,「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即使等觉菩萨也不能搞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这个法门称作难信之法。虽难信,很容易修学,难信易修,这是甚深微妙的大法。
【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
这两句,前面一句是果,后面一句是因。『智慧广大深如海』,这是赞叹如来果地上的自性般若圆满的现前了。佛告诉我们,这样究竟圆满的智慧我们也有,《华严经.出现品》里面说得多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智慧广大深如 ……
210 02-037-0001 净土大经科注
……道?当然知道。没有缘来触动你,你不知道,因为你心清净,什么都没有。有缘触动你,样样都知道,人家一提问就知道;没有人问的时候,不知道。所以,《般若经》上说般若无知,真智慧,起作用,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你必须要到无知,然后你才会无所不知,你要有知就有所不知。
近代一些科学家讲,科学的说法是要我们归到零,连夏威夷古老的治疗法也有讲求这个。归零是你脑子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真正归零的时候,头脑就灵活了,它就起作用。不归零,只要有一样,那就是无明,叫根本无明,决定不能有。这个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是上上根人才有分,上中下三根都没分。净宗的妙法,叫暗合道妙,这个方法是教我们心里头装上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装阿弥陀佛好,好在什么地方?阿弥陀佛是自性本觉的德号,它不是外来的,是自性里本有的。阿弥陀佛翻成中国的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无量觉。无量觉是你自己的自性,与外面境界毫不相关。所以,一心执持南无阿弥陀佛,把所有一切杂念都把它打掉,以一念制止一切念头。这是专念阿弥陀佛的道理,要懂!
我们用这个方法去回归自性,就是宗门里面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用念阿弥陀佛的方法。所以念佛有事 ……
291 02-037-0262 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六二集) 2012/3/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6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六百一十二页倒数第七行,从当中看起:
「《阿弥陀经》曰: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这是《弥陀经》里面的一段经文,说明极乐世界同居土里面没有恶道,只有人天,连修罗、罗刹都没有。「此正第一大愿」,四十八愿第一愿,「国无恶道之成就」。恶道的因我们知道了。没有三恶道,我们就知道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三毒烦恼都断了。带业往生,当然不是断证功夫成就的,这里显示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所成就的,这我们要感谢阿弥陀佛无比的恩德。没有罗刹,没有修罗,罗刹、修罗的因是傲慢、嫉妒这种烦恼引起来,那极乐世界也没有。因,阿赖耶识里头这业习种子一定有,但是极乐世界没有这个缘,有因没有缘,果报不会现前。缘太殊胜了,让你贪瞋痴慢不可能生起来,这是无比殊胜之处。
下面是「魔恼。魔者,梵语魔罗之略。译为能夺命」,这个能字贯下去的,能障碍,能扰乱,能破坏,这些事都叫做魔。《义林章》第六卷说,解释这个名词,「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让身心不 ……
292 02-037-0263 净土大经科注
……的《修证仪》,完全是讲修行方法,在这里我们把这个介绍一下。十乘理观,这是从《三藏法数》里头节录下来的,是《摩诃止观》里头的。
「十乘者,十乘观法也,此十」,后面讲的十条,「通名乘者,乘即运载之义,如世车乘」,现在讲车辆,它能够运输,取这个意思。修行之人依这十个方法修学,就「能运出生死苦海」。就好像这个工具,这个车,它能够把你运出六道轮回,生死苦海就是六道轮回,到达涅盘彼岸。「数至十者」,从一到十,「由修观之人,上中下根不等」。天台教人修行的方法是讲原则、是讲原理,我们依这个方法修行的人我们的根性不齐,有上根人、有中根人、有下根人。「上根者,唯观初不思议境」,这种人根性利,有智慧,十种里面他只要修一种就行了,第一种,他就能够断惑、就能证真,根性利的人。「其次者」,不是上根人,「於初种观法修之不入」,第一个观不思议境界自己不能契入,得不到利益,那你再用「第二发心」,发菩提心,「乃至第七」,就是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对治助开,方能破惑显理」,显理就是见性。
「故《止观大意》云:上根唯一法,中根二或七,下根」,下根十个都要具足,十种都要具足。「又为知妙境为九乘之本,称本修九,方堪入於初住」。这什么 ……
293 02-037-0264 净土大经科注
……、愿、行,你对这个不相信,弥陀名号,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你就没分!要真信,要有切愿,老实念佛,没有一个不往生。前天我们有个老同修,七十多岁,往生了。往生前两天,他三次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告诉他,两天之后我来接你,真的,两天之后他往生了。信心重要!没有信心这个缘就没有了。这些人给我们现身说法,做榜样给我们看。我们在这一生中看到念佛人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预知时至的,还有三个月之前知道的,不是假的,是真的!
天台大师这十乘理观,我们念佛人可以学,是很好的参考资料。理观,下面给我们说明修观的人根性不一样,有上根人、有中根人、有下根人,它十种方法。上根人一种就行了,这第一种,他就能够明心见性,就是「观不思议境」。他能真正把这个观透了,他就能明心见性,就能证到《华严经》上所说的圆教初住菩萨的地位,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超越十法界;不但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如果这一观他观不成功,那就是中等根性,中等根性从第二到第七有效,可以帮助他。如果还帮不上忙,那就是下根人,下根人一定十种都要修,从一到十统统要修,也许能帮助你。又必须要知道,第一是根本,是后面九种的根本。所以第一种要知道,纵然观不成,这个道理要懂,这个 ……
294 02-037-0265 净土大经科注
……回,超越三界,那他以后报复的机会就没有了,所以在这个时候魔障会出现。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天天要跟这些冤亲债主回向,把功德回向给他们,希望他们不要来扰乱、不要来障碍,我们成就一定会度他。他来障碍我们,彼此双方都痛苦,都不能成就。这个给他讲清楚、讲明白,大多数都能够接受,将这些冤亲债主变成护法神,都在我们自己一念真诚,境界是可以转的。
「十乘理观」我们第一还没讲完,现在我们从第一念起,从头念起。因为这一段是非常重要,十乘观法的基础,后面的九种都是从这一种延伸出来的,前面这种如果观成了,后面都不需要,所以这是上上根人。下下根人也要依赖上上根这个理念,没有这个理念就容易有魔事出现,有这个理念就不会。「一、观不思议境,观即能观」,能观是智慧,「境即所观」,所观是境界。所观的是什么?「不出色、心」,色是物质现象,心是意念的现象,你的意思、你的念头,就是这个东西。换句话,心最重要就是指第七识跟第六识,第六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著,凡夫的障碍就从这产生的。色是由心变的,它受念头的控制;换句话说,遍法界虚空界,真正起作用的就是这个心。古德有句话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这个话现在我们懂了。为什么大地无寸土?大地是色法,是心 ……
295 02-037-0267 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六七集) 2012/4/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6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我们学到「十乘之理观」,十条学过前面三条,今天从第四看起:
「四、破法遍。破法遍者,谓以三观能破之法,遍破诸惑也。」这是说前面第一条「观不思议境」,这一观成就了,就成佛了,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上根人。在这一观里面,我们没有办法观不思议境,在这得不到受用,那就得用第二个「发菩提心」,用第三个「善巧安心」。要把心安在什么地方?要安在法性上,也就是心要住在法性上,这也不是个容易事情。心要真正能安住在法性,也是初住菩萨,明心见性的菩萨。我们念佛的人是在一个相似的境界当中,但是这个相似会入真实,也是不思议境。我们的安住是安住在阿弥陀佛名号上,一心安住,念念不离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十乘观法不容易,把心安住在佛号上,这一生当中念佛往生,不退成佛。这是万修万人去,只要真干,没有一个不成功。所以净宗也是不思议境界,这个境界善巧方便、简单容易。
十乘观法前面三种得不到效果,再看第四种,试试看,破法遍。用天台家的三观,空假中三观,这个方法能破。破什么?「遍破诸惑 ……
296 02-037-0270 净土大经科注
……这不要紧。要紧的无论是照中国算法、外国算法,统统是末法,这是没有问题的。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佛为我们选择的。可是在末法时期,不知道选净土的人很多,也许佛这个经文没见过,没听说过,在《大集经》上讲的,留下来的经典很多。现在的印刷术很方便,经书很容易得到,虽是佛门弟子,修其他法门的人依然是不少。
修净土,现在真正学净土的人也不多,净土是个特别法门,三十七道品在净土是叫助道法,就是帮助我们修行的,净土正修就是真信,真正发愿求生,老实念佛。本经教给我们修行方法八个字,「三辈往生」这品里面说的,无论是上辈,就是上根、中根、下根方法相同,无不皆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什么叫发菩提心?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得很简单,讲得很扼要、很清楚,只要真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真正想往生,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他说得好!
印光大师读《弥陀经要解》,佩服到极处。蕅益大师这样的说法,才让我们许许多多的迷惑都解除了。因为我们看到很多乡下的阿公阿婆,不认识字,一生没有听过经,有人劝他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他真相信,他就真想去。每天从早到晚,就这一串念珠一句佛号,他念得能不间断,念个三年五载他真往生,而且绝大多数预知时至,往 ……
297 02-037-0271 净土大经科注
……知识跟智慧很接近,真有差别,知识,能知不能行;智慧,能知就能行。知道身不是我,身就能放下,就能把身体看作衣服一样,舍身受身一点痛苦都没有。人死为什么那么痛苦、那么难过?不肯放下。到最后还是要放下,放下还留恋,留恋就去当鬼神,到三恶道去了。
所以平常在哪里练?在人事上练,这是最厉害的。你要不跟人接近你到哪里去修?善人跟他接近不起贪恋,恶人跟他相处不起怨恨,就修这个。你离开这个环境到哪里去修?顺境没有贪心,逆境没有怨恨,无论在什么境界,心是平等的、清净的,觉而不迷。我们先从头一个,学清净。三个一起修的,那上上根人,我们不是那个根性。我们中下,先修清净,从清净提升到平等。平等是看所有一切众生是一不是二,不再有分别心,不再有好丑,不再有好恶,没有这个念头了。可是人与人之间他有个缘分不一样,是平等心,事还是不平等。释迦牟尼佛在世,有些人天天在他身旁,有缘,有些人一生见一面都见不到,这是缘不同。不是佛的心不平等,不是佛的心不清净,缘不一样。所以,缘要珍惜。我们跟一个大善知识在一起,接受他的教诲,缘。老师都很慈悲,都很想教,你不肯跟他学,不肯真学,他就算了,他也不会拉住你不放。统统在缘。缘抓不住,一生就不会有成就。
我 ……
298 02-037-0272 净土大经科注
……在考你?每天从早到晚,你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在考你。你在什么境界里头都如如不动,老老实实就一句阿弥陀佛。
所以我讲过很多次,我这一生最佩服的是谁?乡下那些阿公、阿婆,每天拿著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好像是个傻瓜一样,什么都不懂。你跟他讲什么话,他跟你笑嘻嘻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不知道他听进没听进。你看,他声声阿弥陀佛灌到你耳朵里头,那个人真了不起!他需不需要助道品?不需要。为什么?他如如不动,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就一句阿弥陀佛。这是什么根性?上上乘根性。古德所谓「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上根人一闻千悟,他什么都知道;那下愚,下愚跟上智平等,他们的成就平等。那下愚是什么?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什么不会干扰,就一句佛号念到底。不管你讲什么,在我面前讲好话、讲坏话,反正我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有没有听进去?没听进去,他不生烦恼,说再多好东西赞叹他,他也不会欢喜,柔和质直,满面笑容,声声阿弥陀佛,那决定成就。他往生到极乐世界,品位高!我相信他们不是在凡圣同居土。这种人值得敬佩,不容易学到。以前李老师跟我讲过好多次,很想学阿公、阿婆,学了一辈子学不像,在境界里还会起心动念。一天到晚在境界里不起心不动念,这个人 ……
299 02-037-0273 净土大经科注
……以后就是照那个录音带写出来的,就是《认识佛教》,在迈阿密讲的。一看这些人,先要认识佛教,对佛教不知道,这个麻烦大了,不讲《地藏经》大意讲这个,大家非常欢喜。里面有三个人是每天都来,而且来得很早,很晚才离开,他又不懂话。有人就问他,你来得这么早,离开很晚,你对这也不懂,言语也不懂,为什么?他说,这里磁场好,到这来是享受。说得有道理。我早年的时候,在章嘉大师那个地方就感受到磁场,非常明显,所以他说的那个话我能懂。
这三种是为下根人,修前面七种观法,不能证入,故须明之。「所谓下根,方具十也」。这就是十乘理观,上根人只学一种就行,第一种,他就证果了,就证得初住果位,初住果位就超越十法界。所以四圣法界不是真的,四圣法界怎么来的?妄想、分别,他没有执著;妄想、分别一放下,四圣法界没有了,假的。《般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场空。他到哪里去?他往生到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在我们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到华藏世界去了,华藏是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知道极乐世界的,把他修行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就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他。
这个经上说得好,三辈往生最后的一段,慈舟法师判的一心三辈。那是什么?不是修净土的,修其他 ……
300 02-037-0275 净土大经科注
……个道理大乘经教里说得很多。就是想,观就是想,所以观想常连在一起,不要想负面的。五阴是说我们的身心,不要想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色、心都不可得,你想这个干什么?
大乘教里面普遍一个原则,教人观自性,自性空,自性什么都没有,不好观。所以净土宗指方立相,这是什么?让我们方便,指方,有方,西方极乐世界,有方;立相,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有相,这样我们观就容易多了。所以这大乘教里头特别法门,指方立相,你就观这个,这个什么?这个跟自性空相应。这个相是从自性空里面显出来的,观这个就是观自性空。根利的,上根人,利的,观这个能明心见性;中下根性不能明心见性,不要紧,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再进一步就观自性,就回归自性。这方法妥当、可靠,人人能修,人人都能成就。
纵然造作五逆十恶,一切罪里头是毁谤正法的罪最大,超过五逆十恶。为什么?毁谤正法,有很多人因为你的毁谤,他对佛法产生怀疑,不相信了,这个人的法身慧命断掉了。你影响的人愈多,你的罪愈重。所以,所有罪业当中,这是最重的。能不能救?能救。四十八愿里面虽然说把这个排除,排在外,这个不能往生。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这是佛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话。佛为什么这么说法?因为 ……
301 02-037-0276 净土大经科注
……我,他没有说止观,说止观我不懂,解释很费事。他把止观改成两个,「看破、放下」,止就是放下,观就是看破,他这样说法我懂。其实没有真懂,止观意思太深了,但是确实就是看破、放下。他告诉我,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又帮助你看破,看破又多放下一些。就是看破、放下,从初发心到如来地,这两个相辅相成。你看看这么深的一个道理他用这么简单的方法说出来,这是智慧、这是善巧方便,叫我们第一次听佛法能听得懂。你用什么方法成就的,说得一点没错,成佛,只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成佛了。妄想分别执著为什么放不下?没看破,不知道它是假的。所以上上根人一闻千悟。我不是上上根,我要是上上根,章嘉大师头一天给我讲,我就成佛了,像六祖惠能大师一样,那上上根人,我们比不上他。我们中下根性,听到欢喜,慢慢,看破多少就放下多少,再看破就再放下,这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
见思烦恼看破了、放下了,就证阿罗汉果;尘沙烦恼看破了、放下了,你就成菩萨。见思烦恼是对内的,不在外面,是我们对外面境界、对自己的身心看错了。这五种见惑,惑就是错误、迷惑,把自己的身当作自己,这错误,身不是自己。不是自己,认为是自己,这头一个错误,从这一错,一切全错了。有我就有人,对立了,有真就有假 ……
302 02-037-0277 净土大经科注
……?你看不出来,不是盘腿面壁,跟我们日常没有两样,只是人家那个心不动,叫做禅。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是佛的禅定,是自性本定。不分别、不执著是定,你看,不执著,功夫等於阿罗汉;不分别,没有分别心,这个功夫等於菩萨。有没有?有。开利法师到这来,告诉我,实际禅寺有好几个,不止一个,我常讲的阿公、阿婆,那个能量大了。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好像他什么都不知道。见到任何人满面笑容,阿弥陀佛,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心地真正清净,这种人是菩萨,不是凡人。我们一般人看瞧不起他,我们是肉眼凡胎,不知道。所以上上根人、下下根人都了不起,他们是平等的。在我想像当中,往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上辈往生,就是这些人,上上根人。这是下下根人,为什么?他一片空白,就是一句佛号,真不得了!
李老师当年好多次跟我讲,想学愚,学这种人,学不像、学不到,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真要放下。李老师没办法,有事业,有台中莲社、有慈光图书馆,有两个托儿所、一个养老院,还有个菩提医院,还要到学校去上课,他怎么学?这个学是一切放下,心里头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那就学到了。真的,不是假的。他是真正做到了古大德所说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 ……
303 02-037-0280 净土大经科注
……。
电子我们肉眼看不见,原子当中是原子核,外面是电子围绕著它转,还有中子,那一个电子是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成的。那微中子应该就是佛所说的,极微之微,不能再小了,再分就没有了。科学家他就再分,再分真的没有了,没有了是什么东西出现?念头的波动现象,就是受想行识波动的现象。这个发现,科学家才郑重声明,世界上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什么?物质是念头变现出来,没有念头就没有物质,念头是物质的基础。我看的这个报告是德国普朗克的,普朗克博士是爱因斯坦的老师,这师徒两个人在世界上都非常出名。他说了一句话,这他的结论,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他说物质的基础是意念。所以这个二分法就错误,引导我们这个世界大概有四百年,那个错误的引导。二分法就是心理跟物理分开,心理是心理,物理是物理,以为它们没有关系。现在才晓得,心理跟物理是密切的关系,根本不能分开。你说唯物错误了,唯心也错误了,物跟心是一不是二,根本不能够分。
发现物质的基础是意念的波动现象,於是乎科学家立刻就体会到,物质是念头变现出来的,所以念头可以控制物质。他们就找证据,这三十年来找了很多很多证据,他这个证据找什么?找病患,重病的人,医生宣布不能治了,等於说宣布死亡,你 ……
304 02-037-0284 净土大经科注
……须陀洹都证不得。其实证得须陀洹还在六道,没出离六道,要证得阿罗汉才出六道轮回。你看初果、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都在六道里头,都没有出六道。但是他们是圣人,他们在六道绝对不堕三途,绝对不会堕在阿修罗,所以他们称圣人,小圣。由此可知真难!这一关几个人能突破?没有办法,那你修净土法门不要紧,净土法门带业往生,烦恼不断、业障不消,带到极乐世界去。带业成就只有这一门。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门是带业的,门门都要破见惑、破思惑,要破尘沙惑、要破无明惑,真不容易!所以古代,这两千年来我们估计,大概是有三千人,那真了不起,上上根人,修禅能明心见性,学教能大开圆解,学密能三密相应;那修净土更不必说了,修净土,他们决定是实报庄严土上品上生。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决定有成就。
世尊当年在世,讲经四十九年,每部经是只讲一次,没有重复的,唯独《无量寿经》多次宣讲,这慈悲到了极处,常常说这部经。隋唐祖师大德,他们有明显的证据,至少三次以上。因为传到中国来的梵文原本不同,不是一次讲的本子,所以翻译成《无量寿经》,里面出入很大,特别就是愿。如果是一个本子,四十八愿,应该每一个本子都是四十八愿,这个总不能搞错。可是现在这五种原译本里头,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21-8-9 07:32:55
|
只看該作者
只有两个本 ……
305 02-037-0296 净土大经科注
……在经上说,极其微细的这个现象,八地以上统能看清楚。菩萨五十一个阶级,最高的,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再上去妙觉,妙觉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五个位次都能够彻底了达诸法实相。
今天科学还比不上他们,很接近,但是科学没有得到受用,菩萨们他得受用。所以普朗克研究的物质,那物质,佛所说的极微之微,他们找到了。科学的名词叫微中子,没有比这更小的。这个东西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没有了,就虚空了。他们把这个中微子再分,再一分果然没有了,物质现象没有了,那是什么东西?是念头波动的现象。所以普朗克的报告就说,根据他的研究,他说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这句话跟《金刚经》上一句经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一个意思,被他发现了。物质现象是什么?物质现象是意念波动产生的幻觉,它不是真的,意念没有了,物质现象就没有了。这个发现意义很深,影响很大。为什么?科学家自己认为这个事实要成立,会把过去四百多年科学的成就全部推翻了。因为这四百多年的研究都是以物理为基础,都认为物质是真的。这一下宣布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真的是念头,那就不是唯物,要搞唯心了,心能控制物质现象。
所以现在提倡以心控物。最近这三十年,许多这些科学家都向这个方 ……
306 02-037-0301 净土大经科注
……把第六意识管住、第七末那管住,末那是执著,意识是分别。怎么修?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待人接物,练什么?练不分别、不执著,这叫真修。开头忍,忍辱波罗蜜。所以忍辱是禅定的先方便,就是禅定的基础。先忍,然后,自然他就得定了,真的它不起来了,定久了智慧就开了。这个智慧还不是真的智慧,为什么?你还有起心动念。修不起心、不动念那是高级禅定,那不是普通的。修成了,超越十法界,那就往生,一般都是往生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如果是念佛的,那决定是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
所以我们开始学,按部就班。我们不是上上根人,上上根人是一下修的,也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他一下断了。我们没有这个本事,一层一层的,先破执著再断分别,我们用这个方法。先学不执著,也就是对一切法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先学这个,这个才真正叫起步。用什么功那是假的,真正用功是很现实的,就在生活上。我吃东西,我穿衣服,我用的家具,我住的房舍,不执著,都好,什么都好。我们自己搞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舒舒服服的,好了,行了。心安,理不就得了吗?那个理什么?智慧开了。所以古人居住的环境,那什么?自己搭个茅蓬,不用别人动手。在深山里头,砍几根小树,把它架起来 ……
307 02-037-0302 净土大经科注
……老修行的人不相信,哪有这种事情,叫难信。所以真正能相信,这个人是大智慧、大福报,没有大智大福,这个法门不能相信。
有很多人真的相信,特别像阿公阿婆,他也不问什么原因,从来没有怀疑,接受之后就认真去念佛、去修行。这部经上讲的,这些人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这一生当中,一碰到这个缘,别人跟他一讲,他一点怀疑没有,完全接受,得无量诸佛如来的加持,所以他一点不疑惑,他这一生决定成就。而且往生到极乐世界,即使阿弥陀佛不加持,他也是阿惟越致菩萨。这就是中国古人常说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那是上上根人,一闻千悟,他一听说,理事他都明白了,这种人太少了。下愚者也不多,下愚是他什么都不懂,但是他老实,他什么都不问,他也不想要懂,你教我怎么做,我就老老实实这么做,就做到底。像谛闲法师锅漏匠那个徒弟,那就是下愚,愚不可及,不是一般人能够跟他相比。往生的时候,谛闲老和尚对他的赞叹高!说当代弘宗研教的法师比不上你,弘宗是弘扬禅宗,研教是讲经教学,这些法师不能跟你比,名山宝刹方丈住持也不能跟你比。这个人往生决定是实报土上辈往生,就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他决定在这个地位上。
所以净宗的殊胜,我们这一生遇到决定 ……
308 02-037-0306 净土大经科注
……办。我们的念头,那心就是念头,我们的念头是散的,就像光一样照著四面八方,它全照了。现在把这个光要是把它束成一点,一条线,做成激光,钢板都能穿透。我们现在这个散乱的心,隔一张纸就看不过去,你把它集中之后,光有那么大的能量。念头的能量是最大的,什么能量都没有办法跟念头比,念头能量能够集中,可以改变太空星球的轨道,有这么大的能力。所以天台智者大师在讲修行方法里头,十乘理观,第一个观不思议境界,说的那几个核心,那太重要了。第一观观成了,后头其余都不必了;第一观不能成就,才找第二个,就把这个次第慢慢降低。那第一个上上根人。
佛把一切法归纳为两门,色、心二门。《心经》上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色是物质,空就是心,它是一不是二。所以色由心生。后头有个总结,全体是心,讲整个宇宙全体是心,意思就是全体都是念头变化的。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完全是善念,纯净纯善的念头。我们地球上的人要纯净纯善,地球就是极乐世界。这极乐世界怎么能保持,阿弥陀佛维持了十劫没有变质?天天教学。让我们想到中国老祖宗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如果你的家天天教学,你的家永远不衰;你的社会天天在教学,你这社会和谐,永远保持著盛世。国 ……
309 02-037-0307 净土大经科注
……。科学、哲学讲什么?还不都是研究诸法实相吗?心理学在研究它,物理学在研究它。就像现在科学家所讲的,我们最大的一个误区,错误,就是二分法。让我们这两种都遇到障碍,研究物理的、研究心理的都产生障碍,都得不到一个真正好的效果。不知道心理跟物理是一不是二,不能分,这现代科学家提出来,不可以分,分错了。偏在一边是没有办法得到真相的,诸法实相得不到,真相是不能分的。这是从物质现象到最后,发现物质是意念波动现象产生的。德国的物理学家普朗克,爱因斯坦的老师,他一生专门研究物质,物质到底是什么被他揭破了。所以他的结论,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它是个幻相,物质的基础是意念。所以才提出「以心控物」,就是念头能够改变物质现象,这个作用就大了。
他们头一个就从医疗,从这上来下手,来求证。人生病了,不要用医药,不要用任何方法,用意念让带著病毒的细胞恢复正常,完全用意念。这个方法,要是真的找到确凿的证据来支持这个理论,就会被科学家承认。他们这些年搜集这些资料,搜集了几千个案例。他们没有用医药,用祈祷,用这种方法,多半是宗教信徒。他们有真诚的信心,相信有上帝,相信有天国,不管是真是假,他这个念头专注在这一点。把身忘掉了、把病忘掉了,这 ……
310 02-037-0308 净土大经科注
……的,不是永恒的,所以一定要晓得。
色就是物质,身体。身体是细胞组成的,好像科学家估计,一般的人身体,用细胞来计算,大概是五十兆,人身体细胞有五十兆。细胞再要把它分裂、分解就变成分子,分子再分解就变成原子,原子再分解就看到原子核、电子、中子。不断的往下分,分到最后就是微中子,这是最小的,没有比这个更小,再分就没有了。所以这物质现象分到最后发现是念头变现的。那就证明佛经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佛在大乘经上常说的。天台智者大师在十乘理观,天台家修行的根本方法,第一观里头讲,「观不思议境界」。第一观,上上根人学的,就可以明心见性。在这里面他告诉我们,佛将一切法归纳成色、心二法,色是物质,心就是受想行识,五蕴,把受想行识归纳为心法,色心二法。科学也是这么分的,但是佛后头有两句,科学没有,后面两句,「色由心生」,色是物质,物质从哪里来?物质是从念头产生的,这个被现在科学家发现了;后头还有一句话,总结了,「全体是心」。观不思议境界,这三句话非常重要,你在一切境界当中,你把这三句话看清楚、看明白了。在一切法里你看到了,这就是佛知佛见,事实真相你完全看到、完全了解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情,这才是究竟圆满的科学跟哲学,大乘 ……
净公上人解说根性集锦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