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06|回復: 2
|
楞嚴經 - 29 - 為什麼把經藏列為密教部?因為五會楞嚴神咒!
[複製鏈接]
|
|
本帖最后由 釋大寬法師 于 2012-4-23 12:42 编辑
楞嚴經-29 (國語) 2007.6.9
說明:[ ]內為講經課本之內容
23頁,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3頁,
倒數第二行,
[甲三 藏乘攝屬]
「藏」頓點,
「乘」頓點。
這個《楞嚴經》,
三藏經、律、論,是屬於哪一藏呢?
它是屬於經藏。
當然,裡面也有談到一些律學,
像四種清淨明誨;
還有密咒。
既然是經藏,
為什麼把它列為密教部呢?
因為突顯五會楞嚴神咒的不可思議的如來密因。
所以,楞嚴咒的功德利益,
這也是大佛頂。
所以,從顯稱為經;
從五會楞嚴神咒,變成密教部,
所以,你查大藏經,
《楞嚴經》要查密教部才能查得到,
正因為突顯五會楞嚴神咒的偉大,
力大、用大。
因此,我們要了解,
如果只論三藏──經、律、論,
《楞嚴經》就是屬於經藏。
那麼,為什麼隸屬於密教部?
正突顯五會楞嚴神咒的重要性。
那麼,
這個「乘」,當然是指大乘和小乘,
《楞嚴經》是屬於大乘。
攝屬就是攝屬於,
《楞嚴經》攝屬於經藏;
《楞嚴經》攝屬於大乘教。
底下,
[已知此經有大因緣,]
[未審藏乘,何所攝屬?]
[藏有三藏,]
[即戒、定、慧三學之藏:]
[經詮定學;]
經典是講如何‥‥‥
經的部分是講如何修定。
[律詮戒學;]叫你如何持清淨戒。
[論詮慧學。]
也就是如何來開智慧,
這論,譬如說《大智度論》、
《攝大乘論》、《起信論》等等,
《百法明門論》,
這個統統叫做論;
《中論》、《百論》、《十二門論》,
這個統統叫做論。
[古德云:]
[「三藏從正不從兼,]
這個「正」要加一個:說,
比較清楚。
譬如說:《楞嚴經》正說什麼?
正說首楞嚴大定,
就是奢摩他、三摩、禪那,
這是正說。
那麼,兼說,
也兼說了戒學;
也兼說了密咒,
這是兼。
也就是正說首楞嚴大定,
兼說戒學,也兼說密咒。
[從多分不從少分。」]
多分就是:整部經大部分在講什麼。
所以,取那個大部分的,
而不取那個小部分的,就是少分。
譬如說:講到殺、盜、淫、妄,
那就講一個篇幅,
那麼,這是屬於律的。
雖然這是屬於律的;
但是,
在《楞嚴經》所佔的這個分量少,
少,
所以,是從多分不從少分。
意思是:
經、律、論的判斷,不能說從少分,
經中雖然帶有律;
但是,經比較多,
所以,因此歸屬於經藏。
[斯經阿難請定,如來答定,]
[正詮定學,]
[雖有少分戒、慧,但是所兼,]
只是所兼的,
「兼」就是兼說。
[而為助定之戒慧而已。]
[經中四重律儀,]這個念四重 ㄓㄨㄥˋ,
殺、盜、淫、妄。
[攝心為戒,]
[由戒生定,]
[三種漸次,]
[首申戒品,]
意思就是說:
你要修行首楞嚴大定,
首先要持戒清淨。
「畢」就是最後,[畢護定心。]
[即如備明七趣,]
[示以三惡劇苦,]
什麼叫做劇苦?
這種苦無法忍受,
其實,
也不用說當餓鬼道、地獄道、畜生道的苦,
是不是?
當人道,
六道輪迴,
當人道還算是第二好的,
天、人、修羅,
人道還算第二好的。
這人道第二好的,
諸位!
有空去加護病房看一看、
去急診室看一看,
醫院的急診室,
我去看我媽媽的時候,
去民生醫院看我媽媽,
就是一個一個這樣躺著,
都是氣切,
從這裡氣切,
然後老了,
沒辦法呼吸,
統統氧氣面罩,
然後,嘴巴都開開的,
呼不到空氣啊!
然後,你可以聽到說,
他們呼吸都很辛苦!
我想我以後老了、病了,
也會這樣子,
也會這樣。
不過,我們有學佛,
如果要往生,
在醫院也沒辦法助念。
所以,年歲大的時候,
自己在房間裡面備用一個氧氣面罩,
那再用到電擊的話,就是急救了,
那就來不及了!
其實,那個震動就算好了,
裡面也內傷了!
所以,
諸位!如果說以人道來講,
還算是第二好的,
去加護病房、
去急診室看一看,
你會發現,
唉!大小便作不了主,
機器一台接一台,
管線是這裡穿過來,那裡穿過去,
護士這樣穿梭,
然後,一個一個這樣躺著,
男的、女的統統沒有穿,
然後,只是蓋一層布。
我去看我媽媽,
那時候還會講話,
她說:你看看!
都不給我穿衣服!
我說:這裡就不能穿,
只能蓋的!
沒辦法啊,就這樣子啊!
所以,到那個時候,
你就會發現,
修行佛道有多重要;
做善因緣有多重要,
集一身的善、惡業,
那個時候就會現前,
你就會了解,什麼都不重要,
生死最重要!
你管別人怎麼樣,發生什麼事情,
就跟你的生死沒有關,
護著這一顆清淨心,
以無所住心做一切善事,
有因緣就做善,
這個可是非常重要!
人道已經這麼痛苦了,
你想想看那個三惡道的苦,
三惡道的苦,
那個劇苦就無法讓人忍受,
無法讓人忍受。
[令其慎惡因而勿犯;]
要謹慎那個惡因,
所以,一點點惡都不能去造。
[示以四善終淪,]
四善就是:
就算你生天、做人、阿修羅,
或者做仙,
最後還是要沉淪,
「淪」就是沉淪。
所以,我們做善一定要加上念佛,
強大的往生極樂世界的念力,
再來做人也是不好啊,
很辛苦!
[令其捨樂果而勿貪;]
天、人、阿修羅、仙,
這個都是短暫的樂果,
沒有什麼意思。
[無非以戒助定而已。]
[及其詳辨五魔,]
就是色、受、想、行、識,
這五十種陰魔。
[則警覺外魔窺伺,]
[囑其勿縱邪解,]
警告你要覺醒,
這個外魔窺伺,
就是隨時隨地都在等待機會,
只要你著相,
五十種現象你著一種,
魔就入,
就干擾你。
所以,「囑」就是交代,
佛交代清楚,
囑其勿縱邪解,
「縱」就是放任令心起,
叫做縱。
不要放任
讓這個邪知邪見錯謬了佛的知見,
叫做邪解。
[以招致也;]招致就是惡果,
惡果。
[闡揚內魔伏藏,]
什麼叫做內魔?
因為五十種陰魔,
這個五陰五十種陰魔,
皆是自心的現象。
伏藏就是要降伏自我,
千萬不能執著。
意思就是說:
有一點點功夫,
不要一直膨脹自己;
不要誇大其辭;
也不要在意你擁有多大的神通,
看到什麼統統放下,
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囑其勿起邪悟,以引發也,]
[無非以慧助定而已。]
用智慧來幫助這個定。
所以,定、三昧力愈深,
愈能理解佛的涅槃妙心。
[是知始終皆為大定,]
[三藏中,]
屬就是交代,
[屬修多羅藏攝。]
是屬於修多羅藏。
是屬不是囑,
屬修多羅,「修多羅」就是經。
這個乘有的念 ㄔㄥˊ,
二乘 ㄔㄥˊ 人、二乘 ㄕㄥˋ 人都可以。
[乘有二乘,即大、小二乘。]
[小乘人根機小,志願小,]
[但求利己,獨善其身,]
[速出三界,而了生死;]
[喻如小車,]
這個「乘」就是車,
[祇能自度,不能度人。]
我們修學大乘佛法的,要發大心。
[大乘人根機大,]
[志願大,]
[能信大教,解大理,修大行,證大果,]
[自行化他,勇猛精進;]
為什麼要精進呢?
佛陀常常用這個鑽木取火來比喻,
《佛遺教經》世尊講:
修行要像鑽木取火,
只有見到這個煙不行,
要繼續鑽木取火,
一定要看到火花。
意思就是:
一定要真參實學,見到自己的如來藏性。
那麼,勇猛精進就是不懈怠,
雖然二個鐘頭坐在底下很辛苦;
不過,要是能夠聽到一句;
或者是一個典故;
或者是一句智慧的語言;
或者是突破我們以前所不能理解的,
也覺得說:
我這二個鐘頭,坐在這裡非常安慰、
非常值得!
所以,這個勇猛精進。
那麼,在家定功課,
念佛、拜佛、誦經,
隨取一門深入。
所以,這個勇猛精進,
才能夠像鑽木取火。
就像射箭一樣的,
射箭,
我們一開始射箭不會準,
射久了,這個箭就會中的。
修行也是這樣子,
要勇猛精進。
[喻如大車,既能自度,復能度人。]
[本經二乘中大乘所攝,]
[以當機所請,純是大乘菩薩行故。]
[第四卷,阿難請求華屋之門,]
[文云:]
[「惟願如來,不捨大悲,]
[示我在會諸蒙暗者,]
諸蒙暗就是還沒有見性,
沒有迴小向大。
[捐捨小乘,]
[畢獲如來無餘涅槃,]
這無餘涅槃是對有餘涅槃來講的,
無餘涅槃又叫做究竟涅槃。
因此,我們既然學佛,
志向成佛,
不能只做小乘,
要自度、要度他;
要自利、要利他。
所以,這樣捐捨小乘,
才能畢獲如來無餘涅槃。
[本發心路。]
[令有學者,]
有學就是四果以下,統統稱為有學。
[從何攝伏,]從哪裡降伏自我。
[疇昔攀緣,]
「疇昔」就是從前;
「攀緣」就是意識心。
從何攝伏以前的那一顆意識心?
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這樣。
希望如來不捨大悲,開示見性之法,
令在場有學的,
從哪裡攝伏?
以前都是用意識心,
所以,要把它降伏,
叫做疇昔攀緣,
「攀緣」底下加一個:心,
那就更清楚了!
疇昔攀緣心,就是從前的意識心。
[得陀羅尼,]陀羅尼就是總持,
總一切法,持一切義。
[入佛知見?」]
所以,入於佛的知見,
是特別的重要!
[又如來告富樓那,]
[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云:]
[「如來今日,]
[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
為什麼要講勝義中真勝義性?
那麼,就是最上乘的了!
所以,明心見性,
禪宗講最上乘,
五祖講了一部《最上乘論》,
為什麼最上乘?
就是勝義中真勝義性,
也就是大乘佛法裡面直下頓悟的、
最究竟的。
[令汝會中定性聲聞,]
這個「定性」就是定性聲聞,
這個定性聲聞就是難以迴轉,
因為他已經固定了,
難以迴小向大,叫做定性聲聞。
所以,這裡少了一個字,
「聞」沒有打進去。
[及諸一切未得二空,]
[迴向上乘阿羅漢等,]
上乘阿羅漢就是佛,
佛,
所以,佛稱為大阿羅漢,
上乘阿羅漢等,
[皆獲一乘寂滅場地,]
一乘就是佛乘,
諸佛說法,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佛乘,
在《法華經》是這麼說的。
諸佛示現,
到最後,都要引入究竟一佛乘,
也就是一乘的寂滅場地。
這個「寂滅」就是心寂滅,
也就是涅槃的意思。
所以,有一個人跑來講堂說:
師父!什麼是涅槃?
我說:現在就是啊!
現在你的心寂滅,
你現在就是涅槃,
涅槃沒有任何的時空性。
是不是?
所以,皆獲一乘寂滅場地,
[真阿練若,]
這個才是真正的寂靜處。
意思就是:
要找到真正的心地的功夫,
寂滅場地,
那個才是真正的阿練若;
而不是在事相上,遠離城市三公里的地方,
那個是事相阿練若,
這是心性的阿練若。
[正修行處。」]
這個才是我們修行的地方、
要找的地方。
所以,要找哪裡掛單呢?
找來找去,
一定要找到一乘寂滅場地,
如如不動,不取於相。
[故乘攝則正惟]這個「正」含有兼,
叫做[同教一乘,]
因為與會大眾有小乘、中乘和大乘,
一同引導你入於一乘。
這個一乘,
有大乘的終教一乘、頓教一乘、圓教一乘,
小、始、終、頓、圓後面的終、頓、圓,
統統叫做一乘。
[而兼屬別教一乘,]
別教,
前面是同教一乘;
後面是別教一乘,
同教就是因為這裡面有小乘、中乘、大乘,
所以,一起引入一乘的寂滅場地。
這個兼屬於別教一乘,
就是根器比較利的,
根器比較利的,
特別利的就個別教。
所以,《楞嚴經》
絕對不是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
一次講完,
不是這樣子的。
是經過了不同時空,
佛陀所講的,
有關、相關於首楞嚴大定的思想,
然後,結集在一起的,
後面的祖師大德的看法,也是跟師父一樣的。
而不是說:
釋迦牟尼佛一口氣
把《楞嚴經》從頭到尾講完,
不是的!
[又不廢小乘果法戒品,]
也不廢小乘的戒法,
小乘果法戒品。
[亦可傍兼。]
意思就是:也兼小乘教。
[三藏乘攝屬竟。]
是屬於經藏;
《楞嚴經》屬於大乘教。
所以,這個藏乘攝屬篇幅比較短,
這是第三門。
那麼,經前十門的第四門:
[甲四 義理淺深]
也就是《楞嚴經》所講的這個義理
是淺是深呢?
[已知此經,為大乘教法,]
大乘的教法。
[未悉]不知道,
[義理淺深,]
不了解義理是淺是深。
[分齊如何?]
這個「齊」就是所謂的境界,
「齊」就是所謂的界限,
叫做分齊如何?
[文之實曰義;]
[事之主曰理;]
文之實,
文章的實際、實際處,
就是文章在講些什麼重點,
也就是發揮了文章的實際性,
那當然就是義理了。
事之主,而事的相關背後,
這「主」:關鍵的意思,
事相的關鍵,當然就是理了。
所以,[聖人之設教也,]
[理以統之,義以析之。]
用理來統攝;
要講,用義理來分析。
[理者體也,]
講到這個體,
就一定要跟相、用一起討論,
體相用,體相用;
因、緣、果一起討論;
理跟事不可偏廢。
理者體也,
[本惟一體,]
本來就是如來藏性,就是一體的。
[隨機則義有淺深;]
[義者相也,]
[雖有多相,歸本則理無差別。]
無差別就是平等。
因此如果一個人,
懂得不分別、平等心來對待一切眾生,
這個人就抓到了修行的重點。
到哪裡都用不分別心、平等的知見待人處事,
然後,用這個平等心,來降伏一切差別。
我們為什麼會起煩惱?
在假相上起差別的執著,
而你所有的差別,
其實,不離自心,
所以,沒有任何的意義。
禪宗講:動念即乖,
動到執著的念頭,就錯;
動到分別的念頭,就錯!
為什麼?
清淨自性本自平等。
[若不悉心研究,]
[何以知分齊之淺深乎?]
就是界限之淺深。
[今按本經,先依宗判教,]
[次約論辨義,]
依宗,
當然,中國有兩大宗,
就是天台跟華嚴,
現在就天台宗跟華嚴宗來判教。
這判教,
華嚴宗有小、始、終、頓、圓五教,
就是賢首宗,
也就是華嚴宗;
天台宗有藏、通、別、圓、四教。
次約論,論就是《起信論》,
來辨這個義,就是來辨別這個義理。
[後會通天台。]
最後,會通這個天台宗。
[依宗者,]
[中國向有兩大宗,]
有兩大宗。
[南有天臺,北有賢首,]
以賢首國師命名,
也就是華嚴宗。
[天台依《法華》而立宗,]
法華就是《法華經》,
是根據《法華經》來立這個宗。
[判釋如來一代時教,]
[為藏、通、別、圓四教;]
藏教、通教、別教、圓教。
[賢首依《華嚴》而立宗,]
[判釋如來一代時教,]
[為小、]就是小乘教。
[始、]就是大乘始教。
[終、]就是大乘終教。
所以,大乘有二個,
就是大乘始教、大乘終教。
[頓、圓五教。]
諸位!
天台宗的圓教開出來的,
配合後面的終、頓、圓,
那麼,等一下我們會談。
[今遵賢宗,先擧五教:]
先講華嚴宗,
為什麼要判教呢?
就是把佛四十九年講的經典
分類的意思,
分類,
判教就是把它分類。
[一、]
歸類為[小教:]
[亦名愚法二乘教;]
愚法就是不能究竟菩提。
[隨機施設,只有七十五法,]
這是指《俱舍論》,
小乘二宗:俱舍還有成實,
這裡只有七十五法,
是指《俱舍論》。
[但說人空,不明法空,]
他們修行還是用第六意識;
三毒就是貪、瞋、癡,
所以,[惟依六識三毒,]
這樣的思想來[建立染淨根本,]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六識呢?
因為沒有談到第七意識跟第八意識。
意思就是:
小乘教沒有講到
微細的第七意識跟第八意識,
因此,
難以理解佛的境界、大菩薩的境界。
小乘教依六識三毒,建立了染淨根本,
所以,[未盡法源,故多諍論。]
為什麼未盡法源?
因為後面還有第七意識、第八意識啊,
非常的微細,
大乘裡面講百法;
《瑜伽》裡面講六百多個法,
更多了,
這都是小乘所沒有的。
[二、始教:]
[說諸法皆空,]
[即空宗。]
[有遮]
遮就是[(遣也)]
「遣」就是叫你不要著相。
[無表,]
諸位做一下筆記,
「表」就是立一切法。
只有教你遣諸種種的相,
但是,沒有叫你建立一切的法,
沒有叫你建立一切法,
但破,只有破相,
沒有建立種種的法,
所以,[未盡大乘法理,]
[故名為始。]大乘的始教,
只說諸法皆空,
沒有建立種種一切法,
這樣不夠圓滿,
故名為始。
[亦名分教,]
分教,
就是[廣談法相,]
[少說法性,]
[即相宗。]
相宗就是唯識宗,
唯識宗法相談得多,
法性談得少。
[有成佛不成佛]二種根器,
故名為分。
在唯識學裡面講:
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佛的,
[(說三種人無佛性:]
一、[定性聲聞,]
定性聲聞就是難以改變,
他的根器就固定了。
就像一個人固定了,不迴小向大,
他就說:我這樣就滿足了,
何必做自利利他的工作呢?
所以,這個定性聲聞,
就是把這個根器固定起來:
我這樣就很知足了,
行菩薩道,
哎呀!這個太難、太辛苦了!
講什麼經、弘什麼法呢?
我自己一個人,不是落得很輕鬆嗎?
[辟支及邪定聚。]
辟支就是辟支佛,
修十二因緣,
修十二因緣而成就的,叫做辟支,
一種是緣覺,
一種是獨覺,
生有佛世的叫做緣覺;
生無佛世的叫做獨覺,
就是沒有佛教,自己去領悟。
所以,辟支有二種,
也沒有自利利他,
只自利而已,
所以,也不能成佛。
以及邪定聚,
「聚」就是類,
什麼叫做邪定聚呢?
這個邪定聚,就是指造作五無間業者,
必定墮於地獄,
必定處於邪中,
所以,稱為邪定聚,
邪定聚。
此等之人,不具備成佛之素質,
就是條件不夠,
不夠格,
也無法證悟。
所以,《成實論》卷二載,
卷二裡面有記載,
《成實論》卷二裡面有這樣寫:
邪定聚者,必不入於涅槃,
沒有辦法進入涅槃。
這是三種人沒有佛性,
就是不能成佛,
也就是定性聲聞不能成佛、
辟支佛不能成佛,
這都是自利;
另外一種是造無間罪,
墮於地獄的邪定聚,
這個人沒有具備成佛的素質,
所以,這三種人不能成佛。
[二種人有佛性:]
[決定聚,與不定聚眾生。),]
所謂決定,
也就是像大乘菩薩一樣的,
發決定心,直趣菩提。
不定聚,也就是說:
他還能夠轉得回來,有救,
不定就是還有救,
雖然現在是修小乘的,
不過,碰到機緣的時候,
他還能夠迴小向大,
有這一類的眾生。
是不是?
看你有沒有碰到因緣?
[故名為分。]
[縱少說法性,]
[其所云性,亦是相數,]
就是法相之數,叫做相數。
[說有百法,]
我們《百法明門論》講過了。
[決擇分明,]
[故少諍論。]
因為諍論就比較少。
這是第二、大乘始教。
第三、叫做大乘終,([三、終教:])
「終」就是究竟,談究竟處。
[說如來藏隨緣,成阿賴耶識,]
[緣起無性,]就是緣起無自性。
[一切皆如,]
這個「如」就是一切皆空,
為什麼一切皆空呢?
一切萬法沒有一樣不是幻化的;
沒有一樣不是緣起,
而緣起又是生滅,
萬法一定是敗壞的。
所以,這個「如」是空。
佛教講的空,有二層的含義,
世尊講空,是站在哪二個角度講呢?
一、
生滅無常,是故叫做空,
不值得執著,
心如如不動。
緣起無自性,所以叫做空,
心也是如如不動。
因此,一切皆如,
就是一切法盡皆不可得。
[定性二乘,]就是聲聞跟緣覺。
[無性闡提,悉當作佛,]
在這裡就轉過來,
連那個定性的聲聞跟緣覺,也可以成佛。
前面講的:
三種人不能成佛,
二種人可以成佛;
現在講的:
這二種人還是可以成佛,
「無性」就是無佛性;
「闡提」就是一闡提,
「無性闡提」就是:無佛性之一闡提,
這四個字簡略得‥‥‥
太簡略了,
所以,一般人看不來。
無性闡提就是:無佛性之一闡提,
一闡提就是斷善根的、斷佛性的,
叫做一闡提。
悉當作佛,
只要有因緣、有機會,
這一些也可以成佛!
[方盡大乘至極之說,]
意思就是:
人人皆可以成佛,
乃至一隻螞蟻、一隻狗、一隻雞,
有因緣都能成佛;
造了五逆十惡重罪,
只要有因緣的;
當然,要經過很久啦,
要下地獄受苦、三惡道受苦,
慢慢來才碰到正法,
才有辦法成佛,
不過,受這個冤枉苦要受很久了!
[故名為終,]
「終」就是說:大家都可以成佛,
這是至極之說。
[亦名實教。]
[多談法性,少及法相,]
[縱說法相,亦會歸性,]
[以稱實理,]
縱然說法相,
也一定會歸畢竟空的法性。
以稱實理,
什麼稱實理?
就是稱無生實理,
稱實理就是究竟。
[故無諍論。]
[四、]
要注意聽了,
禪宗就是[頓教。]
[不依地位漸次,亦不說法相,]
[唯辨真性,]
就是單刀直入,即心即佛,
即心是佛,是心作佛。
所以,不能問那個修禪的人講:
你證幾果啊?
你是十信、住、行、向、地啊?
問這個會鬧笑話的!
這禪宗講頓教的,
是沒有任何階位的,
不能討論什麼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信、住、行、向、地,
統統沒有,即心就是佛!
所以,禪宗裡面,見性就是佛!
這個見性是指內證的功夫,
不是停留在理解的角度。
所以,這個頓教,
不依地位漸次,
亦不說法相,
唯辨真性。
[五法]
就是[(名、相、妄想、正智、如如。),]
我們在假相上裡面,安一個名字,
叫做名。
「相」就是假相。
假相裡面安名字,會起妄想。
如果我們也能夠放下這個妄想、顛倒、執著,
了悟凡所有名、凡所有相,
都是緣起如幻的,
那麼就放下,
這我們就有正智,
正智就是正確的智慧,
就不偏。
從般若智慧,了悟無一法可得,
慢慢的進入佛的境界,
就是如如,
萬法畢竟空,心如如不動。
[三自性,]
三自性就是三無性,
[(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有時候講性;
有時候講無性,
諸位!
講性就是有這樣的特質;
講無性是站在緣起的畢竟空角度講的,
這個性是暫時給它,
不是究竟說;
究竟說:三自性就是三無性。
遍計所執性就是說:
有這樣的特質,
一切眾生看了假相,
安一個假名就執著。
依他起性就是緣起、緣起性,
譬如說:我們說:這一朵花!
緣起,
它有緣起性。
譬如說:
我們桌上做的這個蓮花的蠟燭,
這也是緣起性啊,
緣起性。
是不是?
萬法不執著,我們方便說:
喔!這就是圓成實性,
有般若智慧,
了悟名、相、妄想都不可得,
我們心性裡面有圓成實性。
所以,性,給它一個特質;
但是,究竟說,
究竟說就是:
遍計所執性空無自性;
依他起性空無自性;
圓成實性空無自性,
究竟說就是這樣講。
所以,你給它一個「性」字,
就是說:就一般人的認知度,
暫時給它、允許它這麼說,
眾生都是遍計,
遍一切處,計著一切處,
周遍計度叫做遍計。
萬法都是緣起性,
緣起,哪裡有性呢?
緣起性就是空性啊!
所以,我們給它:這是緣起性。
給它一個特質。
因此,三自性就是三無性。
[皆空,]
為什麼皆空?
空無自性,當然皆空了。
[八識、]
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
[二無我(人無我法無我)俱遣,]
統統放下,
這個是無明業力所感召來的。
人我、法我,
人我執、法我執、八識執,
這個都是業力所感召來的。
但是,在這裡,
八識、二無我俱遣。
[呵教離念,]
就是說:你,
人無我、法無我,
包括這個觀念都要放下。
什麼叫呵教離念呢?
就是所有的教化的名相,
是要契入如來的真心,離念的真如心,
不能在教化的語言、文字、音聲裡面,
起種種的知見分別,
否則,
《金剛經》為什麼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為什麼?
就是叫你呵教離念,
呵叱你、教導你,
就是要離念,
不能在教下裡面執著名相,
特別教導你,要離一切的念頭。
[絕相泯心,]
絕一切相,
因為一切相都是幻,
泯心,泯什麼心?
泯執著心、分別心、顛倒心,
叫做觀念、意識統統放下,
內無心,外無相,
純一個圓成實性。
[一念不生,即如如佛,]
[故名為頓。]
因此,禪宗裡面講的,
我喜歡,
單刀直入!
那一天,
那個內蒙古來了信徒,
她聽了師父的法,聽了很法喜,
聽了《六祖壇經》、大珠和尚‥‥‥
她說:哎呀!
她講得太快了,
她說:慧律法師啊!
您這講法刀刀見骨啊!
我說:不對吧!
她說:針針見骨啊!
我說:不是這樣子吧!
刀刀見骨是殺人啊,
我有讀過一點書,
我說:哪裡刀刀見骨?
她說:喔!不對,不對!
講太快了,
針針見血!
她說:聽您講經舒服,
單刀直入、不囉嗦!
她說她學佛學了一、二十年,
突然看到師父的法,
充滿了法喜,
她說:哎呀!這個就是我要找的!
所以,許多人都怕囉嗦,
單刀直入就見性,
就OK了!
是不是?
她很喜歡聽師父講的法,
所以,特別來台灣感謝,
一問之下,
哇!很多人在看啊!
是不是?
我說:我們也沒有寄給你啊,
你哪裡有VCD?
她說:哎呀!到處都在刻錄!
我說:喔!那太好了!
我一輩子的願力,
就是正法重現。
所以,哪一個人看到VCD、DVD,
拿去刻錄,
你功德無量!
盡己之心,竭己之力,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分身千百億。是不是?
要不然,生命是什麼?
我去加護病房看那些病人,
就這樣,
我看到,我就會回光返照:
年歲大了、生病了,作不了主了,
送到加護病房來,就是這樣子,
像豬一樣任人宰割;
像雞一樣任人砍,
也不能說不啊,
因為你在生病,
而且是重病啊!
那郭醫師就是道證法師,後來出家,
她就看一個,
說:師父!您來這邊看。
哇!一個有身孕的,
她一撞,昏迷不醒,
已經有身孕的,
好幾個月身孕,
結果昏迷不醒,
你看,
這樣到底怎麼辦呢?
也不知道啊!
所以,
看了那一幕一幕的急診室、加護病房,
讓你感觸很大!
所以,我重複的講:
這個世間看了以後,
沒什麼好計較的,
你拼了老命,爭了一口氣,
最後還是沒氣啊,
不如無諍來得快樂,
直接了當放下,
什麼都不是你的。
我所擁有的,
其實,都是如夢幻泡影的;
你所失去的,傷痛心,
其實,也是如夢幻泡影。
所以,修學佛道,
到我今天這個年齡,
師父!您的體悟是什麼?
我的體悟就這樣:
沒有一法不是幻,
無一法非幻,
沒有一法不是幻化的;
沒有一法不是緣起的;
沒有一法是我;
沒有一法是我所擁有的,
就這樣輕輕鬆鬆放下,過一輩子,
什麼時候死也不知道。
像基隆今天,
是不是?
山崩,
車子開到那邊,
哇!下來,死三個!
我還觀想說:
那個如果是我坐在裡面的話,
阿彌陀佛!
《楞嚴經》就不用講了,
就OK了!
一下來,根本就來不及,
後面那個開車的人就說:
哎呀!我看到那個樹怎麼會動?
後面那個小姐說:
我看到那個樹都會動!
結果,樹怎麼會動呢?
還不到五秒,根本來不及反應,
哇!
幾百噸大石頭全部壓下來!
年輕人剛好要討老婆,
你看,日正當中;
現在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
最近才發生的,
那怎麼感覺、怎麼哭呢?
怎麼受得了呢?
受不了也沒辦法,要接受這個事實啊,
生命是很脆弱的!
是不是?
因為,它是幻化的,
緣起幻化的假相嘛,
當然,生命是很脆弱的,
所以,要好好的學佛、
好好的念佛。
諸位!去極樂世界吧,
在這個娑婆世界,實在是很苦,
到那邊神通自在。
第五,
前面這個一念不生,即如如佛,
故名為頓。
[五、圓教:]
[總一法界,性海圓融,]
性海圓融,
為什麼「性」加一個:海?
「海」就是大,
圓融:事理圓融,
[緣起無礙,]
[身、毛、塵、剎,]
「身」就是大,「毛」就是小;
「塵」就是小,「剎」就是大,
大中現小,小中現大,
[互相涉入,重重無盡,]
[十信滿心,]就入佛位,
[即攝五位,]就是信、住、行、向、地。
十信滿心,
就攝五位,
一般我們信、住、行、向、地,
要慢慢一步一步來;
在這裡圓教,初發心即成等正覺。
所以,十信滿心,即攝五位,
[成等正覺,]
[故名為圓。]
為什麼?
初心就是佛心。
為什麼?
初發心即成等正覺,
就是不生不滅的心,
就成不生不滅的果。
意思就是:
成佛也是不生不滅的心。
[此但略引,]現在只是簡單的談。
[廣如賢首五教儀。]
講堂也有印,
《賢首五教儀》。
[若據五教,]
[顯此經之分齊,]
[經中多談法性,]
[少及法相,]
[縱說法相,亦會歸性。]
[指四科惟是本真,]
前面已經講過了:
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四科惟是本真。
[融七大無非藏性,]
[滿慈究萬法生續之因,]
[如來答一念覺明為咎;]
我們昨天已經講了:
三細六麤講得特別的清楚,
在這裡不重複。
[又十二類生,]
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有色、無色、
有想、無想、
非有色、非無色、
非有想、非無想,
我們在《金剛經》裡面也講過,
有十二類生。
[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
[二乘回心,]只要你回小向大,
[皆當作佛,]
[大分]就是大部分。
大部分[正屬終實之教。]
《楞嚴經》大部分講的是屬於大乘的終教,
終教就是終實之教。
好!
跳過一行,中間,
跳過一行,中間,
「此則兼屬頓教」,編號:B,
上面寫的「大分正屬終實之教」,
編號:A,
整部《楞嚴經》就是大乘終教,
也兼頓教,
編號:B。
再來,看27頁,
27頁第六行,
上面,
「此則兼屬圓教」,編號:C,
它也兼圓教。
意思就是說:
正說終教,兼頓教、兼圓教,
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一段一段來看。
《楞嚴經》正屬終實之教。
[第四卷云:]
[「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勝淨明心,本周法界,]
[不從人得,]
不從人得就是不從外得,
你自性本來就具足了。
[何藉劬勢,]你為什麼藉這麼辛苦,
[肯綮修證?」]
「肯綮」就是比喻事情的要領。
你要好好的抓住重點,
好好的修行。
意思就是努力……
你又何必這麼辛苦的修證呢?
你只要懂得放下。
整句的意思就是說:
如果我們的狂性,自己能夠放得下;
狂性就是無明,
無始無明。
你懂得放下這個功夫,
那麼,歇即菩提,
你就能夠成就菩提。
勝淨明心,本來就周遍法界的,
不從人得,不從外得啊,
只要你悟啊!
何必藉著一次又一次的勞頓、辛苦,
肯綮修證?
很辛苦的修行呢?
所以修證,
肯綮修證就是努力的在修行,
何必要這樣子呢?
[五卷孤起頌云:]
[「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
[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
你只要體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緣起如幻,
這個「如幻」二個字徹底的‥‥‥
為什麼叫如幻呢?
就是徹底打破對相上的執著,
我們今天所有的痛苦,來自於哪裡?
來自於執著假相。
如果我們也能夠體悟,
這個相是緣起的,
尤其我們這個色身,
對色身的執著牢不可破,
好好的觀照觀照,
全身是二百多塊骨頭、筋脈構成的,
大腦、小腦、延腦、
左腦、右腦。
是不是?
神經系統、血液、尿液、唾液、
五臟六腑,
觀一觀,觀一觀:
喔!
原來萬法都是這樣如夢幻泡影的,
你這一剎那之間肯放下,
彈指超無學,
就比阿羅漢還厲害了!
為什麼?
佛就是如幻三摩提啊,
佛就是金剛王寶覺啊!
[此則兼屬頓教。]
[第四卷云:]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
[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
[是故於中,]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一為無量,
也可以講:
一就是平等,無量就是差別;
一叫做性空,無量就是緣起。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性空就是無量的緣起;
無量的緣起,還是回歸性空。
也可以講:
無量的法相,就是如來藏性;
一個如來藏性,就是擁有無量的法相;
無量的法相,就是如來藏性。
所以,
「一為無量」就是一;
「無量為一」就是二;
「小中現大」就是三;
「大中現小」就是四,
[(此四義);]這是四義。
後面講四相:
[不動道場,徧十方界;]編號:一,
[身含十方,無盡虛空;]編號:二,
[於一毫端,現寶王剎;]編號:三,
[坐微塵裏,轉大法輪]編號:四,
一、二、三、四,
叫做四相,
[(此四相)。]
解釋一下: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緣起就是性空,
差別就是平等。
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小中現大,譬如說:鏡子,
鏡子可以照遠處的山,
譬如說:我們的心包含法界,
小中現大。
大中現小,
這個大家比較容易了解,
在大的範圍裡面,會現種種的小,
大家比較容易了解這個,
大中現小;
小中現大,大家比較不容易了解。
不動道場,遍十方界,
不動道場就是如如不動的心性,
本來就是遍十方法界。
身含十方,無盡虛空,
其實,身就是心,心就是身,
是不二,
身本來就含十方,
是因為你著相,
所以,不知道十方就是你的身。
於一毫端,現寶王剎,
於一毫端,在這裡作「一念」,
一念之間,
「毫端」就是一點點,
最小的。
這一句的意思就是:
一念般若就可以遍同法界,
叫做於一毫端,現寶王剎,
在一點點的般若智慧,就能轉大法輪。
是不是?
所以說:一念般若慧,
就可以現種種的寶王剎,
於一毫端,現寶王剎,
於一毫端就是小;
寶王剎就是大,
小中現大。
是不是?
坐微塵裡,轉大法輪,
坐微塵裡也是表法的,
為什麼坐微塵裡,轉大法輪呢?
智慧,它是沒有距離的、
它沒有點線面的,
展開來如虛空;
小也是不容針,
般若智慧比針頭還小,
當然坐微塵裡,轉大法輪。
所以,於一毫端,現寶王剎;
坐微塵裡,轉大法輪,
這二句,
其實都是叫做一念般若智慧。
於一毫端,現寶王剎,
也就是一念的般若智慧,能夠現寶王剎;
一念的般若智慧,能轉大法輪。
所以,一毫端也好、微塵裡也好,
都是表示很小很小的,
般若智慧連一點距離的小都沒有啊!
所以,[四義交徹,四相無礙,]
[三藏圓融,會歸極則,]
[不特理事無礙,]
[乃至事事亦皆無礙。]
[第十卷云:]
[「識陰若盡,]
[則汝現前,諸根互用。]
[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
[圓明精心,於中發化,]
[如淨瑠璃,內含寶月。]
[如是乃超諸位,]
[入於如來妙莊嚴海。」]
這昨天我們有念過了。
[此則兼屬圓教,]
編號:C,
圓教。
[若以五教攝經,]
[後終、頓、圓三教攝此;]
攝此就是攝在這個圓教裡面,
終、頓、圓攝在圓教裡面。
[若以經攝教,亦可全該,]
[以不廢小乘,果法戒品,]
[兼存始教,]
[八識、三空故也。]人空、法空、空空。
[先依宗判教竟。]
先依這宗,
就是天台還有華嚴判教的角度來說的。
好!我們休息一下。
*******中間休息*******
好!
翻開《表解》六五頁,
剛剛我們講了這個四義和四相,
我們配合一下華嚴的思想,
四無礙法界的思想,
六五頁,
如來藏隨淨緣──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
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
是故於中,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這八個字是理事無碍法界。
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這是事事無碍法界。
不動道場,徧十方界,
身含十方,無盡虛空,
是理事無碍法界。
於一毛端,現寶王剎,
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這是事事無碍法界。
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看底下註解: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
如來以本覺妙明,不生滅之根性,
為本修因,
背塵勞妄法,合如來藏性。
(也就是回光返照,脫塵旋根,
伏歸元真,發本明耀)。
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
而如來藏,即妄全真,
惟是妙覺明體,
稱體明耀,圓照法界。
是故於中──在一真法界之中。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這是(理事無碍法界)──
(1)一是理,無量是事,
也就是一理能成無量事,
無量事還歸於一理。
(2)一即一真法界,
無量即十法界差別之事,
一法界能成十法界,
十法界還歸一法界。
第(3)一即一心,無量即萬法,
一心能生萬法,
萬法唯是一心。
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小就是事相,大也是事相。
小中能現大相,
大中能現小相──
小中現大──小不放大,大不縮小。
這個就是事事無碍了。
大中現小──大不見大,小不見小。
所以,這個叫做事事無礙。
小是事相,大也是事相;
小不必放大,
大也不必去縮小;
大也沒有顯得特別大,
小也不見得小,
所以,事事沒有障礙。
不動道場,徧十方界──
不動道場,就是真如不動之理,
也就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就是《華嚴經》講的,
叫做海印三昧。
一理能徧十方世界之事,
即一為無量,
十方世界之事,不出不動道場之理,
也就是無量為一,
合之即理事無碍法界。
身含十方,無盡虛空,
這是(理事無碍法界)──
身即法身,
法身以理為身,
身即是理,
一理能包含無盡虛空之事,
即一為無量。
十方虛空之事,含於一身之中,
即無量為一,
此亦理事無碍義。
於一毛端,現寶王剎,
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這個是(事事無碍法界)。
於一毛端──毛、一毛端是事,
正報之最小者,
就是我們一根汗毛,
小小的一根汗毛。
一毛端是事相,
正報的最小,就是人的這個毛孔;
寶王剎是事相,
是依報之最大的。
於一毛端,能現佛之寶土,
是為小中現大。
佛剎雖大,也不壞毛端之相,
是亦大中現小義,
合之,即事事無碍法界。
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微塵是事相,依報的最小,
佛身說法是事,
正報之大者,
能在微塵裏轉法輪,
是小中現大,
正現身說法的時候,
能見微塵不大,
也沒有把它擴大,
是亦大中現小,
此也是屬於事事無碍法界。
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此句是說佛與眾生,敵體相反,
眾生是無明、貪瞋癡,
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
什麼統統來,
貪、瞋、癡、慢、疑;
而佛的體是大慈大悲,
所以,佛跟眾生的體剛好相反,
眾生是背覺合塵,
違背了覺性,卻跑去合這個塵。
所以,發塵勞有世間相,
所以,大家都很忙、很疲勞,
追求五欲六塵。
佛是反過來,是滅塵合覺,
把這個外境、塵勞放下,
逆流,回光返照,
合於真心的覺性,
故發真如妙淨,本覺湛明之性。
此性字與相對立,
以眾生迷悶,
全真性成妄相,
妄相意思就是說:
我們的真心,
如果在眾生來講,變成無明,
那麼,就是業相,
種種妄想之相。
所以,全真性就變成妄相,
如來修證,融妄相就是真性,
事事即理,相相即性,
為什麼?
相相空,相相即性。
事事即理,為什麼?
事就是無生;
事就是緣起,緣起就是空,
當然事事即理。
所以,相相即性,
故得以上二無碍法界。
好!
這是這一段配合華嚴四法界,
來跟大家更清楚的講解,
將來我們講到這一段,再來發揮。
27頁中間,
[次約論辨義。]
《楞嚴經》,
現在站在《起信論》的角度來分、
來剖析深淺,
[依《起信論》,]
[從本向末,亦有五重分屬,]
[亦同五教。]
五教就是前面所講的小、始、終、頓、圓。
[但五教乃從淺向深,]
[而論文則由深及淺,]
剛好相反。
[二者分別耳。]就是二者是有差別的,
《起信論》從本向末,
是不是?
也有五重分屬,
也就是跟小始終頓圓是一樣的。
但是,五教的小始終頓圓,
是由小教,
再大乘始教、大乘終教,
再來就頓、圓。
但是,《起信論》,
一下子就由深再慢慢講淺,
這是二者的差別。
底下說:
起信論開始,([論文初])
[惟一心為本,]
[能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
[此心即本經如來藏心,]
[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我們就以方便,
祖師大德的慈悲心,
來看這八個字吧!
[能為一切法所依,不為一切法所染;]
[法法唯心,體即法界,]
[此圓教分齊。]
「分齊」就是這個界限,
可以判定為跟圓教是平等的,
分齊就是這個圓教的等位,
平等位。
[二依一心開二門,]
[即該二教。]
[心真如門:]
[所謂心性不生不滅,]
[離名絕相,畢竟平等,惟是一心,]
[即心即佛,亦無漸次,]
[此頓教分齊,]
[始教空宗,亦密說此門;]
[心生滅門;]
[依如來藏有生滅心,]
[如來藏本來不動,本不生滅,]
[隨無明緣,動成生滅,]
[雖成生滅,]
但是,[體即不生不滅;]
[此即藏心緣起,]
[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正屬終教分齊,]
[始教相宗,亦密示此門。]
所以,這是屬於終教,
意思就是:
站在哪一個角度,屬於什麼教。
底下說:
[生滅門中,]
[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成阿黎耶識。]
這是《起信論》的思想,
《起信論》我們也講過。
[此識有覺不覺二義:]
[一、覺義:]
[謂心體離念,]
我們的真如心體,是離一切妄念的。
[即是平等法身,說名本覺。]
[此始教空宗分齊。]
[二、不覺義:]
[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
[不覺心起,而有其念,]
不如實知,
也就是沒有如實的了知,
真如法是平等的、
是一的。
所以,我們不覺知這個動念,
所以,不覺心起,
而有它的念頭。
[所起不覺之相,不離本覺之性;]
[依不覺故,生三種相:]
[一業相(即自證分)、]
[二轉相(即見分)、]
[三現相(即相分),]
[乃屬無明不覺生三細。]
所以,這個三細純屬於心法,
微細,
微細的心。
[此始教相宗分齊。]
[依第三現相(即境界相),]
[復生六種麤相,]
[乃屬境界為緣長六麤:]
這是屬於境界,
也就是更粗了。
[一智相、二相續相(此二屬七識)、]
[三執取相、四計名字相(此二屬六識)、]
執取、計名字,是屬於六識。
[此小教分齊;]
[五起業相、六業繫苦相,此人天分齊;]
[但亦略引,廣如彼文。]
那麼,這個是配合,
所以,我們三細六麤,
為什麼告訴你這個很重要?
就是後面都會提到:
三細六麤,三細六麤。
[若約論文,而明斯經義理淺深,]
就《起信論》來論《楞嚴經》義理的淺深,
[經中所顯根性,]
[即是識精元明,]
[體通如來藏性。]
[又如來藏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這一句的意思就是說:
隨眾生的心量有多大,
你的量就有多大。
也就是說:
胸量有多大,
你的生命舞台,
人生的生命舞台就有多大!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啊!
是不是?
你的胸量大,
你的人生舞台就大!
所以,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為什麼都加一個「大」?
就是絕對,
佛的心性慈悲喜捨,
都是絕對的;
但是,眾生小根、小器、小量。
所以,[循業發現等,]
「循」就是依循你的業力;
「發現」就是你去享多少的福,
發現就是說:你去認知,
你的胸量小,
你的認知就是這麼一點點;
你心如虛空,
你循業發現,是不是?
就如虛空。
如果你像一個水桶的胸量,
那麼,你的人生觀就是一個水桶;
你的胸量像操場,
就會像操場這麼大!
是不是?
所以,要把胸量一直放寬,
不要見相即著,
「著」就有界限。
[大分正齊]
「大分」就是大部分。
正齊[心生滅門,]
[亦不違前終教分齊。]
小始終頓圓的終。
[若會妄歸真,]
[見與見緣,]
「見」就是能見之心;
「見緣」就是所見之外緣,
也就是境。
見與見緣,
簡單講就是:能緣之心與所緣之境。
所以,前面「見」是能緣,
「見緣」是見所緣,
為見所緣,當然就是境,
也就是所見之外緣。
所以,第一個「見」就是能見之心;
第二個「見緣」,就是所見之外緣,
也就是心跟境。
[併所想相,]
[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此能見以及所見之境,([此見及緣,])
本來就是不可得。
[元是菩提妙淨明體,]
原本就是同一個菩提妙淨明體,
只是眾生迷了,
搞對立就變成孤立。
[與夫妙性圓明,離諸名相等,]
[皆唯性無相,]
都是唯性無相。
[此兼齊心真如門,]
[亦不違前兼屬頓教。]
[若妙極一心,四義交徹,]
前面講的:四義四相,
對不對?
前面講的: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這是四義。
不動道場,遍十方界;
身含十方,無盡虛空;
於一毫端,現寶王剎;
坐微塵裡,轉大法輪,
這是四相,
這是四相。
底下,
四義交徹,[四相圓融,]
[歷明三藏,不出一心,]
[此兼齊一心本源,]
[亦不違前兼屬圓教。]
[斯經實與《華嚴》、《圓覺》,]
[同條共貫,]
這個《楞嚴經》,
提升到跟《華嚴經》、《圓覺經》是完全‥‥‥
這個思想講的是完全一樣的。
[其為無上甚深之典,]
[故以大佛頂表之。]
所以,這一輩子,
單單能夠聽到: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聽到這個經題都不得了,
聽到這個經題都不得了!
單單聽到這個《大佛頂首楞嚴經》,
這個人還得有一點點慧根,
何況要坐在底下聽講?
底下,
[若以論攝經,]以《起信論》來攝本經,
[正齊心生滅門,]
這是《起信論》講的:
心真如門跟心生滅門。
[兼齊心真如門,]
[及一心本源;]
[若以經攝論,]
[經中]
用經來討論這個《起信論》,
那麼《楞嚴經》[偈云:]
[「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
[亦兼始教,]
也就是[大乘空宗;]
萬法畢竟空。
[又經云:]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覺非所明,]
[因明立所(業相自證分);]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轉相見分),]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現相相分)。」]
[此齊三細,]
此齊三細。
[亦兼始教,]
[大乘相宗。]
[至若阿難,斷除三界修心,]
六品微細‥‥‥
[六品微細煩惱,]
[進位於二果,]
[摩登伽女,知歷劫因,貪愛為苦,]
這一句就是根本,
我們的苦從哪裡來?
就是一個貪。
所以,在《大智度論》裡面講:
去貪則清涼。
講得真是好,
很平凡的一句話,
卻很受用!
一個人要怎麼樣才能夠清涼呢?
就是沒有貪,
去貪則清涼。
是不是?
貪了就火,
一直攻心,
貪這個、貪那個,
火上升攻心,
苦日子就等著我們。
[一念熏修無漏善故,]
[或得出纒,]
[此齊前]
平等於,「齊」就是平等於。
[四麤;]前面的四麤,
六麤裡面的四麤。
[至七趣情想,以論升沈,]
[此齊後二麤,]
[亦不廢小乘人天。]
[斯經具足十法界,]
[攝法周備,超於餘經,]
[次約論辨義竟。]
就《起信論》來剖析,
跟《楞嚴經》的比較。
底下,
[後會通天台。]
[賢首五教與天台四教,]
[二宗判教,雖有四、五不同,]
[應知名異義一,]
名相是不同,義理是一樣的。
[不過開合而已。]
[天臺開賢首之始教,而為通、別二教,]
[合賢首終、頓、圓三教,為一圓教。]
[若會其義,]
[一、小教:但明人空,不說法空,]
[即臺宗藏教,]
[貪著小乘三藏學者,但證我空之理。]
[二、始教有二:]
[若約但明諸法皆空義,]
[即臺宗通教,]
「通」是什麼意思?
通就是通小乘、通大乘,
叫做通。
什麼叫做別?
「別」就是對大乘個別講解,
叫做別教;
只講給大乘人聽的,叫做別教。
所以,
通叫做通前通後、通小通大,
叫做通,
也就是天台宗講的通教。
[當體即空,]
[身心世界,猶如空華夢境;]
[若約廣談諸法差別義,]
[即臺宗別教,]
什麼是別教?
別教就是專門教導大乘根器的人、
菩薩根器的人,
叫做別教,個別的教,
不通小乘叫做別。
前面講的通教,是指通小乘也通大乘,
二乘統統包,
通前通後叫做通;
這裡不是,
這裡的別只有專講大乘的,
臺宗別教。
[三諦攸分,]
三諦就是真諦、俗諦、中諦,
真諦講空;
俗諦講有;
中諦講中庸、中道。
所以,
三諦──真、俗、中所分。
[十界具足。]
[三、終教:]
[明如來藏隨緣,成一切法,]
[緣起無性,一切皆如,]
[即臺宗,圓教中雙照義。]
什麼叫雙照?
是即是非,
即一切法也對;
非一切法也對,
就是是即非即,前面講的,
雙照義,
雙照就是二個都存在,
講即一切法也對;
講非一切法也對,
叫做雙照義。
[四、頓教:]
[不說法相,唯辨真性,]
所以,修禪的,單刀直入就見性,
沒有葛藤,
這個我喜歡。
[絕相泯心,]
什麼叫絕相泯心呢?
就是沒有內外,
內,妄想不可得;
外,妄相也不可得,
絕相泯心就是萬法不可得。
[一切寂滅,]
生滅既滅,寂滅就現前。
泯心,「泯」就是滅,
滅掉執著、分別、顛倒,
這些妄想意識心統統滅,
統統絕相,
絕相就是外境都是緣起如幻的,
一切寂滅,內寂滅,外也寂滅,
不可得。
[即臺宗,圓教中雙遮義。]
雙遮義就是離即離非,
「即」就是一切法,
要離;
非一切法也要離,
叫做雙遮義,
二個統統要離,
即也要離,非也要離,
即一切法要離;
非一切法還是要離,
剛好跟前面的雙照義相反。
[五、圓教:]
[性相圓融,體即法界,]
[離即離非,是即非即,]
「即」就是一切法,
即一切法要離,叫做離即;
非一切法也要離,叫做離非。
是即非即,
「即」就是一切法,
是一切法,也對;
「非即」就是非一切法,
也是對,
是一切法,非一切法。
為什麼?
一切相就是諸法,
諸法就是本空,
你講是一切法,性相一如,
也對,
性相不可分離。
所以,是一切法,
就是即一切法。
非一切法,
如果在相上找,你找不到,
因為體不可得,
所以,非一切法也對。
是也對,非也對,
就是雙照。
[即臺宗圓教中遮照同時義。]
遮就是:離即離非,
照就是:是即非即,
同時義。
底下這一段特別的重要:
[宗雖各立,義無差別,]
[不可分河飲水,各存門戶之見;]
[若執自是他非,]
[不但不明他宗,]
[抑]就是而且,
我們那個教授,老教授講的:而且。
而且[亦不徹自宗。]
意思就是說:
存門戶之見,
我念佛的攻擊禪宗的;
禪宗的攻擊天台的;
天台的攻擊華嚴的。
是不是?
律宗攻擊淨土的,
八大宗派互相攻擊來攻擊去,
門戶之見,山頭主義,
這個是很可怕的!
因為見的不究竟。
這一段你要畫雙紅線,
就是身為一個出家、在家,
修學佛道必須要有基本的涵養,
這一句聽得進去,
一輩子都不會跟人家起爭執,
一輩子都不會!
再念一遍:宗雖各立,
不管是華嚴、是天台也好,
它的義理是沒有差別的,
不可分河飲水,
同樣一條河,不必這樣子;
同樣一個如來藏性、
同樣佛的心,
不必怎麼樣?
不可分河飲水,
各存門戶之見,
怕的就是這個,
讚歎自己的師父,攻擊別的法師;
讚歎自己的道場,否定別人的道場,
只有我的師父行,
其他的法師不行!
不可以這樣子的,
這不是獻身於宗教家的出家人
應該有的態度;
也不是一個護法居士所應該有的態度。
佛弟子要有大格局,
整體佛教的這個觀念。
什麼叫大格局?
八大宗派都是佛說,
要有這樣的大格局,
能包容異己的存在,
才能成就自己的偉大。
是不是?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2-4-23 12:43:43
|
只看該作者
八大宗派都是佛說,
要有這樣的大格局,
能包容異己的存在,
才能成就自己的偉大。
是不是?
所以,凡是佛的弟子,
佛,什麼叫佛?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佛的心是什麼?
平等心就是佛心。
所以,對於看法跟我們不同宗派的,
記得!
不可以存門戶之見,
要寬恕、要包容、
要尊重、要隨喜,
我們給他最大的祝福。
若執自是他非,
執著自己是對的,
他非:別人就是一定不對,
不但不明了別人的宗派,
而且也不通徹自己的宗,
因為你攻擊別人,就不是佛的心;
抬高自己,有上下,
也不是平等心啊!
好!
[四義理淺深竟。]
把《表解》拿出來,
這個可是很重要的,
《表解》拿出來,
第三頁,
第三頁,
好!復習一下,
第三、藏乘攝屬,
藏有三──
經藏──詮定學;
律藏──詮戒學;
論藏──詮慧學。
此經──正詮定學,兼明戒慧。
乘有二種──大乘、小乘,
大乘──
自行化他,勇猛精進──是菩薩。
小乘(二乘)──但求利己,獨善其身──
中乘──叫做緣覺;
或出於無佛世,叫做獨覺。
小乘──是聲聞,
聞四諦法,
聞佛四諦的音聲,而證阿羅漢果,
稱為聲聞。
三乘──
此經屬於大乘所攝(乃同教一乘)。
第四、義理的淺深,
義理──
義:文之實──義以析之,
義者相也,
雖有多相,歸本則理無差別。
理:事之主──理以統之,
理者體也,
本惟一體,隨機則義有淺深。
翻過來,
第四頁,
茲依賢首光明五教──
一、小教;
二、始教;
三、終教;
四、頓教;
五、圓教。
一、小教──
惟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
未盡法源,
但說人空,不明法空。
是名小教。
二、始教──
說諸法皆空,即空宗,
有遮無表,
「表」就是立;
「遮」就是遣,
有遣無表:
也就是但遣相,但是,不立法。
未盡大乘法理,故名為始。
亦名分教:
廣談法相,少說法性,
也就是相宗,
有成佛不成佛之分,
故名分教。
三、終教──
說如來藏隨緣,成阿賴耶識,
緣起無性,一切皆如,
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作佛,
方盡大乘至極之說,
故名為終。
亦名實教,
所以稱為終實教。
多談法性,少及法相,
縱說法相,亦會歸性,
以稱實教。
所以,終教就是實教,
就是究竟說。
第四、頓教──
不依地位漸次,不說法相,
唯辨真性,
五法
(名、相、妄想、正智、如如)
三自性
(徧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皆空。
因為都空無自性。
八識,二無我(我法)俱遣。
我空、法空俱遣。
呵教離念絕相泯心,
一念不生,即如如佛,
故名為頓。
第五、圓教──
總一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
身毛塵剎,互相涉入,
重重無盡,
十信滿心,即攝五位,
五位就是信、住、行、向、地,
成等正覺,故名為圓。
此經──正屬終(實)教,
終實教就是究竟說。
滿慈究萬法生續之因,
如來答一念覺明為咎,
又十二類生,本元真如,
即是如來,成佛真體,
二乘回心,皆當作佛。
《楞嚴經》──兼明──頓教和圓教,
頓教──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勝淨明心,本周法界,
不從人得。
卷四裏面又說:
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
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
圓教──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這是(四義)。
不動道場,徧十方界;
身含十方,無盡虛空;
於一毫端,現寶王剎;
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這是(四相)。
四義交徹,四相無礙,
乃至事事無礙。
依宗判教──
若以五教攝經,
後終頓圓三教攝此,
也就是《楞嚴經》包括終教、頓教、圓教,
三教的義理都在這裏面。
若以經攝教,亦可全該。
就包括,小乘也包括在內。
以不廢小乘,果法戒品兼存始教。
八識三空故也。
人空、法空、空空。
底下,第五頁,
賢首五教和天臺四教來融合、來解說,
賢首五教──
一、小教──
但說人空,不說法空,
等於天臺宗的藏教──
貪著小乘三藏學者,
但證我空之理。
賢首宗判為小教;
天臺宗判為藏教,
所以,藏教就是小乘教。
二、始教,
賢首宗華嚴宗判為始跟分,
始教──
若約但明諸法皆空義,
是融通天台宗的通教。
當體即空,
天臺宗的通教──
當體即空,
身心世界,猶如空華夢境。
分──
若約廣談諸法差別義──
別教──三諦攸分,
就是真、俗、中諦,
十界具足。
那麼,
小教跟始教,就是天臺的藏、通、別;
那麼,賢首宗的終、頓、圓教三教,
合歸天臺宗的圓教,
終教是圓教、頓教是圓教,
統統是。
第三、終教──
明如來藏隨緣成一切法緣起無性,
一切皆如──就是圓教。
底下是雙照義,
什麼叫雙照義啊?
前面有講過,
是即非即,叫做雙照義。
第四、頓教──
不說法相唯辨真性,
絕相泯心,一切寂滅──
叫做圓教──雙遮義,
就是離即離非,叫做雙遮義。
第五、圓教──
性相圓融,體即法界,
離即離非,是即是非──
圓教──遮照同時義,
遮照同時義。
天臺宗五味,
天臺宗五味,
跟賢首宗,也就是華嚴宗配合,
叫做賢台教會合表(之二);
前面是賢台教會合表(之一),
「賢」就是賢首宗;
「台」就是天臺宗,
一個是五教,
一個是四教來配合。
看左邊這個圖,
天臺宗五味──
如牛出乳,
如牛出乳,
就是最初、最真實的,
叫華嚴時。
我們說:五時八教,
五時就是:
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盤時,
這個就是五時;
八教就是:
頓、漸、秘密、不定、藏、通、別、圓,
這個我們在講《天臺宗綱要》都講過了。
如牛,牛出乳,
這是表示什麼?
佛最初成道的時候,
還在菩提樹下,
看起來在定中,
其實在講《華嚴》。
凡夫看,
釋迦牟尼佛端坐在那邊,
其實,世尊在講《華嚴經》,
講給那個大菩薩聽的,
凡夫、二乘人是完全聽不懂的,
如聾如啞的。
所以,就像牛最初擠出來的乳,
佛成道,
講給最大根器的人聽的,
就是華嚴時,
叫做日光先照,
就是先照高山,
根器最利的。
那麼,第二轉:
日升轉照時,有三轉──
初轉、中轉、後轉。
太陽升起來以後,
太陽一開始先照高山,
根器利的;
照高山以後,
太陽升起來,照到深谷,
山谷就是根器最差的;
再照到平地,
慢慢的照到小山丘。
如乳出酪,
從乳提煉起來,
就是酪,酸酸的,
阿含時,阿含時──
就是初轉,
初轉就是根器陋劣的,
就像太陽照到山谷,最差的。
先照高山,《華嚴經》聽不懂;
再照山谷,
太陽升起來以後,慢慢照到最低的地方,
就是阿含時──初轉。
如酪成生酥,
酪再提煉生酥,
這個酥就更高一級了,
酥油,酥油,
大家都知道嘛,
酥油,酥油,是不是?
酥餅,酥餅。
方等時,
方等時,
什麼叫方等?
遍十方皆平等,
大乘經典統統叫做方等經。
方等時就是:
全部所講的,都是遍十方平等的法,
就是大乘法叫做方等時──
中轉,
中轉,
照一點根器比較‥‥‥
要轉進一點,根器比較好一點的,
慢慢的成熟了。
再來,
如生酥成熟酥,
又提煉了,更高一層了,
叫做般若時,
般若時──後轉。
所以,初轉、中轉、後轉,
有什麼意義?
重大的意義就是:根器漸漸成長,
人是要成長的,
蛇每年都要脫一次皮,
不脫皮,這一隻蛇就會死。
是什麼意思?
蛇要成長啊!
人的心靈也是一樣,
一次一次的聽經,
一次一次的成長,
就像蛇脫皮,
蛇不脫皮,怎麼會活呢?
這個樹不成長,
不新陳代謝,
樹也不會活啊;
人不新陳代謝,也不會活啊!
我們心靈也是要成長的。
對不對?
但願你去年跟今年,也是脫胎換骨,
脫一層皮。
心靈脫一層皮,
把舊有的脫掉,
有嶄新的見地。
蛇不脫皮就會死;
人不成長,心靈就死亡,
心靈就會死亡,
跟蛇脫皮一樣,
所以,人時時刻刻都要成長。
日升轉照時,
初轉、中轉、後轉──就是日升轉照時,
轉了三次,
由淺入深,
由淺入深。
說:如熟酥成醍醐──
法華涅盤時──
日沒還照高山,
還照就是先照,
如果「高山」加下去就更清楚了!
日光先照高山;
日沒還照高山,
佛要進入涅盤的時候,
又是對因緣成熟的大根器講的,
法華涅盤,
《法華經》授記成佛;
《涅盤》常樂我淨,
都是最高、最頂級的根器。
所以,日出先照高山,
日落還是還照高山,
因緣都具足了。
上面是天臺宗五味,
底下是賢首三時,
賢首宗就是華嚴宗,三時叫做:
日光先照時;
日升轉照時;
日沒還照時。
日光先照時就是華嚴時;
日升轉照時就是初轉、中轉、後轉,
初轉就是阿含時;
中轉就是方等時;
後轉就是般若時,
這是日升轉照時。
日沒還照,對大根器講的,
因為因緣都成熟了,
這些小乘的阿羅漢的,
都回小向大,都可以授記成佛了,
法華涅盤時,
法華涅盤時,
賢首三時教配合天臺宗五味。
「法華涅盤時」的虛線畫下來,
看底下,
說:華嚴最初三七日,
三七就是二十一,
佛成道二十一天,講《華嚴經》。
阿含十二方等八,
「十二」就是十二年,
《阿含經》講了十二年;
方等經講了八年;
「八」就是八年。
二十二年般若談,
講了般若經講二十二年,
可見般若的重要!
所以,一個人沒有以般若為導,
這個人修行就是瞎忙、
瞎搞、
蠻幹,
沒有智慧,
沒有般若智慧,
念佛、拜佛、修行,都是要般若為前導的;
沒有般若智慧,你根本就走不出路來。
二十二年講了般若,
法華涅盤共八載,
《法華經》跟《涅盤經》講了八年,
「八載」就是八年。
所以說:
華嚴最初三七日,
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談,
法華涅盤共八載。
這個就是賢首跟天臺宗配合,
這個表格提綱挈領,
一針見血,
不是刀刀見血,
刀刀見血就不得了了,
殺人了!
好!
《楞嚴經》我們講到一個段落。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12-11-22 08:48:58
|
只看該作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