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841|回復: 2
|
楞嚴經 - 23 - {慧律法師DVD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 udn 部落格
[複製鏈接]
|
|
楞嚴經-23 (國語) 2007.5.19
說明:[ ]內為講經課本之內容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好!
翻開第1頁,
[圓瑛法彙序一]
這個序文非常重要,
在講經以前,
先來一個簡單的介紹,
叫做序文,
通常有自序,就是自己寫的序文,
就是為什麼要寫這一部《楞嚴經講義》?
另一個是請有德行的法師,
或有德高望重的護法居士大德,
來作這個序文,
共襄盛舉這一本《楞嚴經講義》的完成,
看看大家對圓瑛法師的評價是如何?
因此這個序文可是很重要的!
圓瑛法彙序一,
圓瑛法師呢,我要叫他師公,
因為他傳法給明暘長老,
我接了明暘長老的法,
所以,這是我師公講的,
圓瑛法師,
法彙序一。
所以,我做他的徒孫,
來弘揚他的楞嚴大法,
恰到好處!
[圓瑛上人,吾閩產也。]
這個「閩」就是福建,
跟師父一樣,我也是福建人,
祖先是從福建漳州、泉州這一帶,
移民到台灣來的;
不過,那是三、四百年以前的事,
師父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的,
祖籍是福建漳州、泉州這一帶,
所以,我祖先也是福建人。
吾閩產也,「產」就是出生,
我們福建省這個地方出生的。
[幼失怙恃,]
這個念怙 ㄏㄨˋ,
底下那個念恃 ㄕˋ,
《詩經.小雅》: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比喻父母的意思。
從小就失去了父母,叫做幼失怙恃。
無父何怙,
其實,這個「怙」就是依靠,
這個「恃」也是依靠。
說:沒有父親,如何有依靠呢?
沒有母親,哪裡有依靠呢?
所以,怙跟恃都是依靠的意思。
所以,幼失父母,
[依季父]
季父就是叔父當中排行最小者,
就是小叔,
依季父[教養,]
[穎悟絕人。]就是絕頂的聰明,
用我們現在來講,
叫做智商很高的人、
領悟力很強的人。
[甫成年,]「甫」就是剛到、
方才,
才到成年的時候,
[即受牒度,]就是剃度,
就是剃度。
[於石鼓山之湧泉寺,]
[早參三昧,]早年參學這個三昧,
就是禪定,
我們現在都是打禪七,打禪七。
[夙擅譚經,]
這個「擅」就是擅於,
就是專長的意思,
一向擅於。
譚經就是言談,
這個「譚」通這個談話的「談」。
這個夙擅譚經,
一向有這麼樣一個專長,
能夠言談這個經論。
[素以宏化利生為本願。]
他也是以弘法利生為本願,
跟師父一樣,
我也是以這個為本願,
一輩子都是這樣做,
無怨無悔。
[初主]就是負責。
[寧波接待寺,]
寧波在浙江。
寧波接待寺,
[倡辦寧波佛教孤兒院;]
收留那些孤兒。
[次至泉州,]
[重興開元寺,]這就福建了。
[創辦開元慈兒院,]
做一些慈善方面的。
[孤露子弟,]
這個「孤露」就是沒有依靠,
單獨一個人叫做孤,
無所依靠的一些子弟,
收留這一些。
[薰育者眾。]
「薰」就是薰習,
接受他教育的很多,
薰習教育者很多。
[旋歷內地,]
接著又經歷了,來到什麼?
內地,
什麼叫內地呢?
就是離海很遙遠的地方,
叫做內地。
像台灣這個地形,
四邊都是海,沒有內地可言;
內地,如果以我們台灣來講,
那就是南投了。
是不是?
旋歷內地,[並南洋群島,]
[周流說法,]
[於大乘教義,多所闡明。]
「闡明」就是說明、顯揚,
顯著的顯,發揚的揚。
說明顯揚,
意思是說:
對大乘的教義來顯揚它、
來弘法。
[生平著作,]
把它[編成法彙。]
這個「彙」等於歸類的意思,
我們說:詞彙,詞彙,
就是這個彙。
[近被推為寧波天童、]就是天童寺。
[七塔,]就是七塔寺。
[二大叢林及中國佛教會首席。]
那麼就是會長了,
很了不起了,
對佛教的貢獻很大!
[去年天童寺不戒于火,]
「戒」就是慎,
不小心著火,就是火災,
叫做不戒于火,
這個「于」就是等於的「於」。
去年天童寺不慎,不小心火災了,
火災,燒完了,
沒錢,
[上人則奔走四方,]
我們做徒弟的人到外面去,
稱自己的師父有二種稱呼,
讓人家覺得說,
你這個佛弟子是很有禮貌的,
要稱自己的師父說:我們上人,
或者是我們的恩師。
其他人一聽到你這樣子,
對你的師父這麼尊敬,
也會特別的讚歎你,
表示你能懂得用詞,尊師重道。
如果你輕視了你的上人;
也許說,你的上人不會講經說法,
是個年紀很大的,看起來平平的,
你就對他起輕慢心,
你到外邊去,不稱自己的師父,
或者對你上人有所批評,
這樣會貶低我們自己的人格。
因為連自己剃度的恩師、上人,
都會輕視的人、
都會批評的人,
這不堪成就法器,
不順孝道;
除非是邪知惡見、惡知見,
你一剛開始不知道,
拜了他為師,
後來,
你發現他是個魔、惡知見,
離開了,
怕眾生墮入惡知見、火坑,
下三途,
那麼,做批評,客觀的比較,
讓眾生不要盲目,
那麼,這個沒有罪,
因為這個是為了法身慧命。
所以,
還是要看那個上人有沒有正知正見?
是不是講的是正法?
如果是很平凡、不會說法,
也是我們的上人。
但是,會說法卻亂說,
把這個惡知見的毒瘤,
灌輸給無量無邊的眾生,
斷了無量無邊眾生的法身慧命,
那麼,這個徒弟站起來,
登高一呼,
這個徒弟功德無量!
但是,這個徒弟必須要有大悟、
精通三藏,才有辦法,
否則你亂批評,
你怎麼知道,
你上人講的法,是對還是不對呢?
總不能憑你現在的情緒,
去評論一個高僧大德啊!
所以,我們要拿捏進退得度,
還是要自己有功夫,
否則我們還是做一個好的徒弟。
說:上人則奔走四方,
[募化重修,]
[規模閎敞,]
就是寬大的意思、開闊的意思。
[為四明道場之冠。]
四明道場,
這個四明是浙江鄞縣西南方,
天台山北方山麓一帶,
山麓就是半山腰,
一個雙木林,底下一個鹿,
叫做山麓一帶,
總稱為四明山,
自古為中國佛教勝地之一。
四明道場之冠,
天台宗有四明尊者。
[間亦稍治生產,]
這期間也稍稍微做一些收入。
[為發展化育基金,]
[是皆躬行實踐,]
[以求達其利濟宏願,]
在這裡還是要說明一下,
我們中國的出家人;
現在講台灣,
台灣的出家眾很辛苦的,
台灣的政府,
並沒有把哪一個道場列為國家的,
所以,從來就沒有拿錢出來說:
這是我們國家級的道場,
撥款一億、二億、三億,
來資助出家人建道場。
所以,在台灣,
所有的出家人要蓋道場,
無論比丘、比丘尼,
蓋道場統統是非常辛苦的,
向信徒募款化緣,
包括師父也是這樣子。
所以,我們變成
如果要叫人家直接拿錢來,
化緣的不多。
師父還算是有一點福報,
像中華體育館講經講了四天,
就募了不少錢,
算是有點福報;
但是,平常呢?
平常就很少人拿錢來。
因此在台灣會產生一種現象,
就是做法會、點燈、拔度,
雖然是一種變相的化緣,
但是,這個也是生存的必要條件。
有一個比丘來到講堂,
說:慧律法師!
您是一個很有福報的法師!
我說:這怎麼說呢?
他說:我蓋一個鐵皮屋,
要募款一百多萬,
台幣,才一百多萬喔,
搞了好幾年,一百多萬募不到,
募不到,
一百多萬。
所以,因為台灣的特殊情形,
跟我們佛陀在世是完全不一樣,
佛陀當時在世,
比丘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等,
也就是佛在世,出家人不能拿錢,
手都不准去碰金錢。
佛陀當時在世,
旁邊都有一個侍者,出家的比丘,
叫做淨人。
泰國現在也是,
泰國現在,這個大和尚一出去,
旁邊都有這個侍者背著僧袋,
比丘不拿錢的。
但是,也發生了很多的‥‥‥
這些居士,
因為這個大和尚得到很多的供養,
整個僧袋裡面的錢統統帶走了,
也發生過這種情形。
所以,收了一些紅包,
很不容易要蓋道場,
又讓這些旁邊的居士整袋都帶走,
所以,我就想到一個好的方法,
就是自己帶,
比較沒有危險。
因此,時間跟空間不一樣,
你要怎麼樣來論斷?
好!
如果我們現在,
全部要按照佛陀當時在世的生活,
你叫做動彈不得,
坐計程車要錢;
泰國坐飛機,
出家人如果坐在旁邊,
一個比丘坐在旁邊,旁邊統統不能坐女眾,
如果這一排有三個,
三個位子統統要空出來,
你知道嗎?
都不能碰到師父,
也不能走近、靠近師父,
都不行!
也不能拿錢。
所以,他們坐車子也不用錢,
比丘坐車子不要錢,去泰國!
那在台灣呢?
你上計程車,
去跟計程車司機講:
我是比丘呢!
比丘又怎麼樣?
And so what?
Money money!
還是要錢啊!
所以,在台灣,
你不拿錢沒有辦法!
因此,不能怪台灣的法師這麼聰明,
叫你直接拿錢來,
咱們彼此那種氣氛有點不對勁,
那麼,所有的道場辦個點燈,
求佛菩薩加被;
辦個拔度、辦個法會,
大家順便來參與這個殊勝的法會,
從中來學習佛、法、僧,
信徒也高興,
出家眾多少也有一點收入,
來做教育、建築、弘法的基金。
雖然是有點兒變相,
但是,我覺得,
他有的真的是有苦衷,
有苦衷。
那麼,在泰國,
跟佛在世一樣,
他們建道場,都是政府補助,
要建多大的道場,政府都有補助;
當然,也有私人建的道場。
所以,泰國是佛教的國家,
是全國統統支持出家人,
走到哪裡,
大家都知道禮敬三寶的觀念,
在台灣不一樣!
是不是?
在台灣,
基督教、天主教、一貫道、
回教、佛教、道教、神教,
對不對?
統統有啊!
是不是?
所以,我在機場的時候,
那個導遊就說:喂!慧律!
居然這樣叫我啦,
這如果在泰國,他就完了!
泰國,哪裡叫師父這樣叫的?
你去泰國看,
師父坐在這個地方,
那個徒弟的頭,不能高於上人,
上人就是高人一等,叫做上人。
你在泰國的時候,
你去看,
師父坐在這個地方;
像我去泰國見那個大和尚,
我們的華僧,
他是在泰國,也是講中文的。
他的徒弟從門走進來,
看到我跟他上人在講話,
都是幾乎趴著、跪著,不敢頭抬上來,
我們二個已經坐得很低了,
他那個頭經過上人的前面,
就是低得非常低,
就是:我的頭不能比師父高一點點,
都不尊敬!
是不是?
那樣子的恭敬三寶,
因為整個佛教的國家就是這樣子。
所以,因為時空物移,
來轉移,
因此在台灣這種情形變成說:
你只能弘揚正法,
讓大家有佛、法、僧的觀念,
自己能夠了解三寶的尊貴和可貴,
他是脫離苦海的一個慈航,
沒有三寶,人天就昏暗,
沒有佛陀的智慧,
沒辦法解脫,沒辦法了生死。
所以,
因此我們台灣須要繼續的推廣正法。
底下說:間亦稍治生產,
為發展化育的基金,
是皆躬行實踐,都是親自來,
親自來。
以求達其利濟宏願,
所以,法師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
今天所有的財產,
登記在我的名下的,統統是十方的,
登記我的也好、登記徒弟的也好,
沒有一樣是自己的。
所以,我的心是很正的,
我為常住來照顧這些金錢,
注意這些經濟的開支跟收入,
為了是想做更大的佛事,
就是弘法利生,
沒有一個「我」的觀念,
我來保護這些財產、
來保護常住這個財產。
底下說:
以求達其利濟宏願,
[固不僅以舌粲蓮花見稱也。]
舌粲蓮花就是形容人的口才好,
能言善道,
有如蓮花般的美妙,
美妙。
固不僅以舌粲蓮花見稱,
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道,
就像蓮花般的美妙。
[今秋上人,]
今年的秋天,我們這個上人。
[蒞京說法,]
「蒞」就是到達。
[持示所講]拿出,來展示他所講的。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講義」。]
這一本講義我有看過。
[其所發揮演繹,]
「演繹」就是推廣事物的道理,
叫做演繹,
「演繹」就是推廣事物的道理。
[皆切於護國愛人,]
所以,一個出家人,
一定要愛自己的國家,
更愛全人類,
全人類。
所以,
僧人一定要做愛國的僧人。
[旨趣之宏,]
「旨」就是宗旨;
「趣」就是意趣;
「宏」就是遠大,
宗旨意趣之遠大。
[足維風化,]
足以‥‥‥
「維」就是維持;
「風化」就是教化,
足以作為我們的典範,
「風化」就是等於我們的榜樣、
教育、教化。
[爰]就是於是乎,
「爰」就是於是乎。
[樂而為之序。]
為之序。
[民國二十二年十月一日]
民國二十二,加11就是西元,
22加11就是33,
1933,
1933。
你要把民國換算成西元不困難,
就加11,
就1933。
[閩侯]這是地方名。
[林森]
林森。
[敬撰]
這個是個居士,
恭敬來撰寫。
第2頁,
[圓瑛法彙序二]
[閩中]
你不能說福建中部,
「閩中」就是福建這一帶,
要這樣講。
「閩中」就是福建這一帶,
地理很好,
怎麼樣好?
[山川磅礡,]
這個念磅 ㄆㄤ,
磅礡是啥意思呢?
就是廣大無垠的樣子,
垠就是左邊一個土,
右邊一個善良的良,沒有上面那一點,
就是界限。
廣大無垠的樣子,
或者解釋說:充沛的樣子。
意思是:
福建這一帶,地理相當好,
山川廣大無垠,
水量又很充沛。
[靈氣所鍾,]
這個「鍾」就是聚集;
這個靈氣,
我們說:地靈就人傑,
靈氣所鍾,
這個靈氣聚集。
[高僧輩出,]
[黃蘖心要,]
黃蘗就是斷際禪師,
這個黃蘗《傳心法要》,
我們已經講過了。
這個「蘖」字,這樣寫是不對的,
一個草字頭,
左邊是一個啟發的啟,上面沒有一點,
右邊是個辛,
最底下是一個木。
承先啟後那個啟的左邊,
可是,沒有一點。(新版已更正)
黃蘗斷際禪師的《傳心法要》。
[百丈清規,]
百丈訂清規,
馬祖建叢林,百丈訂清規。
[古德流風,至今猶有存者。]
到今天還存在著。
[圓瑛法師,籍隸古田,]
古田也是在福建。
「籍」就是籍貫;
「隸」就是隸屬於。
意思就是:籍貫就是福建古田。
這個「蚤」念的音,跟早上的 ㄗㄠˇ 的音,
是完全一樣的。
[蚤歲脫俗,]意思就是:很早就出家了,
很早就出家了,
叫做蚤歲脫俗。
[真參實學,]
了生死,這四個字可是很重要,
不是來聽經聞法,像世間人做學問一樣的。
諸位!
來聽經聞法,
是要得大解脫、要得大自在,
才來坐在底下聽經聞法,
不是把自己搞得很有學問,
佛法講得頭頭是道;
但是,一煩惱來,就被擊垮了!
[孜孜弗懈,]
這「孜孜」就是勤奮的樣子;
「弗懈」就是沒有懈怠。
[卒能成就其德業,]「卒」就是最後,
最後能夠成就他的德業;
沒有成就,
其實寫不出這一部《楞嚴經講義》的,
寫不出來的。
[光明俊偉,]
[與先哲同揆,]
這個「揆」是尺度,
這個「揆」的意思是: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先聖:以前的聖人,
還有現在的聖人,
都是同一個尺度的。
所以,這個「哲」就是解釋作聖,
說:與先哲,
就是跟以前的聖人是同樣一個尺度的,
很了不起的!
[鄉人士皈依座下者,]
[如水趨壑。]
「壑」就是山谷低窪的地方,
低窪的地方。
如水趨壑,
這山谷低窪的地方。
[比歲卓錫浙東,]
「比歲」就是同一年,
叫做比歲,
同一年。
所以,古德寫的這個古文,
要是沒有一點古文的基礎,
看起來就會很吃力!
這個《楞嚴經講義》,
義理很深廣,文字很優美,
就看大家的程度了!
「比歲」就是同一年;
「卓錫」就是安住於,
「卓錫」就是安住於。
所以,你看看,
我們如果文言文不懂,
就不知道「卓錫」二個字意思是什麼。
安住於浙東,
[先後住持七塔、天童二寺,]
[法雨覃敷,]
這個「覃」,
做一個筆記,
這個「覃」就是深的意思;
「敷」就是散佈,
這個「佈」左邊還要加人字旁,
散佈,右邊一個布,
散佈。
法雨,當然就是指講經說法了,
就像我們講堂,
為什麼命名叫做「講堂」呢?
就是講經說法之堂,
就是講堂嘛!
是不是?
專門弘揚正法的一個道場。
法雨覃敷,
[三根普被。]
三根就是上、中、下,
叫做三根,
上根器、中根器、下根器的。
「普被」就是不分別的加被,
這「普」就是平等;
「被」就是所謂的加持、加被,
也可以講教化。
上、中、下三根,平等的教化,
不分別,
都受益。
「余」是指寫序文的林居士,
[余今夏曾詣天童,]就來到天童寺。
[參承道席,]
[是時方演講《楞嚴》,]
當時候正在講《楞嚴經》。
[緇素翕集,]
這個念翕 ㄒㄧˋ;
「緇」就是出家人;
「素」就是白衣;
「緇素」就是出家、在家,
一同集合,
「翕集」就是集合。
[法師闡明義趣,]
義理宗趣。
[機辯縱橫,]
非常有口才,
叫做機辯縱橫,
縱橫就是沒有障礙;
「機」就是非常伶俐;
「辯」就是口才。
[聽者無不悅服!]
大家都心悅誠服。
[又以持戒為學佛之要,]
戒是無上菩提本,
應當一心持淨戒。
又以持戒為學佛之要,
[每反復誥誡而不已。]
一而再,再而三,
誥誡出家、在家;
這個念誥 ㄍㄠˋ,
等同那個「告」,沒有言部的告,
這二個字是一樣的,
誥誡就是警誡。
而不已,
「已」就是停止,
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大家要持戒。
[信乎宗說兼通,]
[行解相應,]
[足為學者之模楷也。]
就是模楷。
信乎,我們絕對相信,
圓瑛法師是個了不起的大和尚,
怎麼樣呢?
宗說兼通,
「宗」就是心法;
「說」就是透過文字宣揚正法。
無論是經教,或者是心性;
「宗」就是心性;
「說」就是經教。
意思就是:
貫通三藏,同時悟明心地;
兼通:沒有不通的。
行解相應,
信、解、行、證,
行解相應。
足為學者之模楷,
就是模範,
我們小學生,要選出這個模範生。
是不是?
選出這個模範生。
像師父小學的時候寫的這個作文,
我們的老師就常常拿起來念給大家聽,
念給大家聽。
所以,我這個文筆還不錯,
還行,
不是很好啦,還過得去。
[今上海佛學書局,]
[以法師平生撰著,彙刻行世,]
什麼叫「彙」呢?
就是同類的事物聚集起來,
叫做彙,
我們說:詞彙,詞彙,
就是歸類,
分門別類把它歸類。
所以就是同一類的事物聚集起來,
叫做彙,
彙刻行世。
[徵序於余。]
「序」就是寫在文章的前面。
徵求這個序文於我,
意思就是:請我來寫一個序文。
[夫我佛設教,]就是世尊設這個教。
[法門雖廣,]法門雖然很廣。
[無非使人解黏脫縛,]
注意那個「黏」,
我們現在就是被煩惱黏住,
「縛」是指貪瞋癡;
「黏」是指煩惱,
解黏脫縛,
就是我們被煩惱黏住了、
被貪瞋癡所困縛了,
動彈不得,
卡在某一種觀念裡面,
接著再來,無量億劫來的習氣難斷,
所以,雖然聽經聞法,
但是,煩惱斷不了。
但是,只要聽到正法,
一句、一字、一篇、一個典故,
都不得了!
只要哪一天,於我心有戚戚焉,
哇!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我們拜佛拜了那麼久、
法會參加了那麼多次,
有沒有抓到重點,能解黏脫縛呢?
很少!
我們法會做多了,
有的人變成一部機器,
反正就是法會來,就隨喜參加,
也不錯;
但是習氣、煩惱還是擱著,
因為沒人講經說法,
自己也不知道回光返照,
不曉得佛法是心法,
拜佛是為了解脫生死,
是得大自在,
以佛為榜樣,念念提升自己的心境,
不是劃定一個格式,
佛叫你每天這樣拜‥‥‥
這樣拜,就是要把頻率調整跟佛一樣,
才拜佛啊!
你這樣拜佛,佛是佛、我是我,
那拜佛有什麼意思呢?
拜佛是要進入平等不二的空性,
心性像佛才拜佛啊,
就是愈拜愈像佛啊,
哪能愈拜愈像魔呢?
拜佛是以佛為榜樣,
調整自己的慈悲喜捨的心,
當我們憤怒的時候:
佛沒有這樣憤怒的心。
這樣我們拜佛才有意義啊!
我們一邊拜佛,一邊起貪瞋癡,
那你拜佛的意義是什麼呢?
一般人不懂得拜佛的意義,
能禮所禮性空寂,
感應道交難思議。
是不是?
這一句會念嗎?
能禮跟所禮性空寂,
能禮的心、所禮的佛,
自性本來就是空寂,
即心就是佛啊!
拜佛如果不懂得這一層的道理,
頭撞破了、流血,都不知道在拜什麼。
所以,拜佛在《阿含經》來講的:
禮佛、拜佛不是比丘的重點,
這個《阿含經》講得非常清楚:
比丘的重點,在於觀照,進入禪定,
降伏自我,得大自在、得解脫,
這是重點!
這是重點。
那你說:
那我們拜佛,不就多餘的了嗎?
還是要拜佛,
因為我們還沒有成佛啊!
恭敬的拜、恭敬的念,
聽經聞法,
師父在強調的是什麼呢?
拜佛、念佛,是要提升自己的念力、
慈悲力、智慧力、願力,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一直提升,
一直向佛的究竟覺邁進,
這樣才叫做念佛、拜佛;
不是等著佛來同情我們,
要弄清楚方向啊!
我們至誠懇切,
同時要一心不亂,
你有虔誠心,
但是,煩惱很重,
感應力不大。
我們有這一顆至誠懇切的心拜佛,
我們一定要懂得智慧般若的法門,
才能夠脫黏解縛。
因此這一句特別的重要:
無非使人解黏脫縛,[明心見性而已。]
[學道之士,]
[真積力久,]
[有悟於第一義諦,]
這一段什麼意思呢?
修學佛道的人,
就是學道之士,
真積力久,
是真的功夫,
下真實的功夫,而累積的力量很久了,
叫做真積力久,
意思就是真修行,
不是晃一下騙騙人,
是下功夫真的在修行!
所以,在座諸位!
要把一切傷害你的、毀謗你的、
給你痛苦的、給你逆境的,
統統要感謝他,
因為他就是讓你真積力久,
你要發個願,不要被打倒,
這個才是大丈夫!
有悟於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就是究竟一實相。
[靈光獨耀,]
[迥脫根塵,]
[雖不立文字可也;]
什麼叫做靈光獨耀呢?
因為悟了第一義諦,
我們的佛性的光芒就顯現出來,
靈光獨耀。
迥脫根塵,
這個「迥」就是遠遠的擺脫,
叫做迥。
「迥」就是遠遠的;
「脫」就是擺脫,
遠遠的擺脫根‥‥‥
「塵」就是境,
六根對六境引起的種種的痛苦、
執著和煩惱,
為什麼?
因為他悟了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就是究竟空相、平等,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只有清淨自性在作用。
所以,靈光獨耀,迥脫根塵,
雖不立文字可也。
一個大悟的人,
不立文字也行,
因為佛法是心法。
[其或明宗弘教,]
如果要把它轉換成語言、文字,
叫做明宗弘教,
明佛陀的心法,
用言語弘傳佛教。
[發為文辭,]「發」叫做轉化,
把它轉變成文字、語辭。
[等身著作,]
這個等身著作,
意思就是:
數量之多,與身體相同的、同樣的高,
叫做等身。
等身就是說:喔!這個著作很多,
很多!
這個著作很多,
寫得跟身體一樣高,
表示著作很多的意思,
叫做等身著作。
[亦可也。]也可以。
[何以故?]為什麼呢?
[此心既空,]
我們心既然悟到諸法畢竟空,
[則文字與實相,不相違異,]
你用文字來表達,也行,
弘宗演教;
要沉默也行,
因為大悟就是第一義諦。
語默動靜體安然,
「語」就是說;
「默」就是沉默,
無論是說跟不說,
體安然,
這個心悟了第一義諦,
本不生,本不滅。
語默動靜體安然,
化為文字也行;
沉默也行。
說:此心既空,
則文字與實相,不相違異。
[故法師願力宏毅,]
「宏毅」就是堅定的毅力,
意志果決的樣子叫做毅。
所以,法師的願力宏毅,
[所至修廢舉墜,]荒廢的把它整修。
舉呢?
我們「舉」本來的意思就是說:
把它抬高、舉高叫做舉;
「墜」就是怕它墮落,
所以,把這個沒落的地方建築完成。
修廢舉墜就是說:
把荒廢的、墜落的重修完整。
[鉅細靡遺;]
「鉅」就是大;
「細」就是小;
「靡」就是無,從來沒有遺失,
大小不遺,就是大小事都做得很好。
[至於挺身衛道,]就是保護佛教。
[處事變艱危之會,]
「處」就是處於;
「事」就是種種,
處事變就是處於種種的變化、
艱困危險的時候,
「之會」就是的時候。
[不怵]這個「怵」就是恐懼,
一點都不恐懼。
[不撓,]就是屈服,
撓。
不怵不撓,
就是屈,
這個「撓」就是屈服,
也不恐懼,也絕不屈服。
就是做法師的人,一定要很有骨氣、
很有志氣,
不恐懼、不屈服,
能吃苦,
能吃苦。
[尤為難能可貴!]
[惟其真理既徹,]
因為他大悟了,
這個真理既然徹悟了,
[應物無方,]
這個「應物」就是接待事物,
意思就是說:
他的做人、他的圓融;
「無方」就是沒有一定的格子,
那麼,就是遍十方。
所以,出家人叫做方外,
所以,師媽往生,
我們那個訃聞,
是不是?
第一個就寫師父:「方外男」,
我們就是格子以外的,
方外男,
格子以外的,
所以叫做破格,
破格,
突破那個格子,就是出家人,
我們不會拘束在世俗的圈圈裡面。
所以,出家眾父母親往生,
就稱為方外男,
方外男。
這個應物無方,
就是他這個關係很好,
很會做人、很慈悲,
不傷害眾生,
處處都流露佛陀的慈悲喜捨,
絕對不拘泥於某一種角度,
不會卡在某一種觀念,
這個叫做應物無方。
[雖熾然有為,]
雖然在這個繁瑣‥‥‥
「熾然」本身就是火燒得很焰,
比喻作世俗繁忙的這些有為法,
縱然再繁多,
像火在燒的有為法。
[而不著有為之相。]
所以,修行就是一句重點:
但莫住著,
就是佛道,
不管你做了多大的功德,
就是不能住著。
所以,雖熾然有為,
而不著有為之相。
[故觀法師之文,]圓瑛法師所寫的。
[即事即理,]
講到事相,
事相就是種種眾多的事相;
理就歸一,就是無生之理。
所以,事就是講因緣果報,
叫做事,
緣起的角度叫做事;
理是站在性空的角度,
緣起就是性空,
性空就是不離緣起、不壞緣起,
就是即事相就是無生的理;
無生的理不壞事相,
才叫做即事即理,[圓融無礙,]
所以,大悟的人,
絕對不會壞事相,
他一樣對待眾生慈悲,
有寬恕、有愛心。
他不會說,
大悟以後,這個人個性古怪,
跟人家格格不入,
這不叫做大悟,這叫做怪人啊!
真正的悟,即事即理,即理即事,
大悟是我們內心自己解脫,
於佛的心;
跟眾生相處得非常的融洽,
因為事就是理,
理就是第一義諦嘛,
圓融無礙。
[而佛法之體用彰明,]
諸位這裡,
「彰明」就是體、用就顯現出來,
這裡要寫十二個字:
依體起用,攝用歸體,體用一如,
這十二個字,
就是體跟用最貼切的形容詞。
依,依體起用,
依就是依靠的依,
不是一二三四的一;
我不講,很多人會寫錯,
你不要以為底下的人學問都很好,
他二個眼睛瞪得很大,
筆拿起來一直抄,錯很多呢!
不騙你的!
有的人,講經說法沒記起來,
專記師父的笑話。
依體起用,
依靠不生不滅的清淨真如本體,
而起這個作用。
攝用歸體,
攝無量無邊的用,歸不生不滅的體,
叫做攝用歸體;
攝就是一個提手旁,右邊再三個耳朵,
叫做攝用歸體。
體用一如,
體用一如,
體是真如自性,
用仍然不可得,
體用本來來自一個心性。
[具可於言外得之。]
「具」就是均可以,
都可以在他‥‥‥
言外就是弘揚佛法的言談當中,
看得出來,
「得之」就是看得出來,
可以悟得出來、看得出來。
這一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
意思就是:圓瑛法師很了不起,
他能夠即事即理,圓融無礙,
而能夠依體起用,攝用歸體,
體用一如,
能夠在佛法的體用彰明,
統統‥‥‥
「彰明」就是顯現得非常清楚。
從哪裡可以看得出來?
從在弘法的言談當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所以叫做具可於言外得之,
可以感受得到。
[嗚呼!]就是感歎詞。
[魔說害教,]
這個魔說,害了這個正法之教。
[魚目混珍,]
這個字打錯了,
打成珍了,(新版已更正)
這個字打錯了。
魚目混珠,
魚目混珠的意思就是:
以假亂真,以偽亂真,
魚的眼睛看起來像真珠,
但是,它不是真珠,
叫做魚目混珠,
就是以偽亂真、以假亂真。
現在都這樣子了,
自己稱為什麼無上師啦;
自己稱為什麼活佛啦,
都自己稱的!
反正政府也管不著,
佛教也拿他沒辦法,
那就看個人的福報,
看你跟到誰啊?
有福報的人,
就會跟到正知正見、正法、
解第一義諦、真如實相的大法師;
沒有福報、
宿世沒種到正法的因緣,
很想修行,卻碰到外道、
碰到魔道,
而且他認為,這個魔道就是最好的!
因為程度不夠啊、
善根不夠,
福德因緣完全不具足啊,
勸也勸不聽,拉也拉不出來,
沒辦法就是沒辦法!
所以,這個是宿世的善根,
尤其現在魔說害教,魚目混珠。
[大法之陵夷甚矣!]
陵夷,
這個「陵」本來是山的一點點高度,
有一點點高度,還不是很高,
叫做陵;
這高度漸漸被擺平了,
「夷」就是擺平了。
這「陵夷」是漸漸頹敗的意思,
漸漸頹敗,
佛教正法漸漸頹敗。
大法之陵夷甚矣,
「甚矣」就是很嚴重了!
我們離佛太遙遠了,
沒有佛的這種大智慧、
大神通、大證悟的聖人了。
二千多年了,
弘揚正法這個責任,
就落在比丘、比丘尼,以及護法居士,
咱們正法的佛弟子的身上,
叫做內弘外護,
出家人弘法,在家居士要護法。
尤其我們台灣,
這三、四十年來的轉變是非常大的,
三十年前,
大家叫比丘尼叫做菜姑,
所有的電視、小說,
都這樣演、都這樣寫的,
受到打擊才出家的,
所以,大家根深柢固,
對出家人不認識。
再來,
儒、道、釋,大家都拿香的,
所以,大家也分不清楚,
所以,我們從小也不知道什麼叫佛教。
像我們家也拜媽祖、
也拜觀世音菩薩、
也拜關公、
也拜土地公,
然後,我們學校就是會調查說:
你信什麼教?
我們都寫:佛教,
你們小學時候有沒有這樣調查?
對不對?
連拜神的統統寫佛教,
因為不知道那是‥‥‥都分不清楚啊!
所以,這三十年來,
師父是怎麼用功呢?
是怎麼樣弘揚正法的?
在每一個縣市,
都借文化中心、體育館,
最大的這樣子的點,
抱病上台,
我看到台灣的今天佛教,
可喜可賀啊!
是不是?
以前的外道,力量很強啊,
非常的強;
現在佛教的力量,在台灣算是最大,
單單一個佛教,就有六個電視台,
六個電視台;
基督教只有一個電視台,
叫做Good news,
「好消息」,
Good news,
可見政府開始重視這個佛教。
三十年來怎麼個轉變的,
我盡一點心力,
不敢說功德都是我的,
不過,我真的盡很大的力量。
底下,
[有如法師言句,引經據論,]
[涵義深廣,而歸於平實,]
就像法師裡面所講的言句,
都是引經據論,有所根據的,
這個涵義,
包含的義理很深、很廣的,
而歸於平實,
平實就是一般人能夠接受的,
而歸於平實,
就是你生活當中,就可以顯示佛法,
叫做平實。
對不對?
你這個佛法講得很玄、很妙,
高不可攀,
那大家知道佛法是什麼呢?
所以,師父以前喔,
我告訴你:
我要去中華體育館,
台北中華體育館那個幾萬人演講的時候,
都不被看好的呢!
我要去台北中華體育館演講的時候,
佛教界都不看好,
尤其北部的,
傳來一個消息,
說:你跟慧律法師講,
他在南部是很有名啦;
他來北部,搞那幾萬人這個大場面,
肯定沒人!
肯定沒人啦,
就斬釘截鐵說:
師父到台北中華體育館演講,
一定沒有人來聽啦!
然後,他們就把這個訊息傳給我,
說:師父!辦不辦?
我說:辦!
有把握?
有!
有信心?
有!
好!就開始辦了。
我告訴你:
辦的時候,
第一天滿到什麼程度?
滿到那個中華體育館所有的位子統統坐滿,
前面的底下,
體育館的底下,打籃球那個地方,
坐了六、七百個,都是法師,
坐滿了,
外面還有幾千人都進不來!
我說‥‥‥
法師!您的意思呢?
就開,開大門!
統統讓他們進來席地而坐,
把所有的體育館走廊、行道,
不管通往廁所、哪裡,
統統擠爆滿,
外面還有幾萬人擠不進來,
剩下我這個位子沒有坐,沒有坐人而已。
對不對?
第一天一講的時候,
哇!佛教爆炸,
四天,沒有一天不爆滿。
外面,
我跟他講說:外面再繼續用閉路電視。
剛開始的時候,
大家就說:
哎呀!慧律法師!裡面能滿都不得了了,
還要外面搞個閉路電視?
都不相信我的話,
不相信我的魅力,
都不相信,
我說:哎呀!你們會後悔的!
他說:師父!您一定會後悔的!
到時候沒有人的話‥‥‥
我說:沒有問題!
結果來就爆炸,
外面還有好多人都進不來,
都進不來,
那時候,還沒有建講堂。
佛教從此以後,
每一個道場,統統在打八關齋戒;
皈依,統統按照師父的皈依儀軌,
把佛教整個帶動起來。
所以,講到這個地方,
我就覺得我的生命很安慰,
盡心盡力了。
所以,佛教有今天,
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帶動起來。
為什麼?
因為師父講的法就是歸於平實,
就是你生活當中,就會觸動佛法的靈感,
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是能燦真燈於既昏,]
「燦」就是光耀;
「真燈」就是佛智;
於「既昏」就是迷惑眾生。
「是能」就是因此,
能夠光耀佛的智慧之燈,
於一切迷惑顛倒的眾生。
[續慧命於將墜者,]
我們要延續佛陀的法身慧命,
如果沒有法師來弘揚正法,
這個世間就昏暗,
人生跟宇宙當中,就沒有覺悟的聖人。
[余安得不為之往復讚歎也哉!]
我‥‥‥
「安」就是怎得,
怎能不為往復,
一而再,再而三的讚歎他呢?
「余」就是我,
怎能不為之一而再,再而三的來讚歎他呢?
[民國二十二年]就是1933。
[十月一日]
[閩侯 林翔 敬撰]
這是個居士寫的序文。
好!休息十五分。
*******中間休息*******
好!
看底下,
page four,第4頁,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序]
[夫佛法首重實證,]
實證就是要有自內證。
[非實證無以契真常。]
因為你沒有證量,
你不了解常樂我淨的道理是什麼;
也不能領會涅槃的境界是什麼,
所以,非實證無以契真常。
[因一切眾生,皆有妄心,]
[念念分別,皆不相應。]
一切眾生都有妄心,
念念分別,皆不相應,
這妄心是指什麼呢?
妄動,
動那個妄念,
動到執著的念頭、
動到分別心的念頭、
嫉妒、貪瞋癡等等的念頭,
都有妄心。
而念念皆在分別,
這個「分別」,
就是把自己的無量無邊的般若智慧,
框住在分別的相上,
見相即著,
那麼,你的心思最多就是那個範疇、
就是那個範圍,
念念分別,
皆不相應。
[蓋妙理空寂,]
[從本以來,離言說相,]
我們的真如、
我們的如來藏性,
從無量億劫來,
離言說相,
[離名字相,]
為什麼講言說相呢?
說不出所以然,
因為它不是長短方圓、
青黃赤白黑、高低,
統統不是。
離名字相,
你無法形容,
任何的名字都安不上,
我們講真如、
我們講平等、講實相、畢竟空,
那也是名相囉,
究竟義,這個名字都沒有。
[離心緣相,]
也就是說:
我們用意識心,
要去想像那個真如的境界是什麼,
沒有辦法,
叫做離心緣相,
心想要變成一個去攀緣這個真如,
沒辦法,
因為它不是能緣跟所緣的東西,
究竟空寂,它沒有能緣跟所緣,
所以,你緣不到,
所以,離心緣相。
[乃離念境界,]
[唯證相應故。]
[經云:]
[「言妄顯諸真,]
說到這個妄,
是為了要顯真心,
我們講有妄心,
是為了要顯這個諸真,
種種的真心;
如果你還著一個真心,
那麼,這個真心又變成還是妄,
所以叫做[妄真同二妄」,]
就是息妄即見真,
妄以外不能立一個真;
如果妄以外立一個真,又變成妄。
所以,言妄顯諸真,
講妄心,
是為了要顯示
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是沒有妄心;
但是,離開妄心,卻找不到真心啊!
所以,言妄是為了顯真,
如果你立一個真,
那麼,這個真又變成妄,
就變成妄真同二妄。
知道嗎?
所以,真如藏性不可以再立一個真,
即於現實就超越。
[即此義也。]就是這個道理。
[然眾生之欲契入實相,]
[必先假名言,以為助緣;]
我們想要契入這個不生不滅的實相,
一定要先假借這個名詞。
像我們今天來上這個《楞嚴經》,
就是假借這個名言、音聲做佛事,
要不然怎麼辦?
你們的境界真的那麼高嗎?
是不是?
真的那麼高?
師父!那什麼是楞嚴大法呢?
那就:啪!
下課!
不能說啊,
究竟實相不能說,
一句話都不能說啊,
這個就是功夫到家!
是不是?
所以,我們要方便說,
方便說,
諸位能夠體會多少算多少。
所以,欲契入實相,
必先假名言,以為助緣。
[此世尊所以苦口婆心,廣說法要,]
廣說法要。
[冀]就是希望,
希望[眾生因指見月,]
[得心自在,]
因指見月,就是這個典故,
你說:月亮在那邊!
月亮在那邊,
他指的是天上那個月亮,
你一直在指頭找:
在哪裡啊?在哪裡?
在這個指頭裡面找,
找得到月亮嗎?
找不到月亮;
你要朝著那個方向去,
方向去。
所以,碰到正知正見、正法的,
他就是一直朝著這個正確的方向去見性、
去進行,
雖然是一點一滴,很辛苦,
但是,值得啊!
環境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思想,
日本發生了一個可怕的事情,
一個兒子,十七歲的兒子,
趁他母親在睡覺的時候,
砍死他母親,
同時把她的頭顱割下來,
割下來,
把那個頭顱,
血淋淋的頭顱拿去派出所,
他說:我要自首!
說:你為什麼要自首?
我殺死了母親,
殺死了自己的母親!
警察以為他在開玩笑,
打開那個盒子一看,
哇!一個人頭,
一個人頭!
後來去查證,
他為什麼會殺死自己的母親,
把她的頭顱砍下來呢?
看漫畫的,
看日本的漫畫,你知道嗎?
那個殘酷的漫畫,
十七歲的小男孩,
天天就看那個殘暴、殘酷的漫畫,
就殺人!
他說:我現在真想殺人!
跟警察講,
他一點悔意都沒有啊!
他跟警察講:
現在沒有戰爭,要不然我去殺人!
因為他每天都看那個殺人的漫畫‥‥‥
沒有人殺,我乾脆把自己母親殺掉,
把自己母親殺掉,
把她的頭砍下來,
把她的頭砍下來,
把她的頭砍下來做什麼?
這樣可以消滅世間的魔啊!
那個觀念,那個實在是想不通,
自己的母親生他、養他,
他只有看幾本漫畫,
就把他的母親的頭砍下來!
你們這些當母親的,晚上回去睡覺要小心一點,
不騙你的!
你們這些當母親的,
晚上回去睡覺稍微小心一點,
看你兒子在磨刀的時候,
就是漫畫看很多!
所以,那個兒子,
要教育兒子就是說:
這個兒子已經交到壞朋友了,
看到不好的影片了,
暴力啦、色情啦;
或者是已經走入這個歧途了;
或者是你注意,他看那個日本的漫畫,
做母親、做父親的人,要趕快就糾正他,
否則來不及!
活活的母親,這樣子,
趁他母親在睡覺的時候,
砍!
日本沒有死刑,
日本沒有死刑。
所以,我告訴諸位:
這個世間要學佛、要正知正見、
碰到大善知識、有好的環境、
要四肢健全、六根具足,
很難,
很難,
很可怕的思想,
很可怕的思想!
前幾天報導了,
有一個五十幾歲的,
然後,他的女朋友是四十幾歲的,
說要跟他離,
說:我們分離!
那不得了!
跑去她家,把她放一把火,
放一把火,把他的女朋友燒死,
就說要分而已,就放一把火就燒死了!
所以,我們內心
孕育著無量無邊的無明煩惱的種子,
是哪一天要爆發,不知道,
哪一天要爆發,不知道!
因此找到一個好的老師、
一個好的環境,
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無論你坐在這個底下三個鐘頭,
你都要覺得值得,
值得這樣做!
哪怕是一句、
哪怕是一個字、
哪怕是一個典故、一個故事、一個比喻,
讓我們獲益,
我們心開意解,
坐多久都值得,
值得我們這樣辛苦。
底下,
說:冀眾生因指見月,
得心自在,
[而入三昧也。]
[綜觀一代時教,]
[闡明從凡至聖,而事理并重者,]
[莫逾《首楞嚴經》。]
沒有一部可以超過《楞嚴經》的,
因為這個是事跟理並重,
禪、淨、律、密統統具足的一部經典。
但是,因為很深,
很少法師講這一部經典;
有呢,台灣也都是用台語的講,
所以,大部分只能利益
閩南話的福建和台灣的眾生。
那麼,
師父這一次用國語講《楞嚴經》,
希望能夠利益無量無邊全世界的佛弟子,
國語聽得懂的,都能受益。
[此經以阿難尊者誤墮淫室,]
這個是示現的,
誤墮淫室,
阿難是佛再來的,
他沒有示現誤墮淫室,
哪來這一本《楞嚴經》可以講呢?
大家都平平靜靜的坐在那邊,
也沒什麼經好講的,
他總是要演一齣戲給你看,
叫示墮,
示現這個誤墮淫室。
[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只聽經聞法沒什麼用,
怎麼樣?
無法保全你的道力,
就是你沒有培養這個定力,
很容易受挫折干擾。
所以,什麼是大徹大悟人的心境呢?
大徹大悟就是:
入萬人之中,如入無人之境。
什麼叫做大悟?
一剎那之間,
一剎那即見永恆,
就是大悟,
一切的境界,都認為是增上緣,
不會抗拒這個境界。
[殷勤啟請,]
[十方如來,得成菩提,]
[妙奢摩他、三摩、禪那,]這個「妙」要用三次,
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
「妙奢摩他」翻譯成中文叫做止,
叫做定中有慧;
「三摩」翻譯成中文叫做觀,
叫做慧中有定;
「禪那」翻譯成中文叫做定慧均等,
我們那一張科判,已經簡單的介紹了。
[最初方便。]
[於是世尊,敷演洪文十卷,]
「敷」就是陳述;
演洪文,就是長,
長長的,
「洪」就是大,就是長的意思,
整整講了十卷。
[由性而相,由顯而密,]
[由解而行,由行而證,]
[徹終徹始,廣度有情。]
[圓瑛法師者,今佛門之龍象也。]
不是龍就是象了。
[慧性天生,]
意思就是很有慧根,
智慧之性是與生俱來的,
與生俱來的,
宿世的意思。
[辯才無礙,]
[宏施法雨,中外咸沾,]
「中」就是中國;
「外」就是中國以外的,
因為他還去南洋一帶弘法。
咸沾,都蒙受其法益。
[著作行世,十有餘種。]
他的著作我都看過,
寫得特好!
[十二年前,曾撰《楞嚴綱要》一書,]
這一出來,
哇!
[明燈普照,廣被遐邇。]
「遐」就是遠;
「邇」就是近,
廣被遐邇,
廣大的利益;
這個「被」就是利益,遠近的眾生。
[迨年六十八,]等到六十八了。
[始行註釋此經,]才開始寫這一部經。
[以四十餘年之鑽研,]
你看看,四十餘年喔,
諸位!要寫這一部書,
總共用了四十多年研讀,才寫出來的。
所以,我們為什麼
要用這一部《楞嚴經講義》,
來作為主要的講本、參考資料?
因為近半世紀以來,
《楞嚴經》的註釋,無人能出其左右,
這一本書寫得特好,
值得我們好好的研讀。
到六十八歲的時候,才開始行註釋此經,
以四十餘年之鑽研,[究厥精微,]
「究」就是探討,
探討;
「厥」就是其,
其他的其。
探究裡面的內容,達到了精微,
最深處,
最精、最微細的,都探索出來了。
因此,[編成講義,]
編成講義。
六十八了,
我要趁現在五十五;
其實,我是五十三足歲,
台灣就是這樣嘛,
因為我是年尾生的,
出生沒幾天就二歲了,
所以,我事實上才足五十三而已啦,
不要把我看得這麼老!
我看到他六十八才寫這一本書,
我想:
我不曉得能不能活到六十八?
剛好大家的因緣都具足,
很多人都要師父講這一部《楞嚴經》,
就好吧!
那講多少就算多少了,
就講到死嘛,
不曉得能不能講完,也不知道,
生死無常嘛,
就是這樣講,
就是這樣講。
不錯了,
到目前為止,
還講了三十多片的VCD了,
所以,這講‥‥‥
累積一點‥‥‥
做多少,算多少,
我也是本著這個心。
不過,這個圓瑛法師實在了不起,
以四十年的經驗,
把它探究到裡面最深、最精微的,
把它編成講義。
[大願既償,囑為之序。]
就請這個王居士,
王學仁居士來寫這個序文。
[竊念學佛信眾,]
「竊念」就是:我私下這麼樣想,
叫做竊念。
我私下這麼樣想:
學佛的信眾這麼多。
[苟]就是如果。
[無]就是沒有。
[南針,]
就是如果沒有指南針。
[而欲深入經藏,]想要進入這個經藏。
[譬]就是好像、譬如。
[靡管而闚天,]
這個「靡」就是細小,
細小的管,
用小小的管,就是以管闚天。
用小小的管要闚這個天,
譬靡管而闚天,
就是用這個細小的管,去看這個廣大‥‥‥
「闚」就是偷看,
「闚」就是偷看;
這個「闚」跟那個穴部的‥‥‥
這個門,一個規,規矩的規,
跟一個穴,上面一個穴,底下一個規,
是同字的,字是相同的。
譬如靡管而闚天,
就是用小的管來窺天,
[棄蠡以測海,]
[求能了解妙理,誠恐北轍南轅!]
這個「棄」就是忘了,
忘了這是以蠡測海,
蠡測海,
這個「蠡」就是用瓠做的瓢,
用瓠做的瓢,
瓠,植物的一種,
用瓠‥‥‥瓠瓜,
這樣聽懂了嗎?
瓠瓜。
瓠,用瓠做的瓢,
這個「瓢」,左邊一個票,
機票那個票,
機票那個票。
是不是?
股票那個票。
右邊一個瓜,
一個瓜,地瓜的瓜,
這個瓢。
所以,用瓠做的瓢,
像我們在舀水的,
台語叫做水勺,
水勺,
舀水用的,
舀水用的,
台語比較清楚。
用瓠做的瓢,
就是蠡以測海,
那個要測什麼海呢?
一瓢一點點水,那海那麼的大!
這個意思就是說:哎呀!
以蠡測海就是比喻見識淺陋,
用蠡瓢測量海水,
用蠡瓢測量海水,
就是比喻見識淺陋。
說:我啊;
這個「棄」就是忘了,
忘了我自己見識淺陋,
忘了眾生的見識淺陋,
眾生見識淺陋,
要能夠用這種能力去求、
能了解這個如來無上的妙理,
「誠」就是恐怕,
恐怕怎麼樣?
北轍南轅,
這個「轍」就是車輪輾過的痕跡,
車輪輾過的痕跡;
南轅就是駕車的木頭。
車子輾過北邊的痕跡,怎麼可能跑到南邊呢?
北轍就是車輪輾過的痕跡往北走,
北轍,
往北邊輾過的痕跡,當然往北走啊;
南轅,
往南駕車的木頭,當然往南邊走啊!
所以,這個,
北轍南轅就是南轅北轍,
一個往北,一個往南,
表示不同方向。
這一句的意思,
我整句把它念一下,
說:我是竊念;
從這裡開始:
我私下這樣想,
學佛的信眾這麼的多,
如果沒有一本指導修行的經典,
而欲深入這個經藏,
就像以管窺天,
同時忘了這是用蠡來測海,
求能了解如來無上的妙理,
這實在是南轅北轍,
就是根本就不同方向,
是沒有辦法達到的。
[法師為當代大德,]
[瞭知學人心理,]一切修行人的心理。
[以平淡言辭,演釋甚深經義,]
[方便善巧,尤能契合時機;]
[而勘校經文,]
「勘校」就是再一次的審核,
叫做勘,
再一次的審核,
勘校就是校對。
而勘校經文,[正其錯簡,]
這個「正」就是糾正,
其中間;
這個「錯簡」就是次序錯亂的竹簡,
叫錯簡。
諸位!
看這裡,
我們看這個古裝大戲的時候,
你有沒有看到那個皇帝拿出來捲捲的,
皇帝,皇帝拿出來,
ㄌㄨ~~~對不對?
一片一片‥‥‥
那個叫什麼?
叫做竹簡,
用竹子寫的,一片一片,
打開來,一片一片,
你看古裝大戲就是這樣子。
是不是?
那個就叫做什麼?
叫做竹簡。
把它捲起來,
因為就好放了,
好放了,捲起來;
打開來,一片一片連接起來,
這個叫做竹簡。
那麼,這個簡要排隊,
這個是第一片、第二片‥‥‥
要排隊,
那麼,這中間有排錯了。
正其錯簡的意思就是:
糾正次序錯亂的竹簡,
意思就是重新‥‥‥
用我們現在的話,叫做重新排版,
把錯誤的排正。
[巨眼如燭,]
這個巨眼就是大的眼睛,
照亮如燭。
[有裨來學。]
這個念裨 ㄅㄧˋ,就是增益、
增加、幫助,
有裨來學,有助的意思,
幫助的意思,
來學習的。
[(經中破處之文有]
就是破妄顯真那個破處。
經中破處之文有: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
[舒金色臂,摩阿難頂,]
[告示阿難及諸大眾:]
[有三摩提,]
[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
[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一段,]
[橫隔其間,]卡在中間了。
[或因前人錄刊倒置,]
[致與前後文不相接續,]
沒有辦法一氣呵成,
中間隔了這一段。
[法師指示此段應在請法之後,]
[則問答相應,怡然理順矣。)]
當然就是這樣子了,
因為以前的人排版錯,
已經把它錯誤了,
現在把它糾正過來。
[抑其敷弘正道,]
[詮行布不礙圓融;]
「抑」就是發語詞,
表示:啊!
驚嘆詞:
啊!他弘揚正道,
敷弘正道。
「詮」就是解釋;
行布不礙圓融,
這是出自《華嚴經》的思想,
「行布」就是次第,
既有次第,可是,又不妨礙圓融,
有圓融;
「圓」就是圓滿;
「融」就是融通。
有次第,
譬如說:信、住、行、向、地,
有次第;
可是,初發心即成等正覺,
初心就是正覺,
所以,因就是果。
所以,「行布」就是次第,
解釋有種種的次第,
可是,又不礙圓滿、融通、
圓融。
顯示寂滅真常的涅槃性,([顯示真常,])
[離二邊]離二邊就是空跟有。
[而趨空寂。]
為什麼呢?
對境寂然常不離佛,
大悟,悟到什麼?
一切法不可得,
心如如不動,就是佛,
如如不動。
這個如如不動可不是那麼的簡單,
不是你心想的:
我什麼都不想,叫做如如不動。
不是這樣子的!
那個如如不動,
是悟到究竟堅固的如來藏性,
本性天然的那一種如如不動,
不是加了一層力量讓它如如不動;
加了一層力量讓它如如不動,
就是動!
這個可不是你想像的這麼簡單!
[正猶增輝於太陽,]
我爸爸的名字最好記了,就是增輝,
增加光輝。
正猶增輝於太陽,
[助深於巨壑,]
太陽本來就有光芒,
本來就有光芒,
一切眾生都以太陽為神;
但是,天文學告訴我們:
太陽再五十億年後會毀滅,
這個就應驗世尊講的成、住、壞、空‥‥‥
科學家用天文望遠鏡看了老半天,
才抵得過世尊一句話,
世尊說:觀天地無常,
剎那之間,都是無常;
而他們用那個天文望遠鏡一直觀‥‥‥
二十年,
都是博士,
講那一句話,說:
天地之間,無時無刻不在變化。
世尊一句話,這科學家要弄二十年,
還是博士呢!
他們才發現他們所講的,
世尊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講過了,
這個世間,
沒有一件事情不是時時刻刻在變化,
所以,是不實在的世間。
我們就是被不實在的事情
迷得團團轉,
搞得痛苦不堪!
助深於巨壑,
「壑」就是山谷,
更深,
使太陽增輝,
助深於巨壑。
[法施功德,]
[沾溉]
「沾」就是小雨,
就是小水;
「溉」就是灌溉,灌溉就是大水。
沾溉[靡窮,]
「靡」就是無;
這個「沾」是小水,
意思是指小根器的人,
小根器的人,只要一點點法就滿足;
「溉」就是大水,指大根器的。
這意思是:
小根器的也受益、
大根器的也受益,
大、小根器,受益無窮,
叫沾溉靡窮,
大、小根器,受益無窮。
[無緣慈悲,]
「緣」就是條件,沒有條件的慈悲,
這個就是從清淨自性透露出來,
沒有任何條件的慈悲,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同無量矣!]
這是無量,功德無量。
無緣慈悲,同無量矣,
等同無量。
[辛卯]
就是民國四十年,
1951。
[孟春之望]
「孟春」就是春季的第一個月,
也就是陰曆的第一個月,
之「望」就是十五,
也就是1951年農曆元月十五,
換句話就是元宵節,
1951年陰曆元月十五,
楞嚴經-23 (國語) -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影音專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amitabha1117/3373513#ixzz1pkkxBt2I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2-4-3 19:41:11
|
只看該作者
這意思是:小根器的也受益、大根器的也受益,大、小根器,受益無窮,叫沾溉靡窮。
[無緣慈悲,]「緣」就是條件,沒有條件的慈悲,這個就是從清淨自性透露出來,沒有任何條件的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同無量矣!]這是功德無量。無緣慈悲,同無量矣,等同無量。[辛卯]就是minguo四十年,1951。[孟春之望]「孟春」就是春季的第一個月,也就是陰曆的第一個月。之「望」就是十五,也就是1951年農曆元月十五,換句話就是元宵節。
[菩薩戒優婆塞]就是近住男,或者近事男。[王學仁謹序於香港]那麼,你想想看,1951年寫這個序文,這個人一定不可能活到現在了。寫這一本書算是五十七年前,今天是2007,他是1951寫的,所以,這個人如果在的話,那至少九十歲了,最少啦!我們也很快就死了,大家要用功!這個《楞嚴經》義理很深廣,都是文言文,諸位來聽,可以提高大家的中文的程度。所以,有的人小孩子就要帶來說:慧律法師!我這個兒子跟您出家!我說:他幾歲啊!她說;他今年六歲!我說:你六歲,你怎麼跟我出家呢?現在出家可不比以前,現在出家還是要讀很多書,要不然,你念小學,這個經典一打開,你看不懂,因為都是文言文。
有一個人來講,說:我念了很多「言文言」。我說:你騙誰啊?我從來沒聽過「言文言」,是文言文吧,你以為我沒念過書啊,講那麼快,還摸不清楚,還「言文言」!有這樣的文章嗎?文言文!是不是?所以說:做法師的,學歷還是高比較好,書還是讀得多,文字就沒有什麼障礙。
釋大寬法師 合十 分享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12-11-22 08:46:34
|
只看該作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