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86|回復: 2
|
楞嚴經 - 22 -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國語影音專集 - udn部落格
[複製鏈接]
|
|
楞嚴經-22 (國語) 2007.5.18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好!
各位尊敬的法師、
各位慈悲的護法居士大德,
今天是2007年5月18日,
我們更進一步的,
要來研究《楞嚴經講義》。
《楞嚴經講義》是圓瑛法師一輩子的著作,
也可以說:
他一輩子都在講《楞嚴經》、
都在註解《楞嚴經》。
我看過的《楞嚴經》註解很多,
其中以這一本《楞嚴經講義》,
可以說:
這半世紀以來,無人能出其左右;
應該說:
自古以來,
寫《楞嚴經》註解的,
應該算是圓瑛法師的寫得特別的好;
但並不是說:其他的法師寫得不好,
不是這個意思。
因為他算是近代的人,
但也不是說,用白話文寫的。
為什麼我們要研讀這一本《楞嚴經講義》呢?
這個重點,
就是因為它保有叢林講經的風格,
從十門,
再來,講解經題;
再來,解釋經文,
自己也講、也寫,
把他的一輩子的心血,
會集到這一本《楞嚴經講義》。
這一本《楞嚴經講義》,
可以說是目前諸山長老,
像台灣省講《楞嚴經》的法師,
幾乎都是用這一本作為教材。
那麼,他們都是用台語講的,
師父這一次第三次講《楞嚴經》,
就要用這一本《楞嚴經講義》,
用國語的,
再深度的配合《楞嚴經表解》、
再配合《楞嚴經義貫》,
徹底的再把它講一遍。
那麼,這一本《楞嚴經講義》,
對一個教育程度不高的人,
或者是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
聽起來會很吃力,
因為都是文言文,
應該說都是古文。
還好師父以前也受過古文的教育,
像我們以前,1953年出生的,
國文算是佔很重要的一部分,
要聯考都要考這個國文,
要寫作文;
到大學的時候要默寫,
默寫。
所以,這個四書、五經、
孔孟的思想、諸子百家、《古文觀止》,
還好師父有配得上最後一班車。
也就是說:
師父不是念白話文長大的,
是念古文長大的;
剛好這一本看起來,特別的相應、
特別的到味,
得心應手,
在簡略的幾個字裡面,道出了很深的義理,
所以,師父特別偏好
這一本《楞嚴經講義》的註解。
圓瑛法師一輩子弘揚楞嚴大法,
他一輩子的著作,
最了不起的,
當然就是屬這一本《楞嚴經講義》;
當然,他寫了很多的著作,
像註解《圓覺經》等等,
好幾種著作,
但是,
《楞嚴經》註解寫得特別的好!
因為資料非常的豐富,
又含有傳統,又是古文,
所以,讀起來就特別有味道,
特別有味道!
所以,算是楞嚴大法在這裡開講。
諸位!
請翻開《楞嚴經講義》的第一頁,
第一頁就是這一個大張的,
這一張,師父因為嫌它太小了,
嫌它太小,
因為我的眼睛算是有一點近視,
還有散光;
我們來聽《楞嚴經》的法師比較年輕,
因為我們這裡剃度的法師,
一律不能超過四十歲,
所以,大部分的法師都年輕。
我們這裡的居士,
也屬於年輕這一輩的比較多;
但是,有的年歲稍微大一點的居士,
為了他們的方便,
視力不好的、
老花眼的、
年歲大的,
還有最重要的,受益的就是師父。
因為你看,
這一張《楞嚴經講義》第一頁這個大張的,
叫做科判,
字太小了,
同時也錯了幾個字,
因此今天所發的這一張大張的,
算是聽經聞法人的福報,
字夠大!
是不是?
字夠大。
所以,不會因為字體太小,
瞄了老半天,還弄個放大鏡,
還不曉得寫什麼,
現在我們就把它弄得很大的字。
那麼,舊版的,師父把它校對,
還有證鈺師姊校對了,
總共錯了二十二個字,
這個算是重新再把它校對的,
就是這一張,
重新校對的,
應該念校 ㄐㄧㄠˋ 對。
好了!
這一張,諸位請請出來,
請出來,
先看大標題,上面的,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簡要科判兼目錄表,
我簡單解釋一下:
「大佛頂首楞嚴經」,
這是佛說的一本經典;
「講義」是圓瑛法師所註解的;
「簡要」當然就不是複雜,
用最簡要的。
「科判」,
這個「科判」,
對初學佛法的人來講很陌生,
「科判」就是分段落,
我們去醫院,
要分胃腸科、腫瘤科、
放射科、泌尿科、婦產科‥‥‥
一科一科。
這個《楞嚴經講義》,
是根據《楞嚴經》的這個經文,
把它分門別類的列出段落,
而這一個段落在講什麼,
都有它的標題,叫做科,
譬如說:五陰一科,
是不是?
六入一科;
十二處、十八界各一科。
那麼,
這個「科」有分大科、小科,
大科、中科跟小科。
那麼,就是說:
整部經典,大的角度來分科,
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這個是大的原則。
是不是?
那麼,「科」就是段落,
段落;
「判」就是判別。
分段落來判別,
分門別類,
一段一段的來歸納,變成科,
來判別這一部《楞嚴經》,
使我們能夠提綱挈領,
抓到重點。
這個《楞嚴經》的科判,
就像一棟建築物的鋼筋,
那個柱子,
這一棟高樓大廈要建築的時候,
你看,有很多的鋼筋;
這個「科判」就像一部經典的鋼筋、柱子,
大的柱子、小的柱子,
一看就知道,
這一棟建築物是什麼形狀的。
這科判就像人類的骨骼,
我們的骨骼,
一段一段的把它連接起來,變成一個人。
所以,
這個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簡要科判,
就是要把整部《楞嚴經》,
用段落簡要的把它歸納,一科一科,
使大家很清楚明了,
整部《楞嚴經》的結構是什麼。
「兼目錄表」,
這目錄表有根據幾頁幾頁,
哪一段講些什麼,
這個就是目錄表。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講義,就是圓瑛法師所寫的。
那麼,
這個《楞嚴經講義》的綱領,
諸位!
就是這一本《楞嚴經表解》,
《楞嚴經表解》
就是要配合《楞嚴經講義》來講解。
這一本是師父三十‥‥‥
好像二十九歲還是二十八歲,
那時候在讀南普陀,
台中南普陀佛學院,
有人拿了一本這個《楞嚴經表解》給我,
結果這個是古時候‥‥‥
它以前是古時候的講義,一張一張的印刷,
線條不明,
字也是錯得很嚴重,
非常嚴重!
師父發現說:
這一本《楞嚴經表解》,
提綱挈領整部《楞嚴經》的重點,
也就是《楞嚴經講義》,
整部《楞嚴經講義》,
他再把它每一個段落,用最簡單的綱領提示出來。
所以,講《楞嚴經講義》,
就一定要配合這一本《表解》。
因為《楞嚴經講義》所講的,
它是文字的敘述,
文字的敘述;
那麼,這一本就不一樣了,
這一本《表解》,
完全是按照《楞嚴經講義》,
再把它歸納起來,
用線條分門別類,歸納起來,
一翻就一目瞭然,
師父覺得這一本很好,
這一本很好,
這《表解》非常好!
這《表解》要配合《楞嚴經講義》,
《講義》。
好!
《楞嚴經》這個科判,
這麼一大張,
字也看得很清楚,
這一大張就是整部《楞嚴經》的科判,
算是綱領,
每一個段落的綱領,
把它分門別類的寫出來,
從第幾頁第幾頁,到最後,
都標示得非常清楚。
好!
這一張對初學佛法的人來講,
看起來特別的吃力,
因為看不懂;
對文化水平不夠的、教育程度不夠的,
也非常困難!
對出家五年的,看起來有點陌生;
對出家十年的,就半生不熟;
對出家二十年,
如果沒有專門研究《楞嚴》的,
有一點喜悅,
但是,無法全部理解;
對於一個有悟的,
又很想講《楞嚴經》的;
對一個對佛有信心,
也很想聽講《楞嚴經》的,
這個科判就非常的好、
非常的重要,
非常的重要!
好!
打開了這個,
諸位!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叫做科判,
平行看下來,
序分,
正宗分,
流通分,
所有的經典都分成三分: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序分都是從: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哪裡,
與大比丘眾多少,
就是人、事、時、地、物,全部都標示出來,
叫做序分。
序分大部分都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哪裡‥‥‥
譬如說:《彌陀經》,
舍衛國,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等等,
哪些菩薩、哪些大弟子,
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等等諸大弟子,
大部分這個就是序分。
序分就如同一個人的臉;
正宗分就是如同一個人的五臟六腑,
所有的內容,都在正宗分裡面,
像《彌陀經》裡面講: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曰: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
有世界名曰極樂,
這個正宗分就開始講重點了。
所以,
《楞嚴經》的正宗分特別的長。
所以,正宗分就像人的五臟六腑。
流通分,
大部分都是: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
流通分。
然後,就比較說:
你布施了七寶多少功德,
不如弘揚正法、
不如推廣這個《楞嚴經》;
然後,推廣《楞嚴經》,
有多大的功德,能滅多少的重罪。
所以,流通分就是告訴你:
弘揚《楞嚴經》功德有多大,
能滅比丘四重、八重等等,
勸大家要印經、要刻錄、要流通。
流通分就像人的兩隻手、兩隻腿,
要會跑啊,
轉大法輪,
轉大法輪。
是不是?
我們為什麼講:「文殊講堂流通處」?
為什麼不講:「文殊講堂販賣處」?
這個意義差很多!
是不是?
我們,
你看,
把「流通處」改成「販賣處」,
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譬如說:
我們的「流通處」變成「販賣」,
就變成做生意,
以賺錢為目的。
是不是?
就像這些大賣場、小賣場、7-11等等,
這些都是做生意的。
可是,我們今天
為什麼命名為「文殊講堂流通處」?
「流通」是什麼意思?
流通正法、
宣揚正法,
這個是要度眾生的!
諸位!
「流通處」就是這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來的。
知道嗎?
不講,你還不知道,
摸不著門兒,
為什麼叫做「流通處」呢?
就是叫你要流通經典,
轉大法輪,度無量眾。
因此在我們這兒工作的工作人員,
就特別要注意,
佛陀的正法,是讓你來流通的,
不是要你去做生意。
所以,這個錢要排在後面,
度眾生要排在前面,
人家來請東西、請法寶、
VCD、DVD,或者是念珠,
要給人家一個很好的印象,
這個法寶就流通出去了;
給人家一個印象不好,
法寶就流通不出去了。
所以,要看這個流通處的工作人員的態度。
因此我們的工作人員,
扮演一個特別重要的角色;
有的人講:角 ㄐㄩㄝˊ 色,
就是弘揚正法。
因此,序分就像一個人的臉,
一看,
這一部經整個面貌是什麼;
正宗分就是我們的五臟六腑,
一個人沒有五臟六腑,
怎麼消化?怎麼吸收?
怎麼有體力呢?
怎麼會活呢?
流通分。
你有了序分、有了正宗分,
人要會跑啊!
是不是?
兩隻腿要會跑;
兩隻手要能夠運轉,要運作啊!
就像兩隻腿跟兩隻手,就是我們的流通分,
這個比喻就很得當,
大家有一個觀念。
記得!
一切經典都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三分,
三分。
底下,諸位看,
正宗分,
正宗分,
正宗分底下分二個,
注意看!
一個是「正修」,一個是「助道」,
注意這二個字就好。
前面,注意!
正修就是如何來修定,
是不是?
助修就是要幫助你入楞嚴大定,
幫助你解脫生死的一個助道。
所以,正宗分分二大段:
一個是正修,一個是助修,就是助道。
那麼,這個正修具示成佛妙定,
正修具示成佛妙定,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首楞嚴經》在講佛的妙定,
佛的妙定,
就是首楞嚴大定。
底下,
正修具示成佛妙定,
看右邊:阿難請定,
因為阿難不懂佛的定叫什麼名字,
所以,要請示佛告訴他,
佛的定叫做首楞嚴大定;
叫做明心見性的定;
不生不滅的定;
不加功用的定;
本性具足三昧的定,
是修來讓它顯現出來,
但是,卻本來具足的定,
這是阿難請定。
如來答定,
如來回答這個定,
那麼,回答這個定,
諸位看,
正說妙定始終,
正說妙定始終,
平行看下來,
看下來,
說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
往左邊看,
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
平行往左邊看,
說禪那證位、令住圓定、直趣菩提。
把筆拿起來,
「說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
這一大段標:A,
A,
這個有作用的。
「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
標:B,
B;
「說禪那證位、令住圓定、直趣菩提」,
標:C。
往左邊看,
助道別詳護定要法,
左邊最上面,助道別詳護定要法──
「談七趣、勸離、以警淹留」,
標:D,
D。
「辨五魔、令識、以護墮落」,
標:E,
整部《楞嚴經》的重點,
就是ABCDE這五大段。
因為這對初學佛法,這一張一打開,
哇!一頭霧水!
所以,要先抓住重點,
整部《楞嚴經》在講什麼?
就是講定,
諸位!
奢摩他是定;
三摩也是定;
禪那也是定,
這三個都是首楞嚴的前方便,
前方便定。
為什麼要加一個「妙」呢?
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呢?
因為阿難不懂首楞嚴大定的名字,
所以,世尊加一個「妙」字。
因為奢摩他、三摩、禪那,
是阿難常常聽到的名相;
可是,阿難不懂佛定叫做首楞嚴。
所以,這整張就是:
A加B加C等於首楞嚴大定,
這個公式,你知道吧?
ABC的定:
奢摩他的定、三摩定、禪那的定,
統統叫做首楞嚴大定的前方便,
前方便。
好!
我們再來看,
我們再來看,
說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
這個「奢摩他」,翻譯成中文叫做止,
止,
叫做定中有慧,
重點在定,
也是講定。
往左邊看,三摩修法,
說三摩修法,叫做慧中有定,
強調智慧,就是觀,
「三摩」翻譯成中文叫做觀。
「奢摩他」翻譯成中文叫做止,
叫做定中有慧;
「三摩」翻譯成中文叫做觀,
叫做慧中有定。
諸位往左邊看,
禪那證位,
這個「禪那」,旁邊寫:定慧均等,
定慧均等,
因為它是圓定,
它是圓定。
好!
好!先認識這三個名詞,
好!
打開《楞嚴經表解》第一九頁,
打開《楞嚴經表解》第一九頁,
一九頁,
一九頁,
一九頁,正宗分底下,
一、經中具示妙定始終──
一、阿難請定,
二、如來答定。
如來答定──一、正說經,
底下,
一、說總定──
就是首楞嚴,令得圓證,妙莊嚴果,
這個就是佛定,
《楞嚴經》講什麼?
就是講佛的大定,
圓證妙莊嚴果。
二、說別定,
分別來講的話,
剛剛師父有標示的ABC,
一、說妙奢摩,
二、說妙三摩,
三、說妙禪那,
為什麼加一個「妙」?
因為阿難不懂佛定,
所以,佛加一個「妙」讓他認識,
因為他以前只聽過奢摩他、三摩、禪那,
沒聽過首楞嚴大定,
因此就阿難所理解的,
加一個「妙」字來解釋。
一、說妙奢摩,令悟妙心,
本具圓定,
就是每一個人都具足這個定,
令悟妙心。
二、說妙三摩,令依妙心,一門深入,
就是以耳根深入。
第三、說妙禪那,令住圓定,
什麼叫圓定?
就是不生不滅,
悟畢竟空的定,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
站在究竟畢竟空的角度,
叫做圓定,
無所不定,
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都是緣起,都是如幻,
透視它,相不可得。
說妙禪那,令住圓定,歷位修證,
經歷六十位次,
第三。
經中具示妙定始終,第三就是阿難證悟。
好!
第二就是:經後別詳初心緊要──
一、精研七趣,
就是千萬不能墮入七道輪迴,
警淹就是說:你不要淹沒,
墮入六道輪迴就淹沒。
還有詳辨五魔,就是五十種陰魔,
護墮,保護你,避免你墮落。
諸位看左邊,
《表解》的左邊,
一九頁,
楞嚴大定總別名義(與經題會合表),
總定叫做首楞嚴;
如果分別說,
叫做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
所以,A加B加C等於首楞嚴大定。
好!
首楞嚴──就是證圓果,
也就是佛所說的:「大佛頂首楞嚴王」,
總三定成一定,就是首楞嚴大定。
具足萬行,
十方如來依此一門超出妙莊嚴路,
為諸佛成菩提之「果」法也。
這是總定。
如果個別來說,
個別來說就是阿難所能理解的,
一、叫做妙奢摩他──悟圓理,
什麼悟圓理呢?
「圓」就是指不生不滅的無生之理體,
叫做悟圓理。
妙三摩是起圓修;
妙禪那是得圓證,
為什麼都加一個「圓」呢?
就是圓滿。
所以,悟到畢竟空,
用畢竟空的心來修法,
凡所有相都契入圓滿的無生理,
用圓滿的無生理繼續,
叫做圓滿無生的修,
雖修,無有能修、所修;
到最後起圓證,
雖證,無有能證、所證,
畢竟萬法唯心現量,不可得。
所以,第一個叫做妙奢摩他,
就是悟圓理,
也就是佛所說的「如來密因」藏性「理」法,
如來密因;
秘密,如來的密因是什麼?
就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理法,為什麼講理法呢?
站在本體的角度來說;
這個「理」是對事相來講,
教理行法,
或者事跟理,
理就是無生。
而能夠「微密觀照,開解照了」,
是名奢摩他,
依正因佛性,
正因佛性就是‥‥‥
三因佛性:
正因、
了因,
還有緣因佛性。
依正因佛性(如來藏性),
正因佛性就是每一個人本來所具足的。
略兼了因佛性,
這個了因佛性,就是用大智慧照破無明,
叫做了因佛性。
這個「了」就是用般若智慧,
了悟萬法總是空,
所以,加一層般若力量,
叫做了因。
了因佛性,
當我們用般若智慧,
發現萬法都不離現前當下自己的清淨自性,
所有的清淨自性,可以運用在六根門頭,
就是運用般若智慧,照破無明,
了因佛性,
叫做(大開圓解),
(大開圓解),
乃即定(圓理)之慧,
所以,定中有慧就是這個道理。
定就是圓理,就是體;
之慧就是(圓悟),
就起作用了,
起作用了,
悟,
「慧」就是起作用。
悟徹法流源底,
這個「徹」字是雙人旁,
這個字打錯。
悟徹法流源底,
為菩提之最初方便,
你要成就菩提,
就是悟到妙因,
就是如來密因。
什麼是進入如來的境界呢?
就是不生不滅的涅槃妙性,
用這個不生不滅的因,
才有辦法進入不生不滅的涅槃的果。
第二、修妙三摩,
這個也是定,
叫做慧中有定,
妙奢摩他是強調定;
妙三摩是強調慧;
妙禪那是強調定慧均等。
所以,二、叫做妙三摩──
起圓修,
你悟了這個圓理,當然要開始修行了,
要磨掉習氣了,
你悟了不生不滅理;
可是,你跟事相有落差,
你還是會有種種的情緒變化啊!
對不對?
還是會有貪瞋癡,
微細的貪瞋癡,心還是定不下來。
所以,悟了不生不滅的理,
要好好的調伏自己的習氣。
這個「修」就是除掉習氣的意思,
雖然你悟到圓理,沒有用,
力量不大,
你要起修,
就是徹底除掉微細的、粗的習氣,
微細的習氣統統要斷!
也就是佛所說的「修證了義」大乘「教」法,
而能依解起行,
「依解起行,從根解結」,
依如來的知見來解,起這個行,
解如來意,
修圓行。
從根解結,
「根」就是六根,
六根本身的根性;
我們就是意識,
我們從六根變成打結的煩惱心,
眼見一切色,即貪瞋癡就起現行,
就打結,
「結」就是煩惱、無明的別名,
又叫做惑。
我們迷惑,
這個「結」又叫做煩惱;
又叫做無明;
又叫做惑;
又叫做纏,
這個「纏」是束縛那個纏、纏縛那個纏,
不是那個禪定的禪。
從根解這個結,就是心打結了,
我們內心打結了,就不舒服、不愉快,
而且是天天打、
日日打、時時打、刻刻打、
分分都在打結,
眾生沒有一時一刻沒有妄想的;
沒有一分一秒不打結的,
所以叫從根解結。
所以,你要修行,
要了悟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就是你眼見一切色,如如不動;
耳聞一切音聲,
了解塵自生滅,自性不動的道理,
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喔!
原來六根門頭,有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不離本處,即得菩提;
若論佛法,一切現成。
是不是?
當相即道,見處即真,
不離本處,即得菩提。
所以,見一切相,即離一切相,
為什麼?
一切相不可得,
能緣的心不可得;
所緣的境也不可得。
能緣的妄心不可得,
是指妄執,還有妄分別、還有妄顛倒,
這個妄,不是如來藏性不可得,
如來藏性是本自存在的。
所以,依解起行,
從根,從六根解這個結,
是名妙三摩。
我們要起般若智慧觀照,
心就有定,就是妙三摩。
依正因佛性,
正因佛性就是我們如來藏性,
六根中不生不滅的根性。
略兼緣因佛性,
緣因佛性是什麼?
在緣起裡面、緣起法裡面,
用不生不滅的方法修行,
叫做稱性起修,
全修在性。
稱性起修,
性就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如來藏性就是我們的本體,
每一個人本來具足的,
叫做稱性起修;
這個「稱」就是合於,
也叫做依靠,
稱性就是合於不生不滅的清淨自性,
來起這個修行。
意思就是說:
你要用本性修行,在剎那之間;
你要用意識心修行,百千萬劫,
錯用心,
錯用心!
所以,我們要稱性起修,
全修在性,
全部的修行,統統是清淨自性,
念念消歸自性,歸無所得,
稱性起修就是這個道理。
全修在性,
所有的修行,
都不離現前當下這一念,不生不滅清淨自性。
乃即慧(圓悟)之定,
就是(圓修),
俱依一門深入,都必須依一門深入,
我們要從耳根,
耳根。
一門深入,
為菩提之初方便,
你看,這個都是初方便。
第三、叫做妙禪那──得圓證,
也就是佛所說的
「諸菩薩萬行」中道「行」法,
而能「帶果行因,歷位修證」,
帶果行因,什麼叫做帶果行因呢?
證悟到佛陀的果也是不生不滅,
把這個佛陀的果,怎麼樣?
拿來我們因地上修行,
叫做帶果行因。
所以,初發心即成等正覺,
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懂得明心見性的人的修行,
初發心,明心見性;
到最後證佛果,還是明心見性。
所以,初發心即成等正覺,
就是這個道理,
就是不生不滅的根性。
初發心即成等正覺,就是帶果行因。
歷位修證,
是名妙禪那。
依正因佛性(證圓通體),
雙兼緣因佛性跟了因佛性,
這個緣、了二因,
就是緣因跟了因佛性。
這「緣、了」要頓點,
緣、了,緣因佛性和了因佛性。
(起智運悲,上求下化),
所以,為什麼出家人加一個「上下」呢?
出家人加一個「上下」,
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是不是?
所以,要命這個法號,
沒有加「上下」都好聽。
所以,有一次,
我要命這個徒弟的名字,
叫做法流──法寶要流通;
後來想說:
如果他將來做大和尚,加一個「上下」,
就不是很好聽,
念上面還聽得來,下面就不太好聽,
後來人家就會講:
喂!下流法師!
這個徒弟就會怨恨師父了,
說:為什麼給我命這個名字,
聽起來這麼難聽呢?
是不是?
所以,
師父命這個徒弟的名字要很小心!
乃是性具圓妙定慧中中流入果海,
什麼叫做「中中」?
就是中道,
不著二邊,謂之中道,
不偏空、不偏有,
不著空、不著有,
叫做中中流入果海。
也就是只有不住著一切法的人,
才能進入佛的領域;
假借任何理由鬥爭、紛爭、諍論,
統統不是佛陀的好弟子,
因為違反佛陀的薩婆若海。
中中流入薩婆若海,
為什麼能夠中呢?
要不著。
所以,修學《楞嚴經》的人、
修學佛道的人,
記得!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個就抓到了修行的根本。
換句話說:你在平常看這個人,
這麼大的個性,
鬥爭的心、
傲慢的心、不合群的心,
就知道這個人還不入流。
在團體裡面要和合、要無諍、要降伏自我,
要以無所住心,
在團體裡面扮演一個融入的角色嘛!
對不對?
哪能我執、我見、我慢統統具足?
講來講去,再怎麼講都是我對,
統統是你不對,
這個團體裡面,大家統統不對,
諸位!
這個人離佛道十萬八千里!
一個悟佛道的人,
一定可以融入任何一個團體,
因為他沒有分別嘛!
是不是?
在一個團體裡面不能融入,
格格不入,
諸位!你要冷靜的自我反省,
你還在諍啊,
還在諍論,
諍論就沒有辦法入薩婆若海,
因為入薩婆若海,
要定慧均等,要中中流入,
必須無所住,
不著空、不住有。
為菩提道之方便。
翻過來,二O頁,
《表解》二O頁,
楞嚴三定的方便──
妙奢摩他,
妙三摩,
妙禪那。
一、破識顯根為最初方便,
二、會四科融七大為最初方便,
三、究三續窮五大為方便,
三續就是世界相續‥‥‥
眾生相續、業果相續、世界相續,
這個後面會講到。
為圓悟藏性之方便。
妙三摩──
一、道場誦咒為最初方便,
所以,要好好的誦咒。
二、從根解結為最初方便,
見一切相,即離一切相,
從這裡下手,
聞一切聲,心一定要如如不動,
讚歎、毀謗等同菩提;
順境、逆境都是佛性。
三、一門深入為方便,
初學佛法沒有辦法,
順逆二境皆是佛性,
要從一門深入。
所以,這一門就是耳根,
耳根,
所以要聽經聞法,
你要放這個念佛機,南無阿彌陀佛,
薰習再薰習,又薰習,
就是這個方法,
因為在娑婆世界是用耳根修行。
所以,聽經聞法,
要列為生命第一個重要課題,
念佛也是很重要!
所以,念佛重要,
聽經聞法也是非常重要!
一門深入為方便,
為證圓通體之方便。
妙禪那,
妙禪那──
一、三漸次為最初方便,
二、乾慧地為最初方便,
三、五十五位為方便,
這是妙禪那,
妙禪那就是講到果位了,
已經講到果位了。
為成菩提之方便,
為菩提之方便。
「菩提」是什麼意思呢?
此云:道覺,
有三,
我們常常講:菩提,菩提,
成菩提果,
這菩提,一、有真性菩提──
就是真如自性──
真如是理,
此理,為自心本覺之佛性──
證極此理,法身顯現──
叫做法身德。
第二、叫實智菩提,
這是真實之智;
諸位!那個「知」改成「智」,
實知菩提就是實智菩提,
是實智菩提。
實智菩提就是窮徹一心本源,
這個「澈」改成雙人旁。
窮徹一心本源,
如來藏性都是一心。
稱真如理,合於不生不滅的理,
所證之根本智,
「根本智」的旁邊就寫:證畢竟空,
叫做根本智。
以真實智,照本覺理,
怎麼樣?
得般若德,
所以,我們要常常起觀照,
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叫做方便菩提──
就是權巧方便,
權巧方便,
所以,學佛要有善巧方便。
自覺已滿,然後覺他,
就是要利益眾生。
從根本智,起後得智,
根本智悟空,後得智得有,
這個「有」就是妙有,
就是不壞緣起,
在緣起法裡面展現根本智,叫做後得智,
所有的根本智、後得智,其實是不二。
所以,根本智站在性空的角度說;
後得智站在緣起的角度說。
種種示現,自在無碍,
種種緣起,都得解脫,
叫做解脫德。
所以,我們稱三德叫做
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
解脫德。
好!
我們簡單解釋一下「菩提」。
好!
把那一張講義科判拿出來,
大張的科判拿出來。
好!
我們先看A這一大段在講什麼?
說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
諸位!
這一大段就是講三如來藏:
空如來藏、
不空如來藏、
空不空如來藏,
這一大段就是講這個,
講這個。
好!我們看下來,
初銷倒想說空如來藏,
要銷你無量億劫來的顛倒之想;
銷我億劫顛倒想,
我們念楞嚴咒,不是有這一句嗎?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就是這個道理嘛!
是不是?
叫初銷倒想。
要消除你的妄想,
所以,要告訴你諸法畢竟空的道理,
你在生滅和無常緣起法裡面動執著,
就不對!
心就不清淨,
心就不清淨。
好!
為什麼要銷這個倒想呢?
因為要示佛定總名,
諸位看最右邊,
正說妙定始終最右邊,
第一行,
示佛定總名令知諸佛修因尅果,
所以,第一個,
你一定要先了解,諸佛的因是什麼?
就是不生不滅的因;
不生不滅的因是什麼?
就是空如來藏。
知道吧?
就是空如來藏。
好!底下,
如來破妄顯真,
為什麼如來破妄顯真呢?
斥破,
斥破,
「破妄」就是破妄心;
「顯」就是顯真心;
「斥」就是呵叱,
破除所執的妄心,以開奢摩他路,
一切眾生,
認為這個能執著的心就是自己的心;
佛陀說:這個不是真心,
這是生滅妄想意識心,
這個是生死的心,
不是菩提不生不滅的心。
所以,斥破所執妄心以開奢摩他路──
取心定判,
正與斥破。
正與斥破底下,
如來備破三迷,
眾生都迷惑這三個角度:
破妄識無處,
就是虛妄的執著,虛妄的分別跟妄想,
本來就沒有處所,
它只是在剎那之間,清淨心裡面閃動,
剎那之間閃動的執著、
剎那之間閃動的分別心,
我們誤以為那個是真心,
就把如來藏性,永恆的如來藏性,
轉化成能夠日常作用的這些妄想意識心,
這個,當我們找找看‥‥‥
是不是?
破妄識無處,
就是它沒有固定、沒有處所,
沒有處所,
就是只是清淨心的閃動而已,
剎那之間的妄執而已,
就像虛空閃電,
就沒有了,
我們的妄心就是這樣,
像虛空的閃電一閃,好像有那麼一回事,
等一下,一下‥‥‥
虛空如如不動啊!
我們妄識就是無處,
閃電也沒有一定的處所,
我們什麼時候要起煩惱,不知道,
煩惱是為什麼?
因為無明,
沒學佛、沒智慧。
一切眾生,
五大洲,
白人、黑人、黃種人,
沒有一個人了解妄識無處,
不知道!
妄識就是妄識心,
它是沒有處所的,
它是清淨心無端起無明,
一剎那之間,所顯現的一種妄執。
第二、叫做斥妄識非心,
什麼叫妄識?
虛妄的意識心,
不是我們的真心,
我們的真心是不生不滅、
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常不斷的;
這個意識心不是我們的真心,
非心:非如來真心,
如來藏的真心。
斥這個妄識非心,
譬如說:二祖去見達磨祖師,
達磨祖師這個典故,大家都知道,
這個二祖慧可,
是不是?
去見達磨大師,
達磨大師在那邊面壁,
他站在外面,
跪在外面,
下大雪,三天三夜都不離開,
達磨大師被他的誠心感動,
就出來,
他問了:你找我有什麼事?
說:我心不安!
二祖就說:我心不安!
是不是?
然後就斷臂求法,
這大家都知道,
斷臂,感動了達磨大師。
說:我心不安!
達磨大師就說:
將心來,
安汝心,
把心拿出來!
然後,二祖就說:
覓心了不可得!
找來找去‥‥‥
找這個心找不到,
覓心了不可得,
這個就是妄識。
我們這個妄識,
找來找去,實在是找不著,
叫做非心,不是我們真正的心,
一切眾生都是用那個妄識。
所以,不學佛的眾生
是很辛苦的、
是很可憐的、
是不認識這一顆真心的,
不懂得如如不動,
以不變應萬變,
不懂!
所以,他會痛苦,就是因為有妄,
妄執、妄分別,
就這樣子。
為什麼?
他把這個緣起當作是實在的東西。
第三、叫做推妄識無體,
妄識沒有體性,
如果有體,就是變成永恆,
真心是有體性的,
妄心、妄識是沒有體性的。
是不是?
所以,推妄識無體。
如來備破三迷,
三迷,注意!
一切眾生共同的毛病,統統是這三個,
不了解妄識無處;
也不了解妄識非真心;
也不了解妄識沒有體性,
就在剎那的執著閃動,
就認為:我可以推論的、
我可以看的、我可以分別的,
這個就是「我」啊!
佛陀說:這個就是妄心。
大眾知非無辯,
大眾知非就是:以前都錯用心了,
錯用心了。
結歸其判。
再來,看左邊,
如來破妄顯真──
顯示所遺真性令見如來藏體,
遺,我們就是遺失了,
這一段就是:
我們遺失了如來藏性、真性,
然後,佛陀讓你看到每一個人的本來面目。
阿難;
看底下,阿難捨妄求真,
阿難就捨這個妄心,求這個真心。
如來極顯真體,
這個時候佛就放光,
開始要講經了,
光表許說,放光。
正顯即真,
什麼叫即真呢?
就在當下的意思。
尅就根性,直指真心,
為什麼叫尅就根性,直指真心呢?
因為六根門頭很容易去觀察,
稍微注意一下,不困難。
佛陀一開始叫做帶妄顯真,
為什麼叫做帶妄顯真呢?
重點是眾生的根性不夠,
帶著你的妄心,來慢慢剖析,
慢慢告訴你,來顯。
諸位!
帶妄顯真就是善巧方便的意思;
剖妄出真就是當下。
所以,這個帶妄顯真,
是佛陀善巧方便。
帶妄顯真,哪十個呢?
一、顯見是心,
「見」就是見性,
我們這個眼根當下的見性,
就是我們的真心。
二、顯見不動,
我們這個身心,從無量劫來,從來沒動過,
因為你妄執就妄動;
妄分別就妄動;妄顛倒就妄動。
顯見不滅,
我們無量劫來,這個見性從來就不滅。
我們無量劫來;
顯見不失,
我們無量劫來,如來藏性從來就不失去。
顯見無還,
無「還」就是來跟去,
沒有來跟去,
是所謂無來,不來也不去,
八不裡面,不來也不去、
不增不減、不一不異、
不常也不斷,
就是無還。
顯見不雜,
「雜」就是純一心,
沒有夾雜。
顯見無礙,出入無礙,
有礙是執著、妄執,變成障礙。
我們為什麼會障礙?
是因為虛妄的執著,
著境以為實,
著這個五蘊本空以為實,
不了解緣起如幻的道理。
所以,聖人眼見一切色,
出入無礙,
為什麼?
清淨心性在作用。
耳聞一切聲:
逆境的聲音、讚歎的聲音、毀謗的聲音、
都沒有障礙,
顯見無礙。
顯見不分,
因為‥‥‥「不分」就是絕對。
顯見超情,
「超情」就是不思議,
超一切眾生的觀念,
超情,
「情」就是指一切眾生所能剖析的,
統統不是,
這個東西不能分析,
只能悟,
顯見超情,
「情」就是執。
顯見離見,
這個「見」就是觀念,
顯示我們這個見性是離一切觀念的;
我們見一切相,化作一種觀念,
這個觀念一直困擾著我們。
譬如說:你看哪一個人不順,
一直困擾著我們;
而佛陀說:那個人本身並不存在,
你是把清淨自性化作一種觀念。
所以叫顯見性是離一切知見的,
這個知見就是頭上安頭;
我們不能頭上安頭,
清淨心自然讓它顯,
動念、動執著念,就是頭上安頭;
動分別念,就是頭上安頭;
動妄想念,就是頭上安頭。
我們為什麼
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的沒有意見?
因為有意見就是知見立知。
所以,
一個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的人,
他的清淨心就二六時中‥‥‥
不管走到哪裡,都跟人家合得來;
二六時中,走到哪裡統統解脫,
沒有一處不解脫!
為什麼?
沒有意見啊!
所以,你在學校裡面,看到一些老師;
你在公司行號,看到一些員工,
你會覺得說:哎呀!他們莫名其妙!
其實,你站在一個制高點看,
那是很正常的,
因為他是凡夫嘛!
是不是?
你反過來講:
哎呀!我很幸運,
我聽到了佛法。
你看到了公司行號裡面,
一團一團的、一派一派系,
鬥爭不休,
尤其政治,
大團體裡面有小團體,
小團體裡面又有更小的團體,
那裡面種種的作風,你看起來會很難過,
其實,平常心就是道,
因為他是眾生嘛,
就是這樣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普天下任何一個時間、空間,
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是非,
包括修行的道場也是一樣,
因為不是佛嘛,
唯佛佛道同嘛!
你只要等覺,還不是妙覺,
等覺菩薩以下,都有自己的看法,
還不到佛的境界嘛!
所以,
道場跟道場,就會有看法不同;
法師跟法師講經說法,就會有差別,
那就要看眾生的福報了!
底下,
所以說:顯見離見,
顯出我們這個見性,
是不可以、不准你安排任何的觀念,
叫做知見,
這知見一定要立知,就是無明本;
知見要是無見,就是菩提。
意思就是說:
清淨心要把它變成、化成一種觀念,
諸位!
所有的世間教育,統統叫做觀念,
觀念就是有點、線、面三度空間,
就是有這個世界,
這個點、線、面的三度空間,
就造成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一切以「我」來劃分、來定位,
一切的痛苦就開始產生!
所以,一切眾生不了解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可得,
立一個知見,就是立一個觀念:
「我」,
一切痛苦就來了,
「我」就有「我所」了,
我的汽車、洋房、大樓、
我老婆、我女兒、我兒子,
這個「我」,
我的金錢‥‥‥
這個「我」開始就佔有,
一切痛苦就定位在這個「我」;
而佛陀說:一切法無我,
因為我們錯覺,
所以,開始知見立知,
清淨心化作意識心,
苦就一直出現,沒有停止的,
從來不停止的!
你看政黨的惡鬥、
公司行號的;
當老師也是一樣,
當老師沒學佛啊,
只是世間的智慧而已,
世間的知識而已啊!
是不是?
世間的智慧而已、知識而已。
底下,
所以,這個帶妄顯真。
直指真心,
就是要剖妄出真,
剖妄出真:剖這個妄心,出這個真,
因為真心就在妄,
歇,真就顯,
記得這一句話:
妄歇,真心就顯;
如果你還執著有一個真心,
這個真就是妄。
所以,懂得放下,
就是通往世尊境界的橋樑;
如果如如不動,就是世尊。
知道嗎?
懂得放下,
就是通往世尊涅槃妙心的橋樑;
懂得直下如如不動,
就是佛,
歇即是菩提。
好!我們休息十五分。
*******中間休息*******
好!底下,
正顯即真──
尅就根性,直指真心──
帶妄顯真──
顯見是心、顯見不動、
顯見不滅、顯見不失、
顯見無還、顯見不雜、
顯見無礙、顯見不分、
顯見超情、顯見離見;
剖妄出真。
底下,
會通四科,
這四科就是:
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就是四科。
會通四科,即性常住,
我們如來藏性本來就常住,
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常住十方法,
南無常住十方僧,
自性就是三寶,
這分理跟事。
所以,這個即性常住──
總標即妄即真,
什麼叫做即妄即真呢?
妄;妄處本空,
真心自顯,
叫做即妄即真,
妄當體即空,就是真。
意思是說:
你見一件事情,
觀念讓你起煩惱的,
記得!
那個煩惱的當下空,
就是菩提,
就是菩提,
直接就見性、就見菩提。
別明即妄即真,
我們說五陰是妄、
六入是妄、
十二處是妄、十八界是妄,
那是因為要破除你的執著;
等到我們無所住著的時候,
如來藏性就顯。
所以,會五陰即如來藏性,
色、受、想、行、識。
所以,
色即是空,色就是佛性;
受即是空,受就是如來藏性;
想即是空,想就是如來藏性;
行即是空,行就是如來藏性。
對不對?
識即是空,識就是如來藏性。
色、受、想、行、識本空,
照見五蘊皆空,
那麼,五蘊統統是如來藏性,
是因為我們妄執以為是真,
所以,即妄就即真。
會六入即藏性,
六入是眼入,
就是六根,
六根這個地方,就是如來藏性,
只是你不會用,
所以,學佛貴乎能用。
學佛的可貴處在哪裡呢?
不是聽經聞法聽了一大堆,
要會用!
意思就是說:在境界能解脫,
這個是學佛的可貴處!
而不是說:
要把它研究一大堆,變成學者,
結果習氣還是習氣,
貪瞋癡還是一樣,
排斥、攻擊、嫉妒、毀謗,
統統從來沒停止過,
我行我素,
那這個跟學佛扯不上關係了!
所以,六入即藏性。
會十二處,
十二處就是六根跟六塵,
就是十二處,
就是藏性,就是如來藏性。
會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六識,
就是如來藏性。
所以,轉識成智就是這樣子,
當下即空,識就是性,
識性本空,
就是性。
那麼,
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這是就人生的角度來講的。
底下左邊,
圓彰七大,即性周徧,
是站在宇宙的角度來講的,
宇宙觀。
也就是說,
這不只是說:
五陰如來藏性、六入如來藏性、
十二處如來藏性、十八界如來藏性;
平常我們生活,
這人生觀,你所能理解的,
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是人生觀的角度來講的;
推廣周遍法界,
整個宇宙,
如果你有因緣到外太空,
他方的星球也是這樣子。
彰,圓彰七大,即性周徧──
阿難轉疑雙非,
後面會講到。
如來進示圓旨──
責迷許說,
總喻性相,
這責迷許說就在四五六頁;
總喻性相在四五九頁,
底下都有標頁數,
我們將來都會談到。
別詳七大,
為什麼講「大」呢?
就是絕對,
遍滿整個虛空界,
地大、火大、水大、風大、空大、
見大、識大。
地、水、火、風、空,屬物質的世界,
諸位!
那個「空」是指虛空性,
不是色即是空那個空,
色即是空是指空性,
這裡是指虛空,
完全不一樣!
這個地、水、火、風、空,
地、水、火、風構成這個星球,
構成這個星球;
「空」就是存在的虛空,
空大。
那麼,地、水、火、風、空,
所構成的這個物質世間,
物質世間;
見大和識大,
這個「見大」在旁邊寫:根大,
只是舊譯跟新譯不一樣,
根大。
根大,再來就識大,
這個見大跟識大屬精神生活;
地、水、火、風、空屬物質世界,
這個宇宙,
不是物質就是精神,不是精神就是物質。
所以,就算太空物理再怎麼樣的發展,
仍然不出佛陀的思想,
沒有辦法出這個佛陀的思想。
諸位!
我們這個星球也是這樣子的,
這個星球也是有成住壞空的。
所以,你看了這個天文學家,
在虛空觀察這個星球移動,
種種的太空物理學,
他講了一句話;
一個二十年的太空物理的博士,
講了一句話,
說:我觀測外太空,
沒有一時一刻停止,
沒有一時一刻不在動。
包括我們這個太陽也是,
太陽在五十億年以後,也是會消失。
太陽的消失是怎麼消失的呢?
太陽是一個氣體,
氣體,
到最後的時候,它會放射這個氣體出來,
氣體出來。
到五十億年後,
它的引力慢慢的消失,
力量慢慢消失,
到最後,這個太陽,
五十億年後會爆炸,
爆炸以後,
然後,因為重力的關係,
縮成一個小小的白矮星,
叫做白色的白,矮:高矮的矮,
白矮星,一點點,
然後,散發出這個氣體。
太陽最後生命消失的時候,
五十億年,砰!爆炸,
爆炸以後,重力的關係拉回來,
剩下中間一個質點,
旁邊整個都是氣體,
整個都是氣體。
這些氣體飄出去,
會變成另外一個恆星的元素,
另外一個恆星的元素。
就是太陽的死亡;
當然,那時候,
地球也不會有生物了,
地球也不會有生物了。
那麼,太陽一死亡以後,
剩下一個白點,
氣體出來,
我們這個太陽系,所有的生物都會消失。
我們,記得!
所有的地球生物,都要感謝太陽,
我們所吃的植物,
要接受陽光光合作用,
要不然,哪裡有蔬菜可以吃?
哪裡有水果可以吃呢?
對不對?
哪裡有藻類?
再來,再小的細菌;
蝦,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
蝦吃菌類,小小的菌類,
菌類是靠什麼?
靠光合作用,陽光,
沒有陽光,就沒有辦法有細菌;
陽光太強,也沒有細菌。
像我們所講的這個金星,
金星,
金星的地表四百五十度,攝氏,
連植物都沒有辦法;
連生物,生物就更不用說了,
連植物一點點細胞、細菌都沒有辦法生存,
四百五十度啊!
對不對?
所以,我們佛陀所講的,
完全符合這個科學,
意思就是說:這個人生跟宇宙,
其實就是地水火風空見識,
物質跟精神一直在重複,
解開來、分解,
再來,
因為業力,又感得這個色身,
我這個業力,又感得這個色身;
你們的業力,又感得那個色身;
他的業力,
又感得變成一匹馬、一隻豬。
我們都是宇宙的微細的物質,
所構成的化學元素,
化學元素。
但是,因為業力的不同,
做為人,就可以學佛、
就可以成佛、就可以解脫,
因為我們懂得靈魂的成長,
跟智慧的開發,
豬沒有辦法!
投胎成馬、一隻雞,
對不對?
同樣是元素所構成的;
但是,因為業力的不同,
叫做業感緣起,
我們的業感就是成為人;
眾生的業感,變成大海中的一條魚。
大海中的一條魚,
我們生存的是空氣的世界;
魚是生在水中,是液體的世界,
液體的世界。
人能夠感受到三度空間的世界,
一隻螞蟻沒有辦法,
螞蟻只有平面的東西。
所以,一隻螞蟻可以這樣爬‥‥‥
爬到天花板,
牠不會害怕掉下來,
當然,螞蟻也有吸盤。
是不是?
牠可以這樣爬,對不對?
我們人沒有辦法,
我們有三度空間的觀念啊!
是不是?
業力使之然也。
所以,我們這一出生,
幾乎都有定數,
豬差不多就是給人家吃了,
差不多,
除非迷你豬、觀賞的豬;
雞,差不多了,也要被宰;
魚,差不多了,
牠只要一出生這樣子,
命運就差不多決定了,
命運就差不多決定了!
唯有人道,是善因跟惡因的決定性,
決定性。
換句話說:
你要成佛,要先轉世成人;
要解脫也要轉世成人。
但是,話講回來:
如果你不懂得修行,
做為一個人身,
那麼,你的造業力道就很大,
人類的造因力,
造因,製造的造,
造因力是六道輪迴最強的!
譬如說:貓,
貓去抓老鼠吃;
或者是獅子去抓一隻綿羊吃,
這個也許可以用果報,
因為獅子吃肉,從來不吃素,
在大片的原野,牠為了生存,
牠的果報就是這樣子。
人不一樣,
對不對?
這一匹馬活生生的,
你為什麼要打死牠呢?
是不是?
這一隻狗活生生的,
也沒得罪你;
可是,這幾天講:
用毒藥去毒死那幾隻狗,
這狗有什麼去得罪你呢?
人因為無明,
都是隨性而作,
那狗跟你就沒有冤仇,
你為什麼要用毒藥去毒死牠呢?
諸位!
人因為無明,
所以,強力的造因,
這個力量非常的強大!
因此六道輪迴的升沉,
決定在人,
決定在人。
譬如說:你生天,
生天就是福報很大,你慢慢的享受;
你下地獄,你就是受苦,
業力使之然也,
沒有任何你的抉擇。
人,投胎成人,你有抉擇,
你有抉擇的能力,
你要造善、你要造惡,你有抉擇的能力,
解脫與束縛全看人、人道今生今世的修行。
因此投胎成人,我們要愛惜、要珍惜。
底下說:別詳七大,
就是整個宇宙都是這七大,
阿難明心生信,
「明心」就是明真心,生起信心:
喔!原來如此,
原來萬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七大也是一樣。
審除細惑,說二如來藏,
前面講空如來藏,是諸法畢竟空;
後來再講除細惑,
粗惑斷,再來就審察細惑。
所謂細惑,
不為一般,
連證果的阿羅漢都不容易了解!
所以,底下有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就是證阿羅漢果,
叫做滿慈,
他就開始問了。
滿慈躡前以起二疑,
滿慈就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他證阿羅漢果,起二種疑問。
所以,這個細惑,
連阿羅漢都沒辦法!
滿慈子。
如來次第以除二惑──
令益許說,
正為宣說──正答滿慈──
先說不空藏,以示生續之由,
為什麼會有生滅無常?
這個生續,
是站在緣起、生滅因果的角度說,
生滅無常、因果的連續性的角度說,
以示生滅,
為什麼講不空藏呢?
不空就是緣起。
所以,不能壞事相,
雖然說諸法畢竟空,
諸位!
不壞事相,因果清清楚楚啊!
是不是?
不壞緣起。
說空不空,
說空不空如來藏。
空不空就是表示中道,
意思就是說:
講空也不對;
講不空也不對,
他就立一個「空不空」,
空就是不空,不空就是空;
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
所以,空不空就是同時存在,
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同時存在的觀念,
以示圓融之故。
前面生續是站在什麼?
站在緣起的角度;
這個以示圓融是站在中道,
中道。
諸位!
前面空如來藏是站在性空的角度說;
生續之由是站在緣起的角度說;
不空如來藏,是站在緣起的角度說;
空不空如來藏,是站在圓融中道的角度說,
圓融中道的角度說。
底下說:正為宣說,
底下,兼示阿難,
大眾領悟,讚善謝益,
這一段就是:
說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
這一段就是說三如來藏,
三如來藏。
好!
這個正說妙定始終,
B大段,
B大段:
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
選根直入,
右邊,
阿難說喻,求門得入,
這一段是說:
有這個天王送我們一棟‥‥‥
現在來講叫做豪宅;
可是,要有門才能入啊,
佛陀講了這麼好的法門,
要有一個門可以入啊!
所以,求門得入,
要找一個門,
如來‥‥‥
往左邊看,如來教令一門深入,
一門深入。
分門以定二義,
底下,
標開妙修行路,
教明二決定義,
你要一門深入嗎?
二決定義,
這二句特別的重要,
決定以因同果,
以不生不滅的因,
跟不生不滅的果是相同的。
這「澄濁」是澄五濁,
劫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等等,
我們講過了。
「澄濁」就是澄五濁,
五濁惡世,
劫濁、見濁、眾生濁、煩惱濁、命濁,
是不是?
等等。
這個澄濁入涅槃義,
「涅」就是不生;「槃」就是不滅。
澄這個五濁,就入這個不生不滅,
這個「澄」就是澄清湖的澄。
決定從根解結,
要從這個六根下手,
脫纏入圓通義,
纏,
我們就是:
眼見一切、耳聞一切,統統被綑住了,
我們會覺得委屈、哭泣、不滿,
從哪裡來?
就是眼見一切塵,六根攀緣六塵,
然後,用這個觀念,
決定自己的命運。
所以,當你覺得很不幸,
記得!
你的日子、生命就會活得很悲哀、
很辛苦、很痛苦!
當你覺得說:我很幸運,
雖然窮了一點,
可是,我的六根完全健全,
能來師父這裡,坐下來聽個《楞嚴經》,
哎呀!我很知足!
快樂就現前,
快樂就現前,
什麼都束縛不了你。
所以,從根解結,
從知足下手;
知足從哪裡來?
從般若的智慧觀照下手,
你常常告訴自己:
我不是全天下最不幸的人,
那麼,幸福的觀念就會產生,
快樂就跑出來。
驗證以釋二疑──
驗釋根性斷滅疑,
阿難跟一般眾生都不了解,
根性是不生不滅的,
根性是不斷滅的。
根性斷滅有疑問,
佛就驗這個根性是不生不滅的。
所以說:驗釋根性斷滅疑,
對這個根性是否斷滅,佛就開示。
那麼,證釋,怎麼樣?
別有結元疑,
別有結元就是說:
我們的煩惱,
是不是另外別處打結的地方呢?
沒有!
就在六根,
六根是打結的地方。
綰巾以示倫次,
天人送了一條這個貴重的巾,
那麼,這個巾,佛陀打一個結,
說:這是什麼?
這是結;
再打第二個,
是結;
第三個‥‥‥
就像我們這個毛巾打了六結,
這是什麼?
六個結;
打開,同一條毛巾。
天人送的這個巾,
佛陀打了六結。
是不是?
六結一解開,一也沒有啊!
是不是?
所以叫做綰巾以示倫次。
冥授以選本根──
阿難述悟禮謝,
請示圓通本根,
佛敕諸聖各說──
諸聖略說──
六塵圓通,
五根圓通;
五根圓通,為什麼少一個呢?
為什麼?
因為觀世音菩薩耳根在最後面,
特別的重要,
特別的重要!
六識圓通,
七大圓通,
「七大圓通」那一條線,看底下,
烏芻瑟摩是火大,
從火大證圓通;
持地菩薩是證地大圓通,
從地大證圓通;
月光童子;
琉璃是風大;
月光是水大;
琉璃是風大;
空藏就是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
彌勒菩薩是證識大,唯心識定;
這個勢至根大,
注意!要特別的注意,
這個根大不是耳根,
是六根齊修,是都攝六根,
這個特別的重要!
跟耳根‥‥‥
如果說:
勢至菩薩是耳朵聞,聞我們念佛號,
那麼,不是就跟耳根圓通一樣了嗎?
完全不一樣!
這個勢至根大,
這個「根」是都攝六根齊修,
不是耳根,
要弄清楚,
觀世音菩薩才是耳根圓通,
大勢至菩薩是根大,
根大是都攝六根,同時修,
這個要特別注意!
觀音廣陳,
觀音菩薩廣陳──
陳白古佛授法,
這個佛佛相授,
就是返聞聞自性。
次第解結修證,
次第解結,
有次第的,一步一步來。
詳演稱體起用──
標列二本,
這二本是什麼意思呢?
你們沒有帶下冊,我簡單念一下: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
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
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將來我們講到這兒,就會詳細的來說明,
這個叫做二本。
承演三科,
觀世音菩薩‥‥‥
我們常常唱「觀音靈感歌」,
三十二應身、十四種無畏、四不思議,
這三科。
結答所證圓通,
所證圓通。
大眾承示,開悟證入。
底下,
更敕文殊選擇──
如來敕選,
如來就命令文殊師利菩薩選。
結答所證圓通以後,
佛就命令文殊師利菩薩:
來!你選一選,
怎麼讓娑婆世界的眾生受益?
如來敕文殊師利菩薩選根,
文殊用這個偈頌來對、來回答,
「對」就是回答。
了揀諸門,
徹底的檢驗這二十五位菩薩,
二十五大菩薩,
大家都證圓通,
哪一個根最適合我們娑婆世界修行呢?
獨選耳根!
換句話說:
我們娑婆世界,
成就最快的,就是聽經聞法!
知道嗎?
就是好好的聽佛號,一直薰習。
所以,要參加共修,多薰習,
參加八關齋戒共修,多薰習,
薰習,
獨選耳根,
聽音聲,易大開圓解,
聽音聲,薰習淨緣。
所以,諸位啊!
要多看DVD、
佛教節目、VCD、多念佛,
獨選耳根。
大眾承示,開悟證入。
那麼,這是選根直入,
到這裡。
底下叫做道場加行,
這一段的重點,在講斷殺、盜、淫、妄,
還有要誦楞嚴咒,
叫做道場加行,
我們看下來,
初請略說──
阿難請,如來說──
許說承聽,
總舉三學,就是戒、定、慧。
別列三學──
歷明預先嚴戒,
「歷」就是歷位;
「明」就是宜明,
宜蘭的宜。
歷位宜明,
應當,「宜明」就是應當說明。
如果你要進入種種的位次,
應當先了解,叫做歷明,
「歷」就是歷位,
經歷種種的階位;
「明」就是宜明,
應當說明、應當明了,
預先嚴戒。
要正教持戒──
躡前徵起,
「徵」就是問;
「躡」就是依,依據前面,然後來問,
正教持戒──
開釋四重,這個念重 ㄓㄨㄥˋ,
不是四重 ㄔㄨㄥˊ,
重戒,
一定要斷淫;
因為我們這裡聽經聞法的很多居士,
這個自己要慢慢的‥‥‥
只能講說:把它看淡一點,
慢慢一步一步來。
是不是?
看淡泊一點。
是不是?
比丘就不用說了。
斷殺,就是殺生;
斷盜,
記得!
只要不是自己的東西;
布施都要布施了,
為什麼要偷別人的、欠人家的債呢?
所以,借錢不還,還是盜,
還是盜,
除非對方有允許你不用還。
還有,
如果你公事,在公司行號,
或者是學校,
只要是公家的東西,
除非你們老闆說可以用,
要不然,統統不要動,
包括打電話;
如果公司說可以用,那就沒話講了!
所以,只要不是自己的東西,
不應該佔有的,
那麼,盜統統放下,
不與取。
那麼,妄語,
就是不可以講自己證聖果,
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證菩薩果、證佛果,
千萬說不得,
這個犯妄語是不可以的!
所以,這個淫、殺、盜、妄,
四個根本重戒,
總結遠魔,就是要遠離魔事。
助以咒力,要好好的持楞嚴咒。
略示場中定慧。
重請詳示──
重請說道場,
重請說神咒──
會眾重請,
如來重說──正說神咒,說咒的利益,
這個我們都講過了,
五會楞嚴神咒有獲得多大的利益,
師父都講過了。
會眾:與會的大眾,
龍天護法、無量俱胝金剛,
都願意護持誦楞嚴咒的人。
再來,看C大段,
C大段,
說禪那證位、令住圓定、直趣菩提,
修行要定慧均等。
阿難謝教請位,
如來對示緣起,
這個緣起就特別的重要!
看下去,
如來許說,大眾承聽,
所依真如為諸法源,
真如就是無為,
一切有為法都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所以,真如的無為,是諸法之根本,
所依真如,就是如來藏,
為諸法之法源。
底下二段特別重要,
示染緣起,徧成輪迴,
要畫雙黃線;
示淨緣起、歷成諸位,
畫雙黃線。
諸位!
成功與失敗,就看這二條線,
染緣就是你接近的是惡知識、
是無知的,
雖然身現法師,講的不是正法,
這也算是染緣,
惡知見嘛、惡的環境嘛!
是不是?
只要會染污你的因緣的,叫做染緣,
染緣,它就會有業感,
就是緣起,
那你六道輪迴就跑不掉,
徧成輪迴,
就會成為輪迴,
這個染緣起。
底下,
勸識二倒,
你要好好的了解,
「識」就是了解,
認識二種顛倒。
別明二倒,
哪二種顛倒呢?
一、眾生顛倒,
二、世界顛倒。
眾生顛倒,認假為真;
世界顛倒,以妄為真,
世界本是虛妄的,
我們認為是真的。
所以,科學家就是一直往外;
當然,帶給我們眾生很方便,
發明了很多東西,
帶給我們很大的好處;
但是,也帶來了很多的負面,
像地球暖化、環境污染、
戰爭、飛彈、核子試爆、輻射線,
這個都是科學家帶來的,
要不然,平常我們哪懂得這一些呢?
是不是?
所以,不是佛法,都會有負面,
只有佛法能起正面的;
佛法起負面,都是因為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影響了真理的宣傳。
佛陀所講的真理是永恆的、
是不變的、
是不會隨緣起緣滅而改變的,
因為什麼?
緣起緣滅,這是人為的造作。
所以,人為的造作,也會影響真理,
是因為你不依法;
如果依法,
那麼就是佛陀的化身。
是不是?
底下說:
示淨緣起、歷成諸位,
示淨緣,
所以,淨緣很重要,
你一定要親近善知識,
要聽經、要聞法,
要在僧團,
或者是一個很好的團體好好的修行,
千萬不要自己一個人跑到山上,
也沒有順境、也沒有逆境,
自己一個人,自己認為很有修行了,
下山以後,人家講一句就受不了了!
所以,這個淨緣還得要磨練,
一定要有好的環境來磨練我們。
歷成諸位。
所以,染緣就是業感緣起;
淨緣就是清淨的因緣,
就會感得清淨的因緣緣起。
所以,歷成諸位,
正答因果諸位,六十個位次,
看底下,
正答因果諸位──
漸次三位,
乾慧一位(乾慧地一位),
十信十位,
十住十位,十行十位,十向十位,
加行四位,
地上十位,
等覺一位,妙覺一位,
3+1+10+10+10+10+4+10+1+1,
就是六十,
正答因果諸位。
到這個是:如來對示緣起,
看你是染還是淨?
底下,
結顯清淨脩法,
推重初心勸進,
你要好好的重視這個初發心,
初發心不生不滅,即成等正覺。
判決邪正令解,
什麼是邪?什麼是正?要弄清楚!
看左邊,
通示全經名目,
就是本經有五個經題、經名。
當機獲益。
這一大段,
是正
楞嚴經-22 (國語) -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影音專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amitabha1117/3371882#reply_list#ixzz1pkjkpXbl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2-4-2 20:00:58
|
只看該作者
就是本經有五個經題、經名。當機獲益。
什麼是邪?什麼是正?要弄清楚!看左邊,通示全經名目,就是本經有五個經題、經名。當機獲益。
這一大段,是正宗分裏面的正修具示成佛妙定,所以,正修是A加B加C,這是正修,正修。正修三大段:「說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B大段:「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C大段:「說禪那證位、令住圓定、直趣菩提」,所以說:A加B加C等於首楞嚴大定。那麼,修這個妙定,除了正修,還要有助緣,好!諸位看左邊,這個助緣,助道別詳護定要法,雖然是助道,也是很重要!談七趣,七趣就是七道輪回,就是等同六道輪回。這個六道輪回是很可怕的,無論你生天,享受完了再掉下來,也很可怕!勸離就是要出離三界;以警淹留,「淹」就是被埋沒了、淹沒了。是不是?在六道輪回一直沉沒,爬不起來。阿難請問,如來詳答──讚歎許說,備明諸趣,備明諸趣就是詳細的說明──略示情想為升墜根由,情就是墜,想就是升。所以,「情」就是情執,類似欲望、情執、親情、男女之情。想呢?做善,我想要做善、做好人、說好話,這個都是想。詳示墜升有因果差別,哪差別呢?
六道輪回的差別是什麼呢?就是地獄趣,諸鬼趣,畜生趣,諸人趣,諸仙趣,諸天趣,修羅趣,這個就是非常詳細的,開示升墜各有因果的差別。結妄勸離,什麼叫做妄?七趣盡皆是妄,七趣盡皆是妄,要離。雖然是虛妄;但是,諸位,你想想看,都是妄沒有錯,可是,投胎變成一個人,比一隻雞好得太多了!一隻雞,人家說要殺、殺來吃,你也不能說:我不要!你能講一句「我不要」嗎?能講嗎?連談的資格都沒有!而我們做人,法律就保護了!是不是?不可以隨便殺人啊,殺人判死刑,在臺灣的法律是這樣子。所以,我們要瞭解,同樣是果報,做人、做天、做仙、修羅;那麼,下地獄就苦不堪言了。做餓鬼,一天到晚都餓,吃不到東西;做畜生,人家要打、要罵,還不給飯吃,像一頭牛,做了老半天,是不是?有時候,還被活活的打死,做畜生就這樣子了。
我就是曾經去超度過一條牛,有一個婆婆;那時候,我三十幾歲了,她家的兒子都發瘋,後來這個婆婆;我的親戚就說:師父!您要幫助這個婆婆度過難關!這個婆婆以前胃出血,大量出血,來了,氣色不好,我看她六十多,那時候在一間佛堂,我說:你們家發生什麼事情?她說:我老公虐待這一頭牛,這一頭牛就是去田裏工作,我老公就是比較殘忍,有時候,這個牛車已經滿滿的,這個牛太老了拖不動了,已經跪在地上硬拖了,他就是活活的用皮鞭、棍棒打死!打死以後,這條牛就不放人了,後來,她家常常聽到牛聲:哞~~~可是,抬起頭來,什麼統統沒有!從此以後,二個兒子發精神病,精神病。所以,我就跟她加持,我說:婆婆!好!不過,你要跟著我發願,說初一、十五要吃素、早上吃個早素。知道嗎?要念念觀世音菩薩。
她說:我又不認識字!我說:不認識字,你會不會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她說:這個我會啦!我說:念唵嘛呢叭彌吽。她說:這個我會!我說:你現在眼睛閉起來,我幫你加持,我幫你加持。她就把眼睛閉起來,我說:對!把心放下來,好好的念觀世音菩薩,念‥‥‥我就跟她加持。她那個胃,是無緣無故在農地裏面被另外一隻牛;一隻牛突然發瘋,像鬼附身一樣沖過來,那個牛的角頭、那個角戳進去,你知道嗎?從她的胃部戳進去,像以前她老公打死的那只牛附身,突然沖進來,撞到她,那個胃大量的出血!她說:胃一直痛一直痛,有送去醫院,可是,胃都沒有好。我說:好!你放下,我幫你加持。手就按住她的胃,念‥‥‥持咒,她說,那個半年來的痛苦,一下子突然好了,立刻見效,立刻見效。
再來,我們的親戚說:師父!那她家那二個兒子怎麼辦?她兒子都是當兵回來了,都發瘋了!我說:那沒辦法啊!他說:她家常常聽到有那個牛叫的聲音,被她老公打死的那個聲音。那時候才沙彌而已喔,我說:好!就説明你吧!初生之犢不怕虎,好!我就幫你治!她說:師父!那要準備什麼?你給我準備朱砂,朱砂,朱砂,還有一支筆,毛筆。
我就開始用這朱砂寫什麼?寫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還有寫那個「阿」,阿,阿字,寫了好幾張,好幾張。我告訴你:她兒子以前請了很多的道士來,道士的符咒全部都被拆掉,還要打他媽媽、打那道士!我說:晚上我來!晚上我來;但是,我有個條件,你要把那個兒子引開,把那個兒子引開來。她說:可以!
她兒子有什麼嗜好?她說:兒子喜歡喝酒,兒子喜歡喝酒。我說:你晚上用酒把他引開來,引開來。我就去,我一進去,跨進那個門,那個燈,你知道嗎?那個一閃一閃‥‥‥那個燈ㄕㄨㄚ~~~全身起雞皮疙瘩,那個燈又暗!我跟她講說:一個堂堂的佛堂;他們叫做祖先堂,裏面還有觀世音菩薩、還有祖先的牌位,一個佛堂,完全沒有光線,只有一點點的燭光,我說:難怪你家不會旺,佛堂不必這麼節省嘛!是不是?
去的時候,就把那個毗盧遮那佛的咒,用朱砂寫的,貼在門縫上,那時候,哪有像你們這麼好命?用印刷的三張咒輪,統統靠師父自己寫的,邊寫邊念‥‥‥好!來!貼上去三張,然後就火化,再念,持毗盧遮那佛、六字大明咒,你知道嗎?進去的時候,一閃,那個牛的聲音,哞~~~ㄕㄨㄚ~~~一下子,慢慢慢慢消失,慢慢消失‥‥‥消失以後,我也很怕她兒子突然沖回來打我,就念:嗡啊摩噶懷魯佳拿‥‥‥(有沒有來啊?)沒有,沒有,沒有!
後來就完成了,把它淨完,淨化完了。淨化完了,麻煩到了,麻煩就到了,那一天睡在佛堂,佛堂那個廟公,照顧廟的,睡得不省人事,半夜啊,知道嗎?半夜,牛來找我,這個意思就是:我怎麼那麼多事!這個牛來有聲音,腳步聲,來的聲音就這樣子,很明顯,那淩晨一、二點,一個人統統沒有,曠野的地方一個佛堂,一個人都沒有,有這種聲音,這種聲音。我想:會不會是一種錯覺呢?這會不會是一種錯覺?就起來,就沒有人啊,一個人也沒有啊,又倒下去,躺下去,好大聲,從那個地板,地板,敲正面,後來又敲背面的,由那地板敲起來的,從地板敲上來的。
我說:咦?那時候因為才沙彌而已,道力不夠,據說披袈裟可以避邪,哎呀!半夜起來披袈裟,多丟人啊,沒辦法,被這種聲音嚇怕了!好!就半夜起來披這一件袈裟,就是現在‥‥‥披袈裟。吵到實在是沒有辦法睡覺,我又怕,去看清楚說是不是那個廟公在敲的?那廟公睡到呼~~~就不是他敲的呢,就聲音這麼大!我一躺下去,哇!這個牛就現前了,影像,影像,好像訴說著牠的委屈,牠被活活的打死,那個恨沒辦法消,牠要讓他家破人亡!結果那一條牛死的時候,她的先生沒多久死掉了;老婆沒多久被一條狂牛戳到,胃大量出血;二個兒子發瘋,打死一條牛,這麼嚴重!
我是不知情啊,我親戚拜託,我就衝啊,展示一下自己的功力,也有一點點衝過頭了!結果,我就告訴這一條牛,我跟牠講,那時候就說法了,我說:冤應該要解啊,不應該結,要化解,不應該打結嘛!是不是?你這樣子,我知道你的苦處,我明天誦楞嚴咒,早課、晚課,我說:我不知道你這一條牛叫做什麼名字?對不對?是黃牛?是黑牛?是水牛?到底是什麼牛?牠家的主人我知道,我說:我就:某某主人他家的牛,因為我沒有看過你這條牛是怎麼樣啊!我說:我明天誦楞嚴咒,開始做功德給你,你不要找他們,不要恨。知道嗎?一講完,我說:你也好讓我休息嘛!結果躺下去;我袈裟那一晚都不敢脫起來喔,因為佛制的戒律,南傳袈裟是可以披著睡覺喔,北傳是不行的喔!
我們披這種袈裟有好處喔,我們這種袈裟,碰到鬼上身,可以這樣子披著躺下來睡覺,不犯喔,南傳袈裟有這個好處,北傳不可以喔,北傳不可以喔!就躺下來睡著了。從此以後,她家都平靜,後來去看她兒子,那三張貼的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統統沒有被撕掉,我告訴你:一夕之間,變成紅人,結果又介紹了很多人來,我趕快落跑,有效就麻煩了,就介紹很多人:師父!您幫我加持啊,摩個頂啊怎麼樣‥‥‥我說:不行!那不行,不能這樣子!
我告訴你:這畜生道啊,投胎成一頭牛,是不是?如果沒有師父現前,她家會全部死光光,據說那二個兒子,慢慢慢慢,那個精神病有好起來,慢慢有好起來,後來我就沒有去了。我的親戚打電話給我:慧律法師啊!又有一個人發生什麼‥‥‥喔!好了,好了!一次就夠了,不要再來了,這樣就好了,不要一直介紹。對不對?這個不要再介紹了。
所以,只要墮入這個六道輪回、七趣輪回,都很辛苦!
底下,結妄勸離,判決邪正。辨五魔、令識、以護墮落,這就是五十種陰魔,無問自說五陰魔境──普告魔境當識,「識」就是要認識它,瞭解。會眾頂禮欽承,會眾頂禮欽承,正以詳陳魔事─標告動成之由,為什麼會這樣?詳分五陰魔相,就是五十種陰魔,色陰魔相、受陰魔相、想陰魔相、行陰魔相、識陰魔相。結示超證護持。
最後一段,因請重明五陰生滅──躡前請問:依據前面來發問;具答三問─佛陀答生起妄想;答因界的淺深;答滅除頓漸,是頓除還是漸除?佛回答。結勸傳示。最後一個叫做流通分,流通分,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簡要科判兼目錄表,簡單講到這個地方。諸位看底下,看底下,注:一、本表依圓瑛法彙中,有新式標點符號的版本擇要而編。二、經前之總釋名題‥‥‥等,等等,賢首諸門未列在內。賢首就是華嚴宗,華嚴宗。所以,本經是依照《圓瑛法師法彙》中,新式的標點符號的版本擇要而編的。
附:楞嚴經中之醍醐妙聯。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狂心若歇,歇即菩提。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知見立,也可以這樣講,知見只要建立,你的知即無明本;如果知見無,這樣也對,知見沒有了,這個見就是涅盤,見斯即涅盤。所以,知見立,那麼,你所有的知就是無明的本;如果知見沒有了,知見無就是觀念化掉了,把觀念融入清淨自性。所以,為什麼講:我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因為你有知見,你就知見立嘛;你沒有知見,就是沒有意見,就是放下,別人好、壞,跟我們生死沒關係,就放下嘛!所以,知見如果無,那麼,這個見就是涅盤,雖然你有種種知見,可是不著,不會變成一種觀念。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
不斷「淫」修禪定者;這個「淫」三點水,通女部。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這個不可能!就像砂石拿來蒸,要變成飯,怎麼可能?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灌這個漏巵,這個念巵ㄓ,組織的ㄓ,念巵ㄓ。譬如用水灌這個漏巵,「巵」就是圓形的酒器,叫做巵。欲求其滿,也不可能,你灌下去,上面灌,從底下漏‥‥‥所以,要斷淫、斷偷。一切如來,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所以,佛陀叫你這個欲望用避開來的,那麼,夫妻的生活,稍微慢慢的淡泊。一切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只要你起這個瞋恚,就像什麼?刀、劍,起瞋恚會傷人啊,自己很苦,跟你生活在一起也很苦!所以,脾氣不好的先生們、男孩子,要改一改瞋恚;女眾,嫉妒心、瞋恚心要徹底的改,真的!脾氣不要那麼大。
記得!柔軟心接近佛;瞋恨心接近魔,你沒有聽過這一句話嗎?柔軟心就接近佛;瞋恨心就接近魔。一切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見瞋,如避誅戮,誅戮就是殺戮。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因為這一張是整體性的,所以,只有這樣子能夠把它講完,中間不能間斷,不能間斷。好!我們今天就不誦楞嚴咒,不誦楞嚴咒。
請合掌,快十點了,請合掌,願以此功德,消災在座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講堂消災點燈,及亡靈拔度牌位者,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釋大寬法師 合十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12-11-22 08:46:13
|
只看該作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