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1|回復: 0
|
二重障道周泳杉老师主讲(第二集)
[複製鏈接]
|
|
敬摘自《中华德育蔡礼旭、胡小林、刘素云等老师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演讲》
二重障道 周泳杉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13/4/21 香港国际博览馆HALL2 檔名:55-075-0002
尊敬的诸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们接着看,泰伯第十二章的讲表。我们上一节课讲到「使骄且吝」,这是二种最严重的障碍,障碍我们学习、入道。我们认识它,我们就能够降伏它;我们不认识,就会被这样的情绪牵着鼻子走,我们的学习永远没有办法契入境界,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所以在这里谈到两种障碍,一个是障碍智慧,一个是障碍仁爱。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两个很重要的脉络。你说学中国传统文化到底学什么?学智慧。而我们上一节课谈到智慧在哪里?智慧是本有的,每一个人都有,本有。怎么学?只要把障碍拿掉,智慧就显现。所以智慧不是学来的,智慧不用学。
任何的学习都是拿掉障碍。我们现在认为学习是加入,知识性的加入,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不是加入,学习是拿掉,要注意这个事情。中国人讲「学」这个字,我们顺便说一下。学是会意字,这是一个子,小孩,这个小孩有障碍,外面这一层就是他的障碍。他障住了之后,他看这个世界是扭曲的,不是真实的。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妄,我们今天讲的妄,他带着七情来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他看这个世界看错了。所以学,要把障碍拿掉。这个符号,上面这个符号是老师的手,这是一个手的符号,老师的手帮我们把障碍拿掉。所以老师不是给你什么,老师是帮我们把障碍拿掉。老师没有办法给我们什么,因为智慧是本有的。老师不是给你智慧,老师是告诉我们拿掉的原理原则。而中间这叉叉,就是老师画一个叉叉,你跟着画一个叉叉,也就是老师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这叫学。所以学是拿掉,学不是加入,我们认为学是加入,那就学坏了、就学错了,学是拿掉。
拿掉什么?你看这里,第一个拿掉傲慢,拿掉自我中心,拿掉。再来拿掉什么?拿掉贪欲,我会有悭贪,我会吝啬,这个要把它拿掉。把这个态度去掉,这就是学。而在人际关系当中学叫做习,习就是落实,所以叫学习。学习,习就是练,练功夫。学就是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之后还要在人际关系当中练功夫。譬如说我们今天把这个道理明白,我知道了,这两个情绪是不对的,傲慢是不对的,贪欲是不对的,我知道了,怎么办?练!找人来练,你身边的人都是你练习的对象。所以你身边的人全部都来帮助你学习,应不应该感谢他们?应该,因为全部都是你练习的对象。
所以你的境界当中,境界没有好坏,好的境界让我们把贪的情绪拿掉,坏的境界帮助我们把不高兴的情绪拿掉。所以外界的境界没有好坏,没有。换句话说,你哪一天能够感激所有的境界,这境界包括人事的境界跟物质的境界,这是自己的检验;就是哪一天我对所有的人事物我充满感激,这个人学习的方向就对了,这个人就不会学错。换句话说,我愈学我看这个世间愈不顺眼,这个人也不对,这个人也犯《弟子规》,那个人也违反什么样的伦理道德,我学错了,我在自是非他,我肯定学错了。就是一定要有这种认识,我们的路才不会走偏颇。
这讲到两重的障碍。所以你看中国传统文化学,学智能,它不是学知识。注意,知识不是智能。换句话说,智能不带着情感,知识带着情感,这很清楚。换句话说,把情感拿掉,知识就叫做智能。换句话说,知识跟智能不是两个,它是一个,知识是带着情感的智慧,智慧是去掉情感的知识。你看,麻烦是什么?麻烦是情感,麻烦是喜、怒、哀、惧、爱、恶、欲,那叫麻烦,那叫障碍。你要去认识障碍,才能够帮助自己拿掉障碍,这叫学习。这个大家都要非常清楚,不能够还带着加入知识的态度来学中国传统文化,不可以的,我们带着这个习性来学,学一百年都学不出来。所以这里讲到障碍智,这是说到学习的核心。
再来,智是自己受用的。换句话说,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与人接触就叫做仁,那个仁是给他受用的,不是给自己受用的。给自己,我只受用智慧;而待人处事接物,从智慧当中发出来的,发出来的待人处事接物的态度就叫做仁。所以智跟仁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是一个东西对自己来讲跟对他人来讲的一个描述,就是这个东西对自己来讲叫智慧,对他人来讲叫做仁,仁爱。所以有智慧的人一定会有仁爱;换句话说,这个人不仁爱,你就知道他没有智慧。要非常肯定,有仁爱表现的人,他一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是一个东西,自受用和他受用的角度。
所以我们学习,对我自己来讲是启发本有的智慧,对社会大众来讲就是仁爱,就是仁心仁术,它是一个东西。这个大家搞清楚之后,我们就晓得了,原来我们要怎么样?无私的为社会大众付出,要很无私的去付出。而这个无私的付出当中,能够开发我们的智慧,它是开智慧的,就是开悟门的。换句话说,我的悟门为什么被堵住?因为我悭贪,因为我贪欲很重。所以为什么要学寡欲,为什么要学知足?这不是消极,很多人认为寡欲消极,中国传统文化好像很消极,不是的,那是启发悟门的必经之路。换句话说,你没有办法寡欲,悟门就会被堵住,你的智慧就没有办法开显,你待人处事接物就会遇到障难。意思就是说,你的人际关系一定会出问题,大大小小的问题就会从这里出来。这是讲到两个脉络。可是事实上这是一个东西,不要把它分成两个,这是帮助大家理解的这个说法。但是大家不要在这个说法当中产生执着,为什么?你说贡高我慢障不障仁?也障仁;悭贪障不障智?也障智。这样说就圆了。譬如说我的经验,我不愿意告诉你,这就障碍智慧,这叫吝法,这也障碍智慧。我贡高我慢,人家不喜欢跟我接近,这也障碍仁。所以这个只是给大家两个脉络,很好理解,可是这个说法不够圆,你要圆解就不能执着。这是特别给大家提出来做说明的。
这是正示二障,「使骄且吝」。注意,这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所以中间加一个且字。告诉我们,这两个你只要有一个就是障碍,何况两个都有,那障碍大不大?很大很大。就是说我们带着这两个情感,我们一生决定没有办法契入中国传统文化想要告诉我们的境界。你看起来好像契入了,事实上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那叫什么?那叫知识。就是只能说你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很丰富而已,不能说你了解传统文化。只能说你在这方面的知识比一般人还要丰富,认识、了解。事实上,你一点都没有,你不可能认识,你也不可能了解。知识的丰富不能解决生活的难题,因为他还有障碍,他障碍还在。而且末学要告诉大家,当我们的知识愈丰富,你的障碍就会愈多,这没有例外的。为什么?因为它增加你的我慢,为我自己的我慢增加本钱,增加你的贪欲。你看,这是知识的麻烦,这都要认识清楚。我们就讲到这里,「正示二障」。
再来最后,「其余不足观也已」,我们对上去,「筑障失本」。请问这个障碍是谁建立起来的?我自己。换句话说,我自己的障碍是我自己错误的情感,就是我看错了、我想错了所产生出来的,跟外界环境相不相干?确实不相干。所以这个障碍,我要为它付百分之百的责任。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不会怨天尤人。也就是说我这一生好坏,我都要为它付百分之百的责任。所以学习不是为了别人,学习是为了帮助自己跨越障碍,跨越自己所建筑起来的障碍。你不用对别人负责,你不是学给别人看的,别人知不知道你不重要,这跟别人知不知道不相干。别人知道你,你也要成就,别人不知道你,你还得成就,我们的心就平了、心就安了。你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你完全为自己付百分之百的责任。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讲求的是什么?尽其在我。什么叫尽其在我?尽其在我就是不讲相对的,只讲我自己绝对的这一方。譬如我们说父慈子孝,这相对的,父不慈,子要不要孝?要,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子不孝,父要不要慈?要,他不要求,他不是说我孝,然后你就要慈,你不慈我就不孝,这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跟外界环境不相干,完全是收回来往内来探索,往内来要求。所以这里谈「筑障失本」,这是完全要为自己负责的,这跟外界的环境不相干。筑障失本,我们来看,这就是「其余不足观」。换句话说,有没有否定?其余,表示他没有否定。也就是说这个人干不干好事?这个人还是干好事,可是这个好事假的,不是真的。他没有否定掉这个人,只是说这个人的方向怎么样?错了,叫做其余不足观。为什么?他把根给忽略了,方向搞错了。
我们看下面,「陈害劝救」。你看其余不足观,这就是害处。把害处表明出来,目的在哪里?劝我们回头,劝我们放下傲慢、放下贪欲,拿掉傲慢,拿掉贪欲,这就是学习,在学这个东西。所以劝我们,就是救我们的毛病。「二兼有之」,使骄且吝就是两个都有。他不是说使骄或吝,那个或就是两个选一个;他现在是使骄且吝,就是两个都有,叫做二兼有之。我们来看第一个,「骄不必吝,吝不必骄」。并不是说骄的人一定会吝,吝的人一定会骄,不一定。你看,人都有差别,有的人骄,可是他不吝。那个不必就是不必然,骄的人不必然都会吝啬,吝啬的人也不必然都会骄傲。可是孔子在这讲「使骄且吝」,你就知道,这两个特征他都有,那这个麻烦了。只要有一个就很麻烦,不要说两个都有,它是这个意思。
我们先来看「骄不必吝」,举谁?「石崇王恺,骄而不吝」。石崇还有王恺这两个人,西晋时候的人,晋朝。这两个人很富有,两个人在怎么样?比富,我们说竞争。大家一定要清楚,竞争会引发什么样的情感?就是骄傲。换句话说,我们整个社会现在从竞争下手来教每一个学子,其实就是在教他骄傲。所以我们今天整个社会,一句很值得我们省思的话,叫做「值得骄傲」。我们听了这章书之后,大家想想看值不值得骄傲?不值得骄傲。应该怎么样?应该值得惭愧。佛门里面的高僧印光祖师,他的别号叫「常惭愧僧」。他常惭愧,我常骄傲,你就知道为什么他成为一代祖师,我是一代凡夫。这句话你就清楚了,搞清楚了,因为我值得骄傲,因为他值得惭愧,我们想想这个道理。所以,以后我们千万不要再说这句话,因为一点都不值得骄傲。我们应该要学习惭愧,应该要学习羞耻,要学习这个,这都是与道相应的行为,这叫做德。
所以一个有羞耻心的人,我们说这个人有德;一个骄傲的人,我们说这个人没有道德。这个大家就非常清楚。而有德,人家就喜欢跟他亲近;没有德,他的人际关系就会不好。而他没有德,可是他有钱,那个人际关系是真的还是假的?是假的,因为人家是看在他的钱,不是看在他的德。所以那个钱叫做福,福报,大家要清楚福报会花光。但是德,源头的活水,福是从德来的,这大家都要非常清楚。清楚你就会修德,不清楚你会不识道德,这都是学习传统文化要明白的理路。这两个都有,你看石崇、王恺,这两个人比富,比到什么程度?王恺用糖水在洗锅碗。糖水怎么洗锅碗?这就表示他奢侈,他们家的厨房是用糖水在洗碗的。石崇听到之后不甘心,我一定要压过你,我用蜡烛来煮饭。够气派了,我们家的饭是蜡烛煮的,很气派。他们家不是烧柴火,是烧蜡烛,你就知道够傲慢。可是他一点都不吝啬,他出手很阔绰、很大方。你看他很骄傲,可是他一点都不吝啬,「骄不必吝」,骄傲到极处,派头很大,不吝啬。
再来,「吝不必骄」。这举两个人,「王戎和峤,吝而不骄」。王戎跟和峤这两个人,这两个人吝啬,可是他们两个不骄傲。王戎是竹林七贤,这也是西晋人。这里举的四个人都是西晋时代的人,他们的故事在《世说新语》里面都能看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王戎怎么样?吝啬透了。这个人吝啬到什么程度?他们家有棵李树,长李子,李子很甜,就是李子的种非常的好。他到市场上卖李子,先把核给钻掉,他不要让人家得到那个种。因为咱们家的李子种好,所以到市场上卖李子先把核给钻掉,你看吝啬到这种程度。好李子的种不愿意给人,你要吃他家的李子,你休想得到他家的种子,吝啬。再来,有一次他侄子新婚,新婚不是要包红包吗?他只送了一件单衣,很单薄的衣服送给他当作贺礼,而且结婚典礼完了之后还把它要回去。这是王戎非常的吝啬。可是见人就赞叹,他一点都不骄傲,见人就说好话,见人就赞叹。和峤也是这样,和峤是著名的铁公鸡,一毛不拔,可是见人就说好话。这些人怎么样?「吝不必骄」,这些人很吝啬,可是他一点都不骄傲。
可是孔子在这里说「使骄且吝」,告诉我们什么?两个都有。那这个人如何?这个人能学得出来吗?这个人怎么学都学不出来。可是大家想想看,在我们这个社会,这样的现象普不普遍?使骄且吝,我们不能说不普遍。那就知道什么?我们教育的方向有问题,应该要去检讨,应该要从这里来怎么样?觉醒过来,我们不能再这样教下一代。我们这一代苦也就算了,怎么还能把这样错误的观念一代传一代?在我们这一代就要让它停止。所以不能教竞争。很多人说那你不教竞争,我没有竞争力怎么办?竞争力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应该要叫做服务力,不是竞争力。就不是我跟你竞争的能力,不是,是我服务这个社会大众的能力,应该这样理解才对。换句话说,这个人服务社会大众能力愈强,他的能力就愈高。也就是说,我跟你不是竞争的关系,是服务的关系。
所以,《礼运.大同篇》里面讲,「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就是互助,这就是服务。如果是要竞争的话,竞争,我们说一句叫做「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好了,那鳏寡孤独废疾你还要不要帮他?你看我们在公交车上,不是有个座位是专门给老人坐的吗?那叫博爱座,老弱孕残病坐那个座位。如果有个年轻人坐在那个座位上,翘着二郎腿,我们看了心里面怎么样?一定不舒服。可是那个年轻人说,这是你教我的,我这叫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他那个老人叫做不适者,他没有办法跟我竞争,所以我霸占这个位子我有什么错?这样一听好像也有道理。我们教的,我们教他竞争,我们又教他你要让座,那他怎么做得到?他决定做不到的。所以我们教错了,一定要承认,我们这一代把下一代给教坏了。怎么办?赎罪。怎么赎罪?改,把咱们错误的观念矫正过来,不要再让下一代受害了,是服务力,不是竞争力。
所以这讲到「二兼有之」,我们看旁边「余善无补」。这两个都有,他做再多的善有没有帮助?毫无帮助。为什么?没根。他的善再怎么美,他失根了,他的根没有,烂了,他的枝末怎么会有生命力?就这个意思,叫「余善无补」。并没有否定他,而是告诉我们怎么调整,只要你一调整,你有根了,恭喜你,你那枝叶花果都变成润泽你根的工具,根干互滋,这就是道具,清楚了。所以只是一个点,把它转过来而已,并不复杂。所以学中国传统文化,只要回头就对了,叫回头是岸。不管我错得再离谱,只要把这个道理听懂,我回头就对了。就是我不再用这种态度来过日子,不再用这种态度、错误的理解来待人处事接物,你就是浪子回头。你看,我们听到这个话,我们就安心了。所以孔子讲这个,并不是否定,不是,他是劝勉。圣人不会否定,圣人只是帮助我们拿掉障碍而已,这个大家都要非常的清楚。
「余善无补」,我们看下面「间有小善」,就是这个人有骄傲、有吝啬,他干不干好事?他也干好事,你不能说他不干好事。有骄傲的人也经常做慈善,甚至于他做了很多的慈善,他还以这个做为骄傲的本钱,你能不能否定他都不干好事?不是,他也干好事,他也想要做点好事。吝啬的人做不做好事?吝啬的人也会想要做好事。像刚刚讲的王戎跟和峤,这两个人很吝啬,可是见人就赞叹,他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他也能礼敬别人。可是这些善怎么样?失根,间有小善。我们看下面,「余谓小善,不尽诬人」,那个诬就是冤枉。他不是否定,不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说使骄且吝,什么都不好,不是的,他也有好,可是这个好,你看余,那个余就是小善。「其余不足观」,不足观的意思就是什么?观就是观摩,不值得观摩。孔圣人讲的话很温和。什么叫不值得观摩?就是他失根,他的根没有了。所以这个善很可惜,不能够长,叫其余不足观。所以从这里看到「间有小善」,下面「无补德学」,对于德学一点都没有帮助,叫「其余不足观」。
德学,「至于道,据于德」,那个据于德就是德学。换句话说,我们求道必须从德学入。《弟子规》里面讲,「唯德学,唯才艺」。德学就是根本,才艺就是枝末;德学就是无知,才艺就是无所不知。所以才艺要摆在德学的后面,德学要排在才艺的前面。所以德学叫做根本,才艺叫做后得,一个叫根本智,一个叫后得智,这样就清楚了。所以什么叫「唯德学,唯才艺」,我们就搞清楚了。换句话说,「或衣服,或饮食」,为什么加一个或字?那个或就是随拈一法。随拈哪一法?随拈任何一个心外之法,只要我心在那里,我的德学、才艺就没了,就这个意思。《弟子规》很深,《弟子规》已经把很核心的学习态度给我们点出来了,不认识我们就学不了。深者看深,浅者看浅,完全还是我们内在的反应,跟外界不相干。所以这讲到「余善无补」。你看「间有小善,无补德学」,对德学没有帮助。
我们看下面,「以德不进,故不足观」。为什么不足观?因为他的德没有办法推动,转动不了。做了再多的小善,德转动不了,那充其量只是福报而已,一点小小的福报,不能得到圆满自性里面的财富,你所修的都跟这个不相干。可是小善会有小福,会,这个大家都要清楚。儒家讲这个其实讲得非常的清楚,只不过儒家的文字非常的简略,如果能够配合佛教的教学就能够圆解,这个事情就能看得比较深入。所以不管是佛法也好、儒家也好,都是教学,都是教育,都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教育,促进我们幸福美满的教育,都是契入本体的教育,我们称它为心性之学,不是知识之学。换句话说,东方的学问跟西方,现在西方科技,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切入点,一个是心性之学,一个是知识之学。心性之学开发的是智能,知识之学与智能不相干,都是在情感上建立的零碎求知欲而已。所以大家现在一定要把这两个东西看得非常清楚,我们才能帮助二十一世纪的人走下去,否则二十一世纪人会走不下去,会被知识给淹没,会在这里头吃尽苦头,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群书治要》的时代意义。我相信这几天,所有的老师都会把这个主题讲得非常清楚,末学就点到为止。
我们继续往下看。你看「无补德学」,因为德没有办法转动,「故不足观」,其余皆不足观,就这个意思,这叫「陈害劝救」。我们看最后,「识学先后」,这就是最后的言外之意。这章书言外之意是什么?告诉我们学问的先后是什么。我们看第一个,「先求去障,后培资具」。我们现在了解这个道理之后,学习一定要先破除障碍,一定要先破除七情,在佛法里面叫断烦恼,一个脉络。「先求去障,后培资具」,就是学法门,就是学才艺。所以先求去障叫「唯德学」,后培资具叫「唯才艺」,这就是它的脉络。周公就是这样的一个展现。周公他为什么多才多艺?来自他的德学,不是知识,是德学。周公圣德,产生出来的第一德是什么?就是仁爱。所以他所有的技能全部都叫做仁术,仁术都叫做道具。你就知道一个圣人跟一个凡人差异性在哪里,就非常清楚了。所以,「先求去障」。
我们看下面,「礼折慢幢,布施破悭」。换句话说,怎么破障?怎么把这两个最重要的障碍破掉。要破掉傲慢,先学礼敬。换句话说,看到人的优点,你才能礼敬他。所以我们现在要练习什么?要观察这世间人的优点,不要看他的缺点。因为你只要看到他的缺点,你就不能礼敬他。换句话说,我们想一想,我们对谁最礼敬?开幕式我听说老和尚来了,我们礼不礼敬这位长者?我们很礼敬。因为我们看到这位长者的风范,看到这位长者的这种慈悲,你看到了,你就会礼敬。为什么我们对隔壁的邻居不礼敬?没看到,我们以为他一无是处,我们看到的只是他的什么?只是他的缺点。换句话说,我们见人过失,我们决定傲慢。所以修学的人决定要不见世间过,他才能谦卑。世间有没有过?世间没有过;有没有是非?有,可是没有过失。换句话说,有是非没有过失,你怎么做到。是非善恶、邪正利害,你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你不放在心上,你心里面没有,你心里面干干净净,你心里面无知,那就叫德学;你如果要计较,你没有德学。所以修学的人不能见世间过,但是对是非、善恶、邪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镜子一样,你看镜子照人,可是它不留影像。底片就留影像,底片也照人,可是麻烦它留影像。留影像就没有德学。不留影像,高明的德学功夫,上乘功夫,周公就是这种功夫,所以他发出来的才是多才多艺。
所以真的,先求去障,首先培礼敬。「礼折慢幢」,幢就是高高竖起来的,以前在寺庙都会有幢,高高竖起来的。折,把它折服。把很高的我,叫自我中心折服掉,用什么?礼敬。学礼敬最重要就是观察这个世间的优点,不要把世间人的缺点放在心上、放在嘴上,这就是学礼敬的方法。再来,「布施破悭」。贪怎么把它破掉?布施,就是舍,我们叫舍得舍得,舍。这么学的,不然不这么学,怎么学?我舍不得!你要学传统文化,你就得舍得。而且告诉你,你舍了一定得,你得了还得舍,你不能留,你一留吝又出来了,障碍又出来了,所以决定不留。所以舍一定会得,舍不得那你就永远不得,你不舍就不得,就这个意思。这是讲到两个破障碍的方法。
然后,「后培资具」,再学才艺。资具,那个资就是帮助,帮助的工具。帮助什么?帮助修道的工具,帮助求道的工具,那就是才艺,才艺要在那个时候学。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现在人说的,这个人学习的态度已经正确了,他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学习,所以不用怕输在起跑点。你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学,你怕什么?怕的是什么?怕的是我们的态度没有端正,其余皆不足观。学了一辈子,人家说那个不足观,假的,不是真的,那就很可怜,那就很悲哀。所以这里讲到「后培资具」。我们看下面,「培德固本,识本清源」。主要就是培德固本,这个资具就是为了培德固本的。换句话说,「依于仁,游于艺」,游于艺是为了满依于仁的愿,否则依于仁发的是空愿。他以游于艺来满依于仁的愿,那就对了,那叫培德固本。「识本清源」,你所学的才艺,就能帮助你这一生德学的圆满。你看看多好,这一生过的是什么日子?过的是圣贤人的日子,你怎么能不快乐!
所以这两大段,「拟才配圣」、「示妄成障」,我们合起来看总标题,最上面那个「二重障道」,我们就清楚了,这一章书的章旨非常的明显。我们整章书就把它说过去了。
我们来看批注,这章书后面还有个批注,小注。这个字比较小,大家看一下。「《论语集注》」,这是谁?朱子的集注。朱子怎么注这一章?他说,「才美,谓智能技艺之美」。好,到这里有问题,什么问题?他把才跟美混同为一件事情,事实上才跟美是两件事情。所以大家要看,我们看批注能不能分辨?所以批注不能乱看,朱子那还得了吗?可是他都能注错。下面,「骄,矜夸。吝,鄙啬也」,到这里都没有问题,这是文字的解释。可是下面有问题,他说「程子曰:此甚言骄吝之不可也」,到这里没问题。下面,「盖有周公之德,则自无骄吝」,这里有问题。为什么?因为这章书是讲周公之才之美,并没有讲周公之德,所以注疏不能这样注,这个有问题。往下看,「若但有周公之才而骄吝焉,亦不足观矣」,这里没有问题。下面,「又曰:骄,气盈。吝,气歉」。这个末学就先不要解释,我们先往下看。「愚谓」,愚就是他自己,他自己称自己愚。他说我认为,「骄吝虽有盈歉之殊,然其势常相因」,他意思就是说这两个东西常常绑在一起。「盖骄者吝之枝叶,吝者骄之本根。故尝验之天下之人,未有骄而不吝,吝而不骄者也」。这句话有问题,为什么?因为我们刚刚说了,有人骄而不吝,有人吝而不骄,而朱子说他验于天下之人,这句话讲得太武断了。事实上他并没有验于天下之人,因为天下之人有骄而不吝、有吝而不骄。所以这个批注后儒就有提出来,这个批注不圆,不够圆,不是圆解。
末学最后为什么要谈这个?事实上这是我们自学的一个功夫,我们要下这个功夫。虽然这只是在文字上着眼,可是大家一定要清楚,文字看不懂,能修学吗?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刚刚说过,很重视力行的功夫。可是,「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要学文。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开《群书治要》的研讨会,除了要重视力行之外,我们要带起一个学习的风气,要把文字看清楚,因为文以载道,文是载道的工具。如果连文都没有办法认识,道又何在?所以学文是基础。从这里分辨,就是我们要去看批注,不是那么的简单,因为批注里面对跟错的夹杂,正确的跟错误的知见夹杂,你不太容易分辨清楚。所以要跟老师学,一定要找老师。
我们看下面,「《四书辨疑》」,《四书辨疑》怎么说?它说「谓石崇王恺之骄矜,未尝闻其有吝也」。你看有没有?这两个人很骄傲,可是这两个人一点都不吝啬。再来,「王戎和峤之吝啬,未尝闻其有骄也」。这刚刚末学都说过了,它意思就是说,朱子说得不圆,太武断了。「另雪庐老人谓」,雪庐老人,老和尚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才美所指各异,非囫囵一事也」,这是解释朱子把才美混同,事实上才是才、美是美,不能混同。这是第一个。「又此章指之才之美,并未说德,程子之说失矣」,程子在这个地方解释有问题。你看,这都是教我们怎么分辨批注,这是过来人。所以我们学习经典就要找过来人,要找老师。这是举一个例子。这章书我们就讲过去了。
请大家拿出补充,我们先看第一面,补充讲表第一面,「《韩诗外传》」。《韩诗外传》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末学把它编成讲表在上面,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只能很约略的、粗略的把这个文章念过去。我们先看文字,我们不要看讲表,我们边看文字边对那个讲表,这样就可以了。「周公践天子之位」,那个践天子之位是什么意思?就是代理天子,周公是摄政王,成王的叔叔。成王在武王驾崩的时候,成王年纪还很小,所以不能够执政,要找人来辅佐他,那个时候就找周公,周公是他的叔叔。叔叔摄政,代理天子的位子,这叫践天子位,就是代理,他是个代理。「七年」,七年不是短的时间。但说老实话,七年也不长。不长不短的一个时间,代理天子的位子七年。下面,「布衣之士所贽而师者十人」,布衣就是没有官位的,我们叫平民老百姓。平民老百姓贽而师者,那个贽是什么?贽是礼物,师就是老师。换句话说,周公是位于人君的位子,身分高,他对于没有身分的平民老百姓居然能够以老师的礼节来侍奉。你看,布衣有十个人,他把他们当成老师一样来侍奉。换句话说,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讲,他找这十个人做什么?做他的国策顾问,用老师的规格来对待他们。你说周公会骄傲吗?不会。周公很谦虚,他有老师。
所以《书经》里面讲到,「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能自得师者王,就是我能找到老师。你看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乎都是他的老师。在孔子的眼中,所有人都是他的老师,因为什么?他都看到人的优点。就刚刚说的,他有没有计较别人的缺点?没有,而且几乎都能当他的老师,这是圣人。所以他常惭愧,他都看到人家好的,自己比不上,惭愧。「能自得师者王」,就是这个人能够当领导。「谓人莫己若者亡」,莫己若是倒装句,叫莫若己,就是你不如我,那个若就是如。就是讲你不如我,这样的人怎么样?这样的人亡,这个亡就是走不通,他决定走不通。不要说领导,他决定没有办法在人事环境、在物质环境当中得到顺遂。这就是讲到周公,周公有老师,他聘请十个国策顾问,都是平民老百姓,这谦虚。
再来,「所友见者十二人」,有十二个人跟他平起平坐。你看老师,这十个人他不敢跟他交朋友,为什么?他把他看为老师。可是有十二个人可以跟他平起平坐,这是朋友,可以跟他谈论道学,他把他当成朋友。「穷巷白屋先见者四十九人」,穷巷白屋都是指平民老百姓,这些人怎么样?有德,所以先见。这是四十九人。所以他重的是德,不是重表面。这都是谦虚。「时进善者百人,教士千人,宫朝者万人」,这都属于什么?这是他的教学。你看他培养人才,进善百人,发掘人才;教士千人,办教育,培养人才;宫朝者万人,也是培养人才。让这些人有机会受教育,让受教育的人当官,为老百姓服务。前面说他有谦虚,后面说他不吝啬,他不吝啬他才能容纳那么多。你看,进善百人这是谦虚,教士千人这就是不吝啬,宫朝者万人这也是不吝啬,海纳百川,让这么多人可以学习,用国家的力量来办学。所以周朝有八百年的历史,为什么?因为人才很多,它的成就是因为人才多所产生的成就,这个大家都要看得清楚。所以我们现在事业能不能成就,不是看你现在的收入,是看你企业里面有没有人才;国家的国运会不会昌盛,也不看它表面的经济发展如何,而是看你这个国家有没有储备人才,这是我们要认识清楚的。
这一段就是上面「践位七年」那个表,你看「布衣十人,贽而师者。所友见者,十有二人」,一直到「宫朝万人,不骄不恡」,这个字念吝,就同吝啬的吝,这都说明他不骄不吝。这是「践位七年」。
再往下看,「成王封伯禽于鲁」,成王当时因为周公的功劳很大,所以封他的长子伯禽到鲁国当国君,这叫封建。封建不是我们现在说的那个,封建是分封建国,它是一个制度。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地方行政长官,他选拔一个有德的人来当地方行政长官。找到谁呢?找到周公的儿子伯禽。而伯禽要到鲁国去当地方行政首长,他的爸爸周公劝诫他,你看下面,「周公诫之曰」,周公警告他。爸爸能够警告儿子,爸爸警告儿子,诫之曰。他说,「往矣」,你去,你可以去,可是你要有一个认识,什么呢?「子无以鲁国骄士」,他说你不要以鲁国来骄傲别人。为什么?因为你是一方的行政长官,成王赋给你这个行政大权,我们现在讲公权力,所以你不能用鲁国来骄傲别人,不可以的。他用自己来做例子,他说「吾」,我,这指周公,周公对儿子就用这种口气。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叔父也」。你看看周公什么身分?周公父亲是文王,武王是他的哥哥,成王是他的侄子,他上中下都是天子,这个人高不高?这个人地位高,他一家人上中下都是天子、都是皇帝,他身分高不高?身分高。你看「又相天下」,他又是天下的宰相,地位可高了,你不能说他不高。可是他的态度是什么?「吾于天下,亦不轻矣」,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是太轻,事实上是重。
「然」,然就是一个转接词,「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你看这就是他,他说我这个地位不能说不高,可是我洗一次的头发,那个沐就是洗头发。沐为洗发,浴是洗身体,所以叫沐浴沐浴,沐是洗头。古人头发很长,所以决定不是天天洗头,一定是隔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洗一次头,所以叫沐。洗头的时候,没有洗身体,只洗头。一沐三握发,什么意思?他在洗头,因为头发很长,一定要洗很久。在洗的过程当中,有人来报告,报告周公,有读书人要来求见。如果你是周公你会怎么样?叫他等一下。或者是什么?他有没有预约,他有没有跟我的秘书先打打电话,他怎么这么不会选时间?叫他等一等。周公有没有这样?周公没有。周公一听到有贤士要来求见,立刻怎么样?把头发的水拧干,握着就出去见了,很了不起!更了不起的是什么?洗一次头发生三次。啰不啰嗦?我们会觉得这太啰嗦了,叫他等一等。可不可以等?人家是摄政王,叫他等一等过不过分?不过分。可是不能叫他等,还是怎么样?赶快拧一拧就出去了。他不骄。意思就是说,我们身分地位再高,我们有没有周公高?没有,可是我们架子比他大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是凡人,他是圣人,差别就在这里。「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吃一顿饭,饭要细嚼慢咽,结果有人来了,有贤人求见,饭刚刚吃到嘴巴里面去,还来不及嚼就怎么样?吐出来。为什么要吐出来?立刻去接见,不要让人家等。连吞进去的那个时间都不愿意让人家等,你就知道他完全没有架子,一点架子都没有。所以贤人很愿意去求见他,很愿意帮助他,他才能海纳百川,他一点都不愿意失去得到贤人的机会。你看看,这就是周公。
所以他告诉他的儿子,你看我的身分够高,可是我的行为够谦卑。我们看讲表,「就鲁诫子」,就是到鲁国去就诸侯的位子劝诫他的儿子。你看「其位甚尊」,他的位子很高,可是「其行甚卑」,他有这么高的位子,可是他的行为却那么样的谦卑。这就告诉我们要谦虚,要学谦虚。后面那个我们就不说了。再来,我们往下看,他说「吾闻」,这是周公跟他的儿子说的,他说我听说,「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德行愈高,你一定要守住恭敬,这样子你就会永远保持那样的一个位子,你的位子不会垮台。这就是《孝经》里面说到的,「在上不骄,高而不危」。他在上为什么不骄?大家想想看。我们在上为什么会骄,为什么他不骄?在上位骄,就是你执着那个位子,你以为那个位子是实有的,所以你会骄。他不骄,为什么?他不执着。换句话说,他坐那个位子不是为自己干的,他坐那个位子是为一切大众坐的,不是为自己,这大家都要清楚。不是为自己干的,为自己何必干、何必坐?所以他一点都不执着,因此他没有骄。换句话说,他下台会不会有苦?不会。他上台不会有快乐,他下台也不会有苦,因为他不是为自己干的,他有什么好苦的?这个很重要,这就是修养,这就是圣德。所以他没有得失心,没有得失,有机会他就认真的做,没有机会不做,这叫圣德。所以,「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就是你土地愈广大,你愈有财富,你要愈节俭,为什么?这样会安。因为节俭是对自己,吝啬是对别人,对自己要过最简单的生活,这样才能够安,才不会危险。「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也就说你的地位愈高,你要愈谦卑,你的地位就能够保住。「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就是说你愈强大,我们听说过「骄兵必败」,就要愈谨慎、愈谦卑,这样你就百战百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就是你愈聪明、愈睿智,要怎么样?大智若愚,难得胡涂,守愚,要韬光养晦,这样就善。再来,「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你很博学,可是待人处事接物不要用学问来压人,要守之以浅。知道什么?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样就能够有智慧。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这就是谦德、谦虚。「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事实上,周公的话应该是到「守之以浅者智」,到这里为止,所以这里要有个下引号。下面,「夫此六者,皆谦德也」,那是《韩诗外传》的作者做的评论。这个是什么?这是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它的源头,它是这么来的,这是德行,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这就是桀纣,这两个人为什么失败?从这里失败的。「可不慎欤」,能够不谨慎吗?故《易》曰,他讲《易经》,《易经》也是《群书治要》里面一个很主要的部分,《易经治要》。他举《易经》,他说「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近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谦德。
他把谦德更具体讲出来,他说「夫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这把《易经》谦德再把它举出来。「天道亏盈而益谦」,什么叫亏盈而益谦?你看到满月有没有?十五满月,满月之后就要开始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没有例外的,这叫天道。地道呢?「地道变盈而流谦」,水往低处流,都是去丰满卑下的,损高傲的。「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这就不用多加解释了。所以把这一章书了解之后你就知道,我们看讲表最下方,「周公之德,自卑广施」。这是周公的德,周公谦虚,而且施的范围非常非常的广阔,这叫公门好修行。
我们把这一段读过之后,大家赶快翻过来,到补充讲表第二,我们再分辨分辨贡高我慢。我们看这张讲表,「内典细辨,七种慢心」。你就知道了,你看我们儒家讲得简单,儒家讲使骄且吝就一个骄,可是佛经,内典就是佛经,佛经把骄慢细分作七个种类。这就很令我们瞠目结舌,连一个骄傲都可以分七大类,你不得不佩服。我们来看有哪七大类的骄傲,我们再看我们犯了哪一类。第一个,「一者谓慢」,这叫慢。慢是什么意思?「于劣谓胜,于等谓等」。什么叫于劣谓胜?就是对于不如我的,我说我超过他。什么意思?里面带有藐视的意思,对不如我的人我藐视他,这就是慢。还有另外一个,于等谓等,就是跟我一样的,程度一样的,我说他跟我差不多而已,伯仲之间耳。这叫什么?这就是不能恭敬跟我相等之人,这就是慢。不要认为这不是慢,这就是慢。就是我们对不如我的人有歧视、有藐视,对于跟我旗鼓相当的人,我不能尊敬他,我说他跟我差不多而已,半斤八两而已,我为什么要尊敬他?这就是慢。所以下面说,「于境虽称,以心高举」,就是境界虽然很对称,可是你的心已经高高的举起来了,这就叫慢。所以谦卑是什么?谦卑就是把自己摆得很低,即使这个人地位、身分都不如我,我还是恭敬他,这就把慢给伏住了。
我们看第二,「二谓过慢」。什么叫过慢?就是比那个慢,前面那个慢还要超过,这个就更厉害了。我们来看下面,「于等谓胜,于胜谓等」。什么叫于等谓胜?跟我程度一样的我说我超过他很多,这叫于等谓胜。什么叫于胜谓等?程度比我高很多的,我说那个人跟我差不多而已。这叫过慢。下面,「较慢为过」,这个比那个慢还要超过,这个程度就比较重了。再来,我们看第三,叫「慢过慢」。慢过慢比过慢还要慢,这个人程度更强了。我们来看下面,「于他胜中,谓己更胜」。你看,刚刚比我好的那个人我说什么?跟我差不多而已,那叫过慢。现在比我高很多的人,我说他不如我,这叫慢过慢,这就过分了,非常过分,「慢于过慢」。你看这三个,我们有没有?有,要赶快改。
再来第四个,「四谓我慢」。什么叫我慢?我们来看下面,「倚恃己能,欺凌于他」。这就有人我之别,有我有人,有我有人就有这个念头。换句话说,只要我执没有断,都会有这个念头。换句话说,我们只要是个凡夫,我们一定会有我慢。末那四大烦恼常相随,我见、我慢、我爱、我痴。你看这四大烦恼,跟我一起起来的,同时起来的。所以只要有我,我们都有,只是什么?程度不一样。我们一定要承认,不能不承认。这个我慢其实是七个慢的源头,所以把它摆在中间。这是前可以发出那三种慢,后又能发出另外三种慢,我慢是核心。下面,「执我我所,心高举故」。什么叫执我?执我就会觉得我比你好。我所,我所就是我的,这是我的,我的比你高贵。我所就是我的,所以他对这个东西很执着,他对这个东西不能够释怀,一定会有一个念头,就是我比你高、我比你能,我的东西都比你好、比你珍贵,所以你不准碰。你看把我延伸到哪里?延伸到我所,延伸到这个物质上面去。你看我们现在无限的延伸、无限的扩充,那就会产生冲突、产生竞争、产生斗争、产生战争。这就是我慢。所以这下面讲,「自高自大」。这是第四个。
第五个,「增上慢」。什么叫增上慢?我们看下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这个增上,增上是强盛的意思。因为有我慢,我慢还没有除掉,这个人在修道,我慢没有除掉。可是带着我慢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他很努力、他很用功、他很精进的在修学,在用功的当中得到相似的境界,注意相似,相似的境界,在这个相似的境界当中生起高举之心,认为自己已经得到殊胜的圣果,这叫增上慢。换句话说,增上慢是对谁说的?是对学习的人说的,没有学习的人不能称为增上。换句话说,我们讲程度低的,你学了《弟子规》,学了《弟子规》,我们是看这个世界愈来愈顺眼,还是看这个世界愈来愈不顺眼?大家想想看。有一个孩子,他说我的妈妈还没学《弟子规》之前是一个慈母,当她学了《弟子规》之后变成警察。你看,孩子跑得快一点,「步从容,立端正」;孩子看到人的时候,把孩子压下去鞠躬,一定要九十度。你是不是警察?是。警察看什么都不顺眼,看这个人也违反《弟子规》,那个人也没做到《弟子规》,这是什么?增上慢。换句话说,学《弟子规》有没有给我们好处?没有,让我们愈看这个世间愈不顺眼。我们学得愈多,这个世间人都是浊恶,你们都是我的冤亲债主。完了,这个人增上慢了。他没有学,他不会有这个现象,愈学看得愈不顺眼,注意,这就是学错了。学对的人愈学应该看这个世界愈顺眼,最后怎么样?不见世间过,这就学对了。所以你看增上慢。
以前有一个妙高禅师,他很精进修学,精进到什么程度?他爬到一个悬崖峭壁上,这个悬崖峭壁只能容许一个人打坐,他就在那里打坐。为什么?他一昏沉就掉下去,精进的修学。可是确实还是肉体凡夫,他起了个昏沉,掉下去了。掉下去之后,韦驮菩萨来救他,救了他。结果他问韦驮菩萨,他说世间像我这样精进的有几个?韦驮菩萨二十世不护他的法,因为他起了我慢。一直到他忏悔,韦驮菩萨再给他做护法。你就晓得,这就是增上慢。所以我们,尤其是修学的人,一定要防这一条。
我们看第六条,叫「卑劣慢」。什么叫卑劣慢?我们看下面,「于他多胜,谓己少劣」。换句话说,他承不承认别人比他高?承认。可是他的态度是什么?他只不过是赢我一点点而已。这叫卑劣慢。也就是说自己真的很差,他说我只有差一点点,这叫卑劣慢。再来,卑劣慢会引发什么样的情绪?我们看下面,「以卑自夸」。什么叫以卑自夸?下面,「己能少分,谓彼多能,反不及我」。换句话说,我真的是很差,可是看到那个人很好,我吞不下去。然后我跟他说什么?我说,你高你的,我低我的,我堕我的地狱,我也不要你来度我。这叫卑劣慢,这也能慢,大家想想看。所以你看那个我多麻烦,连这个都能慢。
再来最后,「邪慢」。邪慢是什么?我们看下面,「成就恶行,恃恶高举」。什么叫成就恶行?譬如说在监狱里面有两个犯人在对话,受刑人在对话,他问你进来几次?我进来三次。算什么,我进来五次了。这也能慢,他认为五次比三次还要傲慢。所以,你看成就恶行,恃恶高举。你杀几个人?两个。你才杀两个,我杀了十个,意思就是说你杀两个还不够看。这叫什么?邪慢。连这个都能慢,这个就很麻烦。所以你看最后,「谓实无德,妄为有德」,他犯罪杀人的事没有德,他居然用这个来竞争、用这个来较量,以为有德。这个是什么?「以恶为能」。
这一章书我们讲到这里,大家就知道传统文化,我们今天学习方向、目标不能搞不清楚,「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今天很难得这样的盛会,后学十分的荣幸,仅就自己一点点学习的心得报告跟大家做汇报。我一定有讲错的地方,请大家一定要指正、一定要帮助。我们还看到,这是我早上才晓得的,四川昨天发生了强震,我们把今天在这里学习的这些精神,我们遥远的祝福这些受灾的民众,希望他们能够减少伤害,能够得到安宁。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