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85|回復: 1
|
净公上人关于一真的讲记敬摘点滴20211211243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一真的讲记敬摘点滴
...的心所五十一个全了,没有一个不相应。所以佛在经上说,它对外能缘虚空法界,对内它能缘到阿赖耶的三细相,阿赖耶的业相、转相、境界相。业相,现在科学里头讲的能量,它是波动的现象,就是一念不觉;转相就是念头,科学叫信息,能缘得到;境界相是物质。境界相现在叫它做物质现象,与它相对的精神现象,精神现象就是信息(就是念头),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是念头。确实现代量子物理学家把目标就对准这三个问题,物质被揭穿了,彻底搞明白了,现在信息还没有搞清楚,到底从哪里来的不知道。
物质现象,这也是最近三十年被发现的,德国人普朗克博士率领这个小组,专门研究物质到底是什么,把最小的物质,小到不能再小,找出来了。物质在佛经上叫极微色,微是微细,极其微细的色相,肉眼看不到,天眼也看不到,阿罗汉的慧眼也看不到。佛经上说的,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欲界天、色界天人都看不到,阿罗汉能看到,这什么东西?应该就是现在科学里面所讲的原子。科学家在八十年前发现原子,认为原子是基本的物质,不能再分,最小。殊不知这些年来科学不断在进步,日新月异,新的仪器发明出来,有能力掌握一千兆分之一秒,能够掌握到。这在过去作梦都不敢想的,这样高度的仪器,才把佛经上讲的极微色找出来。科学的名字叫中微子,或者叫微中子都可以,这才是物质最小的,不能分了,再分就没有了。佛叫它做邻虚尘,邻是邻居,它跟虚空做了邻居,就是它不能分,再分就没有了,就是虚空。科学家还是把它分开了,一分真的没有了,发现的是什么?发现是念头波动的现象。於是这个谜揭穿,物质是假的,是念头产生的幻相,我们误会把它当作物质,其实是假的。单独这一个物质,我们是不能觉察到的,因为它太小,生灭的频率太高。要依照弥勒菩萨所说的,它存在的时间只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换句话说,一秒钟它生灭多少次?前念灭后念生,一秒钟生灭一千六百兆次,单位是兆。在这么高的频率之下,怎么会知道?这叫什么?这叫一念,一个生灭就是一念,一念就是一个生灭。
从一念来说,这是心理现象,生灭现象,这一念当中具足五蕴。我们以前对於佛经上讲的五蕴都没有搞清楚,都产生误会,色受想行识。《心经》念的人太多了,有许多人用它作早晚课,里面「照见五蕴皆空」,谁照见?现在科学家已经掌握到,但是还没有能搞得究竟,没有佛经上讲得那么清楚。他发现微中子,就是发现了色,发现了受想行识,他没有讲得这么清楚,他只说是念头波动产生的现象。这个念头里头有受、有想、有行、有识,你看佛讲得这么清楚。基本物质里头,极微色它具足色受想行识,就是讲一个微中子,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它有感受,它会想,它有行,行是相续不断,前念灭后念生这叫行,就是相续不断。实际上它是相似相续,它不是真的相续,真的相续,前面跟后面是相同的,它这个前面跟后面是不同的。我们看到科学报告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情,肯定佛是了不起的科学家。佛怎么看见的,这是宇宙的奥秘,物质的源起、源头,精神的源头,起心动念那个源头是什么,科学把它当作一个命题来研究。佛经上告诉我们的,一念不觉叫业相,这个业相就是阿赖耶的本体,从这个业相生出念头,叫转相,转是转变,业相是根本,转变是枝叶,从转变里面产生色,物质现象。所以第六意识能够缘到阿赖耶,能够缘到极微色,缘不到自性。
对外,现在科学走两个极端,一个宏观宇宙,研究天文;第二个走反方向,微观世界,就是极小的,极细小的,都有成就。特别是量子力学,就是研究微观宇宙的,跟佛经上讲的相同。微观宇宙他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到,还有个大的问题,那就是大小不二。极其微细的微中子,佛经上讲「芥子纳须弥」,须弥山放在芥子里面,芥子没有放大,须弥山没有缩小,那怎么放下去的?这有点像现在科学用的晶片,你看晶片,大概比小指甲还小,那里面藏了很多信息,还有很多画面,从电脑里面就看到了,这就是芥子纳须弥。佛讲的比这个更神奇,极微之微,就是微中子里面有宇宙,整个宇宙就在一粒微中子里头。它能不能现相?能现,惠能大师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整个宇宙是它现的。它现它没有放大,现出来的大小是一不是二,妙极了!换句话说,佛法里面告诉我们,遍法界虚空界都是从心想生,都是自性变现的,心现识变。现相是心,心就是自性,自性现的;产生变化,把它变成六道、变成十法界,这是阿赖耶。阿赖耶能变,自性能现。换句话说,阿赖耶不能现,它能变,把自性现出来的境界扭曲了。自性现的是一真法界,在净宗叫实报庄严土,实是真实,真实是不生不灭。阿赖耶进去了,把它变成生灭、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轮回。我们六道凡夫所用的心是妄心,就是阿赖耶。阿赖耶是从真心变出来的,真妄不二,真妄是一体,好像一体的两面,有正面、有负面,它是一体,我们用正面的就是一真法界,用负面的就是十法界、就是六道轮回。
这桩事情只有佛经讲得透彻、讲得微妙,我们现在能够体会,但是不踏实,要踏实还得要用几年功夫。如何能够让它踏实?不能用科学的方法,用科学的方法跟事实真相不相应,你永远不知道,你能够知道的就到此为止。这是八识的能量,它是有限的,有局限的,要用真心,真心的能量是无限的。真心是什么?我们前面学过,真心就是正念、就是无念。念有念无是妄心,念善念恶是妄心,念佛法念世法也是妄心,有念都是妄,无念就是真。无念也不是什么念都没有,什么念都没有,那邪正都全没有了。无念里头有无量智慧、有无量德能、有无量相好,这是《法华经》上讲的性具,也是《华严经》上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性具的,自性本有的。自性有圆满智慧、圆满德能,智慧德能决定不是从外头求来的,外头没有。你看此地说的,「处处能缘,独不能缘於般若」,般若是智慧,它缘不到,为什么?它是妄心。智慧是真心起的作用,妄心缘不到真心,所以它缘不到般若。般若什么时候被发现?明心见性就发现了。什么样的程度能明心见性?别教地上菩萨,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华严》把菩萨的地位分为五十二个阶级,这五十二个阶级完全是定功的浅深,修禅定浅深分成五十二个阶级。这五十二个排列,从下到上,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四十个,十地,五十个。要初地以上,在圆教里面,圆教初住等於别教的初地。换句话说,圆教是从别教初地算起,又往上排列四十二个位次,这四十二个位次都是明心见性,都是永远断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
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没有了,还有什么阶级?应该是平等的,有起心动念就不平等,没有起心动念当然平等。没错,实报土的菩萨真的是平等,平等里头还有不平等,那是什么?习气厚薄不一样,在下面的习气就很浓厚,在上面的习气就很薄,这个不一样。我们要知道,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习气没断。习气要断干净,他就不叫阿罗汉,他升等了,叫辟支佛。辟支佛要断尘沙烦恼,尘沙烦恼是分别,真正做到不分别了,不分别的习气还在。所以辟支佛把分别放下,他升级了,他是菩萨。菩萨有分别的习气,把分别的习气断掉之后他又升一级,十法界里的佛。十法界里面的佛无明没断,无明断掉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无明破了,无明习气还在。见思烦恼的习气有方法断,尘沙习气也有方法断,无明习气没法子断,为什么?他们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你用什么方法断,你要用方法不就起心动念了吗?那就大幅度的退转了。这时候怎么办?这叫任运,就是随它去,时间长了自然没有。古人在这用个比喻,好比酒瓶,酒瓶里面盛酒,酒倒干净了,擦得很干净,确实一滴都没有,闻闻有味道,这味道怎么断?没法子断。只有一个方法,瓶口打开放在那个地方,放上半年、一年再去闻,没有了。要很长的时间,这个习气才能断得了。
习气断完之后,实报土就不见了。《金刚经》上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实报土例外。实报土没有生灭,它有也会灭掉,没有了,这叫隐现。实报土现前,这现;实报土没有了,隐。它不是生灭,它没有生灭,有缘它现,没有缘它不现,隐了,隐藏,所以大乘教里讲的隐现。隐现对於实报土的人来说是个别的,是别业,不是共业。这个人无始无明习气断掉,他醒过来,他的实报土没有了,他到哪里去?到常寂光去了。所以无始无明习气没有什么障碍,像如来一样,智慧、神通、德相没有不能实现的,能分无量无边身,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去供养佛,这是修福,听佛讲经说法是修慧,福慧双修,得大自在。具足法身、般若、解脱,叫三德秘藏,真正常乐我净。法身有常乐我净,般若有常乐我净,解脱也有常乐我净,就是不能回归常寂光,必须无始无明习气断了,他就回常寂光。
回到常寂光,常寂光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常寂光在哪里?常是不生不灭,寂是清净无染,光是光明遍照,照全宇宙,一切时一切处无所不在,我们大家统统在诸佛如来常寂光当中。像我们这个房间里头有十几盏灯,每一盏灯打开,光都是照满这个空间,光跟光融在一起分不出来。所以进入常寂光,就跟一切诸佛如来融成一片,这是自性。融入常寂光就是回归自性,回归自性才真正证得大圆满。你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天天在想著,阿弥陀佛我想见你,阿弥陀佛忽然在面前看到了,就现身了。他有没有从哪里来?没有;消失了到哪里去?也没有。不来不去,「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楞严》上说的。他没有地方不在,...(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集))
...持名一法又为四种念佛中之径路,故称为径中之径。又本经不倡一心不乱」,为什么?一心不乱一般人做不到,看到《弥陀经》上这一句他害怕,这我做不到,不肯念佛了,我遇到过这样的人。梵文原本也没有一心不乱,换句话说,一心不乱是鸠摩罗什大师他翻的,他用了一心不乱。有没有道理?有道理。我们念佛要念到功夫成片就能往生,功夫成片不是一心不乱,就是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就叫功夫成片,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有这个功夫就能自在往生,来佛寺的三位老人都达到这个境界。为什么罗什大师翻成一心不乱?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先用佛光照你,佛光照你的时候,你的功夫就提升一倍,功夫成片就提升到事一心不乱,他没翻错。但是一般人不知道,不讲清楚他不晓得。事一心不乱的人就提升到理一心不乱,佛光一照,功夫马上就加一倍。那没有功夫的人,佛光一照就到功夫成片。只要你有真信真愿,临命终时头脑清楚,念十声佛号,乃至於一声佛号都可以往生,那就是佛光注照把你提升到功夫成片。
决定不能怀疑,决定不要掺杂妄想杂念,心要清净。所以我们平常要练用真诚心,无论对待什么人用真心,决定不吃亏。不可以说我对佛用真心,我对一般人就用妄心。他用妄心对我,我用妄心对他,错了。妄心用成习惯,对佛还是妄心,这就错了,要把它转过来。不怕吃亏,不怕上当,吃亏上当无所谓,因为我们的目标在极乐世界,我不想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什么都能放得下,没有贪恋,没有占有,你多自在!心开意解,快乐无比,没有烦恼,没有忧虑,真心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全用真心。我们念念跟阿弥陀佛一样,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明了、都有缘分接触到净土法门,都能够真信真愿老实念佛,将来都是极乐世界弥陀会上的同参道友,这多美好!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好;别人毁谤我,我赞叹他,对自己有大利益,为什么?自己真正放下,跟任何人没有冲突。他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他不要,我们跟任何人没有利害冲突。世间人放不下的,财色名利、七情五欲,不就这个东西吗?我们这个全放下,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我们还建学校,建汉学院、建佛教大学,那是什么?为别人建的,不是为我。我们有这个缘遇到这桩事情,希望成就,帮助正法久住,帮助成就人才,这是应该做的。随分随力去做,也不要勉强。
本经直截了当,就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修学的宗旨、宗要。「但能发心专念,皆可往生」,决定往生。「故更为明确简要。是故此经称为净宗第一经。因其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绝待圆融」,绝待就是绝对,绝待圆融是《华严》、《法华》,这部经跟《华严》、《法华》去相比,比《华严》、《法华》还要圆融,更不可思议。「日本净宗大德推重此经,过於我国」。这个话讲的是真的,日本净宗这些大德,大概都是隋唐时候到中国来留学,他们亲近善导大师,我们净宗第二祖,亲近智者大师,所以日本的佛教,净土跟天台特别兴旺。他们尊重善导大师为日本净土宗开山第一代祖师,这个我们赞叹,他不忘本,尊师重道,没有在日本传教,他就是始祖,他把善导大师奉为始祖。
「《黑谷大经释》」,这个大经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注解,里面有一段话说,「於往生教」,就是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教法),「有根本亦有枝末」。净土有三经一论,这在那个时候,唐朝时候。净土的经典最少,容易,愈少愈容易,只有三经一论。三经里面是以《无量寿经》为根本,《观经》、《弥陀经》、《往生论》,这都叫枝末。「又此经名正往生教」,在往生经教里头,《无量寿经》是正往生教,对极乐世界介绍得非常详细;「余名傍往生教」,余就是其他的三种,《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往生论》,这叫傍往生教。「又此经名往生具足教」,为什么?它面面都讲到了,性相、理事、因果全讲到,所以它是具足的。「他经」,《弥陀经》也讲到,讲得简单,跟这个比就差很远,这个详细;《观无量寿佛经》只讲两种,其余的没提,只讲净宗理论,根据什么道理建立这个教的,得有理,第二个讲方法,往生的方法,它只讲这两样。理论只有两句话,「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是净土宗所依据的理论,因为你本来是佛,这是佛在《华严》、《法华》里都说过的。凡是佛弟子,无论学哪个宗派,无论修哪个法门,这个理论一定要承认,一定要接受,不接受不能成就。一定要相信佛没有说错,每一个众生本来都是佛,只是迷失了自性。自性迷了,於是思想见解产生了偏差,言行有了错误,这才把一真法界,就是实报庄严土变成十法界、六道轮回。是错误的念头变出来的,变的时间太久就回不去了,如果不是遇到佛陀,我们永远错下去。轮回里头太苦了,现在我们很幸运,遇到了佛法,遇到大乘,遇到了净宗,这是无比的幸运。这个幸运必须要自己全盘了解,才知道我太幸运了;如果你对於净宗了解得不够深刻、不够透彻,你不会珍惜。你怀里头带著宝物,你不知道,这个宝物不起作用,依旧还搞轮回,这叫大错特错!
「据上之义」,就是根据黑谷大师所说的,「净土宗譬如妙高峰头」,他就这个意思,妙高峰的峰顶,山顶,「而本经正如峰头之顶尖」。这话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要求法,一切法的顶尖就在我们手中,我们不识货、不认识,以为还有好的,到处去找,错了。谁认识,谁明了?来佛寺的三个老人,他们认识,他们明了,他们一生不找第二个法门。他们有多大的成就?我肯定他们都是明心见性的,都是法身菩萨,不是凡人。我们说这个话不是随便说,是看这三个老人一生的行持,跟他最后的表演。无疾而终,自在的走了,像开玩笑一样,说我走了,就真走了。这令人惊讶,人走哪有这种走法!你到医院去看看,走得多苦,样子多难看,哪有这样笑咪咪走的?这么开心的走了,在这个地方表法任务告一段落了。后面呢?后面有后面人来接班,像接力赛跑一样,他把棒子交给下面人了,非常快乐,离开他的跑道。这个法门就一句阿弥陀佛,顶尖,顶尖的顶尖,就这一句。你要真认识,可以说你的智慧就圆满了,你不需要再用别的,就这一个法子成无上道,一定得念佛三昧,一定大彻大悟。不是念佛三昧,不是大彻大悟,走的时候怎么那么自在!
「本经谓」,这本经说,「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这释迦牟尼佛说的。当来是将来,释迦牟尼佛末法还有九千年,往后九千年真正能够学佛得度,能够一生成就的只有这部经,只有这个方法,老实念佛。印光大师一生教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我刻了一块印,这是印光大师传心法要,你要问印光法师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十六个字就是他一生的写照。敦伦尽分,敦是亲爱,伦是同类,范围扩大,同是人皆须爱,这是敦伦。人有亲疏,先从自己家庭,然后扩大到家族,再扩大到邻里乡党,再扩大到社会、扩大到国家、扩大到全世界,「凡是人,皆须爱」,《弟子规》上说的,这叫敦伦。尽分是什么?尽自己的本分,为一切众生服务,关怀一切众生,照顾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尽心尽力,不求回报,这是尽分。这是世间法,世间法是出世间法的基础,没有世间法,哪来的佛法?佛法建立在世间法的基础上。净业三福,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基础,不能不认真去学习。我们学佛为什么不能成就?就是基础没有,基础不够深厚。要拼命在这上扎根,往后才能够壮大,才能够开花结果,这根深蒂固,根不深不行。对於这个法门要真认识,那就是经多念、多听,帮助你认识。真正认识,你的心就定了,心定之后经就可以不要了,一句阿弥陀佛就念到底,你会愈念愈欢喜。为什么?这一句阿弥陀佛,所有经都在里头,全念了,一部也没漏掉;一切诸佛菩萨名号都在里头,也一样都不缺,一句名号是大圆满。
「是知利济众生」,利益众生,救济众生,「此经为最」。我才发心把《华严》都放弃了,生平最喜欢的;专门学这个法门,专门学这部经,专门讲这部经,无论到哪里统统讲这部经。我还有个学校的头衔,终身教授,我到学校里开课开什么?开《无量寿经》,我就开这个法门。因为这个大学有汉学系,汉学系里头就是儒释道,所以我可以开这个法门。汉学系有学位的,有学士、硕士、博士,有学位的。「持名之法,暗合道妙,最易行故。」这最后三句劝勉我们,我们要记住,真容易,不难,真成就。你看看来佛寺三老,平常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权势,贫穷,也没有财富,什么都没有,暗合道妙,最易行故。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学习到此地。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十四集)
http://ft.hwadzan.com/media/flv/02/02-041/02-041-0014.flv
http://ft.hwadzan.com/media/mp4/02/02-041/02-041-0014.mp4
[audio]http://ft.hwadzan.com/medi...(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集))
...没做到。这就是善根福德因缘有,不足,怎么办?加紧。加紧行不行?行,锲而不舍,真正要做到分秒必争,我绝不能让时间空过,每一秒钟都是阿弥陀佛。这争什么?争这一生成就。想别的,干别的,把阿弥陀佛忘掉了,那就是造轮回业。无论干什么,像海贤老和尚一样,心里全是阿弥陀佛,那就是念念都是功德,积功累德。无论干什么事情,心里有佛号,念佛跟工作不相妨碍。工作有用心、有用力的,用力不妨碍,用心有妨碍。如果是用心的,把佛号停下来,认真把事办好。办好之后,事放下来,佛号赶快提起来,要养成习惯。最好事这方面愈少愈好,随缘不攀缘,这就好,总要把时间挪出来念佛,这就对了。
最后的结语,至於末世,现在是末法时期,末法已经过了一千年,第二个一千年的开始。浊恶弥深,浊是染污,严重的染污,恶是造恶业,十恶。我们冷静去观察这个世界,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贪瞋痴慢,这个地球上到处都是,所以带来严重的灾难。确实像念老所说的,「恶浪滔天,毒焰遍地」,这八个字就是大灾难出现的时候。在这时候,「世尊垂慈,仍特留此法,以作慈航,以降甘露。佛恩深重,粉身难报」。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亲近弥陀,这才报佛恩。四恩总报,报佛恩,报父母祖宗之恩,报国家之恩,报众生恩,全报了,我们要明白,要不发愿生净土就大错特错了。
概要的第二段,「本经体性」,也就是说佛说这部经,理论依据什么。如果没有理论依据,我们怎么能相信?所以教起因缘之后要为我们说明本经的体性。第一段,「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体」,所有大乘经。实相是什么?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实相者,真实相也,又平等一相也。」下面是注解的原文,「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大乘经全是自性真相里面流露出来。「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这个印就是印证,印,证明它真实。什么叫实相?实相就是事实真相。宇宙人生一切万事万物,真相是什么?这里给我们透了一点信息,平等一相。为什么?它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自性就是我们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自性是真心,真心是清净的,真心是平等的,真心是觉而不迷。
我们看底下第一段,这都是说实相。佛在经上讲,「实相无相—离一切虚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上说的,这是从体上讲。实相无相,所以叫它做空,这个空不是无,不能当无讲。为什么?它会现相,遇到缘它就能现相。所以「亦无不相」,无不相就是有相。「相而无相」,无相而有相,这叫实相,这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了不可得,因为心性没有现象,它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一切法从心想生,它没有心想,所以实相不可得,我们缘不到。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所缘的是物质现象,阿赖耶的相分。自性里面没有阿赖耶,阿赖耶是假的。阿赖耶虽然从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它是妄心,它是生灭心,而自性是不生不灭。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阿赖耶变现出来的,能变是生灭,所变的相当然也是生灭,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自性没有现象,我们八识缘不到,但是它真存在。自性没有生灭,有隐现,没有缘的时候隐,隐就是无相,无一切相,就是实相无相;它要现,众生有感它就有现,现出来相,所以叫无不相,它什么都能现。现的时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全宇宙,整个宇宙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它现,不叫生,有生就有灭,它叫现,它叫隐,隐、现,不是生灭。现不是生,隐不是灭,大乘教上隐现两个字我们要有概念。
所以相而无相,这个相是现,从现相上你知道它无相,这就是实相。虽然现一切相,阿赖耶变出来的,它全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你细心观察,所有的动物都有生老病死,所有的植物都有生住异灭,所有的矿物都有成住坏空,这就是生灭法。生老病死生灭法,生住异灭是生灭法,成住坏空还是生灭法,没有一样不是生灭法。不生不灭的,自性变现的,生灭法是缘起,不生不灭叫性起,《华严经》上说的。性起现相,那个相不生不灭,因为它能现的不生不灭,所现的也不生不灭。六道依正庄严是阿赖耶现的、阿赖耶变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十法界六道是心现识变。极乐世界跟我们这里不一样,它是心现没有识变。每一个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统统转识成智,阿赖耶没有了。没有,变成智慧,阿赖耶变成大圆镜智,末那识变成平等性智,第六意识变成妙观察智,前五识变成成所作智,不生不灭,有隐现,没有生灭。这个概念要清楚。
不管是真是妄,统统不可得,这就是实相。十法界里头没有一法你能得到,一真法界也没有一法能得到。所以,不能有一个念头,有一个念头,我喜欢它,我想得到它,错了,你完全迷了。那就是什么?一念不觉,而有无明,那就是阿赖耶。有念是阿赖耶,无念是智慧,无念是大圆镜智。所以我早年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就教我看破、放下。放下什么?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著。妄想是指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迷了,起心动念就是阿赖耶。一念起心动念了,阿赖耶就现前,那个一念诸位要知道,是一秒钟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太快了,太微细了,这起心动念了。这叫无始无明,阿赖耶就出现了。
这一出现,要多少劫的时间你才能回归,回归就是成佛,回到你原本的样子。原本的样子是常寂光,光明遍照。常寂光是智慧,无量光、无量寿,非物质、非精神,也非自然现象,没有办法说得出来,唯证方知,这是事实真相。佛是从这个事实真相里面,为我们说出《大乘无量寿经》。这是法藏比丘在因地里头,无尽的智慧、慈悲、无量的功德,成就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从自性变现出来的,帮助我们在这个环境里头修行,这环境是无量寿。我们这个世间寿命太短,干什么时间不够用,一切善不能建立,时间不够。要换到极乐世界,这个障碍就没有了,有的是时间,决定能成就。这个世界障缘多,极乐世界没有障缘,极乐世界确实一帆风顺。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实相无不相—非顽空与断灭」。顽空是什么?什么都没有,这叫顽空。自性不是的,自性虽然没有相,遇到缘能现相。众生有感求佛,自性就现佛;你求菩萨,它就现菩萨。它现真管用,现身来为你说法,帮助你解决困难。你明白了觉悟了,你的困难化解了,这相就不见了。要用什么心去感?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就现前。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观音菩萨发这个大愿,求他的人多,感应特别显著。佛在这个经上教导我们,我们如果遇到急难、遇到恐怖,一心专念观世音菩萨,菩萨就能把我们的恐怖、畏惧化解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了证明,他在十八岁的时候,腿上长了一个毒疮,他的母亲求医找药,什么医生什么药都治不好。他明白了,说了一句话,「妙药难医冤孽病」,他晓得这个病是冤孽。跟他妈妈讲,不要求医,不要找药,他一心一意念观音菩萨。念了一个多月,这个毒疮自然就好了,不药而愈。所以,他对於观音菩萨的感应一点怀疑都没有,无论在什么状况之下,求菩萨决定有感应。
我们今天求好像没有感应,不是没有感应,是我们求的这个心不清净,有杂念,不是真诚心,恭敬也不到位,这就是障碍。没有障碍,记住,真诚、清净、恭敬。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念佛人求阿弥陀佛,他说得非常好,「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求跟阿弥陀佛感应,用什么方法?用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天天想阿弥陀佛,天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现身给你看,真的不是假的。念佛功夫得力的人见过阿弥陀佛,见佛佛一定给你授记,佛鼓励你、勉励你,你还有多少年的寿命他告诉你,到你寿终的时候他来接引。这不就等於授记了?你知道临命终时决定往生,阿弥陀佛不会说妄语,一定来接引你。这叫现前见佛。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那是将来见佛,当来见佛,现在是现前见佛。有很多人在梦中见佛、在定中见佛,见佛的时候似梦非梦,又好像作梦,又不像作梦。真正念佛人,一生当中不止一次,慧远大师四次。我们有理由相信,像他那样的三、四次,真正念佛人在一生当中都可能有,不是不可能。底下这句话《金刚经》上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又实相无不相,非顽空与断灭。非如龟毛兔角,一切虚无」。龟毛、兔角是比喻,乌龟没有毛,兔没有角,说龟毛兔角,这完全是虚无的。「《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让我们对於一切现象统统放下,不要执著;不但不执著,也不要分别;不但不分别,对它不要起心动念,全是虚妄。凡所有相是虚妄的,佛教给我们讲的真实,自性,自性是有,不是虚妄,但是也得不到。为什么?它没有相。有相是假相,没有相是真相,真相不可得,假相也不可得。所以,真的、假的都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错了。这是通途法门所修的,真的很难。
阿弥陀佛给我们开的特别法门,指方立相,指方,方向西方极乐世界,立相,那个地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这个意思是说,实相无相难,你做不到,指方立相容易,我有一定的方向,我不会茫然,我有一定的目标,我要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有,蕅益大师给我们作证。他老人家...(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集))
...慧可是二祖。二祖向他求法,看到印度来的大师,他的心非常虔诚,当时下雪,达摩祖师在房间里面打坐,他在门口,站在那个地方等他出定。等了多久?雪下了已经到他的膝盖,就知道站得很久,还没有离去。达摩祖师出定,知道有一个人站在外面,问他,天这么冷,你来到这里要什么?他拿他的戒刀把他的左手砍断,供养达摩祖师。达摩祖师说你这又何苦来?问他,你求什么?他说我心不安,求大师给我安心。达摩祖师坐在那里伸著一只手,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让他回光返照。想了半天,他说我觅心了不可得。二祖觅心,我找不到,心在哪里我找不到。达摩祖师回他一句话,「与汝安心竟」,这句话意思就是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慧可听了这句话豁然大悟,就开悟了。所以不能说它无,问题就是会不会,是真的体悟到。我们看每个人得法的缘都不一样,慧可吃这么多苦头,他的心真诚、清净、恭敬到极处,一个疑团解不开,被达摩祖师一句话点破,他马上开悟。
六祖惠能大师:「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也不能执著为有。这是「离四句,绝百非」,四句就是有、无、非有、非无,这根本四句,延伸出百非。「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思量是第七识,分别是第六识,六识、七识缘不到,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它是什么样子?「灵明洞彻,湛寂常恒」。灵是说这个人头脑清楚、敏捷,反应非常快;明是智慧,充满了智慧,对一切事物洞彻,看得清楚、听得清楚,六根在六尘境界上清楚明了。虽然清楚明了,它湛寂,像水一样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就是六祖所说的本自清净、本不生灭。常恒是不生不灭,湛寂是本自清净,灵明洞彻是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孤明历历」,孤是只有自性,自性觉,万法都是迷而不觉,唯有自性觉而不迷,历历是形容明的样子。「炳赫虚空」,炳是火燃烧得猛烈,跟虚空同体,范围多大?虚空有多大它就有多大。遍法界虚空界都在佛光之中,这是讲光明,在净宗叫常寂光,孤明历历、炳赫虚空就是常寂光。底下都是形容,「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迥是远,远远的摆脱掉根尘(六根六尘),一片光明,就是净土讲的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就是自性,常寂光就是实相。
「故莲池大师赞曰:大哉真体」。真体就是自性,真体就是实相。「不可得而思议者」,这个境界不许你去想,你想就错了,不能说,说就错了。不能想、不能说,在这个现象之下,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就见性了。「其唯自性欤」,这个只有自性,自性就是真体,宇宙万法的真体,哲学里面叫做本体,莲池大师称为真体,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法不离它,是这个体所生所现,这个体是能生能现,全宇宙是所生所现,能所是一,能所不二。能生的是空,所生的是有,空是真空,能生万法,有是幻有,有是妙有,有即是空。万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虚妄相不能说它无,有自体不能说它有,有无都不能说。有有无就错了,迷了,就变成阿赖耶。
这一段要紧的,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换句话说,我们的心里头不能有一念,不能有一个相,相是什么?心想就是相。你看想字,心上有个相,这是执著;思,心上画了格子,那个田画了格子,代表分别,思是分别,想是执著。不能思、不能想,把你所思所想的统统放下,也就是说把那个田拿掉,把那个相拿掉,剩下来真心,那个有,心上面那是假的。难,非常之难,不想,想不想还是想,统统是妄想,有想、无想都是妄想。什么都不想了,无想了,无想错了,无想到无想天去了,外道,他什么都不想,那也是定,叫无想定。定中有境界,修定的人自己要知道,境界是幻相,它会出现,出现不执著没事。执著就错了,执著怎么?入它的境界,魔境。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没事。境界多,无论什么境界,统统不执著,佛境界也不执著,关关通过,你才能入佛境界,佛境界就是自性,本有的。
下面第五段,「论云」,这是《往生论》,《往生论》上说,「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天亲菩萨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他往生了,回来给我们做报告,把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报告给我们听。所说的跟《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完全相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菩萨给我们做详细报告。我们的初祖远公大师也见到了,他只告诉我们他四次见到,没有作一篇文字留给我们。如果他要是写一篇文字留给我们,会跟天亲菩萨的《往生论》相同。「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就是一句阿弥陀佛的圣号。「此论直显事理无碍之一真法界,即事而真,当相即道,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一一即是实相,故云本经以实相为体也」。
我们看念老注解原文,「实相之旨,如上粗明」。上面讲了一个大概,让我们对於实相有一个概念。这个概念非常重要,了解实相我们的取舍就不会有错误。我们要舍妄相,我们要取实相,妄相是有相,实相是无相。实相是什么?经题上五个字,「清净平等觉」,这是实相,心里面一尘不染是清净,心里面没有高下是平等,清净心生智慧,平等心生大智慧,清净平等就是自性,也就是论上讲的一法句。清净平等觉就是真实智慧,就是无为法身,清净平等觉也是阿弥陀佛的德号。「至於本经体性,何得称为实相耶」,这部经根据什么道理说出来的?根据事实真相。「下申其说」,下面申明,为我们说清楚、说明白。
「世亲菩萨」,世亲就是天亲,《往生论》里面说,「庄严佛土功德成就」,说了十七种,这是极乐世界的依报,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正报呢?「庄严佛功德成就」,八种,「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有四种,加上前面庄严依报,总共二十九,二十九种庄严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愿心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极乐世界无比殊胜庄严从哪来的?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来的。四十八愿从哪来的?法藏比丘五劫修行感得的,这要知道,为什么?知恩就会报恩,不知恩的人不知道报恩。我们想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这么好,怎么来的?法藏比丘五劫修行。这就是老师叫他参访考察,用五劫的时间,将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他都去参观考察,这个世界好的我要,不好的我不要。在第一愿里面我们就看到,他到六道里面来参观、来访问,觉得六道里头人天还好,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这个不好,他不要。极乐世界有凡圣同居土,只有两道,我们这里凡圣同居土有六道,这就有取有舍,三恶道、修罗不好,不要。他的选择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五劫考察的总结,依照考察总结来修行,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建造极乐世界为什么?为接引一切六道苦难众生,到这个环境去学习,一生决定成佛。不是为自己,完全为众生,就是这样的一个愿心,希望一切众生早一天成佛。
极乐世界他也看到了,十方刹土十法界、六道,妄心所变,不是真心,这个他不要,就是说缘起的,十法界、六道是缘起的,他不要,他要性起。性起与自性相应,缘起与阿赖耶相应。与阿赖耶相应什么?阿赖耶起心动念,末那执著,第六意识分别,这就是三大类烦恼的根。无明从哪来的,尘沙从哪来的,见思从哪来的?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阿赖耶,把这三种烦恼的根都拔掉了。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再不会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种烦恼起现行,没有了,这个世界能不去吗?这个世界修行没有障碍,一帆风顺,阿弥陀佛是老师,好老师。所以这三种愿心庄严要知道。
「略说入一法句」,这简单的说。「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真实智慧明心,无为法身见性,禅宗里头有一句话,明心见性,明心,般若智慧现前,见性,无为法身现前。无为而无所不为,无所不为什么意思?能生万法就是无所不为,遇到缘无所不为,没有缘无为。无为是真性,有为是真应,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应是什么身?应身、化身,叫应化身,应化身通十法界,换句话说,十法界六道里面的众生有一念求佛的心,佛知道,马上就应了。
这种应就像日本江本博士水实验那种应,道理跟这个相似。我们起心动念别人不知道,水知道,我们面对著水起个念头,不说,站在我旁边的人都不知道,水知道。我起个善念,结晶非常美,我起个恶念,结晶非常难看。你要知道,水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它这个反应就是感应,自然的。这个证明意义非常之深,这个证明告诉我们,我们这一生在这个世间所受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是从自己念头生的,与外面境界、与外面人毫不相干。所以中国古圣先贤告诉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出了问题,问题不在外,反过头来反省,决定在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上找到原因。如果把不善的改掉,把善的加强,你这一生生活清净美满,你的事业一帆风顺,如果遇到净土法门,你来生必定成佛。
这个水结晶的实验告诉我们这个事实真相,这个信息应该要告诉广大群众,为什么?集体的意识能量非常强大,可以改变我们物质环境,那就是真正的消灾免难。海啸、地震、飓风能不能让它不发生?答案是肯定的,能,只要知道这些灾难是什么样的心念所招感的,把这个心念放下,不要再有,灾难就没有了。...(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集))
...与自性相应,缘起与阿赖耶相应。与阿赖耶相应什么?阿赖耶起心动念,末那执著,第六意识分别,这就是三大类烦恼的根。无明从哪来的,尘沙从哪来的,见思从哪来的?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阿赖耶,把这三种烦恼的根都拔掉了。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再不会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种烦恼起现行,没有了,这个世界能不去吗?这个世界修行没有障碍,一帆风顺,阿弥陀佛是老师,好老师。所以这三种愿心庄严要知道。
「略说入一法句」,这简单的说。「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真实智慧明心,无为法身见性,禅宗里头有一句话,明心见性,明心,般若智慧现前,见性,无为法身现前。无为而无所不为,无所不为什么意思?能生万法就是无所不为,遇到缘无所不为,没有缘无为。无为是真性,有为是真应,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应是什么身?应身、化身,叫应化身,应化身通十法界,换句话说,十法界六道里面的众生有一念求佛的心,佛知道,马上就应了。
这种应就像日本江本博士水实验那种应,道理跟这个相似。我们起心动念别人不知道,水知道,我们面对著水起个念头,不说,站在我旁边的人都不知道,水知道。我起个善念,结晶非常美,我起个恶念,结晶非常难看。你要知道,水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它这个反应就是感应,自然的。这个证明意义非常之深,这个证明告诉我们,我们这一生在这个世间所受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是从自己念头生的,与外面境界、与外面人毫不相干。所以中国古圣先贤告诉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出了问题,问题不在外,反过头来反省,决定在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上找到原因。如果把不善的改掉,把善的加强,你这一生生活清净美满,你的事业一帆风顺,如果遇到净土法门,你来生必定成佛。
这个水结晶的实验告诉我们这个事实真相,这个信息应该要告诉广大群众,为什么?集体的意识能量非常强大,可以改变我们物质环境,那就是真正的消灾免难。海啸、地震、飓风能不能让它不发生?答案是肯定的,能,只要知道这些灾难是什么样的心念所招感的,把这个心念放下,不要再有,灾难就没有了。洪水泛滥、海水上升、江河泛滥、海啸这一类是贪婪所感得的,贪心应对的是水灾。瞋恚应对的是火灾,地球温度上升,气候反常,火山爆发。气候反常,白天四、五十度,晚上零下四、五十度,中午太热,晚上冻死人,人在这种气候怎么生存。这与什么有关系?与发脾气有关系,与瞋恚、傲慢、嫉妒,与这些有关系,这些念头没有了,这种灾难就不会出现。风灾,飓风是愚痴,傲慢是地震,怀疑是山崩地陷。真的,最近这些年来许多地方大面积的山崩地陷,怀疑。怀疑很可怕,现在非常普遍,首先不相信自己,有几个人对自己有信心?家庭里面,父子怀疑、夫妻怀疑、兄弟怀疑,到社会上人与人之间都有怀疑,都不敢相信人,社会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过去没有,不要说太久,四十年前比现在好得太多了,虽然有怀疑,不严重,没有听说山崩地陷,最近这几年山崩地陷到处都发生。所以我们人只要远离、放下贪瞋痴慢疑,就能化解地球上许许多多的灾难。我们这个小区面积不大,这里的居民放下贪瞋痴慢疑,这个小区就没有灾难。
所以人不能没有道德,不能不讲伦常,伦是五伦,是人跟人的关系,要讲清楚、要明了,大家要遵守,人与人之间一片和睦。人有做人的基本德行,就是五常,常是永恒不变,超越时空,在全世界无论什么地方都行得通,都受人欢迎。常是永恒不变,过去三千年行,三千年之后的今天还行得通,往后三千年依然行得通。这个道理是真道理,是真理,禁得起考验,只有五个字,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三千年前爱人是对的,今天爱人还是对的,往后三千年爱人依旧是对的,没错。义是循理,我们常说合情合理合法,这叫义,不能违背情理法。礼是礼貌、礼节,非常重要,人与人之间、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要有秩序,不可以乱来,礼有节度,不能不及,也不能过分。智是理智,告诉我们不可以感情用事,感情用事会出乱子,人要有理性。最后一个字是信用,要守信,不能妄语,更不可以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口的四德。再延伸出四维八德,千年万世它不会改变。不是科学里头的定律,这个人发现了以为是真理,过个一、二十年别人发现你是错误的,把你推翻。所以现在科学家没有敢说他发现的东西是真理,永恒不变不敢讲。中国东西是真理,永恒不变,不能不知道。
我们再继续往下看,「此论」是《往生论》,天亲菩萨的《往生论》,「直显事理无碍之一真法界」,这个一真法界就是指极乐世界。「即事而真,当相即道」。极乐世界没有一样不真实,没有一样是虚妄的。什么叫真实,什么叫虚妄?不生不灭叫真实,永恒不变的叫真实。有生有灭的是假相,会改会变的是假相,这在极乐世界没有。所以极乐世界即事而真,当相即道,道就是自性,就是实相。「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一一即是实相。故云本经以实相为体」。因为这个经上讲的字字句句全是介绍极乐世界的状况,极乐世界的人事物全是真的,也就是全都是不生不灭,不变不改。
明朝蘧庵大师说,「琼林玉沼,直显於心源」。这是讲物质环境,琼林是宝树,极乐世界的树林,森林,玉沼是宝池,七宝池,直显於心源,从哪来的?自性变现出来的。换句话说,自性变出来的相叫法相,跟法性是一体,见相就是见性,见性就是见相,这是依报。下面讲正报,「寿量光明,全彰於自性」。自性跟心源是一个意思,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是福德,圆满的福德,无量光是智慧,圆满的智慧,为什么?称性。智慧、福德从哪里来的?是自性流出来的,自性流出来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自性流出来的永恒不变。自性里头有无量无边无尽的智慧、无尽的福报,不是从外来的。我们迷失了自性,智慧、福报全没有了,要靠什么?要靠修。凡是修得来的不是自性本有的,它有局限、有范围,而且有生灭、有变化,无常,从自性生的常住。
幽溪大师《圆中钞》里头说。《阿弥陀经》有三大注解,第一个莲池大师的《疏钞》,第二个蕅益大师的《要解》,第三个幽溪大师的《圆中钞》,《弥陀经》的三种注解。幽溪大师他说,「夫琼林玉沼,寿量光明,固一切诸法之相也。然则直显於心源,全彰於自性,顾何相之可得哉!此正无相不相、相而无相之正体。(即指实相)」。极乐世界所有的现相非常奇妙,跟我们这里完全不一样,我们这是心现识变,它那里心现没有识变,全是真实,无相不相,无相无不相,相而无相,性相一如,性相不二,这个境界多美好。
「盖吾人心性,量同法界」。这桩事情一定要知道,是真的,不是假的。「灵明洞彻,湛寂常恒」。这是形容自性灵明洞彻,换句话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像外国宗教徒对於上帝的赞美,全知全能,在佛法里头全知全能是真的不是假的。是谁?是自性,每个人的自性是平等的。所以大乘教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要能承认,不能推辞。佛太高了,我怎么配得上,不敢当。佛讲的是真话,没有妄语,千真万确的事实。从哪里讲?从你的本性,就是自性,自性是佛,相虽然不是佛,性是佛性。所以佛在《观经》里面告诉我们,「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八个字是净土宗建立这个宗派法门理论的根据,根据什么道理?就这八个字。我们的真心是佛,真的是佛,现在为什么不是佛?现在我们没有用真心,用妄心。虽用妄心,真心没有失掉,只是迷了,回过头来用真心,不用妄心,成佛就很快。想想我们愿不愿意用真心?用真心没有虚妄,现在这个社会别人都用妄心对我,我用真心对他,我岂不是吃大亏了?怕吃亏不敢用真心,怕吃亏不敢成佛,这就是我们当前的状况。如果真搞明白、搞清楚了,我不怕吃亏,我不怕上当,他就成佛了。
你们看看来佛寺老和尚的光碟,老和尚待人接物用真心,从来没有用过妄心。人家骗他、打他、骂他、侮辱他、陷害他,他完全承当,修忍辱波罗蜜,忍人所不能忍,让人所不能让,一百一十二岁作佛去了,走得多自在。他的同参老朋友说的是真话,不是妄语,你走的时候我给你助念。他怎么样?我不要人助念,助念未必可靠。他自在潇洒,自自然然的走了,说走就走。他的母亲表演的叫痛快淋漓,那种往生的人以前没听过,真潇洒。往生之前,虽然年岁大,她不衰老,她很活泼,八十六岁,亲自包饺子,把家人统统找来吃团圆饭,吃完饭之后,她坐在一张椅子上,双腿一盘,跟大家说我走了,真走了。多痛快,多自在,多潇洒,几个人能做到?
海贤老和尚不愿意麻烦别人,半夜走的,大家都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老和尚走了,不需要人助念。老和尚虽然没有说话,他有暗示。走,晚上走的,白天呢?白天在干活,从早干到晚,一天没休息。旁边人劝他,时间太长了,休息休息。他怎么说?我快干完了,干完了我就不干了。别人没听懂,这话中有话,我现在干完了就走了,明天我就不干了,话中有话。听的人没在意,当作平常话听,第二天去看老和尚,夜晚走了,才想到昨天讲的这个话,话中有话,告诉大家他表法的使命圆满了。最后放下锄头,在佛堂前面拜佛念佛,从来没有敲引磬,...(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集))
...0016&lang=zh_CN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十六集) 2014/3/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01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百六十九页,第三行看起,从念老的解:
「又本经《德遵普贤品》云: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大教缘起品》也是这样说法,「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积功累德品》云: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真实之际者,真如实相之本际。此即本经之所开示者也」。德遵普贤是第二品,是序品,本经的序有三品,这算是证信序,第三品是发起序,大教缘起,发起序。开化,开是开示,化是教化。利根的人听到佛菩萨的开示他就明白,就起了作用,起了什么作用?变化气质。这个变化不是普通的变化,是显示真实之际。真实之际是什么?就是真如实相,他就了解一切法的真相。这实实在在不是普通人,一般人理解没有这样的深度。这一句跟《金刚经》上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同一个境界。真实之际就是真如本性,在哪里?在一切现象当中。能现是自性,自性也是真心,能现。所现是万物,大经里面常说「相由心生」,相是现象。今天科学把宇宙的现象分为三大类:物质现象,信息现象(信息是精神,起心动念),第三种自然现象,整个宇宙不外乎这三大类的现象。佛经也是这样说法,名词不一样,佛经讲的阿赖耶的三细相,就是科学所说的这三种现象,第一种业相,业相就是自然现象;第二种转相,转相就是信息的现象;第三类叫境界相,境界相就是物质现象。这三种现象,《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三种现象全是虚妄的。
今天正好有同学给我一份资料,为什么说它是虚妄的。我们从老式的电影,现在可能很少有了,现在都是数码的电影,进步到这个了。老式的电影是动画片,我这个地方有老式电影的底片,每一张是一个独立的现象,没有两张是重复的,张张不同,独立的画面。在放映机里面播放的速度是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在银幕上看电影就被它欺骗了,以为它是真的。哪里知道它是放映机打开,这一张打到银幕上,马上关起来,再打开,第二张放进去,它的速度快,一秒钟二十四张,就把我们欺骗了,我们就以为那是很真实的,他哭你跟著哭,他笑你跟著笑,完全不知道事实真相。我们如果做个实验,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将二十三张把它抹黑,只留一张,只留一张在放映机里面播放,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看到什么现象?看到一道光闪了一下,光里头有什么没看清楚,二十四分之一秒看不清楚,只看到光一闪。现在我们要知道,电视比电影更逼真,为什么?电视一秒钟五十张,数码的电视每一秒钟一百张,百分之一秒,五十分之一秒。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已经就看不见了,只看光一闪,大概到一百分之一秒,连那个闪光都没看到。
现在,这个数字你们把它搞清楚,弥勒菩萨讲,「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得出的数字是三百二十兆。这一兆是一万亿还是一百万?应该是一万亿,一兆是一万亿。三百二十兆,一弹指,这个频率多高!就在我们眼前,什么东西?所有一切物质,我们眼睛能看的,耳朵能听的,鼻能闻的,舌能尝的,身体所接触的,所有一切现象都是在这种频率里头产生的。一秒钟生灭多少次?就是画面,前面一张灭了,后头一张又生了,它不是相续相,相续相张张是一样,叫相续相,所以叫大同小异。我们局限在眼前这个范围之内,这个范围太小,所以好像是大同小异,实际上不然,是小同大异,为什么?整个宇宙变化就大了。我们看到香港这一角,其他没看到,你看到整个大陆就不一样了,香港没有变化,大陆有,何况发展到遍法界虚空界,今天讲的全宇宙。整个宇宙怎么来的?就是这个波动现象产生的。这桩事情逐渐逐渐会被科学家证明,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21-1-21 12:47:17
|
只看該作者
这是佛法上讲的宇宙。
今天物质现象这个秘密被科学家揭穿了,跟佛经讲的完全相同,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统统是虚妄的。从哪里来的?心现的,识变的。经上讲的一真法界,讲的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不一样,我们这个世界心现识变,有识变,那个世界没有变化。换句话说,它不是像我们放电影,因为它没有这个频率。十法界有频率,六道有频率,一真法界没有频率。为什么?它是清净的。它有现相,有不现相,只有现跟不现,没有当中的生灭相,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它没有。所以那个地方的现相是永恒不变的,不能说相续,相续是动的,它不动。所以那个相叫真的,不生不灭。
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样子,他说了五句话。性是什么?真心,本性。第一句话说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是没想到,没想到我们的自性,就是我们的真心,永远是清净的,从来没有染污过。今天地球上染污多,物质的染污、精神的染污、大自然的染污,全染污了。极乐世界没有这种现象,永远清净。第二个,「本不生灭」。我们这个世界你所看到的全是生灭法,人、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没有一样不是生灭的。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什么组成的?细胞。有多少个细胞?大概有六十兆个,有六十兆个细胞。这六十兆个细胞寿命不一样,有的寿命长,有的寿命短,它在新陈代谢。换句话说,每一天有很多细胞死了,随著我们身体排泄了,毛细孔排泄的,大小便溺排泄的,那是什么?死的细胞。我们吃下去的东西营养,又生了新的细胞,新的细胞代替了死的细胞。换句话说,昨天的身体跟今天不是一个身体。每二十四小时,就是一昼夜,新陈代谢多少个细胞?七千亿,每一天有七千亿的细胞换了,旧的换成新的。每一天的身体都不一样,不能算是同一个身体。如果你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你的观念是这种看法,你就晓得身体是假的,身体不是我。什么是我?我,佛说的不生不灭。
惠能大师明心见性,把我找到了,我原来是不生不灭的。不但不生不灭,而且很了不起,「本自具足」,自己本来具足。具足什么?具足智慧,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才艺、无量相好。佛经上讲阿弥陀佛正报的庄严,那是我们本来有的,个个人都有,跟佛没有两样。佛给我们介绍阿弥陀佛的报身,身有八万四千相。我们这个世间人,贵人,相最好的,只三十二种,三十二相。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每一个随形好放八万四千光明,每一个光明里面都有诸佛如来菩萨在办班教学,挺热闹的,没有生灭现象,寿命是无量寿。没有生灭现象,无量寿就是永远年轻,不老,没有生老病死,所以它有现有隐。隐现的道理,我们在这个经里面都学过了。为什么现?无始无明烦恼的习气没有断尽它就现。菩萨有现,佛也有现,菩萨现是在这个里面断习气,佛的现是帮助法身菩萨,照顾法身菩萨,帮他们提升境界。这个里头不生不灭。无始无明烦恼习气断尽,这个相就不见了,所以叫隐。隐就是能大师所说的「本自具足」,但是它没有现象,也就是说它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没有自然现象,所以了不可得。对它不能有得失心,有得失心就错了;不可以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错了、就迷了。不起心、不动念,这个境界现前,起心动念就不会现前。起心动念现什么?现十法界,现六道轮回,我们今天所处的境界是起心动念。
什么人能够明心见性?不起心、不动念的人就见性。於是我们就知道,惠能大师到黄梅八个月,他修什么?一堂经没听过,禅堂一支香没坐过,他只是在碓房里舂米破柴,干了八个月。八个月,老和尚五祖心里很清楚,大概成熟了,也就是说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舂米不起心、不动念,破柴不起心、不动念。南阳来佛寺海贤老和尚,农耕不起心、不动念。无论干什么,只要能不起心、不动念就见性,这个要知道。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个人是菩萨;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个人是阿罗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都有,这个人是六道凡夫。这是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想成佛,那就在所有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我们看到惠能的例子,我们看到海贤的例子,海贤就在我们眼前做的,去年才过世的,才一年。为什么我们见色起心动念、闻声起心动念,还有分别、执著?只要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叫造业。造什么业?轮回业。六道轮回就这么来的,自作自受。刚才我说了,如果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执著就不造轮回业,永远脱离六道轮回,到哪里去?到四圣法界。为什么?四圣法界有分别,是起心动念、分别造成的。没有分别,没有起心动念,他就超越,超越十法界,十法界是假的,他到哪里?他到一真法界里去了,一真就是实报庄严土。
学佛不能不把这个搞清楚、搞明白,然后你才晓得什么法门都能成无上道。海贤没有参过禅,也没有学过教,不认识字,没有听过经,这个是佛门里面真正讲的上上根人,跟惠能大师一样不认识字。他为什么上上根?就是说他处事待人接物、见色闻声都不起心动念,这个人叫上上根。起心动念就不行,就变成凡夫。所以我劝大家,把来佛寺这片光碟看一千遍,一天看三遍,一年,一年之后,你的境界跟普通人绝对不一样,虽然你不能开悟。如果能开悟就好了,你成佛了;不能开悟,这个智慧、德能大幅度的提升,绝对跟一般人不一样。为什么?你的心妄想少了、杂念少了,智慧增长了,你没有学过的东西,人家问你,你能答得出来,你没有说错。人家问你,你怎么会知道的?你自己也莫名其妙。那是什么?性德透了几分,不多,就跟凡人不一样。
如果真正用功,真的从看破放下上去做,会有很大的成就。为什么?佛经上所讲的真实之际,它不是假的,字字句句无量义,讲不完。我们这部经讲一千多个小时,跟学校课本不一样,大学里头没有一门功课要学一千多个小时的,二个小时是一个学分,六、七百个学分,这大学里头没有的。所以佛法一定要懂得一门深入,千万不能搞多了,搞多就杂,杂了心就乱,精神不能集中。你学的是什么?学的是世间法,佛法里面的皮毛常识,你学这个东西。它的真正东西意在言外,所以必须用心去体会,用什么?用真心。什么叫真心?不起心、不动念是真心,起心动念用的是妄心,妄心决定得不到。这个是佛法难的地方,跟世间完全不一样,世间可以用分别执著去学,佛法决定不可以。用分别执著去学,佛法就变成世间法,佛法就失掉了。法没有失掉,我们学习失掉了,我们学不到真东西。学到真东西一定要知道放下。
讲到放下,一定要持戒。戒律不要多,《华严经》上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三聚净戒无量无边,归纳起来不外乎十善。你看多简单!你能把十善守好,愈学愈深入,愈学愈广大,大乘的八万细行你见到了,小乘的三千威仪你掌握到了。所以我们净宗,净宗学会建立,在美国加州桑尼维尔,现在还在,会长是杨一华居士。早年我在那边写了一篇缘起,提出行门五个科目,这是属於戒律。很容易记,为什么?你不能忘掉,你忘掉你怎么学法?第一个,三福。三福是佛告诉我们修行最高指导原则,无论修哪个法门,总原则,你想学佛要从这下手。这三福就三条。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有没有做到?怎么做法?我把它落实在《弟子规》,《弟子规》就是教这四句的,《弟子规》落实,这四句可以说做到了。当然不圆满,但是真的做到了,慢慢再求圆满,随著你的境界向上提升,你自自然然懂得怎样把它圆满。第一句是世间善,这是佛法的基础,佛法的根基,没有这个就没有佛。有了这个,这你入佛门。
受持三皈五戒、众善,这是入佛门。三皈是学佛最高的指导原则。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我们天天念。佛是什么?佛是觉悟,觉而不迷,这叫皈依佛。法是正知正见,正而不邪,邪知邪见断了,正知正见,也就是跟诸佛菩萨对於一切人事物同样的看法。第三个皈依僧,僧代表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所以皈依佛是觉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净而不染,觉正净。这是必须遵守的,不管你学哪个宗派、哪个法门,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统统要遵守,总纲领、总原则。五戒就是中国人讲的五常,完全相同,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仁义礼智信。中国伦常的教学早了,我的看法至少有一万年以上,没有文字之前不能说没有文化。印度婆罗门教有一万三千年历史,我跟他们有过往来,我想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不会在它之后,至少也会有一万三千年,但是有文字只有四千五百年,发明文字。不可以说没有文字之前没有文化,中国人就已经有伦常的概念,有五伦五常,以后衍生出四维八德。我们只要把这个东西做好了,就是中国人所讲的圣人,佛教里面讲的佛菩萨,三皈五戒。十善在第一条,这是根本的根本。
第二个科目,接著六和,六和敬。三学、六度这就是大乘。三学是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什么?这是教学的方法,真能够教出圣贤、教出佛菩萨,转凡成圣,这方法非常好。教学的理念是《三字经》上讲的「教之道,贵以专」,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东方人、佛菩萨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方法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定要自见,自见就是开悟,没有人教你,自己明白了。...(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