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83|回復: 1
|
2733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
|
摘自《大正藏第 85 册 No. 2733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正藏第 85 册 No. 2733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金刚般若经宣演卷下
敕随驾讲论沙门道氤集
经。须菩提忍辱至说非忍辱波罗蜜 演曰。第九为离不忍苦障。即第十法界无量回向。第十三忍苦住处。前希当福以修胜因劝励虽成须能忍苦。若修道时不耐他害。不能安受寒热疲乏生老等苦。虽勤修道便舍众生。又无福果。亦不长时便同二乘早入寂灭。若无谛察法忍。于无相理不能证悟。亦无前二以谛察法与前二忍作依止故。又若不能忍流转苦。便乐涅槃不发大意。若不能忍众生相违苦。便生恚心不能摄化。亦无相好四众八部一切眷属。若不能耐乏受用苦不能精进。数生退败。于无上果如何克成。今为对除有此文起。其不能忍即是嗔恚。懈怠愚痴通二障摄。能忍即是无嗔。精进审惠三种忍流转苦。及乏受用皆精进故修胜福因之良助也。前约能忍名忍苦住。今约断障离不忍苦。准前通释彼论为断。第八经成苦果。疑论云。向说彼身苦。以彼舍身苦身果报而彼福是劣。若尔依此法门受持演说。诸菩萨行彼苦行。行彼苦行即是苦果。云何此法门不成苦果。演曰。前说苦身以得苦果故福是劣。依经苦行亦是苦果。若尔此经应成苦果。如何福胜耶。下文意说。前舍身命有我法相。或有嗔恚不能忍苦。有疲懈故感于生死而福是劣。今有忍度及以慈悲能趣菩提故福为胜。举彼能治不忍正行以答前疑不连此论。依此论判文则有四。一如所能忍即是忍体。二明忍相及生忍处。三如忍差别即种类忍。四对治不忍因缘此初也。论云。何者能忍。谓达法无我故。此论问略意言何者如所证境而为能忍。谓如其所证真境之能忍体即无瞋。勤惠无嗔。勤惠如其所证法无我理境而方能忍境。既无我忍心如何有我。故无瞋等得彼无我如所境也。又解如所对境之所行能忍。思对能行名所对诸境界名能。是修行者如所对境之所行能忍即忍体也。经言说忍辱波罗蜜者。正明此体。又言非波罗蜜等者。以无我等想及不着度想于非度中不住无想。如是行忍即安立第一义故名非波罗蜜。贞观有结。是故如来说名忍度。余本皆无彼论颂云。
能忍于苦行 以苦行有善
彼福不可量 如是寂胜义
离我及恚想 实无于苦恼
苦乐有慈悲 如是苦行果
释云。虽此苦行同于苦果。而此苦行不疲倦。以有忍度名为第一故。彼岸有二种义。一者波罗清净善根体。二者彼岸功德不可量。如经即非波罗蜜故。非波罗蜜者。无人知彼功德岸故。演曰。经言如来说忍辱波罗蜜者。以有清净善根体故。又言非者不可量故。由此二义名第一。余意可知。
经。何以故 演曰。自下第二明忍相及生忍处。初徴后辨。此初也。以何等处故能生忍。又行忍度而复言非何所以故。
经。须菩提至割截身体 演曰。下辨分二。初明生忍处。后正明忍相。此初也。即此他处忍度非度及余一切法而为生处。谓于他处生耐怨害忍即无嗔。于忍度及诸法中不生有无想。即谛察法忍。是审惠故略无安受苦忍生处。此即耐怨害忍生处。言歌利者。此云忍害。以能安忍行损恼事故名忍害。西域传云。斗诤王余本音殊而名不异。说此因缘广如余处。
经。我于尔时至寿者想 演曰。正明忍相有二。初顺释后返显。顺释有三。初他害不瞋无人我想。二精勤行忍不著有想。三于非度等不着无想。初一耐怨。后二谛察法略无安受苦。或非胜不辨。或初中摄此文初也。论云。云何应知忍相。若他于己起恶等时。由无有我等想故不生嗔想。菩萨地说。若遇他害应作是思。此我先业应合他害。今若不忍更增苦因。便非爱己成自苦缚。又自他身性皆行苦。彼无知故增害。我身我既有知。宁增彼苦。二乘自利尚不苦他。我既利他应忍他害。作是思已应修五想。一亲善想。二唯法想。三无常想。四有苦想。五摄受想。此于他害不生我想。即五想中唯法想也。由修无我唯有法故不报彼怨生初忍也。唯此余忍应有起缘略故不辨。又解即前割截及耐怨忍是余二种之所起处不离此故。由斯贞观我于尔时都无有想亦非无想。此本经中阙无此文。准论释者。亦不于羼提波罗蜜中生有想。于非波罗蜜中生无想。演曰。即余二想于忍度中不执法有。及非忍中不起无执。而常修习合是谛察法忍想。若执法无总拨无体不断不修不欣不厌不欲利乐。是故复令不住无想。维摩经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又非度者即前非忍辱波罗蜜非有别法。彼论云。此苦行胜彼舍身。何况离我相嗔恚想故。又此行无苦。不但无苦及有乐。以有慈悲故。如经我于尔时无我想乃至无想亦非无相故。此明慈悲心相应故如是说。演曰。彼离我相嗔恚相。释经无我相等。又此行无苦等释经无相。虽为苦行不见苦相。不但无苦及有乐等者。释经非无相。以有慈悲共乐和合故与此论别。又解彼文不于忍度生有苦想故言无想。不于非波罗蜜外众生中起于无想。不救不化。由见生苦而行拔济与乐想。应而起慈悲云非无想。正当此同。又此三想如次能生彼三种忍。无相者安受苦忍。以不见苦有寒热等想苦故。又此三相。初一离我执。后二离法执之中有无别故。皆令离之。非全执无即为真忍故言亦非无想。
经。何以故至应生嗔恨 演曰。返显也。先徴后释。何所以故知于彼时无有我等想耶。具徴之想释但显。初以影略故。嗔由我见生。若有我见应生嗔恨。恨依嗔立。怀恶不舍结怨为性。即随烦恼嗔恨既无明无我想。由如是故行忍度时无我想等。
经。须菩提又念至无寿者相 演曰。第三明如忍差别。即种类忍。论云何者种类忍。谓极苦忍相续苦忍。此意极苦忍者。谓割截身分。相续忍者。谓于五百世作忍辱仙等。非唯一忍名为差别。生生常行前后相似名种类忍。论中欲辨忍差别故。更举割截理实属前。言忍辱仙者。慈悲人也。
经。是故须菩提至三菩提心 演曰。第四对治示忍因缘由三想生。一住流转苦想。二住众生相违苦想。三住乏受用苦想。由初想故不发菩提心。即不能忍生死流转。不起安受苦忍。及谛察法忍。住众生相违想故。见怨害苦。不起耐怨害忍住乏受用苦想。亦不能起安受苦忍。不能忍受寒热饥乏等故。今为对治此三想故令生胜忍。初流转苦通三界。是行苦。后二苦唯欲界。色界已上无寒热乏少等故。然依相增众生相违是苦苦。乏受用是坏苦。又流转摄五苦。谓生老病死五阴盛苦。众生相违摄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乏受用摄求不得苦。前明忍相中论解有二耐怨谛察。今明对治不忍因缘方解安受苦忍。或初流转苦相虽亦不能起安受忍。而今意即不起谛察法忍。由不谛察二空道理住流转想。或一向厌求自灭度。或由住着流转苦生皆障菩提故。正对治令不住着。以下第三别解对治之受用因安受苦故。问。准论下解明暗喻中。唯据当果名乏受用。亦无安受苦忍之相。如何说是安受苦忍。答。下有二意。一令当果不乏。二虽乏受用而不生苦。不住相故。故论说为忍苦住摄对治。此三即为三段。初对流转苦因缘中分四。初总标二别释三重成四结劝。此初也。论云发菩提心者。以三种苦想故则不欲发心故。说应离一切相等。此中一切想者。为显如是等三苦想也。演曰。大发大心要起慈悲救济。含识观诸法空解苦无苦。方于生死长时救度共证菩提。永出流转。若见三苦起逼迫想。如人畏时非人得。便如是菩萨畏生死故。六尘得便自受流转。安能救人。或见苦想自求涅槃不能息他流转之苦。或见苦相相缚缚深复增粗重。或全诽拨邪见流迷常处生死。不能自息流转之苦。是故发心不起三想免受流转名为对治。其不发心是流转苦之因缘也。问。此言邪三苦相障发大心劝离三相发菩提心。若尔应是三苦对治。如何唯说对治流转苦因缘耶。答。理实发心能治三苦。由发心者起三妙观。一厌生死即除流转。二愍众生即除相违。三求菩提即除乏受用。况此说为离三想故应治三苦。而言唯治流转苦者。总别异故。谓发心是总离一切相。余二是别各离相故。所治亦然。流转是总。余二苦别。以总除别故不相违。问。不发心障以何为体。答。即法执三想及痴贪等一切二障以为体性近流转因正是无明。无明缘行故受流转。痴之根本。即是智障。三相心是。由此离相发菩提心。痴等自灭无明灭故。乃至老死亦复随灭。流转自息故。彼论云。若有菩萨不离我相等。彼菩萨见苦行苦亦欲舍菩提心。为彼故说应离一切相发心等。偈言。
为不舍心起 修行及坚固
为忍波罗蜜 习彼能学心
演曰。准长行释上二句问。下二句答。一问为何等故心得不舍菩提相。二问为何起行相而修行。下二句答。为忍等者。谓以无我等相而发心修行也。然准彼论初地以去证第一义。所得忍度名不住心。举此为证劝。彼地前菩萨发心亦离一切相故云未生。第一菩提心者有如是过为防此过等。
经。不应住色至味触法生心 演曰。二别释不住。于相令离相缚及粗重缚。由执相故。使为境相之所拘碍。于生死中生粗重缚。粗重缚者。不安隐性。不调柔性。无堪任性。身心劳倦疲之性故。有经颂云。相缚缚众生。亦由粗重缚善双修止观。方乃得解脱。如观戏调境。相拘心耽嗜。不已便生劳倦后休息已方觉疲乏。此想拘心生乏亦尔。此相缚者。体通一切三世三性。有漏境相所生。粗重亦通一切有漏之性。故说三界皆是行苦。或此文意由执色等以为实有。便起希求追恋悭惜。于流转苦更憎疲乏。永处生死。安能发心。为遮此等故劝不住色等生心。论云。若着色等。则于流转苦中疲乏故菩提心不生。释文如前。愿净土解。论文云。不住非法者。谓非法无我也。于非法及法无我中皆不住故。演曰。贞观不住六尘及非六尘。梁本及此论。但有不住前五尘无不住非五尘。其法非法即皆不住故。论逐难先解非法。然准论意。经言法者谓法无我。言非法者谓非法无我。即有法我故。总结云。于非法及法无我中皆不住故。谓于法无我及非法无我中皆不住也。
经。应生无所住心 演曰。第三重成。论云。为成就彼诸不住故说遮余事。如经应生无所住心。何以故。若心有住则为非住等。此意遮余事者遮心有住也。文分为二。初顺成后返遮。此初也。上说不住色非色我无我等生心。为成此义住空住有皆不应故。故云应生无所住心。
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演曰。返遮也。余本先徴无住所以。若心有住便是执着非为真住。真如理中无所住故。发心亦应顺理无住故住。净名经云。无住即无本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彼论云。示不住生心义故。若心住于色等法。彼心不住佛菩提。佛菩提者即真理也。
经。是故佛说至不应住色布施 演曰。第四结劝。引前所说诸菩萨心不住布施。此及魏经略举于色。贞观六尘皆称不住。此举经中初不住心起行方便以劝久学。或举十地真行方便不住布施。以劝地前不住修行。如劝离相发菩提心。问。何故引施证忍劝发心耶。答。彼论释云。以檀波罗蜜摄六波罗蜜故。
经。须菩提菩萨至应如是布施 演曰。第二对除众生相违苦因缘。虽复发心不住流转。若为众生相违之时。便起劳倦不能济度。而生退转故为除此。问。准此应言流转苦因缘对治等。或应言流转苦不忍因缘对治等。如何论言流转苦忍因缘对治。乃至乏受用苦忍因缘对治等。以忍非所治故。又论第二云。显示对治众生相违苦忍。即似以忍为所对治其义如何。答。论总说。此为对治不忍因缘故。非以忍为所对治。然总相言此忍因缘之中而为对治。谓于此忍种种因缘而不能忍故对除之。文分有二。初正对除以令信受。后遣执着。初中复二。初总标对除。后别释所以。此初也。论云。既为一切众生而行于舍。云何于彼应生嗔也。舍即布施。菩萨发心及行施等。本为众生既为利乐。应当如是不住众生相违苦想。不生瞋恚而行布施。彼论疑云。云何为利众生修行。而不名住于众生事。疑意修行利生应住生想。如何不住。偈云。
修行利众生 如是因当识
众生及事相 远离亦应知
演曰。初二句修因所为。下两句令除我法执。彼意只由不住能利众生故除二执。众生相违时便能忍受。正与此同彼曲生疑属第八摄更不别开。
经。如来说至即非众生 演曰。别释所以。初法无我。后人无我。论云。由不能无众生想。以此因缘故。众生相违时即生疲乏。故显示人无我法无我。此意既无实法及实众生。何故于无妄生有想而行布施。又亦不应起相违想。而生疲乏故应不住而修布施。魏云。一切众生相即是非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梁隋唐周并初众生想后但众生。唯此本中初无众生但言想即非相。彼论颂云。
假名及阴事 如来离彼相
诸佛无彼二 以见实法故
演曰。准彼释意众生事有二。一众生名二五阴事。即彼众生能诠名相非实体相。以名自在无实体故。由是一切众生相即非相。众生名相无实体相故。能诠名成法无我。余本云。想者由想起名。即显名相。又以五阴假名众生。于五阴中无众生体。以无实故。由是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明人无我故。论结云。如是明法无我人无我。若依此经初法后我。文更明显。梁周二本。此下云何以故者诸佛如来远离一切相故。余本并阙。准彼论引应合有之。论云。此句明彼二相不实。若彼二实有者。诸佛如来应有彼二相。何以故。诸佛如来实见故。演曰。显佛说无由自内证如证而说。或前二无佛自证达令为汝说劝。彼发心修行之时。有众生相违观二我无勿生嗔恨。
经。须菩提如来至不异语者 演曰。次令信受而行于忍。世善贤良犹无诸诳。况乎大圣。对诱天龙有四谛语而为诡说。论云。真语者为显世谛相故。实语者为显世谛修行有烦恼及清净相故。于中实者此行烦恼。此行清净故。如语者为第一义谛相故。不异语者为第一义谛修行有烦恼及清净相故。演曰。初总说俗谛。二别说俗谛。三总说真谛。四别说真谛。别说俗中。此有为行烦恼。此有为行清净。或此行生烦恼如为名利行。此行增清净如舍名利行。别说真中。依真修行有所断烦恼有能断清净。或依真谛而修行时。此行生烦恼如有住心施。此行增清净如无住心施。今劝菩萨依真谛修应信生忍。此不诳语者。即属不异约口名诳约心名异。彼论自下为断第九道非作因段。论云。此中有疑于证果中无道。云何彼于果能作因。颂云。
果虽不住道 而道能为因
以诸佛实语 彼智有四种
此有二释。一云。谓诸圣人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即无圣道云何观二无我。利益众生道能为彼因。为破此疑故说四语。以佛真智证理无言后得如证而起言说真无取得。俗谛离妄方便因缘修二无我非不为因得佛果也。显佛能知彼道为因故说四语。以断情疑即令生信顺修无我果之因道而生于忍与此同也。二云。证无为时。但用真智不用言说之道。即谓佛说持经功德为法身因。是其虚妄故。说四语除彼疑谤。前解疑从忍起。后解疑从经起。观彼论意后释为长。此由境四故有四智。由智有四故起四语。颂云。
实智及小乘 说摩诃衍法
及一切受记 以不虚说故
一实智即菩提。二小乘。三大乘。四受记。如次四境皆不妄说。以配四语。除此已外。或假设说。于小乘等说苦谛等。大乘中说法无我。如受记即是说三世事。决定无谬。如彼义而说不颠倒故。今说菩提及以大乘劝信佛语。
经。须菩提至无实无虚 演曰。后遣执着。论云。说此真语等已。于此中如言说性起执着。为遣此故。经言如来正觉法及说于中无实无妄。无实者。如言说性非有故。无妄者不如言说自性有故。此意以见佛证二无我理。说二谛语。便执此言诠着彼法定实相属故。今破之可言。之法无故名无实。离言智证不可名法有故名无虚。魏云所得法所说法。贞观有二。所证所说所思智所契证言所诠说心所思虑。此中总云所得即所得法名为此法。彼论颂云。
随顺彼实智 说不实不虚
如闻声取证 对治如是说
演曰。上二句正释经文。下二句明遣执着。准彼释者。以所说法不能得彼证法故无实。以所说法随顺彼证法故无虚。说此意者。不应如所闻声而取证法。又亦不应离所说法而求证法以随顺故。
经。须菩提若菩萨至则无所见 演曰。大段第三对治乏受用苦因缘。由着未来果事行施心有相故。果有限量。受用便乏。即心住着。是乏受用因缘所乏受用是外资具增上果摄。依此论解前不住于事行施是布施度。今于未来果说不依彼论自身名事。此中说是乏受用故。若不住施外资不就。外资不就因乏与果翻前可知故为对除有此文起。彼论自下为断第十证如不证疑论云。若圣人以无为真如得名。彼真如一切时一切处有。云何不住心。得佛菩提。佛菩提则非不住。若一切时一切处实有真如。何故有人能得有不得者。此中得佛菩提四字。通上下用。依彼新论云。如何佛果以无住心方能证得非有住心也。此有二问。一问有得不得。二问不住心得住心不得。总举一颂以答二疑云。
时及处实有 而不得真如
无智以住法 余者有智得
彼释意云。真如虽复遍于时处。无智者住法故不得。有智者不住法故得。此答初问。又心住法者。不清净故不得。不住法者清净故得。此答后问。彼总结云。以是义故。诸佛如来清净真如得名。是故住心不得佛菩提。彼破疑心以生文。此约修行以起说。既以不住得彼真如。当果无限不乏受用二论无违。文中有二。初法喻明无智不得。后法喻明有智证得。若依此论。初明有相着果报施即是所治乏受用因。后明无相不着事施即能治行。此初也。初法后喻。论云。若为果报布施便著于事而行舍施。彼于异施欲乐苦受中不解出离。犹如入闇不知我何所趣。彼欣乐欲乐亦尔。演曰。欲乐苦受是当来果。与施异时名为异施。彼当欲乐是胜义苦。有漏皆苦故名苦受。非是三受之苦受也。经言如人喻。无智者由无智故着果行施名为入闇。无所见者喻不见真理故。不求出离如在闇室无所见故。盘旋在中莫知所趣。无智亦尔。由著相施当果有限受用匮乏。
经。若菩萨心不住法至见种种色 演曰。有智证如不着事施即能治行。初法后喻。论云。彼无明夜过惠日出已。种种尔涅槃如实见之。喻言如人即有智者言有目者。惠俱心等日光明照即喻智惠。种种色者喻真如等种种理事。所除闇相即前无智。余本说。为夜分已尽由不住绝得无限果受用无乏。又释若住于事执有实境不见过患而受用之。于中生忍如人入闇。若不住法不执境有。于中行忍如目得自见种种物。由见过患生知。是故虽乏不苦故。能对治乏受用苦。起安受苦忍。前释据当果受用不乏。此解据现虽乏不苦。彼论颂云。
暗明愚无智 明者如有智
对法及对治 得灭法如是
颂初二字总举明暗喻也。故长行云彼暗明喻者相似法故已下。别释闇喻无智。明喻有智。对法即是能对除。惠日喻惠体日喻惠用。虽俱是惠体用不同。分为二喻。颂言对治及灭法者。即所对治闇相灭也。故云夜分已尽者如所对闇法尽故。
经。须菩提当来之世至受持读诵 演曰。第十为离阙少智资粮障。即第十四离寂静味住处。前福资粮有三住处。初亲近佛行供养因。次修因时少欲劝进。后劝行忍。所以然者。由供养等故。值佛闻法当得净土珍饶乐。备由少欲等故。麾空出宝果报不断。所作究竟好为胜事。由谛察忍故为他说法。所言诚谛他皆信受。由耐他害故眷属围绕。相好庄严。由安受忍故。生死不拘随类化物无苦逼恼。皆福德明故有三文。下修智因亦三住处。初舍定味。次离喜动。三求教授。初勤依经而舍静味。持读为因发生修惠。前资粮道虽复总为无相理观而修。等至由耽定味尚未别修。从此已下是加行道。别修理观。初得修惠在暖位中。次由得智名位。既高我慢便增遂生喜动。为离此故有第二文。喜动除已入于顶位。后为得入忍第一法。然外求良缘以希教授。此后邻近即入初地证道住处非求第一法。后更求教授唯一刹那即入见故。故求教授在见位。前暖顶两位观所取无初作难故。今至忍位即所取无顺观能耶。世第一法二空双印因成满故。前修福德在四位。前诸回向位。今修惠正入四位。即是第十回向未心。由此准前文亦三段。初文之中大分为二。初明五种殊胜功德劝舍味定以修修惠。后我念过去下重释。五中第二福聚前离少闻多。是闻思障虽已令离犹有分别二障。微起俱生二障。多数现行未能别修无相修惠由阙。此故不得证真。今为令于修惠位中别观真理。令分别障一向不行俱生二障亦能渐伏速入见道。故有此文。前言寂静味者。爱味禅定体即是贪。由爱定故不肯修惠。此名智障即彼贪也。或此正邪所知障体名为智障。前烦恼障故。此所除通二障。摄彼论为断。第十疑中大分有二。初正断疑。后挍量显胜。前断疑讫自下挍量。彼先问起颂云。
于何法修行 得何等福德
复成就何业 如是说修行
演曰。初句问修法。次句修益。次句修用。后句总结。即于此经读诵受持以生修惠。修惠功德所作胜业而生。下文正与此同。先依此论总申经意云。此中为离三摩提攀缘显示。与法相应有五种胜功德。演曰。三摩提者等持义。攀缘者作意义。对法论云。得定心者名得。作意与法相应者。法谓经教。此中令离不顺教法一向专修等持作意贪着禅味。是菩萨缚故劝令离之。与经相顺而修作意能除乱障。有五功德发生修惠。以愚断痴非是总令不修于定意。欲令其顺法修定。定生修惠故。行者必须止观双运故。五功德者。论云。一如来忆念亲近二摄福德三赞叹法及修行四天供养五灭罪。明此五种即分为五。初中分二。初所修法行。后佛念亲近。此初也。彼论于何法修行。即此如来忆念。次得何等福德。即此摄福德。后成就何业。即此叹法修行乃至重解前福德文。皆属第三。彼先答于何法修行。颂云。
名字三种法 受持闻广说
修从他及内 得闻是修智
谓于此经名字教中三种修行得成闻惠。一受二持三读诵。即颂中受持闻广说如次配之。三皆闻惠。前二闻惠依总持生。第三闻惠依广闻生。彼云广多读习亦名闻惠。此简有部。彼宗读诵三部经是生得惠。大乘异彼故言亦名闻惠。切显少读不解义理生得惠摄。虽依名字而生三行复问。修行云何而得。即颂下二句答。谓外从他闻内持不忘数数思惟便生修惠。此中具足三惠四亲近行。依中边论十法行中开读诵为二。合受持为一。与彼论不同者。彼论云。受持修行。依总持法故读诵修行。依广闻故。意以受持之行体即总持。初受后持故开为一。读之与诵。但一广闻故合为一。中边约总持为依故合为一。对文皆句读诵分二。又依此论法行者四。一受二持三读四摄。论云。受者习诵故。持者不忘故。若读若摄者。此说受持因故为欲受故。读为欲持故摄又复读者习诵故。摄者总揽义故。演曰。此论前文释受者受文字摄者摄义也。准释此者。于文字中先读次诵后受。于义中初摄后持之论不同。各据义别。彼又颂云。
此为自淳熟 余者化众生
以事及时大 福中胜福德
上之二句释前修行为自他利。论云。此义云何。彼名字闻惠修行为自身淳熟故。余者化众生。广说法故下之二句释得何等福德。
经。则为如来至悉见是人 演曰。后佛念亲近。文如前释。
经。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演曰。第二摄福德分二。初标多后校量显胜。此初也以此持经之福在于地前有漏熏习资无漏种。远与佛果四智而为疏缘。近与十地无漏亦为增上缘。与十地位十王果报为异熟因故。彼论下解何福业中云所谓摄受四天王释提桓因等成就势力故。中应叙十王果报所生之处故。言功德无量无边。
经。须菩提若有善男子至恒河沙等身布施 演曰。下校量显胜。于中有二。初举舍身多后校闻经福。初中复二。初施广后时长。此初也。彼论得何等福德示现胜挍量故。颂云以事及时大。此即事大以一日中舍多身故。
经。如是至以身布施 演曰。时长即彼论时大也。
经。若复有人至其福胜彼 演曰。校闻经福有二。初举劣校量后况福胜行。此初也。于拾法行各起四行。一自作二教他三赞励四庆慰。庆慰即随喜。即是此中信心不逆。逆者谤也。余本有胜彼无量无数。释云。以第一百六数名无量数数一百四。又解但言无量无数何必即是彼之数也。上来至此四重校量。如彼论说渐化义故直闻说多。或生不信故。彼论云渐化众生令生信心上妙义故。依此论中所对位地转胜转上故。校量福渐以深胜。是故已下不约身财。但依然灯行等而为校量。
经。何况至为人解说 演曰。况福胜行也。由此胜故不可将彼舍身功德用。为校量故举信心不谤少福。彼尚不如况心正法行。
经。须菩提以要言之至无边功德 演曰。第三赞叹法及修行。初赞叹法胜后赞修行人。初中复二。初正赞后重成。此初也。论云不可思议者。唯自觉故。不可称者无有等及胜故。此非十地菩萨所思。即法花经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彼经论云等现难思故。思谓世间寻伺心等法。非彼境名不可思议。今经更加无边功德。即通两处为不可思议无边功德。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彼论自下释复成就何业。颂云。
非余者境界 唯依大人说
及希闻信法 满足无上界
受持真妙法 尊重身德福
及远离诸障 复能速证法
成种种势力 得大妙果报
如是等胜业 于法修行知
两行半颂有九种义。备在经文。下二句结。此即第一非余者境界。彼云。不可思议者。示不可思议境界故。不可称量者。谓唯独大人不共。声闻等亦同此论。
经。如来为发至最上乘者说 演曰。此重成也。论云。此成就不可称义。于中余乘不及故。最上烦恼障所知障净故名为最胜。此经名为大乘。简小为称。小乘不能净二障故。问。何须说二。答。虽体无别。此中意说为顿悟大乘根性。所说之法名最上乘。希求此人名发趣最上乘者。为不定姓中大乘根性。所说之法名最胜乘。离二障故。若离惑障未离智障名为劣乘。今学一乘离二障尽名最胜乘。希求此人名趣最胜乘者。体虽无别。依所被根分为二种。此约正被不为二乘。兼亦无失。解深密经第二时中。唯为发趣大乘者。说亦同此会。今释大乘及最上乘。但是义分未必对根分为二种。不尔一乘更无上乘等种种多名更对何根。由是依论余乘不及故。最上二障净故。最胜不烦异解。彼论不可称量。及此唯为大乘者说。并是第二唯依大人说也。第三及希闻信法。论云。以信小乘等则不能闻此。示希闻而能信法。又云希闻者谓不可思议等文句。新论说为难可得闻。
经。若有人能至不可思议功德 演曰。赞修行人有四。一举修行。二成胜德。三荷正法。四简非根。此初二也。如来悉知已下是第二文。问。前说佛知与此何别。答。前约忆念亲近如说记念。如此人等。今约唯佛能知。行法行人所成福等余不能知。故二意别。释文如前。即是彼论第四句满足无上界。界者因义。
经。如是人等至三菩提 演曰。三荷正法无上菩提不过理智。以此教法诠菩提故亦名菩提。今持妙法蕴积在心。即为以肩荷担菩提。或以念惠而为两肩总持体故。令经文义集之。于彼此为如来二种菩提生了因故亦名菩提。以念惠二荷佛菩提。彼论第五句受持真妙法。
经。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至为人解说 演曰。四简非根。先徴后简。总徴前意。何所以故法行可叹。成大福聚为荷菩提。答中有二。一乐小乘法者。谓二乘人唯信人空不信法空。有法执故。志意狭劣不堪闻大。论云。不能闻者。谓声闻独觉乘者故。二着我见等。外道凡夫先执有我自谓菩萨人法执缚不求二空。亦不能受返显能受是大乘人无人我者故能成就。如前功德。彼论不释。此段文者。以前释最上乘中因解信小乘等则不能闻。前已释讫故不重释。理必如是。不尔此文何故不解。
经。须菩提在在处处至而散其处 演曰。第四天等供养。论云。于中以花鬘等供养恭敬礼拜右绕故名支提。举此意者。说听之处他尚可尊。况持经者必成胜德。彼论第六句尊重身德福。释云。在在处处供养者。当知是人必定成就无量功德。
经。复次至若为人轻贱 演曰。第五灭罪。初标轻毁后释所由。此初也。言轻贱者。谓陵辱毁骂。余本更有极轻毁。谓拘执朽缚。论云。此毁辱事有无量门为显示。此故复言甚轻贱。
经。是人先世至则为消灭 演曰。释所由中。余本有徴说经之处。八部尚且虔恭持读之人。理应凡圣称赞返被轻毁。有何所由。释中文二。初明灭罪后得菩提。此初也。彼论第七及远离诸障。释云。何故为人轻贱。而离诸障以有大功德故。演曰。经言先世则过去世。一过去世生二读诵经。前亦名先世。依前先世转后报业。依后先世通转生后及现报业。于此诸业之中。由持经力转不定业。轻罪皆灭重罪令轻。被人骂等便为先当三恶重苦。业有四种。顺现生后第四不定。不定有三。谓时定报不定。报定时不定。时报俱不定。此中所转是第二句。所以者何。由报定故转重令轻。由时不定堕恶道业人间受故。其余二句一切都灭。对法论云。若作不增长不必受异熟。乃至业有五种。一他所教敕。二他所劝请。三无所了知。此之三业持经力故一切都灭。以业非是受报定故。四根本执着。五颠倒分别。此二业重作必增长定受异熟。由持经力转此二业令成轻受。问。现后生业时报俱定者得转以不。答。由持经故。一切皆转。不尔如何速证菩提。若尔既皆得转。何故名定。答。据不发心若发不定故。涅槃经云。未入我法名决定业。若入我法则不决定。又解。准阇王造五逆罪时报俱定。见佛忏悔闻小乘经。初忏悔故应入拍毬地狱转重令轻。后闻大乘至诚恳悔逆罪消灭故。入佛法名不定业。若准此义。此中且说中庸受持转重轻受。若心精恳一切都灭。问。准大般若唯除决定恶业应熟。如何今言定业亦转等。答。彼据定受受有轻重。此转令轻非全不受。与彼无违。与涅槃经亦无乖返。持经即是入佛法故。此依前解。若依后解。彼亦据其中庸受持任意取舍。问。注云业若先定应堕恶道。即是钝根闻必惊怖。安能信奉而读诵此经耶。若后五百岁闻是章句能生信心者。此人已于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复若为人轻贱乎。如何会释。答。遽旨天恳叵难云兴自非圣心玄鉴。何以发斯幽赜有难而无释者。盖欲推功归论表佛意之深微耳。今依论宗奉宣其趣。此论五种殊胜功德。即当第五灭罪所收。彼论九种成就业因即当第七远离诸障故。长行云。示现远离一切诸障故。何故为人轻贱而离诸障。以有大功德故。周本经云。此为善事。新论云。此为善事者。谓遭轻辱时显被辱之人。有福德性故言此为善事。准此罪福各别有种。由福德故。能信此经令罪业灭。自下经文不但罪灭亦得菩提。
经。当得至菩提 演曰。此得菩提。论云。当得菩提者。显示罪灭故。由前罪灭故得菩提。
经。须菩提我念过去至无空过者 演曰。上来别释五种功德讫。自下大段重释前第二摄福聚。于中准论分之为三。初显经威力。次辨福德多。三何人能说。初中复二。初举余福德。后校量显胜。此初也。论初标云。应知威力者成熟炽然故。多者具足胜大故。配释此文。即是福聚威力。以彼所有福聚远绝高胜故。此中阿僧祇劫者。乃至燃灯佛故。应知过阿僧祇者更过前故。演曰。明经威力。所有福聚远绝高胜。言过去无数劫者。谓金刚定乃至七地满心为一阿僧祇。逢燃灯佛。非此所论。今取燃灯佛以前。二僧祇劫所修供养除持经外以用校量故。余本经皆有两重僧祇。燃灯前为一重。燃灯佛后为一重故。贞观本云。先复过先此言无量阿僧祇劫。是总言也。以有经言未逢燃灯佛。心有所得不蒙受记将入八地逢燃灯佛得无生忍。无所得心方蒙受记是故不以燃灯佛后功德校量以无相修即惠度故。以前虽有学无相时而不相续。犹有加行故功德劣。故有论言。入第八地一刹那中所有功德胜前两劫。正同于此。又说两劫所修供佛色相功德。不如其中持经胜福。彼顺世间有为之相。还招色身故福为劣。此生三惠。断惑证理速证法身故福为胜。然彼劣福。皆七地前八地已去。纯无相修福惠通故。所逢佛数经本不同。数有大小不相违也。那由他者。准法花经即是谚数。依此方数亿兆。京谚十二而数。即为极少。依花严经。从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而法花经以此方大数目那由他理实应依花严经数。然此佛数且举一位所逢之佛。据二僧祇非唯尔所。此古释云。通举因位三僧祇劫以用校量。若尔即但应云我念过去无量劫等。何须别举燃灯佛前。亦有释云。由供养佛但是福因持经智因故不为比者。不然若但智因而非福者。何故持经。二论解为摄福德聚。故知持经福智俱生。但顺无相法身故为殊胜。若尔何故颂云福不趣菩提。答。以施等有相福不趣菩提。非为持经无相不趣以福智二菩提。正行感法身故。问。余本燃灯皆言前先。何故梁经乃言佛后。答。彼译经主取意有殊。以在过去故名为后。如说未来名之为前。约向背说未来。向前背过去故。论云亲近者供养故不空过者。常不离供养故。即以常供养释不空过。
经。若复有人至所不能及 演曰。校量显胜下位有情恶世持说胜佛两劫修因胜福显经威力。所以如前彼论第八复能速证法。释云。此是速证菩提法故。以多福德庄严速疾满足。故与此意同。
经。须菩提若善男子至狐疑不信 演曰。第二辨福德多。以福广多非情计境。若具说者。新学菩萨二乘凡夫。即便迷闷心发狂乱。论云。此显示多故。或为狂因。或得乱心果。应知一为狂因生狂病故。二设不狂亦生乱心果。故不具说。彼论可解。
经。须菩提当知至不可思议 演曰。第三何人能说。论云。此三威力及彼多等何人能说。是故经言等。此显示彼福体及果不可测量故。此意是经文义福因之体及所得果。皆离心言不可思议难可了解。谁能演说。唯佛能知非余所测劝。但持宣布当胜果。彼论第九成种种势力得大妙果报。释云。所谓摄受四天王释提桓因梵天王等。成就势力故。总是复成就何业讫。由如是事故持经胜。问。前说经力能断有漏感得法身。如何今说得人天果。答。如无漏业资变易生。为断于彼号断。有漏据究竟说。何妨疏缘能感世果。
经。尔时至降伏其心 演曰。下第十一远离自取障第十五远离喜动住处。暖顶二位观所取无作。四寻思观时节稍长。前文为入暖位人说。彼位依修已得。修惠观所取无安立有情而作利益。分别二执虽皆折伏。俱生二执犹有少起。我能住心。修行伏障。度众生等名为自取。今为治此故有斯文。论云。何故复发起此初时问耶。将入证道菩萨自见得胜处作是念。我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降伏。我灭度众生为对治此故。须菩提问。当于彼时。如所应住如所修行如所应降伏及其心世尊。答。应生如是心等。演曰。所住所行所降者是所取。及心者是能。所取未全除。能取全未伏。于执心中二取皆起有我能等。前卷名为于证道时喜动者。由能修惠。下品寻思观无所取。遂生我能我得之慢。自恃高举喜跃掉动正在暖位。断此喜动即入顶位。此卷初名离不自摄。以烦恼生放逸。其心不自修摄。摄持谨摄令入顶位。重观所取无能作。上品寻思观。即名自摄。彼论云。何故前说三种修行。今复重说此有何胜。颂曰。
于内心修行 存我为菩萨
此则障于心 违于不住道
释意菩萨于自身修行生如是心。我住大乘等有此分别障于菩提行。又云。障何等心。偈言。违于不住道故。近违顶位远违初地。不住之道即由暖位犹存。我心生如是慢障入圣道故今破之。故论偏指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发阿耨菩提等。此文正破我能如是与此论同。然彼略无别起疑文。谓有疑云。前说菩萨都无所住修行施等。若尔则应一切无住。如何初说应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降伏为断。此疑再兴三问答。以虽说住不言我住即是为断。第十一应无住修疑而有此文。问。观此下经问之与答一同。前文既尔。即应是两周说。如何前云非两周耶。答。文虽似重所为对治其意全别。且如三问依此论说通凡圣位答亦如之。文皆有不名重说所为别故。又如于十行位多行胜行。遂有动生。我能如是故。将入十回向。先除彼慢为说修道得胜无慢。令其进入令得暖位亦复生慢故。令除之而进入顶。以此唯知。经初问者未入佛法。先有慢等。我能如是。住作业等故。初问答劝发胜心。先教无相令其发趣。今将入圣。彼得胜道。斯慢更生。将欲革凡为障既重故再兴问。令断进修。彼论初问除其所度中慢见及所度无同己乐非恒救济。今问除其我能度心。又前于所住所修所伏中不住。今于能住能修能伏中不住故 文似重意义全别。若谓彼论判二周者。何故经文唯有答住而无修行降伏。答处又准两论。皆唯问此一段经文再说所由。答云以除我能住修等两论相似。若从此去迄至经终为第二周。即应总相生起。第二周意。何故唯问此一段文。是故经文非两周说。文分有二。初问后答。此问也。论云。将入证道菩萨自见得胜处。更作是念。我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降伏。心我灭度众生准此应问。云何能灭度众生。若别开者。三为自利一为利他。若合说之。三种俱通二利。所摄经据合说论据别开。此中问意菩萨住修降伏三心既能如是。为作我能住等修。为不作我能住等修。以居暖位。尚有二取。今令除之故发此问。彼论意同。
经。佛告须菩提至灭度一切众生 演曰。下答分二。初答所住等三对治所取。后辨能行者无正治能取。待所立能。所亡能灭故。初中答三即为三段。此初答住佛引十地菩萨胜行。为欲除破彼能所执令进入顶故以为答也。
经。灭度一切至实灭度者 演曰。答修行问即不见有所度众生。所取既无能取宁有。
经。何以故至则非菩萨 演曰。答降伏问。若住真道得无所得。则无我人众生等相。是真菩萨。今劝地前既欲趣证彼真无住。应当如彼真无住者。不有此想而为降伏。论云。若菩萨众生等想转者。为显我执取或随眠故。此意众生想转者。显是我执分别现行。设无现行由有种子亦名我执。二乘无学至此位中。虽无人我而有法我。现行种子由此等故非真住道故。应降伏而入真住。
经。所以者何至三菩提者 演曰。此正对治能取心也。真住菩萨不见有少法。是能行者亦不见有少法。而是可取生于喜动。我为能得彼为所得故。若有此能住所得心等现前应观无有少法可名能发趣者。故此对治我是能住我能修伏等而生喜动。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三菩提不 演曰。下第十二离无教授障第十六求教授住处。既住顶位观所取无。将起忍及世第一法中。即无所取。观能取无及单双印入于真圣证道之位。若无教授不能进成。故引燃灯以显教授。我住八地尚遇燃灯。以求教授。进入上位。况犹住顶不求教授规上法耶。不求教授。是所知障为离。此障说此经文。前据正行名求教授。今约所除离无教授。互举能所亦不相违。彼论断第十二菩萨修因疑论云。此中有疑若无菩萨。云何释迦如来。于燃灯佛所行菩萨行。为断此疑。以次前文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若实无菩萨。云何于燃灯如来所昔修因行。明燃灯所亦无有法。以答此疑。此论令求能教授人以希教授引生胜智。彼论约明教授之法无少可得。以破前疑。各据一义文分为三。初问次答后佛印成。此初也。于彼佛时。实道理中颇有少法为胜。修行而能所证佛菩提不。
经。不也至三菩提 演曰。答准问可知。
经。佛言如是至菩提 演曰。下佛印成文二。初总印后别成。此初也。
经。须菩提至牟尼 演曰。下别成中。依此论科展转释疑。文分有六。初无法得授记。二真如不可说。三佛不得菩提。四遮止增减执。五真如遍诸法。六安立第一义。初中有二。返释顺成。此初也。依彼论科有二。初法说断疑。后譬如人身长大。下喻说断疑。初中有六。即前六段其有异同。至文对辨。论云。此有何意。若正觉法可说。如彼燃灯如来所说者。我于彼时便得正觉。燃灯如来则不授记。言汝当得等。以彼法不可说故。我于彼时不得正觉。是故与我授记。演曰。若正觉法如言可说。有实体者。我于彼时有实胜行。何故不得良为正觉无如言体。我于彼时无实胜行。是故彼时不得正觉。但与我记当得菩提。彼论亦同。彼颂曰。
以后时授记 燃灯行非上
菩提彼行等 非实有为相
释云。此义云何。于燃灯佛时非第一菩萨行。何以故。我于彼时所修诸行无有一法得阿耨菩提。若我于彼佛所已证菩提。则后时诸佛不授我记。是故我于彼时行未成佛。演曰。意同此论。然释中云。则后时诸佛不授我记者。译家倒错。应言则不与我授后时记故。新论颂云。授后时记故。燃灯行非胜。问。前言八地无所得故蒙佛授记。如何今言行非胜。上不得菩提。答。所望义别。前以八地得无生忍相续现前。无所得故而蒙授记。今据无生真实理中无胜上行。若实有者。何故当时不得菩提而蒙远记。即是释通前所疑问。以不得菩提故。明非第一菩萨行也。
经。以实无有法至号释迦牟尼 演曰。顺成此有二意。一者以实无有执着心故。行顺于理故蒙授记。二者以实无胜行无实菩提可证得故。但蒙远记。言释迦牟尼。此云能寂。余本有如来。此中文阙。又余本呼摩纳婆。此云儒童。梁本云婆罗门。此云净行。据姓呼耳。
经。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演曰。第二真如不可说。论云。又何故彼法不可说。如经须菩提如来者即是真如故如清净故名为如来。以如不可说故作此说。清净者如名为真如。犹如真金。演曰。先徴意者。何故当授记时无法而言不可说耶。答。意所授如来记者。如来即是法身真。真如清净而不可说。是故彼时无法可得。表如清净无有垢染。是故诸教多以真如喻如真金。以性净故。彼论云。若无菩提即无诸佛如来有如是谤。谓一向无佛。为断此疑如经言等。实者非颠倒义故。真如者不异不变故。演曰。若准彼徴。何故菩提无实法耶。若无菩提佛亦非有。意云。既无能证之行。所证菩提亦无耶。经答由离相执称之为无。不可如言。即拨非有。所以然者。实者非颠倒义。此简所执人法二我。彼颠倒故。真如者。不异简无漏。有为彼生灭故。此即如义。不变简有漏。有为可对除故。此即真义。此经云诸法如义者。谓真如性遍一切故名诸法如义。义谓义理。此论明如不可说。彼论明如不倒变等。非一向无各辨一义。
经。若有人言至三菩提 演曰。第三佛不得菩提。论云。或言燃灯如来所于法不得正觉。世尊后时自得正觉为离此取故。经言等。或者以法不可说故。燃灯佛时不证菩提唯得远记者。后成佛时既证菩提。应有实法得正觉耶。故破此疑得后菩提。亦无有法。彼论颂云。菩提彼行等。此义云何。彼菩萨行。若人言有实者。此则虚妄。如是如来阿耨菩提。若人言得者。此亦虚妄。故言菩提彼行等。演曰。前说无实菩萨能行。行者今菩提亦然。无有实法故。言菩提与彼行等正同。此论以有难言因非胜上不得菩提果位殊胜得菩提耶。故有此文。又由次前云真如非一向无故。若尔佛有得耶。有此文起。
经。须菩提如来所得至无实无虚 演曰。第四遮止增减执。论云。显示真如无二故。云何不实。谓言说故。不妄者谓彼正觉不无世间言说故。演曰。言无二者。谓虚实二也。于真如中无实言说遮增益执。不无随顺世间言教遮损减执。此由前说佛得菩提为不实。语即执一切言。皆是妄故有此文亦非虚说。彼论云。若如是有人谤言如来不得阿耨菩提。为断此疑如经言等。此义云何。以如来得彼菩提故。演曰。此之谤言乘前文起。以前文言若得菩提不实语故。便谓如来不得菩提故有此文。亦同此论。彼又成立佛得菩提。颂云非实有为相故。有为相者谓五阴相。彼菩提法无色等相故。此复云何。颂云。
彼即非相相 以不虚妄说
是法诸佛法 一切自体相
上之二句正明菩提。虽非色等五阴之相。而有实相故不虚说明得菩提。言非实有为相者释非实。彼即非相相等释非虚。
经。是故如来至皆是佛法 演曰。第五真如遍诸法。论云。显一切法法如清净故。如者遍一切法故。由前文云佛得菩提。文外有疑佛修满故能证法身。余无胜道不得正觉。便谓佛法唯在佛身故。此释云。真如遍有由前菩提是真如故有。是故言真如之体既遍一切故。一切法皆是佛法。欲令众生知有佛性而进修习。彼论云。以如来得如是法。偈言是法诸佛法一切自体相故自体相者。非体自体故。此明何义。一切法真如体故。彼法如来所证。是故言一切法佛法故。演曰。非体自体者。如言非相为相。此显如来能遍知法以一切法即真如故。
经。须菩提所言至名一切法 演曰。第六安立第一义。论云。又彼一切法法体不成就为安立第一义。前说一切皆是佛法真如遍彼恐存一切法体实有故。今遣之体不成就破相证真安立胜义。所言一切法者。谓俗谛法。即非一切法者。约真而谈。无实体法是名一切法者。却结俗谛。彼论云。彼处色等相不住故。彼一切色等诸法非法。如是诸法非法。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8-7-28 10:29:36
|
只看該作者
即是诸法法以无彼法相。常不住持彼法相故。演曰。彼真如处无色等相故。彼色等非常住法。此解即非一切法。言如是诸法非法即是诸法法者。此解是名一切法。如是诸法非常住法故。即显真如。是诸法家之常住法。余本双牒一切法。一切法者一谓世间妄取一切法。一谓如来所证一切法也。上依此论明求教受。说八地行及佛果中菩提无得。真如离相遮增减执。无能所得。令从顶位修无相观引生忍及世第一法双印二空趣见道智。若依彼论法说断疑问。前后三处说燃灯佛有何差别。又唯说燃灯不说余佛有何所以。答初问者依此论释。初说燃灯在不离佛出时住处离少闻障为第二回向人说。次说燃灯在离寂静味住处除智不具障为暖位菩萨说。今说燃灯在求教授住处除不求教授障为顶位菩萨说。若依彼论。初在断第五佛有说受疑中。佛于燃灯语不取理实智。以是真实义成彼无取说。次在第十证如不证疑中。复能速证法校量福胜。复在第十二菩萨修因疑中法说断疑以后时授记燃灯行非上是故不同。答后问者。此经多说无相无生胜义之法。佛于燃灯任运相续以得此道。布发散花超于八劫。掩泥发迹今现由存。生信既多故唯称说。上来已说信行地中。合十六处八住处中来之为四。一摄住处即是发心。二波罗蜜净。三欲住处。四离障住处。合十二种以为第四。若据位地总为三文。初摄住处是十住位。次波罗蜜及欲住处是十行位。离障住处是回向位。行相配属如前应知。
经。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演曰。下第十七证道住处三地之中是净心地。已于地前无生而不愿度。无行而不遍修。复以难得福身智身故伏二障。俱生渐除分别顿尽。于暖顶位希求教授观无二取作安非安二谛无相唯识等观。资粮加行二因具足。今为辨说初地之理。令求证道入真圣位。发无漏智断分别障。亲证二空得无住道故。此文来彼论喻显于前真如法身亦不违此。此论文二。初明证道得智。后明证道离慢。论云。如是显示入证道时得智慧故离慢。前中有二。初如来喻告后善现答成。此初也。真如妙理唯内证知非其言相。即称彼体。然诸智者因喻得明故。况大身以通玄旨。譬如人身洪满端伟而无实体假名为身。所成理智摄领成就故名为身。如彼俗身。然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已去与其法身名。仍寄喻显。魏云其身妙大。贞观云具身大身。周及此云长大。长即具妙。梁云遍身大身。依此论说得智之中。别释妙大分为两义。论云。云何得智有二种智故。谓摄种性智及平等智。若得智已得生如来家得决定绍佛种。此为摄种性智。得此智已能得妙身。若于此家长夜愿生既得生以便得彼身。是名妙身。演曰。此有二义。一得智二证理。若得智已至能得妙身。已来是为得智显智功能。若于此家已下为证理理为妙身智能得故亦名妙身。如来家者谓即真如毕竟空寂以为舍故。于中证会名之为生未证如时长夜愿证既得智已便得真如。是名妙身。虽身与家同是真如。而法性身依法性土故有差别。谓真见道正智起时。能证真如名为得已。若细分别。无间解脱正得已得。上解妙身。论又云。平等智复有五种平等因缘。谓粗恶平等。法无我平等。断相应平等。无悕望心相应平等。一切菩萨证道平等。得此等故得为大身。摄一切众生大身故。演曰。此释大身以智能证五平等理。五平等理遍摄一切故名大身。理即真如平等分五者。从诠以辨。大庄严论亦说。平等有五而名稍异。一无我平等。二有苦平等。三所作平等。四不求平等。五同得平等。此中第一粗恶平等。真如遍在善恶之法故无自他别。即彼第二。以于自他身所有诸苦无差别故。二无我平等诸法无我性。即彼第一。三断相应平等。离二取故。又断自他如如无二。相应者相似义。他性相应非自性故。今断自他故名平等。即彼第三。四无悕望心相应平等。悕望者攀缘义。行利他时不求返报。相应同前。即彼第四。五一切菩萨证道平等。共所证故。即彼第五。佛地论说。十地菩萨证得十种平等性理名平等性智。与此相摄思唯可知。若依此论。前卷科释证道住处中云。妙身者谓至得身成就身。得毕竟转依故。大身者一切众生身摄身故。演曰。由修二智乃至十地所应证理。皆悉圆证能得法身名至得身。报化二身名成就身。或自受用及真如理合名至得。依金光明经俱名法身故。他受变化名成就身。即摄四佛总名妙身。言大身者。由得五平等故摄一切生与己无别。以己自体能摄一切故名大身。妙身通摄理智二种大身。唯在平等真理。然非圆满满在佛地。此说分得能毕竟得非是已满。彼论颂云。
依彼法身佛 故说大身喻
身离一切障 及遍一切境
功德及大体 故即说大身
非身即是身 是故说非身
演曰。已前说言一切诸法即是佛法。彼真如体如来所证。今显如体即是法身。譬如有人其身妙大。即彰果位所证法身。此论证道能分得故。亦通因位兼能证智名妙大身。具义而论。因果理智俱法身故。彼论因前诸佛能证而有此喻。唯说果位真如法身各据义明不相违也。其释颂文如彼。长行文易可解。上二句说喻之意。下六句正释经文。于中分二。初四句释大身。大身有二义。一者遍一切处。二者功德大。此二种义由离障证。后二句释非身。非身者无有诸相。大者有真如体。
经。须菩提言世尊至是名大身 演曰。善现答成论云。于彼身中安立非自非他故。此意据相而说。唯是菩萨所得之妙大身。非余能得此妙大身。然于真理不可说。是菩萨之身非余人身。以真如理遍一切故。言非身者非自他身故。故论云于彼身中安立非自非他。故上释非身言是名大身者。以随顺世间施设言说名妙大身。彼论云。非身者无有诸相。是名非身。有真如体如是即名妙大身。问。此与山王何别。答。依此论前约报化成熟众生。此约证道通明理智。彼论前约报身明无取说。今依法身喻显真如。
经。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至不名菩萨 演曰。自下离慢非证真者。当随于真无有能所。有能所者即障证真得圣证真理。应随真不起我。能行菩萨行及度生等。若起此者必不见真如。以颠倒故。障后真理。由彼菩萨得真理。已于后散心起俱生慢云我能行得证真理。今为断故有此文生。然此慢者是所知障。以烦恼名说第六识俱。八地以上方永不起。第七俱者。至金刚喻方永不行。此所说慢。且约第六起我能等非七行相故。前七地起慢之时必不证真。自谓证真为非菩萨。非不起时亦非菩萨。唯识论等皆说十地断所知障不断烦恼故。彼论自下为断第十三行愿不成疑论云。若无菩萨者诸佛亦不成大菩提。众生亦不入大涅槃。亦无清净佛国土。若如是为何义故。诸菩萨发心欲令众生入涅槃。起心修行净佛国土明虽修行而无颠倒。以释前疑故有此文。此约除慢彼除颠倒。倒即想倒亦所知障。既除慢倒以破疑情。同是一义。文分有四。初告二徴三释四结。此初也。前说如来能证真如具妙大身非身名身。菩萨亦应称彼真如不起慢倒故言亦如是。若言我能灭度众生不称真理非菩萨也。
经。何以故 演曰。徴非所由。
经。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演曰。释云。以菩萨名圣教假说无有一法别名菩萨。榄五蕴成。又真如理中无菩萨相恃何起慢。
经。是故佛说至无寿者 演曰。结非但菩萨无其实法乘明一切诸法亦然。人法二我二俱无故。论云。若菩萨有众生念则不得妙身大身故。彼论颂云。
不达真法界 起度众生意
及净佛国土 生心即是倒
演曰。由起倒故非真菩萨。此颂通释净国土文。问。上依此论证道住处讫。其此证道定是何位。答。此有二释。一云此通十地说妙大身通十地故。其所离慢诸地所断所知障故。又五平等与十相摄非唯初地有此行相。平等遍在十地中故。若尔如何前说净心地狭初后阔耶。答。地前行愿弘广佛果亦尔。十地位中近求后地有分齐修一如一行。分分修证故名为狭。其究竟地唯在佛果。一云净心唯是见道。如来地者是修道。从果为名名究竟地。如圆满持为证道故。起加行资粮为究竟故。修六具足如见修俱见理。见道得见名十地皆净心。唯初净心地。若十地皆是净心。净心地后更何所作。又应净心阔信行地净心二劫信解一劫故。三地阔狭非唯说教亦兼行故。评曰。后释为胜。以究竟地净佛国土等。多约菩萨以显其行。若唯佛果何论菩萨。又既名为上求佛地。如何说是佛果位收。又准三问唯在因中不应答中。尔许经文唯在佛果。佛果圆满非所劝化。因何广说。故广说者对诱十地虽谈果德。约所被人乃居因位。若不对因唯谈果者。起悬崖想。何所造修。若尔平等通诸地有及说离慢如何通会。答。以初所证与后体同言得平等。非净心地。可通于后。其所离慢在见位中理然非有经文指说见道无慢令前后位。诸菩萨等同证真位不起于慢故。文但是见道位收。问。何故此经广明地前及以佛果。既对十地何不广明十地行耶。答。经宗为明种性不断果是所绍。发心已去是能绍继。举果令求地前难修。广辨令学不断义成故。修十地而不广辨。由此名为金刚般若。以初后中阔狭异故。
经。须菩提若菩萨至不名菩萨 演曰。自下第十八上求佛地住处八中究竟三地之中是如来地。上明地前及净心地。今辨果德令欣求趣十八之中。据能行人名为上求。八及三中据所求果名为究竟及如来地。唯论下文有六具足。一国土净具足。此等文是。二明五眼等为无上见智净具足。三佛可以具足色身见等名随形好身具足。四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等为相身具足。五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等为语具足。六佛得阿耨菩提为无所得耶等讫至经终为心具足。以此六种摄佛身中转依具足。自利利他无不皆尽。将欲求佛先严净心。严净心故则佛土净。佛土净故则智见净。境能生心故。先明土心为土本故。次明心由心内净外严色身得好及相。此四自利自利德圆。云可利他利他之中先粗后细。语先心后。又解此六皆为利他。即由利他还成自利。此释为胜。理应先辨佛之身心方明净土。先明土者。以诸菩萨多欣净土愿求生故。最初明之。为众生故愿取佛国依境令生能见之智。见智既满现妙色身身不徒然。为生说法为他演说。须运慈心摄取法身施设大利。还令有情展转证悟。种姓不断义在于斯。是故佛地分之为六如是次第。上求之中应辨离障少故不明但明于行。又六具足初一依报后五正报。正报之中三业。随智惠行故以见智为先。即所随智惠。后四如次身语意业。即是能随相好二具同身业故。有义虽此所被通于十地。然六具足对八地已去三地以明。所以然者。纯无相修顺经宗趣。是故前举燃灯佛等。正对三地令七地前趣向修证。即有两重。一对三地令学佛地。二令已前学彼三地。若不尔者果德极多。何故偏明六种具足。谓前四具足对第八地相土自在在此地故。其见智净是能受用。语对第九地具四无碍法师位故。心对第十地大法智云金刚心故。初国土净文分有四。初举执显非。二徴非所以。三正释严土。四结真菩萨。此初也。论云。为净国土三摩帝故。经言乃至则非菩萨。此义为于共见正行中转故为断彼故。演曰。即是正修无分别智相应等至。除彼二执而作真严。言我当者是人我执。庄严佛土是法我执。二执既起不证于真则非心净。岂能严土故非菩萨。依贞观本此云菩萨亦如是。谓既一切法无我故。菩萨亦如是。应无我相也。
经。何以故至是名庄严 演曰。第二徴。何所以故非菩萨耶。第三正释严土。贞观双牒单非双结。魏本双牒单非单结。此三皆单。其双举者谓有相无相二严。或能所严故。佛重牒无相为真。有相为妄故。佛单非于无相中言说安立令庄严故双牒结之。论云。安立第一义俗谛可严。真中无严名第一义。是名庄严却结俗谛。此中通严四身净土名具足故。前净土文为因位不名具足故。前愿净佛土为地前故。说除小攀缘作念修道。是今在地上前障已除。但有俱生我法二执。复令除断而求佛地故与前别。
经。若菩萨通达至真是菩萨 演曰。四结真菩萨。不言我能是达生空无土可严。是达法空如来说为是真菩萨。返显有执不达二空非真菩萨。依余本经有。二无我及二菩萨。准此论释者。一者人无我。二法无我。即由二无我故显二菩萨。今但总举彼论云生心即是倒非菩萨者。起何等心名为菩萨。即指此文。又颂言。
众生及菩萨 知诸法无我
非圣自智信 及圣以有智
演曰。详新旧论释此意者。一知所度众生无我。二知能度菩萨自无我。故言无我。无我圣及非圣二种菩萨。以有智故。能以自智信解于彼二无我故名二菩萨。即彼凡天亦名世谛菩萨。圣人亦名出世谛菩萨。是故重说菩萨。菩萨问。彼论前说严净佛土亦是断疑。今亦断疑。二文何别。答。前除无所取净土疑。今除无能严净土者疑。此等诸文由闻前说无菩萨故应无利生严土等事。即执有能行返疑说无能行。今答令知实我。是无假我修行缘和方便。此即是有然不见身土为能所严。以顺无相当成佛果。真严净土与求佛地亦不相违。
经。须菩提乃至如来有佛眼 演曰。下第二无上见智净具足。前求佛土。佛土体通情与非情。如说众生之类是菩萨。净土七珍八宝是所受用。其中众生是所化度。若无智见谁能受用及能化度。故净智见为能受。化由达一切色与非色。理事等法亦能了知净非净土。所有众生八万四千心行差别。而为济利故有此文见即五眼智即六通。论云。如来不唯有惠眼为令智见净胜故。显示有五种眼。若异此则唯求惠眼见净故。演曰。令其求佛见及智净。即是四智一切妙用略举照境。及他心智利他中胜所以。偏举其福自在具足。虽非是智因智所成。与智为依。明智必有所依之福故。合福惠名智见净。又佛三身具摄福智故。前令种福智资粮。今说果圆令欣求趣。彼论为断第十四佛非能见疑。论云。前说菩萨不见彼是众生。我为菩萨净佛国土以不见诸法名为诸佛。若如是者或谓诸佛如来不见诸法。自下经文为断此疑故说五种眼。此论意说净土之中有能受化令起欣求。彼论有此能知见故。勿谓诸佛都无所见。以遣疑意疑除智有。即是上求二论无违。文分为三。初明见净具足。次明智净具足。三明福身具足。鉴照名见。决断名智。可受名福。离障圆明名净具足。见净五眼即分为五。一段中先问后答。初中问云。颇同凡下见障内故有肉眼不。答。言有者虽以肉眼通见一切。且顺浅知故答言有。又即诸佛利他德中亦有化身。父母所生清净四大报得肉眼。其天眼中准例可知。二并色质涅槃经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者。是问肉天二体为同为别。答在因有别处果无差。皆唯无漏非实业感及修生别。不可佛身有粗细。眼照理名惠。观教名法。缘真缘俗一智义分。或时别起佛眼。即前四眼为体遍缘一切总名佛眼。然唯论中束五为四。谓色摄第一义谛摄世谛摄一切种一切应知摄。色摄复有二种。谓法果修果此为五眼。粗境界故。是初色摄。演曰。此四皆从所缘得名。以有难言。如来五眼得一切境如何。此中但言色摄故。论释言。此五眼中具依粗显同类境说言初色摄。理实亦能取非色境。由是业感故名法果。由彼业体是法尘故。法名虽通此肉别称如言色处。别得总名天眼。依定起故名修果。因修得故如言修惠。若尔如何得有报得天眼。答。阿那律等名为修得。设生彼王报所得眼。因中亦由修定而得总名修得。论又释惠法二眼次第云。第一义中智力故。世智不颠倒转。是故第一义谛摄在法先非不见。如了诸行故。论又释法佛二眼行相。如文可解。准论下释智净中云。于此智净中说心住即非心住。如是见净中。何故不说眼即非眼。以一住处故。见智净后安立第一义故。初亦得成就。演曰。以后例前应言。如来说肉眼即非肉眼。是名肉眼。由安立第一义故。彼法无实体故。无如其名有自体故。名之为非随顺世间。为令修证强立其名。是名肉眼。余四准此而不说者。同一住处最后说故。例前亦尔。彼论颂云。
虽不见诸法 非无了境眼
诸佛五种实 以见彼颠倒
释意以见颠倒故名非颠倒何者颠倒。偈言。
种种颠倒识 以离于实念
不住彼实智 是故说颠倒
经。须菩提至如来说是沙 演曰。下明智净。前之见净鉴照于境。此随彼起决择。有情心行差别。染与非染倒与非倒皆悉了知。令彼彼心离诸散乱证真境故名智净住。论云。为应知中证故安立见为教。彼彼众生寂静心故安立智。演曰。见为令知智为利益故。彼论不分见与智别。但由五眼见彼众生种种心住。即是前明能见之智。后明所见之境。是故颂云。诸佛五种实以见彼颠倒。余同此论。文分为三。初举智所缘境。次明佛能知。后徴释。所以初中有四。初因河辨沙。二依沙数界。三因界说生。四依生说心。此初也。先问后答。如来依俗有此言说故。说是沙善现知心故说如是。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至甚多世尊 演曰。依沙数界。
经。佛告须菩提至若干种心 演曰。第三因界说生。第四依生说心。
经。如来悉知 演曰。大文第二明佛能知。一则数多。二心法难见。佛智明了悉能知之。
经。何以故至是名心住 演曰。第三徴释。所以于中有四问答徴释此。初徴问。多心难见。而悉知者有何所以。答中魏本云。如来说诸心住皆为非心住。是名为心住。贞观云心流注。心流注者如来说非流注。是故如来说名心流注。心流注论云。心流注者谓三世心。若干种心者应知有二种。为染及净。即是共欲心离欲心等。世者谓过去等分。于此二中安立第一义故。
经。言心住者即为非住乃至过去心不可得等 演曰。此初所知心通染及净。染心共欲。与欲俱故净心离欲。言非心住等。以住三世住染及净名之为住。据第一义说为非住真胜义中无有染净心住相故。此意由佛见心非心得真实理故。故能遍知。若取心相触途生碍不能遍知众生心也。是答前问。不尔疏略无所结归。彼论重约能知染心说颠倒故。何所以者。以彼染心能为障碍。正是所度。是故偏说不违此论彼云如来说诸心住皆为非心住者。此句示现远离四念处故。此以何义心住者。住彼念处以离彼念处故云不住。演曰。泛论心住自有二义。一者愚夫于境染著名住。二者贤圣观四念处住亦名为住。今说染心离彼念住故云不住。是名为心住者。总结凡愚住于颠倒也。彼又云。又住不动根本名异义一。金刚仙释云。以四念处栖心真如理中故名为住。不为五欲所坏。又不为二乘所坏故曰不动。能与菩提为基故名根本。演曰。三名虽异然其所诠同目念住故云名异义一。此即泛解念住异名也。新论稍别应勘彼文。
经。所以者何 演曰。第三徴。既名心住复名非住有何所以。
经。过去心至不可得 演曰。第四释。论云过去心不可得者。以灭故。未来者未有故。现在者第一义故。彼论大同。然云现在心虚妄分别故不可得。如是示彼心住颠倒诸识虚妄以无世观故。此论现在真无分别。彼论现在妄有分别。皆不可得。言无世观者。以彼妄心无三世法为所观境故。能取心成虚妄性。新论云。此显流转之心。是虚妄识性所缘无有三世性故。演曰。非但心于三世不可得。其三世境亦不可得。
经。须菩提至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演曰。智见净中第三福自在具足。所以智后明福身者。智为能导福为所导。福为能资智为所资。以二相须故次明之。又显见智别有总依福。若不具见智无总所依处故。有以此文属下好身相身者。不然以前卷科配无上见智净云乃至。若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又科随形好身具足。但牒应以色身成就见如来等文论自配属。故知此文定属智见。彼论自下为断第十五福得非善疑。论云。向说心住颠倒。若如是福德亦是颠倒 若是颠倒何名善法。为断此疑示现心住。虽颠倒福德非颠倒。颂云。
佛智惠根本 非颠倒功德
以是福德相 故重说譬喻
演曰。意明有漏福聚。有所住故可是颠倒。无相福聚唯住念处不住染相。能与佛智作根本故非为颠倒不遣。此论文中有三。初问次答后佛释成。问以宝供佛生无量福当得成佛福身自在。可为多不。贞观云。奉施如来。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