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61|回復: 2
|
慧律法師楞嚴經(第五十八講58)令見如來藏體電子書.pdf
[複製鏈接]
|
|
慧律法師楞嚴經(第五十八講58)令見如來藏體電子書.pdf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 楞嚴經(58)
好!
諸位把《楞嚴經講義》請出來,
162頁,
162頁,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翻開《楞嚴經講義》,
162頁,
[壬二 顯示所遺真性令見如來藏體(分二)]
前面是破妄:
破妄識無處;
推妄識無體;
破妄識非心,
整部《楞嚴經》的重點,
它就是要我們捨識用根,
捨掉意識心,
用我們的不生不滅的根性修行。
前面既然破妄,
現在這個時候,
最重要就是要顯真,
把我們的真心、真性、如來藏性顯現出來。
[癸初 阿難捨妄求真]
什麼是妄心?
什麼是真心?
妄心,我們要捨;
真心,我們要求,
當然,這個是站在阿難的角度;
如果站在究竟義的角度,
妄真本一如,
沒有所謂的妄,
沒有所謂的真,
妄心是因為真心而立的;
真心也因為有妄心而立的,
對大悟的人來講,
妄跟真統統要放,
叫做絕對。
所以,講捨妄求真,
是站在阿難求菩提道的次第,
喔!
有妄可捨,有真可求;
到了悟道了,
進入了寂滅涅槃海的時候,
妄、真不可得,
妄是如,
真亦是如。
[二 如來極顯真體(癸初分二)]
如來顯示我們這個真心之體。
[子初 悲感痛悔二 表迷求示]
[今初]
底下說:
阿難聞已,
重復悲淚!
五體投地長跪合掌,
而白佛言:
自我從佛,
發心出家。
恃佛威神,
常自思惟,
無勞我修,
將謂如來,
惠我三昧,
不知身心本不相代,
失我本心,
身雖出家,
心不入道;
譬如窮子,
捨父逃逝。
這一段對一個修行人來講,
是特別的重要;
中間那一句,
說:常常自己思惟,
無勞我修,不必我修了,
將謂如來,佛陀惠我三昧,
如來會賜給我們三昧。
阿難這裡發出重要的感慨,
也給我們修淨土的人,特別的注意這一句話,
說:不知身心本不相代,
這一句話特別的重要就是說: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
修淨土法門的人,一定要記住,
佛陀的確有增上緣,要接引我們往生淨土;
但是,我們念念都應當提升正念才對,
不是說我現在念南無阿彌陀佛,
這樣念一念,
內心裡面的貪瞋癡不管它,
這個是不對的,
這個是不對的。
因此我們要了解,
修淨土法門的人,一定要注意,
佛陀的思想是什麼;
若一日乃至七日,後面那個「一心不亂」,
如果你沒有三昧的功夫,
要進入一心不亂是非常困難的,
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我們要先靠自己,
而後靠佛陀的加被,
這樣才對的。
並不是說,
我現在只有念佛、拜佛,
我內心裡面的無明煩惱,
統統不去理它、不要管它,
任自己的習氣一直發揮,
就說:我在修行!
這樣的角度是不對的。
因此我們要念念提升自己的正念,
求佛加被,
這樣了生死就更有把握。
為什麼呢?
因為身心本不相代啊!
因此,譬如說:
你靠某某上師加持、某某師父給你加持,
不錯,
給我們增上緣;
可是,我們的親因緣呢?
親因緣就是我們的心性,
怎麼辦呢?
所以,因此我們要開佛的智慧,
入佛的知見,
念念提升我們自己,
這樣才對的。
底下說:[上文阿難執妄為真,]
「妄」就是妄心,
阿難執著這個妄心,
把它誤認為就是真心。
[如來極破而令捨,]
佛陀就破妄識無處、非心、無體,
要叫他放下,
要捨掉。
[此下阿難悟妄求真,]
了解說
我們現在所用的都是意識心、妄心,
現在要求這個真心了。
[如來極顯而令用。]
如來極顯,
顯現我們這個如來藏性是不生不滅,
而它有大作用,
說:一念無生,
見聞覺知,即體即用,
體即真如,用即般若,
體用一如,
這個就是佛所說的,
念念歸入薩婆若海,
究竟菩提。
底下,
[真原本有,]
我們這顆真心,本來就存在。
[近具根中,]
近就是說:
離我們最近的就在哪兒呢?
就是我們的六根當中,
也就是六根門頭放光動地。
[遠該萬法,]這個「該」就是包羅。
就近來講:
就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
只要你能夠發現它,
不生不滅的心性就在根中。
遠呢?
包括無量的世界,
也不離我們的不生不滅的這個根性。
[無奈迷之已久,]
我們迷惑了太久了。
[非遺似遺,]
我們這一顆真心、如來藏性,
並沒有遺失;
但是,我們用不會用,
就等於失去一樣。
[若不方便顯之,則終不能見,]
如果不用種種方便,
我們這個如來藏性顯露不出來,
眾生也不知道,
喔!原來我們自己就是佛。
[此即二根本中真本。]
前面講:
一個是妄心,一個是真心;
在這兒是說真本,
真本就是我們的真心。
所以,要破妄、要顯真,
悟妄要求真。
是不是?
[前妄本既破,今真本當顯,]
[即顯平日所遺之真性,]
平常我們遺失了這個真性,
現在要顯露出來了。
所以,修學佛道就是:
佛性因修而顯,
因為我們修行,
所以,顯露了我們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所以,斷習氣,方便名叫做修,
雖然我們本性具足;
但是,如果不修、不加功用行,
顯露不出來。
[始自眼根顯出,]
從這個眼根,
當你見到了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的時候,
包括耳、鼻、舌、身、意,
統統是如來藏性。
所以,我們就了解了:
喔!
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萬法唯是真如,
唯是一心,
萬法唯心現量。
所以,大悟之人,智如湧泉,
出生無盡,
縱貫三際,橫遍十方,
出入無礙,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修行,
你到底是用真心來修行?
還是用妄心來修行?
六祖講的:
悟則剎那間,迷則塵點劫,
悟了,就在當下;
不悟呢?
塵點劫都在迷。
底下說:
始自眼根顯出,
從眼根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同時再繼續擴大,
[復為融會四科]
四科就是:
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就是四科。
[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
[同歸如來藏體。]
所以,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就是這個道理,
全部都是如來藏的體性。
[阿難因聞,]
阿難因為聽到[入滅受想定,]
入滅受想,
滅這個受想定,
這個就相當的功夫了,
阿羅漢的境界了。
[心尚非真,]
還不是究竟的菩提,
還不是我們的真心,
還是意識心,
只是比一般還定,
但卻不是我們的真心。
[則尋常所用之攀緣識心,]
攀緣,它的重點就是能所不斷,
能緣的心、所緣的境,
一直沒有停止,
我們從出生一直到長大,
一直到讀書──
小學、初中、高中、大學、
研究所、博士,
都是用這個攀緣的意識心。
所以,後天的學習的東西總是不堪,
不堪什麼?
不堪斷煩惱,不堪了生死。
所以,修行無關於語言、
無關於文字、也無關於學歷,
因為那個都是意識心。
那麼,我們現在懂得這個佛法,
就要用真心修行。
所以,則尋常所用的攀緣識心,
[自不待言矣。]
[所以重復悲淚禮佛,]
[追述痛悔。]
[凡人悟之深者,心必有悲,]
「凡人」就是一般人。
一般人體悟得很深,
就會很感動,
心必有悲。
[或悟妄而悲久苦,]
有的修到:萬法都是虛妄,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我們到底為何而苦呢?
就是不知道
緣起緣滅都是生滅無常的假相,
不知道。
所以,當他悟到了虛妄的假相是不可得,
他就感歎了:眾生悲哀!
我們長久以來受這個苦,
是多餘的。
[或悟真而悲久失,]
或者是體悟到真心,而傷心感歎,
說:我們迷失了太久了,
就像失去了我們的珍寶。
我們的心性就像最寶貴的摩尼寶珠,
我們失去了;
現在體悟:
喔!
真心就在現前當下這一念。
[此悟所執識心全妄,而真心未悟,]
[故悲悔耳!]
也就是說:
悟到我們所執的識心都是妄的,
被佛所破斥的;
而真心,
因為佛還沒有開顯,
所以,還沒有悟,
因此就悲悔了。
[本文悔恃如來,不修大定,]
「悔」就是懺悔,
依靠如來,
如來就是外在的增上緣;
不修大定,
就是我們親因緣力道不夠。
[乃曰自我從佛出家,]
[恃佛之威德神力,常自思惟]
思惟[(即妄想心),]
常常這樣想:
[無勞我自己修行,]我不必修,
[將謂我是如來最小之弟,]
[情同天倫,]
[如來必能惠(恩賜也)我三昧,]
他認為這個三昧是用贈送的,
就像去百貨公司買東西,
它會有贈品,會贈送的;
一點辦法都沒有,
自己不用功,
就是佛來也沒辦法!
在這裡就講得很清楚了:
阿難認為不必勞我來自己修行,
他自己認為:我是如來最小之弟,
情同天倫,
如來一定會賜我三昧。
[不知彼此身心,本不可相代;]
這個對修淨土法門的人,就要特別的警惕,
你說你臨命終要靠別人來助念,
是的!
有這個福報、有這個因緣是很好。
譬如說:你坐飛機空難死掉了,
屍體找不到了,
連蓋往生被的機會都沒有!
譬如說:大地震,
這個樓房倒塌了、蓋下來了,
我們連要搶救那最後的助念的時間都沒有,
都沒有!
因此能不能用得上
金光明沙、三張咒輪、往生被,
還得要看對方有沒有福報?
沒有錯啊,
現在往生被很容易流通到手;
但是,你能用得上用不上,
就要看你的福報了。
因此重要的,
是要修行到像印光大師這樣子的,
印光大師說十一月初四他要往生,
他事先就交代好了;
就像佛陀要入涅槃,
三個月以前就交代好了。
是不是?
修行到這種生死自在,
這樣就是最可靠的!
所以,師父一再強調:
這個世間誰都靠不住的,
要靠別人,
還得看我們有沒有福報?
是不是?
我們那個同學的爸爸,
他去美國,
他就說:
我有因緣來文殊講堂,我要見見慧律法師,
要問問看這個臨命終怎麼處理?
我們這個同學來跟我談,
我說:好啊,歡迎啊!
你爸爸要從美國回來,我們都歡迎!
沒隔一個禮拜說死掉了,
死在美國,去游泳溺水死掉了,
才一個禮拜而已喔!
他心裡想要怎麼來處理臨命終的事情,
來不及了,
你要寄往生被到美國,
臨命終也沒人助念、也沒辦法撒金光明沙。
所以,未來不可知,
重點是自己要有功夫,
這個就是重點。
所以,研讀《楞嚴經》,
一定可以幫忙每一個修行人的正念,
讓你警惕自己,
讓你警惕,
不管你修哪一宗派的,
研讀《楞嚴經》,
禪、淨、律、密統統包括在裡面了。
底下說:
[如父子上山,各自努力,]
[不能替代我行也。]
誰都不能取代我們的修行。
[失我本心者:本心即本有真心,]
[從無始來,迷不自覺,]
[如醉漢衣裏之珠,]
醉漢,
醉漢身上有一顆摩尼寶珠,
可是,他醉了,
他自己身上擁有一顆摩尼寶珠,
自己不知道;
我們眾生也是這樣,
醉了,
被五欲六塵醉了。
[迷則非失似失。]
迷惑顛倒了,
沒有失去,就像失去一樣。
[既是遺真,自必執妄,]
諸位!
執妄就遺真。
修行,它一個重點在哪裡?
重點在應無所住,
如果你覺得你是對的,
跟人家吵得面紅耳赤,
諸位!
放下,包括這個時刻。
就算你對,
也跟人家爭得面紅耳赤,
也失去了真心,就叫做妄。
明明你是對,別人不對,
別人、對方太過分了,
你很生氣;
沒有錯,你擁有對的這一方面,
但是,你很憤怒的時候,
你也是失去了真心。
放下,
包括你對的時候的諍論,統統要放下,
不要忘記,
只要你的對──
而對的還是有情緒性的東西,
你的對就叫做不對;
你知道對方不對,
你也不必跟他諍論什麼,
心如如不動,
原諒他、寬恕他,
佛陀就是用這種心,
眾生迷的時候,
是值得憐愍的、值得同情的,
而不是去恨他。
[所以身雖出家,心不入道。]
身雖然出家,心不入道,
因為不悟真心。
[出家有三:]
[一、出世俗家,]
這已經不簡單了,
能夠現僧相。
[即割恩斷愛,依止佛門;]
說實在話:第一關都很難!
對不對?
像我要出家的時候,
因為我的學歷是最高,
所以,家人也不是很理解,
也有反對,
兄弟姊妹就說:
我們實在是想不通,
你為什麼一定要出家?
我就跟他們講,
說:等你想通的時候,
就會跟我一樣。
因為我不知道這個世間什麼叫做快樂,
也找不到快樂。
為什麼?
都是生滅無常的東西,
擁有的東西,很快就失去了。
是不是?
[二、出三界家,]
[即證無漏道,不受輪迴;]
無漏道,「漏」就是煩惱的別名,
出三界家就是證得無漏道,
戒定慧具足,
用般若智慧,
斷見思惑、塵沙惑,還有根本無明,
就不受輪迴了。
[三、出煩惱家,]
[斷盡諸惑,一心清淨。]
諸位!
這八個字,
是真正出家人一心一意要做的事情。
所以,現出家相,
千萬不能跟世間人一樣,
因為我們現的就是出家相,
出家相,
我們一切都代表了佛陀,
世間的凡塵俗事,
比我們高明的人太多了,
我們好好的修行就好。
是不是?
好好的修行就好。
我們出家人的工作是:斷盡諸惑,一心清淨,
我們不會像世間人,
世間人就是說:
你咬我一口,我就一定要咬你一口的!
佛陀當時在世也是這樣子,
一切的外道都要置佛陀於死地,
怎麼樣就是傷害他、誣衊他,
佛陀就是如如不動,
等待因緣去救他,
世尊從來沒有動一個恨的念頭。
所以,出家,他現這個僧相,
他就是很重要,
很重要!
有個人來講,
說:師父,師父!
喔!人家對您有意見啊!
外道,
當時候我們破除這個外道,
一直批評。
二、三十年前的佛教,不是這樣子的,
那時候最強盛的就是基督教、天主教,
還有一貫道的,
還有這幾個外道的,
傷害佛教,
那沒辦法,
師父上台就講經說法,
那時候年紀也比較輕,
比較輕就是強力的護持正法,
逆境也特別的多!
是不是?
差一點就被送進忠烈祠,
那沒辦法了,
為了佛教就是要拼了!是不是?
因為大家正、邪都分不清楚,
外道的力量也給我很大的壓力,
今天聽到這個來毀謗師父、明天批評,
然後,外道的對師父也心生不滿,
就批評了!
到我這兒的時候,我也是如如不動,
我跟這個居士講:
狗吠月亮,不損月亮的皎潔,
不影響的,
你這一條狗在底下望著月亮,
一直在狂吠,
月亮一樣在天上這樣走的,
不影響的。
是不是?
你愈批評我、外道愈傷害我,
我愈講經說法,要度更多的眾生,
來啊!
對不對?
就是你修學佛道,出家弘法利生,
要有這樣堅定的意志,才有辦法,
要不然一下就倒了,
煩惱多。
是不是?
因此我們要了解,
出家人是不可以跟一般眾生見識的,
一般眾生他就是:怎麼樣他就是煩惱,
意見就特別多,
意見就特別多,
有人的地方,它就一定有是非。
所以,我們出家,
還是要遠離和尊重在家居士的,
不管你有多麼的修行,
跟在家居士
就是一定要保持一個互相尊重、一個距離。
底下,
[今阿難但出第一種家,]
[所以心不入道。]
[譬如窮子,捨父逃逝:]
[阿難迷真,自喻窮子,]
[遺失本有家珍,背覺合塵,]
[如捨父逃逝。]
[父喻本覺,]每一個人的本覺理體。
[子喻妄覺,]妄覺就是意識心。
[從真起妄,]
真是有體性的,
妄是無體性的。
[背覺合塵,]
違背了覺性,卻去追逐六塵。
[故如捨父逃逝。]
[由是起惑造業,]
[隨業受報,]
[輪轉諸趣,備受痛苦,]
[故此悲悔。]
[觀此即佛不足恃,]
諸位!注意看這幾個字,
連佛都靠不住,
修行就是要自己來!
因此提升每一分每一秒的正念,
是非常重要的,
放下,
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課;
但是,如果你看得開,
一句話就夠了:
什麼是人?
人就是一塊會腐爛的肉。
諸位想想看,
我們明明知道,
我們這個色身死了以後,
如果不火葬,它就一定會長蟲,
那你這個色身要留給蟲吃,
死了以後要留給蟲吃,
為什麼不在活著的時候,把它活出意義呢?
為什麼不能犧牲小我來完成大我,
放下這個我執,再放下,
為整個社會、
為整個國家、為整個人類;
假設你有這個能力的話啦,
來盡一點心力呢?
現在這個地球的資訊,整個都是發達,
網路、電腦、電話啦,
其實根本就沒有距離。
我們如果有這個能力盡一點心力,
為人類、
為佛教,
或者為眾生、為國家社會,
扮演一個穩定的、重要的力量,
這是我們佛弟子的責任啊!
是不是?
因此我們明明知道,
死了以後,爛了,
摧毀的時候,
火化了剩下一堆骨灰。
所以,師父一直強調說:
生命,它一定要活出意義出來,
不是活在有錢,或者是有名,
不是活在這個;
要活在真理的薰陶,
我們這個色身走了,
可是,我們的法身慧命活起來了。
自私自利的人,他也過一生;
犧牲、無我,
勇敢的承擔這個大時代的責任,
也是現在的這個色身這個念頭啊!
既然大家統統會化作一堆骨灰,
為什麼你不把這一輩子活出更大的意義呢?
所以,師父就發過願了:
包括我所有的供養、法會的收入,
不管是什麼來,
統統把它化作智慧的法寶,
跟有緣的眾生結緣,
所以,我這二個口袋統統空空的。
是不是?
我是替十方常住來保管,
講堂,
包括流通處,包括所有的錢財,
都是常住的,
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
因為我帶不走的,
從這二、三十年來,
我一直這樣堅持到今天。
為什麼?
我常常給自己一個鼓勵就是說:
人死了以後,
還是要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讓後代的人懷念;
印度的國王,你又不認識幾個,
最多你認識阿育王。
是不是?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全世界都認識呢?
佛陀就是肯犧牲、肯奉獻,
犧牲就是享受。
諸位!
中文很了不起的,
中文那二個字,
你如果認識的話,你就覺悟了,
捨得,捨得,
是不是?
你沒有捨,你怎麼能得呢?
是不是?
要能捨就能得,
不能捨的人,完全沒有機會得;
捨掉妄心,你就得到清淨自性了。
是不是?
捨掉了這一些你身上的這個財物,
跟一切眾生結緣;
假設你有這個能力的話,
一切眾生他都會感恩的。
我舉一個例子,
不好意思,
我有一個同學,
大家都是很熟了,
買了這個水果,
買了這個水果,
讀大學的時候,
買了這個水果,
大家也知道他買水果了,
可是,買這個水果回來,
就這樣,
偷偷的偷偷的帶進去房間裡面,
一粒葡萄都不給人家吃,
一粒都不可能!
一次、二次,
後來大家都知道,
他買的東西,你一點都吃不到;
當然,那是他的權利啦!
是不是?
大家給他一個綽號叫做吝嗇,
很吝嗇!
是不是?
如果他有正確的生命的觀念,
就是說:
我吃了,
上大號、小號也是拉出來嘛!
是不是?
我吃,不如大家一起,
與君同樂,大家共享,
快樂是從懂得分享開始。
你知道吧!
哲學家講的:
快樂是從懂得分享開始的。
如果你不捨,你就永遠不能得,
而且你的旁邊的人,
就認為你一點都不肯施捨,
吝嗇,
大家對你也不會恭敬禮拜。
所以,有時候我們這個生命;
佛陀的生命觀,
剛好跟世界眾生的生命觀不相同,
眾生是愈貪愈好,
佛法是無貪、無我最好。
是不是?
因此我們要了解,
生命活出意義出來。
底下說:
即佛不足恃,
[但求加被,不自修行者,可以警矣!]
可以警惕。
翻過來,
今日乃知:
雖有多聞,
若不修行,
與不聞等;
如人說食,
終不能飽。
[此悔恃多聞,終無實得。]
後悔只靠聽經聞法,多聞,
多聞本來很好;
但是,如果你不落實到修行的層面,
那麼,就變成了知解文字而已、
意識型態的觀念而已。
[今日乃知,因悟方知,]
[雖有多聞善根,]
[若不依教修行,]
諸位!什麼叫做修行?
修行有次第的:
一、要淡泊五欲六塵;
二、要完全‥‥‥
第二層功夫:
要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緒;
第三、
二六時中,統統知道
我們這個色身是四大五陰所構成的,
不實在的假相;
再進一步,起心動念都不行,
連微細的動念都不行。
所以,在《圓覺經》有一句話特別的重要:
恆觀四大無我,
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也就是說:
你要二六時中統統要知道一切法無我,
二六時中,恆觀四大無我,
我們這個色身,就是地水火風所構成的。
是不是?
死了就是一堆骨灰,
啥都不帶走,
二六時中,都要知道四大無我,
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也就是說:哪一種人最快成佛?
也就是二十四個小時裡面,
統統覺悟這個色身不是我,
妄心、妄識的分別心也不是我;
什麼是真我呢?
如如不動的真心,才是真正的是我。
因此佛陀教你不淨,
觀不淨、苦、空、無常、無我,
那個是為了止觀方便的。
諸位!
用止觀是方便的次第性來作用,
是可以的;
如果用止觀,不放下,
是沒有辦法進入佛陀究竟的薩婆若海。
也就是用止觀
是沒有辦法進入佛陀的究竟──薩婆若海。
為什麼?
因為有止就有能止跟所止;
有觀就有能觀跟所觀,
你要用什麼才能進入佛的領域呢?
要用最上乘的,
直下無心,
頓悟,
單刀直入,
了悟萬法唯心現量,
沒有能止,也沒有所止;
沒有能觀,也沒有所觀,
直下就是我們的如來藏性。
如果我們觀不淨、
觀苦、空、無常、無我,
那還在修行的次第上。
我講的是‥‥‥
師父現在講的是究竟的如來大圓覺海,
你要進入大寂滅涅槃海,
必需要用最上乘的才有辦法,
一悟即入如來地;
要不然用止觀,你要止到什麼時候呢?
今天止一點煩惱、
明天再止一點、後天再止一點,
那要止到什麼時候呢?
今天觀一點,煩惱放下一點;
明天再觀一點,再放下一點,
那要放到什麼時候呢?
所以,六祖那一句話,
就是用最上乘的: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它就是絕對,
絕對就是單刀直入,
直下無心,沒有能所。
所以,要進入佛陀的領域,
有一項功夫你要做得徹底,
就是放下,
就是放下,
要做得很徹底,
連微細的執著都不行。
所以,修止觀不是錯,
而是說它是次第性的一個過程;
但是,你要進入大圓覺,
如來的大圓覺海,
寂滅的涅槃薩婆若海,
那是不可能的!
要進入佛的領域,
就是一定要用最上乘的,
單刀直入,就是放;
連這個都沒有,沒有東西可以放,
性相本一如,何來住無住?
絕對,絕對就是平等,
平等就像虛空,無所不包容,
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
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所以,起點、終點;開始、結束,
都是方便說的,
就是「當下這一念」也是方便說,
「當下」是因為
過去、現在、未來沒辦法形容,
只好講「回歸當下」了,
因為沒辦法形容了。
回歸當下,
只能講:念念無所住、
念念正知、念念正見,
就只能這樣講了;
父母未生我們的時候,哪來當下呢?
是不是?
所以,「當下」是時間的對襯,
沒辦法形容的時候,
就只好講「回歸當下」了;
如果你證悟到佛果的時候,
萬境本來就如,
「如」就是不動,
時間本來就是虛妄的假設的名詞,
時間跟空間本來就是妄想的產物,
設立一個「當下」,
其實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只好這樣子。
底下,
若不依教修行,[與不聞相等;]
相等就是一樣了。
[猶如有人,口說美食,]
[說而不食,肚中終不能飽。]
[雖有多聞,]
[不肯從聞、思、修,三慧並進,]
[徒聞無益,亦復如是。]
[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觀此即聞不足恃,]
[徒攻文字,而不實修者,可以警矣!]
[初悲感痛悔竟。]
諸位!實修說難很難,
說簡單很簡單,
你把每一件事情統統當作是修行,
不管你的身分、地位;
你是在哪一個公司行號、
是出家、是在家,
記得!
任何一個人在侮辱你的時候;
你在沒有錢,碰到逆境的時候;
人家在恥笑你的時候;
人家在侮辱你的時候;
你諸事不順的時候,
這個時候正是修行的時候,
這個時候就是真的修行。
當你一切都是順境的時候,
你很有錢,嫁一個好老公,
這個也是正在修行的時候,
你很清楚:
老公、老婆是靠不住的,
只有靠佛陀的真理,才有辦法解脫的。
你臨命終的時候,
你老婆能幫得上什麼忙呢?
你死亡的時候,
你老公又能夠幫得上什麼忙?
你說給我聽聽看,
你走你的啊,生死不能相代啊!
是不是?
因此什麼叫做實修?
實修就是依佛的言教斷習氣,
斷習氣,
那個貪心的習氣、
憤怒的習氣、
瞋恨的習氣、
嫉妒的習氣,
慢慢的放下來,
要講的話,這個就是修;
如果你是修淨土的,就單提一句佛號,
其他統統放下,
這個就是真修行人。
可以警矣!
[子二 表迷求示]
底下說:
世尊!
我等今者,
二障所纒,
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惟願如來,
哀愍窮露,
發妙明心,
開我道眼。
[二障者:]
[一、煩惱障:]
[屬我執所起,]
我執就是對人生觀迷茫,
叫做我執,
我執,顧名思義就是
執著這個地水火風緣起的假相,
誤認為是「我」,
當我們火化以後,
剩下那一少許的骨灰,
會發現:喔!
天地萬物的灰塵比我的大得多,
我執著這個宇宙中少許的元素,
卻誤認為這個是「我」,
真糟糕!
所以,煩惱障是屬於我執所起,
有分別我執,([有分別、])
還有俱生我執,([俱生、])
分別我執就是屬於後天的;
俱生我執就是屬於先天的。
後天的就比較粗的執著,([麤、])
先天的就比較細的執著,([細之異。])
[麤乃作意分別之惑,]
如起身見、邊、([如起身邊等見;])
身見就是執著一個四大的假我為「我」,
世間人沒有一個
不迷惑在這個緣起緣滅的假相的我執裡面。
邊見有二種角度:
斷見和常見,統統稱為邊見。
斷見是說:
人死了以後,什麼統統沒有,
這個是惡知見,
很可怕的惡知見。
常見,
說:人死了以後,下輩子還做人;
狗死了以後,下輩子還做狗;
豬呢?
下輩子還是做豬,
這個叫做常見。
如起身見、邊等見;
[細乃任運俱生之惑,]
[如起貪瞋等心。]
所以,諸位!
你好好的看,
佛弟子,
佛弟子還是有情緒化的,
修行功夫不到的時候,
你隨時隨地可以看到那種我慢,
就叫做個性,
修了十年,他還有那個個性;
修了二十年,那個個性還是存在,
所以,實在是很難!
能夠進入佛門,實在是不簡單;
能出家也不簡單;
能現一個在家居士身修學佛道,
也不簡單;
但是,要把它徹底的摧毀貪瞋癡,
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學佛,掛在嘴邊;
但是,一碰到逆境的時候,
就會吵起來,
出家也會有意見不同,
有時候也會吵起來;
在家,那就更不用說了,
就更多了!
所以,不是學佛就是聖人了,
所以,我們互相理解、
互相體諒一下。
[總是昏煩之法,惱亂有情身心,]
[續諸生死,]
[能障涅槃,]
[故名煩惱障;]
[又名事障,]
[能障人天勝妙好事。]
事障,
是什麼叫做事障呢?
事障的意思就是說:
對相上來講看不破。
什麼叫做理障?
對無生的真理不能透徹,
叫做理障。
迷於假相叫做事障;
迷於無生的這個空理,
叫做理障。
因此著相修行,百千劫是不能成就的,
事障就是著相,
世尊已經講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所以,第一點:
要把你所擁有的假相看開一點,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
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什麼東西都是讓我們用一下,
什麼東西都不是我們的,
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
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
你什麼都帶不走。
所以,諸位!
與其執著這個假的色身,
不如放下它,
好好的推廣正法。
能障人天勝妙好事,
就是因為煩惱,
所以,感受不出美好的心,
而失去了安詳。
人,持五戒能投胎成人;
修十善能生天;
如果一個人自私自利,
連基本上的人道、天道,下輩子都很難得到。
五十一個心所裡面,
它的煩惱心所比善的心所還多得多,
善的心所才十一,
惡的心所就很多了。
五十一個心所裡面,
善心所才十一個,
十多個,
太少了!
所以,在這個世間,
下三途的叫做無量無邊;
下輩子可以做人、可以生天的,
叫做寥寥無幾;
這一輩子能夠聽到佛法,往生淨土的,
屈指可數!
為什麼?
他就一邊修行一邊執著了‥‥‥
那就說:
那師父這樣講,我們就沒希望了?
不!我們還是有希望的,
師父再勉勵大家,就是說:
不要一邊念佛、一邊修淨土的,
一邊執著娑婆世界。
就像一隻鳥,
鳥,你不是要讓牠飛嗎?
我們不是要讓靈魂‥‥‥
方便說啦,
讓靈魂超生嗎?
讓靈魂超生,
一個是綁一個我執,
一個綁一個法執,
你這個靈魂怎麼飛得起來呢?
一隻鳥,牠兩隻腳,
你把牠右邊綁一個石頭;
左腳,
這一隻鳥你也把牠綁一個石頭,
你叫這一隻鳥怎麼飛呢?
右邊的石頭就叫做我執;
左邊的這一塊石頭叫做法執,
這鳥的兩隻腳,你把它綁兩塊大石頭,
繩子一綁,
這隻鳥要振翅而飛,
諸位!飛不起來,
飛不起來。
所以,要讓自己的靈性超越,
很簡單的,
就把那個石頭、那個繩子剪掉,
啪啪!
讓那兩個石頭掉下來,
多好啊,
多好啊!
有一次我的徒弟開車,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徒弟開車,
我們要去一個道場,
結果那個時候還沒去道場前,
刮了一陣風,下了一陣雨,
結果經過那個山區的時候,
一棵樹木不是很大,
當然,車子沒辦法過去,
倒下來!
倒下來的時候,
我本來要去把它扶,
徒弟就說:不用,不用!
師父!這我來,我來!
他就要抱起來,
結果他說:
喔!師父,很重呢!
我說:那是樹木重,
師父哪裡重呢?
他說:師父!很重呢!
他就搬,
就搬不動‥‥‥
搬到旁邊的時候放下來:
呼!
喘氣了,徒弟就在那邊喘氣:
呼~~~
我在旁邊告訴他,
告訴他五個字;
六個字,
我說:放下的感覺真好!
我們現在眾生他就是這樣子,
那一棵木很重,
我們現在就是抱著一種東西,
就是執著,
打死不肯放下,
他不知道說那個放下是很美好的,
他不知道,
他就什麼統統執著,
執著現前當下
這一個剎那之間的緣起緣滅的假相,
就什麼都執著‥‥‥
什麼都放不下。
這個徒弟搬的那個樹很重的時候,
放下;
他沒有叫我搬啦,
徒弟就:師父,我來!
搬‥‥‥放下,
我看他一直喘,
我就跟他開示:
喔!放下的感覺真好!
如果無知的人就說:
哎呀!這一棵樹木也抬著走!
你看!那怎麼辦呢?
我們現在眾生就是這樣,
只知道說執著叫做快樂,
不知道說放下更快樂,
不知道,
完全不知道,
你就曉得。
所以,你想要讓生命更美好嗎?
更圓滿嗎?
很簡單,
在這個地方要下功夫,就是放下。
底下,
[二、所知障:]
[屬法執所起,]
[亦有分別、俱生、]
有分別法執,有俱生法執。
所謂法執,就是對宇宙觀的迷茫,
六根、六塵、六識一十八界,
所建立的諸法,
而對它有所執著,叫做法執,
有分別法執,
有俱生的法執,
分別法執、俱生法執。
[麤、細之異。]
[麤乃心外取境,]
[不達外境唯心,]
在我們唯識學講過了:
萬法唯識。
是不是?
不曉得外面的境界仍然是心所影現的。
[分別心外實有,]
[有所希取;]
[細乃自生法愛,]
自生法愛。
[不達修證性空,]
什麼叫做自生法愛?
諸位!
這一句是講給老修行人聽的,
老修行修到一陣子以後,
懂得很多的佛學的名相,
他就拿這個來自負,
拿這個來驕傲別人,
認為:我可以為眾生開示幾句佛法了,
堪受供養了、
堪受禮拜了!
這個念頭就壞了,
這個叫做法愛。
法愛就是認為自己很有修行,
貪愛自己的法,
認為自己很行;
認為自己很行的就是不行!
不達修證性空,
修證性空就是:
念念銷歸自性,歸無所得,
任何的修行,到最後總是性空,
總是不可得。
[任運而生愛着,]
[不能捨離。]
修什麼法門,就貪愛什麼法門,
就攻擊其他的法師、其他的道場,
這個就是佛門裡面的小心眼。
如果你今天有因緣來聽《楞嚴經》,
師父要告訴你:
修自己的就好。
記得師父的話:
修自己的,
你修哪一宗都可以,
修淨土的、修密的、修禪的,
好好的降伏自我;
諸位!這個是重點,
其他的任何的宗派,
就說:我們不懂、
我們不批評;
我們尊重、
我們隨喜。
隨喜還有功德呢!
是不是?
隨喜還有功德呢!
是不是?
如果你著,就變成外道。
是不是?
譬如說:哎呀!我念佛最好!
是沒有錯,
很好!
如果你輕視禪宗的、律宗的、密宗的,
說:淨土的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這多好啊!
我們修我們的。
但是,一般人不懂,
修淨土的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了,
不懂得這一念仍然是我們的心性裡面的,
修自己的就好,
他就開始批評,
修淨土的,卻煩惱別人修禪的;
修淨土的,卻煩惱別人持咒的,
諸位!這個叫做外道!
知道嗎?
修佛道變成外道,
心外哪裡有法呢?
對不對?
八大宗派,你管別人修什麼?
我們修我們自己的,
把自己變成淨土,
心淨則國土淨,
你就是佛道,
你就是佛道。
因此降伏自我,
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功課,
關於別人修什麼,就不是我們的事情。
聖人關心的是自己的生死;
凡夫關心的是別人的是非,
這個就是悲哀!
一個可以成聖,
一個可以成凡;
一個可以入菩提,
一個會變成魔道。
所以,心有攻擊性的東西,
不管你修哪一宗,
統統叫做外道。
佛陀知道,眾生的根性不一樣,
他的時空性、所依據的經典也不一樣。
因此佛陀有一顆虛空包容的心,
外道來,面對佛陀,
在《楞伽經》講:
外道對佛陀很不禮貌,
我慢心很重,
來到佛陀的面前就說:
世尊!
虛空是有盡還是無盡?
也沒有說問訊一下世尊,
他就:瞿曇!
就叫佛陀的名字,
你打開《楞伽經》,
裡面就是講外道,狂妄還有我慢,
就:瞿曇!
就是直接叫佛陀的名字:
虛空是有盡還是無盡?
佛陀就不回答。
到最後的時候,
他還是很我慢、很驕傲的離開,
旁邊的這個徒弟實在是看不過去,
世尊就說:你看!
一個人心入於這個我慢、外道的知見,
就是釋迦牟尼佛來,都救不了他!
所以,我們學佛道是降伏自我,
我們不可以把自己變成外道,
我慢就是變成外道啊!
為什麼?
所有的每一事,
每一件事情、每一個時間、每一個空間
發生的任何事情,
都是我們心性的東西,
都是我們唯心現量的東西。
所以,愈學佛的人,
他就愈有包容性;
如果說:你修了什麼宗派,
沒關係;
今天我修了某某宗派,
我就看這個宗派也不順利;
看那個宗派也不順利;
看這個道場也不順利;
看那個法師也不順利,
你小心著魔!
慧律法師!您看什麼有不順的嗎?
沒有啊!
統統順。
為什麼?
都是我心所影現出來的,
看不順,你就是對不起我的心性,
恨你就變成我自己的負擔,
它會反作用的。
是不是?
譬如說:這是個撫尺,
我們的心譬如說是大地一樣的,
大地,
這個心本來就是無事,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你有攻擊性、毀謗性,你就變成這樣子,
小小的。
對不對?
小小的。
小小的逆境,
你看不起別人,小小的看不起,
你傷害了自己的清淨心了。
是不是?
如果你一直想要去殺了對方,
或者是一定非置對方於死地不行,
打得很大聲,
它反彈就愈大,
反彈就愈大!
這個就很簡單,
叫reaction force,
叫做反作用力的。
諸位!
學佛是要學什麼事都要看得順,
你不懂得叫做恆順眾生嗎?
恆順眾生就是明心見性,
不跟自己的動念對抗,叫做恆順眾生;
要不然,你認為恆順眾生是什麼呢?
你認為恆順眾生是順一切其他的眾生嗎?
錯了!
我們內心裡面的念頭一直生起來,
叫做眾生啊!
為什麼叫恆順呢?
就是喜悅的心,
充滿著喜悅的心,
恆順自己的起心動念,充滿著慈悲喜捨,
而不是去對抗,
不是去對抗;
跟眾生對抗,就是跟自己過意不去。
我們如果了解心性是絕對的東西,
哪裡都是我們自己的家,
傷害任何的眾生,就是傷害自己;
傷害任何植物,也是傷害我們自己,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是這樣慢慢的去理解的。
為什麼要恆順眾生?
你跟眾生過意不去,
其實就是跟自己過意不去了;
隨喜就是功德。
恆順眾生就是什麼?
就是明心見性,
大徹大悟的心境。
為什麼?
他不跟自己作對嘛!
是不是?
不是恆順那個無明喔;
不是恆順那個習氣喔,
是恆順佛性喔,
諸位!不要搞錯了,
連那個壞事你也隨喜;
連那個殺人放火,
你在旁邊:好啊!好!
你完蛋了,
不能弄錯,
那個恆順眾生,不能搞錯方向,
是恆順清淨心、恆順佛性。
底下,
說:不達外境唯心,
分別心外實有,
有所希取;
細乃是自生法愛,
不達修證性空,
任運而生而生愛著,
不能捨離。
[所知二字不是障,]
[被障障所知智境。礙正知見,]
所以,
所知就是我們清淨自性本來是無所不知;
但是,因為被障住了,
就是所知的智慧被障住了。
所以,因此書讀愈多的人,
所知障就愈重,
我是指世間人,不是指學佛的人。
他學習了種種語言、文字,
學歷愈高,有時候就愈難度,
但是,一讓他轉過來就不得了!
[即能障菩提,]
[故名所知障,又名理障,]
[能障所證法空之理。]
能障法空之理。
所以,前面講:
煩惱障就是著相,
著事相之障。
理呢?理障是什麼呢?
對法空、空性的道理不了解,
不了解。
好!我們休息十五分鐘。
*******中間休息*******
165頁,
165頁,
[《圓覺經》云:]
[「先除事障,]
[未斷理障,]
[但能悟入二乘境界;]
[若事、理障,已永斷滅,]
[則入如來大圓覺海。」]
[又二障,]
[據天台宗所分:]
[煩惱障即界內見、思。]就是見、思二惑。
[見乃分別所起惑,]
分別心所起的惑。
[思]思惑,
[乃任運所起惑;]
任運就是時時刻刻,
時時刻刻。
[所知障,即界外塵沙、]
還有[無明。]
[塵沙謂於外境,不達唯心,]
[遇事生執;]
碰到事情就會產生執著,
既然是唯心,就沒有東西可以執了,
就沒有能所了。
遇事生執;
[無明謂於所修證,]
[不達性空,隨分起愛。]
[阿難初果之人,]
[但破我執分別,]
[我執俱生仍在,]
[是尚為煩惱障所纏,]
[而所知障全未解脫,]
[故曰:「二障所纒。」]
[然障纒必有所因,]
[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寂常心性。
[即其因也。]
[良猶誠也;]就是誠。
[寂者不動搖;]
[常者無生滅。]
[此之心性,即是真心實性,]
[具在眾生根中。]
[心性二字,若單用一字,]
用一個「心」,或者用一個「性」字,
也就是它是指體,也是指用,
體用雙兼。
只一個「心」,或者是只一個「性」字,
單用一個字,
只用「心」字,或者是用「性」字,
[則體用雙兼,]
[若雙用二字,]
譬如說:用「心性」二個字,
[則體用當分。]
性就是體,心就是用。
所以,佛學裡面,
有時候一個字、二個字,含義多少不一樣。
[以靈知謂之心,]
[以不變謂之性。]
[誠由迷此真心實性,所以認彼妄識,]
[而為二障所纒矣!]
錯認我們心性為意識心。
底下翻開《表解》二七頁,
《表解》二七頁右邊,
右邊,
二障──一、煩惱障(就是我執),
煩惱障分──
一、分別我執,
還有俱生我執。
一、分別我執底下──
粗乃是作意分別之惑,
作意就是刻意的,
也就是後天對境界的攀緣,
不是指在深層的潛意識裡面,
深層的八識田中,微細意識,
不是指這個,
是指後天對境界上的執著、作意分別。
五利使為體,
五利使就是:
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
見惑,這個都已經講過了。
看左邊,二、俱生我執,
俱生就是先天性的,
人一出生,他就是我執,
從小時候:這東西就是我的!
到了念書,什麼也是為我自己;
到了長大,還是為我自己,
所以,這個我執是二六時中都存在,
包括晚上睡覺的時候作夢,
那個我執還是斷不了,
還是「我」。
所以,這個俱生的我執,
這個意識型態是特別的強!
所以,說實在話的,
學佛的人要斷掉這個分別我執、俱生我執,
實在就已經夠難了,
就更何況那一些完全不學佛的人。
所以,碰到了佛法,
是非常幸運的人!
細乃是任運俱生之惑,
微細,
任運俱生就是隨時隨地,時時刻刻。
五鈍使為體,
鈍就是貪、瞋、癡、慢、疑,
這個俱生我執就是思惑,
一、分別我執就是見惑,
二、俱生我執就是思惑,
見思二惑又名事障──
障人天勝妙事故,
還有障涅槃,
障涅槃就是怎麼樣呢?
障礙不生不滅的涅槃,
斷障即證故,
這句話一般人看不懂,
這個要加幾個字,你就看得懂:
若斷煩惱障,即證涅槃故,
它這個意思就是這樣,
要不然,這幾個字他寫得很少,
你看不懂。
障涅槃──斷障即證故,
就是:若斷煩惱障,即證涅槃故,
就是這個意思。
屬於枝末無明,
枝末無明是對根本無明講的,
枝末的意思
就像樹木的樹幹還有樹枝,
樹木分樹幹還有樹枝,
樹幹就是根本無明;
樹枝的話叫做枝末無明,
枝末無明就比較好斷,
這是六識所執,
六識所執。
第二,看左邊,所知障(稱為法執),
這個表格一列,我們就清清楚楚!
所知障(法執)──
一、分別法執(就是取境所知),
二、俱生法執(就是法愛所知)。
分別法執(就是取境所知)──
就是分別而起的法執(粗)──
乃是心外取境,
不達外境唯心,
認為六根、六塵、六識建立的十八界,
都是實在的,
而不知道這些境界其實都是唯心,
這稱為分別法執。
俱生法執──就是任運而起的,
就是法愛所知,
對法的貪愛,
(細的)──乃是自生法愛,
自生法愛的意思就是:自己認為自己很有修行,
或者對某一個法特別的喜歡、特別的著;
《金剛經》裡面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是不是?
法還是要捨離的,不是讓你貪著的,
法是藉著佛陀所講的真理,
從此岸、生死的此岸,要讓你解脫到彼岸的,
法不是讓你執著的,
法是讓你還沒有悟以前暫時依靠的,
如果悟了,法法皆空。
乃自生法愛,不達修證性空,
分別法執就是塵沙惑;
俱生法執就是無明惑,
無明惑。
又名──理障──障法空故;
諸位看最下面,
又名──障菩提,
看最下面;
為什麼師父一直要講呢?
因為有的人他一直找不到:
講到哪裡了?
一直問隔壁:講到哪裡了?
一直問隔壁:師父念到哪裡了?
所以,我就一定要重複講說到哪裡了,
講到下邊的、左面的、右邊了。
是不是?
因為一講到哪裡,
他就看左邊、右邊,一直在找,
乾脆我告訴你比較快!
看最下面的左邊,左邊,
理障者──障法空理,
障菩提──斷障即證故。
諸位!這個要加幾個字,
若斷所知障,即證菩提故,
要不然的話,這幾個字實在是看不懂,
什麼斷障即證故呢?
若斷所知障,即證菩提故。
屬於根本無明,
這根本無明就像樹幹一樣的,
七識所執,
七識所執。
好!
諸位把筆拿起來,
屬枝末無明的,就是二乘人所斷,
好斷,旁邊寫:好斷;
屬根本無明的,
就是菩薩最後所斷的,
根本無明,菩薩所斷的,
七識所執的,
七識所執的就是分別法執,還有俱生法執,
這個就非常困難了!
所知障‥‥‥「所知」不是障;
諸位看,
所知障‥‥‥的左邊,
「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智境,
被障住了,障什麼呢?
所知的智境,
本來我們有無量的智慧,
卻被障住了,
我們本來就是有佛性,
本來就是佛;
可是,被障住了,障正知見。
往下看括弧,
(七識把八識的見分執為自我,
謂之法我執),
我們已經講過了,
第七識以第八意識的見分為自我,
意思就是:
在這個精神、能緣的見分上,
強加一個「我」,還有一個法執,
就是第七意識的作用。
好!看左邊,
寂常性,
一樣是看《表解》的,
寂常性──
寂──就是寂然不動,
這後邊會講到。
常──就是常住不滅;
性──就是真心本性──
約本覺迷時說,
本覺迷的那個時候來說。
看底下,妙明心──
妙──就是微妙難思;
明──就是本元光明;
心──就是全體大用──
約始覺開時說,
上面是本覺,底下是始覺,
為什麼呢?
因為底下要講到,就不必再翻一次了。
好!諸位看165頁,
《講義》165頁,倒數第一行,
[阿難已覺妄識,搖動不寂,生滅無常,]
[故責己不知寂常心性,]
[意欲捨妄求真,]
[與前所求真際所詣,]
[迥然不同。]
[前仍認識為心,]
[但責己不知真處;]
不知道真心的所在。
[今聞妄識無體,]
[乃責己不知真心。]
責備自己不知道什麼是真心。
[惟願如來,哀愍窮露:]
[無有法財曰窮,]
所以,其實,沒有學佛的人叫做窮人;
有學佛的就是富有的人,
在座諸位!你們統統是富有的人,
就算你們身上的金錢不多,
但是,我們充滿著知足、
充滿了智慧,
聽經聞法,擁有法財。
[無所棲藏曰露,]
無所棲藏叫做露。
[即貧窮孤露,]
[無有華屋,可以安身立命也。]
[發妙明心者:]
剛剛我們念過了,
[即本妙元明之心。]
[妙是寂義,明是照義,]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若言其寂,]「寂」就是空,
就是[一段光明,照天照地;]
意思是說:
本體是空寂,但是,它能作用,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樣子。
[若言其照,]如果說它的作用,
怎麼樣?
[視之無形,聽之無聲。]
它的體是無形無聲的。
[如雲棲大師所云:]
[「寂湛常恆,靈明洞徹」者是也。]
[此心雖是眾生本有,迷不自知,]
[故求如來,而啟發之。]
[以期破除二障也。]
[開我道眼者:即求開見道之眼,]
這個眼不是眼睛,
[屬智眼、]
是屬於[心眼、]
[非浮塵眼根,與勝義眼根可比。]
浮塵眼根的意思跟勝義根,
浮塵根就是我們的肉眼;
勝義根就是我們的神經系統,
視神經,
我們今天來講叫做視神經,
叫做勝義眼根。
浮塵眼根就是肉眼;
勝義眼根就是眼睛的神經系統,
視神經。
[阿難至此,已知認見屬眼,]
認見屬眼;
是屬心才對,
是屬於心才對,
阿難搞錯了!
這個見性是屬於眼睛,這是阿難認錯了,
是屬於心才是對的。
[與認識為心,]「識」就是妄識,
「心」就是真心,
把這個能推、推測、分別的妄識心,
認為是自己,
佛陀說:弄錯了!
那個是妄識心。
為真心,
[同一錯謬,]
這是不對的!
[故求開道眼,]
[可以辨明奢摩他路,]
[而起微密觀照,]
[照見楞嚴定體。]
[下文如來十番顯見,]
[會四科融七大,]
[皆為發妙明心,開道眼,]
[應其所求也。]
[初阿難捨妄求真竟。]
底下就是
[癸二 如來極顯真體(分二)]
[子初 光表許說二 正顯即真]
[今初]
即時如來,
從胸卍字,
湧出寶光,
其光晃昱,
有百千色。
十方微塵,
普佛世界,
一時周徧,
徧灌十方,
所有寶剎,
諸如來頂,
旋至阿難,
及諸大眾。
現在把筆放下來,
看這裡,
現在我們要討論這個叫做萬字,
這個萬字,
從唐朝以前記載,
還有佛陀印度的出土文化也不太一樣;
唐朝以下,
宋、元、明、清代的大藏經,
也不一樣;
近代的高僧大德,看法也不一樣,
就變成了一種諍論,
變成一種諍論;
那麼,師父是屬於無諍的那一派的。
這是一種佛陀的吉祥,
修了很大的福報,
所以,胸前有這個萬字。
師父主張無諍就是說:
那個是角度的問題,
諸位!你看,
你在那邊看是順時鐘,對不對?
我同時在這裡看的時候,是什麼呢?
它就是這樣,
因為這個線條完全一樣的,
你在這邊看是順時鐘卐字。
對不對?
可是,在我這邊看的是怎麼樣?
逆時鐘。
那麼,有一種解釋叫做說,
這個字,順時鐘的這個叫做萬,
有的人認為叫萬;
那麼,反過來呢?
這邊稱萬,這邊就稱德;
這邊如果稱‥‥‥這樣叫做萬,
那麼,這背後看的叫做德,
叫做「萬德莊嚴」,
只是角度不一樣而已。
說:師父!那您主張什麼呢?
我主張無諍,
這樣再考據下去,叫做沒完沒了,
《楞嚴經》也不用講了,
每天講這個符號就好了,
這到底哪個是正?哪個是反呢?
我覺得再討論下去沒什麼意義。
所以,有的人在定中看到的就是這個,
念佛,在定中看到的就是這個;
我沒有見過,
所以,我沒辦法跟大家肯定是什麼。
我求佛說:
讓我講課以前,看看能不能夢到?
佛陀!您來讓我看一下!
可是,他老人家沒來,
我也沒有看到他胸前那個萬字,
到底是用哪個方向才叫做正確?
我也沒辦法告訴你。
所以,最後的答案,
就是無諍比較好。
好!翻回來,
167頁,
[《寶鏡》云:]
[「此佛先以光相顯示,]
[而後許說也。」]
[前放光表破妄之相,]
[今放光表顯真之相也。]
[卍字者,表無漏性德。]
[梵云阿悉底迦,]
[此云有樂,]
[謂有此相,必受安樂。]
諸位!你翻開你的胸前,
我們也有,
你回去洗澡的時候,自己看一下,
真的有!
我們為什麼有呢?
回去要自己畫,
因為還沒長出來,
我們自己畫一下,
看到人:你看一下,卍字!
吉祥。是不是?
刺青的不算,
刺青的不算,
要像佛修到卍字自然顯現的,
這個可不簡單!
[然按華嚴音義]
我們這個叫做逆時鐘[卍字本非是字,]
[因武周長壽二年,]
也就是武則天長壽二年,
也就是西元693年。
[則天]就是武后。
武則天[權制此字,]
「權制」也就是所謂的規劃,
把它付諸一種定調。
[安於天樞。]
這個天樞
本來是北斗七星當中的第一顆星,
叫做天樞星,
北斗七星當中的第一顆星名,
叫做天樞星。
這個天樞就是所謂重要的地方,
安在天樞,
也就是門軸、戶樞,
門軸、戶樞,重要的地方。
[以佛胸前有紋如此,]
[名吉祥海雲相。]
[此相為吉祥、萬德之所集成,]
[今制此字,]
[安於天樞,]
[冀獲吉祥故。]
[光表智慧,]
[從胸]
逆時鐘的[卍字湧出,]
[表根本正智,]
[從如如理體而發。]
[後文如來自謂,]
[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
[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
[此是妙覺明,下是圓照法界。]
[其光晃昱:]
晃昱的意思就是光明盛大,
[光明盛貌。]
[有百千色者:]
[表體含萬德,用徧恆沙。]
[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徧者:]
[此即表智光,圓照法界,無邊剎土,]
[自他不隔於毫端也。]
[徧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者:]
[表上齊諸佛。]
[旋至阿難,及諸大眾者:]
[表下等眾生。]
[正顯此光,生佛一如,無所欠闕。]
167頁倒數第三行,
經文:
告阿難言:
吾今為汝,
建大法幢;
亦令十方,
一切眾生,
獲妙微密性,淨明心,
得清淨眼。
這個「獲妙」要用二次:
獲妙微密性,獲妙淨明心。
得清淨眼,
這個清淨眼的「眼」的上邊加一個字:
叫做「心」,
得清淨心眼,
清淨心眼就是無翳垢。
[幢,表摧邪立正。]
[大法幢,]
[即大佛頂首楞嚴王,最勝之法,]
[可以摧伏邪妄,建立正因。]
[獲妙二字,雙貫下二句,]
[當云獲妙微密性,]
[獲妙淨明心。]
[性言微密者:謂幽微祕密,]
[即識精元明之體,]
[人人本具,]
[雖終日行,而不自覺也,]
[乃屬如如之理,]
為什麼講「如」呢?
就是諸法畢竟空的意思,
你見到了諸法畢竟空這個無生的理,
心自然如如不動,
你心動就是妄動、妄分別,
就是被假相所騙了。
}}就是被假相所騙了。你只要牢牢記住,緣起緣滅的假相是詐騙集團,不要被騙去了。
我現在接到電話,第一個觀念就是告訴自己:這是詐騙集團。詐騙集團很凶。有一次接到電話,一個小姐打來:你貴姓啊?我就說:這是詐騙集團!我說:我姓林。說:我們澳門要舉辦折價遊覽,還有住這個飯店。因為她不知道我是出家人。澳門還有機票啊,什麼都打折!我說:喔!那很好啊!她說:那麼,你想不想來啊?我說:看看啊,看看。她說:那麼,你要不要把你的名字告訴我?我說:我名字喔?嗯……不方便呢!然後,她說:那你的住址給我,我寄一些資料給你。我跟她講:不方便!她就一直講……,講到沒辦法了。她就說:你來不來?我說:我可能沒辦法!她說:那你身份證幾號?我說:不知道!講了以後,她就一直發脾氣了,然後,我就知道她在發脾氣了,我就好好跟她談,我說:我現在很忙,我現在公司非常的忙!然後她就生氣,就說:我知道了,你那個公司就是一個人的公司啦!對不對!她比我更凶呢,她要騙我的錢,還比我更凶!你看那個小姐,好事不幹,專幹詐騙集團!是不是?沒有辦法了,所以,我們也不要去傷害她、也不要去得罪她,當你見到了空理,你也覺得沒有什麼。
眾生實在是值得同情,我前幾天看到一個報導說:有一個伯伯,賣了土地,身上有一千多萬,然後,他碰到了詐騙集團,說他什麼中獎,詐騙集團就有辦法,然後有派什麼檢察官去,假的檢察官、派什麼假的員警喔,還有法院的通知單喔,他去詐騙老伯伯,結果那一千多萬一筆一筆這樣匯出去,他就會假借理由。後來他騙說:你怎麼樣怎麼樣,有沒有股票啊?這個老伯伯太善良了,他說:有啊!我有股票。然後就騙他,說:人家怕你作假,你要保證,我們這裏是法院,你要講出來。就一千多萬分三十幾筆,三十幾次喔,統統騙光,一千多萬!那個老伯伯來不及了,真的來不及了,那是後半輩子要依靠的那一些錢,全部被小姐騙光了!你想想看,如果這是我們的爸爸,我們都死掉了,他孤苦無依一個人,就靠那一些錢過活下半輩子,這個伯伯可能有賣一棟房子,那些錢就是要來過後半輩子的,把他的錢全部騙走了,你想,他接下來日子怎麼過?會不會去自殺呢?所以,這個要講到眾生為什麼會有六道輪回?就是所造的業不亡,如理,諸法畢竟空,但是,因果不空啊!佛弟子要深信因果,一絲一毫的惡都不能去做。我們學佛,除了一顆善良的心,還是要防小人,你什麼時候碰到小人,你不知道啊!我又想不通說:哎呀!長這麼漂亮的小姐,為什麼要做這種事?有時候我真的是很納悶,這個騙人財產,搞不好讓人家去自殺。
[如宅中寶藏,非指示而莫曉,故曰微密;心曰淨明者,謂清淨圓明,即本覺照體獨立,個個現成,由妄識障蔽,而不能發也。如摩尼珠王,自具照體,必隨方而現色],隨著十方而現色。[故曰:“淨明。”
得清淨眼者:此屬如如智,與上二句,乃理智對舉,此稱理之智]。稱理,這個[理]就是一切法無生,此稱無生理之智,也就是緣起性空的道理。[即微密觀照,遠離分別,諸塵不幹],諸塵不幹的意思就是說:但莫污染,別無聖解,六塵不惡,還同正覺;但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所以,我們對這個六塵,要瞭解是空性的,只要不污染;不污染就是只要你不著,就沒事![故曰:“清淨。”稱理而周法界,即後大開圓解之智慧眼也。又阿難求寂常心性]。寂常心性就是禪宗所講的: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諸位!你能體會這句話的意思嗎?這個就是寂常心性。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諸法其實都是緣起如幻的、不實在的,都是生滅無常的,萬法都是敗壞之相的;只有這個心性,如如不動的心性是真實的,叫做寂常心性。[而佛許以獲妙微密性]。[許]就是答應;[求妙明心,而佛許以獲淨明心;求開道眼,而佛許以得清淨眼;一一悉皆如願以償,由佛具樂說無礙辯]。佛一切說法都無礙,叫做樂說無礙,[故能請答相應如是]。
[昔溈(guī)山(禪師)問仰山],禪師說:[妙淨明心,汝作麼生會],你怎麼理解的意思。你如何去體會它呢?[仰山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溈山曰:汝只得其事]。你這樣的回答,只得到事相上的理解。[仰山]禪師又反過來問他曰:和尚適來問甚麼?和尚!你剛剛問什麼呢?[溈山曰:妙淨明心],我剛剛問的是妙淨明心。[仰山曰:喚作事得麼]?[得麼]:可以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把它用事相來說,可以嗎?[溈山曰:“如是!如是]。也可以。妙淨明心是什麼?就是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妙淨心沒辦法講啊,只能自己去體悟了。所以,一切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無一處不是妙淨明心![只緣仰山會妙淨明心],[緣]:因為。只因為仰山禪師通達了妙淨明心,[得清淨眼。初光表許說竟]。因此,如果我們懂得禪,記得!兩個人爭吵的時候,縱然你對,你起煩惱心就錯;我們對,同時要對得解脫,他要跟你吵,你千萬不要,看到無知的眾生,你記得要同情他,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就是這個水準,拉也拉不高,他就是活在煩惱的知見裏面,你想盡一切辦法,他也沒辦法。所以,有很多事情,聖人是莫可奈何的,是愛莫能救的。
[子二 正顯即真 分三]
[醜初 克就根性直指真心]。尅就就是針對我們這個眼根的根性,不生滅的根性,直指真心,把這個真心顯露出來。
[二 會通四科即性常住],不但是眼根是不生不滅的清淨自性在起作用,包括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沒有不是如來藏性在作用。
[三 圓彰七大即性周遍],第三、更擴大整個宇宙,圓彰七大即性周遍,就是地、水、火、風、空、見、識,整個宇宙,不是精神就是物質,只是緣起如幻。
[寅初 帶妄顯真]
[二 剖妄出真 今初]
[阿難既已舍妄求真,而如來許以顯真。若就眾生分上,指出純真無妄之心,即使如來,亦所不能。何以故?純真之心,清淨本然,未涉事用]。這是指真如理體,不講到作用的時候,[並無眾生之名。既為眾生,則依惑造業,依業受報,則真墮妄中,故只得帶妄顯真。所顯之真,即是八識精明之體]。第八識就是帶少許的妄,把妄放下,真就顯了。[前二種根本中所雲識精元明,後第五顯見中],總共有十次,[十番]就是十次,顯這個見性。[喻如第二月],虛空當中只有一個月亮;可是,我們的眼睛拉一下,月亮的旁邊又多出一個月,後面會講到。[識精本是妙明真體,因最初一念,無明妄動,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成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是染淨和合,[全體是真,不過略帶無明之妄;如第二月,亦全體是真,略帶捏目之妄]。
在這裏解釋一下:天上有一個月亮,如果我們的眼睛拉一下,看不清楚,月亮的旁邊就會有第二個月亮產生,這個叫做第二月。可是,還有一種月亮是映在水裏、大海、河川,知道嗎?那個就叫做看到月影了。所以說:雖然是第二月,但是,它已經接近真月了。知道嗎?它就是這個意思。第八識雖然有帶妄,可是,它就接近了真如自性了,他看到的已經不是影子了。河中看的月亮是什麼?是已經影子了。你到太平洋去,看到月亮映在太平洋,或者映在河川上,那個是月亮的影子啊,那不是第二月;第二月就是靠近月亮旁邊。有三個月亮:第一個是真月;第二個是第二月;第三個叫做月影。而眾生看到的是什麼?是月的影子。所以,我們拼了老命,在緣起緣滅的假相上要追求幸福、快樂,叫做水中撈月。叫做不可得。根本就是不可能!你水中撈月,你絕對撈不到。意思就是說:你在五欲六塵裏面,你想要找到快樂、享受,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那是生滅無常的,一定會敗壞的,所以,雖然第八意識是帶妄,可是,已經接近怎麼樣?第二月就是接近真月了。
[此之識精,即是眾生根性,處染不染,隨緣不變,眾生日用之中,承渠恩力]。[渠]就是它的意思,承它的恩德力,[迷不自覺]。我們有佛性,可是,我們都迷了,[故佛向阿難眼中指出,即指根性為真心,欲令阿難及諸大眾,舍彼識心用此根性,若不先為極顯其真,何能使阿難取此新悟,舍彼舊執乎]?佛陀告訴阿難說:有真心,你要求真,求的是真心,一定要舍掉妄?[明知體帶二種顛倒見妄],就是真、還有妄兩種,[姑且帶之,而不急破;直待十番顯見之後,真理即明,真體亦露,再為破壞同分、別業二妄]。同分就是共業,就是共業所感的世間;別業就是個別的招受的業報。同分妄見、別業妄見,[正如脫衣露體也]。
|
|
|
|
|
|
|
|
讚美 師父大慈悲開示 楞嚴大法!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12-11-26 18:56:02
|
只看該作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