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368|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楞嚴經36講,慧律法師佛學講座DVD影片演講稿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5-14 19:04: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楞嚴經36講,慧律法師佛學講座DVD影片演講稿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楞嚴經講義》49頁,[己二 顯本歎德] 這一千二百五十比丘眾,是何等人物呢?[皆是無漏大阿羅漢]。「漏」就是煩惱的別名,無漏就是破除了煩惱、破除了無明、破除了愛和見的大阿羅漢,所以,皆是無漏大阿羅漢。[此顯大比丘過去之本。佛子住持,至越諸塵累止,]這是指經文,先翻過來50頁,看黑字體的,「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毘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就是這幾句。好!翻回來,說:此顯大比丘過去之本,過去之本,「本」就是久遠劫以來叫做本。意思是:今生今世示現阿羅漢;但其實久遠劫來,都是諸佛、都是大菩薩,來輔助釋迦世尊弘揚正法的。此顯大比丘過去之本,「佛子住持」這一句經文,一直到「越諸塵累」為止,[乃據本歎德。]根據他們無量劫來,還有今生今世的示現,讚歎他們的德行。

[眾皆內秘大心(即菩薩)之行,]也可以念行 ㄒㄧㄥˊ。這個內在隱藏著大心,大心就是大菩薩的心,也就是菩薩之行。[外現聲聞(聞聲]這個「聲」就是聞佛的音聲,聞佛的四諦法門的音聲,修苦集滅道,斷煩惱。所以,[修道證果之阿羅漢)之身。]原來久遠劫來發菩薩的心腸,但是,今生今世示現為釋迦世尊的弟子,所以,在座諸位法師或者是居士,都有可能是菩薩再來的,只是示現。[無漏大阿羅漢之名,雖同常途,]「常途」就是一般的解釋。[下十二句所歎之德,實異二乘。]把筆拿起來,十二句,50頁:佛子住持,編號一;善超諸有,第二句;能於國土,第三句;成就威儀,第四句;從佛轉輪,第五句;妙堪遺囑,第六句;嚴淨毘尼,第七句;弘範三界,第八句;應身無量,第九句;度脫眾生,第十句;拔濟未來,第十一;越諸塵累,第十二。

翻回來,雖同常途,下十二句所歎之德,實異二乘:實在是不同於二乘人,因為二乘人沒有這個功夫。[今歎千二百五十五人,位位皆是不漏落於生死,]諸位!不漏落於生死,很容易,也很困難,如果你直接了當,就是不貪、不瞋、不癡,就這麼直接了當,就是這樣,沒有任何的習氣,沒有任何的習氣。

我們一般人很難去克服那種心理的困擾,譬如說:在《阿含經》裡面有一段對話,有一個居士,內心非常惶恐,他的恐懼感一直沒有辦法克服,他說:世尊!當我到曠野林下無人之處,心生恐懼!世尊!當我獨自一個人在黑暗處,我也一直恐懼,莫名其妙的恐懼,我一直沒有辦法克服這種心靈的恐懼感。我請問世尊:應當如何來正思惟?佛陀說:應當念佛、念法、念僧。念佛,也就是念大般若智慧,無量的慈悲喜捨心的佛陀,求佛加被,同時也開採自己的般若智慧,這個叫做念佛,能克服恐懼感。常常思惟:我是凡夫,我以佛為模樣,以佛為榜樣。這樣漸漸的思惟,把標準拉高,願意像佛陀一樣,恐懼感會慢慢的消失。二、要念法,法是諸法畢竟空,來去、生滅、增減,皆是幻,如是觀照諸法皆空,慢慢就會得到無恐懼感,沒有罣礙。念僧,僧都是大慈悲、大德、無漏,所以要念僧,也是內心要和合,看到出家眾的大威德力,念僧,能夠克服這個恐懼感。

所以,在《阿含經》有一段話很重要:有一次,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對各位弟子這麼說:說:諸位弟子!我們應當敬佛、敬法、敬僧;若不敬佛、敬法、敬僧,則無聖戒;若如聖戒,則無聖果,聖果者: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統統叫做聖果。意思就是說:一個修行人他最基本上的條件,要懂得禮敬三寶,要敬佛、敬法、敬僧;若不敬佛、敬法、敬僧,則無聖戒。聖戒就是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叫做聖戒。因為一個持戒的人,當然就是懂得禮敬三寶了。不得聖戒,則無聖果,意思就是說:這個人不敬三寶,那麼,後面就沒有聖戒;沒有聖戒,心就沒有佛、沒有法、沒有僧,他怎麼會持佛的淨戒呢?那麼,就更不用說要證初果阿羅漢、二果、三果、四果,這個都不可能!所以,禮敬三寶,這個是修學佛道一個基本,他沒有這個作前導,後面就什麼都不要談!

因此,我們要了解,佛、法、僧是值得我們讚歎的。為什麼呢?位位皆是不漏落於生死,[故曰無漏。漏有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謂欲漏(欲界煩惱),]其實,放眼看過去,尤其在我們這個末法的眾生,打開電視、報章雜誌,都是財色名食睡。在這裡要附帶說明的,《阿含經》只有講正法跟像法,末法是後人推測出來的,佛經最多只有講到像法。也就是說:佛滅度以後一千年,叫做正法;佛滅度以後一千年到二千年,叫做像法。

在《阿含經》有一段對話,說:世尊!什麼是法?正法欲滅的時候,什麼是正法會滅亡的時刻到了?世尊回答,說:如果有人,有比丘依附於自己的上人,同時不順從上人,也不供養上人,上人所說的法也聽不進去,也忤逆自己的上人;同時也不離開他的上人。就是說:要依附,搗蛋、破壞,然後也不離開,此是法末時,這個就是法要滅亡的時刻到了!所以,諸比丘應當和合,不可以做破法的罪人。我們自己不修行沒關係,我們退出來,讓整個僧團和合。所以,這個欲漏,其實在目前就更多;講到正法、像法、末法,其實,經典沒有講到末法,末法是後來人推測出來的,因為《阿含經》只有講正法和像法。

那麼,這個欲漏,也就是欲界的煩惱,這個欲界就是有男女的欲望,還有卡在種種的知見的欲望、財的欲望、男女的欲望、名的欲望、飲食的欲望、睡覺,種種的欲望。所以,財、色、名、食、睡,這個欲界的煩惱特別的重,特別的難斷,特別的難斷![有漏(上二界煩惱),]也就是四禪、四空,上二界的煩惱。[無明漏]遍三界,統統叫做無明,所以叫做三界無明。這個無明當然也通界外無明;這個無明分界內的無明,還有界外的無明,叫做三界內的無明,還有三界外的無明,三界內的無明叫做見思惑;三界外的無明叫做塵沙惑和根本無明。所以,我們要了解,[(三界無明)也。]叫做無明漏,也是最可怕的,就是沒有智慧,沒有智慧,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自己做錯了事情,自己不知道;自己無知,自己也不知道。

[有此三漏生死之因,必漏落於三界,而受生死之果,]所以,這個是很可怕的![今下句是大阿羅漢,則第三漏當併指界外無明。]也就是說:無明包括界內無明,還有界外無明,這個無明有三種:一、叫做見思無明;二、叫做塵沙無明;三、叫做根本無明,根本無明又叫做生相無明,動念就是無明,叫做生相。所以,「界外」後面加二個字更清楚:叫做「微細」無明。所以,則第三漏當併指界外微細無明。

《楞嚴正脈》這麼說:([正脈云:])[「二乘無漏,方超三有]三有[(即三界);]為什麼稱為「有」呢?為什麼稱為「有」呢?「有」,很簡單,有無明、有煩惱、有生死、有愛、有見;知見的見,有貪、有瞋、有癡、有嫉妒、有煩惱、有攻擊、有傷害、貪染,叫做有,動念,統統叫做有,所以叫做三有。所以,這個「有」就是有生死、有煩惱、有無明、有貪、有瞋、有癡,這個叫做有。[菩薩無漏,]無漏的。[更越三空。」]也就是我空、法空、空空。

[大阿羅漢,是前大比丘之果,]所以,修行證得大阿羅漢,我們常常講:阿羅漢,阿羅漢,是什麼意思呢?[亦含三義:曰應供、]二、[殺賊、]「賊」就是煩惱的別名。[無生。]就是一切法畢竟空,所謂生,只是因緣生;滅,只是因緣滅。所以,因緣生者,其實不生,因為當體即空;因緣滅者,其實不滅,也是虛幻的緣滅,不是有一種東西真正的滅。

[既曰大阿羅漢,三義亦與小乘不同,小乘應供,止於天上人間,大阿羅漢,則通世出世間;]出世就是超三界了,世就是三界內;出世就是三界外。[小乘殺賊,只斷見思煩惱(界內煩惱)之賊,大阿羅漢則界外無明亦得分斷;]「亦得」就是也能夠;「分斷」就是漸漸的斷盡生死。[小乘無生,但出界內分段生死,]分段的意思就是一段一段,像我們人投胎,活了八十歲又死亡,這一個段落;下輩子出生一匹馬,從小馬養到大馬、到老馬,就變成死馬,又一個段落,這中間的過程很辛苦、很累,叫做一段一段,叫做分段生死。[大阿羅漢,則變易生死亦將垂盡。]

什麼叫做變易生死?變易生死就是對分段生死來說的,分段生死就是苦不堪言,人一投胎就有生老病死。這個變易生死不一樣,這個變易生死,完全是心境的轉變,也就是外表好好的,譬如說:你的果報,在淨土裡面很莊嚴,但是,因為你破無明、斷煩惱的‥‥‥譬如說: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九品蓮花為父母,這個就是變易生死,沒有生死,但是,境界會轉變。所以,我們在極樂世界的蓮花境界,聽經聞法,般若智慧愈來愈大,定力愈來愈深,蓮花就愈大,蓮花就愈大,所以,就是這樣子。因此,你在這兒修學佛道,好好的聽經聞法,到極樂世界,境界會更高,蓮花會更大,你功不唐捐。是不是?所以,因此,唯心境界的提升,每一個念頭的轉變叫做變易‥‥‥直接了當講:就是智慧提升叫做變易,智慧一直提升‥‥‥到最後,如如,萬法一如,那麼,連變易生死也沒有,則變易生死亦將垂盡。所以,分段生死是有這個色身,一段一段,生老病死的苦;變易生死則是完全境界上的轉變。

[又小乘取證偏真,]偏真,「真」就是空,但破我空,叫做偏真,他一直修,諸法皆空,但是,只有破這個我執,所以叫做偏真,叫做[沉空滯寂,]沉就是沉迷在空性,哎呀!很安詳,諸法皆空。滯寂,哎呀!這是寂滅的境界,停滯在那個境界,不肯迴小向大,因為大乘要度眾生啊,他自己悟得了這個真理,他沒有度眾生的心,[不肯回小向大,]不肯回小向大,就沒有辦法得大果,大菩提果。所以,[名定性阿羅漢,]定性阿羅漢就是難以改變了,固定的形式了,他就是這樣子的根性,改變不了他,叫做定性,定性,定性阿羅漢就是難以改變。[今大阿羅漢,]不一樣,[迹雖同於二乘,]這個「迹」跟「本」是出自《法華經》,「本」是指久遠劫來;「迹」是指外形示現,看起來,也就是今生今世示現,現聲聞身。所以,「迹」是對「本」講的,簡單講,「本」就是久遠劫;「迹」就是今生今世,今生今世就是這樣示現的。所以,今生今世示現,雖同於二乘人,[本實在是菩薩,內秘外現,]內隱藏著菩薩行,外現聲聞身。[助揚佛道,故歎德皆約本歎。]也就是要讚歎這些大阿羅漢,都是根據他久遠劫來讚歎的。

翻過來,50頁,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此下十二句,歎實德逈異二乘,]實德,意思就是說:這些大阿羅漢不是小人物,是有非常高的德行,完全不同於一般的二乘人,只求自己解脫。所以,[顯然菩薩作略;]「作略」就是沒有講出來,語意可以看出來他是菩薩,只是「菩薩」二個字沒有講出來,所以,這個叫做作略。[此四句歎自利之德體。佛子,非指羅睺羅,乃指內秘外現,]內秘,諸位做一下註解,內秘菩薩乘,外現聲聞身,這樣就更清楚了!內在裡面隱藏著菩薩的修行,外現聲聞身,[堪稱佛子。]這樣子才夠資格稱為佛子。所以,稱為佛子並不容易!

[即《法華經》所云:「從佛口生,]為什麼從佛口生呢?因為弘法利生要借重佛的口,所以,從佛口生,從佛口所演變,講經出來的正法,叫做[從法化生(故有子義),]所以,我們為什麼稱為佛弟子,佛弟子?我們今天所聽經聞法,全是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堪紹]「紹」就是繼承,「紹」就是繼續。[佛種」者。]「佛種」就是法身慧命。所以,為什麼一直強調:要給眾生信心,要給眾生希望,不要斷眾生的法身慧命?就是紹隆佛種。

[住持有二釋:一、住法王家,]二、住首楞嚴三昧。什麼叫做住法王家呢?也就是[持秘密藏;]這秘密藏就是通達如來的心性,叫做秘密藏,了悟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叫做秘密藏。如果一個人用意識心修行,則不住法王家,是住二乘人的家,意識心沒有辦法達到究竟的菩提;要捨識用根,才能通達如來的秘密藏,也就是如來的如來藏性。

[二、住首楞嚴三昧,持如實行修證,不變隨緣,示入生死,不同定性;]這個「不變」,把它改成幾個字,更能顯現它的正法意義,不變就是如如不動的心性,能隨種種的因緣,這樣子更清楚!所以,不變隨緣,是古人方便說;但是,真實義是在顯示不生不滅如來藏性。所以,不變如果變成說:如如不動的心性,能隨種種的因緣,示現入於生死,為什麼示入生死呢?因為大用之體不變,大用之體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但是,可以示現在生死的因緣當中,來救眾生。所以,諸佛菩薩‥‥‥《華嚴經》講:釋迦牟尼佛已經八千往返娑婆世界,也就是釋迦牟尼佛來我們娑婆世界已經示現八千次了,我們還在這裡醉生夢死,還沒出三界!所以,這個不變隨緣,示入生死,不同定性,「定性」後面加二個字,就是:聲聞,不同於定性聲聞,沒有辦法示入生死,他怕生死,能自利就不錯了。所以,得少為足,沒有辦法契入大般涅槃。

[隨緣不變,]隨種種的因緣,「不變」就改成而心性如如不動,也就是隨種種因緣,但是,but,but,but,而心性如如不動。[不染塵勞,]禪宗有一句話:但莫染污,別無聖解。只要你看一切相,知道那個是緣起緣滅的、如夢幻泡影的、不實在的境界。所有的眾生,都誤認為有一個實在的外境讓你追求;而佛陀悟到萬法唯心,沒有境界的,這個境界都是生滅無常,境界都是緣起緣滅的、空無自性、不實在的,你所謂染污,是因為不了解萬法唯心,所以,你以為有一種境界可以追求,就染污了清淨心。所以,一切眾生,都把這個色身跟天地萬物切割開來:我是我,外境是外境。而佛陀悟到:我們這個色身,其實是四大,也可以講是七大所構成的;外面的境界,還是離不開地水火風空見識,所構成的。所以,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我們今天所影現出來的依報,其實是我們自己心所影現出來的,你有多少福報,就享受多少的福報;沒有福報,追求來的就會是一種災難。

因為我們不了解唯心無境,我們總認為有一種境界,所以,拼了老命要去追求,就一直染污、一直重複,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所以,不染塵勞,那就[不同凡夫。]因為凡夫染欲太重了,染欲太重!就舉個例子吧,我看到了這個 Discovery 頻道,或者國家地理頻道,它演了這個美國監獄,監獄,女監獄,進去女監獄裡面的,都是販賣槍枝、販賣毒品,再來就是鬥毆、吸毒,被抓進去。那典獄長講,說:十個毒犯放出去,十個毒犯放出去,就是吸毒的毒犯,有五個會回來,因為沒有辦法克制那個毒品,完全沒有辦法!那毒品一發作的時候,叫做萬蟲鑽洞,痛苦不堪,沒有辦法承受的痛!也就是說;這美國的典獄長就出來講,他說:我們很憐愍她,可是,她們造成社會的動盪,也應該負責,但是,我們在對她們要求,為她們所做的負責,就是抓來關啊;但是,沒有辦法,改變不了那個毒品。抓進去關的時候,她們那毒品發作的時候,像瘋子一樣,他把她關在一個鐵籠裡面,鐵籠裡面,美國的女囚犯,發作的時候一直叫,然後,把她關在一個鐵籠裡面,那個鐵籠一點點而已,大概二個‥‥‥我的手掌這樣打開來,還不到二個,一點點,全部像關狗一樣的,她就一直在裡面發作、發瘋,關起來,不給你毒品。有的人抓去關以前就懷孕,基於人道,一樣把她接生。但是,在裡面關的這女囚犯沒有監護權,一生出來,她抱著女兒一直哭,我看了這一幕,很辛酸,她知道說:我吸毒,需要付出去的代價,這是我應該得的果報!她很認命,但是,剛出生的女兒,實在很不捨,那個監獄的人,法院、法官就判:她的祖父、祖母,或者是外祖父、外祖母都有監護權,看誰要這個孩子?她這個女囚犯,就是不能有監護權,她抱著那個女兒痛哭。那個典獄長派那個警察要去抱她的女兒的時候,她抱住女兒,一直哭‥‥‥沒有辦法,她吸毒啊!還好那個小baby還滿健康的,這一點是滿安慰的,可是,就是沒有監護權。母女要分開來那種切割,那個很辛苦的!所以,不要講說財色名食睡,就一個母子之情、母女之情,都沒有辦法,沒有辦法!

所以,那時候我已經學佛了,我回台北的時候,同學,高中的同學來找我,他念台大的,我見到他就說:喔!老同學!你難得,好久我們都沒有見面!那時候已經大四了。我說:那你最近有什麼煩惱嗎?他說:唉!我沒有學佛,我木訥,生性木訥,沒有辦法,這個女朋友交了二、三年了,也不會講話!我就跟他講:佛教講的不染塵勞,你應該放下!他說:沒有辦法啦!因為我頭腦特別好,他就問說:我們交了二、三年了,我不像你準備要出家,我是做在家。他也不是居士,他佛法也不通。我就說:你念台大,頭腦那麼好!他說:我就木訥,不會表達啊!我說:這麼簡單不會表達?為什麼不會表達呢?我對佛都很會講話呢!對佛,我很會講話;對女朋友,太簡單了!我說:那你們交往幾年?他說:三年!三年,出去有沒有牽牽手啊?他說:很少!我都靜靜的。我說:你們在做什麼?他說:你教我幾句,看我應該怎麼講?你是諸葛孔明嘛!我說:這個簡單!

我說:去的時候,你就告訴她,晚上再見面,碰到她,第一句話就告訴她:當我第一次看到你的時候,我就注定今生今世要照顧你!會不會?他說:啊!這樣會不會太肉麻?我說:哄一哄嘛!你不是叫我教你嗎?我是決定要出家的,但是,我頭腦比你好,教你去講一講。結果就去了,去了回來很高興;但是,也不太高興。我說:奇怪!你這個表情很難形容,一下高興,一下子又矛盾。我說:你有沒有講啊?他說:我女朋友很高興!那你為什麼現在心情不好?她說:是哪一個高人指點你?我說:你怎麼回答?他說:我說:不是高人,是矮人!我說:喔!我這麼好意,你這樣重色輕友,你出賣我!他說:不要講這麼多啦,再來我們要見面,那怎麼辦?我說:你都沒有台詞喔?不會呢!不曉得要講什麼呢?我說:見面就告訴她,說:縱然這個是一個陷阱,我也很樂意跳下去!他說:喔!縱然這是一種痛苦,我也樂意承擔;就是火坑,我也勇往直前!他說:這麼長啊?你不是叫我要給你台詞嗎?你就是要懂一些台詞!喔!這太長了,背不起來!我說:背不起來,我寫給你!縱然怎麼樣‥‥‥去了很高興,就回來了,這一次成功了,她說:一定又是那個矮人講的,你的程度講不出這種話!他說:好厲害喔!喂!林同學!看看能不能不要用講話的?我說:那你們平常出去走一走,去做什麼?他說:就去看看電影啊,有時候去水果店吃吃果汁;不過,那個是有錢的時候,我爸爸、媽媽沒有給我很多錢!我說:沒有錢,你怎麼辦?我們都是買二瓶汽水,那種拉環的,啵!二瓶。我說:這很簡單,這一次不用講話,我教你,你把那個拉環;晚上去買二瓶拉環的時候,拉起來的時候:啵!告訴她:把她的手指牽起來,那個拉環套上去,告訴她說:將來如果我有錢,我買一個相同這麼大的鑽戒送給你!他說:喔!這樣不會太大嗎?我說:就哄一哄嘛,我也不可能買這麼大顆的給女朋友,更何況是你?就哄一哄嘛!你說不要講話,這個是最好了!對不對?後來真的結婚了,造業啊!真的結婚了,哄上了!這個叫做塵勞,塵勞。

但是,我們修行人,如果你出家,那就好好修行;如果你在家居士,我們也儘量的,懂得離一切相,即名諸佛的道理。所以,不染塵勞,以目前今天這個世間來講,我認為很難!要像在座諸位居士坐在這邊兒,已經很了不起了!不去KTV、MTV;不去唱歌、跳舞、春天吶喊;不在家看電視,跑來這裡聽經聞法,你們已經很不容易了,因為那個統統是塵勞啊!

[下三句即稱性作用。]稱性就是依本體起作用。[善超者:不同二乘,斷盡見思,灰身泯智,]灰身泯智就是把這個色身滅掉,不做利他之事。所謂灰身泯智,也就是捨掉這個果報身,沒有這個果報身,當然就沒智慧了。意思就是:「泯智」就是智慧不作用,不起作用的智慧,本來可以起智慧的作用,來救度眾生;可是,他不幹,一直想:我要超出三界,世間太苦了![超出三界,不敢復入,如此雖超非善。]如此雖然超這個三界,但是,不善。[今大阿羅漢,不捨塵勞,而作佛事,即諸有而超諸有(即三界二十五有),]

諸位!翻開《表解》第一四頁,下邊,三界諸有,如果講三有,就是欲有、色有、無色有。如果講九有,就是五趣雜居地,這是欲界;色界有四有: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這是色界四有;無色有:就是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簡稱非非想處地,這個無色界有四有。所以,欲界是一,色界有四,無色界有四,加起來,一、四、四就是九,也就是九有。如果講到二十五有,就更細的分了,欲界就分四洲,也就是: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就是四個地方;四惡趣: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欲天,那麼,就是我們上去的六欲天,六欲界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兜率陀天等等,這個六欲天,後邊會講到。這個加起來,四加四加六,也就是四洲、四惡趣,然後,六欲天,四、四、六就是十四,也就是十四有。色界──離生喜樂地──分為梵天──就是一有;再來就是四有: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四有;在捨念清淨地又分──無想天,還有五那含天,五那含就是五阿那含,稱為二有。所以,色界變成一加四加二,就是七,就是七;無色有稱為四有。所以,二十五有,就是欲界十四有,色界七有,無色界四有,加起來二十五有。

好!翻回來,至少我們有一個概念。[不為諸有生緣所縛,]生緣就是因緣生種種的諸緣,我們就是不知道眾相本空的道理,緣生的東西,我們誤為是實在的,所以,拼了老命造業,造作煩惱,所以,就一直束縛住。當我們落實到真正的修行,我們雖然知道種種的道理,但是,我們那個無明衝動力,仍然是難調難伏,我們沒有辦法來去自由,沒有辦法!所以,這個越諸有,超越諸有很不容易的!不為諸有生緣所縛,[來去自由,謂之善超。]

[能於國土(土應讀度字音),成就威儀者,承上善超故能,非同尋常小聖,]一般,小聖就是二乘人,[入滅盡定,形如槁木,]這個「稿」字是不對的,左邊是木部,不是禾部。(新版已更正)這個槁木就是草木枯乾,枯乾,枯了,或者是乾了,叫做槁木,也可以叫做禾穀的乾莖,乾就是乾燥的乾;莖就是草莖的莖、根莖的莖。禾穀,就是五穀,禾穀的乾莖叫做槁木。這個槁木死灰是比喻沒有生氣,語出《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所以是出自於《莊子‧齊物論》。形如槁木,也就是沒有生氣,入滅盡定,起不了作用。[心似死灰,尚無運用之能,那有威儀之事?]

[今顯住楞嚴大定,從體起用,故能於同居國土,塵勞之內,三業無虧,六塵不染,]所謂三業無虧是什麼?什麼是佛?也就是戒、定、慧具足;也就是身、口、意完全清淨,叫做三業無虧。六塵不染,就是一點煩惱都不會。所以,大家應當降伏自我。[有威可畏,]「畏」就是敬服。[有儀可象,]這個「象」就是效法,模仿,或者是效法;「儀」就是儀表。有威儀看得到,可以效法的,因此叫有威可畏,有威可以敬服,就是很有威德,又很有威儀。因此,我們出家眾,或者是居士,都要時時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身口意、自己的言談,千萬不要傷害眾生。[所謂即定而動,即動而定。]定就是體,動就是用,其實就是即體而用,即用而體,體用一如。因此,住楞嚴大定,就是明心見性的定,二六時中,沒有一個時刻不在定。

所以,禪宗有一句話,說:若人明心見性,訶佛罵祖亦是功德!就是:你是一個大悟的人,訶佛罵祖;訶佛,譬如說劈佛像,是不是?拿下去燒;當然我們凡夫不能做這種事,這個是比喻。說:大徹大悟、大悟之人,訶佛罵祖亦是功德;不悟之人,禮佛、拜佛亦是罪惡。何以故?起心動念故,看你是動什麼念?看你是在動什麼念頭的?為什麼大悟之人,訶佛罵祖亦是功德?因為他明心見性,他的心跟佛一樣了,訶佛罵祖只是顯現一個表相,讓你降伏眾生方便的,他的心跟佛是一樣的。所以,你看大悟的人在生氣,你不要以為他在生氣,他的內心是沒有恨的,他為了降伏眾生,不得不做這種舉動,沒有辦法,因為面對的是凡夫,境界不夠,他只有用這種方式呵叱他,叫訶佛罵祖,對不對?也是功德。不悟之人,在佛前禮佛、拜佛,都是妄想,都是妄想,亦是罪過。

有的人講說:師父!那這樣講,我們乾脆就不要拜佛了,因為拜佛的時候,妄想很多了!不!這是禪宗給人家勉勵的一句話,知道嗎?他是勉勵人家,意思就是說:你要注意你的起心動念,不是叫你不要拜佛。你說:哎呀!我妄想很多,不要拜佛!那不更糟糕嗎?因此,自古以來,都把明心見性列位頭等重要的任務,因為那是樹的根啊,那是樹的根啊!因此,我們一定要了解,如果不了解佛心,修法無益,因為沒有辦法會歸不生不滅的心性,所以,看你站在哪一個角度在講的?底下,所謂即定而動,即動而定,[此歎定德也。]

{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毘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把筆拿起來,從佛轉輪,妙堪遺囑,這個是讚歎慧德,智慧的慧;嚴淨毘尼,弘範三界,這是讚歎戒德,持戒的戒;應身無量,度脫眾生,這是讚歎慈德,慈悲的慈,慈德,慈者與樂,悲者拔苦;拔濟未來,越諸塵累,這是讚歎悲德,拔濟未來,越諸塵累,這是悲德。

51頁,[此八句,歎利他之德用。從佛轉輪者:非徒隨從佛之左右,]徒就是:不只是在佛陀的左右而已,在佛陀的左右,[執持巾瓶,乃是依從佛之軌轍,]這個也念轍 ㄓㄜˊ,「轍」就是車輪輾過的痕跡,這個「輾」就是一個車,左邊一個車,右邊一個發展的展、展覽的展,叫做輾過。為什麼呢?為什麼師父要這樣子講呢?因為我們上人說;在南普陀佛學院,說:當你弘法利生,講經說法,就要把底下當作小學生來教,所以,包括字都要講得很清楚!諸位!不相信,我們叫你寫:輾過,車輪輾過的痕跡,我告訴你:一百個人裡面,至少有三十個人寫不出來,真的喔!

所以,要稍微解釋一下,車輪輾過的痕跡。是依從佛的軌轍、軌則,[助轉法輪也。法以輪稱者,]法為什麼用輪子來稱呼呢?法輪,法輪呢?[謂輪有摧碾之功,]這個「碾」就是壓、磨,碾過、壓下去、壓,磨就是達磨的磨,一個麻,底下再一個石頭的石。壓磨,這個「壓」一定要有一個土部,厭離的厭,底下加一個土,壓磨之功,也就是輪有摧碾之功。[喻佛法能摧碾眾生麤細煩惱;]我們今生今世沒有學佛啊,諸位!我們會很慘!單單我們這個個性,就很難改變過來!不講別人,就講我自己,我今生今世要是沒有學佛、聽經聞法,不來出家,我這種個性也會很慘!再來,沒有智慧,就不知道怎麼過日子了?

每天就是打妄想,像我昨天看到那個旅遊頻道,介紹這個杜拜的帆船飯店,哇!帆船飯店!他十年前拍的,十年前拍的,喔!那個豪華‥‥‥是幾年前拍的,好幾年前拍的。那個豪華真是稱為七星級,它像棕櫚島這樣子,人工的,喔,好大好大!然後,帆船飯店一直建起來,裡面比皇宮還豪華,我看到那個攝影出來的帆船飯店,很驚人!連吃飯都要對位子,旁邊一個魚缸,好大,那個魚看他;然後,進去的時候,那個大理石實在是沒辦法形容,那一種從上面看,一格一格的,像萬花筒一樣的,七星級的,這個都不會引起我注意;住一個晚上多少錢呢?最少,最少,一千塊美金!最爛的房間,一千塊美金就是台幣三萬二千塊,如果我住八個小時,進去八個小時,進去、回來八個小時,花三萬二千,也就是一個小時四千塊,一個小時四千塊,一個小時三千六百秒,六十乘以六十,三千六百秒,答答!一塊錢‥‥‥蹲個廁所五分鐘,六十乘以五,三百!我的天啊!這樣晚上怎麼睡得著呢?得了一種病,叫做富貴焦慮症,後期,這種飯店怎麼睡得著?這個不貴,說那裡面最高貴的,一個晚上有上百萬的、有五十萬的,都是什麼?都是那些影星啦,大牌的,像麥可傑克森,或者總統,還派保鑣,去的時候到那邊,勞斯萊斯就開來接你!

我一邊看:唉!我不出家也是差不多這樣,每天就想去帆船飯店住一個晚上、住一宿,它的感覺怎麼樣?看,就是一片大海啊,一片大海啊!所以說:沒有學佛是真的很辛苦的!學佛以後發現:這個色身遲早要死的啊!是不是?所以,我喜歡看這個旅遊頻道,就是說去巴西、去澳大利亞、去義大利,哪裡‥‥‥看看他們的生活,還有看那個電視裡面,「世界第一等」,全世界都跑遍了,喔!原來如此!差不多啦,幾乎都這樣,都這樣子。所以,麤煩惱、細煩惱,我們會不斷的,沒有辦法間斷的。

[又輪有運載之義,]從這邊生死的煩惱,運載到解脫的彼岸。[喻佛法能運載眾生,速出昏衢,]這個「衢」就是叉路,「衢」就是叉路。[直登覺地。]直登覺地。[妙堪遺囑者:以智慧深妙,能代轉法輪,助揚佛化,故堪受如來遺命,囑累宏法利生事業,非若]就是不像,[趣寂聲聞,]一心只想趣寂之聲聞人,非若趣寂聲聞,就是不像一心只想趣於寂滅的聲聞人,[智悲並劣,如世老人,不堪遺囑:此歎慧德也。]因此,我們要發菩提心,要把正法傳出去,不能說我們自己聽到正法,我們就把它起私心,不告訴別人,不可以的!有錢出錢,有力的出力,我們一定要作為佛陀法身慧命的推廣的搖籃。因此大家發大心。還有《楞嚴經》,也感謝大家發大心,我們已經在大家的發大心當中流通出去,很多人都收到了這個法寶,感動莫名,有打電話來、e-mail來、寫信來,都來感謝,都來感謝!

[嚴凈毘尼者:毘尼戒律之總名,此云善治。]也就是善於對治,叫做善治,善於對治惡業。[嚴以治身口,淨以治心意,]身口意嚴緊,[嚴謂嚴緊,非但大戒當持,即小戒亦不得犯,如一星之火,能燎須彌之山;]「燎」就是燒。諸位!要持這個戒很不容易的,嚴以治身口,身三、口四的惡業;淨以治心意,要有般若的智慧。嚴謂之嚴緊,非但大戒當持,就是小戒也不得犯,如一星之火,能燎須彌之山。[淨謂清淨,不僅諸惡能斷,若有能斷之心未忘,]認為:我還是持戒,我是持戒人!那麼,[不足稱淨,]因此,《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也是告訴我們:能持所持畢竟空寂,是名持戒之人。所以,[必須斷性亦無,]也不能著一個:我在持戒。[方為淨心,此則於事戒則嚴,於道戒則淨也。]道戒就是心戒,說道本無形,般若心即是,也就是說:我們要有大智慧,道戒則淨。

[又嚴則止諸惡,即攝律儀戒;淨則作眾善,即攝善法戒。]攝律儀戒,編號A;攝善法戒,編號B。攝律儀就是自利,是不是?淨則作眾善、攝律儀戒,也就是利他、自利統統具足。其實,攝律儀、攝善法,二個就是自利,還利他,譬如說:我不殺生,當然就等於救眾生嘛!是不是?所以,它是相輔相成的,不能打成兩段。諸位!這個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持戒還得看時間、空間,我問你一個問題,看看你有沒有智慧回答?諸位要冷靜,我現在問,湖南現在鬧鼠患,出動了二十億隻,我看新聞報導的,有二十億隻,假設說。那麼,最近這個地方下大雨,這個二十億隻的老鼠會傳開來,他們都用毒餌、毒藥毒死老鼠。諸位!這個事情如果發生在你家,你家開門或者是廚房,全部都是老鼠,你殺還是不殺?不殺,會傳染病;要殺,犯佛戒,諸位!你怎麼辦?殺,犯佛戒了。我的意思就是說:某些時間、空間所發生的事情,真的很困難;說:依佛的戒律是不能殺;但是,碰到這樣子的時候,你怎麼辦?殺或者是不殺?真的很困難!

好!在座諸位!你這樣講還不夠親切,譬如說:你們鄉下有一塊田地,種了很多的水果,最近新聞報導的。很多的水果,結果快採收的時候,來一堆惹人厭的猴子,猴子,哇!那個獼猴來的時候,一批,一批,就把那水果全部都摘下來,破壞,農作物破壞、水果破壞。諸位!你是以慈悲心讓牠吃,供養那一些猴子、獼猴,反正牠也是眾生囉!可是,那一些水果是你很辛苦種的,你這一季是靠這些水果,全家都是靠這些水果而過活的,你的兒子、你的女兒的註冊費,統統在這水果裡面喔!那你怎麼辦?你針對這些猴子怎麼辦?真的!因為獼猴台灣是列為保育類動物,要不然哪裡‥‥‥我們去爬那個柴山還是壽山,柴山,喔!很多的猴子,那報紙登的,說:山下的龍泉寺拜水果‥‥‥像我們這個水果,猴子一來,什麼香蕉、蘋果、水蜜桃,一顆都不剩!一顆咬,一顆放在這邊,猴子很聰明的,一顆還放這邊,然後,走起路來,還一跳一跳的,吃了半顆就丟掉‥‥‥佛桌上去拉大便,也不管佛是什麼!

現在請問你了:如果我們文殊講堂大殿裡,來了一群獼猴,你是要跟牠灌頂、灑大悲咒水?還是要趕牠走呢?還是要水果讓牠糟蹋呢?因此,我們要了解,持戒站在自己的角度很容易說:可以的;但是,站在某一種時間、空間的角度,很難!是不是?很難!該怎麼做,不是我講了算,你們自己做決定。是不是?所以,持佛的淨戒,自己持很容易;但是,你碰到那一種特殊狀況的時候,卻很困難做決定!

[弘範三界者:弘大也,範乃師範。涅槃經云:「戒是汝等大師。」又持戒清淨,自行化他,能為三界人天之大師,即饒益有情戒。]編號C。其實,這三個是一體三面的,攝律儀戒也就是防止造惡;攝善法戒就是利益做善;饒益有情就是三學具足。也就是三聚無虧,包括利他,饒益就是利益眾生,因為是自行化他,不但持戒清淨,又自行化他,能為三界人天之大師,也就是饒益有情,饒益就是寬恕的意思。所以,師父曾經講:仇恨跟寬恕,你一定要選擇寬恕,你一定要選擇寬恕,寬恕可以帶我們進去天堂;寬恕可以帶這個佛弟子進去淨土,極樂淨土;仇恨只會墮入三惡道,千萬不要恨眾生。

《阿含經》有一段,說演藝人員,演藝人員去向佛請示,有一個演藝人員,他依附於外道,外道告訴他,說:做為演藝人員;就是唱歌、跳舞,這個叫做演藝人員,雜耍,搞一些特技,來娛樂於大家。這個外道告訴他說:做為演藝人員的人,下輩子可以生天堂,因為你取悅於一切眾生,讓眾生快樂,那麼,你自己就會上天堂!因此,這些演藝人員都很賣力的表演,賣力的表演。可是,其中一個比較有智慧,就去問佛陀,說:我先去問一下世尊,說看看做這個演藝人員,是不是外道所講的,死了以後;唱歌、跳舞取悅於人,下輩子,死了以後,可以投胎到天堂做天人,我去問一下佛陀!他就來到精舍,祇園精舍,跟佛陀下跪頂禮,頂禮世尊以後,旁邊一邊坐,說:世尊!我聽某某大師;也就是外道的,說:我們演藝人員,唱歌、跳舞取悅於別人,死後可以生天,因為讓眾生高興嘛!佛陀!您的教化是如何?我們願意聽聽世尊您的看法。

世尊說:譬如有一個人,被繩子綑住,有一個人被繩子綑住,他(佛)說:於汝意云何?能解脫嗎?他說:不行!世尊說:每隔一段時間,每隔一段時間,拿一些水,這一條繩子再把它澆濕,讓它更濕,濕就更怎麼樣?不容易怎麼樣?不容易斷,愈濕就愈不容易斷,知道嗎?繩子愈乾燥的時候,愈容易斷。知不知道?每隔一段時間,就把這個繩子淋濕,每隔一段時間,就把這一條繩子又淋濕,它會綑得愈來愈緊。世尊說:生天要有正念,要行十善,不是靠唱歌、跳舞取悅別人,就可以生天的,那是只會讓眾生愈迷茫。眾生本來就是無明啊,再貪著於五欲六塵的外境,唱歌、跳舞取悅於眾生,是不能上天堂的。上天堂有上天堂的因,要有正念,要無貪、無瞋、無癡,要修十善,這才是上天堂的因。

這個演藝人員恍然大悟:喔!世尊說的才對!唱歌、跳舞,只能讓世間人愈綑綁愈緊而已,愈貪著於五欲六塵,是不得解脫的!講得太好了!世尊實在是很會比喻,一條繩子綑起來,一直澆水,這繩子就不會乾燥,就會愈來愈緊‥‥‥綑死了!意思就是:眾生愈來愈貪著五欲六塵,擺脫不了的!所以,[三聚無虧,三學具足:此歎戒德也。]好!我們休息一下,休息十五分鐘。

(中間休息)

51頁,倒數第三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四句,正明上之三學,不唯自度,]不只是自度。[實欲普度眾生。以眾生]因為眾生[機多類廣,]根器太多,種類太廣。[其數無量,若欲度脫,應機示現之身,亦當無量。如觀音菩薩,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為什麼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呢?為什麼一個「上」呢?因為心性往上來講,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跟佛是一模一樣的。換句話說:你要救度眾生,就一定要大悟,佛的本妙覺心,你都體悟不出來,你如何能夠說法,而不離第一義諦救度眾生呢?所以,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這個本妙覺心就是要大悟,與佛如來,同一慈力。[隨類現身,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應以何法得度,即說何法,普度眾生,同出愛河,]這個「愛」就是貪染的意思,愛河就是生死流、生死河,一切的生死皆從貪染開始,意思就是:貪著於世間的假相、五欲六塵。[誕登彼岸;]也就是入於彼岸。[即大菩薩,普現色身三昧,一身不分而普現,萬機咸應以無遺,無作妙力,]無作妙力就是不假造作,如來藏性本來就有這個能力。[自在成就:此歎慈德也。]

[拔濟未來,越諸塵累:謂非特現在,]不只是現在。[分身塵剎,度脫眾生,乃至盡未來際,皆以三學,]戒、定、慧,[拔濟羣苦,]這個戒、定、慧,用整體性來講,戒就是對因果負責;定就是心如如不動;慧能起大用,一體三面,三而一,一而三。說:戒、定、慧總括三藏,什麼是戒?就是對因果負責,就是戒。什麼是持戒?就是連小因小果都很注意,哲學家說:所謂成功的人,是那些懂得注意小節的人。這個就是因,注意那個因。一個成功的人,是懂得注意小節的人,連那個小節都不放過,特別的注意,所以,他會成功!持戒就是這樣。

那麼,定呢?有定就是大火炬,是不是?你點一根蠟燭;如果一個人沒有定,就是容易落入情緒上的東西。就像點一根蠟燭,點一根蠟燭,你走出去風中,風很大,對不對?蠟燭一點點,點了以後,風一吹,呼!熄了!沒有定就是這樣子,沒有三昧的定,他就這樣子啊,很容易搞情緒!是不是?但是,如果我們的定愈來愈深‥‥‥就要像佛一樣,那就像大火炬一樣!譬如說:捲一捆布,沾上這個油,易燃油,火把一點,那看你風有多大?是不是?假設說這風有多大,它一樣不會熄滅,表示說有定的時候,它的火把不會熄滅的。因此,定學是很重要的,也就是三昧成就,則佛道成就,一切自利利他,皆必須在定中,意思就是:定就是真功夫了;一般定不下來。

慧就是起作用。所以,定是體,戒跟慧統統叫做作用。都是以三學拔濟群苦,[謂眾生陷於見愛煩惱汚泥,不能得出,]這二個字:我「見」、我「愛」,就是一切煩惱的根本,一切煩惱的根本從哪裡來?就是我見、我愛。我見就是觀念,清淨本性,歇即是菩提不會用,他就是一定要在清淨自性裡面,加上某一種善惡、是非、對錯那種觀念。所以,一切眾生不得解脫,統統在我見;而這個我見,如果沒有學佛,書讀得愈多愈可怕!你要度他,他一下子就抵擋得住。為什麼?他很會講話,他書讀很多,你說不過他,度不了他,落入知見的死河裡面,跳脫不出來!一切眾生,有時候,學歷愈高愈難度,愈難度!平常凡夫已經很難了。所以,這個叫我見,這個是只要一跳進去某一種角度,就不叫做圓滿。

而佛悟到了本來面目,五蘊本來就空,所以,後天所學習的這些語言、文字,他一定不會落入觀念,因為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所以,因此大悟的人,說:經典就遮遮眼睛!沒有開悟,沒有開悟的人看經典,像要望穿了牛皮。說:禪師,禪師!您也看經典嗎?那禪師就說:我看經典遮遮眼睛;你看經典,像要望穿了牛皮。好像要把它望穿,為什麼?禪師的意思是說告訴你:佛性不在這語言、文字裡面,佛性在心,要會用心,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我見,只要你沒有體悟到五蘊皆空,用我們現在最得體的,就叫做觀念、意識型態,只要你落入愛恨情仇,落入善惡、是非這種觀念,或者叫做意識型態,你死定了!絕對跳脫不出來,絕對跳脫不出來!

以前有一個博士,有一次我到台北講經的時候,去這個素食餐館,剛好碰到那個博士,那個博士佛學懂一點,但是,很狂妄!人家說:哎呀!難得剛好在素菜館碰到了慧律法師,博士,博士!如果你有佛學上的問題,可以請示師父啊!那博士說:只有我教人,沒有人可以教我的!我說:喔!合掌令歡喜,阿彌陀佛!那沒辦法了!他一下子就自滿,他不曉得佛法是深不可測的東西,你要講得讓他領悟到佛的心胸、心懷,那講到民國幾年幾月啊?何年何月啊?對不對?所以,有一種人就最好度的,就是放下、放棄。說:師父!您不慈悲!我告訴你:我這個人是學過成本會計的,我要度一個那個頑強的老女人,或者老男人,一個人搞了一個晚上,說法說了一個晚上,一個都度不進來;為什麼不用一個晚上,去講經說法給好幾萬人聽呢?為什麼不要?你要為一個人講,還不一定度得了他呢?為什麼不要上台?對不對?講經說法講給好幾萬個人聽,同一個時間嘛,同一個空間嘛!是不是?

所以,師父就學一招很聰明的,看不對勁的,放棄,放棄!對不對?我沒有辦法,慢慢等待因緣,你慢慢等待因緣。也是這樣子的,法師來我們這裡,也是這樣子;或者是工作人員,對不對?當我放棄那個人,那個人就會從我心中消失,永遠不復存在,他等另外一個因緣來度他,沒辦法啊!是不是?用硬的,不甩你;用軟的,感化不了;軟硬兼施,我們又不會這一套,沒辦法了,那就這樣子了,我們又不是佛!是不是?就放著給他爛了,等因緣了!對不對?我不能落入種種的知見啊!所以,這個知見是很可怕的東西。學佛也是這樣子,眾生著於五欲六塵,而有輪迴;修行人著於知見,繼續輪迴。著於知見就是自己覺得自己對,自己罩住,像金鐘罩一樣,銅牆鐵壁,真理打不進來,法不入心,沒轍,沒轍,沒辦法的!所以,佛菩薩,包括師父也有歎息的時間:唉!沒轍!真的!我比較聰明,就放下,也就是放棄,你慢慢等因緣,無能為力的時候,就是要省掉時間。

底下,還有我愛,我愛就是貪染,為什麼這二個字解釋得那麼的多?因為這二個字最難處理,你只要動一個貪念,著這個假相,愛,那你就跳脫不出來!所以,要怎麼破這二個字呢?第一個,我見就是,第一個:我對世間所發生的現象界──生滅無常的現象界,徹底沒有意見,才不會頭上安頭,徹底沒有意見,你高興就好,我沒意見!是不是?要有意見就變成知見立知了。愛,觀一切法如夢幻泡影,總有一天會消失的,你今天所有的貪染,都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它不復存在,它不復存在。所以,見愛煩惱污泥,禪宗裡面講:但莫污染,別無聖解,就是境界現前,你有一層保護層,就是般若智慧,不要被境界黏住了;黏住了就死定了,煩惱就一直跳脫不出來。所以,眾生就是這個坑跳到那個坑,自己覺得很有修行,也是跳到另外一個知見的坑;起我慢心,又跳到另外一個坑;讀到博士也是坑啊;長得漂亮也是坑啊;自己覺得很自卑:我長得很醜、很矮!也是坑啊!對不對?為什麼?每一個人都跳進自己的坑洞裡面。為什麼?無明就是坑洞啊;知見就是坑洞;而跳進去,自己不覺知,恨一個人恨到咬牙切齒,但是,不知道說,這已經落入坑道裡面了。是不是?

所以,我們自己挖一個無明坑,自己跳,自己覺得行,記得!你只要動一個我慢的念頭:我比你行!這個就是知見,這個就是坑洞,只要起任何的知見,你自己覺得很行,無明的知見就起現行。因此,好好的降伏自我,眼睛看出去的、耳朵聽的,一切是非、恩怨,統統放下,要有這種功夫!難喔,修行難!「愛」就是我愛,你只要「見」、「愛」這二個,所有的痛苦就一定跟在後面了,不能得出。

[則拔之令出,而置菩提正路;滯於分段生死此岸,不能得離,則濟之使渡,而登涅槃彼岸;超越塵勞之羈累,]這個「羈」就是牽制、拘束,牽制跟拘束;「累」就是負擔。[出於五陰三界之牢獄,]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三界就是六道輪迴。五陰三界之牢獄,[內脫身心,外遺世界,]內脫身心什麼意思?也就是:身,了悟四大本空;心,了解剎那生滅;外遺世界,「遺」就是放下,這些外面的外太空,一切境界,統統是唯心所造的,意思就是:境界本身不是實在性的,千萬不要產生錯覺。那麼,內脫身心,外遺世界,[得大解脫:]什麼是佛法?就是大解脫。什麼是佛法?就是大自在。[此歎悲德也。]悲就是拔苦。所以,第二是顯本歎德也,[二顯本歎德竟。]

再來是[己三 列上首名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這個念絺 ㄔ,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婆尼沙陀等,而為上首。」[此列擧常隨眾,上首六名。梵語舍利弗,譯為鶖子,鶖即鶖鷺,乃是鳥名,其母眼目明利,似彼鳥故。]像那個鶖鷺的鳥。[弗即子也,心經譯舍利子,舍利是其母名,言舍利所生之子也。在胎即能寄辯母口,出胎甫七歲,]剛剛七歲,[即辯勝論師,]就會幫助他媽媽能夠辯論。所以,出胎剛剛七歲,就辯贏了論師,辯勝了論師。[深本已證金龍佛位,]「深本」就是時間久遠的,就是久遠劫以來,已證金龍佛位。[倒駕慈航,助揚法化。]

[《阿含》云:「我佛法中智慧無窮,決了諸疑者,舍利弗為第一。」]所以,舍利弗是智慧第一。[故以大智稱之。]

[摩訶目犍連,]摩訶,中國話稱為大,([摩訶此云大,])[目犍連此云采菽氏,]采菽,這個「采」,跟提手旁那個「採」字是一樣的;這個「菽」是豆類的總稱。所以,目犍連此云采菽氏,[姓也。先人入山修道,采菽而食,]就是採這個豆類而食。[因以命族。]叫做目犍連。[采菽氏,從佛出家者多人,]也就是佛陀的弟子裡面,有很多人稱為目犍連,所以,加一個「大」目犍連來分別,[故加一大字以別之。本名拘律陀,]中國話叫做無節樹,([此云無節樹,])這個無節樹,佛經常常引用,屬於桑科,桑科,三個又再一個木,叫做屬於桑科。形狀類似榕樹,產於印度、錫蘭等地,高十至十五公尺,枝葉繁茂而向四方蔓生,然其種子甚小,所以,佛典常用來比喻由小因而得大果報者,也就是因小果大。小因,種的因是很小;但是,果報卻是很大,因為樹會長得很大嘛!或為覆物之譬喻,覆物,就是一個西,再一個復,復興路那個復。所以,覆物之比喻,就是蓋物的意思。所以,此云無節樹,也就是覆物之譬喻。

[父母無子,禱此樹而生,]也就是目犍連的母親祈禱無節樹,而生目犍連。[即以名焉。]就以這個來作為名字。[《阿含》云:「我佛法中,神通輕擧,飛到十方者,目犍連為第一。」]

[摩訶拘絺羅此云大膝,即舍利弗母舅。]舍利弗的舅舅。[平日與姊論議輒勝,] 「輒」就是往往。[自姊懷孕以來,論不及姊,]從姊姊懷孕以來,要論、論議,論不過他的姊姊,知道姊姊懷的這個孩子,一定是大智慧的人。[知在胎必是智人,寄辯母口。]幫助他的母親辯論,結果贏了他的舅舅。[自念若甥出世]就是外甥。姊姊的兒子如果說出世以後,[為舅者]我這個母舅,[論不及甥,豈不大愧!]這不是很慚愧嗎?[由是發憤,往南天竺讀十八經,四韋馱典(是名智書),]這四韋馱典很有名的。因為跟著外道,也很精進;但是,不能成正覺。因為很用功,所以[無暇]沒有時間[剪爪,],[世稱長爪梵志。]也就是指爪、指甲很長;梵志就是一切外道的總稱,稱為梵志。

[學畢囘國,欲與甥辯,]跟姊姊的兒子來辯論。[姊云:「他已從佛出家。」乃往佛所索甥,]就是要求要回來,[佛令立論,]佛就告訴他:好!那麼,你就立一個論吧,大家來議論一下囉!如果辯贏,佛陀說:[謂若辯勝,當還汝甥。]你姊姊的兒子,我就還你。這個外道摩訶拘絺羅,[彼心中暗喜,]哎呀!太好了!往南天竺,南天竺就是南印度,讀了十八經,四韋馱典,今天剛好用得上![所學智書,今日正好在此一顯本事。]但是,碰到的物件是佛陀。[但自負心太勝,]自負就是狂妄、驕傲。[與佛立約云:]我跟你辯論,行![「若我辯屈,]“屈”就是輸,[自願斬頭。」]我如果辯論輸你,我就斬頭![佛即問曰:「汝以何為宗?」]“宗”就是宗旨,立論的根本叫做宗。就是你以什麼為最重要的宗旨,根本的立論是什麼?

[乃曰:「我以一切法不受為宗。」]“不受”就是不執著,我一切法不受,我一切法都不執著。[佛曰:「還受是見否?」]你講的這一句話,執不執著呢?“見”就是你剛剛所講的那一句話,意思就是:你執不執著你剛剛講的那一句話?如果執著,因為你一切法不執著;如果不執著,不須要講嘛,不執著於不執著,那就是執著嘛,二邊統統死嘛!還受是見否?那麼,你還執著你剛剛說的這一句話嗎?叫做還受是見否?[自思:若受]就是如果著[是見,]如果我執著於不受,可是,我又有一個著啊,[自宗相違]因為[(以自立不受為宗故);]若受是見,如果執著:我以一切法不受為宗,那就變成矛盾了,因為你是一切法不受,現在你又執著於不受,那不是更糟糕嗎?所以,若受是見者,如果你執著於剛剛講的:我以一切法不受為宗,那麼,剛好相違,自宗相違,以自立不受為宗,因為你自己立論,就是不受嘛!

[若不受是見,自宗則壞]如果不受是見,是見就是不受,不受就是是見。如果“我不受”是不受,意思就是:不受於不受,那就是等於受了。我不接受於“我以一切法不受為宗”,那麼,不受跟不受,就是負負得正嘛!我不接受“不接受”,那就是接受了。我不接受你不供養,那就是你一定要供養了!負負得正。哇!糟糕了!碰到佛就沒轍!受也不對,不受還是不對,二邊都是死路!可見佛的厲害,挖一個洞讓你跳,二邊死路,跳不出來。若不受是見,自宗則壞,[(自己還同眾見,]一般人的見地,就是執著啊!你講你不受於是見,不受於不受就是著啊,著就是一般眾生啊!所以,自己還同眾見,眾見就是:大眾都是執著的知見。[不應立不受宗。),]不應當立不受為宗。前面以自立不受為宗,是自相矛盾,現在怎麼樣?立不受為宗,又不受,那變成跟一般大家的見地是一樣的,就是受了。[兩頭俱墮,理屈詞窮,遂即逃走。]

我把整句再念一遍,用現在的觀念就是說:摩訶拘絺羅因為自負心太勝,所以,與佛立約:如果我辯輸你,我自己願意斬頭!佛就問曰,你以什麼為議論的根本?摩訶拘絺羅說:我以一切法不執著為宗。佛就說:那麼,你講的這一句話執不執著呢?自己想:如果執著,因為我是立不執著;如果我不執著,變成不執著於不執著,也是執著啊,自宗則壞。這一段就是這個意思。要學過一點哲學才有辦法,邏輯、推論才有辦法的。兩頭俱墮,理屈詞窮,遂即逃走,[走至中途,心思大丈夫一言既出,自當踐約,]應當實踐。[乃返佛所,謂言:「請取刀來,斬我頭去。」佛曰:「我法無如是事。」]我佛法一隻螞蟻都不殺,哪會砍你的頭?[即向佛謝罪,求度出家。《阿含》云:「我佛法中,得四辯才,觸問能答者,拘絺羅為第一。」]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富樓那,中國話叫做滿願, [富樓那此云滿願,父名。][彌多羅尼,此云慈女,母名。][雙兼父母為名,]就是把爸爸跟媽媽加在一起。[簡稱滿慈子。《阿含》云:「我佛法中,善能廣說,分別義理者,滿慈子為第一。」]這個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也是《楞嚴經》的主角。

[須菩提此云空生,因生時,其家庫藏財寶忽空,故以名焉;未幾]沒多久,[庫藏復現,又名善現。其父往卜吉凶,]蔔占,卜卦那一種。[卦占既善且吉,故又名善吉。常修無諍三昧,]這個你聽到就好,這個無諍三昧你只要懂一點點皮毛,都受益!不跟任何人諍,守住我們的口業,緊閉你的嘴巴,蒼蠅都飛不進來;閻羅王也拿你莫可奈何!閻羅王不會去判一個緊閉嘴巴人的罪惡的;閻羅王會判一個嘴巴一直講的人。所以,須菩提的無諍三昧,你懂一點,那日子很好過,不與自己的煩惱諍,不與人諍,不與團體諍,過著這種超越、解脫的生活。但是,因為現實的生活要生存,不諍也沒辦法,這就是業!

哎呀!師父!我這個工作就是這樣子啊,要叫我無諍,那我們這個團體,大家都吃定我們吃素的人了,就是要諍了!這個就是業了,為了生存、為了工作、為了賺錢,不諍也沒辦法,要想活下去,又必需要這樣子,你沒有辦法修,像須菩提一樣,體悟到萬法皆空的道理。[過去劫中,已證青龍佛位,]你看,這須菩提也是佛來的。[深本難思,佛弟子中,解空第一。]

[優婆尼沙陀,此云塵性,因觀塵性空,而得道果。]塵性空就是分析,這些色相慢慢的分析,原來是顆粒微塵所構成的。《楞伽經》裏佛跟大慧菩薩說:佛子,我們見一切相,要徹底的把它碎為微塵,如是觀照;《金剛經》裏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樹,究竟實相空;一座山、一輛車,也是空!

問一個你每天看到的問題:請問一部車子,大小零件加起來,有多少?1.一萬個零件;2.二萬個零件;3.三萬個零件;4.一部車有四萬個零件,大小螺絲、電線統統算,猜猜看,日產的,你平常在開的那一部車子,大小零件加起來有多少?標準答案:三萬個零件!

所以,優婆尼沙陀,此云塵性,因觀塵性空,而得道果。也就是記得,把這個色相碎為微塵。[本經自陳圓通云:「觀不淨相,生大厭離,]這個不淨相有次第,在《阿含經》講:觀空大,也就是呼吸停止了,臉開始慢慢發黑了;再來,又變成紫色了;再來就慢慢的長蛆,膿爛、潰瘍;再來就腫、就脹,就爆裂,因為我們裏面有油脂,自己脂肪會燃燒。所以,你看,一個人的屍體放在那個地方,沒有掩埋的時候,久了你去看,像被火燒過一樣,皮膚表面也是黑黑的,其實,那個沒有火燒過,是人類死亡以後;譬如說:你一個人死在森林裏,它自己長蟲,爛了、壞了,這骨頭有時候會黑色的,皮膚也是黑色的,你看,咦?好像是火燒過,其實不是,那是脂肪。所以說:慢慢觀照......到最後膿爛,剩下一張皮也爛掉了;再來就骨頭,也爛掉了;如果把骨頭再壓碎,那就沒有了,照見五蘊皆空了!

所以,你的父母親往生的時候,你們去火葬場看一看,每天跟你最親近的先生或老婆,往生的時候,放進去火化拖出來,就是一堆骨灰,碎為微塵,就是如是觀察,有錢、沒錢;漂亮的、醜的;俊男、老人,答案統統一樣;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虛空,]到最後還是歸空啊![空色二無,]空色不二意思就是:你見一切相,就知道它是空相。[成無學道,]無學道就不用學了,就是四果阿羅漢;三果以前叫做有學,四果阿羅漢叫做無學。[如來印我名尼沙陀。」]也就是塵性,優婆尼沙陀就是塵性,觀色相本來就空。所以,禪宗裏講:一等是學,直須無學,色就是空,沒什麼好談論的!花,花空;車子,車子空;我相、人相、眾生相,一切相都空。為什麼?塵就是空,色就是空。[餘眾不能列擧,以一等字該之。]“該”之就是包含。[而為上首者,而為眾中上座首領也。初聲聞眾竟。]

好!今天上課到此!下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2 08:5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弘憶佛教論壇

 

釋大寬法師 | Facebook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玄奘寺 | 德林念佛寺 | 臨濟護國禪寺 | ChatGPT | 傳燈法師 | 竹林禪寺住持 | 如悟長老圓寂 | 竹林寺住持 | 天寧寺 | 三壇大戒 | 佛教 Buddhism | 法平法師 |

| 中國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 | 淨耀法師生病 | 免責聲明書 | 2025三壇大戒 | 極樂寺 | 釋法平法師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竹林禪寺 | Buddhism wiki |

| 三壇大戒2026 | 佛教音樂網 | 竹林寺三壇大戒2025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Youtube網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精舍學佛網 | 佛教線上圖書館 | 佛法入門 | 佛學資料 Books | 中國佛教網圖書館 | 兒童佛學班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Alexa網站排名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 佛教維基百科全書wiki | 十大新聞 | 慈悲喜捨小站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台灣佛教論壇推薦排名

台灣佛教論壇排名推薦

精靈寶可夢 Pokemon Go

手機遊戲 mobile game

弘憶佛教論壇

弘憶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弘憶佛教論壇 Pixnet Net

基礎佛學資料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佛教戒律學綱要

心得分享討論版

感人文章。故事書籍

淨業與念佛

禪宗 Zen。生活禪

密宗金剛乘

佛教寺廟。活動看板

佛法與生活

佛教音樂。佛曲mp3

免費結緣訊息

佛教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咒語教學。佛經介紹

中國佛教會BAROC

線上翻譯網站 Online translation website

台灣論壇 Taiwan Forum

中國大陸佛教論壇

沉香論壇 Agarwood

電子書免費下載

維基百科知識專家

弘憶兒童佛學班

電影。電視 Movie TV

世界新聞。生活資訊

健康。遊戲。熱門

Mobile 手機王。電腦 App

Ptt bbs web 批踢踢

免費廣告 Free Advertising

求職網站。招職招聘Jobs

摩尼網bbs網路社區。留言板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t Association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Facebook

中國佛教協會 China Buddhism Wiki Blog

中國佛教協會 Pixnet Net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会

地藏论坛 www.bskk.com 

地藏缘论坛 www.folou.com

中国佛教史

佛教音乐 Music

佛教故事 Stories

佛教歌曲 Song

佛教文物 Relics

佛教活动 Activities

佛教电视台 TV 

佛教导航 

佛教新闻 News

佛教维基百科 Wiki

佛教网站搜寻 

佛教线上图书馆

佛学知识 

佛教七宝

佛教历史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正法中心

中国佛教如来宗派 

佛教大藏经 Cbeta

佛网留言板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Google Adwords | 佛教七寶 | 佛教歌曲 | 佛教四大名山 | 禪宗 | 禪定 | 標點符號 |

| 六字大明咒 | 熱門 app | 唵嘛呢叭咪吽 | 歌曲下載 | buddha buddha | 下載mp3歌曲 | 下載mv | 下载的音乐

| 熱門關鍵字 | 熱門電影 | 下載音樂網 | 音樂下載免費 | 露天拍賣 | 拍賣網

| 中央氣象局 | 地震 | 12000 | 波羅蜜 | 海濤法師 | 台灣論壇 | 教育部字典 | 英文翻譯中文 | 國語字典 | 藏傳佛教

 | mp3下載 | 惜物網 |  | 林志炫 | 大愛電視台 |  | 教育部字典國語辭典

| 馮馮 | 抽籤程式 | ppar |  | 大悲咒下載 | 英翻中 | txt電子書下載 | 中翻英 | 佛教論壇

| 竹林寺 | android mp3 | 聲音沙啞 | 下課鐘聲 | 禪修 | youtube下載 | 地藏論壇 | 地藏緣論壇

| 中国佛教协会 | 母親節 | 藥師經 | 佛教電視台 | 購物拍賣

| wiki en | 威力彩 | 黃金價格 | 黃金 | 六祖壇經 | 蕭平實 | 周杰倫 | 熱門 | QQ空间 | 台電 | 停電 | 指考 | china.buddha00@gmail.com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統一發票 | 高鐵 | Claude Debussy | iPhone 6 | iPad | 停班停課 | 颱風假 | 台北市政府 | 行政院 | 中元節

| App 推薦 | 電視頻道 | TV線上看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 Buddha Facebook

| 施食儀軌 | 奧運 | 線上鬧鐘 | 摩尼網

| 金色蓮花 | 服貿協議 | 電視連續劇 | 佛教如來 | 釋大寬 咒輪 | 佛學資料 | 達賴喇嘛 | 佛學多媒體 | 佛學數位圖書館 | 萬年曆

 | 潮音禪寺 | 黃色小鴨 | 比特幣 | 海雲繼夢 | 大華嚴寺 | 佛教維基wiki | 導覽手冊 | 悟禪法師 | 釋大慈法師 | 咒輪貼紙

| 生命加油讚 | WeChat 微信 | Line貼圖 | 短網址 | 蓮池庵 | 光明禪寺 | 生命的意義 | 密勒日巴傳DVD | 2016總統大選 | 廣欽老和尚 | 明若曉溪

| 生命靈數 | 明曉溪 | 生命教育 | 海濤法師爭議 | 慧律法師mp3 | 水陸法會 | 百年虛雲 | 佛舞 | 準提咒 | 柯文哲

| 藥師佛 | 華嚴聖因精舍 | 釋大寬 施食 | 覓菩提 | 傳悔法師 | 陳喬恩wiki | 華嚴經 | FLV | 優酷youku

| 療痔病經 | 健康長壽秘密法 | 佛曲 | 最心新聞 | 梵網經 | 時事新聞 | ptt wiki | 守成 | 學佛入門 | BBC | 學佛群疑

| 學佛心得 | 佛教書信 | Apple Wiki | 台鐵 | 最新新聞 | 教師節 | 護身符 | 作七 | 做頭七 | 悟禪法音 | 佛教如來宗wiki

| Amazon亞馬遜 | apk | Agoda旅遊飯店住宿 | 台灣十大論壇 | 十大熱門論壇 | 十方論壇 | 橙劑 | 淨心長老 | 釋海濤法師 | 佛陀 FB | 佛教音樂網Mp3

| 網路書店 | 網路書局 | Pixnet 痞客邦 | 咒輪&佛經 | 亞馬遜論壇wiki

| 搜尋引擎 | mp3音樂下載 | 影片電影 | 網購網站

| 台灣佛教論壇 |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心經 | 八十八佛

| 三壇大戒 | 2019三壇大戒 | 中國佛教會 | 2019日月禪寺三壇大戒

| 全职法师 | 中國佛教會baroc | 

 | 兒童佛學夏令營 2019 | 供香咒 | 兒童佛學營 | 世界佛教論壇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三壇大戒 2019 | 維基百科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

| 牟尼丸 | 縵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pdf | 臨濟護國禪寺 | 釋悟潔法師 | 

GMT+8, 2024-11-5 14:44 , Processed in 0.2054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