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91|回復: 1
|
大正藏第34册No.1721法华义疏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
|
摘自《大正藏第 34 册 No. 1721 法华义疏》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正藏第 34 册 No. 1721 法华义疏
法华义疏卷第八
胡吉藏撰
药草喻品第五
所以有此品来者。自华严始集终竟灵山前会谓开五乘之教也。此经之始至信解之终合五乘归一乘也。今此一品举喻具释开合之义也。一地所生一雨所润。喻至理无二故合五乘以归一也。而诸草木各有差别。谓随五乘根性说五种教门。谓开义也。若但开而不合则得教而失理。若但合而不开则得理而忘教。故今明虽开而合虽合而开。虽合而开一而常五。虽开而合五而常一。具识开合理教始成。是以此品释成一化开合义也。然虽开而合合名开合。虽合而开开名合开。合开即非开。开合即非合。故非开非合非五非一强为开合。故下文云。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盖是诸法实体故称为妙。不为诸边所染目为莲华也。次依法华论明此品来意者。火宅譬破凡夫病。穷子譬破二乘病云雨譬破菩萨病。菩萨之人闻上来所说唯有一乘。便谓毕竟无复三乘方便。此即得实失权存体忘用。然识权方乃悟实。达用乃鉴于体。既不识权亦不悟实即权实俱丧体用并亡。为治此病故明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虽至理无二而于缘有五。故权实义成体用方显。此经既称教菩萨法佛所护念。故令大士离凡夫二乘病及菩萨病。始是教菩萨法佛所护念。次依述成意生起此品者。譬喻一品正明说教。信解品明中根领解。今此一品如来述成。述成者据譬而言。一切草木凡有二义。一不知同二不知异。不知同者不知一地所生一雨所润也。不知异者不知草木自有差别也。假设如有一瑞草能知同异即是奇特。禀教之人亦有二迷。一不知理同二不知于缘有异。而迦叶一人能知理同能知教异乃名奇特。故下文云。如彼草木而不自知上中下性。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故举云雨药草述成迦叶领解。若望迦叶。于信解品十譬十恩叹佛功德犹自未尽。故更说云雨草木之譬广叹如来无方大用普益众生。叹不能尽故说此品也。若为释成信解品者。上明十譬十恩。无漏无为诸法之王。能为下劣忍于斯事。即时众谓佛过去之始今会之终屈曲崎岴难心苦心。是故今明如来虽复府仰顺从而无心屈曲。故华严云无心于彼此而能应一切。故举云雨无心之譬释成信解品也。言药草喻品者。药是草木中治病之通称。草即形木之别名。而言药草者通别两举者也。但言药草不举药木者。明木二即少草三即多故废少从多也。又今正述中根人领解故题药草不题药木。所以举药草喻中根人者凡有三义。一者禀教得解解生必能灭惑。喻如药草治病义也。二者药草能愈他疾。喻闻教得解即成菩萨必有兼济之功。三者药草是草中之贵。显成菩萨人中之尊贵异上声闻未得领悟如鄙贱穷子也。
问。药草无情而受润。禀教有心而领解。何以为喻耶。
答。欲明缘教相称义也。云雨无私而润。草木无心而受。若无私而润有心而受。即缘教相乖。何由领解。故举无心之根显无私之教。可谓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亦说如幻说闻如幻闻。无言显道绝听雨华。即其事也。
问。何以知然。
答。文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我今既示不可示。虽示而无言。亦是闻不可闻。虽闻而绝听也。
问。譬喻药草化城皆是举喻。何故火宅独受譬喻名耶。
答。通皆互得。而别不例者。火宅在初故受其通称。余皆居后当其别名也。
问。文具举云雨草木四事。何故偏题药草名耶。
答。就文而言。药草在前喻机感扣圣。云雨居后譬形声应物。要由感方应故从初立名。又今述中根领解故以药草题品。云雨不尔故不标名。
问。举药草以述成故云药草品者。上明穷子以领解应云穷子品。
答。穷子通迷悟。今言信解故用别以立名。卉木通于毒药。今云药草亦从别为称。
问。上明穷子信解从信解以立名。今云如来述成应从述成以为称耶。
答。今云药草品者可含二义。一者得述成中根领解。二者广明佛教利益无边。述成但得成前阙于后义故不云述成品。又领解题信解就法为名。述成称药草据譬为称。欲法譬两存不应一类立名也。就品为二。第一述成所解。第二广叹佛德。遍告迦叶者。迦叶是中根之尊又是说譬之主故偏告之。及诸大弟子者善吉之流也。善哉善哉者释论云。再言善哉者喜之至也。诚如所言者。两善哉述其言巧。诚如所言印其事实。但称叹有四句。或言巧而事不实。或事实而言不巧。或两具。或双无。今两具也。如来复有无量功德者第二广叹佛德。就文为二。初长行次偈颂。长行为二。初略标佛德无尽。第二广释佛德无穷。上明言巧事实者。盖是一方之迹。未尽无方之化。无方之化。非迦叶之所能穷也。净名经明佛三号。大千声闻如阿难总持以一劫寿不能受持。况无量号。号尚如是。况复功德。所以然者。法身即是实相。实相无边故功德无边。应身有众生数等方便。即功德亦不可尽。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下第二广叹佛德无穷。就文为二。初法说明权实二智。次譬说辨形声益物。内有二智无幽不察。外有形声益物平等无私。盖穷圣德之渊府尽如来之化功故略举斯二也。上信解品有十譬十恩。今如来对之即明八法八譬。言八法者。一者诸法之王。二所说不虚。三说一切教。四同表一理。五叹佛有照理之智。六叹佛有知机之能也。七叹佛善识教门。八叹佛应机说教也。是诸法之王者。上十譬十恩但明一方之化即未能自在。今明诸法之王即知化之无方。但于法自在凡有二种。一者体法自在。二者化用自在。具二自在故名法王也。若有所说皆不虚也者第二句标所说不虚。既越其所叹似言过实。故今明言之实也。言实事多。略有三种。一者如来常依二谛说法故不虚也。二者能以巧智于一说三。说三之旨为诠一理故于理不虚。又于物实益故言不虚。三者就无方释之。如来实说亦实虚说亦实。顺说亦顺反说亦顺。以皆能开道皆能益物故无不实。故无不顺。故涅槃明四句。道说为道。非道说非道。道说非道。非道说道。以道心而说四句四句皆道。非道心而说四句四句皆非道。故思益经云一切法正一切法耶。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第三明说一切教。所以明说一切教者。上十譬十恩盖是一方之教。辨教犹未尽。故今明说一切教方乃穷也。一切法者。智度论云。为无为摄一切法。又识所知法智所知法亦摄一切法。又云五法藏摄一切法。三世无为及不可说也。不可说即是诸法实相。非有为非无为言忘虑绝。正量部云。第五不可说者即是十四无记也。地持论云。四法摄一切法。谓世谛及世谛智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智也。以智方便者。上句明所说之教。今明能说之智。智谓波若方便即沤和。此二是诸佛父母化物要方故明之也。今正以智为其体方便为用。故以智方便说一切法也。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者第四明教所表理。上明以智方便说一切教。即是其言巧妙。此句明教所表理。谓其义深远。虽以智方便说一切法。大宗终归一切智之正观也。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者第五句明佛知一切法终归至极。此文释上归一切智地之言也。由如来善知理无异趣。验向异说皆是到一切智之义也。亦知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者第六句明善知根性也。既知理一而说有万差者。以善达人根随其所宜故也。又于诸法究尽明了者第七句明善识法药。对上达人根也。示诸众生一切智慧者第八句应病授药不差根也。譬如三千大千下第二譬说。前开譬次合譬。今以三义释此譬文。一广开有八譬。二合八为四譬。三合四成二譬。言八譬者。一能生大地譬。二所生草木譬。三兴云譬。四澍雨譬。五受润譬。六增长譬。七同一地一雨譬。八草木差别譬。此之八譬即是次第。前有大地能生。次有草木所生。以有草木是故兴云。初既兴云次必澍雨。既有云雨即草木受润。初既受润后即增长。虽有受润增长然俱是一雨所润一地所生。虽能生能润是一而诸草木各有差别。故此八譬次第而来也。然要具八义譬义乃圆。今略合之。过去世佛教能生如地。所生五乘善根种子如草木。既有五乘种子感佛出世故如兴云。如来出世必说正法次明澍雨。众生初禀佛教欢喜故名受润。各蒙利益譬之增长。至理无二如一地一雨。于五乘得益不同如草木差别也。次合八譬成四譬者。初一双为能禀。次一双为所禀。第三双为正禀。第四双辨同异。次合四譬为二譬者。初六名禀泽譬譬于昔教。后一双论同异譬譬于今教也。三千大千世界者。有人言此譬五乘众生所住处。下明草木喻能住五乘之众生也。有人言大地是能生譬过去世习因。草木是所生譬现在世习果也。今谓大地譬过去佛教。佛教无私能生众生善根譬同大地。故下文云一地所生。即其证也。所生五乘种子譬同草木。但过去佛教广被无边譬同三千大千世界。此对迦叶叹佛一方之迹。今欲叹无方之化故举大千为譬也。山川溪谷土地者。上总叹佛教能生。今别叹五乘教为能生也。有人一一别配。义多不似。今宜略之。所生卉木丛林下第二明所生草木。前能生有两。大千为总山川为别。今所生亦二。一总二别。卉木丛林总明所生也。卉是百草之通名。木是众树之总称。草聚为丛。木丛为林。此譬总明五乘众生也。及诸药草下别明所生也。草有能治病者称为药草。所生别者众多而偏题药草者。犹其有愈病之功多所利益。即是偏叹中根领解成于菩萨上绍佛业下利益众生也。种类若干名色各异者通释草木差别义也。种谓种别类谓品类。略明草类有三木类有二。合譬可知。名色各异者。名以目体。色像外形。譬五乘众生名字不同体相各异也。密云弥布下第三明兴云譬。前明草木谓五乘种子。即是能感。要由感方得有应故次诸佛出世。喻若兴云。即是应也。云者喻佛身也。一无心而应譬之如云故华严明无心于彼此而能应一切。二应身润益譬之如云。三能遮热总譬之如云。四应身为说本如云为雨本譬之如云而称密云者利益深重也。弥布者广益也。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者平等遍益也。如华严云其身遍坐一切道场。即是有缘同见义也。涅槃云。云名龙气。由龙有云。由云有雨。由法身垂应身。由应身而说法也。一时等澍其泽普洽者第四明雨譬。法施无前后故云一时。又云有感同闻又如一时。为说不偏故云等澍。遍益无边义同普洽。卉木丛林下第五明受润譬。初禀佛教信受欢喜名为受润。就文为三。初总明受润。及诸药草下别明受润。根茎枝叶譬信戒定慧四法也。三草各有四法名上中下。随上中下各有所受总结受润。一云所雨下第六明增长譬亦有三句。初句明能润是一。称其种性者第二明教称缘也。而得生长者下第三正明生长。未生五乘善根者令生。已生五乘善根者令增长。各成五乘之因如华。各成五乘之果如实。后合譬中更有余义。现下文也。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者第七明能生是同譬也。而诸草木各有差别者第八明所生差别譬。前三譬论昔教已竟。昔教虽多不出三种。初双明能禀。次双明所禀。后双明正禀。今此两譬论能生是同所生有异。即是至理无二于缘得益不同。所以论同异者。为欲破今昔二病称叹二人。破今昔二病者。昔五乘人正执教异不知理同。禀今一乘教人偏执理同不知教异。为破此二人故明理虽同不失教异虽五乘教异而至理常同。是以文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又破二病者。昔五乘人不知于理未尝二。不知于缘未尝一。为破此病故说于地雨未尝异草木未尝一。今禀一乘教人虽知至理未尝异。不知于缘未尝一。为破此病故说于地雨未尝异草木未尝一也。称叹二人者。一叹佛能知同异。二叹迦叶能知同异。能知同者谓理一也。能知异者谓教异也。又能知同者于理无异也。能知异者于缘成异也。迦叶如来亦复如是下第二合譬。但合七譬不合大地譬。以大地是过去佛教。今正明现在法门。故略不合之也。就合七譬开为二章。初合前五譬。次合后同异雨譬。以前五譬明昔教后二譬辨今教故开两段合之也。合初五譬又开为二。第一正合五譬。次举譬帖之。就合前五譬转势明义与譬说不同。第一合云譬。二合草木譬。三合雨譬。四合受润譬。五合增长譬。所以与譬本不同者。譬本欲明由感故应。故前明草木后辨云雨。今欲明前有如来出世唱于德号。故前合云。众生闻唱德号故来至佛所。故次合草木。众生既来至佛所故如来便为说法。故次合雨譬。众生闻法欢喜。故次合受润譬。各蒙利益故次合增长譬。就初合云又开为二。第一正举德号合云。第二劝物来听受。就初合云又开四别。第一举形合云。第二总举声合云。第三举外号合云。第四举内德合云。谓形声内外摄义略尽也。初正举形合云。次以譬帖之。以大音声下第二总举声合云次亦以譬帖之。而唱是言下第三举外号合云。所以举十号者。以号令天下令知是佛出世异九十六师也。未度者令度下第四举内德以合云。内德之中前明四弘誓者。此述如来出世意也。如来所以出世者。良由昔有四弘誓。是故今明十号之人出现世也。故肇师云。结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赴难。即此文意也。璎珞经云。约四谛立四弘誓愿。未度苦海愿令度之。故云未度者令度。众生为集谛烦恼业缚愿令解脱。故云未解者令解。未安道谛者令安。未得灭谛涅槃者愿令得之。前二即是大悲愿。后二即是大慈愿也。今世后世如实知之者。上举昔四愿此举今四德。然德之与愿并皆合云。悉就今合以立名也。初德即是三达也。夫欲化物要须知其根性。众生根性在三世中行。故前明三达也。我是一切知者即是一切智也。三达但知有为智。故次明一切智即具知一切法也。一切见者下。然二乘人又有一切智。如大品三慧品说。而无五眼故说一切见也。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虽具上来功德。意欲物入道。故次说导师也。然道语通邪正。善恶在心曰知。开其邪正二路为开。曲示通塞为说也。汝等天人下第二劝物来听受也。尔时无数下第二合草木譬即受劝而来也。如来于时下第三合澍雨譬。种种无量下第四合受润譬。正以初闻说法心生欢喜为受润也。决得善利下合第五增长譬也。此句总合增长。是诸众生下别合增长有二。前约世间利合增长。现世安稳者。以闻法故现世障灭善生故得安稳也。后生善处明生报也。以道受乐辨后报也。然此文通于生后。且寄后报辨之。由闻正道故感乐报。所以言以道受乐。亦得闻法下明得出世利以合增长亦有三句。初是闻慧离诸障碍下明思慧也。任力所能下明修慧也。如彼大云下第二举譬帖合。今初举云譬。雨于一切下举雨譬。卉木丛林下举草木譬。如其种性下举受润譬。各得生长下举增长譬。皆帖合上也。如来说法一相一味下合第二同异譬。就文亦二。初正合同异譬。二明知不知。合同异譬即二。初合一地一雨谓合同譬。次合而诸草木各有差别谓合异譬。一相一味者合上一地所生一雨所润也。一相谓一实相合一地也。一味谓一智味合上一雨也。故下偈云其云所出一味之雨也。所谓解脱相下双释上一相一味也。免五住烦恼缚故名解脱相。离三界内外业故名离相。灭二生死苦果故名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释上一味。离前三相故累无不尽。由离三相故照无不圆。照无不圆故非无。累无不尽故非有。即是中道之法也。其有众生下合上而诸草木各有差别譬也。不自觉知下第二明知不知。就文为二。初明佛知同异众生不知。二叹迦叶能知同异。即是破二病叹二人也。就初又二。第一明众生不知异佛能知异。次明佛能知同众生不知同也。初文为四。前明众生不知。二明唯佛能知。三结唯佛能知。四结众生不知。初言不自觉知者。盖是不知理同于缘成异故言不知耳。然五乘众生非不知五乘异也。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下第二明唯佛能知。而标所以者何者。举佛能知释成众生不知也。此中明佛知四种法。初知四法。次知三法。次知二法。次知一法。知四法者。种谓种别也。三乘种类不同也。相者相貌也。如慈悲是菩萨相独静是缘觉相从他闻法是声闻相也。体者三乘体也。道种慧是菩萨体。一切智是二乘体。如三慧品说也。性者不改为义。昔三乘智体各住己分不互移改也。念何事下第二明知三慧。然三慧不同。或以三乘人为三慧。声闻智浅如闻慧。缘觉智小深为思慧。菩萨尽理如修慧。亦得三乘各有三慧。文有三番。初明三慧境。二明三慧体。三辨三慧因也。作意守境为念。即闻慧也。厝心思惟是思慧。深入是修慧。通称事者。以境为事。依毗昙三乘人同观四谛境生三慧毗昙闻慧但缘文。修慧但缘理。思慧或时缘文或时缘理。成实通观一灭谛境。大乘同观一实相境缘理。三慧位者。毗昙前三方便是闻思位。四善根是修慧位。成实四念处是闻思慧位。濡法以去是修慧位。云何念下第二明三慧体。谓能缘心不同也。以何法念下第三明三慧之因。方便不同宿习各异也。以何法得何法者第三明因果二法也。以何法谓因。得何法谓果也。众生住于种种之地下第四明佛知一法。所谓地也。而言种种者五乘地不同也。唯有如来下第三结唯佛能知也。如彼草木下第四结众生不知也。如来知是一相下第二明佛知同众生不知同也。就文为二。一者明佛能知。次辨昔不说之意。即显众生不知。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者。有人言。虽过去过尘沙未来复倍上数。终入无余灰断涅槃故云终归于空。此释寿量佛无常也。有人言。依覆相说常解释者。明此常即空无相不可得故言终归于空也。有人言空无二十五有故名寂灭也。今明有二种。一者凡圣终归大涅槃故云终归于空。亦如肇师涅槃无名论云。视听之所不暨。四空之所昏昧。九流于是乎交归。群圣于此乎冥会。则用此文意以作论也。二者自昔已来开五乘教用。至于法华息用归体。则无复五乘末。本对于五故明不五。既无有五亦非不五。即言辞寂灭故称为空。
问。上明终归一切种智。与今何异耶。
答。通是一道清净。随义立名或称种智或名涅槃或名一乘或名波若。故前明终归种智。今云终归涅槃。若以二文共相会者。前明终归种智谓三菩提果也。今云终归涅槃谓果果也。良由二乘智非究竟智故终归佛智。二乘涅槃非究竟故终归大涅槃也。上合大车亦取此二义合之。如前释也。
问。何故偏明二果。
答。二义。一者二乘有余涅槃智非究竟智故今明佛究竟智。二者二乘无余涅槃非究竟断故今明究竟断。谓二死果永绝超于五住流故名灭度也。又上云究竟种智。谓无境不照即波若。今无果不寂。谓解脱而法身居内也。
问。既言归涅槃。何故言终归于空。
答。或名究竟空或名大涅槃或名诸佛道也。然中论破涅槃品正破四种涅槃。一破有是涅槃。二破空是涅槃。三破亦空亦有。四破非空非有。而后结云。涅槃绝于四句超于百非。不知何以名之。强名为空也。佛知是以下第二明佛虽知理一为物未堪昔不即说。此即显众生不知同也。
问。上句云佛知涅槃。今亦佛知众生心不堪故不说涅槃。何故言昔不说种智。
答。二义。一者欲显大涅槃即是种智异二乘灰断无为。二者若言昔不说涅槃。于义不便。昔亦说三乘同入无余故也。即以此文责光宅等师。若终归于空既是灰断涅槃。既言佛知涅槃。何得云昔不说灰断涅槃耶。汝等迦叶下第二叹迦叶能知同异。今昔两缘各有偏执不知同异。而迦叶能知故名希有也。就文为二。初正叹。所以者何下释叹。然应具叹迦叶能知同异。但偏对昔病不知异是方便。故今偏叹迦叶于不知异人中为希有也。此文亦得具叹同异。能知如来随宜说法叹知异也。能信能受叹知同也。就偈凡有五十四行半分为二。初四行颂第一法说明权实二智。次有五十行半偈颂第二譬说明形声益物。上法说有八门。今转势说法。序叹佛出世大意。明今昔有默说不同。开为四章。第一偈叹佛昔随机权说。第二偈明如来昔日不说实法。第三释佛昔不说实意。第四释昔权说之意也。破有法王者。有人言破二十五有名为破有。如涅槃明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如来自破二十五有出生死外居法王之位。今出世亦为物破二十五有。又言破有者众生多滞于有故以空药破之。如中论云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然此二意皆是偏用之。文今言破有者破一切有所得也。本谓有生死故为说三乘。复言有三破三说一。遂封于一说言非三非一中道之法。复言有此两非之中终不免有。今破此有见故言破有。如来尊重下第二明昔不说实。上半明不说之人。下半明不说之事。超凡圣之表故称为尊。德不可称故名为重。此叹人也。智慧深远者。竖不见其底为深。横不恻其边名远。此叹佛内智也。久默斯要者。斯要即是平等大慧。内证斯法故称为默。不务速说者昔不匆务而即说也。又言务者事务。佛昔不得以大乘事务速为人说也。有智若闻下第三释佛昔不说之意。夫论不说其旨有二。一者至道无言言即乖道。是故不说。故肇师云。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岂曰无辨。辨所不能言也。二者如今文所明。恐根情未堪即生疑谤故不说也。是故迦叶下第四释昔权说意也。令得正见者正见即正观。正观甚难周正。三世诸佛种种因缘令人得之。迦叶当知下颂第二八譬。此文不依譬本次第颂之。亦不依合譬前后颂之。但转势说法更示一法门。第一颂云譬。第二颂两譬。第三颂大地譬。第四颂草木譬。第五颂受润譬。第六颂增长譬。第七第八同异两譬。合而颂之。要前兴云然后澍雨故前明云雨。云雨是能润。大地草木是所润。故前明云雨次明大地草木。大地草木禀于云雨故次明受润。受润故增长。能禀所禀有同有异。故次论之。前有如来出世故初明兴云。以出世故说法譬如澍雨。众生所以感佛形声者。由过去佛教生于善根。故明大地之与草木。既有宿习善根初闻说教欢喜譬如受润。禀教利益故增长。至理无二。随缘差别。故次明同异。云譬中上长行略今偈即广。凡有十种叹之。一者大云谓简小叹。如轮王出世十善化物乃至梵天说出欲论。皆是小益故名小云。乃至二乘菩萨不能普利皆名小云也。遍覆一切下第二平等叹。智度论云。摩醯首罗天韦纽天鸠摩罗伽天若爱众生即令所愿皆得。若恶之即使七世皆灭。故非平等遍益。华严明大龙王兴云从四天下乃至六天皆悉遍覆。随所见而兴云。随所乐而注雨。如来说法亦尔。于四生六道随所见而示现形。随所闻而说法。等观一切犹如赤子。故截手不戚捧足不欣。善恶自彼慈覆不二故名遍覆一切也。惠云下第三惠利叹。有云兴而无益。今是有益之云故名惠云。如来亦尔。示形说法必能益缘也。含润下第四作含德叹。自有焊云不能注雨。今是有润之云故云含润。如来之身大慈所勋。是故垂应必能益物。电光晃耀下第五放光叹。华严云。如大龙王从四天下至六天宫随所应见出种种色光。或阎浮檀金色乃至七宝色等。如来亦尔。将说法时随所应见出种种光。雷声远震下第六远闻叹。华严云。如大龙王从四天下至六天宫随所应闻出种种声。或天音或乐音乃至人中即闻雷声。今取雷声为喻者。能生众生五乘善根。能觉悟无明昏蛰。华严又云。通明无畏以为电光震实义雷也。令众悦豫者第七称缘叹。华严云。随所见而兴云随所闻而震雷故无不喜。佛形声亦尔。日光掩弊下第八破邪叹。云未兴时日有千光。以兴云故日光隐弊。佛未出世有九十六种邪智光明。佛既出世皆隐弊也。地上清凉者第九生善叹。由日光故众生热恼。由邪教故有邪见热恼。佛出世破邪见。即众生心地无邪见热恼。得正见清凉。叆叇垂布如可承揽下第十不思议。叹叆者叆晦也。叇者重累色也。大慈深厚所现之身犹如叆叇。府就于物为垂。随所见而普示形故称为布。如可承揽者遥观彼云可言傍揽及以下承。如来府顺于物如可承揽。不同众生故不可捉持。即是不思议也。其雨普等下第二颂雨譬。遍益为普。无私称等。四方俱下者从四无量心出普益四生也。流注无量者智慧辨才无滞必彻通。山川险谷下第三颂大地譬。所生卉木下颂第四草木譬。雨之所润下颂第五受润譬。无善众生令其生善如干地普洽。有善根者令其增长如药木等并茂。一切诸树下颂第六增长譬。如其体相下合颂第七第八同异譬。佛亦如是下颂第二合譬。释合譬者不同。今宜开为二第一正合譬。第二末后两行重开示权实。就初合譬与上长行不同。上长行开为二。初合前五譬次合同异譬。合前五譬中初合云次合草木次合雨次合受润次合增长。今转势说法正合四譬兼合余四。正合四譬者。一合云二合雨三合受润四合增长。云雨是能应之形声也。受润增长是所感之利益。四义既要故正合之余四兼合。至文当出。上长行合云为二。初正合次劝众来听。今还颂此二也。上合云有四。初举佛形合云。二举佛声合云。三举号合云。四举德合云。今具颂之。初一偈颂第一。次一偈颂第二。次一行半颂第三。出于世间下两偈颂第四举德合云。上长行举五种德以合云。今但明二。五句举大悲德合云。三句举大慈德合云。大悲拔苦如云能遮离于热恼。大慈与乐如云能润也。安稳乐者现世乐也。世间乐者后世乐也。涅槃乐者出世乐也。又世间乐者生报乐也。涅槃乐者后报乐也。注解云。安稳乐者二乘乐也。世间乐者人天乐也。涅槃乐者大乘乐也。诸天人众下两偈颂长行第二劝众听受。初偈正劝众来听。第二偈释劝听意。上半简异邪师。即上叹于佛。次半明下益众生。为大众说下第二八偈颂合两譬。就合两譬又开三章。初借雨一味义以合譬。次借雨平等义以合譬。三借雨无懈惓义以合譬。所以但明此三义者。初章明所说为一理。次章教心平等等为五乘人令同归一理。第三叹佛为物说法无有懈惓。三章各二。初章二者。前偈明所说之法无二如雨一味。此即兼合上一相一味之言。第二一偈明所说之法无二能演之音亦一也。常为大乘而作因缘者。昔虽说五乘之味。此是为大乘作因缘耳。我观一切下第二二偈半借雨平等义以合譬。亦开为二。初一偈叹佛心平等。第二一偈半叹佛说平等。常演说法下第三三行半借雨无惓义以合譬。就文亦二。初一行半明能化之人说法无惓。贵贱上下下二偈举所化之人显成能化等说无惓。此即兼合草木义也。一切众生下第三十一行偈合受润譬。就文为三。初八偈正合受润。第二一偈半明理同随缘益异。第三一行半偈称叹于佛。就初又二。前一行总明受润。次七行别合三草二木受润不同。三草二木既是法华名教。今略序之。三草者下中上三品草也。二木者大小两树也。此是无阶级阶级故开诸位不同。不如有所得人一向定作浅深之解。所以然者。经中阶级之说无定。或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或说久劫行行方证菩提。或劝起道意令住不退转。或说实无发心亦无退者。皆是善巧化物。不可定相执之也。今示一方浅深故说三草二木。人天是世间乘名为小草。声闻缘觉是出世间乘名为中草。地前四十心既是大乘名为上草。若据无生忍而判义者。初地始得浅无生忍名为小树。七地深入无生忍名为大树。故智度论释无生有二位。一者初地二者七地。所以开二位者。若就二忍明义。地前凡位名为顺忍。初地已上既是圣位名为无生忍。若五忍明义地前名伏忍。初三地为信忍。次三地为顺忍。次三地为无生忍。若依璎珞经。后三地名寂灭忍。谓第十地等觉妙觉三地也。若依仁王经。但后二地谓法云地佛地也。第七地既是无生之始故名无生忍。若以功用无功用分二位者。初地至七地名功用位谓小树也。八地至等觉地是无功用道名为大树。经论不同。具有二义。依此经判位。三草二木总分三位。人天为下品。二乘为中品。菩萨为上品。就菩萨中自开三品。地前四十心为下品。登地已上亦开二品。若尔者二乘之人既称中草不及上草。即知是十信前人也。成论师不应言罗汉与六地齐功。又譬喻品云声闻之人以信力故得入一乘。即知未回小入大在十信前也。
问。三草二木与五乘义何异。
答。二科互有开合不同。五乘即开浅合深。三草二木即开深合浅。开浅合深者。开小草为天人两乘。开中草为声闻缘觉二也。合深者。总合大乘因果悉入佛乘也。
问。何故尔耶。
答。五乘之教并以果义标乘。故譬喻品云三车在门外。即以三果为三乘。菩萨为求佛果故还属佛乘摄也。人天乐果名之为乘。为求人天乐果故修人天两行。故以果标乘。为欲引物令修因趣果所以五乘明义。开浅合深也。三草二木开深合浅者。合前四乘为小中二草。以人天为小草。以二乘为中草。开深者。开大乘为三品。即上草及二木也。所以尔者。为扶此经赞扬大乘教菩萨法。明人天犹在三界火宅二乘未度五百由旬。是故合浅而开深也。又五乘明义即有佛果之乘。三草二木但取因乘不明佛果。所以然者。五乘为欲将五果以引物故说佛果为乘。今明三草二木受润增长之义故但说因也。又昔教明开义故开世间为人天二乘。开出世为三乘。故成五乘。今欲显合义故合世间为一。合二乘为一。故合彼四乘归于一乘。但一乘中自开三位。一者地前四十心为上草。二者初地已上为小树。三者八地已去为大树也。
问。此与胜鬘经四种重担有何异耶。
答。彼经明由大地故有四种重担。由摄受正法故有四乘。合天人为一。开二乘为二。合大乘因果为一也。与智度论五种善其义不同。不须会也。第二别明三草二木即为五段。初一行明小草。次二行明中草。次一行明上草。次一行半明小树。后一行半明大树也。佛平等说下一行半第二明理一而随众生得益有异。即兼合上第七第八同异譬也。
问。何故合受润即合同异譬耶。
答。上合云雨明同义。故云其法一味解脱涅槃。次合受润明三草二木差别异。今欲论其同异义也。明理唯有一随五种人故有五种异也。佛以此喻下一行半第三叹佛智慧也。如海一渧者。上信解品十譬十恩称叹于佛德。时众谓如来之德尽在四大声闻言下。故品初明八法八譬显如来复有无量功德。时众便谓叹佛德已尽。是故今明虽设此譬于佛智慧如海一渧也。我雨法雨下第四十一行半合增长喻。就文亦三。初八行半合增长喻。次一行半明理一随人得益不同。第三一行半称叹诸佛。前受润有三章。增长亦有三。以此科经于文极便。旧说异此。宜应改之。就初八行半又开为二。初三行半总合增长。次五行别合增长。就初又三。初一行法说。次一行举譬。后一行半合譬。声闻缘觉下第二五行别合。就文亦三。初一行半合中草增长。次一行半合小树增长。后二行合大树增长。故总合有三别合亦三也。
问。何故不合小草与大草耶。
答。前受润中已具合之。故今略彼二草。
问。等是略者何故合中草耶。
答。中草是小乘二圣。二木是大乘二圣。同是圣位增长义显。是故合之。小草是小乘中之凡。上草是大乘中之凡。既同是凡增长义不显故略不合也。又一义。前之二凡入总合中摄之。是以文云。令诸世间普得具足。世间即二凡也。但凡义增长不显故入总合中。增长意在圣果所以别合。
问。受润亦明三草二木。增长亦明三草二木。有何异耶。
答。受润据草木之因。增长明草木之果。但就因明受润不显故前文寄果明之。
问。合大树中云闻诸法空心大欢喜。是何空耶。
答。即上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盖是明大涅槃果位之法。故大树因人闻之欢喜也。智度论云。譬如震雷小鸟闻皆怖孔雀大鸟闻之舞踊也。毕竟空法亦复如是。小人闻之惊疑怖畏。大士听受欢喜踊跃也。若言终归于空是灰身灭智空。八地已上菩萨岂生欢喜也。如是迦叶下第二一行半明理唯是一随缘得益为异。兼合上同异譬也。故同异譬受润增长二章兼合之。盖是转势之意。不应一一依长行也。迦叶当知下第三一行半称叹诸佛。前就不可尽叹。今就诸佛同有善巧叹。今为汝等下大段第二结示权实。初偈开权次偈显实。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昔说大因为小果。今指小果为大因。故二乘之果是菩萨道。法华论明无上义有十种。一者示现种子无上故说云雨譬喻。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此意明本菩提心不灭故此善根即无上种子。由此种子故今闻法华。即是云雨后得成佛。
问。若尔决定声闻善根应非菩萨道耶。
答。决定之人即是守教封执小果。即被破不会。若转悟者即会而不破也。
授记品第六
授记既是法华要义亦是众经大宗。今略释之宜开七门。一来意门。二释名门。三能受人门。四所授人门。五阶位门。六料简门。七同异门。初来意门者为中根说法凡有四门。初譬说次领解三述成四授记。今即第四也。以领解十譬十恩于前。以八法八譬述成于后。其心安泰即当果可记。所以如来为其授记也。依法华论意者。自上三品破凡夫二乘菩萨三病。即悟非凡非圣非大非小。得无依正观行与佛相应故授以佛记也。若望今昔二病除者。昔执异不知同。今即执同不知异。若了前同异譬意。即今昔病得除便悟至道未曾同异。善巧方便同异适缘。以悟未曾同异即生于实慧。了随缘同异即生方便慧。具足二慧即佛道可成。故净名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为父。父母具足则当成法身故与授佛记也。若接品末生者。上品末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诸声闻众皆非灭度谓开方便门。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谓示真实相。昔不悟大因为小果故执小果而迷大因。今悟小果是大因故便有大因。有大因必得大果故授以佛记也。二释名门者。授者云与也。记者云决也亦云莂也。所言决者。于九道内分决此人必当成佛故云决也。莂义亦然。悬说未来事以授前人故名授记。前人领受故云受记。又泛论记无记有三。一就三性门论记无记。若有善恶可记故名为记。无善恶可记故名无记。二善恶能感苦乐果。有苦乐果可记名为记。无记不能感苦乐果。无果可记故名无记。三者有物可记故名有记。无物可记故名无记。如华严以十四难为无记门也。即是无物可记故名无记也。如石女无儿可记也。而与此相违故名有记。今云修佛因得佛果。即是有果可记故名为记。圣记示人称为授记也。又释记者言录。示果有可记录也。十二部经中有授记经者。以因果事大物多惑之。宜别开一部。第三能授记人门者。此经授记人有二。一者佛授记二常不轻菩萨授记。此二不同者。佛具授通别两记。言别记者。如来具三达智知此人未来成佛久近。故与其劫数之记。如授三根人记等。故名别记。言通记者。如法师品云闻法华经一念随喜皆与授记。而不说其劫数久近。以去佛道长远义故但与通记。常不轻菩萨迹居因位三达未圆。故但得与通记不得授别记也。第四所授记人门者。泛论得记人自有三种。一者凡夫二者二乘三者菩萨。今此经备与三种人记。以此三人皆有佛性必当成佛故并得记之。依法华论释授声闻记中有四种声闻。一者决定声闻。二者增上慢声闻。三者退菩提心声闻。四者应化声闻。二种声闻佛与授记。谓应化声闻及退菩提心还发菩提心者也。决定增上慢二人根未熟故佛不与授记。然决定声闻保执小乘。增上慢人自谓究竟不信作佛。即不堪与记亦不堪破执及会归义。而此经会一切二乘以成佛者。盖是对应悟之人故说此经明破及会义耳。增上慢亦尔。如五千之徒不堪闻于破会。以根未熟故。常不轻所对增上慢者。其根已熟堪闻破会故为说一乘也。第五明阶位门者经论不同。或说一种授记故直名为授记经也。或说二种授记。如涅槃经明。应与迟记者授之以迟。其人闻速得佛心生轻慢故授以迟记。若言佛道难得久受勤苦然后成佛心即退失。为此人故授以速记。又善根熟者授之以速记。善根未熟者授之迟记。又乐久处生死化物者授之以迟。厌恶生死欲早成佛者授之以速。又有二种记。一总记二别记。如上释之。智度论明三种授记。一自知他不知。为利益自故不为利他。二他知自不知。为利益他故。三自他具知。具利益自他故。又有四种授记。一未发心授记。二发心授记。三现前授记。四不现前授记。未发心授记有二。一都未发心而授记。如鸠鸟等。二虽已发心而未成立亦名未发心也。二已发心授记有二种。一者初始发心即与授记。二者发心成立名为发心。即十信位。三不现前授记。谓三贤菩萨未得无生忍故不堪现前与无生记。四现前授记。初地已上得无生忍堪为现前授无生记。地持论云有六种授记。四种大同于前而明位小异。第五时量时定。谓劫数有限。第六时无量时不定。谓劫数无限。此二犹是上总别记耳。第六总料简门者。法华论明此经有六种授记。一者舍利弗迦叶等众所知识故名号不同故与别记。二者富楼那等五百人千二百人等同一名故俱时与记。三者学无学人等俱同一名又非众所知识故一时与记。四者与提婆达多记示现如来无怨恶故。五者与比丘尼及诸天女等记示现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萨行皆证佛果故。此五是如来自与授记。第六常不轻与四众记示现众生有佛性故。今更以四句释之。一者同时得记成佛有前后。如五百罗汉是也。二者同时得记同时成佛。如学无学二千人是也。三者前后得记前后成佛。如四大声闻是也。四者前后得记。同时成佛义应有之。又有四句。一者小乘无优劣大乘有优劣。如五百弟子同时成罗汉。故小乘无优劣。而转次成佛。如初人成佛竟授第二人记。故大乘有优劣。二者小乘有优劣。大乘无优劣。如学无学二千人。有学无学故小乘有优劣。同时成佛故大乘无优劣。三者小乘劣大乘胜。如阿难住初果故劣。罗云得第四果故胜。而阿难在前成佛。罗云在后成佛。故大乘胜。四者小乘胜大乘劣。则罗云得第四果故胜。阿难在学地故劣。而阿难在前罗云在后则其事也。
问。何故经中呵受记。如净名破弥勒三世门中无受记无生法中亦无受记。今何故说受记耶。
答。净名经为破有所得病言人为能受法为所受佛为能授菩萨为所授。是故破无受记。今为对声闻人言罗汉不成佛。是故与其成佛之记也。又彼经明不见能受所受能记所记故则不得记。今经明记无所记故云授记。二经不相违也。又佛法有二谛。如来常依二谛说法。依世谛门说法故有授记。依第一义谛门说法故无授记也。第七同异门者。
问。授二乘记与菩萨何异。
答。法华论云。二乘有佛性法身故授记。非修行具足是故与记。若菩萨有佛性法身又修行具足。是故与记。故大小得记不同。
问。授声闻记与缘觉记云何异。
答。大开四句。一者缘觉果人但在三界外闻法华经亦三界外得记。二者缘觉因人及声闻因位并在三界内闻经得记。罗汉有二。一者值佛界内闻法华经得记。二不值佛。如化城品中明佛灭后罗汉生三界外闻经然后得记。此四句大判为言。
问。何以得知缘觉界外闻经。
答。华严云。菩萨将欲下生前以天眼观世界。若有缘觉放光照之。若觉知者则取灭度。不觉知者移住他方。此人既三界内不值佛。故知三界外闻经方得记也。若有缘觉值佛者。亦有三界内闻经得记。此义小耳。就此品有二。初正授记。二闻下根之端许说宿世因缘。就初又二。前授四大弟子记。次授五百弟子记。逆击其心也。初中有二。前授迦叶后授三人。初授迦叶中前长行次偈颂。长行又二。初告大众后正明授记。
问。授身子记但告一人。授迦叶记何故通告大众。
答。互显其文也。又上根唯一人故但告身子。中根数多故通告大众。又欲开身子化物之路所以别告。欲广发时众求佛之心故通告也。唱如是言下第二正授记又二。前辨行因次明得果。行因中三句。一者奉觐诸佛。二供养已下明三业殖福。三广宣已下明弘法以种慧。于最后身下第二明得果有六种果。一化主果。国名光德下国土果。劫名下时节果。佛寿下寿命果。正法住世下住持果。国界严饰下重明国土果。前出土名今出土体。其国菩萨下明眷属果。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者大明土有三。一者秽土。一向有魔作于留难。二者纯净土。一向无魔。三中容之土。亦有魔亦无魔。顺同余方示现为魔是故言有。皆护佛法所以言无。然魔佛难识。了悟即魔为佛。不悟即佛为魔也。十二行半偈分为三。初一行半总标与记。十行半别释授记。后半行总结授记。就十行半又有二。初两行半颂行因。次八行颂得果。就初两行半中颂上三章。初一行半颂亲觐佛。次半行颂三业修福。次半行颂前弘法以种慧也。于最后身下颂得果。半行颂化主果。三行颂国土果。三行颂眷属果。眷属果中前颂菩萨次颂声闻。半行颂寿命果。一行颂住持果。略不颂时节果也。尔时大目揵连下第二授余三人记又开两别。初请记二授记。请记为二。前长行次偈颂。初请记者。示佛从修因所得。是故请也。皆悉悚栗者。三大弟子自谓已解大乘。而佛未为授记。三人恐所解非解堕增上慢故悚栗也。又三人喜其所解。次至惧于未堪喜惧交集所以悚栗也。偈文为三。初两行正请。次四行释请。后一行结请。三中各二。初文二者。前一行明叹佛已赐通记。次一行正请别记也。次文二者。一行半譬说。二行半合譬。小无大食为饥。背小向大为来。忽遇王膳得总记也。未敢即食未得别记也。若复得王教然后乃敢食。若得别记领解方决也。我等亦复如是下合前如从饥国来也。虽闻佛音声下一行合上未敢即便食也。若蒙佛授记下半行合上得王教然后乃敢食也。后一行为二者。初半行叹佛次半行结请。尔时世尊下第二授三人记即为三别。授善吉记中前长行次偈颂。长行有二。前明行因次辨得果。得果之中有七种果。一化主果。二时节果。三国土果。四眷属果眷属之中凡有三种。一者其土人民谓凡夫眷属。次声闻眷属。后菩萨眷属。盖是下中上品人也。次寿命果。次住持果。其佛常处虚空下明说法果。以善吉因时解空。得佛之时处空说法也。偈文为三。初二行总标佛记。次一行颂上行因。余九行颂得果。此中一行颂化主。一行半颂国土。三行颂眷属。眷属之中不颂凡夫但颂声闻菩萨。长行从劣至胜。前声闻后菩萨。今从胜至劣。前菩萨后声闻。次两行颂说法果。次半行颂寿命果。一行颂住持果。略不颂时节果。偈与长行前后不次第者。皆是转势说法。各示一门。有意寻经观文而生起之也。授栴延记长行为二。前行因次得果。行因为三。初于少佛所行因。过是已后下明于多佛所行因。供养是诸佛已下第三结因义具足。得果之中略明五果无时节果也。阎浮那提金光者。阎浮者此云秽。那提者州也。阎浮提州有水。水下有金光。金光出水上。借此为名也。偈文为二。初三行颂行因。后四行颂得果。得果之中三句略颂化主果。一句颂国土果。二行重颂化主。一行颂眷属。略无余三果也。授目连记长行中前明行因次明得果。行因中前于少佛所行因。当复供养下明多佛所行因也。得果中具足六果也。多摩罗跋者(草叶香名此云葵香也)眷属果中前从劣至胜故菩萨在后。次从胜至劣故菩萨在前。今示菩萨行于中道故在中间。又人天形心俱劣故在初。菩萨心胜形无定方故在第二。声闻心形俱胜故在第三也。初五偈颂行因。于意乐国下颂得果。一句颂国土果。三句颂化主。半行颂寿命。半行颂说法果也。二行颂眷属。一行颂住持。我诸弟子下第二段一行半总授五百人记。我及汝等下大段第二一偈许说宿世等因缘也。
化城喻品第七
今以三门释之。一来意门二释名门三决疑门。来意门者。乘权乘实凡有三周之说。一法说门二譬说门。此二已竟。今是第三亦法亦譬门。化城之前名为法说。化城已去称为譬说。上中二根各禀一说。下根之人须具陈法譬也。化城之前明法说者。谓说过去世结缘之始。化城已去明譬说者。由过去结缘现在更复相值故重为说化城之譬。具序二世始终钝根方乃领解故有此品来也。二者为释疑故来。疑者云声闻之人禀法华经即能解悟现在得记未来成佛。若尔何用菩萨历劫修行。为释此疑故明。三根声闻久劫已来曾发大心修菩萨行。但中途忘失暂证小果。今闻大乘还得本悟故现在得记未来成佛。为释此疑故说今品。故上二周领解即是得悟之果。今一品明得领解之因。故虽有三周不出因果二义也。三者譬喻品云为诸声闻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但声闻有二种。一者本乘声闻二者退大证小声闻。为二种人明二种说。为本乘声闻直说现在法门。谓现在有三乘根性。在三界火宅之中。权说三车引令得出。既得出宅更以种种方便调伏其心令小志渐移大根稍熟。然后为说佛慧令初起信心。上法譬二周多明斯意。谓化本乘声闻也。二者为退大证小声闻说过去世法凡有三时。一者初学大乘时。二退大取小时。三舍小悟大时。现在说化城譬亦有三时。一者初说大乘时。二者中途说小时。三后还说大时。如此之说多为退大证小声闻人也。故声闻不出二种。三周唯此两门。此皆大判为言。二门互通前后也。依法华论意者。论云实无而谓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间三昧三摩跋提对治此故说化城喻。论明凡夫人得世间禅定计非想无想为涅槃。故今明声闻涅槃尚如化何况凡夫是实也。欲令声闻人舍小涅槃得大涅槃故说化城喻也。第二释名门者。竺法护所翻名往古品。此从初为名。罗什师所译称化城喻。即从后文受称。但二名各有一义。题往古者得显过去结缘之始。标化城明现在破执之终也。但往古意通漫破执义奢。化城语别斥病切要。以其无而忽有故称为化。防非却敌称之曰城。晓喻下根明昔果非真则是开方便门。进至宝所谓显真实义。直制此名具得开权显实故执断疑亡。故云化城喻品也。第三决疑门者。
问。三车二使一城并皆是权。此有何异。
答。本有三乘根性故说三车。二乘人领解知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故称二使。二乘虽异同断见思烦恼同得无为涅槃故名一城也。
问。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8-6-4 20:49:53
|
只看該作者
三车与三使何异。
答。长者遣傍人唤子不得。更遣二使唤子便得。故一使是真实二使为方便。此义同长者衣裓机案化子不得三车救子得。衣裓机案是真实三车是方便。
问。三车中大车为是实为是方便也。
答。具有二义。若道理无二唯有一者。则二是方便一是真实。是故前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后又云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也。
问。若尔既一使化不得二使化便得。亦应一大车引不得二车引便得。
答。亦例。但譬喻品意宅内本三十子。不可但以一乘化之。故衣裓等救不得。为说三车便得。今二使正为二乘作譬。故一使唤不得二使唤便得也。二者云一乘是真实三乘是方便者。而以方便密遣二人故二乘是方便。脱珍御服着弊垢衣以是方便得近其子。此之佛乘亦是方便。所以然者。无有从凡夫身于道树下始得成圣。为二乘故方便示现也。
问。二车一城俱方便。何故城一而车二。
答。通而为论得互相类。既得称为一城。亦得称为一车。故声闻缘觉同名小乘。约智优劣既分二车。亦得就人不同开二涅槃。故下文云为止息故说二涅槃。涅槃经云世若无佛非无二乘得二涅槃。又言舍利弗等以小涅槃而般涅槃。缘觉之人以中涅槃而般涅槃。而今车二城一者。欲就根性利钝故明智有优劣。所以开为二车。俱出三界同止息义。故合为一城。大宗而言。欲显二乘异义故分为两车。二乘复有同义故合为一城。
问。二乘有几义异几义同。
答。异义乃多略明十一种异。一者根有利钝异。二者修因短长异。声闻极疾三世。极迟六十劫。缘觉极疾四世。极迟百劫。三者时异。声闻与佛同世。缘觉与佛异世。四者有悲无悲异。如智度论。三兽被围。声闻如鹿。但免自身。是故无悲。缘觉如羊。虽得出围回顾念子。则有少悲。五者福德厚薄异。缘觉身必有相好。但或具足不具足。声闻身或有相好或无相好。六者有印字无印字异。缘觉手中有十二因缘印字。声闻手中无四谛印字。七者现通说法异。声闻多为人说法。缘觉多为人现通。假令说法唯说一偈。八者利益浅深异。声闻说法能令人得七贤七圣。缘觉说法不能令人得燸法顶法乃至罗汉。所以然者。声闻与佛同世。众生福德利根故闻说教法得成圣果。缘觉出无佛世。众生薄福钝根虽闻说法不能深悟亦不堪多说也。九者境界异。声闻天眼依智度及杂心以二千世界为境界。缘觉天眼以三千世界为境界。十者出处异。声闻出于人世。缘觉隐处山林。十一者渐顿异。声闻渐得四果。缘觉顿证一果也。所言同者略明七种。一者断惑同。谓同断见思二惑。二者出义同。同出三界。三者智同。依大品同得一切智。依小乘同得尽无生。四涅槃同。同得余无余二涅槃。五见同。同见四谛理。六同知过去未来八万劫事。七同名一小乘。
问。曰诸子出门何故不见三车中路见于化城也。
答。据譬而言。子在宅内车在门外。就说法轮作譬。父虚指门外明有三车。诸子出门不见有三。此就今教为譬。欲显道理无三。为成等赐大车义。故寄诸子出门不见有三就父索三以显无三。城就神通轮为譬。城在迥道无物隔之。同侣诸子举目便见。此就昔教为言。明众人欲退故令其见城而入城也。若以城例车。昔既见城而入城。昔亦见车而乘车。车是涅槃。昔已证涅槃。如身子云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若以车例城。今出门既不见车。今中道亦不见城。但如来转势说法。约今昔不同故城车有见不见异。又不见车显理无三明实智义。见有城显方便有三明权智义。又城车异者。车多据有为智德。取其运动为喻。城多据无为涅槃。取其静一以立譬也。宿世因缘说凡有三品。例前二周皆应有四。一正说二领解三述成四授记。今明虽有三品宜分为二。初品正说后两品明授记。其中并明领解。不可别开。所以但明二者。诸佛说法有略有广。前为利人是故广说。后为钝人故所以略明。
问。初二周何故前领解后方授记。今宿世因缘说何故前授记后方领解。
答。旧释云欲表下根人取悟为难。今虽为说尚未明了。更须授记解心始决方述领解也。
问。何以知然。
答。前云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中根尚须待记解心始明。岂况下根人也。今谓此释小成难解。若中根待记解心始决。亦应待记方述领解。今更以一义释之。下根人闻说宿世因缘及化城之譬即为领解。是故如来便为授记。得记已后方述其领解。盖欲辨教门不同故三周得记领解前后为异耳。此品大意正欲明过去世作十六沙弥为汝说大乘经。但中途忘大是故取小。今还欲令汝舍小悟大故说法华。但此义不可直明。必须具陈宿世缘由之事。宜开二别。初一长行一偈略述过去结缘时节长远。次一长行一偈广明过去世结缘之事。就前又二。初长行次偈颂。长行为五。第一明结缘时节。尔时有佛下明结缘之佛。其国名好成下明结缘之处。劫名大相下明结缘劫名字。诸比丘下第五明结缘时节久远。所以明时节久远者。欲示诸声闻薄福钝根昔本学大乘经尔所时乃至于今由住小果一何可伤。二欲明生死长远令诸众生深起怖畏坚固道心令不退转。三欲叹如来能知久远犹如今日令二乘人自鄙浅劣欣乐佛智。四者欲示法华是古佛道法小乘闻说不应惊疑。就此文内又开五句。一者法说。譬如下第二举譬以问比丘。不也世尊下第三比丘奉答。诸比丘下第四正明过去长远。我以如来知见下第五称叹佛智。地持论明佛有三智。初第一义清净智谓断惑空智也。二一切智知有法也。略知四法。一者知一切时谓三世也。二知一切界谓世界及众生界。三知一切事谓有为无为事也。四知一切种谓世出世因果种别也。三无碍智亦是有智也。于上四法欲知则知而无有碍。今云如来知见者即是后二智也。又亦具三智。所以知然。叹佛观于久远犹若今日。此近远不二。故华严云。一念无量劫。无量劫一念。无来无积聚而现诸劫事也。偈文但颂三事。半行颂第一时节。半行颂第二化主。余六行颂第五过去久远。上长行有五。今但颂三。初二行颂第二举譬问诸比丘。次两行颂第四明过去长远。次两行颂第五叹佛智也。佛告诸比丘下第二一长行一偈颂广明过去结缘之事。就文亦二。初长行次偈颂。长行又二。第一明过去结缘之始。第二明现在复相值更为说法。此二是过现始终也。就初又二。第一明结缘之由。第二正明结缘。二文各二。结缘之由二者。一结缘远缘由。二结缘近缘由。正结缘中亦二者。初明一世结缘。二辨世世相值。结缘远缘由中开之为四。一明大通智胜成佛。第二十六王子请转法轮。第三成佛竟现瑞相。第四十方梵天云集供养劝请。四段次第者。初缘熟故成道。以成道故近众云集请说法。近众虽来远众未集故现瑞召之。有缘同见故远众皆集供养劝请。虽有四章不出二事。第一第三明能化事。第二第四辨所化事。就此四章各开三别。合十二章经。初门三者。第一明十劫坐道场未成正觉。第二诸天供养。第三过十劫乃成佛也。初文明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者凡有三义。一者成上过去长远。佛寿已如此之长。况灭度后经尔所劫也。二者将明十劫坐道场及后入定八万四千劫。故前须明佛寿长远也。三者三周说法明乘权乘实将竟。欲远开寿量之义故明古佛寿远也。使后开释迦寿远不生惊疑。
问。何故十劫坐道场。
答。适缘不同。如释迦六年苦行弥勒即出家日成道也。而言十劫不成佛者。此欲待物缘熟在于十劫故此时方成也又有二益。未成道令其供养生物福也。成道竟受请说法生物慧也。
问。菩提难得易得有何义耶。
答。如大品数处明之。一者约有方便无方便明其难易。无方便故为难。有方便故为易。难易出两缘耳。菩提实无难易。又世谛门明菩提难得。第一义门菩提易得。又为轻贱佛道众生故言菩提难得。为怖畏生死长远众生故言菩提易得也。
问。云何名道场。
答。道场有二种。一者法身道场二者应身道场。法身道场者。道谓三菩提果道也场谓万行也。如净名经说由万行故能成三菩提道。是故因行为果道之场也。应身道场者。摩竭提界元吉树下起道之处为道场也。
问。若言因行为道场。何为净名经云一切智等为道场耶。
答。道场具通因果。一者即因能起道名为道场。如前说之。二者即果亦是道场。无上虚通故称为道。即此妙道圣所履践故称为场。今以四句释之。一者道而非场谓无上果道也。二者场而非道谓菩提树下起道之处也。三者亦道亦场即如前说谓果道场也。四者非场非道泯上三门归于寂灭言忘虑绝也。时诸梵天王下第二明诸天供养也。诸比丘下第三明过十劫大通智胜成佛。但成佛有二种。一法身成佛。如从初发心至等觉地后转成妙觉地佛。此是变易生死将倾故于三界外法身成佛也。依摄大乘论三界外有四种生死。三地以还名方便生死。四地至七地名因缘生死。八地至十地名有有生死。金刚心一刹那名无有生死。佛性论云。三地是世间地宜名世谛。亦是福德。福德望智慧则福德是缘义名方便生死。四地至七地名出世间地亦名真谛。称为智慧。智慧是因名因缘生死。论举喻云。方便生死如无明生行。因缘生死如行生识。故知无明为方便而行正是因也。有有生死者有生亦有死也。无有生死者但有一刹那生后则转成法身。法身成佛正是离无有生死。应身成佛者凡有二种。一者依大乘。十地行满坐于道场。或有三界外净土中成佛。或三界内净秽土中成佛。二者小乘成佛定在三界内。俱舍论有二种释。一云佛于菩提树下坐作不净观乃至次第证尽无生智始出观名为成佛。二云于道树下从四善根次第入见修道三十四心成佛。大小乘成佛异者。小乘从凡转成圣。大乘从圣至圣。
问。依小乘而说。佛是大利根人。无有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义。上云何佛法不现前耶。
答。今就大乘方便住待缘三昧故言佛法不现前耳。若就小乘释迦六年苦行亦得称为佛法不现前也。
问。六年苦行是坐道场以不。
答。非也。六年苦行竟受乳糜已后始取草坐于道场方成佛也。其佛未出家时下第二明十六王子请转法轮亦开三别。一与眷属至于佛所。二到已恭敬赞叹。三正请说法。
问。何故初列十六王子不前标其祖转轮圣王耶。
答。凡有二义。一者十六王子有请转大小二乘法轮之功故前列之。二者十六王子又能覆讲。今正明与王子结缘故初列也。名曰智积者。平等大智皆已积聚。故能请转二轮及覆述妙法华经也。皆舍所珍者。至佛所意必欲出家。故舍小乐而求大乐也。诸母涕泣而随送之者。爱情未断是故涕泣。道缘已会故而随送之。到已头面礼足下第二次明敬叹。前长行身业恭敬。次偈颂口业称叹。自有叹而不敬敬而不叹亦敬亦叹非敬非叹。今具二也。偈文为四。初一行半叹佛成道。次两行叹坐道场。次四偈明自庆。后半偈结叹。尔时十六王子下第三请转法轮。前长行次偈。偈文为三。初二行半正请说法。次一行半叹佛知机释堪请之德。后半行正结请。而言百福者。一善有五品心。谓下.中.上.上中.上上。十善合五十。始有五十心终有五十故名百福也。佛告诸比丘下第三明成道已后现于瑞相。所以现瑞者。为欲广集有缘令受道法。又十劫坐道场谓圣默然意业利物。今辨放光谓身业利物。后受请说法谓口业利物。又成道已后具三业利益。放光为身业。动地为意业。说法为口业。就文又三。初动地。二放光。又其国界下第三明二瑞所至。所以放光者。表智炬将晖故身光前曜。二者欲灭众生障碍。三欲召集有缘令知佛出世。所以动地者。后偈颂释云。为觉悟群生灵动于一切。令众生知有佛出世也。别明二瑞所至者。前二章为利益余众。今的召集梵王也。尔时东方下第四明十方梵天云集请转法轮。所以但明梵王请者。上明十六王子为近众请。今列十方梵王明远众请。略举近远。其中间例可知之。故后文云诸梵来时见十六王子请及八部恭敬。故知略举近远例中间也。又十六王子明人请。今辨天请。以天人是受道器故。又十六王子明内眷属请。今明外眷属请。就文亦三第一明三方梵王来请。第二例于六方。第三别明上方梵天来请。三方请即三段。一一方例有六章。第一睹瑞生疑。第二诸梵谋议。第三寻光至佛所。第四三业供养。第五请转法轮。第六如来默许。是时诸梵天王下第二文也。尔时五百下第三文也。真谛三藏云衣裓是衣箱也。今谓衣前衿也。即时诸梵王下第四三业供养。前长行明财供次说偈明法供。又前是身业供养。后是口业供养。又前是供养后是称叹。长行为二。初辨恭敬。即以天华下明供养。初以华供养表欲行因也。次奉宫殿表欲求果也。华供养中前供养佛谓正果也。次供养菩提树谓依果也。又前表人尊后明处重。奉宫殿者。舍形之所栖欲求神之所宅。偈文为三。初两行称叹佛德。次一行自序来意。后一行请受供养也。尔时诸梵天王下第五请转法轮。前供养以祈福。今请说以求慧。又前叹佛之福田。今叹佛为施主。又前是自行今请法是化他。尔时大通智胜下第六默许。
问。涅槃时亦默而不许受供养。今亦默然。何以知受请耶。
答。有人言佛颜有舒敛故知受不受。有人言身光上下表之故有受不受。有人言初成道时佛有唱号。默然者便是受请。涅槃时默然者便不受请。余二方如文。西南方乃至下方第二段例余六方。上方梵王说偈称叹中十行半偈开为二。初八行半叹佛。次两行请受供养。初叹后请者。初叹明佛有胜德。故后请受供养。就初叹中初两偈叹佛慈悲德。前偈叹大悲次偈叹大慈。于昔无量劫下有六行半第二叹佛难值。初四行半明昔不值佛。次两行自庆今得值佛。初四行半中为二。初三行半明起爱众生不值佛也。住于邪见法一偈明起见众生不值佛。
问。东南方诸梵云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次南方梵云过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见。今此文云于昔无量劫空过无有佛。何故三处不同耶。
答。寻佛应世感见不同者。犹由众生行有厚薄之异故睹接致久近之差。一百三十劫上品人也。一百八十劫中品人也。于昔无量劫下品人也。略举三品不同则略摄感应义。尽失乐及乐想者。对境发爱为乐。心取境故为乐想。又释乐谓乐具。想即乐受。生死无有实乐故称为乐想。尔行大通智胜下第二明近缘由。以去覆讲事近名近缘由。亦开为四。初受请说小乘法轮。第二十六王子请转大乘法轮。第三受请说法。第四说经竟入定。前一明说小。后三辨说大。就此四章各开三段亦合十二章经。初章三者第一明受请。第二明一会说法。第三多会说法。初文前列十方梵天后明十六王子者。前文从近至远故自人及天。今从天及人自远至近。又遂文势便接上天众故前列天后列人也。即时三转下第二正明说法。就文为二。初明说法二时众悟道。就初又二。前说四谛次说十二缘。就说四谛为三。初表三转十二行。次明余人不能转。后正明三转。言三转者。一示转谓是苦是集是灭是道。二劝转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三证转苦我已知集我已断灭我已证道我已修。引佛为证转。复有一谛三转。谓是苦苦应知苦我已知。余三亦尔。十二行者。若用教为法转说此十二种教生众生解。解行于境故称为行。又佛如行而说而众生如说而行故云十二行。若以解为法轮体一转生四行。谓眼智明觉。眼谓法忍。智谓法智。明谓比忍。觉谓比智。一转生四行故云十二也。
问。一转既生四行则生四法忍四法智四比忍四比智。生行已足。后二转更何所明。
答。成论师云。初转生闻慧。次转生思慧。后转生修慧。依婆沙宗为三根人故有三转。初转上根即悟生于四行。乃至三转下根人悟亦生四行。今三根合论故有十二行。若广开之便有四十八法轮。初转四行谓见道十六心。余二转各为十六合四十八也。又初转生未知欲知根。次转生知根。后转生知已根。又初转生见道。次转生修道。后转生无学道。依释迦趣鹿苑说法。天人但证初果。宜用前约三根人释之。若依大通智胜说法。皆悟罗汉。宜用三根三道二义释之。
问。依毗昙宗用何为法轮体。
答。杂心云。牟尼说见道疾故名法轮。谓见谛解起具戒定慧。以三种戒为轮毂。三种慧为轮辐。二种定为轮辋。三种戒谓正语正业正命。三种慧谓正见正思惟正精进。二种定谓正定正念也。所言轮者谓轮转义。观欲界苦次观上界苦。次乃至观欲界道次观上界道。以三界四谛上下轮转故名为轮。断见谛惑为轮用。照四谛境为轮行四方也。
问。毗昙见道但有十五心。云何具十二行。
答。道比智是忍家流类。印证见谛惑无。然非见道摄也。成实见道唯一空行。亦无十二行。故数论二家释十二行于文为难解也。别有经说十二因缘为十二行。若尔三转目四谛十二行约十二因缘两事合说也。若沙门下第二明余人不能转。智慧人有二分。出家为沙门。在家为婆罗门。天有二分。欲天主为魔。色天主为梵。及余世间此天人以外称为余也。
问。三乘人尽得见谛道。何故言佛独能转余不能耶。
答。二乘人虽能入见谛道成无学。而无一切智。不能善识机缘。不为物情所信。故不能转。又佛能自转能为他转。声闻不能自转故不为他转。缘觉虽能自转。而缘觉出世无他人成圣故不能为他转。故涅槃云。缘觉说法不能令人得燸法等。谓是苦下第三正明三转。略举其一也。及广说十二因缘下第二所以明说十二因缘者有二种义。一者广上四谛义。广苦集为十二相生。广灭道为十二还灭。二者时坐有二种根缘。一求声闻二求缘觉。为求声闻说四谛。为求缘觉说十二因缘。故信解品云密遣二人。即其事也。言无明者。一显通隐别故说无明。过去世中一切烦恼皆有闇惑迷理之义。就此通义故说无明。二者无明烦恼迷于本际集起生死。其力最强从强为名故说无明。无明有四。一迷理无明。所谓迷于二谛之理。故地经云不知世谛第一义谛故名无明。二发业无明。所谓三根三毒烦恼。三根烦恼能发思业。三毒烦恼发身口业。三覆业无明。谓造业已重于前境起贪瞋等。复助前业令其增长。四润生无明。若依成实论。唯爱能润余但远助。若据斯义。润生即狭唯在于爱。受生则广通于余结。地经亦然。故彼经言。爱水为润。无明覆弊。我心溉灌。毗昙云。润生受生诸结皆能。但缠垢等能润不能受生。行者谓罪福不动三行。亦身口意三行也。识支者凡有三种。一种子心识作行已后受生之前所有心识。为业烦恼所勋发故能生后果识说为识支。二者无明行中所有心识亦是识支。三受生心识名为识支。谓生时一念之顷染污识也。名色支者。四阴名名。色阴名色。当于尔时四阴才裁有其名未有其用故称名也。又释名色两字但目于色。谓此是内色。受众生名异外色也。又释色当法体为目。心从能诠名字受称。以心法隐昧故以能诠之名目之。六入者生识处名入。色增长名五入。名增长名意入也。触支者触对前境故名为触。依毗昙解触有五种。一增语触。谓意地触数能发语言。二有对触。五识中相应之触触对现境故名有对。三者明触谓无漏触。四无明触谓诸烦恼相应之触。五处中触所谓一切有漏之触。所言受者。或总名一受。或分为二。谓身心两受。五识相应为身受。意识相应为心受。或三或五或六。六根生受。或十八。六忧六喜六舍。此亦二。垢.净。为三十六。三世论之合百八受。所言爱者。涅槃经云染集一爱。尔时但有食爱未有欲爱故称为一。所言取者。烦恼既重四方驰求故称为取。毗昙四取具摄百八烦恼。欲界烦恼之中除于戒见故名欲取。以缘外欲故名欲取。上二界烦恼除于戒见缘于内生名我语取。此二分上下界异故开二取。次三界四见名为见取。三界戒取名为戒取。此二通三界论。钝使分二取利使分二取也。若依成论。身见一使名我语取。实无我体但着我名故云我语。依此身见起于边见取着断常。若见断者即着五欲名为欲取。以无后世贪现乐故。若见常者有利有钝。若钝根者则便持戒望后世乐名为戒取。若利根者说神是常苦乐不变即无罪福故起邪见说为见取。成实四取摄惑不尽。所言有者。业能牵于三有故名为有。又含有未来果故为有。现在世识名未来生。现在名色以去四果名为老死。十二缘义广。今略释名也。说是法时下第二明悟道。欲显说教不虚故明得道也。不受一切法者。心无爱着故名不受。有人言。空观现前不受三有相续故名不受。有人言。得道之人五根缘五尘不起烦恼。不起烦恼故不造恶业。无恶业故不受三恶果报。故名不受也。第二第三第四说法时下第三明多会说法。然弥勒有三会者度释迦余残三根众生也。于释迦佛持五戒人初会得道。受三归人次会得道。一称南无佛人三会得道。复有独与弥勒结缘。更为说法。不止局于三会。今四会说法类此可知。就文亦二。初明说法次辨悟道。文处易知也。尔时十六王子下第二请说大乘法轮。所以请者凡有二义。一者见诸人皆成罗汉大机欲熟故为请说大乘。二者远欲讥斥今日下根声闻。明我昔日为汝诸人以请说法华。况今成佛而不为汝说大乘耶。自昔至今凡经几载说。犹故不解此为极愚也。就此文亦三。初为请法故出家。二正请。三王眷属亦随出家。皆以童子出家者。四岁已上称为童子。即表菩萨修童真行也。又幼而悟道则众所归伏。出家者欲通化道俗。在家之人不得化出家人。二者欲引导八万亿人令出家。沙弥此云息恶行慈。谓息恶行慈。欲表菩萨为物请法有大慈也。前称智积举智慧门。今名沙弥明功德门也。作沙弥覆讲者。明幼而早悟世所希有。使物信之。如身子八岁登坐说法道俗赞扬震名遐迩。俱白佛言下第二正请。声闻皆已成就有二义。一欲令其回小入大。二明已化小今须教大。尔时转轮圣王下第三王眷属出家。以见王子舍于重位故亦随出家。尔时彼佛下第三明佛受请说大乘法。就文亦三。第一正受请说法。第二明时众感悟不同。第三明说经时节。
问。彼佛受沙弥请即应说法。何故过二万劫然后说也。
答。一欲令时众生勤重心。如昙无竭过六年竟乃说波若。二者例上十劫坐道场待于缘熟。今亦然也。三者或可例同释迦说小乘已后法华之前明二种教。一者付财密化谓波若教。二者诸方等经陶练小心。以此二门调伏其心。然后始得令入佛慧。故下偈云说六波罗蜜及诸神通事。即其证也。四者诸佛教法不同。或初说三乘教后说一乘。即释迦灯明是也。或初说二乘后说一乘。即大通智胜是也。说是经已第二明时众感悟不同。此中有三根。上根即十六沙弥。中根声闻人。亦能信解。沙弥前讽诵次信解者。夫欲覆讲必具二义。一诵持二得意。故具此二也。下根之流皆生疑惑者有四种义。一者中根声闻于佛有缘皆得信解。其余众生于十六沙弥结重因缘故佛不能度。覆讲之事起自其人。二者欲明过去世佛说法华时众生有信不信。显今现在有三根人亦有悟不悟。三者欲励今下根明过去世佛说法华利根能信解钝根生疑汝等比丘应同利根云何乃同钝根。四者明我之与汝俱在彼会共听法华。我以早悟汝今犹未解。一何可伤也。佛说是经于八千劫者第三明说经时节。以其文广是故时长。所以下云说是法华经如恒河沙偈也。说此经已下第四明说经竟入定。就文亦三。第一正明入静室。住于下第二明住定。八万四千下第三明在定时节。所以入定者。欲令十六沙弥覆述法华故也。但诸佛化仪不同。此经始末略有三种。一者灯明佛说法华竟即便涅槃。此明于佛结缘所应度者皆已度竟。二者今文明于佛结缘度之有尽不尽。利根者度之已尽。钝根者未尽。须佛起定称叹沙弥劝物亲近。故佛未得入灭也。三者释迦佛说法华竟不更再说。以应闻法华得了悟已竟故不更说法华。仍别说涅槃。是时十六菩萨下第二正明结缘。前缘由有二。一远二近。今亦开二。初明昔日结缘。次辨世世相值。二文各四合八章经。初文四者。第一明知佛入定为覆讲缘由也。第二正为众覆讲。第三明时众蒙益。第四辨佛称叹。各升法座下第二文。夫白日潜光即明月接耀。如来戢影故菩萨舒晖也。一一皆度下第三明众蒙益也。示教利喜者。智度论五十四卷云。示者示其善恶也。教者教舍恶从善也。利者。未得法味者心生退没。为说涅槃胜果使修善因令其心见利益为利也。喜者。随其所行而称叹之令其欢喜。若乐布施者即叹布施。以此四事庄严说法。今就法华释四事者。初示三乘是方便一乘是真实故名为示。次令舍三入一故云教。次说三乘果劣一乘果胜使修一乘因令其心见利益为利。观其根缘或以法说门说一乘。或以譬说门说或以宿世因缘说。随其所乐应机说法令生欢喜故言喜也。大通智胜佛下第四明佛称叹。以其说法会理称机。今欲令时众信受故佛印叹也。汝等皆当数数亲近者。以与沙弥有缘故令亲近。如十方佛劝常啼亲近法涌。佛告诸比丘下第二明结缘已后世世相值。就文亦四。一明所化得益二辨能化得益。第三结会古今。第四明未来相值也。初文三句。一明沙弥常乐说法华。以法华明于佛乘菩萨常求佛果故常乐说。又法华结会始终具摄一切教。若说法华则摄一切教。一一菩萨下明现在所得益缘也。世世所生下第三句明后时得益也。
问。此中结缘后恒相值。穷子何故父子相失不相值也。
答。有人言。此中明世世相值者。据大期一劫二劫。恒得相值穷子不相见。细论一世两世不相见耳。今谓与沙弥结缘有三品人。一者上品如此中说。得值多佛与师俱生。过去即悟也。二者中品人如下文说。于今有住声闻地者。过去不悟法华。现在值释迦闻一乘方悟。则穷子是也。三者下根如后文说未来世弟子。现在不事法师。未来随闻故始得悟。以有三根就三世得悟不同。是故今文与穷子不相违也。于今不尽者。一者过去善根未尽。二者值多佛犹自未尽也。诸比丘下第二明能化得益。所以明能化得益者。为击下根人也。明我闻法华遂进成佛。汝闻法华云何乃退作声闻。一何可愍耶。诸比丘我等下第三明结会古今。就文有三。初牒上根人。此诸众生于今有住声闻地者第二句明过去中根人也。是诸人等应以是法渐入佛道者释上常教化无上菩提也。疑者云既常教化无上菩提。何故说声闻法。又昔为沙弥时尚教大道。今云何乃说小乘。是故释云。说声闻法渐令入佛道。以佛慧微妙不可顿入故也。当知说小是渐说大乘。又昔有大机是故说大。但为退大取小是故今说于小。尔时所化下第三句正会古今也。我灭度后下第四段明未来相值即出下根人也。此是佛灭度后修道成阿罗汉。此人命终生于净土。释迦于净土中作佛更有异名。为此人说法华经方乃得悟。所以说此事者。明无有毕竟永住二乘。会须闻法华后当成佛。励下根人令及时信受。
问。三根相貌云何。
答。上根一闻法华世世与师相值。复值四万亿佛早悟一乘。中根人退大取小值释迦于灵山之会。下根人亦退大取小不面值释迦亦不闻法华。于未来方值佛闻法华方得了悟也。
问。何故言更有异名。
答。释迦是秽土佛名。今于净土化物故更有异名。诸比丘若如来下第二大段明现在相值更为说法。又开为四。一法二譬三合四举譬帖合。法说为二。初明说大次辨说小。若依上来次第。前明说小后明说大。今但远寻往昔曾禀大化故今还说大法。中间废忘习于小乘故次明小。后譬说中义亦同然。又诸佛说法有二。一从实起权二摄权归实。上来多明摄权归实。今欲辨从实起权也。说大中有二。一知机二说教。知机中五句。第一明说法之时。入大涅槃谓闻涅槃机熟。今是一乘缘熟谓将涅槃时也。故信解品云临欲终时而命其子。众又清净者。以四教调柔其心故得清净。用人天及二乘教调伏其心故无复凡夫烦恼。以付财密化及陶练小心令二乘烦恼渐得消除。既离凡圣二惑故言众又清净也。信解坚固者。上辨无障今明有堪受之机。谓大信大解可得闻经也。大信是钝根大解是利根。又大信为初大解为后。此二不退称为坚固也。了达空法者。前已闻波若等大乘毕竟空法开悟大心。若不闻毕竟空无所得法者。闻说一有三无则堕二见也。深入禅定者。未必是深入八禅。如大品云。一心向佛道无复凡夫二乘有所得动散。是故名为定也。便集诸菩萨下第二正说。初句即是序说。为说此经明正说也。正说虽多不出无二有一也。比丘当知下第二明说小。所以说少者。既无有二乘唯一佛乘。而昔说二者。为知众生不堪闻大但欲乐小故为说小。文有三句。初知机。为是等故明正说。是人若闻辨得益。知机中云。如来方便者为释疑故来。疑者云。若无二乘何故昔说有二涅槃。是故释云。如来有权巧之智。随机而作故说有二也。是人若闻即便信受者。既称机而说便信受得益也。譬如五百由旬下第二譬说。凡有九句。少第九闻一乘得益。开为三章。第一初说大乘譬。第二中途说小譬。第三后还说大譬。所以开此三者有三种义。一者譬上二世始终有于三事。十六沙弥初为说大。二者中间退失大乘为说小法。谓释迦初趣鹿苑竟灵山之前也。三者废小说大谓法华会也。二世始终唯此三事故立三章也。二者三世诸佛有三种法轮。一者根本法轮谓一乘教也。二支末法轮于一说三。三收末归本谓摄三归一。为显三轮故立三譬。三者上譬喻品破本乘声闻初小后大故开六譬。今为退大证小声闻故初明说大次明于小后摄小归大。初文二句。一所度恶道譬。二欲度之人譬。三导师将导譬也。五百由旬者所度恶道也。有人言五百者喻五道生死也。今谓不然。岂免三涂三百名为二乘。又二乘已免五道。应已度五百。有人言有四种生死。一流来生死。二变易生死。三中间生死。四分段生死。度三百免分段生死。度四百免七地二国中间生死。度五百免八地以上变易生死。有人言三界为三百。七住二乘为一百。八住以上复为一百。今谓义并不然。玄中具释。今正取三界为三百。二乘为二百。所以作此释者有义有文。言有义者。今正化二乘人令趣佛道。昔已度三界。未度二乘地。犹在恶道。岂住恶道之内为涅槃也。宜应舍之则必到佛道。
问。若度三界二乘地。云何得到佛道也。
答。有二种到。一者因到二者果到。言因到者如涅槃云。须陀洹人八万劫到。乃至辟支佛人十千劫到。谓到菩提心。即十住位成种性人也。至此位时免凡夫位及退为二乘。必到佛道故名为到。二者三界为分段生死。二乘之人居变易生死。度此五处免二种生死得大涅槃。谓到果也。
问。何故得知有二种到。
答。后偈文云。今为汝说实。汝所得非灭。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此因到也。汝证一切智乃是真实灭。谓果到也言文证者。智度论释闻持品云。度四百由旬即知去城邑不远。龙树释云。三百譬三界。四百譬二乘。但大品合二乘为一百。此经开为二百。开合不同义无异也。又大品未废二乘此经始废。以此为异。俱是恶道两教不殊。又此经合譬中自明三界为三百二乘为二百。诸经义师不观文意而横有异释也。险难恶道者明度意也。三界二乘度之即难故称险难。智度论云。菩萨退有二事。一贪三界及乐二乘也。恶道者三界于二乘为恶道。二乘复是菩萨之恶道。故涅槃云。求二乘者名为不善。故此五处皆名恶道。又三界爱为其本。二乘见为其本。爱见皆是恶也。又三百是凡夫有见。二百是二乘空见。诸见皆是恶也。又凡夫外道谓三界为涅槃。既是痴迷颠倒。二乘谓变易生死为涅槃。亦是痴迷颠倒。以俱谓生死为涅槃。并是无常而计常故称恶也。旷绝无人者五百玄远故称旷绝。诸佛菩萨之所不住故云无人。怖畏之处者。学大乘人深畏此五处。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涅槃云。今我怖畏二乘道果。如惜命者怖畏舍身。智度论有怨家树上来譬。即其事也。若有多众第二永度之人也。即沙弥所化徒众是也。上云无有智人。今明欲度人多。故云众多也。欲过此道至珍宝处者。菩萨发心凡有二意。一欲度凡夫二乘地。二欲求无上菩提也。有一导师下第三明将导师譬。即上十六沙弥及释迦也。道既无二故体道之人亦一。又善知道通塞之相一人而已故云一也。有导示邪正之能故名导师。聪慧明达者。智在耳曰聪慧。智在眼为明达。略叹二事也。又聪慧譬种智。明达譬三达。种智横照万法。三达竖鉴三世也。善知险道通塞之相者。知大机发堪可度之名通。不堪度之名塞。又知得理为通。乖理为塞。此明导师内智也。将导众人欲过此难者叹外化能也。指期佛道远超二生死。是欲过此难也。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第二中途说小譬亦有三句。一知小机发譬。二说小教譬。三禀教得益譬。小机发有二。初明小机发。次明佛智照。小机发有三句。一标欲退二释欲退三结欲退。今是初也。中路者。初发大心欲出离生死。远求佛道欲离小行。而大解未成于此中间而退也。若譬上过去世事者。自昔化已后讫至今化之前。二楹之间废忘大心退失大行。亦得是未成佛道中间名为中路也。白导师言者。既其退大则有小机以扣于佛为佛慧所照。谓白师之义也。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者。上标懈退也。今释懈退也。夫退有三事。一者疲极故退。喻习大乘观解微弱未有力势不能进至佛道。二怖畏故退。譬生死中多诸患难。三路远故退。譬佛道三僧祇劫然后乃阶过小之外。一行不堪修习故言不能复进也。今欲退还者此第三句结退也。退有二事。一退为凡夫。二退为二乘。今欲退还生死故名退也。亦得发始即不求佛故止而不进名为退还。
问。曰此即是退。何故言欲退也。
答。此明根性不定。一者可退为凡夫。二者可住为二乘。三者可进为菩萨。以不定故所以标欲也。导师多诸方便第二明照机亦有三句。一叹能化有知机之德。二明叙所化之过。三释所化之过。多诸方便者。前有引向大之能。今复解趣小巧。故云多也。又纵之而退。或逼之而进。或令永住二乘。悉非善巧。今不令退为凡夫。复不逼进求佛。能于中路权说小乘终悟大道故云多方便也。而作是念下第二叙所化之过。云何舍大珍宝下第三句释所化过。弃于佛乐名舍大珍宝。乐生死苦名而欲退还。举此二事释上可愍义也。多诸方便叹导师智慧。可愍以下叹导师慈悲。作是念已下第二明设小教凡有三句。初正设教二诫三劝。二乘利钝虽异。同断三界烦恼在分段之外故言过三百也。非实究竟而言究竟故名为化。断惑义同证无为不异所以称一。防生死患难故称为城也。告众人言汝等勿惧莫得退还第二诫也。勿惧者不须深惧老病死也。莫得退还者莫乐生死五欲也。今此大城可于中止者第三劝也。累尽涅槃比天人之乐故名为大。二种涅槃是息驾之处名可于中止也。随意所作者。结累既尽心得自在。若入是城快得安稳者。若证此涅槃离生死危苦也。有人言烦恼既尽随意自在即有余涅槃也。若入是城快得安稳。因果两患危苦都亡即无余涅槃也。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者。有人言佛果譬宝所。声闻人若能发菩提心。求佛智慧亦可得去。如大品云若能发心我亦随喜。若就理中释者。此句显化城意。说二乘教本令得佛。譬如暂息脚欲令进路。昔不得显于斯意故假设此言。明虽暂证小乘终归大道。若就昔教明者。如云六十劫修得声闻百劫修证于缘觉。此二同证无余。喻可于中止。今譬菩萨三阿僧祇劫修行趣佛。故云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也。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下第三禀教得益也。就文三别。一信受二修行三证涅槃。说教称机故称欢喜。叹未曾有者。二种涅槃是出世之法世间所无名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恶道谓离生死苦也。快得安稳者得涅槃乐也。至此已来皆是初闻佛教生信受也。于是众人前入化城第二辨修行求涅槃也。生已度想生安稳想者。第三句证涅槃果也。出三界生死名生已度想。证无余涅槃生安稳想。又得有余名已度想。入无余名安稳想。又得尽智名已度想。得无生智名安稳想。实非究竟谓是究竟故称为想。
问。无学乃可生已度想。凡夫学人亦得起此想不。
答。凡夫学人乃未出三界。亦谓二乘涅槃是究竟法。故亦得起此想也。尔时导师下第三后还说大譬。就文为二。初知机二说教。免退为凡夫住小涅槃称为止也。望进求佛道为暂息脚之义故云息也。无复疲惓者。以小乘法调柔其心除粗烦恼心用稍强堪闻大乘也。即灭化城者第二说教也。废三乘究竟之教称为灭也。又会三为一无复三名亦是灭也。语众人言汝等去来者。劝声闻人修行求佛也。宝所在近者释上劝进之意。前路既近宜应去也。已度三百今唯二百故云近也。向者大城我所化作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也。为止息者释说三之意。有止有息如前二义也。诸比丘下第三合譬。合三譬即为三别。上初譬有三句。一所度恶道。二求度之人。三明将导。今正合第三兼余二义。知诸生死合上所度恶导。应去应度合上善知通塞之相兼求度之人也。若众生下合上第二中道说小譬。上有三。一机发二说教三得益。今具合之。上机发有二。初明机发二照机。今具合也。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合上中路懈退乃至我等疲极。便作是念佛道长远合上前路犹远也。久受勤苦乃可得成合上而复怖畏。佛知是心怯弱下劣合上第二佛照机也。以方便力下合第二正说教也。说二涅槃者合上化作一城也。
问。上云一城。今云何言二涅槃也。
答。有人言上明同断三界惑故言一。今据余无余故言二。有人言大涅槃为第一。今是中路涅槃称为第二故名为二。如胜鬘经云。涅槃有二种。一无余在佛。二有余在二乘。今谓二释悉非。此文但以二乘人所证为二涅槃耳。如下偈云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也。
问。上何故云一今称二也。
答。二乘之人有同义异义。上取同出三界同证无为故言一。今约人利钝不同故复明二。又欲明五百由旬义。开三界为三百。二乘涅槃复为二百。欲令度二乘地故说为二也。若众生住于二地合第三后还说大譬。上文有二。一知机二说教。今具合之。初文即是合后知机。兼合前第三得益义也。又称住于二地者。上合度三百由旬竟。今余有二百故称二地。此文分明以三界为三百以二地为二百。旧经师不熟审其文故有诸异释也。如来尔时下合第二正说教也。初合即灭化城。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合上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合上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然二乘有近佛慧远佛慧义。自谓所得涅槃为极不受大乘。故经言高原陆地不生莲华五无间罪犹能发意。此即二乘人远佛慧不及凡夫也。今言近者。以二乘断粗烦恼胜于凡夫故言近也。如彼导师下第四举譬怗合也。四十九行半偈颂长行。长行本有二。初说过去结缘。二现在更为说法。今还颂此二也。说过去世事又二。初结缘缘由二正结缘。今还颂此二也。缘由中有二。初远缘由二近缘由。今还颂此二也。初中有四。第一大通智胜成佛。二十六王子请转法轮。三大通智胜现瑞。四十方梵王请说法。今具颂此四也。初本有三。初明未成佛。二明诸天供养。三明成道。今具颂之。初一行颂第一也。次两行颂第二。次一行颂第三。彼佛十六子下第二请转法轮。长行本有三。初十六王子为请法故至佛所。二至佛所故恭敬称叹。三请说法。今具颂之。初一行颂第一。一句颂第二。而请转法轮下三句颂第三。世尊甚难值下颂第三现瑞。上有三。一地动二放光三二瑞所至。今一行但颂第一。东方诸世界下颂第四十方梵天集。上有三。初明三方梵众。二例余六方。三明上方。今开为二。初三行颂一方。次两行例九方。上一一方有六。今但颂五略不颂谋议也。又诸梵见此相一句含于谋议故具颂六也。无量慧世尊下颂上第二结缘近缘由。上有四。一受请说小法。二十六王子请说大。三受请说大。四说经竟入定。今具颂之。上受请说小中为三。初正受请。二明一会说法。三明多会说法。今具颂之。半行颂第一。两行半颂第二。六百万亿垓者。长行明六百万亿那由他。今云垓是此间数代彼那由他也。第二说法时下两行颂多会说法。时十六王子颂第二请说大法。上有三。一为请故出家。半行颂之。二正请。一行半颂之。略不颂第三王眷属。佛知童子心颂第三受请说大法。上有三。一说教二感悟不同三明说经时节。今两行半但颂第一。彼佛说经已颂说经竟入定。上有三。一明入定。半行颂之。次明住定。一句颂之。三明住定时节。亦一句颂之。是诸沙弥等第二颂正结缘。上有二。初明一世结缘。二明世世相值。今具颂之。初章有四。一知佛禅未出。今半行颂之。二正为说教。一行半颂之。三明时众得益。一行颂之。略不颂第四佛从定起称叹也。彼佛灭度后颂第二世世相值。长行有四。第一叹所化得益。一行颂之。二明能化成佛。一行颂之。三明结会古今。一行颂之。略不颂第四未来相值。我在十六数下颂第二大段现在说法。长行有四。一法二譬三合四怗。今具颂之。初两行颂第一。上文有二。初说大次说小。今但颂大。譬如险恶道下颂第二譬说。上有三。一初说大乘譬。二中途说小譬。三后还说大譬。今具颂之。上初譬有三。一所度恶道。二求度之人。三导师将导。今具颂之。多毒兽者。有爱见烦恼能害法身慧命为毒兽也。无水草者。无大乘无漏定慧以自资也。无数千万众颂第二欲度之人也。时有一导师颂第三将导也。众人皆疲倦下颂第二中途说小譬。上有三。一知机二说教三得益。今具颂之。上知机有二。初小机发。一行颂之。次照机。一行颂之。寻时思方便下颂第二正说教。上有三。一说教二诫三劝。今具颂之。城郭者。城者别譬二涅槃。郭是城外郭邑。通譬无学果位诸功德也。庄严诸舍宅者。舍宅园林皆在郭内。别譬果地诸余功德。有漏五阴既名生死舍宅。无漏五阴圣人所栖为舍宅也。周匝有园林者。净名经以总持为园。小乘亦随分有也。阿含经中慈悲喜舍以为四园。无漏诸行称之为林也。渠流及浴池者。九次第定更相灌注称为渠流。八解脱名为浴池。阿含经以四禅为四池。一有觉有观池。二无觉无观池。三护念清净池。四名无苦无乐池。重门高楼阁者。三三昧名曰重门。尽无生智称高楼阁。又诸禅中有勋禅练禅。皆是禅之极名高楼阁。男女皆充满者。定慧为男女。亦得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为男。声闻随分有也。即作是化已半行颂第二诫门。次半行颂第三劝也。诸人既入城一行颂第三得益。导师知息已颂第三后还说大譬。上有二。一知机。初句颂之。二说教。两行一句颂之。我亦复如是下颂第三合譬。上有三。初说大乘譬。第二中途说小乘譬。第三后还说大乘譬。今具颂之。初半行颂第一初说大乘譬。见诸求道者合第二中途说小譬。上文有三。一知机二说教三得益。初行颂第一。次行颂第二。既知到涅槃颂第三后还说大譬。上有二。一知机二说教。半行颂第一即兼颂上第三得益。三行半颂第二。诸佛之导师一行颂第四举譬怗合也。
法华义疏卷第八
时永仁甲午黄钟中旬缁素男女合力运功雕□当文颂行普率愿上报四恩下施三有也。
都干缘沙门 素庆 谨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com/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net/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印光大师-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orde ... =%E5%8D%B0%E5%85%89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pJmcIyZ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soft.ctfile.com/info/IU599850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jIl1APS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