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08|回復: 1
|
卍续藏第08册No.0235华严经谈玄抉择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
|
摘自《卍续藏第 08 册 No. 0235 华严经谈玄抉择》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卍续藏第 08 册 No. 0235 华严经谈玄抉择
大方广佛华严经谈玄决择卷第六
上京开龙寺圆通悟理大师
赐紫沙门 鲜演述
疏然此教海宏深等者。宏者所摄义广也。深者所摄义幽也。
▲言包含无外者。总显圆教所诠无障碍法界。体义之外。更无别法。当所依体事也。
▲言色空交映者。约喻言也。色海空天也。约法言之。色事空理也。摄色归空理法界也。当摄归真实也。色空交映事理无碍法界。当彰其无碍也。
▲言德用重重者。德相业用十种现门。当周遍含容也。
▲言语其横收全收五教者。能收即是圆教。所收即五教义。举教收义也。喻云必摄百川。举川取水也。言五教者。一云同常。二云除能摄圆教加所摄人天教也。如何摄义。不摄于教。大门别故。前门藏教所摄。即摄其教门。此门义理分齐。乃摄其义。故前疏云已知此经总属圆教。未知圆义分齐云何。言乃至人天总无不包者。谓十地第二地中。经明十善。而有五种。一人天善。二声闻善。三缘觉善。四菩萨善。五佛善。就人天善。复分三品。故彼疏(第六下半七十纸中)云。谓人善为下。欲天为中。色无色界为上。或由三时之心。(欲行[止]作行已三时俱重名之为上。随一二轻为中。三时俱轻为下)或约境有胜劣。(如一不杀一畜尤重心处不获已而杀心为三品之恶三种不杀即三品之善)或自作教他等。(自作但作为上唯自作为中唯教他为下)细论其义。多品不同。(将上四事交络相望则成多品如约人境是一重更以重心则为二心复三时重即为三重更教人杀其四重余别可思)问若准戒经。修二乘行。尚破禁戒。何况修于人天善耶。答虽一十善。所用功异。故下大钞(十五上半十一纸中)引庄子第一逍遥篇云。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或而立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镬吾反)落而无所容非不呺(虚憍反)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蒲包反)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其药能令手不拘折故常漂絮于水中也)客闻之曰。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枝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蓬非直达者也此章言物各有宜苟得其宜安往而不逍遥哉)今借此言。一种十善犹不龟手之药也。凡夫用之。兼济无外。则裂地而封矣。释曰。下同人天。终殊权小。海滴之喻。思云可悉。钞虽有戒善等者。拣滥也。恐外疑云。此经既有人天戒善。应是小乘教也。故今夺云。是圆教戒善。乃至云以彼能事事无碍故。言其犹大海等者。此言乃略。应云其犹大海。一滴之水尚异江河。况于沟洫。以喻圆教戒善尚异终顿。况于小始也。若准天台。而有四句。谓渐渐非圆渐。圆圆非渐圆。谓渐家亦有圆渐。圆家亦有圆渐。渐家渐者。如江出岷山始于滥觞。渐家圆者。如大江千里。圆家渐者。如初入海。虽则渐深。一滴之水。已过大江。况滥觞耶。圆家圆者。如穷海涯底故。今云渐。是圆家渐尚过渐家之圆。况渐家之渐。例此可悉。沟洫二字。出于论语。包氏注云。方里为井。井间有沟。沟广深四尺。十里为城。城间有洫。洫广八尺。以不可将沟洫之水比大海之深广。法合可知。
钞先则总收者。圆教之中有前四教义也。故疏云。大海必摄百川。圆必摄四。后则总拣者。圆教之中。无前四教义也。故疏云。虽摄百川。同一咸味。(如月发焰带微尘而共红似水澄清含轻云而俱[缘])故随一滴。迥异百川。虽摄于四。圆以贯之。故十善五戒。亦圆教摄。尚非三四。况初二耶。
▲言如圆教中亦有小乘戒善等者。但有能同之义也。勿谓便有所同之义。是所拣故。
▲言水义同也者。释伏难也。恐有疑云。海中但有俱德咸水唯是海水。何有百川水耶。答水义同也。此意云。海中但有能同百川之水。故云海有百川之水。勿谓便有所同之水。是所拣也。(故法)合难云。圆教中但有无碍法界。唯是圆义。何有前四教义耶。答义门同故。此意云。圆教之中。但有能同四教之义。故此云尔。
疏一乘有二等者。若就能同。即目此经。若约所同。乃通余教。故贤首教义分齐云。次教摄乘者有二。先一乘随教有五。一别教一乘。二同教一乘。三绝相一乘。如楞伽此顿教。四约佛性平等为一乘。此终教。五密意一乘。此约始教。二明三乘亦五。一小乘中三。谓始别终同。以俱罗汉故。二始教中三。始终俱别。以有入寂故。三终教中三。终始俱同。并成佛故。四顿教中三。始终俱离。五同教中三。始终俱同。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等。证此可悉。
疏以别该同皆圆教摄者。始开则同别有异。终合则能同别故。问别教与圆教为同异耶。答有云。宽狭异故。别教狭而圆教宽也。圆教双摄同别故。今详不尔。表诠立名。约收建号。故名圆教。遮诠立名。约拣建号。故名别教。分相则同别乍异。相摄则能同亦别。故疏云。今显别教一乘。略显四门等故。钞云即此同中必有别义。如事理无碍。必即事事无碍尔。犹彼江水入海亦咸。
钞七十五法等者。问彼七十五法。当教谈有。即互相碍。圆教谈无。如何得为玄门体事耶。答就偏根所执即互相碍。圆教谈无。不为体事。就佛本意。于无障碍法界之中。应彼偏根。派一分义。依之修行。证彼法门。其体非无。得为体事。故上疏云。千门潜诠与众典为洪源。即圆教所诠无障碍法界之中。千门异义。暗流在众经。依之修行。无不获益。所益之法。还是圆教无障碍法界。如大海水潜流四天下地。有穿凿者。无不得水。所得之水。皆是海水。言如性双遣者。如是真如性即无性。或如即寂义。性即照义。
钞他心等十智者。他法数世集苦灭尽无道也。
▲言七方便者。一五停心观。散乱数息。多贪不净。多瞋慈悲。多痴缘生。着我界分。则二别相念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三总相念观。苦空无常无我。是资粮位。四暖。五顶。六忍。七世第一。此是加行位。故成方便也。
▲言又此十对至以为十玄所依体事者。问十对皆以五教出体。顿教之体。唯是一理。如何得为玄门体事。答言总意别故。或相从说故。或疏作体事故。或与摄归真实真空绝相。作所依故。
钞不即断空等者。不不即无物断空但即成物真空故。言青黄不即真空等者。相有异真色不即空也。无性同真色即空也。言空即无色等者。以理夺事故色不即空。事能显理故色即空也。言以真理非青黄故非色等者。不变异色故不即色。随缘同色故即色也。言空是所依等者。体异用故不即色。体从用故即色也。
▲言第四泯绝无寄观者。前三门正当事理无碍生灭门义。与真空绝相而为由渐。此观正当真如门故。言不可言即色不即色等者。不可言贯下四度读之。不可言即色者。(空若即色圣应同凡见妄色)不可言不即空者。(空若不即色应成断灭空)拂前第二门也。不可言即空者。(色若即空凡应同圣见真空)不可言不即空者。(色若不即空凡夫见色应不成迷)拂前第一门也。一切皆不可者。拂结例一切法也。不可亦不可者。重拂前迹。此语亦不受者。重拂之语亦不受也。受者领纳也。迥绝无寄者。照体独立。
疏谓无分限之理等者。以不可分故。性无二故。若尔何故下钞云。然以理融事令事如理。以事显理令理如事。故云理非无分。谓理即事。事既有分。理亦有分。不尔真理不即事故。准此钞说理有分限。何故今云理无分限。答彼约非一而一。此就非异而异。故不违。
钞以非异故全同等者。问既云非异。云何说得理遍于事事遍于理耶。答此言非异。不约体一。但分量同。故无违理。又解由非异故。遍义得成。由非一故。理事得立。二义齐举。理事互遍也。
疏故出现品云至所谓无性等者。斯乃圆宗秘键性海玄关。若未廓于通达。寔难臻于壶奥。欲彰邃旨。故引全文。贵令时根照然可解尔。故下疏云。此中之成为理为事。若是事成。何以释云同一性故。若是理成。何以此云成正觉耶。入涅槃耶。此是华严大节圆宗之义。不对诸宗。难以取解。然诸众生。若于人天位中观之。具足人法二我。小乘唯是五蕴实法。大乘或说但心所现。或说幻有即空。人法俱遣。或说唯如来藏具恒沙性德故。众生即在缠。法身众生义一名异。犹据理说。更有说言。相本自尽。性本自现。不可说言即佛不即佛等。若依此宗。旧来成竟。亦涅槃竟。非约同体此成即是彼成。若尔何以现有众生非即佛耶。若就众生位看者尚不见唯心即空。安见圆教中事。如迷东谓西正执西故。若诸情顿破。则法界圆理。无不己成。犹彼悟入西处全东。(钞云以理融事故事如理而融通不可作理事别解)若尔诸佛何以更化众生。不如是知。所以须化。如是化者。是究竟化。如是化者。无不化时。故下结云。大悲相续。救度众生。随门不同。种种有异。约成佛门一切成也。钞释云。即类结余门杂有多。但略分四。一约性即一真法界。二约相即无尽事法。三性相交彻。显此二门不即不离。四以性融相。德用重重。初约体门者。问体是佛不。答是不无碍。应成四句。一是佛以法性身。无所不至。故经云性空即是佛故。二佛绝能所觉为其性故。平等真法界。非佛非众生故。三亦佛亦非佛。以法性身无自性故。四双非性与无性。以泯绝故。经云。无中无有二。无二亦复无三。世一切空。是则诸佛见。二就相门有二。一情。二非情。真心随缘变能所故。然此二门。各分深净。谓无明熏真如。成染缘起。真如熏无明。成净缘起。染成万类。净至成佛。以修净缘。断彼染缘。方得成佛。依此二义。则生佛不同。于染缘中。复有因果。因有纯杂。果有依正。若约纯门。随一菩萨。尽未来际。唯修一行。一一皆然。若约杂门。万行齐修。尽未来际。若约因门。尽未来际。常是菩萨。若约果门。尽未来际。常是如来。经云。为众生故念念新新成等正觉。若双辨门。尽未来际。修因得果。若约双非。尽未来际。非因非果。便同真性。前前二门。双具悲智。双融心境。第三性相交彻门。曲有四门。一以性随相。同第二门。二会相归性。同第一门。三双存无碍。具上二门。依此则悲智双运。性相齐融。寂照双流。成不自在。四互夺双亡。则性相俱绝。没同果海。无成不成。第四以性融相门。相虽万差。无不即性。性得无尽。全在相中。以性融相。相如于性。令上诸门皆无障碍。因果交彻。纯杂相融。事事相参。重重无尽。今就性门。四句之内。是即佛门。不取余三。就相门中。约有情门。是净非染。是果非因。是一分义。非此所用。就交彻门。佛则性相双融。生则会相归性。今经正约第四以性融相。一成一切皆成。谓以佛之净性。融生之染相。以佛之一性。融性之多相。令多染生随一真性。皆如于佛。已成佛竟。非唯有情。会万类相。融为佛体。无不皆成。故肇公云。会万法而成己者。其唯圣人乎。又云。是故圣人。空同其体。物无非我。以佛之性。融于物性。同佛皆成。以物之性。融佛之相。故令三业等于万类。即今经意。而非余门。故云随门不同。今是成佛门也。顿教多同约性四门。终教即同性相交彻。始教有二。幻有即空。同会相归性。但唯心现。多同第二。小乘人天皆同相门。由此有云。无情无佛。是约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无情相。以无情相随性融同有情之相。故说无情有成佛义。若以无情不成佛义融情之相。亦得说言。诸佛众生不成佛也。以成与不成情与无情无二性故。法界无恨故。佛体普周故。色空无二故。法无定性故。十身圆融故。缘起相由故。生界无尽故。为因周遍故。远离断常故。万法虚融故。故说一成一切成也。非谓无情亦有觉性同成佛。若许此成则能修因。无情变情。情变无情。便同邪见。余义具如前后广说。二释中先总释。同一无性故得现成。(谓既无二性。佛证一性。得成佛故。性随一性。皆成佛矣)妄性本虚生无是佛。(生自有妄见生非佛佛了虚妄生为非佛)真性叵得。非今始成。故皆成也。(若有可得成佛证性叵得。佛非始成。佛非始成佛本是佛。佛之本佛。何异生佛。是故一成一切皆成。亦可说言。若一不成一切不成。同一性故。今是成门故。云一切皆不成也)问明要义。不可不知。幸希达士。善圣心焉。
疏一性无性即是佛性者。众生等有。故名一性。缘相本空。复名无性。觉照灵知。又名佛性。如一水性一性也。无其波性无性也。即是湿性佛性也。
疏佛性名第一义空等者。谓本觉体无所胜过云第一。真智故缘云义。妄相本寂云空。而常照云第一义空。名为智慧。
钞一性得二修得者。如次本始二觉也。或正缘二因也。
▲言无相智无碍者。如次是本觉智净相不思议业相也。
▲言今观所引正证是岂如来藏义者。清凉意取能空真法。荐福意取所空妄法。故义别也。清凉之意。真如妙理离妄名空。具德不空一体莫殊也。
疏心如工画师等者。下疏释云。心者总相之心也。诸世间即诸彩色。此句为总。下出诸相。即蕴界处。故云无性而不造。晋译云。造种种五蕴。正法念云。心如工画师。手画出五彩。黑青黄赤白。及白白故。上文云。布诸彩色画手喻心。六色如次喻地狱鬼畜修罗人天。若言种种则十法界五蕴等法。皆心所造。次二颂令前初偈下半。于中二。初一举例以令犹成前诸言。谓如世五蕴从心而造。诸佛五蕴亦然。如佛五蕴。余一切众生亦然。皆从心造。然心是总相。悟云名佛。成净缘起。迷作众生。成染缘起。虽有染净。心体不殊。然佛果契心。同真无尽。妄法有极。故不言之。若依旧译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则三皆无尽。无尽则无别之相。应云心佛与众生。体性皆无尽。以妄体本真故亦无尽。又上三各有二义。总心二者。一染二净。佛二义者。一应根随染。二平等违染。众生二者。一随流皆佛。二根熟感佛。各以初义成顺流无差。各以后义。为反流无差别。无差之差含尽无尽。又三中二义各全体相收。此三无差。成一缘起。上约横论。若约一人。心则总相。佛则本觉。众生则不觉。乃本觉随缘而成此二。为生灭下半。即体性无尽。即真如门。随缘不失自真性故。正合前文大种无尽。若谓心佛众生三有异者。即是虚妄取异色也。
钞有云影外有质名半头唯识等者。小乘宗中。除正量部。余十九部。说似自相。如镜中影。得名唯识。本质识外。不名唯识。取之不全。故号其半。大乘之义。若相若质。皆从心变。咸名唯识。乃号其具。言譬如工画师等者。如次心依计圆。配释可知。
疏譬如谷响从缘所起者。故睿公云。响无所在。缘会发声。不知自我喜怒交争叩其心。事像万形莫知其本。终日营营。
疏上之十事同一缘起者。前之十门。勿谓历别。亦乃互资相待。举一全收。无有障碍。故成斯观。欲令易了。重复略示。一观佛法身遍自身中。二观自色身遍法身中。三观佛法身变作自身。四观自色身露现法身。五观佛法身夺尽色身。六观自色身隐映法身。七观佛法身即是色身。八观自色身本是法身。九观佛法身非是色身。十观自色身非是法身。如彼金体对彼环相。一观金体遍环相中。二观环相遍金体中。三观金体匠成环相。四观环相显出金体。五观金体夺尽环相。六观环相隐彻金体。七观金体不异环相。八观环相不异金体。九观金体是非环相。十观环相是非金体。以喻对法。昭然可知。自身既尔。他身亦然。有情如是。非情例之。然上十观。始习则前后别作。久炼乃首尾总观。何有障而不寂。何有德而不具。但请群英。谛晋心焉。
疏有即有离者。真理离相故名为离。翻离云即。事法不尔。故唯在彼理望于事。
▲言有一有异者。事法即理具二种。一能所即同一种一也。二所即理同二种一也。事法非理具二种异。一事别于理一种异也。二事有万差二种异也。理望于事。不具二种。故唯在彼事望于理。细思有味。
钞以相遍之义义皆相似者。如相即二门义亦相似。云何却会。答余对但约以理望事。或以事望于理事。自类为对。各成二对。所谓成坏即离隐显一异也。唯有相遍。自类无对。互望为对。义皆相似。故不会之。
▲言又相遍者即后八门之所以故者。问此之十门。互为缘起。随举一门。即与余九。而作所以。何故此云唯相遍义作余所以。答实则互通。但从初说故。
▲钞云尔言自他俱泯义即真理即事门者。问自泯可然。能即废体故。他泯难通。所即体存故。答此意云。既是真理所即之事。验事无体。如水即波。波无别体。故钞云由其即故而互泯也。
疏且依古德显十玄门者。钞释依贤首所立也。准此钞指贤首新立广狭主伴二门以替至相纯杂回转二门也。若尔何故贤首义分齐中。乃有纯杂回转。即无广狭主伴。其故何耶。应是贤首初依至相。后方改易。故钞云尔。
疏同时相应具足圆满者。问佛果海中具苦集不。若云具者。何云荡无纤尘耶。若云不具。即阙此玄。今谓通云。约佛自体。苦集皆尽。融他众生。亦无不具。故前钞云。而圣不同凡无。烦恼故无。又佛心中有众生等。如次证上。其理昭然。又解以彼妄染有二种义。一者过患即是所断。二者清净即非所断。全此彼亦无有二。若约初义。不断而断。佛无妄染。若约后义。断而不断。是故前难一时顿遣故。净名经云。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斯良证也。又贤首义分齐中云。一切烦恼不可说其体性。但约其用。即甚深广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彼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习现种。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故烦恼。亦一断一切断也。故贤首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断一切断。是此义也。又此断惑分齐。准上下经文有四种。一约证。谓十地中断。二约位。谓十住已去断。三约行。谓十信终心断。四约实。谓无可断以本来清净故。广。
彻者。此意有力之体为所入。无力之体为能入。非谓但用。□□他虽存而不可见故有隐显门者。问佛见不。若云不见□□。□见者应非是隐。若许非隐。应阙隐显一种玄门也。若□□□。□门应非通兴十玄作所以也。答有二义。佛虽不见而□□□□良恐不尔。岂可佛智但是遍知见无遍见耶。又解今就因□□显门。佛皆遍见彼不见不见。摄所归能。佛具隐显又□□□□门。不见彼显。非谓彼隐亦皆不见。故成遍知。若尔不见彼显。还非遍知□云良以彼法具隐具显。佛智遍知。若隐若显。且就隐义。不见其显。故云不见。各据当门。或隐或显。一切皆见。故成遍知。如月半晦。但不见明。名之为隐。非谓彼晦亦皆不见。又解以所观法具彼可见不可见义。亦成无碍。能观佛智双见可见不可见义。可成遍智。若但见于可见。不见不可见者。应彼遍知。故下钞云。则无一处无有普贤。今何不见。释有三意。一约权不见是盲者过。二不见是见。见虚空身。以虚空不可见。若不见者真见虚空。三亦遍不见处故明见则不遍。何者以可见不可见皆是普贤身。要令可见为身。则普贤身不周万有。释曰义相当者犹而作证。学者谛思。又解此隐彼显彼隐此显等五句。但是解境。隐显门成。非佛智境。五句皆绝。方是行境遍智义立。安有隐显而当方寸。何得难言佛见不见耶。此理甚邃。宜审详悉。
▲言故彼相在即相入也者。清凉意也。若尔刊定何故德相但有相在而无相入耶。彼师意谓。从外至内名相入。本居其内名相在。既本居其内居无相入。但具相在。若尔清凉义云何通。答行布门中常相出。圆融门中常相入。行布不碍圆融故。从外而至内也。
▲言又德相不能入作真如则阙此德者。问德相不能入作。但是事事无碍。何关真如耶。答称性之事事既无之理亦阙。又解玄门乃是事事无碍德相即是真界性德。故云尔耳。
▲言不应有普摄诸法之德等者。破转救也。教外救云。真如阙入作之德。有何过耶。故钞云。不应等光破阙相入救。次破阙相作救。寻钞可悉。
▲言今明时无别体等者。问行位一对。位无别体。何为所依。答位有□体理智体故。或虽无别体。附行而说。得为所依。又非外道所执故。
钞如具自十对既尔者(即是自体义开十对)彼一华叶具前十门亦然者(摄一切法他十对故)钞今欲会取等者。纯杂一门。古师建立。贤首改之。清凉会取三师意取。略伸区别。古师立云。一行名纯。万行名杂。纯不碍杂。杂不碍纯。若华开于锦□名具德也。贤首破云。同一法界故纯。不坏事相故杂。即事理无碍一行长行故纯。不是其杂。不妨余行故杂。不是其纯。此但约事而阙无碍。若一行多行而无障碍者。一行之中。多行若存。滥相入门。一行之中。多行若泯。滥相即门。故贤首废之而立广狭。若尔广同纯义。狭同杂义。亦有上难。通答此难。已见上文。
钞一即十时一即显者。问一既即十。一体不存。如何名显。答此言一即十时。非谓废一。但一正即十时。一法正显也。如世十人共作其事。一人正作十人十人之事一显余隐也。
钞西方从定起为隐者。问既见出定。何名为隐。答不见入定。故名为隐。如见暗处。不见其明。故名为隐。非谓彼暗亦不见也。又解东方众生不见西方出定故名为隐。寻钞可悉。
钞又暗处非无明等者。上但约明。上论隐显。此通约明暗两法上。论隐显也。
钞三约难知微细微尘不大而刹不小而能广容者。问微尘不坏相义作能含耶。称性义作能含耶。若不坏相作能含者。更有何义。作所含也。岂一小尘不坏事相而含多种大事相也。若称性义作能含者。还是大能含小。何名难知。答虽彼尘毛不坏相故小而有力用。故能含大。如一尺镜照现星月。又解虽彼称性而为所以不坏小相而作能含。亦无违理。如彼事理无碍得为事事无碍所以。不应便难令同事理无碍义也。
钞若是真者何异同时具足相应门耶者。此是清凉难刊定也。问若将此难返破清凉。若为通含。答同时门中。具足十对。并下九门。圆满无遗。微细玄门。但摄相入。四句之中。多入其一。一句之义。势若云泥。岂相滥耶。但由刊定错立。故带是难。故钞云此但当法即具一切炳然齐着。故滥同时门也。
钞第二重所含诸刹等者。问第一重尘含尽一切刹耶。含不尽耶。答含尽何有第二重所含刹耶。若含不尽第一重尘应不称性。性外无法故。若云称性含不尽者。彼不含刹。应是性外。性外有法。事无依故。若更互含。与相入微细有何别耶。答词已见上文。
钞金色世界即是本性者。本性无染。与缘成器。为自体故。故名金色。言弥勒楼阁即是法门者。经云时善财童子渐次南行至毗卢舍那庄严藏大楼阁前。暂时敛念。白弥勒菩萨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弥勒弹指。其门即开。善财即入。入已还闭。见一楼阁中有百千楼阁。彼百千楼阁中。一一各现百千楼阁。一一楼阁前。各有弥勒菩萨。一一弥勒前。各有善财童子。一一善财童子。皆悉合掌在弥勒前等。此显楼阁即是法门随一法门即是一切无尽法门。
▲言火聚刀山即般若无分别智者。经云善财童子见彼胜热。修诸苦行。求一切智。四面火聚。犹如大山。中有刀山。高峻无极。登彼山上。投身入火。彼疏释云。四面火聚者。四句般若皆烧惑薪故。中有刀山者。无分别智最居中道无不割故。高而无上难可登故。投身入火者。从无分别智遍入四句皆无滞故。又释刀是断德无割故。火是智德无不照故。投身下者。障尽证理故。即刀山为能证。火聚为所证。故此火等即是法门。不须别表。现所用故。称性事故。此意甚深难解。不可轻尔。
钞现在以可目睹例同过未故云平等者。过未是无。众所咸悉。现在是无。理难显示。故例过未。说云平等。良以现在不住过未分故。急流度刃。其喻可知。缘生无性。其义无差。故云平等。
钞谓如因过未而有现在等者。如昨日日轮上立过去世。来日日轮上立未来世。今日日轮上立现在世。今日日轮自立现。揽二日轮所以成。离二日轮无体。复立过未。是知现在一世成就三世矣。余二三世准此可悉。问过未之法。有体耶。无体耶。答云。有体还同小乘。复滞常见。违背如来。一向说故。生必灭也。缘生之法。过去缘息。如何得存。未来缘阙。如何得有。若不藉缘。应非释子。若云无体。何殊法相。如何说得三世相因。无体之法。不但作因果故。若无体法得作因果。龟毛兔角应作因果。若作因果。龟应生毛。兔应生角。今谓通云。过去曾有。现在今有。未来当有。约自位论皆有。约他位论三世皆无。如曾有中无现未故。余例可知。又缘生义自位皆有。无性之义一切皆无。有无双具并权小。若就行布。三世之有。定不同时。若就圆融。三世之有。而得同时。融行布异时之有。而作同时之有也。如相入门。若就行布异处之有。约圆融同处之有也。融异处之有。而作同处之有也。故名相入。以处例时。其义昭然矣。又解缘起门。中过未是。无已灭未生故。性起门中。过未是有。本来具足故。亦无诸难。
钞是故依古别立玄门者。问长短劫即入还是即入玄门。岂可顺古立时而作玄门耶。答成门已竟。望义别故。由长劫即短劫竟。彼短劫便表长劫法体。多劫即一念。一念便表多劫法体。彼时劫非幽玄耶。
钞然其后千不异前千但互举为首。带余九所依能所相。兼有十所依。随一所依。有十玄门。故成百门。余九所依各各为首。成百亦然。故成千门。此是前千如一玄门为首带余九门能所相兼有十玄门。随一玄门。有十所依。差别一门而成十种。所带九门。各十所依。差别一门。各成十种。故成百门。余九玄门。各各为首。成百亦然。故有千门。此是后千依依。各具十门。十门各具十依。门门互带。依依互带。实无二千。为头别故。如云三七二十一七三二十一故。
疏德用所由者。德相业用与彼玄门。而作所因也。
钞德相业用者。一云十种玄门。自体本具名德相。蕴之在因故。故下钞云。谓真如既具过恒沙德。如所起事。亦具德无量。故知云门即是德相也。应根互现名业用。施之在外故。如世水火。本性湿热名德相。令人受用名业用。二云德相是真界上性德之相。业用是解脱等益物之用。德相业用非是玄门若将玄门。就性德论。法尔本具。便属德相。若将玄门。就应用论。随根新现。便属业用。如世油蜜秤用?各不同故。或名一?。或名一秤。又解德目真界上性德。业目解脱等功业。十种玄门名相名用。就性德论。名相本具足故。就功业论。名用应根现故。如尖刀就剑自体名相。锋锐之相故。就人执持为用。斫刺之用故。
疏因广难陈略提十类等者。此是表法无碍之所以名因非是办果之法体名因。如比量三支中因支也。如上所立十玄无碍。恐人不信。生疑诘问。有何所以得知如是无碍耶。答一唯心所现故。得知无碍也。此意能变之心。既许无碍。全心作境。境何有碍。不取心境。作义为因。但取心上无碍之义为因。亦不取境体作果。但取境上无碍之义为果。细思细思。二法无定性故。得知无碍也。但取诸法无定性义。与彼玄门而作所以。余准可知。勿谓诸法本不无碍。由此十种。令彼无碍。但令彼无碍。但令根信。故置令言。如人遥指树下有水余人不信。乃问前人。何以得知树下有水前人答曰。树有白鹭故。方能令彼信知有水。勿谓水本是无白鹭。令有但彼白鹭。表有水因。今此亦示勿见令字而乃封言不生信解。
疏七约起修义通德相业用者。约自利修内证境界名德相。约利他修外示境界名业用。或约始觉相修名业用。本觉性修名德相。
疏约佛用亦德相等者。释非两别也。谓佛利生自然业用即是德人本具之相。如刀有斫刺余物之用归刀。还是尖薄之相。
▲言约根相亦称用等者。令生新见其相。相为利生之用。令物新触其刀。尖薄之相。便是斫刺之用。
疏即用之相染净双融者。如即影之明好丑容尽。
▲言即相之用能染能净者。如即明之影能好能丑。
钞十定品山间山上日影喻等者。彼释云。喻中有五。一明日光现影七宝山者。即七金山。如十地末列名。但余妙高及雪香二山。山间有七香海。海现月影。山以净金能现影。二其宝山上下。明两影互现。正喻菩萨自他互入。以彼影明净如今之镜故能互现。三或说月影下。正辨得名不同。谓水中本影现山上影时。此所现影。从山上出。来入山间。若山上本影。现水中影时。之所现影。从山间出入七山上。故正入时。即名为出。所喻可知。四但此月影下。明重现无尽。喻菩萨帝网身土。五体性下明体离二边故能互现而无杂乱。谓取不可得故非有。影现分明故非无。
疏一切诸法真心所现等者。圭峰云。然象外之理真说难证。今以喻为衡镜。定诸宗之是非。(注便随喻以法合之。随文以注对之异法喻一一相照易见览也。然初览时。但且一切读喻辨本末了然后却以注文对详其理)如一摩尼珠。(一灵心也)唯圆净明。(空寂知也)都无一切差别色相。(此知本无一切分别亦无一切善恶也)以体名故。对外物时。能现一切差别色相(以体知故对诸缘时能分别一切是非好恶乃至经营造作世出世间种种事数此是随缘义也)色相自有差别。明珠不曾变易。(愚智善恶。自有差别忧喜爱憎自有起灭。能知之心不曾间断此是不变义也)然珠所现。虽百千般。今具取与明珠相违之黑色。以况灵明知见与黑暗无明。虽相违而是一体。(法喻已具)谓如珠现黑色时。彻体全黑。都不见明。(灵知之心在凡夫时。全是迷愚贪爱都不觉。如来知见大圆镜智故。经云身心等相智是无明也)愚痴孩子或村野人见之。直是黑珠。(迷人但见定是凡夫)有人语言此是明珠炳然不信。却嗔前人。谓为欺诳。任说种种道理。终不听览。(宗密频遇如此类者向道汝今了了能知现是佛心炳然不信却云。此是诱三婆二妇之言。直不肯照察。但言某是钝根实不能入。此是大小乘及人天教中著相之人意所见如此也)纵有肯信所说是明珠者。缘目睹其黑。亦谓被黑色缠裹覆障拟待。么拭揩洗。去却黑暗。方得明出。现始名亲见明珠。(北宗见解如此)复有一类人。指示云。即此黑暗。便是明珠。明之体永不可见。欲得识者。即黑便是。乃至即青黄种种皆是。知令愚者的信此言。专记黑相。或认种种相以为明珠。或于异时。见黑槵子末吹青珠乃至赤虎珀白石瑛等珠。皆云是摩尼珠。或于异时。见摩尼珠。都不对色时。但有明净之相。却不认之。以不见有诸色可识认故。疑恐局于一明相故。(洪洲见解如此也。言愚者者彼宗后学也。异时乃至黑槵子等者。心涉世间。分别尘境时。见贪爱嗔慢之念也。虎珀色瑛者。如慈善谦敬之念也。不对色时者。无所念也。但有明净者了了自知无念也。疑局者。彼云唯认知是偏局也)复有一类人。闻说珠中种种色。皆是虚妄。彻体全空。即计此一颗珠都是其空。便云都无所得。方是达人。认有一法。便是未了。不悟色相皆空之处乃至不空明莹之珠。(牛头见解如此也。闻说空等者。诸部般若说空之经也。计此一颗等者。计本觉性。亦空无所有认有等者。闻说诸法空寂之处了了能知是本觉真心却云了了不知心体不空。不空者。涅槃经云。如瓶空者。谓瓶中无物。名为瓶空非谓无瓶。即明真心之中无分别贪嗔等念。名为心空。非谓无心。言无心者。但为遣却心中烦恼也。故知牛头但遣其非。未显其是从此已下。皆喻荷泽之意)何如直云唯莹净圆明方是珠体。(唯空寂知也若但说空寂。而不显知。则何异虚空。亦如圆颗莹净之慈圆虽圆净而无闻性何名摩尼。何能现影。洪洲牛头。但说无一切不显灵知亦如此也)余一切相悉是虚妄。(善恶分别举动运为。如洪洲初认起心动念等悉是虚妄故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等。当知彼宗认虚妄为真性也)正见黑时。黑光不黑。但是其明。青元不青。但是其明。乃至赤白黄等。一切皆然。但是其明。既于诸色相处。一一但见莹净圆明。即于珠不惑。(一切皆空唯心不变迷时亦知。知元不迷。念起亦知。知元[无]乃至[爱]乐喜怒爱恶一一皆知知元空寂空寂而知即于心性了然不惑。此上皆迥异于诸宗也)但于珠不惑。则黑即无黑。黑即是珠。诸色皆尔。即是有无自在。明暗融通。复何碍哉。(此皆同彼二宗也。黑即无黑同牛头洪洲俱此一切皆无又黑即是珠已下同洪洲云一切皆佛性凡圣善恶都无所碍自此已下喻意再将荷泽本宗结拣三宗云)若不认得明是能现之体永无变易。(荷泽)但云黑等是珠。(洪洲)或拟离黑觅珠。(北宗)或言明黑都无者。(牛头)皆是未见珠。(结也)释曰。彼约禅门。随见解而浅深泛异。据法理而南北源同。此约圆宗。随事相而终行布。据心性而本末圆融。顿圆之义旨虽殊。法喻之意趣罔别。以顿成圆妙之至矣。学者存心。非不晓乎。
钞若尔何以初异体门中云等者。钞约不相由义立同体。相由义立异体。疏释反此。故钞伸问钞答文云。谓要由各异。(疏家异体)方得待缘。(钞家异体)要由遍应。(疏家同体)方自具德。(钞家同体)钞据直论相由异体诸法互资故不相由同体各自具德故。疏据所以相由是同体所以因相由故各自具德。乃是同体。不相由是异体所以因各守自性方始互待其缘。乃是异体。
钞一钱当体自是本一等者。贤首云。此且约现钱中况彼一来缘起无尽陀罗尼法非谓其法只如此也。应可去情如理思之。仍恐未晓。今复略陈。如一尊佛。(乃本一也)而应多根。物既异感。佛必殊形。(即多一也)虽应质不一。然本身无二。(多一不碍本一也)匪唯佛佛能尔。抑又法法皆然。故钞云。如十钱为喻。其法界差别无尽法中。各各遍应。故随一一。各具法界差别法也。恐封其喻故。劝去情思之。
疏七同体相入义等者。问一体之法如何立相入玄门耶。夫相入者。自他体在但互涉入故。答同体之法凡夫见时。可定同体。圣智观智。同异无碍。是故得立相入玄门也。如菩提场世尊与忉利等处世尊。互相涉入。岂不得立相入门也。若尔还是异体。何名同体耶。答就本真体。全此全彼故。约凡夫解唯一体故。若不许尔。云何异体之法。相即门中。许作一体法耶。彼此异因不可得故。又云何立得法无定性故。同体相即。准此可知。
钞亦如一人望父名子等者。但举喻用明勿谓是法。
钞异体相入故令同体相入者。既忉利天根既入菩提场佛身。彼忉利天佛。岂不入菩提场佛身中也。相即准知。
钞冥同性海者。谓前五句属因分。有迹可说故。第六句属果分。绝待离言故。
钞住一边应故有广狭至即前本门第二门也者。若尔但有遍。应广狭宁成。答斯则蹑前起后。不相离故。
▲言由此即彼故此隐彼显者。问能即无体云何名隐。答正能即无体时。不妨便为所即有体。此所即有体之法。在能即门隐也。又解举难况易也。能即尚无。岂不名隐。如败军尚死岂不为饯耶。
▲言又由异体相入带同体相入者。如忉利等毗卢佛身皆入菩提场毗卢佛身中。此菩提场毗卢佛身更入阿閦佛身中。既所入菩提场毗卢佛在阿閦佛身中。彼能入忉利等毗卢佛居然在阿閦佛身中也。
钞后之七门促前三生者。前三生是缘起相由所以。后七乃是玄门将果显因也。
▲言约智显理等者。上两句因分。下两句果分。言说与不说无碍难思者。因果互融其犹波水相收也。又准下疏释。而有多门。义既幽微。理须委辨。幸愿群英。勿倦文繁。故彼疏云。初从义大。次约说大。后辨双融。义中有三。一约果海。可以总标令人智有名为可说。不可指斥示人名不可说。二约证处。既此所证。离相离名还云此法不可说。以此遣言之言。当彼法故。名为可说。有言斯遣。名不可说。(如鸟迹所履之所。以喻所证。而言此处非有非无即为可说而迹处不可示名不可说)三约本智。谓以遮诠令解故名可说。真诠不逮故不可说。摄论云。无分别智。离五相故。谓睡眠昏醉等。以真诠不到故。约遮诠以示彼法。(谓以空中之迹喻证智。说有空中之迹。即是可说。不可示其长短大小。即是不可说。言五相者。一离无作意故。二离过有寻有伺地故。三离相受灭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离于真义异计度故。又准后钞更有二义。一约自体。真法互相显现名为可说。不可以此性相别取。名不可说。二者情实相对。以情望实情外有真。可以谈说据真就情真外无情。用何起说)二就说大中亦三。一约后得智。随事行相可以言分别。是则可说。是出世间故不可说。(以后得智必由证真故。是出世如何说乎)二约加行智。谓是意言观故。是则可说。观中行相言不至故。名不可说。(以修中观必称性修。性出名言。故不可说弥勒云。种性粗相。我已略说。诸余实义。唯我能知)三约所寄法。可以寄此表示令人解十地故。名为可说。不可以此即为十地。名不可说。三约双融中。此上六中。各说即无说。无说即说。无二俱融。准思可见。又果海离缘故不可说。所证就缘是即可说。二所证非修故不可说。能证修起是则可说。三正证离相故不可说。后得带相是则可说。四后得无分别故不可说。寄法表示是则可说。五加行观无分别故不可说。寄法表示是则可说。此上不可说皆各不异。于不可说。以缘修无性故。(真理不可说。以普遍于事。是则可说。缘修即可说无性故便同真理。即不可说也)释曰。彼疏大门而有三义。今据后义。云说与不说无碍难思。言庶几者。即周易系词云。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注释云。殆者近也。庶者慕也。几者事动之微也。谓圣人见几。贤人庶几。今令后学亚夫圣贤也。
钞如所起事亦具德无尽者。谓真如所起事法。必须称性。故德无尽。
▲言斯言未当耳者。此唯约但空之理也。阙事理无碍及不空之德也。
钞今略举十四德者。准钞标列而有十六。应是广狭微细二中。普摄诸法。合为一德。及相即托事二中。与一切法同其体性。合为一德。乃成十四。又钞中无有分限及与一切法恒共相应。经中即无。应是经中遍一切处无有边际。并与一切法无有相违。二德。准经中。昼夜年劫。以为四德。此钞合论。但云二德。余与经同。若依旧钞。标列虽同。似违经故。初后之经。经各开二。钞合为一。学者详悉。
钞枕上片时等者。此之两句。即是唐宋类诗中。春梦诗也。乃古人岑参所作。具云洞房昨夜东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上之两句非此申。故钞不引。
▲言皆由如梦者。谓色心等法。皆如梦境。所以即入等自在也。故睿公云。长夜之内。大梦所成。皆由心画遍造众形。神传五道。修尽伶俜。若能悟之。即破无明。
疏六如影像者者。影字疑错。应是镜。寻钞自知。故睿公云。形不入镜。光照而有。世亦如是。业影而受。不知此者。长婴其咎。若能悟之。还神气母。或是影字以况虚无自在之义亦得。故睿公云。光不照处。谓之为影。不照慧明生生死长永。舍远夷途而行榛梗。若能悟之狂惑自醒。
▲言略有二义者。准下疏文。而有四义。一妄分别故。二诸识熏习故。三由无性不相知故。四真如随缘故。今云其二。故云略也。
疏下经云远物近物。虽皆影现。不随物而有远近等者。大钞(十八上半三十三纸)云。如执镜临池。池中月出。而此影不近。天上之月。去地四万二千由旬。影落潭中。而亦不远。以喻菩萨远在他方恒住此故。虽住此处。常在彼故。安有远近之异相耶。一切远近。类此可知。
钞但得成佛法尔能尔者。释成唯德相也。
▲言前即德相此则业用者。问前疏料拣云。八约果分唯是德相。今钞引证。何通业用。答钞约利生。故通业用。疏约佛证。唯是德相。故疏中云。约佛用亦德用德上用故。
钞该取前三故。皆别教分齐者。以别该同也。
疏随声取义有五过失者。下疏释云。一不正信。以随言解不称实故。二退勇猛。不能亡相趣真实故。三诳他。以己谬解为人说故。四者谤佛。指己谬解是佛说故。五者轻法。以浅近解解深旨故。谓法如言不殷重故。疏约未悟入故名为兼者。谓地狱天子。闻天鼓说法。顿超十地。乃是正为。今约前身熏种之时。故属兼为。问彼时闻经。不信谤经。即堕地狱。应属远为。何名兼为。兼为之根。约信向故。答地狱天子。而有二类。一者谤经。属远为摄。二者戒缦。当兼为收。故无其失。
疏借其三乘行布之名等者。问为即圆融之行布耶。为异圆融之行布耶。若异圆融之行布者。乃是抗行非圆教义。若即圆融之行布者。是圆教义。应不名借。答良以圆教兼具。行布正宗。圆融十宗之中。具德宗故。十地之中。隐其圆融。彰其行布。乍观名相似唯行布所名借。又解若就真证道。唯是圆融。若随根宜教道。通于行布。故上疏云。行布是教相施设。圆融是理性德用。所以名借。
▲言权教极果无实事故者。斯则暗用天台意也。故下钞云。智者虽说四教三教果海处。无有实事。但就教中。施设有果。进入位后果即便虚。如别教说。三贤十地。修三贤位。则有何修。乃至证地。更无有别。(此约证道)别教十地证境。但是圆家住耳。(此据教道废别就圆)即由此义。圆教初住。自在过地。
疏权为等者。谓佛菩萨。权作同类。方便为彼。故名为权。
▲言或在法会而聋盲彰其绝分者。以化将作声闻。亦显法深故。
▲言或示在道而起悟知可迥心者。化己作声闻。兼彰法广故。
疏堕无为坑者。(无为正位一堕难出故喻深坑。又[悲无]水取灰断故如彼地狱)言坏善根至贪爱之水等者。(邪见拨无贪爱浸烂皆喻于水不容善根又阙土缘非生处故)言曾无厌舍者。(上据现恶阙缘令生厌怖。而同有佛性久久当成。故不厌舍)是知显恶无则无恶必有。故涅槃云。一阐提人。虽复断善。犹有佛性。若能发心。非阐提也。问后之所为。即前所拣。五类非器。收拣相违。其犹水火。若为通会。答下疏云。其犹梨庶以对于贵贱悬隔。(斯则拣也)以王收人。则率土之内。莫非王人。(斯则收也)是以若约普收。则一切众生无不具有如来智慧。况于二乘无漏因果。若校优劣。则权教久行菩萨。尚不信闻。况于二乘。二乘上首。尚如聋盲。况凡夫外道。
钞欲配前非器令尽者。问但配前四何名尽。答以少从多故。权不乖实故。
疏谤虽堕恶犹闻历耳终醒悟故等者。准下疏释。此则益深。如来秘密藏经明。骂药服之得力。骂沈烧以还香。骂佛犹胜供诸外道。若尔岂无骂罪。骂罪非无。今语远益。故法华云。?陀婆罗等。骂常不轻。千劫堕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还过常不轻菩萨教化。涅槃喻以毒涂之鼓。欲闻不闻。无不死者故。菩萨之名。趣自闻谤之。曰谤尚远益。况深信耶。况解行耶。况证悟耶。佛持之者。勉思此文。
疏大海潜流至无不具有如来智慧等者。故下疏云。所以知佛智遍者。无一众生不有本觉。与佛体无殊故。以上言潜流。则以佛智遍他众生。今显生生自有。故云遍尔。此有二意。一明无一众生不有。则知无性者非众生数。谓草木等已过五性之见。二众生在缠之因。已具出缠之果佛。故云有如来智慧非但有性后方当成。亦非理先智后。是知涅槃对昔方便。且说有性。后学尚为谈有藏无。况闻等有果智。谁当信者。三彼因中之果智。即他佛之果智。以圆教宗。自他因果。无二体。故不尔。此说众生有果。何名说佛智耶。斯则玄又玄矣。非华严宗。无有斯理。
▲言又破尘出经卷等者。下疏又云。如来藏经等说。有九种喻。喻如来藏。谓如青莲华在泥水中。未出泥水。人无贵者。又如贫女而怀圣胎。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摩尼珠落在深厕。如真金像弊衣所覆。如庵罗树华实未成。亦如稻米在糠糩中。如金在矿。如像在摸。皆是尘中。有佛身义。
钞言被非情者以所被情即非情故者。问情即非情。情体既废。何为所被不可非情而为所被。纵为所被。都无觉智。有何益用。不可能即情体不废也。体若不废。不名即故。答由常即而常不即。是故得名非情亦是所被。
疏前五唯体者。问下疏料拣前三重体。云然大小诸宗虽通用四法。而理不同也。准此岂不通理也。何云唯体。答前五重。体本唯事法。将后深义。料拣前四。乃通其理。故无有失。又问通取所诠体。岂不通理。答约亲所诠故。或以少从多故。或以性从相故。
钞于后三重料拣则前前无后后等者。问四通小前七通三乘前八约同教。既皆言通。应知通大通一乘通别教也。若许皆通。何云前前无后后耶。答不据所料拣教体。前无后故。但约能料拣义。前无后故。小乘无后六。三乘无后三。同教无后二。故作是说。因论生论。问海印炳现体准还源观。指论本觉岂同教。若作海印定体唯属别教。以赞假者。可通诸众。若作万乘。唯目一人。
疏谓佛语言乃至是谓佛教者。问语路一种。或是意识。或是唇等。既非是声。何为教体。答克性乃非。相从可是故。
钞正出今之教体等者。正出婆沙论体也。
钞语教异名教等者。正理同意语。谓语者音声为体。故谓言教。亦即音声。色蕴所摄。名是不相应。体行蕴所摄。名与教言。其体条别。教何是名。问意约语即教故。后答意云。语之教故以名为体。如云佛子。非佛为体。但用弟子。以为体故。
镜影由假发者。问正理论说。粗细俱实。云何名假答云。但藉多尘故名为假。非谓虚假。或云本计是。实。未计是假。义亦可通。
疏大乘有三大意同前者。小乘前二。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8-5-13 15:14:01
|
只看該作者
或单取声。或单取名等。大乘不尔。取声必摄于名等。取名等亦摄于声故。
疏成所引声者。圆成实性所引声也。
钞若因受大种等者。谓因第八识执受有情四大种所造之声。余二准知。
▲言若世所共成等者。如次依他圆成遍计三性。所发之声也。言性圣言者犹正也。
钞天受非余者。谓彼愚人世无录用唯天怜爱方得自存。又世间所尊。莫过于天。世间所贱。莫越于愚。呼卑贱之愚夫。立尊高之天号。如呼奴为郎君戏而调之。应云咄天汝甚可怜。故云天爱。作如是说。非余有智之人亦作如是说也。
▲钞法词二无碍解脱境有差别者。法缘名等。词缘于声。
▲言蕴界处摄亦各有异者。声与名等色蕴行蕴声界法界声处法处。如次摄故。
▲言正理救云等者。本计声上屈曲非名句文未计云是。
▲言依一切位非自在者。依凡夫位。非圣人故。十地菩萨。于一字中。显无量名句故。
▲言而体非显者。自差别义字者无改转义者。理不诠义。不可翻译。如梵云菩提。是名此翻为觉。如但云菩是字。未有所属之义。不可翻译故。号不改转也。
▲言多刹那声集成一字等者。问前一刹那声现在时。后一刹那声至现在时。前声已灭。如何集成其字。今谓通云。本质前后互不相见。影像连带。许同时现。故乃集成。又解虽非同时。随其解心。攀前接后。假建立故。如施火轮。实非是轮。随心作轮。又如佛言。昔日鹿王今我身是。名句问答。准字应知。
▲言自共相者。局附己体名自相。贯通他义名共相。色碍心缘各局己体故名自相。空无我等遍一切故名共相。此是体义对。复有宽狭对。色蕴名共相。(宽也)色处名自相等。(狭也)复有离言带言对。乃至极微为共相。(带言也)离言不可说为自相。(离言也)复有增益非增益对。此非缘境而有解行。贯通多法。名为共相。(增益也)现量缘境。行离动摇。局附本真。名为自相。(非增益也)复有有作用无作用对。如因缘变境有作用名为自相。如分别变境无作用名为共相。
▲言一扇者。现凉凡故。二相好者。现大人故。三根形者。现男女故四味者。应云盐现食味故。应云文现义味故。
钞显无方理者。方犹比也。无比道理也。或显义体无定方城。娑婆一方亦许色等为佛事故。不同唯识。此方定用音声为佛事故。
钞七贤四果者。三资粮(五停心观。别相念观。总相念观。)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为七贤也。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四果也。言预流者。初预圣流故。见爱定断修惑不定。或一至五。前十五心六人名向。第十六心见相谛圆六皆名果。言一来者。依次初果进断修惑。一至六品。六无间道。前五解脱。咸名为向。第六解脱。其心容预。得名为果。超越初果。先伏六七及第八品。来登见道。前十五心。亦名此向。第十六心。超证此果。阙品证初后证一来。经义可思。但就次第约皆离欲有下三品。润一往来欲界生故。得名一来。超证相从。亦复此名。言不还者。依次二果进断欲惑。后之三品。三种无间。二品解脱。咸名为向。第三解脱。方得名来。超前二果。先伏九品及上七地六十三品。来登见道。前十五心。名不还向。第十六心。证不还果。证果已后。必不还生欲。
还圣人。色界中有起智□□□□□□□□□□□□□□□本有证得涅槃。得名生般。色界□□□□□□□□□□□□般申事习力。不假加行。证得涅槃。名无行□□□□□□□□或超或次。或半或全。至色究竟。证得涅槃。名□□□□□□□禅定现法乐住。十三思法。若不思惟。即便退失。若思惟已。便不退失。十四护法。作意防护故。十五安住平等位。不炼不退。十六堪能证达故。十七不动性。是利根无上进对下不退。十八慧解脱。但断慧障故。十九但解脱。复断定性故。
钞以其被呵者。呵其乞食不平等也。言置钵欲出者。维摩诘。问亡绝之理。须菩提不知所以。舍钵欲出其舍。言维摩诘言至即诸法也者。令须菩提了言相同幻了幻化同真了自身如化故。言一切诸法如幻化相者。故睿公云。众生如化。非有非真。不达此者。转如车轮。解法清凉净。无我无人。众垢消除。如日无云。
▲言文字性离无有文字者。一云上句标。下句释。此意云。文字真性本离文字之相。下句释云。无有文字。又解长读两次。一云文字性离无文字。二云文字性离有文字。是则有无双遣。
▲言即亡言通圆顿意者。即言缘生也。亡言性空也。又即言随顺也亡言得入也。
▲言但就教道则可见闻者。约真空顿教随顺门。也就破相始教俗谛门也。言念处者照寂也。
钞五行相者。或取蕴等相应语言。或取能说佛菩萨等。皆能显义。故号于文。
▲言一地者。资粮加行等。二相者。自相共相等。三作意者七作意。四依处者三依处。五过患者所毁厌法。六胜利者所称赞法。七所对治法者。谓贪嗔等。八能治者。谓不净观等。略广如名可知。
疏而作佛事者。但为教体。摄化生众。断恶进善。名作佛事。
钞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耶等者。非字之上。加一莫字。其义方显。此问意云。由能诠言说有性。知所诠一切法有性。或不加莫字。但是牒世尊言。最后耶字。疑问之词也。佛告下答。初答法无其性而有言说遗法也。又云下答无有言说遣言也。大慧问意言。法必相须。世尊答意。意言。法不相须。先明无法而有言。后明无言而有法。是故下结言法不相须也。大慧下举事释成也。
疏既语嘿视瞬皆说者。问嘿名为说。行相云何。复用何法。而为教体。答由其嘿住令根生解。故名为说。或取彼人五蕴为体。约事相也。或取无言真如为体。约理性也。
钞如声是色即二所显影者。耳意二识所现影也。或说听二识所现影也。
疏唯本无影者。如日舒光。新照本法也。
疏复说五心集现者。非是五心法等现。但是经历五心影像。聚集显现。言五心者。一率尔心。创物遇境。都未作解。二寻求心。推求前境。仍犹预故。三决定心。了知前境。生印可故。四染净心。既识前境。作善作恶故。五等流心。同前善恶后念相续故。
疏总十二心等者。散乱闻经也。专注闻经。但有八心。于行常二字上。除率尔寻求二心故。
▲言十四相者。一云十四人影像相。一云是四声相。余相依声假建立故。
钞言其五心初后通六识中三唯意识者。法苑云。第六具五随意转。亦是寻求。有希望故。不尔此心应非五摄。率尔一念。决定未生。若非寻求。便为大失。决定意识既许多时。染净自无势力可自引生故。果即具有势力缘故。有义八地已上五识自在。前后相引。亦成染净。许七八识前能引后。为染净心。五何不尔。故知五识因亦具五。总结之者。前六具五心。七八各四。(但无寻求第八界初第七转依。遇新境故。容有率尔。余三可知。)此中有义。五识唯二。但有率尔及等流心。寻求等中五随生者。即等流心。许乱生故。今据后义。故钞云尔。
▲言又前三是无记后二通善恶者。法苑云。瑜伽论说。初三心是无记。第四五通三性。此依因位中容无乱境。五识中一与第六识。连续生说。若在因位。境界强胜。诸识杂生。并生五心。皆通三性所摄。若无漏位。乃得自在一切多善。
疏唯影无本谓大乘实教至是故圣教唯是众生心中影像者。问若尔何故下文说听全收中。终教亦具四句。或唯说佛心现故等。今谓通云。彼宗以始同本相尽成佛。宁有本质。但随妄心变现身说。岂非唯影。是则能现众生为听。所现影佛为说。本觉真心体通二故。名说听全收也。如人梦中。一见法师升座说法自听他说。二义得成。唯影无本。其义亦立。又解约自利内证。(随染智净性净前三镜)名唯影无本也。约利他外现。(随染不思议业相性净缘熏习镜)说听全收也。
疏此前四说至摄众生故者。如次圆融行布二义也。或全收全拣二义。或别教同教二义也。
疏说听双存二教齐立者。问兴亦影亦本二教条别今此可教其体无殊。全此全彼。二门双取。故云齐立。
钞唯明始本不二三大攸同而是自心各各修证等者。譬如一珠本性明净。(如本觉也)久埋泥中。(在无明中)莹新明净。(如始觉也)新本无殊。(始本不二)轻重之体。圆明之相。出宝之用。一味无差。(三大攸同)普对多镜。(齐对多心)一镜磨时。至明至净。独照无殊。体相用三。(一人心中光修独证大三)余镜未磨。未照其殊。(余心未修未证二大)华严不尔也。磨未磨二镜互入。故与前殊。问摄境唯心中。唯本无影。是小乘义。何故前文四通小。后六唯大乘。答唯本无影。非唯心义。为明四句。因便言之。故疏云。唯本无影。谓即小乘不知唯识故。即斯义也。又问说听全收中。既有别教。何云前八同教。答既无唯字。理有何妨。
疏则随一圣教俱非二心者。问二心既泯。其教宁存。又问心泯教存。何言摄境唯心耶。答此言泯者。非谓落空。但约互夺。归一心故。无前二难。
疏会缘入实体者。立相始教。摄相名会缘。从性名入实。终教缘生无性名会缘入实。顿教相尽性现名会缘入实。圆教将缘起相由归理性融通名会缘入实。义虽通尔。正唯始顿。
疏此方所说十住等十方亦尔即主伴教也者。此意就能说之人。分所说教。成主伴也。岂可将说听者教分主伴也。例知上文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不关于听。
▲言即眷属教虽不得为主亦是伴类者。如因对果亦不为主。但得为伴。何所以耶。以劣对胜故。问法法称性。何分胜劣。答就不坏相化生仪轨。故作是说。
钞譬如书字普入一切事等者。如书一切字随目何法皆能目故。言而无所住者。而作其法。无定目故。
疏海印炳现体者。前九为别。此一为总。摄别归总。此定为体。如香海之万影咸以香海为体。
疏诸部论师共惟不受者。受者信也纳也。
疏八真空绝相宗者。一收破相始教。二摄顿教。问何故终前顿后。列宗顿前终后。答教约成佛迟速。终迟在前。顿速在后。宗摄法宽狭。顿狭在前。(唯理法界)终宽在后。(通三法界)又解约无相义。正始兼顿。故在终前。约绝待义。唯顿义故在终后。
疏然此十宗五教互有宽狭等者。文义稍隐。今略指陈。一以经望宗教料拣。教宽宗狭。一经容有多教。(宽也)一经唯是一宗。(狭也)二以宗教望教料拣。一宗全摄多经。(宗宽)一教但摄一经少分。(教狭)又解具数多少论宽狭。教宽宗教。一经容多教。(教宽也)一经唯一宗。(宗[教]也)摄经全分论宽狭。宗宽教狭。一宗全摄于多经。(宗宽也)一教分摄于经文。(教狭也)应举喻云经如一国宗如帝王。教如民类。一国容有多民。(宽也)唯有一王。(狭也)民类各别不摄全国。(狭也)一王总摄全国。(宽也)思之。
疏龙树指此为大不思议经者。同准此清凉宗中。少一大字。如无大字。拣滥不尽。还同贤首。答法界缘起等言。义同大字。以拣神通解脱等不思议也。
疏第二品会差别者。据文约简。摄义渊弘。纶综宏纲研核妙趣也。且八十卷。圆经浩渺。毕在斯门。况十万偈。具本幽微。尽含此处。是以钞文控提首尾。沤派源流。随会会而来意先陈。依品品而正文次释。蹑前起后。历历分星布义天。辨趣开宗。昭昭兮月临性海。遵泣岐悲丝之诲。焉敢增华凭争衣折杖之仪。叨辉润色。类五岳而巘崿。何让纤尘。同四海以汪洋。靡辞滴水(鲜演)昔但讲宣之际。于兹尚欲书细。今当染翰之时。至此难缄。狂简不揆庸虚。粗伸重释。良以余论余经。显随宜乎。但依一势。斯文斯义。表称性乎。转变多端。由是附大疏十例之科判。状若星分。收圆经一部之真诠。形同满月。且初本部三分科者。肇兴弥天之判。终符佛地之文。今古同导。华梵共禀。洎从光统。迄至清凉。通将一经。科为三分。妙严品为序分。现相品下为正宗。法界品内时文殊从善住楼阁出下为流通。所以三者。慈龙降雨八方。先布于密云。大圣谈真三世。始彰于严事。故受之以序分。医王治世。逢痾必赐于灵丹。善逝调根。遇器当宣于妙法。故受之以正宗。天池浩汗。派流横亘于四方。教海汪洋。传竖穷于三际。虽本会而周毕。贵末叶而叶叶传方。然佛日而潜辉。令法灯而灯灯续焰。故受之以流通。罗初中后之三善。始末可观。列孟仲季之三时。寒喧有序。且初妙严品为序分者。总标六成就。显七处之圆宗。遍严三世间。为九会之都序。以现相品下为正宗者。勒五十五卷之宝偈。日朗星缠。编三十八品琼章。连珠贯玉。粗衣品次。略辨宏纲。且由致既彰。正宗将阐。四十念兴于众海。举其问端。五重相现于如来。将其酬答。面门光召于众刹。表从佛生。眉间光瞩于普贤。示说法主。降神力而威加。震动刹网。垂祯祥而应现。警策群根。地涌妙色之华。显谈依果。毫出胜音之众。彰教佛流。为说法之端倪。故受之以如来现相品。二瑞相弥着。法主将宣。睹毫光而悬解毗卢之心。照法理而亲入藏身之定。内观事理。外鉴根宜。上感佛加。下为物轨。故受之以普贤三昧品。三既入至定。感诸佛而赞扬。特沐胜缘。笃群根而信受。陈十方之依报。刹海庄严。揽十种之因缘。世界成就。故受之以世界成就品。四已知大觉之通依。体同状异。未审本师之别刹。因净果严。庄严无尽。一一量等于虚空。妙胜难思。尘尘遍含于法界。故受之以华藏世界品。五依报既彰。昔因宜显。犹根深而果茂。若源远而流长。修因号威光。历事难思佛。克果名遍照。庄严无尽。方举果人而显因法。故受之以毗卢舍那品。已上明所信因果。为第一会。名举果劝乐生信分也。六已知依报殊胜无量庄严。未审正报难思如何圆满。乃应物而成。身遍百亿。四天之下。各随宜而立号。建百亿万种之名。故受之以名号品。七普随物欲。广说法轮。一谛别名一十千。四谛通称四百亿。故受以四谛。八显身智而两光鉴事之二境。境既性相而无碍。光必色心而圆融。故受之以光明觉品。九上四品为所信。身语意之三业。下三品作能信。解行德之三心。十首菩萨显解而互相激扬。十种甚深彰玄而往复徴诘。故受之以菩萨问明品。十既有正解。复须胜行。类膏明而相助。犹足目而更资。历境造修。逢缘运观。转炼悲智。兼济自他。故受之以净行品。十一妙解既发。净行复修。得具殊因。须获胜德。以圆功德而庄严。摄四十二位之贤圣。以圆力用而建立。化二十五有之众生。贤首说此。故受之以贤首品。已上明第二会十信法门竟。十二十信已周。十住将演。不动觉树而升释天。其犹澄江者。一月共观者。三舟随南北而不离中流。住中流而常随南北。应赴彼根。故受之以升须弥山顶品。十三随根缘而如来月现。赞佛德而菩萨云臻。彰云体而深玄。显真空而寥廓。故受之以须弥山顶上偈赞品。十四感应既交。根教相扣。明信满而得入正定。谈慧深而安住真空。故受之以十住品。十五总位别行已彰。通修净行宜显。历十境之深观。运四等之妙心。赴十力之真智。生不二之胜解。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故受之以梵行品。十六位行既具。胜德须谈。且明初住之殊功。以况后位之胜德。强取世喻。但量等于虚空。若就圆宗。寔功齐于种智。故受之以初发心功德品。十七下贤既满性起中贤。说于妙慧明门。示于策心胜进。故受之以明法品。已上明第三会十住竟。十八十住已圆。将谈十行。亦须赴感俯应其根。故受之以升夜摩天宫品。十九主既赴感。伴必赞扬。显行体而深玄。依佛智而寥廓。故受之以夜摩宫中偈赞品。二十由致既彰。正宗宜显。因修正行。位克中贤。故受之以十行品。二十一已圆中贤。将趣后位。蕴积众行。拟将圆回。故受之以十无尽藏品。已上明第四会十行竟。二十二中贤既具。将阐上显示应当根。说主赴感。故受之以升兜率天宫品。二十三既主伴而咸集。伸总别之赞扬。显回向之愿门。依如来之智海。故受之以兜率宫中偈赞品。二十四由渐既圆。本宗应显。分十向而无障。无碍。回三处而难思议。故受之以十回向品。上已明第五会竟。二十五三贤具阐。十圣宜谈。趣佛智而四河同入于天池。秀德华而万物齐生于地面。类十德之大海。德德该通。同十德之宝珠。德德增胜。作菩萨之心阶。为如来之智业。故受之以十地品。第六会竟。二十六者。因地将满。正觉将成。建胜进之殊熏。立等觉之胜位。广辟多门。量同法界。略伸教义。分显深玄。光明妙定。彻究真源。善发神通。能生智慧。故受之以十定品。二十七深定之用。至圣至灵。妙智之功。无拥无障。故受之以十通品。二十八定力难思神通门议。由智极而作本。假慧奥而为源。故受之以十忍品。二十九定通智之三用辨难量。等数喻之三门慧心莫测。重重校比。明等觉而难知。一一对量。况妙觉而微细。阿僧祇为大数之首。故受之以阿僧祇品。三十念劫圆融。刹那间莫穷边际。尘刹该摄。极微有无尽普贤。略陈指示。粗显如来。以后刹而倍前时。以前劫而为后日。故受之以寿量品。三十一上就实说。无尘不是佛所居。指事寄谈。有处堪为圣依心。故受之以菩萨住处品。三十二等觉已周。妙觉应阐。明佛德而总超言念。显果位而悉扣冲玄。故受之以佛不思议法品。三十三品。身相普周。具十莲藏之尘数。功业宏廓。该三世间之分量。故受之以十身相海品。三十四海品三十四。大相既尔。随好更多。一一好中有多光明。一一光明。有多神用。破阿鼻之地狱。生兜率之天宫。三重顿圆。十地速满。故受之以随好光明功德品。上明差别因果。次辨平等因果。谓因无异果之因。果无异果之因。交彻而不一。因果历然而莫殊。因即普贤三行门三十五。故受之以普贤行品。果即如来之性起三十六。故受之以如来出现品。上六会修因契果生解分竟。三十七上契果而修因。该罗六位。今摄解而成行。融贯一时。云兴二百之问。掩义天之慧光。瓶泻二千之酬。涨心地之法水。处世无染。故受之以离世间品。第八会竟。三十八上辨其行。今明其证。佛入颦申之定。普现神通。众生逝多之林。顿证法界。故受之以法界本会。上来多段。总是正宗已竟。
▲后流通者。文开五相之异。五星炳现于长空。义列五位之殊。五岳群分于率土。良以此之一品。大文有二。分本末之会筵。折因果之法界。剖顿渐之证入。辨总别之圆融。非顿无以显圆。非渐无以阶进。非本无以垂末。非末无以阶本。非人无以证法。非法无以成人。前明不异渐之顿。多门而众人同契。此明不异顿之渐。一人而历位圆修。今托人以修进。轨范后徒。使大教而弘通。法眼无缺。故受之以法界末会。上来多义不同。总是本部三分科竟。二问答相属科者。或问或徴。各举千钩之杵。或通或答。咸鸣万硕之钟。三以文从义科者。分因果之五周。华敷实茂。摄文义之九会。月皎光辉。四前后摄叠科者。舍后从前。折因源而为异派。开总成别。分一路而作多歧。五前后钩锁科者。或以前而蹑后。继武联踪。或以后而编前。连丝接缕。六随品长分科者。开无尽之杂华。随品长分于十段。类莫限之刹海。辨处无越于十方。七随其本会科者。前八各当其一科。时会名异。后一独开其两段。本末自殊。八本末大位科者。总列六十四之雅会。克果严因。别彰五十五之嘉筵。依人证法。九本末遍收科者。总合百二十六之大分。法尽幽玄。别开三千大千之微尘。人皆善友。十主伴无尽料者。一一会而一一品结通十方。一一义而一一文展遍三际。既主伴而互遍。一一难思。若自他之相资重重。莫尽科列。十审条贯乎。五周不紊收归。一揆囊括乎。四分无参由是。七处九会之法苑。枝枝森茂。十玄六相之义林。藂藂蓊郁。幸冀良工。妙施斤斧。
钞众等勤精进者。故遗教经云。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惊悟。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蛇在室眠。当以持戒之钩。早并除之。眠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衣。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惭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钞地狱门前见一僧云是地藏菩萨乃教诵偈云等者。问菩萨具四等心。何不普教耶。答有缘无缘故。业有定不定受苦有益无益故。故下疏。问菩萨之苦。自业所招。自心所变。云何菩萨而能代耶。答通诸代苦。有其七义。一以苦自妄增悲念故。瑜伽四十九云。菩萨自胜解行地堕入净胜意乐地时云何超过诸恶趣等。此问菩萨云何自离恶趣等。此问菩萨云何自离恶趣。下答文广。意云。谓菩萨于世间。清净虑已。善集资粮。于多苦有情。修习哀愍无余思惟。由此修习故。得哀愍意乐及悲意乐。利恶趣有情。誓处恶趣。如己舍宅。设住恶趣。能证菩提。亦能忍受。为除物苦。愿身代受。令彼恶业永不现行。一切善业常得现行。由此悲愿力故。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于自所依。皆得除遣。得入初地。释曰。约此但有悲愿意乐身不能代。由悲决定自获胜益。二约菩萨本为利生求法苦行。已名为代。后能为物为增上缘。亦名代受。三约菩萨留惑同事。受有苦身。为生说法。令不造苦因。因亡果丧。亦名代受。四设有众生。欲造无间等业。菩萨化此不从。遂断其命。菩萨自受恶趣苦报。令彼得免无间大苦。名为代受此依梁摄论第十一说。涅槃仙预国王。亦同此义。非唯意乐而已。五由菩萨初修正愿。为生受苦。至究竟位。愿成自在。常在恶趣。救代众生。如地藏菩萨及显庄严王等乃至饥世身意大鱼皆其类也。或以光明照触。或以神力冥加。其事非一。六由菩萨此愿契同真如。彼众生苦。即同如性。以同如之愿。还潜至即真之苦。依此融通。亦名代受。七由普贤以法界为身。一切众生皆是法界。即众生受苦。常是菩萨。故名为代。上来七义。初但意乐。次二但约为增上缘。四五二义。实能身代。六七二义。理观融通。问若依四五二义。应能普代。何故犹有众生受苦。答此有三义。一有缘无缘故。与菩萨有缘。即可代也。二业有定不定故。不定者可代。三若受苦有益。菩萨令受。方能究竟得离苦故。如父母教子。附严师令治。如是密益。非凡小所知。但以圆经略本。该十万偈之真宗。大疏全文。尽一轴之奥致。应乐广之伟器。备彰九会之诠。接如略之暖根。唯阐八门之趣。今所释者。即斯文也。实可谓文布蜀锦。行行竞吐于芬芳。义贯骊珠。句句争呈于焕烂。包杂华之法宝。类天宫之贤瓶。出方广之圣财。同龙藏之如意。若穷妙旨。海墨难书。但竭愚诚。管毫可尽。初解题目。控举□提纲。次释文义。又委□于妙理。后障结。束复绾收于大节。仿经开初中后善。依僧分序正流科。故有斯文。不徒然矣。
释兹一疏。启彼四门。一总叙名意。二归敬请加。三开章释文。四谦赞回向。且初总叙名意者。总则略而咸周。叙则述而不作。名乃毗卢教藏。意乃普贤心胸。粗分四段。?四海而汪洋。细列十门。同十山而巘崿。标宗体而归法界。超言超思。欢能诠而属此经。具深具广。显教主而难思。有应一多而无碍。彰说仪而周普。横竖能所而该通。言该本末。等天池而能百川。旨趣玄微。似香海而印万像。权小莫测。积行菩萨。□迷遍益。顿圆难报。含灵速证。暂闻暂见。熏五智而金刚。圆解圆修。结十身之妙果。文殊示教利喜。六千道成。毗卢自入颦呻。众海顿证。或启明而东庙。智海初心。或寄位而南求。因圆毛孔。破妄想之纤尘。空空绝迹。取佛性之经卷。了了分明。在一尘而化一生。心心无倦。经多刹而历多劫。念念忘疲。结叹宏远者。比须弥而横海面高掩群峰。方杲日而挂天心光夺众彩。感庆逢遇者。久沉八苦之巨海匆遇龙舟。永坠三觉之高山顿驾仙鹤。感庆再三忻欢千万。既抃跃不能阶也。非圣贤曷能知之。或略释于住题。彰五对义之妙理。或粗陈于品目。显三世间之庄严。虽控提于法门分列十段。然总叙名意。收归一科。
二归敬请加者。归谓归投。依托之貌。敬请敬□处恭之仪。请乃祈求之词。加乃护助之义。以我疏主清凉大师握管临笺。祐文布义。虑凡情而迷昧。恐四魔以侵凌。伏圣力以冥资。降六通而护祐。希无障而无难。愿有始而有终。言言调契于佛心。字字无乖于经意。使造解而成观。根根顿证于真源。令涉有而□空。念念没同于性海。陈制疏之十意。广有多文。并敬请之三门。束归一段。
三开章释文者。初标列于章门。如宣开于众库。后次第而别释。似□赐于名珍。同画横而填彩。先后恒规。若铸而发明。古今常则。文分十段。斯辰以尽于八门。义列万途。此日总收其一会。一教起因缘者。动须弥之□侧。实非小缘。激巨海而倾摇。诚为大事。现德山而胜智海。理不徒然。谈称性而阐通方。言无虚发。所起虽无胜劣。能起自有亲疏。随兼正而各殊。开因缘而迥异。初因十义者。应法尔之良观。穷晴穷处。酬宿因之妙用。能遍能常。顺根感。则中秋玉兔。影下印于潭心。为教本。则晨旦金乌。光先临于山顶。显果德而依正参融。即入无碍。彰地位而圆行自在。超思难思。说胜行也。分顿成与遍成。□开辟于天地。示真法也。融理界而事界。譬交参于阴阳。开因性者。或利今而利后。胜益难思。或得见而得闻。殊功叵测。刹那成于坚种。状若金刚。一念生佛家。形同王子。后缘者依时也。竖穷念劫。始终延促而相融。依处也。横遍刹尘。染净通局而交彻。依主依应。超情依定。而静乱岂测。现相乎瑞应种种。说人乎贤圣重重。听人则除当根之众会。德本则拣化主之昔因。依请乃有言念之两殊。依加乃具冥显之二异。率向多义。收归一果。咸为教起因缘。总辨说经所以。二藏教所摄者。或藏教而各摄兼正不同。或此彼而更收。全分有异。初藏摄者。二藏也。随半满字。而区分上乘下乘。三藏也。依宽狭义。而辨析具分具全。若藏摄于此经。有摄不摄。若经收于彼藏。无收不收。后教摄者。或华梵而咸同。通分十二。或古今而各异。别辨一多。大意离合者。离则浅深迥别。随草木而千差。合则大小攸同。本天雨而一味。二古今违顺者。东土西土之贤师。各张教网。性宗相宗之英彦。互启玄关。觉爱则佛言具异。如善口之歌音。童寿则异自在根。似水形之任器。牟纤陌延唐印刘乱四人。共立于二教。南中诸佛光统吉藏多师。同建于三门。光宅四乘。已分折于权实。天台四教。复区别于偏圆。元晓苑公。亦开四类。波颇贤首。更立五重。戒贤则分有空并中道。显了三乘。智光则开实假与真空。终极一性。会了义而及不了总具二门。辨性宗而与相宗。别有十义。三五教开宗者。教分五教。由断证而不同。宗列十宗。因浅深而辨异。言五教者。悟单空而行自利。四谛缘生。修自利而证俱空。三乘五性。约幻有而与随缘。生佛有异。据体空而与不变。寂照无差。障则一断一切断。因则一修一切修。果则一成一切成。理则一证一切证。言十宗者。义在下门。无繁预叙。四总相会通者。初通诸教而浅深随缘益物。后会化仪而前后逐性开迷。三义理分齐者。具深具广。明一乘而无量乘。全拣全收。说同教而带别教。包四重之法界四序无参。摄三重之观门。三光不乱。会色空之四句。不亡具源。分理事之十门。同一缘起。谈十种之玄门。总别有异。出十重所以。德用不同。既穷理而尽性。又彻果而该因。言念不可诠缘。笺毫那能载录。四教所被根者。拣非器也。抑挫令其发心。彰所为也。褒扬令其听受。以根对教。量自力而有未任。以教对根。约佛心而无不被。所以蟾轮皎洁落影不现于浑池。兔魄辉霞流光迥照于浊水。轮王髻宝。岂赐无功之臣。亲友衣珠。密与醉卧之客。或拣或为。良有以焉。五教体浅深者。能所单双而有异俱舍婆沙。体用出没而不同深密唯识。或通摄于所诠。更兼十义。或尽收于能显。具足六尘。若本影而于对有实有权。若说听而全收亦别会缘。入实之体。或摄末而或显如。理事无碍三门。或互存而或于即。事事无碍圆音。具足于十玄。海印禅那教体。总归于三昧。浅深行布。后二正是经宗。首尾圆融。前八无非教体。六宗趣通局者。宗谓宗崇。□□□□而侍主。趣谓意旨。若子□而养亲。通谓总通于余教。性相师而多同。局谓别属于此经。古今说而全异。玩诸师之各别势若星分。仰疏主之孤圆形同月满。依一题而用四句。至妙至深。随一句而列十门。难思难议。七部类品会□。部谓部帙。或略本而或圆满。类谓□类。或相似而或派流。品者篇目不同。会者法筵亦异。八十卷之极谈。难陀翻译。十万偈之妙说。龙树流传。中上二本。非阎浮提人所受。匿在龙宫。普眼一经。唯总持菩萨能知。空竭海墨。同说则遍同类之刹尘。不可结集。异说则该异类之世界。部类难量。主伴者。重重齐唱。眷属者。处处别谈。圆满者。或举一而全收。无障无碍。或以多而互摄。超言超思。世亲龙树释经。备在于西干。灵辨谦之造论。盛行于东夏。八传译感通者。先译传乎有绪。使习学者无疑。后感应乎垂积。令见闻而仰信。虽历代而唯二译。并补阙而唯四经。各奉纶言。编入宝藏。或翻译而或书写。瑞应弥多。或读诵而或讲传。祯祥难录。(鲜演)首习唯识三能变。叵究其源。次览华严十所因。罔穷其邃。且挥麈传灯。肤受空惭于孟浪。操觚翰牍。散村实恶于□文。然承诸徒而劝请。(偶因前夏续启法筵洎至初秋。列状扣请。其词曰。切以满规等五百学流。宿慕圆宗。时被□[义]理事之异同莫辨。生佛之即离难分。昧因果而感酬。迷染净而断证。拟请于玄谈上下之内。据义门隐辟之间略集记文。永为义释)劳谦靡遑。凭众圣而潜加。强陈鄙作。傥片言而合理。唯愿钩深。或大义而违贤。真更希捷而已矣。回向偈曰。
已得冥加力 集成决择文 遍熏含识类
普入解脱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谈玄决择卷第六(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com/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net/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印光大师-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orde ... =%E5%8D%B0%E5%85%89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pJmcIyZ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soft.ctfile.com/info/IU599850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jIl1APS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