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0|回復: 1
|
六祖坛经(第二十一集)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
|
摘自《净公上人六祖坛经讲记二十一集讲于美国达拉斯》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六祖坛经 (第二十一集) 1986/11 美国达拉斯 档名:09-005-0021
倒数第三行,第三句开始: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从这一首以下都是说不争。这首偈的大意是说明大乘学者,不执着生死这种见解,『生死智』就是于生死的看法,不执着这个看法。佛法里面争论是自古以来都免不了的,可是争论看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如果是为了破迷开悟,这个争论是对的,所谓辩论是对的。如果执着自己的成见,彼此不服,那这种争论就是生死根本,障碍了悟门,不但是不能了生死,连开悟都达不到。所以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所以祖师嘱咐大家『努力须用意』,「努力」就是要认真去努力、去修学。『莫于大乘门』,这个「大乘门」特别指禅宗的顿教,决定不能执着有生死的见解。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这一首偈非常非常的要紧。那就是契机契理可以在一块讨论佛法,辩论都没有问题。如果是一昧执着自己的成见,自以为是,批判别人的,不相应的,就不要跟他辩论,他说什么就合掌赞叹几句,欢欢喜喜就行了,跟他结一个善缘。这个在我们一般社会上待人接物,都用得上这个原理。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顿教法门里面决定没有争论,为什么?本觉常照,经上处处也说「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心地清净,清净光明,决定没有争论。只有看到别人,如果有错的地方给他指点,他不服气的时候,我们不跟他争论。他若有疑,有疑可以给他解释,可以给他讲解,可以给他辩论,辩论无非是破他的疑惑而已,决非争论。『诤』就失了道意,「诤」里面他有个胜负的心,有一个自以为是、不肯服输,有这个念头在,这个就错了,学道的人不可以有这种念头。禅如是,净也是如是,这一点同修们要特别注意。念佛的人要是争,诸位想想,他怎么能到一心不乱?这不可能的事情。不但一心不乱得不到,我们常讲功夫成片,要想到功夫成片,这个争论就要不得,一有争论我们的功夫全盘失掉了。所以这一点要特别的注意。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这个末后两句是讲争论的过失。『执』就是固执,『逆』是违逆,违逆自性,换句话说,就是违背了清净心,这心不清净。这个就是所谓斗诤的法门,不断的斗诤下去,你真如本性决定迷惑颠倒,还是要去搞六道轮回,这就是『自性入生死』。因为有『诤』,诸位要晓得,必定有瞋恚,瞋恚决定退失道心。你看烦恼里面,最严重的就是瞋恚,最严重是瞋恚。大经上常讲,「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所有的障碍统统都起来了。所以佛在《楞严经》里面讲,《楞严经》说得详细,通常讲六道,《楞严》讲七道,六道里头再加一个仙人,把仙人提出来也列一道,所以一共有七道。而这个七趣(趣跟道是一样的意思)内容很长,但是讲地狱这一道占全文的二分之一。佛为什么把地狱说得这么详细?就是告诉你,这个地方决定去不得,去了之后麻烦可大。地狱是什么原因去的?瞋恚心。瞋心堕地狱,贪心堕饿鬼,愚痴是畜生。所以佛教我们断贪瞋痴,换句话说,不再堕三恶道,道理在此地,特别是地狱道决定去不得。再看下面经文: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
这都是六祖最后的遗言。说了这个偈之后,大家有些体会到祖师的苦口婆心,劝导大家要和睦,僧团要和合,不要争论,这样佛法才能够发扬光大。这是祖师这一段的意思。
【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这是问到传法,这很重要。您老人家是第六代祖师,圆寂之后,第七代的祖师应该由什么人来接替你的位?
【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
可见得六祖这个语录,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流行了。我们在第一章,第一章就是他最初在大梵寺讲的,非常完整的一个讲演的记录,六祖在世已经就流通,而且已经定了个名字叫《法宝坛经》。三十七年当中所讲的就是这部经的第一章,凡是重要的话都已经抄录,而且把它分类;就是说它有十章,有十个小题目,分成十类,这个十类就是三十七年所讲的。除了第一章之外,第一章、第二章可以说是同时讲的,第三章以后都是三十七年所讲的。所以特别嘱咐大家,传法就是传承,『递相传受』,自度度他,依照这个理论、方法、境界来修行,这就是正法住世。
【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之后传受衣钵他有这个衣,这个衣只传五代以后就再不传,达摩自己本身不算,第一代、第二代到第五代就是能大师。所以他讲,大家『根机淳熟』,因为传衣钵,衣钵就是争端。你看当年五祖传给他,他还到猎人队里头避难十五年,有多少人要抢他那个衣钵。这个偈意,从此以后只传法不传衣,法是什么?就是《坛经》,以后就传这个法,不传衣。达摩祖师这个偈子在后面:
【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这首偈是个预言。第一句是达摩祖师自己称他到中国来,到中国来的目的就是来传法,是来救度众生的。底下两句就是预言,『一花开五叶』,「一花」就是达摩祖师,「五叶」就是传五代,从慧可到能大师这是五代,五代之后禅宗就发扬光大、就结果。所以到六祖确确实实将禅宗发扬光大。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
这两句话非常重要,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成就,就看你自己有没有信心。自己要不相信自己,修什么法门都不行、都不能成功。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佛性,相信自己有善根。过去造的恶没有关系,现前造的恶也没有关系,以后不造就好了。岂不闻《十六观经》,第十六观里头所说的,「五逆十恶」,那个罪业就非常非常的重,一念回心,只要他回心转意,十念、一念都得往生。我们今天作恶多端还没有到那个程度,那些人都可以往生,那我们没有问题。但是从今天起一定要认真的改过自新,我们不但求往生,而且要求高品位的往生,总得把自己的品位要往上提升。这个世间帮助众生的事情,我们心力尽到了,功德就圆满,不要再计较,也不要生烦恼。尽心尽力去做就好,能做多少咱们就做多少,这样就是圆满功德,决定不怀疑。
【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
这就是讲,外面有没有法?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十法界依正庄严,种种建立,统统是自心变现的,真心变现之物。
【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这是《楞伽经》里面所讲的。
【若欲成就种智。】
这一句话就是成佛,成佛就是成一切种智。底下这个话就重要了:
【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决定要专一,佛法法门虽多,那个多是接引不同根机的人而设施的,不是许多法门去接引一个人,不是的,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就好像药,药有很多很多种,太多了,你不能说我有病,我把所有的药统统都拿来吃,那你一定要吃死。法门也是如此,如果所有东西统统都学、统统都修,那就被这些法害死你,法身慧命就死掉了。所以佛法能救人也能害人。这个我说得很早,我那个时候一到台中,到台中亲近李老师的时候,我就提出这个议论,那一边同学反对:佛法是好的,怎么会害死人?他们不服气,去问老师。结果老师说:是,对,没错,佛法是会害死人。他们就怔住了。确实如此,你自己一定要晓得,无量法门里面只能修一个。好像我们害病,我们吃药,吃对症的这一服药,一吃病就好了,决定不能样样都吃。哪一个法门对我们的根机,我们就修一行一相。
『一行三昧』跟『一相三昧』,诸位一定要把这个名词含义搞清楚,它不是专指哪一个法门,不是专指某一个行相。禅,你就专禅,那就是一行一相;咱修净,要老实念佛,忆佛念佛,这就是一行一相。所以这两个名词,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用,你要懂得这个道理。此地讲的是禅宗的「一行三昧」跟「一相三昧」,你看看我们在《弥陀经要解》里面,蕅益大师也提出一行三昧、一相三昧,那是念佛的一行一相,此地是禅宗的一行一相。但是禅宗这个意思我们要懂得,为什么?我们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跟禅宗完全一样,境界相同。但是我们的方法与禅不一样,净的方法容易,禅的方法难。下面就是解释这两种三昧的境界:
【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像这个我们要把它抄下来,这个太重要了,做不到,要常常想着,可以把它写在桌子旁边做个座右铭。第一个不着相,『不住相』就是不着相。在一切相,相就是境界,顺境、逆境,顺境逆境不生憎爱,你的心就清净。顺逆境里面,『憎』就是瞋恚心,没有瞋恚心;『爱』是贪心,贪爱,不生这个心。真正的爱,慈悲,要生慈悲心,爱心。爱心里头没有贪,没有占有,就是底下讲的没有『取舍』,这就叫做慈悲。慈悲跟一般的爱有什么不相同?慈悲是爱里面没有贪瞋,没有取舍,这个就是慈悲。所以这个爱心是清净的。世间人的爱心,他里头有贪,他有执着,他有取有舍,所以这个就不是慈悲。这个是讲对顺逆两种境界,特别是在人事上,多分说在人上。
『不念利益成坏等事』,注意它的「念」,我们常常讲心里头烦恼很多,想的事情太多了。真正修道人,事情在面前,尽心尽力去做,做完之后不想。你说,不想还能做事吗?当然是要想,但是一天总得要抽出一点时间不想,好!养生之道。一个非常忙碌的人,不要说多,他每天如果能够静坐下来,坐个十分钟、十五分钟,这个十分钟、十五分钟什么东西都不想,很大很大的受用。不要看这个时间短,精神体力都能恢复。因为你二十四小时统统都在打妄想,连睡觉也打妄想,打妄想就是作梦,连睡觉也打妄想。所以能够坐在那个地方,头脑很清醒,什么妄念都没有,什么都放下;要是放放不下,想不妄想妄想还是往外头冒,那就用念佛的方法。这个十几二十分钟心里头是佛号,除了佛号之外没有其它的念头,这养心也能养身,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所以「利益成坏」这个事要放得下,为什么妄念那么多?就是这个事情放不下。利害得失放不下,这个可以说是烦恼的根本。人要把利害得失这个念头打掉了,他的烦恼至少去掉十分七、八,十之七、八都没有了,心自然能清净,佛自然能念得好。底下就是确立境界,『安闲恬静』,你的心自然就安,悠闲,心地真正到清净的境界,『虚融澹泊』,这个就是『一相三昧』。再看底下这一段文:
【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相是境界相,行是起心动念,这就是行为,行为以心为根本,起心动念这个是根本。所以他向根本上说,心直,言当然直,行也直。所以,直,这是纯善,没有妄念。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当中行住坐卧都是用一个直心,用一个真诚之心,这个真诚心里面没有恶念,直心就是佛法讲的菩提心,就是儒家讲的诚意正心,心净则土净,这就叫『真成净土』。常常用这个心,常常修一行,与西方净土必定感应。所以六祖大师以后,特别是「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清规里面《禅门日诵》,诸位看看,就是禅宗的平常的课诵,晚上都念佛,晚课念佛,念《弥陀经》、念佛,禅宗他们圆寂的时候也都念佛求生净土。一生参禅,末后回向净土,行,为什么?他心清净,他与净土相应,除非他不肯发愿往生,他要发愿往生真行。由此可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决定是在愿(信愿),心清净是个关键,心不清净发愿想去也去不成,心清净一愿就去了。再看底下经文:
【若人具二三昧。】
这就是假如有人,他具足这两种三昧,一相、一行。
【如地有种。】
这个好像地上种子下下去了。
【含藏长养。成熟其实。】
这个植物种子下去,众缘具足,它一定开花结果。
【一相一行亦复如是。】
可见得这二三昧,六祖大师非常重视。在《弥陀经疏钞》里面、《要解》里面、《圆中钞》里面,都提到这两种三昧。
【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
这是六祖他今天说法,『今』是有双关的意思,可以说他这一生,今生说法,那就指三十七年所说的;如果指「今」,也可以指当时所说的。『犹如时雨』,我们这个时候需要雨水的时候,这个雨水就落了,这叫「时雨」,所谓及时之雨。『普润大地』,普遍的利益众生。
【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
大家都有佛性,虽有佛性,遇不到佛法,没有听到佛法,他心发不起来。现在你们大家有这个缘分,自己有佛性又听到佛法,就好像种子遇到了及时之雨,所以一定发生。
【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
『旨』是宗旨,『承』是接受的意思,你要能够接受六祖所传的这个宗旨,依照他老人家教导的方法来修行,决定证无上菩提,这个就是证果。
【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此地讲的『诸种』,是说的十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己心地变现出来的,虽然有无量无边的种子,祖师在此地这个意思,特别侧重在佛性种子,你也能成佛,你也有佛性种子。第二句就是他的教化,三十七年的教化,这个教化就像及时之雨一样,种子遇到了应当要发芽,应当要长成。『顿悟花情已』,「花」代表的因地,「花情」就是比喻菩萨,菩萨叫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他情并没有断尽,也就是转识成智他没有转得圆满;成佛,这个情识完全变成智慧,所谓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这是八地以上的境界。「顿悟」就是他这个法门,他的宗旨,悟了之后就是菩萨,从此以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
法是一,心也要一。
【其道清净。亦无诸相。】
所以叫你不着相,不着相就清净。『道』也是指的心,心就清净。
【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
这个就是神秀大师他们那边常常讲的方法,前面我们已经读过。用不着『观静』,用不着『空其心』,就是心里头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想,那也是着了相,着了空相,所以这个要不得。
【此心本净。】
心本来就是清净的。
【无可取舍。】
这一句很重要,只要在一切法里头不取不舍,世间法里面无有取舍,出世间法里头也没有取舍,我心就清净了。有取,着了相;有舍,也着了相。取,着了有相;舍,着了空相,不着空就着有。所以说二边都不取不舍,一切统统随缘,随缘里头没有取舍,他才能真正得到自在。
【各自努力。随缘好去。】
『好去』是去自己用功,去帮助别人。
【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这一段是开示心要,非常重要。底下一段就是说他要走了,跟大家告辞,回到新州,这是开元元年的事情: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
他想要回到新州去了,就是国恩寺。
【汝等速理舟楫。】
就是准备船,他坐船去。这个就是珠江,广东的珠江。
【大众哀留甚坚。】
大家苦苦的想留祖师。
【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盘。有来必去。理亦常然。】
不但我应该要走,诸佛如来也是这个样子,这是一个常理,是个正常的现象。
【吾此形骸。归必有所。】
所谓落叶归根,他有个地方要回去的。
【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
大众关心,你老人家现在去,什么时候再回来?
【师曰。落叶归根。来时无口。】
他只说了这么两句话。『来』,他决定来,以后六祖的肉身还是回到曹溪。『无口』是什么?回来之后不再说话了,来是一定回来,回来不讲话了。『落叶归根』,就是要到新州那一边,示寂是在新州,他要回到那个地方去。他为什么不在曹溪?曹溪他在那里教导了三十七年,为什么不在曹溪?新州虽然是他老家,他在新州的时间很少,离开老家之后,六祖很少回去,曹溪住了三十七年,为什么不在曹溪,要回到新州?诸位想想这个道理。就是他这一句话,「落叶归根」,他就是教训我们这一句,不要忘本,是这个意思,取这个意思,教我们每一个人决定不能忘本,根就是根本。我们今天在美国,我们的根是中国人,不要忘了中国,诸位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这里的用意很深很深。其实在这个境界里,还有什么好选择的,哪里还不是都一样吗?这个就是告诉我们不忘本,用意在此地。
【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
这里还是问传法。
【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他不指某一个人,因为得法的人有四十三个,所以真正有道的人他得了。什么叫『有道』?『无心』,无私心、无妄心,这个人就通达。我们今天说不通,就是一个私欲的念头障碍住。离开私欲,就是去了障碍,法法都通。
【又问。后莫有难否。】
所以弟子们关心的,也实在是很周详、周密,以后还有没有什么难?会有没有什么麻烦事情?你看六祖此地讲的,底下讲了两条预言。这个也都说明了六祖有神通,能知过去未来,他给大家说了个谜语,就是预言。
【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
有一个人来要他的头。
【听吾记曰。】
这个『记』就是预计,就是预言,预先告诉你们。
【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
这个预言,这个四句在此地不要解释,我们念到后面去的时候会看到,你只要把这个四句记住。当时大家听了也是胡里胡涂的,也不晓得这是怎么回事情。
【又云。吾去七十年。】
这就是他老人家灭后七十年。
【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这个也是一桩大事情。这是两条预言,一条是他自己有难,遇难;一条是预计后来佛法的兴盛。两个菩萨,一个就是马祖道一禅师,这是第一个倡导建丛林的,提倡建丛林的。所以诸位要晓得,丛林是我们中国佛法的特色。丛林是什么?就是办学校。因为从前出家人,虽然都住在这一个寺庙里面,各人修各人的,只是讲经说法的时候大家来听,听完之后各人干各人的,真正是民主自由。在这个时候已经就有很多流弊,听经的时候来了,修行他不干,他就玩去了,他自己不修了,不认真的修。道一禅师看到这些现象,这是佛门的衰相,所以他就建立共修的制度,丛林提倡共修,叫依众靠众,大家互相监督。早晨三点钟起床,个个都要起来,你不起来,有人会催你起来,依众靠众,大家彼此互相监督、互相警策,收到很大的效果。所以丛林就等于一个佛教大学,里面也分科,首座和尚分座讲经,但是行门决定是一个。研究教可以分座,喜欢听什么经,最初的时候有几个法师,讲堂很多,所以也很大,好像有几个教室,喜欢听哪一门的,专门听哪一门,但是行门统统是坐禅。这是丛林的一个开始、一个开端,所以这是非常非常的了不起。
在家居士就是指庞居士,庞蕴,蕴就是五蕴皆空那个蕴。庞蕴,这个居士也很了不起,他是一家人都成就了,他自己、他的太太、他的女儿。他那些故事,《庞居士语录》里头都有,诸位可以参考来看。他本来是很富有的,家庭非常富有,他把他家里这些值钱的东西,金银财宝装在一个船上,船划到江当中,把船底下打个洞,沉下去了,什么都不要。人家看到他这个样子,他说你既然这么多钱统统不要了,为什么不拿去做一些好事?他回答人家一句话,「好事不如无事。」这都是禅机,好事不如无事。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说这句话的,就是教人这句话,天下事什么事最好?无事最好。事情来了,那是没有法子不能不做,不来不找,这就叫随缘不攀缘。来了,来了要尽心尽力做,不来不找。他以后的生活就是打草鞋,做草鞋卖草鞋,每天卖几双草鞋,这个钱够过日子,一家人成就。他在临走的时候,也是很逍遥、很自在,叫他的女儿到外面看看,太阳到什么地方?意思就是他要走了,是不是到中午了?他女儿出去一看,告诉他,还没到,女儿先走了。老头气坏了,我还要替她料理后事,耽误了七天。你看看,多么厉害,女儿跟他开玩笑,女儿不替他办后事,要他替自己办后事,真自在!太太也是如此,生死自在,游戏人间,想走就走。这是两个菩萨,一个是出家,一个是在家。
【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
这一段就是问佛法的师承。
【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
世界有成住坏空,无论经过多少个成住坏空,诸佛如来在机缘成熟的时候,必定来教化众生,所谓是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要问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多少次?这个没法子,说不清。
【今以七佛为始。】
你既然问了,我跟你讲,我只给你讲最近的七尊佛。
【过去庄严劫。毘婆尸佛。】
这是庄严劫末后的第三尊佛,倒数第三尊佛。
【尸弃佛。】
这是第二尊,末后的第二尊。
【毘舍浮佛。】
这是最后一尊,就是过去庄严劫里面这个三尊佛。
【今贤劫。】
这是讲我们现在,我们现在这个劫,叫『贤劫』。「贤劫」里面有一千尊佛出世,现在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贤劫的第四尊佛。
【拘留孙佛。】
『拘留孙佛』是贤劫里面第一尊佛。
【拘那含牟尼佛。】
这是第二尊。
【迦叶佛。】
这是第三尊。
【释迦文佛。】
到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所以贤劫四尊加上从前庄严劫里面末后的三尊叫七佛,七尊佛。
【是为七佛。】
这是讲佛与佛的相承。再说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一直传到今天:
【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
这是衣钵传给大迦叶尊者。
【第二阿难尊者。】
所以阿难得法,虽然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侍者,跟佛的关系非常之密切,但是他真正得法是从摩诃迦叶的教导。
【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鞠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
这些尊者在《传灯录》里面都有传记,诸位如果要知道的话可以参考,《五灯会元》里头也有,《佛祖统纪》、《释迦方志》里面都有,都有他们的小传,他们的历史。十二祖马鸣大士,这个人非常的了不起,与以后大乘佛法关系非常之密切。
【十三迦毘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
龙树菩萨跟马鸣菩萨,与我们中国佛法关系最密切。龙树是佛陀灭度七百年以后出生的,《华严经》就是他传出来的。这个人是个再来人,他出世之后先学外道,外道那些典籍全都读尽了,然后遇到佛法来学佛;佛经里头的典籍也都读尽了,读尽之后,自己觉得这个世间,除了他之外没有人了,就生了大我慢。徒弟怂恿他说:师父,你就作新佛好了,何必跟着释迦牟尼佛后面走,你可以作新佛,我们也作新佛弟子。他听了觉得也满有道理。这个时候大龙菩萨看到这个现象,心里就生出怜悯心,就把他接引到龙宫里去,看看他所收藏的经典。龙宫里面的图书馆,接引他去参观一下,他在那里一看到《华严经》,自己再不敢说了。《华严经》有多少分量?「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把他吓住了,吓呆了,不敢再讲成佛,这个念头不敢起了,这才佩服佛佩服得五体投地,没有话说了。看到这个大本《华严经》,我们一般人没有能力接受;再看中本,也不能接受,太大了,分量实在太大;看到下本,下本是十万偈三十六品,这个我们阎浮提众生有能力接受。所以就把下本的,下本实在就是《华严经》纲要,就是我们现在念的《华严经》,是《华严经》纲要。你看我这一次给尹建维一套书,我们中国历史叫《通鉴辑览》,那就是中国历史的大纲,就好比是下本的;大本的《二十五史》,我们中国历史大本的是《二十五史》;中本的就是《资治通鉴》。《通鉴辑览》是下本的,我们现在念《华严经》,就好比《通鉴辑览》一样,下本经。
而且这部经流传到中国来,因为分量太大了,从前书不是这样装订的。印度是贝叶写的,贝叶很厚,一张也写不了几行字,写个四行、五行,它只有这么宽、只有这么长。所以你想一部经有多少,那真是几个车子都拉不完,一部车丢掉了一部分,很平常的事情。所以传到中国来的《华严经》是个残缺的本子,连《四十华严》合起来,只有全部《华严经》的一半,《八十华严》一共是四万五千颂。你看十万颂,加四万五千颂,一半都不到,加上《四十华严》勉强是一半。另外一半没有了,在这个世间已经找不到,失传了。但是这个一半,这部《华严经》还是能看得出来。现在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是最完备的《华严经》保留下来,就是中文的本子,非常的难得。《八十华严》已经完全散失了,《四十华严》的梵本还有,现在还存在这个世间,《八十》的已经散失了。密宗也是龙树菩萨兴起的,他开铁塔传密藏,所以龙树菩萨是显宗、密宗共同的祖师。我们中国是八大宗,他是八大宗的共祖,八大宗都是他传出来的,密宗也是他传出来的,显密各宗的祖师。他在禅宗承传,他是第十四代。所以诸位,由此可知,整个佛法在禅宗师承上都能找得出依据的,真是像一棵树一样,根本枝叶清清楚楚。龙树传给:
【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侯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拏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
我们通常称达摩祖师,菩提两个字省掉了,具足名字是『菩提达摩』。
【此土是为初祖。】
菩提达摩到中国来,他在整个承传上,他是第二十八代,在中国他算是第一代。
【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
这在中国讲是三祖。
【三十一道信大师。】
这是中国禅宗四祖。
【三十二弘忍大师。】
就是六祖的老师。
【惠能是为三十三祖。】
禅宗里面常讲前三三、后三三,多半是指这个典故。前三三就是指他们,六祖惠能这是前三三,后来承传的,这叫后三三。
【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就是师承决定不能错。所以重视师承,可见得佛法确确实实是属于教学,一代一代的承传下来,是有它的根源可考的。下面一段,这是讲大师示寂的情形。
【大师开元元年癸丑岁。】
这是公元七百一十三年。
【八月三日。】
八月初三。
【于国恩寺斋罢。】
这个时间是中午,『斋』是中午,中午用完斋之后。
【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
叫大家每个人在自己坐位上坐好。
【吾与汝别。】
跟大家告别。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
这是最后的请教,希望大师明白指示,后来的人要怎样修学才能够明心见性。
【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
大师告诉法海与大众的,实在就是开导我们后人。『众生』就是自己。所以一个人,平常讲「人贵自知」,一个人要认识自己,不认识别人没有关系,一定要认识自己,你能够认识自己,那你就是佛。所以他提出来讲,一定要识众生。「众生」两个字怎么说?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我们这个人身是个现象,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所以叫众生。佛门里面,这在大陆上从前是很有规矩的,你要是到人家的寺院问,你这个寺院住多少人?人家一听就晓得你外行,你不懂佛法。内行人怎么样?你这住多少众,住了多少个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就这个意思。这是什么?教你不迷,不要着人相,我相、人相,不要着这个相。所以一定要破我执、破我相,不在这上面起执着,晓得事实真相而不迷惑,大师用意在此地,『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下面他教我们,这是给我们一个启示,如何认识自己,教我们『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
【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
这是真的,自性确实不迷,的确是众生迷了。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
这个几句话已经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跟众生,实在讲就是迷悟。底下举出这几条都是讲迷悟之相。悟的相心是平等的,迷的相心是不平等的,『邪险』就是不平等。心不平等,佛就变成众生;如果你一念平等,众生就成佛。在纲领上讲,十法界的心行,十法界他们就是用心不一样。我们从下面往上面说,地狱道用的瞋恚心,饿鬼道用的贪心,畜生是愚痴心,修罗是好胜心,人是五戒心,天是十善心,声闻是四谛心,缘觉是因缘心,菩萨是六度心,佛是平等心,这是佛法里常讲的。十法界怎么来的?用心不一样。所以要想成佛一定要修平等心,这个重要!菩提心里面,第一个讲平等,直心就是平等。所以他这讲『一念平直』,平等心就是直心。再往下面看: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
这个两句话,我们看到第二次了,凡是有重复的,这个话都是非常非常重要。我们自己有清净心,自己有平等心,只要把一切念头、顾虑统统放下就是,这个心就平等、就清净,就是个佛心。一念妄想起来,那又变成众生。所以一个妄念来了就落在十法界。
【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
这一句话也重复,前面说过了。十法界依正庄严统统是本心所生的、所现的,因此我们在一切法里面不取不舍就是根据这个道理。为什么一切法你不要去舍?因为一切法是自性变现的,你要在一切法里有取有舍,那叫头上安头,自找麻烦。
【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楞严经》上也辨别这个问题,心生法,法生心。心生法是讲一切万法的根源,「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心生法就是真如本性变成阿赖耶识,这是心生法;法生心,就是外面这些境界使我们起许许多多的念头,贪瞋痴慢这个念头,法生心。
【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底下这个八首就是『自性真佛偈』。第一首就是辨别佛与魔,佛、魔从什么地方识别:
【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
可见得真佛是本有的,不是向外求得来的。
【邪见三毒是魔王。】
我们今天真佛是隐而不现,每个人都有真佛,真佛没有露出来,为什么?魔王把它遮住了,魔王挡住,我们看都看到魔,没有看到佛。『魔』是什么?『邪见』,邪知邪见;『三毒』就是贪、瞋、痴。你看到三毒,你就晓得邪见是指什么?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就指这五种见,这就是见思烦恼。贪瞋痴慢疑是思惑,见惑、思惑这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
就是魔王住在你家里,这个『舍』比作我们的身体,我们身被魔控制住,被邪见、三毒主宰了,听它指挥,听它摆布,要去造种种罪业。
【正见之时佛在堂。】
佛法修学的,大师特别明白给我们说出,皈依三宝是皈依的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就是佛在堂,那就是真佛做主宰,我们正知正见,得大自在。可见得众生要成佛,真的是在一念之间,把烦恼舍掉,正见现前。第二首说明佛跟魔是一不是二,本性觉悟了就叫佛,本性迷了就叫魔。
【性中邪见三毒生。】
你的见解错误、思想错误,贪瞋痴慢生起来。
【即是魔王来住舍。】
你看,一念邪见,佛就变成魔。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正知见现前,三毒心没有了,贪瞋痴没有了,这个时候心里头干干净净,一丝不挂,什么牵挂都没有,什么念头都没有,清净,魔就变成佛,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说是真的不是假的?诸位要晓得,贪瞋痴没有,只是迷,不是真正东西。如果诸位要细心,像古德讲,譬如像慧可禅师见达摩祖师,他的心不安,达摩祖师说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他觅心了不可得。你说我贪心很重,好,贪心拿来,我给你治一治。你去找,你也找不到,贪心在哪里?我瞋恚心好重,好,你瞋恚心拿来,我替你安一安,觅心了不可得。所以知道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一定能找到,假的找不到。真如本性是真的,不是假的,所谓「六根门头放光动地」,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指给我们看的,那就一点都不假。贪瞋痴慢找不出来,没有,决定是假的,就是自性迷了,起的是迷用,就叫贪瞋痴。所以就是佛性一个是觉用,一个是迷用,觉用我们叫做佛,迷用就叫做凡夫,就是贪瞋痴。下面讲三身原本是一性: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这一点前面一再说得详细,我们自己要晓得,我们的本性就是法身,我们的觉性就是报身,我们的分别执着(就是意识心)就是我们的化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菩提因』就是佛菩提、佛智慧,在『性中』见,性中能见到自己三身一体。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这首偈说明一三不异,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不一不异。『从化身』,法身自性清净的法身,像我们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是法身现前,理一心不乱。『净性常在化身中』,我们的清净自性从哪个地方表现?就在肉身,也就表现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之中,法身就能够流露。『性使化身行正道』,这个就是佛菩萨,刚才讲了,正知正见做主宰了,而不是邪知见在指挥我们,这个就是佛、就是菩萨。『当来圆满真无穷』,这是讲功德报身当来,所以称作报身圆满无穷。报身是智慧之身、福德之身,我们常讲求福、求慧,圆满的智慧、福报一定现前。第五首偈是讲除障见性: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剎那即是真。】
在贪爱里面,淫是占最重要的一位。佛在经论上常常跟我们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这个两句话很重要很重要。所以贪淫之心一定要断,它是染污,它是障碍,是最严重的染污,染污了清净法身。所以这个念头要把它打掉,然后清净的自性法身就能够现前。可见得你要想求清净心,从哪里求?从除淫求起。它是因,不从这个因上,哪里会有果?由此可知,修行从哪里修?五欲六尘,在五欲六尘里头要离五欲六尘,五欲六尘是修行的增上缘,没有五欲六尘修行就难了。
所以极乐世界修行进度很慢,娑婆世界修行进度很快,进得快,退得也快。极乐世界进度很慢,它不退,为什么?它没有退缘。为什么进度很慢?没有进的缘,所以进得很慢,不会退。我们这个世界要进进得好快,要退退得好快,不进则退,问题在此地。经上常讲,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于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所以我们这个地方,一生能够念到一心不乱;到极乐世界去,念到一心不乱要几个大劫。不过那个地方人寿命长就是,不在乎,就十个大劫也无所谓,也不在乎,他寿命长,他无量寿,有的是时间。所以诸位用功,一定要把握住娑婆世界这个机会用功,会修行的,这地方是非常有利的道场,环境恶劣,恶劣当中修不动心,这个是真不动。所以会用心的人,他就会运用境界,所有境界都变成自己修行的增上缘。
所以第二句就是第一句的批注,为什么『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就是清净法身。『性中各自离五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或者讲色声香味触也可以,但是正说是说财色名食睡这个五欲。『见性剎那即是真』,见性是真性用事,性中没有污染。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第一句就是指禅宗顿教的法门,这个是百千万劫难遭遇,难得遇到,遇到之后要悟。悟什么?悟自性,悟自性就是见佛。所以古德常讲一个迷惑颠倒的人,忽然被善知识一指点、一开导之后,他一念回光就能见自本性。在本经里面我们看到好几个例子,第一个我们看到惠明,惠明存的心是个恶心,要去追六祖把衣钵抢回来,说不定还要谋害他,一念回光他就明心见性,那是真正做到了。所以六祖讲「不思善、不思恶」,他一听这个话,果然善恶统统都没有了,统统都断掉了;这个时候人家一点,正在这个时候,「如何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他一下就恍然大悟。可见得为什么我们不能悟?就是胡思乱想,就是妄念息不住。妄念一息住,真的一句话就打破了,就点醒了。
我们念头太多太多了,放不下,这个就是佛法讲的业障。业障实在也是假的,你自己硬是不肯放下,有什么法子?这没有办法,这个东西一定要你自己肯放下,这个肯放下就是真忏悔。惠明那个时候拿衣钵,衣钵明明在石头上摆着,那么一点点小东西,他自己是个武将军出身的。从前将军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将军也许说没有力气拿不动东西,从前不行的,从前将军一定是武功高强的。你想那个衣钵,我看顶多也不过一、二斤重,不得了了,他居然拿不动,他这个时候忏悔的心生起来了,知道自己罪太大了,所以一句话能点醒。『若欲修行觅作佛』,这是讲向外,你要向外驰求的话,那你就不晓得到什么时候才能见性,修行一定要向内求,不是向外求。佛门里常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一定要向内求。
【若能心中自见真。】
这是真正的事实,心里头干干净净,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这个才是根本。
【有真即是成佛因。】
『有真』就是决定没有杂念、没有妄想,这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成佛正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这决定是凡夫、是外道,起心动念,心外求法。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所以六祖常常教诫,这个事情总是要自悟、自修、自度、自证。佛菩萨、祖师只能给我们做一个增上缘,就好像老师教学生,把理论方法都教给你,你要自己去做,自己不做,他没有办法。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当来』是将来,这是报告你们这些后来的人,你要没有这种见解,你这一生就空过了。『大悠悠』,说得不好听的话,就是醉生梦死、胡里胡涂过一辈子,那就太可惜了。再看底下这一段,这是最后的遗教: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
你们好好的去过日子,好好的自行化他去。
【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
这是特别告诫,不要学这些世间人,走了之后哭哭啼啼的,搞这些世间事情。为什么?佛法里头没有生死,来去自在。所以一定要懂这个道理。
【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
这是说出一个修行证道的人,本地风光,他确确实实是如此,得大自在。
【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
这是一再苦口婆心的教诫。
【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
这个话说得千真万确。
【复说偈曰。】
这个四句偈说尽了修行人的本色,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
【兀兀不修善。】
『兀兀』是不动的意思,心地清净不为境界所动。这个『不修善』,诸位要记住,不是说不做善事,心里不要想着做善事,善事要不要做?要做,「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做善事心里头不起这个念头,心里如如不动,是这个意思。千万不要误会,「兀兀不修善」,我什么善事也不要做,那你就完全错会祖师的意思,这就要不得。佛祖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些善事不做怎么可以?作善不能够着相,着相就坏了。
【腾腾不造恶。】
『腾腾』是很自在,无所作为的样子,『不造恶』,心地清凉自在,决定不起一个恶念。
【寂寂断见闻。】
『寂』是清净寂灭,非常的安静,清净心当中什么见闻、杂念统统舍掉。
【荡荡心无着。】
『荡荡』就是心里平等,平平坦坦心无所住,这个意思。心里面不执着一切,什么都不执着,不但世间法不执着,佛法也不执着,这个才真正见道。所以诸位想想,他讲的这些原理、原则,再想想这个念佛法门,的确非常非常相应。下面这个文,看大师说去就去: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
这一次谈话时间很长,从中午用完斋之后就召集大家,到晚上三更,『三更』是夜晚十二点,这跟大家告别谈这么多,这么长的时间在一起谈话。
【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
说完了,跟大家说:我走了。说走就走了,多潇洒,多自在。
【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
就有一道光,像彩虹一样,从地面上起来。
【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这是当时现的这种瑞相。
【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缁白。】
『缁』是出家的弟子,『白』是白衣,就是在家的弟子,在家的皈依弟子。
【争迎真身。莫决所之。】
因为大师在世,这三个寺庙关系都很深,广州的法性寺是他剃度的地方,就是「风动、幡动」这个地方;新州的国恩寺,是他的老家;宝林寺是他弘法三十七年,大家都想要他的身体。送到哪里去供养?
【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
大家就用这个方法,我们烧香,看这个烟往哪一个方向飘,大师就到哪里去。
【时香烟直贯曹溪。】
这个不可思议,新州距离曹溪相当远,那个香烟一直就往那里飘。大家没话说了,肉身只好送到曹溪去。所以说「来时无口」,是回去了,回去不再说法了。
【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
『神龛』就是他这个肉身,就像我们用的佛龛一样,做这个龛。
【并所传衣钵而回。】
连传的衣钵都送回曹溪供养。
【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
这一句就记在此地。现在诸位看到六祖大师这个像,就是方辩用泥再把他修补了,跟大师在世的面貌完全一样。所以他这个像是经过方辩给他修饰的,这个像是一模一样。这经本前面有大师的肉身像。
【门人忆念取首之记。】
他说过这个预言,说有人来要他的头,五年之后,所以大家就有了预防。
【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
就用铁片保护这个颈子,然后外面漆起来看不出来,实际上这颈子上是有铁片保护着的。
【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
这是瑞相,肉身送到塔里面供养的时候,有这个瑞相。
【韶州奏闻。】
『韶州』刺史把六祖这些瑞相,写成奏章呈到皇帝那边去。
【奉敕立碑。纪师道行。】
皇帝下圣旨,叫这个地方上给他『立碑』,把一生弘法利生的事迹都记载下来。这个碑当时由王维,这都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一些文学家,柳宗元、刘禹锡都做了碑记,都替六祖做碑记。
【师春秋七十有六。】
他老人家圆寂的时候七十六岁。六祖大师生在唐太宗贞观十二年二月初八,贞观十二年就是公元六百三十八年;他老人家圆寂是玄宗(就是唐明皇)开元元年,唐明皇做皇帝的那一年元年,公元七百一十三年,所以他世寿是七十六岁。
【年二十四传衣。】
五祖传衣钵给他,他二十四岁,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是二十四岁。
【三十九祝发。】
示现出家相,三十九岁,年岁相当大了,一直都在避难。
【说法利生三十七载。】
弘法利生在曹溪,弘法利生三十七年。
【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
这个在丁福保的批注里面都有很详细的记载,这四十三个人明心见性,传六祖之法。
【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
虽然是没有明心见性,但是在修行上也相当了不起,真正得禅定,有功夫的人,那就太多太多,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8-5-13 11:49:34
|
只看該作者
就很难说了。
【达摩所传信衣。】
就是衣钵。衣钵为什么叫『信衣』?就是凭证。
【中宗赐磨衲宝钵。】
这是前面我们看到的,中宗皇帝送给他的钵跟袈裟。
【及方辩塑师真相。】
『方辩』那个时候给六祖塑了七寸的像,以后肉身这个像也是他修补的。
【并道具等。】
『道具』,就是六祖一生自己所用的一些东西,用的一些衣物,这些东西。
【主塔侍者尸之。】
『尸』是管理。有肉身塔,有一个人专门负责管理,他这些衣钵,六祖的衣物都在这个塔里面,由他来看管。
【永镇宝林道场。】
这个东西以后都不传了,就到此为止。
【流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到以后所传的,就是传《坛经》,只传法,不传衣钵,衣钵是一个争端。这部经到此地讲圆满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