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4|回復: 0
|
《孝经》研习报告锺茂森博士主讲(第十一集)
[複製鏈接]
|
|
摘自《锺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控制占有。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孝经》研习报告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一集) 2008/7/10 华严讲堂 档名:52-266-0011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孝经》,上回我们已经将第七章讲解圆满,今天从第八章开始学习,第八章是「孝治章第八」,我们先把这一段的经文来读一下: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这一段的经文是讲到明王以孝治理天下。在邢昺的疏里面他有介绍这一章的主旨,这疏也是《孝经正义》的解释。「《正义曰》:夫子述此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前章明先王因天地、顺人情以为教。此章言明王由孝而治,故以名章,次『三才』之后也」。邢昺,这是北宋的大儒,他在《孝经正义》,这是批注唐玄宗的《孝经》的注,所以它是批注的批注。《正义》当中说,夫子是孔老夫子,在此章讲述了明王,明王是圣明的君王,他们以孝德来治理天下,自己能够爱敬尽于事亲,然后以德教加于百姓,所谓是正己而后化人。用孝,这是孝道,来治理天下的话,自然就感得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我们说国泰民安、世界和谐。前章,这是指「三才章第七」,「三才章」告诉我们的是孝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把人的孝行跟天地之德合起来。所以前章是告诉我们,「先王因天地、顺人情以为教」,天地就是自然,因着自然来教化,这个因就是依据的意思,自然是什么?是我们的本性,依着我们的本性本善来教化,这是最有效果的。孝道就是本善,是每个人本有的性德。所以先王很有智慧,这都是圣贤他们依据着人的本性、天性,顺着人的情感,孝里头也有人情、情感,你看看儿女跟父母之间的那种亲情,那也是天性,随顺着这种天性的情感来立教,所以教化很容易推广,很容易就能够使人心向善,社会和睦。这一章就告诉我们,明王,「此章言明王由孝而治,故以名章」,明王,这是古圣先王,他们用孝道来治理天下,这都是因天地、顺人情的教化,得到天下大治、安定和谐,所以这一章的名字就叫「孝治章」,这个治理的治古音读作持,孝治章,这是在「三才章」之后。
我们来看看唐玄宗对此章的一个简单的批注,『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这句话是原文,下面就是唐玄宗的批注,「言先代圣明之王,以至德要道化人,是为孝理」,这是解释本章的第一句话。夫子讲的「昔者」是过去先王,古圣先王,「明王」就是指圣明之王,他们以孝来治理天下,为什么?因为孝是至德要道,至高无上的品德,至为重要的道理,能够转化人心,所谓是百善孝为先,当人的孝心一开,百善皆开。所以以这种至德要道来教化人,这是最容易的,而且效果最显著的,这就是孝理。下面第二句经文讲的,『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这里讲的,这是唐玄宗注,「小国之臣,至卑者耳」,小国的臣民那是极为卑贱的。当时周朝是有八百诸侯,有的国很大,有的国很小,做天子的,这是圣明的君王,是谁?文王、武王,他们连小诸侯国的臣民都不敢轻视,这里讲的,「主尚接之以礼」,主这是指明王,天子,对待小国之臣尚且用正式的礼节来接待,而「况于五等诸侯,是广敬也」,更何况是公、侯、伯、子、男这五等诸侯国?诸侯国的国君当然更是接之以礼。这是讲到广敬,广是广大、普遍的意思,敬就是礼敬,对待一切人都是这样的礼敬,这叫广敬。
下面说的,『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这是讲到天子能够这样的对众多诸侯国,上至国君,下至臣民,都能接之以礼,以礼相待,就自然能得到万国之欢心。「万国,举其多也」,这是一个比喻,不是真正的数字,它是讲有很多诸侯国。人能够以礼敬对待天下人,就自然得到天下人的礼敬,自然得到天下人的欢心,这就是讲到孝道。孝它很注重一个敬字,所以孝底下往往跟着一个敬,孝敬孝敬,如果没有敬那就不称为孝。这种敬心从哪里培养的?从敬父母那里培养的,然后把这个孝敬的心推广至万国、推广至天下。得到的结果,这是下面讲的,「言行孝道,以理天下,皆得欢心,则各以其职来助祭也」,这是讲到行孝广敬的这种美善的结果。用这种孝道来理顺天下,就自然得到天下人的欢心,他都能够拥戴这位天子,当这个天子要祭祀自己的祖先的时候,万国的诸侯、臣民都各以其职,以自己的身分,按照自己的地位来参加祭祀,这叫助祭。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过去讲的进贡,各个少数民族的这些诸侯国他们有自己的特产,都纷纷拿着这些特产来进贡,用这些贡品来帮助祭祀天子的祖先。这是因为天子能够礼敬诸侯,所以得到诸侯的礼敬。祭祀祖先这就是对祖先尽孝。所以当我能够以礼待天下人,以恭敬之心待天下人,天下人不仅恭敬我,而且恭敬我的祖先,通过这样我们就达到对祖先的行孝。
这里讲到明王,「明王之以孝治天下」,这个明王是讲到做子孙的应如何来侍奉自己的祖先,也就是以礼待天下诸侯,使到自己祖先也能享受到祭祀,这是古代诸侯都有这种礼节。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国家如何用孝道来对待其它国家,首先我们自己国家,要从天子至于庶人,从领导,国家领导人,一直到百姓,都奉行孝道,以爱敬存心,所以当我们举办一些在国际上一些活动,自然就会有其它国家响应,这好像是助祭一个道理。譬如说我们国家八月份就准备开奥运会,我们自己国家能够推行爱敬的这种教育,自己和睦,对待别的国家也能够礼敬,就能够得到其它国家的礼敬、其它国家的拥戴。如果是我们国家遭受苦难,譬如说五月十二号四川汶川大地震,这是国家的苦难,我们国家自己从上至下都能够团结,都能够以爱心来互相帮助,帮助我们灾区的灾民,去救援、去奉献,我们自己的这分心、这种举动,也自然能够带动起别的国家的同情和支持。所以我们看到就在五一二大地震之后三天,就已经有一百五十一个国家和十四个地区,以及很多的国际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对我们这个灾区灾害表示慰问。所以当我们自己国民能够由爱心来互相帮助,才能感得别的国家用爱心来支持,爱心是可以唤起爱心的。假如我们国家自己看到灾难并没有立即动作,并没有很重视救援工作,也就不能感得其它国家对我们如此的同情、支持。令我们感动的是,看到有一个爱莎尼亚驻华的大使翁卡,他在地震后三天就到北京的红十字会血液中心为地震受灾的灾民们献血。所以我们看到,我们自己对别的国家能够以爱敬来对待,才能感得其它国家对我们也爱敬对待。
我们继续来看唐玄宗的批注,『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这是《孝经》讲到治国的人,刚才是讲到天子,现在是讲到诸侯。「国」是诸侯,做为诸侯,「理国,谓诸侯也」,他是治理一个国,在古代国就是诸侯所统辖的范围,诸侯他不敢侮于鳏寡,对鳏寡孤独都不敢欺侮。什么是鳏寡?批注上讲,「鳏寡,国之微者」,当一个男子失去太太,这就称为鳏,一个女子失去先生,这就叫寡,鳏夫、寡妇这在一个国家里面是属于地位很微贱的。在古代,如果是失去太太而不能够再娶,这一定是家里很贫穷,或者是一个寡妇,也是所谓她的力量很单薄,没有很多人去体恤她,所以称为国之微者。国君尚不敢轻侮,对待这些鳏寡孤独的非常弱小的人,做为一国之君都不敢对他们有轻侮,不仅没有轻侮的言行,看不起他,或者甚至虐待、刁难,这些都不可以有,连内心里都不能有看不起对方的心态,纯是以一颗爱心、敬心对待他们。所以连这些鳏寡孤独尚且如此对待,「况知礼义之士乎」,知礼义这种人是在社会上受到大众的敬佩,所以他是有一定的地位,有一定的声望。在百姓当中,百姓一般称为是民,在百姓当中知礼义者就称为士。所以这里说「而况于士民乎」,就是知礼义的百姓,对待他们当然就更加要用礼敬。所以能够如此去做,这个果报自然就『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唐玄宗批注说,「诸侯能行孝理,得所统之欢心,则皆恭事助其祭享也」,做为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能够对待自己的子民都这样以孝敬之心对待,当然可以得到所统之欢心,所统就是所统治的,就是百姓,得到百姓的欢心、拥护、爱戴。所以百姓们也为国君着想,国君要祭祀祖先,他们也恭敬来助祭,所以使到这一国的社稷能够长远。
孟子有一句话说得好,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说君子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就在存心不同。君子是什么存心?君子以仁存心,仁是仁爱,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这是仁,所以对待别人如同对待自己一样那么爱敬。他也以礼存心,对待别人都以礼敬,礼是身体的形相,敬是他的存心,礼者敬而已矣。所以古人讲「诚于中而形于外」,内心里对人是一分恭敬之心,他肯定对人就有礼貌,如果在礼节上面有缺失,就表明他敬人的心不够,所以内心和外在是完全连在一起的。仁者爱人,君子以仁存心,所以他是爱人,爱护人、关怀人、尊重人、照顾人、帮助人,所以以仁做为他自己的人生观。有礼者敬人,心存着礼义,对待别人自然能够礼敬。而人跟自己是一体的,你看这个仁字,人字边一个二,二人合一这叫仁。这二人是什么?任何两个人他们都是一体的,人与我本就是一体。所以懂得爱人的人才是真正懂得自爱的人,能够尊重别人的人他才是自重的人,不懂得爱人、敬人,说老实话,他也不自爱、也不自重。这个理很深,讲到一切人、一切众生实际上都是同体的。佛法里面有讲到「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十方三世佛,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众生是未来佛,我们每个人都是未来佛,过去、现在、未来的佛,这是一切众生跟佛都是同体,共同一法身,一个身。所以我们才能够体会得为什么古圣先贤教我们爱人、敬人,因为爱人、敬人就是自爱。下面讲「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是讲到因果,爱人是因,人恒爱之是果,「敬人者,人恒敬之」,我能够敬人,这修好因,就能够得到好果,人恒敬之。所以能够爱人、敬人,自然得到人们永恒的、永久的爱敬。我们看到周总理过去对每一个人都尊敬,对待自己每一项工作都是尽心尽力,这是敬业,敬人、敬业,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家做出很多难能可贵的这些奉献,他能够这样的爱敬人,感得全国人民对他的爱戴。所以当他病逝以后,你看北京十里长安街都是这些百姓在为他送终,连联合国都给他下半旗。这是什么?爱敬他人得到的果报。
我们继续看下面的经文,『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这是讲到卿大夫之孝,《孝经》它的逻辑都是自高而卑,从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这么讲下来。卿大夫他有家,他是治家者,这是治理一个家族谓卿大夫。要知道古代的家跟我们现在概念中的家是不一样的,现在人想到家,小两口带个小孩那就是一家,这个不是古代那个家,你看古代的家都是大家族,少者七、八十口,多者几百口人。根据记载,明朝的郑濂,他家里有一千多口人,所以明太祖送他一个匾额,叫「天下第一家」,他是七代同堂。所以一个家就像一个小社会一样,能够把家治理好他就有能力治国,能够把国治理好他就有能力和平天下。大学之道都讲了,「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所以《孝经》当中讲的这个理跟《大学》是一样的,想要把家治理好必先要修身,由身而家、而国、而天下,身不能够修好,家不能齐、国不能治、天下不能平。如何把家治理好?这是讲到家道。我们的老师净公上人老教授在上个月月初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国际儒学普及工作座谈会,这是叶选平,这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现在是国际儒联的会长,他邀请老人家我们老师去做一个开幕发言。我们老师在发言当中就谈了中华的家与家道,家最关键的是和睦,所谓「家和万事兴」,要有和睦的家就必须要有家道。古来的家都由四个要素组成,所谓是家风、家规、家学、家业四个要素才能组成一个家。如果只有家的硬件,而没有家风、家规、家学、家业,这就不成为一个家,那就家破了。什么是家风?这是伦理道德,儒家讲的五伦八德。我们常常听到忠信持家,或者是孝悌传家,这也就是伦理道德,家风。一个家有家规,规是规矩,全家的家族的人共同遵守的这是规矩。每一个家都有它的家规,可以说都是大同小异,因为这一个家的家长都是有智慧的长老,他们订立家规的目的就是让一个家能够绵延长久,能够有百代的子孙保持他的家业,所以就不得不注重这个家规里面的伦理道德,重视做人。而《弟子规》这篇文章它就是中国家规的集大成,所以它所讲的实际上都是把古老的家规里面的要点汇集起来,以《论语》当中的这一句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串起来。所以我们现在希望要恢复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要从恢复家与家道开始,而我们要去落实必须从家规学起,那就是《弟子规》,《弟子规》就是教我们修身齐家的,能够把《弟子规》做到,家就能齐,进而治国、平天下。
汤池是我们师父上人净公上人老教授在那里建立了一个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就用这本《弟子规》,简简单单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你看能把汤池镇四万八千居民教得真的是懂礼义,能够在家行孝悌,在外能够爱人、敬人,社会民风得到很大的改善。这可以看到《弟子规》的威力,也能够看到《大学》里面告诉我们的,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必先修其身。中心的老师们他们自己先做到《弟子规》,才能够有如此好的教化的效果。《弟子规》教人无非就是教孝、教敬。在家里,你看「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在这个家族里面,对地位卑贱的臣妾都不敢轻忽,不敢怠慢。臣妾,唐玄宗批注里面讲的是「家之贱者」。臣,我们说在家里的奴婢,古代大家族都有伺候的人,这叫臣,妾,古代男子大家族里面可能会有纳妾,这也代表一些奴婢、婢女,这都是在家里面地位轻贱、卑微的。你看一个家的家长带领着这么大的家族,而对于臣妾都不敢无礼,更何况是对妻子?妻子是家之贵者,一个家里面做太太,做夫人的,或者是家长的儿女,那都是有身分,高的身分,在家里地位贵的,当然更加要礼遇。能够这样对上下都礼敬,所以『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就得到全家人的欢心,整个家族,这里是大家族,好几代人都能和睦、都能安乐,都能够拥戴这位家长,大家都是齐心,很团结,真的是一体。《弟子规》上讲「兄弟睦,孝在中」,家庭能够上下欢心,上下和睦,做父母是最高兴的,用这样和睦相处这种做法来孝敬双亲,来奉事祖先,祖先在天之灵也得到安慰。
唐玄宗的批注里面他说到,「卿大夫位以材进,受禄养亲,若能孝理其家,则得小大之欢心,助其奉养」。卿大夫,这是一家之主,他有大家族,他在国家担任职务,以他自己的才华来贡献国家。卿大夫可以是天子的卿大夫,也可以是诸侯的卿大夫,用我们现在话来讲是做公务员,当官的。他能够以自己的才华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而领取俸禄,拿到薪水,用这种薪水、俸禄来供养自己的父母亲,这是尽孝。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所以家庭也能稳定。当然现在工作,不仅就是政府公务员,其实士、农、工、商,各行各业,都可以以自己的才华做出贡献,而获得薪水、收入,来奉养双亲,来养家。「若能孝理其家,则得小大之欢心,助其奉养」。要知道,孝顺父母不仅是拿钱供养父母而已,只是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那不能够称为尽孝,要懂得孝敬父母,能够使父母欢心。父母喜欢什么?看到一家都能够和睦,大家团团圆圆和和乐乐,这就是要一家之主懂得以孝理其家。这个孝心我们前面有说过,这就是一体的心,一个家它是一体的,无论尊贵卑贱都是一体的,都是一家人,所以都要尊重。所以,妻子是家之贵者,我们固然要尊重,臣妾是家之贱者,我们也是要尊重。我们了解这是一体,尊重的心才能生起来,就好像人的身体,你说头是高贵的,高高在上,脚它是卑贱的,在人体的最下,它的形象上虽然有高低贵贱,但是它是一体的。你不能说我只要头,不要脚,把脚就砍掉了,那就破坏一体,这身就受到损坏。身如此,懂得修身他就懂得齐家,家亦复如是。所以对妻子也好,对臣妾也好,都要以这个孝敬之心,当然在礼节上是要分高低贵贱,但是在心上的那种敬意是一样的,这叫做以孝理其家。
以一体的心对待家人,当然「则得小大之欢心」,小的就是指臣妾、奴婢,这些卑贱的,大是指妻子、夫人,或者甚至是父母、长辈,这是高贵的,他们都能欢心,他们都能够和睦的团结在一起,生活在一起,而帮助这位家长来奉养,奉养什么?奉养自己的双亲,或者是祭祀自己的祖先,因为你把他看成一体,他也就把你看成一体。所以恭敬尊重人很重要。这里讲的「不敢失」,失是什么?失礼。在语言上冒犯,在行为上失礼,这就叫失。所以做为一家之长,他言行都非常谨慎,乃至于起心动念都能够观照,观照住自己的念头,假如有傲慢的心,假如有轻视别人的心,立即把这个念头改掉,这个福报就很大,真的是家和万事兴。家要和首先自己身心要和,尤其是我们起心动念要以和为贵。什么是起心动念以和为贵?在内心里没有跟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对立的念头,没有跟别人起矛盾、冲突的念头,没有不平,也没有傲慢,更没有怨恨,纯是敬人、礼人,这就招来很大的福报。我们看到在春秋时期就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左传》上记载的,有夫妇两个人,这是在晋国,先生叫做郄缺,他跟他的太太真是相敬如宾,相敬如宾是他们互相之间虽然亲爱、亲近到成为夫妻,在一室之内,但是礼节仍然不缺,互相之间恭敬。每天太太都拿着饭送到田里来供养他的先生,而且在献上这个饭菜的时候都是举案齐眉,恭恭敬敬,这先生也是非常礼敬的接受过来,天天如是。正好这天一位晋国的大夫,叫做臼季,他出使路过这个地方,看到这夫妇两个人竟然相待如宾,如此的互相恭敬,非常赞叹。他说得很好,他回去禀告晋文公,告诉这个国君,他说「敬」,尊敬的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这是讲到能恭敬,这个敬是敬人、敬事、敬物,这是什么?德之聚也,德行的凝聚,德行的表现就在于恭敬。如果有傲慢,对人、对事不敬,德行就不多,德就散了,就不聚。所以能敬必有德,我们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够敬人、敬事、敬物。我们看到我们的老师净公上人老教授,他真的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那么恭敬,不管是身分高的人来拜见,或者是一般普通人,他只要见到,总是以礼相待,脸色没有丝毫怠慢,连对很小的物体他都是那一分恭敬心。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有一次陪同我母亲去新加坡拜候老人家,老人家也是非常有礼,招待我们喝茶,在喝茶之间我就很注意我们老师的行为,就发现他拿着用过的一条纸巾,已经擦过很多遍,已经不能再用了,他就恭恭敬敬的把这张纸就这样迭起来,然后轻轻的放在一边。这个动作做得非常自然,没有一丝毫的造作,可是我在旁边看了就非常感动,这就是性德的流露,本善的流露,这就是德行。你看晋国的大夫臼季他说,「能敬必有德,敬,德之聚也」,德行凝聚在就是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们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德行,对小物体都如此的恭敬,我们能够想象出来对人更是如此。就像《孝经》里讲的,不敢失于臣妾,何况于妻子?不敢失于卑贱的人,何况尊贵的人?而实在讲,我们体会得,我们老师这分恭敬心实际上是平等的,是不分高低贵贱的,一味的恭敬,这种恭敬心是性德自然流露,不管对什么样的东西、什么样的人,它自然流露出来的,所以我们看到他做得如此自然,没有丝毫造作。
所以古人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教导我们如何来学习恭敬。出门,这讲的夫子,孔老夫子出门的时候都好像要见一个贵客,每天都像见贵客一样,穿着得体,形貌、神态都是那种恭敬,因为一出门就要见到人,不管见到谁,都是恭敬。使民是要人做事的时候,请人帮忙的时候,就好像在行大的祭祀礼,对别人的那种礼敬,请求别人帮助,非常谦卑、恭敬别人,这就是德行。所以当臼季对晋文公这么一介绍,说这个夫妇两个人相敬如宾,肯定是很有德行。晋文公听了以后,马上就把郄缺,这做先生的招来,委任他做大夫,后来把这一个地方也封给他,他成为卿大夫。所以你看看,一个人能够常存恭敬之心,自然就有无量的福报。所以人的福分实际上都是在我们心田里头种下的,一个人能爱人、敬人,可以说他已经注定将来有福;一个人如果傲慢,看不起别人,对人无礼,可以说他已经注定将来有不好的果报,不仅是没福,连灾害都可能要降临在他头上。
这里讲到妻子,有一段邢昺的疏,这个文字也值得提一提。疏「云『妻子,家之贵』者」,这是解释唐玄宗的这句话,「案《礼记》哀公问于孔子,孔子对曰:妻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是妻、子家之贵者也」。这里有一层意思很值得提一提,为什么说妻子是家之贵者?妻子是太太跟子女。邢昺引用《礼记》鲁哀公跟孔子的一段对话,哀公问孔子,孔子回答他,「妻者亲之主也」,所以一定要恭敬。这个妻,就是做太太的,为什么叫亲之主?这个主有主人的意思,有一家之主的意思。我们通常概念当中都觉得做先生的应该做主,为什么当太太的都做主?孔子说这句话含义很深,因为一个家庭能不能够兴旺,做太太的是至关重要。我们看到周朝开国的三位太太,那是周文王的奶奶太姜,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和周文王的太太太姒,周家三太可以说是帮助周朝建立八百年的基业她们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三位太太都是圣人,记载当中说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在怀文王的时候德行非常注重,言行都很谨慎。记载中说,她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在身、口、意上面都能够谨慎没有错误。眼睛不看不好的东西,非礼勿视;耳朵不听那些淫声,非礼勿听;口不出傲言,非礼勿言。当然她能够这么做到是因为她能够做到非礼勿动,这个动是心,起心动念,她能够起心动念都谨慎,所以她身、口上也没有过失。她能够这样修养德行,这是对文王的一个最好的胎教,文王之所以日后成为圣人是母亲的功德,所以古人讲,有文王之母才有文王的圣德。所以我们看到周朝它之所以成为中国历朝历代最长久的一个王朝,就是因为开国的这些天子有圣德,而圣德源于母亲、源于太太。所以孔子说这句话,「妻者亲之主也」。从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不是重男轻女,其实他重视女性比重视男性更加,因为女性在一个家族里面她是繁衍后代,教养后代,使到家族能够绵延下去,做先生的那是负担起经济,养活家庭的这种义务,男主外女主内,内比外更为重要,所以我们对太太要更加恭敬。
现代人讲究所谓的女权,叫喊男女平等,要这些女性也出来工作,跟男人们去争这些工作,去竞争,不要顾家里。这是什么?这是反而对女性的不敬,本来女性的这个使命是最为神圣,她负担起教养后代的义务,一个家族可以说命运都维系在当太太的手上。所以真正能够把这个道理弄明白,对一个家的太太我们自然就恭敬。谁首先要恭敬?当先生的首先要恭敬。就像郄缺,春秋时代晋国的郄缺,夫妇两个人相敬如宾,先生感恩太太养育后代,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有后太太可是负担起最重要的使命。这有后,不仅是说生儿育女就叫有后,更重要的是要教导他们。爱迪生,这是大科学家,曾经都说过,他说得很俏皮,他说爱孩子母鸡都会,最重要的是要教育他们。生儿育女母鸡都会,如果不教导他们,怎么能称为有后?所以先生要恭敬太太,当太太的当然也要自重自爱,要勇于承担起教养儿女的使命,效法周朝三太。真能够帮助这个家族养育出一个圣人来,那就是对家族最大的贡献。「子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讲妻之后要讲子,做儿女的,这是父母亲的后代,当然我们要恭敬,恭敬儿女也等于恭敬父母。我们要看到这「亲之后」,如何才能够使亲有后?让我们的家族有后代?最关键的就是教育,所以家庭教育至为重要。家庭教育里面首重伦理道德,只有是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这个家庭,他的家族才能够长久。所以《了凡四训》上说得好,「有十世之德者,必有十世之子孙保之;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孙保之」,你的德行有多厚,你就有多少代的儿女保你的家业。这个德行自己能够做得好就能够带动儿女,教育这桩事情是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自己要修好自然影响家人,就能够把道德的家风传递下去,这才称为有后。
一个家如此,一个国也如此。我们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靠什么能够维系五千年大一统长盛不衰?就靠我们的文化教育。文化当中最重要的是伦理道德,这是中华的道统。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民族有后,我们这一代就要直下承当,自己认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实践中华传统文化,然后把这种道统传递给下一代,这样才是做为一个民族大家族里面的贵人。所以说「是妻、子家之贵者也」,我们中华民族就是个大家庭,每一个人都有这个使命来传承传统文化,不能让文化断在我们手上。所以讲到妻和子,茂森也有一些感触,多讲几句。这里面《孝经》当中讲的,明王是「不敢遗小国之臣」,这是恭敬,连小国的臣民都不失礼,讲到诸侯,「不敢侮于鳏寡」,对于鳏寡孤独的这些身分地位卑贱的、势单力薄的人,都不敢轻侮,都不敢失礼,卿大夫「不敢失于臣妾」,这都是讲到恭敬之心。刘炫,也是古代的一位大儒,他也注过《孝经》,他有一句话讲得好,他说「遗谓意不存录,侮谓忽慢其人,失谓不得其意」,这是给我们特别解释不敢遗小国之臣这个遗,还有不敢侮于鳏寡的侮,不敢失于臣妾的失。这个遗就是讲什么?不存录,就是你没想到。譬如说我们逢年过节送礼、请客,礼尚往来,我们都要想到,如果应该去联系、应该送礼的人我们没送到,这叫遗,没想到。当对方知道以后他心里就不高兴,因为什么?你对他怠慢,这是人情交往。所以明王,这是做天子、做国家领导人,日理万机,而他都没有忘记对小国之臣行礼,这就是不遗的意思。侮,不敢侮于鳏寡的侮是欺侮,侮是忽慢其人,忽是轻忽,慢是怠慢,没把人放在眼里,这就是轻忽,对人不能恭敬,态度傲慢,这是慢,这都叫欺侮。我们欺侮人,人家有机会也会欺侮我们。失,不敢失于臣妾的失就是不得其意,就是在家里每一个家人他们心里所思所虑我们都要体会到,这叫得其意。所以做为一家之长要很心细,细心去体会别人的意思来帮助别人,这是对人的恭敬。所以连家里卑贱的奴婢,因为他也要为家里做贡献,我们都要时时刻刻想到他们,安慰他们,让他们心能够欢乐、欢心,这样家里才有凝聚力。
我们继续看下面经文,『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夫然」,夫,这是语气助词,没什么意思,没有意义,然,这是讲到我们能够像上面所说的那么做,上面所说的是举例告诉我们,实际上我们要懂得一个理,什么理?就是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常存着恭敬心,对在生的人,父母,我们要尽心孝养。譬如说一个家里,一切的家人我们都要恭敬,才能够使家里和睦,那父母就心安。所以「生则亲安之」,父母在世他心安,一家之主能够安亲。一国之主,能够使一国,这是国家领导人,让一国的百姓都能够和睦相处,这个国家领导人的父母也心安。父母走了以后要祭祀父母,「祭则鬼享之」,这个鬼就是指父母的灵、祖先的灵,他们能够享用祭祀。所以唐玄宗批注中说,「夫然者」,就是你能这么做,「上孝理皆得欢心,则存安其荣,没享其祭」。这个孝理是什么?就是孝敬,这个理就是敬,以恭敬之心对待一切人,得到一切人的欢心,家庭和睦,国家安定,天下和平。「则存安其荣」,当父母的,如果是一家之主的父母,家庭因为和睦而显贵,这安其荣;一个国家领导人的父母,因为这国家领导人治理国家治理得好,受到人民的爱戴,自然人民也尊重他的父母,在生的时候父母亲就很欢喜。没就是去世,父母亲去世也能享其祭祀,不仅是他亲生儿女祭祀,而且如果这个儿女是一家之主,他能够以孝治家,一家人都来祭祀去世的父母;如果这儿女是一国之主,古代讲的是天子、诸侯,那么这一国的百姓都能助祭,所以过世的父母也能享受一国百姓的祭祀,这是真正对父母尽孝。
祭祀我们要懂得它的意义就是在于孝道,它是一种孝道的活动,它不是为了拜鬼神求福、求保佑,如果以这个心来祭祀那就不对了,为什么?这还是为个人打算,他不是孝敬心。所以真正以孝敬之心来祭祀,不仅是父母在天之灵得到安乐,而且对自己德行提升也是有很大帮助,它是培养孝心的。古人有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能够常常祭祀祖先,这个社会风气也一定会很良善,人民都很厚道。为什么?你想想,他连过去久远的祖先都念念不忘,常常祭祀,常常怀念,那么眼前的父母他怎么可能不尽孝?所以民风就能淳厚。有人可能会问,父母去世了,他真有灵魂吗?夫子讲的「祭则鬼享之」,是真的吗?所以你看,孔老夫子他也承认有鬼神,也承认有轮回,虽然子不语怪力神变,不讲那些鬼神的事,但是夫子他是承认的。你看《孝经》这里就明文显现出来,「祭则鬼享之」,证明父母的灵魂他也能享用祭祀,所以孔老夫子也承认轮回。你看孔老夫子在批注《易经》当中也说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气,父母父精母卵交汇就成为一个载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是讲投胎,游魂入了受精卵它就成为一个生命。所以夫子他也承认有轮回,只是没有说得这么多,不像佛家、道家讲得这么究竟圆满。
现在的这些科学家们也在探索这种鬼神,所谓不同维次空间的生命这种问题,也用大量的科学证据证实人有轮回,确实是人死了以后这个灵还存在。西方有很多所谓濒死体验,这是人在去世前,濒临死亡的时候,就会常常出现灵魂出体的现象,然后他们又回来,回到体内,这人就苏醒,苏醒之后他能够跟医生报告刚才灵魂出体之后的现象,濒死体验证明人有灵魂。身体虽然会死,但灵魂确实存在。在意大利有一位著名的专家叫马协娄.巴希博士,他是专门研究鬼神的,证明鬼神存在。他从一九四九年就开始做这项研究,做了几十年,确实他用科学的手段证明鬼魂存在。他一般是用一种电子的收录机来收录那些鬼神的声音,他试验一般是找一些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母亲思念孩子,所以请这些母亲来做试验。真的能够把孩子的亡灵招回来,而且能够通过这些电子通讯设备跟他母亲对话,还能录音录下来。这些试验做了很多,足以证实真的人死了以后确实灵魂仍然存在。所以孔老夫子讲的「祭则鬼享之」是符合真相的,现代科学在逐步证明,身体不是生命的全部,生命也包括我们的灵魂,灵性的生命。
这些鬼神要祭祀他们,所以他们能够也得到安乐,就跟人一样,人你去恭敬他、礼遇他,他也安乐,他欢喜,鬼神也如此,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现在如果说不祭祀鬼神,这鬼神可能他也会发脾气,他会搞出一些天灾人祸。所以你看《孝经》底下这句讲的,能够「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就得到什么结果?『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所以孔老夫子他不仅是讲人道这方面,人当然要安定和睦欢喜他就不闹事,鬼神也是要这样,所以给他祭祀,才能够达到天下和平。所以这是冥阳两界都要进行工作,这是夫子的明文的开示。所以要达到天下和平,这两方面工作都不可以忽略。「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没有灾害,这些祸乱也停止,天灾人祸都没有。唐玄宗批注里面是这么说到,「上敬下欢,存安没享」,对上位的人能够敬,对下面的人也能敬,他们就欢喜,上下都欢喜。存安,就是现存的父母他也就安心,因为就不会有祸乱发生。如果家里面闹矛盾,这家就会有家庭悲剧发生;如果一个国家闹矛盾,就可能会有国家暴乱。所以上下都要和睦,内外都要欢心,父母才安。没享,这是去世以后他能享用祭祀。你看这讲到两方面,现存者和去世的人两个方面,所谓存安、没享,这都是孝治天下的内容,不能只要一面,两面都要照顾。「人用和睦,以致太平」,这个人就是百姓,百姓都能和睦,太平天下就得到,用我们现在胡主席的话讲,和谐世界就能实现。「则灾害祸乱,无因而起」。现在灾害祸乱很多,地震、海啸、风灾、台风、飓风、美国龙卷风、南北两极的冰的融化、海平面的上升、温室效应,这都是天灾。人祸,这是战争、冲突,天天都不间断,还有恐怖主义这些活动。这些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心有不平,心有烦恼。
佛法里面讲的,其实天灾跟人心是紧密相连的,人的贪心感应是水灾,人的瞋恨心、不平、怨恨的心,这是瞋恚,感应火灾,火山爆发,火灾,人有愚痴这就产生风灾,有傲慢、有不平,这就产生地震。所以要化解灾难要从人心做起,怎么做?「上敬下欢,存安没享」,用我们的孝敬心对人,化解灾难不要求别人,求自己。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乃至这个宇宙,都是我心所现物,要改变这些境界,没有别的,改变内心,真正内心里没有贪瞋痴慢,这就是灾害祸乱无因而起,它没有起灾祸的因,当然就没有灾祸的果。所以你看看古代每逢有天灾人祸的时候,做皇帝的都要斋戒沐浴,都要祭祀天地,自己反省过失,改过迁善,大赦天下,以祈求化解灾难,得到天下和谐。这就是经文里讲的,『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圣明的君王,圣明的国家领导人,他以孝治天下就是这么做的,「如此」就是这样做。有如此因就得如此果,以孝治天下的因,得到是什么?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唐玄宗批注里讲的,「言明王以孝为理,则诸侯以下化而行之,故致如此福应」。圣明的君主他以孝为理,用孝道治理天下,所谓孝道就是个敬意,敬天下人如同敬父母一样。诸侯这是在下位的,诸侯以下,这是包括卿大夫,包括士、民、百姓,都能够化而行之,他能够转化,化是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感化、教化,他就能转化,他行之,行什么?行孝,他也能效法这位圣明的领导,能够「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上下都在行孝,上下都恭敬,互相恭敬,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照顾,这是和谐社会。「故致如此福应」,如此的福应就是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天灾人祸都没有,所有的人都幸福安乐,这是福分。这个福分是应,要以什么来感它才有应?以孝、以敬去感,才有如此福应。邢昺《正义》里面有一段话也说得很好,「《正义》曰:此总结天子、诸侯、卿大夫之孝治也」,所以最后一句经文这是讲到总结。「言明王孝治其下,则诸侯以下各顺其教,皆治其国家也」,所以在上位的人能够做好样子,行孝、致敬,诸侯以下,下面就效法上位的,各顺其教,顺着明王的教化,能够自己诸侯治国,卿大夫治家。「如此各得欢心,亲若存则安其孝养,没则享其祭祀」,你看每个人都各得其所,真的像古人讲的,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大同世界。父母亲若存在,他在生安其孝养,他能够很安乐的接受孝养,「没则享其祭祀」,他死了以后能够享用儿女后代的祭祀,「故得和气降生,感动昭昧」,和气降生,家和万事兴,能够感动上天降下福报。「是以普天之下,和睦太平,灾害之萌不生,祸乱之端不起。此谓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能致如此之美」,这里就讲到实际上就是和谐世界,普天之下和睦太平,这和谐世界,灾害都不萌生,祸乱也都不起,天灾人祸自然就化解。为什么?因为人心都良善、都和乐,没有那些天灾人祸的因,当然就不会结那个天灾人祸的果。这就是明王以孝治天下,能够得到如此之美,这种美就是大同世界。所以教育就比什么都重要,《礼记.学记》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只有教育能够转化人,使人心能够和善,自然感得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我们看经文最后一句,是引用《诗经》,『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唐玄宗批注里面讲的,《诗经》里面说「有觉德行」,这个觉是大也,这是有大德行的意思。「四国顺之」,这是「义取天子有大德行,则四方之国顺而行之」,四方之国是东、南、西、北四方。因为这一国的天子能够有这个大德行,所以四方,乃至少数民族,我们现在说的其它国家的,都能够归顺,都能够效法这位天子,这位国家领导人,以孝治天下,都能够在自己国家里头构建和谐社会,在世界上共建和谐世界,靠什么?就靠孝道,这是先王的至德要道。所以这一品,今天讲的这章经,可以说完全是古圣先王的治国之道,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大道,这要从我自身做起,修身才得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先分享到此。如果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