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85|回復: 3
|
[02经注论疏]S74法华论疏(隋.吉藏撰)卍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
|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破迷启悟,离苦得乐。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友有信
仁义礼智信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七情情执、怀疑嫉妒、爱憎怨亲、胜负得失、控制占有。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02 经注论疏]S74 法华论疏(隋.吉藏撰)
法华论疏卷上
胡吉藏撰
妙法莲华经优婆提舍
婆薮槃豆(此云天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菩提流支奉诏译
妙法莲华经优婆提舍,婆薮槃逗造,菩提留支译。婆薮云天,槃逗云亲,其人本是天帝释之弟,释遣其下阎浮提伏修罗,故云天亲,菩提云道,留支曰希,谓道希也。并有别传。今不具叙,斯论译之甚久,而不盛传于世者良有二焉,一文旨简略前后似乱,粗寻之不见首尾故也。二昔北土江南多以五时四宗以通斯教,并与论违,讲匠守于旧执背圣信凡,故不传于世也。余讲斯经文疏三种,一用关河睿朗旧宗,二依龙树提婆通经大意,三采此论纲领以释法华。但昔三出经疏犹未解论文,今具释之。使经论焕然可领,但此论有二本,一无前序直云经云归命一切诸佛菩萨,此是集经人请护之辞也。二有归敬此是天亲自作,今具依二文开三分,一归敬三宝申造论意,请威灵加护为缘起分,二牒经解释为正体分,三重牒章门追示分齐为余势分,就初有二:一天亲归敬申造论意,二集经者归敬申集经意,就初有二:前两偈归敬三宝申造论意,次一偈半归敬佛僧请威灵加护,就初又二:一通归敬一体三宝申造论意,次别归敬释迦佛僧申造论意,就初又二:前半偈归敬一体三宝,次半偈申造论意,就初又二:初两字叙能敬之至诚,次八字叹所礼之尊极,顶礼者第一句也。
顶礼,礼有三种,谓下中上,今谓上品礼也。所敬既其尊极,能礼必须最上。正觉海下第二明所敬之尊极。问:何以知此是一体三宝?答:既称净法无为僧,即知是明常住僧,在僧既尔,法佛例然。问:何故敬一体三宝耶?答:既是一乘究竟之经,必明究竟三宝。又以究竟三宝显知一乘,一乘是圆极之经,仍用此言斥北土四宗之说江南五时之教也。正觉海净法无为僧,言正觉海者,一法身佛,遍一切处如海之大,故普贤观云,毗卢舍那一切处也。二深如海,谓七辨不能说,五眼忘其照,故谓深也。三一味如海,平等法身一身如味,四法身具一切功德,如海之备众珍,余法僧易知,为深利智者,第二申造论意又二,初句明教所为人。
为深利智者,谓深利智者,一闻即解为利,达至理,所以斯论不盛传者,末世群生既多浅钝,故知知音者希矣!开示毗伽典者,上明所为之缘,今明能被之教。
开示毗伽典,所为之缘有利有深,能被之论有开有示,即大开与曲示也。毗伽论者,斯文引涅槃般若所说,以叹今法华教也。稚子但教半字之经,长成则训满字毗伽罗论,昔说三乘喻同半字,今明一极谓满字经,亦用斯言斥五时四宗之说,以彼谓涅槃之经独,满法华等教犹半教也。毗伽罗此云字本,毗伽罗论未见翻译,河西朗师云,是大权菩萨之所造也。祗虔牟尼尊下,第二别敬释迦佛僧,所以须别敬者,三宝具有一体别体,故须通敬别敬也。又释迦当今教主,欲释所说之教,必须敬演敬之人,就文又二,初半归敬佛僧,后半申造论意,两章各二,初章二者,初祗虔两字述能敬之至诚,次八字叹所礼之尊极。
祗虔,祗者重也。虔者敬也。前已通礼,今复别敬,故名重也。亦可前明顶礼用震旦之音,此称祗虔依天竺之训,犹未详次,别请问译人。
牟尼尊及菩萨声闻,令法自利他下,明申造论意,亦开为两,初句申造论意。
令法自利他,谓令解此妙法得自利益,谓自成佛也。更传授于他,使他成佛也。略出勒伽论者,第二正明造论。
略出勒伽论,从首至尾委曲释者,谓为广论,今但折其枢要,震领提纲,如脱犀象之牙甬,擿翡翠之毛羽也。勒伽论者,即摩德勒伽,谓解阿毗昙论,此翻为境界。寻斯论旨能生自他利解,即生解之境界也。归命过未世下,第二次明申敬请护,即开为两,半行致敬,一偈请护各两,初二者归命两字明能归之至诚。
归命,次之叙所敬之尊极。
过未世现在佛菩萨弘慈降神力愿施我无畏,弘慈降神力,使我所说合理称机,无违理伤机之过,次半请大悲加护使离彼四魔得三菩提增长。
大悲止四魔护菩提增长,初句请所应离者皆离,次明所应得者皆得也。经曰归命一切诸佛菩萨者,此第二集经者请护之辞。经曰归命一切诸佛菩萨,前归敬申造论意请威灵加护,此归敬集经者欲出佛经,亦请威灵加护,一切众经皆并有于此辞,但随寄一文示存略故也。经曰如是我闻,此是第二正明论体,但论略难明,今引二门叙其体例,一辨二经同异,二叙斯论制作之方,二经同异者,即罗什所译经及留支所出带论之经,其文不同,凡有五种,一者旧经略论经广,如旧经叹罗汉德唯有五句,论经有十六句,或可梵本广略不同,或可声闻常众无会不集处处叹之,故罗什略叹其德也。天亲欲示解一经叹德,令讥众经叹德之意,故广说也。二旧经广而论经略,如方便品,旧经为十句,谓如是相如是性等,论经唯有五门,当是天亲以略摄广故也。三二经同无广略,如叹菩萨德,四品次前后,旧经属累在药王之前,论经在普贤之后,罗什依于义意,是故在前。天亲同经常法,所以在后,五名义不同,旧经称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论经称六十二亿恒河沙佛,罗什依经文译之,故云菩萨,论取义意叹释其福正等,显初地菩萨得真如法身故即是佛,以观音与六十二亿法身不二,故言福平等所以称佛。次明论制作不同者,如龙树释经,不预开章门,至后追詺于前,天亲释此经凡有二意,一者预开起尽如初品七分,二至后方陈,如论末云方便品凡有五门,盖是圣人适时而用也。天亲大开此经凡有三十二章,所言三十二者,即序品七分方便品五门谓十二也。从譬喻品竟宝塔品,破十种病利益十人即十段也。从药草竟一经明十无上,又有十章,故合成三十二也。问:初从火宅竟于宝塔所破十病,云何更从药草竟一经明十无上耶?答:付法藏经云,婆薮槃陀善解一切修多罗义,修多罗者凡有五义,一者显示,谓显示诸义故,如序品七段方便五门即显示十二种义也。二涌泉,谓义味无尽故,如解譬喻竟于宝塔更从药草竟于一经,释于后竟而追解于前示义味无尽,即涌泉义也。三出生,诸义出生故,如解第十无上胜功德力,叹经广生功德无尽,即出生义也。四者绳墨,裁诸邪显正故,破十病名曰裁邪,显十种义所谓显正。五者结鬘贯穿诸佛法,则三十二章同为显一道唯教一人,如结华鬘令身首严饰也。又释后竟而更追解前者,圣人内有无碍之智,外有无方之辨,故能自在而译,又从前译向后示鸟目疾转,从后向前如师子返掷,又前译经竟有疑者重问之,故后更释之。如今人义深后章别有料简重也。盖是外国圣人制论之大体也。就释初品大开为二,一者牒经,二者论译。牒经但牒二章,谓序分经众分经,牒序分经始从如是终竟崛山,即牒经序分也。
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下,第二牒众成就分也。什译经有三,一声闻,二菩萨,三人天众,今但牒前二,以二众有叹德,今欲释之,故牒以人天众无叹德,又易解兼余经已释,故不牒之,就牒二众即二,牒声闻众中旧经有比丘比丘尼,今但牒比丘,比丘众中有二,一显名,二密行,今但牒显名不牒密行,并为易解兼不叹德故也。比丘中有六,一标通号,二唱数,三明位,四叹德,五列名,六总结。今但列初四,不列后二,而论释中不释初一通号及第五列名。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善得心解脱,善得慧解脱,心善调伏,人中大龙,应作者作所作已辨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善得正智心,解脱一切心,得自在到第一彼岸,菩萨中亦有六门,一通号,二唱数,三明位,四叹德,五列名,六总结,而后论释中不释初一及以后二,至文当显。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大辩财乐说转不退转*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种诸善根,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大慈悲而修身心,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论曰下,第二论释就文为二,第一通释一品,凡为七门,第二别列七门。
论曰此经法门中,初第一品示现七种功德成就,就初又二句,此法门者一部之通号也。初第一品者,一章之别称也。七种皆称功德者,此之七种皆能显道利物故并云功德。一一章中明义具足无余,不可破坏故云成就。何等为七下,第二别列七门,就文又二,初列次释文。
何等为七,一者序分成就,二者众成就,三者如来欲说法时至成就,四者依所说法威仪随顺住成就,五者依上说因成就,六者大众欲闻法现前成就,七者文殊师利答成就。序分成就者下,第二释七章门,即成七分,初分有五,一如是,二我闻,三一时,四教主,五住处,今但释第五,初分四余经已明,兼复易解故不释也。论曰序分成就者,此牒序分成就义也。
又序分成就者,此法门中,示现二种胜义成就应知者,第二释序分成就,就文为二,一正释,二举经示释处。就初又四,一标二种胜义劝知,何等为二下,第二别出二种胜义,如王舍城下,第三正举城山示二种胜义,显此法门最胜义故下,第四正明胜义。
此法门中示现二种胜义成就应知何等为二?一者示现诸法门中最胜义成就故,二者示现自在功德义成就故,如王舍城胜于诸余一切城舍,耆阇崛山胜余诸山故。问:王舍城云何胜一切城?答:别传云,五天竺国十六大国五百中国十千小国有六大城,而王舍城最大。龙树云,佛灭度后阿阇世王人民减小故更别立一小城,犹胜一切城,何况本王舍城,譬此经于一切经中胜者,凡乘有四种,一是人天即世间乘,二小乘,三大乘,四一乘,此经正明一佛乘故众中经胜。又说尽理之法畅众圣之心满诸佛之愿,华严等法华前教,虽尽理之法未明五乘众生皆成佛,未畅诸佛之心,是故斯经最胜,结束一化始终,是故最胜。如神力品云,如来所有一切诸法,一切自在神力,一切秘要之藏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余经但当教明义未畅诸佛之心,是故此经最胜。又如论下品云,此经有十七种名显示十七种甚深功德,是故最胜。问:大乘一乘此有何异?答:有同有异。所言同者,即一而包故一乘称大,即大无二故大乘名一,故下文云,为诸声闻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亦如胜鬘摄受正法名摩诃衍,故知一大无二,所言异者,摄论已称小乘大乘一乘。金刚般若云,为大乘者说,最上乘者说,故知大与一异,所言异者,大乘未废二,一乘已废二,大乘密废二,一乘显废二,大乘但是因,一乘即是果,如智度论云,是乘从三界出至萨婆若中住,至佛乘反名一切种智,不复名乘,故知大乘但因。法华明三车一城皆是果位,故知一乘但果,又大乘通因果,如十二门论,诸佛所乘故名为大,大士所乘故名为大,一乘但果如法华说。又法华论云,一乘者谓无上菩提果究竟故,此一徒判,更有余义。涅槃经云,佛性谓一乘波若首楞严师子吼。若如此文即一乘亦因与大无二。问:何故一乘偏属果?答:昔明三果究竟,至此经即二果非究竟,唯佛果是究竟,是故一乘偏属佛果。鹫山胜一切山者,摩伽陀国有五山,于五山中鹫山最胜也。问:如十地等经明十宝山,云何及取鹫山胜一切耶?答:鹫山是三世诸佛常所住处,余山不尔故偏言胜。问:云何是自在义耶?答:既明佛乘,佛即自在,又余经当教明义,此经结束融会一化始终出生收入,故言自在。问:章门中明一胜义,二自在义,今辨城山并是胜义,云何是自在耶?答:即此二胜故是自在,又王城取自在,山取其胜也。
显此法门最胜义故,如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故,众成就下,七分中第二众成就分文为二:初标次释。
众成就者有四种义成就应知,释中初列四种章门,次释四种章门。
何等为四,一者数成就,二者行成就,三者摄功德成就,四者威仪如法成就。初四章总释,大小乘有此四事也。一数成就下,第二别释四章门,即成四别也。
一数成就者,谓大众无数故,数成就总明大小二众之数,如声闻一万二千菩萨八万之流也。所言无数者,示存略故总云不可说耳。二行成就下释第二章也。就文又二,初总释大小二众,凡有四行,次别释行体。
二行成就者有四种,一者诸声闻修小乘行,二者谓诸菩萨以修大乘行,三者谓诸菩萨神通自在力随时示现能修行众行,如[风+(拔-手)]陀婆罗菩萨等十六贤士具足菩萨不可思议事,而常示现种种形相,谓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等故,四者出家声闻人威仪一定不同菩萨故,四行凡有二,一对大小,二定不定,大小者声闻定修小行,菩萨定修大行,次明定不定者,菩萨虽大行方能示无定无方之行,如十六贤士能示为小乘四众,即大包小故,大示小行也。次比丘出家声闻定行者,毕定住出家威仪也。问:论何故举十六大士?答:十六是在家菩萨,以对小乘出家明道俗明定不定也。皆是阿罗汉下,此第二别释小乘大乘二种行事。又二,初总列大小二功德数,次别释二也。
皆是阿罗汉等者有十六句示现声闻功德成就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等者,有十三句示现菩萨功德成就故,小乘十六句功德者,论经广故有十六也。菩萨十三句者,罗什经与天亲论经同也。阿罗汉功德成就者,释上章门也。今前释罗汉章门,又开为二,初列三章门,次释三章门。
阿罗汉功德成就者,彼十六句示现三种门摄义应知,何等三种门?一者上上起门,二者总别相门,三者摄取事门,即用此三门以释上十六句经文也。上上起门者第二释也。
上上起门者,谓诸漏已尽,故名为阿罗汉,以心得自在故名为诸漏已尽,诸漏已尽故名为罗汉,以心无复烦恼故名心得自在,以善得解脱,善得慧解脱故名心得自在,以远离能见所见故名无复烦恼,以善得心解脱,善得慧解脱故名心善调伏,人中大龙者,行诸恶道如平坦路无所拘碍,应行者已行,应到处已到,故应作者已作者人中大龙已得对治降伏烦恼怨敌故所作已辨者,更不后生如相应事已成辨故,离诸重担者,已应作者,作所作已辨后生重担,已舍离故逮得己利者已舍重担证涅槃故,尽诸有结者已逮得己利断诸想恼因故,善得正智心解脱者,诸漏已尽故,一切心得自在者,善知见道修道智故到第一彼岸者,善得正智心得解脱善得神通无诤三昧等诸功德,故大阿罗汉等者心得自在到第一彼岸故,众所知识者诸王王子大臣人民帝释天王梵天王等皆知识故,又复声闻菩萨佛等,是胜智者,彼胜智者,皆悉善知是名众所知识。可就二义释门,一就义释,二依文释,就义释者,学人功德比凡夫功德为上,无学人功德胜于学人功德,故云上上。如下论云:善得正智心解脱名上上功德,唯罗汉方有此功德也。又罗汉有二种,一钝根小罗汉功德为上,今叹大罗汉功德故云上上也。又大罗汉有二功德,一上功德,二上上功德,今十六句叹上上功德也。起者欲生起此上上功德也。依下释之,已云上上即一上为上,一上为下,上下互相显释为上上起门也。观下释中都有五意,一以下释上,二以上释下,三以上释上,四以下释下,五以上及下足释一句。以下释上者,谓诸漏已尽故名为阿罗汉,诸漏已尽者,以心得自在故,此亦是以下释上,与前句异者,前是摄次以下释上,今是超句以下释上,以无复烦恼故名心得自在,此以上释下也。善得心解脱名心得自在,此以下释上也。故释心自在一句用两句上下释之。问:云何心得解脱慧得解脱?答:智度论云:属爱尽名心脱,属见惑尽名慧脱。又释云:定障尽名心解脱,慧障尽名慧解脱,依毗昙定是定数,慧是数慧,解脱亦是解脱数,与定相应解脱名定解脱,慧解脱亦尔,以远离能见所见故名无复烦恼者,此当句释,夫起惑要由能见所见生,已远离能见所见即烦恼不起,善得心解脱慧解脱名心善调伏者,此以上释下也。人中大龙者,此当句释也。前明远离能见所见,是当上释上,今是当下释下也。应作者此用上释下,所作已辨者此当句也。如相应事已成就者,与四谛理相应也。离诸重担者,此以上释下,用上二句以释此句也。逮得己利者,用上释下也。尽诸有结者,以上释下,善得正智心解脱者,用上释下,一切心得自在者,当句释也。到第一彼岸者,以上释下,亦当句释也。大阿罗汉者,下释经中如是等众所知识大阿罗汉也。用上叹德中心得自在及到彼岸二句释之,以到彼岸是究竟声闻,故称大阿罗汉。问:心得自在云何是释大阿罗汉?答:前释心得自在具定慧,两障俱尽名心自在,此必是大阿罗汉,释众所知识中,前明凡众知识,又声闻下明圣众知识,以具凡圣二众所知,故称为众也。总别门者,释第二门,初标章门,皆是阿罗汉等下释总别门,阿罗汉一句为总,漏尽已下十五句为别。
总别相门者,皆是阿罗汉者,从此下但释总不释别。
皆是阿罗汉等十六句中,初句是总,余句别,故皆是阿罗汉者,彼阿罗汉名之为应有十五种义应知何等十五,一者应受饮食卧具供养恭敬等故,二者应将大众教化一切故,三者应入聚落城邑等故,四者应降伏诸外道等故,五者应以智慧速观察诸法故,六者应不疾不迟说法如法相应不疲倦故,七者应静坐空闲处饮食衣服一切资生不积不聚少欲知足故,八者应一向行善行不著诸禅故,九者应行空圣行故,十者应行无相圣行故,十一者应行无愿圣行故,十二者应降伏世间禅净心故,十三者应起诸神通胜功德故,十四者应证第一义胜功德故,十五者应如实知同生诸众生得诸功德为利益一切诸众故。
总罗汉或翻不生杀贼无著应供,今天亲直翻为应,十五中释初一句,明应受饮食正是应供义,余十四但称为应,如文所列,第十五云应如实知同生众生得诸功德者,然经云有二种五种佛子,并从佛口生,谓同生众生,一者四果并缘觉为五种佛子,二者四果并法身菩萨为五种佛子。摄取事门者,释第三门,就文为二,初总标次别释。
摄取事门者,此十五句摄取十种功德应知示现可说果不可说果故。此十五句摄取十种功德应知者,明用十五句摄取十种功德也。示现可说果不可说果故者,一解云,有为果可说,无为果不可说,若依之释者,作十功德名者名为可说,不作十功德名者不可说也。何等为十下,明别十种功德。
何等为十?一者摄取断德功德二句,示现如经诸漏已尽无复烦恼故,二者三句摄取诸功德一句降伏世间功德如经心得自在故二句降伏出世间学人功德如经善得心解脱善得慧解脱故,三者摄取不违功德随顺如来教行故,如经心善调伏故,四者摄取胜功德如经人中大龙故,五者摄取所应作胜功德,所应作者,谓能依法供养恭敬尊重如来故,如经应作者作故,六者摄取满足功德满足学地故,如经所作已辨故,七者三句摄取过功德,一者过爱故,二者过求命供养恭敬故,三者过上下界已过学地故,如经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故,八者摄取上上功德如经善得正智心解脱故,九者摄取应作利益众生功德如经一切心得自在故,十者摄取上首功德如经到第一彼岸故,一者摄取德功德者二句示现者。问:云何名德功德?答:一切罗汉必应诸漏已尽无复烦恼故说德功德,二者三句摄取诸功德者,问:云何名诸功德?答:三句之中初句降凡,次两句降圣,所以名诸也。摄取过亦三句何不名诸,以初故,又后三云过,此三应三降伏功德,但立名不同耳,三者摄取不违功德者,前句明能于下降,此句叹其上顺,谓得罗汉已后方能善顺佛教行故,四者摄取胜功德,谓诸罗汉中最胜故如人中大龙,五者摄取所应作胜功德,明虽得罗汉为报佛恩,更应敬养尊重于佛,前第三叙顺法,此句辨尊人,六者摄取满足功德,学地所作未辨故未满足,今所作已辨,故云满足也。七者三句摄取过功德,前列三过,初二过过凡,后一过过上下界,谓过学地实过三界,而言上下界者欲界为散,上二界为静,故上下摄三界也。次举三句者,离诸重担释上过爱,重担虽具五阴而爱为其主,逮得己利释过求命供养恭敬,以得涅槃利故不求世间求命敬养利也。尽诸有结释上过上下界,已尽三有之结,故过上下界也。八者摄取上上功德者,问:善得正智心解脱云何名上上功德?答:论前上上起门中云:云何名善得正智心解脱者,诸满已尽故,就义释者意在漏尽,是故漏尽为上上功德,就文释者,诸漏尽者,十五功德中最初功德,故云上上也。九者摄取应作利益众生功德,以一切心得自在故,能自在利益于物,十者摄取上首功德,毗婆沙云波罗蜜声闻,此经到第一彼岸,第一彼岸即是波罗蜜也。问:云何名到彼岸?答:一切罗汉诸胜功德,如无诤三昧等皆悉究竟,故名到彼岸。问:罗什经十功德中凡具几耶?答:但三功德,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即十功德中德功德也。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即是第七过功德,论过功德中有三句,今不摄离诸重担,但有逮德己利尽诸有结也。心得自在,即是十功德中第二诸功德。论明诸功德有三句,今但有降伏世间功德,谓心自在善得心解脱善得慧解脱,此二降伏学人功德,今不摄也。菩萨功德成就者,第二次别释菩萨功德,就文有二,初总标。
诸菩萨功德成就者,有十三句已下,第二解释又二,初标二门,次释二门,初又二,前总标二门劝知。
有十三句功德二门摄义示现应知,何等二门下,此别出二门。
何等二门?一者上支下支门,二者摄取事门。一上支下支门者,谓总相别相也。总相在前为上支,别相在后为下支也。欲辨总别二义枝条不同,故称为支也。摄取事门者,以十三句摄取菩萨要功德事,故云摄取事门,皆于三菩提不退转者是总者,此第二释二门,即成二别,今前释上支下支门。
上支下支门者,所谓总相别相,比义应知,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总相余者是别相,彼不退转有十种示现应知,一者住闻法不退,此十句之别,即第二释别门亦次第相生也。
何等为十?一者住闻法不退转如经皆得陀罗尼故,二者乐说不退转如经大辨财乐说故,三者说不退转如经转不退转*轮故,四者依止善知识不退转以己身心业依色身摄取故,如经供养无量百千诸佛故,于诸佛所种诸善根故,五者断一切疑不退转如经常为诸佛之所称叹故,六者为何等何等事说法入彼彼法不退转如经以大慈悲而修身心故,七者入一切智如实境界不退转如经善入佛慧故,八者依我空法空不退转如经通达大智故,九者入如实境界不退转如经到于彼岸故,十者作应作所作住持不退转如经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量百千众生故,初闻法不退谓闻持也。二乐说不退者,内虽闻法不忘外,复有乐说辨才也。三说不退者已闻法不忘复有辨才,然复得为物说法也。四依止善知识不退者,以上三功德皆由善知识所成故须说也。以身心业依色身摄取故者,身心业谓菩萨身心等三业供养百千佛。依色身者,色身即是佛身,菩萨依止佛色身种善根也。问:何故不依法身种善根?答:即明供养种善根等事,故须明色身也。摄取者依佛色身种一切善根为摄取也。五断一切疑不退者,虽种善根有疑未了就佛决之,故于三宝得不坏信,已无疑及决了,故为佛叹也。六者为何等何等事说法入彼彼法不退者,已得无疑,便并起慈身口意为物说法,故须上智也。为何等事说法者,所为事不同故重言何等也。入彼彼法者,于种种法门中通达也。七一切智如实境界不退者,上明慈悲今辨智慧,故相须也。问:一切智云何是如实境界。答:佛一切智于菩萨是所入之境界也。八依我空法空不退者,上明有慧今辨空慧,故相须也。问:我空法空何故名大智?答:我空法空是诸法实相,实相理广大,依实相所生故云大智。又小乘但得人空以为小智,菩萨具得二空,故言大智也。九如实境界不退者,上明空有二慧,今辨空有二境,亦可接上空慧,但明空境界谓如实境也。十作所应作不退转者,菩萨已入如实境界,得到彼岸,复欲令物亦到彼岸,故接上也。作所应作者化物也。化物是应作也。以常化物不绝故云住持也。问:化物何故偏言作所应作?答:大品云:大事者所谓救一切众生,此是菩萨常所应作事。智度论云:菩萨得无生忍已后更无余事,唯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此中正明得无生忍菩萨,故唯当应教化众生,所以云作所应作也。摄取事门者,释第二摄取事门,凡有二周,初周别标章门,次释章门。
摄取事门者,所言摄取事者,以十三句摄取菩萨事也。示现诸菩萨下,第二释章门就文有二,初列三门,次释三门,住何等清净地中者,下列三门也。
示现诸菩萨住何等清净地中,因何等方便于何等境界中应作所作故,清净地明菩萨位也。龙树十地论云:地者谓菩萨阶级住处,因何等方便者,列第二章门,即地中所应作胜用名为方便,于何等境界者列第三章门,即行所对境界,于境界中应所作故也。地清净者下释三章门,即成三别。
地清净者八地以上三地无相行寂静清净故,谓八九十三地无相行寂静清净故者,六地定不净,七地二国中间亦净不净,八地已上名定清净,七地无相有功用故未寂静,八地无相无功用故寂静,寂静故清净。又亦得无相为八地,寂静为九地,清净者谓十地,以十地于惑智二障中或障结习缠尽,故名清净,方便者下释第二门也。
地方便者有四种,一者摄取妙法方便住持妙法,以乐说力为人说故,二者摄取善知识方便以依善知识所作应作故,三者摄取众生方便以不舍众生故,四者摄取智方便以教化众生令入彼智故,有四种者,总唱方便有四种也。一者摄取妙法方便者,标方便名住持,妙法已下释方便名住持,妙法者即上皆得陀罗尼,以得闻持故,今所闻妙法不失即是住持,以乐说者摄上乐说辨才,为人说者摄上转不退转*轮,故以经三句摄取妙法方便。问:云何名此为方便?答:即住持乃至为人说名方便。问:云何名妙法?答:初句皆于三菩提不退转,即以菩提为妙法,二者摄取善知识方便者,标方便名,以依善知识下释方便,又摄经三句,以依善知识即经文无量百千万亿诸佛,所作应作者摄经三句,一摄供养,二摄于诸佛所种诸善根,三摄常为诸佛所护念,此三并是依善知识,所作应作事,三者摄取众生方便者标方便名,以不舍众生故者释方便,即摄经以大方便,即摄经以大慈悲而修身心,四者摄取智方便者,标方便名,以教化众生,令入彼智者释方便也。则摄经善入佛慧通达大智也。
境界者易解,境界易解者,即释上第三于何等境界中应作所作故,则摄经到于彼岸也。故前论文云入如实境界不退转,则到于彼岸,又后文更释三智境界故此文不释。复有摄取事门者,第二周重释取事门,初标事门。
复更有摄取事门。从示现诸地摄取胜功德下,释门也。即简与前门为异,前门明地位及方便境界,今明摄取地上功德也。
示现诸地摄取胜功德不同二乘诸功德故,第八地中无功用智不同下上故不同下者下功用行不能动故不同上者上无相行不能动故自然而行故于第九地中得胜进陀罗尼门,具足四无碍自在智故,于第十地中转不退转*轮得,受佛位如转轮王太子,故以得同摄功德义故。不同二乘功德者,总明地中功德不同二乘也。第八地中无功用者下,别明三地中功德,不同下上故者,简八地功德也。初标不同上下,从不同下者释不同上下,下功用不能动者,从初地到七地并是功用位,就功用位中开为上下二分,六地已下名有相有功用为一位,七地一地名无相有功用为一位。今登八地不为此上下二功用所动也。自然而行者,则第八地无相无功用也。以无功用故言自然而行也。又大判十地为三位,一有相有功用位,二无相有功用位,三无相无功用位。初地至六地谓有相有功用位,第七地是无相有功用位,八地已上无相无功用位,论云下功用不能动则是初位,上无相行不能动即第二,自然而行则第三位。问:何故云下功用上无相行不能动?答:正释不动地名,所以称不动者不为二功用所动故名不动,唯法华论有此三位,余论所无。问:不同二乘及不同下位释何经耶?答:释上于三菩提不退转,言不退转者,一不退为二乘,则上不同二乘功德谓勉位退也。下功用不能动谓行不退也。上无相行不能动谓念不退也。以勉三退故言于三菩提不退转也。亦得从不同二乘功德竟至自然而行,并是释八地功德,次第八地名为不退转地,以勉三退故也。于第九地中者释九地功德,得胜进陀罗尼,则摄上皆得陀罗尼,具足四无碍智摄上乐说辨才,则九地菩萨具足十种四无碍智,于第十地中者,简第十地功德不退转法转者。摄上经文转不退转*轮,以得同摄功德义故者,则摄上善入佛慧已下经文,已云善入佛慧,则与佛同慧名同摄功德,又依仁王经五忍义,第五寂灭忍佛与菩萨同共此忍,下忍为菩萨上忍为佛,故言同摄功德,初位称叹菩萨德者,从初三菩提不退转是叹八地功德,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叹九地功德,从转不退转*轮竟能度百千众生,叹十地功德,三摄功德成就者,众成就有四门,一数,二行已竟,今释第三摄功德门。今详此论文当是通释大小二众功德,前二门别释二众功德竟,今后二门总释大小二众功德,就文为二,初标章。
三摄功德成就者,示现依何处下释章门,就文有二,初列五章门,则是问。
示现依何处依何心依何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境界能辨故,从依何处下释五章门,即是答。
依何处者依善知识故,依何心者我依度众生心教化毕竟利益一切众生故,依何智者依三种智,一者授记密智,二者诸通智,三者真实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者即三种智所摄应知。夫二乘菩萨所有功德,必依善知识而有故,初明依善知识,依何心者初句明上有所凭,此句明下有所利菩萨正尔,二乘亦得分有之,故前释罗汉,总别门中云:应将大众教化一切故故名为应,乃至第十五句云,应如实知同生众生得诸功德,为利益一切诸众生故,当知二乘亦有下济之心,依何智者释第三智章门,授记是未来冥密之事,故云授记密智,诸通智则是五神通,并以智慧为体,三者真实智谓无漏智及照空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者,合彼第四五也。即三种智所摄应知者,合释第四第五也。谓智所照境则释境界义,依三智所照境起三智名为能辨。问:论主依何文明此五门?答:还依叹菩萨德中起此五门,前第二周摄取事门叹八九十三地,第十地只释其转不退转*轮,从供养无量百千诸佛至能度无量百千众生,其文未释,今欲释此经文故开为五门,依善知识处起,即供养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依何心即是以大慈悲而修身心,依何智则善入佛慧通达大智,依何等境界到于彼岸,依何等能辨即能度无量百千众生。问:若依叹菩萨德中,起此五门者,云何释二乘?答:二乘亦有上凭下济之义,故得通明,四威仪如法住成就者,释第四,前标章。
四威仪如法住成就者,有四种下,释章又二前释。
有四种示现何等为四?一者众围绕,二者前后,三者供养恭敬,四者尊重赞叹。次示经处,如经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故,此亦通大小二众。问:经云四众围绕,但声闻出家二众,在家二众云何通菩萨耶?答:菩萨亦有在家出家,智度论云:菩萨必随四众中,四众未必随菩萨中,如来欲说法时至成就者,释七分中第三欲说时至分。问:今正说无量义经,云何言是欲说成就耶?答:望后说法华故为欲耳,以将欲明法华故前说无量义,则无量义为法华之由序也。就文为二,初标章名。
如来欲说法时至成就者,为诸菩萨下,释章名就文为三门,一示释经处,二正解释,三叙解释之意。
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故,初如文,此大乘修多罗下,第二解释,就文有二,初总标十七种名劝知。
此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显示甚深功德应知,何等十七下,第二解释。问:论何故辨此经有十七种名耶?答:略明五义,一者天亲作论,多作总别释经,此十七是一经之总目,十七之外是一经之别,二者欲显十七名有十七功德,劝一切众生受持供养生尊极之心,三者欲定教浅深使读诵之流改邪从正,有人谓法华是无常教,二者谓是覆相明常,三者执定性常住,今具十七种名并破此三说,故下第十二名一切诸佛坚固舍利,谓如来真如法身于此修多罗不坏故,已明真如法身,故知非无常非覆相,真如之体言忘虑绝,亦非定性之常也。四者正欲解一经之题,题云妙法莲华,妙法者谓如来净妙法身也。五者从来讲人谓无量义异妙法莲华,今释随义异故立于异名,或名无量义,或名妙法华,就释十七种名则成十七。
何等十七云何显示一名无量义经者成就字义故,以此法门方便说彼甚深法妙境界,故彼甚深法妙境界者,诸佛如来最胜境界故,一无量义者标经名,成就字义故者释无量义名也。字则是教,义谓为理明理教无量也。此与无量义经相应,无量义经云,众生根性无量故教无量,教无量故义无量,是故今云成就字义也。以此法门说方便说甚深法妙境界故者,释上字义也。以说方便说甚深,此之二说释上字所说方便及甚深也。释上字故,故云字义,彼甚深妙境界是诸佛如来妙境界,此亦与无量义经相应,彼经云无量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谓无相也。如是无相无相不相名为实相,故知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尽诸法实相名为甚深境界。问:说甚深已是佛妙境界,说方便者何等名为方便义耶?答:无量义经具前说于五乘,于中人天及二乘名为方便,说大乘称为甚深,又理实无五,说于五乘皆是方便,又约理教明实方便,教能诠理故以教为理义之方便也。是故论文但释甚深不解方便,当知方便为显于理,若识所显之理即识能显之教,故不释方便也。
二名最胜修多罗者于三藏中最胜妙藏,此法门中善成就故,二名最胜修多罗者,若对小乘三藏则以此经属菩萨藏,二者于大乘中自有三藏,如摄大乘说,而法华是修多罗藏,胜余二藏。
三名大方广者无量大乘法门随顺众生根住持成就故,三名大方广者,方广是大乘通名,即释此经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又大乘文义俱广,故名大方广也。此论文释者正以教广为广,故云无量大乘门,门则教也。随顺众生根住持成就者,释大乘门无量也。以大乘众生根无量故大乘教无量,以教无量以教能显理顺机故名住持。
四名教菩萨法者,以为教化根熟菩萨随顺法器善成就故,四名教菩萨法者,至法华时回小入大,及直往菩萨根皆已熟,故下云如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也。
五名佛所护念者依佛如来有此法故,五名佛所护念者,下经云佛自住大乘,故佛常护念此法,今还为众生说大乘,亦众生得住大乘,即众生亦令为佛所护念,又如摄论云:十二部经从法身流出,即是今文依佛如来有此法故也。
六名一切诸佛秘密法者,此法甚深唯佛如来知故。六名一切诸佛秘密法者,亦如下文云,唯佛能知不妄授名为秘密也。
七名一切诸佛之藏者,如来功德三昧之藏在此经故。七名一切诸佛藏者,如神力品云,如来所有一切诸法一切自在神力乃至一切甚深之事,皆摄入此经也。
八名一切诸佛秘密处者,以根未熟众生等非受法器不授与故。八名一切诸佛秘密处者,如五千之徒起去,不堪闻故也。亦如四十余年未得演说。
九名能生一切诸佛经者,闻此法门能成诸佛大菩提故。九名能生一切诸佛者,如法师品云,闻此经一句皆与授记作佛也。
十名一切诸佛道场者,闻此法门能成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余修多罗故。十名一切诸佛道场者,三菩提道起于此经,故称为场,神力品云,当知此处即是道场,在处已然经岂不尔。
十一名一切诸佛所转*轮者,以此法门能破一切诸障碍故。十一名一切诸佛所转妙*轮者,药王品云,能破一切不善之闇,亦如下论破决定等三义,余五种惊怖断四种著,乃至破十种人病也。
十二名一切诸佛坚固舍利,经者谓如来真如法身于此修多罗不败毁故。十二名如前解,此用多宝佛塔意云法身不坏,亦如寿量品中意明如来三身,及用法师品中当知此处有如来全身之文也。
十三名一切诸佛大巧方便经者,依此法门成大菩提,已为众生说天人声闻辟支佛等诸善法故。十三名大巧方便者,文正以一佛乘为真实,得一佛乘竟于一佛乘说二乘及人天乘名为方便。
十四名说一乘经者,以此法门显示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之体彼二乘道非究竟故。十四名说一乘经者,此中正以无上菩提果为一乘体,方便品中用真如法身为一乘体,此二不违,就隐而言则以真如法身为体,约显而说即无上菩提果法为体。
十五名第一义住者此法门即是如来法身究竟住处故,十五名第一义住者,第一义则是法身,此经能显法身,则是法身住处。
十六名妙法莲华者有二种义,何等二种?一者出水义,以不可尽出离小乘泥浊水故,复有义如莲华出泥水,喻诸声闻得入如来大众中坐,如诸菩萨坐莲华上,闻说如来无上智慧清净境界,得证如来深密藏故,二者华开义,以诸众生,于大乘中其心怯弱不能生信,是故开示诸佛如来净妙法身令生信心故。十六名妙法莲华者,正释经题,论主就二义释之,一者出水义,二者华开义。就出水中更开为二,一者出水义,此标出水义也。以不可尽出离二乘泥浊故者,释出水也。此经明出离小乘泥浊水法,故言出离小乘泥浊水也。问:但应云出离二乘泥浊水,何故言不可尽耶?答:一者不可究尽,不可究尽者,则是实相法身,今说实相法身,故得出离二乘泥浊水也。以实相法身虽在二乘泥浊水中不可令其灭尽,则是有垢真如出成无垢真如,二者三世佛令众生出二乘浊水成佛,而佛乘不可尽,如譬喻品云,以我此物周给一国尚不匮,何况诸子也?三者莲华虽出浊水而不舍泥水,今亦尔。虽令众生出离二乘成佛,常作二乘方便教化众生,亦如药草喻品明,理虽无二随缘说二,及于缘有二,复有义已下第二义,借莲华出水喻二乘人回小入大,得在如来大众中坐,应同菩萨坐莲华坐,故与菩萨同闻法华作佛,前义与后义异者,可有二意,初就法释,以此经说就佛法身出离二乘浊水,后约人出二乘浊水,二者前约直往菩萨,后就回小入大也。二者就华开义,喻者就华开而实显如一乘教开一乘理现,开示如来净妙法身令一切众生得生净信也。净妙法身即是经题妙法也。
十七名最胜法门者摄成就故,摄成就者,摄取无量名句字身频婆罗阿閦婆等舒卢迦(亦云偈)故。十七名法门者,自上来明佛乘,佛乘具足万德,所以辨众德无量,今明德已无量文亦无量也。故下文云,说是法华经如恒沙偈,亦如药王品云,八百千万亿那由他频婆罗等偈,药王品称偈,今明舒卢迦,亦可以偈翻舒卢迦,亦可异名也。此具如法华疏释,外国或名首卢,或名舒卢迦,是彼音不同耳。问:何故云首卢偈?答曰:首卢是通偈,外国数法若长行若偈并名首卢,故不取别偈,此十七句法门是总余句是别者,此第三释具十七种名意。
此十七句法门者是总余句是别,故如经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如是等故,论主所以具十七种名者,总解一部经名,若解此十七种名则识一部法华意尽,盖是慈悲之心令人闻少而悟于多意也。所依说法随顺威仪住成就者,释第四分,初牒章名,次释。
所依说法随顺威仪住成就者,牒章门中,云随顺威仪住者,随顺过去佛威仪,如过去说法华时入定动地雨华,今亦如是,二者随顺众生现在威仪故,后文云,为随顺众生示现对治,摄取觉菩提分法故,示现依何等法下释章门,就文为二,初问次答,示现何等法说法者,则是问。
示现依何等法说法,问意云,佛依何等法用说此法华经耶,依三种法故下则是答。初总标依三法,一者依三昧成就故者,别释依三法。
依三种法故,就释为二,初别释依三昧,次总释依动地雨华,就释依三昧复开二别,初正释,次举经示释处,正释中初标依三昧,一者依三昧成就故,以三昧成就三种示现,释依三昧所以。
以三昧成就二种法示现何等为二,一者成就自在力身心不动故,二者离一切诸障碍随自在力故,此自在力复有示现二种,一为随顺众生不见对治摄取觉菩提分法故,二为对治无量世来坚报烦恼故。应有问云,今说法华经何故不入法华三昧而入无量义处三昧,是故释云,无量义三昧有二种力,所以依之。一者成就自在力身心不动故者,释自在力以身心不动,是故静极,以静极故所以鉴明也。二者离一切诸障者,依下论释佛入三昧无人能惊悟,则是离一切障,又佛入此定说于法华无有外缘为作障碍令不得说,又无有外缘为障碍令众生不得闻也。问:何以知有此力?答:文云离一切诸障,已云一切则无障不离也。随自在力故者释离一切障心,佛随三昧自在力故一切障不能障也。此自在力复有二种下,重释三昧更有二力,一为随顺众生示现对治者,谓随二乘众生四十余年示现对治二乘病法,又如后论随顺十种众生示现十种对治也。摄取觉菩提分法故者,此出能对治法入于三昧,正用无上菩提对治二乘人病名为摄取,而称觉菩提分法者具言应言无上正遍知道,今为存略但称觉菩提,觉则菩提故,菩提以智为体,而言分者正因无上菩提泯于二乘不用余法,故称为分。又大乘道品七觉分八圣道分,今叹七觉泯之,故云觉菩提分也。叙觉菩提犹分菩提耳,觉知分也。分之言因,因则是二乘菩提,摄取菩提分者,即二乘菩提入分菩提也。二为对治无量世来坚报烦恼故者,前明知药此叙识病,合而言之无量义定有其四力,一者内,即身心不动,二则外,无障碍谓内外一双,三则识药,四即知病,谓药病一双,以有此力故入无量义定不入法华三昧也。此品与无量义经相应,故无量义经云,是无量义经文理真正尊无过上,三世诸佛所共守护无有众魔,群道得入不为生死耶见之所坏毁,无量义经已尔,无量义定亦然,如经已下,第二示释经处。
如经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等故,二者依器世间已下,第二合释动地之与雨华,就文亦二,一者正释,次引经示释处,就初文有二,初双牒,二依。
二者依器世间,三者依众生世间,谓依器世界众生世间,从振动已下双释二依。
震动世界及知过去无量劫事等故,即二也。震动世界释依器世间,以过去佛将说法华地六种动,今亦如是,所以依动地者说大法,破大部故,大利益故,令众生大欢喜故也。及知过去无量劫事等故者,释依众生世间,过去无量劫佛说法华,时数盛天雨四华大众欢喜,今亦如是,以说第一理之法畅诸佛之心满众生之愿,数盛天雨四华大众欢喜。问:大众欢喜可是众生世间?天雨四华云何是众生世间?答:天则众生数故也。如经已下第二列经示释处。
如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乃至欢喜合掌一心观佛故,此列经正证众生世间,前明震动世界,已是证器世界竟也。依止说因成就者,此第五分,就文为二,初牒章名。
依止说因成就者,彼诸大众已下释章名,就文为三,一正释,二者引经示释处,三断简,就初正释又三,初释放光意,次正释放光,三明光中所现事,初释章名,则是解放光意。彼诸大众现见异相不可思议事,如来今者应为我说,渴仰欲闻生希有心名依止说因成就,是故如来放大光明示现诸世界中种种事故,言依止说因者,正是众生内心,言内心者渴仰愿闻法华,虽明入定雨华动地,若无内心渴仰欲闻之心,佛不得说法华也。又上入定动地雨华是其外缘,今渴仰欲闻之心是内因,因缘具足方得说教。问:上雨华动地已令众欢喜则是因竟,今云何更辨因耶?答:上虽生欢喜未知欲说大法,今睹佛放光现东方诸佛土事,必知应为我说于大法,是故渴仰欲闻名为因义成就也。先示外事者第二正释,放光则是简前后二瑞不同。
先为大众示现外事六种震动等,次示现此法门中内证甚深微密法故。雨华动地并为外事,佛亲自身放光智炬将辉,故身光前耀,故名内事。内证甚深微密法者,依方便品释则是无上菩提,今说佛所证无上菩提,亦令众生得于此法自解作佛也。又依器世间下,此第三释出光中所现事。
又依器世间众生世间,数种种无量,种种具足烦恼差别,具足清净差别,佛法弟子差别,示现三宝故,复乘差别有世界有佛有世界无佛,令众生见修行者未得果得道者已得果故。于中略明十事,器世间者东方一万八千佛土也。众生世间者一万八千土中众生也。数种种者,释明众生数种种不同也。量种种者,明器世界形量不同也。具足烦恼差别者,释六道众生不同也。六道不同皆由烦恼上中下差别故也。具足清净差别者,释清净世界差别不同也。佛法弟子差别示现三宝故者,佛东方万八千土中佛,法则是万八千土中佛所说法,弟子谓四众乃至菩萨,复乘差别者,四果为小乘菩萨为大乘,有世界有佛有世界无佛者,东方世界现在佛为有佛,又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名为无佛,令众生见者,上明现十事,此明令众生睹见十事,则释经中于此世界悉见之言也。修行者未得果下,上释未尽今重简之,凡释二事,初释四众修行也。未得果者修三学行未得四果,得道者已得四果,如经下示所释处。
如经诸修行得道者故。数种种者,第二释前数种种示现。
数种种者示现种种观故,略说四种观,一者食住,二者闻法,三者修行,四者乐。种种观者正释数种种。佛放光亦可观者见也。见彼东方菩萨等食及闻法,示现万八千土众生,种种观不同,故名数种种观也。略说四种观者,释种种观也。一者食亦可是禅悦为食,亦可是揣等四食,二明食竟闻法,三者闻法竟修行,四者修行得果为乐,如经下第二亦示释处如经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乃至以佛舍利起七宝塔故。行菩萨道者,第三料简前菩萨中种种信解乃至行菩萨道之言也。
行菩萨道者,教化众生依四摄取法方便摄取应知如经所说当自推取。言四摄法摄取者,布施摄之,今背恶向善为己眷属爱语摄之,今发菩提心利行摄,令善根增长同事摄之,令其成佛,如经所说当自推取者,前释四众中修行得道者示经处,今释菩萨中行菩萨道不示经处,但云如经所说当自推取也。所以尔者前文略引之易,从后文广引之难也。故经云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也。每欲示其存略,故出此言,自此已下示现大众现前欲闻法成就,此释第六分经,就文为二,前牒章名。自此已下示现大众现前欲闻法成就,问一人者已下,第二解大众疑有二,一者大众疑念,二者弥勒发问,今具释此二也。大众疑念中有二,一弥勒疑念,今但释弥勒不释大众,弥勒疑念有三,一问佛何因缘故现瑞,二访决疑之人,三得祑弹之主,则但释初后二也。问:一人者文殊,应是第三释得帙弹之主,而在初则有此释者,斯论大宗明取文意而释经也。弥勒虽有三章之经而意在问于文殊,是故在前释问文殊意也。何故唯问文殊一人者,此是问也。
问一人者,问意云,何唯问文殊一人不问余人耶?多人欲闻生希有心者,此则是答。多人欲闻生希有心,是故唯问文殊师利,如是示现世尊弟子,随顺于法不相违故。以多人欲闻文殊之答也。是故唯问文殊师利者,结问文殊意也。问:大众不知文殊是能答之人,云何乃言多人欲闻文殊之答。答:弥勒知大众机缘属在文殊,若闻文殊所说必生希有之心故也。如是示现世尊弟子随顺于法不相违故者,释文殊能答之意也。然弥勒位穷补处,遂不能知现瑞之意则唯佛能知,佛入三昧不可得问,虽文殊过去佛但今日示现为世尊弟子耳,故余经言,昔为能人师今作弟子化,二尊不出并故示为菩萨,随顺于法不相违者,此有二义,一者实是前师而示为弟子,盖是随顺于法无所相违,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8-3-15 18:45:49
|
只看該作者
二者文殊能了达法相,不与法相相违故能答问也。
今佛世尊现神变相者,正释弥勒疑,初问现神变之意也。此初句牒经文。
今佛世尊现神变相,为何等义者,释弥勒疑念云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也。经云以何因缘,今云以何等义,义则是因缘,为现大相因故者,论主释弥勒疑,则是答也。就文为二,初标现大相因二章门。为何等现义为现大相因故,为大相已下,释二章门,初释为大相章门。
为现大相者,为说妙法莲华经,故现大瑞相,为欲说大法故,应谓为现大瑞相也。为说如来所得妙法不可思议文句者,释上第二因章门。
为说如来所得妙法不可思议等文字章句故,以文句即是教,教是理因故称为因。又因欲说法华经故现大瑞相,即法华经,故现大瑞相,则法华为瑞相因也。详前后文具有三因,一法华教为理因,二法华为瑞相因,三因见瑞相故知说法华,故瑞相为法华因也。
有二种义所以仰推文殊者,此释第三正问文殊,就文为二,初释问文殊意,次释问文殊经文。
有二种义是故仰推文殊师利何等为二,一者现见诸法故,二者离诸因缘唯自心成就彼法故,问文殊意者,一者文殊是佛了了现见诸法,二者离诸因缘,离诸因缘者,以文殊非推度以类而知,成论云,现见事中因缘无用也。唯自心成就彼法者,释离因缘,以文殊自心明见彼事故,不假余因缘也。示现种种瑞相者,第二释问文殊经文。
示现种种瑞相者,示现彼彼事故,如彼事相现没住灭应知。大众文云,必应见此希有之相故,今将示现种种瑞相,此出文殊过去曾见诸佛种种瑞相也。彼彼事者,过去诸佛种种瑞相有为事也。如彼瑞相现没住灭应知者,过去诸佛有现在者有没者有住者有灭尽者,应知者令大众知过去如斯等事,故云应知。以文殊能记彼事故,此释经文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数诸佛之言也。更明文殊有二之义,一者得陀罗尼能记彼事故,二者文殊所作成就因果,成就能现见彼法故,前列二成就章门。
以文殊师利能记彼事故,以文殊师利所作成就因果成就现见彼法故,所作成就下,释二章门,功德成就智慧成就,释所作章门所作成就者有二种,一者功德成就,二者智慧成就。因成就下,释因果章门,前释因,次释果。
因成就者一切智成就,又缘因成就者,众相具足也。释因中有二因,一正因,二缘因,正因者谓一切智,以因一切智能见过去世事相也。又缘因成就谓众相者,释第二缘因也。言众相者,谓动地雨华放光名为众相,由见过去世佛现于众相故现大法。今见释迦现众相亦说大法,故众相为说法之因也。果相成就者释第二果相章门。
果成就者说大法也。因一切智及瑞相故知欲说大法,故为众相之果。种种佛土者,自上已来释弥勒疑念竟,今第二释弥勒发问,大众中问有二章,一问意,二正问,今但释正问不释问意,正问中有二,一长行,二偈颂,今具释二也。释长行中有二,一正释,二举经示释处,正释有二,一释现瑞,二释睹瑞。
种种佛国土者,示现彼佛国土中种种差别应知。种种佛土者,则释一万八千佛土也。示现彼国土中种种差别应知者,此有二意,一者示万八千土种种差别,二者示现万八千土中十事差别,如前所释,净妙国土者,第二释睹瑞。
净妙国土者,谓无烦恼众生住处故,即释经中悉见彼佛国界庄严文也。二者上通万八千土,今别释净土,如经下第二示释经处。
如经照于东方万八千世界乃至悉见彼佛国界庄严故,照于东方万八千世界,示初段所释经处,乃至悉见示第二睹瑞经处,如来为上首第二释偈,亦开为二,初释偈,二示经处。
如来为上首者,诸菩萨等依如来住故,以彼如来于彼国土诸大众中得自在故。如来为上首者,牒经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文也。如来已为众圣之主,故称上首也。诸菩萨等依如来住故者,菩萨有依佛得住于理,故佛为菩萨上首,以彼如来下释师子之言也。以佛于大众中自在,故云师子。问:何故不释偈初文?答:长行已释,故不复释也。问:何故但释为上首等二句?答:此二摄下一切经尽,以佛为上首一切菩萨及二乘众依佛得住理。又佛于一切大小众中自在能化大小等众,下一切经不出斯二事,是以但释二也。如经下第二引经云释处。
如经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如是等故,自此已下释第七文殊答问分,就文为二,初总明文殊有能答之德,次别释出经所答之事。
自此已下明圣者文殊师利菩萨以宿命智。以宿命智者,则是能答之德。现见已下出所见之事,就文又二,初列三门,次释三门,言三门者,一过去因相,二果相,三成就十种事。
现见过去因相果相成就十种事如现在前,是故能答弥勒菩萨,现见过去因相者下,释三章门,则为三别。
现见过去因相者,文殊师利自见己身曾于彼诸佛国土中修种种行事故。妙光之前未能为众说法华名为因相,现见果相者,释第二章门。
现见过去果相者,文殊师利自见己身是过去世妙光菩萨于彼佛所闻此法门为众生说故。从妙光闻法华经为众说此称为果相。问:此因果相释何处经文?答:从初语弥勒竟惟忖之言也。成就十种事者,释第三章门,就文有二,初标列十种成就,则是标章门。
成就十种事者,何等为十?一者现见大义因成就,二者现见世间文字章句甚深意因成就,三者现见希有因成就,四者现见胜妙因成就,五者现见受用大因成就,六者现见摄取一切诸佛转*轮因成就,七者现见善坚实如来*轮因成就,八者现见能进入因成就,九者现见忆念因成就,十者现见自身所迳事因成就。从大义因成就者,第二释十种章门,则成十数,言大义因成就者,即释经欲说大法之言,故称为大,此大甚深所以名之为义,因则是因缘,欲说八种甚深义之因缘,故现斯瑞,就文又二,初标章牒经。
大义因成就者,第二释章经,初又三,初标章总明八句劝知。
八句示现应知,从一者欲论大法已下,第二牒经八事。
一者欲论大法,二者欲雨大法雨,三者欲击大法鼓,四者欲建大法幢,五者欲燃大法灯,六者欲吹大法螺,七者欲不断大法鼓,八者欲说大法,此八句示现已下,第三论主总释。此八句欲示现如来欲论大法等故,何者名为八种大义下,第二释章解经,经无三句,论但有八句也。
何者名为八种大义,谓有疑者为断疑故,已断疑者增长淳熟彼智身故,根淳熟者为说二种微密境界,一谓声闻密境界,二谓菩萨密境界,大法鼓者二句示现以远闻故入密境界者令进取上上清净义故,取上上清净义者取一切智现见故,令彼进取一切种智得现见者为一切法建立名字章句义故,建立名字章句义,令入不可说证智转*轮故。谓有疑者为断疑故者,此释第一欲论大法,则是无论经欲说大法,自古至今不依论释经者,但案文前后意释此一章经,依天亲释意者,就位从浅至深释也。自四十余年旧疑及闻法华新生疑等,欲说大法断此新旧二疑也。故下文殊偈末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也。已断疑者,憎长淳熟彼智身故者,释第二雨大法雨,世间之雨能令物增长成就,一乘法雨令三乘人并入平等大慧,如身子领解中云疑悔永已断安住实智中,根淳熟者为说二种微密境界,释第三欲击大法鼓及第七不断大法鼓也。前已明三乘人智身淳熟,今次授三乘人作佛名记,密境界智度论云,法华经令二乘作佛名秘密法,秘密法者甚深难解故也。又四十余年不明此事,故称密。大法鼓者二句示现者,一是击大法鼓,二是不断大法鼓也。以远闻故者正释法鼓之名,夫击大法鼓令人远闻,今就大法并授三乘人记,令十方远闻。问:何故云不断法鼓?答:夫二乘独善竟无传化,若得受记成佛竟更传化余人亦令成佛,故云不断法鼓也。入密境界者,令进取上上清净义故者,释第四欲建大法幢,三乘已得受记,然后行菩萨行,菩萨行远离二边,是中道行故称上上清净,在幢已二门高,故称上上清净义,取清净义者令进取一切种智得现见故者,释第五欲燃大法灯,夫灯有二义,一者破闇,二者显物,令三乘人行行已满破无明闇得一切种智,故能见佛性等法,前之四句令三乘人因行成,今此一句令三乘人果德满,取一切智见者,释第六句欲吹大法蠡,夫吹蠡出语言音声,三乘人得佛果竟更为众生说一切教,故云为一切法建立名字章句也。建立名字章句义者,释第八欲说大法,前第七成佛竟为物演教,今第八说教令悟理,入于理亦得成佛。问:何故云入不可说证智转*轮?答曰:令物得证真实智,时则内外并冥缘观俱寂名不可说,则此智体名为*轮,从彼至此故称为转,今更总释八句,佛说法华凡有二意,一令众生自得作佛,二令众生化他亦使成佛,前六句则是自行,后二句名为化他,此二各两自行中五句辨因一句论果,化他中初句为物演教,次句令物证入。问:何故说法令自行化他?答:二乘之人唯能独善,今已成佛竟化众生亦令成佛也。就五句为二,初句断疑令其惑灭,次四句令其解生,开二,初句十信至十解成就,次句解行纯熟入密境界,故得受记从十行至十回向,上上清净义从初地乃至十地,现见世间名字章句意甚深因成就者,释十章第二,前牒章名。
现见世间名字章句意甚深因成就者,如经下示释经处。
如经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乃至故现斯瑞故。问:名字章句意甚深,正释何处经文?答:释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经文也。夫令三乘作佛正是难信之事,五千起去,则难解之事。问:何故云名字章句意甚深?答:夫教为显所诠之理,绝言诠理之言亦绝,故下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也。现见希有因成就者,释第三章经,前牒章。
现见希有因成就者,以无量时下释章,前释次举经示释处。
以无量时不可得故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量者,示现过彼阿僧祇劫不可得故,复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示现彼无量无边劫故。释中为二,一者明阿僧祇劫不可说,二者明时不可说,阿僧祇劫不可说者,以有无量阿僧祇故也。复示现五种劫者,此第二明时不可说也。问:昼夜等云何亦名劫?答:外国称劫簸,此翻为分别时节,故劫是时之通名也。但经中取天地始终者,立共通称名为之劫,日月昼夜受其别名,问:章名中何故云现见希有因成就?答:以过去久远时方有说法华之事故名希有。如经已下第二示释处。如经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一切种智故。此但取经过去无量无边劫示释处,从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下,并不释也。现见胜妙因成就者,释第四,前牒名。
现见胜妙因成就者,言胜妙因者,二万亿佛说法皆七善文为胜妙。以诸佛菩萨自受用示现故者,第二解释,前释次示经处。
以诸佛菩萨自受用示现故,佛受用七善化物,菩萨亦然,故云受用,如经下示经处。
如经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乃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故。此但取后所可说法初中后善不取前文也。以二万佛说法门具七善,故云所可说法初中后善,所以一处合释之也。现见受用大因成就者,释第五,前牒章名。
现见受用大因成就者,受用大因者,释王子未出家时受胜妙乐,乃至释大众六十劫听法华经受于法乐不生疲倦,故名现见受用大因成就也。是时王子第二解释。
是时王子受胜妙乐各舍出家,复彼大众于尔许时,不生疲倦心故。易知。如经下示释处,如经其最后佛未出家时,乃至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故。现见摄取一切诸佛转*轮因成就者,第六前牒章名,上来五章明佛化行事竟,四章属能化益物,次一明所化益物,今辨菩萨佛灭度后弘经,即是转*轮不断事。
现见摄取一切诸佛转*轮因成就者,言一切佛者,现见一切佛转之于前,菩萨于佛灭后敷之不绝,即令一切佛法转不绝,故言一切也。
*轮不断故,如经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故,释及列经易知。现见善坚实如来*轮因成就者,释第七前牒章名。
现见善坚贤如来*轮因成就者,而言善坚实如来*轮者,妙光从八十劫已后,乃至令八子坚固无上菩提已无量时就,*轮不坏名为善坚实如来*轮。
佛灭度后无量时说故,如经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乃至皆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释及列经易知。现见进入因成就者,此释八,上第七明妙光能化事,今明八子闻法得益,即是进入因成就也。
现见进入因成就者,彼诸王子得大菩提故如经是诸王子,乃至皆成佛道故,释及列经易知,现见忆念因成就者,释第九明妙光忆念。
现见忆念因成就者,过去化王子皆得成佛,故名忆念因成就。
为他说法利益他故,如经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然灯乃至尊重赞叹故,如经者不正释经文,但释经意,明忆念过去化八子成佛,后忆念燃灯化释迦成佛乃至弥勒成佛也。现见自身所迳事因成就者,释第十明文殊忆念。
现见自身所迳事因成就者,过去为妙光能悟解法华,复能为人演说,即是自身受胜妙乐。
以文殊自身受胜妙乐故,如经弥勒当知,乃至佛所护念故汝号求名者,示现知彼过去事故,复示现得彼法具足故,如经者下但妙光菩萨岂异,我身是也。直释此一句,汝号求名者,别释知弥勒事,二句,初释弥勒始号求名,复示现得彼法故,示弥勒终名,以弥勒亦得此法具足成佛也。
日东天台后学沙门实观分会
法华论疏卷第一(终)
法华论疏卷中(方便品)
胡吉藏撰
依论十七种名中第十三名一切诸佛大巧方便经,依此法门成大菩提,已为众生说人天二乘等法名大巧方便,故云方便品,又下论明佛有七种方便,故云方便品,依下论末论主开方便为五段,一说妙法功德,次说如来法师功德,三明大众三义,四明如来四义,五释四种疑,就文二,前牒经,次论释,经文既长,今前科之,然后更取论释,依论科经为三,一叙如来起定。
方便品,经曰尔时世尊入甚深三昧正念不动,以如实智观从三昧安详而起,从定起已告舍利弗下,第二出对扬之人。
起已告舍利弗,从诸佛智慧已下,第三明二种功德,一妙法功德,二法师功德,明二种功德即二,初章二者,一总明内证甚深阿含甚深。
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见难觉难知难解难入,如来所证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从何以故下,第二别明阿含甚深又开八别,初明受持读诵甚深。
何以故舍利弗如来应正遍知,已曾亲近供养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无数诸佛,于诸佛所下,第二明修行甚深。
于诸佛所尽行诸佛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舍利弗如来已于下,第三明果行甚深。
舍利弗如来已于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勇猛精进所作成就,名称普闻下,第四明增长功德甚深。
名称普闻,舍利弗如来毕竟下,第五明决妙事心甚深。
舍利弗如来毕竟成就希有之法,舍利弗难解之法下,第六明无上甚深。
舍利弗难解之法如来能知,舍利弗难解法者已下,第七明入甚深。
舍利弗难解法者,诸佛如来随宜所说意趣难解,一切声闻辟支佛下,第八明不共二乘所作住持甚深。
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何以故舍利弗下,第二次明如来法师功德,妙法功德是佛之自德,法师功德是佛化他德,又开为二,一初总明法师功德。
何以故舍利弗诸佛如来自在说因成就故,从舍利弗下别明法师功德,就中复二,一略明如来具四功德皆为法师,第二广明四种功德,初亦是标章门,第二名为释章门。
舍利弗如来成就种种方便种种知见种种念观种种言辞,言四功德者,一种种方便者约住功德,种种知见者第二教化功德,种种念观者谓毕竟成就功德,种种言辞下,第四说功德。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下,第二广明四种功德,即释四章门,即为四别,第一前广住功德。
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于彼彼处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于诸著处令得解脱,舍利弗知见下,广上第二教化功德。
舍利弗如来知见方便到于彼岸,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下,广上第三毕竟成就功德。
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障无碍力无所畏,不共法根力菩提分禅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皆已具足,舍利弗诸佛如来深入下,广上第四说功德,就文更开七别,即有七舍利弗,第一明种种解成就。
舍利弗诸佛如来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来下,第二别言语成就。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止舍利弗下,第三明相成就。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舍利弗佛所成就下,第四明堪成就。
舍利弗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舍利弗唯佛与佛下,第五明无量种成就。
舍利弗唯佛与佛说法诸佛如来能知彼法究竟实相,舍利弗唯佛如来下,第六明觉体成就。
舍利弗唯佛如来知一切法,舍利弗唯佛能说下,第七明随顺众生意为说修行法成就,就文又四,一总明如来说一切法。
舍利弗唯佛如来能说一切法,从何等法下,第二别明说证等五种法。
何等法云何法何似法何相法何体法,何等云何下,第三明说教等五法。
何等云何何似何相何体,如是等一切法下,第四总结证教二法如来现见非不现见。如是等一切法如来现见非不现见,今且示文处,后依论别释,论曰下第二论释,就文为二,第一总释一部经,第二别解。
论曰自此已下示现所说法因果相应知,言所说因果相应知者,近而为言方便一品明因果义,如云受持读诵甚深等明因义,诸佛智慧甚深无量等明果义,远而为言此经唯显一理说一乘唯教一人,故以一乘因果为宗。尔时世尊下,第二牒经解释有五章经,即为五段,如前所说,初文二,前牒佛从定起及告舍利弗二章经而解释,次牒妙法功德及法师功德而解释。
尔时世尊入甚深三昧正念不动,以如实智观从三昧安详而起起已告舍利弗者,以如实智观者,上一句明正念不动,谓静极,以如实智观谓鉴明,鉴明谓知病识药,从三昧安详而起者,以知病识药既竟,应病授药时至故从定起,起已告舍利弗者出对扬之人也。
示现如来得自在力故如来入定无能惊寤故,示现如来得自在力故者,释上正念不动及如实智观,以定力自在得身心不动及如实观察,如来人定无惊能愕者,释安详而起,以无外缘惊愕故得安详起定也。前明内有自在之力,今明无外缘愕,并是叹无量义定有此二力。何故唯告舍利弗下,释第二对扬之人又开二别,一释不对余声闻,次解不对菩萨,一一中有二,初何以故即是问,何故唯告尊者舍利弗不告余声闻等者,随甚深智慧下,第二答。
随深智慧与如来相应故,今正说平等大慧,唯身子智慧第一与佛相应,余人不尔,是故唯告身子,何故不告诸菩萨者,第三释不告菩萨,初问,次答。
何故不告诸菩萨者,答中初总标五义。
有五种义,从一者已下,别释五义。
一者为诸声闻所应作事故,二者为诸声闻回心趣向大菩提故,三者护诸听闻恐怯弱故,四者为令余人善思念故,五者为诸声闻不起所作已辨心故。但明声闻有五义,所以须告,一者为声闻所应作事故者,下譬喻品云,我虽说汝等灭度但尽生死而实不灭,今所应作唯佛智慧,菩萨已发佛心行佛已作佛智慧业,故不须告菩萨,声闻未作佛业,欲令其作,是故告之,二者为诸声闻回心趣大菩提故者,菩萨发心趣于大道,故不须告,声闻未回,今欲令回,是故须告也。上令作佛因,今明趣佛果,三者护诸声闻恐怯弱故者,声闻怖佛道长远,是故须告,菩萨不尔,四者为令余人善思念故者,自身子之外人天菩萨之流并称余人,声闻本非作佛人当得作佛,我佛云何不求佛耶?令其思念道理,五者为令声闻不起所作已辨心故者,声闻有自保究竟之执,是故须告,菩萨无有此病,故不须告。诸佛智慧甚深无量者,第二释二种功德,即二别,就释妙法中为二,第一总释二种甚深,第二别释阿含甚深,初又二,一正释,二举经示释处,释中为二,一牒,二解释,牒中前牒智慧及甚深二章门。
诸佛智慧甚深无量者,为诸大众生尊重心下,第二解释,就文为二,初总生起二章,次别释二章。
为诸大众生尊重心毕竟欲闻如来说故,初应有问,佛何故从定起叹智慧甚深无量,故释言,为诸大众生尊重心毕竟欲闻如来说故。言甚深者下,第二释二章门,一释甚深章门,二释智慧章门,就释甚深章门又三,一总明二种甚深,二别明证甚深,三释甚深体,初文标二种劝知。
言甚深者显示二种甚深之义应如是知。何等为二下,列二种甚深。
何等为二,一者证甚深谓诸佛智慧甚深无量故,二者阿含甚深谓其智慧门甚深无量故,言甚深者是总相余者是别。证甚深者,即是内所证法,阿含甚深者,释道安云,阿含名为趣无,说一切法皆趣毕竟空法,故名趣无。僧肇云,阿含名为法归,其为万善府藏众法所归,然阿含正是外国教名通于大小,四阿含等为小也。涅槃云,方等阿含此即大也。言甚深是总相余是别相,是总别者甚深通证教,故言总,而有证教不同,所以称别。证甚深有五种示现下,第二别释证甚深也。
证甚深者有五种示现,一者义甚深谓依何等义甚深故,二者实体甚深,三者内证甚深,四者依止甚深,五者无上甚深。义甚深者,余初释五深未见文意,后见佛性论及胜鬘经方乃悟解,佛性论释五藏竟引胜鬘五藏为证,如来藏自性为义,一切诸法不出自性,无我为相。自性义者辨此一藏是一切诸法体,一切诸法以真如为体,故无有一法出于如外,即接论五义中第一性义,此论名体甚深也。第二是法界藏,以因为义,圣人念处观等皆依此性作境界故,此意云,法界是念处等缘,缘增上缘,因即接大乘论五义中因义是,此论中依止甚深,三法身藏,以至得为义也。一切圣人信乐正性令诸圣人得如来功德,即摄论中第三云藏义,一切虚妄法所隐覆非凡夫二乘所能缘,故此少不相似,但佛性论取显时为义,故言法身藏,以至得为义,摄论据隐时为言,故云藏,即是此中证甚深也。四出世间上上藏,以真实为义,世者有三义,一对治可灭,二妄心念念灭,三内有倒见不得圣法,具此三义名为世,过彼三义故名出世,即摄论中五义第四真实义,即此论中无上甚深也。五自性清净藏以秘密为义,若一切法随顺此性即名为内,是正非邪,若违此理即为外,是邪非正,即摄论中甚深义,此论依何等义甚深,此五藏体一而约义不同,一切皆以真如为体,故名体义。即真如为圣人观行之因,名为因义,即证得此真如为法身名证得义,即此真如超过世间名上上义,甚深微名秘密义,摄大乘论初明一切法依止门,辨果有五义,并是佛性论胜鬘经意。今此五种并是五藏之义,意谓少不次第,今明体甚深,即是第一如来藏甚深内证甚深,即是法身藏,至得甚深依止甚深,即法界藏,无上甚深即是出世上上藏也。依何义甚深即是自性清净藏。问:何故但明五种不多不少?答:初一是自性住佛性,第二依自性住佛性,起诸观行即是引出佛性,第三即是主得佛性,第四叹此三种世间所无,第五义甚深唯佛境界,此五摄一切佛事义尽。问:何故明此五事?答:今佛说一乘欲令众生成佛,成佛之义要具此五,是以命初即便辨之,若言法华未明佛性者,破此五义罪业无边,了此五义福慧无量。何故甚深者,第三正释甚深体。
何故甚深者谓大菩提故,大菩提者如来所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又甚深者,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故名甚深。别出甚深体,正以无上菩提为甚深体,菩提言忘虑绝,故称甚深也。又甚深者下,前明当体甚深,今明二乘不测故名甚深。言智慧者,上来释甚深门竟,今释智慧门。
言智慧者谓一切种一切智义故。谓一切种一切智智义故者,一切种谓一切种智也。智度论云,智慧门名为种,种谓种别,以智慧门种别不同故名为种,一切智智义故者,一释云,一切智人之智故重安智,又释一切智所知故名智智,如经已下,第二举经示释处。
如经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见难觉难知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故,言阿含甚深者,自上已来总释二种甚深,今第二别释阿含甚深,前总后别,皆是天亲释经之体,就文为二,一者前牒阿含甚深为章门。
说阿含甚深,示现有八种下,第二解释,初总明有八。
示现有八种,一者受持读诵已下,别释八种,即成八门,一一中有二,前标名,如经下引经证。
一者受持读诵甚深,如经佛曾亲近供养无量百千万亿无数诸佛故。问:经云亲近供养无量诸佛,云何是受持读诵?答:所以亲近供养者为欲受持读诵故。二者修行甚深。二者修行甚深,前既受持读诵,今则如说修行,又前是闻慧,今是思慧,又前是信受,今是修行。问:前云何是信?答:龙梵云,信力故受,念力故持,故知前是信也。
如经于诸佛所尽行诸所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故,三者果行甚深。
三者果行甚深,前是思慧,今是修慧,以三慧满足去果义近,故言果行,又二慧为因故以修慧为果。
如经舍利弗如来已于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勇猛精进所作成就故,四者增长功德心甚深。
四者增长功德心甚深,前是三慧,今是证慧,证慧者是修慧后分始证得真如法身,故言增长功德心。
如经名称普闻故,五者快妙事心甚深。
五者快妙事心甚深,上来四种明因甚深,从此后四种明果甚深,快妙事者,谓大涅槃。
如经舍利弗如来毕竟成就希有之法故,六者无上甚深。
六者无上甚深,第五涅槃果,第六是菩提果,即摄论第九第十二胜相也。前亦是果果,今是其果,又前是法身,今是应身。
如经舍利弗难解之法如来能知故,七者入甚深。
七者入甚深者,名字章句意难得故,自在住持不同外道说因缘法名为甚深,三身为论今是化身,自他分别前二名为自德,后二谓化他德,言入甚深者,如来说教令人悟入于理能自在住持,不同外道说因缘法,外道所说或堕邪因或堕无因,又因缘者名为所以,所以者是义,外道之法有字无义,佛法不尔。
如经舍利弗难解法者,诸佛如来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故,八者不共二乘住持甚深。
八者不共声闻辟支佛所作住持甚深,前不同外道,今则不共二乘,而言所作住持者,诸佛如来凡所施为造作住持佛法,并非二乘所知。
如经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故,如是说妙法功德已者,自上已来别明妙法功德,今是论主总结令人识知分齐也。
如是说妙法功德已,次说如来法师功德者,第二次明法师功德,就文为二,一者总明法师功德,二别明法师功德,前明妙法功德,亦初总后别,二种甚深为总,阿含甚深为别,今亦明总别也。就总中为二,一论主总标法师功德,二者引经证。
次说如来法师功德成就应知,妙法功德是自德,法师功德是化他德,要前自德然后化他,故云次说,如经下次引经证。
如经何以故,舍利弗诸佛如来自在说因成就故,云自在说因成就者,有自在说法之德,此德即是说法之因,故言自在说因。问:前第七第八亦有说法义已是法师,云何至此方始辨耶?答:论主大判二章,故开二门耳,初章非无法师,后段亦有妙法,又前第七第八直明如来言教等不同外道二乘未正明化物,今正明化物,故名法师功德,如来成就四种功德下,第二明如来法师功德,就文为二,一略明四种功德,二广明四种功德,亦即初是标章,后解释,就初又二,一者论主总明四种功德,第二引经别明四种功德,即释上自在说因,以具四种功德能为说法故。
如来成就四种功德故能度众生,四种功德是说之因,何等为四下,第二引经别明四种功德,即成四别,一一中为三,一者标名,二者引经证,三者释经,言住成就者,谓标名也。一者住成就,住种种方便度脱众生,故名为住,或有论本称为往字,所言往者众生有二种,一背小向大,名之为来,如穷子还向本国乃至遂至父舍,二背大向小,名之为去,亦如穷子背宅而去,佛亦二种,一者应身,为大心众生故名为来,二化身,成就众生,如彼长者执持除粪器往到子所,今此中八相成道即往义,故言往方便,如经下第二引经。
如经舍利弗如来成就种种方便故,种种方便者,第三释经。
种种方便者从兜率天退乃至示现入涅槃故。八相成道即八方便,故云种种,若依佛性论有十四种方便,一现本生事,二现生兜率天,三从天下受中阴,四入胎,五出胎,六学伎能,七童子游戏,八出家,九苦行,十诣菩提树下,十一破魔军,十二成佛道,十三转*轮,十四般涅槃。二者教化成就,释第二亦有三别,一标章,二引经,三释经。
二者教化成就,言教化成就者,如来能知深净因缘,染法诫之令舍,净法劝之令修,以具诫劝二门故名为教化,如经下第二引经。
如经种种知见故,种种知见者,示现染净诸因故者下,第三释经。
种种知见者,示现染净诸因故,以有染有净故称种种,若依摄论阿赖耶识是一切染净因,故彼偈云,此界无始时一切法依止,是道有染净,及有得涅槃,又释,依胜鬘经如来藏是染净因,以染净依如来藏故,二者通论,一切染烦恼是生死染法之因,无漏是涅槃净法之因,如彼众名章广说及胜鬘经,生死依如来藏故,通释者染净种子为生死因,无漏熏习是涅槃因,佛内知此二,外为物示现,故名为法师,有论本云染净诸因,今谓知染净因摄知因义尽,若言净因者,但知净不知染,摄因义不尽,三者功德毕竟成就者,释第三亦三别,初标,次引证,后释。
三者功德毕竟成就。而言功德毕竟成就者,依后两处又释之,一者下云具足力无畏等一切功德名功德毕竟成就,二者依后文具人无我及法无我观,唯就大乘法中有此功德名毕竟成就,如经下第二引经证,如经种种念观故。种种念观者,第三释经,种种念观者,以说彼法成就因缘如法相应故。次说彼法成就因缘者,夫欲说法要须成就诸德,即是说法因缘,有说法因缘方得与诸法相应,诸法相应方得说法,前第三知染净因明佛知有法,今显人法二无我观谓知空法,以具知空有故名法师。问:云何名种种念观?答:具人法二无我名为种种,四者说成就亦三,初标。
四者说成就,如经下引经。
如经种种言辞故,种种言辞者,第三释经。
种种言辞者,以四无碍智依何等何等名字章句,随何等何等众生能受而为说故,依何等名字章句者,释上种种言辞也。随何等何众生者,随万类众生,故有种种言辞,然罗什法师经无此四种功德文,但言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譬喻广演言教,种种因缘当是四中之第三,广演言教可拟第四功德,种种譬喻可拟第二,无第一种种方便,所以然者无数方便中摄一切方便故,初更无方便也。问:此四种功德云何次第?答:一切诸佛皆住八相成道故,第一明住功德,所以住八相者,如来知染知净,令众生舍染得净,故有第二教化功德,夫欲化物须内备诸德即与法相应,故有第三毕竟功德,德备于内巧说于外,故有第四说法功德,此四摄化物义,故总名法师功德。复有义下,第二广四方便,亦是释章门,释章门即应成四别,但论主大分为二,释前三方便为一类,释第四为一类,前三方便为二,一经释,二论释,经释即三,一一章中皆三,谓初标,二引证,三释经。
复有义种种方便者,示现外道所有邪法,如是如是种种过失故复种种方便,示现诸佛正法如是如是种种功德故。言复有者,上明八相,方便义犹未尽,今欲广释,故言复有义种种方便者,标种种也。示现已下释种种也。可有三段种种,一者示现正法种种过失,如九十六种,二示现佛正法种种功德,略说五乘,广有八万法藏,三者邪为一种,正为一种,故云种种。如经下引证,就文有二,一者正明无数方便。
如经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广演言教无数方便,二从引导已下,释说方便意。
引导众生于诸著处令得解脱故,复有无数方便者,第三释经,就文为二,一者释无数方便,二者释上说方便意。
复无数方便者,令入诸善法故,复方便者断诸方便疑故,复方便者,令入增上胜智中故,复方便者,依四摄法摄取众生令得解脱故。此中明四种方便,今以三义释之,一者未入善法众生,令其入善,虽入善法未得无疑,故为断疑,虽复断疑未入胜智令得胜智,虽入胜智未得解脱,故令得解脱,二者即是胜鬘四种重檐,云何为四?初为无闻非法众生说人天乘,令入善法,第二说声闻乘断四谛中疑,故言断诸疑故,第三说缘觉乘令入胜智,以缘觉智胜声闻智故,第四方便为说大乘,于大乘中以四摄法摄之,以布施摄之令为己眷属,以爱语摄之令发菩提心,以利行故摄之令善根增长,以同事摄之令其成佛,三者依佛性论,为四人破四障,成四因得四果,故不多不少但明四种,初方便破阐提不信障,令信乐大乘为成大净种,第二方便破外道邪我相障,令得波若,为大我种子,而言断诸疑者,无有虚妄之我有佛性之我,于有无法中诸疑得断,第三方便破声闻怖畏生死障,令得破虚空三昧成就为大乐种子,种子以胜前二种方便故云胜智。又初一为下,次一为中,后一为上,故云增上,第四破独觉自爱身障,令得大慈大悲成就为大常种子,以缘觉无悲故,今明四摄法,即是大悲,诸著处者下,第二释说方便意,就文为二,初牒总释。
诸著处者彼处处著,或著诸界下,第二别释文为二,初列四著,次释四著。
或著诸界或著诸地或著诸分或著诸乘故。
上明四种方便,今明四著者为有四种著故,所以说四方便,非是别治,但是总治耳。著界者下,第二释四著,即四别,今前释著界也。著界者谓著欲色无色界故,著地下,释第二也。
著地者著戒取三昧初禅定地乃至非非想及灭尽定地故。戒取者,即外道用诸邪戒为道,三昧著者,此是欲界中三昧,如成实论电光定等,又是毗昙未来禅也。著分者释第三前列著在家出家二章门。
著分者著在家出家分故,次释二章门。
著在家分者著己同类作种种业邪见等故,著出家分者著名闻利养种种诸觉烦恼等故。易知,著乘者释第四,前列声闻菩萨二章门。
著乘者著声闻乘菩萨乘故,次释二门。
著声闻乘者乐持小乘戒,求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故著大乘者,谓著利养供养恭敬等故,著分别观种种法相乃至佛地故。易知,复种种知见者,广第二种种知见义,就文亦三,一标章门略释,二引经,三释经,复种种知见者自身成就不可思议胜妙境界与声闻菩萨等故,自身成就不可思议境界,谓绝二乘菩萨境界也。与声闻菩萨等故者,上明异大小二人,今明同大小二人,如经舍利弗如来知见方便者,第二引经还证前二义。
如经舍利弗如来知见方便到于彼岸故。前证上与声闻菩萨等,如来真实过声闻菩萨,而能同声闻菩萨,故言方便也。此方便并异上来方便,仍取同声闻菩萨以为方便也。到于彼岸者,证于第一绝二人境界也。到彼岸者下,第三释经。
到彼岸者,胜余一切诸菩萨故。当胜声闻菩萨不待言也。复种种念观者,广第三种种念观,此文但二,一者标章。
复种种念观者,二引经。
如经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障无碍力无畏不共法根力菩提分禅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皆已具足故。所以无第三释经者,此中明力无畏等,处处经论皆以释竟。又文显现者,不须解释,又第一成就下,自上以来第一依经广三方便,今第二论主重广三方便,即成三别,一一中有二,一者牒,可化众生下,第二解释,论释与经异者,经多就法解,论但就人释,所以为异。
又第一成就可化众生依止善知识而成就故。第一成就,即是种种方便,所以示种种方便者,令可化众生依止善知识得成就故。第二成就根熟众生令得解脱故。第二成就,即是种种知见,令根熟者得解脱。
第三成就力家得自在净降伏故。第三成就,或言,力家自在以家为正,力者十力,家者诸德,是力家流类,故称为家。自在净降伏者,第三即种种念观。种种念观者谓力无畏等,如上列,上二成就化两种众生,今第三成就既具一切功德,故能普降伏一切众生。又上二种成就利益根熟及未熟众生,今第三成就降伏如来一切烦恼,是故前明化他德,今叙自德,所以前门辨人知是化他,后不明人知是自德。第四说成就者,自上以来广前三方便竟,今广第四说成就,就文为二,第一从初竟此七种,令众生自身功德成就,明如来说法令众生自行成就,第二从教化成就下,明如来说法使化他行成就,前释现瑞中,大法雨等八种亦具此二,初六种佛欲令众生自行成就,后二法令化他行成就,是故现瑞。今说定起为物说法,亦令二德成就,自德成就中有二,第一经广,第二论略,就经广中为二,初牒章门,总广标七数所以。
第四说成就者有七种。第四说成就有七种者,此章正明法师功德,法师虽具四德而以说法为正,故广明具七种德能为物说法。
一者种种成就下,第二正明七种成就,即成七别,初中有二,一标章,二引经。
一者种种成就,而言种种成就者,于一切法门皆穷其源底,然后能为物说法。
如经舍利弗诸佛如来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故。二者言语成就亦二,初标章,次引经。
二者言语成就得五种美妙音声说法。上明内穷法门,今明外有音声美妙法,然后能为物说法。
如经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故。三者相成就亦三,初标,次引经,后释经。
三者相成就,而言相成就者,可相时而动,可语即语,宜默便默,故名为相,二者有利根众生,闻上所说悟解相现,不须复说,故名为相。如经下,第二引证。
如经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故。有法器众生故下,第三释经。
有法器众生心已满足故。即是利根菩萨闻佛上来所说法华,即便得解不更重说也。而三请后更广说者,为钝根声闻说耳。又此中通叹诸佛有知机之德,有利根之人已解佛悟不须复说,第四堪成就者,上明利根之人已解佛语不须复说,今明堪受化人犹未得解故应为说,初释。
四者堪成就所有一切可化众生皆知如来成就希有胜妙功德能说法故,次引经。
如经舍利弗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故,易知,第五无量种成就,就文有三,一标章略释,二引经,三释经。
五者无量种成就说不可尽。无量种成就者,法身具众德,而说不可尽故也。如经者,第二引经。
如经舍利弗唯佛与佛说法诸佛如来能知彼法究竟实相故。言实相者已下,第三释经。
言实相者谓如来藏法身之体不变义故,如来藏者,在烦恼之内名如来藏,亦名如来胎,法身之体不变义故者。虽在烦恼不为烦恼所染,故名不变,佛性论虚妄法有三变异,释无变异义,一果报尽故变异,二对治所破故变异,三念念灭故变异,法身离此三过失,一前后寂静故,无果报尽变异,二无漏故,无对治破变异,三非有为故,无念念坏变异。
六者觉体成就,就文为三,初标,次释,后引经证。
六者觉体成就,上第五明法身,今明应身,亦是报身觉体,即是佛体亦名佛性,以佛性显现故名成就,如来所说下,第二解释。
如来所说一切诸法唯佛如来自证得故。如来外能说一切法者,唯佛自证得故,自证得者即是自证得法身也。如经下,第三引经。
如经舍利弗唯佛如来知一切法故。七者随顺众生意为说修行法者亦三,一标,二释,三引经。
七者随顺众生意为说修行法成就彼法。此第七即是化身,随众生意为说修行法者,佛随众生意说法令众生修行也。此七法次第者,夫欲说法要备七德,一者内穷法原,二外有巧辨,三者知默,四者知悟,此四内外语默二双也。所以有此二双者,要由备法身现化身故,后三即明三身也。成就彼法者,如来成就随顺众生意为众生说法也。何等如是等故者,此第二解释,即是牒经中何等法云何法,用经以释论也。
何等如是等故。何等法者,牒五门之初也。
如是等者,等取下四句也。如经下,第三引经。
如经舍利弗唯佛如来能说一切法故。第一种种法门下,自上已来第一就经广释七法,今第二就论重释七法,就文为二,一者释前,第二结前释后,释前七章,即成七别,第一种种法门者,牒上第一种种成就。
第一种种法门摄取众生故。摄取众生者,心内穷种种法门方能摄取于物也。
第二令不散乱住故。第二令不散乱住故者,以外具五种音声,听佛音声美妙心不散乱也。
第三令取故。第三令取故者,既闻法不乱,即令其取法也。
第四令得解脱故。第四令得解脱者,以取法故便得解脱也。
第五令彼修行成就得对治法故。第五令彼修行者,所以得解脱要须对治故也。
第六能令彼修行进趣成就故。第六能令彼修行进趣者,前令得见道,今进趣修道。
第七令得修行不退失故。第七令得修行不退失者,令得无学道也。此七种法为诸众生自身所作善成就故者。上来第一别说七法,今第二欲结前释后,言结前者,论主释七法明佛为众生说法令众生自行成就。
此七种法为诸众生自身所作善成就故。问:此七法云何自行成就?答:此七法即是地前四位及地上三位,第一令其得十信位,故言摄取。摄取者令入十信,第二令不散乱住,即是十住亦云十解。第三令取即修十行故称修为取,第四令得解脱,解行淳熟必得解脱即十回向,第五登初地正是断烦恼证得法身,故云得对治故,第六即是二地已上修道,故云进趣,第七令得修行不退失者,从八地已上勉于三退,乃至佛地称无学道,是故名为自行成就。又与教化令其成就者,自上已来明佛说法令众生自行成就。今第二释经,明佛说法令众生化他成就,若接次相生,即释广经中第七随顺众生意修行成就,谓何等法云何法之言也。问:何以得知前令其众生自行成,后令众生化他行成?答:论中佛及论主两重释七法竟总导,此七法为诸众生自身所作善成熟,故知前是自行成也。次即云,又与教化令得成就,故知是教化他行也。就文为二,一总明化他,二别细约五法以明化他,就初又二,初牒与化他章门,故言又与教化令得成就也。
又与教化令得成就者。与此二种法已下,第二释化他章门,就文为四,一总标二法,二别明二法,三明二法相貌,四明二法次第,与二种法令彼成就者,第一文。
与二种法令彼成就。何等为二,第二释出二法。
何等为二?一与证法,二与说法,一与证法令成就者,谓依证法而授与故,二与说法令成就者,谓依说法而说与故,佛令众生为他说法时,若宜依证法而说者,可授之以证法,教法亦尔。此二种法如向前说者,第三出二法相貌。
此二种法如向前说。前第一佛经明七种,佛内自证七法然后为物说法,此即是为物说证法,论主后明七种法,若望佛经令众生成就如此七法也。即是为物说教法也。依此二种法有何次第者,第四明二法次第,就文有二,初即是问,二法次第。
依此二种法有何次第而得修行。二法有何次第得修行,即彼前文句再说应知者,第二解释。
即彼前文句再说应知。若依修行次第前依论主七法明自行成就,然后依佛七法而得化他,故云再说应知也。若依佛次第前明七法成就,后始得化他,如论主七法。又依证法有五种下,上来第一总明化他竟。今第二别约五法以明化他,就文二,一约证法以释五法,二约教法以释五法,就初又二,一标列五法,二释五法,初标证法有五种。
又依证法有五种。以内心解达五法故,名为证。从一者已下,次列五法。
一者何等法,二者云何法,三者何似法,四者何相法,五者何体法故。罗什经有十法,今明五法,或可梵本广略不同,难可详会,亦可以此五而摄彼十,可自推度。问:何故但明五法?答:夫欲化他必须识法,此五法摄一切法尽故,若证法若教法悉在此五法中,是以化他须明五法。何等法者,第二解释,凡作三周释之,初周约三乘一乘,又释约法就人以释五法。
何等法者谓声闻法辟支佛法佛法故,云何法者,谓起种种诸事说故,何似法者,依三种门得清净故,何相法者谓三种义一相法故,何体法者无二体故,无二体者谓无量乘唯一佛乘无二三故。何等法者?问:法名谓三乘法者,佛但证一乘,云何言证法有三乘?答:佛内照达三乘,故名证三乘也。又从此三乘令众生证,故名证法也。云何法者,责诸法所因起,此三乘法名因何而起,因三乘种种教起故也。云何法者,谓起种种诸事说故者,或法或譬,随时随人说三乘法,何似法者,责法譬类,摄论有二释,一以理法为似,以理似门故,二得果为似法,以果似因故,又果与文理相似,今宜用果为似法,前二句说三乘法,今得三乘果,是故文云依三种门得清净故,何相法者,责法外相,上来三句明三乘法,此下两句明一乘法,说三乘教令归一乘,一乘即是一相,何体法者,责法内体宜,取一佛乘为体,无二三者,缘觉为二,声闻第三也。复有义下,第二周释五法,前就三乘一乘以释五法,今通就一切法释,亦得一一门摄一切法,又释约理就事释。
复有义何等法者,谓有为法无为法等,云何法者,谓因缘法非因缘法等,何似法者,谓常法无常法等,何相法者,谓生等三相法不生等三相法,何体法者,谓五阴体非五阴体故。初有为无为法门,即三有为三无为摄一切法尽,第二责法所因起,因缘非因缘亦摄一切法,有为法从因缘生,无为法不从因缘生,何似法责其譬类,谓常无常亦摄一切法尽。问:常无常与有为无为何异?答:若取摄法论名义异体更无异,若取异者有为无为即三有为三无为,今常无常者,谓法身常应化无常,至后当释。问:常无常云何名似法?答:证得无常果故言相似,亦得无常理与文相似,何法相者责法相,有为法有生住灭三相,无为法无生无住无灭无三相,此二亦摄一切法。问:生等三相不生等三相与常无常为无为复何异?答:约相不同,所以异耳。体更无异,何体法者责法体,五阴是为体,非五阴是无为体,约五阴体非五阴体不同,此二亦摄一切法尽,又一切法要具五义,谓为无为乃至阴非阴也。如智论云,一切法要具九义。又何似法者,第三周释,但重释三法不解前二。
又何似法者谓无常法有为法因缘法,又何相法者谓可见等法,又何体法者谓五阴能取所取以五阴是苦集体故,又五阴者是道谛体故。何似法中,取无常有为因缘此等法举类相似,何相法取可见可闻六尘相,何体法者有漏五阴为苦集体。无漏五阴为道谛体。复有异义下,自上已来三周明应与证法授与证法竟,此第二周明应授说法者授与说法。
复有异义依说法说何等法者,谓名句字身等故,云何法者谓依如来所说法故,何似法者谓能教化可化众生故,何相法者依音声取故,以依音声取彼法故,何体法者谓假名体法相义故。异上证法,故云复有异义也。夫说法要具五种,一者有名字句身,二依佛所说所因,三依可化众责其譬类,可化众生而化之,不可化者即不化之,四责相,依音声取所说之法,五所说法但有假名责体。问:依论此偈云何颂上二种功德?答:初三偈颂上妙法功德,余并颂法师功德,上妙法功德中有二,初二偈明证甚深,次一偈明阿含甚深,初证甚深中,论主直开五义,今文分之为两,初一偈总明甚深,后一偈别明功德甚深,亦初偈是能证之人甚深,次偈明所证之法甚深。长行中但明智慧一德甚深,偈中明一切功德甚深,次一偈颂阿含甚深者,上阿含甚深有八种,今但颂始终四种,初句颂第一受持读诵甚深,次句颂第二修行甚深,次句颂快妙事甚深,次句颂第八不共甚深,于无量亿劫行此诸道已下,颂法师功德,上法师功德有二,初略,次广,今偈总摄为二,第一偈叹如来自德功德,即令众生自行成就,第二偈已去颂上令众生化他行成就,颂上吾从成佛已来究竟尽诸法实相文,从如是大果报已去,颂上化他功德,就文为二,初双标二章门,次双释二章门,双标者初标佛佛解章门,次标众生不解章门,标佛解章门明佛能自解。次标众生不解须化众生令众生得解,从假使满世间者,释二章门,初释众生不解章门,从又告舍利弗下,释唯佛解章门,方便品经必须依论讲之,偈亦须望论意,颂长行余文句必不须可知。自此已下依三种义示现者,自上来释方便品妙法功德法师功德二章义竟,今第三释大众三义,即是释三请中,初请经文,就文为二,初标三义,第二别释三义,初又三,第一总标三义。
自此已下,次依三种义,一者已下,第二别列三义。
一者决定义,二者疑义,三者依何事疑义,即应当善知者,第三劝知三义。
应当善知。决定义者,第二别释三义,即成三,一一中有二,前以义释,引经示释处。
决定义者有声闻方便证得深法作决定心,于声闻道中得方便涅槃证,故知是二种证法示现有为无为法故。有声闻方便证得深法作决定心,此言方便者,盖是声闻中修涅槃处方便非权巧方便也。于声闻道中得方便涅槃证故者,此方便是权方便也。实无声闻涅槃,方便说有声闻涅槃,而彼谓是究竟,故名决定。如是二种证法示现者,此出声闻所证法也。有为无为法故者,即是有为无为二种功德,证得此二种功德谓为究竟,二种涅槃是无为功德,住有余涅槃时无漏戒定慧等,是有为功德。如经下,第二引经示释处。
如经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乃至亦得此法门到涅槃故。亦得此法谓上有为,到于涅槃谓上无为也。疑义者释第二章门亦二,前释,次举经示处。
疑义者谓声闻辟支佛等有不能知故,是故生疑。言二乘不知者,不知二乘是方便一乘是真实,是故生疑。如经下,第二示释处,如经而今不知是义所趣故。依何事疑者,释第三亦二,前释,次引经,就文有二,初依昔教生疑,二依今教生疑。
依何事义疑者,闻如来说声闻解脱与我解脱不异是故生疑。明三乘解脱不异,闻昔不异是故生疑。谓生疑者下,第二闻今教生疑。
谓生疑者生因中疑此事云何,云何如来数数说于甚深境界,前说甚深后说甚深不同声闻如是等是故生疑。今教明佛解脱与二乘解脱异,正以今疑昔,今说若异昔云不应言不异,昔说若不异今不应言异也。而言生因中疑者,教是理因,于教生疑言因中疑也。虽是今昔互疑而正执昔疑于今教。如经下,第二示释处。
如经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乃至而说偈言故。自此已下,方便品中第四明如来四义,即是释第一止请已去竟十方世界尚无二乘,何况有三也。就文为二,一者总标四事劝知,第二别释四事,初又三句,一总标。
自此以下示现依四种事说,二列。
一者决定心,二者因受记,三者取授记,四者与受记。三劝知。
应知,云何决定心下,第二释四事,即四别,就初文二,第一前释佛决定心,第二释五种惊怖,初有三句,一者标决定心,已生惊怖者,第二释决定心,是故如来有决定心者,第三结决定心。
云何决定心。决定心者,佛意决定断其惊怖,令得利益名决定心。
已生惊怖者令断惊怖以为利益二种人故。
又言二种人者,声闻有四,一决定,二退菩提心,三变化,四增上慢,今二种者是退心并变化二人得益故,而言二种人者,即是二乘人也。又言二种人,一者有惊怖,二者无利益,则是有或与无解名为二人。问:此决定心释何处经文?答:释佛止请意,而未释止请文也。所以止请者,欲决定利益众生也。
是故如来有决定心。此惊怖有五种应知者,第二释五种惊怖,即是所为之人,初总标五种。
此惊怖有五种应知。次别释五种,即成五别,损惊怖者,执小谤大,故言损也。初列二章门,次释二门。
一者损惊怖谓小乘众生如所闻声取以为实谤无大乘,言二门者,一执小谤大者不言大乘全无,只导大乘是菩萨境界非我二乘所学道,言谤无大乘下,第二谤大,而作是言下,释二章门。
而作是言如来说言阿罗汉果究竟涅槃我毕竟取如是涅槃,是故罗汉不入涅槃,如是惊怖故,前释取小,是故阿罗汉不入涅槃者,此释谤大,以大乘不说阿罗汉入于涅槃。二者多事惊怖。
二者多事惊怖,谓大乘众生生如是心,我于无量无边劫中行菩萨行,久受勤苦以是念故生惊怖心起取异乘心故如是惊怖,谓大乘人,彼谓,众生不预我事,而于长时修行苦行,故欲度脱之,退大取小名为惊怖,又释,大乘事多退大取小。三者颠倒惊怖。
三者颠倒惊怖谓心分别有我我所种种身见不善法故如是惊怖。实无人法计有人法,故名颠倒。四者心悔惊怖。
四者心悔惊怖, |
|
|
|
|
|
|
|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18-3-15 18:46:37
|
只看該作者
谓大德舍利弗等起如是心,言我不应证于如是小乘之法,如是悔已心即自止,即此悔心名为惊怖此义应知。悔取小乘亦是可惊怖。问:悔取小乘应是道理,云何名惊怖?答:不应取小而取小竟复悔取小,故亦是可惊怖事。五者诳觉惊怖。
五者诳惊怖谓增上慢声闻之人,作如是心云何如来诳于我等如是惊怖故。增上慢人谓,佛说一乘是诳二人,是故名诳相也。此五惊怖即是上五人,初是执小乘人,即是五千之徒,次是大乘人,三是外道人,四是悔取小乘人,五是增上慢人,因受记者,释第二门,就文为二,一牒章名,二解释。
因受记者。而言因受记者,释止请之意,佛所以止请者,为欲令其受记作佛,此之止请即是受记因缘,亦是因欲令众生受记故,所以止请,故名因受记。问:后第二卷方受记,今云何明受记事?答:此释佛意,而佛所以止请者,意令二乘人得记成佛故也。问:止请云何令得记成佛?答:以佛三止有三利益即是止请之因。如经下,第二解释,就文为二,一释三止,二释两请,就初又二,一牒初止请经,兼牒余二止经。
如经止止舍利弗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人等皆生惊怖故。此因受记皆生惊怖者,第二释止请有二,初牒,次释。
此因受记皆生惊怖者,此因受记牒章名,皆生敬怖者牒止请意,以天人等皆生惊怖,是故须止。有三种义下,第二解释,初总标三义。
有三种义。从一者已下,别释三义,即成三别。一者欲令彼诸大众推觅甚深妙境界故者,令大众思量。
一者欲令彼诸大众推觅甚深妙境界故。佛既止请不欲说法当知此法必是深妙义,今者可自推觅,何等是甚深法耶?若三乘是甚深法者,佛昔已说,不应止请,佛今既止请,当知三乘之外别有妙法,佛欲令大众生如此心,是故止请,即是第一利益为受记因。第二欲令大众生尊人重法之心。
二者欲令大众生尊重心毕竟欲闻如来说故。第三为令增上慢人离法席。
三者为令诸增上慢声闻之人舍离法坐而起去故。问:前二可利益大众,后一云何亦利益耶?答:增上慢人若在法席即为大众作障道因缘,不得授记故须令其离席,又众见罪人离席弥生重法尊人之心,又深自发心得闻胜法故亦是利益大众,此三义即是释三止文,第一是请前止,余二是请后止。第二请已下,上来释三止竟。今此第二释后两请。问:何故不释初请?答:前第三章中决定等三义已释初请竟。是故今但释后两请。问:释后两请云何属因受记。答:后之二请明其过去种善根现在修福,即是受记因缘。又此之二请尊人重法,即是授记因缘也。问:初请亦尊人重法,何故非是受记决定因缘?答:初请中决定心即是执及疑,执则执小拒大不受佛语,疑则犹预未信,未尊人重法之心,故非受记因也。就文释二请即二,一一中各两,初正释,次引经,第二请明过去无量佛所教化。
第二请者示现过去无量诸佛教化众生如经是会无数乃至闻佛所说则能敬信故。第三请,今现在佛四十余年来教化。
第三请者示现今现在佛教化众生。如经今此会中如我等比乃至长夜安稳多所饶益故。文处易知,取授记,释第三取授记,初牒章。
取授记者。以舍利弗等下,第二解释,以舍利弗等欲得授记。次引经。
如经佛告舍利弗汝以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如是等故。问:佛受身子请,诫听许说,云何乃是身子取授记?答:以身子机缘中欲得受记作佛受请许说也。与受记者,释第四章,此释正说,从初竟五浊之前经文也。问:今正说法华经,云何名与受记?答:所以说法华者意欲令其受记作佛,此释佛意门也。就文为二,初牒名,第二解释。
与受记者。就释中为二,第一正释,第二引前二法证释,就初又三,前开六门,次释六门也。后结六门,开六门者,即是开此正说经为六门也。后结六门者,即是结开此正说经为六门也。
有六种应知,一者未闻令闻,二者说,三者依何等义,四者令住,五者依法,六者遮。未闻者,第二释六门即成六别,就初为二,未闻令闻牒章名,如经已下示释处。
未闻令闻者。一乘之法昔所未闻而令得闻,故云未闻令闻。
如经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华如是等故。说者下,释第二章门,又开三别,一标章,二引经,三释经。
说者。问:何故名为说?答:欲辨三乘无有三理但有名字,故称为说。如经已下,第二引经。
如经舍利弗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如是等故。种种因缘下,第三释经。
种种因缘者,所谓三乘彼三乘者唯有名字章句言说非有实义,以彼实义不可说故。种种因缘,此牒经也。所谓三乘者,释种种因缘也。以种种因缘故说三乘,故名三乘为种种因缘。又三乘入道各有由籍,故名种种因缘,彼三乘者唯有名字,解前章名,所谓说也。又释经中言辞演说之句也。以彼实义不可说故者,实义即是无三,言忘虑绝故不可说也。问:何故不解经无数方便及譬喻语耶?答:此二句后文当释,又无数方便上已释竟。依何等义者,释第三章,就文亦三,初牒章,二引经,三释经。
依何等义者。经中称一大事因缘,论明因缘是所以,所以即是义,今依此义故出现于世,故言依何等义,又依何等义者,以依开示悟入等四义故云依何等义。又对上三乘有语无义,一乘有语有义,故云依何等义。如经已下,第二引经。
如经舍利弗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如是等故。彼一大事者已下,第三释经,就文为二,一初标四事劝知。
彼一大事者依四种义应善当知。从何等为四已下,第二别释四义,即成四别,就释开义为三,一者标章略释,二引经,三释经,一者无上义标章。
何者为四,一者无上义。唯除如来一切智智下,第二释章。
唯除如来一切智智更无余事。除佛以外人天二乘等智慧所知皆是有上,独佛知见名为无上,今欲开无上知见,故言开佛知见。如经已下,第二引经。
如经欲开佛知见令众生知得清净故出现于世,令众生知得清净故者,释开佛知见意也。所以开佛知见者,令众生知故也。得清净者,令众生知佛得清净。又一意令众生知使众生得清净。佛知见者,第三释经。
佛知见者如来能证以如实智知彼义故。此释佛知见者,开示悟入四句皆有佛知见,今寄初章总释之也。如来能证以如实智知彼义故者,如来能证谓能证法身,如实智者出能证之智也。知彼义故者,彼义即是法身,出所知法身也。二者同义下,释第二,就文亦三,初标章,次引经,三释经。
二者同义以声闻辟支佛佛法身平等故。同义者,释上示也。以声闻辟支佛佛法身平等者,释同义也。所言同者,三乘人同法身平等故名为同。问:何故明同义?答:前虽明无上即佛独有余人所无,是故明三乘人一法身也。问:何故释示以为同义?答:示其同有法身之义,故释示为同也。如经下,第二引经。
如经欲示众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法身平等者,第三释经。
法身平等者佛性法身更无差别故。佛性法身更无差别者,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佛性与法身更无差别,又三乘人同有佛性同有法身,故言更为差别也。第一无上义中,明佛得清净即是无垢真如。今明同义即是有垢真如。佛性论以无垢真如为胜相,有垢真如为同相。以无垢胜于有垢故名胜相。三者不知义下,释第三悟义,就文亦三,一标,二释,三引经。
三者不知义。问:何故释悟而称不知?答:约二乘人不知令知,故是释悟。问:上不知同,今示令知同,与今何异?答:上直取同义,今明唯一佛乘真实究竟。故与上为异。以一切声闻下,第二释不知义。
以一切声闻辟支佛等不能知彼真实处故,此言不知真实处者,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初正释,从不知真实处者,传释也。如经下,第三引经。
如经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四者为令证不退转地下,释第四入亦三,一标,二释,三引经。
四者因义为欲令证不退转地。经中称之为入,论称为之证也。以入即是证,令不退转者,既证法身便不退转,示现欲与无量智业故者,第二解释。
示现与无量智业故。所以令证法身不退转者,示现欲与其无量智业故,即是用也。取不退转者,示现欲与其,即用也。亦得无量智业故,释经中入佛知见道,道即是业也。如经下,第三引经。
如经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问:何故明四不多不少,又此四有何次第?答:初言开者,开十方诸佛法身。如前云开示如来净妙法身令生信心故,是故第一前明其开,虽开十方诸佛法身,或谓诸佛独有法身二乘人所无,佛得成佛二乘不成佛,是故明三乘人同有此法身同皆成佛。虽明三乘同有法身二乘人不知同一法身,故明悟有一无二,既悟有一无二,则唯有进路无有退道,是故次明其人,此四无义不收,故不得多少,即是次第。又示者,上来一周义释四法,正约为二乘人也。从此以下更三周重释,凡约三人,一约菩萨,二约外道,三约二乘,约菩萨中复有三人,一者为有疑菩萨重释示义。
又复示者为诸菩萨有疑心者,令知如实修行故。菩萨疑者,佛既称一大事出世,昔明约为五乘事故出世,即今昔相违,所以为疑,是故今明昔方便言为五,以理言之终为一事,以同法身故菩萨疑除,故得如实修行。又悟入者,第二合为二种菩萨。
又悟入者未发菩提心者令发心故,已发心者令入法故。既同一法身即唯应发一佛心不发余心故,令未发菩提心者发菩提心也。既唯一无二即唯进不退,故已发心者令入法也。问:三菩萨何异?答:初是昔三乘中菩萨,后二是今一乘中菩萨。
又复悟入者令外道众生生觉悟故。次明悟者,既唯一佛道即悟无我九十六即外道归佛道,故云悟也。
又复入者令得声闻小乘果者入大菩提故。次令二乘人回小入大,即入十信位,谓菩提心也。令住者释第四住义,就文为二,初标次经。
令住者。既称唯一佛乘无有余乘,即令二乘人等住于佛乘不住余乘,故云住也。又释佛意门所以说一乘者,欲令一切众生住一佛乘故也。如下偈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也。佛既自住大乘,还令众生住佛所住,故言令住也。亦如涅槃云,又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佛住大涅槃与众生说法令众生住也。
如经舍利弗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故。依法者,释第五,就文为三,一标,二引经,三释经。
依法者。所言依法者。依三世佛法而说法,故言依法,亦是法如是故,所以言依法也。问:依法之言以何文证?答:前文云,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论主用此文证。如经已下,第二引经,就文为二,初引过去佛章。
如经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譬喻因缘念观方便说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如是等故。如是等故者,从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竟释迦顺同如此皆为一佛乘一切种智故。言譬喻者,第三释经,凡释四句,一释种种譬喻,二释因缘,三释念观,四释方便,就初文三,一标譬喻,二释譬喻,三结譬。
言譬喻者。如依牛有乳下,第二释譬喻,就文为二,初开譬,次合譬。
如依牛故得有乳酪生酥熟酥乃至醍醐,此五味中醍醐为第一。开譬即五味相生。小乘如乳大乘如醍醐者,第二合譬。
小乘如乳大乘如醍醐故,此譬喻唯明大乘无上诸声闻等亦同大乘无上义故声闻同者此中示现诸佛如来法身之性同诸凡夫声闻人辟支佛等法身平等无差别故,略合二味,谓小乘如乳大乘同醍醐,此譬喻明大乘无上者,依合味中但取一味为譬,谓此经唯明大乘无上譬同醍醐,诸声闻等亦同大乘者,释上唯明大乘无上也。声闻同者下传释,声闻中亦同大乘义故也。此譬喻示现下,第三结譬。
此譬喻示现。结譬者,正结一味譬意,以一切众生同一平等法身故名一味。问:何处具合五味譬耶?答:涅槃经云,如从牛有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苏,生苏出熟苏,熟苏出醍醐,如是从佛出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波若波罗蜜,从波若波罗蜜出大般涅槃,大般涅槃经以醍醐喻涅槃,今此经以醍醐喻法身平等,故知法华涅槃明义无二。因缘之义如向说者,上来释譬喻,今释第二。
因缘之义如向所说。因缘如向所说者,指前六门中第二说门中解也。言念观者下,释第三,初牒,次释。
言念观者。释中前明小乘人无我观。
于小乘谛中人无我等。次释大乘二无我观,于大乘谛中真如法界实际法性及人无我法无我等种种观故。文处易知。言方便者,释第四,前牒,次释。
言方便者。释中前明小乘方便,次释大方便。
于小乘中观阴界入厌苦离苦得解脱故。观阴界入厌苦者,谓见道前七方便也。离苦得解脱故者。由具起诸方便故得解脱。于大乘中诸波罗蜜者,释大乘方便。
于大乘中诸波罗蜜以四摄法摄取自身他身利益对治法故。大乘中以六度等为入道方便,以四摄法摄取自身他身利益对治法故者,简异小乘也。小乘释起方便但为自身令得解脱,大乘以四摄法俱摄自他悉令住理,对治法者,即是方便亦是住理。遮者释六门中第六,就文为三,一标,二引经,三释经。
遮者。所言遮者,唯一佛乘一乘之外更无余乘,故名为遮。如经下,第二引经。
如经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如是等故。无二乘者,第三释经。问:云无二无三今云何但释无二乘?答:经以缘觉为二,声闻为三,此之二三并是二乘,故今释二乘,即解无二无三也。依此论文乘正是果,以小乘涅槃果大乘涅槃果为大小二乘。文有四句者,一明无小乘涅槃。
无二乘者谓无二乘所得涅槃,唯佛如来下,第二明有大乘涅槃。
唯佛如来证大菩提究竟满足一切智慧名大涅槃。非诸声闻等下,第三重明无小乘涅槃。
非诸声闻辟支佛等有涅槃法唯一佛乘故。
唯一佛乘故者。举唯有一释无二乘涅槃。
一佛乘者已下,第四释唯大乘有涅槃。
一佛乘者依四种义说应知。依四种义说应知者,即上开示悟入四义也。如来此六种授记者,前章有三,一标六门,二释六门,三结六门,二章已竟,今第三结也。
如来依此六种授记。是故前说何等法下,与授记中有二,一正明六门辨与受记,第二引前五法以证六门。初章已竟,今第二引证证六门,所以引证者凡有二义,一为释疑故来,疑者何以得知此正说章有六门耶?是故释云,佛上明五法即摄六门,是故当知有六门也。二者明五法叙佛为众生说法,今此六门亦是为物说法,故辨六门,次引五法,就文为二,前引五法,次以五法摄六门。是故前说何等法云何法何似法,何相法何体法如是示现。初如文。何等法者,第二以五摄六,还以第一何等法摄第一未曾闻法。何等法者谓未曾闻法。云何法者,摄第二说门。
云何法者谓种种言辞譬喻说故。何似法者,摄第三依何等义。
何似法者唯为一大事故。何相法,摄第四令住第五依法。
何相法者为随众生器说诸佛法故。随众生器,即是第四令住,说诸佛法,即第五依法何体法者,摄第六遮,就文为二,一者明平等法身为一乘体。
何体法者唯一乘体,故一乘体者谓诸佛如来平等法身。彼诸声闻下,明二乘非一乘体。
彼诸声闻譬支佛乘非彼平等法身之体,以因果行观不同故。以因果行观不同故者。释二乘非一乘体义。约二乘因果观行故非平等法身,七方便为因,真圣位为果,行者二乘所行四谛等法,观者人无我观,以此四义并不同大乘,是故二乘非平等法身之体。问:云何以平等法身为一乘体?答:乘有三种,一性乘,二随乘,三乘得,性乘即是真如法身,要由有真如法身,然后修于万行称曰乘随,证得佛果名为乘得。以性乘是根本故说为一乘体。自此已下者,释方便品中第五断疑章,即释经中诸佛如来出五浊世竟长行也。就文为二,第一总明为断四疑,第二别释,就初文又三,第一总明佛说法为断四疑。
自此已下如来说法为断四种疑应知。何等四种已下,第二别出四疑。
何等四种,一者何时说,二者云何知是增上慢人,三者云何堪说,四者云何如来不成妄语。
何时说者已下,第三释断四疑,即成四别,一一中为二,一者牒疑,第二引经释初疑。
何时说者诸佛如来于何等时发起种种方便说法。云何时说者,此时即是劫浊,疑意云,佛何等时中起三乘方便。为断彼疑下,第二引经释疑。
为断彼疑如经佛告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谓劫浊等故。明于五浊世时起三乘方便,即断第一疑也。第二疑中亦两,一明疑,二引经释疑。
云何知是增上慢者,如来不为增上慢人而说诸法,云何知彼是增上慢?疑意云,佛不为增上慢人说法。以增上慢人未得究竟自谓究竟不受佛语。今云何知是增上慢耶?为断彼疑故如经下,第二释疑。
为断彼疑故如经,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者,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如是等故。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即信此法非增上慢,若闻此法不生信者非阿罗汉,是增上慢。云何堪说法者,释第三疑,前牒疑,次引经释经。
云何堪说者从佛闻法而起傍心,云何如来不成不堪说法人。疑云,佛既是堪说人,而彼从佛闻法起于谤心,将知佛非是堪说法人。为断此疑已下,第二引经释经。
为断此疑如经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如是等故。值佛闻法即不起谤,若知谤佛即不为说,除佛灭后现前无佛,闻此法自不起信耳。非佛过也。问:佛灭后闻法起谤此是何人?答:若佛灭度后实是阿罗汉,闻说一乘亦不起谤。若起谤者必是凡夫。云何如来不成妄语,释断第四疑,亦前叙疑,第二引经释疑。云何如来不成妄语者,此以如来先说法异,今说法异云何如来不成妄语?疑云,昔说有三今说无三,前后相违,应是妄语。为断此疑下,第二引经释疑。
为断此疑如经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故。唯有一乘无有余乘,一是实说,三是权说,故非妄语。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自上已来释经后长行,今此释偈,就文为二,初释一偈,次例余偈,初文有二,前牒偈从谓发菩提心已下释偈。
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者。偈为二,一明菩提心菩提行。
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所作善根能证菩提。此二善根能证佛果。非诸凡夫下,此明凡夫及决定声闻。
非诸凡夫及决定声闻本来未发菩提心者之所能得故。此二善根不得成佛。如是乃至小胝头下,第二例释余偈。
如是乃至小胝头等皆亦如是。问曰:经言一切善根皆成佛,云何但言发菩提心善方成佛耶?答:佛意虽修一切善要须发菩提心也。又假一切善为发菩提心因缘耳。终须发菩提心也。菩提心者是佛心,发佛心方得成佛也。尊者舍利弗说偈,自上已来释方便品竟。
日东天台后学沙门实观分会
法华论疏卷中(终)
法华论疏卷下
胡吉藏撰
自此已下,释譬喻品,初身子领解,此文大意者,上释方便品令小乘人悟入一乘得受记,今释小乘悟入一乘竟自呵责小乘过失,就文为二,初牒经,二偈,次论释。
譬喻品尊者舍利弗说偈言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八十种妙好,十八不共法,如是诸功德,而我皆已失。
论释为二,一者问偈意,二者释偈意,论曰此偈示现何义者,即是问偈意。
释曰此偈示现何义。舍利弗自呵责身下,第二答释偈意,就文又二,初列呵责章门,次释呵责章门,即兼解偈,就初又三,一者总标自呵,二别明自呵,是故舍利弗下总结。
舍利弗自呵责身言。我不见诸佛不往诸佛所及不闻佛说法,不供养恭敬诸佛无利益众生事于未得法退。自呵凡列六句,一不见佛,谓身子但值頞鞞尔时不见佛也。二不往佛所者,值頞鞞时不往佛所也。三不闻佛说法者,值頞鞞时闻说三谛,得道竟不闻佛说法也。四不供养者,值頞鞞时不供养佛也。五不恭敬者,值頞鞞时未恭敬诸佛也。六无利益众生事者,值頞鞞时无利物心及利事也。前五明无上求心,后一明无下利心,于未得法中退者,应得上来六事,但取小果竟不得之,所以名退。是故舍利弗下,第三结自呵责。
是故舍利弗作如是等呵责自身。不见佛者,第二释上六门,即兼解二偈,初释第一不见佛章门。
不见诸佛者示现不见诸佛如来大人之相,不生恭敬供养心故。以不见佛故,不生恭敬供养之心。不往佛所者释第二章门。
不往佛所者示现教化众生力故。若往佛所知佛者,有示现教化众生之力,便不取小果,今遂不往佛所便取小果失化物之力也。放金色光明者,上来释二章,今解释偈。问:论主何故作此释?答:前有二句,一不见佛,二不往佛所。若见佛往佛所即见佛放金色光明三十二相,此二义相成,是故合释。
放金色光明者示现佛自身异身获得无量诸功德故。放金色光明者,牒初偈金色三十二也。示现见佛自身异身者,用后见佛释前不见佛之过失也。自身即是本身,异身谓化身也。见此二身即获无量福。当知前不见佛,不往佛所失无量福也。闻说法者,释第三章门。
闻说法者示现能作利益一切众生故。示现能作利益一切众生事者,释章门也。若闻佛说法知佛能作利益之事,便不取小果也。今不闻法便不知此事,故取小果也。力者释初偈中十力之言,佛正住十力说法,能作利物之事,此二相开,故一处合释。
力者示现众生有疑依十力断疑故。初牒力章门,示现众生有疑依十力断故者,释章门,十力正明断疑,如杂心论说。供养者,释第四章门。
供养者示现能教化众生力故。以供养佛知佛示现教化众生力故。今遂不供养即不知此事,又佛所以可供养者,为佛有化物之力故也。我若供养于佛亦得此力,便不证小果,以不供养佛取于小果故失化物力也。十八不共法者,释第二偈第二句,以佛有十八不共法无诸过失故可供养,二义相成,故一处合释。
十八不共法者示现远离诸障碍故。初牒不共章门,示现远离下释不共义,以无一切障碍过失故名不共法。问:何故不解八十种妙好?答:此犹属金色三十二也。又属见佛等中摄,故不别释。恭敬者,释第五章门。
恭敬者示现出生无量福德依如来教得解脱故。初牒章,从示现下释章,即是释恭敬之意,以恭敬佛故得无量福及得解脱,以不敬佛便失此利。问:何故释福德及解脱,不释第六无利益众生事?答:恭敬佛得福德及得解脱即是利益众生事,又无利益众生事,是总以上来句句皆有此言故不别释也。以人无我法无我者,释第二偈如是诸功德句。
以人无我及法无我一切诸法悉平等故。
以二无我摄一切功德尽,又于诸功德中胜,亦可此语释上无利益众生事,亦得重释上依佛教得解脱。是故舍利弗下,释偈第四而我皆已失。又此文来者,初标呵责于未得法中退,次释自呵责于未得法中退,今结自呵责于未得法中退。
是故舍利弗自呵责身言我未得如是法于未得中退故。自此已下为七种人者,详论意,上方便品总为众生总说一乘法。故论后文云,方便品五章但为破二归一也。从火宅譬竟经,别破十种人病,次明十种无上义也。就文为二,初破十种人病,次明十种无上,初又二,第一总明为十种人能治所治心劝知,第二别破十种人病,初又二,前列为七种凡夫人能治所治劝知。次明为无烦恼圣人能治所治劝知,就初又四,一出所为人,二明能治,三辨所治,四劝知,具足烦恼染性众生者,明所为人。
自此已下次为七种具足烦恼染性众生。具足烦恼。明是凡夫为烦恼所染称为染性。说七种譬喻者,第二明能治也。
说七种譬喻。对治七种增上慢者,第三明所治也。
对治七种增上慢心。此七种人并于增上法中,而自高举慢而不求名增上慢。此义应知下,第四文也。
此义应知。所以劝知者,令行人识此七种过患,依经对治而舍离之,是故劝知。又三种下,第二次明无烦恼人亦四,一明所为人,二辨所治之病,三明能治之药,四劝知。三种染慢无烦恼人者,出所为人也。
又复次为三种染慢无烦恼人。断小乘中诸烦恼尽,故名无烦恼人,而望大乘犹有烦恼,为大乘烦恼所染,故称为染。未得究竟自谓究竟。以此自高称之为慢。三昧解脱见等染慢者,第二出所治之病。
三昧解脱见等染慢。则释上染慢也。如胜鬘云,三界外恒沙烦恼,谓上上烦恼观上烦恼等也。今明三昧中烦恼即是胜鬘正受上烦恼,于大乘解脱中烦恼即是果上烦恼,见烦恼应是智上烦恼也。等者等取一切恒沙烦恼也。对治此故下,第三出能治。
对治此故说三种平等。第四劝知。
此义应知。如文,何者七种具足下,第二别释,又开为二,初别释七种人,第二别释三种人,初又三,一标七种人,二明能治所治,三总结第一,前列七人。
何者七种具足烦恼性人,一者求势力人,二者求声闻解脱人,三者求大乘人,四者有定人,五者无定人,六者集功德人,七者不集功德人。
如文。何等七种增上慢心已下,释上第二能治所治章门,就文为二,一者依经略释第二,论主重释,就释七人即成七别,一一中为二,第一出所为人,则明所治之病,二明能治之药,颠倒求诸功德增上慢心者,此第一所治之病。
何等七种增上慢心云何七种譬喻对治,一者颠倒求诸功德增上慢心谓以世间中诸烦恼染炽燃增上,而求天人胜妙境界有漏果报如是倒取。三界实是苦境,而求常乐,故名颠倒。初标颠倒求诸功德增上慢心三章门,谓世间中下,释上增上慢心也。初遂近释增上慢心。增上慢心者,谓世间中诸烦恼炽燃增上也。而求天人胜妙境界下,释上颠倒求诸功德也。对治此故明火宅喻者,第二明能治也。
对治此故为说火宅譬喻应知。二者声闻人下,释第二中亦二,初出所治,次出能治。
二者声闻人一向决定增上慢心自言我乘与如来乘等无差别如是倒取。声闻人者,标其人也。一向决定增上慢者,叙其病也。自言我乘与如来乘等无差别者,释上病也。求二乘人谓佛与二乘人同断三界烦恼尽。同得尽无生智,同是三无学人同得无余,如是倒取者,佛与二乘其实不同,不同谓同,故名倒取也。对治此故下,第二出能治。
对治此故为说穷子譬喻应知。如穷子比于长者草庵方于大宅,故二乘与佛不同也。三者大乘人亦开为二,一所治,二能治。
三者大乘人一向决定增上慢心起如是意无别声闻辟支佛乘如是倒取。大乘人者,标人也。一向决定,标病也。起如是意,释病也。谓无别二乘人,故称为病,此人初闻一乘经谓唯有佛乘无有余乘,遂有二失,一失于一说三,二失于缘成三,如是倒取者,实有二种,二乘有而言无,故言倒取。为对治此故下,第二出能治。
对治此故为说云雨譬喻应知。虽地雨是一于草木成差,随草木成差虽理是一随缘成三,于缘成三也。第四人亦雨初明所治,第二明能治。
四者实无而谓有增上慢心已有世间有漏三昧三摩跋提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如是倒取。所治中。初标实无功德谓有增上慢心章门,以有世间有漏下,释章门,此人得有漏定实无涅槃生涅槃想,此可有二人,一者内道,如智度论云,有一比丘,得初禅时谓得初果,乃至得四禅时, 谓得四果,二者外道之人,得非想无想二定谓为涅槃,如是倒取者,实无涅槃谓是涅槃,故名倒取。又实是有漏谓是无漏,故名倒取也。对治此故下,第二明能治。
对治此故为说化城譬喻应知。此有二义,一者且说二乘涅槃以为真城,为治前二种人虚伪之城,二者次为此人说于化城,二乘涅槃尚是化城,汝之所得云何真实?问:经文但言说化城,云何说真城?答:化城品中具叙今昔,意叙昔即明是真,叙今即明是化也。又现下论文也。第五人亦二,初明所治,次明能治,所治中初标二门,次释二门。
五者散乱增上慢心。标二门者,一散乱,二增上慢心。实无有定下,释二门。
实无有定过去虽有大乘善根而不觉知,不觉知故不求大乘于狭劣心中生虚妄解谓以为第一乘如是倒取。初释散乱章门。于狭劣心中下,释增上慢章门,如是倒取者,小乘非第一,谓为第一,故名倒取。又实有大乘而不求大乘,实无小乘而求小乘,亦是倒取。为对治下,第二明能治。
对治此故为说系宝珠譬喻应知。说系珠譬,令其忆菩提心舍小求大。第六亦二,初所治,次能治。
六者实有功德增上慢心闻说大乘法而取非大乘如是倒取。闻大乘法取非大乘者,此人本学大乘,但作有所得学,故闻说大乘退大取小果,如大品中有大鸟之譬,初生无翅鸟子未有两翅而学飞,故遂便堕落,有所得人虽发大心大行无慧方便。闻说大乘退取小果。故大品中六十菩萨闻说波若成阿罗汉,此中是凡夫人,不同大品成阿罗汉,与其大略相似也。如是倒取者,实有大乘而不取大,实无小乘而取小乘,故名为倒。又实学大乘而取于小,故是倒也。对治此故下,第二明能治。
对治此故为说轮王解髻中明珠与之譬喻应知。顶髻之珠最为尊贵,一乘最胜,以此赐之令其取大。第七人亦二,初明所治,第二明能治。
七者实无功德增上慢心于第一乘不曾修集诸善根故闻说第一乘心中不取以为第一如是倒取。初牒实无功德及增上慢心二章门,于第一乘不修习诸善根故,释上实无功德,此人过去不集大乘善根故也。闻说大乘下,释上增慢心,如是倒取者,于第一法谓非第一,故名倒取。为对治下,第二明能治。
对治此故为说医师譬喻应知。良医正治狂子,佛示涅槃令服大乘第一之药也。第一人者已下,第二论主就义重释,令七种人并皆成佛亦成七段,初文有三。
第一人者示世间中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喜,然后令入大涅槃故。第一前标其人,示世间中种种善根三昧功德者,出化此人之方也。此中示世间中善根者,此释佛意,佛意我本说世间善根,拔汝三涂重苦,令汝欢喜,然后令入大涅槃城,云何乃保为胜妙果报,为治此故,故说火宅譬喻。问:前第一人正求世间人天果报,今云何言示世间中种种善根?答:此中世间异上世间,上之世间是三界世间,今明未得真无漏已来发菩提心,及十信等地前方便名为世间。下论释法师品中,及分别功德品并明地前未得真无漏故名世间,今说地前种种功德令其欢喜,善根者无贪嗔痴三种善根,以其人正贪著三界故说无贪等善根,其人正贪著五欲等外乐故,为说有觉有观等诸禅三昧以为入大涅槃方便,即是因世间证出世间也。言大涅槃者,以大涅槃乐代其贪著世间小乐也。然后入大涅槃者,前是行因,今令得果,其人前求有漏果报,今得无漏大涅槃果。释第二人。
第二人者以三为一令入大乘故。以三为一令入大乘者,非是三外别更有一,以会三乘终归一乘,如会三聚米成于一斗米也。一论大宗如是,故下文云,破二归一,又上文云三乘同一乘者同一法身故。释第三人。
第三人者令知种种乘异诸佛如来平等说法随诸众生善根种子而生牙故。令知种种乘者,令知五乘也。诸佛说法随众生善根种子而生牙者。众生过去世禀过去佛五乘教门,有一乘种子,而故五乘人感佛出世说五乘法令五乘种子生五乘牙乃至果实。释第四人。
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所谓诸佛禅三昧城故过彼城已,然后令入大涅槃城故。云方便令入涅槃城故者,论意明欲令其人前知,世间非是真城方便说小乘涅槃以为真城,然后始令舍小城入大乘涅槃城也。释第五人。
第五人者示其过去所有善根令忆念已,然后教令入三昧故,前示其过去善根,令其忆念曾发菩提心,已然后令得三昧常忆菩提心不忘也。释第六人。
第六人者说大乘法以此法门同十地行满诸佛如来密与授记故。说大乘法者。即是赐其顶髻明珠,以此法门同十地行满者,此法门即是一乘法门,一乘法门明十地行究竟圆满,故得成佛。问:此释何义?答:释顶上明珠最为尊极,一乘经同十地行满亦是尊极,诸佛如来密与授记故者。以赐其珠密欲令其成转轮王也。为说法华即是密与授记令其成佛也。释第七人。
第七人者根未纯熟为令熟故如是示现得涅槃量。根未熟令熟故者。即是狂子未敢服药,欲令其服也。示现涅槃量,如父欲令服药故现死,佛今亦尔,欲令众生了悟示现涅槃。为是义故如来说此七种譬喻,即是也。第三总结为七人,说七种譬喻。
为是义故如来说此七种譬喻。何者三种无烦恼人下,第二释上为三种无烦恼人说三种对治,就文为二,初总明为三种人说三对治,第二别明授记,就文又二,第一明所治,第二明能治,所治中有二,初总标,次别释,初总标。
何者三种无烦恼人三种染慢所谓三种颠倒信故。如文。何等为三下?第二别出三病。
何等为三,一者信种种乘异,二者信世间涅槃异,三者信彼此身异。实无乘异而信三乘异,故名颠倒。二者实无世间涅槃异,无异谓异,故名颠倒。三者实无彼此身异,无异谓异故,故名颠倒。为对治三种下,第二明能治亦二,一总标,二别释。
为对治此三种染慢故说三种平等,此义应知。初如文。何者三种下,第二别释即成三别。
何者名为三种平等云何对治一者乘平等谓与声闻授菩提记唯有大乘无二乘故是乘平等无差别故。谓与声闻授菩提记,谓乘平等一句,释塔品已前乘权乘实经文。
二者世间涅槃平等以多宝如来入于涅槃世间涅槃彼此平等无差别故。释第二中,云多宝如来入于涅槃,此句标世间涅槃平等章门也。世间涅槃彼此平等无差别故者,以多宝如来常在十方世界中而称入涅槃,故知世间涅槃平等。释第三章。
三者法身平等多宝如来已入涅槃,复示现身自身他身法身平等无差别故,多宝如来已入涅槃复示现身者,此牒上世间涅槃平等也。上即指多宝如来在世者,是涅槃,今明多宝入涅槃者,常在世间,故知世间涅槃平等,世间涅槃既平等,故知自身他身亦平等也。自身即多宝身,他身谓十方佛释迦佛身,文相正尔,须作深观行取之。又多宝虽入涅槃常示现世间,以此为世间涅槃平等,即类释迦等十方佛,虽在世间常是涅槃亦是世间涅槃平等。又多宝佛常在世间而称入涅槃,释迦等十方佛虽在世间亦是涅槃也。故知多宝与释迦自他不异也。亦自他法身平等也。维摩有三种如,谓一切法亦如也。一切众生亦如也。众贤圣亦如也。一切法亦如也。是第三平等。一切众生亦如也。此是第二平等,众贤圣亦如也。是第一平等,欲示世间涅槃平等如中论涅槃品云,世间与涅槃无有小分别,涅槃与世间亦无小分别。生死之实际及与涅槃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智度论云,唯大乘法中说生死涅槃平等,小乘法中无有此理,与法华论意同。如是三种无烦恼人者,第二别论受记义,亦是重释三平等中初乘平等。又二乘作佛是法华正宗。如智度论云,法华经是秘密法,明阿罗汉作佛故也。就文有五,第一明授记所由,第二明受声闻菩萨记差别,第三明受记不同,第四明声闻得记不得记,第五重论三乘一乘,就初文又二,第一叙病,第二明对治药,就初又四,第一总明三种人有染慢之心。
如是三种无烦恼人染慢之心。即是无明心也。见彼此身所作差别者,第二见六道三乘不同。
见彼此身所作差别。此即是分别心也。以不知彼此法身佛性悉平等故,第三不得无分别智也。
以不知彼此佛性法身悉平等故,即谓彼人我证此法彼人不得,第四重起分别心。
即谓彼人我证此法彼人不得,对治此义,第二明能治之药。
对治此故与诸声闻授记应知。彼声闻等为实成佛下,第二论声闻菩萨得记不同,就文为二,初问,次答,问中有二,初定二关。
问曰彼声闻等为实成佛故与授记为不成佛与授记耶?从若实成佛者,第二双结两难。
若实成佛者,菩萨何故于无量劫修集无量种种功德,若不成佛者,云何虚妄与之授记?文处易知。彼声闻等得受记下,第二双通两难,就文亦二,第一双答,第二双非,第一双答即成二别,今前通答第一难。
答曰彼声闻等得授记者,得决定心非谓声闻成就法性。难意云,若声闻实成佛菩萨,何故无量劫修习无量功德,故今释云,声闻得受记者,但得决定心耳。言得决定心者,决定者名信,得入十信位非成就法性故,正答其问,下文明法性即是法身,声闻未成法身,初明得决定心,即十信之始非成就法性,未得究竟之修。如来依彼三种平等说一乘法故者,释第二难。
如来依彼三种平等说一乘法故,以如来法身与彼声闻法身平等无异故,故与授记。难意云,声闻若不成佛云何虚妄为之受记,是故先释云。以如来法身与声闻法身平等无异故与受记,非是虚妄。问:前云得决定心故与受记,后明依佛性平等故与受记,此二何异?答:前是缘因后是正因,又前是引出佛性,后是自性住佛性。所以为异。非是具足修行功德者,第二双非结酬前两难也。
非即具足修行功德故,是故菩萨功德具足,诸声闻人功德未具足。前结酬初难也。是故菩萨功德具足诸声闻人功德未具足。结酬第二难也。言受记者有六处示现下,第三论受记不同,就文为二,第一总标授记不同,第二别释,就初又二,第一总明六处示现。
言授记者有六处示现。五是如来记一是菩萨记下,第二别明结授记人唯有两种。
五是如来记一者菩萨记。如来记者,第二别释二人,即成二别,就释如来记五人即成五别,第一人众所知识名号不同故与别记。如来记者,谓舍利弗摩诃迦叶等众所知识,故名号不同,故与别记。身子迦叶等四大声闻,此之五人是众所知识,成佛名号不同故前后与记。称为别记也。第二类成佛同一名号,故俱时与记。
富楼那等五百人千二百人等同一名故俱时与记。第三类成佛俱同一号,但非众所知识,故与第二为异,亦俱时与记。
学无学等俱同一号,又复非是众所知识故一时与记。提婆达多记者,上之三类与善人记,今与恶人记。
与提婆达多记者,示现如来无怨恶故。示现如来无怨恶者,调达迹中造三逆罪名为怨恶,今示佛无有怨恶,故与授记。前之四类虽有善之与恶皆是男子,第五比丘尼与天女即幽显二女,对前善恶两男亦皆得记。
与比丘尼及诸天女记者,示现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萨行者,皆证佛果故。法华文中,不见天女得记,但有龙女,或可即詺龙女以为天女,授女人记意者,示预是修菩萨行者,皆得得佛故也。菩萨授记者,释第二章门。
菩萨授记者,如不轻菩萨品示现应知礼拜赞叹作如是言,我不轻汝汝等皆当作佛者,示诸众生皆有佛性故。正示众生有佛性者皆得成佛,故与受记,声闻授记者下,第四简声闻得记不得记,就文为二,初列四种声闻。
言声闻授记者,声闻有四种,一者决定声闻,二者增上慢声闻,三者退菩提心声闻,四者应化声闻。从二种声闻下,第二明得记不得记,就文又二,初就佛明二种声闻得记二种不得记,从菩萨与授记者下,第二明菩萨通得与记。
二种声闻如来与授记,谓应化声闻退已还发菩提心者。决定增上慢者,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来不与授记。就菩萨与记中有二,第一句正明菩萨与授记。
菩萨与授记。从菩萨记者已下,第二释疑,菩萨授记者,方便令发菩提心故。疑者云,若增上慢声闻佛不与受记者,不轻菩萨何故通二人与之受记,释云,佛就根熟未熟,故与记不与记,菩萨约二种义故,所以与记,一者如前明有佛性故得与授记,二者方便令发菩提心故与提记也。问:若尔佛何故不依此二义通授此四种人记?答:以菩萨例佛义亦得也。又依何义故下,第五论三乘名一乘义,就文为二,一者问,二者答。
又依何义故如来说三乘名为一乘。问意云,佛依何义说三乘名为一乘?依同义故者,第二答,就答为二,一据今教明同义故三乘名一乘,第二约昔义明不同故有三乘,就初又二,初标同义。
依同义故与诸声闻大菩提记。同义者已下,举法身平等以释同义。
言同义者以如来法身声闻法身彼此平等无差别故。以三乘同有法身平等,是故三乘同名一乘。以诸声闻下,第二明约昔教有三乘不同。
以诸声闻辟支佛等异乘故有差别以彼二乘非大乘故。以昔教未说三乘同法身平等故也。如来说言不离我身是无上义者,自上已来破十种人病明十种对治竟。从此已去第二明十种无上,就文为二,第一总明无上意,第二别明十无上,就初又二,第一标无上义唯在于佛,第二明说无上不说无上意。
如来说言不离我身是无上义。如来说言不离我身是无上义者,佛于一切人中最为无上,故判无上唯在于佛。而言不离我身者,谓不离法身最是无上。问:何因缘故忽此此语来?答:因上同不同义故生,今明三乘同有法身,昔明三乘不同法身,因于此语故明同有法身便是无上。若前门中不明同有法身便非无上也。一切声闻下,第二明说无上不说无上意,初明二乘法中不说无上义。
一切声闻辟支佛二乘法中不说此义以其不能如实解故。以二乘人不能解故。以是义故下,明菩萨法中说于无上。
以是义故诸菩萨等行菩萨行非为虚妄。以菩萨能解能行非为虚妄。此同摄大乘论十种胜相并无等圣教也。无上义者,第二别释十种无上,就文又二,初总标十,第二别释十,总标中,初一句牒无上义。
无上义者。自余残修多罗下,示明无上经处,仍劝物令知。
自余残修多罗明无上义,无上义者有十种应知。亦如摄论,应知胜相等。一者示现种子无上故下,第二释即成十阶,就初文为三,初标章。
一者示现种子无上故。种子无上即是菩提心,华严云,菩提心者是十方三世诸佛种子,三世诸佛以菩提心成正觉故。说云雨譬喻下,第二示经处。
说云雨譬喻。云雨是能生种子之法。故举能生以显所生。又云雨譬中明种子无上故也。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第三释经。
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者,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初牒经,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者,叙声闻人有三时,一过去本发菩提心时,二者中间退菩提心时,三者闻法华经还发菩提心时,今即取前后菩提心为种无上,故取此文而释之也。
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者。过去发菩提心行菩萨行,中间虽退菩提心种子不灭,如摄大乘论云,此种子并附著梨耶,同后得果者。初发菩提心同后重发菩提心得成佛果故也。二者示现行无上故者,释第二,前释,次示经处。
二者示现修行无上故,以初发菩提心,次令修菩萨行,菩萨行比四乘行最为无上,故言行无上也。次示经处。
说大通智胜如来本事等故。三根声闻及十六沙弥,于大通智胜佛时行佛行也。三者示现增长力无上者,释第三。
三者示现增长力无上故说商主譬喻。以行菩萨行故菩萨行便增长,故言增长力无上,故说商主譬喻者,商主即是化城品导师也。经取能道众人,故以导师为譬,论取能令价客获于珍宝,故以商主为譬。
四者示现令解无上故说系宝珠譬喻。四者示现令解无上者,亲友示衣内之珠,衣内之珠即菩提心,解菩提心是悟解中无上之解,故名解无上。问:何故云令解无上?答:过去十六沙弥说法华经。令三根人得无上解故发菩提心,故云令解无上。五者示现清净国土无上者,上来四种并是叙因无上,从此已下明果无上。问:上四种明因为是释迦因为是所化众生因?答:通得明于二种,别正是叙释迦因,以释迦初发菩提心故,有第一种子无上,发菩提心后于大通智胜佛所修行故有第二行无上,以行增长能导引示众人之力,故云增长力无上。以力增长故能于过去世系于宝珠,故有能令解无上。问:既云能令众生得无上解名解无上者,亦令众生修行增长名增长力无上以不?答:亦得尔互文也。问:何以能知并就释迦辨十无上?答:初总标中不离我身有无上义,故前十种无上叙释迦从初发心乃至成佛始终事尽也。释迦既尔,说此十事亦令众生同于释迦具于十种,摄论有无等境无等行无等果,今此经十种无上正明无等行无等果,境蕴在其中。五者示现清净土无上者,释第五,从此已去明果无上。问:何以得知前四是因?答:种子及行此二是因,故知系珠是过去世事亦是因,即系珠还领商主,系珠既是因商主亦是因,系珠商主由是一人故两义说之,能导作佛,故名商主。令不失菩提心义故名系珠。初明净土要前有土然后佛方出也。前明净土无上。
五者示现清净国土无上故示现多宝如来塔。如塔品一一方四百万亿那由他土合为一土,即一切土中最胜为净土无上也。
六者示现说无上故说解髻中明珠譬喻,次示现说无上者,让顶珠赐之,即是为说平等大慧,谓一切说中最胜为说无上,既有净土便有教门故,次辨说无上也。次教化众生无上。
七者示现教化众生无上故地中涌出无量菩萨摩诃萨等故。既有教门便有眷属故,次明教化众生无上,以化得千世界尘数菩萨,三十二相皆已具足,数多德积一切所化众生中最胜,谓众生无上,即眷属果也。八示现菩提无上,既有所化便有能化故,次辨得菩提果,有三乘菩提佛菩提,于二菩提中最胜,故云无上,就佛菩提中有五种,一发心菩提,二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四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今明第五菩提,故云菩提无上,此文释寿量品菩提无上文也。凡释二事,第一释三种菩提,第二释本行菩萨道等三句,合释六句经文,释三菩提即三,一释化身菩提,二释报身菩提,三释法身菩提,若就修行次第前明法身,法身即是自性住佛性故,根本有佛性,所以第一前明法身以有佛性故行因满足,佛性显现称曰报身菩提,自德既成,次明化物故有化身菩提,今明说门次第释迦八相成道示现于伽耶得佛。故知化身菩提,此之化身由报身故,次明报身菩提,报身由法身故,次明法佛菩提,就中有二,一者标菩提无上,总明三种菩提。
八者示现成大菩提无上故示现三种佛菩提。从一者已下,第二别明三菩提,即成三别,一一中有二,初正释,次引经,释中有二,初标应化。
一者应化佛菩提。随所应见下,合释应化。
随所应见而为示现故。此与摄论三佛小异,摄论分应化为二,今合应化为一,何以然者?摄论明应身与真如相应,即是此论报身化身即是八相成道,故分应化成二门,今此中明自德为报身,化他之义名应化身。又摄论及同性经,净土中化诸菩萨名曰应身,今此中合若净土秽土悉属化他合名应化身也。论云,报身常住随所应见,而为示现名为化身。
如经皆谓如来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引经易知。二者报身菩提亦二,初释,次引经。
二者报佛菩提十地行满足得常涅槃证故。
摄论云应身,今明报身者,与真如相应,故名应身,行因所得酬因义边自之为报,义不相违,二论各举其一而无违也。得常涅槃证者,还是佛性显现,故名为报。佛性既常故报身常,报身既常显前化身即是无常。
如经善男子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故。引经易知,三者法佛菩提,就文有三,一略释,二引经,三释经。
三者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净涅槃常恒清凉不变义故。初标法佛菩提,法即是性净涅槃真如法,即如体有觉义,故名为佛,至妙虚通名之为道,道即菩提也。谓如来藏性净涅槃者,出法佛菩提体经论不同,余经云,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此论正以如来藏为法身,显即名报身。言性净涅槃者,涅槃有二种,一性净,二方便净,本性清净名为性净,修方便断烦恼得净名方便净。今此用性净涅槃是法佛菩提,方便净属报佛也。二净即是摄论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也。常恒清凉不变者,出性净涅槃体,此性净涅槃,体是常住故言常恒,摄论云,清者是净,凉者是乐,是净乐二德故言清凉也。又云,清者有余,凉者无余,宜用前意释此文,不变如上释。如经已下,第二示经处。
如经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乃至不如三界见于三界故。从如来如实知见乃至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并是释法佛菩提文。言三界相者,第三释经。凡释五句经文,即成五段,一一中有二,初牒经,次释。
三界相者。三界相者,牒初句经也。谓众生界即涅槃界,第二释经。
谓众生界即涅槃界,不离众生界有如来藏故。众生界本来四绝,即涅槃界也。不离众生界有如来藏故者,上标即,今以不离释上即也。无有生死若退若出者,释第二句,初牒无有生死若退若出者。谓常恒清凉不变义故者,释经。
谓常恒清凉不变义故,以如来藏常恒清凉不变故,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也。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释第三句,初牒经,谓如来藏真如之体,第二释经。
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释经有二,初牒如来藏体。
谓如来藏真如之体。不即众生界不离众生界,释上经文。
不即众生界不离众生界故。不即众生界,释上无有在世,不离众生界,释上及无灭度者,亦得云如来藏不在世间故不即众生界,如来藏无有灭度不离众生界,故经论得反覆相释也。又于理未始二,故不离众生界,于缘未始一,故不即众生界也。亦是六道常法身故不离法身。于缘成六道故不即。非实非虚非如非异者,释第四句,初牒。
非实非虚非如非异者。谓离四种相者,第二释经也。
谓离四种相有四种相者是无常故。言四种相者,依此文谓实虚如异以为四也。问:此四云何是无常?答:此四并是名言所及,故是无常,法身绝于名言,所以常住,若依佛性论明四相者,一者缘相,二者因相,三者生相,四者坏相,缘相是无明烦恼,谓方便生死,因相是无漏业,谓因缘生死,生相是有有生死,坏相是无有生死,离此四种相即无四种生死,故法身常住,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者,释五句,初牒经。
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者。如来能见下,第二释经。
如来能见能证真如法身凡夫不见故。是故经言如来明见,此第三句,长取一经证第五句也。
是故经言如来明见无有错谬故。我本行菩萨道今犹未满者,自上已来解三佛菩提竟。此下第二更释三句经即成三别。第一前释行菩萨道满本愿经,以得三佛菩提竟须满本愿故,次释满本愿经,初牒经。
我本行菩萨道今犹未满者,以本愿未满者,此释经也。
以本愿故众生界未尽愿非究竟故言未满者,非谓菩提不满足故。为菩萨时愿度法界众生令尽,今虽得佛众生未尽,故愿未满,非谓菩提不满足故者,论主恐寻经人闻行菩萨道本愿未满,言是菩提未满足,故简之云是愿未满,非是菩提未满,所成寿命复倍上数者,释第二句经文,前牒经。
所成寿命复倍上数者。此文示现如来常命者,第二释经,就文为二,初标常命以释经,巧方便显多数故者,释上常命也。
此文示现如来常命。上明四种数。一世界不可知,二末世界为尘不可知,三约尘数劫,劫不可知,四明佛寿,复过上三数不可知。今是第五数,复过前四,以寿数不可知,所以为常。言巧方便者,叹如来有善巧方便。
善巧方便显多数过上数量不可数知故,能作如此多数过上数量不可得知,以显寿以数不可知故,所以为常,昔僧睿法师对罗什翻法华云,多宝照其不灭寿量定其非数,尔时论犹未来,而言之与意俱与论合,什公舌不烂,可谓翻之与释得经旨也。问:何故如来常命不可尽?答:凡有五义,一为满本愿故,佛命若无常不得常度于物,即本愿不满,以佛常住故常度众生得满本愿也。二者破小乘人执,佛无常灰身灭智不复度物,即成负誓之佛,三者示有因果义,初发心时愿成佛道普度一切,初发心愿此即是因今得佛常住普度一切,名之为果,故因果义成,若如小乘佛者,即是有因无果,初心愿度为因,得佛欲人涅槃便是无果,然既无果因亦不成,四者佛若无常即与二乘涅槃俱尽。二乘之流便不舍小求大,欣果行因,今欲令一切众生欣果行因舍小求大,故辨佛常命也。又昔北土江南五宗四时,正用复倍上数之言,证法华犹是无常之佛,今论正用此句,显佛是常,故知凡夫讲人多有愚痴谤罪,经无论者难可释成。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者。释经第三句,自上已来释正果,今此一句次释依果,初牒经也。
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者。报佛如来下。释经,即是举人释土。
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谛之所摄故。报佛既常如前所释,当知报佛之土亦常以常故不可烧也。问:既是常土云何得有诸天击鼓及散华等耶?答:于常土无障碍用故得有斯事也。九者示现涅槃无上,前牒章,故说医师譬喻下,第二示经处。
九者示现涅槃无上。小乘灰身灭智实入无余,此是有上涅槃,今为狂子方便言灭三德涅槃,实非永灭故是无上,上释菩提无上谓果义, |
|
|
|
|
|
|
|
地板
樓主 |
發表於 2018-3-15 18:47:26
|
只看該作者
今释涅槃无上谓果果义,并与涅槃经意同,而昔作无常及覆相常以释法华者一何谬哉!
故说医师譬喻。问:医师之譬是长行其文在前,我净土不毁是偈其文在后,论主何故回文释耶?答:论主取前三菩提为正果,净土为依果,此二并明常义故总属菩提无上,故一处释之,涅槃无上明果果义,故在后释也。十者示现力无上,释第十无上,就文为三,一标总示经处,二重论多宝塔土无上义,三者复宗还释力无上,初文又二,前标名。
十者示现胜妙力无上故。言胜妙力无上者,共叹法华有胜妙巧用,故名之力也。自余残修多罗者,第二示经处。
自余残修多罗说示现应知。即是从分别功德品去竟一经也。多宝如来塔下,第二重论前十无上中第五示现清净国土无上,仍释见宝塔一品。问:何故不即就前第五无上中释,至此方解耶?答:上来数解此门,今欲示有疑者不了前意,故重论之。就文有二,初总明八种,次别释,总明又二,初总明是净土,第二别明八种。
多宝如来塔显示一切佛土清净者,示现诸佛实相境界中种种众宝间错庄严故。多宝如来塔者,此句牒多宝佛塔也。显示一切佛土清净者,明欲开宝塔现一切净土意也。此非独释迦佛土,故言显示一切佛土也。示现诸佛实相境界中者,出净土事也。示现有八种者下,净土是总总摄八事,于净土中别明八种事。
示现有八种,一者塔,二者量,三者略,四者住持,五者示现无量佛,六者离秽,七者多宝,八者同一塔坐。如文。塔者已下,第二别释八事成八别,一一中初标章,次解释。
塔者示现如来舍利住持故。示现如来舍利住持者,所以立塔者,为欲住持舍利利益物故也。量者,释第二,初牒章。
量者。量有二义,一者土果形量,谓一一方四百万亿那由他土果形量,二者因量,谓无漏善根生非有漏善根起也。方便示现下,还释上二量,初释果量。
方便示现一切佛国土清净庄严。是出世间下,释因量。
是出世间清净无漏善根所生非是世间有漏善根之所生故,略者,释第三,初牒。
略者,次释。
多宝如来身一体示现摄取一切诸佛真法身故。多宝身一体摄一切佛法身故者,此以多宝之一对分身之多故也。以法身不二故多宝唯一,以化用不一故分身即多,亦是释疑,故来疑者云,何故唯一多宝塔无有多塔涌现,是故释云,多宝是法身,十方诸佛同一真如法身,故多宝法身摄一切佛法身,所以唯一也。问:多宝为是法身,为表法身?答:依光宅等师乃言,多宝是化身家舍利非三身所摄,亦得属佛宝所摄,今明四种意,一者据迹而言是佛舍利故,八义中初义云塔者示现如来舍利住持故,二者以多宝表法身,如睿云,多宝明其不灭,寄多宝之身显法身不灭也。三者天亲前释三平等中,明多宝身即是法身,以多宝此身即是入涅槃,此是入三德涅槃,三德涅槃即是法身。又八义中第三义,多宝如来身一体摄一切诸佛法身,故知即是法身。四者多宝虽入涅槃常在世间,故世间涅槃不二,即非世间非涅槃,言亡虑绝也。故中论云,生死之实际及以涅槃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住持者释第四。住持者示现诸佛如来法身自在身力故。释中,诸佛法身自在身力者,此释多宝于十方世界涌现及发声叹佛之事,以法身遍一切处故,能于一切处有此功德,住持佛法故为住持也。示现无量佛者,释第五。
示现无量佛者,示现彼此所作诸业无差别故。释中,云示现彼此所作诸业无差别故,释意明示现十方分身佛,故目之为彼,释迦之身称之为此,亦得十方分身相望自为彼此,十方诸佛同欲弘道利人,故云十方诸佛所作诸业无有差别也。又十方分身佛同住净土同说一乘同化菩萨,即是显诸佛道同,故名所作业无差别,诸佛道既同故,当知今日释迦亦同诸佛。远离秽不净下,释第六。
远离秽不净者,即是释经中移诸天人及山海事也。
示现一切诸佛国土平等清净故。言多宝者,释第七。
言多宝者。即释经中以琉璃为地,乃至以华布地等也。
示现一切诸佛国土同宝性故。同一塔坐者,释第八。
同一塔坐者示现化佛法佛报佛等皆为成大事故。释中,云示现化佛报佛法佛等皆为成大事故者,明三佛同为一大事,一大事者大品云,救一切众生名为大事。今明,释迦共多宝同一塔座,同命觅弘经人之。令周旋往返十方世界弘一乘道,并皆成佛,谓之为大事也。问:唯多宝与释迦同一塔坐,分身不同塔坐,云何言三佛同一大事?答:即释迦自具三佛,示现伽耶成佛谓化身也。久已成佛行因所得谓报身佛也。有真故即有法身,故释迦具三身,即是三佛同坐共成一大事也。问:乃知释迦具三身,文中但云释迦与多宝同坐,此是二佛,云何言三佛共作大事?答:分身乃不同坐,而诸佛意同成大事。问:多宝释迦分身佛此三是何佛耶?答,依文判者论主云,多宝是法身,释迦为报身佛,分身为化身佛也。问:前明隐时为法身,多宝岂是隐时耶?答:论解二种法身,一者隐时名法身,此非多宝也。二者显时名法身,即多宝也。问:若尔与报佛何异?答:体一义殊,酬因义边目之为报,众法所依正法为身,故名法身也。有人言,分身佛是应身佛,何以知之?摄论及同性经并言应身,住净土中说法化菩萨,今分身并在净土中说法,当知即是应身,应身即报身也。释迦在秽土故是化佛,今明作斯释者,亦得然也。各取一义。自此已下,示现法力持力修行力,此第三料简多宝塔,竟还复宗释前胜妙力无上,就文为二,一总标三力劝知。
自此已下示现法力持力修行力应知。从法力者已中,别释三力即成三别,一一中有二,一标章,二解释,法力者,标章也。
法力者。法即是法华之法有胜功用,故称法力。五门示现者,第二示解释处,开为二,一者总标列五门,二者别释,就初文三,第一总标五门。
五种门示现。一者证已下,第二列五门。
一者证门,二者信门,三者供养门,四者闻法门,五者读诵持说门。四种门弥勒品中示现者,第三示门处。
四种法门弥勒品中示现一法门常精进菩萨品中示现,弥勒品即是分别功德品,常精进品即法师功德品,此二从人以立名,罗什经从法以受称。弥勒品中四门者,第二别释,初牒四,一者证门已下,次释四门。
弥勒品中四种门者,释四门即四,初门为二,一标证门。
一是证门。如经已下,第二引经示处,就文为二,第一释初得无上忍,第二释八生乃至一生得三菩提,初又二,一牒经。
如经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故。得无生法忍下,第二释经。
此言无生法忍者,谓初地证智应知。如智度论,。一初地无生七地无生,今此中明初地无生也。以初地初证得真如法身无生故云得无生忍也。八生乃至一生下,第二释最后经,就文亦二,一牒经,二释经,牒经中有二,一牒八生乃至一生。
八生乃至一生。二牒得阿耨三菩提。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谓证初地菩提故下,第二释经,就文为三,一就位释,二解八生一生,三与异人诤经。
谓证初地菩提法故。谓初地菩提者,经有二句,一者八生乃至一生,二者得三菩提,今前遂近释得三菩提,谓初地菩提故也。
八生一生者谓诸凡夫决定能证初地随力随分乃八生乃至一生证初地故。八生一生者,牒初句经也。谓诸凡夫下,释经明地前菩萨是凡夫。闻法华经随力浅深或经八生入于初地,乃至或经一生得入初地也。言阿耨三菩提者,第二与异人诤经。
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离三界中分段生死,随分能见真如佛性名得菩提非谓究竟满足如来方便涅槃故。异人言。经云阿耨三菩提五种菩提中,此是无上菩提非初地菩提,初地乃是明心菩提耳。为有此疑故论主牒阿耨三菩提经文来,以离三界中分段生死者,论主释经有二句,前明是初地菩提,次明非无上菩提以离三界分段生死。明有所离也。以此文证地前菩萨犹受分段生死,以定诸解也。有摄论师等或言地前已离分段,无文证也。复证地前并是凡夫也。问:摄论云,十解菩萨得人无我名为圣人,此论云地前是凡夫,云何会通?答:依仁王璎珞及以此论地前是伏忍相似圣耳。未即是圣也。随分能见下,上明所离,今明所得,此对地前未得真如非是无上,登地能见真如。故名无上菩提耳,非谓究竟下,第二辨非无上菩提,方便涅槃即是方便净涅槃。此涅槃是究竟其人未得此涅槃,故非果地无上也。二者信门,释第二发菩提心。
二是信门者。即入十信位名为信门。如经已下,示释处。
如经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问:此中利益有何次第?答:此中明三种利益,一者上品利益,谓初得无生乃至转清净*轮,二者中品利益,谓八生乃至一生得三菩提,三下品利益,谓八佛世界众生发菩提心,吾初读此论执天亲八生一生得三菩提言,初从得无生乃至八生一生并是增数自浅之深,不知三品之益,讲数百遍始乃解之。问:八生一生云何是中品利益?答初闻法华即得无生,乃至有能转清净*轮,今闻法华经八过受生方入初地,乃至经一过受生方入初地。故是中品利益论主合此三益以之为二,初二益并称为证,以同得无生,后一始得发心,故称为信也。问:说寿量一品,何故显有多人得道?答:此叙释迦从初发心至后际等,一切化主教门徒众处所时节,其中若事若理若权若实,无不显现,故得道者多也。三供养门者,牒第三门解释。
三供养门如经是诸菩萨摩诃萨得大法利时,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如是等故。寿量品是如来说法功德,分别功德品是如来说人功德,以法无不显人无不利故,数感八种供养。四闻法门如随喜品说应知者,释第四。
四闻法门如随喜品说应知。闻法而生欢喜,转更为他说,故言闻法。问:前云属弥勒品,今云何属随喜品?答:随喜品初至弥勒问随喜,依此义亦得称为弥勒品,若从随喜义立名称随喜,故不相违也。亦可是翻经人谬语也。一法门下,上法力有五门,前释四,即今释第五读诵持说门,就文为四,初牒门示品处。
一法门常精进菩萨品示现者。谓读诵下,第二略释,即是章门。
谓读诵解说书写等得六根清净故。读诵等为因,得六根清净等为果。如经下,第三引经处证上因果,初证上因。
如经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下,次证上果。
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乃至千二百意功德故。此得六根清净者,第四论释,就释中为二,初就位释,次重释六根清净也。就位释中有二,初释,次引经证。
此得六根清净者,谓凡夫人以经力故得胜根用未入初地菩萨正位,此义应知。谓凡夫以经力故得胜根用未入初地者下,证地前是凡夫也。如经已下,次引经证。
如经以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故。既云父母所生肉眼,故是凡夫未得初地法身法眼,又六根清净者,第二重释,此文可有三义故来,一者上释眼根见三千乃至意亦尔,今释六根互用,二者上释眼根事,今释鼻根事,三者上明六根各用,今释互用也。就文为二,初正明六根互用。
又六根清净者,于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觉触知法等诸根互用,此义应知。眼所见者闻香能知。此略就一根释互用。
眼所见者闻香能知。如经以下,引经证眼见闻香能知也。
如经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乃至说法故闻香知者,此是知境以鼻根知故。闻香知此释闻香能知也。此是知境者,香者是鼻根所知境也。以鼻根知故者,出能知也。又以眼所见境者,以鼻根知故是互用。持力者,自上已来释法力竟,今释第二持力,就文为二,初标。
持力者。言持力者,以受持经有大功用,故言持力。有三种法门者,第二释持力也。就文为二,一总释三品,二别释法师。
有三种法门示现如法师品安乐行品劝持品等广说法力如经应知。如法师品。即指三品为三种法门也。问:罗什经但云持品,今何以云劝持品?答:牒前之劝明后之持,故云劝持品,亦是因劝而持,故云劝持,实是持品。广说法力者,问:应云广说持力,云何乃言法力耶?答:有二义,一者出所持之法,故言法力,实是持力也。二者此是三品中指法师品为法力,何以知之?以次此文即释法师品经故也。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者,此第二别释法师品中语也。
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者受持此经得佛性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修行力者。释第三力,初牒次释。
修行力者。言修行力者依经修行有胜功用,故言修行力也。有五门示现下,第二解释文为三,初总列五门,次别释五门,三别料简第三门。
五门示现一者说力,二者行苦行力,三者护众生诸难力,四者功德胜力,五者护法力。初如文。说力者已下,第二别释五别,一一门中,初牒次释。
说力者。言说力者。佛为十方世界众生说法,故名说力,亦是謦欬中说偈,令十方世界闻名为说力,有三种已下,初总标三种示品处。
有三种法门神力品中示现。一出舌相令忆念故者,第二别释也。
一出广长舌者令忆念故,二謦欬声者说偈令闻,故令闻声已如实修行不放逸故,三弹指令觉悟众生者,令修行者得觉悟故。言忆念如来有此舌相异一切世间故,佛语必可信受,又舌相正主说法,亦是说力,二謦欬声令闻者,罗什经直明謦欬,此论意謦欬出声说偈,令十方闻修行不放逸故。释第二苦行力有二品。
行苦行力者药王菩萨品示现教化众生故,又行苦行力者,妙音菩萨品示现教化众生故。问:药王可是苦行,妙音云何亦是苦行?答:妙音分形四生六道,为物弘经,及救济诸难亦是苦行,释第三护难力亦二品。
护众生诸难力者观世音菩萨品陀罗尼品示现。观音以人护难,陀罗尼品以法护难,又观音品一人护难,陀罗尼众人护难。
功德胜力者妙庄严王品示现依过去功德彼二童子有如是力故。释第四功德胜力者,正明净藏净眼二童子得诸三昧,又得六度道品,又得神通回父邪见。引导众人见佛听受法华,故言二童子有如是力。第五护法力。护法力者,普贤菩萨品及后品示现。普贤正是护法,故文云,若法华经行阎浮提,皆普贤之力,及后品者是嘱累品中佛付诸菩萨,令诸菩萨弘通正法,亦是护法也。又说言受持观世音下,第二料简上第三护难力经文,就文又三,一牒经标平等,二释平等,三结平等。
又说言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及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等诸佛名号彼功德平等者。初如文。有二种义下,第二释平等,就经中有二,初列二门,次释二门。
有二种义,一者信力故,二者毕竟知故。言二门者,一者信力,即是地前信平等,二者毕竟知,谓登地证平等。从信力下,第二释二门,前释信力门。
信力者有二种,一者求我身如观世音自在无异毕竟信力故,二谓于彼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如是毕竟得故。信平等有二,一者信己身与观音平等彼此同一法身。二者德平等,既同一法身亦同一功德,初亦是人平等,后是法平等。从毕竟知者下,释第二门。
毕竟知者,谓能决定知法界故言法界者名为法性彼法性者名为一切诸佛菩萨平等法身,故平等法身者,谓真如法身,初地菩萨乃能证能入。初明法界法性法身,皆是异名,从初地能证入平等法身也。是故受持下,第三结平等。
是故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等诸佛名号受持观世音名号所得功德无差别。以观音与六十二亿同证法身平等,是故功德等。问:同证法身故平等者,何故但云六十二亿?答:是趣举一数耳。问:但应明证入法身平等,何故举信平等耶?答:举地前之信欲显后证平等也。又论主欲通释一切平等,一切平等不出信等及以证等也。第一序品下,第三重牒章门,追示分齐。
第一序品示现七种功德成就第二方便品有五分示现破二明一余品如前处分易解。言余品如向处分者,即是破十病,及述十无上也。
日东天台后学沙门实观分会
法华论疏卷下(毕)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