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65|回復: 0
|
地藏经(第三集)1985/10美国达拉斯档名:14-009-0003
[複製鏈接]
|
|
摘自《净公上人1985年10月美国达拉斯地藏经讲义》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友有信
仁义礼智信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地藏经 (第三集) 1985/10 美国达拉斯 档名:14-009-0003
有八小段,我们讲了两段,今天从第三段开始。「宗镜云:第八本识,广大无边。显心原而无外,包性藏以该通。擅持种之名,作总报之主。建有情之体,立涅盘之因。据此立体,诸法咸收。」《宗镜录》是书名,永明延寿大师做的,一共有一百卷,现在在香港跟台湾都有单行本流通。这一部书是永明大师阅读《大藏》抄写的精华,性质是属於类书,古人形容它是《小藏经》,什么都包括,各宗各派的教义全都包括在其中。永明原来是学禅的,在禅宗里面大彻大悟之后,回过头来修净土,他是净土宗第六代的祖师,净土宗的六祖。对於唯识他有非常精辟的观察,在《宗镜录》里面也占了相当重要的篇幅。这就是从《宗镜录》里面节录出来的。
第八阿赖耶识,这个识实在讲就是真如本性被无明盖覆了,就叫做阿赖耶。阿赖耶是梵语,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它是不生不灭,永远存在,所以古人也翻作「无没识」;第二个意思是含藏的意思,它能够含藏一切法的种子,就好像一个仓库一样。我们见色闻声、起心动念,我们今人所谓印象,印到哪里去?都是阿赖耶收藏的,阿赖耶是个大仓库,什么东西都收藏,收藏在里面绝对不会失掉,所以梵语称它作阿赖耶。广大无边,这是我们自己的本体,也是宇宙万法的本体,就是自己的心,我们自己的心原来非常非常之大。显心原而无外,阿赖耶叫做心,心意识,它叫心,第七叫意,第六叫识,叫心意识。我们的心意识都是非常非常的广大,大而无外。包性藏以该通,性是本性,一切法的性体,藏就是含藏。这个几句都是说明阿赖耶的性质、阿赖耶的作用。它也是通达而无有障碍的,所以它有持种之名。阿赖耶称之为藏识,它有能藏、所藏、执藏,它能够含藏一切法的种子。作总报之主,这个总报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法都是从它变现出来,都是依它而有的,所以一切法叫依他起性。依谁而起?依阿赖耶而起的。
建有情之体,有情是指我们六道的众生,六道有情的众生,除六道之外,四圣法界也有情,但是除了佛,因为到成佛就不叫做阿赖耶了;换句话说,菩萨、声闻、缘觉还是以它为本体。在大乘法里面常说,八地菩萨是不动地,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其实不过是换换名称而已,事情还是这么一桩事,这就是说明四圣法界也离不开它。诸佛与那些大菩萨们,在九法界示现种种身相教化一切众生,统是依阿赖耶为本体,变现出来的现象。所以它是个总报主。这是讲我们今天所谓的是动物、植物、矿物,究竟从哪里来的?佛法有结论,从阿赖耶变现出来的。一切色法,也就是物质,是阿赖耶的相分;受、想、行、识,我们讲的心法,心理作用,是阿赖耶的见分。见相两分都是阿赖耶的作用,它的本体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它称之为真妄和合,作用是虚妄的,体是真实的。立涅盘之因,我们要修行、证果、成佛,靠谁?也是靠阿赖耶。据此立体,诸法咸收,根据这一法建立本经的体性,可以说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一法也不漏。
下面说,「当知众生、菩萨、佛等」,这个等就是等十法界,声闻、缘觉、天、修罗、人、地狱、饿鬼这些等等。「但依世间假名言说而有差别」,诸位要特别记住这个意思,这是实实在在的。「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譬如我们自己一个人,现在叫人,这是凡夫;你要是修行修到一心不乱,人家可以叫你做阿罗汉,还是自己;再修行,你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人家称你菩萨,称你法身大士,还是这么一个人,名字换了,人还是一个。像你们在学校念书,你们在念小学的时候,叫你做小学生;到长大念中学,叫你做中学生。你这个名称在一生当中不晓得要换多少个,还是一个人,只换名称没换人。这就是告诉你,我们一个人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或者将来修行成果,成罗汉、成菩萨、成佛,也同现在一样,只换名字没有换本体,本体是一不是二。这个意思我们要懂,就是从体上讲绝对是平等的,无有二相。我们在此地同时讲三种经,这三种经的理论,乃至於修行方法,都可以贯通,可以彼此互相解释,使我们对於这个义理更容易了解,对於修行的方法更容易明了。
下面也是《宗镜录》里面一段话。「宗镜云:八识建立有情无情,发生染法净法。若有知有觉,则众生界起;若无想无虑,则国土缘生。因染法而有道,随净法而成四圣。可谓凡圣之本,根器之由。了此识原,何法非悟?证斯心性,何境不真?」这一段也很重要,说明了我们现象的来源。阿赖耶之所以发生染净法,都是由於觉与不觉而显现的。这个理佛在《楞严经》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在《楞严经》第四卷,富楼那尊者向佛提出一个问题,无明从哪里来的?本来没有无明,真如本性上本来没有无明,那无明从哪里来的?这个在佛法里是属於根本大问。佛在《楞严》上答的真是妙极了,「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是本来有的,如果再建立一个,这就是无明。譬如我们眼睛张开来,看看我们这讲堂里面,佛像、菩萨像、同修、大众,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你的知见,你没有分别,也没有执著,看得清清楚楚,这是知见,这个知见是在《法华经》里面所讲的「佛知佛见」。如果心里才动一念分别,这是佛像、这是阿弥陀佛,这就叫无明。
你们想想为什么叫无明?知见上再建立一个知见。这个知见是假的。老子都懂得,「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你在这个相里头已经起心动念了,所以起心动念就叫无明。你见色闻声,没起心,不动念,没有妄想,这时是你见性见色性(可惜你不知道)、闻性闻声性,就是明心见性。很可惜的就是,你要在明心见性里面又建立虚妄的分别执著,使你将真性迷失了,变成无明。这样你心里面就起了染净。染净是对立的,都不是一真。一真法界是要把染净二边都离开,才能恢复到自己本来面目。
所以《宗镜》里头说得好,若有知有觉,则众生界起。这个知与觉有没有好处?没有好处。有知有觉,给诸位说,就是邪知邪见;那好了,我们无知无觉,无知无觉那是无明,都错了。究竟什么才不错?这我也说不出来,你们自己好好的去参。其实前面已经将这个意思透露出来了。底下这一句很重要,无想无虑,则国土缘生,这就是什么?就是相分。《楞严经》里面讲的纯情、纯想,想就往上升,情就往下坠。如果变成纯情而无想,就变成土石,就变成物质,因为再执著不过就是物质,也能变成石头,也能变成山河大地。这是很简略的说明阿赖耶识的见相两分的起用。有知有觉是见分起作用,无知无觉就变成相分,变成物质。有情众生,所谓是五蕴之身,五蕴之身就是见相两分都有,像动物,我们人也是动物之一。见分就是我们的情识,今天所谓是精神这一部分。物质,我们的肉体是属於物质。是精神跟物质和合的现象。如果精神离开这个物质,我们就叫这个人死了,他的神识离开了,精神脱离了物质的身体。所以必须是精神跟物质集合现的这个相才叫做动物,叫做有情众生。
为什么会有十法界?这就讲随缘。因染法而有六道,什么叫做染?染是烦恼。我们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合了自己意思就贪爱,贪爱就是染,染上了贪爱;不合自己意思是瞋恨,染上了瞋恨,所以贪、瞋、痴、慢、疑、恶见统统是染。佛法里面讲八万四千烦恼,那是染法。为什么会染?因为你分别,因为你执著。如果你不分别、不执著,你就不染。这一染就六道轮回。六道从哪来的?六道是染法变现出来的。染是谁?染是自己,所以六道也是自己变的,与别人不相干。我们学佛要想成就,一定要觉悟。什么才叫觉悟?觉悟与一切人都不相干,那是真觉悟,真正觉悟了。所以成佛作祖是自己,自悟自修自证;堕落在三途恶道也是自己,自己迷失了才造作种种的罪业,确实与别人不相干。你成佛作祖,与诸佛菩萨不相干;你造作一些恶业了,与你冤家债主也不相干,这才是真正觉悟的人。我为什么会生气?那个冤家债主来找我,我才生气的。同样在你旁边一个人,你生气为什么他不生气?他来找你那是缘,恶缘,问题你接不接受?你要接受了,那有什么话说?那没话说。你要不接受,他决定没有办法勉强你,没办法。所以一定要懂这个道理。
我在过去,那时好像还没学佛,还没接触到佛法,我喜欢读书,当然那个时候没有读佛书,读些文学方面的东西。从大陆到台湾,我带了几本我很喜欢的书。当搬家的时候,我们是公家的宿舍搬家,搬家之后,我这些书有一部分不见了,找不到。我也问过我那些同事、朋友,问他们有没有看到?我问到我们同一个办公室的一个朋友,我问他,他跟我说没看到。有一个人告诉我,他说你那些书都在某人的箱子,放在床底下。明明我那个时候就问他,他说没看到,结果被他偷去了。偷书,我也很原谅他,也不容易,总是要喜欢,他要不喜欢,他绝对不会偷去。可是那时候在台湾买不到,我问他,他又不承认,他又说没见到,怎么办?那时候我也做得很不对,我也去把它偷回来。偷回来之后,当然他也发现,发现之后,我也不说话,他怀恨在心。
过了没多久,找了一个机会在办公室,我们办公室也不算小,有二十多个人在一起办公,就把我大骂一场,大概总骂了半个钟点以上。我那时一句话不说,我就听他骂,一句话不说。他骂太久了,也没有反应,骂累了,他也就不骂了。过了三天,他来向我道歉,我们又是好朋友。为什么原因?他骂我,那些侮辱我的,我没有接受,没受,我就跟别的朋友一样,别的朋友听了不生气,我也不生气,不接受。如果我要接受了,好了,那两个对骂,两个一对骂,两个人都要受处分。他骂我,我笑一笑,好像不是骂我,好像与我无干,他就无可奈何,我们还是好朋友,到最后我还送了他几本书。所以何必要接受?接受就被染污,不接受,清净。经过这么一次,我们那个机关长官、同事对我都很佩服,某人很有修养。你看,他帮助我好大,我的考绩第一名都是他帮助的,帮好大的忙,所以便宜还是我占。别接受。
我这个本事也不是天生的,我是学来的,我是在学校里跟一个同学学来的,学来这一套本事。我在学校念书的时候,人很聪明,嘴皮非常刻薄,喜欢骂人,喜欢挖苦人,喜欢给人下不了台,专做这些缺德的事情。我们同年级,不是同一班的一个同学,我看到他就讨厌他,常常挖苦他,常常骂他,公开的侮辱他。他一看到我他就躲避,他就离开,尽量避免跟我在一块见面。可是我听一些同学告诉我,「他对你佩服得不得了,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对我赞叹恭敬」,而我拼命侮辱他。你看我那个同事,三天就回头,向我道歉。我就不行,我跟这个同学整整一年,两个学期,我才向他道歉。所以我是学得来的,在学校里学来的。我这个同学在大陆好像是没有出来。那才叫真正有修养,我不晓得他从哪里学来的,他那个功夫比我深得多。
学了佛之后,知道佛法里面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金刚般若》里面,菩萨所修的六波罗蜜,它就强调两条,一个是布施、一个是忍辱。布施是教我们放下,教我们能舍。忍辱真正能够成就一切善法,不能忍是自己的过失,绝对不能怨天尤人,不能怪人。你要能忍,一切环境对於自己都是帮助。尤其是讲修行,在哪里修?就是在环境当中修,特别是在人事环境当中修。离开了一切人事环境,修什么?没得修。所以菩萨修行他不离开众生,就在一切众生里面,所谓在红尘里面,在五欲六尘里面。修什么?修不染,修清净,这叫真正的修行,成就自己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个功德就是定慧。
随净法就成四圣,这个净法就专指佛法,染法就是世间法。随著这净法就成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可谓凡圣之本,十法界凡圣的根本就是阿赖耶识。根器之由,根是根身,是我们的身体,器就是我们的环境;换句话说,根是讲的人生,器是讲的宇宙,人生、宇宙的来由。人生宇宙从哪里来的?就是从阿赖耶识里面变现来的。所以大师告诉我们,了此识原,你真正能够明了宇宙人生的本体、根源,何法非悟?你还有哪一法不悟?样样都悟,那就是无量觉。证斯心性,何境不真?证得这个心性,晓得一切法都是心性变现之物,哪一法不真?法法皆真,它全是真性变现之物。
下面南岳大师说,这是禅宗的祖师,「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道就是真性,就是第八识,实实在在不远。真如本性、阿赖耶在哪里?《楞严经》上释迦牟尼佛教诫阿难尊者,在「十番显见」里面,与波斯匿王一段的对答,说得太清楚了。波斯匿王也悟了,并没有彻悟,但是他已经得受用,这是我们在楞严会上所见到的。一定要向自己求,要向内求,不要向外求,心外求法都叫做外道。佛法绝不能向外求,要向内求,向自己心中求,不能向境界上求。我们今天讲《地藏经》,在《地藏经》之前要说这些大道理,为什么原因?《地藏经》经文全讲的是事相,好像都在讲故事,都在讲地狱的那些故事,似乎是不著边际的神话,不容易相信。佛经里面最难信的是《地藏经》跟《弥陀经》,这两部经最难信,也最难讲。说明这个道理之后,你明白这个理了,然后再给你讲经文,经文如何来合这个理论,有事有理,那个事都有很高深的理论做基础,事你就相信了。所以在经前有相当长的一段理论基础,连六道轮回,地藏菩萨自行化他,都要从我们内心去体会,你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大士,就是地藏大士,地藏菩萨以本识(本识就是阿赖耶识),「为中道应本起化之源,所谓阐提不断性德之善,遇缘善发」。阐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没有善根的人,断了善根的人,这个人的本性太恶,无恶不作。其实再恶的人,他还是有善根,他是一时迷惑而已。所以他要遇到善缘,那个善还是能生出来,遇缘善就发。成佛,佛好,转识成智。可是佛怎么样?「佛亦不断性恶」,佛是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阿赖耶里面种子在不在?在。要在怎么样?善的种子还是善,恶的种子还是恶,并没有将恶的种子统统变为善,这是做不到的。什么叫转?转是转变作用。譬如从前我们这恶种子,它起作用要造恶业;现在这个恶种子起现行的时候,它不造恶业那就好,它能够转变用途。诸位想一想,如果你要想到地狱里面去,你要没有地狱的业因你去不了,你凭什么到地狱?
我们凡夫是迷惑颠倒,我们阿赖耶识里有恶业种子,我们造作恶业到地狱去了,去干什么?受罪去,受苦去。佛也有地狱种子,他这个种子起现行,他到地狱里头去教化众生,那怎么会一样?不一样。这就叫做转变作用,转识成智,他不迷,他是随心所欲、自在,他能控制。像我们现在没办法控制,完全受业力来支配,没有法子改变。佛是随意来改变,想到地狱就到地狱,想到天堂就到天堂。其实我们阿赖耶识里十法界种子都有,我们这里想成佛成不了,想上天上不去,想到地狱去看看也没法子,去不成,这就是我们的种子不能自在的受用。佛可以自在的用,觉而不迷,佛也不断恶种。佛要断了恶的种子,那恶道众生他就没法度了。为什么?断了恶种就不能到恶道去。他都有。
「同恶而化」,这就是佛教化众生四摄法里面的同事度,可以跟他同事。譬如说你们今天晓得赌博、打牌不是好事情,可你以前很喜欢搞这一套,而且还是高手,很高明的,现在你学佛,不赌了。可是赌博场里多少人,谁能去度那些人?你可以去,你内行。你同恶,跟他们一样的去玩这个东西,玩怎么样?藉这个机缘度化他,劝他改过,劝他回头。你要不是高手,他不佩服你。一流的高手,恶人也都佩服你,也都跟你走。所以佛菩萨教化众生,真是方便多门,归元无二路。应该用什么身分去度就现什么身分,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度就用什么方法,巧妙极了。地藏菩萨最会这一套,所以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把度化众生这个责任交给他,不交给别的菩萨,交给他。
「今地藏大士了达阐提等修恶之事」,那个没善根的人造作罪业,一天到晚不干好事,地藏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事虽然是恶事,「全体即是性恶之理」,这个理是善的,性恶之理是真的,善恶二边都没有。体是真的,相是虚妄的。「边邪无非中道」,边是边见,邪是邪知邪见,那个边见、邪知邪见要从体上讲是中道,中道就是本性,中道就是讲的真如,中道是讲的本体。你要是离开相看体,那是中道。所以佛在《华严》、《圆觉》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意思就是这样。他为什么看到一切众生都是佛?因为他不是看相,他不著相,他看本体。本体,个个都有佛性,那个佛性都圆圆满满,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那不是佛是什么?所以从相上看千差万别,从体上看是无二无别,一味平等。我们在佛学概要里头讲体相用也说到这个问题。
「五逆当处解脱」。五逆这是造罪业极重极重的,佛经里面讲是阿鼻地狱的罪业,无间地狱,极重之罪。这样的罪,一般有些经上讲,这种罪的人都不能生净土,像《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除五逆之人,都把这除外。可是在《观经》里面就不然,《观经》里面讲,五逆十恶临终一念都能够下品下生,显示出净土法门的广大,它有理在。五逆罪,第一条是杀父亲,第二条是杀母亲。父母恩德太大,他有生育之恩,这个恩德非常大,不知道报答反而杀害,所以他在五逆罪里头列出第一条,这是堕无间地狱的罪。第三个就是杀阿罗汉。你要想杀阿罗汉,阿罗汉在哪里你不晓得,找不到,今日之下决定不可能。但是有等流的,那就是老师,阿罗汉是天人师,是老师。老师,他是一个地方的表率,大家都敬重他、都敬仰他,都跟他学习,所谓是人天眼目,他是个善人,是一个善良风俗的榜样。你要是把他杀害了,这个结罪从哪里结?是结一个地方,他教化的地方,这么多人接受他的教化,你把他杀掉,这个结罪要从大众方面来结罪。阿罗汉是得道之人不会怪你,可是你把大家闻法修学的机缘给断掉,这罪过太大了。所以他是不从阿罗汉本身,是从阿罗汉教化众生上面来结罪,你把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给断掉,这罪过重,所以也是阿鼻地狱的罪业。一个好老师能够教化一方、影响一方,特别是影响力很大的,你要是杀害他,这罪过很重,相等於杀阿罗汉。
第四是出佛身血。佛福报太大,没有人能够杀佛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提婆达多处处想杀害佛,没有办法杀得了。为什么?佛的护法神太多,他有护法神保护,杀害不了他的。但是怎么样?出佛身血,使佛受了伤,流了血。这也有个故事,就是提婆达多想杀释迦牟尼佛,他计算好哪一天释迦牟尼佛出去托钵从哪里经过,从山下经过,他在山顶上摆了块大石头,等到佛从那里经过,他把石头推下来,想把释迦牟尼佛害死。佛的护法神拿金刚杵把石头拦住,这一拦,石头破碎了,石头片砸到佛的脚,破了一点血,从这个地方说「出佛身血」。虽然不能杀佛,心太恶,佛是人天教主,九界的导师,怎么可以杀害?所以这是极重之罪,这也是堕阿鼻地狱。现在佛不在世了,有佛的佛像,佛像无论是塑像、是彩画的画像,你要是恶意的、怀恨的心去把它毁掉,等於出佛身血。如果不是怀恨的这个心把佛像破坏了,那个罪过不大。偶而不小心把佛像碰坏,这不是很重的罪,不要听到以后,「这出佛身血,我要堕阿鼻地狱,这不得了」,没那么严重。怀恨的心才有重罪,平常不小心损坏的,这罪过不大。
佛像为什么也不能随便毁坏?要晓得佛像在这个世间就度了许许多多的人,这是大家不晓得的道理。有些众生虽然没信佛,他看到这个佛像,正所谓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的眼识里头就把佛的种子种下去,有这么大的功德,这有几个人晓得?你要真正晓得这个功德,特别是在外国,你要见到外国人,都给他种一点善根,这个佛像可以挂在外面,人家一看这什么?他阿赖耶识里他就落印象,他这一生不学佛,他来生来世因缘成熟一定学佛,为什么?阿赖耶识里头有佛的种子。我们今天门口钉的「南无阿弥陀佛」,有许多外国人看不懂,没办法,虽有印象,不深刻,他迷迷糊糊的印象。如果有一尊佛像在外面,人家一看,他这个印象就比较深刻,比较明显。中国人的商店,你们有机会都可以劝劝他们,商店门口贴一张佛像,保佑他发财。其实是什么?叫许许多多人到你这商店,一到这地方来一看,看到这佛像,他阿赖耶识里头种种子,这个太好太好了。所以像佛学院在报纸上登广告都登有佛像,这非常好,非常有意义。我们将来这个佛像,前面最好能够有塑胶的,能够防水的,防染污,贴在门口,小张的都好,你看邮差天天来送信,他天天来看一下,贴在信箱上面就可以,他常常能看到。这个目的是什么?目的是给人种善根,是给人阿赖耶识里种下佛的种子,这就是度化众生。
五逆罪最后一个就是破和合僧,就是破坏僧团。和合僧,简单在此地跟诸位说说,就是一个修行人的团体,四个人以上,不管在家、出家。诸位要知道,这个僧它的本意叫和合众,他不管在家、出家,不管男女老少,如果能够遵守佛的六个条件,在一起修行,那个地方就叫僧团。所以诸位要记住,这个僧不一定是出家人,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人,僧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出家都可以称僧,只要你守这六条戒就叫做僧。这个和尚,和尚也不一定是出家人,和尚的意思是亲教师,所以在家人也能称和尚。这些名词、定义都要搞清楚。你是在家的居士,你能教化一方,你的那些学生称你作老师,我们中国人称老师,印度人称和尚。和尚就是老师,梵语称和尚,我们中国人称老师。老师有男有女、有在家有出家,不一定。法师也是通称,在家、出家的通称。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那一定是出家人。所以僧这个字的意思我们要认识清楚。
这个六条戒,第一个就是见解要相同,「见和同解」,见解要完全一样。所以我们这个道场,我们修弥陀净土,我们修念佛法门,大家见解相同。我们依据《弥陀经》理论方法来修,这个大家见解相同。这是第一个条件,见解要一致。第二个条件就是要守戒律,「戒和同修」。因为四个人在一起住,这是个团体,团体大家一定要守规矩,如果不守规矩的话,这个团体就没有秩序,所以戒律是维持我们秩序的,戒和同修。「身同住、口无诤」,平常在一起,没有争论。「意同悦」,大家在一起,天天都欢欢喜喜,法喜充满。末后一条,「利同均」,就是一切供养我们是平等的享受,没有哪一个多、哪一个少。
真正能够守这六条戒,平常生活不论大事、小事,不能一个人做主、一个人说了就算,不行,都要开会,这是羯摩。大事是「白四羯摩」,四读通过,这是最慎重的。什么大事?譬如有一个人要来参加,到我们这来住,这是大事情,我们大家同不同意?这很大的事情,这个事情要白四羯摩,就是要说四遍,让大家好好的考虑一下,我们能不能接纳他?小事情就是「白一羯摩」,就是今天我们去买个菜,我们吃点什么东西,也要说一说。佛法里面只要说,说的让他听到,他要有意见,他可以提出来,没有意见就算通过。譬如说今天我们烧个大锅菜,大家听了之后,都不说话,那就通过了。像这种小事情说一遍就够了,叫白一羯摩。看事情的严重性,应该说一遍,或者说两遍、说三遍、说四遍,最大的事情说四遍,四读通过。遵守这个制度这个团体就叫做僧团。
今天全世界我走了很多很多地方,没有见到僧团。我们现在在此地,我一个人住不能称僧,四个以上才行。四个人以上要实行这个制度,这个团体叫僧团。如果这个地方有一个僧团,那就是十方诸佛护念,一切护法鬼神都保护,为什么?僧团能够续佛慧命,能够弘法利生,住持佛法。所以僧团很难得,真正不容易。希望你们大家发心,因为僧团你们可以放心,也不必出家,也不必剃头,四个人在一起,我们能守这些佛的制度、戒法,这个地方就是僧团。释迦牟尼佛最初建立的僧团,在鹿野苑,一共只有六个人,他本人一个,还有五比丘,六个人建立,那是完全出家人的僧团。所以僧团有出家、有在家。如果你们在家里,你家庭里头有四个人,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有四个人,你要完全照佛的制度去做,你家庭就是僧团,那才是真正叫佛化家庭,真正是佛化家庭。所以一定要把佛法带到我们实际的生活里面,我们才能够有受用。
这五逆罪是最重的。所以破坏僧团这个罪非常非常之大。五逆罪也当处解脱,这真正是不可思议,就跟《弥陀经》带业往生一样。但是这纯粹是从理上讲,事上实在是不容易。事上要讲当处解脱,那只有念佛,一心不乱,带业往生,那就当处解脱了。
「普现色身,游化诸趣,点此迷源,令知平等」。这几句话也可以说地藏菩萨在十方教化一切众生,他的使命就是如此。普现色身,就像《普门品》里面所讲的观世音菩萨一样,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自在现身;应该用什么方法教化,他就用什么方法,没有一定的身相,没有一定的方法。游化诸趣,诸趣就是指六道,六道之中无处不现身。为一切众生点此迷源,令知平等。我们迷在哪里?我们那个迷的根本在什么地方?如果一下点破,你就不迷了。这个地方一觉悟,一切都觉悟,为什么?这是根本的觉悟,一悟一切悟,晓得一切诸法无有一法不平等。你平等心现前,许许多多的问题都解决。修行证果,这一生就能够办得到。所以诸位一定要珍惜我们这一生,如果在这一生当中,果然把这个大事情解决,我们这一生值得。如果这一生在这个根源上还是迷惑颠倒,我们将来寿命一到的时候,四十九天又投胎,还要搞这一套,生死疲劳,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个事情麻烦。一定要珍惜这一生,把我们的问题来个总解决,一定要证得真性,一定要往生西方,当生成就,不要再等来生。这才是大事,佛家里面所谓是「一大事因缘」,就是这桩事。
「性能显,识能变」,这个意思我前面也讲了很多,唯心所现,就是此地这个性,真心能现,妄心(就是识)能变。「百界千如」,这句话是天台大师说的,意思是指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无情全都包括在其中,百界千如,「不出一念法性」。为什么?是法性所现。「不出一念无明」,无明是识,识所变的。事全是理,事就是百界千如,理就是能显的性,能变的识,这是理,事全是理,识即是性,故为经题。所以这一部经,《科注》上它就是以不可思议的性识为这部经的立论依据,我们简单介绍到此地。
再看第三段,第三段我们要讨论的是本经的宗旨。「明不思议行愿为宗」。宗旨就是修行的方法。经题是建立我们信心,晓得这部经有很深奥、很正确的理论依据,我们对它不怀疑了,所以它是起信的。我们究竟如何修法?这是很重要的,必须要明了这部经是以行愿为修行的方法。怎么晓得行愿是本经修行的宗旨?佛在这部经上说过,如来自结经名,曰「地藏本愿」、「地藏本行」。这部经快讲完的时候佛自己说了,这部经叫做《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佛讲了三个名字。这三个名字当中,当然我们一看就晓得,它是以愿、以行为主。「故知行、愿二法,乃一经之宗要也」。
修福要是没有愿,你这个福报再大也无所树立;换句话说,你在世间不会有一样事业成就,纵然有福报,为什么?没愿。如果这个人有福报,他有愿,他想盖个医院来救济这些病苦的人,他有医院的建立,有钱他做得到。他或者想办个学校,他办个图书馆,他只要有愿,他就有事业建立,就能够利益广大的众生。如果虽然他很有福,他没有愿,没有愿他到老还是一事无成,虽有福报,他没做事。所以世间人这个愿都这么样的重要,何况出世间法修行证果?愿为先导,能有所成。庄严佛国土,「净世界愿,亦复如是」,一定要有大愿。菩萨的大愿当然是拔众生之苦,与众生之乐,这是佛菩萨根本的大愿。
在乐上讲,是上愿与大菩提、大涅盘乐因缘,这是最大的愿。希望我们同学们要发这个大愿。能将这个大愿成就,这一定要建道场,要普度众生。譬如我们今天这个很小小的道场,只能供给我们自己同修在一起修学,甚至对外面我们都不能宣传。为什么?这地方在住宅区,不合法,如果对外宣传,人愈来愈多,那邻居一告发,我们麻烦就来了。所以这个地方只能供给我们自己修学用,不能弘法利生。现在在洛杉矶像我们这个情形差不多有一半,有半数,洛杉矶我听说将近有三、四十个道场,其中有半数像我们这个情形,不能对外弘法,所以他们一个月只做一次法会,没有办法弘法。有一些他们买的是在商业区,那是合法的,可以做活动。所以我们将来如果真正要对外弘扬佛法,一定还要找一个商业区,我们要建一个对外弘化的道场,把佛法普遍的介绍给大众。譬如在达拉斯有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中国留学生,星期天、假日没有地方活动,如果我们有很大的一个道场,大家都可以来。现在他们想来,我们也不敢让他们来。这是我们应当要努力的,要把佛法推广一定要大家来努力。
「中愿与后世乐因缘,下愿与今世乐因缘」,这小愿。所以同修们要记住,佛门里面所讲一切慈善事业,那是小愿。建一个医院、建一个学校,建种种慈善机构,是小愿。为什么?你给人现在的离苦得乐。中愿以上那就是要弘扬佛法,要叫他来生都能得度,来生不堕三恶道,最低限度要保住人身,来生还能在人天两道当中来享福,这是与后世之乐。但是不离开六道总不是根本解决,根本解决一定要超越六道轮回,这才是根本解决。所以在今天唯一能够在一生当中成就,确确实实超越轮回,一生当中得证大菩提、大涅盘的唯有往生净土。其他的法门,诸位如果深入仔细去研究研究,你就能发现到不容易,太难太难,老实念佛是绝对正确的。「立愿要心,唯依最上一乘,令法界众生同得无上正等正觉」。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刚才说过了,除念佛法门之外,没有第二个法子能达到。当然法门很多,但是在一生当中要讲最快速、最稳当、最靠得住的,的的确确是念佛法门,可以能够令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下面讲行门纲领,三学,就是戒定慧;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三学六度可以说把整个佛法都包括了。佛教大意有四句,就是有四句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可以说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教学宗旨都说尽了,是诸佛教学的总目标。以什么来教化众生?教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千经万论离不开这个原则。离开这个原则那就不叫佛教,就不是佛说;如果是佛说,决定不离这个宗旨。前面两句就是戒学,后面一句「自净其意」是定、是慧。佛法大海,此可说尽,这四句话就包括尽了。
《涅盘经》里面就讲五种行,也可以把这佛法教学都包括。第一是讲「圣行」,圣是圣人,拣别不是凡夫,它说什么?「谓戒定慧,为自行因」。一个人真正能够遵守佛陀的教诫,依戒定慧三学、六度来修行,他必定能够超凡入圣,这就是圣行。第二种是「梵行,谓慈悲喜舍,为因中化他」。你看戒定慧不是对别人,是对自己的,所以这个千千万万要记住,戒律不是戒别人,是戒自己的。如果拿戒律去衡量别人,你自己就破戒了。你看到这个人破戒、那个人又作恶,你要明白今天所讲的道理,你就会觉悟到境界里没有善恶,是你自心起了恶念,谁破了戒?你自心破戒,才看到别人破戒。如果你自心是一心不乱的话,你怎么会看到别人破戒?六祖也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你要见到别人的过失,那是你自己的过失先暴露,先露出来。自己的过失没有暴露出来,怎么能够发现到别人的过失?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
戒是自己守的。如果自己持戒持得再好,还能看到别人破戒,你的那个戒是福报,你不能得定。为什么不能得定?你看这个也不对,那个也破戒,「这个人我不能跟他,他破戒,我不能跟他共住」,你想想看,你这个定怎么能得到?定是清净心,人在定中的时候,他什么善恶他平等,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样才能得定。所以说因戒生定,那个戒完全是戒自己不戒别人,才能够得定,因定才能开智慧,这是我们学佛的人必须要牢牢的记住。释迦牟尼佛讲戒定慧统统是为我自己一个人讲的,与别人都不相干。
像《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做学生的就一个,善财童子就他一个是学生,除他自己之外,一切有情众生都是佛、都是菩萨。有过失,过失是自己,外面没过失,诸佛菩萨没过失。诸佛菩萨有现善的相、有现恶的相,现这个现象,现善、现恶,那是菩萨,不是凡夫。他现一个善相,叫我看看我有没有分别、有没有执著、有没有起心动念?就好像老师来考试一样。现善的境界,我也不分别、也不执著,也不起心、也不动念,我通过了;他现一个恶相,造作罪恶的相来给我看,也是来考考我,结果怎么样?我也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我自己得一心不乱,我自己成就定。假如他现一个善相,大慈大悲,你现在欢喜,「好慈悲」;现的恶相,「那好可恶,好恐怖」,完了,你戒虽然不错,定没有。就好像书念得很好,一考试都不及格,这糟糕不糟糕,禁不起考试。戒律是修得不错,禁不起考验,在境界里面不能得定。所以你要明白这个道理,《华严经》里面讲,修行人只有一个人,你看善财童子没有同参道友,因为有同参道友就学不成功,你有同参怎么样?你这个同学你跟我差不多。你就有分别、有执著。
《华严经》教给我们,修行人眼目当中看一切众生统统是诸佛,统统是大菩萨,你这一生决定成功。他们作恶作善,都是非空非有,都是来考验我自己的,都是来帮助我自己的,你要能够做这样的想法,做这样的观,能作如是观,你这一生怎么能不成佛?当然成佛。学生就是我自己一个人,凡夫就是我一个人,除我一个人之外,统统是佛菩萨,统统是圣贤人。这是《华严经》上教给我们的。梵行,就是慈悲喜舍,因中化他,待人。待人接物要慈悲喜舍,对自己要修戒定慧;戒定慧是自行,慈悲喜舍是对别人,是化他。「此二是地前修因行」,地上菩萨以前,像我们现在初发心,我们现在初发心,到三贤位统统要以这个为主,要修这个为主。
第三种叫「天行」,天是讲天然,就是一点都不在乎,完全得到自在。「谓初地已上,证第一义天,天然之理,由理成行,故名天行」,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这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要念到理一心不乱。事一心还是前面两种,圣行、梵行。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要知道修学。念到理一心不乱,这个位子是别教初地、圆教初住,所以说「此行在於别地圆住位」,别是别教,别教是初地以上,圆教是初住以上。我们这修净土的,就是得理一心不乱,你只要一得理一心,跟这个位子就完全相等,就是别教初地,圆教初住。到那个时候,起心动念,待人接物,自行化他,自自然然合乎真如本性,自然与理相应,一点都不要造作。这在禅家讲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在净土里面就是理一心不乱。像《六祖坛经》六祖大师就是这个境界,他这是天行。
后面这个两种,我们要仔细把它看清楚,「四,婴儿行,谓示同三乘七方便所修之行;五,病行,谓示同九界三障身相。此二皆是从果起应之行」。这就是什么?乘愿再来的人,这不是普通人。婴儿行是什么?像小孩,天真。示同三乘,他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和光同尘,你是声闻,他也现声闻身;你是缘觉,他也现缘觉身;你是一个初发心的菩萨,他也示现一个初发心的菩萨,跟你完全一样,示现这个样子来帮助你。这个都是以正法来教导你,来协助你、来教导你。病行,不一定是以正法,或者示现一些邪法,那不是教导你,是叫你警觉。正法是叫你学,邪法是叫你要认识,你能够辨别,你也能够远离。所以说「边邪皆中正」,就是这个道理。善法,我们要亲近;恶法,我们远离,就是中正。善人,敬而亲之;恶人,敬而远之,就是中正。这叫做病行。示现六道凡夫,就好比那佛与大菩萨,他还有病,他为什么到六道来?他要去度化那些猪,跟那些猪讲经说法,他要变一个猪身,也在那猪圈里头,跟那些猪在一起,给它讲经说法。那个菩萨猪就等於生病了,病行,这么个意思。他要度那些饿鬼,他要变个鬼身,他要不变个鬼身,怎么能跟鬼在一起?所以就说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示现什么样的身相,示现恶道的身相就叫做病行。
我们要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想想善财童子修行的方法就很有道理。他看圣贤、凡夫统统是佛,都是佛变现的,都是佛变现的天行、婴儿行、病行,绝不是真正的凡夫。你要能作如是观就好了,我们自己一切分别执著、邪知邪见都打掉了,心里面只有一个清净,只有一个恭敬。所以十大愿王第一条,礼敬诸佛。那个诸佛是指谁?一切众生,情与无情统统是诸佛。无论对什么人,无论对什么东西,无论对什么事,都是一味平等的恭敬,这叫礼敬诸佛,是善财童子所修。我们要想在一生圆满菩提,要想一生当中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不这样修行达不到。一生当中修到理一心不乱,是做得到的,不是做不到。人人都做得到,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做?你懂不懂这个道理、懂不懂这个法门、懂不懂这个境界?如果说理论、法门、境界都通达,又能够精进不懈怠,依教奉行,这一生当中必定能够证得理一心,那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上品上生。所以这个五种行我们要认识。我们自己要修的圣行、梵行,我们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菩萨的天行、婴儿行、病行,这就是以佛眼看众生,众生都是佛。
「今大士以此等妙行,教化群生,同登觉岸」。今是讲现在,地藏菩萨,这个大士就是指地藏菩萨。上面略举一些纲领,都是不可思议的妙行,菩萨以这些妙行来教化众生,同登觉岸,就是同成佛道。一味平等,大慈大悲。所以本经是以大愿、大行为修行的宗旨,我们要学地藏菩萨的大愿,要学地藏菩萨的大行,以地藏菩萨的行愿来求生净土,当然是上品上生。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这个地方是一个大段落。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