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29|回復: 1
|
净公上人:八大人觉经讲记卍南无阿弥陀佛
[複製鏈接]
|
|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八大人觉经讲记
八大人觉经 讲记
老法师讲述
韩瑛记
关於讲经,古来大德们的规矩,在没有讲经文以前,都是依照隋朝智者大师所创立的「五重玄义」,或者贤首宗的「十门开启」,先讲解大意。但是,这种讲解的方法,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可是现在一般讲席的时间都不是很多,因此,大家都以讲经因缘与修学这部经的利益,来代替玄义。至於经文的内容,也只能作极简单的、浅显的,消文释义而已。
这部《八大人觉经》,是从修学佛法开始,乃至成就佛果位为止。本经完全是启发我们觉悟世间的一切都是痛苦,而使我们对於佛法能生起信心;并且指示我们要如何去修行,要怎样成就佛道,这是一部对修学佛法,非常重要的经典。而其中的文字很简短,却把修学方法的纲领,说得清清楚楚。像这样简单详明的经典,正契合今日分秒必争的时代,这对於时光宝贵的诸位同修们来说,想要研究佛法,这部经非常适合。所以这部经,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在学习经典以前,必须先要讲解经题。因为经题是一部经的纲领,经文的内容是从经题开展出来的道理,能够了解经题的意义,对於一部经的内容,大致上也就会明了。所以还没有解释经文之前,先要解释经题。
对於经题,依照历来讲经的大德们所解释的,大体分为两大部分,就是通题和别题。「佛说八大人觉」六个字是别题;「经」是通题。「通」和「同」字相通,是通於一切的意思。就是佛陀在世所说的一切言教,後来经过佛弟子们结集起来,不论小乘的、大乘的、显教的、密教的,都称做经。凡是圣人所说的道理,留传於後世的,也都可以称为经。所以「经」字,是通於一切经典的,也就是一切经典的通名。
「别题」,「别」是别於其他的意思,表示这一部经的经名唯有这一部经可以称呼,其他任何一部经典,都不可以叫做《八大人觉经》。以上是通题与别题的简单介绍。
佛一生所说的经很多,但是所立的经题,不外乎七种方式,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七例选题」。有三单式、三复式和具足式三种。首先介绍三单式:
第一、单人立题:好比《佛说阿弥陀经》,佛说的「佛」字,是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是人,所以叫做单人立题。
第二、单法立题:如《大涅盘经》。「大涅盘」是法,所以称单法立题。
第三、单喻立题:如《宝积经》。用「宝」作比喻,所以称单喻立题。以上是三单式的介绍。下面再介绍三复式。
第一、人法立题:如《地藏王本愿功德经》。「地藏王」是人,「本愿功德」是法,所以称人法立题。
第二、人喻立题:如《如来说师子吼经》。「如来」是人,「师子吼」是比喻,所以称人喻立题。
第三、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比喻,所以称法喻立题。
以上是三复式立题。
底下一种是具足式立题: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比喻。人法喻都具足,所以称具足式。以上就是佛经的七例选题。
现在,我们要学习的这一部《佛说八大人觉经》是属於人法立题。「佛」是人,「八大人觉」是法。下面,我们来介绍本经的经题。
首先把《佛说八大人觉经》七个字,分为五段来解释。先说「佛」的意义,「佛」是简称,完全的称呼应当称「佛陀」。因为中国人喜欢简单,所以就把「佛陀」两个字,简略的称为「佛」。佛的意思,翻译中国话,叫做觉者、智者。
「觉」是觉悟;「智」是智慧;「者」是人的代名词。合起来说,就是有大智慧、大福德,已经彻底觉悟到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也就称作佛。但是在这里,是专指释迦牟尼佛。
关於「觉」字,还具备了三个意义,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我们常说,世间人总是活在醉生梦死当中,糊里糊涂的过日子。因为愚痴迷惑而不能觉悟,所以叫做凡夫;而佛之所以被称为觉者,就是因为佛彻底觉悟了宇宙万有的真理,证得人生究竟解脱自在,这在佛法里叫「自觉」。佛把已经证得自在解脱方法,教化广大的众生,使众生也能得到自在解脱。所做的这些事业,在佛法中就是「觉他」。这一种愿意与众生同甘共苦,普济世间的伟大精神,自觉的功夫和觉他的任务,都做到圆满无缺,在佛法里称作「觉行圆满」,也就是成佛。
由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佛之所以成佛,是因为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三种功德而来的。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称作佛的。像这样具有三种觉的圣人,是通於十方三世的。所以平常我们在经典里常看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们如果也能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做到自利利他,功德圆满的时候,也就成为今世的佛。
「说」,就是讲话的意思。有「能说」和「所说」两种意思。「能说」是指能说法的人,但是在这里是专指释迦牟尼佛;「所说」是指佛所说的道理教法,也就是这部《八大人觉经》的义理。把「佛说」两个字合起来讲,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亲口为我们宣说的,是佛证得无上菩提所说的。真实言语,不是天人、二乘、权教菩萨所说的。
在这里,我们应该知道,不单是这部《八大人觉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就是现存在藏经里面的经典,都是释迦牟尼佛为这个世上的众生所说的。在这个世间,如果没有佛的出现,不但没有这部《八大人觉经》,其他任何经典也不会有。因此,我们今天能够学习佛法,完全是佛陀伟大慈悲的赐予,我们必需要好好学习,要上报佛恩,下济众苦,弘法利生,阐扬佛法。
「八」是数目,就是经中所讲的八条道理,也就是八种法门。
「大人觉」,这里所说的「大人」,是拣别天人、二乘圣者,是指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大人。「觉」是觉悟的意思。合起来说,本经所说的八项事理,不是天人、二乘圣者所能圆满觉悟的,乃是诸佛菩萨大人才能觉悟的,所以叫「大人觉」。
刚才说天人、二乘,不能称作大人的原因,就是因为天人慧浅福薄,还没有了生死;二乘人虽然证得圣人果位,但是没有发起利益众生的大菩提心,所以不能称大人;而大菩萨具有大智慧、大福德、大善根,已经觉悟了诸佛所证的无上菩提,所以称之为大人,也就是大菩萨。「大」字也是叹德的意思。本经的体、相、用都大,我们把体、相、用三大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一、体大:就是我们自心中的真如理体,这个理体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一切平等,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也是众生人人本来具有的佛性,所以叫「体大」。
第二、相大:「相」,就是德相。我们自性里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妙相,而这一切功德妙相,都是由性体中显发出来的,所以叫做「相大」。本性所具的功德妙相,是尽虚空、遍法界,就在众生的一念心中,只要能彻底觉悟真如理体,功德妙相,当下就现前,这是显示自性相大的意义。
第三、用大:「用」,就是妙用。我们的清净本性,能生起一切世出世间妙用;而这个妙用,是无所不通,无所不达的,也就是称性而起的大用。因为佛具足了万德万能的功德智慧,所以称「大」;如果众生能够证自性中的体、相、用,也就可以称作佛。但是众生迷失了本性具有的三大,妄认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为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这就是众生不能称「大人」的缘故。既然不能称大人,又怎麽能听闻八大人觉经?我们应该知道,众生虽然迷惑,但是本性中,本来具有的体、相、用三大永远存在,从来没有减少一丝一毫,不过就是终日糊里糊涂,随著境界流转,暂时的迷失而已。
众生与诸佛菩萨,只是迷惑与觉悟的差别而已。而佛所说的八项事理,就是要我们众生各个都能觉悟,能够觉悟,就是「自觉」。再依照本经里面的八项道理,劝导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能觉悟,就是「觉他」。自觉和觉他都做到圆满的时候,自然见性而证入佛的果位,这就可以称为「大人」。如果各位同修们,对於本经所说的八项事理,也有所觉悟的话,诸位就有资格称为「大人」;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要成佛的话,非觉悟这八种法门不可。
但是,要觉悟这一切事理,必须先求得智慧;有智慧,才能提得起、放得下。求智慧一定要从闻、思、修著手。所谓「闻、思、修」三慧,就是我们听闻佛法时,在内心思惟,然後脚踏实地的依教奉行,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对於佛法的道理,才能彻底的觉悟。
「经」字是通题。经也称作「契经」,印度文称作「修多罗」,翻译成中国话,意思就是说「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
下面介绍「人题」:
「人题」就是记载翻译这部经的年代,和翻译人以及他的身分等等。
佛教发源地在印度。释迦牟尼佛是印度人,他以印度语言宣讲佛法,经典当然是印度文字,如果要在中国普遍的流通,必须要经过翻译——把印度文翻成中文,才能在中国流通。本经是「後汉沙门安世高译」。
「後汉」,是说明翻译这部经的年代。後汉是中国朝代的名称。我国汉朝,就是汉高祖刘邦所开创的天下。刘邦统领中国以後,代代相续,传到一百一十二年的时候,王莽篡位,再经过十五年,刘秀起兵灭了王莽,恢复汉朝。因此,就把王莽篡位以前称作「前汉」,前汉建都在西面的长安,又称西汉。刘秀中兴汉室以後,建都在东面的洛阳,称为东汉,又称「後汉」。而这一部《八大人觉经》就是後汉时候翻译的。
「沙门」,是标示翻译者的身分。翻译人是一位出家的沙门,而不是居士。「沙门」是印度出家人的通称,译成中国话叫做「勤息」。「勤」是精勤、勇猛的意思;「息」是止恶的意思。合起来说,就是精勤修习佛法,灭除一切烦恼;也就是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瞋、痴三毒的意思。
「安世高」是翻译人的德号,姓「安」,名叫「清」,真实的姓名叫「安清」。这位法师,不是中国人,他是安息国人,以国为姓,是尊重他的人格,和他的国家,所以姓「安」。
安息国是在汉朝时代的称呼,唐朝时叫波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
安世高法师的出身不是普通人,他是安息国的王子。当父亲做国王的时候,在宫廷中曾经读过很多书籍,没有出家以前,对世间学问——天文、地理、术数,都有相当深的修养。在他读书的时候,曾经读过一部佛经,受了很大的感动,又有宿世的善根,所以很想出家。但是他是个孝子,父亲生病的时候,因为侍奉父亲,就暂时把出家的念头丢开,一方面侍奉父王,一方面协理国家政治;等到他父王去世後,王子应当继承王位,并且还要守孝三年。在这段期间,感觉到世间的无常,更增加安世高出家的决心。所以等到三年守孝期满,就将王位让给叔父,而出家修道。
出家以後,研究佛法,博通三藏;同时,还通达好多国家的语言。根据传记记载,天空飞的鸟类所叫的音声,他也能够听懂。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路上行走,听到空中飞鸟的叫声,立刻对他的同学说:「刚才从我们头顶上飞过去的鸟告诉我们,马上会有人送饭来给我们吃。」这位同学听了,以为他是开玩笑,并没有把他讲的话放在心里,走了没有多久,果然有人送饭来给他们吃,这才使那位同学相信,他的确能听懂飞鸟的语言。
後来安世高法师,发愿要把佛法传播到中国,就在我国後汉桓帝建和元年(民国前一七六五年即西历一四七年)来到中国洛阳城。从那时开始,一直到後汉灵帝建宁年间,圆寂於会稽,就是现在的浙江。在中国二十多年,他常游化於江浙淮一带,从事翻译经典的工作,他所翻译的经典有二十九部,共计一百七十六卷,而本经也是其中的一部。
「译」是翻译。在这里就是将印度的梵文译成我们中国的文字。
在还没有正式开始讲经文以前,先简略的介绍关於这一部经的结构。依照我们晋朝道安法师讲经的规矩,把每部经分为三大部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第一、序分:是叙述发起讲这一部经的因缘。
第二、正宗分:是真正显示这部经的宗旨要义,最精粹的部分。
第三、流通分:是说明如何能使一部经能流传後世,通达十方。
现在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部《八大人觉经》,与普通所讲的经典稍微有点不同。大部分的经典,开头都有「如是我闻」,最後以「信受奉行」来做结束。而本经前面既没有「如是我闻」,後面又没有「信受奉行」,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不完备,但实际上也具备三分。开始的几句经文:「为佛弟子,常於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就是序分,因为这是本经的总标。从「第一觉悟到第八觉悟」,是这部经的正宗分,也是本经的重点。最後「如此八事......到常住快乐」,是本经的流通分。
为佛弟子。常於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为佛弟子」的「为」,用白话来说,是「做」的意思。「佛」是指「释迦牟尼佛」。「弟子」两个字,指凡是归依三宝,修学佛法,无论在家、出家,都称为佛弟子。所谓「为佛弟子」就是说,做为一个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佛有四众弟子,也可以说是二众弟子,这一句经文,进一步讲,是无论在家或者出家学佛的弟子。
只要是佛弟子应该「常於昼夜」:「常」是恒常不断的意思;「昼夜」的「昼」是白天,「夜」是晚上。一昼一夜二十四小时,印度当时分为六个时辰,一个时辰等於现在的四个小时。此即印度所谓的昼三时、夜三时,昼夜六时的分法。
「至心诵念」的「至心」,就是至诚心。依佛法来说,对於修学佛法要发恒常心,至诚恳切,恒常不断的修行,才能得到真实的法益。「诵」是口诵,离开经本,能够一字一句不含糊的背出来叫「背诵」。「念」,普通说口念,比如念佛、念经,都是用口念。但是这里的「诵念」,重在心念,就是内心要时时刻刻,念念不忘的信受奉行。
如果我们每个佛弟子,能够发起真诚恭敬心来学习「八大人觉」,和修持佛菩萨大人所觉悟的八条事理,我们也就可以称为「大人」。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前面已经把经题、人题、和序分的经文介绍过了。现在要入正宗分的经文,在此再把序分大概的意思做个交代。序分所讲的是要我们学佛的弟子们,在二六时中,以最至诚、恳切、恭敬,而没有一丝一毫虚伪的心理,对佛法信受奉行,也就是信守佛菩萨大人所觉悟的八条道理。
这一段经文,在科判中叫做「无常无我觉」。能够觉悟到宇宙人生的一切法,不论是有为法、无为法,都是无我的;也就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心中的想法、行为的造作,都是属於无常而又变异不定的,所以叫「无常无我觉」。
第一觉悟所讲的道理很微细、深刻而又彻底,是启示我们要觉悟世间的一切是无常的、苦空、不净而又无我的。这是佛菩萨大人用四念处的道理,劝导我们应该趣向於出世间——常、乐、我、净的境界。
「四念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处就是第一条所要觉悟的道理。因此,必须先知道这四种观行是对治四种颠倒的方法,也是入道初步下手的方法。能依四念处观察修行,就能得到常、乐、我、净——佛的境界。所以这是修学佛法首先要觉悟的法门。
现在分句来解释。
「第一觉悟」:这个法门,在本经八种法门当中排在第一;也是诸佛菩大人所觉悟的第一条道理。「觉」是觉醒;「悟」是了悟。所谓「觉悟」,就是以理智观察宇宙人生的真理,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理,得到正确而圆满的了解,就是觉悟的意思。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两句经文是观心无常的无常观。「世」就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迁流不停的意思。「间」是指十方,间隔的意思。在每一个三世,各有十方;每个十方世间,也各有三世。「世间」是对竖与横说的。佛经有云:「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横竖交罗,互相组织而成,就叫「世间」。现在所说的世间,也可以说是我们依止地球生活的世间。
依佛法来说,世间有三种:
第一、有情世间:就是指六道众生,生活在大地上的一切动物类。因为这些动物类都有情识,所以称「有情世间」。
第二、器世间:就是我们所依止的国土,大自然界一切环境。因为大自然界是运载人类,供给人类使用的,使人类得以守住的器具,所以称「器世间」。
第三、知正觉世间:就是诸佛菩萨,出世圣人的境界。以佛法来说,不论有情世界还是器世界,都属於梦幻泡影,演变幻化无常,很不实在的。世间无常的「常」,是常住的意思。假定说,一种东西今天是这样,明天也是这样,永远不变化,才叫做「常」。譬如说佛法,在三千年前,佛所说的道理是这样的,至今还是这样的,一丝一毫也未改变,所以叫做「常法」。
「无常」就是说没有一样东西,不是时时刻刻在迁流变化的。以我们生命体来说,也是时时刻刻,刹那不停的产生变化——早晨的生命,绝不是现在的生命。不过这种变化,在我们凡夫来看,是不容易发现。如果人没有变迁的话,为什麽会有年轻与年老呢?只是我们看不到时光的迁流而已。
人的一生太快了。如果说,人生几十年在感觉上还是蛮长的,但是仔细的算起来,只有短短的两万五千多天,实在太短了!有句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可以用平均七十岁来乘一下。经上说:「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这句话,佛说的一点也不错,人的生命实在太短暂!有的好朋友或者亲戚,几天不见,突然间听说死了!人的生命,就在呼吸间;如果只呼不吸,或者只吸不呼,生命即刻不能存在,这也是无常的证明。
佛在经典中开示我们说:「众生的生命体,从出生乃至死亡,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止息的演化,而不能永远存在於世间。」这是说有情世界的无常。有情世界的生命体是如此,自然界一切森罗万象,当然也是如此,没有所谓不变的东西存在。而无情的器世界也有坏灭的一天。佛告诉我们:「无情的器世界也有成住坏空,在成住坏空的过程中,不停的变化。」大智度论说:「一切有为的无常,是在刹那生灭不停,因缘和合就生,因缘离散就灭,世间是缘生法,缘生法没有常住不变的。」所以说,不管是有情世界以及器世界,都是无常的。
「国土危脆」:「国」就是国界;「土」就是土地。就是依报环境,指一切众生所依住的处所,也是刚才说过的器世间。「危」就是危险不安;「脆」就是脆弱不坚固。广大的器世间,既然有成住坏空,所以在这广大器世间中,所安立的国土,当然也是脆弱不坚固的。「危脆」的「脆」,说明白一点,就像玻璃一样脆弱而不坚固,永远不能常住不灭。
就拿我们所居住的国土来说,自有地球国土到现在,已经变了多少遍!拿最浅显的例子来说,台湾常有地震,本来是一条平坦的大道,由於地震,变成四分五裂;甚至於土地陷下去,成为一个大窟窿、大断层,这就是国土危脆的证明。我们中国有句话,更可以证明「国土危脆」的道理,那就是「沧海变桑田」。原来是深不可测的大海,每天由於风浪卷泥沙,经年累月的积聚,经过一段时期,就变成桑田;又本来是一块肥沃的桑田,由於山洪暴发,特殊变化,而成为沧海。台湾在民国四十八年,发生过一次八七水灾,就是这个情形,把良田变成沧海。由以上所说,我们可以证明,世间的确无常,国土的确是脆弱而不坚固。
世间所谓「千年房屋,万载树木」,虽然是稀有,但在佛法来说,这一切万事万物,无不是成、住、坏、空四相轮回,没有一法是常住不坏的,当体就是「如幻如化」。就如水中月、空中花,都是幻化无常,危脆而不安稳的。
我们更应该知道,佛法为什麽特别说明「世间无常,国土危脆」的道理?就是为了破除众生妄执「常」的心理——就是天长地久的观念。一个人有常住的观念,就会贪求没有止境,希望世间所有的东西,都归我一人所有。你如此,我也如此,大家都如此,世界就难免发生战争,当下就造种种有漏的业因,而受生死轮回的果报。如果我们能依照佛法所说的,了解「生命的无常,就在呼吸之间」,一切万法,都是暂时存在而已,就不会被世间上的名闻利养所诱惑,而盲目的追求,造种种有漏的善恶业,受生死的果报,当下觉悟就能得到自在解脱。
以上是说明「无常观」的道理。下面一句是说明「苦空观」。
「四大苦空」:这一句是专讲「苦空观」的。因为这四大常在矛盾、冲突、开阖中不停止的演变。所以众生才有生、老、病、死的大苦。既然知道身为众苦的根本,就应该觉悟,不要再被身相所困,不要再执著身体是实有,而生起种种苦恼,能够这样的修观,名为「苦空观」。
现在先把四大的意义介绍一下:
第一、地大:就是物质的坚固性。凡是属於坚固性的,譬如人身体中的毛发、筋骨、指甲、牙齿都属於地大。
第二、水大:就是物质的润湿性。人身体中的脓、血、涎(唾)沫、口水,都是属於水大。
第三、火大:就是物质的煖性。人身体中的温度和煖气,都是属於火大。
第四、风大:就是物质的动性。人身体中的呼吸以及转流,就是属於风大。
无论有情世间、器世间,都是由这四大因素交互组合而成的。但是,此地是专指有情世间说的。假如因为冷、热、燥、湿、风、雨、寒、暑的变化,在彼此间发生矛盾冲突而不调合的时候,必然就会产生种种毛病。平常我们说四大不调,乃至於死亡。所以佛告诉我们,四大组合的生命体,如果有一天不调合就会生病;假定四大中,有一大不合作,人就会死亡。
我们学佛的人,如果能用智慧观察这身体是痛苦的根本,而且是虚妄而不实在的,对任何事也就不会太过分执著与计较。这是我们学习佛法必须觉悟的。
「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这三句是专讲「无我观」的道理。
「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有的地方翻译为五蕴。「阴」是盖覆的意思。色、受、想、行、识,这五种阴影,能盖覆我们清净本性,所以称为「五阴」。
上面所说的「四大」,专就生命方面讲的。但是,我们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不但有血有肉,而且还有精神方面的。简单的说,有情的生命体,是由两大要素组合而成的:一种是精神,就是佛法所说的「心」;再一种是物质,就是佛法中所说的「色」。这里说的「五阴」,就已经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
第一、色阴:指五根接触五尘所起的一切现象。「色」是指色法。
第二、受阴:就是领受、接纳外界一切环境的心理作用。
第三、想阴:就是想像。取著外界所映入的印象,因而生起的思量分别的心理作用。
第四、行阴:就是迁流不停的意思。这是说明我们的心理作用,在想事理的时候,不是想想就了事,而是想了又想,由想念而起分别,念念生灭迁流,造作不停。
第五、识阴:有了别的意思。这个「识」就是我们来先去後主人翁的第八识。
後面四种属於精神方面。我们的生命体,是四大和五阴和合而成的,并不是实在的东西。
「无我」:「我」这个字,是个体和主宰的意思。自己能作主,而不受外界任何环境所动摇,叫做主宰。
何谓「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就是说色、受、想、行、识,五阴的本身,根本没有能主宰的「我」和「我所」一切环境。因为我们的生命体,只是心、色相依和合而成的,时时刻刻在迁流变化,转异不停,虚伪而不真实。
生命体是五阴组合的,所以说它「无我」,就是因为在五阴之中,找不出一个真我。如果说这个身体是我,但是身体是属於色法,是由四大和合所成的;四大之中,任何一大也没有真正的我。假如说,四大都是我,那岂不是有四个我?事实上,「我」只能有一个,而不能有四个,这就证明色阴不是我;色阴既然不是我,那麽能看、能听、能嗅、能嚐、能触、能知的六根,是不是我呢?如果说能看的眼根是「我」,其余的五根也应该是我才对,这样就变成六个我。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真正能主宰的「我」,只有一个,绝对不是六个。所以不应该妄认六根是我。这麽说起来,在见闻觉知当中,亦找不出一个真正的自我,既然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和五蕴的假合,受、想、行、识,仍然找不出一个真「我」。所以在五阴之中,「我」了不可得,因此,经上说「五阴无我」。
我们这个生命体,在一般不了解佛法的人,都把它看成是一个有主宰、有支配力的自我,称自己就是我。依佛法来说,是绝对错误的。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五阴假合的生命体,没有实在的自我,本经用「生灭变异,虚伪无主」两句来解释。反过来讲,四大、五阴所成的身体,为什麽说无我呢?就是因为「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的缘故。
「生灭」两个字,就是念念迁流不停。「变异」就是变化的意思。能够称为「我」,必须永恒不变才对。但是五阴和合的生命体,随因缘的生灭而生灭,根本就是变化不实的,那里有一个我呢!凡是万事万物有生灭,必然就有变异和毁灭的时候。我们这个无常变幻的身体,看起来虽然很少变化,但是仔细观察,是念念迁流不住,刹那刹那生灭变化。昨天的生命,不是今天的生命;今天的生命,不是明天的生命。因为前後有著生灭变异,故有差别不同。现在的医学家也说,人身体中的细胞生灭不止,经过七年的时间,生命体的细胞便全部更换一次。这也就是有情的生命体,刹那生灭变异的证明。
「虚伪无主」的「虚伪」,是虚妄而不真实的意思。这一句就是说明五阴假合的生命体,是虚妄而不真实,在告诉我们生命不能自主。我们应该知道,所谓「自主」,就是自己能够做得了主,能够支配一切,不受任何外力所动,才能说自主。比如说:老、病、死,是人人都不愿意的事情,但是,不要老还是会老;不要病、不要死,还是会病、会死,绝对不能随心所欲。可见得我们对生命不能做主,所以说,五阴是虚假而不能自主。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这两句是说不净观的道理。「心是恶源」:是说第六意识心好像水之本源,也是说第六识是万恶之源。恶缘虽然多,但是都因为贪瞋痴三毒烦恼所引起的。我们假若造五逆十恶一定趣向三恶道,无论是三善道或三恶道,都是这个意识心造出来的。然而,众生迷惑,只取著妄想、分别、缘虑为心,不知道这颗心,是生起罪恶的本源,并非是我们的真心——它是一个染污不净的妄识心。
「形为罪薮」:「形」是身形,心住在里面,身形是外壳。众生妄认四大为身,所以造恶作恶,都是从妄心、假身所造出来的。简单的说,身形就是聚集一切罪恶的处所。因为这个身体作恶多端,所以说它不净。虽然说「心」是一切罪恶的导演者,但是,真正造成各种罪恶的工具,还要依赖这个身相。举例来说,心里想杀人,只不过心里在想而已,纵然我们想了很久,也造不成杀人的罪恶,因为并没有把人真正的杀死;必定要运用双手拿刀,透过身形的活动,才能确实把一个人杀死,这才构成杀人的罪恶。以此类推,造作所有一切罪恶的工具,都是心的推想,加上身形的活动而造成的。我们这个身心,是集合一切罪恶的大本营,一切罪恶如果没有这个有漏的身心,任何罪恶都不可能造成的。所以说「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我们要晓得,身心就是指身、口、意三业。众生的三业,能通於恶,也能通於善。如果我们依善法去修行,就生三善道,乃至於成佛果位;如果依染污不净的恶法去造作,就堕三恶道,受无量痛苦。这善恶两条路,由我们学佛的人自己选择。
「如是观察。渐离生死」:「如是」是指上面的道理。我们做为一个佛弟子,如果能够依照上面所说的无常、苦空、无我、不净四种观,细细的去谛观、审察,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受用,体会到宇宙人生是幻化、虚伪、不实的;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因此,就应该依教修行,渐渐远离生死,而得到解脱自在。
这一条道理,是要我们了解身心世界都是无常、无我、苦空、不净的。必须放下一切,对一切事理不执著,而依本经的四种观去实地修行,就能断烦恼,了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这一条是「常修少欲觉」。这个法门是从上面「无常无我觉」延续而来的。既然已经知道宇宙人生是幻化不实的,对於身心世界,也就不必过分贪求,才能远离四颠倒的现实世界,而达到常、乐、我、净理想的境界。因此,修无常、无我法门之後,还要继续常修少欲的法门。
「多欲为苦」的「多欲」,指所求的欲望愈多也就愈痛苦;就是说,世间人的希求、欲望是贪得无厌的。众生所追求的欲望境界虽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不出五种——财、色、名、食、睡——五欲。
第一、财欲:就是指世间一切金银财宝。除养身之外的钱财,其他的也是愈多愈好。世间无论男女老幼,对於金银财宝,都会生起贪著、迷恋不舍的心理,所以叫做财欲。
第二、色欲:色是色法,是指男女之色,以及世间一切宝物、华屋、美服等种种美好的东西都属於色法。对於这些东西,世人都很贪求,对於自己所喜欢的更是贪求不舍。众生所以不能了生死、出三界,都是为色欲所迷的缘故。所以说,对色欲不能过分贪著。
第三、名欲:除了贪色和贪爱财富以外,又去喜欢贪求名誉、地位。更有一种人,认为名誉可以光宗耀祖,显亲荣己,因此,贪求没有止息,所以叫做名欲。
第四、食欲:就是贪著种种饮食——山珍海味,甚至於贪食美味佳肴而残杀生命,所以叫饮食欲。
第五、睡眠欲:就是整天情识昏昧,昏睡如泥。像这种贪睡眠的,叫睡眠欲。
这一句「多欲为苦」,意思是说: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对以上所说的五欲贪求无厌,为了满足物欲的渴求,为了自己的喜爱,就对物欲生起无限的追求,永无止境;得到这个,又想那个;得一千,又想一万,殊不知欲望多,其苦恼也多!因为在求取满足欲望的过程中,不一定能称心如意,一旦遭到阻碍,而求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种种的苦恼。所以说「多欲为苦」。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这是说,由贪欲而感受到无穷尽的痛苦。这些痛苦,都是由於追求五欲而造种种罪业,使我们在生死苦海中,生生死死,相继不断的奔波,没有停止过。众生所以会在生死道上疲劳奔波,简单的说,就是由於贪求五欲而来的。佛在经典上也曾经告诉我们说:「贪欲为生死的根本。」贪欲就是使我们众生有生死疲劳的原因,如果我们要想了生死,一定要远离贪欲,无作无为。在生活的环境上,随遇而安,不要贪得无厌,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是教导我们对治多欲的方法。「少欲」就是对世间的五欲之乐,不要过多的追求,最好不再去追求。「无为」就是无作无为的意思。这是自然的道理,拿六尘与六根来说,既然不贪著六尘,六根自然脱离六尘,远离六尘,所以自然有「无为」之乐,没有苦恼。再简单的说,「少欲」就是外无所贪;「无为」就是内无所求。内外既然都不贪求,无所作为,自然得到逍遥自在,再也不会被五欲牵扯在生死苦海里。
「身心自在」是说自在之乐。身能进退没有障碍,叫身自在;心能离开烦恼的系缚,叫心自在。也就是说,能离开生、老、病、死叫身自在;如果能除掉生、住、异、灭就是心自在。
经里面说:「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盘。」少欲既能生诸功德,无欲更能受无尽利益。简单的说,九法界众生都是有作有为,唯有佛一人,才是无所作无所为,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解脱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这一条是「知足守道觉」。佛说过常修少欲的法门之後,再继续宣讲「知足守道」的道理。因为贪欲的心没有厌足,必然就有痛苦,而受生死轮回的果报。因此,要我们觉悟「贪欲是生死的根本」,而修学「知足守道」的法门,以对治贪欲的增长。这个法门所要觉悟的,不外乎知足与不知足的差别。前三句是指凡夫不知满足;後四句是指菩萨能知足。
「心无厌足」的「心」,是指一般凡夫欲望的心理;也就是说,贪欲没有止境,必然造作无量无边的罪恶。有了罪业,一定要受生死轮回的痛苦。所以一心贪求无厌,那只有走上罪恶的途径,种下地狱的种子。
「惟得多求」:我们应该知道,贪求无厌是众生受苦的根本。众生误认缘虑心为自己的真心,把苦当作快乐,好像秋天的飞蛾盲目的向灯火飞扑,从苦入苦而不自知,颠倒之至!众生多求不止,增长罪恶,贪求之心,好像大海一样没有边际。所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的人,後果是使自己陷在罪恶的深渊里,愈陷愈深,永远不能自拔。
「增长罪恶」:世间的贫穷和富贵,虽然在物质上有好坏的差别,但是富有的人,也只能吃一分,住一分,其余的就没有办法消受。可是人的欲望就是没有止境,才会造成种种罪业,到临命终时,生前辛辛苦苦所求的一切,一点儿也带不去,只有所造的罪业,非常坚固的藏在八识田中,由业力牵引,受生死的果报。所以佛法有句话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是多麽可怕的事情,我们学佛的人应该要谨慎。
以上说明众生不知足的过患,诸位对於这些过患,要时时警惕,不要受它的害,我们应该学习菩萨的行业,以菩萨的行业做榜样来修学。
「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这就是菩萨的行业。
「菩萨不尔」:「菩萨」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凡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能发菩提心而行菩萨行的人,就称为菩萨。这里说,发心的菩萨,不像贪得无厌的凡夫。因为菩萨是以利他为宗旨,而时常要以自己所有的布施给别人;对於世间一切东西,视为身外之物,根本就不看重,当然不会去多求而造罪业,所以菩萨也就不会像凡夫那样的增长一切罪恶。
「常念知足」:菩萨对於现前的生活,常常思念知足;纵然过著淡泊的生活,感到非常的满足。遗教经说:「不知足的人,虽然很富有,而仍然以为贫;知道满足的人,虽然很贫穷,而以为是很富有。知足的人虽然睡在地上,也是非常安乐;不知足的人,虽处天堂,还是感到不称意。」这就是菩萨和凡夫不同的道理。
「安贫守道」:一个行菩萨道的人,绝对没有贪欲,而且在贫穷困苦中过生活,也绝不怨天尤人,不因为贫穷而妨碍自己的修道,甚至於愈在困苦中,愈是守道清净,真正能做到「人穷志不穷」,这才是真正的安贫守道,人格不穷,就非常的高尚而富有。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安於贫穷而不为贫穷所困,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孔子的弟子颜回,就是一个好榜样。颜回虽然住在最简陋的小巷子,一箪食、一瓢饮,别人看见,感觉他太苦了,但是颜回却感觉很快乐。因为他内心充实、满足,一心向道。所以他的生活过得很有乐趣,这才是真正的富有。佛法说:「有道德,有智慧,才是无价之宝;道不穷,才是真正的不穷。」这一切都是知足的利益,值得我们效法。
「惟慧是业」:常念知足的菩萨,为求取无上清净的智慧和度化一切众生的事业,他能於淡泊中,过著清贫的生活,依靠「智慧」修习一切道业。「智慧」对於一个学佛的人的确很重要。无论在断烦恼、证菩提的过程中,自利利他的道路上,只要有智慧作先导,绝对没有阻碍,可以勇往前进。有了智慧,对於事理能够获得正确的认识,就是化导众生,也能做到圆满与成功,同时更能够破除无始劫以来深厚的烦恼习气。由此可见,不论自证化他,都需要智慧才能做到究竟圆满的功德。若具足圆满的功德,就叫做「大富有」;如果不具备功德,就是「贫困」。
归纳起来说:对於身外之物追求无厌的人,是会增长无边罪恶的,受生死轮回的果报。菩萨常念知足,具足一切功德,遵守清净的佛道,所求的是智慧德业,所作的是度众生的事业。我们修学佛法的人,不应该和不懂佛法的人一样,只求物质的享受,而应该求取道业法财——永不散失的信、进、戒、惭愧、闻、舍、定慧七圣财,才是真正的大富翁。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这个法门叫做「常行精进觉」。这个法门最主要的,就是讲懈怠与精进的得失。开头第一句是说明懈怠的过患,下面四句是说明精进的利益。前面我们说过行菩萨道的人,既然是以求智慧和度化众生为事业,菩萨的慧业绝不是侥幸得来的,是需要从精进不懈中求来的。所以如要驱除懈怠,一定要实行精进求得智慧。
「懈怠堕落」:「懈」是一个人身体颓废松懈;「怠」是精神懒散而不能集中。「堕落」就是从上往下落,而不向上的意思。这是说,学佛的人,如果时常身体颓废,精神放逸而不集中,必然就会堕落,想要再上进是很难的事。对於上求下化的功德,自利利他的事业,自然完全失去兴趣,不想精进。甚至於对一切有利益众生的事情都不去做,这是一切恶道的根本,也是懈怠的过失。
「懈怠」是二十随烦恼中的八大随烦恼之一,它的特徵,就是精神不振,意志消沉,昏昏沉沉毫无进取心和责任心,整天非吃即睡,甚至於虚度一生的光阴。我们众生有这种烦恼,是从身见生起的,因为太爱惜自己的身体,细说也就是我见过重。所以稍微劳动,就怕辛苦,惟恐损坏身体。例如我们学佛的人,参禅怕腿痛,学教怕伤脑筋,念佛怕口乾,这些都是由身见而生起的烦恼,障碍我们精进修道。所以懈怠的人,绝不能成办大事。经上说:「懈怠是一切行门的累赘,在家人如果懈怠,连衣食都不能供给,事业更不必说;出家人如果懈怠,就不能出离生死之苦。」由这里可以知道,懈怠的过失,也就是堕落三途的业因。总而言之,一个人如果懈怠、放逸的话,无论是士、农、工、商,都不可能有成就。举个最浅显的例子来说,世间很多是因为懈怠沦落为乞丐的,也有富贵的人,因为懈怠而变成贫乏的人7这都是因为懈怠堕落而造成的。学佛的人,那更不能懈怠,必须觉悟懈怠的过患,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如果有懈怠的坏习气,要约束自己改正,远离懈怠,才不妨碍我们的进修。用什麽方法来对治懈怠呢?
「常行精进」:纯一不杂叫精;勤而不退叫进。对於一切善法,能够勇猛不退,精进不息,努力去做,叫做「常行精进」。「精进」就是对治懈怠最好的方法。我们对於修学佛法或者是对一切善事,必须提起精神,立定脚根,有百折不回的毅力,才能圆满成功。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所以必须常行精进。精进最主要的就是要「专」、要「纯」。比如说,对於自己所修的法门,要专一而不可复杂。修净土法门就一门深入,如果三心二意,一下子修净土,一下子修禅宗,那决定不可能有成就的。我们应当知道,如来所说的三藏十二部分教,虽然有八万四千法门之多,无非是应机施教,门门都可以达到清凉地。原则上,还是必须「精」进,才能得到利益。经上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总而言之,对於自己所修的法门,一定要专一,并且要精进而不懈怠,才可以称得上常行精进。如果一曝十寒;那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
精进是六度里面的一条,菩萨修习一切梵行,成就道业,或者是教化众生的事业,都是以精进的力量推动,而完成使命。然而精进的可贵,就是要有恒常心。古大德说:「勇猛心易发,恒常心难持。」由此可知,虽然精进,更重要的是恒常心。任何事业,只要有恒常心,不断的精进努力去做,没有不成功的。遗教经说:「譬如小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这就是说,水滴虽小,如果不断的流,也能把坚硬的石头穿通。又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发心,一直往前去做,世出世间的一切事业,都能成就。不过佛法所说的精进,是专指努力修善方面所说的,不能用於作恶。假定用於作恶方面,而且日夜不断的去实行恶法,不但善法不能精进,反而增长恶法,最後一定堕入三途。诸位要了解这一点,我们能明白对善法精进的道理以後,就得发起精进心,努力向善的方面去做,不论环境上有多大压力,不管前途有多少障碍,一定要奋勇直前,不达到目的绝不停止,这完全是精进的力量,有了精进的力量,才能断烦恼、出三界、了生死。
「破烦恼恶」:「烦恼」的「烦」是昏扰,「恼」是扰乱。烦恼都是由於贪、瞋、痴三毒的扰乱,扰乱身心不得安定,凡是逼迫身心痛苦的,都叫做烦恼。依佛法来说,众生的烦恼有八万四千之多,而大乘惟识学说有六种根本烦恼,和二十随烦恼,而且从贪、瞋、痴三毒烦恼可以开展出来无量无边的烦恼。烦恼在有情众生身心中,属於潜在的恶势力,时常扰乱我们的身心,它能诱惑我们造种种的恶业。所以世间许多的罪恶,都是由於身心烦恼加上外界的诱惑、扰乱,在昏沉迷惑的情况下造成的。如果我们要得到身心清净,不造一切罪恶,唯有常行精进,来打破烦恼,烦恼一天不破,就一天不能觉悟。但是,我们从无始劫以来,烦恼就跟随著我们,烦恼的恶势力极为深厚,若没有大勇猛的精进力量,是不可能扑灭的,能摧毁烦恼,身心才能得到自在,才能了知烦恼会杀害我们的法身慧命,使我们沉沦三界六道不能出离。我们修学佛法,运用智慧光明和精进的力量,破除一切烦恼的恶法。因为智慧的光明,能照破黑暗的烦恼。维摩诘经说:「以智慧剑,破烦恼贼。」所以说破烦恼恶必须要有智慧。
「摧伏四魔。出阴界狱」:「魔」梵语叫「魔罗」,翻译中文叫「杀者」,又名「夺命」。它能损害善法,杀夺众生慧命。智度论说:「夺慧命,坏道法,伤功德善本,常行放逸而害自身,是名为『魔』」。依佛法来说,魔有四种:
第一、「烦恼魔」:就是贪欲等烦恼,能扰害我们身心不得安定。修行人最主要的是身心安定,有了烦恼就不能自主,它会引诱我们的心向外奔驰,使我们对正法懒惰懈怠,不能如法修行,所以叫烦恼魔。
第二、「五阴魔」:就是组织生命的色、受、想、行、识五种阴魔。通常我们叫做五蕴,就是我们身心生命体的要素,这个生命身体,本来是我们修学的最好工具,但是,因为我们不会好好的运用,不但不能使善业增进,反而成为制造罪恶的工具。因为众生日夜贪求五欲的享受,因此,障碍我们修行正道,所以称为五阴魔。
第三、「死魔」:就是无常魔,它能断人命根。我们发心学佛,希望一生成就,但是刚刚修学上轨道的时候,无常来临,使我们道业未成,已经断送命根。实在是修行人极大的魔障!譬如说,一个人死了以後,能够再换一个新面目来到世间,就算生在人道,是否还能闻到佛法?谁也没有把握。由此可知,死魔真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碍,而唯一对治的办法,就是勇猛精进不懈怠。就像佛陀开示我们,掌握今生,在这一生成就了生死大事,自己的生死自己主宰,就能得真正的大自在。
第四、「天魔」:就是欲界大自在天的魔王,他能破坏我们的善法。三界内众生如果信了邪魔外道,就是魔王的眷属,魔王就生生世世牵著我们的鼻子走。发心修学佛法的人,当我们修持有了相当的成就,即将了生死的时候,天魔必定就来扰乱,使我们不能精进修行道业,这就是天魔。
「出阴界狱」的「阴」,就是五阴,前面已经说过。「界」就是十八界,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属於六尘,六识也是色、声、香、味、触、法。合起来就是十八界。「界」是界别、界限。因为诸法,法性各有差别,各个不同。比如眼睛只能看不能听;耳朵只能听不能看,......,六根各有所司,各不相涉。色尘只是色,绝不干涉声尘;声尘就是声,也绝不干涉色尘。人们从早到晚,从生到死,一举一动,没有一时一刻不在五阴十八界里面生活的。它们动作的善恶,可以使人升沉,它们动作的结果,可以带给人们苦和乐,人们生死轮回,辗转六道,都是五阴十八界在背後操纵。所以这个阴界好像牢狱,菩萨努力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然後出离这个阴界牢狱之苦。
修行人经常有这四种魔的扰乱,一定要把它摧毁降伏,才能解脱自在。所以要以最大的努力,勇猛精进力才能破烦恼恶,摧伏四魔,断诸尘累,出阴界的牢狱,才能了生脱死,解脱自在。
如果懈怠而不努力用功,是会堕落的。所以修学佛法的人,必须不断的精进,惟有以精进才能对治懈怠,才能破除种种烦恼恶法,摧伏一切魔障,出三界,了脱生死。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本经所说的诸佛菩萨大人,所觉悟的八种事理当中,从第一条到第四条所觉悟的道理,可以说是偏重於自利方面;从第五条到第八条的四种觉悟,可以说偏重於利他方面。无论大、小乘佛法所说的自利或者利他,实际上是分不开的。因为小乘的自利中,也含有利他的道理在内;而大乘的利他,也必须先自利而後利他。所以说,自利利他是分不开的。
现在解释「多闻智慧觉」:这个法门所要觉悟的,是讲有关於众生生死的根本和来源。众生与佛是没有分别的,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有生生死死的业报现象。佛经讲:「无明为父,贪爱为母。」因为有这种愚痴的业因,所以才受生死流转的痛苦。
「愚痴生死」:所谓「愚痴」,就是无明,就是不了解诸法的真实道理,因而妄想执著世间一切都是实有的。於是迷昧因果,而不知有情世间和器世间,都是由业力所感召的,是众缘和合所生的,人生因而迷惑不觉悟,所以说无明。如果把「愚痴」两个字分开来解释,愚——就是闇昧无知;痴——就是不辨是非道理。由於事理认识不清,愚痴闇昧造作恶业的因,而感受生死的果报;所以轮回六道,生生死死,旷劫轮回永不休止,永远得不到解脱。所以说「愚痴生死」。
「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广学多闻」是对学问要多学多求,包括世间法在内,凡是世出世间一切善法,都要博学多闻。
这里所说的「博学多闻」,完全指修学佛法说的。菩萨知道众生在生死苦海中流转,是由於愚痴无明而来,如要跳出生死的苦海,惟一的办法就是破除无明黑暗。要破无明最主要的工具,就是要有智慧。「智」是有选择判断的能力;「慧」是有判别善恶邪正的功用。能够通达世间一切事理叫做智慧。智慧能度愚痴,智慧好比光明,愚痴好比黑暗,黑暗与光明绝对不能共存的。所以菩萨就常常思念,要怎样广学多闻,以便增长自己的智慧。佛告诉我们,要增长智慧,必须要广学多闻。
发心的菩萨,无论是为自己了生死,或者度众生,都必须有广博的学问和智慧。维摩经上说:「多闻是道场,多闻是行政。」普贤十大愿王的「常随佛学」,都是提示我们多亲近十方诸佛,及诸大善知识,广学多闻清净庄严的正法,以便自利利他,才能趣入佛乘。所以修学佛法的人,绝不能孤陋寡闻,如果孤陋寡闻的话,就不能破除愚痴,而证得清净智慧和成就无碍辩才。
「成就辩才」有四种:
第一、「法无碍辩才」:对於一切万法的名相分别无碍,是法无碍辩才。
第二、「义无碍辩才」:对於一切法的道理,能明了通达,叫义无碍辩才。
第三、「辞无碍辩才」:言辞辩说无碍,能使人人都了解,是辞无碍辩才。
第四、「乐说无碍辩才」:对於佛教的道理,能够随顺众生的根机,很乐意为众生说法,是乐说无碍辩才。
这里是说,从广学多闻中,增长自己的智慧,不但可以了解佛法的真实义,而且可以成就无碍辩才,宣说如来的正法,教化一切所应该度化的众生。因为没有智慧和辩才,说法度众生,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8-1-29 12:43:00
|
只看該作者
不能引人入胜;度众必须还要善巧方便,言词通畅,应机说法。因此,我们要成就无碍辩才,度化众生,就要多学习世出世间的知识,说法一定能自在无碍。
「教化一切。悉以大乐」:「教化」就是教导劝化,教人化恶为善,破迷开悟。「乐」就是快乐,所谓「大乐」,就是出世间的快乐,是无上菩提觉法乐、无上涅盘寂静乐。
这两句经文的意思是从上面接下来的,就是说一个修学佛法的人,成就无碍辩才以後,就应当说法教化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去恶向善,都能得到无上菩提涅盘的大乐。
总结以上说明,就是一个真正发心的菩萨,一定是自利而又利益众生,但是众生根性不同,当要教化的时候,一定要善巧方便的去度化他们。教化众生,必须具备「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这些条件,然後才能应机施教,使一切众生得到无上的快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这一个法门叫「布施平等觉」,也是诸佛菩萨所觉悟的道理,我们学佛的人更应该学习。
「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贫」就是贫乏,缺乏财物、衣服、饮食一切物资叫做贫;「苦」就是逼迫的意思。由於无衣、无食,所被饥寒逼迫而受痛苦。因为贫穷困苦,到忍无可忍的地步,就生起种种的怨恨心——怨天怨地,怨父母没留遗产,怨妻子儿女给他拖累,怨师长、亲戚不肯提拔,并且怨恨朋友邻里不与周济。像这种怨天尤人的心理,就叫做「贫苦多怨」。
「贫苦多怨」最容易「横结恶缘」。因为贫苦的环境,怨恨的念头积聚於心,怨气冲天而不能自主的时候,就会产生种种不顺人情的举动,不是张三不对,就是李四不好,由怨恨而生瞋恚,所以在态度上,变成骄横无礼,因而造作一切恶业的因。有比自己强的人,会生嫉妒;由於嫉妒而失去理智,对待一切人,都有不满的恶意,或者不顾一切,强辞夺理,为非作歹,於是种下恶趣(三恶道)的业因,而受流转恶趣(三恶道)的果报,不得出离。
人生在世,各有所因,各有所缘,富、贵、贫、贱是有前因後果的。前世造悭贪的业因,必然就感受贫困的果报,根本不必怨天尤人。如果贫苦的人,能够了解因果的道理,就不会多怨,而且还会一心向善。贫苦的人只要努力勤劳去做,没有不成功的。俗话说:「人穷志不穷。」所以有多少富绅商贾,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有志气。佛法中说:贫、富、贵、贱,都是与前世因果有关系。不应该怨天尤人,横结恶缘。无论环境如何贫穷困苦,只要能安分守己,奋发有为,又能尽力修善,与一切众生多结善缘,勤劳努力,前途绝对是光明的。至於「广结善缘」,是说与人相处,应该互相尊敬对方,互相帮助,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宁,造福人群,使每一个人都能过著良好的生活。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是说明菩萨和众生不同的地方。凡夫因贫穷而常常与人横结恶缘,这不是解决贫苦的办法,所以菩萨就实践布施行门,布施一切众生,而不分怨亲,一律平等的惠施。布施有三种:
第一、财施:就是以钱财和物品布施给别人。
第二、法施:就是对人说种种法,包括世出世间法。持菩萨戒的人,如果有人来求佛法,不为人说一句一偈,这是犯戒的,因为菩萨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再者,能为人解说不明了的道理,也称作法施(法布施)。
第三、无畏施:就是安慰救护一切众生,使他人离开危险恐惧。
「等念怨亲」的「等念」,就是心念平等而不生分别;「怨亲」,害我者称为「怨」,爱我者称为「亲」。这是说,发心行布施的菩萨,不但深深了解上面所说的贫穷多怨的情形,而且胸襟开阔,没有人我之见,所以才没有怨亲的分别,而实行布施一切众生——用自己所有的财力、物力,以平等心布施给需要的人,使他们得到真实的受用。菩萨度化众生,以布施为第一殊胜的法门,在六度、四摄法中,都以布施排行第一,这是表示一切行门,必须从布施下手,凡是能做到扶危济贫、急公好义,就是菩萨大无畏的精神。我们学佛的人,应该学习菩萨的胸襟、行为,能有一分力量,就做一分,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并且能怨亲平等。
「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不念」就是不记念;「旧恶」是过去曾经有的恶缘。「不憎」就是不憎恨;「恶人」就是为非作歹的人。这里是说,菩萨以大悲心为体,因为众生的痛苦,而生大悲心,对待一切众生,没有怨家与亲人的分别,一律给予平等的惠施,而且所要度化的众生,即使是过去曾经有恶缘的仇人怨家,也不记挂他们的旧恶,更不起憎恨心,用以德报怨的心去度化他们,使这些不善良的恶人,在佛法中,得到佛法的利益,而能改过向善。尤其菩萨可怜他们的愚痴,所以在菩萨的眼里,这些作恶的众生,都不是他们自己故意要做的,而是受无明烦恼的趋使,控制不了自己,才为非作歹,才造出无量无边的罪恶,我们怎麽忍心去憎恨他、讨厌他呢!
要晓得一个人不可能没有过错。书上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知过能改,就应该好好地善待他们,以慈悲心去劝导他们,使他们走向光明的大道,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不应该再记恨他们过去的罪恶。所以书上又说:「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常言道「浪子回头金不换」,都是说明知过能改的可贵。佛法说:「忏悔即清净。」如果能至诚恭敬的礼佛,就能忏除业障。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学菩萨的心胸,不记恨恶人,多宽恕别人。世间法也说:「宽恕别人是美德。」能这样做,也就是当前大慈大悲的菩萨。
这一段的大意是:因为贫苦而产生怨天尤人的心理,因此与众生横结恶缘,而造了恶业的因。菩萨觉悟到「因果循环」的道理,於是就实行布施——怨亲等施,使一切众生,获得惠施的利益;更不记念人过去的旧恶,也不憎恨现在作恶的人,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以上就是第六「布施平等觉」。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七觉悟叫「出家梵行觉」。说明真正发心出家的利益。
「五欲过患」的「五欲」,除了财、色、名、食、睡而外,还有色、声、香、味、触五尘。「尘」就是尘俗,五尘的本身就是恶法;其中的「触」比起财、色、名、食、睡,更要不得。五尘如果没有五根的话,五尘就不能发生任何作用。因为五尘之中,各有滋味,能令众生生起贪爱之心,而这五尘之欲,比财、色、名、食、睡更能诱惑人,并且没有满足的时候。如果被五尘之欲牵著走,那真是没有止境,会造作罪业,惹种种的灾祸,而受生死轮回的果报。「五欲」是障碍我们修道的根本,假若不赶快的觉悟,而积极的消灭它,绝对没有办法证得圣果的。这一句最主要的是叫我们觉醒贪求五欲是烦恼生死的过患。所以佛陀教诫我们,应该要清心寡欲;如果贪著五欲的享受,是会招来痛苦的果报。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世乐」就是世间的欲乐。这是说,五欲不但是学佛的人应该远离不染著,就是世俗的在家人,亦不可以过分贪染欲乐。因为众生沉沦在生死苦海中,就是由於五欲的过患而引起的。五欲之乐,确实含有毒素,过分贪染,一定被它所毒害。我们可以看看社会上,有些沉迷在五欲中的人,没有一个有好後果的。我们应该知道,学佛的人,对於五欲之乐,如果贪恋不舍,都是不合乎佛法的,况且所谓的世乐,实在不是真乐。因为世间的五欲之乐是苦乐,只有迷惑的人,才会把苦因当作快乐。学佛的人,虽然身体居在尘劳之中,要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著,心地恒常保持清净不染。因为居家学佛的居士,能修学佛法,并且要护持三宝,绝不是等闲之辈。所以更不能贪著世间的五欲快乐,伤害了清净心。
「常念三衣。瓦钵法器」:「三衣」就是出家人身上所披的五衣、七衣和九衣。九衣以上通称大衣,也可以说是大礼服。「瓦钵」是出家人所用的食器,梵语叫「钵多罗」,中国话叫做「应量器」。质料不能华丽、名贵,只限於用铁或是泥瓦制造的,容量随各人的食量,所以也叫「应量器」。「法器」就是礼佛所用的器具,凡是放置在道场中的一切器具,都称作法器,所谓「法器」,是表法的意思,「以事即理」。好比寺院,早晨击钟,就是为了破醒昏睡长眠的众生,警醒我们提起道心,用功拜佛、修行;晚上打鼓,就是为了启示无明闇昧的众生,叫我们不要昏沉,虽然应该休息,但是心要安住在道上。佛门中「暮鼓晨钟」,击钟打鼓是事相,由事相显发所包含的道理,以这一切道理,来破除我们的迷惑,能够开智慧;有了智慧,就能断烦恼、了生死、证菩提。这就是这些法器所包含的深奥义理。所以凡是设在寺院里佛殿上的每一件器具,都是礼佛、拜忏、作佛事用的,钟、鼓、大磬、木鱼等这些都叫法器,它的抑扬顿挫,都有定律,使人听了生起深思,帮助启发道心。在台湾没有大丛林,只有在传戒或者道场中上午供的时候,能听到大佛殿上悠扬高唱赞颂,佛门称作梵呗。往往有人会被这些梵呗音声感动得掉眼泪,所以我们唱颂时,一定要唱好,因为这是唱给外人听的,同时也是度众生的法门之一。「三衣、瓦钵、法器」,本来都是出家人所用的东西,世间人也要知道思念,固为众生心境,好像猕猴爬树,念头刹那不停的转动,不是念恶就是念善,而且念善的时候比较少,念恶的时候比较多,这样日积月累,罪恶自然多。所以世尊叫我们常念「三衣、瓦钵、法器」,久而久之,自然生长道心,道心一发,自然发愿出家。
「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志愿出家」:就是牺牲爱欲,辞别父母,剃发出家,过著淡泊清净的生活,名为出家。出家有四种:一是心出身不出,二是身出心不出,三是身心都出,四是身心都不出。
「守道清白」:在家学佛的人,不可以染著世间的五欲之乐,出家人能绝欲断爱,的确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如果不是宿根深厚,绝对做不到的。所以世尊常常赞叹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业,绝不是普通人或者王侯将相所能做得到的。」既然出家,就要遵守清净的律行,并且研习世尊所说的一切教法、经典,先求自利,而後作利他的菩萨事业。
「梵行高远」:「梵」是清净无染的意思;「行」是精进修行的意思;「高远」就是自己所修的是清高远大的清净梵行。这里是说,出家後勤修身、口、意三业清净的梵行,所以说「梵行高远」。等自己修道有了相当的成就,再去教化一切众生,也就是说「自利而後利他」。「慈悲一切」,「慈」能给众生快乐;「悲」能拔除众生的痛苦。平常说拔苦与乐,是说对待一切众生,不可以分界限,要平等对待,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快乐。《华严经》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悲大愿,才是菩萨舍己救人的精神。「慈悲」是佛法的根本宗旨,是大乘法的主体,一切佛法也可以说,都是从大慈悲心发挥出来的。如果没有佛法,就没有诸佛菩萨;如果没有慈悲心,诸佛菩萨绝对不会应化世间度众生的。所以佛法中说:「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由此可见,佛法也就是慈悲清凉法。
诸佛菩萨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以慈悲心为前导,服务一切众生,为众生而努力,从来不为自己想。所以有「慈悲」才能真正的利益众生。我们学佛的人,既然都想成佛,应该发起慈悲心,随一切缘,尽一切能力服务他人。
总而言之,「五欲」是生死的过患,虽然是在家学佛,也不可以染著世间的五欲之乐,应该常常思念出家人,日常生活上所用的三衣、瓦钵、法器,等到因缘成熟的时候,立志发愿出家。出家以後,更要遵守佛陀所说的出家正道法,依法实地修行,过著三业清净的生活。自己修行成就而後作人天师,以不著相的慈悲平等心,度化一切众生,这是志愿出家,应当做的事业。
第八觉知。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这个法门叫「大心普济觉」。
「生死炽燃。苦恼无量」:「生死」有两种,第一种是「分段生死」,就是六道凡夫的生死;六道凡夫造业受报,生死轮回不已,所以叫分段生死。但是,凡夫也具有变异生死。第二种就是出三界外,声闻、缘觉、菩萨的「变异生死」。圣人虽然离开分段的身体生死,但是还没有证到圆满的法身理体,在心念上还有生、住、异、灭刹那的四相迁流。有情众生的四相迁流,是生、老、病、死;无情的四相是成、住、坏、空。变异生死比喻说从十住到十行,从十行进入十回向,乃至於成佛,名之为变易生死。
「炽燃」是形容烈火炽烧的意思。这里是说,还没有觉悟到解脱自在真理的时候,众生的根身,在升沉不定的生死苦海中,生生死死,轮回六道没有出期。从无始以来,受著生死痛苦的煎熬,犹如炽燃的猛火燃烧一样,当然是有无量无边的苦恼。所以说「生死苦恼无量」。众生的痛苦,虽然无量无边,但是佛法把它归纳成八苦,就是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苦。总而言之,就是因为有以上所说的种种烦恼,才会有生死炽燃的大火燃烧众生的身心,产生无量无边的痛苦。
「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是说明菩萨慈悲利他的心愿。大乘是对小乘来说的,「乘」有运载的意思。我们拿车辆来作比喻,大乘佛法就比喻为大车,能运载很多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盘的彼岸,也就是说,大乘佛法能普济一切众生;普通车子比较小,把小车子比喻小乘佛法,运载的人也一定少。大乘法不但要自己成就佛道,求解脱自在,还要发大乘心,将解脱自在的方法,教化一切众生,使每一位众生也都能达到了生脱死,到达解脱自在的彼岸。这是说:发起慈悲心,普遍救济一切众生的菩萨,他们深深地觉悟「生死炽燃,苦恼无边」的道理,不但求自己的生死解脱,更要立志解救一切众生,而发起大乘的慈悲心愿,灭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大利益,使众生都能出离生死苦海,而且决心做到普遍救济一切众生。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这是说明菩萨普济众生,舍己利人的精神。发大悲心愿的菩萨,牺牲自己的一切享受,忍受众生给予的一切烦恼,愿意代替众生受无量苦,而不愿意众生自己受苦、这才是菩萨救苦救难的伟大精神。
「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这里最主要是说,菩萨利他的慈悲心。「毕竟」是彻底的意思;「大乐」就是大菩提寂静乐。菩萨度化众生,愿意代众生受苦,目的无非是使众生成佛。发心的菩萨,他更深切的觉悟到,只有代众生受苦,不是彻底的办法,还不能算是完成广大的悲愿和度众生的任务,必须要更进一步,令诸众生永断烦恼生死,得到无上菩提法乐,才算是菩萨圆满了度化众生的悲愿。由此可知,菩萨的真正精神是「利他」的。在菩萨的眼光里,天下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因为发大悲心的菩萨,感觉众生的苦恼是可怜愍的,为了救济众生,就是自己肝脑涂地都在所不惜;只要众生得到安乐,他愿意勇往直前的去做,绝不因为有了危险,退失自己度化众生的大悲心愿。我们更应当知道,佛法说的利他,不是单纯的刹他,而是在利他之中,也含有自利。因为利他的本身,就是一种功德,如果能够多做利益众生的事业,也就是为自己多积功累德,世间没有所谓劳而不获的,问题就在於我们肯不肯去做。
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应该互相勉励,向著这一条道路往前走,只要能够不断的精进努力,一定能做到自利利他,事业功德圆满的。这个法门再作个简单的介绍:生死炽燃的苦恼是无量无边的。因此,菩萨发起大慈悲心愿,慈济一切,代众生受无量痛苦,使一切众生得到诸佛究竟的大涅盘寂静之乐。这就是所谓的「大心普济觉」的道理。到这里,本经的正宗分经文全部介绍完了。下面是结叹的经文,也是三分科式的流通分。在结叹经文中,首先说明自利,而後说明利他,最後是说明诵念本经所得到的殊胜利益。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
上面所说的八项事理,是本经的总纲,不是普通三界内的天人,或者是二乘人所能觉悟得彻底的。这些道理,乃是十方三世诸佛自觉化他,觉行圆满的道理,也是诸大菩萨自行化他的德业妙行,并且也是发心行菩萨道,自利利他的道理。这八种道理,也是成就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的妙法门。如果我们能依照这些道理去修行,就能从凡夫的生死地,趣向於佛的境界。
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盘岸。
这一段经文,是说明自利成就功德。
「精」,纯一不杂叫精;「进」,勤而不退叫进。「法身」就是一切功德圆满,离一切障碍,而积聚恒河沙数的殊胜功德法。法身也是理体的一种代名词。「涅盘」是寂静安稳自在的意思。涅盘有四种:
第一、自性清净涅盘:自性是众生的真如本性,本性是清净不染的。众生虽然被烦恼盖覆,但是,本性并没有被烦恼所染污,它仍旧是清净不染,不生不灭的理体,所以称为自性清净涅盘。这也是每一位众生本来具有的「佛性」。
第二、有余依涅盘:我们这个有漏的身体,就是生命的依靠;身体的存在叫做「有余依」。比如当时佛在世的时候,有弟子们已经证到圣果,但是他们的身体还存在於世间,所以称为「有余依涅盘」。如果把身体也舍掉,连微细的痛苦也没有,证得永寂涅盘。
第三、无余依涅盘:没有所依的身体,叫做「无余依」。修行人,内心得到解脱,同时也舍弃有漏的色身,入到空寂的境界,叫做「无余依涅盘」。
第四、无住处涅盘:无住处就是不住生死,也不住涅盘。这是大乘圣人独有的,小乘圣人所知障没有破,不了解生死和涅盘,本来没有差别的道理。所以只求了生死,而贪得涅盘之乐。但是大乘人烦恼障、所知障已经断尽,证到了实相般若,来去自如,不住生死,而且也不住涅盘,所以称为「无住处涅盘」。
众生只有前面的第一种,小乘极果的圣人有前面的三种,唯有大乘圣人,破除了无明,证得了法身,才具足四种涅盘。
「涅盘岸」的「岸」,是一种譬喻,依佛法来说,众生在凡夫地受生死轮回,中间有烦恼的障碍,才不能了脱生死,而成就佛的果位。所以就将众生的「凡夫地」譬喻做此岸,「烦恼」比喻做中流,佛的「涅盘地」,譬喻做彼岸。涅盘的境界,是我们学佛的人,共同想要求得的,我们时常听经、念佛、拜佛,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假若我们也能依照前面所说的慈悲和智慧的行门,努力精进修学,一定能到涅盘彼岸。
「精进行道」:是说菩萨觉悟前面所说的八项事理以後,不论任何时间,一心一意的勇猛精进,脚踏实地的依教奉行,永离生死罪恶的痛苦,得到寂静自在的大乐。
「慈悲修慧」:是说菩萨要想成佛,必须先修般若。像本经前面所说,一切道理都是用甚深般若智慧去观察,才能彻底觉悟。所以本经前面有「惟慧是业」的语句。但是菩萨修慧是自利,同时还要发大慈悲心,教化度脱一切众生,而成就「般若德」。
「乘法身船」:法身是理体,遍一切处,没有形相、音声可得。为什麽称为船呢?这是说菩萨自利利他,普度无量众生,万行具足,福慧无缺,证得法身理体,就比喻作法身船,也就是菩萨所成就的「法身德」。
其实,慈悲和智慧的法门,是菩萨教化众生,与乐拔苦的最方便,是不可缺少的德行。假若没有慈悲心,就不能叫做菩萨。但是有慈悲没有智慧的话,就不能辨别邪正、是非;也不了解众生千差万别的根性,因此不能对症下药,治好众生种种病痛;甚至於自利,也不可能做到圆满。菩萨修智慧,他的宗旨就在如何从有漏的闻、思、修三慧,不断的努力精进,以求取真实无漏的智慧现前,而能成就法身德。修学智慧和慈悲,也就是菩萨悲智双运的表现,才能功德圆满,乘法身船到涅盘岸。以上经文是自觉功德的科文。
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这一段经文,是说明利他的功德。
「复还生死。度脱众生」的「复还」就是乘愿再来。这两句是说,诸佛菩萨自己得到庄严、自在、涅盘的境界以後,还不能忘记处在黑暗、痛苦、生死中的众生,因而不住涅盘,随机度化,发大慈悲心,乘愿再来,度脱一切众生,使众生都能得到无余涅盘。
「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这是说菩萨倒驾慈航,到生死大苦海中来,教化众生所用的方法,是前面所说的八种觉悟的法门,以这些法门开示化导迷惑的众生,教导众生自己去观察,觉知生死,并依如来的正法,观察我们痛苦的来源。这些痛苦的原因,就是因为迷惑而造下了业因,由於种种业而流转六道,今生侥幸得到人身,如果能更深一层了解自性本空,当然烦恼也是性空的。如果能了达迷惑的本性,是空寂的道理,还有什麽生死痛苦可言。我们修学佛法的人,了解这个道理,假若还不修学圣道,生死的大苦还是不能解决的。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舍弃五欲,并且还要至心修学如来的圣道,才能解决生死的大苦。圣道虽然很多,但是在本经是诸佛菩萨大人所觉悟的八种圣道法门,这八种圣道法门能破除人我知见,证得无上菩提。由此可知本经的八种圣道法门,对於修学佛法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段经文从「复还生死」到「修心圣道」,虽然经文很短,却已经把教化众生的方法,完全叙述出来了。可见得本经是大、小乘自利利他的无上法门,所以我们应该学习。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於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这是流通分最後的经文,称作「诵念得益」。也就是总结前面八种法门,可以广泛流通,劝勉修学得利益的经文。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於念念中,灭无量罪」:这里是说,假若我们是归依三宝的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如果能够志心恭敬八大人觉的道理,诵其文,思其义,行其事,念念不忘这个法门,以这个法门为老师,随顺经文中所说的法门,能恒常不间断,就可以在念念之中,灭除无量的罪业。
在这里我们应当知道,众生从无量劫以来,所造的是无量无边的罪业。佛经上说:「众生的罪业,如果有形相的话,尽虚空界也容纳不下。」由此可知,众生的罪业有多少!不过众生的罪业虽然多,只要我们生起正念觉悟的心,就能灭除无量的罪业,这也就是佛法不可思议的地方。对於生起正念觉察之心,能灭除无量的罪业,我们举出一个公案来证明这种道理。
从前有一位禅宗的大德,叫做高峰妙禅师,他自从出家修道以来,对於打坐参禅,非常虔诚精进,也许他过分用功而引起身体的疲劳,在盘腿坐著参禅的时候,时常昏沉打瞌睡,而障碍禅功的精进。禅师为了要对治昏沉的烦恼,就自己跑到高山上绝壁处,坐在绝崖上面,面对万丈深渊,警诫自己说:「现在不能再打瞌睡,不然生命就危险。」头一两天,怕打瞌睡掉下去摔死,就提心吊胆,精进用功不敢打瞌睡;过了几天,警觉心慢慢淡薄下去,这个时候又开始打瞌睡了。有一次昏沉得很厉害,身体一摇动,就掉下去了,禅师心里想:「这一下子真的没命了。」可是很奇怪的是,妙禅师摔到半山腰的时候,好像有人把他抓住,而且把他捧下山来,妙禅师仔细一看,就是一位身披铠甲,手执宝杵的韦驮菩萨来救他的命。妙禅师心里想,我修行能感应韦驮菩萨的护持,那必定很了不起,因此生起一念骄傲心,就请问韦驮菩萨说:「在这个世间,像我这样精进用功的人,到底有多少呢?」韦驮菩萨看到禅师生起骄慢心,就很生气的回答说:「世间像你这样用功的人,多如羊毛;像你这样贡高我慢的修行人,我五百世不再护你的法。」说完这些话之後就不见了。妙禅师被韦驮菩萨责备之後,心里感觉很惭愧,自己责备自己说:「我不应该生起贡高我慢之心。」於是再用勇猛精进心继续参禅,并且又对自己说:「这一次真的没有人来救命了,当心掉下去啊!」没有几天工夫,又打起瞌睡,结果还是掉下去了。妙禅师这下可真的没命了!但是奇蹟出现,韦驮菩萨又来救他。禅师就问菩萨说:「你不是五百世不来护我的法吗?」菩萨回答说:「你生起一念贡高我慢之心,我五百世不护你的法,但是你又发起一念惭愧心,能灭除五百世贡高我慢的罪业,所以我再来护你的法。」於是妙禅师更加精进用功,成为一位很有名的禅师。
我们从这一段故事就能了解,发起一念惭愧心,竟然能灭去五百世贡高我慢的罪业,如果发起一念正念觉悟的心,诵持八大人觉的道理,当然也能消灭很多的罪业。但是,我们更应该知道,正念固然能灭除很多的罪业,而我们无始劫以来所积聚的罪业,是无量无边的,必须要在昼夜二六时中,没有间断的诵念,而受持这八项事理,念念不忘,才能灭除无量无边的罪业。
「进趣菩提。速登正觉」:「菩提」是印度话,翻译中国话叫做觉道;菩提是断除烦恼以後,所现的觉性。这种觉性是众生本来具有的,众生的觉性因为被烦恼所覆盖,而暂时不能显现而已。如果提起正念,念念觉悟,修心断惑,罪灭福生,从黑暗的烦恼中,走向觉悟光明的大道,当然就可以一步一步的进趣无上菩提。不但如此,而且迅速的登上正觉,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俗话说:「不怕我们不能到达目的地,只怕不向目的地前进。」修学佛法的最高目的,就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但是,首先要断除一切障碍,才能超越生死,迈向菩提大道,证得无上正觉。
「永断生死。常住快乐」:这两句经文是说明,觉行圆满,达成佛果的意思。众生在没有证得正觉之前,一直在生死苦海中流转,经常受著种种痛苦的包围,一旦证得正觉,永远不再受两种生死轮回的痛苦,既然已经断尽生死,当下就证得常住快乐,涅盘的佛果位。
以上是分段的解释,现在把经文作最後介绍:
假若我们做为一个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不论在家、出家,都应该恭敬的依照这八种觉悟的事理,在念念中受持不忘,信受奉行。
因为本经是一部既简单又明了,也是修学佛法很重要的经典,所以我们再作个简单的结论:本经的经文,从序分开始,就教诫我们做佛弟子的,要常常专心一意修学八大人觉的道理。其次便说明宇宙人生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启示众生受生死痛苦的原因,更教导众生,破除一切迷惑、颠倒、邪见,破迷开悟,转凡成圣,成佛作祖的方法,也就是自利利他的一切行门真实义理。
所以世尊再三的劝勉我们佛门弟子,要勤诵《八大人觉经》,将《八大人觉经》,永远流通於世间,使每一个人都能读诵此经。如果没有学佛,也可以专修这一部《八大人觉经》;修净土的人,就必须还要专心念佛,虽然愿力不同,但是都能达成佛果。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