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68|回復: 0
|
大正藏第45册No.1869华严五十要问答
[複製鏈接]
|
|
摘自《大正藏第 45 册 No. 1869 华严五十要问答》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正藏第 45 册 No. 1869 华严五十要问答
No. 1869
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
五十要问答二册者。华严第二祖云华尊者。撮略杂华之要义。往复徴责以解其肯綮者五十余条。实可称义学之龟鉴者也。抑俨公者受称性之说于帝心大师。其制述颇多。所谓搜玄孔目十玄及此章等并皆末学据此作蹊径者不为少。虽然本邦之俗秘书不辄许印刻。好古之徒为之搔首。予向过名刹讨寻而得此章。虽思弘通其本大半脱误不足为徴。弃置箧底者久矣。今年幸得善本。对读挍仇补其脱简正其伪误。傍附倭训乃谕之剞劂。庶几遐方终古大教遍播。使学者见镕融于毛海证法界于当下耳。
元禄八年乙亥五月谷旦
东奥仙台龙宝住持比丘长与实养题于洛之智积轮下
华严五十要问答初卷
大唐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智俨集
今建五十要问答以显一乘文义节。
一十佛及名义。离世间品中释
问。云何见佛及佛名数。一乘三乘小乘等教中不同义。答。依小乘教见色身佛三十二相等。则是实见。眼根与境同时相应见实色相。名为见佛。若依三乘见佛实色身等三十二相不名见佛。由与分别遍计合故。假使见可似之相。即是谓似亦非见佛。若知无性无来去相即色是空。非色灭空。等不如所谓是名见佛。由与佛体相应故。依一乘教见闻已去乃至会知无生相及应十数见。其十佛一无著佛。安住世间成正觉故。二愿佛。出生故。三业报佛。信故。四持佛。随顺故。五涅槃佛。永度故。六法界佛。无处不至故。七心佛。安住故。八三昧佛。无量无著故。九性佛。决定故。十如意佛。普覆故名为见佛。由如是见顺正理故则能睹无上如来。何以故。是成菩提分法及解脱分法。粗细差别对机生信初始不同故。二一乘等佛名数差别多少云何者。一乘教佛名数有十。如华严经说。一无著佛。二愿佛。三业报佛。四持佛。五涅槃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三昧佛。九性佛。十如意佛。三乘佛有三。一法身佛。二报身佛。三化身佛。小乘佛有二。一生身佛。二化身佛。法身佛亦名自性身。即本有则本有真如也。二报身佛。亦名应身。三化身佛。亦名应身。则修生行德成也。若依小乘二佛生身佛化身佛并修生。慈悲爱行成也。若叹佛德若一若少。若多时者是三乘。若多叹少时。乃至多时多叹是一乘也。
二受职义。十住品后释
问。诸教成佛受职云何。答。若小乘受职但人义中教成无别事义。若三乘受职依理天处成。亦不论理事教义位别。依一乘受职即具教义理事位等。广如华严经说。
三众生作佛义。十稠林后释
问。依诸教中有情众生作佛云何。答。小乘教于一时中但菩萨一人慈悲爱行。依三十三心次第作佛。余见行者并不作佛。但得二种涅槃住无余也。若依三乘始教则半成佛半不成佛。若直进及回心二人修行满十千劫。住堪任地者并皆成佛。若未至此位则与一阐底迦位同。如此人等并皆不成佛。此据位语。若依此判四句分别准亦可知。此如瑜伽菩萨地说。若依三乘终教则一切有情众生皆悉成佛。由他圣智显本有佛性及行性。故除其草木等。如涅槃经说。依一乘义一切众生通依及正并皆成佛。如华严经说。以此义准上四句义。即是一乘共教非别教也。
四成佛前后义。四十无碍辨后释
问。诸教有情。一切众生成佛前后自他云何。答。依小乘教但一人成佛。若余入成佛前后不同时。若教化有情后时作佛。由无十方佛故。依三乘教有十方佛。故得同时他处成佛。若他有情亦得能化所化同时成佛。为进退不定故。若依一乘教于念念中成佛皆尽所化有情。在诸位中十住以去乃至菩提皆尽众生界。成位遍满无有前后。为同一缘起大树故也。
五一念成佛义。亦四十无碍辨后释
问。一念成佛与多劫成佛差别云何。答。依小乘教世界成坏大劫满三阿僧祇定得成佛。无一念成佛者。依三乘教或一念成佛。此有二义。一由觉理位满足时唯一念故。二会缘从实时法性无多少长短。一成即一切成。一切成即一成故。若据一三千界定三僧祇成佛。此依华严一百二十数说僧祇义。若通余世界亦不定三僧祇。如胜天王经说。依一乘义成佛时节并皆不定。为十方世界时节不同因陀罗世界等。并据当分报位说有为诸劫相作及相入等。故无定时。仍不违时法也。
六他方佛成化义。第二品初云集品中释
问。依诸教相他方诸佛应化云何。答。依小乘教无他方佛。假使有者即是此方佛往彼变化。依三乘教十方净土所有诸佛并是实报无有变化。若权起不定始终。令有情机知变化者即属化摄。若色究竟处及菩提树下二佛相对有其两义。一以化显报。即菩提树下显莲华藏世界海中佛。是报故也。二以报显化。举色究竟处成高大身。显菩提树下是化义也。若依一乘但有十佛。依行分说不分修生及本有义。若体解大道体即一切种体。相即一切种相。用即一切种用也。诸方现佛若名若义。皆依释迦海印定现无别佛也。
七佛母眷属义。后摩耶中释
问。佛母摩耶诸眷属等义相云何。答。依小乘教佛母摩耶此赡部州是实佛母。余世界中则无实也。为佛是化故。依三乘始教于一三千所有佛等并是化佛摩耶眷属等。亦即非实。诸三千界处亦有别佛。化义同前。净土之中佛母等诸眷属者亦唯是化。仍是法门化非八相化也。若三乘终教如三千等同类世界现成佛者并是化佛。何以知之。大智度论成佛世界广引如疏。得知并是一佛化境多处现身。故是化也。摩醯首罗天身亦是化作。由权显阎浮菩提树下是化。故莲华藏世界所有佛者是实报也。通体相用十方净土所现佛者是报佛也。所有亲属是法门也。为现引此娑婆小根异习众生故。如大无量寿经说。若依一乘所有诸佛在释迦佛所化教网名义显现者并是释迦佛海印定力。以此义准诸眷属等皆悉同然。体相用义及变化改性等准此可知也。
八佛情根义。第二品初请中释
问。佛诸情根相入相作差别云何。答。依小乘教佛菩萨等诸根相作但变化成非改性也。依三乘教变化及改性并得自在。三乘者有二义。一据本性。即大乘菩萨缘觉声闻。若依现学总名大乘菩萨人也。今摄本性从大乘简耳。即变化改性二义皆成也。依一乘教变化改性并依缘起本法显现。亦无别性可变可改。若现为者同前化摄也。仍一乘之体有彼凡有身。复有其圣德。直进大乘有彼圣德无凡有身。渐悟及小乘有彼凡身。有圣德。而凡身非圣法也。
九佛菩萨因果通局义。卢舍那品后释
问。佛及菩萨因果二位云何差别。答。依小乘教一人依一界。依一心次第成佛。因果相称现量可知。但断惑因果尽不尽别。若依三乘多身多心多处现成非一行业。佛亦如此。一切处成。唯莲华藏世界海佛及三世间智正觉之一分。义相可知。但分齐边量从此三千世界有情准十方处以为边量。不论因陀罗及微细世界所有境界。若依一乘所有成佛因果分齐边量。则通因陀罗秘密微细一切境界分齐尽三世间分齐边量。如华严经普贤门准也。所有修行断惑等因果二位皆尽不尽也。
十诸教修道总别义。第十地初离垢三昧说
问。诸教修道所有总别业时节分齐云何。答。依小乘教诸菩提分总报业从发心初始次第修行。临欲成佛十地终心百劫别修相好业。是实非化。若依三乘始教是化非实。若依终教及直进菩萨并从发心以来一切并修。十地终后无别百劫修相好业。依一乘教分与终教相同。既十信已来即成佛即成菩萨。行亦无别时修别相好业。何以故。现十地后修相好业者为回声闻。由声闻人偏修智分不修福分。今现别修显彼信心无慢敬爱故也。
十一成佛不成佛义。稠林后释
问。菩萨修道成佛不成佛差别云何。答。依小乘教但修菩提分业。除有退者皆悉成佛无不成佛。依三乘教实行修道皆悉成佛。若对异机现不成佛。若约正理无成不成。依一乘教皆对前机。若须成佛则数数成。皆新断结成佛亦不住。学地成佛若对不成机则常不成由。如大海于诸位中无有溢满。即楞伽经菩萨一阐提是。若对异病机则无成不成。若对普贤则亦成亦不成也。
十二佛相貌义。第三知识中释
问。诸教立佛相貌云何。答。依小乘教以人相为佛。一切智等即属于法。依三乘教亦德亦相。是佛相貌。依一乘教是德是相。是非德是非相。由缘起理具足逆顺作不作义故。
十三大师小师义。二地摄生戒释
问。大师及小师差别云何。答。依小乘教和上为大师。阇梨为小师。佛非大师非小师。依三乘教佛为大师。余者并为小师。何以故。若小乘人别位制入无余涅槃果故。权于下位立大小师。一乘大小师。依理为正耳。非由相事也。
十四信满成佛义。贤首品释
问。十信作佛与十地终心作佛差别云何。答。若但言十信作佛不论十地终心作佛则是三乘教。何以故。由法义道理不具故。若具五位及九位作佛即是一乘圆教摄也。何以故。由具教义等具足说故。小乘佛三乘佛并是阿含佛。一乘佛是义佛也。
十五劫减佛兴义。十地后地利益后释
问。劫减佛兴世分齐云何。答。依小乘教百年为劫减。依三乘教有二种减。一时减非善减。二时减亦善减。八万劫以下大位为时减。百年以下大位为善减。五浊等诸恶增故。
十六菩提树为始义。十住会初释
问。华严经教因何据菩提树及佛为始余说法处及菩萨有情并说为末。答。若据迷论举心动念并是遍计即空无法。今由佛智善觉本性。息相还原设教。纲维皆是佛智故。据佛为始离佛以外无有一法也。
十七佛身常无常义。性起品菩提中释
问。佛身常耶无常耶。答。依小乘佛无常。依三乘佛亦常亦无常。法身佛究竟故常。离不离故无常也。应身一证究竟故常。随对下位声闻凡夫得见增减。故是无常。化身如火有处燃有处灭。故是无常。化德相续故说常也。尽未来际故一乘十佛是常。是无常。非常非无常。用不说为说故佛是常。与阿含相应故是无常。随缘起际故非常非无常也。
十八佛转依义。地品同相不同相释
问。诸教佛转依差别云何。答。依小乘教转灭转成转位转显。现惑得灭故转灭。行德满故转成。转凡夫性得圣人性故转位。圣人法流现在世故转显也。依三乘教转灭转成转位转显。或得现在上心及种灭及性灭故转灭。诸德圆满及性满故转成。转凡夫依得圣人依。及不转不得成转位。法身离惑及无离相名转显也。依一乘教本有及本有修生。修生及修生本有四位常然。广如疏说。灭恶不灭究竟常然故。转依义通其九世及十世。非如前小乘及三乘教一世及三世也。
十九转四识成四智义。亦地品不同相处释
问。转灭四识成四智。其义云何。答。依小乘教但有五识及意识。无彼赖耶及末那。亦无四智可成。若依三乘教则有四识转灭成四智。而此四智约三乘终教及直进菩萨教四智并从意识成何以故。为一切果报及末那识得起现行并从意识位远缘成故。若异熟赖耶亲从种发。种子同类即从上心意识而生。况复发智。从本识种类等次第发者。此义不可。但佛菩萨将四智名寄显四识。显其本识及末那识是有。决定非亲四识自类生智。何以故。末那本识及五识等不成总报思业及闻思简择不得有故。若有发思业则须别者受生有此过也。教亦无文。若法性赖耶如来藏识全即不合自起发思故。佛地经及无性摄论等二教不同。由为有别义。佛地经云。当知有五种法摄大觉地。何等为五。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下次第释。乃至成所作智通成三业作用。无有别文属当。赖耶末那意识五识别成转依得四种智。又如无性摄论。由转阿赖耶识等八事识蕴得大圆镜智等四种妙智。如数次第。或随所应当知。此中转阿赖耶识故得大圆镜智。虽所识境不现在前而能不忘。不限时处。于一切境常不愚迷。无分别行。能起受用佛智影像。转染污末那故得平等性智。初现观时先已证得。于修道位转复清净。由此安住无住涅槃。大慈大悲恒与相应。能随所乐现佛影像。转五观识故得妙观察智。具足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由如宝藏于大会中能现一切自在作用。能断诸疑。能雨法雨。转意识故得成所作智。普于十方一切世界能现变化。从都史多天宫而没。乃至涅槃。能现住持一切有情利乐事。故上文既云随所相应。故知别配转四识依成四种智此义不定。但为文意随义显法取其一义。不得定然。如寄惑显位准即可知。当知教意方便显法故作此说。若约三乘初教此亦可尔。如成唯识论。外疑云。若末那识自类不发智者圣人位中即有所少。为答此疑有其四句。或有法凡圣共有。或有法凡有圣无。或有法圣有凡无。或有法凡圣俱无。凡圣俱有者。谓如来藏五义。凡圣俱无者。谓遍计性。凡无圣有者。谓常身。圣无凡有者。谓无常身。既有此句。末那凡有圣无有何过也。此之一义唯三乘教说。一乘不共教无。若约三乘始教门中对小乘人容有此义。何以故。为对小乘不说如来藏不染而染染而不染成赖耶故。
二十教相义。第十地释名分释
问。一乘教相建立云何。答。此义相难。令举喻显。如一楼观内外严饰尽其功思唯有一门。有智慧者能扣开门。示无智者一乘教义亦复如是。性起树藏内庄一乘。外严三乘及小乘等。有一觉门向菩提树下。唯有因果二位佛及普贤二人开见。为诸有情可化众生张大教网。絙生死海漉天人龙置涅槃岸。诸教相中示彼小乘及三乘教。令物生信起行分证。示一乘教令其见闻后得入证。故彼教相似成内外及教义不同。即如法华经界外大牛车及地论第八地已上文即是其事。
二十一一乘分齐义。四十无碍辩才后释
问。一乘教义分齐云何答。一乘教有二种。一共教。二不共教。圆教一乘所明诸义文文句句皆具一切。此是不共教。广如华严经说。二共教者即小乘三乘教。名字虽同意皆别异。如诸大乘经中广说。可知仍诸共教上下相望有共不共。如小乘教三世有等三乘即无。三乘教有小乘即无。或二乘共有如道品等名数共同。或二乘俱无则一乘教是也。可类准知。
二十二立一乘位义。亦四十无碍后释
问。诸教立位差别云何。答。略依一乘普贤因果制位不同。有十七门。世间六道即为六门。声闻缘觉复为二门。小乘中佛及初回心小乘人佛复为二门。此二佛同依三十三心依四禅等发智得成佛故。十信以去至十地五位位位作佛。即为五门。一为回心声闻制干慧等十地复为一门。为直进菩萨从初十信修满十地后得作佛。成初一念正觉复为一门。广说如疏本。三乘小乘准以可知。
二十三六道成净方便义。亦四十无碍辩后释
问。六道因果本非圣位。因何摄在普贤门中。答。六道因果是背圣法。普贤方便回成返道行及逆行门。令诸有情方便依厌得解脱故。
二十四立藏不同义。十藏品中释也
问。修多罗等三藏教网同异云何。答。其三藏教分为两义。一所诠三故教即为三。修多罗诠定乃至毗那耶诠戒。三乘小乘同此名数而义深浅分齐不同。二所为二故分教为二。谓大乘小乘。分为二藏缘觉从其独觉为无教故不与藏名。若一乘内即有十藏。如第四会说。
二十五心意识义。十稠林初释
问。于诸教内建立心意识差别云何。答。若依小乘但有六识。义分心意识。余如小论释。依三乘教初教文中立有异熟赖耶受熏成种所以知之。故无性摄论云。今立异熟赖耶此亦无伤。既知无伤。故知权立。为回心声闻未达法空。权举异熟相渐引小乘变易生死渐向细灭。实则不然。若据实理一切缘起不离法界。所成理事是法界能。由如金器离金无器是金之能。言熏果报者据位而说。此可思简。故起信云。真如熏无明。无明熏真如。此意向实也。义若如此何故。瑜伽论异熟受熏为愚者说。于内于外无有熏习。即不见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萨摩诃萨。起信既熏真如。因何辨成熏习。今会此意瑜伽为对声闻先识异熟后知无生顺观行故。今起信论为直进菩萨识缘起相即会无生故作别说。仍依楞伽经染净等法有开有合染开则成七识。合则是梨耶。如来净藏识亦有二义。合则成八识。开则成九识故。有八九种种种。对治道起有灭。有不灭准此而知。又成唯识论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而能变识类别唯三。一谓异熟。即第八识。多异熟性故。二谓思量。即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三谓了别境。即前六识。了境相粗故。及言六合为一种。此三皆名能变识者。能变有二种。一因能变。谓第八识中等流异熟二因。习气等流习气。由七识中善恶无记熏令生长异熟习气。由六识中有漏善恶熏令生长二果能变。谓前二种习气力故有八识生现种种相。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即前异熟及异熟生名异熟果。果异因故。此中且说我爱执藏持杂染种能变果识名为异熟。非谓一切。其末那识依三乘教有其识起四惑不起法执。愚法声闻不断但暂伏上心。由观智浅故。退菩提心声闻及回心声闻等并断末那。为观智胜故。假使瑜伽后分道赖耶识起必二识相应者。此据初起时不据后相续。由约位说直进菩萨义当不起为正义。回心者起为正义故。又初回心菩萨为留惑故相随至金刚定断。直进者习气至金刚前。言至者据二阿含说。初对小乘故。余义准可知。意识及五识或同或异。如经论说。心数等义如下别明。此文在三乘。义通一乘。用由同法界故。又一教唯一心显性起具德故。如性起品说。又说十心欲显无量故。如第九地说。此据一乘别教言。
二十六诸经部类差别义。序分品集众文释
问。诸经部类差别云何。答。如四阿含经局小乘教。正法念经举正解行别邪解行通三乘教。涅槃经等及大品经三乘终教。为根熟声闻说故。金刚般若是三乘始教。初会愚法声闻故义意在文。维摩思益仁王胜天王迦叶佛藏等为直进菩萨说。仍直进有二种。一大乘中直进。二小乘中直进菩萨。此二处直进教亦有同异。准摄可知。华严一部是一乘不共教。余经是共教。一乘三乘小乘共依故。又华严是主。余经是眷属。以此准之诸部教相义亦可解。如法华经宗义是一乘经也。三乘在三界内成其行故。一乘三界外。与三界为见闻故。余义准可知。
二十七道品义。第四地中释
问。诸教道品有差别云何。答。小乘道品名数略有三十七种。三乘道品名数亦同。但义有异。广在经论。一乘道品华严经中离世间品二千句义。即是名字及以体性。又问。一乘道品既名数别体。亦须别因。何有义与三乘同。答。据义分量深浅宽狭并皆不同。今举义门有差别名字有同。欲引三乘信乐故也。诸教通明等数有增减。亦准此知。
二十八涅槃义。性起品后释
问。诸教涅槃差别云何。答。小乘涅槃有其二种。谓有余无余。有余者有余身智也。无余者无余身智也。谓报身智。三乘涅槃略有四种。一性净涅槃。二方便净涅槃。三有余涅槃。四无余涅槃。性净即法身也。方便净即应身也。有余无余即约化身。辨其义体相不与小乘同。若望其德各成解脱般若法身。三德既同无有增减。此四唯局果德。无住处涅槃通因及果。此有二种。约理量分二释。如摄论。若一乘教即唯有一大般涅槃无有差别。广说如华严经。德用名数亦具十及一切。与法界等。
二十九戒学义。第二地中释
问。诸戒学等有何差别。答。随人差别有其八种。八戒及七众所持戒总成一别解脱戒。与定道别故。别别修持故名别也。定道二戒通前别解脱总成三戒也。此之三戒三业亦共为随所相应故也。三乘菩萨别有三戒。谓十无尽戒二十四戒四波罗夷戒此之三戒。四波罗夷戒为出家人受。余之二戒为俗人受。上下分二。义相如此。戒体或五种十善。或表无表。无表即不相应色心事之理也。或即一乘。应法界故。
三十定学义。三地中释
问。定门何别。答。如八禅定与小乘名大同。于中随人邪正及发智流无流别即体性皆异。就圣门中一乘及三乘并诸小乘等位皆共用此定。随所成事异得名别也。三乘位中直进菩萨别有八定等。地前有四。如光德等定。地上有四。首楞伽摩等。依一乘教有十种等。如华严说。体性德量皆并不同。
三十一慧学义。第九地中智处释
问。慧门何别。答。小乘见修及八忍八智等。广如论说。三乘教内或十一智等或三智等。若以义求十一智等多为回心渐悟人说。起彼信便故。加行智等为直进菩萨说。于彼入道有胜便故。若依一乘有十种智。如离世间品说。其智所知诸谛十二因缘差别义门。广如疏说。
三十二贤圣义。善知识初释
问。住道住果贤圣差别云何。答。依小乘教有二十七贤圣。广如毗昙成实等说。三乘贤圣有四十二。一乘贤圣有四十五。此通理事行位人法因果等法门也。若主伴别分则一百一十。若散说所依则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即是善知识也。
三十三色聚义。十明品中释
问。诸教色文有何差别。答。依小乘色有十一。三乘色有二十五等。一乘色总别有一百一十种。三乘色内迥色者。情谓障外之色。影像色者。定心成就色境界等像。彼先色忆持及眼所见色故也。一乘色如十明品释。不同凡色。圣境界故。
三十四不相应义。九地说成就中释
问。诸教不相应差别云何。答。依小乘家有十四不相应。依三乘教二十四不相应等。依一乘教不相应义与法界等。何以故。小乘不相应如谓实有法。三乘不相应但色心缘发。义理现前而不对事者是不相应义。不相应不与色心事相应也。得不相应者。其事现前异不得理也。三乘一乘无大得得小得小得得大得等也。何以故一乘三乘立法数等。欲遮止谓情故也。若大小相得即无穷过。名与句不相应者具解在杂集论等。一乘不相应义名数与法界等。理亦无穷如法界也。
三十五三性三无性义。初地后十心中释
问。经论所辨三性三无性异相云何。答。三性法门本安立意。欲别法相知其解行理事教义分齐不同离其慢执故兴斯教。今就摄论引他四经明三性果相。即为大轨。初引毗佛略经明有三性。二引婆罗门问经证有三性。三引阿毗达磨修多罗证有三性。四复次有处世尊说等引常无常等三法圣教证有三性。又前一文义差别为知诠旨法相故。二三性相从为显理融无性故。三具分秉然显融事相无碍故。四圣教通目以理会教成智故。若分别性有其一义用。无品类为其体者。与无相性云何差别。答。若分别实相即空是分别性。不现实相是无相性也。若依摄论明三无性差别相者有其三种。一自非有无性。本有法体不自现前。藉因托缘方能生。果无自生故。故名无性。此义通三宗。二体非有无性。明诸法体本性非有。若落过未无有自体。但具因缘方始现前。现在有为假有无实。念念迁异不能自住。此亦分成佛。无我义故名无性。此通成实及以大乘。三如取不有等。约彼本识法无我理三性不有成其无性。由自体定自非有有不二不尽离诸分别故。非闻思修地上报生善意识智所缘境界。故名无性。此义唯大乘也。此三性印总则为一。别则为四。广则无量。若对解行用三性印三性之后别明三无性。此约解明。若二性后则辨无性更不会真实性者。此约行说。如是准知。此文在三乘亦通一乘用。何以故。由此法门应法界性无边用故。
三十六心数及心所有法义。稠林初释
问。圣立心数及心所有法分齐云何。答。今释心所有法二门分别。一总约大小乘显心所有及心数法义。二对彼二乘显其废立。先明大小乘心所有法者。先约大乘有其六位。谓遍行有五。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二别境有五。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三善有十一。一信。二惭。三愧。四无贪。五无瞋。六无痴。七勤。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舍。十一不害四大烦恼有十。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疑。六萨迦耶见。七边见。八见取。九戒取。十取见。五随烦恼有二十。一忿。二恨。三覆。四恼。五嫉。六悭。七诳。八谄。九憍。十害。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昏沉。十四掉举。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忘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六不定有四。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合五十五法。增减者。依百法等论合五见为一。依瑜伽论增邪欲邪胜解。增减如诸论。深有别意。可思准之。略以三门分别。一释名。辨相貌明分齐。二对诸门分别。三约自乘随义分别第一门者遍行有二义。一自位相由遍。如自五法一无一切无。互论亦尔。有义亦然。二他位分齐遍。有彼则有此。仍彼不同此。所以知者有时有此遍行。无时无彼所有法。故得知也。遍者分齐也。行者起于缘境也。此名从初义而得。相貌者五法相连不相舍离。行于缘中是其相貌。分齐者乃至在于六位处行而自位连之相由。余五位非连之而相伴也。二别境者别有二义。一自位相别如欲非胜解等。有时有欲而无胜解。乃至慧等互无亦然。二就别位如善等位有善而无欲。有欲无善。故是别也。仍此别境名从初义得也。别者是各别非连之义也。境者分齐也。非所缘境。此对前连之遍行故得别境名。相貌者五法相别行。是其相貌。分齐者乃至不定等六位皆通别行。是其分齐。于诸位中有时有欲而无胜解。乃至慧等应可准知。三善者性也。从体而得名别。彼前通故局善体得名。相貌者于有流无流位异善恶及无记。是其相貌。分齐者乃至不定等六位处行各别非连之而起也。有时有一而无十等。一一互论有无增减成其分齐。四烦恼者从用得名。由烦恼等于世出世功用义强。于世法能成出世法能坏异前善体故。从用得名也。相貌者于自位处成忧喜二相。是其相貌分齐者乃至不定等六位数义功用增减而行。非连之而共伴。是其分齐。五随烦恼者。从彼相由而得名也。此有二由。一由前大惑成随烦恼。二由此小惑增成大惑。故名为随。仍此随字从初义得。由是假合故。烦恼同前解。相貌者于自缘中各别而相伴非连之起。是其相貌。分齐者于彼六位乃至不定等相由相伴数相义增减有无而行。是其分齐。六不定者体用二义故云不定。异前定体得不定名。相貌者于自位中各别而起。三性体用同时而成一法有三义。善恶无记同时用事。是其相貌。分齐者于六位中数义增减起用而生。是其分齐。仍非连之而有相伴也。二对诸门分别者。略对五门。一约乘分别。二约三性分别。三约诸惑分别。四对诸识分别。五约假实分别。初约乘分别者。乘有三种。一一乘。二三乘。三小乘。今此心数是三乘心数。为治世出世心烦恼。非一非小。非三乘终。非一乘别教。就三乘终大乘教及一乘别教内心数即有无量。并如缘起法界数量。何以故。诸心数类一一缘别。约其缘别不可总说。故不同三乘等总明数也。三乘始一分心数。为治烦恼障所知障世间心烦恼说。仍此三乘有始有终。终教二乘心数亦不可说。始教心数即如此。瑜伽对法论等小乘心数同异如下别辨。二约三性有二。一善等三性。二遍计等三性。善等三性者遍行五通三性。仍随在一性则非余二。别境五通三性。仍随在一性五法之中多少不定。善等十一唯善性。仍通流无流。若在流则非无流。无流亦尔。烦恼通不善及无记。为末那识及定地惑是无记故随烦恼二十通不善及无记。准前可知。若约违理不善但是不善性。不定四法通三性。不善之时则余二性准前可知。余二亦尔。约偏计等三性者遍行等五通三性。仍随在一性则摄余二性成此一性。此如三性义中说。随在一性连之具五。别境等五通三性。仍随在一性则非余二摄。同前说。善等十一唯圆成实。此通漏无漏。会摄如前说。烦恼等十通依他起及遍计。相会准前说。随烦恼等二十法通依他起及遍计。不定等四通三性。相会准前说。三约诸惑分别者略约三门。一约皮等三惑分别。二约烦恼所知二障分别。三约五住地分别。皮等三惑分别者。遍行通三惑。别境亦通三。善等非三惑。烦恼唯皮肉。若约寄位则通三。随烦恼等亦皮肉。若约粗细说则通皮肉心。不定等四亦通皮肉心。由缘成三惑故。烦恼所知二障分别者。遍行通二障。别境亦复然。善等非二惑。烦恼唯烦恼。随烦恼等亦复然。若约相成门则通于二障。不定唯所知。若约相成门则通于二障。约五住地分别者。遍行通五住。别境亦遍通。善等非五住。烦恼通五住。随烦恼等亦通五住。如此之义可准。诸惑障当广分别。不定通五住。由缘成诸惑故。四约诸识分别者赖耶识起遍行五。末那识起九。遍行五及我见我爱我慢无明。意识起遍行等六位所有法。五识则不定。或初五。或一切。由与意识或同体或异体故。故经云。有一意识与五识共缘境故。此约三乘始教粗相说也。若约三乘终教论则赖耶六识等皆具起一切所有法。由唯一识成十一识故。五假实分别者假实有三。一约缘成辨假实。若约此义或有分别。或无分别。缘成故离分别。应教故有分别。若约此义皆通假实。即无性故实。缘成故假。二本末明假实。烦恼为本。随烦恼为末。如论可知。三约事显理辨假实。理事相应为实。但理无事为假。假从事教说故。三随义分别者。问。诸心所有法可说断耶。答。遍行及别境不善无记相应者断。善及自性无记不断。善等十一不断。烦恼及随烦恼说断。不定等四不善无记说断。善及自性无记不说断。此约三乘初教及法住智说。若约终教及一乘则非初非中后。前中后取故即断而无相。及不可断故。余义皆准之。问。论何故说烦恼或说六。或说十。答。由五利使有其二义。一本末义。由边见等依身见生。以依本说末摄末从本故。但说六。二起用成过义。由成过义等故分离说十。又问。何故论云随烦恼内加说邪欲邪胜解。答。由别境内欲及胜解于大小惑有方便及终成二处皆成过故。约离二法故。约方便及终成为二数也。第二就小乘分别者有其三义。一释名。辨相貌。并显分齐。二对诸门分别。三约自乘随义分别。初释名者。心数法有四十六。大分为六。一通大地有十。一想。二欲。三触。四慧。五念。六思。七解脱。八忆。九定。十受。善大地有十。一无贪。二无瞋。三惭。四愧。五信。六倚。七不放逸。八不害。九精进。十舍。小烦恼大地有十。一忿。二恨。三诳。四悭。五嫉。六恼。七谄。八覆。九憍。十害。大烦恼大地有五。一不信。二懈怠。三无明。四掉举。五放逸。不善大地有二。一无惭。二无愧。使有四。一贪。二瞋。三痴。四慢。缠有三。一睡。二眠。三悔。加觉观总为四十六。及心王为四十七。初通大地名者。由想等十通与诸心数以为通依及通行诸数依缘之处故云通。通则力用遍通也。大地者喻名也。如大地能生长万物为依。与法相似故为喻也。相貌者。于自所缘起其体用相伴而行。是其相貌。分齐者。于诸心数诸位共行而不相杂。是名分齐。善大地者。于自位处随缘而发。与三聚色心不相应等善以为依处故云大地。小烦恼大地者。于自位处约缘分起。不具大性名为小也。烦恼如前解。相貌者。于自缘处体用现行而不相杂名为相貌。分齐者。于诸位处及以色心成自他事而不同彼名为分齐。大地如前释。大烦恼大地者。具结缚等五义相应名大烦恼。大地如前释。相貌者。不信等五于自缘处体用现前而非相杂。是其相貌。分齐者。于诸位成自他事而非相杂。是其分齐。不善大地者。于自位处起其体用违其正理名为不善。大地如前释。相貌者。其无惭无愧游漫诸境起诸业过。是其相貌。分齐者。于他缘位触物成违而不同顺名为分齐。使者使也。驱使行人成其事业。此从喻名也。相貌者。于自缘处成其事业随逐不舍。是其相貌。分齐者。于他缘位处成事乃穷而不同彼。是其分齐。缠者喻义名也。如??缚象。缠饶成过法亦如是。相貌者。于他缘位连续成过。是其相貌。分齐者。成他事。处而不同彼。是其分齐。觉观者。与后翻译寻伺等。名义少有别。觉者觉察。观者观达。寻者寻逐也。伺者伺求。名义相貌分齐可知。心王者。心与数为依。又依于数起如君臣相依。此从法喻名也。相貌者。六识于诸根了别诸境界。是名相貌。分齐者。依根数起而不同根数。是名分齐。广释别名具如小论。问。大小乘内心所有义及心数义何别也。答。数者法数义是分齐义。心所有义是属他。义从相生。其假实二智不同。二略对诸门分别者。一对诸乘分别。此之心数唯在小乘义通大乘。若入大乘则于三乘前方便处方便教摄。体用相貌并非一乘及三乘始别教名数。心数名义所以如下释。二依三性分别。通大地数通彼善不善无记等三性。善大地者唯善性也。小大烦恼及以四使通违理不善及无记。不善大地唯不善。缠违理不善。觉观通三性。心王亦如是。三就惑分别者。通大地数通彼一切使缠等惑。善大地不通诸惑小大烦恼及四使等一向烦恼。无惭无愧通烦恼非烦恼。由入业故。缠等三者。此则不定。在缠是烦恼。入数则通烦恼非烦恼。由数位通善恶故。又小乘唯烦恼。觉观通烦恼非烦恼。心王亦如是。四约诸识分别者。通大地数等通六识。觉观唯意地。五假实分别者。唯实不通假。心王亦如是。余义如论释。此略明正所评义以显大乘心心法分齐。余宗准可知。三于自宗中随义分别者。问。何不明不痴善根。答。属通大地慧数摄故。又问。大烦恼中余五何不明耶。答。邪解即通大地中解脱摄也。不正忆忆摄也。不顺知即慧摄也。失念念摄也。又相隐故。乱即定摄也。又不称理。定即名乱相隐也。又十使中五见则通中慧摄也。痴入大烦恼中无明摄也。又上所废者并为除惑入道便故也。问。是中善大地是何漏无漏。答。是人无我智漏无漏。问。此诸大地有摄心烦恼及所知障不。答。此诸心数不摄心烦恼。就所知障内有摄不摄。障定者摄世间心烦恼不摄第二。对彼大小二乘显其废立者。问。无惭无愧此中何故从随烦恼。答。无惭及无愧有其二义。一据体说。二据用论。由用成过大故。依小乘入不善性。若据自体类与小惑同。故入此大乘随烦恼摄。问。何故大乘增失念及散乱等。小乘不说。答。小乘初教其心狭劣。相著者明相隐者不说。问。遍行别境大惑随烦恼及不定等名于小乘中何故不说。答。小乘心数圣者立意。为治粗惑不假细说。今此等名通治细惑故细分别。与彼入道义相当故。问。小乘大地及诸使等名于彼大乘何故不说。答。大地等名本成粗相。于大乘中即是初入方便之教。为此义故于细教中无要不说也。欲知圣意以四句明之。一体强而用弱。如大烦恼等。此约大乘数之半。即瞋等也。二用强而体弱。如无惭无愧等。此将小乘对大乘说。三体相用俱强。如大烦恼大地等。此约小乘说。四体用俱弱。如随烦恼等。此约大乘说。于中仍有相续废兴。有亲成助成成过大小去疑进道。有便无便。佛遂废立不同。大小二宗更互立名不等非一。可准思摄。问。十种烦恼体用俱强。何故小乘初教不说。答。小乘智浅。如小乘文。不善及烦恼使等并约相用强处说。又对指相覆相成教意。如三结三随转。宜可思之。又如瑜伽论说。如是等辈俱有相应心所有法。是名助伴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一时俱有一一而转。各自种子所生更互相应有行相。有所缘有所依。问。如是诸心法几依一切处心生一切地一切时一切耶。答。五。谓作意等思为后边。几依一切处心生一切地。非一切时非一切耶。答。亦五。谓欲等慧为后边。几唯依善非一切处心生。非一切地非一切时。非一切耶。答谓。信等不害为后边。几唯依染污非一切处心生。非一切地非一切时非一切耶。答谓。贪等不正知为后边。几依一切处心生。非一切地非一切时非一切耶。答谓。恶作等伺为后边。因此总料简其文假实义略有四种。一对性空余一切法皆是假有。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故。二约名言因缘互为发起。则一切法并通假实因缘故。实果起故假。三约三性法相。遍计即空。情谓实有。真实性体故。实理有。依他缘发故假。四品类增微善恶违顺以明假实则如此论心所有法乃至不相应等。以明假实瑜伽显扬等亦然。并相望显义。渐次成法。若俗谛相隐及违善而有理用者为假。若相显彰而有体事用向善者为实有也。何以故。圣者为欲对小机人方便显法空故。文义云何。八识约事用处明故。皆是实。五十五法若依瑜伽二十七法是实有。余皆假立。二十七者。遍行五别境五。善中有七。除不放逸舍。是无贪瞋痴及以精进于此四上假立。故有不害。复于无瞋上假立故。瑜伽云。云何诸善法几是世俗有。几是实物有。答。三是世俗有。谓不放逸舍及不害。所以者何不放逸舍是无贪无瞋无痴精进分。即是法离染义建立为舍。治杂染义故立不放逸。不害即是无瞋分。无别实物也。根本烦恼有六。五实一假。论云。根本六烦恼中几世俗有。几实物有。答。一见是世俗有。是慧分故。余实物有。别心法故。随顺恼假实者。依瑜伽论决择中说不定四亦入随烦恼。即二十四总名随烦恼分。亦不说邪欲邪胜解。依本地分中有二十六。加邪欲邪胜解。广如彼释。复次此随烦恼几世俗有。几实物有。谓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此四是实。余是假有。忿恨恼嫉害此五是瞋分。皆世俗有。悭憍掉举三是贪分。亦世俗有。覆诳谄惛沉睡眠恶作忘念散乱恶慧九法痴分。皆世俗有。放逸是贪瞋痴懈怠分。是世俗有。寻伺二法是发语言心加行分及慧分。故是假有。若依杂集论二十二是实物有。余为假有。二十二者。遍行五别境五。善有七。是实物有。余四假有。故下论云。无痴者。谓报教证智决择为体。又决择者。谓慧勇勤俱。故知无痴用慧为性。不放逸舍并云依止正勤无贪无瞋痴。是故依此四法假立。不害者是无瞋善根一分。故是假有。根本烦恼有十。五是实有。五是假有。慧分故。随烦恼及四不定合二十四皆是假有。故论云。当知忿等是假建立。离瞋等外无别体故。忿恨恼嫉害此五是瞋一分。同瑜伽论。悭憍掉举此三是贪分。与瑜伽同。放逸依止懈怠及贪瞋痴四法假立。亦同瑜伽。无渐无愧是贪瞋痴分。不信懈怠是痴一分。并是假立。不同瑜伽。瑜伽此四实物有。诳谄二法是愚痴一分。散乱一法是贪瞋痴分。忘念不正知是烦恼相应定慧为体。覆.睡眠.惛沈.恶作四法是愚痴分。寻伺二法或思性或慧性。谓于推度不推度位义别故。前瑜伽随烦恼中九。谓覆.谄.诳.惛沈.睡眠.恶作.忘念.散乱.恶慧.并是痴分。此论唯覆惛沉睡眠恶作四是愚痴分。余五不同。谓散乱一法是贪瞋痴分。诳谄二法是贪痴分。忘念不正知是烦恼中念。所以有此不同者当知。并是诸作论者方便交络显其异义。随其增微废兴差别理不相违。若依毗昙缠垢随烦恼通是贪瞋痴疑五见九使家依。唯除慢使。此中大乘但是贪瞋痴依。非余使依。所以然者二宗交络各显一义。奘法师云。西方诸师随烦恼中七实有。无惭无愧不信懈怠四有别体。论有成文。惛沉掉举散乱三法亦有别体。所以得知。解云。为掉举是贪分故。仍离贪外别得有体。如贪不与瞋相应。掉举若尔则不与一切烦恼相应过。当知惛沈散乱亦言痴分。故知亦有别体。今准杂集论但随烦恼中道是贪瞋痴一分及依止贪瞋痴等。皆是假有。若言是贪瞋痴等者则实有。今此随烦恼内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懈怠.心乱七使是贪瞋痴分。余之十三或言一分。或言依止此。准之皆是假有。不定四法亦有别体。由不定故。又若有别体与遍行何别。答。遍行随起则与行同。不定现前由与事别。此宜思之。又此四法望上不足。望下有余耳。奘法师云。无痴善根别有体性。瑜伽中善十一内三是假有。舍不放逸不害此三假有。余是实有。又大悲用无痴为性。与二十二根慧根不言相摄。故知别有性。如文中将无痴对三慧释者。但对三慧等释显无痴。非即一体。若准此等义心所有法中三十实有。余为假有。三十者前二十二内加七随烦恼及无痴也。依起差别具缘多少作业种类不同名别废兴等并如瑜伽及成唯识论释。亦有智者分判大乘准小乘解释。大乘文量恐不可极。宜审定心数。微细难可了知。略举一隅以示后学也。
华严五十要问答初卷(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