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97|回復: 0
|
净土大经科注(第六十五集)
[複製鏈接]
|
|
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十五集) 2011/11/30 澳大利亚图文巴市南昆大 档名:02-037-0065
诸位嘉宾,诸位大德,诸位法师,诸位同学,大家好。《净土大经科注》第二百九十七面,倒数第三行:
「而为上首,表以上十六位正士为会中无量无边、一时来集之在家菩萨中之上首」。这十六个人他们代表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在家这些大菩萨,来参加释迦牟尼佛这一次法会,法会就是讲经教学,来参加这次法会,他们做上首、做代表。「据《会疏》及《甄解》义」,它说第一个,「普贤、文殊正是释迦会中上首。故举两大士总摄会中一切菩萨」,这菩萨众的上首。弥勒菩萨,他是当来「贤劫成佛」九百九十六尊如来上首,所以他代表这个,代表贤劫千佛。「贤护等十六正士」,是代表在家学佛的这些菩萨。这个说法非常好,说得非常圆满,念老也很赞叹,这个说法很稳妥,所以就不采取净影大师的讲法。净影大师他把文殊、普贤都并在贤劫千佛菩萨之中,没有把它分开来。所以还是分开来好。说出这个大会无比殊胜的庄严。我们再看下面这一科「广叹」,这是赞叹这些菩萨们,他们的大智、大德、大行。经文:
【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
本品从『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一直到这一品最后的「不可思议」,这一大段经文,「皆是赞叹普贤大士暨会中一切菩萨之德」,这赞叹他们的德行。「大士」就是菩萨,也是古译大道心众生。新译,玄奘大师以后的翻译叫新译,玄奘大师之前我们称它作古译,古时候翻译的。古时候翻菩萨是大道心众生,玄奘大师把它翻译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他们的情执并没有完全断掉,但是他觉而不迷,所以称之为菩萨。「士谓士夫」,我们中国古人所谓士大夫阶级,用现在的话就是知识分子。称大士,那是高级的知识分子,不是普通知识分子可以能够相比的,所以称为大士。「大者」,就是前面所解释的「大道心之大」,这就不再说了。「本经会中,以普贤菩萨为一切菩萨之上首」,所以品题是「德遵普贤」。
在中国佛教,是以四大菩萨为代表,就是四大名山。第一个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他代表佛法的扎根教育。你看地,凡是居住在地球上所有的众生都离不开大地。所以地藏,藏是宝藏,土地能够出生五谷杂粮,养我们这些有情众生。大地里面有无量的珍宝,我们开采出来能够得其用,所以用地来比喻。地比喻什么?比喻我们的心地,这个要知道。大地有许多宝藏,我们心地里面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这是我们自心本具的宝藏,同样一个道理,要把它开发出来。现在科学技术进步,开采的能力比过去大多了,少数的人工,是大量的开采,这是近代科学技术。那我们的心地宝藏用什么来开采?地藏菩萨教给我们两样东西,孝亲、尊师,就能够开采我们心地宝藏,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极乐世界是心地宝藏可以说是圆满开发出来的状况,极乐世界那么美好,心地宝藏全开出来了。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灾难这么多,什么原因?我们心地宝藏如如不动,统统没有开采出来。不是没有,跟极乐世界没有两样,他们开发出来了,我们没开发而已。所以佛在这里教导我们,希望我们也能够开发,跟极乐世界一样。地藏菩萨代表。
《地藏经》里面教我们什么?教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我们的智慧得自于老师,老师对我们的恩德跟父母没有两样。在中国古礼里面完全显示出来,譬如最平常的,我们所说的称呼,称名。现在乱了,现在叫乱世,社会大乱,没有礼了。在过去,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就是戴帽子,表示他成年了,他不是小孩了,你要对他尊重,不能称他的名。名,父母可以称呼,老师可以称呼。你在国家服务,你做到宰相,皇帝见你都不称名,称你的字,所以有名、有字。字是什么时候谁给你的?你二十岁行冠礼的时候,你的同辈,兄弟、表兄弟、同学、朋友大家送你一个字,以后就称字不称名。所以中国人有名、有字。更恭敬的还有号,字还有号,叫别号,那就更恭敬。最恭敬的连号都不称,称你出生的地方,譬如清朝末年李鸿章,大家称他李合肥,这是最恭敬的。合肥出来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所以用地名来称。佛门也不例外,你看智者大师不称他智者,称他作天台大师,他住天台山,说天台大师就是智者大师,不称名。慈恩大师是窥基,他一生住在大慈恩寺,长安的慈恩寺,所以用寺庙名来称他,不称他名也不称他字。这是对一个成年人的尊重。现在不行,不但称你名还带姓,这个不像话,连名带姓那是骂人,你说现在这不是乱掉了!在从前,皇帝要称你的名,你就有罪了,你就判刑了,他都不能连姓说,连姓说那对人有种侮辱性的,皇上都不会做这个事情。所以你从这一点看,中国人把老师跟父母看成平等的。老师的儿女跟自己亲兄弟没有两样,有一生互相照顾、互助合作这个义务,他是我老师的儿女,跟自己亲兄弟一样的照顾,古礼。现在没有了,这是世界乱了、社会乱了,大家都不讲求这些。
菩萨,四大菩萨这第一个,他代表中国的大乘佛教。第二位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再升等,再升一级,这课程,地藏课程学完了,第二个课程是什么?第二个课程是慈悲,要把我们的孝亲尊师推广,推广到所有一切众生。《弟子规》里头说,「凡是人,皆须爱」。佛比《弟子规》范围还广,不但人要爱,花草树木要爱,山河大地要爱,他那个爱是推广到遍法界虚空界,爱心,爱心遍法界,这样推广。这就是大慈大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缘是条件,没有条件的,这个爱心没有条件,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平等的爱、真诚的爱,这就是爱的教育。同体大悲,看所有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不是一家,一家还有分别,一体,这是大乘佛法。再提升,文殊菩萨做代表,代表智慧。这个爱心一定要以智慧为基础,不能用感情,用感情就变质、就坏了。所以这爱是理智的爱,不是感情,这就对了。大乘佛法最主要的就这三桩事情,孝亲尊师、慈悲、智慧。普贤菩萨代表落实。如果这个东西不能落实在生活当中,你没有做到,那不等于零吗?普贤代表实践,将孝亲尊师、慈悲、智慧落实到生活,落实到工作,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这叫普贤。所以普贤代表大圆满,解行相应,解行圆满。这四大菩萨代表大乘佛法。现在没人讲,也没人知道了,都把菩萨当作神明去膜拜,错了,这变成迷信了。佛法原本是教育,现在变成迷信、变成宗教。这是我们学佛,无论在家出家的弟子,对不起释迦牟尼佛,对不起祖师大德,我们没有认真去学习,把佛教变成这个样子,让社会大众对它产生很大的误会,错了。
菩萨的名号我们称之为德号,菩萨的德号代表修德,我们听到之后要认真去学习。佛的名号代表性德,是自性里头本有的。虽然本有,如果不修,性德透不出来,一定要修学。所以佛法,实在讲,它是最圆满的教育、最真实的教育,我们学佛首先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究竟圆满的教育。普贤摆在第一就代表一定要做到,不但要做到,要圆圆满满的做到,这才叫普贤。名字好,意思好。普是普遍,遍法界虚空界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是贤人,就是圣贤,贤是圣贤,个个都是圣贤。圣贤,在佛教里头,在印度人称,就是佛菩萨。印度人称佛陀,我们中国人称圣人;印度人称菩萨,中国人称贤人。为什么当年翻译不把它翻成圣人跟贤人,还要翻佛陀、翻菩萨?圣贤的标准不一样,印度的标准比我们中国高,我们中国的圣贤跟它比还差很多。它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断烦恼,我们中国圣贤没有讲断烦恼,他们要断烦恼。见思烦恼断掉这称阿罗汉,尘沙烦恼断掉才称菩萨,无明烦恼断掉才称佛,这三个标准,我们中国圣贤没这三个标准,古印度有这个标准。确实跟中国圣贤意思很接近,但是它的标准比我们高,所以依旧保留梵文的音译,这个我们学佛不能够不懂。
其余像「文殊」,文殊代表智慧。「弥勒」,弥勒是释迦牟尼佛以后,贤劫一千尊佛出世,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弥勒是第五,将来弥勒菩萨会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第五尊,这是贤劫千佛里面的上首,他做代表。弥勒是梵语,翻成中国是慈悲的意思,慈悲到极处。「贤护」是在家学佛居士里面的上首。实际上贤护的成就跟文殊、弥勒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出家可以以佛的身分教化众生,在家不能用佛的身分,最高是等觉菩萨身分,如果他要现佛身出现,他一定要现出家相,差别就在此地,除这个之外,没有任何差别。所以在家学佛,他的成就跟出家没有两样。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实际上是两尊佛同时住世,释迦代表出家佛,维摩居士代表在家佛。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维摩居士讲经,释迦牟尼佛派他的弟子舍利弗、目犍连这些人去听经,居士讲经,出家人听经,这些出家人见到居士也要顶礼三拜,也要右绕三匝,礼节跟见佛完全相同。这代表什么?代表佛法师道第一,他是老师的地位,他就是第一大。我们虽然是出家,老比丘看到老师还是要顶礼,要行最敬礼。不可以说我是出家人,你是在家居士,不可以,你出家是学生,他在家,他是老师。现在这些道理都没人懂,也没人讲了。民国初年支那内学院还讲求,杨仁山居士所传的他的弟子欧阳竟无,欧阳居士升座讲经,出家这些比丘听经的都是遵照规矩,一定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这些礼节存在,佛法常住世间,礼节没有了,佛法就没有了。当然,真正修行,德行、学问是不能够少的,你真正值得人尊敬。所以出家人不能够妄自尊大,不可以,在家修学好的、有证果的,必须要尊敬。
「暨十方来会无量无边之诸大菩萨」。有些他到这个世间来示现,帮助释迦牟尼佛接引众生,我们能够见到他,他在这个世间,像前面介绍的,都投胎过来的。还有许多从十方来的,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人数众多。这些全都「遵行普贤大士之德」,也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他们修什么?修礼敬,修称赞。世尊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菩萨无论是出家在家,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要想成佛就不能不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之德跟一般菩萨之德有什么两样?实际上讲差不多,但是有一样是绝对不相同的,那就是普贤菩萨的心量大。经上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是什么人?那是普贤菩萨,别的菩萨没有那么大的心量。有这样大的心量,修六度万行,那都叫普贤行。所以普贤行重在心量大,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都是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为对象,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平等对待,这是普贤行。
礼敬诸佛,对诸佛如来恭敬,对一切众生恭敬。为什么?《华严经》上佛说得很清楚,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怎么能不恭敬!你怎么可以说我对释迦、对阿弥陀佛恭敬,跟你不平等,不可以,要平等。我对释迦牟尼佛怎么恭敬,我对阿弥陀佛怎么恭敬,我对你就是这样恭敬,不可以有两样,有两样就不叫普贤菩萨,那就不是修普贤行。称赞,供养,忏悔,一直到普皆回向,都是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去修,普贤行跟一般大乘菩萨行不相同的地方在此地。「普贤大士乃华严长子」,他代表大方广佛华严。「其至德」,他最高的德行,就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他是娑婆世界净宗初祖。释迦牟尼佛成佛第一部讲《华严经》,他在华严会上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是净土宗,娑婆世界净土宗的初祖。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谓大士十种广大行愿」,这里头说出来了。「一者,礼敬诸佛」。礼是从外表说的,敬是从内心说的,内心恭敬,外面表现得有礼节。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懂得,礼还是要遵守世间的一切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古今的礼不一样,中外的礼也不一样,恭敬的心完全相同,表现在外面一定要随顺这个时代,随顺一般人的风俗习惯。譬如佛门里面最大的礼节,现在还是顶礼,右绕三匝现在没有了,普通还是顶礼三拜。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适不适用?不适用了。你很恭敬,见到法师就顶礼磕头,让别人看到不敢学佛,学佛要跪到磕头,这佛不能学。你这一拜,把很多人学佛的这个心拜掉了,所以不可以。现在人的礼节是三鞠躬,我们合掌问讯,这个好。所以我就不赞成人家大庭广众当中,尤其公共场所,一见到,在飞机场见到也磕头顶礼,把人都吓坏了。通情达理,在什么场合行什么礼。你说伊斯兰教,回教徒,他们最敬礼是拥抱。我们跟他常常往来,在他那个场合当中我们也抱抱他,他欢喜。所以一定要懂,通权达变。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大庭广众、公共场所不要拜,问讯就对了。拜,好像我们很恭敬,吓了很多人不敢学佛,这个因果责任你要负担。
所以礼敬,心是平等的,完全平等,在形式上不一样。我们见到佛像可以,我们拜三拜没有问题,人家问为什么?我们对老师的尊重。你看老师已经离开我们三千年了,我们见到他还是这样热爱,还是这么尊重,那眼前的老师,哪有不尊重的道理!中国人拜祖先,供祖先牌位拜祖先,祖先什么样子也不认识,但是你还纪念他,外国人感觉到奇怪,我们把道理分析给他听,他说有道理。对祖宗有尊敬的心,对父母一定孝顺。所以《论语》里面讲得好,这些礼节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好好的学习,这个社会风气就厚了,人心就厚了。所以它收到教学的效果,这是我们不能够不知道的。
第二,「称赞如来」。你看看,第一句礼敬诸佛,范围非常广大,对一切众生。众生两个字的意思要很清楚的理解它,众是众缘和合,生是生起的现象,你看这个意思多广。我们身体四大五蕴众缘和合而生起这个身相,这个身叫众生,众缘和合而生的。你想想哪一法不是众缘和合而生?树木花草是众缘和合而生的,山河大地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然后你才晓得,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的现象,现在科学家把它分为三大类,第一个物质现象,第二个精神现象,第三个自然现象,三种现象都不外乎众缘和合而生,那这个众生的范围就太大太大了。所有这些众生我们都要礼敬、都要赞叹。他是善的我们要赞叹他,不善的,不善的就不能说,而且不要放在心上。不善的看到就像没看见,听到像没听见,绝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心,古人讲得好,心是良心,你的心本来纯净纯善,这是你的真心,纯净纯善。现在的心不善了,为什么?你很喜欢把别人的肮脏东西放在心上,变成别人的垃圾桶,你还以为你很聪明。哪一个聪明人把自己的良心做为别人的垃圾桶?全装些坏东西,好的东西不收,全收集坏东西,这个大错特错!
礼敬诸佛,佛是从相上看、从外表上看的,绝对没有分别执着,但是称赞就不一样。你看称赞,他说如来,他不说诸佛,如来是从自性上看的,不是从外表上看的。换句话说,称赞跟礼敬有差别。礼敬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见到一切众生都平等。可是称赞就有分别,他是善的,我赞叹他,他是恶的,不赞叹他,这就有差别。那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标准很多,真的有初级、中级、高级,差别很大。绝对的标准、最高的标准是不起心、不动念,这个太高,我们做不到。佛教给我们最高的达不到,佛就给我们一个一般的标准,在佛法里面第一个标准十善,这十条就是善恶的标准。十善第一个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邪行就是不淫欲;不恶口,恶口是说话很难听,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别人,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妄语,妄语骗人,口这四个标准;意,起心动念不贪、不瞋、不痴,这十条。与这十条相应就是善,与这十条不相应,那就是恶。所以我们称赞如来要用这十条标准,随着我们修学然后慢慢再提升,这是最低的标准,五戒十善。
中国老祖宗教导我们的,跟这个非常接近,中国老祖宗教我们有四科,就是四个科目。第一个是五伦,五伦是讲人与人的关系,一定要懂得。现在关系乱了,关系乱了社会就乱。五伦第一个父子有亲,这个亲是亲爱,这个亲是天性,不是学来的,是属于自然的,没人教,这个亲是亲爱。现在还能看得到。我是前几年,应该有七、八年前,我在日本参加联合国的一个和平会议,跟到我的这些同修们,在家居士很多,有二十多个人,他们跟在我身边。我们在外面散步,有个年轻的妈妈,也是我们自己同学,推了个小孩,她的儿子,四个月大,非常可爱,推个小车。我走到路上突然叫大家停下来,我说你们看,看父子有亲,你们来观察这个。你看小孩虽然不会说话,你看他的眼神,你看他的动作,他对他妈妈那个爱,妈妈对他的爱,你们细心观察,在这里看到自性的流露,能看得到,三、四个月大。大概六个月以后看不到了,为什么?学坏了。他天天看电视,电视天天教他,就不一样了。所以三、四个月很天真,他还没有受什么严重污染,你能够看得出来父子有亲。所以我们老祖宗真有智慧!这是外国人赞叹,不是普通人,汤恩比博士赞叹。他说中国,古时候中国人最懂得教育,他们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经验,这全世界其他的国家族群都比不上。
中国人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从怀孕,叫胎教。小孩一出生,眼睛张开他就会看,他就会听,他已经在学习了,你不能瞧不起他,你不能小看他,他很认真在学习。他从哪里学?就是父母、大人,在他周边的,言谈举止统统影响他。所以《弟子规》不是教小朋友念的,也不是教小朋友背的。《弟子规》是怎么回事情?是父母做出来给小孩看。从前的家是大家庭,兄弟都不分家的,女孩子嫁出去,男孩子兄弟不分家的,这大家庭,五代同堂是很正常的事情、很普遍的事情。所以婴儿在摇篮里面就看他的父母怎样对他的父母,就是对他的祖父母,怎么样对待他,他就学会了。所以《弟子规》是自己尽孝做给婴儿看,看多久?三年,这一千天叫扎根教育。三年天天看、天天听、天天学习,根深蒂固。三年的成就,古人有个谚语说「三岁看八十」,八十岁都不会改变。他学什么?学孝亲。孝亲学到了,尊师就顺理成章。到小朋友六、七岁上学,懂得尊师重道,他会成就。
特别是上学的头一天,这个事情我干过,应该是六岁的时候,我上学比人家早一年。私塾,私塾是家庭子弟学校。那个时候我们的家真的已经是家破,人都散掉了,所以我们依靠的是姑妈,那是个大家族。我的姑父兄弟十个人不分家,是大家庭,我们依靠他家,在他家的祠堂里面有家学,我们去上学。父亲带着我,带着送给老师的礼物,就是束脩(礼物),进到学堂,学堂是祠堂,大殿上供的孔子的牌位,没有画像,「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字我都记得很清楚。我在没有上学的时候我父亲教我认字,大概认识有三百多个字,所以那上面的字我都认识。老师带着同学,同学是站在两边,老师站在孔子牌位旁边,先向孔子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礼,那是清朝时候的礼节,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三跪九叩首。拜完之后,请老师上座,老师坐在孔子牌位的下面,我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我们看多了,为什么?每个新同学进来都要行这个礼。你看看,父母对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老师的话我们还能不听吗?不要讲的,自然就听话。老师要不认真教好学生,怎么对得起人家的父母?人家父母对你多尊重,人家这一个家族对你多尊重,你能不认真教吗?都是真心流露。现在没有了,所以师道没有了,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佛是师道,佛是老师。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来,为什么当年释迦牟尼佛弟子四面八方去推动佛陀教育,有些地方一、二百年没有了,三、四百年没有了,六、七百年没有了,只有在中国,两千多年它还不衰,还能存在,什么原因?中国人重视孝道。它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孝道没有了,师道也就没有了。所以现在没有了。如果不能恢复起来,这个世界的动乱,不会再有和平,真的。有一些国家领导人见面的时候他问我,他说法师,你看这个世界还能恢复和平吗?联合国主导的世界和平会议我参加了十几次,那是集合全世界的真是菁英、学者、专家,这个会开了差不多四十年,世界愈开愈乱。我现在年岁大了,我不参加了,以前我代表澳洲大学,昆士兰大学、格里菲斯大学,以教授的身分去参加这个会议。南昆大这个地方它送我一个博士学位,所以也是我的母校。信心,对于现在这个,信心没有了,怎么能安定和平?所以这个事情必须是把教育重新再恢复起来,特别是宗教教育。为什么?今天社会上的教育,有学办事的教育,科学技术教育,做人的教育没有了,不教你做人。所以伦理的教育没有了,道德的教育没有了,因果的教育没有了,人都学坏了,社会怎么会不动乱?这大问题!
今天要救这个世界,我常常想着只有宗教,怎么样把宗教团结起来,把宗教回归教育。我跟宗教接触得多,我接触都劝他们要讲经、要教学。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一辈子,四十九年一天没有空过。我出家遵守老师的教诲,老师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我就真干。我从出家那一天起就开始讲经。我讲经是做居士,没出家之前学会的,所以一出家就教佛学院,就在外面讲经。现在寺院里面这些经忏佛事我没有参加过,一生讲经教学。是相当辛苦,受很多委屈,但是我不会怪别人,为什么?这是历史、社会所造成的,不是他们的过错。我们把讲经教学疏忽了两百年,日本的佛教把这个疏忽了四百年,你怎么可以怪人?我们今天要发心从头做起,把佛教教育带起来。它是教育,经典是教科书,这个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学习,学了决定有好处、起作用。所以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有智慧去辨别,善心、善行我们赞叹,不善的心行我们不赞叹,不放在心上。别人的善言善行放在心上,不善的统统不放在心上,养自己纯净纯善的心,这就对了,我们真正跟释迦牟尼佛学到东西了。
中国传统这第一个科目里头是伦理,伦理的教育,这中国重视教育,为什么?希望父子这种亲爱能够在一生当中保持不变,这是中国传统教育里头第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希望这种爱扩大,从你跟父母之爱,父母跟子女之爱,推行到爱你的兄弟、爱你的家族、爱你的邻居、爱你的乡党,爱社会,爱国家,到最后是「凡是人,皆须爱」,推广。所以中国传统教育是爱的教育。最根的那个点,原始点,就是父子有亲这个亲爱。这样的教育,社会能不好吗?人生能不幸福、能不美满吗?真的,你真照做,确实生活美满。这是外国人佩服的地方,中国古人懂得这一套。
做人基本的德行,这是性德,五个字,五常,常是永恒不能变。第一个是仁,仁爱。念头念念要想到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愿意接受的我就不可以加给别人,我喜欢的别人也喜欢,常常想着自己就想到别人。第二个讲义,仁义。义是循理,今天讲合情合理合法。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言语、我们的行为合情合理合法,这叫义。第三个是礼,礼是讲礼节。礼是有节度的,不能够超过,也不能不到。最敬礼三鞠躬,你就三鞠躬就好,叫礼节。人家三鞠躬,我四鞠躬,我特别恭敬一点,那是巴结,超过了;人家三鞠躬,我二鞠躬就可以了,二鞠躬是傲慢,你还不到。所以一定要符合它的节度,它统统有节度的,人与人之间礼尚往来。第四个是智慧,我们讲理智,不能用感情,用感情就会出问题,用理智不会出问题。最后一个是信用,头一个要自信。信用里头,中国人讲信,相信自己什么?相信自己本来是圣贤。学佛相信自己本来是佛菩萨,你才能成佛菩萨,不相信自己是佛菩萨,永远不会成佛菩萨。不相信自己的心是本善,你永远做不到善人。所以相信自己本性本善,相信自己本来是佛,我努力学习,我恢复到我自己的本位。
中国教育就是讲这些,不讲升官发财。升官发财是小事情,你的德行好了,有智慧、有德行,你生活自然可以过去。只要吃饱穿暖,有小小的房子可以遮蔽风雨,活得多自在、多幸福,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今天世界上这些拉杂问题你都看得很清楚,为什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旁观,我不在里头,你就会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清楚,你就有智慧帮助他解决问题。基本的德行,衍生出来的就是八德。所以中国老祖宗千万年教给后人的,归纳起来总共十二个字,不多,这十二个字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是中国人,千万年来就这十二个字,老祖宗世世代代相传。我们今天把十二个字全丢掉了,所以灾难来了,把十二个字找回来,灾难就化解了。所以佛法里面讲的底限,十善、三皈五戒,我们认真努力把它做到,这叫真正学佛。与这个相应的称赞,与这个不相应的不放在心上,叫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供养是下对上,一般叫布施,用最诚敬的心。普贤菩萨,他看一切众生都是如来、都是佛,所以他没有布施,他只有供养,最恭敬的,最恭敬的心帮助别人。如果说我们自己生活很清苦,没有东西能供养别人,我们的礼节可不可以供养?我们的笑容可不可以供养?太方便了,不一定要花钱。最大的供养是布施欢喜、布施恭敬,这个人跟你接触都会欢喜。如果有能力,一定要帮助别人,而且什么?不求回报,在佛法里讲与一切众生广结法缘。你要帮助人,人家要能够接受,那就得有缘,没有缘,你帮助他,不接受你的。所以结缘在佛法里头就比什么都重要,与一切众生结缘。
我们在图文巴十年了,这个十年,我觉得我们自己修行不够标准,距离标准差得很远,但是跟图文巴市民结缘我们做得很成功。这个十年来,我们关心他们,我们爱护他们,我们帮助他们,方方面面,全心全力照顾他们。我们自己在物质生活上尽量节省,多余的这些财力帮助这个社会,人缘好!我到澳洲来,跟澳洲政府的缘结得很好,从联邦政府、州政府到地方政府关系都非常好,人民对我们非常好,这个很难得,非常非常不容易。所以现在十年了,希望底下这个十年我们认真修行,把佛教的精神,把佛教的文化,落实在这个地区,那真叫无量功德。真正努力去做,这个地方人都有福报,这个地方人不会有灾难,就是把佛法这一点基本功做到了就能够消灾免难。但是人,头一个要放下自私,只要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就是障碍,所有一切善行的障碍,所有一切罪恶的根源,我们要连根拔除,就是不能有自私自利,这点比什么都重要。要广修供养,供养有财供养、有法供养、有无畏供养,有这三大类。
「四者,忏悔业障」。这是对我们自己,我们自己修学为什么没有成就?就是因为自己有业障。业是不善的起心动念,不善的言语造作,这叫造业。业会产生障碍,障碍我们的善心,障碍我们的善行,障碍我们对于经教的理解,障碍我们修行功夫向上提升,会造成这些障碍,这个业障一定要忏悔。所以佛门里头有早课、晚课。我们净宗成立有二、三十年了,最早是在美国成立的,我们就提出修学的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是:净业三福,这第一个,第二个是六和敬,第三个是戒定慧三学,第四个是六波罗蜜,第五个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这五个科目。希望我们常常想着,起心动念与这个科目有没有相违背;如果相违背的就不能想、不能做,如果是相应的我们就应该做、应该去想,用这个标准来修行,来做忏悔的项目。每天早课,我们采取的经文是本经第六品四十八愿,希望我们能够认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能够理解、能够向他学习,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早课的目标。晚课是本经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一共六品经。这六品经讲什么?讲持戒,里面讲的是五戒十善,讲得非常详细。每天晚上反省五戒十善我们有没有做到,有哪些地方违犯了,应当要把它改掉,后不再造,这叫真修行。
我们学佛六十年来,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都曾经涉猎,最后我们选的这个法门,选的这部经典,做为我们这一生唯一的依靠,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没有一个不成就的。现前真修行人,身心健康,这是自己的幸福,家庭美满,事业顺利,幸福圆满你都能达到。与任何人交往,本着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无往而不利。一门容易得清净心,清净心起的作用是智慧,不生烦恼,充满了智慧。这个就是过去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学佛,实在讲就是被这句话打动了,人生最高的享受,那我们一定要争取。我那个时候二十六岁,本来对宗教没兴趣,以为这是迷信,不接触。听到这句话,听到他老人家的介绍,才晓得,佛教不是迷信,这里头有大学问在,有真实的功德。看到老师的晚年,在学校开的课程全是佛经,我们就相信了。他晚年大概二十多年,在学校开了大乘佛学,这大单元,一个大单元要讲一、二年,大概是二、三个学期,大单元,讲「魏晋佛学」、「隋唐佛学」、「华严哲学」,讲这些东西。我们才知道真的不是迷信,在大学里头开课。所以业障要忏除。
第五「随喜功德」。忏除业障之后一定要懂得随喜,随喜就能够破除自己的身见、边见、见取见跟戒取见,有这个功效。也就是我们跟大众相处要放下主观观念,要能够随顺大众。大众有小错都可以随顺,重大的错误不能随顺,要讲解清楚。小毛病,没有什么大碍事的,统统随顺,大家欢喜。如果个人主观观念太强,都要别人顺着我,我不能顺着别人,这个很难跟大家相处;什么人都可以随顺,这就很容易相处,让这个团体一团和气,真正做到成为六和敬的团体。所以随喜功德非常之大,它还能够破除我们嫉妒心。嫉妒这个障碍很严重,这个心人人都有,从小朋友都看到。你看小朋友,五、六个月大的小朋友,还不会说话,你放一个糖放在这里,两个小朋友就会去抢,抢不到他就会生气,就会哭、叫着,你就能看得出来。这个烦恼是与生俱来的。所以随喜能够把它化解掉,没有嫉妒,别人有好事情我们随喜他,我们有能力帮助他、成就他,全心全力成就。成就,他有多少功德,我也有多少功德,随喜的功德把他的功德不是分给我,一样的,他并没有损少,我也没有增加,我的这个功德跟他的功德同时起来,不能破坏。破坏的时候,破坏他只破坏三分,破坏自己七分,不合算。所以障碍别人实际上是障碍自己,成就别人是成就自己圆满功德,何乐而不为之!他做我做都一样,他做我享他的福多好!所以人要懂得会享福。他能造福,我享他的福,这是聪明人。他造福,我讨厌他,我嫉妒他,我要破坏他,那不是破坏他,是破坏自己,自己要辛辛苦苦苦一辈子,没福享。为什么?福都被你折损掉了,都被你自己破坏了。所以一定要懂得随喜的好处,随喜不可思议。
第六要「请转法轮」。前面是自己自行,自己成就之后,你看看这十条,前面的四条是基础,基础第一个是从礼敬,可见得这一条重要。现在的人没有礼,不知道敬。圣贤的教育,心性的学问,第一个条件就是礼敬。没有礼敬,佛菩萨来教你,孔子来教你,都没有用处,你都得不到。由此可知,这个问题重要。印光大师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你得十分利益,百分诚敬你就得百分利益,如果是万分诚敬,那你当下就开悟,你就成佛了。这是圣学,心性之学,关键的所在,不能不诚,不能不敬,要用真诚心。昨天我们讲的中住菩萨,心一定要住在中道,不偏不邪。换句话说,日常生活当中用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就是中住。有分别,偏了;有执着,邪了;不偏不邪就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完全用智慧,这里头没有情识,菩萨之所住处。
称赞、供养,这是修基本的福德,广修供养是修福。人都想发财,都想升官,都想有智慧,都想健康长寿,佛能不能满我们的愿?要不满我们的愿,我们这个佛学了到底得到什么?佛确实,先满足你的欲望,这就没话说了。你所想的这些东西是你自性里头全都具足,你一样都不缺。但是你迷失了自性,虽有,它不起作用,所以生活还是非常艰难。那财能求得到吗?求不到。如果财随便有方法能求到的,我相信孔子要向你学习,释迦牟尼佛也得向你学习。那个人有财富,他命里头有,命里头没有不行。所以因果教育里头讲,「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命里头的财从哪里来的?过去生中修的。他修得多,他这一生财库里面多,过去生中没有修,这一生当中物质生活就缺乏,就很辛苦。
怎么修的?佛就教给我们财布施。过去生中喜欢用财布施,有钱自己省吃俭用,把多余的钱都布施给别人,那是愈施愈多,财是这么来的。聪明智慧是法布施,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我这一生不生病,为什么?医药费布施掉了,我没有医药费。图文巴我们这个医院,我每个月捐给它一万块钱医药费,帮助贫苦的,他们看病没有医药费,拿这个,一年十二万,十年了。还有一个基督教的安宁中心,那是照顾病危的人,基督教办的,办得非常好,它不分宗教。这个重要,人在临危的时候需要照顾,他们照顾很周到,我去参观。他们也是缺乏经费,我也是一年给它十二万,大概有七、八年了。我的医药费布施掉了,健康长寿就这么来,你们去买什么长寿保险,不如我这个干法。老市长,上一任的市长,他非常照顾年轻人,这个城市年轻人吸毒的很多,他搞一个戒毒中心,也是缺少经费问我要三十万,我送给他,帮助青少年戒毒。因为他自己儿子也是犯了吸毒的,他是花了八年的时间把他转过来,很辛苦。所以他知道这个东西很严重。对小孩他照顾很周到,那市长很好。所以我们尽量帮助社会。钱真的是愈来愈多,愈多就愈多做事,不要留住,留住就是罪业。这个世间多少人需要钱用,你怎么可以把钱放在银行里?不可以,要拿出来用掉。
我这一生修这布施,我是学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四众供养,他老人家只做一桩事情,印经。这个好,印经是法布施,帮助人开智慧。他将这个供养的钱建立个印刷厂,在苏州报国寺,叫弘化社,那是印光法师做的。这个基金就是对老和尚的供养,全部投入这里头。我们今天晓得,这部经真的是宝,宝中之宝,我们希望大量流通。全世界有七十亿人,能不能一个人一本?所以有钱就印、有钱就印。希望质量要印得好,人家看到生欢喜心,拿到手上真的如获至宝,我们干这桩事情,经流通。我天天讲,我活一天讲一天,别人邀请我讲演,不讲演,讲经。到哪个地方去,一次也讲经,两次也讲经,我们就讲这部经,替夏莲居老居士、黄念祖老居士宣传,让大家认识这部经、认识这个注解。我们认真好好的来学习,将来个个都成就,在这个世间过着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感谢老师,我的摄影棚里面,讲经的时候,老师的照片都挂在我的对面,念念不忘老师之恩。所以不要积财,要积德,德里头有财,财里头没有德。积德,德里头有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必须要懂得。
寿命可以延长。我的寿命,有很多老同学知道,我的寿命四十五岁,现在多活了四十年。自己寿命业报的,延长的寿命是佛力加持的。为什么要多活几年?多讲一些经。活在这世间干什么?讲经的,一天四个小时。我每天读经大概四个小时,讲经四个小时,这我每天的功课,多么自在。这一生当中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干自己喜欢干的活,社会虽然动乱,对我没有干扰,这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就是真正的幸福美满。我这一生也没有居住的地方,到处都是家,一生像释迦牟尼佛游化在世间,哪个地方邀请就到哪里去。过去邀请讲了不少经论,大家喜欢听什么,随喜功德,我都答应,现在不随喜了,现在找我,就一部《无量寿经》。这个好,《无量寿经》太好了,里面道理圆圆满满什么都有,世法佛法全在其中,这一部就足够了。
自己成就之后,那就得请转法轮。功德,什么功德最大?请法师讲经教学的功德第一大。在古时候,交通不方便,信息不发达,办一个讲经的法会,无论时间长短,长的大概一个月,短的一天,这一次,三次到五次的比较多,请法师来讲经。上午、下午这上课,一般是上午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大众在一起学习,帮助大家觉悟,这个功德比什么都殊胜。现在方便,现在我们用卫星、用网络,全世界都可以看到。虽然卫星没有下载,有计算机都能收得到。所以现在计算机方便,计算机可以收看网络,也可以收看卫星,二十四小时不中断。这是过去做不到的,我们现在做到了。所以我们可以天天都在一起,都在一起学习。
有问题,念阿弥陀佛,别问。阿弥陀佛念多了自然就通了,问题就解决了,妙不可言。还有什么?多听经,多听经也能解决问题。我是上个月,有个同修从中国大陆来的,到香港来看我,听了一次经。听完之后告诉我,他有好多问题要来问我的,结果一次经听了之后他全解决了。所以多听经,多念佛,多做好事,好事就是布施,学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用自己的财力可以做,用自己身体做义工,义工叫内财布施,功德比外财大很多倍。尤其是真诚心、慈悲心来做义工,那功德不可思议,那很难有人跟你相比的,这个要知道。附带要告诉诸位,如果你到道场来做义工,你做得不如法,自己的烦恼习气很重,不能恒顺众生,要别人恒顺你自己,你破坏这里头的规矩,那造的业比什么都重,那他不是来修福,他是来造业的,这个都必须要搞清楚、搞明白。决定不造业,决定要随喜。请转法轮。
第七个「请佛住世」。请转法轮不错,很难得,但是有几个人听一、二次经就开悟了?不可能的事情。古时候有,现在没有了。为什么?古人的心清净,社会安定,没有动乱,所以他的智慧比我们就高。我们受外面环境的影响,烦恼习气很重,这个一定要知道,这比不上古人。我们就是想办法多听经、多念佛,跟外面境界尽量少接触。少接触第一个,不要看电视,不要看网络,这些报纸杂志都不要看,都绝缘。我离开五十年了,所以心很清净,它不干扰我。重大的问题,有些同学很慈悲,这大的灾难问题他节录下来给我看看,我就看那一点点,其他的全都不知道。所以问我,每一天天下太平,天下都没事,生活在清净的环境当中。所以他们有权利去传播,我有权利不听,我有权利不接收,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这个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请佛住世是请善知识、老师长住这个世间。现在好,现在有网络、有卫星,无论住在哪个地方,我们统统天天都可以在一起。所以不一定要住在一个地方,我们的愿都能够满、都能达到。
第八「常随佛学」。后面这三条都属于回向,常随佛学是回向菩提。佛是我们的老师,佛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标准,我们一定以他为我们自己学习的最佳的典型,我们要向他学习,这就决定没有错误。
底下第九「恒顺众生」。这条很难做到,但是一定要做到。现在众生造的罪业很多,造得很严重,你决定不要去怪他。佛在这个经上教给我们,经上说的,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先人是什么?父母不知道,祖父母也不知道,曾祖父母也未必知道,你说我们断了好几代,我们今天做错事情没有人教给我们,所以佛就不责怪我们,我们也不责怪别人。要帮助他什么?要帮助他好好的来学习,学习之后他就明白了。所以今天社会问题很多,真的很不容易解决,可是有一个方法解决,那就是教育。所有的问题的根本都是教育出了问题,没有教人去做人,没有教人做个好人,没有说明人性本善,没有说明人人皆是佛菩萨,没有把这个讲清楚。所以中国这个国家、这个族群能够绵延到今天,靠的是祖宗累积教学的大德。中国这个国家,我肯定至少有一万多年,老祖宗就重视精神生活的文明,那个时候虽然文字没有发明,不能说没有文化。所以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我觉得都是一万年以前老祖宗立下来的,世代相传,因为它简单,决定不会传错,传十万年也不会传错。人人都能遵守、都能够学习,那就是人人都是圣贤,人人都是诸佛菩萨,这个不能不知道,我们不能不感激老祖宗。
马雅的预言,这灾难的预言,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号,是不是世界末日?不一定。好像是去年八月,有一些科学家在悉尼开会,曾经有用一天的时间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美国的布莱登博士,他提出应对的方法,希望地球上的居民真正觉悟,大家都能够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不但灾难可以化解,还能把地球带上更好的走向。这个话说得有道理,跟佛法说的完全相同。他讲的这十二个字,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我们这里就一句话,阿弥陀佛,就解决了。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开口说话别说别的,都是阿弥陀佛。人家问我们,阿弥陀佛,跟我讲一大堆话,阿弥陀佛。就这一句话,妙极了,能度自己,能度众生,能帮助这个地区化解灾难,真不可思议,你说阿弥陀佛多好,这部经上讲得很透彻。我们第一遍讲完了,光盘都做出来,这都流通,大家可以带回去听,这第一遍。这是第二遍,现在是第二遍。我活一年就讲一遍,如果活十年的话,我就讲十遍。这是恒顺众生。
最后一条「普皆回向」,把我们讲经教学的功德回向给整个地球,希望这个地球,我们人类的社会,能够恢复安定和平,地球上所有灾难都能够化解。再回向扩大到虚空法界,跟一切诸佛菩萨都能够相应。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