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钟茂森博士弟子规研习报告》
第五章 泛爱众
这一章总共分二十一条。我们一开头就讲到,《弟子规》总共讲七桩事情,“入则孝”、“出则弟”、“谨”、“信”,这是“泛爱众”,下面还有“亲仁”、“学文”,这都是孔老夫子在《论语》中教诲自己弟子的规矩。前面的孝悌谨信这些德行主要是修养自身的,都是养自己的厚德,是自利,这一章的“泛爱众”是利他。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就是广泛地对大众要有仁爱。这里讲的爱是泛爱,就是广大的爱,也就是博爱,心量是很广阔的,绝对不是指情人之间的爱,那是很小很小的爱,并不广大,甚至爱父母,爱兄长,爱家里的人,这种爱还是小爱,要把这种爱拓展开来,“凡是人,皆须爱”,这样的爱心就大了。
其实圣贤的存心也就是这种“泛爱众”的存心,这种存心的根在于孝悌。对父母孝顺,对兄长敬爱,他就能拓展自己的心量,对一切人的父母、长辈,都如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爱他们,对一切人的兄弟都如对自己的兄弟那样敬爱,这就是“泛爱众”。
繁体字的“爱”字中间是个“心”,放在“受”字中,这表明爱是什么呢?爱是从“心”从“受”,也就是说要用心去感受,感受什么呢?感受对方的需要,对方需要什么,我就尽力地满足、帮助他,这就是爱心的流露。所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那就是一种爱。这种爱绝对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假如说我对他好,那是希望将来他对我好;或者是我对领导好,希望将来领导提升我;甚至我对这个女朋友好,希望她将来跟我结婚……这些爱都是有所图的爱,不是真爱。因为他有私心在,有这个私心,爱就小了,就偏了。《弟子规》要我们做到的爱,是无私的爱心,完全为人,绝不为己的这种爱心,它是无条件的,正如父母爱我们一样,父母爱我们是无条件的奉献,他们并不要求我们将来报答,那是一种无私的爱。
佛菩萨对我们众生的爱就是真正无条件的爱。佛教里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就是无条件,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原因,就爱我们,就对我们慈悲,他把我们看成是一体的,就如我们爱自己的身体一样。每个人都爱自己的身体,左手痛了,右手去抚摸它,还要讲什么条件呢?右手和左手讲什么条件呢?不用啊!为什么?因为是一体嘛。所以真正的贤人君子,他能够存心爱人,他把一切的众生看成自己的同胞,看成自己的一体,所以他能做到“凡是人,皆须爱”。《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教典,它主要是对人而言,但是我们也要把心量扩开,人是众生之一,还有不是人的众生你要不要爱呢?一切众生皆须爱!你的爱心扩展到花草树木,然后再扩展到对一切的动物。孟子都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由自己对父母亲的爱心,扩展到仁民,对民众的仁爱,由对民众的仁爱,又扩展到对一切物的爱心。
佛家讲的一切众生皆须爱,这些众生也包括我们看不到的众生,以及其他法界里的众生。佛家讲六道:天道、修罗道、人道,还有畜生、饿鬼、地狱,这是凡夫有六道;圣人还有四圣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我们都得爱。所以有这样一种存心,这就是真正的佛菩萨。实际上世间很多的宗教,有一定历史传统的宗教,像基督教,像天主教这些宗教,他们都提倡爱。《圣经·新约》里就说“神爱世人”,甚至把独生子都献给他们,爱世人就是“凡是人,皆须爱”,是没有条件的,并不是说是基督教徒,神才会爱的,不是基督教徒,神就不爱了,人可能有这种心态,神绝对没有。所以懂得这个了,基督教徒和非基督教徒也能够和睦相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在神的大爱之中,为什么不能团结友好呢?
其他宗教也都是讲仁慈,这个仁慈是对一切的人都是仁慈的,所以恩师曾经写过一个墨宝,他说“世间所有宗教的根本就是仁慈博爱,其目的在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说“凡是人,皆须爱”,可能有人会问了,难道恶人也要爱吗?有人问过恩师,像希特勒这种人,残害多少无辜,杀了五百万的犹太人,这种恶贯满盈的人难道还要爱他吗?恩师说:“对啊,也要爱他。”为什么呢?因为他本性本善,《三字经》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本性都是相同的。释迦牟尼佛讲,每个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为什么我们现在又不同了?跟圣贤,跟佛菩萨相去甚远呢?那是因为“性相近,习相远”,习气让我们跟圣贤人远离了。所以他造罪业,做恶事,都是他的习性使然,无始劫来养成的自私自利,追求名利、五欲六尘的享受,养成的贪嗔痴慢这些习气,让他这么做了。其实他本来不想这么做的,只是被习气逼的,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他甚至忘记了自己本有的纯善的本性。所以我们要看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的,我们就要爱他。不能看他的习性,看他的习性当然就有善恶的区别了。诸佛看一切众生,就如同诸佛,为什么呢?因为他看的是众生的性,那是无二无别的,所以就懂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所有的众生都是被天所覆盖的,头顶着青天,脚踩着大地,是跟我们平等的,所以我们要爱他们。
这里引申的意义是,我们要效仿天和地,天覆盖一切众生,它并没有分别,没有区分善恶。地也是一样,它没有说你是恶人我就不载你了,是善人才载你,它也一切平等,不分智愚贤不肖,都是“天同覆,地同载”。圣人效仿天地之心,效仿天的仁爱,地的厚道,厚德载物,能够容纳一切善与不善。要知道那些不善是他的习气,他本来不是这样的,他一定会变好的。
马鸣菩萨给我们讲:“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就是本性纯善,本来有的。《弟子规》里所讲的自性的性德我们本来就有,每个人都能做到,现在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不觉”,这是习气,不觉本无。本来没有的为什么不能把它剔除呢?所以可以剔除。本有的可以恢复,所以恶人可以变成善人。
我们这次学《弟子规》,着重从学佛人的角度来学习。因为恩师也是看到很多学佛多年的同修,包括我在内,功夫都不得力,就连断恶修善最基本的一层都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基础。《弟子规》没有做好,没有做到,所以大力提倡学习《弟子规》,这一次,我们就有必要站在学佛人的立场上,来学习《弟子规》。
学佛的人,特别是听恩师讲经多年的,都愿意求生净土。对求生净土的人,《无量寿经》里讲了两个条件:第一条是发菩提心;第二条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两条缺一不可。很多人一向专念做得不错,每天都念阿弥陀佛,念好几万,念经也念不少,一向专念还能做到,但是发菩提心没有做到。功夫不得力,往往就是缺少菩提心。那么菩提心怎么发呢?《弟子规》这一条就教我们发菩提心,“凡是人,皆须爱”,这是广大平等的菩提心。要懂得“人”是代表一切众生,不仅是地球上的众生,还有其他星球,广袤的宇宙中,所有世界的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爱的对象。发这种心就是发菩提心,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看待。
在理上讲得通,在事上也很有可能,一切众生可能就是我的父母,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里打转。我们看到西方国家的科学家们都证实有因果轮回,很多案例,轮回真有啊。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史蒂芬森教授一个人就收集了三千多个案例,证实真有轮回。既然有轮回,我们就要知道我们每一生中都有父母,这些父母也都还在轮回,可能这一生我变成人,他可能变成一只鸡,一条狗,都未可知。所以我们要是用刀宰杀这只鸡,你怎么知道那不是你过去的父母呢?你怎么知道他将来不能成佛呢?他现在就是未来诸佛,更何况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由于没有闻到佛法,在六道里,特别是在三恶道里受苦。在地狱里正在受上刀山、下油锅的煎熬,正在声嘶力竭的叫喊,我们有没有听到?看到那些鸡鸭,就知道它们可能就是我们过去的父母兄弟,家亲眷属。现在他们正在被宰割、烹煮,痛苦万分,我们有没有感受到?想到这里真是要发菩提心,要度生生世世的父母。所以《弟子规》我们真正要做到,第一条就讲“孝”,孝是根本,发菩提心也是建立在孝的基础上,真正爱父母,就想救父母,看到过去生中这么多父母,在地狱里受煎熬,受无量的痛苦,于心不忍,所以我们发心要成佛道,要广度众生,要帮助他们。这时候菩提心就真正发出来了,发出大心要为一切众生,努力去修行,这是报恩。那么求生净土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很难成就,得发心求生净土,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具足神通智慧,才能帮助过去生中的父母。常常这样去思维,菩提心就发出来了。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我们真正培养爱众的那种仁心,对一切的众生都仁爱、慈悲、关怀、帮助,这种行就高。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仁爱之心越大,他的品行就越高。真正品行高的人,他就会逐渐为人所知,为人所恭敬、爱戴,那么他的名望就自自然然高起来了。这叫做实至名归,他不是去求的,是自自然然的,因为他的道德学问,他的这种仁爱,这种心行很高,所以名望也非常高。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你是不是真的品行学问高,还是只有这个名气,名不符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你不是真的德行高,只是名高,就是名不符实,慢慢地大家看出来了,也就疏远你了,“人所重,非貌高”。貌似很高,这种高包括什么呢?比如说你有高的学位,你有很多的资产,可能地位很高,名气很大,这一些都属于貌高,不是真正的高,真正的高我们要看道德、品行、学问。
“才大者,望自大”也是如此。名望一定是跟着一个人的才华、学问相配,才华大的当然名望就大,人所佩服的并不是他的这种名望或是他说得怎么好,要看他有没有真才实学。古来的大德,都是因为有真实的道德学问,才为世人所敬仰。比如说孔老夫子,他出生在一个很平凡的家庭,但是由于他一生不辍地追求圣贤之道,养成自己完美的人格,所以被后世所敬仰。孔老夫子的弟子们也是因为佩服他真实的道德学问才跟他学习,并不是因为他的名气大,也不是他说得好听。所以我们要知道,看人要懂得看他的实质,什么是实质呢?德行学问,是他的实质,有的人他可能其貌不扬,但是他有真实的道德学问,这种人就是我们的善知识,我们应该亲近他,向他学习。在古代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东晋时代,有一位道安法师,这是一位佛门大德。他在年轻的时候,因为长得很矮小,很丑陋,所以被人看不起,可是这个人真有德行,真有才华。他出家以后,还是个小沙弥,他的师父就让他扫地去,有一天他就跟师父说:“师父,我在这儿扫地扫了很久了,你能不能给我一部经,我想学习一下。”师父就随手拿了一部《辨意经》给他,说你拿去看吧。第二天,道安法师回来见师父说:“师父,这本经我已经会背了,你能不能再给我一部?”师父觉得很吃惊:“什么?你能背了?”因为《辨意经》有五千多字,所以,一个晚上能背下来那是天才啊!于是师父又给他一本《成具光明经》,这本经有一万多字。结果第二天道安法师又回来:“师父,这本经我也会背了。”师父看着他,皱着眉头说:“出家人不能打妄语!”道安法师说:“我没有打妄语啊,不信我背给你听。”于是他就把这两部经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背了出来。他的师父知道自己小看这位小沙弥了,这位小沙弥确实有过人的天赋,就对他说:“你不必在这里了,我已经没有能力来教你了。”就劝他另投明师。道安法师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他有真实的道德学问。后来他学佛很用功,博闻强记,而且依教奉行,成为了一代祖师大德。他对佛教的贡献也很大,因为他才华出众,知识渊博,道行很高,所以名望也很高。真的行高之后,名望就跟着高了。因为他的名望大,办了很多佛教的事业,比如建很多译经场,很多梵文的经典被翻译成中文。而且道安法师还礼请了印度的一些高僧大德来中国传法,翻译经典。我们知道当时很有名的一位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就是道安法师劝当时的皇帝符坚去西域龟兹国邀请来的。道安法师门下有很多高徒,很多大师级的出家人,最有名的慧远大师,我们净土宗的初祖,就是他的高足之一。而且道安法师还制定了很多佛教的制度,包括僧尼的戒律,从他那时候开始,他把所有出家人的姓改成姓“释”,释迦牟尼佛的“释”。这是“行高者,名自高”;“才大者,望自大”最好的一个例子,这是中国所说的“丑僧俊道”。这个出家人长得丑,但是他的道行却是很高的。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这一条是讲真存仁爱之心的人,他看别人就如同看自己一样,众生跟我是一体的,他有这个观念。所以当看到别人有能力、有才华、有道德、有学问,他总是会赞叹,而自己有能力有学问总是跟大家分享。所以他绝对不会有私心。如果觉得“我这个学问道德不可以传授别人,或者传给别人的时候得留一手”,那么这就是私心。有这种私心表明他还没有跟大众一体的仁爱之心。当人家有比我们高的能力、学问、道德,我们对他要更加尊重,千万不可以觉得他高过我了,我不是将来就没有名望了吗?这是嫉妒的心,嫉妒心起来之后往往就会想方设法批评人。当然假如那个人不是佛,难免是有过失的,菩萨都有过失,这个过失被他找出来之后,他就大加批评、指责,目的就是为了他人的名闻利养不要超过自己,所以这些都属于私心,要知道私心是我们痛苦的根源。佛告诉我们,众生的苦难就是执著而来的。执著什么呢?执著我,有我就有人,人我就对立起来了,有我就有自私,自私就造成了我们在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地受苦难。所以要懂得,凡是起了私心之后,马上要警觉到,这个是我痛苦的根源所在,要把它放下。
那怎么放下呢?从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方面来学习。看到人家好的,一定要随喜。别人好,就如同我好一样,由衷的高兴,并不是表面上的,虚伪的恭维、虚伪的赞叹,那个不管用,心里还是自私,还是嫉妒,有这种业因将来就会有恶的果报。所以因果就在你的用心,如果你的心恶,哪怕你的行为是善的,将来都会有恶的果。《朱子治家格言》上说“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就是看到人家有喜庆,不能够生妒嫉,他有喜庆我就有喜庆,是一样的,因为他跟我一体;别人有祸患了,不可以生喜幸心,看到别人遭殃了,心里还偷偷笑,那就不善到极点了。我们如果能够帮助他,那就要帮助他,纵然不能帮助他,也要生起怜悯之心,看到他遭殃了,受祸害了,跟他同样地难过,这是仁爱心。
【勿谄富,勿骄贫。】
我们要把那些阻碍我们爱心的习气毛病去掉。人往往有一种高下之心,看到富贵之人,就生起一种阿谀奉承、巴结的心理;看到贫贱,就生骄慢,这两种都是不好的,都是烦恼。《朱子治家格言》上讲:“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见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看见这些富贵的人,就满脸笑容,对他们非常地客气,阿谀奉承,一种巴结谄媚的态度,君子觉得这是很可耻的。对富贵也好,贫贱也好,总之,对一切人,我们都要恭敬。不可以只对富贵的人恭敬,甚至巴结,那就是谄富了。骄贫就是看到贫穷的理都不理,有时还故做骄态,那么是谁贫贱呢?是自己贫贱了,成为一个心灵贫贱的人了,所以真正有涵养、有道德品行的人,绝对不会做这个事情,他会守住自己的本分,见到富贵之人不会巴结,见到贫贱之人他也不会起骄慢之心。安分守己,这个心就合乎道理。
《中庸》里都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就是他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他就做什么样的事情,安分守己,不会攀缘。所以“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自己是个富贵的人,他就做富贵人本分的事情,如果是贫贱的人,就做贫贱人本分的事情。富贵的人能够好礼,讲究礼貌、恭敬,懂得判断是非善恶,能够择善而行,那么这种人就是圣贤君子。再贫贱的人他也懂得好学,而不以贫贱为耻,安分守己,在自己的位置上进德修业,这都是可以成圣成贤的。所以圣贤不分贫富贵贱,就在你自己的地位上面,尽自己应尽的本分,就可以成就完美的品德。
【勿厌故,勿喜新。】
这是讲,人不可以喜新厌旧,如果是把喜新厌旧表现在对自己的生活物品上面,这就造成了奢侈浪费,我们的衣服、鞋帽这些物品,小心地、爱惜地用,能够用很久,不能说衣服旧了,鞋旧了,就不穿了,穿出去怕人笑话。你心有个主宰,常常把心思放在道上,就不会以衣食为忧,就不会喜新厌旧,更不会去赶潮流,追时髦。养自己的谦德,养自己的俭朴。李炳南老居士,他一生就守住俭,对自己生活要求降到最低的程度,一天只吃一顿饭,穿的衣服,外衣因为要穿出去见人,所以没有打补丁。内衣都是补了又补,袜子破了,也是补了又补。我去年到台中莲社,去参拜雪庐老人当时讲经说法的地方,看到老人家当年用的物品,真的是非常感动,衣服都是破的,补了很多补丁,床上所用的物品都是非常破旧的,从来不愿意去换新的,这是惜福,懂得惜福就有福,如果不懂得珍惜福报,甚至奢侈浪费,那这个人就没有福。为什么呢?因为骄奢淫逸的家庭,往往没几年就败掉了,我们说的丧家子,就是骄奢淫逸的人,这样的人他就会败家。
所以看一个家庭能不能长久,从他的生活态度就能看到。喜新厌旧,在社会上已成为一种潮流了,不仅衣着上,用的物品上追求潮流,每年都是追求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就连找对象都要喜新厌旧!现在为什么离婚率这么高,而且每年都在攀升,正是因为有喜新厌旧的心理。没有道义、没有情义、没有恩义,所以这种家庭怎么能够长久呢?二00四年的统计,说台湾地区每年有十三万对新人结婚,可是同年离婚的有六点二万对,十三万里面就有六点二万,基本是一半。结婚有一半是离婚,这还得了啊!所以喜新厌旧是很大的罪业。一个家庭破裂了,直接影响到孩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破裂对社会和谐就有很大伤害。
古人那种道义,我们应该学习。东汉光武帝时期有一位大臣叫宋弘,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看中了宋弘,希望能够嫁给他,可是宋弘已经有妻室了。于是光武帝就想给姐姐做媒,来到宋弘家很巧妙地给宋弘讲:“听说一个人富贵了,就要换朋友、换妻室了,这对不对啊?”宋弘马上就了解了皇帝的心思,于是就说了一句话:“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的朋友那是以道义相交的朋友,怎么能够忘记他们呢?糟糠之妻是过去同甘苦、共患难的人,怎么可以离弃、可以喜新厌旧呢?光武帝一听很钦佩,宋弘的品德,整个朝廷上下也都很赞叹。为了道义,皇亲国戚他都不做,他不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所以满朝文武受他影响都很讲道义。宋弘一个人持身严谨,就能够影响到一个社会,正所谓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人不闲,勿事搅。】
这是讲你对人家的仁爱之心,具体表现在哪呢?你不可以骚扰人家,特别是在人家没空的时候,你不可以拿事情去打扰人家。让人家得到充分休息之后,你再看机会跟人家谈事情。有时候我们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对方接了,你要先问对方:“你现在说话方便吗?”如果方便,他会继续跟你讲,假如他正好有事,我们就应该下次再打过去,所以生活点滴都体现爱心。
【人不安,勿话扰。】
人如果是心神不安的时候,可能是不顺心或者因为一些事情难过,这时候注意不要再用话去打扰他,那会让他更加不安。所以我们要懂得如何去安慰别人,安慰人用动作要比语言更好。有时候你告诉他:“你别那么烦躁了!”对方听到你这句话,也不见得马上就不烦躁了,如果这时你沏一杯茶给他送过去,用一种温柔的态度,在他面前也不说话,反而让他体会到一种温暖。这也属于一种无畏布施,让人家心神慢慢安宁,不至于恐慌、烦躁不安。这种无畏布施会得健康长寿的果报。所以常常安慰别人,你自己的心神都比较安定,你也会比较快乐。当你真正有不安情绪的时候,别人也能同样地安慰你、报答你,你不安的时候也会越来越少,当然就能够得到健康长寿。
人不安的时候可能不想听你讲话,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知趣,不要继续讲下去。特别是我们学佛的人都有一种爱心,想着众生无边誓愿度,看到别人很苦,也不闻佛法,就想好好跟他介绍佛法。可是对方能不能接受佛法呢?我们要观机,看到他能接受了,我们才能够给他介绍佛法。讲也要恰到好处,不可以让他心生厌烦,要很善巧,观机说法,假如他不愿意听,你就不能说。他愿意听的时候,你再说,这才有用。所以让他生欢喜心,他才能接受佛法。传播佛法第一是让人生欢喜心,你笑脸迎人,就容易让人接纳了。
我跟我母亲第一次到寺院去,当时我们是到广州光孝寺,本焕老和尚在那里做住持,我们经过方丈室,因为是游客,所以就在外面张望,结果本焕老和尚对我们莞尔一笑,向我们点头招手,我们就不知不觉地走进去了,老和尚还留我们吃了一顿饭。当时我们觉得佛门很温暖,他还给我们一些佛书,我们回去就好好看了。慢慢地就进入了佛门,这是我们学佛的一个因缘。大善知识懂得观机,先让你生欢喜心,然后再布施法。千万不要对方都已经不愿意听了,你还在那里讲,让他觉得你很吵,很厌烦,这就适得其反了。所以,当听众不听我们讲课的时候,怎么办?我们要退而独善其身。因为法缘不成熟,我们就只好离开。等他什么时候尊重法了,苦也受够了,真想求解脱了,这个时候你再来。所以即使是普天之下的人,都不听我们讲,我们也能独善其身,自得其乐,我们从圣贤的典籍中,得到真正的法味,人家知不知道我们的道德学问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正是《论语》所讲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知道我,我也不会因此而感伤,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那就有“愠”了,你也很难过,那不符合孔老夫子所说的君子的标准。
【人有短,切莫揭。】
当看到人有短处的时候,你要懂得爱护他,人都有自尊,都有面子,不可以揭他的短,让他很难过,要包容他。包容他的话,会让他觉得你对他很慈悲,也很有爱心,他才能够反省,才能够改过。你要是把他的短处揭出来,他对你怀恨在心,不但不能改过,还跟你结怨,那何苦呢!所以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他懂得护着人家的自尊和面子。六祖惠能大师都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道的人,他不看世间人的过失,怎么可能去揭人家的短呢?人家有短,虽然我们看到了,也不要放在心上,还是对他那么和乐,那么宽容,这是一种大慈悲的表现。
【人有私,切莫说。】
这是指如果人有隐私,你千万别说,他的隐私被揭露出来,往往会觉得很烦恼。而且有时候把人家的隐私揭出来了,就伤了和气,伤了厚道。所以古人所讲,凡事关人家终身的大事不可以去说,不可以乱说,会坏了人家的终身,比如,不能说人家的男女关系,那关乎人家的清白。凡一语而伤我厚道的,那也不能说,都不能随口讪笑说出来,这都是造罪业。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这句话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善的地方,有优点、有好处,我们必定要称赞,为什么要称赞?因为当我们称赞他的优点、他的长处,这是对他的勉励,当他知道你在赞叹、勉励他的时候,“人知之,愈思勉”,他听到你的赞叹,就会更加的努力向上,把他的善处、优点更加发扬下去。所以,这是对他一个鼓励。
对自己也是劝勉,看到人的善,我们见贤思齐,同时也是勉励大众,让大家看到这个人有善处,有优点,得到这么多人的赞叹、恭敬,使大众都生起一种向往、羡慕之心,从而加以效仿。
佛教里也提倡“称赞如来”,这里的“如来”讲的是自性的性德。自性每个人都具足,不会说我多一点,你少一点,那么既然每个人都具足,而性德又是每个人都有,那为什么还要赞叹性德?这是因为,虽然我们的性德是本有的,但是被我们的习气、烦恼障覆住了,显露不出来,所以我们要通过修行,用修德才能够显发我们的性德,因此赞叹性德很有必要。通过赞叹,才使大家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把善的增加,把恶的去除,逐渐用修德来恢复性德。为什么普贤菩萨让我们称赞如来,就是鼓励我们修德。
我们要懂得,所赞叹的必须要跟自性相应,也就是说,顺着这种德一直修下去,可以见到性。“道人善”,这个善当然有多种,我们看到佛法里说的“五戒十善”。佛法的定义有十善,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嗔、不痴,身口意上面不造作这些恶业,就是善。十善是顺着性德的,人顺着十善修下去,就能够恢复自性。所以恩师非常重视《十善业道经》,让我们认真努力地落实,因为我们虽然是学大乘,学净土,但是如果在十善上面没有落实,那我们的大乘,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了。
我们所赞叹的除了十善以外,还要赞叹普贤行。恩师讲经弘法今年进入五十年了,一生孜孜不倦,不疲不厌来弘扬佛法,自己守着清净的戒行,一心就是为佛法、为众生,没有自私自利,他所做的,就是普贤行。我们称赞、宣扬恩师一生的功绩,这就叫“道人善”,我们这样赞叹,我们也是善。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学习普贤菩萨称赞如来,这就是善,让大家都能够向恩师学习。
我们讲经弘法,这些佛法都是与性德相应的,所以,讲佛法以及世间孔孟的典籍、道家的典籍都是与善相应,我们这么讲即是善。而且我们这么讲,是善中之善,为什么呢?因为在佛法里讲,三种布施里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布施中功德最殊胜的就是法布施。要认准了哪个善是善中之善,最善的我们要去做,这样,不仅这一生果报很殊胜,而且这种善成为我们往生、出世的资粮。
因此恩师鼓励年轻人,要发心学习弘法利生,现在佛法衰微到极处了,不仅佛法,儒释道三家,都可以说衰微到极处。为什么呢?因为很少人学了,很少人讲了,孔老夫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必须要有人学,有人讲,才能够弘扬起来,不是道去弘扬人,是人来弘扬道,所以人才是最重要的。恩师鼓励我,在这么多行业中,选择圣贤教育这个行业,最殊胜,利益社会的效果也是最好的。我也是做了一番思维,才认准了这条路,就辞掉了大学的教职,发心专门从事圣贤教育的工作。
首先自己学,学了之后,复讲恩师所讲过的经典,通过复讲,要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自己没有做到,讲出去了,那就很不好意思。可是,恩师“拉鸭子上架”,把我们拉到讲台上来了,所以不讲不行,我们非常理解恩师的苦心,要用讲坛锻炼年轻人,一开始讲的,自己没做到,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也得讲,讲到最后,自己逼着自己得做到。恩师笑曰:“你说到做不到,那叫骗人,说到做到那才是贤人,做到再说是圣人。”我们现在说到但是没做到,怎么办呢?也得说,说到最后,逼着自己做到,一开始是骗人,骗到最后,不能再骗了,逼着自己往圣贤道路上走。所以这个法子是什么呢?成圣成贤是逼出来的,我们确实体会到恩师的良苦用心,所以硬着头皮上。在这里学讲,其实自己才是学生,台下你们诸位都是老师,老师监督学生,看看做到没有?如果没做到,请大家提醒。因为“过不规,道两亏”,所以看到我做的不够,就请大家直言相谏。
除了上台讲经说法以外,“道人善”也包括帮助护法的人,因为真正要使儒释道三教在世界上发扬光大,普度众生,我们有这个愿,必须同心同德来共同配合,分工合作,把这件事情做好,所以弘法必须靠护法。护法非常重要,没有护法根本不可能有弘法。像今天上台来讲,这里有多少人的努力,多少人在幕后的工作!所以恩师常跟我们讲,弘法的是菩萨,护法的是佛,由佛护菩萨,才能让菩萨进步。
我们也很希望,特别是年轻人能够发心。如果有演讲才华的,应该发心讲经说法。假如不愿意上台讲经,应该发心做护法。一弘一护互相配合,圣贤教育一定能够发扬光大,这也是我们报答老师的恩德。过年的时候,恩师跟我们谈到,一生办的三件事,两件都做圆满了。第一件事,是证明宗教是可以团结的;第二件事,是证明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最后一件事是他最后的希望,希望真正把佛陀教育发扬光大。真正普度众生,我们一定要把恩师的愿望作为自己的愿望。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这是说假如我们讲人家的过失,人家的恶,这么一讲,自己就犯了恶,造了罪业了。为什么呢?造口业,这叫两舌。为什么不能讲人家的过失呢?因为讲人家的过失,就可能跟被你讲的那个人结了怨,你不是在私下里跟他讲,你是“扬”,是宣扬,就是到处去讲,张扬人家的恶,这种居心通常都是自私自利的,所造的恶业也很严重。
古来朝廷上,假如大臣之间互相说了某个人的过失,可能因为这个过失,皇上把那个人全家满门抄斩,那不就结了大怨了吗?古代的悟达国师,长了一个人面疮,就是他前世在汉代的时候,跟同朝大臣晁错结了怨,晁错跟了他十世,最后终于找到报复的机会。晁错为什么对他这样的恨呢?就是因为他给皇上说,要把晁错杀掉,说晁错影响了朝廷,把晁错的恶要张扬出来,其实晁错有没有恶呢?当然有历史的结论,但是这么一张扬,两个人就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所以不可以跟人家结怨,不跟人家结怨,防口就非常的重要。
再者,我扬人家的恶,不光是对他一个人的问题,我向大众宣扬他的恶事,让大家看到这个人很坏,有些人可能就会想:他都这么坏了,我坏点又有什么关系呢?社会大众就不以恶为耻了,为什么?因为有比他更恶的人。现在的新闻媒体每天登的,大家说善事多还是恶事多?善事多很好,“道人善,即是善”,可是要是恶事多,“扬人恶,即是恶”。现在为什么社会这么乱,每天看到的,报纸登的,媒体播的……都是恶人恶事,别人都犯了,我犯了又有什么关系吗?所以今年一月份的时候,恩师让我去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媒体的一个世界性的论坛,认识到现在冲突的根本原因,其中一条就是媒体。本来没那么冲突的,媒体却过分的渲染这些冲突,在会上有一位伊拉克的参会者,他就说,伊拉克其实挺好的,不像媒体所说的暴乱、杀人、恐怖的事件这么多。媒体过分地渲染了冲突,所以导致整个世界人心惶惶。真正要和平,真正要制止冲突,从哪里做?就是媒体要宣传善的,“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你说这个国家善,赞叹这个国家好,那个国家就更加努力做好,别的国家也能效仿。对恶的,对不好的事情就少报道,甚至不报道,这样的话,世界慢慢就太平了。
【善相劝,德皆建。】
这里讲的跟上面类似。我们要懂得劝善,看到人家特别是对自己的同修、道友,要多多以善来劝勉,你劝他行善,“德皆建”,我的德行可以提升,他的德行也能够提升,两个人都获得好处,所以善友之间常常以五戒十善,以因果报应,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德目来相劝,这样的话互相之间在菩提道上就能够修德进业。
我们每天讲课,讲儒家、道家的这些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讲佛家的智慧教育,这都是“善相劝”。大家能够来听课,本身对讲课的人也是一种鼓励,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要互相地劝,讲课的人用语言劝,听课的人用行动劝,所以听课的人比讲课的人功夫更高,身教重于言教。
谈到“善相劝”,我们知道,善以孝为先,一个国家希望构建和谐社会,从哪里开始做起呢?孔老夫子早在两千五百年前说过:“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和谐社会的至德要道,《孝经》讲了,孝是先王的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就有如此殊胜的功德。媒体应该常常用这些孝道的事例来劝导大众,例如山东电视台有一个《天下父母》的专栏节目,他们每次都是播放一些现代的孝子孝女、父母亲情的感人事例,我记得他们曾经评出“感天动地父母情”这十大人物,还评出演艺界的十大孝子。我们看了里面的事例,都非常地感动,这是在展现孝的光辉。所以当每个人看了这样的例子,自己就能生起孝顺父母之心,父母跟子女能够和谐,家庭就有了和谐的根,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能够和谐,社会也能够和谐,这都是“善相劝”很好的例子。我讲课的时候常常提,我有个梦想,很希望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能够每年评十大孝子,把孝子的事例向世人展示。相信肯定有很多感天动地的例子,先把它挖掘出来,真正地大力去宣扬这些善,不出几年,社会就呈现一派新的和谐气象。
恩师在国际上,对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团体、组织都倡导,包括政府组织,倡导什么呢?“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用伦理道德、因果的教学,通过网络卫星来播放这些教育的课程。我曾经跟恩师会见印尼的副总统,总统一开始就说,我们这个社会经济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不景气,有没有办法让我们的经济复苏?第二个问题是,社会的秩序比较混乱,不安定因素很多,请教恩师怎么办。恩师说,其实经济问题是次要的,关键是什么呢?社会不安定的问题才是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社会不安定呢?因为我们没有教化,人民如果受了教化,懂得了伦理道德,社会怎么会不安定呢?所以,恩师建议他们,可以请不同宗教人士讲课,请那些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每天上课。在哪里上?在摄影棚里上,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印尼播放,印尼总共一万三千多个岛屿,每个岛上都有居民,去那边办学校不方便,但是用广播电视,效果就很大。恩师告诉他,你要真的这么做,不出三年,整个社会就有明显的改观,这是真的。在安徽庐江有一个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教学一段时间以后,庐江汤池镇的社会风气就有明显的改观,证明了教育的功效非常大,所以“善相劝”,劝善的功德不可思议。
【过不规,道两亏。】
朋友之间,互相看到了对方的过失,一定会规劝他改过。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朋友、益友,绝对不忍心看到自己的朋友犯错误、堕落,所以如果看到朋友有过失,而不去劝告,那么“道两亏”,不仅我们的朋友因为犯过失,人品道德会下降,我们自己的道德也会下降。见朋友有了过失不肯规劝,袖手旁观,就没有尽到朋友的义务,自己也亏损了为人朋友之道。所以我们交朋友,要交一些能够帮助我们道德学问长进的朋友,以及正直、诚信、有正知正见的朋友,我们有过失了,这样的朋友就能够规劝我们。
《孝经》上讲:“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士,是读书人,是明辨善恶、懂得向善的人。我们现在都是读书人,很少有没读过书的人,哪怕真的是没有读过书,现在听经闻法,那也叫“士人”了。我们如果有一个真正规过劝善的朋友,就可以“身不离于令名”,令名就是名节,我们的名节不会受到污损。善友非常的重要。祖师大德说,真正这一生要了脱生死证菩提,要有四个条件:“持戒为本,观心为要,净土为归,善友为依。”这也说明,善友在我们的修学路上,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
我们冷静下来想想看,我们周围有几个善友呢?我们有时候会说,“哎呀,怎么没有一个人肯说我的过失啊?难道我没有善友吗?真是没有福报”。对,你没有福报。为什么呢?你没有善友,是因为你没有具备有善友的心态。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得到敢于对我们规过劝善的善友呢?首先自己要闻过则喜,别人讲我的过失,我一听到就欢喜,感恩:如果不是他提醒,我下次又会犯了。他这么一提醒,我下次再也不会犯了,真的做到像颜回所说的,不二过,不会犯第二次过失。善友看到你真的想学习,真的想向上提升,那么他就会诚心诚意地帮助你。
假如你对善友的规劝听了之后不以为然,过又不改,他劝你一次不改,劝你两次还不改,第三次他就不劝了,事不过三,从此你就失掉了善友。我们怎么才能有善友的福报呢?自己的心态要摆正,真正希望自己这一生要成就圣贤品德,善友一定会出现。反过来,当我们看到朋友有过失,我们对他的劝告也要懂得艺术,不能说我看到他有过失就批评,因为“过不规,道两亏”,所以批评的还很严厉,希望他下次不再造了。这样的批评,有时候他不一定能接受。批评一个人,首先要看看这个人能不能接受?如果他是一个法器,就能接受批评,也能够挨骂。恩师对每个人都不一样,对有的人笑脸相迎,很客气,对有的人却很不客气,甚至会怒目圆睁,会骂他。恩师有智慧,他看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承受量小的,不能给他太多,给他太多、太严厉了,他反而会起怨恨心,这样就不好了。那个人能够承受,你使劲批评他,他都不会走的,那个人就可以批评,他提升得就快。所以,观机很重要。
一般的原则,特别是我们初学的人,自己的道德品行没有成就。不像恩师,他成就了,就能批评我们,因为他做到了,我们还没有做到,所以,说人家就不能太严格。《菜根谭》讲为人处事的艺术,有一句话说“攻人之恶毋太严”,你讲人的恶、讲人的过失不可以说得太严厉,“要思其堪受”,看能不能接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善不可以有过高的标准,教得太高了,他未必能做到,“当使其可从”才行,他能够真正把这个善做到你再跟他讲。
佛有圆满的智慧,他讲经说法,都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能接受的,他才会说,如果我们接受不了的,佛就不会说。换句话说,只要是佛经里讲的,我们都能做得到。为什么呢?因为佛绝对不讲做不到的,做不到还讲,那不成了戏论了?佛没有戏论。所以我们有信心,佛说我们这一生可以了脱生死,可以出轮回,可以成佛道,我们要有信心。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这里讲,跟人交往,互相的馈赠要分明,要晓得别人给我多少,将来一定要回报他。如果是别人给我的,我都不分晓,不明白,没有往心里去,把别人的恩德忘在了脑后,这样的话,德业就不能够长进。所以别人施与我们的恩不能忘,我们给别人的,不求回报,而且我们给别人的一定要比别人给我们的多,要有这种存心。
“与宜多,取宜少”,给予人的多,向人索取的少,少到极点,最好是不索取。真正学道之人,事事不求人,不攀缘,生活自在。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真正对这个世界一无所求,只讲奉献,不向人索取,这种品格自然就高了,所以就在一个不取而已。
“凡取与,贵分晓”,分晓也有个引申的意思,明白你所取的适不适合,合不合道,合不合义?不合道义的,我们说“不义之财君莫取”,不正当的东西哪怕是送给我们的,我们都不要接受。给予也要看适宜不适宜。一些场合下不应该给他,你若给他,反而增长了他的贪嗔痴。我们在协会这里学讲经,都是初学,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修养自己的品格,协会的义工、大众对我们都非常地爱护,非常地关照。真是爱护有加,但是很多事情我们可以自己解决,也不需要道场拿钱给我们,为什么呢?在这里,吃住都由道场负责,我们都已经非常感恩戴德,有这样的机会在这里学习,成就学业、道业,还需要什么呢?将来真正成就了以后,要好好地报答道场,所以我们要“与宜多,取宜少”。
“与宜多”,就是希望自己多贡献,把所学的东西跟这里的大众分享。真正修福是要通过布施,“与”就是布施,布施有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你布施得越多,你将来的果报就越殊胜:你布施财,得财富;布施法,得聪明智慧;布施无畏,得健康长寿。所以真正懂得布施的殊胜因果,“与宜多,取宜少”,不需要勉强去做,自然就欢欢喜喜去做了。
所以学佛有这个好处,我们能在佛法的高度学习《弟子规》,理就更明白了,做起来也不勉强,你会欢欢喜喜。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这是一条黄金法则,每个宗教都有这么一条教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别人加给我们,我们也不能用这个东西加给别人。这东西包括物品、事情、言语等。你不喜欢人家批评你,骂你,那你就少批评人家,少骂人家;你不希望别人拿你的钱,你就要止贪,做到不偷盗;你不希望自己的身体有病,就要懂得戒杀放生,因为你不伤害众生,你自己才有好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条作为黄金法则。要知道我所加给别人的总是会有因果,英文讲“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你给出去的,它将来又回到你身上。)所以你自己先问问自己,假如这个事情到我身上了,我好不好受?我希望好受的,我就多给人家。比如,多布施财,人家得了财很高兴,能够解决他的生活问题,将来我也能够得财富,这都有因缘果报在里面,并不是简单的心理问题,它是一个真理。《太上感应篇》上讲,“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就像影子跟着身体一样,报应也会跟着你。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这里是讲,别人的恩要常常记在心里,知恩报恩。古人讲: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对怨恨呢?别人对不起我,那我应该把它忘掉,不要放在心上。“报怨短,报恩长”,这个短长我们要做到极处,短,越短越好,心里对他有不平,有怨恨,念头刚起一刹那,就要把它压下去,只在一念之间,不能让它长期的存在。所以要放下自己内心对一切人的冲突、怨恨,当我们放下一切冲突、怨恨的时候,会突然发现,原来天地这么美好,心境会放开,真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别人对我有恩,我要长长久久地放在心里,一生一世不忘记。当别人对我有怨恨的时候,问问自己,这真的是怨恨吗?其实不然,我觉得他对我有怨,那就真的对我有怨了,但是我念头一转,他怨我的时候,正是成就我的时候,我们前面说过,福是逆着加的,对逆来的,你能够顺受,你就有福了。
恩师一生受过不少的毁谤和排挤,可是他常常存着感恩之心,对任何人没有怨恨。他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哪怕在逆境、逆缘中,恩师都常怀感恩之心。心里没有怨,所谓仁者无敌,真正仁慈的人心里绝对不会有敌人,没有怨恨。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婢仆现在统称下级,包括我们的晚辈。我们一定要先把自己做端正了。为什么要端正呢?因为你希望他们能够学好,那自己必须要先做好。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你对他们的教诲,他们就能够听取、学习。虽然你做得很端正,自己要求自己很严格,但是对他们一定要“慈而宽”,要用仁慈、宽厚的态度,不能看到他们有缺点,你就抓住不放。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这是讲我们待人一定要以理服人,不应该用权势来压人,以势压人他心里不服,你真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实的道德、爱心去感化他,他对你才会佩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