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34|回復: 0
|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四十九
[複製鏈接]
|
|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6)
《披寻记》一六四四页:
若随彼彼色类差别三摩地相等者:谓随彼彼有色有情差别定心所起诸所缘相,即此所说三摩地相,由是说名等持等至。谓如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是此所说等持差别。又如八胜处三摩钵底及十遍处三摩钵底一分,是此所说等至差别。如是一切有色诸定,皆此等持等至所摄应知。
「若随彼彼色类差别三摩地相等者:」第一句是牒出,重标论文,「若随彼彼色类差别三摩地相等者:」这一段文什么意思呢?「谓随彼彼有色有情」,这一段文是说随顺「彼彼」,就是一个一个的,一位禅师一位禅师,或者是色界天上的人,一位一位的,「有色有情差别定心」,成就的禅定彼此是不一样的,所以叫做差别定心。「所起诸所缘相」,所现起的所缘相,就是入定一定要有一个所缘境。假设说彼此相同都是初禅,但是所缘境不一样,譬如说用火做所缘境,或者是用水做所缘境,要入定的时候,你一定缘所缘境,那就叫做差别定心所起诸所缘相。「即此所说三摩地相」,这句话就是这里所说的三摩地相,「三摩地相」就是「彼彼色类差别三摩地相」。「由是说名等持等至」,就是由你所缘境的三摩地相,说名为等持,说名为等至。色界的四静虑,无色界的四空定,都可以名之为等持,也都可以说是等至。上一次讲的时候曾经说过,若说「等持」是指有心说的,若「等至」也包括无心定,譬如无想定,也可以名之为等至。等持、等至都是禅定,但是有这么一点差别。
「谓如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是此所说等持差别。」下面指出来三摩地相究竟指什么说的呢?就是「如有寻有伺」这个三摩地,这就是初禅,初禅可以说是有寻有伺。「无寻唯伺」,这是中间禅,就是初禅和二禅之间的三摩地叫做无寻唯伺。「无寻无伺」,二禅以上乃至到非非想定,都可以名之为无寻无伺三摩地。「是此所说等持差别」,举这个例子,就是这里所说等持的差别。
「又如八胜处三摩钵底及十遍处三摩钵底一分,是此所说等至差别。」前面说是等持的差别,这下面说是八胜处,八胜处就是地水火风和青黄赤白。八胜处修成了,就名之为三摩钵底,名之为等至。「及十遍处」,十遍处就是八胜处再加上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这叫做三摩钵底。这只是说是三摩钵底的一分,还有其他的三摩钵底的,「是此所说等至差别」。「如是一切有色诸定,皆此等持等至所摄应知。」前面所说的,「如是一切有色诸定」,还有有色诸定,地水火风、青黄赤白这都是有色,「皆此等持等至所摄」的,都属于这一类的等至。
申二、引教
如说世尊随此色类三摩地相而入定时,如其定心,大光普照一切梵世妙音说法,但闻其声,都无所见。乃至广说。
这是第二科「引教」,前面第一科「标名」。引教就是引佛所说的话,教是佛教化我们的法语,引佛的法语来说明这件事。「如说世尊」,如经上说,佛「随此色类三摩地相而入定时」,成就三摩地,成就三摩钵底,当然是佛的弟子,佛都有这种功德,现在是说世尊,不是说别的人。「随此色类三摩地」,随顺色类,就是以色为所缘境的,色其中有很多的种类,这样成就三摩地的人。现在说佛随此色类三摩地的相貌,而入定的时候…。我们没有成就禅定的人,学习禅定一定要选择一个所缘境;已经成就禅定的人,他要入定的时候,也还是要把自己学习的时候那个所缘境要提起来,还是这样子。所以现在佛世尊他入定时,也是随此色类三摩地等相而入定的时候,就是以地水火风为所缘境,以青黄赤白为所缘境,那入定时就是要现出这个相来。
「如其定心,大光普照一切梵世」,入定以后那是寂然不动的境界,所以叫做「如其定心」。如其定心成就了以后,他就放出来青黄赤白的光明。这个光明普遍的照耀一切的梵世间,梵世间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是梵世间。「妙音说法」,光明普照之后,还发出来微妙的音声宣扬佛法。「但闻其声,都无所见」,其他的人只是听闻说法的音声,完全不能看见什么形相,只是听见法音。「乃至广说」,佛入定放大光明,还有详细的情形,那要广博的去说,现在就不说了。
申三、结义
如是如来随欲显示彼彼事义,或共世间不共世间,随此色类三摩地相而入定时,速疾能办。
第三科「结义」,把这段文的义结束。「如是如来」,前面是引佛语,所以前文叫做「如是」,前面这一段文这是佛的境界,「随欲显示彼彼事义」,随顺佛自己的想法,来显示各式各样的事情,各式各样的道理。「或共世间不共世间」,显示出来的事,显示出来的义,或者是通于世间的,世间也有这个义。「不共世间」,或者说不共于世间,世间是没有这个境界的,所以有「共」与「不共」的差别。「随此色类三摩地相而入定时,速疾能办。」佛随此色类三摩地相入定的时候,很速疾的就能成就,而不是很缓慢的。若是你得到的禅定,得到的三摩钵底,成就了以后,时时的要练习,时时的入定。久了,你对定就熟悉,要入定立刻能入定。若是你不常入定,那就有问题。
在《清净道论》上举一个例子,说是有一位大比丘,看见金翅鸟,金翅鸟要吃那条龙。这金翅鸟也是很厉害,很迅速的,龙也是很迅速的,但是金翅鸟的力量要大过龙。而这位大比丘看见了,当然这个事情也不是平常人能看的懂,可能龙也现出人的相,金翅鸟也现人的相,我们平常人看见人相,哪知道它是金翅鸟要捉龙呢?不知道这个事。但是那位大比丘是大阿罗汉,有天眼、有慧眼,他看到了立刻要入定来救这条龙,那是要非常迅速才可以,所以这上面说到「随此色类三摩地相而入定时,速疾能办。」能成办这件事。这是结束这一段文。
午二、显无过增
当知此中,即由静虑解脱势力,心得自在。心自在故;依止于心,随所乐事,一切成办。齐此名为修静虑者一切所作。除此,无有若过若增。如来于此静虑所作一切种类,皆如实知;是故唯说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这是第二科「显无过增」。前面这几科综合起来叫做「别释种类」,现在这一科显无过增。
「当知此中」,论主告诉我们,应该知道这里说的禅定的事情,「即由静虑解脱势力」,就是由于…当然这是说佛的境界,佛的四静虑、八解脱的力量,「心得自在」,他的心是很自在的,没有其他的力量能威胁佛的,没有这种事情。「心自在故;依止于心」,因为佛陀很自在的成就了静虑解脱的势力,所以他的心是很自在的,「依止于心,随所乐事」,就是依止佛的静虑解脱的心的力量,随所欢喜的事情「一切成办。」一切都可以成就,你想要成就这件事就能成就。「齐此名为修静虑者一切所作」,就是到此为止,这是成就色界四静虑的人,他所做的一切事情是这样子。这可见我们没有得禅定、没有得到静虑的人,是不可以有这样境界的。
「除此,无有若过若增。」除这里所说的,另外没有再超过这个境界,也不可能会增加多少。「如来于此静虑所作一切种类,皆如实知;是故唯说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佛陀对于前面所说的四静虑,所做的一切事情,一切事情有各式各样的情形。说是众生伤害众生的事情,众生想要利益众生的事情,或者修行人有什么事情,这一切种类,「皆如实知」,佛陀能够如其真实的情况而能了知的,「是故唯说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巳二、说得彼智(分二科) 午一、别辨相(分三科)
未一、于未得得(分二科) 申一、举杂染
又若略说此静虑等有二杂染。一者、为得所未得中障碍杂染。谓无方便善巧加行,及以诸盖随一现行。二者、已得所应得中自地杂染。谓烦恼缠及以随眠。
这前面是「说静虑等」,下面第二科「说得彼智」,分二科,第一科「别辨相」,又分三科,第一科「于未得得」,分二科,第一科「举杂染」。
「又若略说此静虑等有二杂染」,这一科并不是重复,是说得彼智,得到这样的智慧。「此静虑等有二杂染」,有二种不清净的事情,「一者、为得所未得中障碍杂染。」第一种杂染是什么事情呢?「为得所未得中」,就是没有成就色界的四静虑,但是我想要成就,叫得所未得,为了成就所未成就的四静虑。那么怎么叫做没成就呢?就是有障碍,「障碍杂染」,障碍就是杂染。我想要成就初禅,这只是有这个愿望就是了,不能够说是想要得四静虑,立刻就成就了,不是的,中间有障碍。有障碍,这上面是说第一种是障碍杂染,什么叫做障碍杂染呢?「谓无方便善巧加行,及以诸盖随一现行。」就是没有得色界四静虑,若想要成就需要有方便善巧加行。方便就是方法,善巧的智慧,那个方法就是善巧的智慧的行动,加行就是行动,知道怎么样能得初禅,方法你知道。现在「无方便善巧加行」,你没有这个方法,没有这个智慧成就初禅,这就是障碍杂染,这是一种。
「及以诸盖随一现行」,及以诸盖就是五盖,五种盖,盖其实就是障碍,五种障碍,第一种是贪欲盖、第二是瞋恚盖、第三睡眠盖、第四掉悔盖、第五是疑盖。这五种盖随那一种显现出来,那就是杂染,就是障碍,这是一种。前面我们没有成就色界四禅的人,我们有这二种障碍:一个是不知道怎么得到色界四禅,没有这个方法,没有智慧;第二有五种盖,就是有这二种杂染。这是未得、想要得的人,是这样子。
「二者、已得所应得中」,第二种就是那个人很幸运,他成就了方便善巧的,努力的学习禅定成功了。「已得」,就是已经成就色界四禅了,「已得所应得」,色界四禅是应该成就的,他事实上也是成就了。「自地杂染」,成就了以后,其他的境界不要说,就是你成就的色界四静虑里面,就在这境界里面也还有杂染,还有不清净。这个不清净是什么呢?「谓烦恼缠及以随眠。」烦恼就是成就了色界四静虑以后,对于所成就的四静虑有爱,爱着初静虑、第二、第三、第四静虑,爱着这个境界。爱、见、慢、无明,有这么多的染污。「缠」,是烦恼出现的时候,烦恼缠绕着你的心,使令心不清净叫做缠。「及以随眠」,有的时候烦恼不现,但是它潜伏在你的心里面,它随逐你,不和你分开,在心里面潜伏着。就像这个人外边看不见,但他在里面睡觉,还在那里,不是不在。烦恼没有活动的时候叫随眠,活动的时候叫缠。这是已得色界四静虑的人,他还是有这样的问题,这是第二种杂染。
这一科是「举杂染」,下面第二科「例清净」。
申二、例清净
如是清净,复有四种。与上相违,应知其相。
「如是清净,复有四种。与上相违,应知其相。」前面是说杂染,若说清净,也是有四种不同。前面杂染是有这么多,没得的时候,有二种杂染,已得的时候,也有二种杂染,加起来就是四种。现在若说清净也还是有四种,「与上相违」,这四种是哪四种呢?就和前面相违,就是不同于前面四种,你就应该知道清净的相貌就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六四五页:
如是清净复有四种等者:前二杂染有四差别,如文可知。今说清净与彼相违亦有四种,故作是说。
「如是清净复有四种等者:前二杂染有四差别,如文可知。」像文所说的,我们可以明白了,「今说清净与彼相违亦有四种」,那也就可以知道了。「故作是说」,那就是你得到了禅定的时候,前面说四种杂染,是说他不是佛教徒,他没成就或者成就色界四禅的时候,有这个问题,有四种杂染。若是佛教徒,他会在禅定里修八解脱,修四念处,就把杂染消灭了,消灭了就变成清净了。所以就是也同样有这四种不同。
未二、于彼假名
又即如是诸静虑等种种引发假立名字,随其色类如应安立;是名建立。
这是第二种,前面第一种「午一、别辨相」,分三科,第一科「于未得得」,现在第二科「于彼假名」。
「又」,就是不同于前面,还有不同的意思,「即如是诸静虑等」,就是色界的初静虑,初禅叫初静虑,第二禅也是静虑,三、四也是静虑,一共是四种静虑等。「种种引发假立名字」,初禅原来是没有的,说是那个人得了四禅,那是他的啊,你没有啊。现在我也想有呢,就是要方便善巧的引发,把它引发出来。引发的意思是说我们心里面是有这种功德的,但是潜藏在那里,你要用功修行把它引发出来。这样,这个话里的意思表示我们也有四禅,但是要引发才能出来的,怎么引发呢?「假立名字」,当然这是世间的智者,若是学习禅的话,他也会知道。若我们佛教徒,佛陀在经论里面说了,假立名字,本来一切法是没有名字的,现在为了成就这个功德,要立出一个名字来。立出名字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是假立名字。
其实初禅里要有寻伺的方法,寻伺的方法,我们前面是已经讲过了。寻伺实在是什么?是修不净观。修不净观就是粗略的思惟就是「寻」,微细的思惟就叫做「伺」,这是安立的假名字。还有喜乐,成就了色界初禅的时候,心里面感觉到喜,感觉快乐。「喜」,若在《显扬圣教论》上,也就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说,喜是第六识,第六识感觉到喜悦;「乐」是阿赖耶识,不是前五识。因为已经得到禅定,入定的时候,前五识不动了。所以乐是指阿赖耶识说,阿赖耶识来摄受转识,有乐的感觉,是要比喜更微妙的境界。一个「寻」,一个「伺」,又是「喜」,又是「乐」,还有个「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就是定,这样说,寻伺是成就初禅的方法,能对治欲界的欲烦恼。喜乐是得到的成就,成就初禅的时候,有喜乐的利益;心一境性就是初禅的体性,就是定,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不散乱,就是心一境性。假立出这么多的名字,这样去修行,就把初禅引发出来了。
二禅又立出来「内等净」、也有「喜」、也有「乐」、也有「心一境性」,立出这个假名字,这样修行也能成就二禅。三禅,假立的有「舍」、有「正念」、有「正知」、有「乐」、有「心一境性」,这是五支,三禅有这五支。二禅是四支,初禅也是五支。二禅的内等净,就是寻伺是修不净观。初禅的时候,虽然不净观都修成了,但是还是要常常的修不净观。二禅的时候,就不修不净观了,不修不净观这时候心里是清净的,所以叫内等净。也有喜、乐、心一境性。
三禅的时候,叫做舍,心里面安住在舍,那就是不要喜了。不但是没有寻伺,同时也没有喜,不高兴这个喜。正念,舍去掉了喜,心里面没有喜,心里面还要觉知这个境界。念是明记不忘的意思,明记,明明了了的记之没有喜的境界,那叫做正念。正知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是初开始得到三禅的时候,有可能会正念失掉,喜又出来了,喜又出来,你要知道,「正知」,知道还要把它除灭。乐,唯有微细、微妙的乐存在,也是心一境性,这是第三禅。
第四禅也是有四支,「舍清净」、「念清净」、「不苦不乐」、「心一境性」。第四禅舍清净,初开始是不苦不乐。成就初禅的人,心里面没有忧,没有忧愁的事情。第二禅除掉了苦,第三禅是没有喜,第四禅没有乐。去掉了寻、伺、喜、乐这些事情,第四禅心里面也不苦也不乐。这样子没有寻伺喜乐的境界,很明了现前那叫做念清净,这时候也是心一境性,也是在定里边。就是在这四种禅里边,假立了种种的名字,换句话说,就是说明这个法门,说明四禅成就的方法,假立种种名字。
「随其色类如应安立;是名建立。」随其四禅的这些形相,因为这都是在色界,是属于色界四禅,不是无色界,所以就属于色类。当然修行的时候,应该是在欲界。在欲界的人,感觉欲是苦,所以希望得到色界的禅定。「随其色类如应安立」,如其所应,那个法门应该这样安立,佛陀就这样立种种名字,「是名建立」,这就叫做建立。建立有二个意思,一个佛陀安立法门的种种差别名相,这是建立;第二是自己按照法门去努力的修学成就了,那也叫做建立。
《披寻记》一六四五页:
种种引发假立名字者:谓由种种假立名字,能正引发诸静虑等故。
「种种引发假立名字者:谓由种种假立名字,能正引发诸静虑等故。」列出来法门的差别相,我们可以这样用功修行,就引发出来诸静虑等故,所以叫做建立。
未三、于彼增进边际
又即如是诸静虑等具证得已;后更胜进,修习圆满,得随所欲,得无艰难,得无梗涩,是名清净。
这是第三科「于彼增进边际」。「又即如是诸静虑等具证得已」,这又不同于前一段所以叫做「又」。「如是诸静虑等」,佛陀方便善巧所安立的色界四静虑,这些法门安立好了。「具证得已」,这位佛教徒和我们现在佛教徒不一样,我们今天的佛教徒是这样的,这样的早晨起来做什么,到了晚间做什么,是这样。但是这位佛教徒是具证得已,他努力的修色界四禅,那当然是要经过欲界定、未到地定、然后得到初禅。并且他很有恒心,他不怕苦,不怕冷。「具证得已」,圆满的具足,就是四种禅都成就了以后,他能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后更胜进」,成就了色界四禅以后,不停止他的修行,还更胜进,更有力量的向前进。「修习圆满」,所成就的色界四静虑,要继续的修习,继续的入、住、出。初禅入住出,二禅入住出,三禅、四禅也是入住出。继续这样修行,能够使令所成就的色界四静虑圆满。怎么叫做圆满呢?「得随所欲」,能够随你所欲的就能出现。什么叫做得随所欲呢?「得无艰难」,入定、住定、出定不感觉困难,随你所欲想要入定,就能入,想要住也能住,想要出也能出。那这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初开始得到色界四静虑,有的时候想要入定不能入;想要住不能住;已经住在禅定想出定不能出,不能随你所欲,就是有这个事情。现在要不断的修习,就能得随所欲,得随所欲就是不艰难,入住出心里不感觉困难。「得无梗涩」,就是入住出都没有障碍,「是名清净。」这就是色界四静虑成就的达到这个程度,是名叫做清净。
这个科的名字「于彼增进边际」,你所成就的色界四静虑,使令你能向前进步的边际。它有个界线,相貌说的也很清楚,就是入住出很自在。
午二、结略义
如来于此如其未得,如其已得,于所得中若劣若胜,若彼假名,若彼所有增进边际,如是一切皆如实知;故说如来普于一切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得无上智。
第一科「别辨相」,现在第二科是「结略义」。
「如来于此」,佛对于色界四静虑「如其未得,如其已得」,如其最初的时候是没得,后来是已得。「于所得中若劣若胜」,于所得的四静虑里,初开始「若劣」,是不理想,虽然成就四静虑,有的时候想要入定,有问题,入住出有问题所以叫做劣。「若胜」,最后是得自在了。「若彼假名」,所安立的四静虑的假名字,初禅的假名字,二禅、三禅、四禅都有种种的假名字。「若彼所有增进边际」,若是那位修行者,要求所成就的四静虑能够圆满,他继续的要修习,没有别的时间,没有空余的时间,一直的要入住出练习这个事情的。增进,他的力量就进步了,增进到什么边际呢?就是得大自在。得随所欲、得无艰难、得无梗涩,就是到了边际了。
「如是一切皆如实知」,初开始想要成就色界四静虑,乃至到最后增进的边际,佛都真实的知道,而不会搞错。「故说如来普于一切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得无上智。」所以说佛普遍的对于一切有情,想要成就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得无上的大智慧,知道你现在成就、没成就,其中的边际都是明明了了的。
《披寻记》一六四五页:
如其未得等者:此中未得,结显前说障碍杂染。于所得中若劣,结显前说自地杂染。若胜,结显前说四种清净。余易可知。
「如其未得等者:此中未得,结显前说障碍杂染。」前面说的障碍杂染的意思那就是未得。「于所得中若劣」,这句话「结显前说自地杂染」。「若胜」,这句话「结显前说四种清净」。「余易可知。」其他的容易明白。
辰四、根胜劣智力
如所成熟修证圆满信等五根,成软中上;当知是名诸根胜劣。
当然我们是用嘴说,认识这个字来说这件事,但是佛在世的时候,这些大阿罗汉都是成就这个功德的。但是在今天,我们佛教徒谁成就这个功德了?恐怕成就的人不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懈怠,不肯努力的学习。为什么不学习呢?因为这件事不是重要事,我另外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四静虑不能成就,是不是?就这个原因吧!就这件事我不欢喜。但是得成就色界四静虑,佛法里面说叫做门,禅门,我们说禅门日诵,禅门这二个字说的是对的。就是成就了色界四静虑,它是个门,你可以从这里边成就更多更多的功德,是这么意思。如果没有成就禅定,心里面散乱,其他事不用谈,就完全不能讲了,都是不及格的啊!
下面是第四「根胜劣智力」。「如所成熟修证圆满信等五根,」如所成熟的,成就了而又特别的熟悉,成熟的是什么呢?就是修证圆满的信等五根。「修」是因,「证」是果。指什么说的呢?指信等五根,就是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根,这五种善根都成就了,而且非常圆满。但是这里边「成软中上;当知是名诸根胜劣。」就是信等五根还是有软、有中、有上的差别,所以叫做诸根胜劣。
《披寻记》一六四五页:
如所成熟等者:应可成熟补特伽罗,名所成熟。〈成熟品〉说:住声闻种性,于声闻乘应可成熟。住独觉种性,于独觉乘应可成熟。住佛种性,于无上乘应可成熟。(陵本三十七卷二十页)今说如其声闻独觉及佛种性,信等五根有软中上三种差别。依此建立诸根胜劣。
「如所成熟等者:应可成熟补特伽罗,名所成熟。」应该成熟的补特伽罗,补特伽罗就是众生,翻个数取趣,就在生死里流转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成就信进念定慧的善根,是这个意思。「名所成熟」,就是众生应该成就信进念定慧的善根,所以叫做「所成熟」。「〈成熟品〉说:」这是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了,「住声闻种性,于声闻乘应可成熟。」是安住在声闻种性,就是这个人从久远以来,他的种性是属于声闻乘的。种性的性,说这个人姓张、姓王、姓李、姓赵,生来就姓李,姓王,姓赵。这是一个譬喻,譬喻什么呢?说众生的根性,从无始以来,他就是声闻种性,就是可以得阿罗汉的,他有这种善根,生来就有这种功能。种就是因,生来就有的善根,不是熏修来的,本来就有这种善根,所以叫做种性。但是种性有三种差别,一种是声闻种性,就是听佛说法可以得阿罗汉,这是于声闻乘。「应可成熟」,他本来是这个种性,所以他应该可以成就声闻种性的信、进、念、定、慧,这个意思。「住独觉种性,于独觉乘应可成熟」,这个众生本来他就属于独觉种性,可以得辟支佛道,安住在独觉种性。于独觉乘的信、进、念、定、慧可以成熟的;你若遇见因缘去学习,就会成就独觉种性的善根。「住佛种性,于无上乘应可成熟」,说这个众生他不是声闻种性,也不是独觉种性,他是佛种性,他本来就有佛性,他若遇见因缘,他可以修学圣道,可以得无上菩提,所以「于无上乘应可成熟」。「(陵本三十七卷二十页)」,这几句话是那个地方讲的。「今说如其声闻独觉及佛种性,信等五根有软中上」,说这个信、进、念、定、慧五种善根有软、中、上的差别。这个「软、中、上」是什么意思?就是「三种差别」,「依此建立诸根胜劣」,那就是软,那就是声闻种性,中就是独觉种性,上就是佛种性,是这样意思。这样子论诸根胜劣的差别。
辰五、种种胜解智力
若从他信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成软中上爱乐印解,当知是名种种胜解。
「若从他信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成软中上爱乐印解」,这是第五科,前面「根胜劣智力」是第四科,这是第五科「种种胜解智力」。
「若从他信以为其先」,这位佛教徒若从他信,若随从别的人的教导,别的人的教授,他才能相信佛法。他最初,「先」就是最初,当初他来到佛法里面来,他是这个情形,「从他信以为其先」,这是一种情形。「或观诸法以为其先」,这个「其先」这句话,只是说你最初来到佛法里面栽培善根的时候有这种情形,不是说永久是这样子,「先」这个字有这个意思。「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或者这位佛教徒他来到佛法里面来,虽然也可能听别人的教授,但是主要是他自己内心的思惟。这个「观」就是内心里面思惟,思惟一切法的因缘所生,从这里栽培信、进、念、定、慧的善根,他最初是这样子,主要是这样子成就善根的,那这就是和前面那个信为先就不一样了,这是这个根性就是有这个差别。「成软中上爱乐印解」,他成就的这个善根有软、中、上的差别。这个「爱乐」实在就是信,你这个信或者是从别人,听别人教授,或者是由别人教授了,但是主要是自己思惟观察而成就信、进、念、定、慧,所以这个「爱乐」就是信的意思。这个「印解」,就是你对于佛法的信心达到胜解的程度,就是很深入地信解佛法,而不动摇,叫做「印」,决定、不犹豫的,叫做「爱乐印解」。
「当知是名种种胜解」,这就叫做种种胜解,这个胜解就是这样意思。而胜解也还有软、中、上的不同;那这样说也就是声闻种性、独觉种性、佛种性,也就是这样叫软、中、上。但是他本身……,声闻与声闻来比较,对比起来也有软、中、上的不同,但是那个不同不是永久的;他现在是软,但是过一个时期他可能是中了,过一个时期可能是上了。但是声闻种性,和辟支佛种性,和佛种性的软、中、上,这是永久是差别的了。这个胜解这个地方,是说你现在学习佛法,你成就胜解。前面的根胜劣智力是说过去,你过去你在佛法里面成就的善根,是指过去,这两种有一点差别。
辰六、种种界智力
若广建立种种种性,或诸声闻所有种性,或诸独觉所有种性,或诸如来所有种性,或有种种不定种性;或贪等行差别道理,乃至有情八十千行;当知此中名种种界。
「若广建立种种种性,或诸声闻所有种性,或诸独觉所有种性,或诸如来所有种性,或有种种不定种性」,这个是第六科「种种界智力」。「若广建立种种种性」,这是若广博地开示,若广建立种种种性,详细地去开示众生在佛法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种性。「或诸声闻所有种性」,就是这个人他的善根是属于声闻性的。「或诸独觉所有种性」,就是最后得圣道成就辟支佛的时候,是没有老师的,所以叫独觉。「或诸如来所有种性」,这是有大悲心,有大智慧的人,叫做「如来所有种性」。「或有种种不定种性」,或是有各式各样不定种性,就是这个人的心里面,他的阿赖耶识里面也有声闻种性,也有独觉种性,也有佛的种性,他有这么多的差别的种性,他遇见什么因缘,遇见声闻种性教授的因缘,他就可以成为阿罗汉;他遇见辟支佛的教授的因缘,他可以成为辟支佛;若遇见大乘佛法的因缘,那他可能会成佛,所以他不是决定某一种性,所以叫做「种种不定种性」。
「或贪等行差别道理,乃至有情八十千行」,「或贪等行」,前面是说清净的善法,清净善法的功德,这下面说是染污。说这个众生他还有贪瞋痴等差别的行,行就是心。行者动也,是谁动?就是心动,「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句话的确是对了,就是心。贪也是心,瞋也是心,各式各样的烦恼都是心,都是心在动,这个动还是不一样,贪心的动,瞋心的动,或者高慢心的动,是不一样,这个差别道理,都是心在动。「乃至有情八十千行」,前面说贪,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说瞋也是其中的一种,乃至到多说一切众生有八十千行。十千就是一万,八十千就是八万,就是有八万这么多的差别,你内心的活动有这么多的差别。「当知此中名种种界」,在这段文里面就是种种界。这样子说,这个界实在是个因的意思。这个声闻种性也是因,独觉种性也是因,如来种性也是因。贪等行也是因,但是这个属于染污的,就是有清净的因,也有染污的因,都叫做种种界。佛对这件事通达无碍,所以叫种种界智力。这样说,这个种种界和种种胜解是不一样,种种胜解和根胜劣也是不一样,「当知此中名种种界」。
辰七、遍趣行智力(分二科) 巳一、释名(分三科) 午一、第一义
若即如是诸趣入门随顺正行;如贪行者修不净观,如声闻地已广宣说,当知此等名遍趣行。
「若即如是诸趣入门随顺正行;如贪行者修不净观,如声闻地已广宣说」,下面是第七科「遍趣行智力」。又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名字。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义」,分三个义来解释,现在是第一个解释。
「若即如是诸趣入门随顺正行」,若是前面这些有清净种性,也有染污种性,各式各样不同的众生。「诸趣入门」,这些众生来到佛法里面来,他们修学圣道的法门是不一样的,不是一样,「诸趣入门」,很多的向前进;趣者进也,进入到佛的第一义谛的门,就是从这个门能进入第一义谛。「诸趣入门」,各有不同的门。「随顺正行」,你能随顺佛陀的教导,能够努力地如法地去修行,那么就是「随顺正行」。
「如贪行者修不净观」,这底下举个例子,「诸趣入门」。「如贪行者修不净观」,譬如说这个贪欲心,贪欲心的活动特别多的人,他的趣入门是什么呢?就是修不净观,修这个九种不净,或者五种不净,各式各样的不净观。修这不净观,那这就是你开始来到佛法里面修行的门;以此为门,你能够入于第一义谛,就是这个意思。若瞋行者呢,瞋行者就不能修不净观了,那他应该修慈悲观,就是各有各的门。「如声闻地已广宣说」,就是前面,我们现在学习的《瑜伽师地论》是属于〈菩萨地〉,〈菩萨地〉之前有〈声闻地〉,「已广宣说」,已经广博地宣说了趣入门,各式各样的门。「当知此等名遍趣行」,这一类的说法,这就叫做遍趣行。指一切众生很多很多的趣入门,这是有差别;但是佛能普遍地通达这个趣行,有这样的智慧。这是一个解释,这是「第一义」。
午二、第二义
复有异门:谓趣一切五趣之行,当知此等名遍趣行。
还有不同的解释,这是第二个解释。「复有异门」,前面说「诸趣入门」,是入于佛法中的门。现在说还有不同的门,是什么呢?「谓趣一切五趣之行」,就是一切众生到五趣里边去。五趣,那就是三恶道,加上人、天,五趣之门。到人间来也有门,到天上去也有门,到三恶道去也有门,但是一切众生也不完全都是一样的,「当知此等名遍趣行」,这也叫做遍趣行。
午三、第三义
复有异门:谓依种种党类差别,更互相违,各各异见、异欲诤论,互相违背,诸外道类,即诸沙门或婆罗门所有诸行;或余一切品类差别,此世他世无罪趣行;当知此等名遍趣行。
「复有异门:谓依种种党类差别,更互相违,各各异见、异欲诤论,互相违背,诸外道类,即诸沙门或婆罗门所有诸行」,这是第三个门,还有不同的门。「谓依种种党类差别」,这个「党」就是朋党,就是他们这个趣味相投,算是一伙人。那么又有不同的思想呢,他们又结为一党,就是种种的党类的差别。「更互相违」,他们互相冲突,思想不一致。种种党类差别,更互相违。「各各异见」,这下面说这个党类的差别是什么呢?各各不同的思想,就是各各异见。各各「异欲」,不同的所欲,他欢喜这个,他欢喜那个,不同。「诤论」,异见,异欲,彼此有冲突就会有诤论。「互相违背」,我来伤害你,你伤害我,这是一种情形。「诸外道类」,就是在宗教里面,除了佛法以外,就是外道类。「即诸沙门或婆罗门所有诸行」,就是印度所说的,沙门是指出家了的人,但是不是指佛教徒的出家人。「或婆罗门」,就是在家的人。他们所有的思想不同,他们的诸行也是不一样的,也是各各异见、异欲、诤论。「或余一切品类差别」,还有其他的不同的。「此世他世无罪趣行」,那这应该是接近佛教,是佛教徒。「此世他世」,现在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无罪趣行」。「他世」就是未来世,没有过失的趣行,不作罪,不造作恶事。这个在时间上都是剎那剎那地向前进,都有所趣、有所行的,但是有的是有罪过,有的是无罪过;有的有功德,有的无功德。「当知此等名遍趣行」,这样说这个遍趣行,每一个众生都是向前进的,都有各式各样的趣行不同。现在说这个不但是某一类,是普遍地一切的趣行,佛都是知道的。这是「第三义」,下面是「指说」。
巳二、指说
如迦罗摩经等广说。
这个遍趣行在这部经里面说得很详细的。
《披寻记》一六四六页:
或余一切品类差别等者:此说三乘圣道趣涅槃行,名为此世他世无罪趣行。望前外道沙门或婆罗门,名余一切品类差别,此是内法凡圣补特伽罗摄故。《显扬论》说:遍趣行智力,谓于一切相乘出离差别中无碍智性。(显扬论四卷八页)与此义同。
「或余一切品类差别等者:此说三乘圣道趣涅槃行」,这一句话指佛法里面的三乘圣道,大家都是向涅槃那里去,「名为此世他世无罪趣行」。
「望前外道沙门或婆罗门,名余一切品类差别,此是内法凡圣补特伽罗摄故」,这一句话是指佛法里面,佛教徒里边也有凡夫、也有圣人,那么各有不同的趣行。「《显扬论》说:遍趣行智力」,这个总说它的大意,就是佛有遍趣行的智慧力。「谓于一切相乘出离差别中无碍智性」,这个《显扬圣教论》是这么说:「谓于一切相乘」,这个一切相,就是譬如声闻种性的相,辟支佛种性的相,佛乘种性的相,各有不同,所以叫做一切相。这些相都是乘,都是能从生死到涅槃那里去,所以叫做「乘」。「出离差别」,出离生死的法门不一样,所以叫做差别。「差别中无碍智性」,这么多的差别里边,佛都完全能通达无碍的智慧。「(显扬论四卷八页)与此义同」。
辰八、宿住随念智力(分二科) 巳一、标
若于种种有情众中,谓于东方南西北方,种种名字假设安立品类差别。
这下面是第八科「宿住随念智力」,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若于种种有情众中」,佛的智慧对于各式各样的众生里边,「谓于东方」的众生,「南西北方」的众生,有种种的名字。「假设安立」,都是假设的,都是安立各式各样的名字,不同的,佛都是通达的。
《披寻记》一六四六页:
若于种种有情众中等者:诸有情众有六十二。如〈意地〉说。(陵本二卷十八页)是名种种。于此有情诸方名字施设有异,是名假设安立品类差别。
「若于种种有情众中等者:诸有情众有六十二。如〈意地〉说」,这是在前面第二地,就是〈意地〉,在那里说了,一共有六十二种差别,「(陵本二卷十八页)」那上说的,「是名种种」。「于此有情诸方名字施设有异」,有差别,「是名假设安立品类差别」。
随先过去所有自体,八言说句差别类中,随念六种略所行行,有无量种宿住随念。
「随先过去所有自体,八言说句差别类中」,这个假设安立品类的差别,这句话还没有详细说出来,这下面说了。「随先过去」,随某一类众生过去所有的自体,所有自体就是你自己的身体。「八言说句」,可以用八句话来说它的差别,当然这个众生很多种类。「随念六种略所行行」,这是说八言说句是一种,这又随念六种的,不是八种,现在说六种。「略所行行」,这六种是简略地表示众生所做的事情也是一行一行地。这个人是作木匠是一行,这个人是种田的,这个人是读书人,这个人是作官的,一行一行地。「有无量种宿住随念」,说八言说句也好,说六种也好,总而言之是有无量种过去,「宿住」,「宿」是过去,「住」是他的生命,过去生命的情况佛都能够知道,所以叫做「随念」。这个「念」是明记,能够明记过去的情况叫做念。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三科,第一科是「言说行相」。分两科,第一科是「八言说句」。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别辨相(分三科) 未一、言说行相(分二科)
申一、八言说句(分二科) 酉一、征
何等名为八言说句?
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列出来。
酉二、列
谓如是名、如是生类、如是种性、如是饮食、如是领受苦乐差别、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所有寿量边际。
「谓如是名」,这个人叫这个名字。「如是生类」,他现在是生在这一类;他家是种田的,那么这就是……,说他是作生意的,他是作官的,就是「生类」,他生在这一类,这个类不一样。「如是种性,如是饮食」,他是这一个种性,刚才说他是作生意的,或者他是作官的。「如是饮食」,他日常生活的饮食是这样子。「如是领受」的是苦或者乐的不同。「如是长寿」,他的寿命就这么长。「如是久住」,能住这么久,也就是能生存这么久。「如是所有寿量边际」,这就是八言说句。
《披寻记》一六四六页:
如是长寿等者:此中三种,皆是寿量差别略行所摄。有情寿量种种非一,由此说言如是长寿。有情年齿或少或中或老住有差别,由此说言如是久住。若阿罗汉若诸有学于现法中定般涅槃,若诸异生住最后有,由此说言如是所有寿量边际。义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二卷十页)
「如是长寿等者:此中三种,皆是寿量差别」,上面说「如是长寿、如是久住」这是两句,「如是所有寿量边际」是第三句。此中三句,实在意思没有差别,就是寿量的差别。「略行所摄」,也是属于略行。「有情寿量种种非一」,寿量是不一样的,「由此说言如是长寿」。「有情年齿」,也就是年岁。「或少」,或者还是年少的时候,或者是中年,或者是老,「住有差别」。这个「住」,少也是住,中也是住,老也是住,有少、中、老的生命的差别。「由此说言如是久住」,他的久就这么多。
「若阿罗汉若诸有学于现法中定般涅槃」,这下面解释寿量边际。「若阿罗汉」,就是他在佛法里修四念处,到了阿罗汉的程度了。「若诸有学」,或者这位佛教徒修四念处,他在初果、二果、三果的时候,他要继续修行才能得阿罗汉,这时候叫做「有学」。这个「学」也包括修行在内的。「于现法中定般涅槃」,这个若阿罗汉,或者到有学的程度,那么「于现法中」,就是现在的生命中,「定般涅槃」,他一定入涅槃,这个意思等于是入无余涅槃。
「若诸异生住最后有」,说是这个人也不是阿罗汉,也不是有学,也不是初果、二果、三果,也不是四果;他这个时候他是一个凡夫境界,所以叫做「异生」,这个「异生」就是对同生说的;这些阿罗汉和有学,他们是同生,就是他们的思想就是在苦、空、无常、无我这里,都是相同的。若是没入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人,他的思想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欢喜这样,有的人欢喜那样,所以叫「异生」。「住最后有」,这个「有」就是这个身体,这个身体是最后;这个身体若结束以后,再没有身体了,所以这个身体叫做「最后有」。「由此说言如是所有寿量边际」,这寿量边际指最后有说的。「义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二卷十页)」,在那里说。那么这是寿量的边际,「如是所有寿量边际」。若是没有到这样的程度,那你还要继续流转生死的,还没有到边际的地方。
申二、六种略行(分二科) 酉一、征
何等名为随言说句六种略行?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八言说句」说完了,现在说「六种略行」。分两科,第一科是「征」。何等名为随言说句有六种略行呢?这个「行」指什么说呢?这个「行」就是做种种事,其实就是心行。这个心行也是无量无边的,现在说六种来包括无量无边的行,所以叫做略行。何等名为随言说句这六种略行呢?下面第二科是「列」,列出来。
酉二、列
一者、呼召假名。二者、剎帝利等色类差别。三者、父母差别。四者、饮食方轨。五者、兴盛衰损。六者、寿量差别。
「一者、呼召假名」,呼召就是召呼,就是言说,言说一定要有名字,你才能会说话,没有名字是不能说话的,「呼召假名」。而名字是假立的,所以叫做假名。
「二者、剎帝利等色类差别」,这个「剎帝利」翻到中国话,翻个田主,就是统治阶级,就是国王这一类的,这些人,这是王族。「剎帝利」还有个「等」,「等」就是婆罗门、吠舍、戍达罗这些不同的种性。「色类差别」,他们表现出来的行相是不一样的。作国王的,和婆罗门,和吠舍、戍达罗的行相都不一样,所以叫差别。
「三者、父母差别」,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那么和你的父母不一样。「四者、饮食方轨」,也是不同的;饮食的方法、轨则都不一样。「五者、兴盛衰损」,第五个呢,就是人的命运有时候兴盛,有时候衰损,也是不同的。「六者、寿量」也是「差别」的。这一共是这么六种。
未二、差别标说(分六科) 申一、呼召假名
由诸世间依凭如是八言说句六种略行,于自于他起言起说:此是我名,此是彼名。
「由诸世间依凭如是八言说句六种略行」,这下面第二科是「差别标说」。前面第一科是「言说行相」,这是第二科「差别标说」。你心里面有不同的意,这个意你若不说,谁也不知道。你若说呢,就把你的意标出来了。这里分六科,第一科是「呼召假名」。
「由诸世间依凭如是八言说句六种略行,于自于他起言起说:此是我名,此是彼名」,世间上依凭如是,前面说的八言说句,前面说的六种略行,就根据这些。「于自于他起言起说」,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或者是对他人的事情,你发表言说。发表言说,这个「言」或者指名说的,「说」或者指义说的,有通别的不同。「此是我名,此是彼名」,这个名字是我的,这是你的名字,这是不一样。
申二、色类差别
我是剎帝利,彼是剎帝利。我是婆罗门、吠舍、戍达罗。彼是婆罗门、吠舍、戍达罗。
「我是剎帝利,彼是剎帝利」,下面第二科「色类差别」。我是剎帝利种性,你也是剎帝利。「我是婆罗门、吠舍、戍达罗」,我不是剎帝利,我是婆罗门,「吠舍」就是商贾,「戍达罗」是种田的农民,这是不一样的。「彼是婆罗门、吠舍、戍达罗」。
申三、父母差别
此是我母,此是彼母。如说其母,父亦如是。
「此是我母」,这是第三科「父母差别」。此是我的母亲,这是你的母亲,「此是彼母」。「如说其母」有彼此差别,父也是这样子。
申四、饮食方轨
我食如是色类饮食,所谓酪浆羹饭糜等。彼食如是色类饮食,乃至广说。
「我食如是色类饮食」,这是第四科「饮食方轨」。我是食这样色类的饮食,什么饮食呢?「所谓酪浆羹饭糜等」,糜应该是粥吧!「彼食如是色类饮食,乃至广说」。第五科「兴盛衰损」。
申五、兴盛衰损
我有如是色类兴衰差别而转,彼有如是色类兴衰差别而转。
「我有如是色类兴衰差别而转」,转就是显现的意思,这个时候我倒楣了,这个时候我走运气了,就是这样的显现。「彼有如是色类兴衰差别而转」,我这样子,你也是这样子。
申六、寿量差别
我住如是色类年齿,所谓或少或中或老。彼住如是色类年齿,乃至广说。
「我住如是色类年齿」,这是第六科「寿量差别」。我现在安住在这样的行相,色类行相,「年齿」就是年岁。「所谓或少」,或者中,或者是老年,或者是中年,或者是少年。「彼住如是色类年齿,乃至广说」,也有少、中、老的不同。下面第三科「随念边际」。
未三、随念边际
唯有尔所随先过去所有自体,八言说句差别类中六种略行;过此,无有余言说句及以略行。是故唯于如是品类,发起随念,更无有增。
「唯有尔所随先过去所有自体,八言说句差别类中六种略行」,是我也好,是你也好,就有那么多,「尔所」就是那么多,那么多,随你已经过去的所有自体有八言说句的差别类中,还有六种的略行,就是这么多。「过此,无有余言说句及以略行」,超过了这个境界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余言说句「及以略行」的。「是故唯于如是品类,发起随念,更无有增」,所以若是你请问佛陀的话,佛就会知道这么多的品类。「发起随念」,就知道你过去是干什么的。「更无有增」,你不能超过这个范围的。
午二、结略义
即于此中若言说行所有行相,若言说句所有标说,及即于此随起忆念;是故说言并相、并说,皆能随念。
这是第二科「结略义」,前面是「别辨相」,这是把它说一个要义。「即于此中若言说行」,有言说,这个心里的活动,所表示出来的各式各样的行相。「若言说句所有标说」,前面是约相说,这下面约说。「若言说句所有标说」,就是标出来你内心的想法。「及即于此随起忆念」,并没有说话,但是忆念你过去的事情。「是故说言并相、并说」,有的时候只是忆念相,有的时候要表示出来文句的。「皆能随念」,佛陀有这样的能力,都能随顺真实而忆念,没有错误。
《披寻记》一六四七页:
若言说行所有行相等者:前说六种略所行行,名言说行所有行相。依言说句起言起说,名言说句所有标说。
辰九、死生智力(分二科) 巳一、出能见(分三科) 午一、名天眼
此中静虑说名天住。眼依彼故;是彼果故;彼摄受故;名为天眼。
这是第九科「死生智」。分两科,第一科是「出能见」。分三科,第一科「名天眼」。「此中静虑说名天住」,现在这里说死生智,这里谈到静虑,这个静虑就叫做天住。这个天住,我们人叫做人住,那么天住是什么?就是静虑,就是心有了初静虑,二、三、四静虑,就名为天住。如果是人间的人,他成就了色界四禅,那也叫做天住。说我们不知道天上的人他的思想活动是什么样子,就是天人的思想活动就是四静虑,他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就是他的生命。「眼依彼故」,现在这个人他现在成就了色界四静虑,成就四静虑的时候,当然四静虑是内心,但是他的眼睛呢,也依靠彼四静虑,他的眼睛的功能就和一般的人不一样了。「是彼果故」,是彼静虑所成之果。「彼摄受故」,你那个眼有静虑的力量来加持的,所以就名为天眼。
《披寻记》一六四七页:
此中静虑说名天住等者:〈声闻地〉说:言天住者:谓诸静虑,诸无色住。(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五页)今于此中释名天眼,唯取静虑名为天住,为显此眼依静虑起,是静虑果,复为静虑所摄受故。
「此中静虑说名天住等者:〈声闻地〉说:言天住者:谓诸静虑」,天人的思想是住在什么地方呢?他就是在四静虑里住,就是特别喜乐的境界。「谓诸静虑,诸无色住」,就是无色界的四空定,那就是无色界天的境界,「(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五页)」这么说的。「今于此中释名天眼」,现在这个《瑜伽师地论》在这里解释呢,什么叫做天眼?「唯取静虑名为天住」,就是那个四静虑,就叫做天住,也就叫做天眼。「为显此眼依静虑起」,这个天眼是根据静虑现起的,是静虑的果。「复为静虑所摄受故」,那个天眼为静虑所加持。
午二、极净
是极圆满,是善清净静虑果故;名极清净。
这个四静虑他的天眼的作用,是极圆满的、是极善清净的静虑所成就的果,他发生的作用,也就叫做「极清净」。这个天眼是极清净的。
午三、名超人(分二科) 未一、于修得
于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是故说言超过于人。
这是第三科「名超人」,分两科,第一科「于修得」。「于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人中的名字,人中的眼睛的名字和天眼都不相似,「是故说言」叫做「超过于人」。
《披寻记》一六四八页:
于其人中所有名字等者:谓于人中说名肉眼,彼所行境有明无障乃可现前。天眼不尔。有障无障若明若暗若近若远皆可现前,由是说言皆不相似。
「于其人中所有名字等者:谓于人中说名肉眼,彼所行境有明无障乃可现前」,我们人间的肉眼在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有光明。有光明的时候,我们这个眼睛才能发生作用,没有障碍,「乃可现前」,它的作用才能现前。「天眼不尔」,天人的眼睛,有四静虑的人那个天眼,他不是这样子,「有障无障若明若暗若近若远皆可现前」,有障碍的时候,说有一道墙,有一道山,有一个大海,那是有障。或者是没有这些障碍,或者有日月的光明,或者是没有光明,「若暗」,或者是近,或者是远,「皆可现前」,他的作用都可以现前的。「由是说言皆不相似」,所以天人的眼睛,有四静虑的人的眼睛,和人的肉眼是不相似的。
未二、于生得
欲界天中亦有生得,名相似转清净天眼,人中亦无。
这是第二科「于生得」。欲界天里面,这个四静虑是色界天。现在说欲界天上的人的情形,「亦有生得」,他生来就有这种眼睛,名字叫做「相似转清净天眼」,和天上的眼睛有点儿相似。这样的天眼,人中也是没有的。
《披寻记》一六四八页:
欲界天中亦有生得等者:此说欲界天中亦有天眼,然是生得,非静虑果,是故名相似转清净天眼。为显此亦超过于人,是故说言人中亦无。当知是义非此所说,非是如来天眼摄故。
「欲界天中亦有生得等者:此说欲界天中亦有天眼,然是生得」,他是生来就得到了,不需要修行。「非静虑果」,不是成就四静虑得的果,「是故名相似转清净天眼」。「为显此亦超过于人,是故说言人中亦无。当知是义非此所说」,这里面说的这个欲界天上人的天眼,不是这里所要说的,「非是如来天眼摄故」,这个不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