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满足之门
打开满足之门
堪忍法师 著述
目录
序言
一、转化心识
二、修行之道:发心、萃取宝贵人身的精华、明辨善恶、三种层次的安乐、人面兽心、禅修菩提道次第
三、舍弃今生:阿底峡尊者、种敦巴、
四、转恶为善:发心清净、二个乞丐、菩萨船长、转恶为善
五、断除欲望:欲望是苦、少欲即少苦、欲望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终止轮回、
六、调伏内心:守护自心
七、忆念无常与死亡:逼近死亡、死不定时、逝者无数、明天就太迟了、你要如何安排人生?、
八、「我」不足爱惜:活在幻想中、找寻「我」、找寻梭巴喇嘛、找寻「我」以外的诸法、所依非名言、五蕴自性空、六尘自性空、四圣谛自性空、随时洞察实相、「我不足爱惜」
九、爱惜其他众生:自他相换、利用困境,摧破自我爱惜、其他众生,其数无量、我们必须具备一切种智、我们要对一切众生负责、牺牲自己
十、唯有修行一途:下定决心修行
十一、回向:怀着菩心心回向、怀着空性见回向、
序言
1974年当我住在前劳朵喇嘛在尼泊尔梭鲁昆布地区的洞穴时,决定清查他所有的法典。其中大都是宁玛派及有关各种本尊修法的法本,不过有一本谈的是西藏四大教派共同的修行基础。我找到的这本法典就是《启开佛法之门:菩提道次第修心初阶》。
《启开佛法之门》包含许多噶当派格西的开示录。作者罗卓.坚赞是宗喀巴大师和其二大弟子之一克珠仁波切的弟子。这本法典描述转念或修心的初阶,换句话说,如果你想要修行,这是修行的第一课。
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才逐渐了解修行的真义;在那之前的人生岁月中,我一直都不了解。修行通常被认为是阅读经典、研习、背诵、辩经、课诵、做法事等等。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应该怎么修行。我非常震惊,过去的一切做为都不如法。反省起来,从前所有那些年来的背诵、课诵都不是佛法。那些年来,找不出一样是佛法。
1946年我出生在劳朵附近的塔密。当我还很小,大约3、4岁的时候,家母把我送到住家附近的寺院,跟著舅舅学认字。舅舅是宁玛派的和尚。不过,这没有持续很久。因为我很顽皮,好几次从寺院逃学,跑回家。所以家母决定把我送到一个与外界更隔绝的地方─罗瓦林。这是莲花生大师秘密的圣地,那里有许多非常殊胜,受到加持的洞穴。
另一个舅舅,那旺.根敦从家里带我到罗瓦林。我们必须穿越很险峻的岩山,时有岩石崩落,水流湍急,然后在雪地走一、二天。穿过雪地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深达数百尺的峡谷,底部看起来像是海。那是相当艰辛的旅程。
我在罗瓦林住了七年,重新学认字,之后是阅读。我的老师那旺.根敦,当时也是和尚。学会藏文后,其他的时间花在背诵祈请文,阅览甘珠尔和丹珠尔,以及到人家家里做法事。
梭鲁昆布一带有很多在家人不识字。喇嘛通常允许他们受灌顶,不过不能承诺闭关。看得懂法本的出家人必须闭关,而在家人则必须承诺念好几百万遍的六字大明咒或其他的真言。因为这些人看不懂法本,喇嘛就让他们做他们能做的功课。
照理这些在家人应该自己持咒,可是他们往往找住在附近的和尚帮忙,履行诺言。他们会供养一篮自己种来吃的马铃薯,跑来说:「我向某喇嘛承诺,持若干百万遍的咒。请替我持若干遍。」有些人自己持一些咒,然后请别人把余下的部分持满。
所以,那七年间,每当舅舅被请去做法事时,我就跟去人家家里诵经,诸如:甘珠尔、丹珠尔和般若经。有时我们会替亡者修法。那一带的习俗是,如果有人死亡,就要做一种特别的法事,而且供养一大笔钱给喇嘛和其他人。
大约10岁左右,我去西藏,到多摩格西仁波切在帕黎附近的寺院。我在那里待了三年,上午背法典,下午到人家家里做法事。我也在那里完成第一次考试,经理人为我供养和尚。帕黎是相当活络的商业中心,很多来自拉萨、西藏和印度的商人,到处都是。
1959年3月。同年的下半年,我接到指示,生平第一次闭关,做宗喀巴大师上师相应,地点在贝玛确林,是多摩格西的一个分支寺院。我一点也不懂得禅思,只是念诵祈请文和一些《无缘悲心》。我想我完成了那次闭关,不过并不知道自己怎么做的,持了多少真言。
我经由跟随拉敦格西教导的摄类学开始学佛教哲理,这是辩经的第一门课。但是拉敦格西有很多弟子,相当忙碌,就由他的一位弟子甘耶喜教我,甘耶喜已经过世了。之后,我就跟著耶喜喇嘛学。
住在巴萨的时候,因为那里的环境很恶劣,我得了肺病。(当然,那不是唯一的理由,还有业的原因)于是,耶喜喇嘛和我到大吉岭待了九个月,让我接受治疗。1965年我们住在大吉岭多摩格西的寺院,就在那时候,我们遇见第一位西方弟子,琴娜.拉却夫斯基。琴娜的父亲是俄国的王子,俄国大革命的时候,全家逃到法国。琴娜在法国出生,之后搬到美国。
琴娜请我们到斯里兰卡住,开办佛法中心。噶当派碰到一些麻烦,所以我们没有去成。由于我在尼泊尔出生,所以我们决定回尼泊尔看看。
我们住在玻塔那大塔附近的格鲁寺院,就在加德满都郊外。耶喜喇嘛每天都从窗户往外看某一座山丘,好像深深被那座山丘吸引。有一天我们出去勘察那座山丘,那就是柯磐山丘。
那时家母和所有的亲戚,都从梭鲁昆布下来,到加德满都朝圣。每十二年有一个特殊的盛会,所有喜马拉雅山区的人,都从山上到加德满都山谷的圣地朝圣。他们请我回到梭鲁昆布,我就去了。
劳朵洞穴就在那时候归还给我。于是我开始盖劳朵寺。耶喜喇嘛也在那时开始建造柯磐寺。这两座寺院同时盖起来。我也在那时候发现了罗卓.坚赞的法本。
一、转化心识
《启开佛法之门》主要描述无常与死亡,以及欲望的过患─因八世俗法而引生的障碍。这八种俗虑是:
(1)在物质上有所得,就高兴。
(2)得不到物质,就不高兴。
(3)希求快乐。
(4)不愿意不快乐。
(5)想听到好听的话。
(6)不想听不好听的话。
(7)想要得到赞赏。
(8)不想蒙受批评。
我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已经译成英文,它的义理并不难懂,可是有很多旧的专有名词需要注解。
读这本书对我很有帮助。它向我显示,就像捏手中的面团一样,你必定可以随心所欲地扭转自己的心。心识可以修练得随意转向。现在我的心完全退堕了,不过那时候曾稍微思惟过这本书的义理,不喜欢受人供养。
发现《启开佛法之门》之后,我做了一次本尊闭关。我想是因为这本书,使我体会到修行的方法,从闭关第一天,就感到无法置信的安详和喜悦。因为稍微醒觉八世俗法,内心澄明、清净。就像挡路的石头比较少,内心的障碍少了一些。也就是八世俗法的干扰相对减轻。这是闭关成功之道。即使我并没有仔细读这个密法的注解,因为内心的问题较少,所以还是获得本尊的加持。
设法约束你的心,障碍就会消除,心中的清净法,会带你更接近本尊。就是你不很熟悉禅思,本尊的加持还是会降临。白天修法,你会体会到好的徵兆,夜晚做梦也会显示本尊很欢喜,赐与加持。闭关的成功与否,基本上似乎在于此。接受本尊加持,似乎不单是在于懂得禅思密乘的生起和圆满次第。(当然,如果你闭关愈频繁,风疾愈严重,也许就没办法继续闭关。在接触西藏佛教之后,你才知道风疾是怎么一回事!那之前,没有多少人知道风疾。顺便一提的是,风疾主要肇自没有修行这本书的精要─佛法的真义。)
正如整个佛教圣法的总持者,吉谛岑夏仁波切所说:「佛陀的一切教法(藏文,甘珠尔)和学者的论疏(丹珠尔)都在于降伏内心。」这一切教法不外是修心,转念。佛陀的一切教法,都为了转化内心,降伏内心。
我说过,《启开佛法之门》是一本转化心念的法典。为什么称为「心念转化」?到底是什么东西造成干扰,使我们无法有效地修行,如听闻教法、省思其义蕴、并禅修这些教法所揭示的菩提道?是世俗八法,贪恋今生的欲望。这本教典特别的宗旨,在于约束世俗八法──这就是转化心念。
菩提道次第的整个教法,就是转化心念。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伏自己的心;因此,闻思修菩提道次第的教法,稗益非常大。当其他的教法没有功效,听闻或阅读菩提道,能够降伏你的心。菩提道次第有其特殊的理路,足以降伏内心。
阿底峡尊者在其著作《菩提道灯》中首先提出菩提道次第,是以禅思八暇十满的圆满人身为始。而宗喀巴大师则是以菩提道的根本,依止上师,做为禅思菩提道次第的第一个主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障碍,造成我们内心无法生起菩提道次第?不论是以依止上师或暇满人身为始,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我们没有任何证悟?同样的,是因为世俗八法的缘故。俗虑使得我们无法把修习菩提道次第转化为佛法。我们的日常活动无法转化成佛法,原因何在?从早到晚,我们的所做所为,何以没有变成圣法?全是因为世俗八法、贪执今生的欲望所致。就是这个障碍,使得我们内心无法生起菩提道次第,无法实证诸如:依止上师或暇满人身。
我们必须训练自己的心去反省俗虑的过患,以及舍离俗虑的无穷利益,尤其是要去禅修无常及死亡。只要做好修心的这个初步工作,你就启开了佛法之门。之后就能够毫无困难地修行。不管是闭关或其他修行,任何你想要做的功课,都能够做到。而且一般说来,你的一切作为,都会变为佛法。不仅如此,你还能够开始在内心实践菩提道──从依止上师或暇满人身,直到成佛,你的内心会开始生起菩提道,持续不断,直到完成菩提道。
这一切成果,都肇自修心的第一课,《启开佛法之门》。你把这本书的义理付诸实施,便能够约束世俗八法,不受其牵制。你就能够自由自在,而不致于身不由己。否则,你会身不由己,不能够独立、自主。
二、修行之道
──设法消除召引苦难的消极心态,增长带来安乐的积极心态
发心
发愿:由于听闻这次说法的每一个字,你能够当下证悟整个菩提道次第,尤其是菩提心,同时也能够令一切有情如此应验。祈愿这次说法的每一个字,当下调伏其他有情的心;整个菩提道次第,尤其是菩提心,在一切有情心中生起。
听闻这个教法,你的内心会得到受用,将来还能够因此而利益他人。由于你先前曾经发愿,要广泛地利益其他众生,所以当你向别人解说这个教法,每一个字都会格外有力。现闻
法的时候,这样发愿,将来自己说法,很容易就能够调伏其他人的心,令菩提道在他们心中生起,这是愿心的力量使然。
听法的时候,如果禅思这是一切诸佛在引导我们,那会对自己相当有帮助。这么禅修,使自己觉得和诸佛的连系更加紧密。由衷地感受一切诸佛正在教导我们,引领自己达到解脱乃至成佛的安乐。内心这样禅修,使自己领受一切诸佛的加持。
思惟:为了量如无边虚空的一切如母有情,无论要历经多少劫数或多么艰辛,我必定要证得一切种智,消除一切无明,圆满一切成就。因此,现在我要依循传承上师的一脉法门,如法地恭聆圣教。
现在我们有幸在菩提伽耶,这个最伟大、神圣、宝贵、千佛降世的圣地,应该好好地把握机会,在短时间内尽量累积最多的功德。所以,请大家用心地听法。
萃取宝贵人身的精华
在《启开佛法之门》一书的开端,罗卓.坚赞首先礼敬上师、诸佛、菩萨及圣众。
愿一切众生利乐之源的佛法兴隆。我祈请佛法得以广布,所有众生得享大乐。
然后重申这本书的标题:《启开佛法之门:菩提道次第修心初阶》。接著是:
我向与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无二无别的上师
无垢莲足下礼敬、归依。
这样地礼敬、依止,使我得以一切圆满。
我虔敬地依止、礼拜上师─本尊。
我对那些至心求法的行者心怀悲悯,因而我打算在此揭示如何修行圣法。我要宣说教法,令身披饰教的硕学之士欢喜,并讲解大学者的论著及上师的谕示。请大家恭敬、一心不乱地聆听。
罗卓.坚赞礼敬的是克珠仁波切,亦即宗喀巴大师的心传弟子之一。不仅罗卓.坚赞如此,其它的婆罗门、帝释天以三界一切众生,咸同礼敬克珠仁波切。
三世诸佛之本─至尊上师的圣口宣说:
「这次获得宝贵的暇满人身,应该尽量萃取其精华。因此,请好好地考察你的心和禽兽的心差别何在。」
请考察一下禽兽的心。禽兽会想:「我要得到快乐,不要受寒、饥饿。」如果你也是那样想,就和禽兽无异。因此,你务必要萃取人身精华,切莫贪恋此生。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也说:
宝贵的暇满人身,十分难得。如果现在不设法从中获益,来世怎能重获人身呢?
质疑来世怎能重获人身,意谓著除非你能设法从今世的人身获益,否则不可能再获人身。为什么必须从这世的宝贵人身获益而且再获人身呢?因为不想受苦而想得乐;你不可能想受苦而不想得乐。有了这世宝贵的人身,我们才有机会创造离苦得乐的因。
苦乐都肇自于自己的心,并非外求而来。自己的心既是乐之因,也是苦之本。得乐或息苦都必须在自心之内下功夫。工作室就在你的内心。你必须消除召来苦难的心念,同时也要认知、明白错误的思惟方式,以及带来安乐、正确的思惟方式。这得靠像佛法般的正确教法。你要设法在自心的工作室内,透过闻、思、修,祛除召引苦难的消极心态,增长带来安乐的积极心态。
明辨善恶
今生我们遇到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开示圆满正觉的究竟解脱道。我们幸遇大乘上师,而且获得圆满的人身,因此有机缘实践佛法。
从今天、此刻起,我们还有若干年、月、日、时、分、秒可活。死后的命运取决于每一天、时、分、秒。在解脱生死轮回以前,死后只有两条路可走:苦趣或善趣,没有第三条路了。每天、每小时、每分、每秒都是下决定、做准备的时机。在死亡来临之前,每天、每小时、每分、每秒,我们都能够自由抉择;你可以决定不要堕入苦趣,往生善趣。每一天、每分钟都关系重大,因为每一天、每分钟我们都在逼近死亡。由衷地慎重考量!你还有机会抉择投生到那一趣,并预作准备。生命中每一刻都十分重要,非常珍贵。
龙树菩萨在《宝蔓论》中说:
贪嗔痴的行为是不善业,苦趣的众生由此产生。反之,善业引生善趣的众生,生生世世受乐。
龙树菩萨进而解说,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日常生活的问题以及永无止境的轮回之苦等等,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善业或恶业。
任何行为都涉及两种动机:因果动机及临境动机。因果动机,是做任何事情的原始动机,亦即做某件事情时,内心升起的第一个念头:起始的意业。在因果动机趋动你去造身语业的过程中而起的内心的念头,称为临境动机,亦即随后的意业。
因此,业和念头有关。善趣众生的果报身(天或人)和恶趣众生的果报身(地狱、饿鬼或畜生)都是自心的思惟方式、动机的结果,这其中主要是因果动机创造出来的。
在达到资粮道的忍位之前,我们还没有把握不会堕入恶趣。但是一旦达到了,就有十足的信心不再投生恶趣。当我们达到见道,超脱贪爱,就不再造恶业,亦即断除轮回的因。不过,直到消除一切烦恼障之前,死后都唯有两条路可去:恶趣或善趣。到底走那一条路,完全取决于业,尤其是意业、动机。
阿底峡尊者的心传弟子种敦巴曾经请示:「出于俗虑所造的业,果报如何?」阿底峡尊者答道:「果报就是它本身。」我想「它本身」的意思是唯有受苦。为了弄清楚尊者的答案,种敦巴再问了一遍,这次的问题是来世的果报如何。阿底峡尊者答覆:「地狱、饿鬼、畜生道!」意思是说,任何基于贪恋今世而造的业都是恶业。
一般而言,招致投生恶趣果报的恶业,是以十不善业为例:杀、盗、淫、妄、两舌、恶口、绮语、贪、嗔、邪见。此外,例如受具足戒的比丘造的恶业,有不同的层次,包括他胜(波罗夷)、堕(波逸底迦)、以及各对应说(波提提舍那)。帕邦卡.巅千.宁波在《掌中解脱》中说,他胜的果报是投生难以忍受的热地狱苦趣;堕是投生黑绳地狱;最轻的罪─各对应说的果报是堕入等活地狱。当我们在修净障的法门,诸如金刚萨缍禅修或礼忏,同时忏悔已经造下的一一恶业,千万要记住,恶业的定义是:凡是出於贪恋今世而造的业,都是恶业。记住这个比较广义的恶业定义,我们就会以更开阔的观点,看待必须净除的恶业。否则我们的忏悔,会相当局限。此外,不要只想到这一世的恶业,还要溯及无始以来的过去世。
我们或许可能自认为在修行,其实我们不是没有发心,就是发心微弱,而且修得不够彻底。我们或许持咒,不过由于心思散乱或没有定力,善行相当微薄。修法结束的时候,我们往往没有回向所累积的功德,或是怀著慢心回向,因而削弱功德。或即使我们把功德回向证得佛果;但是,嗔心、邪见足以摧毁功德,延迟证果达好几劫之久。
我们所造的善业微不足道。就是造了若干善业,也不够彻底。然而我们造的恶业却力量强大。假使死亡马上来临,我们势必堕入恶道。一旦堕入恶道,就连自求来世安乐和解脱的修行机会都没有了。既没有机会为自己修行,也没有机会为了利他而修行。我们会完全陷在苦难之中。再造再多的恶业,就这样,死了又投生恶趣,不知道要漂泊多久,难以算计!
我们不仅每一秒钟都在逼近死亡,也更趋近寒热地狱。前面我说过,我们一直在逼近死亡,其实,比那个更严重的,我们正不断地趋近恶道。
三种层次的安乐
如果你了解菩提道次第,就知道可以从这世的宝贵人身获得的利益。首先,是来世的安乐,意指获得善趣的果报身,诸如天、人。第二层的利益,是解脱生死轮回,永远免除业和烦恼的束缚。第三层,是达到无住无忧的境界,亦即究竟证悟,消除二种障碍:烦恼障及所知障。这三大利益或三种层次的安乐,就是寂天菩萨,在我前面引述的偈颂中指出的,我们应该善用这世的宝贵人身,撷取菁华。
为了获得这三种利益,必须依循菩提道次第的三士道。第一阶是下士道。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中说明如下:一个人如果发心,完全断除对今生的贪著,并在来世获得善趣的果报身,就应该了悟恶业的过患,舍离十恶业,力行十善业。这个人防护三业,持守戒律,目的仅在于获得来世安乐,称为下士。
第二阶是中士道。中士见到整个生死轮回,肇自业和烦恼的蕴身,唯苦无乐。由于受报的蕴身,被烦恼的种子染污,会再引生来世的轮回。中士了悟轮回纯粹是苦,犹如置身火坑,于是想要摆脱,彻底出离轮回;轮回及其盛事,毫无吸引力。中士的目标,在于自求解脱轮回,摆脱业及烦恼的束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修习戒定慧三学。
接著是第三阶的上士道,完全舍弃自我爱惜,转而爱惜其他众生,发愿为了利他,成就佛果。完成这个心愿的方法,是透过经乘,亦即波罗密多乘,修习六度的菩萨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在这个基础上,根器更高的大上士,进而修习果乘,亦即金刚乘。
修习上士道,有赖于先修习中士道,意谓一般必须具足舍离整个六道轮回的发心,力行三学。修习中士道,则取决于下士道的前行,意谓一般必须具足断除贪著今生的发心,持守戒律,诸如十善等等。此处使用「一般」一词,是因为下士道是中士及上士道的基础,而中士道是上士道的基础。
《启开佛法之门》也说明了三士道如下:
凡实践佛法或世间法者,是为了求来世得到天人身,这种人称为下士。以这种发心所做的一切行为,都只是轮回的因。
凡是想要解脱轮回而修习佛法,厌弃一切轮回的行为,这种人称为中士。所有这样的行为,都是善业,都会成为解脱轮回的因。
凡是所作所为,不仅为了自求解脱,而且是为了令一切众生得到解脱,这种人允称为伟大、无上士。这样的作为,就是成就佛果的因。
三士的区别完全在于不同的发心。
「士」必须是我刚才描述的三种之一。我们应该考察一下自己的心,看看是否归属这三士的任何一道;如果都不是,就应该设法趋入三士道。
人面兽心
正如班禅喇嘛洛桑.邱吉.坚赞在其著疏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中的解释:
如果人生的目标只是想要获得现世之乐,这样的人,实际上不是「士」,而是凡庸众生。
老鼠、蚊子之类的畜生,想的无非是现世乐,一切作为都为了追求这个,所以是凡庸众生。他们所作所为,无足为奇,就仅仅是为了这一世。我们拥有人身,尤其是暇满人身,应该日夜不懈地努力,不要甘为凡庸众生,像这些愚痴的畜生一样。全天二十四小时之中,行住坐卧等等,应该努力做得比这个更好;我们的所作所为不应该像畜生那样。换句话说,不应该和那些不具有宝贵人身的众生一样过生活。
这要靠我们的用心。必须不断地观照内心,把自己的心识当做对镜,全神贯注地像间谍一样,看住自己的心。这样我们就自由了,能够明辨邪见或不善的发心、以及正见或良善的发心。明辨自己的发心,才能自由地把不善心识转化为善心。这样,我们的生命就会超越畜生,达到做人的目的;人生就会变得有意义。否则,就会像在宗教舞剧中穿戴本尊的面具及剧服的演员一样,我们虽然戴了人的面具;但内在却像野兽一般;我们是人面兽心。
在《入菩萨行》中,大菩萨寂天说:
虽然获得这个自由身一次,如果现在不修善,一旦堕入恶趣,愚痴无知,而且不断地受苦,那时我该怎么办?
想要获得这个具足八暇十满的宝贵人身,就像是一个梦;好比乞丐在垃圾桶中捡到了一百万元一样。
寂天菩萨明白地指出,如果不修心行善,就会堕入恶趣或建宋(ngen song,藏音)。「建」(ngen)意为邪恶,指恶业;「宋」(song)意为「去」。在此是指,由于恶业,一个人就得去;也就是说,心识会投胎到畜生、恶趣或地狱众生。
例如,如果投胎为狗、猪或虫,会愚痴得连善恶的定义都不懂。即使有人在畜生的耳边,解释这些定义达千百劫,它就是无法了解其意。因此寂天菩萨说:「一旦生在恶趣,愚痴无知,而且不断受苦,那时该怎么办?」那时我们毫无办法;我们完了!所以,在投生恶趣之前,我们要是聪明,就得加紧修行。
拥有宝贵的人身,使你能透过善行佛法来修心。你可以累积许多善行,不过你要专注的主要善行,那就是依菩提道三士的次第修心。重点是依菩提道次第修炼你的心。
禅修菩提道次第
帕邦卡.巅千.宁波在开示菩提道次第时说明,直接禅思菩提道次第,即使仅是禅思像宗喀巴大师的《福德本颂》这样的祈愿文,也很有帮助。直接禅思的意思是,我们念诵菩提道次第的祈愿文,思惟其意义;这样修习,就是直接禅修整个菩提道。这样的修习,远比持诵几百万遍的真言,甚至见到佛陀更重要。这是可能理解的。为什么?闭关的时候,为什么要禅修上师相应,视上师与本尊无二无别?为什么要禅修本尊,并念诵那么多真言?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完成菩提道。我们不证悟菩提道的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性),就无法完成密乘之道。我们也许可以有某种程度的若干经验,但却不能够圆满菩提道。
例如,不了解空性,则无法成就净光,幻身或无学道的双运,这牵涉到彻底清净的圣身和圣意。此外,我们最起码要发菩提心,否则即使连拙火之类的禅修,都不是成佛之因。没有真正证悟菩提心,无法体验圆满次第的净光及幻身。要达到净光,亦即法身的因,以及报身之因的幻身,必须累积无量的功德。而实证净光及幻身,所需的无量功德,其肇因即是菩提心。
做本尊闭关的时候,我们诵持的每一遍真言,都是为了在内心实证菩提道次第。修上师相应,也是为了得到加持,以便在内心实证菩提道次第。一切修行,都是为了这个缘故。
除非在我们的内心实证三主要道,否则无从证悟成佛,完成密乘之道。纵使诵好几百万遍的真言,或甚至见到佛陀,除非实证三主要道,否则无法证悟成佛。帕邦卡.巅千.宁波说得很有道理,要完成密乘之道,就必须在共道─菩提道次第或三主要道上修心,这中间没有捷径。
直接禅修菩提道次第,即使只做一回,远胜于其他修法,因为这会在我们的心流留下整个成佛之道的种子,迟早能够实证整个道次第,实际带领我们证悟成佛。如果略过菩提道次第的禅修,不管闭多少关,修多少别的法门,我们的心都不会有什么变化。即使持诵了几百万遍的真言,手指和念珠全都磨破了,我们的内心依然如故。
何以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何以内心一点也没有变化?何以没有任何证悟?我们的心还是老样子,甚至更糟!这是因为没有在菩提道次第中,在菩提道次第的每一步骤上,老实地修心。忽略了这门主修,就有舍本逐末之虞。
西方有许多竞赛:赛车、赛马、赛跑、竞走。在此,为了追求来世安乐、解脱及证悟成佛,我们应该以修行佛法和生命竞赛。最起码,应该努力使两者同步。我们的生命一分一分,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消逝,我们应该一直修习佛法,把生命佛法化。如果一个人无法把一整天化成佛法,至少要设法做到半天。(但这个意思并不是说,你只要修行到中午,下午就不用修了!)
三、舍弃今生
──阿底峡尊者回答道:「打从内心,舍弃此生!」
阿底峡尊者
阿底峡尊者完成了有关菩提道次第的第一本论著《菩提道灯》。他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具有无量的知识和悟证,并使佛法广布。尊者通达五明,实证一心不乱的定力和神通,而且受到许多本尊的指导。他在印度、西藏和尼泊尔建造了许多佛寺。尊者于西元982年诞生,1054年圆寂,住世72年,其间在西藏停留17年。
尊者著述《菩提道灯》惠泽我们这些接触菩提道次第的人,免于不得其门而入的困惑。有些人即使学了许多经论,当你问他们:「你如何起修?」,他们往往答不上来;就是回答了,答案也是本末倒置,把理应在后的道次第,放在应该在前的道次第前面。
我们极其幸运!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中,把佛陀整个经乘、密乘──声闻乘、波罗密多乘、金刚乘─的教法整合起来,建立菩提道次第,使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修习,直到证悟佛果。从教法的方面来说,一切都非常清晰;唯一的问题是,我们不修行。
阿底峡尊者有许多出色的弟子。在印度方面,有学者希米撒拉和玛哈巴利王;在西藏,除了他的心传弟子种敦巴以外,有三位噶当派格西─贡巴瓦、那丘.查克翠周、和蒋曲.仁千。还有其他许多弟子,诸如智慧光王的侄子,菩提光、仁千.桑玻和那措译师。即使是尊者的弟子,都有无量的功德,记载在他们的传记中。
阿底峡尊者即将入涅槃的时候,那丘.查克翠周格西请示尊者:「尊者圆寂之后,弟子想全心禅修,好吗?」,尊者答道:「放弃一切恶行!」。尊者并没有说禅修很好,他不是说:「喔!是的,那太好了!」,反之,他说:「放弃一切恶行!」。
那丘.查克翠周又问尊者:「那么,我时而说法,时而禅修,好吗?」,尊者的回答还是一样。那丘.查克翠周再想出更多要做的事,向阿底峡尊者请示。可是无论他怎么说,尊者的答覆都没有变。最后那丘.查克翠周问道:「那么,我该怎么做才好呢?」,阿底峡尊者答道:「打从内心,舍弃此生!」
那丘.查克翠周把尊者的告诫谨记在心,在瑞亭附近的杜松林中居住,过著和森林中的野兽无异的生活。这还没有谈到他的心,只是他的身体。他就是这样独自住在森林中,不和其他的人打交道,在那里渡过了余生。
种敦巴
阿底峡尊者的译师种敦巴,生在拉萨北方,很靠近耶喜喇嘛的诞生地头隆。这是宗喀巴大师遇见密集金刚和大黑天的圣地。
度母曾经预言种敦巴的诞生,说他是观世音的化身,总持佛法,通达教证圣法,而且会见到不可计数的本尊。
种敦巴在到达西藏中部成为阿底峡尊者的译师之前,是薛尊喇嘛的侍者。见到尊者后,种敦巴向尊者请示,自己以前的一切作为之中,那些是最好的修行。同时他向尊者禀告他的各种修行,以及如何竭力服事薛尊喇嘛。夜晚他全副武装地守护喇嘛的牲畜。白天还做很多事情,生火都由他包办。喇嘛的妻子挤牛乳的时候,把种敦巴当做椅子坐。他一面用手纺纱,两脚还要把牛油揉入乾燥的兽皮使其柔韧;同时背上还背东西。多年来他一直是这样,同时做好几件事情。种敦巴一五一十地向尊者报告这一切。尊者说:「在你做过的所有事情之中,努力为薛尊喇嘛效劳,是真正的修行。」
种敦巴如法地依止阿底峡尊者,达十七年之久。自从遇见尊者之后,他从未让尊者夜里待在黑暗中,每晚都在尊者的房间供一盏油灯。
种敦巴其实是第一位噶当派格西。他有三大弟子:博多瓦格西、陈嘎瓦格西和普琼瓦格西,总持佛法,证量博深。种敦巴在西元1057年建立瑞亭寺,之后又住世七年,享年51岁。
种敦巴不是比丘,是受持五戒的在家人。在观想菩提道次第的传承上师时,所观想的种敦巴,是一位西藏的牧人,穿著厚暖的蓝色藏服,有兽皮的滚边。
种敦巴总是穿著很破旧的衣服。有时他把藏服的袖子搭在肩膀上,就到杜松林中,像西藏牧人一样,把二、三根竿子绑在一起,上面盖著兽皮,做成小帐蓬,就在里面禅修。
走过森林的时候,他有时会背诵龙树菩萨《致亲友书》中的偈颂:
「得失、苦乐、称讥、毁誉,这些世俗八法,我都不放在心上,一律平等对待。」
他也会念诵《入菩萨行》中的偈颂:「我是寻求解脱的人,不需要供养及称誉的束缚。」,有时是念诵整个偈颂,有时只是起头的部份。他会边诵边摇头,表示不需要供养及称誉的束缚。
其他的格西说:「种敦巴本人,并不需要过苦修的生活。他这么做,纯粹是为了向追随他的弟子示范。」
种敦巴完全舍弃世间法。有一次他受邀到「榕」的地方,在法会中散发贡银给僧众。他把一位弟子─见杰汪却─叫来,对他说:「这次你来受供,我不能。我要设法舍弃此生。」
有一天他见到一个和尚正在绕寺,就对那人说:「绕寺是件好事,不过修行会更好!」,和尚心想:「也许拜佛会比较好。」种敦巴看到和尚拜佛,又对他说:「拜佛很不错,不过最好还是修行。」和尚又去课诵、禅修,种敦巴还是说同样的话。
最后和尚问种敦巴:「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得到的答覆是:「打从内心,舍弃此生吧!」他对和尚说了三遍:「打从内心,舍弃此生!打从内心,舍弃此生!」
四、转恶为善
──一切都在于你自己的态度、想法和动机
发心清净
无论做什么事,发心一定要正确。不管你是农夫或禅修者,只要是贪求此生的安逸和名誉,就形同禽兽。
我问过一位住持,何谓世间法。他的回答是赌博、耕种等这些世俗的行为。一般人往往这样认定世间法,只在乎行为而非动机、发心。其实,若是出于清净的动机,即使是赌博、耕种等行为,也可以成为清净的佛法。
没有一种行为,光凭它的本身,就可以被界定成世间法;那种行为可能是佛法或世间法,善或不善,什么都有可能。不管是农作或禅修,只有在了解发心之后,你才可以把人们的行为安上圣法或世间法的名称。
帕邦卡.巅千.宁波在《掌中解脱》中举例如下:有四个人向度母诵赞。第一个人发愿成佛,以利益其他众生。第二个人发愿自求解脱。第三人企求来世的安乐。第四个人只求现世之乐。
第一个人的祈愿,成为成佛的因。第二个人的行为,不构成成佛的因,因为是出于自求解脱的动机。他仅是造解脱的因,也就是超生死轮回;这不是成佛的因,成佛是消除一切过患,圆满一切功德、证悟的心境。
第三个人的赞颂,既不是成佛、也不是解脱的肇因。因为他行为的动机仅是为了获得来世安乐,所以就成为转生天人,获得轮回乐的因。
前三个人的赞颂都是圣法。但是第四个人的赞颂,就不是圣法,而是世俗法。因为是出于俗虑,贪著现世,是不善的发心。我前面提到,出于俗虑的行为,都是恶行,会导致堕入地狱、饿鬼及畜生道。即使赞文本身是佛法,那人的行为并不是圣法。
帕邦卡.巅千.宁波举这个赞颂的例子,以澄清常见的错误。人们往往以为,只要所作所为和佛法有关─课诵、读经、禅修等,行为本身就自然成为佛法,大家很容易这么认为。
如果出于俗虑的赞颂可以带来成功,成为乐因,那么抢银行也可以是乐因。抢银行可以使人致富,生活舒适。这么说,偷盗真的是造乐因吗?这两个例子有些相似。如果出于爱惜自我、贪、嗔或其他烦恼而从事偷盗的恶行是乐因,那么恶行就能够带来安乐。这样的妄见,很自然会随之生起。
不是出于俗虑,而是对治俗虑的行为,才称得上是佛法。从早到晚,不管做什么事,行住坐卧,只要是为了对治烦恼,都是佛法。反之,出于俗虑、贪恋现世的作为,就是世俗法或恶行,不是圣法。
就像大菩萨寂天在《入菩萨行》中所说:
众生虽然希冀获得安乐,消除苦难,但是由于不了解心的奥秘─佛法的无上义,因此毫无意义地漂泊轮回。
在此,「心的奥秘」不是指高深的悟境,诸如净光、幻身或双运,不是在谈很复杂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心的奥秘」解释为不同层次的发心。这首偈颂强调观照、防护自心,与保持善念的重要性,因为苦乐都系于自己的心、自己的善念与恶念。某一种想法造乐因,另一种想法带来苦难。每一件事─从日常的问题和六道的苦难,乃至解脱、成佛,都在乎我们的居心和见地。
你可能没有觉察到心的奥秘,亦即一切苦乐来自你自己的心,也就是你的见地和态度。
懂得这个奥秘,你就能够消除妄见。妄见会制造问题,导致来世所有苦难,以及成佛的一切障碍。有了正见,你想要获得任何快乐,都能够如愿以偿。
二个乞丐
《启开佛法之门》中还有一段引文说:
从事佛法活动之前,心的作用(指发心)至为重要。一个人如果抱持恶意谈话、做事,后果就会是受苦,就像头被轮子辗断的例子。反之,如果用平和的心说话、做事,就会得到安乐,就好比树荫移动的例子。
这是说,基于三毒之心的所作所为都会受苦。上述的例子和以下宋仁波切说的故事有关。两个乞丐分别向一个寺院乞讨食物。其中一位傍晚的时候去,正好僧众禁食,就得不到任何食物。而另一位乞丐去的正是时候,僧众正在吃中饭,所以得到很多食物。
没有讨到食物的乞丐非常生气,就说:「但愿我能够砍掉所有僧众的头,看著它们掉在地上!」说完不久,当他躺在路旁,有一辆马车经过,其中一个车轮辗断他的头。
另一个乞丐得到很多食物,十分高兴。他很感激僧众,就说:「但愿我能够以天人的甘露,供养僧众!」这个愿望在他的心中滋生很大的功德。之后,他到公园的一棵树下躺著,当天就留在那里,而树荫一直没有离开过他的身体。那时当地人正在找一个具有特殊功德的人当他们的国王,见到乞丐一直被树荫遮蔽,就请他当领袖。
有三种业,依其成熟的时间而异:有些是你今生造业,今生受报;或者你今生造业,下一世受报;还有,你今生造业,好几世以后才受报。即使上述的那个乞丐不是真的供养甘露给僧众,但由于僧伽持守很多戒律,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受供对象,光是动念供养他们甘露,就累积很大的功德。因此,当生就受用果报。
菩萨船长
还有其他的故事。一般来说,杀生是恶业,不过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中,曾杀过一个人。当时他是船长,载了五百位商人,其中一人打算把其他人全都杀掉。船长得知这件事,想到这个人的计谋如果得逞,会堕地狱受苦好多劫,因此对他油然生起无限的悲心。他想:「我要代他下地狱。我要在他有机会杀其他人之前,就把他杀掉。即使造杀他的业,势必会下地狱,我还是要这么做。」就这样,船长出于无限的悲心,杀了那个商人。
然而,由于大悲的发心,这个杀业不但不构成恶业,反而变成累积功德的特殊方便,使他滞留轮回的时间缩短了十万劫。教典在此说得很清楚,这个行为不构成恶业,不过这一点有时候有争议。有些人很难接受出于悲心的杀生是善行。他们辩称,发心虽然良善,行为本身却是恶的,所以菩萨船长理应为此受一些恶报。有些格西可能基于声闻乘的教义而这样地论辩。但是在波罗密多乘的教典中,这方面讲得非常清楚,船长的行为不是恶业。
依声闻乘的教义,三种身业(杀、盗、淫)和四种语业(妄语、两舌、绮语、恶口)一定是恶行。声闻乘强调行为本身胜过发心,因此不容许这些行为。但是在波罗密多乘,如果佛陀肯定这种行为一定能带给众生很大的利益,便容许这些行为,因为这不会危害到菩萨的心性发展。他的行为,不但不构成成就佛果的障碍,反而会促使菩萨迅速地成佛。总之,如果这种行为有大利、尤其是并无弊害,佛陀就容许它。
声闻乘是波罗密多乘的基础,可是声闻乘不谈菩提心。波罗密多乘揭示的菩提心,足以转恶业为善行。在心性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是把非善非恶的心,转化为善心,然后发菩提道心,并逐渐加以发展,过了一段时间,你会进步到甚至足以转恶为善。菩提心使我们能够做到这个地步。
在《掌中解脱》中,帕邦卡.巅千.宁波解说船长的杀业「累积了很大的功德」;而在这部论典中更进一步阐明:「这个杀业不但不是恶业,反而是圆满功德等等的特殊善巧方便。」其他许多教法都同意这一论点,而即使从世俗的观点来谈,它也言之成理。
这部论典还说:
「如果布施饮食是为了戏弄别人或找麻烦,会招致不幸而非幸福。」
换句话说,你布施饮食给别人的动机,是要伤害他们、制造麻烦。在此,即使行为看起来很好,因为发心不善,后果实际上是恶报──今生的不幸与来世受苦。这和菩萨船长的例子正好相反,船长的杀人行为并非恶业,反而是累积功德之道。
论典接著说:
「本著虔诚、恭敬、悲心等善心布施,自他双方皆大欢喜。这样的大欢喜也是肇自布施的行为。可见,一切都系于心念。苦、乐,善、恶业:一切都和不同的心念有关。」
换句话,一切都和你自己的态度、思考方式和动机有关。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的教说中说过,除了某些例外的行为,任何行为除非是依三主要道发心,否则都会成为轮回的肇因,也就是苦因。那些不论发心如何的例外行为指的是与佛、法、僧等神圣的对象有关的行为。供养这些神圣的对象,即使是出于世俗的发心,也会得到好的果报。
有一部经典说:「整个世界,是以心为先导。」意思是说,心是世界的制造者或创造者。例如,一切的幸福都导自善行。一切美好的际遇──天或人的报身、好的处所、令人喜欢的感官对象──都依善心而生。一个人只要修了菩提心,就能够成就大乘道、密续、乃至成佛。这些成就都出于菩提心,以菩提心为先导。
所有的苦都导自恶心。一切不好的际遇─苦趣众生的报身、恶道─都依恶心而生。一切都来自心,而心是无形的。经上又说:「心不见心。」我想这是说,由于心无色、无形,我们不能像看见、感受到身体或其他境相那样的看见或感受到心的存在。虽然我们的心念和烦恼无色、无形,可是我们相信它们是真实存在的无明却比岩山更坚硬。我们的烦恼,比钢铁还要坚硬。
岩山和钢铁有始有终,可以被外在的元素,例如劫末的大火或相当于七个太阳的热能所摧毁。然而我们不间断的烦恼、无明却是没有始点。我们的无明是无始的,却一直还没有发生变化,真是令人惊异!除非我们修心,实证菩提道,否则我们的烦恼永无止境。假使我们能够生起对治烦恼的菩提道,就能够止息烦恼。
经上的引文最后说:「无论是善行或恶行,都由心识汇集。」
转恶为善
圣天提到一个故事。有一位阿罗汉十分痛苦,就要求他的一位比丘弟子把他闷死。他的弟子照做了,然后去请示本师释迦牟尼佛他这种行为的业果。释尊告诉他,由于他的行为发心良善,所以没有造下杀阿罗汉的业,亦即五无间恶业之一。由于那位阿罗汉处于极度的痛苦,杀死他的行为是出于善心,佛陀说,这不构成无间恶业,而是善行。
不过,关于杀众生以解除其痛苦,还要考虑另外的层面。如果一个人或动物即将投生地狱,由于在人道受的苦和地狱之苦比较起来,根本微不足道,最好让他们在这儿多留一天,少受一些苦。假如那个众生是要投生到更高的善趣,当天神或人,那只是换个身体而已。这中间的区别必须彻底地思考。事实上,我们要有神通才能做这样的决定。
出自善心而杀受苦的众生,可能成为善行。不过得考虑该众生的来生究竟是会到善趣或恶趣,因为这对那个杀人的众生来说,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菩提道灯》说,没有神通,很难为众生服务。
另外是有关一个老比丘的故事。他有一个儿子,也是比丘,住在同一个寺院。有一天寺钟响了,召唤所有比丘作忏悔。年轻的比丘听到钟声,就催促父亲赶快走。老比丘因为走的太快,死了。年轻的比丘去请教佛陀,佛陀说,由于他的行为发自善心。不构成杀父的无间恶业。
圣天还举了其他的例子。有一个人见到佛像在外面淋雨,就把他的鞋子放在佛像头上遮护。雨停了之后,另一个人走来,说:「喔!把鞋子放在佛像头上,真是罪过!」就把鞋子拿掉。这两个人都造了转生为转轮圣王的因。为什么呢?因为两个行为都发心良善。把鞋子放在佛像头上遮雨,以及把鞋子拿掉的人都造了善业。
关键在于发心,尤其是我前面提过的初发心。可能的话,行为过程中的动机也应该是良善的,不过两者之中,初发心更重要。除了我提过的那些例外─与佛、法、僧有关的行为以外──一种行为是否良善,取决于初发心。
在《启开佛法之门》中,这一点写得特别清楚。我再覆述如下:
对大多数人而言,杀生是恶业。不过,菩萨船长杀人的行为,是基于大慈悲的发心,所以不构成恶业。此外,这也是圆满功德等等的特殊善巧方便。
船长累积了大量的功德,是因为他彻底地自我牺牲,为了不让那个人堕地狱而杀死他,情愿自己为此投生地狱。
在佛教的教法中时常提到,菩提心是累积功德的特殊善巧方便。这在卡千.耶喜.坚赞广泛的修心开示中,也解释得很清楚。总之,一个人可以转恶为善,这完全在乎发心。
五、断除欲望
──少欲即少苦
欲望是苦
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随逐欲望则非修行;就这么简单。噶当派格西圣口宣说的开示《启开佛法之门》,整个重点在于断除世俗八法,不要贪恋今生。不管你是否修行,世俗八法的恶念是一切障碍、问题的根源。一切不如意事,都肇自世俗八法的念头。
当人家告诉你,应该舍弃欲望,你觉得好像是要你牺牲快乐。舍弃了欲望,就没有快乐可言,你会一无所有,孑然一身。你的欲望被没收,快乐被剥夺,留下空荡荡的你,好像泄了气的汽球。你觉得好像身体里面的心被掏空,没有命了。
这里由于你还没有体会欲望的过患,没有认清欲望的本质是苦。其实欲望本身是受苦、病态的心。欲望蒙昧心识,使你看不出有别种快乐,真正的快乐。
譬如,当你对某物产生欲望,想享用它,你称这种经验为「乐」。对你来说,这好像是乐,其实只是苦。当你一直持续某种行为,例如吃东西,你的快乐不会增加,只会减少。一旦肚子饱了。你的快乐就变成苦中之苦。在该行为苦的本质还不明显之前,看起来好像是乐,不过等到苦的本质明显化,它就变成苦中之苦。当苦还不明显,被称为「乐」的感受,好像真的是乐,可是一旦你持续该行为,就逐渐变成苦受。
舍弃欲望带来的安祥,引导你达到涅槃─无忧的境界。这份无欲的安祥,使你得以充份发展,臻至成佛。你可以永享这份安祥。从你初次超脱世俗八法的念头、断除欲望起,就开始在心流中发展这份安祥,乃至永远享有。
如果你觉得,牺牲欲望就是牺牲快乐,变得一无所有,别忘记,你的一切困境,都是基于欲望和世俗八法的念头。不知道欲望的本质是苦,即无从了解另有更殊胜的快乐。你无法了解,牺牲世俗八法的念头,解除内心的欲念,便有真正的安祥,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靠任何外在的感官对境,是在自己的内心中发展出来的。你可以用自己的心,发展这份安祥。譬如我们说,你得了会发痒的皮肤病。为了止痒,你抓得很厉害,把皮肤都抓伤了。与其把抓痒带来的舒解,称为乐受,不如根本没有任何皮肤病,那岂不是更好吗?有欲望就像得了这种皮肤病。
没有欲望,就没有由欲望滋生一切困境的肇因;亦即不会有演化的过程。假使我们没有肇自烦恼和业、以及被烦恼的种子染污的肉体、轮回,就不必尝受冷热、饥渴以及其他一切困境。我们也不必担心生存问题,或耗费这么多时间、金钱照顾身体。我们一直忙著,只为了维持这具躯壳好看。从头发到脚趾,我们下很多工夫装饰这具躯壳。宝贵的人生,很多就花在那上面。可是,一旦你生病了,即使吃药也不一定治得好。所以,根本不要有这个肉体、这个轮回,不是更好吗?那样你就不必尝受这一切麻烦。
没有欲望,内心就会很安详。你可以把这份安详发展到圆满。这份工作就有止境。依赖欲望外在的对境,寻求轮回的享乐,则是永无止境的工作。无论你朝著那个目标下多少功夫,永无止境;好比海浪,一波接著一波,它永不停息。
首先,依赖外在感官对境的短暂快乐,本质是苦;其次,不管你怎么做,这种外求短暂快乐的努力永远没完没了。
少欲即少苦
在种敦巴经常念诵的偈诵中,龙树菩萨说:
「得失、苦乐、称讥、毁誉:这些世俗八法不是我心所求。它们对我而言,都是一样。」
求不得、不快乐、听到逆耳的话、蒙恶名、受毁谤,何以这些会是问题,很容易了解。这些都是公认的问题。可是你也许不承认,有所得、舒适、快乐、听到顺耳的话、享美誉、以及受称赞是问题。其实,它们都一样,都是问题。
其实,境相本身不是问题。拥有财富不是问题。那么,什么才是问题?问题是渴求、贪著财富的心,那才是问题。拥有朋友不是问题;贪著朋友的心,使得拥有朋友变成问题。
欲望使得享有这四样东西─物质、舒适、好音、称赞─变成问题。假如没有欲望,没有俗虑,有没有这些外物,都不成问题。
有一天晚上你可能睡得正舒服,突然有蚊子咬你,使得你的睡眠受到干扰。假使你有强烈的俗虑,强烈地渴求舒适,被蚊子叮到,便很苦恼。就只是被一只蚊子叮到,没有什么危险,不会引生任何严重的疾病。蚊子只是从你的身体取出很小、很小的一滴血,可是一看到那只蚊子的身体,装著自己的血,你就大感震惊。整个晚上,你都在生蚊子的气,愤愤不平。隔天,一整天都在埋怨那只蚊子,「昨晚我有好几个小时,没办法睡觉。」失眠一个晚上或甚至几小时,好像失落珍贵的珠宝一样。你愤愤不平,犹如一个遗失一百万元的人。对某些人来说,即使这种小问题都可以小题大作。
另外有些人,非常渴望受到别人称赞、尊敬。如果你忽视这种人,鼻子朝天,和他们擦身而过,或仅仅说了一、二句不恭敬的话,他们不中意听,就可能使他们内心产生很大的痛苦。或者假使你以不敬的态度,给他们东西,不管是不是故意的,同样会引起很大的痛苦。对这种期望很高,非常执著的人,甚至是他们不喜欢的一个小动作,都会引起很大的痛苦,感到好像有一只箭射入他们的心一样。
嗔怒顿时强烈地生起。他们的身体一下子变得很紧张。脸原先松弛、平和,现在变得有点恐怖──涨起来而且僵硬,耳朵、鼻子变红,前额的血管暴张。整个人突然变得很粗暴、不快。
人们愈渴望受到称赞、尊敬,若是得不到,就会愈痛苦。其他的欲望对境也一样。愈强烈地渴求物质、舒适、好音、和称赞,一旦事与愿违,就会更痛苦。
假如你期望朋友会一直愉快、微笑、恭敬、和善,一直顺从你的意愿做事,一旦有一天他们出乎意外地做了某件令你不悦的事情,那件芝麻小事,就会在你的内心,引起无法置信的痛苦。
这一切都和俗虑、和多么强烈地渴求某物有关系。你对四种如意对境的欲望愈少,一旦遭逢四种不如意的对境,问题也会比较少。少欲即少苦。断除对此生的执著,你遭受非难或得不到某物时,就不会受伤害,因为你不执著称赞或有所得。
同样,假如你不固执地期望朋友会一直善待你,一直对你微笑,一直有求必应,即使朋友变了,做出违背你的意愿的事,你也不会受伤害。由于断除了执著四种如意对境的欲望,就是遭逢四种不如意的对境,也不成问题。那些都无法伤害你,不会干扰你的心。
世俗法的念头,使你攀缘今生的四种如意的对境。没有这种念头,内心会非常安宁、祥和。当你遭遇四种不如意的对境,不会受到干扰;遭遇四种如意的对境,同样不会干扰你。如果有人称赞你,无所谓;遭受中伤,也不会扰乱你的心。你的人生就会安定,而且内心平和,不会再起起伏伏。这就是把世俗八法平等化。
遭遇困境时,你怎么保持内心平和?你怎么保护自己的心,不受四种不如意的境相干扰?在于了悟,攀缘这四种如意的境相就是问题所在。你必须了悟四种如意的境相的过患,舍弃一切攀缘。这是基本的心理建设。用这个方法,不如意的境相就不会干扰你。
陈那瓦格西往往念诵这首偈颂,把世俗八法平等化:
生活舒适就快乐,否则就不快乐:凡是贪图现世乐的行为,都要视同毒蛇般,避之唯恐不及。善与不善,纯粹是内心的作用。断除不善、以及非善非恶的动机。
后者是怀著不定动机的身语业;这些称为「不定」业。
最好的修心方法,是期待四种不如意的境相,而非四种如意的境相。预期遭受非难和不敬。这样修行出离心,断除欲望,是最佳的心理建设。如果我们修炼自己的心,期待不如意境,一旦不如意的境相真正出现的时候,就不会觉得突如其来,受到伤害。因为有备无患。
在懂得佛法或禅修之前,你认为不舒适,逆耳的话,非难和得不到东西,是可厌的问题。现在,只要你好好地审察,就不至于认为,内心攀缘物质、舒适、好听的话、赞誉,本质上是快乐;反之,会看出那也是苦。那不是你在懂得佛法之前所认为的快乐。那不是平和,是痛苦。
攀缘的心,黏著在欲望的对境上。当你受到赞誉─「你真聪明!」「你讲得真好!」「你对佛法的了解真彻底!」─你的心黏著在赞誉上,不再自由。内心被贪念系缚,好比黏住外境,动弹不得。又如飞蛾飞入熔化的蜡;整个身体,翅膀,四肢全都浸在烛蜡中。由于它的身体、四肢非常脆弱,很难从烛蜡中抽离。好比苍蝇困在蜘蛛网中,四肢都被蜘蛛网裹住,很难脱身。又好像陷在蜂蜜中的蚂蚁。贪欲即是黏著在外境上的心。
欲望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正如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提到:
我们随逐欲望,希望得到满足,然而随逐欲望,只会导致不满足。
事实上,随逐欲望的结果,只是不满足。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却只感到不满足。
随逐欲望,和得不到满足,是轮回的大问题。如罹患癌症或爱滋病,并不是大问题。和随逐欲望、得不到满足比较起来,癌症和爱滋病不算什么,不会生生世世延续下去。可是,如果你今生拥有暇满人身,却不设法处理欲望的问题,这个问题会生生世世延续下去。
随逐欲望,使你不断地系缚轮回,反覆地尝受六道的种种苦;周而复始,永无止境。只要你一直随逐欲望,就得不到真正的满足,真正的安宁。随逐欲望只会带给你不满足,使你一直遭受六道轮回的苦。
世俗法的念头,使我们造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