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36|回復: 1
|
卍续藏第12册No.0275楞严经正脉疏
[複製鏈接]
|
|
卍续藏第 12 册 No. 0275 楞严经正脉疏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第五
京都西湖沙门 交光真鉴述
△二证释别有结元疑。证释者。照现诸佛同证以释也。旧注谓。此牒前不见所结云何知解而重问。若是则无味之甚。良以。上文明说。六为贼媒自劫家宝。具详示根结之由解根之法。又击钟验过。何阿难忽又不知六根是结。而又劳佛重答。甚无谓也。当知。阿难已领六根是结。而今更请之。结元即下诸佛所说俱生无明生死结根也。不知六根当体即是离此别无。故佛下答。汝欲识知俱生无明生死结根。惟汝六根。更无他物。是也。分二。一阿难别求结元。又三。一就喻索元。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
所结之元。意谓。离此六根。向上别有深根。以为结之本元也。此特阿难妄生拟意。必有此元。而谓不知者。必不能解耳。
△二引人合喻。又为二。一先与合定。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
△二详开合文。又三。一远叙妄缠。
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
此叙皆为不知结元。终不能解也。诸无明。即五住地也。俱灭生者。常沦生死也。阿难正以此俱生无明。方为生死结根。所谓结元也。岂知六根即是哉。得善根名出家者。谓所得有学小果也。隔日疟者。谓得果时。暂似解脱。而入生死时。依旧被缚也。理实不止有学。虽彼无学罗汉。不涉生死则已。涉则成缚。正由不达结处。不关识心。虽伏断之。终不得脱。
△二愿佛愍示。
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
云何是结者。云何是结之本元也。从何名解者。言作何法以解之也。经文语略故。人多未明耳。
△三兼被未来。
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
△三哀求指示。
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翘者如鸟张翼而望哺也。阿难别求结元已竟。
△二如来证无他物。大约明六根外更无物为结元也。分三。一诸佛同证。盖不离六根。即是妙性。此为难信难解之法。阿难自经初至此。重重蒙示。犹不委信深解。而舍易求难。故佛恐自言。不能令其确信。而照现诸佛。同以证信也。分四。一愍众摩顶。又为三。一愍念现在。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
此或上示无学已解。斯但有学所疑。故偏怜之。
△二愍念未来。
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
未来。去圣愈远。信解愈难。故普愍念之。为出世因者。修证有赖也。作将来眼者。信解不迷也。
△三摩当机顶。
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
摩顶惟作哀悯摄受之意。愍众摩顶已竟。
△二动十方界。
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表六根将必解除也。
△三感诸佛瑞。分二。一各放顶光。
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
表此根中妙性。乃尊而无上。密而无见之法也。
△二来灌佛顶。
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
示同证此性无别性也。
△三大众喜庆。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固是见瑞希有。然亦表众生同具致感同喜也。
△四闻诸佛言。分二。一标普闻同音。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
异口同音者。示诸佛同宣斯教。非一佛独说之言。足可深信。弥陀经云。汝等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即此意也。亦即莲经法说诸佛道同。此经光中亲令见闻。尤当信受。
△二述诸佛教言。又二。一告结无他物。
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惟汝六根。更无他物。
俱生无明。即同体别惑。最为生死深源。而称其为结根者。结表固而不开。根表续而不断。更无他物。言此根性。即是俱生无明之元首。固结生死之深根。离此六根。更无结元也。
△二告解无他物。
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此复言其不但只是妄元。仍是真元。盖罪之魁而功之首也。无上菩提。属智果。即能证如如智也。安乐等。属四德断果。即所证如如理也。安乐即乐德。解脱即我德。我以自在为义故也。寂静即净德。妙常即常德。更非他物者。言离此根性。无别真元矣。良以。根性本即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经初佛早判为真本。彼处人多不识。我曾引此释之。诸佛同证已竟。
△二如来解释。分为二。一阿难未悟而述问。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意疑。如来常说法相。最要略者。亦有十八界等。今何惟是六根。而六尘六识皆不与耶。
△二如来详释以除疑。分为二。一长行。分三。一直以标检。又分为二。一标处一体。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
科言处者。谓经之根尘。摄十二处也。阿难意中疑云。若惟六根。岂不遗乎六尘。故此首句。标告之云。根之与尘。执相而观。则根为内身。而属有情。尘为外器。而属无情。似永异也。而不知本惟一心。妄分情器。溯流穷源。仍惟一体。岂真有十二处之各体耶。斯即唯识宗。相见皆依自证起矣。次承上言。由此根尘同源之故。举根而即以摄尘。是以缚为凡流而受沦。固此六根。以为结缚之本。脱为圣侣而自在。亦此六根。以为解脱之源。岂有二物哉。
△二检识虚妄。
识性虚妄。犹如空华。
阿难意中。当复疑云。根尘同源。故举根即以摄尘。而六识何以不言。故此复检云。识乃前尘虚妄相想。犹若空华。了无实体。既非缚结之本。又非解脱之要。故结解惟根。而并不系于识也。此处仍总结云。六尘既无别体。六识又极虚无。故诸佛同言。结解惟是六根也。理实只此标检之科。所以释诸佛之言者。义尽无余。下文重释重颂。令其增明而已。
△二重以释成。理本玄微。而标文隐略。恐未彻了。故重以释明。然此中但释所标。而不释所检者。以既检去不用故也。分二。一重释根尘同源。
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
由尘发知者。即由六尘而后发六根之知也。此句见六根要须托六尘而后立。因根有相者。即因六根而后有六尘之相也。此句见六尘要须托六根而后有。相见无性者。言尘离根而固无独立之自性。根离尘而亦无独立之自性也。交芦。别是一种。粗大过于常芦。生必二茎。交抱而立。二根盘结而连。单则扑地。不能自立。又其体外实内空。今言犹如交芦者。据长行。似惟取于交倚。不能自立。亦如根尘。各无自性。同源一体。所以引下文缚脱惟根而已。据偈颂。则仍取外实内空。以喻根尘空有俱非也。故今长行虽未显章空有之义。亦应暗含双非之旨。庶见下文立知无见。甚有来历矣。
△二重释缚脱无二。
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是故二字。虽显承上言根尘既无两体是以缚脱但惟在根。然亦暗承空有俱非而来。更有意味。知见即该六根之性。立知者。立空有二知也。凡夫迷六根之性为有。二乘晦六根之性为空。俱不达空有俱非之旨也。即无明本者。凡夫。即具足五住。而长沦分段。皆迷有以为之本也。二乘。即尚余第五。而未出变易。皆晦空以为之本也。无见者。无空有二见也。凡夫于根性除执有之见。二乘于根性除偏空之见也。涅槃即番上二种生死。无漏真净。即离上五住无明。斯即云者。盖凡夫除前四住。先得有余涅槃。无漏真净。所谓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二乘除第五住。究竟无余涅槃无漏真净也。因此经凡小当机。故作是说。若本来大根。不必分约二人矣(旧注二解俱非。前解拨有取空。不顾偈中空有俱非之语。后解立真排妄。不顾偈中妄真同妄之言。夫重颂不远。居然抗违。犹云并符佛旨。注疏岂易能哉。学者宜慎重之。问此之知见。与法华知见及此经圆彰三藏之后所说知见。同耶异耶。答更无别法。但说示泛切不同耳。法华标名未及释义。解家随情。于经无证泛之甚也。斯经金口自释。圆彰三藏。即佛知见。亦取众生藏心本具。非取修证所成。然于众生现前未曾指其具于何处。是犹未的切也。今此处于众生现具六根中性。指出如来知见。方甚为的切。而非泛也。盖以知即内之意根。见即外之五根。而此根性既周遍常住。为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而三藏圆具。非如来知见。而何单传。直指。亦密指于此而已。而顾谓之教外者。欲其离文字回光亲见耳。若即随言。作教外想。是痴人前不得说梦也。珍重之)重以释成已竟。
△三总以结归。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此即结归诸佛本语也。是中即结中与解中也。意言。结中惟是根结。而更无他物能为结元。解中惟是根解。而亦无他物能为解元。此诸佛所以同言更无他物也。长行竟。
△二偈颂。分二。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意。而说偈言。
△二偈文。分二科。一祇夜颂前二。一颂直以标检二。一超颂检识虚妄。法相宗。五位唯识。前四有为。第五无为。今偈文显然双破。故知乃是超颂识性虚妄犹如空华。盖佛颂长行。多变文颠倒。不次颂之。天台解法华。以超颂追颂科之。是也。前人不达超颂识性。强作根尘同源等释之。文甚不类。义岂得通。不能阙疑故也。今请别释。智者辩之。又复分二。一拣有为。
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
掌珍论偈。义意全同(全破唯识。故与经同)文辞小异。上二句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第一句与经全同。清凉谓。其语倒。应云有为真性空。盖言有为之识(有为无为经意别指前六有漏无漏)无真自性。故云空也。此说极是。至于次句。若按比量。则论偈仍倒(谓因喻颠倒也)经偈乃正。盖上句是所立决定之宗。下句缘生故三字。推上立宗之因也。盖言因其皆托缘生所以决定空无性也。如幻二字是同喻(彼钞立量云。有为是有法。定空无性是宗法。因云从缘生故。同喻云如幻。良以。幻法从缘生。幻法空无性。有为从缘生。有为空无性)。
△二拣无为。
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
论偈云。无为无有实。不起如空华。此则经偈不顺比量(谓宗因颠倒也)论偈乃顺。盖经之上句无为。合下句不实。即论之无为无有实也。是所立决定之宗。经之无起灭。即论之不起。是推上立宗之因也。盖言因其对起灭而立无起灭。所以决定不实也(当知。即起灭而本无起灭。则二义齐销。圆实义也。对起灭而立无起灭。则二皆非实。权小义也。以小则相外取空。权则真须离妄故耳。故彼钞立量云。无为是有法。不实是宗法。因云不起故。同喻如空华。良以。空华无有起。空华无有实无为无有起。无为亦无实。论又云。若有有为法。则有无为法。既无有有为。何得有无为耶)末当结云。识之有为。与识之无为。二皆非实。我故曰识性虚妄犹如空华也(问。佛破识心。何以知其并无为而亦破耶答经初佛破识心。破至深处。一则曰纵灭见闻觉知。犹为分别影事。二则曰。非色非空。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三则曰。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皆由执此妄想。误为真实谁谓但破有为而不破无为乎)。
△二追颂标处一体。又二。一颂根尘同源。又曲分二。一先以况显。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此以真妄尚无二体。况显根尘岂有异源。言妄显诸真者。泛言凡对妄所显诸真也。妄真同二妄者。言二俱成妄。毕竟非真也。以妄居真外。则妄实有体。反乃不成妄义。如影有实体影义不成也。真居妄外。则理不摄事。反乃不成真义。如镜不现影镜义不成也。二义不成故。二俱同妄矣。犹非真非真者。以犹非二字。双贯下真与非真。即双非真与妄也。盖非真非妄。正明真妄尚无二体矣。云何见所见者。见即根也(举眼根。以摄余五也)所见即尘也(举色尘。以摄余五也)正以况能见之根与所见之尘岂有异源乎。决定非二体矣。由是下科遂结定之。
△二后以结定。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是故二字。意当在中间上。承前况显意。云所以根尘相倚而立。中间无有各自实性。但如交芦有二相而无二体矣。
△二颂缚脱无二。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结解约法。圣凡约人。结解即缚脱也。同所因者。同因六根也。无二路者。离根性。更别无路也。此亦承上而言。根尘既无二体。所以缚脱惟是六根。离六根。岂复别有结元哉。颂直以标检已竟。
△二颂重以释成。又分二。一颂重释根尘同源。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此须法喻双释。喻中交芦。适言其有。其中元空。适言其空。则其外元实。法中根尘。适言其有。则其体空廓。自在无系。适言其空。则其用圆融。周遍法界。故曰空有二俱非也。此长行缺略。而偈颂详具者耳。
△二颂重释缚脱无二。
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首句。颂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也。言凡夫迷六根为有。则失其自在无系之体。二乘晦六根为空。则失其遍现互融之用。故俱堕无明生死。即五住二死解现长行。次句颂知见无见等三句也。发谓番迷发悟。不复著有也。明谓转晦成明。不复沉空也。解脱谓远离五住二死。合前长行观之义无不尽矣。祇夜颂前已竟。
△二伽陀开后。分二。一正以开后。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首二句。开后绾巾示伦科也。解结因次第者。如后文云。此根初解乃至俱空不生。是也(此因解字在上。故作是说。据后文。理实结之与解俱有次第。依彼即应结字在上矣。详之)六解一亦亡者。如后文云。若总解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是也。末二句。开后冥授选根科也。根选择圆通者。即后文遍选诸圣偏择耳根。是也。入流成正觉者。即入流亡所。乃至寂灭现前等文。是也。
△二别彰五胜。此备五种殊胜。即是五章。皆依根性发挥。意显此经正因其为根性法门以致五章俱胜。岂可不委信之而别求结元乎。此以体宗名用教相为序。就分为五。一体性精密。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首句。明其即妄而真。陀那此云执持。第八识受转之别名。佛前判二种根本时。即呼根性。为识精明元。今复呼为陀那。则根性为八识无疑。然此经以如来藏性为体。而八识即是藏性。所以举此以彰体胜也。又权小钦仰陀那。而忽慢六根。不知根性即陀那体。故示之令信重根性也。深隐而非浅显曰微。精妙而非粗浮曰细。当知。经初十番所示。即曲尽其微细矣。次句。明其即真而妄。习气即陀那所持种子也。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成暴流。以此习种。能引生诸趣根身器界。流转无停。故如瀑流。当知。经初所说二种颠倒见妄为轮回本者。即此习气矣。末二句。双承上二句而言。由其即是陀那细识故真。由其带持瀑流习气故非真。恐迷者言。我若说其为真。其奈带持种子。妄习不除。众生将迷妄为真。未免瀑流漂转也。我若说其为非真。其奈体即细识。离此无真。众生将弃真为妄。未免向外驰求也。我常不开演者。言由此真与非真二俱难言。是故非时非机。宁常密之而不言。不令众生堕彼二种之迷也。经又云。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谓恐其执为真我也。此但偏恐迷真。而遗非真之迷。不如本经义全矣。问时机若对。何以不迷。答自然知其即真。而不外觅。又知其带妄。而不废修。何迷之有。是知此法秘密。时乃说之。非轻易常说之法。珍重珍重。
△二宗趣简要。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承上科真与非真二俱易迷如此故。此科悯其迷而示以出迷之要也。即是宗趣。首二句。言起妄本无多法也。意言。迷虽易迷。悟亦甚要。原其最初。但因不悟见相二分惟一自心。而乃误以能见之心。妄取所见之境。由是从无人无法非幻境中(即无明业识中)揽尘结根(即见精映色结色成根等)幻生法相人相。所谓从非幻而成幻法也。末三句。言苟能了此。则破妄亦其简要也。不取二字。便是最简最要处。言前既妄见揽尘。横生幻法。今乃旋根脱尘。不复取着而已。当知。即是后圆通中。入流亡所等功夫也。无非幻者。言此不取工夫极。则必至人法俱空。非幻之境。亦迥然脱矣。末二句。以深况浅之词。言人法俱空之境(理实即是无明业识中也)尚亦不生。而法相人相。岂能存立乎。若图明白。当云。不取无俱空。俱空尚不生。人法云何立。妙不可言。是则以不取为宗。以了幻为趣。而简要无以加矣。此皆具取佛意。非胸臆别说也。
△三名称尊胜。
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
妙莲华者。即妙法莲华。法喻双举也。然妙法即指根中藏性。众生现具。如莲之方华即果也。又根性即佛知见。即实相体。故知此经为法华堂奥也。金刚王宝觉。亦喻法双举也。金刚王即最坚最利之至宝。宝觉双含实相观照二种般若。所谓如如智如如理也。喻以金刚王。显其照法无有不空也。故知此经为甚深般若也。然前名诠显一真本有。后名诠显万妄本空。而此根性法门。亦即法华金刚二经之体。是故名称兼备二经之尊胜。为诸经王。
△四力用超越。
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
三摩提。此云等持。谓定慧平等任持。默指圆通中入流即照理之慧忘所即息妄之定等也。而言如幻者。圆人知真本有。达妄本空。无修而修。无断而断。故云如幻。非如权小染实之修也。又已悟本惟一心。远离能所。而方便建立能闻所闻。直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方将三重能所如幻之修。次第脱尽。所谓诸幻既消。非幻不灭也。弹指明最速也。超无学者。由其如幻故。一修一切修。一断一切断。而此根初解。先得人空。已与无学齐力。空性圆明成法解脱。即超无学远矣。何况俱空不生。乃至于无上知觉乎。
△五教相究竟。
此阿毗达摩。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阿毗达摩。此云无比法。即称此根性教法。非他教法可比。虽云十方。亦该三世。薄伽梵。于十号中。与世尊互换出没。具足六义。谓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多义故不番也。一路者。三世十方诸佛共由之达道也。涅槃独取万德周圆五住永寂为义。所谓无余大涅槃究竟极乐之果地也。然须以根中圆湛不生灭性为因地门户故。即以为入涅槃之门也。夫既为无比教法。而又与涅槃为门户。足显斯经以无上醍醐为教相。非酥酪之可及矣。如来解释已竟。
△三大众开悟。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吴兴曰。祇夜此云应颂。又云重颂。即颂上长行也。伽陀。此云讽颂。亦略曰偈。不因长行。但讽美而颂之。二颂合明。故云杂糅精莹。此指能诠也。妙理清彻。此谓所诠也。
○精者。其词微妙。莹者其语明透。妙理。如说根性即是藏性。乃至菩提涅槃。喻以莲华金刚。可谓理窍妙极矣。绝无纤尘曰清。尽其底源曰彻。心目开明者。谓心眼洞开。彻见根性。即如来藏。顿息驰求。无复狐疑矣。阿难自此方以委信根性为修证之门。不复致疑。向下但论伦次及择一门而已。非是更疑也。验证以释二疑已竟。
△三绾巾以示伦次。前偈云。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正开此科。故此承彼而来。然佛以六结而喻六根。前人见其结数偶同于根数。遂谓六结即喻眼耳等六。以致喻中六结实有次第。法中六根本无次第。宛有法喻不齐之过。却又不敢以过归佛。而强教后人。不可以喻难法。是何言欤。佛号一切智人。而说法先以带过。其何以折伏魔外。而垂范人天哉。决不然也。盖佛说六结。本非即喻眼等横列之六。元是竖推。其由真起妄。从细向粗。展转六层。而后根相备着。及其反妄归真。从粗向细。亦展转六层。而后根相解除。且经文中。结之次第与解之次第。皆叮咛具载。俱不拘六层。而文辞含摄。不甚开显。至后观音圆通。逆次解之。六结宛然。取彼释此。何有法喻不齐之过。智者详之。分三。一阿难叙请。又分三。一叙已领。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
无遮有二。一人无遮。不择下劣。同施上法。二法无遮。不悭秘密。阐露无余。皆以大悲愍念为本。故能如此也。性即根性。此一字属体。下三字皆体中所具义相。在染无染曰净。居缚不缚曰妙。随流不变曰常。此句属所诠。了义曰真。无虚曰实。法句即前偈颂。此句属能诠。已皆领悟。故叙谢之。
△二叙未明。
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
此作两节而问。故佛下亦作两节答之。六解一亡者。六结既解。一亦不存也。舒结伦次者。谓舒之与结。皆有伦次也。
△三请垂示。
惟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沉垢。
沉垢者。即二执与俱空诸细惑也。
△二如来巧示。此中取喻。非是但凭言说而。绾巾示结。言相并彰。令人易省。诚至巧也。分二。一巧立喻本又二。一元依一巾。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
温陵曰。涅槃僧里衣也。僧伽梨大衣也。劫波罗。此云时分。即夜摩天。
△二绾成六结。又二。一历问以显次第。
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于是。如来绾叠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叠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酬佛。此名为结。
叠华。西天之帛。价直无量。今天献尤为贵重。可知。一一问答而结。即示结时。元有伦次。显然不是横喻眼耳等六。以彼根结元非先眼后耳等也。
△二故问以示结同。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秪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首五句。经文稍以倒乱。此叠华巾。先实一条。当为首二句。下接我初绾巾等。则文理不倒。而意不隔矣。此译写之误也。此科辩定文长。似乎淡无情谓。细详实有关要。按后圆通所解六重结相。一动二静三闻四觉五空六灭。由前而后。则疏亲有异。由后而前。则细粗不同。若不与之显示结同。则初心者。或忽于疏。而始无入门。中途者。或住于细。而终无究竟。故示一六结同。正欲始终解尽矣。诚哉须信佛语深也。然不直说。而乃故意反问。以激阿难自说者。将使因喻以详法矣。巧立喻本已竟。
△二分答二问。就分二。一答六解一亡。又二。一示从至同而遂成至异。此即先示从一成六也。盖言未结之先。一相不立。六相何有。所谓至同也。既结之后六相定别。一相奚存。所谓至异也。又二。一就喻辩定。又四。一按定同异。
佛告阿难。此宝华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
△二强异为同。
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
此亦故问反激。令其自辩可否也。前五句。犹是牒成一定次第。吾今下。方是故问可否也。
△三阿难不计。
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名。
△四如来印定。
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
意言。六虽本于一。成六在而序。尚不可少乱。一相岂能复见哉。一相尚不可见。岂复望其忘一哉。就喻辩定已竟。
△二以法合喻。
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盖言真心本体。一相尚不可得。六结岂可得哉。所谓毕竟同也。及其从真起妄。而六结已成。则其序尚不可乱。而其六岂能暂忘哉。所谓成毕竟异也。示从至同而遂成至异一科已竟。
△二示除至异而仍成至同。此即正示六解一亡也。番转上科其意可省。分二。一就喻辩定。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阿难言。此结若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嫌六不成者。嫌之而不欲其成六结也。愿乐一成者。惟愿其还成一巾也。锋起者。诤论纷然。如兵戈竞斗也。尚不名一者。盖言既不对于六结。亦不起乎一想也。六云何成者。言一想尚无。六相安在哉。
△二以法合喻。
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
法中六固同名六结一。乃转名一真。然一亡亦非。并其真体俱失。但是既不对乎六结自不立乎一真而已。答六解一亡竟。
△二答舒结伦次。分二。一结之伦次。又三。一顺次成结。
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
心性。即所依妙明本觉。依此横起无明为狂本。经以演若狂性。喻于无明故也。无明所生三细为乱本。经以如是扰乱指于三细故也。此即第一结成。圆通中当于灭结。知见妄发。即见法实有。乃法执位。即二三结成。圆通中。当于空觉二结。二乘涅槃。仿佛在兹。劳见发尘。即见我及我所。乃人执位。余三结成。圆通中。劳见即当根结。发尘即当静动二结。三界生死宁能外此。此固从真起妄。自细向粗。结之伦次。历然可见矣。
△二更以喻明。
如劳目精。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
湛精明即净眼界也。目睛与湛精明。皆喻上之心性。劳喻无明业识。狂华喻法我二执境界。即涅槃与生死也。于湛精明无因乱起者。喻于无法无人净心中横生诸结也。三逆次合喻。
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上之法喻。当从细渐粗。以成诸结。故名顺次。今此合文。从粗向细。故为逆次。首二句。即六尘境界。正当动静二结。生死须依根身。正当根之一结。以上摄于人执。涅槃全是法执。正当觉空二结。末二句。摄归无明业识。而指同前喻也。狂劳颠倒。即无明业识。正当灭结也。华相虽合前喻。然亦非说眼中空华。乃言无明业识。所发华相。即指生死涅槃之妄境耳。同前所谓菩提瞪发劳相。但前显依真。此显依妄。张拙谓涅槃生死等空华者此也。此虽逆于生起伦次。而实顺于。解结伦次。到下舒之伦次。其义自明。
△二舒之伦次。分二。一阿难求解伦次。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
夫劳兼山河大地生死涅槃。阿难乃谓此劳同结。足知六结不即指于眼耳等六。明矣。此则不惟显旧注分明错误。亦可验我所分析之六结非凿也。
△二如来因问发明。分二。一先授舒之方法。又分四。一就喻巧示。又三。一引悟二边不解。
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左掣。譬观六根为有。则同凡夫之滞有而长沦生死。岂能解根乎。右牵。譬观六根为空。则同二乘之断空而永晦涅槃。安得圆通乎。所谓空有二俱非也。当知。上科生死涅槃。正为此空有二非张本矣。
△二引悟中道方解。
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
△三印定必用中道。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结心虽譬中道。然非兼彼空有合成中道。亦非离彼空有别立中道。乃是悟此根性体自在而无系。本不属有。不迷为有而已。更不劳于观空破有也。达此根性用遍现而互融。本不属空。不晦为空而已。更不劳于观有破空也。如后耳根圆通。既不执有。亦不观空。惟一反闻。忘尘顿入。由是而二空渐证。妙体现而有自破也。俱空不生。大用起而空自离也。是则反闻自性。即是结心。双超空有之中道也。前人不达。强以别安三观。其说支离。真为蛇添足也。又二边不解。合前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中道方解。合前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以此双非空有之中道故。即无见之谓也。问双非而不双即恐非极中。答佛既但言空有俱非。固当惟奉佛语。且体既非有。何尝不即空。用既非空。何尝不即有乎。就喻巧示已竟。
△二明法精微。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
佛说入道因缘。随机浅深粗细。不出二种。一者顿见本心。但离妄缘。回光性地。不假识心缘虑。诸境自然双融。体用迥超有空。由此而登妙觉。所谓微细因缘也。二者未获本心。依托意识。生心立境。互破有空。假三昧力。取证非真。终无实果。皆所谓世间心境和合粗因缘也。以权小权许出世。而圆乘律之。仍属世间故也。今此解根法门正教。不托识心。而旋根即是回光忘尘。即是离缘。由是乃至寂灭现前。浚发大用。真微细因缘也。
△三示说不谬。此科所以劝莫疑也。分为二。一统知染净因缘。
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
孤山曰。世谓六凡。出世谓四圣。
○六凡为染。四圣番染俱净。然六凡以善恶不动业为因。以趣生时各所见憎爱境界为缘。四圣以多生积薰诸乘教理为因。以新遇善知识闻法触境为缘。但权小比现二量多惟得其总相知之。未尽如来现量一一别知其详也。
△二悬知极远极细。
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
悬知有二。一地远悬知。如界外雨滴。二时远悬知。如松等元由。元由指多劫远由。问无情何有多劫感招。答无情胜劣。皆有情共业罪福所感。如佛对松棘。必知此方众生从无始来为有何等业感生此直松曲棘也。余可类知。
△四劝修必证。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是故。承上言。佛智如此。则所说解法。决无差谬。所许证取。决不赚误。是故。汝当确信选根也。诸妄销亡者。即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也。先授舒结方法已竟。
△二后示舒之伦次。舒法既得。则结必将舒。不明示以舒之伦次。则何以验其浅深。而抵于成功耶。故此方示以伦次矣。分三。一如来反问引悟。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
此以无次第故。问令自辩也。
△二阿难悟喻次第。
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
六结同体者。如云虽同一巾所造也。观此问答。则似如来惟恐众生迷误成无次第。故激其朗然陈说。令知决有次第。后人何得仍以一根返源六根解脱之证而抗其决无次第耶。大抵秪因错谓六结横喻六根。而不达竖推之义。故差谬亦至于此耳。
△三如来乘悟合明。分三。一总与合定。
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
△二别开合文。又三。一先除我执。
此根初解。先得人空。
按后圆通逆断之次。则此层中含摄三结。谓一动二静三闻也。入流忘所。是初忘动尘。为除第一结。动静不生。是次忘静尘。除第二结。此当须陀还果。断于我执分别。即见惑也。次尽闻根。除第三结。此当后三果。断于我执俱生。即思惑也。所谓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以圆教菩萨常途。则当七信。此即解前劳见发尘。尽世间山河生死也。
△二次除法执。
空性圆明。成法解脱。
按后圆通。则此层中。含摄二结。觉所觉空。先舍智爱。即断法执分别。为除第四结。空所空灭。次舍理爱。即断法执俱生。为除第五结。所谓空性圆明成法解脱位也。盖空人而不空法。但得空性之少分。而非圆明。故法解脱位。方得圆明。且法执粗细有异。执诸法心外实有。粗法执也。爱所修证胜法。不能舍离。细法执也。今菩萨任运双断。于忘所时。粗执已尽。而此二位。尽其细执而已。以圆教菩萨常途。则当八九信。此即解前知见妄发。尽出世间涅槃也。
△三后除空执。
解脱法已。俱空不生。
按圆通。此惟当于一结。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即脱俱空之境。为除第六结也。盖解脱法已。即生灭既灭。俱空不生。即寂灭现前。夫寂灭不是空境。乃本有一真心体。即理法界。真如实相。所谓山河大地。应念化为无上知觉时也。此若现前。万用齐发。岂尚滞于空耶。良以。生灭既灭。虽离前空相。而灭相犹存。若真寂灭不现前时。则住俱空境。永为灭相所覆。名顶堕位。故知寂灭现前。方得俱空不生。俱空不生。方得寂灭现前。更互资发如此。此即解前心性狂乱。尽狂劳颠倒过。菩萨干慧境也(问前言空有俱非。又言当用中道。今何人法二空以破有。俱空不生以破空耶。答此药病不分。混滥之问难也。譬如有人。本因元气受伤。标现寒热二病。愚者或服热药。或服寒药。皆不能愈。智者不用热药。亦不用寒药。但用直扶元气之药。则此病初愈。先退热病。热病平复。寒病亦除。寒热除已。调理亦忘。法中根性被缚。如元气受伤也。有空二执俱结。如标现寒热二病也。凡小用空有二边皆不能解。如愚人服寒热二药皆不能愈也。今经令不着空有。如不用寒热二药也。惟令旋根。脱尘。如惟用直扶元气之药也。此根初解。先得人空。如此病初愈先除热症也。空性圆明。成法解脱。如热病平复寒病亦除也。解脱法已。俱空不生。如寒热除已调理亦忘也。是喻中虽得寒热二病俱除。而智者初未尝用寒热二药。而所用者。惟直扶元气之药也。法中虽得有空俱破。而行者初未尝用有空之观。而所用者惟旋根脱尘之法也。今乃因其所破之执。而错责所用之法。诬其著于空有。何异因其所愈之病而错怪所用之药。诬其用于寒热乎。且人法二执。圆教独不当空乎。岂可见圆人之证二空而遂责其偏空乎。此固因果未别。药病不分之滥。而旧注纷纷之辩。皆此过矣)别开合文已竟。
△三出名显证。
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三摩地。即如幻三摩提。此属妙因。无生忍者。华严第三忍。言菩萨住此忍中。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今经示见不分。文云。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此虽正示因地。实与无生果地。一如此属妙果。摄位虽宽。今且目于初住位中。如来巧示已竟。
△三大众悟明。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
慧即始觉。乃照根性了伦次之妙智。所谓道眼也。觉即本觉。乃根中圆湛之性。所谓妙明心也。圆通即六根互用。周遍圆融之果。初住向去分真之位也。今虽未依次而解。豁然而证。实亦决定分明。了无疑惑矣。绾巾以示伦次竟。
△四冥授以选本根。前三大科。皆惟教其决定从根解结。且示以根结之由解根之法。亦言当从一门而入。但未分明指示何根可入。故阿难至此。方以求佛指明也。分三。
△一阿难请示本根。又三。一领前拜谢。
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
身心皎然者。即心目开明也。快得无碍者。即畅达而无所障隔也。
△二正请开示。分为四。一自述迷悟以请。
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
一六亡义。即六解一亡之义。是其所已悟也。未达者。即尚迷而未悟者也。本根。即此方对机之根也。唯此科末二句。是请中要语。以后但是哀恳之辞。
△二庆幸遭遇如来。
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飘零。即诸趣流转。出无圣眷之济?曰孤。入无涅槃之退藏曰露。何心何虑。盖当孤露之时。庆其出于望外也。预在也。父子兄弟以天合者曰天伦。君臣朋友以义合者曰人伦。今为佛堂弟。故在佛天伦中也。于流转时。久无沾于法乳。故如失乳儿。蒙佛法乳无量。故如忽遇慈母也。
△三反言不可无进。
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
际会道成。即师资道合也。所得密言。即前开示也。还同本悟者。反言惟守知解不加行证也。末二句言徒闻无益也。正表须加行证也。
△四正求垂示秘严。
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
惠秘严者。求其恩施行证从入之妙门也。最后开示者。究竟全分之慈诲也。
△三请后拜恳。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末二句。以阿难大权备晓。诸圣各具妙门。却不显然请。佛敕众各说。但求佛礼毕。即起默听。故曰退藏密机。然意中望佛。不劳自说。但敕诸圣各说。则当机自可因言默契。故曰冀佛冥授。盖上句不欲言请。而下句乃以意请。是则大权施设之宜。师资簧鼓之意。于兹备见之矣。
△二佛敕诸圣各说。此固顺前意请。然必令各说者。一显二十五门。遍该诸法。头头可入。但取一门。当此方机非谓圣性惟通一门也。二取诸圣各皆亲修现证。非空谈无验之法也。分三科。一佛问诸圣。为二。一标所告之众。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
惟凭后文。佛言彼等修行无优劣差别。则此诸圣名位大小法门偏圆。皆同一味圆实。更不须疑。何劳多辩。若仍有大小偏圆。则佛之后言。乃成诳妄。安有此理。当知。此经实在法华之后。故经中直许二事修于菩提。而曾无惊怪。若在法华之前。则此经已谈实相及佛知见。而听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乃至获心常住。是其二执荡然。成佛无疑。法华更何开显。纵令重说。又何惊怪之甚哉。且孤山谓教已开显。又云。既经发迹。皆指法华佛所显发。而吴兴谬辩其非。似谓孤山说诸圣各自开显冤哉斯言孤山之屈何所伸乎。且吴兴执拗。强引不了义经。横分大小。而优劣差别。宛然不混。是已公抗佛旨。末却又引佛言并偈。乃谓开权显实之正文。殊不知汝分优劣差别。若是佛言则非。佛言若是。则汝分优劣差别则非。岂得二俱成是乎。是始而横说人非。终亦自无决定。其言类多如此。智者当察。孤山之言。元顺佛旨。本无过差也。
△二述告敕之言。又分二。一先按所成之果。
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
菩萨罗汉。并称无学者。正以地上既通罗汉之名。菩萨岂避无学之号。何况达真了妄。修即无修。永嘉云。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志公云。不起丝毫修学心。无相光中常自在。是菩萨无学之明证也。
△二后问入圆方便。
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显然不问现今深果。但问最初方便。不言七大摄入十八界中。六尘摄前五大。根识摄后二大。
△二众说本因二。一众圣略说。以其均是入圆方便。故须遍说。可以扩人圆融见解。又以其不当此方根性。故但略说。不欲行人乱修也。分四。一六尘圆通。相宗谓尘是赖耶相分。斯经谓是如来藏心。行人能于一尘发悟。则藏性现前故。即六尘圆通。问此与宗门见色闻声入道者。同耶异耶。答不尽同。而亦不尽异也。宗门人。据现生悟处。未必是彼修习法门。如灵云。岂以桃华为修门耶。但是参究疑情。逼拶功极。忽于见色处。瞥的透露而已。今四谛不净尝药观法。多是所修法门。功久证入。若此则未敢言同也。然宗门人。亦有差别因缘。具眼师家。能预知之。如缘在声处。决不于色处悟。乃至于人于经棒喝言句等。皆各一定。不得错乱。推其过去。未必不是彼熟习使然也。不然则师家何预知之。若此则与诸圣。亦未敢言异也。惟香严?陀等。闻香觉触等。似一时忽然之事。则与宗门现生之悟相似耳。智者审之。就分六。一陈那声尘。分三科。一作礼陈白。
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五比丘解现初卷。
△二陈白之言。分三。一叙悟声教。
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
鹿苑鸡园。皆古帝王养畜之地。五人弃佛。于此自修。佛成道日。先寻度之。故曰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也。佛为五人。三转四谛。而陈那先悟。成阿罗汉。故曰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也。
△二蒙印命名。
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
初称解者。最先解悟也。阿若多。此云解。名实相孚。解悟第一者也。然最先得度。亦前因也。
△三音圆得证。
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
妙音密圆者。盖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当说四谛时。实行声闻。但领生灭之旨。而妙音密圆。彻于无作四谛。达于如来藏心。陈那密发深解。证圆实理。若大齐小。借小果名。位当七信以上。盖大证相似。永不称于信名。借所齐小果为名。诸经皆然。若名实全取。则他经以十地为罗汉。而圆人住位。全与别地齐平。故圆通位。亦即是大乘罗汉。此说尤妙。后皆放此。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音声为上者。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是音闻二字。皆为教体。闻根乃观音所证。今声尘是陈那所证。盖于声教。得力发悟者也。领佛四谛圆旨。寻于名句开悟藏心者也。盖法华开显之后。人天大众谁不知佛诸大弟子内秘外现皆大菩萨。且楞严会上。无数大人。论量圆通。岂有实行声闻。不自忖量。妄以偏劣浅悟。敢自滥齐于大乘圆通乎。纵彼狂妄。而如来何缘妄许其无有优劣差别乎。由是观之。并依大乘圆悟无疑。而诸不了经。皆不必泥也。陈那声尘已竟。
△二优波色尘。分三。一作礼陈白。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二陈白之言。又分为三科。一叙悟色性。
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
观不净相生大厌离等者。因多贪欲。佛令作九想观。以对治之。即五停心之一也。盖佛所设观门。有共不共。此大小乘共用之法。且根之利钝。与烦恼轻重。错落四句。此属根利。而烦恼重者。由以圆根而多贪色欲。故观不净。以对治时。仍发圆悟。即长水所谓。因观色尘本如来藏也。以从下超略九想观耳。空色二无者。病愈药除。相无不尽也。无学准前。
△二蒙印命名。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
温陵曰。优波尼沙陀。此翻近少。亦云尘性。谓微尘是色之少分也。
△三色圆得果。
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前言空色二无。但是相尽。此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相尽性现也。然仍称妙色者。则色仍不坏。而普观诸色。皆即如来藏心。周遍法界也。罗汉准前可知。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以观色为入圆之因也。优波色尘已竟。
△三香严香尘。分三。一作礼陈白。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二陈白之言。分三。一叙悟香尘。又三。一因观有为。
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
谛观者。审实而观也。诸有为相。解现前偈。谓根尘识等也。
△二静处闻香。
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
携李曰。晏安息也。晦冥寂也。清净之室。谓之清斋。
○香乃有为中一法。寂然者无相也。
△三即香发明。
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
吴兴曰。凡言性空。必推四性。今当以木为自。烟火为他。和合为共。空为无因。此似衍门观幻有即空之相。
○此观四性。达香尘生体。了不可得。而香之相尽。其义颇通。准佛破法。如云。徒木无火不香故曰非木。香气不同空性故曰非空。烧于别物不香故曰非烟非火也。香体既不可得故。去无所著。而来无所从。由是意销者。入无分别也。发明无漏者。达炽然香体。即如来藏心也。
△二蒙印命名。
如来印我。得香严号。
△三香圆得果。
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
香严以妙香庄严法身也。尘气二句。亦相尽性现也。罗汉准上。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此与?陀。虽酷似宗门悟处。而尚多假于分别。以为入处。宗家未必若是多。惟功夫极。则触处洞然而已。然彼于悟后。见谛虽同。而证之浅深。随于宿根。实不可定。而此之诸圣。洞见藏心。亦无不同。而初心证位。定在七信以上。通于初住。是证亦同也。不然则不可同语圆通位矣。后皆放此。香严香尘已竟。
△四药王味尘。分三。一作礼陈白。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五百梵天。同行眷属也。
△二陈白之言。又分三。一叙悟味尘。分三。一宿因尝药。
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
△二备达药性。
如是悉知苦酢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
孤山曰。众味共成名和合。直尔采用名俱生。修炼炮炙名变异。
△三即味开悟。
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
舌与药触。炽然味现。故非空。虽触舌现。实无形相。故非有。又味是不可见有对色。以有对故非空。以不见故非有也。身即舌也。心即舌识也。诸药不来。则舌与识不自现于苦等。故非即身心。舌识不尝诸药。岂能自现苦等。故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一一追究。味因何有。从是开悟者。忽尔悟得。炽然诸味。元不从于诸药及与身心。本如来藏真如性也。
△二蒙印命名。
蒙佛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
蒙佛无别号者。即指释迦尘劫为其导师也。约初发悟时所证菩萨。应亦七信以上。通于初住也。末二句。明其今虽高证深位不改初名。
△三觉味得果。
因味觉明。位登菩萨。
觉明。即藏心开悟也。此仍结其最初方便因味得果而已。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药王味尘已竟。
△五?陀触尘。分三。一作礼陈白。
?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孤山曰。?陀婆罗。此云贤守。亦云贤护。自守护贤德。亦守护众生。
○开士菩萨别名。自开悟而复能开悟众生者之号也。
△二陈白之言。又三。一叙悟触尘。又三。一宿因入室。
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
此即与常不轻。同时增上慢之流也。
△二即触发悟。
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
水因者。即水为导悟之因也。此科当勿迷于论触。盖触之为尘。以身根而合色尘。中间炽然。觉其冷暖涩滑者。是其相也。今因沐浴时。以身触水。以水合身。中间炽然。冷暖触现。由是追究此触。因何而有。若言因洗尘垢而有耶。则尘本无情。何能现触。故经云。既不洗尘者。言既不因洗尘而现触也。若言因洗胜义根之觉体而有耶。则觉知之体。非洗可着。故经云。亦不洗体者。言亦不因洗体而现触也。中间者。推尘推体。两楹中间。安然者。即彻悟自在之相也。得无所有者。达此触尘。杳无来处。相尽性现。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
△三习留今证。
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
威音见谛。是为初心。今从释迦。证于深位。
△二蒙印命名。
彼佛名我?陀婆罗。
△三触明得果。
妙触宣明。成佛子住。
即触尘而悟入藏性。所谓妙触宣明也。佛子住。即是证于初住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陀触尘已竟。
△六迦叶法尘。又分为三。一作礼陈白。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摩诃迦叶。云大饮光。检三迦叶。尼等自明。
△二陈白之言。分三。一叙悟法尘。又三。一宿因感报。
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亲近闻法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然灯续明。以紫光金。涂佛形像。自尔以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
以然灯涂佛二种胜因故。感历劫紫金身光。袒衣吞日。
△二兼同眷属。
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属。同时发心。
尼兼身同。余惟果同。
△三观法得果。
我观世间。六尘变坏。惟以空寂。修于灭尽。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犹如弹指。我以空法。成阿罗汉。
观六尘者。正观法尘为总。前五为别。盖观前五尘谢落影子兼总别而称六也。变坏者。盖法尘托意识。暂现即过。刹那刹那。念念生灭。厌此变坏。加修空观。入灭尽定。此定能灭意根。空法尘也。定深故能度劫甚久同暂。温陵谓今在鸡足山。待弥勒入此定也。我以空法者。观破法尘。相尽性现。悟入藏心矣。罗汉准前。
△二蒙佛印可。
世尊说我。头陀为最。
温陵曰。头陀。新云杜多。此翻抖擞。以能抖擞法尘为号也。
△三法明灭漏。
妙法开明。销灭诸漏。
法融藏心。故妙开明。藏心既入。永无漏落。故言销灭果之实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六尘圆通已竟。
△二五根圆通。六根缺一者。留耳根为殿后。所以当此方之机也。参详五根。四中俱有旋反字面。以根性法门均是旋根脱尘之旨。尘识不然。细玩可见。就分为五科。一那律眼根。分三。一作礼陈白。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长水曰。那律即阿?楼?。此云无贫。亦云如意。乃白饭王子也。过去世。以一食施辟支。感九十一劫受如意乐。
△二陈白之言。分四。一因诃失目。
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
孤山曰。增一阿含云。佛在给孤园。为众说法。那律于中眼睡。佛说偈诃云。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那律于是达晓不眠。眼根便失。
△二承示三昧。
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
乐见。即旋见忘尘。照明即发本明耀也。准耳根圆通。乃是反见见自性之功夫也。谓之金刚三昧者。表心眼现前。如金刚坚固。不可破坏。非如肉眼易破坏也。
△三遂得心眼。
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
不因眼者。不因肉眼也。精真洞然者。即如来藏心。发本明耀。心眼洞开也。准耳门应云。初于见中。入流忘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则位齐初果。即应心光渐发。如是渐增。见所见尽。此则位齐七信四果。即应大发本明。彻见十方也。然既同于圆证。则尽见不住。乃至寂灭现前。亦应齐等也。旧注较量阿含。诤分大小。皆不必然。以佛既开本。均属内秘。凡所修证。何法不圆。
△四蒙佛印证。
如来印我。成阿罗汉。
准前。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旋见。即反见见自性。循元。即证入圆通也。那律眼根已竟。
△二周利鼻根。分三。一作礼陈白。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温陵曰。槃特此云继道。长水曰。特迦亦云蛇奴。于路所生。
△二陈白之言。分四。一因阙诵持。
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
长水曰。过去为大法师。秘吝佛法。不常教人。后感愚钝。以宿善故遇佛出家。五百比丘。同教一偈。经九十日不成。
○别经有言。教诵条帚。则得条忘帚。得帚忘条。
△二奉教调息。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
长水曰。佛令数息摄心。因而了悟。
○经虽云调。即兼数意调者。按天台止观。当离风气喘等。而幽绵自在也。数则从一至十。或至百而后。逆数至一。良以。暗钝远因。虽本愚痴。近缘亦由杂乱。故令数息摄住。不杂余缘。然数出不数入。双数则病。我时下观息尽详也。得定则微细定深。则穷尽四相。出息入息皆具。初起曰生。不断曰住。渐微曰异。已断曰灭。诸行即生等迁流。刹那最短一念。即具九十刹那。言至微细也。调息似六妙门数随止。余似观。还净在下科。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7-5-2 19:28:28
|
只看該作者
△三开悟得果。
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
豁然无碍者。即就鼻息穷尽处豁悟。鼻根通于藏性。所谓圣性无不通也。然藏性澄清。万法朗鉴。无复障隔。岂有忆忘乎。故曰得大无碍。漏尽罗汉。并以准前。
△四蒙佛印证。
住佛座下。印成无学。
准前。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反息循空者。只是观息反归空灭。即悟入藏性。以成圆通果也。问鼻以嗅为用。今于旋根。而不取反嗅。乃取反息。何也。答嗅性正托于息。所谓出息取香。入息闻香也。但此摄心。何须反嗅。及其发悟。终因息尽。故属鼻根圆通。周利鼻根已竟。
△三憍梵舌根。分三。一作礼陈白。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温陵曰。憍梵钵提。此云牛呞。牛凡不食。亦事虚哨。此人口如牛之哨。乃轻弄报也。
△二陈白之言。又分四。一口业招报。
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
见老僧无齿而食。笑之说其似牛。故世世感生牛舌。常如牛呞。口业可畏如此。
△二奉教止观。
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
此佛本欲教以舌根圆通。乃先令其止散入寂。后教其从寂起照。观察尝性也。故此首三句。即先赐以数珠。令其念佛也。而谓之一味清净心地法门者。盖念佛时。止诸杂缘。纯一净念故也。次二句。即止散入寂。先成念佛三昧也。末二句。即后教其从寂起照。观寂尝味。知性非从根体。亦非从物味也。良以。外味不来。根不自尝。故非体。舌不触知。物不自味。故非物也。当知。念佛非但遮谤。而遮谤乃余益耳。
△二超离得果。
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虽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
了达尝性。既不从根。又不从味。豁然悟其本是藏性。然性现如日出。漏尽如霜消。故诸漏顿尽。内脱身心。即解根脱缚也。外遗世界。即超越器界也。达三有本空。方为远离。更无依正缠缚。故如鸟出笼。此即齐于四果七信。方同四卷末文所谓根尘识心应念销落也。今言离垢销尘法眼清净者。即彼文所谓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也。文全相似。请详彼解。自知此证。非是小乘之果。宛然信满入住矣。
△四蒙佛印证。
如来亲印。登无学道。
准前。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还味旋知者。即反观尝味知性悟入藏心也。矫梵舌根已竟。
△四毕陵身根。又分为三。一作礼陈白。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孤山曰。名番余习。昔为婆罗门故。余习多慢。如骂河神为婢。非彼实心。盖习气也。
△二陈白之言。分五。一闻谈苦谛。
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
发心即出家也。世间不可乐事。即四谛中苦谛也。如三苦四苦八苦等也。
△二注思伤足。
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
法门即苦谛也。奉教思苦。而适遇苦事。实发悟之机也。
△三研穷身觉。又二。一叙述二觉。
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
首二句。叙知痛之妄觉。即身识也。次三句。叙无痛之真觉。即身根。觉性与见闻同等者也。虽觉觉痛者。言据上虽有能觉之心与所觉之痛。而身根中无分别。清净觉心。本无所觉之痛与能觉之痛觉也。
△二研穷无二。
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
双觉。谓知痛之觉与觉清净心也。此起智转思。身既是一。觉岂有二。所谓一则真。二则妄也。
△四入空得果。
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
摄念者。即惟随顺无痛清净之真觉。而不复随顺知痛之妄觉也。未久之间。身心忽空者。盖摄心之极。真纯妄绝。身心豁然。同虚空矣。诸漏虚尽者。真觉藏性现前。而欲有无明。了不可得焉。罗汉同前。
△五蒙佛印证。
得亲印记。发明无学。
无学准前。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纯觉。纯一真觉也。遗身。身心忽空也。一遗一纯。亦含旋意矣。毕陵身根已竟。
△五空生意根。分三。一作礼陈白。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二陈白之言。分三。一宿命知空。又二。一远通宿命不忘。
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
心得无碍者。即无隔阴之昏出胎之昧也。
△二依正自他皆空。
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首二句。正报空也。在胎则能随相受生。知空则能达理。不昧空寂者。五蕴皆空。生体了不可得也。次二句。依报空也。自母身外。洎山河大地。悉同空寂也。此即深心菩萨。人法双空。境界以上。总属于自空。末二句。即出胎。广化众生。同悟空理。空性且作人法二空真如。未是显了藏性。以下文方显了故。夫处胎不昧。人法双空。自是二乘。及初心菩萨。皆所不能。何况具足二利大乘深位。复何疑乎。约谈初心方便。且在十信满心。
△二承教证入。又为二。一悟证自果。
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
发者。与之发明也。性觉真空。影性空真觉。即如来藏心。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空性圆明。即色空无碍。所谓全体圆融。大用无限。若此而阿罗汉之证。于十地大人。复何所歉。科言自果。对下佛知见言。非对众生也。
△二同佛知见。
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
此似超入后心。故言顿入。宝明空海。即所谓一真法界。第一义空。又曰毕竟空也。此则寂同于佛矣。佛知见。即前圆彰三藏。所谓大智慧光明义也。此则照同于佛矣。别经明。须菩提。乃过去青龙如来。观此则上句似同涅槃。下句似同菩提。此盖良由已经如来开显。故自说深心。无复隐秘耳。显文明证如此。而旧云皆作小宗分别无咎。殊不知解深为浅。抗佛诬圣。乌得无罪。幸戒之。
△三蒙佛印许。
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
小乘。证空空缚非真解脱。又是三昧非本性空。斯则人法及与俱空。一切解脱所证空理。乃一真本有。真空不空之性体也。我为无上者。穷尽空理。更无加尚也。陈白之言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诸相。所谓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及与法相也。非空也。诸相入非。即人法双空也。非所非尽者。即能非与所非俱尽也。所非即上诸相。能非即上诸非。所谓非法相也。是即空所空灭药病双除之意也。旋法之法。指一心法。即意根中知性。非谓法尘也。旋法归无者。即旋知性归于毕竟空也。永嘉云。有无俱遣不空空。又云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此之谓也。与耳根圆通较之。此多显体。彼多显用。而宗家悟处。虽于诸门遍有。而主于此门者。为尤多。良以。或明或暗。多惟取于知之一字故也。五根圆通已竟。
△三六识圆通(夫经初。徴破识心。呵为生死根本。众生误认枉入轮回权小依修竟无实果。何今复可入圆通乎。盖前于识大遍周中。已申斯辩。今请重申。夫识虽尘影虚妄之极。而离一真见分。无别自体。譬影之于水虽极虚妄。而离水无别自体。但迷执者。认识忘真。而横成流转。譬痴人认影。忘水。而误遭沦溺。利害非细。不得不呵也。倘悟者。即识见真。而识非真外。圆通何疑。如智者观影知水。而影非水外。尚可得水之用。岂遭其沦溺乎。故此六圣。并后弥勒。皆能即识见真。故皆证于圆通而无碍也。宗门云。起灭纷纷是何物。此之谓也。问如来何不直令人即识见真。何必呵之。而必教人依根入乎。答偈云。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正定。迟速不同伦。正以尘识皆迟。而惟根最速故也。譬呵二乘。岂是终不成佛。但劫经尘点。迟纯之极。故呵初学勿发是心也)就分为六科。一鹙子眼识。前五识有二种难辩。一者与前五根。混以其难分别。而随念粗略。颇似无分别之根性。愚法声闻。罔不迷之。故规矩云。愚者难分识与根是也。二者与五俱意识混。以其虽粗略。而随念分别。颇似意识之计度。故小教不知前五非意识而心法惟一也。吴兴说。识率多混滥。亦是此迷。然则性宗学者。当勿忽于法相。可也。今请略明眼识之相。余四准知。如眼照境时。一念不动。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此眼根之见性也。于中用目。循历黑白大小多少善恶等相。历然不混。此不带名言随念粗略分别。即眼识也。由是次第标指追究分析无量差别。此遍执名言计度详细分别。即眼家俱意识也。又名明了意识。今但取于第二眼识。而根性与俱意。但不得混滥之。分三。一作礼陈白。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二陈白之言。又分为三科。一眼识夙利。
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
此亦叙多生眼识久利也。心见即眼识。清净即无障碍。世出世间即一切凡圣境界。种种变化。即差别幻妄。如事业法门因果等相。一见二句。谓不劳多力。惟眼识随念粗略分别。即表里洞彻。此正显其是眼识利也。
△二逢教增悟。
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
此迦叶即兄弟三人者。名现目连通中。别经谓逢马胜者。但取则师所云。宣非一人彼此互出。是也。因缘当依上乘圆义。而解如佛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此四句依次。即藏通别圆四教。或每教俱该四句。而鹙子所解。决彻圆理。故悟藏心周遍法界也。
△三从佛高证。
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见觉即眼识。明圆即证极。得大无畏。即说法具四无所畏。以见之彻故。说之无歉耳。罗汉准前。身子智慧第一。声德居长。故称长子。从是而知。身子智慧。皆眼识利也。次二句。即释成长子。亦检别于罗候闻佛说而悟法身。故云从佛口生。在教法中。长养圣胎。由是法身从微而着。故曰从法化生。别经言。身子乃过去金龙如来。则知七日达法半月证果。皆示现而已。总非真实。何必诤其从人闻法之殊。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心见发光。即眼识证彻也。同于静极光通达。光极知见。同于寂照含虚空。其朗鉴万法之胜用。可以知其源矣。鹙子眼识已竟。
△二普贤耳识。分三。一作礼陈白。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携李曰。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此非地前。乃金刚喻定。居众伏顶。名之为贤。
○与文殊皆古佛影响。大钞中名位义多。今但从要。
△二陈白之言。分三。一辅化垂范。
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
绍佛家业故。为法王之子。菩萨根者。圆顿根也。普贤行。即十愿王。举一色一香俱周法界者也。沙界十方。凡修普贤行者。皆从立名。可谓垂范之极矣。
△二耳识鉴机。
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
温陵曰。心闻耳识也。分别众生知见者。择普贤行。而成就之。
△三普护行人。
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
有一众生者。极言其不遗一人。非谓止论一众生也。界以沙记。则界中众生益无量无数。分身百千。极言其多非局数也。先于障轻者。显然加被。次于纵彼下。并言障重者冥中加被也。末二句。双承冥显二加。言拥护令无魔障。而速开发也。安慰令无退堕。而益精进也。成就者。浅位则普贤根成。深位则等觉行成。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虽古佛久证。而亦有最初本因。故表其元从耳识而入也。惟用耳识。随念分别。普照群机。得大自在也。普贤耳识已竟。
△三孙陀鼻识。分三。一作礼陈白。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二陈白之言。又分为四科。一出家心散。
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
定心不成。难以破惑。故未克果。
△二奉教观鼻。
世尊教我及拘絺罗观鼻端白。
拘絺罗。共禀鼻识法门。同行者也。鼻端即鼻尖也。白乃注目谛观鼻尖微有白相也。因其散乱心多不成三昧。教其惟观此白。住心不散。
△三从鼻悟证。又二。一初见息烟而悟彻。
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
温陵曰。息由风火而起。鼓烦恼浊故。其状如烟。昧者不觉。惟谛观能见六交。见火烧息能为黑烟紫焰。皆烦恼所发也。净观发明。则烦恼渐消。故内明外虚。而烟消成白。
○身心下即定成之相。上二句。分言内外各明。即内彻五脏。外彻大千。次二句。总言明透。而喻以琉璃。末二句。黑烟变白。验知烦恼销也。
△二次化息光而证果。
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
首句。即藏心显现。烦恼无余。已转烦恼。而成菩提。故息化为光。合心境而一如。故照十方界。
△四蒙佛授记。
世尊记我。当得菩提。
即当来成佛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此亦不取嗅香时鼻识分别。而但取观息之意。准前鼻根可知。余皆意在上文可了。孙陀鼻识已竟。
△四满慈舌识。分三。一作礼陈白。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二陈白之言。分三。一宿辩说法。此科先叙旷劫诸佛会下之事。同法华经。又二。一久弘权实。
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
辩才即四无碍。苦空二乘权义。实相一乘实义。
△二广衍微妙。
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
乃至者。从一佛法藏。乃至无量诸佛法藏。秘密者。尽其深玄也。微妙者。极其善巧也。无畏者。亦即四无所畏也。
△二承教得果。此科下方叙本尊释迦会中之事。又分二。一承教音轮。
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
知有大辩者。即知前科旷劫大本也。温陵曰。佛以身口意三轮。应物无滞。音声即口轮也。
○佛因材而笃。复授以如来音轮。益以辅扬大教。所谓矢上加尖也。
△二辅化得果。
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
助轮。则上辅佛教。师吼。则下化众生。皆显利他。而成阿罗汉。亦显其不失自利。据前自叙。及法华佛叙其大本莫测。岂止十地。今就叙述圆通。其果位且同众例。
△二蒙佛印许。
世尊印我。说法无上。
此惟证其说法第一。如法华经所叙。是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冤。销灭诸漏。斯为第一。
魔冤应通内外。内则心魔冤尤。因说破而除灭。外则天魔冤害。因显发而退藏。销漏即入圆通也。问此何不取别味。而独取于说法乎。答二俱舌识功能。而说法为胜。故偏取之。然说法似须意识深细分别。而今独用舌识。亦见说法自在。但用随念。不劳计度。而发无不尽也。满慈舌识已竟。
△五波离身识。分三。一作礼陈白。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孤山曰。优波离云上首。以持律为众纲纪故。或云近执。佛为太子。彼为亲近执事臣故。
△二陈白之言。分三。一亲见成佛。
我亲随佛。逾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
先言贪欲者。首举欲漏也。复言诸漏者。撮略有漏及无明漏等耳。此但初叙来由。尚未干于身识也。
△二秉戒得果。
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
承佛教戒。即授二百五十条声闻戒也。如是下即菩萨戒。人知波离位居声闻但秉粗戒。今自叙乃极至菩萨八万微细戒品。足知是大菩萨示现也。温陵曰。行住坐卧律仪各二百五十。对三聚成三千。复以三千配身口七支。成二万一千。复配四分烦恼。成八万四千。
○三聚者。谓摄善法。摄律仪。摄众生也。四分烦恼。谓多贪多嗔多痴及等分也。性业者。谓所戒之法。体性即恶。如杀盗淫等也。遮业。谓所戒之法。体性非恶。但能开诸恶门。为前方便。故止绝以遮诸恶。如酒等是也。末二句。虽言所证之果。而单戒岂能克果。当知身心寂灭。即因戒所生之定。成阿罗汉。即因定所生之慧。约外现。即灭尽定与人空慧。约内秘。即楞严大定与圆通慧。而罗汉亦准前矣。
△三蒙佛印许。
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无上。
此印与名相孚。为众纲纪者。实用稽察持犯功过也。印心者。印其持戒修身之清净心也。末句正明其为众上首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初且执身者。盖因身犯尚多。不暇细究心品也。自在者。即无毁犯也。次第执心者。盖因身已无犯。不劳检制。然后细检心品。以至八万也。通达者。当依圆师作所发之定慧无差。以末二句即当归结身识圆通故。通利二字。即是从身识而证入圆通之境也。本文制身制心。元无分于大小。且不必辩。至经后临文。再当辩之。问此何不取觉触之用。而但取持戒功能。答此亦以觉触之用劣于持戒故尔也。波离身识已竟。
△六目连意识。分三。一作礼陈白。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二陈白之言。又分为三。一遇教发心。
我初于路乞食。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我顿发心。得大通达。
孤山曰。优楼频螺。此云木瓜癃。胸前有癃。如木瓜故。伽耶。山名。即象头山也。亦云城。城近此山故。兄弟三人故。身子云逢迦叶波兄弟。即其人也。温陵曰。因缘深义。谓非世间和合粗相。
○亦当准前身子圆通中。即彼圆义也。发心即意识圆通。大通达即至圆通境也。问前言意识起灭无端。今言圆通。何以致然。答了见意识起于藏心。离藏心无别意识。由是即入藏心而圆证也。
△二蒙度证通。
如来惠我。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我游十方。得无挂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
首三句。度之为僧。下五句。证之成果。着身自落。皆佛神力。随言成就也。我游二句。神境通也。次二句。总言神通第一也。上科已得意识圆通之体。此四句大发意识圆通之用。证果准上。
△三诸佛印许。
宁惟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
首句。明不惟释迦印其神通第一。次四句。明诸佛同许也。全发性真故圆明。远离依业故清净。无不如意故自在。无能摧制故无畏。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温陵曰。旋湛者。旋意识而复妙湛也。
○即转意识。而证如来藏心耳。心光发宣。即发神通妙用也。次二句。复以喻明也。清莹者。水澄而万象影现也。澄浊喻旋意识。久清喻发神通。问此何不取缘虑法尘之用。答作意运通。正缘法尘之妙用也。六识圆通已竟。
△四七大圆通。前五大即尘。后二大即识与根。虽不出前根尘识三。而特具用遍广大之象故。别得大名。就分为七。一乌刍火大。分为三科。一作礼陈白。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
温陵曰。乌刍瑟摩。此云火头。即火头金刚。
△二陈白之言。又三。一因欲得观。又二。一宿生多欲。
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
欲即淫欲。诸圣远劫俱有。在凡实因。不可作别端回互而释。
△二遇佛授观。
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
温陵曰。多淫之人。本由暖触迫发。生为欲火。死为业火。业力增炽故。成猛火聚也。
○教我下。即令观身火大也。末句冷字译文误耳。应云。诸暖触气。方顺火大。而且合结文。盖多淫之人。既火大增炽。而业火将起。故令遍观百骸四支中火大。先欲其知惧而顿息淫心。然后将错就错。可成妙观。
△二观成得名。
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
禅观中。遍见身中。惟一火聚。既怖且厌。而远离欲念。然火虽热脑。而体具光明。今淫心息。而无复热脑。惟见光明。即智慧火。故曰神光内凝等也。末三句。虽表得名。亦显其为诸佛同印许矣。
△三证果发心。
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冤。
住火光三昧者。遍十方界。惟一火光。从此三昧成阿罗汉者。由此正受。发如来藏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成因地心。证七信以去。入于住位也。末三句。发心护法者。良以火光三昧。虽是内境。能现外相。温陵曰。佛陀本传云。师入火光定。其室如焚。
○近世亦有梵僧至京师。住是三昧。人于夜见火光满寺。远近奔救。足知威力能怖魔冤。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观百骸四支中火大。即是观身。察其皆由淫心炽盛所发。即是观心。暖触总目火大也。淫心已息。而不成业火。故无碍也。神光智火。融于藏心。周遍法界故。流通漏销者。以智慧火。烧烦恼薪。何所不尽。生大宝??者。火大圆通之妙用。摧魔护法。无量威力也。登无上觉。则显明大本齐佛。而示居辅化之位矣。大抵诸圣德位相侔。而迹有权实。言有隐显。学者当略迹取本。得意忘言。不可妄分大小。而岳师。必待如此文明说。方成半许。何执泥之深乎。且解中为一冷字所误。平释四大触尘。滥五圆通。安有此理。火大圆通已竟。
△二持地地大。分为三科。一作礼陈白。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先平外地。因了心地。遂持本悟。圆证藏心。故名持地。
△二陈白之言。又三。一积平地行。此科全叙平外地也。又分为二。一正取平地之行。又三。一从古佛世。
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
△二出家平地。
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
要路指陆地。言众所必由之路也。津口指水处。言即渡头也。田地不取种植。但重行路。俯仰高深曰险。左右迫狭曰隘。不如法者。不宽平也。隘则必妨。险则多损。高则平之。下则填之。桥梁以利津口。沙石以治要路。
△三经多佛世。
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
正取平地之行一科已竟。
△二兼叙效力之行。又分三。一丰时全舍。
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阛市垣也。阓市门也。诣往也。不取其直不受顾价。盖别希胜报。不邪命活也。
△二饥年节取。
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惟取一钱。
吴兴曰。毗舍浮。此云遍一切自在。
○意以饥世乞食则难。略取存命。不多贪也。
△三神力拔苦。
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
愿行所在。而助以积劫福报。故感具神力。遂其愿行耳。积平地行已竟。
△二蒙平心教。夫平地之行。志在普利。效力之行。不检亲疏。其心亦久平矣。何至此而方蒙平心之教乎。盖前属事相平心。未能悟理。今令悟知内心外地本惟一体。故惟务平心。不分情器。则境随心转。无有不平。较前岂不天渊乎。又分二。一因平地待佛。
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
时。即佛在世时。平地者。即修佛过之路也。
△二领平心之教。
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摩顶者。悯其事行久劳。摄受加持。令其归理也。平心地者。通达有情无情俱为一体。正报依报无分自他。乃至凡圣因果等。一切皆如。是也。世界地平者。外由内感。物随心变也。天台云。心分垢净。见两土之升沉。故知。娑婆心险。感陵谷之高深。极乐心平。致地平之如掌。此其验也。故如来因其惟务平地。而特教平心。令知要也。
△三权实双证。因其文中有回心故。知由权入实。以渐而入。盖不定性中声闻菩萨不定者也。良由多劫愿行便主利人。非纯求自利之辈。分二。一悟取权乘。先取小果也。又三。一悟内外地同。
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此之心开。便与声闻不同。既达地大平等。非惟不复执身为我。亦将达法唯心矣。
△二于诸触自在。
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
此即分达法空。知微尘自性空无所有。则知能触地大与所触地大一切皆然。故刀兵为外地大。身为内地大。以身触刀。如斩光截影。了无所伤也。肇法师云。将身临白刃。犹若斩春风。彼但证性无伤。六祖延颈。刺客三挥利刃。俱如斩影。是也。
△三悟无生证果。
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
此无生忍。且取生空。达蕴中毕竟无我也。譬如打铁。粗垢先落耳。以分达法空时。尚悟地大了不可得。况地大中我岂不速空乎。此阿罗汉。实证四果。悟取权乘竟。
△二回证知见。
回心今入菩萨位中。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
盖虽暂取生空。而利人习性。惟乐菩萨愿行。是以速即回心也。言今入者。盖指贤劫为今。未必独指释迦会中。盖旷劫为事行菩萨。至庄严劫尾。方断见思。成阿罗汉。贤劫初即回向真乘。诸如来。意指贤劫四佛及十方现在如来也。法华会上闻知见地者。盖法华知见。即此经如来藏性。悟此为地。所谓一乘寂灭场地。首先证明者。由其从凡入圣。自权向实。皆持地大。为起行入理之门。而今复闻此究竟性地。机缘契合。是以为法华证明上首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此备叙前悟而已。二尘即内外二地大也。虚妄发尘者。盖悟地大相妄。而其性但是如来藏性。循业妄现而已。人知持地为法华上首。而不知如来知见契彼究竟地大。此经方以显其大本矣。尘销智圆者。相尽性现。理智一如也。成无上道者。已入最上一乘之知见也。持地地大已竟。
△三月光水大。分三。一作礼陈白。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童子乃菩萨别名。表童真德也(世人即作幼童之想。如塑画善财。是也。又儒者闻大权经说孔子为定光童子。则怒其??小。不知文殊为释迦九世师祖而亦称童子。何有??小之意乎)月为水摩尼所成。故号月光。
△二陈白之言。又三。一古佛授观。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
水天者。证水大彻于性天也。或此佛亦从此大入圆。或佛具万德。而但观时机当从此入。故示号与观相应耳。末三句。总示所授观法。其详在下修习中。当自见之。
△二依观久修。又二。一习观初后。初身后界。以渐而入。观之序也。分二。一初观身中。
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水性一同。
首二句。总一略标。无夺二字。作不相乖异释之。与下一同二字。相为叫应。初从以下释成无夺之意。涕唾便利。近外水相。浸液精血。涉内水相。由外及内。自内而外。故曰身中旋复。又涕唾津液。水之清相。精血便利。水之浊相。清浊虽异。水性无别。故曰水性一同。即无夺之谓也。然发解入观。必始身中者。欲其深观成时则我法二执俱空。
△二后合界外。
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
观内既熟。引伸外广。资中曰。准华严经。华藏海中有大莲华。其莲华中。有诸香水。一一香水海。为诸佛刹世界之种。华藏世界。在香水中故云浮幢王刹。华藏二十重。累高如幢。最为高大。故称王。今观身水与彼海同。故曰浮幢王刹诸香水海也。
○须更知。华藏是总一大香水海。其大莲华。是总莲华。其莲华中。有无量香水海。一一海中。各有一华。上擎二十重刹种。每重世界。皆以刹尘。增数纪之。今观水大。惟论于海幢刹。但带言耳。即此观境大不思议。诚非凡小权乘可及。然充扩至此者。欲其深观成时。则了达性水真空(云云)。乃至周遍法界。则我法二空。不待言矣。
△二观成浅深。上方领旨习观。此科乃观成之相。然先浅后深。亦成之序也。就分二。一初成未得忘身二。一标身未忘。
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
是时。即初授习时。成此观者。即成身中水性一同之观也。但见其水者。盖入定之时。不见一物。但见湛水。遍十方界。此句便是观成之相。末句。正表初成尚浅未至空身也。
△二即事以证。证其尚为身累也。又三。一定中现水。
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惟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
首句时也。次句即作水观入正受也。满室现水。资中谓为定果色。然此色系独影境。惟自见之。而前之火观。今之水观。皆能令他人见之。亦观力殊胜不思议境也。
△二投物心痛。又二。一正叙痛由。
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盻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
舍利弗。水边入定。由宿冤故。被违害鬼一掌。出定头痛。今出定心痛。故言同彼。
△二无知起惑。
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
欲知罗汉有病无病。当明子果二缚。夫宿种今种应召来果。而尚未受身者。谓之子缚。宿种所召。今已受身。即身应受。谓之果缚。若实行声闻。新证四果。已将子缚断尽不受后有。然现身尚未灰灭。则果缚犹存。所有病苦。即身应受故。舍利头痛。毕陵眼痛。皆斯类也。问前言舍利古佛。岂有果缚。答既示同实行。但依实行论耳。若入灭后。悲愿再来。则二缚俱无。更无实病苦矣。今此菩萨。久证再来。正同此类。故起斯疑。
△三除去如初。如初谓无痛也。分四。一童子具陈。
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
捷速也。
△二教以除去。
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
△三复见依除。
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
△四出定无恙。
我后出定。身质如初。
温陵曰。汉州绵竹县。水观和尚。迹同月光。
△二后方亡身合界。
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
逢无量佛。则所经多劫。可知住于浅定。经时甚久。而上叙久得罗汉。则知罗汉果位。虽具神通。而受身不免身累。且在定痴暗进退迟钝悉可见矣。如是乃至下。明深观方成之时也。亡身合界真空无二者。观境极深且大。性合真空。所谓性水真空。性空真水。周遍法界。回视此身。如巨海一沤。岂不易忘而得自在乎。夫论观行位中。浅观深观。皆难定于果位。今约前浅观。已言久证罗汉。则斯深观成时。合是超过七信而证于初住。圆通之境。大抵详此菩萨。亦是先权后实。以渐次而入者也。
△三今证菩萨。
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
如来指释迦。预在也。菩萨会。盖是深位。非前信住可局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一味。即身中水性一同。流通。即界外刹海无二。得无生忍。即性合真空。是因地心。圆满菩提。即证彻法界。是果地证也。似与佛位齐矣。月光水大已竟。
△四琉璃风大。又分三。一作礼陈白。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取后所悟洞彻。得琉璃号。
△二陈白之言。又三。一古佛示观。又分为三。一标远劫佛名。
我忆往昔。经恒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声。
声乃脐轮风起鼓之而出。此亦名合风大。
△二示能观本智。
开示菩萨本觉妙明。
本觉妙用。具含三德。本觉即法身。妙即解脱。明即般若。据此科。但是本智。望下科所观。故此作能观。为发照之源也。
△三示所观风力。
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
此科尚是佛所示观。总言依正皆属风力所转。详在下科别示。妄缘二字。发风之端。人知世间有风。不知妄心缘动所感。所谓摇明风出是也。
△二观破群动。即从本觉妙明发照而观故。此为所观之妄境也。又三。一历观动同。
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
吴兴曰。界为方位故安立。世为迁流故动时。
○界之安立。风轮执持。时之迁流。风气宣使。身之动静。风力所转。心之动念。风起之源。诸动总该界等。无有差别。原归上文通一风力。
△二了动虚妄。
我时了觉。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
首四句。自觉妄也。来无二句。同空华也。若实有从有至。即非虚妄。末三句。觉他同妄也。十方微尘者。且举广多众生同一妄也。
△三阅世喻狂。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
上科是法。此科是喻。如是乃至者。扩充极尽之辞。三千下尽一世界。喻意有二。一喻其小而非大。二喻其妄而非真。良由以本觉妙明为体故。空生大觉如海一沤。极大成小也。微尘国土。沤灭本无。诸有虚妄也。观心境同。但偏风大耳。观破群动已竟。
△三顿证彻悟。上科总是观行。此科是彼观行所证也。又三。一逢佛速证。
逢佛未几。得无生忍。
逢佛。即逢无量声如来也。未几。明取证之速也。既了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万法当体。皆无生灭。即本觉体故。速入无生忍位矣。
△二心开事佛。
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
已悟无生故。本觉心开。见动中不动。而亲于东方不动如来。为法王子。乃至遍事。克肖诸佛。
△三身心无碍。
身心发光。洞彻无碍。
此得名之由也。了妄身心。皆属风力。见法身真心洞彻。如净琉璃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观察风力。了妄也。悟菩提心。达真也。入三摩地。证圆通也。合十方佛。同佛果也。传一妙心。化众生也。妙心。即性空真风性风真空心也。琉璃风大已竟。
△五空藏空大。分三。一作礼陈白。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二陈白之言。又三。一标同佛证。
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
无边身。即佛十身中虚空身也。与法虽无异体。而义相须别。法身离一切相。而偏融一切。此虚空身。带目前空一显色。而偏融空大。清凉云。混虚空为体性。是也。此科略以标尽。下乃详明。
△二详明神力由。后文总结云。此大神力故。取为科名。亦明所证无边身相非同凡小所取顽断沉冥无用之境也。又二。一空色无碍。又为二。一会色归空。
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
四大宝珠。旧注误因后文四大无依之句。而断四大二字。作地水火风。即以此为四珠。不知四大是所观之境。须取能观之智。方有珠义。按华严。取海中有四宝珠。能消海水。喻菩萨有四智珠以消散善法爱等性海中波浪也。今此约照空尘刹之智应是人空法空俱空真空四珠也。当以大宝二字连珠字读之。大者表其称性洪广。宝者彰其利用可珍也。手执者。明授持有自也。然前三破迷。第四证体。下十方尘刹。方是统言四大成空也。尘刹具足依正。即内外四大也。虚空兼含遮表。遮谓遮惑空无。表谓表性空净。问所表真性。何亦言空。答妄尽真纯。成第一义空。所谓弥满清净中不容他。非谓真体。亦断灭也。
△二融空即色。
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
此科。于三大中。次得相大。证般若德。如珠之光。亦如将前净金成诸妙相也。大圆镜。即大圆镜智。内放十光者。从一镜智。而现十智。同真如华严二世智。乃至知无边诸佛智。或即十力。亦可以十力元即十智。况经明言神力。问与前四智何别。答前属趋体智。此属起用智。而大圆镜乃总智体也。灌十方空者。照十法界。穷极空理。悉成严妙。所谓大智慧光明。遍一切处矣。
△二依正无碍。此科。于三大中。后得用大。证解脱德。如珠之影。亦如将前金相种种运用成妙庄严也。问前言十智已属起用与此何别。答十智双属体用。望上科真空之体。乃为照用。望此科运为之用。复为照体。又与此科。并称为用。亦无不可。盖彼是鉴照之用。了因所成。如灯照物也。此是办事之用。缘因所成。如灯下作为也。分二。一摄刹入身。
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
首三句。刹入身也。圆镜智。即称法身智体故。能摄诸刹海。悉入其中。由理摄故。事亦能摄故。下言涉入我身。此身即色身。所谓菩萨于一毛孔中。不可说刹次第入也。末二句。身包刹也。所谓毛孔能受彼诸刹。诸刹不能遍毛孔也。一毛尚然。况全身乎。极小同大。优有余地。故不妨碍也。总显能包之用。
△二分身入刹。
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
上科虽有入有包。而独显身之能包。此科更显身之能遍也。所谓无刹不现身也。于一一刹。随机普应。现十法界身云。弥满无尽也。广行佛事者。于一一身。上弘下化。遍行无量诸利益事也。得随顺意兼自他。随自即如意神通得大自在。随他即恒顺众生无量机缘也。详明神力已竟。
△三总由观空。
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
神力。总收上会色融空摄刹分身四科也。由我下。出神力之本。盖凡外小乘。执四大心外实有。成大障碍。此菩萨。观四大离自心性无体可得。故曰无依。妄想生灭者。所谓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念起似有。念息全无也。虚空无二者。言四大既同虚空。虚空岂有差别。佛国本同者。盖四大为能成。佛刹为所成。四大既空无二相。佛刹亦平等皆空。所谓虚空为同。同即空也。于同发明者。即悟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也。末句。即寂灭现前。入圆通境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我以三句。即空色无碍科。妙力圆明。即依正无碍科。圆通极境也。空藏空大已竟。
△六弥勒识大。分三。一作礼陈白。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温陵曰。弥勒。正云梅怛利曳那。此翻慈氏。为慈隆即世。悲臻后劫。愍物迷识故。示迹发明也。
△二陈白之言。分三。一上古得定。分四。一上古佛世。
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
△二出家求名。
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
此盖叙古在凡夫地。内轻外重。身虽出家。心慕豪贵。好游族姓者。喜亲近国王大臣也。此远因实事。不必回互解为贪著名相等意。且前之多淫。复作何意回互之乎。况唯识正是名相。岂不增病。
△三教修惟识。
尔时世尊。教我修习惟心识定。入三摩地。
因其重世名族外求驰散故。授以惟心识定。令其通达万境。惟我心识变现。一如梦幻。生灭非实。岂可不究明心识。而反重其所变之境乎。由是但自观察惟识。止其外慕驰散。而定心成就。所谓因病而药者也。
△四久习忘名。
历劫以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
惟识定深。万境如电。外轻内重。无复驰求。故求名心灭。此先显对治悉檀破恶益也。
△二中古定成。分三。一确指佛世。
至然灯佛出现于世。
△二惟识极成。
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
积功虽历多劫。入理在一刹那。盖前所习者。不离五位惟识。尚属权宗。至此穷极识理。所谓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融入如来藏性。故曰无上妙圆。此方显第一义悉檀入理益也。
△三一切惟识。上科方极惟识之体。此科乃极惟识之用。又为二。一世界惟识。
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
国土举无情器界之总相。有无即成坏也。此虽以唯识为入门。上科既曰无上妙圆。则今所谓变化者。亦非同相宗但由妄发。乃达缘起即是性起。种种变化。皆生于妙圆真心矣。
△二诸佛惟识。
世尊。我了如是惟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
吴兴曰。流出如来者。从法身识性。流出报应佛身也。
○此说妙圆识性。即为法身。从法身而起应化。其身无量。虽理趋颇通。然此但约自己。不尽他佛。似是无量身。而非无量如来。又须极果方能。非是本具顿悟之境。今解如来者有情根身之总相。首句了即悟也。承上结定转起下文。言我悟达惟识。至于穷界。万法如此。由是不但秪见世界惟识。乃见藏识海中三世十方无量诸佛皆从流出。所谓众生心内诸佛时时成道。是也。又如华严中。菩萨证真见佛无边皆在身心出没。末当云。如来尚惟识性流出。况余九界众生流出可知。
△三得补处记。
今得授记。次补佛处。
夫穷极唯识。圆证法界。既见诸佛依正皆是自心。而自心岂不成佛。故得授补处记。即补释迦佛位。次当作佛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惟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清凉。引护法释三性云。一切心及心所。由薰习力所变。二分从缘生。故皆依他起遍计。依斯妄执。定实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此二方名遍计所执。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资中引喻。圆成如麻。依他如绳。遍计如蛇。
○遍计有名无体。依他有相无性。惟圆成实是彼体性。今言入后一者。悟证真实体性也。远离前二者。不复为名相所迷也。此经圆成实性。即如来藏心。所以结入圆通。弥勒识大已竟。
△七势至根大。又复分为三。一作礼陈白。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温陵曰。观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名大势至。
○又言。此菩萨。举足下足。皆动一切世界。震荡三途。令成解脱。凡入诸佛会中。必先震动。故得是名。且悲华经言。往昔因中。弥陀作轮王时。观音为长子。势至乃其次子。今在极乐。居于弥陀左右。伦者类也。
△二陈白之言。分四。一古佛亲授念佛。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大本。弥陀自具十三号中。有斯二名。详弥陀势至同时发心。所师佛号。乃古如来。非即弥陀。二号既同。余十佛名。或亦多同十三佛号。以师资一道不异古今。如释迦观音之类。念佛三昧。据下文。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也。
△二详喻感应道交。此取天台观经疏科名。以众生对佛。此感彼应。不同解入相应生佛一体也。分二。一先以二人为喻。又分二。一单忆无益。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一专为忆。喻佛念众生也。佛作菩萨时。自果未圆。尚于念念。不舍众生。何况果后。更无余事。惟念众生。岂非专忆之至乎。一人专忘。喻众生不念佛者也。以如来专念众生之力故。若逢或见。如诸圣不违本愿游化娑婆。故令众生偶逢偶见之类。是也。以众生无心念佛之力。则虽逢不逢。如佛在世时。亦来此国。住七日。而众生冥然不知。良由不念业障佛亦无奈何矣。是冥中或逢。而显中实不逢也。虽见不见。如见文殊者。但睹老人贫婆之类。是也。是圣岂作意诈隐。实由业覆。而妄见劣相耳。如薄福见宝为蛇为蛙。岂彼无情之宝。亦能变化诈隐其本相耶。吴兴引舍卫九亿家证此。略而未详。尝闻九亿分三。三亿见佛闻法。三亿但闻名字。三亿名亦不闻。不闻名者。不与此例。其但闻名字者。即逢而不逢者也。以但逢佛在世。与之同国。而未遭遇形声也。其前三亿若更分之。当亦有见佛而不闻法者。即是或见不见。以徒见不蒙法利故也。诸义皆通。取要言之。以如来专忆故。或逢若见。以众生专忘故。不逢不见。不能成决定逢决定见。正意示人。不想念佛者。决无见佛往生之益。
△二双忆不离。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二人相忆。喻生喻念同也。意言。众生念佛。能如佛念众生。非惟必成决定逢见。且如形影。常不相离。正意示人。想念佛者。决定获见佛往生之益矣。
△二后以母子合喻。又二。一合单忆无益。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首三句。合一人专忆也。世间慈念最切者。莫过于母。然子若悖逆过甚者。母念或衰。佛念众生。更过于母。逆恶愈甚者。佛念愈深。故佛大悲心相。常照阿鼻众生。是以求往生者。不可思惟己恶而疑佛不来接引。此乃不达佛心。自生疑阻。殊可怜也。若子逃逝。合一人专忘也。虽忆何为。合若逢不逢虽见不见也。
△二合双忆不离。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首二句。合二忆念深。末二句。合彼生至生等三句也。详喻感应道交已竟。
△三合喻显示深益。合喻谓兼合前二喻。然但合双忆。不离不合。单忆无益也。深益。即往生成佛二大利益。分二。一必定见佛益。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忆佛。兼事相圆融二种观门。念佛。兼事一心及理一心二种三昧。现前见佛。谓不离现身。于定中见。或于梦中见也。当来见佛。谓报终阴坏。见佛接引。及弹指往生。华开见佛也。事相观。谓注心一方。缘佛金身相好而已。圆融观。谓以假空中三观。观佛法报化三身。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圆融也。详在观经疏中。事一心。谓专心念佛。无一毫杂缘而已。理一心。谓达法界一相。举一声佛。则全包法界圆住三身。详在弥陀略解。所见之佛。亦随观念理事。而不无胜劣矣。问势至叙古。今何全取西方法门证释。答菩萨明说。此界摄人。归于净土。而所示观念。岂非导人观念极乐。应不必疑也。
△二速得开心益。上益虽具理观理念皆可开心。然且专说得见他佛。未及正明自心开发显露自佛果体。故知。上科但论见他佛。此科乃说成自佛也。分三。一近佛故开。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去佛不远。有二意。一者未获往生。在观念中。须取理观理念。说其不远。以全住三身圆持法界。与佛同身共命。故曰不远。不假方便者。不用别门方便。但由悟达他佛三身。而本觉果体。豁然显现。二者已得往生。常亲近佛。不假方便。自然心开者。以近佛闻法及加被威力故。速令心开果体显现也。所谓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也。又解。先见色身。而睹相佛。则将邻法身。而真佛不远矣。失本觉显现。则显是自佛彰明。奚止于惟见他佛耶。
△二喻以香薰。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
喻中。以近香故身亦成香。法中以近佛故心亦成佛。故知。心开非同浅浅。应即是本觉佛现也。
△三出三昧名。
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三昧名。亦法门名。不离观佛念佛。以佛法身香光庄严自性佛也。
△四述己自利利他。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首三句。自利也。此之述己念佛便非用分别识心所念。乃摄根念也。其法以一念不生。六根湛寂。不妨圆照三身。洞彻四土。遂至信满入住。证无生忍也。由此反观。前之心开。正相似觉发耳。下三句。利他也。此界即娑婆界。净土即极乐界。摄者以威力加持。令不退念。又临终接引。令其必获往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都摄六根者。令六根不动也。净念相继者。即圆照三身四土也。得三摩地。即三昧成。而证圆通境也。若约现位。迹在等觉。或本已齐佛。今追论初心一同众之信满入住矣。夫各摄一根。则属六根圆通。都摄六根。则属根大圆通。旧注释为意根。当滥须菩萨所修矣。通论二十五门。寻常六尘。皆始于色。今始于声。而复留耳根。在最后者。正以诸门虽均是教体。而不尽当此方之机。偈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故今始于音。而终于闻。所以为教体之纲领。而独当此方之机。且权小入门。多循音教。圆实法要。直反闻根。故二圣示迹浅深不同也。又七大本先始于地大。而此中火大为先。以多淫召火合此经堕淫起教。所以警多闻人。先除欲漏也。又七大终于识大。而今终于根大者。以势至念佛圆通稍次观音。大本弥陀经云。极乐清净。次于泥洹。观音所修。乃诸佛一路涅槃之门。正是泥洹极果。今令不能修自心泥洹者。其次莫若念佛求往生也。此固经文不终弥勒。而终于势至之深意也。诸圣略说已竟。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第五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