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64|回復: 1
|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第9
[複製鏈接]
|
|
选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98-99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九十八卷A面
啊这个很明白的一件事情,就这样现在我们或者说眼前任何一样东西,啊这是笔,这是我的,假定是换一换的话,换给你的话,到那时候你就会把原来觉得不是他的那只笔,你就宝贝得不得了,耶这是我的,啊假如我现在跟你换一换,本来如果说你用的话,你根本不管它,你只管你自己的,换了一换,原来你觉得他那枝笔,到那时候你觉得自己很宝贝它了,对不对?那天下的事情都是这样,外面的东西也是如此,里面的身体也是如此耶,所以我们首先一定要认得,这个我这个东西啊,他不是天生来的,所以就无自性,这个缘起这个道理,而这个缘起呢是因缘,这因缘本身啊!一定是啊互相对比出来的,所以他说这个比譬就是如此。
【“故不同青色,任待于谁唯起青觉,不起余色之觉。”】
他前面说啊,就如青黄各各类别,这个比喻深的地方我不讲了,实际上这个里面有很深的含意,他举一个例子,青是青,黄是黄,不对,那青是青,黄是黄,这是两样东西颜色的确不同,但是呢,这个青颜色,不管谁去看它就是青,你换一个地方去看看还是青,黄颜色还是这样,现在那个此山彼山不是,你换一个方向去看的就不一样了,对不对?啊就是这样,像那枝笔一样,啊那枝笔说我的笔你的笔,我们对换的话,你的笔变成我的,我的笔变成你的了,然后不但是我看起来,别人看起来也是一样,都换都换都换就换了,我们这个身体也是一样,等到你两脚一伸,那个是谁是谁的呀!嘿!根本也就不晓得是谁的,烧成一堆灰,没有什么了,所以啊!佛经上面有这个故事啊,叫这个一个饿鬼啊鞭尸记,以及一个天人礼尸记,啊有一个饿鬼啊在那里打一个死尸,耶有人看见了说:“哎呀!这个已经死尸了,你还打他干什么?”啊你不知道,这就是我的前身,啊我前身一直为他忙,忙了个半天结果我,我忙了忙了半天啊把我送下地狱去了,我现在是越想越恨,痛苦不堪都是为了他,耶那他躺在那里,躺在那里我还是饶不过他,这样,啊那个尸体啊是又肥又胖又好,这样啊,另外呢瘦瘦垮垮的,一个天人在那里向他磕头呀!奇怪,那个骷髅怎么长得枯枯瘦瘦的,你这样磕头磕头干什么?啊那个前身就是我,他啊辛苦了半天啊,然后让我升了天堂,我想想我所以升天堂啊,就是亏了他啊!所以现在来感谢他。你看看,就是这样的,对不对?所以我们趁早啊,嗯赶快你早一点换啊,早一点换你能够帮助别人的话,少一点嘛升到天堂,好一点嘛到极乐世界,最好一点成佛。所以啊,现在趁这个机会早一点换啊,你一换啊,就好啰!啊现在我们继续下去。
【“如集学论云:‘修自他平等,坚固菩提心,自他唯观待,妄如此彼岸。彼岸自非彼,观谁而成此,自且不成自,观谁而成他。’”】
他还是说这个,不要啊只看自己啊,先啊要站在平等的地位,实际上他那换的话,原因就是这样的,不要执著自己。啊就像执著别人像自己一样的这个心里面,扩大它,你用这个方法来坚固你的大菩提心,你平常所以不能作到的原因啊,因为啊你妄执了这个自己,实际上你也晓得,你这个自己跟他人啊都是互相对比出来的,因为你啊虚妄分别,所以看起来就像那个山一样,是啊我这个我这个,啊他这个,他这个自他之间啊,并不是天生就是的啊,只是互相对比出来的啊,这个你要了解啊!在这种状态当中啊,自己根本谈不到自己,那他也一样的道理啊!这个我们要了解的。
【“此说唯由观所待处而假安立,全无自性。”】
啊这个自他啊,就是看你所处的地位而假名安立,这个假名安立就是啊你的妄识所分别出来的,啊我站在这里觉得这个是我的,啊你站在那里的话也觉得你是我的,那到底那一个是你的啊,那就是你那个虚妄心识所安立的,譬如我站在这里,我说你们在我东边,我跑到老和尚那里,那我说啊你们在我西边,那东边、西边不是两个完全相反吗?不是颠倒了吗?那说来说去,就是啊你内心虚妄执著是假安立的啊,本来就没有这个所谓东啊西啊,啊因为你妄执著啊,所以现在这个自他是这样的,而这个是第一个就是啊,我们自他所依两个身啊,从前面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啊,他不是天生来旳,原来就是假安立的,既然是假安立的话,你只要把那目标换一换的话,认识清楚的话,不就解决了吗?使进一步说自己的快乐跟别人的痛苦这个怎么弄法呢?
【“二谓又念他之痛苦,无害于我,为除彼故不须励力。”】
这个,喏第二个觉得别人痛苦是别人痛苦跟我没有害嘛,我为什么要忙这个呢?好像这个是平常我们的,耶他有一个方法。
【“除此碍者,谓若如是,则恐老时受诸苦恼,不应少年积集财物,以老时苦无害于少故。”
】
啊这个比喻美极了,说就像你老的时候要受受苦啊!那么我们要防老啊,少年的时候就积了很多财物,其实老的是老的时候,少旳是少旳时候,你忙他干什么,跟你没相关嘛,耶对不起!我们偏偏要去忙啊,这样所以啊不是说啊现在这样,跟他跟你不相关啊!不是的啊!
【“如是其手亦不应除足之痛苦以是他故。”】
啊手对足来说,这个手跟足,这个脚对那个手来说别人嘛,脚上痛你忙它干什么,你这个手不会去忙,耶但是脚上痛了我们这个手要去摸摸它,啊对不对,耶是要的,是说他同样的。
【“老时幼年前生后生仅是一例。”】
啊同样的这个情况啊,手对脚,老跟幼,前生跟后世就是一个例子,进一步说。
【“即前日后日,上午下午等皆如是知。”】
啊都是这样,那么有人说了不对呀,老跟幼是你一个相续,只是不断的在你自己身上,手跟脚虽然是手对脚是分开来旳,但是同样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身体这是没错啊。
【“若谓老幼是一相续,其手足等是一身聚,故与自他不相同者。”】
有人说自己跟他人是两件事情啊。
【“相续与身聚,是于多刹那多支分而假施设无独立性,自我他我亦皆于假聚相续而安立。”】
是的,相续就是啊前后老小,身聚啊就是手跟脚,它这个东西怎么来的,它也不是天生有他的自性,这是时间一刹那一刹那积聚起来的,这个从小到老,还有呢?手跟脚这是肢体啊不同的啊安立起来旳,然后呢?自己跟别人啊,他还是什么,不同的几样东西,时间是刹那积累的,然后呢身体是支分积累的,自他是什么,不同的蕴出积累的对不对?还是这个这些东西积累旳,其他的东西积累。啊有的东西木头作的,有的东西铁作的,有的东西啊木头铁都混起来的,只是如此不同嘛,反正说来说去都是这样的这些东西混在一块,撮成,因缘撮成功的,所以你那个自他,跟那个老小,跟那个手足都是一样的,混成功的材料是不一样,但是啊,都是由其他的几样东西兜起来的,这有什么不一样的。
【“故言自他皆观待立全无自性。”】
所以我们要了解啊自己跟他人啊,都是相待的而安立起来的,他并不是天生有这样的东西,只是。
【“然由无始串习爱执增上力故。”】
啊,这是无始以来的这个无明执著啊,这个力量啊产生的啊。
【“自所生苦便不忍受,若能于他修习爱执,则于他苦亦能发生不忍之心。”】
啊,这因为无始的习惯,所以自己的身体就不忍受,别人旳啊就不管,假定你能够修习的话,不断的照著如理的修,你对别人一样的也可以啊发生这个无法忍受的心情,其实这个道理啊!说起来简单极了,就是前面讲的七因果的时候说得很清楚嘛,假定这个自他一定是完全不能辨别的话,那么对不起,七因果也无法建立起来了,实际上七因果是建立得起来的,啊虽然我们不一定,乃至于还根本没有照著七因果修成功,可是七因果当中所说的那个道理,我们人人体会得到的,我们自己的亲人,他也是个他啊,跟你了不相关啊!可是他有苦的话,哎唷!你就很担心了,哎呀!自己的父母啊,心里就担心了,这样,这个他你就担心他,是冤家,你看见了你就开心了,同样的他,为什么一个你就不忍心,一个你会让他这样呢?为什么?就是你自己的什么,你自己的爱执自性对不对?很明白摆在这地方啊,而这个爱执无始的无明相应的,现在我们要修学没有别的嘛,就是了解这个无明,然后你把那个无明转成功跟智慧相应的话,那不是转过来了吗?所以当下证明我们确确实实这个能力是具足的,主要的原因在那里啊?就是我们无知,还偏偏执著这个无知不肯放,那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你现在了解了这个,哎呀原来不是别的啊,真是害我们的不是别的,就是我这个无知啊!那个挡前面的那个障碍都去掉了,说理论上去掉了,这个习性啊就好办了,修,为什么要修啊!就是理论了解了,错误的你才不采取它,照正确的理论,然后呢把那习性修改过来,这个结果就出来了嘛,对不对,所以这个概念很重要,所以每一个地方啊,这个形相让你认得清清楚楚,这个是他最特殊的一点,然后你去修行的时候啊,你只要肯做,你做到那里就成功到那里,障碍断掉了,功德生起来,所以尽管啊,经上面对现象界来说,说明这个是发菩提心啊,发的心,发心的人多,成就的少,原因在那里呢?原因就是他不了解这个真正的内涵,没有得到正确的教授,没有如理行持,现在我们真幸运啊,原来哪哪哪哪这个教授,这么清楚明白,而这个教授绝对不是说,说一个高深的理论,像人造卫星。是的,这是一个高深的理论,可是却是什么?就像我们啊到摩天大厦一样,他的下脚的第一步,就已站在这个地方呢,你已经站在这这里,只要你肯跑,就这么。为什么脚你已经站在这个地方呢,我们刚才说的心里,不就是我们现在的心里吗?对不对?想想看对不对?喔你的父亲然后你的儿子,你的亲戚朋友,哎唷你心里面,这明明是他啊,但是你心里面会觉得啊这个放不下,为什么?喏就是你无始的习性啊!所以我们是有这个本来的本能啊!只是问题在那里啊?无明两句话,两字不是两句话,好现在我们啊可以啊继续下去。
【“如是除自他换诸障碍已,正修习者。”】
好了障碍拿掉了,现在呢耶正式去修习了。
【“谓由于自贪著力故,起我爱执,由此执故无始生死乃至于现在,发生种种不可爱乐。”】
耶这个地方就正式修习的时候修什么呢?由于前面这个无知,啊人最可怕的就是这个,然后呢?明明是虚假东西啊,贪爱执著,起了我爱执,无始以来啊!唉结果啊,你贪爱它啊一直在生死当中,不但在生死当中,而且啊发生了一切这种不可爱乐,前面修的那个八苦、三苦、六苦当中说得清清楚楚的,哎呀那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且越是你增长它的话,痛苦是越多,再进一步我们从十二因缘去看的话,这个真正的痛苦所以这么来就是这个原因,这样,我所以要出那个题目考考你们的原因,主要的就是让你们好好的温习一下,然后呢一点的话你就了解得清清楚楚,哎呀真正的痛苦都在这里,现在不求快乐吗?喏喏喏,现在指出来告诉你了,这个痛苦快乐的根本在这里,现在我们所以很高兴的啊!晓得了从这地方学进去。
【“欲修自利作自圆满,行非方便经无数劫,自他二利悉无所成,非但无成,且唯受其众苦逼恼。”】
是的啊!是你未尝不想啊,求自己的利益啊,要想使得自己样样圆满啊,可是不幸的你啊所做的方法做错了,所行的不是正确的方法,最主要的还是啊不没有正确的了解啊!所以是经过无始以来啊,结果自己既没有利益啊,啊别人也没有利益啊!没有利益还好啊,还要受无边的众苦啊!这是苦颠倒极了,这不是很明白吗?
所以这个道理现在听懂了,不断的摆在心里想对啊对啊,你能够想多少于是推动你改变的力量就生起来了。而这一件事情再容易不过,为什么眼前就是一个苦恼,再说眼前你就是求快乐嘛,这个心里我们有的啊,你只要从这个地方一步一步的追下去,不叫你放弃你自己快乐啊,却却相反的正要给你快乐啊,他不叫你啊不管你的痛苦啊,他正是要告诉你怎么除掉你的痛苦的,而主要的关链在那里,他说的行非方便啊,对不起你做错了,现在所以我们高兴,啊现在做对了,做对了我的快乐就可以得到了,我的痛苦就可以去掉了,怎么做呢?换一换。
【“若自利心移于利他,则早定成佛。”】
啊我们如果能够换一换的话,早就成了佛了,成了佛以后啊!
【“圆满自他一切利益。”】
啊这个很清楚这个很,太清楚太清楚,佛陀因地当中就是这样,所以感得这个果啊。
【“由未如是,故经长时劳而无益。”】
啊因为没有这样作啊所以啊无始以来啊,劳苦嘛劳苦的不得了,一点好处都没
有。
【“今乃了知第一怨敌即我爱执。”】
啊现在好高兴啊,了解了,喔!原来我真正的大冤家是什么?就是这一个东西啊─我爱执。
【“应后依止念及正知,坚固决定励力灭除。”】
所以啊以后啊,真正应该做的是什么呢?要,要靠这个依止于念知,依止这个正念跟正知,这个才是我们归依之处,所以这归跟依有二个。归就是反过来,没有别的,然后呢依止在什么上面,依止在正念正知,以前我们依止在什么?无明无知上面,然后呢把这一个力量啊,加强它一定要努力去除掉它。
【“其未生者当令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续。”】
啊对于自利这个啊,还没有生的不要让它生起来,它已生者不要让它继续下去。
【“入行论云:‘此于生死中,百返损害我,意汝欲自利,虽经众多劫,以此大疲劳,汝唯引生苦。’”】
啊论上面告诉我们,在那个生死当中,这个百啊就是,就是一个泛字,泛字它不是一百啊,平常我们说百样东西泛百样东西,一切一切,一直在这个生死当中损害我们,说你这个意,就是我们现在的心念啊!你啊要求自利,结果呢?经过无始劫来因为这个念头啊,啊疲劳的不得了,结果只是苦啊。
【“又云:‘若汝从往昔,能作如是业,除佛圆满乐,定无如斯时。’”】
假定你早一点觉醒,能够作现在这样的话那么早就成了佛了,而得到的除了这个佛的圆满的快乐以外啊,啊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现在这样的受种种的苦,绝对没有了。
【“如是不执自言,不护自品,当数修心,将自身财及诸善根,悉无顾虑惠施有情。”】
好了这么一来就行了,也不执著自己的,不保护自己的种种,拿这个东西来修行,把自己的身财乃至修的善根啊,毫无余虑的惠施有情,这样所以这个啊现在我们讲布施,布施,不要先讲布施,你这一点作到了叫你不布施也不行,因为你晓得的很清楚嘛,你这个东西就是你的生死大冤家,有了唯恐不送出去,送出去了啊那就对了,你自己得到利益了嘛,啊所以这一个自然有他的必然的次第,必然的道理在。
【“又施彼已即应利彼,不应于彼而行邪行,故于身等应当灭除自利之心。”】
是的现在你啊,布施给别人送给别人,当送给别人以后啊,不要于彼行邪行,这个行就是心理行为,啊这个邪行指什么呢?就是啊平常我们送给别人啊,好像哎呀,结了个好朋友,然后我送给别人啊,要有求于他,现在世间的人都是这样的,贿赂固然不谈,送他一份礼物,嗯!有求于他,都都是这个样的,然后呢处处地方是为了讨好别人,自己越有所求而这个都是啊错误的,完全错误的,所以布施,结果没有一点点遗余的目地在那里,利他就是这个,没有一点点遗余要消除这个我爱执,那这样的话呢,你这个菩提的果就可以得到,因为因地当中作对了。
【“如云:‘意汝定应知,自为他自在,除利诸有情,汝今莫想余。’”】
说啊意这个是现在我们以正知见告诉我们自己,说某人啊,你应该知道啊,现在这个我啊是一定送给别人了,是完全是它看,跟它转的啊,现在要做的,除了利益别人以外,你千万不要莫名其妙的想打妄想啊,除了利益别人以外不要想到你自己。
【“他自在眼等,不应作自利,眼等于利他,不应作邪行。”】
意思他的东西,你千万不要说:哎呀!为了你自己,所以我们现在说哎呀,心里面啊越有求于他了,然后呢就讨好他,这种事情万万作不得,有求于他了,布施送给他,万万做不得,凡是他的,他的就是他的,啊我的,我的也是他的,现在世间的人啊,我的固然是我的,他的也是我的,就因为这样啊所以是越弄越苦啊!永远在这个轮回当中,看见好的是越多越好,看见坏的就把他推出去,啊结果注定你将来啊,你长的肥肥胖胖,等到你作了鬼啊来打他,那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早一点啊,早一点那个时候就对了,是。
【“若见身等弃舍利他攀缘自利,或身语意而反于他作损害缘,应作是念而正遮止。”】
啊喏假定你一旦发现,啊弃舍利他,不帮人家忙,只想到自利,而你的身语的行为,以及起心动念作的都是啊这个损害别人的时候,不利于人的时候啊,你马上起正念,耶,遮止它,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此于往昔,亦曾令受无边众苦,现今若于相似利益而生错误,随彼转者当生大苦。”】
下面这个就是我们应该正念的,要晓得我们无始以来啊!一直做这种事情,啊做这种事情。得到的一点好像相似的利益,所以眼前自利,不是没有利益喔,但这个利益相似的,好像是有一点利益,但是真正说起来啊这是个错误啊!这是个错误啊!所以他叫相似的利益。对这个利益不认识,所以错误了才去忙这个东西,啊如果说你现在还是跟著它转,忙这个相似的利益的话,将来一定啊生大苦啊,这个念头啊经常保持著。
【“如云:‘汝昔伤害我,已往可不谏,我见汝何逃,应摧汝憍慢。”】
啊你以前一直伤害我,那以前的事情不管了,我们啊不去管它,但是我现在认得了,耶,你还逃到那里去啊,一定要摧你的憍慢,什么叫憍慢?憍就对自己好的东西啊沾沾自喜,这个叫做憍,慢呢对比他,总归比别人高,换句话说你一天到晚忙著自己,今天一定要摧毁你。
【“今汝应弃舍,思我有自利,我于余卖汝,莫厌应尽力。”】
啊这样,现在你要晓得啊,你啊要弃舍啊这个,这是自利之心,我已经把你卖,卖给别人了,你现在啊要努力做这个事情,啊不要厌烦,那文字蛮有趣,但是意义本身啊,就是用很有趣味的策励我们内心,这个正法相应的认识。
【“放逸不将汝,惠施诸有情,汝则定将我,授与诸狱卒。”】
啊这句话是值得我们啊摆在心里牢牢记住啊,说我们尽管懂得了道理了,但是呢如果你不努力,去放逸的话,那懂得了道理也没有用,所以啊尽管你懂得了道理啊,你还不努力去做的话,不把我们啊努力去啊这个惠施有情,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一定有把握送到地狱里面,啊狱卒就是地狱狱卒,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啊所以如果我们现在趁得到暇满的人身啊,你放逸马马虎虎的话,对不起,它这个东西啊,“我”这个东西啊一定把我也送到地狱去啊。
【“如是汝长时,舍我令久苦,今念诸怨恨,摧汝自利心。”】
啊,所以经过长时啊,你呀让我啊受大苦啊!啊现在想到就恨,所以一定摧毁
这个,摧毁这个,所以这个密教当中,画那个画大嗔相,他有道理的,前面记得吗?当烦恼一起来,要把他斗,斗什么?敌人嘛,所以你咬紧牙关,那个烦恼一点都
不容许,再轻微旳地方,我一定要把你咬紧牙关,要把你啊彻底的消灭掉,这样。
【“如是数思爱他胜利,当由至心发生勇悍,弃他之心未生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续,于他令发可爱可乐可意之相。”】
就这样的不断的数数的思惟,这个数思两个字现在始终都是关键问题,我们懂得了道理,能不能转就靠这个,啊当然你不懂道理数思也没有用啊,懂得了道理啊,如果你不数思那就放逸当中。如果你精进的话一定是思这个东西,啊你不断的思惟的话,那么到那时候内心当中啊,发起那个至心这个心里面的的确确的,啊勇悍,这不是浮浮泛泛哎呀帮忙一点,就是这样。非常强有力的,啊这个勇、悍的话一切都不顾,什么困难都挡不住你,啊如果说平常以前啊,这一种心真正能够改过来的话,那么自然整个就不一样了,平常啊只管自已不管别人,现在呢不是啰,啊所以你能够这样做到的话,弃他之心─不管别人的心,如果还没有生不要让它生起,已经生起来的把它到此为止,不要继续下去,总归处处地方发心,啊令他可爱可乐可意之相,实际上也不是别的,就是要现在求快乐。你想到你的快乐那来的,那一听都是靠他啊,啊就是这个样,平常我们世间人常常说拍马屁,为什么要拍马屁啊?然后呢处处地方奉承人家,实际上那还不是为了别人,为什么?还是为了你自己嘛,对不对?哎呀这个上司啊,有钱提拔你,然后呢这个老板可以多给你钱,哎呀你拼命的在那奉承他,为什么?为了我快乐嘛,现在不叫你做别的还是为了这个啊,啊这个上司就是什么?一切有情,你只要能够奉承他,你所有的快乐都来了,你想到这地方的话,你用种种的方法帮忙他,结果呢?耶你的好处也得到了,不过这个地方我们所以不用世间的,因为世间是染污的,他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善法,叫善净之法。而我们心里是喏随顺一看,很清楚,确实这个能力是有的,只是方向弄错,方向弄错,像一把宝刀一样,本来这一把宝刀啊,去杀敌人的,结果你弄错了,伤了自己了,现在我懂得了呢把敌人伤害,自己啊就得到安乐了。
【“如昔于自爱乐执著,今于他所应令发起爱执之心,如云:‘应执余如我。’能发如是爱执有情,其因谓当念彼恩德,或见于自所作饶益。”】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九十八卷B面
【“或见于自所作饶益。”】
哪那么,像前面经过了这个修习以后,啊以前呢只是爱执自己的,修习了以后啊,现在啊这爱执的心还在,爱执谁呀,爱执别人了,啊这样,那么要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嗨!妙了!是念彼恩德,啊因为看见他有我们大恩呀,看见他对我们有的好处呀,所以他并没有叫你放弃好处呀,他却却相反啊正要完成真正给你好处呀,所以你记住啊,啊真正给我们好处是这里呀,并不是叫你不要好处呀。
【“此复犹如见诸沃田善植种子,能结众多上妙果实便极珍爱。”】
就像看见一个肥沃的田啊,哎呀肥得不得了,你只要能够好好的把这个你要的种子种下去的话,那结出来的果啊,是啊众多上妙,啊!好极了!你自然而然啊会很珍惜很宝爱。
【“如是若于有情福田植施等种,亦能出现时究竟一切利乐。”】
对于这个有情这个福田啊,你能够好好的种下这个种子的话,就能够得到眼前增上生,究竟决定胜,以及中间一切的好处。
【“若获定解,亦起爱执,故于是等应当思惟。”】
假定这个概念你认识了,修习了,产生决定的胜解的话,决定你呀会改过来的,一心一意的爱执他品而不是自己,自他就换过来了,关键在那里呢?就是思惟,所以在这一点上面呀,对于这一个道理应该思惟。
【“入行论云:”】
啊又说了。
【“有情与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
对呀,你要成佛,有情跟佛是同样的生起佛法来的啊,既然你敬信佛,为什么不敬有情,我们现在只晓得敬有情,不晓得喔,只晓得敬佛,不晓得敬有情,佛之所以成佛的话,他不但晓得敬佛而且晓得敬有情,所以他一切东西都布施,一切东西都为有情,然后呢?看常不轻菩萨品啊,他就说我不轻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他心里面是这样想,行为上面这样行,结果他成了佛,我现在不是在学佛吗?哪佛就是这个样,所以很清楚呀,你想到了这个呀,啊眼前这个问题啊都解决了,同时也了解,哎呀!我爱执什么东西啊,一天到晚心里面啊,缠在那个地方,哎呀!痛苦啊!说起来没别的,就是这一个啊,真正害我们的就是它呀,偏偏我们现在不认识,还老想缠在这个上面,真是可怜啊!啊所以啊佛也奈何不了我们,嗯现在懂得了,好啊。
【“此如令诸有情欢喜颂说,若杀有情则能引其堕三恶趣,若救其杀能引善趣复得长寿。”】
嗯就像有情欢喜颂上面说,你杀了人家,那么你就堕三恶道,救了人家不但得到善趣而且长寿。
【“若于有情不与而取及施资财,发嗔恚心及修慈悲,亦能引生善趣恶趣。”】
也是一样的道理,你帮别人好处是你的,得到善趣去,害别人那么到恶趣,嗔悲都是如此啊。
【“特缘有情乃得发心,为利有情始修诸行,是故成佛亦须有情,要依有情施等乃满,当审思惟。”】
这特别是啊,从发心开始一直到成佛,你一定要缘有情啊才能够发这个心,啊有情苦啊,然后呢,从这个上面看见他的苦啊发那个心,然后发了这个心以后啊,你呀进一步啊行种种的利益有情的行啊,才能够满你的愿啊,所以啊成佛也是靠有情啊,要这一个概念要深思惟,好好的思惟。
【“释菩提心论云:‘世间善恶趣,其爱非爱果,皆由于有情,作利损而生,若无上佛位,且依有情得。人天诸资财,梵释及猛利,护世所受用,于此三趣中,无非利有情,所引此何奇。地狱鬼畜中,有情之所受,苦事非一种,从损有情起。饥渴互打击,及侵害等苦,难遮无穷尽,皆损有情果。”】
哪上面,菩提心论上面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的可爱的以及非可爱的没有别的,都是啊看你对有情作的利益,或者是作的损害,乃至于达到佛,所以成佛还要这个,啊下面这个不解释了,很清楚,很清楚,啊将来引生的固然是,眼前的也是,啊你帮了别人,啊别人就感激你呀,你损害了别人,别人要还报你呀,一切的都从这个上头来啊。
【“诸声闻等果报下劣,是由未能广行利他,诸佛获得究竟果位,是由广利有情而生,应思此理,不应刹那贪著自利。”】
不但世间的,进一步圣人,圣人当中分三乘,为什么分三乘呀?就是哪,声闻啊,他为什么果报下劣,因为不能广利有情,声闻还是可以有力能帮人家忙的呀,但是他不管,不管嘛对不起他也不行,佛之所以究竟的话,因为广利一切有情啊,啊这个道理啊要思惟,不要刹那贪著自利,当你一刹那贪自利的时候,你就那个一刹那你就伤害了自己了,谁愿意伤害自己,哪所以呀,你要想不伤害自己,唯一的办法就在这地方,告诉我们清清楚楚了。
【“即前论云:‘于有情离贪,如毒应弃舍,诸声闻离贪,岂非下菩提,由不弃有情,佛证大菩提。”】
现在我们要贪的是贪什么?贪著怎么利益有情,当你呀对有情呀不去利益他,所以对利益有情这一件事情啊,你不管了,离贪了,那一种是毒的,应该弃舍,声闻之所以声闻的话,他就只管自己,没有执著这个利,所以这个贪也不坏啊,看你贪对了,啊所以啊,因为声闻呀不贪著这个利人啊,所以啊他虽然证得菩提呀,这个菩提呀是下菩提,啊反过来佛呢,佛是贪著,因为贪著所以不弃舍有情啊,所以证得大菩提啊。
【“若知生如是,利非利诸果,则于刹那顷,岂有贪自利。”】
你了解了,那自然一刹那也不会只管自己。
【“是则专住利他及菩提果,亦见是从菩提心苗之所出生,此心根本见为大悲。”】
哪这样的话啊,啊晓得了,啊利他呀,你了解了这个一心一意呀在利他上面啊,以及喔从那个果位上面,为什么从果位上面?这是我们要的嘛,快乐嘛,你要得快乐,就是推到他,利他的因上面,就这样,所以这个上面啊,你从这里呀也晓得,啊没有错呀,这个菩提心苗从这里,前面的是大悲的根本在这里,道理是一模一样呀。
【“故诸佛子爱乐修习,若多修习令其坚固,则能任运趣极难行诸广大行。”】
啊所以真正的佛子啊,啊他对这个了解了,这个才是我们真正啊爱乐修习的,啊真正爱乐修习的这一个呀,你要多修的话就一定坚固,这个坚固了以后,再难行的事情啊,你就难不倒你了,所以到这里我们了解了呢,真正我们修行的现在中心是什么?一定是大菩提心,而不是旁的,旁的是什么?不是不修,而是坚固,所以真正修学佛法,必定要知道你这小乘嘛,厌离心这个最重要,不必忙别的。大乘嘛是菩提心这个最重要,你有了这个,这一个生起来,然后呢做什么事情啊,一切自然而然都感果,你如果这一点做不到,你说呀哎要忙这个,要打坐、念佛啊,对不起啊这个都是啊事倍功半啊,他能够生的还不错了呀,都是走的远路啊。
【“即前论云:‘悲坚为根本,菩提心苗生,专利他觉果,诸佛子应修。’”】
啊这个大悲心,坚固的大悲心这个是根本,有了这个根本,哪这个菩提心苗生起来了,所以专门利他得到的大觉世尊的这个最高圆满的果位啊,我们修学佛法的人--佛子啊,这才是应该修的中心。
【“若修令坚固,诸怖他苦者,能舍静虑乐,而趣入无间,此奇此应赞,此为胜士法。”】
你只要这个把这个前面的努力修习生起而坚固的话,于是你呀自己就不管了,只管别人,哎呀看见别人痛苦啊,你就自己啊,是啊,要救他,要救他,你所怕的,是怕他人受苦,不怕自己受苦,因为你看见别人受苦,你就是再快乐你就放掉,而快乐当中最快乐的就是静,啊静虑啊,就是色界定当中的快乐,最快乐,最快乐能够舍掉,达到最苦的地方去作,这个时候啊,一定可以做得到的,啊这一个才是啊真正最难得的、最希奇的,这个应该称赞的,这个才是什么?胜士法--哪这个殊胜大士的方法。
【“今于此义,亦应用诸先贤言论而发定解。”】
把前面祖师的告诉我们。
【“如觉云:‘不知修慈悲之菩萨,唯藏人能知。’”】
最后引这么一个,这个这个阿底峡尊者有这么一句话,啊他到这个西藏去的时候啊,西藏就有人啊,就问他:“说修那个法的很麻烦,”他就有人问他:“有没有一个修方便的法门呀,这么啰唆啊,他不行啊!”哈这个阿底峡尊者怎么说啊:“假定有的话,哈我第一个啊就不愿意这么麻烦,我早就修了还何必你来问啊,啊何必你来问啊,不用你来问啊。”说,再下,他下面又说啊:“不晓得修菩提心的那个大乘啊,只有你们西藏人知道,我啊在印度这个佛根本的地方可没有的。”所以我常常说啊,假定真的有这个方法的话,那十方的一切诸佛菩萨那都是一点用场都没有了,因为十方一切菩萨没有一个例外的,都从这条路上走来的,你居然有这个法门,你不是强过佛吗?你还要跑来学佛,你赶来学什么?这一点我们必定要了解的,是清楚明白不过的事情啊。就是说:
【“若尔当如何修。”】
啊那么要怎么修呢?
【“须从最初次第学习。”】
耶对了,现在我们了解了,他讲重新又告诉我们,前面一再说,一定要从这个次第修,啊特别强调,你只要次第向上来无有不成功者,所以他下面告诉我们啊,你呀先要学的是学上上,学了上上啊你呀喜欢要修,修的时候啊,从下下修起的,反过来,你从下下修了以后呀,你自己呀经验嘛也增长了,净信嘛也增长了,于是啊你向上慢慢的爬上去就对了,这是必然的道理,必然的次第,下面一个祖师说:
【“朗日塘巴云:‘霞婆瓦与我,有十八种人方便,一种马方便。’”】
哈哈,实际上呢这个人方便,就是你怎么做了人,我们现在是暇满的人身唯一该做的事情,马就是畜生,要做人啊,就方便极了,啊。
【
“人方便者,谓发大菩提心,随作何事,悉学利益有情。”】
你看啊,真正要做人的方便,十八种这么多,畜生啊简单极了一种。
【“马方便者,谓菩提心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住,不使增长者为我爱执,故特于彼尽力违害,正对有情尽力利益。”】
什么是马方便,换句话什么是畜生,什么愚痴相就什么呢?是啊菩提心没有生旳不让它生起来,已生的啊不让它住,就这样,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原因啊?我爱执啊,所以这个我爱执真实说起来什么啊?畜生相啊,啊我们现在人家常常说你这个畜生都不如,啊现在我们真的啊,现在才了解的原来这样啊,是特别啊对这个,这个我爱执尽力的违害,凡是一切有情利益都作。
【“大瑜伽师谓善知识敦巴云:”】
他们师兄弟两个人啊,大瑜伽师就说了:
【“我有风息平等转等,如此如此三摩地。”】
他修定了得到了定了,得到了定了,啊结果呢?要我们现在得到了定还得了,哎呀!如果你念的稍微一点相应了,就欢喜的不得了,啊得到一心不乱了就不得了,何况得了定了,结果他怎么回答呀?
【“答云:‘汝修纵能耳边击鼓不可破坏,若无慈悲及菩提心,犹当生于画夜应悔之地。’”】
对不起,啊就算是啊,你耳朵上耳朵旁边敲大鼓啊你不能动,那是很深的定啊,假定你没有啊依照在这个次第修菩提心的话,你早晚还要懊悔的,这千真万确的事实,郁头蓝弗生到非想非非想天,结果完了以后达到,堕到畜生道当中去,早晚要懊悔的。
【“此中意趣似说,当成能生无暇无色等处,异生之因。”】
啊所以我们现在第一个根本一定要保握得住,千万不要说哎呀你要学定呀。要学什么啊?要学厌离心,菩提心,然后把其它的辅助,其它的你这样做的话,学什么都对。
【“康巴云:“我等于觉有情颠倒行事,有情于我等亦当如是行。”】
换句话说,我们啊对那些一切有情呀,这个觉并不是指指阿底峡尊者,就是平常我们所对人家说菩萨啊菩萨,我们对那些呀佛菩萨颠倒行事,为什么叫他菩萨,他是使我成佛的嘛!对不对,所以呀他们也对我颠倒,怎么颠倒啊,我只管我自己,他们也只管自己,我们彼此间如此,都作错了,我们要改过来,我们要改过来。请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二百三十页,关于如何发菩提心,以及菩提心的重要,那么已经啊,啊大概讲过了,大概讲过了,所以到这里我们晓得整个佛法的中心是大菩提心,啊所以他昨天讲的最后一段,以大瑜伽师这么了不起的人,这么了不起的成就者,他说啊我现在啊学定啊,学到这个样啊,啊要我们现在看起来的话,哇!那是何等了不起的事情啊!我们总是学定,结果呢?敦巴尊者怎么说呀!说你呀就算修到这样的话,啊如果是你呀不以大慈悲跟大菩提心,作为中心修学的话,虽然你得到这个定啊,你早晚你要懊悔的呀!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千真万确的事实,不要说欲界的天子啊,升了天下地狱,得到了非想非非想天还要堕落,啊而拿这个无常相来看的话,实际上啊,啊门那一位去关一下,实际上呀,这个情形啊千真万确,啊你得到了定,连他小,连他小乘啊都不如呀,啊所以真正佛法的中心的话,那是大菩提心,我们必定要知道的,啊必定要知道的,那么学大菩提心不是说别的不要,而是说以这一个大菩提心为根本因,然后呢?我们在这个上面啊,再具足这个圆满因,那就对了,现在我们把握住这一点,本末倒置,忙了个半天啊,所以不一定乃至于出错误的根本原因,就是问题都在这个上头,啊自修自修得不到好处,利人也同样的啊,带给人家啊是一盲引众盲啊,这一点我们特别要了解,所以这个地方一开头的时候就告诉我们说,哪你只要看看阿底峡尊者那个传记的故事嘛,你就很清楚很了解了,以他啊这样的老人家的这一个成就,遇见这么多了不起的大善知识,那些大善知识啊,也可以说都是这么高明的人,都是这么高明的人,啊其中不乏地上菩萨,至少的都是加行位以上的菩萨,结果呢?他却把金洲大师做为老师当中最尊重的。他每次说到金洲大师,听见金洲大师,他马上啊手掌摆在顶上面,就像我们现在这样,那是最恭敬的,啊感念恭敬他的老师,别的老师他没有这样的,为什么呢?这因为金洲大师传了他完整的大菩提心的教授,而现在我们了解这个大菩提心是启发的因缘有很多种,可是这个里边,悲啊就是前面所说的七因果的,策发那个悲心,这一个是最殊胜、最有力、最坚固的,因为这样,啊所以这个是从金洲大师传来,那么所以,以阿底峡尊者这样的人,很明显的啊,他是一个高位的菩萨,是高位的再来人,却也这么尊重,那么再说我们前面曾经讲过,这个悲,在大菩提,这个整个的修道的过程当中,第一步要它,中间要它,后来要它,不是说啊你开头懂得一点名字呀,懂得一点名字,连他碰都没碰到边,不晓得真正内容,就算你照著这个次第如理如量的生起来了以后,正式行的时候,又因为呀众生数量无边,而要行的又那么难行呀,往往又中间退却,那个时候,最好的保持你上进的,仍旧是须要大悲心。由于这样的从初到中,继续不断才能够达到圆满的佛果,所以这个概念,我们一定要一开始的时候就建立起来,然后呢?我们自然而把握住这个中心作,如果一开始就建立不起来,你先摸别的支末,养成功了习惯啊,这个习性之难改是难改极了,不要说世间的习性难改,修学佛法的习性一样的难改,就实说起来,世间的习性比修学佛法的习性容易改,为什么?因为世间的习性当你接触了佛法以后,你就了解,啊!原来这个东西啊,就是把我们啊,死死的绑在生死当中跳不出来的可怕的冤家对头,那么现在找到了最好的方法─佛法。所以你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但碰到了佛法,你肯啊全心全力的去对治它,策励你自己啊来去掉这个根本,尽除这个习性。可是现在呢?你就碰到了佛法,偏偏这个佛法又不是它的根本,而是它的支末周围,你自己觉得,哎呀!对了!我已经遇到了佛法了,这个就是拿来对治我的习性,然后你在这个上面执著了以后啊,你别旳佛法听不进,总觉得我自己懂了,对了没有?对!但是走了远路,走了远路,所以本论一开头的时候,特别提出来,说成佛究竟来说旳话没有一个众生例外的,但是其中的快慢以及走的路线的迂曲与否,那完全不能比,这个概念就在这里,这个概念就在这里,所以呀,在我现在来说啊,我宁愿一开头没有碰到佛法,要一碰到就碰见这一条路,否则一旦在佛法上面养成这种习惯,自己觉得很满意走这个路的话,你要改的话那是改不过来,这个道理很清楚,事实呢?哪我们不妨拿事实来看,佛─那是最究竟圆满的人,他那有不想把最完整的佛法来教给别人的,绝不会,他有这个悲心,也有这个力量,结果教出来的绝大部份的人,却不是只走菩萨道,而是走声闻乘,为什么?正因为佛是佛,他看得很清楚,养成功了那个习性以后,佛也奈何不了你,哪只好啊让你啊走这条远路去了,对不对,你看看佛出世以后,度的那个声闻种子多,不晓得多少,但是真正能够走菩萨之路的人没有几个,所以华严上面会这么说,华严上面说的清清楚楚,最圆满的佛法。“鱼子安士果,菩萨发大心。”这三样东西啊,“三世因中多”,因地当中很多,“结果则生少”,真正能够得到果的很少,道理在那里?就这个。啊所以理论是如此,实际也是如此,种种经上的证明,所以我现在感觉到我自己,同时因为我自己的经验啊,我也啊策励,建议诸位,如果诸位的习性已生,那你走你的路子,那扭不过来了,啊你注定你只有走这一条远路,如果现在觉得啊这个习性还不深,换句话说你还提得起来的话,一定要把以前的那个老习惯啊,真正重要的忏悔呀,不仅仅世俗的要忏悔,就是以前我们觉得这个老习惯一定要把它净除掉,不要留一点点,所以昨天晚上谈那个改过之方啊,实际上啊,真正讲起来这个内容对我们太重要,太重要了,啊你对这个毒啊,绝对不能留一点点留在这个地方,你一定要以最迅速的态度,以最大的决心一刀斩断,你别看那个毒蛇咬你一口咬的手指头上你让它去,哎呀!觉得怎么样啊,没有多久,钻到你心脏,钻到你脑子,你就无药可救,现在我们呢容许这个毒,都是这样的,哎呀!总觉得马马虎虎啊,啊什么懒懒瘫瘫啊,一直跟著它走不知道,这一生就这么轻轻一过去了,然后呢习惯下一生又这样,再下一生又是这样,这是所以为什么?虽然有这么多旳人听佛说最完整的教法,是这个走不上去的根本原因,那一步步等到这个讲完了以后,我才会告诉他,每一个重点在什么地方,你们对这个认识了,然后呢?要痛下决心努力去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可以改得过来,啊这一点啊,在这个地方要特别说一下,所以修学佛法自始至终一句话“正知见”最重要,不是说随便碰到了一点点啊,大概就对了,那昨天晚上谈那个问题,哎呀!我听了以后,我真是觉得心里面真难难过极了,这个,那个同学非常好,他能够提出来,其实这个话,我当年我也在怀疑,后来听多少人也这么怀疑,现在有很多人又提出这个问题,那不是一般的在家人喔,那是跟真正肯修行旳人,他同样的说,对呀!那么你现在这样的话,念了佛到了极乐世界去的话,那么这个因果这笔帐怎么算呢?大家都说,好了你去了以后啊,你直到成佛,你就不用怕了,大家现在的想法去了以后那好了,这这这个因果就不要了,那有这样的事情啊,那这样的话,这个因果佛说的这个地方的这个因果就,就是问题,佛说的千真万确的,这个如是因感如是果,是绝对逃不了的,现在你既然念了几声佛到了极乐世界,好了!好了!一切的就不要感果了,那这话怎么讲呢?如果说是前面讲对了,那么后面错了,后面对了前面错了,佛讲出这种矛盾的话来的,那还算佛吗?这不是很明白的道理吗?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九十九卷A面
那还算佛吗?这不是很明白的道理吗?而且佛亲自说金枪马麦之报,他成了佛了,当年造的恶因,还要感果,而你现在到了净土,就不要感果了,那这句话,怎么讲呢?所以现在我们哪,大家就这么糊里糊涂,你说是一个乡下的老公公老婆婆,他没有条件,“的确的,哎!哎!你现这个最好,你其他的不要干!”但是,如果说,身为一位法师,就拿这个话去劝人,人家来问你的时候,你把这个糊里糊涂的一笔帐告诉别人,人家所看的佛法都是这样的话,请问:这个佛法还靠谁来弘啊?这个概念我们一定要清楚啊!一定要清楚啊!这你懂得了这一点,你们就晓得印光大师的确了不起。哎!他就是劝你:“我,我只会念佛。”他是个大通家啊!哎我其他的啊,我不懂。”他实际上不是不懂,那有不懂的道理?他就告诉我们:以他这样了不起的人,他绝不随意开口。佛法是无限高明。我现在只懂一点点,到那个时候,有什么好处啊?你肯听了他的话,老老实实念嘛,你就去了。佛法完整性保持在那里也没有动,没有损害佛法。所以这一点我们要了解的。所以,我们今天假定:将来要认真的学,要弘法的话,这个道理要通;如果你祗想修行的话,那么,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三藏十二部无所不通,他尚且这么说!那我们能够比得上他吗?所以也学他老人家:“哎对不起,我什么都不懂,我晓得只有这个念佛最好,我只会念佛,你就念佛就好了,佛法很了不起,这个等到到了极乐世界再说。”你这样,对了!这个概念,我们在这地方要弄得很清楚那么说,完整的佛法,真正的中心,现在我们了解了。什么?菩提心。所以我们今天继续接下去。
【“立与未立大乘根本,入与未入大乘之分,一切皆是相值于此。”】
这个大乘的根本在这个地方,就是大菩提心,你是不是算大乘人,基本问题在这里。大家也回想一下,大乘跟小乘之别,是在行分,不在见分。什么是行分?就是大菩提心方便。什么是见分?见空性。不是说你今天大彻大悟了,这个法是大法。不!不是说今天的密教之灌顶是大法?不!而是什么?这两样东西,所以禅宗,那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大法,密教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大法,但他是共因噢!像水、土、肥料....等等。大菩提心才是这个的不共因,大乘的不共因是在大菩提心,你有了这个大菩提心,然后呢?你学禅也得,学密也得,都对。念佛也得,什么都对。持戒也得;你没有这东西的话,不管你那个法多大,对不起,跟大乘是了不相应!这我们要了解的。
【“故一切时应观于此令心生起,若生者善,若未生者莫如是住。”】
所以在任何时候,要自己反省观察内心啊!说,哎!我是不是向这条路上走?啊?想办法把这个大菩提心启发出来。如果生起了,好极了!就是这样地继续努力。还没有生起来,不要停在这里啊!应该怎么办啊?下面这个三件事情,就是我们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在下面几句话,应该怎么办呢?
【“应常亲近开示此法大善知识,常与如是修心伴侣共同居住。”】
亲近善知识,没有第二条路好走,没有第二路好走,这个善知识分两部份,最主要的,就是你的尊长善知识。还有呢?同修的、共同的,这个就是僧伽团体。这个僧伽,不是单指这个形相,而指这个内容。这个太重要的!以我们现在眼前的情况来说,我们听那个教法,大家听得唉呀非常起劲,非常高兴,几乎没有一个例外的,现在,我己经感受得到,只要在座听的,人人对这教法,这么欢喜。但是尽管欢喜是欢喜,极大部份的人都有一种感觉,听的时候是好啊!唉呀,这个做起来啊,就这么不容易做,要改习惯啊,更是难得很!反过来呢?往往我们啊看见了行相,看见了这个,噢!就觉得这个好,看见那个,就很容易跟著他转,那怕他跑到别的地方去住了一晚,听见人家的早晚课,唉!他觉得这个早晚课很好,看见人家走路行相,觉得他这个行相很好,然后呢,看见他那个穿衣服,他那个衣服很好,那很容易跟著他转啊,但是这个圆满的教法,我们听得这么个来劲,却是没有办法内心上面策励我们啊马上起步,原因何在?那就是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的习气,这个就是什么?无明相应的所谓无明尘沙,见思等等。平常我们一向都是散乱心当中,对我们真实的内容啊,都是外门转,它那个六根所对啊,都是缘著这个尘境而所转,眼睛看见了,耳朵听见了,很容易被它转去,可是一个法,你要产生坚固的力量的话,一定要你深入的思惟,这样产生决定的见解,那个时候才产生功效,所以尽管你懂得了道理以后,如果说你没有能够深入思惟,产生定解之前的话,他本身啊不稳,如果再加上环境什么轻轻的一动一转的话,不晓得跑到那里去了,所以在这个地方啊,单单告诉你的尊长善知识还不够,还要得环境,所以这个叫同行,同修,共同
的团体,所以真正修行最佳的地方─僧团,而这个僧团首要的见,见解要共同,同修。那个时候,你眼睛所见,耳朵所听,一举一动,都在帮助你增长,那个时候就如虎添翼,这是我们了解的。你不是说,唉呀!我听懂了一点道理啦!我自己可以啦!没有用!现在,乃至于懂都不懂,他就要关起来,说闭关去了,我不晓得他闭些什么关啊?啊!自己我就有这个经验,我以前啊,但是以前经常,常常闭,我幸好我倒没有闭长期三年的关,我第一次闭的时候啊,那个时候啊,就有人劝我,最早是印导师,说:“这个某人啊!闭关不简单啊!讲讲道理可以啊!大陆上面,真正修行的啊,老禅和子,你有了问题,非靠他指导不可。当然,他老人家对佛法上的认识,当然这句话,绝对有份量。可是那时候啊我年轻,还是不能听他。虽然不能听他,他这话对我有绝大的恩德。所以我并没有长期,一闭闭几年。那好,好,短期的来试试看。从此以后,我经常的试,最短的一个礼拜,最长的三个月,就这样试,自己晓得。尽管我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这本书,我每次开始闭的时候,一定事先看一遍,啊,啊,应该说,一定是也没有一定。平常总是先把它温习一下,然后呢,摆在这个地方,到有问题的时候去翻。自己发现啊:唉!这样,关起来的话,实在浪费的时间,实在太多太多!你得不到善巧。所以这个地方啊,千万大家注意啊!你真正要修行的话,没有啊最完整的指导,而且这个指导,必定要有完整的传承,这个太重要了!这太重要了!那么第一个,这一点记住噢!第一点。第二个呢?单单这个够不够,还要,
【“观阅显示此法经论。”】
一定还要拿大经大论,这个大经大论前面一再说过的,要无垢经论。现在我们有太多的这种各式各样的书籍,啊!这种书籍对初机介绍,种善根是非常好!因为文字浅显,我们容易接受。可是你要想真正深入,凭这个东西的话,不大可能,不大可能!古人的写的书都是根据他的经验报导出来的,就这样。所以你照著他去做的话,你可以啊跟他一样的体会到他所经验到的事实,他经验到的事实是什么?“证果”两个字。我们现在是大部份做的是文字上的解释,你看懂了以后,你可写出很美的文章来,不一定在证果上面有太大的帮助。这一点我们要了解的。但是,彼此之间,各有各的长处噢!可是初机,那么解释文字;修行,是又一个次第。这地方说显阅此法经论是无垢经论,通常菩萨祖师造的这种论跟书等等。
【“勤修此因积聚资粮,净此障碍。”】
说,哪,假定还你还没有生起来的话,那么,要想生起来的因在那里?就这个│净障集资。实际上这个三个事情啊。我们一直一直努力的就是这三样东西,这个三样东西分不开的。就是我们在理念上面,平常行持的时候是三样,可是呢在同时,同时,譬如说,我们现在来说吧!我们在这个地方,大家啊在上课,那么大家跟那个善知识学,然后呢,共同啊住在一块儿同修,然后呢,学的是经论,平常的时候啊,忏悔等等啊是净障。然后呢?三宝,维持这个地方种种的还是积资,一切时处要什么?勤修。而且恒常无间,这个不能间断,那一个时候你一间断的时候,那个就是啊生死的因,漏进来的时候。现在我们唯一该做,应做的事情,尽量不要把那个生死的因,漏一点进来,漏一点进来,你就损害你自己那一部份。
【“自能如是净修其心,则定能下圆满种子,诚非小事,理应欢喜。”】
祗要你能够这样的话,一定能够种下圆满的种子,这个是大事情啊!应该欢喜啊!
【“如大觉窝云:‘欲趣大乘门,觉心如日月,除暗息热恼,励劫亦令生。’”】
这个尊者就告诉我们,你要想进入大乘的门,那是什么呢?就是这个;觉心。觉,
翻成我们中文,它的印度的原文,就是大菩提心,这个心就像日一样,像月一样,日是指它的光明,没有比这个更光明的,然后呢?月是指它的清凉,能够息热恼的,又明,光明啊,又能够息热恼,这一件事情啊,那怕再长,不要说一年、两年不在乎,一生、两生,就是一长劫,也应该努力去做,因为他的功德实在太大太大了!所以你无法想像的大!说到这个地方,它前面一再告诉我们,告诉我们说,不退小乘的因是什么?你们还记不记得?前面已经讲过了。有人记得不记得,不退小乘的最大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记得不记得?有人记得请举手。现在我告诉你们噢!你们自己去找,不退小乘的因是见到真正求自利也非佛莫属,这个是不退小乘的最大的原因。你们好好自己去努力,将来我温习的时候,我会每一个重点会告诉你们哪。譬如说以发心,虽然有多种,最胜的是悲,不退小乘的最大的原因是什么?见到自利也非这个,那么那个时候,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佛修起净信心来,要对佛修起净信心,一定要看佛的功德,说佛的身功德,佛的语功德,佛的意功德,啊!然后呢?佛的意功德当中,又分为悲智,以及佛的事业的功德种种。这地方我随便来说一下,我们通常总是说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等等,这个法界一切有情的,一切有情的功德,啊,这个功德要十倍,才抵得上佛一根毫毛的功德,你无法想像啊!所以功德,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祗能说,拿功德当中一部份来比,财富,财富这是一部份噢!啊,有财富的人不一定人家尊敬他噢!要尊敬他的话,他不但要有财富,要有道德,对不对?还有各式各样的道理,所以你现在我们台湾来说王永庆,哎唷!王永庆还得了,啊!不得了的,尽管你王永庆再有钱,我们台中市的全部比起来的话,财产我想应该比他多吧,得不要说台中市,台中县,台湾省,中国,你....怎么算的话,王永庆怎么能比,然后呢,对不起,唉这个,不要说你中国,就算你整个的地球,整个你太阳系,整个太阳系啊,在整个的宇宙中间,那沧海一粟,这个很明白,然后呢整个的法界一切有情的这这个全部的功德,然后呢?要加,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6-12-9 19:15:39
|
只看該作者
还加这功德的十倍噢,不是单单全部十倍,这个十倍的法界一切有情的功德,只抵得上佛的毫毛,一根毫毛,他一根毫毛的功德可以抵得上这么大,你想想看,佛、大乘,然后呢?这样的百倍,要一百倍这个毫毛功德,那么具足一个随形好,然后呢?一千倍这个随形好的这个功德,才是一个三十二相的,前面二十九相的这一个相好的功德,有三个相好的不在里边,一个是眉间白毫相,一个是无见顶相,一个是,这个叫什么?梵螺相。这个梵螺相啊,因为这个传过来是从西藏传过来的,这个文是世亲菩萨著的,是印度过来的。这个经直接没有传到我们中国来,我们从印度传过来,我并不了解这个,这个梵螺相是什么,我想可能是梵声音相,这个我们现在存疑暂时,然后呢?三十二相当中的万倍,要万倍三十二那个二十九相的才算起来一个白毫相,然后呢?是多少在上面啊,不晓得是,这个倍倍是越倍在上面,就是那
个....是无见顶相,最后那个倍数是那个不得了的倍数,才是最后那一相的功德,你想想看,佛的功德多大,所以我们现在的的确确啊,那个小乘人你根本没有办法跟他讲那个事情,在我们小乘人看起来,那个我也是罗汉,也是应供,佛也是罗汉,也是应供,啊....你了解了这个佛的功德以后,你才会晓得了,所有的人成了罗汉了,你去供养他,这个不如法供养的什么,什么,乃至于百千万分之一。原因就在这上头,原因就在这上头,说,所以你必定要把佛的真正的功德,有这样的正确的认识,那个时候,你才会对于这个佛产生无比的羡慕欣仰之心,然后呢?把种种其他的道理相辅助,那个时候你才了解佛陀的真正的伟大。啊!那个时候,你看起来不要说是人天啊!即使罗汉,不要,不要,不要,不是不要它,因为你弄了半天,最后还是转过去,还是要走这路嘛,种种理由,不管你那一个理由,你想得越多,了解得越圆满,那么那个时候,自然而然,必然帮助你走这条路,结果发现有趣了,这条路还最快,最直,而且最省事啊!这么个好法啊!所以这里一再告诉我们不要忙,我们事前啊,你了解的越透彻,然后你去起步开始走啊,对你是越好啊!越好啊,好!这个道理现在我们啊了解了,下面呢,量,所以这个质对了,量呢?
【“如前已说,应当了知。”】
他只是说这样,那么下面加一个注解,这个量,就是前面啊讲那个大悲心那个地方啊,已经告诉我们了,在二百廿一页跟二百廿二页上头,啊,二百廿一页跟二百廿二页上头,这个二百廿二页它曾经,啊对!没错,就是二百廿一页最后叫,告诉我们啊。
【“其悲生量。”】
二百廿一页的最后一段,说这个是悲生的量,到二百廿二页开头的时候,告诉我们啊由这个悲进一步增上意乐才发起这个大菩提心,要这样的大慈悲心,还要进一步发增上意乐,然后策发这个大菩提心,这个不是最高的噢,这个却是我们初修行的人的噢心哪!这样。所以我们还记得当你发了这个心的时候,你拿这个回向的话─上品。这样了不起噢!那个时候,你了解了前面这些道理的话,对这个一点都不怀疑,一点都不怀疑,啊!它就有这么大了不起的功德在。噢,现在呢?这个质也知道,量也知道,乃至如此上去的步步次第,整个关键,了解了,那么发了这个愿心了,下面呢?就开始要起步了,起步了,就要从受戒开始,所以。
【“第四仪轨正受者。”
】
啊!正式讲受戒,那个时候才正受菩萨戒的时候。
【“如大觉窝云:“欲修令此生,应励恒修习,慈等四梵住,应除贪及嫉,以仪轨正发。”】
阿底峡尊者告诉我们,你要修这个大菩提心啊!一直要努力,而且这个努力要恒常,不是说啊今天啊拼命地用功一下,明天塌在这里不行啊,要保持恒常有力的这样修,这样,慈等四梵住,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这个就是修习上去的一步一步的次第,前面已经都告诉我们了,啊,前面已经告诉我们了。等到有了这个四无量当中的慈无量,悲无量,然后呢?再增上意乐,然后呢,才是发大菩提心。而把世间的其他贪嫉,这个当然烦恼一切净除,然后呢?发了这个心以后正以仪轨噢,不是,有了这个,然后呢,正发,发那个,那个时候还从皈依,这个是不共皈依。
【“若修此心已,于其发心获得定解,当行受此之仪轨。”】
照著前面这个修发了这个,对发心的这道理确定了解了,那个时候要受仪轨了,受仪轨了。那么,现在我们看,受菩提心的仪轨。
【“此中分三。未得令得。”】
第一个还没得的,使他得到。
【“二已得守护不坏。”】
怎么去守护?
【“第三设坏还出之方便。”】
万一有了坏了,像我们戒一样,万一有小小的地方不对了,那么怎样忏除干净?从净障当中再回过来。
【“初中分三,一.所受之境,二.能受之依,三.如何受之轨则。”】
这个三部分,那么第一个就是,你受从什么地方?对象从那里?从谁去受?
【“觉窝于尊长事次第中仅云‘具相阿阇黎’更未说明。”】
阿底峡尊者在那个特别讲明白,那个尊长就是师长,就是我们现在的和尚阿阇黎啊!就是说说明求阿阇黎,找阿阇黎的次第当中,关于发菩提心那件事情啊,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具相的阿阇黎就是具足相的,什么相?他那个没有详细说明。那么其他的那些祖师们啊怎么说呢?
【“诸先觉说‘具足愿心住其学处,犹非完足,须具行心律仪。’此与胜敌论师说‘当往具菩萨律仪善知识所。’极相符顺。”】
这个具相,不单单是要具足愿心,他一定啊!还要什么呢?要具足行心。那,你有了这个大菩提愿以后,然后呢?因为要满这个愿所以你要学很多,该学的东西,那个单单这个不够,一定还要什么?要具行心。具行心一定要受菩萨戒,律仪就是菩萨戒。关于这个愿心跟行心啊!下面会详细告诉我们。这个跟胜敌论师讲的,胜敌论师是怎么讲的?说你要受菩萨戒啊!你一定要到具有菩萨戒那个善知识那里去哎,这两个是完全符合的。那么,这是祖师说的。下面有经上面曾经说。
【“十法经中由他令受,而发心者说有声闻。”】
在这个经当中啊!说你要受菩萨戒的时候啊!好像啊谈起声闻行者在里头,要晓得这个指的是声闻乘。
【“是说由彼劝令厌离而受发心,非说声闻为作仪轨。”】
就是说是声闻人,他来劝你的,叫你发心,不是说你在声闻乘人前面受菩萨戒,这个道理很清楚。譬如说般若,很多般若经都是啊声闻乘启发。然后呢?声闻乘说这金刚经,主要的当机的是须菩提。然后大般若经很多地方,譬如说,我们心经,那个是舍利佛尊者,对啊!他是劝我们启发,但是你要正式受戒的时候,不是声闻乘,一定是菩萨行者。所以菩萨行者是发了这个愿心以后,还要受菩萨戒。这个菩萨戒,不是一个样子哦,有他真实内涵在。我们继续看下去,那么这个是所受的境,就是求的这个尊长。那么受的人。
【“能受之依者。总如胜敌论师说。‘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具足圆满身及意乐。’”】
不管男的女的,他只要有这两样东西,一个圆满的身相。一个呢?圆满的意乐,就是说身心两样东西都相应了,就对。所以真正的受菩萨戒啊!这个残缺不全不行。因为修行这个东西不是说啊普通的一般的条件,不够的人能办的。尤其是声闻比丘,再是声闻比丘上面的升上去,进入菩萨戒,菩萨比丘,他要作太了不起,太多的事情。所以这个戒幢,本身是有著无比的功德。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九十九卷B面
身是无比的功德,但是啊不是说任何人啊可以去做的,这个是绝大的圆满的身相,要想详细了解那么就看下士道当中,这个异熟的八种功德,哪,这个才是圆满的,意乐呢?就是发的大菩提心。
【“谓天龙等其身意乐堪发愿心者,一切皆可为此之依。”】
啊!不但是这个人世间的、天、龙,龙也可以啊!所以上面告诉我们呀!只要你啊修行正见没有坏的话呀!不怕,不怕,就是这个道理,尤其是学大乘的行者,尤其是学大乘的行者,因为他并不是急著马上急求了脱的,他发现在那个生死当中,有这么多的大好处,所以他全部的精神,一心不是急求了脱,而是要圆满无上菩提,啊!那么刚开始时,他的重点一定是摆在这个中心教授上面,有了这个根本因,再求圆满因,那个时候,难免有的时候有点不大小心的地方,但这个并不是绝对不是说,唉呀!我只要正见就行了,其他马马虎虎。你有这个念头,注定堕落,这个本身就是最大的大邪见,啊!这个本身就是最大的大邪见;就是你要战战竞竞,全部精神贯注在这个地方,在这种情况之下,有还有注意不到的地方,因为我们初机修行,这个要辨别的很清楚啊!你自己检查最清楚不过,骗人容易,啊!这个骗自己不好骗,骗因果更是绝不可能,这一点我们在这个地方特别注意。那么这种人都可以发愿。
【“一切皆可为此之依。然此中者如道炬释论说,‘厌离生死,忆念死没,具慧大悲。谓于前说诸道次第已修心者,是于菩提心略为生起转变意者。”】
那个道炬论,这个解释那个道炬论上告诉我们,一定什么啊!第一个厌离生死喔!哪,次第很明白,啊!第一个一定是对三有产生大厌离,然后呢?又念到无常迅速,进而由于自己了解三有之苦,再推己及人呀!然后把这个厌离心啊!再帮助别人求得到解脱,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啊!然后呢?有智慧来了解走这个大乘路线,那个时候晓得走大乘路线啊!就要由从大慈悲来策发大菩提心,不管由大悲而转发大智,或者由智慧而策发悲心,这是一样的,结果是一样的。这必须要的条件,这是说,你照著前面这个必然的次第,已经修行,那么那个时候,对这个大菩提心啊,已经略为转变意者,这个话很有意思,不是说,你仅仅懂得了一个道理就算了,懂得了道理,书本一合也就没有了,乃至于啊,就是听的时候也听的迷迷糊糊,就是觉得“唉唷!这个菩萨戒有好处哦!你就受菩萨戒啊!这是种点善根,就这样。是说你啊了解了个道理,一心一意去修行,修行了以后,由心里边相应的心升起来了,那个时候就可以了。那个时候的是愿心,不是行心喔,愿心跟行心的差别,下面会告诉我们。
【“如何受之仪轨”】
那么怎么受法呢?这个规则
【“分三:一、加行。”】
先加行,事前的准备;
【“二、正行仪轨;三、完结仪轨。”】
正式完结以后如何。
【“初加行分三:一受胜皈依、二积集资粮、三净修意乐。那么初中又分三:一庄严安处所安布塔像陈设供物、二劝请皈依、三说皈依学处。”】
那一个一个来说,这个道理比较容易,我们呀就这么随便平铺直白的念过去就算了。第一个就把你这个道场庄严起来。
【“远离罪恶众生之处。”】
当然啦,如果这个地方啊是闹市区、菜市场,这种歌舞娼妓之处,绝对不可以,所以一定要像寺院、阿兰若处,远离这种市嚣的地方、干净的地方。
【“善治地基令其平洁,以牛五物涂洒其地。”】
这个印度当年,他们有一个习惯的,就是那个大白牛呀,那不是普通牛啊!那吃的这个呀是属于雪山肥腻的这种特别的好的草,这不是脏的东西,然后呢?这个牛粪用来涂地,说这个干净地,不是普普通通的牛喔!还有其他的相应的几样东西,在这个这个尤其是布置坛场的那个仪轨当中,他说的每个地方都说的很清楚,要那些东西,各式各样的香啊等等!配合起来,地上洒。然后
【“以栴檀等上妙香水而善浇洒,散妙香花,设三宝像谓铸塑等。”】
三宝的像,或者铸塑等,等的画像换句话说画像等等也可以。那么诸典籍者。
【“诸典籍等。”】
就是佛像、经像。
【“诸菩萨像。”】
现在这个地方的僧是大乘的菩萨。
【“安置床坐或妙桌台。悬挂幡盖及香花等,诸供养具尽其所有。又当预备伎乐饮食诸庄严具,用花严饰大善知识所居之座。”】
这个地方,也就是小乘跟大乘稍有开合不同,在小乘的话,那种作法都不要的,香花鬘等等啊都丢得远远的,因为他急求得解脱,大乘是要庄严的,这个是它的差别,在瑜伽的戒本上面,它也对这种地方有说明,所以藕益大师也特别说明这一点,这我们要了解的。但是绝对不是自己的贪著,这是供养三宝的。然后我们看大乘经典啊,很多各式各样的人天,乃至于菩萨,他以种种上妙的香花等等供养佛陀,现在既然我们要修学这个大乘,所以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来供养,来准备。
【“诸先觉等,又于先时供养僧伽,施食鬼趣集聚资粮。”】
哪,除了这个以外啊!这上面嘛!供一切的三宝,下面的还要说,施普施一切有情。除了这个以外,还要供养僧伽啊!施食啊!集聚资粮啊等等。
【“若无供具应如贤劫经说,其碎布等皆成供养,有者则应无诸谄曲殷重求觅广兴供养,令诸同伴心难容纳。”】
假定说你的确没有的话,那么就经上说:那怕是碎布,你都成供养,你观想。如果有的话,你一定要以最努力的心情,这个上面告诉我们谄曲,这个谄曲什么,你明明有啊!心里说是说没有。这个绝对不可以!啊!心里面的的确确尽了你最大的努力;求不到,那个才算。不是马马虎虎。“唉呀!好啦!就这样就可以了”,那个根本不算!然后又说了,“唉呀!我已经啊找了找不到啊!”那都是骗自己的,这个绝不可以,要到什么程度啊!你供养的东西,多的叫人家一看,喔!大为惊讶!这样的多法,叫所有周围的人看见了,唉呀!觉得这个了不起,要这样的感觉。
【“传说西藏诸知识在莽宇境及桑耶等处,于觉窝前请发心时,觉窝教曰:‘供养太恶不生。’”】
那么传说当中有这个一段事情,说阿底峡尊者,被西藏的藏王祖孙两代,以这么大的全国的精力请了去,请了去传了教法,后来呢?要向他求菩萨戒,那么要供养了,那个普通的人啊,就像呀,唉呀!也办得蛮认真办啊。阿底峡尊者跑著去,一看,说:“你这个供养这么差,没有用,没有用。”所以我们现在啊说是跑著去,唉呀!来了,跑的来求学,唉呀!然后呢?叫你稍微作一点事情,好像委屈!唉哟!我是来修行的,怎么叫我来作那个事情啊?”唉!你只求自利,只求自了啊,也不必到这里来!拿这个佛,到街上去讨饭啊!如果你真的想学大乘的话,跑到这个地方啊!作一点小事,觉得多委屈的话,不相应啊!这样。所以那个阿底峡尊者,那个印度当年的大德,然后呢?印度啊!我一看,你们看那个阿底峡尊者传记看看就晓得了,后来那个敦巴尊者有一次供养的话,他一次,单单那个黄金就几百两喔!然后马,最好的马几百匹,唉呀!拿出来这种财富!拿我们现在看看不稀奇啊!以前的西藏,这么荒僻的地方,你要供养人家一匹马,那就像几十年以前,供养人家一条牛一样啊!这样啊!那个黄金更是他们看起来,记得那个传记上面嘛,他一共供了一百两黄金,那个国王说,我们全国几年的精华全部拿出来了。这样啊!全国的精华,几年积出来就这样。然后呢?他那个弟子供养他老师,求的时候,拿出来一次黄金纯的一百零八两,这样啊!这表示他真正的心。你想想看,你要求的是什么?这样,所以这一点啊我们要了解啊!所以我们现在说,“集聚资粮,集聚资粮”,稍微作了一点事情啊!就觉得委屈的很啊!啊!那实在是啊差的不晓得那里啊!这个要我们内心当中深深策励自己的啊!所以不要觉得难,就坐在这个地方。是,是我们现在这个凡夫,正因为凡夫啊,所以种种都从很小的小地方作起。而我能做到的,尽我最大的努力,如果今天轮到我擦佛堂,那我尽我最大的努力,所以我以前呢?我常常记得我这个老师,现在呢?愈想愈感激他,他要嘛不做,做的时候,拿起全部精神来做。那个桌子,我常常说:“法师这个桌子蛮干净的嘛!桌子蛮干净,干净不干净是它的事情啊!那我现在问题是你自己什么心在做?当初我不太懂那个话,噫!后来我忽然想起了!对啊!我以前不是看印光大师的文钞吗?印光大师你们都晓得,对不对?近代了不起的大德,有的人家说,“你这个老和尚,这个木头你拜它干什么?”老和尚怎么讲?“它是木头,我是人耶!”懂得这个话吗?现在你们自己问啊!你们是木头?是人?我是人。所以我不能骗我自己,我当做供佛那样,啊!这个地方再怎么我是尽我最大的努力,啊!所以他叫我们处处地方叫我们无谄曲,我们修学佛法就是这样,有人看见,没人看见,没关系,我尽力去做,啊!我们现在有人看见了,啊!努力做,没人看见了,马马虎虎做一下,那是骗自己啊!这不可以啊!千万不可以啊!这个地方所以在这一点啊!注意!虽然小地方,你别看那小地方喔!就是我们能够这样一个小地方,慢慢,慢慢,慢慢慢慢地努力地做上去,那自然而然啊!你心慢慢地集,所以资粮从那里集聚起啊!就从这里嘛,罪障从那里净除起啊?就从这个地方做起,你能够这样一步一步地上去的话,对,所以始终记得这一句话喔!修学整个的佛道,你只要跨一步,但是必须记住任何时候都要跨一步。你,我们现在的力量是跨这样大的一步,将来你的力量愈来愈大,愈来愈大,等到你等觉菩萨跨到佛的时候,还是跨它那一步,记住喔!就这么简单法,!前面后面都是告诉我们这道理。现在这一步你不跨,停在那里,你没用啊!所以谈到我们这个温习的时候,他告诉我们啊“没有积善,先要改过”,所以不能改过,这是为什么?因循苟且,苟且偷安,就是得过且过,唉呀!今天也马马虎虎,明天也马马虎虎,听是听见了,“好是好,好是好”,就是“好是好”,就这样。哎!这个,但是对我们现在来说,就算这样,我还是赞叹!只要你“好是好”,这个“好”字落在下面的话,那这个种子下去了。真正有力的人要记住喔!你要怎么样把这个“好”的种子用善法欲把它薰发,使它结果,这个是我们真正讲修行应该作的事情,啊!所以我们现在了解了,说到这个地方,这个供养是这样。而这件事情啊就在我们眼前,我们目前任何一位都可以做得到的,你只要这样走上去,你一定可以走得到佛地,而且是条直路。那么其次。
【“所供像中,须善开光大师之像,必不可少。”】
哦,要大师的像,而且善开光,这个开光有它的道理的,真正的如法如理地请有成就的人开光的佛像,佛安住在这上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它前面加了善开光,所以啊有些人听见了这个教法以后,跑得来请我开光。啊!对不起,我自己晓得,这个看看书,照著书上念一遍啊!像那个录音带一样,你们一按,那个录音带哇啦哇啦唱出来了,这个会唱一遍;叫我开光,我没这个本事,这千真万确的。真正有成就的人开光的话,那个就佛可请到像上来,实际上呢也就是说,你真正开过光就像亲自对著佛一样,这是必不可少的。
【“经典亦须摄颂以上诸般若经,”那么这个经也是大乘法宝。“次如尊长事次第说迎请圣众,诵念三遍供养云陀罗尼,应赞诵之。”】
啊!就是我们平常的。
【“其次弟子沐浴著鲜净衣,合掌而听,尊长开示福田海会所有功德,令其至心发生净信。”】
是真正皈依的时候,那么这个地方就说了,这个尊长啊要好好告诉他这个福田,这个海会大众的功德,刚才我们谈那个佛一点点的,啊!使他至心发生净信,这个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然后呢?了解了
【“教彼自想。”】
教他自己去想,他自己想就有功德嘛!平常我们啊说你念啊跟著我念一遍啊!念些什么还不知道,啊!那个就是不同的,一个是如法的发,一个就是初机的接引,这个差别我们要了解。
【“住于一一佛菩萨前,徐徐念诵七支供养。”】
七支供养嘛!就是前面啊!这个讲正修行的前行当中已经讲过了,也就是十大愿王。
【“先觉多云:‘龙猛寂天所传来者俱修七支,慈氏无著所传来者唯修礼拜供养二支。若修悔罪必须追悔,令意不喜,菩提心者具足踊跃欢喜方生。’不应道理。”】
那么这个仪轨当中,有人这么说,说:念那个十大愿王或者这里叫做七支供养的时候,龙树胜天,龙树寂天所传来的啊,这全部修,然后呢?这相宗,这弥勒菩萨,无著菩萨上所传来的单修这个两支,为什么啊?他说这个忏罪的时候,因为心里面觉得唉呀自己懊悔,心里面不喜,发菩提心的则具足踊跃的,这个他说有问题,这个有问题,有什么问题?我们下一堂再来讲。他这个啊先念那个七支供养,所以这地方看喔,我们下脚第一步就修这个,换句话说,就是十大愿王,每一个地方都用得上,一直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等觉境界还是这个,还是这个。这一点啊在这地方我们又可以提一下,不,这个不同的呢?如我们刚开始的,嘴巴上念一念,多多少少口业嘛,跟他善净的也相应,到后来嘛你文字上的认识,但是实际上你心里面跟它相应,那个才是正确的生起来的时候,啊!所以现在这前面告诉我们,至心发生净信,那么关于这个两派不同的说法,啊!两派不同的说法,说龙猛菩萨传的是这样,那么这个无著菩萨所传的是这样,这个不合道理的。
【“大觉窝师于发心及律仪仪轨说:‘礼敬供养等’,以等字摄略,尊长事次第中,于发心前明说七支。”】
他下面就印证,啊!这印证都是有完整传承的,说:喏!阿底峡尊者自己说的这个发心的仪轨当中,这样讲的,然后这个地方是用等字来说明包含,然后呢?他就讲那个归敬尊长那些上面,就侍候善知识,供养善知识呢?明说要七支,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又其因相,若果如是,则龙猛及寂天派中,亦当许不生。”】
假定固然是临要忏悔了,使得你的心意不好的话,难道龙树菩萨他会用吗?所以既然会用的话,他不会,实际上这个状态要晓得,忏悔令心不喜的话,是不喜你坏的,然后把坏的拿掉了以后,才把好的放下去,是更增长好的这个功能啊!这个概念是这样。
【“第二者次说于师须住佛想,故应作佛胜解。”】
那么供养好了以后,对自己的老师当作佛。所以啊这个当做佛不是这么想一想,要把佛看作佛的胜解,决定看作他就是佛,老师就是佛。绝没有一点含糊的,绝对不
是“唉啊!你当做他嘛!”不是,心里面是如实的觉得他就是佛。
【“礼敬供养,右膝著地,恭敬合掌,为菩提心而正请白。”】
那么在前面请求。
【“‘如昔如来应正等觉及入大地诸大菩萨,初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亦请阿阇黎耶,今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乃至三说。”】
这个就是平常我们啊受皈依的时候,那就是皈依。然后呢?现在呢?发大菩提心的时候,实际上,同样地就是把那个内容把它加增广。
【“次应为授殊胜皈依,谓佛为世尊,法是大乘灭道二谛,僧为不退圣位菩萨,以为其境。”】
那么,这个要晓得这个地方啊正式他请完了以后,然后呢这个他的尊长啊,就要把授把这个皈依授给他的时候,要说明你现在皈依的境啊,不是以前的,跟以前有个不同,所以这个叫殊胜皈依,这个殊胜皈依,是什么?佛、世尊。当然我们刚开始时候,佛也是世尊,可是刚开始佛的世尊,我们也随随便便,佛嘛!就是世尊嘛!就是世尊。这个地方你必定要了解的,大乘的佛的特征是什么?刚才所以说:十倍一切有情的功德,这是佛的一个毛孔的,这个说明就在这里,这个概念啊我们在正学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啊!然后呢法那是的确是大乘佛法,不过这个地方注意喔!这个大乘灭道二谛不离小乘哦!这是在那个小乘的基础上面深广不同,千万不要误会,没有前面那个基础的扩大,没有后面这高楼大厦,然后呢?僧!同样的,由于这个基础上面要进入广学一切法、学一切智智的这种圣位菩萨,那是我们所皈依的对象,以为其境。
【“时从今起乃至未证大菩提藏。”】
我们平常的皈依是尽形寿,他现在不是,啊!皈依是从今时乃至菩提,换句话说,尽未来际,一直归依。到时候你就是佛了。
【“为救一切诸有情故归佛为师,正归于法,归僧为伴。”】
这个道理,前面皈依的时侯说过了。
【“具此总意乐。”】
这个总共的内涵。
【“特如道炬论说,‘以不退转心’当发猛利欲乐。”】
始终注意“猛利”这两个字啊,不是浮浮泛泛的,要至心发生定解,至心发生定解,所以我说到这个地方我也想起了:刚开始我出了家没多久,因为也是师长的关系,通常地传统的习惯,总觉得啊这学佛啊就好像就是这个非常文雅,动作的时候,非常轻巧,很慢。后来,我跟了我老师,老师就是个急性子的人,他做什么事情,非常轻快,看见你这么慢慢吞吞啊,他经常在这个地方,我现在才了解,了解了,的的确确的,他有每一个有他每一个特征,假如说你心里面的确是非常安祥,然后呢?自然行为。这个可以,还有一种,当你心里非常猛利的时候啊,你这个自然而然能够表达出来,这个也好。总之,你要把握住这个原则,这样。这个一步一步的上去。那么,尤其是在这个地方,我们要了解,他从一开头,出离心,菩提心,任何一个地方,必定是什么啊?心里边是很深切地产生决定不移的认识,然后内心当中啊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跟法相应的心情,不是这个浮浮泛泛、马马虎虎,坐在那里有气无力的样子,那是一点意思都没有!啊这个我们应该了解的。那么下面。
【“令如是心一切时中而不退转。”】
发了这个心以后,这个最重要的喔!就是这个愿心,在任何情况下不要退转。
【“威仪如前所说而受皈依。”】
照著前面的威仪然后呢受。
【“‘阿阇黎耶存念,我名某甲,从今时始乃至证得大菩提藏,皈依诸佛薄伽梵两足中尊。’”】
他虽然同样的佛,可是前面加了诸佛、薄伽梵,这个佛是通十方法界,平常我们一般的这个小乘当中,佛就是我们释迦世尊,限于这里,所以我们皈依也是这个,薄伽梵是佛的真号,是佛的真正殊胜的这种地方,不仅仅是他一个,像普通一样比别人长一点,丈六老比丘相,这有他的特别意义在。那么,他这个是福慧两样俱足的。
【“‘阿阇黎耶存念,我名某甲,从今时始乃至证得大菩提藏,归依寂静离欲诸法众法中尊。阿阇黎耶存念,我名某甲,从今时始乃至证得大菩提藏,归依不退菩萨圣僧诸众中尊。’如是三说。皈依一一宝前,各一存念及归法文句与余不同,皆如觉窝所造仪轨。”】
就照著前面,他这个文句跟其他地方不同,不同的是什么呢?就是大乘不共之法,这个不共之法,深、广都不一样,平常是尽形寿,他是尽未来际,乃至菩提等等,那个就是阿底峡尊者根据圆满的教授,圆满的传承,所告诉我们的最完整的正确的仪轨,那么这是皈依。
【“皈依学处者,前下士时所说学处,今于此中阿阇黎耶亦应为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