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02|回復: 1
|
钟茂森博士《弟子规》研习报告
[複製鏈接]
|
|
这也是一条戒律,在佛门里称为“盗戒”。人家的东西你要用的话,必须明明白白地跟人家讲清楚,说借用一下,如果你没有讲明白跟人家借用,就拿来使用,那就等于是偷盗了。因为没有经过对方的同意,你就取用,在佛门里叫“不予取”,属于偷盗。其实偷盗戒犯的人非常多,因为很容易犯。比如说我们在公司里,用公家的东西,办自己的私事,没有经过领导的同意,甚至打个电话讲的是私事,这都是犯了盗戒。恩师的老师雪庐老人,过去也在政府做过公务员,当他用一些公家的纸张临时急着要写一些东西,如果写的这些东西是自己的私事,雪庐老人必定都要请示领导,说“我想借用一张公家的纸张,可不可以”,领导都同意,没什么不可以,一张纸嘛。那么说多了呢,领导都厌烦了,说不用问了,你用就好了。但是雪庐老人说:“不行啊,我们学佛持五戒,这偷盗戒不能犯,假如您不同意我就用了,这就属于犯盗戒了。”所以真正的大德,在这么细微的地方都非常谨慎小心,不会犯戒。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这是指向人家借东西,借钱,借物,要及时地归还,如果你没有及时归还,万一他要用,却没有办法用,那他心里会起烦恼,将来你要再借,恐怕他就不答应了。所以你要真正尊重人,借人家的东西,要按时还,到你要用的时候,他会再借给你。借人的财物不可以有一念贪心,甚至不想还,就犯了盗戒。
这里我们基本把第三章“谨”简单地介绍完毕。这一章关键是告诉我们,从这些生活小事,洒扫应对,人情交往中,学习一种谨慎恭敬,从小如果能养成这种态度,那么他将来不管做什么大事,都不会有失误,那么他的人品也就这样造就出来了。
第四章 信
下面我们来看第四章“信”,这章分十五则,也是我们恩师分的。从章名可以看到,这章是教我们如何守信用。信用也可以引申为一种信念,当人有信念,有追求高尚的、伟大的信念,这个人也就能够每天向圣贤之道迈进了。
我们来看《弟子规》是如何教导我们学诚信的。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这是讲如何说话,说话关键在于要有信用,孔老夫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讲话不守信用,承诺以后,到时候又违反,不守诺言,这个人慢慢就会遭到大家的不信任,大家不信任他,他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诈与妄”就是讲话要注意,不能有狡诈、虚伪,妄就是妄语,不能说大话,不能骗人。“奚可焉”意思就是怎么可以呢。所以凡是讲话都是本着诚信的态度,丝毫没有虚伪和隐瞒。像司马光曾经就讲,他这一生没有一事不可告人,可见真正大德的修养都是从诚信来落实的。
古代有把诚信做到非常高尚的一个例子,是在周朝的时候,有一位吴国的公子叫做季札,有一天他奉命出使鲁国,路上碰到了徐国的国君,这位国君看到季札身上佩带着的剑,很喜欢,季札也看出这位国君的意思,心里就想到要把剑送给他,但是因为急着出使,所以就没有马上送。等回来的时候,他又经过徐国,就想把剑送给徐国国君。但是很不幸,这位国君已经去世了,季札就到徐国国君的陵墓前,对着陵墓讲:“当时我的心已经许下诺言,把我的宝剑送给你,虽然你现在不在了,但是我还是要把宝剑送给你。”于是把宝剑挂到了陵墓的树枝上,就走了,这就是有名的“季札挂剑”。
古人对自己的一个念头都这么守诺,这么诚信,我们如果讲话不守信用,就非常惭愧。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讲话关键是在于说得到位就行,千万不要说太多话,多的话很可能都是废话,还不如少说几句,既省气又避免了可能的过失。往往说话太多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听的人可能被你某句话刺痛心了,甚至对你会有怨恨,和人家都结怨了自己还不晓得。古人讲,口是祸福之门,说话如果不留意,往往会招致祸殃,所以孔老夫子提醒我们“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真正的君子,表面看他,并不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他说话不多,寡言沉默,可是往往这种人有大智慧,他的心能集中,所以他做事行动会很敏捷迅速。往往说话多的人做事不一定得力,所以讲话就要注意“惟其是,勿佞巧”。说话到位,实事求是就好。千万不要用一些花言巧语来掩饰或者是欺瞒,这些都不好。不仅对人讲话如此,哪怕是自己对自己也不能够用佞巧之心,用这种虚伪、花言巧语骗自己,那叫自欺。
人不可以自欺,更不能欺天地鬼神。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赵阅道,他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每天晚上都必定穿戴整齐,在家里的庭院当中烧上一柱香,把自己一天的事情都向上天报告,假如今天做了一件事情不敢向上天祷告,那么他自己就知道这件事情不对,是违背天理、违背良心的,他以后就不会再做这个事情。他为人很正直,做官也非常清廉,曾经在一个地方,很多人死于一种传染病,还有很多人因为这些瘟疫无家可归。于是他就造了一百艘船,并且发文书给其他的州府各地,说如果家里死了人,一家老小没有办法还乡的,就请大家到他所管辖的地方,他以这种仁民爱物之心救了很多人。当时是宋仁宗的时候,因为他为人正直,不畏强权,对一些贪赃枉法的人进行弹劾,所以别人都称他“铁面御史”,他后来也做了大官。这就是善有善报,他对天说话都非常实事求是,绝对不欺天,不自欺。因为他不欺,所以天对他特别有善报。他最后临终的时候,头脑是清醒的,说起话来言词不乱,为什么呢?因为他这一生都奉行“惟其是,勿佞巧”,因此他到临终时说话非常安定,一点都不乱,最后得了善终。所以真正说话不欺良心,不欺天理,他能够得善终。
我们念佛人都求临命终时,能够身无病苦,意不颠倒,心不贪恋,能够自在往生。想要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品行的修持就非常重要。在念佛堂里往往会挂一句话“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我们这个讲堂的外面就有,提醒我们,话说得多不如少,最好是不说话,止语念佛好处很多。在深圳有一个道场,有一位年轻人三十多岁,叫黄忠昌,念了三年佛就念成功了,预知时至,念佛往生。他所用的功夫就是止语念佛,不说话,心就能安住在佛号上,你多说一句话就多浪费念一句佛的时间。所以要多念佛、少说话,多念一句就多得一句,为什么不好好念佛呢?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这是讲,说话要注意戒掉一些不好的语言,“奸巧语”属于虚伪狡诈的话,也是《十善业道经》里讲的“绮语”。“秽污词”是属于“恶口”。恶习一定要把它戒掉。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话一讲出去,首先自己的心就感觉不舒服,本来我们的心是纯善纯净的,结果老是沾染这种不良的讲话习气,慢慢心也变得虚伪了。所以那种无理的巧辩,花言巧语,或者讲一些无聊的、恭维的话,不符合实际的阿谀奉承话,或者讲一些粗口话,粗言乱语,污浊难听的话,这些都要戒掉。“市井气,切戒之”,“市井气”就是指那些粗鲁的讲话方式,甚至一些脏话,让人感觉很没有教养,我们做一个正人君子,说话、行为举止都是要正的。学佛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一条,因为学佛了,要懂得维护佛教的形象。“奸巧语,秽污词”,讲话非常难听、粗鲁,甚至很污秽,这些都有损于佛教的形象。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这是讲我们说话要很谨慎,如果是所见到的事情不是很可靠,不可以随便乱说,知道的事情不是很确定,也不能乱传,不能够轻传。如果是一些是非,说他怎么好,或者怎么不好,这些就更不能传。讲了对自己的德行学问并没有长进,何必呢?若因此跟人家结怨就不值得了。特别是一些谣言,到我们这里就停止,不能再传下去了,“谣言止于智者”。我们把心放在道上,不要被这些风吹草动,是是非非所动摇。
如果在一个道场里说是非,那是罪加一等,这是破坏道场的和合,我们说僧团,就是真正在一起共修,志同道合的,修六和敬的学佛团体,叫僧团。如果在里面讲是非,造谣生事,破坏了和合僧团,那个罪非常重,是要堕阿鼻地狱的。《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讲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两位出家的法师,他们讲法讲得很好,结果有一群比丘因为生了嫉妒心,就造谣生事,讲一些是非,说这两个讲法的法师行淫逸事,听众一听,法师的人品怎么这么差,就不听了。结果众生闻法的因缘就断了,断了之后,没想到这一群比丘,他们那一生就堕地狱了,首先在阿鼻地狱,然后一个地狱一个地狱这么过,经上记载,过了一千八百万年,出来之后,得了人身,还是贫穷下贱,诸根不具。所以从这里看到,说话造的恶业很重,我们不可以不小心!
有时候我们学佛的人,修学中有一些体会,比如说得到一些轻安,有一些法喜,或者念佛念得不错,他会误认为自己证得了一些什么果位,觉得是不是得阿罗汉果了?念佛是不是念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了?这些可能是他不熟悉经教,又不是很明确,误把自己的这些境界当作很高,就跟人家讲,这么一讲,也会有因果。因为在经上讲“未证言证”这属于大妄语。自己没有得到那个功夫,那种境界,说自己得到了,那是一种大妄语。那个因果是很厉害的。所以自己不是很明白,最好不要说。修行自在,自己用功,何必要让人家知道呢。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这里是讲凡事要懂得留有余地,你不应该承诺的事情,不要轻易承诺,因为一承诺,可能到时候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苟轻诺”就是说如果你轻诺,常常进退都是错的,就变成两难,骑虎难下了。所以人讲话要非常注意,总之少说话就会少出错,多说话可能就多出错。古人讲一言可以兴邦,当然一言也可以丧邦。所以说话不谨慎,不注意,影响可能都会很大。特别是在高位的人,影响力很大的人,说话尤其要谨慎。
有的时候我们做事,比如说在一个道场里,分工不同,一个事情当然有它的负责人,负责人是做决策的,如果你不是负责人,就不可以替代负责人来做任何的承诺,要不然到时候就会“进退错”了。古人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懂得的生活学问。你要是不在那个位置上,却代替那个位置上的人做了某项决定,往往会导致很多的麻烦。总之,一个窍门就是少说话,那么就少错。常常轻易承诺的人,他的信用就低,如果是常常少说话,少承诺的,他的信用反而可能会好一些。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讲话时吐字要清楚,最好每字每句都清晰有度。虽然强调话要讲得清清楚楚,也不能每个字都像重锤一样,听起来很难受,要懂得放松,自然地把字吐出来,听的人也觉得舒服。人讲话往往有两种毛病,一种是急疾,就是讲话讲得很快;另外一种是模糊,讲得模糊不清,听不到他在说什么。这些都是在说话方式上要注意的。讲话要讲得缓急有度,在不同的场合讲话的速度要控制得比较适合。比如说在讲课的时候,面对广大的听众,讲话不能讲得太急,讲得太急,台下的听众就听不清楚。在私下聊天的时候,讲话也不要讲得太刻板、讲得太慢,否则就影响了互相之间聊天的气氛。说话要懂得刚柔相济,还要有一种浩然之气,这个人就会显得雍容大方。
这里特别要提到,念佛也要一个字一个字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阿弥陀佛,耳朵里也要听得清楚,佛号从耳朵灌进来,入到自己的心里,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去念好每一句佛号,不要随口溜过。随口溜过心就不集中,那个效果当然就没有了。念佛法门,我们是修持名念佛,要懂得口念心里听,这是夏莲居老居士劝导我们的念佛方法。口念出声音,可以小声一点,但是要念得清清楚楚,然后用心去听,耳朵就摄住了,你用心去听,心也摄住了,口也摄住了,所以心口耳这三个器官一摄住,六根也摄住了,这就叫做“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样念佛就容易得力。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这里“长”、“短”就是“是”、“非”,他说长,你说短,张家长李家短,这都是属于是非。要懂得,是非千万不能去讲,哪怕你看到人家做的不对,不是适当的场合,我们都不应该去乱讲。不关自己的事情,不要闲管,不要多事,心里清清净净的,什么事都没有,多快乐,多自在呢!何必把这些是非人我都装到自己心里头,让自己得不到清净。更何况我们去说人长短,说人是非,往往会跟人结怨。可能你以为结怨并不算是很严重,可是没想到他心里可能对你怀恨在心。古人都讲“利刀割体痕易合”,你拿刀来割自己的肉,这个伤痕最终会好;“恶口伤人恨难消”,你如果骂了别人,他跟你可能就会没完没了。
明朝杨椒山先生,他在遗嘱里讲到:“人言,某人恼你谤你,”意思就是说人家跟你讲,说某某人对你有怨恨,还诽谤你,那你怎么说呢?你应该说:“他与我平日相好,岂有恼谤之理?”你就这样回答他,那个某某人跟我平日很好,他怎么可能对我有怨恨,怎么可能诽谤我呢?硬是把这个是非放下,把这个长短给摆平了,不让这些是非长短传下去,这样多好。
所以古德有言“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这些都是智慧之言。六祖大师在《坛经》里也告诉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行的人,不应该去看世间人的过失,看到了都不放在心上,不看,也不去想别人的过失,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是我们学佛非常重要的一点。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这是说我们见人家善的地方,看到人家有优点,要懂得见贤思齐,懂得向他效仿,向他学习,哪怕是跟他差距很远,也要努力去慢慢地追赶,向他看齐。见善思齐,愿意学习,愿意效仿,正是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一种方法。圣人无非就是每日改过迁善,孔老夫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也是夫子最赞赏的学生,夫子赞叹颜回:“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说他看到人有一善,看到有一个优点,他心里就挂着,总想着要把这个优点学到自己身上,他不会放弃对这种善的追求。
佛经里都劝导我们大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一切恶的不干,都不要作,一切善都要去奉行,那么这种人就可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他就有往生的基础了。我们要知道,其实人本性都是本善的,每个人原来都没有区别,我们学佛的人更了解。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以后,第一句话就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跟如来没有两样,诸佛有的这种如来智慧德相,众生都有,你也有,我也有,既然有,为什么比不上诸佛如来呢?为什么我们跟圣贤相距这么远呢?那不是因为我们本性上有什么区别,本性上没有区别,是因为我们的习气,后天所染的这些毛病习气。
《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习气、毛病让我们跟圣贤人,跟佛菩萨就离得远了。但是我们知道这些习气、毛病本来是没有的,本来没有的,我们就有信心把它去除掉。本来有的这些本善,如来智慧德相,我们是可以恢复的,所以“纵去远,以渐跻”。慢慢地我们也能够成为圣贤人。孟子都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是圣贤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贤人。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这条是讲见到别人不好的地方,恶的地方,我们采取什么态度呢?是不是批评人家,甚至到处说是非呢?不是的。要回观返照,看自己有没有,自己反省一下。因为我们看自己的毛病不容易,看人家的毛病却很容易,当我们看到人家的毛病时,马上就想到自己有没有,“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果有,马上要改过来,有则改之。如果自己没有,更要努力向上,要警觉,将来不能再犯这些毛病。所以这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三个人是哪三人?一个是善人,他有优点,一个是不善之人,他有很多缺点,另外一个就是我。这三个人走在一起,必有我师,他们两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善人教我见贤思齐,努力向上。恶人教我反观内省,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缺点?有的话,赶紧改过来;没有的话,加以勉励,提醒自己不能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三人行,不是说随便找三个人,其中有一个人就是我的老师,那就理解得浅了。这三个人中,善者和不善者,都是我们的老师。
所以见善不懂得思齐,这就叫做自暴自弃;见恶,看到自己有同样的恶处、缺点,不肯去改,那叫自欺。这些都要把它戒除掉。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这里讲的是我们跟同学在一起,看到人家在德、学、才、艺,这四个方面比我好,那么自己要加把劲,向他们学习,努力提升自己,迎头赶上。这个“德”,就是道德,古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是做人基本的八德。孔老夫子也有五德,是夫子的学生赞叹老师的,说夫子有温、良、恭、俭、让这五德,即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都是我们应该很好地去修养的,也是圣贤的品德。“学”是学问,包括知识,对于这些圣贤教育,我们要努力去学习。“才”就是指才华、才艺、才能。“艺”是这种技艺,艺术。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好好地去努力提升的,所以人要懂得好学,因为“好学近乎知”,意思是好学的人就跟智者相类似了。如果不好学,看到别人都比我们强,还不肯自我勉励,不肯提升,那是自甘堕落。“知耻近乎勇”,懂得我们不如人,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应该迎头赶上,这是真正的勇猛。所以在学佛的道路上,我们看到古来祖师大德,他们成就了,也看看我们的恩师和身边的同学都很努力,他们都上去了,而我们还在底下打转,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不如人,当自励啊!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这里是讲在衣服和饮食方面,如果不如人家的好,不要悲哀难过,为什么呢?因为真正学道的人,真正有品格的正人君子,他所羡慕的不是这些衣服饮食,他所羡慕的是人的德学才艺,羡慕的是道。所以古人讲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假如自己没有道,没有德行,没有学问,这才令人堪忧,不会因为衣服不够华美,饮食不够好而难过。我们现在走上圣贤教育道路,谋的是道,哪怕是贫穷,哪怕是衣服、饮食不如以前了,心里绝对不能起丝毫的难过,真正把心放在道上,一切都交给佛菩萨,让佛菩萨来安排我们的前程。不但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佛菩萨,连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佛菩萨,那将来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孔老夫子在《论语》里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是读书人,想要学习圣贤之道的人,他立志求道,还会以衣服饮食不好为耻吗?如果这样,就不要跟他讲话了,这种人根本没有把心放在道上。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就知道如何来摆正自己的心。当我们把心放在道上的时候,我们从正法里,从圣贤的典籍里,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这叫“法乐”。孔老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是真实的喜悦,内心里涌出来真正的快乐。衣服、饮食不好,不足以为忧也。
《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他用“菜根谭”三个字就很有意思,他咬的是菜根,但是他讲的都是智慧的话,乐在其中。他说世人、凡夫俗子“只知名位为乐”,意思是只知道名闻利养乐,不知道“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当我们没有名闻利养的时候,穿得很朴素,吃得也很简单,这里有真乐,是一般世人所不知道的。世人“只知饥寒为忧”,他只为饥饿、寒冷、没衣服、没饮食而忧,可是他“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当一个人他不懂得饥寒的时候,可能他挥霍无度,生活不检点,就在这种腐败中迷惑颠倒“造业”,这是最令人忧虑的。这种忧虑,他自己不明白,但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看得很清楚,将来他要堕恶道,这是真忧啊!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这里讲与朋友交往,要存一个什么样的信念呢?我们都希望跟善友在一起,能够提升自己。可是你要想有真正的善友,关键还是要靠自己。为什么呢?假如我们心里没有正确的态度,往往善友在面前,也会当面错过。问题出在哪儿呢?“闻过怒,闻誉乐”。听到人家说我们的过失,就发怒了,有时候可能为了表现有修养,听到别人劝戒,表面上没有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但是内心里已经恼怒了。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誉“修道很有功夫啊,念佛能够念上一天一夜不睡觉,你好厉害;你讲经说法讲得很好……”你就沾沾自喜,这样的话,有德行的人谁还会来靠近你呢?当然,那些阿谀奉承你的,让你沾沾自喜的人,他们可能就会跟你聚在一起。但那些真正对你直言相劝的朋友,帮助你提升道德学问的益友,他们就退却了,不会跟你在一起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劝戒,你不能接受,而他们也不会去奉承你,所以就离开你了。那谁最后受害了呢?还是自己受害了。古人讲“闻过则喜”非常重要,听到自己的过失,正是我应该改的时候,别人如果不是挚交,不是真正的慈悲,他不可能告诉你,说你有过失。谁愿意去得罪你呢?所以当人家说我们有过失的时候,我们感恩戴德还来不及,怎么可以发怒呢?
何况发怒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美国一个生理学家叫做艾尔玛,这位科学家研究人在发怒时的生理状况,是怎样研究的呢?他拿了一个试管的水,冰水混合在一起,正好是零度。让一个刚发完脾气的人,向这个试管里吹气,结果水里出现紫色的沉淀物,很可怕。我们知道,人身体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分,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这些水都变成紫色的沉淀,身体怎么会健康呢?发一次脾气,对身体的亏损非常大,吃多少营养也补不回来,是因为身体带上了毒素。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就讲,发了脾气的妇女不可以给孩子喂奶,因为她发了脾气,身上的奶汁都带有毒素,小孩吃了以后,严重的会死掉。这位生理学家艾尔玛,他就是把生气的人吹过气的水,注射到小白鼠身上,几分钟之后,小白鼠就死掉了。可见生气有多大的害处!
所以当我们闻过发怒,那对身心都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时候往往那些小人,那些损友,都聚集起来了。什么是损友呢?《论语》上对损友有个定义,说三种人是损友。第一种“友便辟”,就是指善于奉承、巴结的人。另外一种就是“友善柔”,就是他善于献媚,讨好你,说一些花言巧语来蒙骗你。第三种“友便佞”,就是他能言善辩,很有口才,甚至把是非都说颠倒了,把假的说成真的那种人,这些都属于小人,损友,他绝对会把你拖下水。所以应该交益友,益友是什么呢?也有三种: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就是正直的人,为人正直的人才是君子,他来做你的朋友,那你的道德学问就提升了。“友谅”是他诚实、讲信用,还能够宽容,这就是下面讲的“直谅士”的这个“谅”。“友多闻”,博学多闻,很有学问的朋友,这些都属于益友。
我们在菩提道上,能否一帆风顺,善友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应如何对待这些善友?当听到他们直言相劝的时候,应该闻过则喜,能够马上去改进自己。那么听到赞誉,就是闻誉则恐,别人赞叹怕什么呢?怕名不符实,有一种戒慎恐惧的心理,受宠若惊。这样的人自然良师益友就多了,那么道业长进就会特别快。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的。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这句话讲的是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誉,反而觉得很恐慌,受宠若惊。就是生怕自己德行学问不够,担负不起这样的赞誉。这都是圣德君子的反应。我们听到别人批评,说我们过失的时候反而很欢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在人生中,真正能够批评我们,敢于说我们过失的人,都非常少见。我们的父母、老师能说我们的过失,亲人乃至真正的善友,那些正直、真心为我们好的人,他们才敢跟我们讲过失。当我们知道自己过失的时候,就能够改过自新,人生就能少走弯路,所以这不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吗!
孔老夫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说,自己听到过失就欢喜。这是圣贤给我们做出的榜样。真正的大德,能够做大事的人,往往有涵养和度量。他听到别人讲他过失的时候,会反观自己到底有没有,如果有赶紧改过来,还要感恩别人敢于提出。假如这个过失没有,我们也不要去反驳人家。为什么呢?你一反驳,他将来就不敢跟你说过失了。我们应该感恩他,这样,常常就会有一些对我们直言相谏的善友在一起,所以叫“直谅士,渐相亲”。直就是正直。谅就是有诚信,懂得宽容的人。士就是读书人。有道德,有文化的人,他们慢慢就跟我们亲近了。为什么呢?看见我们还能够受教。假如我们听到自己的过失不肯接受,反而跟人家对抗,这种人没有办法受教,那么他的福就薄了。所以真正有福之人,才能够受谏。
苏东坡是宋朝一位非常知名的文人,他也学佛,年轻的时候认识了一位佛印禅师,跟着他一起学佛。这位东坡居士当过官,而且很有文才,我们都知道,他的古文可以说是精彩绝伦的。有一天他写了一首诗,是赞叹佛的,他想用这首诗作为自己的学佛心得,送给佛印禅师,还可以炫耀一下自己学佛的水平。这首诗是这样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中国佛教协会的前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曾用这首诗来赞叹香港大屿山的大佛。这首诗也很浅显,赞叹天中天就是佛,毫光遍照大千世界,八风都吹不动,端坐在紫金莲上,大家去看看大屿山的佛像,真有那种气势。
苏东坡写这首诗貌似是赞叹佛,但是佛印禅师知道,是苏东坡居士自己有点洋洋自得,他是在赞叹自己。于是就给他一个改过的机缘,在诗的上面题了一个字“屁”,然后把这首诗让人回送给了苏东坡。苏东坡开始很高兴,不知道佛印禅师对他有什么赞叹,打开一看只看到一个“屁”字,心里就很不痛快,坐不住了。他跟佛印禅师隔一条江,就赶快坐船渡江来跟禅师论理:“我这么好的诗,你怎么敢说一个‘屁’字,你这不仅是诋毁我,而且还是诋毁佛。”这时候禅师已经等候在江边,看见苏东坡从对岸过来,一下船就面红耳赤地冲上来了。佛印禅师就哈哈大笑,说了一句话:“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这时候苏东坡知道上当了,他自己写八风吹不动,没想到这一个字就把他吹过江来了。所以他就非常惭愧,自己确实功夫不到,远远不及八风吹不动的地位。
八风是哪八风呢?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风。这八种东西最容易动摇人,所以能做到八风吹不动,学佛的功夫就很了不起了,他能够伏得住烦恼。显然东坡居士还没有达到,但这个人也很了不起,他回去之后就很好地检点,把自己的心放谦虚了。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去找佛印禅师,跟禅师很谦虚地说:“前些日子弟子有点洋洋自得,后来虚心检讨,过了一段修行的日子,现在真的可以做到八风吹不动了。”佛印禅师一听这个话就知道,他还是傲气没有放下。于是给他旁边一个侍者递了一个眼色。他的侍者是个小沙弥,很聪明,很伶俐,马上就领会了师父的意思。于是这个小沙弥跟苏东坡讲:“东坡居士啊,我们师父经常对我们赞叹你,说你真的不愧是大学士,是上根利智的人,一经提醒就能够悟到玄理,真是一闻千悟啊。今天见到您这么气虚意下,果然不同凡响,使我们大开眼界。”这几句赞叹苏东坡的话一递过去,东坡居士又开始洋洋自得起来,喜形于色。这时候佛印禅师说:“东坡居士啊,我们小沙弥这么几句赞美你的话,就把你捧得像上了天一样,洋洋自得起来了,怎么还能说八风吹不动呢?”东坡居士知道自己又失态了。所以我们要知道真正八风吹不动的功夫,那就是“功夫成片”,毁誉来了,名闻利养来了,或者是贫贱环境都使我们的心如如不动,因为我们的心常在道上。
像苏东坡这样学佛,懂得佛法也不少,广学多闻,但是在学佛的功夫上没有真正落实,往往是佛学知识很丰富,但是没有真正落实佛的教诲,这就是恩师常常提到“佛学”和“学佛”不同。
恩师去年十月到英国,在伦敦剑桥大学跟他们的教授、学生在一起研讨,就谈到这个问题。那些教授带的博士生做的论文,有写《无量寿经》的,有写王维思想的,都是佛学家、儒学家,恩师就跟他们讲:“你们是在搞佛学、搞儒学、搞道学,而我跟你们相反,我是学佛、学儒、学道,所以我这一生活在快乐中,而你们还活在烦恼痛苦中。”那些教授、学生们一听,真有道理,自己还经常会发脾气,会生气,儒家讲的宽恕,佛家讲的忍辱都没有用上,所以确实搞的是佛学和儒学。
古人不能学苏东坡,今人不能学梁启超,这些人都是佛学家,但是他们没有了脱生死,没有能够伏得住烦恼。所以真正从哪里修起呢?《弟子规》这句话是最好的起修方法,“闻誉恐,闻过欣”,就能够帮助我们慢慢做到毁誉都不动心。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我们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犯过失,这也是正常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累积到今天,非常深厚,这些习气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就犯过失了。比如刚才说到的苏东坡居士,听到人家赞美他,他就很高兴,洋洋自得了,听到人家批评他,他就很恼怒,这些都是习气。所以犯了过失,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那什么叫真正行善呢?改过就是行善,每天能够改一过,那么三年下来,这个人也就接近圣贤了。
当然犯过失有的是有心的,有的是无心的,所以过失的大小程度就因此而不同了。那么“无心非”,不是存心犯的过失,他是不小心,或者不警觉,这也是一种错。要知道无心所做的过失都有因果,更何况是“有心非”,有心非就是故意做,那是心里真正起了贪或嗔,造成大的恶业,这种叫恶。无心所做的是因为痴,愚痴,所以贪嗔痴就是过失的根源。而无心犯了过失、造了罪业,总有因果报应。比如说一句话不慎,出口伤人,对方就怀恨在心,他将来会寻机报复你,当他报复的时候,就是果报现前了。有时候这种果报也很冤枉,自己都不知道他为什么对我这么怨恨。更何况人有三世,前生所造的恶业,自己忘掉了,对方也可能忘掉了,但是两个人一见面,“阿赖耶识”在心田里的业习种子就现行了,他的怨恨现行后就会报复。所以无心犯的过失都有因果,更何况有心犯过失,那种恶报就更惨烈了。
犯了过失怎么办呢?犯了过失最关键是要懂得忏悔。下面讲了“过能改,归于无”,能够改过,把过失都改掉,将来不再犯了,就没有了。《菜根谭》告诉我们一句话:“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如果我们犯了过失懂得后悔,懂得忏悔,那么这种弥天的过失,都可以补救。怕的是不肯改,也不以为自己有过失,还要掩饰,文过饰非,那“倘掩饰,增一辜”。本来你可能是无心所做的过失,但是你不肯承认错误,这一掩饰,“无心非”都变成“有心非”了,恶业就更重了,“辜”就是过失。所以文过饰非的人,都是薄福之人。
圣人并不会因为自己有了过失,而觉得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反而会觉得有过失不肯改,是最可耻的,那叫自暴自弃。圣人跟我们其实是平等的,在心境上是无二无别的,不管是世间的圣人,还是出世间的圣人——佛,跟我们也是无二无别的,所区别的是他们把过失都改过来了,所以称圣人、称佛。而我们有了过失不肯改,也没有改过来,那就叫凡夫。《了凡四训》提醒我们:“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如果这一天你不知道自己有过失,非就是过失,那么等于你这一天都安于自是、自以为是,那就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了。
谁不会有过失呢?谁都会有过失。恩师经常说,两种人看不到过失,第一种,成佛了,佛没有过失,他是完全究竟圆满的善现前;另外一种人就是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断了善根的人,没救了,必定是要堕落地狱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满身的过失,他自己看不出来,还认为自己没有过失,反而天天说人家的过失,这种人叫一阐提。所以我们学《弟子规》,关键要常常反省自己,我们有没有这个过失,如果我们也是这样子,那不也就是一阐提吗?所以“一日无过可改”,一日看不到过失,就“一日无步可进”了,那就没有办法进步了。《了凡四训》说:“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我们这世间聪明的人很多,资质不错的人很多,为什么他这一生却好像没有什么建树,道德学问也并不怎么样,马马虎虎,平平常常,为什么呢?就是因循二字耽搁了他一生。因循就是苟且一生,不肯努力向上,所以本来可以成为圣贤君子,而他没有能成就,这很可惜。特别是我们今天闻到圣教,儒释道三教的经典我们都有机会学习到,假如当面错过,不肯用功学习,就叫做“甘于自是”,就是自甘堕落了。
别人说到我们的过失,不要去掩饰,一掩饰的话,就显得自己虚伪了,以后他也不会再说你的过失了。不是说你没有过失,而是他看你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就是不说,因为你这个人没救了,他还说你干嘛?过去章太炎就不说袁世凯的过失,袁世凯这个人实在是个小人,不值得我们去说他的过失。袁世凯做人做到这个样子,就真的是可怜了。所以不但对我们的过失不能掩饰,甚至还要做到凡是有过失都要归于自己,虽然有些过失不是自己一个人导致的,比如说我们团体的工作,一起做的工作,这个工作可能因一些条件不具足,失败了,不完美,那么这个时候,我要怎么做呢?要归过于己,说这件事情是因为我没有做好,所以导致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这是我的过失,我向大家道歉。归过于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德,他有这样的心量,自然就受人恭敬,也会被选作领导。所以我们晓得在一个单位里,做领导的人要想想我们有没有做领导的心量,我们有没有做领导的修养?不能够因一件工作不成功,而责备你的下级,自己干干净净,一个过失都没有,那不可能的。起码你的过失在于你用错人了,至少这条过错是归于你的。
古代的圣王,像商朝的汤王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如果是看到平民百姓谁有过失,汤王会想到,那个过失不是百姓的,是他自己的。恩师的老师雪公老人,当时他在台中教导大家,开经学班,恩师也是经学班的一位学员,在他门下学习经教。雪公老人非常重视德行的培养。有一次学生们因为讲学没有认真努力,讲得不好,还讲错了,就向老师来请罪。拿着一根教鞭来到老师面前,跟老师说:“我们没有好好用功,辜负了您老人家,我们来向您老人家请罪,请老师用教鞭责打我们。”老师看到这种情形,一句话都没说,拿起教鞭就往自己身上打。在场的同学们看了之后都流眼泪了,老师就说:“是我自己没有教好你们,你们没有过失。”雪公老人的这种圣德,确实令我们敬佩和感动。
所以真正懂得过归于己,这是培养自己大德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把过归于自己,让别人看了好像是吃亏了,其实没有吃亏。假如你真没有过,你把别人的过失归给自己,甚至被人嘲笑,被人辱骂。要知道吃亏是福。别人的讥嫌,别人的嘲笑,正好帮我消业障,是求之不得的。每天还用去拜佛消业障吗?在这个当下业障就能消掉,所以吃亏是福。过归于己,功归于人。一件事情做顺利了,事情办好了,有功了,这时候要赞叹别人,说这事你做得好,我都没有帮什么。这样跟大家合作,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恭敬和爱戴。
当人诚信到了极处的时候,他的品德修养就跟圣贤人一样。印祖讲,其实圣贤之道就两个字,非常简单,“诚”与“明”,“诚”就是真诚,“明”就是事事不迷,能够觉悟,这就是圣贤。从哪里修呢?从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洒扫应对,待人接物,修自己的诚信之心。所以《弟子规》的目标和宗旨就是培养圣贤,一个小孩从小在家里和学校,落实德行教育,在德行上扎下根,他长大以后,确实就是圣贤人,就是正人君子。所以如果我们家里有小孩,要懂得在德行上给他扎好根,扎了根之后,将来教什么都好教,这个根没有扎好,出去之后,很容易受社会的污染。
第五章 泛爱众
这一章总共分二十一条。我们一开头就讲到,《弟子规》总共讲七桩事情,“入则孝”、“出则弟”、“谨”、“信”,这是“泛爱众”,下面还有“亲仁”、“学文”,这都是孔老夫子在《论语》中教诲自己弟子的规矩。前面的孝悌谨信这些德行主要是修养自身的,都是养自己的厚德,是自利,这一章的“泛爱众”是利他。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就是广泛地对大众要有仁爱。这里讲的爱是泛爱,就是广大的爱,也就是博爱,心量是很广阔的,绝对不是指情人之间的爱,那是很小很小的爱,并不广大,甚至爱父母,爱兄长,爱家里的人,这种爱还是小爱,要把这种爱拓展开来,“凡是人,皆须爱”,这样的爱心就大了。
其实圣贤的存心也就是这种“泛爱众”的存心,这种存心的根在于孝悌。对父母孝顺,对兄长敬爱,他就能拓展自己的心量,对一切人的父母、长辈,都如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爱他们,对一切人的兄弟都如对自己的兄弟那样敬爱,这就是“泛爱众”。
繁体字的“爱”字中间是个“心”,放在“受”字中,这表明爱是什么呢?爱是从“心”从“受”,也就是说要用心去感受,感受什么呢?感受对方的需要,对方需要什么,我就尽力地满足、帮助他,这就是爱心的流露。所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那就是一种爱。这种爱绝对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假如说我对他好,那是希望将来他对我好;或者是我对领导好,希望将来领导提升我;甚至我对这个女朋友好,希望她将来跟我结婚……这些爱都是有所图的爱,不是真爱。因为他有私心在,有这个私心,爱就小了,就偏了。《弟子规》要我们做到的爱,是无私的爱心,完全为人,绝不为己的这种爱心,它是无条件的,正如父母爱我们一样,父母爱我们是无条件的奉献,他们并不要求我们将来报答,那是一种无私的爱。
佛菩萨对我们众生的爱就是真正无条件的爱。佛教里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就是无条件,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原因,就爱我们,就对我们慈悲,他把我们看成是一体的,就如我们爱自己的身体一样。每个人都爱自己的身体,左手痛了,右手去抚摸它,还要讲什么条件呢?右手和左手讲什么条件呢?不用啊!为什么?因为是一体嘛。所以真正的贤人君子,他能够存心爱人,他把一切的众生看成自己的同胞,看成自己的一体,所以他能做到“凡是人,皆须爱”。《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教典,它主要是对人而言,但是我们也要把心量扩开,人是众生之一,还有不是人的众生你要不要爱呢?一切众生皆须爱!你的爱心扩展到花草树木,然后再扩展到对一切的动物。孟子都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由自己对父母亲的爱心,扩展到仁民,对民众的仁爱,由对民众的仁爱,又扩展到对一切物的爱心。
佛家讲的一切众生皆须爱,这些众生也包括我们看不到的众生,以及其他法界里的众生。佛家讲六道:天道、修罗道、人道,还有畜生、饿鬼、地狱,这是凡夫有六道;圣人还有四圣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我们都得爱。所以有这样一种存心,这就是真正的佛菩萨。实际上世间很多的宗教,有一定历史传统的宗教,像基督教,像天主教这些宗教,他们都提倡爱。《圣经·新约》里就说“神爱世人”,甚至把独生子都献给他们,爱世人就是“凡是人,皆须爱”,是没有条件的,并不是说是基督教徒,神才会爱的,不是基督教徒,神就不爱了,人可能有这种心态,神绝对没有。所以懂得这个了,基督教徒和非基督教徒也能够和睦相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在神的大爱之中,为什么不能团结友好呢?
其他宗教也都是讲仁慈,这个仁慈是对一切的人都是仁慈的,所以恩师曾经写过一个墨宝,他说“世间所有宗教的根本就是仁慈博爱,其目的在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说“凡是人,皆须爱”,可能有人会问了,难道恶人也要爱吗?有人问过恩师,像希特勒这种人,残害多少无辜,杀了五百万的犹太人,这种恶贯满盈的人难道还要爱他吗?恩师说:“对啊,也要爱他。”为什么呢?因为他本性本善,《三字经》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本性都是相同的。释迦牟尼佛讲,每个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为什么我们现在又不同了?跟圣贤,跟佛菩萨相去甚远呢?那是因为“性相近,习相远”,习气让我们跟圣贤人远离了。所以他造罪业,做恶事,都是他的习性使然,无始劫来养成的自私自利,追求名利、五欲六尘的享受,养成的贪嗔痴慢这些习气,让他这么做了。其实他本来不想这么做的,只是被习气逼的,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他甚至忘记了自己本有的纯善的本性。所以我们要看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的,我们就要爱他。不能看他的习性,看他的习性当然就有善恶的区别了。诸佛看一切众生,就如同诸佛,为什么呢?因为他看的是众生的性,那是无二无别的,所以就懂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所有的众生都是被天所覆盖的,头顶着青天,脚踩着大地,是跟我们平等的,所以我们要爱他们。
这里引申的意义是,我们要效仿天和地,天覆盖一切众生,它并没有分别,没有区分善恶。地也是一样,它没有说你是恶人我就不载你了,是善人才载你,它也一切平等,不分智愚贤不肖,都是“天同覆,地同载”。圣人效仿天地之心,效仿天的仁爱,地的厚道,厚德载物,能够容纳一切善与不善。要知道那些不善是他的习气,他本来不是这样的,他一定会变好的。
马鸣菩萨给我们讲:“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就是本性纯善,本来有的。《弟子规》里所讲的自性的性德我们本来就有,每个人都能做到,现在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不觉”,这是习气,不觉本无。本来没有的为什么不能把它剔除呢?所以可以剔除。本有的可以恢复,所以恶人可以变成善人。
我们这次学《弟子规》,着重从学佛人的角度来学习。因为恩师也是看到很多学佛多年的同修,包括我在内,功夫都不得力,就连断恶修善最基本的一层都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基础。《弟子规》没有做好,没有做到,所以大力提倡学习《弟子规》,这一次,我们就有必要站在学佛人的立场上,来学习《弟子规》。
学佛的人,特别是听恩师讲经多年的,都愿意求生净土。对求生净土的人,《无量寿经》里讲了两个条件:第一条是发菩提心;第二条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两条缺一不可。很多人一向专念做得不错,每天都念阿弥陀佛,念好几万,念经也念不少,一向专念还能做到,但是发菩提心没有做到。功夫不得力,往往就是缺少菩提心。那么菩提心怎么发呢?《弟子规》这一条就教我们发菩提心,“凡是人,皆须爱”,这是广大平等的菩提心。要懂得“人”是代表一切众生,不仅是地球上的众生,还有其他星球,广袤的宇宙中,所有世界的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爱的对象。发这种心就是发菩提心,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看待。
在理上讲得通,在事上也很有可能,一切众生可能就是我的父母,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里打转。我们看到西方国家的科学家们都证实有因果轮回,很多案例,轮回真有啊。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史蒂芬森教授一个人就收集了三千多个案例,证实真有轮回。既然有轮回,我们就要知道我们每一生中都有父母,这些父母也都还在轮回,可能这一生我变成人,他可能变成一只鸡,一条狗,都未可知。所以我们要是用刀宰杀这只鸡,你怎么知道那不是你过去的父母呢?你怎么知道他将来不能成佛呢?他现在就是未来诸佛,更何况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由于没有闻到佛法,在六道里,特别是在三恶道里受苦。在地狱里正在受上刀山、下油锅的煎熬,正在声嘶力竭的叫喊,我们有没有听到?看到那些鸡鸭,就知道它们可能就是我们过去的父母兄弟,家亲眷属。现在他们正在被宰割、烹煮,痛苦万分,我们有没有感受到?想到这里真是要发菩提心,要度生生世世的父母。所以《弟子规》我们真正要做到,第一条就讲“孝”,孝是根本,发菩提心也是建立在孝的基础上,真正爱父母,就想救父母,看到过去生中这么多父母,在地狱里受煎熬,受无量的痛苦,于心不忍,所以我们发心要成佛道,要广度众生,要帮助他们。这时候菩提心就真正发出来了,发出大心要为一切众生,努力去修行,这是报恩。那么求生净土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很难成就,得发心求生净土,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具足神通智慧,才能帮助过去生中的父母。常常这样去思维,菩提心就发出来了。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我们真正培养爱众的那种仁心,对一切的众生都仁爱、慈悲、关怀、帮助,这种行就高。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仁爱之心越大,他的品行就越高。真正品行高的人,他就会逐渐为人所知,为人所恭敬、爱戴,那么他的名望就自自然然高起来了。这叫做实至名归,他不是去求的,是自自然然的,因为他的道德学问,他的这种仁爱,这种心行很高,所以名望也非常高。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你是不是真的品行学问高,还是只有这个名气,名不符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你不是真的德行高,只是名高,就是名不符实,慢慢地大家看出来了,也就疏远你了,“人所重,非貌高”。貌似很高,这种高包括什么呢?比如说你有高的学位,你有很多的资产,可能地位很高,名气很大,这一些都属于貌高,不是真正的高,真正的高我们要看道德、品行、学问。
“才大者,望自大”也是如此。名望一定是跟着一个人的才华、学问相配,才华大的当然名望就大,人所佩服的并不是他的这种名望或是他说得怎么好,要看他有没有真才实学。古来的大德,都是因为有真实的道德学问,才为世人所敬仰。比如说孔老夫子,他出生在一个很平凡的家庭,但是由于他一生不辍地追求圣贤之道,养成自己完美的人格,所以被后世所敬仰。孔老夫子的弟子们也是因为佩服他真实的道德学问才跟他学习,并不是因为他的名气大,也不是他说得好听。所以我们要知道,看人要懂得看他的实质,什么是实质呢?德行学问,是他的实质,有的人他可能其貌不扬,但是他有真实的道德学问,这种人就是我们的善知识,我们应该亲近他,向他学习。在古代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东晋时代,有一位道安法师,这是一位佛门大德。他在年轻的时候,因为长得很矮小,很丑陋,所以被人看不起,可是这个人真有德行,真有才华。他出家以后,还是个小沙弥,他的师父就让他扫地去,有一天他就跟师父说:“师父,我在这儿扫地扫了很久了,你能不能给我一部经,我想学习一下。”师父就随手拿了一部《辨意经》给他,说你拿去看吧。第二天,道安法师回来见师父说:“师父,这本经我已经会背了,你能不能再给我一部?”师父觉得很吃惊:“什么?你能背了?”因为《辨意经》有五千多字,所以,一个晚上能背下来那是天才啊!于是师父又给他一本《成具光明经》,这本经有一万多字。结果第二天道安法师又回来:“师父,这本经我也会背了。”师父看着他,皱着眉头说:“出家人不能打妄语!”道安法师说:“我没有打妄语啊,不信我背给你听。”于是他就把这两部经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背了出来。他的师父知道自己小看这位小沙弥了,这位小沙弥确实有过人的天赋,就对他说:“你不必在这里了,我已经没有能力来教你了。”就劝他另投明师。道安法师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他有真实的道德学问。后来他学佛很用功,博闻强记,而且依教奉行,成为了一代祖师大德。他对佛教的贡献也很大,因为他才华出众,知识渊博,道行很高,所以名望也很高。真的行高之后,名望就跟着高了。因为他的名望大,办了很多佛教的事业,比如建很多译经场,很多梵文的经典被翻译成中文。而且道安法师还礼请了印度的一些高僧大德来中国传法,翻译经典。我们知道当时很有名的一位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就是道安法师劝当时的皇帝符坚去西域龟兹国邀请来的。道安法师门下有很多高徒,很多大师级的出家人,最有名的慧远大师,我们净土宗的初祖,就是他的高足之一。而且道安法师还制定了很多佛教的制度,包括僧尼的戒律,从他那时候开始,他把所有出家人的姓改成姓“释”,释迦牟尼佛的“释”。这是“行高者,名自高”;“才大者,望自大”最好的一个例子,这是中国所说的“丑僧俊道”。这个出家人长得丑,但是他的道行却是很高的。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这一条是讲真存仁爱之心的人,他看别人就如同看自己一样,众生跟我是一体的,他有这个观念。所以当看到别人有能力、有才华、有道德、有学问,他总是会赞叹,而自己有能力有学问总是跟大家分享。所以他绝对不会有私心。如果觉得“我这个学问道德不可以传授别人,或者传给别人的时候得留一手”,那么这就是私心。有这种私心表明他还没有跟大众一体的仁爱之心。当人家有比我们高的能力、学问、道德,我们对他要更加尊重,千万不可以觉得他高过我了,我不是将来就没有名望了吗?这是嫉妒的心,嫉妒心起来之后往往就会想方设法批评人。当然假如那个人不是佛,难免是有过失的,菩萨都有过失,这个过失被他找出来之后,他就大加批评、指责,目的就是为了他人的名闻利养不要超过自己,所以这些都属于私心,要知道私心是我们痛苦的根源。佛告诉我们,众生的苦难就是执著而来的。执著什么呢?执著我,有我就有人,人我就对立起来了,有我就有自私,自私就造成了我们在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地受苦难。所以要懂得,凡是起了私心之后,马上要警觉到,这个是我痛苦的根源所在,要把它放下。
那怎么放下呢?从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方面来学习。看到人家好的,一定要随喜。别人好,就如同我好一样,由衷的高兴,并不是表面上的,虚伪的恭维、虚伪的赞叹,那个不管用,心里还是自私,还是嫉妒,有这种业因将来就会有恶的果报。所以因果就在你的用心,如果你的心恶,哪怕你的行为是善的,将来都会有恶的果。《朱子治家格言》上说“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就是看到人家有喜庆,不能够生妒嫉,他有喜庆我就有喜庆,是一样的,因为他跟我一体;别人有祸患了,不可以生喜幸心,看到别人遭殃了,心里还偷偷笑,那就不善到极点了。我们如果能够帮助他,那就要帮助他,纵然不能帮助他,也要生起怜悯之心,看到他遭殃了,受祸害了,跟他同样地难过,这是仁爱心。
【勿谄富,勿骄贫。】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6-9-19 13:03:16
|
只看該作者
——参加净宗学院二〇〇五年“幸福人生讲座”的感想
末学茂森有幸参加净宗学院二00五年三月六日至十三日在澳洲图文巴市举办的为期八天的“幸福人生讲座”。这次讲座是由净宗学院院长、澳洲昆士兰大学暨格利菲斯大学荣誉教授净公上人老教授发起的。这是净公上人老教授为推动世界和平,化解冲突劫难,唤起大众真诚爱心的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一次重要活动。本次讲座,由净公上人教授的学生蔡礼旭老师主讲,他以古代圣贤教育基础课本《弟子规》为教材,全部课程共为四十个小时。参加者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地区,有三百多位听众欢聚一堂,包括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的人:有大学教授,中小学老师,律师,公务员,警官,企业家,大、中、小学生,退休人员,家庭妇女等等。主讲用华语,讲座特设同步英语翻译和越南语翻译。讲座全程在网路上现场直播,全世界每个地方都能收看。
蔡老师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侃侃而谈,将中华圣贤的教导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当今时代的特色和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例子,传送到听讲者的内心,如同海浪不断地拍打着我们心上的岩石,令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包括末学在内,时而会心微笑,时而感怀落泪,时而忏悔往事,时而感奋未来……听者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德教熏习中滋养浩然正气;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中激发崇高志向;在缅怀前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中领略圣贤之心……听众中有一位七十岁的马来西亚妇女连连叹息,觉得与《弟子规》相逢恨晚,为自己不会教育子女而感到内疚;收看网路直播的一位台湾同学特地传真一封感谢信来,说自己听了讲座之后痛哭流涕,向母亲认错,忏悔过去的不孝;澳洲格利菲斯大学的杜威汉教授(Professor Toh Swee-Hin)在听了英语同步翻译之后,表示也要积极开展伦理道德教育的活动,并准备在三月二十一日澳洲和谐日在大学里组织一次伦理道德讲座……
圣贤教育之光驱走了我们心中的愚昧和黑暗,让我们找到了做人的准则和生活方向。
我学习了《弟子规》,心中常惭愧。我从小学读到博士毕业,整整读了二十年书,然而三十二岁的我却从来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圣贤教育。我的专业知识也许已经是高楼,可是我的品行道德却还是茅屋。我虽在大学任教六年,身为人师,可是在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待人接物方面仍然常犯过失。我深切地感到,我们这一代青年多么需要系统的伦理道德教育,多么需要圣贤教诲的滋润啊!使我们把眼光从金钱、名利、物欲的焦点移开,从竞争和斗争中松绑,从自私自利中解脱,而代之以真诚、爱心、平等、和谐、礼让、互助、宽恕、包容、天下为公。正如《弟子规》所说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我们多么希望拥有这高尚的情操,我们多么希望能生活在爱和感恩的世界里!我很庆幸自己有此殊胜的机缘,能接受圣贤之道的补习教育。
我发愿今后在生活中落实《弟子规》的教导,在家做孝子,在学校做一个好老师,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对自己清净寡欲,对社会尽职奉献。不断完善人格,立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实践与弘扬圣贤的救世利民之道!
我深深感到,《弟子规》不仅是儿童应该接受的最重要、最基础的教育,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终身奉行的规范。我们成年人应当补上这一课。
《弟子规》的作者是清朝李毓秀先生,他是根据中国古圣贤的教导而编写的。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中孔老夫子提出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此教导为总叙,全文以三字一句,分七部分加以阐述,共一千零八十个字,具体列出为人子女和学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自身修养、治学态度以及世间的礼仪与规范。《弟子规》着重品德修养教育与生活教育,培养为人子女和学生一生中应具有的素质,教导弟子应敦伦尽分,诚意正心,作君子之行,乃至成圣成贤。
蔡老师的讲解,是以净公上人教授的著名演讲《中国人的远祖是怎样教导他的后裔》为纲领,而详加推演《弟子规》的教学,因而显得在广博中有深度。净公上人教授指出: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年前,代代相传。这种美好的教育教我们的是什么呢?——教我们的是伦常大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教我们做学问道德的功夫: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教我们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教我们处世态度: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教我们待人接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而以上修身、齐家、治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总纲,全部体现在《弟子规》的教学中。《弟子规》所阐述的道理,譬如“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恩欲报,怨欲忘”;“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泛爱众,而亲仁”等教诲适用于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以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
这些教导是圣贤自性真诚的流露,所以听闻学习能唤起我们每个人好善好德的天性。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希望推动伦理道德价值观教育,我觉得《弟子规》是最好的基础教材。
落实《弟子规》必须从教育者本身做起,以身作则。圣贤教导我们要“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君、亲、师这三种责任。比如做父亲的,为一家之长,要负责带领好这个家庭,履行“君”的责任;又要关爱子女,做一个慈父,履行“亲”的责任;要教导好子女,同时自己也做子女的表率,履行“师”的责任。这三种责任都做好了,我们的教育才能圆满。希望各界仁人志士共同推动伦理道德教育,新闻媒体加以积极宣传,形成社会风气,那么幸福的人生,和平的世界是指日可待了。
感恩净宗学院举办的“幸福人生讲座”。道德的精华在这里展现,圣贤的教诲在这里闪光,爱与和平的种子在这里萌芽生长。我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走出学院的大门,我突然明白净公上人教授所说的:“《弟子规》是儒佛大道修学的基础,是断恶生善的生机,亦即自救救他于无尽苦难的至善妙方!”
后学钟茂森 写于澳洲昆士兰大学校园
二〇〇五年三月二十日
附录:《弟子规》溯源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堪称人类智慧菁华。
《弟子规》正像一位五千岁的老人,向后世子孙们娓娓讲述着祖先源远流长的文明。
《弟子规》的纲目渊源,很容易追溯到《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我们追本溯源,《弟子规》可以一直上溯到《礼记》。
周公制礼做乐,立君臣之道,以德治国,教化天下,不仅使周朝绵延八百年不衰,更自周公后礼乐大兴,后世人得以定尊卑,明天理、人理、物理,从此天下教育有了参证准绳,孔老夫子以及夫子之后的历代尊儒尚儒者,树立了学圣希贤的行持规范,更为当今伦理德行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孔老夫子当年最仰慕的人,是圣哲周公,所以孔老夫子述而不作,以古圣先贤行谊为范,删述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的《礼记》,充分论述了礼的本质,以及礼的运用,字里行间,都折射着先哲的人文关怀,时时处处蕴涵着祖先的深厚恩德。
其实,我们现在学习的《弟子规》中的许多内容源于《礼记》。
例如:
1、《礼记·曲礼上》中说:“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这与《弟子规》的“冬则温,夏则凊”;“居有常,业无变”相应。
2、《礼记·内则》里说:“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这与《弟子规》的“亲有过,谏使更”;“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相应。
3、《礼记·问丧》里说:“哭泣无时,服勤三年,思慕之心,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这与《弟子规》的“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相应。
4、《礼记·祭义》中说:“事死者,如事生……”这与《弟子规》的“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相应。
5、《礼记·曲礼上》中说:“立必正方,不倾听。”这与《弟子规》的“步从容,立端正”相应。
毋庸置言了,《弟子规》与《礼记》是同本一源,是我们儒家圣哲人,代代承传下来的生活规则,它们的本质都是一个恭敬。诚如历代先贤对《礼记》的注解中所说:“礼者,理也”;“礼者,履也”。是说礼是一种成文的规则,是让我们去履行实践的,也就是让我们拿来做的。
《礼记·曲礼上》开篇第一句话:“毋不敬.”而整本《弟子规》句句通人的心性,孝也好,敬也好,都无非是讲人的心境,所以《弟子规》从头至尾讲的是孝敬、有礼。小而言之,是我们建立人和的立身处世态度,大而言之,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弟子规》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以孝道为原点,进而做到“长者先,幼者后”;“尊长前,声要低”尊敬所有的师长,……再把仁爱之心,推及到万事万物,达到“泛爱众”。正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人与人要和谐,人与自然也要和谐,整个世界都要和谐,和谐来自我们礼敬的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被誉为礼义之邦,那是内在和谐的外在体现。
当我们按照《弟子规》做到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那么在一切日常言语行为中,自然会小心谨慎,讲信修睦,和大众相处时平等、博爱,时时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这些做人方面的应对进退都学到、做好了,有多余的时间才去学习其它有益的学问。
所以《弟子规》是拿来做的,不是拿来背的,要解行相应。“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一句,做一句,做到了,才能够更深刻地感受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有多么深远,才能够体会祖宗的深恩厚泽,进而圆满自己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
时至今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久弥新,它是我们人生幸福的金钥匙。一九八八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说,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从两千年前的中国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的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这些世界顶尖级的人物,懂得我们中华先祖留下的文化是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与大道,而我们却弃之已久,惭愧之至。
中华民族,古来崇尚教育,并坚信教育应从幼儿开始,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好自己的本分,一切从落实《弟子规》开始”。当今大德仁人,也一再呼吁要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生理念,做社会大众的示范。
因此,《弟子规》是儒学根本,要承传先志,继往开来,就要从《弟子规》做起,其它经典是枝叶花果,扎根的教育要做好。
让我们以诚敬的心学习《弟子规》,亲近这位五千岁的老人,在生活中学《弟子规》,做《弟子规》,演绎《弟子规》,真正的学习是力行,教育的本质是以身作则,正己化人是圆满的教育,所谓“赞天地之化育”,效法天地之德以教化天下民众,唯此,才可以承继弘传祖宗的智慧德能,才无愧于圣贤弟子、炎黄子孙,无愧于与天地并称之三才。
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伦理道德能够规范成文,流传至今,使得我们乃至后世子子孙孙言而有则,行而有法,动而有道,这是中华之幸,万世生民之幸!
今以溯源《弟子规》为缘,感念祖恩,愿我辈学子仁人,勿负圣哲先贤苦心,尽发殷重真心,读诵受持此修德立业之根基《弟子规》,于敦伦尽分中渐入圣贤之域,为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为世界乃至法界和平恪尽一己之力。
——编者谨呈
后 记
钟茂森博士的《弟子规》学习心得报告,和一般的学习讨论方式有所不同,是应机说法,针对当今社会各阶层不同学人,从作为成人、作为父母、作为修道之人,作为在世间想立大业,甚至想在出世法上能成就道业的角度来进行的学习探讨。
一直以来,有人认为《弟子规》应该作为童蒙养正教材,是给孩子学的,认为自己是成年人,《弟子规》就不必学了。其实《弟子规》并不是只给孩子学的,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圣学的根基,教儿教女要先教自己,所以,大人、父母更应该学。
《弟子规》,采用三字一句、两字一韵的形式,共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分为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个部分,为我们讲了一百一十三件事,读来琅琅上口,又详尽列出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道德和礼仪规范,便于受持,尤其强调到家庭教育乃至生活教育的细节,所以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修身规范。
我们都希望能够在此生成就优良的品德,成功的事业,幸福的人生;学佛的人,也希望这一生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那么,《弟子规》作为落实伦理道德教育的一部教材,正是我们一生成就学业、家业、事业、道业的根基,所以本次的学习讨论定名为“修德立业的根基”。
博士秉承恩师教诲,把《弟子规》看成入《华严》的根基,甚至把《弟子规》与佛家大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同,因为佛教华严境界讲的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而《弟子规》中所讲的日常生活中的修为,同样含有《华严》深奥的学问。我们后学者要懂得去深入,在平常生活中,善用己心去体悟其中深刻的道理。
博士修学精进得法,由浅入深,小大不二,芥子须弥,以佛学角度解读《弟子规》,升华了这部儒学基础典籍,把《弟子规》所阐述的道德品行、义理,完全导引到人人本具的自性。“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真正能够力行、学文合一,学习并在生活中践行《弟子规》,一定可以恢复圆满的自性,即通过修持《弟子规》,把性德变成我们日常生活行为的规范,觉悟人生,达到成圣成贤,所谓“圣与贤,可驯致”。
报告中一再重申,教育的本质是上行下效,成年人希望孩子学习《弟子规》,一定要懂得先做好榜样。孔老夫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教不如身教,自己身正,正己化人,孩子自然学到。何止教育孩子如此?人在社会中离不开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的道德关系,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哪一伦中不需要模范?若志士仁人欲推行圣贤之道,更要自己先涵养德行,然后能教化天下,道业方成。
修德悟道,道在哪里?《弟子规》第一部分“入则孝”,第二部分“出则弟”,孝是德之本,修道根基就在孝,所谓“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前两部分孝悌是后面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五个部分的基础,孝悌为人本,修身之根,由亲亲,到仁民,到爱物,然后走入圣贤之域。所以当年孔老夫子按照《弟子规》教导学生,三千弟子孝亲尊师者众,也以此成就了诸多世间圣贤,而孔老夫子自己成为德侔天地、垂宪万世的至圣。世间圣贤尚且要奉行《弟子规》,何况想要成就出世间的圣贤,作佛作菩萨的修道之人呢?就更要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谓“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当代一位大德说:“孔孟学说之根本,落实于《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其枝叶花果耳。”这是讲《弟子规》是根本之根,真正想有成就,就要在根上扎根,《弟子规》句句做到,道德的根就扎稳了,我们这一生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就都有了把握。
《弟子规》给了我们人伦中的所有规范,甚至不仅仅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是待人处事的良箴,成圣成贤的妙法,成佛成菩萨的至要,看似简易,其义理宏深,“如海一滴,具百川味”,欲修德立业、成圣成贤,求生净土、作佛作菩萨,当是尽早发菩提之心,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做起,从《弟子规》的字字句句做起。
正如今人见钟博士,会感佩其承继先志之德行高义,慨叹其解读经典之淹贯博洽,孰不知今之风范是以孝为本,落实圣贤教诲几十年之性德流露耳。我辈徒呼负负,未若以博士为范,从《弟子规》,从孝亲尊师行得一步!
——编者谨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