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98|回復: 0
|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二十二
[複製鏈接]
|
|
戌五、发起邪愿(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名为发起邪愿?
这一科是「广辨亏损」有十种因缘,前四种因缘讲过了。现在是第五科「发起邪愿」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名为发起邪愿」?怎么叫做发邪愿呢?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求生天等」。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求生天等
谓如有一、依止邪愿修行梵行。言我所有若戒、若禁、若常精勤、若修梵行,当得生天,或余天处。
「谓如有一、依止邪愿修行梵行」,就是一个修行人他虽然是佛教徒受了比丘戒,但是他没有佛教的思想,他心里面这个目的是不合道理的所以叫做「邪愿」。「修行梵行」,他也修梵行但是目的是不对的,什么目的呢?「言我所有若戒、若禁、若常精勤」,他自己内心里面有这样的思想那么发为语言:「我所有」的或者是「戒」、就是重戒,或者是轻戒、就是「禁」。「若常精勤」的持戒,或者是「修梵行」;「持戒」就是「梵行」,但是另外又说「梵行」,应该说是其他的定慧叫作「梵行」。「当得生天」,他希望将来能生到天堂去,生到欲界天享天福。「或余天处」,或者是往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他的目的并没想要得圣道。
天二、爱乐利敬
或复爱乐利养恭敬,而修梵行。谓因此故,从他希求利养恭敬。即于如是利养恭敬,深生染着。
前面这个「邪愿」是求生天、是将来的事情,那么现在或者他是希求现在的利养恭敬,我修梵行能得到利养、能得到人家的恭敬,因此而修梵行的。「谓因此故」,就是因修梵行持戒的关系,「从他希求利养恭敬」从另外的人得到利养恭敬。「即于如是利养恭敬,深生染着」深深地爱着这个利养、爱着这个恭敬。
亥三、结
如是名为发起邪愿。
这就叫做「发起邪愿」。那么这个人他不是想要得涅槃、不是想要得圣道,那么这就是不符合佛法的思想。
戌六、轨则亏损所摄(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轨则亏损所摄?
前面是第五科。这是第六科轨则亏损了,属于这一个范围的。分三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轨则亏损所摄」呢?
亥二、释
谓如有一,于威仪路、或所作事、或诸善品加行处所,所有轨则不顺世间违越世间、不顺毗奈耶违越毗奈耶,准前广说。
「谓如有一,于威仪路」,对于这个行住坐卧的事情。「或所作事」其他的一切事情,前面有讲过了。「或诸善品加行处所,所有的轨则不顺世间」是「违越世间」的,「不顺毗奈耶违越毗奈耶」,就是违背佛陀的教导的。这一段文,「准前」面的文「广说」。
亥三、结
是名轨则亏损所摄。
戌七、净命亏损所摄(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净命亏损所摄?
这是第七科、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净命亏损所摄」呢?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别辨相(分二科) 地一、非法追求
谓如有一,为性大欲,不知喜足,难养难满。
「谓如有一,为性大欲」,说是有这么一个修行人他的心里面不是少少的贪欲心,很大的贪欲心。「不知喜足」,已经得到的生活所需的这些事情,还不知道喜足。这个人的欲也是很大是「难养又难满」。
《披寻记》八○○页:
为性大欲等者:谓欲令他知己有德,当有所施,当有所作,是名为性大欲。不于随一衣服饮食卧具等事便生欢喜,不生知足是名不知喜足。不能独一自得怡养,又复追求余长财宝,是名难养。若得微少或得粗敝难自支持,是名难满。
「为性大欲等者:谓欲令他知己有德」,他的想法呢,愿意令别人知道他有道德。「当有所施」,这样子人家就会供养他了。「当有所作」,或者为他做事情。「是名为性」叫做「大欲」。这就是没有得到东西,还想要多得叫「大欲」,已经得到的还不知足,叫「不知喜足」。「不于随一衣服」,随顺因缘得到的「衣服、饮食、卧具等事便生欢喜」,他不生欢喜,「不生知足,是名不知喜足。」
「不能独一自得怡养」,他不能单独一个人自己很快乐的生活,他不能,他需要别人侍奉他。「又复追求余长财宝」,还要追求其他的这些财宝,「是名」叫做「难养」,这个人不容易养活。「若得微少」,若是得到的利养得到的少,「或得」到的是「粗敝」的「难自支持」,一定是要特别美好的,「是名」叫做「难满」。
常以非法追求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及诸资具,不以正法。
这个人,若是真实生活上有需要而不足,去追求也是可以的。但是方法不对,用非法的手段去追求,「不以正法」,不遵循佛陀所开示的方法,所以这是不对的。
《披寻记》八○○页:
常以非法追求衣服等者:此中非法,如下别释:或依矫诈,或邪妄语,或假现相,或苦研逼,或利求利,种种状相应知。
「常以非法追求衣服等者:此中非法,如下别释」,下面有特别有解释。「或依矫诈、或邪妄语、或假现相、或苦研逼、或利求利」,这些种种的相状这都是非法,用这样的方法去追求的都是非法了。
这是第一科「非法追求」。第二科是「贪求的方便」,就是贪求所需的方法。分五科,第一科是「依诈威仪」。
地二、贪求方便(分五科) 玄一、依诈威仪
又为贪求种种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具因缘,方便显己有胜功德,矫诈构集非常威仪。
「又为贪求种种的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这些资具的因缘,方便显己有胜功德」,他怎么样去贪求这些衣服饮食呢?他自己善巧方便的,在大众之中显示自己有殊胜的功德,就这样子办法。「矫诈构集非常威仪」,就是欺骗性的…,这「构集」就是显现出来不平常的威仪,他若是显出来一个殊胜的一个面貌、或者是一个怪样叫人家注意,表示他有道德。这样子。
《披寻记》八○○页:
矫诈构集非常威仪者:此中显示依矫诈相而有追求。方便示现离欲者相:谓于一时身业安住,威仪进止无有躁扰,于一威仪能经时久不多惊惧,终不数数易脱威仪,是名矫诈构集非常威仪。
「矫诈构集非常威仪者,此中显示依矫诈相」,就是欺诈、欺骗相貌,「而有追求」,用这样的方法追求衣服、饮食等。「方便示现离欲者相」,他现出来他是离欲的,其实心里面有大欲但是表现出来是无欲的相貌。「谓于一时身业安住、威仪进止无有躁扰」,这个身业,他的身体安住在那里,这「威仪」行、住、坐、卧的进止,或者是动、或者是静,而都是很如法的不是那么样的躁扰,不是动乱的境界。「于一威仪能经时久」,坐在那里能坐很久是「能经时久」。「不多惊惧」,没有多惊惧的事情。「终不数数的易脱威仪」变异他的威仪、他不。「是名矫诈构集非常的威仪」是这样子。
为诳他故,恒常诈现诸根无掉、诸根无动、诸根寂静,由是令他,谓其有德,当有所施、当有所作,所谓承事、供给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及诸资具。
「为诳他故,恒常诈现诸根无掉」,为了欺骗人他常常的「诈现」,也就是欺骗人,现出来「诸根无掉」,前面就是「威仪进止无有躁扰」这叫做「诸根无掉」。还有「诸根无动」,也是能安住不动。「诸根寂静」,这一个威仪能够「经久时住」这些事情。「由是令他,谓其有德 」,说这个人有功夫、有修行。「当有所施」说这个人这么样有功德,这是良福田啊!应该去布施他、供养他。「当有所作」,应该为他做事情,做什么事情?「所谓承事」能够随顺他的意思去为他做事情,还「供给」他的「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及诸资具」,就这样子
《披寻记》八○一页:
恒常诈现诸根无掉等者:谓如前说威仪进止无有躁扰,是名诸根无掉。身业安住,是名诸根无动。于一威仪能经时久不多惊惧,终不数数易脱威仪,是名诸根寂静。
「恒常诈现诸根无掉等者:谓如前说威仪进止无有躁扰」,这叫做「诸根无掉」。「身业」是「安住」的,是名叫做「诸根无动」。「于一种威仪能经时久,不多惊惧,终不数数的易脱威仪」,「是名」叫做「诸根寂静」。就是这样欺骗人。
亥二、依邪妄语
又多凶悖、强口、矫傲、修饰其名、执恃种姓。
前面这是「依诈威仪」,前面「依诈威仪」他没有说话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威仪。现在这是「依邪妄语」他说话了。
「又多凶悖」,说这个人内心里面很凶恶的不合道理,他心里面的思想不合道理。「强口、矫傲」,他发言的时候「强口」、就是强词夺理,没有道理也讲出一个道理来叫「强口」。「矫傲」,态度特别的骄慢、瞧不起人。「修饰其名、执恃种姓」,这「修饰其名、执恃种姓」怎么讲呢?看《披寻记》。
《披寻记》八○一页:
修饰其名执恃种姓者:不观待义安立假名,谓是阿罗汉等,是谓修饰其名。谓生婆罗门家是最胜种类,所余剎帝利等是下劣种类,是名执恃种姓。此中显示邪妄语相应知。
「修饰其名执恃种姓者:不观待义安立假名」,按常理说是「观待义安立假名」;说这个人是修四念处由暖、顶、忍、世第一到了初果见道了,断除了分别我执见苦、集、灭、道,有这样的功德了,「安立」名为「须陀洹果」,乃至安立名为「阿罗汉果」,有这样的义然后安立这个名。现在他这个人「不观待义安立假名」,不去看有没有这种真实义就立出一个名字来、立出假名,立出什么名字呢?「谓是阿罗汉等」,他说他是阿罗汉了,得阿罗汉果。或者是高明一点,自己不说,派他同一思想的人去宣传说「某某人是阿罗汉」,就这样宣传。「是谓修饰其名」,把自己的名立出个好名字来。
「谓生婆罗门家是最胜种类」,这约印度的风俗民情来说,生到婆罗门家、婆罗门是最胜的种姓,「所余剎帝利等是下劣的种类,是名执恃种姓」。「此中显示邪妄语相应知」,就是说邪恶的谎话来骗人的意思。
或求多闻,或任持法。为利养故,亦复为他宣说正法。或佛所说,或弟子说。或自己宣说已实有德,或少增益。
「或求多闻,或任持法」,说这个人或者是这样,他愿意多闻佛法。「或任持法」,这「任持法」就是诵经,把这经论背下来叫「任持法」。「为利养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目的也不是想要学习圣道,是想要得到利养,所以这个目的还是有问题。「亦复为他宣说正法」他多闻、闻持,为利养故也为别人宣说正法。「或佛所说」的正法,「或弟子所说」的正法,这是说佛、弟子所演说的佛法。「或自己宣说已实有德」,他自己有什么道德。「或少增益」,或者说他真实有这种功德他也向人说,或者是少少的增加一点,其实没有那么多功德就说有那么多功德,增加了,这就是又有妄语了。
这是依邪妄语,希求名闻利养。
玄三、依假现相(分二科) 黄一、举求衣服
或于他前方便现相,为求衣服,或求随一沙门资具,或为求多,或求精妙。虽无匮乏,而现被服故弊衣裳,为令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知其衣服有所匮乏,殷重承事,给施众多上妙衣服。
「或于他前方便现相」,这是「依假现相」,分二科,第一科「举求衣服」。或于别人的面前方便现出一种相貌来,目的是什么呢?「为求衣服,或求随一沙门的资具」、所需要的东西,「或为求多」、或者多求,或者求这个精妙的衣服,这些资具。
「虽无匮乏,而现被服故弊衣裳」,前面说是「或于他前方便现相」,现什么相呢?这说出来;「虽无匮乏」,说是这个人他的衣服是很多了并不缺少,但是他显现出来他的衣服是「故弊的衣裳」,是破旧的破烂的,穿个破烂的衣服现出这个相来。「为令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为令对佛法有净信的这些长者、居士、婆罗门等「知其衣服有所匮乏」,这个人穿个破烂的衣服,这是没有好的衣服穿。就「殷重的承事」,这些长者居士就很诚恳的来尊重他来承事于他。「给施众多上妙的衣服」,他成功了,欺骗来了。
下面第二科「例余资具」。
黄二、例余资具
如为衣服,为余随一沙门资生众具,亦尔。
「如为衣服」是这样子,「为余随一沙门的资生众具,亦尔」也是这样子,就是用方便善巧的方法来欺骗。
玄四、依苦研逼
或于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所,如其所欲不得称遂,或彼财物有所阙乏,求不得时,即便强逼,研磨粗语,而苦求索。
这第四科「依苦研逼」。「或于净信长者、居士」,或者这个人对于佛法有「净信的长者、居士、婆罗门所」,在他的住处。「如其所欲不得称遂」,如果他「所欲」所想要得到的没有成功,人家长者居士没有布施给他。「或彼财物有所阙乏,求不得时」,前面说是衣服饮食,现在说是财物他有所阙乏,他向人家要求而没得到,「即便强逼」,即便强硬的逼迫人家要布施给他,怎么办呢?「研磨粗语」,这个「研磨」就是没个完一直地纠缠他向他要,是这样子,于是说出来的话是很粗恶的语言。「而苦求索」,人家不给、苦苦地向人家要,这是叫做「依苦研逼」。
下面第五科「依利求利」。
玄五、依利求利
或彼财物无所阙乏,得下劣时,便对施主,现前毁弃所得财物,如是告言:咄哉男子!某善男子、某善女人、方汝族姓及以财宝、极为下劣,又极贫匮;而能惠施如是如是多妙悦意资产众具。汝望于彼、族姓尊贵、财宝丰饶;何为但施如是少劣非悦意物?
「或彼财物无所阙乏」,或者这个人他的财物很多、并不缺少。「得下劣时」,所以他向人家求的时候人家给他一点,给的也不是那么殊胜「下劣时」,「便对施主,现前毁弃」,他就对着这个施主,当着面就把他给的下劣的东西毁坏了、丢在一边去了,「毁弃所得的财物」。「如是告言」,然后对这个施主说了:「咄哉男子!」这个「咄」就是诃斥他的意思。「某善男子、善女人,方汝族姓」,说某某善男子、善女人他若和你相比,「方汝」就向你相比较的话、或者是族姓相比、或者财富相比是「极为下劣」,那个善男子、善女人都不如你,那个善男子、善女人族姓也是下劣、财富也是下劣。「又极贫匮」,而那个善男子、善女人很贫苦的。「而能惠施如是如是多妙悦意资产众具」,他布施给我的东西还很多、而且还都是好的,令我非常欢喜的「资产众具」。「汝望于彼」,「族姓」是「尊贵」的、「财宝」是「丰饶」的,「何为但施如是少劣非悦意物」呢?怎么是这样子呢?
这叫做「依利求利」。
天二、出略义
彼由如是,或依矫诈、或邪妄语、或假现相、或苦研逼、或利求利种种状相,而从他所非法希求所有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诸资生具,非以正法而有所求。由非法故,说名邪命。
这下面「出略义」。前面是「辨相」,辨别他欺人的这些不合道理这些相貌,这下面「出略义」。
「彼由如是」,那个修行人由于这样的现出的相貌、说出这么多的语言,或者是「依矫诈」欺骗的、或者是「邪妄语」欺骗、或者「假现相」欺骗、或者是「苦研逼」的欺骗、或者「依利求利」,这一共是五种相貌,是「种种的状相」。「而从他所非法希求所有的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诸资生具」,「非以正法而有所求」,他不能够遵循佛陀所开示的正法去有所求。「由非法故,说名邪命」,这叫做「邪命」,用非法的手段来维持他的生命。
亥三、结
如是名为尸罗净命亏损所摄。
结束这一段。这是第七科,下面第八「堕在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戌八、堕在二边(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名为堕在二边?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极乐行边」。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极乐行边
谓如有一,耽着受用极乐行边,从他所得或法非法所有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及诸资具,爱玩受用,不观过患,不知出离。是名一边。
「谓如有一,耽着受用极乐行边」,这个修行人他是贪着受用极乐的这一方面、这一边的,这生活要特别的美满特别的如意,那么这样子他怎么办法呢?「从他所得的或法非法、所有衣服饮食」从别人、从施主那里得来的这些衣服饮食或者是如法的、或者是不合法的。这是爱合法的衣服饮食,或者不合法的非法的;出家人不应该穿这样的衣服、出家人不应该有这样的饮食,但是他都不管这些。「卧具病缘医药及诸资具,爱玩受用」,非常爱着这个衣服卧具病缘医药,来受用这些。「不观过患」,他不观察这样受用是有过失的。「不知出离」,也不知道从贪、瞋、痴里面解脱出来他不知道这件事,他只是一味的爱着是名叫做「一边」,这是乐边,快乐的一边。
天二、自苦行边
复有一类,好求受用自苦行边,以无量门而自煎迫受极苦楚。谓依棘刺、或依灰坌、或依木杵、或依木板、或狐蹲住、或狐蹲坐、修断瑜伽。或复事火,谓乃至三承事于火。或复升水,谓乃至三升上其水。或一足住、随日而转。或复所余如是等类修自苦行,是第二边。
「复有一类,好求受用自苦行边」,这是另一边是苦一边。说是另外有一类的修行人他欢喜受用自己苦,他的生活很苦的这一边,什么苦呢?「以无量门而自煎迫」,很多苦的方法,用苦的方法来苦恼自己。「受极苦楚」,很大的苦恼的事情,什么事情呢?「谓依棘刺,或依灰坌」,这个「棘」就是树长刺的,用那个树有刺的来刺他的身体,他是住在那个上面。「或依灰坌」,就是用灰来喷在他的身体上面,他就住在这个境界里面。「或依木杵」,或者是住在木杵。这个「杵」、下面说「木板」,木板应该是平的、木杵应该是圆的;以木杵为住处,或者是以木板为住处。「或狐蹲住、或狐蹲坐」,这个「狐」…,他在那儿住,这个「住」,行住坐卧这个「住」应该是立,但是这个地方说狐狸蹲坐、蹲住,这个事情没有看见过是怎么样坐法?「或狐蹲坐」,或者是狐狸蹲在那里是坐还不能盘腿坐,这么坐。「修断瑜伽」这样修行。前面这都是一种苦恼的境界。
「或复事火,谓乃至三承事于火」,就是印度有这个事火的外道,那么一天要祀奉这个火要祀奉三次,早晨起来的时候要拜这个火礼敬这个火,然后种种的香木来烧火,或者是种种的油灯这也是火,或者是杀种种的动物来祭祀这个火,一天最少要三次来「承事于火」。「或复升水」,在水里面,「谓乃至三升上其水」,这个《遁伦记》上说,说是它要二个柱,二个柱放在水里面,一个手捉着一个柱、一个脚踩在这个柱上面,在水里面升起来,一天要三次「乃至三升上其水」。「或一足住」,或者是不在水里面,在太阳下面一个足立在那里,「随日而转」,方向就面向太阳,太阳怎么转他就怎么转。「或复所余如是等类修自己的苦行」,或者是吃饭吃得非常的少这样饿自己。这「是第二边」的苦行。前面乐是一边。
亥三、结
如是名为堕在二边。
这个就很明显地不是佛教徒了。
戌九、不能出离(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名为不能出离?
现在第九段「不能出离」分三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不能出离呢?下边第二科解释。
亥二、释
谓如有一、或戒或禁,由见执取,谓我因此若戒若禁,当得清净解脱出离。一切外道所有禁戒,虽善防护,虽善清净。如其净清,不名出离。
「谓如有一、或戒或禁,由见执取」,他在佛法里边也受了戒但是他有这个邪知邪见,或者我见、我所见、常见、断见这些见的执着。「谓我因此若戒若禁」,他自己在私底下这么说:「我因此」或者是持的重戒或者是轻戒或者是轨则圆满,「当得清净解脱出离」,就会得到涅槃就能出离生死得解脱了。这是「不能出离」,因为他有邪知邪见那是不能解脱的。
「一切外道所有禁戒,虽善防护,虽善清净」,这地方明白地解释出来,你没有认识到佛法的正见的时候,你也很难知道怎么叫正见、邪见。现在明白地说,佛法以外的外道他们也有戒,也有禁戒,「虽善防护」,虽然他们能够努力地防护这个戒,不要犯戒。「虽善清净」,持戒这个也持的很清净没有违犯。「如其净清,不名出离」,虽然他努力的防护戒令他清净,但是他不能够得涅槃不能得解脱的,因为这个解脱要没有邪知邪见、没有我我所见才能得解脱,所以他只是……那些邪知邪见无论如何是不能得解脱了。
亥三、结
如是名为不能出离。
戌十、所受失坏(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名为所受失坏?
一共有十种因缘亏损于戒,现在是第十科「所受戒失坏」了,分三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所受失坏」呢?下面加以解释。
亥二、释
谓如有一、都无羞耻,不顾沙门,毁犯净戒,习诸恶法。
「谓如有一,都无羞耻」这个人,「不顾沙门,毁犯净戒,习诸恶法」,这个人他完全不顾虑这个大体的佛法的处境,或者是对在家居士有信心、无信心的事情他完全不管,他就自己毁犯了净戒,「习诸恶法」,数数地做种种恶事。
《披寻记》八○二页:
习诸恶法等者;此中恶法、谓极猛利无惭无愧不信佛等,毁谤贤圣邪见相应故,或复种种的恶法现行故,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四卷十五页)。
「习诸恶法等者;此中恶法、谓极猛利的无惭无愧不信佛等,毁谤贤圣的邪见相应故」这叫做恶法,「或复种种的恶法现行故」,「如摄异门分说。」
内怀腐败、外现真实。犹如净水所生蜗牛,螺音狗行。实非沙门;自称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
「内怀腐败、外现真实」,总而言之这个修行人他心里面都坏了、腐烂了,外边表现的还是真实的。「犹如净水中所生的蜗牛」似的,他是「螺音」是「狗行」。「实非沙门;自称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
亥三、结
如是名为所受失坏。
申二、结说异名
略由如是十种因缘,名戒亏损,世尊或说尸罗亏损,或时复说尸罗艰难,当知于彼诸因缘中,由二因缘:谓不能出离、及所受失坏。由余因缘,当知唯说尸罗亏损。
前面这「十种因缘」说完了。这下面第二科,结说他的不同的名字。
「略由如是十种因缘,名戒亏损」,他虽然受了戒是个佛教徒了,但是他的戒是不清净是被破坏了,或者被他自己的思想破坏了、或者被他的行为破坏了。「世尊或说尸罗亏损」,这样的情形佛有的时候或者说这叫做「尸罗亏损」,「或时复说尸罗艰难」,用这个词句来形容这件事,这个戒是不容易受持的;「艰难」。
「当知于彼诸因缘中,由二因缘:谓不能出离,及所受失坏」。这底下就是作者,这本论的作者说了:「当知于彼诸因缘中」就前面这十种因缘里面,有二种因缘,那二种因缘呢?一个「不能出离」和「所受失坏」,就是最后这两种因缘,这两种因缘叫这个名字、叫「不能出离」、叫「所受失坏」。「由余因缘,当知唯说尸罗亏损」,其余的八个叫做「尸罗亏损」,是这样解释。
《披寻记》八○三页:
由二因缘等者:谓二因缘通说尸罗亏损及与艰难。所余因缘唯说尸罗亏损应知。
「由二因缘等者:谓二因缘通说尸罗亏损及与艰难。所余因缘唯说尸罗亏损」这么解释,这是在名字上的范围有广、有狭的不同。
前面是第一科是「十种亏损」。下边「翻例相违」。
未二、翻例相违
与此安立黑品因缘相违,白品所有因缘,当知说名尸罗圆满、尸罗清净。
「与此安立黑品因缘相违,白品所有因缘」,上面这一大段是安立的黑品的十种因缘,与这十种因缘相违反的就是白品所有的因缘,这也就是十种因缘,「当知说名尸罗圆满、尸罗清净」,是这样意思。
巳三、六异门(分二科) 午一、引教(分六科)
未一、根本(分二科) 申一、标
有处世尊宣说尸罗,名为根本。
前面第一科是「辨」,第二科是「亏满十」,现在是第三科「六异门」,有六种异门。分两科,第一科是「引教」、引佛说的话,第二科就加以解释。这「引教」里面分六科,六个异门,第一科是「根本」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有处世尊宣说尸罗名为根本」,说有的地方佛宣说这个尸罗、这个戒,名字叫「根本」。
申二、证
如伽他说:若善住根本,其心便寂静。因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
「如伽他说:若善住根本,其心便寂静」,若是这个比丘能安住在根本上面,他的心就会寂静而不浮动。「因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这里面若是圣见相应、恶见就不相应,若恶见相应呢圣见就不相应;现在说「善住根本,其心便寂静」,那就是圣见相应、恶见不相应了。
《披寻记》八○三页:
因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者:谓因圣见相应、恶见不相应故,后证无作究竟涅槃,名心寂静应知。
「因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者:谓因圣见相应、恶见就不相应故,后证无作究竟涅槃,叫作心寂静应知。」就是最后成功了。
这个地方说到「根本」,只是把名字「标」出来。这个第二科这个偈颂是引证、是「证」。「有处世尊宣说尸罗,名为根本」这是标,「如伽他说」这是引证、是证。下边长行的文就解释什么叫「根本」,那文在后边。
这是第一个名为根本。现在第二个叫庄严具分二科,第一科标,第二科证。
未二、庄严具行(分二科) 申一、标
有处世尊宣说尸罗,名庄严具。
有处世尊宣说尸罗叫作「庄严具」。
申二、证
如伽他说:苾刍苾刍尼、戒庄严圆满。于不善能舍,于善能修习。
「如伽他说:苾刍苾刍尼,戒庄严圆满」,用戒来庄严自己这是最圆满的功德。「于不善能舍,于善能修习」,什么叫做庄严呢?就是不善的恶法能弃舍,善的「善法」、没有过失有功德的事情你能修习,这就叫做「庄严」、这就叫做「戒庄严圆满」。
下面第三科「涂香」分二科,第一科「标」,第二科「证」。
未三、涂香(分二科) 申一、标
有处世尊宣说尸罗,名为涂香。
「有处世尊宣说尸罗」名之叫作「涂香」,这香涂在你的身上。这是「标」。
下面「如伽他说」是「证」。
申二、证
如伽他说:苾刍苾刍尼、戒涂香圆满。于不善能舍,于善能修习。
「苾刍苾刍尼、戒涂香」是「圆满」的。「于不善能舍,于善能修习」,这叫做「戒涂香」。
未四、熏香(分二科) 申一、标
有处世尊宣说尸罗,名为熏香。
这第四科就是「熏香」。第一科是「标」,第二科「证」。
申二、证
如伽他说:阿难有香类,顺风善能熏;逆风亦能熏,顺逆熏亦尔,
「阿难」佛招呼阿难说:「有香类」,这香有种种类,现在这一种类的香,「顺风善能熏」、这顺风这个香能够熏过去,有的香「逆风也能熏」,你看这是厉害,风吹不走,你这香气它吹不走、它也能令你香。「顺逆熏亦尔」,有的香顺风也能熏、逆风也能熏,这是更厉害,那么这就叫做「熏香」。
未五、妙行(分二科) 申一、标
有处世尊宣说尸罗,名为妙行。
用这个名字来赞叹这个戒。
申二、证
如伽他说:身妙行能感,可爱诸异熟,于现法当来,语妙行亦尔。
「如伽他说:身妙行能感,可爱诸异熟」,你这个身体能够修有意义的善行将来能感到、能成就可爱的果报。「于现法当来」,得到可爱的果报、什么时候得到呢?「于现法」现在这一生里面就能得到、或者是「当来」来生才能得到,分这么两个阶段。「语妙行亦尔」,「身妙行」这样子、「语妙行」也是,你说这样的好话,或者现在就能得到好的可爱的果报、或者是将来就得到可爱的果报。
这前面讲到业杂染那个地方说到:这个得灭尽定的人他从定里出来,你供养他,你就能得现报。你母亲不信佛法有种种过失,你能够诚意地转变你母亲的思想使令他相信三宝你也能得现报,那前面说过。供养佛也是,供养这个初果须陀洹也是能,当然供养这些得灭尽定的大阿罗汉也能得现报。不过这个《大毗婆娑论》上说出一件事来,但是也是有个条件,「你不要障碍别人的布施」,你没有这样的过失的话你都能得现报,你若有这种过失就不能得现报了。
《披寻记》八○三页:
身妙行能感可爱诸异熟于现法当来者:谓身妙行,能感可爱异熟。若顺现受,名于现法;顺生受等,名于当来。有寻有伺地说:诸善业亦由事重受现法果故(陵本九卷三页)。
那就是对于父母你有特别的善业也是得现报,对三宝里面也特别有什么善业也容易得现报。
未六、律仪(分二科) 申一、标
有处世尊宣说尸罗,名为律仪。
这是第六科,一共「六个异门」,现在是第六。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证。
「有处世尊宣说尸罗,叫做律仪」怎么知道呢?
申二、证(分二科) 酉一、伽他
如伽他说:诸有惠施主,具戒住律仪;有阿笈摩见,及有果正见。
「诸有惠施主」,这个能「惠施」的这个人,他具足了戒,安住在「律仪」上面、就是戒。但是这个人还「有阿笈摩见,及有果正见」,还有这个功德,那么他的律仪就具足了。
《披寻记》八○四页:
有阿笈摩见及有果正见者:此中阿笈摩见谓法住智。及果正见谓真实智应知。法住智者:谓如佛施设开示无倒而知。真实智者:谓如学见迹观甚深义。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十卷十七页)。
「有阿笈摩见及有果正见者:此中阿笈摩见谓法住智」,这「阿笈摩」以前讲过,旧的翻译叫「阿含」,新的翻译叫「阿笈摩」,翻到中国话翻个「传」,这「阿笈摩」翻中国话翻个「传」,就是三世诸佛展转传来的圣教,所以叫做「传」。「谓法住智」,这个「阿笈摩见」是什么呢?就指「法住智」说的。「及果正见」,就是这两种见,「谓真实智应知」,这个「真实智」应该是指「果正见」说。
现在下面:「法住智者:谓如佛施设开示无倒而知」,这个法住智和涅槃智,就是什么叫做「法住智」呢?就是你没得圣道你还在凡夫的境界,你听闻了佛法由闻思修的智慧能通达生死的缘起、涅槃的缘起,你能知道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这就叫「法住智」。这个「法、住」,「法」有生死法、有涅槃法,苦集二谛是生死的缘起、灭道二谛是涅槃的缘起,这都叫做法住。你通达这个法住的智慧就叫做「法住智」,但是这个是通于闻思修的。
这个真实的智慧,就是圣人了,你得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那个无我、无我所的无分别智,那是叫做真实的智慧,那个智慧不可破坏的是成功了的。
这个是「诸有惠施主,具戒住律仪」,他还「有阿笈摩见」就是有法住智,还「有果正见」有真实的智慧,这个律仪就圆满了。
前面这个是「伽他」。下面是「长行」
酉二、长行
复有说言: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律仪,乃至广说。
像前面那六大段,这样意思。
午二、释名(分六科) 未一、根本(分二科) 申一、问
问:何缘世尊宣说尸罗名为根本?
前面是「标」出来这有六门,下边一一地解「释」,分六科,第一科先解释这「根本」分二科,第一科「问」。
什么因缘「世尊宣说尸罗名为根本」呢?什么理由呢?
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标义」。
申二、答(分四科) 酉一、标义
答:能建立义、能任持义,是根本义。
这个「根本」用这两个意思来解释。
这是「标义」,下面解释原因。
酉二、释因
由此尸罗建立任持一切世间及出世间,能引无罪最胜第一快乐功德,令生令证,是故尸罗说名根本。
「由此尸罗」。「尸罗」名为「根本」的道理在那里呢?「由此尸罗」,由于你受了戒你能够受戒、持戒清净,他就会「建立一切世间及出世间的功德」、能「任持一切世间及出世间的功德」,所以叫做「根本」。怎么叫做「建立」呢?「能引无罪最胜第一快乐功德令生令证」,这个「建立」就是「能引」的意思,原来没有、现在有了出现了叫做「建立」,原来这个地方没有房子、现在有因缘把房子造起来了这叫做「建立」。「建立」就是「能引」也就是「能生」的意思。能够引发出来没有罪过、没有过失而有功德、最殊胜的功德、最第一的功德,令你得到快乐的果报的功德。「令生」,就是原来没有现在有了叫「令生」,有了以后能够「任持」不失掉、「任持」就是不失掉,那到什么时候不失掉呢?就是「证」,你得圣道了你成就的功德永久不失掉。这样说呢,初果以后的功德叫做「证」,以前暖、顶、忍、世第一叫做「生」,这是有这个差别。「是故尸罗说名根本」,这个「根本」是这样意思,能建立、能任持叫做「根本」。
这是第二科「释因」,下面第三科「喻成」。
酉三、喻成
譬如大地,能建立任持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令生令长。
「譬如大地」,譬如说我们居住的这个大地,「能建立任持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令生令长」,这个「一切的药草卉木丛林」都在这个大地上建立,就是大地能生出来一切草木、能「生」,没有而有叫「生」,有了以后还继续增「长」,那就是表示「任持」的意思。
酉四、指前
如是尸罗如前广说。
这就是,那个大地就是譬喻你受的戒法。说这个大地的震动,地震把这大地破坏了,这就表示这个世界上的人持戒不清净的关系。「如是尸罗如前广说」,这个「大地」就譬喻这个「尸罗」、就譬喻「戒」,在前面解释过了,用那六大段解释了。
这是解释这个「根本」解释完了。下面第二科解释「庄严具」
未二、庄严具(分二科) 申一、问
问:何缘世尊宣说尸罗,名庄严具?
这是第一科「问」,下面第二科回答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分二科,先「举余世间」。
申二、答(分二科) 酉一、释(分二科) 戌一、举余世间
答:诸余世间耳环指环腕钏臂钏及以宝印金银鬘等妙庄严具,若有成就幼稚黑发少年盛壮姝妙形色而服饰之,少增妙好。非有成就朽老衰迈齿落发白年逾八十或九十者而服饰之,当有妙好。唯除俳戏令众欢笑。若遭病苦财货匮乏亲戚丧亡当尔服之亦无妙好。
「诸余世间耳环、指环」,「诸余世间」就是一般的社会上的大众,这个社会上的人戴着「耳环」、耳上戴个环、「指」上戴一个「环」,或者是「腕」上有个「钏」或者是「臂」也有个「钏」、这个庄严具,「及以宝印和金银鬘等」、用金银做的鬘用宝做的印,这也都是庄严具。「等妙庄严具」,这都是很好的庄严具。「若有成就幼稚黑发少年」,假设这个人现在他成就了「幼稚」、就是小孩的时候,头「发黑」没有白,这个「少年」人是盛壮的时候,「姝妙的形色,而服饰之」,这样的人他这样的形色,微妙的形色成就没有失掉的时候,他服饰这样的庄严具「少增妙好」,他若戴上耳环指环这些庄严具的时候少少地能增加了多少「妙好」,这个庄严具会有这个作用。
「非有成就朽老衰迈、齿落发白、年逾八十或九十者而服饰之,当有妙好」,「非有成就」就是没有成就、他没有成就那么多的盛壮姝妙的形色,他现在成就了什么了呢?「成就了朽老」这个人身体朽了老了、「衰迈」了年纪大了、齿也落了头发也白了、年纪都超过八十岁或九十岁的人「而服饰之,当有妙好」,说这么大年岁的人戴上一个耳环指环等,「当有妙好」,也还是不是那么庄严。这个人不是「成就了朽老衰迈的人戴上这庄严具会增加了几分的好」,不是的。「唯除俳戏令众欢笑」,不过另外有个例外,就是年纪大了的人他也戴上耳环戴上这个那个、戴上庄严具,但是这是一个「俳戏」、就是唱戏的人,他若这样戴上庄严具呢,令大众会欢笑,这是有一点特别。
「若遭病苦、财货匮乏」了,说是这个人他现在正遇见有病苦的时候,「财货匮乏」没有财货,「亲戚丧亡」了,「当尔服之」,也是没有妙好,也是不行。
这是说「余世间」的事情,这些庄严具的事情。
戌二、显戒殊胜
戒庄严具,于一切类于一切时若有服者皆为妙好。
这是第二科「显戒殊胜」。佛法里面,佛陀的慈悲智慧为我们制订的这个戒也是一种庄严具,但是这个庄严具还是特别的,「于一切类」,不管你是年轻人、是中年人、是老年人在「一切时」你戴上这个庄严具的时候都是庄严的,你老年人戴上这个庄严具、你能持戒清净也是庄严,乃至小孩子持戒清净也是庄严。
酉二、结
是故尸罗名庄严具。
未三、涂香(分二科) 申一、问
问:何缘世尊宣说尸罗,名为涂香?
这是第三科叫做「涂香」分两科,第一科「问」,第二科是回答。回答里边分两科,第一科解释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显因」。
申二、答(分二科) 酉一、释(分二科) 戌一、显因
答:由此所受清净无罪妙善尸罗,能正除遣一切所受恶戒为因身心热恼。
「由」于这个所秉受的「清净」没有污染、没有罪过、特别好的这个戒,你秉受这个戒法。秉受这个戒法有什么好处呢?「能正除遣」,能够「正除遣」、非常地恰到好处,能够「除遣」、消除去「所受恶戒」,或者杀生为职业的、以盗、杀盗淫妄以这些为职业的「为因身心热恼」,你若做这些有罪过的事情你身心有「热恼」、苦恼。你若是受了佛所制定的戒呢,就把这一切的热恼消除了使令你清凉,说这个涂香有这种好处。这下边说个譬喻。
戌二、举喻
譬如最极炎炽热时,涂栴檀龙脑香等,一切郁蒸皆得除灭。
「譬如最极炎炽热时,涂以栴檀香、龙脑香等」,那个最极炎热的时候,你涂上这个香呢,「一切的郁蒸皆得除灭」,那些热恼的事情都除灭了。
酉二、结
是故尸罗,说名涂香。
未四、熏香(分二科) 申一、问
问:何缘世尊宣说尸罗,名为熏香?
这第四科、分两科,第一科「问」。第二科回「答」分两科,第一科解释,第一个「显因」。
申二、答(分二科) 酉一、释(分二科) 戌一、显因
答:具戒士夫补特伽罗遍诸方域,妙善称誉声颂普闻。
说受了戒以后,他能具足地安住在清净戒上的人,这个补特伽罗这个人,「遍诸方域」普遍到一切,不管东南西北各地方「妙善称誉」,有很好很好的赞叹、赞叹他。「声颂普闻」,赞叹他的「声」,「颂」者也是赞叹;赞叹他的声音是普遍到诸方域都听到了,说:「某某善男子、善女人能持戒清净」、赞叹他。
这是「显因」。下面第二科举个譬喻。
戌二、举喻
譬如种种根茎香等,随风飘扬遍诸方所,悦意芬馥周流弥遴。
「譬如种种根茎香等」,各式各样的香、根也香、茎也香各式各样的香,「随风飘扬」,随着这个风吹来了就飘到各地方「遍诸方所」,「悦意芬馥周流弥遴」,越来越远,到各地方都闻到香。说是这个善男子若持戒,这个戒香也周流到各地方去大家都知道。
酉二、结
是故尸罗名为熏香。
未五、妙行(分二科) 申一、问
问:何缘世尊宣说尸罗,名为妙行?
这是第五科、分两科,第一科「问」。第二科回「答」。
申二、答
答:申此尸罗清净善行,能趣妙乐,往妙天趣、向妙安隐,故名妙行。
由于这个戒法它是清净无垢、是有功德的善行,你若能够具足这个功德的时候「能趣妙乐」,能够往生到安乐的地方去,这「趣」、从此至彼叫作「趣」。你若持戒清净就能到安乐的地方法所以叫做「妙行」,这「行」就是能到另一个地方去叫「行」。「往妙天趣」,这里指出来一个地方,前面说「能趣妙乐」的地方,「妙乐」是什么地方呢?就是能到天上去,「往妙天趣,向妙安隐」,能对向到特别安隐的地方去、没有苦恼那个地方,你到那个地方去就不到三恶道苦恼的地方去了,所以叫做「妙行」。
未六、律仪(分二科) 申一、问
问:何缘世尊宣说尸罗,名为律仪?
什么理由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答」
申二、答
答:由此尸罗清净善法,是防护性,是息除相、是远离体,故名律仪。
《披寻记》八○五页:
是防护性等者:性能防护恶不善法,名防护性。止息不善业道所生诸不善业,名息除相。弃舍不律仪思,与信等五善根俱行,名远离体。
「是防护性等者:性能防护恶不善法」,你若持了戒的时候不犯戒,他就能保护你了不受「恶不善法」的侵略、不受他的压迫、不受他的逼迫,这就叫做「防护」、保护你的安全,若「恶不善法」来就使令你不安全了。
「止息不善业道」,怎么叫做「息除相」呢?因为你若持戒了的话就停止了不善业道,这不善业就停下来了,这些罪过的事情就停下来,「不善业道所生的诸不善业」都停下来了,「名叫息除相」。
怎么叫做「远离体」呢?「是防护性、是息除相、是远离体」,怎么叫做「远离体」呢?「弃舍不律仪思,与信等五善根俱行,名远离体」,因为你若是能够持戒清净就弃舍了不律仪的这个行动,这个「思」就是受、想、行的那个「行」,这个不律仪的行都弃舍了。「与信等五善根俱行」,你这个戒法、持戒清净,清净里面和信、进、念、定、慧的这五种善根在一起活动所以叫做「远离体」,远离了恶法而本身是清净功德庄严的,所以做「远离体」。
【补充讲解】《披寻记》七九八页第六行:
昨天讲的这个「太极浮散」这一段,我感觉这个《披寻记》就是讲得很明白,所以就根据《披寻记》来讲。
谓如有一、坚执恶取、非处恶作,于不应作诸恶作中、浪作恶作,非处于他起轻懱心、或恼害心,于其非处、强生晓悟。如是名为太极浮散。
还是根据这个《披寻记》说:「坚执恶取等者:谓若见取、若戒禁取、是名恶取」,先解释这个「恶取」,什么叫作「恶取」?就是你有见取、有戒禁取就叫作「恶取」。
这个「见取」。我初出家的时候学的《四教仪集注》是天台宗的书,那《四教仪集注》也就讲到这五钝使、五利使,这个见取、戒禁取这是五利使。身见、边见、见取、戒禁取、疑。
我现在可是想到这句话很厉害,这「见取」这句话很厉害。你若静坐有了一点进步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学过这样的佛法你很容易就有「见取」这个问题,很容易的。你若没学过佛法、没学过经论,你学了一点还不行的,你要多学才能知道啊!你就是得了未到地定,由欲界定进步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很容易就出来「见取」,因为这个时候不感觉到有身体的存在。不感觉身体的存在……知道身体不存在的那个是谁?因为你还感觉到这一念灵明的心湛然独立,其他的都是没有了,不就是这么个境界吗?当然你由未到地定到初禅的时候就会变化,就不是这样。可是到这个时候有这种境界的时候,你很容易就是「喔!这个就是『我』!」会有这种想法,很容易就会想到这里,那这不就生了「我见」了吗?
我们一般人说是「有我见」其实也迷迷湖湖的,什么是「我见」?也是迷迷湖湖的不知道什么。只感觉「我」有个身体、「我」今天到三藩市去、「我」今天没吃饭、「我」有病,只是习惯上语言上用这个字,实在究竟怎么是「我」?不是太明白。但是你若是修行达到一个境界,「喔!原来这个是『我』!」你还很欢喜的呀!这样的情形那叫作「见取」,你若有这种见叫作「恶取」。
所以从这些事情…当初学的时候迷迷湖湖的不知怎么回事情,就是凭记忆力喔!叫见取、常见、断见……。但是经过经论上逐渐学得多了一点,或是你静坐的境界也进步了一点,喔!原来是这么回事情!这叫作「恶取」呀!「若见取、若戒禁取」是名叫作「恶取」!你赞叹外道的戒法那就是有「恶取」的问题呀!这叫作「恶取」。
「即于彼取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是名坚执恶取」,这个「坚执」怎么讲?「坚执恶取」,你对于见取、戒禁取这个「恶取」你执着这是最殊胜的。我们常常的讲《金刚经》「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还是这么讲,结果若讨论问题的时候还是执着「有我」才是对的。这个思想上的问题究竟怎么回事情?也不管,我就念「阿弥陀佛」了,那个事情你去问别人吧!你看这个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事情呢?这就是「坚执恶取」,「执为最胜能得清净」,将来会得到清净的涅槃「是名坚执恶取」,这个「坚执恶取」应该是明白了!
「于非所犯妄执为犯,不如正理而生忧悔,是名非处恶作」,这个「恶作」就是忧悔的意思,昨天也讲过。这是心所法,就是不高兴自己作过的事情。「恶(ㄨˋ)作」不是念「恶(ㄜˋ)作」,就是我当时作还不知道、作了以后才知道「哎呀!我这个事情是作坏了!不对!」也可能是作好事后悔了、也可能是作恶事后悔了这叫作「恶作」。现在「非处恶作」就是不合道理,譬如这个事情是作的有功德的事情,不应该后悔而后悔了就是「非处恶作」。「不如正理而生忧悔,是名非处恶作」。这个就是对于戒律的学习学习得不清楚,这是没有犯戒、自己认为是犯戒了,「于非所犯妄执为犯」,我认为是犯戒是不对的就生忧悔,这就是「非处恶作」,这个「于非所犯妄执为犯,不如正理而生忧悔,是名非处恶作」,这一句也应该是明白了!
下面第三句,「于不应作诸恶作中、浪作恶作」,这就是「由是因缘悔不应悔,是名于不应作诸恶作中浪作恶作」,就是不应该生忧悔的地方你鲁莽地、就是自己心粗了,而去生忧悔;是「于不应作诸恶作中」,不应该忧悔的诸忧悔中而生忧悔,这叫作「浪作恶作」,这是这一句话。
「又或于他起轻懱心、或恼害心」。前面是说自己,我自己是作对了事情、自己不知道是对而认为是错了、生忧悔。现在这底下是说他人,别人作的事情作得很有义意,但是我认为他作错了所以我轻视这个人,「非处于他起轻懱心」就是不合道理的对那个人起轻视心,譬如那个人作错了事你轻视他;但是那个人作对了事情你生轻视就更不得了、就不应该嘛!这是「非处于他起轻懱心」。「或恼害心」,说这个人是不对,我要恼乱他、去搞他去,「恼乱他」。
「于其非处,强生晓悟」这一句话看这《披寻记》的解释:「于不成犯谓彼成犯,是名于其非处强生晓悟」,就是那个人他没有犯戒、你说他犯戒这个不成立的,但是你就说他是犯戒了,「是名于其非处强生晓悟」,强生这样的分别:「我说的对!你错了!」这「强生晓悟」,「于其非处强生晓悟」。
「如是名为太极浮散」,这个「浮散」是这么解释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