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03|回復: 0
|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四十七
[複製鏈接]
|
|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6)
午二、胜解行住
云何菩萨胜解行住?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诸菩萨行:当知皆名胜解行住。
第一住是种姓住,学习完了,菩萨住一共是十二住,现在是第二,胜解行住。「云何菩萨胜解行住?」这是问。「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这下面加以解释,「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从初开始发无上菩提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从初开始发菩提心学习佛法修学圣道,修学圣道之后,他就由原来的这个虚妄分别,这个贪、瞋、痴的境界向前进步,乃至到「未得清净意乐」,没得无生法忍,没能够断除烦恼,使令内心是清净的。
「所有一切诸菩萨行」,在这中间,这个清净意乐,最初发心之间,所有一切的这些菩萨所作的事情,「当知皆名胜解行住」,都可以说是「胜解行住」的。这里边大概的解释呢,分两部份,从初开始发菩提心的时候,他开始学习佛法,烦恼还没能够调伏,等到学习佛法修止观以后逐渐的调伏烦恼,所以是分两部份,第一部份是资粮位,第二部份是加行位。这两部份统合起来就叫做胜解行住。
巳二、广展转别 (分二科) 午一、菩萨住 (分二科) 未一、举前四住 (分四科)
申一、种性住
又诸菩萨种性住中,于余十一诸菩萨住及如来住,唯有因转,摄受彼因。于余所有诸菩萨住,尚未发趣、未得、未净;况如来住。
这是第二科广展转别。一共是十二住,分二科,第一科是初二住,就是种性住、胜解行住,这两住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显其自相,显示种性住、胜解行住的相貌,这一科也说完了。现在是广展转别,前边显其自相说得略,这下面广说;就是由种性住向前,由种性住到胜解行住,乃至净胜意乐住,就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向前进步乃至到第十地菩萨最上成满菩萨住辗转的不同。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菩萨住,第二科就是如来住了。菩萨住分两科,第一科是举前四住,又分四科,第一科又说种性住。
「又诸菩萨种性住」里边,「于余十一诸菩萨住及如来住」,就是这个种性住和其余的十一个诸菩萨住和如来住,他们对比起来,他们有什么关系呢?就是「唯有因转」,在种性住的时候,唯独有十一诸菩萨住,有如来住的因,在种性住这里,相续而转,相续的存在,这表示没能够现行,只有这个因,只有种子在里边。「摄受彼因」,这个种性住,对于这个十一诸菩萨住及如来住来说,就是摄持、容受彼十一住及如来住的种子;这个摄持、容受、能保持不失。
「于余所有诸菩萨住,尚未发趣、未得、未净」,这个种性住对其余的十一诸菩萨住,「尚未发趣」,他还没有发心向那边去,他还没能发心修学。也就是他还没有信佛,这个种性住,他还没有遇见佛法,他完全对于佛法,没有栽培。「未得、未净」,他还没能成就那十一种菩萨住,他心也没能够清净,还是虚妄分别,爱见烦恼在活动,不清净。「况如来住」,十一诸菩萨住都没得、未净,何况如来住呢?他也是没得、未净。这是第一科说种性住和十一住及如来住的关系。下边第二科是胜解行住。
申二、胜解行住
若诸菩萨胜解行住,普于一切余菩萨住及如来住皆名发趣,未得、未净。即于如是胜解行住,亦名发趣,亦名为得,为令清净而修正行。
「若诸菩萨」发无上菩提心以后,修学佛法了,这个时候又有一个新的名称,叫做「胜解行住」,这个胜解行住,他和诸菩萨住是怎么情形呢?「普于一切余菩萨住及如来住皆名发趣」,他发心了,他发心向那边去修行了,他有意愿要得无生法忍了,要得无上菩提了,他有这样的意愿,同时也有这样的行动了,虽然这样子了,虽然是发趣了,「未得、未净」还没能得到,他没能获得无生法忍,他没能够见第一义谛,还没能令他的心清净。
「即于如是胜解行住,亦名发趣」,他对他自己来说,胜解行住对他自己来说,也叫做发趣,他发心了。「亦名为得」,他成就了胜解行住了。「为令清净而修正行」,他为求自心的清净,也就是为胜解行住,希望他清净,在这个程度的清净。「而修正行」,这时候正式的开始学习佛法,修学止观的。这是胜解行住概略的解释。那么下面第三科是极欢喜住。
申三、极欢喜住
胜解行住既清净已;极欢喜住先已发趣,今复名得,为令清净而修正行。
「胜解行住既清净已;极欢喜住先已发趣」,胜解行住他这个时候,一方面学习佛法,一方面修止观,在他本位上说呢,他那个程度的清净,他成就了。「极欢喜住先已发趣」,你这个胜解行住,你已经努力的做成功了。「极欢喜住先已发趣」,他还没能到极欢喜住,但是先在胜解行住的时候,他曾经发心有这样的志愿,想要成就极欢喜住。「今复名得」,这个时候呢,暖、顶、忍、世第一,一剎那就到了见道了,得无生法忍了,所以「今复名得」,现在呢,这个得就是成就的意思,成就了极欢喜住。「为令清净而修正行」,这个极欢喜住的清净,也不是自然就来了,他还要努力的修行才能成就极欢喜住的。
申四、增上戒住
极欢喜住既清净已;增上戒住先已发趣,今复名得,为令清净而修正行。
这极欢喜住就是断除去分别我执、分别法执了,当然这个时候,应该是最低限度得未到地定,这个极欢喜住的奢摩他,也有深有浅,有的人深,有的人浅。「既清净已」,极欢喜住,他本身常常的、也不断的闻思修,不断的见佛闻法修学圣道,「增上戒住先已发趣」,这个增上戒是先,就是极欢喜住的时候,他已经发愿要进一步的修行到增上戒住,所以先已发趣,「今复名得」,现在呢,又成就了增上戒住的。
「为令清净而修正行」,就是为令这增上戒住清净而修正行。这下面第二科,前面第一科举前四住。这四个住都举出来:种性住、胜解行住、极欢喜住、增上戒住,这四个住都说完了。看这个《瑜伽师地论》的文呢,这都是略说,后边还有详细的解释的。这是前面第一科举前四住,下面第二科例后八住。
未二、例后八住
如是广说展转乃至最上成满菩萨住。
前面四住这样说,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乃至到第十二「最上成满菩萨住」,展转乃至到第十地菩萨「最上成满菩萨住」,也是这么说。前面是菩萨住说完了,下边第二科是如来住,分两科,第一科明顿得净。
午二、如来住 (分二科) 未一、明顿得净
即此最上成满菩萨住既清净已;从此无间其如来住先已发趣,当知于今顿得顿净。
「即此最上成满菩萨住」,就是前面第十地菩萨,这个菩萨住,他的功德已经成就圆满了,「既清净已」,他本身已经清净了。「从此无间其如来住」,从这个第十地菩萨法云地,没有间断,一剎那就是到了如来住了。「其如来住先已发趣」,先在第十地的时候已经发愿,愿得无上菩提。
「当知于今顿得顿净」,当知到了如来住的时候,就是一剎那而已,就是第十法云地,一剎那就是到如来住,「顿得顿净」,就是很迅速的就成就了,就清净了。这个「顿得」,是成就他的功德,也就是成就了清净圆满的无分别智,悟入第一义谛,这是顿得。「顿净」呢,就是清除了烦恼障、所知障的染污,叫做顿净。「顿净」是断惑,「顿得」是证真,断惑证真,或者是证真断惑。
未二、结其差别
是如来住于菩萨住,当知此中如是差别。
前面第一科明顿得净,现在第二科结其差别。「是如来住于菩萨住」有何差别呢?「当知此中」就是这样的差别。前面菩萨住是要渐次的证得,渐次的清净,到佛的时候,就是一下子就全部的清净了,就是全部的功德都现前了。
《披寻记》一五六六页:
顿得顿净者:最上成满菩萨住中修果成满,于如来住无间获得,于烦恼障及所知障无间清净,由尔所时无复修作,是故说名顿得顿净。此与前菩萨住一一住中渐得渐净有别,如是应知。
「顿得顿净者:最上成满菩萨住中修果成满」,就是第十地的果已经圆满了,成就圆满了。「于如来住无间获得」,这个第十地菩萨和佛、和如来住,中间是没有间隔的,所以「于如来住无间获得」,没有间隔的就成就了。「于烦恼障及所知障无间清净」,这个于烦恼障和所知障,这是两种障,这两种障,烦恼障是凡夫的烦恼,所知障是圣人的烦恼,这两种烦恼,「无间清净」,就是中间没有间隔,这个没有间隔是可以这样说,就是第十菩萨地和佛中间没有间隔,这是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呢,是佛的那个清净的智慧与第一义谛没有间隔。我们凡夫没有修学圣道,我们和第一义谛就是有间隔,乃至阿罗汉,乃至大菩萨,烦恼没有完全清净,中间都是有一点间隔的,到佛的境界没有间隔了,「无间清净」。
「由尔所时无复修作,是故说名顿得顿净」。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这么解释:「由尔所时」,由那么多的时间,这位大禅师「无复修作」,他没有再加以修行,没有这件事,就是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这个修行有两种,我们以前说过,一个真修、一个缘修,这个缘修呢,是内心里面有分别、有观察、有加行、有功用,这个真修是无加行、无功用,就是他那无分别智与第一义相应的无分别境界,他任运的就向前进。
那样说呢,那就应该是从第八地开始,一直到佛的境界都是这样子,这样说呢,说顿得顿净,从第八地到第十地那实在是一大阿僧只劫,那么从第十地无间到如来住,那是一剎那间,这样说呢,「由尔所时无复修作,是故说名顿得顿净」,这个顿是迅速的意思,这样讲。「此与前菩萨住一一住中渐得渐净有别」,这个如来住,这是顿得顿净,与前菩萨住呢,每一住中都是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努力的修行才成就的,那菩萨住是渐得渐净,若如来住是顿得顿净,这个顿和渐有这样的差别。「如是应知」。
辰二、后十住 (分二科) 巳一、显其自相 (分十科) 午一、极欢喜住
云何菩萨极欢喜住?谓诸菩萨净胜意乐住。
前边这个初二住,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后十住,后边的十住。这后十住里边呢,分两科,第一科显其自相,分十科,第一科是极欢喜住。「云何菩萨极欢喜住?」怎么叫做极欢喜住呢?「谓诸菩萨净胜意乐住」,就是这些诸菩萨,经过了暖、顶、忍、世第一,一剎那的,得无生法忍了,这个时候心大欢喜,因为修行很久了,希望得无生法忍,现在成功了,所以心里面欢喜。「谓诸菩萨净胜意乐住」,他这个时候,他的止观的力量强,能断除烦恼了,所以他叫做心清净,这个时候有殊胜的意乐。就是他自己见到第一义谛了,他这个用功修行的境界,他感觉到很满意、很快乐,他也有能力去教化众生了,也是欢喜了。这个「净胜意乐住」。
午二、增上戒住
云何菩萨增上戒住?谓诸菩萨净胜意乐为缘,所得性戒相应住。
这是第二科增上戒住。其实这里说这个住,也还是很简略的,后边还有详细解释。怎么叫做增上戒住呢?「谓诸菩萨净胜意乐为缘,所得性戒相应住」,很多的菩萨成就了净胜意乐,就是初开始证悟无生法忍极欢喜地的时候,以此为因缘,继续的努力的修行呢,所成就的「性戒相应住」,这个性戒清净了,后边有详细解释,这里不多说。
《披寻记》一五六六页:
净胜意乐为缘等者:如下自说极欢喜住,由十种心意乐,已得意乐清净。乃至广说即由如是十种意乐成上品故,极圆满故,是诸菩萨入证第二增上戒住。于此住中,性戒具足,极少邪恶业道所摄诸恶犯戒尚不现行,况中上品?又于十种圆满业道,自性显现。(陵本四十八卷一页)此应准释。
「净胜意乐为缘等者:如下自说极欢喜住,由十种心意乐」,这下边文说,这个极欢喜住有十种心的意乐。「已得意乐清净」,他成就了清净的圣智,所以心清净,他的菩提心、慈悲心愿意广度众生也是清净,这就是「已得意乐清净」。「乃至广说即由如是十种意乐成上品故,极圆满故」,这十种心,初开始修行的时候,不是上品,但是不断的用功呢,就是成为上品,成为殊胜的了,「极圆满故」,那时候,那功德极圆满故,「是诸菩萨入证第二增上戒住」,这十种意乐极圆满故呢,这么多的菩萨就是进一步证入到第二增上戒住了。
「于此住中,性戒具足,极少邪恶业道」,这个「性戒具足」这句话怎么讲呢?下面解释,极少的邪恶业道,不是很多,小小的邪恶业道,就是十种业道,身三、口四、意三,那么就是邪恶业道,就是这个分别心在这里活动,叫做道。「所摄诸恶」,邪恶业道所属的,属于邪恶业道的,极少邪恶业道的「诸恶、犯戒」,若是严重的贪、瞋、痴去犯戒,那就不是少了,现在是极微少的这个邪恶的境界,因此而犯戒,「尚不现行」,这个菩萨都不会有这样情形犯戒的,「况中上品」的邪恶业道呢?
「又于十种圆满业道,自性显现」,又有十种不是邪恶,而是清净的善法,身三、口四、意三,十种圆满的善法,「自性显现」,他的心自然就会这样子现行的,所以叫做性戒具足。这是(陵本四十八卷一页),这话是那上说的,我们现在学的是四十七卷,「此应准释」,这里说「谓诸菩萨净胜意乐为缘」,所得的性戒相应住,应该根据那个四十八卷一页说的那个情形来解释」。
午三、增上心住
云何菩萨增上心住?谓诸菩萨增上戒住清净为缘,所得世间静虑等持等至住。
这是第三科、增上心住。「谓诸菩萨增上戒住清净为缘」,就是他持戒非常的清净,以此为因缘呢,所得世间的静虑、「等持等至住」。这个第三地,初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发光地才成就世间的静虑,色界的四静虑,等持和等至,这个等持,通常说呢,空、无愿、无相叫做三等持,但是色界的四静虑也可以名之为等持,色界的四静虑,无色界的四空定都可以名之为等持,也都可以名之为等至。
这个等持,这个「等」这个字怎么讲呢?就是心里面不乱散也不昏沉,叫做等。散乱是动,昏沉就是昧了,若不散乱就是寂静,不昏沉就是明,明静而住就叫做「等」。我们常常的这样学习,有这个明静的力量,摄持这一念心,叫它也不要昏沉,也不要散乱,你能任运的成就了,就可以名之为等持。
这欲界的九心住,最后一住就叫做「等持」,这样说,欲界定也叫做等持,色界的定,无色界定都可以名之为等持,所以这个等持它通于散乱心,散乱心短时间的安住一境也能办到,所以也叫做等持,但是「等至」就是不同于散乱了,那就不同于欲界定,就是色界定、无色界定,都叫做等至。这个等也还是明静而住叫做等,有「等」了,你这个身心安和,才达到这个定的境界,所以叫「等至」。
这是在菩萨十地里边第三地,第三地是以第二地的增上戒住清净为因缘,还要继续的修禅定,才能成就世间的色界的四静虑,也有可能成就无色界的四空定,成就等持和等至,就是在这里安住。所以这个初得无生法忍,也有可能你已经成就色界的四静虑,也有可能还没有成就,要到第三地才成就的。这样说,初得无生法忍,那不一定是色界的四静虑为依止,也可能是未到地定。
午四、觉分相应增上慧住
云何菩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谓诸菩萨以世间净智所依等持为所依止,为觉诸谛于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妙拣择住。
「云何菩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这是第四科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这下面加以解释,「谓诸菩萨以世间净智所依等持」,诸菩萨以世间的净智,不是出世间的净智,出世间的净智是无所得的智慧,破除了见烦恼、爱烦恼。现在这里说世间净智所依等持,就是这个色界的四静虑。色界的四静虑,若不是佛教徒,他成就了色界的四静虑的时候,他也是有智慧的,他有智慧,那个智慧是世间净智。
现在佛教徒,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以世间净智所依的等持为依止处。这个依止这句话怎么讲?其实就是住在里边,就是他的那个智慧、现在的菩萨觉分,菩萨觉分应该他从开始得无生法忍,他成就了出世间的智慧,他出世间的智慧以世智所依的等持为依止、为住处,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成就了色界四静虑,然后你现起出世间的智慧,你就是以它为依止了。
「为觉诸谛」,这个三十七道品说是菩提分,菩提翻个「觉」,「分」就是因,以此为因,而能得无上菩提,所以称为觉分。三十七道品是通于三乘的,这个「为所依止,为觉诸谛」,你这个菩提分这个智慧,三十七道品初开始是四念处,四念处就是智慧,但是里面也有其他的心所法,那就是觉,那时候应该是清净无漏的智慧,这个智慧在禅定里边去观察诸谛,观察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观察诸谛,这样就是毗钵舍那观了,那个所依止的四静虑、所依止的等持,是你的清净智慧的依止处,依止处,在那里干什么呢?「为觉诸谛」,要观察这个苦、集、灭、道的四谛,或者是观察二谛。
「于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妙拣择住」,这个初开始是四念住,四念住,里边也有四正勤,也有四如意足,也有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也有这个,所以这样加起来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三十七菩提分法,里边也有戒,也有定,也有慧,就是以定为依止「妙拣择住」,这个不可思议的微妙的,「拣择」就是观察,不断的这样观察,不断的观察呢,就使令你的智慧辗转的光明,而定力也辗转的由浅而深的。一开始是世间定,成就的世间定,但逐渐就是无漏三昧了。
前面这一段,就是第四科,「云何菩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谓诸菩萨以世间净智所依等持为所依止,为觉诸谛于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妙拣择住」,这里看出来一件事是什么?是定内修观的意思。看这一段文,这是定内修观,在《瑜伽师地论》不只这一处,还有其他也是定内修观,就看出来是这回事。
我曾经讲过,但重复一下也好。就是今年在台中太平乡佛恩寺打禅七,在小参的时候,有一位法师,他是圣严法师弟子?也可能是惟觉禅师弟子?这个我记不清楚了,他来小参的时候,他说出一件事来,因为他参加过帕奥禅师的禅七,帕奥禅师说定内不能修观,要定外修观,什么理由呢?就是因为在定内是没有寻伺的,没有觉观,就是二禅以上是没有觉观,初禅有觉观,那初禅有觉观,他的理由二禅以上,二禅、三禅、四禅以上,不能在定内修观,因为里面没有寻伺,就是没有觉观,所以不能修观,那么初禅可以了,初禅有寻伺嘛!他是这么讲。现在我们读这个〈声闻地〉也看出来是定内修观,现在这一段文也看出来是定内修观,这句话这个地方很明白。
「以等持为所依止」,等持就是定,定为你的毗钵舍那的住处,你的智慧在那里面安住,然后观察诸法,观察苦、集、灭、道四谛,这个「妙拣择住」,那就叫做觉分相应增上慧住。那这个地方当然也没有明白的说,它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但是可是已经说出来是在静虑里边住,静虑里边住,那么和这个寻伺,就有点冲突了,定内没有寻伺怎么能修观呢?这个帕奥禅师理由就是这样子。怎么能修观?
现在从〈声闻地〉看出来一件事,看那七种作意,七种作意是什么?七种作意实在就是不净观,第一个是了相作意,第二个胜解作意。胜解作意作什么?就是修不净观,那就叫做寻伺。所以现在从这个〈声闻地〉里边的七种作意知道一件事,就是初禅的觉观,旧翻译叫做觉观,新翻译叫做寻伺,那个寻伺就是不净观,等到第二禅以上就没有寻伺了,没有寻伺就是没有不净观了,不修不净观了。我们成就了未到地定以后,怎么样才能够进一步到初禅呢?修不净观,这么回事。你的不净观修成功了呢,就到初禅了,是这么回事,现在二禅以上没有寻伺,二禅以上不修不净观了,就是这么意思。
这是第四科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这里很明显的说在静虑里边修四念处,「于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正念住就是四念住嘛,就是修四念住,修四念住有大小乘的不同,小乘佛法是修不净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那么在这个色界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不过无色界的最后一个非非想定不算数,前三个加上色界的四静虑,一共是七个,叫做七依止。小乘佛法就是修四念住,修四念住来破这个对于静虑、对于禅定的爱着。
我们这个没有得禅定的人,我们是在色、受、想、行、识这里,在色、声、香、味、触这里爱着,在这里有爱、有欲,得了禅定的人呢,没有欲界的欲了,但是他对于禅定还有欲,爱、见、慢、无明的执着。那么佛教徒成就了四禅八定以后,在这个禅定里面修四念住,不但是破除欲界的欲,也破除对禅定的欲,那就得圣道了。当然这是得三果、然后得四果,就得阿罗汉道,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个地方呢,就是二禅以上没有寻伺,怎么能够修观呢?修观是能修,就是不修不净观,那么其他的观还是可以修的呀!还是可以修的,但是你若愿意继续修还是可以修嘛,继续修不净观也是可以嘛。那个八解脱,它那里面就有不净观嘛。所以那个解释还应该再想一想,你再研究研究吧!
那么这个地方若是不修不净观,你修唯识观也是可以,你修这个般若波罗蜜的性空观也是可以。这样说呢,说是二禅以上,没有寻伺就是没有不净观,你观胜义谛的这样的止观还是可以的,还是无妨碍的。我们在这个〈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那个《瑜伽师地论》那段文,它已经说了,这个寻伺有各式各样的寻伺、不限于只是不净观,也可以作其他的寻伺的,所以在定内是可以修观 的。在这一段文上很明显的说:「以等持为所依止」,然后「为觉诸谛,于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妙拣择住」,这很明显这是定内是可以修观的。
午五、诸谛相应增上慧住
云何菩萨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谓诸菩萨觉分拣择为所依止,于诸谛中如实觉住。
这是第五科诸谛相应增上慧住,怎么叫做菩萨诸谛相应增上慧住呢?「谓诸菩萨觉分拣择为所依止,于诸谛中如实觉住」,这个地方还是有由于前面那个觉分相应慧住为依止,为依止嘛,继续的「于诸谛中如实觉住」,观这个第一义谛,其实这样说,这个第五「诸谛相应慧住」,「觉分相应慧住」,实在是一回事。
前边以能观察的智慧立名字,这个第五科、诸谛相应增上慧住,以所观为名,实在呢有所观也有能观,有能观就有所观。
午六、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
云何菩萨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谓诸菩萨于谛能觉增上力故,拣择显示由无智故,苦及因起,拣择显示由有智故,苦及因灭住。
这是第六科,第六科就是第六地现前地,是「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谓诸菩萨于谛能觉增上力故」,谓这些圣者,「诸菩萨于谛能觉」,于这苦、集、灭、道四谛,或者世俗谛,或者胜义谛,能够观察的力量,这个力量是很强大,「于谛能觉增上力故」。
「简择显示」,由于你不断的用功、观察,就显示出来一件事,什么事呢?「由无智故、苦及因起」,由于没有苦、集、灭、道的智慧,不能通达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都是心的分别,所分别的境界,离开了你的心,没有体性的,就是毕竟空的。所分别的不可得,能分别心也不可得。
由于没有这样的智慧故,「苦及因起」,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苦及因起。因就是烦恼和业力,烦恼和业力是苦恼的原因;有烦恼和业,所以有色、受、想、行、识的苦恼的果报,就现起了,「由无智故苦及因起」,这可见烦恼和业力是苦恼的原因,我们若想要灭除一切苦恼,你就要消除去苦恼的原因,苦恼的原因就是你的虚妄分别的烦恼,所以灭除去虚妄分别,灭除去虚妄分别,你就得圣道了。「拣择显示由有智故苦及因灭住」,由于你长时期的修止观,你就通达了,「由有智故」,由于你有无所得的智慧,苦及因就灭了,烦恼就灭了。烦恼灭了,苦恼也就灭了,就是安住在没有苦恼的境界。
《披寻记》一五六六页:
由无智故苦及因起等者:此中无智,所谓无明。苦、谓生及老死、余缘起支能生苦故,苦胎藏故,皆名为因。义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十卷十四页)是名缘起流转。与此相违,名由有智,苦及因灭,是名缘起止息。
「由无智故苦及因起等者:此中无智,所谓无明」,就是十二缘起的那个无明,这个无明,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无我的,你不知道色、受、想、行、识里没有我,你执着有我就是无明。「苦、谓生及老死」,这个苦是指什么说的呢? 就是十二缘起的后边那两支,有生有老死。什么是生?就是你的虚妄分别心现起了,那么这是以心为主,但是不但是心,还有色法,有地、水、火、风生理的组织,那里面就有老死的问题了。
「余缘起支能生苦故,苦胎藏故皆名为因」,「余缘起支」其他的行,行、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个剩余的缘起支也是,这个行、识也是能生苦的,「苦胎藏故」,苦就在这里隐藏着的,「故皆名为因」,能生苦,所以是苦的因,苦的住处也是因,「皆名为因」。「义如〈有寻有伺地〉说」,在〈有寻有伺地〉说这个十二缘起说的很详细的。(陵本十卷十四页)「是名缘起流转」,这个第六现前地的菩萨修缘起观呢,他这样观察,知道这个缘起的流转是这样的,以无明为因,而现起生死的。「与此相违,名由有智」,那就是无我的智慧,有法无我、人无我,有无我的智慧,「苦及因灭,是名缘起止息」。
午七、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
云何菩萨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谓诸菩萨即由三种增上慧住增上力故,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于一切法真如无分别慧修俱行住。
这是第七远行地,远行地是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云何菩萨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呢?这是一个标出来,也就是问,下面就解释,「谓诸菩萨即由三种增上慧住增上力故」,就是有前边:「觉慧相应增上慧住」、「诸谛相应增上慧住」、「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都是智慧,有这三种增上慧住的力量。「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于一切法真如无分别慧修俱行住」,「有加行」,这个加这个字,实在就是努力的意思,努力的用功修行,有加行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有功用的意思,就是你努力的用功,努力的用功就叫做有功用,就叫做有加行。「无缺无间」,就是你这样用功的时候,是无缺无间,这个「缺」,就是如果你用功修止观的时候,你的烦恼现起了,那就是有缺。「无间」呢,前一剎那,一剎那一剎那的一直的用功,没有间断叫「无间无缺」。
这样子,「于一切法真如无分别慧修俱行住」,这有功用、无缺无间的这样子,「于一切法」,一切法就是所缘境,简单的说就是色、受、想、行、识是所缘境,你观察这一切法,都是名言安立的,都是毕竟空寂的,这是毕竟空寂的意思。但是这个名言安立,还另外有个自相安立的一切法,自相安立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切法,就是依他起,依他起主要是以心为主,就是你内心的分别。你内心的分别,观察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毕竟空寂了,那么你的分别心也就寂灭了,就是一切虚妄分别的戏论众相都寂灭了,就变成了「真如无分别慧」。
最初是有功用,有加行有功用,后来到了第八地以后呢,就是无功用了,现在说是第七地有功用。「于一切法真如无分别慧修俱行住」,你这个无分别慧,和你的一念明了性的心同时的相应了,就是「俱行住」,「俱行住」这个虽然是有加行有功用,但是这个时候没有我执、没有法执的相貌,所以叫「无相」,那么这个时候就叫做无相住。
《披寻记》一五六七页:
于一切法真如等者:诸法无我名一切法真如。由此为缘。达无少法及少品类可起分别,于一切法平等平等如实观察,是名无分别慧。由此住中,于加行行修圆满故,是名修俱行住。
「于一切法真如等者:诸法无我名一切法真如」,什么叫做我呢?就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你执着它是真实的,叫做我。现在言说法性是毕竟空的,那就是无我,「于一切法真如等者:诸法无我名一切法真如」,观察一切法是毕竟空寂的。「由此为缘,达无少法及少品类可起分别」,由于你这样子通达一切法无我的智慧,你就会以此智慧为因缘,「达无少法」,就通达了这个遍计执是无有少法可得的,就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无有少法可得,「及少品类」,不是这里面有善法、有恶法,有世间法、有出世间法,这些品类都不可得,「及少品类可起分别」,没有少法、没有少品类可以为所缘缘,令你生起分别的。
「于一切法平等平等如实观察」,这一切法都是无所得的,所以叫做平等,所观察的是无所得,能观察的也不可得,所以是平等平等,这样的如实观察是名无分别慧。若有所观察的境界,不管是观空也好,那也是分别。现在所观察不可得,能观察也不可得,就是没有分别了,「是名无分别慧」。「由此住中,于加行行修圆满故,是名修俱行住」,「由此住中」,这无相住里边,对于加行行「修圆满故」,努力的修行,这样的修行,达到圆满的程度了,是名叫做「修俱行住」,「修俱行住」这么讲,这修字往下念。这是第七,下面第八、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
午八、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
云何菩萨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谓诸菩萨即于前无相住多修习已,任运自然无缺无间运转道随行住。
这无加行无功用住,就是不需要努力的用功修行,而自然就是修行,「谓诸菩萨即于」前面的「无相住多修习已」,就是我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你常常这样用功修行以后,「任运自然」达到最后,就是任运的、自然的他就是这样子了,不需要你用功,不需要你加功用行,也是「无缺无间」,这个无缺就是我执、法执它不现行,「无间」,无间断的运转,你这个止观无间断的「运转道随行住」,随顺这样子修行,而还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分别,但是他这个时候,因为他深入第一义谛了,能灭除烦恼种子,灭除法执的种子,灭除我执的种子,灭除烦恼障的障子,灭除所知障的种子,所以深入第一义谛,所以能断烦恼。这上面说的情形呢,就是由第七地以前,由初地到第七地,都是有加行有功用,到了第八不动地以后,是无加行无功用,但是也任运的有止观现行,任运的修行。
午九、无碍解住
云何菩萨无碍解住?谓诸菩萨即以善清净无动慧等持为所依止,得广大慧为他说法,无上为依能于诸法异门义趣释辞差别妙拣择住。
这是第九科,谓这么多的菩萨,「即以善清净」的「无动慧」,前面从初极喜地,也是能够见第一义谛了,但是一直到第七地,都还是有加行有功用,不算是「善清净」。现在到了第八地以后呢,他是能无加行无功用,任运的有这样的修行,所以叫做「善清净」,「无动慧」,他那个法无我的智慧,是不需要加行的,不需要功用的,所以叫「无动慧」。「等持为所依止」,同时也有定,这个慧以定为依止处。「得广大慧」继续这样用功修行呢,这个智慧又进步了,得到广大的智慧,什么叫做广大智慧呢?「为他说法」,就是在无分别住里边,他能为一切众生一说法。
「无上为依能于诸法异门义趣释辞差别妙拣择住」,「无上为依」,就是特别殊胜的意思,为依止处。「能于诸法异门义趣释辞」,这个法,诸法异门和义趣,「诸法异门」就是法无碍辩,「义趣」就是义无碍辩,「释辞」就是辞无碍辩,「差别」就是乐说无碍辩,就是四无碍辩。为众生说法的时候,这是第九地菩萨有四无碍辩的度化众生。
《披寻记》一五六七页:
得广大慧等者:谓于诸法起智加行,能为他说一切种法,普于一切说法所作皆如实知,是名得广大慧为他说法。获得无量陀罗尼门。于一切种言词支具剖析善巧辩才无尽,是名无上为依,乃至妙拣择住。
「谓于诸法起智加行」,就是这位菩萨对一切法,要发起他的智慧的力量,这个智慧发生作用叫做加行。「能为他说一切种法」,能为一切众生说无量无边的法门,「普于一切说法所作」,第八地菩萨以上,能同时的遍十方世界为众生说法,于一切说法所做的事情,「皆如实知」,都是明明了了的,是名「得广大慧,为他说法」。
「获得无量陀罗尼门」,他成就了无量的陀罗尼门。这个陀罗尼,陀罗尼的门,什么叫做陀罗尼?陀罗尼翻译「总持」,这个总持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念,这个念能总持一切法,譬如说是这个《法华经》,他能够完全的背诵过来,不用照本,就能够背诵,《华严经》也可以,所有佛说的经他都能够这样子背诵,这叫总持,就是不可思议的念力,总持,叫陀罗尼,这个门是什么呢?什么是门呢,就是文字就是门。就是这个字,这个文字一个字一个字,这个字就是门,你要得陀罗尼的话,你要以此为门,你一定要读了很多的书的,没有门,没有文字是不能得陀罗尼。譬如这个人写文章,写文章,他一定要懂得这个字,他把这个字组织起来,能表示很多很多的道理,这就是这个意思,这叫陀罗尼门,字是陀罗尼门,由此门而成就陀罗尼。但是这里面呢,这里是大菩萨境界,就是指这个第九地菩萨,他有无量无边陀罗尼门。
我们读《大般若经》上,它一定说陀罗尼门,另外还有一个三摩地门,三摩地门是什么?三摩地门就是色界四禅,你想要得无量无边的三昧,你先要得色界四禅的,从色界四禅里边又能够成就无量无边的三昧,这个初禅里面有无量无边三昧,二禅、三禅、四禅有无量无边的三昧,所以这个四禅是无量无边的三昧的门。现在这里面说是这位菩萨有无量陀罗门,他也有无量无边的三摩地门的。
「于一切种音词支具剖析善巧辩才无尽」对一切种的音辞,说是人间的语言、天上的语言、这是中国人的音辞,这是俄罗斯的、这是印度的、各式各样的音辞,「支具」,或者一部份叫支,全部的叫做具,「剖析善巧辩才」,能够剖析这一段文是什么意思,这一段文什么意思,有这样的善巧的智慧的辩才,这样的辩才是无穷无尽的,「是名无上为依,乃至妙拣择住」。这么样讲,「是名无上为依」,就是有无量无边的陀罗尼门,而成就四无碍辩才,这叫做「无上为依,乃至妙拣择住」,这是第九科无碍解住。
午十、最上成满菩萨住
云何菩萨最上成满菩萨住?谓诸菩萨安住于此,于菩萨道已到究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大法灌顶;或一生所系,或居最后有。从此住无间,即于尔时证觉无上正等菩提,能作一切佛所作事。
这是第十最上成满菩萨住,「云何菩萨最上成满菩萨住?谓诸菩萨安住于此,于菩萨道已到究竟」,就是这个住,最上成满菩萨住,是说诸菩萨安住于此,安住于成满菩萨住,于菩萨道已经到了究竟圆满的地方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大法灌顶」,得无上菩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成就了,已得大法的灌顶,十方诸佛为这位菩萨灌顶。这是一个譬喻,说转轮圣王就职的时候,要四大海水来灌他的顶,这是举行就职的仪式的一件事。现在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呢,十方诸佛来摩他的顶,那就是他的大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叫做大法,就是表示他成就无上菩提了。
「或一生所系,或居最后有。从此住无间,即于尔时证觉无上正等菩提,能作一切佛所作事」。「或一生所系,或居最后有」,这是说示现化身成佛的境界,他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他本身的究竟圆满,这个圆满报身的境界,就是受用身成就,成就的一个境界。
「或一生所系」,他就是这一生所系,再一生,他就是无系了,就成佛了,「或居最后有」,就是来到人间这一生,示现成佛的时候叫最后有,「一生所系」在兜率天的时候叫做一生所系。「从此住无间」,就是这个住,「最上成满菩萨住」,「从此住无间,即于尔时证觉无上正等菩提」,成佛了,「能作一切佛所作事」能作一切佛所作的事情,普度众生了。
巳二、广修得别 (分二科) 午一、于修所作 (分三科) 未一、狭小等
又诸菩萨胜解行住,于菩萨修所作狭小,所作有缺,所作不定,所得有退。
这是第二科,巳二广修得别。分两科,第一科是于修所作,分三科,第一科是狭小等,「又诸菩萨胜解行住」,前边分十科,说到菩萨的第十二住,就是最上成满菩萨住,这个说完了,现在是说,从胜解行住,又广说他们的内容,各式各样的不同的相貌,「广修得别」,分两科,第一科是于修所作,分三科,第一科是狭小等。
「又诸菩萨胜解行住」的时候,「于菩萨修所作狭小」,这个胜解行住,就是还没有得无生法忍,他还在凡位,没得圣道,这个时候,「于菩萨修所作狭小」,他还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所修的圣道,他所作的事情是狭小的,就是没能证悟真如理,没见第一义谛,所以境界狭小。「所作有缺」,他作出来的事情,不是那么圆满,还有缺点。「所作不定」,他所作事情不决定,他今天能做,明天有可能不能做,今天不能做,明天有可能能做,所以叫不定。「所得有退」,他所成就的功德也不决定,有时候会退掉了,会失掉的。
《披寻记》一五六八页:
于菩萨修者:此说六波罗密多应知。
这上面说「于菩萨修所作狭小」,就是指六波罗蜜说的。
未二、广大等
极欢喜住于菩萨修所作广大,所作无缺。所作决定,随所获得无复退转。如极欢喜住,乃至三种增上慧住,应知亦尔。
「极欢喜住于菩萨修所作广大」,前边说狭小等,这个等就是所作有缺,所作不定,所得有退,指这些事情。这是说胜解行地的菩萨是这样子,这下面第二科是广大等,那就不是胜解行地了。
「极欢喜住于菩萨修所作广大」,就是一剎那间,得无生法忍以后,这叫极欢喜住了,于菩萨修所作的事情是广大的,那因为他证悟第一义谛了,境界广大,「所作无缺」,他做的事情没有缺失,所作的事情是决定的,而不会有变化。「随所获得无复退转」,随他所证得的事情,不会再失掉的。「如极欢喜住」是这样子,「乃至三种增上慧住」前面说的,「应知亦尔」,也是这样子,他所作广大、所作无缺、所作决定,「随所获得无复退转」,也是这样子,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无量等。
未三、无量等
从初无相住乃至最上成满菩萨住,于菩萨修所作无量,所作无缺,所作决定,随所获得终无退转。
「从初无相住乃至最上成满菩萨住」,这个「从初无相住」,就是从第七地,三种增上慧住,最后就是第六现前地,所以现在初无相住,就是第七远行地,「乃至最上成满菩萨住」就是第十地了。「于菩萨修所作无量」,所作的境界广大无边,要比前边更广大,虽然同是见第一义谛,但是这个时候境界是又殊胜了,也是「所作无缺,所作决定,随所获得终无退转」,是这样子。
午二、于无相修 (分三科) 未一、发趣
又诸菩萨胜解行住,于菩萨无相修,当知发趣。
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于修所作,现在第二科于无相修,分五科,第一科是发趣,「又诸菩萨胜解行住」,胜解行住也并不是一位菩萨,所以也是很多的。「于菩萨无相修,当知发趣」,这个于菩萨的无相修,就是见第一义谛名为无相,名为无相,这个胜解行住,他对于初欢喜地的菩萨的无相修,「当知发趣」,你应该知道,胜解行地虽然还没入圣位,但是他发趣,他发心向无相修去了。
《披寻记》一五六八页:
于菩萨无相修者:此说诸法离言自性真实义相,名为无相应知。
这里说无相修是指什么说的呢?是说「诸法离言自性真实义相」,诸法离言自性,依他起也是诸法离言自性,但是现在不是指依他起说的,是指真实义相,就是圆成实性说的,叫做无相。依他起,现在我们从这个《摄大乘论》上看,依他起就是我们一念分别心,主要是一念虚妄分别心,这一念心,由于你修这个第一义谛的空观呢,一念心也是寂灭了,那就是真实义相显现了,「名为无相应知」。
未二、获得
极欢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慧住,于菩萨无相修当知获得。
这是第二科获得,第一科是发趣,胜解行住是向无相那里去了,但是他还没有显现,到极欢喜住的时候,就是初欢喜地的时候,和那个增上戒住是第二地,增上心住是第三地,增上慧住,就是第四、第五、第六地,「于菩萨无相修当知获得」,这个菩萨无相修,这六个地他们已经现前了,这无相修他们现前了。下面第三科是圆证。
未三、圆证
初无相住,于菩萨无相修,当知圆证。
初无相住就是第七地,那个增上慧住就是四地、五地、六地,初无相住就是第七地,第七地的菩萨于菩萨的无相修,「当知圆证」,你要知道他已经圆满的现前了。
未四、清净
第二无相住,于菩萨无相修,当知清净。
第四科清净,第二无相住就是第八不动地,「于菩萨无相修,当知清净」,他这时候没有加行,无加行、无功用,所以他更清净了。
未五、领受
无碍解住,最上成满菩萨住,于菩萨无相修果,当知领受。
这第五科,「无碍解住,最上成满菩萨住」,这是第九地和第十地,「于菩萨无相修果,当知领受」,他成就了无相修的果,就是得无上菩提了。这是前面这一段是略释。下面第二科是广辨,分十一科。第一科是胜解行住。胜解行住又分两科,第一科举行状相,又分三科,第一科是问。这以下解释这个胜解行住解释的详细,前边还是简略。
卯二、广辨 (分十一科) 辰一、胜解行住 (分二科)
巳一、举行状相 (分三科) 午一、问
问:胜解行住菩萨转时,应知何行何状何相?
就是已经发无上菩提心修学佛法的这位菩萨,他在这个时候的程度,「菩萨转时」,就在这里用功的时候,属于胜解行住的程度,在这里用功的时候,「应知何行何状何相?」我们应该要注意,他是怎么样的行?怎么样的状?怎么样的相呢?,这是提出来一个问。
《披寻记》一五六八页:
应知何行何状何相者:行、谓发趣。状、谓获得。相谓等流。如下说言:诸行能入,说明为行。若正入时,说明为得。入已果利成办圆证,说明等流。如是次第配释应知。下皆准解。
「应知何行何状何相者:行、谓发趣」,就是他发心修学圣道,他的意愿向无生法忍那里去了,就是有意愿要得无生法忍,这是意愿,叫做「发」,「趣」是行动,你要事实上努力的修学止观,提高自己的程度。「状、谓获得」,这个「状」是什么意思呢?表示你成就了,你原来这样用功,后来你有成就了叫做「状」,表现出来的相貌。「相谓等流」,这个相是什么意思呢?成就了这样的功德以后,他相续下去,叫做相,这样讲这个行、状、相,这样解释。
「如下说言」,像下文这么说:「诸行能入,说明为行」,下文这么讲的,「诸行能入」,你一直的修六波罗蜜行,能使令你向前进,得到一些功德,那叫做行。「若正入时,说明为得」,原来想要得无生法忍,现在就是得无生法忍了,这叫入,譬如说是暖、顶、忍、世第一,从暖到顶,从顶到忍,那也有入的意思,「说明为得」。「入已果利成办圆证,说明」叫做「等流」。「如是次第配释应知」,配释那个行、状、相,应该这样子了解,「下皆准解」。
这前边这句话是问,「胜解行住菩萨转时应知何行?何状?何相?」这是问。下面第二科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显修得。分三科,第一科是狭小有缺。分两科,第一科在正行。又分两科,第一科于自佛法,又分两科,第一科未得自在。
午二、答 (分二科) 未一、显修得 (分三科) 申一、狭小有缺 (分二科)
酉一、在正行 (分二科) 戌一、于自佛法 (分二科) 亥一、未得自在
答:胜解行住菩萨转时,思择力胜;于诸菩萨所作加行,以分别慧数数思择,方能修作。
这个胜解行住这个菩萨,他在用功的时候,他主要的用功修行,怎么修行呢?「思择力胜」,他内心里面,这个思惟观察的力量很殊胜,就按照佛所开示的法语,思惟我不可得,思惟法不可得,修这个我空观、法空观,「于诸菩萨所作加行,以分别慧数数思择,方能修作」,这个胜解行菩萨,和诸菩萨对比来说,诸菩萨所作的努力的修行,「以分别慧数数思择,方能修作」,他若做一件事的时候,他要用他分别的这个智慧,「数数」就是一次又一次去思惟观察,「方能修作」,才能做件事。譬如说修布施波罗蜜,他要经过一个时期的观察思惟。说是受了戒,那戒要怎么叫做开、遮、持、犯?他要经过一翻的学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以分别慧数数思择」方能修作的,如果不思惟观察,事情做不好。
亥二、未得胜修 (分二科) 天一、举其修因
未能任性成办所作。未得坚固相续无退菩萨胜修。
他若是计划做一件事,他不能够无分别,任运的就把这件事做好了,不能,没这个能力。这是未得自在。这一段文是表示胜解行地菩萨,他用功修行做什事情的时候不是很自在的,要谨慎的准备才可以。下边第二科未得胜修,分二科,第一科,举其修因。
《披寻记》一五六八页:
未得坚固相续无退菩萨胜修者:所作决定,是名坚固。所作无缺,是名相续。随所获得无复退转,是名无退。极欢喜住有此修相,故名胜修。胜解行住未能现前,故名未得。
「未得坚固相续无退菩萨胜修者」,说这个胜解行地的菩萨他没能成就坚固,也没能够有相续,也没能无退,他没有菩萨的胜修的功德,「未得坚固相续无退菩萨胜修者:所作决定,是名坚固」,他做这件事是决定的,不可动摇的,若能这样做呢叫做坚固。「所作无缺,是名」叫「相续」,就是前一段的功德,后一段的功德是相续下来的,中间没有缺失。「随所获得无复退转」,随他所获得的功德就不会失掉了,「是名无退」。
「极欢喜住有此修相」,初得无生法忍的极欢喜住菩萨呢,有这样修行的相貌,就是有坚固、有相续、有无退的这种相貌。「故名胜修」,所以极欢喜住有这样的胜修,「胜解行住」的「未能现前」,这样的胜修没能现前,所以「故名未得」,所以未得坚固、相续、无退菩萨胜修。这一段文还只是说个大意,下边说的更详细了,这是第一段举其修因。下面第二段例修果等,分两科,第一科是功德摄。
天二、例修果等 (分二科) 地一、功德摄
如于胜修,于胜修果种种无碍胜解神通解脱等持等至,亦未能得。
「如于胜修」,前边对胜修这件事,这个胜解行住他没成就,「于胜修」的所得果,就是种种的无碍,无障碍的境界,无碍的胜解。胜解,就是譬如说观察,于所缘境修胜解的观察的时候,不能无碍,这个初地菩萨不是这样。或者说是辩才无碍也包括在内,或者是神通的境界,或者是八解脱的境界,这个等持等至,「亦未能得」,就是四禅四空定,这个胜解行住没有得。胜解行住的菩萨没有种种无碍的胜解,没有得神通,没有得八解脱,没有得四禅八定,「等持等至,亦未能得」。这是功德摄,下面是胜利摄。
地二、胜利摄
未能超越五种怖畏。谓不活畏、恶名畏、死畏、恶趣畏、处众怯畏。
这个胜解行地的菩萨,他没能超越这五种的怖畏,那五种呢?「谓不活畏」,「哎呀!现在没有饭吃了!」就害怕了,就是不活的恐怖。还有「恶名畏」做什么事情怕人家的谤毁,心里害怕。还有死的怖畏,还有恶趣的三恶道的怖畏,还有处众怖畏,大众里边有一点怖畏,有这五种怖畏。现在说这个胜解行地的菩萨,这五种怖畏他没能超越,他还有这个怖畏的。前面这一科是于自佛法。对自己在佛法这一方面的不足。下边于他有情还有所不足。
戌二、于他有情
于所应作利有情事,策励思惟,方能修作;未能任性哀愍爱念。或于一时于诸有情,由身语意发起邪行;或于一时于诸境界,发起贪着;或于一时,于资生具,现有悭吝。
「于所应作利有情」的事情呢,「策励思惟,方能修作」,要鞭策自己努力的去思惟,去观察、去准备去才能修作。「未能任性哀愍爱念」,末能够很自然的有慈悲心爱念众生,做这些事情。「或于一时于诸有情,由身语意发起邪行」,或者一个时候,这位胜解行的菩萨,对于所教化的有情,「由身语意发起邪行」,这个事情颠倒了,做错误的事情。「或于一时于诸境界,发起贪着」,这一个时候对于这个色、受、想、行、识,色、声、香、味、触这些境界,有贪着心,还有这个事情。「或于一时,于资生具,现有悭吝」,对于这个生存所需的这一些衣服饮食这些资生具,表现出来有点悭吝,舍不得,还有这个事情。下面第二科在意乐。
酉二、在意乐 (分二科) 戌一、别辨相 (分二科) 亥一、于三宝等 (分二科)
天一、自内无知 (分二科) 地一、标
信他诸佛菩萨而行,未能自内了知真实。
他若做这件事,是相信佛菩萨的法语,他去做这件事,他「未能自内」,不能在自己内心里面知道这件事,确实是这样子,没有这个智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