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74|回復: 1
|
楞嚴經(第九十四講) 佛法修行大全《慧律法師佛學講座》wiki
[複製鏈接]
|
|
楞嚴經(第九十四講) 佛法修行大全《慧律法師佛學講座》wiki
楞嚴經-94上 (國語) 2009.06.12
說明:[ ]內為講經課本之內容
《楞嚴經義貫》,
660頁,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660頁,
我們今天用瀏覽的方式,
把《楞嚴經義貫》的十八界
簡單的看一遍,
因為我們
在《楞嚴經講義》那個文言文
就講得非常的詳細了,
這個瀏覽一遍可以從頭再貫串。
所以,佛法它就是不怕重複、
不怕厭煩,
這個就是佛法,
如果你把佛法回歸一心,
那麼就簡單了!
所以,事跟理你統統要清楚,
譬如說你見性了,
可是,你教理上、教義上
你不會講,
你沒辦法表達,
你只知道說那個不生不滅的本性,
或者是說八識跟四智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他還能講。
所以,不可以通宗不通教,
通宗不通教,開口野人笑;
通教不通宗,如水灌竹筒,
也就是說:你教理上很通達;
可是,你心性不明,
如水灌竹筒,
灌,灌不進去,
不會通,
這竹筒中間有那個節,
一節隔開來,水灌不進去;
一個人沒有通達心性的時候,
他講經或者是為人家開示,
他自己都沒把握,
他不知道我這樣講到底對還是不對,
因為他沒有回到故鄉,
他沒有回到自己心性的故鄉,
他就沒有辦法描述那個故鄉的風景是什麼。
那麼,通宗不通教,開口野人笑,
通宗就是通達佛法的心法、
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
通了;
可是,在這個事相上,
對義理上不容易比喻,
他也不太會講,
所以,就變成說大家崇拜他的德行,
大家也了解說:麻煩您開示一下。
那他開示的就是幾句:放下!
他沒辦法講啊,
字、經典也看不來,
他也通達心性上的東西,
但是,教義、教理上的東西,
這個事相上的語言、文字,
他卻沒有辦法。
所以,一個弘揚正法的法師,
你必需通宗,同時又要通教,
才有辦法的。
尤其是現代人、知識分子,
網路、或者怎麼樣子特別的發達,
你要沒有現代的知識──
物理、化學、科學、
種種的環保,
這些知識性的領域,
醫學、包括外太空,
那要弘法又更困難!
因為坐在台下的水平有的很高,
有的念到博士了,
你這個法師如果說懂得那一點皮毛,
說一句實在話,他根本就瞧不起你,
你還沒有講,
他第一個就把你秤輕了,
秤子的秤。
所以,勉勵法師要好好的精進用功,
事跟理都要通達,
教跟宗都務必要體悟,
也勉勵我們這些護法居士大德,
好好的聽法,
然後我們把那個佛號念得有味道,
我們對極樂世界這個住址認識得很清楚:
喔!
原來東方是表迎接陽光;
原來西方是表示歇即是菩提,
喔!要到極樂世界去,
就一定要懂得放下的道理,
那我就是用全部放下,
就執持這一句佛號,
你到了,
這一下子就到極樂世界了!
也就是說:
你真的念佛的人,
是不能對這個世間的假相
有任何的煩惱心、執著心,
是完全不可以的,
一心只有佛號,
這個是真正懂得淨土法門,
叫做一心不亂。
我們一般看經典,
忽略了那個:入三摩地,斯為菩提,
不懂得這一句話,
入三摩地就是你念佛一定要進入三昧,
才真正的進入菩提,
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啊,
諸位!
看經典總不能少那幾個字。
常常有法師把淨土法門講得很簡單,
就是說十念往生、臨命終‥‥‥
這是一個鼓勵的話;
但是,有時候會誤了大事,
他就認為:
我臨命終念十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了,
這個簡單!
他不知道說
這個佛為了九品蓮花的各個眾生,
所設立的一個勉勵的作用、一個餌;
大家都去造五逆十惡重罪,
臨命終念十念,就可以接引往生?
這一句話重點是含義,
含義就是佛有大慈大悲,
能夠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
何況你們精進用功,
是一句勉勵的話。
諸位!
哪一個造五逆十惡重罪,
在臨命終還會想到說:
我要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他平常他根本就不懂得認識極樂世界是什麼。
因此研讀《楞嚴經》,
經教通達,悟明心性,
諸位!
對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他就會十拿九穩,
他就不會再落入觀念,
再加上一層執著,
觀念,它就是一種陷阱。
對不對?
觀念,它就是一種陷阱,
由根,十八界就是這樣,
由根對塵所建立的觀念,
觀念,它就是陷阱,
善惡觀念,它就是陷阱;
是非觀念,它就是陷阱,
而這個陷阱,
是從我執跟法執建立的一種陷阱。
所以,無量無邊的眾生,
包括學佛的,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是這樣子,
他就是這個陷阱跳到另外一個陷阱,
這個陷阱又跳到另外一個陷阱,
他很想解決內心裡面的痛苦跟煩惱,
痛苦跟煩惱;
可是,他用錯了方式,
就是一直在這邊跳到那邊、
這邊跳到那邊、那邊跳到那邊,
結果愈搞就愈大,愈搞就愈痛苦,
他的痛苦就從來沒有停止,
觀念就是陷阱。
而這陷阱從哪裡來?
你怎麼跳出去呢?
諸位!沒有陷阱,
陷阱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解縛從心,
這個觀念就是陷阱,
只要你加上一層執著,
這個觀念就是陷阱。
所以,研讀這個《楞嚴經》的好處
就是這樣子,
可以擺脫這個陷阱,
我們就自己不會製造自己的陷阱。
諸位!660頁,
第2.耳聲識界本如來藏性,
經文:
[「阿難,又汝所明,]
[耳聲為緣,生於耳識。]
[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
[因聲所生,以聲為界?]
[阿難,若因耳生,]
[動靜二相既不現前,]
[根不成知,必無所知,]
[知尚無成,識何形貌?]
[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
[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
[則耳識界復從誰立?」]
註釋:
「若因耳生,
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
「動靜二相」,聲塵即是動靜二相;
動即有聲、靜即無聲;
依佛法而言,
「無聲」跟「有聲」皆是聲塵,
你沉默‥‥‥
如果你愚癡,這一句的意思就是:
如果你是愚癡的人、迷惑的人,
有聲音跟無聲音都是迷惑;
如果你大悟的人,
有聲、無聲統統是悟,
無關於塵,是心的問題。
無聲之時是塵的「靜相」,
譬如說你跑到山上去稍微靜一下,
問題有沒有解決?
問題沒解決,沒智慧啊!
我常常在想說:
我如果這一輩子沒有聽到佛法、
沒有聽到這麼究竟的實相的佛法,
我該怎麼辦?
我如何活下來?
真的!
這個佛法你不聽不知道,
聽了嚇一跳:
怎麼會那麼好?
怎麼會整個宇宙當中,
會出現一個這麼樣了不起的佛陀?
真是不得了!
怎麼會有這麼有智慧的人?
我們今天那麼有福報來聽到了正法,
就好好的會歸心性,
會歸心性。
並非無塵;
有聲之時則是塵之「動相」。
此言,
如果耳識是因耳根單獨即能生,
不必借重於外面的動靜,
如是則應不需聲塵便能生。
若不需聲塵,
則聲塵之動靜二相(有聲與無聲)既不現前,
耳根便沒有所知的對象;
若無所知,
則耳根也不能有所知覺。
「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
既然耳根都無所知,
則耳根之知覺尚且不能成就,
那麼耳識是個什麼樣子,
怎能知道?
──如此則當然也不可能成就耳識了。
「若取耳聞」:
「聞」,就是能聞之性。
如果轉計說:
單單只要耳根的能聞之性
便能成就耳識。
「無動靜故,聞無所成」:
承上,
但是因為沒有所聞的聲塵之動靜二相現前,
所以能聞之性也就無法顯現出來。
因此,此轉計
(只要有耳根的能聞之性單獨便可能成就耳識)
也不得成立。
662頁,
「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
「耳形」,也就是肉體捲葉形之耳朵,
非是指淨色之耳根。
此有形之耳為屬身根之一,
而不是耳根。
「色」,就是身根之色相。
「觸塵」,身觸之塵。
因為有形之耳是身根,
身根所對的外塵是觸塵,
而不是聲塵。
這裏是如來
為防阿難於心中轉計有形的耳朵能生耳識,
因此如來說:
為何有形的耳朵雜上身根的色相與觸塵,
而能生耳識界呢?
意思就是說:
(身根若能生的話,
應該是生身觸識界才對。)
義貫:佛言:
「阿難,又汝所明」了的
權教所示
「耳」根與「聲」塵「為緣」
則能「生於耳識。
此」耳「識為復因耳」根「所生,
以耳為界?」
還是「因聲」塵「所生,
以聲為界」呢?
「阿難,
若」言耳識「因耳」根而「生」,
即無需聲塵便能生,
如是則聲塵之「動靜二相既不現前」,
則耳「根」便「不」能「成」就覺「知」之事,
若耳根「必無所知」,
則覺「知尚」且「無」法「成」就,
其所生之耳「識」是「何形貌」呢?
(如是就是沒有耳識之相可得;
若無耳識,便不能成就耳聲識界。
然而實有耳聲識界;
結論:
故知耳識非從耳根中生。)
「若」你轉計
而「取耳」根之能「聞」之性
為耳識之生因,
然而以「無」聲塵之「動靜」二相「故」,
則能「聞」之性尚「無所成」,
如何能成就耳識?
(結論:是故言
「耳根能聞之性為耳識之生因」,
是不能成立的。)
因為沒有借重外塵是不行的!
如果你更轉計有形的耳朵為能生耳識,
「云何」肉「耳」之「形,
雜」上身根之「色」相與「觸塵」
而可「名為」能生耳「識界」呢?
若以上皆不能作耳識之生因,
「則耳」聲「識界
復」能「從誰」而「立」呢?
(是故,耳聲識界即不得成立;
故知耳識非從耳根生,
亦非從耳根能聞之性生,
也非從肉耳之形生──
結論:實畢竟無生。)
經文:
[「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
[無聞則亡聲相所在。]
[識從聲生;]
[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
[不聞非界;聞則同聲;]
[識已被聞,誰知聞識?]
[若無知者,終如草木。]
[不應聲、聞雜成中界。]
[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
註釋:
「識因聲有,則不關聞」:
「聞」,是指能聞之耳根。
此謂,若耳識是因聲塵而有,
則與能聞之耳根無關。
「無聞則亡聲相所在」:
如果無能聞,
則所聞的聲相便亡失其所在,
也就是說,不能知道相在哪裏;
聲相就沒有了,
所以,也不能知聲相在哪。
以無「能聞」則無法覺知「所聞」。
既無所聞,則耳識便不得生。
「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
如果你堅持說;
耳識一定是從聲塵中而生,
而且你轉計
許此聲塵因為本身即有能聞之性,
故可覺知所聞之聲相。
「聞應聞識」:
「聞」,就是聽聞。
「識」,就是指耳識。
此謂,如是則聲塵於聽聞之時
也應當能聽聞到耳識!
這便成為無情的體(聲塵)
反而倒過來覺知有情體的(耳識)了!
「不聞非界」:
反過來說,
如果你說聲塵並不能聽聞,
如是則不能成立耳識界。
「聞則同聲」:「聞」,就是被聽聞。
此言若識被聞,便如同聲塵。
「識已被聞,誰知聞識?」:
「知」,就是覺知。
「聞識」,就是能聞的耳識。
此謂,耳識既已成為被聞,
那麼誰來覺知而成為能聞的耳識?
就是這個功能被吸走了。
「不應聲、聞雜成中界」:
這「中界」是指耳識界。
不應說聲塵與能聞的耳根混合交雜,
而成就中間的耳識界;
其實根本就沒有中,
因為混雜在一起便無中界可得。
「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
此界既無中界之位可得,
則內耳識、外聲界之界相,
又怎能成立呢?
因為沒有「中」則沒有「內外」可得。
義貫:
「若」言耳識為「生於聲」塵者,
那麼「識」既「因聲」塵而「有,
則不關」於能「聞」之耳根。
既「無」能「聞
則」必「亡」失所聞之「聲相所在」
(也就是說,便不能覺知聲塵何在;
既無聲塵所在,
則「耳聲識界」從何而立?
結果:
因此可知
「耳聲識界」非從聲塵生。)
如果你堅持說
耳「識」一定「從聲」音而「生」,
不過轉計而「許聲」塵
「因」本身就有能「聞」之性,
那麼,這個無情物就變成有情了。
是不是?
因此「而有」所聞的「聲相」,
是故耳聲識界仍得建立。
如果你所計的是實,
那麼,這個聲塵於聽「聞」之時
「應」當能「聞」到耳「識」!
(然而你豈有無情之聲塵
反而倒過來聽聞有情之識呢?
如是則有情、無情成了顛倒的亂象。)
退而言之,
若此聲塵並「不」能聽「聞」耳識,
則「非」能建立耳聲識「界」
(如是即無耳聲識界);
然而耳識若被「聞則同」於「聲」塵,
如是則耳「識」既「已」成為「被聞」者,
「誰」來覺「知」此「聞識?」
因為功能消失了。
「若無」復有能覺「知者」,
則此身「終如草木」,同於無情。
(結論:
是故言耳識從聲塵生者,不能成立。)
以上是說單塵而生耳識,
這是不能成立的。
「不應」說「聲」塵與能「聞」之耳根
混合交「雜」
而「成」就「中」間之耳識「界」吧?
因為交雜混合則必無中界可得。
此「界」既「無中」界之「位」可得,
「則內」耳界與「外」聲界之界「相,
復從何」而得「成」立?
(以若無中,則無內外可得。
結論:
是故耳識非從耳根與聲塵交雜和合而生。)
【──以上破根塵和合而生】
經文:
[「是故當知:]
[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
[則耳與聲及聲界三,]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義貫:
「是故當知」:
如來於權教
所示之「耳」根與「聲」塵「為緣」
能「生耳識界」,
今以實教之智觀之,
於根、塵以及二者和合
「三處」求之「都無」能生之因可得。
「則耳」界「與聲」界
「及」耳「聲」識「界三」者,
「本非」權教所說之「因緣」所生,
也「非」外道所計無因之「自然性」
(──非有因生,非無因生,
本如來藏妙真如不生滅性,
循業幻現,相妄性真。)
這個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這個意思就是說:
識不是壞,但怕執,
識不是壞,
這一顆分別心不是壞,
問題是分別心是用性──本性、如來藏性來分別,
那麼,就變成雖分別而沒有分別的執著。
這個識並不是壞事,
如果你一定要堅持識是不好的,
那你就不能見性了,
你聽過煩惱即菩提嗎?
我們常常稱為:識心,
意識心就是:執著叫做意識心、
分別叫做意識心、
顛倒叫做意識心;
如果離開妄想、顛倒、執著,
我們就是能夠成就佛道;
但是,這個成就佛道的功能在哪裡?
就是識的當體即空就是性。
所以,離開識是找不到性的,
你一定要切記,
不要死在語言裡面,
不要一直排斥這個識心,
識心當體即空,
因為根塵對立而引發的這個識──
眼識、耳識乃至意識界,
它是不存在的,
而在顛倒妄想的時候它是講識,
而識性本空就是性,
你想要見如來藏性,
就不能離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乃至意識,
知道了識是妄,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亦無覺可得。
所以,這個佛法,
它就是不能死在文字、觀念裡面,
它是實修的東西,
不能聽到這個名詞不好,
就是一直排斥,
好的話一直追求。
譬如說:哎呀!這個眾生煩惱,
你排斥眾生,
那就是排斥你的心性,
眾生引發你內心裡面的煩惱,
而記住!
眾生也是你佛性的一分子,
眾生引發你內心裡面的煩惱,
注意!
這個煩惱當體即空,
他就是把本性‥‥‥
反而借重這些逆境,可以成就自己的道業。
所以,成不成有三個重要的因素:
第一個,有大善知識的引導,
修行成功,
一定要具足三種重要的條件,
缺一絕對不行!
第一個,一定要有大善知識的指引,
佛法太深、太難、太艱澀了,
超越一切表相,
非意識型態、非觀念、
非語言、非文字,
統統不是,
毫無形相可得,
二六時中,根塵識也依靠不得,
沒有人指引沒有辦法,
第一個,要靠大善知識。
第二個,一定要有好的環境,
沒有一個好的環境來共同互相勉勵,
人的惰性太強。
第三,最重要的,
要有自覺作用,
自覺作用就是親因緣,
大善知識、還有好的環境是增上緣;
自覺作用就是這個人自己本身
無量劫來所種的佛根、慧根要很強,
否則他絕對坐不下來的。
雖然他也有種種的煩惱和個性,
雖然他現在所面臨的種種,
他也還沒有辦法像佛陀;
可是,就能安住,
坐下來,
好好的把這部《楞嚴經》聽完,
這個就不是普通人了,
這個是非常上等善根的人,
這個沒有一點善根,
這個枯燥無味的經典,
沒有人要坐在這個地方。
所以,坐在我前面的這些法師和居士,
絕對不是普通人,
不是普通善根的人。
那你既然有這個因緣,
不是普通善根,
那你就一定
要把這個親因緣發揮到淋漓盡致,
把我們的覺性一定要拿出來用,
聽經聞法,
一定要會歸自己的心性,
要悟入不二法門,
當你在煩惱的時候,告訴自己,
廣欽老和尚講那一句話你一定要記住:
修行人一定要轉有成無的力量跟功夫,
沒有這一層功夫,你沒辦法修行。
有,眾生就是活在有中,
所以,他一直想要去唱KTV、喝酒、跳舞,
就這樣子。
今天報紙登的,
有一個女孩子,她是熱舞專家,
跳舞,跳‥‥‥
跳到整個晚上都去跳舞,
結果第二天肚子開始痛,
一直痛一直痛‥‥‥
發生什麼事情呢?
就趕快送急診了。
經過了抽血檢查、X光照射,
醫生判斷,什麼?
卵巢撞破了,
出血了,
內出血了,
卵巢撞破,
跳舞跳到卵巢撞破,
那是很嚴重的事呢!
你看到這個,是不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跳舞會跳到卵巢撞破?
出血了!
對不對?
我們寧可聽經,坐在那邊聽到卵巢破掉,
也不要去跳舞跳到破掉啊!
對不對?
你何曾幾時坐下來聽經聽到卵巢破掉?
若是如此,我明天頒一張獎狀給你,
真的!上品上生的獎狀給你,
你了不起,
我沒聽說聽經聞法聽到卵巢破掉,
她可以跳到卵巢破裂,
嚇死人!
眾生他沒有佛法,他就是一直妄動,
他就是一直重複的,
生命它就是一直重複,
抓不到依靠,
到底什麼是解決生命的最終點的問題?
沒有,抓不到依靠。
所以,大善知識很重要、
好的環境重要、
自覺作用很重要,
所以,你自己要很有志氣的!
對不對?
像我的個性就這樣,
我以前做家庭教師,
他說:師父!
你高中是念明星學校,
你程度不錯,
我這個兒子給你教。
我說:行啊!
第一堂課;
念到小四了,小三、小四了,
我就跟他講:
除以一百,等於乘以百分之一,
這樣他竟然聽不懂!
我這個人也很有個性,
錢不賺!
這種根器怎麼教呢?
對不對?
沒辦法!
好!教你英文,
國中的,
來教國一的,
連寫那個名字,
連寫那個名字,三個字都連接不起來。
我說:那你二十六個字母背給我聽。
二十六個字母背不出來!
ABCDEFGHIJKLMN‥‥‥
這樣背不起來,
那你想想看這個學生怎麼教?
所以,好的老師要教好的學生,
他才有成就感,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這個是人生一大樂事,
也就是他是一個才能的人,
他是真的,
那你來教他,
哇!
這當老師的人,就非常有成就了;
如果教到那個傻愣愣的,
大難當頭還不知死活的,
那就很累了!
我們不是輕視他,
而是說做一個老師的心態
是這樣子的,
這個學生的根器利,
老師教起來好教,
他就很有成就感。
因為我咳嗽喝了一些茶,
咳嗽喝了一些茶。
這個咳嗽怎麼來的呢?
就昨天講經下去肚子很餓,
很辛苦的,
我都自己感覺很辛苦。
很餓,
因為我看那個書,
那個高血壓的人,
超過晚餐,他不能吃東西,
太晚的時間不能吃東西,
吃東西他沒辦法消化,
它就變成不好的東西,
所以,變成不敢吃東西。
那不敢吃東西怎麼辦呢?
就去冰箱繞一繞,
肚子這麼餓啊!對不對?
我很辛苦的教書,
好!就犒賞一下自己,
人家供養那個巧克力,
就拿了三粒起來吃,
剛好是冷凍拿出來的,
當時吃的時候沒什麼感覺,
還不錯!
試一顆還沒什麼味道,
再試一顆;
又有另外一種的巧克力,
再拿起來再試一顆看看,
總共吃了三粒;
早上起來就沒辦法了,
就開始:哇!冷了!
我以為我的體質有一點改善了,
是不是?
氣色也不錯、身體也不錯,
現在講生病沒有人要相信,
氣色不錯,
以為可以吃冰冷的東西了,
結果早上就開始咳嗽了。
咳嗽,最近因為人家送好茶,
好茶,就泡著熱茶熱茶,
有緩和很多了,
所以,在這裡要感謝送師父好茶的信徒,
非常的感謝。
好!667頁,
第3.鼻香識界本如來藏性
經文:
[「阿難,又汝所明,]
[鼻香為緣,生於鼻識。]
[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
[因香所生,以香為界?」]
668頁,
義貫:佛言:
「阿難,又汝所明」了的
如來在權教中所開示的:
以「鼻」根與「香」塵「為緣」,
便能「生於鼻識。
此」鼻「識為復因鼻」根「所生」,
而「以鼻為界」呢?
還是「因香」塵「所生」而「以香為界」?
經文:
[「阿難,若因鼻生,]
[則汝心中以何為鼻?]
[為取肉形雙爪之相?]
[為取齅知動搖之性?]
[若取肉形,肉質乃身,]
[身知即觸,名身非鼻;]
[名觸即塵,]
[鼻尚無名,云何立界?]
[若取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
[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
[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
[如是則應虛空是汝!]
[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
[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
註釋:
「為取肉形雙爪之相」:
你是把具有雙爪形相的肉體之鼻當作鼻嗎?
「為取齅知動搖之性」:
「動搖」,是指香塵之相。
此言,
還是把能嗅知香塵的動搖之相的覺知性,
當作是鼻?
也就是說,
是取其有相的形體,
還是取其無相的功能呢?
「身知即觸,名身非鼻」:
身根所能覺知的是觸塵,
既已稱為身根,就不能再稱為鼻根了。
連這個鼻根都找不到了,
連這個鼻根找不到,
怎麼有辦法建立這個鼻識呢?
義貫:
「阿難,
若」鼻識是「因鼻」根而「生,
則汝心」目當「中」所想的,
是「以何為鼻」?
(把什麼當作是鼻?)
「為取」具有「肉形雙爪之」形「相」的
當作鼻?
抑「為取」
能「齅知」香塵「動搖」相「之」覺知「性」當作鼻?
「若」你是「取肉形」為鼻,
然「肉質乃」是「身」根之一,
而「身」根所覺「知」的
「即」是身「觸」之塵
(所以你所取的肉形之鼻,
只能覺知身觸之塵,
並不能覺知香塵),
且既已「名」為「身」根,
就「非」是「鼻」根
(便不可再稱為鼻根);
又其所知覺者既「名」為「觸」塵,
即非是香「塵」;
在這種情況下,
「鼻尚無」處可安其「名,
云何立」鼻識「界」?
(結論:因此可知,
鼻香識界非從鼻根生。)
「若」你是「取」
能「齅知」香塵之覺知性為鼻,
「又汝心」目當「中」
是「以何為」能覺「知」者?
你若是「以肉」體之鼻「為」能覺「知」者,
「則肉」體「之」覺「知元」來是「觸」塵,
而「非鼻」所聞之香塵。
(結論:
所以知道以肉鼻為能覺知者,
不能成立。)
若「以空為」能覺「知」者,
「空則有」覺「知」,
而「肉」體「應非」有「覺;
如是則虛空」即「是汝」身。
且若「汝身非」有覺「知」,
則「今日阿難應無所在」。
又,
你若「以香」塵「為」能覺「知」者,
則覺知之性「自屬」於「香」塵,
「何預於汝」?(就是與你何干呢?)
經文:
[「若香臭氣必生汝鼻,]
[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旃檀木。]
[二物不來,]
[汝自齅鼻為香為臭?]
[臭則非香,香應非臭;]
[若香、臭二俱能聞者,]
[則汝一人應有兩鼻?]
[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
[若鼻是一,香臭無二,]
[臭既為香,香復成臭,]
[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註釋:
「香臭二種流氣」:
就是香跟臭兩種流動的氣味。
「伊蘭」:是樹名,屬於蓖麻類,
這個字念蓖ㄅㄧˋ
ㄅㄧˋ蓖,
畢業、畢業生那個ㄅㄧˋ
現在剛好碰到畢業的時間。
叫做蓖麻類,
這是植物名,
一年生的草本植物,
莖高六、七尺,
它的種子是橢圓形,
可以炸油,叫做蓖麻子油;
也可以作為醫藥的止瀉劑,
緩瀉劑就是止瀉劑,
就是腹瀉得很厲害稍微止一下;
也可以做髮油;
也可以當作做為鞋油,
鞋子的油,
所以,這個叫蓖麻類。
有惡臭,與栴檀木之香氣正好相反,
其惡臭及於四十里。
經論當中多以伊蘭喻煩惱,
而以栴檀之妙香喻菩提。
《觀佛三昧經》云:
「末利山中有伊蘭樹,
臭若胖屍;
這個「胖」是腫脹的意思,
不是指肥胖者的屍體,
這個不能弄錯!
這個胖屍就是說,當一個人死了以後,
他的屍體腫脹。
我們今天修行,
如果國家的法令允許你這樣子的話,
那你很快就會開悟!
大部分的人,
你沒有機會看到那個屍體放著,
讓它自己慢慢慢慢的腫脹,
流出屍水,
臭不可聞,
沒有這樣子的。
泰國有一個高僧,
他要修不淨觀,
泰國,
泰國的政府允許他,就觀,
觀不淨觀,
這個比丘就在山洞裡面把那屍體擺著,
一個剛死亡的人,
擺著。
擺著的時候,他就開始一直觀,
開始一直觀‥‥‥
他也沒有離開,
因為他依據佛的教誨,不淨觀,
他是真的拿屍體起來觀!
這個屍體,他就看看,
慢慢慢慢,咦?
經過幾天以後,皮膚裂開,
這個血液停止流動,
那個屍體的臉就顯現出來了,
全身發紫、發青;
再過七天、二個禮拜,
開始長蟲,
開始長蟲,這個蟲開始吃,
開始吃、開始腐爛、
開始發出惡臭,
他就開始一直觀‥‥‥
因為那邊氧氣剛好一半,
所以,屍體不是爛得很快;
氧氣多的,屍體就爛得很快。
諸位!如果你到俄羅斯,
俄羅斯,
把這個屍體丟在戶外,
戶外,
也就是說:
冬天很冷的地方,
這個屍體要半年,
半年。
通常屍體,熱帶的,
熱帶的屍體腐爛要五十六天,
要五十六天,
我那邊有那個屍體腫脹的,美國拍攝的,
死亡,
開始在那邊一直自然的爛掉的,
我那邊有影片,來看看,
大概二個月。
所以,屍體的腫脹跟爛,
跟這個氣候有最大的關係,
如果是三十度到三十五度的,
絕對沒有辦法超過五十天,
就全部都吃光了!
但是,如果身體放在比較冰冷的地方,
因為氣候不夠,
蟲成長得慢,
爛得快是因為蟲成長得快;
爛得慢是因為那個蟲受到冷的關係,
所以,牠孵化會比較慢,
因此要吃屍體的速度就會緩慢。
如果你一直放在冰凍底下,
譬如說你去爬山,
爬到聖母峰,
剛好雪崩蓋下來,
諸位!
你那個屍體幾千年都不會壞!
為什麼不會壞?
因為那個溫度控制住那個蛆,
知道嗎?
沒有辦法長蛆,
就沒有辦法吃你的屍體。
這個比丘,
泰國的比丘開始一直觀‥‥‥
看了以後開始嘔吐,
我看了那一篇的報導,
他嘔吐,因為很臭!
然後一個認識的人,
一個認識的人,在死了以後開始變腫脹;
因為我們身體有脂肪,
身體有脂肪,
身體有脂肪,露出來的時候,
這個脂肪見到空氣中的氧,它會燃燒。
所以,一個人,
如果有科學知識的人就知道,
屍體死了以後,讓它自然的腐爛,
它會類似燒焦一樣,
像火燒焦一樣,
他就誤以為有人放火燒這個屍體,
其實不是,
是脂肪,
脂肪氧化,燃燒在空氣當中。
所以,這個屍體爆炸以後;
我們這個屍體,
這個蟲開始吃‥‥‥
肚子會慢慢一直鼓起來,
一直鼓起來‥‥‥
那裡面惡臭的氣鼓起來,
鼓起來到最後他就會爆,
爆裂,
爆裂以後,
他就會慢慢的再消,消下去‥‥‥
從哪裡最快爛呢?
從有孔,
從有孔的地方開始最快爛,
大致上都是從眼睛最快,
還有嘴巴。
蒼蠅在二、三公里外,
就可以聞到屍體的臭味,
蒼蠅,或者是果蠅,
牠就會飛來,
然後就從有孔的地方,
譬如說蒼蠅爬進去鼻孔裡面、
爬進去眼睛,
這個是最快長蟲的。
從下這個蛋下去,
到長蟲二十四個小時,
二十四個小時,
從牠下蛋到長成會蠕動的蛆。
知道嗎?
所以,看那個蛆大小,
就知道他已經多幾天了。
那麼,長這個蛆對什麼最有幫助?
對刑事辦案最有幫助,
對刑事案最有幫助!
為什麼?
一個人看到這個屍體,
你不曉得他死多久,
刑事組就叫專家來鑑定,
就夾那個什麼?
最大的蛆,
最大一隻的蛆,
最大一隻的蛆,
去判斷是已經死幾天了,
這個蛆才有長這麼大?
喔!他判斷已經死二個禮拜了!
蛆有一定的生命的循環,
生命的循環,
這十五天,
死了十天、死了二個禮拜,
這個蛆有慢慢長大‥‥‥
所以,這個蛆的培養,
從科學的角度,
牠對辦案是非常有幫助的。
這個比丘,
因為他沒有醫學上的常識,
他就坐在這個屍體旁邊,一直觀‥‥‥
他開始厭惡這個色身,
厭惡這個色身,
很想自殺;
可是,佛陀又說不能自殺,
因為惡臭難聞、腫脹,
那個相也難看,
味道也很難聞,
到最後倒了!
躺在那邊。
隔幾天以後人家去看,
哇!抬出來,
經過了將近二個月的時間,
抬出來!
抬出來,
他不是因為觀照,
或者裡面空氣不好,
不是!
是什麼?
是中了屍毒,
中了屍體的毒,
倒下去,
爬不起來,
爬不起來;
經過了救治,
經過很長的救治,
慢慢打針,
慢慢的才把那個屍毒、屍體的毒素,
慢慢慢慢的解掉‥‥‥
後來這個比丘就不敢再接觸這個屍體;
作不淨觀、
腫脹觀、血塗觀、
散壞,
散亂的散。
散觀、
壞、
或者是燒,
燒就是放一把火燒掉,
燒觀;
血塗就是全身都是血;
白骨觀、不淨觀、散觀,
這個比丘就是作不淨觀,
結果受不了那個屍體,
看了那個屍體以後,作不淨觀,
他一直想死:
我這個色身,到最後就是這樣子,
看清楚了,
沒有東西可以讓你執著。
底下就是:臭若胖屍,
熏聞四十由旬,
其花紅色,甚可愛樂,
若有食者,發狂而死。」
「二物不來」:
「二物」是指香跟臭二種氣味。
「不來」,是不從外來。
義貫:
「若」言「香」與「臭」的「氣」味
「必」定是「生」於「汝鼻」
(從汝鼻中生),
「則彼香、臭二種流」動之「氣」味
應「不」須「生」自「伊蘭」樹
以「及旃檀木
(因為即使是此二種極香與極臭的氣味,
你的鼻也應自己能生。)
若此香臭「二物」之氣味
「不」從外「來」的時候,
「汝自齅」汝「鼻」所生之味
「為香、為臭」?
如果你所聞到的氣味是「臭」的,
「那麼」你的鼻定「非」能生出「香」味;
反之,
如果你聞到的是「香」的,
那麼你的鼻中
便「應非」能生出「臭」氣。
「若」你說
你「香、臭二」者「俱能聞」到「者,
則汝一人應有兩鼻」,
所以才能產生兩種氣味,
並聞到兩種氣味。
你若有兩鼻,即成兩人;
若如是者,
則現前「對」著「我」在請「問」佛「道」的,
便「有二阿難」;
要是這樣的話,
「誰為汝」之真「體」?
(哪一個才是真的阿難?)
「若」你辯說你的「鼻」只有一個,
只「是一」個,不是兩個;
那麼你所聞的「香」跟「臭」
就「無二」味道,沒有差別,
「臭既」可以「為香,香復」可以「成臭,
二」者之「性不」能確定「有」;
連香、臭都沒有辦法分辨,
既不能分別香臭,
則鼻識「界」要「從誰」而「立」?
(是故可以知道,香臭之氣不從鼻生;
結論:
因此,
言鼻識是從鼻生者,不能成立。)
【──以上破「識因根生」】
經文: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
[如眼有見不能觀眼;]
[因香有故,應不知香。]
[知即非生,不知非識。]
[香非知有,香界不成;]
[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
[既無中間,不成內外,]
[彼諸聞性畢竟虛妄。」]
註釋:
「知即非生,不知非識」:
「知」,就是能識知香塵。
「非生」,非從香塵而生。
此言,若言鼻識能識知香塵,
就不是從香塵生,
因為香塵是無情,識是有情;
無情的香塵所生的識,應也是無情物,
沒有覺知性才對;
所以,反過來說,
若此識既能覺知香塵,
便知它一定不是從無情物中生出來的;
結論:故此識非從香塵生。
「不知」,沒有覺知性。
「非識」,不能稱為識。
此謂:
可是,如果此識沒有覺知的性能,
而不能覺知香塵,
那它就不能夠稱為識了。
「香非知有,香界不成」:
「知」,就是能覺知的識。
「有」,就是所涵有,
指所覺知。
此謂,
香塵若非能知的識所有(那就是所覺知),
則香識界自然不能成立。
「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
「因界」,就是說因香塵而成立之界。
此謂,若鼻識不能覺知香塵,
則所說的因香塵而立的界,
就實在不是從香塵而建立的。
也就是說,
則所立之界並非「香識界」。
義貫:
「若」言鼻識為「因香」塵而「生」,
則此鼻「識」
即是「因香」塵而「有」(存在);
譬「如眼有」能「見」之性
(能見之性因眼而有),
卻「不能」自「觀」其「眼」;
同樣的道理,
鼻識是「因香」而「有故,
應不」能覺「知」其「香」
(這是違理的)。
若言鼻識確能識「知」香塵,
此識「即非」從香塵「生」,
因為香是無情的,識是有情的。
然而,
鼻識若實「不」能覺「知」香塵,
即「非」可稱為「識」。
又,
「香」塵若「非」
為能「知」的鼻識所「有」(所覺知),
則「香界」自「不」能「成」立;
若鼻「識不」能覺「知香」塵者,
則所言「因」香而立之「界
則」實「非從香」塵而「建立」
(也就是說,所立之界並非香識界,
是故香識界仍不得立,
因此香識界不可得;
結論:
故知鼻識非從香塵而生。)
【──以上是破「識從塵生」】
「既無中間」的識界可得,
則「不」能「成」立
「內外」根塵二界和合生識,
「彼諸」能「聞」、所聞之「性,
畢竟虛妄」,從本無生。
【──以上是破「根塵和合共生識」】
經文:
[「是故當知:]
[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
[則鼻與香及香界三,]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義貫:
「是故當知」:
如來於權教
所示之以「鼻」根與「香」塵「為緣」,
即能「生鼻識界」,
今以第一義諦觀之,
則於內根、外塵及和合中「三處」求之,
「都無」能生識之因;
「則鼻」界「與香」界,
以「及香」識「界三」者,
「本非」權法所說之「因緣」所生,
亦「非」外道所計之無因「自然性」
(──非有因生,非無因生,
本如來藏妙真如不生滅性,
隨緣幻現,相妄性真。)
諸位!
那個隨緣幻現就是業,
業就是這樣子,
隨著業而影現出來的世界。
所以,什麼業就會看到什麼世界,
小人的地方就看到小世界;
大人的就看到大世界;
心胸如虛空的人,
無量的虛空就是他的世界;
貪瞋癡的,
他所現的世界就是貪瞋癡。
因此這些所現的其實是幻,
其實是本性、妙真如性顯現出來的,
而不知道,
不知道。
4.香味識界本如來藏性,
經文:
[「阿難,]
[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
[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
[因味所生,以味為界?]
[阿難,若因舌生,]
[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
[石鹽、細辛、薑、桂,都無有味;]
[汝自嘗舌,為甜為苦?]
[若舌性苦,誰來嘗舌?]
[舌不自嘗,孰為知覺?]
[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註釋:
「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
黃連、石鹽、細辛、薑、桂,
都無有味」;
「黃連」,是味苦。
「石鹽」即岩鹽。
「細辛」,就是葯名,味辛。
「桂」,就是肉桂,味甘辛。
這些東西即代表世間一切味;
依次為甜、酸、苦、鹹、辛、辣、甘。
此言,如果舌識是從舌頭生的,
則舌頭便自能生味道、知味,
如是則世間一切食品都不須要有味道了。
舌根自己會產生味,為什麼需要食品呢?
不需要了。
「若舌性苦,誰來嘗舌」:
如果說此舌識之性是苦的,
這是假設說;
注意!這個「苦」代表一切味,
你也可以講:如果此舌識之性是甜的;
如果此舌識之性是鹹的,
諸位!
你千萬不要把它「苦」是固定化,
它包含一切味,
假設你的舌性在某一種味道的存在性,
也可以鹹、淡、苦、辣、味,
譬如說:此舌識之性是辣的,
你也可以這樣講,
千萬不要把它這個「苦」當作固定的解釋。
則誰又來嚐知這個舌識的味道,
而說它是苦的呢?
「舌性非苦,味自不生」:
反過來說,嚐的結果,
若舌之性並非有苦等味道,
則味自然不是從你舌中所生,
是故舌中無味;
舌中既然無味,則味實無生。
義貫:佛言:「阿難,
又汝所明」了的如來權法中所示的:
以「舌」根與「味」塵「為緣」,
即能「生於舌識」
(現在來更深入探討一下)
「此」舌「識為復因舌」根「所生」,
而「以舌為」識體的畛「界」
(識體的範圍就在舌上)呢?
還是因‥‥‥翻過來,
「因味」塵「所生」,
而「以味」塵「為」識體之「界」域?
678頁,
「阿難,
若」舌識為「因舌」而「生,
則諸世間」之食物如「甘蔗、烏梅、
黃連、石鹽、細辛、薑、桂」等的味道
(就是甜、酸、苦、鹹、辛、辣、甘)等,
「都」變成了「無有味」道
(因為你的舌自己就能夠產生,
即能生出味道來,
世間食物便不須要有味道),
若如是者,
則當「汝自」己
「嘗」你自己的「舌」的時候,
其味「為甜為苦」?
「若舌」識之「性」是「苦」的,
又「誰來嘗」知這「舌」識之味?
「舌」識既然「不」能「自嘗」,
則「孰為」能「知覺」此舌識之味
而言其苦呢?
而言其為苦?
反之,若言此「舌」識之「性」
並「非」有「苦」等味,
則「味自」然「不」是從你舌中「生」,
舌中若無味,即無味覺,
如是「云何」能成「立」舌識「界」?
(結論:
故知舌識不從舌中生。)
【──以上是破「識從根生」】
經文: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
[同於舌根,應不自嘗,]
[云何識知是味非味?]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
[味既多生,識應多體。]
[識體若一,體必味生,]
[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
[同為一味,應無分別。]
[分別既無,則不名識,]
[云何復名舌味識界?」]
註釋: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
如果說舌識為因味塵而生,
則舌識本身即是味塵,
如此則能嚐者與所嚐者便同為一類。
沒有能所了。
「同於舌根,應不自嚐」:
那就如同前面所說的一樣:
舌根不應能自嚐其舌,
如眼之不能自見其眼。
「云何識知是味非味」:
既然不能自嚐,
怎麼知道是有味?還是沒有味呢?
「識體若一,體必味生,
鹹、淡、甘、辛和合俱生」:
「味生」,從味塵而生。
舌識之體若說是只有一個,
而其體又說一定是從味塵而生的,
那麼鹹、淡、甘、辛等味
一定是和合
而且一時俱生。
680頁,
「諸變異相同為一味,
應無分別」:
眾味既然是和合一時俱生,
則眾味的各種不同的味相變化
都不會有了,
因此眾味便是同一味,而無分別。
義貫:
「若」說舌識為「因味」塵而「生」,
則舌「識自」身即「為味」塵,
如是則能嚐與所嚐便為同一體,
即與前面所闡明的道理一致:
「同於舌根應不」能「自嘗」,
既不能自嚐,
則「云何識知是」有「味」
或「非」有「味?
又一切味非」只從「一」種「物」體「生」,
能生識之「味」塵
「既」是從「多」物「生」,
則所生之「識應」有「多體」
(然而識體實非多個,
所以舌識非從味塵生。)
「識體若」是只有「一」個,
而且其「體」
又「必」是從「味」而「生」,
那麼「鹹、淡、甘、辛」等味
一定是「和合」且一時「俱生」,
而眾味的「諸」多「變異相」,
便混「同為一味」
而「應」當變成了「無分別」;
「分別既無,則不」得「名」為「識」,
不能名為識。
如是則「云何復」能「名」為「舌味識界」?
(結論:
是故言舌識從味塵中生,不能成立。)
【──以上為破「識從塵生」】
接下來,經文:
[「不應虛空生汝心識?]
[舌味和合,]
[即於是中元無自性,]
[云何界生?」]
註釋:
「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
「和合」,是指和合而生識。
「於是中」,
於此根塵和合體中。
此謂,
若說舌根與味塵和合而生舌識,
因為舌有知,而塵乃是無知,
根塵一經和合,
其體性就成為紛亂,
而失去根塵本自有之自性;
此和合體若無自性,
便不能成立界。
義貫:
「不應」說「虛空」能「生汝」之「心識」吧?
(若是虛空生識,
虛空自知,與汝何關?
結論:故知舌識不從虛空生。)
【──以上是破「識從空生」】
若言「舌」根與「味」塵「和合」而生舌識,
「即於是」有情與無情的和合體「中,
元無」一實「自性」;
自性若無,
「云何」能令「界生」?
(結論:
故知舌識不於舌根與味塵和合中生。)
【──以上破「識從根塵和合中生」】
682頁,
經文:
[「是故當知:]
[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
[則舌與味及舌界三,]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義貫:
「是故當知」,
如來於權法所示者:
以「舌」根為「味」塵「為緣」,
則能「生舌識界」,
今以實法言之,
則於根、塵、與根塵和合「三處」求之,
「都無」能生識之因。
如是「則」知「舌」界「與味」界
以「及舌」識「界三」者,
「本非」權教所生之「因緣」能生,
亦「非」外道所計之無因「自然性」
(──非有因生,非無因生,
本如來藏妙真如不生滅性,
隨緣幻現,相妄性真。)
682頁,
第5.身觸識界本如來藏性
經文:
[「阿難,又汝所明,]
[身觸為緣,生於身識。]
[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
[因觸所生,以觸為界?]
[阿難,若因身生,]
[必無離合二覺觀緣,]
[身何所識?]
[若因觸生,必無汝身,]
[誰有非身知合離者?」]
這個昨天我們在《講義》
就講得很慢,
而且非常的詳細,
就怕你聽不懂。
結果早上稍微調查一下,
就是說那個意,
意根還有法塵那個地方,
好像比較多的人聽不太懂,
前面這個還好,
眼、耳、鼻、舌、身,
一般人還聽得來,
意根對法塵,那個就比較抽象,
調查起來,
好像比較多的人聽得比較不清楚,
就是後面的意法識界,
這個身觸識界,我也講得很清楚了。
註釋:
「若因身生,必無離合二覺觀緣」:
「離合」,離跟合,就是觸塵。
「覺觀」,這是唐朝以前的舊譯;
唐朝以後的新譯為「尋伺」。
「覺觀」(或尋伺)為四個「不定心所」
(悔、睡、尋、伺)中的兩個。
這個我們在《百法》裡面也講過了,
在這裡不想再重複。
「覺」(尋),為心之粗相;
「觀」(就是伺),
就是心比較細,
為心之細相,
也就是心識的動相。
此言,
如果說身識是因身根而生的,
則既然身根能生識,
就不須要再有觸塵了,
因此觸塵的離、合二相,
以及依此二相
而產生的能緣的覺、觀二種心所,
也都不需要了。
「身何所識」:
既然沒有觸塵,
也沒有能緣的心所法,
那麼身根所識者為何?
那就必然沒有身識產生了。
既然沒有身識產生,
就不能說身識是因身根而生的。
684頁,
「若因觸生,必無汝身」:
如果說身識是因觸塵而生的,
那就一定不須要有你的身根,
就能產生身識了。
「誰有非身知合離者」:
「非身」,就是無身。
哪一個人能不須要有身根,
就能覺知離合的觸塵呢?
那又不是鬼,是不是?
這怎麼可能?
定無此理。
義貫:佛言:「阿難,
又汝所明」瞭的權法
所示之以「身」根與「觸」塵為緣,
則能「生於身識」。
然而,
「此識為復因身」根「所生,
以身」根「為」識體所在之畛「界」呢?
或是「因觸」塵「所生,
以觸」塵「為」識體所生之疆「界」?
因為識它無形相,
要依於根、要不然就依於塵而立界。
「阿難,
若」言身識為「因身」根而「生」,
身根既自能生識,
則「必無」需觸塵之「離、合」二相、
及依此二相所起的
「二」種「覺、觀」(尋、伺)
能「緣」之心所;
然而,既無外塵與能緣之心所,
則「身」根為「何所識」?
(則身根必無能識與所識,
既無能識之心所又無所識之塵,
是故必無身識生起;
結論:
因此即不得言「身識因身根而生」。)
【──以上破「識因根生」】
685頁,
「若」言身識為「因觸」塵而「生」,
則塵自能生覺,
「必無」需「汝」之「身」根;
然而,「誰有非」須「身」根
即能「知合、離」之塵「者」?
(必無是理;
結論:
是故言「身識為由觸塵生」,
不能成立。)
【──以上為破「識由塵生」】
經文:
[「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
[知身即觸,知觸即身;]
[即觸非身,即身非觸。]
[身觸二相元無處所,]
[合身即為身自體性;]
[離身即是虛空等相。]
[內外不成,中云何立?]
[中不復立,內外性空,]
[則汝識生從誰立界?」]
註釋:
「物不觸知」:
無情之物體,
不能自觸而自有覺知。
「身知有觸」:
而是有情的身根才能覺知有觸。
翻過來,
686頁,
「知身即觸」:
眾生之所以能覺知自己有身根存在,
是因為有身觸產生;
換言之,
如果在完全沒有內外「觸」的狀況之下,
眾生便會覺得彷彿身根都不存在了。
所以,觸塵就覺知有根身。
「知觸即身」:
能覺知觸塵者,即名為身根。
「即觸非身」:
「即」,就是在。
然而在觸塵的體中,非有身根可得,
(也就是說,觸中無身)。
能、所分開來談。
「即身非觸」:
而且在身根之中亦非有觸塵可得,
(也就是,身中無觸)。
能、所也是分開談論。
「身觸二相元無處所」:
身根與觸塵二者之相,
原無內外對立之處所可得;
意思就是說:
那一剎那,能所其實都不存在,
無法分辨能,也難分辨所,
到底哪個能?哪個是所?
對不對?
所以,沒有什麼叫做內外對立之處,
沒有內外對立,那麼就沒有能所,
很難判定能所;
就算有能所,也沒有辦法判斷。
也就是說,並非根在內,而塵在外。
根不一定在內,塵也不一定在外,
觸就很難分內外了,
觸就是身,身就是一定知道觸,
知道有身就一定要有觸,
就是這樣子,
二者很難分根一定在內,
而塵一定在外。
「合身即為身自體性」:
如果觸塵來合於身根當中,
此觸塵就應成為身根之體性之一,
而不再維持它自己的體性。
因此,身中應無塵──
也就是說:「即身無塵」。
「離身即是虛空等相」:
觸塵一旦離於身,
即成虛空之相,
也就是說,即不再有相可得。
因此,「離身也是無塵」。
「內外不成,中云何立」;
「離身」與「即身」既然皆無觸塵可得,
則「內根」、「外塵」便不得成立;
內外既不能成立,
「中間」的(識)如何能夠成立呢?
義貫:「阿難」,
無情「物」體「不」能自「觸」而自有「知」,
而是有情之「身」根方能覺「知有觸」塵。
有情若能覺「知」己「身」根之存在,
「即」是因為有「觸」產生
(如果沒有內外觸
即不能覺知己身存在),
是故能覺「知觸」者
「即」名為「身」根;
然而,
「即觸」塵之體中「非」有「身」根可得──
(觸中無身);
「即身」根之中「非」有「觸」塵可得──
(身中無觸)。
能、所分開來討論,總是這樣子。
「身」根與「觸」塵「二相
元無」內外對立之「處所」
為什麼?
很難分!
(並非根一定在內、塵一定在外)。
為什麼?
註:文章字數超過限制,請續下集
楞嚴經-94下 (國語) 2009.06.12
說明:[ ]內為講經課本之內容
為什麼?
能、所很難分。
若觸塵來「合」於「身」,
此觸塵「即」成「為身」根之「自體性」,
(因此觸塵並無實自體性。)
觸塵若「離」於「身
即是」與「虛空等」同之「相」
(即成空相,
因此離身即無塵可得。)
若離身與即身皆無觸塵可得,
則「內」根「外」塵即「不能成」立;
內根外塵既不能成立,
「中」間之識「云何」而得成「立」?
「中」間既「不復」能「立」,
則所謂「內、外」之「性」
即「空」無自性;
如是「則」即使有「汝識生」起
欲「從誰」而「立界」?
(因此,
內、外、中之界相不可得。
結論:因此可知,
身識非從內外根塵和合而生。)
【──以上破「識從根塵和合中生」】
經文:
[「是故當知:]
[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
[則身與觸及身界三,]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義貫:
「是故當知」,
如來於權法所示之:
以「身」根與「觸」塵「為緣」
則能「生身識界」,
今以第一義諦而言,
於身、觸及二者和合「三處」求之,
「都無」能生識之因。
「則」知「身」界「與觸」界
「及身」識「界三」者,
「本非」權教所說之「因緣」能生,
亦「非」外道所計之因之「自然性」
(──非有因生,非無因生,
本如來藏妙真如不生滅性,
隨緣幻現,相妄性真。)
我們今天要完成這個《義貫》,
所以,剩下這個不是很多;
不是很多,
所以,我們今天就休息二十分鐘,
放輕鬆上課,
放輕鬆。
這一段一般人還聽不清楚,
等一下師父稍微放慢一點腳步。
休息二十分鐘。
*******中間休息*******
明天又進入另外一個課程,
另外一個課程,
明天的課程就是七大,
所以,明天要帶這個《楞嚴經講義》,
還有那一本《表解》,
要帶過來,
《楞嚴經講義》;
那麼,這一本《義貫》就暫時、
暫時放在家裡。
有的人,它《義貫》類似一樣的,
匆匆忙忙來了,一看,下冊!
他很奇怪,就是跟書過意不去,
我如果叫他帶《講義》,他就帶《義貫》;
我如果叫他帶《義貫》,他就帶《講義》,
他就一直跟書過意不去,不曉得為什麼?
可能是有一隻龜跟一隻怪,(台語古怪諧音),
真的就是這樣子啊!
所以,再講一遍:
明天要帶這個《講義》,
跟那一本《表解》過來。
知道嗎?
好!
現在就把筆放下來,
因為昨天講的,
大部分的人都聽不太來、
聽不太懂,
做師父的人,
總不希望說
你們那麼辛苦的聽經聞法,大家都聽不懂,
師父也很難過!
為什麼這個比較難了解?
因為這個抽象,
它沒有具體的東西,
完全都在心靈裡面討論,
所以,比較困難、比較難了解,
就是這個道理。
好!那麼現在,
譬如說眼睛,
眼根對這個色塵,
中間,這眼根,
眼、耳、鼻、舌、身,
然後眼根對這個色塵、
耳朵對這個聲塵,
它都有具體性的東西,
眼根就是攀緣色塵跟虛空;
耳朵就是攀緣動跟靜;
鼻子就是香跟臭;
舌頭就是嘗味,酸、甜、苦、辣;
身體就是離、合的觸,
這個它都有具體,
十八界的討論,
其實有共同一個模式,
就是:中間所產生的識心,
是由根來的嗎?
還是由塵來的?
由根生的嗎?
這討論,不對。
由塵生的意識心嗎?
也不對。
共生的嗎?
根對塵共同所產生的中間那個識嗎?
也不對!
眼、耳、鼻、舌、身都好討論,
那麼,這個意法識界就比較麻煩,
是因為它沒有形相,
它完全在心裡面去討論,
意根是心,
法塵,它也是無形相,
所以,變成這麼抽象的東西,
一般如果對唯識學不是很清楚跟了解,
討論起來會有一點困難;
不過也不是很難,
我看就很簡單了,
為何你聽不懂?
「世尊!以何因緣,你聽不懂?」(引經句問眾)
這麼簡單,不是很困難啊,
它就是討論:根生嗎?
現在這裡,注意看!
第七意識跟第八意識,
它就永遠在一起,
永遠在一起,
第七意識是以第八意識的見分為自我,
意思就是說:
我們的精神領域,
都一定加上一層執著的我執跟法執,
所以,七八二識,
它就是一定黏在一起、
卡在一起;
到成佛的時候,
斷了第七意識,同時就是第八意識就停了,
所以,七八意識是一定黏在一起的。
那麼,就以第七意識來討論,
因為第八意識就像倉庫,
它倉庫,
它只有儲存的功能,
能藏、所藏、我愛、執藏,
第八意識就像倉庫。
那麼,第七意識是發展意識的根本,
意識的根本,
第六意識、前五識,
它是由這樣一直發展過來的。
第八意識像倉庫,
加了一層執著,變成第七意識,
第七意識再來接下來第六意識,
再來就是前五識。
那麼,既然這十八界──
根、塵、識,
這個也是一樣,
根,你第六意識的根是什麼?
根攀緣塵會產生中間的識,
現在就是要討論,
「根」就是意根,
就是指第七意識;
塵呢?
它所接觸的,
既不是色、聲、香、味、觸,
為什麼?
它接觸的是內在,
色聲香味觸落下來的影子,叫做法塵。
知道嗎?
它是前五識落下來的影子,
前五根攀緣外面的五塵,
所落下來的影子叫做法塵。
所以,第七意識為意根,
根,
要攀緣這個塵,
塵,
就討論中間這個識是怎麼來的?
很簡單,
眼根、色塵,
討論這個識,中間這個識,
這個識是因為眼根而來的,稱為眼識?
還是塵引發出來的叫做色識?
眼根跟色塵,
中間討論這個識從哪裡來?
結果無所從來,
從根也不對,
單根也不能生識;
從色塵來也不對;
從二個來:根跟色塵,
眼根跟色塵來也不對,
共生也不對。
耳朵也是這樣子,
耳朵的根攀緣動、靜,
討論中間的耳識怎麼來?
到底是單根嗎?
這個是耳根,
單根沒有塵不能生識。
或者是單塵嗎?
就是這個塵、聲塵,
那中間這個耳識也不能生。
或者是耳朵跟聲塵,中間所產生的這個識,
這個是耳朵。
鼻子也是這樣,
鼻根,
香味這個塵。
舌頭也是,
舌根,
根在這裡。
是不是?
味塵,
討論中間的識怎麼來的?
身體也是啊,
身根,
外面的觸塵,是離還是合?
離、合觸塵,
討論中間的身識。
那麼,這個也是一樣,
意,當然要有意根,
意根,
意根就是第七意識,
它就一直牢執第八意識的見分為自我,
第七意識為根,意識的根本,
意根嘛!
眼都有眼根、
耳朵有耳根,
對不對?
鼻都有鼻根、
舌都有舌根、
身都有身根,
這意當然有根啊,
所以,權教菩薩來討論這個一定要有根,
而這個根就是叫做意根,知道嗎?
意根。
根,
那它的塵呢?
它的塵是前五識落下來的影像,
就是說眼根,
眼根對這個色塵落下來的眼識,
所產生的眼識,
這個是權教菩薩所承認的。
所以,意根、這個法塵,
有根、有塵,
中間所產生的意識心,
這個一樣喔,
眼根、色塵,產生中間的眼識界;
耳朵、聲塵,產生中間的耳識界;
現在也是一樣,
意根跟法塵,產生中間的意識界,
知道嗎?
中間的意識界。
那麼,這個意根是無形相的意識型態,
知道嗎?
法塵,它也是無形相的塵,
所以,你沒辦法去用具體的東西,
像眼根看這個色塵那麼具體的東西,
因為法塵它沒有形狀的。
所以,二個:
一個是意識的執著的根,
另外一個是落下來的意識型態的相,
你知道嗎?
意識型態的相,
叫做法塵。
所以,這裡討論的,
統統在內心裡面討論,
因此你聽起來會有這麼吃力,
或者是聽不懂,
就是問題出在這個地方;
或者是對唯識上的理解不夠深刻,
不夠深刻。
不過,沒有關係,
想要成就菩提的人,就不怕厭煩,
我看就是很簡單,
「世尊!
以何因緣,你聽不懂呢?」(引經句問眾),
我看真的是很簡單啊,
這個不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就很簡單、很容易的事情!
好!
諸位!689頁,
6.意法識界本如來藏性,
經文:
[「阿難,又汝所明,]
[意法為緣,生於意識。]
[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
[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阿難,若因意生,]
[於汝意中必有所思,]
[發明汝意;]
[若無前法,意無所生。]
[離緣無形,識將何用?]
[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
[為同為異?]
[同意即意,云何所生?]
[異意不同,應無所識。]
[若無所識,云何意生?]
[若有所識,云何識意?]
[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
因為它這個《楞嚴經》的翻譯本
文字都很簡單,
非常簡單!
所以,師父一直重複說:
這個不是念中文系來有辦法看得懂的,
絕對看不懂,
它是屬於心性的東西。
注意!
請翻過來,
慢慢來解釋一下,
690頁,註釋:
「於汝意中必有所思,
發明汝意」:
「所思」,就是所思慮之法塵。
因為第七意識要緣法塵嘛,
這當然一定要。
在你的意根之中,
必定有所思慮的法塵存在,
因為意根緣法塵嘛!
對不對?
根緣塵,是不是?
根一定是攀緣這個外塵,
那麼,意根就以法塵為塵,
而法塵卻是影像而已。
所以,討論起來,二種都是無形的,
意識心是無形的、
法塵也是無形的,
就全是用在名字裡面跟觀念裡面討論,
當然你很難理解了。
說:在你的意根之中
必定有所思慮的法塵存在,
才能依之而發明你的意識。
你看,
又是根對塵產生的意識。
對不對?
這個也不是很困難。
「若無前法,意無所生」:
「前法」,是指前面所說的法塵。
如果沒有前面之塵境,
意無所生,
如果沒有前述的法塵,
則意識便無法生起。
因為沒有所緣之塵。
對不對?
「離緣無形」:
「緣」,就是所緣的法塵。
「形」,就是形顯。
意根若離於所緣的法塵,
則無法形顯其體;
也就是說,若無塵,根也不顯。
「識將何用」:
若無法塵,連意根都不顯了,
更何況意識能有什麼作用?
「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
「識心」,此是指意根之心,
也就是意根,
以此意根為意識之所依,
意根就是指第七意識,
為意識就是第六意識所依,
一般人認為:意識是由第七意識所生,
又是同時為前五識、
能夠輔助前五識攀緣跟分別,
都是第六意識的功能,
第六意識是可以對內、也可以對外。
之所依,
故稱為識心。
「諸思量與了別性」
為指意識之作用,
也就是說意識,
亦即是意識。
故此句簡言之即意根與意識二者。
「若有所識,云何識意」:
前面第一個「識」就是第六意識,
第二個「識」就是意根。
「若有所識」,若能了別。
「云何識意」之「識」為意識,
「意」為意根。
意思就是:
如何分別第六意識還第七意識的意根?
691頁,
「唯同與異,二性無成」:
不論是同或異,
根與識二法之性皆無法成立。
義貫:
「阿難,
又汝所明」瞭的權法中所示:
以「意」根與「法」塵「為緣」,
這裡還是一樣啊,
根、塵,在討論中間所產生的識。
你看,
以「意」根與「法」塵「為緣」,
則能「生於意識」。
這個模式跟前面一樣,
只是問題是後面這個,二個都無形相的東西。
然而,今依第一義諦而言,
「此識為復因意」根「所生」
而「以意」根
「為」識體所在之畛「界」呢?
這因根有識。
還是「因法」塵「所生」,
而「以法」塵
「為」識體所在之「界」域呢?
是因塵而有識。
到底是從根產生出來的意識心?
還是從塵所產生出來的意識心?
這個模式跟前面完全一樣;
只是前面有具體性的根、塵,
後面這個完全是無形相的東西,
所以,討論起來會有困難。
「阿難,
若」言意識為「因意」根而「生」,
如果說這個第六的意識,
是因為第七意識的意根而生。
則「於汝意」根「中
必」須「有」其「所思」慮之法塵,
有能緣的意根,一定有所緣的法塵,
這一句的意思就是這樣子。
有能緣的意根,一定有所緣的法塵,
一定有法塵的存在。
則「於汝意」根「中
必」須「有」其「所思」慮之法塵存在,
依此法塵
而「發明汝」之「意」識;
要不然怎麼能發?
沒有外面的所緣的法塵,
你意根怎麼發出這個意識?
「若無前」述之「法」塵,
則「意」根即「無所生」
沒有所,當然就沒有能了。
(也就是,不能生識了)。
意根若「離」所「緣」之塵,
則「無」能「形」顯;
無塵而根又不顯,
則意「識將何」作「用?
又,汝」意「識」所依之「心」(就是意根),
「與」意識之「諸思量
兼」其「了別」之「性」,
二者「為同為異」?
意識若「同」於「意」根
那麼當然「即」是「意」根了,
不需要說跑出一個第六意識。
「云何」還說意識是意根「所生」呢?
因為相同於意根,它就是意啊,
為什麼還要立一個第六意識?
沒有必要啊!
若「異」於「意」根而「不同」,
則為無知之塵,
如果不同於意根,
那當然就無知之塵。
「應無所識。
若無所識,
云何」可名為「意」根所「生」之識呢?
根生也不對、塵生也不對。
「若有所識」,
則「云何」分別意「識」與「意」根呢?
是故,「唯同與異」
(不論同或者是異),
意根跟意識「二性」皆「無」能「成」立,
根與識二性既不能成立,
則意識「界云何」而得成「立」?
簡單講,這個就不能講‥‥‥
這一句最重要在強調什麼?
這個時候就不能講:
第六意識是來自於第七意識的意根所生,
這個時候,
因為根跟識二性都不能成立,
同跟異都不能成立了,
談什麼生不生呢?
所以,在這個時候,
不能講意識是為意根所生。
經文:
[「若因法生,]
[世間諸法不離五塵,]
[汝觀色法及諸聲法、]
[香法、味法、及與觸法,]
[相狀分明,]
[以對五根,非意所攝。]
[汝識決定依於法生,]
[汝今諦觀法法何狀?]
[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
[越此諸相,終無所得。]
[生、則色空諸法等生,]
[滅、則色空諸法等滅。]
[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
[相狀不有,界云何生?」]
這個意思就是說,
這一段最重要就是說:
你講法塵能夠生識,
那法塵離不開色空、動靜、通塞、
合離、生滅,
這些生,你的意識心就生;
這些滅,你的意識心統統沒有,
意識心統統是跟著這些法塵生等同生、滅等同滅;
那這些根本就不存在,
這些是影像。
所以,所因既無,
因生有識,作何形狀呢?
好!諸位看693頁,
註釋:
「汝觀色法‥‥‥及與觸法,
相狀分明,以對五根」:
你且看看
這色、聲、香、味、觸五塵之法,
每一法都各有其明確的相狀,
且於五根亦各有所對,
如色對眼、聲對耳、
香對鼻、味對舌、觸對身。
「非意所攝」:
但這五塵之中,
卻沒有任何一法是直接為意根所攝受的。
附及:意根所攝、所緣之法,
乃是前五塵在意地落謝的「影像」,
諸位!
一切眾生的意識心,
其實就是執著影像,
就像攝影機攝影起來你的底片一樣,
你看到的只是底片。
即以此影像,名之為「法塵」,
就像我們照相館,以前的照相,
攝相下來的那個底片就等同法塵。
而法塵實在並無實物,
也無實體。
「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
越此諸相,終無所得」:
色空就是眼;
動靜是耳;
通塞是鼻;
合離是身;
生滅就是意。
「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等
為五塵之相,
而味塵之甜淡乃涵攝在其中
(省略的說法)。
「生滅」則為一切塵相之總相。
其實就是意識。
「越」,就是離去之義。
此謂,你的法塵,
只不過是前五塵的影像,
而落在意識心裡面。
如果離去了前五塵的色空、
動靜等生滅之相,
終無法塵之影像可得。
換句話說:
我們的意識是執著那個剎那生、剎那滅的相,
就是這個道理。
做法塵實無自體性,
乃依五塵影像之生滅而得其體。
所以,萬法都是影像,
那我們執著了這個東西,
就完全是生滅的東西,
有生一定有滅,
我們加上一層執著,
生的時候不希望它滅;
滅掉的時候希望它生,
所以,變成說痛苦不堪!
對不對?
最親近的人聚在一起,
不曉得這是生滅法,
總有一天會分開。
所以,我們堅定的意識,
在那種貪愛的識心很難割捨!
所以,為什麼最親的人死的時候,
我們很受不了、無法承受?
為什麼?
因為他那個對生的觀念牢執不可破,
認為這個世間不會有滅,
所以,我們一直恩愛這個眷屬,
那個觀念卡住了,
所以,一下子死,
實在是沒有辦法接受,
所以,往生的時候都要哭,
會流淚,
因為這個就是堅固的意識型態,
沒有辦法控制。
當然也有的人父母親死的時候不會哭;
但是,夫妻哪一個人先死的時候就會哭。
所以,那一天公車,
台北市公車就這樣,
走得好好的,
公車就撞死了二個;
這個死因實在是讓人很離譜,
也沒有吸毒、也沒有喝酒,統統沒有,
酒測也過,都是零,
也死!
有一個阿伯更離譜,
他邊騎腳踏車邊吃饅頭,
這個阿伯很離譜,
他可能肚子餓了,六十四歲,
阿伯就是邊吃這個饅頭,
吃‥‥‥
這個腳踏車‥‥‥
還是摩托車?
是不是?
騎摩托車,
一下子打滑了,
摔出去了,
因為剛好在咬饅頭‥‥‥
可能大口大口的咬,
來不及細嚼慢嚥,
一下子驚嚇到,
因為滑過去的時候,一剎那之間會驚嚇,
哽在這裡!
哽在這裡,
大家都不知道他喉嚨哽著一塊饅頭,
要不然一般也不會死。
驚嚇到,
饅頭就在這個地方出不來、下不去,
大家也不知道他那有問題,
要不然就做CPR。
對不對?
諸位!它這個講,
醫學上,就是急救的時候,
像這個情形應當怎麼救,你知道嗎?
如果哽在這個饅頭,
喉嚨哽著一個饅頭,
出不來,然後也下不去,
又快斷氣,
這個時候你怎麼做?
我看了那個急救的常識是說:
要把這個人找到一個角,
桌子的角也好,
或者是另外一個人頂住也好,
就是要角;
樹木也行,
有角落的地方,
頂住這個地方,
用力的壓,
用力的壓,
壓這個地方,
讓他吐出來,
用力的壓,
一定要出力,
要不然出不來,
嘔~~~然後就吐出來!
去,這個阿伯來不及了,
他一倒下去,
人家也不曉得他喉嚨哽著一塊饅頭。
是不是?
躺在那邊,大家以為大概沒事,
三分鐘,斷氣了!
饅頭噎死人,
第一次聽到,
第一次聽到。
所以說:
人要發生什麼事情就很難講!
底下,
生滅都是五塵的影像;
再念一遍:
「若離色空、動靜、通塞、
合離、生滅,
越此諸相,終無所得」,
再念一遍:
「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為五塵之相,
而味塵之甜淡乃涵攝在其中
(省略的說法)。
「生滅」則為一切塵相之總相,
「越」就是離去之意,
此謂,你的法塵,
只不過是前五塵的影像;
如果離去了前五塵的色空、動靜等生滅之相,
終無法塵之影像可得。
故法塵實無自體,
乃依五塵影像之生滅而得其體。
「生、則色空諸法等生」:
「生」,是指法塵生。
法塵生的時候,
其實是五塵色空等諸法之影像
在於心中而生。
翻過來,694頁,
「滅、則色空諸法等滅」:
而法塵滅的時候,
其實也是五塵之色空等法之影像
於心中所滅。
是故法塵之生滅,實非法塵本身生滅,
而是五塵之影像在心中生滅;
易言之,
所謂法塵生滅,實並無一法生滅!
乃至亦非五塵生滅,
而只是五塵在心中的「影像」生滅,
這一句好好的體會,
我們的本性就像鏡子,
所有通過鏡子的影像,
在鏡子前面開車過去、一切,
都是鏡子的影像而已;
諸位!
意識心、分別、執著、顛倒,
都是影像而已,
所以,我們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
把影像當作真實,
所以,我們會活得很辛苦,
就是這樣。
為什麼影像是生滅?
影像就是一合相,
一合相所影現到來變成心性的時候,
如果你知道,知之不為過,
如果你知道那是影像,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外面的緣起一合相,
落入心中變成影像。
為什麼講知幻即離呢?
幻就包括心中所產生的意識心,
還有外面的塵,
外面的塵,緣起性就是空性;
裡面的識心,就是妄動、非處、
無心、不實在的。
所以,你只要了解它是幻相、
是生滅,
但莫於相上住著,
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就徹底放下那個生滅的念頭;
放下的時候,也不以為說我在放下。
──故此生滅,實無一法可得,
實無生滅,
意思就是:其實就是本性。
──實無法「生」,亦無法「滅」。
這個就是涅槃妙性。
「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
「所因」,指意識所依而生之因,
也即是意識之生因,
即是指法塵。
「因生」,因之而生,依之而生。
此言,意識所依而生因之法塵,
既無實自體,
則因之而生的意識,
確實是生什麼形相呢?
能生之因既無體,
所生之果有什麼形相?
例如母是無形的,
則此母所生之子,究竟是何形相呢?
(也就是說,不可能有何形相!)
此則有如「石女兒」一般
(──石女如何能夠生兒子呢?)。
所以知道「能生」之法塵
及「所生」之意識實都無所有;
因此,法塵與意識皆無實體性,
本無所生。
所謂石女,她就是沒有女性的器官,
看起來就像女孩子;
石女,可是沒有女性的器官,
沒有辦法生兒育女。
義貫:
「若」言意識為「因法」塵而「生」,
然而「世間諸法」皆「不離五塵,
汝」今且「觀色法及諸聲法、
香法、味法、及與觸法」,
這五塵之「相狀」各自「分明」,
並各「以」其相
而「對」前面的「五根」,
然此五塵均「非意」根「所攝」之法
(意根所攝者,乃五塵落謝之影像,
並非五塵本身)。
若說「汝」之意「識
決定」是「依於法」塵而「生」,
則「汝今諦觀」這五塵之法,
每一「法」每一「法」是「何」相「狀」?
意識所依的法塵
「若離」於「色空、動靜、通塞、合離」
這五塵「生滅」之相,
「越」於「此諸」塵「相,
終無」法塵「所得」。
且法塵「生」的時候,
實「則」是五塵之「色空諸法」之影像「等」
於心中「生」,
(非實法塵生);
法塵「滅」的時候,
實「則」是五塵之「色空諸法」之影像「等」
在心中「滅」,
(非實法塵滅;
故知法塵本自無生,今也無滅,
以其無實自體故。)
其實唯是一心。
諸位!
如果你能體悟到,
萬法唯是一心中所顯現的影像,
諸位!修行就解決了。
萬法皆是清淨心中所影現出來的影像,
諸位!不要著這個影像,
就不會把本性化作一念意識心。
執著就變成意識心;
如果不執著,識就變成性,
這個時候就識性不二。
所以,全部的問題,
在於你了不了解意識心是幻?
在於了不了解萬法緣起是幻?
你了不了解?
為什麼意識心是幻?
因為它空無自性。
為什麼緣起性是幻?
因為它空無自性、
因為它生滅性、
它緣起性、它無常性、
它空無自性、它剎那生滅性、
短暫性、必壞性、敗死性,
一定會敗壞、一定會死亡,
礦物、植物、動物,都是這樣子,
有成住壞空、生老病死,
逃不過,
所以叫做空無自性。
所以佛法:一等是學,直須無學,
了知萬法──人身、宇宙盡是幻,
幻無實性,放下,
放下就得!
所以,在座諸位!
懂得吃虧的人就擁有一切,
肯施捨的人就擁有一切,
不與計較的人就擁有一切。
為什麼?
心如如不動啊,
我肯吃虧,我不跟你計較,
我吃虧沒關係!
所以,受侮辱、毀謗的人有福報;
謗人、傷人的人沒有福報,
他會一直損害他的本身的清淨性;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
方寸染污了,哪裡有福田?
方寸清淨了,他才談得上有福報的人。
所以,學佛以後,
他那個福報會一直具足,
他守口如瓶,
他這個福報就一直來‥‥‥
碰到這個朋友,也不會傷人;
碰到任何一個仇敵,也不會傷他;
站在公司裡面、團體裡面,
他也不會挑撥離間,
他心清淨。
所以,因為他的口業很清淨,
慢慢慢慢人緣就愈來愈好,
人緣就會愈來愈好,
大家都會對他很好。
尖酸刻薄的人,一定沒有福報,
如果你布施了很多的錢;
可是,你尖酸刻薄,
你不是一個很有福報的人。
要想邁入佛道,
要培養二種:一個是福,一個是慧,
諸位!
免費的福、不必花錢的福:
身口意清淨,福報就到,
免費的!
不必花錢,福報就到,
我今天守口如瓶,我一句都不講,
不攻擊、不傷害、不批評,這總可以吧?
這個福報就到,
你人緣具足,
將來你碰到困難,
人人都很想幫助你。
諸位!
萬法回歸心性的時候,
全世界、整個宇宙都是你的財產,
沒有一處你不是用歡喜心去面對它,
你到日月潭,歡喜心,
對不對?
日月潭看起來,哇!像太平洋;
如果心情不好,
日月潭看起來像痰盂,
吐痰用的痰盂,
日月潭很大;
可是,你心情不好,
看起來像吐痰的那個盂、痰盂。
為什麼?
心境,心境有很大關係,
心境。
看到枯木、枯木的時候,
所有的枯木,
又是另外一個生命的結束;
但是,又是另外一個生命的開始,
沒有枯木,哪裡有生機盎然的樹木、
青松翠綠的森林?
說的也是。
這一期沒有了,
下一期的生命又成長了,
他從枯木裡面得到了真理,
看到枯木,它也有真理的存在;
看到一朵花,
這所有的三千世界都在這個地方,
有智慧的人,你看到任何的東西,
它就是統統是智慧。
這個是什麼?
這個就是三藏十二部經典精華
都在這一張衛生紙裡面。
好!
這一張衛生紙,
請問:這一張衛生紙,
性跟相,
請問:這一張衛生紙跟虛空有沒有和合?
有和合嗎?
如果是和合,
那虛空就是衛生紙了?
那我把這個衛生紙拉到左邊來,
這邊應該少一個虛空,
因為你說是和合嘛,
和合就是一,
和合就是一,
就是衛生紙跟虛空是一的話,
我把它拉到左邊來,
虛空應該跟著跑到這邊來,
因為你講一嘛!
如果你講異,
衛生紙跟虛空是不同,
那麼,這個衛生紙能離開虛空嗎?
可以嗎?
衛生紙有沒有辦法離開虛空?
沒有辦法。
好!
你說性跟相是一嗎?
如果是一,
為什麼這裡是衛生紙,有形的是衛生紙,
這裡是無形的虛空?
好!諸位!
如果這衛生紙裡面有沒有虛空?
衛生紙裡面有沒有虛空?
有沒有?
有還是沒有?
如果說有,好!
你講有,
裡面有虛空,
好!我把它衛生紙擠壓出來,
你說有虛空,
你有沒有看到虛空跑出來?
那為什麼你講衛生紙有虛空?
好!
如果衛生紙裡面沒有虛空,
諸位!
沒有空的東西,它是不能運作的,
沒有空的東西,它是不能運作的,
沒有空,
諸位!沒有空是不能運作的,
就像我們食衣住行,一定要有虛空,
諸位!我們的身體有沒有虛空?
當然有空啊!
我們吃下去要消化。
對不對?
空。
所以,講空是一體的,
性相是一的,
不對;
說性相是二的,也不對!
好!再來,
這一張衛生紙,跟虛空有沒有和合?
有沒有和合?
和合,那就是一了,
和合就是一了。
對不對?
和合就是一。
那我把這個衛生紙撕開,
那就等於把虛空撕開,
我把衛生紙撕開,虛空有沒有撕開?
沒有啊,那你為什麼講一?
如果你講不和合,
如果你講衛生紙相不合於虛空,
你什麼時候看到衛生紙離開這個虛空?
三藏十二部經典,
統統在這一張衛生紙裡面,
和合不對,不和合不對,
性相一如,
性相一如。
對不對?
剛剛問你的,你說這裡有虛空,
我一壓,虛空沒有跑出來。
對不對?
如果你說虛空跑在裡面,
我一壓,這裡面虛空跑出來,
那麼,我一伸縮,
再把它擴張,
你應該看到虛空跑進去啊;
可是,虛空從來沒有啊,
沒有因為和合增加,
或者是不和合而減少,
這叫相妄,
相妄;
性真,就是絕對的空性,
絕對的空性,
絕對的空性。
所以,塵自生滅,自性不動,
就是站在相上來講的,
性是沒有增減的。
就像這一張衛生紙,
無論你攤開來,大變大,
濃縮起來變小,
它跟虛空都沒有關係,
根、塵、識一十八界,你怎麼樣造作、
怎麼樣度眾生,
你都不可能讓你的佛性增加。
所以,如夢幻泡影的世間,
度如夢幻泡影的眾生,
說如夢幻泡影的佛法,
度如夢幻泡影的眾生;
雖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可度。
諸位!
懂得佛法的人,心入寂滅,
絕對的寂滅,沒有任何的造作,
雖有所造作,自性還是空,
心處於絕對的解脫狀態,
這個就是佛,叫做頓悟。
為什麼講離一切相:諸佛?
那是因為站在眾生的角度,
眾生因為著相一直到死。
那麼,離一切相是不是佛?
是!
這《金剛經》講的;
那麼,我請問你:
即一切相是不是佛?
當然也是啊,
真心怎麼可以離開相?
即一切相也是佛;
離一切相是佛;
離即離非也是佛,
離開那個離、
離開那個相、離開那個即,
也是佛;
可是,如果你不悟的話,
離一切相不是佛,
「我離相我離相!」
你心中卡一個離,
又不是佛;
「我即一切相即一切相!」
對不對?
那你心中沒有智慧,你也不是佛,
問題在你悟的心,
不在相上討論。
所以,我現在用這樣的一個例子
告訴你就是說,
所有有智慧的人,
隨手拈來,都與法界性完全平等的說,
它是不二的;
眾生因為用意識型態、觀念習慣了,
所以,他講這個失去那個、
講這個失去那個,
因此都搞不清楚狀況是什麼,
慢慢慢慢再體會一下。
諸位!再看一下,
看695頁,
695頁,括弧,
(能生之塵既無體相,
所生之識之體性定非有。)
意識之體「相」形「狀」既「不有」,
則意識「界云何」得「生」?
(所以結論:
故知「意識不從法塵而生」。)
翻過來,696頁,經文:
[「是故當知:]
[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
[則意與法及意界三,]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義貫:
「是故當知」,
如來於權教中
所說之「意」根與「法」塵「為緣」,
則能「生意識界」;
今以第一義諦而言,
則於意根、法塵及意法和合
「三處」求之「都無」能生意識之因。
如是「則意」根界「與法」塵界
「及意」識「界三」者,
「本非」權教所示之「因緣」能生,
亦「非」外道所計無因之「自然性」
(──非有因生,非無因生,
本如來藏妙真如不生滅性,
隨緣幻現,相妄性真。)
相妄就是當體即空,
相妄。
諸位!
昨天我說析空觀跟這個體空,
有的人把那個析空觀當作是虛空的空,
不是這個意思,
從分析當作是空,
分析到最後變成空,
他弄不清楚,
析空觀是分析的析,
不是虛空的虛。
好!意思就是說:
我們一般人,
一般人就卡在這個地方,
認為分析一件事情,
到最後的物質世界會變成虛空。
好!諸位!
三藏十二部經典,統統在這一張衛生紙裡面,
好!你注意看!
這是什麼法?
色法,對不對?
這是色法,
這是色法,
我現在,這色法,
按照二乘人的意思,
二乘人、小乘人,
他的意思就是說:色法一直分析‥‥‥
把這大張的撕成小張的,
分析‥‥‥
好!把它分析到最後,
只是剩下一點點,
再把它分析‥‥‥
一點點;
再把它分析,一點點,
最後就是一個顆粒微塵了,
就是一個顆粒微塵,
這個一點點的顆粒微塵,
他說:再分析下去,
虛空就跑出來;
這個問題出來了,
問題出來了,
那麼就表示這個顆粒微塵裡面,
含有虛空的質素;
質量的質,素食的素,
質素就是成分。
色裡面如果沒有空的成分,
你分析色法到最後怎麼會跑出空來?
懂這個意思嗎?
色法如果裡面沒有空,
怎麼可能色法一直分析‥‥‥
一直切割,
切割到最後,變成虛空跑出來?
他這個觀念就是這樣,
一直分析‥‥‥一直撕,
把這個撕開來,
把這個撕開來,
一直分析‥‥‥
到最後這一點點色塵,
再繼續分析,
好!
我們就以一個顆粒微塵來講,
這個顆粒微塵,
好!再分成七等分,
就七分之一的沙‥‥‥
七分之一的沙塵相;
再分,七分之一再分,
七七四十九,四十九分之一;
那麼,現在問題出來了,
從二乘人的角度就是說,
四十九分之一,再分,
分下去,虛空就會跑出來,
那佛陀問他說:
那麼,合多少的色會變成一個虛空?
因為所有的色法,
分析‥‥‥都含帶有空,
就表示譬如說;
衛生紙快用完了,
剩下最後一張,不能再撕了。
好!這一張衛生紙,
這一張衛生紙,
這一張衛生紙把它撕裂成四十九份,
好!
四十九份,
每一份都應該有虛空的成分,
要不然四十九分之一的虛空,
對不對?
每一份的衛生紙,
都有四十九分之一的虛空;
再分下去,
譬如說一千分之一的虛空,
就無量無邊的微細的虛空,
那麼,佛陀說:
集多少的色法會變成一個虛空?
因為色塵可以分析到最後是變成虛空,
一直分析。
好!佛陀就問:
那麼,集多少的色法會變成一個虛空?
因為色法裡面有虛空,
要集多少的色法,才變成一個虛空?
佛陀就告訴我們:
集色法是永遠不能變成虛空的。
對不對?
集虛空是只有變虛空而已,
集虛空怎麼可能變成色法?
集色法也不可能變成虛空,
這個就是問題所在。
集於接近虛空的鄰虛塵,
集鄰虛塵,
一定會變成更大的色法而已,
微小的色法集多了,就變成更大的色法而已,
怎麼可能集色成空?
這個就是問題。
好!
如果我們集一切的虛空,
也只能變成虛空,
因為虛空是無形相的。
所以,空絕對不能產生色;
而色一直分析到最後,也不能產生空。
這個問題就出來了,
所以,小乘所修的析空是不究竟的,
要講體空,
當體即空,
這個就是心所影現出來的空,
叫做當體即空。
好!當體即空就是這樣子,
這一層衛生紙,
不可以經過意識型態去分析,
意識型態統統是邏輯的觀念、
統統是推論、
統統是分析的觀念,
一直分析,
會變成演繹,或者是歸納的觀念,
分析的東西就會變成一種觀念,
這個觀念就會卡住某一種程度,
沒有辦法進入絕對,
這個就是二乘人
沒有辦法成佛的這個答案就出來了。
所以,用析空觀修行,
是永遠不能進入佛的領域。
要什麼?
這張衛生紙,它就是空,
沒有東西可以討論,
這張衛生紙跟絕對的虛空是一樣的,
當體即空,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分析、
沒有東西可以討論,
它就是緣起的一合相,
緣起就是空,
空就是本來的東西,
我們本性所影現出來的。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
花草樹木、
動物、植物、礦物,
全部體性當體即空,
統統是如來藏性所影現出來的,
這個相妄,性真,
頓悟、契入真心,
絕對,沒有東西可以爭執、
沒有東西可以討論,
所謂妄是自心妄;
所謂分別是自心性分別;
所謂煩惱是自己的煩惱;
如果萬法,
都了悟萬法的形相,
統統來自一顆真如自性,
就是一真法界,
那麼,所有事情都解決了,
看到一張衛生紙,它就是絕對的空,
絕對,沒有來去、生滅、增減,
為什麼?
當體即空。
如果你繼續用分析的,
那是佛的善巧、方便,
怕你落入意識型態,變成一種觀念,
卡在那個觀念裡面,
認為微塵相變成有實體可得。
對不對?
分析到最後,你說可以變成空,
諸位!
那就表示微塵相是實體的,
一直分析‥‥‥
分析到最後,
你分析到最後,
這個就認為、承認
說這個微塵相它是有實體性的,
有實體性,它就有分析;
有實體性,就有體積、就有分析;
有分析,它就是意識型態、
就是觀念、
是數學、是邏輯、
是推論、是演繹、是歸納,
沒有辦法超越這些表相的意識型態,
這些完全是生死法。
所以,你討論這個都‥‥‥
佛法、佛道,
就必需要完全進入佛的心的領域;
完全進入佛的心的領域,
看到這個毛巾,它當體即空,
這裡面並沒有來去、生滅、增減,
來是妄、去是妄;
增是妄、減是妄;
生是妄、滅還是妄。
為什麼?
本來就沒有毛巾。知道嗎?
要這樣體悟,
本來就沒有毛巾,
沒有東西可以討論,
菩薩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就體悟到父母未生前本來的面目,
當體即空,
他本來就沒有出生、沒有這個人,
沒有生就一定沒有滅,
如是體悟,
慢慢進入佛的領域,
這樣才有辦法進入佛的領域,
佛的偉大就是在這個地方;
二乘人卡在一個觀念裡面。
所以,
你不用去聽人家講,說某某人有多麼厲害,
他只要一講的、分析給你聽,
那個就錯!
沒有東西可以分析的,
你只能講:他是善巧、是方便。
你講那個相說,
如果法師你講一切法,
在相上裡面打轉,
佛陀說:不名為說法。
分析給你聽的就不是佛法,
那叫做方便法,
究竟義,沒有東西可以講,
體本來就是空,
沒有能說法的師父,
沒有聽法的眾生,
也沒有來去、生滅、增減的法相,
統統沒有!
知道嗎?
就是這樣,
就是這樣子,
這樣有比較清楚嗎?
有比較清楚一點吧?
清楚一點。
所以,我們的世尊多麼的不簡單;
不過,我也是下過很深的功夫,
體悟了三十幾年,才體悟到:
喔!
原來要頓悟體空才是佛,
分析的那個‥‥‥
那個就是方便而已,
還拘泥於意識型態。
所以,電視再怎麼吵,
就是意識型態;
眾生再怎麼講,
就是離不開那種執著、
離不開那種觀念、
也離不開那種分析,
沒有辦法進入佛的領域。
佛的領域,就是絕對的離語言相、
絕對的離文字相、
絕對的離一切相,
當體就是空,
沒有東西可以討論,
法界性就是佛性,
就是這樣絕對的存在。
這一念如果體悟得出來,
哇!一輩子受用不盡,
泡茶,茶有禪味;
走路有走路的味道;
交朋友有交朋友的禪味;
夫妻之間相處之道,
有相處之道的道味,
我應該跟你這種人怎麼相處。
那種見性以後,
你所有產生的統統是佛的智慧,
無關於食衣住行,
不管你是白衣、你是出家現僧相,
統統是佛,
了解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道理。
萬法,
相講生滅,
性講不生不滅,
都不對!
空,哪裡有什麼生滅的東西?
相是絕對的空,對不對?
當體即空,
諸位!
空有來去、有生滅、增減嗎?
沒有!
所以,佛看到的這個世界,
就是唯是真心的世界,
統統是永恆,
這個就是佛,
超越一切表相,
存在宇宙當中永遠的覺性,
永遠的存在,
就是佛陀,
法身常住,
真空法性如同虛空,
平等不二。
如果把絕對的虛空
轉換成絕對的真實的智慧,
就是法身就是虛空,
虛空就是真實的智慧。
為什麼?
轉虛空為平等的真實的智慧,
虛空就是法身,
法身跟虛空是平等不二的,
慢慢來,慢慢來體悟。
底下,明天,
佛法,把它擴大到整個宇宙,
七大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
地、水、火、風就統統是宇宙的存在,
而且是遍宇宙。
所以,明天講的這個範圍就更大,
前面的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統統在人身的角度,
人的身體發生的;
七大是在宇宙當中發生的,
佛法不是人身,它就是宇宙,
不是人身就是宇宙。
這樣我們就知道:
喔!
佛的智慧真是不可思議,
真是‥‥‥
為什麼我們讀這麼多書的人,
受過這麼高等的教育,
碰到佛,那就是五體投地的佩服,
這個全世界,
你絕對找不到第二個這麼有智慧的佛陀,
絕對找不到!
什麼世間、外道、你講的什麼聖人,
我告訴你:
沒有辦法跟佛陀相提並論的,
絕對沒有辦法的,
宗教信仰是理智的延續,
不是感情作用。
好!今天是星期五,
請合掌,
願以此功德,
消災在座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大德,
迴向本講堂消災點燈以及亡靈牌位拔度者,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
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諸位誦楞嚴咒,
大家精進一點、用功一點,
因為我講得很辛苦,
把楞嚴咒請出來。
|
|
|
|
|
|
|
|
沙發
樓主 |
發表於 2014-1-8 19:32:33
|
只看該作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