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至欽 於 2013-8-28 09:13 編輯
自我教言略解 索達吉堪布 講解 一、釋題:這篇《自我教言》是華智仁波切寫給自己的教誡。世人尚有自我批評、自我監督等來觀察自己的過失以完美自己,出世間的修行人更應如此。但佛法好象在有些人手裡卻變成了單純調伏他人的工具,這是不應理的。己尚未調伏,何以化他。所以我們應象華智仁波切一樣時時處處向內觀察自己的身語意三門。 二、造頌者:華智仁波切是《大圓滿前行引導文》的作者,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也是寂天菩薩的化身,他的傳記很豐富。 這裡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有一次他以乞丐的形象去爐霍的多芒寺,看到了很多的苦行者,他讚歎說:“真正的教法和證法在這個寺院裡還存在!太讓人高興了。”晚上,他到一個叫赤誠達吉的喇嘛屋裡說:“我能不能在您這裡過夜?”赤誠達吉看他很寒苦,就收留了他,赤誠達吉問他:“你知不知道華智仁波切?”“只是聽說過。”“我很想拜見華智仁波切,特別敬佩他,一看他的書就很生信心,已經去石渠他的寺院裡兩次了,但都沒見到。你看過《大圓滿前行》嗎?”“只是聽說過,但沒看過。”“那你 就看看這個法本,確實太好了,你以後最好能好好照此修持。”“我不太懂,您能不能給我講一遍?”“可以,大概的意思我講得來。”於是,赤誠達吉就講了前面的一部分。第二天早上,華智仁波切起床較晚,赤誠達吉說:“作為一個出家人,你怎能睡懶覺呢?應該早一點起床才是。”後來,赤誠達吉聽說華智仁波切去了道孚的玉科地區弘法,就特意趕去拜見。華智仁波切看見他時,說:“我的上師來了,他是一個很好的喇嘛。”邊說邊恭敬地下了法座,赤誠達吉這時才明白那天晚上的乞丐是誰,很難為情地哭了。華智仁波切在果羅、玉樹等很多地方都以乞丐的形象顯現,度化宏法。不管他的什麼教言,都有不可思議的吸引力。康區幾乎每一個人都能講出好些關於他的故事。 三、釋論: 1、切莫遺忘有三種:莫忘恩重善知識, 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與正知。 時時刻刻中無論如何不能忘記的有三種:一是“莫忘恩重善知識”。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凡是對自己灌頂、傳講顯密教法乃至得一句佛語的上師,都是恩重如山,恩深似海。《大圓滿前行》中有說:“善知識的恩德比佛的恩德還大。” 因若上師未開示,我們凡夫不會懂得教理。 二是“莫忘大慈大悲佛”,佛陀對每一個眾生都具有無比的慈悲心,《楞嚴經》雲:“將此身心奉塵刹,是則名為報佛恩。”如果佛陀沒有出世轉法輪,那不知我們還將輪回到何時?大家最好能每天按《釋迦牟尼佛修法》儀軌修一遍,稱誦聖號及心咒。依憑這個殊勝儀軌可以極大地增上我們對佛陀的虔敬之心。外出時也不能離開自己常供的佛像,儘量地供養。供佛所感功德很大,象歷史上阿育王以因地捧沙供佛之小小因,報以來世帝王之果。所以,作為一個佛教徒切莫慈悲的佛陀。 三是“莫忘正念與正知”。作一個佛弟子,必須有正知正念,所謂正念即經常憶念修持善法——我不同於世間人,我的身要行持佛法,我的口要宣講佛法,我的意要如理而作,我要把分別念轉為不念有漏之法而念三世諸佛所宣講的大小顯密各乘之法——每時每刻地憶念。所謂正知即每時每刻觀察自己,身之所作所為是否如法,語之言說是不是自利利他等等。如果沒有正知正念,就會如《入菩薩行》中所說的“法水不注於漏器”一樣,將功德全漏光了。 2、恒需憶念有三種:恒念傳戒之上師,恒念示道之佛法,恒念律儀與誓言。 “恒念傳戒之上師”,戒包括皈依戒、小乘別解脫戒、大乘菩薩戒及密乘三昧耶戒。凡對自己傳授過其中任何一戒的上師,我們都應恒時憶念。因為,般若是成佛的根本,然般若智由定生,定由戒生,所以,他們其實已傳給了我們佛陀慧命的命根。《遺教經》中世尊趨入涅盤時,阿難垂淚請問“世尊涅盤後以誰為師”,世尊囑以“以戒為師”,可見我們佛門弟子當視戒如佛,因此自己的傳戒上師對自己恩德浩大,每日至少也要憶念三次。 “恒念示道之佛法”,即時時憶念開顯解脫道之佛法。世尊為度化沉溺輪回的有情,宣說了八萬四千法蘊,如果沒有這些甘露妙法,愚癡無明的眾生將一直沉溺在輪回中,無有出期。經論是不會生氣的上師,它可以時時刻刻引導我們解脫迷惑之網。佛法的每個字都貴如珍寶,其意義之深妙難以言說,佛在經中也說過:將來末法時期,我將以文字形相來渡化眾生。佛法能斷除眾生的無明,斬斷煩惱、痛苦之根,是故當恒念示道之佛法,以佛的無窮力量來指導自己、鞭策自己,直至解脫。 “恒念律儀與誓言”,“律儀與誓言”即戒律威儀及誓言,總攝了大小顯密的所有戒。龍樹菩薩說過,律儀是成佛的根本。戒律能規範人的身心行為,使修行人時時與法相應,保證修道的順緣。再則,從他人角度講,身無威儀則不能令相應根基的人對三寶生起信心,語不如法如律則不能令人對法生起信心,意不如理則容易撓亂他人。故常憶念律儀誓言是自利利他之真實修行。 3、恒時應具有三種:身體恒時應有心,床第恒時應有身,心中恒時應放鬆。 這三個修行竅訣特別重要,心應在身裡,身應儘量在屋裡。“身體恒時應有心”就是我們修行必須用心專一,不能身心不一,不要人在經堂心在外,浮想聯翩。 “床第恒時應有身”,這就是教我們經常安住在家裡,不要東奔西跑互相串寮,我們學院裡有些喇嘛,除上課以外,平時都是在家裡學法、打坐,有的喇嘛十多年一直都安住在學院裡,從沒出過山門,這種人的修行肯定是不錯的。 “心中恒時應放鬆”,平時修法做事,不要過緊或過松,平穩適中,放鬆是一種境界,有了放鬆的境界,修什麼法都能相應,否則,修行很難有成就。 4、急須忘掉有三種:急須忘掉生貪友,急須忘掉生嗔敵,急須忘掉癡睡眠。 這三個急須忘掉的是貪嗔癡在日常生活中最為特出的表現。“急須忘掉生貪友”,對一個欲界的凡夫來說,貪心特別重,往往因為貪愛一個友人而開始貪著名、食、財等諸多外境,所以,作為一個修行人急須在最短時間裡忘掉自己所貪戀的友人。若對世間有一分的貪執,說明出離心還不到位,《佛子行》也這麼說: “會遇悅意之境時,當視猶如夏時虹,雖現美妙然無實,斷除貪欲佛子行。”我們自身本無常,若因貪執一個無常的友人,遮障了真實性又毀滅了自己的厭離心,這樣,要想脫離輪回有所成就,是不可能的。往昔的大德也有在修法中遭到這種障礙的,但都對治了。如果我們好好地觀一觀輪回痛苦,就會生起一個無比猛烈的出離心,也會斷掉自己的貪執,若心安於法喜之上,也自然會忘掉自己有漏的貪執,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用適合自己的法要,從自心深處真實、極快地忘掉能引生諸貪之友人,以免在污染的妄念中虛度自己這難得的人身。 “急須忘掉生嗔敵”,就是在最快的時間裡,忘掉自己原來心存嗔恨的怨敵,不要耿耿於懷。因為《華嚴經》有“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的教證,《入菩薩行》也說:“因何昔造業,於今受他害,一切既依業,憑何嗔於彼”,世間尚有“君子不遷怒”之說,這些說明一方面是因果業報不能嗔恨於別人,另一方面生嗔將斷除一切善法,所以,修行人要修忍辱度,把生嗔之怨敵速速忘掉。 “急須忘掉癡睡眠”,無垢光尊者曾講過,過多的睡眠有增長愚癡,生各種疾病,智慧日減,虛度人生等等過失,俗語也有“人越睡越懶”之說。睡眠其實是可以人為控制的,有規律的起居使我們能很好地勞逸結合,我們學院每天有規律地上課,既促使大家不懶惰少睡眠又使大家增長聞思修的功德,這也是忘掉癡睡眠的方便。故寂天菩薩勸曰:“依此人身筏,能渡苦大海,此筏難複得,愚者勿貪眠。” 總之,貪嗔癡是修行者的三大敵人,也是眾生輪回的根本,是我們應當急須忘掉的,是否真忘掉是對我們修證好壞的一個切實的檢驗,若欲知自己修證如何,勿須問別人,用這三個忘掉來對照自己,結果自然會得出來。 5、恒需謹慎有三種:眾中出言應謹慎, 獨處行為應謹慎,平常觀心應謹慎。 這三個謹慎是教誡我們,在平時的修行中身語意三業要如理作為,如果這樣做將給自己修行帶來眾多順緣。“眾中出言應謹慎”,在很多人面前說話一定要謹小慎微,不能信口開河,否則,將給自己帶來很多的麻煩。每當在眾人中說話時,首先要考慮對眾生是有利還是有害,是暫時有利還是究竟有利,如果無利或沒必要的最好不要說,否則,說出的話象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故《格言寶藏論》中也教我們“愚人眾中宜少語”。我們因為還不是聖者,不高興時,出口易傷人,高興時出口易失信,所以,日常中在很必要說話時,一定要謹慎。 “獨處行為應謹慎”,獨處時,不能放任自己,經常要檢點自己的行為,因為,一個人獨處時很容易犯有些根本戒或支分戒。從前有一個喇嘛,他在四周無人時正準備偷施主家的大茶,當手伸進口袋時,他突然想起自己是出家人,如此做不應理,便大喊“捉賊”,施主來時,他說:“你們看我的手不聽話在偷你們的茶葉。”他能在發心作惡之時檢點自己的行為並立即對治,也是很了不起的,我們也要恒時注意自己的行為。 “平常觀心應謹慎”,菩薩與凡夫的其中一個區別就在於:菩薩觀自心而凡夫不觀自心。修行人觀心很重要,無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論》中也教誡我們“調伏自心即是吾忠告。”我們應該時時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是惡則斷之,是其增長,這個教言十分重要,應該背下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來衡量檢點自己。 6、恒需隱秘有三種:隱秘自己之功德,隱秘他人之過失,隱秘未來之計畫。 我們時時刻刻中應該保密的有三種: “隱秘自己之功德”,若按佛教的教規,自己即便具足很多功德,如嚴持淨戒、具足智慧、具足禪定等諸多不可思議的功德,也都不能在別人面前宣說,必須保密。若自己宣說自己功德,多半是五毒中我慢的顯現,且別人不一定對你生信心,反而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真正具有的一些功德也會因此而減滅,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會宣說自己的功德。但現在末法時代的人們往往喜歡吹噓自己已證悟了、已具足了功德、自己有神通、自己是活佛等,藉以實現自己的貪欲。不過法王如意寶也這樣講過:有些真正的高僧大德為了攝受弟子,斷除弟子的某些邪見,偶爾會說一些自己的功德,如我的內證境界是什麼什麼等。但智者更多的是常常觀察自己的過失。正如《格言寶藏論》所:“聖士觀察自過失,劣者觀察他過失,孔雀觀察自身體,鴟鴞給人起惡兆。” “隱秘他人之過失”,我們平時不要說別人的過失,因為我們是凡夫,自相續具足不清淨的顯現,很多時候看別人不順眼,總是覺得自己好,就如同藏人俗語說“經常看到別人臉上的蟲子而看不到自己臉上的犛牛”,這只能說明自己修行不好。很多大德都這麼說過:佛所見全是佛,菩薩所見者全是菩薩,凡夫所見者全是凡夫。我們學院有一位堪布,他不管看到別人做什麼壞事,總是說:“不要說不要說,這可能是有密意的,我們不要看他的過失。” 因為有時候我們並不太瞭解別人,一件事情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說別人過失對自己無利,在比丘戒與菩薩戒上都有詳細的戒相,在《佛子行三十七頌》中也這麼說:“以惑宣說佛子過,則彼減滅自功德,故入大乘士之過,不宣說是佛子行。”我們修行人不要 象世間人一樣,總歡喜把自己吹得很高,把別人貶低得一無是處,往往很多大德在未開始弘法前總是做最低下的事情,默默無聞地潛修,所以,一般凡夫人從表面上根本看不出別人內證和功德。常贊自己之功德,別人是不會對你恭敬的。你所誹謗的是不是諸佛菩薩的化現很難說,因為,很多菩薩是以賤女、妓女、獵人的形象來渡化眾生的,所以我們平時應觀清淨心。 世間有一句名言:說別人的過失,本身就是一種過失。所以,無論從自身或利他的哪一方面來說,隱秘別人的過失都是很必要的。 “隱秘未來之計畫”,對自己未來的計畫想法一定要保密,不要把未來的計劃、有時甚至是一個妄想,什麼建寺院、收徒弟、傳法等去隨便跟別人說,常言道:天機不可洩露。一般來說,真的計畫在還沒實現之前,說出來會產生違緣,故不宜洩露。而且我們修行人,對修法有個計畫還可以,對世間法不能過多計畫,因為,世間的一切本體都是無常,計畫趕不上變化。我們的上師法王如意寶也是這樣,凡事情沒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把握時,是不說的。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大德先賢們的所作所為,隱秘未來之計畫。 7、不可宣說有三種:不宣偶爾出離心,不宣自己狡詐行,不宣自己之善行。 這裡講了不應宣說的有三種。“不宣偶爾出離心”,因為,一個人的出離心若不是建立在正知正見上,那就只是一個凡夫刹那易變的心念。尤其在平時遇到逆境違緣時所生的出離心,是非常不穩固的。有時剛見到一位上師,馬上激動得眼淚都流出來了,想要出家,但還沒過幾天就又後悔了——凡夫的心就是這樣。 大成就者更登秋培在印度時,曾跑到外道經堂的天尊像前,祈禱加持自己發起出離心,慢慢地看著外道天尊像時眼淚就流出來了,所以更登秋培說凡夫人的心太不可靠了。以前的藏地大德也這麼講過:偶爾的出離心如晨曦之露珠。 “不宣自己狡詐行”有兩種解釋:一是在別人面前要以誠實忠厚來對人對事,不能象世間人那樣狡詐,整天以欺騙維生,然後還洋洋自得,四處誇揚自己的醜事;另一種是自己本來是個老實人,但把偶爾的一些錯事跟別人老老實實地說了,但這類事情往往說不清楚,別人往往據此斷定你很不可靠,這樣,引起別人的誤解,對自己沒有利益。 “不宣自己之善行”,不要對別人宣說自己的善行:拜了多少部經,在哪個靜處修行了多久,念了多少咒等等。這樣很容易毀滅這些善根的功德。毀滅善根的功德有四種:一為宣說自己的善行;二為以邪願回向;三為未能回向菩提;四為事後生悔心。但有些大德為了弟子們更加精進,在適當的時候也要宣說自己的一些善行,這是一種攝受的方便。 8、不可去處有三種:怨仇爭處不可去,眾人聚處不可去,玩樂之處不可去。 凡修學佛法者,身必須處於適宜的環境中,不能去那些對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否則,將有損于自己的功德。那麼,哪些地方不可去呢?總括說來有三種,是怨仇爭處,眾人聚處和玩樂之處。 “怨仇爭處不可去”,對於怨仇爭鬥的地方不要去圍觀,因為我們初學者沒有調解的能力,圍觀時不但會生起嗔心,而且還會被牽連進去,對自他都沒益處,所以看到這類場面後,在內心中祈禱上師三寶,但願他們化解怨仇,而不要去參與。平時生活中,對自己有誤解或不好看法的人儘量敬而遠之,以免彼此增加不必要的誤解和矛盾。 “眾人聚處不可去”,這裡的眾人聚處是指沒有正知正見憒鬧的大都市,並非眾多道友一起精進地聞思修行的地方。對於一個修行者來說應該在適合的地方,通過聞思得到正見,再在無有憒鬧的寂靜處穩固自己的見解,及依見解而修持,《月燈經》、《彌勒請問經》多讚歎寂靜處有諸多功德。龍猛菩薩在《親友書》中所講的六種過失,其中的賭博、喧雜境就是眾人聚處。平時也不要經常去大城市等繁華之地,以免自己生起和增長貪心、嗔心、癡心,所以,除了成就後去弘法利生外,應儘量避免去眾人聚集的地方。 “玩樂之處不可去”,玩樂之處是指諸如去打麻將、下棋、跳舞、看錄影等遊玩的地方,這些地方只會助長貪嗔癡,不會增上智慧,世間上那些有修養的人也不會去的。以前密勒日巴尊者背著他僅有的一袋蕁麻與一口土鍋趕路,途中土鍋打爛了,正巧被幾個去參加集會的姑娘看見,她們說:“我們今天開法會時,應發願生生世世不要象他那樣可憐。”同時,密勒日巴尊者也默默發願:“願我生生世世不要象幾位姑娘那樣可憐,沒有正知正見。”沒有正知正見的愚癡眾生都執持顛倒之見,把無聊地消磨時光作為一種快樂。一些修行人以前世間習氣重,現在也應該好好地觀察自己的不良習氣,頓時舍掉。這些教言看似容易,做起來卻不易,故我們應當努力。 9、不宜宣說有三種:無信者前不說法, 未問不說自經歷,不說不符實際語。 “不宜宣說”,全知麥彭仁波切曾在《國王教言》的語言品中講:說話時必須要有因時間、地點、人物的不同而該說不該說的界限,否則,不該說而說成了瘋子一樣,該說而不說成了啞巴一樣,如果這樣,要麼事情辦不成,要麼生很多過失。這裡明確地闡述了說話必須適度。在此華智仁波切說不宜宣說有三種。 “無信者前不說法”,就是對沒有信心的人不宣講佛法。因為若具信心,則上師所講之法乃至一字一句,猶如食鹽溶于清水一樣,能很好地受用,象靈丹妙藥一樣,會調伏自相續中的很多煩惱,非常非常地不可思議!尤其當對法和對傳法上師具足信心時,即便是一個表面上非常非常平常淺顯的經典或修法都會覺得內外密意極深。“信為道源功德母”,如果一個人對佛法常常具足信心,他就會具足精進、忍辱、聞思等等很多功德,而五道十地的一切成就都來源於信心,這在《淨土五經》、《淨土教言》中都有詳細的說明。反之,對無信者前說法會有很多相反的作用,如對密宗沒信心的人前宣說密法,對大乘沒信心的人前宣說大乘法等等,對方會因接受不了而生邪見或退失信心,在《華嚴經》中有類似的公案,菩薩戒中在這方面也有戒條。所以,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講“佛法大海唯信能入”,《白蓮花經》中說“沒信心的人象焦芽敗種”等等。若上師對弟子傳法,若弟子沒有信心,即使聽了法,法也入不了心;法不入心,如病不服藥,永遠不能斷除無明煩惱。在《百業經》中也可以看出無論是世尊還是羅漢調化眾生 時都是先觀察因緣是否成熟,所調對象能否生信,這就自然而然顯露出了這條規律。 “未問不說自經歷”,別人沒問你的經歷時,你不要主動自我介紹,以防自吹自擂之譏嫌。尤其是密宗弟子,對別人偏要炫耀自己灌了什麼什麼頂,有什麼什麼甚深的見解,親近過多少位上師等等學佛的經歷,一邊講一邊自以為了不起的,殊不知這樣密乘戒已經犯的差不多了。 “不說不符實際語”,就是說話要老老實實,不要誇大,也不要縮小。說話之前要對自己的語言作一觀察:這樣說會不會騙上師?會不會騙眾生?是否符合實際?否則,稍微有辯別能力的人,見你說的沒有可靠性,失去了信任感,之後即使你再把三藏十二部的精華都說出來,他也再不會相信你了,你自己就談不上去度化別人了。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學會善巧地使用語言,接引初學佛者。除了選擇物件,應機而發,諦實而言外,我們還應在交流引導中學會《華嚴經》中所說的“恒順眾生”,比如先從對方的愛好一點點談,再引導他從熟悉的生活環境中體悟出因果不虛、輪回痛苦等等一些道理,這樣他就容易對佛法產生出深切的信心。 華智仁波切的這個教言是自利利他的甚深竅訣,如果能銘記於心中,用於行動,將對自他利益無量。 10、不該之事有三種:友前不該有喜怒, 承諾不該有變動,行事不該有表裡。 這是華智仁波切教我們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身語意所不應該作的,也是有關人格方面的教言。“友前不該有喜怒”,友包括親戚朋友與修行道友,在他們的面前不能喜怒無常,要有一個穩定的情緒。對於在座的人來說,前世我們已經結了不同程度的善緣,才能有今生的相聚,並能共同聞思修法;今生又共同發了無上的菩提心,共同發願往生極樂刹土,來世我們肯定還是很密切的道友。當我們大家在短暫的人生旅途中相遇,應該以歡喜心珍惜我們之間的法緣。對待金剛道友,自己的心不要象夏天的天氣,說變就變,一會是睛空萬里,一會是烏雲密布,這樣,彼此在一起相處或做事情就很不方便。作為一個修行者,為人處事不能象一般的世間人一樣,而要有一個穩定溫和的態度。應如《格言寶藏論》中所說“不因稱譽而興喜,不因漫駡而憂傷,善持己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 不過,對上師的喜怒我們應該明白是調伏弟子所顯現的方便。另外,對於病人,尤其是心臟病者的喜怒哀樂我們要給予足夠的寬容與諒解。 “承諾不應有變動”,就是已經應承許諾別人的事情,無論遇到再大的困難和違緣,也不應該改變。龍樹菩薩曾說過:“智者的承諾,縱遇命難也不變。” 智者的話如刻在石頭上的字,任憑風吹雨打,它都不會輕易變動的。智者的承諾也不是信口答應,而是在此之前,進行仔細的觀察,之後,一旦答應了,怎麼樣都不會變的。以前的聖賢們是這樣做的,也是以這個標準來觀察一個人是否是可信的。 “行事不該有表裡”,就是我們做什麼事情不應該表面一套背後一套,要表裡一致。修行人不要象社會上人一樣狡猾,領導在時討好,領導不在做很多不如法的行為。修行人要老老實實的,不管別人知不知道,自己所作的一切善惡要深信在因果上是不虛的,只要自己人前人後都一樣盡力去做了,久而久之,別人自然會知道自己是真實為人做事,不管對眾生也好,對道友也好,對上師也好,都要以誠相待,表裡一致。 以後的弘法者,應該十分重視這三點,弘法要具足福德因緣智慧多方面的功德,並不只是有一點證悟就足夠了。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人格,給人一種穩重、坦誠、實在的可靠感,別人信服後,再宣講佛法,別人才會相信。歷代傳承上師也都認為人格是修習佛法的根本。這在《二規教言論》、《格言寶藏論》及上師如意寶的教言也有諸多宣講。我們應平時多翻閱,用言教時時來衡量和觀察自己,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 以上三方面若每個人都儘量自我要求去做,那麼,每個人都會成為一個合格的修行人,僧團也自然會清淨和合。希望具有這些功德者能令其增長,未具有者則令儘量生起。 11、莫作之事有三種:切莫自大與傲慢,切莫暗中說他過,于誰亦莫作輕慢。 我們修行人一定不能作的事情有三種: 一是“切莫自大與傲慢”,如果自己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就看不到別人的功德,也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而且,因此也就很難得到傳承上師的加持,歷來的高僧大德從其論著及日常言行中,都體現出內在謙虛的美德。而我們往往會生起粗大或細微的傲慢心,比如認為這個教言很簡單、這個法我聽過幾次了、這件事情我肯定比別人做得要好等等,而沒有時常以法來對照、衡量自己,古印度的一位大成就者曾三十七世中修學五部大論,上師如意寶一生中聽聞過一百多次《佛 子行》,這些大德大成就者都是如此的謙虛好學,象我們這些初學者有什麼理由傲慢自大!寂天菩薩也教我們:“願如細柔棉,敬當彼等僕”這樣的謙下,《格言寶藏論》中也說“大者不必用傲慢,劣者傲慢有何用?真寶不用語誇張,假寶再誇亦誰買?”。所以,沒有必要傲慢,慢如高山法水不注,修行人,切記! 二是“切莫暗中說他過”,即不要在背後說別人的過失,暗中說過戒律中也是遮止的。我們現在都是修學人,不是佛,每個人都有各人不同的缺點和過失,只要大家真誠地當面指出別人的缺點,稍微有智慧的人會發自內心感謝的;若在背後說別人,經別人傳過去後,因說話的語氣和意圖等的不同,會產生誤解,彼此心裡就容易產生隔閡。只可惜現在的人們可能是業力所感,大多是口蜜腹劍,這種人最是交不得,修行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沒必要去諂媚,這樣對自己解脫又不是什麼助緣。道宣律師也說過:“常觀自身心,口勿說他短。”自己空閒時就觀一切無常,輪回是苦,觀察自心的來住去等,或口裡念念咒語,誦誦經等等,可以做許多善法,不要在背後,天天播新聞做廣告,似乎天底下只有你一個是好人,別人都是壞人,這不是自利的行為,更不是利他的行為。 三是“于誰亦莫作輕慢”,就是對任何眾生,小至一蟲一蟻,都不要輕慢。 一方面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藏,是平等的,我們不能輕慢,如《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每天對眾生禮拜,別人打他時,他邊跑邊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具如來德性”;另一方面,龍欽饒降尊者在《前行》中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父母。對輪回中的父母應該生起大悲心,為把他們從輪回的苦海中救度出來而自己發心努力修行,這樣自然輕慢心就生不起來了。正象密勒日巴尊者在道歌中所唱的:“不知眾生皆父母,寺廟雖佳有何用?”如果一個出家人身在清淨梵宇,而所行所為卻象世俗人一樣,恃財恃權恃勢去欺負、污辱別人,這樣出家又有什麼用? 12、不應之事有三種:不于富人施財物, 不于狡者起信心,于誰亦莫說密語。 一是“不于富人施財物”,意思是不應把財物佈施給富人或者不應該把財物借給富人用。因為富人本來非常富有,把財物給他只能是錦上添花,沒有多少意義。密勒日巴尊者在山中苦行時說:“給苦行人供養一點財物,是真正的雪中送炭,功德太大了。”另一方面,小小的財富,對你自己很重要,但對富人來說就無所謂了。如果自己的一些財富借給富人了,他因根本不在乎而容易忘記,你自己反而很難收回。所以,對富人不應該施財物。 二是“不於狡者起信心”,就是對狡猾不老實的所謂修行人不要起信心,否則就上當受騙了。現在南瞻部洲人爾虞我詐簡直太多了,密勒日巴原來對幾個姑娘唱過這樣的一支金剛歌:南瞻部洲的人,不求智者而求狡詐者,末法時代的人不求善人求惡人,你們這些姑娘不求象我這樣的瑜伽士,而喜歡世間上的英俊男子。確實,那些狡猾的人,往往冒充成就者,亂講一氣,蠱惑人心,大家要好好地觀察識別。 三是“于誰亦莫說密語”,就是自己的秘密對誰也不要說,在《大幻化網》的“密咒續事”中,哪些是可以與上師說的,哪些是可以與金剛道友說的等等有詳細的宣講,對於不能隨意宣講的,如證悟境界等,及金剛道友間發誓保密不外傳的,就絕對要保密。否則,是會破密乘戒的。象我們的上師法王如意寶就曾說過:“有的事情象自己的本尊,我連對自己最親近的人也從沒說。”世間上能保密的人極少,凡是密語就任何人都不能說,若對一個人說了,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成了公開的“秘密”了。薩迦班智達也這樣教我們:“高士不隱非密事,甯死亦隱應密事”。 13、不應觀察有三種:不應觀察美女身, 不應觀察友之事,不應觀察己功德。 我們修行人應該經常用正知正念觀察自己的身心言行。而有些事則是不應該 觀察的,最根本的有三種。 一是“不應觀察美女身”,這裡是對男眾而言的,對女眾是不應觀察俊男身。 凡夫人往往由於俱生的習氣,只觀察外表-這個女人的眼睛、鼻子、嘴巴、身材、衣著、打扮是如何如何的美麗動人;那個男子是如何如何的英俊瀟灑-之後浮想連翩,比修本尊觀想的還清楚,還有信心,再找個機會眉目傳情,這樣就給自己的修行帶來了極大的違緣,破壞了梵淨行。欲界中的人,俱生都有貪欲心,男貪女,女貪男,大德根頓秋培說:“其實很多男人貪著女人,女人貪著男子,只是外表上不顯露而已。”古來世間有“英雄難過美人關”之說,很多帝王也是因一個美人而失去江山,出世間的也不乏因難斷貪男貪女之心而斷送慧命,未圓滿成就的。那麼,怎樣才斷除這個輪回貪欲的根本呢? 主要是男女之間不要以貪欲心互相觀察。對男眾來說,無垢光尊者講過十幾次:女人是禍根,不能觀察、不應觀察。修行人是修正一切不如法的行為的,是為自己及一切眾生出離輪回而修行的,應該有一個強烈的出離心,有了出離心就自然不會對暫時的漏法有一分的貪執。凡夫人雖然不可能不生一念的貪執,但應于煩惱初萌生時,就速疾呵斥令消除。要用正念觀自心。進一步而言,應以不淨觀作個究竟觀察:無論是再好看的人,她的七竅六孔哪一處流出的不是髒東西?體內全充滿大小便,越想越噁心,一個臭皮囊哪一點值得貪愛?有什麼好看的?可能是上師三寶的加持,在我們學院的許多出家人這方面很好,一方面對自身的衣著容貌不加打扮,沒有刻意的去講究,除掉了生貪的緣,另一方面,每天認真聞思修行,即便有些人難免生煩惱,都能用各種善巧方便,想方設法去對治,遣除自他修行中的違緣。 二是“不應觀察友之事”,就是不應該觀察親友或道友的所作所為。現在的世間人或修行人,多以凡情來觀察推斷別人的行為,容易生各種各樣的煩惱和不清淨的心,這樣不僅對調伏自相續沒有一點益處,而且容易與親近的人產生很大的煩惱。即便是與上師大善知識,常在一起,也容易生邪見,如《格言寶藏論》中說:“過越親近有學者,多半亦會生厭煩”一樣。所以,我們不要觀察友之事,而應按照《大圓滿前行》中講的,把住處觀成無量殿,道友觀為菩薩男女,經常向內觀,對正報依報生起一個清淨心。密勒日巴尊者曾這麼說過:“此心不生清淨心,造修佛塔有何用?”佛法是向內調心的法,不是向外求的,如果不觀察別人,只向內觀察自心,自然會斷除很多煩惱,久而久之,自心自然會調伏的。 三是“不應觀察己功德”,就是不應該觀察自己的功德,相反該觀察自己的過失,這樣才能使自己進步。我們若經常觀察自己的功德,則功德易被摧毀,也不易得到別人所具而自己沒有的功德。以前歷代的高僧大德都很謙虛,不宣揚自己的功德,默默潛修。同樣在學院裡,可能是傳承上師的加持,很多出家人雖然具足很多功德,但從來都是默默持之以恆地聞思修,他們從沒有恃己功德而輕慢別人。我們應該向他們恭敬學習。 14、隨順之事有三種:語言隨順於親友, 衣飾隨順於當地,自心相應於佛法。 這裡是講了身語意三門應該隨順的對象。一是“語言隨順於親友”,在自己的周圍有不同層次和根基的親友,各自的所好不同,故為令其生歡喜心,言語應該隨順於親友。上師在勝利道歌中也教我們“諸時心行隨順友”,這也是以後弘法利生中的一個極為殊勝的竅訣,特別是對世間人或初學佛者,說話先隨順他們,覺得對方很願意接受自己講話,才可以相應地讚歎上師、以及諸佛菩薩正法聖僧的功德,這樣就能使對方生起信心。但隨順也並不等於一味投其所好,而喪失原則,聖者的一句話,往往使自己終身受益不盡,就是掌握了這個要點的緣故。 二是“衣飾隨順於當地”,意思是入鄉隨俗,不要太引人注目,在家人要隨順當地的衣飾習慣,出家人要如法地隨順出家人的衣飾習慣,不能亂來,否則成為可笑之處。尤其是出家人的衣飾,在戒律中從尺寸到顏色都有詳細的要求。出家人有穿衣的規矩和講究,最起碼不能穿在家人的衣服,如白色及花花綠綠的衣服,如果總是喜歡這些放不下,就應經常祈禱上師三寶加持,以免對自己以後修帶來違緣。學院裡漢族出家人穿藏族僧裝首先要懂得如法的穿著,不要穿得不僧不俗不漢不藏的。最要強調的是出家人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要換在家人的衣服! 我們的上師如意寶在文革中那麼困難的時期冒著生命危險都沒離過僧衣。《地藏十輪經》中也講:僅是穿僧衣,邪魔外道也是不敢侵犯的。即便是一個僧人破了戒,只要他仍穿著僧衣,在家人也不能說他的過失。所以我們要如理如法地隨順與自己相應的衣飾。 三是“自心相應於佛法”,一個人的修行如何關鍵是看他自心調伏的程度,果一個人的行為完全沒有與佛法相應,那就不算是一個修行人。所謂的佛法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其根本都是調伏自心,如果心已調伏則自然能生起一個無偽的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就不會對眾生做微如一芥子的損害,而是廣行四攝六度自然遠離世間八法,一切時中心安住於法上,身的行住坐臥在禪定中,所言全是佛的言教,否則,一個出家人與世間人是沒有太大區別的。現在的修行人,心相應於佛法的人極少,真正這樣法融入自心的人更少,而我們是多生有幸,遇到了法王如意寶這樣的大善知識,每天都在聞思佛法的環境中熏習,希望各自都能真正的把佛法融入心間,使自心與佛法相應。 15、不應聽聞有三種:不聞他人贊己德, 不聞喜新者之語,不聞愚者之教誨。 我們修行人應該聽聞佛法,而不應該聽一些不合正見的雜言穢語,其中不應該聽聞的語言主要有三種: 一“不聞他人贊己德”,就是不要聽別人對自己讚歎誇獎的語言,因為這類語言容易引生起執著和傲慢心,使人墮入世間八法之網,我們修行人不能對這些有實執,而應象阿底峽尊者所說的那樣“應觀讚歎如空穀聲”。另一方面,也應清楚自己到底有無功德,即便有功德,自己也沒必要接受讚歎,讚歎不象隨喜,若隨喜可以令彼此都得到同等的功德;若無功德,更不能接受別人對自己的讚歎。 修行人不能象世間人一樣,聽到別人的奉承誇獎,心就飄起來了,不論別人讚歎也好不讚歎也好,自己是最清楚自己的,應該象《格言寶藏論》講的那樣:“不因稱讚而高興,不因辱駡而憂傷,善持自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 二“不聞喜新者之語”,就是喜新厭舊人的話不要聽,因為,這種人特點是心浮氣躁不穩重。世間有句俗語“衣服是新的好,人是舊的好”,一般世間人品好的人做事沉著,說話象板子上釘釘子一樣,對人也是一直很好,不會輕易交新友。修行很好的人也是一樣,道友也較固定,說話做事也不激動,對任何人都是一樣。有些人呢,沒有一點知見頭腦,今天聽到這裡的法殊勝,聽說這個上師了不起,象蜜蜂一樣來這裡了,過了兩天又聽說了另外一個地方的灌頂是從來沒有的、非常殊勝,馬上又跑到另外一個地方,簡直象牆頭蘆葦一樣,一點都不穩重,這樣很難在修行上有所成就。 三是“不聞愚者之教誨”,愚者就指那些沒有聞思修智慧、沒有世間正見、不信因果人。愚者什麼都是顛倒的,把世間八法等有漏法當作是最好的,把出世無漏的法當作毒藥。象社會上好多人,勸出家人還俗,去社會上混個一官半職,好象這樣人生就有意義了一樣。如果我們自己本身沒有穩固的正見,就很容易聽信愚者,這樣就真的失去了光明的前途,等待自己的最終只能是無盡的痛苦。所以,應經常用聖者的教言來熏習自己的見解行為,提高自己辨別正邪的智慧。 16、不能希求有三種:不求富人之財物,不求高貴之地位,不求華麗之衣飾。 修行人與世間人有很大的差別,其希求的目標更是不同。修行人所希求的是知足少欲、清淨的戒律、無上的智慧等戒定慧三學的功德,而世間人所希求的正是出家修行人要斷除的財、色、名、食、睡等輪回痛苦之因。所以,以前薩迦派的大德們曾說:“貪戀世間不是修行者。” 對世間的希求具代表性的有三種。一是“不求富人之財物”,一個人擁有甚至象多聞天王一樣多的財物,但若除了使自己吃飽穿暖以外,不知道上供下施則沒有任何意義,任何財物人死後肯定全部留在人世間,一樣也帶不走,對自己的轉生毫無幫助。但現在的凡夫人因往昔貪求的串習力故,一見到富貴豪華就情不自禁地想:要是我有這麼好的條件多好啊!所以,祈禱供養黃財神比祈禱阿彌陀佛觀音菩薩還精進,並且找一個漂亮的藉口:上師啊,佛啊,菩薩啊,保佑我發財做個大大的老闆,讓我有錢供養僧眾。其實這樣沒有必要,僧眾有僧眾自己的功德福報,只要如理修行,自然會有供養的。作為一個修行人不作份內的修行,反而去追求財富,也不能算修行人。華智仁波切早就說過:如果修行人越來越富裕,他的修行肯定不會好。一個修行人只要不餓著不凍著,能夠聞法修行也就非常滿足了,龍樹菩薩也說過:“所有財富中,知足少欲是最安樂的。”在《佛遺教經》中有一節專門講知足少欲的功德和希求財富的過患。所以修行人不要成為變相的生意人,若與世間人一樣,皈依念佛都是為了祈求發財,這樣就浪費了這個寶貴人身。我們這個暇滿人身應該用來解決生生世世的大問題,應該用來圓滿 無漏之聖者七財,而不應用來貪求世間有漏之財。 二是“不求高貴之地位”,一般的人,總是想求得個一官半職,一旦地位比以前降低了,就睡不著覺。我們出家人不能對地位有希求之心,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中講:象天一樣高,象天人一樣美,象龍王一樣富有,實際全是無常的,不可靠的,只有修持正法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確實,對於修行人來說,地位的高低並不能說明你的相續調伏得怎樣,往往大成就者都是默默地潛修才有所成就的。一個修行人沒必要追求高貴的地位,在家人也沒有這樣的必要,若沒有利益他人的心,則官越大造惡業就越多,對自己也只是有害無益。 三是“不求華麗之衣飾”,修行人天天著重打扮,一般來說他的修行肯定不好。 藏地除了極少的大德外很多高僧都是穿著十分樸素。嘎單派的高僧大德們很多都是穿糞掃衣,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一雙羅漢鞋穿五年,一件衣服穿十幾年。 專注于聞思修,把自心調伏得象蓮花一樣柔軟,要比僅在外面穿花花綠綠、細軟昂貴的衣服好得多,《遺教經》中也講過:最勝的衣服是細柔的心。所以,修行不要裝飾外表而要嚴飾內心。 17、不能誹謗有三種:不謗眾望所歸者, 不謗他人買賣物,不謗慈我善知識。 對誹謗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世俗顯現上無中生有的誹謗,一種是將離戲本體說為實有的誹謗,如《涅盤經》雲:善男子,若說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則名為謗佛法僧;善男子,若說一切眾生定無佛性,則名為謗佛法僧。此處是從世俗顯現方面講的。 “不謗眾望所歸者”。就是對眾人都恭敬的大德不能誹謗。因為,大德們無論顯現什麼樣的言行,其中的密意我們不可能都領悟,當然就不能妄加誹謗;再者有威望的大德有眾人諸天護持,若妄加誹謗只有自招違緣——以前藏地有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德,由於對我們的上師的行為看不慣而作了誹謗,後來,漸漸地他各方面都不如以前了,就象成了一位普通的人一樣;從因果方面來講也不能誹謗,恰美仁波切說過:若誹謗一位菩薩,其罪過超過殺害三界的眾生。另外,如果依靠教證理證如理地澄清見解上的疑惑這不是誹謗,如果是以嫉妒或貪愛之心而否定他人便成了誹謗。所以,大家頭腦要清楚一點,該說的一定要說,不能說的千萬不要妄說。 二、“不謗他人買賣物”。 一個修行人除了自己購買生活必需用品外,其它時候不要這個商店轉轉那個商店看看,無聊地評價商品的真假貴賤。本來跟買主講了半天價,賣主眼巴巴地盼望買主能買,卻因為你亂說,買主就不買了,東西沒有賣掉因此很失望,這是很可憐的。修行人時時處處要有一顆饒益眾生的心。 可憐的眾生受業報所感無奈地生活,大商店大市場的服務員賣主們,可以說與監獄裡囚犯沒有很大差別,整天守著櫃檯攤頭,坐的凳子也沒有,看到顧客來時特別高興,想方設法抓住顧客的心理,講來講去總希望能買自己的商品,但若中間有人插一句不好的話,買賣就做不成了。所以,我們應當做個本本分分的人,不要多管閒事誹謗別人買賣的物品。 三、“不謗慈我善知識”。因為在三界中沒一個人比善知識對自己的恩德更大,如果對自己的善知識誹謗,不僅傳承上得不到加持,將來也必定會墮入惡趣受無量痛苦,故千萬不能誹謗,應該象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樣愛重自己的善知識才是。 18、不能讚歎有三種:不贊眾夫所指者, 不贊自大愚昧者,不贊幼稚之孩童。 平時我們應常常讚歎諸佛菩薩及高僧大德們的功德,麥彭仁波切說過:如果讚歎高僧大德、菩薩,能圓滿自己一生中很多功德。但有些對境卻是不能讚歎的,主要是: 一、“不贊眾夫所指者”,就是對一個眾人都指責的人不能讚歎,這樣會招來無謂的誹謗。戒律中和其他聖者言教中也這麼說過。即便對自己的上師也不能以大妄語來讚歎,何況對那些眾夫所指責的人呢? 二、“不贊自大愚昧者”,對那些自高自大的愚昧者不能讚歎。比如一個人自己說自己成就了,可是連皈依的心和簡單的教言都不能如理地講解,你若去贊歎他定會貽笑大方的。 三、“不贊幼稚之孩童”,對幼小不懂事未成熟的孩童不能過份讚歎,小孩子如果得到一點讚歎,就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什麼事都敢去做,越來越調皮,任性放縱很難束縛。麥彭仁波切說過:對待十六歲以下的孩子,要象怨敵一樣天天打。嚴師出高徒,小孩從小不嚴加管教,長大後,既沒有教養又沒有學問,自己也空虛別人也討厭。 19、不贊不謗有三種:不贊不謗自親屬, 不贊不謗陌生師,不贊不謗一切人。 此偈講不讚歎也不誹謗的對象有三種: 一、“不贊不謗自親屬”,對自己的親屬自己作讚歎難免有自詡的嫌疑;若自己誹謗自己的親人,別人會認為你在那樣的生活環境中薰習,肯定也不會好到哪裡去,而且會認為你的人格不好。每個人的習氣都不同,有的人與生俱來喜歡誇大地讚歎,有的人則喜歡誹謗,如果有這樣的習慣,應該慢慢地改掉它。我們說話要說實話,既不過份褒揚也不過份貶低。 二、“不贊不謗陌生師”,對陌生的上師作讚歎未免有點草率輕浮。若自己根本不知道他是位什麼樣的修行者,而一見面就讚歎他是很不負責任的,很可笑。 同樣,對陌生上師的言行、方便根本不知道,還自以為是,妄加批評,則顯得狂妄自大,輕浮無知。 三、“不贊不謗一切人”,總而言之,對一切人都不要輕易地誹謗或讚歎。 一方面無謂地讚歎一切人沒有很大的必要;另一方面不能誹謗一切人,很多認識不認識的人往往都對自己的修行有益,有時見別人的缺點過失能提醒自己注意,見別人之苦能令自己生起大悲心和出離心,見別人的精進能令自己發起精進心和信心,確實生活中的一切人對自己的啟迪很大,不能誹謗。這個竅訣教言極為殊勝! 20、如此竅決尚眾多,總之時時刻刻中, 自觀自己極為要,世出世法亦歸此。 華智仁波切說:象這樣的竅訣還有很多很多,總而言之,時時刻刻觀察自己非常重要。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不外於此竅訣中。世間上尚且推崇自我批評、自我教育、自我檢查等,出世間的大德更是如此。作為一個修行人,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觀察自己,才能對治煩惱和避免過失,這也是做人的基本條件。 下面一偈是結束語。 如是略說之教言,無垢智慧瑜伽士,為調自心而宣說,此乃極深當修持。 這樣簡略宣說的教言,是具有無垢智慧的瑜伽士我(華智仁波切)為調伏我自己的相續而宣說的,是非常深的竅訣,修行人應當好好依之修持。象華智仁波切這樣瑜伽士尚鞭策自己,我們這些後學之輩何需多說呢? 自我教言有外內密的甚深意義。以上為大家略解外義的部分,以此善根回向一切有情,願他們離苦得樂,早證菩提! |